网络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2021-06-2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无线网络技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现实应用有了更高千兆网络技术刚刚与我们会面,无线网络技术又悄悄地逼近。不可否认,性能与便捷性始终是IT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标,而产品在便捷性的突破往往来得更加迟缓,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更多,也因此而更加弥足珍贵。历史的脚印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象得还要早。无线网络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是1997年6月的IEEE802.11标准的出台,虽然IEEE802.11标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革命性的网络变革,但802.11标准提供的“一点对多点接入”、“点对点中继”等工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替代有线网络的高效高速的方案,为无线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被称为Wi-Fi的802.11b标准统一无线网络标准更是功不可没。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 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 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 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

11、Hiper2.LAN2、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时至今日,无线传输标准可谓百家争鸣,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将能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两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红外线无线传输利用红外线波段的电磁波来传送数据,通讯距离较短,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机或VCD机等家电遥控器几乎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只不过此时是窄带红外技术。蓝牙有着全球开放的自由频段2.4GHz,有效传输速度为721kb/s,数据传输速度1Mbps,2.0版本的蓝牙技术甚至达到3Mbps。WiFi即“无线相容性认证”,目前已出现多个标准。802.11b标准在理想情况下的传输速率为11Mbps,802.11g标准的理论传输速率也达到54Mbps。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它们的传输速率也只有理论速度的一半左右。然而即便如此,用于音频传输也已经绰绰有余,此时可以很好地摆脱对线缆的依赖。但是,有些发烧音响爱好者怀疑无线传输是否能够保证音质。其实,无线传输的表现毫不逊色。现在市场上几款名家无线家庭影院产品,无论是红外线无线、蓝牙无线传输,还是WiFi无线技术方式,都有着很高的无线技术含量,并且都运用了自家的独门技术,无线传输的表现能力相当出色,能够确保连续和及时地传输数字影音讯号,不会出现讯号延迟停顿现象,音质清晰完美。在WiFi上取得巨大成功的Intel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一契机,因此也成为Wirele USB技术的主要倡导者。Wirele USB(无线USB)接口技术是定位于目前USB2.0的无线版。Wirele USB接口技术在4米内的数据传输率能够达到480Mbps,而在10米距离上能够实现110Mbps的数据传输率。从峰值数据传输率来说,与现的USB 2.0相同,比IEEE 1394的400Mbps数据传输率来得高。Wirele USB最大的特色是“无线”,这是目前的USB 2.0和IEEE 1394设备无法比拟的。此外,Wirele USB技术比起现在的有线USB技术另外的特点是强化了对于流媒体数据传输的性能,因而可以更快地进入此前属于蓝牙领地的无线PC、数码相机、PDA、打印机、键盘和鼠标产品领域。

无线网络的出现,极大方便了日常办公。以往,企业员工频繁穿梭于各个会议室,经常苦于没有足够的网络接口,无线网络的出现,企业员工可以在企业的每个角落登录网络。由于无线网络是借助空气作为传输介质的的一种组网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无线网络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信息重放、WEP破解、网络窃听、MAC地址欺骗、拒绝服。

如今,有了无线网络,一切的烦恼都迎刃而解了。任何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你只要凭借自己的上网帐户即可随时随地自由地遨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在宿舍、在教室、在图书馆、在食堂,甚至在汽车里、在操场上,你都可以粘在网络上。所谓空中教室、空中图书馆、空中聊天室,在无线网络的世界里就是现实!无线网络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走到今天的。近年来,网络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方面,速率大大提高,可达千兆级。但“接入点的固定和有限”随着“移动办公”日益强烈的需求,有线接入难以为继。同时,众多局域网的互联,使得布线遇到重重困难。无线局域网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所提供的“多点接入”、“点对点中继”(即所谓的mesh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替代有线的高速解决方案。可以说无线网络的世纪已经到来了。正是有鉴于此,国内外众多厂家多瞄准了这一巨大商机。Aruba、Ruckus、Mortolola、3com、Cisco、华三等知名公司一个个趋之若鹜,甚至连Microsoft最近也宣布收购一家小公司Sendit,作为无线移动访问Internet技术的研发中心,诺基亚等也跃跃欲试在其国内推广基于WAP的无线接入,一场无线网络大战已经展开。

最后,在此回想下上了一个学期的无线网络课程,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课堂上很多东西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我相信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有很多地方用到自己所学的东西。

推荐第2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 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3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作为主流信息工具的网络越来越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程。

我个人对于电脑和网络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学习的东西不多,经常是在玩游戏,真正运用到网络的技术性的东西实在少到可怜。象做博客,我只是会一般的做法,也能把它搞得与众不同,但我全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象代码之类的东西,我以前只是耳闻,半点也不懂。学了这门课程后,虽然懂的不是很多,但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了,简单得运用一些代码还是会的,这也就行了。我并不要求学得很精深,毕竟我将来并不是干这行的。而制作网页的知识,学了一点,也会做一些简单的网页了,其实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还没有想做自己的网页发布到网上的念头。但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反,我们学地越精深越好,我的观点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学得越多,活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学到你能承受的地步。如果精力旺盛,足够学一切技术,自然也没人反对。网络之中目前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做博客,时不时写些自己的感悟或者转载些别人的好文章,上传一些漂亮的图片和朋友们分享,这让人感觉到难得的愉悦。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 1.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硬件系统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1.6.4所示。硬件系统中设备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网络中常用的硬件设备。 ⑴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储量大的计算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服务器可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是一台专用或多用途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服务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务,每台服务器的地位是同等的。服务器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⑵工作站

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它是用户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处理日常工作,并随时向服务器索取各种信息及数据,请求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如传输文件,打印文件等等)。 ⑶网卡

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输介质互相通信的接口,它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器还是工作站都应安装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或电磁信号。网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颈,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将来的软件使用效果和物理功能的发挥。目前,常用的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适应网卡,网卡的总线形式有isa和pci两种。 ⑷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modem)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它可以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调制”成通信线路的模拟信号,将通信线路的模拟信号“解调”回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公用电话线相连接,使得现有网络系统以外的计算机用户,能够通过拨号的方式利用公用电话网访问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计算机用户被称为计算机网络的增值用户。增值用户的计算机上可以不安装网卡,但必须配备一个调制解调器。⑸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局域网中使用的连接设备。它具有多个端口,可连接多台计算机。在局域网中常以集线器为中心,用双绞线将所有分散的工作站与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形成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系统。这样的网络连接,在网上的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

集线器分为普通型和交换型(switch),交换型的传输效率比较高,目前用的较多。集线器的传输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适应的。 ⑹网桥

网桥(bridge)也是局域网使用的连接设备。网桥的作用是扩展网络的距离,减轻网络的负载。在局域网中每条通信线路的长度和连接的设备数都是有最大限度的,如果超载就会降低网络的工作性能。对于较大的局域网可以采用网桥将负担过重的网络分成多个网络段,当信号通过网桥时,网桥会将非本网段的信号排除掉(即过滤),使网络信号能够更有效地使用信道,从而达到减轻网络负担的目的。由网桥隔开的网络段仍属于同一局域网,网络地址相同,但分段地址不同。 ⑺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互联网中使用的连接设备。它可以将两个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大的网络。被连接的网络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互联网,连接后的网络都可以称为互联网。路由器不仅有网桥的全部功能,还具有路径的选择功能。路由器可根据网络上信息拥挤的程度,自动地选择适当的线路传递信息。

在互联网中,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路会有很多条,数据包(或分组)从一台计算机出发,中途要经过多个站点才能到达另一台计算机。这些中间站点通常是由路由器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为数据包(或分组)选择一条合适的传送路径。用路由器隔开的网络属于不同的局域网地址。 2.软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数据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⑴数据通信软件

数据通信软件是指按着网络协议的要求,完成通信功能的软件。 ⑵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指能够控制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作用在两个级别上:在服务器机器上,为在服务器上的任务提供资源管理;在每个工作站机器上,向用户和应用软件提供一个网络环境的“窗口”。这样,向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整体的系统控制能力。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要完成目录管理,文件管理,安全性,网络打印,存储管理,通信管理等主要服务。工作站的操作系统软件主要完成工作站任务的识别和与网络的连接。即首先判断应用程序提出的服务请求是使用本地资源还是使用网络资源。若使用网络资源则需完成与网络的连接。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系统、windowsnt系统、unix系统和linux系统等。 ⑶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是指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如浏览查询软件,传输软件,远程登录软件,电子邮件等等。 ⒊网络信息系统 网络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开发的信息系统。如各类网站、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等

推荐第4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任何时候的大学生都要来得沉重,因此在校期间,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毕竟,不管将来是要从事什么样的相关行业,都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因为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知道的更多更全面,那么对于自己以后找工作以及参加工作帮助就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傻到和知识作对,不是么?

基于这样对社会现状的认识,让我积极、认真地对于学习计算机课程有了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而我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就觉得很新鲜,觉得很奇妙,上网、玩游戏什么的操作都很是简单,但随着需求的变化,自己对电脑接触的不断深入,对计算机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进到大学,专业要求进行电脑利用数据画图、学习了各种操作并不简单的办公软件等等之类。

更令人恼火的是,当在制图、办公过程中,遇到一些电脑系统出错导致文件成果丢失的令人恼火的突发问题时,我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计算机知识是多么的欠缺,自己终归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零散的,对这些突发问题只能束手无策。但大一并没有相关计算机课程,更多的时候只能自学,在第一个学年结束后,为了自己知识的充实,也为了响应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改革的号召,我带着课程相关的两本教科书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同时,也开始了一段并不一昧玩乐的大学第一个暑假。

翻开主教材的第一节,我不禁有点傻眼,和我想象中的第一节不一样,它不是什么我们会、却不精通的软件的相关学习(受大一专业课教材的影响),而是在我的观念世界里地球人都能做到的----电脑开机,虽很意外可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相关内容,也完成了实验要求。在做着这项在我看来在简单不过的电脑操作时,我想了很多以前都不会想到的东西,简简单单一个开机键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其实深思一下就能想到,在电脑发明的最开始的最开始,想要启动电脑绝对不是像现在轻轻松松地按一个开机键就能做到的。那一个简简单单的启动电脑的过程简化尚且如此,那其他由复杂而又浩瀚如星海的程序代码及函数所构成的程序应用及电脑操作又将会是怎样的神秘呢?我不禁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之心。

其实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经过多日的计算机自学,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在学习中,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对网络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当然不仅是学会了如何下载各种软件、如何运用它进行下载一些网上资料的技巧、如何搜索和浏览信息、怎样打开IE浏览器、输入搜索引擎地址、输入关键词、进入网站、浏览相关网页、文字信息的保存等等大量实用的知识。还学会了Word(文字处理)、excel(表格管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acce(数据库管理)、outlook(邮件管理)、publisher(广告设计,新闻稿,海报制作)、infopath(表单管理,动态表单填写)等等办公软件的较为深入的应用。还借此学习契机,根据课程中的实验要求建立了自己以前没有的博客,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但这次学习更多的是让我更新了全新的观念和想法,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特性的重要性,懂得了一些计算机工作原理,领悟到电脑是人人必会、事事必备的机器。 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内容自学好,认真完成每一节的学习任务。但是,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既不同于人文课程又和计算机的专业课有所区别。我们应该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因材施教,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我们的学习目标,使我们为今后走向社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现象。但是老师你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们教育我们,使我们正确的认识计算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开始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你每节课安排相应的练习任务,抓住乐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完成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作自己的事,比如玩下小游戏,聊下qq等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上机课时你总是在同学间教育我们怎样做对的事,怎样使用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打字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让后为了争取自由时间去游戏,会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计算机课中,并不会完全的在两节课时间里让大家完全的做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一片自由的游线天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作业,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也要求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许多知识是靠在操作实践中而获得的,所以我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获得知识,动手实现最基本的操作,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老师你提出乐一些问题让学我们来思考,比如如何利用Shift键快速输入大小写字母?引导我们大胆探索,从操作中去找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使我们充分掌握了Shift键的作用,茅塞顿开,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体会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以练为主的真谛,培养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初学者对计算机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 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

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要多了解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

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 ,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推荐第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再过不了几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会象不识字一样使人举步维艰。进入大学,计算机无时无刻在伴随着我们,给我们在学习的生活增添了乐趣。然而这个学期将是展现自我能力的一个好时机,在这个学期里我们要进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考试。这就要看你在平时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在上操作课的时候有没有认真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还有平时自己积累的知识跟经验,这些都将成为面临考试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既不同于人文课程又和计算机的专业课有所区别。我们应该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因材施教,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我们的学习目标,使我们为今后走向社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现象。但是老师你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们教育我们,使我们正确的认识计算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开始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你每节课安排相应的练习任务,抓住乐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完成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作自己的事,比如玩下小游戏,聊下qq等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上机课时你总是在同学间教育我们怎样做对的事,怎样使用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打字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让后为了争取自由时间去游戏,会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计算机课中,并不会完全的在两节课时间里让大家完全的做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一片自由的游线天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作业,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也要求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许多知识是靠在操作实践中而获得的,所以我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获得知识,动手实现最基本的操作,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老师你提出乐一些问题让学我们来思考,比如如何利用Shift键快速输入大小写字母?引导我们大胆探索,从操作中去找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使我们充分掌握了Shift键的作用,茅塞顿开,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体会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以练为主的真谛,培养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初学者对计算机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 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

(1)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2)要多了解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

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 ,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

提高我们整体的知识,打好基础。

最初,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其次,学习了常用的办公软件,主要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相信这次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电脑时能够得心应手.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组建局域网以及网络维护方面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网络检测命令,对我们今后维护自己的局域网络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在方远电脑学校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同学们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也渴望能够多学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指引的作用,给定任务后就进行自主性学习或分小组进行共同学习和合作完成,同学们在操作学习中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解决不了的就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为教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建立了一定得友谊。

但是,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第6篇:网络技术

判断题

第1题: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收据交换(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邮件等,这里的业务交易包括生产﹑营销﹑广告﹑订货﹑电子支付和客户服务等商务活动Y

第2题: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城域网之间。N

第3题:外联网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它只是一种技术。N

第4题:供应链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可以用单个参与者的利润衡量。N

第5题:BPR的实现必然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典型应用就是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因此,可以说信息系统是BPR的利器。Y

第6题:逻辑模型描述系统要做\"什么\",或者说系统具有哪些功能,物理模型描述系统\"如何做\",或Y

第7题:在进行模块设计时,应使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低。数据耦合最理想,最好少用控制耦合,必要时考虑使用公共耦合,但应尽量少用,为了保持模块的独立性,绝对不能采用内容耦合Y

第8题:白盒子测试模式是在已知产品内部活动方式的情况下,测试产品的内部活动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测试通常要由软件质量工程师来做N

第9题:分段转换方式是在旧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系统转换风险大,转N

第10题: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主要特征包括广泛性、间接性、转移性、层次性、递进性、迟效性、无形性等。N

第11题:一个竞争情报系统主要是由情报收集子系统、加工处理子系统及情报服务子系统三部分构N

第12题: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努力营造软硬环境,也就是建立一个全局化的规范化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其内容包括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新组织、运行机制及企业知识库管理。Y

第13题:从企业中知识的生命周期来看,知识处理分为知识生成、知识存储、知识编码、知识转移四个阶段,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企业知识管理的工具。N

第14题:知识编码工具的作用就在于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分类、存储并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常用的知识编码工具有知识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N

第15题:外化过程强调明确、固定的知识的传送,而内化针对的则是那些无法编码存储于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它将知识寻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N

第16题:知识编码则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使知识能够方便地被共享和交流。常用的知识编N

第17题: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知识管理在新的经济时期之所以必然出现并且广泛兴起的直接驱动力Y

第18题:企业必须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挖掘、搜集和整理,然后根据本企业自身特点,建立本企业的知识库。因此,建立知识库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基本条件和方法。Y

第19题:例外知识指的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很成熟的知识,可以编码,进行标准化处理,建成知N

第20题:例常知识则是指主要依靠人的参与,特别是行家里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知识N

第21题: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及有效利用。Y

第22题:网站投资选择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建立独立的网站,另一种是外购整体网络服务方式Y

第23题:从广义上讲,信息处理器是由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安置这些资源的设施组成。N

第24题:信息系统集成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和应用集成三部分。其中,软件集成是核心,在一个企业内部,软件集成经历了供应链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发展阶段。N

第25题: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是直接的。N

第26题:闭环MRP在基本MRP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功能,其中就包括反映资金流N 第27题:基于瀑布模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提倡并允许返工。N

第28题:客户数据的分析是CRM最关键的内容。N

单选题

第29题:判断表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第30题: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贮方式主要有(作为子程序存储,作为数据存储和作为语句存储)

第31题: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还是一个社会系统)

第32题:在录入商品代码时,会将已有商品信息自动显示,若无商品则提示用户,这种输入校验方法是(视觉效验)

第33题:完成功能模块图绘制工作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第34题: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管理)

第35题:DSS与MIS相比,处理的决策问题是(非结构化)

第36题: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传递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3NF) 第37题:

第38题:

第39题:

第40题: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图) 构造实体-联系模型工作的数据库设计阶段是(概念结构设计)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的构成中不包括(范式 关系规范化理论中强调的函数依赖关系有(部分依赖,传递依赖,完全依赖 第41题:系统测试步骤的第一步是(模块测试)

第42题:作业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43题: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分段转换) 第44题:完成业务流程图绘制的阶段是(详细调查)

第45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管理信息系统)

第46题: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树)

第47题:可以帮助完成数据库快速检索的文件是(顺序文件)

第48题:构造数据模型工作的数据库设计阶段是(物理结构设计)

第49题:在系统调查中用表格分配图来描述(业务流程分析)

第50题:数据流程图的主要构成元素中有(数据处理)

第51题:表格分配图的主要构成元素中有(业务处理)

第52题:数据流的定义是(数据字典的内容)

第53题:用来划分子系统的U/C矩阵由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管理功能与数据分类)

第54题: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贮方式主要有(作为子程序存储,作为数据存储和作为语句存储)

第55题:系统分析阶段中进行新系统边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系统的人机接口)

第56题:描述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处理功能,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第57题:

第58题:

第59题:

第61题:下面哪个不属于安全控制措施的环节(设备) 下面哪个是最高级的信息系统(DSS) 信息的价值是指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以下几个特征中哪个不是系统的特征,(及时性)

第62题:从信息系统的作用观点来看,下面哪个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系统分析员) 第63题:下面几个子系统哪个不是专家系统的子系统(订货子系统)

第64题:下面几个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企业的特殊环境.(技术)

第65题: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企业的管理层次(部门管理层)

第66题:信息资源又被称为( 概念资源)。

第67题: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企业从依靠信息进行管理向( 知识管理)转化

第68题:( Intranet )是企业内部网。

第69题:信息的( 传输)模式来自于通讯理论中的仙农模型

第70题: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缺点主要表现在(需求分析阶段)。

第71题:(MRP-II)的目的是把生产、销售、财务、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系统。 第72题:耦合是指一个系统内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最理想的耦合形式是(数据耦合)

第73题: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系统的应用安全保障措施(总体安全保障

第76题:下面几个子系统哪个不是专家系统的子系统?(订货子系统)

第77题:以下几个特征中哪个不是系统的特征?(及时性)

第78题:从信息系统的作用观点来看,下面哪个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系统分析员)

多选题

第79题:绘制系统结构图时要遵循模块设计的原则是(作用范围要在控制范围之中、高聚合、低耦合)

第80题: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分散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共享性)

第81题:以下几个选项哪些是代码的类型(分组码、块码、助记码、序码)

第82题: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确定存储结构、确定存储分配)

第83题: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灾难性故障发生后系统的恢复、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数据的安全)

第84题: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它的功能有(网上交易、贸易洽谈、市场调查、广告宣传

第85题:常见的数据安全保护对象有(程序、数据定义、数据文件)

第86题: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可扩充性、共享性、分散性、可靠性)。

第87题:以下几个选项哪些是代码的类型?(分组码、块码、助记码、序码)

第89题: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分类主要有(树形、星形、环形、网型)

第90题:属于系统维护的工作是(预防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扩充性维护、改正性维护) 第91题:MIS系统设计中模块划分的标准有(少层次、高聚合、低耦合)

第92题: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包括Intranet、Extranet、Internet、IED)

第93题:程序调试的内容包括(程序使用的简便性、程序的运行速度、程序的正确性)

推荐第7篇:网络技术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

(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答:①双绞线是三种介质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按使用特性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按传输特性分为三类线与五类线,还有六类线和七类线。②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抗干扰能力强,分为基带同轴电缆与宽带同轴电缆。③光纤是三种介质中传输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由纤芯、包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低损耗、宽频带、高速率、低误码率与安全性好的特点。3.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三种类型,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路信道以不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路信道的载波频率互不重叠,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波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利用一根光纤载入多路光载波信号,而且在每个信道上各自的频率范围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4.简述IPv4向IPv6过度的基本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答:①双IP层或双协议栈,优点是它既能与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与IPv4的系统通信;缺点是需要改造部分路由器和主机,比较复杂。②使用隧道技术,它是将IPv6分组封装在IPv4的分组里面,整个IPv6分组变成IPv4分组的数据部分。优点是不需要路由器和主机的改造,实现比较容易;缺点是不能既和IPv4的系统通信又和IPv6的系统通信。 海明码的计算方法5..由于Internet技术发展太迅速,IPv4协议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Internet的需求,因此,在1993年IETF成立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IPng工作组,1995年IPng工作组完成IPv6协议版本;2001年,主要操作系统也开始支持IPv6协议;2003年主要网络硬件厂商也开始推出支持IPv6的网络产品。从此,IPv6协议也越来越正式化,标准化。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7.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8.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9.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10.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答:(1) 高传输带宽要求(2)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 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 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 传输的同步要求(6) 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音频流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64Kbps带宽就可以满足需求。视频流的数据量很大,一般需要压缩才能传输,用H.261压缩后需要64Kbps-2Mbps带宽,而用MPEG1或MPEG2压缩后需要1.5Mbps或6Mbps-20Mbps带宽。11.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比特流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错类型有哪两种,都有什么特点?答:在物理线路上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在通信信道存在着噪音,因此数据信号通过通信信道到达信宿时,接收信号必然是数据信号与噪音信号电平的叠加,如果噪音对信号叠加的结果在电平判决时引起错误,就会产生差错。差错的类型主要有两类:随机差错,是由热噪音引起的;突发差错,是由冲击噪音引起的。12.为什么说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答:因为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位,需要折合成二进制位来计算,所以误码率实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13.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循环冗余编码CRC属于检错吗还是纠错码?答:检错吗所带的冗余信息不多,只能检测出错误;纠错码不但可以检测出错误,而且可以改正错误。循环冗余码属于检错码。14.数据链路控制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数据链路控制主要有哪些功能?答:主要有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寻址。15.数据链路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哪三类?试比较它们的区别。答:主要分为面向连接确认、无连接确认和无连接不确认。无连接不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向目标计算机发送的帧,目标计算机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就是之前无需建立逻辑连接,之后也不用解释。因为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帧丢失,所以数据链路层不会检测到这些丢失的帧,也不会恢复这些丢失的帧。无连接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在发送帧之前要对帧进行编号,目的计算机要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源计算机没有收到数据帧的确认,那么它就会重发帧。面向连接确认是指在在传输之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对要求发送的帧也需要进行编号,数据链路层保证每一个帧都能够确认。这种服务类型存在三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数据链路释放。16.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0比特插入/删除?试说明它的基本原理。答:由于规定了一个特定字符作为标志字段F,传输帧的比特序列中就不能出现于标志字段F相同的比特序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在传输时,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验到有连续5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增加一个0比特位;那么在接收过程中,在2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检查出连续的5个1之后就删除一个0。17.如果在测试一个实际远程通信系统时,一次连续检测4000B的数据未发现错误,我们能否说这个系统的误码率未0?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连续测试4000B的数据时可能发现没有错误,但如果测试的二进制位数比4000B时,就可能出现错误,那这个系统的误码率就不是为0了。18.为什么要用IPv6取代IPv4? 答:IPv4特点:地址数量不足。复杂的报头,难以实现扩充与选择机制。对报头服务数量的限制。缺少安全与保密工作。IPv6的特征:新的协议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有效的分级寻址和路由选择。地址自动分配。内置的安全机制。更好的支持Qos服务。19.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原因? 答:⑴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其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等三个方面。从硬件方面看,网络中主机系统类型、作用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软件的角度看,出于所属权、管理与运行环境要求等因素,很多大型应用软件安装在某一台计算机中,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成为合法用户,然后提出和完成计算任务。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也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设计思想的体现。⑵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的异步性。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击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异步性的。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每一次通信客户进程发起,服务器进程从开机之时就处于等待状态以保证及时响应客户的服务要求。同时,客户服务器模式也为通信过程的数据交换的同步提供了支持。20.为什么要研究子网和超网? 答:⑴IP地址的利用率问题。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大批个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初期的Internet编制方案已经很难适应目前数量如期之大的局域网。A类地址的主机号为24位,即使对于一个大的机构来说,一个网络中也不可能有1600万个结点。B类16位,6.5万个,这浪费也太严重了。C类8位,256个,这个数又太少,⑵路由器的工作效率问题。分配的IP地址越多,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因为路由器在执行路由选择算法时,需要通过查询存储的路由表来确定路由表的输出路径。如果使用的IP地址越多,路由表越大,路由器查询速度越慢,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

1.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答:.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答:①双绞线是三种介质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绝缘导线组成;按使用特性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按传输特性分为三类线与五类线,还有六类线和七类线。②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抗干扰能力强,分为基带同轴电缆与宽带同轴电缆。③光纤是三种介质中传输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由纤芯、包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低损耗、宽频带、高速率、低误码率与安全性好的特点。3.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三种类型,包括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设置多个信道,每路信道以不用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路信道的载波频率互不重叠,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波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利用一根光纤载入多路光载波信号,而且在每个信道上各自的频率范围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的特点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4.简述IPv4向IPv6过度的基本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答:①双IP层或双协议栈,优点是它既能与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与IPv4的系统通信;缺点是需要改造部分路由器和主机,比较复杂。②使用隧道技术,它是将IPv6分组封装在IPv4的分组里面,整个IPv6分组变成IPv4分组的数据部分。优点是不需要路由器和主机的改造,实现比较容易;缺点是不能既和IPv4的系统通信又和IPv6的系统通信。 海明码的计算方法5..由于Internet技术发展太迅速,IPv4协议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Internet的需求,因此,在1993年IETF成立了研究下一代IP协议的IPng工作组,1995年IPng工作组完成IPv6协议版本;2001年,主要操作系统也开始支持IPv6协议;2003年主要网络硬件厂商也开始推出支持IPv6的网络产品。从此,IPv6协议也越来越正式化,标准化。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7.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8.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9.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10.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答:(1) 高传输带宽要求

(2) 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 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 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 传输的同步要求(6) 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音频流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64Kbps带宽就可以满足需求。视频流的数据量很大,一般需要压缩才能传输,用H.261压缩后需要64Kbps-2Mbps带宽,而用MPEG1或MPEG2压缩后需要1.5Mbps或6Mbps-20Mbps带宽。11.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比特流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错类型有哪两种,都有什么特点?答:在物理线路上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在通信信道存在着噪音,因此数据信号通过通信信道到达信宿时,接收信号必然是数据信号与噪音信号电平的叠加,如果噪音对信号叠加的结果在电平判决时引起错误,就会产生差错。差错的类型主要有两类:随机差错,是由热噪音引起的;突发差错,是由冲击噪音引起的。12.为什么说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答:因为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位,需要折合成二进制位来计算,所以误码率实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13.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循环冗余编码CRC属于检错吗还是纠错码?答:检错吗所带的冗余信息不多,只能检测出错误;纠错码不但可以检测出错误,而且可以改正错误。循环冗余码属于检错码。

14.数据链路控制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数据链路控制主要有哪些功能?答:主要有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寻址。15.数据链路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哪三类?试比较它们的区别。答:主要分为面向连接确认、无连接确认和无连接不确认。无连接不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向目标计算机发送的帧,目标计算机不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就是之前无需建立逻辑连接,之后也不用解释。因为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帧丢失,所以数据链路层不会检测到这些丢失的帧,也不会恢复这些丢失的帧。无连接确认是指源计算机在发送帧之前要对帧进行编号,目的计算机要对这些帧进行确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源计算机没有收到数据帧的确认,那么它就会重发帧。面向连接确认是指在在传输之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对要求发送的帧也需要进行编号,数据链路层保证每一个帧都能够确认。这种服务类型存在三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数据链路释放。16.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0比特插入/删除?试说明它的基本原理。答:由于规定了一个特定字符作为标志字段F,传输帧的比特序列中就不能出现于标志字段F相同的比特序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在传输时,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验到有连续5个1,不管它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增加一个0比特位;那么在接收过程中,在2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检查出连续的5个1之后就删除一个0。17.如果在测试一个实际远程通信系统时,一次连续检测4000B的数据未发现错误,我们能否说这个系统的误码率未0?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连续测试4000B的数据时可能发现没有错误,但如果测试的二进制位数比4000B时,就可能出现错误,那这个系统的误码率就不是为0了。18.为什么要用IPv6取代IPv4? 答:IPv4特点:地址数量不足。复杂的报头,难以实现扩充与选择机制。对报头服务数量的限制。缺少安全与保密工作。IPv6的特征:新的协议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有效的分级寻址和路由选择。地址自动分配。内置的安全机制。更好的支持Qos服务。19.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原因? 答:⑴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其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等三个方面。从硬件方面看,网络中主机系统类型、作用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软件的角度看,出于所属权、管理与运行环境要求等因素,很多大型应用软件安装在某一台计算机中,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去访问,成为合法用户,然后提出和完成计算任务。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也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设计思想的体现。⑵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的异步性。网络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与单击环境中的进程通信不同之处在于:网络环境中进程通信是异步性的。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每一次通信客户进程发起,服务器进程从开机之时就处于等待状态以保证及时响应客户的服务要求。同时,客户服务器模式也为通信过程的数据交换的同步提供了支持。20.为什么要研究子网和超网? 答:⑴IP地址的利用率问题。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大批个人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初期的Internet编制方案已经很难适应目前数量如期之大的局域网。A类地址的主机号为24位,即使对于一个大的机构来说,一个网络中也不可能有1600万个结点。B类16位,6.5万个,这浪费也太严重了。C类8位,256个,这个数又太少,⑵路由器的工作效率问题。分配的IP地址越多,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因为路由器在执行路由选择算法时,需要通过查询存储的路由表来确定路由表的输出路径。如果使用的IP地址越多,路由表越大,路由器查询速度越慢,路由器的工作效率就越低。

推荐第8篇:网络技术

主题四 网络技术应用

【模拟练习】

1、人们通过ATM机存取款和刷卡交易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的什么功能?(

)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分布处理

D、信息处理

2、通过网络进行文件的FTP传输与共享,体现了网络的(

)功能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分布处理

D、信息处理

3、某部门有五台计算机,一台打印机。联网后,每个员工所处理的数据文件均可通过自己电脑上直接打印,此案例说明了(

) A、打印机被直接接人各电脑

B、数据被自动化处理 C、硬件资源被共享

D、数据被分布处理

4、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网络开发与使用者创造了许多商机,也给网络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大家熟知的“淘宝网”、“易趣”、“卓越”等,他们的使用运用了网络的(

)功能 A、网络购物

B、资源共享

C、分布处理

D、数据通信

6、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特点是(

) A、传输速度快

B、实现网上交易

C、资源共享

D、计算精度高

19、张华所在学校的校园网内部提供了“国之源”等数据库资源,但只能在校园网内部访问,因此张华将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带过来,那么要将笔记本电脑连入校园网并使用“国资源”的数据,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 A、设置TCP/IP协议中的IP地址、网关等

B、安装以太网协议,设置IP地址 C、直接用网线连人校园网

D、在Internet选项中设置代理服务器 20、Internet中使用的核心协议是(

) A、ARP协议

B、FTP协议

C、TCP/IP协议

D、IPX/SPX协议

24、在小型局域网中将无线路由器作为网关,而通过无线网卡接入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地址分配可以是(

) A、动态分配或静态分配

B、只能使用静态分配 C、动态与静态分配同时工作

D、只能使用动态分配

26、同学们常用MSN或QQ进行视频对话体现了网络的什么功能?(

)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分布处理

D、信息处理

35、接入互联网并支持FTP协议的两台计算机之间(

) A、只能传输文本文件

B、能传输除二进制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C、可以传输所有文件

D、只能传输文本文件和图形文件

36、下列不属于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的是(

) A、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51、主IP地址为:126.0.254.251 的机器中,代表网络标识的数字是( ) A、126 B、0 C、254 D、251

52、下列有效的IP地址的是( )

A、10.1.0.1 B、100.20.A.321 C、256.200.1.134 D、WWW.sohu.com

53、小张的计算机接人到局域网中并设为B类IP地址,你认为他的计算机IP地址最有可能是( ) A、192.168.0,1 B、10.6.0.11 C、172.16.0.21 D、202.100.1.99

54、学校要进行网络建设,其基本情况是教职员工200人,主要分布在四幢楼内办公,学生机房四个,共240台计算机,则较为合理的方案是:网络数量( )个,每个网络采用( )类地址

A、2 C B、5 C C、2 B D、8 C

55、校园网中没有足够的IP地址供每台计算机使用,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法是( ) A、给所有的需要IP地址的设备动态分配IP地址 B、给一些重要设备静态分配,其余一般设备动态分配 C、通过限制上网设备数量,保证全部静态分配 D、申请足够多的IP地址,保证静态分配

56、对下一代IP地址的设想,IPv6将IP地址空间扩展到( ) A、64位 B、128位 C、32位 D、256位

参考答案:

1.A2.B3.C4.D5.B6.C7.C8.D9.C10.C11.B12.A13.A14.B15.A16.C17.C18.C19.A20.C21.B22.A23.B 24.A25.C26.A27.D28.A29.A30.A31.D32.C33.A 34.C35.C36D37.B38.B39.C40.B41.B42.D43.C 44.A45.C46.C47.B48.B49.D50.C51.A52.A53.C 54.D 55.B56.B

主题五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模拟练习】

1、下面关于域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域名专指一个服务器的名字 B.域名就是网址

C.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 D.域名可以自已任意取

2、域名系统是因特网的命名方案,下列四项中表示域名的是(

)。 A.zjwww@china.com

B.hk@zj.school.com C.www.daodoc.com C.gov D.com

56、某中学要建立一个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最可能是(

) A.172.28.284.12 B.192.168.126.26 C.127.0.0.1 D.255.255.255.0

57、域名与地址之间需要进行转换,完成这个任务的是(

) A.DHCP B.DNS C.HTTP D.SMTP

58、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以下不属于因特网服务的是(

) A.老式电报

B.发送电子贺卡 C.网上订票 D.通过网上银行汇款

59、在搜狐搜索引擎中,先单击“科学技术”类别名,后选择“科学普及”类别,再单击“中国公众科技网”,这种搜索方式属于(

) A.全文搜索

B.元搜索 C.目录搜索

D.特色信息检索 60、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搜索引擎可按用户提交的关键字进行检索 B.搜索引擎不能按英文关键字进行检索

C.利用元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 D.用户提交的搜索多个关键字可用AND、OR、NOT来连接

61、某同学在“www.daodoc.com”的搜索栏输入关键字“信息技术发展”,然后单击“搜索”按钮,这种信息资源检索是属于(

) A.分类搜索

B.全文搜索

C.目录搜索

D.专业垂直搜索 6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连接设备的是(

) A.路由器

B.交换机 C.集线器 D.打印机

63、下列设备中属于通信连接设备的是(

) A.电话机

B.计算机

C.路由器 D.打印机

64、某单位没有足够的IP地址供每台计算机分配,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是( ) A.给所有需要IP地址的设备动态分配IP地址

B.给一些重要设备静态分配,其余一般设备动态分配 C.通过限制上网设备的数量,保证全部静态分配 D.申请足够多的IP地址,保证静态分配

65、在组建某小型局域网时,采用静态IP分配,配置静态IP的过程为(

) A.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置”,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系统”,单击“网络标识”,单击“属性”进行参数修改

B.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置”,打开“控制面板”,双击“Internet”选项,单击“连接”,单击“局域网设置”进行参数修改 C.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置”,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单击“本地连接”,单击“属性”进行参数修改 D.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置”,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进行参数修改

66、利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IP地址一般采用的是(

) A.动态分配IP地址

B.静态、动态均可 C.静态分配IP地址

D.不需要分配IP地址

67、下列不属于通用资源定位符(URL)组成部分的是(

) A.传输协议

B.主机名 C.文档名 D.用户名

68、通过电话线进行拨号上网,建立拨号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 ①在拨号连接的“属性”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 ②在IE浏览器属性中新建一个拨号连接(如16300)。

③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和“自动获取DNS服务器地址”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69、已知FTP服务器的IP地址210.67.101.3,登录的用户名为“KITE”,端口号为23。通过FTP方式实现登录时,以下输入正确的是(

) A.ftp:// 210.67.101.3

B.ftp: // 210.67.101.3:KITE C.ftp: // 210.67.101.3/KITE:23 D.ftp: // 210.67.101.3:23 70、连接局域网有以下5个基本操作,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①连接网线;②安装网卡;③安装必要的网络协议;④安装网卡驱动程序;⑤实现网络共享 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②①④③⑤ 7

1、下列关于域名注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申请含“CHINESE”、“CHINA”、“CN”、“NATIONAL”等字样的域名,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B.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CNNIC申请域名

C.在国内已注册的域名可以变更或撤销,但不可以买卖和转让 D.域名申请如果预注册成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所需的书面文件,否则注册的域名无效 7

2、某中学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经常受到来自外网的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为保障学校本地局域网的安全,学校决定添置硬件防火墙,防火墙合适的放置位置是(

) A.学校域名服务器上

B.学校局域网与外网连接处 C.教学区与图书馆服务器之间 D.FTP服务器上

73、一般情况下,下列计算机的IP地址为静态的是(

) A.局域网内的工作站

B.通过电话拨号上网的计算机 C.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

D.局域网内能连接因特网的代理服务器

参加答案:

1.C2.C3.B4.D5.B6.B7.D8.B9.C10.D11.D12.C 13.C14.D15.B16.D17.B18.C19.D20.C21.A22.B 23.B24.B25.B26.A27.C28.D29.C30.B31.C32.B 33.D34.A35.D36.A37.A38.D39.D40.B41.A42.D 43.D44.D45.D46.B47.A48.B49.B50.D51.C52.D 53.B54.D55.D56.B57.B58.A59.C60.B61.B62.D 63.C64.B65.C66.A67.D68.C69.D70.D71.C72.B 73.D

主题六 网站的设计与评价

【模拟练习】

1、一张精美图片作为页面的设计中心,菜单栏目自由摆放,属于(

)布局方式。 A、字型

B、厂字型

C、自由式

D、川字型

2、网站的基础设计不包括那个方面

A、网站内容设计 B、网站栏目结构设计 C、网页版面设计 D、动态网页设计

3、网页制作的过程第一步是(

A、新建空白站点

B、新建空白网页 C、收集和制作素材 D、设计主页

4、网页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为(

A、psd jpg

B、jpg gif

C、bmp jpg

D、tiff gif

5、树立一个网站的整体风格,你认为跟下列哪项无关?(

A、网站标志 B、标准色彩 C、标准字体 D、附加信息

6、在建立网站站点的过程中,下列那个行为是恰当的:(

A、建立自己的主题站点,首先需要创建一个WEB站点,用于保存和调试创建的网页。 B、制作网页之前,必须收集好所有的素材。

C、建立站点,就是制作一个个网页,不需要先创建一个站点。

D、图片总是比文字更多的受浏览者的欢迎,因此网页中图片越多越好。

7、如果一个网站目录结构不清晰,内容东一块西一块,主要在下列哪一块出问题了:( ) A、网站标志不清楚 B、栏目设置不合理 C、色彩不和谐 D、字体不标准

8、建立主题网站的顺序一般是( )。

A、规划→实现→设计→发布管理 B、设计→实现→规划→发布管理 C、规划→设计→实现→发布管理 D、设计→规划→实现→发布管理

9、在网站建设中下列几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你认为网站建设比较合理的流程是( )。 (1)规划网站结构,并确定设计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栏目设置和版面布局)(2)发布网站(3)网页制作(4)了解网站运行环境,选择网站开发工具(5)确定网站主题,收集素材 A、(1)(2)(3)(4)(5) B、(5)(1)(4)(2)(3) C、(1)(4)(5)(2)(3) D、(5)(1)(4)(3)(2)

10、网页要呈现的内容很多,如何合理地放置信息,使之看起来井井有条,主次分明,这主要是下列哪项工作:(

A、选定网页制作工具 B、栏目设置 C、版面设计 D、语言确定

11、网站标志是树立网站整体风格的第一步,( )是不恰当的 A、选择与网站主题密切相关的人或物,加以卡通化艺术化。 B、适当运用本专业有代表的物品或者标志。

C、巧妙运用自己网站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作为标记。 D、标志要尽量复杂,赋予极其多的含义。

12、下列关于网页制作中收集素材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 A、收集来的素材无需分类,集中在一个文件夹中存放较好。

B、收集来的素材因为是准备制作网页给大家看,所以要注意版权的问题。 C、收集来的素材应该分类,不同类素材最好用不同的文件夹管理。 D、收集来的素材文件名要易懂易记,便于调用。

13、访问网站时,我们在浏览器中首先看到的页面称为首页。首页默认的主文件名为( ) A、Logo B、index C、E-mail D、News Group

14、下面那个不能做为网页编辑工具(

A、Frontpage2000 B、记事本 C、Dreamweaver D、Photoshop

15、Frontpage2000在( )显示方式下,可以观看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情形。 A、普通 B、HTML C、预览 D、网页

16、在网页中最为常用的两种音频格式是( )和( ) A、MP3 B、WAV C、MIDI D、SWF

17、在浏览器中看到的网页与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有关,现在因特网中的网页一般是按( )来设计的。 A、640×480像素 B、800×600像素 C、1024×768像素 D、2046×1536像素

18、在网页制作时正好完整页面的网页,在有的电脑通过浏览器打开时却不能看到完整的页面,忽大忽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因图片大小的影响

B、制作网页的页面像素设置和打开浏览器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不一致 C、版面设计的问题 D、栏目设置过多

19、使用FrontPage2000不能在网页中插入的元素有( ) A、图片 B、声音 C、动画 D、系统程序

20、FrontPage2000中共有六种视图方式,其中用于显示来自和指向站点中每一网页的所有超级链接的是(

A、导航 B、文件夹 C、超链接 D、报表

21、我们可以建立同一个网页内的链接点,可以让你点选某一链接后,迅速跳到同一网页内的另一特定位置。这种链接称为( )。

A、书签链接 B、表单链接 C、表格链接 D、单元格链接

22、当鼠标指在有超链接的位置时,鼠标会变成(

)。

A、

B、

C、

D、

23、制作网页时,如果要将一幅图片的不同部分分别超链接到不同的目标,需使用( )链接。

A、BBS超链接 B、书签链接 C、图片热区链接 D、文本超链接

24、在制作网页时,下列关于创建超链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表格中可以建立超链接。 B、在表单中不可以建立超链接。 C、一张图片只能包含一个链接。 D、不可以链接到电子邮件信箱。

25、在制作网页时,下列关于创建超链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图片作为链接 B、在表格中可以建立超链接 C、可以与外部网站链接 D、一张图片不能包含多个链接

26、在网页中观察超级链接存在与否,最直接的方法是( ) A、观察文字是否有下划线 B、观察图片是否加框 C、将指针指向文字或图片,观察指针是否变成手形 D、观察文字的颜色

27、南京教育信息网有很多网页组成,这些网页主要通过( )连接在一起 A、网址 B、E-mail地址 C、超级链接 D、表格

28、在Frontpage2000网页制作中,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中,创建电子邮件超链接的是(

29、为了加快页面的下载速度,在网页中一般使用( )格式的视频文件。

A、AVI

B、FLV

C、MOV

D、MPEG 30、在FrontPage 2000中,要对缩小后的图片尺寸重新计算像素值,以减小图形尺寸,应使用\"图片\"工具栏中的(

)按钮。

A、设置透明色 B、重新取样 C、自动缩略图 D、剪裁图片

31、FrontPage 2000中,下述关于图片与链接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片不能建立链接

B、一张图片只能建立一个链接 C、图片要建立链接需经过处理

D、通过设置热区,一张图片可建立多个链接

32、FrontPage 2000中,欲使图片的中线与文本行对齐,可使用(

)方式。 A、相对垂直居中

B、靠下对齐

C、靠上对齐

D、无法实现

33、FrontPage 2000中,下列(

)项目不是字体设置能够完成的? A、字体

B、字号

C、字的颜色

D、首行缩进

34、在FrontPage2000中,下列关于表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表格的大小以像素为单位,那么无论网页的大小是多少,表格的大小都会维持不变

B、如果的大小是浏览器窗口大小的百分比,那么无论网页的大小是多少,表格的大小都会维持不变。

C、如果末指定表格的高度和宽度,则表格的大小将根据内容而定

D、如果表格显示在框架中,则其大小根据框架大小的百分比而非整个网页大小的百分比而定

35、在FrontPage2000中制作网页时,(

)可以将浏览器窗口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窗口,这样就可以同时浏览不同的网页文件。 A、水平线 B、表格

C、表单

D、框架

36、在FrontPage 2000中,可以设置下列(

)属性使表格中单元格的背景色不一样。 A、单元格属性 B、表格属性

C、网页属性

D、框架属性

37、在网页制作中,我们经常用下列(

)办法进行页面布局。 A、文字

B、表格

C、表单

D、图片

38、在FrontPage 2000中,我们需要改变表格外框的粗细,可使用下列(

)属性? A、单元格属性 B、表格属性

C、书签属性

D、表单属性

39、在FrontPage 2000中,要设置框架网页中某个网页背景时可以通过(

)进行设置。

A、框架属性

B、表格属性

C、网页属性

D、单元格属性

40、在FrontPage2000中,若使用表单收集访问者的性别,就采用(

)字段。 A、单选框 B、单行文本框 C、复选框 D、按钮

41、在网页制作中,为了了解访问者的意见,我们可用( )办法实现。 A、文字

B、表格

C、表单

D、框架

42、目前在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服务是(

A.FTP服务 B.WWW服务 C.Telnet服务 D.Gopher服务

43、下面哪个标记表示html文件的头元素 ( ) A、B、C、D、

44、下面哪个标记表示html文件的标题元素 ( ) A、B、C、 D、

45、在HTML中,下面( )标签用于定义表的行。

A、B、C、D、

46、默认情况下,在HTML文档中使用( )标签绘制水平线。 A. B. C. D.

47、下列关于HTML语言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HTML语言是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标记来标识出相应的意义和作用的语言 B.HTML语言文档可以用记事本打开、编辑。

C.HTML语言中可以嵌入如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 D.Dreamweaver是制作网页的软件,它和HTML无关。

48、HTML语言中,表单的标记符是(

A. B. C、D、

49、有一段代码搜狐,表示的含义是超链接,那么链接源和链接目标分别是( )、( )。

A、href B、http://www.daodoc.com C、sohu D、搜狐 50、有一段代码国内新闻,表示( )链接,链接源是( ),链接目标是( )。

A、E-mail链接 B、国内新闻 C、图像映射 D、href E、书签式 F、#国内新闻

51、网页中设有超链接的文字在鼠标划过时变成淡蓝色,字体也由9pt变为10pt,并出现下划线,这是用了 ( )

A、动画效果 B、CSS样式表 C、动态字体 D、以上都不对

52、通过一个CSS文件管理网站中多个网页的外观设置的是 ( ) A、内联式样式表 B、外联式样式表 C、嵌入式样式表 D、JavaScript脚本文件

53、下列不属于动态HTML核心技术的是

A、客户端脚本语言 B、CSS样式表 C、动画素材 D、网页模板

54、CSS样式表作为制作网页的一项常用技术,它可以实现网页的很多特效,下列关于CSS样式表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仅仅改变一个样式表文件,就可以改变很多网页的外观 B、可以精确控制网页布局和外观 C、样式使用越多就越好看

D、不仅能改变文字的格式,还可以实现图片特效

55、以下选择表示的是脚本语言的是:(

A、Script B、Language C、Java D、VBScript

56、以下软件可以用来编辑脚本语言的:( ) A、JavaScript B、记事本 C、Internet Explorer D、Script

57、脚本语言可以在Frontpage 2000的哪个视图里编辑操作:( ) A、HTML B、代码 C、普通 D、预览

58、以下效果可以使用脚本语言实现的是:( ) A、弹出窗口 B、视频 C、表格 D、动画

59、配置IIS时,设置站点的主目录的位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在本机的c:\\inetpub\\wwwroot文件夹。 B、只能在本机操作系统所在磁盘的文件夹。 C、只能在本机非操作系统所在磁盘的文件夹。 D、以上全都是错的。

60、安装web服务器程序后,在地址栏输入( )可以访问站点默认文档。 A、在局域网中直接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 B、在局域网中输入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名称

C、如果是在服务器所在的计算机上,直接输入http://127.0.0.1 D、以上全都是对的

61、关于IIS的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IS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应用程序

B、IIS要求默认文档的文件名必须为default或index,扩展名则可以是 .htm、.asp等已为服务器支持的文件扩展名。

C、IIS可以通过添加Windows组件安装

D、IIS不光能够管理web站点,也可以管理FTP站点。 6

2、关于AS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发ASP网页所使用的脚本语言只能采用VBScript。

B、网页中的ASP代码同html标记符一样,必须用分隔符””将其括起来。 C、ASP网页,运行时在客户端无法查看到真实的ASP源代码。 D、以上全都错误。

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SP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脚本编程。

B、使用<%@ %>标记来指定ASP中默认使用的脚本语言。 C、在<%和%>之间的代码被视为默认脚本语言。

D、设置了默认脚本语言的ASP文件中不能再使用其他脚本。

64、网站制作完成后,何辉希望将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学校的WEB服务器提供主页空间,他想通过FTP工具将网站上传到服务器上,下列软件中可以上传的软件是( ) A、cuteFTP B、FlashGet C、photoshop D、QQ 6

5、某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以世界杯为主题的网站,现在他们想让别人来欣赏他们的作品,那么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发布(

①在网上邻居中发布 ②在本机上发布 ③在因特网上发布 ④保存到电子邮箱中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6、下列关于ASP的工作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Web服务器内。 B、Web服务器仅把脚本代码的执行结果传送到客户端。 C、所有脚本代码均在客户端计算机中执行。

D、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客户端计算机中。

67、在网络中,用网页形式制作的作品可以发布,以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作品(

A、不能在网上发布

B、通过“另存为Web页”转换为网页的格式,然后发布 C、用网页形式重新制作,再发布 D、只能在本机上发布

68、下列关于CSS样式表作用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精简网页,提高下载速度

B、只需修改一个CSS代码,就可改变页数不定的网页外观和格式 C、可以在网页中显示时间和日期

D、在不同浏览器和平台之间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69、小明将制作好的网站上传到服务器上后,原来显示正常的图片,现在成为如右图所示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的原因是( ) A、图片没有上传到服务器。

B、图片已经上传,但“图片属性”中的链接路径不对。 C、图片已经上传,但大小超过10KB D、网页中图片文件的文件主名不能使用英文

70、若想只对当前页面应用样式,一般使用下列哪项:() A、外联式样式表 B、内联式样式表 C、JavaScript样式表 D、VBSCRIPT样式表

71、某同学在机房里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为了能让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网站,他应该采取的最佳做法是( )。

A、将自己的网站复制给别人 B、将网站通过Email发给同学 C、将网站文件夹共享 D、将网站上传给Web服务器发布

72、制作网页时尽量不使用一些特殊字体,必要时以图片代替,这里因为( ) A、插入图片比输入文字更简便

B、图片所占空间更少

C、图片色彩丰富,网页更美观

D、一些电脑未安装特殊字体,网页不能正确显示特殊字体的文字

73、在index.html代码中,有一段代码,可看出这段代码为(

A、外联样式表 B、混合样式表 C、内联样式表 D、嵌入样式表 7

4、HTML中加入JAVA网页特效,使用的标识为( ) A、Script B、CSS C、HTML D、BODY 7

5、关于网页制作,下列哪个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A、一张图片可以包含多个链接源

B、链接源和链接目标可以在同一个页面内 C、在FrontPage的预览窗口中可以编辑网页 D、网页中可以插入FLASH动画

76、如下图所示,当前页面使用的CSS加入方式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嵌入式样式表 B、内联式样式表 C、外联式样式表 D、动态式样式表

77、使用Frontpage制作网页时,需要链接到网页中被标记的位置或文字,应该采用的超链接方式为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命名锚记链接 B、热区链接 C、电子邮件链接 D、书签链接 7

8、某图片设计师为一个网站设计了Logo图标,发布在内网上进行测试,接下来的几天内他收到很多修改建议,经过修改后再次发布,这次收到了一致好评。该网站在后来的运营中深得网民们的喜爱。你认为该设计师注重了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哪部分过程? A、选择媒体 B、选择工具 C、制作作品 D、交流评价

79、某同学在FrontPage中尝试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操作不成功的是( ).A、在表格的单元格内插入另外一个表格

B、将表格的背景设置成图片,同时还将此表格背景设置成另一种颜色 C、将表格中的4个单元格设置成了4种不同的背景颜色

D、将表格的背景设置成图片,同时还将网页背景设置成另一种颜色 80、添加一个图像的HTML代码是( )。 A、B、“图片文件名” C、D、

参考答案:

1.C2.D2.C4.B5.D6.A7.B8.C9.D10.C11.D12.A 13.B14.D15.C16.(BC)17.B18.B19.D20.C21.A 22.C23.C24.A25.D26.C27.C28.C29.D30.B31.D 32.A33.D34.B35.D36.A37.B38.B39.C40.A 41.C42.B43.C44.D45.D46.C47.D48.C49.(DB)

50.(EBF)51.C52.B53.C54.C55.D56.B57.A58.A 59.D60.D61.B62.C63.D64.A65.A66.B67.B 68.(AB)69.(AB)70.B71.D72.D73.C74.A75.C76.C77.D78.D79.B80.D

推荐第9篇:网络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具有损耗低、传榆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的光纤通信备受业內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文章概述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发展 趋势 应用

前言: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光纤。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

从宏观上来看,光纤通信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及光通信系统设备等三个部分。

就光纤通信技术本身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光纤光缆技术、传输技术、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技术等。

我国光纤发展状况:

我国从1974年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并在几年之内就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大量建设,光缆逐渐取代电缆,并完成了“八纵八横”国家干线。这些干线主要是采用PDH140Mbit/s系统。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采用了SDH622Mbit/s和

2.5Gbit/s系统。郑州-洛阳-开封的16×2.5Gbit/s和上海-南京的32×10Gbit/s的波分复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与投入商用等工作正在加速进行之中。此外,国产的光器件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已具有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的综合实力。传输速率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从622Mb/s提升到

2.5Gb/s。这两年新建线路用到10Gb/s,波分复用最高达32,总传输容量达320Gb/s(32×10Gb/s)。1999年开始较多使用G.655光纤。

我国对国际上现有的光纤类型都在跟踪研究并有了成果,武汉邮科院和长飞公司研制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已经实用。其他如色散补偿光纤、偏振保持光纤、掺饵光纤、数据光纤、塑料光纤等均能达到生产阶段。光有源器件的研制在掺饵光纤激光器、主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被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光纤光栅激光器、增益平坦EDFA、高增益低噪声EDFA、掺饵光纤均衡放大器、DFB-LD与EA型外调制器的集成器件等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二、趋势及展望

(一)光纤到户(

1、光纤到家庭(FTTH)的发展)

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惊人,因其带宽有限,终端体积不可能太大,显示屏幕受限等因素,人们依然追求陸能相对占优的固定终端,希望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户的魅力在于它有极大的带宽,它是解决从互联网主干网到用户桌面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现象的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光纤到户的成本大大降低,不久可降到与DSL和HFC网相当,这使FITH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据在我国,光纤到户是势在必行,光纤到户的实验网已在武汉、成都等市开展,预计2012年前后,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将兴起光纤到户建设高潮。可以说光纤到户是光纤通信的一个亮点,伴随着相应技术的成熟与实用化,成本降低到能承受的水平时,FTTH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二)全光网络

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络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网络结构简单,组网非常灵活,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但是,10Gbps系统对于光缆极化模色散比较敏感,而已经铺设的光缆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开通和使用10Gbps系统的要求,需要实际测试,验证合格后才能安装开通。它的比较现实的出路是转向光的复用方式。光复用方式有很多种,但目前只有波分复用(WDM)方式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而其它方式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率低于1%,还有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级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基于WDM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球实际铺设的WDM系统已超过3000个,而实用化系统的最大容量已达320Gbps(2×16×10Gbps),美国朗讯公司已宣布将推出80个波长的WDM系统,其总容量可达200Gbps(80×2.5Gbps)或400Gbps(40×10Gbps)。实验室的最高水平则已达到2.6Tbps(13×20Gbps)。预计不久的将来,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五)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光联网既可以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和网络扩展性、重构性、透明性,又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

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其中,全波光纤将是以后开发的重点,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从长远来看,BPON技术无可争议地将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从当前技术发展、成本及应用需求的实际状况看,它距离实现广泛应用于电信接入网络这一最终目标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七)IPoverSDH与IpoverOptical

以lP业务为主的数据业务是当前世界信息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而能否有效地支持JP业务已成为新技术能否有长远技术寿命的标志。目前,ATM和SDH均能支持lP,分别称为IPoverATM和IPoverSDH两者各有千秋。但从长远看,当IP业务量逐渐增加,需要高于2.4吉位每秒的链路容量时,则有可能最终会省掉中间的SDH层,IP直接在光路上跑,形成十分简单统一的IP网结构(IPoverOptical)。三种IP传送技术都将在电信网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网络的不同部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从面向未来的视角看。IPoverOptical将是最具长远生命力的技术。特别是随着IP业务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导业务后,这种对JP业务最理想的传送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网络特别是骨干网的主导传送技术。

三、结束语

从上述涉及光纤通信的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光纤通信的发展涉及的范围,技术,影响力和影响面已远远超越其本身,势必对整个电信网和信息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IT方面,光纤通信对数据服务的发展特别有利,例如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之类的海量数据的传输,正需要光纤通信来支持

目前,中国光纤通信行业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是决定光纤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抓住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光纤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等特点优势,这种优势是其它的传输介质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特点来支撑先进技术的开发,以市场需要来引导发展方向。其次,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都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经济增长。宽带基础建设也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在

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要以光纤接入网络建设为主,以网络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作为在我国扩大内需的重大投资方向,将为光纤通信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应用: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主要用于市话中继线,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还用于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以逐步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我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它还用于高质量彩色的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系统,用于光纤局域网和其他如在飞机内、飞船内、舰艇内、矿井下、电力部门、军事及有腐蚀和有辐射等中使用。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参考文献】

[1]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59-60.[2]王加莹.长途超大容量DWDM 光通信技术及发展[J].光通信技术,2003,2

(1):4-8.

[3]彭承柱,彭明宇.下一代网络及其新技术[J].广播电视信息,2004,(1):68-71.

[4] 袁捷 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2009,(1)

[5] 公祥梅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09,(1)

推荐第10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总结

杨宇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此课程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应用上,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的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先集中时间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然后集中时间到机房做实验。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某些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同时动手做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学习比较排斥,在做实验的阶段无法有效地将已学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尤其是我校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根据教学计划和我校现有条件,利用机房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PPT课件中的图像、动画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应用机房计算机硬件、虚拟机和其他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

二、制作简明易懂且形象生动的PPT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图像、动画手段讲解网络 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如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路由原理与技术等,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为了将抽象的理论讲明白,必须认

真准备教学课件,做到简明易懂,只讲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论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图像和动画手段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动态的画面。

例如,在讲授数据通信基础理论的交换技术时,学生对三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容易理解,我就把这三种交换技术制作成动画形式,改善了教学效果。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建立电路、占用电路传输数据和释放电路,课件能生动地反映这三个阶段;报文交换无需建立电路,但每个数据文件作为一个报文整体进行路由寻址,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动画课件能形象地展示整个过程;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类似,将报文分成了多个数据片段(称为分组或包),通过中间的交换节点进行存储转发,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纯粹理论讲授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动画课件的教学,学生基本能理解这三种交换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利用现有机房,实现一体化教学,理论讲解与网络硬件实验、软件仿真实训相 结合,提高学生的网络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某些网络理论即使有生动形象的课件有时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如IP协议、IP地址划分和子网掩码划分、路由原理和技术、DNS和FTP原理等。这时就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我一般采取边讲理论边带着学生动手操作,如讲授传输介质时,让学生传阅实际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还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能够实现联网的双绞线。如在讲授IP协议配置时,我先讲完IP协议和网络掩码的概念以及IP地址的划分,然后带着学生查看当前的网络配置,并让他们自己修改一些配置。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四、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将着重点放在实践环节,同时也不能轻视理论教学,只有两者结合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符合其教学目标。在学校硬件环境的制约下,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基本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第11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材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尤为珍贵;信息即为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计算机逐渐的代替了传统的书本、去做为一个信息的载体。为了保护好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

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例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等。广域网涉辖范围大,一般从几十千米至几万千米,例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洲际网络,此时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介质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介于LAN和W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的发展。

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我们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第12篇: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在每年暑假期间我都会参加一些教学培训,作为教师的我,在暑假期间没有事情可做,这时候参加到教学培训中,可以讲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一个档次,也可以打发一下没有工作的时间,这是我每年都要做的事情。今年我的培训科目是网络知识培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虽然我也经常上网,可是用网络教学确实没有过。

通过两个周的培训学习,我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省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很大,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

容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作为一个人民

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二、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数学教学。

三、自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

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

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http://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

两周的培训已经结束了,可以说,每一次培训我都会成长很多,这是我每年都要参加教学培训的第一目的,时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就是在不断的培训中成为一名高级教师的,其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都是我通过培训学习得到的,今后我还是会选择继续培训,我会的!

第13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习题目

计科0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方案

(四套方案中选一)

1、模拟设计一套某企事单位网络建设总体(软、硬件)方案1;

2、模拟设计一套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学网络(软、硬件)方案2;

3、模拟设计一套某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总体(软、硬件)方案3;

4、模拟设计一套某计算机中心网络建设和管理方案4;

(评分成绩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总要求:

1、每人选作上面对应1套

2、并由学习委员以书面交上各组成员和组长及设计题目 题目设计内容和方向:(文字部分用A4打印,图用A3以上制作打印,同时要求提供电子文档,发:计算机系(ip:10.2.132.5)内网的邮箱地址中宋勤:SQ@MAIL.COM,外邮箱为sq-1234@live.cn中(外邮箱为特殊不在学校的同学准备)

1、总体设计方案(文字与表)

2、含模拟网络设计逻辑图

3、含各楼的物理位置和距离图

4、含各楼和机房中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代理服务器、UPS、各种服务器、防火墙等)图

5、各位置间传输介质(光缆、UTP、STP、同轴线、中继器、无线等)图

6、各局域网间的联接关系(网桥、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图

7、总的带宽和各局域网间带宽表示(关系逻辑图)

8、IP地址的分配关系及网关(以表来表示)

9、局域网与LSP的连接(如:ADSL,DDN,X.25,ETHERNET,CABLE MODEN,WLAN和无线等) 关系逻辑图

10、每楼的点数,每层楼的连接关系逻辑图

11、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和相关技术配置说明等

12、各种软件(主要指商业性的)在网络中的作用、安装位置方案等

13、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等配置的最主要参数(如各种管理策略、接口指标、子网划分、IP、VLAN、流量控制、端口设计等)

14、公网IP和内网IP(私域)之间的转换技术说明(如:NAT等)

15、多媒体(设备、软件)主要参数及作用和主要使用方案(方法)

16、网络存储技术(如磁盘陈列)的管理方法

17、网络安全配置方案(含各设备中数据备份、用户的密码、对外对内的管理方案等)

本课实习指导教师:宋勤 (手机:13518340115 )

2011-11-20

第14篇:浅析网络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使学员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军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未来战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开始进入多媒体发展阶段,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可以逐步表示图象、动画、声音、视频,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的世界,几乎所有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可以实际表示,故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员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的宇宙世界、微观的物质结构,如用语言描述,得到正确的概念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了解。

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着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

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但是,仅通过单一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取到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容易记忆。可见,从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是何等的重要。而多媒体系统完全提供这种学习环境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象、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可以作用于听觉;一致的界面,友好的交互式操作则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

2、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员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相互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双向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官为中心的,教官面对面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也是单向的,例如:电视录象,它们虽然都能实现同时表现文字影象、声音、画面等多种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

教官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练习的全部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辅导;再者,难以做到在上机的学员之间,教官与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是上机操作成了学员自己的活动,教学工作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如果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实现学员与计算机之间交流,还能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官与教官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官在总控台上能及时了解每个学员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了解学员的思维活动,调解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双响交流功能进行学员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官对学员的辅导,也可让学习方法得当、学的较好的学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员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须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育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复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是一个各具侧重、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初级阶段,用感官直接反映,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直接影射成感性认识,但这还很不够,为了使认识深化,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需要经过抽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灵活应变,去解决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因之带来的教育思想、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高新技术,如果不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发挥起优势,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而知识能用多种媒体表示,知识用不同种媒体表示,可有详简之分,不同的抽象层次、不同的媒体相互配合对认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效果能够大大提高。

三、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电视手段,这是不科学的。教育的进步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是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目前,制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关键问题:一是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是大的惊人、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存储及有效管理还需认真探讨。二是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教学不等人,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三是多路并发即信息共享问题。如果还达不到信息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这三项技术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对精选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解放思想,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大胆做实验。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军队院校的教学改革,已展现出迷人的广阔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想真正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共同协作、共同开发。

第1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心得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心得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发展中的热点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的术语,概念及新技术,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及实现技术。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以及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重要性以及社会的需要,我认为需要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进行一些的改革,这样对提高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初步探讨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对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多采取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教育缺乏创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教学中依然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采用很少。传统教学手段的大量采用使学生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同时传统的考核手段使得学生通过大量记忆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学生实际操作与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较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差,难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知识体系结构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

目前绝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

的学习和了解,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较新的网络知识与软件,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网络实践的环节缺乏,学生实际运用和管理网络的能力欠缺 当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网络技术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需求同样反映出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教学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安排比例不合理、学生网络操作与管理能力差等局限性。

(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水平不理想

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目的不同,给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条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除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外,还涉及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而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是其他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实用组网技术、Internet的连接与使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很难让非专业学生理解相关的网络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学生面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困难,这势必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 此外,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开展时间不长等也是导致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进探讨

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考,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复杂的网络理论和技术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讲解给学生,这同时也为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操作的考核,做到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安排学生参加网络技术的社会实习,以达到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巩固教学成果。

第二,改革教材体系,建议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写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程,并及时跟踪网络技术的进步,调整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第三,加强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大纲,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要重视教材选取。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可以考虑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材;对于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考虑选取Internet应用、网页设计等方面的教材,做到因人施教。

第四,加强网络技术教育的硬件方面建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校园网教育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方便课件生成、教育信息的获取。通过Internet网,扩大教育信息交流。建立校园网信息系统为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点播演示、学习、练习、考试和评价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了理想的网络信息环境。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16篇:网络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创设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5.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

6.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教学结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设计 1.支架式教学策略 由一下几个步骤组成:

(1)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思索———让学生独立思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

2.抛锚式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是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况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 自主学习

3.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1)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 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第17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着力建设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也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体现中职特点,重新构建课程结构

研究职业特色和工作过程,以现场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选修课四个模块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职业课程设置不应以学科知识和技能内容综合起来,着重整体知识和技能的广泛性、融合性和实用性,避免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和分量过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现代企业生产广泛适应性。

选修课程应结合职教实际向微型化即注重特定技能培养方向发展。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占有一定份量的地位,这其中包括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以及能够体现个人特长的选修。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专业的理解,又能照顾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促使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跟踪21世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和拓宽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切实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实验、实训、实习来构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着力建设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

3.1整合课程内容,优化体系结构

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审定、合理调整总的课程设置。本专业共设置25门课程:公共基础课14门:班会,活动,就业指导,劳动,礼仪,数学,体育,心理健康,形体训练,音乐,英语,语文,政治,自习。占总课堂教学时数的56%。专业基础课3门: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脑一级。占总课堂教学时数的12%。专业课8门: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因特网应用,win2000局域网管理,网页制作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办公软件应用高级。占总课堂教学时数的32%。选修课门:打字练习,电子表格运用。精品课程3门:win2000局域网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网页制作高级。

3.2继承传统,强调创新

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各有关中职学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的改革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实践,但对教学方法上的考虑还有些欠缺,根据中等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重新审视继承下来的教学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符合研究型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通过控制学生实现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能动地去继承、组合、批评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构建起自己新的认识结构,达到“活学活用”,并有创造。

3.3提炼基础,注重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向高层次延伸”也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在培养模式上也应提倡“宽基础”,才能有较广泛的社会适应性,但随着科技进步,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学体系中,一定要提炼基础性内容,并注重向应用性内容延伸,前期的基础课不仅仅是为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服务,其意义在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潜能和悟性结合,内化为学生的科学与文化素质,凭借它去开辟新的领域,适应新的专业。

3.4贴近就业市场,重视资格认证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课程之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职业证书的时代”,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都力争为学生获得资格认证提供方便。本专业规定:学生毕业除了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外,还需获得至少四项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水平认证或职业资格认证。它们是“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win2000局域网管理”。学校要积极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引入职业资格鉴定,鼓励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综合性,实践性强,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同时,实验的教学时间、实训场所的相对不足,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且近年来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实训、实践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思维,这不但使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且更难以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4.1精讲多练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实施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讲授重、难点及关键知识,借助教学软件上机和自主学相结合,并注重上机练习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应该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基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四要素的教学模式,建立集课件、作业、答疑、讨论、考试为一体的网上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

创造能力。

4.2现场教学

计算机网络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无处不在,网络的设备先进,应用广泛,给我们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在校内有局域网(校园网),在社会有城域网、广域网、企业内联网、企业外联网,以及各大网络公司的先进设备。我们可以超出课堂,带领学生到各现场教学,使学生即学即用,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网络技术及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式远远所不及的。

5强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方法更能体现高职的特点,更适合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研究型教学包括理论有启发式,问题的讨论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实践教学的多样性。

5.1采用理论启发和问题式方法教学

理论教学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采用理论启发和问题式方法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列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名词、定义、定理、规则,对学生而言,几乎每一节课上均要接受数好几个新的术语,这显然有很大难度,而且很易产生枯燥甚至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中,要分门别类准备各种问题可提前交给学生,讲课中对问题引而不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讨论和回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理解掌握,起到良好的效果。

5.2抽象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许多课程中的概念、定义、规则,教材中对其描述的很精练,初学者感到很抽象,如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讲解时,我们可和校运动会的“程序册”和“运动会进程”相结合,使学生既理解了进程的概念,也弄清了程序与进程的关系。

6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用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实验作业、综合练习、课程设计、面向应用和开发服务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在“调查—分析—综合”和“实践—理论—实践”的逐步深入中,理论基础掌握得到加深,应用能力得到升华。

6.1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选修课,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结合各门课程的实验进度,根据学生兴趣,开设实验选修课,支持学生创新。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几乎每门课都有大量的实验上机。开设选修实验后,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就保证了实验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千人一面”,个性将得到较好的发挥。

6.2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结合,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不同的课程门类,进行综合作业与课程设计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综合设计和多环节的综合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

解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从而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加强教材建设

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编写一批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中职教育特色,适应中职学校需要的专业主干课教材。

教材内容要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放在理论、原理的应用思路、应用方法,操作技能及安全分析等。突出通俗性、趣味性,适应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特点,体现改革的精神。教材建设要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在目前无合适教材的情况下,要采取自编教材为主,通用教材为辅的原则,逐步形成基础公共课教材、专业方向教材、实习实训指导教材三大系列。

8结束语

只有本着“以人为本、以实训室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行业应用为重点”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在专业建设方面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科组

2009年10月

第18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方向学生限定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授完。

本课程涉及数据通信、网络理论、各类网络标准协议及众多相关技术,其内容由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标准协议、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等部分组成。课程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重点,力图在讲清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一步介绍流行的网络产品和最新的网络技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标准协议、局域网、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等部分组成。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

1.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演变和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教学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解ISO的OSI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及应用,了解典型的网络实例,了解ISO及CCITT等标准制定机构。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4学时)

(1)数据通信技术

(2)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3)数据交换技术

(4)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

(5)差错控制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等主要指标的定义并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理解各种通信方式、编码方法、时钟同步法、多路复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理解星形、总线形、环形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性能指标和优缺点,并理解树形、混合形和网形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理解计算机网络中所采用的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无线通信等传输媒体的传输特性;掌握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和海明码等差错检测编码方法的算法原理和检错能力,并能利用算法计算冗余码和编码效率。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8学时)

(1)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

(2)物理层

(3)数据链路层

(4)网络层

(5)高层协议介绍

(6)TCP/IP簇

教学要求:了解协议和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OSI基本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了解物理层提供的为建立、维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规程的特性,理解EIA RS-232C和EIA RS-449接口标准,了解通过DOS和BIOS提供的异步串行通信功能进行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功能,理解BSC的报文格式和HDLC的帧格式;理解网络层两种操作方式的特点,理解路由选择算法和阻塞及死锁的解决方法,了解X.25协议标准,了解网际互连的基本要求和用于互连的中继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组成OSI参考模式高层结构的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特点和协议规范;理解TCP/IP的定义及其对应OSI的层次。

4.局域网(22学时)

(1)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2)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3)CSMA/CD媒体访问控制

(4)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

(5)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

(6)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7)Novell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

教学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和协议标准,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典型实例,理解传输媒体以及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理解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层的服务和操作,深刻理解CSMA/CD总线网、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了解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的工作原理,了解Novell NetWare的主要特点,掌握Novell网络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5.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6学时)

(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异步传输模式(ATM)

(2)帧中继(Frame Relay)

(3)快速/高速局域网

(4)因特网(Internet)

(5)内联网(Intranet)

(6)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

教学要求:了解ISDN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结构,了解ATM的基本概念和信元结构,了解帧中继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了解快速/高速以太网技术,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域名系统(DNS)及万维网(WWW),了解内联网的特点及应用,了解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知识。

三、课程教学媒体说明:

1.文字教材

本课程的教材为分立型,主教材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从叙述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基础知识入手,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和国际标准协议,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局域网和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根据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成人业余学习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力求简明实用,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和理解。辅导教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学辅导》,其内容包括各章节的学习重点、综合测试题与答案,以引导学习者在掌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知识点,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电视录像

录像教材作为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侧重表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录像教材的形象化优势,讲述不宜于文字表述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可强化视听效果,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录像教材拟定 18 讲,每讲 50 分钟。 讲次 教学内容 建议学习进度

第1、2讲

第3、4讲

第5、6讲

第7、8讲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数码通信技术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周前

第六周前

第七周前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

第九周前

第9、10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物理层 讲

11、12讲

13、14讲

15、16讲

17、18讲

第四章 局域网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第十一周前

第十四周前

第四章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第十六周前

第四章 局域网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本课程学习要点分析

第十六周前

第十八周前

3.网上教学指导与服务

在中央电大的“电大在线”平台的本课程网页上还包括网上教学指导与服务的内容。主要有:教学信息、课程进度、重难点辅导、答疑、作业安排与要求等。网上内容依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

四、学时分配与教学建议:

1.学时分配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周

第二章 2.1 数据通信技术

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2.1.2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2周

电视教学第

1、2讲

4 4 建议学时

2.1.3 通信方式

2.2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1)

第3周

2.2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2) 第4周

2.3 数据交换技术 2.4 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1)

2.4 拓扑结构与传输媒体(2) 2.5 差错控制方法(1)

2.5 差错控制方法(2) 电视教学第

3、4讲

电视教学第

5、6讲

第三章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1)

3.3 数据链路层(2) 电视教学第

7、8讲

3.4 网络层 3.5 高层协议介绍

3.6 TCP/IP 协议簇 电视教学第

9、10讲

第四章 4.1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4.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4 4 第5周

4 第6周

4 第7周

4 第8周

4 第9周

4 第10周

4 第11周

5 第12周

5 4 4 第13周

4.3 CSMA/CD 媒体访问控制 第14周

电视教学第

11、12讲 4.4 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

4.5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

第15周

4.6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4.7 Novell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 第16周

电视教学第

13、14讲 电视教学第

15、16讲

4 4 2 第17周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第18周

电视教学第

17、18讲

2、教学建议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主要依靠各教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密切配合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和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辅导讲解。面授辅导应逐步摆脱以重复讲解课程内容为主的状况,要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自我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各教学单位应组织一定的面授辅导,面授辅导的课时、次数、内容及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但原则上不超过总学时的二分之一。

(2)学生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学生必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和能力。无论是录象课,还是面授辅导课,都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更应重视自学和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每个教学班应把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指导、落实学生自学和学习小组活动,及时答疑。辅导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共性问题可适当安排课堂讨论。

(3)录象教材的使用:

录象教材作为本课程重要的辅助媒体,它与文字教材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以帮助同学们学习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各教学单位必须具备收视及上网条件,以便能够及时组织或安排学生收看,充分了解课程重点、难点,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建议学生经常上网浏览本课程网页,及时掌握有关的教学信息,并且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向课程组反馈学习中的需求,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形成性考核与平时作业:

本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实验和学习情况三部分成绩组成。

平时作业共布置4次记分作业,通过“电大在线”平台本课程的网页上布置。每次作业满分2分,共8分。辅导教师对学生作业应全批全改,并要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供学生正确理解课程和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作业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可集中进行讲解。在完成记分作业的前提下,辅导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再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为对记分作业的补充,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本课程要求完成2个实验,每个实验满分3分,共6分。

学习情况考核内容包括辅导课到课情况、收看音像课的记录情况、学习笔记等,共6分。

按照开放教育试点有关规定,作业完成少于2次者,则形成性考核成绩无效,并且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考试时间2小时。

五、教学反馈:

欢迎同学们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与任课教师联系,以便及时传递、沟通信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夏继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E-mail:xjq_jw@263.net

电话:010-82317706

2.冼健生

E-mail: xianjs4618@163.com

电话:010-66490546

E-mail:xianjs4618@163.com

电话:010-66490546

邮编:100031

第19篇: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

1..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协议和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Internet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

3、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

3、DNS 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

4、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

5、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该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均要经过此防火墙。

6、TCP/IP(Transmi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7、10BASE-T就是传统的10M以太局域网(IEEE802.3) 是用半双工一对3类UTP(非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

8、OSI: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应用层:处理网络应用。表示层:数据表示会话层:各机间通信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网络层:寻址和最短路径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节点间透明、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物理层:为通信提供实现透明传输的物理链接

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

1、3g:参考以上第三条

2、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3、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4、wiki、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5、团购就是团体购物,指的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现在团购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团购。例如:拉手网团购

6、RSS也叫聚合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

7、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 2.4 Gingerbread和Android 3.0 Honeycomb。

8、Google Chrome,又称Google浏览器,是一个由Google(谷歌)公司开发的开放原始码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放原始码软件所撰写,包括WebKit和Mozilla,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软件的名称是来自于称作Chrome的网路浏览器图形使用者界面(GUI)。软件的beta测试版本在2008年9月2日发布,提供43种语言版本,有支持Windows平台、Mac OS X和Linux版本提供下载

9、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二、正常进入谷歌的方法:

1、修改域名解析文件,c:\\windows\\syste32\\drives\\etc\\hosts,添加google北京服务器域名地址:203.208.39.22 webcahe.google usercontent.com 203.208.39.22 mail.google.com203.208.39.22、安装IPv6协议后访问、安装google浏览器或360极速浏览器,在安装扩展程序google萝卜搜索

4、使用Gmail内置网页搜索

5、在线代理访问

6、、使用赛风

8、.sixxs.org

第20篇:网络技术工作总结

篇1:网络技术工作总结 网络技术专业实习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济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计算机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计算机脉脉相通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级我最大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网络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根据网络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门跨到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人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了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 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其他同事

在工作期间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不足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心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篇2: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总结 计算机网络教学总结

东方市职业技术学校 耿祥军

本学期我担任计算机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对学生也有所了解,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接触计算机比较频繁;有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很少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能较好的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基本操作;而个别学生打字也挺费劲。对计算机水平差别如此之大的教学对象,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一共有26名同学,10男,16女,学习成绩优秀者18人,良好者5人,合格者1人,待优生2人。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以供交流探讨:

一、分层次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我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法,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首先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都包括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弱的同学,并选出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老师。其次教学过程中按难、中、易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任务,譬如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易”级任务作为学习的起点,完成该级别的任务就算达到了学习目标,鼓励同学们在完成较易任务的基础上应继续研究较高级别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既调动学习基础好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当然,学习成绩的评定也不再实行一刀切,同学们只要完成了与自己基础相当级别的任务就能得满分,完成较高级别的任务还有适当的鼓励分;高层次的同学若能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也有适当的加分;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所创新的同学更是大大奖励,这样有效地制止了那些不听讲、玩游戏、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使得同学们大都激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譬如说有些教学内容需要理解记忆,且枯躁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努力将枯躁变为有趣。另外,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们常举行计算机技能竞赛,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也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强调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需要的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发问,为他们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具有积极挑战、锲而不舍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良好品质。 教学中,针对中职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特点,我在布置学习任务时突出灵活性,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发挥空间,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 例如让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板报;为课文设计课件等。板报供班级出黑板报的同学参考,课件给其他老师上课用。看到自己出的板报变成班级的黑板报,自己的课件上课大家都在看,学生很有成就感。

四、教学标准与社会接轨,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语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参加计算机操作水平考试(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普遍途径。上课有目的,学生听课有动力。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所在。 2014年7月7日篇3:公司网络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本人就聘于****公司计算机工程师。并在任职前已经获得计算机工程师技能资格,进入公司了来,我严格履行本职职责,努力工作,不断学习,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和领导交给的个项任务,而且乐于帮助公司解决各种问题,得到领导信任和同事的赞扬,年度任职考核全部优秀,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工作方面。

本人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体会,具有较强的处理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有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处理有关技能难题,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任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

一、在*年至*年间,实行了**计算机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工程,使**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调度自动化走向当代化的前沿。

二、主持完成了总公司**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三、受**的委托,为部分技能人员和管理人员累计授课达***余课时,在授课流程中,自己能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圆满完成了教程任务,提高了本公司技能人员素质和职工素质,为计算机的普及做了一定的贡献;

四、**至**年,先后为公司以及下属部门独立编制了**等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软件;

五、*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了总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思想政治表现: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曾于****年**计算机使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于****年度被***评为“***”。 工作业绩:

一、在“**系统”中,本人实行了部分模块的软件编写工作,该系统经省、市科委鉴定,被**奖。

二、为实现**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还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组织完成了“**系统”,该系统完成之后,不仅加快了我公司的生产自动化的建设,还为**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经**鉴定,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技能 的空白,为此,荣获**奖。

三、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从事计算机技能工作。工作中,注重技能成果的推广使用。

任职多年来,根据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体会,提高理论水平。不但很好的服务公司,而且是自己在专业技术领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计算机工程有了一定得权威,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计算机技能更是发展的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增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实行知识更新,也是形势所迫。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增强了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网络技术教学心得体会.doc》
网络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