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2021-07-0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摘要】朗读教学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却逐渐被边缘化,存在很多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将朗读教学做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教学 问题 实践策略

一、朗读教学概述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朗读教学,就是使用朗读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方式。

朗读教学有很多的好处。第一,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当学生将书面语言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时,他需要用心去揣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而这一过程,则深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必然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语言表达更流畅,声音更动听,思维更敏捷。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当学生朗读得多了,就会形成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其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目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便不重视朗读教学,因为高考不考朗读,且朗读教学见效慢,教师便忽视朗读教学。殊不知,朗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上有很大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流于形式,为了读而读的现象比比皆是,似乎只是一种习惯,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由于教师不注重朗读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忽视起来。学生课上不认真读,课下几乎不读,对朗读的兴趣越来越小。因此,造成了高中语文朗读教学逐渐被边缘化的结果。

(二)语文教师自身朗读能力不足

如今,高中语文课堂存在一种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在课上放音频给学生听代替范读,部分教师认为放音频既高效又便捷,也有部分教师说因为自己朗读能力不足,所以用音频代替范读。但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胜过任何形式的音频,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会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会因此对老师更加崇拜,并且会增加对朗读的兴趣。况且,语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今,这项基本能力却渐渐被教师忽略。试想,语文教师自身朗读能力不足,怎样去指导学生朗读,又怎能要求学生好好读呢?

(三)朗读教学的课堂目标不明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朗读与朗读教学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体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高中生朗读的要求太概括,太抽象,只给出了总的要求,没有给出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更不用说课堂目标了。这样让语文教师更加手足无措,该怎样去指导,朗读中应注意什么,该如何评价,都没有给出具体措施,全部需要教师自己探索,有些害怕麻烦的教师自然而然的将这些全部省略了,造成了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缺失。

三、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教师应在思想上重视朗读

朗读有很多好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提高朗读意识,增强理论知识,在思想上重视朗读。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为了读而读的现象,就是由于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朗读,因而,在行动上更加忽视朗读教学。古代有所建树的文人无不重视朗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就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口、耳,只注重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不希望它开花的办法。

(二)教师应提升自身范读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不再觉得朗读得好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而且,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也是其基本素质之一,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到。教师可以通过练习诵读一定篇目的文章,阅读有关朗读教学的书目,提升自身朗读能力,为学生做好榜样。并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探索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不是不知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朗读教学见效慢,且在课堂上耗时多,便不重视朗读教学,这样做是不对的。既然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那么重要,又有那么多好处,我们应该探索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让朗读教学既省时,又有效果,真正做到高效。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朗读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我们可以设定梯度目标,低等、中等、高等,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朗读现状,明确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点很重要。还有,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热爱朗读,才有可能朗读好。总之,只要我们在朗读教学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真正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于敬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技世界,2013,(25).

[2]林岩.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之实践策略探究[D].2014

[3]孙博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探究[D].2015.

推荐第2篇: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经验

研究经验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解放大道小学

李蒙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英语就是死记硬背”、“满堂灌”,故而造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不良恶果。小学基础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转变“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题教学,使他们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兴趣、高昂的积极性、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教师就得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这样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游戏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众多的好处:

一.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的基本因素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应该得到开发,而游戏的特点——形象、生动、创造等,无一不是智力开发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1) 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游戏教学有使知识形象化的特点,增加记忆的强度,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如:我在教PEP教材 Book 2, Unit 2 的几个单词:grandfather, grandmother, man, woman 时,我让学生边说边表演捋着胡子的 grandfather,捶着背的 grandmother,婀娜多姿的 woman,孔武有力的 man,并设计让一学生表演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等,全班同学问:Who\'s that man /woman? 另一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学生在说说、演演、猜猜的游戏中,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趣味,而且产生了情绪记忆,增进了记忆强度,促进了记忆的发展。

(2)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的判断,是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我经常让四年级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造句游戏,如:以单词“picture”为例,学生造句(每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人次): 1.I have a picture.2.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3.What colour is it? 4.It\'s red,pink and blue.5.Is this your picture? 6.Yes,it is.7.How many pictures do you have? 8.I have two pictures.等等,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由以前被动的思考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更认识到了集体智慧结晶的宝贵。

(3) 促进儿童表演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生有丰富的模仿和创造潜能。这都要教师平时耐心的去培养。英语课堂上的分角色表演的游戏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的好方法。如:在教PEP教材第三册 Uint 5: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句型时,可以这样设计游戏:让学生把教室当成一个市场,一些学生扮成卖不同商品(oranges, bananas, eggs , beef, Vegetables.etc)的售货员,其他学生则扮成顾客在不同的 “摊位”上自由的购物。这样抽象的语言与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处于良好的听说氛围,内在的激情得以产生,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而且把本课的句型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面。

(4) 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教 Is this ...? 句型时,由一个简单的 “0”引发的 gueing game 中,有的学生会猜:Is this an apple/ an eraser/a nose ...?有的学生甚至会问:Is this a 时钟/鸡蛋等等。在反反复复的猜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在不知不学中学会了句型。

二.开发非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往往能激发儿童内在的动机,游戏活动中的合作形式又往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而游戏教学的竞赛性质又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自觉的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使苦化乐,紧张变轻松。这样,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在游戏中就得到自然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师生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并反过来给教学有力的推动。

三.提高口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那么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能大胆地讲英语,渐渐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如:在 Book 3, Unit 3,My friends 这一单元的复习巩固课中,我利用课件设计了“神探柯南”的游戏,首先我请几位学生当警察,另外一些学生当过路人,接着课件播放:一名青年骑自行车撞倒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伤得很重而肇事者逃现场,请同学们配合警察调查,描述这位青年的外貌,找出这位青年。顿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一句句描绘性的句子从他们的口中脱口而出:He is a man.He is strong.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big eyes.He has a big nose and a big mouth.等等。全班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涌跃,不仅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儿童在学习时出现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或许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如果过于强调其正确性,不注意方法,则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是学生普遍喜爱参与的形式,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可以避免反反复操练的枯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紧张情绪,如在一段时间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些单数概念的句型,像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每说一句话,就会自然地在名词前面加上,而忘记在名词词尾加上,借助歌曲游戏使学生及时领悟期间的差异,较好的掌握了生重难点。

当然游戏教学也要有科学,合理的运用方法 。 1.用游戏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种组织活动就可以借助游戏。如在课开始前,我们可利用stop--go 游戏(由6-8名学生组成各个小组,形成一个群体,教师发出 go 的指令,学生开始没有规则的走动,几秒后教师发出 stop 指令!大家停止走动,位置最靠近的几名学生开始就各种话题进行交谈。)代替传统的师问生答千篇1律的形式。又或:在课前可经常开展一些与新授课有关的游戏,如:在教学 1-10 数字时可通过全班做 jump 5/6/11...times 游戏,即活跃了气氛,激发兴趣,又为新课做了心理及知识上的准备。

在练习阶段,单纯的机械的操练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可利用游戏提供的真实情境或信息差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交际性的语言训练,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课间也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玩卡片游戏,帮助组织教学,调节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紧张的大脑,以便为一步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2.用游戏引入新授知识

用游戏引入新授知识。字母是和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在教学26个字母时,可用 follow me,who\'s my brother? 等游戏引出26个字母。在低年级的单词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神奇的 “Magic box” ,引出文具、动物、水果等等的单词。 用游戏操练新授知识。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学习了新的语言后,可利用游戏让学生尽快的掌握运用。如在学习:Are you ...? 句型后,可让学生进行猜人、猜年龄、猜性别等游戏,学生往往兴致盎然,起到了很好的操练效果。

用游戏巩固新授知识。在教学单词时,可以把同类词用歌曲游戏的形式结合起来复习。如用教唱 What is this? 来复习文具、动物、交通等单词。学生边唱,边演边问答,多种器官联动,即提高了复习效率,又活跃了思维。

英语教学中游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而服务,不能为玩游戏而游戏。

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

3.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应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

4.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结合,并伴有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发挥游戏的导向作用。

5.游戏的活动中应寓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和习惯。

6.教师的指令要清晰,示范性要强,课前教具的准备要充分。

当前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小学英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开发少儿外语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这就决定了课堂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活动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情感热烈投入、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察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个体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推荐第3篇: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次数:2870字体大小: 【小】【中】【大】

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是兴致昂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出现,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日趋减退,课堂上教师感觉寸步难行。目前,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套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3、英语游戏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其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符合“乐学”原则。为此,我们觉得围绕素质教育目标,以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为核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小学英语游戏活动课的体系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涵义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学游戏化”

这一原则,对指导今天的小学英语教学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和发展。

2、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席勒指出:“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性一下子发挥出来。对儿童来讲,一切现实活动都有游戏的性质。”双重性是指继承性(模仿性)、创新性。

3、加涅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造就一批科研型的、业务水平高的、素质高的英语教师,走进新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我校是双语实验小学,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全体学生。 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游戏教学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的具体做法。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2003年9月——2006年3月

1.具体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12月)

——第一阶段(2003年9——2004年8月)

学习相关理论、进行开题论证、举办专题研讨、实验课研究等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2月)

撰写专题论文、进行中期汇报、优秀课展示、总结游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等

2.成果总结阶段(2006年1月——2006年4月)

——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以来,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游戏,课堂呈现出“热闹”的现象,学生沉醉在课堂游戏的浓浓氛围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热情尤其高涨,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总结了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我初步探索了游戏教学的课堂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唱歌热身—游戏引入—新知学习—边玩边练—角色表演—竞赛巩固。

1、唱歌热身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

2、游戏引入这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我在教授in/on/under/behind/beside/between等介词时,课前先叫一个学生将我的钢笔藏于教室某个地方,然后以下文引入:“I have a pen .It’s a very nice pen .I like it very much ,but I don’t know where my pen is now,”再向学生询问:

T: Where is my pen ?

S1: Sorry,I don’t know .

T: Do you know ?(转向另一个学生)

S2: Sorry , I can’t see it.

最后引起学生猜测:

S1:Is it on the teacher’s desk?

T:No ,it isn’t on the teacher’s desk.

S2:Is it in S3’s pencil-box?

T:(To S3)Is my pen in your pencil-box?

S3: No, it isn’t in my pencil-box.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仅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同时,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的钢笔究竟在什么地方,都在猜测,都在动脑、动口,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比起以往那种教师讲“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要来得自然、来得轻松。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兴趣盎然。

3、新知学习这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

4、边玩边练这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些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尤其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角色表演这是教学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教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马上会高涨,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使表演更富趣味。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一课中,我安排学生进行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表演:

A:Can I help you ?

C:A pen, please .

A:How about this yellow one?

C:It’s good ,but I like the blue one.

A:OK

C:How much is it?

A:Fiveyuan .C:Here you are.Goodbye !

A:Goodbye!

同时,不断地变化道具,激起学生的表演欲,使学生在表演中乐次不疲。

6、竞赛巩固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2.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了课堂游戏设计的原则,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思想,激活了英语课堂,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

(1)、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那种游戏,何时开展游戏活动,游戏时间的长短,我们都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游戏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例如在教学颜色时,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活动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请一个学生上台转动转盘并问:“What colour is it ? Can yougue?”,学生纷纷举手猜测:“Is it yellow/blue/white/green/…?”,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品。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教学目标,有效地获得了知识。

(2)、主体性原则《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顾及大多数学生参与游戏。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以下均为同教材) 5B Unit4这一单元中,为了巩固句型“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He/She usually ….”我利用游戏“Add-on(往上添)”来组织学生one by one小组串讲(一旦遇学生添加不出,可允许其重复前一名学生所说的):S1:I usually take photos.S2:I usually take photos and go shopping.S3:I usually take photos,go shopping and grow flowers…然后,我问小组最后一名学生:“What does S3 usually do?”该学生答:“He usually takes photos,goes shopping and grows flowers.”此游戏不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我、锻炼听说能力。游戏教学只有贯彻了主体性原则,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动发展。

(3)、趣味性原则《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产生欢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如我在教授数字时,组织学生玩“火车开往北京”、“找邻居”;新授单词时,安排学生玩“母鸡生蛋”、“摘苹果”、“单词接龙”、“传口令”;复习重点句型结构时,让学生做“小猫钓鱼”、“小狗熊找家”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每每此时,学生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完成游戏中的各项任务。

(4)、直观性原则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发展阶段,运用直观教具容易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漂亮的、别致的、同学们感兴趣的实物、图片、模型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开展游戏活动。如在4A Unit 2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dog,cat,tiger,panda”等动物类单词,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一个同学上台,给他(她)一个玩具动物让他(她)藏在身后,然后其他同学用“Are you Mr/Mi/ Dog / Cat…?”猜,猜中的就可以得到一个玩具动物作为奖品。有玩又有奖,同学们自然会更踊跃地参加,很快同学们就能将新授单词熟记于心了。

(5)、渐进性原则《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围绕某一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开展多个教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

学习顺序。如我在教授4B Unit 4水果类单词时,为了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我先出示apple,pear,watermelon,mango,peach,grape,orange等单词的图片,让学生做“look,listen and point”游戏;然后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即按我报出的顺序号给图片标号;接着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所说的编号,由学生说出相关图片的单词;最后做“l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说出其中一个水果的英文名称,学生写出该单词的编号后,再写出英语单词。通过开展此类循序渐进的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得到比较扎实、到位的训练,同时,学生在逐步提高要求的游戏中获得成功,因而学习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6)、情感性原则《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自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明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做到耳到、眼到、脑到、口到、手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面带笑容、和蔼亲切地注视学生,无条件地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能以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精心设计游戏,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1)、运用游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没有积极的情感,学生就没有求知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怀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或与同学们一比高低,或为同学们呐喊助威。教师的平易近人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戒备,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情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运用游戏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交际能力包括五种因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纯粹的听说读写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劲,如果教师寓游戏于听说读写训练之中,便能化枯燥为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无奇为曲折离奇。如学生学了“I have a new …” 后,我设计了一个“将错就错”的游戏: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please take out your pen,pencil,ruler,book…

Ss:OK

T:I have a new pen.(Show a book.)

S1:I have a new ruler.(Show a pen.)

T:I have a new book.(Show a pencil.)

S2:I have a new pencil.(Show a ruler.)

待学生熟练后我退出游戏,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其它学具两人一组进行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I have a new …”这个新句型,而且培养了自己说的能力。

(3)、运用游戏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培养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展创新教育,首先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英语教育能力素质,做一名创新型教师,为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在此前提下,教师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游戏教学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例如学习了“What’s your name?”后,我设计了一个“Gueing Game”。同学们几人一组自编自演一个英语小品,剧中人必须说出“What’s your name?”。表演完后,请其他同学猜出剧中人是在什么情景中说出“What’s your name?”的。有的同学会表演新学期开学,同学们来报名,班主任登记学生姓名;有的会表演与父母外出旅行住宾馆时,工作人员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生病去医院看病,医生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去登记户口,工作人员询问姓名等,不一枚举。

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死”的语言灵活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全体师生从中收益颇多,促进了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1.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综合的提高。现在,班级的板报上、英语文化的走廊里,处处可见学生的英文作品、手抄报。在2003年11月份,园区组织的小学英语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A birthday Party》获得二等奖。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对于“游戏”、“游戏教学”的本质以及游戏教学的设计原理和实施策略,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思考,同时,结合课堂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两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先后上了50余节实验课,从游戏的形式、内容、规则、时限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精心设计,自觉将游戏教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

依托课题研究,我校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园区组织的历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我课题组成员有6人7次获奖,其中,李建东、蒋开莲获得一等奖。在园区组织的小学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我课题组成员有6人10次获奖,其中,蒋开莲1人2次获一等奖,后代表园区参加苏州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两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论文、随笔共计58篇(其中发表15篇)。同时,借助课题研究,一批课题组成员获得了较高荣誉,其中,李建东老师获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学能手”称号、获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新秀”称号;俞明芬老师获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先进个人”称号;蒋开莲、王莉琴、赵荷芳获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称号。

八、研究后的思考: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以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由于我们的研究较多地强调激发兴趣,强调在教学中尽量多开展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一些教师的课堂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够扎实,如何正确处理游戏教学与打好学生英语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2、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安排游戏缺乏目的性,有为了游戏而游戏的倾向,如何充分体现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等方面的效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3、我们对于“游戏教学”的内涵理解还是显得比较表层化,同时对当今课改思想的理解也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如何将课改的思想融于我们的课题研究,从而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还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去探索、认识和反思。

推荐第4篇: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游戏

上传: 徐子茹

更新时间:2013-3-12 12:36:56

1、大小声:我读大声,你读小声

2、举一反三:我读一遍,你读三遍

3、单词拍拍拍:(①、②、③、④、⑤)拍这几就读出来

4、炸弹:练习单词时,把一个炸弹放在一个单词上,在读单词的过程中,不能把放有炸弹的单词读出来

5、手心手背:伸手心读,伸手背不读

6、金手指:几根手指就读几遍

7、麦克风:以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学生,练习单词、句子

8、击鼓传球:传球老师击鼓喊停时,谁最后拿到球就站起来读单词或句子,读对时,老师输,学生是胜利者,然后老师表演动作,如:兔子跳、贴墙、眨眼睛、表演大茶壶

9、抢椅子:读单词或句子同时,绕着椅子转,当老师说停时看谁以最快的速度抢到椅子,抢到者加分 10木头人:如:I can fiy I can jump 读句子的同时表演出动作,老师说停,不论你什么姿态,都不能动,老师挑选一名学生去逗表演的学生,看谁懂了谁犯规 11 说反语: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

12、小手枪:指着谁,谁读单词的下一个单词

13、寻宝藏: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把卡片或别的东西藏到一个学生哪里,大家开始读单词或句子,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越近读声越大

14、萝卜蹲:用单词代替学生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蹲

15、顶卡片:读句子单词的同时用头来顶卡片

16、互动记名字:给学生一个新名字(课中的单词)来互相提问及回答

17、警察抓小偷: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挑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读单词,这两名同学读单词时不发音

18、单词转转转:人站词下,每个人代表一个单词,读到哪个单词,就迅速动一下,反应慢就下去换另一个人

19 加一法:我读一,你读二,我而你三,依此增加,练习单词句子 20、拍图片:把制作好的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拍到哪一个读哪一个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次数:2870 字体大小: 【小】【中】【大】

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是兴致昂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出现,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日趋减退,课堂上教师感觉寸步难行。目前,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套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3、英语游戏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其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符合“乐学”原则。为此,我们觉得围绕素质教育目标,以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为核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小学英语游戏活动课的体系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涵义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学游戏化”

这一原则,对指导今天的小学英语教学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和发展。

2、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席勒指出:“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性一下子发挥出来。对儿童来讲,一切现实活动都有游戏的性质。”双重性是指继承性(模仿性)、创新性。

3、加涅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造就一批科研型的、业务水平高的、素质高的英语教师,走进新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我校是双语实验小学,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全体学生。 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游戏教学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的具体做法。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2003年9月——2006年3月 1.具体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12月) ——第一阶段(2003年9——2004年8月)

学习相关理论、进行开题论证、举办专题研讨、实验课研究等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2月)

撰写专题论文、进行中期汇报、优秀课展示、总结游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等 2.成果总结阶段(2006年1月——2006年4月) ——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以来,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游戏,课堂呈现出“热闹”的现象,学生沉醉在课堂游戏的浓浓氛围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热情尤其高涨,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总结了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我初步探索了游戏教学的课堂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唱歌热身—游戏引入—新知学习—边玩边练—角色表演—竞赛巩固。

1、唱歌热身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

2、游戏引入

这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我在教授in/on/under/behind/beside/between等介词时,课前先叫一个学生将我的钢笔藏于教室某个地方,然后以下文引入:“I have a pen .It’s a very nice pen .I like it very much ,but I don’t know where my pen is now,”再向学生询问: T: Where is my pen ? S1: Sorry,I don’t know .

T: Do you know ?(转向另一个学生) S2: Sorry , I can’t see it.… 最后引起学生猜测: S1:Is it on the teacher’s desk? T:No ,it isn’t on the teacher’s desk.S2:Is it in S3’s pencil-box? T:(To S3)Is my pen in your pencil-box? S3: No, it isn’t in my pencil-box.…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仅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同时,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的钢笔究竟在什么地方,都在猜测,都在动脑、动口,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比起以往那种教师讲“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要来得自然、来得轻松。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兴趣盎然。

3、新知学习这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

4、边玩边练 这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些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尤其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角色表演 这是教学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教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马上会高涨,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使表演更富趣味。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一课中,我安排学生进行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表演:

A:Can I help you ? C:A pen, please .A:How about this yellow one? C:It’s good ,but I like the blue one.A:OK C:How much is it? A:Fiveyuan .C:Here you are.Goodbye ! A:Goodbye! 同时,不断地变化道具,激起学生的表演欲,使学生在表演中乐次不疲。

6、竞赛巩固 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2.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了课堂游戏设计的原则,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思想,激活了英语课堂,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1)、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那种游戏,何时开展游戏活动,游戏时间的长短,我们都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游戏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例如在教学颜色时,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活动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请一个学生上台转动转盘并问:“What colour is it ? Can you gue?”,学生纷纷举手猜测:“Is it yellow/blue/white/green/…?”,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品。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教学目标,有效地获得了知识。

(2)、主体性原则

《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顾及大多数学生参与游戏。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以下均为同教材) 5B Unit4这一单元中,为了巩固句型“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He/She usually ….”我利用游戏“Add-on(往上添)”来组织学生one by one小组串讲(一旦遇学生添加不出,可允许其重复前一名学生所说的):S1:I usually take photos.S2:I usually take photos and go shopping.S3:I usually take photos,go shopping and grow flowers…然后,我问小组最后一名学生:“What does S3 usually do?”该学生答:“He usually takes photos,goes shopping and grows flowers.”此游戏不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我、锻炼听说能力。游戏教学只有贯彻了主体性原则,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动发展。

(3)、趣味性原则 《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产生欢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如我在教授数字时,组织学生玩“火车开往北京”、“找邻居”;新授单词时,安排学生玩“母鸡生蛋”、“摘苹果”、“单词接龙”、“传口令”;复习重点句型结构时,让学生做“小猫钓鱼”、“小狗熊找家”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每每此时,学生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完成游戏中的各项任务。

(4)、直观性原则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发展阶段,运用直观教具容易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漂亮的、别致的、同学们感兴趣的实物、图片、模型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开展游戏活动。如在4A Unit 2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dog,cat,tiger,panda”等动物类单词,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一个同学上台,给他(她)一个玩具动物让他(她)藏在身后,然后其他同学用“Are you Mr/Mi/ Dog / Cat…?”猜,猜中的就可以得到一个玩具动物作为奖品。有玩又有奖,同学们自然会更踊跃地参加,很快同学们就能将新授单词熟记于心了。

(5)、渐进性原则 《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围绕某一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开展多个教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如我在教授4B Unit 4水果类单词时,为了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我先出示apple, pear,watermelon,mango,peach,grape,orange等单词的图片,让学生做“look,listen and point”游戏;然后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即按我报出的顺序号给图片标号;接着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所说的编号,由学生说出相关图片的单词;最后做“l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说出其中一个水果的英文名称,学生写出该单词的编号后,再写出英语单词。通过开展此类循序渐进的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得到比较扎实、到位的训练,同时,学生在逐步提高要求的游戏中获得成功,因而学习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6)、情感性原则 《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自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明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做到耳到、眼到、脑到、口到、手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面带笑容、和蔼亲切地注视学生,无条件地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能以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精心设计游戏,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1)、运用游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没有积极的情感,学生就没有求知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怀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或与同学们一比高低,或为同学们呐喊助威。教师的平易近人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戒备,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情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运用游戏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交际能力包括五种因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纯粹的听说读写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劲,如果教师寓游戏于听说读写训练之中,便能化枯燥为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无奇为曲折离奇。如学生学了“I have a new …” 后,我设计了一个“将错就错”的游戏: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please take out your pen,pencil,ruler,book… Ss:OK T:I have a new pen.(Show a book.) S1:I have a new ruler.(Show a pen.) T:I have a new book.(Show a pencil.) S2:I have a new pencil.(Show a ruler.) 待学生熟练后我退出游戏,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其它学具两人一组进行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I have a new …”这个新句型,而且培养了自己说的能力。 (3)、运用游戏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培养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展创新教育,首先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英语教育能力素质,做一名创新型教师,为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在此前提下,教师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游戏教学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例如学习了“What’s your name?”后,我设计了一个“Gueing Game”。同学们几人一组自编自演一个英语小品,剧中人必须说出“What’s your name?”。表演完后,请其他同学猜出剧中人是在什么情景中说出“What’s your name?”的。有的同学会表演新学期开学,同学们来报名,班主任登记学生姓名;有的会表演与父母外出旅行住宾馆时,工作人员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生病去医院看病,医生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去登记户口,工作人员询问姓名等,不一枚举。

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死”的语言灵活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全体师生从中收益颇多,促进了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1.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综合的提高。现在,班级的板报上、英语文化的走廊里,处处可见学生的英文作品、手抄报。在2003年11月份,园区组织的小学英语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A birthday Party》获得二等奖。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对于“游戏”、“游戏教学”的本质以及游戏教学的设计原理和实施策略,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思考,同时,结合课堂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两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先后上了50余节实验课,从游戏的形式、内容、规则、时限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精心设计,自觉将游戏教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

依托课题研究,我校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园区组织的历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我课题组成员有6人7次获奖,其中,李建东、蒋开莲获得一等奖。在园区组织的小学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我课题组成员有6人10次获奖,其中,蒋开莲1人2次获一等奖,后代表园区参加苏州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两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论文、随笔共计58篇(其中发表15篇)。同时,借助课题研究,一批课题组成员获得了较高荣誉,其中,李建东老师获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学能手”称号、获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新秀”称号;俞明芬老师获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先进个人”称号;蒋开莲、王莉琴、赵荷芳获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称号。

八、研究后的思考: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以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由于我们的研究较多地强调激发兴趣,强调在教学中尽量多开展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一些教师的课堂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够扎实,如何正确处理游戏教学与打好学生英语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2、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安排游戏缺乏目的性,有为了游戏而游戏的倾向,如何充分体现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等方面的效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3、我们对于“游戏教学”的内涵理解还是显得比较表层化,同时对当今课改思想的理解也尚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如何将课改的思想融于我们的课题研究,从而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还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去探索、认识和反思。

推荐第5篇: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总

结2007.7.20

11对参加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决赛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并对参加白山市英语新秀评比的教师进行指导;推选教师参加省级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学派教师到长春观摩英语课;组织报名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技能竞赛的初赛和决赛;继续参与并关注建国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课内外教学管理实施进程;召开全市英语学科复习研讨会;质量检测命题、试卷打字、磁带录音、磁带复制、监考、批阅试卷,做出试卷分析;组建小学英语试题库;统计全市英语教材使用版本及推及有关情

况;

一、对教师进行赛前指导,外派观摩、接受培训年秋,外国语学校的孙钦容老师参加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初赛,在白山市考试,以分的好成绩入选决赛。今年

参赛前,对参赛教师进行了微型课指导。年月日5

41117

64至日,吉林省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吉林省小学教学新秀”及举办“吉林省小学英语学科观摩活动”,我市选派建国小学的管庆君、立新小学刘福容位教师前往观摩学习。位教师学习后,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15274到了长春接受培训,

位教师很收受益非浅。

二、组织学生竞赛93236361923252241817

三、教学研究月日4—

四、加强质量检测,促进课程发展

42

五、深入基层调研,加强教学管理222

进修学校新领导班子在开展各项工作之前,能与教研员及时沟通,进行商讨、征求意见,体现出民主作风和意识。工作结束后,组织大家座谈交流,使每一位教研员对我市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对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

过程。如果今后能一如既往就太好了。

七自修提高,不断进取BLOGBLOGBLOG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的研修总结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的研修总结

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的阅读水平亟待提高。本身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可是在有限的阅读条件下又不能很好的提高阅读水平,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将是失败的,也将成为学生的悲哀。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举出几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还给学生阅读主动权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于讲、问、灌,而学生则忙于听、答、接,其结果教者觉得难,而学生更感到无趣、无味、学得苦。因此,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使他们喜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内容(段、句)、方法(朗读、默读、诵读、浏览)、学习伙伴,自由提出疑问、发表感受......甚至连课文由谁先读(老师读、录用读、学生读),我都尊重学生的意见。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提出喜欢听录音读,我就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边放音,边用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景,激发学生心中的美感,仿佛自己也处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之中,他们听了一遍还想听第二遍、第三遍,不知不觉中能把桂林山水的特点背诵出来。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有了阅读的主动权,还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有权乐用”、“有权多用”,否则就会出现“有权不用”的现象。培养兴趣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通过创设情境、运用电教媒体、制造氛围、增设材料、巧设悬念、设置疑问、欣赏文中美、感受成功乐趣等。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我从题目入手,巧设疑问:“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有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你的看法又是怎样?”“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有了急着要破解的欲望,认真阅读课文,并议论纷纷,有的说母亲说得好,孩子很高兴;有的说父亲太严厉了,伤了孩子的心;有的说父母亲的评价都很好,对孩子有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真是众说纷纭,有的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父母对自己某方面的评价也有类似的现象,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可见学们的阅读兴趣多么浓厚,对课文的理解又是那么深刻。

三、应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就是质疑问难。我在教学中把“疑”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质疑,以疑促思、自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读释疑,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做法:审题引疑,激趣→个人预习,存疑→合作学习,集疑→集体讨论,释疑。质疑有一个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疑难的发掘同样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当学生不断发掘疑难,解决疑难时,就能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如《鸟的天堂》一课,学生通过质疑,了解了树的静态和鸟的动态,这是浅层次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景物的描写,悟出作者“憾叹→赞美→遗憾→留恋”的感情变化过程,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我就进一步启发学生质疑写树与写鸟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议论,认识到:(1)树衬托鸟,为鸟提供生存、栖息、活动的场所;(2)鸟衬托树,使树增辉生色,从而懂得了互相衬托的关系,对课文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四、自主探究、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学生在小组交流探究作者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究竟有没有做出了回答?(预习提示的要求)有的学生认为在第二段课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写出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有的学生认为在第三段课文里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具体写出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稍纵即逝);有的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课文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第

二、三段都是作者叙述了日子匆匆流失一去不复返的例子,而没有说明“为什么”。作者提出问题,而且前后首尾重复地问,看似在问,其实不是疑问,更不需要读者去找答案,只是表达了作者对日子匆匆流逝的无奈和留恋,引入思考如何珍惜时光。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自主积极的参与者,只有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情感,才能耕耘好“阅读教学”这块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推荐第7篇:小学朗读训练心得体会

小学朗读训练心得体会

小学朗读训练心得体会

朗读在语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上课就让他们读, 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其次,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再次,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物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面的正确、流利是最基本 的要求,正所谓是熟能生巧,多花些时间问题不大。但是“有感情”中的感情从何而来,这需要一些 技巧。那么在语文课上怎样进行这样的朗读指导呢?我根据自己的摸索及借鉴别人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提示式朗读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低年级,因为低年级同学能够正确、流利,按结构停顿,标点停顿读出一篇文章,已经完成了大纲要求的70%左右,但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同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合理地运用提示式朗读。例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有一句“青青的瓦,白白的墙”,“青青”“白白”这两个描写颜色特点的词语要适当重读。我先让孩子们看图,用小手指出图上的瓦和墙,然后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瓦,什么样的墙?”孩子们齐声回答:“青青的瓦,白白的墙”,重音自然得到了强调。

二、对比式朗读

调换字词,转换句式,让学生去比较,通过比较,确定重音强调语气,也是一种很常用的朗读方法。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影子》一课时,文中说“影子常常跟着 我”,我先把”“常常”换成了“天天”,让学生来读,然后问:“换了可以吗?”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通过讨论决定不能换,因为如果没有光,就没有影子。小朋友们明白了意思之后,我们又把“天天”换成了“常常”,孩子们再读时“常常”就被读出来了,不仅指导了朗读,而且还理解了课文,轻松至极。

三、情境式朗读

有些课文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无法入境入情。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做好感情铺垫。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在指导这一段的朗读时,我设计了 一个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愿意让奶奶走?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奶奶是她唯一的亲人,奶奶在的时候最爱她,最疼她;有的说小女孩生活很凄惨,她想让奶奶救救她,保护她„„我马上总结说:“是啊,一个孤苦无依的苦命的孩子,奶奶是她唯一的幸福的源泉,更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多想跟奶奶一起逃离这苦难悲惨的生活,逃离这充满饥饿寒冷的世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小女孩向奶奶请求吧!”示意学生齐读这几句话。学生们在有了更深体会后,把小女孩这几句心灵的呼唤读得淋漓尽致。

四、过把瘾式朗读

语文课上把朗读做为一个重点,但过多的重复而单调的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容易让学生厌倦。儿童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很强的模仿意识,所以在语文课上,我经常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舞台,给他们一个角色,让他们在朗读中过把瘾。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文中,董存瑞请求任务时,对连长说了七个字:“连长,我去炸掉它!”这七个字怎样指导得力呢?我对学生说:“我是连长,你是董存瑞,你怎么请求任务呢? 读像了,我就批准。”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再指名读,学生争先恐后要当董存瑞,在角色的扮演中,这句话的感情自然得到了渲染,朗读得生动真切。像这种人物对话,比较适合转换角色,进行过把瘾式朗读。

五、情感体会法

朗读指导,如果一味追求重音、停顿等技巧,并不能完全适用。像《瀑布》一文中:“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雾,如尘。”如 果只引导学生把“珍珠”重读,“如烟,如雾,如尘”读得轻些,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朗读的效果,更不能体会到那种缥缈美丽如仙境般的境界。为了读出那种意境, 我没有刻意去做技巧性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我琢磨,自我感受,再试读,通过评价,肯定并推广优秀的读法。

其实情感体会法,也就是以前的商讨式朗读,学生试读——集体评价——学生再读。这种读法比较适合于高年级同学,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感受。

不论怎样去指导朗读,都要注意导之有方,导出层次,导到实处。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所以朗读指导切忌一导到底,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不可做单一要求,要允许“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存在”。

推荐第8篇: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法初探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法初探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要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要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而练就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诵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途径。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思维、理解和记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创造,使之更鲜活、更富有意义。因此,英语诵读习惯的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分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能正确地进行朗读,这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沟通,通过说来进行沟通,因此,能说、会说,爱说英语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而朗读则是说的根本。在小学,英语教学无需像语文教学那样挖掘文字的深意与内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另外,在实践中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朗读英语也要有正确的途径,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朗读英语水平

1.大声朗读

在教师带领下大声朗读更好,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原本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被朗读气氛所吸引。同时朗读的内容要不断更新,学生就会对朗读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为学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做准备。朗读时间也要适当的调整,朗读的时间也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学生会厌烦,效率下降;时间太短,学生又没有掌握所学的内容。朗读不是说读书的声音越高越好,声嘶力竭、过高声音地朗读,这样注意力、体力势必会过多地花在提高声音上而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但太小的声音无疑不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而没有声音根本就不叫朗读了。

2.大量模仿、反复诵读

著名的语言学家奈达说,要想在语言如何搭配方面建立可靠的语感,就必须反复听、反复说,加深对句子、对话、篇章的理解,获得牢固的英语基础。朗读就是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储存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融合在一起,最后质变为英语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坚持每天朗读英语,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反复高声朗读,很多常用的句子就会脱口而出,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境界也会悄然而至。

3.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小学生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就急于开口模仿,但往往发音不准确。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然后再模仿。同时借助于手势来训练连读、重弱读及升降调,起到直观的教学作用。其次,要及时跟录音读。教师在朗读训练中的作用,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听录音,如何模仿录音,并不时地指出他们的毛病,提出改进的办法。再次,渗透简单的朗读技巧。在小学阶段,我们无法跟学生讲明词性及发音的规律,但是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借助手势和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去感知,从而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悟语言的优美。

三、用“心”读,用“心”听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口、眼、耳与大脑并用。学生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训练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四、教师要深入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教师要发现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学生英语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语感培养,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都大有益处。教师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才能在新课标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陆庙新.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87.

[2]董芹.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小学时代:教师,2011, (6):41.

[3]谈丽娜.浅谈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137-138.

推荐第9篇:小学英语朗读活动总结

“小读者”朗读比赛(高段)活动总结

为了营造学校的英语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和朗读兴趣,并检阅学生的英语朗诵情况。我校于2017年5月25日成功举行了英语绘本朗读比赛活动,本次活动展现了高年级学生闪亮的英语风采,涌现出一批口语良好、表现力强的优秀朗读小能手,获得了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马俊

杜晓彤

薛雅迪

刘子涵 二等奖

焦姿文

朱家群 李润康

张淑琪

王明珠 三等奖

王德雨

吴士钧

李若静 刘凯林

邵婉清 通过本次活动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1.有的选手朗读时缺乏情感,过于紧张

2.有的选手对故事内容不熟悉,对一些长句的单词发音不到位;3.有部分学生断句不准,意群划分不明。 今后的改进措施:

1.从课本内容开始抓起,教会学生利用、安排好每天的朗读时间,老师要有计划地认真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教授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读故事要情感饱满,引导学生划分意群;3.鼓励学生们加强课外阅读,多给学生们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推荐第10篇: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

——以陕师大附小为例

蒋慧1,于倩2

(1.陕师大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41015022;2.陕师大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41001180) 【摘要】我国于1998年开始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笔者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了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附小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也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关键词】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课堂

“英语浸入式”是指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陕师大附小的英语浸入式属于单纯课堂浸入式,即用英语进行英语课的教学。

一、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言理论认为儿童天生就具备适用于所有语言的语法结构知识与学习语言的能力,其第二语言的获得可以不需要依赖于母语。因此儿童英文语言的习得不必以中文为媒介而是可以直接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儿童在纯英文的语境中感知语言内容并学习语言的使用条件和环境。根据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理想的输入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输入量。人类习得语言的关键是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有了“可理解的输入”,学习者就读能对输入的语言的意义进行加工,使之“既有趣又有关联”。输入的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越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因此在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丰富儿童的语言环境让儿童“浸泡”其中,英语不光是教学的内容还要成为教学的手段。除此之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思想库模式、阀限理论、临界期假说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浸入式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英语浸入式在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在以上理论的支持下我国开始了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陕师大附小便是实验基地之一。根据笔者在陕师大附小为期三个月的观察和学习可以将附小的英语浸入教学总结为三点:

1.立足实际,创设带有趣味性的、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场景

清华版小学英语1A Unit3“colors”一章主要教授内容为颜色,在对这一章进行教学时便可以将各种颜色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教师利用上一章Forest Animals的内容,与学生一起画出一幅关于森林的图画,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背景:There is a forest.然后进行引导提问:“What color is sky?”学生回答:“Blue.”于此同时让回答正确的学生给图画中的天空上色。然后继续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ky?”学生回答“Clouds”,于是教师问:“What color is cloud?”学生回答:“White”。以此类推,教师让学生画出了所有他们认为可能出现在森林中的事物,引出了属于树木的颜色“green”,属于苹果的颜色“red”等各种颜色。通过以上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与颜色有关的词汇,还对上一章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复习与巩固,并且让学生在绘画中获得了愉悦的心情进而激发了其主动学习探究的热情度与能动性。

2.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在教授与肢体相关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body song,边唱边跟着视频做动作,将表示“yes”的“nod head”和表示“no”的“shake head”等肢体动作渗透进学生的日常语言中。在讲授“animals”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说:“Let`s go to the zoo!”此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勾起来,迫不及待的想跟着教师一起开始“动物园之旅”。再譬如在学习“snow white”这个单词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女孩,告诉大家:“I want to introduce a friend to you.”这时学生肯定会好奇这个小女孩的身份,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后,教师再让学生来猜“Who is she?”教师边给提示边让学生猜小女孩是谁,最后揭晓小女孩的真实身份“snow white”。通过这样一个探索过程,学生不仅将“snow white”牢牢记住还对这个单词的意义有了充分的理解。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清华版小学英语四年级需要学习如何问路和给人指路,在课上教师以附小校园为背景,以附小校门为起点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A扮演来附小参加某个会议的外校教师,学生B为热心的附小学生,学生A便可向学生B提问:“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teaching building?”于是学生B回答:“Go straight and then you will find it.”如此,让学生这种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问答场景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实际问题应变能力。再比如,在进行有关食物与购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模拟班里有一个同学要过生日的场景,让学生给小寿星过生日、置办食物,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将meat、cake、chicken等有关食物的词语以及“I want to buy……How much?”的句式渗透进学生的语言。

三、英语浸入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师资

目前,并没有专门培养浸入式教师的师范院校,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浸入式教学法时一时很难把握住学科教学与英语教学两者之间的尺度。在师大附小,其英语浸入式师资主要来源于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他们所接受的英语专业训练主要是以语法为主的,他们所接受的也是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育,所以他们自身对于浸入式要求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儿童参与性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很陌生,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策略上都需要对自己的固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革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已有的浸人式培训体系基础上,在教师教育的职前机构建立更加系统的、综合训练的、更长时间周期的职前培训,培养出能同时具备浸入式教学所要求的口语水平、学科教学所必须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熟悉浸入式教学原理与策略的教师。这对学校、学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师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班级过大、人数过多一直以来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地建立课堂常规、保证良好的纪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浸人式教学,儿童很难在一开始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课堂要求,特别刚刚人学儿童他们尚未具备一定的英语背景,尚未形成理想的课堂常规,直接影响了浸人式英语教学的效果。在师大附小,英语浸入课堂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模式,部分教师还设计出一些很新颖、独特的组织课堂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课堂要求并保证良好的纪律,但还是会出现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不遵守课堂纪律或是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等现象,这使得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和能力上开始出现明显的差距,并且随着年纪和年级的增长以及课程难度的提高,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

3.教材与评价

师大附小采用的教材是“清华版小学英语实验教材”以及“小学英语浸入式品德与社会课程系列教材”,这两套教材均为全英文,很好的兼顾了语言与知识的学习,内容很丰富并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基本相符,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过高,以至于教师在讲授时免不了要使用中文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

在评价上,附小的英语教师们都采用了丰富新颖的评价方式,在作业上,有的教师把作业比喻成过关在作业本上批注“恭喜你过了x关!”,有的是采用在作业本上盖上“very good”或是小红星印章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表现优秀的小组能得到加分或其他奖励,表现不够好的小组则会被减分或是得到其他惩罚措施。虽然教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用语都很丰富多样、别出心裁,但是英语浸入式教学并没有一套独有的评估体系,考试和成绩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主要的方式。在听课期间就有教师表示学生和老师面对考试压力都很大,有时候为了应对考试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六年级,面对小升初的压力,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四、结论

英语浸入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性、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尽管英语浸入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但也不失为目前小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也对小学外语教学以及双语人才的培养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我国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实验综述,迟延平、赵薇,比较教育研究,2004(7) 2.小学英语教学中浸入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刘丽,小学时代,2012(12) 3.小学英语浸入式课程与教学实验中的问题,张效珍、裴淼,基础英语教育2005.10 4.有限浸入式英语教学对少年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戴明霞,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2

第11篇:朗读心得体会

听罢这六节课堂授课视频,对当下更广泛地区内的语文课堂教学又多了些许认识和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写出来和各位领导、同仁分享一下:

一、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不可须臾或缺

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有朗朗的读书声。”所幸的是, 听得这六节课中能发现朗读的教学环节。但是老师们对课文中朗读的训练效果也是全然不同的。有的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朗读的指导,比如《黄河颂》《羌村三首》这两节课,老师在朗读的节奏、重音处理等方面做的就比较到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但是也有的课堂,只是为了读而读,只是单纯的感受性的读,缺少指导,几近于无效朗读,比如《故乡》一课。

我感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每一篇语文课文的朗读点,继而在课堂上创设条件、各种形式地读,且一定要有老师的指导、引领,经过老师的训练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朗读能力要有所提高。比如《故乡》这篇文章,在我看来,杨二嫂和闰土20年前和20年后的语言的对比朗读,就是非常好的朗读训练点,特别是20年后杨二嫂自私自利、怪腔怪调的语言和闰土几近麻木、呆滞的语言,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他们的变化,了解当时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残害,课堂的效果一定会有飞跃。

二、语文课堂中,新课标理念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成分不足

当今教师在评课、说课中,在论文写作中,都知道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但是真正落实在每一堂课中,真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这六节课堂中,我都感觉这一理念的渗透不突出,老师们还是不舍得放手,大多还是老师在“不遗余力”的讲解,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看课的老师看的也索然寡味。比如,语言描写的那节作文课,其实本身老师很有内涵,设置的课堂环节也非常有效,只是课堂上给学生们自主思考的时间太少了,关顾着在“赶路”了,学生也只是急着跟着“赶路”,更别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合作探究”了。。所以,真心感觉老师们只有新的理念来“武装头脑”远远不够,必须要用它来“改变课堂”才是最有效的。

三、语文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不够

在这几节课堂中,老师对于课堂的“语文味”都体现出来了,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体现的也不错,只是启发学生能联系生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远远不够。印象最深的还属《故乡》一课,最后在引导学生理解“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一处时,老师说“正如我们的人生之路也是如此,要多去尝试,总是能有成功的一天”。这个地方感觉处理还可以,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能让孩子联系生活,联系具体的事件发表观点,更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其他的几节课中,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都非常欠缺,包括《黄河颂》这样的篇目做的都远远不够。

第12篇:朗读心得体会

农村小学阶段英语朗读研究心得体会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无论对于学生将来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仍处在试验阶段,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所有英语教师共同去探讨、去发现。但我很肯定的一点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必要的。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在阅读能力上也有所提高(深度、广度),还能学习西方文化、开阔眼界、引起兴趣。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我设计阅读教学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我根据个人素质,性格特点等,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在激发他们的发现阅读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二、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

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小学生的阅读策略尚处于形成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速读、略读和跳读等等。课前预习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人们可能会认为,语文、数学才听说过预习,小学生拼读能力差,词汇量少,而且不是每位家长都能辅导自己的小孩,怎么能谈得上预习呢?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课堂导读是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阅读过程可分四个步骤: 1.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作出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

3.设计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

4.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课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

三、积极创设情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已经成为共识,而且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自然的语境的创设,更利于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 不管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还是监督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作用应是协调、促进和指导。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不管学生的主体能力怎么样,教师都要通过课堂活动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策略和能力培训,使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更强,这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如:(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2)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3)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词义。(4)根据问题.关键词或关键句提取主要信息.(5)设计排序,判断,写作等多种练习。(6)设计趣味朗读训练:轻重搭配朗读,问句重读.答句轻读,长单词重读.短单词轻读,快读与慢读。(7)设计扩展课文内容的趣味练习。在具体实施中,形式灵活多样,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内课外结合,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不管学生的认知和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教师都要认真分析问题,及时帮助,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自信、充实、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学会整合教材(即补充必要的、剔除冗杂的)。一篇故事学习完后,要求学生达到:

1、理解故事;

2、能听懂磁带或者其他人的讲述;

3、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或者表演。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赵坤 2013/11/15

第13篇: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研修日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学会包容、原谅孩子,孩子在不断跌撞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师看不起差生,从语言、行为上,贬低嘲笑差生,首先这种行为和表现,就违背作为老师道德标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体会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模范,以思想唤醒思想,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第14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以读为本,是我刚从教时一位师父对我说过的。朗读指导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小学生出于一种天真的纯,在美文朗读中,总能不由自主地将个体生命迅速融入语言文字所创设的境界中去。因此,“朗朗”之中往往透出一股真挚的、忘我的情愫。

记得刚从教时,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和师父曾经多次向我提过我的教学语调太平缓,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去她们班上去听课时总能听到那亲切而富有激情的话语,孩子们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我想这与教师的朗读功力是密不可分的。后来我慢慢地修正自己的语调,在课文朗读上首先自己做足功夫,然后再去上课,慢慢地我似乎也开始掌握了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课以及学习,我得到了下列启示: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为学生最喜欢也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老师。其次,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技巧,那么教师可以先不进行示范,但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把学生的情感诱发出来,可以通过音乐、教师的语言、图片等去实现着一目标。第三点,朗读不能为“读”而“读”,这样会让读流于形式,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读出了感情,才能进行下一环节。

因此,我下定决心,要慢慢地提高我的朗读指导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朗读的水平,从而达到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目的。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中,我对课文的朗读进行了不同的指导和尝试:

在《找春天》中的第

一、二段,写的就是“几个孩子”非常地盼望春天的到来,去寻找春天的这样一种情感: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通过理解标点的运用来指导朗读。

在指导第一段的朗读时,我让学生发现第一句话:春天来啦!

中感叹号的应用,并且尝试把它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比较:1春天来啦!2春天来啦!春天来啦!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练读这两组句子。并且思考读的时候有怎么的心情。很快学生就得到了应该读出开心、喜悦的心情。在得到句子背后的感情支撑之后,学生很快就把这两句话读得活灵活现。

通过换字来理解文字的内涵来指导朗读。

在第二段有一连串的动宾短语: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我让学生把这一组短语的动词圈出来,并且把“冲“换成“走”,“奔”换成“跑”,再让他们体会两者之间的不同,哪一组用得好。并说明为什么。学生说不出来时,请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用“冲”、“奔”来造句,一番思考后,有学生举手站了起来:“夏天,我放学后,冲进家门,马上奔向冰箱。”全班学生都心神领会地笑了。大家体会到了这样一种急切、渴望、激动的心情。学生在体会了这段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感情基调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能神韵十足地把这一段读好。

《九年义务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教学必须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朗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15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石门小学2013秋季学期语文组教师听(评)课教研心得

杨大华

土生土长在农村,求学在农村,小学教学沉默在农村的我,自我感觉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课改的大潮。以往总是自哎自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吗?不是。还是出自我……?感到迷茫、困惑的我,不知语文教学的路在何方?

2013年11月26-27日我校举办的语文听评课活动,能够与语文组老师一起研讨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实在是机会难得。我与语文组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研讨教学,面对面沟通,有几位老师的教学让我切身感受到他们在语文教学上的深厚功底和对语言文字的独特理解,特别是他们的治学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和他们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无拘无束。在语文教学上,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陆老师先用国家总理温家宝的小诗把我们领进课堂的大门,接着是未来10年的全民上大学让我们知道未来竞争更强烈、优质生源抢夺更激烈,所以我们做为教师的从小学开始就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再接下来的“四讲”更是让教师开阔了眼界,让我要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以住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已深深的知道,我现在所走的是弯路,包括我们学校的老师,现在都是在走弯路。难怪平时老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确实是在努力的在教学,可就是教不好。听了陆老师的讲座,我已体会到教育理论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就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了。

首先陆老师让大家懂得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教育。

想想我们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多家长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小学教育。很多家长们都是为了钱外出打工、做生意……于是很多小孩就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里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等只能管孩子吃、住,却不能像父母亲一样教育孩子,于是很多小孩子在平日就过着“放羊式”的生活,他们没人管也就没自觉性,在家习惯了,在学校也就难管了。但不管怎样我们做为老师的要给学生们更多的爱,尽可能让他们自主、自觉、有志向,让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陆老师还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诵背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是静止的字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足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阶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第二三阶段诵读优秀诗文;第四阶段诵读古代诗词。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课件,利用多媒体中的优美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优美的音乐在学生的耳畔萦绕,让学生陶醉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此种情境中诵读,能够达到“以美育情”的效果,使他们感受到诵读之美,从而激发起诵读的兴趣。还记得几年前在镇小举行的那个\"千人诵\"那场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在那种情景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书读多了,才能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推行精细化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镇小2011年春季期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大会上燕岭小学的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总结。燕岭小学的精细化管理,使他们的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好成绩。管理如此,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陆敏荣老师也谈到了精细学习教学这个问题。他还阐明了精细学习通道:“读好书,讲出来;抄一抄,默出来;想一想,会运用;勤整理,建体系”。我们在教学上也要让学生认识这通道,并没着这一通道走,走上成功、成才之路。

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陆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作为教师,必须也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活到老,学到老。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

陆老师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永远的舞台。学习,教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乐学、善思。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6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

一直在农村小学沉默教学的我,自我感觉是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了。以往总是自哎自怨,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吗?还是我……?我感到迷茫、困惑,不知语文教学路在何方?2我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能够与老师一起研讨语文教学,机会难得。老师与我们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互动,研讨教学,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就像他的小学生,他让我切身感受到他在语文教学上的深厚功底和对语言文字的独特理解,特别是他治学态度更加值得我们学习。他像老师、像朋友,让我们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却无拘无束。在语文教学上,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我们做为教师的从小学开始就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再接下来的“四讲”更是让教师开阔了眼界,让我要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以住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已深深的知道,我现在所走的是弯路,包括我们学校的老师,现在都是在走弯路。难怪平时老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确实是在努力的在教学,可就是教不好。听了陆老师的讲座,我已体会到教育理论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就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了。

想想我们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多家长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小学教育。很多家长们都是为了钱外出打工、做生意……于是很多小孩就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里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等只能管孩子吃、住,却不能像父母亲一样教育孩子,于是很多小孩子在平日就过着“放羊式”的生活,他们没人管也就没自觉性,在家习惯了,在学校也就难管了。但不管怎样我们做为老师的要给学生们更多的爱,尽可能让他们自主、自觉、有志向,让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老师还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诵背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是静止的字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足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阶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第二三阶段诵读优秀诗文;第四阶段诵读古代诗词。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课件,利用多媒体中的优美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优美的音乐在学生的耳畔萦绕,让学生陶醉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此种情境中诵读,能够达到“以美育情”的效果,使他们感受到诵读之美,从而激发起诵读的兴趣。还记得几年前在镇小举行的那个\"千人诵\"那场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在那种情景下,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书读多了,才能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推行精细化管理,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作为教师,必须也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活到老,学到老。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

老师们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永远的舞台。学习,教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我要多读书,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乐学、善思。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7篇: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分析与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最新的教育理论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尤其是结合小学数学的发展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从教学研究的论述角度看,本书始终将眼光盯住儿童的学习,始终在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与认知发展。它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下面就从探究学习这一点谈谈我的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所未知的问题,通过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且能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时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上用不着选择和创新,因为自有教师为他们选择、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重在让学生根据定义、公式照搬照套,机械运用,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中,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被教师不经意的注入式教学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还怎么能更深入地进行创新呢?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根据对本书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3、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来说,能够独立解题并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缩影,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探究创新的初步尝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18篇:学习心得英语朗读

学习心得--英语朗读

时间:2011年10月8日

地点:英语组

孔德英 今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朗读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朗读能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规则。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播者,我意识到我的朗读水平需要提高。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听力水平的高低也是反映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一个特定的衡量值。因此我要以自身的朗读水平领着学生感受语言的价值。

提高朗读技巧,我要从以下方面开始训练:

⒈ 掌握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是英语朗读的基础。要掌握语调的规律,让他们能正确地运用语调,提高朗读的水平。

⒉ 学会朗读节奏。

目前我朗读的最大问题是节奏感的缺失,一部分朗读拖音很重。训练对意群的理解,进而提高朗读技巧和水平。

3.英语朗读中少不了连读与重读。因此,在朗读中应适当对这些内容进行训练。只要朗读示范正确并加以训练,语感便会逐渐形成,他们即使在不知道规则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连读,形成正确的语流。

总之,我若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朗读就能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并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19篇:小学英语朗读教学心得总结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学习心得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上(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面没有单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没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造成了相当的难度。

另外,部分小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集体朗读时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的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唇,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

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个星期只开设四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的能力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朗读有助于小学生记忆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70%;进行纯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60%;而视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15%、75%。而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触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因而,朗读有助于小学生记住所学的英语。 2.朗读有助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我国英语界老前辈之一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我体会到学语言与学曲子一样。学曲子贵在能唱。”“早晨一起床,学生们就在屋外,树下,千遍万遍地读……不到半年,舌头听使唤了,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可见,英语语感的增强和朗读是分不开的。故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声符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系统,培养出英语语感来。 3.朗读有助于小学生写作的提高

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赵卿敏认为,内化就是教育教学的真谛。同样的道理,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词汇与句子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想象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性差,兴趣易变、不稳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训练中感到枯燥,在绕口的朗读面前失去信心。故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教师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这为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在教学PEP Book5 Unit 4 It’s warm today.Part B Let’s learn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新授单词时先采用听录音跟读,操练时采取开火车朗读(在开火车朗读的过程开展各组之间的竞赛),并且发现语音语调特别好的同学让其进行领读。在单词教学完毕后,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单词句型教师出示自编的chant,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一单元结束后还可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动.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朗读指导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环节,教师们有意识的在课堂中进行朗读指导,但是又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因此,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朗读指导应与语言运用紧密结合

二、朗读指导要细致、到位。指导学生在听录音时标出重音、升降调和断句等。

总之,朗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教师除了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外,还必须努力寻求最有效地办法进行朗读教学。

第20篇:英语文化教学研究

案例一:西方节日课题研究(初中)

(一)活动建议

1.指导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会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形成课题小组。

2.为学生提供有关西方节日的数个课题,课题小组讨论决定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并在班级内举行开题报告会。

根据学段不同可以设计不同课题, 高学段的课题设计尽量包含低学段的研究领域,例如: 七年级: 西方节日的历史渊源及宗教背景 八年级: 西方节日的历史渊源及近代演变 九年级: 西方节日的近代演变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西方节日的种类、庆祝方式、历史渊源、宗教背景、近代演变、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

4.在班级内做结题报告,把结题报告分享到班级博客或者个人博客。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多元文化素养

2.评价方法:活动笔记、交流反馈、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所选择节日要与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明显文化差异。 (2)资料汇集集中展示节日主要特征。

(3)论文语言表达得体、与节日特色明显相关,有利于观众感知异域文化内涵,形成尊重包容异域文化的意识。

案例二:英语舞台剧(初中)

(一)活动建议

1.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活和时代背景、写作风格等。2.团队合作编写剧本、布置场景、制定演出计划、设计公演海报、进行公演。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将创作的剧本、海报、剧照、视频等汇集,开展“读名著,演名著”主题交流会。交流英语戏剧节期间在人际沟通、跨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收获,最后汇总交流内容,整理成文,在学校进行一次“读名著,演名著”专题英语报告。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国际理解 2.评价方法:观察、访谈、作品展示、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小组各项活动是否注重群策群力,采纳多方意见,并乐于求助他人。

(2)讨论过程中能否注意语言的得体性,互相尊重,针对不同意见积极探讨,表现出良好沟通能力。

(3)对名著的理解是否清晰、深刻,体现跨文化理解力。 (4)能否与他人积极合作、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有责任意识。 (5)语言是否地道,能否准确表达角色思想、感情、观点。

案例三:异地游(初中)

(一)活动建议

1.利用假期布置异地旅游考察任务,准备为国外友好学校提供本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中外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

2.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聆听、访谈、参与当地民俗活动等形式,验证出游前所搜集信息的准确性,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渊源。

3.返程后整理出游过程中的记录,辅以影像资料展示,尽量用英语分享出游经历、收获、感受。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

七年级学生能准确说明出游地点、出游目的,描述看到的风景、习俗、参与的活动等。 八年级学生能说明出游地点、出游目的,描述看到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了解到的名人轶事等。

九年级能描述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等,并能够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渊源。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家国情怀

2.评价方法:交流反馈、作品展示、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出游目的是否明确,是否验证出游预期。

(2)展示内容能否包含出游地地貌特点、风土习惯、名人轶事。 (3)能否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出游地的文化,了解其文化渊源。

(4)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否理性看待某些社会现象、尊重包容非本土文化。 (5)语言表达是否思路清晰,对友好学校学生有启发性、导向性;是否情感丰富,渗透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研究心得体会.doc》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