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模式下心得体会

2021-07-0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心得体会

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心得体会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不断的参加不同培训和听课。我对新课堂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以学生为主,兴趣是学生的动力。

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是快乐着,还是抵触着去做?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总是积极的面对生活,那么周围的一切事情就会变得美好。遇到的事情也会乐观的去面对。所以,我一直以为你逼着学生去做一件事情。还不如让他快快乐乐的去接受。在我的课堂上,我一直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对我这一科目感兴趣,这样就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追他们学习。我一直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第二,以爱温暖学生。

我认为无论是你担任的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你都要全心全意去关爱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所接触的人,关心他的事情。如果学生出事了要站出来帮他解决,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学生找到你就尽全力去帮助他。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你自己的想法,了解你的生活,让他觉得他们理你很近,愿意去接触你。这样就算再调皮的学生也会被感动,这样的课堂氛围便会使和谐的。

第三,时时刻刻鼓励学生。

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存在优生与差生的想法。要时时刻刻的鼓励学生,树立他的自信心,这样凡是遇到他会回答的问题,他都会积极的回答。让他觉得他是可以的,这个课堂他是被需要的,他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推荐第2篇:信息技术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达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大赛

信息技术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渠县静边镇第一中心小学 刘华

内容提要

当今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到了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现代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用更科学的手段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服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在这个问题上深入探究,探索出一套崭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当今,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的时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现实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相整合,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语文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有以下的特点:

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其余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教育技术通过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便于学生学习。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教

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美国中小学里,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

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电脑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合其中,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所有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里,一般都配备了能直接上Internet的电脑,作为师生查询资料、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必要工具。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使用了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工具。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索,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

由此可以预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

一、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二、教学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

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三、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四、教学结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与相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实例更能体现这些妙处。

《七律·长征》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气吞山河的诗篇,有比喻生动、想象瑰丽、夸张奇特的特点,又能写景、抒情紧密结合,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描写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故此,教学内容当围绕熟读成诵进行,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总体设想是以理解促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读而有感,感而能发。

教学步骤分为“诵读”、“研读”和“鉴赏阅读”三大步。

诵读。首先欣赏课前制作的《七律·长征》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搜集大量能表现诗作内容的画、摄影等,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

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

最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

上发表,教师即时在QQ群里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发布学习结果。

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将感想发表在群内。此课的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字数统计(3446)

推荐第3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张志勇厅长E5教学模式学后感

张志勇厅长E5教学模式各学科针对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力争做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我们语文学科设计的是预习课和展示课双课型教学模式,通过一周来的实践运用,我觉得新模式有以下方面的优越性:

一、可以展示教师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怎样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点拨合作学习中的疑难,怎样进行反馈测试,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很多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环节。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是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广泛吸收教学名师的课改经验,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成功之路,优势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本周是我校“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提炼周,通过不断听课、评课,对这种模式在语文学科的应用反复修改、完善,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可取之处:

首先,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教师需要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改掉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建立以“自主、合作、反馈”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并实践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扩大积累、培养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我采用的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我针对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辅助开展一些与语文学习想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评选小小演讲家、朗诵家,古诗诵读会、成语接龙,将优秀作品张贴展览,把优秀作文打印装订成册„„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

运用“自主——合作——反馈”模式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推荐第4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一、理论追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课堂教学行,追寻理想课堂,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广泛开展有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开展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教学研讨现场会,我研读了中心校推荐老师研读的十篇学科教研论文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斯苗儿的《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化市教育局基教科整理的《杜郎口模式摘要》、西郊中心校张峰云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西郊中心校陈粝的《课改,我们在路上》、李中中心校朱学群的《自主创新以人为本》、《杜郎口教学模式》、摘自《当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等书籍,并溯源至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这与我们的理论研究具有相通之处,值得研究与探究。

二、建构体系:

1、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 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为学服务的理念进行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至一个前所示有的业务理论的高度,为今后课堂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基本框架:

一是以课时作为基本单位,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科学化,以课堂训练达标作为控制的教学过程。二是程序化,将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科学分工,对必须达成的目标进行钢性规定。即课堂教学模式是四个模块: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2、呈现目标,自主学习;

3、互动(合作)探究,拓展提高;

4、当堂检测,点评反馈。并且规定每个模块的目标必须达成。

3、以导学提纲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导学提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里强调了教师应将精力主要放在备课上,对课堂的发展进行提前预设,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实施时进行有效的即时调控,以保证课堂目标能够达成。

4、以导学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导学提纲及学生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形式。

5、分层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及优等生,对于学困生,着力于从坡形学习目标的最底层,努力使他们基本掌握知识、技能,实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对于优等生,着力于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提点指导,实现思维飞跃与学习思路方法的创新。

6、当堂检测。在课堂知识教学结束时,用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对课堂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检测,及时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练习题题型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前多方参考,精心设计,层次清晰,基础为主,面向全体,适当拓展。

7、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进行微调,但一定要保证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师生、生生互动时间保证在1015分钟,当堂训练保证在10分钟左右,以达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其操作流程及基本要求如下: 基本

理念三大流程八个环节师生活动实施策略

教师

(主导)学生 (主体)

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入预习(基础、准备)导纲预习精思目标 提点学纲依纲预习

记录问题具体化学习目标, 注重知识和能力。 学法指导应明确, 导学练习有层递。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集中注意提高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任务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充分明确激发意图。 导入形式可多样化, 调动学情启发思维。 导学是教学的主线,

互动是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导学互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 学习)呈现目标针对学情 呈现目标阅读理解

明确目标目标设计要明确,针对性强,易实施。一般不要超过3个

自主学习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自己学习寻找重点,围绕导纲解答问题。运用评价,督促学习。 巡视提点,关注全面,了解并解决学困生问题。

互动探究激发讨论,

重点讲解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分享成果。互动:生生交流,师生互动。 精讲:点拨疑惑,针对性强。

拓展提高引导探究,

方法指导梳理知识提炼精要,关联前后形成思维线索及知识网络。教师巧妙引导: 精练板书理清思路。 学生归纳:

融汇学习技能与方法。

测试是有效教学行为检测的重要依据,可以为下一次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当堂训练 (巩固、延伸)导学训练精编习题,

检查反馈当堂完成训练习题,消化巩固反馈信息。训练:方式灵活,突出重点。 评价:面向小组,明确任务,促成合作。

点评反馈对学生知识掌握、练习正确率情况准确把握明确错误所在, 巩固纠错。呈现学习成果,当堂点评,点拨启发,总结方法,适当评价。

推荐第5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53 团二中

杨梨花

近年来,农三师各学校都在开展新教学模式的探讨,我校经过六年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已在全校展开。“情境互动”模式的实行,更是注重了师生的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下面就说说我对实行这种模式的一点体会吧。

一、情境互动模式的实行,要求老师在备课上也是要有充足的准备,不紧要备文本,而且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备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与理解得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搜集资料,课堂上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习变得轻松,能畅所欲言,展示自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大多数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上课听课认真,气氛较浓,发言质量较高,作业完成和学习材料准备及时认真。二是学习行为习惯良好。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方法科学,能坚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变得宽广,认识、理解、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增强。

三、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首先,在讨论合作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其次,合作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再次,合作学习完之后必须有一个总结汇报的人员,这样才可以及时准确的反应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就必须明确组内的分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认真的学好这种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推荐第6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近几年,我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实施了有本校特色的四大模块,八大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我们几年来的努力专研,现在,我们都可以很流畅的把我校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了,当然,在这几年的专研中,我也有了自己的体会,现在,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模式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了解它,新的教学模式也是这样。这学期,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多次学习,深入了解新模式的内涵、原则及实施细则,并组织我们通过数多次的教学研讨课,让我们真正了解这种模式的操作方法。不管是讲座还是听课教研,我都积极参加,积极与同行进行研究,认识到了新模式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于是,我就积极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尝试,努力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效课堂。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每节课上,我都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放手,还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通过谈论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讨论解决。”有了这样的意识,课上,学生活动的机会多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有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上,我只挑关键性的问题、共性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尽情地

展示自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谁都想表现自己,谁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学习效果有了提高。

三、把课前的准备做充分

每节课的教学,都需要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我们的教学模式更是如此,哪怕就是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我刚开始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预习,学生不知道该怎样下手,所以,手把手地教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不怕耽误课堂时间,亲自在课堂上对学生预习的每一步进行指导,比如,我告诉学生要通过自己拼读音标来学会读单词,要通过英汉互译来熟练掌握单词。我还要亲自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写预习笔记,如此反复,虽然学生的预习还是不能完全放手,但是,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主地预习下一单元时,我还是感到很欣慰,毕竟小进步也比原地踏步强。

针对这几年的英语教学,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初中学生还是应

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中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中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

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当然,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也有些困惑,譬如说学生由于作业量的增多而忽略了预习,导致课堂上不下去课的情况,我想,学校会为我们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很好的条件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把教学模式变成我们自己的模式, 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7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36”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双新”教师,既新参加工作,又恰逢新课改,刚出校门又进校门,环境虽无重大变化,但身份却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由学生转变为数学教师。在这短暂的半学期里,我既兴奋又激动。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践行我校“236”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我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236”高效课堂模式的具体要求

“2”是指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两大关键: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二是导学案的编写。 “3”是指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即自主,探究,合作。“6”是指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即检测导入→明确目标→合作(或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总结升化→达标检测。

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认真备课,虚心求教。

这学期我负责高二三个班的生物课,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学习习题集,经常从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听课。平时我认真虚心的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并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学习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之前我都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和图片,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时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环节。上课时认真讲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让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认真编写教案和学案。 优化设计教案的各个环节,每一个教案内容都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主探究预习、易错点讲解、图表解读、典型例题、课时精炼几个环节。每节课之前由学生填写学案课前预习部分,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纲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了解重难点,发现疑难问题,然后通过小组汇集后反馈。

3、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通过组内检查上报,另一方面是上课时教师检查和提问。

4、注重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问题引导方面的教学。

在案例教学中或者是课本上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逻辑推理性强,过程推演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辩论的形式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各种学习活动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作为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5、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融洽师生关系。

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时,发现有少数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讨论积极,发言频繁,成为教学课堂上的发言明星,而其他大多数学生仍在思索,到后来一进行分组讨论,其他学生就等着这几个人发言,成了坐观演出的观众。60多人的课堂变成了几个人的课堂。

2、问题设计时把握不准,会出现范围过大、问题太难或过空洞的现象。

3、组内角色分工不明确,效率低。出示一个问题和背景资料后,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监督,缺少配合。

4、时间的安排问题。分组讨论时,常常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安排学生讨论时间过多,导致讲不完或者拖堂,或为了避免拖堂,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偏短,学生正在思考就匆匆结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争取多听,多思,多写,多交流。

2、经常向资深教师学习,在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3、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已的经验与技能。

总之,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今后教学中要继续努力,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推荐第8篇: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思考

新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思考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

邱德亚

【内容提要】在新的课堂模式下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以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前串讲串问讲为主为以引导为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能讲能说的要让学生说,让学生讲,把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堂模式

新学期伊始,以连云港市教育局推行的教学质量年为契机,灌南县教育局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先学——讨论、探究——当堂检测”打造全优课堂。这种新课堂模式走进了中学的课堂,新的模式也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我想这种新课堂模式还是进一步突出新课标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短短的开学几周里,在县教局到学校推行新课堂模式以来,在我们学校全体的语文组教师共同研讨下,我认为,要把新课堂模式推行下去,并能发挥这种模式的预期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课堂模式要求时间分配以学生为主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技能需要实践和练习,人文思想需要静静去体味,满堂灌满堂问的死板的热闹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形成和人文积淀,即使是必要的点拨和讲析也要给学生安排充分的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一堂课至少要20分钟的时间,教师的连续讲解不能超过五分钟。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很多学生课堂上都不敢主动发言,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培养学生“敢问、有问、会问、喜问”,自己去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设民主、和谐、自

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的内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给学生足够的情绪安全感。这就需要教师一是不怕“乱”,二是不怕“错”,不怕学生“节外生枝”。其实教学的严谨性并不能反映学生认知的规律,应该以学定教,而非以教定学。“乱”往往反映认知活动的差异性和学习方式的个性特征。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正说明了课堂教学的“活”,只要教师合理导向,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学生在探究中发生某些错误,也完全正常,学生正是在相互比较中认识错误,得出正确结论的。另外,打消学生怕丢面子、怕教师讥讽而不敢启齿的心理的最好方法,是教师能轻松自如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或学习中的不足,给学生做榜样,从而创建一种具有安全感的课堂环境,学生才会大胆提问。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探究的热情才能更加高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二)开放提问空间,留足思考时间,让学生“有问”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自由的空间,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探究就是一句空话。教师特别要让学生有阅读文本的时间,和文本对话的空间。读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提问、回答,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评的过程,是自由对话的过程,是自由探究的过程,是产生问题的过程。刚开始时,学生要用大量的时间,很可能还有一些浪费的现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走上了正轨就可以了。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是提出的问题不太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方法。

1、把握阅读的情绪体验。金圣叹在阅读时会在书上注上“妙”“奇”等表

示直接体验的词句;著名学者钱钟书也有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字,或写一个问号、感叹号的习惯,然后他将这些眉批和零星随感汇聚再加工。这种边读边写的读书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要叫学生即时记下,特别是有疑问要随手记下。如读《故乡》时,就可以随手记下:1、草木灰中的碗到底是闰土藏的,还是杨二嫂的栽赃?

2、启示学生从“人、事、境、脉、理”这五个方面提问。围绕“人”字,可提:主人公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他前后的态度或感情有变化吗?与他关的事有哪些?采用什么描写手法?围绕“事”字,可提:写了几件事?是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各怎样?贯穿其中的线索是什么?蕴含着什么道理?“境”主要指环境描写。“脉”指文章的脉络、层次。“理”指文章的主旨,或是给人的启示。

3、使用问题训练单。问题单是一种训练元认知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科学习的实际出发编制一份问题训练单,发给学生。问题中规定自学与选学内容。开始时,问题单中的问题可以细一些,具体一些,必修内容多一些。逐渐地问题越来越概括,越来越纲要化,必学内容越来越少,选修内容越来越多,而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细化,补充自己的问题,选择选修内容,这中间实际上是一个由他主向自主转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按照问题训练单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应从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问题训练单。

二、新课堂模式要求备课内容以学生为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整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行为应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到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到对“人”的关注,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主体意识,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

选择,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合作探究,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从而使他的个性、能力在主体的凸现下得以发展。所以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新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现实教学中普遍的现象是新课标的少,备学生的几乎没有,而将重点放在备教材上,以为只要自己教材熟练掌握了,上课时能够熟练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掌握与否是学生的事儿,老师无能为力了。其实不然,学生才是备课时应该重点研究的,备课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答案,即课堂的生成,不能把学生与你备课时不同的答案视着为另类,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况且了解到学生的基础,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虑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这样就能将自己所背的教材有机的成功的转化给学生,也才有学生的接收和再创新。要达到这些目的,新课堂模式中要求课前先学,老师将预习打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这样便可以让教师知道学生有哪些问题已掌握,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三、新课堂模式要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变“旧的课堂模式中以教师的讲为主”为“新的课堂模式中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应在“导”字上狠下功夫,精讲上动脑筋,舍弃那些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串问,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上,并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实施适度的进行点拨与指导,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不能用命令式的语言训导学生,不要迫使学生违心的按教师的旨意学习。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让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该鼓励,绝对不打击,更不能只让那些自己认为有把握的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让学生来上一部分课。

四、新课堂模式要求课后作业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堂模式在备课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当堂达标的练习就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必须是教师精选的,而且是教师先做,这样就能避免以前的那种一课上完,今天的作业是:练习册从多少页到多少页。能确保作业是有选择的,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具有合作意识,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摆正位置,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彼此补充、共同提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提高课堂效率。

2008年10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2.陈中华:《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见《嘉兴教育》2003.8

推荐第9篇:探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下的新教学模式

探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下的新教学模式

罗友娣

(惠东县多祝中学)

摘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化学高效课堂的呈现,也是考核教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化学教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把新课程改革凸显的更加重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上好化学课?

关键字: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

[1]

教育是国之根本,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也将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兴旺抑或是走向衰亡。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问题。近年来教育教学发生了重要变化,“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些声音在不断的放大。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化学的教学方式和讲授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传统化学教学的现状及缺陷。

1.现状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角色,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目的。师生都只重视实验结果和结论,而忽视化学教学的过程。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而忽略学生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在教学中是极其普遍的。[2] 2.缺陷

2.1丰富性与真实性缺乏。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师以灌输知识点为主,照本宣科,不求拓展。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深入考究和发问,所获知识是空洞的。

2.2创造性缺失。教师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强加给学生,没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施展,使得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自主的思维方式

2.3自主探究性缺少。学生上完课,得到的知识是“老师给的”,不是自主探究认知得到的,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成等待老师“牵着走”的坏习惯。

二、新课程改革的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是教育界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简单的来讲就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教学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化学的实验中对化学知识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记忆。[4]新课程的改革应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应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脑,自己寻求知识,探索知识。

三、如何以高效课堂的新模式上好化学课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理想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尽量使每个学生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所以高效课堂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只有化学教学的开展符合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才能发挥兴趣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爱上化学。[5]

3.1高效课堂新教学模式从老师开始

新的教学模式启动,首先教师本身要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开展相应的新课程培训工作,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观念中,尤其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对新课程的理论缺乏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很难确保新课程教学工作顺利进行。[6]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备课的过程中,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3.2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提倡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将,40分钟的课堂分成20+20,也就是说课堂上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要交由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什么样任务,抱着怎么的学习心态?在这里,老师是导师,如何引导学生至关重要。 3.2.1如何备好课

备课是一堂课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为了适应新教学模式,备课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变。首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每堂课每个章节的重难点和对重难点进行讲解,不讲学生都懂的和学生都听不懂。例如:“为什么中和反应生成水”、“为什么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熟石灰”。其次,要慎重选择重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务必遵循“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理念来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讲到“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章节,盐的概念是一个考点,该如何传递这一知识点? 课堂设定如下: 1.让同学们先讨论生活中的盐是什么?比较化学中的“盐”这一概念是否相同?

2.举例:Na2CO

3、Na2SO

4、CaCO

3、HCl、CaCl

2、NaOH、AgNO3 学生讨论哪些属于盐,总结出化学中“盐”的概念。

3.对 “酸”和“碱”的概念进行复习。

3.2.2情景交融,课堂问题的设定

课堂的氛围在于与学生的互动,提起学生的兴趣从教师的课堂引入开始。那么该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于首次接触学化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既陌生陌生又神奇,对它既好奇又带着对新知识的恐惧,如何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这时教师的引入要花一定的心思才可以了。 带着学生浏览一遍化学书,让学生大概的认识认识化学。然后可以这样引入:生活中的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烟花是怎样形成的?物品为什么会燃烧?

开头的引入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课堂的提问设计也要做到提升的作用,延续课前的兴趣,课中的提问要让学生进入自主的思考和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当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化学现象与知识本质,满足学生平等对待的主导权,让他们重新获得课堂的主导权。[7] 例如:如何检验氮、磷、钾三种肥料。问题的设定可以带动学生的探究情绪:能从物理性质判断出来吗?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除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鉴别吗?如何鉴别?随后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分组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再请学生对不同组的不同结论给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总结。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进心里,刻进脑海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3.2.3课堂的实验设计

前面提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的化学只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8]

实验探究:过滤操作以及注意事项。(过滤的基本操作流程跟学生先梳理清楚,随后分组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提供下列实验仪器。)

观察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现缺少了实验仪器。

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思考探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实验的基本方向和操作思路:

1.该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滤液不澄清的原因有哪些?

化学实验的实施,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展开、发展、收敛,促使学生学会建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2.4课后习题的巩固--学生自己出试卷

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习题的巩固,尤其是理科。在课堂上记住的知识只是短暂的记忆,想要完全掌握并消化,需要在课后进行习题的不断巩固。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找题出题。指导学生自编习题好处多: 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前总是教师出考题,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抓不住出题者的思维,抓不准学习的重点。这一次让他们自己做小老师出试题考考别的同学,这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学生在编题过程中,能主动地向教师和同学请教,主动地去思考考查范围,自觉地查阅资料,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复习的能力。要出好试题,必须对整个单元或某些知识

[9]点有整体了解,这也正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

[7]

四、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成自主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都要有是学习的主人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思考,不要向学生填充灌输自己的想法。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力,进而达到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58 [2]邓婕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学研究,2011,77 [3]黄发霞.刘招琼。论中学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创新教育,2015,11:209 [4]石 郦.谈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新进展[N].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5]谭金.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4,103:139 [6]张照云.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C].时代教育,2009.159 [7]彭春龙.关于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1,09:60 [8]庄加荣.新课程该怎么教-漫谈化学教学改革[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9]魏京莲.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路[J].CETE教学园地,2010.11:115-116

推荐第10篇:新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优秀)

新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摘要] 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批评性、发散性思维,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运用更多的课堂提问技巧。

[关键词] 互换式 发散式 提问技巧

提问和回答是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点一位同学的名字,让她回答,并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安静地坐着听他们的对话。在一些班级中,有些学生可能连续几天、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在班上当众表达过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任课教师最经常采取如下的提问方式: ○习惯性地几乎每次都叫同样的学生回答问题。

○对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提问次数远多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提问男生比提问女生的次数多。

○所提出的问题只有唯一答案——或对或错,而开发式的问题只占很小的比例。 ○需要学生利用更高水平的技能和批评性思维来回答的问题所占比例很小。

学生很快就会熟悉他们教师的教学风格,并据此判断自己被提问的可能性及他们在这位教师的课上参与和回答问题的必要性。以下是一些为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准备的有效提问技巧。

一、互换式教学

互换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下列合作学习过程:预测、提问、阐释(对不熟悉的术语或短语做出解释)、总结。学生将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逐个学习上述这些策略并分组练习。在合作小组中他们将扮演“教师的角色”。互换式教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策略和提问技巧的手段。

1.1预测策略:要了解一篇短文、文章、故事写的是什么?这需要通过观察阅读材料的题目、照片或其他线索预测其内容,并通过进一步的阅读验证或调整自己的预测。

1.2提问策略:要求学生像教师那样组织问题,例如:“你认为···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等

1.3阐释策略:要询问学生是否需要教师解释某些字词,或对有些术语需要对他们做进一步的说明。

1.4 总结策略: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问题,另一名同学要将其答案记录下来: 1)通过一个句子预测阅读材料的内容是什么。

2)针对阅读材料模仿教师的口吻写出三个问题或三个测试题,并写下答案和答案所在的页数。

3)对今天教师布置的阅读材料写出一句话作为总结。

4)从今天的阅读材料中挑出3~5个你的同伴可能不理解需要进一步解释的词。并在每个单词的后面注上它所在的页码。通过查字典明确该词的定义,确定并写出它们在本文中的含义。

5)如果你今天没有读完整篇文章,预测下面将会发生什么。

二、指导性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指导性阅读。教师可通过下列是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意思。

指导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问题 1. 你认为···是什么意思?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你从图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在想什么

你认为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文章中的人物····时,你有没有觉得像···那样。 告诉我故事中让你感到有趣、悲伤、···的部分。

通过观察这张图片你知道些什么?根据图片谈谈这张图所要表达的内容。 ···和···(其他学习领域)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作者试图传达什么信息?、

你还读过其他哪些具有类似主题的书?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阅读材料的这部分内容让你联想到什么?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如果你是···你会感觉如何?

你认为···和···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在阅读过程中,考虑文章是如何使你确认、进一步了解或改变你已经知道的关于···的情况的?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什么导致了····? 你认为···的意义是什么? 你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形吗?

三、发散式提问的范例

1.列举出所有你能想到的······

2.对于一个······来说这将会是什么样子? 3.如果没有······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4.假设······是真的,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5.······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6.假设·····发生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7.如果你是······,你将会看到、闻到、尝到什么?

四、结对子

或许增加学生回答几率的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和同伴结成对子。在一天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做事——“告诉你的同伴”、“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和你的同伴一起讨论”等各种问题或主题。当然,两个同伴的座位必须相邻。如果教师把两个同伴用1和2或A和B编号就会更便于自己的指导,避免会在同伴中出现一个人控制发言权的情况。例如,“所有A同学,告诉你的同伴你认为下一步该怎样发展。”;“所有B同学,告诉你的同伴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任何大规模群体讨论都可以采用两个人“结对子”的方式进行,可适用所有的课程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变换“对子”的组合。可以让学生和坐在身边的、对角线方向的、坐在自己后面的或对面的同学“结对子”。最好是两个同伴的距离比较近,如果两个同伴需要更近时,他们只要转动或挪一下座椅即可。避免学生在教室里把椅子远距离搬来搬去和在教室里乱跑。

五、注意提问的公平性和随机性

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很多教师都采取这样的做法:把所有学生的名字写在卡片或压舌板(或冰欺凌杆)上面,需要提问时就从其中随意抽选一个。对于已经被提问过的学生,教师把写有其名字的卡片或压舌板放到另一个容器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学生被提问过以后,要防止他可能出现不再集中精力听课的现象。为了做到这一点,每问几个问题后,教师可以从已抽出的卡片或签罐中再抽一次,进行提问。

六、其他提问策略

这些类型的问题可以由个人、同伴或小组设计。 1.玩一些给出答案让学生寻找问题的游戏。

2.利用“我想起······”的游戏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

3.把文章中正在学习的那些术语写在黑板上。学生必须针对每一个术语写出一个问题,要求这个术语就是所写问题的答案。

4.射击小队:由3~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队。他们根据课堂正在学习的内容准备一些问题,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轮流到讲台上用这些问题向其他同学“开火”(提问)。如果被提问的同学答不上来,这位射手就奖励一分,然后再选问另一位同学。

在所有的班级中,教师都会遇到不专心和容易分神的学生。有些学生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就是不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他们往往是不情愿或被动地接受。因此教师必须采用需要学生高回答率的提问技巧进行提问,从而为学生提供大量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是保证所有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批判性、发散性思维,使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大家听到并受到尊重。

参考文献

Cushman, Kathleen.”Conversation in Clarooms: Who are Seminars For?” The Harvard Education Letter,March/April, 1992.Hansen, Dr.Bobbi.Effective Questioning Strategies: Helping All Students Feel SMART, Colledge of Educa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第11篇:(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张有弟 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中学 学科:物理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的“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教师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或应付,久而久之,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学生的头脑被禁锢了,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施新课程以后,教材变了,变得更贴近生活实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而我们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老师的包办和对学生的不放心,导致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模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上课开小差的多起来了,学生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不读书、厌学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 关注新理念指导下的发展和创新原则

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创新,立足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开拓崭新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指向未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可持续学习的意志品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最终培养学生的不竭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建立全新教学思路。

2、推崇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个性,反对整齐划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自由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培养初步

1 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 关注教与学动态发展的原则

我们主张活的教学,在相互促进、互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关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从双方动态发展的状况,来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加强实践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二是重视教方法、学法,导规律。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三)关注“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则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体现对人格的尊重与塑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启发诱导、激励,立足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改特别强调人文性理念,强调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丰富多彩的人格。

(四) 关注教师教学创新,倡导开放性评价原则

我们主张以学定教,教无定法,教学相长,为学服务。倡导丰富多彩的课堂,反对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因材施教,给被评价者留有广阔的创意的空间。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关要求

1、确立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三个维度去确定,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2)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全面揭示本课的知识点,无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能进行智力(主要指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训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习方式、方法与习惯目标:①培养学生自学、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勤动笔的习惯。

2 ②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和谐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立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

③尝试多种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正确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强调“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B、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的变化,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C、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即是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正确的探究学习方式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开辟学术研究的情境和氛围。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具有独立的意义和操作方式。但他们之间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学习必须真正是独立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合作的前提是自主,是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而探究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式。在教学中,绝非每一节课都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方式。它绝对不是程序,不是模式,只是学习的三种方式。自主和探究学习不等于教师不再讲授,合作学习不等于从此不再搞单独的质疑和答疑活动。一定要避免理论和实践上的极端倾向。

2、抓好教学实施

(1) 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①能正确理解教材,善于利用、活用和开发教材,体现创造性。教材处理恰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②要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和人文性、教育性,能针对儿童的特点和思想实际,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

(2)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愉悦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安排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问题设计新颖、开放,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新意和挑战性,答案不唯一,呈现问题形式多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 (4)重视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广阔时空。 (5)呈现教学能力、素质、机智与情态。

(6)优化教法、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能根据学的需要设计教的内容,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出发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恰当,讲求实效。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第12篇:浅谈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相关模式

浅谈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相关模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演进,我国逐渐重视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且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渐走向国际化,同时逐步提升了企业对市场方面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 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于以往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与补充,从而使得我国会计制度逐渐走向国际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相关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共同点就是企业风险,一旦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严重者还会造成企业破产。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市场中要想博得一席之地,必须懂得如何有效规避企业运营方面的风险,从而逐步带动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在不断发展时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财务风险,而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企业更加应当早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效规避风险,最终获得稳定长久的发展。

(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思想落后

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由于其有着最新的管理理念,其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着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我国很多企业相比之下就显得思想观念陈旧,尤其一些小型的企业,其管理思想与运营模式十分落后。多数的小型企业只是片面地追求短期内的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种落后陈旧的观念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已经很难立足,并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今新时期下的企业应当充分融合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两大层面,同时还要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进行有机协调,对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投入资本进行最佳配置,此外还要注重处理企业职工与企业本身利益关系。

(三)不合理的财务控制体系

企业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财务控制,并且其也是能够将其他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与前提。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采取控制体系对其在未来市场中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和企业的长久战略目标之间具有相互推进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却并不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且也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企业在建设财务体系方面依然停留在最初的阶段。而相比之下,国外的很多优质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则相对完善,这就能看出我国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例如,我国有些企业对于会计报表的评估缺乏完善科学的评估系统,从而容易导致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造成企业在经济方面出现巨大损失。

二、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策略

新会计制度出台后,各企业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已成为焦点话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现代化技术为支持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其核心支撑应当为现代化软件技术与讯息技术。因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讯息平台,从而使企业能够及时对基础项目的绩效目标开展考核与跟踪,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最终生成真实性与准确性兼备的财务数据。因此,企业还应当借助一体化的财务平台系统,建立健全以预算绩效、分级管控以及目标管控为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流、业务流等相互交融,尽可能规避因信息方面原因而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全面更新采取管理理念与思想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因而企业要牢牢抓住新会计制度,使其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首先,企业应当全面摒弃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管理方式、管理念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企业应当深入挖掘财务工作人员的精神与主人翁意识,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挽留计划,从而通过优秀的职工人员促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鼓励财务工作人员参与新会计制度的学习,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丰富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尤为注重财务管理人员聘用要求,从多个方面对引进的财务人员资质进行考核与评估,如有必要可适当提升财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同时还可以将那些年轻化、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调至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以带动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控制体系

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不仅要拥有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更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在企业进行财务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新会计制度作为操作的标准。通常来说,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分析系统与讯息系统两个方面内容。财务讯息系统的主要是用来构建会计讯息数据库,同时分类存储各类信息,这些都是日常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财务分析系统主要是用来分析企业搜集到的各类数据信息,从而确保企业获得的数据精确而完善。由此可见,企业应当充分完善上述两个财务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控制系统。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监管系统,贯彻落实科学的财务监管体系,最终为企业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我国财务管理模式也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大变化,因而如何建立技术先进、观念新颖的新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所有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话题。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渐趋国际化,财务管理各项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不可避免是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除了上述几点策略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当从别处思考,最终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N].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31-32+63

[2]江秀琴.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91+88

[3]刘树香.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26:73

[4]潘晓红.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3:239

[5]苑小花,杜唱.试论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1:42-44

第13篇:听《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心得体会

听《回归语文本色,感悟语文魅力》报告会

的心得体会

碑楼小学

左玉霞

11月27日上午,我们在伊滨区教育中心五楼会议中心,倾听了由富民巷小学王亚丽老师做的《回归语文本色,感悟语文魅力》报告。

王老师详细地解读了自己对“二十四字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应该怎样上”的理解和体会,并在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方向指导。

通过这次报告会,我明确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的大方向。

一、依标定向,由“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

1、在这个环节的报告中,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单就语文课程本身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这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就人际交往而言,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人类总体而言,语文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另一方面,语文的工具性是一种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另外,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就是说语言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由此看来,人文性的实质就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人文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就是对学生施行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爱国精神等。在语文过程中,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该凸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语文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这样一来,教师在教语文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综合”知识、进行“实践”、提高素养。如果只是把课文交给学生,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编订的初衷。

2、其次,教师教语文要注意“分清学段,关注训练重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个学段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上课“教什么”,而不至于人为地拔高教学的难度,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感到学生“启而不发”,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此造成的。

二、解读文本,从细节入手。

1、在这个报告环节,我明确了在语文课堂上的读,方法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细读、类读、品读、拓读、巧读,方法不同,训练的能力点也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2、准确解读文本,还要找准关键。什么是文本的关键?就是文章的结点、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学的重难点、学生认知的难点等。

怎样找关键?

一是善于抓题眼,即课文题目中的重点;二是善于抓整合,即要学会整体感知课文;三是学会品语言,即品味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通过这次报告会,我还对语文课堂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即: 阅读感悟、基础达标、设问导读、精读感悟、巩固练习、拓展练习。

当然,针对不同的课型,这个流程还可以进行“微调”—— 识字课,课堂流程可以是:初读感悟、精读感悟、自学生字、展示点拨、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阅读课,课堂流程可以是:自学感知、基础达标、设问导读、精读感悟、巩固练习、拓展练习。

习作课,课堂流程可以是:创设情境,谈话激活;独立审题,明确要求;捕捉素材,选择材料;自主构思,整体谋篇;展示点拨,整体布局;行文成章,自读自改;合作互改,定稿成章。

张老师还例举了几堂作文课的课堂实例,让我们具体了解了上作文课的新颖的方法。开拓了语文教师上作文课的视野。

这次报告会,让我受益良多。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联系理论,认真实践,努力让我的语文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014年11月28日

第14篇:教育改革的新教学模式下的现代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教育改革的新教学模式下的现代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材将联系生活,贴近自然,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由原来的纯粹传授美术技法和掌握知识点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带到画面中去,感受美学与生活的情感纽带的教学重点。高中课程繁重,美术本是一门愉悦心情的课程,将美术转变成帮助学生舒缓压力的一个工具,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美术源于生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学生喜欢上美术,就要提高教师课程教学水平和美术教学素养,深入研究课程设计,把握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

二、明确教学重点,以欣赏美术为重点

美术是人类宣泄情感的一个渠道,通过画画联系生活实际情景,以不同形式的画面将情感呈现出来。现代高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将美术当成一门学习美术技法的课程,舒缓压力的好方法,更将它当成是陶冶学生情操和学习文化的课程。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过于注重烦琐的美术技法将堵塞学生思考美术的能力,只有学生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美术技法自然而然的吸收到,同样程度上激励学生打破传统美术学习方法,对传统美术加以创作。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所画的梅、竹子水墨画和西方的水彩油画《向日葵》时,教师提问学生中国国画和西方油画的区别,鼓励学生就各自的不同观点大胆发言,教师从旁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把握美学思想。一则故事,一小孩将鸡蛋画得比母鸡要大,一教师就批评了这小孩画画脱离了现实,但另一教育家认为这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扼杀。通过上则故事,也将提醒高中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思考美术,欣赏美术的教学模式。同样地,也要在着重每个美术作品形式和技法上进行创新,尊重每个学生的美术成果,平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以轻松教学为主

四、设计美术课后任务,鼓励学生接触美术作品

课程教学不能算学生在课堂真正意义上学到美术知识,课后在不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压力下,适当的对学生设定简单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将自己有感触的画面即时画下来,或者将自己不同的心情概括出来,与周围的人分享,或者自发组织学生课外写生,联系师生感情,分享美术心得,参观不同的美术作品,以及参观各种的文物和游览不同的风景,将内心情感进一步升华,通过这些了解美术精髓。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将每一种作品代表的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用作品形式把社会上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隐蔽的意蕴传达给学生,对美术表面上的喜欢达不到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美术作品的目的。例如,参观中国古筝、古典装饰、古典服饰、古建筑等等能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特征和精神的物体,更深了解美术。鼓励学生接触美术作品,集中学生关注力度,达到一定成效,就要通过不间断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探索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美术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五、注重发展高中美术教育

一些高校往往将美术课程当成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现考试模式下,发展理科综合科考试和文科综合科考试,在一方面导致各文理科学生学习不全面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艺术课更不用说,普遍不被重视。在许多艺术课影响英语、数学等专业课,将美术课在课程中剔除的喊声中,不妨改变教学模式,注意教学尺度和重心,重视对美术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将美术比赛设立到领取奖学金的一部分学分上,注重宣传,鼓励学生自愿参赛。学校加强美术师资的同时,应更注重美术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良好的教学环境让美术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将有优良美术成绩的学生送往更专业的学校进行培养,美术教师之间加强教学交流,到各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再一个要注意的是,高中美术教学中,防止教师对学生放养式教学和引导教学的混淆,避免引导学生向放养学生学习的方式过渡,不能达到引导作用,反而令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初衷和兴趣。

六、结语

新课改下的教育不仅是要求教师专业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全面发展,并在取得成绩的保证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高考压力,高中美术教学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反思以往教学模式,对此进行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培养更多优秀学生,逐渐提高美术课程在众多课程中的影响力。这将是一项对学校和美术教师艰巨的美术教学改革挑战。

第15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小学数学教学及其研究以新的启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和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一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这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虽然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师讲生听、师说生做、师授生受的\"满堂灌\"现象,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很多教师都感到无章可循,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需要。 基于上述思考,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走出“形式教育论”的误区,转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应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我认为包括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1、情境创设的内容及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情境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现代社会发展现实、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现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情境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情景,一种是“虚拟”的情景。真实的情景就是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感受的客观情景。“虚拟”情景就是从客观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情景。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当然,我们并是不要求每一节课都必须创设一个什麽情境,开门见山也不都是消极的,从实质上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融为一体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 (1)理解情景的意义

对于呈现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独立思考,理解情景的意义,找出情景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然后与同伴交流、讨论。

(2)提出数学问题

在具体情景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与数学有关,有些问题与数学无关,有些问题甚至是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放任自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表扬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然后再从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找出本节课学习的数学内容。

(3)用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

在具体情景中,开始的时候,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语言可能很不规范,也不准确,教师要因势利导,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摸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数学模型。

1、自主探索

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别,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多向思索,如阅读、操作、尝试等。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组织学习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低段小朋友缺少组织能力,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动手实践的详细步骤及方法,若需要分工合作的应给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3、小组讨论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形成学生自己的想法后,对探索结果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倾听或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由表达各自的想法,然后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逐步达成大致统一的意见,建立起数学模型。开展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培养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4、组织汇报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

5、集体归纳

学生自由发言,对全班已有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归纳总结。

6、充分验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结论,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要遵循以下七个原则:(1)独立性原则;(2)主动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合作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创造性原则;(7)激励性原则。

三、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

新授课的练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习题的选择偏向于基础性、专项性。教学中要选取最新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我。

四、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1、师生合作总结:全课总结是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以迎接下一步的学习。

2、质疑问疑:引导学生引申、推广所学的教学问题,把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外和后继学习之中。

新授课的教学策略可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框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使它成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16篇:新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新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摘要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及其特定的教育目标,对新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应从多年传统课堂上的授业者、解惑者转换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知识学习的引路者,破旧立新的反思者,终身学习的先驱者,并努力朝“双师型”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师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这个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面对这一趋势,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也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其培养方式、目标、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语言的实际使用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正确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通过反思,讨论,探究和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构建新的认识和理念,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新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最大变化就是角色的变化。正确地转换自身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即促进者是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同时教师还应是课堂的建构者,终身学习者和反思者,并且高职英语教师还要努力朝“双师型”方向发展。

1 教师应是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意义上教师角色被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即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我们发现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仍然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更不懂得如何在实际情形中运用英语。再加之,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很多学生上课时,完全依赖于老师,遇到生词或短语,不利用字典或网络工具进行查询,而是等待着老师告诉他们。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作为促进者,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立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参与学生的活动等等。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俗话说,“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而“授人以渔”才能让人受益终身。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一个动作画面,把两个词结合在一起。为了记住(semantic)这个词,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想象“一个海员,有虱子在脸上”(sea man,with ticks on his face.Se-man-tic)这样来记住一长串的词。这可以有效地在记忆中把两个概念统一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具备进一步学习探索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多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在英语学习上动机缺乏,信心不足,兴趣不高。语言教学中出现的畏难情绪,厌烦情绪或是抑制,焦虑,自信心不足等情感屏障,都是影响学习的心理障碍。所以作为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采取喜闻乐见的活动,以诱导他们合作。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影响和鼓励学生。例如,在教授面试相关的话题,可以采用反弹型模式,先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对找工作面试的兴趣,让他们思考面试中会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等,接着直接进入运用阶段,让他们进行面试练习,然后教师就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遇到的表达困难等进行讲解,最后,再一次进行角色练习。这种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是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他们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胜任感。新教学模式下,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不再被奉为权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教师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影响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进步,教师也同样得到收获,这就是常说的“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语音、语法、词汇的讲练还是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操练,都不可能是教师或学生一方的活动,也不可能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教师讲解和提问给学生提供的刺激,也有学生以操练和回答做出的反应。有的学者提出“表演教学法”,即教师和学生都充当一定的角色,他们之间形成演员与演员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和参与的关系。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与教师同排一台戏,学生全身心投入,取得摇滚乐效应。“全身反应法”以及所谓“疯狂英语”教学法都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2 教师应是课程的建构者

新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即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过去,教师要会备课,现在,教师则必须会设计教学活动,不会设计活动,只会照剧本演戏的教师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确保教学三要素(Engage, Study and Activate)到位,即首先要使学生感兴趣,愿意积极投入,然后是学习语言知识,最后要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和交际活动。例如,阅读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并不是一种消极技能,应鼓励学生注意阅读的内容,而不仅是语言形式,然后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预测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在设计任务时,要与话题匹配。同时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

3 教师应成为一名反思者

“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成为当今世界探讨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新世纪需要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性教学一般分为三阶段:备课阶段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包括对教师教的行为,对学生学的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教师可通过撰写反思札记,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象等方式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或通过学生课后的情绪,作业的正确程度,寻找问题进行反思,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反思性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育教学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自己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成为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4 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模范

终身教育风靡全球的今天,应该倡导教师率先成为从事终身学习的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志愿当教师的应该比其他一般人更愿意学习向上。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我们经常说,教师要是没有一桶水,何以给学生一杯水。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所淘汰。

同时,作为高职外语教师,我们更应向着“双师型”方向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英语师资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并不强。大多数英语教师掌握了英语这门学科的知识,但对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如我院的护理英语等。所以要胜任这样的英语教学任务,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解专业,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把专业知识和教学结合起来,联系学科特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韩愈《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可能再是21世纪教师教育事业的全部内容,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知识学习的引路者,破旧立新的反思者,终身学习的先驱者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尽快转变教学教学理念,勇敢地担当起多重角色,不断探讨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er English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4~33.

[2] KRASHEN S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Hertfordshin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 Ltd.1988.

[3] 麦金尔太.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8.

[4] Eric Jensen.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 崔金枝.高职教学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J].职业时空,2002(22).

[6] 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7篇:355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35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 彬县实验小学

景丽萍

355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目标达成为导向,以学习能力提升为本位的教学,通过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355”高效课堂教学,概括表述为“三个目标,五个指标,五个环节”。

(一) “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三种学习能力,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五个指标”,是指教研室提出的高效课堂的五个标志性参数,也是五条评价标准,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每节课必须保证学生75%-80%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个体主动学习的参与率(每节课不少于全班学生总数的60%);课堂练习的量、度、序(数量合理,度适中,顺序科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奋度(8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效果测试不低于80%)。

(三)、“五个环节”,是指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导入)—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展示交流、评价点拨(导评)—互动练测、查漏补缺(导练)—反馈总结、迁移提升(导结)等五个环节,具体表现为:

1、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导入)

教师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演示实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目标创设成相应的题情境,以此导入新课,生成学习的内心渴望,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从而进入学习角色。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倾向。

(2)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 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开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把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

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③联系实际引入;④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2、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

(1)学生借助教材、资料、课件等进行自学,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围绕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学互助小组,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的相互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教师迅速准确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难点。

3、展示交流、评价点拨(导评)

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教师适时给予评和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对学生依然存在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

一是点拨,点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其间获取反馈信息,适时个别点拨;另一种是学生点拨,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教师适时予以点拨。 二是精讲,对于普遍性疑点和难点,教师要抓住要点适时引导,使讨论围绕目标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切中要害,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率。

4、互动练测、查漏补缺(导练)

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当堂训练,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目的。 (1)教师将教学目标内化设计成有相应梯度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达标。

(2)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点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引导、查漏补缺,给学生提供提高的机会;

5、反馈总结、迁移提升(导结)

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引导学生归纳 学到的知识、技能,强化重点和难点,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主动领 悟过程和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

导入—导学—导评—导练—导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各阶段既 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其中“导”是主线,是灵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 始终。

355”高效课堂教学,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3是高效课堂要实现的目标,第一个“5”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手段,第二个“5”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倒过来表述,即采取五环目标导向教学法,落实高效课堂的五个主要指标,实现培养学生三种学习能力的目标。

第18篇:创新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创新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滕维玉

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

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第19篇:探究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杜郎口”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和东庐“讲学稿”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仿效和推广,使很多教师和学校搞不清到底什么是符合自己新课改和教学实际的模式。对此,笔者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初步形成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已初露良

好的效果。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推翻了传统的教师一味的传授,不在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放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但是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片面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投入量;同时教师的点拨,补充,拓展的机会过少,对课堂教学还是有一定弊端的。不过“杜郎口”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扩大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展示自我才能和个性的机会,这种模式还是我们教师和其他学校应该吸收和发扬的的,这是杜郎口模式的精华所在。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它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心理的特征,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具有实际的教学可操作性。但是他也有不合适的地方,还是不能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相对解放出来,不能很好展示自我,它容易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的局面。但是它很好的解决了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效性,这是它对当前教学做出最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它能被教育界认同的灵魂所在。

东庐“讲学稿”教学模式,优点在于: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练习融合问题,似乎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劳动量,有效解决了教与学通过书面的衔接。但它也有一些不可回避的争议:隐性地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对于预习和复习巩固,教师不好掌控(学生容易出现抄袭);还是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东庐“讲学稿”本身在东庐中学的教学中还没有取得有明显建树的成效。不能让教师运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学风格。不过,它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能主动站在学生的学这一角度,还是值得借鉴的。 对于以上三种模式,那一种才是符合每一个学校或教师的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是绝对错误的。在学习这些教学模式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借鉴,要边实践边思考学习的实效,要时刻反省和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认真结合自己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改良和优化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教学得失,这样才会探索出具有自我价值的教学新模式。

笔者经过很长一阶段的实践,不断分析对比这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初

步探索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把每班学生分成四组,由两名组长负责,每组负责一块小黑板(小黑板式以前学校学习“杜郎口”遗留下来的,现在又在学习“东庐讲学稿”)。组长召集全组完成预习,展示,出题。

2 .预习。教师告知学生预习的内容,帮助划板块,分知识点做好学前预习讨论;从基本知识(识记,理解),重点知识(参阅教辅资料出题多的分析),难点知识(收集,发问老师)展开;适当准备基础题。

3.课后。各组出5道题左右。出题原则:基础性(大家能做,易做,强调复习巩固),典型性(把握知识点,学会筛选习题),变异性(题型变化,难度的梯度变化,陷阱的设置)

4 .课堂。

(1)课后练习的处理。四块黑板由每组一至两名同学发问,讲解上一堂课课后练习,教师然后点拨

思路,突破难点,总结变化,拓展补充。

(2)预习与新课教学。学生预习理解的由学生展示;教师主要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完成难点的解答和突破,问题的总结拓展,知识的衔接过渡,组织和指导,评价学生的展示过程(如果时间宽裕,指导学

生选题,出题)等。

(3)在展示环节上,教师要把展示的形式多样化:分组展示,分组比赛,分组互助等。 经过近半个月的实践,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如作业抄袭,上课不举手发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齐声回答不响亮等等。但是学生的准备时间可能过长,所以两个组长轮流负责统筹安排,出题,

抄题也是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轮流负责。

当然,这种模式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不完善的地方也很多,但已改变教师一味的教,学生被动的学;避免了作业抄袭;改变了课堂互动少,学生发言少,课堂气氛沉闷;减少了教师无效,低效的教学时间;能从把握整体的共性融合和个体的个性张扬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从这些作用和意义上来看,新模式还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研究性。当然,这种模式的评价和检验,还需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第20篇:15+25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15+25”教学模式之心得体会

高三历史教师

袁锐佳

“15+25”教学模式是我校校长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主讲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5分钟。五环节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恰当引导,自主学习;师生交流,感受新知; 巩固练习,问题解决;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5+25”时间模式的改革符合新课程要求,是解放学生口、手、脑,将课堂主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是改变课堂“低效、沉闷、随意”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本模式把学生变成主角,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知识的传授者、方法的传播者、规律的概括者、精彩的表现者。在15分钟的讲解中,必须做到精讲,使学生学到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想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多下功夫,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案。

在25分钟的学生活动时间里,要让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练也是至关重要的。练要有针对性的练,目的要明确,而不是盲目地练,练的内容变化要多,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引深。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巩固,加深理解。课堂练习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且题目的难度要循序渐进。开头的练习应该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的练习,由浅入深的练。同时讲与练不能割裂开来,要穿插进行。

在“15+25”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对教师要求更高了,教学任务更重了。课堂上预设少,生成的东西增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思路得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原来执行教案,课堂完全控制在教师手里,现在学生占有大量资料,随时可能提出挑战问题。四五十个孩子的智慧,可能会让教师难以驾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电,方能胜任今后的教学工作。

《新教学模式下心得体会.doc》
新教学模式下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