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2021-07-0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王丽霞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作文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推荐第2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好写。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作文要有一定的步骤,我按照作文教学“四步走”:“看”、“说”、“写”、“评”四步进行。

一、看,即观察事物,获取写作材料。

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小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观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引导。

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物。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没有留心,缺乏细致的观察,以致“身在此山中”却“不识真面目”。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形状、颜色、姿态等,可通过嗅觉闻它的气味等等。

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像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一个个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二、说,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

新教材每组都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说”的训练,要求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从读学写,强化训练重点。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叙事物的看法或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从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着手构思文章。最后,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双向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三、写,即书面作文,指起草文章。

引导学生将所说内容列提纲,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注意改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不能空讲做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习作能力的根在于阅读教学,在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在阅读教学中悟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习作方法(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用两个片段尽力把本次习作与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紧密相结合,突出本次写作的难点。出示片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悟法,在写作过程中用写作方法。使学生做到每次习作有一得。同时在学生展示写作片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点评,形成写作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四、评,即评改作文。

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般教师只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习作后的讲评、批改。其实,讲评、批改也是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习作后的讲评、批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必须要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便于总结习作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习作讲评作好准备。当然,对于学生的习作,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相互批改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批改时,要先教给学生批改方法和符号,有时可师生共评,有时可学生之间互评,营造良好的评改氛围。每次习作草稿或让学生自己批改,或同学相互批改,老师查看,有时选择有代表性的集体批改,形式可多样,学生会饶有兴趣,自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主要可采取激励性评语,即使水平很低的学生习作也有值得教师肯定和鼓励的地方。在评改习作时,可以分小组由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互相批改,然后在全班交流,由学习小组长推荐有特色的习作,并说明推荐理由,针对推荐的几篇习作师生共同评改、赏析,最后将这些习作张贴在“新秀舞台”栏目里供大家学习。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习作评改的积极性。

其实,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精神航向。习作中要有学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推荐第3篇:小学习作教学

小学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构想

作者:张祖庆

(一)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习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老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他们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生要举办影展了,教师让他们自己为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展示。

(二)习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像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像。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儿童天生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3、拥抱生活 让题材鲜活异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同时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推荐第4篇:参加小学习作教学的心得体会

参加《2017广西小学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靖西市第五小学

杨景斌

2017年3月21日至24日,广西小学习作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在桂林市体育馆举行,有来自广西各市的优秀青年选手,全国优秀教师、以及福建省特级教师上观摩课。我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亲临活动现场听课的机会。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听得特别仔细。在活动中,我真正领略了参赛老师和名师的风采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感触特别深刻。

在活动中,其中有几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分别来自于学生、老师的出色表现。例如福建省特级教师何捷老师上的习作指导课《联想》一课中,何老师幽默的个性和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我更是为之所倾倒,一级棒的口才,高雅的气质,都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由于李老师得当的引导,课堂上,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联想倾诉出来,而且做到了说真话,表真情,抓心理,感人心。在习作讲评课中,何老师通过自我修改,集体评议,再次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欣赏他人的习作。从指导课到讲评课,师生配合得非常好,回答和写作都非常精彩。我觉得这样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次是桂林市桂岭小学赖先立老师的《为别人画张像》习作指导课也让我佩服至极。赖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先把自己打扮成一身模特:黄色的练功服,一顶高高的帽子,配上白白的胡须,拄着拐杖随着音乐在台前翩翩起舞。学生观察模特,然后描述模特的外貌。从描写人物的共有特性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要抓住人物独有的外形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一指导。最后总结:描写人物,先写整体特征,再写主要特征。这样,所描写的人物特点才能突出,让人难忘。赖老师采用了新派作文读写结合课的模式已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最后专家点评这节课的时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些优秀教师的参赛课和名师的课让我收获不小,对我平时的作文教学很有帮助。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定会空前高涨,把自己独有的想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习作兴趣浓厚在多节课上得到体现。尤其在讲评课中,老师让学生上台宣读习作,大胆展示自我,让学生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议中找到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受益非浅,作文能力和评议能力都有了提高。

对于作文点评课,许多老师都觉得不好上,我也有同感,但是看了这些优秀的老师所进行的作文点评,对我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虽然他们的课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他们的长处很值得我学习,比如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参加这次作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回来以后,我总觉得该做些什么,就让这一次观摩课当我导航吧,相信它会伴我成长,促我前行。

推荐第5篇:小学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深刻感觉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6年9月

推荐第6篇:六年级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六年级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张泗小学李琴

电视上曾多次播放过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安抚好自己的宝宝入睡后,端一盆水给年迈的婆婆洗脚。正在这时,小孩见自己的妈妈不见了,好奇的寻找,结果发现这样的情景。小孩转身走了,不一会儿,他踉踉跄跄地端着一满盆水说是给妈妈洗脚。我不由得被这则广告触动和感动,小小的手,大大的盆,满满的水,装载着的是浓浓的亲情和留给我无限的深思。我想以此为素材让学生写一篇习作,相信能让学生联想到很多记忆犹新的画面,许多萦绕耳旁的轻声细语。这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又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好素材,现在的小学生一见到写作文就头痛,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无头绪可理请,无章可循,总之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纵然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空话大话成堆,套话固定模式屡见不鲜。老师们也犯愁:为什么学生们的水平就这么难提高呢?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模式都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们的心里话表达出来都一样呢?是巧合吗?陷入沉思和反思中的我在看到这则广告后不禁茅塞顿开,我想这则广告也不是作者刻意编造出来的,它来源于生活,从真实平淡的生活中来,又真实地反映平淡的生活,二者紧密相

第 1 页 共 5 页 连,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镜头,生活之美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微小镜头,以小见大,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平常中见特别。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和激情飞跃呢?所以小学生要放亮眼睛去看,放大脑袋去想,放稳笔去写。下面是我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肤浅的思考:

一、用眼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一部电视剧,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片段围绕一个中心也可以练就成一篇文章,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用独特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品平常的生活,谈真实的想法,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情流露即为好文章。如果说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它的躯体,那么真挚的情感就是它的灵魂。平时我最喜欢批改学生的周记,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傻,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每当这时,我仿佛在与他们交谈,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周记是训练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更是师生心灵交汇的一种重要渠道。每改完一篇周记,我的心情都是快乐的放松的。因为他们开始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的美,为写作收

第 2 页 共 5 页 集素材,同时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很多学生并不是完全没有话可说,而是羞于表达。课间我留意到几个男生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中的精彩故事情节,佩服其中的某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英勇善战等。不同班女生在一起比较谁的语文老师漂亮,严格,更关心学生等。每个人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时,老师要鼓励他们把这些话记录下来,再拓宽思维有条理的叙述,相信其中不乏好文章。

二、亲自体验生活,创设写作的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作为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老师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积极健康的活动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和欲望。教完>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可后收集资料,在课堂中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真是积极主动,个个振振有辞,个个采访都有收获,场面更是热闹。此后,一篇篇流露真情的习作跃然纸上,有了真实的生活就会有真实的内心感受,也就能流露真情的文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表

第 3 页 共 5 页 达真情实感,实践出真知。

三、用心感悟生活,升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不同的学生对生活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在习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从而得到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因为学生具有自己独具个性的眼睛,耳朵,心灵感悟和表达方式。我在授>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曹丕和曹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学生体会到曹植对曹丕悲愤填鹰的感情和谴责劝戒的语气。学生开始觉得很可笑,但两三次演下来,教室里空气凝重,同学们的表情异常严肃,目光严厉。我知道他们体会到了这些情感。又如,我在授>时,学到“周瑜很高兴”时,让学生想他高兴的同时想了些什么.有的说:"诸葛亮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这回恐怕凶多吉少了。"有的说:"诸葛亮这个大笨蛋中计了,这回看他怎么在三天之内造十万多枝箭,这回他必死无疑,我可以去除这个心腹大患了,除去这个眼中钉了。哈!"我再叫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入本子中,就是一段很好的写作素材了。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让每个学生勇于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老师在习作中要理解,尊重,珍

第 4 页 共 5 页 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四、用笔描绘生活,吐出真情。学生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怎样让学生乐于表达呢?教师要引导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情感,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体验以及深沉的内心世界,那么他们的习作离真实和精彩就并不遥远了。

总之,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想,欣赏他们的一切想法,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真实作文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写作欲望和灵感!

2010-10

第 5 页 共 5 页

推荐第7篇: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习作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长期以来,习作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师愁教,学生愁写。

我们的教材编排顺序是学习四篇课文后写一篇习作,虽然规定写的这篇习作大多可以仿照前面课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教师在课文讲解过程中也注重了作者的构思、遣词造句等写作方法的渗透,但学生写起来还是“皱起眉头”,百思不得其法。勉强写出来的习作有记流水账的,有东拼西凑的,有完全抄袭作文书的。总之内容空洞,毫无感情,甚至选取事例根本与主题不符,“驴唇不对马嘴”。我们曾有过疑惑,想去寻求出路,但是收效甚微。

而此次的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为困顿于此,踌躇于此的我们开启了一扇天窗,临朐县的习作教学改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的关键期,在作文教学中无论什么问题的习作,都来源于学生亲身生活的体验与实践,没有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接轨,学生就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他们每所学校都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然后根据制定各个年级的具体习作目标,构建年级序列主题。学生的天性是玩,于是他们就顺应孩子的天性,在游戏和活动中,和孩子“玩”作文。教师把生活搬进课堂,和学生和面粉,包饺子;做游戏,掰手腕„„凡是教师们能想到的游戏、活动,一个不落的搬进课堂。在师生花样繁多的玩乐中,学生爱上了写作。是啊,在自己喜欢的活动过后,谁不想一吐为快?学生在玩后写出了精彩纷呈的作文,教师在玩后把这珍贵的课程资源进行归整,并把>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品德课、体育课的部分活动整合进语文课,构建独具特色的校本作文课程体系。根据生活化习作先玩后写、玩中点拨、赏评提高、自由展示的过程与原则,他们开发了三种主要课型:习作指导课、习作赏评课、习作展示课。

在优秀课例展示环节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魅力。张玉霞老师的“本真习作”教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以绘本为载体,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读>故事,抓住细节边读边思,理解故事中猫的形象,以文学的个性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习作能力。引导学生捕捉并梳理读写结合点,大胆想象,学会具体而有条理的表达,读中学写,写中促读;孙传红老师的“主题习作”教学——《创意时装秀》是以一次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激发兴趣、激发学生自信、畅快、真切的表达,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表达能力;李洪芹老师的“读思议说”四步教学课堂展示——《一件难忘的事》是一节习作指导课。教师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回忆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搜集有关名言警句、古诗词、好词佳句。课上首先指导学生抓住习作要求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想想什么样的事才算难忘,;接着指导写作方法,交流回忆难忘的事情、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选材立意、布局谋篇(你想用什么事表达什么情感?开头、重点部分、结尾分别想怎么写?);然后口述习作,在交流的基础上开始写作;最后赏读、赏评。这样的习作课学生能不喜欢吗?素材来自生活,“我手写我心”,情感在交流中自然迸发,启迪在文笔中流淌而出,这样的教育,学生还会情感缺失吗?

虽说“创新”的火花最璀璨耀眼,但是创新也需有深厚的根基做基础,也需要厚积而薄发。正如与会的一位专家所说,人生是从“模仿”开始的,我决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模仿中探索、实践,继而创新出自己的“教学之法”。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习作

小学语文教学习作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十五载有余,对于作文的教学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以前一提起作文,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老师难教,学生难写。要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那更是难事。

1、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勿庸置疑的真理,我不想做过多的阐述。至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多动脑筋多花心思去想想吧。

2、提倡学生多看书籍。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籍是知识的海洋、知识的源泉。书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海洋里的水。喜欢看书,多看书,积累的知识才会更加丰富。一个内涵丰富的人他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干涩。老师要多引导学生看自然科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方面的书,尤其要多看作文方面的书籍。多看书的好处多多,不一一细说。

3、鼓励学生多说、多写。

现在的教材编排基本上都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二为一的,先说再写。所以上好口语交际课就是上好作文课的关键了。老师要引导学生大胆、积极的发言,并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话说完整,意思表达清楚。至于多写,就是经常写日记、周记,写见闻、感受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善于记

第 1 页 录,爱好写作。当然,话说得轻巧,实际操作还得好好动动心思。

4、给予学生习作的指导。

要想学生写出好的作文,老师的指导可谓举足轻重。 首先,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这就要考验老师有没有足够的耐心与细致了,因为只有耐心细致的个别指导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引导学生搭好文章的框架。框架是一篇文章的支柱,它能够反映出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分明。 再次,指导学生引用学过的好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等,在句子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最后,督促学生修改。有人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当然,修改的方法有很多种,老师要善于指导并教会给学生。

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纯属个人观点,还望真正的高手赐教。

第 2 页

推荐第9篇: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小学习作教学论文:谈作文的起步教学

额穆中心校 冯殿伟

【内容摘要】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策略:激趣铺路引发写作、夯实基础促进写作、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 起步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比如,开学后不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那就是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班中一个同学的外貌,让老师猜猜描述的是哪个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介绍人物外貌要抓住他的特点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为后面的学习写人打下基础。又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的兴趣盎然,“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方法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假设写作梯度。可以为先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比如《动物名片设计》一文的重点就在于指导学生写好“动物名片设计语”这一段落。而《秋天》一文则在于指导学生写好体现秋天特色的事物特点。在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还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如写《烧菜》一文,我先请同学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作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然后再请学生回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写作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的方法,学生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二、夯实基础促进写作

作文起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笔头表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只有夯实写作基本功德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正确地写,有效地写,为今后写作立下坚固的基石。

措施1:从每一个标点符号抓起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标点用错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引号的运用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正确掌握。所以在学了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后,重点又复习了一下引号的运用,同时设计写话练习《我和秋天对话》,既增加了写作素材,同时又一次复习了标点的正确运用。又如《续写童话》的习作练习,我帮助学生把学过的一些知识融会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诵读:“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让学生又从语文课文里找出三种不同的例句加以巩固,并应用于自身习作,用儿歌的方式教学既简化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习作来看,标点用错现象明显减少。此外,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在方格子里写作文时,标点符号占格的写作指导。

措施2:抓遣词造句

作文起步教学要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形式,要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表现手法。如叠词和比喻、拟人的运用。比如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加上叠词使句子变生动吗?秋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树木吐出(

)嫩芽;秋天的小雨()地下;果园里()长大。而当学生说到“秋天来了”一句时,我又这样引导学生:“如果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送走了夏婆婆,美丽的秋姑娘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学生的文字逐渐就丰富起来了。

措施3:抓篇章结构

作文起步教学训练的重点是段落,但并不是排斥教给学生“篇”的知识。而是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知识渐渐渗透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以告知学生文章要分节写,而优秀的文章小节数通常在4到5节。又比如还可以告诉学生开门见上,首尾呼应,点明题意不失为习作的好办法等。像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可以按地点写:“秋姑娘来到小溪边。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秋姑娘来到果园中„„”,也可以按颜色写:“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粉色的„„ ”还可以按按事物的几方面写:“写秋实;写秋花;写秋雨。”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各不相同。

三、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知识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1.课内多读、多背、多练

大量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增加字词的储备量,还有助于把所记忆的好词好段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材中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平时利用课前两分钟滚动背诵以加强记忆。同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中设计了许多说话写话练习,教师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加以运用。

比如《掌声》这篇文章写得很含蓄,文中有多处空白,特别是其中有两处很好的训练写好人物心理活动的训练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的想法写具体,在这过程中加强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意识。这些随文练笔不一定非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能写成一段清楚连贯的话即可,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负担,而写作的能力则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得到培养。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互批互改”模式的研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最大的包袱就是作文批改。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辛勤劳动不大理睬,无动于衷,上次作文的毛病,下次作文照犯。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视“教作”而忽视“教改”。有的教师认为,作文作文就是教学生怎样作文。学生懂得了怎样作文,自然就明白怎样修改。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检查上,又是改正错别字,又是修改病句,甚至学生作文条理不清楚也给理清了。认真批改就行了,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好不好,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大胆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在学习前人的有效经验的同时,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如何批改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作文和修改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师生主客体位置倒置所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忘记了作文的学生。”以致于学生主动探究作文得失过程被剥夺。为了让学生在作文评改环节由“看客”成“主角”、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自我内化、整合、建构、迁移,我们决定在作文批改中一改过去教师独自包揽的传统做法,下放权力,对学生参与作文互评互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目标:

提高作文评改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

四、研究内容:

1、如何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

2、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价。

3、怎样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即课题组成员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并组织大家学习。

2、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实践、反思和再实践,同时进行课件制作、积累和配套工作。

3、案例研究法

4、经验交流总结法

六、实施步骤:

(一)探讨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1年11月)

1、收集、整理、学习文献资料。

2、探究制定学生互评、自改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首先,与学生在“面”上共同商讨作文评改标准,大致分为书写和标点、内容、结构、表达、语言、创意等几方面。切实有效的做法是,学生联系写作知识和自身的写作实践,熟悉、掌握整体批改标准,然后由浅入深,批、练、改结合,批改主要依据每次作文训练重点,分项侧重训练突破。

其次,掌握了批改标准,互批互改具体实施可采取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形式:一对一式、多对一式、四人小组式等。

第三、自我修改。学生在同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改。

第四、老师对习作者的修改和评价者给与评价指导。

(二)实践积累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3月)

1、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互评自改。

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在课题组内进行探讨、研究,商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互评自改的方法。

(三)回顾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回顾一年以来实施课题的经验及困惑,以文字形式呈现。

2、交流经验总结,并汇集成册。

七、预期成果:

1、学生习作互评、修改集

2、教师论文集

3、作文评改展示课

4、课题经验交流(录像)

5、文献集

第11篇:小学习作教学教案

习作教学

——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语文难,教学生作文更难。”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感慨。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不爱写、不会写的心理倾向,为什么学生会觉得作文难写?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缺少习作途径的表现。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习作的途径,我相信:学生再也不会害怕习作了。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生的习作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活实践法、实验操作法、续写法、多媒体演示法、模仿法。

一、生活实践法

所谓“生活实践法”,就是指让学生的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没有充实的生活,学生在习作时,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搜肠刮肚也难以写 出有价值的作文,甚至会导致“假、大、空”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变“随意”表象储备为“有意”表象储备。对小学生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他们观察:①观察亲身参加的各项活动;②观察自己家庭、学校里的事情;③观察社会中自己接触的人和事;④观察大自然的景象等等。在观察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如怎样有顺序地观察,观察时如何通过比较抓住事物的特点。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观察记录,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这就是学生平时的生活实践。 另外,教师还可以特意创设生活实践。当然,运用生活实践法,教师首先应熟悉教材,提前布置学生到生活中进行有目的的实践,以避免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总是难有生活实践经历。如我在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之前, 先要求学生回家认真观察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并和他(或她)一起参加一项劳动或活动,结果,学生在习作时都感到有话可写,不仅每个学生都写得比较长,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还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的辛劳,并写下要努力学习以不辜负父母的想法。

二、多媒体演示法

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资源,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 作素材, 多媒体技术又为师生提供了迅捷的图书馆和秘书式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师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果能结合习作内容,制作出多媒体演示课件,让学生观看后再进行习作,这也不失为习作的一条好途径。

三、模仿法

模仿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多了,才能“破万卷”,书读得多,知识才渊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小学教材中很多名篇是作者细致观察之作,必然烙上作家的观察方式,是学生学习观察的好例子。如我教了《莲叶青青》后,让学生模仿着抓住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语言来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尽管他们写得不如课文的好,但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很多学生都体会到了作者为什么能写得那样生动形象的原因, 他们的习作水平无疑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仿写练笔,可根据自然段去仿:如《海底世界》的总分段落,《桂林山水》的总分总,也可根据作者的思路、结构、写作方法、特点去仿,如《古井》 。

四、续写法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续写前,要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 旨意透彻理解。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该是事件的自然延 伸。 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如果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 情合理。续写的习作虽然不多,但作为小学生的一条习作途径,有它独特的价值,通过续写,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且能较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强的学生,习作能力再怎么差也差不到哪里。

五、实验操作法

实验操作法,是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把整过实验过程 详细的写下来的方法。一般耗时较长,有的习作也可以采取现场实验 操作,然后进行习作的方法。如我在让学生写《种子发芽了》的前一个星期,就让学生每人种几颗种子(什么种子都行) ,然后每天浇水、观察记录,到了习作时学生种的种子都发芽了,毫无疑问,学生习作时都觉得毫不费力。又如在习作“我学会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制作一样东西,然后写下来,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习作也写得条理清晰、感受深刻。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运用以图引文法、联想法、问题解决法、回忆法、小组讨论法等等。我认为: 只要结合实际开创好了习作途径,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指日可待的。

第12篇: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赵翠青

听了王正霞老师的课,我深刻感觉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13篇:小学语文习作培训心得体会

送培到校暨八堡、兴隆、核桃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及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

2016年9月3日至4日,在八堡小学听了廖雪松、徐梅、申立、黄娟老师的课,我深刻感觉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14篇: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整个语史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小学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不但是学生不愿意完成的板块,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疼棘手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7-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是:一提到作文就害怕,作文时无话可说,写不出来的同学不在少数,即使写作文也是敷衍了事,写作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到了毕业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多少,而且语文综合素养也很差。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对作文教学也摸索出一些方法,下面谈一些做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

2.要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过程。

作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使上述活动能顺利地交互进行的关键因素是写作的认知策略。

3.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就陷入了僵局。这时,必须得想方设法融化\"冰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如在一次写\"第一次___\"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没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

4.坚持训练

写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诸如材料的运用,布局谋篇,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等等。因此,写的训练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模仿是一种有效的作文练习形式,对于初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起步作文。这里的模仿练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对原文照抄全搬,而是运用\"范文\"作者的思考、观察以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以得到进步。其次,可以通过加强作文片段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片段训练是降低作文难度的一种方法,对于写作技巧的训练很有帮助。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可以截取自然中的一个小景观,生活中一个小场景,或者人物的语言、表情等等进行观察,然后用简练的话描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后是加强作文篇章训练。这是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篇章训练在片段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涉及的问题较多,综合性较强,因此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而耐心的指导。

5.评改结合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作文讲评课上,教??要特别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词、一句话,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这也符合小学生喜欢表现、热爱被表扬的心里特点。但作文仅评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评改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进步。为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附加分\"的作文评分方法。根据学生作文进步的程度,酌情予以加分。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

第15篇:小学习作教学研讨会总结

走适合乡村教育的路

——平江县小学习作研讨会暨南江镇小省级课题展示会小结

2012年11月29日,平江县小学习作研讨会暨南江镇小省级课题展示会在我校召开。

这是我校开展作文课题研讨,特别是省级课题《挖掘乡土资源,进行习作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立项以来,学校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写作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报刊杂志发表几百篇学生习作,受到县教育局关注。县教研室决定在我校召开作文现场研讨会,全县12个学区研训室主任带队,各学区派出六到七名语文骨干老师参加研讨会。

这次活动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省级课题的一次集中展示。 我们为这次活动提供了一个课题成果展示厅,厅中分了五块展板,分别是“名家寄语”、“活动剪影”、“习作资源”“教师展示”和“学生成果”,通过图片向观众展示我们学校近几年做的活动与成果。同时还将学生发表的习作编成《花开的声音——学生发表习作集》,并将老师发表的论文也编印成一本集子。展厅同时还摆放了老师出版的著作,发表了习作的样刊。整个展厅给来参观的近两百名老师深深地震撼。特别是教育局吴定辉局长在大会上高度评价:“我从展厅中看到了镇小有一群教育追梦人,也看到了平江小学教育的希望!”有许多老师还纷纷向负责展厅的老师索取复印的集子。

如果说展厅是我们课题成长的历程和背景,接下来向老师们展示了两堂挖掘乡土资源的习作课,则告诉了老师们“我们镇小的课堂因为课题的研究而大为改观了”。课题组成员何海峰老师的一堂三年级《动作描写》课,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爱上了观察,学会了用词。课题组成员许交飞老师一堂六年级的活动指导课,引导孩子回顾他们在镇小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让观摩老师看到镇小平常开展的活动非常丰富,学生的习作跟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孩子玩得好了,写文章也就有话可说。

接着课题组长欧阳院辉在研讨会上向与会老师汇报了课题有关动态,特别是对老师和学生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课题组房科剑老师也从做课题对自己的影响向大会做了《习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讲座。县教育局督导室徐献安主任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发言,与会的一些老师纷纷向两位老师索求有关资料。同在研讨会上做了发言的瓮江镇三合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周洲老师更是与课题组老师私下进行了很多交流,也真诚希望南江镇小课题组能够对她们正在进行的作文起步的县级课题做一些指导。

来自县城汉昌学区的研训员丁越南老师更是在自己的QQ空间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观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追梦者——南江学区小学习作研讨会感受 11月29日,在学区研训室主任带领下,城北、汉昌、新城一行7人参加了平江小学习作教学活动研讨会暨省级成果展示活动。活动由县教研室联合南江学区举办,承办单位是南江镇小。与会的有12个学区的研训室主任及教师。 活动第一程序是

三、六年级习作课各一堂;第二程序是南江镇小习作课题成果展示;第三程序是各学区习作经验交流分享。教育局吴局长、徐督学、欧主任、喻主任都对小学习作教学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建议,是一次有效的活动。

此次参观学习我们有几点感受:

感受一: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学科,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把握住了习作教学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展示的两堂课较好地渗透了语文课标中对习作教学的要求。

1.生活是习作的大课堂,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两节课的习作教学内容都来自学生生活。指导《动作描写》中,学生说洗手帕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知道要准确使用动词;学生上台玩“贴鼻子”游戏,台下学生观察过程,然后把过程口述成文,再用八分钟习作,当场进行点评。三年级学生处于作文起步,但乐于动笔,基本上能完成任务。

2.作文是玩出来的,“玩”比“写”更重要。《记一次活动》教学中,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了大量学生的活动图片,如:爬树、拔河、运动会、野炊、挖泥鳅、慰问敬老院老人等等,可见老师习作前会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寻找素材,写作已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再不会为“无米下炊”而苦恼。

3.习作就是表达真情实感,说真实的话。教学中,2名老师都强调要说实话表真情,说出心里话,学生没有负担,不论是三年级还是六年级,学生都敢说,发言踊跃。他们发表的习作老师很少修改,一般都是原汁原味的。

感受二:平江教育领域里有一批甘于寂寞、潜心研究的追梦者、有心人。

房科剑、钟愧傲、欧阳院辉等老师都是南江镇小的一线普通老师,他们乐于教研、勤于笔耕,致力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以及个人专业道路发展,目前,他们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房科剑老师出版了《作文起步不怕不怕》,《作文好好玩——读写结合》低、中、高版在台湾发行,《湖南教育》还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谈起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他们总是有着由衷的幸福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学生对习作的热爱已发展为特长,学校刊物《花开的声音》收集了300多篇学生在省级儿童刊物发表的作文。

学区代表的发言都体现了他们在习作教学领域里的有效探索,每个学区都有一批有责任心、有教育情怀的追梦者。

的确,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课题引领。课题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没有课题引领的教学是盲目的、贫瘠的,教师是忙碌的,缺乏个性的。要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要改革课堂行为,就要有更多的老师成为追梦者、有心人!

第16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内容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这五要素。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字:习作 教学 兴趣 日积月累习作方法

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以下几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为了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努力做到:

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珍视习作成果。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行打印并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观看电影,访问社区,智力竞赛,讲故事,表演小品等。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三、指导学生进行日积月累

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者背诵。除了进行日积月累外,要积累更多的习作语言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广泛的阅读。阅读是积累语言的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我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读书角”,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至少高效地阅读两篇文章,还适时地利用读报写字课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写作思维。

2.熟读或背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对于词语手册中精美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诗文,我要求学生背诵并加以默写。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四、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我国特级教师丁有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解剖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三十法”。即叙事四法(按事情经过先后,按时间先后,按地点变换先后,按以事为主结合时序地序交错);状物三法(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写人八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综合描写,写一事表人,写几事表人,写几个品质表人);开头五法(交代、明意、点题、抒情、抒感);篇章结构六法(先总述后分述,或者相反;先概括后具体,或者相反;先面后点,或者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者相反;夹叙夹议;对比)。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丁老师的“三十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事、状物、写人、开头、结尾和安排篇章结构的。

第17篇: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三年级习作教学浅谈几点做法:

一、降低习作要求,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特别强调:“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这就是为了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无拘无束地放胆去写,放手去写。

针对新课标这一思想,学生进入中年级开始写作,教师不要讲作文与写话的不同,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作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不敢放手去写作。例如:学了《金色的草地》一课后,让学生以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玩的那一段为例,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就像这样写具体,写清楚,使别人一读就明白。这样做是由低年级向中年级写作的自然过渡,消除了学生习作的困惑感,学生习作时才能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也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二、习作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思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怎么开头、结尾,甚至还要列出具体

的提纲,为学生习作设臵了许多条框,学生想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受受到了约束,写出来的习作千人一面,没有个性。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的习作有个性,就要改变用一个模式来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作文的指导宜粗不宜细,一是要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习作;二是拓宽思路,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做,相同的题目,学生写出的习作都会不一样,内容丰富,富有个性。例如习作“一件有趣的事”,习作前师生就生活中有趣的事进行亲切交谈,学生说,老师也说,并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经历。在大家说得兴致高的时候,趁机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写下来。这样习作就不会千篇1律,而各具特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习作任务。

三、充分发挥习作讲评的鼓励与指导。

讲评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已完成的习作是一个小结,对下一次乃至今后的习作是具体的指导。因此,要充分发挥对学生习作讲评的鼓励与指导。

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里专门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对学生的习作要进行展示和交流,可以是成篇交流,也可以是精彩片段交流;可在全班交流,也可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朗读自己

作品会很自豪与兴奋,这种成就感必然会增强他们习作的兴趣与信心。

除了交流还要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可在小组内互改,自己修改,师生共同修改,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修改的必要性,并学会修改。

四、批改习作要尊重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进步。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不同于成年人,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要细心体会习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思想。孩子的语言,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待学生习作。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对于习作中天真可笑的童言稚语,尽量不要按成人的标准去随意改动。对于学生习作的批改,应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

五、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多练。

结合课文阅读进行练笔是一种有效形式,但教材中的安排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多写多练提供更多机会。例如学习了《可贵的沉默》一课,可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习作,既体现了对课文的多角度理解,也比教材中安排的练笔更能表达学生的阅读感受。

除了结合阅读的练笔,写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形式,让学

生把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内容、形式、长短不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总之,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本,使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开个好头,起个好步,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18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观摩习作课有感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小学张红

2012年4月23日—4月26日,我有幸倾听了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小学语文专委会举办的重庆市第7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之习作比赛,本次赛课活动由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来自全市主城区和各区县的15位老师参赛。本次参赛的课型为习作指导和点评,我将从以下五个方

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情景再现

璧山县五里小学的张敏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也让我重温了对童年的记忆。在教学前,她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看着自己的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有什么意义?自然而然将学生带到照片当中,引起他们对往事的追忆。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爬天都峰》中把故事写清楚的方法看照片,想故事,并试着讲故事,最后让学生把刚才所讲的故事用笔写下来,教师相机指导。在讲评课上,张老师始终围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具体,写清楚”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用“问一问”的方式把有问题的习作修改具体、清楚,是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

来自荣昌的杨明月老师,更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颖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首先她让学生伸出双手鼓鼓掌,然后问学生:你最想把你这响亮的掌声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他做的什么事令你如此感动?将学生带进感动的情感世界中。然后引导学生选择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课件展示《金色的鱼钩》片段,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让学生将学到的表达方法充分运用到习作当中! 在习作讲评课上,杨老师紧紧围绕两个教学目标:1.抓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把内容写具体;2.感情真实。在讲评课上,杨老师善于表扬学生,表扬学生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以及篇章,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获得本次赛课一等奖的是来自长寿的雷红老师,她为我们演示了一堂《父母之爱》作文示范课。首先雷老师将本堂课分成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向学生交代了本课时的任务:用语言文字来传达父母之爱,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第二板块她用视频唤起真情,让学生选定本次习作素材。在第三板块中,雷老师引导学生从《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两课中,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写法来表达父母之爱的?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第四板块时,出示习作要求,让学

生选定素材,运用方法进行习作,并提醒学生可以在“父母之爱”为主题下给习作起一个情味十足的题目。在讲评课上,雷老师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互批评语,充分将课堂教给学生,并通过案例点评,引出“让细节说话”的方法让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精彩点评

来自重庆市南岸区进修学院的专家,针对本次赛课,采取了追问式的点评:

1、课标的大方向和概念的描述清不清?

2、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追问:这节课学生必须知道哪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

3、符号化、概念化的写作知识解决了没有?

4、怎样用语言的操练去引导学生思维的提升?

5、最近我在干什么?我干了些什么?我这样做值得吗?

6、人生不经历一件关键事件,你的专业素质何以提升?

三、我的感言

经过三天的观摩,听了15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以及专家的点评,我感慨颇多,终身受益。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在作文教学之前,几位老师都为学生创造了习作环境,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不是为了作文才作文。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几位老师都引导学生选好了素材,都联系了课本中的文章,选择了材料。

然后,在引导学生习作时,几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最后,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几位老师都采用了多表扬,多鼓励。

四、习作教学的误区

(一)透过现象的叩问

变味的“引导”

在教学《我的收藏》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在你的抽屉里,可能珍藏着许多“宝贝”,或许是几颗美丽的雨花石,或许是一个自制的校模型,或许是一张精致的贺卡„„选择你最珍爱的收藏,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吧!

想一想:你最心爱的收藏是什么?你能介绍一下它的颜色、形状、种类以及有关的知识吗?

它有什么来历?

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

师:同学们,这次习作,我们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生:写我的收藏。

师:请同学们读读书中的这几段话,看看这次习作提了哪些要求?

生:选择我最珍爱的收藏写出来。

师:从哪些方面写呢?有谁补充?

生:首先要交代自己收藏的东西。

师:对。(边说边板书“收藏”)你们都收藏了哪些东西?

生:照片(发卡、图书、日记本„„)

(学生边说物件的时候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真多,那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收藏呢?

生:介绍它的颜色、形状、种类等。

生:还有它的来历。

生:最关键的是要写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及自己喜欢的原因。

(在学生叙述的时候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1、点明“我”的收藏是什么?(颜色形状)

2、具体介绍“我”的收藏 (种类来历)

3、交代“我”喜爱的原因。(与众不同之处)

师:对,这次我们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一件收藏物品,从颜色、形状、种类、来历等方面说说。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围绕这些方面说的。

师:相信大家还有很多想说的,请同学们拿起笔,将你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 听了5位教师的示范课,让我深知:这种教学只是在告诉学生习作“写什么”这个大的方向,却缺失具体的引导如何唤醒学生对个性的“自我”以及鲜活的“生活”的回忆。类似的只“指”不“导”的还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审题代替指导;以念范文代替指导;以列提纲代替指导;以提供关键的词语代替指导。

(二)理想课堂的憧憬

“写”的联想:

有写的欲望与激情;有写的内容;有写的方法;有写的过程。

理想的习作课堂应做到:

1、情趣的诱发。

2、经历的唤醒。

3、方法的点拨。

4、个性的抒写。

四、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诱发情趣,让学生喜欢写作。

教师课前应与习作对好话,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颗童心看习作,看看习

作要求与学生的生活有什么距离,想想如何拉近这之间的距离,化解习作的难点。当然,让学生喜欢习作,不仅仅是在习作教学指导时要做到的,更应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对习作喜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

——用童心看学生的习作,激励学生“喜作”。

——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喜作”。

——命儿童喜欢的题目,吸引学生“喜作”。

——用多种形式展示,强化学生“喜作”。

注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评改,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要及时,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

(二)唤醒回忆,让学生有“作”。

理想的习作课堂坚持从内容入手,应有学生生活经历的唤醒,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在习作时调动学生的积累,让学生的各种积累“呈于眼前,浮于笔端”。我们可以创一个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提一个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举一个例子,让学生联想翩翩;加一个词语,让学生思维多变。教师要不仅仅满足于习作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积累,还应引导养成习惯,坚持不断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走进生活,扩大学生观察生活的视野。

2、制造生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3、盘点生活,指导学生叙述生活的方法。

4、言传身教,引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无痕指导,让学生会“作”。

1、全方位解读习作的“导”。①说真话,表真情。②多角度,细思考。③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2、指导训练有层次,有梯度,选材贴近生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来写,让学生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比如写亲情,这是学生易于体会到的素材,学生有很多话可说。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去习作,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那么难于下笔,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强化修改,让学生善“作”。

1.变教师评改作文为学生评改作文。

2.训练学生评改作文须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是教给评改文章的方法。

二是将个人评改与小组互相评改、教师评改相结合。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精选例文,品中学“写”。

(2)、用多种形式展示,强化学生“喜作”。

(3)、即时点评,评中巧“拨”。

作文评改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宜喧宾夺主,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几节课恰好体现了这个特点,让学生自主地评改,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自主评改的前提下,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在小组内取长补短,通过交流做到了资源共享,提升自己的最佳效果。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要毫不吝啬地行走于学生之间,及时指导,对于学生的作文只要符合要求的,老师总是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会说出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又委婉地指出不足及改正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成功与快乐。特别是在小组内选取优秀作文交流时,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与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

老师们,本次交流活动已近尾声。在相互的交流之中,您也许会想到自己的课堂。让我们带着几分疑惑,带着几分思考,带着美好的企盼,走向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方教育沃土,去实践新的课程理念,去不懈地追求教育的理想吧。今天,我们是在山脚下分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山顶上相遇。让我们用执著与激情努力登攀,去领略习作教学的无限风光。

第19篇: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案例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案例

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目标

1 .大胆说出自已成长中的烦恼,激励学生敢说心里话,吐露真情实感。 2 .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内容具体,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学会自主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态度和习惯。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唤醒回忆

1 .谈话唤醒学生的回忆,激发习作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常说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在我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你们曾经也遇到过烦恼吗?

师:是呀 ! 我们沐浴着父母、师长们的温暖,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间的快乐纯真,体验到了努力的艰辛、失败的痛苦、成功的甘甜,丝丝缕缕,点点滴滴。酸甜苦辣 „„ 我们的童年生活因此而丰富多彩。但我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今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进行一次 “ 烦恼大拍卖 ” 。大家打开心窗一吐为快,也许你心头的阴云就会烟消云散,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笑容如鲜花一般绽放。

2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师: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一读习作要求与提示,边读边仔细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 学生自由阅读习作要求与提示 ) (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将学生引入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为后面的交流与习作实践注入情感因素,做好铺垫。 )

二、交流烦恼,真情碰撞 1 .启发回忆,拓宽思路。

师:大人们总说: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谁又知道我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那么你在成长中有没有烦恼呢?有哪些烦恼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回忆一下在学习上、家庭中、同学间有过哪些烦恼的事呢?又是因为什么而感到烦恼的?

( 学生回忆思考 ) 2 .搭建舞台,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都先说一说自己的烦恼,再用具体的事情说出烦恼的原因,同学间进行一次心语沟通。充分交流后,每个小组再推举一位同学在班上汇报,看谁汇报得具体清楚,有条理。

( 学生分小组交流活动。教师点拨指导,要求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力争全员参与 ) 3 .创设情境,全班汇报。

模拟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场景,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请各小组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的烦恼,在交流中其他同学可以询问。教师重点从语言表达和内容两方面指导点拨,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师:今天《实话实说》的话题是 “ 成长的烦恼 ” ,请各位 “ 嘉宾 ” 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心声。现场采访现在开始 ! 师:我们先说一说自己都有哪些烦恼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归纳分类,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烦恼的内容及原因。

生:妈妈对我要求太严格,每天做完功课,她还要给我布置作业,我好累。 生:老家原先空气很清新,可现在建起了石灰窑,环境恶化,天都变成灰色的了。 生:我养了只小狗,可妈妈说太吵、太脏,背着我把小狗送人了。

师:说得真好 ! 对呀,我们在成长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这样才会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 作文要创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从而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浮现在学生眼前,让万般感慨涌于心头。这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习作的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有意识地积累素材的习惯,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难题。 )

三、放胆习作,真情体验 1 .佳作引路,示范指导。

教师提供优秀习作为范例,组织学生阅读并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习作的方法。

2 .捕捉材料,交流构想。

师:你打算选择什么内容来写,准备怎么写呢?先想一想再把自己想写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相互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准备写什么? 生:我准备写的烦恼是我的眼睛近视。 生: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个子矮。

师:你们真会从生活中选材。你们烦恼的原因是什么?谁来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具体说一说?

生:有一次,我帮老师擦黑板,我擦了下面的一半,可擦不到上面那一半,不管我如何在黑板前蹦来跳去的,可就是擦不到上面的,这时我想: “ 要是我能长高一点儿该多好啊 !” 可是想了也是白想,我不可能马上长高,只好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唉,个子矮的滋味还真不好受。

师:多会说的孩子,你说得真棒 ! 如果你把刚才说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了。 ( 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几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心里话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相互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 3 .动笔成文,相机辅导。

师:刚才大家都能说出心里话,不仅说出了烦恼事,还说出了原因。同学们,想不想将今天的真心话、心中情写下来?为了记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的一笔,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赶快动笔把你所想的、所说的烦恼写下来吧 ! 老师相信大家不但说得好,写得一定同样精彩 ! ( 学生自选习作素材,自定习作内容,动笔尝试习作。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特别是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 ( 引导学生交流素材,既拓宽了习作的思路,又让学生体会到选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命题。自主表达,不作过细的指导,这样避免了思维的束缚,真正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 )

四、修改定稿,分享烦恼 1 .读给自己听,自己修改。

师: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2 .读给同学听,合作互改。

师: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 ( 请一名同学读习作 )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说一说。 ( 引导学生评价,修改。 )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谁写得清楚具体,哪些地方写得好,也可以互相交换改一改。

3 .读给家人听,分享快乐。

师:回家后,请读给家人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并请他们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认真改一改。

( 评改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自改之后。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盈新的活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教学反思: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吉林老师曾说: “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 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巧妙创设情境,通过 “ 回忆生活 ”“ 现场采访 ”“ 交流汇报 ” 等环节,切实把习作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做到 “ 我口说我心 ”“ 我手抒我情 ” ,让习作成为需要,成为快乐的事情,使我们在学生作品中看到童真、童趣,看到真实的儿童世界。

2 .选取生活素材,汲取生活之源。

叶圣陶先生指出: “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 ” 这次习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生活。在教学中,以来源于学生生活的事例拓宽学生思路,努力让学生思考、关注身边的事,多角度地回忆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引导学生从纷繁的生活素材中选取习作所需要的最佳材料,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冲动和愿望。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从走进生活到书写生活,学生在完成生活作文的同时,灵魂深处也接受了一次生活的有益洗礼。

3 .注重评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使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知道改什么,怎么改,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第20篇: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56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摄像机,把学生带到莲花山旅游区,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小红军长大以后》,可先播放革命战争影片片断,回顾课文内容。再利用录像拍摄不同工作镜头、工厂、农村、战场、矿井、树林、轮船等等。到底小红军现处何方,在干啥,工作生活如何呢?学生有了影视素材,便会浮想联翩。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doc》
小学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