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2021-08-2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大环境中,在主体多元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小学英语课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但英语课的普遍现状是孩子的爱好不浓厚、收获知识较少,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同时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进程中更加快乐轻松,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做游戏、唱歌、小组活动、全身动作反应学习法、脱口秀等活动来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还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如使用实物、图片、卡片、简笔划等,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学生们修建一个愉悦高效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根据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和记忆力好的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情势多样,操练充分,从而使学生的辞汇量得以增多,语法知识得以巩固,平常会话能力得以进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理解带来的快乐,到达寓教于乐的目的。情势丰富、轻松活泼的小学英语课堂才是受学生们欢迎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力的课堂。在英语课堂上要应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充分投入其中,让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动手、勇于开口,让他们在英语课堂的活动进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其中培养他们的思惟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当看到有不爱发言的学生,忽然举手要发言时,更要给他们机会,叫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说的是对是错,不论是好是坏,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等待着他们说完。并且鼓励他们要大胆英勇的去说。迈出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推荐第2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下是我几年来的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做到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2 - 4 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姓名举例法:如在上课时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或看其它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为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四.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推荐第3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唐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小时候,很喜欢这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今,我如愿以偿的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现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过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心得:

一、勇创双语教学特色,营造英语氛围。

1.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应该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过课堂表演来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4.反馈信息、即时巩固。英语的听、说训练一定要做到反馈及时。在教学中,学生对刚学的内容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时巩固,不仅会很快遗忘,而且会使学生在听、说中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尊重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功、合作发展。

3.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正确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结合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运用来深化学习。

3.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各自的不同状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实行激励评价,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1.注重教师的客观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2.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分析,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听、说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有所不同。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推荐第4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王娅婷

高效课堂“信息化、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有效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让教师集体备课常态化,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能不能在备课之前开一个备课会,由同级教研组的老师商量探讨这一单元的某一课该怎样备课,怎样上可更合理。交流好的教学想法。然后再单独备课。这样个人备课的教案中就有了集体智慧的光芒、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在高效课堂中不仅要提倡学生合作,更要提倡教师的合作。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编写预习单、活动单和导学案。使用具有集体智慧加个人思想特色的集体备课教案上课。有了引人入胜,步步为营,科学有效地预习单和有针对性、以有效训练为主线的活动单,再加上合作探究,集体备课的教案再加上电子白板先进的教学设备。我们的高校课堂指日可待。

二、科学有效预习,实现精彩展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为展示做好准备。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所展示。否则,学生想展示,也展示不出来,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重视预习指导,科学有效的预习造就英语高效课堂的精彩展示。首先

要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其次制定合理的预习任务,在课前布置好,再者课堂上同学互相检查,小组长记录,老师评议。课前一定要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在字词句上,在基础知识上,要吃透;然后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和迁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果”可以展示。事实上不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都应该充分的预习。 只有预习效果好,才能展示的精彩。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我觉得在教学中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1.学生预习意识的培养有待加强。预习能力不高。2.预习方法的指导欠缺。解决方案:每周抽出课堂上十分钟时间,指导学生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每天的家庭作业以预习作业为主。精心设计预习导学单,制定了一周的英语家庭作业表供学生参考(如附件一),我还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和复习。预习单的设计要合理,既要有预习指导又有预习任务。语言要精心设计。预习单要因人而异,要有层次和坡度。目前,我正尝试把家庭作业改成预习作业+拓展作业+家长作业。如:家长听写单词二十个,听读、背当天所学课文。督促学生按照预习单完成预习。充分调动家长督促学生科学有效的预习、切实保障学生课前有备而来。我想我们的教学才会实现高效。

三、科学有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主要运用课堂语言和导学案来指导学生学习。导学要有效:让激励和鼓励,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闪烁智慧的光芒。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灵感受”。用心去体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教学语言带上情感激励色彩。让学生做学习和评价的主人。抛开应试教育和分数这种无形的枷锁,还我们教学以鲜活灵动、妙趣横

生。作为一个教师,你可以不教给学生知识。但你绝不可以做强迫学生学习的奴隶主。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靠你的幽默和智慧来调动的。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孩子们内心深处去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是一个个天使。是需要你真情呵护的一群小精灵。真正达成这种共识以后,你的教学就会大不一样了。在三年级英语课上,我先让他们自由提问,想问那句就问那个问题,很灵活,还让学生自己点名回答,点兵点将。他们表现太棒了,出乎我的预料。想说点啥就说点啥,他们很有创意,展示不是很有特色吗?我就说,非常有创意,鼓掌!掌声送给创意女孩!他的小脸是那么激动和兴奋。我想真是把他内心那根上进的弦给启动开来了,他今天天在英语课堂上就获得了动力,获得了幸福感!不是吗?快乐。我领读时,发现有一个女孩总是和我一起小声领读。于是,我立即把领读的机会让给他,不,应该是还给她,她领读得相当好,有个单词不会读是就问我,怎么读,我给她提示一下,她立刻学会,继续领读下去。我伸出大拇指鼓励她,读的比老师还好。接着我又问:谁还能像他一样读得比老师还要好?又有几个举手的,我也叫他们领读。我又乘热打铁,叫一大组同学来领读。把掌声送给他们,男女生齐声轮流,男一句女一句,比比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尤其是针对读的的不认真的,强调因为某人的不认真,影响整个男生组得不到掌声。男女生换过来再读,比比谁的声音好,针对拖长音的,比比哪组读的轻巧,自然,哪组语音面貌和语调好。后来我还叫他们上台展示朗读,他们很积极。每个人都有发展,每个人都高兴,每个人都愉悦,每个人的情绪体验都是积极向上。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关注身心健康。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英语课

堂上要多读,多说,多种形式运用重点句型和重点单词。边读边讨论一些知识点。让学生说,学生提出问题,知识点,学生讲。老师就做一件事。提醒,鼓励,夸一夸。

四、巧用电子白板,打造英语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被形象地描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是高校课堂的灵魂、遵旨、终极目标。利用电子白板的倒计时、骰子、擦除、图层、透明等功能,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电子白板能有效促进课堂信息量与课堂生成量的提高。

以下是我在五年级英语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几大环节:

(一)课前热身是英语高效课堂的引子。每节英语课从歌声中开始,在课前确定每节课热身环节的展示人员;学生在一连串的掌声中结束以下活动:

1、学困生的朗读课文展示。

2、中等生的背诵课文展示。

3、话题与故事。

4、即兴演讲:介绍自己和家人。

5、我问你来答。他们精彩的表现让其他学生们跃跃欲试。

(二)检查预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前奏。英语课堂教学要在“读”上做文章。充分的朗读是展示的根基。课堂教学中设计以读为主的检查活动:

1、自读课文之后,发现疑难勾画。

2、小组内请教与互助。

3、一对一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汇报检查结果。

4、设计读的多种形式:个人领读、二人领读、小组领读、男女轮流比赛读等。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减少差距,让学生在读的环节中找到自信。为后面的展示环节做铺垫。

5、师生合作解决疑难点。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先自学后互助,先读后讲,多读少讲。精讲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讲。谁来当助教?教师助理和助教是不同的任务与工作层次。教师助理是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担

任。目的是增加和老师见面的次数,好单独辅导与交流沟通。助教是由学有余力的学生来担任,课堂上他们帮老师教授课堂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提前给他们提供讲义资料做好准备。

6、朗读与背诵展示

7、检测与练习:听写单词,句型练习。

8、拓展练习。用英语汇报你本课的收获。

(三)活动准备与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主场。教师要精心设计运用语言的具体情境,把学生置身于一个运用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语言来做事的的情境中去。用科学有效的语言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适时地激励他们当好评委。当好听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评价时,使用巧妙的课堂激励语。看谁检查的最认真。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最高。提倡打好速度分和效率分。(附件二)是我搜集的课堂激励语言,提供给大家共同分享。

总之,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师生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自做好分内事。教师不要抢戏,课堂的戏学生是主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

附件一

五年级英语预习导学单

本周预习Unit()()and

()

单元

课题 新课

课题

自学新单词 听录音·熟读背·诵课文

新词

5+

1家长听写单词·批阅·检查课文听读·背诵

新短语

1+1 新句型

1+1

课文翻译写在书上相应的句子下面,字迹工整,干净美观。

课文抄写在家庭作业本上。字迹工整,干净美观。

Listening() Reading()

自我 Writing() 评价Translate the

text()Resite the text()

参考) ·星期一抄写L( )在重点短语和新

词下面划线并认真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 )听写单词10

个并签字

背诵L( )听读L( )

新词5+1

·星期二仿写L( )在重点短语和新词下面划线并认真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 )听写单词10个并签字背诵L( )听读L( )新词5+1 ·星期三抄写L( )在重点短语和新词下面划线并认真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 )听写单词10个并签字背诵L( )听读L( )新词5+1 ·星期四仿写L( )在重点短语和新词下面划线并认真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 )听写单词10个并签字背诵L( )听读L( )新词5+1 ·星期五预习L( )整篇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听写单词10个并签背诵L( )听读L( )新词5+1·星期六预习L( )整篇翻译加分项:家长听背L( )听写单词10个并签背诵L( )听读L( )新词5+1·星期日1)摘抄并熟读英文名言警句5句(1+1)2)摘抄并熟读英文小故事笑话(1+1)3)抄写一篇英语日记或英语小作文。4)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人的小短文(内容参考:年龄,身高,比谁高或矮/比谁年轻或老,头发形状及颜色,眼睛,是否戴眼镜,职业,怎样去上班)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选其中一项完成。

自我评价

附件二 日常的教学中,课堂上教师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能够调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我搜集了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激励语,供大家参考使用。 1.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当老师了! 2.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3.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4.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5.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看来你是认真思考了。 6.你真爱动脑筋,这么难的题你都能解决! 7.你好厉害!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8.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

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9.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10.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使老师不会错一辈子。

11.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12.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13.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

14.对学习较吃力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行!\"

15.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16.希望下节课,你是第一个回答问题的人!

17.虽然这句话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

18.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能大声读一遍吗、

19.这个问题提出得真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

20.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你们还很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1.你们说他(她)是不是天天在进步,老师相信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22.同学样真精神。能不能站起来让老师看看?啊!站起来以后更精神,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杨!相信你们自主学习、发言的能力会更让老师佩服。

23.咱们班的小歌手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怎么这么小呢?同学们还想多听听你那清脆的声音呢!再大声回答一遍问题好吗?

24.虽然课文中有许多你不认识的字,但你一直努力把课文读完,你是个有毅力的孩子。有了这种毅力,

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你呢?

25.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26.坚持就是胜利!细心是成功的基石!工整的书写是良好态度的开端!真棒!

推荐第5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当前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是激发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上注意语言实践能力的运用

小学英语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就如每个单元的Let’s talk部分的内容,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来体现交际教学思想,强调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去描述事物、解决问题,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它要求语言学习从单一的句型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参与和交流,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例如:教Book5 Unit3 My favourie food.我设计了一个场景,在讲台上放着几种食物: tomatoes,cakes, bread and hot dogs.我叫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个对话: Sa:I am hungry now.Sb: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Sa:I have bread,a cake and a hot dog.Sb:Here you are.Sa:Thank you.

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材教学目的第一句话。兴趣是学习之母,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感色

第 1 页 共 3 页 彩的心理倾向。而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强大动力。

小学英语课程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全部动作反应法”。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三年级的教材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学生经常会遇到的事物,如上学、生日聚会、交朋友等,且语言的呈现方式也是学生所喜欢的歌曲、歌谣、故事、卡通人物的表演等,重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功效性,使学生们学了能用,让他们感到英语的实用价值,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努力学习,让他们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使他们知道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情趣,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课堂上注重自学的能力培养

学习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的设计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Let’s check、Write and say等活动,就要求我们老师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我每教新课前都会给他们预习的任务,在上课时检查预习的情况。让他们在不懂的句子或者单词旁做记号,在教完本课内容后利用提问的方法问那些在预习中带有问题的同学,检查他们是不是已经弄懂了那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建立的评价,还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一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四、在课堂上融合学科内容

第 2 页 共 3 页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观念,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英语又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数字这一课时,我完全采用了教数学的方法,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2=3便可以表述为one and two is three,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想操行、音乐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促使语言本身的巩固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英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自主能力,那么学生只要有兴趣学习英语,我们的教学就不会面临太多的困难,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第 3 页 共 3 页

推荐第6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三性课堂”心得体会

三年级英语 惠芬

【内容摘要】 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语言的运用;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及融合多学科的内容,促进英语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利的发展。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兴趣 能力培养 多学科融合

当前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是激发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上注意语言实践能力的运用

小学英语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就如每个单元的Let’s talk部分的内容,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来体现交际教学思想,强调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去描述事物、解决问题,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它要求语言学习从单一的句型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参与和交流,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例如:教Book5 Unit3 My favourie food.我设计了一个场景,在讲台上放着几种食物: tomatoes,cakes, bread and hot dogs.我叫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个对话: Sa:I am hungry now.

Sb: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Sa:I have bread,a cake and a hot dog.Sb:Here you are.Sa:Thank you.

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材教学目的 潜能。我每教新课前都会给他们预习的任务,在上课时检查预习的情况。让他们在不懂的句子或者单词旁做记号,在教完本课内容后利用提问的方法问那些在预习中带有问题的同学,检查他们是不是已经弄懂了那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建立的评价,还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一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四、在课堂上融合学科内容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观念,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英语又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数字这一课时,我完全采用了教数学的方法,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2=3便可以表述为one and two is three,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想操行、音乐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促使语言本身的巩固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英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自主能力,那么学生只要有兴趣学习英语,我们的教学就不会面临太多的困难,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

4 页 共 4 页

推荐第7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内容摘要】 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语言的运用;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及融合多学科的内容,促进英语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利的发展。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兴趣 能力培养 多学科融合

当前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是激发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上注意语言实践能力的运用

小学英语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就如每个单元的Let’s talk部分的内容,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来体现交际教学思想,强调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去描述事物、解决问题,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它要求语言学习从单一的句型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参与和交流,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例如:教Book5 Unit3 My favourie food.我设计了一个场景,在讲台上放着几种食物: tomatoes,cakes, bread and hot dogs.我叫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做一个对话: Sa:I am hungry now.Sb: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Sa:I have bread,a cake and a hot dog.Sb:Here you are.Sa:Thank you.

第 1 页 共 3 页

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材教学目的第一句话。兴趣是学习之母,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而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强大动力。

小学英语课程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全部动作反应法”。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三年级的教材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学生经常会遇到的事物,如上学、生日聚会、交朋友等,且语言的呈现方式也是学生所喜欢的歌曲、歌谣、故事、卡通人物的表演等,重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功效性,使学生们学了能用,让他们感到英语的实用价值,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努力学习,让他们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使他们知道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情趣,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课堂上注重自学的能力培养

学习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的设计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Let’s check、Write and say等活动,就要求我们老师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我每教新课前都会给他们预习的任务,在上课时检查预习的情况。让他们在不懂的句子或者单词旁做记号,在教完本课内容后利用提问的方法问那些在预习中带有问题的同学,检查他们是不是已经弄懂了那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建立的评价,还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第 2 页 共 3 页 等方面的评价,这一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四、在课堂上融合学科内容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观念,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英语又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数字这一课时,我完全采用了教数学的方法,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2=3便可以表述为one and two is three,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想操行、音乐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促使语言本身的巩固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英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自主能力,那么学生只要有兴趣学习英语,我们的教学就不会面临太多的困难,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我们的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第一期

[2] 《小学英语(PEP)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小学英语教学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 吴棠《英语教师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 刘振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第 3 页 共 3 页

推荐第8篇: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焦家庄中学 王世斌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

七、八年级所学的语言技能,能否在九年级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关键。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

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总结,分析问题,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订正。

所谓“活”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教学一开始就寓于情景,设置任务,如unit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学是让同学们理解哪些事情是能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我先把任务所需的语言写在黑板上,从而引出新单词,然后设置任务,很自然地,同学们就理解了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and what they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学生在情景中实践,用已知的学习未知的所学内容。

英语和其它功课一样,需要多练多做。这几个月,我给同学们补充了许多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的知识视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教师要注意控制的情绪,不歧视,不动辄呵斥,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要与实践相结。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在课改中学习,实践,反思。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合适的、动静相结合的情境课件,更

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走进课堂,轻松学到知识。

当然,教无定法,在教学课堂中去实践吧,从课堂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问题设计应该多样化,并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映和隐性发展,而且以上所提到的,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全部得到体现,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设计,另外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课堂实践的奥妙和乐趣,它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是师生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在提问中做到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问题中获取知识、茁壮成长。

推荐第9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10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学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非常幸运地能够得到这个学习的机会,本次高效课堂共听了三节课,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幽默、有的轻松还有的严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也学到了自己从前从未敢尝试或涉及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虽然各位授课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最大的感触是几位老师能够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尝试。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课前准备、课中授课等一些问题处理上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课前准备中,一定要弄清楚这节课是什么课型,要怎么去设计以及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对教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眼光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可以适当把眼光放开,看看其他版本是怎么样设计类似的课题的;其次要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学习程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师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或者是学生的学风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再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要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前提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把课教明白,并且让孩子们听懂。

二、课中上课要清晰

听过这三位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他们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个环节步骤衔接的非常自然,看不出一点儿雕琢的痕迹。他们是如果做到这一点的呢?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注意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导入简单明了,紧扣主题并且真实有效。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进行了师生之间的free talk,不过是一对多、多对一或者是一对一之间的区别罢了。在free talk中,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问题既和要讲的主题有关,又那么轻松,一下就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2.新知呈现清楚明白,贴近学生思维和现实生活。因为在之前的热身环节中,已经给孩子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就等着他们往里边跳了,所以整节课下来老师教的很高兴,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3.操练环节真实有趣,形式多样。每个老师在操练环节中,都注重了活动的情境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操练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角色表演、歌曲、chant、游戏、多媒体等等。比如谭晓庆老师让孩子们和她一起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喜欢表现的欲望,又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总之,在这个环节中,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有他的目的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我再说一下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位老师的教态表现: 1.笑容亲切自然, 2.肢体语言丰富, 3.教学语言流畅、幽默。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为了使自己更加优秀,教学成绩更加出色,我会努力学习。

北滩小学

王夏莲

二零一四年十月

推荐第10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在上星期的周四周五两天,我有幸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以“创设有效情境,优化语言输出”为主题的长三角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温州实验小学举行,来自江浙沪的六位老师精彩丰呈的精品课给与会老师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智慧的文本处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出色的表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而四位专家围绕着本次活动主题的观点报告更如一盏盏指明灯,使我们加深了对语境、语料、语用、语量的理解,为我们今后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堂课的生命力在于,在让我们享受到课堂之中的精彩、领悟到课堂背后的精髓的同时,也能让我们引发一些思考。名师们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技艺令我折服,但她们的课堂同时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在不破坏语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及时纠错?到底是应更多关注学生表达的流畅性还是表达的准确性?在她们的课堂中,我发现有个别老师喜欢打断学生的表述进行纠错,导致学生有些紧张,破坏了表达的流畅性,而又有个别老师在学生的表达中出现语法问题的时候没有当作教学契机进行教学。我想,“认真倾听,舍得等待,不急于插话,等学生说完再纠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短短的两天,有限的6节课,却令我思绪万千。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名师们和温州实验小学学生的优秀表现仍在我脑中不停浮现,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井底之蛙”不知道天外之天竟然如此宽广!好好学习,时不可待!非常喜欢温州教研员沈雨老师摘自帕尔默的《教学勇气》的一段话:优秀的教师总是将自己、教学科目、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把自己、科目、学生结合在一起编织教学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编织延伸。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祈愿每位喜欢英语学科的老师能以百倍的勇气敞开心扉、走近学生、拥抱学生,编织最美好的教学生活!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在上星期的周四周五两天,我有幸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以“创设有效情境,优化语言输出”为主题的长三角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温州实验小学举行,来自江浙沪的六位老师精彩丰呈的精品课给与会老师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智慧的文本处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温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出色的表现更是让我惊叹不已!而四位专家围绕着本次活动主题的观点报告更如一盏盏指明灯,使我们加深了对语境、语料、语用、语量的理解,为我们今后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堂课的生命力在于,在让我们享受到课堂之中的精彩、领悟到课堂背后的精髓的同时,也能让我们引发一些思考。名师们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技艺令我折服,但她们的课堂同时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在不破坏语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及时纠错?到底是应更多关注学生表达的流畅性还是表达的准确性?在她们的课堂中,我发现有个别老师喜欢打断学生的表述进行纠错,导致学生有些紧张,破坏了表达的流畅性,而又有个别老师在学生的表达中出现语法问题的时候没有当作教学契机进行教学。我想,“认真倾听,舍得等待,不急于插话,等学生说完再纠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短短的两天,有限的6节课,却令我思绪万千。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名师们和温州实验小学学生的优秀表现仍在我脑中不停浮现,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井底之蛙”不知道天外之天竟然如此宽广!好好学习,时不可待!非常喜欢温州教研员沈雨老师摘自帕尔默的《教学勇气》的一段话:优秀的教师总是将自己、教学科目、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把自己、科目、学生结合在一起编织教学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编织延伸。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祈愿每位喜欢英语学科的老师能以百倍的勇气敞开心扉、走近学生、拥抱学生,编织最美好的教学生活!

第11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有幸与大家共同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我今天主要讲两个内容:一是老教师的常规课;三是新上岗的教师怎样上好音乐课。

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一位老师曾说过:“小时候一年的音乐学习胜过长大以后至少五年的训练”。虽然有些小时候学过的知识长大以后记不清了(尤其是一些概念),但是音乐的习惯,如音乐进行中速度的平稳性、节奏的准确性、乐感、演唱的能力、独立视谱和分析音乐的能力,却会在孩子将来的音乐学习中不断运用、积累并得到巩固,并最终使其音乐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

良好的音乐教育能挖掘儿童潜在的音乐才能,同时也能激发儿童在其他领域的才能,使得其他的事物更易于被领会。(参加我校音乐兴趣小组常年训练的同学,在学校的其他各项大的活动中也都是主力队员,比如运动会赛场上、全县团体操比赛中、全县的诵读展示中、全校的歌咏比赛上他们都是最耀眼的明星。)音乐对于儿童的感染力远远胜过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重视儿童音乐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音乐教育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首先讲的是怎样上好一节规范的,常规音乐课。

一、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音乐老师,是音乐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柯达伊曾讲过: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他会持续他的失败30年(从他开始工作到退休为止),将会扼杀30批儿童对音乐的热爱。

在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机会,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部充满自信。有的老师一节课都不下讲台,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就没有亲和性。我们要多走到学生中间,甚至可以蹲下来和学生交流,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很喜欢他们。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

课下我们和学生要作为朋友相互交往,接近每一位学生,做到真正关心每—位学生。和他们做做游戏,聊聊天,讲个小笑话等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二、建立有音乐特色的课堂常规。

1、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让学生真正感受什么是音乐课。例如:让同学聆听音乐进教室,用上、下音阶表示起立和坐下,设计一条师生问好音乐问候语言,拍节奏让学生坐好,规定一个和弦表示“安静”等等,来达到用音乐说话的常规训练。用音乐的语言来和学生交流,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另一方面流淌的琴声使课堂气氛更加愉悦,在愉快的琴声中,学生自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常规。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一步步使学生走入正轨。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课中,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如发言前先举手,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讲。养成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音乐,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音乐老师应长期不懈地抓,悉心指导,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

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两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导入新课时,首先要选择导入的形式,要适合音乐 内容,且要选择最适合本节课的导入方式,不管是“迷语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 入”、“名曲轶闻导入”,还是用音乐作背景导入,形式永远要贴切音乐内容。例如罗杰琳老师《秋》一课的导入,通过简单的活动带领孩子们捡树叶,上山坡,很自然的就把孩子们领到了秋天的意境之中。学生感到新鲜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各个教学环节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3、结尾要精彩。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也可以在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

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节音乐课的到来。

四、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对于

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较差,但动感极强,于是可以采用“律动教学法”,就是将每节课所学的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让孩子们边唱边跳,这样把他们爱动爱闹的特性大胆展现,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于

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可以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含义和歌曲情绪的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等内容。

3、对于

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自制力也相对提高,采用“视唱教学法”效果不错,让他们在范唱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旋律进行,并能进行简单的识谱训练,同时对他们的演唱也进行了更层高次的要求,更多的让他们在自学的形式下,来完成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

五、音乐课堂中运用科学正确的评价

我们经常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音乐,如何自主的学习音乐;我想我们应该经常思考一下如何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好的评价手段来促进音乐教学的进行。

1、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2、暗示纠错,

对于一些不守纪律,爱捣蛋的学生,也及时地用老师的目光注视他,或轻轻摇摇头暗示他纠错,这种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他明白他做的不对,促进他改正。

3评价语言内容具体,提高孩子学习情绪 听有的教师的比赛课满堂都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而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比我要棒!”„„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4、多多采用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

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这些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所一个“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

5、婉转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需要用语言来提醒的学生,不要直接用“××同学,你在做什么?”“××同学,你又不认真了!”等粗暴的语言来批评,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等。

6、多用 激励性评价

“人性最深层地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

表扬与鼓励应是评价的主要手段。

比如老师提问学生:《娃哈哈》的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生1:活泼欢快的。 生2:优美抒情的。

师:活泼欢快是对的,不应该是优美抒情的。 这样的评价,司空见惯,可是也许他会给第一个学生带来一点点伤害,也许他从此不愿意再举手回答问题了。如果教学者注意一下语言艺术,换一种方法:

师:两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真不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看哪一种方法会更适合这首歌。

这样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好的,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感受,来体会哪一种方法比较优秀。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地学习,这种评价只会带领学生用优秀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激励性的评价还表现为抓住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鼓励。如:“不错,你的声音明亮了许多!”“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想法真出色!”等等,这些评价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挫折评价

挫折评价是指给予学生制造障碍,给他以挫折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的

评价。在鼓励、赞赏的评价中有些学生会产生骄傲自满的现象。在这时有必要给孩子一个挫折,让他重新认识自己.不过,在设置挫折评价时,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将“你说得不对”“你真笨”之类的话作为挫折评价来评价学生,容易伤害学生,反而会起到负面效应,挫折评价的度掌控要好。

8、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评价中可采用自我评定、师生评定、生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促进了他们想要进步的念头,在某种意义上说,会使他们更积极地自觉地对待音乐,参与音乐。

让学生学会客观的评价别人,从别人的长处中得到学习,将自己的优点展示 给别人。孩子们相互之间的评价往往会激发出孩子们无穷的学习动力,当自已的优点被同龄人所认可时,他心中的那份满足也许远远超出教师对他的一句赞扬。

课堂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促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各位老师只要勇于探索,各种教学评价方法也会在我们中间层出不穷。

六、让多媒体和网络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社会在变化在进步,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同样需要进步和更新,而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中广泛的运用,给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活力,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他感兴趣的学习中,并能在很短的时间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教师的合理运用下,有了多媒体的课堂应该是会受到学生们所喜爱的课堂的。罗杰琳老师讲的欣赏《谷粒飞舞》中,打谷场这一生活场景离学生太遥远了,这就需要多媒体的帮助,播放几个画面,老师简单的讲解就把学生带人了打谷场热闹的场景中去了。这并不需要耗费老师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上网查阅几张图片,十分钟就解决了。

五、音乐课也要有作业

音乐课也有作业,答案是肯定的。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作业更共有愉悦性、趣味性、生活 性。一方面从音乐教材看其编排理念,目标要求,都包含很重要的人文性。如果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查一查有关与教材有关的内容,那么学生对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 将会很浅, 更谈不上对人文性、科综合性的理解,上课时师生交流互动会缺少生气,情景设置的活动开展起来,因为缺乏背景资料的掌握而显得很被动,严重影响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衔接,另一方面,教材提供的音乐是有限的,丰富的与之相关联的音乐文化,必须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够更好地领会。传统的课总是老师提前准备的多,但因学生并没通过自己亲自查阅,接受知识显得被动,教师在唱独角戏,师生没有共同成长,仍是未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布置了作业,要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了丰富的体验,带着这种体验再来上课,课堂效果,当然会大大不一样。

音乐作业一般会因上课内容而定,如果是欣赏课,课前会让学生查一查音乐的作者,音乐产生背景及相关文化。课后作业可以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或是观看与此有关的音乐剧等。例如,六年级学习“民歌在线”这一单元前,我布置的作业是:学一首你自己喜欢的民歌上课时唱一唱,学《皮影的操纵》布置的作业可以是查资料制皮影,也可以是“我所知道的乐亭皮影”。

学习了《摇篮曲》这一单元后,让学生为父母倒洗脚水,父母是如何的感动或是如何的惊讶,已不足为奇,关键是这次作业已经把音乐的深深内涵从课堂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上,让学生从情感上真实的感受了比音乐本身更具振撼的亲情。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活动预习。比如我讲《跳跳跳》之前,了解到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都不会跳皮筋,我布置的预习就是学习跳皮筋。有了实际的体会,对歌曲的理解就很容易了。低年级我经常布置课后作业:学习了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我就让他们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声音有这些特点。唱会一首歌后,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唱给他们的亲人听,让他们和家人一起分享学习音乐的快乐。

学生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不仅仅是多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还 有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

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除了以上讲的,我还要对新上岗的青年音乐教师提几点建议,希望对你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把握好教态,注重常规环节 教师是课堂的焦点,一个不熟悉讲台活动的人,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难免会产生慌乱,这是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尽快适应的首要障碍。由此会产生语速过快、声音过低的通病。这个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慢慢通过自我控制得以改变。还需注意的是,死盯着教材教案,不能脱稿授课也是新教师的大忌。新教师需要逐步养成脱稿授课的习惯,讲课时眼睛要持续扫视全体学生。另外,新教师还要做到,板书要快速与合理,课堂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教师需要呈现给学生的印象是充分自信和干练,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课堂走向和学生学习状态。

二、冲破自我封闭,主动适应学生

新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去埋怨学生的基础,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学生。在走上讲台后,新教师往往无意识地以自己学生时代的水平为参照,认定学生的基础很差,不但埋怨学生,甚至还会在课堂上指责其他教师的行为。要知道,教师的个人能力实际表现在学生的进步幅度上,与学生原有的基础无关。新教师要在工作中形成中和的思维,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新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难度和自身的能力差距,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多深入学生心理,多向老教师学习,塑造好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师生互动,动静结合把握度

新课标强调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取得音乐审美愉悦的效果。新教师比较活跃,能较快地融入与学生的互动之中,在音乐课堂上能唱、能奏、能舞,学生也乐于与年轻教师交流,这种亲和力,有助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同时,新教师也常暴露出难以控制课堂局面的不足,不能做到动静结合、适度匹配。在安排师生互动时,学生动的程度要从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出发去设计;对情景导入等可设计为问答式的师生互动;对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环节,要引导学生跟着教师设定的步骤,有组织、有秩序地互动;而整体互动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注意分组时人才的合理搭配。在教师融入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随时点拔、穿针引线、纠偏防过,在有限的互动空间与时间里,真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新教师要养成写反思,作教学随笔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教学反思和随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还很多很多,需要努力在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使孩子们爱上我们的课堂,爱上音乐课。

在新形势下,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和谐发展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老教师对新教师良好、有效地传帮带,让优秀的中外音乐文化在我们一代又一代教师孜孜不倦的奋进中得到弘扬,让孩子们在美好的音乐天地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12篇:语用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

摘要: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正确、恰当地表达,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正确、得体地进行英语输出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语用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用能力;语用意识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恰当、有效地使用语言,即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成为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这与我国英语教学的教学观念和教 学模式不无关联,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就语用能力的内容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以求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语用能力

Bachman (1990)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前者有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组成。Widdowson (1989)认为“能力”由知识和技能两部分构成。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类似于语用能力。Leech和其同事Jenny Thomas (1983)提出将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按此划分,语用能力也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按照本民族语者的语言习惯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及其语用功能,准确地表达用意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Hymes (1972)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与Chomsky (1977)所讲的“语法能力”,其余三部分相当于Hymes说的“语用能力”。Hymes认为学习者在习得有关语法知识时,不仅要掌握其语法规则,更要尽可能地理解和有效地体现在特定语境中的得体性。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语用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认知能力和在对语境的认识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以及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经过国内学者的多次语用能力测试和分析证明: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学生语用能力差的问题与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直接相关。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语用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忽视语言运用的得体性。根据Kasper (1997)的研究,外语学习者有必要学习一些因文化、种族而异的语用规范,教学干预不仅有助于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习得,甚至是必须的,而且二语语用具有可教性。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主、客观特点,从以下几点着手,采取可行的方法措施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旨在提高语用意识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语用语言信息和社交语用信息。比如,赞扬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功能,有哪些合适的赞扬话题,以怎样的模式提出和接受。从各种口语或书面语料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特定的语用特征,这些语料可以是本族语者的“课堂做客者”,也可以是真实交际的录像,故事片以及各种虚拟和非虚拟的书面和视听材料。教学中可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任务,它们可以是社交语用任务或语用语言任务。以感谢为例,社交语用任务可以是观察英语本族语者在什么条件下表达感谢(什么时候,出于对什么样的商品或服务)。这样的观察可以视学生人数和可供利用的时间而定夺究竟采用开放式还是计划性的方式。开放式观察可以任由学生判别哪些可能是重要的语境因素。而计划性的观察是给学生提供一张具体标示出学生要留心观察的一些类别的表格,例如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熟悉程度,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人付出的代价,在何种程度该人不得不提供商品或服务。而语用语言任务是关注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和语言手段达到感谢———使用何种客套语,表达感谢使用了哪些辅助方法,比如对给予者所花的心思或对收到的礼物表达高兴之情,就礼物方面提出询问等等。最后,通过研究各种语境下的各种表达感谢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社会语用和语用语言层面结合起来。同样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输入的相关特点,这些观察任务有助于学生将语言形式、语用功能、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它们的文化意义一一—联系起来,因此能引导学生注意到发展语用能力所需的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观自觉性的发挥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提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开展中英文化背景下的语用比较

跨文化语用比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行跨文化比较。可以从语言形式上、社会语境、语用原则上和文化根源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从而使学生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的差异性,从而有效习得恰当的表达方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以赞扬为例,英汉存在不少差异。首先差异存在于赞扬谁的方面。在说英语的国家中,一个人可以赞扬自己的家人,所以听到一个说英语的妇女夸赞她的丈夫工作多么勤奋事业如何成功不足为奇。同样她也可能会夸耀自己的孩子,说他们功课优秀,参加活动积极等。而在中国这会被认为是“爱炫耀自己”。中国人一般不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家人,中国人崇尚谦逊。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的家庭就是自己的延伸,在别人面前对待家庭成员如同对待他们自己。如果他们认为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不好,那么赞扬家庭成员也不好。然而,西方人很直率。如果一个人真的认为自己或家人表现出色,那么在与别人谈话时就会实话实说。这种文化差异源自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别。个人主义文化鼓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人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人、物、看法。而这些标准是在他所处的文化影响下产生的。这种文化提倡人们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但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从众为上。所以谦虚、不标榜自己就变成了交际准则。此外,英汉民族在赞扬什么方面也有差异。讲英语的男士夸奖女士漂亮司空见惯,因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在西方国家盛行,追求爱和被爱被认为是人的天性,有魅力是赢得异性爱的一种资本。但是在中国谈论女性的美貌是个忌讳话题。因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思想大行其道。这种传统文化仍然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所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一般人不去赞扬女性有魅力。另外,英汉民族在对称赞语的如何应答上也存在

显著的差异。按照Leech (1983)的“礼貌”准则,人们在谈话中遵循礼貌原则,其中包括 “一致准则”和“谦虚准则”。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往往同意对方的恭维内容,是受“一致准则”的影响,也是合作原则中以“质的准则”为上,而中国人倾向于谦虚,将对自己的赞扬降到最小的程度,这也是受“谦虚准则”或“贬己尊人”(顾曰国,1992)准则的约束。 3.将语法教学和语用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正如Thomas (1983)指出,语用语言失误可以在语法教学中得以纠正,因为某些语法形式具有一定的语用涵义。因此某些可教的语用知识就可以列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情态动词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讲语法结构时,可以简要介绍一下不同句法结构表达的言语行为,让学生了解疑问句并非都表示“询问”。陈述句也可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等。因此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教师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将知识与语用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既能掌握正确的语法要领,而且能领会不同的话语基于不同的社会权势关系、熟悉程度和所执行的任务等因素需要,动态地调整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以实现各自的语用功能。以实施要求他人接听电话的请求为例,下面就有多种表达方式,究竟选择哪一种语言形式,就需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语境因素。 (1)Answer the phone.(2)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phone.(3)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 (4)Can you answer the phone? (5)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the phone? (6)Could you poibly answer the phone?

分析以上例句不难发现,句子表达意思的间接性越来越大,因而总的来说其礼貌程度也是呈递增趋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并非越间接的语句礼貌程度就越高,或者说越得体。如果是熟悉的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用例句(1)或是(2),上司对雇员也完全可用例句(1)或(2)。但是,如果是对关系比较陌生的人,或者是下级对上级,用例句(1)或(2)就显得不那么礼貌和得体了,这时候更应该使用例句(5)或(6)的表达方式。

要在深度上推进中国英语教学改革,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培养应成为教学中的根本目标。我国教学界对学生英语能力滞后问题应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思考对策,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紧密关注及反思学生的语用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语用能力培养的理念,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加大跨文化背景的语用比较,切实地将英语教学与语用知识结合起来,将学生真正培养成合格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1]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戴炜栋.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M】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Kenneth R.Rose, Gabriele Kasper.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7]Bachman, 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1990.

[8]Bardovi-Harlig, K.&B.S.Hartford.Leaning the rules of academic talk: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agmatic development【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3,15.

第13篇: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实践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就英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及设定的现状、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与专家对教学目标的定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论述,以期帮助广大英语教师进行科学的、高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地位;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07 年6 月,北京市举办了教学设计评比。在所提交的所有教学设计中,共列出教学目标105 项。根据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按“不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各项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对参评的105 项教学目标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不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占15%;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占23%;教学内容与要求占62%。应该说,参评教师都是各区县的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而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比例只占参评人数的23% 。因此,未参评教师的现状便可想而知。笼统的、模糊的目标描述容易造成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偏离学习目标、课堂教学重点不明,也会使课堂教学评价无据可依或是脱离目标进行评价。因此,教师每节课必用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效果的关键和前提。

二、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任务) 的实施与教学评价。可具体描述为:

教学过程体现了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全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描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教学目标是制约其他教学要素的基础

下图能直观地表示教学目标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删、换、增、减、改和重组的依据应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一致,教师要考虑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也要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教师在上课之前,一般都需考虑选择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以什么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目标、系统考虑诸多因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任务) 来达成的,每项活动的展开,都将会达成某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与教学材料的开发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恰当地运用媒体,应建立在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上;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三、对教学目标理解的现状分析 1.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相混淆

由于沿袭多年的教学目的对教师的影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误将教学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形式。教学目的具有政策性与概括性;教学目标则具有策略性与具体性。但很多教师常用一些很笼统的、模糊的术语来描述教学目标。下列描述则不是教学目标。

(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fully master the words learned in ...underst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paragraphs and develop strategies ... (2) 根据本单元所学,完成与“主题公园”有关的任务。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 学习新单词„„扩大学生词汇量,为自主学习和阅读奠定基础。

(5) 培养学生的„„能力。

(6)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2.教学目标的陈述以教师为本位,强调教师的行为,将教学要求当作教学目标。如:

(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一些名胜。

(2) 教会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通过从文中提取功能句及其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4) 通过学习得体的有关提建议的语言,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

(5) 掌握表示位置的词汇。

(6) 培养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能正确地使用所学词语的能力。 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

3.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目标 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所占比重最大,且在很多正式的英语指导用书、英语报刊发表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中常见的。以教学内容为目标,教师将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

如下列表述就是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目标:

(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and know about the two cities introduced in the reading paage.

learn some expreions to describe a city or a place.

(2) 学习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的词汇。

(3) 复习掌握常用的“问题”的表达方式。

(4) 复习归纳“合成”和“派生”两种构词法。

(5) To learn some words about campaign.

(6) To review the past form of the following verbs. 4.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脱节

反馈与评价的内容和形式要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教学评价应多样化。而很多教师则往往采用练习册的练习,且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这往往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很多能力得不到肯定而削弱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也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从而造成分化现象。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般而言,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量,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描述。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Thomas S.C.Farrell(2007: 9) 在Planning Leons for a Reading Cla 中对教学目标的陈述: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planning is for a reading teacher to be able to identify objectives for daily leons.Objectives should be stated in terms of what students will do.The objectives should be statements of what you want the students to gain from the leon.Consequently, action words should be used to state these objectives.Vague expreions, such as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avoided: Students will practice reading skills: Students will learn vocabulary.Instead, statements such as the following may be clearer and easier to achieve in one reading leon: ●Students will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 in each paragraph. ●Students will write three factual questions, three opinion questions and three inferential questions for the paage that is presented.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kim to fi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age. The teacher should avoid trying to accomplish too much in one leon.

布鲁姆(1995)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对教学达成情况的描述, 具有典型的、清晰的、具体的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如认知学习水平可分为六个层次, 并用具体词进行描述: (1) recall data or information (如: tell, list, relate, describe, locate, write, find, name 等) (2) comprehension (如: explain, interpret, outline, discu, distinguish, predict, restate, translate, compare 等) (3) application (如: solve, show, use, illustrate, construct, complete, examine, claify 等) (4) analysis (如: analyze, distinguish, contrast, investigate, identify, separate 等)

(5) synthesis (如: create, invent, compose, predict, plan, construct, design, imagine, propose, devise 等) (6) evaluation (如: judge, select, choose, decide, justify, debate, verify, argue, recommend, ae, determine 等) 以上分类对情感态度,技能领域都作了学习水平分类并提供了具体用词,是我们理解并描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教师应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准确操作,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Thomas S.C.Farrell.Planning leons for a reading cla[M].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 2007.

[2]布鲁姆.目标的分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张玲棣.高中课改培训资料(未出版印刷)[Z],2007. (本文选自《英语教师》,2008年5月,第5期)

第14篇: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李家畔小学

赵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我谈谈一年来自己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集体备课气氛浓厚,课堂教学资源共享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它也是有效课堂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同之处亦在于此。一年来,我们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的气氛相当浓厚,主备人还要编制课件及教学设计,然后集体讨论,以达到自己课堂上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坚信: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上就有多一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有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能在学习内容上独立思考,而且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实施小组活动就成为一种有效的互动策略。

三、学生精彩的展示与点评,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小组讨论时,我们不再像以前一直站在讲台上,而是深入学生之中,在各小组之间来回穿插,了解各个小组存在的问题,随时答疑解惑,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讨论之后,就进入展示点评环节,一年来,仅就口头展示而言,我带的两个班学生无论是哪个小组的哪个层级上课都能踊跃地用英语发言。上台点评的同学,站姿正确,声音宏亮,态度大方,富有激情,思路清晰,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别看这些学生,站那就像一位位小老师,精彩的点评总能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四、创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课堂我更注重调动学生们学习、探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快乐的课堂,和谐的教学气氛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英语教学,上课时,基础不好的学生看不懂,听不懂,无心学习,如果教师不及时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无效。因此,我经常与这些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鼓励他们在小组内积极探讨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快乐和谐的课堂,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如果有效课堂教学运用恰当,不仅可以发挥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机会,同时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共享教与学的乐趣。

第15篇: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外语课程改革的方面、力度与效果。而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上,我越来越认识到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基于以上要求,我着力对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使评价立足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充满自信,完善自我

多元智力理念不仅提出每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进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应着力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根据他们发展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设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的才能得到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并且,逐渐使其弱势领域也得到发展。

二、真心朋友式的评价—教学相长的起点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古人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不但要以身作则,放下架子,还要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敞开自己坦荡的胸襟,诚心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那么,我们在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方式,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在评价方式上,主要有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庭、社会参与评价等形式。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以及总结自己,同行教师在实践“教改”过程中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作为一名教师,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履行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的特点应具有多样性、新的教学理念更倾向于建立一种对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诸多角色中的的一种,除此以外,他还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习需求的分析者,教学材料的编写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改革评价体系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回想起儿童时代,在写作文及语文作业时得到教师的评价,就会就把那次作业当作珍宝一样收藏起来,并且常常翻阅。老师的激励对学生来说终生难忘,可以说它比任何说教都有价值,在教学改革中,我也试着用激烈而火热的评语打动学生,既教其如何做作业,又教育其如何做人,文道结合,相辅相成,取得了显著效果。

此后,我更加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的舞台,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使用激励、赞美的评价性语言远远比批评、指责更为有效。激励+赞美›批评+指责,有名言说得好:“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你能否蹲下来,把孩子当作朋友。”是啊,把孩子当作朋友,多进行激励、赞美,不要吝啬你一个微笑,孩子们会因你的一句赞美、一个微笑,改变他们的一天,甚至一生的心情!

在课堂上,我主要运用三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 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能简单地记个等级或分数,而是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鼓励化评价,维护和强化学生的学生内驱力,如用欣赏性的话语指出作品的优点,用鼓励化的语言提出作业中的不足,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促进提高。

其中,我更侧重于对学生的激励、赞美,发现有位男生字体变漂亮,作业也认真了,我会给他这样的评语:“Your handwriting is great !You are a lovely boy, I like you!”(你的书法很棒!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老师喜欢你!)后来,我发现这个男生进步越来越快了,从此,我更加不吝啬我的赞美。

二、观察学生,及时评价。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评价。

三、课堂师生对话。

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自然和而然地将话题转向评价,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或作业的反思,同时又不会影响教学进程。实施这种方法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科特长,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实施师生对话时,教师的语言有激励性,能鼓舞学生,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听到他们正确的回答,我不会简单、机械地回答:“Right!”(正确)“Yes!(是的)我会高高兴兴地说:“Oh,Yor are so great !”(“你真是太棒了!”)“You’re very clever !”(你真聪明!)如果学生答错了,我也不会生硬地一摇头:“No!”“You are wrong!”(不!你错了!)我会微笑着说:“Sorry!Think it over carefully”(很抱歉,再仔细想一下),听到老师这样的评语,答对的学生兴高采烈,答错的学生也不自暴自弃,重新进行思考。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使用激励、赞美性的评价语言远比批评、指责更加有效。激励性评价语言,创设了良好的评价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世界,使学生具有“更上一层楼”的信心和力量。

第16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步骤和要求

(一)热身(3-5分钟)

这一环节大约3—5分钟。教师通过让学生听、唱歌曲,学做动作等形式进行热身。目的是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操作方法】

1、通过大屏幕出示事先准备准备好的歌曲或游戏。

2、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活动热身。

【注意】

1.要把握好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2.要调控好课堂,不要让学生离开自己座位。

3.要求活动内容与新授课有关,形式可以灵活、新颖,力求全员参与。

(二)复习(约5分钟)

这一环节不要多于5分钟,主要是通过游戏、单词卡片、多媒体等形式来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操作方法】

1.教师通过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单词卡片或多媒体。

2.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方式来复习单词和句型。

【注意】

1.可以采用个人抽查,小组抽查等形式。

2.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三)新知呈现(约15分钟)

这一部分不要超过15分钟。此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板块的教学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此环节中,方法需要灵活多样,设计应新奇巧妙。教师可通过实物、卡片、动作、对话,简笔画和多媒体等手段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围绕本课的单词和句型开展学习。可采用

教师领读或听录音等形式学习单词和句型,使学生快乐而又积极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

【操作方法】

1.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2.呈现本课的单词与句型。

3.教授新单词和新句型。

【注意】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最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当中学习单词和句型。

(四)练习(不超过10分钟)

这一部分不要超过10分钟。主要是在学习完本课的新知之后在学生对新的语言材料认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将外部物质活动进行内化,把所学知识与该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两人练习、小组练习、横向练习、纵向练习等。

【操作】

1.教师出示课堂任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练习。

3.学生进行展示汇报,教师要进行恰当的指导与评价。

【注意】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形式逐步进行操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练习单词。比如抢凳子,踩地雷等小组竞赛的形式来练习

3、要调控好课堂,不要发生混乱,教师要不断巡视课堂随时指导各小组活动。

4、要及时地给与学生正确的评价。

(五)巩固拓展(不超过10分钟)

这一部分不要超过10分钟。主要让学生在掌握好本课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本课原有的知识点,能够向外进行拓展和延伸,对学生有更

进一步提高。可以采用设计一些任务型的游戏和活动来进行。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把单项的语言技能提高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信息的能力。

【操作】

1.教师出示提前做好的课件,将任务呈现给学生。

2、教师分配好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组内开始活动练习。

3、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注意】

1、任务的设置要有梯度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活动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第17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中心小学

杨红川

英语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魅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一、利用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几种新课导入方法:复习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歌谣、chant导入法,情景导入法。 1.复习导入法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联系的较高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做铺垫,在开始新课前,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内容,以复习,提问、做练习等教学活动开始,让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2.多媒体导入法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前准备课件,所作课件要与新课内容相符,可是图片,可是动画片,并且要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利用屏幕展示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心情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中走进课堂。 3.故事导入法

故事都有一定的新异性,它情节曲折、形象生动,还往往富有一定的传奇性。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前可编一段故事,故事内容要与所授新课相符合。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让学生听完故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故事时应绘声绘色,讲得生动动人,引人入胜,无形中把孩子带到了故事情节中,高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

4.游戏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而教师在课前应设计多种游戏导入新课,如:猜谜语、找朋友、考反应、开火车等游戏。这一导入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的也是较多的,就是通过“玩与学”相结合的原则导入新课。 5.歌谣、chant导入法

歌谣,特别是英语儿歌和chant是小学生喜闻乐唱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将语言与情境有机结合的活动特点: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充满童趣。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歌曲,歌谣加以诱导,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英语语感,降低语言难度,容易让他们对新知琅琅上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6.情景导入法

小学英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口语化,生活化,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情境对话,内容接近生活且篇幅短小,有利于学生学后直接用于生活。在传授新知识前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呈现一段对话内容,上课时,师生间进行设计好的对话,在既真实又生动的情景下不知不觉的导入新课。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的对话也有很大的帮助。

良好的导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当然,这六种导入法在具体的运用时,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可以同时应用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导入。

利用多种途径呈现新课

(一)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用实物创设情景

在小学三年级的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往往比较灵活,他们喜欢直观,关注贴近生活的物品,出示结合课文的物品用于带动单词教学,既省时省力,又能达到提高操练的效果。如我这个学期所教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中的Unit three How Many第一课时,我拿了12个小风筝作为教具进行数字教学,当学生们看到了我拿的这些东西,顿时来了兴趣,我一边用英语数着小风筝,一边用手指做着肢体语言,然后用How many引出句子: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数字twelve回答。这样能让学生通过风筝这个实物来认识新单词kite,从老师数风筝的过程中理解数字twelve让他们对本课单词不陌生,并能很好的掌握。

2、利用单词卡片、屏幕展示课件或肢体语言创设情景 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动画片的心理特征,利用电视屏幕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或动画片,这些逼真的彩色图片或有趣的动画片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对图片或动画片中物体或人物的感知,教师再利用恰当的肢体语言,从中导入陌生的单词或词汇,经过多次重复,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从而变抽象为具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下册Unit Three

How Many第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公园的一角,其中有12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当学生看到大屏幕时,兴致大增,我就着屏幕问:Did you fly a kite?(你们放过风筝吗)?你们想像他们一样在公园里自由自在的放风筝吗?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我让学生带着问题: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看屏幕回答问题。从而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教学。

3、利用课文中的歌曲和歌谣进行巩固知识

很多教师认为歌曲和歌谣是教学的补充部分,不重视这个部分的教学或是忽视了这个部分。其实歌曲和歌谣不但有利于创设情景,而且还是课文的补充和巩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歌曲和歌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们不应该忽视它,教师应把它列入教学任务当中。

(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时间、场合。有的情感沟通可以面对全体,有的情感沟通只能面对个别。如学习较好自尊心又很强的学生就不适宜面对全体,当他犯了一个小错,倘若你面对全体学生批评他,他会感到很没面子,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会很长时间不开口说英语,甚至对英语抱有恐惧心理。像这样的学生,当他犯了错时,我们应该在课后另找个时间单独与他沟通交流,应从正确的方面引导他。再如当有学生发言答错时,别的同学嘲笑、讥笑他,我们老师应及时制止。否则不但会影响回答问题的学生,还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缺乏自信,不胆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甚至更不敢开口说英语了。

多肯定、鼓励,少批评,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英语作为小学课程中一门相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语文数学课程而言,是较为陌生的第二种语言,这使小学生必然在心理上产生神秘和恐惧待心理压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形象,满腔热情的态度入情入理地引导学生,多给予学生肯定,不要一票否决,对他们多用鼓励性语言,少批评,消除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自信、兴趣等心理效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One A 部分“Let’s talk”时,我事先叫一个所教班级中的一个学生在教室门外等候配合我的教学,一走进教室我就向全班同学打招呼: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Cla, 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这时在门外的学生走进来,我鼓励她不要紧张,也不要害怕,现在只是配合老师上课,并且引导她向同学问好:Hi! I’m LiFengxia.I’m from China.虽然她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声音有点抖,心里紧张,说这个单词China时也说得不标准,我一边纠正她的发音,鼓励她跟说,一边伸出手来与她握手:Welcome! 以示对她的欢迎。最后我还表扬了她,并让全班同学鼓掌以示对她鼓励,让她由紧张害怕的心理变得轻松,自信。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了很近。

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运用pair—work、group—work or team—work 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小组内优劣互补,相互帮助,有利于共同提高。他们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一个学生的努力都得到了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受,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游戏教学,加强学生的记忆。

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多采用游戏教学。游戏教学除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还有以下几种:

1、游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游戏教学能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

3、游戏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习得语言。

4、游戏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种与课堂内容相符合的游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并且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善于小结和评价。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小结,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评价或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小结,然后由教师加以修正后做出总的评价,表扬优者,鼓励差者,保持全体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巩固所学知识。让他们懂得学以致用。

适时进行课堂评价,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自信心

(一)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外语会呈现不稳定状态,产生阶段性差异的变化。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差异变化,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要不断加以调整,保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控制课堂教学评价范围

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迷惑,不知该堂课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技能。

(三)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实效性,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不要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这会延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个评价时间一般占课堂时间的6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四)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总结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教师及时将课堂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总结,并对其进行理论升华,然后再指导今后的教学,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反馈总结方式可采用写课堂教学小结,让学生填写调查表或与学生交谈等方式。

(五)注意课堂评价的形式

评价形式就是保证评价内容得以实施的方式。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学习活动评价、课后练习、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等。评价的具体形式要根据每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性质选用相适应的评价形式,教师无需将所有评价形式都在一堂课中体现。如我在课堂中就通常让学生做课堂的同步练习,当学生做完练习后要及时评讲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引导他们正确的书写、按要求完成练习。

课堂教学评价因受时空限制,教师一般通过口头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但为了能让教师更系统地全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教学更好地进行,培养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意识,教师不妨制定几种课堂活动评价记录表或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书法比赛等评价方式,把记录表发给学生,定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做测评记录。通过该表,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所了解,并能对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总结,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而通过书法比赛,让学生从比赛中了解自己的书写情况和学习情况,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自评,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学生,并对学生的评价有信息依据,使今后的工作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

第18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笔

襄阳市新华路小学:王艳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但如何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一、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

“我会四会单词,我会读课文,”这样的学习目标通用于每一节英语课,不具体、不明确,“方向不明确、何时能到达?”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于是今秋我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便定了我能听懂、会说流利读、正确书写四会句子,等等一系列浅显易懂的学习目标。

二、充分放手,相信学生

在一节 let’s read的课文上,所涉及的新知识较多,如果一不小心老师将重点词组和短语抄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并记忆,学生被动的接受,传统课堂的回归,效果显然不好。如果老师不急于求成,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们总结词组或短语,并且展示交流给大家,随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效果显然比前者好的多。

三、发挥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帮扶作用

课堂上我们发现各小组内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一方面要互相启发,另一方面还要提醒和帮助。让优生带差生,也就是异质结对。通过这种传帮带的结对展示,不仅便于展示,更让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更好的溶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注重课堂评价

评价是武器,是向导,有了评价,课堂将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两种。显性评价包括教师语言评价、加分、加星、物质奖励等等;隐性评价包括教师的眼神、动作的鼓励。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会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树立榜样,便于大家效仿、学习。

五、关注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从学习过程、对子帮扶,课外辅导等方面入手。比如在独学中,教师要有意去巡视、、指导他们的学习情况;在展示过程中利用对子帮扶对子评价,让优生带学困生,

“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要主动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等。

总之,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高效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善于发现、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于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19篇: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阶段性总结

李素香 2010年5月5日 21:20 浏览数:1449 | 评论数:1

一、“小班化教育”及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简述

由于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小班化教育”是中国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为顺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流行趋势。它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优于“普通大班”的教育条件,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凸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人文理念。因此它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小班化教育最早始于欧美国家。近年来,在美国联邦教育部发表的一份名为《缩小班级规模:我们知道些什么?》的研究报告中,分析、归纳了美国二十余年有关中小学班级规模之研究。研究显示,此项措施不但确保每一个孩子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且亦可改善课堂管理。提高学生成绩,并在关键性的低年级阶段帮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发现小班化的个别教学主要具有三个优势:(1)课堂问题行为的减少使有效教学时间相应增加; (2)由于学生的减少,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风格和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3)小班化教育使教师从繁重的纪律管理、作业批改和对学生个别需求了解不够的沮丧中解脱出来,教学士气提高。从而证明,中小学实施小班制教学可以让老师在每一个学生身花更多的时间上,进而改善他们的学习成果。我国小班化教育开始于上

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先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展开,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南京的小班化教育于2001年秋开始正式启动,先在部分学校实验,再逐步推广。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交流、沟通,参与课堂活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既保留了班级授课的优点,又优化了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氛围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变得快乐而自信,性格外向的学生个性也得到了张扬,更能促进教书和育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小班化英语教学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探索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以其独有的优势,为实现个性化教育,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但也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内容及成果

(一)互动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传递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有单一的师生互动扩展到生

生互动、小组互动。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密度。学生的操练机会显著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机会增多,学生的活动强度也显著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频率和机会大大增加,从而明显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注学生,生生互动互补

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发音正确是多么的重要。小班化课堂理,老师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游戏、练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音,如有错误也可以及时的得到纠正。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得到提升。这种新变化符合小学生渴望被接纳、被注意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健康的心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合作机会增多,学生间互动互补的效应增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就是要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做学生中的老师,“即知即传”。学生一面学,一面教,其教育力量有时要超过教师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小班化教学环境中,享受高效的、优质的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相应的得到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已经掌握好所学知识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其深入地学习;对于稍稍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在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上下功夫。例如在我们班,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就让他们朗读单词、对话,给他们设计简单的问

题,回答对了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而对于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课堂上我就让他们完成难度稍大的练习,如利用所学句型自己尝试着进行看图说话,进行表演。这样既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又能使每个孩子通过积极自主的学习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差异性和层次性,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虽然一年级学生刚来到这个学校,已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但是某些学生对学习文化课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学不到知识。

二、三年级的学生从外校转来的,各小学开展英语课的年级段不同,另外还有学生参加英语辅导班,导致班内英语水平差距拉大。

2、师资缺乏,任务繁重。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时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个人的辅导机会次数少,使得这些小学生有不被接纳、不被注意的心理需要,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3、相关的教学用具严重缺乏。因为本校第一年招收小学,所有的教具没到位,教师所准备的毕竟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深入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

际出发,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创设情境,展现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关注每一个所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建立后进生档案。动员家长辅助学生,督促学生,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会的立即问老师。严格实行“小老师制”,“组组竞赛制”,让“小老师”、小组长负责辅导后进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可灵活运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的进展。

2、小班化仅仅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摸索出一套提高小班教学实效的教学理论及策略。不仅实现教学技能上“一专多能”,培养具有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而且还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实验顺利进行

3、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在实验中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为我们全面实现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小班化模式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摸索的新课题,它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对于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艺术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完整把握到这一教学模式的特质,认真探索和实践适合小班化教学条件的新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得小学英语在小班化条件下真正成为学生爱学的一门课程,从而为培育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革

命变化,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并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阳光洒向每个学生!

第20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英语教学心得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教师要将语言作为交流和描述的工具,把英语教学与各学科有机的整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走进了小学课堂,要学习它就如同幼儿学习母语一样,一切要从头开始。在课堂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2)教学做到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And you?”。建立如几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姓名举例法:如在上课时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或看其它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为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4)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总之,在目前这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很好的把握住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并努力遵循一些原则性问题。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doc》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