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2020-04-18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民族教育学院本科教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具体教学目标,紧张有序的进行,基本完成了制定的工作计划,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教学常规,联合学工部,加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观念

1.强化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效性,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行为,加强过程管理。在课程的设置与课表安排上注重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合理编排了各级课程表,认真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做好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工作,2014年,根据《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本科预科学生学业警示办法》,出示了一级警示112人次,二级警示45人次,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2.严格考风。本学年继续坚持以严格的考风带动学风,在监考中,考务人员以身作则,认真负责,顺利完成了每门次课程的各项考务工作。各个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场监考制度,坚持考场巡视制度,严禁学生各种作弊行为,为广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二、巩固优势项目,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在全国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中,我院预科生MHK通过率不断提高,取得显著成绩,保持了我院的汉语教学的较高水平。通过不断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丰富的教学手段,结合现代网络化技术,力争继续保持在汉语教学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一直是我院在教学领域的工作重点。在2013-2014学年中,有450人次参加了MHK

三、四级的考试,二年级新疆班MHK三级笔试通过率为93%,一年级新疆班MHK三级笔试通过率为80%,均保持了我院在汉语教学领域的领先水平。

三、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研究的氛围日渐浓厚

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周三下午为各教研室进行组内教学研究的专用时间,一年来,围绕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各教研室教研开展了积极的教学研究活动。在2014年中,我院累计共申请教育部、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科研课题近十项,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教学教改以及教材建设方面的课题。

四、教学成果

1、MH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保持较高的通过率。2014年5月举行了MHK三级和MHK四级考试,12级新疆班与13级新疆班共有367人参加了考试,三级笔试通过312人,通过率为85%,在全国的考点学校中名列前茅。在口语考试中,三级口语通过率为33%,四级口语通过率为56%。

2、鉴于生源情况的复杂性,本科预科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的完善,调整了民族理论、计算机等课程的授课学期,在新疆班开展了英语快班的教学实验,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二年级快班开设了难度更大的大学汉语课程。针对MHK考试,一年级新疆班增强了写作与口语的训练。这一系列措施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

3、多个科研项目结题,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我院的本科教学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结合方面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思路和更扎实的基础。

五、工作中的不足

教学任务偏重,科研工作有一定进展,但在科研与教学结合,相互转化方面还大有可为。

今年在院领导正确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2014年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使本科教学更上一层楼!

民族学院教学工作部 2014年12月5日

推荐第2篇: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适应食品工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新形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具备化学、食品科学、食品分析、食品加工与保藏、全程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毕业后能在食品加工、流通和质量检验等领域,或与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有关的食品安全立法或行政执法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海关、进出口检验与检疫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机构,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控或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分子生物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培养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体系、知识教育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建立素质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社会学知识等综合素质;知识教育体系以课堂教学、课程学习为主,科技活动和读书自学为辅,使学生不仅获取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增强其人文基础及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体系将通过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即各种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明创造意识。

课程体系:食品科学、毒理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卫生学、营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食品安全管理学、食品品质控制学、标准计量科学、环境科学、农牧学等,本专业主要设置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及评价、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法规与标准等课程。

第 1 学期具体进行了以下工作。

• 实习基地建设:补充了大娘水饺、江西绿康、无锡微生物所等实习基地,签订了书面协议,并围绕基地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了具体的科研合作,工作总结《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 专业教学大纲修订:对 04 、05 届教学大纲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 专业实验室建设仪器申报:根据骨干教师的建议,协助 王唏东 老师对涉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新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与毕业论文实验室建设的仪器补充申报 100 万左右。

• 加强期中教学检查

• 组织全体方向教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期中检查,对毕业论文期间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 对外出做毕业论文的同学积极联系,督促完成进度。

• 对 10届仪器分析实验课学生反映问题的调查答复: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了 解任课 老师情况,并组织有 关 老师到实验现场听课,提出改进意见。

三.加强与本专业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针对 任课 老师反映学生专业意识模糊,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在学院领导 和各位 老师的支持下进行了全体专业学生参与的活动

• 4 月底组织全体专业学生进行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并组织教师批改。

• 5 月底专业老教授蒋雄图、周心怡给全系学生讲专业的历史和背景。系主任乐国伟,钱和、王洪新教授谈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

• 组织全系学生听 张根义 教授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 期中教学检查,对毕业论文期中检查。期末教学检查,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第 2 学期的各种工作围绕学校的本科评估工作展开。

首先,根据学院要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调整,通过讲课的形式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修订,重新确定了各门课程的骨干教师,让最合适的老师上最合适的课程。对新教师进行培训,采用试讲形式,让其了解学校的要求,提高讲课水平。

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专人负责上课前和下课的教学秩序检查,领导不定期听课,了解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端正了教风、学风,学生的学习风气有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日历、大纲、考卷严格把关,对以往的考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进行了严格的复查。在学期中为每个

一、二年级的学生选定了论 文指导 老师,组织教师在本科评估专家组进校前与学生见面。强化了学科前沿进展课程,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老师,本学期安排了十三次讲座。

加强了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明确了校外指导教师,补办了手续。使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在 11 月份,安排部分三年级学生参与无锡市滨湖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工厂监督管理,让学生了解了国家食品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对国内食品工厂的现状有直观的认识。

在 10 月份,组织全体专业学生进行无锡市食品安全市场调查并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做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业余课题 6 项,有 20 余位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实验室,提早接受专业训练。

按照学院要求加强学期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尤其对期末考试试卷严格按照本科评估要求抓好试卷的送审、成绩的登记和试卷的存档保存工作。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劳动部中国劳动技能教育学会达成初步意向, 2011年 4-5 月份以优惠的价格为本专业学生培训,考试合格发国家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证书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全国通用,国家二级。

推荐第3篇: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汇报

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对本次教学工作会议情况作简要汇报。汇报分四个方面:

一、会议总体情况;

二、专题讨论情况;

三、分组讨论情况;

四、会议代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一、会议总体情况

根据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的安排,本次会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26日)为开幕式和专题报告,陈校长作题为《齐心协力抓质量,夯实基础谋发展》的教学工作报告,裘校长做题为《认真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专题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近500人。

第二阶段(3月27日-4月8日)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和有关专题讨论。 分组学习讨论由各代表团(主要以学院、机关直辅为单位)自行安排,个学院代表团主要围绕“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举措” 和“教学管理改革”三个主题展开,形成了讨论情况的书面材料,并按时上交校办。

机关直辅单位代表团(主要为各职能部门)则围绕学校“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研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研究如何落实“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全员育人”的理念,强调每一个岗位均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督导组成员和学生代表都参与所在代表团(学院)的分组讨论。 七个专题讨论由教务处组织协调,召集人负责主持讨论会,时间为:3月27日-4月3日,地点:行政楼217会议室。

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或关心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 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会瞄准学校“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教

1 辅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探讨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共同推进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会议第三阶段为今天的总结阶段。今天召开总结会,旨在总结讨论取得的共识,形成的好思想与好举措,提升会议成果,将会议开得富有成效。

自3月26日教学工作会议开幕以来,本次教学工作会议按原计划进行,进展顺利。这次会议的特点是:规模大,时间长,内容实、氛围好、成效明显。会议前的充分准备、会议内容的精心设计、会议过程中的求真务实坦诚议事的氛围等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良好评价。学校宣传部利用校园网、报纸等舆论宣传手段,详细报道了会议信息。

本次会议得到了各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各位代表的全程参与、责任与智慧的倾注,让会议增添新的色彩并富有成果。

在会议过程中感人的场面时常发生:不少代表做了精心准备(调研、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写了发言提纲等),发言富有针对性,很有见地。有些代表谈问题不避短,直指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言辞恳切,情寄人才培养。一些代表摒弃过去爱发牢骚的习惯,心平气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对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可以这么说,所有代表心系学校发展,心中装着教育,会议讨论气氛融洽。

二、专题讨论情况

专题讨论会共分7个专题。7个讨论专题分别是“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质量”、“艺术教育”、“文化素质”、“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各学院和职能部门都十分重视专题讨论的机会,教务处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据统计,本次教学工作会议7个专题讨论会共有130余人参加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各学院、有关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教务处有关人员。个别与会代表因有课等原因不能前来参加讨论的,学院也及时做了人员安排。讨论会上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1.本次专题讨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结合陈建勇副校长的教学工作报告和裘校长专题报告,重点对《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进行了讨论, 2 以便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共识,认为“各专业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在专题讨论过程中大家充分肯定了《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认为“本讨论稿”在构建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更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更有利于学分制下学生各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和知识结构的均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1)会议代表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四大教育类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教育)表示赞同。

(2)对通识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十个课程模块表示赞同,认为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宗旨。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通识课程模块进行了重新整合,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贯通把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分为十个大类,分别为“思想政治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类”、“体育与健康类”、“学习与生涯规划”、“文化素质”等。会议代表建议,应对不同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做进一步合理推算,完善课程审核准入制度,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授带头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3)赞同“在知识体系基础上,合理构建设课程体系”的思路,并表示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步伐,以保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切实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赞同人才培养培养规格的描述,认为这既是我校长期教学改革经验的积累与提炼,也是我们近期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5)除理学院外,大家赞同新的学分折算办法。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左右,课内总学时2500以内。

(6)大家认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合“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与会代表认为,对于按类招生及培养应要尽快实施、稳步推进,坚持“专业招生”与“按类招生”并举,“专业培养”与“按类培养”并重,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工作实际,切合实际地构建招生和培养的大类,在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加以研究和学科基础平台的设计,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2.“教学管理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新拟定的教学奖励办法、多学期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1)关于教学奖励办法。

经过讨论并达成共识:在新一轮“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实施前,教学奖励仍按原教学奖励条例执行,对于涉及“质量工程”和省教育厅“行动计划”项目的奖励则制定新的补充奖励办法。大家对奖励办法中的相关条款也提出一些好的修改意见,

与会代表还建议,应尽快协调目前科研奖励力度明显大于高于教学奖励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教学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多学期制问题

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分析了多学期制实施的利弊、实施安排设想、管理成本和师生适应性等问题。大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要求,随着我校建设教学研究性大学步伐的加快,人才培养的柔性和灵活性将是大势所趋,实施多学期制是必要的,但目前对于多学期制的实施还未形成比较明确的共识,条件还不成熟,待条件成熟再议论。

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专题”讨论会主要探讨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研究如何保证和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举措。

与会人员主要从通识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是分离还是结合?)、通识课程大类模块的界定划分、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从讨论的过程看,一些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通识课程的设置还局限于专业的角度。经过讨论,大家 4 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界定和划分通识课程模块,设计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确定哪些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限选、任选),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需要?对于通识课程的审定问题,教务处和学院如何共同把关?大家认为,如何保证和提高通识课程的开课质量,必须从开课教师、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教学环节考核等方面的严格把关,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4.“文化素质教育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浙江理工大学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中有关文化素质类模块展开讨论,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开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对模块的设置和划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建议模块设置和划分需进一步斟酌。

对于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开设现状,与会代表认为目前我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较广,但也但还存在课程缺乏系统性、因教师而设课或因课程工作量不足而勉强开设公选课的现象,开设课程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学院审核不严的现象。

会议建议文化素质课程需要整体规划,形成体系,能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加强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培养等。

就文化素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会者认为目前我校文化素质课程大多为选修课,没有刚性要求,导致学生选课存在随意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建议加强讲座、论坛等第二课堂的总体规划,提高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趣。

会议认为,应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校组织的讲座、报告、论坛等第二课堂学习存在宣传不力、通知不到位现象,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自发学习兴趣不够高,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宣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第二课堂的引导和辅导,充分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络等公共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经过讨论,与会者对文化素质教育达成以下共识:认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已有较好的基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还需要在实施上进行系统的规划,制定

5 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开发课程,对不同学科大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丰富第二课堂渠道,加强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的引导,形成更高品位和层次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艺术教育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艺术类专业知识体系的梳理与课程的优化设置、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两大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会上,服装学院代表认为,应该充分认识艺术类毕业设计的特殊性,遵循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大力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实践,目前的毕业设计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了大纲要求。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希望毕业设计与产业、企业结合,为就业铺路,导致毕业设计工作量增加、纯教学环节内容外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毕业设计的整体评估体系需要发生变化,教师工作量要增加,教学管理也需要弹性化。学校目前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通视希望学校允许学院增设服装资料室或服装学院图书资料分馆,有利于服装专业教学,目前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教学相脱节,既不利于图书资料的充分共享,也不利于教学。

讨论代表们都认为有必要研究建立学院一级的学院图书资料室或图书分馆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图书资料的充分共享、教学和科研的氛围大有好处。与会者还认为应大力吸收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快我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尽可能多地选派艺术类专业青年教师出国进修。

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会者认为可以开设艺术哲学、艺术概论类、艺术史论类课程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限选课程。

讨论会上,相关学院表示将积极支持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艺术类专业实验室,营造良好的人文艺术的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与会人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6.“实践教学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我校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构建并完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对理工科类、艺术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等学科专业大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其表述进行了讨论,提出

6 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校各专业在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实验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实验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实验实训师资的引进、管理机制的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实验设备用房的共享、毕业设计的安排指导”等方面。教育部下一轮本科评估即将启动,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方面总体基础较弱,感到压力很大。

经过讨论大家建议:要进一步总结近几年实践教学的成绩和不足,着力推广好的典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教务处、督导组等负责人还分别从部门内部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进一步整合全校实验教学资源,成立基础性实验教学部,进一步推进两级管理机制,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

7.“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会议认为,“创新创业”作为我校优良传统应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在2004年本科教学评估中尽管得到了优秀的评价,但需要进一步做实做好。在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专业的发展,还反映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和社会对人才的认可。

会议重点讨论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会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首先要有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其次要有相关课程的学习指导,目前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有关生涯规划和学习学、创造学类课程模块很有必要。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有关负责人结合各自学院和专业特色踊跃发言。列举实例阐述了在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和改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认为,目前我校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成效参差不齐,要总结经验,抓好典型;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和教育,用典型人物(校友)的宣传和带动激励学生积极就业、敢于创业;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艰苦创业;要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

7 立创业基地;要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三、分组讨论情况

主要针对校长报告、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育管理多方协调合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1.关于校长报告

机控、文传、启新、生科、理学、法政、机关直辅等部门在讨论中谈到,陈校长的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本科教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总结,如对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启新学院的创立、国家级特色专业零的突破、国家级精品课程连续获得等一系列骄人成绩的取得,使广大教师对搞好本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报告也对我校本科教学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符合实际的分析,指出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相对落后,教学基本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育教学人员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更进一步地明确了今后学校本科教学的工作思路,指出了学校将不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使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居浙江省高校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并就2008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大家认为,报告总结完整,分析透彻,任务具体,目标可行,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说明:报告中教学经费(教学人员支出、教学业务经费、教学实验室建设、图书购置经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运行保障等)约占学费收入的30%,有错误,应为总收入的30%。上午从财务处了解到2007年教学四项经费(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占学费收入的30.7%。

裘校长的报告对问题与不足8个方面分析到位、切中要害,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报告概括出的教学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的9个特点,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是在对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国情、校情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深入思考,符合我校发展实际。报告中先导性的理论探索对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校长报告最后讲到的6点措施都是针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不足或弱项对症下药,可谓有的放矢,措施得力。

8 2.关于人才培养方案

机控学院: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的原则,倡导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强调对培养方案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要求,突出强调了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专业知识体系包括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构建上特色突出。

艺设学院:强调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注重艺术特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做好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和融合,为专业建设服务。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应注重学生专业设计技能的培养,增加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和学时,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生存技能。在实践教学课程上,艺术类的教学特色也不容忽视,学校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文传学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系统化、规范化,并能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设置不同模块。应制订或修订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纲要。

信电学院:针对“第二课堂学分”的问题,提出学生普遍认为第二课堂学分的获得难度过大,认为应该制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放宽第二课堂学分获得的范围,增加学分认定的灵活性。同时在制订学院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参考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要针对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

理学院:通识教育的初衷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对于不同专业,有些工程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的要求很难完全满足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如果在学科基础教育课中再加开相关课程,会造成知识的重复或者衔接的不严密,有些课程达不到专业要求。解决方案一:建议提供通识课程的教学大纲,各专业依此配置学科基础课程;解决方案二:建议学科基础教育课中与通识课程相关的课程,在学生取得学科基础教育课学分后直接冲抵相应的通识课程的学分,以扩大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的自主权。

经管学院:围绕制定2008级专业培养计划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统筹规划课程体系;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和业务实习;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经管类实践性环节的特点;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对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类管理等问题。

9 3.关于教学质量

信电学院:(1)认为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对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实践与讨论研究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学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些课程可要求部分学生按考研的要求去完成,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学生考研学习的特殊要求,也带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2)对于学校的考试制度进一步改革,建议取消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二次重修考试(通称“清考”)。同一门课程采用同样的考试要求,这样可以充分考查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避免课程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改进。对于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其弊端显而易见,本来学分制下的课程就有正常考试及补考,学生如果通不过还可重修,不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的还可延长学习时间,没有必要进行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清考);目前的现状是部分学生正常考试“旷考”,也不“重修”,也不申请延长学习时间,而等“清考”。而且在“清考”考试之前及之后大批的学生围堵任课教师,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为通过“清考”行贿教师和“考试作弊”现象,这都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秩序,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给学院学风建设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学校取消毕业生的二次重修考试(清考),对不及格门次超过一定学分的学生要么延长学习时间、要么结业后再回校补考换毕业证书。

理学院:学生的基础扎实程度不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太少,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后续学习,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一些基础的数学课程学时数比兄弟院校少很多,很难保证学生在大四考研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学生竞争中占优势。

科艺学院:提出该学院的教学工作应“对社会开放”,捕捉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信息,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提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通过该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法政学院:应从教育的根本目的上考虑如何加强学校的内涵发展,从教、学和环境资源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校领导层面上,把教学作为校中心工作、经常性工作,教师教学报酬

10 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的得益比例需要合理,教学经费的投入及比例需要科学。管理层面上,对教师应更多服务更多宽容。教师层面上,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学中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要提高质量稳定数量;三是处理好教学型学院与科研型学院的关系。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部分发展研究型,部分发展教学型,建议较长时期内我校处于教学与研究型并重阶段。思政课教师应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不动摇,同时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把思想政治理论讲活讲透。

计算机教研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代表团:建议学校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应有不同教案。教师应因材施教。学校有四个校区,多层次学生,普通本科、民办本科、成人教育,有的教师一本教材、一个教案打天下,缺乏针对性。

建工学院:课程教学内容要跟上行业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要增加“水运工程”、“交通工程”方面的课程教学,以适应浙江省水运、交通人才紧缺的现象。

4.关于教育教学管理

理学院:学校应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证教学各个环节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提高教师的收入,有利于为教师鼓足干劲,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学校的教学奖励办法可以更加具体且加大力度,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大学生计算机

一、二级考试的奖励应该奖励到各个二级学院;应该对学科竞赛奖励的细则进行明确(2003年《浙江工程学院教学奖励条例(试行稿)》中有明确表述);学生就业工作也应给予相应奖励;教师发表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励应该提高力度。

服装学院:建议学院应设立专门的服装艺术图书资料室,学校图书馆关于服装艺术类专业的图书资料分管范围划归入学院,由学院统一管理。就服装学院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方面,将研究制定出新的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条例。

材纺学院:认为如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形式与内容统一非常重要,但是表格过于烦琐,规范也不连续。提出教学管理需要提高有序性和效率,精简教学过程中的表格,给教师减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更新教学内容、创

11 新教学方法,将提供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建工学院:改革考试制度,把好教学质量。建议改革或取消毕业重修考试(清考)制度,严格毕业资格审核。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严肃教学纪律。改革评教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学激励机制,现有考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有老师提议“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应取消其评教资格。有教师提出教师待遇偏低,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教师建议学校在当前社会物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从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外语学院:建议学校重视文科类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我院申报硕士点和新专业时,在校内排序时应予以充分重视,要考虑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不仅新专业申报没有批,外语专业的招生规模却不断缩小。要提倡人性化管理。如学校出台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对规范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时,还是要更多地为教师的实际情况着想。教学管理应该是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揪住错误不放。再如“学生评教”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把它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机关教辅代表团:特别关注教育一致性问题。教师的一些随意言谈与学工部门、教务部门所作的工作不一致,有些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教师的非主流思想;师生的联系和交流少

5.关于教风与学风:大家认为目前我校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切实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6.关于职能部门、教辅部门的管理协调与合作问题

机关代表团代表表示,要真正树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全员育人”的理念,强调每一个岗位均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党校办认为机关应充分发挥服务的职能。党校办现正建立信访工作制度,并督办、督促学生信访事件的落实,同时校办尝试编写学校领导参阅材料,希望各职能部门对教学、育人多加思考,给校办提供信息,给学校领导决策作参考。学

12 校已经在教学质量工程上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文件、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

组织部表示教师的管理考核上应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干部考核、提拔、任用上考虑其教育教学的作为。并在干部培训上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责任、国际化视野方面的培训。

宣传部表示多找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在营造我校教风、学风上推出新举措,比如目前开展的对优秀教学团队的新闻特写,对优秀学生的采访报道。

纪检部门将继续要做好师生合法权益的维护,凡是与教师、学生权益相关的事情,做到政策、程序结果的公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严肃纪律、师德师风上多下功夫,严禁钱分交易。在政策的执行上,讲究方式方法,做到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以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教师进行教育。

审计部门希望教学主管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将着力对我校的教学投入教学运行加强监督检查。

人事处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八大举措。

工会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做好教职工的维权工作、继续做好“三育人“的评比工作,并配合教务处做好讲课大赛的举办。

学工部表示教学工作要做到教、学合力,已经注意到当前凸现的一些问题,并就本部门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与举措。

团委表示校园文化的主导性、示范性作用,努力使得校园文化形成氛围,建立校园文化的窗口作用,多开展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教授讲坛活动。

后勤部门承诺在目前优良的后勤保障基础上,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四、会议代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代表结合讨论议题,根据学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加强教学工作领导、强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

1.学校应切实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仅要在观念上重视教学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激励机制上向教学倾斜,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身教学工作,建立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要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工作。

13 2.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积极推进两级管理,降低管理的重心,加大对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考核,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两级管理”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内教学管理机制。

3.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对我校目前学风的现状和下沙兄弟院校的学风状况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对比,找出学风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我校的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4.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创业基地的建立、创业基金的设立以及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等方面积极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弘扬我校“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

5.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堂内外的教育平台,大力开展对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如各类艺术节、文化节、学术讲座、教授讲台、各种论坛等形式。加强组织和宣传,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的内在需求,形成良好的文化艺术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上述总结不很全面,表达、理解也可能不准确,教务处将继续整理讨论资料,编辑成册,梳理问题,提出措施,重要的问题将交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

汇报完毕,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 务 处 2008年4月9日

推荐第4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汇报幻灯片要求

附件1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PowerPoint汇报格式的基本要求

评估专家到各部门、各学院(以下简称各部门)进行走访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则是走访的必备内容,也是评价各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环节。制作精良的PowerPoint汇报将会给评估专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评估结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各部门都应该重视PowerPoint汇报的制作,花气力将本部门的汇报凝练、浓缩在PowerPoint汇报中。为保证各部门制作PowerPoint的质量,学校教学评估办公室就PowerPoint制作格式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一、整体要求

1、PowerPoint总体设计

(1) 篇幅:由于时间的限制,汇报PowerPoint的篇幅不宜过多,以每张PowerPoint文字观众阅读时间在50秒以内为宜。

(2) 封面:幻灯封面内容一般选择特征性图片,最好是校园风情或本部门有特色照片,上面点缀欢迎词,图片也可制作成反复播放的动画,用于等待汇报前播放。

(3) 母版:由于汇报的严肃性,幻灯母版应选择深底浅字,可以通过自行设计母版保持PowerPoint的整体一致性。

(4)信息量:PowerPoint汇报制作应精美,尽可能显示足够信息。 (5)标识:PowerPoint汇报中应该体现学校或者本部门的标识,如果使用学校标识,须正确使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发布的统一标识。对于校徽等图片标识须根据画面大小进行等比例缩放,不能改变原有样式。

2、PowerPoint汇报的内容

PowerPoint汇报中应该包括欢迎语、汇报题目、部门名称和时间、汇报正文和致谢等几部分内容。

二、具体要求

1、PowerPoint的模版

PowerPoint汇报的模版可以选择通用模版,也可以自行设计模版。基本要求是:

(1)尽量选择一个底色的模板,至少在要表达文字或图片的地方是一个颜色。

(2)一张PowerPoint上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3种,不要在一个主题下显示多种的颜色。

(3)整个幻灯的配色方式要一致,字号、字体、行间距也要一致,插图放置的位置大小,不应随意改变。

(4)不要过多地使用动画,只有在确实需要在不同时间显示同一PowerPoint上的内容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动画。

2、文字的应用

文字是PowerPoint的主体,基本要求是:

(1)文字不能太多,在文字具体细节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字体大小,要与整体画面相配合,PowerPoint默认的文字大小是比较好的选择,一般标题用44号,也可以用40号。正文用32号,一般不要小于24号。第二,行段间距,正文内的文字排列,一般一行字数在15个左右,不要超过6~7行。行与行之间,段与段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每一个标题之间的距离(段间距)要大于行间距。第三,字体选择,推荐的中文字体是宋体,英文字体是Times New Romans,中文字体建议加粗。也可以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其它的字体,但不要用少见字体。第四,字体的颜色,字体的颜色选择是和模板相关的,一般来说不要超过3种,字体颜色应该选择和背景颜色有显著差别的颜色,不要选用红色或黑色的文字,标题字体的颜色要和文本字体区别,同一级别的标题要用相同字体颜色和大小。一个句子内尽量用一色,如果用两种颜色,要在整个PowerPoint内统一使用。

2 (2)文本框内的文字,只需要用提示性的文字表达就可以,避免大量文字的堆砌。

(3)整个文本框内的文字在一张PowerPoint内要安排得体,不要缩在半张PowerPoint内,也不要安排得过满,不留边界。

(4)每张PowerPoint,一般都应有标题和正文,标题要准确表达主题。

3、图片的使用

图片是PowerPoint的必要补充,也是增加PowerPoint视觉效果的重要方法。基本要求是:图片的使用要围绕汇报的主体,根据需要有选择的使用,要切实为主题服务。图片要层次鲜明,要有适当的文字介绍,不能以图片代替文字。图片放置的位置,包括图片的大小,图例的位置和大小,需要根据汇报内容仔细斟酌;如果有许多图片,最好要统一格式。

大连医科大学教学评估办公室

2008年3月18日

推荐第5篇:人文社会科学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总结汇报

人文社会科学部前身为1958年百色医学专科学校建校时成立的政治教研组。1978年12月,学院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86年成立德育教研室,1993年,德育教研室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成立社科部。2002年4月,社科部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部,定为学院党委直属的正处级教学单位建制,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任务。2006年1月,人文社会科学部接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与信息方向)的建设和发展任务,学科建设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管理学科并举的两个学科共同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部下设9个教研室、1个研究中心、1个资料室。9个教研室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人文艺术教研室,军事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前6个为直属管理教研室,后三个分别挂靠学院武装部、招生就业处和临床学院。1个研究中心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资料室藏书量为5600多册。目前共有12间办公室,20台电脑、7台打印机,1台摄像机、1台电视机、1台录像机、1台VCD等教学设备。三年来承担全院51门必修课程,18门选修的教学任务。

一、学院党委切实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学工作的领导。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自2004年6月迎评促建工作启动以来,把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作为学院评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精神,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部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四个保证”:

(一)领导机制保证:成立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学院党委宣传部、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务处及学工处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一直明确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院长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院领导把人文社会科学部视为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智囊团”,将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人列为学院党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学院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经常参加人文社会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有关会议,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切实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部的教学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管理机构保证:人文社会科学部按正处级建立,直属学院党委。人文社会科学部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下设9个教研室。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

(三)教学办公条件保证:学院领导根据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学的特点,在全院行政和教学用房紧缺的情况下,都想方设法优先保证人文社会科学部及其教研室的办公用房,及时配置教学建设所用的计算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录像机以及图书资料等等。

(四)经费保证:学院依照上级有关规定,近几年来每年上级规定按生均15元的规定划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保障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学工作。截止2007年5月,我部共有专任专业技术人员44人,其中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8人。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为22.72%,中级职称比例为29.55%,初级职称比例为47.73%。平均年龄36岁,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呈理想状况,出现了发展潜力较大和发展态势较好的趋势,有力地保障了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认真制定本部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学院的支持,主动协助组织部和人事部门做好高学历人才引进工作。

2.切实实施本部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教师通过攻读硕博士研究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学者等方式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3.加强教师的校内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有作用。二是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激发中青年教师的潜力],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三是加强教师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鼓励教师参加学院的各种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搞好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师职务聘任、晋升、表彰奖励和其他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思想政治问题“一票否决制”。

5.做好稳定教师队伍工作,发挥高学历教师的作用。结合本部学科专业建设实际,切实落实学院“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留人机制,“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机制,“学校培养,个人发奋”的育人机制,落实教学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使用,选用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担任教研室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

近年来,由于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措施有力,极大地我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综合评价平均分在86分以上,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近3年来,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区内外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按照中央文件的有关要求和面对新的情况及新的任务,积极探索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发挥人文社科部在教书育人中应有的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工作中坚持“两个”原则: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教育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二、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教学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同国内外重大事件、同学生共同关注的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使教育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几年来,我部通过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把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总方向,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做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无论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几年来,针对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理论课教学在“新”、“活”和“实”等方面还有欠缺。2005年由本部主任农乐颁副教授负责的学院重点课题——《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立项后,积极配合学院重点立项课程建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大脑),使学生真懂、真信,并能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内容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精”,即突出“理论课”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重点讲清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即突出理论课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理论课教学符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者关系的要求,即教学内容的确定能够围绕有助于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两方面来进行。同时,深化“两课”教学,增强教学时代特色。教师关注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实践的变化,及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吸取当前理论界中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弥补所使用教材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结合医学生特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自学科的特点,渗透、联系、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我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广泛发动、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开展民族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原学院党委书记崔践同志、社科部副主任陆天贵同志,聚集人文社会科学部专兼教师的智慧与力量,编著出版《大医精诚——民族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一书,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以专题形式,它汇集了我部教师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课、党建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成果。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理念上,我部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医科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在教学方式选择上,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指导自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市场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师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教学的同时,着重在医学哲学思维能力上培养学生的医学创新思维能力,让同学们通过收集、整理、运用资料,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促使学生转变学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论》课教师求真务实抓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实践理论结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指导学生成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指导、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城镇社区、厂矿、重点工程基地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十六大精神论文评选活动,社科部教师亲自做好学生论文的撰写指导和评审工作,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此次活动,在汇编出版《医学生与实践“三个代表”》一书,其以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为特点,从不同角度触及了医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反映出学生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本项活动对推动学生对理论学习和研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尝试。

(三)建立教育学社会实践基地,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要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必须把抽象的理论教学同丰富多彩的时代特点、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我部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并使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到目前为止,我部建立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共12个。实践教学在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创造能力、求实精神,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学生人人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

5、坚持优化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校内校外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制度上,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丰富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部贯彻落实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几年来,我部不断挖掘人文教学资源,适时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共开设18门人文素质课。这些人文课程,由教学水平较高、学历较高的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老师们综合能力较高,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使得人文课程成为广大医学生们普遍喜欢的课程,得到学生的较高评价。在人文教育教学内容中,我部从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出发,坚持医学与人文相交融,注重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成才的奠基和促进作用。一是以人文课程为渠道,以人文社科访谈与讲座系列活动为载体,丰富了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进步,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大医精诚”风范的医学生。二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三是常年派出教师为学生党校上课,指导开展辩论赛、演讲会、书画摄影比赛、“杏林风”征文比赛和系列文化讲座等活动。四是指导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五是以大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为载体,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汇编出版《医学生与实践“三个代表”》论文集;指导学生申报《继承和弘扬百色起义精神载体的研究和实践》课题获自治区大学生社团重点立项研究(已结题),并撰写相关论文。人文艺术教研室教师在指导文化艺术类社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3项,自治区级奖励32项;协助宣传部指导大学生通讯社开展宣传报道等工作,定期举办“杏林风”文学征文比赛,出版优秀作品文集《凯风自南---大学生优秀文集》;集邮协会被评为“广西集邮先进集体”,其参展邮品集获国家级奖励9项,自治区级奖励11项,市级奖励21项,学校成为首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协助学院团委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展义诊、敬老助残、青春期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教、纪念馆义务讲解、社区挂职服务、校外辅导等活动。学院连年被评为自治区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主动协助学院红十字会宣传发动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活动,连续八年位居百色市献血总量之首。《心理学》课程教师积极配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教育、咨询、治疗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积极配合招生就业处认真做对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和择业观教育,培养他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增强学好本领,服务农村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加强课程建设。

1.科研成绩较显著。多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部强调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学术专著、教材出版、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等科研指标出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科研基础、条件、档次、成绩以及科研经费等等到明显提升。2003年以来获各级科研课题立项28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9项;院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63篇,其中全国核心期刊8篇,专业核心期刊9篇,参编教材3部(已出版2部)、参编专著4部。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教学质量优秀奖2人,教案评比三等奖1人,获200年广西高校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1项,获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

2.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落实学院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目前有院级重点课程2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医学伦理学》;院级网络课程建设1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

六、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做好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工作。聘请校内外颇有影响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层次不断提高。

2.狠抓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特别是重点医科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案,体现课程建设的超前性,立足于广西,服务于边疆,服务于老区的性质,体现自己的特色。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以“卫生”与“管理”为两大轴心,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卫生与管理来设计,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将卫生与管理密切结合,实现卫生当中有管理,管理当中有卫生。另外,我们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体现理论联系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有效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有用人才。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体教师的中心任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解说博大精深的理论。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爱学、勤学、善学。

4.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系列活动。主要有应用文写作知识比赛、即兴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口语比赛等,同时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和企业开展调查活动,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七、搞好教学管理和教书育人工作。

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按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求,我部通过试讲管理、教学内容监控、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质量反馈等,严肃教学纪律,规范教学活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加强教风管理。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风建设和管理,以教风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 我部明确要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部教师,在为人、授业、解惑过程中,要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近年来本部教师获各级先进个人称号19人次。

3.加强教研室的教研活动管理。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共同研究课程教学出现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集思广益,推进教学改革。

4.坚持听课制度。按《人文社会科学部教研室工作条例》要求,要求各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课,互相学习,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八、改革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的育人功能,实现我院办学目标——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近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部和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医学院校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课重要内容的规定,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2002年3月《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2005年4月《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获学院重点资助项目;2005年5月《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高校党建和德育工作资助立项;2005年9月《民族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资助立项;2006年3月《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课题。2007年元月《西部民族地区医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全体教师在探讨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借鉴区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改革经验,结合学院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以增强医德教育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医德内功,促进他们在校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学院2005年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相关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奖3 篇。指导医学伦理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学生)汇编感恩家庭道德教育的文章、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和参加医德“床边见习” 的部分心得体会《鹅城杏子 精诚心语》一书。对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九、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高职称教师偏少。

2、科研教研水平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一级的科研成果少。

3、实践教学生均活动经费成本越来越高,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十、今后工作设想

我部将继续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医学而努力。

1.坚持与时俱进精神,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首选是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内容,减少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其次是教材内容必须结合专业实际,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课程来建设,发展医学边缘学科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第三是组织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人文素质讲座、形势报告会等,扩展学生综合素质。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1)不断探讨新教学方法,坚持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召力。(2)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指导,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3)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真实地形象地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4)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必须转变学习效果的评价观念和标准,深化改革,实行教考分离,应从过去轻能力、重知识记忆考核方式向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转变,由过去以考试和作业的综合评定为主向考试成绩、作业成绩、课堂纪律及行为表现综合评定,力求成绩评定科学、客观、公平、公正。(5)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一是进一步搞好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二是校内要把公共理论课教学与社团活动、学校党建、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二是建立和完善师资在职培养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开展在职进修、读书报告会、学术讲座和讨论、集体备课、参加讲习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渠道和形式,培训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三是着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和科研促进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部应有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部

2007年5月

推荐第6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校办学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9月我校成功举行了办学110周年并校50周年校庆庆典,11月我校首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务处、评估办作为学校迎评促建工作的组织实施部门,2006年新年伊始,就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校迎评促建领导小组的总体布署,精心策划了2006年全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方案,明确了十四项工作要点。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把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视为展示我校办学成就、理顺办学指导思想和观念、整顿教风学风、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总结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本科教学评估是手段,迎评促建是过程,完善长效机制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宗旨”的基本指导思想,求真务实、齐心协力,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教学工作任务,开创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就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 不断增强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

办学理念是引领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灵魂,对办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管理观”等观念的形成具有指导和决定意义。为了给学校的教学改革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学校决定由教务处、高教研究所、校工会和校迎评促建督察组作为牵头单位,于2006年7月-2006年8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大讨论期间,副校长王晓昌教授做了首场专题报告,校长徐德龙院士做了“弘扬育才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精神,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发展道路”的主题报告,学校还专门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刘献君教

二、全程管理 持续改进 全面实施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存之本,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为了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把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转变为经常性的自觉行为,2006年学校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暂行)》,完善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2)修订了教学日历编写、教材选用、备课、课堂讲授、课程考核等理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3)修订了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质量标准;(4)构建了由目标体系、规章体系、流程体系、评估体系组成的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5)以状态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学校检查和院(系)自查相结合、专家检查和管理人员检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案、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类评审和评比16项。以上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员性,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呈现出规范化、流程化的格局,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教学质量自我保证的有效机制。例如,学校组

织检查组对2006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前期检查、中期检查以及专项评估,由于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加上广大指导教师细心指导,使得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圆满完成。教育部评估专家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范,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程度等全面反映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此外,我校学生还囊括了2006年度陕西省高校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建筑学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全部的一等奖,并获得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建筑学院学生在”,居中。

(3)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

(5)插图

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

(6)各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书名.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序号]作者.文章名.文集名.会议地点,年.起~止页码

学 位 论文: [序号]姓名.学位论文题目:[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 术 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五、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 .指导教师的资格

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由讲师及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助教一般不能独立承担指导工作。对第一次承担指导工作的教师应由教研室或院(系)组织试做后,方可承担指导任务。

2 .指导教师的职责

(1)选择题目,拟定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

(2)向学生下达设计任务书;

(3)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4)审查学生完成的设计资料与文件,确认学生的答辩(质疑)资格; (5)参加答辩(质疑)和成绩评定工作;

(6)协助教研室撰写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7)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3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课程设计(论文)的人数,因课程不同而不同,一般以15人左右为宜。 4 .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在指导课程设计期间,一般不应出差,若确因工作需要出差,则必须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并委托水平相当的教师代理指导。

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习态度

(1)课程设计(论文)期间,学生要学习态度端正、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独立完成,

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学籍处理。

(2)所作的课程设计(论文)应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绘图符合标准,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3)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2.学习纪律

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如因事、因病不能上课,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请假而擅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3.公共道德

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吸烟、嬉戏、打闹以及其它破坏设计室秩序的行为。

七、组织管理 1.教研室工作职责

(1)组织拟定各门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大纲,审定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大纲和安排指导教师;

(2)组织课程设计答辩(质疑)和成绩评定工作;

(3)考核教研室指导教师的工作;

(4)撰写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一式三份,一份交所在学院(系),一份存教研室,一份教务处存档;

(5)经常组织研讨进行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加强课程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2.院(系)工作职责

(1)统计并上报学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填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见附件3);

(2)对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课程设计(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3)督促教研室撰写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及工作总结,及时上交院(系)、教务处。

3.教务处职责

(1)下达各学期课程设计(论文)教学任务,对全校的课程设计(论文)进行规划和协调;

(2)组织专家组及有关人员对课程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负责对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监控;

(3)收集、汇总各院(系)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指导。

八、课程设计(论文)答辩

答辩是课程设计(论文)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达到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它形式来考核,如质疑等方式。 1 .答辩资格

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并在其设计图纸、说明书或论文等文件上签字者,方获得答辩资格。 2 .答辩小组组成

课程设计答辩小组由2~3名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由教研室或院(系)负责组织。

3 .答辩

答辩前,答辩小组应详细审阅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资料,为答辩作好准备。答辩中,

学生须报告自己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约5 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3~4个问题或回答考签上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

答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九、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应及时确定学生的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占20%)、成果成绩(占60%)和答辩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最终权重由各教研室自行制定。

2.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

3.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见附件4)应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交学生所在学院(系)存档。对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可在一个月后重新答辩。

十、课程设计(论文)的归档

课程设计(论文)的成果及相关资料由授课教研室或学院(系)负责保管,一般保管3 年,对于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论文)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

装入档案袋中的资料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设计的成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教研室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如学生课程设计硬件成果无法放入档案袋内,可以另存它处,但必须在档案袋封面上注明存放地。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目录、设计总说明或摘要、正文、参考文献。 +

一、附则

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参考格式)

附件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封面

附件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附件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 教 务 处

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篇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高教工委的安排,我校参加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九月下旬,学校召开活动动员大会,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一个月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委高教工委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紧扣依靠教职工办学这一核心,抓住打牢思想基础和广泛征求意见两个关键点,坚持领导带头、“一把手”引领,坚持边学边改、取信于民,坚持推进内涵发展、全面落实第二十一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各项任务,正在安排部署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各项工作。总的来看,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重视、党员积极,动作标准、富有特色,群众反响良好。现将第一环节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党委坚持把扎实深入学习作为搞好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着重强调学习要贯穿活动始终。一是把学文件与听报告相结合,以学文件为主,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了《党章》、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赵正永书记等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组织观看了学校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一系列重要讲话视频摘编》,听取了省委党校郑志- 12 类群众意见建议324条。

第四轮是“背靠背”征集意见。为进一步达到真听意见、听真意见的目的,使师生员工打消思想顾虑,敢提意见,敢讲真话,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以分党委(党总支)为单位进行了无记名的作风建设民主测评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查四风之弊、助事业发展”群众意见征集活动的通知》,在学校三个校区设立了11个实体意见箱,在学校主页开通专题网站设立网络意见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意见征集活动。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背靠背”的形式共征集到意见建议424条次,梳理合并后为266条。

以上四轮活动共收集到师生员工意见建议累计784条次,梳理合并后为510条。学校党委两次召开常委会认真听取了征求意见建议情况的汇报,要求班子成员认真对照检查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作为撰写剖析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依据;并按照分工及时赴各二级单位开展意见建议反馈工作,督促、指导各 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四轮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近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部门、联系单位负责人之间还将通过谈心征求意见。下一步,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也将组织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校党委听到了许多真话、实话,也基本摸清了“四风”在我校的突出表现。目前,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正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工作和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摆这些现象在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的具体表现,力求把“四风”问题找准找实,为学校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表率,为活动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三、领导亲自带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党委学习借鉴省委的成功做法,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五带头”,即政治上带头、工作上带头、作风上带头、廉洁上带头、生活上带头,给全校干部师生做出表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自学,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真心诚意听取师生意见;带头查摆问题,立说立行进行整改。党委书记高明章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先后主持召开了四次听取意见的座谈会,并率先深入两个学院进行了调查研究。校长苏三庆抓住暑假时间,深入院(系)以及附属单位开展调研,指导检查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学校班子成员积极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走访座谈、调查研究、督促活动开展,一级带动一级,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党员干部对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信心。

推荐第7篇:本科教学参考书目

书 目

1、泰戈尔《吉檀伽俐》、纪伯伦《先知园》、丹纳《艺术哲学》、傅雷:《傅雷家书》、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索尔仁尼琴:《布拉格群岛》、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哈维尔:《哈维尔文集》

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凡伯伦《有闲阶级论》、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茅海健《天朝的崩溃》、费孝通《乡土中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南怀瑾《论语别裁》、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奥古斯都《忏悔录》、卢梭《忏悔录》、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

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柏杨《中国人史纲》

4、张信刚《大学之修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怀海特《教育的目的》

5、《明治维新史》、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6、阿克顿《自由的历史》、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弗莱纳:《人权是什么》

7、密尔:《论自由》、《代议制政府》、泰勒:《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8、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9、刘瑜:《民主的细节》、林达:《历史深处和忧虑》、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10、大卫·鲍兹:《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物》、《古典自由主义读本:从老子到弗里德曼》

11、罗素:《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房龙:《宽容》、《人类解放的故事》、柏克:《法国革命论》

12、阿伦特:《人的条件》、《论革命》、《极权主义的起源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弗罗姆:《健全的社会》

1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科学的反革命》、《法律、立法与自由》

14、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休斯敦·史密斯:《人的宗教》、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奥勒留:《沉思录》、洛克:《政府论》(下)、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5、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奥斯汀:《法理学的范围》、庞德:《法律史解释》、庞德:《法律的任务: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哈特:《法律的概念》、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日]棚濑孝雄:《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法律的未来》、《法律的正当程序》、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赞恩:《法律的故事》、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布迪:《中华帝国的法律》、霍贝尔:《原始人的法》、马凌诺斯基:《原始人的习俗与犯罪》、黄金鸿:《英国人权六十案》、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二十五个司法大案》、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

1

16、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论自由》、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爱因·兰德:《自私的德性》、波伏娃:《第三性》、庞勒:《乌合之众》、加塞特:《大众的反叛》、米塞斯:《人的行为》

1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权力与繁荣》、《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西方世界的兴起》

18、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19、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论》、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贫困与饥荒》、詹姆斯·M·布坎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财产与自由》、《自由、市场与国家》、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缪勒、丹尼斯:《公共选择理论》、奥斯特洛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有关“国家”的书目

1、卢梭:《社会契约论》

2、洛克:《政府论》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4、潘恩:《潘恩选集》

5、《联邦党人文集》

6、丹尼斯·朗:《权力论》

7、罗素:《权力论》

8、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9、奥本海:《论国家》

10、霍布豪斯:《形而上学国家论》

11、洪堡:《论国家的作用》

12、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

13、费希特:《国家学说》

14、巴枯宁:《上帝与国家》

15、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16、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

17、科迪维拉:《国家的性格》

18、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

19、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 20、斯各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的计划为什么会失败》

21、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二十世纪的教训:波普尔访谈录》、《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历史决定主义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2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致命的自负》、《通往奴役之路》

2

23、

24、

25、

26、

27、

28、

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安德鲁·瑞各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 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刘瑜:《民主的细节》

林达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龙应台:《野火集》

名家博客

贺卫方、孙立平、秦晖、于建嵘、刘军宁、秋风、李炜光、陈志武、丁学良、韦森、张鸣、李强、萧瀚、冯兴元、笑蜀、杨恒均、十年砍柴、童大焕等学者的博客

推荐第8篇:本科教学心得体会

本科教学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于2015年9月担任了我校本科生《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公共课的教学。下面就一学期下来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我以前担任过近十年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主要面向专科生教学。这次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大一新生,所以教学内容或者方法都要做很大转变。信息技术基础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总学分4学分,总课时72课时,一半在机房上课,一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理论部分的内容覆盖面广,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是讲word20

13、Excel2013和PowerPoint2013 三个办公软件的使用。

第一堂课很重要,要向同学们说清楚几个问题:这门课是什么?为什么学这门课?怎样学这门课这几个问题。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学生就会对该门课程有大致了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提到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应付等级考试,而强调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信息素养和基本技能。引起学生重视,另外我也会在第一次课上,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参考资料,如慕课上的相关视频教学,以及好的参考书等,同时告知学生不要仅仅满足课上内容的学习,应注重课后的阅读扩充和学习。

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讲授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备课很重要,不仅要备教案,也要备学生,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要注重课后答疑,因为本科生较专科生学习更积极,学习能力也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后安排答疑也是很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课后如果时间充足,我都很乐意给学生答疑,另外通过建立qq学习群,方便课后随时随地交流答疑。虽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我感到乐此不疲。通过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反哺教学,让我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做好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南特师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师范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教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要成为教师。所以师范学院的本职工作,或者说最基础的工作,是师范生的培养,在这一点上,师范学院应该在教师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我认为,一般地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却远远不够,教师的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注重促进学生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我觉得智慧的升华和人格的养成,才是大学教育赋予大学生真正受益并享用终身的人生宝藏,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一种人生动力。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发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教学的管理者。要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几十个,像我们公共课甚至有一百多个学生,怎么能够管理得好?这个管理过程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科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的积极性较强,学习自主能力也较强。这就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广大教师在学院领导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应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奋斗、争取让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9篇:本科教学工作条例

四川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条例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体和基础,本科教学质量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世纪之初,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促进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新世纪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一、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四校合并后,我院本科教育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加强本科教育的质量建设,加大本科教学工作的经费、精力、时间等投入,是我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引导全院教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树立“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质量至上是高校发展的最高原则”等思想。

2、学院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

3、每年召开全院性教学工作研讨会,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

4、每年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将本科教学质量作为评价系部工作的重要依据。

5、强化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修订并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修订本科教学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院与教务处的宏观调控作用。

3、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中,坚持专项经费、重点投入,充分发挥经费投入的导向作用。

4、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和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价,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行为。

6、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效益。

7、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基础学历必须在大学专科以上。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教育理论及现代管理手段、技术等。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1、保证本科教学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学校学费总收入的20%中用于日常教学,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保证生均教学经费逐年递增。

2、加大教学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实现图书资料经费的逐年递增。

3、加强现代教育手段的投入。加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4、加强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使主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得到更新补充,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5、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根据学科、专业重组情况,合理调整各类教学用房和教学设备,避免各类重复建设,力争打破系与校区界线,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支质量过硬、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1、大力引进新教师,加强师资储备。对新办专业与四个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要特别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做好教师储备工作。

2、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要继续鼓励、支持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二要积极通过进修、短期培训、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与科研水平;三要加强教师的行业规范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3、推进名师工程建设。要完善优秀教师与“教学十佳”的评选办法,继续执行学院领导与中层干部不参加优秀教师与“教学十佳”的评选政策,鼓励教师成才,形成有利于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青年教师独立授课前必须做至少两轮的教学辅导工作;资深教师应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5、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

每位在岗教师,特别是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一般情况下,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如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安排讲授本科课程的,可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教授要教,讲师要讲,助教要助。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经过自己研究和总结完成的教学研究论文等同于专业科研论文。

教师必须完成的本科教学工作量由学院确定。 学院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和“教学十佳”。 学院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获奖者给予对等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同于相应级别的科研三大奖,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

有教学事故者,当年年终考核只能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两年内不能评优、晋升高一级职务、竞聘高一级岗位。

五、深化教学改革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院级与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确立院级精品课程,实行教师负责制,努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2、继续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重点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普通、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与整体性,注重一门课程、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一所学校的全部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的配合与协调,做到全院一盘棋。学院的教学改革立项,要加大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倾斜的力度。

3、强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一方面继续加大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与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已有设备的使用效率。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一方面以制度约束,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以政策鼓励,将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作为评优的必要条件。

4、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继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之既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规律,又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又有利于保证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重处理好几对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理论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理论学习与能力实践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5、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行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

6、大力加强教材建设。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7、推进双语教学。学院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强化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投入

改革实验室体制,合理布局实验室;大力加强基础课实验室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教学实验室的投入。

2、强化实验教学队伍与实验课程建设 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选留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

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的更新改革,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认真进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向学生开放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设置开放性的、设计性的、综合性的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

建立高标准文科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是形成我院文科学科优势、形成我院文科教学特色的必要举措。选择在基础较好、发展要求迫切、发展后劲足的文科系建设文科实验室或实验中心。

4、加大实习基地和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力度

有计划地选择建设一批高质量、先进的实习基地或教育见习基地,原则上每个专业都必须有对口的实践教学基地。

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在生产实际和工作实践中学习;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鼓励采用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

5、加大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改革力度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要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全过程,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改进指导方法,提供优良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教学准备,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水平。

七、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才

1、加强文化素质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要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密切结合;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2、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积极培养学生勤奋自律、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敢于拼搏、发展创新的价值取向,营造“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学风。学校在不降低学业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主辅修制;加大奖学金的奖励力度,改革考试方法,更新考试内容。继续执行弹性学制,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贯彻主体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

改变单一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调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教学主体。

4、鼓励学生自我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是设计和塑造成功者的实践历程,应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要破除一个模具塑造所有人的培养模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

积极创造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转专业或转系。

5、开展创造教育,提高学生创造技能

大学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积极开设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如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思维技法、创造原理等创造教育的理论课程以及创造技能等实践课程。

除充分利用校内的开放实验室或实践中心外,学院鼓励、支持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创造研究中心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教育见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教育场所。

6、鼓励学生创新,施行“创新学分制”

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冒尖,实施创新学分制。对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经专家评定,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可以免修相应课程。

7、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校应当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开创新的事业。

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

九、完善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更新教学质量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将严格管理,加大教学质量的检查力度。

1、完善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法和实施方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系列评估办法,通过认真检查和监督实施,切实解决目前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建立教学工作质量奖惩制度。在认真严格考核和评选基础上,学校每年对教学工作质量优秀的系部给予奖励,并在投入和建设上给予倾斜。而对于教学工作质量处于不理想状态,又连续两年无改进的学院将在招生、投入和建设上给予必要的限制。

3、建立健全干部、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改进和改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第10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这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汇报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年度我校教师在上级教育部门和总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引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深入实行改革,执行教育行政的各种准则、理论、规章、制度,继续深入师德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高度热情,发扬光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下一致,团结协作,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现就以上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主导作用

上学期,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作为一名新担任的我来说,由于本人经验欠缺,所以一时摸不着头绪,但是通过学习,我们主动提高了各领导人物的业务管理水平,我们还经常请教一些兄弟学校的校长,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我们经常带着问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学校管理,学习外校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这学期以来,我们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上学期初,领导深入分析学校的教学情况,制订出各项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

循,心中有数。教务处能指导教师制订出切合本班实际的班务计划,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计划,并热心帮助、指导年轻教师工作,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直接指导下,全校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热心有所提高,教学风气等方面也受到上级和周边村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我校领导班子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每天都是早到校、晚离校,以校为家,因为教师少,任务大,所以领导班子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动态,掌握了教学第一手材料,为课堂教学做好了依据,在领导的带动下,教师相互听课已蔚然成风,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相互发表意见,交流困惑,共同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研讨能力。

二、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

师资力量的雄厚与薄弱,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一年来,我校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监督,开展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继续深入师德培养。在教师队伍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教师性格开朗,加上一心想向外调,对教学没兴趣。因此一年来经过学校领导的深入谈心了解,个别进行了思想教育,从而使个别教师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肩负责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们还鼓励教师自学,为老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在教师管理上,学校把教师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坚持考勤制

度,出勤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杜绝了以前班级缺人及教师上班时间外出娱乐休闲、谈笑逗留等不良现象。此项制度的实施使学校涌现出了大批爱岗敬业的、以校为家的老师。

三、加强德育工作,建设文明校风

德育是五育之首,本学年度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订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校会、主题班、队活动开展各种教育:

2、坚持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进行五爱教育。

3、充分利用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优秀班级评比制度中把学生德育作为评比的一项内容;

5、要求教师认真上好品德社会课,强调教师应细致耐心做好后进生、顽皮生的转化工作。

6、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以红领巾广播站为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慰问活动,切实进行德育教育。

四、狠抓教育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通过抓教研、教改和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学初,我们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共同商定一学期中的教研组活动,并把活动落到实处。

1、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和研讨交流,并就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出解决办法,真正起到了教研的作用。

2、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

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了几点工作:

(1)、严格按《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严禁语数科占用艺体科。每一科到期末都有考核并把成绩上交教务处;

(2)、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3)、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本学年,教务处每月底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不同年级,不同科目有不同要求,每次检查前教导处提出各项常规工作量,要求老师做到有质有量地完成各项常规工作。每次检查后,教务处针对在检查教案、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表扬优秀,指出不足,面对面提出整改意见,真正做到

第11篇: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按照学校迎评工作统一安排,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精心准备,认真工作,按时完成了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展示了经济管理学院团结、拼搏、创新、争优的精神风貌。

一、学院迎评工作总体情况

1.领导重视,全面安排布置各项准备工作

迎评是学校今年的中心工作。对此,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书记、院长,在年初确定学院工作思路与今年工作计划时,就把迎评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都围绕迎评工作进行。每周一上午的学院党政联席例会第一项课题必是迎评工作。书记、院长在各种会议上不断地强调本次评估的重要性,使每位教职工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迎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到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学院本科教学自评工作专家组,6月份,进一步成立了迎评工作指挥部,院长为总指挥,并成立了若干个工作组,副书记、副院长各负责一组。迎评工作千头万绪,经济管理学院又是一个专业多、教师多、学生多的大院,迎评工作量特别大。在学院领导和二个工作小组的检查与指导下,学院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着,为按时完成迎评准备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

2.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

迎评涉及到每位教职工和学生,学院先后50余次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党员干部大会、学生干部大会和各班学生班会,就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意义、内容进行了宣传,号召人人关心迎评,人人为迎评作贡献。提出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重点的口号,并专门印制了宣传册,在学院门庭、走廊、楼前以多种形式营造重视本科教学和迎接评估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做好全院教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一思想,使每位教职工都认识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迎评准备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责任感。在迎评工作进展的各个阶段,及时召开大会总结动员,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推动迎评工作顺利开展。思想上的统一,为以后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以后复查试卷和论文中,全院教师积极行动起来,随叫随到,认真检查自己所批改的试卷和指导的论文,及时解决在试卷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复查试卷和论文工作顺利进行。

3.合理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全院每位教职工

为了周到细致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学院先后三次根据迎评准备工作的不同时期分解任务,使任务落实到人,增加教职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第一次是在开始准备阶段。学院根据学校所发评估指标体系和院系迎评材料目录,按照撰写性材料、整理性材料、提供性材料三类分类,每类又细分多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细分到人,并且规定完成时间表,要求各项任务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细致地收集、整理有关材料,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迎评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于向学校提供的材料要克服困难,做到材料翔实,数据准确,按时完成。第二次为暑假阶段。学院根据准备的情况,成立了迎评工作指挥部,下面设立自评报告组;教学文件、档案及资料组;教学大纲、案例、课件组;教学环境、设施与实验组;教学成果展览组;教学汇报材料组;学风教风组;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组;纪律检查组等。各组指定具体负责人及完成任务时间表,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者,学院将进行严厉处罚。第三次为迎评准备最后阶段,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对学院宣传材料、培训工作、宣传横幅等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合理的任务分解,明确的责任到人,使学院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4.系统整理教学文件,细致复查学院教学档案

教学文件、试卷和论文是本次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管理学院将其列入重要准备部分。在迎评准备开始阶段,学院即根据教学文件的内容划分了三大类47个小项目,每个项目责任落实到人,由具体负责人将所负责的文档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最后统一由学院教务办按类装订存放。这项工作于3月底全部完成。教学文件的及时整理,为学院的自评报告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持。在此期间,创造性地制作了学院教师的基本情况文档、教师工作手册、教学任务书等。

为了保证试卷批改的准确性,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对保存的试卷进行了三次复查,制订了复查试卷的规范化要求,从批改试卷使用的笔到每个小题的打分形式都做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试卷复查,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把问题彻底解决,确保批改试卷的客观性、准确性。同时,组织院内专家对试卷分析表和参考答案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通知教师即刻改正。对复查的论文,要求评语用词恰当准确,不能有错别字,保证论文评语的质量。

整理教学文件、复查论文和试卷,完善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进,评建结合,重在建议”的方针。

5.精心提练,反复修改完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报告

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几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等内容主要通过自评报告体现出来,它是对学院总体教学科研情况的综合反映。因此,学院对自评报告撰写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撰写小组,由惠宁教授主笔,广泛征求了学院各方面的意见,并且多次召开学院教师座谈会、老教师座谈会、系主任座谈会、管理干部座谈会和专家组会议,对学院的办学思路、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形成了能够充分反映我院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概括出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确立了本科教学的工作地位,全面地反映了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设施、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教学效果的基本情况,科学地总结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客观地指出目前学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自评报告从今年四月份开始起草,先后经过十八次较大修改,小的修改更多特别是暑假期间,学院领导班子集中三天时间对自评报告进行了讨论,逐字逐段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力求把报告写成精品。10月底领导班子又集中一天对自评报告进行讨论修改,最终并11月6日定稿。自评报告是对学院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特别是对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等的总结提炼,就是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全院教职工在这些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成为指导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纲领。

自评报告定稿后,根据自评报告的内容,确定了17个附件的支撑材料,学院各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准备、通力协作,及时完成了附件材料的准备、装订工作,在材料上极大地支持了自评报告的内容。

6.设计布置展室,充分展示经管院的实力

展室是集中展示经济管理学院近几年教学、科研成果的地方,它汇集了经管院近几年的精华。为了办好展室,学院从暑假期间就开始了展室的准备工作,学院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如何布置展室,对形成的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确定展室内布展的内容和形式。在展室中共收集了近三年来经管院教师出版的专著、教材;在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各类研究报告;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教材;学生管理制度、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获奖证书以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这些成果的展示,充分展现了经济管理学院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现了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精神,展现了经济管理学院多年来所贯彻的“教学是立院之基、科研是强院之路”办院基本指导思想。

成果展室实行专人负责,对展览的成果实行逐一登记,成果最终作为资料,由学院统一保存。

教育部专家在参观学院成果展室时,对经济管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极高的评价。

7.规范管理,进一步充实完善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经过迎评准备工作,学院修改、补充了部分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目前已制定和使用24个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方面,首先,继续执行既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学初,即为学院领导干部发听课表,安排听课,使领导干部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同时,由各系组织对本学期上课的教室进行认真检查;印刷装订了教学案例,免费发给学生,编写、印刷了实验课的上机操作指南,制作了教师任务书和教师工作手册,发予各位教师,明确了本学期上课教师的任务以及对上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安排学院教学督导继续履行职责,深入教室,检查、监督学院的教学情况。在学期中,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分的活动。

其次,更加严格地执行调课制度,本学期开始,学院即宣布要严肃教学纪律,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调课。领导干部不经学校同意不允许调课外出,需要调课的教师必须写出书面申请,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后,在教务办备案方可调课。同时要求教师要按教学计划的规定上够课时,不能随意提前下课,不能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上课。

为保障教学质量,学院对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备课、试讲等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8.突出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1)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丰富的兼职教授队伍资源,每学期各类专场学术报告会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大特色,学术报告会不仅为学生提供与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接触的机会,同时,学习到当今经济领域学术界新思想、新概念和管理中的新方法。在迎评各个阶段,经济管理学院除积极的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外,还加大学术报告的力度,努力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气氛。期间,分别邀请了包括美国福垣莫大学凯特教授等7位外国著名学者,国内有海南航空公司董事长陈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胡怀邦;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西安市副市长张道宏;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中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等专家、成功企业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共安排了54场学术报告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学院在暑假专门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成立了社会调查领导小组,具体安排、指导这项活动,聘请专家讲授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等。对形成的调查报告组织教师认真批改,写出点评,组织评选优秀调查报告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暑假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共形成1138份社会调查报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并且取得良好成绩,学院先后组织了“学术月”、“名人学者谈成才”、“经管论坛”、“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国际贸易实务系讲列讲座”等活动,请众多名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学术气氛空前高涨,每场精彩的报告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本科教学评估取得的成效

教学评估是手段,通过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学院在评估准备期间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议”的方针,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我院的实际,找问题,找差距,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1.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

在迎评准备工作之初,学院就提出要明确学院的办学思路和指导思想。通过对学院几十年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学校所处地位及特点,总结出了四个坚持即:坚持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坚持创新进取,突出特色,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路;坚持立足西部,服务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质量第一,强化品牌意识;坚持抓核心,抓关键,抓龙头的工作思路的办学思路和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教学、科研、管理三大体制的改革,增强综合实力,教书育人,培养高质量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

2.总结概括出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4+”模式(素质+能力+方法+氛围)。素质,即理论素质(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素质(宽广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健康的体质);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操作能力;方法,即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人格相结合、严谨与自由相结合;氛围,即开放、宽松、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

学院的办学特色为围绕学校“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注重融合、提高素质、突出创新、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基于“教师是办院之本、学生是兴院之源、教学是立院之基,科研是强院之路”的认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初步形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严谨务实的精神与自由宽松的氛围相结合。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们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甘坐“冷板凳”的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我们历来主张“理论宣传有纪律、学术争鸣无禁区”,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奉行“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的方针,坚持“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的原则,鼓励学生创新。

人格品质与学术品质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四个一工程”,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倡导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术水平,必须以一流的人品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保研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精神和规范的学术行为。

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强化经济学与管理学前沿问题的教学,用理论塑造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把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而且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建立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生集团等10余个实习基地,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学生在调查和社会实践中,取得了几方面的效应: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理解效应。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如果在调查中掌握的资料印证和支持了相关理论和假设,学生对从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就实现了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再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抽象。这样的一轮认识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经济学与管理学致用性的深刻含义。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了1138篇调查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效应。学生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仅仅掌握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概念,对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方法的理解还处于融会贯通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在实践或调查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自己还无法解释的问题,这种情况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储备不足,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论的浓厚兴趣。三是参与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诱导效应。学生在社会调查和实践中,可能从某个角度发现实际与理论、经验与假设不一致,从而对相关的理论和假设产生不解和疑惑。这些不解和疑惑,可能成为其日后参与经济科学基础研究,追求经济科学真理的原始动力。

教学、科研与西部经济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经济学和管理学人才,西北大学长期形成了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的特点,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学院,而且“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是“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因此,在教学与科研中特别强调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相结合,学院教师教学与科研成果中有30%是关于西部经济方面的,使优势学科与研究方向更具优势。

3.推动学院教学工作及其支撑体系上台阶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是教学评估的目的之一,学院通过教学评估,促进了各项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与教学有关的支撑体系上一个新台阶。

(1)合理安排开设课程,选取优秀教材。学院通过召开教学委员会会议,对每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审议,合理地安排各学期开设课程,并且制定了教材使用管理办法,对每学期使用的教材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要求原则上要使用近三年内出版的教材,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优先选用。

(2)加强教学监督,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严抓质量管理,实行过程控制,通过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领导干部听课等,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监督;通过严格执行调课制、备课检查制、新开课试讲制、教学事故处理制等制度,加强教学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

(3)建立教学档案室。购买相关设备,存放教学文件以及试卷和论文。摆脱了以往教学、科研、办公设备存放一起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学院本科教育的地位,体现了学院以本科教育淡基础保证发展的办学思路。同时,把涉及到的教学管理活动划分为三个一级类,16个二级类,13个三级类,每个小项目都有固定的位置,并且购买了文件盒,把文件盒按照统一编号进行排列,把教学管理文件按类归档,便于保存和以后查找。

创造性地制作了学院教师的教学档案。把每位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等收集在册,建立起个人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的建立便于教师查寻自己历年所讲授课程、班级、学时;便于教学督导随时检查教学大纲编写是否全面,是否按时完成教学工作量;便于学院更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每学期授课情况。

(4)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经过不懈努力,从广州引进教授1人,还有几名教授正在商谈中,引进和选留博士生5人,选派出国出境培训3人,国内培训3人,选送博士进人大、复旦等名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人,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

(5)制定科研奖励政策,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学院先后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标准》和《经济管理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条例》等,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今年截至11月中旬,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在《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5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机构出版专著18部,获陕西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共承担各类研究课题3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10项,共获研究经费165万元。丰硕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为明年申报博硕士点打下了基础。

(6)学院行政部门积极改革,为教学提供保证。学院实验室在首先保证完成本科教学、科研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向全院本科生免费开放(包括双休日在内每天早上8:00—22:00),方便学生上网浏览信息,查找资料以及完成各种上机实践和经济管理类应用软件的操作练习。学院图书资料中心,面积240平方米,有64个座位,为满足学院师生借阅图书的需求,学院图书资料中心进行大胆改革,实行轮班制,早上8时到晚上10时资料中心都开放。包括双体日在内,极大地方便了学院师生借阅图书的要求。

三、涌现出的典型事例

在近一年的迎评准备工作中,全院教职工思想统

一、认识一致、全力以赴地为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而努力工作,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何炼成教授应邀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名家学者话成才活动中为学生讲述如何做学问的问题,告诫学生要静下心来,甘于吃苦,才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始终坚持教学、管理第一线,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超强的工作强度使他因劳累而生病住院,在医院仍然惦记着学院的工作,不断约人去医院谈论工作。陈实副教授为本科班讲授《旅游美学》,他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灵活的互动教学产生了很好效果,教育部专家组成员谢志华教授对陈实的讲课给予高度评价。教务办李文斌、潘权利、安树军三位同志自己2004年6月以来没有休息一天,经常晚上加班工作,尤其在评估期间,本科教学中吃住都在办公室,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相对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相对于建设国内一流学院的奋斗目标来说,还存在不少差距,改革与建设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地处西部,国际化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经费投入较少,硬件建设滞后;四是待遇较低,缺乏吸引、稳定优秀教师的条件,部分专业专业缺乏,更缺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五是由于受场地限制,教学档案室面积较小,现已无法存放更多的教学档案,没有固定的成果展室,如何妥善保留教师的成果成为问题;六是教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12篇: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在接到教育部对**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通知后,作为直属附属医院和参评单位,按照大学的工作要求,*附院从今年5月开始全面启动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迎接评估做了大量的准备,促进了医院的教学建设。现将我院的迎评准备基本情况和尚需要完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迎评准备情况

1、提高认识,不断发动全院上下参与。

在接到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共同学习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经研究认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促进我院教学建设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对我院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始终把思想发动工作贯穿到迎评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学习、领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1)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2)确立了医院教学工作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即:抓住机遇,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原则,力争硬件合格,软件优良,促进医院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3)确定了教学工作评估的方针,即: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切实整改,讲求实效;(4)确立了教学工作评估的目标,即:以优秀的标准为目标进行建设,力争评估结果良好。通过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动员和宣传,全院上下增强了做好自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迎接评估成为医院全体师生员工关注和行动的热点,在全院形成了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氛围。

2、有计划地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1)自5月10号召开全院第一次工作部署会议以后,医院先后又召开了4次动员、推进会,对医院本科教学评估作了总体部署,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将评估工作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保证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与日常医疗、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开展。

(2)在熟悉和掌握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评价等级标准的基础上,本着积极主动、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科教科把指标分解到各教研室、科室做准备,然后根据各教研室和科室材料,形成医院的自评报告及自评报告支撑材料。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在院领导、校内专家组、预评估专家组的多次审阅并提出建议后、科教科进行修改完善。

(3)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准备好教育部抽查的试卷、自评报告支撑材料等。

(4)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及时地向医院全体员工和学生宣传报道医院迎评工作的信息,并且要求各教研室、科室主任及教学秘书向科室员工及学生宣传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5)各教研室和科室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认真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6)积极配合校内专家自查、校外专家预评估,使专家组的预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7)为教育部评估专家进院考察准备了充分材料:科教科编印了《**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科教科与各教研室、科室将所有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按二级指标分类装盒。

二、尚需要完善的工作

2016年10月22日前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1、高质量完成试卷的装订、归档工作。

2、对自评报告,支撑材料进行复查后定稿。

3、保卫处、后勤管理部门做好医院环境建设工作。

4、进一步动员全院职工学习《**医科大学审核评估学习手册(教师版)》。

5、全院上下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审核评估。

第13篇: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篇一:会计系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会计系教学评估工作总结

会计系全体教师按照学院迎评工作统一安排,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精心准备,认真工作,按时完成了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迎评是学校今年的中心工作。对此,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年初确定学院工作思路与今年工作计划时,就把迎评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都围绕迎评工作进行。书记、院长在各种会议上不断地强调本次评估的重要性,使会计系每位教师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迎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院领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计系教师则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到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

一、本科教学评估取得的成效

教学评估是手段,通过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学院在评估准备期间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会计系的实际,找问题,找差距,积极创造条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多次反复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会计学教学计划。通过修订,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是一切教学工作行动的纲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案。这个纲领一定要科学定位,体现会计系学科特色,尽量能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推动“重点课程”的建设,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向更高的标准看齐,努力形成提高教学水平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多次反复核查试卷、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估,在管理学院的精心组织与领导下,会计系全体教师克服困难,多次反复按院里的要求核查论文与试卷,此过程使每一位教师对试卷、论文的质量有了更新的认识,并体会到保证试卷、论文质量的重要性。

3、规范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途径。通过评估,规范了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学质量。

备课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该认真阅读该课型的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教法,明确教学任务,对全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通盘安排,制定出教学进度表。教师在授课前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主要教学方法等,以保证每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准备好上课用课件、教案、教学进度表等并进行细心检查核对,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上课:通过评估,学院组织领导了几次教师上课的演练并对每位教师诚恳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许多授课建议,对提高每位教师的上课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气氛严肃活泼。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协调好各个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科学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内容。并认真批改和检查作业,对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评。

4、多次修订、完善了课程教学大纲。研讨教学大纲内容和深度,规范了大纲内容与格式。

5、新增10个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本科教学实习质量,对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6、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和学院加大实验设备投入的支持下,会计系专业教学的实验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践环节,向学生提供开放性实验,并将开放性实验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7、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不断改进首先表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进一步增加。目前我系所有教师均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相关设备,在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改善的支持下,绝大多数课程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有的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安排了案例讨论,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在有的课程中还积极尝试双语教学,使用优秀的国外原版教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加强了师生交流

我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外,还加强了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当面交流、电话以及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关心他们多方面的成长,做到教书育人。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评估,会计系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学校提出的新要求,相对于将来的奋斗目标来说,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不足;三是在教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在各门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学生基础和学习热情参差不齐,有些课堂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是国际班的学生,到课率较低。 2.大班课学生人数多,难以进行课堂交流和安排讨论课

有相当一部分课程都是大班课,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上,这给师生的课堂交流、教学互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多媒体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较为简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篇二:本科教学评估个人总结

本科教学评估个人总结报告

经过全校师生辛勤努力,为期一周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圆满结束了。在本次评估期间,作为一名新进校的年轻教师,我参加了冲刺阶段几个月的评估准备工作,提高了个人工作和学习能力,受益匪浅。

首先,在校,院领导领导下,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提前三年开始了本科评估准备工作。从刚入校那一天起,我就被校园中浓郁的评估氛围所感染,不知不觉,已融入其中。在教学评估冲刺阶段,我积极完成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参加了毕业生答辩工作,2007级研究生复试工作和本科毕业生论文审查工作。在工作中,提高了自身职业水平和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本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我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学校,学院和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听课和教学实践活动,我虚心向教学能手取经,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本学期我担任物理课程教学任务,我把学到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学生反馈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与本科教学评估是密不可分的。

本科教学评估不仅给学校,也给我个人职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相信在五年以后我们将以更加崭新面貌迎接第二次本科教学评估的到来。篇三:本科教学评估毕业论文评估工作总结

xx学院20xx届本科教学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 评审意见

20xx年7月6日~9日,在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的组织和指导下,评估专家组对20xx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20个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评估,其中普查了20个本科专业中的20个班毕业论文(设计),从20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选择120份进行了精评,并按评价表要求在详细审阅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打分,同时对2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总体评价。在评估组全体专家组成员的辛勤工作与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评估的工作。现将评估工作组的工作总结于后,请学校领导审阅指正。 一 基本评价

1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方面

(1)选题质量:基本做到了一人一题,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题目难易度基本适中,题目工作量基本饱满,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2)能力水平: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尚可,研究方案基本合理、研究方法实用,研究手段能满足要求。但外文应用能力整体较差。

(3)成果质量:文题相符性好,成果的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但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普遍不够规范,论文类篇幅不大。设计类篇幅较大,图纸较丰富。

(4)评阅与答辩情况: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阅意见、答辩小组评语齐全,有论文答辩记录。但各评语普遍不够全面,没有指出缺点或存在非问题。

(5)成绩考核分布:论文(设计)成绩分布情况基本合理,优秀(90分以上)能控制在15%以下,但个别专业优良率过高(高达92%)。 2 毕业论文(论文)管理方面

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材料如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记录、考核表等都比较齐全。但个别专业没有外文资料翻译。 二 存在问题

1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论文(设计)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尤其是首届毕业生的专业。主要表现在:

(1)论文(设计)的摘要和结论不够明晰,结论大多罗嗦,不简明扼要,未能反映研究(设计)的结果,关键词欠准确;(2)英文摘要语法错误多,语句不通顺。有的甚至连英文题目也不准确;

(3)论文(设计)的图、表规范性较差,有的无表题或图题,图表编号混乱,图表的引出没有说明,即没有做到“有图见图,有表见表”的要求。图与表中所列的项目排列不科学,表、图的数据引用不科学,反映的信息不明确。

(4)参考文献不规范。文中参考文献标注位置不当,有的直接标注在章节的标题上,部分论文(设计)参考文献标注没有按顺序编排,参考文献标识不够规范,部分论文尤其是综述性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偏少。

(5)部分学生设计的图纸不规范,连签名栏目都没有。

(6)部分论文(设计)的工作量不够饱满,部分论文篇幅略为单薄。 (7)少数论文(设计)文题不够相符,存在文的内容与题目不匹配。 2 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意见、评阅人意见、小组答辩意见较雷同,甚至有的指导教师与评阅人尽管人员不同,但书写字迹及签名字迹一样。评价不到位,评价过高,没有指出不足之处,或评语过于简单,寥寥数语。

(2)小组答辩的提问与回答原始记录较简单,有的小组答辩记录不齐全。大部分专业没有看到答辩安排原始记录表。

(3)进度表检查记录不详细、检查时间日期不统一,甚至出现进度表中检查结果为教师电脑打印处出来的情况;

(4)论文(设计)有关文件(如任务书)中需要签名的地方,缺少签名或签章,部分文件没有手工签名而有电脑直接打印出来。

(5)少数存在论文(设计)选题表与任务书、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一致的现象。 (6)少数论文(设计)文题不够相符,存在文的内容与题目不匹配。 (7)部分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和检查不够细致和认真,对一些明显的格式和论文章节的明显错误都没有发现;

(8)部分考核表的评语评价偏高,如论文(设计)成绩明明良好或是中等,但在考核评语中并没有看到有不足之处;个别指导教师打分太高(高达9

5、96分)。

(9)少数专业成绩考核分布不合理,主要是优良率过高(个别专业优良率在90%以上),中等及以下的比例少,尤其是及格等级的极少。

(10) 外文翻译字数偏少,大部分外文翻译汉字字数不到可1000字。 三 建 议

1 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要求,规范论文(设计)文件、表格的填写; 3 建议各专业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以提高学生论文撰写能力;4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 5 建议加强论文(设计)的选题管理,工科专业论文类题目数量要限制。 xx学院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估组 20xx年x月x 日

第14篇:本科学校工作总结

强基础

创特色

树形象

展风貌

——2008年本科学校工作总结

2008年,是学校的迎评之年,校庆之年,改革之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带领学工部(处)·团委·武装部门人员,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以服务教学中心地位为原则,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文明修身为基础,以学生基础教育、管理为手段,以活动、服务为载体,强基础,创特色,树形象,展风貌,以优异的成绩参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支持办学50周年暨本科教育10周年庆典活动的成功举办,庆祝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努力开创了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构建学习型、创新型部门,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三维体系

1、注重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一年来,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利用组织生活、政治理论学习会,看报纸和收看新闻联播等形式,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的重要性,明确了用“科学发展观”培育学生的正确性,明确了用“和谐社会观”关爱学生的必要性,有力地推动工作科学地又好又快的开展。

通过每周例会,每月专题会,假期研讨会,学工沙龙,培训学习等方式,交流、学习工作经验,提升学工部门理论实践水平。以集体学习和讨论周书记“改进领导作风,转变机关作风”的讲话精神为契机,狠抓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大兴学习之风、服务之风,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部门。

2、在学习、研讨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三维体系,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一维是以年级为轴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大一开展入学教育,大二开展职业教育,大三开展创新教育,大四开展就业教育。第二维是以每年的十个月为轴线,增强教育的计划性。在十个月中,持续开展文明修身教育月、诚信教育月、五四文化教育月、毕业教育月、社会实践活动月、入学教育月、国防教育月、专业教育月、科技活动月、考风考纪教育月、安全制度教育月等,做到每月有主题。第三维是以职业为轴线,增强教育的时效性。按照了解专业、认知行业、把握行业和走入行业的思路,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大学计划,确定学年目标。学生教育管理三维体系的构建,有力地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

1 开展,在评估期间尤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认为是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加强队伍建设,展现学工人员精神风貌,积极唱响《大学生辅导员之歌》

1、职能部门建设。一是强化效能意识。通过坚持每周一在办公例会上进行总结、安排和通报制度,大大地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的提高了工作效能。二是建立了处长联系院(系)制度,处长兼任班主任制度,主动深入到院(系)、班级和寝室调查研究,督办落实,将沟通平台搭建到普通学生中。三是实行挂牌上岗。学工人员在工作期间挂牌上岗,主动服务,接受监督,树立学工人员良好服务形象。

2、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08年引进研究生学历辅导员3名,本科生学历辅导员3名,进一步充实了学生辅导员队伍。二是优化工作环境。为方便各院(系)学工人员在公寓开展工作,专门配备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并为进驻公寓辅导员配齐了办公桌、床铺、衣柜等工作和生活必须用品,改善住宿环境,创造基本的工作生活条件,有力的调动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业务能力。08年新进辅导员全部参加了学校和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岗前培训。另有35人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利用假期召开2008年学生工作研讨会,围绕“评估以后学生工作怎样做,如何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的建设和管理”三个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五是定期组织学工沙龙活动,开展登山、演讲、军训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形成了合力,鼓足了士气,增强了责任感,辅导员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顺利通过本科评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国首创并进京演出获金奖的《大学生辅导员之歌》就是有力的佐证之一。

3、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了学生组织的换届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规章制度,理顺校系两级学生组织的关系,开展了优秀学生会和社团的评选活动。以党校团校为阵地开展了初级、高级两个培训班5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干部的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充分了发挥学生群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狠抓“三早一晚”,学风建设呈现新局面

1、“三早一晚”措施得力。一是充分利用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宣传媒介加大推进“三早一晚”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知道建设优良学风应做什么、怎

2 样做,积极营造氛围。二是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低年级学生集体出早操、上早自习,高年级实行签到制,有力的保证了“三早一晚”措施的顺利实施。三是实行“三公布”制度,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汇总,定期公布课堂考勤、早晚自习情况,在各院(系)中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立德修身、潜心学问、志存高远、报效祖国”的学风逐渐形成。一是学生 “动”起来了。课堂出勤率、早锻炼和早晚自习出勤率明显上升。学生早起、早煅练、早晚自习已蔚然成风。早起床率达90%以上,学生课堂出勤率达到95%。二是校园“活”起来了。每天早上广播一响,校园内生机勃勃,学生纷纷参与到早读、早锻炼活动中。经管系组织的“赢在经管,成就梦想”活动小分队、物电系的疯狂英语早读、外语系的英语角、计科系的早操、化生系的早锻炼、体育系的健身活动等,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是学习氛围“好”起来了。“三早一晚”活动的大力推进,有力的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08年共有32个班级被评选为“优秀班集体”,129个寝室被评选为“文明寝室”,17名学生被评选为“三好学生标兵”,801名学生被评选为“三好学生”,244名学生被评选为“优秀学生干部”,2266人次获得奖学金,此外,267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230人次获得省级奖励,19人次获得市级奖励。

四、开展“四个文明”创建,学生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

1、加大“四个文明”创建工作力度。通过举办活动成果展,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总结、研究和推广好的经验以及做法,充分调动各院(系)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在学生公寓设立24小时值班室办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职能。通过成立文明督察队,加强对带早餐进教室、在公共场所过分亲热等不文明行为的督察,大力宣传“一日生活规范”和“大学生文明行为公约”,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明意识。

2、“四个文明”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文明校园建设初见成效。一是班级管理更加规范。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参加政治、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比例明显提升,班级学习风气大有好转。如美术学院06开展的“你追我赶,争创文明班级”活动,将责任制引入班集建设中,有效促进了良好班风形成。体育系把时尚、健康的体育理念和精神融入到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与奥运同行”等活动促进文明班级的形成。08年共有32个班级被评选为优秀班集体。

二是寝室基础管理有新进步,文化建设氛围更加浓郁。在公寓管理体制转变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月、“五星级寝室”评选活动,坚持每周一检查,每

3 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有效促进了寝室建设。寝室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明晰,寝室文化氛围向积极、健康、文明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美院、旅游地理、机械、土木等院(系)利用寝室文化建设月活动的平台,开展了“创建和谐寝室”征文、“美的小屋”寝室设计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而且树立了学生“以宿舍为家”的集体观念,调动了学生参与寝室建设的积极性。08年共有582个学生寝室被评选为“五星级寝室”,129个寝室被评选为“文明寝室”,10个寝室被评选为“特色寝室”。

三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在学生文明社团创建活动中,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等69个社团各自发挥优势,依据特色开展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元宵游园会”、“减塑”宣传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社团活动。环保协会组织的襄樊市第三届学生环保论坛得到了《楚天都市报》、《襄樊日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被襄樊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

四是学生个人文明素养得到普遍提高,模范带头作用效果显著。通过“文明学生标兵”评比活动的开展,涌现了一大批文明学生,带动了身边和周围一批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刘萧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到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列,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提供服务,展示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回到学校后,她又做客“隆中讲坛”,分享自己进步和成长的得失,很多同学收益匪浅,在全校学生中树立了文明学生的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五、实施“3+2”工程,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举办“五四文化节”、“女生文化节”、“隆中科技文化节”,开展有亮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办“隆中讲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008年学生在各级别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516项,发表论文16篇,申请专利20项,发表作品9项。

1、五四文化节为评估作出重要贡献。共举办包括“‘花样年华’大学生舞台剧大赛”、“2008年‘石花杯’营销策划金点子大赛”、“襄樊学院第二届经济活动文化节”、“襄樊学院第五届读书文化节”在内的各类活动25项,有9000余人参与其中,影响广泛,受到评估专家组好评。

2、女生文化节创意独特。10月17日至11月17日举办第十届女生文化节,组织举行了特色鲜明的“黑夜假面”大型舞会、健康美丽女生知识讲座、发现爱征文、

4 “唯舞独尊”街舞大赛,共有来自全校18个院(系)的7000余名同学参与到活动中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出6个先进集体和235名先进个人。

3、隆中科技文化节为活跃校园文化,为学生素质拓展、能力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机会。举办以“畅想科技未来、放飞青春梦想、弘扬隆中精神、共创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移动杯”隆中科技文化节,30个项目活动贯穿其中。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湖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知识竞赛、演讲协会承办的“改革开放30年”演讲比赛、法学社承办的法律咨询与服务周、大学生服务社承办的“聚骄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内容丰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

4、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成效显著。08年共组织社会实践团队17个,特别是美术学院组织以“发掘古文化遗址,普及文物知识,宣传文物法令,增强文物意识”的“寻找记忆,薪火相传”社会实践活动、政法系组织的“文化之旅,星火之源”送百部经典电影下乡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共有3支实践队被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评选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名教师被评选为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3名学生被评选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5、精心培育“隆中讲坛”,打造襄樊学院文化品牌。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政界人士为学生讲学24场次,对提升学生对学习、社会的思辨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襄樊市政府邀请的社会名流,“点名”作客隆中讲坛的就达到了6场次。目前“隆中讲坛”已不仅仅是隆中山下的文化品牌,更是襄樊市委政府认可的重要社会品牌。

六、积极参与后勤改革,公寓建设取得新进展。

1、完善住宿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我校今年进行了后勤改革,学生住宿管理,由原来后勤集团管理改为学工处统一管理。积极协助学校完成了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对外托管工作。主动参与物业人员的培训,重新修订了《襄樊学院学生住宿管理规定》《襄樊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等文件,制定了《学生公寓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基本实现了学生公寓区内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加强教育管理力度,公寓建设展新貌。一是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在外住宿审批手续。学工处公寓中心和各系院建立了在外住宿管理档案,定期加强校外住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家长和学校反馈。学生社管会、物业公司、学工处每星期都对各楼栋进行在外住宿的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

5 是加强了学生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每栋学生宿舍楼均有值班室24小时值班,严格来客登记、贵重物品进出登记制度。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宿舍消防设施、器材均按规定配备和摆放到位。建立了严格的应急事件处理预案。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进公寓。在学生公寓开设了37间辅导员工作室,将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自治组织设在学生公寓。建立了专门的学生活动室、宣传栏、信息栏,开展了星级寝室评比、特色寝室评比、寝室文化建设月“三大活动”,08年共有582个学生寝室被评选为“五星级寝室”,129个寝室被评选为“文明寝室”,10个寝室被评选为“特色寝室”,500多人获得各种奖励。使学生寝室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平台、和谐平安校园创建的主要基础、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学生党团建设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七、心理健康教育、学籍管理、武装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1、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有序进行。9月初开展了08级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对08级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普查5045人,个别面谈140人次,团体心理辅导500人次;针对普查结果,相应的进行个别面谈排除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在各系(院)开展了第五期团体心理辅导共16个团队。

2、学籍管理工作稳步扎实。在完成基本的办证、学籍异动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学生报到注册工作,2008年10月学生注册率达到100%,有力推动了学费催缴工作。特别是在评估期间,学籍管理工作做到不错1人,信息100%准确,无一差错,获得了专家的成分肯定。

3、武装工作有序开展。在人数激增,场地器材、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5393人的新生军训任务。在克服教材征订晚,师资力量不足的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顺利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圆满完成了征兵和退伍办理工作,18人应征入伍,8人退伍返校。

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工作重心下移不够。

2、职能部门事物性工作繁重,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2008-12-21

第15篇:本科毕业设计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毕业设计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度过了一段忙碌、充实、愉快的生活,对所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巩固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程序设计方面,与导师和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下面对此次毕业设计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

一、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其完成情况

(1)2013年2月25日—2013年3月20日,去用人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测绘院)进行实习,了解用人单位,熟悉测绘作业流程。

(2)2013年3月21日—2013年4月10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公路测设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做好外文翻译,完成设计书提纲、开题报告的编写。

(3)2013年4月11日—2013年5月11日,进行程序设计,计算任意里程点中桩和边桩坐标以及放样元素,不断调试和修改,检测程序的正确性与计算精度,美化界面,直至符合公路测设的要求。

(4)2013年5月12日—2013年5月31日,撰写“公路测设程序设计书”,对其进行反复修改和补充,对过程材料进行整理,直至所有材料都齐全,内容、格式符合要求。

(5)2013年6月1日—2013年6月5日,制作毕业答辩PPT演示文稿,毕业设计书及其过程材料的定稿、打印与装订,资料上交,为答辩做好充足准备

总的来说,所有工作基本上按照这个工作计划进行,并且进展顺利,虽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部分工作没能完全按照计划完成,但对毕业设计的总体工作影响不大。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首先得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曲线测设的相关公式的研究,二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曲线测设的相关理论主要从《工程测量学》中学习,包括直线测设、单圆曲线测设以及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其中涉及到不少公式,重点与难点是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测设,需要将曲线分段进行计算。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理论学习的难点是变量的使用、程序控制结构、数据输出方式等内容。

(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是此次毕业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虽然做了充足的理论学习,但真正用

于实践时,还是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编写代码时,容易出现语法错误,导致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公式输入错误或其它原因,会使计算结果不正确或者精度不高;最简单的输出方法是使用Label、Form,但不美观、不实用,输出至Excel数据表格或Txt文本文档,美观且实用,但比较困难。

(3)设计书撰写

设计书是要提交的重要内容,难点是内容繁多,格式要求严格,主要困难是将各项内容进行详述、归纳、汇总,内容要真实可靠,紧扣主题,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成果。另一个难点是格式问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例如,字体型号与大小、页面设置、标题、目录、表格、参考文献等,必须将设计书给老师检阅,反复修改与补充,直到符合要求。

三、小结

总的来说,此次毕业设计的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虽然期间遇到了不少难题,但在老师、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自己不断的摸索的过程中,克服了这些困难,所以,非常感谢谢劭峰老师,感谢身边的同学,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测绘工作者。

第16篇: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工作总结

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工作总

一、预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为了检验我校本科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推动我校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6月10日-14日,我校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在此期间,由省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行10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由以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鸣教授为专家组长、陕西长安大学副校长翟振东教授和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超教授为副组长,专家成员包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沈孝本教授、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黄理稳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冯邦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谢幼如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院长刘岩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启买教授等10位省内外评估专家组成。本次预评估工作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泰岭、高教处胡振敏处长、评估中心许金招主任的亲临指导。梅州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陈卫平副市长参加了预评估开幕式,市政府副秘书长蓝汕兴参加了反馈会。考察期间,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嘉应学院自评依据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支撑材料;听取了程飚院长关于嘉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报告;观看了关于学校发展的专题录像片;考察了IT教学重点实验室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电子电工等相关实验室、实习基地;考察了客家研究院、图书馆、梅州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主要公共教学设施;考察了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学生基础生活设施;走访了16个系及计算中心、社科部、大英部、师能室等4个公共教学单位和评建办、党委办、院长办、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设备处、科研处、宣传部等11个职能部门;召开了校领导座谈会、中层干部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中老年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5个座谈会;随机抽样考查了100位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20位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10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15位学生的师范教学基本技能、数学系5位学生的大学物理基本实验技能、化学系8位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技能。专家组随机听课34门次;抽查了37门课程的5981份试卷;抽查了331份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对78份进行了认真的评阅。

在上述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

嘉应学院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学校的发展定位也比较准确。 嘉应学院作为一所具有93年办学历史、具有客家优秀文化传统的省市共建普通高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不断更新办学观念和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发扬“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精神,结合地方发展和学校实际,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0年专升本以来,学校取得下列成绩:

1、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

2、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效显著,学校贯彻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认真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逐步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引进、培养、外聘、返聘四结合方针,坚持感情、事业、待遇、环境和政策留人的原则,采用新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教师培养制度,“千、百、十”人才工程和青年硕士化工程等举措,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本上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4、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学校结合广东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制定符合学校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加强了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服务意识及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教学管理改革及教学研究,建立健全了比较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5、积极推进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基本形成了自立自强、刻苦耐劳、质朴守信的优良学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题外话:这一点专家们感受比较深,吃饭时候,包括听课时,有2位同学,一位是汕尾,1位是揭阳的,专家问为什么不考韩山师院,要来读嘉应学院,是否是是舍近求远?这些学生对专家回答说,不是,他们的父母认为,嘉应学院的学风、校风非常好,他们就奔这来了,来了以后,切实感觉到嘉应学院有良好的氛围,不管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学校对他们很好,他们愿意到嘉应学院学习。所以,专家们确实为我们学院的良好的学风感到高兴,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敬意。)

6、专家们认为,学校在这几年和长期办学的历史中,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的地方,例如,在客家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同类学校比较起来,确实显示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建议和希望:

1、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着力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

2、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4、进一步重视技能测试水平的提高。

在这次预评估中,专家认为听课优良率为67.6%,33.4%为中等水平;学生师范生技能共15位学生,其中有2个学生为优,7个为良,6个为中等水平,优秀为13%,良好46%,中等41%;英语30人次,优良率为23.3%,及格率为53.3%,不及格为23.4%,计算机技能测试优良为3%,中等为23%,及格为50%,不及格为24%;大学物理实验5位同学按A、B、C、D、E五个等级来分,A为0,B有1个同学,C有2个同学,D有1个同学,E有1个同学。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各项技能测试的优良率太少,尤其是英语、计算机和实验技能的不及格率较高,技能测试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专家预评估反馈大会上,张厅长认为这次预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张厅长首先肯定了我们学院发展的成绩,如“九五”期间上本科,“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认为嘉应学院本科教学的成绩是明显的,但也要正视不足和困难,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二要大力进行有针对性整改。整改搞好后,我们的评建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通过预评估取得的收获

这次预评估完全按照正式评估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直接指导和梅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次预评估过程中,各个专家深入学校各个场所进行全方位考察和指导,帮助学校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从总体上来说,这次预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省教育厅、梅州市政府和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评建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和预评估指挥部的统一协助,各系(室)、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这次预评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达到了以下目的:

1、进一步熟悉了评估程序和步骤。在这次预评估中,评建办根据教育部的评估工作程序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预评估工作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的程序如从专家考察日程表、路线图到技能测试和各类座谈会的召开都完全按照正式评估的要求进行。通过这次预评估,我们基本上对整个评估程序和过程都有了亲身体验,虽然个别环节有待改进,但总的预评估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也在预评估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预评估的成功。这次预评估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以后的正式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发现了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信心。通过这次预评估,发现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注意或不够重视的问题,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真枪实弹的演练,对我们以后的整改和正式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张厅长和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学校的评建工作效果和本科教学工作成绩,使我们增强了工作信心。

3、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

在这次预评估中,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都能以学校利益为重,自觉以预评估工作为中心。很多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自始至终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有的连中午都没有回家,买盒饭在办公室吃,随时等待评建办的指令和专家的随机检查。

这次预评估之所以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各个工作组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在这次预评估中,学校成立了预评估指挥部,由李俊夫书记和程飚院长担任总指挥,副院长邱国锋和院长助理李友文担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全校预评估行动。指挥部下成立了接待与会务组、联络协调组、宣传报道组、环境整治与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五个工作组。各个工作组均能按照评建办制定的预评估方案,各负其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评估任务。各个工作组的同志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12月份的正式评估有极大的帮助。

三、存在的问题 这次预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以后的整改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预评估,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新发现的问题,也有长期存在、久拖不决的问题;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既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也有评估材料中的问题。

1、认识问题。绝大多数系(室)或部门对这次预评估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预评估工作。但也有些系(室)或部门对这次预评估还不够重视,认为只是一次演练,抱有侥幸甚至轻视心理。具体体现在工作不仔细,不扎实,致使在这次预评估期间个别系出现教师迟到甚至推迟上课,学生迟到或在课堂上睡觉、接听手机等违纪现象。化学系有一位老师擅自推迟半小时上课,被预评估专家当场发现,在预评估专家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地理系在接到大学英语技能测试名单的通知后,少通知一位学生参加测试。外语系一位青年教师在参加座谈会时迟到;体育系有几位学生上课迟到,其中有两位甚至迟到十多分钟,而且上课时有的学生在打手机,还有一些学生在睡觉。中文系有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个别系的教师和学生在参加座谈会时,发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不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材料有待进一步完善。我校目前的评估材料盒有173盒。从总数来说,数量偏多(很多学校才100盒左右),而且很多盒子里装的材料内容针对性不强,支撑材料不能很好地说明要支撑的内容。有些部门在准备评估材料时,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数据不准,论据不充分。有些部门为了图省事,干脆把整本书都放进盒子里,实际上这本书只有其中的一篇文章或一小段文字能真正支撑某个指标。此外,学校自评报告和院长报告应继续完善。

3、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问题。在这次预评估中,有些单位的领导对学校整体情况不了解,导致专家提问时不能够准确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的印象。在会务与接待上,虽然各个工作组非常努力,但由于经验不足,各个工作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彼此配合不够默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教学管理和建设问题。在这次预评估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不够落实,有些该开的基础性实验没有开,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如在专家抽查的某系02级一个班的8份毕业论文里,有6份论文的题目与实际提供的论文题目不相符,专家认为这明显是教务部门管理上的问题所致。此外,还有四项教学经费不足、生师比高和仪器设备值没达标的问题,今后应大力加强整改。

5、学生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次预评估工作中,学生的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睡觉、打手机,在座谈会的发言中不顾全大局等现象。这些问题虽小,但容易引起专家误解,他们会这样倒推,在预评估这样的重大时期还出现这种现象,平时怎么得了。还有学生四大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所以,以后有关部门特别是教学系(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在正式评估期间一定要把这些不良现象消灭到零数字。

第17篇:本科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检查汇报

院领导,教务处:

按照《关于开展评估整改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根据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依据《关于整改实施阶段工作任务的细化方案》,计算机系认真组织,对我系的本科评估及整改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本科教学评估整改任务细化分解表》中与我系相关的内容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学思想与领导的作用

我们系按照本科教学的需要,结合评估专家的反馈意见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积极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多家企业和培训公司签订协议,建成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单位有达内科技(北京)、浙大网新(杭州)、上海杰普、西安游戏学院、北京十月数码、北京翰子昂,凤凰教育(凤凰卫视旗下)等15个。基本满足学生专业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为我系教师到这些企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使用中,我们突出Java工程师、.net开发工程师和数字媒体制作几大特色,现在又加进手机开发的内容,选择国内实力强的机构进行合作。学生参加实训后,实践能力增强,效果显著,经过实习企业培训的学生,大部分进入了国内外知名IT企业,如浙大网新、汇丰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同时,专业教师经常下企业与实训基地企业的经理、主管联系、沟通,对市场的最新技术、企业用人规范也深入进行了了解,提高了自身水平,做到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最后,从学生实习总结和教师成绩评定和企业反馈意见来看,各方反馈效果良好。

二、教师队伍

截止2011年12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专任教师62名(实有专职教师43人),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级重点学科。教师分别毕业于30多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科学院所,学缘结构较合理。

我系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有些紧张。目前我系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83.9%,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为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数量仍显不足;管理人员兼职从事教学的现象较多;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新办专业教师较少;青年教师比例偏高。实验员全为兼职的;教师科研整体实力不强,高层次科研项目及成果较少,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本科评估和转变教育观念大讨论,制订有

1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X~Y年达到Z人,符合本科教学所城的师生比要求。

我们首先是争取数量上的提升,争取尽早的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问题,优化数量结构。在这方面我们每年都向学校报有引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学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今后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相信,随着高水平、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数量的增加,管理人员兼职从事教学的现象较多和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等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肯定能得到逐步解决。

其次是加大培养力度。结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有计划的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和培养层次,创造条件,鼓励、选派在职教师到国内重点院校或企业进行学历进修、课程进修、短期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现在所有青年教师都具有了硕士学位,已有博士2名,在读博士4人。随后将有博士陆续毕业,也会有更多的硕士考上博士。今年,我们又通过多种办法选派6人次到高校或企业参与课程和短期培训。学历和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在职称结构方面,在学校的支持下,今年又有3名同志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何宗耀、刘荣辉和苏靖枫分别被评为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但必须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3、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实践能力、授课水平有待提高。以教研室为依托,以老带新,以老教新,通过教研活动、授课竞赛、观摩教育等活动,促进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水平。同时我们也敢于给青年教师圧担子,让他们承担主要或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学习和教学中不断成长。实践证明,我们青年教师的表现是好的,所做的工作学生和学校是认可的。

4、关于实验教师队伍问题,确实没有专职实验人员,全为兼职的,就目前的形势看近期难于改善。不过我们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就业基地等为平台,提高实验室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我们还通过学生实验员(机房管理员)队伍来配合实验教师,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在实验建设与管理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双丰收,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今后我们加大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引进专职实验教师。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我们系有2个实验单位:实验中心和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站)。我系的实验中心下设软件工程实验室、信管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计算机控制 2 实验室、系统结构实验室、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专业实验人员总计16人,年龄、学历和职称分布合理。实验中心面向本系和学校全部的计算机课程,年均实验开出率在95%以上,基本能够满足实验实习的要求。

实验室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为我系教学服务外,还为数理系、电气系、工商管理系、生物系、规建系等系提供与计算机相关的实验教学;还为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创新和竞赛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软硬件服务。

公共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心现有各种档次的台式计算机476台,面向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或公共课程,同时,也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场所。

存在的问题是:设备数量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我们是非城建类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

1、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服务计算机系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设备利用率较高,目前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或已经感觉到了不够用。

从数量上课,我们的现在实验设备,还可以满足日常的实验教学需要,但一到期初或期末,各种各类的课程设计、软件实习等集中实践环节上来之后,首先是不能满足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其次是正常教学与集中实践相互影响,不能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很难保证实践质量。

2、目前急需解决的是数字媒体专业设备问题。数字媒体专业的实验室,应该是具有专业性,目前的情况是,除了以数字媒体名义建立的具有数字媒体“头衔”的计算机实验室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正在开设的课程由于器材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受其影响的专业课程有7-8门课,课程设计有5-6门课;就毕业生而言,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市场的选择。该专业急需的相关设备已报送学校相关部门多次,且我们也已经有了一届毕业,但实验建设仍然没有完成,希望学校能够尽快给与解决。

3、计算站大部分设备老化,新型系统和软件安装不了,只能作为像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不高课程的普通实验。

4、图书资料方面,我们系有图书资料室。我系的专业均为发展更新比较快的专业,系里与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能从出版社得到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类教材和应用类图书,及时补充资料室的图书。为了满足我系教师对于专业图书的需求,对于科研、教学、毕业设计等急需图书,由老师自行购入,从系专业建设经费里解决,并进行登记,用完后充实到资料室。 存在的问题是外文图书不多,我们以后会根据需要逐步购进。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我系共有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和软件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老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数字媒体均为2008年新上专业,刚有一届毕业生,软件工程为今年的新上专业。

针对教学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目前正在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工作。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全面贯彻学校“三从一大一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原则意见》,邀请10多家企业和公司,参与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高了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与度。我们认真梳理各专业设置的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各教研室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反馈意见、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企业、用人单位、培训实训组织的意见,组织本教研室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初稿。其次,利用实训企业、用人单位见面交流会时间广泛征求业内人士对于初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稿。再次,成立系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领导小组,教研室主任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稿进行汇报,经过集体审订,最后形成定稿,现在已经完成。

2、大纲的制订按照要求进行,编写规范,科学合理,保证教学任务能按教学大纲大纲严格执行。在制订教学大纲时,我们以课程为单位成立课程责任小组,指定责任人负责大纲的制订和课程的建设及教学过程实施。

今后将实行课程建设团队制,课程负责人负责整个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以更好地组织开展教学交流和讨论工作。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所有团队成员合作开展整个课程的建设工作,同时,培养和带动年轻教师。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课程建设团队中来,系里组织专家组对教师水平及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并以考核课程建设情况和每个教师的授课情况。

3、在教材的选择与建设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教材管理规定进行,在授课环节上注重前后配合避免关联课程之间重复。我们还在学校教材管理的前提下,加强教材建设,目前已有我系教师主编的教材X部,今年又有2个教材在校立项。同时我系还与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保持经常性联系,参与省学会的各种活动,参加他们组织的教材建设。

4、在实验教学方面。我们利用教研室活动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专题研讨,进一步界定并认定实验项目的类型,精简演示、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把综合训练和创新精神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要求系实验中心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要求,按计划每天为指定班级增加晚上课外实验,保证为更多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实验时间。我们还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培养,结合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学业、兴趣和就业等多方位的指导。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某些实验要求较高课程,我们采用了机试方式进行考核。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可能是我们的还努力不够,虽经多次,仍未成功,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5、在对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我们实行网络管理,每年都提前安排,每过10.1就要求教师按学校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拟订下期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并通过网络上传。然后通过学生选择教师确认的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选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及社会调查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鼓励在实习实训单位直接参与并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严格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做到前期、中期、后期检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范了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保证教师的指导日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日志,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答辩等全过程各项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6、试卷管理工作。考试试卷都按照学校试卷管理规定和本科评估要求进行命题、阅卷和装订,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大纲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知识点与试卷中的知识点存在偏差,实际执行中完全符合有难度,要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

(2)由于我系的专业特点,个别课程采用了机试方式。上机考试的组织、命题、阅卷与本科评估要求尚有差距,或待进一步出台管理措施以参照执行。

(3)对于一些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在课程考试卷的组织中,主客观题较多,在能力考查上与要求有差距,需要一步努力,找到更合适的办法。

五、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结合评估整改意见和我系的客观实际,针对我系学生中存在的不毕业学生人数多、不拿学位比例居高不下、研究生考取率低、部分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具体问题,我系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对策,首先要努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变学生的学风。

1、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落实院领导提出的“爱心工作法”,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增强服务理念,从招生、教学、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客观、科学的服务,涵盖专业引导、学习方法、专业技能培养、科技创新、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全面进步。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新进教师担任辅导员,能够充分发挥新近硕士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但是由于新进教师中部分教师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或者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使得辅导员老师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专业和管理、服务水平共同提高才能为学生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此我系在辅导员队伍健身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岗前培训。在学校集中进行的通识性的岗前培训基础上,有我系自己组织进行与IT相关专业和行业相关的岗前培训,突出我系辅导员的专业特点,提高管理和服务的针对性。

(2)完善辅导员例会制度,增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团队观念,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和完善了《辅导员例会制度》,保证学生管理团队的例会时间、内容和保证措施,完善了辅导员考核机制,明确了奖惩措施,进一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服务理念,提升了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心理咨询。针对计算机系学生的生活习惯、网络行为和学习风气,在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下,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推荐老师参加心理咨询相关专业培训和认证考试,为学生提供近距离、贴近专业实际的心理咨询服务。

七、教学质量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活动形式较为单

一、科技着创新活动中专业优势发挥不明显、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领导班子专门研究和部署学生科技创

6 新工作。

1、加强专业引导、专业教育、科技辅导和前沿讲座等工作,使整个引导和教育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学生如校时的基础专业教育、专业学习过程中专业教育、高年级的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指导、临毕业就业教育等,完善制度、建立队伍、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2、完善科研导师制。在学校指定的相关文件的引导下,进一步完善结合我系专业特点的导师制,走校企合作之路,在自己培养和引进的双轨道的体制下,切实利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相关人才,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同时我洗也在考虑在享有的实验条件的下,努力创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经营的学生创新实验师,为学生的科技创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认真落实“第二课堂”,以竞赛促进教学和学生的科技创新。对有的“ACM程序设计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竞赛层次、扩大覆盖面,同时按照学院整改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相关专业技能大赛,筹备系列的“IT精英”大赛,充分发挥现有的指导老师指导经验、赛事准备的经验以及全院相关老师专业能力,为全校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做出我系应有的贡献。

第18篇:艺术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阶段性汇报

艺术学院学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阶段性汇报

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以来,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贯彻学院有关工作精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就学工系统来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统一思想。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辅导员的思想教育,通过每周例会、专题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本学院辅导员的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让全体辅导员明确评估的重要性和意义,扫清做好评建工作的思想障碍,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如何有效促进评估工作上来。

二、积极做好评建材料的收集整理。

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艺术学院学工系统根据分工,积极做好评建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还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艺术学院学工办就对评建工作的材料收集整理进行了分工,一方面严格按照评建要求,对近三年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认真落实学生处的评建要求,及时提供相关材料。院副书记对评建工作具体负责,按照各位辅导员所带年级和兼任工作的不同,对各位辅导员进行详细分工,做到人人身上指标,人人有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督和落实,及时对各位辅导员整理的材料进行检查, 通过现场检查,及时指出不足,监促及时改进。对此,学院副书记何小霞教师多次亲自检查各位辅导员的评建材料的收集和规范化整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评建工作的落实。本学期初,院学工办就根据上学期期末学院自查中发现的不足,以及学生处的相关要求,再次对辅导员的评建工作作了要求,要求在上学期整理的材料基础上,及时补缺补漏,严格按照学院的时间要求,做好材料的初步收集整理。对此,我们做到每半个月整查一次,杜绝应付心理和侥幸心理。

三、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及时改进工作。

评建工作的目的不只是迎接检查,而是更好促进学院的发展。对此,我们对照评估指标,对自身工作进行对照检查,针对其时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真正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对此,我们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一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以前不规范之处及不足之处,在本学期规范执行,如辅导员工作日志等相关记录。同时要求在本学期继续做好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通过各项工作的规范执行,进一步丰富支撑材料。二是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如制定本学期的学风建设方案,严格执行三早值班制度和考勤制度,策划系列学科竞赛方案等。本学期我们已经召开了三场各年级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召开了学工、教学系统的联席会议,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通报和反馈。并且,我们还继续延续以住成功做法,及时评选了学习标兵,并召开了学风交流会,召开了学生工作室经验交流会,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上学期学生开办个人画展基础,鼓励学生办个展。及时策划并组织各类专业赛事,如速写赛、专业基础技能大赛,艺术创新创意大赛等。

同时,我们还努力巩固以住优秀成果,进一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并在以往宿舍美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把宿舍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把宿舍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内涵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在上学期整理的基础,按照学院的最新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并加入本学期的资料内容,按要求进行归档。同时我们还将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各级综述材料的起草和整理,以及PPT汇报材料的制作。

同时我们还将启动学生评建知识教育工作,一是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二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三是评建知识的普及。我们将依托各类主题班会、各类文体活动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营造人人迎评的良好氛围,争当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排头兵。

第19篇: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在2016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朱友林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学校作本科教学工作报告。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教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系统总结学校三年以来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厘清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对今后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做出明确部署。

第一部分 三年本科教学工作的回顾

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以来是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的三年,学校确立了“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的发展思路,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广大师生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策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以拔尖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为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不断深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总结理工本硕、国学等实验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整合理工医、人文艺术等方面的优质教学、科研和学科资源,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3月成立“前湖学院”,综合实验班实施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三化”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的“三制”管理模式,坚持1 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三融合”;2015年9月成立“际銮书院”,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管理模式,来自综合实验班、本硕实验班、国学实验班共147名学生成为“际銮书院”首批新生。

2.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依托卓越教育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卓越计划培养体系,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来,在原有近30个卓越计划班的基础上, “水产养殖学”专业新增为首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新增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以及省级卓越计划2个。卓越计划班联合企业制定具有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在企业或政府部门中选聘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与企业共建共管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校企、校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与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3.深入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以双学位、主辅修等形式为主体,通过开放游学、学分互认、学位互通等合作方式,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来学校新增双学位专业()个,双学位专业总计达()个,新增辅修专业()个,双学位共招收学生 人,辅修专业共招收学生 人,近学生获双学位和辅修学位;开展了与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等校际合作交流学习;“卓越传媒人”实验班探索了“2+2”跨学院、跨专业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共同举办临床医学(生物医学)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临床医学与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推进昆山杜克大学、台湾元智大学访学计划,与韩国又松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新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关系;三年来选拔组织近千名学生赴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开展学习交流。

(二)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以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管理重2 心下移,以学生为本,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稳步推进学分收费制改革

先后颁布《南昌大学学分收费制实施方案》《南昌大学学生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等文件,并举办培训班,加大宣传力度。学分制和学分制收费制改革,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在规范教学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积极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进一步探索完善挂牌选课制

挂牌选课制是国内外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方式,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挂牌供学生自由选择,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进一步探索完善挂牌选课制,一是提前录制好部分挂牌课程教师的教学视频,做好宣传;二是升级教务管理系统,提高选课效率;三是从政策上鼓励学院主动增开挂牌课程。挂牌选课课程包括Ⅱ类通识课、个性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部分专业课,总数已达1026门次,选课学生达74959人次。

3.建立学生转专业新机制

尊重学院转专业的自主权,学院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学院转专业细则,实现学生专业的转入和转出权力下放到各学院。学生按照“自主选择,学院考核、按比例择优录取”的原则,完成每年两次的转专业选拔,三年来共有()余名学生参加转专业考试,其中()名学生顺利获准转专业。

4.稳步推进导师制

学校在文理工医各1个学院先期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班级导师制”,目前共聘任本科生导师组21个,涵盖所有教学学院,导师制让教师、管理干部发挥“一岗双责”育人功能,让更多教职员工投入到全员育人工作中,对学生起到了人生导航、专业领航、心理护航、职业助航的积极作用。

5.积极试点助教制

出台《南昌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助教制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遴选并培3 训优秀博士、硕士生担任助教,承担本科生课堂考勤、辅导答疑、批阅作业、开展分组讨论等教学任务,使主讲教师投放更多精力在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设计上。2013年在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基础医学院开展了试点工作,2015年,研究生助教发展到10个学院的165人。

6.稳步推进“三学期制”

先后出台《南昌大学暑期(第三学期)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迈出家庭、融入社会”,充分锻炼和提高其实践和动手能力,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实现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年来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活动人数近()万人次,占比()%。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1.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力度

针对学校课程总量不足,导致学生选课难的问题,学校加强了课程建设力度。数据显示:学校开设课程数量从2012年的2530门稳步提升至2015年的4367门,开课门次从2012年的7684门次稳步提升至2015年的12868门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校专任教师人均课程门数和本科生人均课程门数基本接近同类高校的平均水平。

针对学校II类通识课资源质量和数量均偏弱的现状,学校加大了专项建设力度,明确各学院建设和开设II类通识课具体要求,三年共建设II类通识课()门,同时鼓励学院申报精品II类通识课MOOC,资助11门精品II类通识课MOOC,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2.推动网络开放课程建设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视频公开课,《高等数学》和《现代汉语》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互认国家资源共享课,《现代汉语与社会生活》《走近科学女王——数学》《中国电影史话》《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23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江西省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挂靠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该中心,学4 校极积开展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推动网络开放课程建设,建立网上课程互选机制,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三年来,学校共建设了300门网络示范课程,其中《聪慧的源泉——数学导读》《中国电影史话》和《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无处不在-传染病》《口腔探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在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上线;学校同时引进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的《军事理论》《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珠宝鉴赏》等课程,供学校学生选修;学校获得东西部课程联盟授予的优秀组织奖。

3.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课程从灌输型向提高实效型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卢忠萍教授申报的《高校思政课“五步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入选教育部“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积极开展MOOC教学,出台《南昌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试行)》,对每门MOOC课程选派专业教师进行线下指导,规范MOOC教学管理;与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通识课教育合作。

4.加强创新学分课程建设

通过实施个性课程(创新学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三年来,学校累计新开创新学分课程187门,有14719人次通过相应考核取得创新学分,其中2012级应届毕业学生基本实现全覆盖共计9932人次完成创新学分。

5.提升网络辅助教学水平

修订了《南昌大学教师网络辅助教学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新增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并将优秀网辅课程公开展示,供全校师生观摩学习。

三年网络教学平台总访问量为46,666,207次,各类网络教学资源总容量超过4.5T;建设网络课程3476门,每学期在用活跃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近2000门;网络辅助教学合格以上课程比率分别为90.8%、91.6%,评出网络辅助教学优秀课程分别为22门、28门。(三年数据)

(四)依托项目建设成果,提升教学内涵建设

5 学校以振兴计划、提升计划、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质量工程培育与建设体系,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三年内,学校荣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5项,获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13种教材被列入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7部,二等奖5部,公开出版教材64本;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含医学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一)压缩本科生总规模,优化各专业招生比例

按照本科招生规模整体压缩的要求和分步实施计划,以“支持优势和特色专业,扶持新兴和基础专业,调整就业率低和办学条件不足专业”为原则,采取7项措施调整专业招生计划。2014年校本部压缩了一本招生计划,实际减招173人,学校办学层次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探索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1.调整专业结构

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需求导向,突出特色,质量至上”的要求,淘汰旧专业,组织申报新专业。2014年学校获批翻译、眼视光学、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新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停止招生;推荐“广播电视编导”、“临床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为2015年新增专业。

2.探索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015年江西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以推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南昌大学作为省专指委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在教育厅领导下做好顶层设计和各项具体工作,组织全省本科高校按照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进行专业数据信息采集、审核、修订,以及定性定量指标评价等工作,圆满完成省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学校通信工程、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工程、法学、会计学等7个专业参加了试点6 工作,取得3个第一和3个第二的好成绩,学校7个试点专业负责人作为省教指委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员,也带领本专业老师卓有成效的开展了相关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2015年学校首次开展了校内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并加大评估结果的运用,探索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学院找准专业的发展方向,自觉优化和调整相关专业,努力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优化专业结构的目的。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水平提高 1.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专业综合改革。经济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能源动力工程、旅游管理和通信工程等8个专业积极申报并先后获批为2013和2014年度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试点专业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示范学校其他专业改革建设。

2.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以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启动了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发布了《关于制订南昌大学2016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新的培养方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学分制选课、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级制改革等为手段,着力构建一个适应学生个性化7 发展、更加科学、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各专业都提交了初稿,进一步的论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

3.以工程认证或国际评估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积极组织各工科专业申请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评促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接受复评,获得专家认可。6个专业向教育部评估中心递交了工程教育认证申请报告,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功获批参加2016年评估;医学部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三、构建教学为本体制,激励教师投身教学活动

(一)建立教学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

出台《南昌大学表彰和奖励管理办法(暂行)》,设立“授课质量优秀奖和提名奖”“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优胜奖”等奖项,开展“十大教学标兵”评选、授课竞赛和实践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课件大赛等活动,鼓励和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开设优秀教师观摩示范课,加强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发挥竞赛、评优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学院领导重视本科教学,促进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坚定的拥护者和自觉实践者。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染色体的功能元件》获生命科学类一等奖,《艾滋病毒的增殖》获医学类二等奖,《电视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技巧》等2门微课获三等奖;在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上,学校先后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在首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校教师荣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教师分类评聘

为进一步从政策上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学校一是修订了《南昌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提高了评聘条件中对教学质量要求,落实教师队伍分类管理的措施,新的评聘条例出台以来,先后评聘了5名教学型教授和1名教学型副教授;二是修订了《南昌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规定》,贯彻“立足岗位、突出重点、在职为主、择优培养、按需培训”的原则,着眼于师德教育、8 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强化实践性知识训练、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促进学科梯队建设;三是制定了《南昌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发扬学术民主,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四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六项规范”》,切实加强教风建设;五是建设教师教学业绩档案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帮扶工作,严把青年教师讲台关

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交流和服务,着力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是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培训”的原则,举办或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培训班、骨干教师高级 研修班、职业发展培训、名企实践培训、名师引领培训、课程教学培训、高校教师网络直播公益讲座等各类培训,三年参加培训近400人;二是开展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包括导师跟踪指导、教学示范观摩、随堂听课评价等环节,共举办23场示范公开课,全校376名青年教师参加;三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举办 “教学名师大讲堂” 2期,出版《前湖教务动态》4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授课竞赛,以竞赛树典型,以竞赛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四是面向青年教师开通“教学咨询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听课调研、诊断辅导等,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五是建立新入职教师课程教学准入制度。制定《南昌大学新入职教师本科课程教学准入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加强新进教师培养工作,严把新教师上讲台质量关。

(四)加大教研和教改力度,以教研促进教改

实现教学改革工作常态化,通过教学改革,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瞄准教学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把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教改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年,学校共立项建设教改项目()个,其中省级教改课题()个,发表教改论文()篇。

四、健全实践创新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满足学生实习实践需求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通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9 项目规划,启动了大学生开放式创新创业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的建设工作;通过“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医学基础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基地建设;投入专项经费,维护实验教学设备,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南昌大学-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评选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全校实习基地数达()个,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习实践需求。

(二)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管理,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 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各学院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过程管理;选题坚持“一人一题”、“与科研相结合”原则,要求尽可能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做到“真题真做”;统一分类规范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样式,规范教师指导、答辩等环节的流程和要求,加强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盲审和重合度检测力度。 3年101部作品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三)扎实开展“三下乡”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的示范、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团队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发挥自身特色,做到“抓住一点,带动一片,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三年来,()37支社会实践团队在各省,从政策宣讲、文化传播、教育帮扶、医疗卫生等多个角度服务基层群众。建立社会实践服务基地()25个,其中长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13个,形成()76份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江西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报道达()176次。学校荣获2014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1支团队入选2014圆梦中国百支重点支持团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中,1支团队获三等奖,1人获优秀个人奖。(3年数据)

10

(四)以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抓手,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制定《南昌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实施步骤等方面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出总体规划;积极规划学校综合改革项目、“中西部”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完成大学生开放式创新实践中心规划方案;加入中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报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并及时掌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最新动态。

2.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

做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及验收结题,举办“实践育人大家谈”活动,资助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共立项各级别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结题()项;资助()教师参加培训。

3.积极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项目,每年参与比赛的学生都超过1万人并逐年大幅上升,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卓越成绩。“护理专家—远程监控服务机器人”荣获创意组金奖1项、高考小秘书、大课桌分获铜奖,囊括集体奖和最具人气奖。同时获得江西省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

三年累计获得美国数学建模大赛、美国IDEA工业设计卓越奖优秀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等各级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一等奖60余项(含特等奖、金奖11项),二等奖85项(含银奖2项),三等奖80余项(含铜奖5项)。

五、规范教学管理运行,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一)健全教学环节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日常运行管理

坚持以制度建设规范教学行为,从教务、考务、学籍管理、实践教学多个方面构建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三年来,排课工作,11 共排课()门次,选课()门次,教学检查工作,开展教学检查工作()次,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日常教学检查和创新创业基地验收检查()次,开展校外实习工作检查()次,开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检查()次。学籍管理工作,共注册普通学生学籍()人、办理各种学籍异动手续()名学生。发放学生的毕业证书 份和学位证书 份,发放学生的双学士学位证书 份。考试工作,完成开学初补(缓)考及重修考试、期末(中)考试、毕业清考、学位英语考试、实验班选拔考试、BEC考试、CET考试等各类校内外考试任务,坚决查处考试违规行为,规范考风建设工作。组织海外考试,完成教育部TOEFL、GRE等35场次考试组织工作。

(二)完善校内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将日常教学检查、日常教学管理、日常教学督导与评估工作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以涉及每门课程、各个专业和各学院教学工作状态为评估对象的“点、线、面”结合、全覆盖、立体化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完善教师授课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对课程教学和课外(网络辅助)教学整体评教为基础、以专家(督导、同行)对课堂教学评教为重点、以专家对课外(网络辅助)教学评价为补充的“多主体全方位授课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了实践教学全过程监督,将实验课程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纳入评教系统;修订《南昌大学本科教学授课质量评价工作实施办法》;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形成6学期的网评报告和3个年度报告,并定期召开总结分析会。通过授课质量评估,遴选出一批优质课程,一批在教学一线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生参评率持续保持95%以上,三年共评出授课质量优秀奖(513)门、提名奖(883)门。

2.开展校内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

以“控制规模、调整结构、确保基础、突出优势、发展特色”为指导,以“科学性、客观性、简易性、导向性和综合性”为原则,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制定下发了《南昌大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实施办法(试行)》,2015年首12 次开展全校已完成一个培养周期的103个专业综合评估工作。

3.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

开展了20

13、20

14、2015年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召开院长“本科教学发展与特色”报告会及专家评审会,三年来共评出一等奖(16)个、二等奖(24)个。通过开展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有效推动学院提炼特色、发现问题,促进建设发展和持续改进工作,使学院领导和教师对本科教学更加重视和投入。

4.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完成《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受省教育厅委托,收集省内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年度质量报告,研究分析江西省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完成《江西省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5.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基本状态的监测。一是坚持领导听课制、专家听课制、同行评教等制度,及时收集日常教学检查、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过程中的信息数据;二是定期公布状态数据、每天更新教师调停课信息等,为教学管理和督导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三是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拓展沟通渠道,定期开展“面对面”座谈、接待来人来访、回复学校官网“师生通道”及教务处网站上师生留言等,及时掌握情况,为师生释疑解惑。三年网上回复师生意见建议3000余条。

6.创新教学督导工作

实现了教学督导职能向督、导、评估三者结合并重的转变,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学督导智囊作用,重点听取学生满意度较高和较低课程,为教师授课把脉诊断、开具良方,为学校遴选优质课程、淘汰劣质课程提供意见,参与校内专业综合评估定性指标评价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撰写研究文章,为学校决策提供咨询等工作。三年完成2309名任课教师2462门次课程的授课质量评估,参加开学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抽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13 参加毕业答辩、教学档案等专项检查共计()次,出版《教学督导简报》4期,撰写《如何上好一门课》稿件50余篇。

7.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流程,对不同的教学信息,分类处理、及时反馈给相应的教学管理、教学执行单位,以及相关干部职工和师生,及时进行跟踪处理。反馈的主要渠道:一是在办公网公布教学专项检查情况、教学状态数据;二是专家听课后与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三是专家填写听课表,详细记载有关信息,督评办收集整理后送达相关单位;四是任课教师通过学生评教平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可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五是通过“师生通道”、每栋教学楼的“教学督导工作信箱”等,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六是督导员撰写调研咨询报告、编制《教学督导简报》等,向校领导、教学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反映情况。通过信息反馈和跟踪回访将工作扎实推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年本科毕业生()人,其中完成学业正常毕业()人,占应毕业学生人数比例达()%;授予学位()人,占应毕业人数比例达()%;生源持续保持优良,校本部本科录取分数线不断创新高,录取的外省新生成绩平均高出一本线51.95分,录取的本省新生成绩平均高出一本线22.83分,2014年录取“最美少年”柳艳兵,取得良好社会声誉;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稳定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表现优秀,除去刚提到的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的好成绩,体育竞技也取得历史性突破:男子足球、男女排球、女子篮球获省运会高校部高水平组冠军,与男篮一起全部代表江西省进入全国分区赛;2014年分获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比赛和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锦标赛第一名、第二名,2015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二名,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一名,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第一名,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中国啦啦操之星争霸赛总决赛 冠军,参加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共夺得32项冠军,网球队参加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夺得江西省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水14平组男子团体冠军,同时获得高水平组女子单打冠军和季军、普通组女子单打季军;田径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得3金2铜的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年底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考研率保持22%以上,招就处3年“用人单位调查问卷”显示: 98%的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强,体现了211院校应有的水平;92%的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技能;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工作积极、适应能力较强。

近几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数据显示:南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单项得分稳居“211工程”同类高校前列,并逐年提升,为稳定学校的整体综合排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老师们、同志们!以上成绩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和同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各位老师和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第二部分 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形势

在总结过去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高等教育从数量增长到内涵发展的趋势相比,与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观地分析当前的形势,正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对于我们理清今后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 1.本科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有待进一步巩固 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加强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与要求,尚未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对15 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完全摆正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教学资源建设与投入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2.本科教学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教学分级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尚未发生根本转变,系(所)等基层教学单位对于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大部分专业尚未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反馈机制,缺少持续改进本科专业建设的制度和举措。相关部门和单位支持教学的意识不强、职责不清,未能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

3.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尚不成熟,专业结构与布局亟需科学调整

学校今后本科生招生计划持续压缩将成为常态,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和校内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中,我校某些专业已暴露出自身的缺陷与差距,建立健全校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调减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的任务正迫切摆在我们面前。

4.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不够,教学内涵建设需要加强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根深蒂固,知识灌输的授课方式还普遍存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尚未广泛应用。部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只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需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和实践。不少课堂教学班级规模过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考试形式单一,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薄弱。

5.学生不良学习风气亟待扭转,自主学习能力仍需提高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兴趣不足、主动性不高、意志力不强,个别学生存在厌学情况。少数学生对重新学习课程制度的认识有偏差,盲目寄希望于重新学习,在课程首次学习时不够努力。部分课程出勤率较低,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主体意识,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和勇于创新的意愿亟需增强。因学习原因导致的重修学生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些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16 解决。

6.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未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需加强

对国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意义、理念、要求等还未完成理解和接受,部分师生还存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创业教育的误区;创新创业教育还未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和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渠道需要持续拓宽,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也需要继续加大。

二、当前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国际上看,各发达国家都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以谋划,世界高水平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

进入21世纪后,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行动计划》,从英国的《把学生置于体系中心》白皮书到德国高等教育的“精英计划”,从日本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到韩国的《21世纪智力韩国计划》等,无不深刻表明各发达国家都已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以谋划。世界几乎所有的高水平大学也都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不仅是这些学校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其成为世界名校的重要因素。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导师制,哈佛大学的选课制和学分制,芝加哥大学的“百科全书式教学计划”等等,都是基于本科教育的,世人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这些优质的本科教育了解、认识这些世界名校的。可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办学水平的第一体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应有之责,也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由。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要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首先就是要进一步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率先办好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育,否则就失去了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根基。

2.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工作重心由重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战略转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也符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实在在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

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3.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从高等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距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重要方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高等学校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总体部署,对创新人才培养18 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完善教师分类管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为学校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3013年底,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开启了新一轮的教学评估工作。新的审核评估与上一轮教学评估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将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对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自选特色等方面进行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国内的高水平大学也越来越注重本科教育,如南京大学全面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力争实现“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目标;武汉大学致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集中优质资源向本科生倾斜等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榜样。

4.从学校的发展目标来看,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江西省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南昌大学成为首所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本科教学作为大学的基础,承担着数量最大、面向最广、任务最艰巨的人才培养使命,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理应把建设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逻辑起点,把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创新人才作为着力点,把解决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难点和问题作为突破口,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

老师们,同志们!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既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自身努力不够的主观原因。面对国家对创新19 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求,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浪潮,面对“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主动克服不敢改、不愿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的惰性思维,自觉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崇高使命。

第三部分 推动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立足于国家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的战略突破点,也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抢抓内涵式发展的大好机遇,针对制约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改革措施和解决办法。

2015年学校专门开展了以“更新观念、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大讨论工作。此次大讨论动员之广泛、参与之全面、讨论之深入、成果之丰富是历年来少有的:先后召开讨论座谈会逾120场,从校领导到普通学生全员参与,在全校范围内业形成了“参与讨论、聚焦改革”的氛围;专门开通大讨论网站、大讨论微信公众号,使全校师生、社会及时了解我校大讨论工作进展;编写了大讨论工作简报,按时向学校领导和各单位负责人汇报活动情况;及时收集各学院、各单位在大讨论工作中征集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制定出台了《南昌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修订南昌大学2016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南昌大学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并将大讨论成果融入《南昌大学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当中,归纳起来,就是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谱写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篇章。

一、推动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

20

(一)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认真实施《南昌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改革实施意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奠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专业建设上,探索按大类招生,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本科生源质量,真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构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内各部门和校内外互动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切实理解并落实“厚基础、宽口径、重德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学习指导。在课程建设上,开展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确立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一致的课程结构,明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形成全校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导引课、专业课建设。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推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改革研究上,进一步调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产出更多的标志性教学成果。在实践教学上,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模式,建设更多一流的实习实践基地,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一流实习实践教育。在教师培养与考核方面,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校级优秀教学名师队伍初具规模,与省级、国家级名师一道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教师考核方式进一步科学化、人性化,逐步实施分类评价与考核,让每一位教师自由发展、人尽其才;科学、专业、多元的质量保证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授课质量评价、专业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等创新机制作用凸显。

(二)协调发展

21 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期间坚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协调发展。

首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协调,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出发,明确综合性高水平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时间点和路线图,寻找短板,从影响和制约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入手,寻找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坚持立足本校和放眼校外相统一,既立足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实际,又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形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经济发展新常态”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趋势,密切关注“教育国际化”“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慕课微课建设”,开展“三创教育”,积极借鉴吸收国际高水平大学及兄弟高水平院校发展成功经验。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既着眼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又在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集中攻关,实现重点突破。

(三)绿色发展

绿色是永恒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是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引导和鼓励各专业进一步找准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彰显专业办学特色,真正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格局。同时促使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与科学研究工作相呼应。

二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基。努力构建“三位一体”本科教育模式,通过协同育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助教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联合培养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要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采取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关心广大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让广大教22 师主动投入教学,热爱本科教学,乐于做“传道授业解惑”人。继续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

(四)开放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坚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开放发展,在信息化、地球村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天下胸怀。

一是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交换工作;扩大来华留学本科生规模,扩大来华留学生招生专业数量,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培养能力,进一步做好来华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工作。二是创新机制,与更多国内外名校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有第二校园经历。在深入做好与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玛丽女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交流交换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其他大学的本科生交换合作项目。三是进一步通过共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等形式加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合作共建。四是强化办学的开放性,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人才培养主体,积极引进创新创业校外师资,开展校校、校企及校所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

(五)共享发展

共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做好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期间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只有深度共享,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坚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共享发展,在共享内容上,一是坚持资源共享。继续引入东西部联盟课程、中国大学开放课程等各类数字化课程,完善国际优质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各类数字化课程,并完善将其纳入学分课程的管理机制。同时要积极推广我校建设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开放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二是坚持经验共享。积极开展各类面向校内外的名师观摩课、经验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等,在校内外共享23 各级名师教学经验、各类教学及管理经验,加强各类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奖的应用和推广。三是信息共享,通过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等途径,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共享。四是发展成果共享,共享各类教学发展成果,促进校内各专业之间、校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友好合作。在共享层面上,一是大力推进校内各教学单位间资源、经验、信息与成果的共享,二是大力推进学校与兄弟院校间资源、经验、信息与成果的共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2016年的主要工作举措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大讨论成果指导人才培养工作

以大讨论《南昌大学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为动力,以投入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向本科人才培养配置,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本科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齐抓共管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确保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制订2016本科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印发实施《南昌大学关于制订2016本科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照“目标引领、标准导向、以生为本、科学安排”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选课制、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级制等为手段,着力构建一个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加科学、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按步骤制订各专业培养方案,2016级学生按新培养方案执行。

(三)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完善书院制育人制度

进一步推动拔尖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制,打造特色鲜明的书院平台。继续按照“一体化管理、多样化培养、开放式运行”的书院管理新模式,加强对本硕、国学、综合实验班的管理;完善与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合理协调国学院、高等研究院、前湖学院各项资24 源的机制。利用已建成的际銮书院,探索、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书院文化氛围。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拓展卓越人才培养范围。

(四)推行学分制选课,改革学业评价方法

制定《南昌大学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暂定名),从2016级学生开始,推行课程网上选课或网上确认,尊重学生选课权利,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之相配套,进行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修订《南昌大学本科学生成绩评定及管理办法》,重点是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克服“高分低能”积弊,改变学业成绩记载方式,由过去百分制改为A、B、C、D、F等级制。

(五)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三学期制

贯彻落实《南昌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开放,重点建设好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健全校内外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施;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做好创新创业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创新创业学院成立筹备工作,加强各类专项经费的规划与管理;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拓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及讲座,加强各类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出台《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三学期制,从原来的“20+20”两学期调整为“18+4+18”三学期,将课内外教学合理融入三学期。

(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专业规划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内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教师授课质量多主体全方位综合评价体系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学精力投入;积极推进专业综合评估工作,鼓励支持相关专业参加国家专业认证或评估;做好学院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形成立体化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依据《南昌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25 案》、专业综合评价结果,结合2016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组织撰写《南昌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促进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专业良性动态调整。

(七)执行教师课程教学准入制度,打造优质课程资源

规范“新入职教师”准入程序,明确学院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分工;评选“十大教学标兵”,举办各类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教学沙龙、试讲培训等活动;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促进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鼓励教师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如MOOC等),继续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快速推动我校共享课程建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SPOC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要求每个学院至少选择一门课程开展试点。

(八)承担上级部门委托工作,服务我省高等教育事业

继续承担好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相关工作。履行好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职责,完善评价体制机制,建设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数据信息与综合评价平台,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收集整理全省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牵头撰写《江西省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推动江西省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平台建设和课程开发,促进全省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依托江西省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加强全国、区域和校际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九)抓好日常教学管理,保障日常教学运行正常

一是做好排课与选课工作。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制作每学期课表,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工作。二是做好2012级学生毕业有关工作。统计分析2012级学生学分修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审核工作。三是加强教学检查。对每学期初、中、后期的教学检查工作不遗漏、不懈怠、不形式,做好校领导听课安排,及时反馈听课情况,严肃课程秩序。四是做好学籍管26 理。按时按质按量做好新老生的学年电子注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注册工作。进一步规范转专业工作,做好学生学籍异动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务工作信息化水平。继续做好学生毕业学分预警的处理工作。五是做好考试工作。重点做好考风建设工作,召开教师监考工作会议;考中加强考试期间巡视;考后做好考试纪律情况(舞弊等)汇报工作。继续规范考务流程,确保考试安排。继续做好与学院的沟通协调,部分社会考试项目下放给学院,逐步将工作重心下移。

(十)启动审核评估准备工作,进一步落实评建二十字方针 1.认真开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学校已启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各部门、各教学单位要精心组织,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客观准确。

2.全力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我校按计划将于201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本次评估的核心是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当前,我们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提高质量”的方针,切实做好各项迎评准备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我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校师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理解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和内涵,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意识。

二是制定方案,积极推进。根据审核评估方案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学校的迎评工作方案,部署安排自查自评工作,筹划撰写自评报告,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全员动员,积极行动。本次审核评估虽说是教学工作评估,实际上是办学水平评估,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各部门、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审核评估的内容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27

老师们、同志们!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国家和历史交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更是寄托着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望。让我们将使命和责任转化为动力,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质量立校意识,紧紧围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28

第20篇:本科留学生教学教案

第10课 点菜

教材名称:《走进汉语:初级读写》

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八个单元38课。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短期教学,较为注重汉语日常交际的培养,课文短小精悍,采用了话题与功能结合的方式,通过学习本教材,学习者能够迅速提高汉语水平,很快适应汉语环境下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

教学对象:预硕17-3留学生,24人,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初级汉语水平

教学地点:国教楼0427 课时安排:共4课时, 第

1、2课时: 1.复习第九课; 2.第十课的生词讲练;

3.学习第十课课文

1、

2、

3、4;4.小结并布置作业 第

3、4课时:

1.复习第十课的生词和课文;2.做练习;

3.小结并布置作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语音方面:掌握本节课新生词的字音,声调,声母及韵母以及儿化音等。

词语方面:掌握 名词:“菜,菜单;酒,酒水,饮料,瓶,啤酒”等,助词“能”,动词“请,点,说,”等,形容词:“辣,好吃,贵,”副词“非常,再”等,量词“份”27个生词;理解生词“场”。

语法方面:掌握“;再+动词短语;点了……(菜);动词+一+量词+名词;某人+请+某人+动词”的用法。

汉字方面:对本课所学的生词能够认读会写,学会字的结构和笔顺。 课文方面:熟读课文。 2.能力目标

听力方面:能听懂点菜等所属简单对话和日常点菜描述

口语方面:能用汉语口头描述自己喜欢的饭菜以及自己点菜的经历等

阅读方面:能够阅读有关吃饭点菜的简单句子

写作方面:能用学过的句子写出有关点菜的简单句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点菜的有关句子,培养学生热爱中国饮食的习惯。4.学习策略:在本节课中主要学习对点菜的描述以及表达,应联系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实际爱好的饭菜对他们的喜好进行描述使学生逐步形成把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重点句型:某人+请+某人+动词;点了…(菜);再来一份(碗、瓶)再和又的区别,(不)能…;以及能和会的用法区别。

重点词语:动词(请,要,来)量词(份)名词(菜单、酒水,饮料、瓶)形容词(辣,贵,好吃)助词(能)

教学难点:句型:再来一份(碗、瓶),动词+一+量词+名词(吃一碗米饭,来一份包子,点一瓶啤酒)

词语:助词(能)动词(来)量词(份) 教学方法:

(1)本课按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在讲解重点词语时,侧重生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的把握,并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境中进行操练,增强学生对新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3)重视读写结合,重视语音纠错。 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具准备:卡片、白板笔、多媒体等

1-2课时

一、组织教学:点名、问候(2分钟)

二、复习旧课:(5分钟)

1.听写生词:两个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听写本听写;2.复习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三、新课导入(3分钟) 老师:同学们都喜欢吃什么菜? 学生: 老师:同学们去饭店点过菜吗? 学生:

老师:都点了什么菜? 学生:

老师:好。那咱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点菜》,文章里点菜你有没有经历过?

四、学习新课 学习课文1

一、.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 (2)看PPT认读生词;

(3)板书重点生词(拼音、音调、笔画、笔顺); (4)讲解意思;

1.请(please,invite)动词;请他吃饭,请你点菜,请坐; 2.点 (order(dishes)) 动词;点菜;

3.菜(dishes)名词;点菜,菜单,饭菜,老师:你喜欢吃什么菜?学生: 4.说(say)动词;说话,上课不要说话,他说他要好好学习,学生造句 5.菜单(menu)名词;PPT展示图片; (5)齐读生词

二、学习课文 课文1 (1)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 找同学读课文(5-10个人)并纠正读音

(3) 利用课堂语境设计情景,用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会话操练。 老师:什么时候是杰克的生日? 同学们:

老师:晚上谁请杰克吃饭了? 同学们:

老师:杰克喜欢菜单上的菜吗? 同学们:

(4) 让同学们看PPT读课文(5-10人)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____“我们”请杰克吃饭? A、昨天晚上 B、昨天中午 2.___,杰克、迈克和“我”一起吃饭。 A、昨天是杰克的生日 B、昨天是我的生日 3.杰克说菜单上的菜____。 A、都不好吃 B、都很好吃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7)用自己的话转述课文(老师提问个别同学) 课文2

一、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 (2)看PPT认读生词;

(3)板书重点生词(拼音、音调、笔画、笔顺); (4)讲解意思;

1.非常(very)副词,很的意思,非常好,非常大,非常高兴,非常重要。2.辣(hot and spicy)形容词,喜欢吃辣的,这个菜太辣了 3.没问题(no problem),你能帮我吗?没问题;我吃辣的没问题 4.宫保鸡丁 菜名 PPT展示图片

5.能(be able to)助词,能+动词短语,我能吃辣的,这些题我能做完,能看到你,学生造句 能和会的区别

(1)具备某种能力时两者都能用,如: 1.我会写汉字。 2.我会说汉语。

但是达到一定的水平或者程度,只能用“能”,如: 我一分钟能打300个字。 我一个小时能做很多菜。

(2)没有某种能力时只能说“不会”;表示有这种能力因为其他的原因没办法做到,用“不能”,如:

1.我会开车,但是我喝酒了,不能开车。2.我不会跳舞。 3.我不会做饭。

4.他生病了,不能去上课。

(3)“能”多用于否定和疑问,例如: 1.上课不能说话。 2.你能不能借我一本书? 3.这里不能吸烟。 (5)齐读生词

二、课文讲解

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单独读,老师纠音。(5-10个同学) 3.老师讲解课文重点“点了„„菜”, 举例:点了鱼香肉丝 点了宫保鸡丁 点了一杯饮料 点了一份包子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昨天晚饭“我”只点了一个菜。( ) (2)杰克最喜欢吃辣的菜,我”不能吃辣的。( ) (3)迈克点了一个宫保鸡丁。( ) 5.让同学们看PPT读课文(5-10人)。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7.用自己的话转述课文(老师提问个别同学)。课文3

一、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 (2)看PPT认读生词;

(3)板书重点生词(拼音、音调、笔画、笔顺); (4)讲解意思;

1.酒(wine)名词,啤酒,酒水,喝酒

2.酒水(alcoholic drink and soft drink)名词,酒类和水类的统称,PPT展示图片 3.饮料(drink)名词,喝饮料PPT展示图片

4.贵(expensive)形容词,这个东西非常贵,引出便宜 5.瓶(bottle)名词,一瓶啤酒,一瓶水,瓶子,饮料瓶 6.啤酒(beer)名词,喝啤酒,PPT展示图片 7.每(every,each)每天,每一个人,每一次 (5)齐读生词

二、课文讲解

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单独读,老师纠音(5-10人)。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找同学回答)

(1)昨天晚饭“我们”只点了一瓶啤酒,“我们”都不喜欢喝啤酒。( ) (2)啤酒很贵,“我们”每人只喝了一瓶。( ) 4.让同学们看PPT读课文(5-10人)。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6.用自己的话转述课文(老师提问个别同学)。课文4

一、生词

(1)教师领读生词; (2)看PPT认读生词;

(3)板书重点生词(拼音、音调、笔画、笔顺); (4)讲解意思;

1.主食(staple food)名词,主要的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主食一般有米饭,馒头,大饼等。PPT展示图片

2.碗(bowl)名词 一碗饭,PPT展示图片 3.米饭(cooked rice)PPT展示图片

4.要(ask for)动词,想要;这本书你要买吗? 5.再(again)副词,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再次 再和又的区别:

(1)再:一般指将要发生;又:指过去发生,动词后常带又“了”

举例:超市关门了,我明天再去。 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上午来不及了,下午再回答大家的问题吧。 请()说一遍。

这首歌真好听,你()唱一遍吧。 他们又打电话了。 春天到了,树又变绿了。 哎呀,我又忘记带笔记本了。 我()把它放在桌子上了。 我昨天()去了师范大学。

(2)“又”只能后面加否定;“再”前后都可以加否定。 例如:你怎么又不/没吃饭。 我再没说过谎话。

6.来(order)动词 再来一次,过来

7.份(share)量词,一份,两份,很多份,几份 8.饺子(dumplings)名词,吃饺子PPT展示图片 9.饭馆儿(restaurant)名词,指吃饭的地方,同饭店 10.好吃(delicious)形容词,这个菜非常好吃,学生造句。 (5)齐读生词

二、课文讲解

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单独读,老师纠音(5-10人)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全班一起回答) (1)杰克想吃什么主食? (2)迈克想吃什么主食? (3)杰克吃包子了吗?

4.让同学们看PPT读课文(5-10人)。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6.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提问5-10个同学)

五、小节: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并再领读三遍。

六、布置作业:

1.写本节课所学习的拼音和汉字;2.做课后的练习题。

3-4课时

一、组织教学:点名,问候(2分钟)

二、复习旧课:

(1)听写生词(找2个同学黑板听写,并找同学纠错)。

(2)学生用个别生词造句,并说出词语的意思。(提问5-10个同学) (3)老师指定学生读课文,并进行纠音。(5-10个同学)

(4)根据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5-10个同学) (5)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提问5-10个同学)

三、做课后练习题

四、小结这节课重点复习了四篇小课文和生词,并进行了习题的演练。

五、布置作业

(1)下面的词语任选五个,说一说在中国参餐馆点菜吃饭的经历,并做一个简短的对话。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估

1.学生是否记住学过的生词;

2.学生对语法的运用是否掌握;

3.通过课后练习,学生是否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运用;4.学生能否把今天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汇报.doc》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