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20-04-19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

山东省教育厅

鲁教高函(2012)4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厅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鲁教高字„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开展了项目立项工作。2011年共确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5个,精品课程53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个,教学团队99个,评选表彰了省级教学名师99名。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数量多、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充分调动了学校和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高等学校内涵建设。根据规划安排,兹将2012年度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高等学校按照《意见》和所附的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以及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含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申报要求(见附件),及时做出安排,按时完成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

二、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意见》精神,完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注重项目的系统性。在做好已立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扶持新项目,挖掘、培植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形成项目梯队。不断优化项目结构,丰富项目内涵,构建国家、省、校三级项目体系。

三、在项目遴选、推荐、申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新政策、研究新情况,使项目立项与当前的工作重心相吻合,以保持项目的先进性。2012年度的项目立项工作要与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系列教育培养计划、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高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紧密结合。

四、适当兼顾项目在不同学科、专业、院系之间的合理分布,努力扩大项目的覆盖面、受益面,体现均衡性。在强化优势项目、发展特色项目的同时,注意教学改革项目的群众性、基础性、引导性等特点,发挥重点项目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的全面提升。

— 2 — 附件: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要求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 3 — 附件: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

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要求

1.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要求…………………………() 2.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要求………………………()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要求………………() 5.教学名师申报要求…………………………………() 6.教学团队申报要求…………………………………()

— 4 — 1.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见鲁教高字„2011‟9号)执行。

二、申报限额

本科:大学2个,学院1个。高职高专院校1个。 已确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或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不再重复申报。

三、申报材料:申报书一式二份(双面印制),申报汇总表一式一份,同时将两者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

四、提交时间:2012年4月3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至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人:曾宪文。电话:0531-81916528。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政编码:250011。电子邮箱:zengxw@sdedu.gov.cn。

— 5 — 2.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一、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和思路、建设内容、申报程序、自主申报资格等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见鲁教高字„2011‟9号)执行。联合申报课程中的往年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数量不得超过1门。为保证课程质量及展示与传输效果,课程录像可参照执行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见教高司函„2012‟11号)。

(二)申报限额

具有自主申报资格的学校按照规定的限额进行申报;其余本科院校的申报限额为3项,高职高专院校的申报限额为2项。

(三)申报材料

所有申报课程(含联合申报课程中的每门课程)均需填报《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其中联合申报课程还需填报《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联合申报精品课程整合优化情况表》。自主申报课程与其他申报课程的要求相同。《申报表》和《整合优化情况表》是专家进行评审的重要依据,表格电子版应放在课程网站的显著位置。

各校填报的《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电子版请于4月30日前发到邮箱gaojiaochu@sdedu.gov.cn。

— 6 —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电子版请于3月30日前发到邮箱gaojiaochu@sdedu.gov.cn。如联系人信息与2011年相同,可不再重复上报。

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1号)要求,我省本科高校(不含部委属高校)共可推荐3门课程或选题参加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遴选。

本科高校可按照文件要求确定不超过1门课程或选题进行申报。《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课程推荐表》(见教高司函„2012‟11号附件2)和《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课程推荐汇总表》(见教高司函„2012‟11号附件3,请在《汇总表》下方注明课程或选题的现场教学录像网址)电子版请于3月5日前发到邮箱gaojiaochu@sdedu.gov.cn。

三、其他

所有表格格式及其他相关材料均可从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主页http://www.daodoc.com/“下载专区”中下载。联系人:李霞。联系电话:0531-81916529。通讯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邮政编码:250011。

— 7 — 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要求

2012年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2011年度立项筹建的2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遴选产生,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材料

请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准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3份。《申请书》样式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见鲁教高字[2011]9号)。

二、提交时间

2012年4月3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至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人:孟令君。电话:0531-81916527。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政编码:250011。

— 8 —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和数额

普通本科院校可推荐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参加省级评审,已批准筹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限额内继续申报。

二、申报条件

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见鲁教高字„2011‟9号)执行。

三、申报时间

请申报学校于4月30日前将《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一式三份)及相关材料报送至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申报书和汇总表电子版请于4月28至30日发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刘宝君。电话:0531-81916526。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政编码:250011。电子邮箱:liubj@sdedu.gov.cn。

— 9 — 5.教学名师申报要求

一、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办法与步骤、申报名额和需提交的材料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2011)3号)执行。其中,申报书一式三份,支撑材料一式一份。

二、高等教育教学经历有关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教学任务统计时间段为2009-2011年。

三、申报截止时间:4月30日。请各学校于4月20日前将评奖联系人的有关信息书面报至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人:张琳。电话:0531-81676757。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政编码:250011。

— 10 — 6.教学团队申报要求

一、申报名额

本科:大学每校限报2个,学院每校限报1个;高职高专院校:每校限报1个。

二、申报条件

参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见鲁教高字„2011‟9号)执行。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带头人须是学校正式在编人员,且年龄不得超过58周岁。

三、申报材料与报送时间

请各高等学校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以下材料报送至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1.《2012年省级教学团队推荐汇总表》。

2.《2012年省级教学团队推荐表》(分本科、高职,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汇总表和推荐表请参照2011年样式,从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主页“下载专区”“质量工程项目附件汇总”中下载。

联系人:张鹏程。电话:0531-81916019。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邮政编码:250011。电子邮箱:zpc@sdedu.gov.cn。

主题词:高等教育

申报

通知

政府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2年2月16日印发

校对:曾宪文 共印160份

— 11 —

推荐第2篇: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简表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8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

\"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与锻炼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荐第3篇: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简表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二 等 奖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工 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申 请 人 及 简 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副 教 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8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 \"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2011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 \"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

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了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与锻炼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船舶产品生产设计,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中教学做合一,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4,实现教学与生产双丰收,学校与企业共受益.XX年佳豪公司从工作站直接招聘技术熟练的学生40名进入佳豪公司工作,现在大部分学生已成为项目主管,为佳豪公司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总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分公司350人生活驳船,振华港口机械公司1200吨,3000吨浅水铺管船,南京武家嘴船厂1080teu标准集装箱船,长航宜昌船厂8000吨多用途船舶等共230个分段,近8000张图纸的生产设计,设计产值150万元.图纸已全部用于企业生产,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赞扬.

2,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11年,工作站又引进了佳豪公司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专家,计划对学校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实船生产性实训,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带动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内燃机等专业,形成以点带面的专业化,系统化.

通过改革与实践,专业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被评为11年省级精品课程,编辑出版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指导》,《船体放样实训指导》教材,发表了人才培养和实训教学论文三篇,对船舶类国家示范性建设的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在该模式的影响下,全院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办学,全院船舶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获得企业的高度赞扬.实现了与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体系.

2,工作站的实船生产实训为学生提供了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教学平台,图纸用于企业生产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收入的一部分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

3,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湖北省高教处处长张建军等领导和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先后到工作站进行考察,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船舶报》2011年4月2日发表\"设计公司开进校园 ——武汉船院与佳豪公司联手打造生产设计工作站\"的文章,并发表评论:\"让设计公司开进校园,这无疑给正在苦苦求索解决之道的大专院校提供了一条途径.设计工作站是学生们对其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进行预演的一个绝佳场所……\".《中国水运报》2011年3月26日也发表文章:\"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武汉船院与上海佳豪公司搭建教学新平台.\"

— —

推荐第4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总结

今年我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和各市县教育局、招生办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报名、考试、评卷和录取工作,在录取过程首次实施了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并取得成功,实现了“改革顺利平稳、管理严格规范、录取公平公正”的工作目标,招生工作得到了考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称赞。

一、基本情况

(一)报名人数

今年全省共有57900名考生报名。其中,报考文史类的考生有19329人,报考理工类的考生有36165人,报考艺术类的考生有887人,报考体育类的考生有1170人,报考“对口招生类”的考生有349人。共比去年增加了16%,是我省建省以来考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二)考试情况

今年全省共设18个考区,38个考点,1978个考场。省政府派出了36名督考官、我局派出了88名巡视员分赴全省各考点,检查、监督和指导考试的准备及实施工作。整个考试过程顺利平稳,未发生任何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考风考纪良好,违纪违规考生人数仅有15人,违纪违规率为万分之二,比去年明显降低,是我省历年来违纪违规人数最少的一年。

(三)评卷情况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共有678名高校和普通中学的教师参加评卷,评阅试卷34.7万份。我们认真抓了评卷工作的管理和质量,并重点抓了评卷误差的控制,特别是语文作文等开放性答卷的评卷误差控制。同时,加强了评卷场的管理,由纪检监察组派专人监督检查评卷纪律情况,有效地保证了评卷纪律的执行,促进了评卷质量和评卷速度的提高。公布考试成绩后,通过考生的查卷,没有发现一例错漏。评卷教师普遍认为,今年的高考评卷是管理最好、质量最高一年。

(四)录取人数

今年全国共有1138所高校在我省招生,教育部下达我省计划37156,我省完成录取计划的100%,计划录取率64%。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继续综合治理“高考移民”

今年我省高考报名资格继续实行“谁主管、谁审查、谁确认、谁负责”的审查办法,对不符合学籍要求的海口市和东方市的23名考生,不予受理报名申请,对提供虚假报名材料的25名儋州市考生取消了报名资格,对不符合政策照顾加分条件的217名考生取消了加分资格,对7名不符合照顾条件的引进优秀人才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和小学或初中在我省学校毕业的省外就读生,取消了不受报考批次限制的资格。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治理“高考移民”的机制,“高考移民”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取得成功,成效显著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省今年首次实行了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从各批次的录取结果看,改革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按考生志愿投档率明显提高。今年各批次的按考生志愿投档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受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本科一批、二批院校的按志愿投档率分别达到了98%和92%,比去年梯度志愿第一志愿的投档率提高了10%以上,考生对录取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正常退档的考生人数明显减少。投档比例从原来的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缩小到100%到105%,正常退档的考生人数较往年大大减少,各批次正常退档的考生共有XX人次,仅占招生计划总数的4.3 %,比去年减少了7389人次。

---生源不足的高校数量明显减少。今年我省在录取过程中,继续实行考生补充填报志愿的办法,各录取学校的生源较往年充足,不少学校还因此追加了招生计划,因无生源而减少招生计划的学校大大减少。

---各学校的生源结构相对合理。各批次热门学校的生源普遍好于往年,优质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提高,学校录取的考生成绩最高与最低分数的差距普遍缩小,有利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减小,风险降低。今年随着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推行,填报志愿不再让考生和家长感到困难,以往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博弈现象大大减少。从各批次的录取结果看,优等生选择优质学校,好学校录取好学生的情况比较普遍,高分考生落选人数明显减少,呈现了录取学校满意、考生、社会满意的良好局面。

(三)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深化“阳光招生”

今年我省的招生录取工作,继续全面深入地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以考生为本,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公示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在报名结束后,我们通过市县招生办和考生就读所在的班级,公示了取得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在我们考试局网站公示了享受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名单、省外就读生申请不限报考生名单和取得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考生名单,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二是全面公布录取过程信息,让考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录取状态。在录取阶段,每个批次给高校投档后,我们都通过我局网站及时向考生公布各校平行志愿的投档最低分数,每天多次向考生公布录取状态及录取结果,同时每天通过《海南日报》和海南电视台第四频道公布录取考生名单,使考生能快速了解自己的录取情况。

三是为考生提供多种答疑服务,便利考生咨询和投诉。今年,我们与前几年一样,不仅在录取场外设立信访组,为考生提供面对面的答疑解惑服务,而且还通过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将信访咨询服务延伸到录取现场。由于今年我省的招生宣传工作做得深入广泛,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录取结果公平公正,考生及家长对招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网上咨询、热线电话和信访接待的考生人数较往年明显减少。截止目前,我局及省监察、纠风部门均没有接到一例投诉举报案件,招生录取工作实现了零投诉。

四是通过新闻发布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各录取阶段的信息。我们今年继续实行新闻发布制度,在录取前和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通过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第四频道共七次开展了新闻发布工作,介绍每一批次的录取情况和录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让考生和社会了解录取的整体情况,并对填报下一个批次的志愿给考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问题与建议

(一)平行志愿的实施顺应了考生、家长和社会对招生录取公平性的期望,填报志愿风险降低、录取结果满足率提高。经过一轮的实践,我们感到在操作上是否可以进行探讨,如,在正常投档录取以后,对缺档学校可否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投档,以加快录取进度。我们认为,只要程序公开、面向全体,考生在一个规则下参加录取,也是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所以,我们建议,教育部可否允许各省自主确定投档轮次,并在录取软件上给予支持。

(二)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后,各类政策照顾的加分值在录取中更加凸显其重要作用,希望教育部能够进一步科学制定政策加分的项目、分值,规范起确认审核办法,细化其操作办法,以便更好的落实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遏制弄虚作假的行为。

(三)对于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建议教育部允许他们实行文化、专业课程单独录取,录取结果由录招生学校报省级招生部门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

(四)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与新课改教学理念仍存在明显的矛盾。由于综合素质评价表在录取过程中普遍没有被院校所重视,投档比例又明显缩小,削减了院校对出档考生的选择空间,分数决定命运的特点更显得突出。

四、明年的主要打算

(一)继续优化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使之更科学规范。

(二)加大科技设备运用力度,促进考风考纪建设。

(三)深化招生阳光工程建设,实现人民不断满意的高考。

推荐第5篇:高等学校

第三节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国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

一 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高等学校应努力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鼓励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爱国创业、拼搏奉献、科学求实和团结协作精神。统筹运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坚持岗前培训、定期进修和学术休假制度,充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式的高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高等学校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要在提高新聘教师素质和改善学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进入国内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进行研修。

二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学术骨干

高等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打通开放式培养人才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高校教师出国留学规模,选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赴国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积极促进高等学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强强合作”“强项合作”,进行联合培养或合作研究,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前沿。

三 积极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为国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批人员出国留学,这是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回国服务的要求,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

四 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

教学科研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是的学风。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吸取思想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

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五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评价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要完善教师师考核评价标准,针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不同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积极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由尊重过程管理向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注重质量评价转变。树立符合教学研究工作规律的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在学术研究领域鼓励探索、宽容失败、防止学术浮躁和短期行为,支持优秀人才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具有科学价值的长期研究。

(二)聘任机制

改革完善教师聘任机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度改革,职务上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强化岗位聘任,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对教师岗位实行分类、分层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努力做到人事相宜,事职相符。扩大选人视野,完善竞争择优机制,推行面

向社会公开招聘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度。规范聘任程序,严把聘任条件,强化合同管理,推动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实现全时聘任与非聘任相结合、固定期限聘任与非固定期限聘任相结合、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配置效益。

(三)激励机制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稳定、吸收和激励人才,要从注重单纯提高个人待遇向引导鼓励人才想干成事业、能干成事业转变。规范岗位津贴制度,收入分配政策要重实绩、重贡献,并对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给予支持。逐步建立国家工资与岗位津贴相结合,工资分配与货币化福利制度相结合,短期激励和中长期保障相结合,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校酬薪制度。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鼓励优秀人才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创业企业等方式取得合理回报。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试行年薪制,对短期聘任的教师可以实行协议工资制。规范教师兼职兼薪的办法。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的优秀人才要给与大力的表彰和奖励。

(四)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土壤

(1)政策环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要靠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人的积极性说到底还是要靠政策。如何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教

师成长的政策、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文化环境。人才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创造性。鼓励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实际上就是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这是一种自由的文化,是鼓励探索和实验的文化,是允许犯错的文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一定是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的文化;一定是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人人皆可成才,绝不求全责备的文化;一定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一定是人们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文化。美国文化中有一种富有冒险的创业精神,并且容忍失败。失败在美国人看来并不丢人,只要你敢于尝试,这常常是人才成功的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促进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逐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导向,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做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做一般学术问题。努力营造生动活波、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鼓励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但课堂教学和理论宣传要有纪律,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要重视加强对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网络、社团的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3)待遇环境。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最大奖励就是创造活动本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优秀人才就不在乎物质的奖励。实践证明,物质的奖励和激励同样能增强创造的动力,能激发创新的热情,能促进创新的行为。因此,为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物质待遇,是保证他们全力以赴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毕生精力的必要手段。

推荐第6篇: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作总结会议纪要

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作总结会议纪

2018年2月9日,强化学校体育咨询会暨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召开。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巡视员廖文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教授、教指委顾问、原天津体育学院院长姚家新教授,教指委顾问、上海交通大学体科所所长孙麒麟教授,教指委理论学科组、技术学科组、公共体育组的组长、副组长、秘书长以及联络员等3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体卫处许弘主持。

会上,三个学科组分别就2017年度的工作和2018年的工作计划作了汇报。教指委技术学科组组长王家宏教授首先代表技术学科组作了工作汇报。2017年,技术学科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功组织和举办了2017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2017年6月28日—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本届大赛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部和教指委领导高度重视,教指委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准备工作充分,使得大赛顺利、有序进行。二是竞赛方法、制度设计合理。三是成功举办了校长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创新了墙报交流的方式,将传统墙报交流与互联网宣传相结合,扩大赛事的宣传力度。五是通过大赛展示了新一代体育教师的技能和风采,以及良好的体育教师风貌、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二是在云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学研究生导师研修班”(2017年7月18—2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150多家学位授权点单位的250多名导师参加了本次研修班。研修班围绕传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解读、研究生的科学创新与科研能力、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规范、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的培育、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学位论文的设计五大主题开展,体现了层次高、水平高、参与度广的特点。三是组织召开了技术学科组全体工作会议,组织落实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就《标准》研制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及数字资源建设、如何推动高校体育工作、校园足球与其他项目协调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针对2018年度技术学科组的具体工作,王家宏教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思路:一是进一步研究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规程和举办方案,积极筹备2019年第九届基本功大赛(建议改为每两年一届)。二是继续举办研究生导师研修班和学术沙龙。三是围绕《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紧密配合,启动新一轮体育术科教材的编写工作以及相应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四是召开校园足球推进工作研讨会,重点研讨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问题。五是举办各运动项目的师资培训班和教学改革研讨会。六是召开两次工作研讨会,讨论安排本学科组的年度工作计划和议事规章制度,检查督促总结工作。理论学科组季浏教授代表理论学科组作了年度工作总结和汇报。2017年,理论学科组围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举办了有氧运动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国际学术论坛(4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应用研讨会(6月和12月,扬州和重庆)、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6月24—25日,华东师范大学)、2017《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学术研讨会(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华人运动生理及体适能学者学会周年大会(8月21—23日,湖南师范大学)、2017国际体育历史与文化学术大会(10月20—23日,安徽师范大学)、国际体育产业与健康论坛暨法国尼斯国际体育嘉年华济南行活动(10月29日,山东大学)、第五届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学术会议(10月29日,浙江大学)、第七届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论坛(11月5日,首都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科创建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体育学院院长论坛(11月25日,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成立100周年庆典暨第十五届全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院长系主任高峰论坛(12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学校体育与心理发展国际论坛(12月17—19日,扬州大学)等各类学术会议。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工作方面,理论学科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推动联盟工作,推进各省分联盟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华东师范大学承办了“上海市校园田径联盟成立大会”并担任主席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承办了“河北省学校体育联盟成立暨京津冀体育教学国际论坛”,西南大学承办了“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2017年,理论学科组还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与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山东大学承办了“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鹏派杯健身教练职业技能竞赛”;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承办了“2017年骨干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活动”;西北师范大学承担了2017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西北区)活动;陕西师范大学承办了中德大学生足球四强赛;广州体育学院承办了全国校园篮球训练营活动;首都体育学院全面推进“京津冀体育一体化”的相关工作,先后举行了京津冀体育院校教学联盟院校间学生游学访学活动,完成了“京津冀体育健身休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报告”,举办了“京津冀首届休闲、社体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完成了NBA中国篮球特色校15个省市的遴选和2000名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完成了全国和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的遴选工作和近千名骨干教师及裁判员培训工作,承办了冰雪进校园活动;海南师范大学起草了《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海南省中小学游泳与救生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完成了首批海南省中小学100名游泳与救生教育师资的培训任务;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了2017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等。有关理论组成员所在单位承担了所在省的校园足球、体质健康抽检、体育产业等的规划和评估工作,部分理论学科组成员所在单位完成了体育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的合格评估工作,部分成员作为专家参加了外校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部分成员奔赴全国各地完成了2017年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抽检任务。在教材建设方面,理论学科组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专业课程设置,积极谋划好“十三五”期间理论学科教材的整体建设,对《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史》《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处方》等教材进行了及时的修订;重点实施了运动康复专业主干课教材的建设;聚焦体育产业发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完成了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的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满足休闲体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启动了休闲体育系列教材的建设。在在线课程建设方面,由华东师范大学打造的中国体育领域第一门MOOC“体育与健康”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其他方面,由季浏教授担任组长修订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理论组骨干参与研制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展望2018年,理论学科组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项:1.组织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州纳什维尔市举办的2018年SHAPE America年会、ICSPAH年会和中美体育院系院长系主任论坛。2.继续开展国培计划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各地校园足球教师培训、体育教研员培训等各类教师培训工作。3.继续做好教育部以及各省市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检工作。4.继续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5.举办第十六届全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院长系主任研讨会。6.积极推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京津冀体育院校教学联盟、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等各类联盟的相关工作。7.推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后的应用推广工作。8.推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全国的应用,进一步推广“体育与健康”MOOC的使用,继续推进各专业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9.继续组织各单位就体育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咨政献言,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公共体育组组长毛丽娟教授代表公共体育组作了2017年工作总结。2017年,公共体育组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于2017年5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全国高校(含高职高专)体育部主任研修班,全国高校的270余名体育部主任(或副主任、书记)参加。研修班围绕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的体育政策进行解读,着重研讨健康中国视阈下高校公共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发展等热点问题。二是承担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情况的专项调研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情况第三轮专项调研的通知,公体组选调部分专家组成6个调研组,于2017年6月20日—7月15日分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江西、广东、海南、云南、新疆等省(市、区)有关高校进行现场访谈调研,全面了解《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关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学生体质、校园足球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发展现状。三是积极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论文评审、学术会议等。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和教指委直接领导下,公体组委员积极参与组织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工作,拟定征文通知,开展选题指南、论文征集、组织评审等工作。四是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组织开展了推进教育部教育专项课题《学生运动伤害防控和保险机制研究》《全国学生体育竞赛制度研究》《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全国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调查》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和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研究》等研究工作。五是推动研讨制定《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标准》。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推动研讨制定《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标准》工作,组建各课程标准的撰写团队,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六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公体组组织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5校13名教师,赴韩国参加中日韩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通过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中、日、韩三国高校体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七是组织开展高职高专体育相关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工作: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讨工作;开展行业体育教育联盟组建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举办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部(系)体育部主任与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高职高专“一校一品”体育评审工作。展望2018年的工作,公共体育组提出了八点具体思路:一是召开教指委公体组全体委员会议,深入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定位、新方向、新要求,部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举措。二是加快推进高校校园足球工作。充分发挥校园足球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效应和教指委在校园足球建设方面的“智囊”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北京体育大学的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同济大学的国际足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的商学院足球学院等高校校园足球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支撑。三是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修订工作,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继续举办全国高校公共体育部主任培训(研修)班。根据培训(研修)班实际,探索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有效突出培训(研修)的针对性。五是推进完成教育部体卫艺司专项任务的研究工作。推进体卫艺司专项课题《学生运动伤害防控和保险机制研究》《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等的研究进度,推进《我国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研究》的应用推广以及做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结项工作。六是进一步做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加强撰写工作的协同和推进力度,为相关体育课程提供标准范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七是继续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好2018年在日本举办的东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参会工作。同时,多渠道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中国同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大学体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八是做好高职高专体育工作。继续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标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研制工作;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为项目的活动;建设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联盟;完成“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听取完三个小组的工作总结与展望,教指委的三位副主任委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畅谈体会与感受。廖文科副主任委员建议,教指委的部分重点工作应与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年度工作要点相结合,在时间安排、统筹规划上更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教指委在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对行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作用。在工作计划的内容安排上,作为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最高级别的专家组织之一,教指委的工作开展应更突出重点,注重内涵,站位更高,强化高校体育工作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此外,下一步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当前“健康中国”战略进行对接,按照“健康中国”的理念,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其精神。为此,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理念,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具体可通过教师培训、课程设置、试点推广等手段;二是要加强培训,注重健康课程培训的标准化,有效设计健康教育的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同时,在培训过程当中要注重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相对接。三是要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比工作,把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杠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陈佩杰副主任委员围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以及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工作谈了体会。他指出,从2016年开始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调研已连续开展2年,项目组形成的研究报告经上海市委办公厅呈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刘延东同志非常重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和国家体育总局苟仲文局长分别对研究报告作了批示。2018年年初,在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七部委出台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这份报告的很多观点都被采用,切实对政府决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此外,报告还在《运动健康科学应用》杂志上出了一期英文特刊,广泛向国际传播我国的学校体制改革、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卫生部门的关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项目组合作,在上海两会结束后发布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指南》。该项目在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过程中,陈佩杰教授认为要围绕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稳步扎实地构建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并积极把学校体育工作融入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中。张瑞林副主任委员在发言中着重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体育专业院校改革与人才培养这两大问题。他认为,教指委应站在更高的定位,积极主动地审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而主动研究、引领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发展。对待第一个问题,要重点研究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大体量的体育专业院校改革过程中的理念调整、模式变革及其保障条件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点,进而引领这些高校往前主动地发展。教指委应积极发挥专家智库的优势,主动出击,主动思考,针对高校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分类政策扶持等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背景下,他认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更注重在理论、技能甚至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通过教指委的平台做一些前期引领,形成两条线,一是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二是为开展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提供服务培训。通过引领体育专业人才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形成教指委新的专家优势、专家平台,真正地打造自身的权威品牌。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池建教授从中国留洋球员的生存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足球开展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校园足球的开展要在广泛铺开的基础上,在精细化、量身裁衣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球员的精细化管理,量身打造一支精细化队伍;另一方面,要明确校园足球推广的目的是通过一项活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体育专业院校的办学方向问题时,池建校长认为,北京体育大学要通过积极地改革与创新为中国体育的教育事业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教指委顾问、原天津体育学院院长姚家新教授就2017年高校体育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规划部署;2017年五所院校获得体育学博士学科授权点,四所院校由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全国高校具有体育学博士授权资格的院校由原来的22所增加到现在的27所;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参评院校达到77所……这些事实都说明体育学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发展。

教指委顾问、上海交通大学体科所所长孙麒麟教授主要谈了东西部高校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学校体育工作标准专项调研中,他通过东西部高校体育工作经费、场地等数据的对比,建议教指委应对西部内陆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经济贫困地区的硬件、软件、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扶持,按照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工作计划安排,将更多精力向西部地区的高校体育工作倾斜。此外,他还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挖掘各地高等院校中自党的十九大以来贯彻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的典型。教指委应把高校中先进的、典型充满正能量的事迹更多地宣传表彰、总结发扬,扩大先进事迹或模范典型的社会影响力。最后,他还指出,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要更多地聚焦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公共院校的主任、院长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学科建设上。

教指委联络员、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分社范峰社长就课程与教材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他指出,当前教材建设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属于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2017年7月4日,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更是从机构上确立了国家对当前教材建设的关注。这是当前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的重要方向。2017年,高教社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国务院66号文件)为指导,以《高等学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本遵循,谋划好“十三五”期间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整体布局,制定了体育专业未来三年的整体建设规划,同时精心做好各专业教材的出版。对2018年的工作,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当前高教社文科事业部正承担着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涉及政治、历史、社会学、中文、法律、经济、管理、艺术等各个学科教材建设。但体育不在其学科建设范畴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来说,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希望能够从教指委的角度,呼吁将体育学科列入国家“马工程”建设范畴中,也希望从行政的角度去助推。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体育的学科地位。二是建议加快推进体育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今年1月15号,教育部公布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468门课程属于本科层次)。但是在这468门课程中,关于体育的只有三门,而且都是公共体育类课程。和其他学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相比,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希望从教指委的角度,加快推进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希望能在2020年国家认定300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能有更多的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入围。在听取完各组组长、副主任委员、顾问、联络员等对相关工作的总结与建议后,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就如何做好高校体育工作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教指委一年多来在高校体育领域开展的研究、指导、咨询、决策、服务、评估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教指委在高校体育工作方面做出的卓有成效的贡献。谈到教指委下一步的工作,王司长认为2018年的首要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并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具体来说,应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举措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回顾,这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三个层面入手,整体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水平与层次。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三者紧密相连,互为补充,没有专业化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化和标准化;没有科学化和标准化,学校体育工作也难以有实质性进步和发展。对于如何科学化地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王司长指出,“不能拿着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新大陆”指的是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为整个国家、社会发展描绘的蓝图;“新地图”和“新目标”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的基本规律、基本思维、基本战略。要实现这些“新目标”、找寻“新地图”,需要将过去很多成熟、稳定、固化的做法进行调整,即把“旧地图”换成“新地图”,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就是一个地图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科学严谨的调查。王司长强调,2018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系统梳理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路径,总结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规律性认识既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和需要进一步坚持与发展的经验,也包括工作中的失误。探讨现有的政策体系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健全与完善,推进实践的方法、路径、抓手有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有哪些被证明是无效甚至有害的。要认真研究和梳理诸如我国校园足球如何可持续成长以及影响、阻碍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因素等问题,与党的十九大对标对表,搞清底数,找出规律,发现问题,该坚持的坚持、该改革的改革、该转变的转变。此外,还要从工作标准、课程设计模式、工作推进模式、体育科研等方面认真梳理、总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的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高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化指的是将总目标进行细化,具体细化到每一步的任务开展。王司长指出,应通过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教学手段的标准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等严格的步骤与规划实施,使得标准化成为推进科学化研究成果的一个最重要的抓手。专业化,即要科学地推进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王司长指出,“重塑地图”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专业化,专业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的专业化,即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按照校园足球的推进模式和“一校一品”的体育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专业的研究和推进。二是要注重教师培训的专业化。要按照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重新定义中小学体育老师、大学体育老师的教授内容以及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宗旨和内涵,重塑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重视体育教师的立德树人的示范作用。三是要提供专项化教学的师资和政策保障。四是要明确健康教育的内涵,推进健康教育的实施。2018年,体卫艺司将系统化地制定健康教育的标准,通过制定教学指南、教学大纲等,分不同学段列出健康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提出落实健康教育内容的执行方案,并运用信息化等手段拍摄专题视频及慕课,为学生提供大量健康教育的素材。五是要通过专业化体现综合育人的目的,集中各方优势,探讨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德育工作结合的可能性。最后,王司长向各位教指委委员发出倡议,要求对学校体育工作在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等方面的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研制课题启动时间和进度安排。许弘处长对王登峰司长的讲话作了简要总结。他指出,王司长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从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角度,提出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对规律性的认识,从思路上、方法上、路径上对下一阶段体育学科的研究发展指明了道路。尤其是王司长提出的“三化”建设,对于教指委委员们严谨、扎实、战略性、系统性地推进体育学科的改革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今后,教指委还将在教育部以及体卫艺司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在行政参谋、政策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智库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教育现代化、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7篇:湖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工作总结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湖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自身建设为基础,以加强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重点,以加强研究的实际效用为目标,进一步凝聚会员队伍,凝炼研究方向,以扎实的工作,规范和促进研究工作,认真研究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中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存在的实践问题,为加强湖南高校党建作出了贡献。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论武装

1、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党建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自觉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党建研究会开展了“学习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专题理论研讨活动,共收到论文46篇。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8名。

2、各会员单位通过学术讲座、演讲比赛、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贯彻。

二、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对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3、2008年4月18日,在湖南工程学院举行了2007年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会议,4个开放基金项目和15个教育科学规范重点资助项目的主持人或参与人,运用多媒体向会议参加者作了研究情况的汇报,评审专家对所有课题研究情况作了点评。

4、2007年一般资助和一般课题的课题主持人提交了课题中期检查的有关材料,研究会组织专家以查阅材料形式进行了中期检查。随后,党建研究会秘书处对中期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将情况通报至各会员单位。

5、对部分申请结题的课题进行了评审和鉴定,批准14个课题结题。

6、完成了2008年课题下达,申报、评审、立项等工作。经各高校申报,专家评审,报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08年度共评审立项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50项,其中重点课题20项,一般课题30项。另经教育厅批准,立项了4个湖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

三、开展专题研究

7、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成绩、经验,探讨问题及对策,推动高校继续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2008年9月,我们向全省高校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到2008年12月底,共收到论文91篇。由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牵头,请23位专家参与组成评审组,对各高校上报的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计分,每篇论文同时由三人评审,按照论文得分情况,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4篇。

8、创办《湖南高校党建》刊物。将原《湖南高校党校》改版为《湖南高校党建》,作为研究会的内部刊物。设置了特稿、党建动态、理论探讨、经验荟萃、热点关注等栏目,为广大会员交流信息、加强联系提供了平台。

四、加强内部管理。

9、经申报,湖南省民政厅于2008年1月24日正式批准我会为社会团体法人,并向我会颁发了登记证书,标志我会正式成为一个合法的社会团体。

10、设立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网站,挂在湘潭大学网站首页的“专题链接”栏目,为会员单位及时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

11、平时积极主动向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民政厅、省社科联工作情况,获得这些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平时注意加强与各会员单位的联系,齐心协力做好党建研究会的工作。

12、加强了对会费的催缴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不足指出:

1、原计划于2008年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因种种原因尚未召开。

2、原计划编写的《湖南高校党建工作巡礼》一书因2007年课题尚未解题,编写工作推迟。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

2009年2月26日

推荐第8篇: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总说明

2009-03-02 09:51:1

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财预字〔1998〕105号

1998年3月31日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高教)厅:为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行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结合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特点,我们制定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1998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独立核算的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会计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和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

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三、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高等学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五、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六、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记账以“元”为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七、高等学校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可减少或合并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设一级科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高等学校不得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高等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必须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八、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的高等学校,可采用两级核算方式核算二级单位的收支;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具体核算办法由各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九、本制度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十、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推荐第9篇:高等学校自我鉴定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了,本人从进入××大学××系××班级学习以来,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这些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大学时期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 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在体育方面,认真参加、学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圆满完成任务,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刻,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了,本人从进入××大学××系××班级学习以来,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这些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大学时期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推荐第10篇:高等学校自我鉴定

高等学校自我鉴定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了,本人从进入××大学××系××班级学习以来,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这些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高等学校自我鉴定。大学时期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 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自我鉴定《高等学校自我鉴定》。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在体育方面,认真参加、学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圆满完成任务,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刻,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生活即将过去了,本人从进入××大学××系××班级学习以来,一直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辛酸,然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若想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这些锻炼都是很基础的和必要的。大学时期的所学、所感、所悟将指导我一生受用!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凭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一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我还广泛猎取其他学科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结合自身特长,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网络设计比赛,并获得奖励,为学校争光,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在体育方面,认真参加、学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圆满完成任务,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刻,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第11篇:高等学校学生守则

高等学校学生守则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

四、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力劳动和军事训练。

五、尊敬师长,尊重职工,关心集体,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六、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勤俭节约,讲究卫生。

七、遵守国家法令,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守国家机密。

八、听从祖国召唤,服从国家分配。

第12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候选人名单

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候选人名单

山西大学

董江爱、刘庆昌、赵爱民、张瑞蓉、董玉明 太原理工大学 王绪柱、刘

兵、宋建成、李国勇、葛永慧、史彦虎

山西农业大学

李生才、刘文忠、郝利平、杜慧玲 山西医科大学

解 军、王志中、张 辉 山西师范大学

范哲锋、王 云

山西财经大学

李蕊爱、田祥宇、孙国强

中北大学

李巧玲、张吉堂、赵公民、王黎明、韩 燮 太原科技大学 王伯平、孟文俊、高文华 山西大同大学

杨成全、朱少英、李春贤 山西中医学院

田岳凤、李 俊 长治医学院

闫曙光、陈广斌 太原师范学院 王春涛、魏 峰 忻州师范学院

王建国 晋中学院

郭生金

- 1

第13篇:第五届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

附件5: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

推荐书等填报说明

《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2.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可参照《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填写。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3.推荐等级建议:指成果推荐单位按有关规定给推荐成果所定的省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建议。

4.推荐单位:市或各高等学校

5.推荐时间:2004年7月30日

6.成果所属科类:按下条《成果所属科类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7.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g,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哲学-O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O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1,其他-12。

*科类代码(规范)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的学科代码(规范)一致。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归类。

c:成果完成人为一个人填1,其它填0。

d: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成人教育填2,其它填0。

e:成果属专科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

f: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它填0。

g:成果提交的为论文填1,为科学总结填2。

*填写编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8.序号:组成形式为abcdef,按文件规定填写。

9.编号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填写。

一、成果简介

1。成果曾获奖励:指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教学奖励;经登记常设的社会力量设立的教学奖励,但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2。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至7个与推荐成果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3。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通过验收、鉴定或实施日期。

4。成果内容概述:是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介绍本成果的资料。要求扼要地介绍成果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字数不超过400个汉字。

二、成果详细内容

1.基本内容:是考核、评价该成果是否符合受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凡涉及到该项成果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一般不应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2.创新点:是成果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无须用抽象形容词,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字数不超过400个汉字。

3.应用情况:应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或就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

1.主要完成人情况是核实推荐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2.“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集体成果,除本人签名外,还要有课题组负责人签字;如果本人签名与课题组负责人签名为同一人时,课题组负责人签则要改为课题组其他所有的主要完成人签名。

四、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1.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推荐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应准确无误,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成果完成单位公章。

2.主要贡献: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五、推荐、评审意见

推荐意见:由推荐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并参照相应奖励等级标准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六、附件

《国家级教学成果机鉴定书》,专门用于国家级教学成果推荐。具体按以下要求填报(如有变动,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1. 1. 组织鉴定部门应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管理机构。 2. 2. 鉴定组织可由组织鉴定部门选定,也可由被鉴定单位提出建议人选,由组织鉴定部门确定。

3. 3. 鉴定组织应由同行专家7—9人组成,该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的专家和主要完成人不得担任鉴定组织的成员。鉴定组织中应有半数左右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部门(系统)的同行专家。

4. 4. 鉴定组织意见:应由鉴定组织依据鉴定情况集体讨论决定,并由鉴定组织负责人签字。

5. 5. 组织鉴定部门意见:是对成果及对成果鉴定组织的意见的评价,填写人应为组织鉴定部门的负责人。 6. 6. 教学成果如为教材部必填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录像材料

1.1.可提供Betacam或3/4格式录像带,也可提供光盘。 2.2.录像带声音:Betacam混录再一声道上,3/4带混录再二声道上。

3.3.片长不超过15分钟(附解说词)。再正文前面留一分钟的彩条,十秒蓝底,片尾加十秒蓝底。

4.4.在制作技术上,要求图象清晰,视频信号稳定,没有扭曲、晃动、抖动、闪耀等现象。

5.5.教学成果如为教材不必提供录像材料。

七、其他

《推荐书》等的书写、打印格式

1.《推荐书》要求用中文填写。

2.《推荐书》可用原件按1:1比例复印(去掉“附件**”字样)。纸张一律用大十六开(高297毫米,宽210毫米)或A4复印纸,竖装,按照表式两面印刷。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45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

3.《推荐书》中有关内容可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应清楚,也可填好后复印或输入微机后一并打印,但不得以剪贴带

填。必要的图示须就近插入相应的正文中,不宜另附。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如有关表不够填写时,可另附纸,但纸张大小等应与原表完全相同。

4.《推荐书》指定附件(如总结或论文等)备齐后应合装成册(用软皮平装),以便于评审时阅读。其规格大小应与推荐书一致,但不要和《推荐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要加其他封面。不必要的材料,不应作为附件或装入材料袋。

5.上报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并将《推荐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6.所有推荐材料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

第14篇: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

来源: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档案局 发布时间:2012-02-13 ([87]教办字016号 1987年4月23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发布)

“六五”期间,全国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在各级档案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进展。高等学校普遍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专门机构,调配了人员,增加了库房,添置了设备。由于领导重视和广大档案干部的努力,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在学校体制改革、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评估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评定职称、落实政策和编史修志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是,高等学校的档案工作发展很不平衡,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少数院校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体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尚未很好贯彻执行;人员配备不足,干部队伍不够稳定;经费、库房、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学校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中委〔1985〕29号)精神,落实全国档案事业“七五”发展规划,使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体制改革,为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及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的批示精神,用战略的眼光和现代管理的观念,认识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档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高等学校要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确定一名校院长分管,并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逐步改善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能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要把各种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列入学校各部、系、所的岗位责任制,纳入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逐步做到“四同步”(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要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加强有关档案工作的宣传,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支持档案部门做好工作。部、处、系、所亦应有一名负责同志分管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和档案局密切配合,加强对本地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近几年来,许多省市通过协作组、档案学会等形式,组织各院校互通信息,开展评比检查、业余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档案局应加强领导,并帮助解决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使这些活动注重实效,不断提高水平。

二、调整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目前,除少数高等院校设立了综合档案室或档案馆外,多数院校文书档案室(多隶属于党委办公室)和科技档案室(多隶属于校长办公室或科研处)并存。这种在一个学校内设两个档案室的体制,造成领导力量分散,不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现代化管理,也容易发生某些不协调现象。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根据中委〔1985〕29号文件精神,多数高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综合档案室(一般为科级,隶属于校长办公室),统一管理全校档案工作。历史悠久、规模大、档案储量多、工作基础好的少数重点高等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成立档案馆(系、处级建制)。档案馆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本校档案、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三、稳定、充实档案干部队伍,改善工作条件

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一支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高校档案干部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高等学校综合档案室的人员编制,可根据学校性质、规模,在学校总编制内,参考下列意见配备:专科学校1~3人,本科院校3~5人,重点院校5~8人;工作量特大的院校,经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从实际出发配备。

专职档案干部属专业人员,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要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工作。档案干部中的骨干,一般不要轻易调动。

档案部门的经费,应列入学校预算,统筹解决。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对与本部门关系密切的归档材料、设备,在切块经费中给予支持。要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设备,以便于开展工作。

档案馆(室)的库房建设,应列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逐步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四、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现在,不少高等学校还没有完全实行文书处理部门和科技文件材料形成部门立卷归档制度;许多科研项目的归档材料达不到完整、系统、准确的要求;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技术文件不齐全,给使用和维修带来很多困难;反映学校基本活动的教学文件材料,多数未能收集归档,有些已经散失;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如照片、录音带、录像带、机读材料等,多数院校还未有效地统一管理起来;反映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在校外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收集更少;同时,学校简政放权后,立卷归档的分工范围也起了变化。因此,学校档案部门应当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把反映本校主要职能活动的各种文件材料完整、系统地收集起来。学校各部、处应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帮助他们疏通渠道,采取有效措施,使文书处理部门和科技文件材料形成部门的立卷归档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

为了发挥档案部门的监督作用,今后在评定职称、上报科研成果和验收基建工程时,应有档案部门提供的证明,否则不予办理。对有关领导和个人失职造成重要档案材料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鉴于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院校应特别重视,组织力量及时收集归档,以进一步发挥它在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原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档案工作办法》和《高等学校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曾分别对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作了规定。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拟订了《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附后)作为对上述两个文件的补充。由于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暂不规定统一的管理办法。

五、进一步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

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材料,为学校和社会服务。前几年,一些高校由于基础工作差,人员紧缺,管理水平低,档案工作远不能满足校内和社会多方面的要求。学校档案干部必须明确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逐步改变目前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方法简单的状况。要认真开展编研工作和咨询服务,主动为利用者提供系统的档案材料;基础较好的档案馆(室),可按国家规定,有步骤地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各校应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服务手段,逐步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健全检索系统,提高利用工作的质量。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在学校统筹安排下,可积极探索电子计算机、缩微贮存、检索等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附件:

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1.上级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办法等。

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

3.招生工作的材料:招生计划、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名册,代培计划、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

4.学籍管理的材料: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成绩卡,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的材料。

5.学生奖惩材料。

6.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总结。

7.教材方面的材料:自编、主编教材的正本,各系各专业教材使用目录。

8.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方面的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大纲、总结、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等。

9.课堂教学材料:课程安排表,课程进度表,教师任课安排,典型讲义、教案,各系各专业的考试题。

10.优秀的、典型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评审意见。

11.研究生及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册、学位论文及有关审批文件。

12.毕业生分配材料:毕业生分配计划、方案、报告、总结、分配名单、毕业证书存根,供需见面的计划、合同。

13.毕业生质量调查材料:学校对毕业生质量调查的计划、总结、调查表,使用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审意见等。

14.师资培训的计划、考核和总结,出国进修等文件。

15.教研室的教学总结,教师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奖励材料,教学情况调查表。

16.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及执行情况。

17.夜大学、函授部和各类培训班、进修班形成的文件和材料。

第15篇: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附件1 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表彰奖励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中取得成果的个人和集体,调动我省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我省高等教育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教学成果系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具体指:

(1)坚持教书育人,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进行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2)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师资队伍、教学基地和校风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改进教学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凡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教学成果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干部,以及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取得教学成果的学术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

第四条 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必须符合社会主义

— 1 — 办学方向和教育规律,有突破、创新,具有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在较大范围内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第五条 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师应连续3年满教学工作量或连续4年中累计满3年教学工作量。其中从事本、专科教学的工作量不得少于额定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教学管理干部必须在本岗位上连续工作4年以上。

第六条 在成果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为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并作出主要贡献的个人,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申请省级奖时,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3个,主要完成人不得超过5人。

第七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对获奖者颁发奖金和证书,其中奖金由所在学校安排。

对同时获得学校、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者,按最高级进行奖励,不重复发奖金,但可发相应的荣誉奖。

省级教学成果奖应当记入本人考绩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 设立省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省教育厅聘任。

第九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由省教育厅批准授予,日常工作由高教处、职成处负责。

— 2 — 第十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请程序为:个人申请,教研室(组)、系(科)推荐,学校审核后,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其中推荐一等奖的成果不超过推荐总数的20%。

第十一条 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须填写省教育厅统一制定的《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省级教学成果奖申请表》,并提交反映该成果的科学总结,或在省级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报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十二条 申请一等奖,须在学校教务部门主持下,对成果进行现场鉴定,并提交《省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鉴定委员会应由同行专家3至5人组成,该成果完成单位的专家和完成人不得担任鉴定委员会成员。

第十三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十四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奖金,归项目获奖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

第十五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在授奖前应予以公布。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可在公布之日起30天内提出,由初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省教育厅裁定。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经查明属实,应撤销其奖励,收回奖状、证书、奖金,并由所在单位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校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标准及评审办法由学校制定,奖金不得高于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 3 —

第16篇: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专题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

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二十号),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估目的

推动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在设置、教学、设备、环境、队伍、制度等方面普遍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改善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投资效益,更好地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二、范围

适用于基础课与基本训练的实验室(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三、评估标准及应用

本评估标准,是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条件合格评估标准,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水平评估规范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标准的体系分为六项39条目。其中重点条目(带*号)19号,一般条目20条。每条有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等栏目。“自评”是指各高校自己评估的结论,“评估”是上级主管部门评估的结论,“记事”是记录该条目特色或不合格的主要差距等内容。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如有一条重点条目或累计有四条以下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实验室,在两个月内整改后可请评估组的二位专家复核。如有两条重点条目或累计五条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即为不合格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待下一个年度重新申请评估。评估合格有效期五年。

四、实施办法

(一)自行评估:各高校根据《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标准表)规定的各条标准组织自评;

(二)地区评估:学校自评合格的实验室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组织地区评估;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可在地区评估之前,组织本系统所属高校进行实验室评估工作;但必须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地区评估;地区平评估的面不少于各高校应评估实验室总数的3/4;评估合格的实验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颁发合格证书,并报国家教委备案;国家教委根据全国各地的进展不定期地组织抽查。

(三)国家教委评估

对于争取进入211工程的高校的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参加地区评估合格后,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国家教委组织评估验收。国家教委采取抽样方式评估,抽样数量不少于应评估数的1/4。评估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四)操作办法

1.评估组一般由5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3人,管理专家2人。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

学校自评的评估组在学校领导授权后,一般可由实验室主管处牵头设立;地区评估的评估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负责组建;国家教委的评估组由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牵头组建。

2.评估采取现场实地考核评估方式,学校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每位评估专家按照“标准表”上的内容逐条进行评审(听、问、考、查),然后逐条汇总5位评估专家的“标准表”,进行统计、审议,确定合格条目数。并写出实验室评估结论意见书。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意见书格式附后。

3.评估汇总资料及结论意见书,学校自评的由实验室主管处负责存档管理;地区评估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存档管理,作为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提供给有关部门使用或向社会公布。

第17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体系分解说明

教学评估

加入时间:2008-10-4 17:49:

32点击:772

1、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确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指导思想不是抽象的,它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中,评估方案的各项指标都会与办学指导思想相关联。办学指导思想评估包括学校定位、办学思路2个二级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给出的是A级和C级标准,介于A、C之间的是B,达不到C级的是D,实际上就是不合格。主要观测点有3个,即:学校的定位与规划、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

(1)“办学指导思想”下的第一个二级指标“办学定位”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学校定位”的主要观测点是:学校的定位与规划。其A级标准是:定位准确,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发展规划科学、合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并有效实施;C级标准是:定位基本准确,有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学校的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的目标,具体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就是学校的定位要符合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经过学校不懈的努力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当然定低了也不合适。

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一方面要明确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明确学校在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中处于什么位置。

服务面向有两层意思: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还是服务全国;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基层的实际工作。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学校的学科结构、学校的类型和培养人才的层次。学科结构指的是理、工、农、医、经、管、文等学科,以哪个为主,怎样的结构法。学校的类型一般经常使用的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人才培养的层次指的是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和其他层次。研究型首先是研究生要有一定的比例,或者说得有不小的比例;其次,要有科研背景,另外还能够把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早地带入到科研里边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第三,人才的培养模式需具有研究型的这个模式。

“学校的规划”目标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这个规划包含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学校校园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要遵从教育规律。要求学校要把握好“三个符合度”,而这三个符合度紧紧和学校的定位相挂钩、相适应。这三个符合度指的是:第一,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第二,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符合程度;第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制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2)二级指标“办学思路”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办学思路”的两个观测点是: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

“教育思想观念”的A级标准是: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C级标准是: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有质量意识。

学校的一切改革都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所谓教育思想,是对什么样的教育和怎么样办教育的总体的看法,是对教育的宏观的、理性的认识。而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中的一些事物的观点。如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等。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有所转变。就现阶段来说,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提高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这要求所有的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的这样的一种观念,要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好质量标准并切实执行。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的责任。

“教学中心地位”的A级标准是: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C级标准是:重视本科教学,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教学中心地位”的含义是学校党政领导要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正确的处理好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济投入要处于优先地位并且要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着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要体现出对教学的重视。

2、一级指标“师资队伍”的内容有哪些?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师资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所优秀的高校一定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评估方案中的师资队伍专指在编的和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当然也包括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岗位上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使担任教学工作也不作为教师统计,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可以加以说明。师资队伍评估包括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2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6个,即:生师比;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主讲教师资格;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教学水平。

(1)二级指标“队伍数量与结构”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师资队伍结构”的三个观测点是:生师比、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分析师资结构中的师资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生师比”的A级标准是:比合格规定值至少低2,满足人才培养需要;C级标准是:符合合格的规定。生师比的计算方法是: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数×0.5)。其中,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的A级标准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C级标准是:结构基本合理。评估要求学校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的需要,要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资的自然状况,包括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院(系、部)的分布情况和生师比等等,即使是生师比不单作为一个观测点,生师比也要统计;第二,学科的发展状况,要求有教师的科研情况、重点学科的情况,重点学科包括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科研与社会交流等等,同时,还要求有新学科、新专业的一些师资情况;第三,还要看基础课、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的状况,包括人员结构、教学负担、学术交流、科学研究、进修提高和收入水平;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的状况。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是不是良好,通过下面的三个部分来考察:①近三年的补充人员的情况,包括补充人员的来源、数量、背景、入学后的岗位;②调离人员的情况,包括调离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原岗位、去向;③其他离职人员的情况。师资队伍发展良好还应该有学科带头人,已经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当的骨干教师的队伍。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的A级标准是:≥50%;C级标准是:30%~40%。研究生在读的、研究生课程班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双学士学位的都不能统计在内。

(2)二级指标“主讲教师”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主讲教师”的三个观测点是:主讲教师资格;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教学水平。

“主讲教师资格”的A级标准是: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C级标准是: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85%~90%。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的A级标准是: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C级标准是: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95%以上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

“教学水平”的A级标准是:教学水平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C级标准是:教学过程规范,能保证教学质量。

“主讲教师”的资格应具有硕士以上(含)学位或讲师以上(含)专业技术职务。同时新教师应该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另外教授、副教授尽可能的、更多的给本科生讲课,包括讲授一些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均为本科生上课是指近三年内每学年都为本科生上课。教学质量参看平时对教师的各种教学评估和专家现场听课评估,教师授课质量的优良率及毕业环节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教师指导水平等。

3、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条件与利用”这项指标提出了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学校办学的必要的物质保障,是否处理好资源占有与利用的关系是学校管理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志。“教学条件与利用”评估包括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2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7个,即:校舍状况、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图书馆状况、校园网建设状况、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1)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教学基本设施”有五个观测点:校舍状况、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图书馆状况、校园网建设状况、运动场及体育设施。“教学基本设施”是指学校既要有硬环境,又要有软环境,一方面是属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看教育资源能不能发挥最佳效能。但是硬中有软,而软环境需要硬环境的支持,它们都不是孤立的,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基础设施首先看有没有,接着看能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校舍状况”的A级标准是: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C级标准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个)达到附表的合格规定,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所有有关面积的要求的规模数按全校各类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计算(不包括夜大学和函授部学生)。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的A级标准是: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C级标准是:实验室、实习场所的配置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附表中的合格规定。计算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师比、生均图书中的学生数是指全校各类学生的当量数;折算办法为:本科生系数为1,硕士研究生为1.5,博士研究生为2,留学生为3,进修生为1,预科生为1,成人脱产生为l,夜大生(业余)为0.3,函授生为0.1;教学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图书馆状况”的A级标准是: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C级标准是:面积达到有关规定;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占全校教育事业费拨款的比例≥3%;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达到规定要求。图书文献资料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校园网建设状况”的A级标准是: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级标准是: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作用。“运动场面积及体育设施”的A级标准是: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指:有符合学校特点的专项训练场地和体育设施。C级标准是:有室内体育场所,生均运动场面积≥3平方米;设施基本齐备。

(2)二级指标“教学经费”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教学经费”有两个观测点:四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其A级标准是:2005年之前为≥25%,2005年(含)之后为≥30%;持续增长。C级标准是:2005年之前为达到20%—23%,2005年(含)之后为≥25%;与上一年持平。生均四项经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经费来源包括事业费拨款、自筹经费、主管部门专项投入和其它投入。计算生均值时,学生数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的自然人数计算。

4、一级指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改造,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显,是衡量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教学建设与改革”评估包括专业、课程、实践教学3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10个,即:专业结构与布局、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与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双语教学、实习和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实验室开放。

(1)二级指标“专业”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专业”有两个观测点:专业结构与布局、培养方案。

“专业结构与布局”的A级标准是: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以及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专业;专业设置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新办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C级标准是: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新办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满3届的专业。

“培养方案”A级标准是: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执行情况好;C级标准是:培养方案基本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执行情况较好。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制定培养方案要遵循国家的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教育的总体改革思路,要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符合学校自己的定位,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和教学特色。培养方案要整体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合理,要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要有利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二级指标“课程”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课程”有四个观测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与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双语教学。“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A级标准是: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C级标准是: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是指近两次评奖中获奖的成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下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加强课程和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有特色的、本校的优质课程。

“教材建设与选用”的A级标准是: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针对本校的优势学科,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编写的规划和措施,成效好,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C级标准是: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特别是理工类、财经政法和农林类专业)。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A级标准是: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C级标准是: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一定使用面。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双语教学”的A级标准是: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10%,教学效果较好;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C级标准是: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程达到一定比例。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双语授课比例是指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

(3)二级指标“教学实践”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实践教学”有四个观测点:实习和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科目的设置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应和相应课程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与相关的课程相匹配。

“实习和实训”的A级标准是: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C级标准是:时间有保证、措施得力、效果较好。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A级标准是: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效果好;C级标准是: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A级标准中“注意内容更新”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追踪课程内容的更新,二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比较早的参加科学研究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是指教学计划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包括列入选修课的课外科技活动等等。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的A级标准是: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C级标准是: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0%~60%,效果较好。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室开放”的A级标准是: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效果好;C级标准是:有开放性实验室,有一定效果。实验室开放包括开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学生的覆盖面等。其中开放的范围包括科研(专业)实验室。

5、一级指标“教学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学管理评估包括管理队伍、质量控制2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5个,即:结构与素质、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

(1)二级指标“管理队伍”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管理队伍”有两个观测点:结构与素质、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结构与素质”A级标准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C级标准是:基本合理,素质较高。管理队伍,是指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对管理队伍结构要求结构合理,发挥最佳的整体管理职能。对管理者个人要求具有管理工作德才的结构。特别对于管理的核心岗位人员要有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另外,管理者的素质应具备从事管理工作必需的业务水平,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调控等多方面的能力,还要有理论和学术水平。管理者要有服务意识。管理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的每个细节中,都应当体现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管理要体现人文精神,要尊重人、关心人,要依靠人来推进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干群关系。教学管理职能可以归纳为20个字:“决策、规划、组织、指导、控制、协调、评估、激励、研究、创新”。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A级标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显著,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C级标准是:鼓励教育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研究与实践成果是指教学管理调研或咨询报告、论文、专著及承担相关的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和获得的奖励等。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研究为基础。开展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是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要遵循教育规律,同时要结合校情。

(2)二级指标“质量控制”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质量控制”有三个观测点: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的A级标准是: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显著;C级标准是: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行较为严格,效果明显。我们说的教学基本文件主要指专业计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期中的进行计划(或是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的总结等等。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的管理等制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守则、实验室守则、课外活动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这些文件和制度的健全要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的A级标准是:质量标准完善、合理,体现学校的水平和地位,执行严格;C级标准是:质量标准基本建立,执行严格。“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主要指理论教学(比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当然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等。各个环节学校都应当制定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就无法评判教学质量高低。教学质量是多层面、多样化的,各个学校的地位又有所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同。专家组在考查的时候,紧扣“三个符合度”来看学校的教学质量、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学校的规划、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

“教学质量监控”的A级标准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C级标准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监控措施),执行情况较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6、一级指标“学风”的内容有哪些?

“学风”评估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2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4个,即: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1)二级指标“教师风范”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教师风范”是指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的体现,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教师风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里的教师风范是指整个教师队伍而言的,不是指个别的教师。“教师风范”的主要观测点是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A级标准是: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C级标准是:教师履行岗位责任,从严执教,教书育人。要求领导和教师集体要有现代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的态度,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来衡量。评估时重点看日常教学中对教师进行的各种评估资料,专家抽查的情况,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查的情况、学生对调查问卷回答的情况和专家随机听课对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通过这些方面综合考查教学质量的高低。

(2)二级指标“学习风气”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观测点有三个: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的A级标准是: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考风优良;C级标准是:学生能遵守校规校纪,考风良好。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的A级标准是:措施得力,效果好;C级标准是:有措施,效果较好。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A级标准是: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C级标准是:有一定的参加人数和活动效果。

“学习风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学校校园的氛围。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会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进取。

第二,学生管理。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有优良学风的学校一定有完整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教育的载体。学生优良学风是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校应创造一切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社会实践和其它素质教育活动。

第四,学生的形象表现。透过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到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看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效果。要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毕业论文除外)、科技成果、文艺作品、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资料等,以此体现学习优良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放进来。

7、一级指标“教学效果”的内容有那些?

“教学效果”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6个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有9个: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论文或设计质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体育;生源;社会评价;就业情况。

(1)二级指标“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是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的现状、实际水平,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基本理论是指学生对基础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与应用的能力;基本技能是指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等等。包括两个观测点: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该指标的A级标准是: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以上奖励。C级标准是: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达到合格要求;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以上奖励。

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即教学计划、培养计划和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选修课程、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

第一,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学生考试的试卷质量和评分标准。(考试要以实现“三严”为前提)

第二, 学生在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各种校级以上(不含校际)级别竞赛成绩和获奖情况等。

第三, 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和实地考察结果等。

(2)二级指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两个基本观测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论文或设计质量。

该指标的A级标准是:选题结合实际,能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论文或设计质量好。C级标准是:选题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论文或设计规范,质量合格。影响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选题。选题的质量、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

第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没有科研工作或实践背景,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是否恰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三,工作条件。学校有没有提供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工作条件。如实践条件、参考资料、工作环境等能否满足课题需要,且使用方便。

第四,管理规范化。学校要有较合理科学的关于毕业环节的管理制度:如应达到的教学目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资格,学生进入毕业环节的资格认定,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平分标准、答辩程序等。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可以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来看:通过开题、立论、资料收集、方案比较、调查、实(试)验、总结、提炼观点或结论等方面,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情况、知识面、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等方面,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过程资料看学生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通过成果看学生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和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人际关系情况看学生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3)二级指标“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该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具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社会主义信仰,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恒心和毅力,培养诚实守法、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道德素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处理与他人利益关系的内在枢纽;以修养和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人文素质,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熏陶,人文素质的内容是很广泛、多方面的,科学素质也在其中,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人文科学包括文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历史等。

该指标的A级标准是:教育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C级标准是:教育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4)二级指标“体育”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二级指标“体育”的主要观测点是合格率。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合格率,包括形态、技能、课外锻炼、体育课的成绩及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这五项,达到60分即合格,而不能把合格率理解为达标率,否则,数据就不对了。该指标的A级标准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群众性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的好。C级标准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96%;重视群众性体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5)二级指标“社会声誉”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社会声誉”是通过社会对学校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反映、家长和中学生对学校的评价、校友的反映和资助等方面来看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资料的社会评价。主要观测点是:生源、社会评价。该指标A级标准是:生源好;社会评价好。C级标准是:生源较好;社会评价较好。

(6)二级指标“就业”的标准和内涵是什么?

该指标的主要观测点是:就业情况。A级标准是: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80%,就业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C级标准是: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达到60%—70%,就业工作有措施、效果较好。

8、特色项目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特色具有个性特征,应该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做好学校的特色项目应该在优秀项目上下功夫。

第18篇: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之心得体会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简明读本》学习心得

边城高级中学

兰松

听了侯光懋老师的教师教学科研方法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触很深,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强,对我们今后进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有很大启发。

我是一名教师,不仅在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上好课的同时,还有写文章做科研。结合自己本专业,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教学某些现象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理性认识,自觉地把握该现象的本质及一般发展规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表述,就是教学论文。体育论文是表述这一认识成果的文字形式。真正称得起体育论文的文章,不是从提笔开始,而是在写作之前必定有一个前期的研究过程作为基础,题目也是早已选定的。论文质量取决于“想、做、写”的总过程,即使是写作水平有限的教师也会在撰写体育论文过程中得到提高。

在教科研过程中,撰写科研文章的动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如:部分教师的目的是评职称,或是达到学校的相应规定与要求等,此时解释为被动动机;部分老师的目的通过文章使自己的经验与思想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并获得推广,或者是为了通过文章进行思想的辨析。此时解释为主动动机。虽然,无论是哪种动机都会促使教师们去写作,但主动显然更能够促进教师主动的学习,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可持续提高。因此,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要能够清晰地认清自我,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教师科研最大的特点就是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实践性、时效性、应用性强。作为一线教师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丰富的体育教育教学践经验和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和训练中的一些现象入手,逐步积累。以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作为科研的课题,既不脱离教育教学的工作,而且这样的科研课题都比较小,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短期内就可以完成实验或者是小型调查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概括就会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从身边现象入手进行科研不仅能使教师熟悉体育科研具体方法,还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这样的科研不仅不脱离教师的实际工作,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并能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对于一些较大科研课题可以分解或者是分步骤进行研究工作,每个学期完成一个小的问题或者是多人协作来完成科研工作,这样不断的积累就能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那种认为教师不必参与科研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样把教师的科研与教育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研究人员画等号是不合适的。几年来深刻地感受到以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入手做科研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教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载体。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学,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教师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环节而展开的。同时新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只有重视和抓住这个中心环节,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完善和提高。如果没有教学这个载体的存在,那么教师专业化成长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其专业化成长也就无从谈起。 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灵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所在。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实现事业上的成熟。观察身边的优秀教师会发现科研工作占据工作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大部分的科研课题都是由这些优秀教师承担的。科研活动能促使教师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科研活动能促使教师收集信息、筛选和运用的能力,不断地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吸收,促使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升华为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源泉。它不仅包含教育部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还包含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做到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先进经验;坚持读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信息,特别是课改方面的信息;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读书体会等,教师是新课程的促进者,是课程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学习,其专业能力就会停滞不前。只有认真广泛的汲取知识,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科研、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大要素,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丰富和发展变化的教学实践,永远有新的矛盾需要解决、新的现象值得研究、新的经验值得总结。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随时要以敏锐的眼光和科学的好奇心,关注实践中的各种新问题,审视教学中的“反常”现象,就可能从中发现值得总结研究的问题;要防止下述情况的发生,即因长期辛苦工作疲劳而缺乏“问题意识”或反应迟钝,就有可能“身在宝山不识宝”、不知研究什么问题。

在面对教学实践中纷繁多样的问题时,我们每个教师不可能遇到什么问题都去研究,要做到有所弃才有所求。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和理论基础出发,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很熟悉、能驾驭的问题研究,并能减少弯路尽快出成果。如有人对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材内容感兴趣,有人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教学形式等有优势,还有的教师对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方法标准有独到认识,如此等等,都可以选择个人最有优势的问题领域开展研究。长期积累,还有利于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专业化。

教学研究要防止“浅尝辄止”,力求在教学中不断深化总结和完善相对而言,教学研究中因为学生人数多、活动方式变化多样、活动空间较大,不可精确控制的因素较多;某些教学现象和指标不能精确测试与量化,产生的各种误差也较多。因而短时间、一次性的教学实验或教学单元过程有可能使研究结果不明显或有“失真”、“存伪”的情况。因此,教学研究力求较长时间的多次重复试验,不可短时快速地追求一次课、一单元就全面成功,这种成功往往一推广就失败、就问题百出。另外,对每一轮教学研究结果的数据指标与案例要全面分析、深入总结,并及时从中发现存在的漏洞和偏差,进而修改研究方案,不断优化教学研究过程,确保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以后会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总之,通过教师教学科研方法的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就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同时不断总结分析,加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19篇: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

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

一、明确教师的教学职责院系教学管理条例应强调院系教职工应认真学习和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育部、学校的有关教学管理法规,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1.基本工作职责教师的主要工作首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应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高质量完成各项教学工作。院系教职工的教学工作,包括课堂授课、实验室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毕业论文以及监考、面试等,也包括参加学生的读书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学术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等教学活动。

2.参与教学改革工作的职责教师有义务参加编写教材,承担和完成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正式发表教改论文等教学改革工作。教职工有承担各种教学工作的义务,应听从教学管理人员安排教学任务,创造性和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多作奉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师的专业造诣和讲课水平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参加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经常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参加有关培训、进修、教学研讨会议和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收集和积累教学素材,不断提高讲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每位教师每年应承担至少一门本科生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承担本科生的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教授应为本科生上课。实现每位教师应能承担2~3门课程,每门课程有2~3名教师可以讲授的目标。在完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应参加监考和履行监考老师http:///职责。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要求批改作业,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要精心命题、认真判卷。每年每门课程配备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备课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和印制试题等,由主讲老师支配使用。每门课程由1名教师负责建设,另有1-2名教师协助建设。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要按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按课程进度表讲课,不要随意调课。确有必要要求调课者,必须填写调课申请表获得批准后才可以调课。任课教师应认真备课、撰写教案,运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法,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不断提高课堂讲课艺术。

第20篇:《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之学习心得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之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高校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身份已经完成了从一名博硕士研究生到大学教师的转变,此时,就必须对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能和相关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收益颇多,总结心得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科学地认识教学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

中国学界根据国内大学的性质、种类、层次和规模不同,将国内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四类。这种分类并不是说研究型大学就只需科研而不用教学,而教学型大学就只需教学而无需科研,此分类只是说明了某一类大学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论是对何种类型的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都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内容。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前人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属于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是个人或部分参加者总结、探索和发掘新知识的活动。这两个内容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两者关系上要协调处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学校的特点,正确定位,教学科研工作要切合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和调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必须进行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他同样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讲究科研方法,同样要探索教学方法。为了更好把握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了解教学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他们既区别于单纯搞教学的中学教师又区别于单纯的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多数的专业课的教师既有很重的授课任务,还要编写教材和开展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指导一些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这对矛盾。将对立转变成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后,成长为一名能在高校中从事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其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科研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可视为科研工作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研究过程。对于我们这些新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其体会尤深。当我们将自己曾经系统地学习过、研究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给学生和向学生讲解时,必定会对自己熟悉的理论再思考,很多时候都要在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懂了,也许还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也会设想学生可能会从什么角度提出哪些问题,自己又会如何解答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刻自己就会作更翔实、更细致的思考。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也会思考能够唤起学生兴致和注意力的要点在哪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势必使自己对所要教授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促进自己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也使自己的研究活动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大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定理、定律等理论,这些都是在科研活动中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这些理论编入了大学教科书,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然而课本知识是死的,科学研究是活的,如何将课本知识在课堂里教活是我们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例如在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中,如材料分析方法,就应该以科学研究的实践知识作支撑,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出现的知识点,以避免学生在大四学年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入实验室时,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不能正确地解析和区别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在解析谱图时,把溶剂峰当成了产品峰,甚至出现概念性的错误,1HNMR为500MHz,认为13CNMR也是500MHz等等。这些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根子都源于教师身上,即由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缺乏而无法讲清楚。通过这样的知识传递,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甚至有了新的认识。通常我们说,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相当于从自己的容器里舀水给学生,如果该教师只有一杯水,同时要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显得很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是一缸水,舀一瓢水给学生就是很容易的事。实际上,教师课讲得好与不好,主要是他自己吃透了没有,他自己就懂那么多,又如何能表达清楚呢?所以当我们自己讲授一次后,对一些基础理论会有新的认识。例如,在讲述聚合物增韧原理一节时,其中提到银纹-剪切带理论,作为教师,就要通过查文献,弄清该理论的核心机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应用此种理论来解释共混体系韧性的变化,利用此理论,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选用何种助剂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以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何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分析再到应用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听起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促进和补充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时刻追踪本专业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让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若一名高校教师只是纯粹地进行教学工作,将会面临这知识结构的老化,知识的更新速度更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授课程也会给学生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师工作者,就需要用科研工作来充实并革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缺少科研的教学如营养不良的婴儿,光读书或光教书,意识不到书中理论的要害。只有通过做科研,才能在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受去开导学生,引导学生;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驱使自己进一步学习深造,并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去丰富学生、指引学生。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高校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教材常常是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因此,高校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活动,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只有通过科研工作的深入,教师才能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方向、最新动态与趋势,了解到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并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教师缺乏科研积淀,上课就容易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市场,深入行业前沿,加强了解,深入科研。科研可以使人深刻,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钱伟长院士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而是要靠做研究工作,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由此可见,科研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能不搞科研。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此外,科研工作还可以更好地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省以及国家等层面设置的大学省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进而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在实践中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一一将以验证,更有利于各类知识的融汇与贯通,并进一步得到科学的、有创新性的、前沿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科研活动,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大学生。

总而言之,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学与科研应当相互促进,教研相长,二者不可割裂。只研不教是空洞的,只教不研是粗浅的;离开研究的教学,会导致经验主义的弊病,离开教学的研究,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我们要想搞好教学工作,必须进行适当的科研活动,以保证知识的新颖性和正确性。并且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使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学温故知新,使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启发和指导我们的科学实验活动,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总结.doc》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