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21-01-20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兴趣浓厚,这次考查成绩很好,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合作与竞争、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成就,世界和平,地球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理解较深,识记较好,对小学六年的生活也有全面回顾,对时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母校和老师同学的留恋也诉诸于笔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回顾自己这一个学期的社会教学,总结如下:

实行措施:

(一)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外延非常丰富,教师备课的时候需要找许多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学生特别喜欢听一些与课本中联系密切的小故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如教学“合作”和“双赢”这个道理时,教师用“龟兔四次赛跑”的小故事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白“合作”与“双赢”的道理。这样,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汇报活动,团队心理游戏活动等,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尤其喜爱团队心理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

(三)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在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来交流,课后再做拓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自己本期研究的对象,形成一个专题,期末的时候再将同一专题的同学集合起来召开发布交流会。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许多资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寻与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受益匪浅。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推荐第2篇:品德与社会学科带头人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2月,我被评为奎文区品德与社会学科带头人,在这一年来的工作中,我始终按学科带头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履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切实发挥好学科带头人在全区的骨干带头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学科带头人这一称号,让我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要胜任这一工作,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以较高的工作水平来应对,所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人文修养和专业指导能力就成为我学习的主要目标。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好的表率。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立足课堂,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始终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一直担任了品社教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一线教学是我专业发展的基石和试验田。我能够及早的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我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重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的过程融为师生的一个互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把课堂教学提升为艺术化的过程。对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备课、上课,力争堂堂都是精品课。现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们的好评。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展示,2011年5月获山东省品生、品社学科优质课二等奖;上学期在区内提供观摩课一节,并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带动了我区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明确思路,积极作好教研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我及时把握教育的最新动态,在学校积极组织校本教研的各种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成长工作室”这个平台,与青年老师一起学习杜郎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上海“课程统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富有生命活力的育人之路。上学期,参加了区品生、品社学科教学能手的评委工作,自己感到受益匪浅。积极参加网络教研工作,认真履行区学科教研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协助教研员做好网络教研工作。2011年9月被评为奎文区网上互动教研优秀管理员;带头积极建设个人博客,本学期在新浪网新建的个人博客上,坚持每天发表一篇原创博文,让博客为教研服务。2011年2月所撰写的案例获奎文区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2011年7月,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论文三等奖。2011年12月编写教材《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设计》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

四、课题引领,走科研兴教之路我和我们区内部分的品生、品社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十一五”课题《品德课程教学方法》子课题的研究,我立足于课堂实践,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立足于问题即课题的指导思想,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措施等。我们始终在探索着品生、品社教学的新思路。目前,我们已经探索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种春天、找春天”探究活动、“了解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采访活动、“卖报小行家”体验活动,课堂测验娱乐化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山东省课题中期研讨会上,代表奎文区做题为《回归生活提升美德》的报告,进行大会交流。本学期,针对六年级品社课知识点较多的实际情况,我尝试将央视《开心辞典》等综艺节目引入课堂,增强孩子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工作的反思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虽然我积极的参与了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虽然在活动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作用,但是,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尽到一名带头人的职责。今后要主动协助区教研员做好学科教研教改工作。

2、在研究方面缺少必要的理论根据和理论梳理,难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是思考的事业,因此要学会思考教育问题,及时总结,善于动笔。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逐步的形成自己的思路与风格。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用心学习,用心工作,用心做人,无愧于“学科带头人”这一称号。

推荐第3篇:秋季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相长 智趣合一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我有幸担任三年级三班、三年级二班两个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因为是第一次教品德课,很多东西摸不准头脑,找不到方法,而我自己却也没什么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先从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着手,认真研读了品德新课程标准,并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新教师应如何上好品德课。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课件,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4.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5.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6.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7.教学中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主要成绩: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加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为以后做社会上的良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把思品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改进措施:

1.要得多与学校优秀的老师学习;多听多观摩他们的课,多学习理论知识;争取多外出学习。我想通过这四个方法来学习掌握,操练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会有不错的结果。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适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再简单说,就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为生产生活服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总结是为了汲取经验,为成长进步积蓄力量。新的学年,我将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执笔人:***

2015年1月25日

推荐第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工作总结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标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1、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2、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虽然本学期所承担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学生比较少,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完成品德课的互动活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活动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上)

登 特 科 中 心 校

张 宗 红

推荐第5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秦顺奎

本学期来,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杜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白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目标达成

1、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4、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贡仟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8、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帮助他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进步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进步课堂效力。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

推荐第6篇: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而目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而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见,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重要载体和途径。目前,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课内外实践活动,都是由老师一手操办组织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课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注重任务布置忽视方法指导;课内实践活动由于课堂时间短促,流于形式,匆匆走过场,不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现实困难;课后巩固延伸的实践活动时常虎头蛇尾,只开展无反馈评价,削弱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影响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因此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对家长在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家长同样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而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家长辅助,充实了课前准备

品德与社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方式以活动为主,许多的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做一些准备,而且有的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

如在上《快乐的春游》这一课,我先通知家长,让家长能协助老师,利用星期天带孩子春游去,并且辅导孩子记录春游的情况,体会春游的快乐:可以写文,可以拍照,还可以画画。

这课的教学由于家长的参与,几乎所有的学生均在亲人的带领下出去春游,学生有的拍摄到了许多春天的美景,有的收集到了许多春天的鲜花图片。少数父母不能陪同春游的学生,则在家人的指导下利用课外阅读和上网查阅等方法,也算去春游了一番。在教学时,学生把记录的表格、收集的图片、拍摄的照片带到课堂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合作交流活动中学生能讲、能说、能画、能做,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与家长合作参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密不可分。

二、家长参与,精彩课堂教学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之一,家长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教学中,我们也可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记得有一次家长开放日,班里来了二十几个家长听课,品德与社会课我有意安排上《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一课,课堂上,我先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然后让有家长来的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向父母倾诉自己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没来的学生也可以拨通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向父母倾诉。但是我们知道感恩不只单单是言语上的还要有行动。只想不做不是感恩,只说不做也不是感恩。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出行动,把行动的结果展现给施恩之人才是真正的感恩。到了这个环节,我就拿出一份表格,让在坐的家长评一评:表格上列出的内容哪几项你的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哪几项还做的不够好,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做,让爸爸妈妈满意。

再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家庭》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教学这个单元时适逢国庆长假,于是假期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作业:给父母——一个惊喜或让自己 —— 学一项本领。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家长,让家长也能体验到来自孩子的那份感激之情和享受孩子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做完后用流畅文字写下来并请父母写上感言,再在班队活动课上交流评比。

只要我们教师有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的意识,把家长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能把教学活动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空间里,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认识,真正凸显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效性。

三、家长援手,丰富课外延伸 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课后延伸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促使情感和道德认知真正内化为行为品质,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配合,布置一些学生可以完成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去实验、去感受、去体验,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育空间!因为我们知道: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学生的校园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需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如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主题强调体验性学习,所以在学习了《我也会当家》之前,在和家长交流中,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从学生处,我也了解到很多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有些学生有些抱怨。我意识到,这一课的教学正是沟通双方,提高孩子能力,体会父母艰辛的好机会。于是,我在上完这一课后,利用国庆长假,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布置孩子跟父母(一般是母亲)买两天菜,学做两天家务。剩下的五天,由孩子主管家中的一切,让孩子当一星期家。交流在一周后的课堂进行。我要求父母放手、放权,不心痛,做好课前调查实践反馈表。从家长的反馈表中,看出孩子尽管在当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部分坚持下来了。

在课堂中,纷纷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感受很深,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学生的共识。

总之,学校品德与社会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挖掘家长协助教育的潜力,拓展品德社会教育新天地,为孩子真正走进生活,受到真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下)登特科中心校

张宗红

推荐第7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乌拉街中心校 李新宇

一、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二、教材资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 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八个班级。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四、教学方法:

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捕捉不同的信息,感悟不同的道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3.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中,教育才具有实效性。教材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学时间和空间具有开放性。教科书设计了许多空白的文本框,引导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感想、调查内容等写下来,这既体现了“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的设计理念,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下空间。教科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中的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科书还注意本课程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使教学时间得以拓展延伸。

5.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层次性。教科书从单元学习主题的构建到板块主题的选择再到活动主题的设计,都遵循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点面结合”的设计思路,从最熟悉的内容导入,然后一步步加深,最后扩展到最前沿最复杂的内容。这样安排,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层次清楚,又具有深度。

6.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教科书在围绕单元主题选择教学内容时,努力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教科书将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生物科技、通信科技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科学的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实现学习内容的自主构建,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有机统一与整合。

五、课时分配

第一周 一:

1、家人的爱 (2) 第二周

一、

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2) 第三周

一、

3、来自社会的爱 (2) 第四周

二、

1、不一样的你我他 (2) 第五周 二

2、不一样的你我他 (1)

二、

3、换个角度想一想(1)

第六周

二、

3、换个角度想一想(1)

二、

4、分享快乐 (1) 第七周

二、

4、分享快乐(1)

三、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1)

第八周

三、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1)

三、

2、阿姨叔叔辛苦了(1)

第九周

三、

2、阿姨叔叔辛苦了(1)

三、

3、说声“谢谢”(1)

第十周

三、

3、说声“谢谢” (1)

四、

1、学看平面图(1) 第十一周

四、

1、学看平面图(2) 第十二周

四、

2、校外探路(2) 第十三周

四、

2、校外探路(1)

四、

3、出行的学问(1) 第十四周

四、

3、出行的学问(1)

四、

4、马路不是游戏场(1) 第十五周

四、

4、马路不是游戏场(1) 第十六周 期末复习(2)

六、教学评价方案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能力评价,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全面评价学生。

1、进行随堂评价与回授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性评价。

3、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4、依据各项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课堂活动及落实情况进行过程评定。

5、精选习题,加强考法研究,努力改进单元达标检测评价制度。

七、采取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推荐第8篇: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总结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曹范镇中心小学潘光海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临近尾声。回首本学期教学工作,有欣喜自豪也有遗憾困惑。欣喜的是在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工作;而遗憾的是,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留给自己的是追寻和反思。

一、成绩与经验。

本学期教学中,能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特点备好课,适时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双基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认真耐心细致地辅导学困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让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盯住优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努力让优生更优,差生变优,从而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平衡发展。此外,还能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与老师们一道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素养,积累点滴教学经验并撰写教学随笔等。

二、遗憾与反思。

由于本人刚转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课堂作业量安排较少,题型也比较单调化;面批学生作业次数太少。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表现在学生发言不踊跃,不积极。课下查阅搜集资料不主动,效果不好。极少数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主动,没有兴趣。存有偏科思想。

三、改进与展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沿着教育改革的轨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工作。首先是认真搞好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活动,赋予《品德与社会》课堂新生命;其次是深入学生生活,走进小朋友,建立师生“零”距离之关系;最后是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总之,为学生的一切而努力,为教育的发展而奋斗。

推荐第9篇: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活动总结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活动总结

2009年11月25日,全区所有任教《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相聚在于洪师校的二楼培训教室。在那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研讨。

沙岭小学的李学生老师是位很有经验的教师,他任教品德学科已经十多年了。一位老教师能够把新课改的理念运用的如此灵活得体、深入人心,确实让人豁然开朗。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再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照,两者有很大相似之处。李老师针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南极洲》一课举了例子。首先用复习导入的形式请同学们说说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当学生回答到南极洲时,问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这是设疑自探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大部分同学得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个别同学的问题没有找到答案,拿出来进行解疑合探。在解疑合探过程中,有些问题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以进行质疑再探。这样,“三疑三探”的过程就在课堂上进行的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了。

同样,大兴小学的刘宇生也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他就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奇异而美丽的地球风光》一课说出了自己是如何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的。刘老师在上课伊始出示了一张凹凸不平的地图,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然后请同学们谈感受,再读课文,说说读到了什么。在学生们一问一答阅读收获时,教师随时补充。这样,“三疑三探”的整个环节在课堂上融会贯通,学生也受益匪浅。 于洪小学的张丽倩老师,针对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火灾发生时》谈了自己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过程及体会。

最后,教研员分别对以上三位老师说课进行了点评,并谈了自己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本学科准确运用的看法。学会利用教材,拓展教学;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学。这是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的。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争取形成适合本学科特有的教学模式。

推荐第10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孙燕红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的“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

一、设景导标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合作探究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

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自己学习,在小组内部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巩固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五、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3、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11篇:品德与社会学科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同以往的地理、历史和品德学科既有相同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在教学形式上也不同于陈旧的教学方式。通过社会学科指导意见的学习我的体会如下:教师改革并创新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

一、做好备课工作

一堂课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备课的影响,只有在课前将备课工作做到位,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用意以及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由于学生们的个性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还需要针对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另外,还需要备好教学方法内容,教学方法通常采取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形式,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实践与教师和同学合作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优化创新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重点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展,就需要注重创新教育,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采取与小学生心理诉求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说,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联系,为了使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采取“生本”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在本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将德育思想、思政理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提升它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思维认知。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应用方案

优化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通过本人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在当前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用科学的方法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一些想法,具体如下。

1.建立兴趣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学生的爱好、思维相结合,根据学生心中所想以及和学习需求相联系,建立学生的思维理念,因人而异地为学生量身定制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一套科学教育模式。在兴趣教学过程当中,不管是成绩优异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个模式里寻找到适合自身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思政思想和德育意识。比如,一些学生对于严肃死板的德育课内容不能很好理解掌握,从而就无法达到形成良好社会意识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加以阐述,可配合视频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授《让健康伴我行》课程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因此本人在这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过幻灯片与动画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方式。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本人发现通过学生兴趣开展的教学能够利于学生身心的培养。基于此,本人更深入的发掘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可开展合理的游戏教学法,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人类的家园》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如此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为此,本人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考虑该如何设置游戏教学的环境,让小学生懂得换位思考这个思维方式。在《只有一个地球》课程教学中,本人选择一些学生扮演地球,让它们身穿雨衣站在教室内,并让另外一部分学生作为人类,给地球增加负担,例如用一些墨水将扮演地球学生的雨衣弄脏,用塑料袋套住“地球”等,让学生说出心中感受,并记住这些感觉。之后两组学生互相交换扮演角色,使它们通过这些经历体会地球被破坏与污染的感受[1]。学生心理普遍单纯,在亲身经历的情况下能够对地球的遭遇感同身受。此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并通过自身行动保护环境。

3.注重情感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己将严格要求自己,落实好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第12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下期)

接龙镇双新学校2006——2007学年度下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学年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爱。暑假的休息,一方面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休息,一方面也使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所退步,这是开学初教师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整体来看,学生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自觉管理自己的意识增强。但在一些常规方面,本学期将继续进行培养巩固。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

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内同问题。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期将通过课堂教学等多方面的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如何全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本期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课2课时,共计26课时。其余时间为机动课时。

五、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

为减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负担,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主要应

做好两个先一个及时:一先:先精心备课,对教材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把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二先:提前准备教学时需要的教具及资料(提前布置学生完成好课前应准备的材料),做到课堂内容丰富;三及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及时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第13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14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考查方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考查方案

曾 凡 梅

一、指导思想

为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查既要考虑到学生平时学习课程的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情况。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考查原则

1、基础性原则。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考察学生的学习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为改进教育教学服务。

2、发展性原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充分反映学生的的综合素质。

三、考查内容与权重

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习惯、参与状况等,占40%;二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答卷方式进行考核,占60%。

四、考查方法

采用开卷考试考查方式。重视过程诊断反馈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学科测试与特长测试相结合。

五、评价:

1、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占40%。

2、书面测试成绩占60%。

3、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第1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大力推动高效课堂建设为契机,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

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境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升全体学生素质,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求,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具体任务是:

1、学习探索高效课堂的基础理论、基本策略、典型案例、实施途径及评价方法、标准,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及评价体系。

2、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形成一批有效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3、构建符合校情学情的具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新模式,并推广运用。

4、扎实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活动。

5、注重过程管理,强化指导、评价,使学校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转变,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

三、实施原则

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现为教师在传授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规范等应用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观察识辨能力并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目标的确定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具体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四、实施教法要新颖,灵活得当

品德教法的选择,应在灵活多样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易懂、易学,并保证运用得当。高明的教师总是重视学与做的有机结合,善用新奇、美妙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知识得以巩固,理解与记忆得以深化。

五、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包容了各方面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人,更好的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经多方面的调查理解,我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怎么去建设高效课堂呢,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设想 。

(一)让目标出现在情境中,情境与生活相关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让学生通过学习去自主探究、进行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本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整合知识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1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创新)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法制新闻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知识、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内容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吴莲芳 2013年

第16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下面“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这三种课型。即“情景设置、目标内化——自主合作、信息搜索——精讲点拨、知识整合——当堂训练、巩固双基——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即将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或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标有目的地自主学习。

展示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小黑板张挂、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标的表述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切不可照搬教参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更要忌空、大、虚。

二、自主合作、信息搜索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在教学《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一封信,或寄一张汇款单,或在网上练习E-mail。让学生体验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个阶段在出示教学目标后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这个环节是教师围绕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理论(概念、观点、原理)进行精讲点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搜集到的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讲在学生不会之处,二要对学生自行得出的结论要加以补充和更正,三要注重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要发挥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单项讲述只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四、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训练是多种多样、而且贯穿整个课堂。此处所讲的训练是指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归纳整理信息之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所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训练习题,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一方面对学生的目标达成进行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1.课堂训练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或目标检测)占用5分钟即可,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五、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参考资料:原创日志作品

《远离危险》辽师大(三年级上)

课例

2、《远离危险》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课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危险无处不在,生活中存在着危险的隐患。

2、使学生知道危险的发生大多都是行为不良带来的后果,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

3、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危险标志牌、资料档案单、题卡。

学生准备有关安全隐患的资料、交通标志及收集的引起危险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应该怎样表现自己呢? 生:好好表现。

生: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 生:上课积极发言

生:我要用最精彩的回答,使所有听课的老师记住我。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老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山西省沁园县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当场就有18人死亡,21名学生受伤,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因伤势过重而导致死亡。看到这则新闻老师的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相关的图片,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和老师有 同样的感受!一会呀老师要找同学来说一说,你看过之后会有什么样 的感受?

生:我看过这些图片给我的感受是这些人非常的惨。 生:我非常幸运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 生:我很害怕。

生:我觉得这样的场面令人很害怕。

生:我认为这样的情景太恐怖了,太残酷了。

生:看到这个图片,我心理特别的害怕,感觉这些图片特别恐怖„„ 生: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

生:我想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师:是啊,老师也认为这样的场面太残酷、太可怕了,其实在我们身边也经常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情发生,导致许多人因此而抱憾终生。那么你们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吗?

生:不想。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远离它。 师板书《远离危险》

师:用你们最真诚的心来告诉老师你们想怎么做? 生(大声齐读):远离危险。

二、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缺乏安全意识,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小朋友身边存在着哪些危险?(课件出示四幅图用湿抹布擦灯泡、单手玩单杠、在草堆旁放爆竹、在高楼腿跪在窗外擦玻璃) 生边看大屏幕,边在小组内七嘴八舌交流。 师:哪名同学能来说一说?

生:第一幅图的小朋友用湿毛巾擦已经亮的灯泡会触电,不安全。 生:不应该用湿毛巾擦灯泡,水容易导电,容易发生危险。 生:我想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 师:行,大家认真听啊。

生:同学们可能都去过站前广场吧,那里夏天的时候经常有的小孩子在玩砖喷泉的游戏,其实那里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因为喷泉地下有灯光用玻璃罩着,所以人们就认为那样会很安全,如果那里长时间没有人维修的话,那里的灯经常遭人踩踏,电线就会露在外边,当游玩的人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再加上水会导电,危险就会发生了。

师:看样子你观察周围的环境真的很仔细,老师从这一点中就能看出你是个很细心的人,同时你的观察能力也很强,我们同学应该把掌声送给他,好吗?

生: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果一旦有人被电着了,我们人也不能用手去拉他,这样做不但救不了他,相反自己也会传上电的。

师:你知道的道理可真多呀!为什么人不能用手去拉他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的? 生:因为人体也是能导电的 师:看样我们班的同学的知识都很渊博,人体确实是导体,那如果我们真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生:因为水是导电的,所以应该用干的东西把人扒到一边。

生:我觉得他说的不够准确,不是所有干的东西都不能够导电,我认为应该用绝缘的干的东西就可以。比如,干木棒什么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这幅图和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知识都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危险呢? 生:“电”方面的危险。 师板书“电”。

生:第二幅图的小朋友不应该在干草边放鞭炮,否则会引起火灾。 师板书“火”

师:除了不能在干草边放鞭炮外,关于“火”,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安全呢?

生:如果家里的煤气漏了,我们不应该用明火去试验,应该用肥皂泡的水去试验。 师: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的?

生:因为煤气和空气中的氧气一结合,就会着火,严重的会引发爆炸.

师:那么火呢,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隐患,那如果一旦发生大火,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拨打119。

师:119是火警电话,那110和120分别是什么电话呢? 生:110是匪警电话. 生:120是急救电话.

师:那老师又想问问同学们,这三种电话是不是随便就可以拨打的? 生:不是.

师:同学们都很明白,老师想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发生任何事情,随便的拨打电话,就会受到法律追究的,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如果没有事情拨打的话,就会耽误真正发生事故的人获得最好的急救机会. 生:拨打这三种电话的时候还要注意说清楚,所在的具体位置和那里的具体情况,以便救护人员更快,更好的救出求救者.

师:有没有同学模仿一下,应该怎样拨打这类电话呢?

生边拨打玩具电话(119)边说:喂,你好,是火警吗?我家附近哪个食杂店起火了。在铁东百货大楼后院,第二栋楼。快来吧。 师:说的好吗? 生齐鼓掌:好!

师:如果发生火灾了,除了拨打119,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用湿毛巾捂住嘴,这样可以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还能防止被烟呛着。

生:如果有浓烟的话,应该趴在地上,不要站起来,因为烟都漂浮在上面.烟都往上冒。 生:如果一个房间着火了,应该跑到另一个房间,把门紧紧的关上,防止空气对流,以免加快火燃烧的速度.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从中和大家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应该谢谢同学们. 生:第三幅图小朋友在高处擦玻璃会摔下来。 师:这也是我们生活比较常见的危险,同学们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要注意不要在高处擦玻璃,这样高处的劳动不适合我们小学生去做,即使是大人们,也要系好安全带才可以的。下一幅呢?

生:第4幅图小朋友在校园内玩单杠时做很危险的动作。 师:你做过这样的动作吗?它容易发生哪些危险?

生:有时候我也做过类似的动作,这样做很危险,虽然这样的危险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我班的同学曾经在单杠上玩,不小心摔下来,就会导致胳膊骨折。

师:在我们的校园内,同学们的游戏中或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谁愿意举例说一说呢? 生:我们剪纸课上用的剪刀,应该放在安全的地方,尤其是教师里人多的地方,不要拿出来,以免扎伤到人。

生:有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总喜欢用笔尖指着人的脸说话,一但有人不小心,在后面碰一下就会发生意外。

生:我觉得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作好准备活动,以免肌肉拉伤,我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小腿就拉伤了,好几天不能动呢!

师:嗯,很好。同学们都能够举出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还有没有同学能说说呢?

生:有的同学在下楼梯的时候总喜欢从扶手滑下,觉得那样很刺激,如果一旦从高处失手掉下,后果会很严重的。

生:我们在外边打羽毛球或者跳绳的时候,应该随时关注一下是否有东西缠在上面,如果有就会打到眼睛里,会造成伤害。

生:在我们学校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把同学的眼睛打伤缝了好几针呢!

师:那同学们可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做那些危险性的运动。那么老师想问问你们,这幅图和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知识都又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危险呢? 生:校园内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师板书:“校园事故”

师:除了这些危险我们周围生活还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

生:放学着急回家,在走廊里或校门口容易拥挤,发生危险性事故。 生:下雨天在树下避雨,容易被雷击中,发生危险。 生:在马路上玩耍、打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师板书“交通事故”。

生:乘车的时候不要把头或胳膊伸出窗外,以免对面来车,撞伤头和胳膊,后果不堪设想。 生:过马路的时候应该走“斑马“线。

生:如果遇到陌生人和你说话,我们应该往人多的地方走。

师:你们想的可真周到,一看你们就是细心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送去热烈的掌声呢!

生齐鼓掌。

生:农药放在不正当的地方也容易发生危险.

生: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危险东西,应该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被人误认为是其他可服用的东西。

生:应该用明显的标记标清楚该东西的名称。 师:同学们总结的都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我们身边最有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安全隐患。

师:老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把它们归纳为四种危险情况。分别是火、电、交通安全、校园安全。下面你对哪个话题感兴趣,你就悄悄的走到这个组中来。 生:离开自己的坐位找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形式来讨论一下,如何远离危险?并完成资料档案的填写。板书:如何远离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填写汇报记录。场面比较热烈。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都很激烈,下面就把你们小组的情况和大家说说吧。哪组同学先来说? 生:我是交通安全队,我代表我们组先来。 师:好!开始吧!(在投影仪上) 交通队

引起危险的原因

远离危险的有效方法

1、行人翻越护拦

2、司机驾车接手机

3、行人不走人行横道,不走过街天桥

4、醉酒者驾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疲劳驾驶导致的危险

5、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1、行人不能随意翻越护拦

2、司机驾车时不能接受机

3、行人走路时有过街天桥要走过街天桥,没有时要靠马路右侧通行,走人行横道线。

4、醉酒者和疲劳者不能驾车。

5、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生:我代表火队进行汇报。 火队

引起危险的原因

远离危险的有效方法

1、在草堆旁、易燃物旁放爆竹容易发生危险。

2、吸烟者如果烟头没有及时熄灭容易引起火灾。

3、煤气漏气容易引起火灾。

4、不懂得电器的使用方法容易引起火灾。

1、放爆竹时远离易燃物品。

2、吸烟要及时熄灭烟头,放到适当的位置。

3、煤气要定期的检查,以防漏气。

4、要正确的按照说明书使用电器。

生:我们组还有补充,电源不要插多个插头,容易发生火灾。 生:下面我代表电队进行汇报 电队

引起危险的原因

远离危险的有效方法

1、多个插头插在一个插座上。

2、不正确的使用电器

3、起火时不能用水泼

4、电褥子的不正确使用也会触电

5、保险丝的不定期检查容易发生危险。

6、下雨天身上有金属物品容易导电。

1、插座要合理的放置。

2、仔细阅读说明书

3、及时的进行断电

4、不要折叠存放

5、定期的检查更换

6、下雨天把金属物放在家里适当的位置。

生:我是校园安全队的,我代表校园安全队进行汇报。 校园安全队

引起危险的原因

远离危险的有效方法

1、因为做不正当的游戏,而发生危险。

2、因为走廊秩序不好、发生踩踏事故。

3、在上美工课上、因工具使用不当发生危险

4、在扫除时,因工具而受伤。

1、做正当的游戏

2、保持好走廊的秩序

3、正确的使用工具

4、正确的使用劳动工具。

三、开展竞赛,了解安全常识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发现危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竞赛,看一下同学们对安全常识的掌握情况。

师:谁自认为自己比李勇还幽默、比王小丫还聪明,就把你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 (生)主持人:(公布竞赛的规则)本次竞赛分必答题、抢答题、凭记忆找错误三项内容。必答题10分,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答题,答错不扣分。 抢抢答题5分,凭记忆找错误5分。

主持人:现在开始进行必答题,请每组派一名代表。答案不是单一的。请听题

1、主持人:当遇到同学打架时应该怎么办?

A、围观

B、起哄

C、劝解并向老师汇报

D、评论 生:C。

主持人:恭喜你答对了。

2、主持人:气管是人呼吸的通道,如果误将异物吸入气管,就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A、咳嗽、B、呼吸困难 C、呼吸正常 D、没什么大不了 生:A、B。

主持人:很抱歉此题你不能得分,正确的答案是ABC。

3、主持人:处理触电意外事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A、及时切断电源 B、不能与受害人直接接触 C、用木棒将受害人与电源分离 生:答案是ABC 主持人:非常正确。

5、主持人: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要保证安全应做到:

A、经过身体检查 B、吃饱

C、不需运动

D、剧烈运动 生:我选择A 主持人:正确加十分。

主持人:现在进行第二关比赛Yeah!第二关是交通标志抢答题,大家认真听规则,我说开始后进行抢答,答对者加5分,答错扣5分,大家要谨慎答题! 主持人出示课件(交通标志图),分别出现:注意信号灯、禁止机动车通行、步行街标志、火车站、人行横道标志、禁止行人通过、注意儿童、注意危险、非机动车行使、铁道路口、飞机场、机动车行驶。 生按顺序进行抢答。

主持人:现在进行第三关Yeah!第三关是凭记忆找错误!大家认真观看大屏幕中的小朋友都犯了哪些错误? 师播放课件 生认真观看

生:小朋友随意翻越隔离护拦

生:有个小朋友在马路上穿溜冰鞋行走。 生:用明火试探是否漏气是错误的。

主持人:竞赛结束。现在公布竞赛成绩。恭喜火队同学取得了今天的冠军成绩,其它队也不要气馁,每队同学都有相应的奖品。

师:老师觉得你的主持风格比李勇更幽默,更具有主持魅力,非常感谢你的精彩主持。 生齐鼓掌。

师:大家也表现得很棒,看得出,我们班同学都非常会生活,有经验。

师: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们,老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珍惜生命、远离危险。 师板书:“珍惜生命”

师:今天的是作业

1、继续向你的同学和家长宣传安全常识;

2、查找有关自救能力的资料,作一期板报。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第17篇:品德与社会学科送教下乡学习体会

品德与社会学科送教下乡学习体会 道口镇中心小学

孙运洁

为提高全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师的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全镇教师整体素质,镇教委组织开展了引进优秀的教师来我镇送教。组织全镇教品德与生活的教师进行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送教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聆听了莒南实验二小李丽老师 执教的《您辛苦了》此次观摩,让我对新课改和品德与社会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采用相同的地方如都是利用欣赏歌曲让学生感知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李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节课转眼就过去,但留给我们听课老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次学习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迈进了一大步,由衷的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第18篇:品德与社会学科四、五年级评价方案

岭子镇第一小学

四、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评价方案

为对小学

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有一个基本规范和正确的导向,真正促进学生生动地发展,特将本课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意见拟定如下。

一、评价原则: 1.评价过程性

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学生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性

(1)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2)角度多样化:分析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学生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3)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评价灵动性

改变以往的“一元单向评价”的评价局面,通过设计“自己评、伙伴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主体、多元化评价,将评价活动变成自我、伙伴、老师、家长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共建的、充溢民主关爱的互动过程,促进学生正视自我、勇于反省、交流协商、不断改进、日益内化。

4.评价情趣性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有利的原则,对学生的态度习惯、交往合作、实践活动等进行全面综合的测评,收集和建立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较为全面客观的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态势,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到“参与就是进步、努力一定成功”,最终实现持续发展。

5.评价操作性

在倡导多元综合评价的同时,注重提高主体评价的效度。评价过程中,注重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起步、差异以及动态发展的进度上: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给予肯定而鼓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只要他们迸出创新的火花,就给予热情的肯定。

二、评价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 1.学习态度。 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 ,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第19篇: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综合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请在( )中打√。(30分)

1、我们一出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公民了。()

2、父母对我的责备好像没什么道理,我就要据理力争。()

4、1984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5、王叔叔在政府机关看大门,他就是公务员。()

6、市长是管事的,不是办事的。()

7、广东省中山县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命名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法律保护。()

9、共和制和封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权力不属于皇帝个人,而属于全体国民。()

10、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祭祀阵亡战犯的场所,供奉许多日本战犯。()

二、认真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50分,每空2.5分)

1、目前世界上人口已经达到() 亿。中国人口有()亿。论资源总量,中国是() 国,若按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算,中国则是() 国。

2、我们可以通过给父母()()()等方法和父母沟通。

3、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了会议,确立了以()(人名)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长征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终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

4、虎门销烟从()年()月()日开始,谁()主持了硝烟。(5分)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举行,这条船被称为“”。

6、19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约。

7、解放后,()月()日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5分)

8、写下“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的人是()。

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0、1937年12月,日本侵占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这就是骇人听闻“”。

三、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爸爸妈妈最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经常会争吵。我该怎么办呢?(10分)

2、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对中国军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现在,日本又抢占为我国钓鱼岛,对于日本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10分)

3、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第20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拟写人:闵书誉

我学会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 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 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可渗透的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

(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

昨天,

我就看见李明同学会做栩栩如生的燕子,

丽丽同学做了很漂亮的书签,还有没有同学比她们更厉害的?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电脑出示课文

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表演一下买文具。) b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

P28-29

的插图,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学延伸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

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

(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坚持不懈等)

(四)深化导行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学习有苦有乐

不怕困难

规则在哪里}成功规则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道理,人人要自觉遵守,能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2、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情感目标:

明确规则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规则的奥秘。

行为目标:

自己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3、法制教育渗透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的关键: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及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有关遵守规则的图片。

3.设计一个小故事,内容为小学生到公园或某一公共场所活动。如:大部分同学按规则 的要求去做,一些同学有违反行为,

把冰棍纸扔在地上。

或做游戏的时候不排队,

爬到文物

上照相或在文物上乱写乱画。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要求我们要讲规则的,

遵守规则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

自己的启发。

(二)、板书课题:

规则在哪里

(三)、学文理:

1、找

一、两个学生做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2、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同学们在做游戏,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

3、看后提出问题:

1、游戏中有什么规则?

2、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

3、同学们做游戏时有没有遵守规则?

4、如果不按规则做会怎么样?

4、教师小结:

做游戏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

5、同学们除了做游戏要有规则之外,

哪儿还可以找到规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他们是怎样找到规则的。

6、电脑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讲讲大家是怎样遵守规则的。

7、认识和遵守规则。

三、教学延伸

1、出示有关规则的图片,让学生加深理解规则的意义,明白到社会中,家庭生活中,学校 中都要有规则。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遵守规则的,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不遵守规则有什么害处?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大家讨论,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过马路时没有走人行横道。

2、小红在排队买电影的时候看见了很多人,他不想排在后面,向前面的朋友小花挤挤眼 睛,想排到她的面前去,小花摆摆手,说: “不行。

3上课的时候,张伟争着举手发言,得到老师同意了,

他站起来回答。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规则在哪里

家庭生活中

学校生活中 都有规则 社会生活中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doc》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