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教学工作总结

2021-04-18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八上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过去了,这一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布置学生搜整信息资料,做好课前后指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好的印象。即教书又育人,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利用一切合适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班上学生的思想觉悟,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同时热爱家乡。同一切不良的现象作斗争。本学期,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作为科任老师,学期开始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

2、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时和其他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方法,学习管理学生方面的好的办法,本学期取他人之长对我的帮助不小。

四、成绩和不足

1.本学期使大多数学生对思品很感兴趣,平时考试思品成绩考得还好。

2.不足:(1)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习萌发兴趣(2)及时反思总结做

得不够;(3)教学过程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紧学习课标,贯彻课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

3、开动脑筋,吃透教材,努力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

4、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这学期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总结经验,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力争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15-7-7 ?? ??

?? ??

推荐第2篇:八上教学工作总结

课 改 工 作 总 结

2 0 1 0-----2 0 1 1学 年 度

上 学 期

官 秀 娟

课改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着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求实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保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而教育教学又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课改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平时有机会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我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加强教学基本训练,搞好常规教学

抓好常规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特别注重抓好这一环节。

1.认真备课,坚持提前备课,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学生原有的

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3.注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课前预习、听课学习、训练拓展、反馈迁移各学习环节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学习与课后练习及背诵相结合,做到听、说、读、写协调发展。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平时的阅读摘抄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本册教材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脱节的不足,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4.关心爱护和转变差生。当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就给学生很大的鼓励,使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当然,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也逐渐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如对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在语文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必须努力改进的目标。

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我一定会在将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语 文 教 学 方 案 设

2 0 1 0----2 0 1 1学 年 度

上 学 期

官 秀 娟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叙事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习古人叙事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预习要求:

1.解决生字词注音;

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宋朝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对月光情有独钟,他常常把月光赋予人情味,寄托自己真挚细腻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贬谪生活的一个片段。

2.疏通文意

1) 让学生自主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重点提示:遂(suì)

藻(zǎo)

荇(xìng)

2) 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 解决重点词语

欣然:高兴地

念:想到

相与:一起

遂:于是、便

步:散步

亦:也

4) 翻译课文(学生口头翻译,教师点评,强调重点)

3.研读课文:

(1)叙事部分

1)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 作者为什么要去承天寺寻张怀民?

明:“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 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背景材料,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生回答,师点评,然后对这部分稍作总结。)

4)齐读叙事部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写景部分

1)在作者眼里,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写景句是怎样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月光有何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研讨交流,教师总结抒情部分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3)齐读写景部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抒情部分

1)请同学们结合背景思考,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作点评及总结)

2)齐读抒情部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而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了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了解了文言散文的写作特点。

5.作业

背诵这篇短文

语 文 教 学 反 思

上 学 期

官 秀 娟

年 度 2 0 1 0 ----2 0 1 0 学

一、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全批全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对成绩好的学生少了一份压力,使这些学生有点骄傲,成绩也有起伏。

当然,万里长征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要做的和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争取更大的进步,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奋进的脚步总是匆匆,今天的一切都将成为美好明天的储备。我坚信每一滴汗水,每一份付出,都将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三、作业反思

在目前新课程的环境下,在实施“减负”的今天,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还会如此辛苦?这固然有学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学习态度、自觉性等,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学生不喜欢听课,激不起听课的兴趣,教师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为什么学生会不爱听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老师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师好好反思,有些教师对教材研究得很透彻,语言点讲得很仔细,可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不够,心中没“装”有学生,因而就形成教与学的脱节,学生学不到知识,不懂得做作业,也就难怪学生会想到“复制”了。

四、新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

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沟通、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讲究实效性,要求质不求量。教师之间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感到压力很大,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一定都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一些动手制作、绘画、上网搜集材料等作业,这样也就可避免某些学生“复制”作业了。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气氛,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能自主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之间要加强协作,各学科之间要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也就不会再出现部分学生 “复制”作业了。

五、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

让我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六、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语 文 2 0 1 0 ----2 0 1 0

教 学 案 例

上 学 期

官 秀 娟

分 析

年 度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在教学《背影》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结论:

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通过分析学生受到感染,我抓住时机深情地说: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确实,父疼子,子爱父,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观看完之后出示两段话让学生齐读: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感受那一份份至爱亲情。

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今天我们要布置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党 员 思 想 汇 报

官 秀 娟

2010年12月31日

党员思想汇报

提起党员,人们或许更多地会赞扬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提起教师,人们会想到敬业爱生的红烛精神;提起党员教师,人们会认为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典范,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我深知时代的机遇、社会的发展,对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一名党员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人的心灵中,教师的心胸最开阔。因为教师是“知识之母”,从身心两方面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关心和教育。在教师对学生的爱中,包含着对人类文明的憧憬,体现人类对未来的憧憬!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特征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则越来越以人的自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应具有时代特点。爱学生,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可以说是许多孩子在学校一切思想和行动的中心动机。然而,新世纪的党员教师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时时处处充满爱心,向孩子奉献真情,来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更来不得半点虚伪和矫情。那么,怎样让孩子在爱的阳光雨露及教师的敬业氛围中健康成长呢?

爱的方式可以不同,但爱的份量没有轻重。把爱伸向被遗忘的角落,用一双温暖的手去抚慰那不被注意的心,为孩子拨开心头的乌云,给孩子送去明媚的阳光,这才是真正的爱。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话,“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做出贡献视为自己最高的享受,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因此,新一代的党员教师就应有开阔的胸襟,把爱无私奉献给每个孩子,不管大小、强弱、品行的优劣,并把这一点看作是自己的本份,视作一种至高无上的乐趣,这就是爱的教育。即使枯萎的心也能苏醒,即使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纳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石成金„„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是否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因为“爱”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必须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一点,学得好一点,成长得快一点。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个严于律己的学习精神在新时期尤需发扬,因为时代变了,新知识和新信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新世纪的教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时,21世纪的人才需求向今天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制。因此,新时代的党员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地投身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中去,不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刻苦钻研,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真正地把博大的爱倾注在教学中,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可以说,对孩子充满爱的每一堂课,都仿佛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师爱无选择性,只要是学生,教师都应做到丹心一片,师爱荡漾;师爱是全方位的,孩子获取了多少,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密切关联。能不能在素质教育渠道中,以教育方针为准绳,抓住德育为核心,用爱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新世纪教师的责任,当代党员教师须迎接挑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作出满意的回答,用爱浇灌美丽的幼苗,让明天的太阳更加绚丽夺目。

推荐第3篇:八上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城关中学王劲松

我是竹溪县城关中学的一名教师,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五个班(共七个班)生物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班班主任和其他同事的协作下,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找出优点,克服不足,以使今后的教学工作顺手,成绩有更大进步。

一、备课方面

在工作期间,我利用各种资源,结合课本和教参,认真编写教案。根据新课标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审视,将其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思考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准备各种教具,(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每节课都要准备一些实验,查找资料,制作PPT课件,多问多请教,一点都不得马虎。)为上课这个环节做最好的准备。

我认真谨慎的备课,当然不仅仅是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我现在带的这五个班,每个班都有

五、六十人,在七年级时,大部分学生生物成绩很好,当然也有三五个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学习也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因而,备课时尽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通俗化,与身边常见的事例联系起来,把身边的常识与生物学知识有机结合。了解学生,第一要记住学生的名字,这也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第二,除了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外,还应该注意和学生沟通,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第三,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特长,品行。我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聊天,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等,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我走进教室面对学生时,我是有备而来,因此就充满了自信。每节课都用自己最大的热情感染学生,让他们在轻松之中学习知识。学生的上课热情普遍提高了,平时不爱学习的人都在动手动脑,并且不时的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鲜的问题。

二、上课方面

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上课。这学期,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与上学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

在教学内容上,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做到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讲到青霉和曲霉时,要向学生展示,学生多数是寄宿的,怎么办?我自己动手找发霉的桔子和馒头,用投影展示给学生。不懂的问题就查资料,上课时有时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有时以学生分组合作自学,教师指导为主;物理课也一样,有时以教师讲解和演示为主,有时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分组合作自学为主,多做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另外,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十分必要的。我改变了以往绷者脸孔给学生上课的做法,带着微笑教学,它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求知的动力,调节课堂气氛。

三、作业方面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难易适中,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有时将学生找来,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教育。对陶俊玺、李新月、袁明星这几名学生要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对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下次上课时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

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书写的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便于检查,也减轻学生负担。有些作业我让学生交叉检查,找出对方的错误和失误,并向他指出来,做到双方都有提高。

四、做好课堂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生物作为小学科,不能占用课外时间,就在课堂上挤时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对成绩好的学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辅导。有的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会主动找到我,我必须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对后进生的辅导,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我们的学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辅导工作时,要特别注意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班,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能专心听讲,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好好学习,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主动问老师,作业也因为不愿动脑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布置一些必须自己动手的作业。比如:学习《从种到界》时,讲到“双名法”,我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园里或到九里岗植物园调查了解,看树木上挂的介绍牌中是如何用双名法命名的。大部分同学对些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期中测试时,出现了几个学困生和差生,我找到学些学生,了解原因,个别人是基础太差,又懒,导致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生物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记,做到把老师讲的每句话听懂,把书上的每句话读懂,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实在弄不明白的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总之,尽可能调动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

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本学期结束,老师和学生的有所进步,有所收获,特别是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据学生反映,考试时都感受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比如,有一些学生看到八年级的知识点时,不能很好地把七年级学过的相关的知识点理出来。这些都有待以后工作中,逐步改进。

这学期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有我们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太多的计较只会成为阻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例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继续提高课堂气氛,课后更多地了解学生,做好培优转差等等.我认为对工作的尊重,就是对学生、对学校、对自己的尊重。总之,要用做人的良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把属于自己的事做好,做出彩。

2013年1月20日

推荐第4篇:八上数学组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德育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督促下,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学科的目标,同时,制定了“个人责任制”和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围绕这些计划,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以强烈的科研意识投身于教学中,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积极努力,出色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取得了较优异成绩.一.

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的成绩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备课组的12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课组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保质保量。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坚持不少于2次的集体听课和评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老师的研究课给我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集体备课时,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大锅饭”,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二. 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三.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我们初二能取得好成绩,也就是因为有初一的基础。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当然初二复习的后期工作也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好.不讲技巧,不讲方法,不拿出有效的措施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后一阶段,我们很讲究“精讲”这一环,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练”这一环也是我们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而练习题必须是经过我们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学期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整个年段的成绩不错。但成绩已成为历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从零开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特征,不断努力,向各校学习,向各学科学习,向同行学习,为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5篇:上 八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八(

5、7)语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

本学期我任八(5)班和 八(7)班语文课,八(5)班学生人数47人,八(7)班学生人数52人。

2、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和生活,八年级的学生不再生像七年级刚进校时的拘谨。八(5)班和 八(7)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八(5)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学习上的“特困生”。八(7)则不太一样,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基础,对学习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掌握知识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方法,所以成绩常有波动,另外也有少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

二、教学措施:

1.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了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每堂课我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教学中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了学生运用语文实践的机会。

4.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5.教学过程中实行了培优辅差,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提高后进生的转化。同时分层教学和在作业布置上按学生层次进行阶梯式作业,减轻了后进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基本上做到了的期初目标:

1、德育目标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按课程标准要求渗透法制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学习目标上:基本上达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本学期,我所任的班级成绩如下:

八(5)班实考人数47,及格人数21,及格率44.68%,红分数0,红分率0%,低分率2.13%,总分4122,均分87.70。

八(7)班实考人数52,及格人数49,及格率94.23%,红分数7,红分率13.46%,低分率0%,总分5599,均分1107.67。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1、不足之处:

(1)、字词关过得还不牢。

(2)、学科知识不会融会贯通。

(3)、对新闻内容信息不会提炼要点。 (4)、主观题目不会做。

(5)、作文不会拟题,不会选材,写作手法不会灵活运用。 (6)、字体不公正。

2、改进措施:

(1)对于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2)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3)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4)平时加强训练,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人间的温情。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推荐第6篇:八上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班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我遵纪守法,积极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教材,探索教法,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但任八年级数学的教学。我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

三、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人常说:功在课前,因此我在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

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3、多听课、讲公开课。

在听和讲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适合自己的东西,也可以暴露一些自己平时感觉不到的问题,这是我到实验中学来后最深的体会。使我对以后的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4、作业及时批改,

对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作业是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反馈当天所学内容的最好方法,因此作业必须勤批改并做到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推荐第7篇:秋八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7年秋八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 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推荐第8篇:八上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4班陈东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一章“数的开方”主要学习习近平方根与立方根,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及其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孩子们初中学习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习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归纳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进而展开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接着前进到实数,完成对数系的扩充。本章的重点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实数的概念。要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二章“整式的乘法” 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 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中切不可随意添加繁难内容,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与训练量。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整章内容的处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着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和数学说理,认识勾股定理。并学会运用这一奇妙的结论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第十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加强统计概率的份量已成共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已将“统计与概率”列为四个知识领域之一,成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课题学习”并重的内容,这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

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四、教学进度:

全书内容(含各章复习)与课时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11章“数的开方” 7

第一周

第12章“整式的乘除” 20

第二周~第六周 第13章“全等三角形” 20 第七周~第十周

期中复习考试

第14章“勾股定理” 7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期末总复习考试

期末结束 第十四周~第十七周

五、达标检测安排

第11章“数的开方” 第二周

第12章“整式的乘除”

第13章“全等三角形”

第14章“勾股定理” 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第五周 第十周 第十五周第十七周2017年8月30日

推荐第9篇:八上历史教学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个班的教学工作,转眼一年已经结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教学中取得的成绩

1、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4、抓好课后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5、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够深入,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做到综合运用。2、教法运用不够灵活,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缺乏理论指导 。

4、差生转化的力度不够。

5、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6、教学反思不够。不能针对全体学生。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思维,良好的心态。

通过努力,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推荐第10篇:八上Unit3教学反思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第二课时,是一节阅读课。本节课主要是围绕friends这一话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级的知识,以及目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我将本课时分为warming-up,befo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summary五个步骤来进行教学;把课文中2a,2e的内容加以改动,作为该阅读课的导入部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话题,为下面的阅读做好准备。在阅读部分,对课文挖掘得很深,有扫读、跳读和细读三部分,所设计的问题也很细,学生通过这几个步骤的阅读,可以达到复述课文的要求。精读部分是重点,活动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将任务分成若干部分,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材料。最后在after-reading环节,学生通过仿写,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目标语言,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获得实际的体验,能够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bout friends.通过音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引出本课时的话题。

Step 2 Before reading (Work on 2a&2e) 活动1:Play a gueing game about the teacher and her friend.以老师和她的朋友为例,提供语言交际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复习比较级的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展示实物和生动形象肢体语言学习一些生词,为阅读环节扫除词汇障碍。同时,这一活动引出活动2,Discu: Should friends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的讨论,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话题,环环相扣,层层铺垫,从而导入阅读部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Step 3 While reading (Work on 2b) 第一遍扫读(skimming),浏览文章,阅读首尾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所要涉及的问题。 第二遍跳读(scanning),让学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获得特定的信息,完成“match their opinions about friends and find each of their friend’s name”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对生词作出猜测,以提高自学新单词的能力。第三遍细读(close-reading),在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的前提下,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完成“fill in the charts one by one”的任务。此环节设计了三个有关文章细节内容的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各段落,然后填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Step 4 After reading (Work on 2d) 在读后设计写作活动,Compare: How do you and your friends compare with the people in the article? Then use the two structures to write five sentences and read aloud to the cla.给出例子,点拨所用句式,让学生运用阅读中新学的词汇和句型写句子。根据文章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话可写,有助于学生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写作的活动,实现从语言的输入语言的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Step 5 Summary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重点,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教学反思

1、本课的话题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歌曲中进入英语课堂,创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展示实物和肢体语言学习生词,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筛选,使内容充实丰富而不繁琐。

2、在英语课堂中尽力用英语去教英语,创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我在平时上课注重多说多练,所以这节课上我能用英语熟练的表达,导致部分口语运用的准确性欠佳。还有,上课的时候我习惯用“Do you agree?”,“Yes, good.”,“Any more?”等课堂用语,具有实效性的评价却是很少。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有想法但口头表达困难。 在今后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自己要努力改正这些缺点,争取更大的提高;还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大胆开口,创造更多训练英语口语的机会。

3、阅读课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无聊,难度大,耗费时间长。本节课虽然在规定时间内讲完,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导入,读前,读中等部分的活动设计合理有效,内容丰富,练习充分。但是,读后活动显得简单,占用时间少,未能及时完成写作。通过本堂课的探索,我发现恰当地将各种阅读技巧结合于各个学生活动之中,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领会了各种阅读技巧。如果教师能明确阅读策略,阅读技巧的训练效果可能会更好。

4、重难点处理:本节课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阅读训练等形式反复操练重点句型,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训练了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详细解释一些知识点。

5、合作学习:学生乐于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小组对话或活动,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可以,但是个别学困生学习意识不强,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师生互动较多,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如果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能使小组活动效率更高,加强团体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任务型教学法:首先,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要适中,类型多样,与教学目标一致,既训练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加强了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练习。其次,读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读,在不断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通过上课来看,学生对于读的任务较有信心,基本能读懂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完成理解练习,但还不太善于在读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简单示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 本节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这节课中,我注重训练阅读学生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阅读能力,以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活的教学技巧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

第11篇:八上语文教学总结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结束了,这学期的教学让我感慨很多,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这次八

(一)班语文考试参加38人,其中优秀14人,及格36人,平均91分,排全县第八名。本次考试题目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词、文学常识、课内外古诗默写等,能力考查题目如猜字谜,补全对联等。

字词、病句、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等基础题目,由于平常训练到位,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只有个别同学出错,今后要继续加强训练。文学常识和猜字谜题部分题有难度,学生答得不太好,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阅读题目这次失分较多,答得很差,主要是由于平常阅读训练较少,尤其是阅读中类型题的答题方法没有讲解给学生,今后要加强阅读的训练以及答题方法的总结。文言文基础知识做得不错,但是划分节奏做得不好,今后要加强训练。古诗文赏析经过训练答得也比较好,作文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要求写作,个别同学字迹潦草,内容空洞,这学期个别加强训练。

反思本学期的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期末考试的答题情况,我觉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讲课前要充分熟悉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题目,把练习册题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练习册训练,让学生熟悉文章,掌握知识点。

二、加强语文阅读训练,尤其是答题方法的归纳总结。

三、抓好古诗词,逐人逐诗逐字进行过关。加强文言文训练以及划分节奏等的训练。

四、经常借文学名著给学生看,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名著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

五、经常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法知识,文体知识以及作家作品。

六、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进行开头、结尾、细节描写等专项训练,从小处,从细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不断激励学生士气,激发学生背书,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重点内容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掌握住。

赵伟恒

2013.2.25

第12篇:八上物理教学目标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 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槭运动及其相对性。第3节运动的快慢(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1.能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的运动过程,能用停用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 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第2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 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第3节声音的利用(1课时) 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利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种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

第1节温度计(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第2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图象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第3节气化和液化(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解释生活中的有关 现象。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4.能通过实验,用图象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象的物理含义, 第4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第2节光的反射(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 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4节光的折射(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第5节光的色散(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第1节透镜(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通过观察,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初步领略透镜对光的神奇作用,激发求知欲。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 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 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获得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 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1节质量(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第2节密度(2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 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查密度表。

4.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 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 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 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 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第13篇:教学设计八上米老鼠

八上

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

Section B 2a-2d

大王中学

石艳华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单词和短语

2 能够运用skimming , scanning , careful reading ,referring等阅读策略理解文章大意并获取所需信息

3 通过语篇分析学习语篇的结构特点从而了解如何写类似文章 4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谈论身边熟悉的卡通片及卡通人物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skimming , scanning , careful reading ,referring阅读策略通过阅读了解米老鼠的诞生和成名过程以及人们喜欢他的原因,并了解卡通片在美国文化的地位。

教学难点

1 新单词较多

2 能够读懂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信息: 即Why did people want to be like Mickey Mouse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people’s life from it ?

四 教学方法

1 情景法

利用幻灯机展示学生所熟悉的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说,身临其境的学习外语,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

2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围绕阅读材料,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表达,阅读,沟通,询问,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计划,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 根据单词表音标拼读生词并熟读,然后关上课本不看音标拼读并翻译下列单词 形容词:Famous---_________rich--_________succeful-__________main-________ common--________

unlucky ---__________ ready ---___________ simple--_________ 动词:appear--________ become--__________lose--_______ might(情态动词) ----________ 名词:Culture--_________reason---__________film--_________girlfriend---________character--_____ 注意: become---__________(过去式)

lose ---__________(过去式)

设计目的: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通过音标基本上可以拼读单词,因此让学生提前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尝试记忆,并完成上面任务,使学生对本课单词有初步印象。) 2) 汉译英

想到,想起___________ 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______________ 出版,发行__________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普通的人_____

例如,像...之类的 __________

乐意,愿意做.....________________ 尽力做....__________

尽最大努力做_______________不像米老鼠那样简单 ___ _____ simple____ Mickey Mouse 在1930年_______________

在20世纪三十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目的:这些短语都是来自课本,有些是学生之前学过的,有些是需要结合新词和原有知识框架才能翻译出来,有些是完全陌生的,让学生课前做,一是复习之前所学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二是再次加深对生词的印象,降低阅读难度。不会做的不要紧,只要学生认真思考了,课堂上呈现正确答案的时候,印象会更深刻。)

3)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 you like to watch cartoons?What is your favorite cartoon? Why do you like it ?

Which cartoon in China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popular now ?

What can you think of when people say “culture”? What can be symbols of culture?

( 设计目的: 成功是属于有所准备的人,尤其是对于不善表达的人,必须提前作准备。同样,对于学生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要想在课堂中流利地输出语言,把握课堂练习自己的口语,就必须提前做准备。这也是我设计这个环节的原因)

二)课堂活动

Step 1 检查课前预习

让学生朗读生词,说出翻译题的答案,如有必要,教师加以补充

( 通过这一环节,既检查了课前预习部分从而督促学生课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又反馈了学生对生词拼读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并带读,再次加深学生对生词和相关短语的印象。)

Step 2 Pre-reading 1 ) Lead in

T: 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today is about cartoons .To begin with ,I „d like to ask you some questions.Do you like to watch cartoons? Why?

S1:..............T: Which cartoon in China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popular now ? S2: ..................T: (show students some daily things with Micky Mouse on them) They are all daily things .What can you see on these daily things? Ss : XiYangyang and HuiTailang

T: Who are XiYangyang and HuiTailang ? Why do their pictures appear on these daily things? S3: ........(Because they are catoon characters and they are popular with kids.T: ( show Ss pictures of everyday things with Mickey Mouse ) What can you see on these everyday things?....,Yes .It‟s a cartoon character .What does he look like ?Why does he appear on these everyday things ? S4: .....(设计目的:通过问答形式,给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卡通片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导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图片,使话题过渡到学生所熟悉的这一卡通片,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后通过问答和层层导入过渡到本课的主题Micky Mouse,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如此同时通过这样的逼真自然的语境导入一些生词和目标语言,为学生顺利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2)Read the picture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Try to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ible from the picture and form predictions about what is to be read .

Questions may be used :

Who are they ?What can you gue the paage is about from the picture (设计目的: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围绕图片展开话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预测,产生阅读期待。)

Step 2 While-reading 1.Skimming for choosing the best summary sentence.

Move the eyes over the paage quickly to decide whether your prediction is right and choose the best summary sentence.

A .The article talks about Mickey Mouse and his girl friend Minnie.

B.The article talks about Cartoons with Mickey Mouse .

C.The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famous cartoon character Mickey Mouse.

(设计目的:带着好奇心和明确的任务,学生能更快的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多媒体给出选项,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文章的大意,也从而提醒他们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并为后面写标题任务埋下伏笔)

2.Scan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Scan the paage and complete the time line on page 39 within three minutes .

(为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阅读策略,有效完成这一任务,有必要在阅读前告知他们如何Scan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 即,just read the part of the text relevant to the time .)

3.Careful 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Read paragraph 1: find out more facts about Mickey Mouse ,

that

is ,who is Mickey Mouse ?

Read paragraph 2:

Why is Mickey Mouse so popular ?

Read paragraph 3:

Why is Mickey Mouse famous ? (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在哪一段落去查找,目的是为避免反复阅读一篇课文,提高阅读有效性。每一段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段落内容的归纳,这也为后面学生完成段落归纳这一任务做好铺垫。)

4.Inferring

Enjoy the sentences “People went to the cinema to see the “little man ” win .Most of them wanted to be like Mickey”

Consider: Why did people want to be like Mickey?What can we infer about people’s life from it ? 通过研读问题所在的那一段话,学生很容易回答问题一。但是问题二他们也许答不上来,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会反问学生,米老鼠是一卡通人物,按道理是小孩喜欢才对,为什么大人都喜欢看他演的电影呢?为什么大部分人想和米老鼠一样呢?米老鼠是什么样的?他们想和米老鼠一样,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他们和米老鼠一样unlucky and had many problems ? 大多数人喜欢他且想变得和他一样,是不是说明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过得艰难?米老鼠就像他们中的一员,生活艰难,困难重重,但是不轻易放弃,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对付困难和危险,看到米老鼠获胜,就像是看到自己获胜一样,因此人们喜欢他想成为他,无形中他成了人们心中对未来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米老师如此popular的真正原因。然后教师稍提下当时的美国历史,就是经济萧条时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米老鼠popular的原因。 Step 3 Post-reading

1)Work in group: Summarize each paragraph and give the text an appropriate title and give reasons

(阅读和写作在语言使用和语篇上有很强的共性,阅读有助于写作。因此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段落大意确定标题来学习如何写类似文章,为后面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2)Discuion: Can you think of another cartoon character that is as famous and popular as Mickey ? Why is it so popular and famous ? Discu it with your clamates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巩固了所学语言知识,并给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并且为后面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三 课后作业

According to the paage about Mickey Mouse, write a short paage to introduce another cartoon character that is as famous as Mickey.

paragraph 1: write facts about it

paragraph 2:

Why is it so popular ?

Read paragraph 3:

Why is it famous ? 四

板书设计

第14篇:八上地理教学总结

2011—201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结束了,这学期的教学让我感慨很多,现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这次八年级地理考试参加75人,其中优秀16人,及格47人,平均63分,排全县第15名,比期中考试退步很大。本次考试题目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灵活性很大。基础知识包括课本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我国的土地国策、四大工业基地、铁路线分布等,能力考查题目结合实际生活比较多,如地形分布,人口环境资源漫画考查,节约用水漫画考查等。基础知识题目大部分学生答得不错,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基本概念不清楚,答得不准确,不太好。能力型题目由于比较灵活,学生答得不好。今后要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八一班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今后要加强训练,缩小两个班的差距。

反思本学期的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期末考试的答题情况,我觉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讲课前要充分熟悉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题目,把练习册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二、加强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以兵教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抓好课本的基本概念,重点内容小组内部进行过关,对于容易写错的字,要让学生牢记,真正掌握,不再写错别字。

四、加强地理答题方法训练和总结,尤其是审题能力的训练。

五、经常给学生补充一些地理常识或者地理之最方面的知识,总结一些顺口溜,经常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六、结合地理图册,让学生多画图,结合图形记忆。对于一些分布图,让学生默画草图,标出方位。

七、不断激励学生士气,激发学生背书,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重点内容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掌握住。

赵伟恒 2013.2.25

第15篇:八上渗透法制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历史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板场中学

李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不断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在这一学期里,我有计划地进行了学科法制教育渗透,并在课堂中进一步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现我把一学期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回顾。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人深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但自己要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必要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懂得法律,增强法律意识,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因此,我找准了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渗透点,为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法制教育确立了方向和明确的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找,本学期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知识面还不广。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发现,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很多,且种类繁杂,所以目前我们学习的法律知识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现状。

2、在集中学习中,缺乏对相关法律案例的讨论不够,对于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及案例讨论太少,这样也就失去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经验。

3、没有学会\"走出去,请进来\",实地观摩他人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法的机会太少,缺乏交流与讨论。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存在于上面的问题,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客观方面,一是本人平常的业务事情多,集中老师们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太少。二是本学期学校的活动多,特别是冬运会耽误了老师们很多时间,导致了老师们找课赶课的现象产生,因此没时间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在主观方面,主要是年龄大了,本来有时是可以挤出些时间来研究的,但精力不佳。 作为一个学校的带头人,如果不组织老师们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不多组织老师们多上一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公开课,是不能答到目的的。因此,我必须解决好以上的问题。第一,在搞好自身平常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组织教师们加强学习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识,这样老师们才拥有足够渗透的法律知识。第二,

学会\"请进来,走出去\"多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多和别人交流、讨论、研究、然后结合自身学校实际不断研究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第

三、坚决做到不怕别人说自己的闲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总之,为了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搞好,让学生获得实惠,让家乡的老百姓获得实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挤出足够的时间来组织老师们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一定走出去和他人进行交流研究,一定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经验,让我校的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足够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拥有法律的武器。

第16篇:八年级组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是个岔道口”——于学业而言,初二科目增多,知识程度加深,学困难度加大,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要

求更高。因此,初二知识衔接得好坏,直接八年级组教学工作总结关系到整个初中教学的成败;一管理而言,初二既无升学之压力,也

就相对缺少学习之动力,加之环境已经熟悉,少了初来乍到时的腼腆、拘谨,在行为举止上恣意级纵,从而问

题生层出不穷、管理难度加大。签一此,年级组针对初二学生的学业及管理状况,注重在“人”与“才”字

上做好文章。

一、在“人”字上做文章——强化学生管理

强化学生管理,关键是要彰显管理的力度,而力度的落实单靠年级组和班主任则无能为力,有句老话说得好

,“人少好吃喝,人多好做着。”年级组认为只有全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体组员必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齐抓共管理才是管

理好学生的根本途径。为此,年级组推广和执行全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帮扶到人,以此作为班级管理奖

分配发放的重要依据。全员管理制有效果显著化解了班级难度,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使得科

任老师的主人翁的身份深入到班级中学教学工作总结管理中,打破了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唱独角戏”的不良山局面。有效地

促进了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强化学生管理,年级组认为,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

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和增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

到学习当中。为此,年级组非常重视班会工作及与学生的交心,谈心工作。要求每位教师注意教育方式与方

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年龄度思考问题,反对粗暴和简单地处理学生问题。

强化学生管理,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引导和约束。年级组一日三次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规范学生学习

行为,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行为中存在的问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为确保管理成果,

避免自由散漫作风的滋生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年级组防微杜绝,不放过每一个细小事情,认真抓好课间

纪律,要求每一位学生把上课铃作冲锋号,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强化学生管理,尤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的安全。为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年级组强调和规范了学生请假制

度,严查考勤,实行未到学生上报制度及缺勤追踪调查制度,坚决制止和杜绝无故缺课和不假而归现象。对

不假而归,夜不归宿的学生除批评教育外,按年纪组有关制度严肃处理,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年级组甚至

细心地规定了走读班和住读班午休到校时间。

强化学校管理,年级组还注重了与家底的教育链接和配合,本学期,到年级组探学的家长达百余人次,有力

不从心促进了年级教学工和的开展,只是有此留守的问题生成了烫手的山芋芋在管理上存在一个

“真空”。

二、在“才”字上下功夫——狠抓实验班教学质量

实验班可以说是我校的一块门面,实验班办得好环,不仅关系到茗山这一方水地的人才培养,也关系到我校

的教学业绩和社会声誉。为此,年级组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视,狠抓实验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

年级组坚持每日下到实验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考察及找学生谈

话的方式,了解实验班的教学动向,切实掌握实验班教学的第一手资料,适时系取调整,弥补、督促、监管

等措施,确保实验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生物实验操作考核及生地中生会考迎考和备考之间,年级组更是

精心组织,积极奔走。每天和生地老师比早起,每天和生地老师一起深入课堂。甚至四六充五六地参与生地

复习的商讨与探究。在年级组的感召下,生地组老师个个恬尽职守,不遗余力,全身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

,谱写了一曲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敬业之歌。

三、几点建议:

1.教学上:《语文》中的语法,《英语》中的音标,可谓是语言学科的基础,但是这基础在我校未能得到很

好的重视,这势必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有诸多影响。希望学校着眼学生的发展,针对不重视就是因为不考这

一症结、制定相关教导计划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2.学生管理方面:学生管理可以说是学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管理没上去,学校教学工作肯定上不

去,政教处的职能应突显在学生管理上,而不是办公室招待性事务及其他什么政性事务上。尽管学生管理有

班主老师在一线负责但毕竟有些棘手,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挫伤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在学

生中产生负面影响。由政教处牵头解决,不仅力度大,而且能为学校管理工作掌握第一资料,从而防微杜绝

,防患一未然,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另外,由政教处牵头解决,本身带有榜样性和示范性,这对

规范老师的管理行为,呵护老师的工作热情也是不无好处的。

第17篇:八上教改措施

初中英语卓越课堂探究策略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提问

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在英语课堂中,为了使有效提问达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学期备课组将共同探索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从而实现打造卓越课堂的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1.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新颖性和层次性。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做到耐心启发,步步引导。

3.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回答的正确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参与面。

4.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提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质疑和发问,逐渐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指导学生紧扣教学要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回答所提的问题,耐心期待学生的发问与作答,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力不从心者,应循循善诱,反复校正,可加铺垫性问题来降低难度。

第18篇:八上阅读

八年级(上)语文学科期末提高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寒噤(jìn)间隙(jiàn) 连声诺诺(nuò)B.溃退(kuì)愧怍(zuò)转弯抹角(mǒ) .....

C.箱箧(qiâ)匀称(châng) 掷地有声(zhì)D.笨拙(zhuó)伧俗(cāng ) 惟妙惟肖(xiào)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元宵通霄达旦惶恐张惶失措B.震撼振聋发聩抵挡锐不可当

C.嘹亮穷愁缭倒鞠躬笑容可掬 D.忧愁一筹莫展器乐气宇轩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毋庸置疑,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质疑) ..

B.今年春节,杭城经历了一次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政府部门就如何防灾抗灾等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布置) ..

C.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

D.我发现一个空间博主加我为好友了,看看她的文字写得那么有感觉,再看自己写得就是小儿科了,这真让我自惭形秽,....

无地自容„„(妄自菲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欣赏生命,就是欣赏自己。

①没有谁会拒绝宝贵的生命。②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

③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若非出于一种大义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④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B、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C、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人理解、信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才能。

D、春游的消息传来,同学们都异常兴奋。今天,老师在黑板上清楚地通知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出发?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曹崔颢《黄鹤楼》)

②,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阿长与〈三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②“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出自东晋著名诗人的《桃花源记》。

③杜甫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他被号称为“”。

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3分)

①我们要拥有一份真正的自信并非易事。②我们都明白自信是通向成功必需的精神状态。

③我们知道自信比偏执狭隘的自负或还未有奋斗就已灰心的自卑来得更困难。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众多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②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中国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所作的评价。③的确,北京奥运志愿服务者人数为世界奥运史之最,达到170万人,正是以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无私奉献的热情,让人们尽情享受奥运会的欢乐。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清晰;,;,: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花开的声音(16分)

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源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 1

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 我爬上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

至少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对她有了感觉。

“妈妈,这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

“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爱抚。

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

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我的心不禁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所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女孩,心中不觉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

“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的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

“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

“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好美,好美,它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看见她沉浸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光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更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的妈妈是爱她的孩子的,她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

1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为什么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为什么?(4分)

12.以下是有关对小女孩的描写,结合本文,具体赏析。(4分)

①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所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

②“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好美,好美,它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13. 作者既是自然的观赏者,又是人情的观察者,景随心就,心随景转,写出了思想的前后反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具体说说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4.“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富有人生的哲理,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感受。

(4分)

(二)萤火虫(14分)

①“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②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 。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③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④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呀?”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过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⑤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

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火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他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⑥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5、文章开头引用儿歌和车胤捉萤照明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③段中“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4分)

17、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3分)

18、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对下面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

归纳出几个观点。(写出三个得满分)(4分)

①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亮得多。(《萤火虫》)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

③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中国环境危机报告》)

④去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时事报告》)

⑤“哗 ――”的一声,鹭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举起照机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的诗情画意了。(《同在蓝天下,人鸟相与欢》)

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二)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命坐(才)B.萧氏子颇骄纵(非常)..

C.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常)D.如恺许比甚众(如果)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意为公必盛馔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觉饥甚而不敢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C.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D.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2.王安石和石崇都是朝廷官员,但性格品性却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它的哪些品质特点?(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八年级上语文学科竞赛答案

一(24分,各3分)

1.A2.B3. C4.D5.C

6.①烟波江上使人愁②浮云游子意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濯清涟而不妖(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

7.①《朝花夕拾》②陶渊明③诗圣

8.我们都明白自信是通向成功必需的精神状态,但要拥有一份真正的自信并非易事,因为它比偏执狭隘的自负或还未有奋斗就已灰心的自卑来得更困难。

9. ①删去“众多”

②“对中国”放到“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后

③“以真诚的微笑”前面加上“这些人”(每处1分。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

10.示例:只给你一朵浪花,就能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像星空的灿烂;给你一抹色彩,就能叫你去想象春天的缤纷。

(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3分。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表述合理)

二(30分)

11.①“这里的桃花比我想像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 ②“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没有给“我”带来一丝安慰(4分)

12.①作者从服饰、神情、容貌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了小女孩的天真活泼和美丽可爱(2分)

②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2分)

13.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刚开始,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最后,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4分)

14.小女孩甜美的声音,可爱的外表,可惜双目失明,让人感叹命运的安排,然而母女俩对美的感受,小女孩对美的享受,让人感动和陶醉(4分)

15、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说明对象,说明对象能发光的特点。(3分)

16、用针头一样的嘴先给蜗牛打麻醉针,再给蜗注射消化液。(4分)

17、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3分)

18、①大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给人类带来生存的危机 ④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写出三个得满分,大意相同即可;鼓励学生发表合理的独特见解。)

三(20分)

19.D(3分)20.BD(4分)

21(1)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2分)

(2)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2分)

22.王安石节俭,不铺张浪费;石崇生活奢侈,好炫耀。(4分)

23.(1)衬托、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2)表达了诗人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5分。上题3分,下题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第19篇:八上文言文

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八上文言文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原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ã)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重要词语:

1、使:出使

2、谓左右曰:对手下的人说。谓„„曰:对„„说 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3、习辞者:善于辞令的人。习,熟练。辞,言辞。

4、方:将要。

5、何以也:即“以何也”,用什么方法呢? 以:用。

6、为其来也:当他到来的时候。为,相当于“于”。

7、何为者:做什么的人。

8、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9、盗:偷窃。

10、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11、诣:到(尊长者那里去)。

12、曷:通“何”,什么。

13、固:本来

14、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避:离开。

15、吾欲辱之:我想要羞辱他。之,他,代晏子。

16、其实:他们的果实。

17、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所以:„„的原因。

18、得无:莫非。

19、徒:只,仅仅。20、熙:通“嬉”,开玩笑。

21、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

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言辞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要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手下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干什么的人?我们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小官吏)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人琴俱亡

刘义庆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重要词语:

1、笃:(病)重

2、而:表承接,不译

3、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4、都:总,竟。

5、语:说话。

6、了:完全。

7、舆:轿子。

8、既:已经。

9、调:协调。

10、因:于是。

11、恸:痛苦,极度悲伤。

12、卒:死。

翻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王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王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竟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王子敬一向喜欢弹琴,(王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王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王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王子猷)也去世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重要词语: 1.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4 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5.清洌:清澈。

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7.可:大约。8许:表示大约的数目。上下,左右,光景。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9.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0.佁然:愣住的样子。

1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12.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13.乐:逗乐,取乐。 1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

15.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16.犬牙差(cī)互:(犬牙,事物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相互交错。差:交错。 17环:环绕。18悄怆,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19凄:(使动用法)使„„凄凉。

20寒:(使动用法)使„„寒冷。 21以,因为。22清,凄清,冷清清。

23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24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翻译:从小丘再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撞击付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于是砍开竹子开辟道路,往下见到下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石潭中的鱼儿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日光向下一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览的人逗乐。

向潭西南方向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 释

1、户:门。

2、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3、念,想到。

4、遂:于是,就。

5、寝:睡,卧。

6、相与:共同、一同。

7、空明:清澈透明。

8、交横(hâng):交叉错杂。

9、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

10、但:只是。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里,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治水必躬亲

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躬亲:亲身。2.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3.泥:拘泥。

4、妄意:随意。

5、盖:因为。6.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7.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8、相(xiàng)度(duó):观察和测量。9.情:真实情况。 10.咨(zī )询(xún):访问,征求意见。

11、穷:追究到底。

12、致:事理。13.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

14.胼(pián)胝(zhī):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15.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这里做动词用,穿着轻便服装。16.于:在

17、横索:横行勒索。18.举:完成,做好。 19.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公益;计:盘算,考虑。

翻译: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池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不克扣一厘钱,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20篇:八上古文

八上古文

《晏子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2、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君臣想出来了什么计谋? ——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计谋:诬齐人为盗。

4、晏子是如何机智地挫败楚国君臣的阴谋的?他这样严辞反击的目的是什么?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他在反驳时,“避席”以示庄严的态度,又掌握分寸,寓刚于柔,用模棱两可、揣度、疑问的形式来表达明确的意思,显得委婉而有分寸,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还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5、你觉得晏子、楚王分别是怎样的人?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晏子: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具有爱国情怀,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等。 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傲慢无礼等。

《人琴俱亡》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书中有许多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盲人骑瞎马等。

2、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取子敬琴弹),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其中“琴亡”作何解释?——“琴亡”指很长时间没人弹,琴的几根弦音调不协调了,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3、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中“不调”说明了什么?哪些因素可能使“弦既不调”?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不调”的原因:一是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 二是子猷睹琴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 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病重,二是丧弟之痛。

4、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小石潭记》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 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

1 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第2段,写潭水、游鱼(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第3段,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第4段,写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突出“凄”“清”“悄怆”之感)。

1、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2、这篇山水游记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游览的先后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头──潭周气氛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澈透明。(1)侧面描写,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2)动静结合,先写鱼呆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上印着鱼影;再写鱼飞快地窜向远处,游来游去。(3)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鱼儿“似与游者相乐”,妙趣横生。

补充: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什么? ①表达作者欢悦的心情。②侧面描写,衬托水清。

4、作者开始“心乐之”,后又“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当他看到小石潭美丽的景色时不免产生欢乐之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 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 流连光景的人)罢了。

1、全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细细品味,体会妙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两句,一静一动,一正写,一侧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个“闲”字,以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分别是什么?

闲:① 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② 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③ 包含着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慨叹。 (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点明主旨。)

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①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②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治水必躬亲》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 ,不怕吃苦。 第一段先说明治水要防止的现象,然后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并不是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道理论证)。

2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举例或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要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1、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2、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中心论点?为什么要这样做?

——治水必躬亲或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3、用文中的话治水两方面的结果,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结果: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八上教学工作总结.doc》
八上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