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课件

2020-07-24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愿意来读读

生:(读词语)

师:你读得很流利,如果能先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读,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生:(读词语)

师:读到这些词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秦兵马俑

师: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两句话吗?

生1: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生2: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3:秦兵马俑神态各异

„„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要会记,还要会用,更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走近兵马俑,感受特点

师:同学们,作者从两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秦兵马俑,还记得是哪两个方面吗?

生: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上节课我们已感受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今天让我们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与每一个兵马俑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它们类型的众多,个性的鲜明。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4-9自然段,你能发现多少种兵马俑

生: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师: 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

生:类型众多

师:俗话说的好:“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将军俑的。请同学们边读边圈画出描写将军俑“身材、衣着、动作、神态“的词语。

生: 自主读文,边读边划词语。约两分钟后陆续开始交流。

师: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可以介绍也可以朗读

生:将军俑威风凛凛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将军俑威风凛凛的

生1: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师:你能读出将军俑的威风凛凛吗?

生:感情朗读

师:听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生2:将军俑久经沙场

师:你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神态自若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将军俑神态自若

生:感情朗读

师:将军俑站在队伍前列,哪位同学愿意站到教室前面。

生:纷纷举手

师:(拉住到前面的学生)大将军站在前面什么样子,哪位同学能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

生:昂首挺胸

生:(站在前面的学生立即昂首挺胸)朗读课文

师:让我们每个人当一回将军。

生:齐读课文。

师:我们刚才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首先朗读课文,接着圈画出描写兵马俑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词语然后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个性特点。请同学们用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

生:自主学习

师:把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向同学介绍一下。

生:我最喜欢弓孥手,弓孥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师:你能演一演吗?

生:表演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看他表演得像不像

生:两眼盯着前方

师:其他同学喜欢什么俑

生:我喜欢武士俑,因为它高大威猛。(接着感情朗读描写武士俑这段内容)

师:我感觉你这个武士不够自信。 重新再读一遍好吗?

生:行(这次朗读明显有感情且声音洪亮)

师: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写武士俑的动作

课件出示:

“它们有的手握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找出句中的动词

生:握、擎、拿

师:请同学们做这几个动作,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生:都有“拿”的意思

师:作者用不同的词表示“拿”的意思,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多么丰富。其实,第6自然段中也有两个动词表示“拿”的意思,请你读一读,找一找

生:执、持

师:平时写作也要学习作者用词准确。下面继续汇报。

生:我喜欢车兵俑,因为它们团结协作。(接着感情朗读)

师:是很团结的,老师听出来了。

生:我喜欢骑兵俑。(直接感情朗读)

生:(纷纷举手)

师:好,喜欢骑兵俑一起来读。

生:(齐读)

生:我喜欢马俑。(直接感情朗读)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跃跃欲试的骏马迎面奔来。

师:的确梅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引读--

生:有的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 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作者具体写出了兵马俑哪些各异的神态,再读课文,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圈。

生:有的颔首,若有所思;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有的凝视远方

师:作者描写各异的神态,不但写了所见,还写了______?

生:所想

师:请你找出课文中写作者联想的句子

生: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谁能把它们这不同的内心情感用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

生:感情朗读

师:去掉这些句子行吗?

生:不行

师:加上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生1: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2:加上这些联想让人感到兵马俑好像活了

师:说的好,兵马俑真的好像活了,你听______听到什么了?

生: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师: 加上联想使兵马俑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有血有肉有情感,可见描写一种事物时展开适当的联想是多么的重要

师:作者在这一段中连续用了四个“有的”引出了一组排比句,每个分句都是先写观察到的神态、动作,后写联想和感受。秦兵马俑还有哪些神态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

生:(沉思片刻后陆续举手)

生:有的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生:有的微微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对这场战役已经胸有成竹。

生:有的目光炯炯,脸带微笑,好像看到了远方的战友凯旋归来。

„„

师:作者在介绍秦兵马俑两个特点时用了一句话将这两个特点连接起来,请你找出这句话。

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这是一句过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起来读读

师:同学们在平时读文章时应留心这样特殊的句子,它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三、欣赏视频,升华感情

师: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兵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们规模的宏大;类型的众多;个性的鲜明等特点。

播放秦兵马俑视频

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生:秦兵马俑不愧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生:规模这么宏大,类型这么多,而且没有两种是相同的,这太不可思议了。

生: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生: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是他们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

师: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读课文第11自然段。

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四、师生谈话,总结写法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课文,课文第一部分中首先简单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位置,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作者又概括了秦兵马俑的价值。这样“总—分—总”结构,这样的写法为完整、准确地表现秦兵马俑的特点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五、鼓励激发,课外延伸

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些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项完成。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2、请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形式,选择适当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在写时,要能根据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推荐第2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理解“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在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兵马俑,去进一步揭开这地下王国的神秘面纱。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秦兵马俑在世界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若孩子没说不出来,师提示:能不能用四字词来说一说吗?)

评:你对课文真熟练!真棒!相机出示词语: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生说完后再一起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殊死拼搏 跃跃欲试 神态自若 昂首挺胸

4、瞧,这里还有两个词语,里面涵盖着多音字呢!谁来读?战车千乘 身着战袍 评:你读的可真准!

5、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 。所以它是( ),(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学生说,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6、师:上节课,我们站在高处鸟瞰了这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随着作者文字去近观秦兵马俑,感受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探求新知,合作交流

(一)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课文4-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 (1)生自由读,勾画。

(2)指名答: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俑。

师:是啊,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四种俑,一个自然段写了一种俑,那么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俑的特点的呢?首先,让我们走进将军俑。 A、将军俑

(1)在你们的心目中将军是怎么的形象?(一提到将军,同学们的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的形象?) 生:将军很神气。

生:将军很了不起。(评:这个词用得好!还有吗?) 评:不难发现,你们对将军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2)来,请你带着你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将军俑吧。 评:你读出了将军的威风!

(3)师:那么哪个词语集中表现了将军的这种威风的样子? 生:昂首挺胸

师:请你表现下昂首挺胸的样子。

师:真是气度不凡。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师评价:读出了将军的威风凛凛的气势;听出你对将军的崇拜之情!

(4)(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威风凛凛,战无不胜的将军俑,师述:他身材魁梧·····重任在肩。

谁再来读?评价:看你气宇轩昂的样子,一定身经百战,将生死置之度外。 (5)师: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将军昂首挺胸的样子,还描绘了他的神态。那么哪个词写出了将军的神态?(神态自若)

师:“神态自若”是什么样的?谁来补充?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评:看你从容不迫,定会战无不胜;我仿佛看到你正在指挥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来,咱们一齐读。

评:仿佛一位形神兼备,威风凛凛、胜券在握的将军就站在我们眼前! (6)总结学法: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把握将军俑的个性鲜明的特点。接下来用这样的方式自学其他三种俑,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俑,读一读并填一填下列的表格,最后在小组内组长组织大家交流一下。 B、武士俑

(1)师:强将手下无弱兵,那武士俑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认为武士俑的特点是(体格健壮,体型匀称),因为这是区别于其他种类俑最突出的特点! 师:你真会提炼关键信息! 谁来读一读文中的描写?

师评:你读出了武士俑神采奕奕的样子!(评价:够威风,有气势) C、骑兵俑

那么骑兵俑又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呢? 生:骑兵俑的特点是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

师:你真会提炼关键词!这里的动词“执”还是我们本节课的生字呢!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哦!瞧,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骑兵俑的动作,来展现骑兵俑随时准备上阵杀敌的形象! D、陶马俑

师:那么,除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陶马俑。看,这就是陶马,(出示图片)男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匹匹形体健壮的陶马,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随时做好了踏上征程的准备。

2、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学习了四种兵马俑的特点。

3、把握了兵马俑的特点,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读好这四种类型的兵马俑。分组读4——7段。

4、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四种,其实还有军吏俑、士兵俑、跪射俑和立射俑等八千多个,但作者只选取了四种来介绍,运用举典型例子的方式让我们体会了秦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板书:举例子)秦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个性鲜明。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向我们介绍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的呢?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去仔细端详那一尊尊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吧!)

(二)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8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把它找出来。 (1) 学生读第8自然段,找词“神态各异”。

“异”字在字典里有这样几种解释,在这里是指?(不同的)

2、那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不同的神态?这些神态各有什么特点? (1)指名说(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是呀,这些兵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2)那么作者怎样具体描绘的呢?你们能读出来这种不同吗?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吧! 指名读。

谁来评一评,看他是否读出了这几种不同神态的特点了?

生评:我觉得他读出了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你也来试一试读读第二个分句吧? (3)生1读。

评:你读得真好!向我们展现了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呀! 谁能像他这样,把第二个分句再来读一读?相信你比她读得更好!

师评:是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是残酷的,可是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谁再来读?

生2读。师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生3读。师评:秦国为有这样的将士而骄傲! 师评:我感受到他有一种不打胜仗,终不还的决心! 来,同学们,咱们一起读!

3、师:(音乐)有的兵马俑颔首低眉,有的目光炯炯,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真是神态各异!不同的神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谁再来读?点四名学生读(音乐)。

4、(音乐)小结:听到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威武的将士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听到了一个个远征的武士思念亲人的凄婉心声;感受到了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汗和辛酸。这哪里是兵马俑,简直就是一个个活生生地人。(古筝伴奏)

出示PPT:难怪作者说,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齐读。

5、作者是怎么样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兵马俑的个性的呢?默读第八段,看看谁能发现这段话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并做好笔记。

(1)生 :先写看到的兵马俑的神态,又写了由此产生的联想(板书:想象) 师:正是这样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兵马俑不同的个性。 来,老师想和你们合作着读一读!

(2)师:这句话的描写还有什么特点?----这四个句式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板书:排比)

师:是呀,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将兵马俑神态各异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人读来朗朗上口。

6、师:那么秦兵马俑仅仅只有这四种神态吗? 生:这里有个省略号表明了不只四种神态。 师:向我们呈现的仅仅是兵马俑的冰山一角!

7、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说说我们眼中的兵马俑。(师出示八种神态的图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写法,也来写一写吧!(也可以写你想象到的神态!)

A、生练写。 B、展示学生作品。

师:下面请我们的小工匠把你创造的兵马俑介绍给大家。 指名3生回答。

师:(1)你想象力真丰富,也是位能工巧匠! (2)你为秦始皇塑造了又一个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3)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瞧,你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写出排比的句式,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兵马俑的身边,感受到了他们轻微的呼吸声。可是,同学们,这分明是沉睡在地下两千多年的没有生命力的兵马俑,他们是一件件物品,是一尊尊雕塑呀! 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8、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说)

师:这一段围绕着这句话,具体展开写神态各异的秦兵马俑。

9、让咱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吧!(师生共同背诵第八自然段)

10、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兵马俑,感受了它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而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它的规模宏大,你们发现了吗?这两部分的内容,作者用了一段话将其紧密地结合了起来。那就是---第3自然段,是呀,这就是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总结提升,分层指导

1、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让我们也骄傲地朗读文章的首尾两个自然段吧。

(1)找出照应“举世无双”的词语“绝无仅有”。(板书:绝无仅有) (2)了解写法:像这种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就叫首尾呼应。(板书:呼应) 师:文章首和尾总写了秦兵马俑是世间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中间分述了秦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这样写作方式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中心更加突出,同时也让我们对秦兵马俑印象更加深刻。

秦兵马俑,这国之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世界。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参观秦俑时曾说:“没有看到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2、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秦兵马俑这宏伟的气势吧!(播放视频)

四、课外拓展,知识延伸

1、同学们,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祖先,我们的民族是强大的民族,能形象展现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的除了秦兵马俑,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寻中华民族的名胜。

2、快乐作业:

课下请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还可以试着探寻中华民族的名胜。 板书设计: 执

14、秦 兵 马 俑

举世无双

列数字 规模宏大 作比较

类型众多 举例子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想象

排比

照应

推荐第3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

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 、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

句话连接起来的?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

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

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 身材魁梧 头戴军冠 身披铠甲 手握宝剑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肩负重任 沉毅多谋武士俑 体格健壮 穿着装扮……目光炯

炯…… 威武凝重 刚烈豪爽

骑兵佣 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 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 各司其责

弓弩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 佣 形体健壮 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神气活现 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

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

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

品尝创造的快乐。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习作

2课时

写导游词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审题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佳作借鉴:

秦皇岛 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

6.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

7.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对联。

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

4.熟读背诵。

三、宽带网(提出要求,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资料,展示资料。

推荐第4篇: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2、凭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图片资料、视频信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⒈微课 ⒉课件。 教学设计:

一、品读课文,感知兵马俑感悟“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一)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9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认真默读课文4—9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小组完成表格,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归纳。

2.重点讲读“将军俑”

俗话说的好:“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就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将军俑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四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2)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他的个性特点。

(3)请大家再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图,说说为什么将军俑给你这样的印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讨论,师相机引导点拨,可简要介绍秦时著名的将军。)

(4)出示将军俑图片,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形象表现出来吗?

3.老师挑出八种神态的图像(师点击鼠标,大屏幕出现八种神态各异的兵俑图像),请同学们一一观察。(1)观察、想象 (2)模仿

(3)再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4、分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二)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第8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

2.师播放微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仿照课文写法,先写神态,然后展开想象,用“有的……好像……”来说。

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3.生写句子,说句子。

4.师:它们不仅个性鲜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还说明什么,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惟妙惟肖)也难怪许多人参观兵马俑后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

③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二、升华感情,自豪赞美兵马俑。

老师总结:这样美妙绝伦,无与能比的兵马俑是谁制造的,是古代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此而自豪吗,让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来赞美一下兵马俑吧。齐读第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向家人介绍兵马俑。

推荐第5篇:《秦兵马俑》 教学案例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融情入境 读悟结合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材分析:

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浸润在浓浓的情感活动之中。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对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的学习,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情感铺垫

1.同学们,我们曾经聆听了精妙绝伦的《鼎湖山听泉》,目睹了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我们曾经为《敦煌莫高窟》惟妙惟肖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所震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兵马俑跟前,感受其神奇和壮观。 2.师板书课题。

[评点:教师借助深情的话语,把学生带到了急切欣赏“秦兵马俑”的情绪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文的情感激发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交流信息,营造氛围

1.同学们,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搜集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让我们先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交流,再把小组所搜集的最精华部分在全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 2.师总结,导入课文。

[评点: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与交流,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而先在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初读感知,拉近距离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课文中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注意提醒“乘(shèng)”的读音和“拟”的字形。 3.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评点:通过初读感知,拉近了学生与文字的距离,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学生对兵马俑的感情得到深化。]

四、走进课文,燃起激情 (一)精讲第2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那些反映秦马俑规模宏大特点的词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介绍的。 2讨论后教师总结。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名读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特点的内容。 4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 5.齐读游人的反应——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折服”是什么意思,你被眼前的兵马俑折服了吗? (二)精讲第3段

1.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3.同桌交流。 4.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英勇无畏”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装束”和“动作”中体会骑兵俑英勇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5.有感情地朗诵这一部分后,请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种“俑”读一读。

6.齐读课文。

7.每种“俑”都各具特点,就是同一种“俑”也是各具特色。教师引读,仔细观察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走近它们身旁,似乎还能 。

8.此时此刻你对“秦兵马俑”有了怎样的认识? 9.师引读:难怪作者认为,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2.指名读第3自然段,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评点:文章的构段方式很有必要向学生作一些解释,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师: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让我们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到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 2.生齐读最后小节。

[评点:这一环节是学习的中心环节,通过抓重点词语反复体会秦兵马俑杰出的艺术成就,水到渠咸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音乐烘托,声情并茂 1.多媒体播放音乐烘托氛围。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诵。 3.齐读课文。

[评点:学生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深情并茂地朗诵,把情感推向高潮。]

六、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课后进一步搜集同类型文章学习,进行交流,把学生的情感导向对民族文化热爱和探求上。

[评点:这样的课外拓展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

宜人课堂教学案例

重要地是把学生的情感导向深层。]

推荐第6篇: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 教学实录

一、课前激趣 引入新课

CAI出示秦兵马俑图片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兵马俑

师:你知道兵马俑在哪里吗? 生:陕西西安

师:是的,秦兵马俑是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的,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的历史文

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西安,一起去领略一下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吧!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文写了秦兵马俑有那些特点?

生: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你从哪里找到的 生: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自然段,体会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这段是本文的中心句

生: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体验情境 触摸历史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哪里看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要求:

1、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品读

2、找到重点词语进行品读

3、交流读后的感悟

4、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课文第二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生:秦兵马俑一发觉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从

这里看出秦兵马俑很大

师:你们看这里用的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生:列数字 生:还有作者的想象

师:是的,作者用了大量的数字做依据,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使我们感觉到秦兵马俑规模宏 大,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秦兵马俑的宏大的气势吧! 师:那从哪里看出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呢? 生:从课文的4-8自然段 师:具体的说一说好吗?

生:秦兵马俑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师:课文中还介绍了这四种俑(课件出示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他们的神态各异,

师:秦兵马俑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快速的默读4-8自然段,画出各种兵马俑的特征 生: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神态自若

生:武士俑,身高1.8米,体格健壮,体型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蹬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生: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 生:陶马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的样子

师:你喜欢哪种俑?什么原因?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原因用读表现出来? 生:我喜欢武士俑,因为它高大威猛(感情读)

师:老师感到你这个武士不够自信。看图再感受一下它高大威猛。能得新再读一遍吗? 生:行(这次他声音洪亮)

师:只要有自信,小个子也照样能表现出大武士的威风来。 生:我喜欢骑兵俑(直接朗读) 生:我喜欢将军俑(感情朗读)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悟、镇定的将军。 生:纷纷举手

师:喜欢兵马俑的起来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仿佛看到了跃跃欲试的骏马迎面奔来。多逼真啊!课文中哪个词可以形容? 生:惟妙惟肖。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读书,真棒!所以,作者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

细端祥,它们神态各异。

生:接着读相关语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师用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及图片)

师:认真观察图片,看作者是怎样抓住神态展开联想,把它们不同的心理活动展示在我们眼

前,谁能把这种内心情感读出来。 生:感情朗读。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出了武士的有勇有谋。

生:他读第二种神态时,他决心不够大,没有读出以身殉国的决心。 生:他读出了勇士的干练。 生:他在读第四种神态时,慢些轻些会更好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谁能挑战一下自己。 生:感情朗读

师:读到这,你们发现了吗?还有个省略号?是表示将士们一直在思想还是„„ 生:是表示还有多种神态。

生:因为兵马俑太多了,而且没有两种是相同的,所以用了省略号。

师:你知道的真多。老师挑出了四种神态的图像(CAI出示图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仿照课

文的写法,先写神态,然后展开想象,用“有的„„好像„„”来说。 生:我选第一种。有的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师:你用了课文中的语言,谁能自己热出更好的词语。

生:我选第三种。有的微微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对这场战得已经胸有成竹。 师:用了自己的话,好。

生:我选第二种。有的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好像看到远方凯旋的战友。

师:作者和你们一样用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高大的形象,感受到了一个个凄

婉的心声,和兵马俑背后的血汗和辛酸。因此,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齐读。

师:作者和大家为什么会把秦兵马俑写的如此的逼真,活灵活现呢? 生:是因为仔细观察的结果

师:是的,我们还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用词准确的写作方法,下面我们找一个同学到前面

来,你用同样的方法来描述一下这个同学,好不好? 找一生到讲台做模特 生:他头戴红帽 生:上身着蓝色运动服 生:下身着紧口运动裤 生:脚蹬运动鞋 生:身材瘦小

生:手拿黑板擦,看上去像要擦黑板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而且还领悟到了作者独到的写作方法。 师:课文中用了4个有的来写秦兵马俑的神态,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排比,下面哪个同学能模

仿本文写作方法写一段话,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操场里跳皮筋,有的在操场里跳舞,有的在教室里写字,有的在

玩捉迷藏

师:能不能写的具体一些,用上有的...好像.....生:下雪了,我们在操场里堆了许多的雪人,有的雪人托着下巴,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有

的雪人高举双手,好像在向我们投降;有的雪人耷拉着脑袋,好像刚打了败仗;有的雪 人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四、谈话感悟 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刚才我们领略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种类众多、个性鲜明,我们祖

国能有这么举世无双的文化古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感到很自豪 生:我感到很光荣

生:我感到我们祖国很伟大 生: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生:我长大了也一定要去秦兵马俑去看看 生: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五、激情谈话 小结本课

师:同学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骄傲,老师也被秦兵俑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被古代劳动

人民这伟大的智慧所震撼,真想亲眼看看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亲身感受这引以为荣的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难怪法国的前总统希拉克说:“没有 看到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让我们怀着赞美之情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在这里有一个词微妙维肖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象真的一样

师:是的,就是活灵活现,象真的一样 师:乘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概就是匹的意思吧

师:你理解的真准确,古时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就是一乘,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文插图,那就

是一乘车,古时称一个国家强大往往用“千乘之国”。

六、鼓励激发 课外延伸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阅读,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秦兵马俑的特点,感悟到了秦兵马俑

宏伟的气势,更学习了作者的多种表达方法,课下请同学们写一篇导游词,向大 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秦兵马俑,好吗?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

推荐第7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

每一件兵马佣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首先抓住过渡句展开教学,把教学活动推向深入,接着,填写表格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具体理解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眼前,既让学生欣赏眼前的“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兵马俑神态后面的内心,当然,这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透着对兵马俑这一祖国瑰宝的赞美,对古代那些雕塑兵马俑的劳动人民由衷的敬佩。此课教学时,把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及价值,再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学习了。但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图文细细评味,通过深入体会到两大特点。让学生来明白兵马俑之伟大,中华民族之伟大。所以一下转入学习后面内容,学生只是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感悟,这是一大缺点。为此我感到: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评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难点.重点解决。

推荐第8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本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取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必须阅读时光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课文4-9自然段介绍了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描述各种兵马俑的句子,感受各种兵马俑的特点,用词语概括。然后组织交流,并把全班同学认可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俑的下方。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学生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写了不少词。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过后,我让学生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作代言,这时学生的兴趣更高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清晰地感受到这样的研读是有效的,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潜力得到了训练,同时在理解表达的过程中一些形容人物神态、品质的词得到了积累与运用。

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就应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这点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推荐第9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以及其艺术性所在。作者采用了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以及由所见到所感的顺序介绍所见所闻的。

此课教学时,把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及价值,再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学习了,但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图文细细品味,通过深入体会到两大特点。让学生来明白兵马俑之伟大,中华民族之伟大。所以一下转入学习后面内容,学生只是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感悟,这是一大缺点。为此我感到: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难点.重点解决。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验,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导才能默契配合,淋漓一片。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文中有身材描写,着装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无论用词,还是造句都让人神往——想真的到那里去看看。尤其是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对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展开的联想,很值得一学:

每一件兵马佣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兵马俑神态后面的内心,当然,这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透着对兵马俑这一祖国瑰宝的赞美,对古代那些雕塑兵马俑的劳动人民由衷的敬佩。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前呼后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对我们写好习作有这样一些启发:

第一,要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抓住各种兵马俑的特点去写。

第二,要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写联想都是为了让眼前的静物动起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还要学会巧妙地构思。对所写内容的布局也是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

第四,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这篇课文中,四字词语的运用让文章充满了气势。

推荐第10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 文中生字、新词的含义。

2、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兵马俑图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秦兵马俑)

师:兵马俑指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2、简介资料

秦始皇不仅在生前建立统一的秦帝国,死后也想为自己营造庞大的地下王国,于是便有了“秦兵马俑”,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秦兵马俑,一起来赞叹。

带着你的赞叹一起读课题两遍。“秦兵马俑”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秦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正音

(3)指导书写“靴、擎”

(4)齐读

(5)生描红

3、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宏伟气势 昂首挺胸

张弓搭箭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1) 自由读

(2)读出节奏

(3) 读出画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哪两方面的特点来介绍兵马俑的?找出最能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认识过渡段

(1)出示: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3)课文哪几部分写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部分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给课文分段

四、抓住“过渡”,感悟“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2、全班汇报、交流 (1)出示句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平方米,足有(

)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个。

问:你们有什么发现?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你能读出它的规模宏大吗? (2)出示句2:在三个俑坑中,(

)最大,东西( )米,南北宽( )米,总面积有(

)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

)个左右。

问:你们又有什么发现?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从你的读中体现它的规模宏大。

3、师引读: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1)问:人们看到如此规模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2)你还从哪些词语中去体会到它的规模宏大? (3)你能读出兵马俑的气势吗?

(4)再次欣赏图片,感受规模宏大的气势。

五、小结

同学们,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已跨过历史的硝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期待下节课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再去欣赏他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第11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题:《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秦兵马俑》

课时: 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陈菲 郑州师范学院 级 班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本单元23个生字。读读记记24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五组第三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篇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读字卡,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鸟瞰、统率、端详、匀称、配合、雕塑、气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等词语。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认读“誉、瞰、统、率、征、靡、魁、搏”8个生字。认读“鸟瞰、统率”等17个词语。

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想象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有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板书课题:

秦兵马俑

二、自学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字。学法提示: 1.朗读第1遍: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声朗读课文,圈出会认的8个生字,送回句子,再读一读。 2.默读第2遍: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结合录像,感受风采。

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目睹这支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古代帝国的雄兵是怎样的风采吗?(播放录相)

师:看着这一支支金戈铁马,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了解过渡段的作用: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四、抓住重点,潜心会文

(一)体会规模宏大

预设1:交流第2自然段,通过文中的数据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请同学们拿起笔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

2.交流: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出示句子: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62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2)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这段有什么特点?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等,采用了总分的结构)

师:这1节作者围绕“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句话,采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兵马俑。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出示一号坑图片) 3.如何读出宏大的气势?(指导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总结谈话:

师: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你瞧: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不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糜的大军吗?正是因为有如此高超的制作工艺,秦兵马俑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体会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预设2:交流第4-9自然段,通过抓 “细节描写”,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他们,与每一个兵马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亲身感受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4-9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你们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每种兵马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来介绍的?(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 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 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 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2)交流:你们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每种兵马俑有什么特点?

将军佣——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武士佣——英勇无畏、威武凝重 骑兵佣——勇猛善战

车兵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奴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佣——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你最喜欢哪一种兵马俑?为什么?(重点交流将军俑、武士俑)

(抓住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朗读、表演体会兵马俑的个性特点) (4)哪几种兵马俑作者写得详,哪几种作者写得简单?(这就叫有详有略)

师小结:(出示兵马俑图片)这些兵马俑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真是个性鲜明啊!

(三)体会神态各异

预设3:交流第10自然段,通过抓“有的„„好像„„”这个句式,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过渡:兵马俑不只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引读第10节)作者描写了几种神态的兵马俑?(4种) 兵马俑仅仅就这四种神态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省略号)

师:是的,已出土的八千件兵马俑,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8000个兵马俑就有8000种神态。你能模仿课文,用“有的„„好像„„”,来描述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吗?能说几种就说几种。 交流。

(四)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学习第11自然段

师述: 无论多少次,站在秦俑面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中我们看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在每一个兵马俑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秦兵马俑的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以来,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国民党主席连战: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秦俑坑真是世界奇迹,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六、布置作业,读写实践

身为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旷世绝代的艺术群雕,你最想说什么?让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留言簿上,也留下我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准备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第12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14、秦兵马俑 平安九年制 王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从远处整体欣赏了兵马俑,知道了它有宏大的规模;那课文还从哪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兵马俑的?

2、文中的那一句话可以概括出秦兵马俑的特点?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出示句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接下来,让我们近一步走近这些兵马俑,细细地去欣赏他们不同的类型,鲜明的个性。

二、精读各种类型兵马俑的部分。

(一)学习“将军俑”(出示图文)

1、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这段文字。

2、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外貌,神态,动作)

3、试着模仿将军俑的样子。

4、刚才,同学们模仿的很像,你看,这位将军的外形(----),多有大将之风,你看他的衣着(-------),颇有王者风范,你看他的动作(-----)多么威风凛凛,你看他脸上的表情(------)

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此时此刻已经浮现在同学们眼前。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读出来来吗?(出示图片)

6、指名朗读。(点拨:你听,这个同学把“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读的特别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军的大将之风,真神气!

7、你看这将军,“昂首挺胸,手握宝剑”,多威风啊,再来读读。

师: 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抬头挺胸,当一回“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齐读)

师:是的,秦朝的能工巧匠们通过对将军外形\\衣着\\动作、神态的细致入微的雕刻(板书:外形、衣着、动作、神态),一个威风凛凛、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学习其他几种俑。(出示图文)

1、师:同学们,作者浓墨重彩地向我们描绘了将军俑,还有5种类型的俑,虽然写得比较简练,但他们的个性也是非常鲜明的。请大家按照学习将军佣的方法,自学5—9自然段完成表格,体会他们不同的个性。

2、自学5—9自然段。

3、交流学习

4、师:真是惟妙惟肖啊!读出来。

三、学习第十小节

1、这么多的兵俑和马俑,鲜明的个性还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再凑近一点,把目光聚焦在这些兵俑的脸上,仔细端详。

2、请自读第10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3、仔细端详,它们都有哪些神态?

4、师:是啊,作者列举了一组排比句,向我们描绘了这么几种神态。

5、引读“有的”“好像”

6、是啊,每一件兵俑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下,都有了生命,有了思想,有了呼吸,在他们的手下,都苏醒了,走近他们,似乎都可以听见他们轻微的呼吸声。所以作者说(出示“每一件---艺术珍品”。“这在古今中外的---绝无仅有的”。;

8、这8000多个兵马俑,仅仅只有这4种神态吗?不,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像作者一样,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也来写上这么一段话。

9、生练写,

10、反馈交流。

11、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想像也很丰富。各种各样的神态给人们无穷的联想。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番。(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沉睡地下2000多年秦兵马俑的风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世界注目的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2、师:是啊,文章最后一小节就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出示,齐读)

兵马俑的风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现已接待了许多国家的元首和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出示拓展内容)引读。

3、让我们再次自豪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五、挖掘资源、拓展视野

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同学们可以就这些问题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问题利用网络资料解决。

第13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练习说话,训练词语的运用能力的同时,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秦兵马俑概况

(二)再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再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李白有59首五言古风,写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多是借史咏怀。其中第三首写到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下了一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兵马俑坑就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

1、读词语。

绝无仅有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用以上词语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

二、学习第二部分

师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思考交流:“类型众多”是什么意思?“个性鲜明”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课文描写了那几类兵马俑?

(一)学习第5小节

1、过渡:哪一种类型的兵马俑描写的最详细?(武士俑)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余同学思考:这一小节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武士俑? 第一句:外貌 第二句:动作 第三句:神态

3、你觉得哪一句描写的最生动?读出来,并说说理由。

4、这三句话能随意调换吗?为什么?(由整体到局部,这是外貌描写常用的方法)

5、齐读第5小节。

三、用刚才的方法自学

4、

6、

7、

8、9小节,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四、总结3到9小节用了详略结合的描写方法。

五、学习第10节

1、学生自读。

2、说说这段话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① 句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② 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3、读读这句句排比,想想它有什么特点。(先描写再想象)

4、你最喜欢哪个分句,说说为什么,并读一读。

5、续写。“……”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

6、齐读这一小节。

六、学习第11节,再读全文

1、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2、学了全文,你觉得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谈感受。

( )的秦兵马俑,〃〃〃〃〃〃

3、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

七、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5到9小节的写法(有详有略,详写的部分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课间活动。

第14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但是相对生活阅历浅显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未免还显得有些抽象。考虑这样的因素,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从网上收集了各种图片、视频资料,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进行整合,再配以深沉、古朴的音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表象,拉近了这2000多年前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学生的距离,让谷歌网为语文课堂教学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

开课时,看课文录像,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依次展示俑坑里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军阵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了解秦兵马俑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秦兵马俑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秉持着这样的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状物类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4、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不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而且帮助学生获得思想启迪,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智慧,丰富文化积淀,逐步学会学习。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秦兵马俑》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像,配有解说。) 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秦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预习展示: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秦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3、指导分段。

三、合作汇报,朗读感悟,主动探究。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像上你们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觉得秦兵马俑怎么样呢?那么,课文又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

2、学习课文第二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用“———”画出来。

(1)集体讨论。

①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②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引导学生浏览,展开想象,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4)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5)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3、学习第3段

(1)学生自学,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3)集体讨论,交流。

①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②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③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④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4)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填写表格。 (5)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点击兵马俑)欣赏各种类型的兵马俑,朗读体会作者细腻的描写笔触,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7)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讨论交流,评议小结)

①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②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③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哪些地方我们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

5、学习第

一、四段

(1)指名读第1段。

①“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

②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2)齐读最后一段。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②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这样写的好处。)

(3)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像资料,再次感受秦兵马俑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这是对全文的“反刍”,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一个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质疑升华。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看到了那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呢?

2、练习、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练习巩固。

(点击背景音乐,出示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秦兵马俑的图文资料。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我用一课时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简略: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兵马俑的模宏大和类个性鲜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描写兵马俑的方法,并进行仿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技巧

《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所以我认为除了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还应该体现多种自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通过学习略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基于这点考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意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充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阅读体验。

接着我通过采用重点突破法,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找出过渡段,同时也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体会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抓关键句来帮助自己读懂课文的方法,如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作用于,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等都是这篇课文的关键句,在学习时注意唤醒学生学习的经验,在第五单元中还学到过哪些类似的句子,意在指导学生学法可以举一反三,掌握了一种方法可以指导自己读懂相同结构类型的段落。

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二、采用多种学习形式

根据《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其中一条“初步学会默读”,以及课文前一段连接语中所提到的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根据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我想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

三、鼓励延伸课外学习

在学生学完课文主要内容后,插入一个音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评价一下秦兵马俑,这样先放后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感悟空间,同时也顺水推船教学课文首尾呼应的两段内容。

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课结束前老师向学生推荐了相关的网站和书籍,鼓励学生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本节课自己觉得还需努力的是放得还不够,扶得痕迹相对多了点,因为是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我基本上采用的还是线性流程结构,如果是年级再高些,可能我的设计会更粗线条,更趋向于块状的结构,给学生更多完整的、大块的自读空间。

第15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中宁九小李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

2.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习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收集到的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想象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2.“俑”是什么意思?俑是葬墓中的陪葬品。齐读课题。 二.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清课文层次。

1.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的非常好。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2.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哪个自然段讲兵马俑规模宏大,哪几个自然段讲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根据总分总的结构和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

2..讨论交流: (1)学习第二段。

A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B这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C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走进大厅„„所向披靡的大军)

D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2)出示学习第三段。

A指名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B指名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C用课件播放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读相应课文。

D学生自由练习读第8自然段。

a找找看,这句有几个分号?写了几种姿态?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的?(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b师生对读写姿态的句子。就这几种神态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学习中标点符号也不应该落掉。)仿写

一、两个句子。(提供神态图片,课件出示)

c交流评价学生,再读第八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从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出文中下段词语“惟妙惟肖”并板书。

第16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是由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4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状物类散文《秦兵马佣》,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散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习作要求学生模仿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整组教材的共同点,从内容上来说,展示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展现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表现形式上来说,都抓住它们的特征,围绕中心词、中心句来写,纲目分明,条理清晰。《秦兵马俑》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本节课展示的是“引导自学”课型。我设计的自学重点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同时,通过两篇课文的对比阅读,了解文章结构及过渡句、中心句、说明方法的使用。个人认为这节课的目标明确,从课堂效果看,这两个目标也基本达到。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也尝试了创新:对比阅读《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这两篇课文,总结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当然,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首先,在总结两篇课文写法共同点的时候,很多同学由于对《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不太熟悉,在找说明方法和中心句、过渡句的时候,模棱两可,不能确定。《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我仅仅让孩子读过几遍,并没有深入的讲解。可能部分学生没有熟读,对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还不是很明确。

其次,个人感觉在围绕第一个重点讨论的时候,学生专注于朗读精彩段落,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显得学习后面的第二个自学内容时间有些仓促。其实,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已充分朗读了课文,在第一个讨论提示中这点可以忽略,节省时间为后面的自学内容。

最后,“引导自学”型课堂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整节课的主体,教师仅仅起着引导的作用。综合来看,我班级的小组训练仍需加强,特别是讨论的时候,部分组员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其他意见也是符合或跟随,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训练在平时,只有发挥好小组的力量,“引导自学”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第17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誉、瞰、统、率、征、靡、魁、搏”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乘”,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索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通过总结前两节课的知识导入今天的新课秦兵马俑,提问学生关于秦兵马俑的故事和相关资料,老师进行适当得补充,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检查预习情况:一对文中要认识的8个生字进行检查。二是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进行集中检查

2、快速、自由地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评价秦兵马俑的。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

3、划出作者高度评价秦兵马俑的语句。哪几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

师: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位于什么地方?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师: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绝无仅有)

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 在这里还要理解“惟妙惟肖”这个词的意思。还有多音字“乘”的意思与组词。

3、师边小结边板书:作者在开头时说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结尾时又说它古今中外的雕塑史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板书: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过渡:作者为什么如此评价秦兵马俑。兵马俑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高度评价它呢?文中有句话概括的好,你能找到吗?(

1、指名说出这句话2全班齐读

3、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二、细读课文,探究文本 过渡: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本课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能找到相应的段落吗?

(学生自由回答,师板书) 规模宏大(2)

类型众多 (4-7)

个性鲜明(8) 1,感受规模宏大

(1)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在这段用什么说明方法描写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呢?(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 学生读文,自由交流。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具有真实性,直观形象表现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师:那通过课文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一号)而这种方法叫举例子。

师:那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

师: 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师: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师: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2、体会类型众多

过渡:那秦兵马俑是不是光凭规模宏大就能成为世界奇迹呢,它还有什么特点吸引我们呢?

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看看作者重点介绍了哪几种类型?并想想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为什么喜欢他,有什么特点吸引你呢?)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3、感悟个性鲜明

过渡:刚才跟着作者的感受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通过课文中细致的描写让我们认识了几种栩栩如生的兵马俑类型。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下到坑内,俯下身子去端详那神态各异的兵马俑。 朗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一组“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的头像,看到这些图片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神态各异) 刚才大家说这些不同形态的兵马俑可以用“神态各异”这个词来形容,谁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神情态度各不相同)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细心的同学都发下现了,文中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能发挥想象用“有的----好像-----”接着作者写的再写一个句子吗?

那通过这段对兵马俑的描写谁能说说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排比

比喻) 师生合作朗读第8段。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伟大的“世界遗产”的热爱,那请同学们回去可以去搜集我国另外多种“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也可以是故事、传说,从中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 作业布置:

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其它类型的兵马俑或用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四、板书设计:

19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规模宏大(2)

类型众多 (4-7)

个性鲜明(8) 教学反思:

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3)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针对本文篇幅较长,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中年级学生会预习的优势,在教学设计上决定有一定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第18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文, 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的特点,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民族雕塑艺术的热爱。

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 有如下特色:

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

2.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介绍等说明方法,介绍由“面”到“类”。3.通过四字词语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以及丰富的想象, 展现秦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 教学目标

1.自学7个生字新词,认识1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巧用过渡,概括要点。用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 表现秦兵马俑的鲜明特点。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板块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激趣。

分享“课前预学”:激发兴趣,抓住语言特色表达——四字词语,正音理解,唤醒积累。 理清“说明要点”:说明文学习的关键所在。 体味“说明方法”:体味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异。

前两种比较简单,“列数字”读中体会,“举例子”只需点拨, “作比较”则是强化实践。 实践“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方成能力。《埃及的金字塔》便是最好的素材。 语文“自由超市”:兴趣出发,关注积累, 引导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课前预学”

1.导入: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课前,我们进行了“单元预学”。

好多同学搜集了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出示几幅兵马俑图), 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夸一夸秦兵马俑吗?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 蔚为壮观 精妙绝伦 鬼斧神工

读一读, 如有字音拿不准, 或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 或问同学。 (1)出示:

古代打仗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一辆车上3人,车后步兵97人, 共100人, 称为“一乘( shèng)”。那么, “战车千乘”意思是什么? (2)请读这句话——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 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刚才,“兵俑、马俑相间”中“间”,有同学读“j iān”,有读“jiàn”,究竟读什么?为什么? 根据意思, 确定读音是个好办法。

“所向披靡”,有的同学不理解,谁查过字典?

靡:读“mǐ”,倒下。披靡:草木被吹倒。理解了关键字, “所向披靡”懂了吗? 理解了这个成语,这段话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文中, 还有许多四字词语描写兵马俑, 对我们阅读、理解和积累,会有很大帮助,请同学们用心体味。

二、理清“说明要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课后第3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交流(幻灯)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我们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了解文章说明的要点(板书: 说明要点)。

3 .《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两课,有类似的关键性语句来说明要点吗? 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 讨论交流: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 《埃及的金字塔》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音乐之都维也纳》

4.《莫高窟》《春联》和《麋鹿》等课文, 也有类 似的句子。

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抓住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和总结句等,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理清作者“说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三、体味“说明方法”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 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 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2.合作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如果去掉这些数字,用“很大”“很多”代替,可以吗?让我们读好“数字”,表达兵马俑的宏大。

(3)尝试用作比较的方法, 任选一句, 把一号坑面积或兵马俑个数, 写得更具体: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有14260米,相当于__________ 。 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 共有6000个左右, 足足有__________。 (4)让我们读出作者表达的精妙, 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默读思考:

一号坑上面, 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用“ ____”线画出直接描写兵马俑的句子,除此,还写了什么?

(2)作者用“感叹+描述+想象”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感, 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分组, 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实践“说明方法”

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让我们再读这些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 蔚为壮观 精妙绝伦 鬼斧神工

2.品读这段话, 思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读中体会其妙处。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3.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五、语文“自由超市” 根据兴趣, 选择自己喜欢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2.尝试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介绍秦兵马俑或埃及的金字塔? 3.搜集相关资料, 学一学文中的方法, 介绍家乡的洪泽湖。 (也可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 设计说明

“聚焦核心,力求简单”,是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

《秦兵马俑》的语文核心学习价值在哪? 在于说明性文体的特质,在于细致观察、精准描述和丰富想象的鲜明个性表达, 在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中华祖先的智慧和民族自豪感。 特定的文体和独特的表达,决定了“抓说明要点,学说明方法, 品精妙语言”的核心学习思路。本课第一课时,在抓要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侧重于说明方法的发现、体悟和实践, 说明方法的学习也有轻重之别。第二课时,感知新方法说明的前提之下, 重在品悟语言表达的精妙。 笔者以为,所有课文的学习,都不宜是孤立的

存在,应该走整合和融合之路,着力一篇,着眼一组和一类, 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深入的、有效的,自然也是有趣的。 由《秦兵马俑》到《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当然,还可以更开放些,不过,也要讲究适度而为。

瞄准了核心目标,选择了关键内容,语文学习的思路就清晰了。整体把握,板块推进,凸显重点,着力实践。“两三个语段”“两三篇文章”“一两个能力训练的点”,就可以玩转整个课堂。

当然, 真正精彩的课堂,必然离不开学生先学,学生在学,学生趣学,学生会学。积极主动,习惯成自然, 这才是最理想的。

第19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丹徒区高资中心校

纪育珍

上完《秦兵马俑》一课,心中有许多的感触,同时心灵也受到极大的震撼。又一次感受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篇课文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研读文本以后,我们认为:语文课要教的应是《兵马俑》,而非“兵马俑”,除了让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做到读写结合。

《课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本篇课文,值得学生研读、学习、借鉴的写作方法较多,如采用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事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运用过渡连接上下文内容等等。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课文3至11自然段。

本文作者在介绍秦兵马俑时,用大量笔墨分类描摹了兵马俑的的个性特征,同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描摹与想象之中,秦兵马俑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被带到了2000年前的古战场上,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吞并六国,威震四海。描摹与想象,是状物文章最大的特点。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既感受到秦兵马俑绝无仅有的高超的制作工艺并为之惊叹,又习得这种观察描摹并加以想象的表达方法呢?我们以为必须以文本为依托,以言语为聚集点展开教学。学生初步感受各类兵马俑的特征后,以一种兵马俑为例,如“将军俑”,先请学生阅读文本,体会四字词语和短语的表达效果:整齐、有力、节奏感强。然后追问学生:这样介绍,我们已经足以认识哪个是将军俑了,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说“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呢?学生天生好奇,此一问,是学生不曾想到过的,必定会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对比交流中体会到,联想,能让将军俑显得更逼真,更能说明兵马俑的惟妙惟肖、个性鲜明。

除了以上对兵马俑的整体描摹外,作者在课文第10自然段重点描摹了兵马俑的各种神态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这一段文字非常精美,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

1 点所在。在学生找出想象的部分以后,我提议把想象部分的文字拿掉读读看,再和原文作比较,以此体会加上想象描写的妙处,学生很快体会到这样的写法给兵马俑注入了思想和感情,把泥塑的兵马俑写活了。这时水到渠成让学生读出兵马俑的思想和感情,读出不同神态的特点,学生的朗读也更加有滋有味起来,且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出这一段。

总之,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欣赏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同时,学习现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最后要求学生观察本学期课文中的人物郑和的塑像,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效果良好。

第20篇:教学案例秦兵马俑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6《秦兵马俑》教学案例

石门县实验学校

周淑芳

一、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欣赏秦兵马俑,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特点吗?

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特点?从哪句话能够看出?

3、齐读中心句,导入。

(同学们从整体感知了兵马俑的样子,用自己的词说出了第一印象:气势磅礴、令人震惊、栩栩如生„„)

二、学习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些关键的词语或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出了兵马俑规模的宏大。它的规模让人震惊,特别是站在高处往下看——(指名读本段最后一句)。 4、指导朗读:同学们,这就是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它气势恢弘,如同所向披靡的大军,令人震撼。我们再来读一读。(欣赏多媒体,再分男女读。) 5、结合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来理解重点词语: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读、说、看、想,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他们学习兴趣高,课前预习到位,能说出当时的历史。)

三、学习第二个特点“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一)、1、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默看4——10自然段,归纳一下作者写了哪几种兵马俑。

2、指名回答。(将军俑、军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合作学习,出示要求: 合作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俑,多读几遍,感受外形特点。 (2)、找出形容俑的特征的关键词语,画上“——”线。

1 (3)、小组内可发挥想象,再现其样子和神态。

(合作学习进行得很好,读、找、演,大家学得很投入。) 4、反馈学习情况。

·喜欢将军俑的举手,女生读男生演。

·喜欢军士俑的站起来齐读,读出精神来,再指名表演。

·看图,了解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的特点,指名读出你喜欢的类型,并说出你的感受,还演一演。 (演得很精彩,抓住了俑的特点。)

(二)、同学们。作者介绍秦兵马俑类型和个性时,对他们的神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

1、接读,说一说这段中具体描述了兵马俑的几种神态呢? 指名读,在演其神态。

2、师读调换的并列的句子,问:这样调换一下表达的顺序,意思变了吗? 3、指名回答,小结:没变,这说明了这些句子是并列关系,用的是分号。分号通常是用来分隔并列的句子。

4、那后面有省略号,表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是啊,作者介绍不完,我们接着往下介绍吧! ·指名说话。

5、小结,出示赞美句。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6、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了解了作者的细致描写,写得栩栩如生。同学们发挥想象,介绍了很多神态,很不错,同时也感受到了古时候中国人的聪明。)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1、那作者又是怎样评价的呢?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气势空前绝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大家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它。(出示资料)快速阅读,看谁记得的知识最多。

2 3、指名说你了解到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4、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

板书设计:

16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骄傲、自豪)

《秦兵马俑教学课件.doc》
秦兵马俑教学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