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电子课件

2020-09-11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设计本课时,我就由课题着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理解课题。

首先我让学生找出来本文中解释“推敲”意思的语句,再找出与“推敲”意思相同的词。对“推敲”一词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具化课题。

课题理解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可以看出贾岛“推敲”的语句。学生很快找到三处:一是“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二是“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三是“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四是“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先品读第二句,学生通过动作模仿,感悟朗读,体会到这里既包含着“推敲”的本意,也包含着“推敲”的引申义。而另外三句则是说明了“推敲”的引申义。

三、深化课题

韩愈是本文中的一个人物,他对贾岛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从韩愈的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来:第一段要读出韩愈身为朝廷官员,怒中带威,威中问责的语气;第二段则要读出韩愈身为诗人,坦诚、恳切的语气。韩愈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被贾岛推敲文字的执着所感动,因此反复的诵读,读好这两段话也是十分必要的。

推荐第2篇:《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一、概述

《推敲》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教学中设计随文练笔,不同的练笔时机,给予听课者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教学《推敲》课文第

3、4自然段时,出示:(1)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不小心闯进了仪仗队。(2)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仔细比较。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第二句比第一句描写更具体生动,从中体会到贾岛是一个有着钻研精神的诗人。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体悟写法: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最后,总结写法,迁移练笔。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中绘有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的创作态度。两幅图形象展现了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中要注意:

(一)感悟“推敲”的益处。

(二)讲“推敲”的故事。

(三)养成“推敲”习惯。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运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ppt,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诗人的诗句。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师: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 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五)、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表演、讨论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一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八、帮助和总结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

推荐第3篇: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首先,在揭示课题后,我尝试着做了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感知“推”和“敲”的不同含义。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动作,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手比划着,思索着……然后我问:你们觉得“推”和“敲”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学习课文时,我充分地运用了文中 “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同时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边读边想像,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来体会月夜的宁静,使学生对贾岛能即兴写诗的背景有了深入的理解。再看看图上贾岛的动作、表情,想像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心里会想写什么,以此来体会他的斯文、礼貌,从而感悟出和环境、人物、事实相符的是“敲”字。然后,在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韩愈说的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韩愈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说明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引领学生走进现场,置身其中,想人物所想,说人物所说。并与前文联系,呼应开头,让学生深切感悟“敲”字的妙用。

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陈裕勉 2012.10

推荐第4篇:推敲教学设计

9.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4.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难点: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指名读、交流、汇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的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填空、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提炼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写批注、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写法。

4.借助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动词。(托、扔、抬、推、敲)

2.说起“推敲”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课题,并提醒 “敲”字右半部分的写法,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做动作学生猜,并用准确的词表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又为力求用词准确的推敲精神作了铺垫。)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师重点指导生字“睡”“貌”“街”的写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

第一组:和尚 即兴 大街 毛驴 吟哦 斟酌 妥帖 闯进 第二组: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和尚”的“尚”读轻声,“吟哦”“ 斟酌”的读音。

(3)说说对 “妥帖”、“仪仗队”的理解。 3.了解课文主要人物 (1)了解贾岛:

①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

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介绍贾岛的句子,说说对贾岛有了哪些了解。 ③学生补充课前搜集的贾岛的资料。 (2)了解韩愈

①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 ②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快速浏览这些段落,同桌讨论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结果他冲撞了(

)。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2)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相机板书。

(3)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阅读教学要关注并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这一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里是经历第一个整体。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时,先让学生听故事,再引导学生填空并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缘由

过渡: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贾岛访友的那个夜晚。

1.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图,学生对照图读读第二段,用“—”画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宁静、美好,指导有感情朗读。

3.贾岛访友不遇,面对此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即兴”。出示整首诗,学生朗读,感悟环境的“幽”。

(出示画面,再现情境,目的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环境的“幽”,为下文斟酌推敲提供场景。)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3—7段,了解推敲经过,感悟推敲精神 1.学习贾岛推敲部分

(1)自由读课文

3、4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吟哦”“推”“敲”“不知不觉”“闯进”(板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贾岛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精神。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学生结合图感受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加动作读,边读边体会。

(4)再读

3、4段,引导学生找出其它可以体会到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句子。从大街上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中感受贾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板书: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5)总结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相机板书。 (6)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贾岛的字斟句酌,如痴如醉。 (贾岛推敲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受贾岛严肃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的同时,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

5、6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读。引导学生韩愈的话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读出请求原谅的语气。

(4)默读第7段,画出韩愈主张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导学生思考用“推”的好处,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见解。 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

③理由三:响亮。师补充说明原因: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

(6)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诗句,读诗)

(联系身份,联系语境,联系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来考虑,不迷信,不照搬,这才是真正的推敲。用字用词不是因为对错,而是为了妥帖,为了恰当,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推敲的过程。正如古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终有了一个结局,但是,推敲没有结束,引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文理解“斟酌”“推敲”。

(3)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让学生联系实践,明确今后写诗和作文时,也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指导讲故事。

1.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也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

2.讲故事不能像读课文那样死板,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定的条理,回顾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出示故事脉络表(附表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每一环节的关键词语。 3.哪些地方的语气需要特别变化一下?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总结和提示:故事情节要完整、清楚,还要关注故事转折点,讲好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4.学生在小组练讲,指名上台讲,师生根据要求共同评价反馈。

(语文学习应呼唤积累,对于课内而言,讲故事是积累的一种有效方式。故事脉络表的运用使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关键点,以达到故事情节的清晰、生动,这也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创作的过程。)

(六)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学学贾岛推敲课后第4题的词语。 2.出示课后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拜访”表现了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即兴”说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宁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知了故事内容,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推敲”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会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学以致用得到了初步的落实。) 作业设置: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力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课下搜集有关推敲的故事。

2.你有没有见过像贾岛这样严谨认真的人?出示图(一个学生在认真学习,旁边的学生在玩耍打闹)要求:试着运用正侧画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段话,并推敲自己的习作片段。 (推敲是一种文化现象,让学生搜集推敲故事,也是一种对推敲文化的熏陶与传承。给学生提供场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片段,并自己推敲既是对“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一能力目标的落实也是对实践推敲精神的深化,可谓一石二鸟。)

板书设计:

起因 题诗赠友 9.推敲

经过 贾岛改诗 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正)严谨

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侧) 认真 结果 韩愈定稿 礼貌 宁静 响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

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更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我通过让学生填空,再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小标题,为学生完成理清文章脉络,以及讲帮事扫除了障碍,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有机结合,情感能力并重。在精读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的形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弄明白正面与侧面描写均体现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进而为后面读写结合的训练做好铺垫。 不足之处:在精读感悟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以演促悟,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复述这一环节,有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较多,而自己的语言运用较少,形成了半背诵半复述的状态。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时,不必强求学生的用词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运用的词语精炼且可以概括大意即可。

2.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变色龙》教学设计

西关小学

乔 世

《变色龙》教学反思

――乔 世 梅

《变色龙》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捕食、变色等生活习性。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同学们走进变色龙的世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变色龙的特点,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教学谈谈自己的得失。这篇课文从外形、捕食、变色三方面描写了变色龙的特点,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我在上课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总领全文的问题:变色龙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浓缩成一个词吗?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一张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学生用一些零碎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变色龙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特点的一段话,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变色龙的?通过对三句话的读悟,学生很快理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很快就找到了这个词——怪。接着我整堂课的教学就抓住这个“怪”字展开。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变色龙的“怪”。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深刻体会到底“怪”在哪里,圈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这样紧紧抓住一条主线组织教学,就使得整堂课的教学都有条不紊,重点突出。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变色龙擦写得如此生动?透过那些表现变色龙特点的词语,学生很快发现了,作者是抓住了变色龙身体各个部位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此时,我趁机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观察小动物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即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来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我读写结合不仅仅是单调的读写结合,我采用了给变色龙设计一张名片这种很新颖的方法来进行,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写的积极性。给变色龙设计名片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学生每学习完课文的一部分,就在名片上写一段话。如学生学习完变色龙的外形,就在名片上介绍变色龙的外形。这样读写结合,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推荐第5篇:《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

一、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人物形象。

在整个教学中,我紧扣课文的题眼“推敲”,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来突显贾岛对文字严肃认真的态度。设计了让学生自读字悟写出体会,根据 “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突显学生的个性。在第七自然段教学中,使用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方式,给出思考题,让学生小组思考,集体汇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学生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二、拓展延伸,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另外,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所以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推荐第6篇: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以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荐第7篇:《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宜兴市闸口小学 杨杰

【教材简解】: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在《推敲》中学习“推敲”,根据课后习题,掌握换词方法,学会推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本语言,在学习《推敲》中学会推敲,学会揣摩语言、锤炼文字,并训练思维,努力落实“双基”教学,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思路】: 依托文本,感悟“推敲”的益处。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认识了韩愈,让“推敲”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是推敲,让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根据课文内容讲将“推敲”的故事。“推敲”的故事情节富有变化而又非常生动,文章的语言优美,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细节非常感人,如表现贾岛的如痴如醉地创作时,抓住了“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动词,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养成“推敲”习惯。课文最后写道:“后来,人们就把在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推敲”导入

1、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2、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想不想听?

看这两个字该怎么写?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3、指名朗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知道故事主要内容的请举手。

2、(出示词语:和尚、惊醒、毛驴、妥帖、车辆、闯进、礼貌)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同时,想想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懂的?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4、交流故事内容。

(板书:访友赠诗、斟酌一字、冲撞仪仗、韩愈定“敲”)

三、体悟“妙处”

(一)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简介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创作过程,最能说明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理解重点句:

出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 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3、观察插图(月夜惊小鸟):按顺序说图意;从贾岛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环境,你看出了什么;给这幅画题名;拓展《题李凝幽居》。

4、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学生指图体会。

(三)

1、指导观察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如果你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会怎么想,怎么说?

2、贾岛骑着毛驴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相机理解即兴、妥帖、恰当。

3、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四)

1、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五)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出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6、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六)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3、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四、布置作业:

1、鼓励搜集古今中外文学大师或其他名人推敲的小故事。

2、交流小故事。

附:板书设计:

9、推敲

访友赠诗——斟酌一字——冲撞仪仗——韩愈定“敲”

严肃认真、锲而不舍

推荐第8篇:推敲教学设计

黄庄小学

史影焕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会书写 11个生字。 2, 粗知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课题。

1出示图画,讲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在池边树上栖息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出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问: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介绍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未中。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和这个故事有关的人物还有一个韩愈。简介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两个人物有关的典故——推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范读,学生把不认识的字拼上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同桌互读。(我读一段给你听,你读一段给我听。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叙述:昨天已经要求同学们预习《推敲》这篇课文了,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课件展示预习题:1.会读下列词语:贾岛、韩愈、簇拥、斟酌、宽恕、莽撞 2.会写下列字:敲 尚 睡 驴 妥 街 闯 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收集贾岛和韩愈两位诗人的资料,大概了解这两个人物。5.查词典或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皎洁”、“妥帖”、“簇拥”、“避让”、“斟酌”、“莽撞”、“推敲”、“宽恕”)

2、课件展示:贾岛、韩愈、簇拥、斟酌、宽恕、莽撞

(1)问:你们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指名说。

(2)指名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强调“簇”的读音是平舌音“cù”,“斟、酌、恕”都是翘舌音。读准后齐读一遍。

3、课件展示:推qiāo( )沉shuì( ) 毛lǘ( )和shɑng( ) tuǒ( )帖 大jiē( ) chuǎng( )进 礼mào( )

二、自学生疑,探究释疑

(4)联系全文,说说“推敲”的意思。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借助拼音,小组合作记生字词。

(2)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书上批注自己不懂得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生字词。(自读、指明读,齐读)教师相机进行读音指导。

(2) 指一行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了解朗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读正确、流利 三 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提出默读要求: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引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引导用词语概括。

4、相机板书。

推荐第9篇:《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浦口区实验小学 吴永树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解决生字词障碍,理解“推敲”的含义,学写“推”“敲”两个字。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贾岛专心致志、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了解使用“敲”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揣摩语言文字,体会并能学习贾岛的创作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硬笔指导“推”“敲”。

教师范写,指导结构及书写要点。 学生描红临写。

同桌交流:把认为写的好的加星。

2、揭题,理解“推敲”的含义(先做动作,再找出书中的解释)。

3、板书:贾岛。背诵《寻隐者不遇》。

二、学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出示生字词,认读。

皎洁 即兴 妥帖吟哦 簇拥 避让 斟酌宽恕 莽撞 犹豫不决

3、指名试读课文。

4、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交往学习:

同桌两人先各自默读勾划,再讨论:

(1)划出文中直接描写贾岛吟哦推敲的句子,圈出关键词,你读出了贾岛是个怎样的人?

(2)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在文中找出原因。

6、交流:

(1)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一边„„一边„„练习说话;不知不觉)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比比划划;竟然)

相机板书:专心致志

认真严谨

(2)文中还有哪个句子虽不是直接描写贾岛,但也能看出他的创作态度的?指名读句子,板书:侧面描写。

小结:这就是人物刻画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描写人物,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这样,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丰满。

(3)出示: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学习单引号的使用;“宁静”的好处:反衬,有声衬无声,更显静。)

7、出示《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尝试说说诗意,指导朗读。

三、拓展:

1、先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诗,再出示贾岛的两首诗: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指名读,齐读。

四、作业设计:

1、背诵《题李凝幽居》;

2、自由组合,练习讲一讲、演一演这个故事;

3、课外阅读《中外名人故事》。

板书设计:

9

推敲

贾岛

侧面描写

反衬

专心认真致严

推荐第10篇: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文化二中 王军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词,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颇费推敲的诗人形象。文字浅显,对于已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初二学生来说弄清大意并不困难,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告诉学生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告诉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所以,《推敲》一文所承载的教学价值绝不是只让学生“会讲这个故事,认识两个诗人,知道‘推敲’一词的由来”这些东西,而应该真正用这篇教材来教,让这篇教材发挥它的全部价值。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词语意思与句子翻译。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推敲”的含义。学习诗人严谨的创作精神,习作中会推敲文字,逐步做到用词准确,使语言文字增强色彩,从而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

情感目标:精读课文,感悟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能把学习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留下了一个美好而动人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三、自读课文,阅读提示:

①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说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哪些地方给你的感受深?边读边做记号。

[设计意图:从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弊端看,应大力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力主义和命令作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据,以相机诱导为手段的“软设计”为主。这里用“阅读提示”而不用“学习要求”是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第一个问题是基于课文的特点提出的,《推敲》本身就是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课后也要求学生讲讲这个故事。用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略读课文,把得到的信息汇总成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之落脚在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上,从而给学生一个内化、记忆的拐杖,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大意,为下面让学生讲述故事铺平道路。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探究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进一步精读课文,通过对课文中的某些句段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把握贾岛这一人物的特点——创作严谨,勤于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贾岛与韩愈的对话中抽绎出“推敲”的方法,为下面“实践推敲之法”提供理论依据。]

四、小组内交流,讨论。

五、大组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读有关文字,交流读书感悟,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到哪儿,老师引导到哪儿,决不硬牵)以下是教师课前预设: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创作折灵感来自于生活的体验。

◆引导学生体会贾岛创作的认真与专注,同时体会通过街上行人的描写,衬托贾岛改诗入迷的情态。

◆引导学生通过“比比划划”、“不知不觉”、“闯进”等词语,感悟贾岛创作的态度极为认真。

◆韩愈建议把“推”改用“敲”的内容,以读代讲,弄清意思即可,重在引导学生读读诗句,体会好处,从中总结出推敲词句的方法。 总结推敲文字的策略(方法): (1) 用朗读来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2) 联系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3) 应为表情达意服务; (4) 用词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以上内容为精读内容,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朗读训练。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应拥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因此,老师必须把阅读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学生按“阅读提示”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个性化地搜寻感悟点、筛选信息点。然后,让学生围绕提示,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交流阅读感受。最后,在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对交流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学生学习任务。]

六、讲述“推敲”来历

1、按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讲述故事。

2、两种形式:一是略述,二是详讲。学生自选。

详讲提纲:(鼓励学生自己列出提纲,也可以列出每节的重点词,便于记忆。) (1) 以诗赠友,斟酌一字 (2)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3) 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3、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同桌互讲;然后根据各自情况,选定形式,准备在全班讲述故事。

4、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应呼唤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积累,材料的积淀,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对于课内而言,讲故事(复述课文)是积累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里,针对两种讲故事的形式,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罗杰斯)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就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泯灭学生的独特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七、欣赏“推敲”之妙

导语:唐代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反复推敲,引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为后人传颂。实际上,还有很多相类似的例子。(学生朗读体会,交流反馈,体会用词的精当,老师适当点拔。)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推敲之“妙”,为学生学会推敲提供一些范式,为下一环节的语言实践活动——实践“推敲”之法作好准备。]

八、实践“推敲”之法

1、导语:我们同学的一些习作,往往在谴词造句上少思索,欠斟酌,以至于所写文章达不到想要表达的效果。请读同学们的习作片断,你觉得哪些用词应反复推敲。

(1)集市上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街道一旁有人正拿着标价牌在说:“一件十三元,两件二十五元。”

(2)老爷爷跌倒了,他艰难地移动着身躯。这时,陈老师看见了,走下楼梯,来到老爷爷身旁,把老爷爷轻轻地拉了起来,背起老爷爷一步一步来到教室里,然后把他放在椅子上。

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培养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九、课堂小结:古人反复锤炼,不遗余力,终于成就了一篇篇不朽佳作,同学们,今后在写作中,让我们也认真揣摩,仔细推敲,让我们的作品大方异彩,推而广之,让我们的人生也流光溢彩好吗?

十、作业:用炼字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日记。

一、板书:

推敲

以诗赠友,斟酌一字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11篇:《推敲》教学设计

9.推敲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4.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难点: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本课采取“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以鼓励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写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能够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动词。(托、扔、抬、推、敲) 2.说起“推敲”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课题,并提醒 “敲”字右半部分的写法,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预习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师重点指导生字 “睡”“貌”“街”的写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

第一组:和尚 即兴 大街 毛驴 吟哦 斟酌 妥帖 闯进 第二组: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和尚”的“尚”读轻声,“吟哦”“ 斟酌”的读音。

(3)说说对 “妥帖”、“仪仗队”的理解。 3.了解课文主要人物 (1)了解贾岛:

①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

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介绍贾岛的句子,说说对贾岛有了哪些了解。 ③学生补充课前搜集的贾岛的资料。 (2)了解韩愈

①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

②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快速浏览这些段落,同桌讨论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结果他冲撞了(

)。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2)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相机板书。

(3)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四、综合训练:

小组讨论完成课后练习4,学习推敲词语:

1、“访问”与“拜访”

“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问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即时”就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9、推敲

唐代 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能讲述这个故事。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

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缘由

1.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图,学生对照图读读第二段,用“—”画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宁静、美好,指导有感情朗读。

3.贾岛访友不遇,面对此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即兴”。出示整首诗,学生朗读,感悟环境的“幽”。

三、精读3—7段,了解推敲经过,感悟推敲精神

1.学习贾岛推敲部分

(1)自由读课文

3、4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吟哦”“推”“敲”“不知不觉”“闯进”(板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贾岛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精神。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学生结合图感受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加动作读,边读边体会。

(4)再读

3、4段,引导学生找出其它可以体会到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句子。从大街上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中感受贾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板书: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5)总结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相机板书。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

5、6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读。引导学生韩愈的话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读出请求原谅的语气。

(4)默读第7段,画出韩愈主张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导学生思考用“推”的好处,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见解。 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

③理由三:响亮。

(6)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终有了一个结局,但是,推敲没有结束,引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文理解“斟酌”“推敲”。

(3)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让学生联系实践,明确今后写诗和作文时,也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四、讲故事,总结全文

1.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也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

2.讲故事不能像读课文那样死板,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定的条理,回顾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

3.哪些地方的语气需要特别变化一下?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总结和提示:故事情节要完整、清楚,还要关注故事转折点,讲好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4.学生在小组练讲,指名上台讲,师生根据要求共同评价反馈。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一起来看这则古诗。这里能填满,能填过,能填吹。你知道原文填的是什么吗?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布置作业:

1、后来,人们把“推敲”用在什么上?

2、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板书设计:

推敲

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发展

斟酌推敲

难以定夺 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定夺

贾岛赞同

第12篇:《推敲》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推敲》教学设计

——寺坪镇龙姑庙小学教师:刘迎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推敲》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重点

会讲述这个故事,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一个什么故事?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 1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 3

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 56 -

第13篇:推敲教学反思

我刚上完第一课时,差不多只上到第二小节。我以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吗?”学生都知道是贾岛、韩愈。我就接着问“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贾岛,文中的内容也可以。”学生都能说出贾岛是诗人、也是和尚。我紧接着补充资料:贾岛早年贫困做了和尚,然后在韩愈的赏识下还俗,今天我们的课文就是讲他们之间相遇相识的故事。

第一节是主要交代一下贾岛的身份和情况,我由于先前的提问与回答等已经设计这部分内容,就略讲了。第二节我让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在第二小节中找出与图相应的语句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学生都能发现两人关系很好。

那哪些关键的词语或短语可以发现?学生一般只能找出“郊外”,“找了好久”。最后在我的提示下,大家找到这个“摸”字,我说大家把字典上关于“摸”的解释找一下,最后学生能理解这个“摸”是指,天色已晚,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这一理解“摸”字时,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能做到认真思考。紧接着我又提问“除了两人关系好,这段话还写出什么?”学生都能体会到环境的安静。

在这一节课,两个环节我处理得很粗糙,一个是从提问导入过渡到看图说话时,没有设计合理的过渡语。还有一个环节是如何可以由理解两人关系好到引导学生自然地关注从一段话中体会到环境的宁静。

第14篇:推敲

推敲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两幅图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能背一句吗?同学们积累的可真多,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句,谁想读?

出示三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遇到难读的词语随手划出来

2、读词。(这些词语比较难读,谁能读准?) 皎洁 妥帖 簇拥 斟酌 莽撞 宽恕 即兴 吟哦 补充:

①有一个词我们现在不常用——出示 “门闩 ”, 指名读。 ②“闩”是什么意思?

③(出示图片)看看图,再看看这个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小结:在我们汉字中有许多这样有意思的字,看看它的字形,你就能猜出它的意思来。

④门没有闩 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用手一推就……开了 齐读词语。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

(贾岛拜访友人时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指名回答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板书:贾岛 韩愈]

围绕着这两个主人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再来说一说?

教师小结方法:围绕故事的主人公,讲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讲清楚了。

4、介绍贾岛。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2-3名学生分别介绍。如: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十年磨一剑”就出自贾岛的诗) 贾岛非常喜欢锤炼字词,为了一个佳句经常苦苦思索。在这个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哪个自然段写了贾岛的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学习要求:

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从贾岛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

贾岛锤炼诗句已经入了迷?

能结合一个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感受么?(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预设

(一)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能够对比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感受,这也是一种好方法!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③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为什么笑?) 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想的,但贾岛还是(引读) ④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学到这里,你又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旁若无人、浑然忘我……)

预设

(二)不知不觉――(为什么贾岛会不知不觉?他在干什么?)评价语:能够联系上下文来谈感受,这是一种好方法。……说得很有道理。

⑤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从刚才贾岛的神态与动作中我们体会到贾岛的入迷,还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中能看出来?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2)知道仪仗队是怎么回事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上就是古代官员的仪仗队。 (3)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段落。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出人意料,请同学们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

5、

6、7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出示要求: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

5、

6、7自然段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儿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

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如果你是贾岛,听了韩愈的这番话,你会说些什么?(小结:心服口服,钦佩不已)

总结: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大诗人、大文学家。他让贾岛口服心服。 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 (6)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板书:斟酌]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仔细地推敲、反复地斟酌,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贾岛就是因为对一个字都不放过,才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句,我们在阅读、习作中也要这样。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最后认定“绿”字写出了春风过后江南绿野遍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天到来,杏花开得多,开得艳,又能体现出微风中杏枝摇曳,杏花好像在这比美玩闹的“闹“字。

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也非常注意推敲用词。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板书:学会品评词语就是学会了阅读中的推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多推敲,多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修改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鲁迅、托尔斯泰、福楼拜等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推 敲

贾岛

韩愈 斟 酌

尽善尽美

第15篇:推敲

9.推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写字指生说意思,学、问,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东、西表方向,放在一起呢?加大难度:斟酌。我们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其中的蕴含的智慧真不少呢?推敲这个词语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学习9.推敲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能背一句吗?同学们积累的可真多,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句,谁想读? 出示三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提示“敲”的写法(左边“高”旁正高兴,右边“支”旁少半横);齐读课题。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4、交流故事内容。

三、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这是故事的发生】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这是故事的高潮】

(4)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

(贾岛拜访友人时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教师小结方法:围绕故事的主人公,讲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讲清楚了。 【这是故事的结局】

2、理解重点句:

出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3、观察插图(月夜惊小鸟):按顺序说图意;从贾岛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环境,你看出了什么;给这幅画题名;拓展《题李凝幽居》。

4、一生感情朗读,其他学生指图体会。

(三)

1、指导观察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如果你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会怎么想,怎么说?

2、贾岛骑着毛驴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相机理解即兴、妥帖、恰当。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学生听着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生: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

生: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一位学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生: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景象。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远了。

(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老师借助优美的音乐,特意让学生慢慢地、轻轻地边读边想像,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把课文内容“还原”了,文字意境“美化”了。这样,学生自然读出味儿来,对贾岛能即兴写诗的背景有了深入的理解。]

师: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

(6)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板书:斟酌]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仔细地推敲、反复地斟酌,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贾岛就是因为对一个字都不放过,才创作了千古流传的名句,我们在阅读、习作中也要这样。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最后认定“绿”字写出了春风过后江南绿野遍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天到来,杏花开得多,开得艳,又能体现出微风中杏枝摇曳,杏花好像在这比美玩闹的“闹“字。 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也非常注意推敲用词。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板书:学会品评词语就是学会了阅读中的推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和习作中多推敲,多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文章。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这是故事的发生】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这是故事的高潮】

(4)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走进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

(一)走近贾岛

1、文中哪句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贾岛?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

2、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

3、这次贾岛又是怎样斟酌《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字词的? ①比较分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②大街上的人们对他的举动有怎样的反应?(“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③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可以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走近韩愈

1、读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从中你又能看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韩愈贵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首都的市长)这样的高官,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能平心静气地与贾岛商量讨论并给予指点,韩愈这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襟怀值得我们赞叹。

2、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3、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1)映示韩愈说的话。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2)指名朗读。

文中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贾岛和韩愈的神态,语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三)走近“推敲”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五、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许多诗人身上都可看到,许多诗歌名句都是古代诗人苦吟得出。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锤炼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炼的字的妙处。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注意精心炼字。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醒、皱)

引导学生在以后作文时,细琢磨,多推敲,尽量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

六、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第16篇:推敲

《推敲》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 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

(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 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著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

(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 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春风又绿江南岸 l 红杏枝头春意闹l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

(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推 敲

贾岛

韩愈 斟 酌

尽善尽美

第17篇:推敲

9 推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生答:唐朝

贾岛

4、映示全诗,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 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6、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效果。指名分段读课文,并随文理解:妥帖 斟酌 仪仗队 簇拥 3再读课文,试着分段并概括大意。 交流:一(1)——二(2-7)——三(8)

师:故事是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描述的。能不能给第二段再分一分层。

学生分层并概括大意

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生:贾岛家境贫寒,当和尚的原因

3、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学生交流贾岛资料

(2)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4,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齐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起因 经过 结果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起片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主要内容,理清了层次,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呢?

生:课文2-7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

师:不错。(指名读2-7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千古传诵的文坛佳话,这是一个感人之深的传奇故事。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连续剧,可以拍几集?

生:按照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三集。

生: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四集。1

师:是的,无论拍三集,还是四集,只要你有道理有依据都行。下面我们给每集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在给每集起名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和每集的内容一致。板(贴切)

生:每集的名字要简洁,字数不能多。板(简洁)

生:还要引人。板(引人)

师: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不管你加什么名字,都要简洁、贴切、引人,每集的字数差不多。请大家做一次编剧,写出自己的创意和智慧。

生:(学生独立写每集的名字)

3

师:大家写得非常投入。我们来交流——请你说,你准备拍几集?

生:我拍三集。

师:好。三集的名字分别是——

生:第一集为《访友题诗》,第二集为《斟酌字眼》,第三集为《韩愈点睛》。

师:漂亮。每集四字,尤其是“韩愈点睛”真是画龙点睛。你接着说——

生:我拍四集。第一集是《月夜访老友》,第二集是《斟酌一个字》,第三集是《误闯仪仗队》,第四集是《最后的结局》

师:每集五个字。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呢?

生:我认为第四集《最后的结局》没有说清楚结局究竟是什么,应改为《还是“敲”字好》。

生:也可以说《韩愈帮大忙》。2

师:是的,每集片名之间不仅要求字数相近,还要推敲是否贴切、生动、传神。还有吗?

生:我也拍四集,每集名字分别是:夜访友、为一字、闯大驾、解难题。

生:我的片名两个字,分别为:题诗、斟酌、撞驾、解疑。

师:非常好,片名简洁,十分传神。

(二)感悟贾岛

师:理清脉络,了解主要内容,这是拍好连续剧的基础。要提高收视率,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形象,塑造好主人公。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板书 ( )的贾岛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边默读2-7自然段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思考3分钟)

4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故事中的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说这是有情有义的人。

师:(板书——有情有义)你说他有情有义,何以见得呢?

生: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师:好一个有情有义的贾岛。还有不一样的吗?3

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师:(板书:有才华)说说你的理由——

生:故事中的贾岛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师:不错。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师:这是你的发现——(板书: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师:(相机出示投影)你能从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还有补充吗?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师:(板书:专心致志 追求完美)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

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5

师:你能说说你的感悟吗?4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你能结合你的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对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5

生:我认为贾岛还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师:(板书: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生:他还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师:(板书:有礼貌)何以见得?

生:从文中的插图上可以看出贾岛彬彬有礼,做着敲门的动作。

师:你真会学习,文中插图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

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

指名读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贾岛,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三)感悟韩愈

师:要使该故事拍摄得更精彩,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

6

生:韩愈。

师:是的,韩愈是位大诗人,他的学识的确很渊博。我们来读一读韩愈说的话,仔细体会一下“敲”字好在哪里?(指名读)

生:用“敲”字有三点好处: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月夜的宁静是无声,而敲字读起来更响亮。用有声衬无声更显环境的安静。能不能换成安静呢?(出示)

生:宁静表示静的程度更深。

师:是的,宁静更能准确的描写出月夜静的特点。韩愈真不愧是大诗人,大文豪。你能不能像大诗人韩愈一样说说这句话,现在练一练,可以加上动作。

指名读

师评价:你读的真像,仿佛一位大文豪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敲字用的多妙呀,怪不得这句话成了千古名句,读(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因这句诗,贾岛、韩愈成了好朋友,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再读

师: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此以后,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师指题目(推敲)

(四)感悟汉字的奇妙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小本练习册上就有一个,打开30页,读读这个故事。

交流

师:诗人为什么舍弃“到、过、入、满”这些字,最后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生:因为春天是绿色的。

生:“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

7

生:“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9

生:“绿”字写出了春风的神奇,她就像一位魔术师,把春天一下就唤醒了。

师:大家品评得很有滋味。让我们齐声诵读——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请大家再看一句宋词——括号中可以填哪些字呢?填好读一读。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

生:红杏枝头春意浓

生:红杏枝头春意满

生:红杏枝头春意染

师:你们填的应该都还不错。词人究竟用的是什么字呢?请看——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闹 )

师:词人为什么用闹呢?用闹好在哪里呢?你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

生:透过这个闹字,我仿佛看到枝头上红杏开得很鲜艳,他们仿佛在比谁最美丽,谁最漂亮。

生:我仿佛看到树上红杏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生:“闹”字不仅写出红杏的多,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生:“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师: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象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花儿——“我在开花!”它们在笑。“看我多艳!”它们嚷嚷。

师:盛开,活泼,热闹,枝头红杏的特点实在是让词人给写活了。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此,宋祁被誉为“红杏尚书”。

8

师:同学们,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道练习——

投影出示——

练一练: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学生填写“绿”“青”“嫩”“醒” )

师:同学们,无论你填写什么词,只要你认为所填词语最能表达你的真情都行。让我们带着感情放声读——(生齐读)

师:(总结课文)真的,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下课)

投影出示——

作业设计:

将课文《推敲》改为课本剧。小组合作,排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9 推敲

严肃认真 善于思考 用心钻研

9

第18篇:推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锲而不舍、严肃认真)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6、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板书:严肃认真

——我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春风又绿江南岸

六、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推敲》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锲而不舍、严肃认真)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6、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板书:严肃认真

——我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春风又绿江南岸

六、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锲而不舍、严肃认真)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6、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板书:严肃认真

——我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春风又绿江南岸

六、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锲而不舍、严肃认真)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6、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板书:严肃认真

——我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春风又绿江南岸

六、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诗句中用词用“敲”比较恰当,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表演、讨论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一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的搞教学,做到上最有效的课;做最有效的作业;考最好的成绩;让学生有最好的发展。我将进一步钻研教材,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第19篇:推敲

《推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两幅图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板书设计:

推 敲

贾岛

韩愈

斟 酌

尽善尽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出示四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补充:门闩(附图片)门没有闩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 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 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著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击课件: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 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第20篇:9 《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二

《推敲》教学设计(文化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题李凝幽居》的大体意思。 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新课:

讲述《郭沫若改字》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为此,学识渊博的郭沫若还特意地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

引出话题“推敲”。 学习课文新词语: 出示下列词语:

推敲 和尚

醒悟

驴子 妥帖

车辆

闯祸 外貌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抽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学生练习书空生字。 学生练习默写词语。

学生纠正刚才默写错误的词语。默写词语正确的学生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检查课文中的有关词语的意思: 醒悟:觉醒明白

妥帖:十分合适,恰当

皎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避让:躲避;让开 宽恕:宽容饶恕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体意思。

教师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大体意思的掌握情况。 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语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习古诗,增加学习背景 出示古诗: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各自尝试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如何分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段情况,教师总结: 课文分为三段:

一(1)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

二(2——7)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三(8)写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了用什么词语。 教学检测: 默写词语。

推敲 和尚

醒悟

驴子 妥帖

车辆

闯祸 外貌

《推敲》课堂实录(贾志敏)

贾志敏

贾志敏老师《推敲》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叶圣陶: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书写。

一本:以学生为主。二主: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你听了累不累?如果累了,语言不精炼,如果不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材仅是教学的材料,教无定法,因为文无定法。现在目标有了,关键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生读)

师:这是什么?

生:书。

师: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上:推敲。假如这是门,谁来推?你来敲。(敲桌子)

师:谁把课题读一读。(生读题。齐读课题)

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

(师范读)

师:黑板上有几个生字,借着拼音谁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不错,四个字都念对了。谁来读下面五个字。

(生读)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九个字都念对了。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师:大家看这个字“皎”,左边什么?右边什么?合在一起什么意思?不知道?和哪个字连在一起“

生:皎洁。

师;什么意思?

生:很白的意思?

师:一般表示什么?

生:表示月亮。

师:换个偏旁,变成其他字。(生说:校,郊等)

师:

生:驶,驰,蚂,驴。

师:这些字会读了,自己把课文念念。

(生自读课文)

师:第一个同学读书流利,还带有一点感情,第二位同学嗓音好听,第三位同学读书姿势最好,待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生描红)

师:看一看练习的第三题,有八个词语,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再指名读)

师:避让什么意思?

生:避让是让开的意思。、

(表演避让)

师:躲开,让出路来,给别人走。)

师:沉睡是什么意思?

生:睡得很沉。

师:家境贫寒。

生:家里很穷。

师:贫是什么意思,寒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家庭状况很差。

师:给每个小节加个节号。几个小段,每个小朋友来读一小节,随便你读哪个小节。先告诉大家你读第几节。

生:我读第二节。

生:我想读第七自然段。

(师打断,帮助学生强调“也”是一位诗人,“过了一会”。

生:我也喜欢读第七自然段。

师:(师打断)你能不能读得快一些。(示范,并给予表扬,再示范)

师:孩子们,听着,他很会读书,前后语调有变化,这就叫有感情地朗读。继续。(生继续读第七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一段中这句.话读得最好,“大街上人的看到他这个样子,”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你给大家示范一下。(生示范)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刚才六个小朋友中读得是第六个。但你读得很认真,再给你一次机会。(生读)

生:我想读第五自然段。

生:我想读第四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天好几百年前了了。说到贾岛,他生于,死于,活了68岁。如果把唐朝放在前面怎么说?

生:唐朝的贾岛是一名诗人。

师:如果把诗人放在前面怎么说?,

生:诗人贾岛是唐朝的。

师:唐朝盛,诗歌旺。出了好多诗人,你还知道哪些唐朝的诗人。

生:李白,杜甫,贺之章。

师:谁能背李白的诗。

生:背《望庐山瀑布》

师:贾岛虽然没有李白有名,但也写了一些诗。这首诗的全诗是这样的。(师读,并解释。)

生:他明明是敲的,为什么诗里是推呢?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这为什么叫《题李凝幽居》。

师:题是写,李凝是他的朋友,幽是幽静,居是房子。

(生连起来解释)。

生:鸟已经沉睡了,怎么还被惊醒?

生:比比划划是什么意思。?

师:我也不知道,你一边走,一边比比划划。

(生来表演,教鞭当马) 生:“簇拥“是什么意思。

师:“簇“是什么意思,许多,许多东西或许多人拥挤在一起,什么意思。 生:“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

师:拿不定主意。

生:吟哦是什么意思?

师:朗读,唱。

第二课时

师:黑板上有四个填空。看黑板。

(1)贾岛在(

)到(

),去(

)。

生:贾岛在去看朋友,没有遇到李凝,留下了一首诗。

师:看第二个。

(2)他对诗中哪个字犹豫不决,甚至(

)。

生:他对诗中用“推”还是用“敲”犹豫不决,甚至一路走,一边比比划划。

师:谁能把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生把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师:(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认为还是用(

)好。

师:介绍韩愈。

师:把一二三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师:(4)用敲的理由有哪三个。

生:(1)有礼貌。(2)这样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3)读起来也比较响亮。

师:自己把黑板上四个问题连起来说,待会看看谁说的好。

师:我请三个同学。(指名)

生:贾岛在一个夜深人静时去拜访李凝,没有遇到朋友,留下了一首诗。他对诗中的推字犹豫不决,甚至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冲撞了韩愈的依仗队,和韩愈商量起来,决定用“敲”,理由有三:一是表现自己有礼貌,二是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好听。后人便用“推敲”来表现斟酌文字。

师:真好,表扬。第二位要后来居上。

(第二位说)

师:第三位不能看黑板,我把它擦了,你说。

(生说)

师:也不错,难度大了些。(师复述)

师:把书翻开,59页有一句话,“月夜访友”这一句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师:我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不好,下雨了,教室的窗子没关,即使我摔倒了,我也要 妈妈是个守时的人,即使再忙。

生:即使再忙,也要按时到岗。

师:我是个爱劳动的人,即使我功课再多。

生:我也会妈妈分担家务。

师:我说下半句,你说下半句。风很猛,雨很大,我也要到车站去接妈妈。 生:即使我淋湿了,我也要到车站接妈妈。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造句,

其他小朋友在下面造)

师:请四位同学来交流。

生:四人交流

师:你们这些句子是对的,但是没有好的。下面看黑板上。

从《推敲》中学推敲

讷民

从《推敲》中学推敲

讷民

读完《推敲》一文,我想这样的一个故事能够给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如果说贾岛的推敲出名,那么人们更为佩服的是贾岛这种对待做文章的认真精神。那么对我们的写作的启发应该是这样的几点:

首先推敲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贾岛发现了自己即兴所写的诗有些不妥贴的时候,他才这样进行修改的。由此可以看得出来的是,对于写作的时候,我们也要能够时时刻刻有一种责任感。写作需要灵感,但是写作更需要时时刻刻的磨练。只有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长时间的揣摩的时候,我们才会时时刻刻从作品中发现新的东西出来。

其次,再推敲的过程中要能够全身心投入。

再推敲的过程中,贾岛是不顾路人的耻笑,仍然是在作出推敲的姿势,并且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一种比较也是一种对于当时的情景的一种模仿,一种创造。也就是说写作纯粹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我们所盼望的那种能够创造出适合所有人的作品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三,再推敲的时候要能够采用多种方法

我们通常意味中的推敲就是自己在一字一顿,“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私人行为。或者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的封闭行为。所以,我们很多人所推崇的就是贾岛的吟哦、推敲的动作。许多人在讲到了推敲的时候,都认为这是推敲。但是我却认为将自己的写作中的困难向他人叙说,邀请高手指点,这也是一种推敲。在文中贾岛就是及时向大诗人韩愈请教的。从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由此可见我们在遇到写作难题的时候,我们所不可缺少的就是要能够对于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向高手请教,弄斧须到班门,我想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第四,在推敲的时候还要能够持之以恒

推敲的过程也是自己的写作功力增加的过程。虽然这样的增加过程是缓慢地,但是他对于一个人的写作成长是需要的。所以在练习这一点的时候,要能够做到持之以恒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

贾岛以前就在这一方面吃过亏,在遇到韩愈之前,他就已经因为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而已被关过一段时间的禁闭。但是他仍然注意的是自己的写作。这样的一种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所以,我想从贾岛的推敲能够给予我们写作很多的启发。

《推敲》教学设计一

讷民

《推敲》教学设计

资料来源:讷民

如皋版

活动单导学是我们如皋教学的特色,类似于咱们长寿之乡的萝卜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够默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能够将课文分成三段。

活动内容:

活动

一、读书乐

1、

2、

3、

4、

5、

和中间的词语。

6、

做到正确流利。

快速读书一遍,两分钟内完成。

默读课文,听老师报词语,并且圈画出来。

每个带有词语句子大声朗读三遍。

将所有的带有词语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

一个同学读书,其余学生记录下一句话的首尾字

练习快速朗读课文,两分钟内完成。并且要能够

活动

二、习字乐

1、

用近反义词方法理解词语。(凡是可以找到近反义词的都要标注上。)

2、

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词语中容易错误的地方。

3、

描红

三、理文脉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段?说说段落大意。 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组长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评价。

四、检测反馈 默写词语。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如皋版

学习目标:

1、

能够说出课后习题四的词语的区别。

2、

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讲出这个故事。

3、

能够说出故事的要素。

活动方案:

活动

一、写出故事要素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主要人物 时间标志 地理标志 事情的起因 事情经过 事情的结局

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组长汇报

同学评价,自我完善。 教师评价总结

活动

二、完成习题四 自主学习: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对于李凝的敬仰?

2、

哪些情境激发了贾岛的诗兴?

3、

你认为在贾岛的诗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深夜的宁静?

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长指定一人进行汇报。 教师评价总结。

活动

三、表演故事

1、

自主学习:

小组内一个同学读旁白,分角色表演读。

2、

组内进行评价。

3、

自己进行展示自己的分角色朗读局。

4、

各自尝试讲故事。

活动

四、开拓视野

说说自己或者所读到推敲文字的故事。

《推敲》教学设计

9、推敲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

11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推敲教学电子课件.doc》
推敲教学电子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