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区别

2021-02-19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的大致流程如下: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而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课的内容可以总结为“四说二写一展示” “四说”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2)、说教法: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 (3)、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要说出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并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4)、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就是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二写”

写出本科课题与板书设计 “一展示”

展示自己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

推荐第2篇: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誊写在教学笔记簿上,供教学时使用。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汤晓芳 2011-11 1

推荐第3篇:教案、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联系与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与说课稿联系与区别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三维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作业布置等。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实的都是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准备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写它们之前,都必须学习课标,钻研教材,通览教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确立教法、学法以及教具、学具准备等。

五、三者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教案只是教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仅是事先的准备。

第二、教学设计也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设计的方案,基本内容与教案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有设计的理念,或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考察教师的理论素养。

第三、说课稿,是教师面对同事或领导说课的书面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编写难点相对较大,除了具有它们二者具有的内容之外,还应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指导、学法选择等。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张茸茸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趣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教学难点:

拓展课本知识,进一步探求太空生活的奥秘,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词语。谈话激趣。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谈话激趣:2003年杨利伟叔叔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了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他在太空生活了近1天。2005年聂海胜和费俊龙叔叔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升空。他们在太空中生活了近5天。请看,这就是神州六号升空的情景。(播放“神舟”六号发射升空视频,揭题) (板书课题: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细读品悟,感知趣味。

课文告诉我们太空生活的哪几件趣事?(比赛朗读课文并回答)

过渡:睡觉、喝水、走路、洗澡这些事在我们生活中看来很平常,可在太空中就特别有趣。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宇航员睡觉有趣呢?(板书:睡觉)

创设情境(1、2):

1.学习第二自然段——睡觉有趣(女生齐读文段) (1)说说我们在地面上睡觉的样子(学生演示睡觉)。

(2)平时我们是怎样睡觉的?航天员在太空怎样睡觉呢?(出示太空睡觉图)(指名回答) 理解:安稳觉

过渡:那宇航员在太空又是怎样喝水的呢?

2.出示第三自然段-----喝水有趣 (齐声朗读)(板书:喝水) (1)请两名同学演示喝水。 (2)出示在太空喝水图。 提问:航天员在太空怎样喝水呢?(指名回答) 小结:水在太空中失去了重量,这种现象叫失重。 3.第四自然段:走路更有趣(板书:走路) (1)说说为什么有趣?

(2)在宇宙飞船里走路,宇航员必须怎样做? (3)指导朗读。

4.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呢?(指名回答) (板书:洗澡) (1)适时切入话题。(出示太空洗澡图)

(2)洗澡遇到什么难题?科学家为航天员想出了什么办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三、知识回顾,拓展延伸。

过度:太空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回顾并寻找新发现。 1.播放《航天员太空衣食住行》视频。 2.提问新发现。

四、课堂练习(出示练习指名回答)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太空是那样的广阔无边,而与太空相比,我们每一个人又是这样的渺小,但是经历人类的不懈努力,我们克服了重力,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生活。如果你也想成为太空英雄,请你从现在开始,学好文化知识,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六、布置作业:我是太空小导游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充分利用二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读课文注重新奇有趣的语气,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养成教育基本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增强。为激发他们对太空知识的好奇心,结合航天员太空生活视频,引导他们认识航天员在太空有趣的生活,以及为什么有趣的原因。我担心部分同学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没有爱动脑的习惯。所以,我预想兼顾坐在后排学生,以便带动所有孩子的探知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感受太空生活的有趣。

(二)能力目标:

1、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初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2、让学生上网查找太空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与地球生活的不同之处,激发了解航天科技的兴趣。

2、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着眼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引导比较法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讨论——模拟演示,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

一、检查字词。播放视频谈话导入。在这个环节,我出示了7组词语,指名学生读,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字词积累,播放《神六飞天演示》谈话导入。第

二、品读感悟,感知趣味。我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对课文2-5自然段讲到的太空趣事以及产生的原因引导认知,期间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言的训练。第

三、知识拓展。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播放《航天员太空衣食住行》短片加强回顾。使学生快速地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

四、教师寄语,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尝试练习讲一讲太空趣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训练。

六.教学反思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教师: 张茸茸 学 校:赖家坡学校

推荐第5篇: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认识单双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一次“报名小站”活动中,幼儿从1开始报数一直到40,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律动表演,扩大活动空间,我说:“请单数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问我:“老师,什么是单数?”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内容之一,数学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确立了基本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

3、锻炼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幼儿在亲身操作中,能掌握10以内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难点是:幼儿能根据排序规律,归纳出2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我班幼儿的求知欲特别旺盛,为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恐龙10个、布袋一个、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跳格子1—20两套、数字卡1—20、教师示范图片一张。

二、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恐龙是幼儿喜欢谈论的话题,而我班正进行恐龙这一主题,所以让幼儿为小恐龙两个一组排队时,孩子们非常踊跃,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志愿加入到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还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小动物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准备了许多小动物卡片,让幼儿给小动物两个两个排队,从而发现有的动物找到了朋友(2个小动物一对),有的没有找到朋友(单出来一个)。这样使幼儿大胆、主动地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单双数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我班幼儿有过探究螃蟹、汽车、超市的经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是一个单出来,一个组成对,一个单出来„„接着,我又提供数卡和20个圆点卡,请幼儿找出20以内的单双数。整个过程层层深入,先认识单双数,再探索规律,后了解20以内的单双数,使幼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

此外,我还运用了归纳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概括,得出单双数的含义,这种方法能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复杂的数学概念,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学前班幼儿已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我还运用了赏识激励法。幼儿每回答完一个问题,我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幼儿我给予这样的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站的真直、你真勇敢„„面向了全体,照顾了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了由易到难,环环紧扣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魔笛》是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因此,我以神秘的口吻问:“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孩子们都争着抢着想来摸口袋,一下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运用幼儿最喜欢的恐龙来复习10以内的数数,幼儿能开心、认真地进行点数。结合幼儿做操、散步时两人一对手拉手的日常生活经验,我创设了问题情境:恐龙要过山洞了,一次只能过两只恐龙,请幼儿来为恐龙两个两个排好队,为后面的单双数学习留下伏笔,使数学活动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

(二)、幼儿探索操作。

“实践出真知”,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的答案,对幼儿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首先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法,让幼儿先观察:小动物是怎样排列的?(竖排从1到10)及点数每一列动物的数量。还请两名幼儿为小动物排队,第一名幼儿给3只小兔排队,他按照我的预想完成了;第二名幼儿为5只小狗排队,他将上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又将下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中间的一只单出来,这样不利于全体幼儿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圈才不至于将某个小动物落下?幼儿说出了从上往下圈和从下往上圈,这样幼儿知道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我马上给他们投放了有数字1——10和相等数量的小动物卡片,让他们操作,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此环节运用了自由探索的观察法,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都找到对的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学会了交流。当我请幼儿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时,出现了问题:个别幼儿将数字1——10都圈了起来。“解决问题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我请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并请每组选出一位组长来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一组说:“圈一个单出来的,下一个用手遮住,再圈下一个。”另一组说:“将单出来的动物和数字一起连起来„„”我和孩子一起分析大家的发言,同时对出错的幼儿进行了单独讲解和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这样一来加深了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使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得到了发展。

(四)、找规律。

这是活动的一个难点。先请幼儿看图说出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再看图说出某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根据幼儿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特点,我将图片换成数字卡,让幼儿指认单双数,为的就是能引导幼儿自然的得出单双数的排列规律。结果是幼儿能说出20以内单数有

1、

3、5„„19,双数有

2、

4、6„„20,但离开图片随便问7是单数还是双数„„,幼儿出错很多。教师要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追问幼儿,因为追问会使幼儿变的谨小慎微,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我没有紧追答案,而是请全体幼儿集体来改错。

(五)、游戏:跳格子。

杜威说过:游戏就像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中诱惑,一下把原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此体育游戏是一个检验活动,在得出单双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幼儿“跳出”单双数。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规则和互相谦让,从而使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提高,身体运动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四、说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归纳法、操作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小恐龙、小动物排队,幼儿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付出智力上的努力能独立完成的。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难点的达成不理想。首先,教师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和利索,使幼儿的思维限于不连贯性;再次,幼儿总结20以内单双数排列规律时,时间较仓促,方法单一,造成幼儿的不理解,教具的投放种类还应该再多一些。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任意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恐龙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单双数。丰富多采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说课稿

木老元中心学校

赵爱芝 2012年1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教学设计

木老元中心学校

赵爱芝 2012年1月

《认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首先要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两个物体是双,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能够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二、活动目标

(1)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2)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四、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品

2、各种水果、动物、教学卡图片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

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

1、

3、

5、

7、9是单数,

2、

4、

6、

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超10的物体,让幼儿区别单和双。 反思:幼儿在了解单双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单双数的理解,并能正确判断数字或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在训练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推荐第6篇: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三者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三者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均是教师在教学前对上课的准备。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广义上的备课是指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我们通常所说备课,(即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主要包括钻研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学方案和熟悉教案等环节,其中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集中体现,大体包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小结反思、练习和板书设计等内容。教学设计则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措施,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设计属于广义的备课范畴,但它与传统的备课又有所不同。传统的备课中多数教师依照教材和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凭借个人经验选择教法,实施教学,整个过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当代的教学设计则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化的设计。我们过去所写的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是不全面的。与传统的备课相比,教学设计更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强调教学情境的策划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说课稿是教师在说课活动中使用的文稿,既包括上课前的说课稿,也包括上课后的说课稿。说课活动与备课、上课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说课活动是面向同行或专家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其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反思等,不只要说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荐第7篇: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 “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 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 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5)教学评价

教案:在编写的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

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1.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

2.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

3.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总之,教案作为经验科学的产物仍需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日渐介入,对教案的编写有巨大的冲击力;

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由于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区别。而且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者回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8篇: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

教学设计

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及说明

教案

基本信息(上班班级、地点、教师)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

教后记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相同栏目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不同之处是教学设计栏目有教学任务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及说明,教案栏目有基本信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后记。

4、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前面,其强调的是——分析、依据、理由、策略、流程;而教案它更多强调是——细节、操作、行为、语言、设问、板书、作业、后记。所以说它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推荐第9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但愿人长久》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苏东坡《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二、教学目标

( 1 ) 知识目标

A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学习文包诗写法

C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四、

五、六自然段

(2 ) 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 设的意境,进行 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教师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为应对这一情况,课前利用早读课和辅导课时间提供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悟课文有了一些基础。教学中以品读悟情为主,教师适当以语言渲染,努力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

五、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六、说教法与学法

(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但愿人长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们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首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筛选学生的疑问,突出情感变化,接着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例如:思念、埋怨、宽慰等。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学法指导: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七、说板书及作业

(1) 板书就按课文作者的思路来安排的,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

(2) 作业为背诵体会和自学《水调歌头》全文,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和时代背景。

八、主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2、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会和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

3、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这节课,让我们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起过一个中秋之夜,好吗?

4、介绍苏轼。

5、苏轼与弟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值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

推荐第10篇:《泉水》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泉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2)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读议课文感悟

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

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先自己练习一下吧。

③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④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2、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

学生边读边画。

① 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② 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④ 想象: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3、自由读

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

五、总结:

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

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泉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山谷

画眉鸟 美 课后反思:

《泉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泉水》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声音要轻快些,让我们的心跟着那泉水流淌。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会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少数同学能做到。二年级学生稚嫩而富有童心童趣,在老师的悉心引导下,通过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他们纯净的心灵就能感受到事物的美好。

三、说教法

泉水很美,课文写泉水的语言更美,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根据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些基本理念,我采用了“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激励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如果没有第一课时扎扎实实的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怎么能有第二课时孩子们深入理解文本呢?

五、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导书写“股、鹃”两个生字。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

1、2自然段,读中理解“天然水塔”等词语。

情感目标:

带上不同的想象有感情朗读

1、2自然段。

教学的重点: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引出课题;并附带生字“泉”的写字指导

我让学生跟我一起书写课题(泉水),泉水的泉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所以边板书边指导,(泉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白,撇、竖、横折、注意书写时,左竖和右竖要向里收,显得整个字圆润灵活;横、横;下面是水,先写竖钩,然后注意,左边是一笔“横撇”,右边是两笔,“先撇后捺”)

(2)初读全文,识记生字

接下来,学生的读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分层次的读,第一次是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并出示读书提示:“把字音读准确”目的是让学生学有目标。

同时,为了遵循“低年级的一堂课要渗透识字写字教学”这一理念,我进行了写字指导,要写的字里面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月在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腰、脆”五个字出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然后重点指导“股”和“鹃”两个字的书写,边书写边强调要注意的笔画。(“股”左边的“月”要写得瘦瘦的,是瘦瘦的月亮,右边是撇„;“鹃”书写时,注意,左上角的口要写得小小的,扁扁的,以给下面的月留出足够的空间,月的第一笔变成了竖,右边是一只小鸟在这里受委屈了,变成了鸟字边,要把鸟写得瘦一些。)

(3)品读

1、2自然段,感情朗读。

我用一句话来过渡:“丁冬,丁冬,听着泉水美妙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泉水是怎么来的吗?请你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十分珍视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努力营造开放课堂。

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充分地读之后,我先提出问题“泉水是怎样流出来的?”抓住“冲”字,通过变换词语,反复朗读,来感悟泉水来时的迫不及待,来感悟作者用词的妙处,因为新课标指出:“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 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让学生想象泉水和山里姐姐说话时的心情和样子。因为新课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生可能会说“泉水激动地说,热情地说”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泉水说的话。“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之后我运用‘角色体验法”,教师做山里的姐姐,学生当泉水,来对话朗读,进一步感悟泉水的热情。在引导学生用角色体验法入情入境朗读的同时,我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让被表扬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在,让其他同学,学有所依,处处体现实效性课堂。

然后,让学生对一二自然段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对于不常见到的瓦罐和天然水塔,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解疑。 (4)说词语积累

一股清泉 欢快的泉水 灿烂的阳光 火红的杜鹃花

美丽的身影 明亮的镜子

静静的山谷 清脆的歌声 (5)说作业布置

默写生字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七、说板书设计

泉水

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多 清 甜 美

八、课后反思:

第11篇:《画风》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情景,让学生从中感悟“风”,理解“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

(2)、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对了,同学们,风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的小伙伴是怎么画风的

2、板书课题,《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给咱们班请来了三位可爱的新朋友,想认识一下吗?(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头像)是谁呢,赶快去认识一下吧。

2、师去掉拼音,问:画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还会读吗?

3、让我们在轻轻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4、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问题与伙伴共同研究解决。

5、检查自学情况

(1)电脑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全班一起拼读

3、这些字真调皮,它们又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抓住重点,精读课文

过渡:三个小伙伴正画得起劲,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经过动脑思考,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1、你喜欢谁画的风?选你喜欢的小朋友仔细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1)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课件出示三副画) 课件演示图画:飘动的红旗

赵小艺在飘动的红旗上画出了风,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写赵小艺的句子吧!

(2)宋涛看到赵小艺的画,恍然大悟,因为他看到了风,陈丹也会画

风了,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给它配上课文中的句子?个别读,齐读。

(3)、咱们读了课文,欣赏了这三位同学的画,还给这些美丽的画配上了课文中的句子,现在你们想不想换种方式读读课文呢?接下来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同学们读的真好,看来咱们的同学都是优秀的播音员。你们喜欢这里的三个孩子吗?为什么?

12、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 练习:风来了

四、小结:

孩子们,他们画的风是那么美,你们想文中的三个小伙伴一样聪明,他们越画越起劲,说着、画着,这时忽然来了一阵风,结果怎么样了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画风》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

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重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

办法。

重点难点: 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二、说教学法: 充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巧设悬念

1.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这节课我采用猜谜语方法“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出谜底:风

2、板书课题

“风”能听得见,感受得到,那它能画出来吗?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画风》

(二)激趣识字,指导朗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和三个小朋友面对面,直呼他们的名字。

1、介绍三个小朋友,趣味识字

播放课件: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个小朋友的图片,学习生字“宋、涛、陈、凡、赵、艺”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

学生读三个小朋友的名字,找学生领读。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句子中认读生字

(方法多样如: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感受朗读的魅力。

1)认识三个小朋友后,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2)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章大意。

3)练读对话,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练读,体会每个人的心情) (例:“谁能画风?”要读出问句的语气。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读。 “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要带着兴奋,自信的语气读。) 4)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图文结合,领会创意

1.小组讨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用波浪线标出来。

2.指名朗读

播放课件: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图片,学生读句子

(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事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画风?)

3、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画画和朗读能力。

四、板书设计

旗子

飘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第12篇:《江南》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江南》教学设计 一年级 郑香荣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古《一去二三里》,谁能给大家背一下这首古诗?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江南》

3、

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4、过度: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 江南 (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1、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于是老师就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荷花展。出示:荷花的图片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六、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七、指导书写:可

西

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江南》说课稿 一年级 齐梦鸽

一、说教材

《江南》是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一课 分为两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说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通过背诵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也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出示江南图片,感受江南的美丽,过渡新课,板书《江南》,学生齐读标题。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3)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3、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用手指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三)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生字图片,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出示课件,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五、拓展、结课

《忆江南》朗读,同一主题,都是描写江南的景色。 六 指导书写

西:注意新笔画,竖弯。描一写二在书上。 七 总结

我说一下这节课我觉得让学生做到了自己读文体会感情,并且通过小游戏来让孩子识字,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不足之处:孩子在上课的小动作太多,讲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困生的掌握情况。

第13篇:《元日》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元日》教学设计

修文镇褚西学校

郝国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诗中“爆”“屠”“符”三个生字,知道“爆竹、屠苏、曈曈、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所描述的画面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风俗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问:这些画面一般是在什么节日里出现?生答: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生自由述说。师交流总结:放鞭炮、贴窗花、挂灯笼等都是我国在过春节时的习俗,当然也是现代人过春节的习俗了,那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就知道答案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法? 对于王安石,你们了解什么?

2、学习古诗五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这既是学习古诗的目标也学

习古诗的方法。

3、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大家有信心没有?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明诗意、诵诗文

1、同学们,王安石在诗中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情景?打开书,自由读诗,边读边圈难懂或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生自主学习。

3、检查初读:

(1)出示诗,指生读,读准字音即可; (2)诗中生字加红点,再指生读,问识记方法;

(3)诗读通了,也读顺了,但是诗是有节奏的,七言诗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读第

一、

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指名读,齐读。

(5)释疑:爆竹、岁、除、屠苏、曈曈、总、桃符 (6)尝试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7)再读诗。

(二)任务二:赏诗画、悟诗情

1、再读古诗,发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分别出自哪句诗?

2、生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预设一:放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春节那天大家什么时候放鞭炮?谁来说说为什么放鞭炮?

(3) 感受“热闹”,读诗。 (4) 感受“快乐”再读诗。 预设二: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1) 读诗后想象:人们在喝酒时会说什么?

(2) 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时的感觉?(暖)说说你的理解。 A:品味身体之暖。读诗。

B:品味内心之暖:年轻人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老年人想到……., 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孩子们想到……,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到“……”

(3)小结: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温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再读诗!

预设三:瞳瞳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1) 读诗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 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觉?(曈曈)

(3) 古诗的词语追求精炼,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叠词的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

(4) 出示王安石的简介,想一想这句话的背后隐含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情感?

(5) 是啊,新年的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王安石的希望一样!齐读这句。 预设四: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出示插图的春联,师引导读,表达了哪方面的祝愿呢?

(2) 我们都知道春联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春联,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适合送给谁?

(3) 把旧的春联换下新的春联,把美好的祝愿进行表达,让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简介。 “旧”指什么?“新”指什么?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读诗; 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为什么?读诗; 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读后两句诗。 哪些词最能代表诗人的希望?为什么?读完整的诗。

(4)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三、检测导结

1、从古至今,写春节的诗数不胜数,咱们一起来积累。课件出示。

我们发现诗中春节里人们都会( )、( )、( )等

2、师生共同完成。

3、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用几个画面、几句诗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除旧布新的决心,不管成功与否这份心系百姓的情怀让我们感动!直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的《元日》

让我们一起背诵!

《元日》说课稿

修文中心校褚西联校

郝国蓉

我今天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元日》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元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放爆竹”、“屠苏酒”、“换桃符”以及送暖的红日等新年特有的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和万象更新的情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当时的风俗习惯,又寓含了除旧布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诗人也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的诗都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四年级的学生仍旧是对显性的画面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将读诗时的画面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进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而对王安石的执政理念,很多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读诗,并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描述的画面和古诗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风俗美。

其中教学目标1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3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1课时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我打破过去一句一句讲解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诗,自己去解决诗中的生字,自己去找诗的节奏、韵味,在教学中通过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地问、拎出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光如此,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走出课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整堂课以问为针、以读为线,力求创建语感共生的课堂。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未有曲调先有情”要让学生走进诗的情境,就要先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唤醒他的情感积累,为此,我用一组春节喜庆的画面,让学生自由谈春节的习俗,进而引发质疑,距今一千多年的宋朝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示课题后,围绕课题进行质疑,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二)民主导学

遵循两个任务,分别是“明诗意、诵诗文”和“赏诗画、悟诗情”让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古诗。

首先是初读有韵,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画出停顿线读出节奏、找出韵脚读出韵味,明白词意了解诗意,三个环节向学生提出了朗读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其次是巧问促悟,“再读古诗,发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的哪些画面?”让学生把抽象的诗句想象成一幅幅画面,在教学第一幅画面时,我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过年的时候是什么时间放的鞭炮?为什么要放鞭炮?让学生知道放鞭炮是为了辞旧迎新,去灾辟邪。在教学第二幅图时,鼓励学生想象人们在饮屠苏酒时会说什么?从而体会“暖”字的运用,知道身体之暖和心灵之暖的深刻内涵;教学第三幅画面时结合王安石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产生意境上的共鸣。第四幅画面更是这样,先安排读文中插图上的春联,了解这副春联所表达的祝愿,然后出示三幅春联,让学生送给合适的人,进而明白春联的作用。在此时再次安排作者的背景简介,让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得以体现,学生得以明了。

(三)检测导结

投影出示描绘春节场景的其他诗句,要求学生读通读顺,再交流从这些诗句中都可以看出古人在过春节时的习俗。

四、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以及本课的教学流程, 板书如下:

元 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饮屠苏 瞳瞳日 换桃符

心系百姓、除旧布新、一心为民等

第14篇:《江南》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江南》教学设计

一年级 冯耀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 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

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4、过度: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 江南 (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1、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于是老师就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荷花展。出示:荷花的图片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六、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七、指导书写:可

西

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江南》说课稿

一年级 冯耀年

一、说教材 《江南》是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3)轻重赛读

(通过轻重赛读,让学生感受读古诗的轻缓) (4)快乐读

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融入到情景中,快乐的朗读。

4、背读课文,演背古诗 (1)试背古诗

让学生边背边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鱼儿嬉戏的快乐。 (2)贴背

让学生边背边贴图片,完成一幅美丽的江南图。 (3)读背

让男同学充当荷叶,女同学充当荷花,指名同学来当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边演边背古诗,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得到升华。

五、拓展、结课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图片

带学生观赏,游览江南,与开课时的观赏相呼应。让学生在从开始欣赏美景进入学习,则再次欣赏美景完成学习,让整堂课都被江南的诗情画意所包围。

2、学生学着鱼儿游出教室

再次让学生感受鱼儿嬉戏的快乐,充当鱼儿游出教室,让课堂知识融入生活。

第15篇:《莫高窟》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莫高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第五组最后一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总写:只有两句话,总体概括介绍莫高窟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突出她环境的恶劣及她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写:第2-4自然段,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写得形象、生动、逼真,再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唤起读者对我国艺术珍品的热爱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总写:以作者的感受总结全文,突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引起读者的共鸣。文中生动、传神的词语和优美、灵活多变的句式也很多。所以,《莫高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理想教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读书指导,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四、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共振,和课文一起心跳。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

五、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本节课中将采用“情景教学法”、“阅读感悟法”、“直观教学法”、“揣摸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六、说学法

1、用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

2、注重以读为本,提倡自读自悟、自主合作、自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获得思想启迪。

七、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我们欣赏了安徽黄山的奇松,领略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今天,让我们走进茫茫戈壁,去欣赏我国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莫高窟。

2请学生说说搜集到的资料。 3老师简介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是检查自学情况,包括字音和词语是否读准了。第三部分为检查读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首先,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找出每段能够概括段意的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本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之后请学生读课文第一和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最后,幻灯出示填空,请学生回答。

四,回顾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莫高窟的总体印象。 2熟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一回导游,下节课再带领同学们参观。

五,写字指导。

老师首先讲解书写要求,并示范书写,然后让学生自己按要求书写生字,最后展示书写情况,对书写好的进行表扬,有不规范的指出问题所在。

六、说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总 一颗明珠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总结 举世闻名 艺术宝库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阐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会随时生成。我将以教材为起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措施。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8 《莫 高 窟 》

第一课时

稿

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刘志文 18 《莫 高 窟 》

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刘志文 18 莫高窟

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刘志文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1 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前准备:

1 搜集莫高窟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2 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我们欣赏了安徽黄山的奇松,领略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今天,让我们走进茫茫戈壁,去欣赏我国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莫高窟。 2请学生说说搜集到的资料。 3老师简介莫高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字词。 (3)了解课文介绍了莫高窟哪几个方面的艺术宝藏。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读准词语:敦煌 记录 银弦 刺绣 腐败无能 断崖绝壁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威风凛凛 引人注目

(3)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 检查读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播放课文朗读,找出每段能够概括段意的句子。 2 小组讨论,并汇报交流:本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3请学生读课文第一和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填一填。

四,回顾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莫高窟的总体印象。 2,熟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做一回导游,下节课再带领同学们参观。

五,写字指导。

1 老师讲解书写要求,并示范书写。 2 展示书写情况。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总 一颗明珠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总结 举世闻名 艺术宝库

第16篇: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

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

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3、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4、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

1 / 6 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

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三、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1、课件的长度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包括一门完整的课程内容,可运行几十课时;小的只运行10-30分钟,也可能更少时间。

2、多媒体课件

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3、常用制作方式

2 / 6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形式是 PPT(用office PowerPoint 制作的幻灯片),由于它编辑、播放,各种操作简单易学,而且能够很方便地找到资源,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善和加工,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不高,并且多加钻研也可以有反复多彩的效果,能满足许多需要,因此广受欢迎。其他应用较广的还有 Flash 和 Authorware 以及几何画板(数学老师常用)等等

4、课件制作的几个原则

①教学性 课件的应用必须是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②可操作性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交互操作层次不应太多。

③科学性 课件制作要符合科学性,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否则用课件还不如做实验,但课件永远不可以取代实验。

④简约性 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太多,避免对学生注意力产生干扰。注意动与静的对比,前景与背景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都能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每屏文字显示数量,尽量用配音替代叙述文字,过多的文字阅读容易使人疲劳。

⑤艺术性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应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⑥信息量 多媒体课的信息量自然比一般教学形式的信息量要大,但不能太大,要适当地留有时间、空间给学生思考、消化。避免因信息量太大产生“电灌效应”。

⑦适度使用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注意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物理的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效果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不如实际演示实验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

3 / 6

4 / 6

5 / 6

6 / 6

第17篇:拨和拔的区别教学设计

《拨和拔的区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小学生作业本考试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汉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2、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三顾茅庐》,读到“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一句时,全班将近一半的学生把“拨”读成了“拔”,看来学生对“拨”与“拔”严重混淆不清。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拨”与“拔”,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

师: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比如“拨”与“拔”就是一对同胞兄弟,你看它们长得像不像;

生:(齐)像。

师:那你们看得出谁是哥哥吗?

生:(先一愣,然后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拨”比“拔”多一短竖。

师:(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这一短竖代表哥哥的什么呢?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多吃一碗饭。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长得高一截。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的力气大一点。

师:是呀,如果弟弟要用力“拔”,那哥哥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拨”就行了。(生大笑)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那句话,看看文中请来的是“哥哥”还是“弟弟”。(生齐读,再没有人读错。)

第18篇:区别左右说课稿

《区分左右》说课稿

一、说活动教材

《区分左右》是大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本次活动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为中心正确的判断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使幼儿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它的教育性、价值性和实际性,活动目标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活动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2、通过活动,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可以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重点和难点:根据以上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和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把活动难点定为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根据以上活动目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做了下列准备:

1、课前会玩游戏:\"迷迷转\"。脚上绑红、蓝颜色的彩带;

2、学具:十个文具盒、十支记号笔、十本图画本、十支铅笔、红、蓝带子。毛绒卡通玩具四样。

3、幼儿数学用书。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次活动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分别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游戏法、启发提问法等。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表演、游戏和教师示范多种形式相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解左与右,达到教学目的。 2.说学法。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的学法指导上,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参与、表演、讨论、游戏、练习等方法,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是幼儿能过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方位,教育幼儿要有快乐的心情,并使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讨论-观察-实践得出结论。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一下三大环节: 环节一:区分左右手

1.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导入。

通过猜谜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2.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如:请举起右手并招招手、竖起大拇指;请举起左手握个拳头、做个剪刀手)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并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 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探索和思考,使幼儿初步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基本内容,知道右手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拿筷子、提东西等,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3.游戏:你说我做

游戏前,请幼儿将蓝绿两种不同颜色的带子绑在手上。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举起左手或右手(如:请右手是蓝带子的小朋友举手,请左手是绿带子的小朋友举手)。

大班幼儿对左右有一定了解,但确了解不多,所以环节一中我从左右手入手,并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对左右手的掌握概念会比较好,让幼儿从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为下一环节认识身体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铺垫。

环节

二、区别左右脚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如耳朵、眼睛、脚、腿、肩、) 2.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完成相应动作。如:请你抬起左脚,请你抬起右脚;(教师看幼儿是否举队,纠正个别不对的)进行数次后可提高难度,要求幼儿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我说左脚,你抬有右脚)

再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能够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环节三:感知左边、右边

1.幼儿交流自己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幼儿改变方位后再说说自己的两边各有什么?

3.游戏:小熊搬家:完成幼儿用书12页,请小朋友帮小熊把一些家具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根据环节一和环节二的活动,进一步加大活动难度,可以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到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发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本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的教育理念,结合幼儿自身的兴趣,让幼儿自主实践进行区分左右。在教师示范、引导下,借助幼儿熟悉的左右手来辨别自己的左右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来帮助幼儿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19篇:开火车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

本次的音乐活动,我选用的乐曲是《开火车》,《开火车》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全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拟声手法,生动的模仿了火车开时的声音效果。通过学唱歌曲、歌表演和学做“开火车”游戏,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引起幼儿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

二、说目标

对于音乐活动,我始终认为音乐教学不仅要求培养幼儿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于是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和歌曲特点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认为本次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动作

2.乐于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

三、说准备

1、歌曲《开火车》的光盘,录音机,

2、节奏卡片、图谱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

2、表演歌曲

3、集体开火车(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分享歌曲《春天来了》 (三)、播放火车的录音,激发兴趣

你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先要干什么?(买车票) (四)、节奏练习

(五)、学唱歌曲《开火车》

1、现在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开火车》,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现在请小朋友在听一遍

3、朗诵歌词并配上节奏

4、学唱歌曲《开火车》

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

用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让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六)、歌表演《火车快飞》

1、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

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 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

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 幼: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

1

幼:把手搭紧一点。

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

七、音乐游戏《火车快飞》,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开火车》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玩教室里的椅子,有时倒着骑,有时跳上跳下,但我怕他们摔倒,总是勒令让他们停止活动,看到这节“开火车”的音乐课,结合着小椅子,设计了这届音乐活动课。

活动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

2.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和灵敏性。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

教学难点:

如何获得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音乐《开火车》、有关椅子游戏的各种图片、教学光碟、DVD机

活动过程:

1、播放火车的录音,激发兴趣。

你们听一听是什么声音?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先要干什么?(买车票)

2、节奏练习。

3、学唱歌曲《开火车》

(1)现在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开火车》,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现在请小朋友在听一遍。

(3)朗诵歌词并配上节奏。

(4)学唱歌曲《开火车》。

教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儿: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

4、歌表演《火车快飞》。

(1)教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

(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

教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

(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

教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

幼儿: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

幼儿:把手搭紧一点。

教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

5、音乐游戏《火车快飞》,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教学活动《开火车》的反思

过去,教师的教学固定在一个陈旧的筐筐里,只习惯于将知识灌输给孩子,而忽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忽略了幼儿体验的过程,这次教学活动,我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幼儿看图谱学唱歌曲,然后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动作最后进行音乐游戏《火车快飞》, 从而感受与同伴、教师

2

共同游戏的乐趣。让幼儿真正的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老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整个活动教师角色较好的定位在观察、倾听、支持、合作、引导者上,以“发现”为主,以“活动”为主,以“鼓励”为主。在组织上既注重良好游戏规则的养成,又注重幼儿主动、合作、不怕困难、自信的学习态度,在这个活动中,我更多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教学内容的整合。

这是一个音乐教学活动,活动前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尽快熟记歌词学唱歌曲,然后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创编动作最后进行音乐游戏《火车快飞》, 从而感受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整个活动一环套一环,上一个活动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突出,老师在活动中的提问也非常积极有效,整个活动生动、有趣,调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这次活动老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已进行了提升,如果老师在教幼儿学唱歌曲时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离开图谱,凭自己的记忆唱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最后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唱起来效果会更佳。

第20篇:郑淑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教案:小青蛙找家

学习内容:

1、歌曲学唱“小青蛙找家”。歌曲处理:

2、创编动作以及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2、学习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并准确的同音乐一起开始与结束。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教学难点:歌曲学唱过程中,容易出现赶拍的现象。 教学手段:录音机或音箱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非常调皮,常常跑到很远的地方玩,也不跟家里的妈妈打招呼,这不,今天它又出去玩了,可是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它找家吧!学唱“小青蛙找家”。

(二)、新授课。

1、学唱歌曲:

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重点练习5——8小节处节奏)

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最后念白与最后一乐句的衔接。

2、歌曲处理:

同学们,小青蛙调皮的乱跑,最后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什么样呢?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找不到家了心情会怎样?会怎么想呢?(四人一组讨论)

[着急、害怕、最后找到家了喜悦] 按照分析的练唱。

强调:歌曲第一句 轻快。

“跳跳 跳、呱呱 呱” 要唱出急切感。

单字“呱”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结束句要唱的连贯、一气呵成。

4、反复练唱,听音乐练唱。

(三)、创编动作:(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几个动作,和小伙伴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四)、音乐游戏:

下面我们自己来当小青蛙,找回家的路,看那只小青蛙可以回到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找一同学扮演“小青蛙”,音乐响起,同学们一起拍手唱歌。“小青蛙”按节奏蹦跳,音乐结束,“小青蛙”跳到一个同学面前,站到同学的位置,而这个同学继续扮演“小青蛙”。跟音乐做游戏,表演的好给予奖励。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不能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就乱跑;不要跑到离家较远的地方;找不到家要自己想办法,回到家,不要慌张害怕)

板书设计: 小青蛙找家

找不到家 着急 找到家 高兴

《小青蛙找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歌曲《小青蛙找家》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里的内容。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这首歌曲,语言浅显,旋律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全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是一个点疑句,仿佛人们听见小青蛙急切要回家的呼喊声。第

二、三句歌中“跳跳”“呱呱”的念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表现小青蛙焦急不安的神情。最后乐句旋律比较平稳,表现小青蛙历经艰辛,终于找到家的欢快心情。

二、说学情分析

本班二年级学生共13人,属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他们中间有自闭的、多动的孩子,但活泼、好动还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还是乐于参与歌表演等音乐活动,但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阶段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轻快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边唱边拍手的方式,准确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使学生巩固掌握四二拍的节拍特点。

2、能力目标:能在音乐表演中当好一个角色,边唱边表演,自 ......

四、说重难点:

1、能用轻快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

2、动作与歌词配合协调。

五、说教法:

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听唱法和讲授法

六、说学法

自主接受法、合作交流法、小组探究

七、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非常调皮,常常跑到很远的地方玩,也不跟家里的妈妈打招呼,这不,今天它又出去玩了,可是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它找家吧!学唱“小青蛙找家”。

(二)、新授课。

1、学唱歌曲:

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有节奏地朗读歌词,(重点练习5——8小节处节奏)

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最后念白与最后一乐句的衔接。

2、歌曲处理:

同学们,小青蛙调皮的乱跑,最后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什么样呢?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找不到家了心情会怎样?会怎么想呢?(四人一组讨论)

[着急、害怕、最后找到家了喜悦] 按照分析的练唱。

强调:歌曲第一句 轻快。

“跳跳 跳、呱呱 呱” 要唱出急切感。

单字“呱”要唱的轻快有弹性。

结束句要唱的连贯、一气呵成。

4、反复练唱,听音乐练唱。

(三)、创编动作:(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几个动作,和小伙伴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四)、音乐游戏:

下面我们自己来当小青蛙,找回家的路,看那只小青蛙可以回到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找一同学扮演“小青蛙”,音乐响起,同学们一起拍手唱歌。“小青蛙”按节奏蹦跳,音乐结束,“小青蛙”跳到一个同学面前,站到同学的位置,而这个同学继续扮演“小青蛙”。跟音乐做游戏,表演的好给予奖励。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不能不跟家里人打招呼就乱跑;不要跑到离家较远的地方;找不到家要自己想办法,回到家,不要慌张害怕)

板书设计: 小青蛙找家

找到家 找不到家 着急 高兴

《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区别.doc》
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区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