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2022-05-25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what心理课是什么?

• Why为什么要上心理课?

• How怎么上好心理课?

• 上好心理课,你需要做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高妍,是咱们班的心理课实习老师。这几周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大家开心的度过这一个月。

心理学,了解多少?心理学不是猜猜我心里想什么?不是算卦,不是星座,不是心理趣味测验,而是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什么样的一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帮助大家适应初中生活、获得心灵成长的课。

主要内容有

1学习方面:养成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观念

2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发展友谊,关心他人,积极沟通

3意志方面:乐观人生态度,调节情绪,抵抗挫折

4自我心理:正确看待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 举个例子来说,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怎样能够更有效学习,怎样

和同学相处,怎样对待挫折?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

怎样上好心理课?

心理课不同于别的课程,主要以活动体验为主。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情境讨论,头脑风暴,心理游戏等。

• 你的心投入多少,那么你就体验到多少。

守护天使

每个人拿纸条写好自己的名字,折好,统一交给我。每个人抽一张纸条,你就是那个人的守护天使。一定要保密,不让对方和别人知道你是谁的守护天使。作为守护天使,你需要做的是在这几周的时间内,默默的关注他或者她,帮助他或者她,观察他或者她的进步。但是一定不要他或者她发现。在心理课结束的时候,我会揭秘守护天使,彼此分享感受。

现在,你已经是某个人的守护天使,拿出纸和笔,以守护天使的名义写一封信。

你好!我是你的守护天使。在今后的一个月内,我会„„

你的守护天使 头脑风暴

同学们已经看到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经常会有一些活动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还会有小组的讨论和同学分享,所以,需要同学们上课的时候能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样课堂才能既活泼又不会太混乱。为了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有效开展,那么我们商量一下:你觉得在上课的时候要怎么做,才可以帮助所有的人更好地从活动课上得到收获?请提出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规则。

2.明确“头脑风暴”的规则。8人小组推选一位主持人和一位记录员(他们可以是同一个人)。

3.把各小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好点子都贴在黑板上。学生交流,勾出好的点子。

4.根据大家认同的规则进行简单归纳,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归纳补充的参考用语主要有:保守秘密,坦率真诚,认真倾听,相互尊重,和谐有序,参与交流,助人自助等。

推荐第2篇:心理健康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理论与实践》 仰恩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黄启明 主讲第一章(讲)绪论一.心理与人的心理构成

(一)心理,是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人的心理构成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个性心理个性意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状况,是主宰自我,发现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必要前提。二.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有机统一二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均能保持在知、情、意和个性心理诸方面良好、健康的效能状态。它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三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1.正常的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力);2.良好的情绪(情绪相对稳定性和乐观向上的心境);3.健全坚强的意志;4.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5.正确的自我认知理念;6.适度的行为反应;7.完整统一的健康人格;8.积极主动的社会适应力,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章(讲) 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心理保健《重》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联系与区别〈P32 〉( 一) 沈德立教授的观点应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六点区别〈二者不可割裂,具有双向关系〉1 .组成不同2 .结构不同3 .作用不同4 .来源不同5.控制水平不同6 .可替代性不同

二、非智力因素的四大效能:动力功能,维持调节功能,补偿功能。

三、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心理保健( 一)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二)大学生的恋爱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四)大学生的就业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和主要方法。 第三章大学生的需要与动机研究和探讨大学生的需要与动机,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切入点或入手点。一.需要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诸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各行其是,毫不相干,实际上动机,兴趣,情绪感情,意志性格等诸因素都是在一个人的需要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需要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奥尔德弗的三类需要理论:(1)生存(2)相互关系(3)成长。3.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1)生存需要(2)享受需要(与享乐不同)(3)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的需要,一直是大家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四、大学生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所谓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由动机驱使的行为,称之为动机性行为。

(二)大学生的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类:1 、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2 、优势动机与劣势动机3 、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4 、外因性动机与内因性动机

(三)大学生动机的功能1 、始发功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2 、导向功能(确定奋斗目标)3 、强化和消退功能(着眼于强化、锤炼意志)4 、转化功能

(四)影响大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1.对动机存在误解2.父母的影响3.成败经验的影响

(五)大学生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各类动机协调发展:(1)将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2)将外因性动机与内因性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牢记:立足现实,着眼将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2 、对学业、事业、创业成功进行正确归因。凡事要干就干到底,坚持到最后一秒种。坚定信念,永不

name=baidusnap1>放弃至成功。第四章(讲)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重)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而不是自我封闭,自我挫败,甚至自暴自弃,就能在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和自我升华中成就自我。

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心理健康( 一)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经过自我发现,自我设想或设计,自我塑造三个过程,逐步趋于稳定。( 三)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塑造真实的自我,与虚假的自我,碌碌无为的自我,虚度年华的自我决裂,促使自我全面发展,保障自我的心理健康,福体安康。

二、影响自我认知的情境性因素(环境的变化和角色转换的变化)

三、正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标准,原则与方法的研讨第五章(讲)大学生的情绪控制(重)情绪是人心中永远流淌的河流,它对大学生的智慧活动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面对激烈市场的环境和复杂的人生百态,大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情绪控制的方法并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壮态,冷静面对,积极思考,主动行动,情绪稳定,着力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即使失利不皱眉,乐观向上朝前看,前程似锦需你干或我要干。

一、情绪及其分类

(一)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相比较:前者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的特点,是后者的外在表现;情感则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深沉和含蓄的特点,是情绪的本质

(三)情绪的分类有以下几说:一是”六情说”;二是”十种情绪论说”;三是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把情绪状态分为以下三种: 1 、心境2 、激情3 、应激

二、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保健(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1 、层次鲜明但内容丰富,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其情绪感是有差异性,复杂性和多变性.2 、情绪相对稳定但易于激动出于起伏不定的波动中.3 、表现欲强但含蓄内隐,思想活跃,爱发议论,喜怒哀乐爱恨常形之于色,或情绪的外在表现与内心体验不很一致,让人把握不住其思想脉络和真实的想法,当然遇到知心朋友,知音另当别论.4 、自控力有所增强但在外界刺激下情绪易手感染而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行为.( 二)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保健密切相关,情绪主宰健康,心理健康更离不开健康的相对稳定的情绪。

三、大学生常见的异常情绪及情绪控制

(一)大学生常见的异常情绪主要有:

1、自卑2 、焦虑3 、抑郁4 、嫉妒5 、骄傲6 、易怒7 、冷漠或旁观者冷漠

(二)大学生情绪的自我控制:

1、疏导2 、心理暗示3 、音乐疗法或音乐欣赏4 、升华5 、补偿即用成功的活动来弥补失败以恢复自尊和自信6 、宽容7 、幽默(它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对客体的温和与敦厚。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成功的幽默能使人精神振奋、摆脱压抑、减轻痛苦、润滑神经、放松心情、心态逐渐趋于正常)。第六章(讲)意志锻炼(重)意志直接地控制人的事业的成功,没有敢于亮剑的顽强意志也就没有成功,成功属于那些具有钢铁般意志坚持到底的人。

一、意志概述

(一)所谓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目的),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与认识有密切的关系: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 2.意志对认识过程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人是否果敢、坚强,涉及目标能否实现。( 三)意志与情感之间存在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情感,使情感服从理智或意志,在现实生活中,理智战胜情感,意志战胜懦弱,可使人更加坚强。2.情感既可以鼓舞行动,也可能成为行动的阻力。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一) 意志行动与目的密不可分。意志行动是人类独自有的现实的行动,目的的意义尤其是社会意义愈明确,个人的意志就愈坚定。说明认识是意志的前提。( 二)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它是学会的、较熟练的动作,是在一定目的指导下通过学习、锻炼而获得的,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 意志对行动具有发动和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三、意志行动是一个复杂的自党行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一)作出决策或决定阶段: 1 、确定目的和动机斗争。确定目标后,权衡各种动机的轻重缓急,比较它们的利弊得失,评定其社会价值,请大家牢记:“两利相交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作出正确决策。2 、根据决策拟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又符合自己愿望的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策、决定,落实计划阶段: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不实施和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请大家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四、大学生成材、成功、成人、的意志品质(“三成”中成人最为重要,意志顽强最关键)

(一)意志品质是指建立在目的性质和驱动性等基本特征之上的各种品质特点,主要包括:

1、意志的自觉性。2 、意志的坚毅性。

3、意志的果断性。4 、意志的自制力。5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敢。

(二)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学业有成、创业有成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请大家注意把握成功涉及的九大意识品质:

1、目标明确2 、动机强烈3 、计划周详4 、行动积极5 、意志坚定6 、专心致志

7、百折不回8 、拥有耐力9 、充满朝气。

五、大学生意志现状及其意志锻炼

(一)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特点,总的说来,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1 、自觉性有较大提高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惰性。2 、理智感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易受外界干扰。3 、向往并有一点勇敢精神但毅力却相对不足,易虎头蛇尾。4 、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逆反性心理与行为。5 、自信果断增强但带有情绪的冲动性,易事后后悔。

(二)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意志品质及校正

(三)培养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在增强大学生意志力上多下功夫,这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人生课题之一。1 、明确增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重要性和意义,强化落实的责任感。2 、树立崇高的理想、确定远大目标,在完成现阶段任务体现意志力。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到、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历练自己“风风火火闯九洲”的能力和本事。4 、努力践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任何

推荐第3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品课件

观念二: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详情请看《托起明天》)

2、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还决定着一个人占主导地位的 情绪特征和心境。„„ 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太阳是同一个太阳,不同人生观的人眼里看到的,内心 感受到是却是截然不同的。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内心是充满阳光的,性情 是开朗乐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业也往往是蒸蒸日上的。具有消极人 观的人,内心是灰色黯淡的,性情是悲天悯人的,生活是味同嚼蜡的,事业 也往往是举步维艰的。正所谓,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 它哭它就哭。这一哭一笑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评价。 要让生活我们微笑,首先我们得对生活微笑。如何才能对生活微笑? 赋予生活以意义,让生活充实起来! 为了克服职业倦怠,不妨试一试: 把每一个教案当做一首散文诗来写,把每一次晨间谈话当做一次讲演来做, 把每一节课当做一台精彩的节目来演„„ 假如没当过班主任,主动要求当一次!你得准备吃苦受累,但在师生友好交 往过程中,能体验到纯洁高尚的人间情感。(如何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假如没上过公开课,争取机会上一堂观摩课试试!准备过程中也许会紧张忙 碌,但这个过程却能让你经历到一种探索的喜悦。 假如没做过教育科研,申报一个课题试试!研究是复杂辛苦的,需要奉献 精神和创造激情,但是当你在科研领域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时,这种成功 的喜悦是任何世俗的名利地位和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它会让你真正感 受到你是有价值的、优秀的、独一无二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就像 一剂心理健康的甘露,丝丝地滋润你的心田。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充满生命涌动的、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我们能用积极 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生活,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寻找快乐,我们就会对 周围的世界常保持新鲜感,就会使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 丰富多彩,就 会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么,每一次日落都会像第一次看见那 样新鲜,每一朵花儿都会像玫瑰花那样温馨,每一节课都会像毕业实习课那 样新鲜有趣,每一个学生都会像小天使那样天真可爱。 * *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一、何谓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具体的健康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其中

1、

2、

3、

4、5 项都是对心理方面提 出的要求。

二、何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 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 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 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 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 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二)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马绍斌提出的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3、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4、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5、情绪波幅不大,心境良好

6、善与人处

7、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在进行心理健康判断时,要注意四点:

1、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与个体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 与否,不能简单地凭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 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正如伤风感冒一样,谁也不能完全避免。只 要有办法解决问题,便是健康。换言之,健康是指自己有办法对付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不是没有问题。

3、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动态性使得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使得心 理处于不健康、亚健康状态的人健康起来,使得相当健康、非常健康的人保持健康并 且追求更加健康。

4、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心智劳动,要使自己既走向成功 又走向快乐,就应当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使自己的达到理想的心理 状态,从而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自己全面和谐发展。

2、心理健康与心理病态之间没有确切界限,只是一个比较模糊和宽泛的范围。在心理病态范围内,至少可以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个等级; 在心理健康范围内,至少可以分为基本健康、相当健康、非常健康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教育据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初等目标:使已经处于心理病态的人得以解脱; 中等目标:使尚属于心理健康的人免于陷入心理病态,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高等目标:使已属于心理健康范围的人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主要实现后两个目标,即预防性和发展性目标,而非治疗性目标。

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 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 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 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 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 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 而致病的占76%;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 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 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 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美国生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 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映十分强 烈,分泌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 生气的人很难健康。(什么职业的人生气最多?) 俄罗斯的兹马诺夫斯基经长期研究列出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 情绪稳定+ 运动适量+ 饮食合理 / 懒惰+嗜烟+ 嗜酒 因此,健康幸福快乐长寿,很重要的一条是及时调节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

四、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1)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怪戾的性格,会成为造 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三毛自杀,强迫症患者)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 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感受是消极的:猫与老鼠、统治者与 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与兔子、法官与罪犯、暴君 与复仇者、监狱长与囚犯、留作业的工具与做作业的工具、棍子与懒驴„„(近半数学生对部分老师感到害怕,并非都是差生。)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成绩不良是同教师 的消极态度有关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教师的错误观念(逃课事件) 美国全国联合会在《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 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 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 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 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 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个教师 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 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引起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病源。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广大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孩

推荐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全省统一笔试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政策文件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选拔合格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考试要求

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能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和教研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遗传与环境、连续性和阶段性、主动性和被动性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心理发展主要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

(3)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4)青少年情绪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5)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6)青少年气质与学习2.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与家庭支持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伦理与督导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及对危机事件干预的方法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工作 (13)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3.心理咨询与辅导

(1)心理咨询的涵义、类型 (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4)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5)个体、团体心理辅导 (6)心理咨询督导与朋辈指导

(7)学习类、情绪情感类、生活类、人际关系类、生涯类等心理问题辅导

4.心理统计与测量

(1)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2)影响信度、效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效度的方法 (3)常见的学生能力测验与人格测验

(4)常见的学生兴趣测验,焦虑及抑郁、躁狂等情绪相关测验 (5)正确的心理测验观

5.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3)《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 (4)《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二)教学实践技能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 3.个体、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案设计 4.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案例分析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及学期计划方案设计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活动课教学设计等。

4.内容比例:专业理论知识约占70﹪,教学实践技能约占30﹪。

推荐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我的班级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图画和提示,使学生感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使学生留心观察班级体中的好人好事,学会关心集体。

3、以“我是班级体中的XX小能手”为题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找到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和价值,更加热爱集体。

4、通过亲手设计、布置教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建设集体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小灵通报道的形式,使学生留心观察班级体,激发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一至四年级的全班合影。

2、选好小记者,课前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集体生活

小组讨论:集体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2、我在集体中成长先请学生说:照片上的自己和同学都有什么变化? 再讨论:从大家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齐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3、小灵通报道

形式活泼,可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也可由同学扮演小灵通上台报道。

4、看我的

先小组内互说,在请代表上台说

教师小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是劳动小能手,有的是绘画小

能手,有的是做手工的能手,有的是小发明、小创造的能手,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喜爱昆虫和植物的研究等等。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班级体,丰富我们的班级体的生活,这就是爱班级体的具体表现。

5、我们的班级体最吸引人!

教师提出要求:边设计边动手画,不必范围太大,可以只设计班级体的角画好后,进行展览。

6、心灵小语

同学们,你们每天生活在集体中,有快乐也有苦恼,现在就请写下在集体生活中的体

验吧。

(二)教师小结

推荐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现实证明,人的许多心理素质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小学阶段就重视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今学生厌学、不合群、情感脆弱、意志薄弱已不是个别现象。如:眼睛近视苦恼,个子矮的苦恼,学习不好苦恼,没有朋友苦恼,父母吵架苦恼,严重者经常出现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我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优化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为防治学生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缩小其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推荐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第五期学生干部培训一班第五支部

通过老师的一番讲解,使我们懂的很多道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对心理课的学习, 我深切的感受到心理健康对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个学生如果不学心理很容易走入歧途,今天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走向社会后 亦或是学习中我们都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掌握一门心理调解技巧, 对 我们以后的健康发展都会有重要影响。在心理课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案例,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我感受到了 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在尝试联系我们自己, 我找到了自己许 许多多可能产生问题的弱点。 再找到后我尝试用课上所学的方法解决它, 使自己走上了健康 发展的道路。

今天对我们这些时代青年启发很大,心理健康领域广泛涉及社交,爱情各 个方面,对于我们人生的发展很有帮助。从这我们体会到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从国家到学校都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更 让我们体会到心里学习的迫切性。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反映着我们心灵层面的朵朵浪花, 他或许激荡,他或许平静。这都关系着我们的成长。 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身体, 智力, 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国有效率的生活。可以看出心理是一个无处不 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真正实用的东西。我们能否学以致用,能否报效祖国,能否投入到改革开 放的洪流中去都与我们心理健康相关。我们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关系到我们,而心里更 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常运用和形成。

大学生事关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按照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为了不使我们因为心理遏制我们发展, 我们应该防患 于未然,及早做准备,为我们未来谋划统筹自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未来的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国家,家庭,朋友,各种环境问题交织,需要我们用一颗健康的 心灵去面对,处理好各种问题,为我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的学习感触无限,认识无限,学到很多,我相信在接受心理教育后我一定会更加全面发 展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回报祖国对我的培养, 回报家庭对我的关心。 未来的我一定会鼓起勇气 迎接前进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腾飞。

2012年5月27日

推荐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时代的课题,是现代社会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优化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不仅是当代青年军人在服役期间正常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青年军人人格完善和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同时又要进行艰苦的训练,生活在特殊的军营环境里面军人被看作是祖国忠诚的卫士,在常人的眼里,军人总是正义的化身。但是在他们看似坚强的外表下也隐藏着脆弱的心理,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在军营这个大家庭里面,有不少军人感到焦虑、压抑、郁闷、甚至有部分军人走上了职务犯罪的道路。为了使祖国的后备战斗力更加强大,同时也为了军人能更加健康地成长,社会各界要给予军人的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

一、加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科技时代的到来,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未来战争不仅是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殊死较量,也是交战双方心理和精神上的搏杀。加强军人心理研究,全面提高我军官兵的心理素质,立足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已成为我军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对广大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知识型军人的需要,同时也是准确掌握广大官兵的心理动态、化解思想矛盾、纠正思想偏差、克服种种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事故甚至犯罪的需要。广大官兵都应增加心理保健意识,了解心理学知识。培养正确的政治心理素质政治心理素质是军人战争观和政治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其心理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素质在战时表现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上,为了 1 集体利益和战斗胜利,敢于牺牲个人的一切;在和平时期表现为:献身国防事业,安心部队服役,忠于职守,掌握各项军事、业务技能,把好祖国的大门。优化官兵的智力结构智力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和个人努力,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能力。

二、当代青年军人心理的一般特征

当代青年军人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和生活工作环境的不一般性,他们的心理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一般青年人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情绪的不稳定性。一些青年军人情感丰富,但往往具有两极性。既有活泼、奋发、向上等积极倾向,又有低沉、悲观、沉沦等消极倾向。同时,自我体验强度大,自尊心较强。青年人在感情上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极易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并且对周围人对自身的分析和评价比较敏感,常常反应比较激烈。

2.需要的多层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当代军人的需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

3.动机的复杂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军人的动机呈现复杂性的特点。一是动机多元化。如报考军校的动机,就存在几种情况:满腔爱国情,立志献身军营;怀有虚荣心,图名增光彩;迫于无奈,从命光宗耀祖;筹集资本,为将来谋求出路;怀有好奇心,从众报考等。二是动机利益化。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主义”,对待工作往往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为价值判断标准。如新兵下连队时,愿意到通信连、汽车连,不乐意去步兵连、炮兵连;愿意学驾驶,不愿意养猪种菜等。表现在工作态度上,不是看工作本身的意义,而是看是否能得到实惠,是否能得到领导的表扬。

三、当代青年军人心理变化趋向

2 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特征,但是通过研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1、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但价值取向存在着重利性倾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青年军人对人生和人生价值的普遍关注和思考。如在人伍动机和对待工作分配、考学、提干的态度上,都体现着青年军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他们希望自身的价值能在军营中得到体现,或者通过军营中的摔打为以后实现人生价值作铺垫。但部分青年军人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重利性倾向,如有的片面追求自我设计,重索取轻奉献,似乎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认为这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原则。

2、有渴望受到尊重的心理,但人际交往有商品化倾向。当前青年军人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以及想知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相互交往中,他们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他人理解自己。但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青年军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感情投资”,搞“唯利是交”、“实用外交”,搞“礼品开路、烟酒搭桥”,使正常的人际交往染上了商品化色彩。

3、有强烈的成就感,但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成才,已成为许多青年军人向往、追求的目标。但有些青年军人在确定成才目标时,一味追求“高科技”,一味讲究“‘热门”。有的青年军人不是立足本职建功立业,而是想着将来如何成名成家,好高鹜远,不切实际。

四、当代青年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年人应征入伍成为军人,从家门到营门,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伍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军营环境对青年军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应征入伍的新战士来说,他们面临的是陌生的军营,生疏而又关系密切的新的群体。军队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悉的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青年军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使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地感到惶惶不安。这种因不适应军队生活环境而出现的不安、苦闷和孤独感,在那些应变能力较差的新兵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2、军政训练中的心理问题。军政训练是新兵入伍后的必修课,是紧张而艰苦的。青年军人(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进入军营后,常常为紧张而艰苦的军营生活而苦恼,能否顺利通过新兵训练关,立足军营,建功立业,成为军营中的强者,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如果对军营中的艰苦训练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逃避或否认现实,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出现对自己的不满意,学习训练缺乏动力,感到负担过重,甚至产生训练焦虑等心理状态。

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入伍前相比,军营中的人际交往更为新鲜,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有社会性。青年军人开始独立地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某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技能等。

4、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是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核心。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青年军人容易把未来设计得过于完美,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客观条件,会妨碍“理想自我”

4 的实现。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青年军人的心理状态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如果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或者对自我不正确的认识,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某种防御的心态,过多独处,很少与他人交流,也会出现各种行为、情绪等心理问题。

五、影响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社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影响当代青年军人的心理健康因素有许多种,但主要是家庭环境因素和军营环境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首先,家庭结构对青年军人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几年,社会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队中父母离异的战士也在逐年增多。有调查显示1997年至今入伍的新战士中,父母离异的就达到了近25%。父母离异的战士,由于家庭环境和生活特殊性,给他们心灵上投下了不少阴影,使其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战士入伍前长期生活在畸型的家庭环境里,养成了孤僻性格,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其次,婚恋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青年军人恋爱受挫比一般青年更多,挫折感更强烈、更持久。往往是一旦挫折降临,就会使他们感到突然和难以承受,甚至产生失望、自卑、忿恨等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平缓下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因婚恋受挫而给青年军人带来的精神压力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最后,亲属下岗、子女入托上学、自己转业或自主择业后的工作去向等家庭后顾之忧问题也困扰着青年军人。

2、军营环境因素。首先,由于军事职业的特殊性,很多战士进入军营后,由于对军营环境的各种不适应,军人承受的各种压力比一般人要大的多,心理负担比较重,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一方面,军队任务的繁重性导致青年军人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军人因承受不了紧张的工作训练而造成心理问题

5 比较突出;另一方面,角色转变的突然性是诱发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军人生涯同漫长的人生相比,总是短暂的。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战士要实现从老百姓到军人,再从军人到老百姓的两个转变。这种转变是突然的、剧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年军人的心理健康。首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青年军人的思想观念,引起青年军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心理品质的深刻的变化。从近几年部队的调查看,青年军人主要表现出如下心理:一是矛盾心理;二是补偿心理;三是危机心理;四是逆反心理;五是攀比心理。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上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潮有所滋长,对青年军人的侵蚀和危害越来越重。其主要表现为:讲实惠、图虚荣、个人信仰缺失、道德观念滑坡等;另外,受社会落后婚姻习俗的影响,早婚早恋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宗教迷信对社会的冲击与影响有增无减,青年信教人数在不断增加,青年军人中间也出现了宗教信仰者。这些信奉宗教的军人,有些是受家庭影响;有些是出于好奇和对宗教的神秘感;有些是因为婚姻恋爱、提干考学、家庭负担、家庭不和睦等方面的影响,精神上遭受挫折,为了寻求安慰。宗教迷信对青年军人的心理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

六、当代青年军人健康心理的培养

军人的心理健康既是个人心理素质正常发育成熟的结果,更是良好的、健康的军营环境影响和积极的、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和谐友爱的内部关系,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保持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是减少军人心理疾病和消除心理不适的主要手段。优化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不仅是当代青年军人在服役期间正常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青年军人人格完善和德、智、体、

6 美、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针对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分析,健康心理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青年军人已经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对青年军人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首先,要使学习训练负担适量。青年军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训练,许多心理活动与学习和训练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机敏度。因此,青年军人对学习训练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习训练任务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压力过大,会产生高度焦虑,这种状况又导致在学习训练上疲于被动应付,进而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其次,使生活节奏合理。军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训练,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从而体验愉悦。

3、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情绪相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相反,一个人情绪波动不稳,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发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

4、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青年军人大多是同龄人,共同特点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

7 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青年军人之间的友谊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以成为军人感情的寄托,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自己在生活、学习、训练、工作中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会产生失望感,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

5、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一个人如果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以在寂寞孤独、烦闷忧郁时,通过自我娱乐来缓解心境的压抑。军营里不可能总是学习和训练,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心身保健,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学习和训练。生活在军营里的青年人,都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这对维护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推荐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

谈谈如何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之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就是在学校的学科教学、学生工作、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各种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促进学生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学科渗透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交流合作的和谐等。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涵之一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并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离不开教师,教师同学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教师实施心理教育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

2.聘请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

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

3.选送教师外出接受心理教育培训。

4.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心理教育动态和心理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课题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深入研究教材,渗透过程要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把学习方法辅导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师正确的指引下,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努力营造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根据愉悦性、激励性和差异性的原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快乐的学习情绪,并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发挥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如果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会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好奇心往往是短暂的,所以,要把学生短暂的好奇心理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好奇心的作用,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3.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科学有效地进行强化训练,善于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学生树立自信,就会勇于克服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自信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和学科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力求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顽强毅力、坚定意志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自信心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信心强的学生总是善于思考、爱探究、有主见,能积极消化他人见解中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学生的自信心强了,就敢于提出异议,互相讨论,消除课堂上的拘谨场面,拉近师生距离,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教师在必要时、恰到好处地进行适当的点拨,并推广成功的经验,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自信心强的学比过去明显减少,许多学生在学科中最大程度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学习知识时的投入有了最大化的回报,自信心更加增强,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也能在竞争中立于不拜之地,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全方位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4.激励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

在学科教学中,课题组的老师们把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教师的一次点拨、一声鼓励、一句表扬,有效地帮助学生,使学生逐渐具有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惯,坚强的意志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源泉。

5.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独特的体验,增强他们的成功感。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

(二)树立了现代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质量,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互助、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完善自我的 意识,学会自我控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得教师和学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里,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教学活动的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四)积累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经验

课题组教师对学科渗透有以下几点共识:1、要讲究有机地渗透。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中蕴涵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个教师要从这些资源中发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任何为了渗透而渗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渗透要适度。从课程教学这个角度去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到是“第二目标”,课程本身规定性的目标才是“第一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程教学应该“适时有度”,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就会“冲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3、渗透要灵活机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没有“法定”,在实施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这样就会有“作秀”的嫌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教育和引导?

一、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因素。

1、思想观念陈旧。

由于受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导致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当成被管束的客体。班上大小事务均由班主任一手操办,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班集体,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也就不可能形成高效运转的班级管理机制。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才能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受到教育。

2、能力有限。教师的专业能力对教学是不可缺少的,有促进帮助的作用,但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应该体现督促的目的,贴和教材、把握基础的特征,既有基础性的多能,又有专长性的专一。

(二)社会因素对班级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环境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从而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阴暗面,也会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这一切现象使得学生的心里产生阴影,对社会产生恐惧,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与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与质量,也有部分行为偏激的学生效仿

(三)小学生自身心理生理特点所致。

作为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以及和谐发展的主要个体,小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

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使他们本身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有耐心的引导与培养,而不能操之过急,求全责备。其次,因为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必定良莠不齐,一些学生的落后思想与消极心理都对班级管理以及其自身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家庭影响。

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因而就更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

班级管理的宗旨和根本目的应该是以班级为活动载体,提供和创造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知、体验、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班主任老师理应成为新形势下学校班集体建设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必须摆脱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主观意志决定一切的偏向,实现两个看:一看时代和社会赋予教育的新的重任和要求,二看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的状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地创造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成为班级的主人,体现出班级教育的实效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

展”,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辩证地分析“社会环境”与“班级环境”的相互关系。

班级小环境的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同时又要克服和抵制大环境中的消极面给学生可能造成的腐蚀和侵袭。这样才能找到探索的方向。新形势下的班集体建设,学校和老师应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当班主任难,当好班主任更难。面对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家庭教育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细心,有耐心、有恒心,有责任心,需要忘我的热情,不断地引导和培养学生。

三、具体策略。

(一)要实现“四大转化”

1、改变班风。我对班级学生做了静心的跟踪分析,利用家校联系等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了学生的个性分析档案,利用这个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我与学生合作完成了《班级管理条理》的修订,实行了力度较大的班级自主化管理。

2、改变态度。许多学生却有些自以为是,喜欢标榜自我,爱耍小聪明,这一类学生大多是班中学习成绩相对较拔尖的学生。我为此专门召开“态度决定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相关主题班会,

3、改变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用,而不好的习惯则可以贻误终生。当然好习惯的养成是要精心培养的。

4、改变意识。老师从观念到行动处处强化自主意识,目的是要向学生证明你们完全可以教育管理好自己

(二)舍得投入。

班主任工作要做好不光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更需要舍得倾注心力。

1、投入爱心。现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换位思考,如果就是我的孩子?这样我就不会再安于坦然而将问题束之高阁,而会将问题转化为成因、对策等一系列积极的思考。

1、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善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怎样用最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这就必须要多方学习。 。

(2)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班主任应将此作为班级管理的精神导向,并努力贯彻到班级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要求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3)加强学生自律意识的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令而行”的自我管理,即达到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履行职责,自觉完善自我的管理目标。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

首先给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良好的参与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因此,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还要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我认为:以活动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就是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缰绳。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班级活动,进行素质教育,才能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5)开展班级活动实施激励方式

班级活动能够形成一种令人感奋的外界刺激。它能触及学生的某种需要,并引起其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反映,从而把他们潜在的尚未意识到的高层次的需要引发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①制订计划时,采取协商式激励。班级活动开展之前要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班主任事先就活动的内容、方法、步骤,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和学生们协商,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要尽量采纳,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价值; ②开展活动时,采用授权式激励。一位称职的班主任,不在于他埋头苦干了多少具体工作,而在于他能在创造性的宏观策划、指导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把组织实施活动计划的权力交给学生。

推荐第10篇: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表达属于一种( )。 A.影响性技术

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 )。 B.行为

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是( )。 A.注意

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想的重要途径是(

)。 D.教育

1908年,比尔斯出版的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是(

) A.《心灵的自我发现》

精神病人病情的多发季节为( )。 A.春天

最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是( )。 B.绝对化要求

应用某一种理论描述咨询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这一影响性技术称为(

)。B.解释

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对强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内容反应属于一种( )。 D.参与性技术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经典条件反射是由( )最早提出来的。 D.巴甫洛夫

以下哪种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 ) C.残缺家庭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一生中神经系统机能最充沛、生长力最强的时期是( )。 B.青少年时期

罗杰斯认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是( )。 C.配角

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精神病人病情的多发季节为( )。 A.春天

心理咨询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 D.保密性原则

1 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想的重要途径是(

)。 D.教育

1908年,比尔斯出版的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是(

) A.《心灵的自我发现》

台湾学者吴武典则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哪两类?( ) C.反社会和非社会行为

心理治疗理论中历史最悠久、影响也最深远的理论是(

)。 C.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是由( )最早提出来的。 D.巴甫洛夫

以下哪种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 ) C.残缺家庭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C.双趋式冲突

内容反应属于一种( )。 D.参与性技术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D.班主任工作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 B.道德原则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思潮是(

)。 B.人本主义

以下哪种家庭结构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 ) C.残缺家庭

台湾学者吴武典则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哪两类?( ) C.反社会和非社会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 )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C.学习

以下哪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组织计划、资料收集、成果展示三个阶段?B.档案袋评价法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大多数问题属于( )。 D.发展性问题

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咨询形式是( )。 A.门诊咨询

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心理咨询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 D.保密性原则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精神病人病情的多发季节为( )。 A.春天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一生中神经系统机能最充沛、生长力最强的时期是( )。 B.青少年时期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C.双趋式冲突

罗杰斯认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是( )。 C.配角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 B.道德原则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D.班主任工作 答案:D 艾里斯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 )。。 B.认知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这称为( )。 A.阻抗

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是( )。 A.注意

台湾学者吴武典则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哪两类?( ) C.反社会和非社会行为

应用某一种理论描述咨询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这一影响性技术称为(

)。 B.解释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B.澄清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青少年的大多数问题属于( )。

3 D.发展性问题

台湾学者吴武典则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哪两类?( ) C.反社会和非社会行为

最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是( )。 B.绝对化要求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C.双趋式冲突

订立团体契约、形成团体规范,这是( )的主要任务。 D.团体初创阶段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低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1908年,比尔斯出版的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是(

) A.《心灵的自我发现》 碘缺乏将导致出现( )。 B.呆小症

以下哪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组织计划、资料收集、成果展示三个阶段? B.档案袋评价法

人的一生中神经系统机能最充沛、生长力最强的时期是( )。 B.青少年时期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 )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C.学习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是( )。 A.注意

罗杰斯认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的角色是( )。 C.配角

内容反应属于一种( )。 D.参与性技术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1908年,比尔斯出版的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是(

) A.《心灵的自我发现》 碘缺乏将导致出现( )。 B.呆小症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4 B.澄清

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青少年的大多数问题属于( )。 D.发展性问题

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咨询形式是( )。 A.门诊咨询

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想的重要途径是(

)。 D.教育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思潮是(

)。 B.人本主义

“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 C.双趋式冲突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D.班主任工作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艾里斯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 )。。 B.认知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B.澄清

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 B.道德原则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5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艾里斯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 )。。 B.认知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D.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B.澄清

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 B.道德原则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要素包括( )。 B.方法途径 C.管理评价 D.内容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和同伴交往所取代。这是处于哪一时期的特征?( ) A.潜伏期

艾里斯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 )。。 B.认知

对于有异常行为或严重心理困扰的人,应该进行( )。 D.心理治疗

以下何种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C.心理健康教育

属于心理健康教育非专门渠道的是 D.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测验最常用的量表是( )。 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从目标层次来看,最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是(

)。 A.政治思想教育

6 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德育范畴? C.职业技能教育

从方法和手段来看,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讨论沟通过程的主要是 A.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成员表达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协助成员把遗漏的信息整理并表达出来,这一技术称为( )。 B.澄清

精神分析学派在心理学史上被人称为( )。 B.第二势力

超我的行事原则是( )。 B.道德原则

会心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您的答案:错误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真存伪”。 您的答案:错误

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您的答案:错误

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您的答案:正确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您的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您的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您的答案:正确

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您的答案:错误

人际关系问题更适合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咨询。 您的答案:错误

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您的答案:错误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您的答案:正确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您的答案:正确

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是人人都需要的。

您的答案:正确

过分概述化是一种认为某一事情发生就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带有灾难性的想法。 您的答案:错误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家长心理的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您的答案:错误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真存伪”。 您的答案:错误

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您的答案:错误

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您的答案:正确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您的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您的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您的答案:正确

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您的答案:错误

人际关系问题更适合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咨询。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 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您的答案:正确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您的答案:正确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您的答案:正确

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是人人都需要的。 您的答案:正确

过分概述化是一种认为某一事情发生就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带有灾难性的想法。 您的答案:错误

8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家长心理的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您的答案:错误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真存伪”。

您的答案:错误

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您的答案:错误

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您的答案:正确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您的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您的答案:正确

人际关系问题更适合使用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咨询。

您的答案:错误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您的答案:正确

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您的答案:错误

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您的答案:正确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您的答案:正确

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您的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

心理咨询是人人都需要的。

您的答案:正确

过分概述化是一种认为某一事情发生就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带有灾难性的想法。 您的答案:错误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家长心理的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您的答案:错误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您的答案:正确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真存伪”。 答案:错误

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僵化的方法体系。 答案:错误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答案:错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答案:正确

溺爱和保护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 答案:正确

使用榜样引导法时,所选择的榜样最好与学习者有较大的相似性。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他所指的性即是同生殖器官有关的内容。 答案:错误

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答案:正确

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答案:错误

传统的大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为不利。 答案:错误

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等属于内向型问题行为.答案:错误

颜色对人类的心理情绪和健康有着微妙的影响。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 答案:正确

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是相同的技术,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答案:错误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目标可以说是“去真存伪”。 答案:错误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答案:错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的。 答案:错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答案:正确

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美育基本上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为主。 答案:正确

溺爱和保护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 答案:正确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更宜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 答案:错误

危机干预是一种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答案:正确

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答案:正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教师本位课程.答案:错误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答案:错误

教师的工作主要就是上课,所以任务比较轻松。 答案:错误

使用榜样引导法时,所选择的榜样最好与学习者有较大的相似性。 答案:正确

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答案:错误

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不大。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答案:错误

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预防自杀。 答案:正确

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美育基本上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为主。

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的自愿性原则也被称为“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原则。 答案:正确

相对而言,新教师比较容易出现角色转换障碍方面的心理问题。 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他所指的性即是同生殖器官有关的内容。 答案:错误

家长对子女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 答案:正确

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答案:正确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培养应该侧重在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 答案:错误

从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功能角度,可以把心理咨询分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答案:错误

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等属于内向型问题行为.答案:错误

对人性或人心的认识、理解与教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主题, 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的认知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和艾里斯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答案:正确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答案:错误

心理咨询的自愿性原则也被称为“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原则。 答案:正确

教师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不同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正确

平时所说的“两难心理”属于趋避式冲突。 答案:错误

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答案:正确

心理咨询是人人都需要的。 答案:正确

哑剧表演主要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 答案:错误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家长心理的教育。 答案:错误

从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功能角度,可以把心理咨询分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答案:错误

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等属于内向型问题行为.答案:错误

使用榜样引导法时,所选择的榜样最好与学习者有较大的相似性。 答案:正确

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 答案:正确

危机干预是一种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僵化的方法体系。 答案:错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教师本位课程.答案:错误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答案:正确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错误

教师的工作主要就是上课,所以任务比较轻松。 答案:错误

教师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不同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 答案:正确

家长的意志品质对子女成长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

负强化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惩罚。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现出教师主体的特点。 答案:错误

人的心理健康与气温有明显的关系。 答案:正确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答案:正确

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正确

危机干预是一种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正确

心理辅导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或者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答案:错误

职业辅导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13 答案:错误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影响。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教育。 答案:错误

溺爱和保护容易使孩子形成懒惰、依赖、懦弱的个性。 答案:正确

危机干预是一种应急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答案:正确

限制性原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中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 答案:正确

个体受挫折后的消极反应常会成为引发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 答案:正确

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培养应该侧重在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 答案: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答案:正确

从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功能角度,可以把心理咨询分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 答案:错误

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一个人得病的概率、患病的种类、病程的长短、愈后效果等等。 答案:正确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他所指的性即是同生殖器官有关的内容。 答案:错误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答案封闭式提问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答案:前意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答案:成长问题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14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答案:升华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答案: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标准答案:封闭式提问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标准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标准答案: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标准答案:前意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标准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标准答案:成长问题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

15 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标准答案:升华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标准答案: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标准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标准答案:升华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标准答案: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标准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标准答案:封闭式提问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标准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1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标准答案: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标准答案:前意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标准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标准答案:成长问题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答案:封闭式提问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标准答案: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标准答案:前意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标准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标准答案:成长问题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标准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标准答案:升华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标准答案: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17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标准答案:成长问题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标准答案:前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标准答案:超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标准答案:封闭式提问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标准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标准答案:

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标准答案:升华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标准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18

回答为“是”、“否”,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称为(

)。 标准答案:封闭式提问

按照施测的方式,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

)。 标准答案:团体测验

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标准答案:自我

当前国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制定的(

)。 标准答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三部分组成的。 标准答案: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无意识和(

)。

标准答案:前意识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 )。 标准答案: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 )。 标准答案:成长问题

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是(

)。 标准答案:保密性原则

咨询员指出咨询对象身上存在的矛盾,这种影响性技术称为(

)。 标准答案:面质

在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技术。 标准答案:摄入性会谈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二是表现在(

)。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变化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人的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状态,即(

)、(

)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标准答案:正常状态(常态)、亚健康状态(不平衡状态或偏态)

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是(

)。 标准答案:升华

生理素质是指(

)和(

)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 标准答案: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心理素质教育、( )和心理治疗。 标准答案:心理咨询与辅导

社会文化素质一般包括(

)、(

)和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标准答案: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辅导——全员服务模式 B.辅导——心理教育模式

C.“辅导——目的性行为”模式 D.发展性辅导模式

19 “异常心理”包括以下哪些含义?( ) A.程度比较严重的问题 B.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D.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 ) B.一般发展性行为问题

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医学模式 B.心理学模式 C.教育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要素包括( )。 B.方法途径 C.管理评价 D.内容

以下哪些是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A.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D.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传播媒介是( )。 A.影视节目 C.课外读物 D.网络媒介

母亲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对胎儿造成影响的两种常见情况是( )。C.缺氧

D.脑血管破裂

人格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教育?( ) A.自我意识教育 B.情绪情感教育 C.人际关系教育 D.和性心理教育

国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 )。 A.四结合式 B.五结合式 C.三结合式

以下哪些是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A.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D.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 ) B.一般发展性行为问题 C.特殊障碍性行为问题

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医学模式 B.心理学模式

C.教育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辅导——全员服务模式 B.辅导——心理教育模式

C.“辅导——目的性行为”模式 D.发展性辅导模式

“异常心理”包括以下哪些含义?( ) A.程度比较严重的问题 B.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D.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

母亲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对胎儿造成影响的两种常见情况是( )。C.缺氧

D.脑血管破裂

国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 )。 A.四结合式 B.五结合式 C.三结合式

人格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教育?( ) A.自我意识教育 B.情绪情感教育 C.人际关系教育 D.和性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要素包括( )。 A.学校环境 B.方法途径 C.管理评价 D.内容

以下哪些是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A.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D.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 ) B.一般发展性行为问题 C.特殊障碍性行为问题

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医学模式 B.心理学模式 C.教育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国外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 )。 A.辅导——全员服务模式 B.辅导——心理教育模式

C.“辅导——目的性行为”模式 D.发展性辅导模式

21

“异常心理”包括以下哪些含义?( ) A.程度比较严重的问题 B.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D.不是该年龄段应该出现的问题

母亲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对胎儿造成影响的两种常见情况是( )。 C.缺氧

D.脑血管破裂

国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 )。 A.四结合式 B.五结合式 D.六结合式

人格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教育?(A.自我意识教育 B.情绪情感教育 C.人际关系教育 D.和性心理教育

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传播媒介是( )。 A.影视节目 C.课外读物 D.网络媒介

) 22

第11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0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测试题 1.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效果。

B.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C.减少不利影响,促进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

2.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针中,“城乡结合,以城带乡”是指:

A.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推进”。

B.心理健康教育要“分类指导”。

C.心理健康教育要“协调发展”。

答案正确!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加快制度建设、课程建设。

B.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C.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答案正确!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A.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B.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予以治疗。

C.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答案正确!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应当:

A.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B.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C.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绩的宣传工作。

答案正确! 您的总得分:100 分

第12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

2005年12月,我校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实验。五年来,学校课题组成员和一批骨干教师一边学习培训,一边实验探索,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之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酝酿了有益的反思。课题针对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了比较扎实的研究,在各个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广大教师以教学工作为研究、以成绩为成果,创设了比较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们将学科教学和心里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写出了许多有质量的论文。本课题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

一、课题提出背景、目的、意义

2005年12月,根据我校发展的现状,当时招生的规模开始扩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案例,由于生源的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上出现许多心理情况。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带来的影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申报了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针对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了比较扎实的研究,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在各个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广大教师以问题为课题、以工作为研究、以成绩为成果,创设了比较好的教科研氛围,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们将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写出了许多有质量的论文。将这个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就是在学校的学科教学、学生工作、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各种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所谓学科教学渗透,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促进学生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学科渗透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交流合作的和谐等。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涵之一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并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一)为了能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里健康教育,课题组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和问题探讨,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心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006年4月至6月,课题组首先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斟酌和界定,对中学学科教学、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概念有了进一步地理解,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思路、过程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讨,确定了“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基本思路,以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的基本方法,并辅助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

2006年9月至11月,课题组主要进行问题探讨,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语文、数学、生物、英语学科中,课题组着手开始组织与心理健康课题有关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经验,进一步进行理论性总结,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把理论学习向问题研讨的方向推进,在学校安排的每月一次的课题活动中,或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经常在一起研究教育教学过程里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离不开教师,教师同学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教师实施心理教育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组织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

2.聘请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

3.选送教师外出接受心理教育培训。

4.为教师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材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心理教育动态和心理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主要是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题实质性操作。

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课题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融洽师生关系,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营造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互动在课堂中比较自然和谐,减少对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注重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并注意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充分利用表扬与鼓励这一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课堂的有效管理是落实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课题进一步开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2007年9月开始,组织我校教师开展“一课多讲”活动,各个学科以子课题为小组分别开设了数轮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公开教学活动,听课后进行评课讨论,总结经验得失,为下一轮公开课积累素材。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深入研究教材,渗透过程要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把学习方法辅导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教师正确的指引下,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努力营造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根据愉悦性、激励性和差异性的原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快乐的学习情绪,并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发挥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因为兴趣起源于好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求知欲是非常必要的,好奇心和兴趣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如果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会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好奇心往往是短暂的,所以,要把学生短暂的好奇心理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好奇心的作用,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诱思探究”的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艰辛和愉快,而且,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真正的有效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题组的教师们有意识地把自己优秀的个性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行为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和学生产生“共振”和“共鸣”,在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激发了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了,对教学信息的感受程度也提高了,在课堂上,学生反映的敏捷度明显增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有效“运动量”,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中,教师不但是“导演”,而且还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成为“演员”,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真正“主角”,这样就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3.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科学有效地进行强化训练,善于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学生树立自信,就会勇于克服困难,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自信心是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一,和学科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力求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顽强毅力、坚定意志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自信心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信心强的学生总是善于思考、爱探究、有主见,能积极消化他人见解中的可取之处,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学生的自信心强了,就敢于提出异议,互相讨论,消除课堂上的拘谨场面,拉近师生距离,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教师在必要时、恰到好处地进行适当的点拨,并推广成功的经验,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自信心强的学比过去明显减少,许多学生在学科中最大程度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学习知识时的投入有了最大化的回报,自信心更加增强,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也能在竞争中立于不拜之地,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全方位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4.激励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

在学科教学中,课题组的老师们把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教师的一次点拨、一声鼓励、一句表扬,有效地帮助学生,使学生逐渐具有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惯,坚强的意志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源泉。课题组的每位教师力求在学校中作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确立不同的、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奋斗的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得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引导与训练,各科任课教师联手努力才能实现。平时,课题组的全体教师还注意用教师的优秀个性去影响学生。教师的优秀个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生往往责任心也强,养成了仔细审题、认真复查的好习惯,粗心大意的同学求知欲和对学科学习的热爱,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在学生群体中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和学生生产生“共振”和“共鸣”,在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去,激发了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了,对教学信息的感受度也高了,在课堂上,学生反映的敏捷度明显增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5.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

要把学生短暂的好奇心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好奇心的作用,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诱思探究”的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艰辛和愉快,而且,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真正的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一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独特的体验,增强他们的成功感。如:在《快乐的小沙包》一课中,老师可先示范然后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自己玩,看看有多少种玩法。让后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创造新颖的玩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创新意识。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教育者努力帮助学生成功,创设条件让学生尝试成功,就会使他们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的教育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

四、课题探究的主要成果:

(一)初步形成了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师参加本课题的研究,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教学常规,并形成了制度,把心理健康纳入教学评价的标准当中,各子课题都有比较有效的做法,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张小黎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的细微之处和关键之处,对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比较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郭立荣、邓福芝、李蔚等老师的实验课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生物、化学实验中立竿见影的效果、丰富多彩的现象和形态各异的仪器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序的动作、规范的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真实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计敏、何万辉老师的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多,他们不失时机结合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激发学习积极性。孙桂萍、李丹、孙静华、齐凤杰老师,结合所教的历史地理学科,通过讲述民族英雄事例、爱国主义故事、祖国丰富的物产、优美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指导,产生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范波等体育教师充分挖掘体育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队型整齐、动作统

一、口令响亮等让学生精神振奋,动作示范、优美造型,让学生有美的体验,比赛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教师们坚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普及了心理学知识,促进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践说明可我校各个学科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大多是行之有效的。本课题的研究,使全校形成教中研,研中教的良好氛围。

(二)树立了现代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质量,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07届在初一刚入校时,由于扩大招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不高,第一学期联考成绩排名不理想,课题组的老师们采用“引导、鼓励、训练、疏导”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模式,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进步,加强训练,对周练月考和阶段测试层层把关,加强训练,及时总结成绩,推广成功经验,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经过全体子课题组老师们的努力,从第二学期起,联考各学科排名一直保持在前列。各学科的老师实施本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我校在中考中取得大兴安岭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肯定,提升了我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三)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互助、和谐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完善自我的 意识,学会自我控制,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得教师和学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里,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教学活动的效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失声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含蓄着更深层的意义,这个深层意义就是教学价值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新型师生关系重要性,而心理学原理、知识、方法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工作也将会更富有创造性,更富成果,更具激励性和鼓舞性。

(四)积累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经验

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探索,收集了许多有一定价值的教学案例,积累了许多教学实例和课例,同时也撰写了很多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课题组教师对学科渗透有以下几点共识:1、要讲究有机地渗透。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中蕴涵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个教师要从这些资源中发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任何为了渗透而渗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渗透要适度。从课程教学这个角度去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到是“第二目标”,课程本身规定性的目标才是“第一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程教学应该“适时有度”,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就会“冲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3、渗透要灵活机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没有“法定”,在实施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这样就会有“作秀”的嫌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仍然有部分教师对课题理念认识不够到位,实践意识不强。这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的提高。

2.

教师对自觉提炼自己教学经验的意识不强,整体上对课题研究有畏难情绪,没有找到教师与教学的结合点。教学反思不及时,不深刻。还没有能够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或思考了,但还没有形成文字材料记录下来。

3.

课题组成员需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题管理有待规范。教师的文化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与时具进不断提高,加蓬市自身就存在心理问题,他们也需要关心和帮助。只有广大教师素质提高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4.课题从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课题研究活动模式还不够成熟,活动内容有待改进和完善,活动时间需要延长。

5.课堂研究领域的教学内容还不能符合学生的需要,需要大力开发各科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真正体现快乐地学习。

6.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目前还只是常规统计和处理,需要进一步处理,希望能对有关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这方面的业务水平。

六、课题研究今后的设想

(一)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使我们的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迫切性,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心理自主构建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各学科教学中经常开展教学公开课和经验交流会活动,提高教研科研水平。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培养健康人才的关键问题。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位任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我坚信,只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课题必将给我们的教学到来无限生机。

第13篇:心理健康教育

附件5:

申请编号: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上岗资格证书·申请表

申请人:金斌斌

工作单位:南浔区旧馆镇中心小学

申请日期:2010年5月

申请类别:B级资格证书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制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上岗资格证书申请表填写说明

一、岗位职责

持有B级资格证书的教师可以应聘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可以单独从事心理辅

导课的教学和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可以指导心理辅导课,但不能指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二、申请条件

1、持有C级资格证书;

2、个别辅导累计超过20小时且心理辅导课累计超过30课时。

三、申请程序

1、申请人从省教科院网站下载B级资格证书申请表,填写完毕,交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初审;

2、由区、县指导中心填写审查意见,汇总交市指导中心复审,复审通过后由市指导中心统一向省指导中心提出资格认证申请;

3、省指导中心根据市指导中心的申请,委托“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市申请教师进行资格认证;

4、省指导中心根据“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证意见,核发B级资格证书。

三、免试条件

获得心理学或教育学本科文凭、个别辅导累计超过20小时且心理辅导课累计超过30课时、有市二等奖以上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获奖者,经两名A级资格证书教师推荐,可免试申请B级资格证书。

四、填表须知

1、请用黑/蓝墨水钢笔据实填写,字迹端正清楚。

2、本表应填写一式三份,县、市、省指导中心各留一份,可按同样规格复印。

3、请提供本人近期脱帽半身正面二寸标准照四张,三张照片分别粘贴在三份表格上,一张用于证书制作,背面请写上姓名和单位。

4、请将所提供的复印件按表格中“复印件清单”的顺序依次编号排好,固定在本申请表的最后面。

5、应递交的复印件参见附录。

以下由省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填写

附录: 申请人需递交有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清单

1、个人身份证

2、教师资格证

3、学历证书

4、C级资格证书

5、个别辅导记录

6、学校开课证明及公开课证明

7、3例辅导方案及3例活动课设计方案

8、各种相关荣誉证书以及相关论文、论著等

第14篇:心理健康教育

成绩

论文题目:我的情绪问题及调整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教师:杨冬

院系:国际艺术学院 年级:12级

姓名:何欢

学号:12020030

4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小事都与情绪有关,其实小小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生活中的大道理,我们要从中学会反思。而生活中的点滴往往和情绪有关,我们就要更好的认识和调节、控制情绪才能更好的更和谐的过好每一天。本文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感想的描写,主要用实例例举和前后对比的方法有力的阐述了情绪控制的重要性,得出了情绪对人们行为处事有重大影响这个结论。

暑假里的故事

如果说学校的时光是美丽的天堂,那么在暑假的日子就是靓丽的苏杭。作为一个大学生,暑假是我们不可忽略的生活,在暑假有的人呆在学校学习,有的人参加了培训,有的人在学车,有的人会去找份工作,干上两个月。而我呢,同样是这样,通过同学介绍,我去了某城市合开办暑期辅导班,我和我的几个同班同学都去到了那里,而我负责宣传.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开办辅导班最难的不是教学,而是招生,这次也是这样,招生的环节给我们沉重的打击,因为我们的招生环节并不理想,开始时报名的人数极少。我情绪有点低落了,我们的股东看到我这幅摸样,主要的调节方式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往好的方面想,不想坏的,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积极的心态

暑期的收获

通过这件事,同样让我有了一些些的感想,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怀着积极的情绪去工作、去实践,这样对工作是好的,而且对自己也是好的。

交往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紧迫。

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大学生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所谓“吾日三省乎吾身”,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热情开朗、积极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提高,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日趋成熟。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

总结

这学期能够参加林老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关于这次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因此,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这学期分别对健康自我意识重要性,人际交往心理,情绪管理带给我的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带给我的心理,

恋爱能力培养带给我的心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带给我的心理展开了具体的学习。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而如何将自己培养成具有以上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呢?如下是我总结的一些途径与观点: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5、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6、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

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近来,发生于富士康的十余起大学生毕业生坠楼事件,令人深思,其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据调查,其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这与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弱而不稳定和强而不均衡的性格都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他们经不起挫折,也不积极改善本人的心理状况,同时也很少有人去心理咨询,从而长时间自我封闭,产生无助感和无望感。当这些问题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自杀。可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第15篇:心理健康教学设计PPT课件

篇一:心理健康的课件文档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方案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燕晓刚 篇二:心理健康课件

相约青春 携手未来

【活动设计】

由于是固定的四位老师对培训班的同学进行长期的培训,为了让学生与老师有较深的交流,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所以,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基础显得尤其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主动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认识新同学认识新老师,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真正达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新观念。

【辅导目的】

1、通过契约,游戏等与学生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协助班级学生互相认识,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努力让学生们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去。

3、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4、学会认识自我,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辅导准备】

多媒体设备、老师自我介绍视频、ppt课件、课前分好三组、桌子摆成三组

【辅导步骤】

一、老师自我介绍(边放ppt)(2分钟)

师:“很高兴能来给你们上课,先做自我介绍吧。本人xxx,是今天的主讲老师。朋友们都喜欢叫我xx,所以你们可以叫我xx老师,我最爱真诚的人,最恨虚假的人,现在最高兴的是能和大家认识。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要踊跃的说出自己想法,配合我一起把课上好,希望这堂课,能给你们一些帮助。下面我们的鼓掌欢迎xx老师给大家做自我介绍(xx做自我介绍),欢迎xx老师(xx做自我介绍),欢迎xx老师(xx做自我介绍)我们四位老师会陪你们一起度过这学期的心理健康课,和你们一起成长。因为我们要一起成长,所以给我们这个集体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成长大本营”。

二、制定契约(5分钟)

师: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相约青春,携手未来”,但是我们现在并不着急着进入主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制定一个契约。既然我们是一个要长期相处的集体,那必然要遵守统一的规范。契约是集体成员一起要遵守的规范准则,老师先定了几条对集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享有的权利。

义务: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稍微解释,迟到会打扰正在上课的同学,这还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不要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

2、上课期间,非讨论或游戏期间,要保持安静,积极配合老师。

3、要约定一个暗语来使课堂安静:说了上句,同学们马上回答下句,来使教室安静下来。“成长大本营,大家静悄悄。”(现场演示一次)

权利:

1、每位同学第一节课一开始就获得了50分的威望值基本分。

2、以后的每堂课上表现好的同学(回答问题等)一次加3分,会给表现不好的同学们(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上课讲话等)一次扣5分。

3、最后一堂课上,按每个同学不同的威望值来颁发不同的奖项,如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最可爱的人等奖项。

师: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和有补充的现在开始自由发言。

同学们发言:(一边输入)

总结:同学们都很积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还不同意契约的人举手。既然是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的契约,每位同学都要自觉遵守,老师也是集体中的一员,和大家一起遵守契约。

三、班级定位(3分钟)

师:契约制定完成之后,我们就开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相约青春,携手未来”。在开始之前,想问一下大家。我们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相聚在同一个集体,你们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加入这个不同一般的大家庭吗?想到的同学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

师:参加到这个集体,想学到什么或想有什么改变? 学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个培训班的创办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找回自己,找回勇气,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明天”。能有幸参加培训班的同学,请不要自我诋毁,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才能,只是暂时没有被发现而已。参加这个培训班,就是给自己一次变得更好的机会,也许这将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所以要正确看待加入这个集体的意义。互相帮助,一起努力。目前虽然你的状况尚不理想,但这个现状只是在向你敲响警钟,提醒你要注意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激励你不断冲破各种障碍,掌握生存的技巧,你会逐步超越自己,超越别人。我们将带领着你们马上行动,一起努力奔跑,一起努力成长。

四、培训班集体互相认识 (10分钟)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游戏,让我们大家互相认识认识。来a组的人到这边围个圈,b组的同学到这边围个圈,c组的到这边围个圈。(请两位老师现场演示)

好了,现在注意听我说,现在,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每个人都要和你们组里的同学握手着手,带着微笑做自我介绍,至少认识组里的3位同学。和组里的同学认识后,迅速和刚认识的同学组队,四个人一组,要求是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是原来不认识的同学。最后,没有找到队伍的人,我们给你一次上台做自我介绍的机会,成为首先被集体认识的人。

时间到,检查结果。

师:有些同学没有找到自己的队伍,也许是想被更多的人认识,让更多的同学记住他。掌声有请他们做精彩的自我介绍。

同学介绍:

师:一定还有其他有勇气的同学想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让大家第一节课就深深的记住你的样子和优点。现在想自我介绍的同学踊跃上来。

同学上来:

师:时间有限,在同一个集体,接下来的日子一定会慢慢认识的。既然我们有缘聚在这里,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珍惜这份缘分。你们说是不是。认识完大家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下一个话题。

五、找回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活动(20分钟)

(一)、问题导入猜谜语:《斯芬克斯之谜》

师:下面有个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午2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

让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都猜对了。谜底就是人,箴言是:认识你自己 。

(二)、引入内容:

师:“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思考的问题。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老师今天就是要和大家来谈论如何“认识自我”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狗屎的天空)(8分钟)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视频讲的是什么内容,看完视频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

师:影片讲述了一坨狗屎的命运。他一直都认为它只是一坨大便,一坨狗大便,能有什么用呢?他遇到了一只母鸡带着八只小鸡过来了。小鸡们不愿意吃他。他真的觉得一无是处了!之后,他遇到了蒲公英,成为了蒲公英的肥料,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影片的结束又出现了那句话:上帝不会无缘无故地创造你,他一定会为你做最妥善的安排!

我想告诉大家,不管是一坨狗屎,还是一片树叶,还是毛毛虫,小蚂蚁,万物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物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权利随随便便轻视自己的生命。要好好善待自己,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从刚才的视频中,大家可以知道,不同的角度看自己,会有不同的发现。每个人都是有不同价值的,不要气馁,要努力奋斗,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六、归纳小结 (5分钟左右)

师:“很高兴今天能认识这么多新同学,最令我难忘的是你们的真诚和努力的配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今天的课都学到了什么,那个人或那件事最令你难忘?”

学生:“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随机讲)。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世上的,上帝即使关上了所有的门,也会为你留下一扇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暂时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的才能罢了。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发展,也要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在自己想要的领域上游刃有余。以后我们的课都在多媒体教室上,没什么特殊情况,心理课都是两周一次。下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是:“青葱年少,浪漫青春”,会有可爱搞笑的表演,希望每位同学能准时上课,并带着愉快的心情来上课。

(备选,时间有多时使用)

趣味小测试

(一)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习惯都蕴含着我们的价值倾向。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坐火车出差,火车上没有座位号,不需要对号入座,那么,你会 选择何种位置坐呢?

1、靠窗口的位置

2、靠过道的位置

3、靠门的位置

4、中间的位置

答案:

1、选择“靠窗口的位置”的,是个个性独立的人,注重个人空间,喜欢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独处;内心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只不过这种欲望并不一定表现出来;有时候做事有些冲动,热情来了会先行动后思考。 篇三:心理健康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理论与实践》 仰恩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黄启明 主讲第一章(讲)绪论一.心理与人的心理构成

(一)心理,是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人的心理构成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个性心理个性意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状况,是主宰自我,发现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必要前提。二.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有机统一二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均能保持在知、情、意和个性心理诸方面良好、健康的效能状态。它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三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1.正常的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力);2.良好的情绪(情绪相对稳定性和乐观向上的心境);3.健全坚强的意志;4.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5.正确的自我认知理念;6.适度的行为反应;7.完整统一的健康人格;8.积极主动的社会适应力,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章(讲) 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心理保健《重》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联系与区别〈p32 〉( 一) 沈德立教授的观点应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六点区别〈二者不可割裂,具有双向关系〉1 .组成不同2 .结构不同3 .作用不同4 .来源不同5.控制水平不同6 .可替代性不同

二、非智力因素的四大效能:动力功能,维持调节功能,补偿功能。

三、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心理保健( 一)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二)大学生的恋爱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四)大学生的就业离不开非智力因素。

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和主要方法。 第三章大学生的需要与动机研究和探讨大学生的需要与动机,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切入点或入手点。一.需要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诸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各行其是,毫不相干,实际上动机,兴趣,情绪感情,意志性格等诸因素都是在一个人的需要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需要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奥尔德弗的三类需要理论:(1)生存(2)相互关系(3)成长。3.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要三层次理论:(1)生存需要(2)享受需要(与享乐不同)(3)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的需要,一直是大家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四、大学生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所谓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由动机驱使的行为,称之为动机性行为。

(二)大学生的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类:1 、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2 、优势动机与劣势动机3 、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4 、外因性动机与内因性动机

(三)大学生动机的功能1 、始发功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2 、导向功能(确定奋斗目标)3 、

强化和消退功能(着眼于强化、锤炼意志)4 、转化功能

(四)影响大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1.对动机存在误解2.父母的影响

3.成败经验的影响

(五)大学生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各类动机协调发展:(1)将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

(2)将外因性动机与内因性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牢记:立足现实,着眼将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2 、对学业、事业、创业成功进行正确归因。凡事要干就干到底,坚持到最后一秒种。坚定信念,永不放弃至成功。第四章(讲)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重)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达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励自己,扬长避短,奋发上进,而不是自我封闭,自我挫败,甚至自暴自弃,就能在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和自我升华中成就自我。

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心理健康( 一)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

一。(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经过自我发现,自我设想或设计,自我塑造三个过程,逐步趋于稳定。( 三) 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塑造真实的自我,与虚假的自我,碌碌无为的自我,虚度年华的自我决裂,促使自我全面发展,保障自我的心理健康,福体安康。

二、影响自我认知的情境性因素(环境的变化和角色转换的变化)

三、正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标准,原则与方法的研讨第五章(讲)大学生的情绪控制(重)情绪是人心中永远流淌的河流,它对大学生的智慧活动有着非常显著的影 响。面对激烈市场的环境和复杂的人生百态,大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情绪控制的方法并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壮态,冷静面对,积极思考,主动行动,情绪稳定,着力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即使失利不皱眉,乐观向上朝前看,前程似锦需你干或我要干。

一、情绪及其分类

(一)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相比较:前者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的特点,是后者的外在表现;情感则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深沉和含蓄的特点,是情绪的本质

(三)情绪的分类有以下几说:一是”六情说”;二是”十种情绪论说”;三是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把情绪状态分为以下三种: 1 、心境2 、激情3 、应激

二、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保健(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1 、层次鲜明但内容丰富,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大学生其情绪感是有差异性,复杂性和多变性.2 、情绪相对稳定但易于激动出于起伏不定的波动中.3 、表现欲强但含蓄内隐,思想活跃,爱发议论,喜怒哀乐爱恨常形之于色,或情绪的外在表现与内心体验不很一致,让人把握不住其思想脉络和真实的想法,当然遇到知心朋友,知音另当别论.4 、自控力有所增强但在外界刺激下情绪易手感染而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行为.( 二)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保健密切相关,情绪主宰健康,心理健康更离不开健康的

相对稳定的情绪。

三、大学生常见的异常情绪及情绪控制

(一)大学生常见的异常情绪主要有:

1、自卑2 、焦虑3 、抑郁4 、嫉妒5 、骄傲6 、易怒7 、冷漠或旁观者冷漠

(二)大学生情绪的自我控制:

1、疏导2 、心理暗示3 、音乐疗法或音乐欣赏4 、升华5 、补偿即用成功的活动来弥补失败以恢复自尊和自信6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 2.意志对认识过程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人是否果敢、坚强,涉及目标能否实现。( 三)意志与情感之间存在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情感,使情感服从理智或意志,在现实生活中,理智战胜情感,意志战胜懦弱,可使人更加坚强。2.情感既可以鼓舞行动,也可能成为行动的阻力。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一) 意志行动与目的密不可分。

第16篇:【培训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辅导讲座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卫生运动 第二节 理解心理健康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绪 论

一、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的心理卫生简史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包括五部分内容:

1、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3、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4、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5、加强领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第二节 理解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一)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等于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还根据对健康的定义,规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可以界说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1930年白宫会议的报告 “心理健康的学生接受自己,知道如何发展,并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绝对不让自己有任何不足,影响正常的生活与长久的生命目标。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在理智与感情之间,谋求适度的平衡。他能接受环境的考验,不轻易为各种驱力、价值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而困惑。”――国外的心理学家 心理健康是指―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我国的心理学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能保持安定、乐观并充满活力,能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状态。 心理健康具体体现为: ①具有并达到同龄人正常的智力。 ②健康的情绪。 ③适度的行为。 ④无心理疾患。

(一)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经验的模式:以当事人对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来界定健康与否。

2、临床的模式:根据当事人是否出现了某些异常症状来判断。

3、社会的模式:社会的模式有两个:一个是社会适应的模式,另一个则是社会准则的模式。

4、统计的模式:根据统计学上正态分布的理论,人的心理特征一旦偏离人群的平均水平,即为不正常。

1、我国台湾黄厚坚教授认为,凡属心理健康的人,都应符合以下几项条件 1 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 2 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通常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 如尊敬、信任、喜悦等 常常多于反面态度 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 。 3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必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 4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作健康、全面、有效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去加以处理,而不企图逃避。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 “成熟者”的健康心理具有以下特征: (1)自我意识的扩展。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安全感 (4)现实主义的知觉 (5)具有一定的技能并投入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 (7)良好的人生观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总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别人,友好、宽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2、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3、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

4、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

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6、人际关系良好。

7、学习方法得当。

8、能应付一定的挫折。

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 第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 第四,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 第五,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是评价性的,而不仅仅是测验的。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任务和方法

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4、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三、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2、尊重与理解学生

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4、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5、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二)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

2、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4、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5、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思考题:

1、读了“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 ”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2、在学习本章之前,你是怎么理解“健康”二字的?之后又有哪些变化?

3、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4、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意义?

5、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什么?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进行教育?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 第一节 对心理的认识 第二节 需要理论、情绪理论与心理健康 第三节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需要理论、情绪理论与心理健康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心理健康

二、焦虑理论与心理健康

三、应激理论与心理健康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心理健康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1、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结构,突破了以往研究对人类需要的平面性列举、归纳的机械性,从理论上研究了人类基本需要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这种有机联系的层次性、等级性和整体性。

2、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地反映了人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要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3、需要层次理论提倡挖掘人类的潜能,把自我实现,看成心理健康的终级目标,使心理卫生学朝着开发人类潜能的方向发展。

二、焦虑理论与心理健康

(一)对焦虑的认识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的或预感到的挫折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状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

(二)弗洛伊德对焦虑的研究和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把焦虑问题放在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中进行研究。他认为,人格冲突是情绪产生的原因。

1、本我

2、自我

3、超我 焦虑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当“自我”无力解决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而产生的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 第二类是由“本我”冲动不能为“自我’所控制的神经过敏性焦虑。 第三类是在社会要求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由内疚感所引起的一种道德性焦虑。

(三)焦虑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总的来说,焦虑理论揭示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焦虑的调适。 弗洛依德理论揭示了情绪和人格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完善人格来调节情绪活动。 良好的情绪是人格适应的核心

三、应激理论与心理健康

(一)对应激的认识 心理应激属于情绪维量上“紧张――松弛”维的紧张极。但是,应激不是单纯的紧张状态,而是包含着多种负性情绪的紧张状态,它可以以震惊、恐惧、愤怒等爆发情绪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处于高唤醒水平的压抑的潜在形式而存在;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的。 塞利的研究

(四)应激理论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1、应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心理卫生时代的变革

2、对应激问题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心理保健差异性与整体性的认识

3、在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的探讨中,深化了人类对健康本质的理解

4、应激理论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不良因素的抗衡能力 第三节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二、生理发展所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一,成人感、独立性突出增强 第二,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勇往直前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的时代特点 第一,追求理想。 第二,倾向改革 第三,紧迫感强 第四,要作时代的强者 思考题

1、? 你怎样认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一个结论?

2、? 怎样认识心理卫生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3、? 你怎样评价马斯洛需要理论?这个理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4、? 大学生的生理有哪些特点?生理特点是如何影响心理发展的?

5、?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冲突是情绪产生的原因,这一理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6、? 什么是应激?怎样避免过度的应激? ? 第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学习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问题及调节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学习这种心理活动会导致个体已有的心理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二)学习的基本原则

1、动机原理

2、强化原理

3、建构性原则

4、自主性原则

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的多元性

(二)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三)学习内容的组织性

(四)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五)学习结果的超越性

(六)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

(七)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造力和

创造性学习

一、创造与创造力

(一)创造 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亚里士多德的定义 创造是产生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行为 ――帕内斯的定义 创造是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 ――邵瑞珍的定义

(二)创造力 创造力也称创造性, 第一,创造力是个体的创造力。 第二,创造力是每个人类个体都具有的能力。

二、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问题 过程 人 问题所处环境 产品

三、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因素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

1、问题的敏感能力

2、思想和思维流畅的能力

3、灵活的能力

4、独特的能力

5、改变结构的能力

6、制定计划的能力

7、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性人格(大学生创造发明者的人格特征) 1 低乐群性,表现为缄默、孤独、冷漠,宁愿独自工作,对事而不对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为人做事的标准常常很高,严谨不苟且; 2 高敏感性,表现为敏感,感情用事,通常心肠软,易受感动,较女性化、爱好艺术,沉湎于幻想,在集体活动中,其不切实际的看法与行为常常降低了集体的工作效率; 3 高独立性,表现为独立自强,当机立断,他们常自做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不嫌弃他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好感; 4 高自律性,表现为知己知彼,自律严谨,他们通常言行一致,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动,为人处世总能够保持其自尊心,赢得别人的尊重。。 吉尔福特的创造者智力特征:

1、对问题的敏感性

2、流畅性

3、灵活性

4、独创性

5、分析能力

6、综合能力

7、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

8、思维强度 美国斯坦夫大学推孟教授的研究 早在1920年推孟教授曾用智力测验量表选出1528名儿童,他们的个体智商是151,团体智力测验为142.5,都是高智力的。 推孟从1921年至1956年期间,一直进行追踪研究。(1956年推孟去世。)1968年,他的同事发表了长达40年的追踪报告。 报告表明, 这些高智力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受过优越的教育,学业成绩比常人高出2至4个年级;获得了适当的工作机会,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高达常人的8倍。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成为象牛顿、达尔文、马克.吐温、奥尔尼那样的作家和科学家。他们虽然有些著作、论文、研究报告,或者在政治、经济、教育等事业方面有所贡献,但都极为平凡。 这一事实说明,智力获得了高度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三角区域表明 第一,从整体上看,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正相关趋势,高创造力者都是中等以上的智力。这说明,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智商在130以上看,其创造力分数极为分散,有的极高,有的极低。这说明,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水平不一定高,智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对创造力造成障碍的人格因素有以下几点: (1)胆怯 (2)过分的自我批评 (3)懒惰 (4)从众 (5)狭隘 (6)刻板 (7)骄傲

四、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则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关键是寻求问题,它要求的是一种学会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习。 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创造性学习动机,尤其是成就动机。

2、培养质疑精神,敢于对权威、对大众、对已有的知识体系提出挑战。

3、借鉴学习方法,把传统的维持学习变成策略和方法的学习。

4、重视创造思维训练,真正扩展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全面、具体、深入、批判地分析问题。

5、勇于进行交流,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6、多参加科研活动,把自己所学与所做的结合起来,在具体科研活动中校验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从而达到有一定的创造发明以激发自己兴趣和提高自信的目的。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问题及调节

一、学习动机缺乏

二、学习方法不当

三、考试焦虑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

的表现 1、缺乏爱与自尊 2、目标设置方面的问题 3、不善于设置调整成功的标准,期望过高或过低

4、自我效能感低,无成就感,缺乏信心。5、习得性自暴自弃 6、喜欢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 7、意志缺乏

(三)学习动机缺乏的调适:增强学习动机

1、寻求心理咨询人员专业帮助,清理情绪性“垃圾”,保持良好的心态

2、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踏上“自我实现”之路

3、掌握目标设置的艺术

4、明确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5、高目标,高承诺,高投入,坚持不懈

6、进行归因训练,转变结果成败归因模式 学习方法的改善 改善不当的学习方法,应注意:

1、积累学习策略的知识,明确策略的适用条件

2、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练习已知的方法

3、自我监控和评价 学习策略简介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简介 复述策略 :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学习材料)进行多次重复的学习方法 。 精加工策略在指为学习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以达到加深对记忆效果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是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①描述策略 ②归类策略 ③表象策略 元认知策略简介

所谓元认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监控和调节。 包括: 计划策略:设定目标、快速阅读、提出目标。 监视策略:包括自我测试、集中注意、应试策略 调节策略:包括调整阅读速度、再读、概览、应试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时间监管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第72页) 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1、未能意识到学习成效与学习方法间的相依关系

2、简单记住“知识”,应付考试

3、不能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复述、精加工、组织化等具体策略

4、学习前缺乏计划性,学习过程中缺乏监控和调整,学习后缺乏反思和改进

5、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6、不能恰当安排学习环境

7、不能形成知识结构或知识结构不巩固、不完善

8、学习环节的缺乏

9、缺乏对大学学习特点的了解,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信息资源 学习方法不当的调试:改善学习方法

1、积累学习策略的知识,明确策略的适用条件

2、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练习已知的方法

3、自我监控和评价 考试焦虑的表现

1、认知方面的表现

2、生理方面的表现

3、行为方面的表现

4、情绪管理方面的表现

考试焦虑调适

1、考前充分准备法 考试要求和考场环境 了解考场位置,准备考试所需用品 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心态 辅以自信训练和放松训练

2、自信训练 (1)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当个体获得不久将参加一场十分重要的考试的消息以后,假如具有神经性倒胃或面部肌肉紧张感等生理变化,通常便意味着大脑已出现了消极的潜意识,针对这些潜意识或朦胧的念头,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 (2)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所谓挑战,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其中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

3、放松训练第一步,紧握拳头→放松,伸直五指→放松;第二步,收紧小臂→放松,收紧大臂→放松; 第三步,耸肩向后→放松,耸肩向前→放松; 第四步,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右→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左→放松; 第五步,屈颈使下赅接触胸部→放松; 第六部,张大嘴巴→放松,闭口咬紧牙齿→放松; 第七步,使劲伸长舌头→放松,卷起舌头→放松; 第八步,舌头用劲地顶住上腭→放松,舌头用劲地顶住下腭→放松; 第九部,用力睁大双眼→放松,紧闭双眼→放松; 第十步,深吸一口气→放松; 第十一步,肩胛顶住椅子,拱背→放松, 第十二步,收紧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顶住椅子→放松; 第十三步,伸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 第十四步,尽可能地收缩腹部→放松,绷紧并挺腹→放松; 第十五步,伸直双腿,脚趾向上翘→放松; 第十六步,屈趾→放松,翘趾→放松。 告诉考生每晚睡觉前,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然后做放松训练。做一遍后,休息两分钟,再做第二遍。每晚做两遍即可。 坚持做放松训练,对于消除焦虑情绪是很有效的。 思考题

1、? 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析大学生学习有哪些特点?

2、? 分析自己的思维能力现状,并制定改进和训练方案。

3、? 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并指出通过哪些方面的调节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4、? 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有哪些表现?分析自己的学习动机状态,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制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动机激励方案。

5、? 什么是学习的精加工策略?为什么要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这样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

6、? 什么是元认知策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如何训练自己的元认知策略运用能力?

7、? 结合实际,分析自己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改善自我学习方法的方案。

8、? 什么是考试焦虑?大学生考试焦虑有哪些表现?

9、? 考试焦虑是怎样形成的?对考试焦虑如何疏导? 第四章 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一、情绪及情绪状态

二、情绪的两极性

三、情绪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与调适

一、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与调适

三、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

(一) 情绪反应适当 所谓情绪反应适当,首先是指情绪的发生来自于某种适当的原因。其次,情绪反应适当还表现在情绪随客观事物而发生变化,引发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

(二) 情绪表现稳定

(三) 主导心境愉快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与调适

(一) 消沉

(二) 冷漠

(三) 孤独

(四) 暴躁

(五) 焦虑

(六) 抑郁

(七) 挫折感

(一)消沉的调节法 (1)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 (2)目标靶法 正确的做法是由高到低形成一系列的目标即目标群,使自己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产生和增强喜悦感和自信感,使生活变得充实和富有意义。

(二)冷漠的调节法 (1)情境沟通法 冷漠的背后实际是爱的缺乏,要改变冷漠,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热爱生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人际沟通,就是多与人交流,这是克服情感障碍的有力武器;自然沟通,就要多接触大自然,这是洗涤心灵尘垢的最佳良药;艺术沟通,就要或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多听优雅美妙的乐曲。 (2)原感疗法 即让人们接触到冷漠引发点所造成的情感体验,通过尖叫或体验惊恐、痛苦,使其压抑在内心的矛盾得到释放,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某种治疗。 (3)幽隔离法 即人为创设一个空乏的生存环境(如幽隔室),将冷漠之人隔离其中,人为阻隔其与外界的一切接触,使其积压日久的内心矛盾得以释放,使其得以认识自我,产生人际交往的欲求,从而消除冷漠。

(三)孤独的调节法 (1)认知调节法 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是孤独感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对他人和自己以严厉而苛刻的评价,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关系。孤独的人可能更内向,焦虑,对拒绝反应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在人际交往时,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评价极端消极。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对许多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孤独仍然是一个极为常见的问题。“人贵有自知之明”,学会正确评价和接纳自己与他人,有利于消除孤独感。

(四)暴躁的调节法 (1)自我修养法 “理智先行”是解决暴躁问题的良方,这需要加强自我修养。对付这种坏情绪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如当自己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其次要培养幽默感。幽默常常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是暴躁情绪的拮抗剂。幽默能缓解矛盾,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淡化甚至驱除不利情绪,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2)合理宣泄法 所谓“合理宣泄”就是以不伤害他人和自己、不违反社会行为准则的方式,把心理上积郁的消极情绪打发掉。 消除暴躁情绪的良方之一,是学会寻找合理的宣泄渠道。 另外,参加文体活动、散步和听音乐都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3)延迟评价法 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情时,可以做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并告诫自己不要马上作出反应,并可采取一走了之的方式,暂时避开令人激动的人和事,冷静下来后再做处理。

(五)焦虑的调节法 (1)自信心训练法 焦虑倾向严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卑感,凡事缺乏自信,常给自己以消极的“自我预言”。 如果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规劝自己,就会打破恶性循环,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2)意象练习法习惯于自我紧张的人还需要学习意象练习法。简便易学的一种练习方式是,首先,找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闭上双目,想象自己睡在坚实的床上,自己的双脚由混凝土铸造,手也一样,沉重的身躯沉没到床下了;自己的身体由几个冲气皮球组成,阀门打开,放气,先是脚变瘪,然后是身体变瘪。其次,尽量回忆和想象生活中最愉快、最美好的事情。这种训练,可以使人的大脑松弛下来,有利于缓解过分紧张的情绪。 (3)心理防御法 在某种程度上,防御机制是个体解决问题适应现实,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且实际上绝大多数是对现实的逃避,故对问题的解决常常缺乏合理性或持久性,有时还会反复出现不适应行为。在此提倡的主要是象“升华”这样积极的心理防御。

(六)抑郁的调节法 (1)合理宣泄法 首先要调整心态。 其次,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把自己心灵深处的苦恼跟朋友、亲人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钻牛角尖。 再有,就是认知调整。 (2)社会支持法 社会的支持可缓冲心理压力,从而起到预防或减轻抑郁。对“心境抑郁”的人,不要随意使用“变态”、“精神不正常”、“神经有病”等刺激词语,要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帮助,帮其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促成心情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 (3)专业诊疗法 假如抑郁情况很严重,甚至有自杀的意念或企图时,马上要考虑住院及药物治疗。就算是中等程度的抑郁,想施行心理治疗时,也要采用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主要在供给基本的安全感,弥补创伤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植信心与生活的动机,并且帮助自我能力的恢复,以便能有精神上的精力去面对困难。假如挫折的来源属于外在性质时,可帮病人去排除或减少这些外在性的困难,并协助病人能善用各种外来的支持资源,包括家人、朋友或社会可供给的帮忙。

(七)挫折感的调节法 (1)自勉暗示法 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 (2)文饰自慰法 即合理化,这是一种自慰方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 (3)合理宣泄法 宣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有很好的释放效果。寻找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都可以宣泄内心的积郁,摆脱恶劣的心境。向亲友,甚至是向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会及时给予的善意劝慰,也可帮助排解心中忿闷,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三、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培养高级情感

(二)磨砺坚强意志

(三)塑造健康人格 第三节大学生情绪调控原理与技术 埃利斯的人性理论 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所创立。因其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也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l、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

2、情绪困扰源于非理性思维

3、情绪困扰的持续是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爱利斯的ABC理论模型

1、ABC的含义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或称信念 C: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

结果。 基本观点 (1)不合理信念导致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2)个体应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二、大学生的情绪调控技术

(一)情绪管理的技术

1、接纳自己的情绪 :面对负性情绪首先要坦然接纳并体验,然后再想办法采取建设性方式解决问题。

2、学会表达情绪:好的情绪要与人分享,糟的情绪要与人分担。在表达负性情绪时要注意一个原则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3、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4、懂得寻求专业援助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是七十年代初期由莫滋比发展起来的。 具体做法是:帮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入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进一步探求学生当时的想法,可能就会找出不合理信念。同时,也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信念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改变不合理信念的重要性。 第一步:形象生动地想象引起情绪困扰的情景,特别是让人心烦意乱、承受不了的情景,体验这种情景下不适的情绪反应,并报告此时的感受。 第二步:保持想象的情景,并将消极的情绪改变为适度的情绪。 第三步:停止想象,讲述出自己是怎样想才使情绪发生变化的。一般人往往是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才做到改变的,此时要注意进一步强化合理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信念,必要时可补充其他的有关合理信念。 思考题

1、情绪有哪些基本状态?它们由什么因素引起?

2、衡量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冷漠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冷漠?

4、挫折感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挫折感?

5、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第五章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格与人生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人格障碍及其心理防治 第三节 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人格与人生

一、心理学的“人格”,又称为“个性”,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稳定的、持久的特征,尤其是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方面表现出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和气质两个方面。人格心理的特点

1、共性和独特性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3、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的统一

二、人格优化是大学生的重要人生任务之一 健康的人格具有以下6个特征: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年人参加活动的范围很广。他有很多朋友,许多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态度。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人格健康的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欲,也没有嫉妒心。他们富有同情心,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和信仰上的差别。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的人能够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也具有积极的看法,而不同于自我怜悯的人。 (4)客观地认识现实。人格健康的人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看待事物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希望来看待事物。这种人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都非常明白,他们是“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人”。 (5)有自知之明。健康的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他们能准确地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懂得自我评价与别人对自己评价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人格健康的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倾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人生观、信仰、对生活的预感都能对他们的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人格与健康 健康是生命之本,是幸福人生的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的基础,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 人格与自我实现近年来,人们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除了智力因素外,更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情商”。“情商”这个新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葛尔曼在1995年提出来的,他概括了“情商”的五个方面:

1、认识自身的情绪;

2、妥善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认识他人的情绪;

5、人际关系的管理。毫无疑问,情商包含了丰富的人格因素,如独立性、自信心、勤奋、踏实、坚韧、耐心、恒心、创造性以及乐观、合作精神等。 有人说过: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人格决定着观念的形成,支配着倾向性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决定着人生的层次与高度。可见,健康人格的自我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工作的5年之内的生活,会对个人性格的形成都将产生很大影响。从自己出身、家庭的各自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各有各的素质特点。农村的同学俭朴但可能缺少大度,城里的同学大方但可能不够谦虚。不管过去如何,不管你的出身给了你什么,大学是个新的加工厂,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互相感染,使每一个人脱尽原来的色彩,成为一个新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防治 一般所称人格障碍有三种可能指的意义:(1)泛指一切心理障碍,这样应用是人格障碍就成了精神症状或精神疾病的代用词。(2)文艺、电影界所称的人格障碍一般是指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或类似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各种表现。这主要是自我意识分离的问题,当然也与人格有关。(3)严格意义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畴中以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 所谓人格障碍,指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者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这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的偏离正常,以致使个体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

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 常见人格障碍及其心理调适 人格障碍分三大类群 第一类行为怪僻、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 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 第三类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和依赖型人格特征。 第一类: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为主要特点。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表现退缩、孤僻、胆怯,情绪冷淡,不能表达对他人的温暖、体贴与愤怒,对赞扬或批评无动于衷;对现实的认识能力并没有丧失,但常做白日梦,沉迷于幻想之中,缺乏进取心,尤其回避竞争;外貌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对喜事缺乏愉快感,对人冷淡,对生活缺乏热情和兴趣,孤独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与人来往,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类人格障碍

(四)自恋型人格障碍 过分地自我关心、自我中心和自夸自尊。常幻想自己了不起、有才学、有美貌。期待别人的欣赏,总希望有人特别对待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以极端的眼光看人,不是说得很好,就是一无是处。很难理解别人的苦处和难处。

(五)戏剧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其特点是:活泼、外向、喜欢交际、喜欢新奇事物、时时想吸引别人注意;话多,却嫌肤浅;热情,却不能持久,也无法专注在某一件事上;注意力如花蝴蝶般,永远飘来舞去;情绪变化快速,可以为小事痛哭失声,转瞬间又高高兴兴;与人交往很友善、表面熟络,却难以建立真诚而深刻的友谊。 第三类人格障碍

(六)依赖型人格障碍 过度的依赖他人。虽然有较好的工作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自觉难以独立,不时地需要别人的帮助。不过段,也缺乏判断力,总是依靠别人为自己做出决策或指出方向。 调适方法(对待偏执人格)

1、认知疗法 有这种性格的大学生思想容易偏激,遇事好走极端,头脑中有许多非理性观念,又从不做自我批评。首先将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列出。 看看里面有多少偏激、荒谬的地方,也设想一下,别人如此做自己受得了吗?由此反观自己的行为,把这些非理性观念加以批评、改造成“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把这些写下来,贴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行为禁止法 这类大学生在自己受到刺激要发作时之前,可用行为禁止法克制自己的行为。 调适方法(对待强迫型人格)

1、自我反省法 具有这种性格的大学生,应好好的反省一下人生的意义、自己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以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判。 请自问一下:为什么给自己定下如此多的清规戒律?为什么做事一定要求十全十美?与这种人格特点作斗争,可采用顺其自然法、行为阻断法和思维停顿法。练习对一件事迅速做出决定,先从小事做起,体会做事的快乐,而不后悔为什么没有做另一种选择。慢慢地就能从犹豫不决、迟疑踌躇、患得患失中摆脱出来,使自己的心智得到解放。

2、理性观念疗法 这类人格的大学生大多存在许多非理性观念。这种非理性观念多数来自早年的不良教育。 对种种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应逐条地加以改造。 然后通过交友等方式改变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调适(分裂型人格障碍)

1、舞蹈疗法 独自一人在家,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然后对自己暗示道:“我现在要放松自己,让自己随着节奏满满的动起来。”开始可能有些不好意思,但因独自在家没有人看见,所以不要有顾虑,尽管随音乐动起来,就会感受到身心的自然欢娱,不必讲究什么规范动作,只需放松自由的跳,在自由自在的舞蹈中使自己的自我得到开放。当舞跳得有点入门的时候,可参加小型舞会,与别人一起尽情的跳舞。此后还可参加舞蹈培训班, 这样通过跳舞达到了提高自信、同外界交往的目的。

2、绘画疗法 可买一些纸与笔,最初只须学炭笔画,用炭笔在白纸上亿儿童涂鸦的方式作画,把头脑中呈现出的图像画下来即可。在完成放松自由地涂鸦了一个阶段后,便可买些介绍素描技法的书或上美术班,学习美术的基本常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在学画过程中,可经常参观一些画展,找一些画友或画师交流心得体会,这样既找到了与现实交流的途径,又寻得表现内心感受的方法。 ?

3、雕塑疗法

4、音乐疗法

5、家庭支持疗法 调适(自恋型人格障碍)

1、解除自我中心观

2、学会爱别人 调适(戏剧性人格障碍 )

1、情绪调整法

2、兴趣中心升华法 调适(依赖型人格障碍)

1、习惯纠正法

2、重建自信法 第三节 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与方法

一、善待和利用我们自己的气质 ?

(一)正确地认识气质

(二)了解你的气质

(三)认识气质特点,发扬气质的积极面

二、塑造优良的性格品质 ?

(一)性格及其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

(三)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

三、提升自我心象,激发自我潜能 ?

(一)自我心象及其作用 ?自我心象是指在自己心目中的“自我肖像”

(二)自我心象的形成与更新 这种感觉是在自我经历、环境和某种特殊事件或刺激中形成。 制造积极自我心象的心理训练

1、观察自信者的形象

2、练习爽朗的大笑

3、学会欣赏自己―照镜子

4、改变不良习惯:战胜自我 ? 思考题

1、在你的记忆中,哪些人对你的个性形成影响最大?最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2、培养健全人格对你和国家有何意义?

3、你身上有哪些人格发展缺陷,具体表现是什么,它们对你产生过什么影响?

4、在改变自己的个性方面,你有哪些阻力?

5、你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哪些良好的个性品质? ?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类型与特点

三、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功能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和行为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表达技巧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二、人际交往的自我呈现技巧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一)认知

1、自我认知

2、社会认知

(二)情感

(三)行为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自我中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三)猜疑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四)敌对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五)羞怯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六)嫉妒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和行为

(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品质 值得高度喜欢的 :真诚 诚实 忠诚 真、信得过 可靠 理智 有思想 体贴 可信赖 热情 友善 友好 快乐 不自私 幽默 负责任 开朗 信任别人 结果表明,大学生们评价最高的是“真诚”。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行为

有点积极作用和有点消极作用之间的: 固执 循规蹈矩 大胆 谨慎 追求尽善 易激动 文静 好冲动 好斗 腼腆 猜不透 好动感情 害羞 天真 闲不住空想家 追求物质享受 反叛 孤独 依赖性 最不值得喜欢的: 作风不正 不友好 敌意 多嘴多舌 自私 眼光短浅 粗鲁 自高自大 贪婪 不真诚 不友善 信不过 恶毒 讨厌的 虚假的 不老实的 冷酷 邪恶 装假 说谎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行为

1、冲动行为

2、逆反行为

3、做戏行为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自我呈现技巧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二)双向性原则

(三)平等性原则

(四)沟通性原则

(五)换位性原则

(六)选择性原则

(七)实践性原则

二、人际交往的自我呈现技巧

(一)人际交往中语言的自我呈现技巧

1、接收语言的心理呈现技巧 认真倾听 配合对方 融入对方 谦虚的态度 不轻易打断对方

2、表达语言的自我呈现技巧 (1) “看人”说话 (2) 看场合说话 (3) 把握适当的语言数量 (4) 注意发挥语言的内在力量 (5) 注意赞扬对方 (6) 要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7) 要适当控制音量 (8) 要把握适当的语速

(二) 人际交往中非语言的自我呈现技巧

1、正确运用面部表情

2、正确运用头部动作

3、正确运用手姿

4、正确运用坐姿

5、正确运用站姿

6、正确运用人体距离 思考题

1、? 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什么作用?

2、? 身边常见的影响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3、? 你自己需要完善哪些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

第?七?章??? 恋爱与性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的两性交往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的两性交往

一、两性关系

(一)两性交往的形成

(二)两性交往的意义

(三)两性沟通的障碍克服

两性沟通的障碍克服

1、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可爱的人

2、双方交往要坦诚相待

3、尊重自己

4、尊重对方

5、交往要公开

6、从两性交往中学习与成长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

(一)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二)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三)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四)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感情的经营

(一)认识自己 ( 二)了解异性及两性差异 1.对于性与爱的先后顺序

男性:社交→体肤→情感→婚姻,即“先性而后爱”。女性:社交→情感→体肤→婚姻,即“先爱而后性”。 2.决策历程

多数的男性是自动自主做决定,表现自己是个有定见的男人,多数的女性则会先商量再决定,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再说,即使自己心里已经有答案了,还是会以疑问句问对方的意见。 3.沟通历程 有句话说:“女人渴望的礼物是了解,而男人送给她的却是建议。 4.沟通方式

女性描述事情通常描述得比较详细,形容词也多,句型多是祈使句或附加问句的形式,表达的目的多想得到了解、安慰或赞美,且擅于观察非语言讯息,也擅于用非语言管道辅助传递个人情绪感受

第17篇: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完满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脱离虚弱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也应包含心理上的“完满状态”。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

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心理健康时刻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众多,归纳起来是“众数标准”(或适应性标准)和“精英标准”(或发展性标准)两大取向。

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不胜枚举,但共同之处多于分歧。结合各种观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

1、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3、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5、有健全的人格

6、道德心态的健康

7、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智力活动正常

四、心理健康自测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测量表(SCL---90)》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评定一周以来 1 的心理情况。分为五级评分,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共有33项,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

2、不良状态

3、心理障碍

4、心理疾病

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1、周末(或假期)综合征

2、职业倦怠症

3、慢性疲劳症

4、网络依赖症

5、抑郁症 6.焦虑症

7、强迫症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直接影响。首先,生物条件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生物因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生理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系统。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工作学习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社区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

社区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产生的。 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实现的。

四、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情感因素、意志和人格因素。

第四节 塑造良好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在生理、心理、宗教、社会、伦理、法律和美学等不同领域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心理特征系统两大部分。

1、气质是人格的生物基础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与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力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的表现。气质有多种分类法。气质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古代这种关于气质的四分法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这种提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类型:按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受情绪和意志型。

按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向型、内向型。 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二、人格与人的身心发展

3 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如具有矛盾强迫性、吝啬抑郁等特征的人容易得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往往与人格素质相关,在工作中,具有乐群性、有恒性、独立性、世故性、自律性等性格特质的员工更受欢迎和更容易获得提拔。

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有表现的机会和显示其意义的场合。人格是否良好主要表现于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社会成就、社会地位、社会评价一方面与个人能力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的人格直接相关。人格的评价也以社会适应的水平作为重要的指标。

四、人格障碍的类型

依据国际(心理)疾病标准——WHO,ICD-10,典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一些类型,中国的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1、偏执型:

2、分裂型:

3、自恋型:

4、冲动型:

5、回避(焦虑)型:

6、依赖型:

7、强迫型:

8、被动攻击型:

9、反社会型:

五、健全人格的塑造

1、自我认识,优化人格整合

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开始。

人格塑造也就是为了实现优化人格整合,以达到人格的健全。

人格整合的基本含义:随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状况的过程。优化人格整合,一要择优二要淘汰。

择优即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淘汰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择优与淘汰往往同步进行。

2、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不少人格发展缺陷源于无知,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

第五节

与压力同行

一、压力来自何方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往往是自己造成的。40%来自对未发生事情的忧心忡忡,30%来自对已发生事情的耿耿于怀,12%来自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在乎,10%来自对自己身体过于在乎,只有8%来自生活必须面对承受的压力,这8%是比较合理的。

二、我的压力是不是太大——注意自己的压力信号

一旦压力产生消极作用,各种需求就会变成负担,而身体和意识就会发出警告信号,当然这些信号并不一定是有害或危险的。你可看成是一种征兆,表明你没有发挥或已经超越自己能力的极限。如这些信号不断出现那就不是好兆头了。这时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信号。

压力信号分两种:预警信号和警报信号。预警信号可看成是一种征兆,预示自己没有发挥或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极限了,警报信号表明经历人必须认真对待这些信号,并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

三、压力应对与管理

1、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应对压力

1、要有积极的心态 对生活要有感恩之心。

2、要学会积极思维

3、在工作中巧妙应对他人的请求

4、善于利用时间

通过改变作息时间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神奇三小时”.早睡3小时,早起3小时,生活和身体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时间管理大师”哈林·史密斯曾极力提倡“神奇三小时”的概念,鼓励人们自觉早起早睡。比别人早起,没有人或电话的骚扰,清晨做事精神集中,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早起更能增强信心。

5、善于处理冲突,并采取建设性的批评方式。

6、低调处理尴尬场面和你的情绪

7、现实一点,认识自己的极限

8、不要为了暂时的解压而求助“错误的朋友”

9、提高你的抗压迫的能力

2、运动养生,调解压力

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尝试做以下事情:

1、每天要设法出一次汗

2、学会使用深呼吸

3、肌肉放松法

4、泡脚

5、静坐休息

3、营养饮食,调节压力

1、均衡的饮食

2、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3、多吃维生素B和C

4、多吃钙质

5、少吃盐

6、少吃糖

7、控制体重

8、注意饮食节奏和气氛

第六节

学会管理情绪

一、情绪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成分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因素。

情绪具有的功能,一是动机功能。情绪可激发行为的动机,情绪是行动的原始动力。然而,情绪与绩效的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二是社会适应功能。情绪的种类有:

1、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正常情绪和不良情绪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调节

1、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我们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主观体验、生理活动、外部表现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可发展为一种能力,即情商。

2、情绪调节ABC理论

ABC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艾利斯提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或行为;B是指我们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情绪性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直接引起了情绪反应,即A引起了C,忽略了中间的B的作用。

ABC理论的提出者亚伯·艾利斯认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内化和产生一些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3、情绪的识别

情绪的复杂性、主观体验的内隐性以及人们个性的多样性,使情绪的识别变成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当我们识别他人情绪时,通常是以外部表现为媒介,笑意味着高兴,眉头紧锁意味着发愁。可是有时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并不成立。

4、情绪的合理宣泄

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由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如心中堆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未能表达和宣泄,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身体上常见的有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理上常见的心里紧张、神经症等。

三、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及应对方法

1、焦虑

7 心理体验有:担忧害怕、焦灼不安;生理体验: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出汗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活动异常。如果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引发焦虑症。

3、应对方法: (1)认知调节法 (2)放松训练法

2、抑郁

专业技术人员应警惕抑郁情绪,如有抑郁的倾向,可及时做出调整或进行求助,以免形成抑郁症。

3、挫折

第18篇:教育技术课件

太原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

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0905班成职萍2009051508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应该发生以下几方面的转变:从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向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用的转变;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向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转变;从局部的教育信息化向整体的教育信息化的转变;从关注一般应用模式向考察具体学科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转变。这些转变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推出,无疑为我们做好这一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市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更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新型环境 国家教育 信息化 1.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九五”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如何应用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人才,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教育技术系统广泛开展了\"应用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科研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教育部启动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批准了962所中小学校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现在已经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示范性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完全具备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探索学与教的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按照国家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要求,“九五”期间,我国的国家级教育技术实验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策略研究》。“九五”课题的开展,推动了国家级教育技术实验校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

2.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我国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为全国所有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设备,实现了卫星收视教学、下载资源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等系统到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扩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教育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高级应用形式。“十五”期间,我国探索研究了现代远程教育对农村教育、优秀教育资源对中小学学与教过程的影响。

1 太原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3.国家教育城域网初步建成

“十五”期间,我国初步建成了教育城域网。到2006年末,光沈阳全市铺设光纤2000公里,接入学校和教育单位605所,今年年底,农村中心校以上单位将全部接入教育网。同时,我国充分重视教育资源建设,教育网成为了教育系统的门户网站,目前已拥有教育教学资源3000G。独立的教育网络与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相呼应,实现了天网与地网的协调与统一,为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但是,从目前开展的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上看,我国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有效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情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学会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等等。因此,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有待于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同时,我国有着明确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总结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促进城市发达地区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促进农村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促进新型学与教方式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基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资源研制与开发,建设新一代网络教育教学资源;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为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学与教服务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新型教学和学与教方式的应用条件和推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也是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本课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学与教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新型学与教方式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全面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型学与教方式应用条件和适应性的研究:通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条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校,研究新型学与教方式的适应性,总结其推广方式和策略。

2.新型学与教方式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学校学科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探讨不同学科的不同应用方法和策略,形成有推广意义的实践模式。

2 太原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三)本课题下的专项研究子课题方向

A.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B.卫星收视播放环境下的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C.光盘播放环境下的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D.非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E.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F.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G.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H.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对普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的研究 I.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J.其它(各实验校可在以上研究方向中选择申报,也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研究方向申报)

本课题按照总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进行。 本子课题的研究主要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实验法要求各实验校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进行实验设计(要有实验研究假设),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要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要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验证假设。

行动研究法要求各实验校要注意五个环节(指: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中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以何方法为主、以何方法为辅,要结合学校实际和所选课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课题创新之处是改研究的核心与关键

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注重硬件环境建设,转向注重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应用。我国应抓住教育网初步建成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十五”期间,我国针对城市中小学进行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本课题拟在“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如下突破:结合我国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契机,深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充分利用农远的设备及资源,设计、实践和总结三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方法和经验,构建和提出新型学与教方式的有效模式和应用策略。从而形成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实际的、可以被实践检验,并能被学校直接应用和借鉴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学与教的模式与方法。进一步推动我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由城市向农村拓展。

我国对实验学校有严格的要求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校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部分具备了参加本课题研究条件、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并且在“十五”教育技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

3 太原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我国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校和部分郊县的具备参加本课题研究条件、学校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

2.成立实验学校子课题组

实验学校子课题组属于三级课题组。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可以申请并承担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一般由实验学校校长担任。

子课题的申报必须依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必须与学校的实际和需要相结合。

3.课题申报程序

实验学校按照本研究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提出课题申请,报送到区里; 市级课题组根据各区情况,提出具体审批意见,并将审批结果报总课题组审定; 参加子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必须经总课题组和市级课题组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审定。

本课题之子课题研究所需经费,主要由各子课题组及实验学校自筹解决; 市级课题组负责解决重点培训、研讨、交流及重要的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活动所需经费;

各级课题组负责自行解决参加国家总课题组的学习培训及成果交流所需要的经费。 预期成果的研究:

1.树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典型,提供示范、交流服务;

2.出版、发表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科研论文; 3.总结、推广成功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教学案例; 4.研制、开发适合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资源; 5.研制、开发适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6.为总课题组提供有关的研究成果、经验材料、实验数据等,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式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J].中国大学教学,2005(5).[2]朱长华.关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究 [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4

第19篇:励志教育课件

《我们有话对你说》初中第二阶段 第一单元

第1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一封励志信的内容。

2.增加同学们对五星红旗的认识,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五星红旗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无数的华人为了让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付出了无数的艰辛,甚至献出了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旗文化,维护国旗的尊严,为了维护国旗的荣誉,奋斗终生。 [教学过程] 课件首先学习第一封励志信的内容,然后重点讲述了作为国家象征的国旗。国旗的基本知识中讲述了国旗的来历、象征意义、升挂国旗的注意要点等。通过讲述战士们的献血染红了国旗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为了维护国旗的荣誉,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后讲述了一些与国旗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国旗第一次飘扬在奥运村、第一次在奥运赛场升起、第一次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第一次出现在太空、第一次在南极和北极升起等。正是由于一批又一批华人的努力,国旗才飘扬在五湖四海,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国旗的历史,更要为维护国旗的尊严而努力奋斗。视频展示偏远山村的升旗仪式,非常感人。歌曲《红旗飘飘》。

一.学习第一封励志信的内容 幻灯片2 幻灯片2学习第一封励志信的内容。 二.国旗基本知识 幻灯片3-

幻灯片3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一般不得随意悬挂他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请思考:您知道五星红旗的来历吗? 您知道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吗?

幻灯片4 五星红旗的来及及象征意义

五星红旗是通过征集、评选、修订,最后在1949年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表决确定的。

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1、4颗红星对齐,

2、3颗红星对齐。

中间的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围绕着大星星,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国旗上的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我们黄皮肤的中华民族。

幻灯片5 升挂国旗的知识

国旗法第第十五条规定: 升挂国旗,应当将国旗置于显著的位置。 列队举持国旗和其他旗帜行进时,国旗应当在其他旗帜之前。 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国旗法第第十七条规定: 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幻灯片6 国旗人物

曾联松——五星红旗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

董立敢——第一任天安门国旗班班长:武警某部正团职支队长,天安门国旗班第一任班长,天安门广场第一套升国旗仪式开创人。

罗 泽——在珠峰上高举国旗的藏族运动员 :原西藏登山队队长、书记。1975年与队友一起胜利登上珠峰,为让全世界看到五星红旗,高举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展示。

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幻灯片7- 幻灯片7 血染的五星红旗

1952年的10月1日,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俘营里,被俘的志愿军战士们为了庆祝祖**亲的生日,升起了一面国旗。做旗子的布是用去了胶的雨衣布加消毒用的红药水染成的,黄色的五角星是用黄色的奎宁丸药丸染成的。当国旗升起来的15分钟后,敌人的装甲车开进了营房,150多名战士在机枪的扫射中倒了下来,56人为了国旗的升起献出自己的生命。

幻灯片8视频《偏远山村的升起仪式》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起,此后,她便高高地飘扬在祖国的每个角落。

视频《偏远山村的升起仪式》

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即使买不起旗杆,也要让志愿者捐赠的国旗高高飘扬在学校的上空;每个周一都要举行升旗,并进行宣誓,要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学习。(视频长度:3分24秒)

幻灯片9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村升起

1952 年 7 月 29 日 11 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参加第 15 届奥运会,受到芬兰人民的热烈欢迎,随后入住奥林匹克村。 12 时半,举行升旗仪式,数百名他国的运动员和新闻记者也赶来参加,曾参加过第 14 届奥运会的足球选手张邦伦,荣幸地成为升旗手。 在这一时刻,五星红旗在代表团全体成员的热泪中冉冉升起;在这一时刻,世界看到了站立起来的新中国的形象;也从这一时刻开始,翻开了新中国奥运史上崭新的一页。

幻灯片10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运赛场

1984 年 7 月 29 日, 27 岁的许海峰以 566 环的成绩在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获得金牌。这枚金牌具体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也和许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 这是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在此之前 , 已有 88 年历史的现代奥运会共产生了2500余枚金牌,却无一属于中国。萨马兰奇第一次以国际奥委会主席身份为奥运冠军颁奖。萨马兰奇给许海峰颁奖后说: “ 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块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而感到荣幸! ”

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奥运会比赛场。为了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中国等待了 35 年。在这次比赛中 王义夫同时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而临近升旗时组委会才发现只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于是组委会不得不将颁奖仪式的时间后延,并派出了摩托车手火速去附近为中国队找第二面五星红旗。

在一时刻,许海峰的枪击碎了“东亚病夫”的百年耻辱;在这一时刻,五星红旗升起了中国人必胜的自信和雄心;从这一时刻起, 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赛场,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上百次升起。从此刻起,各国奥组委都会备足五星红旗。

幻灯片11 国旗第一次升起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971年11月1日上午8时,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 美国一家报纸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

幻灯片12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在太空

1985年4月29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在太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俊博士乘美国挑战者号飞船赴太空进行科学考察。在太空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面五星红旗。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

幻灯片13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和北极

1980年1月,我国科学家董兆亁和张清松赴南极澳大利亚凯西站进行科学考察,在那里他们庄严的升旗了五星红旗,这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南极大陆高高飘扬。

1986年7月9日,董枝明和余超两同志与 5 位加拿大科学家同赴加拿大北极地区考察25天,这是我国科学考察人员第一次进入北极地区,并在那里升起五星红旗。

幻灯片14号召同学为了国旗的荣誉奋斗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升起那面神圣的国旗……

四、结束 幻灯片15-17 幻灯片15齐声朗读励志信。 幻灯片16歌曲《红旗飘飘》 幻灯片17结束。

欢迎加入励志教育交流群:167229256;

欢迎登陆中国励志教育网: www.daodoc.com;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gaojian@lizhijiaoyu.com;

优秀教案和课件征集

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请直接发课题组负责人王军邮箱wjmba@163.com。来函必复。采纳后版发证书。

意见征集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直接发课题组负责人王军邮箱wjmba@163.com。来函必复。衷心感谢!

请老师们支持励志教育事业,不要把课件等相关资料放到互联网上传播。对您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20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之—(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还要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一切的成就和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一切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孩子顺利成长的源泉。教育的确很贵,无知代价更高

―― 家庭教育工作者 何学民

第一部分:本书的整体脉络 脉络清晰: 分三大讲: 第一讲: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 第二讲:如何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 第三讲:回应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对策 ――张向葵 绪 论

? 当代青少年忧虑什么?期待什么? ? 代沟为什么产生?

(所谓代沟是指两代人彼此间情感不通、

心理有距离的社会现象。) ? 两代人的距离为什么那么遥远? ? 我们理解孩子们吗?

? 为什么青少年不愿按成人设计的 美好蓝图发展?

责怪有用吗?

反思什么?

――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工具、教育对策是否科学? 第一讲

反思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缘由

第一节

心理问题与当今教育和时代 应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做到的是:

首先,明确意识――青少年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第二,坚决杜绝――不要简单粗暴地把逆反心理定义为是孩子的品德不良,或者是孩子有意识地对成人的不尊重和对抗。

第三,努力做到――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耐心,以引导为方略,以幽默为形式,以爱为力量,润物无声,与孩子共同度过逆反心理的困境期。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困境: 无可奈何、

无法与孩子沟通

伙伴危机等原因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情绪稳定性方面出现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使命

(一)什么是心理问题

“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

――车尔尼雪夫斯基

1、什么是健康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1989年,又增加了道德健康。即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等四方面健康,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出现。

前者从宏观上要求人应该达到的可能状态; 后者是指对未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防御与抵抗。

概括说来,

心理健康包括两方面:

一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

二是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也可以说,心理健康需要:

一是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

二是能妥善处理与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关系,能够作为社会成员在其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具有相对性、整体性的动态发展过程。

3、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 智力发展正常 ? 情绪稳定协调 ?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1、智能良好 (1)两个精神:

科学精神:做事

科学精神的基础,是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人文精神:做人

(2)四种能力: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 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 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 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 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述”; 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三)培养心理健康能力是为人终生发展奠基 (新增加内容) 心理健康能力也是称“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父母把一切都给了孩子,为他不惜牺牲一切,其实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马卡连柯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理智审视

什么样的问题算问题(标准)?

一、成人的目光

(一)主观性

成人的主观性是指在进行判断时,只去寻找那些支持他们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了那些不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①标准的主观性

②心态的混浊性

(二)中介性

这里的中介性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某事情、某对象的结果来衡量与检查自己的言行(从孩子成绩反映家长尊严)。

二、情境特异性

所谓情境特异性是指青少年行为不是任意随机地表现出来的。某种具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或情况。进言之,由于青少年活动的时空不同,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三、尘封的观念

成人用以往的观念来衡量现代青少年的行为,就会认为他们的问题很多。其实这其中的一些问题都是缘于成人对青少年的不理解和缺少必要的沟通(代沟或代差)。

两代人在思想、生活、家庭责任、政治、行为、交流与交往、金钱使用、服饰的差异. 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达到关系的和谐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客观评判

从客观现实出发,用衡量有血有肉的人的标准来衡量青少年的问题,是客观、真实、有效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前提,是促进青少年在社会环境、文化系统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反思青少年问题的基石。

一、社会性标准

常模: 社会性标准

统计学的量化标准

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定量研究:对问题结果进行“量”的处理,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广泛性、普及性和现实性的特点。

定性研究: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与特点等,侧重于研究者对问题的思辩、解释和看法。 各有优势和局限,综合使用。

(二)障碍性问题(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

1、什么是障碍性问题

介于神经症和一般心理问题之间的异常心理,由发展性问题转化而来,主要是来自心理中介因素对应激事件调节的失衡,导致心理功能紊乱或出现异常行为。

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压力、焦虑、抑郁三方面,症状是担忧、紧张、无安全感等。

2、引起青少年障碍性问题的

主要心理因素

? 自我统合问题(埃里克森观点) ? 自我效能感问题(个体对自己是否

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

主观判断、班杜拉观点)

? 品德定位的问题(柯尔伯格观点)

3、青少年障碍性问题的具体表现

(只是了解、需心理医生诊断!!) (1)感觉障碍

感知变化、错觉、幻觉

(2)记忆障碍

识记障碍、保持障碍、

再现障碍

(3)思维障碍

思维联想过程障碍

思维逻辑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4)情绪和情感过程障碍

情绪高涨(躁狂症)

情绪低落(抑郁症)

焦虑症、强迫症

恐怖症、

情感协调性障碍 (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矛盾情感)

情感淡漠

自笑

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5)人际交往障碍 (害羞、孤僻、自卑、自我中心、双重人格)

(6)人格障碍

偏执型 分裂型

反社会型 冲动型

癔症型 强迫型

焦虑(回避型) 依赖型

其他人格障碍 未特定人格障碍 (7)注意障碍 (8)行为障碍

失败综合症、需要注意者

依赖旁人者、寻求报复者

追求权利者

4、青少年障碍性问题形成的机制

(1)应激

有机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由于实际或认识能力上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心理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塞里

心理紊乱或心理障碍取决于心理中介因素的调节作用 (2)心理中介因素

? 认知评价和归因 ? 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 应付资源与应付方式

应付资源: 生理、心理、社会资源 应付方式:

? 积极应付方式 消极应付方式

? 问题关注应付方式:

改变事件、解决问题

情绪关注应付方式:

改变自身、调节自我 ? 社会支持 ? 人格

5、青少年障碍性问题的

稳定性和暂时性

青少年障碍性问题具有稳定性

即,个体在遭受外界刺激后,机体组织或器官、心理上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如果某一个体总是处理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激,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极大的影 响。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 (4)残暴 残暴是指青少年对他人或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行为。 (5)恐怖 恐怖是指青少年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表现出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针、怕黑暗、怕鬼怪。 (6)敏感 在学校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为此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一)发展性问题:伴随着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到来和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问题,表现为不适应

二、发展性标准 抑郁症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 忧郁症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学会将自己的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二是多与其他人交往,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开阔视野。

三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如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doc》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