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2-11-20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职说课稿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参评的说课题目是《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内容和作用分析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是吕瑞芳主编人卫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细菌概述部分第二节,主要讲解了细菌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以及细菌的遗传和变异。本节内容为细菌概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教学体系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它即为以后细菌个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有助于学生“无菌观念”的建立和“慎独”精神的培养,为各项护理技能的训练和良好职业操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遵循新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结合护理专业需要,同时参照护士执业资格和高职考试大纲,本着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和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2熟悉:培养基的种类;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1.3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意义;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2.能力目标

2.1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并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2能用所学知识指导护理技能操作,争取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同“无菌操作”的必要性,能自觉培养“慎独”精神,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和未来发展需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方式、速度和生长现象) 1.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2.教学难点: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二、说学情

本次课授课对象为中专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自控力稍差,做不到专心听课;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但阐述能力稍差,观点概述往往不准确;能围绕设定的问题积极思考,但发现问题的能力稍差。结合本节内容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且琐碎的特点,我会在教学中注意直观性、互动性和启发性,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本着肯定鼓励的原则,使他们对课堂学习充满期望和信心。

三、说教法与学法: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我选择以下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演示法:通过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获得生动的表象,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其对知识点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2.探究法: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情境,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问题,使学生逐层探索获取知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归纳法:通过归纳可以梳理明确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清晰。 4.练习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知识点。

(二)学法

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学法”如下:

1.类比法:通过类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2.观察法: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疑难。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课件演示过程)

(一)第一课时 本课时分三个环节:授课——习题练习——情境解析,从而达到“学习——学会——会用”的目的。

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先简介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并带领大家宣读南丁格尔誓言,进行职业情操的熏陶,激发学习热情。2.讲授新课:介绍细菌的生长繁殖。

2.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采用类比法教学,以人为例让学生讨论生物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2细菌繁殖的方式与速度我设计了一个动画,使学生建立直观、立体的认识。让他们体会细菌生殖速度之快,从而理解浸泡医疗器械的消毒液、各种灭菌敷料包需详细注明灭菌日期时间、有效期和失效日期时间的必要性,学会使用知识。 2.3细菌的人工培养,我引用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由如何才能“知己知彼”导出人工培养的概念,进而引出培养基。在这里我设计了超链接,链接到各种类型的培养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知识点。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我使用了相关图片,让学生先行观察、讨论,然后我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给予评价总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及口头表达能力。介绍完知识点之后及时通过一道思考题进行练习。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静脉输液时药物配置前药液检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检查内容及方法,然后总结发言,我针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矫正。

(二)第二课时 本课时沿用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最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总结,从而完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首先介绍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根据专业需求本节重点介绍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这部分知识点多且琐碎,学生容易出现一头雾水的感觉。我通过超链接使授课内容层次感更清晰,便于学生紧跟老师思路。把每一种产物的特点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掌握。讲解毒素时我例举了两个例子:“思念”水饺中毒事件和破伤风,让学生体会毒素的致病作用。讲解色素引入两张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色素的性质。介绍完知识点后及时通过一道思考题进行。最后创设“药物配置和静脉输液”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后总结发言,我做出评价、补充,不足之处给予矫正。

2.第二介绍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主要结合图片讲授,同时辅以引导探究,让学生即通过直观印象深刻理解知识点,又能深入思考挖掘新的知识。 3.教学总结:

3.1通过提问巩固知识点,保证知识目标的完成

3.2通过自由发言讲述学习体会和心得,保证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达成 4.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条件

(二)方式与速度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二)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意义

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二)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教学反馈

本次课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探究法、讨论法教学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通过习题和情景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并运用了知识点。师生关系融洽,效果较好。

由于授课内容偏多,在扩充知识点和完成教学任务之间有少许矛盾,今后将注意针对教学专业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中职说课稿

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基础会计》。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基础会计》是河南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概念、特点及职能。这节课的内容对今后所学课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会计含义、特征、本质及会计的职能主要内容;掌握会计的特征和会计的职能。

2、能力目标:通过对会计含义、特征、本质及会计的职能主要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会计有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会计含义、特征、本质及会计职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及以上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基础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重点:

1、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

2、重点掌握会计基本职能。

四、说教法和学法

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现状,结合本课题的特点,我们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案例分析的教法,运用体验式教学,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本节课指导学生主要采取分析归纳的方法:同时,我们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根据以上确定的内容,我再具体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

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案例导入:佤族人对债权债务的处理;讨论从会计的起源探讨会计的本质。

(二)讲授新课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重点讲授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概念、职能及会计的特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乏味的知识兴趣化,结合案例分析对本节内容进行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与积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同步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特征,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布置得作业内容是:牢固掌握会计概念、特征及会计职能。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纲要式。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推荐第3篇:中职说课稿

找教案

www.daodoc.com

【说教材】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我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这一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们一丝不苟的求学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激发专业兴趣,坚定专业信念,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的讨论中学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协作。让学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严谨、务实、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

【说学情】

我的学生大多聪明好动,对新鲜的事务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逻辑思维狭窄,对学习一些原理知识兴趣不足,我会在分组协作时充分考虑这一点。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师,我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本堂课我以学生为本,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从使用者转变成一个制造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对完成又快又正确的小组进行加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本堂课在贯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配合“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并辅以“多媒体动画特效”、“实物展示”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记忆,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认识过程由易到难,逐渐深化,形成水到渠成的局面。

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又“饿得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课堂秩序混乱。引入“导生”,让较优秀的学生做为老师的助手,给有问题的同学现场指导与帮助,以高带低,具有很强的榜样性和激励性。导生制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一种新手段,再次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有了事情做,就不会因为觉得“都会了”而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而扰乱正常教学;学习滞后的同学也能在这些“小老师”的帮助下,跟上教学进度,实现学习目标。

找教案

www.daodoc.com

将热爱专业的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只是担当配角。教师以各种教学手段配合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都是从怎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理解、掌握知识的角度出发。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积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说教学过程】

为保证教学效果,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简单了解。。。准备课堂同步练习,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把教室搬到车间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通过向学生展示“项目任务”,由生活中具体的印章引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亲眼观察,符合中职学生喜欢探究新奇奥妙事物的特点,不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索“为什么今天要学这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完成了从使用者到制造者的角色转换,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探索者。同时,通过动态flash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供直观感悟。

最后以提问的方式:“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帮学生回顾,让学生自己思考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巩固探究

【教学设计总结】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并穿插“讲授法”、“比较教学法”等,整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师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具体任务和提出问题,让每位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从实践中得到结论,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请学生来总结,提炼收获与不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作业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本课采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找教案

www.daodoc.com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操作示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4、确定项目。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

5、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6、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驱动下,展开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一个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进而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任务驱动”的良性循环。在完成过程中方式可以合作,协作,通过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和素质。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推荐第4篇:说课稿 中职 10分钟

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_____________》,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理念源于新课改理念,是让学生不但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让他们热爱电子专业,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中职教育电子类系列教材《XXXXX》教材,第X章第X节。从内容及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学习本节是建立在前一节______知识的基础上的,为后面学习______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我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已有认知能力,我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

1.2.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和现象; 2) 掌握______的操作技巧;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更加热爱电子专业。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电子专业学生,他们具有如下特点:

一、能力素质方面: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往往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

二、心理特征方面:由于大多数学生初中阶段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成为个别老师的“遗忘角落”,因此很多学生都有厌学情绪和自卑感等心理问题。结合学生特点和本课题的内容特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和互动性,本着长善救失、因材施教、肯定鼓励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主要选择以下教法和学法:

(四) 教法

1.讲授法:(基本概念) 2.3.演示法:(实验动画演示)

探究法: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逐层次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5.归纳法:归纳梳理知识脉络,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清晰。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知识。

(五) 学法

为了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完成作业-小结”的学习过程,其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观察法:观察实验演示、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结论。2.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缓解听课疲劳,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五、教学过程分析

对学生技能掌握和能力培养,还是要具体的落实到教学实践活动

的设计中,针对本课题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我的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 组织教学(1min)

教学组织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组织准备对课堂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师生问好、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提醒学生关闭手机、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等)等方式,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做好上课准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导入新课(1min)

(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根据具体课题来选择)

(三) 讲授新课(30min)

(通过_________(对应前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_________(对应前面的教学目标))

(四) 巩固练习(5min)

“光学不练假把式”为了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同时了解课堂学习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讲解例题: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有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基本概念和公式。2.3.课堂练习:选择适当的习题,针对性的加以巩固。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不仅达到了思考和练习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五) 课堂小结(2-3min)

为了了解本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堂课我采用先学生自我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和心得体会的,然后我加以归纳和补充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1min)

本着针对性和趣味性原则,我会布置少量针对性较强的课后习题和一道趣味性的思考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本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ppt主要展示我的副板书,黑板主要体现提纲式正板书,让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消化本节内容。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第5篇:中职教育说课稿

《换位思考 生活美好》主题班会说课稿 珠海高级技工南屏分校 李雄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珠海高级技工学校南屏分校11电子3班班主任—李雄,我今天主题班会说课比赛的题目是:换位思考 生活美好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

对着这些图片,我们不由得会去思考,那么也就引出我今天要说的主题—换位思考 生活美好。

本次主题班会说课,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说班会设计理念 第二说班会设计目的 第三说班会开展形式 最后说班会开展效果

一、说班会设计理念

首先,说这次班会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主题的来由,开学不久就发现一部分学生品德修养不怎么样,比如对亲人,朋友缺乏爱心;对家庭,学校缺乏责任感,冷漠自私,恃强凌弱,自大狂妄 ,在班级里还引发一起恶性事件,正是这恶性事件,让这个主题班会提上了日程

二、说班会设计目的

第二,再来说下本次班会的设计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确定要实现三个目标:

⒈让学生明白矛盾无处不在,关键正确对待;

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看问题多角度思考;

⒊让学生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三、说班会开展形式

接下来,说第三部分,主题的形式和流程,本次主题班会主要利用视觉,即图片进行主题导入, 用听觉—以讲故事形式来延伸主题,然后通过设置游戏,给学生亲身体验,最后进行讨论总结本次主题。

在环节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也就是大家开始欣赏的一组图片,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有趣的图片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什么是换位思考?

在环节二——“小小故事会,蕴含大智慧”中,通过生活实例和历史故事讲解,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与生活中,到处需要换位思考.故事。。。。。。

在故事的熏陶下,设置了第三个环节,两个小游戏,一个是班级恶性事件的真实重现,二是角色对换的体验,要学生上台展示,这两个游戏的设计意图,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事件的重现亲身体会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角色对换环节让学生体会: 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用心.

环节四,生生讨论,师生交流,主要围绕学生的心理想法,展开两个讨论:首先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大胆自然的来“晒晒自己经历的及其身边的事情”,然后通过生活身边的事来探究“换位思考的好处”,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关系,然后升华到换位思考。。。

在最后一个环节反思总结中,通过前面图片感受,故事理解,游戏和讨论的升华,让学生领悟几点

第一:基础————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即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不愿意做的事,不能强加于别人身上。

第二:发展————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别人不喜欢的东西和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能强加于别人身上。

第三:升华————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才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最后: 学会宽容和感恩,用行动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生活自然更加美好。

以上五个环节是我对整个班会的设计意图,活动方式以及具体流程。 最后来说班会效果

三、说班会开展效果

说优点:本次班会活动形式有趣,学生比较满意,感觉受益良多。 说缺点:没有使用较多的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感官没有那么直接

针对本次班会效果,以后我会扬长避短,其他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说,太多不良习惯马上药到病除是不可能,更别幻想一劳永逸的效果,但咱们的学生已经步入人生最美的年华,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关心与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出一段健康亮丽的人生之路! 我的主题班会说课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

推荐第6篇:中职英语说课稿

说课稿

Leons draft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Respect leaders, teachers everybody good afternoon!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职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Sunny days, rainy days第三节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以及评价和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想。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is the subject of Vocational English book 1 unit third Sunny days, rainy days third cla.Today I will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emphasis, difficult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ogram,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and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se eight aspects to talk about my understanding and ideas of this leon.

一、教材分析

A, analysis of textbooks 本课程所选的教材是外研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它是全国中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Sunny days, Rainy days是本书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共分5个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三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在前两节的学习后,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的内容有所掌握,并且对一些基础知识已经很熟悉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打下了基础。

The selected the course materials in English \"basic module\" FLTRP published the first book, it is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planning national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Sunny days, Rainy days is the third unit of the book, this unit can be divided into 5 claes, the cla for third hou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s, in the first two after learning, students have to have mastered the element content, and some basic knowledge has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this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ition to the contents of the cla learning.

二、学情分析:

Two,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中职学校英语学习的基础都比较薄弱,由于初中打下了不同的基础,不少同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甚至是疑虑和抵触。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与天气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自觉地学英语、爱英语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的,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目标。

The teaching object is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foundation is weak,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basi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ny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English, and even doubts and resistance.Therefore, through this course, make students master some weather related knowledge, by learning this leon let students enjoy the fun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hen consciously learn English, love English is in the cla teaching in the largest, is also the most challenging goals.

三、教学目标

Three, the teaching goal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cognitive struc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goal, teaching: 1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出现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同时掌握温度的英文读法。

1 knowledge objectives: master the cla ke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nd master the temperature English pronunciation.2能力目标:在熟练掌握和运用与天气和气温相关的句型的基础上,能够以天气为话题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2 goals: the master and apply foundation and the weather and the temperature related pattern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s a simple scenario.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爱英语,爱生活。

3 emotion goal: to cultivat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course, and continu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Let the students love English, love life.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Four,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in

1、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出现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同时掌握温度的英文读法。

1, the teaching focus: master the cla ke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nd master the temperature English pronunciation.

2、教学难点:在熟练掌握和运用与天气和气温相关的句型的基础上,能够以天气为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2,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o master and apply the foundation and the weather and temperature related pattern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s a simple exchange.

五、教法和学法

Fi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

(一)说教法: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的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a) teaching sai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highlight key points,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y, consolidate and transfer knowledge effectively,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methods: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气氛更加的轻松活跃。

1,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make the content of the leon is more vivid, more relaxed and lively atmosphere.

2、任务型教学法:在讲解本节课的文章时,在不同环节给学生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2,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on this cla article, in different links to the students aign different tasks, so in the proce of \"task\", students are always in a positive, positive learning psychological state.

3、情景教学法:在本节课的内容讲完之后,给学生真实情境模拟的机会,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the scene teaching method: after this leon finished, give students real scenario of the chanc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bility and creative spirit.这些常见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同学们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会学习的人。

Using these common teaching method,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operative inquiry abilit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learner in the true sense.

(二)说学法: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在玩中学,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提倡合作与交流运用新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

(two) learning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to change the learning style, not onl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y school, training students\' oral English expreion ability, and promot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with new knowledge of language expreio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 formation and basic English skills.

六、教学过程

Six, the teaching proce Step

1、课前热身(要说明主要的内容):听一首与天气相关的歌曲让学生体验到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arm up before the cla (Step1, to illustrate the main content): listen to a song and weather related song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relaxed, lively claroom atmosphere,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design intent: let the students feel the cla in a pleasant atmosphere,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learning.Their) Step

2、新课导入 (要说明怎样导入):在导入过程中,通过播放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预报视频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在播放之后,问同学们以下几个问题

Step2, the new cla inducts (to explain how the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import proce, the most common weather forecast video playback in life to import the leon topic, after showing, ask the studen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Do you know how to expre weather? 1 Do you know how to expre weather? 2.Do you know how to say temperature in English? 2 Do you know how to say temperature in English? 3.Can you say the weather report like the reporter? 3 Can you say the weather report like the reporter?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来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design intent: play video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then 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 to introduce the new cla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Step

3、讲授新课 (要有具体的步骤):在新授课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复习旧知识、句型操练、阅读训练、情景表演、内容小结和作业布置。

Step3, teaching new leons (to be specific step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in the new teaching proce: To review old knowledge, drills, reading training, role play, content summary and homework.

1、复习旧知识:首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几个描述天气的单词,然后再熟悉一下天气符号,最后简单的介绍一下温度的英文表达法。1, to review old knowledge: a review of the first simple a few words to describe the weather, and then with the weather symbols, finally briefly introduce temperature English expreion.(设计意图:旧知识的复习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上节课内容的印象,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容易。)

(design intent: the old knowledge review can deepen students of the leon content impreion, make the following learning easier.)

2、句型操练:让学生看一幅天气预报气象图,然后介绍谈论天气和温度的句式: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What’s the temperature in Beijing? 再老师的讲解后让学生运用以上两个句型来说出气象图中不同城市的天气和温度情况。

2, drills: let the students watch a weather forecast weather map, and then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entence: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What s the temperature in \'Beijing? To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above two sentences to say the weather and the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city meteorological chart.(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未接下来的情 (design intent: focus, this design can highlight the leon and not down.双语对照

推荐第7篇: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

借贷记账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做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

下面我讲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借贷记账法》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四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职考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识记: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识记重点: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重点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及分录的编制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的思想,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考虑到学生初学专业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又进一步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确定“借”、“贷”记账方向。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竞聘者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节课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主要解决第业务考题(根据每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通过课堂小结、讨论反馈等环节的强化练习,在学生了解掌握本课重点的基础上,再创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主考官,自己设计业务考题,并回答考题,并让各组派代表将考题、答案展示出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达到激趣励志、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我现在执教的是财会专业一年级的《基础会计》课。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但是,学生刚刚接触专业课,对如何学好专业理论课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必须在学法上予以指导。

(二)、学法指导:

1、预习、搜集素材。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与经济有关的事例素材,并与所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相联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2、情境激趣,调动积极性。课堂上让学生转换角色,以竞聘者身份处理实际业务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学好专业理论课,必须结合实际业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寓专业素质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3、鼓励探究,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究、讨论新知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善于归纳问题、总结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创设情境(4分钟)

首先课件展示:以快乐公司主考官为竞聘者出的三道业务考题为情境,教师设疑(“假如你是竟聘者,你怎么样解答第一题,才能使主考官满意呢?”),因为第一道业务考题涉及上节课刚学过的内容,所以,学生比较容易解答此题,在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及时予以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2、新课,再设情境(1分钟)

在解决第一道考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设疑:“谁能回答第二道业务考题呢?”因为第二道考题涉及本节课知识,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屏幕展示本节内容纲要,强调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使每位学生都明确为了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根据实际业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还需要学习哪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去探究新知。

3、主学习,探究新知(18分钟)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下,根据屏幕课件展示的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讨论: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教师设疑:“借贷记账法以什么为记账符号,理论依据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问。

(2)、屏幕课件展示:“

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教师继续设疑:“借和贷既然是一种符号它各自表示什么?借和贷是什么关系?“,学生继续分组讨论,回答提问。

(3)、在明确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后,屏幕课件再现第一道业务考题,同时要求学生将原题中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用借和贷两种符号来代替,并说明理由。通过分组讨论,联系深化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通过以上演示和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再次设疑:“用借贷记账法的这些特点,主要解决哪些实际业务呢?做为竟聘者你怎么样去具体操作,才能更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呢?”进而引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即确定会计分录。在强调会计分录书写格式、数字要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并将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点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目标教育。

4、整理,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分别归纳在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的过程中重点运用了哪些知识,然后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重点,难点,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

5、正深化,质疑反馈

课件展示测试题(理论题,业务题)教师再设情境: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并完成考题,然后有选择地将各组答卷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自评,互评。找出疑点并解决。在扫除所有疑点的同时,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6、创新学习,感受升华

全班学生在以应聘者身份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再次创设教学情境:“假若你是公司的主考官,你能否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出一道考题去招聘会计员呢?”这时学生纷纷设计考题,并完成测试。教师及时将学生设计的考题、答案拿到屏幕上展示,请学生互评、互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7、布置作业,巩固预习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2、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并结合书上具体案例

不同会计要素的“T”字型账户

4、试算平衡

在本课结束前,教师面对学生,最后又设教学情境“做为竞聘者,你能回答第三道考题吗?请同学课后预习登记账户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第三道考题,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人才竞争!并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从而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会计平衡公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会计平衡公式》,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做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

下面我讲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会计平衡公式》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会计等式。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会计平衡公式》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职考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1、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

学情分析:大部分的职高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又刚接触会计,因此,通过创设情景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性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尤其是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于提高。我选择的是一堂复习课,本节是第二个课时,着重复习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为基础,结合社会调查,将供、产、销、利润形成和分配等过程中的业务搜集起来,并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典型的经济业务。

2、地位和作用

“会计平衡公式”这一节选自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基本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方法的理论依据。学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的平衡关系、正确判断经济业务类型、掌握四种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构建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形式

教学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解决方法: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尽量多举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会计平衡等式会成立,为什么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式的平衡关系,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举例说明。

二、说教法

我将以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代劳作为主要理念,采用下面方法

1、启发思考法:对已经学过的会计要素进行复习提问,对新知识进行启发思考。

2、创设情景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4、观察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便于加深理解

三、说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整堂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以自主探索为主,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开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四、说程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 步骤一:复习

1、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分别请三位学生来回答,并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作具体分析、解释,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意图: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步骤二:引入

2、.说明会计平衡公式的概念与意义,使学生了解等式的作用

3、提出假设,以某企业新开业: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300,000元,向银行贷款200,000元,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演算,得出资产=权益及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关系式,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会计平衡公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以上面的例子创设情景,这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两个问题情景:

假设学生是该企业经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公司资金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价?

2.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深入情景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本节的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步骤三:通过案例讲授对难点进行分析

我讲从四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 企业向银行借入六个月期限的银行借款10万元

由我引导学生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哪些变化,并在黑板上写出会计基本等式,通过演算,让学生得出结论,资产与权益同增不会破坏平衡。 【例2】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5万元。

与例一的方法相同,得出资产与权益同减不会破坏平衡。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

【例4】经批准,企业将资本公积8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这两个案例我将让学生讨论,个别提问,我加以指导,通过在黑板上演算得出资产之间增减、权益之间增减不会破坏平衡。

通过这四个例子,学生可以发现经济业务的发生并没有破权益与资产的平衡关系。再让学生举例,加以验证。

步骤四:得出无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

步骤

五、向学生提问:保持资产和权益平衡的经济业务有哪些?

步骤

六、让学生思考,观察上面这四个典型例题,学生之前进行讨论,我在提点,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突破难点。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步骤

七、让学生深入思考: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与权益的金额有何影响? 也通过学生讨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在课件上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步骤八:练习

以多媒体展示练习题,通过几个代表性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会正确判断经济业务,巩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步骤九:课堂小节

1、要求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等式的表达形式:资产 = 权益 与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图表,加以回顾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把握重、难点; 步骤十:布置作业

1、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影响的类型有哪些?

2、《基础会计习题集》—会计恒等式这节习题

3、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体验的回顾 ,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4、诚请学生针对本节课置留问题,于课后与教师共同探究

五、说板书

一、会计平衡等式

1、概念

2、意义

3、表达形式:资产=负债 (常用公式)

扩展: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基本等式)

4、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四个案例

保持资产和权益平衡的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属于本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我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固定资产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折旧直接计入成本费用,既影响当期利润,也关系到固定资产将来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日益严重,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中必将更受重视。

2、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少整体上的认识,无法融会贯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虽然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并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但社会经验少,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概念理解不深,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启发。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理解掌握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2)技能目标:能运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法准确、熟练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情感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经营理念,以适应市场竞争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化。

4、教学重难点

采用什么方法提取折旧,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选择,更是经营理念的体现。所以我将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的意义及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作为本课的主重点。理解、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作为本课的次重点及难点。要攻克难关,关键有二点:(1)正确计算折旧基数——即固定资产期初账面折余价值。(2)最后两年改用平均法提取折旧。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模拟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比较法、列表法。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游戏参与,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轻松、进取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改变以往一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多种学习方式,主动思考,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积极价值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说教法

(一)总的策略:配合教学思想。

(二)具体教法

1. 情感交流法——课堂既是传授知识,也是师生交流情感,沟通心灵的场所。温家宝总理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用友爱的目光、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形体和同学一道把课堂建成学习乐园、德育阵地。

2.问题法与提问法——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提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设计问题,尽量让每位被提问的同学都能答出问题,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3.演示法与练习法——本课的难点是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老师应完整演示其计算过程,明确解题步骤.并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构建自已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学习。

4.启发诱导法。这是我长期坚持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本课我将诱导同学发现并推算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简明的表达式。即: 本年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上年固定资产年折旧额X(1—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采用简明的表达式计算折旧,是攻克难关的最好方法之一。

此外还可采用分析法、归纳法等。总之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并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相配套。

三、说学法:

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我将根据求知规律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引导。 1.联想学习法:要求同学将固定资产折旧与自家的车、房子等生活中接触到的固定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联系起来分析。同时上本课前到电脑市场上了解一下,一台使用二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售价大致是多少。

2.预习法与复习法结合运用:对于基础会计学得不好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做好课前课后复习。就本课而言,课前应先温习会计原则、固定资产计价、折旧的含义、平均年限法等,为学习本课做充分的准备。而对基础会计学得扎实的学生,则要求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偏重预习新课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模仿学习法与发现学习法结合运用:对文化基础差,接受新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采用模仿学习法,模仿例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尝试着完成课堂课后练习。要求他们在模仿过程中多分析,多思考,以提高自已的学习能力。对于基础扎实,层次较高的学生,指导他们用发现学习法学习,敢于质疑课本和老师,尝试着发现问题,大胆创新。

四、说程序

(一) 复习前课内容,导入新课,重点讲解加速折旧法 1. 请同学做习题一,复习前课内容。

例:七匹狼有限公司2002年初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原值188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800元,请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其年折旧额及2004年初的账面折余价值。

2.请同学将计算出的账面折余价值与市场重置净值相比,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思考,否定原有图式:即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适宜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提取折旧。

3.分析失败原因(以讨论方式进行,老师下到同学中间,与同学一道讨论)平均年限法及工作量法较少反映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而电子计算机正是无形磨损较为严重的高科技设备,故不宜采用平均年限法,而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 传授新课内容,建构新图式

1.创设问题:加速折旧法特点是什么?(可采用比较法,与平均年限法进行比较) 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然后逐期递减,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大部份在使用早期摊入产品成本或企业费用。

2.创设问题:面对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折旧有何意义?(讨论、举例) a: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

b: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c:有利于面对市场挑战,参与国际竞争。

3.创设问题:加速折旧依据的会计原则?(提问—答对的给予鼓励;答错的给予安慰。) a:谨慎性原则b:配比性原则 4.加速折旧法具体种类(采用列举法) a:双倍余额递减法b:年数总和法 5.双倍余额递减法

a:原理(同学自学)该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 产账面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创设问题:如何计算期初账面净值?

b:公式:由原理推出计算公式,可让同学当场完成。

c:演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亲自演算习题一,在演算中回答所设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计算步骤。

D:质疑:学生提出,老师或其他学生回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会质疑最后两年为什么要改为平均年限法。)

(三)巩固新图式(约15分钟)

1、请同学做习题二

同学练习时,老师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课堂学习效果,指导接受新知识程度较慢的同学模仿书本例题尝试着做习题二。(约三分钟)

2、没做完习题二的继续做,请已做完的同学认真分析上下年折旧额的关系,尝试 着发现规律,老师引导他们推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的简明表达式。即: 本年应提取的年折旧额=上年年折旧额X(1—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3、请同学用简明表达式重新做刚才做的那道课堂练习。(约3分钟)

4、请几位同学用投影设备展示他们的练习,另请几位同学现场点评。(约3分钟)

5、围绕本课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总结。并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约3分钟)

五、说板书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以及折旧分范围

2、折旧的种类,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的种类 加速折旧及双倍余额递减法

3、几种折旧法的特点

4、折旧法的公式

5、双倍余额递减法 (1)原理(2) 公式

(3)推算后的简明公式 (4)推算过程

六、小结

将本课的计算公式、图表、例题制作成电子课件播放,既可节省下板书时间,给同学更多的练习机会。又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核算》是属于本教材第三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以及要涉及的账户科目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存货”的第三节的内容。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我们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起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从本章来看,先后介绍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三部分,都与实际财务工作紧密联系,其中存货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其应用贯穿全书的始末,应该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通过与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比较,把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的原理 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材料成本差异、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①“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性质、结构、内容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 ②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

二、说教法

俗话说“有的放矢”确定了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够顺利实现目标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差异的结转一直是学生学习的“痛点”,为什么呢?因为“难”,为什么难?因为本讲教材内容较深,“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结构内容复杂。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因此,对此段教材的处理,是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 ① 前面已经讲了计划成本的概念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直接举例,让同学们自己先尝试着做一下。

②再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并在举例中直观地运用了“T”帐户,数字简明,便于学生理解。

③据实例,鼓励学生大胆地自己尝试去填写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内容。 ④实施过程中,贯穿“创设问题”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心理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以达到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三、说学法

俗话说“教学相长”,一节课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投入,学生的学法也很重要,为了使本节课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法是:

(一)“对比分析”法

因为刚刚学过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核算,因此,有了很好的比较素材,从导入新课开始,以实际成本计价法的不足之处引入计划成本计价法的特点,此后,一路对比,一路设疑,整节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想、去讨论,、去做,层层深入。给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宽松地、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讲练一体”法

“讲”是精讲,是巧讲,而不是面面俱到的细讲。比如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应当是帐户的核算性质和内容,而不就具体的例题做过多的讲解。

“练”是对所讲授知识的有力补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听知识的及时理解和消化,可谓“画龙点晴”一笔。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5分)

复习提问一定要用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为本节课所授新知识埋下伏笔。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

1、材料在计划成本计价法下需设置哪些帐户进行核算?

2、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有何优缺点? 由实际成本法计价法的不足点自然衔接新课。

(二)确定目标,讲授新课 新课环节如下:

1、精讲计划成本计价法的概念、原理以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内容、结构

2、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引入实例。

此环节紧扣“疑”“趣”“情”三大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课堂练习

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往往停留于浅层次地接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组典型的例题,有层次系统地给学生练习,巩固新课知识,以便于对新知识的及时消化与吸收。

(四)归纳、对比、总结

我在课前设计了一张空白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与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对比表”,此时,由教师按表格中所列的不同点向学生提问,通过一问一答,增加了互动交流,也完成了归纳总结的环节。

(五)布置作业(1分)

五、板书设计:

1、复习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T”字型账户

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解题,首先,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54000 ——辅助生产成本 630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5500

在建工程

5000

贷:原材料

231500

4、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1200+1600)/(60000+230000)=0.14%(超支) 因此,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54000*0.14%)215.6 ——辅助生产成本( 63000*0.14%) 88.2

制造费用

(4000*0.14%)

5.6

管理费用

(5500 *0.14%)

7.7

在建工程

(5000*0.14%)

贷:原材料

324.1

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应交增值税》核算问题,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应交增值税》是属于本教材第八章第六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找找什么类型的企业必须要交增值税,一般的增值税率是多少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应交增值税》是属于本教材第八章第六节的内容,前承应付账款及应付职工薪酬,后起应交其他各类税费,因此,学好本章节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章节的消化和更好的理解,更是为后面其他各类税费的核算打下基础,对本章节的内容的核算很重要,因为他关系到企业具体支出费用和企业的利润问题。

2、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对各账户的结构及核算都有了初步认识,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浓厚、勤奋好学、对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启发、

3、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时间情况和本章节的内容在全书中的地位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社会实践工作的现实需求等,本节内容要求学生

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增值税的概念、核算内容、所需设置的账户及账务处理,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预习——设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分组分析讨论——情景创设——探究性教学——案例演示——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一系列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对增值税概念的理解,应交增值税账户的设置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难点是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哪些增值税可以抵扣及其计算方法的掌握、进项税额转出等。

二、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利用情景创设、角色模拟,指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3、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内容的理解

4、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5、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一个更大的想像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6、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7、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8、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一定要用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为本节课所授新知识埋下伏笔。 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

1、应交增值税需设置哪些帐户进行核算?

2、不同类型的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方法是否相同,具体说明。

(二)确定目标,讲授新课 新课环节如下:

1、精讲增值税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类型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引入实例。

此环节紧扣“疑”“趣”“情”三大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课堂练习

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往往停留于浅层次地接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组典型的例题,有层次系统地给学生练习,让他们充当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应交的增值税来巩固新课知识,以便于对新知识的及时消化与吸收。

(四)归纳、总结

学生提问,通过一问一答,增加了互动交流,也完成了归纳总结的环节。

(五)布置作业

将本课说涉及的内容在仔细复习一下,并再仔细研究一下本课的例题,下节课开始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

1、应交增值税的含义

2、涉及的会计科目

3、一般纳税企业的计税方法 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出)

4、进项税转出的情况及税率

5、会计处理

(1)购进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卖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原材料等

6、小规模纳税人

7、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长期股票投资的核算(权益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问题,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长期股权投资》是属于本教材第三章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了解什么情况下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股票投资》是属于本教材第三章的内容,前承交易性金融资产,后起存货,因此,学好本章节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章节的消化和更好的理解,更是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对本章节的内容的核算很重要,因为他关系到企业具体投资问题。

2、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 ,对各账号的结构及核算都有了初步认识,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浓厚、勤奋好学、对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启发。

3、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时间情况和本章节的内容在全书中的地位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社会实践工作的现实需求等,本节内容要求学生

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核算内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损益的的确认、分配现金股利的确认、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确认、期末考虑计提减值)、所需设置的账户及账务处理,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预习——设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分组分析讨论——情景创设——探究性教学——案例演示——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等一系列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对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法概念和适用范围的理解。难点是核算内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损益的的确认、分配现金股利的确认、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确认、期末考虑计提减值)、所需设置的账户及账务处理。

二、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利用情景创设、角色模拟,指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3、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内容的理解

4、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5、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一个更大的想像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6、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7、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8、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一定要用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为本节课所授新知识埋下伏笔。 我设计的两个问题是:

1、什么是长期股票投资?

2、长期股票投资涉及的账户有哪些?

(二)确定目标,讲授新课 新课环节如下:

1、权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和账户的设置,包括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损益的的确认、分配现金股利的确认、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确认、期末考虑计提减值。具体核算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2、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手段、引入实例。

此环节紧扣“疑”“趣”“情”三大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课堂练习

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往往停留于浅层次地接受,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组典型的例题,有层次系统地给学生练习,让他们充当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应交的增值税来巩固新课知识,以便于对新知识的及时消化与吸收。

(四)归纳、总结

学生提问,通过一问一答,增加了互动交流,也完成了归纳总结的环节。

(五)布置作业

将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在仔细复习,并再仔细研究一下本课的例题,下节课开始时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

1、长期股票投资的含义及什么时候使用权益法(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2、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确认为商誉。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将差额计入到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3、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1).被投资单位当期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净利润×持股比例)

(2).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净亏损×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净亏损×持股比例)

4、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根据持股比例计算)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被投资方存在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6、投资企业在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考虑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中关于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是属于本教材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的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成本计算方法的起点,也为后续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应该说是产品成本计算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具体含义和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理解真正的在产品的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 “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分配原材料费用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分配各项加工费用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

二、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4、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5、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6、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7、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为了更好的理解约当产量比例法,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

① 首先讲解约当产量比例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分配率×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由于,本题特指了在产品所处工序的完工程度时,又一次性投入原料,则:

某道工序完工程度=(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道工序工时定额×本道工序平均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100% ②再详细讲解解题思路,便于学生理解,让同学们自己试着解决一下这道例题。 ③抽同学起来说说他们解题过程和思路,并让他们说说遇到的问题 ④结合同学们的问题,自己再来详细讲解

各工序的完工率: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4*50%)/20*100%=10%

20*10%=2 第二工序:(4+8*50%)/20*100%=40%

40*40%=16 第三工序:(4+8+8*50%)/20*100%=80%

60*80%=48 合计

66 完工产品200件,因此,原材料的分配率=16000/(200+66)=60 完工产品的费用=200*60=12000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66*60=3960 工资费用及福利分配率=7980/(200+66)=30 完工产品的费用=200*30=6000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66*30=1980 制造费用分配率8512/(200+66)=32 完工产品的费用=200*32=6400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6*32=2112 ⑤留给同学提问题时间,并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 ⑥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首先板书,原材料发出领用按计划成本需要用到的账户,然后用“T”字型账户来说明材料成本差异,以及结转材料材料成本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然后,书写例题计算过程。

平行结转分步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中关于成本计算按平行结转分步法,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属于本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的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从全书来看,本章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也为后续成本计算方法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应该说是产品成本计算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含义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 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理解真正的完工产品和广义在产品的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 “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广义在产品的确定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

二、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4、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5、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6、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7、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1、首先讲解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概念和成本计算的对象

2、重点讲解完工产品和广义在产品的含义,加深同学们对广义在产品的理解

3、精讲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和运用的公式,结合具体案例,加深对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理解。

4、让他同学们讨论这道例题中,完工产品是多少?月末在产品是多少?

5、详细讲解例题,讲解完毕后,同学提问时间

6、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广义在产品的具体范围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具体程序,重点板书例题的讲解。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本月投产

20000

18000 本月完工

18000

15000 月末在产品

2000

3000 第一步骤原材料在产品 2000+3000=5000 加工费=2000*50%+3000=4000 第二步骤由于原材料在加工时一次性投入,只有加工费3000*50%=1500 完工产品总数是15000件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用

制造费用 本月发生

47000

19000

9500 完工产品产量

15000

1500015000 在产品约当产量

5000

4000 合计

20000

19000

19000

4000 单位成本

23.5

0.5 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352500

15000

7500 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第二步骤同上,因此

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制造费用分别是60000、37500 因此完工产品成本=第一步骤+第二步骤 原材料=352500

工资及福利=15000+60000=75000元 制造费用=7500+37500=45000元

交互分配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中关于辅助生产分配的交互分配法,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交互分配法》是属于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成本会计》的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从全书来看,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学习的基础,应该说是产品成本计算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基于此,我精研教材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交互分配法具体含义

能力目标: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交互分配,并对分配公式的熟练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 “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交互分配法的含义以及对计算公式的理解掌握

二、说教法

我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式等。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企业会计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4、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5、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6、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7、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1、首先讲解交互分配法基本概念和步骤

2、重点讲解交互分配的程序及公式的运用,结合具体案例,加深交互分配法的理解。

4、让他同学们讨论这道例题中,明白交互分配的具体含义和核算方法

5、详细讲解例题,讲解完毕后,同学提问时间

6、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1、交互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交互分配法的核算程序及公式

第一阶段交互分配(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对内交互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

=

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 分配率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

第二阶段的直接分配(对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收益单位的分配)

对外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交互前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量(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3、具体核算过程及会计分录:

(1)对内分配率,供电=15000/5000=3 修理=18000/45000=0.4 供电车间耗用修理=1000*3=3000元 修理车间耗用电=5000*0.4=2000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000 ——修理 2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000 ——修理 3000 (2)对外分配:

修理车间总费用=15000+2000-3000=14000 供电车间总费用=18000+3000-2000=19000 修理车间总耗用劳务量=5000-1000=4000 供电车间总耗用劳务量=4500-5000=4000 修理车间分配率=14000/4000=0.475 供电车间分配率=19000/4000=3.5 供电车间:

借:生产成本 (1000*0.475)4750 制造费用—— 一车间 7125 二车间 6175 管理费用

9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9000 修理车间

借:生产成本 (1500*3.5) 5250 制造费用—— 一车间 3500 二车间 3150 管理费用

21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4000

销售收入核算中自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自我介绍: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陈俊,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销售收入核算中自销业务的会计处理》,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做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

下面我讲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销售收入核算中自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第十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一种处理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关系到企业销售收入的核算和税费的缴纳,最重要的和企业利润息息相关。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销售收入核算中自销业务的会计处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以及设计的会计科目

重点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及分录的编制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计算出自销获得销售收入,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的思想,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考虑到学生初学专业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又进一步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销售收入的确认,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即让学生以竞聘者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教材内容

2、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本节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通过案例演示,示范——模仿,更进一步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4、通过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原来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参与其中

5、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更加深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认识并肯定自己的进步,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

6、通过学生主动提问,锻炼学生的口才、思辨能力

7、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教学内容,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四、说程序

1、首先收入的基本概念和收入的分类

2、重点讲解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涉及的会计科目和基本的会计分录

4、结合书上具体案例,什么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以及会计处理

5、详细讲解例题,讲解完毕后,同学提出自己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6、布置作业

做好复习工作,同时,注意预习销售中存在的销售折让和销售折扣

五、说板书

1、收入和销售收入的定义

2、确认销售收入的条件

3、销售收入自销的会计处理: (1)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推荐第8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来自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颜克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教。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

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地方文化特色及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幼师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本地有丰富的松果资源,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把松果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松果利用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松果艺术造型极为灵活,所以把本课教学安排在三年制幼师二年级进行。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对松果材料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

目标:了解松果造型的构思方法和表现形式,知道松果作品的制作方法。

2、能力发展目标:通过运用松果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松果艺术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要激发学生敢于运用松果进行大胆创新和表现,所以“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和关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松果艺术造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创作水平,围绕上述的重、难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通过欣赏、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运用设疑情境法和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够自主体会到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为完成松果作品这个项目,通过实践创作练习,使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以达到学习美术的长期兴趣。

结合我校美术课为两节连堂的特点,在学法中我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探索新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坚持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美术手工课作为一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与学的准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有效的展

开教学,我将课前就布置预习本课的任务,鼓励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及必要的画具和用具,同时我也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作品,通过音乐、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到美术教学情境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展示评价——课堂小结”六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废旧物造型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中废旧物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其点、线、面相互转换变成各种实用且美观的艺术品。这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借此出示松果,引出课题。

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

首先,我将出示废纸、废织物和松果实物,结合设计的表格,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松果。并根据松果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后面用松果进行设计做好铺垫。

接着我利用课件展示松果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分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技巧。如:在欣赏《猫头鹰》作品时我将会问学生:这幅作品中的形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中的猫头鹰与生活中的猫头鹰有什么区别?作品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松果?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受到松果作品的特点。其次,运用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项目,分析比较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技法后,对松果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运用哪些技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想通过问

题式导学,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环节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理解松果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

示范教学法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直观的感受,是美术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示范时,我将改变传统“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请学生参与其中,分三步演示。

1、教师用松果按不同的顺序摆放,引导学生观察,展开想象,说出像什么?点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

2、教师制作基本形,学生猜做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所用的技法。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作品的装饰,知道同一基本形可“变”出不同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想——猜——变”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本课的重点将在这儿得到突破。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我将结合项目教学法设计了设计制作环节。

在设计环节,我用PPT播放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视频,并布置了用松果来为这幼儿园进行环创的任务。学生接到这一设计项目后,引导他们结合所准备的材料来观察分析,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帮助他们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其次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构思设计,并运用速写的方法画出设计的效果图,使设计初具稚形。再次让学生结合效果图思考,确定要用那些技法。设计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并请设计优秀的小组说说他们的构思,在班上交流,总结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告诉学生:设计方案必须要适合后面的制作。没有设计好的小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给与指

导。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来突破本课“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这个教学难点。

在制作环节,我将用音乐营造氛围,采用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请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制作时,教师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中,预设了学生制作时易出现的问题,如:按设计方案在制作中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调整方案;作品形象单一时,鼓励学生多在造型上和装饰上下功夫,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达到本课的能力发展目标。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个面进行。

1、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

2、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值得学习的方面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主要从层次变化是否清楚、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大胆优美几个方面来谈。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自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将采用结构式的板书。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的重难点。课后延展——以开展一次废旧物造型作品展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身边的废旧物进

行构思,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以上六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在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评价美、探究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根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节课的预设,然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 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9篇:中职旅游专业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教育部规划教材《旅游概论》第六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

(一)说教材

就第六章而言,这节内容主要解决后面章节遇到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不讲清楚什么是旅游市场,那么后面的知识就很难展开讲解,此外,这节内容处在与前面第四章、第五章内容存在承上启下的逻辑性联系,因此这节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市场与旅游市场的形成,理解旅游市场的作用和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旅游市场的概念”为教学重点,主要是因为本节的主题就是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概念内涵具有的抽象性;确定“旅游市场的作用”为教学难点,主要考虑到教学对象(学生)没有涉足旅游实践,对“旅游市场的作用”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本节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

(二)说教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概念讲解运用讲授法能做到科学、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使用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时穿插使用讨论法,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讲解需要举例说明才有说服力。

(三)说学法

对中职生来说,掌握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会在快速阅读中归纳论点;挖掘自身潜能,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概念分解学习法。通过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显示黄金周期间(五

一、十

一、春节)客流图片,提问学生有没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引出“假日旅游市场”导入新课。

一、市场与旅游市场

略讲市场的概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显示各类市场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市场”。讲市场的概念主要为讲旅游市场的概念作铺垫。

在讲授旅游市场的形成条件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对旅游市场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显示条件内容。

在讲授什么是旅游市场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旅游市场的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广义的旅游市场”,可以分解概念分层讲解,使用多媒体显示板书内容及内容图解,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的现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上海人黄山四日游为例说明旅游市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强调客源市场就是狭义上讲的旅游市场。

对教材中关于旅游市场的特殊性,以桂林阳溯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为例说明。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下划线以下这句话:无论是经过旅行社销售的旅游线路(包价旅游),还是各旅游地提供给散客旅游者的各种旅游消费资料,都主要是供观赏游乐的文化性,精神性消费资料,而不是提供直接消费的物质产品。

推荐第10篇:说课稿 中职 约7分钟

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__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_____________》,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的设计理念源于新课改理念,是让学生不但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让他们热爱电子专业,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接下来,是我对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选自中职教育电子类系列教材《XXXXX》,第X章第X节。从内容及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学习本节是建立在前一节______知识的基础上的,为后面学习______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和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更加热爱电子专业。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情方面,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电子专业学生,他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有些学生有厌学情绪,甚至自我放弃。结合学生特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鼓励性的教学原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四、教法和学法

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主要通过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归纳法、练习法来开展我的教学。

为了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会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来学习本堂课。

五、教学过程分析

对学生技能掌握和能力培养,还是要具体的落实到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中,也就是今天我说课的重点——教学过程分析。针对本课题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我的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 组织教学(1min)

首先我会花一分钟的时间来驻足教学,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导入新课(2min)

然后我会再用约两分钟的时间来导入新课,根据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采用(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

(三) 讲授新课(30min)

接下来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讲授新课。

(通过_________(对应前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_________(对应前面的教学目标)) (四) 巩固练习(5min) “光学不练假把式”,我会用5分钟来巩固本堂课的知识,我会讲解对应例题,后课堂练习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五) 课堂小结(2min)

为了了解本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堂课我采用先让学生自我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和心得体会的,然后我加以归纳和补充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1min)

本着针对性和趣味性原则,我会布置少量针对性较强的课后习题和一道趣味性的思考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本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但要在ppt主要展示本堂课的内容,同时黑板上也呈现提纲式正板书,让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消化本节内容。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1篇:《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说课目录

1.说教材:脉络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说学情:学生所学专业、学生特点 3.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手段

4.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创新点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邵世刚老师主编的《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概述里面的第一节内容旅游的产生、定义及内容。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内容的脉络体系)

1、基础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学生了解旅游的入门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是中职学生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次说课选取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产生历程,为后面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旅游从迁徙、旅行到旅游的产生过程 理解商人与旅游产生的关系 掌握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掌握旅游的含义,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学科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旅游的定义。

旅游源自旅行(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难点:

旅行、游览、旅游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学生所学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航空和铁乘方向,将来她们所从事的行业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旅游相关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也决定了旅游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全班学生女生居多,且学习基础都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注重课堂的生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应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点,指出不足,

1

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很多观点新颖深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开阔了教师的思路。

(3)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内容贴近旅游活动的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如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4)图片展示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直观化和形象化的理解。

(5)课业驱动法

通过作业布置来巩固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查找相关资料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6)提问法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让教师明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情况,以便掌握教学进度和调整教学方法。当然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讲解。

学法:

1、让学生浏览教材目录,大致了解本教材的框架内容(本书的大概的章节)

2、略读第一章第一节的知识内容(预习)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或者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教学媒介):教材、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小组讨论,活跃思维)(5分钟)

(1)你眼中的旅游是什么样子的?(回答:旅游就是欣赏风景;旅游就是吃喝玩乐)

(2)旅游是自古就有的人类活动吗?(是;不是)

衔接过渡:以上问题导入将自然地引出旅游的产生和旅游的概念等知识内容,

2

以便将学生的思维转到课堂教学容上。

2、讲授新课(60分钟) A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被动的(农业发展的限制;社会发展所迫使)“自然行为” 旅行——主动的(社会和商业的发展所迫使)“自由行为”

教师穿插案例:解释被动的迁徙和主动地旅行的原因,以便加深学生理解。 B旅游源自旅游

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商业的而形成和发展(重点)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为了推销商品二占领更多的市场)

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教师穿插案例:解释商人远游如何促进旅行的发展,以便加深学生理解。

C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其中经济条件起决定作用)

D旅游的定义(重点)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备注:该定义强调旅游的异地性、娱乐性、概念包容性。 E游览、旅行、旅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区别:游览:边走边看,步移景异,动静结合,既可以在常住地进行也可以在异地进行。

旅行:空间上的移动,目的广泛(包括就业求学商贸等过程中游览参观) 旅游: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3

F旅游的内容

旅游的内容以“游”为主,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图片展示和解说:是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旅游的丰富内容。

课堂讨论:谈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旅游故事。各组派代表发言。(发散思维)(10分钟)

4、课堂小结(巩固知识)(3分钟)

5、作业布置 (拓展知识)(2分钟)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

(3)回顾课前问题,通过学习对旅游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提升认识)

致谢:感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指导,希望各位老师能提出宝贵意见,不足之处我一定及时改正,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4

第12篇:中职英语unit3说课稿

Unit 3 Learning English

Reading 说课稿

邱 锦 梅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三、教学对象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由王立善、戴宗显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的Reading 部分,讲授内容是学习英语。

本教材紧密结合中职学校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选材话题与生活贴近,比如上网、吸烟、污染等话题,富有时代气息;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上,包括Reading、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and structures几个模块,满足了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兼顾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这一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1)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的词、短语、句型,并能够灵活应用:discount/ admire/ recommend commodity to sb./ foreign/ customer/ fluent/ keep on doing/put sth.into practice/ with confidence/ set a good example to sb./ try one’s best to do / think over/the more…the more… 2)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培养了同学小组合作的意识。

1 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听、说和理解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流利的朗读课文及理解大意,能将学到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正确的进行教学对象的分析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本次授课的对象是11-7班的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不过还有4~5个女同学基础相对较好,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活跃。但是总体上他们青春活波,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对感兴趣的东西乐此不疲。(举例说明)

针对这些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分析: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真实性或准真实性的情境来供学习使用,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导入时,以真实的视频影像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学生对学好英语的学习方法的需求,进而鼓励同学用上节课所学的句型来表达自己想到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任务教学法:是盛行于英语教学界的一种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 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用”中学。在本课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的学习时,充分使用了此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分组讨论合作教学法: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 和参与意识。本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划分的每组均有学习好和坏的学生。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同伴教学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五、教学过程分析:

Step1.Warming up:(15min)

利用幻灯片播放明星讲英语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始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认识到学好英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紧接着再播放身边的同学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视频,用身边的实例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然后引发同学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思考(what shall I do to learn English?),要求同学尽量用上节所学的句型来表达(It is neceary/ impotrant to read English books and newspapers.)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在引发学生思考学习英语的方法时,也以多媒体图片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提示。

Step2.Before reading:(30min)

欲学某个单词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出相应的图片,引入情景,引导学生表达相应的意思,并尽量用英语说出。然后给出表达句,引出欲学单词,然后学习并体会其用法,最后识记掌握该单词。在识记掌握过程中,以反复练读为主。 Step3.While reading(30min)

在识记本课单词基础上,听课文录音,根据课文回答问题。为保证所有同学能理解课文大意,对所提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请同学作答,最终使所有同学了解到学习英语的方法。概括总结:

3 Reading: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learn.The more words and idioms you know, the easier English becomes.Speaking:

You should listen as much as poible, and say what you want to say.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Writing:

You should read more and do more writing practice with model sentences and useful expreions.为勉励自己坚持做到以上几方面,学习理解相关的两句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和No pains ,no gains.(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 Step4.Summarize briefly(13min)

为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总结归纳相关词汇的运用练习。分别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词完成下列句子。

Step5:homework:(2min)作业布臵:

作业的布臵分两部分:一是要求所有同学完成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的运用,完成后要求课代表将作业上交;二是拓展延伸,要求同学根据课堂上所了解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课后与同学讨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将其组织成一篇小短文,下次上课请同学展示给大家。第二个作业也是对本课难点的把握。

六、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所崇拜的明星讲英语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身边熟悉的同学讲英语鼓励学生学习英语,从而引起学生对学英语的方法的思考。充分采用了情境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对本课单词的学习,通过创设画面,引入情景,表达图意,猜出新词,从而识记掌握该

4 词的这样一个渐进过程,达到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掌握。 本部分充分采用情景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英语方面听说读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方面的意识。

即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仍有几名学生对本门课程不感兴趣,有很强的厌学心理。

Blackboard design: (板书设计)

Unit 3 Learning English

Revision: It is neceary/important for us to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 …… Reading The more you read , The more you learn.While reading Speaking listen as much as poible, and say what you want to say. Writing read more and do more writing practice

Proverb saying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No pains, no gains. 5

第13篇:中职英语信息化说课稿

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说稿

——英语组 梁晶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崭新的空间,下面请随我的教学设计进入的动画网络课程。

针对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学生独立去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如何让学生不失时机的用英语来购物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1 Lead-in Dialogue A.本单元是围绕购物方面进行谈论的,贴近生活。而本节课是本单元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点,对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口语信息的交际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将教材内容与信息化加以融合,构成一个可观察,可体验,可交流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目标

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从而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购物时所需要的单词和句子。

三、学情分析

学习特点:中职高一学生,学生处在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的积累阶段。部分学生能力突出,但仍然有少数基础薄弱的学生。

学习习惯:他们已经有了初中的英语基础,有了自己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适当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中的不妥之处。

学习交往特点:学生多半很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很高的激情,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学生恐惧、排斥读英语,认为英语太难,认为自己学不好。也许只要改变一种方法枯燥的英语也有着无穷的乐趣。

四、教法学法

综上分析,我设立了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分析: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尝试运用了以下的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境 揭示主题。

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经常在讲授新课之前创设各种情景,引领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新课的探究。本节课我创设的情景是以“淘宝网”导入,然后以淘宝网中我的购物车里的商品为背景学习一些新的商品名词,通过这些大家熟悉的图片学生既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单词,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到本课的探究。再通过展示学校附近店铺的图片进入有关店铺单词的学习。在这里我设置一个转盘抽奖的小游戏,指针指到转盘哪里学生说出该商品的英文名,并说出在哪类店铺能买到这种商品,例如,指针指到铅

笔,让学生说出其英文名,并且指出在哪种商店能买到铅笔。调动学生练习新单词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兴奋不已。

2、合作竞比 探究发现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幻灯片展示三个大家经常接触或者感兴趣的商品,每个商品设置了三个价格,学生猜出正确答案,通过动态图像和音频指出正确价格,让学生在趣味中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检测反馈 分享成功

通过检测,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情况。通过反馈的信息教师对学生及时的赏识鼓励、点拨纠正,让学生分享到学会新知的快乐。本节课我检测的第一种方式是听力,第二种方式是阅读一段对话,让学生找出与购物有关的句子,为了提高学生对新句子的掌握和应用,我的在配有相关图片和音频的同时还连接了momofangyild软件,既输入汉语软件能自动翻译成英语并配有真人发音。如:在讲到kilo这个词时,我会输入“有两公斤香蕉”,让学生翻译,之后软件给出正确答案并读出,通过这样信息化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说出答案后更期待正确答案的出现。在下面的讲解中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给出更多例句,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句法。

在句法讲解结束后,我将给学生展示一段flash,让学生根据动画中的情景四人一组拟订一段英文购物表演,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这些重点语句,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4、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对本节课的重要单词和句型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实现真正的学有所用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5、教学评价 完善自我

这里我从多个角度设置了评价选项,教师先进行点评,抛砖引玉,鼓励创新。学生再进行自主学习评价,同学之间对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进行学习结果评价,从而形成多元化考评体系。

伴着下课铃声播放英文歌,学生通过英文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巩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六、教学反馈

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我们实现了可观测,可体验,可交流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还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做出了巨大的作用。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思想的火焰,信息化无疑的点燃火焰的那根火柴!

第14篇: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计划

李小朴

2016年9月

名 称:中职数学 适 合 对 象:中职学生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而来,数学基础差,学习的习惯、信心、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进中职学校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生存的本领。数学对专业学习影响不大,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厌学情绪严重。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

(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完善

一方面,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现行中职数学教材内容结构体系不当,大都偏重数学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显得枯燥难懂。另一方面,我们是职业学校,还应具有“职业”特色,突出各专业要求,各专业的数学教材应与专业要求相适应。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与专业配套的教材。这从一定程度上说,使得数学课教学的物质条件欠缺。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从教学手段看,目前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现象普遍,教学辅助手段缺乏。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中职学生不愿学数学,基础薄弱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学习无用,脱离实际,因此,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面对今天的中职数学教学,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改革思路

1 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将数学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一)数学课重新定位

数学在中职学校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应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具有浓厚的实用性和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的教学内容,要求的难度和广度既要联系实际生活又要与专业紧密结合,数学课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讲生活中实用的、专业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中职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本着这样一种理念,不管何种专业,数学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的生活应用;(2)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3)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数学基础

(二)校本教材编制体现生活与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现有的教材与学生的专业,学生的就业相脱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涵盖了中职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获得最基本、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要切实地把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数学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把数学融入生活,改变原来的“数学与生活脱离”,“学了数学没用,学了也不会用”的现象。

中职数学课程的普教化,跟专业的脱节,使得学生觉得数学无用,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专业教学模块”则根据不同专业选用,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

(三)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困境,我们必须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 2 学生都能日有所学,

(四)重视实践,转变考核方式

对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课程评价上,我们必须转变考核方式,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6年9月—12月):收集素材,广泛选材。组织全组成员自编校本教材,在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实际生活中和各专业用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基础模块:主要涉及到集合、不等式、函数三大块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删去过繁过复杂的理论推导,根据课本内容,用学生喜欢的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编新题,做些生活化的加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项目教学的形式把数学融入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集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入生活题材。如商品的标签、购物的发票、电费水费发票、图书的标价为学生提供身边的、有趣的、的学习内容。

2、结合时事知识。

3、体现人文价值。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职业模块:目前中职数学必学内容太多,应当进行删减,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联系的数学理论和应用课。那么究竟哪些数学内容是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呢?,首先应联合各专业课老师,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哪些是必须传授的,那些是可以传授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进入教学内容。编写不同专业类别的数学教材。新教材要轻理论,重应用,各部分内容要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例题、习题应以生活、专业应用为主,具有自己的特色。

拓展模块:在数学改革进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有一部分学生有进大学深造的需求,他们要参加高职类高考,如何解决数学改革中专业结合与高考的矛盾也 3 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计划以第二课堂的形式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知识点的补充与深化。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制作课件、创建习题库、包括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所有内容。

第三阶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组装成册。

第15篇:中职数学课件

中职数学课件

篇一:中职数学教案

课 题:集合-集合的概念(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2)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N??0,1,2,??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N*或N+ ,N*??1,2,3,?? ?1,?2,?? (3)整数集Z , Z??0,

(4)有理数集Q , Q?整数与分数 ?? (5)实数集R, R?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数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N*或N+ 、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 (2)互异性(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

三、练习题:

1、教材P3练习A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不确定)

(2(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a a?b b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教材P3练习B 课 题:集合-集合的概念(2) 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熟记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会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所学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概念

(1(

22、常用数集及记法

(1N,N??0,1,2,??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N*或N+ ,N*??1,2,3,?? ?1,?2,?? (3Z , Z??0,

?(4Q , Q??所有整数与分数

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数? (5R,R??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 (2(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

二、讲解新课: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例如,由方程x?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2 例如,不等式x?3?2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R|x?3?2}或{x|x?3?2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是直角三角形} 注:(1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

4、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集合{x,3x?2,5y?x,x?y} ⑵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

2322 如:集合{(x,y)|y?x?1};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例 集合{(x,y)|y?x?1}与集合{y|y?x?1}是同一个集合吗?

{(x,y)|y?x?1}是抛物线y?x?1上所有的点构成的集22222 22合,集合{y|y?x?1}={y|y?1} 是函数y?x?

1(二) 有限集与无限集

1、有限集

2、无限集

3、空集Φ,如:{x?R|x?1?0} 2

三、练习题:

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1,4,7,10,13} {x|x?3n?2,n?N?且n?5} ②{-2,-4,-6,-8,-10} {x|x??2n,n?N?且n?5}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x∈N|x是15的约数}{1,3,5,15} ②{(x,y)|x∈{1,2},y∈{1,2}} {(1,1),(1,2),(2,1)(2,2)} 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

五、练习与作业:P5-6练习A、B 课 题:集合之间的关系(3)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子集、真子集(教学重点: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的关系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x|x?2x?x?2?0} {-1,1,2} ②数字和为5的两位数} {14,23,32,41,50} (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1,3211111,,,}{x|x?,n?N*且n?5} 2345n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5)用列举法和描述法分别表示:“与2相差3的所有整数所组成的集合”{x?Z||x?2|?3} {-1,5} 问题:观察下列两组集合,说出集合A与集合B的关系(共性)

(1)A={1,2,3},B={1,2,3,4,5} (2)A=N,B=Q (3)A={-2,4},B?{x|x?2x?8?0} (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二、讲解新课:

(一) 子集

1 定义: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2 的元素,那么集合A就叫做集合B的子集。

记作:A?B或B?A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若任意x?A?x?B,则A?B 当集合A不是集合B的子集时,记作:

A??B或B??A 注:A?B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2)A与B(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

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

合A等于集合B,记作(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A?B,并且A?B,我们就说集合A 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或B (4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如A?B与B?A同义;A?B与A?B不同

(5?A A 若A≠Φ,则Φ

A?A (6)易混符号

①“?”与“?”1?N,?1?N,N?R,Φ?R,{1}?{1,2,3} ②{0}与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 如 Φ?Φ={0},Φ∈{0}

三、讲解范例:

例1(1) 写出N,Z,Q,R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

①Φ?A ②Φ ③A?A ④ANQRZ 解(1):N?Z?Q?R (2)①正确;②错误,因为A可能是空集

③正确;④错误

例2 (1)填空:N___Z, N___Q, R___Z, R___Q,Φ___{0} (2)若A={x∈R|x-3x-4=0},B={x∈Z||x|

(3)是否对任意一个集合A,都有A?A,为什么?

(4)集合{a,b}的子集有那些?

(5)06电脑(1)班同学组成的集合A,06级同学组成的集合B,则A、B的

关系为

. 解:(1)N?Z, N?Q, R?Z, R?Q, Φ(2)∵A={x∈R|x-3x-4=0}={-1,4}, 22 篇二:中职教育数学数学教案

新疆农业技师培训学院理论教学教案

《数学》

分院:

新疆农业技师培训学院专业:

班级:

10机电、畜牧、种子、园艺、计算机 教师:

郑春奇

学年: 2010-2011 第一学期

新疆农业技师培训学院理论教学教案 新疆农业技师培训学院理论教学教案

篇三: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数学是以数与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人类的理性思维,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它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康个性的形成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2、课程理念

(1)构建必需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内涵的界定,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现代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中又是最广泛的。要构建既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基础的数学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还要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要,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2)内容精简、实用,体现选择性和弹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3)重视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通性通法。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新知、掌握技能、发展情感。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无论是沿用并优化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方式,还是采用自主探 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都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4)体现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数学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学美学价值,数学家的敬业、创新精神等,以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根据需要提出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领悟数学的美学价值。

(5)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大力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强化工具的使用,促进课程内容的优化。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改进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应用能力。

(6)实施有效的学习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要通过学习评价,收集信息,改进教与学。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

3、设计思路

1、本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使之适应职业生涯终身发展的需求。

2、本课程内容框架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础部分由10个单元(其中8个为必学,2个为选学)组成;

3、为正确把握和实施各单元的教学,本课程内容标准由“单元目标”、“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和“参考案例”四部分组成。

课程内容框架

课时安排

建议总课时为176课时,其中必学单元为136课时,其余可由学校各专业自行安排。

二、课程目标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三、内容标准

基础部分

例如:

(一)集合

[单元目标] 本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正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内容与要求]

1、集合及其表示

(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数学中的事例,了解集合的概念,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通过实例体会空集的概念并认识空集的记号。

(3)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

(2)理解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来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说明与建议] 在集合的教学中,应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熟悉集合语言,并能用Venn图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集合概念。

[参考案例] 例1 对于下列用描述表示的四个集合:

A??xx?3?0,x?Z?,

B??xx?3?0,x?N?,

C?xx2?3x?2?0,

x2?D??x??3x?3?0?。

其中可改写为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某中职校数学组共有代号分别为a,b,c,d,e,f,g的七位教师。对数学组老师上班使用交通工具情况调查表明,a,c老师步行上班,d,e老师骑自行车上班,b,g老师乘公交车上班,f老师先骑自行车到公交站再乘公交车上班。用集合A表示步行上班的老师,用集合B表示骑自行车上班的老师,用集合E表示乘公交车上班的老师。 (1)用一个Venn图表达全集I、A、B、E;

(2)求出B?E和B?E;

(3)求出IA。

其余各章不再细述。

四、课程实施

1、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注意与本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有关内容相衔接。

1、内容选取

(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有助于反映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内容,从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现象或其他科学实例来提出问题,展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加强数学应用、问题探究及实践体验活动,使教材内容的基础性与现实性能有效结合。

(3)要体现时代气息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精简内容,渗透近现代数学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应结合具体内容安排计算机(计算器)技术的训练,用计算机(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

(4)应体现数学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内容有机揉合,突出教材内容的德育功能。

2、内容编排

(1)教材内容的呈现过程,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易学、逐级递进、螺旋上升。

(2)应注意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从具体实例出发,使学生能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

(3)基础部分各单元知识既要把握其逻辑顺序,又要做到与拓展部分各单元知识的联系与衔接。拓展部分专题要考虑把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为学生提供学习探究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要建立有效的训练系统,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可分成不同层次,通过适度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能力。

第16篇:中职数学教学计划

中职数学教学计划

中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的精神指导和具体要求, 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机构“小、活、新、实”的活动特点,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以规范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坚持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加强基础训练、积极主动审题、认真重视错误为突破口,加强数学计算能力、思考能力和答题速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树立“智育为重、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学生管理全程监控,强化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推进有效教学,认真探索一条“科学、有效、低负、高质” 的数学教学新路。加强以活动促发展,使教育培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生数学综合素养,为一一教育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整体措施

(一)小学数学主要就是打好学习基础和养成学生学习习惯,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1.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基本训练: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高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4.重视平时考试出现的错误: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二)初中数学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渗透终生数学教育思想;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并通过数学课的情感渗透培养学生自强成才的精神。因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分层教学,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这三类学生。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基准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初中数学教学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开展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选择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熟记书本内容后将书后习题认真写好,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内容记牢,还可以辅助学生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自己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公式定理能够运用的恰如其分,以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三、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常规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学习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会听、看、想、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中,会说是突破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孩子说的时候,要引导他说出是\"怎样想的\",就是要求孩子知其然。如要训练孩子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图意,从书中的一幅图说出多种说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三)认真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有很多,如,父母先示范读题方法,孩子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四)认真计算的习惯。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家长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

(五)检验改错的习惯。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由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家长应让孩子对一些判断、选择、改错等类型题进行训练,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们找到解

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误,要给予纠正。每当作业本、测验题发下来以后,都应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

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好习惯。

4.验算的好习惯。

中职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了建30班数学教学工作,按照我校《学校工作计划要点》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特色,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结合我校外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就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会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积极构建质量兴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平台,树立新的人生观、学生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努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解决问题的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给学生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对二次曲线、复数及其应用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做到记忆的准确、持久。

2、通过概念、公式的教学,解释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学本质问题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复数的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的互换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逻辑性,通过例题的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知识目标

1、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并会应用他们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正、余弦定理及应用;

3、了解算法与程序框图。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3、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4、虚心向同行学习,听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尽快适应职业教育

中职数学教学计划

近年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难,学生基础差,一些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内容的不灵活,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使用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重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进而遗忘很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只会模仿,不会举一反三,有点变化的题目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教学目的: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学理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对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分式、数的乘方和开方的概念;中我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能灵活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了解集合、元素、子集的概念:了解区间的概念,能够利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简单的数集。

教学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能体现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培养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号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3.搞好单元测试,对阶段性的考试进行分析

第17篇:中职数学工作总结

2016中职数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15级中职数学的教学工作,一直本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原则,认真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思想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我所受的教育告诉我我必须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对工作尽职尽责,,注重师德修养。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本人奉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而且我能严格遵守校级校规,严格按照作息上下班,团结同事,能与同事和睦相处。

二、教育教学方面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来这里的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大多不好,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习比较有效。例如以往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职业学院的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一些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下面几方面下功夫: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开学初,我就给他们指出中职数学学习较初中的要简单一些,在这里成绩高低不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我们的学习目的和方法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得到高分为了上好学校,但是在这里我们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为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以及为学其他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在这里数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的学习,我们要在兴趣中学习,要快乐的学习,同学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2、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开始,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来这里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学基础不太好。在他们的认知里数学是很难的,想学好数学更难,因此他们就自暴自弃,上课的时候多数同学不听课,有的趴着睡觉,有的玩手机,只有少数同学是在认真听课的。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首先我努力记住班里同学的名字,上课的时候就会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如果他们答不出来也不会批评他们,反而会鼓励他们。这样同学们就会有一种自己被重视的感觉,慢慢的他们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数学上了。其次我努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还会给他们讲小故事,通过努力,大多数同学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日常数学教学的方法及对策

1、备课

本学期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我知道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从不敢懈怠我总是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其次,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 并积极听别的数学教师的课,取其所长,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课堂教学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好总结。

三、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在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工作的一年时间,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没有无故旷课的情况。每天严格遵守学校的上下班时间,而且工作时间内从不办自己的私事,我觉得自己也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了。

总之,经过这一年的历练,我觉得我在教学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与同学们的相处也更融洽了,但我不会就此止步,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欠缺,我会努力做一个上进的人,努力充实完善自己。

第18篇:中职数学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2016匆匆而过,转眼间已到了新的一学期,回顾去年工作的得与失,总结自己工作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告诉自己,我应该做的更好一点,我也必须做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使本学期工作更有成效,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在思想方面,积极拥护校领导的正确领导,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做好笔记。关心国家大事。团结同事,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计报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在个人业务方面,本学期我将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我会认真研究学生、专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要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下面将自己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汇报如下: 2.13——2.14:立体几何部分的学习2.27——3.10:概率与统计初步 3.13——3.16:三角公式及其应用 3.17——3.24: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3.27——4.7:概率与统计 4.10——5.12:数学一轮复习5.15——6.6:数学二轮复习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美、更优秀。以上是我对这个学期工作所做的计划,希望自己能够积极的完成。

第19篇: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课。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从知识体系上分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推导各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打下基础。

教材由问题直接引出,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为主要手段,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操作与讨论中逐步加深对————的认识,掌握--------。)。其突出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的是演绎推理(由抽象到具体)的设计思路。

二、下面我对学生进行一下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对于—————已有初步的感知,并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经历几年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具备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经验。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知道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但并不知道体积公式的由来,所以本节课重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验证,经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对新知已有初步的感知,但对于————却很难区分和理解,这说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还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怎样把生活的经验上升到数学的抽象层面,体会———的思想,成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且能正确计算、运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培养观察、比较、操作、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发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情境创设和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成功与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接下来再从教、学法上谈谈:

教法:根据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通过猜想—探究—验证—归纳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巧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利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提问设疑法、问题解决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面向全体,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调动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辅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回归实际。

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因此,本节课学生通过猜测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体验感悟法(观察、比较、发现、交流)等学法来获得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快乐。

四、主要教学过程:

秉承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 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巩固提高——质疑反思,总结评价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2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出示——主题图,从“”问题出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的知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旧知中寻找新知的生长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引导学生猜想,如果把---换成----,你会计算吗?追问像这样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该怎样算呢?揭示出本课的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兴趣进入探究,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体生活化,符合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在探究阶段,我设计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四个环节。“猜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验证”为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归纳”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下面我分5步,重点说一下“探究”这个环节:

第(1)步:使学生领悟一个物体体积的本质内涵。

我首先出示一组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体积。追问:它们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为什么体积却不相同呢?然后再出示一组,学生说出体积后追问: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体积为什么都相等呢?这两个问题的抛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一步领悟到物体体积的本质内涵: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物体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

第(2)步: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首先用我准备的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然后在表格中记录它们的长、宽、高。(课件出示)思考并讨论:(1)你拼成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2)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汇总数据发现规律。长方体体积确实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即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研究事物的关系要有数据,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3)步:再次验证,归纳计算公式。

在上一环节之后我提出验证要求:是不是这个公式对所有的长方体都适用?学生选择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进行验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反馈交流,然后归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字母表达式。我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运用“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并将其与长、宽、高建立联系,“每 3 行的个数”即“长”,“行数”即“宽”,“层数”即高。从而理解长方体体积用“长×宽×高”来计算的原理。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4)步:推导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通过类比迁移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演绎推理的思想。

第(5)步:理解公式,并归纳通用公式。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的“长×宽”就是它的底面积,则体积为“底面积×高”(借助课件直观演示);正方体体积体积计算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就是它的底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可以看作是正方体的高,则体积也为“底面积×高”(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归纳出通用公式。

总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辩论说理,经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的过程后,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论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孩子们更是学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在说辩讨论中掌握了知识。

(三)深化训练,巩固提高。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安排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

1、求出下列图形的体积。

本题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第二层次是灵活运用通用公式,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准底面对应的高(借助课件动态演示)。练习一使孩子们充分感知了()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加深对()的认识。

2、解决营养液的体积问题。

(课件出示营养液)怎么求营养液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所学来解决问题(课件动态演示营养液倒入容器的过程),此时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求体积,需要测量水的高度,而不是知道容器的高度。通过找出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让他们来解决,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意识。

练习二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更是升华。

3、辨析。

(1)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也一定相等。

(2)将3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都变大了。

(3)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通过辨析的设计,进一步夯实所学知识。练习三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对

4 知识进行升华。

巩固练习随着问题的逐一呈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选择方法,是对认知结构不断的构建、重组、内化、升华。在知情交融的过程中,掌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达到三维立体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交流本堂课的收获和感想;接着由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对数学思想的体现,并针对大家的交流情况及突出的课堂表现作概述性评价。这样的安排主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经验。

板书设计: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作业的布置: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以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有机结合。

第20篇: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篇1:初中数学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数轴》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教科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

1、

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B、

C、

D、

E、

F、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

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

1、

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勾股定理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勾股定理》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版),八年级第十九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⒈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⒉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成因】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

【突破措施】:⒈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有意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

⒉自主探索,敢于猜想:充分让自己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数学问题的结论,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一位参入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环境;

⒊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可上台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方面。

【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从而老师指出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也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更好“服务于生活”。

(二)动手操作

⒈课件出示课本P99图19.2.1:

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你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老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SP+SQ=SR(此时让小组“发言人”发言),从而让学生通过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当∠C=90°,AC=BC时,则AC2+BC2=AB2。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⒉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上述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情况,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于是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P100图19.2.2(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同样求出正方形P和Q的面积,只是求正方形R的面积有一些困难,这时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再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学生就能够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存在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突破难点,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再问:当边长不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投影例题:一个边长分别为1.5,

3.6,3.9这种含有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情形,这样归纳的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三)归纳验证

【归纳】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为小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各小组“发言人”的积极表现,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验证】先后三次验证“勾股定理”这一结论,期间学生动手进行了画图、剪图、拼图,还有测量、计算等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而且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问题解决

⒈让学生解决开始上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⒉自学课本P101例1,然后完成P102练习。

(五)课堂小结

1.小组成员从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行小结,后由“发言人”汇报,小组间要互相比一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表现最佳。

2.教师用多媒体介绍“勾股定理史话”

①《周髀算径》:西周的商高(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②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其独创。 篇2:数学万能说课稿模板

》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韩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

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

2.技能目标: 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 能力,

加深对

函数与防城、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

分类讨论 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3.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

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

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思维的重要学科。

教学方式的改变时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能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完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导学生通过感官和思维去观察探索分析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形成本质特征以求学生通过实践深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段,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突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

。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

1、(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并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因此我用学生已学的知识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回顾旧知,又为后面运用知识作好了准备,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着手,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1)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2)引导观察,讨论归纳

从而顺利突破难点。

4、随堂训练,巩固提高

P 第4题与第7题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指两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的题型与例题完全相同,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

高的目的,进一步渗透建模思想。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5、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3、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个体小结,小组归纳,集体补充。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用集体的智慧对个人的总结查漏补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6、布置作业

课本P 8(必做)

练习册P 10(选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7、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总结和反思,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记忆新知。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希望各位评委对本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各位评委:

上午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所选用的教材为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或加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段,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篇3: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修改

《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对于本节课我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设计,几个方面对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 讲”、学生被动“ 听” 的局面,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的“纸笔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成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有关的问题。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了“ 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年级上册第*单元的内容

2、教学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 ),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

)的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 ),

教学难点 是

() 。

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游戏头像和布、剪刀、尺子、彩色纸、几何图片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新生首次进入数学课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陌生感,导致学生在心里会有一点恐惧感、好奇感,同时又有一种想和周围学生交流,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冲动。所以在教学设计是要抓住这些心理因素,

(1)、学生特点分析: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学生的抽象思维尽管开启,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多数孩子愿意和老师交流,有表现的欲望,但又胆小,因此要抓住学生特点:一方面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的活动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尽快的融入到一起,学会合作和分享;最后还要创设机会和平台,结合小组竞争,促使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2)、知识层面:*年级学生通过小学*年的数学课堂,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字、对图形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初步具备了对于简单问题的探究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个别孩子基础非常薄弱,10以内的加、减法都困难,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有简单、易操作的环节来使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又要设计有挑战性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勇于尝试。

(3)、动机和兴趣上: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但思维不够活跃,积极性不够高,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教法学法

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采用激----导----探-----放的原则,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学法:学生作为主体,他们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程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开放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察、演示、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内容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察中分析,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是全体学生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学好数学的信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即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我将之归纳为四类:教师引导,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静态的课本内容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察中分析,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是全体学生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 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突出五让特色:

(1)、书本让学生自学。

(2)、问题让学生提出

(3)规律让学生发现

(4)疑难让学生研讨

(5)评价让学生参与

说学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

(四)、归纳小结、学会反思

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五)、分层作业、超前尝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三)、解释应用,拓展创新

(四)、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五)、分层作业,巩固发展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或复习导入)

(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观察、探索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例题由浅入深,让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多角度观察、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优化,以及。。基本技能,必须强化训练。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 )个教学环节:

(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这是一道循序渐进的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归纳小结,学会反思

通过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感受?使学生能觉得: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服务生活等。

全班朗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一句话: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

(五)、分层作业、超前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游戏,奇奇的耳朵,我让学生用布蒙上眼睛,去贴齐齐的另一只耳朵,因为看不见,所以学生可能会把耳朵贴歪了,因此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学生议论纷纷,他的耳朵贴歪了,他的耳朵左右不对称,看起来很好笑等等。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让贴上去的耳朵对称呢?这样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接着我让同方同学互相观察,看看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也具有齐齐耳朵的这种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量的轴对称现象。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轴对称图形

板书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出示这些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直观感知出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剪纸的录像,

六、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巩固记忆。

七、评价分析

本节课不着眼于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而在于关注学生能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能否主动参与,能否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融入小组合作,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所以只要学生参与,就给所在小组加分,举手发言的加5分,上黑板展示的加10分。并在结束后进行汇总,表扬获胜的小组,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在整个设计环节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尝试教学模式为抓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实现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习惯。老师做到少讲精讲,将课堂还给学生。

不足之处,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

《中职数学说课稿范文.doc》
中职数学说课稿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