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对教学辅助作用

2020-05-12 来源:教学评语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网络游戏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

网络游戏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

陈彦桥

(开封市铁路中学)

摘要:虽然人们对网络游戏的弊与利还有争议,但其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娱乐项目,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游戏的特点,与历史教学活动的契合点,以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游戏有益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网络游戏 历史教学 辅助作用 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身体健康、荒废学业,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屡屡见诸各种媒体。网吧中,一些学生一边“专心致志”地游戏,一边手捧盒饭,他们目光迟滞、吆三喝

四、脾气暴躁,这些令家长和教师感到痛心和无奈。一些家长虽然用尽各种办法,但总是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往往引起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更加厌恶。在网络时代,不可能明令禁止地封堵学生玩网络游戏,只有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分配学习、娱乐时间,了解有益的网络游戏,同时找到网络游戏与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发挥其有益的辅助作用。 网络游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它可以让每个人足不出户地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玩家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以网络为平台的虚拟社会。与其他传统媒体游戏相比,它带给玩家的不再单单是死气沉沉的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而是众多形形色色的其他玩家。网络游戏之所以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1、时尚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会玩网络游戏,成为时尚标志之一;拥有高等级的虚拟人物或极品装备成为游戏者炫耀的资本。

2、技术领先性。网络游戏充分利用当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和手段,这不但给人带来游戏的快感,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探索欲和猎奇心理。

3、竞争性。玩家可以赋予游戏中的自我性别、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独来独往,亦可统帅千军万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其他玩家进行平等、自由地对

抗、竞技。在此过程中,玩家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可能获得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4、互动性。这是网络游戏的最大优势。网络游戏不仅可实现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交流,还能使玩家间进行行为互动和情感交流,甚至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一般来说,玩家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互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游戏。从这一点来说,网络游戏可以培养玩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5、虚拟性。网络游戏提供的是一个近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通过网络手段更逼真地模拟和再现,玩家可以体会到一种模拟现实人生的沧桑感和使命感。这里有特定的“法律”与规则,玩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重塑自我,尝试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或完全背道而驰的个性。网络游戏成为一些玩家的世外桃源,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获得自尊、自信、友谊、成功等等,可以让他们放纵欲望,无所顾忌地冒险。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人们称网络游戏为“电子海洛因”。

总之,近乎真实的现实模拟、绚丽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使网络游戏受到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但由于自制力较差,青少年学生又极易陷入网络泥潭,不能自拔。因此,教师要在了解网络游戏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适量游戏,利用网络游戏积极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中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网络游戏强调团队合作、自主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性格。当然,网络游戏的这一特点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家长教师的引导,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孤僻、报复、嫉妒心理,甚至会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网络游戏最大的弊端,就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适时、适量地进行游戏,还是利大于弊的。

其次,历史教育教学来说。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而这三个基本方面,在一些网络游戏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契合点。

1、知识教学。现在的网络游戏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如西游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大唐系列等。游戏中的建筑、服饰、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是游戏设计者根据历史背景设计出来的。虽有一些错误之处,但大部分还

是接近历史背景的。如网易的《大话西游》系列游戏,根据电影《大话西游》、名著《西游记》改编而来,其细节设计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的一些社会风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计作为学生了解唐代的一个辅助工具。网络游戏与一些传统媒体一样,给人们以直观的历史感。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直观感受,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比如,历史教师可将一些网络游戏中的正确历史知识与错误历史知识截出,让学生加以辨认。这样,学生在进行游戏时,会不断地反复这些历史知识。以《大话西游》来说,教师可将游戏中的NPC,如李世民、魏征、秦琼等截出,然后让学生辨认并说出他们的主要历史活动。

一些网络游戏的设计者,也考虑到游戏人群中有大量的学生,因此,他们将一些知识变为玩家获得经验和金钱的手段。如《大话西游》游戏中的“科举活动”,玩家通过答题获得经验和金钱,这些题包括历史常识、典故、诗词歌赋等等,这是网络游戏对知识教学活动直接的辅助作用。

2、思想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活动,既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还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有认知的成分,如对爱国主义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知识理解;也有情感的成分,如对爱国主义事件、人物的认可,对出卖民族、国家利益的人或事的批判,对祖国、家乡的热爱等。网络游戏在这一方面也有其有益的辅助作用。如,一些反面的角色被游戏设计者设计成面目狰狞、邪恶的形象,而正面的角色则设计成光明磊落、慈祥的形象。学生一眼便能看出善与恶,并形成对善恶正确的情感态度。当然,历史教师应该对这种认识进行引导。如《梦幻西游》中,侵犯唐朝边境的突厥,被设计成强盗、土匪的样子。学生固然会直接产生对其的憎恶之情,但他们不会正确地认识突厥的侵略。历史教师可利用这一形象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突厥在历史上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反侵略思想和民族观念。

3、能力培养。历史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技能、编制图表的技能、解释表述技能、问题解决等。而网络游戏也强调玩家的思维能力、解读地图能力、表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对地图的解读能力。几乎每个网络游戏都有地图,虽然这些地图不是精确的科学地图,但地图的一些要素还是包含其中的,如正方向、图例等,玩家只有很好地解读这些地图,才能顺利地进行游戏。

历史教学也强调“左史右图”,网络游戏中的地图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当然,这种提高是以教师正确地引导为前提的。

网络游戏除了对实现历史教学目的有有益的辅助作用外,还对历史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荷兰学者胡伊青加(Huizinga)在《人:游戏者》一书中指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胡伊青加强调游戏的自愿自主性,脱离现实而又深深地植根于现实,游戏环境的自我封闭性三个特征。网络游戏仅仅是在这些特征上加了“网络”二字。希腊语中,游戏(paidia)与教育(paideia)拥有相同的词根,都指的是儿童(pais)的活动。皮亚杰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指出,“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又回过来加强认知活动。”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于乐,游于艺”。中外先哲们都强调了游戏活动对学习的重要性。而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的互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网络游戏的“诱人魅力”正是需要历史教师学习的。

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扮演游戏管理者的角色,他们不直接参与到学生(玩家)的探索性学习过程中,但却要制定探索过程的规则,回答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通过暗示性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具体课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任务性质的学习活动,如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小组成员们通力合作以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或活动任务,成功者获得真实或虚拟的奖励,失败者受到一些虚拟的惩罚,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使学生真正融入其中。

总而言之,网络游戏如不加以引导,必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家长、教师正确的引导,则会使其对学生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游戏,寻找网络游戏中的教学素材,吸取网络游戏的积极因素以融入教学活动中,使网络游戏成为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关福元译,商务出版社,1993年。

对国产游戏和中华文化的思考,http://www.daodoc.com/txt7/63.htm

推荐第2篇:微课对有效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这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预习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恰是学习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教师在课后作业中也布置了预习作业,如:预习课文,找出生词,理解大意,预习生词,跟读等这些流于形式的预习作业。由于一些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流于口头上的布置,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检查与促进措施,好多学生钻了空子,缺少预习的动力,根本不能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久而久之,能自觉坚持预习的学生越来越少,预习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从谈起。

微课的出现,如一缕春风,为困境中预习带来生机。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活泼生动的视频深受小学生的青睐。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微课一般为5-10分钟的时间,选取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一般为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或重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动感的画面,配以简明精要的讲解,通过录屏软件制作成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让学生在家自由学习观看,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就学习中的疑问困惑在课堂中共同探讨解决,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授内容的引导呈现环节可以通过微课解决,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学习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

(二)帮助学生有效复习

学生利用微课可以巩固复习。课堂听讲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有这里或那里的知识漏听或没有听懂。由于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这些问题老师很难课后一一答疑。而微课就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给他们逐一答疑。由于个体的接受能力有差异,而微课可以重复播放,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就可以多次观看。课后去听微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去寻找更多的拓展内容,从而能有效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今天你的老师讲课较为平淡,你可以上网查找一些不同性别、不同风格老师的微课,有的微课别出心裁,里面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素材辅导理解,有的采用生动的实物展示,还有的采用专门的教学软件、3D动画模型。这些微课可多角度让学生理解知识点,扩展知识视野。

(三)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微课的制作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教师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这样的微课看起来就越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所谓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这样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一堂微课只啃一个‘硬骨头’,强调学科的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点,进行分时分段分项地‘解剖’, 这样的微课能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对微课在有效教学中的一些设想和困惑

看课堂上的教学是否有效一方面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微课的制作又非常简单的,一部手机、一只笔、一张纸也可以制作一断微课,我们也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布置作业对一个知识点或对一些概念让学生去制作微课。一些有建树的经验老教师常放在嘴中的教学心得:能把其他人讲懂了,讲课的这个学生就真正会了!制作微课对于他本人不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能真正动起来的学生就真的会了且是长久记忆。学生之间制作的微课语微课对有效教学的辅助作用

言更加贴近学生,教书多年来有些学生就是对老师的声音好像就产生的免疫,他们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以为不会从而就不听,我们很是心痛!用学生制作的微课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变不懂到会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使用微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学科的微课不多。如果自己制作微课又受到人手不足、技术设备不足的限制。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5-10分钟。但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这一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要几天乃至十几天。这样对于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长期自己制作微课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微课短小精悍,看一个微课也许只要10来分钟,看多个微课要多少时间?这样跟看长视频有多少区别?而且家里的环境不一定有学校学习氛围那么好,如何保证学生在家看视频的时间和质量?如果保证不了,回到学校的交流巩固就无从谈起了。

优秀的教师善于把课内有效的“教”与学生课外自主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网络时代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三个秘诀,即内容要“新”、方式要“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实用性”,这是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 应运而生的微课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加工者、创造者。让微课成为有效教学有力助手,才能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第3篇: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推荐)

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辅助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建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地理教学不能依附于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确定不一定优于传统教学,试题中常见的是黑白地图,应思考如何把教学图片与试题地图有效结合,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结合。

课后小结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发布者:曹莉敏 发布时间: 2011-7-26 11:48:

51课后小结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的作用,为下节课调整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点点滴滴感受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为以后的教案修改提供依据;课后及时小结,目的是为了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分析、总结每堂课的基础上及时修正教案,使教案精益求精,更加符合教材和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补短;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自我总结成功之处与发现存在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成功的教学进行小结,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推荐第4篇:现代远程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论文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当前,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远程辅助教学,探索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规律,研究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模式,总结和积累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远程教育;语文教学;辅助作用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学习中心与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开放和远程教育。面对远程教育,我们教师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

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传统教师的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一张嘴、一本书和一只粉笔打天下,教师苦练基本功是“三字一话”,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曾几何时,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受到无情的冲击,教师的基本功也变成“三机一画”,即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和自制动画,教学手段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转变观念,要有锐意改革的决心。远程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缺乏锐意改革的思想和决心,缺乏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是不可能真正投身于远程辅助教学的。当前,转变观念首先是要变换教师的角色和转变学生的地位,即使教师从“灌输者”的角色变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的角色,使学生由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

第二、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不是一用就灵。要使其真正起到教学辅导作用,还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原则。在进行远程辅助教学时下列几点是很重要的: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制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计划,规定每一节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的具体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3)要根据目标要求选择教学软件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案,务必使每一节课都有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远程教育环境中阅读变式形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当信息化社会正在对人类的语文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的要求的时候,它事实上已经规范了语文改革的基本方向:丰富语文阅读理解的形态,试图通过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各种阅读形态的变式训练,使学习者能以开放性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高密度信息、全方位信息轮输入的理解方式;丰富语文表达训练的科学化模式,使智能化多媒体以组织中介或辅助目标的角色参与表达训练,力图使培养对象能以较强的可塑性,适应信息社会对公民文本性表达能力或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1、主题式阅读

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主题式阅读有以下特征:

(1)主题的丰富性、灵活性。

(2)信息容量大、外延宽。

(3)传输路径的辐射性。

2、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方式指的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博览”的基础上,任意选择文本中的某一点进行“精读”,如专看情节,专看艺术特点,专读某一段等,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主体对对象的感知常常是以主体的需要、爱好、理解为原则进行感知取舍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精读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习惯。

3、取样阅读

所谓取样阅读,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在课文中选取典型的精彩片段指导学生熟读,使学生能够以一斑而窥全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取样阅读的训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熟读背精彩片段,在记忆库中存储有价值的语文材料;另一方面,它可以训练学生装在信息的海洋中,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提取最有价值最精华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点”上信息的掌握,了解“面”上的信息状况。

4、超文本性阅读

超文本性阅读指的是从文本性阅读之外的其他媒体中获取信息。必须指出的是,声像媒体中介不可滥用,否则,就会养成学生阅读想象的惰性,浪费了文本性教材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的良好契机。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声像读物的强有力的冲击,我们的学生所奇缺的正是书面语言材料的存储。所以,超文本性阅读不是需要强化,而是需要指导。

语文阅读鉴赏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者、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常被教师的分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主要原因。以上列举的各种现代阅读模式都摒弃那种一切从零开始、方方面面周全妥贴的做法,而主张坚决地淡化背景,突出主线,根据教学目标决定阅读模式,从而决定背景取舍。不是直接关系到阅读目标的内容都应该不管或少管。只有坚决地淡化背景,才有可能实现博览。

三、远程教育环境中主题式阅读的学习流程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题材中,比较阅读题反复出现,且呈现上升趋势。我们教师相信,主题式阅读仅仅出现在考题中,却被语文教学所忽视的局面很快就将结束,因为,对于适应未来社会来说,主题式阅读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阅读方式。采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课外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时,事先在Internet冲浪,了解网上一些关于勇于挑战生活的人的资料,比如刘翔、霍金等,下载相关内容,做成网页作为教学导引。在课堂上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收集信息的方向,通过宽泛信息收集与初步信息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学习的视角与主题选择源自学习者的特定兴趣与感受,源自学习者的内心。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现代远程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我们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大胆创教育之新,才能够育创新之人。

参考文献:

麦德克斯《远程网络:教育的未来和问题》

推荐第5篇:浅析录音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浅析录音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

音乐教师:王玉娟

2013年6月3号

浅析录音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声乐教学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教学和实践的沉淀与积累,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做着不断的改进。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是近十年来电脑与音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课程,它是属于艺术门类里面的音乐科技专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脑音乐课程类别。而录音艺术实践主要偏向于录音、音频、声学这一块的知识,不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音乐制作方向,音乐制作方向则更偏重于作曲技术理论与电脑知识的整合。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所面向的学生基本包括了音乐专业的各个方向,只是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实践重点有所不同。声乐方向的学生以演唱方式为主:分独唱、重唱、对唱、合唱几种形式,但都以人声为主要表现形式。器乐方向因所学器乐不同,也有着较多的差异,同时还会有乐队的合奏形式出现。而舞蹈方向的学生则以较为简单的音乐剪辑与处理为学习重点。本文将以声乐方向为主体谈谈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就是声乐理论、练声曲、演唱歌曲加之音乐会的实践方式。对于好学并用心学,有声乐天赋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模式足以培养出优秀的演唱人员。但实际上对于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讲,并不能像要求尖子生一样,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有很高的学习能力,较高的音乐素养。所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才是教师当前要做的事情,而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录音艺术实践课程中收声与扩声的不同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一门较好的辅助课程。首先,以前声乐课的实践模式是登台表演,这无疑是最好的检验平台。但在音乐厅或者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很多演唱上出现的细节问题都不容易被觉察,这并不利于歌手的自我提升。而在录音实践课程中,歌者可以很清晰的重复收听自己唱的每一句歌曲,甚至到每一个字的发声。在专业术语上讲音乐厅的演唱属于扩声,而录音棚的演唱属于收声,虽然都是演唱,可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1、扩声系统包括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的话筒,放大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扩声技术有其十分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有非常强的现场性,扩声一般要求音响时在演出现场实时调控设备,不允许音响师调音时出现一点差错,否则,有可能造成极不良的后果,故无论在音响系统的设计和现场调音时都要确保演出的正常进行。第二由于扩声系统包括了把声音拾取到将声音播放出来的全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传到话筒而引起声反馈啸叫,而在其他系统中,由于话筒的声音区域(受声场)和音箱的放音区域(扩声场)不处于同一个空间,故音箱声音无法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也就不会产生声反馈啸叫,所以,从事扩声工作的音响师必须要掌握消除声反馈的方法。第三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扩声系统声音变化大,意外情况多,在调音时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功率放大器或音箱的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系统设计和调音时还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设备烧毁情况的发生。

2、收声系统 录音棚又叫录音室,它是人们为了创造特定的录音环境声学条件而建造的专用录音场所,是录制电影、歌曲、音乐等的录音场所,录音室的声学特性对于录音制作及其制品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按声场的基本特点划分而分为自然混响录音棚、强吸声(短混响)录音棚以及活跃端一寂静端(LEDE)型录音棚,也可以从用途角度划分而分为对白录音室、音乐录音室、音响录音室、混合录音室等等。

录音棚(Recording studio)主要需要:电脑,专业声卡,调音台, 录音棚监听室麦克风,话筒放大器,人声效果器,监听音箱,耳机,耳机分配器等。

收声技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对于录音师来说,有一定的时间让他来准备和调整针对不同录音对象,可以选择最适合这个录音对象的各种效果器的设置和录音设备的选择,如:是针对人声的则选择人声话筒,如果是对器乐则选择乐器话筒,这都是有着不同的。其次,录音时是在录音棚中对人声或乐器的发声进行录制,所以必须对录音棚的装修选择好吸音材料,否则将会有很杂音和反射声进到话筒里,对后期的缩混制造麻烦。还有就是让录音人员注意节奏、音准和演奏、演唱细节,因为这不同于演出,细小的差错都会被电脑所记录下来,回放时听的很清楚。所以,录音时也是检验一个演奏、演唱者技术功底最好的标准。

二、录音艺术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范例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的大致内容或模式是音频,声学知识。课程初期六个学时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录音课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再用二十个学时对录音软件的使用,以及演唱录音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实践。最后用六个学时对录音艺术实践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独立完成录制、并混缩作品。共计三十二个学时,两个学期,一学年。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录音技术,同时最大限度的学会了听取自己的声音和他人的声音,对声音有了更好的辨识度。从而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发声方法与声乐技巧。

我们以三年级学生开设录音实践课程为例:

1、音乐学一班小刚同学,民族声乐专业。他对民族声乐咬字问题一直解决不好,因为他是河南信阳人,在发音上有一些地方口音,总在演唱时会影响到他。虽然在声乐课中老师极力的给他进行讲解,但还是不能较好的得到解决。在录音实践课中,我们通过相同歌曲的比对和示范,将小刚同学的咬字发音与歌唱家录音以及同班同学的咬字发音进行对比。从声学的角度以及声乐老师从发声上的讲解,让小刚同学找到了问题所在,真正明白了自身咬字问题如何解决。

2、音乐表演一班小霞同学,美声专业。她在演唱时出现中低音区不稳定的现象,音色,音高都不是很稳定。声乐老师指出了她的气息问题。在录音实践课上,我们一同帮助她找到气息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在中低音区。用说话、叹息的方式找,并用与她问题相近的同学的录音进行比较。使她快速的找到了声音的支撑点,并在课堂上意外的学会了用共鸣腔体的方式省去更多的力和气息,以更加稳固的方式来进行声音的演唱。

3、音乐表演三班小庆同学,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他在表演时,经常出现跟不上伴奏和节拍不稳的情况,这其实是这个学生的节奏感稍差。那么如何让他找到节奏的韵律呢?首先,我们找到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讲解,让他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节奏特点的所在,并试着录唱;其次,让小庆同学学会找到音乐的韵律,这个韵律一般都是在节奏声部,如:鼓、贝斯、柱式和弦等;最后,帮他分析伴奏音乐的段落链接处提示音的确定方法,也就是如何找到强拍。在这三种练习的帮助下,一个学年下来,小庆同学基本能保证跟歌曲伴奏时的不掉拍,并能在某些时候有一些自由的处理,这都是我们没想到的。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我们学生在声乐学习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他们走进录音棚的第一堂课都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其实就是他们的耳朵没有很好的去听取自己的声音,只是太多的注重于音乐理论和声乐技巧,却忘记了音乐最美、最自然的本质所在。能够让每个同学都放松下来并用心去演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过多的教学理论反而更多的成了他们的束缚,通过录音艺术实践课程,使很多学生直接认识到了自己的声音,学会了如何放下理论和技巧去学习,再回到声乐课程中去,使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如同那句话:“没有进过录音棚的歌手不是好歌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认真听到了自己真实的声音的歌者,才能正确的评判自己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去改进自己的演唱技巧。

三、效果器在人声调制时的作用

1、压缩器和限制器(compreion /limiter) 简称压限器,主要有三种用途:

(1)压缩信号动态范围,防止过激失真,人声音量均衡;

(2)降低噪声电平,提高信号传输通道的信号噪声比,例如与扩展器配合使用,起自动降低噪声的作用;

(3)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2、降噪器(NOISE-Gate)

用于降低:电流声、底噪、录音时产生的呲呲声等,保证录音的洁净。

3、激励器(Exciter)

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 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乐更具表现力。

4、混响(Reverber)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的重要声学特性。混响的加入可以使人声更好的融入到伴奏音乐中。

5、合唱(Chorus)

又称和声器,是利用BBD电路,使声波产生延迟后与正常声波混和,通主、右两个声道输出,从而使人的声音左右游移回荡、柔美宽广像混声大合唱的效果。如果只用一个输出端则立体大合唱效果较差。

6、过载效果器(OverDrive)

超速驱动器、激励器。利用适度的畸变(失真)、产生管乐般失真效果,模拟管乐音色。常用于电吉他主旋律领奏、前奏、间奏、结尾等中加入。可产生从柔和圆润到金属般的激昂的音色。如果用在人声上,可以产生很多电子的人声,有很奇妙的效果。

7、移相效果器(Phaser)

是利用经过移相的声波与原声波之间互相干涉作用,使声音产生颇震、固族飘逸效果。它与合唱器不同的是声音具有颜震感。早期用得较多的效果器之一。

8、镶边效果器(Flanger)

又称哇音器。它的电路原理基本与合唱相同,加了反馈电路。是一种产生额震音响的效果器,它与合唱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旋转、飘逸、晚代感觉,缓慢时如太空梦幻、悠悠钟声。快速时发水波声或发鸡哇音,也能产生强烈如喷气发动机声。音色变化较多。常用于在乐曲(歌曲伴奏)中添加特效,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9、延迟效果器(Delay)

是产生混响或回声的效果器。有模拟延时器,数字延时器、混响器等。它们的原理基本相同,广泛用于舞台音响,卡拉OK。延迟时间可以从50毫秒到1秒以上,人声用的延时器一般为200~800毫秒之间,时间短产生混响效果后声音丰富、饱满、有空间感。

10、哇音效果器(WAH)

它的发音好似张嘴与合嘴产生的鸡——哇或哇——鸣声。缓慢时像人们切切丝语,快速时像青蛙叫,多用于电吉他演奏诙偕、活泼的乐曲。也可调出像拉弦乐器的音调,例如:国际朝阳电子乐队演奏的《戈文达》一曲,就用了这种效果。 用在人声上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均衡效果器(Equalizer) 又称频率补偿器、等化器,用于调整人声的频响曲线。例如一个人的低音区不是很好,我们便可以通过均衡调出饱满的低音等。

当然,还有很多效果器在人声录制和调制时都有用到,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从上面的各个效果器,我们不难看出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的帮助,很多我们平时在演唱所做不到的,都可以通过软件和效果器来辅助,同时也可以使歌唱者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尽快的找到改进的方法。在声乐教学模式探讨的今天,加入录音艺术实践这门课程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的声乐教学,为声乐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 王玉娟音乐教师

2013-6-3

推荐第6篇: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

——青年教师工作室第一小组活动实录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欢迎参加青年教师工作室第一小组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两个活动版块:第一板块是由都小蕾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节研讨课——六年上册的《波斯市场》;在第二版块中,我们将以这节课为依托,展开互动式的交流研讨。目的就是想让老师们感受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诠释和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以达到名师引领,校际间资源共享的目的。

环节一

我们进入第一版块:看研讨课。

为了便于课后的研讨,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有哪些辅助作用?大家可以从扩展教学内容、诱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下面开始观课。

环节二

介绍参加活动的人员:

(主持人)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有: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音乐教研员杨东辉老师、兄弟校的部分音乐老师、创新小学音乐教师及部分班主任老师。

(主持人)首先,要感谢都小蕾老师,辛苦了!要把课拿出来,让大家剖析,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相信都小蕾老师为此下了不少功夫,那么,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你这节课,都老师能不能先从设计理念、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给大家说说呢?

(都小蕾发言)《波斯市场》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节欣赏课。

在教学中,我既要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听得懂;又要不失波斯风格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表现。让高年级学生产生乐于体验,敢于尝试的表演欲望。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具有波斯风格的舞台。把课堂教学变成了波斯市场;其次,围绕各个主题的形象,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辨不同角色的特点,根据特点来进行表现、表演。使学生从不敢表演,到能像老师一样放开自己融入到表演中。

同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iPad的使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网络与校园网络的结合,把学生表演的作品进行上传,给学生表现的平台,同时也给予孩子表演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新形式的音乐课上充满的更多乐趣,和科学技术带给学习更多的便利。

但在课堂中我也有些遗憾和不足:首先,因为音乐作品时间所限,有些主题介绍的并不细致,但是因为有校园网络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兴趣再继续学习。其次,因为音乐主题内容过多,所占时间比较多,表演的时间并不充分。学生在表演上只完成了初步的表演,没有时间进行细致地指导,呈现出更完美的舞台。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在今后的音乐课上我们会进行弥补。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收获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美的体验。

(主持人)从都老师的介绍里,我们听出了她对教材的把握还是非常精准的;反思的几个问题也非常深刻,可能也是我们在座的老师们在欣赏教学中不容易把握的。

(田芳)是呀,我现在特别佩服小蕾老师的勇气,我想问问都老师,既然欣赏课这么难上,你是利用什么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的呢?你又是怎么设计的呢?

(都晓蕾)大家可以看到我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在情境导入中我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公主”主题音乐的背景介绍,既让学生了解了作品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主题音乐的记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

在聆听感受环节中,我结合多媒体展示设置的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初听、再听、表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音乐主题表现的内容,了解音乐演奏的乐器,以及音乐的变化对于塑造音乐画面的作用。

在音乐实践活动,我利用IPAD小组自学的形式,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分角色音乐剧的表演中,我用IPAD记录下全过程,再分享至公共平台,既让全体师生和家长看到的孩子的表演,分享他们学习的喜悦,同时也为孩子们的表演建立自信心和浓厚的兴趣。 (主持人)的确,信息技术手段在这节课中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下面就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围绕课前布置的问题: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有哪些辅助作用?大家可以从扩展教学内容、诱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结合课例,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谁先来?

(杨杰)其实,我认为情境教学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很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运用对情境创设起到了至关中重要的作用。听完这节课我想到:不同学科创设情境有不同的方法与形式,比如数学课讲究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它突出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英语课讲究语言应用环境的创设,突出了语用的功能;而今天的这节音乐讲究舞台艺术情境的创设,它凸显了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抓住学科特点找准切入点,每课为学生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情境,这样情境的创设才能成功。

(主持人)刚才杨老师讲的是在情境创设中,我们可以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氛围、能把学生置于美的情境中,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谁还想从其他方面谈一谈?

(王知博)小蕾老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波斯市场背景,生动形象,既让学生了解了作品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主题音乐的记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有许多欣赏课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来烘托课堂气氛,创设音乐情景,如《彼得与狼》、《魔法师的弟子》等具有神话特点的音乐都可以这样做。

(主持人)王老师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迷人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老师巧妙地将这些美融合到教学之中,这种视听感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王梓健)都老师结合多媒体展示,设置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初听、再听、表演的实践活动,掌握了音乐主题表现的内容,了解音乐演奏的乐器,以及音乐的变化对于塑造音乐画面的作用。通过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但记住了音乐主题,并通过表演达到理解音乐情感的目的。利用IPAD小组自学的形式,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主持人)的确“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徐小青)我想从教师底蕴这个方面谈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是课堂实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都老师自身底蕴的展露带给我一种美的享受。通过这节课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基本功,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非常过硬。

音乐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晓蕾这节课几处运用了京剧的腔调以及姿态与学生互动,展示了她深厚的底蕴,让学生感受到了京剧的美,可以说是“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些都源于她的丰厚的底蕴,值得我学习。

(杜平)我俩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了,对她比较了解。以往她上课时比较打怵的就是舞蹈示范,由于她有些放不开,动作就有些僵硬,不自然。这一周,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眼神、手势、到身段、台步,无不彰显京剧艺术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大家。说明她在这方面琢磨了、下功夫了,事实证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突破了自己,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学生突破自己——学生更加佩服她、乐于模仿她。尽管有的孩子还很羞涩,有的缺少美感,但都不失热情与可爱。我感到教师深厚的底蕴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坚实基础。

(李欣)我跟都晓蕾老师共事已经有十五年了,很巧的是她一直教我所带的班级的音乐课。我觉得我的学生很幸运。其实,更幸运的是我的女儿,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这与小蕾老师六年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孩子在初中和高中几乎没有接触到音乐。全靠小学六年老师的培养。这六年里,老师不仅教她唱歌,还教了黄梅戏、评剧、京韵大鼓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课上教孩子唱的一段京剧《苏三起解》,孩子每天回家都会哼唱,引得我们全家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一个多月。我感觉,这种教育不仅能延伸到家庭,更有可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谢谢都老师!

(主持人)我想,教师的底蕴修养所展现出的美,就是她魅力的源泉,有魅力的老师才能拥有充满魅力的课堂。

我觉得都小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恰到好处,既为课堂的情境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又帮助教学突破了重难点。

一、精美图片,导入情境

课堂伊始,青衣、小生画面便映入眼帘,京剧音乐随之响起,把我们带入戏曲当中,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像的烘托下,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走起了戏步,很快地进入了戏曲情境之中。

二、

三、细化歌曲,突破难点

呈现歌曲的全貌,让学生一目了然,装饰音及音乐符号突出显示,让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并掌握知识点。三个部分细化歌曲,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小蕾真正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优化了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更加蓬勃有朝气。

(主持人)(李志新)我还有个问题想和小蕾探讨下:教材中的戏歌有好几首,《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还有当今比较流行的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如果让我设计的话,我会把戏歌加进来一首,作为课前激趣。你觉得呢?

(都晓蕾)这个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开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也想到用京歌导入。但是本课歌曲实际上是完全的京剧唱腔,京歌和京剧唱腔是有区别的。我后来考虑到用京歌导入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误导,让他觉得京歌跟京剧唱腔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用京剧的上场、京剧念白的问好,更有助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戏曲化的情境,给学生准确的京剧概念。

(吴娟)《校园小戏迷》这一课前不久我也上过,虽然课前我也精心准备了课件、相关的资料,课上也范唱了《贵妃醉酒》中的一小段,但效果不理想,从表情上我就能看出,孩子根本不懂歌词的意思,脑海里一定产生里许多疑问,分散了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我觉得都老师这样处理的很恰当,从今天学生的状态看,直接进入情境,兴趣盎然。

另外,我还想从“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这个方面谈谈情境创设。 我们看到这节课上,都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给孩子们带上脸谱、穿上色彩鲜艳的戏服,孩子们既可以听到古朴的戏歌,又可以看到精美的画面,更是身在其中。教师“生角”、“旦角”唱腔的自如演绎、京剧念白式的评价和指导,以及学生丑角形象的展示等等。都深深打动着孩子,体验着不同的角色之美。 歌曲中的角色也就一下鲜活起来,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观众,全部沉醉于戏曲的情境之中。

(主持人)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有最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是一堂课,又是一台戏。关于情境创设还有谁来谈谈?

(李娜)教师的底蕴修养会直接作用于课堂的示范引领。本节课,在示范引领方面有两处亮点,一个是唱腔的示范,另一个是动作的示范。

在唱腔示范中,都老师那独具特色的嗓音一开口,可谓“字正腔圆、浑厚有力”,学生们一下子就领略了生角的风采。当宛转悠扬,轻声细语的声音一响起,学生们瞬间就感受到了旦角的温婉、柔美。

动作示范一亮相,生角庄重大方、刚强坚毅,旦角优雅轻盈,一招一试,都惟妙惟肖。

百年来京剧运用口耳相传的方法,得以传承,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习领会并展现它的特质与美感,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这真是太难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都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李红)我也想说说这个方面,提到教师底蕴我觉得除了大家说的音乐基本功,还应该有教师教学设计和指导能力。让我最欣赏的是都老师的学唱歌曲部分:一是把歌曲化整为零,分为三个部分,既凸显了歌曲不同的唱腔,又把难点进行了分散,即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又展示了教学的层次之美,这种去繁就简的方式是我应该借鉴的。二是教师指导的细腻,也是这节课成功之处,教师婉转流畅的唱腔指导、韵味十足的身段示范,她对学生的问题抓得准,抠的细,实现了学生由唱不准到准,唱不美到美的过程转变,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定是一群情绪高涨、京韵饱满的孩子,把京剧的古朴神韵展示的淋漓尽致。

(何老师)都老师经过艰苦的磨练,在已经成为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老师。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大家都会有进步。大家都知道,李红老师声乐很突出,进入他的课堂 ,就好像合唱队在歌唱一样,声音甜美、纯净。在指导学生声音方面方法独到。正所谓歌者、音也,声音是歌唱的前提,我想,这也是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有一个想法,下个月的集备活动就以如何指导学生歌唱为主题,届时邀请李红老师做这方面的示范,解决大家这方面的困惑,到时大家会一领她的风采。

(主持人)教师专业的示范、精准的问题指导,把音乐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董丽丹)那么接下来,我在个性张扬这个方面谈一谈。我记得课标中是这样说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美,是体现孩子们一种自信的表现。通过对歌曲感受的理解,可以看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而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展现自我。即使是在普通的模仿环节中,也能让那些小细节,成为挖掘孩子们个性的一大亮点。

而在刚才都老师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一个孩子对京剧美的欣赏理解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能通过歌声来展示对京剧唱腔美的理解;有的孩子能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对京剧舞蹈动作美的理解;有的孩子则借助于脸谱、服装、道具等等之类的感受京剧之美。就像刚才那个表演丑角的小男孩儿,当他戴上脸谱以后,他的脖子是一伸一缩一伸一缩的,动作既生动又鲜活,蹲着走路的样子也特别有趣——一这个小丑的形象真是活灵活现。我觉得让孩子顺应自己的天性,才能更好地展现京剧艺术的特色,才能更好的创造美。

(张娃)我也来谈谈 “个性张扬”这个方面。每个学生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我们培养的人不能是只会模仿和接受,而应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我的课堂上,我很注重学生个性创造的培养,经常会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即兴律动等个性创造,比如在学习《小麻雀》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根据节奏创编出其关于他小动物的新歌词,并试着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新歌,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创作,乐于演唱自己的新歌。随后我又让他们根据自己创编的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进行即兴表演,这时我发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富有个性的表现,真是各具特色。

创作中肯定会有不完美,但课堂上的这种形式恰恰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的舞台。

(主持人)可以说,只有个性张扬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树立自信,鼓励创造,课堂会成为学生创造美的舞台。下面,有请教研员何老师来对今天的研讨做以点评和总结。

(何明岩)因为学科教学的关系,我也参与了都老师校本研修周的活动,今天都老师的展示可以说非常成功。作为区学科带头人,我感到她在音乐教学之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她的成长经历,正应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摩都老师的课,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也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审美”是我们音乐学科永久的主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了审美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就此理论我们已作了一些探索,现在结合都老师的课和大家的发言,深入谈谈我们关注所的问题,时间关系我只谈两点: 一是关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关于教师音乐素养特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要关注外在形式的构建,更要关注音乐本身,就目前我区的音乐课堂教学来看,大家对后者还要加强研究。

的确,正如大家所言,我们应该通过引导孩子获得美感体验来激发审美情趣,大家刚才谈到了“创设情境”“营造意境”“角色扮演”等方法,这些都属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激趣,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短时高效,易于操作,我们对这点研究的多,所以大家也谈了许多很好的教学经验。

其实持久的审美情趣还依靠于挖掘音乐本身的美的因素——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从细微之处着眼,引领学生去欣赏、领悟音乐本身的美,来激发审美情趣。比如在都老师的课堂上,她引领学生去品味旋律的起伏、感受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张弛,甚至是音乐符号的装饰等,以诸多美的因素,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情感与兴趣,唤起审美的注意。这种审美情趣的激发就是抓住了音乐本身的魅力所在,所以更加引人入胜,音乐带给人的美感才能更加持久。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有时候情境的创设要有个度,它不能冲淡音乐本身的美感和意境——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大家都看过中国好声音吧,如果你看了,你一定对《贝加尔湖畔》这首歌有印象,周深和李维演唱的时候,穿便装、手风琴伴奏、二重唱歌声一响,全场观众在无背景的状态下立刻进入音乐营造的意境,凸显了“好声音”的魅力,这时候它不需要装饰就已经很美。这又让我想到都老师的课——备课时大家有提到都老师要是穿上戏服更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你看,只要都老师唱起来手眼身法步就自然启动,旦角的委婉,生角的高亢都深深的吸引着学生,此时穿不穿戏服都不重要了,因为此时的目的就是要展示京剧唱腔的的魅力,教学中要凸显它,而不是淹没它。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开启更为广阔的音乐视野。

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辩”,就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必要让孩子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应该去尊重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引导和教育。为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不断开拓孩子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为学生打开多样的音乐之窗。我们不能让教师有限的艺术修养限制住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学海无涯”,面对艺术的浩瀚,我们也是望洋兴叹,但是希望大家能像都老师学京剧一样,教一课,学一点;学一点,就能用一点,那么无论是艺术技能还是艺术理论都会有所提高。

最后要感谢创新小学为我们音乐教师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同时祝贺都老师的校本研修周圆满成功!也预祝各位老师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主持人)谢谢何老师!我们说,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感受了美;教师的自身底蕴展示了美;良好的示范引领表现了美;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了美。但愿我们的音乐课堂能时时有美,处处动情,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课改理念,就不会是空谈!老师们,为了我们理想的课堂,大家一起努力吧!

推荐第7篇:浅谈初中英语备课组对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浅谈初中英语备课組对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高岭中学

大家好:

下面我就对我校英语备课组是如何做的简单谈一谈。

宋全荣

去年下半年,我接任初一年级组备课組长一职,继续组织初一年级组几位英语教师进行携手合作。我校前些年,在英语学科中成绩总是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在每个年级组任命一位备课組长,进行组织本组英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及研究教学教法。

一、备课组工作:我们初一年级组的固定活动时间为每周五下午

五、六节课。每次活动都进行两项内容:一项是总结上周所授课程的得与失;一项是布置下一周课程并进行分工。在准备每一个新授模块时,我们备课組都认真分配给每位同志具体任务。一人负责做课件(我们备课組所做课件都资源共享,在个人的不同点处进行调整),一人负责总结下一模块中的重点短语、句型及写作内容。并在每次活动过程中讨论下一模块的授课过程及课堂中可用的教学方法及课堂中可用到的小活动、小游戏。通常的活动有:brain storm, Role-acting, Story retelling, 及riddles, Bingo games等等。具体使用哪些活动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具体分析每一个模块时,我们都将内容细化到每节的具体过程。比如,我们把每节课都划分为两个部分。每节课中,留五分钟进行阅读训练(并有效地进行指导做题方法 ),长时间坚持下来,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举个例子来说吧,在学习module 9 的前一周,我们备课組也像平常一样进行组内活动,有一人来做课件,一人总结出重点词组,像:look around; hurry to, look inside, in the forest, pick up; be tired, jump out of 等重点短语基句型there be 举行的过去时及一般过去时的否定句形式。最后,组员共同讨论授课过程。对于unit 1 ,我们采取讲故事的方法,首先引出一般过去时,可从讲述周末的活动进入,引入后教授一些常见词的过去式变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故事,可采用简笔画引出,可采用课件引出,然后进行对话教学,并进行操练。(针对山区学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我们在进行操练时,采用的是“横着练”的方法,就是在操练一个语言项目时,把模块中涉及到的与所操练内容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操练,达到练透的效果。)在教授unit 2 的过程中,采用retelling 的方法,达到人人能够说上几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二、课堂教学:在日常教学中,除备课环节外,上课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日常的备课中,不应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即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教师来及时调整课堂的顺序及得当的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上课要严谨、认真,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并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及不得当的方法。

我在山区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感觉到,学生越来越不爱动,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大量的小游戏、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一些枯燥的内容时,可把有一些内容转化成小的英文歌曲,或是学生容易记忆的顺口溜,儿歌,等就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抓落实:学英语,首先要从短语入手。山区的孩子在初一入学时,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为零,需要教师从26个英文字母来从头教,而且现在教材,越变内容越多,知识越来越难,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缩小学生的分化程度或减慢学生的两极分化速度,所以,英语基础词汇、短语及重点句型的记忆就更重要。检查的过程更加至关重要。我们一直这样做的,每天早自习听写或检查学生前夕天所学知识,如果学生写得较差,每天听写至少两次,并把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听写、检查。每周五进行每个模块的词组及短语、重点句型的检查。每周,我们都争取做到,单词、词组日日过、周周过。在检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把所受班级的学生分为小组,由班内学习较好的学生固定负责几个学生日常的单词、词组检查及对话、课文重点段落背诵。教师检查组长,并对重点学生进行不定期抽查,这样既大大的提高了,也能给教师留出更多的备课时间。

在进行检测每个模块所学情况时,我们备课組采取日日测、周周测、月月测,试题由教师轮流出。只要有时间就进行全员的面批、面改。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也要对及格边缘和优秀边缘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这样既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点,又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对有些做得较差的试题还要进行二次测并进行有针对的面批面改。

如果说平时备课組的力量不可忽视的话,那么,在每学期期末,备课組的力量就更不容忽视。在期末到来的时候,我们初一备课組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活动,内容是,针对课标、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把需要做的任务进行分配:总结全册书的句型、短语、重点句;按照题型进行有针对的练习,针对考试题型及考试内容,每学期末出两到三套模拟试题,并进行重点检查、操练。在写作方面,采取,在练习口语考试的同时进行同步练习,对于学困生,在学生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写作并把它们印发给学生,并及时进行检查。

经过本学期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英语组渐渐改变了以往落后的面貌。

以上是我们备课組这两年的活动情况,在座的各位教师还会有更好的方法,希望各位教师多多指教。

首先感谢!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做了很多工作且很有效果,但由于时间关系,重点谈:备课组和落实两方面吧。再修改简练点。时间:9月6日上午10:00左右。发言时间:10分钟。

推荐第8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有辅助作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有辅助作用

看了很多文献,也看了一些和多媒些在音乐教学中作用的相关书籍,我个人倒有几点感悟。

我只是觉得多媒体教学在音乐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而不是直接作用,不能用多媒体来取代音乐本身,它只是是一种辅助手段。如将些问题扩大化,必然降低音乐的文化功能。 无可厚非的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综合信息,就如同给音乐插上了神奇的翅膀。有助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利于创设好情景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它的辅助功能,以我人具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让音乐更具魅力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往往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MP3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让音乐更具亲和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让音乐更具启发性

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欣赏音乐,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欣赏、感受、想像、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它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本身育人功能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推荐第9篇:试卷评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试卷评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高密市东关小学孙玉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单元达标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单元达标测试题的作用呢?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批出试卷后,在试卷的上方写出学生的得分,知识的难易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完全凭这个分数来评价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进取心,于是我在每个学生卷末的右下角,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写上几句鼓励性、启发性的话,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对英语特长生如我们班的程媛媛、闫大林等同学,他们一直是英语方面的尖子,英语知识掌握得很扎实、牢固,灵活性强,为了让这部分同学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针对像他们这样的同学,我是这样写的:“看单新杰、杨萌同学追来了,不过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持之以恒,保持领先的。”这样,既激励了他们,又让他们保持竞争意识,在这样一种竞争氛围中,体验到竞争的成功感,成绩遥遥领先。

对班里的大部分中间力量,尽管成绩也不错,但有时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在运用时,错了不该错的知识点,针对这些同学,我是这样写的:“候文超同学,选择题的第一流小题你错了,老师真替你感到可惜,你觉着呢?”有时我也这样写:“马佳同学,平时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怎么这次没看清要求呢?下

次可要仔细看啊!”相信这部分同学看了这样的评语后,一定会记住这个不该出现的错误,知识就掌握得更扎实了,成绩也就一次比一次好了。

最关键的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个别同学有放弃的苗头,这部分同学最伤脑筋,每次测试之后,我都花费最多的精力,考虑怎样鼓励他们树立起信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写的:“刘晨键同学,老师不会因你的英语成绩不好批评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相信你的英语成绩会一步一步赶上来, 你有信心吗?”还有的我这样写:“于洋同学,你这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又提高了3 分,老师真替你高兴,老师相信你下次能提高5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试试看!”…..这样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可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无形中给了他们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对于孩子来说,一句表扬胜过十句责骂。

你想,这怎能不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呢?

就这样,在每一次单元达标测试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他们的试卷上写上几句既维护他们自尊心、鼓励他们,又提出适度、合理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和被人关心的喜悦,真正发挥了试卷评语的激励作用。

试卷评语对学生的鼓励作用

高密市东关小学孙玉梅

推荐第10篇:评语的作用

评语的作用

写好学生的评语是班主任主要工作之一,它既是一个 班主任工作责任心的表现,又是一个班主任知识素养的体 现,更是学校德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则好的评语,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励学生, 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不断进取的信心,对学生的成长 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当前有很多班主任不能够重视对学 生评价,胡乱写评语,千人一面,应付差事,严重地损害了 班主任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平时苦心教育 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该如何恰好其分地给学生写评语呢

一、“真心”树形象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准则,教师的 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 为深刻。班主任形象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优秀班 班级的成败。班主任写评语就是众多对立形象工作中的一个 方面。假如班主任态度不够认真,敷衍塞责,用词不当,语 句不通,必然会有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班 主任老师要拿出“真心’’,实实在在地象对待自己人生大事 一样认真来办。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要慎之又慎,字斟句酌, 情感真挚,书写规范,语句通畅,充分晨现教师对工作的一 丝不苟,对学生关心负责的诚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

关注着自己的发展,班主任老师是窘己真正的朋友。

二、“爱心”绘真情。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 育’’。学校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片爱心, 评语要用“爱’’去写,要表达出班级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 帮助,尽可能用亲切、温柔的语调肯定学生的进步,用鼓励、恰当的语言指出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字里行间要饱含班主任 的热情,寄予深切的厚望,不能讽刺、挖苦、教训,要让学 生读到蜜己的评语如同品味一杯香醇的牛奶,意味深长。

三、“细心”述个性

班主任写评语实际上是在对每个学生进行画像,学生 是一个个活泼生动、感情丰富的有机个体,由于所处的生活 环境、遗传等因素不同,决定了他们的个性、爱好、智力各 不相同,当然也就决定了他们表现形形色色,存在差异。因 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该在认真了解,摸准每个学 生的个性的基础上,细心、准确把握各个人的优点及缺点, 做到个个成竹在胸,让学生看到一个准确的真实的自我,万 万不可千篇一律,笼统抽象,似是而非。

四、“公心’’显公正

评语是对学生在校表现一个阶段性总结,涉及生活、学习、纪律、卫生、品质、能力等各个方面,篇幅可长可短, 无具体字数限锏。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一

定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对待优生不能因其成绩优秀而忽略了 他们的缺点;对待后进生不能因其成绩不理想而过分夸大他 们的不足;亦或是因班主任本人的好恶雨感情行事,不切实 际地表扬、贬低某个学生,这样有失公正的评语造成的后果 是不可想象的。公平、公正是班主任取信于学生的根本。

第11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高安市建山镇中心小学 谢林根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学校是展示教师“才艺”的大课堂,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唯一的依据是教师是否深谙教学方法的技巧,所以“教学艺术”一度成为教师醉心研究和向往的学问,但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产生,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渐渐占据了整个教学的过程。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以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不仅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还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理解上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不浓。因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我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生活中的动物搬到大屏幕,画面上,动物们都来到森林里,以此来激发学生,这些动物来到森林干什么?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这些小动物们来到森林原来是来比尾巴的。清晰、鲜明、真实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通过图文对照,学生们很快就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尾巴也各不相同。结束时,以音响,画面为一体来巩固学生们对所学的内容。

二、缩短时间距离,培养感情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但是故事所发的时间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及培养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我利用多媒体,将总理生前的故事制成动画,配上音乐及解说,再现总理关心百姓,慰问灾民,衣着俭朴,忘我的工作,及逝世后,人民自四面八方来,十里长街为总理送行的场面,学生从中理解总理心中有人民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来历及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同,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培养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培养想象力,促进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时代,人物思想民,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中一直是小语教学的一大难题,恰当的利用多媒体,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教古诗《春晓》一课时,教学

一、二句时,我播放一幅天刚亮及处处鸟儿欢叫的 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的内容,原来是大诗人睡得太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亏得小鸟把他叫醒。又如让学生领会

三、四两行诗境时,我播放一幅花满地的动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园里的花开得真好, 可就被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从而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既开心又有些对花满地的惋惜之情。这样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学生一下就能感 受到浓浓的春意。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诗中的音、形、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利于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作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仅靠具体形象思维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语言文字更高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说写小动物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知道“小白兔”,但很少接触,我认为巧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到一个活泼有趣的动物世界里,再进行说话训练。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进入了充满乐趣的白兔乐园里,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白兔映入眼帘,长耳朵,红眼睛,小嘴巴,东跑西跳,好不可爱!学生们争相把可爱的小白兔介绍给大家,“长长的耳朵,竖在小小的脑袋上,活像两片长长的树叶。”“红宝石似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就这样,本来难度大的说话课 在轻松具体的环境中完成了。学生也变怕说成了爱说了。

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有机整合,科学合理运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12篇: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副本

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历史课堂教学经历了最初的一块黑板、几张挂图到投影机、录像机的使用,一直到现在的多媒体。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处理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的功能,将众多的历史信息展现于历史课堂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历史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必将令课堂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多媒体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多媒体教学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据研究,人类一生中获得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得到的,多媒体历史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他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一边显示文字,一边展示历史的进程,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功能。

多媒体教学利于知识的获取。多媒体历史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弱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其交互性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利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效果肯定不好,利用多媒体制作成模拟动画来演示,可以让该部分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原来冥思苦想都想不透的东西现在变得一目了然。

多媒体可以提供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易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用多媒体课件以景观图片引入,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起了其学习的兴趣;而后用动画故事,这样既把枯燥难记的内容变为直观易记的东西,又在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多媒体使信息反馈得以优化。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传统的方法是请学生到黑板上默写,或一个一个的提问,或一堂课结束时用小测验来反馈,多媒体电脑可以把知识能力要点编辑成交互性很强的练习,穿插于课堂之中,这种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而且可以用来评判学生练习的成绩,其评判公平、快速,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达到教与学双向沟通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必然造成教学过程事件的非可预见性。课件设计不可能把对这些事件作出的“反应”纳入可控流程。因此我们应依靠多媒体来提高历史课堂效果,但并不依赖它。 2.认为多媒体电脑是万能的,可以取代一切传统的手段。并非所有的课堂内容或课型都需要多媒体计算机,如我们自己有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其效果反而不好。 其实,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有些可以用传统的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为用而用,这样反而有哗众取宠之嫌。 3.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了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些多媒体课件中,有的老师可能只是充当一个放映员,有的课件则不适合常规课堂教学。有些课件,教师无法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控,从而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历史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要探索如何扬长避短,因教师、因教材、因学生而宜地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历史教学,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13篇:对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几点思考

对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几点思考

【摘要】数学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高中数学更是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本人就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越性辅助性教学模式教师培养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热点。不可否认,多媒体在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必将与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矛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优用、巧用多媒体应是重中之重。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从所听的各学科多媒体公开课来看,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效果不容乐观。现笔者对目前的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现状浅谈下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辅助教学成了“机灌”教学

使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但计算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但在目前的一些多媒体公开课中,教师的作用似乎只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比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⑵过多追求数学课件的完美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固然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数学课,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同时呈现信息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曾见到在一些数学课件中,包装华丽,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另外,有些教师认为,《几何画板》、Powerpoint太简单,只有Authware、3D Max才能做出上档次的课件,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制作数学CAI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⑶利用计算机形象地展示数学教学过程,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但一些多媒体课件又走进另外一个极端,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这又不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所以,为提高效率而把解题过程直接演给学生的做法,掩盖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是不可取的。

二、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遵循教学本身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不能无视教学实践效果而不加选择地运用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怎样适量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媒体的必要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动画多媒体手段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要注意其运用的必要性。一般来说,课本中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学生缺少直观认识而难以领悟的,比如三视图的问题,如果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演示动画,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

2.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媒体的辅助性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过分夸大其功用,从导入到教学内容,到练习,全由多媒体演示。教师几乎不动用课本,学生基本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多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过程中人的主导作用。使用多媒体应注意其辅助性,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只能辅助学生的学。

3.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媒体的选择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选用多媒体教学必须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心里特征,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对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加以精选。就高中数学教材来说,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立体几何中的若干问题;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等内容,都是多媒体教学的好素材。

4.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网络活动中的教师,不再只是指导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构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探讨,从而形成了交互学习的氛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发挥。

5.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内在的联系。因此,老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学习直观化、形象化,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他们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进而使学生充分利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激发他们的联想、判断,诱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制作多媒体课件只是备课的一个基本环节,不能本末倒置;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缺点,在具体使用时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辅功能,不应片面追求形式的华丽而脱离实际需要,而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合理地选择使用,要真正发挥好多媒体的优势,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继爽高中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11

[2]田树岩、景敏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小学数学研究》2005.12

第14篇:多媒体应用对地理教学的辅助

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辅助应用

1.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逐渐普及,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等直观的方式呈现,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不可否认,它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手段的运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有关应用技术、教学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故对于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是目前不容忽视的一面,同时也是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在地理课程中价值的所在。

2.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局限性 2.1 多媒体设备仍是“摆设”,并未体现其价值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尚未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四川地区而言,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师只是针对某些课题使用课件,(例如:学校公开课,学区赛课等)。甚至有些教师碍于制作课件的麻烦,就疏于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有的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只设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因此教师会因此放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得多媒体设备的空置,无法发挥其价值。 2.2 课件单一,固化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也为教师下载各种课程资源提供了方便,导致许多教师并没有亲自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研究而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现成的课件,而网络上的课件多数千篇1律,不具有针对性。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加工而是直接照搬,使用于认知程度不尽相同的学生,不能达到应有的的教学效果。 2.3 课程资源单一,缺乏新意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3]。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仅仅限于课件的制作,只通过课件来展示教学内容,往往显得单一。网络是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及时的获取教学所需的资源(例如:视频、新闻、气象资料、卫星云图等),而不是仅仅通过课件展示课本上的内容和原理。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渠道众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注意信息的采集,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搜集信息,培养通过外界信息的收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向学生植入“信息时代”的观念。做到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用三维的目光来传授地理知识[4]。 2.4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仅仅起到了展示教学内容的作用,而中学地理中有许多内容是学生需要直观的感受其变化的过程(例如:海陆变迁、地形地貌的变化等),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软件(例如:Google Earth)展示研究对象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使知识直观化。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进行认真的钻研创造出适宜相应学生并且新颖的课件,使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提升自我业务能力。

2.5 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互动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益于好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以及自然、得体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变化与学生的感情互动和共鸣,从而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确,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有些多媒体课中,师生间这些情感的交流被渐渐地忽略了。甚至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将欢笑声、掌声都一起设计好。这不仅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违背了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针对地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为我所用。并且在技术的运用上加以创新,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从而改变多媒体教学目前存在的缺乏创新的关键问题。 3.地理多媒体技术教学创新

3.1 利用Google Earth进行教学—多媒体资源的时势创新 Google Earth功能简介

Google Earth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2005年正式向全球推出。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其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o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甚至提供Google Maps所没有的图片。Google 地球6针对桌面推出了三种不同的版本:Google 地球、Google 地球专业版和 Google 地球企业版。飞往任何地方,查看卫星图像、3D 建筑、3D 树木、地形、街景视图、行星等。 3.1.1 教学范例

曲流的发育—牛轭湖:此区域为湖北荆州地区长江中下游

素有“九曲回肠”之说,曲流发育较多,由此形成了独有的曲流形式——牛轭湖。

图1.荆江河段曲流遥感影像

思考

学生根据谷歌地球所在位置分析牛轭湖形成原因,并思考在什么样的河段最容易 形成牛轭湖。 3.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多媒体教学必须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在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同时进项不断地探究和创新。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地理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15篇:浅谈一体机对教学的辅助功能

浅谈触控一体机对教学的辅助功能

摘要:2013年,全县中小学安装了教学触摸一体机,我校全体教师将这一现代教学设备积极应用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们认识到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背景,并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体机机对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辅助功能。

关键词:一体机 教学 辅助功能

一、有利于在教学中帮助简化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生的学习实际中,学习难点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无法直接观察的抽象理论和概念的,但一体机可以生动的展示立体形象,使学生直观地在大脑中建立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难点,比如,我在教学磁场内容时。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很难理解。但我通过一体机的教学资源,利用三维结构,使磁场这一抽象的物质,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动画,使学生看到了磁场的作用,学生很快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比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轻松了许多。

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学习氛围。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可以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就会激活浓厚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一些条件的局限,很难达到这一效果。但多媒体触控一体机辅助教学无疑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手段。因为一体机连接互联网,资源及其丰富,他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大量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应用于教学时,可以向学生生动的展示图片、文字材料、电影画面、清晰的声音等内容,对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有效的刺激,从而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知识信息并在教师启发指导下接受和理解信息,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运用已知信息及经验解决问题,达到知识迁移,将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记忆于大脑之中。有效节约了教学时间,充分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时间,从而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这样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更能有效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物理学科,比起政治、历史、语文学科来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难体现,但,利用一体机丰富的网络资源,就能使空洞的说教变成有声有色的直观感染了。比如,我在物理课上讲有关火箭内容的时候,播放了“神七”飞天,翟志刚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漫步在太空的片断,全体学生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民族自豪感无不尽情的洋溢在那一张张兴奋的脸上,同学们为祖**亲的强大而骄傲。没有太多的语言,可是,德育功能却悄声无息的渗透到了物理教学之中。

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利用一体机辅助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对课本知识接受水平也比以往有明显提高。过去教学模式,学生局限于形象思维,而普遍不善于抽象思维,因此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成绩始终提不高。但利用用一体机上课后,因为有了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就将各种抽象、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的知识概念就以以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适应了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使学习效果明显增强,学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通过实践证明,一体机在现代教育领域正越来越大地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时刻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要求做到,要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积极参加教学课件的制作;另外,要大胆创新,探索新路子,寻找新办法,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优质的教学课例,充分运用一体机这一新技术,使其在教学中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6篇:学生信息档案的建立对班主任工作的辅助作用

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的建立对“90后”班主任工作的辅助作用

上海市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崇明校区:赵翀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桥梁。现今学校当中“90后”学生讲究个性,富有创造力,同时他们心理的锁闭性、敌对性也更强,不轻易向他人吐露真情,结交“心心相印”的朋友,很难找到知音。这些特点使得“90后”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扬长避短,既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又能健康的成长成为“90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的建立使得“90后”班主任能够尽快地熟悉班级中每位同学的特点,建立好班级管理队伍,有针对性地对“90后”学生进行工作,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指导学生毕业之后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不断更新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动向,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使得班主任既是学生眼中的“严师”,又是学生心中的“益友”。

关键词:90后 信息档案 班主任

现今中职类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90年以后出生的,被称为“9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文明最充实的时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造成他们依赖父母,却有淡薄亲情,有些孤僻。随着近十年中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7岁到15岁之间的中国儿童中,超过70%至少上过一次网。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这使得“90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广,思维敏捷,讲究个性,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调查报告又显示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从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1]自尊得分下降了11%。这使得“90后”特别强调对新自我的发现的渴望,也因此过分强调自我,造成心理的锁闭性,很难与他人产生心理的共鸣,达到“心心相印”,从而因孤独感到烦闷,对自己的前途产生迷茫。

了解他们、指导他们、改变他们成为了“90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2]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必须更加主动的去熟悉他们,接受他们,这样才能把“90后”们组成的班级牢牢地捏合在一起,让整个班级在和谐与平稳的状态下完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的建立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良好的辅助工具。

一、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中基础信息对班主任熟悉班级学生,建立班级管理队伍的辅助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每位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级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熟悉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从学生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高、家长信息等,这些可以在学生入学档案中获取到,这就形成了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第一次认识。之后在班级中进行学生个人的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出生,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中负责子女教育的主要是父母中的哪一方,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逐步确定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了解学生,使得班主任能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在建立好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中的基础信息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开始对班级管理队伍进行组建或调整,让不同性格的学生担任相应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同时在学生日常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教育时,选择好适当的词句,即能向学生说明问题,又能使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避免因为不了解学生的性格使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中记录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优劣,做到鼓励与批评相结合。

学生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和生活,一定会表现出优秀和顽劣这两方面的行为,对于优秀的事情,“90后”的学生希望班主任能够发现并加以鼓励,以满足他们突出自我,讲究个性的性格,而面对顽劣的事情,“90后”却不想过多提醒,并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强调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或者是在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迫不得已才发生的。个人信息档案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优劣典型事迹的记录,便于班主任不断提醒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保持好自己的优点,有提高的及时表扬,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有下降的及时提醒,使得学生时刻能感觉到班主任在关心自己,从而逐渐淡化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因管理与被管理产生的隔阂。通过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中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典型事迹的记录,便于班主任更好地撰写学生评语。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个别班主任在撰写学生评语时一味地在网上搜索一些大同小异的无用评语,这些评语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词句,不能使学生家长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也不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只有在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详细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事迹记录,能够使得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信任,更加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达到共同管理学生的目的。

三、通过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为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许多“90后”学生在面对毕业之后如何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都比较迷茫,首先,学生不了解社会需要自己去做什么,自己哪方面的优点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其次,面对就业的压力,学生都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在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要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报酬是需要一定耐心和毅力的。此时,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个人信息档案中详细记录的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生涯规划。按照不同个性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放下包袱走向社会的心理激励。在招聘单位来校招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给予招聘单位以参照,使得招聘单位能够找到适合该单位工作性质的学生,降低学生在工作中因工作性质不适应导致的学生厌烦工作、跳槽、辞职等现象的发生。

四、随时更新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牢牢把握学生情绪动向。

“90后”学生性格不成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独断独行讲究个性,往往为了突出自我,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特别是在集体生活中,学生的性格发展方向没有确定性,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也比较快的,可能今天老师眼中的“乖乖女”明天就能变成令人头疼的“坏学生”;可能面对同一个学生,今天用这种方法有用,明天再用这种方法就失灵了。这样使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随时更新,通过在与学生不断地进行交流的同时,随时更新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牢牢把握学生的情绪动向。班主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学生一贯地优良表现而对他放松警惕,也不能因为学生一贯地调皮捣蛋而对他时刻警惕,要以一个公正地心态面对班级所有同学,时刻了解他们的动向,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对班级管理队伍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得班主任真正地成为班级的“领导者”。

总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的建立,对于“90后”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但也仅限于辅助的作用,班级管理的主要还在于人本身,班主任才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只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认真投入,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会在班主任的脑海中形成一份个人信息档案,每个班主任也会用自己不同的方法来关心班级里面的每一位学生。要想打开学生的心锁,首先班主任要打开自己的心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关爱与包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用真诚的心去关爱他们。“90后”学生虽然强调个性,讲究自我,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使得他们即淡薄亲情又注重感情,更尊重人格,崇尚真爱,只要班主任能够拿出一份真心、一份关爱,就一定能获得他们的信任。

参考文献

[1]辛自强,池丽萍 《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都玲 做好“90后”的班主任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年第四卷第7期(下) [3]温彩平如何做好90后的班主任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12期

[4]汪良文 浅谈“90后”高中生的班主任工作策略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第17篇:第一印象对教学的作用

第一印象对教学的作用

学生接触一门新的学科,总是会对代课教师有一定的猜测和期望,这就给了我们机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里的第一印象包括教师的表情、语气、着装、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我们都有过这样深刻的体会,对一个人的认识先从第一印象开始,作为一门学科也是这样。对于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第一堂课容易使他对这门课下定义——喜欢或是不喜欢。

表情是直观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当教师走入教室的时候,某种意义上说在学生心中代表了这门课的形象。面带笑容,眼神自信的扫视全班,不但让学生产生信任感,还会对老师有尊敬感。如果过于严肃,会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气氛压抑;但也不能太过放松,学生会不够重视。其次是说话的语气,在提倡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师生构成和谐的关系,不再是命令式的教导,更像是良师益友,肯定尊重的语气会让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再有就是着装,整洁大方,带给学生干净利落的气息,重点集中在教学上。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不再傻傻的等着老师来教,很多同学在此之前就已经补习或者自己钻研。教师第一堂课可以适当的结合专业知识拓展些书上没有的,时下流行的课外知识,如:航空航天、气候变化、奥运会等。一来让学生对本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

教学设计也很重要,尤其是第一堂课,需要计划好时间,安排好活动。很多人认为第一堂课最好上,因为不会涉及太多内容,主要就是对该学科课的简单介绍,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需要提前筛选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还能代表本学科重要性的内容,组织适当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参与,不只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说一节课,能师生交流,增进关系的最佳。

大寨中学马瑞

2010-12-19

第18篇:教学辅助(推荐)

第一章

教学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风貌及其发展原因。

2.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原因;这一时段文学自觉的标志,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特点。玄学、佛教与文学关系;门阀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关系;文学理论的繁荣。

教学方法:讲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重要内容与参考文献。 思考与练习

1.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2.试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繁荣的原因。 3.试述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 阅读书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99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

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道衡编著《南北朝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汤用彤撰《魏晋玄学论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中古诗歌史

王钟陵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八代诗史

葛晓音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古文学系年

陆侃如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逯钦立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诗学研究

张伯伟著

辽海出版社2000年 禅与诗学

张伯伟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张伯伟著

中华书局2002年 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 刘纲纪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章

建安正始文学

教学目标:了解建安、正始文学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安文学、曹植、阮籍等创作思想与艺术特质,其代表作的学习、分析。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美学内涵。 精读作品篇目:

曹操《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曹植《白马篇》、《名都篇》、《公宴诗》、《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 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独坐空堂上)(驾言发魏都)(洪生资制度)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阅读作品篇目:

曹操《薤露行》、《苦寒行》、《求贤令》、《遗令》

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大墙上蒿行》。 思考与练习

1.“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试论。

2.简论曹操《观沧海》的艺术性及其意义。3.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4.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5.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诗歌的?怎样理解? 6.时代政局与思潮对正始诗歌有何影响? 7.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阅读书目

曹操集译注

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

中华书局1979年版 曹子建诗注

黄 节注

叶菊生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阮步兵咏怀诗注

黄 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阮籍集校注

陈伯君校注

中华书局1987年 嵇康集校注

戴明扬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罗宗强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第三章 两晋文学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西晋文坛概貌,掌握西晋文学基本特征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太康文风特点:繁缛。单调的题材,内容和华美形式之落差;左思《咏史》八首及“左思风力”特点及意义。郭璞的《游仙诗》及其特点。东晋玄言诗及其意义。 精读作品篇目:

潘 岳《悼亡》(荏苒冬春谢) 陆 机《赴洛道中作》

左 思《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 思考与练习

1.左思、曹植、阮籍比较。(略) 2.分析钟嵘诗品对左思的评价。 3.简析左思《咏史》诗的文学史意义。 阅读书目

陆机集

金声涛点校

潘黄门集校注

王增文校注

两晋诗风 王澧华著

中华书局1962年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第四章

陶渊明

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充分认识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和归隐的意义;对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内容和价值有较准确的把握;同时通过一定数量“金刚怒目式”作品的阅读,认识陶渊明的“全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陶渊明归隐;陶渊明田园诗。陶诗的风格及人格。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田园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理解。 精读作品篇目: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和郭主簿》(二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 阅读作品篇目: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饮酒》(少年罕人事)(羲农去我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杂诗》(人生无根蒂)(白日沦西河)、《移居》(春秋多佳日)、《拟古》(荣荣窗下菊)、《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述酒》、《咏荆轲》《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并序》 思考与练习

1.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2.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

阅读书目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中华书局1979年 陶渊明集校笺

龚斌校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陶渊明集笺注

袁行霈撰

中华书局2003年 诗品注

[梁]钟嵘著

陈延杰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诗品集注

[梁]钟嵘著

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逯钦立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六朝文学论稿

[日]兴膳宏著

岳麓书社1986年

第五章 东晋南北朝民歌

教学目标:了解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原因,掌握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掌握《西洲曲》、《木兰诗》等代表篇目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西洲曲》、《木兰诗》,南北朝民歌风格之异同。 思考题:1.南朝与北朝的民歌有何不同?

2.简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3.分析木兰形象。

阅读书目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 中华书局1979年版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 王国安

巴蜀书社1999年版 《六朝乐府与民歌》

王运熙 《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

第六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了解山水诗兴起的原因及它和玄言诗的内在联系;掌握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特点及其贡献。掌握鲍照乐府诗题材内容的意义及其对七言诗歌形成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及得失;鲍照在整个南朝文坛上的地位,及其创新意义;谢灵运山水诗、鲍照乐府诗代表作解析。谢灵运与陶渊明诗歌的比较。 精读作品篇目:

谢灵运《登池上楼》、《石门岩上宿》、《入彭蠡湖口》 思考与练习

1.晋末宋初时期山水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3.简述鲍照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4.山水诗缘何勃兴于刘宋?

5.“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说法评议。阅读书目

1.《谢康乐诗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校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3.《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

黄节补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第七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永明诗风的新变与宫体诗歌思潮的特征,掌握作家代表作的题材、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永明诗风的新变;谢朓的山水诗情景交融的意境;齐梁宫体诗; 永明体;永明诗风与唐诗风格的辨析。

精读作品 谢 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王孙游》。

思考与练习

1.试比较大小谢的山水诗创作。

2.萧纲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请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宫体诗历来受到非议,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书目

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明]张溥辑

江苏古籍出版社 2.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辑

中华书局1958年版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4.谢康乐诗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5.谢灵运集校注

顾绍柏校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6.鲍参军集注

钱振伦注

黄节补注

钱仲联增补集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谢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校注集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江文通集汇注

[明]胡之骥

中华书局1984年 9.宫体诗研究 胡大雷 中华书局2006年

第八章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了解掌握北朝文学的概况;庾信前后期创作的变化以及后期集大成的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庾信故国“乡关之思”的诗赋创作;理解庾信是“南北文学的集大成者”;庾信文学的风格。对庾信其人的评价。 思考与练习:

.简述北朝诗歌发展概况。

2.杜甫《戏为六绝句》写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你怎样理解杜甫评庾信? 阅读书目:

1.《庾子山集注》 倪璠著 许逸民校点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 吴先宁著 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南北朝文学史》 曹道衡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 中华书局2002年版 5.《隋唐五代文学史》上罗宗强、郝世峰主编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赋风的转变以及辞赋发展的新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建安时期人性觉醒、文学自觉对抒情小赋发展繁荣的推动作用,掌握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风貌。王粲、曹植、陶渊明、鲍照、江淹、庾信等作家的代表作分析。魏晋南北朝诗赋合流的艺术倾向对赋体形式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1.简述《登楼赋》的思想、艺术性。2.简述《别赋》的艺术特点。

3.简述鲍照《芜城赋》的思想、艺术性。

阅读书目

六朝辞赋史

王琳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世族与六朝文学

程章灿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

陈庆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魏六朝辞赋

曹道衡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

教学目的和任务:掌握骈文、散文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散文成就。南朝文学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对散文骈俪化的影响。骈文的艺术成就。 思考与练习

1.骈文历来多受指责,请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书目

中国骈文通史

于景祥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骈文发展史

张仁青著

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 六朝文絜笺注

许梿评选

黎经浩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

南北朝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1998年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钟涛著

东方出版社1997年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对中国小说孕育、发展的雏形期代表作情况有较全面了解,并掌握雏形期小说的特征、成就,为唐代小说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志怪小说的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有哪些?主要有哪些作品? 2.《世说新语》是怎样一部书?它的语言艺术有何特色?

阅读书目

《世说新语笺疏》 (刘宋)刘义庆 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搜神记》 (晋)干宝

第19篇:简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运用和作用

简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运用和作用的论文由代写论文网提供搜集资料,本文讲诉了如何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系统给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将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代写计算机硕士论文进作用。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代写计算机毕业论文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代写论文 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多媒体是教学、教育的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校从98年开始,对教师在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进行培训,如:通过对软件的学习,把它有利的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教学过程实行立体化设计。这种设计既包含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四要素之间的恰当定位;也体现了当前教改的核心,即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媒体作用的转变。多媒体可使教学过程立体化,可以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设计的线性结构,能够直观显示整体课堂教学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间的正确关系,能够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能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有反馈功能,可以依据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判断,为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20篇: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什么是微课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那么,什么是微课呢?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理论如其一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微课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教育模式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要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私塾教育算起。孔圣人一个人要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等。仔细推敲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循循善诱”,说的是老师只是一个诱导者,一个引路人;“因材施教”,说的是老师要分析学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要“一刀切”等等。这些理论的实施,使得两千多年前私塾“混班制”教育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可惜,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未被我们重视。 “洋学堂”传入后,私塾渐渐销声匿迹,班级授课制成了我国唯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班级授课制因为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限制,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个班级尽管“材质”各异,老师们用的却是一个教案,一个教学进度,“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自然成为空话。

(三)时代呼唤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能,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微课应运而生。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

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私塾教学何其相似!只不过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面对的是孔子,他们受着时、空的限制,现在的学生面对的是各位优秀老师的影像,是微课,时、空无限。但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手段更先进,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

三、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

如前所述,微课“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所以,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曾听一老师上《木兰诗》一文,她用电影《木兰》的插曲《木兰情》导入,那哀而不伤的旋律、悲壮的画面、不落俗套的歌词、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非常精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有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真是一堂好课。

(二)示范作用

理化实验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一丝不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理化实验课是有限的,理化实验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学,那坐在后面的学生是较难看清讲台前做实验的老师的一举一动的。如果能把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步骤、关键点使用微课的放大功能,那就不管坐在哪里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了,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信心做实验了。

当然还有语文、英语的朗读示范作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方法传授

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

我有一个微课叫《古诗词中的意象》,它归纳出古人选择意象的三个方法,这就比把上百个意象的分类印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强。

所以,老师要善于总结方法,要将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教给学生一大堆现象,要让学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材解读

中学生各学科课本都是按单元内容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这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反复揣摩、领会。学生悟透了,解起题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比如初中语文阅读这一块,有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古诗文阅读我就做了一个专题。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两个子专题,古诗词欣赏和古文阅读,我各做了六个微课。

子专题一,古诗词欣赏六个微课,分别是古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和古诗词中的典故。

子专题二古文阅读六个微课,分别是古文的翻译方法、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古汉语虚词的一般用法、古汉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古文的内容与情感和划分古文朗读节奏的方法。

相信只要仔细观看了这十二个微课,就能掌握古诗文阅读、欣赏的方法,就不会惧怕做古诗文阅读这类题目了。

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有很多,本人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四、迎接教育的春天

我国教育现状受到多方诟病,易中天就曾撰文《不原谅中国教育,它最不拿人当人》炮轰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

杜郎口中学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10+35” 课改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还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山东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大课堂”模式,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这种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后段变前段,前置变预习,课后变课前,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

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可怎么改?怎么才能改到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评语对教学辅助作用.doc》
评语对教学辅助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