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

2021-08-08 来源:师德师风建设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加大反腐力度

加大反腐力度,推进廉政建设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查处大案要案、惩处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和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定地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领域的腐败仍然易发多发,有的案件涉及金额巨大,违法乱纪行为越来越趋于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因此,我国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任务依然繁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更要加大反腐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推进廉政建设工程。

首先,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法制法规体系。要以国家宪法为依据,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法律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依据,健全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制度体系;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当今的互联网法制迅速,广泛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方式。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发挥互联网在加强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反腐倡廉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完善举报网站的制度建设,健全举报网站的受理机制和反馈制度,为公民利用互联网行使监督权提供便捷通畅的渠道。

第三,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查处腐败案件是惩治腐败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对于腐败苗头具有强烈的威慑警示效果。

第四,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不懈的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在全社会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使国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全社会崇尚廉洁的好风尚。、

第五,加强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腐败行为呈现有组织和跨国际的趋势,因此,加强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互相借鉴经验,共同合作打击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史全社会人民的共同愿望。做好反腐倡廉这篇文章,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国家政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推荐第2篇:加大四个力度

加大四个力度,XX市抗灾保粮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9月1日,XXX晚间抗灾保粮视频会后,XXX委市政府立即召开抗灾保粮调度会,通报了前段我市抗灾自救工作情况,为确保在有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抗灾自救任务,针对2日夜间到3日白天XXX境内面临降雨的天气形势,明确提出全市抗灾保粮夺丰收工作开始进入整体攻坚和冲刺阶段,充分利用2日这一天的最佳时间,全天候作业,争时间、抢进度,集中人力物力打好歼灭战。会上各乡镇街和市直各参战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天下午5时,单日完成扶起倒伏玉米作业面积21万亩,共计扶起倒伏玉米面积56万亩,完成全市倒伏玉米面积65万亩的86%。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连续滚动播放抗灾自救专题讲座,机关干部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组织群众到倒伏玉米地块及扶起地块现场观摩,群众思想认识有了较大转变,逐步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浅到认识深,从被动自救到主动自救,农民群众抗灾自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制定了财政补贴政策,按自救效果实施定额补助,即,扶起倒伏玉米90%以上的每亩补助10元,扶起倒伏玉米80%以上的每亩补助8元,扶起倒伏玉米70%以上的每亩补助6元,全市共需抗灾自救补助专项资金600万元。同时,为了减少农民损失,鼓励牧业企业加工使用青储材料,还制定了牧业企业每收购一公顷折断玉米棒秸秆,补贴100元的补贴政策,预计全市将发放青储饲料收储补贴400万元。同时政府还投入180万元,为受灾农民统一采购麻袋线等抗灾物资4000余捆,加上乡镇投入的运费等相关资金,全市财政共计投入资金将达1237.6万元,进而为抗灾自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

三是进一步加大了人员组织力度。民兵预备役和武警官兵从昨天的400人增加到1200人,青年志愿者从昨天的480人增加到1200人。同时,还从市环卫大队组织800名环卫工人、从园林管理处组织100名园林职工投入到抗灾救灾第一线,对重点地段实施集中攻坚。总人力已达22.5万人。

四是进一步加大了督查力度。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包片督查,分管领导坐阵包保乡镇现场督导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电视台配合的两个督查组,对全市各乡镇抗灾自救工作开展情况,市直各部门、各单位人员组织情况、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早5晚6作业时间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全程考核,确保了抗灾保粮夺丰收工作的顺利推进。

推荐第3篇: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三论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

2014年05月02日07:59来源:人民日报

哪里曝光及时、监督有力,改作风就容易打开新局面;反之,如果只唱赞歌、回避问题,就难免助长实功虚做的风气。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作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因如此,打赢转作风的持久战,必须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让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无处藏身。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离不开舆论监督的强化。马克思曾说,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舆论是群众行使监督权的有效途径,现实中,一些干部“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正体现舆论监督的威力。改作风的本质在于规范权力,通过舆论监督激发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效果,发挥好扶正祛邪、以儆效尤的教育警示作用,就能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舆论监督具有敏捷性,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揆诸以往,正是通过快速有力的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等领域的一些问题获得及时化解;也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舆论监督,惩防腐败、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相

关制度得以健全完善。事实证明,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等并行的利器。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解决一起,必能促进八项规定落到实处、细处。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旦焦点转移、要求放宽,就容易使一些人觉得风头已过,导致不良风气出现反弹。舆论监督是全天候的探照灯,能够保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和舆论氛围,不断巩固和深化改作风成果。现在有的地方,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至隐蔽场所,婚丧喜庆不摆宴席但红包照收,表情达意用电子礼品卡暗度陈仓。诸如此类“四风”变种、歪风反弹现象,亟待舆论监督“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问题不放,露头就曝光、松懈就监督,以持续不断的努力破除“四风”问题的顽固堡垒,让好作风成为习惯。让八项规定成为“铁八条”,舆论监督是重要的刚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唯有适应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把八项规定内化为一种修养,把从严从实外化为基本准则,处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方能以作风的切实转变,打掉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02日 01 版)

推荐第4篇: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作者:佚名 日期:2014/3/5 16:29:16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去年以来,乐至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广大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紧紧抓住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法律援助渠道,切实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在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上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成绩显著。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收获援助当事人赠送锦旗8个。另据法律援助中心数据统计,去年我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6件,比2012年增长近四成。其中:办理未成年人援助案件103件(民事62件,刑事41件),比2012年增长八成;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02件(工伤12件,交通事故26件,讨薪64件),比2012年增长近六成;办理残疾人案件36件(民事26件,刑事10件);办理妇女案件47件(民事45件,刑事2件)。侦查、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案件有49 件,占全年刑事案件78%。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抓好贯彻落实。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关于年未岁初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的情况报告》相关规定和要求。组织援助志愿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以上法律法规,强业务并应用于日常工作。

二、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按照新刑事诉讼法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及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人员纳入援助对象;将审判阶段的指定辩护,扩展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通知辩护;将涉及农民工讨薪、保险、交通事故、工伤等纳入缓助。

三、建立联动机制。县法律援助中心与公安、检察、法院和工会等部门加强沟通、配合,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联动机制。

四、开通绿色通道。对可能判死刑、精神病及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程序简化审批,为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及时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工作。

五、增加刑事援助办案补贴。乐至县司法局、县法律援助中心严格按照《乐至县法律援助案件贴标准》的要求发放办案补贴,根据实际情况经讨论通过,对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援助律师给予适当办案补贴,用于办理案件的差旅费、文印费、调查取证、通讯费、伙食补助费的补贴。

六、加强监督和考核。按照《乐至县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办法》、《律师事务所考核办法》、《案件投诉制度》,乐至县司法局案件评查小组严格进行法律援助案件的卷宗质量评查及回访调查和投诉核查,加强监督和考核,对案件评查在70分以下的承办人要求纠正并不发放办案补贴。

七、加强宣传工作。年初,县司法局制定法律援助工作目标任务,将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纳入乡镇司法所目标考核,同普法及法律六进等工作给合宣传。通过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援助工作站(点)宣传援助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晓率。

八、充分发挥“1+1”援助律师的作用。来自浙江杭州的援助律师陈丹为乐至县提供法律援助志愿服务,2013年7月份到位后积极办理援助案件,截止今年2月份,办理各类援助案件23件(刑事19件,民事4件),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件,精神病人犯罪案件4件,收获当事人送的锦旗3个。

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成倍增加,农民工维权案件降低门槛应援尽援的现状,也使得我县律师严重不足,观念滞后制约援助质量,案件经费补贴不足等问题更加突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推荐第5篇:加大惩罚力度

加大惩罚力度 打击“围标串标”

近年来,招投标领域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治理围标串标行为,已经不仅是保障招投标市场良性竞争、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净化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需要。本文拟从浙江省瑞安市查处的围标串标实际案件入手,分析原因及改进方向,以资决策。

一、当前瑞安市围标串标的现状

近年来,瑞安市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整治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市场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日趋健全。但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围标串标问题仍然突出。据统计,近8年来,瑞安市纪检监察、公安及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共查处招投标违法案件22件,处理涉案人员103人;其中围标串标案件有7件,参与围标串标人员达56人,是最为典型,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

案例一:2007年7月31日,瑞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瑞安市飞云新区云江标准厂房4个标段工程招标公告,投资金额2亿多元。获此消息后,8家瑞安本地建筑企业负责人及项目经理等人,商定同意串标,让工程全部由瑞安本地企业中标承建。预定中标单位各出资130万元作串标费用,作为未中标企业或个人的好处费。本次串标行为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681万元。最终,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分别判处两家瑞安本地企业罚金50万元,公司有关负责人唐某、何某均被判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0万元;其他主要串标人张某等人也均被判处刑罚并处罚金。

案例二:2011年10月13日,瑞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瑞安市中塘河整治一期工程(汀田段Ⅰ标)招标公告。余某、叶某等7人协定,他们一起挂靠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参加投标。并且约定,不论哪家单位中标,均由余某承包施工,由余某分别付给参与串标的宋某、周某等人好处费。投标统一由叶某串通报价,叶某用提高正常报价约3%的办法,以1952余万元由华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本次串标行为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最终,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分别判处余某、叶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万元,其他串标人员也均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不等,并处罚金。

此外,瑞安市纪检监察、公安部门还分别查处了瑞祥新区院士路一期工程、锦湖实验小学教学用房工程等一系列围标串标案件,在瑞安全市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给不法分子强烈的打击与震慑。

二、存在围标串标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瑞安市招投标市场的整治,我们认为,当前招投标领域存在围标串标的主要原因有:

(一)投标挂靠现象普遍。投标挂靠是围标串标的源头,少数资质低的企业或包工头,通过挂靠不同资质的多家企业,以几家企业的名义参加投标,无论哪家企业中标,都能从中获取高额回报。

(二)串标行为隐蔽性强。目前建筑市场早已形成一个个“熟人圈子”,招投标市场受到“熟人圈子”内的某些“操盘手”的控制,在招投标市场形成一种利益联盟,串通投标公司之间订立攻守同盟,实行轮流坐庄。从瑞安市查处的案件来看,很多围标串标的工程,往往都是由组织围标串标的投标人给予了其他投标人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所以其他投标企业往往不会举报或投诉围标串标的行为。

(三)标后监督执法不力。当前,工程标后监管中仍存在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与行业主管等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导致监管不力、造价审查难到位。实践工作中,招投标监督检查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做到对招投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四)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招标代理机构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揽到代理项目,往往会主动或被动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无原则地迁就中意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故意设置某些不合理要求,操纵中标结果。

(五)施工企业投机行为。一方面部分企业投机心理严重,不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来增强竞争力,而是注重短期行为,通过被挂靠收取管理费,或参与串标获得一点眼前利益或谋取中标,或中标后转包违法分包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的企业无路可走,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企业通过参与招投标,充当“陪标者”的角色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

(六)市场信用体系不全。由于存在行业分割、地区封闭,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招投标信息平台和查询体系,以致一些投机者在某地违法后,转换阵地再次违法,很难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投标人的违法风险很低,而投标人自身企业信用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形成守信反而不获利的畸形现状。

(七)串标违法成本偏低。《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单位串标的,处中标金额5-10‰的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处单位罚款数额5-10%的罚款。照此推算:以1000万元中标额为例,对违法单位只需罚款5万元-10万元,对个人只需罚款0.5万元-1万元,而同类项目利润则可达到100万元以上。《刑法》规定,投标人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在刑事犯罪处罚中属最低程度处罚。这些处罚对违法者来讲无关痛痒,相对于违法一旦成功即可收获上百万甚至千万的利益来说,成本实在太小。

三、治理围标串标行为的对策

(一)加强标前控制,突出挂靠预防。一是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取消报名及现场发售招标文件,实行资料网上下载,在开标前使各方无法知晓投标人情况。推行电子智能评标,压缩评委“自由裁量权”。二是加强招投标数据统计分析。对历史招投标交易情况进行数据应用分析,找出“中标专业户”与“陪标专业户”的背后交易隐情。三是实行交易员投标制度。交易员必须是本单位的正式职工,任何非投标企业的人员均不能参与投标活动、办理投标手续。四是实行往来资金从基本账户缴退制度。要求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必须通过其基本账户转账交付,拒绝现金收缴,退还时也只退还到其基本账户。五是实行建造师押证制度。对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招标,实行中标项目负责人注册证书原件押证制度,工程不完工,不退回证件。

(二)增强标中审查,注重操作细则。一是严把标书审查关。规范标书编制,强化标书审查,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防治围标串标行为。二是严把资格审查关。对一定规模的项目,要求投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项目负责人亲自到场,进行身份认证。三是把好造价审查关。招标文件发布前,应当采用造价校标、专家审核等方式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确定,防止造价虚高。四是把好评标办法关。建设工程应根据规模大小、施工难易程度、专业特殊要求等情况科学选用评标办法、合理设置评审要素。

(三)强化标后监管,加强部门协同。一是加强标后联合巡查。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并将结果报纪检监察部门接受监督,避免单部门处罚时人情因素的干扰。二是推行项目约谈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会同建设单位对中标单位的法人代表进行约谈,要求其不得出借资质、不得非法转包、分包等。三是加强合同备案管理。中标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与招标人订立书面合同,并在7日内将合同报有关部门备案。备案部门重点审查是否存在“阴阳合同”。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度。若发现业主单位有两次及以上虚报、瞒报或不报有关情况的,主管部门承担连带责任。

(四)加强中介机构管理。一是加强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机构管理。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水平与人员素质。二是建立预选招标代理机构名录。建设单位需在名录中择优选取招标代理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畅通中介进出渠道,完善清退淘汰制度。三是强化质量考评。优化考核评定办法,对年终综合考评名列前茅的招标代理机构予以表彰,排名末位的招标代理机构一年内不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理。

(五)推进预选承包商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预选承包商名录审定。未列入名录的企业不得承接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入名录的承包商有挂靠投标、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等不良行为的,清出名录。加强对预选承包商的考核管理,并将其评价结果运用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实现承包商优胜劣汰。

(六)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尽快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平台,实行失信惩戒制度,用市场经济手段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建立公共资源管委办、行政监督部门、金融机构招投标信息联动机制,重点实现银行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系统的对接和互享。完善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统一诚信状态信息发布。

(七)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只有惩处有力才能预防有效。对于已经混乱的市场只有明法制、施重药才能整治。一是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建设工程中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管等各方责任主体职责和责任追究范围、内容、惩处措施。二是加大查处力度。查办一批典型的围标串标行为,对围标串标行为保持打击高压态势,形成不敢围标串标的惩戒机制。纪检监察、司法、行政职能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围标串标案件的合力。三是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围标串标案件,严肃开展警示教育,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优化考核评定办法,对年终综合考评名列前茅的招标代理机构予以表彰,排名末位的招标代理机构一年内不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理。

(五)推进预选承包商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预选承包商名录审定。未列入名录的企业不得承接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入名录的承包商有挂靠投标、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等不良行为的,清出名录。加强对预选承包商的考核管理,并将其评价结果运用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实现承包商优胜劣汰。

(六)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尽快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监管平台,实行失信惩戒制度,用市场经济手段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建立公共资源管委办、行政监督部门、金融机构招投标信息联动机制,重点实现银行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系统的对接和互享。完善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统一诚信状态信息发布。

(七)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只有惩处有力才能预防有效。对于已经混乱的市场只有明法制、施重药才能整治。一是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建设工程中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监管等各方责任主体职责和责任追究范围、内容、惩处措施。二是加大查处力度。查办一批典型的围标串标行为,对围标串标行为保持打击高压态势,形成不敢围标串标的惩戒机制。纪检监察、司法、行政职能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完善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查办围标串标案件的合力。三是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围标串标案件,严肃开展警示教育,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推荐第6篇:强化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强化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为手段,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为重点,建立工作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监测体系、加强责任考核、注重协调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一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理和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的工作原则,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每年都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二是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通过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乡镇。三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首先,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先后在县、乡两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协查协作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重大农产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企业记录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制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等十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并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联动制度,从而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机制。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都从支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农产品基地建设、产品检测、执法检查等工作。再其次,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活动,送法进农户、到生产基地和农资经营点,引导农民科学、合理购买和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法律的到户率和约束力,增强广大农户的法律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律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开展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经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今年县农业局已对全县412户种子经营户和280户农药经销商进行了专项培训和上岗考试,考试合格取得备案手续的种子经营户348户、农药经营户232户。

二、强化体系建设,完善监控网络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招聘3名农产品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每个乡镇分别设置了1名专职

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络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每个村设立了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由村主任或村文书担任,具体负责监督辖内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组织农民参加有关培训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报送工作。二是完善检测网络。县农安中心依托项目配备了以农药残留速测仪为主的检测设备,并整合了农业项目中配备的各种仪器设备,确定专人负责检测。正式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同时,重点乡镇和重点蔬菜、水果专合社、超市等,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和专兼职检测人员。三是规范依法行政。把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作为我局依法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行政处罚决定备案、错案责任追究、办案质量检查等工作,积极推进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强化源头管理,实施全程监控

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延伸至农产品的产前和生产过程,从源头抓起,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一是严格控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对农药经销实行登记制度,销售人员实行持证销售。针对农业用种、用药、用肥高峰期以及农资销售旺季的实际,切实做好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违禁农药,对各

种违法销售使用禁用农药、添加剂或销售标识不符的农药进行了查处,有力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截止目前,出动执法车辆53台次(其中突击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212人次,检查种子经营户209家,农药经营户136家,肥料经营户19家。抽检“两杂”种子90个,农药样品11个,复混肥料样品2个。查获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的经营户13家,责令改正13家;办理违法案件15件,其中一般程序4件;查获违规种子800公斤,货值1.9万元;过期农药23公斤,货值1300多元。二是强化监管保安全。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每月进行两次果蔬农药残留的快速抽检,抽检范围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每逢重大节日,与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县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农资市场进行执法检查,实施农产品质量抽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每年可抽检蔬菜30批次左右,样品300个左右,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抽检蔬菜12批次,样品140个,合格率为98%。三是推广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引进推广高产抗病优良品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全县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7500亩。四是积极探索“农超对接”销售模式,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包装”的服务模式,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上做了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检测监控模式。按照从批发市场及城区重点市场,逐步向乡镇延伸;从蔬菜、水果等逐步向畜禽、水产品等其它农产品延伸;从检测监测农药残留逐步向农产品质量综合监控延伸为目标,逐步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第7篇: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同时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2006年1号文件出台,说明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成为破解“三

农”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华西村模式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然而在极其贫困的老少边穷地区,要达到华西村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使再用

一、二十年的努力,也难以实现。对我县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县农村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秀山之最,财政收入年年翻番。2005年财税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城市建设令人瞩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800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电力设施改造率达6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0元,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当前农村现状,那就是“遇雨蹋方、路难通畅;天旱水断,饮水困难;吹风断线,摸黑吃饭;娱乐稀少,天黑睡觉;修路要集资,修堤要流汗,孩子要读书,老少要吃饭,狠心丢下老少外出找活干。”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全县总人口大约60万,其中城市人口10余万,农村人口50余万。在城乡建设资金投入上,占全县总人口84的农村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城市的20.城市人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人人都能喝上清洁卫生水,而在农村80左右的人口饮水困难;城市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水泥路面,而乡村公路都为等外级公路,路面坑坑洼洼,车辆难以通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悬殊过大,贫富差距大。2005年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800余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00余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倍,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在享受教育、医疗、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待遇不平等,同时由于贫富悬殊过大,公共资源分配不均,极易使农民产生仇富心态,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引发社会矛盾。

在“十一五”期间,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积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当前我县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缩小城乡公共建设资金的投入比例,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畜饮水。人畜饮水问题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饮水问题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村有一句俗语,“宁可没有钱,就是不能有病。”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疾病的恐惧。疾病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贫困和痛苦,万贯家财也会被掏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造成的森林过渡砍伐,人类赖于生存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近年来我县几条主要河流已完全被污染。我们的母亲河——梅江河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平江河,溶溪河已变成大墨缸。山区水资源极度溃乏,据群众反映,许多历史上从未枯竭的水井去冬今春已枯死,人民群众饮水已越来越困难,迫切希望政府为他们解决饮水问题。

二是行路难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困境,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变的定律。在“十五”期间,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虽然路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路,但肩挑背磨的历史尚未结束,三天两头塌方跨坎,路面坑坑洼洼,90以上为等外级公路,车辆难以通行。路是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

三是农网改造问题。在“十五”期间,中平乡已有两个半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农网改造率达40左右,尚有60左右的人口尚未享受到国家农网改造这一惠民政策,群众用电成本高,电力质量低,花最高的价钱,享受最低的服务,群众要求农网改造的呼声高。

人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贵贱,但在现实社会中,城市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城市优于农村,居民与农民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城市优于农村,居民多于农民,占有全国人口76的农村却得到极少的资源,人为地制造了城市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之间的不平等。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我们深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一五”期间,一定会采取有力

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重点,让全县50万农民早日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荐第8篇: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集大综〔2010〕28号

发布时间:2010-05-05 浏览次数:

校内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现将《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2.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学习、讨论计划表

集美大学

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校综 师德师风 方案 通知

集美大学学校办公室2010年4月29日印发

附件1:

集美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的意见》(闽教人〔2010〕28号)和《集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集大人〔2006〕3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立足我校校情,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师热心爱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的高尚师德,努力增强广大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总体目标

学校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找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活动促建设,以师德强师能,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集中整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进而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校风,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二)工作重点

1.以倡导“立德树人、德识相长”的师德要求为重点,不断强化师德教育。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地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识相长”等教育理念,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

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

2.以强化师德管理考核为手段,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用制度,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和师德档案制度,认真开展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派出进修和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3.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师德建设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制度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4.以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抓好集中整改。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学校在师德教育、师德建设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教师在政治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向、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采取上下联动、集中整改的办法予以解决。

三、活动步骤和主要任务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5月)

充分发挥学校宣传舆论阵地作用,通过学校校报、校园网络、广播电台和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单位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开展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要紧密围绕活动主题,召开教师动员大会,宣讲活动方案,明确活动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各单位具体实施计划于 5月10日前报送人事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

(二)学习讨论阶段(5月~6月)

学习教育活动采取单位相对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思考与会议讨论交流相结合、讲座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进行,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机关以处室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认真做好记录,并在学习讨论阶段后一周内交至学院党委(党总支)或直属党总支。

学习重点:《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和《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人〔2002〕4号);《集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集大人〔2006〕32号)、《集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集大人〔2004〕4号)、《集美大学“三育人”工作条例》(集大综〔2005〕40号)、《集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意见》(集大教〔2005〕39号)、《集美大学全职教师校外兼课管理的规定(暂行)》(集大人〔2006〕9号)、《集美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集大教〔2004〕46号)等。

讨论主题:围绕“今天怎么当好教师”、“新时期师德规范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怎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主题,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新形势下如何当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大讨论。

通过学习、讨论,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教师职业行为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贯彻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三)检查分析阶段(7月~9月)

各单位组织教师对照《集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集美大学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等文件要求,重点查是否坚持依法执教,看有没有传播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言论;查是否坚持德育为先,看有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查是否坚持认真施教,看在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等过程中有无应付、马虎了事的行为;查是否坚持严谨治学,看在科研工作中有无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查是否坚持廉洁从教,看有没有借职业之便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以及在招生和考试等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查是否尊重学生人格,看有没有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查是否做到为人师表,看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法违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利用多种形式向各方面征求意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教师要在深入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师生反映的意见,提出改进意见及加强师德修养的计划。

各单位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标杆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整改落实阶段(9月~10月)

1.认真进行整改。每个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整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对那些需要解决而又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整改时限,逐步加以解决。

2.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大学老师”征文活动,让学生说自己身边的故事,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努力学习。

3.组织教职工开展围绕“今天怎么当好教师”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优良师德的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精神面貌。

4.在教师节前后召开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营造崇尚高尚师德的浓郁氛围。

5.召开经验交流会,邀请校内外优秀师德典型,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师德建设报告会,树师德先进,学师德典型,促师德建设。

(五)深化巩固阶段(11月~12月)

各单位认真总结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工作制度,常抓不懈,进一步扩大活动成果。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师德建设工作奖励办法,健全和完善师德培养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把师德培养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

四、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关各部处、学院和教辅单位由直属党支部、院党委(党总支)具体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部署。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是我校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精神,深化师风、教风、校风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这项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职责明确、任务落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活动顺利推进,保证教师的参与率。全校各单位要密切围绕教学中心工作,把本部门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部署,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各单位要树立重在建设、重在过程的观念,紧密围绕活动主题,针对学校和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展示师德风采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向宣传部报送。学校将在校园网大力宣传上级组织有关师德建设的精神和我校开展师德建设的最新动态,登载师德建设的研究成果,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进一步促进我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各单位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标杆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对校风学风建设的带动作用。要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性铸就师魂。

(四)统筹兼顾,“两不误、双促进”

各单位要把抓好师德建设年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以各项工作的实绩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

(五)长抓不懈,重在建设

各单位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建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为师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师德建设与时俱进、常建常新。

推荐第9篇: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党委宣传部应加强对自身的宣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州委“生态立州、科教兴州、矿电强州、文旅活州”发展思路指引下及提出怒江发展“二次跨越”后,怒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这过程中,党委宣传部所开展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常交往中常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存在,社会上很多人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委宣传部这个部门感到很陌生,不知道党委宣传部到底是干什么的,有的单从“宣传”二字出发去理解它的职能,认为无非就是通过大肆宣扬达到大众对某种事物的知晓率,一定程度上将其等同于广告宣传,而更有甚者竟认为党委宣传部就是干唱歌跳舞之类的工作,是搞气氛的。不懂党委宣传部的职能所在加之对其职能的歪理解,导致了个别地方和个别领导不支持不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因此,在新时期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开展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委宣传部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

其实党委宣传部不为人所知及被误解,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主要是其成立晚,而且曾经被取缔。1924年5月,中央正式决定分设宣传、组织、工农等部,罗章龙为中央宣传部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宣传部被取消,1977年10月中央决定恢复成立宣传部。在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不提及党委宣传部这一部门,所以很多人从小学甚至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不理解党委宣传部这一部门,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党委宣传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在怒江州党委宣传部不为人所知所懂就更容易理解了,因为怒江州的州、县宣传部成立时间都较晚。怒江州1952年11月成立宣传科,算是州委宣传部的前身,各县宣传部成立时间也相对较晚,兰坪县1950年3月成立宣传部;贡山县1953年成立宣传部;福贡县委宣传部也成立于1953年,1962年才设立专职宣传部长;泸水县1962年5月成立泸水县工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前身)。在文化大革命10年间中宣部被取消的情况下州县宣传部门发展情况难以考证。而且怒江州从州到县的党委宣传部成立后,工作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且不断有新的内设机构产生,工作涉及面

不断扩大,这就很难在大众心里留下一个深刻而固定的印象。同时党委宣传部所从事“务虚”的工作也决定了其“知名度”,在怒江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多数人在温饱线上挣扎,群众所能感受到的只有那些能解决他们衣食住行用等实际问题的事情,如政府的惠民政策等,而早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很少深入到最基层。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为人所理解,在一些地方不受重视,除历史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错误的政绩观和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和领导持有错误的政绩观念,认为经济工作是“实”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虚”的,只有开展好了经济工作才是实实在在的,才能体现出其政绩来,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了别人也看不见,干与不干也无所谓,从而造成经济工作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脱节,形成“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在存在错误政绩观的同时,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问题,不懂得如何使正确的思想政治

观念和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不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偏狭地去理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二是群众观念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更多的人只关注于抓经济建设,忽视甚至根本就不在意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加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缺乏对自身的宣传,代代相传,社会越向前发展,人们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越肤浅甚至完全不懂。

三是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盲点多。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和财力的限制,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建设难以完全覆盖到乡村一级,而有的地方即使覆盖到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也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怒江州为例,全州29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建盖了标准的综合文化站,但文化站的内部设施却基本处于短缺状态,许多文化站是新建的,而建成后却难以配齐相应的文化活动设备,里面只摆放着一些州级、县级相关单位淘汰了陈旧图书和老化了的文化活动器材,而26个乡镇文化站中有专门活动场所的只有18个,还有37.9%的乡镇文化

站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到村一级,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建设问题更加严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是确实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投入,有的是领导干部的问题,有的干部认为把资金投在看不见的事情上是没有必要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并理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那是很困难的。

四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不齐不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多的是面对广大的基层干部群众,这就需要有大量的人在基层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基层的同时让更多的基层干部群众知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地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配不齐而且不稳定。以怒江州为例,有的县委宣传部其内设机构有文明办、文产办、外宣办,同时还有办公室、理论、教育等科室,而事实上干工作的人很少,没有编制或是缺编,出现了墙上科室牌子一大片、干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更何况还存在其机构设臵和州委宣传部不对等的现象。试想这样的情况会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以及影响力造成怎样的影响。而到了乡镇一级人员配备的情况更为严

峻,如怒江州29个乡镇中配备专职宣传委员的有14个,兼职的14个,而乡镇文化站普遍缺乏专职的文化站长。在人员配备不齐的情况下,现有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还不稳定,大大削弱了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五是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自身认识不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涉及面广,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干部职工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自身对这项工作不了解,当别人问及宣传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部门时,自己都回答不了。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其性质特殊,是做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思想活跃,队伍变动大,工作边缘化,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更是让这一工作充满着挑战,有的干部职工更是相信社会上关于“进了宣传部,容易犯错误”的传言,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责任心不强,缺乏信心和工作激情,工作创新不够,方法不多,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新的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西化、分裂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怒江州这样集靠边、靠藏、多民族、多宗教、贫困

山区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重要性更是得到充分体现。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得不到理解和重视,党委宣传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提高自身的知晓率,强调自身的重要性,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赢得支持。

一是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重大使命的宣传力度。开展诸如“大讨论”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详尽介绍党委宣传部门的历史以及成立党委宣传部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着重强调党委宣传部门在加强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大众对党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其重要地位、重要作用、重大使命的认识。

二是加强新闻宣传及舆论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介,图文并茂地宣传党的各种大政方针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让广大受众在获取这些信息的同时体会到党委宣传部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力度,加大资金

投入力度,充实完善各级文化站及文化活动室,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力度。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就要把自己强力地宣传推介出去,党委宣传部要想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力度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就要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对党委宣传部这个部门的产生、历史沿革不了解以及对这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只有先做到了“知己”才能去说服教育别人,可以采取系统内部组织培训讲座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是配齐配强各级党委宣传部的机构人员,同时加强对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

四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人民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首先要维护群众利益。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和

评价标准,努力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都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其次要反映群众心声,要引导不同利益群体的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在涉及到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时,更要切实发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作用,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里,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再次要引导群众参与。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是工作主体,要在广泛性、参与性、互动性上下功夫,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从而有效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如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县城、文明乡镇等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是虚工实做。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虚的工作,但是我们在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候既要务虚又要务实,始终做到与时俱进。恩格斯指出:“没有知识的劳动是微不足道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都是务虚的,更需要知识的含量。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虚中求实比较好,理论创新成果不少,但文化娱乐跟风的现

象也令人担忧。因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定要做到虚工实做、实事细作,切忌搞劳而无功的形式主义。实实在在的项目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大小小的活动要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项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手段与载体、过程与结果,都要把“讲理论”与“办实事”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六是健全考核机制。建立一套层层落实的责任制,把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细化,把任务落实到乡村、部门和每个干部身上,严格岗位责任制,实行任务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奖惩机制,以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检查考核评比,追究落实责任,实行奖优罚劣,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持久、健康有效开展。

七是要结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在政治立场、大政方针、基本路线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上级决策与本地实际有

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抓住亮点,做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独具地方区域特色。如在十七大精神进边寨活动中,贡山县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众多的县情,用独龙语、藏语、傈僳语、怒语来宣讲那些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十七大精神,收效非常好,活动的视频新闻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

虽然长期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被部分人误解,但总的来说全州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其在基础薄弱,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创新,在巩固中发展,在改进中提高,在开拓中前进,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防巩固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怒江发展“二次跨越”更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挥其作用,因此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宣传部要加强自我宣传力度,以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推荐第10篇:加大集镇整治力度

萨尔托海乡加大乡驻地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

8月初以来,官滩镇采取多项措施,强化集镇及周边环境整治,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创建生态镇工作中去。

一、加大集镇环境整治的宣传力度。为了确保集镇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官滩镇印发了集镇环境卫生若干新规定,发放给各机关单位、私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街道居民户,同时镇里成立了创先争优创建生态镇领导小组。

二、加大集镇环境整治的督查力度。该镇对所有单位责任区环境卫生实行早晚两次督查,确保镇容整洁。对相关单位环境整治中出现工作不力的情况,在镇电视台曝光,并且下发整治通知书,限期整改。

三、制定环境卫生创优长效机制。该镇下发了《官滩镇环境创优工作实施方案》,镇党委、政府与机关单位、私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居民户鉴定了环境卫生包干区责任状,将责任明确到人,由镇城管分局、公路站、环境办等具体负责环境整治工作,并设立举报信箱,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创建验收。

第11篇: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

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 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河南商专党委

2009年以来,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校党委坚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化解制约学校发展突出问题的突破口,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先后3次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任用47名处科级干部,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科学制定方案,确保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我校中层干部交流较少,在新校区建设搬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干部群众中对干部人事工作存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2008年新班子成立后,经过摸底调研、认真分析,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年龄老化、素质不高、流动不足等问题,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解决学校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党委坚持把公选当做一种导向,通过宣传引导,让每位干部懂得应该想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让广大师生明白学校要选什么样的干部、怎样选干部、大家应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大家知道这不是走过场,就是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人品和能力经得起实践考验、广大师生认

1 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竞岗方案,每次干部公选之前,学校党委都要召开专门会议,根据不同岗位性质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力求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2009年7月和11月份的教学和党政部门管理岗位干部的公选中,我们在笔试和面试环节中做文章,突出了对政治理论素养和全面管理知识的要求。2010年6月的后勤服务岗位干部公选中,着重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加强民主测评和考察环节设计,在评委设臵上做文章,安排大量的教学部门负责人做面试评委,让服务对象为服务人员打分,把现场表现同平时工作结合,提高了面试效果。科学设计笔试和面试题,坚持少出知识性的题目,多出联系学校实际、岗位实际的题目,引导竞岗干部关心学校工作,加强业务学习,这样既选出了关心学校、关心集体的好同志、有心人,又突出了不同人员的对比性和不同岗位的专业指向性,提高了甄别效果。

二、坚持公开透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公选的前提是“公”字,必须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来选人用人。我们坚持把干部公选工作臵于“阳光”下,做到“四公两严”。“四公”一是公开选拔目标与标准。每次公选干部前,党委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召开动员会,将公选的背景、目的、程序、岗位职数、计分办法等,向各党总支、直属党

2 支部书记进行说明,并要求层层广泛传达;组织部门提前下发文件,并公开挂到网页上,做到了人人皆知。二是公平设臵评委。为提高公选效果,我们根据竞聘岗位的不同,抽调不同的面试评委,并特别注意评委人选的保密,均是在面试前一小时内才确定人数与人选。三是公开出题范围。明确发布出题指导性范围。我们设计的面试题目紧贴学校实际、形式多样,考题内容大多是刚刚发生在学校内部需要人们关注、思考和解决的事情,甚至有些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既增强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又让考生有话可说、大家感觉亲近,结果严肃紧张的考试选拔过程变成了全体在场人员轻松愉快、喜闻乐见的参与过程和学习提高过程。连一些面试评委都说,几个小时的面试感觉过得很快,总是等待着知道下一位考生会抽到什么样有趣的题目。四是及时公布结果。始终坚持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分结果及得分名次。有不少人说,原来以为不会当场公布结果,以为领导会幕后操作,结果却是很公开、很透明。两严是严肃严谨,在公选过程上下功夫,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每个细节都细致对待。主要领导对公选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监督指导,避免疏忽和失误。2009年7月公选中层副职时,省委组织部和省高校工委的几位处级领导亲临指导并担任评委,更提升了我们公选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通过组织几次干部公选活动,彻底扭转了广大干部师生

3 对校领导和组工干部的评价,学校的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2009年度干部考核中,学校主要领导获得的优秀票率达90%以上,党委组织部在学校职能部门量化考评中,得分名列第一,中层干部量化考核中,组织部领导名列前茅,这是过去多年没有过的现象。

三、合理使用干部,优化班子结构

选人的目的是用人,公选选出了群众信任的干部,解决的是“竞争”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当选干部解决的是“上岗”问题,对公选出来的干部如何使用直接影响公选工作的效果。我们在使用公选干部的时候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学校干部情况的全局,原则上进行移位任职,尽量做到岗位交流,特别是6月份的后勤服务岗位干部选拔活动,一次从教学和其它行政部门交流过来6名干部,占这次调整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改善了后勤干部队伍人员素质结构;二是结合空岗小环境,全面考虑需调整班子的新旧、成员的年龄、专业、性别、性格、经历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做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保证了各级班子的稳定与和谐。三是结合个人情况与岗位需求,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力求既调动干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又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如我们有几个干部在原岗位工作平平,但是通过换岗调整后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表现相当出色,个人满意,部门领导满意,成为我校干部管理科学用人“化朽木为神奇”的典范。

4 一年多来,我校3次开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完全打破了以往存在的论资排辈现象、一岗不变的现象,使一批70后、80后干部脱颖而出,中层以下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近6岁,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多岗位经历的干部比例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班子执行力、创新力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把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探索上下结合、多部门联动等公选方式,做到中层以下领导职位以竞争上岗为主要选拔形式,真正把那些品德好、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为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第12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各位委员: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相继召开全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业热情,我省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去年年初以来,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我省中小企业部分经济指标同比回落,各项经济指标增幅环比下降,关停企业数量增多,在一些地区的一些行业,关停企业甚至接近40%。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顺利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我们组织人员对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要素价格全面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原油、钢铁、煤碳等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融资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走高驱使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升高,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国家控防通胀的从紧货币政策不断加力,存款准备金率去年内多次调整,贷款规模趋小,全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进一步增大。各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减少的情况下,普遍采取“以价补量”的方式,通过提高利率上浮幅度保证收益。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达到13%以上。部分低端加工制造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停产,一些加工出口企业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丧失。2010年我省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3.2%。2011年1-6月全省民营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78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人均劳动报酬增长20.69%。劳动力市场主流需求趋向技术型、年轻化,熟练工人和技工流动性增强,部分劳动强度大、收入相对较低的企业招工困难。

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我省近几年相继出台多个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政策落实上,中小企业与国有大企业在有的方面还存在不平等现象,一些政策操作仍然存在不平等不规范甚至歧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融资、市场准入及税费等方面。二是转制企业政策不完善。自1998年以来,全省逐步转制了大批国营企业,但由于政策不完善,这部分转制企业问题正在逐步显露,企业负担较重,上访户多,发展缓慢。三是财税扶持政策惠及面窄,财政资金存在重企业规模、重单个项目的情况,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得不到政策惠及。

三、执法环境还需进一步整治。一是有些部门潜规则和变相收费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执法部门表面上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减少了,但部门、行业的潜规则和相对隐蔽的变相乱收费、乱摊派行为依然存在。二是有的执法部门执法不规范,违规执法时有发生。三是执法处罚重弹性大。四是法院判决执行难。在一些维权案中,企业赢了官司,输了感情,增加了成本,得不到相应的赔偿。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一是中小企业获取政府信息渠道不尽畅通,致使一些政策企业享受不到,许多新的优惠政策因不知道而没有享受,造成经营损失。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欠发达,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由于现行政策、行业垄断限制等方面因素,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慢、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需求。就对外贸易来说,由于中小企业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差,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自身也积累了一定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起步阶段普遍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自下而上压力大,企业管理不规范,低水平重复阶段时间较长,难以实现经营规模扩张和企业发展质的飞跃。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素 1

质普遍较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金融危机冲击、宏观调控趋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催高企业的关停率。

为此,我会建议:

1.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为我省发展战略。从发展战略的层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化经济结构,按照“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公平待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权益保护、营造发展环境” 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放开、扶持、带动、保护”环节,全面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努力实现全省民营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2.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在总体利益格局中让利于中小企业。规范前置审批、降低准入门槛,消除中小资本市场准入的体制障碍、行政壁垒,切实解决中小资本市场准入上的玻璃门现象;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在体制、制度和政策上保障中小企业在经营用地、融资上市、技术引入、政府采购、金融保险、外汇管理、出口通关、退出市场和中小企业员工在户籍管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技能鉴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为中小企业实现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加快发展创造体制条件。在省级事权内,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负担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不合理的税费,坚决取缔;合理的收费也要在中小企业处于困难时期阶段性减免或缓缴。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强化对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法律援助,加强省、市两级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建设和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享式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新出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系统。

3.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小资本产业布局。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先进装备制造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开发生产项目,鼓励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配套工业,全面提高我省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水平;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原材料加工业,支持一批原材料精深加工项目,提升中小企业原材料精深加工水平。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注重轻型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优势产业对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旅游、会展、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中小服务业企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国防科技等领域。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制定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设计中心,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领域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或成果转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加大区域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设立技术创新人才基金,实行有利于技术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建立技术人才项目库,实行企业关键技术项目开发人才招标制度。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技术贸易。继续实施科技型创新基(资)金计划,提高单项资助额度,支持一批中小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研制项目。支持中小企业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按照“争创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5.突出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中小企业的规模效应。引导和鼓励中小大型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改组,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中小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核心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

6.多渠道缓解融资难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鼓励商业银行将更多服务向中小企业倾斜,推进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比例,切块保障小型微型企业信贷规模。研究制定资本金、风险资产权重、存贷比管理等方面差别化监管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积极推动各市县加快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建立和发展村镇银行。继续实施对银行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鼓励政策。根据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情况,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范围,通过多种方式构筑多层次的风险共担体系,满足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推动各市向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注资,增加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创新发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积极开发适合小型微型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

(省工商联2012年1月)

+

第13篇: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内容,事关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区教育局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城乡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吧违法违规经营现象还有部分存在。城区本来就不大,在部分城区除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严禁网吧以外,其它地段到处都有网吧,很多中小学生在回家途中就会路过并进入这些网吧。我们发现有部分数网吧都接纳未成年人,有的“黑网吧”甚至为中小学生提供“吃喝拉撒睡玩”一条龙服务,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交通、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在城内三十二中、三小学等学校周围路段车辆运行频繁,虽然设有交通警示标志,但司机都不减速行驶,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城区每所学校周边也都有不少无证经营饭店、食品店、无证流动食品摊点。有的商店向学生赊销商品、销售散烟和假冒伪劣食品。这些都给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二、原因及其分析

1、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重视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省市多年来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我区从2005年开始努力创办“平安校园”,区委区政府可谓花了很大力气。但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校周边出现的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治安隐患、网吧游戏室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2、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几年来,我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采取了一些较为有力的措施,但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治理不够彻底,跟踪整治不到位,以致出现死灰复燃。

3、缺乏强力处置的工作力度。在执法过程中,掺有人情因素,有的碍于亲朋情面,敷衍了事,较多的是以罚款了事。工作做了不少,但处臵不到位,导致工作反反复复,校园周边环境依然如旧。这都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的严重后果。

4、缺乏适宜青少年活动的网络文化设施。我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少,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吧”就更少。由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的计算机房放学后很难向学生开放,中小学生课外的平面阅读阅读率严重下滑,使相当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经常出入网吧,有的甚至沉湎于网吧而不能自拔。

5、缺乏适当的调控手段。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网吧业主疏于网上信息管理,有的甚至故意以色情、暴力、低级粗俗的游戏来吸引青少年。还有一些“黑网吧”提供食宿,帮助学生逃避老师教育躲避家长监护。“黑网吧”更是屡打不绝。

三、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建议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由区政府牵头,在区 教育局设立办公室,协调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依法取缔“黑网吧”、无证照经营的活动室;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认真配合,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做到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每周一突查、每月一专查、每季一普查;食品药监、卫生、工商、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学校周边餐馆、饭食摊点、副食店的监管,对违规经营的加大处罚力度,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每月一次以上的不定期检查。公安、交通部门对学校周边相关路段的交通警示标志要及时更换,确实解决学校门口流动摊点乱停乱放问题,消除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教育、公安等加强配合,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建立“一校一警”制度,在中小学设立“警务室”,派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民警驻校,共同管理。各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安全

教育、安全保卫、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值班等各项制度,切实落实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切实担负起保学校平安的责任。

2、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出台规定,保证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制定实施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工作条例,而且认真执行,效果显著。为保障学校的清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学校关闭了小卖部,引进快餐,并加强了学生管理,现在的学校干净整洁,学生卫生习惯良好,无乱扔乱丢乱吐的现象发生。 同时各校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园广播电台,学校网站、“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班队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戒零活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学科教学、“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学习创建“平安校园”有关文件及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等形式努力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平安校园”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师生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规范了师生安全行为。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本身就是周边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各学校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他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找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大同教育局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内容,事关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区教育局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城乡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吧违法违规经营现象还有部分存在。城区本来就不大,在部分城区除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严禁网吧以外,其它地段到处都有网吧,很多中小学生在回家途中就会路过并进入这些网吧。我们发现有部分数网吧都接纳未成年人,有的“黑网吧”甚至为中小学生提供“吃喝拉撒睡玩”一条龙服务,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交通、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在城内三十二中、三小学等学校周围路段车辆运行频繁,虽然设有交通警示标志,但司机都不减速行驶,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城区每所学校周边也都有不少无证经营饭店、食品店、无证流动食品摊点。有的商店向学生赊销商品、销售散烟和假冒伪劣食品。这些都给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二、原因及其分析

1、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重视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省市多年来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我区从2005年开始努力创办“平安校园”,区委区政府可谓花了很大力气。但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校周边出现的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治安隐患、网吧游戏室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2、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几年来,我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采取了一些较为有力的措施,但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治理不够彻底,跟踪整治不到位,以致出现死灰复燃。

3、缺乏强力处置的工作力度。在执法过程中,掺有人情因素,有的碍于亲朋情面,敷衍了事,较多的是以罚款了事。工作做了不少,但处臵不到位,导致工作反反复复,校园周边环境依然如旧。这都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的严重后果。

4、缺乏适宜青少年活动的网络文化设施。我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少,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吧”就更少。由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的计算机房放学后很难向学生开放,中小学生课外的平面阅读阅读率严重下滑,使相当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经常出入网吧,有

的甚至沉湎于网吧而不能自拔。

5、缺乏适当的调控手段。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网吧业主疏于网上信息管理,有的甚至故意以色情、暴力、低级粗俗的游戏来吸引青少年。还有一些“黑网吧”提供食宿,帮助学生逃避老师教育躲避家长监护。“黑网吧”更是屡打不绝。

三、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建议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由区政府牵头,在区 教育局设立办公室,协调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依法取缔“黑网吧”、无证照经营的活动室;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认真配合,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做到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每周一突查、每月一专查、每季一普查;食品药监、卫生、工商、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学校周边餐馆、饭食摊点、副食店的监管,对违规经营的加大处罚力度,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每月一次以上的不定期检查。公安、交通部门对学校周边相关路段的交通警示标志要及时更换,确实解决学校门口流动摊点乱停乱放问题,消除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教育、公安等加强配合,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建立“一校一警”制度,在中小学设立“警务室”,派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民警驻校,共同管理。各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安全保卫、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值班等各项制度,切实落实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切实担负起保学校平安的责任。

2、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出台规定,保证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制定实施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工作条例,而且认真执行,效果显著。为保障学校的清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学校关闭了小卖部,引进快餐,并加强了学生管理,现在的学校干净整洁,学生卫生习惯良好,无乱扔乱丢乱吐的现象发生。 同时各校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园广播电台,学校网站、“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班队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戒零活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学科教学、“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学习创建“平安校园”有关文件及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等形式努力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平安校园”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师生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规范了师生安全行为。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本身就是周边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各学校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他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找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14篇: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健全,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必须顺应形势需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计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了计生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及广大群众的计生法律意识,努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工作氛围

二、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

近几年来,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执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提高计生依法行政水平,推进计生工作将抗发展

1、制定和完善了规章制度。

2、严格了直发程序。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二是严格按法定程序依法行政。

3、积极知道村委会制定完善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三、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奖励和优惠政策

1、利益向导,政策落实到位。

2、狠抓案件查处,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一是狠抓政策外生育的查处。二是认真抓好计生信访工作。

3、严把“一票否决”,营造计生工作环境

第15篇: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

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

清远信息港讯:2日上午,清城区委书记刘柏洪、区长叶春葆率领区四套班子成员来到飞来湖公园,参观该园“党旗飘飘、廉风和畅”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馆和飞来湖廉洁文化园区景观,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飞来湖廉洁文化园区是清城区继凤城后山公园之后的又一个廉政文化工作平台。总面积169.2公顷,四周绿树掩映,绿草如茵,大小景点错落有致。廉洁文化园区位于飞来湖公园东南角,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为湖滨林带、观花水岸两大园区和13个分区,借景搭台,寓廉于景,自然生态与廉政文化交相辉映,园区设有1个摄影展馆和30多个人文小景点。其中,园区的刻石景观、廉洁文化园区标志地雕、廉洁文化园区建设版图雕塑、铜钱地雕、中国古代清正典型人物京剧脸谱雕塑群等景观更是别出心裁,充分体现“清正廉洁”的特点。

据悉,为打造好此平台,去年清城区耗时4个多月,投资30多万,把廉政文化巧妙融入到公园景观和市政建设之中。今年以来,清城区继续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城乡建设当中,该区以构建“清馨园”廉政文化基地为重点,不断完善园区的绿化和设施,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腐耻、道德高尚的浓厚社会氛围。据介绍,飞来湖廉洁文化园区自今年7月8日正式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名游客。

本文转载于:清远信息港 连州论坛 http:///

第16篇:进一步加大老干部力度

近几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县老干部局把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使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两项待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一是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

1、建好活动阵地。2010年9月份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关心和重视下,县财政投资近30万元,建设了**县驻恰卜恰老干部活动室,活动室总面积为130.55平方米,室内活动设施购置齐全。这也是全州外县第一个建设的集老干部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的活动室。该活动室的建成为居住在恰卜恰地区的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条件优越的活动场所。

2、开展参观考察活动。本着就地、就近、节俭的原则,近年来县政府解决专款30.86万元,组织55岁以上、80岁以下的离退休干部224名,分五批赴西藏、青岛、北京等地开展了参观考察活动。同时还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了我县重大水电资源工程建设项目,让离退休老干部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生的喜人变化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加老干部的思想感性认识,增强老干部发挥老有所为的信心和决心。

3、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凡县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常委民主生活会、行业评议会、领导干部推荐会、重要报告会及重大节庆等大型活动,都邀请老同志参加,并邀请老干部担任我县重大工程监督员。认真组织“两节”慰问工作,“两节”慰问期间县委、县政府领导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向老干部通报了全县工作、生产、建设、发展情况,让他们全面了解了**的发展。平时采取阅读文件、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老干部工作政策,对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决策和事务,都要听取、征求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

1、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疗周转金、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按时解决了离休干部医疗周转金;按政策规定实报离休干部住院费和门诊费,建立了离休干部信息库;按规定比例报销退休干部住院费,门诊费以全年工资7.5%的比例计算发放,并汇入个人工资帐户。

2、定期做好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今年县委、县政府解决离退休干部体检经费,在6月份组织全县646名离退休干部开展了健康体检活动,确保了老干部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疗。

3、妥善办理离退休干部丧葬事宜。按规定要求专人负责及时发放去世人员慰问金和丧葬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及时上报解决去世人员抚恤金;按规定要求上报无固定收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县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两项”待遇工作

第17篇: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创建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创建力度 确保今年提前实现创建任务过半目标

近几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工作机制,把文明生态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一个关键”,落实“四项机制”,做到“七个结合”,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止,全县累计投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资金4696.17万元,建成文明生态村73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40%,受益人口达7.5万,占农村人口44%。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突出群众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的主体位这个重点

我们坚持把把发动群众放在突出位臵,是我县创建工作的重要特点。我们坚持创建申报制度,各村整治好村庄大环境,明确投工投劳事宜后,向镇委、镇政府申报,由镇委、镇政府筛选出年度要创建村庄,上报县文明办实地勘察规划,然后报班子会议决定。创建申报制度,使创建工作有了一个台阶和可能,从而大大调动群众的创建热情。

1 抓住“一个关键”,就是抓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认识这个关键

我县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的,起步慢,其间又患过“冷热病 ”。第一年风风火火大干一场,成绩斐然,2003年,由于自有财政资金投入大幅减少,创建相对滞后,2004年又有起色,但也在艰难爬坡。真正高度重视是在2005年新的县委班子成立后,以原省委副书记罗保铭同志昌江调研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罗保铭同志的讲话精神,对昌江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展开了讨论:认为我县有24万人,183个自然村,村庄规模大、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但相对其它市县来说村庄数量并不多,而且我县是水泥大县,条件优越,财政收入相对好些,群众创建的热情较高,应该有信心建设好。于是统一了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把它当作推动“三农”工作的有效载体,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有效抓落实。思想认识到了位,从而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在农村建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小康的抓手,坚持不懈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落实“四项机制”,就是落实领导机制、宣传发动机

2 制、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

确保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从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到各村党支部书记,都亲自挂帅抓文明生态村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从建设资金、建设规划、建设规模、建设进度,建设等级以及建后科学管理等进行统筹安排,健全和落实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岗位责任,形成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抓,镇党委具体抓,包点单位配合抓,农村基层党支部负责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宣传发动机制。我县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安排农村各项工作时,不忘布臵文明生态村的宣传发动工作,各镇村定点、定人、定时间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横额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氛围,增强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意识。三是建立目标责任考评机制。我县根据文明生态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拟定了全县创建文明生态村责任书,把创建任务、时间、标准、责任进行量化,使标准具有操作性。检查工作时,就按照这样的标准做好工作考评,实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问责制,确保工作扎实

3 有效稳妥推进。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没有投入就没有文明生态村的综合效益。我县各村镇创建资金,坚持形成“一个为主,几个一点”的投入机制。就是以县财投入为主,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包点单位、村、社会捐助一点,企业奉献一点、群众自筹一点。这几年,我县财政投入力度很大,财政资源的配臵向农村转移同时也是拓宽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思想,也说明了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文明生态村建设。

做到“七个结合”,就是做到文明生态村创建与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家庭饲养业、党建工作、动力

一是创建工作与发展特色经济结合。每个文明生态村要有自己的特色经济作支柱,因地制宜,独具一格,十月田镇是我县的黎族乡镇,在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带动下,全镇种植香蕉50000亩,出现了乡镇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好势头。二是创建工作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一方面引导农民治理脏、乱、差,修建排水沟、硬化村道,一方面引导农民把自家小院、边角地、水塘作为开发重点,种上果树、风景树、南药、养鱼等,三年来,共种植庭院果树3万株。三是创建工作同发展家庭饲养业结合。自创建文明生态村

4 以来,我县共建造7077个沼气,并全部交付使用。农村要干净,首先要圈养家畜、家禽,农村要致富,养猪是一条好出路。四是创建工作同党建工作结合。文明生态村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注重抓好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培育农村带头人,为农村培养一支既能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能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队伍,两年投入840万元,共建56间二层文化室。五是创建工作同民房改造、扶贫开发、沼气建设、乡村道路、改水改厕等建设结合。全面规划和布局好改造点的房屋、村道、排水系统和绿化带,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全县共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民房改造1000多户,受益人口达5000多人。六是创建工作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结合。我们运用有效形式,开展理论下乡、科技下乡、法律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增加文明生态村的文化含量。七是创建工作与发展林业结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海边、路边、城边和村边绿化美化,加快我县生态建设步伐。

四、群众参与是保证

经过几年扎实有效工作,我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后

5 来居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与省委的要求,与先进的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我县决心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创建力度,确保今年实现创建任务过半目标。我县两会已提出奋斗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建成“小而强富而美”的新昌江,全面领跑民族市县,全县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

为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我们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深化认识,咬住青山不放松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我县将一如既往的咬住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创建,以取得的成绩为起点,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建态势,用新的干劲建设新家园,建设新农村,确保昌江文明生态村建设领跑民族市县,走在全省先进行列。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创建力度

为确保今年创建目标过半,年初,县文明办和建设规划部门一起对全县的乡村进行勘察规划,进行全面综合考量后,将方案提交县班子讨论,最后确定建设永安等39个文明生态村(其中连片创建村庄9个,巩固完善村庄9个),自有财力投入1650万元(其中260万元作为文明生

6 态村文化室建造资金,80万元作为各乡镇文化中心建设资金),共建单位共捐助10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01万元,社会各界捐资591万元,全县累计今年共投入2651万元。三月底我县创建方案已下发,创建的资金预算公开透明,已落实到创建村庄。四月初已全面动工。为确保创建任务落到实处,既要保证连片重点,又要达到既定目标,创建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责任领导和共建单位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创建一个完成一个,不留尾巴。目前,大部分村庄的道路硬化已过半,有的已趋完成,力争7月30日前按计划完成道路铺设。

“十一五”期间,我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切实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编制建设规划,强化任务指标意识

我县已着手编制2007-2011年文明生态建设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未创建的村庄进行勘测,综合考量,确定具体的创建时间,并且每个创建村庄都指定一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包点单位、乡镇村组织实施,做到任务落实到人,明确创建时限,增加指标意识,增强干部职工任务观念,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四)加强协调,联手共建

7 我县将发扬“企业和村庄共建”的好做法,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驻军和辖区各企业的联系,联系创建共青团号文明生态村、军(警)民共建文明生态村、革命老区文明生态村、企业共建文明生态村等,整合力量,丰富形式,提升档次,力争到2011年全面完成我县文明生态村建设目标。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好实践载体,我县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领会省委意图,学习先进经验,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努力把我县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推上新台阶。

第18篇:加大人口管理力度

加大人口管理力度,优化人口综合服务

xx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大人口管理力度,优化人口综合服务

主要内容:

1.加大人口管理宣传力度。自2月28日全市集中开展人口综合服务宣传工作以来,四川北路街道也通过黑板报、横幅、张贴《管理细则》等形式重点宣传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让居民更加直接地了解办理居住登记的重要性、申请办理居住登记的人员范围及所需准备的材料、办理居住登记后所能享受的配套政策范围;来沪人员办理居住证的必要性、居住证的种类、办理居住证所需准备的材料、持有居住证人员可在沪享受的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公共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2.加大居住登记管理力度。针对本市户籍人员人户分离现象的突出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进行居住登记,及时将信息采集入网,加强对户在人不在人员的日常管理,改变当前人户分离“两难管”、“两不管”局面。针对本市人户分离人员办理居住登记不够主动的问题,各居委会专门召集居民楼组长、党小组长开展“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的专题会议,进一步提高知晓率,增加覆盖面,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们的作用,及时排摸、及时掌握楼组内的人户人离情况,让人口协管员、人口信息员、居委会干部可以及时提供上门登记服务。 3.加大来沪人员居住证办理力度。强化居住房屋租赁管理,严格进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纳税备案,坚持“谁出租,谁负责”原则,落实出租人督促来沪人员办理居住证的责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坚持“房不漏人”,每间出租屋里不论住几个人,均要求主动办理居住证,避免其走入“需要用了,自然会来办理”的误区, 各块长经常深入居民家中采集信息,倾听呼声,掌握情况。不断宣传办理居住证后可在沪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进行人性化动员,保障来沪人员的合法权益。

4.长效管理,确保信息及时更新。人口信息员、人口协管员、社区户籍警、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第一时间掌握进出人口信息,经片区负责人和社区民警核对无误后准确录入电脑,确保信息及时更新。同时安排人口信息员负责日常信息维护,真正做到长效管理。

今后,xx街道将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信息通畅、管理规范、服务完善。

第19篇: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全面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进程,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此次“送教下乡”工作,优先招收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党员,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我区所有45周岁以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轮训一遍。

全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今天开班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履职水平,使新当选村干部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岗位。这次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期培训相结合形式进行,先在区委礼堂对全区所有新当选的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一天集中培训,然后再到市委党校分三期进行业务培训。

特邀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七大主席团成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同志,作了《怎样当好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专题报告。

第20篇: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

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治安秩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流源广,流因杂,流动性大,人员成份复杂,给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做好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多年来,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我们一直把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社区的正常工作来运作,全员参加,动向管理,按照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人性化关怀,市民化服务”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计生网络优势积极相融合,逐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开展有效的治安和计生网络联动,在流动人口服务和有效管理工作方面创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落实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组织保障到位。我们社区对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纳入了议事日程、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内容。定期开专题会议,一组织学习有关流动人口工作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提高协管员以及信息员的自身素质,二是汇报当月的工作状况,及时研究解决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制度,落实房屋管理责任制,严管审核、登记管理

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管理好、服务人和教育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平安社区的管理水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不仅要以人管人,更要靠制度管人,靠规章育人。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制度,社区对流动人口实行登记分类管理、建档,入户清查、摸底登记,确保做到“四知”,建立了流动

人口登记册,按楼分册,按户登记,真正做到了“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

三、不断完善“一体化”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的做好流入人口管理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社区实行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一体化服务管理的新体制。我们社区在街道综治办和计生办的统一指导下,针对社区“一体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做到了及时整改,不断完善,使流入人口“一体化”服务管理工作在社区逐步走向规范化。实行一体化以后,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与社区计生工作者团结协作,工作中分工不分家,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四、以增强归属感为主旨,加强服务管理工作,转变服务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能否认识到位,直接决定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和实际效果。必须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重点围绕破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难题,深化和谐建设组织专题讨论,在升华认识,转变观念上求突破。在流动人口管理上,我们做到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强化优质服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

1.形成三点共识。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加快建立惠及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本土化”,不仅是又好又快发展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增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广量广的“新市民”填补了我市劳动市场的供需缺口,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流动人口作为一个蕴含巨大经济能量的

社会载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活性剂。从某种角度,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本身就是生产力。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是深化和谐建设的重要举措。流动人口问题,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不仅是强化社会管理,改善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创优发展环境的必然需要。

2.明确四项原则。主动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推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创新。一是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牢固确立流动人口就是“新市民”的理念,营造理解、尊重、关爱流动人口的良好社会氛围,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实现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经济上同工同酬,政治上同责同权。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管理服务的目标、措施,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四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管理服务新机制。

3.实现五个转变。围绕“底数清、情况明、管理严、服务好”的目标,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置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重要位置,从思想观念和管理服务模式上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治安管理向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模式转变;二是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模式转变;三是由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双轨制管理向社会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四是由职能部门管理为主向以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为主的模式转变;五是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社区依法自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全面提升流动人口社会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服务水平。

湖里街道吕岭社区居委会

2014-9-18

《大学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doc》
大学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