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教学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2020-04-18 来源:教学试卷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一数学必修一教学反思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初高中教学先进的几个问题思考 袁海峰

回顾这半个学期的教学 我有一种沉重的感觉 我所任教的重点班

有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数学问题的同学在逐渐减少

成绩拔尖的同学也很少.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这些让我想了很久 心里有一点看法:

1.初

高中教材间的跨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

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 如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更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 或用公理形式给出 而回避了证明

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 直观性强

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

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 紧接着就是函数的问题(在函数中 又分二次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

学习有一定难度.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 论证要求又高

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 此外 内容也多

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

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私下里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习情况

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 不少学生说

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 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究其原因是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重视直观、形象教学 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 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

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 为了提高成绩

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 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 重点题目反复做多次

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注重举一反三

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学生刚开始接触听有一定困难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们上课注意听讲

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但课堂上满足于听 没有做笔记的习惯

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

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 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 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 认为可以松口气了 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上述的学习方法

都影响了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

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 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 初中教师授课特点 学生状况)的前提下 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 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 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

2.高一要放慢进度 降低难度 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 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

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 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

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 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 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

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 通过上述方法 降低教材难度

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 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

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 如作业的规范化 独立完成 订正错题等等

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 应限期改正

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 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成为学生的习惯

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应经常化 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 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 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 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这里

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 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 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而不是只记结论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 以扩大知识面

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 把知识串成线 做到书由厚读薄 又由薄变厚

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

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 希望能发扬优点 克服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

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以便尽快的提高自己

推荐第2篇:高一政治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试题相应的位置上。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实行民主听证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民主与专政是根本对立的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特点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决策权

3、某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若分别按公民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①网友质疑杭州飙车案70码的车速②一些村民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③“80后”女大学生全票当选唐山市乐亭县某村村委会主任④在流感病毒向全球扩散的背景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通过QQ群发提出倡议,建议留学生推迟回国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②③为一类,①④为一类 2014年河南省“两会期间,大河网开展了“您的建议,我们的关注”“沟通会上会下,连接代表网民”活动,网友们积极参与,为河南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据此回答4~5题。

4、从民主决策的方式看,公民参与“两会”在线建言属于(

A.信访举报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5、网友们积极参与,为河南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这表明(

) A.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B.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公民的民主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D.公民的监督权利得到充分体现

6、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网上开“微博”,成为两会的一大看点。一名委员说:“我把提案发到‘微博’上,对于完善和提高提案质量很有好处,可以更好地发现民众的需求,了解民众的观点和态度,倾听民众的愿望和心声。”“微博”参与民众政治生活,绝不仅仅是一种时髦形式,它有利于(

①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②我国的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③增强公民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公报指出,到202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将更加完善,农民的民主权利将得到切实保障。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村民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村民自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②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村民自治保证了广大农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施 ④村民自治是基层国家政权民主化的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多种形式,其中比较成熟的形式主要有(

) ①村务公开 ② 民主选举

③ 民主评议村干部 ④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人肉搜索”第一案一审落槌。一审判决认定:北飞的候鸟网站、大旗网披露当事人个人信息,导致网民进行的“人肉搜索”,影响了原告的生活和社会评价,这一行为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应赔礼道歉并作出精神赔偿。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相统一的原则

② 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③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实施民主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者是张存浩和程开甲2位院。士材料表明政府在履行 (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1、在一份“你最担心什么?”的问卷调查中,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拔得头筹,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最大不安,为此政府应该(

A.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B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加强对企业的直接管理

12、“政府不能代替学校办学,不能代替工厂生产,不能代替科研单位开展研究。”这说明( ) ①政府是可有可无的

②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③政府机构太少,无法履行职能

④政府应正确履行职能,不该管的要放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某市政府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倾听百姓呼声,为民排忧解难,深受群众欢迎。建设服务型政府(

A.能解决老百姓的一切问题

B.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维护人民的利益 C.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D.是扩大政府权力的表现

14、、一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实际,大搞所谓的“形象工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一做法主要违背了( )

A.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增强服务意识的工作要求

15、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A.开设热线电话

B.设立信访部门 C.发展电子政务

D.依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16、20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的第七年。近七年来,各级政府根据该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① 贯彻依法行政原则

② 更好地服务群众 ③ 提高办事效率 ④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发现有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影响市容、阻碍交通。假设该城管执法人员面对上述现象无所适从,请你给他提出正确的建议(

A.应告知司法机关予以清理

B.应同情小摊贩谋生艰难,不予干涉

C.应交给交通部门解决

D.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讲清道理,劝其到规定场所经营

1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赋予人民群众广泛真实的民主监督权 B.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C.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D.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9、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频繁出现“短命工程”。据报道,重庆一投资千万元新修的殡仪馆没有用过就废弃,成都市投资数十亿元三年两次打造“非遗公园”,北京一体育馆刚装修一新就要被拆除„„浪费的巨额社会财富令人震惊,也发人深省。“短命工程”现象启示我们( )

①政府应依法行使权力,切莫滥用公共权力 ②政府决策时的失误是浪费的根源 ③群众的意见应决定政府的决策

④政府需要审慎用权,科学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说明,政府必须接受 -----------的监督 A.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政协

C.社会与公民

D.司法机关

2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4年中央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据此回答22~27题。

22、上述材料表明(

A.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B.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23、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

) ①最高立法权

②最高决定权 ③最高监督权

④最高任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4、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分别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这说明( ) A.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 B.人大代表享有特殊的待遇和权利 C.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5、上述材料体现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

) A.由各省政府推荐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 C.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

D.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8、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这种受托性质表明(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大代表拥有国家权力的“最终控制权” ④人大代表必须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表达者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0、某市人大代表公开发放《人大代表告选民书》,并注明代表姓名与联系方式,征求人民群众反映司法不公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受到群众欢迎。代表发放告选民书倾听选民意见的做法(

A.是代表职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的体现 B.是选民的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扩大的体现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的体现 D.是我国民主选举制度完善的体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共有527名市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在差额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

据调查统计, 在我国农村选民参与的热情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村民认为选谁都一样,谁当干部对我没有好处,谁当干部对我也没有坏处,管你们谁当,一般的是随大流投票,盲从的选举。另外,近年来农村家族、宗族观念越来越强,他们只选“本家人”,不选“外姓人”,不管哪一方的人落选,落选的一方都会找出种种理由指责对方,甚至归罪于选举组织者。经济条件薄弱的村没有人想当村干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在选举时往往竞争比较激烈,出现了蛊惑人心“拉”选票,请客送礼“买”选票,诽谤对手“争”选票,利用家族、宗族“算”选票等现象,以致矛盾尖锐,难以调和。

(1)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在竞选和工作中,应如何贯彻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分)

(2)如果你作为一名村民,应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投出神圣一票?(6分)

32、(12分)材料

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1)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民生问题?(6分)

材料

二、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实现就业。为此政府在今后的发展中药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做好就业的指导和培训、推进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解决大学生就业,不仅对于改善国家人力资源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该做些什么?(6分)

材料

三、(6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发生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涝、南方高温干旱、沿海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我们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中央统筹帮助支持,地方就近统一指挥,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6分) 期中模块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1—5:DBBBA

6—10:AADCC

11—15:BBBBD 16—20:CDDCC

21—25: DABDC

26—30:CBBAA

二、非选择题

31、(1)在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2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2分) (2)第一,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2分) 第二,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分)

第三,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2分)

32、(1) 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分)

②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 ③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在工作中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树立政府的权威。(1分)

④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依法行政的要求。(1分)

(2)①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应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分)

②政府要履行组织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就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就业。(2分)

③政府要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分) (3)、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分)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2分)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2分)

推荐第3篇: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消息称:从2013年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将进入日凌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和短暂雪花现象。读图完成1~2题。

1.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与其它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 A.通讯卫星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B.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 C.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D.通讯卫星与地球、月球、太阳共线

解析 观察日凌示意图,地球站、卫星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故地球、卫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卫星位于中间。

答案 C 2.地面接收站受日凌干扰使对应波段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的( ) A.日出前后 B.日落前后 C.中午前后 D.午夜前后

解析 观察日凌示意图,我们可以获得影响通讯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的电磁波,太阳电磁波最强时也就是太阳辐射最强时,理应为正午12点左右。

答案 C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轨飞行15天,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号”从属于地月系 B.升空后的“神舟十号”不是天体

C.“神舟十号”在轨飞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D.太阳活动可能对“神舟十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

解析 发射升空后的“神舟十号”绕地球飞行已脱离了地球大气层,属于人造天体。(若是待发射的“神舟十号”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 答案 B 4.6月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问)“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始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授课实况,全国8万余所中学6 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如果位于洛杉矶(北纬34°03′,西经118°15′)的华人学生要同步收看,其开始收看的时间(区时)应是当地( ) A.20日18时 B.21日18时 C.19日18时 D.20日10时

解析 根据洛杉矶的经度可知洛杉矶位于西八区。求某地所在时区数:用经度数÷15°=整数+余数,若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整数+1;若余数

解析 结合题意和下面示意图可推知:6日11日—6月22日期间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6月22日这一天,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最长(夜最短),之后到6月26日,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变短(夜变长)(整个过程中昼一直长于夜)。

答案 D 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据此回答6~8题。

6.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解析 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此日过后两个月内速度逐渐减慢。

答案 B 7.此后两个月内,济南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 ) A.昼逐渐变短 B.昼逐渐变长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 此后两个月为3月8日至5月8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济南位于北半球,故白昼逐渐变长。

答案 B 8.此后两个月内,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大 D.一直变小

解析 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 答案 C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

材料一 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我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达8米。

13.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 )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14.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13~14.解析 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其来自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且到达地表后随温度的降低,冷却形成了岩石。裂缝形成于地表,其直接改变的是地表的岩石圈。

答案 13.A 14.A 读2013年3月1日至27日广东省平均降水量与气温逐日变化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有关图示时段广东省气温变化及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处于高温,气温变化不大 B.有多次冷空气入侵,气温变化较大

C.25日后气温降低,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 D.5日至11日气温回升,主要是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解析 从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该省3月份气温变化较大,特别是在4日前后出现较低温,3月初仍有冷空气活动,可判断是受强冷空气影响而成的。据上述可判断3日、15日、21日、27日最可能是受到冷空气影响而降温的。5日至11日。若有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则可能形成降水。

答案 B 16.影响3月1日至2日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解析 1日至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幅度降温。当冷空气与当地暖湿气团相遇,便形成冷锋,进而带来降水。

答案 A 17.23日至24日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解析 23日至24日气温高,且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这是强对流天气的典型特征,因而可判断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答案 C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奥陶系 B.下石炭统 C.五通组 D.下二叠统

解析 一般来讲,岩层的位置越靠上其形成的时间越晚。结合图例可知,位于最上层的下二叠统形成时间最晚。

答案 D 19.图示地质结构反映该地经历了( ) A.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和断层 C.水平张裂和断层 D.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

解析 由图中岩层呈弯曲状可知,该地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褶皱的岩层受外力侵蚀,原有岩层已经不完整。

答案 D 读北半球某地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20~22题。 20.图中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P的值可能为( ) A.30 C.40 解析 从图中等值线递变趋势及等压距可知,甲地气压最大值不超过1 040百帕,乙地气压最小值不低于1 000百帕,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接近40百帕。

答案 B 21.此时下列各地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西安 B.东京 C.北京 D.甲地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处于高压中心附近,西安处于高压脊附近,东京也处于高压附近,只有北京位于低压槽线上,最有可能形成降水。

答案 C 2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时前后几日北京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从图中可知,北京位于低压槽线上,根据大气运动状况可知,该槽线附近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

答案 C 如图表示的空间分布的模式可以表示多重含义,回答23~25题。 23.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M地为亚欧大陆,则图示时间可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24.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则形成了大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①代表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3~25.解析 第23题,M地为亚欧大陆,且盛行下沉气流,说明亚欧大陆此时气温低,图示时间应为1月份。第24题,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②洋流名称是秘鲁寒流,这个寒流为上升补偿流,能把海水底部的营养盐类上泛到表层,形成大渔场。第25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①为北半球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

答案 23.A 24.B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如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此图表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___时,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_。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4)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坐标)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________。

答案 (1)6 22 (2)15 C (3)ACB CAB (4)3 (5)(23.5°N,45°W)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7.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答案 (1)亚欧 美洲 生长

(2)压力(内力或地质) 岩浆岩(火成岩) (3)西

(4)① ② ③ 小 (5)带来肥沃的火山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两点) 28.如图是我国东部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C、D、E、F四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________,原因是该地将受到________的影响,届时将出现_____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天气系统产生的天气过程较之一般锋面产生的天气过程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处的风向为________,请在图上画出G的风向。 答案 (1)高压系统 晴朗 低压系统 多阴雨天气

(2)C、E 冷锋 阴雨、大风、降温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3)强烈 锋面和气旋两种上升气流叠加,使气流上升强烈 (4)西北 图略

解析 第(1)题,甲地背斜成谷,乙地向斜成山。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第(3)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弯曲方向可区别向斜和背斜。第(4)题,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乙地是向斜,是储水构造;丙地是断层,地壳不稳定。

答案 (1)谷地(或鞍部) 山地 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方向: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推荐第4篇:高一数学必修1试卷分析

高一数学中期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特点及评析: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为《必修1》,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难度设计合理,起点低,覆盖面广,主题内容突出,无偏题怪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试题有新意,符合课改和教改方向,能有效地测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既重视双基有凸显能力培养,侧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同时对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提炼结论能力的考查。试题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型分选择题(10个)填空题(5个)解答题(6个)试题难度0.55。

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考查,以基本运算为主,难度适中,层次梯度性好,立足于教材,大多数题是基础题。题型从课本与平时的基础训练中能找到“影子’,学生比较熟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主要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⑴数形结合的思想;⑵分类讨论的思想;⑶转化与化归的思想;⑷函数与方程的思想;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成果。

从以上特点看,本试题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立足于教材,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覆盖面广,难度设计合理,起点低,难易有层次,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的问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知识与类似题型课堂上讲过多遍仍然出错。主要原因:⑴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对于重点知识不重视;⑵学生整体层次不高,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2)考查对数运算很多学生不过关。

运算能力不过关。原因:平时定时训练较少,自主训练意识缺乏;平时练习习惯上看答案,不自主练习,看得懂知道方法,但真正让自己做却难以运算准确。

分析问题不透彻,思路不清,解题步骤不明确不严密。解题的方法与格式是我们今后教学需注重的环节。

数学应用意识不强,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函数的实际应用,错解率偏高,说明学生把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不强,函数的综合应用,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融合不够自然,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答题情况暴露出教学问题:

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三基教学并不到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学习情况的检查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跟踪没有量化分析找出问题;课堂教学中重视解题分析指导,轻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课堂训练中重视结论,轻过程和细节,忽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整合与实际应用较少,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综合能力欠缺。

今后的教学启示:

要重视基础: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合格率。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表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

要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与建模能力。

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推荐第5篇:高一政治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B2.D3.C4.B5.C6.D7.B8.A9.D10.B11.D12.B13.C14.(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体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体现出来的。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A2.A3.B4.A5.D6.A7.B8.C9.C10.C11.A12.B13.C14.(1)美元汇率一直呈下跌趋势。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虽有波动,但总体是上扬的。(2)兑换美元少支出人民币1600元,兑换欧元要多支出人民币400元。(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就换汇成本而言,去美国比去欧洲旅游的支出要少,所以可以选择去美国旅游;如果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度、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水平、家庭经济实力、是否去过等),则还须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A2.C3.A4.C5.C6.C7.D8.C9.A10.A11.C12.C13.D14.(1)①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着相关商品的价格。②当某种商品的购买旺季过后,需求减少,由原有供求平衡或供小于求的状况转变为供大于求的状况,于是商品价格下降。(2)①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②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D2.A3.A4.A5.B6.A7.B8.B9.B10.A11.B12.C13.D14.D15.B16.(1)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③与某种商品相关的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2)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A2.A3.A4.B5.A6.B7.B8.B9.D10.D11.B12.C13.B14.(1)甲为贷款消费,乙为钱货两清的消费。(2)①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②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种情况还是适合攒钱消费。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C2.A3.C4.B5.C6.C7.D8.A9.D10.A11.D12.B13.D14.A15.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原因:①绿色消费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为特征。它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②绿色消费理念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6.(1)从众心理、攀比心理。(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单元复习1.A2.A3.D4.C5.C6.C7.A8.B9.B10.A11.C12.(1)第②条曲线更符合经济学道理。理由: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会减少人们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则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7月6日和9月28日猪肉价格相对低,所以消费量大些;而8月3日和12月7日猪肉价格相对高,所以消费量少些。)猪肉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消费量波动不会太大。(2)鼓励生产和经销商到外地采购生猪,增加市场供应;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本地养殖大户,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增加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对市场经营户提供税收和管理费用的优惠,减少其经营成本,稳定肉价;加强对市场的价格监管,防止个别经营户恶意涨价。(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B2.A3.C4.C5.A6.B7.C8.A9.D10.B11.B12.C13.A1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D2.B3.A4.A5.D6.C7.A8.B9.B10.C11.D12.A13.B14.D15.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1.A2.C3.A4.A5.B6.D7.B8.D9.C10.B11.C12.D13.海尔集团的成功首先在于公司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四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定位准确,适应时代潮流,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其次,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探索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创新驱动”和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公司通过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A2.C3.D4.A5.C6.C7.B8.D9.A10.D11.(1)某君的劳动技能不高,就业观念落后,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和再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和再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做朋友的思想工作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介绍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某君想要实现就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某君从主观上改变就业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B2.D3.B4.C5.A6.D7.B8.A9.A10.D11.A12.C13.C14.(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2)对居民的储蓄存款不能笼统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是因为,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这部分资金要暂时退出消费领域,会影响到消费。如果国内有通货膨胀的情况,居民储蓄存款增多会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如果国内有通货紧缩的情况,储蓄存款增加会使居民消费萎缩,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加剧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启动民间投资任务艰巨。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1.C2.A3.A4.D5.C6.B7.B8.A9.B10.B11.D12.D13.D14.(1)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股票、购买债券、购买商业保险、直接投资等。(2)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银行存款基本上没有风险,而购买股票、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风险较大,投资时应慎重。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薄弱,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如买债券、炒股、投资房产等。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单元复习

1.C2.A3.A4.A5.C6.B7.C8.A9.D10.C11.(1)表一反映了企业销售总收入逐年增加,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增加。表二反映了企业资产构成发生了变化,由国有资产占100%的企业发展成为国有控股企业。(2)该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得到了发展。说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D2.B3.B4.D5.B6.C7.C8.A9.A10.D11.A12.D13.A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该企业对技术人员在分配上的倾斜有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开发和利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C2.A3.A4.A5.C6.D7.D8.C9.D10.A11.A12.B13.B14.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C2.A3.C4.A5.D6.B7.C8.C9.B10.B11.A12.B13.B14.C15.A16.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征税和纳税

1.A2.B3.D4.C5.D6.B7.C8.B9.B10.C11.B12.C13.D14.D15.C16.B17.C18.(1)漫画反映了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2)2008年3月1日开始,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2000元。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这样既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又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单元复习

1.C2.D3.D4.A5.B6.D7.D8.A9.B10.B11.C12.A13.(1)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确立此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还有利于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3)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科教事业发展;有利于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C2.A3.A4.C5.C6.C7.D8.B9.D10.A11.D12.(1)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对某一具体商品的最终成交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2)开放性题目,不拟定具体答案,只要能结合相关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且言之有理即可。(3)这是一个探究型题目,不必像其他题目一样答题。建议:可以从市场价格形成、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市场秩序和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C2.A3.C4.B5.B6.C7.D8.经济手段:①⑥法律手段:⑤行政手段:②③④9.A10.C11.(1)2002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002年后有所回落,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是农村居民收入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国家通过财政、投资政策向农村倾斜,可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市场调节具有自身固有的缺陷,单纯的市场调节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政府必须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在保证市场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C2.D3.A4.B5.D6.D7.B8.D9.C10.A11.C12.C13.三位同学的说法都是不全面的。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实现GDP在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要保持经济发展的一定速度。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意味着“其他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的关键,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不仅农村有,城镇里也存在,因此只要农民收入增加了,全体社会成员也就都进入小康了的说法是错误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是保证充分就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收入的自然增加,因为收入的增加与经济效益和分配制度有关。14.本题为拓展探究型题目,不拟具体答案,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建议从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几个方面考虑。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B2.A3.D4.C5.C6.A7.A8.D9.D10.A11.B12.A13.D14.(1)传统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的区别。(2)循环经济。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它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3)略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B2.B3.B4.B5.C6.A7.C8.B9.D10.C11.C12.A13.B14.(1)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因此“全球化其实挟带了大量的美国化”。(2)应该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B2.C3.B4.B5.B6.B7.B8.C9.C10.B11.C12.D13.(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减少,而投资总量却在增加;实际到位外资的增长高于合同外资增长;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这表明2007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水平提高,结构更趋优化。(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利用外资方面,要从浙江省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尤其是有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立足浙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要利用浙江的人才、劳动力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 单元复习

1.D2.B3.B4.C5.C6.C7.C8.B9.C10.(1)材料一反映了2002-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还比较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经济效益不高。(2)为了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材料二正是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的应对之策。(3)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体说,主要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等。 综合练习一

1.A2.B3.D4.B5.C6.A7.C8.D9.A10.D11.B12.B13.A14.B15.A16.C17.C18.D19.C20.(1)图一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逐年提高。图二反映了我国2003—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长,其中2003—2004年、2006—2007年增长速度较快。(2)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强,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3)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才具有持续动力,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21.提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的现象有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毁约违约、上市公司虚报瞒报等。治理社会诚信缺失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国家和社会、企业、个人三个角度着手来进行分析。 综合练习二

1.D2.D3.B4.B5.C6.A7.D8.D9.D10.D11.C12.B13.B14.B15.C16.D17.A18.A19.B20.C21.(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三个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2)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消费者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3)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增高尔夫球具、游艇、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税,取消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一般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新增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消费税,调整汽车、摩托车消费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主要应对措施医疗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农村和落后地区就医条件差。减少流通环节;改革医疗体制;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等。教育城乡、地区差别大,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接受高等教育负担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政府对教育,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助学金覆盖面,完善贷学金制度等。住房商品房价格涨幅过快,房地产行业秩序比较混乱。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行业秩序;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等。就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再就业困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培训,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23.提示:①上网搜集近年来三地住房价格的变化情况,列出图表。②搜集有关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资料,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及其对住房价格变化的影响。③比较三地住房价格变化情况,结合三地实际情况作出预测。④题目可以是《对王先生购买住房的建议》,建议可分两种:一种是建议在三地中的某地购买;一种是暂时都不要购买。

推荐第6篇:高一语文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业本 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语文必修一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板块一 吟诵青春

1.(1)ɡě jú â zhēnɡ rong â chàng

liáo

2.(1)满江 (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 (3)奔放 (4)激浊扬清 (5)把„„看做粪土

3.诗余 长短句 宋朝 小令 中调 长调 词牌 词题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5.(1).借代 (2).拟人

6.(1)写出了红之广 写出了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2) 表现了江水的清澈程度 写出了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壮丽场面 (3) 形象的表现出雄鹰矫健的身姿 生动的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7.同意。理由略 8.D 9.(1)

10.山、林、江、舸、鹰、鱼。

11.《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句为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做了巧妙地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 板块二 体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1)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2)坚毅而不屈 3.(1)b (2)a (3)a (4)b (5)b 4.(1)《沉沦》 (2)《父与子》 (3)《再别康桥》 (4)《四季随笔》 (5)《草叶集》

(6)《静静的顿河》

5.(1)“蓬莱仙岛”原指神话里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岛,这里喻指在学问中深藏着的精神愉悦的境界。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劝勉自己的孩子要乐于学习,并享受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

(2)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那么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人们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个人的人生得失的。

6.(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过程,是少年时期的播种,青年时期的浇灌,中年时期的收获,晚年时期的品味。(2)《四季谣》:四季是执著的付出,是“我”的奉献与“你”的需求永远无法相交的遗憾。 (3)《四季》:四季是守望者孤独的坚持,是一棵被移植的针叶木对故土的思念,是一颗漂泊的心对港湾的渴盼。

7.①句中“流失”用词不当,改为“流逝”。②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语,“涉及”前面应加上“作品”。③句中“作者刻意淡化父亲的角色意识是有意义的”一句句式杂糅,去掉“是有意义的”;“倾心、尊重、平等、开怀”词序不当,调整为“平等、尊重、开怀、倾心”。④句中“或许”之后加一个“也”字,构成关联词“即使„„也„„”的正确搭配。

8.作者写道:“想起感情的生活,我有难以说明的歉疚、忏悔和创伤,因此,我要劝你珍惜爱情。不要把感情上的冲动和爱情附会在一起;不要让这样的冲动,成了爱情的负债。”作为父亲的杨子,在儿子面前真诚地表露自己在感情生活方面的过失,这种从负面着眼思考感情生活的教训和毫不掩饰的表白,能直抵人的心灵,收到对话艺术化、情感化的效果。 9.因为十八岁的年龄,对于爱情,会有非常简单的定义,所以,初恋的失败有时就变得不

可避免,“不幸”二字凝结了父亲对正做着彩色梦的儿子负责的提醒;当失败成为现实时,父亲要求儿子率性表露自己的悲伤,用“哭”来宣泄所有因为失恋而带来的不良情绪,“不妨”二字凝结了父亲对可能面临失恋打击的儿子深深的理解;初恋不是青春的全部,不能因为失恋而失去青春的健康和理想,“不要”二字凝结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0.“水源”就是机遇,“容器”好比是充分的准备。俗语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因此,只有准备充分,成功才会来敲门。“经历与感受”略。

11.作者在生命夏季的遭际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人生的失误,重要的是振作精神,从挫折中重新踏上生命的征程。12.(1)这段写“我”回忆小时候与姥姥一起生活的温馨画面,“打散姥姥的发髻”,“将小小的脸贴上去”以及姥姥“将手绕过来搂我”的细节,真切地体现了“我”与姥姥的亲密无间,体现姥姥对“我”的细心呵护,这与母亲“轻视我的存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以“我”才会“一直不大喜欢她”。(2)从行文结构来说,这段描写为下文“我的救兵很快到了”以及“我的形势逐渐好转”的叙述作了铺垫。

13.高考的时候,母亲给姥姥奔丧,“我”感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寂寞、失落。恰恰是高考这样特殊的情境,使“我”真正感受到,母亲的操心与关爱是“我”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从“我”对母亲的理解、关爱可以看出“我”长大了。

14.这段生活经历,让“我”也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深沉、持久以及只求付出不计回报的博大。同时,由写“她有点老了”自然引出第?輧?輮?訛段母亲的自责,并进而引出了女儿回报母爱的问题。这是由“我”母亲作为女儿所引发的问题,当然也是“我”这个女儿所思考的问题。由此,才引出了全文最后几段对“还清她倾注给我的爱”的思考,最终引出“许愿”以点题。

15.对于母亲的付出,最初“我”是不理解的,“我一直不大喜欢她”,“烦”她,甚至“太恨她”。此时,她是“我”的对立面。所以,长时间里,“我”心目中的“妈妈”,其实就是一个“我”无法亲近的外人。而经过高考之后,“我”渐渐理解了母亲,可是却又因读大学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和她“逐渐疏远”,所以,还是一直用“她”来称呼母亲。 板块三 设计未来

1.榷 犄 刹 恪 瞠 斟

2.(1)× (2)× (3)× (4)× (5)× (6)?菁 (7)?菁 3.(1)用于列举的省略。 (2)表示静默或思考。

4.略(提示:马克思具有良好的操行、优异的才能、超强的语言天赋、丰富扎实的文史知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社会科学类的人才。马克思后来选择了能为全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与他在中学时代所获得的教养是分不开的。)

5.略(提示:关键在于理解罗素面对自我的从容淡定,面对世界的真实悲悯,从中感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的价值。

6.“精神原则”指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的理想和追求;“肉体原则”指自己的身体条件。 7.“安静”指解决了自身精神追求和体质条件之间的矛盾的一种状态。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只有有了强健的体质,才有坚实的基础,从而才能安心干好自己的事业。

8.选择职业时一定要选择力能胜任的职业,只有这样才会有信心干好它,不然就会自愧无能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9.母子二人的穿着和动作都显得相当随意,没有平素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拘束感,表明母子之间很平等,很亲近,相互之间没有隔膜。正因为有这样融洽的氛围,才会出现后来两人越谈越投机,话题“无所不包”直至“午夜以后”的情况。

10.儿子面对生活有着不少的困惑和苦恼,担心母亲不理解,有顾虑,因此一开始用试探的口气问。而对于考大学这个敏感问题的回答,让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真诚与平和,同时,母亲的话也让儿子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生活经验之丰富,值得信赖,所以,后来就放心地敞开心扉与母亲交流起来了。

11.(1)要无所畏惧而负责地面对一件事(或“认真而尽力地面对一件事”);(2)我们应该关爱别人,也能平静而坦然地接受别人的爱。

12.示例:她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够给年轻人提出很有价值的人生建议,在教育子女

方面很有办法。能够与子女平等相待,能够理解子女的心思,对待子女的想法与行为相当宽容。

第一专题检测

1.(1)cãnɡ zēnɡ (2)chãnɡ dânɡ (3)ɡěi jǐ (4)shā shà (5)jì jǐ

(6)lãi lâi bǐnɡ pínɡ

2.百轲争流—百舸争流 嘻游—嬉游 摇拽—摇曳 人世心酸—人世辛酸 愤力以赴—奋力以赴 皇然若失—惶然若失

3.(1)符合语境。“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我”在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中面临的艰难和痛苦。 (2)符合语境。“赤子之心”比喻纯洁无瑕的心。成长必定会带来烦恼,这是人在成熟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驿站。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俗世中始终做最真的自己,并在保持纯真的同时享受精神的快乐。

4.(1)略(提示:外在于身的“物”是很多很多的,内在于心的“物”却很少很少,只有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给自己的生存意义一种圆满的回答。当然这种回答是建立在痛苦和艰难的抉择之后的。这里的比喻十分妥帖地表现了“多”与“少”的矛盾。) (2)略(提示:“船票”、“风暴”等喻体丰富了句子的内涵。作者明白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创作后,就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既然作者存在的意义如此,那就开始生命的航程吧,在有着狂风骤雨的生活里用笔奋力画出一条有价值的生命航道,为社会奉献出尽可能多的宝贵的精神产品。)

5.(1)渲染了作者对岁月转瞬即逝的意外,既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又有一份“流年似水”的迷惘。(2)问号、叹号的连用,强化了标点符号的情感功能。因为作者情愿放弃一切,但惟独不能放下创作的笔,没有了笔,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存在的意义。问号与叹号同时表达了“笔”就是作者生存的精神支点的信念。 (3)破折号在文意上起递进的作用,在情感的表达上强化了作者由于错失机遇“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的懊恼和痛心。

6.示例:十八岁的青春让我想起冲破云霞、光芒耀眼的朝阳;十八岁的青春使我想起妙曼婀娜、吹拂于高原塞北的春风;十八岁的青春叫我想起翠色葱茏、将诗意恣肆挥洒的佳木:整个世界填满了十八岁青春的凌云壮志和冲天梦想。 7.示例:理想是灯 引你走到黎明 8.略

9.①句正确,不用修改。②句中“最显眼的你的书架的位置”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你的书架的最显眼的位置”。③句中“展现”用词不当,应改为“融合”。

10.略(提示:扣住“青春万岁”的主题,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力求口语化。) 11.万类霜天竞自由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12.(1)寒秋,独立在橘子洲头,面对北去的湘江 (2)一是为了押韵,二是为了突出青年毛泽东面对险恶形势的飒爽雄姿。

13.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14.不能。“击”、“遏”蕴涵着一种力量,表现了词人和同学们为了改造中国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斗志豪情。 15.略

16.写的是离别的场景。“蜜甜”和“忧愁”并不矛盾。“蜜甜”说的是诗人与日本女郎之间的情谊深厚,让诗人觉得蜜甜;而“忧愁”则指因为分别而生起的离愁别绪。

17.“泥土”淳厚、无私、平凡,诗人高度赞美“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的自我献身精神。

18.古代诗歌经时间冲刷,已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19.(1)诗句如珊瑚般美丽而持久。(2)诗歌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20.略(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21.略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

板块一 求学之道

1.(1)zhîng gǎo pù cān xǐng xū yú zhuàn dîu jiē fǒu yí (2)楫 锲 跬 骐骥 驽 镂

2.(1)名词作状语,每天 (2)名词作动词,游泳 (3)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1)广博地学习学问广博精深 (2)藏身 托付;把理想、感情、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一般人 许多人 (4)跟从并且 表结果或目的的连词 (5)小的方面要学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4.(1)a ?摇(2)a (3)b (4)a (5)b 5.(1)①兼词,于之 ②句末语气词 ③句末语气词 (2)①介词,在 介词,比 ②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③与“嗟”形成古汉语的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④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3)①代词,指代“众人” ②句中语气词,表揣测 ③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代词,可译为“他(们)” ④代词,指代“书” ⑤代词,指代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 ⑥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6.(1)宾语前置 (2)被动句 (3)判断句 (4)介宾短语后置

7.(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 (2)锲而不舍 (3)登堂入室

8.(1)荀子(况) 儒 唯物主义 (2)韩昌黎文集校注 韩愈 退之 唐代 文学家 韩昌黎 古文 韩柳

9.(1)深水,深潭 (2)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3)用刀雕刻 (4)浮躁,不专一 10.(1)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2)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

11.略(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学习、从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养”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拥有。) 12.(1)固定的老师 (2)写 (3)绑、捆 (4)交换

13.一个人喜爱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虽然活着,却被称为活着的死人(庸碌无能的人)! 板块二 经典的力量

1.(1)shâ qiāng jiâ zhào jǐ mâi mì duàn (2)溺 痹 暇 斓

2.(1)宝臧—宝藏 欣悦不己—欣悦不已 既使—即使 (2)秘林—密林 一坐— 一座(两处) 覆苏—复苏

3.(1)a (2)a (3)b 4.(1)语序不当,应该把“我们现在的高中学生”和“许多世界经典名著”位置对调。 (2)句式杂糅,去掉“关键还在于”或者“在起决定作用”。 (3)两面和一面不照应,在后一分句的“是”后面加上“能否”,前后呼应。 5.我们要读好书(意思接近即可。) 6.②③⑤

7.一个人必须是一个可教养的客体,这是获得教养的前提 经典对一个人教养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8.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

9.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努力 10.这句话说明了真正的教养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11.“征服性”和“侵略性”具体表现在:时间被书占用,空间被书占有,头脑被书左右。12.(1)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2)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3)认真精读有益的书;(4)不让消遣、娱乐类的书占据正规时间;(5)终身阅读生活这部大书。(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13.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人们的才智,帮助人们完善自己。14.(1)比喻盲目读书,被书征服。 (2)比喻多好的书也不能迷信。

15.略(提示:这句名言的字面意思是“完全相信书上的知识,还不如没有书”。可根据

这一内容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专题检测

1.C(A锲qiâ;B炽chì,驽马;D震撼,兴xīnɡ)

2.A(“熟悉”指知道得很清楚;“熟习”指(对某种技能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而形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一般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遏制”是抑制、控制的意思;“遏止”是阻止、制止的意思。) 3.C(“水落石出”意思为“真相大白”,不合语境。)

4.B(A“能否„„具有重大的意义”属两面与一面的关系,前后照应不周;C“自己”指代不清,有歧义;D重复累赘,“当前”和“当务之急”语义部分重复。)

5.学术的创造性是要求你在充分理解前人长处的同时发现前人没有达到的空白和缺陷,而不是要求你去纯粹地充当前人的吹鼓手

6.(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 (2)该校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在前一结论的基础上反思其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7.(1)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8.(1)求学的人 (2)本来 (3)以„„为师 (4)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固定的

9.(1)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我以道理为师,哪里要了解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例证法、引证法。

11.(1)“那些书”指的是经典,经典在今天已经被太多的人冷落,在生活中已经被人忽视,因此作者说它们像冬天。(意思对即可,其中“经典正在遭受多数人的冷落”这一层意思一定要表达出来。) (2)经典就像那些老榕树,有旺盛的生命力,表面上看它们很“老”了,实际上它们有极大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滋养。(意思对即可,重点在对“仿佛”和“郁郁葱葱”两词的解释要正确。)

12.经典朴实厚重的纸色,清新香醇的油墨,灰旧的沉默的铅字,不那么“刺激”的内容,不够“新潮”的装帧。

13.前者指人们破坏自然环境、自身生存环境的悲哀。加上“不啻”指的是人们对经典的漠视比破坏大自然更无知,会带来更深的悲哀。 14.略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 板块一 漂泊的旅人

1.(1)chãng miǎo rú xī zǐ bǒ tǎn tâ (2)惦 瘠 轫 矫 啜 怆 寥 2.良晨美景—良辰美景 安捺—按捺 杀羽而归—铩羽而归 手屈一指—首屈一指 陷井—陷阱 返本归原—返本归元 丰富多采—丰富多彩 3.(1)a (2)b (3)a (4)b (5)b 4.(1)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2)句末的句号应移到引号外面。 (3)两个问号都应改为逗号。

5.(1)惠存:请对方保存。这里应改为“保存(珍藏)”。 (2)垂询:上级对下级的询问。这里应改为“请教”。 (3)教祺:对教育工作者的问候语。这里应用“编安”。 6.示例: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天使,思念故渊的池鱼 7.(1)慈母手中线 (2)苟利国家生死以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池鱼思故渊 (5)衣绣夜行

8.具体指北平(北京)。它与“摇篮”有两点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让人感到安适。

9.与北平形成对照,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北平的喜爱。

10.(1)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2)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处处有空儿;(3)既能看见人文景观,又能看到自然景观。

11.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12.欢欣(欢愉) 失落(寂寞)

13.作者对老家的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家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板块二 乡关何处

1.nián chà hái chïu liáo shân hāng yín gîu dǎo pǔ tiáo

2.(1)废逝—废失 塌塌实实—踏踏实实 (2)幽然—悠然 青福—清福 (3)废钱—费钱 化不多的钱—花不多的钱 3.(1)a (2)a b (3)a

4.(1)搭配不当,“展现”不能和“心情”搭配,“展现”应改为“表现”。(2)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但”应放在“我”之前。 (3)种属概念不能并列,应删去“和大会主席团成员”。

5.(1)。” ) (2)、„„ (3)? ;

6.(1)拜托、劳驾等 (2)光临、莅临等 (3)笑纳等

7.草、土墙、房子、破墙圈、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灰、划痕、木和铁钉等。

8.这样反复意在强调对自己年轻时不懂得乡土之情的遗憾和懊悔,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9.隐含着故园不再的感伤。

10.表明生命是需要伴随生命成长的一些痕迹来证明的。这样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家园情结和寻根意识,同时作者强调了精神寻根对于生命的重要。

11.(1)外观千篇1律,格局大同小异,相对封闭隔膜 (2)在胡同或小巷深处,拥挤狭窄,但邻里情深 (3)养着家禽、种着蔬菜的院落内,亲情浓郁温馨

12.运用比喻修辞,把日子比作悠悠的流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街生活的悠闲自得。13.结构上,收束上文对老街生活的描述;内容上,突出表现作者对老街生活的怀念。 14.老街生活特点:闲适,拥挤,充满温情,生活味浓厚等。“到老街走走”可以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体会平凡生活的温情。

15.我们怀念的不是拥挤、闷热、三代同室的往日时光,而是相濡以沫互通有无的凡间人情烟火。第三专题检测

1.D(A真知灼见,翘qiáo;B发轫,悄qiǎo;C烙lào,铩羽而归) 2.C 3.B 4.B(A搭配不当,“看到了”和“熟悉的乡音”不能搭配;C句式杂糅,应删掉“才能胜任”或者“它要求”;D表意不清,究竟“我”认为什么是对的没有表达清楚。) 5.“联系”改为“邀请”;“得到”改为“征得”;“决定”改为“聘请”。 6.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7.骆驼祥子 茶馆

8.(1)月是故乡明 (2)春来江上几人还

9.具体指许多年少的男女,为了生存,被迫离家。因为这种离家是被迫的,而且离家后的遭遇往往是悲剧性的。

1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11.(1)为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而离家闯荡;(2)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迫离家;(3)灾难和战争使人流离失所;(4)放逐使人有家难归。

12.含义:尽情地欣赏(或品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真挚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意思

对即可。)

13.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作铺垫;可填补未实写故乡的不足。

14.(1)在沙路上光着脚奔跑;(2)从枝头偷摘酸枣;(3)在庄稼地里躺着;(4)坐在农车上;(5)在枣树枝上挂蝈蝈笼儿;(6)在玉米田里嚼“甜秆”。

15.在母亲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小孩,在儿子眼中母亲永远是慈爱的母亲,久别的儿子可以再次像儿时那样充分地享受母爱。16.略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板块一 谛听天籁

1.(1)zhě kuáng lù mî hài pù nào niàng dùn chá (2)粤 惬 谧 霭 躁 炫 恣 梧 蛰

2.(1)b (2)a (3)a 3.(1)添加“落日”和“映照”后,表意明确了。 (2)“四周”多余,“硬币的边缘”“不太清晰”和“混沌”、“灰蒙蒙”都是“被我们遗忘”的原因,移前以后表意准确。 4.(江南的冬景)让生长在江南的我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5.农村冬日垂暮微雨时那种如诗如画的悠闲境界。

6.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而是避实就虚地引用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写出了雪中情趣。这种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作者的品评将这种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含的意象十分丰富。 7.这句话表面是随声附和,言外之意却是不以为然:朋友,你还没有见过我的家园落日呢,那才是至真至美最值得骄傲的如诗如画的景象!

8.(1)是为了衬托(反衬)下文的家园落日。以戈壁落日的“一身鬼气”、云海落日的柔曼虚幻、平原落日的“一成不变”、大海落日的“生分不遂意”来反衬家园落日像普通人一样的温和、慈爱,从容旷达。(2)作者从这四种落日中都看到、感到了一些不足,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家园落日的情有独钟。

9.(1)家园落日已是一种象征,它是人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归宿;(2)这样说,看似无理,却将作者对故园及其落日的深刻记忆,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出来——正如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名句一样,从无理中见出热爱故乡的深情;(3)简单的理由,却是最有人性、最打动人心的箴言。 板块二 感悟自然

1.(1)zhǔ (2)yǎo tiǎo (3)dǒu (4)píng (5)zhào sù (6)qiǎo (7)liáo

(8)zhú lú (9)shī shuî (10)piān páo (11)fú yïu (12)jiâ (13)lù

(14)yí (15)jī (16)rân (17)cuán cù (18)pǒu lǒu (19)hào (20)shāng

2.(1)往 (2)越过 (3)驾 (4)按,循 (5)偕同 (6)拨开 (7)交会 (8)先前

3.(1)从 被 (2)这样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助词,作形容词词尾 介词,在

(4)表顺接 从这时

4.(1)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2)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3)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4)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枕,梦:名词作动词,以头枕物,做梦 (6)异:意动用法,感到„„奇异

5.(1)当 (2)劝酒 (3)突然 (4)此,代江水 (5)那样,指月亮圆缺 (6)大自然

6.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应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7.(1)之于 (2)高 (3)听凭,任凭 (4)恰好 (5)往日,此指昨夜 8.(2)前者应解释为“到”。 9.(4)采用的是衬托的手法。

10.(1)“可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2)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3)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板块三 湖山沉思

1.yī xiào wěng yì qiâ sù háo bâng qiào piǎo tuān sǒng 2.(1)b (2)b 3.(1)“将要”后加“在”。 (2)“正在”与“新”重复,删去“的正在”。 (3)“我”应移到“自从”后。 (4)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 4.③④②①

5.景物特点:清澈明净。情感:喜悦。

6.将瓦尔登湖的从前与现今对比,突出了瓦尔登湖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表现了作者见到瓦尔登湖时的惊喜之情。

7.因为它使“我”建立了一种信仰,抵制金钱至上主义的诱惑,确立了“我”今后朴素的生活方式。

8.要求人在获得生命所需要的物质之后,应追求生命的意义。

9.人必须遵从自己的心灵和良知,不应为谋生而无意义地浪费生命,人只有从物欲中挣脱出来才能保持尊严,获得自由。

10.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他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一生从未远离故土,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体验简朴的生活,写出了被称作超验主义圣经的重要著作《瓦尔登湖》。作品还有《郊游》、《缅因森林》等。 第四专题检测

1.D(A颤zhàn;B犷guǎng;C扁piān)

2.B(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成败与否”。)

3.D(A应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B“不但”、“而且”后的语句应对换;C应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恶果”。)

4.(1)风雪夜归人 (2)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3)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5.B(任凭)

6.A(介词,在;B助词,作词尾/代词,这样;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D代词/助词)

7.“徘徊”二字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它脉脉含情地缓慢移动,这实际上是写明月带给作者无限愉悦的感受。

8.渲染了哀怨悲凉的情调。从三个角度:一是直接描写箫声的哀怨,二是描写袅袅不绝的余音,三是描述箫声的感人力量。

9.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华,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10.(1)树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相比,这一对比突出了树的生命更长久,树活得更从容,它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更能引发读者对树的敬畏和感激之情。(2)树的自生自长和家畜靠人喂养照料相比,这一对比表现了树为人们贡献了全部却从不索取的无私、执著,更能引发读者对大树的深深敬意,感佩树的奉献精神。

11.示例一:树象征着一种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它“取万物之精气”,“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战胜“大大小小的灾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树的生命力很强。它生机勃勃,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示例二:树是人活于世间的一

种“风貌”的象征。“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等,表明人要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生长的环境,经风雨,见世面,汲取各种营养,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正确对待可能遭受的挫折以至灾祸,战而胜之。 12.略 综合测试

1.C(A炫xuàn,湍tuān;B菲fěi;D悒yì)

2.D(A雾霭;B毛骨悚然,萍飘四方;C寥廓,怡然自得) 3.D 4.C(A如影随形: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不以为然:不认为对,表不同意,有轻视之意。然,对。此处应为“不以为意”。C安土重迁:留恋乡土,不愿意轻易迁居他处,此处正确。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此处褒贬失当。) 5.A(B重复累赘,“十分”和“悬殊”语义部分重复,可删掉“十分”;C搭配不当,“物美价廉”不能修饰“产品种类”;D句式杂糅,且前后照应不周。)

6.B(A“乌鹊南飞”后面的句号应去掉;C“是两匹马”和“一匹雪白”后面都应改成逗号;D两个问号都应改成逗号。) 7.③②①④

8.示例:感谢大家的祝贺,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朋友们的热心支持,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开始新的拼搏。

9.诗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诗人客居洛阳的时候因见秋风起而引起的对家乡亲人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10.(1)渺沧海之一粟 (2)道之所存 (3)学而不厌 (4)还乡须断肠 11.(1)增(加) (2)(声音)洪亮 (3)横渡 (4)连词,表修饰 (5)半步 (6)浮躁,不专一

12.(1)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的收获大。(2)君子的天赋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只不过(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劲的筋骨,(可是)向上可以吃到尘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水,那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3.设喻(比喻)论证。学习对人的作用。 14.学习需要不断地积累。

15.“前方”实际上指人们的理想。

16.(1)祖先为生存不断地迁徙,奋进的习性与欲望成为人们的无意识积淀。(2)外界的诱惑、闯荡世界的生命快感或虚荣心使人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3)身或心受不住家的压迫和束缚,不得不远行。(4)理想召唤着人们不断向前走。

17.家:它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驿站、一个港湾。路:奋斗的轨迹。眼前和心中:永存不灭的希望。(意思接近即可。)

18.“苍茫的前方”指未来和理想。“钟声”和“鼓乐”指理想的召唤,人前进的动力。 19.(1)因为在真正“接近”上海之前,“我”仅仅是从文艺作品中获得对上海的模糊印象,其中搀杂了相当多的“我”自己的想像的成分。(2)因为第一次来到上海,“我”深深地为上海的风情与气质折服,上海与上海人天然的优越感,让“我”这样的外来者心生崇敬与赞叹,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无法接近的距离感。

20.外表张扬奢华而内心沉静温和(或繁华绚丽而又高贵从容)。(回答“精致优雅”、“优雅简约”等均可得分,必须准确地把握住上海集矛盾的两个方面于一体的独特性方可得满分。)

21.幼年时的好奇(或童话般的想像),后来转为炽烈的爱(或热烈地迷恋,“激情与悸动”亦可),最后变为平静而深沉的爱(“平静而安然”亦可)。22.略

推荐第7篇: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课时分配(14课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约1课时9月1日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约1课时9月4日||9月12日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约2课时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1.2.1函数的概念约2课时1.2.2函数的表示法约2课时9月13日||9月25日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约2课时1.3.2奇偶性约1课时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课时分配(15课时)2.1.1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约3课时9月27日30日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8日10日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约3课时10月11日14日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约3课时10月15日18日2.3幂函数约1课时10月19日24日小结约2课时第三章函数的应用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课时分配(8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10月30日|11月3日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小结约1课时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推荐第8篇: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摘要】有关于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个人教学计划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您集合的,查字典数学网编辑将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高中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课时分配(14课时)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课时分配(15课时)第三章函数的应用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课时分配(8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约1课时10月25日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2课时10月26日27日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10月30日|11月3日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小结约1课时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必修一数学教学计划。

推荐第9篇:高一必修2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018年高一必修2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同学们奉上2018年高一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希望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如果 ( )

A.B.{1,3} C.{

2 2.已知 ( )

,5} D.{4}

A.B.C.D.不确定

3.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那么函数f(x2-1)的定义域是( )

A.[0,2] B.[-1,1] C.[-2,2] D.[- , ]

4.已知集合 , ,则 ( )

A.B.C.D.

5.设 , ,从 到 的对应法则 不是映射的是( ) A.B.C.D.6.函数 的图象是( ) A.B.C.D.7.函数 有零点的区间是( ) A.(- 1 ,0) B.(0,1) C.(1,2) D.(2,3)

8.若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倍,则 的值为( )

A.B.C.D.

9.设函数 ,若 >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C.D.

10.函数f(x)= (x2-3x+2)的单调增区间为( )

A.(-∞,1) B.(2,+∞) C.(-∞, ) D.( ,+∞)

11.已知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则 的范围是( )

A.B.C.或 D.

12.若 ,且 ,则 满足的关系式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若函数 是函数 的反函数,且 的图象过点(2,1),则 _____ ;

14.已知f(x) 是奇函数,且当x?(0,1)时, ,那么当x?(?1,0)时,f(x)= ;

15.已知集合 ,B={x| },若 ,则 = ;

16.若 ,且 ,则 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求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 ,其中 ,设 .

(1)判断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 ,求使 成立的x的集合.

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定义域为 的函数 是奇函数.

(1)求 的值;

(2)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

(3)若对任意的 ,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4分)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0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150元,未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50元.

(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

(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D B A D A D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14.ln(1?x) ; 15.0,1,2 ; 16..40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解:函数 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

(1)当 时,

= ;………………………………………..……3分

(2)当 时, ; ………………………….…………….…6分

(3)当

时, …………………………………………………..9分

综上所述, ……………………..………………….…10分

18.(本题满分12分)

解:(1)依题意得1+x>0,1-x>0,

∴函数h(x)的定义域为(-1,1).………………………………………..…………………………3分

∵对任意的x∈(-1,1),-x∈(-1,1),

h(-x)=f(-x)-g(-x)

=loga(1-x)-loga(1+x)

=g(x)-f(x)=-h(x),

∴h(x)是奇函数...........................................................................................................6分

(2)由f(3)=2,得a=2.

此时h(x)=log2(1+x)-log2(1-x),

由h(x)>0即log2(1+x)-log2(1-x)>0,

∴log2(1+x)>log2(1-x).

由1+x>1-x>0,解得0

故使h(x)>0成立的x的集合是{x|0

19.(本题满分12分)

解:(1)因为 在定义域为 上是奇函数,所以 =0,即 …….....3分

(2)由(Ⅰ)知 ,

设 则

因为函数y=2 在R上是增函数且 ∴ >0

又 >0 ∴ >0即

∴ 在 上为减函数.………………………………....………...…..7分

(3)因 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

等价于 ,……………….……………………...….8分

因 为减函数,由上式推得: .

即对一切

有: , ………..………………………….………....10分

从而判别式 ………..…..……………………………..……...12分

20.(本题满分14分)

解:(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3600元时,未租出的车辆数为: =12,所以这时租出了88辆车………………………………………………………………………..…4分

(2)设每辆车的月租金定为x元,则租赁公司的月收益为:

f(x)=(100- )(x-150)- ×50,…………….…….……....10分

整理得f(x)=- +162x-21000=- (x-4050)2+307050……………………...12分

所以,当x=4050时,f(x)最大,其最大值为f(4050)=307050.

即当每辆车月租金定为4050元时,租赁公司月收益最大,最大收益为307050元.………..14分

推荐第10篇:高一数学寒假作业(一)答案

句容市

∵BA, ∴2a≥1或a+1≤-1, 即a≥1212或a≤-2, 而a

12∴ ≤a

故当BA时,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1] .

5.解:(1)由题意得:(x1)(x1)0 即A,11,

由(xa1)(2ax)0, 得(xa1)(x2a)0.∵a1,∴a12a, ∴B(2a,a1).

(2)∵BA, ∴2a1或a11, 即a而a1,∴1212或a2

a1或a2,

12故当B A时,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1).

6.解:(1)因为 f(x)是R上的偶函数,所以f(x)f(x) 对任意xR都成立.

即(a1)x2(a21)x1(a1)x2(a21)x1

得2(a21)x0对任意xR都成立

所以有a210,解得a1

又因为f(x)是二次函数 所以a10,即a1

综上可得a1.

(2)由(1)知f(x)2x1,可得f(x)在区间[1,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2]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x0时,f(x)最小,f(0)1

所以当x2时,f(x)最大,f(2)9

所以f(x)的值域为[1,9].

(3)若f(x)x,则有2x1x,得2xx10.

7

18 0所以方程无解, 所以函数f(x)无不动点.

222

第11篇:高一期中政治考试试卷及答案(必修2)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政 治 试 题

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整体部署,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的“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开展海外“猎狐”行动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职能 ④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小张毕业后,选择了在北京郊区某农村做村官。在担任村官的一年里,他看到的以下现象中,不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是( )

A.王某在竞选村委会主任时,发动全家人对本村村民进行游说 B.非党员李某通过竞选,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C.经村民大会通过,村委会将村里300亩土地承包给了外地人杨某 D.镇政府罢免了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李某

3、小张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参考了以下文献:《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和《关于我国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分析》。那么,他论文的题目最可能是( ) A.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研究 B.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C.村民自治与基层政府关系研究

D.村民自治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影响研究

4、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假如就此写一篇新闻稿,合适的关键词是( ) A加强立法 保障民生 B依法行政 重视民生 C诚信经营 服务民生 D依法执政 改善民生

1

5、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祼官”问题。2014年国家规定,配偶或子女已经移居国外的干部,不得晋升部门“一把手”领导。这表明( )

①国家依靠制度来制约和监督权力 ②国家坚持正义的人民民主专政

③中国共产党在切实履行专政职能 ④国家不应保障祼官的合法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某市旅游资源丰富,有观音文化、皇家禅林、神秘北纬30度等。该地某市民建议市人大、市政府制定相关旅游发展计划,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后,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旅游产业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

①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政治生活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政治生活 ③政府切实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不要再买这种菜了!因为它100%致癌”“也许你每天刷牙就是在吸毒!这样的消息就像网络版的电线杆小广告充斥微信朋友圈,它们多数都是谣言。有研究团队指出微信朋友圈三大信息:致癌、养生、丢小孩。抵制网络谣言,人人有责。为此,我们广大网民应( )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④遵守法律规则,有序政治参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出了个***,多大的老虎也敢打”,然而要防止腐败,就需要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②权力是否接受制约和监督是区分有无威信政府的主要标志 ③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下列符合“依法治国”方略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②司法机关制定法律,公正司法 ③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④行政机关依法执政,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广场舞这种健身与社交二合一的活动,给一群人带来享受的音乐,在另一

2

群人那里成了恼人的噪音,广场舞成了多种争端的导火索。破解这一难题需要(

①政府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②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城市居委会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邻避效应指居民或所在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造成“邻避效应”的原因可能不是( )

A.政府没有处理好决策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B.行政机关没有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C.公民自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政府没有强化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2、2014年8月31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请的《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该决定(草案)提出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材料说明( ) A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C民主集中制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D公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

13、近年来,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终于在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③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质询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我国现在约有4.3亿户家庭,平均每户3.02人。家庭规模变小对于老年人的负面影响是比较显著的,这就要求社会一方面加强为老服务,另一方面平衡年轻人的工作家务负担。对此,政府应该( ) ①放手让市场进行调节,对公共服务不要过多干涉 ②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到权责一致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3

15、2014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全国政协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65年来,人民政协不断发挥其职能,已经成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下列活动属于政协职能的是( ) A.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B.批准2014年中央预算 C.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

D.决定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同志担任科技部部长

16、“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刷微博、看微信、逛逛淘宝下下棋”。这是群众对当前部分机关干部“懒政”现象的生动概括。针对这一现象,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南充市委在 2014 年 12 月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庸懒散浮拖”专项治理活动,对部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担当不力、为官不为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这有利于( ) ①从严治党,提高党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 ②刷新党风政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③保持党群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④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追求“善治”被视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目标。所谓“善治”,本质上是政府通过与公民平等沟通、共同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善治”目标的是( ) ①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与水平③理清政府权力范围,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等改革,使审批环节的109个印章变成1个印章,审批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一举措有利于政府( ) A.削减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优化管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科学执政,避免包办一切

D.廉洁高效,促进职能科学、结构优化

19、某市为保证本地餐馆卫生合格,制定和实施了“放心厨房”工程。以根治“地沟油”为契机,提升餐厨垃圾处置能力。以下选项,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合理的是( )

①市政府发布《关于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各部门联动监管

②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开展调研,形成《关于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③市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快完善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实施的建议》

4

的提案 ④市政协把《关于加快完善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实施的建议》移交主管部门办理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0、在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青海警方对利用“2012世界末日说”非法聚集、散布“世界末日”谣言的“全能神”邪教组织人员实施抓捕,抓获“全能神”邪教人员400余名,并收缴一批邪教组织非法宣传品。这体现我国( )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③政府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微信问政中,政府的参与,使微信问政具有很强的 功能;人大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 功能;市民代表、法律专家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 功能;而相关的媒体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 功能。( ) A.行政系统外部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舆论监督 B.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 C.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社会监督

22、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 )

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孔子)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王安石) 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荀悦)

23、因为一起林权纠纷,某地农民李某一纸诉状将区政府告上了法院,使该区区长站在了被告席上。这一案例表明( ) A.政府自觉接受公民的监督 B.司法公正才能保障公民权利 C.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D.依法治国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4、2014年10月27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

(九)草案增加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一修改( )

①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体现了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 ③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对漫画《权限》蕴含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5

①推动社会管理,增加公共服务 ②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③坚持民主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④防止权力滥用,提升政府威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27、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列措施能有效提高某市政府公信力的是( )

①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②各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不断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主体角色 ③审计部门对“三公”经费进行全覆盖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审核结果 ④各职能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下列给政府关注民生拟定的主题词全部正确的是( )

A.加强管理服务、坚持公正司法、接受权力监督、树立政府威信 B.强化宏观调控、遵循基本原则、确保科学执政、权力高度集中 C.民主科学决策、加强行政干预、深化机构改革、巩固执政地位 D.正确履行职能、遵循基本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接受权力监督

29、2013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强调,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促进廉洁、俭朴、法治政府建设,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坚决清除侵蚀公共利益的“蛀虫”。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6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是重要的监督形式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形式的监督 ④建立行政监督体系是监督权力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减免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这表明政府( ) A职能转变加快

B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C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减弱 D服务对象在变化

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主观题(3题共40分)

31、材料一: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基层政权直选试点、政风行风热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宽广。“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

材料二:“躲猫猫”事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指导、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督办、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主办后,案情初步水落石出。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是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的。有人说,官字两个口,在躲猫猫事件中,看守所作为国家机关,握有话语权,李乔明的家属即使难以接收官方调查的结果,也只能忍了。也有人说,干脆找人把看守所人员毒打一顿,出出气。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6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面对国家机关的不合理行为,简述公民有哪些民主监督的方式?(8分)

32、.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从报纸到广播、电视、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一位网友说:“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各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然而,自由不能滥用,激辩只能指向净化。无论将来怎样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点评析网友的观点。(12分)

7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常态”作为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意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

2014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对此,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依据。(14分)

8

第12篇: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模拟试卷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模拟试卷

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D.接触面一定,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4.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力F2单独作用

2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

A.2m/s B.4m/s C.6m/s D.8m/s

222

2 25.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6.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若钢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m=2000N,独轮车和演员的总质量M=80kg,两侧的钢索最大成θ=120°夹角,2g取10m/s.当独轮车和演员处子图示状态静止不动时,钢索对独轮车的作用力大小为(

) A.800NB.1600N C.2000ND.4000N

7.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的瞬间,(

) A.a1=3gB.a1=0 C.△l1=2△l2D.△l1=△l2

8.雨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水蒸气的凝聚,雨滴质量在逐渐增大,同时由于下落速度逐渐增大,所受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一定速度匀速下落,在雨滴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的重力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B.雨滴质量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由于空气阻力逐渐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雨滴受到的重力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

9.如图,放在斜劈上的物块,受到平行于光滑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运动,斜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斜劈的弹力大于斜劈和物块的重力之和 C.若F增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增大 D.若F反向,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反向 10.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两个光滑球A和B,两球的质量均为m,它们的半径分别是R和r.光滑球A左侧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P,两光滑球沿斜面排列并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θ一定.R>r时,R越大,r越小,B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B.斜面倾角θ一定,半径R=r时,两球之间的弹力最小

C.斜面倾角θ一定时,无论半径如何,A对挡板的压力一定

D.半径一定时,随着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A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011.如图(a)所示,一物体沿倾角为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向右的风力作用,水平风力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sin37°=0.6,cos37°=0.8,g=10m/s2)(

A.当风速为3m/s时,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 B.当风速为5m/s时,物体与斜面无摩擦力作用 C.当风速为5m/s时,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12.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2间为3s,g取10m/s,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钢管弹力大小之比为1:7 D.加速与减速过稈的位称之比为1:4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再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___(选填“A.水平”或“B.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

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点与第2个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 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 A.天平

B、米尺

C、秒表

D、弹簧秤 14.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沙桶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保持小车受力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打出

2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这个加速度值a=m/s. ②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③一组同学在先保持沙桶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④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詹詹和彭彭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图C、D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C图: D图:

三、计算题(15题,16题均12分,17题14分)

15.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台P左侧位置60m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台P右侧位置40m处从静止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m/s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P位置同时停下,人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

(1)汽车刹车的时间; (2)人的加速度的大小。

16.如图a所示,一根水平长杆固定不动,一个质量m=1.2kg的小环静止套在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现用斜面向上53∘的拉力F作用于小环,将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小环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被拉动,得到小环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图象如图b所示,加速度在F达到15N后保持不变.(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F=15N时长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及小环加速度的大小。 (2)环和长杆的动摩擦因数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4m/s,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求: (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

第13篇:Unit1 高一英语必修一Friendship试卷

Unit1 Friendship

Key words and phrases

1.

2.

3.

4.

5.

6.

7.

8.

9.add up 合计 24.on purpose故意 calm down 使冷静下来 25.in order to 为了 have got to 不得不 26.have a good look at好好看看be concerned about 担心27.by myself 我独自一人 after cla 下课后 28.at dusk在黄昏 go on holiday去度假 29.face to face面对面 take care of照顾 30.be able to 能够做 walk the dog遛狗 31.suffer from遭受 take the end-of-term exam参加期末32.recover from从。。。中恢复过来 考试 33.get tired of 厌烦。。。

10.work hard努力学习/工作 34.pack up my things整理我的东西

11.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 35.have some trouble with SB/ in doing

12.look at 看看 sth做。。。有困难

13.someone else’s paper别人的试卷 36.at the moment目前,现在

14.laugh at 取笑 37.get along well with与。。。相片得很

15.go through经历 好

16.hide away躲藏 38.enjoy helping each other乐于互相

17.true friend 真心朋友 帮助

18.set down记下,放下 39.fall in love with SB爱上。。

19.a series of一系列 40.be good at擅长。。。

20.as most people do像大多数人那样41.communicate with sb与。。。交流 做 42.talk to sb与。。。说话

21.hiding place藏身之处 43.make friends with与。。。交朋友

22.grow crazy about 对。。。疯狂无比 44.be grateful to对。。。很感激

23.stay awake 不睡觉

1.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

2.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我非常清楚地记得,那时,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驰神往过。

3.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第14篇:高一语文 必修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寥(liáo)廓

方遒(qiú)

沁(qìn)园春

百舸(gě)争流

B、峥(zhēng)嵘(róng)

青荇(xìng)

橘(jú)子洲

星辉斑斓(lán) C、下载(zǎi)

颓圮(pǐ)

大堰(yàn)河

叱(chì)咤(zhà)风云 D、冰屑(xiāo)

团箕(jī)

分(fēn)外香

妄自菲(fěi)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茫

萧瑟

打渔船

意气风发

B、惆怅

云彩

万户候

枯躁无味 C、挑衅

抱歉

明信片

貌和神离 D、长篙

伫立

挖墙脚

凄婉迷茫

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测

D、品味

贯注

揣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纷争不断。 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有很大关系。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的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为了避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进来的企业不成为“迁徙的候鸟”,让他们真正把家扎根在安徽,我省拓宽了产业集群的招商思路。

D、“雪龙”号通过直升机将俄罗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但自己却被厚冰困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容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7、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8、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①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 ,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日:“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因赐绯衣。至范阳,总橐 郊迎。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还,迁殿中侍御史。

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帝虑其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许之。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邰阳将刘士和从造。而兴元将卫志忠、张丕、李少直自蜀还,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从,五百人为前军。既入,前军呵护诸门。造至,欲大宴,视听事,曰:“此隘狭,不足飨士。”更徙牙..门。坐定,将卒罗拜,徐曰:“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劳问毕,就坐,酒行,从兵合,卒有觉者,欲引去,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即问军中杀绛状,志忠、张丕夹阶立,拔剑传呼曰:“悉杀之!”围兵争奋,皆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三十级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汉江。监军杨叔元拥造靴祈哀,造以兵卫出之。诏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以功加检校礼部尚书,赐万缣赏其兵。

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驲(r1):驿马。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封虽咨谋 咨谋:咨询,请教 ..B.僻陋不知天子神圣 僻陋:偏僻简陋 ..C.帝虑其劳费 劳费:辛劳费神 ..

D.此狭隘,不足飨士 狭隘:狭窄,狭小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①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①矍然若兵在颈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D.①亲杀绛者,醢之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温造“富有谋略、长于文辞”的一组是

①造欣然曰:“可人也!”

②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

③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

④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

⑤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

⑥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造尽管自幼喜好学习,不喜欢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却心甘情愿到寿州刺史张建封身边做了官。

B.唐德宗面对李希烈等人的叛乱,密诏张建封挑选纵横士劝说表达效忠的刘济,温造被选中,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C.长庆初年,温造以太原幽镇宣谕使的身份,为刘总分析了他的处境,让刘总幡然顿悟,归顺了朝廷。

D.节度使李绛被杀,温造前往军队处理事务,他利用智谋查找出了凶手,并对他们进行了处罚。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3分)

(2)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 (4分)

(3)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

(2)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2)撑着油纸伞,独自/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又结着愁怨的姑娘。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徐志摩《想飞》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豸虎

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扁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吧,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象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土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到海,从海再看到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16.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3分)

17.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4分)

18.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5分)

19.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6分)

六、(12分) 20、请借助联想和想象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的选段改写成一个场景。要求想象丰富,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4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21、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此致 敬礼!

店主:xxx X年x月x日

22、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七、(60分)

23、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问题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D

6.D

7.B

8.A 9.B(偏僻边远的地区)

10.C(C都是动词,像,好像。A①中“其”是代词,“他的”;②中“其”是副词,“还是”。 B ①中“之”是助词,“的”;②中“之”是动词,“到”。 D①中“者”是助词,“„„的人”;②中“者”是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11.C(①是温造对张建封的赞扬③是皇帝要提拔温造而被拒绝⑥是温造因病而出京) 12.A(跟随寿州刺史,却没有做官,“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

13.(1)张建封担心失去温造,于是把兄长之女嫁给温造为妻。(得分点:恐、因、妻)

(2)我在东宫时,听说刘总请求入觐,等到我即位,连年上书不断,派人问入觐行期,却不予答复。(得分点:比、使、乃、报)

(3)杨叔元,是开始激起兵乱的人,人们以温造不杀他为遗憾。(得分点:判断句、戮、恨)

14、(1)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2)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15、(1)向青草更青处漫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彷徨在悠长

一个丁香一样的

(3)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16、答案:①描写出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乐;②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段落的作用,首段描写的内容和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作用应该不会有错,只要套进文本,分数到手。

17、答案: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

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中的“大鹏”形象。

解析:本题考关键句的理解。注意“大鹏”的象征意义和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定要用原文,分点答。

18、答案: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想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解析:本题考人称的作用,是全国卷的翻版,送分题,关键是结合具体的文本,不要纯套术语。先答形式上的作用,再答内容上的作用。

19、答案: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能力。第一问不难,据第三段第

3、4句话加以整合即可。第二问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谈“想飞”的积极意义,实际就是谈“理想”的激励作用。

20、参考答案:康河之畔,微风轻拂,夕阳之中,柳影婆娑。婀娜的柳枝镀上一层富丽的金色,是那样的妩媚,仿佛艳美绝伦的新娘。那娇柔的倩影荡漾在水中,也荡漾在诗人的心中。

21、参考答案: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x,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回顾。

22、嘴巴很豁达

能吞得下所有心酸

它又很狭隘

说不得一点是非

第15篇: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高一物理期末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48分)

1.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2.9m,2.9mB.2m,0.9mC.2.9m,1.1mD.2.9m,0.9m

2.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A.15NB.20NC.35ND.40N

3.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判断物体有无惯性,要看物体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速度不易改变的物体才有惯性

C.只能从物体本身寻找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惯性与物体外部因素无关

D.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影响着物体惯性是否发生变化

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等值反向的一对力,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都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是互不相同的,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D.人拍手时,两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平衡力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接触且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压力的方向垂直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GsinθB.Gcosθ

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

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运动,经t s速度达到v,则在这t s内,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与物体位于中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A.1∶2B.1∶C.∶1D.∶

18.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

A.1∶3∶5B.2∶6∶5C.2∶8∶7D.4∶12∶9

9.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A点的光滑轨道,其中AB通过环心O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A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时间相比较:()

A.质点沿着与AB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时间越短

B.质点沿着轨道AB下滑,时间最短

C.轨道与AB夹角越小(AB除外),质点沿其下滑的时间越短

D.无论沿图中哪条轨道下滑,所用的时间均相同

10.重为1N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 = 1N,那么,它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B.0C.9.8m/s2D.19.6m/s

211.在加速度为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对地球的吸引作用产生的力为m(g-a)

B.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为m(g + a)

D.此人的视重为m(g + a)

1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运动t s,t s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2t 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F/4B.F/3C.F/2D.2F/

31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

A.N、m、sB.kg、m、s

C.N、kg、sD.N、kg、m

14.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 ,0B.0 ,F/m

C.F/2m , F/mD.F/2m ,F/2m

15.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B.9m/sC.10m/sD.5.5m/s

1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到全程一半时经历的时间是t,全程的下落时间为T,则t∶T为:()

A.1∶2B.2∶3C.∶2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位移是32m,则它在第3s内位移

为,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8.重为100N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以25N的水平推力推货箱时,货箱没有动,此时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当水平推力增至35N时,货箱刚好被推动,货箱被推动后,只需32N的水平推力作用即可保持货箱做匀速运动,则货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9.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处于静止状态。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恒力作用后,在头2.0s内移动了4.0m。那么,该物体受水平力作用之后,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所受的水平恒力大小为。

20. 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撤掉F,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直到停止,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撤掉F前的加速度a1和撤掉F前后的加速度a2后的比为a1∶a2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为f ,则F∶f=。

21.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O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10分)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100N的轻绳相连,mA= 4kg,mB=8kg,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23.(12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因故障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

一.选择题:(3分×16 = 48分)

题序

6

7

8

答案

C

A

C

C

D

C

B

D

题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B

B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7. 10m,4m/s18. 25N, 0.3219. 5m,4N

20.a1∶a2 =3 ∶1,F∶f=4∶1,21.2.486.18

三.计算题:(10分 + 12分 = 22分)

22.解:要使轻绳不被拉断,则绳的最大拉力FT=100N,先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1)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Bg = mBa①

再以A、B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同理列方程 F-(mA+mB)g =(mA+mB)a②

由①②解得 F=(mA+mB)(g+a)=12×12.5=150(N)

23.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①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汽车的质量为 m,有 f = ma②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③

所求距离 s=s1+s2④

代入数值解得s=155.6m⑤

第16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答案

解析:第1题,①②③围绕太阳转,为行星,④围绕③转,所以为卫星。第2题,天体②的地表温度高可能是由于距离太阳近,或者自转周期长,白昼时间长。 答案:1.D 2.B 解析:第3题,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有月球和火星,在图中分别是d和e。第4题,图中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及地月系两级。 答案:3.B 4.B 解析:第5题,图中1表示水星,2表示金星,3表示地球,4表示火星,5表示木星,6表示土星,7表示天王星,8表示海王星,9表示彗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位于4和5之间。第6题,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答案:5.B 6.A 解析:第7题,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是太阳及木星等行星,而月球是卫星,是地月系重要成员。地月系中心天体是地球。第8题,银河系、地月系都包括月球;恒星世界并不是天体系统。 答案:7.D 8.D 解析:第9题,M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为地内行星,即水星或金星。第10题,图示箭头反映出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即同向性。第11题,M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液态水存在,也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没有生命存在。 答案:9.D 10.B 11.C

12B 13A 14.15解析:由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科学考察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都有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14.D 15.D 16.D 17.C [第16题,月壤是由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对岩石破坏作用强烈,形成月壤。17题,注意关键词“人类难以预估”,说明这种威胁具有偶然性,而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引力太小,都是月球较稳定的、确定性的因素,但陨石具有偶然性。] 18.B 19.B [第18题,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海拔、云量等相关,该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东北部低,西南部较高,是受纬度和地形影响。 19解析:太阳打这个大“喷嚏”,

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当它闯入地球圈层时,不会直接引起岩石的剧烈活动,A、D两项错;也不会直接引发水圈的异常,使气候异常,C项错;③圈层高空有一个电离层,太阳活动产生的高速带电粒子,使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20.A [第20题,某一地点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有关。该地7~8月受锋面雨带影响阴雨天较多,云量多,因此日照时数少,故A项正确。海拔、下垫面均不会有季节变化,故B、C项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能够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但不会影响日照时数,故D项错误。

21.D 22.B [第21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第22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 23.D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 24.A 25.A [第24题,读图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分布可知,b地太阳辐射量多于a地。两地纬度相当,故非纬度影响;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地形相同;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第25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

1 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南北纬30°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 【解析】26选B 27选B。第26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第27题,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解析】28选C,29选A。第28题,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的气体为太阳风。第29题,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整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解析】30选A,31选B。第30题,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第31题,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约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

【解析】32选A,33选D。第32题,地壳的厚度平均是17千米,“松科1井”深度只有5 000米,所以其还在地壳。第33题,通过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来研究温室气候变化,说明地球圈层间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34选D,35选D。第34题,据图可知,乙地的太阳辐射虽然经过大气的路程较短,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多云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有关;也可能与该地位于阴坡有关。由于不知该地是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乙地阴坡是南坡还是北坡,所以排除③④。

【解析】36选B,37选12。第36题,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气象条件好,安全性强。第37题,“天宫二号”围绕地球飞行,是在太阳系中。 【解析】38选C,39选D。第38题,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故火山熔岩来源于软流层。39题,火山喷发,熔岩流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

【解析】40选D,41选D。第40题,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第41题,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42【答案】 (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吸收和反射)少,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

(2)赞同。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

不赞同。格尔木为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交通条件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44答案:(1)C B D(2)E F 巨

(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引力大,太阳系天体都绕着太阳转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5.答案:(1)色球 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2)黑子 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 (4)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5)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46.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 600小时

2 400小时

(3)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2

第17篇:《鸿门宴》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司马迁和《史记》;(3)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描写;(2)通过阅读人物传记,掌握归纳人物个性及与历史事件的关系的能力;(3)体会学习叙事线索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分析项羽失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原因;(2)正确评价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目标:

1、结合工具书通读全文,扫清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

2、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和《鸿门宴》的故事背景。

3、提问并思考。

(1) 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 阅读第一段思考:刘邦与项羽的矛盾因何而起?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这是一场宴会,美酒与佳肴,欢笑与舞蹈,掩饰着凶险与阴谋;这是一场战斗,忠诚于被判,机智和勇气,演绎出有关生死的惊心动魄;这是一部大片,刀光和剑影,明争与暗斗,上演着改写历史的生死时速;这是一段历史,成功与失败,悲壮与苍凉,诉说着无情与沧桑!这就是经典历史故事《鸿门宴》。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1、通过学生齐读、个别读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2、播放朗读录音带,学生正音辨形。

3、背景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通过工具书了解到的有关司马迁、《史记》的知识和《鸿门宴》的背景。教师总结概括。 司马迁: 《史记》:

4、回答课前预习的问题(1)(2)。

三、串讲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课文,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合作,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并标注疑难点。 小组提出组内疑难点,教师引导大家一起释疑解难。 串讲翻译的过程中同时梳理文言知识: (一) 通假字

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 山东:古指()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今指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今指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三)词类活用 1.名问用如动田: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籍(登记,动词)吏民。

(4)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干。 (5)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6)道(取道,动向)芷阳。 2.形容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第18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到目前为止,高一语文已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下面联系前阶段语文学习

沅江三中

朱丹

状况及模块一的考试情况对近期教学进行一次小结和反思。

一、前阶段教学情况概述

语文课改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高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因此,高一语文组努力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语文模块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的模块一考试内容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课外内容为辅。在这次考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如默写题都有较多不应有的错误,一方面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说明部分同学对学习或考试掉以轻心,不够踏实,不够认真。

2、阅读题得分率低,尤其是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翻译,不少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说明学生文言文积累不够,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作文还存在选题不宽、立意不高、挖掘不深的情况。这次考试作文大部分成绩在三十七分左右,表现为作文在描写方面较差,且缺乏更高的立意和材料的挖掘,创新意识较弱。

三、学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语文功底普遍较差,从字音字形到词语的掌握;从词类、语法的辨别到句子成份、语法修辞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都含糊不清,尤其是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可以说是空白一片,这与初中的淡化语法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2、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差。

3、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不主动,无法很好地做好预习,甚至背诵任务;许多学生不爱在课堂上发言。除外学生课堂笔记和课外学习的自觉性不够。

4、在课外阅读上较少接触名著,大多数学生比较偏向快餐式文化,做读书笔记一般也是摘录杂志上面的。

5、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在课后时间也较少花在语文科目上。

四、“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情况估计不够,忽视学生基础差的问题,有时会过分强调能力的培养,孰不知基础知识为能力之本。

五、今后的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所提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

1、夯实基础。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因此在高中第一年开始便要着手于他们基础的巩固。

2、强调“落实”二字。以一定的检查手段为辅来检测学生背诵、字词的情况,必须做到一事一清,避免学生养成拖拉的习惯和偷懒的心态。

3、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课堂上尽可能地采取“就文提问的方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文可依,不怕答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迫使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多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慢慢地趋向敢说、想说、爱说,并且对于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以促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上台发言,有展示自我的能力。

4、时事话题讨论。可尝试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繁重的课程让学生无暇于名著之类,因此可以尝试每周拿出半节课也作为阅读课,并要求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完成一份读书报告。

总之,优异的成绩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只有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要学、想学,才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最根本的保证。

第19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反思

生物必修一教学反思

唐甸深

今年是我人生第一年的教师生涯。这是我第一年的高一生物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基本上结束了高一生物的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教学观念的转变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本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教学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小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2、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的变化是呈现形式上的变化,每章节由章首页、若干节、本节小结和自我检测四个部分组成。每节由问题探究、正文、旁栏、练习四个版块组成,旁栏又安排了相关信息”、“知识链接”。每节课均以“问题探究”开始,通过观察图片、创设情景、讨论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这些情景、问题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步步深入,引导课堂内容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展示图片等手段,发挥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本节聚焦”是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相关信息”是对正文主栏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链接”是不同章节的前后呼应,形成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对正文中的“资料分析”(或资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与讨论”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讨论、去操作、去试验,从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

4、紧抓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分子与细胞》中有四个探究性实验,这些探究活动改变传统注入式或启发式,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一开始对于这些没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动,我们确实很是费了脑筋。怎样开展这样的课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的能力有限,结果定是一片混乱、一无所获;还是像传统验证性实验一样给个经典的套路,直接告诉答案,死记硬背下来?那样的话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些课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经过我们备课组的共同探讨,我们对探究性实验采取两种手段:

(1)、设置恰当的问题情景,引发有价值的课堂交流。

(2)、营造复合型、多元化的课堂交流氛围。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和知识点的联系,从而提 出问题。学生对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问题的答案,有了问题之后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或者设计探究方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5、多方位地评价学生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不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经过备课组的多次研究,本学期我们的评价内容包括模块考试、单元测试、实验技能和平时表现(包括预习作业、课后作业)。

6、建立平等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

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第20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学反思

弹指之间,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已快三个月,我还来不及停下脚步回思自己上过的课,段考已经匆匆结束。虽然孩子们考得还行,这是学生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并不是我教得好;但有些学生本应该考好的却不如人意,是我的失职。今天开完家长会,标志着高一第一学期的段考真正结束。

回首担任高一语文老师以来上过的100多节课,必修一的16篇课文以及两次作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太多不足,本想趁着余味认真反思,以此鞭策勉励自己,但总是拖了又拖。

一、研读文本不够透彻。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懂了,才能在讲台上游刃有余,滔滔不绝。不然在语文课堂语言就显得生硬,不生动,不美。有些课文自己读起来挺美,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但自己在课堂上分析连我自己都觉得不美,估计学生也不能有深刻的感受。师父说,一篇文章自己至少要认真研读三遍,把自己读出来的东西讲给学生就够了。当班主任的日子,每天都可能会有未知的班务要处理,当第二天要上课,今天我还没把课备好,我就会很慌乱,静不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急切地去翻阅教案,往往是翻阅了几篇教案之后,再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样的状态让人颇不踏实,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转换机,把书本上的东西搬上课堂运输给学生,这和学生做题没有思考就去抄答案有何异?

二、老师课堂讲得过多。每一篇文章自己都尽力去弄懂,即使没有自己的见解,也是尽多去翻阅多篇教案,力求读透文本。当自己吃力地把握了整篇课文,发现可讲的实在太多了,一时不知如何取舍。当我自以为把该讲的东西讲了,学生的课堂反映不积极响应,课本空空如也如新书。这样的课堂没有重点,老师讲满40分钟下来很累,估计学生听着也累。我们的配套练习《创新设计》上已经把课文解读地很到位了,只是在课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预习,带着空腹来接受每一节新课。上文言文的时候,学生没有预习,老师就得一字一句地细讲,这就更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在课上给学生预习,这样就太浪费课堂时间了,所以我现在开始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这就加重了语文老师的作业量。但课堂的生成明显会好些,老师也能稍微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如果课前没有预习,给学生半节课的时间带着要求自己读文本,然后教师再来检测或答疑,我认为也是可行的,但这对教师的备课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你要预设学生可能提问的一切问题。

三、课下反思不够充分。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师父教诲,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点心得,哪怕是一句话都好。我也一直希望自己都是如此的,在当老师和班主任以来,每天都在思考,每一节语文课,每一天和学生的交流当中,都会出现许多问题和收获解决问题的心得,有时候甚至在睡觉早梦里都在思考白天出现的问题,但就是没有时间写下来,确切地来说是自己不会挤时间或者是坚持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人是很会遗忘的动物,如果不写下来,收获的心得可能很快就会遗忘,想要坚持做反思真是不容易啊!

四、开学以来没有读书。怀念大学时代自由的读书时光,自己随时可以去图书馆,不用受任何时间限制地读书。我真的觉得现在没有时间读书啊,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课下的时间都用在研读教参上了。当一段时间不读书就会觉得脑袋有一种生锈的感觉,每天的脑子里塞满了课本上的知识。当老师都没有课外阅读的时候,又何以给学生延伸扩展呢?面对着布置给学生的作文,自己也很想写“下水作文”做范文,当学生都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思路都没有想好,实在惭愧!为了安慰自己,课余时间去校图书馆借了三本书,至今封面上都沉淀了一层细细的灰。李镇西老师在谈到读书的问题时说过一句话,恋爱中的人再忙也能够抽出时间来约会。准备等发工资的时候,去订阅一些语文教学杂志,每天睡前还能翻阅一下。虽然我记住,师父说要抽时间多读书,但是我没有做到。不仅如此,作为语文老师,我竟然连身边的小阅读也忽略了,在我们班上课半个学期了,在段考监考的时候我才注意到教师里贴的名人格言是鲁迅和巴金的,而高一必修一就刚学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以及巴金的《小狗包弟》,其实在讲课文介绍作者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抬头看看身边的阅读。上《奇妙的对联》这一课时可以讲讲贴在教室学习园地上的对联,也被我忽略了。

五、学生喜欢有趣课堂。师父说,语文老师一定是要有个性的老师。其实我也并不觉得师父上课很有趣,但我就是喜欢上他的语文课,或者更多的是喜欢他这个人吧。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觉得学生听喜欢我的语文课的,但我估计不是喜欢我的讲的课,而是对这个年轻的语文老师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很喜欢有趣的话题,兴趣的课堂,风趣的老师,可是怎么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讲的很有趣呢?很多课文要硬塞一些题外话引起学生的兴趣的话,其实就显得低俗了。记得教育学老师说,一堂课的内容要和学生有联系,和学生发生关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是语文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怎样上一堂有魅力有吸引力的语文课呢?这就是我努力的目标。

当好一个语文老师真不容易,上好一节语文课真不简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学第一章试卷及答案.doc》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学第一章试卷及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