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2021-08-21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

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现将我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作以回顾。

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1、结合校情定位立项

我们老墙小学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主题读书活动,五是校园文化建设。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少先队于2005年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德育教育领域全方位开展体验教育的实验研究,形成少先队体验教育特色活动系列,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

2012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格式周工作总结范文月工作总结范文季度工作总结范...教师年终工作总... 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

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

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二、以课堂为抓手,凸显特色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科研为抓手,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养和积极学习情感的获得,以开放、体验、创造、发展为主线,构建了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为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提供

了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

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段学生每

生每学期读书达10册。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成长理念,我们学校重视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做校园自编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活动中一班一项活动内容,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的农村小学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我们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活动,各班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为学生成

长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但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创特色之路 育时代新人 --------和平中心校

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立足于“让学生生命的每一个时段都能享受成功和幸福”这一办学思想,倡导“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让实践成为生活特质,让艺术成为生活情趣,让热爱生命成为生活态度”五大生活形态,谋跨跃式发展之策,构地域化办学之思,创特色化建设之新,走规范化办学之路,现已发展成为“硬件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省级一类学校。学校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精诚团结,开拓创新, 在特色学校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面就我校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让特色学校建设于融入常规教学管理中。为了切实将特色学校建设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全镇实际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五大连池市特色学校建设活动方案》精神,集思广益、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的见解和意见,做到统一思想、领会实质、挖掘内涵。并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把握定位,认真研究确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主题,制定特色学校建设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建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校校长为成员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全镇组建了八个特色建设实验小组,构建起了鲜活有效的特色学校建设研究网络,为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构建了坚实的实施平台。 特色学校建 设工作总结

2012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格式周工作总结范文月工作总结范文季度工作总结范...教师年终工作总...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让实施素质教育扎根于日常教学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渗透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一是抓教师学习。几年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钟云泉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张向奎的《教育心理学》引导教师学习读教育名著活动,特别是肖川、魏书生、窦桂梅、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的书物文章,要求校长每学期写读书笔记一万字,教师写读书笔记五千字,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实自己,丰富知识。

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为外出学习创造条件,几年来先后派出50余人次,赴哈尔滨、黑河、北安、五市一小等地参观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并在学校做专题汇报交流,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座,并超额参加。通过internet下载了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窦桂梅的专题讲座和课堂实录,以及全国首席演讲家邹越的著名演讲《让世界充满爱》,刻录光盘组织教师观看,领略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

二是抓校本教材的开发,我们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培养学生情趣入手,自主开发了高年段的《学学剪窗花》和低年段的《我爱泥塑》两套教材,由于课程定位准确,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泥塑剪纸作品达到两千余件。曾两次参加市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观摩展示活动,并受到参会领导的好评。

三是抓信息技术和农远工程的利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农远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农远资源优势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引进课堂,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周至少利用光盘播放室开展两次组内学习,每位教师每周至少上一节以上的多媒体教学课。并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全的办法,利用每周四下午集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

四是抓英语课程的普及,我校从学前教育开设英语课,针对英语教学知识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的特点,我们强化对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使其符合学生语言学习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使我校的英语学科逐步成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英语教师姜玉红所采用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靓点。同时对所有学科课堂教学工作要求做到“精、实、细、活、高”,制定出《教师分层培养标准》把教师分为四个档次,即为合格型、胜任型、骨干型和带头型,每年考核一次,对不同的教师分别给予不同的责、权、利。

三、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使学生素质在行动中得到全面提升。吟唱经典诗文,感悟华夏精粹,是和平镇中心学校在全力推进主题读书活动的又一举措,目的就是着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艺术品味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校本教研组的倡导下,我们组织了相关领导和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了50首具有代表性古典诗文

歌曲作为校本教材的常规教学内容,题为《诗韵》并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诗文的难易程度按学段进行了编排,印刷成册,下发给学生,人手一本,即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又提升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品味。

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新民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段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15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中心小学组织学生齐跳阿拉伯之夜健身舞,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青年长拳表演、民航小学的呼啦圈运动、新立小学的手抄报、翻身和中平小学的自编自演的小节目、新民和济民小学的体育特长队等常抓不懈,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开展“三带”活动,针对我校与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强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中心小学成立美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音乐和体育成立了训练队,设立专职教师、开辟专门场所、建立专项制度,做到培养特色化,活动经常化,教育专业化,效果最大化。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美化、绿化、香化、雅化为前提,形成独特的环境特色,每逢夏季,朵朵盛开的鲜花彰显勃勃生机,棵棵绽放的向日葵传递着温馨典雅,株株丰腴的葫芦颂扬愉悦畅快、绿树成荫,中心小学走廊文化体现人文特色,品种繁多的盆景鲜花预示着成长的快乐,悬挂的学生艺术作品展现小作者的聪明才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映衬着师生美好的心灵。文体活动展室,汇集了近万件师生作品,小科技、小制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赞叹不已。艺术活动的开展 ,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创建新业绩,是和平人永恒的追求,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办学层次的拼搏之路上,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求篇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秉承灯塔文化打造“书香灯塔” ——灯塔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科局及娄山关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校园文化清新高雅,书香气息溢满校园,读书理念深入人心,读书活动有声有色,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明显成绩。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和教师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五个一百》作为诵读教材。此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00首古诗,第二部分100个成语,第三部分100个名人,第四部分100本图书。第五部分100首儿歌和童谣。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于一体,为学生阅读提供范本和指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精心布臵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臵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2012年12月,我校投入30万修建了灯塔小学中华文化墙和读书长廊,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上午课前“一读”、午间“一诵”15分钟的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臵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学校每期组织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有效激发了师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考核方案》、《“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一年来,我校编纂刊印了自己的诵读教材——《五个一百》校本课程,先后有10多位教师、120名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12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各项读书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书香气息溢满校园,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赢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写采蜜集、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的交换空间和班级图书角;“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阅读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灯塔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读书长廊、交换空间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段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15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近一年来我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全音频控制,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本期学校为优化美化课间操,提升课间操质量,全程推出“全程音控课间操”方案。全程音控课间操从入场、吟走、慢跑、退场,全部采用音乐控制。中间没有教师的口令,以音乐贯穿整个过程。使师生参与其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舞蹈、绘画社团。中年级开始朗诵、鼓乐、舞蹈、书法兴趣小组、高年级成立美术、科技制作、合唱、阅读与写作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将每年4月23日至5月23日作为学校读书节,利用学校三节一活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和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展演、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三、主要工作成效

1、形成一个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书香灯塔”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与品牌,它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一枝独秀、枝枝俊秀、满园春秀”的理念追求,正逐渐成为可感可触的图景

先进的理念构筑的学校精神文化,科学的态度构筑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的内涵构筑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正使学校凸显出一种雅气,呈现出一派生机;

科学理念的引领,丰厚文化的滋养,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教学风格日见成熟,教学生活倍增儒雅气质;

学生的文雅,表现在有特长,会做人,乐创造。新的校园文化,使得孩子们的生活更具雅思与才情。2.实现两个提升 (1)社会形象的提升。“书香灯塔”特色的建设,塑造出学校的良好形象,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如潮,县电视台、娄山关报社等纷至沓来——2013年5月桐梓县电视台对我校书香特色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文明网对我校“祖国好家乡美”活动开展情况和“美丽桐梓〃书香灯塔”读书节系列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5月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报道了我校特色建设的情况,桐梓县“三战四抓”教研论坛发表了学校《浓浓书香 浸润校园》的经验总结,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学校先后迎来民革中央调研组、市县人大、政协领导的考察和调研,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更坚定了灯塔人“文化立校 品牌兴校”的决心。 (2)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书香灯塔”特色的建设,使我们在课改实验中领先潮流:各类课赛、评比,我校均有骄人成绩;各级读书活动、文体竞赛等,我校选手均表现出色,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家长示范学校、遵义市绿色学校、遵义市“三关工程”先进集体、遵义市家长示范校、遵义市留守儿童之家、桐梓县三八红旗集体等。

3、促进三个变化 (1)校园的变化

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空间都育人,让每一片花草都含情,这一校园文化的建设方略,如今已成了学校“书香灯塔”特色的标志。学校的文化长廊、德育展示区、中华文化文化墙,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功能室各项配备到位,即将全面启用。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使莘莘学子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长了见识,明了事理,规范了言行。 (2)师生的变化

品牌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行走的方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成长的方式,使广大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快速转变。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教师总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在各级各类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正日益增多;在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中也是捷报频传。一年来,我校教师在专业技能比赛中,1人获市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2人获市二等奖,16人获县一级等奖;撰写的教研教改论文和优秀教学设计在in、cn级发表15篇,省级获奖18篇,市县级获奖56篇„„成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却离不开品牌文化的滋养,是“书香灯塔”文化,让教师充满儒雅气息,富有创新能力,并迅速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源。

特色文化建设,也正在日渐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建构。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走向探究学习。一年来,学生撰写的优秀习作、读后感10余篇在《少年时代报》等教育期刊中发表;以“书香灯塔”为主题的学生书画作品有23幅参加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学生舞蹈《红心向党》获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一等奖,合唱队两次获县中小学红歌大赛二等奖„„这些美丽的瞬间次第绽放,凝聚的是汗水,浓缩的是那底蕴深厚的“书香灯塔”文化! (3)课堂的变化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品牌文化只有根根植课堂,才能枝翠花香。课改只有把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运作,整体实施,才能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为此,学校利用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编印了两套校本教材——《五个一百》、《安全健康读本》。为突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瓶颈”,促进对校本课程探索研究力度,学校多次召开校本课程的研讨会,教学观摩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活动扎扎实实;“个人研修学习——年级汇报课——全校展示课”活动有声有色。不仅增进了级段之间的横向交流,而且使教研资源得到共享,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改革的信心。

改进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清新的气息,有了灵动的色彩。课堂回归生命,浸润文化,又进一步提升了“书香灯塔”的内涵。

四、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宣传上不到位,个别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五楼各功能室进行改建,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五、总结反思和打算篇三: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仁里集镇中心小学

回顾2011-2012学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校于2010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特色学校。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镇教研室王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作为诵读教材。此书一册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古诗70首,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三部分幼学琼林,第四部分论语。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千字文于一体,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10年10月,我校不惜重金投入创办了仁里集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诗文选编》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7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计划修教学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 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2012年3月27日

推荐第2篇: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便集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校紧紧围绕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为主线,以“文化环境特色学校”创建为具体载体,通过打造三个系统,营造文化氛围,强化管理规范性,提高教研、科研的针对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个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评价改革,促进高效教学,使我校的多元文化融合特色,逐渐凸现出来,为来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奠定基础。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师德建设,强化班子建设

1、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全校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明确学校文化环境特色的打造是更新学校面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形象的契机,也是我校实现由弱变强的一次难得机遇。让全校师生必须充分认识,利用这一机遇,认真分析并正确对待面前的不利因素,自加压力,自增动力。让创建工作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班子通过认真调研,制订了《便集小学文化环境特色学校方案》,明确了班子成员个人工作分工,落实了工作责任制。

2、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意识,通过开展“师德论坛”、“教师行为文化的诊断与改造讲座”、“修补短板——目标帮教活动”等师德专项活动,把师德建设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师德建设改造教师行为文化。并健全师德考核评价体系,把教师行为文化的修炼工作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班子成员管理能力培训,制定了班子成员自我研修规划,为每名成员开列自学书目。增强班子成员进行学校文化诊断的能力,使班子成员在学习中转变管理观念,树立由制度管理逐步向文化管理转变的意识。

二、以强化课程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效能

本学年度,针对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教学质量,重点开展了“实施一个规范,搭建两个平台,突出三个强化,促进四个转变”的工作。有力的促进课堂教学规范性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实施一个规范就是对备课制度、授课制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细化和整合,制定了《便集小学课程实施操作规程》,对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可选择的操作要求,即增强课程实施规范性,又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择与展示个性的空间。

为了促进《操作规程》的实施,实现教学质量现状的转变,我们着力打造了课程实施的诊断与展示的两个平台。一是以达标课为载体的诊断平台,让教师在互听、互评中学习、掌握《操作规程》,并找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效率的因素。二是以特色课、创新课为载体的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教师在校本研究、继续教育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成果。

为了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课程观念,落实课程标准,让便集小学的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提出,强化体育、艺术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注重技能训练与素养形成的结合;强化科学、发现探索、劳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学生探究意识培养与动手能力的形成。为确保“三个强化”的实施,我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教师选配上注重了专业化。二是改革评价措施。三是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通过承担三类学科教学任务,定期对分管学科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以常态课教学为着眼点,从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在关注教师的教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一是着力促进学生听课习惯的转变,教会学生听课方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二是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养成正确的预习、复习习惯,通过每课留预习目标,按遗忘规律提醒学生复习,提高巩固效果;三是促进学习行为的转变,各班通过定期开展,家长评价活动,变让老师、家长看着学为自主学习。四是促进作业习惯的转变,通过家校

互动共管,让家长协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变边玩边学、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三、以加强教师专业能力自我提升为核心,卓立打造教研、科研文化

(一)、创设平台,打造激励文化。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便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升级达标活动方案》,对教师的教研、科研、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帮教成果,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能力、需要,确立达标等级。

(二)有效整合,倡导行动研究文化。为了使教研、科研工作真正成为教学的有力支撑,我们把校本研修、教学操作规程、升级达标等活动有效整合,构筑以活动为载体的培训、研修平台。通过达标课开展一课四练活动。即通过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说课、课堂评价、课堂调控技能四项训练,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以活动为载体,改造学生行为文化

本学期我们紧紧围绕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软环境建设这个核心,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平安型校园、便集学子道德形象工程这些载体,落实程序化活动内容,做到从细节做起,循序渐进。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便集学生基本规范征集活动,参照《弟子规》的形式,归纳整理了《便集学子规》,由政教处与美术组联合设计了教育图板。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创建活动,涌现出随处可见诵读“三个感谢”、“我是环境小卫士”、“我会做家务”等特色活动。第三充分利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节期间组织学生通过自制贺卡,表达对老师的慰问;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到村老年活动中心,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强化学生的尊老意识。第四认真落实便集学子道德形象工程,层层分解创建任务,每月有创建主题,每两月开展一次全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使此项活动达到了常态化。第五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办手抄报、板报评比、心愿卡制作、“祖国我对您说”征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精心设计打造校园环境的视觉展示系统

根据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方案,暑假期间,我校对教学楼的主体从新进行了粉刷,对升旗台、旗杆进行了维修。在教学楼正面墙体上建立《便集学子规》导行图,使学生每天一入校门,就能目睹学校的行为要求;建立了“把形象”“八使者”宣传专栏,使全校创建工作实现了动态可视化。

为了凸显学校理念,在教学楼入口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理念墙,通过象形图案、颜色的有机结合,凸显“文化融合,个性鲜明”的办学主导思想,并结合“三风一训”图版,整体烘托办学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意识,增强书籍对学生吸引力,学校在图书室建立了敞开式书吧,让书籍每天与学生见面,并开展系列读书评选活动,在全校营造“爱读书、会读书” 的文化氛围。

同时,为了配合行为教育,建立教学楼行走导行标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靠右行、成一行、文明使者我来当”、“教学楼、宜安静、优雅环境我维护”、“走定线、好习惯、遇有意外不惊慌”等导行提示语,时时刻刻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校园绿化方面,新建了三个花池,栽种鲜花300余株,使校园充满了使命的活力。

六、逐步优化了校园的听觉系统

我校将听觉系统的改造,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整治内容,通过“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课间名家朗诵”、“语言技能模仿秀”三个专项活动,极大的改变了校园的听觉效果,课间的嘈杂没有了,学生在使用文明用语成为了习惯,全校的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幅度提高,模仿名家朗诵古诗、散文成为校园的特色活动。

七、以务实的态度开展文化环境特色校创建工作,适时调整创建进程。文化环境特色学校创建是我校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实现达标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党政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详实的

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每月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校舍有限,要通过学校现代化达标验收,必将对现有校舍进行大面积的改造和扩建,因此我们本着务实的态度,对校园景观,教学楼内布置、运动场绿化等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了适时调整,采取缓建措施,以确保有限的资金合理使用。

2013—06--29

推荐第3篇:寄宿制学校工作总结

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2011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在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超额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下面,就将本学年的各方面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学校工作:

1、“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狠抓“两基”工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两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全校齐心协力,两基工作扎实有效,档案齐全,数据翔实。10月中旬,以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为组长的督导团一行6名专家,在省教育厅副厅长陈鹏、州政府副州长哈斯巴图、州政府副秘书长刘芝有、县委书记马健、县政府县长多杰、副县长安玉秀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督导检查“两基”工作。通过逐项验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两校顺利合并。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教育布局调整之规划, 2011年8月,海晏县民族完全中学与金滩中学顺利合并,成立“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随之,学校召开了第一次校长办公会议,确定了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及年级组、教研组组长人选。并召开了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布局调整后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会上,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要求大家以大局为重,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9月初,金滩中学所转移的107名学生和其他各乡镇学生全部到校,在接待教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到各班班主任处报到注册、宿舍入住。学校进入正常教育教学轨道。

3、强化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只要有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执行,再困难的事情也能顺利地开展。所以我们在开学初完善了学校制定各项制度,从教师的管理条例、岗位职责,学生的文明公约、课余活动要求,到家长的来访接待等制度,我们尽可能的全方位思考,让每项工作都有制度作保障。将我校规章制度印刷成册,为我们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保障。

4、求真务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能有新的发展和跨越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求真务实,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立师志,练师功,修师德,铸师魂”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青蓝工程”,坚持“以老带新”、“以优促新”,强化教师培训,使年轻教师“一年培养成型,三年独挡一面,五年争做骨干”。大力实施优师工程。以争做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评比、选树师德标兵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深入开展以“加强管理,建好队伍,优化环境,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比师德、比教学、比教研、比成效、比质量、比管理的“六比”活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上下一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以德育工作为核心,以强化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全力以赴地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5、强化安全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健全组织,建立安全工作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我校实行安全工作行政主要领导(校长)负责制,继续以“求质量、保平安、促发展”为工作目标。尤其在学校拆建和两校合并的特殊时期,全体教职工能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看待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时刻提高警惕,全力做到防范于未然。完善《学校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对学生入校、放学、在校安全,实行全方位、无间隙监控。加强学生居家安全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防火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及自救自护知识教育。坚持锁大门开小门,来客登记制度。安排保安及值班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加强学校夜间保安工作,确保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德育工作:

一年来针对学校实际,结合我校多年来的经验,充分发挥关工委育人功能,探索加强德育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路子。为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积极吸收了一些年轻教师,为这个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力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学期翔实制定德育工作目标和途径设计。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结合重大节日,进行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如落实“迎重阳佳节,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敬老活动、“传唱红歌,做有道德的人”课间活动、“11〃9”以“提高警惕 防患未然”为主题的升旗仪式、“迎新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德育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充分发挥了青年志愿者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建设和学校形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活动形式也不断务实,在青年学生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2、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管理制度和宿管老师管理制度。

出台了新的值周方案,值周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同和赞许。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细致化、全面化,使学生会队伍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教师有限的管理层面拓展开来,合理有效的自主管理,使学校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住校生管理,学校纪律等方面都有了稳步提高;以会代培,多形式对宿管老师进行培训,熟练管理程序。为提高住校生的管理,严格过程的检查。组织召开住校生大会、座谈会,对住校生学习、生活习惯提出要求,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实施了每周周总结,每月月通报。及时反馈出个别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配合班主任制定出相关措施,有效地教育管理了学生。给学生宿舍设计和定制了“做和谐室友,构温馨小家”为主题的公示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

学校工作的最后落脚点是教育培养好学生,而班主任这一角色又处在这个非常重要的位臵上,因此,我们除了要求班主任建设和做好常规工作外,还通过各种活动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按时召开班主任例会,每月末关工委组织班主任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对本月的工作进行进行反馈和总结,并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和解决,对下月工作进行安排。

4、道德实践活动常抓不懈。

出色完成了制定的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各项实践活动,因为道德实践是德育工作成果的体现,教师的教是否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中,学生是否

学以致用都将通过这一平台展现出来。本学年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

(1)加强学生法律和安全意识。邀请了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了法律法规教育讲座和交通安全讲座,每期为学生授课1-2节,生动的事例和专业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活动结束后听后感中充分反应了活动的实效,这为我校管理工作打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一如既往的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每学期举行2次。课间操学生出操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校天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2)组织全校师生和家长聆听了全国感恩教育专家程成老师以“感恩在行动”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从老师、家长到学生,是一次成功的也是一次难得的教育课,这次演讲带给家长、学生的震撼力很大,让他们充分认识了自身的不足,懂得了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3)推行“书香校园”工程,鼓励师生养成读书习惯,制定读书计划,建立阅读笔记,定期开展交流、展评,在建设“学习型校园”和构建“书香校园”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建立了各班和休闲区图书角,图书角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层次,拓宽教育学习资源,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化和优化,在专业化成长之路上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和谐提高。

(4)净化校内环境,清除建筑垃圾活动,为我县顺利完成“两基”国检做了大量工作;各班学生多次自编自演,为养老院的老人们献上了精彩的歌舞节目,给他们带去了关爱和欢乐;参观军营,学习内务整理的活动,为学生生活、学习起到了模范作用;九年级各班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清除了街道和部分小区积雪,给小区居民和城镇市民的出现带来了方便,深受社会好评。通过实践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为他们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意识。

(5)继续开展了特色班级建设工作。本学期新增的特色班级是七二班和七五班,这两个班从两个方面着手展示了特色:一方面是教室环境的创设,以独特、新颖的室内布臵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是学生思想环境的构建,各项富有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含义深刻的班徽设

计等都充分体现出了班级特色。

(6)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继续完善和改进学校社团建设工作,虽然新学校部分硬件建设的收尾工作未完成,给个别活动带来不便,但关工委开展的各兴趣小组社团等进行的有声有色,还新建了主持人社团。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视频为德育教育做好了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

(7)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6、重视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

我校不仅注重使德育教育网络遍布校园的角落,而且有意识的将德育教育向校园外延伸,借助社会多元力量,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我校每学期均召开一次各年级的家长会,并对班主任家访的次数有明确的规定。

三、教育教学工作:

1、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1)按照学校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常规教研。组织教师加强新教育理论、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学习,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让教师见识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从中吸取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为我所用,认真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教研组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各学科分层次教学活动。这有助于两校合并后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合作分享好的教法与学法,有助于对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工作更具体、更细化。根据学校实际,教学上存在什么问题,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各教研组每期活动多于8次,每次活动力争解决1-2个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每期活动不少于2次;认真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总结经验,撰写经验论文,交流和推广最新教研成果;对教学质量不高、长期徘徊不前的教师要认真查找原因,限期整改。教研活动和年级组活动内容丰富,材料全面,对教研计划,上公开课、示范课、媒体教学、听课评课、学习心得、教学案例、论文等一并纳入量化考核。

为教务处全面了解教学情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扎实抓好教学常规,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1)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开好毕业班工作“三会”(领导班子会、九年级教师会、九年级学生会),全校上下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征求毕业班教师意见,充分调动科任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突出薄弱学科,力争来年九年级赢得社会的认可。

(2)主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定期研讨教育教学工作。主管校长、教务主任坚持听课,特别是针对需要指导的年轻教师听课。深入课堂、教师、学生,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狠抓常规管理,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统一调配课务安排,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方案,合理利用教师资源,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3)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教务处定期研究布臵落实教育教学、教研活动、教研组建设等工作,及时分析解决问题。各教研组保证正常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情况良好,示范授课、竞赛、考试分析等活动扎实有效。

(4)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本学期随着教育布局调整,两校合并,学校硬件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我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进一步壮大。为使新教师很快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教务处根据学校安排,合理调课,先后派出了25名教师参加省内外的各项教育教学培训。51名教师参加了网络“国培”学习,并举行了两次外出教师“二次培训”汇报活动。通过学习,教师们开阔了视野,见识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独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认识了自己的守旧与不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强教室日志工作。加强教师上课、早读和课外辅导的巡查工作及通过“教室日志”对广大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教师,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进一步落实了制度,强化了教师的时间观念,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6)及时做好请假、培训等教师的代课安排,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7)认真组织公开课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12月份,举行了文理公开课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教案撰写比赛。为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调整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适应新课堂的要求,贯彻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调整了作息、活动时间。突出了早读,大课间活动,精简了课堂时间,促使教师精讲多练,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9)认真组织考试。每学期进行了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其中月考由年级组安排,期中、期末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特别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规范了监考行为,提高了教师阅卷的水平,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考后及时反馈各种考试成绩,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和学生学习情况,为学校领导的决策和各科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了参考和保证。

四、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当家理财,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为教学提供保障的重任。我校的后勤工作,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后勤工作计划,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双服务”( 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职工学生生活)为宗旨,强化后勤内部各环节的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通力合作,克服

1、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双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求真务实,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合理地用在了学校建设、管理之上,充分发挥学校后勤的保障作用,确保学校实现持续稳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后勤工作的管理,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后勤人员考核制度、宿管员管理制度、洗衣房管理制度、学校服务队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后勤各类人员的规章制度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各项制度的健全,使我校全体员工得以认真对照,履行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工作。

2、抓好综合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学校大局和各项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因此我们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认真倾听每条合理化建议,主动配合其他领导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好坏,反映在学校财务工作、校产管理、食堂、医务室、学生宿舍诸多方面。这些工 困难。

作细致到位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强化学校经费管理,严格按预算方案开支经费。

从学校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增收节资,避免浪费。争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处。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非花不可的钱尽量少花,采购物品货比三家,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提高财务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所有费用由财务室统收统支。购物做到先请示后购买,再由保管员登记后下发。购物发票严格实行三签字(经办人、验物人、审批人)原则。

4、认真做好食堂管理,把好食堂质量关。

(1)学校食堂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食品卫生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师生身体健康的大事。首先,对每位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体检,办理了卫生健康证,所有厨房工作人员必须凭健康证才能上岗。其次,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等。通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服务质量和意识。

(2)严格执行定点采购、验收、索证等制度,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及质量关。认真做好了进入厨房的货物的台账登记,以便食品卫生的监察和有帐可查。食堂禁止销售凉拌食品,变质食品、霉变食品,严防食物中毒。厨师坚持三餐提前品尝制,并且三餐食物必须留样备查。严格按后勤制定菜单做菜,努力办好一日三餐,让师生吃饱吃好。切实做好我校食堂的食品卫生、餐具的“一洗、二冲、三消毒”工作,工作台做到随用随清,每周对厨房一次大清扫。全体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明确职责、

5、认真做好住校生的管理。

对住校生与关工委共同督察管理,由宿管员和班主任具体落实。制定了住校生管理细则、寝室十不准、水电管理细则等制度,以规范住校生的言行。加强了宿管教师的管理,要求宿管教师、新设立的医疗室必须做到24小时值班,对学生的管理做到细心、关心、耐心,课余时间陪护到位,卫生做到家长满意。每月召开一次室长会议,每周召开一次住校生代表会

6、认真做好其它工作 各司其职、服从分配、随叫随到,保证了学校的工作正常运转。

议,每天检查一次寝室卫生和纪律。

(1)管理好学校公物。进一步加强校舍和设备、财产的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明确职责,减少损坏,减少浪费,使我们现有的校舍和设备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加强学校公物管理,落实公物责任人。及时对全校公物进行全面登记,期中、期末各核查一次。要求全校师生爱护学校公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坏,规定谁损坏谁赔偿。建立借还制度和赔偿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按照财务部门的管理规范进行管理,建好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并做到账物相符,科学地管理学校的资产。学校办公用品购臵后及时登记,入帐,并建立损失赔偿制度。

(2)求真务实,注重效益。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按时正常开展,为了节省经费,后勤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开学之前检查安装食堂设备,学生宿舍床铺,订购和发放教师办公用品、卫生用品及学生的生活用品,按时无误地分发到每个班、每个师生手中,保证了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并克服了学校基建还没完工,水电没有接通的困难,特别是后勤服务队的同志们,一会儿趴进地沟,一会儿又爬上房顶,身上满是泥土,头上手上常常挂满了伤痕,想尽办法接上了临时水电,保证了学生吃饭住宿,保障了学校按时开学。通过全体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国家“两基”督导团到校检查时得到了高度评价。

(3)在今年水痘、流感肆虐的期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防疫部门的指导,我校积极应对,防控有力,到目前为止,没有因流感影响工作。我们的校医为学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并认真按照说明进行消

五、党支部、工妇工作: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转变工作作风。

我校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每月一次组织生活,每期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学期组织1—2次党课,组织党员学习“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组织专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达到觉悟提高、作风转变、思想统

一、质量提高的目的。

党支部要求一名党员帮扶1至2名学习困难学生,和帮扶学生“结对 毒,确保了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子”。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由于工作扎实有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11月份由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2、规范建会,加强组织建设和群众联系。

(1)校党支部、校长一贯重视和关心工会组织。校工会和校行政领导平等协商学校大事,切实依法维护了教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学校布局调整后,在校领导体制建立的同时建立工会组织,履行其工会职能。建立了“教工之家”活动室,进一步落实了“建家”的各项措施。

(2)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做好重点工作。校工会按照县总工会、校务会的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和工会现状,狠抓职能工作,在维权维稳、推进学校民主建设的同时,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策出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会相信和依靠教职工,充分发扬民主,召开教师座谈会,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坚持实施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本学年共征求教职工意见十项25条,经校务会认真讨论后做了详细答复。

(3)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利用我校现有条件为全校教职工搞福利,今年冬季学校生活车从西宁批发市场拉运各种蔬菜近两万斤,解决了我校一百多名教职工储备冬菜的问题,为教职工节约近资金五千余元;教职工家中的红白喜事、教职工及直系亲属生病住院也都能坚持探望慰问。一年中探望二十余人次,用去五千五百余元。对本校三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一千五百元,送温暖活动已成为我校工会的一个亮点。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教职工校园文化生活,缓解教职工工作压力,工会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体育(参赛的项目拔河、跳绳、乒乓球、象棋、走路、篮球等)、文化(高原红大合唱比赛、教师书法爱好者给全校师生写春联)、大课间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赞同。

学校工会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了解掌握教职工的疾苦,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协助学校化解各类矛盾。积极召开教工座谈会,推动校务公开。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谈心活动,从而交流思想,凝聚人心,促进教职工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本年度被评为

县级“先进工会组织”。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周期较长,对学生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的方面,多下功夫,完善管理制度,使学生尽快行为习惯养成。

2、加强各兴趣小组、社团等工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3、继续补充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道德实践活动。

4、制度建设,初见规范,但配套、落实、修改,还需进一步完善。

5、进一步完善班主任任命与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体系。

6、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时期有新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7、大课间活动初具规模,但管理不到位,较乱,不整齐,有待进一步提高、规范。

8、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立学校演艺团队,力争搞出成绩,展示特色。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日常管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下,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声誉好的寄宿制中学。

推荐第4篇:寄宿制管理工作总结

科学管理学校、创办特色家园

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是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调整学校布局的一项惠民政策。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我校是2008年9月开始实施的,3年来,我们通过认真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于本校实际的路子, 以下便是我们一路走来的点滴体会。

一、未实施寄宿制前的学生情况

未实施寄宿制前的学生每天住在破烂而低矮的教室,坐在木板搭成的桌凳。狭窄的活动场地和枯燥的学习环境,始终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加上地方生活习俗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还有学校的学习管理不到位,教师又知识低下,使这些学生的养成特别差,没有自信心,生活全依赖于家庭。

二、实施寄宿制后学生的变化

(一)是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实行寄宿制,学生全天候在校,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完全规范化。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老师若是觉得当天的教学有问题,或者哪些学生的作业有困难,可以利用晚自习进行辅导,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是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生活指导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

三、关爱贫困寄宿生,形成学生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成立了寄宿生管理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来分层管理学生住宿,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层管理,一至三年级教师经常跟他们洗衣服和拉被子,手把手教他们折被子和冲厕所,随着天气的变化而随时提醒他们增减衣服;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也就是我们实施的“手拉手,大托小”计划。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3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但由于一些年幼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入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难以照顾周到,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学生结对子,负责教会小学生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了责任心。寄宿制学校中师生近千人在一起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四、是开展活动课程,学生潜能明显得到开发。

寄宿生课余生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大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足,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五、是加强生活教育,提高自理能力

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小学生独生子女逐渐增多。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既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也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让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了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为未来走向生产劳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要求参与活动 ,身心得到陶冶。

学校改制成寄宿制小学以来,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宗旨,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注重习惯养成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共处教育、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开展了“文明行动在校园”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我们还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和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了特长培养,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活动,参与率达到了100%,现在学校有学生参与的一些大型集会活动都有学生来主持。我们还坚持了让学生每天室外锻炼1小时,让学生玩得开心,努力构建欢乐的校园、活泼的校园。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保障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健康卫生,劳技等艺体科的教学时间,陶治他们的情操,并通过课外活动,充分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七、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工作率明显提高。

实行寄宿制,撤并了不合理的校点布局,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资金投入集中,把一些年青的,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通过竞聘上岗安排在了教学岗位,把一些年龄较大,学历低的教师安排在了生活指导教师岗位;一线教师学历、能力得了提高;使师资资源得到科学调整,学生得到同等教育,教育公平得到体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八、加强学校规范管理

学校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结合起来,阶段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起来,精神激励与物质奖惩、评优、晋级、晋职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寄宿制的发展。农村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学习枯燥的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当然,我们也同时发现,农村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均衡,班与班、宿舍与宿舍、人与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环节甚至还存在安全、卫生隐患 ,为此,学校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集合、讲座、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白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校内:认真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如用电线路,因冰灾造成的墙体脱落,正在建设中的设备,校外:对山塘水库,水滩,河流认真排查,与各村群众搞好联系,一旦发现有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及时派人制止和看护。在交通方面:我们杜绝任何学生搭乘无牌证和超载车辆,不准学生在公路上玩耍,交待学生找明显的地方让车,鉴于我校地处公路急转弯地段,我校及时在校门安装减速带两条,每天学生上学和放学都有老师接送,并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由门卫老师及时挂上警示牌“学生上学放学,请减速慢行”。每个星期回家,我们从学校自身的情况出发,因为有学生回家要走20多公里的路,所以周五下午只上一节班会课,然后集会交待安全事项,由大的同学带好小的同学安全到家,不准在半路做玩,、停留、洗澡,也不准到别的同学家去住宿,以让家长放心。

九、后勤工作的管理

后勤工作,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与生活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把寄宿生生活费享受条件及时传达给每个教师。为了让国家惠民政策得到落实,每学期,我们都及时把贫困学生(花名册)档案建好,及时让学生提出申请,经过本村审核,再由学校评审,最后由县局通过核定,并将享受的条件和上报的结果予以公示,不可跨越每一个评审的环节。划拨生活费到校后,学校认真预算,杜绝承包,由学校零利润为学生服务,制定好相应的采买制度,付款制度,即学校根据预算由两个老师以上采买,经过校领导验收,同意才由财务人员付款,采购回来后,叫工勤人员及时管理和存放,认真清洗,足量加工,为了预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所有勤工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合格方能上岗,每天学生用餐前作好留样记录,用餐后,及时清洗餐具,并进行高温消毒。总之,寄宿制学生生活经费,我们从未停留、借支和挪作它用。

十、重视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排调民族小学地处锦鸡苗族发源地,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我校实施寄宿制以来,我校着力推行民族芦笙舞,地方刺绣腊染,通过校园芦笙操和民族文化进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受到地方群众的高度赞扬。

十一、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1、实施寄宿制管理后,学校资源得到整合,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百姓得到了实惠,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但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教师从早上到晚上一直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着想,也为学生方方面面的安全担忧。

2、实施寄宿制后,教师编制未列入地方预算,宿管教师编制一直未得到体现。由于学校抽出部分教师作宿管后,加重了教学一线老师的工作量,工作量大,使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教学。

3、一部分学生家距校较远,公休日、假日往返,都需要过河,农村有的村寨都未通公路,更没有桥,季节性涨水,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

4、由于部分学生家长有摩托车,每个星期往返都由家长接送,学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总之,实施寄宿制教育利大于弊,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全方位抓好寄宿制各项管理工作,让党中央的民心工程真正得到体现,同时,更希望各级领导经常深入我校调研,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指点迷津。

推荐第5篇:寄宿制管理工作总结

好花红中学寄宿制管理工作总结

至学校创建以来,我校领导班子打造寄宿制标准化学校作为奋斗目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学习,认真总结,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形成了24小时无缝式链接的管理模式,今天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认识高度统一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的宿舍管理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分管安全副校长负责宿舍全盘工作,总务处副主任、分管安全副校长分管男、女宿舍,处理宿舍发生的日常事情。每个宿舍由宿管员负责,负责学生宿舍管理、卫生、安全等,层层落实,层层负责,学校每天安排两位值班领导,并带领四位值班教师检查学校宿舍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创造管理工作群防群治的新局面。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宿舍管理这,我们舍得用人,舍得投入精力,也舍得投入经费,实施防火、防盗,做到严密的人力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做到领导重视,群防群策,职能清晰,防患未然。

二、以制度引领管理,规范住宿生的生活由于宿舍管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与其他教育管理不同的方式、方法,因而必须制定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纪律、卫生、道德风貌等方面。我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住宿生学习制度》等等切实可行的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舒适而又充满文明气息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我校对住宿学生实行24小时无缝式链接管理制度,做到在任何时段,在任何地段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从学生周一到校后,就有班主任负责管理,上课有科任老师管理,课间,休息有值班老师管理,食堂有后勤值班老师管理,晚自习有辅导老师管理,宿舍有生活老师管理,并且晚上不定时巡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安全。良好的宿舍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卫生观念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过程严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

详尽的制度不是仅写在纸上,而是要扎扎实实的去做,才能真正将学生管理好。一年来,我们对于住宿生管理工作非常细致,注重管理实效。对每个宿舍卫生、学习、思想等主要由宿舍舍长负责,发挥舍长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其职责权限,出现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生活老师或班主任反映,这样既可减轻生活老师的工作强度,又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生活老师每个月对住宿生至少开一次以上住宿生学习生活座谈会,以便了解学生在校住宿的有关情况,及时解决住宿学生遇到的困难。对住宿生不定期的进行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教会学生逃生的方法。严格住宿生请假制度,住宿生请假首先向班主任提出请求,同意后填写请假条,请假后及时由班主任向其家长说明情况,由家长亲自接回。我们建立了住宿生学生档案,严格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由心理辅导老师不定时与学生促膝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及时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我们每个月与学校后勤人员排查一次宿舍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对住宿生的管理,我们努力做细,经常检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每一位学生离开家庭,都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而我校住宿生全部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学生生活习惯差,素质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我们要求学校每一位老师要给学生温暖,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实行亲情式管理,学生不会的事情要耐心地教,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坐下来谈心,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从观念上改变错误做法,让学生感觉我们的宿舍像家庭一样温暖,才能让学生真正爱我们的宿舍,爱我们的校园。

2、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我们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及宿舍文化的渲染,在校园墙上张贴了“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文明美化校园”等名言警句,在学校天花板上印有许多诗句,校园内的展板也张贴许多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知识,花丛内,树木旁都插有警示牌,像长了眼睛一样监督着学生的一切不文明行为。在学生宿舍内我们也张贴有安全警示语给学生以警示,以启迪。我校还聘请了保洁员,时刻提醒学生爱护公共卫生。

3、强化学生宿舍卫生管理。要求学生宿舍布置简洁大方,美丽温馨,宿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4、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每学期组织学生看一场有意义的电影,开放学校学生图书馆,学生可以在课余阅读大量的书籍。在课余积极开展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及各种棋类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我们定期组织学生上网,为我校学生成长提供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我们还为住宿生提供了洗衣机,让住宿生的生活更加方便。

6、每学期组织一次宿舍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让住宿生在宿舍内感到温馨幸福。

以上是我校这一年来在住宿生管理方面的做法。一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改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的整体面貌也焕然一新。当然,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我们也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做法没有实施,开放计算机室,举办各种文体比赛等等,以丰富学生生活。总之,寄宿生管理工作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与家长,服务于学校的,是学校核心工作的强大后盾。我们力求在创满意服务的基础上创优质服务。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齐心协力,在和谐的育人原则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后,就能给住宿生一种家的温馨,营造和谐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为住宿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好花红中学

2015年11月

推荐第6篇:寄宿制学校工作总结

寄宿制学校工作总结

已去的2005年满载着各种荣誉,那是我校全体领导与教师辛劳的见证。新来的2006年让我们充满着希望,政府的庄重承诺,预设的美好蓝图,都需要我们用扎实的工作努力去实现。

在已过去的2005年,我校正式开始实施小学生寄宿工作,成为南京市推广寄宿制工作的试点单位之一。工作伊始,我校全体领导就统一了认识,敏锐地察觉到小学生寄宿工作的必然性:首先农村年轻父母的自身素质已较高,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较以往要高;其次随经济的发展,外出就业人口突增,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再次随农村教育区划的调整,办学点的相对集中,小学生上学的路程普遍较远,接送问题突出。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办寄宿有着其必然性。因而在筹划之初,校领导就达成共识:一定努力开创好这项工程,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倾心”的三心式学校。

在各级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前期的硬件建设于05年8月28日全部到位。8月29日市教育局领导一行近二十人,对我校的寄宿准备工作以及报名发动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实地看过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因为他们看到宏伟气派的食堂,整洁完善的宿舍,张贴分明的各种制度与预案,内容丰富的学生床卡和展示学生个性的文化专栏。这些都让到场的领导们一致认为“白马小学能做事,会做事”。

小学生寄宿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面对的对象又是小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多数学生都有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如何能够让他们迅速的步入轨道,能够安心地住在学校,开心地投入学习,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由于小学生寄宿是一新生事物,观望的家长更多。因为有太多的家长有着“把这么小的孩子放在学校我不放心”的想法,他们不放心什么?不放心孩子的学习,不放心孩子的生活,不放心孩子的在校安全。总想先看看再说,所以如何留住学生,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大事。面对现状,首先我们召开了全体寄宿生家长会议,会上通报了我们办寄宿班的想法与目的,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倾听了家长们的意见与建议,用了半天的时间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交流。这次会议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取得了家长支持与信任,他们觉得把孩子放在学校是放心的。其次我们召开了生活老师与班主任会议,要求全体人员必须有爱生如子的工作热情,把所有寄宿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子女,从每天的时间交接,课余生活的安排,晚自习的辅导,家庭作业的检查等都做了周密的布置与安排,使得每位学生全天都在老师的看护下活动,保证他们健康的成长。下面就几个方面来略做小结。

一、化制度建设。每项工作只要有完善的制度,有有效的执行,再困难的事情也能顺利地开展。所以我们在筹备之初就着手制定各项制度,从教师的管理条例、岗位职责,学生的文明公约、课余活动要求,到家长的来访接待等制度,我们尽可能的全方位思考,让每项工作都有制度作保障。九月底,白马小学寄宿制管理手册印刷成册,寄宿学生人手一册,为我们顺利实施寄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学生生活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能否转变学生的现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也是留住学生的关键之一。开学第二周我们各宿舍就召开了会议,进行多种生活技能的评比,并在文化专栏里开辟了评比栏,这些评比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好胜心与动手的欲望,一个月的训练后,全体学生都能做到自己叠被、洗袜,生活用品整齐摆放,自觉排队走路,打饭有序,离校请假等。在家长的征求意见反馈表上,家长们纷纷表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三、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一百多个从未离开父母的孩子,突然间住到一起,面对的安全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固定每周三下午一次全体寄宿生会议,由生活老师小结上周学生的表现,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倾听学生的住校感受,正征求学生的住校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自身工作,不断让学生感到满意。其次是规范了家长的接送手续,要求每位寄宿生周五离校必须家长签字,这些做法得到家长支持,并表示满意。

四、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学生在校如果天天就是学习,作业,然后休息,就算是成人也会烦。我们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每天放学安排了一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组织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下棋,乒乓球,羽毛球,学电脑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即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里比家里还好,下学期我还要住在学校。

一学期来,我校实施“寄宿制”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多次来我校考察“寄宿制”工作,并将在全县进行推广。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也作了专题报道,“扬子晚报”、“秦淮源”、“溧水教育”等报刊杂志,分别刊登文章介绍我校的“寄宿制”做法与经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寄宿制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扩大规模,为更多的外出务工朋友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推荐第7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永定县岐岭中心小学

2015年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我校在上级指导下,认真学习领会区教育局相关指示精神,继续以《永定县中小学加强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指导意见》为指南,认真总结2014年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经验,深入反思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过程,及时调整和改进创建工作,现将2015年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创建工作措施,是增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效的关键。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是一项创新性的劳动,靠校长一个人不行,靠领导班子也不够,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本年度,我校始终把统一思想认识,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真正把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今年以来,我校在创建特色学校时,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政治业务学习、早会、班队会、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做了一系列宣传动员工作,使教职工明白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目标,能够自觉参与;使广大学生明白创建特色学校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成长,能够积极响应;使广大干群明白,创建特色学校是提高办学效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能够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最大合力。

为切实抓好养成教育,学校领导深入了解剖析学生思想行为现况,充分认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摆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位置。我校构建管理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网络,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

的常规管理。学校调整充实了由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导处、德育室、少先队、总务处、各完小、教学点负责人等部门相关人员,构建包括校长、部门负责人、班主任、科任老师、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和校外辅导员在内的所有有关人员都积极广泛参与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网络。以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德育网络、具体的措施、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年龄思想特点,积极开展良好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努力创建“文明规范”的育人环境。

二、特色学校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情感。我校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克服困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今年以来,我校先后对校园、班级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的环境进行重新布置,努力提高育人环境品位。学校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显著的位置上书写、张贴读书名言、儿童读物简介,开辟文化长廊,班级成立图书角,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化的阅读环境。每一处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都承载着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愿望。每个班级门上的教师寄语给了孩子无尽的力量,老师的一句话语打开了孩子们求知的心门。走廊的文化与“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经典的文学著作简介,勾起了每一个孩子的读书欲望。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颗小草都有语言。形成富有柳毛中心校特色的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墙壁文化,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中心幼儿园新园已然落成,塑胶运动场即将完工,学校校园

环境将焕然一新。

三、健全制度,规范养成教育,保障学校特色。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主题。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学校制定了《养成教育评估细则》,每个月由考核小组成员深入各班级逐一检查,检查后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此外,用完善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力求让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遵章守纪。为加强制度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值日教师及值日学生为主的检查小组,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常规管理评分,对违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学校坚持每日检查评分公示制度,值日小组针对各班级评分考核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反馈好人好事,具体指出各班学生行为规范存在问题、扣分情况,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有针对性,引起重视,加强正面引导,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对“屡教不改”“情节较重”的学生,加强帮扶的力度,重点加强教育与疏导工作,使学生克服不良习惯、争做文明表率。进行“每周流动红旗”每学期“优秀班级”“好习惯小模范”的评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比手段,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先进班级,文明学生的辐射导向的功能,以点带面,见贤思齐,有效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

四、营造书香校园,促进特色学校创建。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学校规定晨诵、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同时引导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举行了学校首届读书节活动,评选了“读书明星”、优秀读书教师、书香家庭等,为广大师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充分发挥班会和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先后举行了诵读中华作品竞赛,阳光女孩秀、少先队入队仪式、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写字比赛、数学逻辑思维竞赛、阅读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展示,此外,还以班级为单位,评选计算小能手、漂亮字奖、阅读大王等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增强道德认识与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六、搭建活动平台,推动特色学校创建

今年来,学校组织了多个社团,如爱舞社、书法社、小作家社、红领巾广播站、读书社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如“好习惯伴我行”手抄报评选、数学口算竞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作业评选等竞赛活动,举行了学校首届读书节活动,在活动期间开展了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图书漂流、阅读成果展示、书签制作竞赛及“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中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充分感受读书的快乐,并且通过“晨诵午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为了检验活

动的开展情况,我校在期末组织了晨诵竞赛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增强道德认识与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校还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教育专题活动。如:三月份开展植树护绿、学雷锋等主题教育;六月份举办文艺节目演出;七月份可以结合党的生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和德育知识竞赛等。

此外,我校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绘画展览、主题班队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制于师资、经费、经验等方面不足,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与先进学校比仍有较大差距,办出学校特色、全面建成特色学校对我们而言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有信心在上级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下,克服困难,实现创建目标。

推荐第8篇: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2013年第二初中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多年来,我们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不断培育学校的文化底蕴、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工程示范校” 、“辽宁省农村示范校” 、“鞍山市模范学校” 、“鞍山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鞍山市校本教研工作先进学校”,鞍山市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坚定目标,强化管理,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紧紧围绕“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扎扎实实走特色发展之路。

1.统一思想,坚定目标,确立特色办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打好特色牌,办好特色学校,我们从领 1

导到教师,从班主任到学生都高度重视。我们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周边资源等现实情况出发,确定了“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理念,努力形成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

2.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推进特色建设

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一所优秀的学校最关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近年来,我们坚持制定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并且按照规划总体推进,分步实施,全面加强。一是制定了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确定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以及重点工作内容。二是制定了德育工作规划,对学校特色德育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和实施目标管理。形成了德育品牌,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三是以书法、绘画课为载体开办特色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有效扩大了普及面,增强了了吸引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3.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全面强化硬件设施

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手段。针对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校领导始终坚持做到,只要是特色学校发展急需的、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我们都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尽快实施,尽快完成。近年来,共投入资金 20

余万元,更新了部分教学设备,购置了绘画升降桌椅60套,从新布置了楼墙文化。

二、特色主导,内涵发展,形成特色化办学体系

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坚持“德育核心,科研引领,教学中心,学有特色”的办学策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形成了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两大特色”建设。

1.加大教育力,增强向心力,突出德育创建特色

一是抓核心。多方位、多渠道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坚持将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我们以重大节日和事件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在活动形式上注重特点,讲究实效,将爱国主义教育分解、细化。同时我们还开展法制教育、爱心教育,让进校法官为学生上法制课,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不违法,争做合格中学生。通过爱心教育,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借学校“爱心超市”这一平台,为特困生排忧解难,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尊重别人,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体现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

二是重基础。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性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我们采取各部门、各学科、班主任与学校政教、团委通力协作、共同实施的整体工程,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分工协作,

齐抓共管,于宏观处把握,于细微处入手,将科学管理落实到实处。通过强化管理,全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举止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赵英利老师、张术娥老师就是在班主任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师德高、师风正的模范教师。他们尊重学生,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来民主、和谐、朋友式的关系,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及家长对他充满尊敬、信任和爱戴,赵英利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张术娥老师被评为鞍山市师德标兵。

三是抓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以读书活动、文体活动、诚信宣誓等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了推进警示教育活动。我们还把诵读经典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让学生背诵《弟子规》的同时,教育学生用《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点滴做起,做一个行为文明,知书达理的好学生。开展诚信校园创建活动。开展了指学生及家长诚信治教、教师诚信立教,学生诚信做人等承诺活动。同时,还开展了“读一部历史书、唱一首爱国歌、看一部党建影视片、听一个革命传统故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五个一”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了教室及走廊的文化设计。在教室及走廊张贴激励性标语、名人名言、优秀美术作品,定期更换教室黑板报,

提高了板报质量。规划了操场、活动区的环境。对教学楼两旁教师车辆摆放进行了设计,对教学楼前的花园进行了修整,对校门前公示板做了重新设计和布置。处处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班级布置各显特色,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舒适、清新、明亮、优雅的学习环境,展示的师生的书画作品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利用校园小广播课间、午休定期播放,播放的内容以爱国主义歌曲、校园歌曲、名曲及新闻、校内好人好事为主,以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给人以美的享受。办好《清流》杂志,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搭建了平台。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重视班级制度建设,出操、值日、作业、课外活动、干部职责等等,有明令规定,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学校活动作为班级工作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四是抓整合,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首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的第一项工作,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同时,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进校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清明节、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集中开展德育活动,其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学生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深入开展家庭体验教育活动。

2.激发潜力,增强动力,突出艺术教育特色

一是加强艺术教育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网络。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以办特色学校、开展特色活动,培养特长学生为目标,成立了艺术教育活动组织,下设美术、音乐、计算机、手工制作、英语口语、体育等活动小组。

二是着力开发学生潜能。拓宽活动领域,促进小组活动,打造活动精品,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和教师,保证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努力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发挥师生特长,立足普及提高。为实现有特色的品牌学校,我校以艺促美,以艺促智,打造品牌,创建学校艺术教学特色。学校在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都开展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活动小组,其中美术兴趣小组又分为书法和绘画小组,音乐小组分为舞蹈、健美操等小组,体育组又分田径和球类组。课外艺体活动还做到了“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定活动器材、定指导教师”。

四是成效显著,活动多姿多彩。我校每年向上级学校输送特长生30名。我校在全县庆祝建国61周年开展的书法、

美术、摄影、合唱大赛大赛中,书法、绘画均获一等奖,两名教师获书法二等奖,两人获美术二等奖,一人获摄影二等奖。合唱获优秀组织奖。我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表演和展示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才能,由于制度完善、计划周详,我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扎实到位,给学生提供个性展示的舞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在特色学校建设上虽然举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刻体会到,特色学校创建是任重而道远的。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也会一直朝这个方向而努力!

推荐第9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小 学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提高全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认真上好各年级英语课教学,英语课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在特色活动中,科学安排英语兴趣小组活动。

2、进一步巩固开展了英语兴趣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了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英语课的整体研究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灵活组织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和其他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5、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

6、初步构建起科研先导的管理机制。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科学研究,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与推广,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好势头。

7、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有作为、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的教师队伍。

8、建立完善实施方案与计划,逐步调整教学支撑教材,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9、营造英语氛围,创设语言环境 。利用各种途径丰富学生校园英语生活,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学习、练习和运用英语。开通了英语广播,里面收录最实用的日常用语,校

园文化用语等,为营造校园建设的语言氛围,让学生从自然生活中接触英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用英语布置校园环境,如布置英语故事、英语诗歌、英语单词的宣传图等,让英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延伸。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通过特色建设,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实用的日常用语,校园文化用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有相当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比赛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

2、继续培养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的作用。

3、争取形成一整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特色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参考,相关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及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英语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初具雏形,以英语文化精神主导校园文化的办学个性逐步鲜明。

推荐第10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

-----策武河梁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工作总结

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校园文化清新高雅,书香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创建特色学校活动。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特色的创建活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以“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教育特色”为目标,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探索一条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了我校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各项工作高效、正常、协调开展。

三、丰富内容,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氛围。

1、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红色文化氛围。为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2015年10月,我校投入八万多元修建了红色文化墙和读书长廊,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2、召开了主题班会,打造了红色课堂。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英雄人物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素质。围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

3、参观学习,夯实红色教育。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长岭寨纪念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到教育基地参加主题活动等,提高了红色教育效果。

4、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节、“七一”节、“八一”、“十一”、“一二九节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

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5、开展背诵《百孝篇》、《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活动。并按阶段落实践行。

6、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少先队员的入队教育。凡新学生和新队员都要了解长岭寨战役家的革命历史,参观校外德育基地,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四、主要工作成效

1、形成一个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与品牌,它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一枝独秀、枝枝俊秀、满园春秀”的理念追求,正逐渐成为可感可触的图景

先进的理念构筑的学校精神文化,科学的态度构筑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的内涵构筑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正使学校凸显出一种雅气,呈现出一派生机;

科学理念的引领,丰厚文化的滋养,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教学风格日见成熟,教学生活倍增儒雅气质;

2、促进二个变化 (1)校园的变化

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空间都育人,让每一片花草都含情,这一校园文化的建设方略,如今已成了学校“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特色的标志。学校的文化长廊、德育展示区,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使莘莘学子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长了见识,明了事理,规范了言行。

(2)师生的变化

品牌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行走的方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成长的方式,使广大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快速转变。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文化,让教师充满儒雅气息,富有创新能力,并迅速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源。

特色文化建设,也正在日渐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建构。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走向探究学习。

五、总结反思和打算

1、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

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及时调整,推陈出新。

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总之,以文化打造特色,以品牌追求卓越,坚持就是胜利,行动就有收获。我们坚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我们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策武河梁小学

2016年9月

第11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现将我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作以回顾。

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1、结合校情定位立项

我们老墙小学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主题读书活动,五是校园文化建设。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少先队于2005年就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德育教育领域全方位开展体验教育的实验研究,形成少先队体验教育特色活动系列,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

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

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

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二、以课堂为抓手,凸显特色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科研为抓手,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养和积极学习情感的获得,以开放、体验、创造、发展为主线,构建了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为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提供

了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

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段学生每

生每学期读书达10册。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成长理念,我们学校重视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做校园自编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活动中一班一项活动内容,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的农村小学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我们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活动,各班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为学生成

长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特色学校的建设不但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腾鳌镇老墙小学2011年7月10日

第12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我校自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办学目的逐步明朗。一年来,伴随着学校特色教育的手段不断创新,德育品牌的形成和乒乓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层面不断拓展,使学校特色教育氛围更加浓烈,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就特色校创建以来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注重了组织实施。

创建之初,成立了由赵新跃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教研组指导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此项活动,现在看来,对此项活动的有效实施起了关键作用。

二、注重了落实,关注了细节。

1、特色活动从组织到实施,制定了活动方案、学生开展现状的分析等,学校从整体上做了周密的统筹安排。学校为各个特色建设做简介、制定活动安排的同时,还提出了活动要求。要求不只针对学生,也针对指导教师。学校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下聘书,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们也认真填写了校本课任课教师介绍。内容包括:特色课程设置内容;内容设置目的;授课形式。

2、乒乓球运动的全员参与。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二十三中人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目标。学校从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购置了乒乓球桌案。体育组老师制定了很有特

色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计划,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3、教育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向学习型学校目标看齐。全校教师努力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探讨、实践、改革和创新。而学校也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和切磋。每学期,各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大练兵展示课,教研组和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听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指导性建议,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进步。

4、由赵校长亲自牵头的德育品牌创建已见成效,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特别是《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学习有声有色。而且班主任还经常针对《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中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解答。这些都很好的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其潜移默化的成为良好的习惯品质。

三、内容充实,体现实效性和教育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形成了团结向上、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在学生中形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孝敬父母以及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几点体会

1、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

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相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我校审时度势,注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注重了教师在新形势下对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缓解工作压力,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13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读书明理 厚德明智 和谐发展

——景阳民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德育工作做出了诸多的规定,相继出台了《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法规、条文,这些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方向性、基础性,也提出了德育改革要整体规划。

我校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明确特色学校创建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 孕育完整生命,确立创建目标:读书明理 厚德明智 和谐发展。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就是通过开展读书、写字活动来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在读书写字中扩展视野,在读书写字中明理,在读书写字中得到情感体验,在读书写字中进行着道德内化,感受着道德教育。教师有效引导开展读书写字活动,让学生在读书写字中明事理、受教育,从而影响学生自身——提升人格境界、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景阳民族小学的特色创建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成立了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黄慧

副组长:杨天军、江丽艳、苏喜梅 向东 成 员:语文教师 制定三步走的活动规划:

2013年2月——2014年7月,着手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形成学

校特色项目;

2013年9月——2014年7月,整合学校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

校特色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1月,融合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特

色学校阶段。

二、健全了特色创建的保障机制:

1、多渠道增添图书,建立校级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

2、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

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各项目开展的需要,适度加大经费投入。

3、聘请特色项目辅导员

各项目根据开展需要,在请示校长同意后,可聘任校内或校外辅导员。

4、开设民族课程,保障特色创建。

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硬件多方位建设。现逢清江开发机遇,学校第三次搬迁到景阳新集镇,占地158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和标准化学生餐厅,大小操场整体布局,现代电教设备逐步普及到各班各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活动室。硬件的逐步建设,设备的逐步增添,夯实了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

(2)、文化多领域建设。校园栽种花木,培植草坪,新建舞台,独具匠心的布置教室、美化墙面,这些细致的外在物质文化与无性的精神文化相结合,有效的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3)、读书多方面开展。学校组建阅读机构,拟定计划,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也协同制定具体的年级诵读方案。除了用早自习的20分钟读书外,还把了早上4节课前的准备环节以诵读替代唱歌。另外各班还自主、灵活安排学生阅读时间。开学初,为了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为各班配备了图书柜,号召学生购买、捐赠图书,以此丰富师生读书活动。

(4)、注重学生读书写字成果展示。

1、积极鼓励学生撰稿送校红领巾广播室;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活动。举办了2次集体“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并被恩施州授予“忠孝雅诚教育先进单位”;

3、组织了“首义耀千秋”演讲比赛,其中四年级尹欣雨同学被推荐到县参加比赛。

4、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等系列活动;

5、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学校根据大部分学生写字令人堪忧的现状,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明确规定每天中午上课前20分钟为写字时间,安排教师辅导、监督。学生们纷纷自发购买字帖,先是临摹,后是仿写……热情高涨,蔚然成风。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写字习惯正慢慢好转,写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确保写字活动的有序开展,制定了计划,明确了要求,定期组织各类书法比赛,其中本学期20名学生的作品被推荐参与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书法大赛活动。为让写规范字落到实处,学校还不定期的抽调师生对校园规范用字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7、办好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

总之,景阳民族小学从学校出发,整体考虑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布局,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来综合实施,以达成培养全面又具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读书写字活动为载体,以特色创建为契机,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道德内化,提升着学生的心胸与情怀。

第14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2011-2012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市教育局的工作思想,尊重教育规律,依托各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培育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努力把汪集中学办成有一定影响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创建特色学校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外在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本年度,我校重点落实的是“诚·实教育”中务实教育。去年“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只是初步成型,今年我校将这项活动落到了实处,也取得的不菲成绩。

一、提高认识,营造教学比武的良好氛围

1、学校校委会班子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两项活动是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有学上”的目标已经实现,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是怎样让孩子“上好学”,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开展这两项活动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又可以密切家校联系,统筹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办人民满意学校,创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

2、全体教师提高认识。教师是开展这两项活动的主力军,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学校先后召开了动员会和几次专题会,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要创人民满意教育和人民满意学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两个差距:

一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还存在差距;二是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家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要缩小这两大差距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比武等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倾听社会的声音,改进学校工作。两方面协调推进就可以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精心部署,提高比访活动的工作实效 为了提高开展两项活动的效果,确保不走过场,我校在吃透文件精神、摸准校情、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两项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制定了实施方案。对两项活动主要做了如下安排:

1、课内比教学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全员覆盖,全学科覆盖,全过程覆盖。 由于我校教师任教专业是以语数外为主,以前听课评课也是语数外为主,缺少对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小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视,所以此次学校规定,45岁以下教师不论科目全员参加。

全过程覆盖,即所有讲课的教师必须讲课、说课、评课全过程参加,全过程打分,最后以不同权重合并计算成绩,并且在讲课过程中我们要求授课教师通过自己的授课找出一个表现最突出的亮点和找出一个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在评价上突出“三种能力”,即教材的开发处理能力、现代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主要指粉笔字、普通话)。

在具体操作上做到“三个到位”,即指导到位,教导处把讲课的时间、节次说课评课的时间、地点做好安排、听课教师定到人、评课定出中心发言人并打印成表;督办到位,校长、教务主任每人负责一个组,并全程参与。

另外,每个教师的资料必须做到“五个一”,即一份教案、一份说课稿、一份评价表、一份评课记录、一份教学(小结)反思。然后按照学校要求的装订目录缺一不少的装订成一本资料。

2、关于课外访万家活动。

本次我们要求老师必须80%是登门入户走访,20%特殊情况可以利用电话、网络落实家访工作。做到“六个必到”、“三个必讲”、“三个必访”、“三个不准”。

“六个必到”是指留守儿童家庭必到、单亲家庭必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必到、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必到、村组干部家庭必到、社会知名人士家庭必到。在家访前教师要“备好课”,到学生家中做到“三个必讲”即教育的收费政策必讲、学生的在校表现必讲、家长的监护责任必讲。“三个必访”是指和学生成长相关的的家庭主要情况必须访问清楚、学生法定监护人的信息必须访问清楚、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必须访问清楚。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三个不准”,即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不准泄露学生家庭的隐私、不准请托学生家长办私事。

并且在走访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集中起来,针对各班不同情况进行简短汇报,集体讨论与解决走访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交流经验,并且汇总学校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并且针对贫困学生安排组织师生进行集体走访慰问,带去全校师生的一片爱心。针对留守儿童,学校汇总名单后,要求老师在假期进行第二次走访,进行心理抚慰以及安全教育。针对部分特殊学生,要求老师建立档案,定期跟踪了解情况。

三、落实举措,确保活动的持续开展

为了使这两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必须落实过硬举措,比如:

1、加强领导。

对于教学比武活动,成立由校长范明禄、书记邓正兵为任组长,副校长余卫民、阮志强为副组长,负责领导监督工作。教务处汪雄、朱红艳,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工作。各年级组长及各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安排工作。

对于访万家活动,成立由校长范明禄、书记邓正兵为组长,副书记王剑英为副组长,其他校委成员的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和教务主任蔡家寿任组长、伙食团长、门卫、售货员、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督查小组,通过家长联系电话随机抽查2%的家长,监督家访活动是否落实。

2、落实奖惩。对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前三名的教师分别任命为“校级骨干教师”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教师优先推荐评选县镇“优秀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考评中给予奖分。任课教师在评优、评先中优先。对参与两项活动不积极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扣分,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拒不参加的在年终考核中不定等次。

3、搞好宣传。成立宣传报道组,定期在建始教育信息网和州教育网上报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典型。

我们的工作还处于摸索尝试之中,我们将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根据校情严格标准、突出特色,深入持久的把“比访”活动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深入持续推进“比访”活动当成教师培养的大计、学校发展的大事抓实抓好,真正做到诚实教育,务实教育。

第15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XX区促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XX区教育开始新的篇章,2013年8月29日,我来到水工学校担任校长,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工作开始启动。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北师大专家指导下,我校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传承、创新。

一、传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在去年8月27日聆听完刘校长专题讲座后,我们对特色校建设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生长过程,能够引领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认同,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方向,不是简单的学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特色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延伸、一种提炼,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是为学校品牌生成及发展提供的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有了这样的理解,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首先秉承了传统。 (一)传承工作作风

水工学校创建于1964年,五十余年办学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当我们回首凝视时,依然要感动和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学校几代教育工作者心载肩抗的民族责任感,并以此而生成的无私奉献的品行和“用心做教育,用爱教学生”的坚韧执着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点点滴滴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求实求是精神。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学生,每一代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萌发理想,生成希望的乐园,无论是办学条件的落后还是先进,我们完全可以置信的是,每一个水工人都在一点一滴,像晶莹的水一样,呈现自己的纯洁和剔透,彰显自己的明亮和光润。正是坚守这样的精神,水工学校一点一滴茁壮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在制定特色校方案时,我们本着学校的这种精神,借“水文化”的涵韵,提出“若水文化,浸润教育”特色建设的设想,旨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和、包容、博大、开放、自然的成长环境,给所有孩子打下身体健康,阳光向上,乐于学习的基础,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

办学理念:浸“真善美”,润“心德行”,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工校训:上善若水博学远志 水工校风:平和包容博大开放 水工教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水工学风:滴水穿石积水成渊

办学思路:借“水文化”的涵韵,汲取“水品性”之精髓,润根养性,追求优质发展。 (二)传承特色项目

2012年9月,在《XX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我校因校制宜,将葫芦丝课程引进课堂,确立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思路,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以此为题的校本教材《葫芦丝》获得山西省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培养的学生也多次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这是我校的百人葫芦丝在演奏。几年来葫芦丝课程已经深入学生之心,也得到了家长的喜爱和认可。上学期,在原来

五、六年级开设葫芦丝课的基础上,在四年级也开设了葫芦丝课程,现在学校

四、

五、六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葫芦丝课程。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我校聘请李伟老师每周来学校工作半天,并且为学校每位音乐教师购买葫芦丝乐器,在每节音乐课上开展教学。特别让我们高兴的是,上学期我校新分配的音乐教师学的是竹笛专业,下学期,我们计划在

三、四年级开设竹笛课程。(三)传承校刊、校报、校歌

学校的校报《校园风》已经创办两年半,每月一期,已出版28期;教研刊物《水工教研》以及学生作文集《新芽》,也都发行了两年。 另外,我校编写的《弟子规释读》和《经典诗文诵读》两本校本课程也获得山西省校本课程二等奖。上学期,我们利用周三午读时间开展“讲经典见行动”活动,学校老师轮流讲,学生结合每周所讲内容背诵、实践,效果特别好。

校歌《雏鹰之歌》由前任王小平校长填词,我校音乐教师谱曲完成的,校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激人奋进,反映了水工学校五十年的优良传统。

二、创新

在准确把握学校传统基础上,我们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整体的思考与实践,结合学校实际,开始创新,整体推进。

(一)创新行动的方向标——群策群力全员参与特色校方案制定 水工学校特色校方案形成记事表 时间会议名称讨论主题大家建议

8月30日行政会议学习《XX区均衡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方案》1.专人负责。

2.重视这项工作。

3.学校各项工作围绕这项工作开展。

9月3日行政会议学校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程1.发挥全体教师智慧,群策群力。

2.行政领导要先理解,领会。3.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9月6日全校教工大会学校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全体教职工参与“水工梦·我的梦”活动,全体参与到学校发展建设中。

9月份多方座谈走访,确定特色校建设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定位学校特色校建设方向。学校中层:自信教育 退休老教师:传统文化要传承 教研组长:养成教育

专家:立足本土文化,开展“浸润教育” 9月30日行政例会确定方向本土文化浸润生命 10月8日校长执笔,特色校方案初步形成。

10月24日长治路小学,校长汇报特色校建设方案,刘永胜校长进行点评,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整改意见。

10月—11月全体中层结合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思考自己工作思路,完成各口建设方案。

11月19日—25月校长在北师大学习,通过专家讲座,进校学习,不断完善方案。在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得到彭兴江专家指导,将办学理念进行简化,使之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

12月—1月校长参加北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收获很大,对学校特色校反感重新进行思考,定位,将“本土文化浸润生命”更改为“若水文化浸润生命”使之更加切合“浸润教育”的主题。

12月16日—23日在全校教师中进行宣传,全体教师献言献计,完成方案意见征集,共收到建议23条,采纳10条。

1月6日—10日结合每位中层的方案以及全体教师的建议,再次对方案进行完善,将特色校建设实施措施完善为七个方面,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基本定稿,再次上交。

2014年1月18日教代会再次通报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全体教师通过 2014年2月24日石校长再次完善特色校建设方案,将校训更改为“上善若水博学远志”。

2014年3月3日结合若水文化,跟换班牌,每个班根据学校特色形成自己的班训。 2014年3月13日彭兴江校长来到水工学校实地指导学校创建工作。 2014年4月3日水如币开始启用,水如银行正式成立。

2014年4月14日根据特色校方案对学校二层楼道文化进行重新布置。 2014年5月4日——5月16日校长赴北京挂职两周。

2014年5月10日学校围墙进行粉刷,并绘上向日葵图案,希望阳光可以进入每个水工人的心中。

(二)创新行动的切入点:七项举措全面推进

“若水文化,浸润教育”就是办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努力营造一种环境,让教育不在冰冷,不在僵硬,而是温润,贴心,触动灵魂的,让教育过程不再说教、填鸭,而是耳濡目染,是春风化雨,是点滴渗透,是润物无声。能不能将理念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在完善特色校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对实施途径进行多次论证和完善,最终把以下七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方面:管理之“浸润”——坚持人人参与,彰显自主管理特色 1.人性化化管理,促进管理者以师为本。

我们认为,学校只有岗位不同,没有级别之分。每一位管理者要给予每一位教师人格上的尊重,成长上的关注。在常规管理中处处体现以师为本的举措,比如斥责少一些,期待多一些;每一个教学岗位安排,都尽可能地考虑每一位教师适合的学科、学段,使他(她)不至于因安排失误而影响工作的效果……从每位教师的优势入手,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细微、精到的管理,还可以感染、影响每一位教师,并进而转化为他们自己优效的思维方式。 2.发挥主人翁作用,促进师生自主管理。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我们用三项推进措施:一是开学初,将重大工作进行立项,由教师自主报名,形成项目团队,由项目组全权负责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二是将管理重心下移,赋予部门负责人一定权利,使他们更好地以主人翁意识管理好自己的部门,完成好工作;三是尝试运用“sharingtime”(分享时刻)的管理理念,部门负责人每个月将下月工作中的感觉棘手问题,以案例形式在全校会议上与全体教师交流,征求全体教师的建议,寻求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3.激发自律意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我的学校我做主。学校成立校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学校的事务细分为各个岗位,如学校有文明自律协作岗、升旗仪式主持团队、卫生监督岗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我的班级我做主。班级自主管理,遵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坚持开展“每天一分钟”活动,班级岗位细化到早读、站队、午休、宣传、礼仪等各个小岗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班级事务,如门长、灯长、路队长、晨读负责人等。同时成立班级班级作业评价委员会,有学生自主布置作业、自主选择优秀作业进行展出。多种岗位渗透自主意识,树立学生班级责任感。

第二方面:环境之“浸润”——巧借“水文化”,营造浸润校园 1.设计理念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它包含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民族文化等主要内容。

学校环境布置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系统设计,要有注重内涵的物质文化,使校园处处能成为拓展学生素质的共享空间。

要紧紧抓住“浸润教育”的核心要素“水”渲染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具体思路

(1)三风一训宣传:在学校大门的橱窗制作三风一训版面;在学校校讯通主页、班级牌、学校各类出版物、各类工作方案中体现相应文字内容。 (2)校园人文布置:大厅、历史文化墙下安放山西文化名人或著名景观立体雕塑,后操场开辟校园种植园,将种植园分块承包给各班,作为各班的实践小菜园。

(3)校园环境布置:学校教学楼以蓝色、白色为主色调,以波浪为主图案,用向日葵作为装饰,象征水工学校在蓝天、大海、阳光滋润下茁壮成长,有蓝天的志存高远,有大海的博大胸怀,有向日葵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在楼梯间、窗户外口、围墙等适合的位置,安装装饰花架,以季节性绿植和向日葵营造绿色校园氛围。

教学楼内部以蓝、绿、黄为主色调,在学校三层教学楼门厅和办公区设置三类文化主题,设置“绿色——水文化长廊”“蓝色——科技文化长廊”“黄色——艺术文化长廊”。以图片、实物、资料等形式让师生对水、科技、艺术文化有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培育师生若水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各楼层楼道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自主制定有关“水文化”的宣传主题,并要求定期更换、补充,使楼道成为各年级宣传展示的阵地。

每个教室也要制定本班的主题,根据主题设计班徽、班名以及自己班级探索水文化的思路,按照各班的风格在本班进行宣传展示,营造浸润教育的氛围。

(4)开设实践基地。两个探究基地:一是“水文化”探究基地,二是“汾河文化”探究基地,以实物、模型、图片为主,借助音视频手段,突出实践主题,介绍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八大实践场馆:餐饮类3个,工艺美术类2个,公共服务类3个。一个实践农场,每班一块小农场进行展劳动实践。

第三方面:养成教育之“浸润”——养成好习惯,为学生一生奠基 在“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的行动理念的指导下,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成功的幸福人生奠基。 1.抓习惯养成,促健康成长。

在抓日常规范、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主题教育,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为使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实施四步走的活动策略:第一步,在“礼仪”、“生活”、“健身”、“学习”四方面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关注细节。在家长、教师、学生中征集“浸真浸善浸美”100条,制做成图文并茂的《好习惯培养手册》口袋书,方便学生经常翻阅,使学生明确好习惯养成目标,天天默记,每日自省检查自己的行为;第二步,;少先队自律自查小队天天监督,每周三次由少先队广播公布习惯养成检查结果;第三步,利用“水如币”进行激励,全校每月公布“水如银行”储蓄情况,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对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星级奖状或奖品,使学生明白必须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把好习惯落实到每一天才能得到星级奖状,一定要存储更多好习惯,才能争当“水如好少年”;第四步,将活动延伸到家庭及社区,学校在社区设立“小公民信息站”,以此借社区资源大公民的力量帮助我们一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抓主题教育,使德育潜移默化。

德育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一是把社团活动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突破口。为突出特色教育,我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设综合、探究、实践三类课程,各类学生社团23个。通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我校充分挖掘我国的传统美德,以“关爱、扶助”为重点,全面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三是把“上善若水,博学远志”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引导学生立大志、立长志,择善友而交,择善言而听,择善书而读,择善行而为。 3.倡导“大教育观”,提升德育新境界。

重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念,尤其注意发挥家长、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创设家长开放日制度,双管齐下,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校每年举办四个重要节日,在“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读书节”,开展“我和父母共同读一本书”;在“学会关爱与尊重——感恩节”,开展“我给父母做顿饭”等活动;在“营造生活七彩旋律——文体节”,开展“我与家长参与一项运动、一个节目”等活动;在“梦想与神舟一起飞翔——科技节”里,学生人人认领一个问题,班班邀请一位家长做科技顾问,开展探究活动。 4.组织开展各年级德育序列活动,关注学生的社会成长与生命价值。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教育主题。一年级:紫色·互助;二年级:金色·遵纪;三年级:红色·爱国;四年级:橙色·感恩;五年级:蓝色·守法;六年级:绿色·善学。每月一主题,每月一年级,使每个主题教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育人的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与评价,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四方面:教学之“浸润”——自主、合作、探究,打造灵动课堂 “浸润”一词能较准确地把握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渗透手段,或暗示、或启发、或点评,将知识、情感、行为技能等诸方面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活动中,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染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一三六”浸润课堂教学模式 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师生情理互动、心心相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发展,走向共同成长,因此,老师要努力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富人性化,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三个基本点: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自主,指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对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独特的思维模式。 自主性学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自主学习是我要学,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它来自学生主体,是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

②核心品质是独立性。是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教与学的关系上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决不是教师完全放任自流。 ③自主性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学习。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第二,“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五个基本特征。

第三,探究,是对眼前的问题、事物敢于质疑,不满足于表面,要积极的探索,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问题性: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首先在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以解决问题为最后归宿。 ②过程性:探究学习关注学习过程,过程中一方面展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暴露的疑问,困难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个性的过程。

③开放性: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开放的,探究学习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同时问题的最终答案也不一定是固定的,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六个步骤:课前交流——自学质疑——合作释疑——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①课前交流:利用2--3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可以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可以展示前一天自主学习的收获;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小才艺(内容必须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

②自学质疑:学生自主独立思考,提出自主学习的见解和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这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怎样学习语文及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之处,以便对学生作具体的指导,又能从学生的质疑中得到启发,从而验证教学设计的焉误并及时加以调整。自学质疑这一环节不仅为教读课文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集中注意力,自己动脑、动手、动笔读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爱步形成自学能力。。

③合作释疑: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交流,4人小组,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要有责任心,合作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充分利用个体对问题认识的差异,实施优劣互补,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

④点拨提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后实在解答不了的,以及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

⑤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如语文教学:低段读说结合,根据每一课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找准读说结合点,练习说话;高段学习表达方法,巩固内化。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捕捉、交流重要信息,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 ⑥拓展延伸: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申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延伸时要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浸润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到五让六要六带进

浸润式课堂要求全体教师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每位教师必须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科学意识),提高“五种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创建班级精神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其次,学校把“立德、立身、立行”作为师德建设的亮点,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

五让:目标让学生明确、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探究、学法让学生归纳。

六要:学情分析要透、学生关注要到、学习层次要分、学习兴趣要浓、思维引导要深、学习收获要大。 六带进:

第一,把爱心带进课堂。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爱就是帮助学生的最大力量。把爱洒满学生心田,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老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老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把微笑带进课堂。老师的情绪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老师都应该把不快与烦恼留在教室门外,以微笑的面容、温和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安全的感受。

第三,把美感带进课堂。作为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美,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去感悟、理解和变通知识。

第16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我们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英语学科互动教学,五是主题读书活动,六是校园文化建设。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领导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多次向领导请教论证,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校友、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究;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校在英语学科中于率先进行了“互动式学习研究”,学生学得很投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

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资料: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但是,体验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二、以科研为抓手,凸显特色

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创建工作得了显著的成效,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

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新民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

开设了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新机制,按照季节的特点开办了篮球、乒乓球特长生培养,由体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每周二定期开展活动,做到了特长培养与专业技能提高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特色建设的发展力度。

3、开展“三带”活动,针对我校与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强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我爱泥塑》、高年级开设《学学剪窗花》校本课程。成立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音乐和体育成立了训练队,设立专职教师、开辟专门场所、建立专项制度,做到培养特色化,活动经常化,教育专业化,效果最大化。少先队成立了“马寅初小分队”,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团队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5、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

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美术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的省级一类小学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近日,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三天的紧张活动,各班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加大英语互动教学的特色创建。

以英语学科的互动教学为基础逐步形成英语教学的特色,一是在互动方面,二是在标准朗读方面,三是在教学模式方面,四是在小组合作自学方面。

三、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真抓实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专家引路科研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专家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围绕特色全员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实践反思不断调整。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第17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秉承灯塔文化打造“书香灯塔”

——灯塔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科局及娄山关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校园文化清新高雅,书香气息溢满校园,读书理念深入人心,读书活动有声有色,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明显成绩。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和教师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五个一百》作为诵读教材。此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00首古诗,第二部分100个成语,第三部分100个名人,第四部分100本图书。第五部分100首儿歌和童谣。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于一体,为学生阅读提供范本和指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精心布臵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臵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2012年12月,我校投入30万修建了灯塔小学中华文化墙和读书长廊,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上午课前“一读”、午间“一诵”15分钟的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臵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学校每期组织

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有效激发了师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考核方案》、《“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一年来,我校编纂刊印了自己的诵读教材——《五个一百》校本课程,先后有10多位教师、120名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12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各项读书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书香气息溢满校园,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赢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写采蜜集、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的交换空间和班级图书角;“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阅读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灯塔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读书长廊、交换空间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段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15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充分展现了近一年来我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全音频控制,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本期学校为优化美化课间操,提升课间操质量,全程推出“全程音控课间操”方案。全程音控课间操从入场、吟走、慢跑、退场,全部采用音乐控制。中间没有教师的口令,以音乐贯穿整个过程。使师生参与其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舞蹈、绘画社团。中年级开始朗诵、鼓乐、舞蹈、书法兴趣小组、高年级成立美术、科技制作、合唱、阅读与写作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将每年4月23日至5月23日作为学校读书节,利用学校三节一活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和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经典诵读展演、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三、主要工作成效

1、形成一个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书香灯塔”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与品牌,它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一枝独秀、枝枝俊秀、满园春秀”的理念追求,正逐渐成为可感可触的图景

先进的理念构筑的学校精神文化,科学的态度构筑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的内涵构筑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正使学校凸显出一种雅气,呈现出一派生机;

科学理念的引领,丰厚文化的滋养,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教学风格日见成熟,教学生活倍增儒雅气质;

学生的文雅,表现在有特长,会做人,乐创造。新的校园文化,使得孩子们的生活更具雅思与才情。

2.实现两个提升

(1)社会形象的提升。“书香灯塔”特色的建设,塑造出学校的良好形象,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如潮,县电视台、娄山关报社等纷至沓来——2013年5月桐梓县电视台对我校书香特色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文明网对我校“祖国好家乡美”活动开展情况和“美丽桐梓〃书香灯塔”读书节系列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5月遵义市广播电视台报道了我校特色建设的情况,桐梓县“三战四抓”教研论坛发表了学校《浓浓书香 浸润校园》的经验总结,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学校先后迎来民革中央调研组、市县人大、政协领导的考察和调研,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更坚定了灯塔人“文化立校 品牌兴校”的决心。

(2)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书香灯塔”特色的建设,使我们在课改实验中领先潮流:各类课赛、评比,我校均有骄人成绩;各级读书活动、文体竞赛等,我校选手均表现出色,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家长示范学校、遵义市绿色学校、遵义市“三关工程”先进集体、遵义市家长示范校、遵义市留守儿童之家、桐梓县三八红旗集体等。

3、促进三个变化

(1)校园的变化

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空间都育人,让每一片花草都含情,这一校园文化的建设方略,如今已成了学校“书香灯塔”特色的标志。学校的文化长廊、德育展示区、中华文化文化墙,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功能室各项配备到位,即将全面启用。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使莘莘学子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长了见识,明了事理,规范了言行。

(2)师生的变化

品牌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行走的方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成长的方式,使广大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快速转变。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教师总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在各级各类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正日益增多;在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中也是捷报频传。一年来,我校教师在专业技能比赛中,1人获市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2人获市二等奖,16人获县一级等奖;撰写的教研教改论文和优秀教学设

计在ISSN、CN级发表15篇,省级获奖18篇,市县级获奖56篇……成功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却离不开品牌文化的滋养,是“书香灯塔”文化,让教师充满儒雅气息,富有创新能力,并迅速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源。

特色文化建设,也正在日渐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建构。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走向探究学习。一年来,学生撰写的优秀习作、读后感10余篇在《少年时代报》等教育期刊中发表;以“书香灯塔”为主题的学生书画作品有23幅参加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学生舞蹈《红心向党》获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一等奖,合唱队两次获县中小学红歌大赛二等奖……这些美丽的瞬间次第绽放,凝聚的是汗水,浓缩的是那底蕴深厚的“书香灯塔”文化!

(3)课堂的变化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品牌文化只有根根植课堂,才能枝翠花香。课改只有把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运作,整体实施,才能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为此,学校利用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编印了两套校本教材——《五个一百》、《安全健康读本》。为突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瓶颈”,促进对校本课程探索研究力度,学校多次召开校本课程的研讨会,教学观摩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活动扎扎实实;“个人研修学习——年级汇报课——全校展示课”活动有声有色。不仅增进了级段之间的横向交流,而且使教研资源得到共享,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改革的信心。

改进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清新的气息,有了灵动的色彩。课堂回归生命,浸润文化,又进一步提升了“书香灯塔”的内涵。

四、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宣传上不到位,个别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五楼各功能室进行改建,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五、总结反思和打算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

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3、及时调整,推陈出新。

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下期将投入使用,但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印刷。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把“灯塔文化”的兴趣之光,德育之光,教研教改之光整合融入学校特色建设中。

总之,以文化打造特色,以品牌追求卓越,坚持就是胜利,行动就有收获。我们坚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我们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娄山关镇灯塔小学

2013年6月12日

第18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的工作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魏家滩中学创建特色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作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教学的质量、办学的特色和安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就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我校深深感受到时代的紧迫性, 我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报告精神及有关特色学校的理论材料,使广大教师了解了特色学校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

二、建立组织机构

1、领导队伍的建设

特色教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但其最关键的条件和因素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创建特色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成立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吕慧聪担任组长,主要成员有:王厚珍、訾秀忠、吕兴平、高永红等。

2、落实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

创建工作制度,并把各项工作分配到下属各小学,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探索实施途径,开展特色创建活动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要求学生每周天背熟一首古诗词、默写一首古诗词。并要求学生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周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学校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每天下午开放,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15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

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融洽了师生关系,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学校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学校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我们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 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4、开展“三带”活动,针对我校与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

5、学校在墙壁定期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建立文体活动展室,及时展示学生艺术创作成果,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但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加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四、建设和谐校园,为学生成长创造优质环境条件。

1、学校在校园美化、绿化方面想实招、做实事。每当春夏时节,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校园的各种富有寓意的警示牌、教学楼内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别具一格的走廊文化,富有人文情怀的班级文化,五彩

缤纷的环境文化无不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彰显人本思想的生机与活力。

2、学校广泛开展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在家庭中体验,要求学生根据家庭生活实际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了解体验父母的辛苦。开展在学校中体验,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学生手工比赛、“感恩、责任、回报”手抄报比赛。

3、各校还实行小队干部轮换制度,为每一名队员提供了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感受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开展在社会中体验,各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田野、公路旁清理垃圾、清除乱写乱画广告,组织学生植树,增强环保意识体验劳动的辛苦。

昨天的成绩让我们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今天的拼搏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天的开拓让我们信心百倍、憧憬无限。只要我们众志成城、精诚合作一定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朝气蓬勃的特色学校。

魏家滩中心校 2016.12.25

特 色 学 校 建 设 工 作 总 结

魏 家 滩 中 心 校

2016.12

第19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十二小学

十二小学学校特色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工作在上学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特色定位

中华经典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富有韵律,易于诵记。让学生从小诵读经典,不仅能使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孩子们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校确立了“诵读中化经典,构建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品牌”的特色办学思想。特色定位后,学校立即制订了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我们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集会,班会等时间,以及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具体做法及成绩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为了加强对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此项活动长期、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特成立了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新建

副组长:李英武 高清华

组 员:李军丽 贾小盼 王文汉 杨丹丹 马 奇 魏爱玲 孙 娟 各班主任

领导成员分工:王新建校长负责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李英武、高清华主任具体负责特色活动方案的制定及活动的开展指导和督查,王文汉老师主要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和评价。

2、师资队伍:各班语文教师为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开展、教学指导、检查落实、评价激励,各班主任要协助语文教师做好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规划,明确任务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各年级课前三分钟阅读计划》。我校对特色活动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做出了规划,并制定了具体任务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一年级:《三字经》。

二年级:《三字经》。

三年级:《弟子规》。

四年级:《千字文》。

五年级:《笠翁对韵》。

六年级:《唐诗三百首》。

以上内容及任务的辅导以各班语文教师为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协助负责落实开展诵读活动,教材学生人手一册。

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深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积极参与鼓励,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凸显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各班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2、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早操后进行“清晨经典诵读5分钟”,让

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早饭后、午饭后、课外活动时,校园广播滚动式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经典内容,师生们会陶醉在名家悦耳动听的经典诵读之中。

3、早上课前5分钟和下午上课前5分钟的预备时间,全校师生同诵经典,感受经典诗文的独特神韵。

(四)多措并举,保证实效。

1、指导诵读方法:

(1) 表演诵读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 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多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 理解吟诵法。老师们亲口传诵,教给他们诵读经典的节奏、快慢、轻重及音调高低,一遍遍地认真讲解,让学生们理解经典所蕴含的情感,耐心地指导同学们去体味感受经典所蕴含的意境。

(4) 写作促进法。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后,我们便进一步指导他们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在写作上广泛引用。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反过来又促进了经典诵读。

2、分别于期中和期末两次对各班学生经典诗文背诵情况进行集中检查落实。各班除个别学生少数篇目没背熟外,95%以上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学期背诵任务。

3、举办诵读比赛,激发热情。各班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诵读比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齐诵表演„„

三、存在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是个别班级的极少数同学不能完成学期规定的背诵任务,还有个别学生背过的内容有的部分不熟。这些学生在以后的时间,只要加强练习,一定会完成任务的。最关键的是要激发起并让他们保持诵读的兴趣。

诵读经典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学生人人能诵读,班班有亮点,学校有特色,它已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着自身的情操。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礼貌待人„„在校园里 ,学生的语言文明了,时时可以听到老师好、请、谢谢;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随处可以看到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自觉捡起地上的纸片;拾金不昧的现象处处呈现;学生自信、活泼、快乐,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和谐之风。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现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品牌学校。

第20篇:乒乓球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乒乓球特色学校总结

我校是一所有十年历史的新校,有相当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群众基础较好。近年来,学校为了全面贯彻方针,围绕“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推广普及、强健身体;挖掘人才、提高层次;提升内涵、塑造形象”这一目标,提高学校水平,丰富办学特色,塑造学校新形象,我校在强化管理抓质量,科研为先促效率的基础上,因校制宜,提出创乒乓球特色学校的目标,并围绕这一思路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

教育局提出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确定一个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项目。学校领导班子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大局入手,经过广泛的调查,深入的研究,最后作出了慎重的决定,把乒乓球运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原因有三:

1、我校教职员工中有不少人都喜欢乒乓球运动,当中也不乏水平较高者,这为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奠定了教学基础。

2、我校乒乓代表队近年来每年都参加中学生乒乓球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是乒乓球传统学校。

3、经过对学生的意向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乒乓球运动,这也为乒乓球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决定了争创目标后,学校每年投入不少资金,增添设施设备,为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学校的乒乓球运动逐渐出现了良好的发展。

二、广泛发动,全面普及。为了让“乒乓球特色学校”成为全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校的共同目标。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认识,明确目的。首先通过橱窗、板报、广播台、队报、流动板报以及政治学习宣传这一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大家明白,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迈向高一阶的必经之路,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每人都为创建工作出分力。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我们成立了创“乒乓球特色学校”领导小组和教练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共同担纲,教练组由学校教师中乒乓球水平较高且有志于培养学生的人担任。

3、加强投入,做好普及。虽然我校乒乓球队近几年成绩不错,但我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学校特色是建立在全面,全员普及的基础上,因此创特色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全体学生中全员普及乒乓球运动。上半年,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用于学生的乒乓球训练。同时要求学生自备球和拍,做到全校学生人手一拍,人手一球。由于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学生多了,我校原来的五张水泥乒乓球台已经不够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楼旁又按国家标准买了一批乒乓球台,同时我们还设了一个乒乓活动室,并将于2006年建成校乒乓室,以保证学生课余活动时间有球可打,有地方可打。

三、创设氛围,增设课程。

随着乒乓球运动在全校学生中蓬勃发展,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只停留在初步的游戏,打者玩阶段,有畏难和不求精通的现象。因此我们第三步就从创设乒乓文化氛围和增设乒乓课程方面入手。让特色走进课程,走进材料,走进课堂,让学生更多了解乒乓世界的荣辱,打造学校乒乓文化。

1、继续在全校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我国乒乓健儿和学校历届乒乓队所取得的成绩,定时组织学生观看乒乓世界的精彩片段,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让每个学生较多地了解乒乓球的光辉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情感。

2、搞好学校网站中“特色专栏”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丰富网站内容,提升学校品位,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3、要求各班每期板报设置好乒乓球知识小标目,举行乒乓球知识竞赛、班级乒乓球知识手抄报比赛,从而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爱好。我们还把 乒乓球运动的精神炼成“善思、苦练、团结、拼搏”八个字。在宣传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教练和教师们在指导学生打球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4、为了保证教师和教练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组织学校的体育老师和乒乓教练根据有关碟片并结合实际凝练出来的关于发球、搓球、削球、攻球等各种技术,创编了学生乒乓球操,每天上午的广播操时间全校统一做乒乓球操,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的乒乓球操比赛,以保证乒乓球操的质量。

5、同时各个班级还增设了每周一节的校本的课程- -乒乓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自编了乒乓课教材。通过寻找相关的资料研究讨论,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在选择内容和安排上,即考虑体育锻炼的实际性、科学性、也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上乒乓课时,由乒乓教练按照各年级年龄、生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通过采用启发诱导、针对性的教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乒乓技术。

6、为了加强对乒乓课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不定时的进行一些观摩研讨活动,通过教学交流和研讨,扬长避短,博采众长,让教师在实践中共同发展前进。

四、狠抓训练,加强考核。

特色学校创建一是抓普及,二是抓提高。

1、为了组织好学生的乒乓球运动,学校推行班级俱乐部制,每班挑选3男3女或更多人员组成班级俱乐部,各俱乐部设领队、教练各一名,根据自编教材和学校总体规划,认真备课,定期训练。每学期学校各组织一次俱乐部对抗赛,团体与单项交替进行。每次比赛设运动员道德风尚奖、最佳运动员奖等称号,以此来鼓励学生。

2、我们在普及的基础上,成立了校级乒乓队。乒乓队分低、中、高年级三个。乒乓队制订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并设定了专门的运动员档案,聘请教练,坚持训练,力争在全市乒乓球竞赛中续写辉煌。

3、完善奖惩机制、提高教练和运动员的积极性。运动队的假日训练给予一定补贴,以保障训练的正常进行。凡在片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按我校《体育工作奖惩条例》给予奖励,并把所获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

五、内练外引,提高水平。 一支高素质的乒乓教练队伍是创“乒乓球特色学校”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积极组织教练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时根据情况定期通过电视画面进行讨论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参观等多种方式,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教练组队伍。同时为了提高乒乓队学生的水平,我们组织了“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开拓眼界,联谊促进。

近几年来,我校乒乓球队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05年学生比赛获中男甲团体第1名,中女甲第2名,中男已第2名,中女已第2名。2006年学生比赛获中男甲第1名,女甲获第3名,中男已获第2名。2007年学生乒乓球比赛获中女团体第三名,中男团体第一名,女已团体第二名,男已团体第一名,2008年获营口市乒乓球运动特色学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女子组团体第一名,男子组团体第一名。2010年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一名。让我们感到更加欣得的是:综观历次的比赛,大家的积极性极高,踊跃参加并竭尽全力,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在比赛中不少学生能够善于思考,不怕困难,表现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以上是到目前为止我校创“乒乓球特色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我们认为创特色学校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深入的过程。今后,我们还将在课题研究,乒乓运动水平的再提高方面继续努力,争取让“乒乓特色”成为一个知名产品,并辐射到其它各项工作中,真正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乒乓球特色学校总结

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 二○一○年七月

《寄宿制特色学校工作总结.doc》
寄宿制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