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排版岗位职责

2020-04-18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冲压岗位职责

质量工程师

1.每日开班前对质检科所属区域进行5S状态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通知该区域负责人立即整改,并在事后复查并将不符合项拍照留存作为考评依据。

2.每日收集前一天生产所发生的报废单,并与生产线日报表上填写的报废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录入电脑存档,计算日报废率写入白板。3.每日检查返工单并检查返修组是否依据返工委托单内容进行正确返修,并将返修数量录入电脑存档,计算返修率,写入白板。

4.每周四前统计出前一周生产质量状态,包括报废率、返修率和PPM,并于周四下午一点钟通知相关人员召开质量会议。5.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提高项目,并积极推动,跟踪落实。 6.每月组织一次内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和体系流程。 7.每两周对大众所有生产零件按三坐标测量要求进行测量。 8.负责对量检具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严禁使用失效量具和检具。 9.建立检具台帐和量具台帐。

附录: 1.报废单 2.返修委托单 3.每周质量分析统计表 4.每周质量会议记录 5.每月培训记录 6.每月项目进度表 7.三坐标委托书 8.量具发放记录表 9.量具检测统计表 10.检具检测记录表 11.检具登记一览表

生产线质检员

0.按照安全和环境负责区域负责所属区域安全和环境工作并在开班前检查,如有问题立即整改。

1.质检员按照生产计划,在生产前将检具放置于灯光室并将封样件悬挂于网架上,打开灯光室灯光。

2.在生产前依照工艺卡核对每台压机的工艺参数包括平衡缸压力,气垫压力、装模高度、和顶杆举升高度,如有与工艺卡不符合的停止生产立即通知机台长进行调整,所有工艺参数确认后在检查记录表备注一栏记录:工艺参数确认OK。

3.每班生产的第一件合格零件为首件,按照检验标准对零件进行检查,具体步骤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首件检查完毕后将首件放置于检具上进行尺寸测量,检具使用按照检具作业指导书将测量尺寸记录于尺寸检查表上,如有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解决问题后恢复生产。

4.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的频次货时间间断的对零件进行抽检,抽检的标准依照检验标准,同时做好记录。抽检完成后将零件放置于检验区料架内,往复循环直至本轮生产全部完毕后,将所有抽检零件放入最后一个料架内,如有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同时进行追溯,解决问题后,才能恢复生产。

5.在每轮生产结束时按照检验标准对最后一个零件进行末检,并做好记录,将首检零件从检具上取下放入生产用料架内,将末检零件放置于检具上,进行尺寸测量,并做好记录。

6.每轮生产结束后将末检零件、检具和封样件归还至检具房。

7.每班生产结束后将质量检查表、尺寸测量表交与质量工程师存档,当班班长做好交接班记录对在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及时传达至下一个班组,准确填写当班生产的报废单、返工单,将报废单交与质量工程师,返工单交返修组。

8.每班生产结束前10分钟,安全和环境负责人对自己所属区域进行清洁工作,班长负责检查。

9.每周周六班长根据检具清洁计划组织人员对检具房的封样件和检具进行清洁工作,质量工程师负责检查。

附录:

1.零件质量检查表 2.尺寸测量表 3.安全和环境责任图 4.检具清洁计划 5.可疑品处理流程 6.检具作业指导书 7.零件检验标准 8.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包装终检员

1.按照安全和环境负责区域负责区域内安全工作并在开班前检查5S状态,如有问题立即整改。

2.依照零件检验标准和出库零件特殊要求对倒箱和终检库内零件进行终检,终检完成后在零件标签上(三联单)盖章确认。

3.对于批量(≥10)问题,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进行确认,不得盲目判断。4.经终检确认后的零件应及时通知叉车放入成品库中并同时做好终检记录表。

附录:

1.零件检验标准 2.出库零件特殊要求 3.终检记录表 4.安全/环境区域图

包 装 工

1.每日对所负责区域进行清洁,并对本区域内安全负责。

2.每日依据产品标识卡(三联单)色标顺序进行倒架工作,在倒架工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对于少量明显的磕碰伤零件,通知返修人员及时返修,对于料架内批量缺陷零件(≥10),通知终检人员进行判断。3.在倒架完成后及时通知终检人员进行检验。 4.每日填写倒架工作记录表

5.每日对客户料架进行清洁,擦拭油污,清除多余标签并检查料架是否完好,对于不合格料架及时通知料架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附录:

1.倒架工作记录表 2.安全和环境责任图

料架维修员

1.负责本区域内安全和清洁工作。

2.积极配合包装工进行料架维修工作,并做好料架维修记录。

3.对维修完成后的料架进行料架清洁工作并通知包装工将合格料架投入使用。

附录:

1.料架维修记录 2.安全/环境区域图 3.电焊证

推荐第2篇:冲压班组长岗位职责

冲压班组长岗位职责

直接上级:车间主管

岗位性质:负责冲压班工作

主要职责:

1、在车间主管的领导下,带头执行工厂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

2、按照车间主管安排的生产任务,做好日生产计划,公平、合理地安排员工完成生产任务;

3、根据每日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装模工做好产前准备,模具装好后先做出首件交质检确认;

4、负责本班组工作计划的执行,认真填写工票,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杜绝虚报数量;

5、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带头做好本班组生产质量的自检工作。积板配合质检工作,并对本班组发生的质量事故负责。问题发生后要及时做出纠正、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6、对分管的班组常规工作负责,善于做本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关心、帮助、团结本班组成员。组织本班组成员工作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7、协助主管加强对车间设备、工位器具的维护、保养管理,做好生产现场5S管理工作;

8、保持和协调、沟通其它班组、部门的配合协作;

9、把安全生产纳入班前会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员工上机前要教导其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严禁违章操作,生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0、完成主管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推荐第3篇:冲压工程师岗位职责

1.确保IML的冲切、高压成■生产工艺的稳定以及产品质量。2.支持项目工程师建立工艺产线。3.负责处理生产异常以及客户紧急投诉。4.负责高压成型、冲切工艺的开发,从工艺出发提出模具设计和修正意见。

推荐第4篇:冲压车间主管岗位职责

冲压车间主管岗位职责 1.组织本车间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负责抓好生产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生产的控制、实施、严格执行安全法规、生产操作规程,即时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杜绝重大火灾、设备、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2.按照生产部周生产计划,每日合理调配安排生产,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每天的生产状况;

3.在公司整体的规章制度下编制出本车间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其规章制度的实施状况;

4.定期组织本车间生产的内部会议,积极传达上级领导的工作指示;

5.合理的组织生产,积极改进生产中的工艺,提高本车间的工作效率,负责跟进块料/卷料的到位状况,积极做好备产工作;

6.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做好新产品的出样、试制工作,便于以后更好的小批量试产和大批量的生产;

7.组织实施本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自检工作,积极配合质检工作, 确保本车间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及时做好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努力实现本车间的质量达标要求;

8.实行计件工资和绩效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的积极性;

9.负责组织生产现场管理工作,抓好劳动防护的管理,积极推行5S管理工作。

10.完成公司上级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任务。

冲压车间:杨圣伟

推荐第5篇:冲压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冲压模具及设备设计

题目: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系 部: 机 械 系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10 模 具 306 姓 名: 翟 露 学 号: 201010230632 指导教师: 洪 奕

2012-6-13

1

目录

一,端盖的工艺性 ........................................................................4 二

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分析与确定 ........................................11 三.冲压工艺计算 ......................................................................14

四、冲压设备的选择..................................................................16

五、模具间隙 ..............................................................................17

六、冲裁模具凹、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9 七.闭合高度..................................................................................20

八、拉伸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0

九、冲模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23 模具使用及维护说明书 .............................................................24 参考文献 ·····························································································27

2

前言

拉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是把一种材料变成我们可以利用的状态。拉伸是利用拉伸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面柸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艺。

本说明书用到了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课程,还用到了一些课外的资料裁完成了这个课题设计,如:《冲压模具及设备》、《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等多门课程。查资料用得最多的是《中国模具大典》具体的标准件尺寸都是从上面参照取得

在这过程中刚开始不懂的时候,只有不断问同学,其中中途有次方案设计的时候真是云里雾里的做着做着就想放弃,感觉自己实在不想做了,但是由于有前面的冲压设计基础并不断询问同学才完成了。还有就是力的计算那部分和模具选择那部分,计算复杂繁琐模具更不知道在那能找到,后来也还是经过同学的帮住和相互讨论并一起查资料解决了该问题。

由于我还是一个设计的初学者,设计的水平有限,在该设计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有的错误,请老师同学体谅,谢谢!

3

一,端盖的工艺性

4

对于冲裁来说工艺性如下: ㈠

经济性分析:

由于该产品为大批量生产,因此该零件适合冲压。 ㈡ 材料:

由图纸可知,该产品材料为08钢板,查资料书《冲压模具及设备》一书中29页2—3可知,它属于“冲压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该产品适合冲压。 ㈢

结构尺寸:

1形状:冲压件的形状应尽量属于比较简单的类型,而且有一定的规则性,这样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以便节约材料,减少工序数目,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冲件成本,此冲压件形状简单,故适合冲压,弯曲的形状也不是很复杂。

2尖角:因为冲呀件的内外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如果是尖角,那么他对模具的要求就很高的,模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容易磨损的,因而模具的寿命就很短,生产效率不高,而且生产出来的零件有可能达不到要求。零件和模具的尖角处都很容易崩刃的,这样抄作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应以圆弧过渡。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可知该零件没有直角,所以该冲压件满足要求。

3凸出悬臂和凹槽:冲裁件尽量避免有狭长的凸出悬臂和凹模,否则冲出来的零件精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变形,对模具要求也很高,模具的寿命也不长。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可知,该零件没有过长的窄长悬臂和凹槽,故适合冲压。

5

4冲孔:冲孔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否则会影响凸模的强度,从而影响零件的质量,查《冲压模具及设备》29页表2-3得08钢板的抗剪强度为255-353Mpa,查《冲压模具及设备》88页表4-3得圆形孔大于1.3t

因为该冲压件没有孔,所以不需要考虑。 ㈣、冲裁件精度与断面粗糙度。 1冲裁件精度等级: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根据用户提供的图纸,查资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19页“标准公差值(GB/1800、3-1998)”,由于该冲压件没有标公差,所以都按未注IT14.

总结结论:综合以上冲裁的分析,该零件适合冲裁。 对于拉伸件的质量问题控制和工艺性:

6

㈠ 拉伸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 1,起皱

起皱是一种受压失稳状态。

1),起皱产生的原因:凸缘部分是拉伸过程中的主要变形区,而该变形区受最大切向压应力,当切向压应力较大而坯料的相对厚度又较小时,凸缘部分的厚度切向压应力之间失去应有的比例关系,从而在凸缘的整个周围产生浪形的连续弯曲。 2),影响起皱的主要因素:

坯料的相对厚度t/D,它的值不能太小 拉伸系数

拉伸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参数 3),控制起皱的措施:可以采用压料装置 2,拉裂

1)

拉裂产生的原因: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凸缘变形区应力应变很不均匀,靠近外边缘的坯料压应力大于拉应力,其压应变为最大主应变,柸料有所增厚:而靠近凹模孔口的柸料拉应力大于压应力,其拉应变为最大主应变,柸料有所变薄。

2) 控制拉裂的措施:可以适当加大凸凹模圆角半径,降低拉深力,增加拉伸次数,在压料圈底部和凹模上涂润滑剂等方法来控制。 ㈢,弯曲件的结构与尺寸

1,由图纸可以知道该拉伸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对称,所以适合拉伸。 2拉伸件壁厚公差或变薄量要求一般不应超出拉伸工艺壁厚变化规

7

律,不变薄拉伸工艺的的筒壁最大增厚量约为(0.2-0.3)T即为(0.2-0.3),最大变薄量为(0.1-0.18)T即为(0.1-0.18)

3如果当零件一次拉伸的变形程度过大时,为了避免拉裂,需采用多次拉伸,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伸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对于该零件来说,可以不用多次拉伸就能满足零件质量的要求。

4为了解觉冲压件在拉伸过程中有回弹,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伸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

5对于拉伸件的底部或凸缘上有孔时,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该满足 a≥R+0.5t,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没有孔,所以不需要考虑。

6拉伸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的四角等处的圆角半径应满足:r≥t,R≥2t.rg≥3t,对于该冲压件来说,只需要考虑r就行,t为1mm,即2>1,所以满足要求,该冲压件适合拉伸。

7,拉伸件的径向尺寸应只标住外形尺寸和内形尺寸,而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伸件,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拉伸件底部为基准。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没有台阶,只标注了外形尺寸。

8

㈣,拉伸件的精度

尺寸公差等级在IT13级下,不易高于IT11级,圆筒形拉伸件的径向尺寸精度查表《冲压模具及设备》244页表6-2得±0.40

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拉伸件需要增加整形工序,而对于该冲压件来说,公差为自由公差,公差等级为IT14所以不需要要考虑整形工序。

㈤拉伸件的材料

拉伸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屈强比小,板厚方向系数r大,板平面方向系数△r小

由《冲压模具及设备》29页表2-3得抗拉强度为400 MPa,屈服点为196 MPa.所以屈强比为196/400约为0,49,所以对于该冲压件所用材料屈强比要小于0.66,所以该冲压件的材料满足要求,适合拉伸。

9

㈥ 旋转体拉伸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1,坯料形状和尺寸确定的原则。

拉伸件的坯料形状一般与拉伸件的截面轮廓形状近视相同,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拉伸件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圆形,所以坯料形状为圆形。 2,表面积相等原则

对于不变薄拉伸,在拉伸过程中板料的厚度有增厚也有变薄,但是实践证明,拉伸件的平均厚度与柸料厚度相差不大。由于拉伸后拉伸件与柸料厚度相等,体积不变,因此按柸料面积等于拉伸件表面积的原则确定柸料尺寸。

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6-2)公式可以得到:

首先算出切边余量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表6-4,,由于h/d=20/109=0.18 比值比较小,但是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的影响,所以需要留切边余量,保证冲压件质量的要求。切边余量⊿h取1.2mm 拉伸件

D=

√104X104+4X109X19.2+6.28X2X104+8X2.5X2.5 ≈144mm P247表6-6序号3的公式: 拉伸件的拉伸次数:

t/D=1/144≈0.007。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表6-8,得出该冲压件需要压边圈,查出〔m1〕=0.53-0.55 〔m2〕=0.76-0.78 〔m3〕=0.79-0.80 〔m4〕=0.81-0.82 〔m5〕=0.84-0.85 由于m=d/D=109/144=0.76,于第一次极限拉伸系数〔m1〕

10

=0.53-0.55,即m>〔m1〕,所以该冲压件的拉伸次数为一次

总结结论:综合以上分析,该零件适合拉伸。 二

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分析与确定

结合前面所设计的内容,得冲压件的工艺方案设计如下,

1、冲压类型

从直观的看出该零件的冲压类型为分冲裁和拉伸。该冲压件的要求的精度不高不需要很大的变形,所以容易满足,不需要增加附加的冲压工序。最后根据图纸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来得知冲压的类型为冲裁和拉伸。 2,冲压工序次数

冲压工序的次数分为两种类型:同种工序和不同工序。

对于冲裁件来说没有同种工序,对于拉伸件来说有可能有同种工序如 果他是单工序模,则冲压工序次数为 两次,如果它是级进模或复合 模,则冲压工序次数也为一次。

2、冲压工艺方案 冲压工艺方案有三种如下: 方案一:落料——拉伸——切边 方案二:拉伸与落料复合——切边 方案三:落料与拉伸级进冲压——切边

首先分析方案一:落料——拉伸——切边

优点:1)模具的结果简单,寿命长,制造的成本低。

11

2)冲出的制件精度高。 缺点:

1)工序分散,需要的模具多,设备多,工作人员也多,因 此提高了成本。

2)生产效率也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3)在搬运过程中容易的变形。影响冲压件的精度。 4)安全系数不高。所以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落料与拉伸复合——切边

通过此方案工艺路线可知,冲压件在该工艺方案中冲压的次数有一次,同时也可已知道该冲压件在工艺方案中冲压组合的方式为复合工序的冲压

优点:

1) 工序比较集中,结构紧凑,需要的模具数量少,所占用设备少,同时也减少工作人员,占地面积小 2) 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3) 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冲压件比较平整。 4) 模具的寿命比较高 缺点:

1) 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维修不方便。

2) 冲压件的质量相对于“方案一”而言相对要低一些。 3) 模具的结构复杂,因此同时也对设备的要求也要高一些。

12

方案三:落料与拉伸级进冲压——切边

通过方案三的工艺路线可知,冲压件在该工艺方案中冲压的次数有一次,同时也可以知道该冲压在工艺方案中冲压组合的方式为级进冲压工序。 优点:

1)容易实现机械化,因此安全性相对于前面的几种方案要高一些

2) 工序集中,所需的模具数量少,设备数量少,也减少了工作人员。 3) 生产效率高 缺点:

1) 模具结构复杂,设计比较复杂,制造困难,维修也不方便,寿命也低,模具尺寸比较大。 2) 冲压件的质量都比前面几道方案都要低一些。 3) 级进冲压工序所需求的设备要求高,因此也提高了成本。

4) 拉伸件是要先落料在拉伸,由于先落料时,柸料不会自动掉入拉伸的孔内,需要增加其他装置,导致模具更加麻烦。 5) 浪费材料。

3.优化冲压工艺方案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分析可知,冲压件的质

13

量要求并不高,最高的精度等级IT14,生产为大批量的生产,同时也对模具的寿命相对于较高,并且也要利于操作者的便利,生产效率也较高。因此通过对上诉工艺综合分析并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后确定的一种方案二,即拉伸与落料复合模。

三.冲压工艺计算

前面已经算出了坯料直径为144mm,拉伸次数为一次。, 排样分类:

a.有废料排样 b. 少废料排样 c. 无废料排样

由图纸分析可以得知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形状较规则,结构简单,则选用少废料排样方法不浪费材料。 ㈠

料边与搭边和调料宽度的确定: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可以知道该冲压件的厚度t=1mm最大宽度Dmax=144mm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07可得工件的搭边值a1=0.8mm侧料边值a=1 mm 由图纸可以知道,可以知道该冲压件的精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初定位(即导料板导向且无侧压装置),经过了解知该定位是人工送料,手工定位,操作者都是右手用力。因此导料销装到左侧。查表4-20可知Z=1mm,Δ=0.7mm。

查资料《冲压模具及设备》P106公式4-13,4-14得:

条料宽度B

0=(Dmax+2a+Z)

0

14

=(144+2x1+1)

=147

0.6mm

000.6

导料板间距离 :

B₀=B+Z

=Dmax+2a+2Z =144+2x1+2x1 =148mm 根据条料宽度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30表2—5,选出了板料的规格为:2000x1500mm ㈡ 排样方式

经过上诉分析,本冲压件的排样方式的分为一种如下:

㈢ 材料的利用率。

每板条料数n3=(1500÷147)≈10条余30mm 每条零件数n4=(2000-1)/147≈13个 每板个数n=n3xn4=10X13=130个

材料利用率ŋ2=(130x16277.76)/(2000x1500)

15

x100%≈71%

四、冲压设备的选择 ㈠,拉伸力:

F=K1πd1tb

F=0.46X3.14X110X1X400=63553.6MPa 压料力:FY=π〔D2-(d1+2rd1)2〕p/4

FY=3.14〔1442-(110+2X2)2〕2/4

FY=12151.8 MPa 压料装置:

有图纸和精度要求,以及成本各方面的要求,选择弹性压料装置。弹性压料装置又分为三种:弹簧式,橡胶式,气垫式。气垫式的成本太高了,拉伸出来的零件质量高,所以不需要那么浪费。弹簧式和橡胶式通常用于浅拉伸件,所以适合该拉伸件,由于弹簧式比橡胶式拉伸力变化小一些,所以选折弹簧式压料装置。 冲裁时压力机应满足:

根据《冲压模具与设备》公式4—18可得F=KLT&,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t=1mm,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2—3,29页得抗剪强度&=400Mpa因此可得:

F冲=K·L·t·Ʈ

=1.3x452.16x1x400

=235.1232KN

㈡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

由前面的分析可得选用弹性顶件的级进模,所以不需要算顶件

16

力,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P110,公式4—20、4—

21、4—22得,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10,表4-22得:kx=0.045 kt=0.055 kd=0.06则:

卸料力Fx=Kx·F冲=0.045x235.1232≈10.6KN 推件力:

Ft=n·Kt·F冲=1x0.055x235.1232≈13KN 顶件力FD=KD·F冲=0.06x235.1232≈14 KN 产品的卸料方式有:

1、弹性卸料+下出料

2、弹性卸料+上出料

3、刚性卸料+下出料

4、弹性卸料的倒装式复合模 我们选第1种则P=P冲+P推+P顶

=235.1232+13+14

=262KN 但是P≥(1.1-1.3)F∑

查资料《冲压模具及设备》P41表3-5压力机型号为“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J23-35,其标称压力为350KN.

五、模具间隙

间隙对冲裁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冲裁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确定的方法有两种:理论确定法和经验确定法。由于理论确定法误差很大所以选择经验确定法。

由图知道冲裁件的厚度t=1mm,冲裁件的材料是08,则查《冲压模

17

具及设备》93页表4—10“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可知Zmin=0.1mm,Zmax=0.14mm。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间隙越小越好,冲出来的零件质量就越好,但必须要考虑其他的因素,间隙很小时,材料的挤压和摩擦作用增强,容易产生凹模胀列,使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现象,对于该零件来说边缘质量要求不高,孔的质量高,又是级进模,如果间隙很小,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越变越大,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凸凹模磨损后刃口处形成圆角,冲裁件会出现很多的毛刺,也会使冲裁件质量变差的。因此为了减少模具的磨损,延长模具的寿命,保证冲裁件质量的情况下,因选择较大的间隙,所以间隙为z=0.14mm 拉伸工艺的辅助工序: 1.润滑

拉伸过程中,板料与模具的接触面之间要产生相对滑动,有摩擦力存在。对于该拉伸件来说,该冲压件外表面不需要太大的摩擦力,所以要润滑来满足零件的质量要求,,和减小拉应力,减小拉伸系数,提高模具寿命, 2,热处理

在拉伸过程中,由于板料因塑性变形而产生较大的加工硬化,会容易变形不能进行加工,为了能达到质量要求,工作正常运行,减小内应力,所以要进行热处理。而对于一般金属材料是对其退火处理。对于该拉伸件来说,它是用的08软钢,只要工艺过程制定准确,模具设计合理,可以不需要中间退火。

18

3,酸洗

经过热处理的工序件,表面有氧化皮,需要清洗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拉伸或者是其它冲压加工。

六、冲裁模具凹、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为了使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调整方便、检验方便、装配方便,则选择配合制作来制造模具。

㈠、落料,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配作凸模 见《冲压模具及设备》P97查表4-14得X1=0.5 分类:A1=1440 0.62

则凹模尺寸:

Ad=(Amax-X·∆) Ad1=(144-0.5x0.62)

0.62/40=143.69

0.1550

故落料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刃口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

值0.140mm 如下图;

19

七.闭合高度

在前面的设计中,已经选择了设备,因此必须使模具的闭合高度介于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与最小装模高度之间,这样才能把模具能装到设备上去满足下公式:(Hmax-T)-5≥(Hmin-T)+10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41表3—5可得:JB23-35压力机参数如下 最大闭合高度:Hmax=270mm 最小闭合高度:Hmin=215mm (Hmax-T)-5>Hm>(Hmin-T)+10 当垫板T=50mm时,则 215mm>Hm>285mm

八、拉伸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最后得出模具装配图如下: 图又百度文库选取增加了弹簧卸料板.方便卸料。

20

14151613121718192021222311109872462554321

㈠工作零件

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确定

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rd越大,材料越易进入凹模,但是rd过大了,又容易起皱。rd,因此在材料不起皱的前提下rd尽量取大一些。rd =0.8√(D-d)t=0.8√(144-109)X1=4.74mm 凸模圆角半径:因为该拉伸件拉伸次数只有一次,所以凹模圆角半径就是图纸上所标注的R2.2.凸,凹模的间隙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96表6-2得间隙为(1—1.1)t=(

1 21

—1.1)X1=1-1.1取1.1mm 3,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按最后一次拉伸的计算。 当拉伸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则:

Dd=(Dmax--0.75△)6d0=(110-0.75X0.62)+0.080=109.535+0.080

Dp=(Dmax--0.75△-2Z)-6P0=(110-0.75X0.62-2X1.1)-0.050=107.335-0.050 ㈡、定位零件

在这里用定位销,用来给φ10mm中间孔定位,保证零件的质量要求,把定位销安装在顶板上, d=10mm L=8 JB/T7649.9 材料45热硬度为43-48HRC.㈢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在这里选用刚性卸料,弹性不能够满足它的要求,采用两根推杆进行卸料。

顶板的规格为28X11.5 材45热硬度为43-48HRC.

卸料推杆M10 ㈣模架及其零件 1 模架

由于该冲压件精度要求不高,而且是小型零件,结构简单,左右送料比较方便,模架尺寸查《冲压模具及设备》如下: 上模座尺寸:250mmx200mmx45mm(GB/T2855.5—90) 下模座尺寸:250mmx200mmx45mm(GB/T2855.6—90) 凸模固定板尺寸:250mmx200mmx30mm

22

2 导向零件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可知该冲裁件为大批量生产,为了保证模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寿命,一般都采用导向零件对上、下模进行导向,以保证上模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则选用导柱、导套导向。 导柱尺寸:32mmx190mm(GB/T2861.1—90) 导套尺寸:32mmx105mmx43mm(GB/T2861.6—90)

导柱与模座的配合:H7/r6,套在与模座的配合:H7/m6,导柱与导套的配合:H7/h6 ㈤ 其它支成和固定零件

模柄已经标准化,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60图4-87中的c型凸缘模柄,用三个螺钉固定在上模的座的窝孔内,它的规格为查《冲压模具及设备》40mmX75mm,其配合为H7/js6模柄选用通用模柄A3材料 固定螺钉为M12.冲模中用的紧固件螺钉和销钉,其中螺钉起连接固定作用,销钉起定位作用则:

查《冲压模及设备》查表“螺钉规格选用”得选用M6螺钉。 螺钉之间、螺钉与销之间的距离、销钉螺钉距凹模刃口及边缘的距离均不应过小,以防降低模板强度,其最小距离查《冲压模及设备》表4—27得A=14 B=17 C=5销钉直径取10mm

九、冲模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表9—4 凸模:材料Cr4W2MoV 工作硬度56~58HRC

23

凹模:材料Cr4W2MoV工作硬度60~62HRC 上、下模座:材料HT250 模柄:A3 顶板:45 工作硬度43~48HRC 导柱、导套:T10A 20钢渗碳深度0.5~0.8淬火回火60~62HRC 卸料板:Q275 凸凹模固定板:Q275 导料板:45 淬火回火43~48HRC 挡料销:T7A 淬火回火52~56HRC 导正销,定位销:T8 淬火回火52~56HRC 螺钉:45 头部淬火回火43~48HRC 销钉:45 淬火回火43~48HRC 推杆:45 淬火回火43~48HRC

模具使用及维护说明书

一、模具安装

模具安装在型号为J23-35:250KN,最大闭合高度是205的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上。

安装前,检查压力机上的上下模具安装表面的清洁干净,并检查在有无在修磨模具后遗留物防止阻碍准确安装和意外事故。

安装时,根据模具闭合高度调整压力机滑块的高度,使滑块在下

24

止点式其底面与工作台之间规定位置,,将滑块再停于下止点,然后调节滑块的高度,使其模柄进入模柄孔,并通过滑块上的压块与螺钉将模柄固定。‘

安装完后,将压力机滑块上调3~5mm,开动压力机,空行程1~2次将滑块停于下止点,固定下模座,在进行试冲,逐步调整滑块所需的高度。将压力机上的卸料板调到需要的位置。

二、模具的工作过程

该模具可以完成落料,拉伸两个工序。调料送进时,由导料销导向定位,模具合模冲裁凹模,推件块向下运动,通过压边圈压料,再由拉杆和推件块向下运动,把拉伸件从凹模中卸出来。

三、模具的维护

1、确定模具导料部分无杂物。

2、打开压力机,空合模数次,保证正确运动和定位。

3、按模具设计参数调试模具并生产。

4、模具使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在模具前端两侧。

5、模具使用时应该经常检查模具的工作台面和工作刃口,清理材料的积瘤,排除灾不正确使用过程中的废料,以免废料涨模,导致模具破裂。

6、按总装图正确装配模具,并保证模具结构(见装配图)

7、按设计说明书中所选的压力机(J10 :250KN最大闭合高度是150mm的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安装模具在 工作台面上,并正确安装模具,保证模具中心与压力机中心重合。

25

8、请客户严格按照上述程序使用模具,严禁人体或异物在模具工作区间内,否则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伤。

9、模具每次使用后应保养压料面,型面应清除材料积瘤。

10、存放前清洁模具 ,并要涂油后方可合模存放。

11、模具应放在方木上,并保证摆放不倾斜,以保证导柱导套正确配合。

12、建议客户每生产3000~5000件后,按以上保养方法保养模具一次,以便延长模具寿命。

13、打开模具确认模具型面无杂物,确定导料销、挡料销的位置正确。

14、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的模修工检查并排除故障。

15、模具应在存放状态装卸。

总结

这次的设计是对拉伸的一个基本知识的应用。虽然这次做的这个 零件机构和工艺都比较简单。但是却包含拉伸的很多难点以及重点, 在这次设计中重新拿起了很久没用过的资料。加深了各方面知识的应用和记忆。

为了做这个课题设计我具体用到我们所学过的《冲压模具及设备》、《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

26

等多门课程。查资料用得最多的是《中国模具大典》具体的标准件尺寸都是从上面参照取得。

从分析零件图到模具的设计与装配图的绘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自己认真的设计制作。其中遇到了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与老师,同学的询问讨论,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冲压模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本次课题设计,检验了我学习的成果,让我学到了很多,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虽然设计出来任然有很多错误,但依我现在这水平是避免不了的。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利用对零件图形的工艺性分析,设计出适合加工零件的模具,以达到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冲裁模具结构的确定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只要合理就可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及其各项指标要求。

最后谢谢洪老师传授我们这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谢谢你们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政坤主编.《冲压模具及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屈波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夏巨堪和李志刚主编的《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4.黄淑蓉和陈国发主编《机械工程设计基础》

27 5.王茂元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

6.杨玉苹和高士龙主编的《接卸制图与AoutoCAD》 7.张红英和朱怀忠主编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8.刘奎敏主编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9.参考百度文库

28

推荐第6篇:冲压

复合冲压: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是一种多工序冲压。 连续冲压: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是一种多工序冲压,也称级进冲压。

模具闭合高度:模具进行到下死点时,上模板的上表面与下模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 压力机闭合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不包括压力机垫板厚度)的距离。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凸、凹模刃口锋利,间隙小。 冲裁间隙: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材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回弹: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致的现象。

拉深:又称拉延,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起皱: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

凸耳:板料经过冲压成形后,原本应该平齐的壁沿变成高低不平的波浪形,把波浪形中凸起的部分称为凸耳。 拉裂:薄板成形过程中板料变薄最剧烈处的径向拉应力大于板料的抗拉强度,此处就会拉裂。 胀形:利用模具强迫板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以获得零件几何形状的冲压加工方法。 胀形工艺方法:起伏成型:板料作用下,通过局部胀形而产生凸起或凹下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来增加零件刚度和强度。圆柱形空心毛胚胀形:将圆柱形空心毛胚向外扩张成曲面空心,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张拉成型:将毛坯贴靠在凸模表面,对毛坯附加张拉力使毛坯成弯曲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翻边:利用模具把板料上的孔缘或外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按工艺特点分:内孔翻边,外缘翻边,变薄翻边。按变形性质力分:伸长类,压缩类,体积变形的变薄翻边。伸长类翻边特点:变形区材料受拉应力,切向产生伸长变形,导致厚度减薄,容易发生破裂。压缩类翻边特点:变形区材料切向受压缩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厚度增大,容易发生起皱。内/外曲翻边:用模具把毛坯上内凹/外凸的外边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

影响圆孔翻边成型或极限的因素如下:1材料延伸率和应变硬化指数n大,k小,成型极限大。2孔缘无毛刺和硬化时,k小,成型极限大。3用球形,锥形,抛物形凸模翻边时,k小,成型极限大。4板料相对厚度越大,k越小,成型极限越大。 冲裁力: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 卸料力: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得力。

推件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 顶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

翘曲:冲裁件呈曲面不平现象。它是由于间隙过大、弯矩增大、变形拉伸和弯曲成分增多而造成的,另外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卷料未矫正也会产生翘曲。

扭曲:冲裁件呈扭歪现象。它是由于材料的不平、间隙不均匀、凹模后角对材料摩擦不均匀等造成的。

变形:由于坯料的边缘冲孔或孔距太小等原因,因胀形而产生的。 排样: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

搭边: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负间隙冲裁:凸模尺寸大雨凹模尺寸,冲裁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方向与普通冲裁相反,形成一 个锥形毛坯。

应变中性层:板料弯曲时,外层纤维受拉,内层纤维受压,在拉伸与压缩之间存在这一个既不伸长也不压缩的纤维层。 应力中性层:毛坯截面上的应力,在外层的拉应力过度到内层压应力时发生忽然变化的或应力不连续的纤维层。

校正弯曲:板料经自由弯曲阶段后,开始凸凹模表面全面接触,此时,如果凸模继续下行,零件受到模具挤压继续弯曲,弯曲力急剧增大。

应变分布图:冲压成形时零件上各点或局部各点的应变分布情况。

应力分布图:零件上各点过局部各点的应变在二维主应变平面上的分布状况。

起伏成形:板料在模具作用下,通过局部胀形而产生凸起或凹下的冲压加工的方法。 圆柱形空心毛坯胀形:将圆柱形空心毛坯向外扩张成曲面空心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拉深系数m: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 压力机闭合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的距离。 模具的闭合高度:模具在最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之间的距离。模具闭合高度必须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相适应,应介于压力机最大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

两种失稳现象:拉伸失稳:表现为板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局部出现颈缩或破裂;压缩失稳:表现为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皱纹。

成形极限:板料发生失稳之前可以到达的最大变形程度。

成形极限图:板料在不同应变路径下的局部极限应变构成的曲线或条带形区域。

间隙对冲裁切断面质量的影响:凸凹模间隙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时,由凸凹模刃口沿最大剪切力方向产生的裂纹将相互重合,此时冲出的制件断面虽有一定斜坡,但比较平直,光洁,毛刺很少,且所需冲裁力很小,间隙过小时上下裂纹中将产生二次剪切,制件断面的中部留下撕裂面,两头为光亮带,在端面出现挤长的毛刺。间隙过大时,材料的弯曲与拉伸增大,拉应力增大,材料易被撕裂,且裂纹在离开刃口稍远的侧面产生,致使制件光亮带减小蹋角与断裂斜度都增大,毛刺大而厚,难以去除。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完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直径。间隙较小时,由于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冲裁完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冲孔孔径变小。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响不是很大。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并引起崩刃、凹模胀裂、小凸模折断、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损坏。所以,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用较大的间隙值是十分必要的。

决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原则:落料制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考虑到冲裁中凸凹模的磨损,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最小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应取工件孔的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去顶冲模刃口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制件的精度要求。 搭边的作用: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搭边还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人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影响搭边值的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能,硬材料的搭边值可小一些;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大一些。材料厚度,材料越厚,搭边值也越大。冲裁件的形状与尺寸,零件外形越复杂,圆角半径越小,搭边值取大些。送料及挡料方式,用手工送料,有侧压装置的搭边值可以小一些;用侧刃定距比用挡料销定距的搭边小一些。卸料方式,弹性卸料比刚性卸料的搭边小一些。 齿圈压板冲裁应满足条件:1模具有齿圆压块,有顶出器,形成刃口的三向压应力。2选择合理的合成压力,齿圆压板力。3模具间隙比冲裁间隙小很多。4刃口部分很小。

冲压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对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形式,合理选择冲压设备,编写工艺文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冲压件的工艺分析: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主要分析该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影响冲压工艺的因素:冲压件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精度;尺寸标注;生产批量;冲压件厚度、板料性能等。冲压件各工序先后顺序安排原则:对带孔或有缺口的冲裁件,若用简单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或切口,使用连续模时则应先冲孔或切口,后落料;对带孔的弯曲件,孔边与弯曲区间距较大,可先冲孔,后弯曲,孔边在弯曲区附近,则先弯曲再冲孔;对带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但若孔在零件底部,且孔的尺寸要求不高时,可先冲孔后拉深;多角弯曲件,一般先弯外角再弯内角;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先成形内部形状,在拉深外部形状;整形或校正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形后进行。工序的组合方式:生产批量大,进行复合模或连续模冲压;小批量生产常选用单工序简单模;尺寸过小的冲压件复合连续模生产;精度要求高用复合模。

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只完成单一工序的模具。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连续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模具。模具压力中心:冲裁时的合力作用点或多工序模各工序冲压力的合力作用点。

材料弯曲现象:弯曲件的弹性回跳;中性层位置内移;弯曲区板料厚度的变薄;板料长度的增加;板料横截面的畸变、翘曲和拉裂。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防止外层纤维拉裂的极限弯曲半径。影响因素:零件的弯曲角α;α越小,直边部分参与变形的分散效应越显著;板料纤维方向,弯曲件的折弯线与板料纤维方向垂直时最小,平行时最大;板料的表面和侧边质量,较差的话较大。

影响弯曲件回弹量的因素:材料的机械性能;切向应变;弯曲角α。减少回弹措施:改进弯曲件局部结构和选用合适材料;补偿法;校正法;拉弯法。

影响筒件拉深过程因素:板料性能;凸凹模圆角半径和摩擦:凹模圆角半径过大,将在毛坯自由表面区起皱,凸模圆角半径过大时,破裂将上移到已有加工硬化的区域,摩擦具有两重性,法兰部分润滑是有益的,可减少摩擦功,凸模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增大拉深能力; 圆筒件拉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防止措施:起皱: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兰的切向压应力超过了板料的临界压应力所引起,最大切向压应力产生于毛胚法兰外缘处,起皱始于此处。措施:1采用压边圈,把法兰押金在凹模表面上2多道工序拉伸时,可采用反拉深防止起皱。3采用拉深筋或拉深槛。拉裂:原因:径向拉应力大于板料的抗拉强度,便会产生拉裂。防止措施:1采用适当的拉深比和压边力2增大凸模表面粗糙度3材料的比值小,n,R值大。凸耳:原因:毛胚的各向异性。防止措施:1提高材料的均匀性2合适的拉深比。残余应力:原因:拉深过程中,外表面为拉应力,内表面为压应力。防止措施:使板料变薄。要保证拉深顺利进行,每次拉深西数应大于拉深极限拉深系数,拉深系数小,拉深比大,变形程度大。 锥形件拉深方法:1当锥角α和比值h1/d2很小,且拉深比k不大于筒件第二次拉深允许值时,可先拉深成直径为d1的圆筒件,然后拉深成锥形件2先拉深称阶梯形,使其外轮廓切线与对称轴的交角等于锥角α,在最后一次将阶梯毛胚拉深成锥形零件。3逐次拉深称成锥面,逐次增加锥面长度。

弯曲模决定原则: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

凸缘变形区的起皱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最易起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防止起皱:压边。 筒壁的拉裂主要取决于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防止拉裂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

冲压生产的三要素:合理的冲压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成形零件。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等。 冲模根据工艺性质分类: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包括:抗破裂性;贴膜性: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取得模具形状的能力;定形性:零件脱模后保持在模内即得形状的能力。冲压成形性能划分:主要用抗破裂性作为评定冲压成形性能的指标,α破裂:由于板料所受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引起的破裂;β破裂:由于板料的伸长变形超过材料的局部延伸率引起的破裂;弯曲破裂:由于弯曲变形区的外层材料中拉应力过大引起的破裂;

模拟实验:模拟某一类实际成形方式来成形小尺寸试样的板料冲压试验。

板料的是个基本性能指标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①屈服极限: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用σs表示;σs小,材料容易屈服,成形后回弹小,贴模性和定位性好。②屈强比: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小板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形变形阶段长,有利于冲压成形,对抗破裂性有利。③延伸率: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延伸率大板料允许的塑形变形程度大,抗破裂性较好。④应变硬化指数n:因塑性变形引起的硬度和强度增加的度量,表征材料的强度的;n值大,不仅增大失稳极限应变,而且使应变分布均匀,提高总体成形极限。⑤塑性应变比R:单向拉伸试样的宽度应变和厚度应变的比值;R值越大,板料平面方向比板厚方向易变形,不易起皱,且拉深力也小,传力区不易拉破,有利于拉深成形性能。⑥凸耳参数ΔR:凸耳影响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必要时需切除。⑦晶粒度N:N越大晶粒越细。⑧表面粗糙度:过大形成应力集中,对成形性能不利。⑨夹杂物和偏析:过大对成形性能不利。⑩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指材料在单项拉伸过程中变形抗力的增长率和应变速率的比值;m大有利于抑制成形时的颈缩或破裂。

推荐第7篇:冲压

1、分离工序:指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的模具。

沿一定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基本工序:

13、复合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切边、剖切、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整修等。模具。

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工件能够弯成的内表面最小圆角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它是衡量弯曲变形程度的主要标志。

26、回弹:弯曲卸载后,塑性变形保留,弹

性变形消失,弯曲角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与加载时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回弹。

薄拉深。

工艺零件分为: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

9、拉深过程的毛坯分成五个部分:平面模)

凸缘区、凸缘圆角部分、筒壁部分、底定位零件(挡料销、定位板、导料板、侧刃) 部圆角部分、圆筒底部分。

卸料与推件零部件(卸料板、推件器、打杆)

2、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

14、冲裁间隙: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坯,冲下部分为废料。间的间隙,也就是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10、拉深变形程度用 拉深系数m 表示。 结构零件分为: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板)

11、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安装与固定零件(模柄、模板、螺钉、销钉、在变形过程中发生 起皱

弹簧、垫板、固定板)

3、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

15、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形状料,冲下部分为制件。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它包括切断、修边、落

27、拉深系数:是指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

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的直径之比 。

12、矩形件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程度

2、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影响因素

相对较小,圆角部分变形程度相对 较断面特征:圆角带:出现在弹性变形阶段 大。

光亮带:出现在塑性变形阶段,光亮带占的比

4、塑性成形工序: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料、冲孔等。主要指落料、冲孔

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

16、卸料力: 冲裁时,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

28、极限拉深系数:在保证侧壁不破坏的情和精度要求的零件。基本工序:弯曲、拉深、成形等。

5、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6、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

卸下来的力叫卸料力。

17、推件力: 从凹模内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

裁的方向推出的力。

18、顶件力: 逆着冲裁方向将工件或废料从

凹模腔顶出的力。

况下所能得到的最小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可查表)。

1、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三个阶段。

2、断面分为: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四部分

3、降低冲裁力的措施: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口冲裁、加热红冲。

4、根据材料的利用情况冲裁排样的方式

13、拉深加工时,润滑剂涂在与凹模接例越大,断面质量越好 断裂带:出现在断裂触的 毛坯表面上。

分离阶段,断面粗糙带有斜度

14、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中间退火、冲裁件断面质量影响因素: 润滑、酸洗等。

1) 材料的性能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15、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弯曲2)模具刃口状态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前后应变中性层长度不变 。 判断:

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

19、排样:指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冷冲压加工方法。

7、胀形:指从空心件内部施加径向压力,强

方式。

20、搭边:指冲裁时制件与制件之间、制件

与条料边缘之间的余料。

1、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1)当冲裁间隙合理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沿最大

深系数小。(×)

剪应力方向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迫局部材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获得

21、材料利用率:是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冷冲压工艺方法。

所用板料的面积之比。

分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

2、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虽有一定的斜度,但比料排样。

3、要分多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较平直,光洁,毛刺很少平整、光洁,断面质

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量较好。

8、翻边:指利用模具将工件上的孔边缘或外

22、模具的闭合高度(H模):指模具在最低

5、废料分为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两种

缘边缘翻成竖立的直边的冲压工序。

工作位置时,上、下模之间的距离。

6、模架分类:后侧导柱模架、对角导柱

4、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2)间隙过大时,材料的弯曲与拉伸增大,拉应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四导柱模架等。

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力增大,材料易被撕裂,材料在凸凹模刃口处

9、缩口:指将预先拉深好的圆筒或管状坯

23、模具压力中心:指模具冲压力合力的作料,通过模具将其口部缩小的冲压工序。

10、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11、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12、级进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不

用点。冲压时,其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滑块中心相重合。

24、应变中性层:在弯曲变形时,由于材料

的连续性,因而在内层和外层中间存在一个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中间层,称应变中性层。

7、模具压力中心是指模具冲压力合力的

5、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产生的裂纹会错开一定的距离而产生二次拉作用点。要求冲压时,其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滑块中心相重合。

8、拉深件分类按形状分为:旋转体零件

成拉裂。(√)

裂,第二次拉裂产生的断裂层斜度增大,断面

6、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 / 2料厚位的垂直度差,毛刺大而厚,难以去除,使冲裁

置。(×)

件断面质量下降。

3)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

(直壁旋转体、曲面旋转体)、对称盒形

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件和不对称复杂零件。按变形过程中坯按模具零件的功能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的裂纹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发生二次料厚度是否变化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两部分。

剪切,在零件的中部产生断裂带,而两头为光同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

25、最小弯曲半径:在保证毛坯外层纤维不

亮带,在断面出现挤长的毛刺,这时断面斜度力较小,结构复杂,可靠性与安全性较差。

表现为弯曲件的曲率变化及角度变化。

向产生压应力,在这两种压力的作用下,凸缘加高度

区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并不断的被拉入凹模内,2)高度基本不变,仅减少圆角半径、逐渐减小

筒形直径的方法。

较小,毛刺虽有所增长,但易去除,只要中间适用范围:卸料力不是特别大的各种冲裁模。 影响回弹的因素: 撕裂不是很深,仍可应用。

4、冲裁间隙对冲裁过程的影响

6、弯曲的变形特点

1)材料的机械性能:回弹量与材料的σs/E成成为圆筒形零件。

11、起皱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1)变形区主要发生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直线正比

1)、冲裁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当模部分没有变形只是刚性移动。 2)相对弯曲半径: r/t越小,弹性变形在总原因:起皱主要是由于凸缘处的切向压应力超

过了板料的临界压应力所引起的。 具制造精度确定后,间隙较大时,拉伸作用增大:2)变形区内,纵向金属纤维长度发生变化,内的变形所占的比例减小,回弹量就越小

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层纵向纤维受压缩短,外层纵向纤维受拉变长。 3)弯曲角:弯曲角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大,影响因素:a: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直径;间隙较小时,挤压力大:落料件尺寸增大,3)弯曲变形区材料变薄:变形程度愈大,变薄角度回弹量就越大 冲孔孔径变小。

2)、冲裁间隙对冲裁工艺力的影响 现象愈严重

b:切向压应力的大小(拉深时,变形程度越大,

4)弯曲方式和模具结构:板料的弯曲方式有自就越容易起皱。)

4)板材弯曲时,分:窄板(b / t 3 )两种情况,窄板横断面形状为外窄回弹大,在有底的凹模内校正弯曲时回弹小。 极限小,变形区内的切向压应力也相对减小,料不易撕裂,冲裁力增大;间隙增大,材料所受内宽的扇形,宽板基本保持为矩形。

5)摩擦:可增大变形区的拉应力,使零件形状因此板料不容易起皱)

防止措施:主要采用压边圈防皱 拉应力增大,材料易产生裂纹,冲裁力减小。 5)弯曲变形程度可以用相对弯曲半径r/t来表更接近模具形状。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示。

6)弯曲件形状、模具间隙:形状越复杂,回弹a:用于双动冲床的刚性压边圈,主要靠调整压越小

9、弯曲工序的安排原则

边圈与凹模表面间隙保证防皱。

b:用于单动冲床的弹性压边圈,常用动源为橡间隙小,冲裁力增大,接触压力增大,摩擦力

7、弯曲时的主要质量问题有那些 增大,模具发生磨损,模具寿命降低;间隙过拉裂、截面畸变、翘曲及回弹

大时,板料的弯曲拉伸相应增加,使模具刃口1)、拉裂:外层纤维受拉变形而断裂。开裂原原则(1):对多角弯曲件,因变形会影响弯曲胶、弹簧、气垫。 端面上的增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崩刃或产生塑因: 性变形使磨损加剧,降低模具寿命。 为提高模具寿命,一般需要采用较大间隙。

5、卸料装置的分类及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1)刚性卸料板 a)弯曲线方向

件的形状精度,故一般应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12、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前次弯曲要给后次弯曲留出可靠的定位,并保1)材料的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塑性好,组织

均匀,晶粒大小适当;屈强比小,塑性应变比b)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的质量剪切表面有缺证后次弯曲不破坏前次已弯曲的形状。 陷,不光洁,有毛刺

原则(2):结构不对称弯曲件,弯曲时毛坯容大,板料的拉深性能好,极限拉深系数就小。

2)、截面畸变:窄板弯曲时,外层受拉伸长,易发生偏移,应尽可能采用成对弯曲后,再切2)毛坯相对厚度t/D: t/D越小,极限拉深系

数越大 特点:能承受较大的卸料力,卸料可靠、安全;板厚板宽收缩,内层受压缩短,板厚板宽增加,开的工艺方法。 但操作不方便,生产效率不高。 使板材截面变为梯形

原则(3):批量大、尺寸小的弯曲件,应采用3)拉深模具:凸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表面质量 适用范围:料厚在0.5mm以上的材料,常用于3)、翘曲:弯曲过程中,内外层拉压相反的应级进模弯曲成形工艺以提高生产率。

单工序模,与凸模间的单边间隙一般:力在横向形成一平衡力矩,卸去载荷后,在宽原则(4):如果弯曲件上孔的位置受弯曲过程4)拉深条件:压边圈、次数、润滑 0.10.5mm。 2)弹性卸料板 度方向上引起与弯矩相反的弯曲,即翘曲

8、弯曲回弹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而且精度要求较高,则应在弯曲后再冲孔,

13、宽凸缘圆筒形件(dt/d>1.4)的拉深方法 否则孔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

对于宽凸缘圆筒形件,在第一次拉深时,就拉成零件所要求的凸缘直径,在以后各次拉深中,特点:有敞开的工作空间,操作方便,生产效弯曲卸载后,塑性变形保留,弹性变形消失,

10、拉深变形过程

率高,冲压前对毛坯有压紧作用,冲压后又使弯曲角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与加载时变形方向相在拉深力的作用下,毛坯内部的各个小单元体凸缘直径不变。

冲压件平稳卸料,从而制件较为平整;但卸料反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回弹。弯曲回弹现象之间产生了内应力,在径向产生拉应力,在切1)圆角半径基本不变,缩小筒形直径来达到增

推荐第8篇:冲压操作规程

冲压车间操作规程

1.上岗必须穿好工作服、劳保鞋,长发必须扎起并戴好工作帽。

2..检查电源开关及设备各处开关是否全部正常。光电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应完整好用,无松动现象。

3.开动电机空转试车,确认压力机各部分运行正常,作业指示灯显示正确。4..待装模具的各部分应无损坏、无松动、无变形。

5.调模员安装或拆卸模具时须轻搬轻放。必须在吊运前,将吊运元件安装牢固。

6.必须选择与工艺要求及模具结构相符的压力机。模具置入压力机,并得到正确的定位才能紧固。带模柄的模具,以模柄为定位,先紧固上模,后紧固下模。模柄小于压力机滑块的模柄孔时,必须采用专用开口衬套,衬套开口应正贴于滑块部分。

7.上、下模座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面完全贴合后,才能将紧固点逐个对称拧紧。紧固夹紧螺栓时,必须采用适当扳手,禁止在扳手上插入导管拧动螺帽。调模时必须采用压力机的寸动或微动装置,高度的调整必须仔细进行。

8.固定模具的紧固元件必须有防松装置(例如垫圈等),确认紧固可靠后方可进行试冲。试冲前工作台上扳手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模具上所有的润滑部位都必须润滑。 9.试冲前必须开启光电保护装置,冲制过程中严禁关闭光电保护装置。

10.成批生产开始前,调模员或班组长,应对操作员说明模具的功能,操作要点和安全防护等有关事项。

11.冲制一批工件后,必须将所有紧固元件再次紧固。冲制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模具的紧固情况,严防模具脱落。

12.冲压作业时,操作必须使用工具,严禁用手直接伸进模腔取物,手用工具不得放在模具上。冲制工件不得堆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上。

13.多人操作同一台压力机应有统一指挥,信号清晰,待对方作出明确应答,并确认离开危险区再动作。

14.操作员应时刻注意光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5.压力机发生溜车和电器失灵等现象,或模具发生损坏时,应立即停机,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6.对压力机进行检修、调整以及在安装、调整、拆卸模具时,应在机床断开能源(如电、气、液)、机床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并在滑块下加放垫块可靠支护,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

17.实行脚踏开关领用制:作业需要使用脚踏开关的,须经班组长或主任确认,并认真填写【脚踏开关领用登记表】后才能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

18.使用脚踏开关前应检查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9.在模腔内调整工件位置或揭取卡在模内的工件时,脚必须离开踏板。

20.操作完毕要切断压力机电源、关闭空气节门,应将滑块停在上止点,使设备处在停歇状态。 21.剪板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戴手套,防止板材划破手掌,严禁将手伸入保护隔栏,严禁拆卸保护隔栏。

编制人: 审核人:

推荐第9篇:冲压操作规程

冲压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力要集中,禁止边操作边闲谈、或抽烟,违者罚款50元。

二、开车前进行检查各部位润滑系统是否良好,然后空运转二分钟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不按规定罚款50元。

三、头、手切勿伸入冲头行程冲模区内,严禁手入虎口,根据模具情况,要使用各种工具工作,在脚踏操作时,手脚配合要协调、思想要高度集中,加料和取料脚应离开踏板以免发生事故,在离模100毫米内不准戴手套操作,违规操作罚款500元。

四、落料:

(1)在落料生产过程中,所有落的板材不允许放在架子或者小车上面,要做到少放多拿,如发现有不按规定罚款50元。

(2)在落料生产过程中,所落在模具内的废品,要用吸盘或镊子拿出,决不允许用手取拿,如有违反者,罚款200元。

(3)冲孔、折弯、成型、在生产过程中,绝不允许用手取拿件,必须用专用工具比如(镊子、吸盘、钩子)等,如有违反罚款500元。

五、禁止在操作时与他人说笑、打闹、酒后严禁上机,严禁模具里面有双件以上的同时工作、如有发现罚款100元。

六、机动冲床踏板周围不许存放其他杂物,在运转过程中,严禁伸手取物或清除残料,违规操作罚款100元。

七、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提前十分钟要清除脚料或废料使用的工具放置整齐,通道畅通,必须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如有不按规定罚款50元。

临沂星海工贸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推荐第10篇:冲压模具设计

1、主要冲压工序

【1】分离工序(切断、冲裁(落料、冲孔)、切口、切边)【抗剪强度】 【2】变形工序(弯曲、拉伸、成形(起伏(压筋)、翻边)、缩口、胀形、

整形)【屈服期限】

(金属变形三个阶段:①弹性变形 ②均匀塑性变形 ③集中塑形变形)

2、冲压材料

【机器】考虑其强度和硬度

【电机电器】导电性和导磁性

【化工容器】耐腐蚀性

【1】材料塑形好,允许变形程度大,可减少冲压工序次数和中间退火次数

【2】延伸率(δ)、杯突试验深度大或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σs/σb)、冷弯试验中的弯曲直径(d)小,其塑形就好。

【3】模具间隙是按材料厚度来确定的(材料厚度公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公差过大会影响工件质量】

3、冲压机种类

【1】曲柄压力机(开式压力机、闭式压力机)

【2】双动拉深压力机

【3】摩擦压力机

【4】液压机

(*闭合高度、最大装模)

4、模具设计参数(标准件、压力中心) 4.1【冲裁间隙】Z=D凹—D凸(凹模直径D凹

、凸模直径D凸)(单边D/2) 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落料和冲孔】

4.21【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落料模应先定凹模尺寸,用减小凸模

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冲孔件】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冲孔模应先定凸模尺寸,用增大凹模

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4.3【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需要用到的参数】Zmin 和Zmax、落料公差(δ凸、

δ凹)和冲孔公差(δ凸、δ凹)、系

数(χ) 4.4【冲裁力P0(N)】

【平刃口凸、凹模】 P0=Lδτ

【L(冲裁件周长mm)、δ(材料厚度mm)、τ(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考虑其他因素,实际冲裁力:P =1.3P0≈Lδσb】【σb(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4.5【阶梯分布】一个模具里多个凸模,分为大凸模、小凸模,为防止折断,小

凸模一般比较短,与大凸模呈阶梯状分布,大、小凸模的高度差

为H(取决于材料厚度)。

(δ≤3mm时,H=δ;δ>3mm时,H=0.5δ) 4.6【卸料力、推件力、顶出力计算】

❶卸料力:P卸=K卸P(N)

❷推件力:P推=nK推P(N)

❸顶出力:P顶=K顶P(N)

【P(卸料力)、n(卡在凹模洞口内的工件(或废料)数目)、K(系数)】 4.7【排样、搭边和条料宽度】

4.7.1【排料】

4.7.1.1【排料方式】❶直排 ❷斜排 ❸直对排❹斜对排❺混合排❻多行排

nF 4.7.1.2【材料利用率(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η=×100%

bh

F(冲裁件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面积))

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

b(条料数目)

h(进距) 4.7.2【搭边】

搭边值大小,能太大,浪费材料;太小容易挤进凹模,影响模具

寿命。(搭边值大小可查表)

5、模具类型

【冲裁模具类型】❶单工序模❷级进模❸复合模 【凹模】

❶凹模孔口形式

❷凹模外形尺寸(凹模厚度H、壁厚C)

【凹模厚度H】H=Kb(mm) (K—系数 b—冲件最大外形尺寸)

【凹模壁厚C】 【小凹模】 C=(1.5—2)H (mm)

【大凹模】 C=(2—3)H (mm) 【凸凹模】(复合模)

(不集聚废料的凸凹模最小壁厚)

【黑色金属和硬材料】 1.5δ(须大于0.7mm)

【有色金属和软材料】 ≈δ(须大于0.5mm) 【凹模上螺钉孔、圆柱销孔的最小距离】(跟是否淬火有关,淬火距离比较大) 【凹模强度校核】(检验凹模厚度,因为凹模厚度不够,会使凹模产生弯曲,损

坏模具。

H最小=3P 10

【H最小—凹模最小厚度(mm) P—冲裁力(N)】

【凸模】

【结构型式】 ❶标准圆形凸模

❷带护套的小孔凸模(适用于冲孔直径与料厚相近的小孔) ❸快换凸模(用于大型冲模中冲小孔易损坏 ❹大圆凸模 ❺非圆形凸模

【凸模长度】 L=H1+H2+H3+Y 【H1—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H2—卸料板的厚度】

【H3—导尺的厚度】

【Y—自由尺寸(凸模的修磨量4—6mm;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mm;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A,可取15—20mm。】 【凸模强度校核】❶压应力校核❷弯曲应力校核

【凹模、凸模的镶拼结构】

【镶块紧固】

❶框套热压法❷框套螺钉紧固法❸销钉、螺钉紧固法

【镶块尺寸mm】

H:B:L=(0.6-0.8):1:(3-5)

尺寸范围:H(30-75);B(60-170);L(最大至300) 【凸模、凹模固定】

❶机械固定(采用螺钉紧固、压配合等方法) ❷粘结固定(①低熔点合金浇注固定法②环氧树脂粘结固定法③无机粘结剂固定

法④) 【定位零件】

3 【定位板、定位销】(定位板(定位销)高度与材料厚度有关) 材料厚度δ(mm):

3-5 定位板(销)高h(mm): δ+2 δ+1 δ

【导尺(或导料销)】

【侧压】❶簧片压块式 ❷弹簧压块式(侧压力大,适合冲裁厚料)❸ 压板

式(适用于单侧刃级进模)

【挡料销】挡料销高度与材料厚度有关,可以查表得到

【挡料销型式】❶圆柱头式挡料销❷钩形挡料销❸活动挡料销❹初始挡料销

【侧刃】切去条料旁侧的少量材料来限定送料进距(提高生产率,保证较高定位精度,有利于自动化)

【侧刃固定方法】❶压配合固定❷铆接固定❸螺钉固定❹销钉固定 【导正销】(主要用于级进模)

【型式】❶压入式❷螺钉固定式

【卸料和推件零件】 【型式】❶固定卸料板❷弹性卸料板❸废料切刀❹弹性卸料和刚性推件装置❺弹

性卸料和弹性推件装置 【弹簧、橡皮的选用】

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弹簧压缩量、弹簧根数、弹簧装配长度)

❷【橡皮】

【卸料板和凸模之间的间隙】(可查表)

【卸料弹簧窝座深度】

【卸料板螺钉沉孔深度】

【打杆长度】

【顶杆长度】

【导向、联接固定零件及其他】

【导柱、导套 】(用于要求精度高的冲模)

【布置型式】❶后侧导柱❷中间导柱❸对角导柱❹四个(或六个)导柱

【结构型式】❶滑动导柱导套 ❷滚珠导柱导套

【导板】

【厚度】H1=(0.8-1)H凹

(H凹

—凹模厚度 )

【上、下 模】(模座分带导柱和不带导柱)

【垫板】

【凸模固定板】(❶ 圆形 ❷矩形)

【模柄】

【平衡侧压力结构】

【模具压力中心计算】

【模具总体设计】 ⑴【掌握资料】❶冲压件图纸及技术条件❷生产批量❸冲压设备❹模具制造条件

⑵【总体设计任务】❶模具类型的确定

❷操作方式、进出料方式的确定

❸定位、卸料、推件、导向、联接固定等型式的确定

❹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❺模具外形尺寸确定 【模具类型确定】(以冲裁工件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加工条件等为主要依据)

❶【冲裁工件要求、生产批量】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无导向模、导柱模、导板模

❷【模具外形尺寸确定】(包括模柄尺寸、闭合高度、模座俯视尺寸)(与

所选冲床规格有关)

❸【模座尺寸】一般冲床工作台每边尺寸大于下模座尺寸50—70mm

【模具设计中须考虑的安全措施】

【模具材料及使用寿命】

【冲压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❶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冲压模正常失效方式是磨损)

6 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❸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模具常用材料】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途径】

❶合理设计模具❷正确选用模具材料❸保证热处理质量和采用热处理新工艺❹保证加工质量和采用新的加工方法(加工模具新方法:①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加工(优点:不管材料硬度多高,均能加工,加工安排在热处理之后,从而解决热

7 处理变形问题)②低熔点合金和锌基合金浇铸(制造周期短,加工容易,成本低,废旧模具可以重熔再造))❺合理使用与维护

【冲裁件质量分析】(毛刺、剪裂带、光亮带、塌角)

【精冲】 ❶精冲过程 ❷精冲材料

❸精冲模设计的参数(⑴精冲力P总=P冲+P压+P推(①冲裁力②齿圈压板力③推板反压力④⑤);⑵凸凹模间隙) ❹精冲模具结构(设计注意事项:①刚度精度要求高②一般采用滚珠导柱模架③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④添加排气孔或者排气槽⑤合理分布顶杆)

⑴模具结构:①活动凸模式②固定凸模式③简易精冲模

【弯曲】 【弯曲原理】

【弯曲变形过程】

【弯曲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

【应变中性层的位置及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弯曲件的回弹】

【回弹量的确定】

【影响回弹因素】❶材料的机械性能❷相对弯曲半径

r

❸弯曲角❹弯曲件的形状❺弯曲方式❻模具间隙 【减少回弹量的措施】

❶从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来减少回弹量❷在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❸利用橡胶和

8 聚氨酯凹模进行弯曲❹采用拉弯工艺

【弯曲力计算】

【自由弯曲的弯曲力】

【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

【弯曲件工序安排和模具结构】

9 【弯曲工序应考虑的原则】

❶两次弯曲成形❷三次弯曲成形❸对称弯曲❹连续工艺成型

【弯曲模的结构设计和典型结构】

⑴【弯曲模结构设计要点】

❶坯料放在模具应有可靠定位

❷不应使毛坯产生严重的局部变薄

❸弯曲过程中,应防止毛坯移动

❹弯曲区能得到校正

❺有消除回弹的可能性

❻毛坯放入到模具上和压弯后从模具中取出工件要方便

⑵【弯曲模具的典型结构】

❶V型件弯曲模❷ U型件弯曲模❸ 圆环件弯曲模❹ 铰链弯曲模❺连续弯曲模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⑴【凸模、凹模圆角半径与凹模深度】

❶ 凸模圆角半径r凸

❷ 凹模圆角半径R凸

❸ 凹模深度h ⑵【凸、凹模间隙】

⑶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制造公差

⑷【斜楔的设计和计算】

【楔块受力分析】

【水平斜楔】

【向下倾斜运动的斜楔】

【向上倾斜运动的斜楔】

【楔块尺寸、角度的确定】

【拉深】

⒈【拉深的基本原理】

【拉深变形过程】

【拉深过程中毛坯的应力和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的起皱和断裂】

【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修边余量】

【带料连续拉深】

第11篇:冲压承包合同

承 包 合 同 书

发包方: (简称甲方).地址: 法人代表: 承包方: (简称乙方).承包代表: 身份证号: 为健全公司制度,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及保管,挖掘员工的潜能,体现多劳多得的精神,经公司领导研究,对甲方公司属下的冲压一车间实行承包责任制,经甲乙双方协商,签定本合同。

一、承包内容:甲方提供场所、主要设备、原材料,下达生产任务和管理,乙方负责加工生产。承包形式为来料加工生产,按产量计提包干。

二、承包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共 年。

三、承包产量、质量标准、各项管理指标及提成方法 1-自承包日起,乙方在排产和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按平均每月完成 万冲次为基数,以甲方仓库每月实际合格片进仓结算表为依据计算。一线员工按计件形式结算工资(详细见《冲压车间零件工序单价》附表1),目前公开的一线员工单价在承包期间不能在未经甲方许可下更改.二线后勤人员(包含维修工及管理人员等)则按实际进仓产量分表面及内芯件分别按冲次计提。表面件(包括面板、大小壳等)按每一个合格冲次 元计价,其他内芯件及附属配件按每合格冲次 元计价。承包车间员工属计件承包,不存在加班工资,包括节假日在内.2-乙方费用结算:设备维修属于300元以下由乙方自付,单件设备维修超300元以上及电器维修由甲方负责。新产品投产甲方负责第一次模具制造的费用,第一次模具由乙方负责加工,出现技术问题,一切经济损失由乙方负担,新模具价格由双方协商。乙方一次性预缴 元给甲方作抵押金,合同期满后将原交接生产资料设备等结算后发还.但如发现需要维修的甲方有权将抵押金作为维修费用处理,余额退回乙方.3-承包期间,乙方保证完成甲方的指令性计划。

4-承包期间,乙方按年度一次上缴固定资产折旧费 元,每月上缴行政管理费 1000 元,电费按每月抄表额按冲次结算(以现定电费价格 元/度电),如车间未达到限额生产量时,所有超出费用由承包车间支付;如车间能在限额生产量内节省耗电量的,则按节省的50%奖励给承包车间.(具体结算规定待电网电表安装好投产一个月后以附件形式发放通知。

四、主要审核技术指标

1-乙方保证承包期间平均每月完成甲方下达的生产任务,包括生产现场管理、计划生产达成率,详细见《承包车间产量、质量目标考核方案》

2-承包期间,乙方工资财务计算,详细见《承包车间产量、质量目标考核方案》 3-承包期间产品质量达到98%标准。

4-主要物资能源消耗指标:详细见《承包车间产量、质量目标考核方案》 5-安全生产和双保指标:详细见《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考核方案》

五、承包期间,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甲方的权利义务

1-合同生效之日,甲方应将下列生产资料交给乙方管理:

生产厂房 间,机器设备 等共 台,以及工具一批(详细列表见附表2)

1 2-在合同期内,甲方每月向乙方供应生产用火水 公斤,机油 公斤、乳化油 公斤、石蜡油 公斤由甲方按购买成本付款(按生产 万冲次为基础,如乙方未达到计划产量,则按每冲次计算支付其差额费用),其余低值易耗品等生产资料由乙方支付。

3-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财务分配,工资核算,外购或外加工物资进行监督检查,有权督促乙方履行合同。

七、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必须健全配备承包车间每个岗位的员工,严格执行甲方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工资、劳保、福利、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所有相关制度,并应经常向甲方汇报生产,经营情况。如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甲方生产混乱,或在厂区内违反厂规,国家法规的,甲方有权管理或处罚,情节严重的(如出现员工集体罢工或唆摆员工犯事)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不予补偿。

2-乙方有责任对员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处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措施,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如出现工伤事故费用在300/次元以下由乙方支付,300/次元以上由甲方和保险公司负责,如一个月内连续出现两次或以上工伤事故发生时,不论事故是否属入级事故均处以1000元罚款。如有入级工伤事故,给予乙方每次500元的罚款,如一年内无入级事故发生由甲方奖励2000元。入级工伤事故达1万元的取消当年所有奖励。

3-乙方有权根据职工的生产技能、工作效率、身体条件、劳动态度、执行纪律好坏等情况,决定后勤职工的工资多少,调整工作等,但必须遵守国家相关劳工法律,并提前向甲方经营管理者和行政部报告同意备案。

4-乙方能在保证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能缩减原工艺或工序,经甲方相关部门确认可节约成本的,每项奖励300元,累计6个月甲方给予一次性奖励。乙方在承包期间,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改进原有产品工序或工艺,经甲方相关部门确认投产能节约成本的,则按该产品一年度营业额可节约成本的5%金额给予乙方一次性奖励。承包期间,乙方对甲方提供的物料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前提下,能提供单价更优惠的采购供应商的,已经甲方相关部门采纳则每项奖励50元.

八、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如不按时、按量向乙方提供生产,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延迟2天,应按所欠交物料的 10 %,向乙方偿付违约金,乙方并可不交纳因该段期间物料延误而未能完成任务的款项,如果由于甲方延误提供的物料造成乙方不能生产的,经乙方要求,生产计划各项指标可以顺延。

2-甲方如不按时、按量向乙方供应电、柴油、汽油、劳保工具等,应按所欠物资价款的 5 %,向乙方偿付违约金,如果造成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赔偿乙方的损失。

九、乙方的违约责任

1-乙方如不按时按量完成甲方下达任务,应按银行关于迟延付款的规定,向甲方偿付该项任务成本预算的7%违约金。

2-乙方在合同期满时,应将甲方提供乙方的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按原清单如数点交甲方,除自然损耗外,如有损坏或丢失,乙方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3-乙方在生产活动中如有违反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情况,甲方有权对乙方有关责任

2 人员作行政,经济处分,直至解除合同。

4-甲乙双方的相关往来业务资料,包括签定的所有合同,甲方在管理上的所有文件、规定、通知、生产任务内容、仓库单据、外包装、

一、二线工序单价和分配方案等只能保存一份原件,并由承包负责人和统计共同管理,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外借,复印等给员工带走。一旦违反视泄露商业机密处理,按甲方《文件保密管理条例》相关内容处理。

5-甲方的外包装、相关产品和牌子均已申请注册商标,也是市级名牌企业,乙方对甲方的相关技术资料,图纸工艺图、样板、模具、夹具等妥善管理和保存并不得外泄。如必须发外加工维修的应经甲方采购部及仓库签名确认,一旦违反经相关部门确认的则视泄露商业机密和侵犯商标注册处理,甲方保留所有追究权利。

十、违约责任

1-甲方不按合同条约 第六 条规定为乙方解决问题时,按 上缴行政管理费的 20% %交付违约金。

2-乙方未按合同完成产量总额的,按上缴行政管理费的20%交付违约金。 3-乙方未实现第 四 条规定的质量技术指标的,按上缴行政管理费的30%交纳违约金; 4-乙方承包期间,给甲方财产造成损害的,按实际财产损失的20%支付赔偿金(自然损害除外) 十

一、乙方承包者完不成承包指标时,分别按下列情况对乙方承包者进行处罚:

乙方完成或超额完成承包指标时,分别下列情况,对乙方承包折进行奖励:

1- 乙方完成上述承包指标以外的超额部分, 10 %作为集体提留基金,用于员工的奖励和福利经费,工伤事故处理等。

2- 乙方承包者完不成承包指标时,由于是乙方的原因造成无法完成生产任务时,按差额产品数量扣罚二线后勤人员的平均单价的50%。即:( 万冲次-实际完成冲次)*(平均单价)*50% 十

二、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双方如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时必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十

三、不可抗力。

在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生产中断或其他经济损失,或遇偷窃,抢劫等行为时,经调查属实后,甲方应按损失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乙方的相关任务指标。

十四、争议的解决方式

因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以下列第 1 种方式解决: 1-交小榄工商局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 2-交小榄法院审判。

十五、本合同自 时起生效。承包期满自然失效,甲乙双方在合同内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合同期满而消失,在合同执行中,甲乙双方代表人如发生变更,不得变更本合同,甲乙双方也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应由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合同正本一式2份,甲、乙双方各执1份,副本一式 5 份,分送财务部、生产部、品质部、行政部、采购部各一份。

甲方签名(公章):

乙方签名:

3

2011年 月 日

第12篇:冲压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1.1冲压工艺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 第二章 冲压工艺性分析与生产方案的确定………………………………………………3 2.1设计任务 …………………………………………………………………………………3 2.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3 2.3冲压生产方案的确定 ……………………………………………………………………4 2.4确定模具类型 ……………………………………………………………………………4 第三章 冲压工艺设计与计算………………………………………………………………6 3.1排样设计 …………………………………………………………………………………6 3.2压力中心的确定 …………………………………………………………………………8 3.3刃口尺寸的计算 …………………………………………………………………………8 3.4冲压力的计算 ……………………………………………………………………………9 3.5冲压设备的选择 …………………………………………………………………………10 总

结………………………………………………………………………………………11 参考文献………………………………………………………………………………………11 致

谢………………………………………………………………………………………11

常用简单冲压零件的工艺设计

本设计为常用简单冲压零件的工艺设计,根据设计题目零件的尺寸、材料、大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冲压零件成形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设计计算毛坯尺寸,材料利用率等工艺计算,确定排样,计算冲压力和确定压力中心,确定模具间隙,计算模具刃口尺寸和公差,并绘出模具刃口尺寸图,计算冲压工艺力,选择冲压设备,确定压力机的各种类型、型号、规格。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等进行了分析和选择。通过设计,学会运用标准、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培养了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和巩固了冲压工艺等课程及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最终才完成这篇课程设计。

关键词:冲压件

工艺

冲压力

刃口尺寸

冲压设备

- 1

第二章 冲压工艺性分析与生产方案的确定

2.1设计任务

如图2-1为冲压工艺设计的零件图,此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常用简单冲压零件的工 艺设计,工件材料为:H62-M(黄铜),料厚:t=1.5mm,生产批量:大批量

图1-1 零件图

设计具体内容及步骤如下: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分析冲压零件成形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如发现冲压零件工艺性差,则需对冲压零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但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 (2)生产方案的制定

在分析了冲压件的工艺性之后,通常可以列出几种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难易程度和模具寿命高低、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然后确定适合于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根据所确定的工艺方案和冲压零件的形状特点、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等选定冲压模具类型。 2.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一 结构与尺寸

该零件的结构较简单,形状对称,尺寸较小,最小宽度6≧1.5t,冲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孔径尺寸6.5≧3.5t,孔至边缘的最小距离3.75>1.5t,均适宜于冲裁加工。且零件与曲线的连接处允许有R﹥0.25t的圆弧过渡。

二 精度

零件图中未标注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粗糙度也无要求,设计时一般按IT14级选取公差值。普通冲裁的冲孔精度一般在IT13级以下,所以精度满足要求。 三 材料

黄铜H62-M,软态,带料,抗剪强度b260MPa,退火状态下断面伸长率3.500,此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良好的塑性,其冲裁加工性较好。

四 表面质量

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可达12.5~3.2m满足该零件的工艺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冲裁加工。

- 3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级进冲裁模。虽然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考虑零件尺寸较小,材料厚度较薄,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零件的精度,宜采用导料板导向,侧刃定距的定位方式。为了减少料头和料尾的消耗和提高定距的可靠性,采用双侧刃前后对角布置。考虑到零件厚度较薄为1.5mm采用固定卸料装置,为了便于操作 提高生产率 采用刚性推件装置。由于零件厚度较薄 冲裁件隙较小,又是级进模因此采用导向平稳的对角导柱模架。

综上所述,该级进模的主要零部件为落料模,冲孔模,导料板,侧刃,对角模柱,刚性卸料装置,刚性推件装置。

- 5

二、方案二

查查参考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8得相关数据: a\'=mm

a=1.44mm a1=1.8mm n=2 b1=1.3mm y=0.1mm z=0.5mm

条料宽度为

0BDmax2a\'2anb1

=14+1+2.88+2.6 =20.5mm

冲裁后废料宽度为

B1Dmax2a\'2a

=14+5+1

=17.9mm 导料板之间的距离为

B\'BZ

=17.93mm

B1\'B1Z

=20.53mm 一个冲裁零件的面积为

A=206.35mm2

进距为

s=24.1mm 根据条料规格查表得板坯尺寸为

b2050mm L=2410mm t=1.5mm 一根条料所能冲裁的零件的个数为

n=2410÷24.1=100 一根条料内总的利用率为

nA 

BL206.35100= 20.52410=41.8% 其排样图如下:

图3-2 零件排样

3.2压力中心的确定

冲裁模的中心就是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冲压时,模具的压力中心一定要与冲床滑块的中心线重合,否则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使模具歪斜,间隙不均,导致冲床滑块与导轨和模具的不正常磨损,降低冲床和模具的寿命。所以在设计模具时,必须要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并使其通过模柄的轴线,从而保证模具压力中心与冲床滑块中心重合。因冲裁件尺寸较小,冲裁力不大,且选用了对角导柱模架,受力平稳,则冲裁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 3.3 刃口尺寸的计算

图3-3 零件图

00.360零件外形尺寸140属于冲孔 0.45 60.30 22.30.52 属于落料,内形6.501.落料凹模刃口尺寸 。

零件图的尺寸均是凹模磨损后变大的尺寸,凹模各尺寸所以按公式

Ad(Amaxx)00.45404 (3-6)

计算,凸模尺寸根据凹模尺寸按间隙配制,计算结果如下:

1400.45 Ad1(140.50.45)0.112513.7750 mm 6 00.30 Ad2(60.750.30)0.30400.0755.7750mm

- 8

3-8)

(3-9)

114.44×260×1.5

=1.3×

=58021.08N 查参考书《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表2.40得凹模刃口直壁高度 h=6mm 故nht=4 取KT=0.06

则推件力为:

FTnKTF

(3-10)

=4×0.06×58021.08

=13925.06N 由于压力机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故其冲裁时的总压力为:

FZFTF

(3-11)

=71946.14N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

F标(1.1~1.3)FZ

(3-12)

72

=(1.1~1.3) ×

= 79.2 kN~93.6 kN 3.5冲压设备的选择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10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100 kN

滑块行程:45 mm 滑块行程次数:145 次/min

最大封闭高度:180 mm 封闭高度调节量:130 mm

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180 mm 立柱距离:180 mm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130mm×200mm 垫板尺寸(厚度):35 mm

模柄尺寸(直径深度):38mm×55mm 滑块底面尺寸(前后左右):90mm×100mm

- 1011 -

第13篇:冲压知识

拉深模:把毛坯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模。

落料:排样,计算凸凹模间隙,卸料力计算,根据冲裁件结构设计模具结构、选取模具材料等。

冲孔:和落料差不多啦,冲孔以凸模为基准,落料以凹模为基准。

冲孔为产品是有孔的,冲下的是废料.而落料是冲下的为产品,在模板上的是费料.冲压模具设计时,要考虑以下的内容:1.冲裁间隙.2.冲裁力(决定选用机台的吨位)3.闭模高度和开模高度(一般产品不须考虑开摸高度,但有的产品考虑到取料及成型要考虑)4.定位(工站模,连续模那就多了)5.落料6.内外导柱7.弹簧力8.取料 这只是一部分,你看一下

《装备制造技术》支承板零件(见图1)是一种连接件,起支承其他零部件的 作用,零件表面要求无划伤、油污等外观不良现象。它采用料 厚1.52 mm 的AMS5536(GH30)镍基板材。这种镍基板材合金 的强度保持性好,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冲压性和焊接 性能。该零件产量约20 万件/ 年,设计模具时要求尽量结构 简单、维修方便、装配可靠,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1 冲压工艺分析

该零件结构较简单,孔边距最小为4.26 mm,尺寸精度最

高IT11 级,精度不高,冲裁工艺性良好。但弯曲形状为Z 形, 要保证弯曲后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较难,而且要防止弯曲过 程中产生偏移。因此,在设计弯曲模时,要注意解决上述问题。 2 冲压工艺方案制定

(1)工序性质的确定。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知道成 形该零件的工序为:冲孔、落料和弯曲。

(2)工艺方案的确定。考虑到提高生产效率,根据零件结 构尺寸,可以采用复合冲压工艺,冲压工序为:冲孔、落料复 合→弯曲、整形复合,采用两套模具完成。

在冲孔、落料复合工序中,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考虑支 承板展开后的形状,可以采用直对排(如图2 所示)。 在弯曲、整形复合工序中,利用第1 道工序中冲出的2 个 并排的Φ5.69 mm 圆孔定位,同时采用压料板压料可以防止 偏移。弯曲结束时再利用凸、凹模的挤压作用进行整形,可以 有效保证零件上下面的平行度。 3 模具结构设计

(1)冲孔落料复合模。如图3 所示,选用标准后侧导柱模

架,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凸凹模17 装在 下模,冲孔凸模22 和落料凹模8 装在上模。条料定位方式采 用两个导料销和一个挡料销定位,其中挡料销和右边的导料 销需要在凹模上开设躲避孔,而靠左边的导料销为不削弱凹 模的强度,设计成活动导料销,如剖视图A- A 所示。上模中设 置刚性推件装置,将制件从凹模8 中推出。下模采用弹性卸 料,将条料从凸凹模17 上卸下。冲压时,先冲条料上的一排制

件,再翻转条料,冲出另一排制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 4 结束语

冲压生产中,采用复合模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零件的精度。本文中Z 形支承板采用两套复合模成形,其中冲孔、落料复合模,可有效保证制件上内孔与外形之间的位置精度,同时采用直对排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弯曲、整形复合模,解决了制件弯曲时的偏移和上下面的平行度问题,模具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模具尺寸小,虽然取消了模具导向装置,但调整得好时,并没有影响模具精度,冲出的制件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因而降低了模具制造费用。

一) 冲压工序术语1:落料:是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大多数是平面性的。2:拉深: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变为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装和尺寸的一种冲压工序。拉深时空心件主要依靠位于凸模底部以外的材料流入凹模而形成。4:冲孔:时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在材料或工件上获得需要的孔。

1.无凸缘筒形件

材料:08钢

料厚:2mm

一、拉深的概念及应用

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序之一。拉深可加工旋转体零件、盒形零件及其他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如图1所示。它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仪表、电子、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中。

三、落料拉深复合模

图24为落料和首次拉深复合模的典型结构,适于圆形、矩形或正方形冲件的拉深。冲压时,上模下行,凸凹模3与落料凹模7冲出坯料外形,上模继续下行,拉深凸模8将坯料拉人凸凹模3成形。上模回程后,由顶件块(压边圈)2或推件块5将拉深件顶出或推出。该模具结构比较合理,也容易制造和调整,生产上用的很广。 该零件需拉深3次成形,所以其最总确定的加工工艺路线应为: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第2次拉深——第三次拉深——切边冲孔复合模——机加底孔——检验。

一、落料拉深复合模其它工艺计算 1.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落料尺寸为φ10500.87,落料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查得该零件冲裁凸、凹模最小间隙Zmin0.246mm,最大间隙Zmax0.360mm,凸模制造公差T0.025mm,凹模制造公差A0.035mm。将以上各值代入TA≤ZmaxZmin校验是否成立。经校验,不等式成立,所以可按下式计算工作零件刃口尺寸。

ADA(DmaxXΔ)00.035(1050.50.87)mm 00.035104.5650mmDT(DAZmin)0T(104.5650.246)00.025mm 104.31900.025mm2.排样计算

零件采用单直排排样方式,查得零件间的搭边值为1.5mm,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值为1.8mm,若模具采用无侧压装置的导料板结构,则条料上零件的步距为106.5mm,条料的宽度应为

B(Dmax2ac)0(10521.81)00.7mm 109.600.7mm选用规格为2mm×1000mm×1500mm的板料,计算裁料方式如下。 裁成宽109.6mm,长1000mm的条料,则每张板料所出零件数为

15001000139117 109.6106.5裁成宽109.6mm,长1500mm的条料,则每张板料所出零件数为

10001500914126 109.6106.5经比较,应采用第二种裁法,零件的排样图如图40所示。

二、第二次拉深工艺计算

1.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

第二次拉深件后零件直径为43.41 mm,拉深凸、凹模间隙值仍为3mm,则拉深凸、凹模尺寸分别为

A0.080.08DA(d2t)0(43.412)0mm45.410mm

00DT(DA2Z)0T(45.416)0.05mm39.410.05mm

2.拉深力计算

图40 排样图

F拉d2tbK243.4124000.6N 65427.55N65.4kN根据以上力的计算,初选设备位J23—10。

三、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1.落料拉深复合模零部件设计 (1)标准模架的选用

标准模架的选用依据为凹模的外形尺寸,所以应首先计算凹模周界的大小。根据凹模高度和壁厚的计算公式得

凹模高度HKb0.2105mm21mm。 凹模壁厚C(1.5~2)H1.821mm38mm。 所以,凹模的外径为D105238181mm。

以上计算仅为参考值,由于本套模具为落料拉深复合模,所以凹模高度受拉深件高度的影响必然会有所增加,其具体高度将在绘制装配图时确定。另外,为了保证凹模有足够的强度,将其外径增大到200mm。

模具采用后置导柱模架,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查得模架规格为:上模座200mm×200mm×45mm,下模座200mm×200mm×50mm,导柱32mm×190mm,导套32mm×105mm×43mm。

(2)其它零部件结构

拉深凸模将直接由连接件固定在下模座上,凸凹模由凸凹模固定板固定,两者采用过渡配合关系。模柄采用凸缘式模柄,根据设备上模柄孔尺寸,选用规格为A50×100的模柄。

步骤拉深:

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只要工艺参数计算

1)毛胚的计算 2)确定拉深次数 3)排样及材料的利用率 4)计算工序压力

落料力 卸料力 拉深力 压边力 5)冲压设备的选择

3模具零件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落料刃口的主要尺寸计算 2)拉深刃口尺寸计算 3)模架的选择: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附表 4)弹性材料的选择与计算

第14篇:冲压工程师

工艺技术部——冲压工程师

1、汽车新产品开发车身零件同步冲压工艺分析;

2、制定车身冲压零件工艺方案;

3、车身零件工艺建模及CAE分析;

4、负责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开发;

5、供应商车身中小件模具开发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审签;

6、产品试生产与供应商零件质量问题整改技术方案制定。

车体工程师

1、负责车体主断面设计和前期可行性分析工作;

2、负责车体各项性能指标及法规满足情况的把控工作;

3、负责 车体3D结构设计、2D图的绘制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4、负责新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和试生产过程中车体问题的整改工作;

5、负责车体零部件各种技术状态的管理工作;

6、负责车体供应商管理和相关技术支持工作。

(一) 岗位描述

1、负责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三维结构设计。

2、负责按要求进行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二维图的拆分。

3、负责大型覆盖件模具加工装配的跟踪和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

(二)任职条件

1、熟悉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三维结构设计。

2、熟悉各种大型模具加工方法和相应设备的加工参数。

3、具有大型覆盖件模具加工装配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能熟练操作CATIA、AUTOCAD等软件。

4、5年以上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经验。

1、有一定的工装工艺及结构设计经验及能力。

2、有较强的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塑性成型理论知识。

3、熟悉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三维结构设计

4、熟悉各种大型模具加工方法和相应设备的加工参数。

5、具有大型覆盖件模具加工装配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

6、能熟练操作CATIA、AUTOCAD等软件

7、3年以上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经验。

8、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工作经验

第15篇:八月在冲压

八月在冲压

“接下来一个月你们将要在冲压实习,很累很热的,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没有”这是我们刚来冲压厂时与人事主管林华的一段对话。初出牛犊不怕虎呀,看不见困难的人是最无惧于困难,也最容易被困难打到的。

孰不知麻木的自信会使困难来的更束手无策。当培训员张静带我们下厂参观时,被太阳暴晒一天的厂房好像一个大锅炉,衣服贴在皮肤上都似在灼烧,阵阵热浪从房顶压下来。带着安全帽、穿着长袖的工装转了一圈,我发现衣服已经紧紧地贴在我的后背。这就是困难吧,不就是热吗?哥不怕。带着这样的心态逛完一圈我们就被准许提前下班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谈笑风生,丝毫没有感觉到受苦的日子一步步逼近。

第二天早早起来,我们小微微野狼队整装待发,向冲压进军了。我被分到D线翘料,D线由于是气压机速度很快,我翘的料跟不上节拍。为了不因为我影响生产,我拼命的翘着,急的满头大汗,师傅看我这样一直鼓励我说不要紧,慢点别伤到手了。这一句句朴素的话着实让我感动。不知翘了多少料了,突然有人过来发水,师傅每人一瓶,我发了两瓶。我很疑惑地问了发水的师傅,师傅说人事部另外给你们加了一瓶。线上师傅一个个挥汗如雨都只能分到一瓶水,我干着最轻巧的活还受额外的待遇,真的受之有愧呀。右手翘左手拉,重复的动作我也不记得干了多少遍,当听见师傅说下班了,放下吸铁的右手宛然一个鸡爪子,麻木的伸不直了;长时间站立的小腿阵阵发麻,走起路来像唐老鸭。回到宿舍就直接到床上躺着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想到接下来一个月都要这样,不免有点后怕。

在冲压实习的这一个月里,处处都能感受冲压厂的关怀,时时都被冲压工感动着。在小冲组摆料时,师傅把他的风扇转到我这边说他不热;在B线打油时,师傅总说累了你就去休息下吧;在下料组下料时,师傅把他的两个面包给我叫我多吃点长胖点;来到办公室,大家都很客气地让我们坐坐。这些在他们眼里都是很小的事,却深深的打动了我。虽然每天衣服都被汗水洗了一遍又一遍,但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也不免让疲惫的身躯找到了些许心灵的安慰。

当问起他们这么辛苦怎么干的下去时他们总会很轻巧的说声习惯了。40度的蒸炉里高强度的工作再习惯也会疲劳,支撑他们的信念也许是父母安逸的微笑、也许是孩子抱回的奖状、也许是妻子做好的晚饭。每个冲压工都是一个传奇,每个冲压工都有自己的幸福与不愉快。我们要真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做知心朋友。让冲压厂成为一个彼此不分的大家庭。在冲压的这个月里我流过很多汗,多少次想逃避,但是他们的鼓舞让我不能轻言放弃,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朴素、真诚、坚持、责任、认真的态度。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八月在冲压将是我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第16篇:冲压材料知识

何谓“五金”

发布日期:2012-11-6 17:54:56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27 标签:

五金:五种金属。《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按《汉书•食货志》上“金、刀、龟、贝”注:“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青者曰铅,黑者曰铁。”后来通称金、银、铜、铁、锡为五金。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为工业之母;国防之基础,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万能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

五金冲压原理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1-7-5 13:48:2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75 标签:

五金冲压首先是冷冲压,小到不锈钢的快餐盘,大到汽车的覆盖件,你看到的汽车的壳子,都是用模具来冲压出来的,这个模具分为两部分,上模和下模,大部分模具都是下模是标准,也就是像快餐盘子的形状,上模要加工成凹的,就是要去和作为标准的下模去配合好,这样,在把上模和下模装到压力机上,利用压力机把模具分开,放上板料,也就是铁板,钢板,或者是不锈钢等等五金材料,压力机一压,你要的五金制品就出来了。

五金冲压简介

发布日期:2011-7-5 13:47:26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44 标签:

五金冲压就是利用冲床及模具将铁,铝,我,铜等板材及异性材料使其变形或断裂,达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工艺。在国外将冲压称为板材成形。在我国也有这样称呼的。所谓板材成型是指用板材、壁管、薄型材等作为原材料进行。塑性加工的成形方法统称为板材成形。

五金冲压首先是冷冲压,小到不锈钢的快餐盘,大到汽车的覆盖件,你看到的汽车的壳子,都是用模具来冲压出来的,这个模具分为两部分,上模和下模,大部分模具都是下模是标准,也就是像快餐盘子的形状,上模要加工成凹的,就是要去和作为标准的下模去配合好,这样,在把上模和下模装到压力机上,利用压力机把模具分开,放上板料,也就是铁板,钢板,或者是不锈钢等等五金材料,压力机一压,你要的五金制品就出来了。

司如何实现材料节约以求降低成本?

发布日期:2011-7-5 13:46:53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43 标签:

东莞市禾聚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是珠三角最专业的精密五金冲压厂家。服务于业内众多如TYCO,FCI等知名连接器厂家,以提升客户竞争力为已任。 公司在五金冲压模具设计上一般采用对插式,刺破式并排式,合排式不同产品采用不同排料节约材料利用率来实现材料节约以求降低成本;

你们能做到产品尺寸的极限是多少?

发布日期:2011-7-5 13:46:28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16 标签:

东莞禾聚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五金冲压、LED支架生产厂家。公司专注于电脑、手机、消费性电子、汽车等连接器端子。外壳的精密模具设计、模具制作、与冲压加工生产。

我们能做到的五金冲压,LED支架下料尺寸的精度在正负0.01MM ,成型尺寸在正负 0.03MM。

你们的制程和产品符合ROHS规范吗?

发布日期:2011-7-5 13:40:43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19 标签:

东莞市禾聚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是珠三角最专业的精密五金冲压厂家。服务于业内众多如TYCO,FCI等知名连接器厂家,以提升客户竞争力为已任。

我们的产品五金冲压模、LED支架等等都符合ROHS规范。

你们是连续五金冲压模吗?

发布日期:2011-7-5 13:42:44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21 标签:

公司在五金冲压模具设计上一般采用对插式,刺破式并排式,合排式不同产品采用不同排料节约材料利用率来实现材料节约以求降低成本;制作的产品是连续五金冲压模;产品下料尺寸的精度在正负0.01MM ,成型尺寸在正负 0.03MM;冲床的冲速一般在800-1000次/分钟;制程和产品符合符合ROHS规范;

五金冲压件知识

发布日期:2012-11-10 16:10:47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44 标签:

小型的五金冲压件与铸件、锻件比拟较,具有薄、轻、匀、且强的长处。因为采用了精密模具,所以小型冲压件的工件精度一般可达微米级。

冲压件加工就是尤其主要的了,冷小型的五金冲压件一般不需要再经由切削加工,或是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而热小型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则低于冷小型冲压件,但是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也比较少,因此冲压制品成品率也很高。

五金冲压件检查

发布日期:2012-11-10 16:16:23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30 标签: 五金冲压件各工序检验重点

一、检验依据:《作业指导书》、客户承认图纸或认可样板、工艺规程等。

二、判定标准:《产品缺陷分类表》、抽样标准、相关检验标准等。

三、检验项目和检验工具:

1.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等进行验证。2.尺寸检验: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验: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等量具验证。

4.特性检验:如电器、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接线端子的特点

发布日期:2012-11-10 15:55:05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23 标签:

利用现有轨道式接线端子WUK 连接技术,并加装了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实现了光电过程的传输耦合。 自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单元必须与各传感器和执行器可靠地隔离开,以免干扰,并保证现场信号与电子控制装置所要求的低电压相匹配,还可以作过程控制的外围设备与控制,信号和调节器装置之间的接口元件,且适用于不同的电压和功率范围。

光隔端子具有控制端信号损耗下、切换频率高、无机械触点抖动、无磨损切换、绝缘电压高、不怕振动、不受位置影响且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自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连接器促使模具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发布日期:2012-10-24 16:46:27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20 标签:

连接器作为传递信号的端口,在各行业如手机、电脑、程控交换、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外厂商占据高端连接器市场,国内厂商还是以低端为主,这部分是受到连接器模具业水平的影响。因连接器模具涉及注塑、端子冲压、电镀等方面,国盛主要做端子冲压模具,产品包括手机SIM卡端子模具、电脑CPU插槽STOCK端子模具、电器类端子模具等。

未来连接器端子模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是连接器接口小型化、高数据传输率等趋势使然。因而这对模具设备、材料、质量等要求更高,模具使用的冲床的冲速已达到500转/分-3000转/分这对模具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五金冲压工艺分类

发布日期:2012-9-22 10:37:23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17 标签:

冲压工艺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又分弯曲、拉深、成形)两大类。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成形工序是使冲压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应满足尺寸公差等方面的要求。

按照冲压时的温度情况有冷冲压和热冲压两种方式。这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塑性、厚度、变形程度以及设备能力等,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原始热处理状态和最终使用条件。 1.冷冲压金属在常温下的加工,一般适用于厚度小于4mm的坯料。优点为不需加热、无氧化皮,表面质量好,操作方便,费用较低。缺点是有加工硬化现象,严重时使金属失去进一步变形能力。冷冲压要求坯料的厚度均匀且波动范围小,表面光洁、无斑、无划伤等。

2.热冲压将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范围的冲压加工方法。优点为可消除内应力,避免加工硬化,增加材料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少设备的动力消耗。

冲头长度怎么计算?

发布日期:2012-10-12 17:26:49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什么是冲头?冲头在冲压模具里面起什么作用? 冲头是指安装在夹板上的凸模,一般起冲孔、切料、折弯、打段差、打凸包、打沙拉、抽芽、铆螺柱等作用,这些都可以简称为“冲头”。

冲孔的“冲头”长度等于,夹板的厚度+止挡板的厚度+脱料板的厚度+料厚+(12)两毫米.90度折弯冲头的长度等于.夹板的厚度+止挡板的厚度+脱料板的厚度+料厚再加一两个毫米就可以了,试模时根据需要再适当调整,其它角度的折弯冲头前面一般是有一定角度,计算时要灵活应用、根据角度来合理计算。

62 标签:

如何判定冲压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的好坏?

发布日期:2012-9-22 10:34:04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43 标签:

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成为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它包括:抗破裂性、贴模性和定形性。 所谓的抗破裂性是指冲压材料抵抗破裂的能力,一般用成形极限这样的参数来衡量; 贴模性是指板料在冲压成形中取得与模具形状一致性的能力;

定形性是指制件脱模后保持其在模具内既得形状得能力。很明显,成形极限越大、贴模性和定形性越好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就越好.

级进模冲压不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发布日期:2012-8-21 19:50:34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46 标签:

在级进模的冲压生产中,针对冲压不良现象必须做到具体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从根本上解决所发生之问题,如此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生产顺畅。以下就生产中常见的冲压不良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供从事模具维修者参考。 1.冲件毛边 (1).原因 a.刀口磨损; b.间隙过大(研修刀口后效果不明显); c.刀口崩角; d.间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动; e.模具上下错位 (2).对策 a.研修刀口; b.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 c.研修刀口; d.调整冲裁间隙(确认模板穴孔磨损或成型件加工精度等问题); e.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模; 2.跳屑压伤 (1).原因 a.间隙偏大; b.送料不当;

c.冲压油滴太快,油粘; d.模具未退磁;

e.凸模磨损,屑料压附于凸模上; f.凸模太短,刃入凹模长度不足; g.材质较硬,冲切形状简单; h.应急措施; (2).对策

a.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 b.送至适当位置时修剪料带并及时清理模具; c.控制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降低粘度; d.研修后必须退磁(冲铁料更须注意); e.研修凸模刀口; f.调整凸模刃入凹模长度;

g.更换材料,修改设计。凸模刃入端面装顶出或修出斜面或弧性(注意方向)。减少凸模刃部端面与屑料之贴合面积;

h.减小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减小凹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凹模直刃部表面的粗糙度(被覆),采用吸尘器吸废料。降低冲速,减缓跳屑; 3.屑料阻塞 (1).原因 a.漏料孔偏小;

b.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滚; c.刀口磨损,毛边较大; d.冲压油滴太快,油粘;

e.凹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烧结附着于刃部; f.材质较软; g.应急措施; (2).对策 a.修改漏料孔; b.修改漏料孔; c.刃修刀口;

d.控制滴油量,更换油种;

e.表面处理,抛光,加工时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 f.更改材料,修改冲裁间隙;

g.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使用吸尘器; 4.下料偏位尺寸变异 (1).原因

a.凸凹模刀口磨损,产生毛边(外形偏大,内孔偏小); b.设计尺寸及间隙不当,加工精度差; c.下料位凸模及凹模镶块等偏位,间隙不均; d.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 e.导向件磨损;

f.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 g.模具合模深度调整不当;

h.卸料镶块压料位磨损,无压料(强压)功能(材料牵引翻料引发冲孔小); i.卸料镶块强压太深,冲孔偏大;

j.冲压材料机械性能变异(强度延伸率不稳定); k.冲切时,冲切力对材料牵引,引发尺寸变异; (2).对策 a.研修刀口; b.修改设计,控制加工精度; c.调整其位置精度; d.更换导正销; e.更换导柱、导套; f.重新调整送料机; g.重新调整合模深度;

h.研磨或更换卸料镶块,增加强压功能,调整压料; i.减小强压深度;

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k.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以改善冲切时受力壮况。许可时下料部位于卸料镶块上加设导位功能; 5.卡模 (1).原因

a.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 b.生产中送距产生变异; c.送料机故障;

d.材料弧形,宽度超差,毛边较大; e.模具冲压异常,镰刀弯引发; f.导料孔径不足,上模拉料; g.折弯或撕切位上下脱料不顺;

h.导料板之脱料功能设置不当,料带上带; i.材料薄,送进中翘曲;

j.模具架设不当,与送料机垂直度偏差较大; (2).对策 a.重新调整; b.重新调整; c.调整及维修;

d.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e.消除料带镰刀弯; f.研修冲导孔凸、凹模; g.调整脱料弹簧力量等; h.修改导料板,防料带上带;

i.送料机与模具间加设上下压料,加设上下挤料安全开关; j.重新架设模具; 6.料带镰刀弯 (1).原因

a.冲压毛边(特别是载体上); b.材料毛边,模具无切边; c.冲床深度不当(太深或太浅); d.冲件压伤,模内有屑料; e.局部压料太深或压到部局部损伤; f.模具设计; (2).对策

a.研修下料刀口; b.更换材料,模具加设切边装置; c.重调冲床深度;

d.清理模具,解决跳屑问题;

e.检查并调整各位卸料及凹模镶块高度尺寸正确,损伤位研修; f.采整弯机构调整; 7.凸模断裂崩刃 (1).原因

a.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到致; b.送料不当,切半料; c.凸模强度不足;

d.大小凸模相距太近,冲切时材料牵引,引发小凸模断; e.凸模及凹模局部过于尖角; f.冲裁间隙偏小;

g.无冲压油或使用的冲压油挥发性较强; h.冲裁间隙不均、偏移,凸、凹模发生干涉; i.卸料镶块精度差或磨损,失去精密导向功能; j.模具导向不准、磨损;

k.凸、凹模材质选用不当,硬度不当; i.导料件(销)磨损; m.垫片加设不当; (2).对策

a.解决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问题; b.注意送料,及时修剪料带,及时清理模具; c.修改设计,增加凸模整体强度。减短凹模直刃部尺寸。注意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细小部后切;

d.小凸模长度磨短相对大凸模一个料厚以上; e.修改设计;

f.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细小部冲切间隙适当加大; g.调整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

h.检查各成形件精度,并施以调整或更换,控制加工精度; i.研修或更换;

j.更换导柱、导套,注意日常保养; k.更换使用材质,使用合适硬度; i.更换导料件; m.修正,垫片数尽可少,且使用钢垫,凹模下垫片需垫在垫块下面; 8.折弯变形尺寸变异 (1).原因

a.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 b.折弯导位部精度差、磨损; c.折弯凸、凹模磨损(压损); d.模具让位不足;

e.材料滑移,折弯凸、凹模无导位功能,折弯时未施以预压; f.模具结构及设计尺寸不良; g.冲件毛边,引发折弯不良;

h.折弯位凸模、凹模加设垫片较多,造成尺寸不稳定; i.材料厚度尺寸变异; j.材料机械形能变异; (2).对策 a.更换导正销; b.重新研磨或更换; c.重新研磨或更换; d.检查,修正;

e.修改设计,增设导位及预压功能;

f.修改设计尺寸,分解折弯,增加折弯整形等; g.研修下料位刀口; h.调整,采用整体钢垫; i.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9.冲件高低(一模多件时) (1).原因 a.冲件毛边;

b.冲件有压伤,模内有屑料; c.凸、凹模(折弯位)压损或损伤; d.冲剪时翻料;

e.相关压料部位磨损、压损;

f.相关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损; g.相关易断位预切深度不一致,凸凹模有磨损或崩刃; h.相关打凸部位凸凹模有崩刃或磨损较为严重; i.模具设计缺陷; (2).对策

a.研修下料位刀口; b.清理模具,解决屑料上浮问题; c.重新研修或更换新件;

d.研修冲切刀口,调整或增设强压功能; e.检查,实施维护或更换; f.维修或更换,保证撕切状况一致; g.检查预切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 h.检查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 i.修改设计,加设高低调整或增设整形工位; 10.维护不当 (1).原因

模具无防呆功能,组模时疏忽导致装反方向、错位(指不同工位)等。已经偏移过间隙之镶件未按原状复原。 (2).对策

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采模具上做记号等方式,并在组模后对照料带做必要的检查、确认等。 在冲压生产中,模具的日常维护作业至关重要,即日常注意检查冲压机及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冲压油的供给导向部的加油。模具上机前的检查,刃部的检查,各部位锁紧的确认等,如此可避免许多突发性事故的产生

模具热处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预防

发布日期:2012-10-8 17:16:34 来源:www.daodoc.com 阅读次数:

18 标签:

1.模具表面有软点:模具热处理后表面有软点,将影响模具的耐磨性、减少模具的使用寿命。 产生原因:

1)模具在热处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锈斑及局部脱碳。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中杂质过多或老化。 预防措施:

1)模具热处理前应去除氧化皮、锈斑,在淬火加热时适当保护模具表面,应尽量采用真空电炉、盐浴炉和保护气氛炉中加热。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时,应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长期使用的冷却介质要经常进行过滤,或定期更换。 2.模具热处理前组织不佳:模具最终球化组织粗大不均、球化不完善,组织有网状、带状和链状碳化物,这将使模具在淬火后易产生裂纹,造成模具报废。 产生原因:

1)模具钢材料原始组织存在严重碳化物偏析。

2)锻造工艺不佳,如锻造加热温度过高、变形量小、停锻温度高、锻后冷却速度缓慢等,使锻造组织粗大并有网状、带状及链状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时难以消除。 3)球化退火工艺不佳,如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温退火时间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组织不均或球化不良。预防措施:

1)一般应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生产批量及材料本身的强韧化性能,尽量选择品质好的模具钢材料。 2)改进锻造工艺或采用正火预备热处理,来消除原材料中网状和链状碳化物及碳化物的不均匀性。 3)对无法进行锻造的碳化物偏析严重的高碳模具钢可进行固溶细化热处理。

4)对锻造后的模坯制定正确的球化退火工艺规范,可采用调质热处理和快速匀细球化退火工。 5)合理装炉,保证炉内模坯温度的均匀性。

led支架是什么材料?

发布日期:2011-7-5 13:48:5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119 标签:

LED支架主要应用于显示屏,通用照明及背光源市场,在支架选材上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考量。

由支架素材经过电镀而形成,由里到外事素材、铜、镍、铜、银这五层所组成。带杯支架做聚光型,平头支架做大角度散光型的Lamp。支架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导电和支撑。

第17篇:垫板冲压模具

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定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以及对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其中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入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

1 前言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

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

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

复合-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

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此设计针对所给的零件进行了一套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其中设计内容为分析零件的冲裁工艺性(材料、工件结构形状、尺寸精度),拟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排样,裁板,计算冲压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及确定压力中心,计算

凸凹模刃口尺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编制,压力机的校核。

冲裁模设计题目

如图1所示零件:垫扳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08F

t=2mm 设计该零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1 结构与尺寸

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形孔,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可知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Φ6>1.3t=1.3×2=2.6。

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与工件的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不应小于材料厚度t,该工件的空边距(20)>t=2,(10)>t=2,均适宜于冲裁加工。

2.2 精度

零件内、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表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

00.6200.5200.4300.36零件外形:58零件内形:600.740.300,

38,

30,

16,

8

孔心距:18±0.215,

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以达到零件图样要求。

2.3 材料

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抗剪强度τ=260MPa,断后伸长率=32%。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弹性,其冲裁加工性能好。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3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a)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b)采用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c)用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a)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采用复合冲裁时,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好,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通过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和排样方案可以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采用复合冲裁工艺方案。

4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4.1 模具类型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复合冲裁模。复合模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存在有双重作用的结构零件——凸凹模,凸凹模装在下模称为倒装式复合模。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省去了顶出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因此采用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4.2 操作与定位方式

虽然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考虑到零件尺寸大小,材料厚度,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零件的精度,宜采用导料板导向,固定挡料销挡料,并与导正销配合使用以保证送料位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零件精度。为了保证首件冲裁的正确定距,采用始用挡料销,采用使用挡料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材料利

用率。

4.3 卸料与出件方式

采用弹性卸料的方式卸料,弹性卸料装配依靠橡皮的弹力来卸料,卸料力不大,但冲压时可兼起压料作用,可以保证冲裁件表面的平面度。为了方便操作,提高零件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由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

4.4 模架类型及精度

考虑到送料与操作的方便性,模架采用后侧式导柱的模架,用导柱导套导向。由于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I级模架精度。

4.5 凸模设计

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落料凸模刃口部分为非圆形,为便于凸模与固定板的加工,可设计成固定台阶式,中间台阶和凸模固定板以H7/m6过渡配合,凸模顶端的最大台阶是用其台肩挡住凸模,在卸料时不至于凸模固定板中拉出。并将安装部分设计成便于加工的长圆形,通过接方式与凸模固定板固定。

5 工艺设计计算

5.1 排样设计与计算

零件外形近似矩形,轮廓尺寸为58×30。考虑操作方便并为了保证零件精度,采用直排有废料排样。如图1所示: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13,工件的搭边值a=2,沿边的搭边值a1=2.2。级进模送料步距为S=30+2=32mm 条料宽度按表3-14中公式计算: B -0△=(Dmax+2a1)-△0

查表3-15得:△=0.6

0B=(58+2×2.2)00.6=62.40.6 (㎜)

由零件图近似算得一个零件的面积为1354.8㎜2,一个进距内的坏料面积

B×S=62.4×32=1996.8㎜2 。因此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A/BS)×100﹪=67.8﹪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3选用板料规格为710×2000×2。

采用横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62.4。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32,每间条可冲零件个数22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

=(n×A0/A)×100﹪

=(22×32×1354.8/710×2000)×100﹪=67.2﹪

采用纵裁时,剪切条料尺寸为62.4。一块板可裁的条料为11,每条可冲零件个数62个零件,则一块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

=(n×A0/A)×100﹪

=(11×62×1354.8/710×2000)×100﹪=59.2﹪

根据以上分析,横裁时比纵裁时的板材的材料利用率高,因此采用横裁。

5.2 计算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

冲裁力:根据零件图可算得一个零件外周边长度:

L1=16π+8+28+38×2 =162.27

内周边长度之和:

L=2π×3=18.84㎜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260MPa;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3可知:Kx=0.05, KT=0.055.落料力:

F落=KL1 t T

=1.3×162.27×2×260 =109.69KN

冲孔力:

F孔=KL2 t T

=1.3×6×2×260 =12.74 KN 卸料力:

Fx=KxF落

=0.05×109.69 =5.48KN 推件力:

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h=6,

故:n=h/t=3

FT=nKtF孔

=3×0.055×25.47 =4.20KN

总冲压力:

FЁ= F落+ F孔+Fx+ FT 则FЁ=109.69+12.74+5.48+4.20

=132.11KN

应选取的压力机公称压力:25t.因此可初选压力机型号为J23-25。

当模具结构及尺寸确定之后,可对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模具安装尺寸进行校核,从而最终确定压力机的规格。

确定压力中心:画出凹模刃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由图可知,该形状关于X轴上下对称,关于Y轴左右对称,则压力中心为该图形的几何中心。即坐标原点O。该点坐标为(0,0)。

5.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由于模具间隙较小,固凸、凹模采用配作加工为宜,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着间隙,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落料件的尺寸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而冲孔件的尺寸接近于凸模刃口尺寸。固计算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时,应按落料与冲孔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由此,在确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I)落料时以凹模尺寸为基准,即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考虑到凹模刃口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增大,固落料件的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较小尺寸,而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则按凹模基本尺寸减最小初始间隙;

(II)冲孔时以凸模尺寸为基准,即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考虑到凸模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减小,固冲孔件的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而冲孔凹模的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最小初始间隙;

(III)凸模与凹模的制造公差,根据工件的要求而定,一般取比工件精度高2~3级的精度,考虑到凹模比凸模的加工稍难,凹模比凸模低一级。

a): 落料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情况分类计算:

i)凹模磨损后增大的尺寸,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DA=(Dmax-X

△);计算,取 δA=△/4,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

0.1850.185580=57.630 (㎜)

0.74:

DA1 =(58-0.5×0.74 )000.6200.5200.4338301600.1550.155:

DA2=(38-0.5×0.62)0=37.690 (㎜) 0.130.13:

DA3=(30-0.5×0.52)0=29.740

(㎜) 0.10750.1075:

DA4=(16-0.5×0.43)0=15.7850(㎜)

0.090.0980.36:

DA5=(8-0.5×0.36)0=7.180(㎜)

ii)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CA=(Cmin+X△)±0.5δA: 计算,取δA=△/4 ,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 18±0.215: Cd1=(17.785+0.5×0.43)±0.43/8=18±0.05375(㎜)

冲裁间隙影响冲裁件质量,在正常冲裁情况下,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并不大,但间隙对卸力、推件力的影响却较大。间隙是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间隙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摩擦的大小,在满足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间隙一般取偏大值,这样可以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可知Zmax=0.360㎜ , Zmin=0.246㎜ 相应凸模按凹模实际尺寸配作,保证最小合理间隙为0.246mm 冲孔凸模刃口尺寸。冲孔凸模为圆形,可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公式dT=(dmin+x△)0

计算,取δT=△/4,制件精度为IT14级,故X=0.5 1200.300:

dT1=(6+0.5×0.30)00.075=6.150.075

6 设计选用零件、部件,绘制模具总装草图

6.1 凹模设计

凹模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凹模采用矩形板状结构和通过用螺钉、销钉固定在凹模固定板内,其螺钉与销钉与凹模孔壁间距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模具强度和寿命,其值可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23。

凹模刃口的结构形式:因冲件的批量较大,考虑凹模有磨损和保证冲件的质量,凹模刃口采用直刃壁结构,刃壁高度取6mm, 漏料部分沿刃口轮廓单边扩大0.5 mm 凹模轮廓尺寸的确定: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24,得:K=0.28; 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25, 得: s2=36;

凹模厚度H=ks=0.28×58=16.24(㎜)

B=s+(2.5~4.0)H =58+(2.5~4.0)×16.24 =98.6~122.96 (㎜)

L=s1+2s2 =30+2×36 =102 (㎜)

根据算得的凹模轮廓尺寸,选取与计算值相接近的标准凹模板轮廓尺寸为L×B×H=125×125×28.5(㎜)

凹模材料和技术要求:凹模的材料选用T10A。工件部分淬硬至HRC58~62。外轮廓棱角要倒钝。

如图2所示:

其余

图2 落料凹模

6.2 凸模设计

6.2.1 凸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冲孔部分的凸模刃口尺寸为圆形,为了便于凸模和固定板的加工,将冲孔凸模设计成台阶式。

为了保证强度、刚度及便于加工与装配,圆形凸模常做成圆滑过渡的阶梯形,小端圆柱部分。是具有锋利刃口的工作部分,中间圆柱部分是安装部分,它与固定板按H7/m6配合,尾部台肩是为了保证卸料时凸模不致被拉出,圆形凸模采用台肩式固定。 6.2.2 凸模长度计算

凸模的长度是依据模具结构而定的。

采用弹性卸料时,凸模长度按公式L=h1+h2+h3计算, 式中 L---凸模长度,mm;

h1---凸模固定板厚度,mm;

h2----卸料板厚度,mm ;

h3----卸料弹性元件被预压后的厚度 L=22mm+10mm+18.5mm =50.5mm 6.2.3 凸模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一般情况下,凸模强度与刚度足够,由于凸模的截面尺寸较为积适中,估计强度足够,只需对刚度进行校核。

对冲孔凸模进行刚度校核: 凸模的最大自由长度不超过下式:

有导向的凸模Lmax≤1200则Lmax≤1200124,其中对于圆形凸模Imin=∏d4/64 641.3122260=24.00mm

由此可知:冲孔部分凸模工作长度不能超过24.00mm,根据冲孔标准中的凸模长度系列,选取凸模的长度:50.5 6.2.4 凸模材料和技术条件

凸模材料采用碳素工具钢T10A,凸模工作端(即刃口)淬硬至HRC 56~60,凸模尾端淬火后,硬度为HRC 43~48为宜。 如图3所示:

其余技术要求材料采用碳素工具钢T10A.2.刃口淬硬至56~60HRC,尾端淬硬至43~48HRC.

图3 冲孔凸模

6.3 凸凹模的设计

6.3.1 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

凸凹模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

其余技术要求:1.上下面无毛刺,平行度为0.02.2.材料为T10A,热处理56-60HRC.3.带* 号的尺寸按 凹模实际尺寸配作, 保证Zmin=0.246.4.带**号的尺寸按 凸模实际尺寸配作, 保证Zmin=0.246.图4 凸凹模

凸凹模与凸凹模固定板的采用H7/m6配合。 6.3.2 校核凸凹模的强度

冲孔边缘与工件外开边缘不平行时,凸凹模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材料厚度t=2mm,而实际最小壁厚为5mm,故符合强度要求。 6.3.3 凸凹模尺寸的确定

凸凹模的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并保证最小间隙为Zmin=0.246mm,内形刃口尺寸按凸模尺寸配做并保证最小间隙为Zmin=0.246mm。 6.3.4 凸凹模材料和技术条件

凸凹模材料采用碳素工具钢T10A,淬硬至56~60HRC。

6.4 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的作用是使坯料或工序件在模具上相对凸、凹模有正确的位置。

选用固定挡料销一个。挡料销的作用是挡住条料搭边或冲件轮廓以限定条料送进的距离,固定挡料销固定在位于下模的凸凹模上,规格为GB/T7694.10-94,材料45号钢,硬度为43~48HRC 选用导料销两个。导料销的作用是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位于条料的后侧(条料从右向左送进)尺寸规格为6X2,如图5所示:

图5 导料销

6.5 卸料与出件装置

出件方式是采用凸模直接顶出的下出料方式。

由于卸料采用弹性卸料的方式,弹性卸料装置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组成。 卸料板:

弹性卸料板的平面尺寸等于或稍大于凹模板的尺寸,厚度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 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按《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2选取,t>1mm时,单边间隙为0.15mm。

为了便于可靠卸料,在模具开启状态时,卸料板工作平面应高出凸模刃口尺

寸端面0.3~0.5,卸料板的尺寸规格为:125mmX125mmX10mm,材料为:45#钢。如图6所示:

图6 卸料板

卸料螺钉:

卸料螺钉采用标准的阶梯形螺钉,根据卸料板的尺寸选择4个卸料螺钉,规格为,JB/T7650.5-94。如图7所示:

图7 卸料螺钉

卸料装置:

由于橡皮允许承受的负荷较大,安装调整方便,因此选用橡皮作为弹性元件, 卸料橡皮的选择原则:

为了保证卸料正常工作,应使橡皮工作时的弹力大于或等于卸料力FX

FXY=AP≥FX=5.48KN 式中FXY—橡皮工作时的弹力,A—橡皮的横截面积,P—与橡橡皮压缩量有关的单位压力,一般预压时压缩量为10%~15%。由《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图3-64知,取P=0.6MPa,求得A=91.3cm2,由《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3中的公式求得橡皮尺寸规格为35×26×24 根据工件材料厚度为2mm,冲裁时凸模进如凹模的深度为1mm,模具维修时刃磨留量为2mm,开启时卸料板高于凸模1mm,则求得总工作行程:h工件=6mm, 使用橡皮时,不应使最大压缩量超过橡皮自由高度的35%~45%否则是皮的自由高度应为:

H=h/(0.25~0.30) =6/(0.25~0.30) =20~24mm 模具组装时的预压缩量为: H预=(10%~15%)H =2.4~3.6mm

取H预=3mm 由此可知:安装橡皮高度尺寸为21mm, 式中的H———所需的工作行程。

由上式所得的高度,还在按下式进行校核: 0.5≤H/B≤1.5 如果H/D超过1.5,应把橡皮分成若干段,并在橡皮之间垫上钢圈。 由《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3中的公式求得橡皮尺寸规格为35×26×24 6.6 模架及其它零件的选用

6.6.1 模柄

模柄的作用是把上模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同时使模具中心通过滑块的压力中心,模柄的直径与长度与压力机滑块一致,模柄的尺寸规格选用凸缘模柄,用3~4个螺钉固定在上模座上。 如图8所示:

图8 模柄

6.6.2 模座

标准模座根据模架类型及凹模同界尺寸选用, 上模座:125mm ×125mm×35mm; 下模座:125mm×125mm×45mm;

模座材料采用灰口铸铁,它具有较好的吸震性,采用牌号为HT200。 6.6.3 垫板

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并扩散凸模或凹模传递的压力,以防止模座被挤压损伤。 是否要用板,可按下式校核:

P=F12/A 式中P—凸模头部端面对模座的单位面积压力; F12—凸模承受的总压力; A—凸模头部端面与承受面积。

由于计算的P值大于《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4模座材料的许应压力,因此在工作零件与模座之间加垫板。

垫板用45号钢制造,淬火硬度为HRC43~48,其尺寸规格为:

125mm×125mm×10mm。 上下面须磨平,保证平行。 如图9所示:

图9 垫板

模架选用后侧导柱标准模架: 上模座:L×B×H =125mm×125mm×35mm 下模座:L×B×H=125mm×125mm×45mm 导柱:D×L=¢22mm×150mm 导套:d×L×D=Φ35mm×85mm×Φ38mm 模架的闭合高度:160~190mm 垫板厚度:10mm; 凸模固定板厚度:22 mm 上模底板厚:35 mm, 凹模厚度:28.5mm 橡皮厚:24mm 卸料板厚度10 mm 凸凹模固定板厚度:45 mm, 下模底板厚:45 mm 模具的闭合厚度:

Hd=35+10+22+28.5+2+1+45+45

=188.5mm 6.6.4 冲压设备的选择

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 公称压力为25t, 滑块行程为65mm, 最大闭合高度270mm, 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200 mm, 工作台尺寸:370 mm×560 mm, 垫板厚度:50 mm,

模柄孔尺寸:Φ40 mm×60 mm.6.6.5 紧固件的选用

上模螺钉:螺钉起联接紧固作用,上模上6个,45钢,尺寸为M8X70下模螺钉:

6个,45钢,尺寸为M6X55.销钉起定位作用,同时也承受一定的偏移力.上模3个,45钢,尺寸为Φ6X60.

7 压力机的校核

7.1 公称压力

根据公称压力的选取压力机型号为J23-25,它的压力为25t>15.79t,所以压力得以校核; 7.2 滑块行程

滑块行程应保证坯料能顺利地放入模具和冲压能顺利地从模具中取出.这里只是材料的厚度t=2mm,卸料板的厚度H=10mm,及凸模冲入凹模的最大深度2mm,即S1=2+10+2=14mm

7.3 行程次数

行程次数为105次/min.因为生产批量为中批量,又是手工送料,不能太快,因此是得以校核.7.4 工作台面的尺寸

根据下模座L×B=125mm×125mm,且每边留出60~100mm,即L1×B1=325mm×325mm,而压力机的工作台面L2×B2=560mm×370mm,冲压件和废料从下模漏出, 漏料尺寸小于58mm×30mm,而压力机的孔尺寸为250×250,故符合要求,得以校

核; 7.5 滑块模柄孔尺寸

滑块上模柄孔的直径为40mm,模柄孔深度为60mm,而所选的模柄夹持部分直径为30mm,长度为48mm,故符合要求,得以校核;

7.6 闭合高度

由压力机型号知Hmax=270mm M=80 H1=70

Hmin=Hmax–M= 270-80=190 (M为闭合高度调节量/mm,H1为垫板厚度/mm) 由公式得:( Hmax–H1)-5≥H≥( Hmin–H1)+10,得

(270–70)-5≥188.5≥(190–70)+10

195≥188.5≥120 ,所以所选压力机合适,即压力机得以校核.

8 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8.1 冲压模具制造技术要求

模具精度是影响冲压件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模具精度,制造时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a、组成冲压模具的所有零件,在材料加工精度和热处理质量等方面均应符合相应图样的要求。

b、组成模架的零件应达到规定的加工要求,装配成套的模架应活动自如,并达到规定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 c、模具的功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d、为了鉴别冲压件的质量,装配好的模具必须在生产条件下试模,并根据试模存在问题进行修整,直至试出合格的冲压件为止。

8.2 总装工艺

总装图如图15所示:

技术要求:

1、装配技术要求按GB/T14662-199

22、检验及验收技术要求按GB/T14662-199

23、模具使用设备为JB23-2

5 图15 总装图

1— 下模座 2—导柱 3—内六角螺钉¢8×70 4—内六角螺钉¢8×60

5—导套 6—凸模固定板 7—冲孔凸模 8—垫板 9—上模座 10—销钉

11—模柄 12—打料杆 13—连接推杆 14—凸凹模 15—卸料板

16—推件块 17—凹模 18—活动挡料销 19—推板 20—弹性橡胶

21—凸凹模固定板 22—卸料螺钉 23—导料销 加工工艺路线:

1备料

2 把导柱2安装在下模座1上。

3 把凸凹模14放在下模座1上面,按中心线装上凸凹模固定板21,用螺钉4把凸凹模固定在下模座上。

4 通过卸料螺钉22把橡皮20和卸料板15固定好,在卸料板上装好导料销23和挡料销18。

5 把导套安装在上模座上。

6 把4个冲孔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6和垫板8一起固定到上模座9上,连同凹模17一起用螺钉3和销钉10紧固。

7 把模柄11装在上模座9上,用螺钉紧固,装上打杆12。

8把组装好的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导柱导套组装起来,中间装上2mm厚的材料。

9试模 10调整到合格 11入库

8.3 加工要求

1)模具配合加工零件在允许间隙内加工,落料凸凹模,冲孔凸模与固定板配合后,底部磨平。

2)图样中未注明公差的一般尺寸其极限偏差按14级精度加工,未注粗糙度的按Ra6.3um处理。

3)模具中各垫板的两承压面的平行度公差按GB1184 为5级。

4)模具中安装镙钉(镙栓)之螺纹孔及其通孔的位置公差不大于 2mm,或相应各孔配作。

5)模具、模架及其零件的工件表面,不应有碰伤、凹痕、裂纹、毛刺、锈蚀等缺陷。

6)经热处理后的零件,硬度应均匀,不允许有脱碳、软点、氧化斑点及裂纹等缺陷。热处理后应清除氧化皮,脏物油污。

7)配通用模架模具,装配后两侧面应进行同时磨削加工,以保证模具能顺利装入模架。

8.4 主要零、部件加工工艺

8.4.1 垫板的加工工艺

1备料(外购标准模块125mm×125mm×10mm) 2按图纸要求画线, 3在钻铣床上加工 4检验 5入库

8.4.2 凸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备料(外购标准模块125mm×125mm×20mm)

2按图纸要求画线,

3在钻铣床上加工四个¢8的凸模孔和两个¢6的销钉孔和六个¢9的螺钉通孔

4在电火花慢走丝加工落料凸模孔 5检验 6入库

8.4.3 冲孔凸模的加工工艺

1备料

2锻造成直径为14mm×55mm的胚料 3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按图纸要求 4按图纸要求热处理 5检验 6入库

8.4.4 卸料板加工工艺

1备料(外购标准模块125mm×125mm×10mm) 2按图纸要求画线,

3在钻铣床上加工六个M6的螺钉通孔和一个¢6的挡料销孔,和两个¢8的导料销及一个通过冲裁零件的孔 4在铣床上加工剩余的部分 5检验 6入库

8.4.5 落料凹模加工工艺

1备料(外购标准模块125mm×125mm×28.5mm) 2按图纸要求画线,

3在钻铣床上加工两个¢6的销钉孔和六个M6的螺纹孔 4攻M6的螺纹孔 5用电火花加工工作刃口 6按图纸要求做热处理 7检验 8入库

8.4.6 凸凹模的加工工艺

1备料

2锻造成75mm×75mm×45mm的胚料 3 按图纸要求画线

4 在钻铣床上加工四个¢4和¢6组成的阶梯孔 5用电火花加工工作刃口 6按图纸要求做热处理 7 检验 8 入库

8.4.7 凸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

1备料(外购标准模块125mm×125mm×22mm) 2按图纸要求画线,

3在钻铣床上加工1个¢10.6×12的盲孔和四个M6.6的螺纹孔 4攻M6.6的螺纹孔 5用电火花加工工作刃口 6按图纸要求做热处理 7检验 8入库

9 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论文设计,至此已基本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本设计 涉及的课程很多,涉及到机械制图、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成型设备、CAD绘图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在校期间的我还进行了金工实习、和两次课程设计。这些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的演练都为这次毕业设计做了很好的准备。基础课和专业课,它们为我的设计做了前提,它们是我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点;金工实习让我深入而清楚的看到了在实际生产中机械产品的结构和工作运转情况;而两次课程设计则是和这次毕业设计设计最接近,最有相似之处的,它们为我这次的设计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此次毕业设计也是我们从大学毕业生走向未来工程师重要的一步。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其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图纸,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

毕业设计收获很多,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相关标准,分析数据,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懂得了许多经验公式的获得是前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

力,对材料的不了解,等等。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也许,我的学生生涯从此就会结束,但是学习的道路却还将持续下去,毕竟“学无止境”。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凡事必亲躬”,唯有自己亲自去做的事,才懂得其过程的艰辛。未来的人生路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正是这次设计让我有了迎接新挑战,战胜困难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曾霞文 徐政坤主编.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 芳主编.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付宏生主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肖景容 姜奎华主编.冲压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徐茂功 桂定一主编.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 王孝培主编.冲压手册(修订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7] 催忠圻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谭海林 陈勇主编.模具制造工艺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9] 廖念钊 莫雨松等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 [10] 张定华主编.工程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梁耀能主编.工程材料及加工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18篇:五金冲压加工

冲压加工常识(无锡市锡山华达通用电器厂)

一:冲压原理及特点

1:的基本原理:金属或非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后,开始塑性变形。如果压力再加大,超过了材料的极限强度,金属或非金属便开始断裂、分离。冷冲压就是利用金属这种性质,使材料在常温分离或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精度要求的制件。 2:冷冲压优点是:

1)、在冲床的冲击下,能得到形状复杂的制件。

2)、加工后制件精度较高,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3)、在材料损耗不大情况下,可得到重量轻、强度好、刚性好、外表光滑美观的制件。

4)、材料利用率高达75%~85%。

5)、所用材料大多是板料或卷料较易采用机械化及自动化设备。高速冲床每分钟达数百件。

6)、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

7)、大量生产条件下,制件成本低。

3:冷冲压缺点是对模具要求较高,模具制造较复杂,不适于小批量生产。 二:冲压加工的经济性

4:降低制造成本的主要措施:

1)、提高工艺的合理化水平。

2)、设计各个工件同时加工的模具。

3)、用提高冲压过程的自动化及高速水平,降低成本。

4)、采取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的方法降低成本。

5)、提高模具设计水平,减少工序,提高模具寿命。

三:冲压加工工序

5:根据材料总的变形性质,冲压工序分为两大类五种基本变形方式:

1)、分离工序: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部份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板料断裂而分离。

2)、塑性变形工序:板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部份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但未达到强度极限时,仅产生塑性变表而得到一定形状与尺寸。 四:冲压工序的五种变形

1、剪裁、冲裁:没封闭或不封闭使材料的部份与另一部份分离。属于此类方式有落料、冲孔、切边、切断、剖切、切口等。

2、弯曲:将平的板料变成弯曲件,使弯曲件形状作进一步改变。有弯、卷边扭曲等。

3、压延:将平的坯料冲压成所需形状的空心件,或使空心件的尺寸作进一步改变。

4、成型:用各种性质的局部变形平改变制件或坯料的形状。属于成型变形的有起伏成型、翻边、缩颈、凸肚、卷圆、整形。

5、立体压制:将体积作重新分配并将材料作一定转移以改变坯料外形或高度厚度。

在冲压件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率,可以将几个基本变形方式的工序合并,组成一个新的工序,被称之为复合工序。

第19篇:冲压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冲压安全操作规程

1、穿戴好规定的劳动护具。如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工作帽和手套。严禁挽袖子、穿拖鞋、高跟鞋、裙子、光膀子干活(图1-27)

2、检查安全操作工具或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工位布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工位器具是否完好齐全。

3、检查设备主要紧固螺钉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图1-28)。

图1-27 穿戴好劳动护具 图1-28 检查设备主要紧固螺钉

4、清理压力机工作台台面及工作地周围的废料及杂物。并将模具、工作台擦干净。(图 1-29)

5、不准把杂物放在机床电气、台面及模具上。

6、检查局部照明情况。

7、检查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并按规定润滑机床(图1-30)。

8、在开动压力机、剪板机前,必须检查压力机上面、剪板机后面是否有检修人员(图1-31)。

图1-29 清理工作场地 图1-30 润滑机床 图1-31 检查机床后有无检修人员

9、在检查机床及模具正常的情况下,然后开机试车。通过试车检查机床离合器、制动器按钮、脚踏开关、拉杆是否灵活好用,特别是刹车系统是否可靠,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10、领取冲压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应清点并核定所领之物料与领料单据是否相符。

b) 搬运铜材,不锈钢等物料时须配戴手套,否则会导致手指割伤.如果物料重量超出15-30KG时须两人协同作业,否则会因力不从心导致肌肉拉伤或其它不安全事故.c) 当物料超出40KG以上时,应用叉车或堆高车搬运.

d) 搬运时堆放物料高度不要超过1米,否则易倒塌,导致不安全事故之发生。

二、上机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精神应集中,不准打闹、说笑和打瞌睡等。注意滑块运行方向,以免滑块下行时,手误入冲模内。

2、按照工艺规程或班组长指定的规范操作,没有保护措施不准生产。

3、严禁用楔块等物嵌入按钮或压、卡脚踏开关、拉杆而闸住操作机构。

4、在生产中发现机床运行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车,不准凑合继续使用。应停止送料,检查原因或停车修理。

5、滑块下行时,操作人员的手不得停在危险区内。当手从冲模内取件或往冲模送料时,不准踏下开关(图1-32)。

6、两人操作同一台压力机或剪板机时,应注意协调配合好(图1-33)。

图1-32 取件或送料时要防止滑块下行 图1-33 两人协调配合

7、滑块运行中,不准把手扶在打料横杆、导柱及冲模危险区域(图1-34)。

8、禁止两件重叠冲压,以避免损坏机床与模具。

9、从冲模内取出卡入的制件或废料时,要用工具,不准用手抠取。而且要把脚从脚踏开关上移开,必要时应在飞轮停止后再进行(图1-35)。

图1-34 滑块下行时手不得在危险区域 图1-35用工具取出卡住的制件或废料

10、防止刚性离合器失灵而打连车。

11、每加工一个零件,脚或手要离开操纵机构,以免在取送料时因误动而发生事故(图1-36)。

12、按工艺要求使用手工工具,如用电磁吸具、镊子、空气吸盘、钳子、钩子送料或取件,以防发生事故(图1-37)。

13、安装模具时必须将压力机的电器开关调到寸动位置,然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高度必须正确。严禁使用脚踏开关(图1-38)。

14、模具必须紧固牢靠,并通过试压检查。

图1-36 加工后手脚应离开操纵机构 图1-37 按工艺要求使用手工工具

图1-38 安装模具时应将电气开关调至寸动位置

三、下班前结束工作

1、关闭电源开关。对于有缓冲器的压力机要放出缓冲器内的空气,关闭气阀(图1-39)。

2、在模具工作部位涂上机械油(图1-40)。

图1-39 下班前关闭开关 图1-40 在模具工作部位涂上机械油

第20篇: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学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1)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2)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

(3)训练学生初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1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根据课程设计目的,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用“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课题难度以轻度复杂《如冲孔落料复合模》为宜。设计工作量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情况,由指导教师酌定。

1.1 研究设计任务

学生应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了解产品用途,并进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尺寸公差等级分析,对于一些冲压件结构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必须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后进行改进。在初步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压总体方案的论证。

第一步,酝酿冲压工序安排的初步方案,并画出各步的冲压工序草图;

第二步,通过工序安排计算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验证各步的冲压成型方案是否可行,构画该道工序的模具结构草图。

第三步,构画其它模具的结构草图,进一步推敲上述冲压工序安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第四步,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经指导教师过目后,即可正式绘制各步的冲压工序图,并着手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1.2 资料及工具准备

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预先准备好《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及图板、图纸、绘图仪器等工具。也可将课程设计全部或部分工作安排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等软件来完成,相应地需事前调试设备及软件、准备好打印用纸及墨盒等材料。

1.3 设计步骤

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阶段考核比例为15%)

(2)计算冲裁力、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凹模周界、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选用模具典型组合等,初选压力机吨位(25%);

(3)确定压力机吨位(5%);

(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

(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7)课程设计面批后或答辩(建议对总成绩在10%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1.4 明确考核要求

根据以上6个阶段应该形成的阶段设计成果实施各阶段的质量及考核,从而形成各阶段的考核成绩。其中课程设计面批或答辩不仅有助与当面指出学生的各类设计错例,也是课程设计考核的重要手段。最终的考核成绩在6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结合考勤记录及面批或答辩记录对总成绩在10%左右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2 冲裁模结构设计示范

2.1 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一个较佳的排样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 保证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图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2,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从该冲压件的形状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少、无废料排样法。但该冲压件的尺度精度等级决定了应采用有废料排样法。

图1 冲压件及排样图

2) 考虑冲压件的生产批量

该冲压件的月生产批量为3000件,属于中等批量的生产类型,因此不考虑多排、或一模多件的方案(该方案较适宜大批量生产,约几十万件以上);也不考虑采用简易冲裁模常用的单、直排方案,根据成批生产的特点,再结合该冲压的形状特点,以单斜排、一模一件、级进排样方案为宜。

3)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在绘制排样图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冲压原材料的利用率。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不能以大幅提高冲裁模结构的复杂程度为代价。图2所示是垫圈冲压件及其冲裁排样图。如果单纯为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而采用三排或三排以上、一模多件的冲载方案,虽然确实有助于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但模具制造成本却随之大幅提高,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排样图上搭边值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利用率和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总是采用最小许用搭边值[amin]、[a1min]往往人为地提高了模具的制造难度,而在通常情况下却并不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以一条长1000mm的料条为例,若对图2所示的垫圈冲压件以[amin]=0.8mm进行排样,可排(1000-0.8)/(34+0.8)=28.7个,实际为28个;若以a=1.5mm进行排样,则可排(1000-1.5)/(34+1.5)=28.1个。可见每个步距上省下0.7mm长的料,最终整张条料上并不能多排一个工件,两者的利用率是完全相同的。除使用卷料进行冲压外,一般搭边值均应在[amin]的基础上圆整(料宽尺寸也须圆整),以降低模具制造难度。

图2 垫圈冲压件及冲裁排样图

4) 模具结构论证

在保证产品尺寸公差等级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模具结构复杂程度,降低模具制造费用,这是设计模具的铁则。图2所示的垫圈冲压件,因外形比较简单,且壁厚较大,所以采用复合模冲裁排样方案就比采用级进模冲裁的方案好。

倒装复合模的结构比顺装复合模简单,所以应优先考虑采用倒装复合模。最终能否采用复合模冲裁方案以及采用何种复合模结构的关键是验算冲压件的最小壁厚。经验算垫圈冲压件的最小壁厚,可用倒装复合模冲裁方案。

2.2 选择压力机及确定压力中心示范

根据图2复合模冲裁排样图,经计算模具工艺总力P∑=10.32(tf),可初步选择J23-16F压力机。记录有关技术参数供今后校核用。最大封闭高度:205mm;封闭高度调节量:45mm;工作台尺寸前后:300mm、左右:450mm;垫板尺寸厚度:40mm;孔径:Φ210mm;模柄孔尺寸直径:Φ40mm;模柄孔深度:60mm。

计算压力中心的方法教材上已有详尽的介绍。要计算出压力中心的精确位置既繁锁又无必要。除了少数几种情况,例如:精密冲裁模具、多工位自动级进模和一些造价昂贵的模具为保险起见需要精确计算外,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对称原理把压力中心大致定在条料宽向的中心线和送料方向上最远的两个凸模(有侧刃时,侧刃也算作凸模)距离的中线的交合点”O”上,只要这个0点与实际压力中心之间的偏距小于模柄半径(已知模柄直径为Φ40mm),就能达到模具平稳工作要求;而一旦0点与实际压力中心之间的偏距超出模柄半径的范围,就要调整各凹模洞口在凹模板上的位置,使实际压力中心进入模柄半径范围内。

2.3 冷冲模国家标准的使用

根据图2复合模冲裁排样图,结合模具制造工艺,圆形模板比矩形模板加工简便,因此本模具就采用圆形模板。首先要计算圆形凹模板的轮廓尺寸:厚度H=K·b1=0.4×38=15.2mm;直径D=L1+2l1=34+2×22=78mm。查阅GB2858.4-81,根据”就近就高”的原则初定凹模周界:H×D=16×Φ80。

1.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要素

根据垫圈产品图排样方案论证结果,已确定本模具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结构。在此基础上,尚须确定如下结构要素。

(1) 确定送料方式

模具相对于模架是采用从前往后的纵向送料方式,还是采用从右往左的横向送料方式,这主要取决于凹模的周界尺寸。如L(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B(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宽度)时,采用纵向送料方式;L>B时,则采用横向送料方式;L=B时,纵向或横向均可。就本例的圆形凹模板而言,其送料方式应采用纵向送料。另外采用何种送料方式,还得考虑压力机本身是开式还是闭式而定。

(2) 确定卸料形式

模具是采用弹压卸料板,还是采用固定卸料板,取决于卸料力的大小,其中材料料厚是主要考虑因素。由于弹压卸料模具操作时比固定卸料模具方便,操作者可以看见条料在模具中的送进动作,且弹压卸料板卸料时对条料施加的是柔性力,不会损伤工件表面,因此实际设计中尽量采弹压卸料板,而只有在弹压卸料板卸料力不足时,才改用固定卸料板。随着模具用弹性元件弹力的增强(如采用矩形弹簧),弹压卸料板的卸料力大大增强。根据目前情况,当材料料厚约在2mm以下时采用弹压卸料板,大于2mm时采用固定卸料板较为贴近实际。本模具所冲材料的料厚为1mm,因此可采用弹压卸料板。

(3) 模架形式

如采用纵向送料方式,适宜采用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对角导柱导套模架也可);横向送料适宜采用对角导柱导套模架:而后侧导柱导套模架有利于送料(纵横向均可且送料较顺畅),但工作时受力均衡性和对称性比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及对角导柱导套模架差一些;四角导柱导套模架则常用于大型模具;而精密模具还须采用滚珠导柱导套。本模具采用中间导柱导套模架,一是对纵向送料方式较适宜,二是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工作时受力比较均衡、对称。

2.典型组合选择示范

计算凹模周界及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是为了选用合适的模具结构典型组合。根据本模具采用纵向送料方式、弹压卸料板、倒装复合模、中间导柱导套模架及凹模周界为H×D=16×Ф80,可从《冷冲模国家标准》查到复合模圆形厚凹模典型组合(GB2873.3-81)。各模具零件的标准外形尺寸H×D如下:

(1)上垫板(GB2858.6-81) 4×Ф80 1块;

(2)固定板(GB2858.5-81) 12×Ф80 1块;

(3)凹模(GB2858.4-81) (22×Ф80)调整至18×Ф80 1块;

(4)卸料板(GB2858.5-81) 10×Ф80 1块;

(5)固定板(GB2858.5-81) 14×Ф80 1块;

(6)下垫板(GB2858.6-81) 4×Ф80 1块;

本典型组合推荐使用3只M8的紧固螺钉、2只Ф8的圆柱销、3只杆部直径为Ф8的台肩式卸料螺钉、凸凹模的推荐长度为42mm、配用模架闭合高度在140~165mm之间。

有了模具结构的典型图,模具设计就大为简化。只要根据排样图中凸模或凸凹模的位置,分别把各个凸模或凸凹模画入典型组合可,并相应地在凹模板或凸凹模上开制相应的凹模洞口及在其它零件上画出漏料孔、打料系统等,就可得到一张完整又正确的装配图。

3.非标准模具的对照设计

有些矩形凹模板根据计算结果会很难选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凹模板。例如某狭长冲压件,其凹模周界的计算值:H×L×B=20×60×125, 与之最为接近的标准凹模板尺寸为:H×L×B=20×125×125,仍相差悬殊。解决的办法是根据H×L×B=20×125×125的标准凹模板找到模具的典型组合,同样根据该典型组合构画装配图,只是把模具内的所有模板的L尺寸全部换成非标准尺寸60mm,而尺寸H及B保持不变,进行必要的有限非标准设计。

2.4 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

有了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就可以着手绘制模具装配图。我们一般应根据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绘制模具结构草图,这样无论在布置图面、还是考虑结构细节等问题上都将带来许多便利之处。

1.图面布置规范

为了绘制一张美观、正确的模具装配图,必须掌握模具装配图面的布置规范。图3所示是模具装配图的图面布置示意图,可参考使用。

图纸的左上角1处是档案编号。如果这份图纸将来要归档,就在该处编上档案号(且档案号是倒写的),以便存档。不能随意在此处填写其它内容。

图3 图面布置示意图

1-档案编号处 2-布置主视图 3-布置俯视图 4-布置产品图 5-布置排样图

6-技术要求说明处 7-明细表 8—标题栏

2处通常布置模具结构主视图。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它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有约50~60mm的空白,不要画得“顶天立地”,也不要画得“缩成一团”,这就需要选择一合适的比例。推荐尽量采用1:1的比例,如不合适,再考虑选用其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上推荐的比例。

3处布置模具结构俯视图。应画拿走上模部分后的结构形状,其重点是为了反映下模部分所安装的工作零件的情况。俯视图与边框、主视图、标题栏或明细表之间也应保持约50~60mm的空白。

4处布置冲压产品图。并在冲压产品图的右方或下方标注冲压件的名称、材料及料厚等参数。对于不能在一道工序内完成的产品,装配图上应将该道工序图画出,并且还要标注本道工序有关的尺寸。

5处布置排样图。排样图上的送料方向与模具结构图上的送料方向必须一致,以使其他读图人员一目了然。

6处主要技术要求。如模具的闭合高度、标准模架及代号及装配要求和所用的冲压设备型号等。

7处布置明细表及标题栏。结合图4标题栏及明细表填写示例,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明细表至少应有序号、图号、零件名称、数量、材料、标准代号和备注等栏目;

(2)在填写零件名称一栏时,应使名称的首尾两字对齐,中间的字则均匀插入;

(3)在填写图号一栏时,应给出所有零件图的图号。数字序号一般应与序号一样以主视图画面为中心依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为序依次编定。由于模具装配图一般算作图号00,因此明细表中的零件图号应从01开始计数。没有零件图的零件则没有图号。

(4)备注一栏主要标标准件规格、热处理、外购或外加工等说明。一般不另注其它内容。

图4 标题栏及明细表填写示例

8处布置标题栏。作为课程设计,标题栏主要填写的内容有模具名称、作图比例及签名等内容。其余内容可不填。

图5 倒装复合模

1-下模座

2、3-导柱 4-卸料螺钉 5-下垫板 6-凹模固定板 7-凸凹模

8-弹压橡皮 9-卸料板 10-挡料顶 11-推块

12、27-冲孔凸模 13-冲孔凸模固定板

14-开制三叉通孔的垫板

15、

25、33-圆柱销 16-上模座

17、18-导套 19-模柄

20-防转销 21-打杆 22-三叉打板 23-上垫板 24-顶杆 26-凹模 28-内六角螺钉

29-活动挡料销 30-半圆头螺钉 31-扭簧 32-内六角螺钉

2.装配图的绘制要求

图5所示是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装配图,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主要问题是图面紊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不合理等,还有作图质量差如引出线”重叠交叉”、螺销钉作图比例失真,漏线条等错误屡见不鲜。上述问题除平时练习过少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作图技巧所致。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结合范例,下面简要地叙述绘制模具装配图的具体要求。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为什么要绘制模具装配图。绘制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起码要求一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二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它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下面简要叙述装配图的作图技巧。

(1)装配图的作图状态

冲裁模装配图可以画成敞开状态,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敞开10~15mm,具有读图直观的优点。对于初学者则建议画合模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校核各模具零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2)剖面的选择

图5所示模具的上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所映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的形状、各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即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模柄与上模座间的安装关系及由打杆、打板、顶杆和推块等组成的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等。上述需重点突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采用全剖或半剖,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装配关系则可不剖而用虚线画出或省去不画,在其它图上(如俯视图)另作表达即可。

模具下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凹模的安装关系、凸凹模的洞口形状、各模板间的安装关系(即螺钉、销钉如何安装)、漏料孔的形状等,这些地方应尽可能考虑全剖,其它一些非重点之处则尽量简化。

图5中上模部分全剖了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形状及螺销钉的安装情况(并在左面布置销钉、右面布置紧固螺钉及另一销钉显得错落有致),对于模柄与上模座的联接情况进行了局部剖(并顺便画出防转销钉显得构图极为巧妙),而对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也尽量全剖,使其他读图者一目了然。

下模部分对凸凹模的固定,凸凹模洞口及漏料孔的形状,卸料板与卸料螺钉的联接情况,紧固螺钉与圆柱销的结构情况都进行了全剖。而对活动挡料钉的安装情况则采取了用虚线表达的方式。这样的布置需要设计者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后才能获得。

(3)序号引出线的画法

在画序号引出线前应先数出模具中零件的个数,然后再作统筹安排。在图5的模具装配图中,在画序号引出线前,数出整副模具中有33个零件,因此设计者考虑左方布置18个序号,右方再布置15个序号。根据上述布置,然后用相等间距画出33个短横线,最后从模具内引画零件到短横线之间的序号引出线。按照“数出零件数目→布置序号位置→画短横线→引画序号引出线”的作图步骤,可使所有序号引出线布置整齐、间距相等,避免了初学者画序号引出线常出现的”重叠交叉”现象。

3.关于螺钉、销钉的画法

画螺钉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螺钉各部分尺寸必须画正确。螺钉的近似画法是:如螺纹部分直径为D,则螺钉头部直径画成1.5D,内六角螺钉的头部沉头深度应为D+1~3mm;销钉与螺钉联用时,销钉直径应选用与螺钉直径相同或小一号(即如选用M8的螺钉,销钉则应选Ф8或Ф6)。

(2)画螺钉连接时应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5中螺钉24为例,螺钉只与尾部的凹模26螺纹连接,而螺钉经过冲孔凸固定板

13、上垫板14及上模坐16均应为过孔。

(3)画销钉联接时也要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5中的销钉15为例,在销钉经过的通孔凸模固定板13与上模座16零件需用销钉进行定位,而上垫板14则无需用销钉15来定位,所以应为过孔。

模具装配图绘制完成后,要审核模具的闭合高度、漏料孔直径、模柄直径及高度、打杆高度、下模座外形尺寸等与压力机有关技术参数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本例经审核后确认满足J23-16F压力机参数要求。

3 冲裁模零件设计示范

3.1 图形的绘制方法

图形的绘制方法虽依各人习惯而不尽相同,以下的观点及建议,可供参考。

图6 凸模(材料:T10A) 1.图形的不绘条件

画零件图的目的是为了反映零件的构造,为加工该零件提供图示说明。那么哪些零件需要画零件图呢?这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切非标准件、或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以图5倒装复合模为例,下模座1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要上面加工漏料孔、螺钉过孔及销钉孔,因此要画零件图;导柱、导套及螺销钉等零件是标准件也不需进一步加工,因此可以不画零件图。

2.零件图的视图布置

为保证绘制零件图正确,建议按装配位置画零件图,但轴类零件按加工位置(一般轴心线为水平布置)。以图5所示的凸模26为例,装配图上该零件的主视图反映了厚度方向的结构,俯视图则为原平面内的结构情况,在绘该凸模26的零件图时,建议就按装配图上的状态来布置零件图的视图,实践证明: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投影关系绘制的错误。

3.零件图的绘制步骤

绘制模具装配图后,应对照装配图来拆画零件图。推荐如下步骤。

绘制所有零件图的图形,尺寸线可先引出,相关尺寸后标注,以图5为例。模具可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在画上半部分的零件图时,绘制的顺序一般采用“自下往上,相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凹模26是工作零件可以首先画出;绘完凹模26的图形后,对照装配图,推块11与凹模26相关,其外形与凹模洞口完全一致,厚度应比凹模大出0.5mm,根据这一关系马上画出推块11的图形;接下来再画冲孔凸模固定板13的图形画好凸模固定板13以后,再对照模具装配图画出装在冲孔凸模板13内的冲孔凸模

12、冲孔凸模27等与之相关零件的图形„„。在画上模部分的零件图时,应注意经过上模座

16、上垫板

14、冲孔凸模固定板13及凹模26等模板上的螺销钉孔的位置一致。

在画下模部分的零件图时,一般采用“自上往下,相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先画卸料板9的图形,然后对照装配图上的装配关系,画活动挡料钉

28、挡料钉10的图形。再画凸凹7的图形„„。在画下模的零件图时,也应注意经过卸料板

9、凸凹模固定板

6、下垫板

5、下模座1上的螺丝钉孔的位置及凸凹模

7、下垫板

5、下模座1上漏料孔位置的一致。

按照上述步骤,根据装配关系对零件形状的要求,绘制各零件图的图形,能很容易地正确绘制出模具零件的图形,并使之与装配关系完全吻合。

3.2 尺寸标注方法

从事模具设计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画图容易标注尺寸难。将一张零件图的图形绘制正确和将一张零件图上的所有尺寸标注正确相比要容易得多。然而初学者中普遍存在一种“重图形、轻尺寸标注”的倾向,一旦进行课程设计,所标注的尺寸或错误百出或紊乱不堪,令人难以读图;甚至出现螺销钉孔错位致使模具无法装配的严重错误,漏尺寸漏公差值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平时练习少外,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进行尺寸标注时,建议根据装配图上的装配关系,用“联系对照”的方法标注尺寸,可有效地提高尺寸标注的正确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1.尺寸的布置方法

对于初学者出现尺寸标注紊乱、无条件等现象,主要是尺寸“布置”方法不当。要使用所有标注的尺寸在图面上布置合理、条理清晰,必须很好地运筹。图7所示的冲孔凸模固定板13的零件图中共有近20个尺寸,其中俯视图左侧布置螺销钉及顶杆过孔尺寸;下方布置顶杆过孔孔距尺寸、冲孔凸模12固定孔孔距尺寸、螺销钉孔的孔距尺寸及模板的外形直径尺寸;上方则布置孔距的角度尺寸。主视图上布置了冲孔凸模 27和12的固定孔形状尺寸、及模板的厚度等尺寸。这种布置方法合理地利用了零件图形周围的空白,既条理分明、又方便了别人读图。

尺寸布置还要求其它相关零件图相关尺寸的“布置地”尽量一致。如图8所示的上垫板14中的尺寸就参照了图7中布置方法,尽量地作到“同一尺寸在图纸的同一地点出现”。如Ф

9、Ф

7、Ф30、Ф

56、Ф80、30°、厚度14等尺寸的“布置地”基本上同图7冲孔凸模固定板零件图中的“布置地”相同。这样的尺寸标注方式极大地便利了读图者。学生要确立“图纸主要是”画给别人看的!”的观念,学习与借鉴本例中的尺寸布置方法。

图7 冲孔凸模固定板(材料:Q235) 图8 开制三叉型孔的上垫板(材料:45) 2.尺寸标注的思路

要使尺寸标注正确,就要把握尺寸标注的“思路”。前面要求绘制所要零件图的图形而先不标注任何尺寸,就是为了在标注尺寸时能够统筹兼顾,用一种正确的“思路”来正确地标注尺寸。下面以图5倒装复合模为例阐述尺寸标注的“思路”。

(1)标注工作零件的刃口尺寸

根据模具设计法则,先标注基准件上刃口尺寸(即冲孔凸模和落料上的刃口尺寸),再标注对应件上的刃口尺寸(即凸凹模上的刃口尺寸);但符合模中也可将凸凹模作为基准件,凸模、凹模作为对应件进行尺寸标注。所有零件图的图形绘好后,先找出本模具的工作零件即凸凹模

7、冲孔凸模12和

27、落料凹模26,把着三张图纸对照起来,按照尺寸布置后安排好的“地点”标注刃口尺寸。这样可保证刃口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2)标准想关零件的相关尺寸

相关尺寸正确,各模具零件才能装配组成一幅模具,必须保证正确。在上模部分,相关尺寸的标注建议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先从工作零件凹模26开始,观察装配图6,与该零件模具相关的零件有内六角螺钉

24、销钉25推块

11、冲孔凸模13,应从分析着些相关关系入手进行“相关尺寸”的标注。

凹模26与销钉25成H7/m6配合,故销钉孔直径为Ф8H7。销钉25要通过

26、

13、

14、16等模板,其中与26与16成H7/m6配合,因此上模座16上销钉孔直径也应为Ф8H7,可立即在上模座16的零件图上标出该尺寸。而销钉通过

13、14模板的孔是应有0.5~1mm的间隙,因此

13、14上相应的过孔直径为Ф9,也应在相应的图纸上立即标出。

凹模26与3个M8的内六角螺钉24是螺纹连接,因此凹模26的图纸上对应螺纹孔应标注为3-M8;螺钉24也同过

16、

13、

14、16等模板,其中与

13、

14、16上的过孔也有0.5~1mm的间隙,相应的图纸上应立即标注Ф9,各模板上的螺纹孔距均为Ф9,各模板上的螺纹孔距均为Ф56一并标出。

凹模26还与推块11相关。从装配关系知:推块11的外形应与凹模洞口一致,只是尺寸比洞口尺寸小,四周有0.2~0.6mm的间隙,按这一关系找出推块11的零件图纸,标上推板的外形尺寸。为了保证推块11完全将工件推出凹模26,推块的推料段高度是8.5mm。推块尺寸的标注见图9。

图9 推块(材料:45) 标注完凹模与凸模相关零件上相关尺寸后,再标注冲孔凸模固定板13上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直至上模中所有零件的 相关尺寸标注完毕。再举一例进一步说明相关尺寸的标注。装配图中的冲孔凸模27与冲孔凸模固定板13和推块11相关;其中冲孔凸模固定板13相应处为一吊装固定台阶孔,大孔高度与凸模吊装段等高,即同为3mm,孔径应比凸模台阶直径大出0.5~1mm,是22.5mm;小孔与凸模固定段成H7/m6的配合,即冲孔凸模固定板13上的小孔直径应为Ф18.5,而推块11上开制的凸模过孔应比凸模刃口部分直径大出0.5~1mm,实际为Ф18.8mm。上述尺寸应依次同时标注。冲孔凸模27的零件图见图10。

图10 冲孔凸模(材料:T10A) 模具下模部分的相关尺寸标注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尽心。先标注弹压卸料板9与挡料钉

10、28,弹压卸料板与卸料螺钉4之间的相关尺寸;再标注凸凹模固定板6与凸凹模

7、卸料螺钉

4、紧固螺钉

32、圆柱销33之间的相关尺寸„„,直至所有相关尺寸标注完毕。

(3)补全其它尺寸及技术要求

这个阶段可逐张零件进行,先补全其它尺寸,例如轮廓大小尺寸、位置尺寸等;再标注各加工面的粗糙度要求及倒角、圆角的加工情况,最后是选材及热处理,并对本零件进行命名等。

3.3 其它尺寸标注问题

1.复杂型孔的尺寸标注

形状越复杂,尺寸就越多,由此造成的标注困难是初学者设计冲压模时的主要障碍。图11所示的凸模零件,因洞口形状的尺寸繁多而出现标注困难。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放大标注法。将凹模零件图适当放大后再标注尺寸;二是移出放大标注法。将复杂的洞口型孔单独移至零件图外面的适合位置,再单独标记繁多的型孔尺寸,而零件图内仅标注型孔图形的位置尺寸即可。图11中采用了移位标注法。

图11 复杂模洞口的移位标注

判断冲压件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采用“入体原则”、可先画出该冲压件的假想磨损图。图12所示工件的假想磨损图用双点划线画出,再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如该尺寸磨损后变小为负偏差;变大为正偏差;不变则为正负偏差。拒此可确定图2-1中,26.2,24.2、20.8等尺寸为负偏差;

15、

12、2及2-Ф5等尺寸为正偏差;而尺寸14.5则为正负偏差。若需判别半径R及角度尺寸的偏差方向同样可采用此法。

图12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判断

冲压件未注公差配合尺寸极限偏差一般为IT12~IT14,常用IT14。若该冲压件使用时与其它工件并无装配关系,则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及极限偏差可按国际GB/T15055-94圆角半径等的极限偏差分为f(fine精密级)、m(medium 中等级)、c(coarse 粗糙级)、v(very coarse 最粗级)四个公差等级。一般可选用c级。表

1、表

2、表3级表4分别列出了GB/T15055-94中的有关内容,供设计者参考。

3.其它模板上型孔的配制标注

在进行凹模洞口的刃口尺寸计算时如何处理半径尺寸R?实践中视对R的测量手段以及使用要求而定,如有能精确测定R值的量具,则需对R值进行刃口尺寸的计算;如仅有靠尺等常规测量工具,则对R进行刃口尺寸计算并在凹模图上标注计算结果就无必要,可在凹模图山标注原注R值。

由于凸模外形、凹模洞口及其它模板上相应的型孔都是在同一台线切割机床上用同一加工程序,根据线切割机床的“间隙自动补偿”功能使起在线切割机床的割制过程中自动配制一定的间隙而成。因此其它模板上型孔可按上述配制加工的特点进行标注,即简单明晰、又符合模具制作的实际。以图13为例,凸模固定模板按配制法特点进行标注时,仅需在模板内标注型孔的位置尺寸,而型孔的形状尺寸则在图纸的适当位置加注:“型孔尺寸按凸模的实际尺寸成0.02mm的过盈配合”即可。

表1 未注公差冲裁尺寸的极限偏差

注:对于0.5及0.5mm以下的尺寸应标注公差。

表2 未注公差冲裁模角度的极限偏差

表3 未注公差成形尺寸的极限偏差

注:对于0.5及0.5mm以下的尺寸应标注公差。

表4 未注公差冲裁圆角半径的极限偏差

图13 凸模固定板型孔的配制标注

《冲压排版岗位职责.doc》
冲压排版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