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发展结合岗位职责

2020-05-07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结合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结合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企业创新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自我实现的根本所在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深入理解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有力的武器,做好广大职工思想的统

一。通过宣传、答疑解惑等形式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与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事实,让他们对国家的政策、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解得更透彻。理顺职工情绪,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为企业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任务指标的全面完成提供强有力的坚定的思想保证。

二、要不断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员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通过大环境的影响,工作中的交流和体验,员工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起着变化。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现状和职工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方法新途径,注重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职工的思想,创造适应职工思想活动特点的新方法。在工作内容中要定好位、抓好点,把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感、为企业服务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二是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研究员工在企业改革重组期的心理活动,根据职工实际的思想状态,摸透职工心里所想实际所需,有目的、有步骤、讲方法,逐步引导,使职工能够真正理解企业,全心全意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人是发展的根本所在,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并最终体现为人自身的发展。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以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紧密联系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员工思想的实际状

况,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活动,从而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对职工多一些人文上的关爱,通过解决职工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党群干群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说服力,使企业中充满温情和关爱,提高职工在工作中的能动性。

要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是适应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在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及时加强职工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教育,注重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职工明确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需要改革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要制定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计划,定时培训学习理论知识,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优势,帮助职工把握正确的理论方向,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好职工与职工、职工与企业、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各种关系,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凝聚的力量,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深度,既有声势又有实效。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职工,职工才会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

求的目标,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2008年7月10日

推荐第2篇:创新与发展

【电教片解说词】

【解说】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在这里,在这块诞生了“龙山文化”的土地上,文明与发展的足迹,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始终奏响着时代的强音。

当这一页又一页辉煌灿烂的文明被载进史册,深厚的历史底蕴却一直在推动着章丘人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步伐。

【图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在图文画面中推出片名】

【解说】

这里也是一块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土地。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因为这里有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从事着创造性的工作和劳动。经济建设是这样,上层建筑方面也是这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问题,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当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寻找一种最佳的党管理农村的方式方法的时候,章丘的党员干部率先找到了,这就是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

几年后,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使在章丘大地上诞生的依法治村,民主管理这一新生事物不断成长壮大和完善,最后被总结为“章丘经验”推向全国,成为新时期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成功的典范。

当“章丘经验”闻名遐迩,飞遍大江南北的时候,面对中央、省及济南市各级领导提出的“全国学章丘,章丘怎么办”的殷切期望,富有创造精神的章丘广大党员干部并没有就此停步不前。他们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为感召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得章丘的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深入。

【采访市委书记李家政:谈依法治市工作】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建设就不会得到较快地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几年来我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稳定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紧紧地抓住‘依法治市’这一个战略。这些年来,我们从依法治村到依法治理行业、依法治理部门,推行了全方位依法治市战略。”

【解说】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健全和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的新形势,章丘市委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前瞻性的眼光,将依法治村与社会各层面紧密结合,开拓性地制定了“深化依法治村,实施三个延伸”的全方位依法治市的新方案,即向上延伸到乡镇、政府部门,开展依法治乡镇、依法行政活动;向下延伸到农户,开展深化依法治村的“细胞工程”;横向延伸到各行各业,开展行业依法治理活动。要求在依法治市过程中,各级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丰富新的内容,走出新的路子。

放眼章丘大地,在18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万章丘人用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在深化依法治市的道路上,创造了更新的经验,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为夯实依法治市的基础,章丘市委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普法教育,上自市级领导干部,下至执法人员和青少年,都成为普法教育重点。市级领导干部进考场,法制教育进课堂,普法宣传赶大集进市场,成为章丘市普法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执法部门办公分散、办事不方便等问题,章丘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将全市执法、服务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切实改进了党委、政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在广大农村,如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何培养和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如何开展好廉政勤政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对这些事关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章丘市枣园镇在深化依法治镇的道路上先后创造了“两树”、“两会”、“两书”和“三日”等新措施和新方法。

【采访枣园镇党委副书记 焦玉桐】

“以镇依法治理为中心,近两年枣园镇先后实行了机关干部树形象,农村干部树威信的‘两树’工程,实行了以人民代表议政会和农村镇财务监理会为主体的‘两会’公开,实行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职责承诺书和村民权利义务约定书的‘两书’制度,这几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约党约官约民的重要作用,成为依法治镇的总抓手。”

【解说】

在实施“两树”工程中,为树立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枣园镇的党员干部们满怀一腔热情,积极主动地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黄家村的残疾村民黄廷永多年来一直为住房问题发愁,批宅基地虽已办了手续,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两年多未能盖起新房,镇司法所的同志听说后,多次进村,帮助他解决了所有难题,终于圆了黄廷永住上新房的心愿。黄廷永感激不尽,便携带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司法所。

“两树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对镇党委政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重塑了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采访枣园镇吉祥村支部委员 鹿方林】

“我作为一名村干部来说,有很深的体会。从开展“两树工程”以来,从镇委书记到镇长,以至到各部门的干部到村里来,确实他们的工作有很大的转变,在一些工作扎实、实际工作中给我们村干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解说】

同样,他们的人民代表议政会和乡镇财务监理会,扩大了群众的参政权和监督权,“八千农户评政府”的做法,使政府听到了群众的呼声,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1999年以来,枣园镇党委又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了“三日”制度,把全镇依法治村工作引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的轨道。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为村务、财务“公开日”;17日为“质询日”,村干部集中接受群众对有疑义问题的询问;20日是统一的“解答日”,由乡镇干部解答群众的疑问,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日”制度的实施,对化解基层矛盾、形成工作合力起了重要作用。

【采访枣园镇南皋埠村支部书记 刘长勇】

“通过我们这两年多的工作,应该说我们给群众办了很多的实事、好事,群众对我们也认可,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解说】

地处长白山脚下的相公庄镇独创了“三级调解网络”的做法。即镇设调解中心,办事处设调解站,各村普遍设立调解小组。这样一方面通过各级调解组织,把法律法规送到家、守法责任定到家、法律服务做到家,让群众学法守法懂法;另一方面通过各级调解组织,定期排查和处结社会各层面出现的矛盾纠纷,把它们及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这里是明水镇岗子村,村民代表议事会的成员正在就村里的工作进行讨论,近期村里准备投资100万元上项目的事,成了代表们讨论的重点。

【现场;同期声】

代表甲:“上项目,既然想上项目,现在项目也没有什么目标,前几年咱们就想着解决吃水问题,吃水牵扯到群众的身体健康,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我认为先投上资,把水引进来。”

代表乙:“项目暂时不能上,为什么不能上呢?上了几次都失败了,再上项目把钱花上,就更没有精力搞水了,现在水的问题群众反映挺大。”

代表丙:“由于现在水质不好,大人孩子饮了水之后,一些长病的,什么牙病疾病啥的,都建议饮用自来水,这样老百姓挺欢喜,把这部分钱投到水的问题上。”

【解说】

最后在大多数代表的坚持下,村里改变了最初的设想。

【岗子村支书孙凤林进行总结】

“通过开这个会,同志们把群众的心声都说出来了,这样我考虑自来水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的事,这样为了咱村里的长远利益,今天我代表村两委班子全体成员,调整一下工作计划,麦前咱争取把自来水安好它。”

【解说】

创新才有生命力,创新才会发展。我们的党之所以战无不胜,原因之一就是她永远充满创新精神。我们的党员干部之所以成为群众的先锋,就是因为永远不乏创新精神。

地处章丘南部山区的官庄乡,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道路上大胆地试行自己的构想—村会计委派制和异地会计交换制。

【采访官庄乡党委书记 亓峰】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农村财务确实存在着在管理上不够严密,在制度的执行上还有很多漏洞,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还缺乏有效和有力。因此,我们实行了会计委派,通过实行会计委派,村干部感到现在可以亮开身子大胆地工作了,群众觉着乡里委派的会计更加放心了,我们乡干部也可以一心一意干工作,抓经济工作了。”

【采访朱家峪村委派会计】

“根据官庄乡党委政府委派会计和会计交流的文件精神,我主动地报了名,参加了考试,(成绩合格 )被录取了,委派到朱家峪村和徐家井村担任会计,通过乡政府委派我到这两个村以后,及时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公布,所以说老百姓对这一块挺支持,说咱是镇上派来的会计,从帐上心里觉着踏实。咱得按照党委政府的意图,让老百姓明白 ,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解说】

毛泽东同志有句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刁镇堤张村创办《村务月报》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办《村务月报》,及时把村里的规划、规定、任务要求、工作安排、好人好事、财务收支明细向全村群众公开,发放到每家每户。村民们看了月报高兴地说,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让咱群众知道,咱心里明明白白、亮亮堂堂,村里的干部是帮咱干事的,这样的干部咱支持。

《村务月报》成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桥”,传送信息的好渠道。有了《村务月报》,堤张村的难事不再难了,利用《村务月报》架起的“连心桥”,短短时间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1999年全村的三提五统、公粮、纳税任务全部按时完成,村党支部也第一次荣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

由于党员干部创造性的工作,使章丘市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使“章丘经验”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加快了依法治市的进程和发展,也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采访章丘市市长陈先运】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依法治村和依法治市,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社会长期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下一步,我们要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丰富和发展我市的依法治理工作,全力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解说】

探索的脚步永无止境,开拓的未来无限光明。

如今百万章丘人正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在依法治市方面,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做法,按照依法治国的道路前进着。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迎接章丘人民的必定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推荐第3篇:结合实例说明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结合实例说明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郭成功,《浅谈煤炭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制度创新这一重要因素。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经济主体不断获取自由权、平等权,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 ,而这些又需要一定的制度给予激励和约束,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制度前提(张小燕吴萍,《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致力于创新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在制度这一因素被忽略的情况下,人们总是不能把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进行完整的解释。后来诺思发现了制度创新这一重要因素,才较完整的解释了影响区域发展的各大因素,并且较大程度上肯定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制度 ”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力量(崔功豪 魏清泉 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将制度创新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两种类型。

的确,正如诺思说的,制度创新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1998 年直接从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的广西贵糖企业,就是一个说明通过诱致性创新制度改革而极大促进经济增长的实例。该企业通过发行8000 多万的社会公众股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使自己的资本力量扩大了几个亿, 原有的资金供应紧张状况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变,蔗款兑付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贵糖股份有限公司今后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每年还可以用有偿配股等低成本方式来募集资金,企业对资金的年度需求就因此而有了较充分的供给保障。

所以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国家干预可以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 即强制性制度变迁(袁芳,《锦标赛、内生性制度创新供给与地区博弈——以各地物流园区布局为例》)。而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例子也是很多的。1978 年12 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这两个文

件的试行, 推动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恢复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使陷于崩溃边缘的农村经济摆脱困境,促进农业生产力连上几个台阶。根据有的学者估计,在1979~1984 年农作物产值增长中的42.23%,其中家庭承包制改革带来的增长达

19.8 个百分点, 贡献率为46.89%。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使陷于崩溃边缘的农村经济摆脱困境,促进农业生产力连上几个台阶。

任何单一的制度设计必然不能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 单一的市场机制或单一的政府治理机制也必然无法适应环境这一公益物品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多样需求(万立雪,《政府创新与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强制性制度创新不能相互割离,他们有着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 ,必须政企分开 ,政府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 ,改革组建公司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的竞争主体(陈毅蓉,《浅析我国民用机场管理制度创新》),这样才能利用制度创新最大限度的促进区域发展。

推荐第4篇:(创新与发展)名人名言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陈玉书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蒙森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柏格森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本田宗一郎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汉清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黄汉清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高尔基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米丘林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阿西莫夫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爱因斯坦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廷德尔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费尔马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 ——爱因斯坦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爱因斯坦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贝弗里奇

●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爱因斯坦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鲁迅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列宁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 ——李四光

●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李四光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四光

●……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培根

●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达尔文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巴甫洛夫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司汤达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歌德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赫胥黎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斯迈尔斯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朱清时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王业宁

●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吴有训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萨特

●自以为是乃是我们天生而原始的弊病。 ——蒙田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列斯科夫

●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谈镐生

●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 ——王世真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宋叔和

●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陈国达

●任何研究创新都会碰到冲破传统阻力的问题。 ——王鸿祯

●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王鸿祯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武者小路实笃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穆勒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李四光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李可染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杜鹏程

●独创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新颖,一是个人人格的化入。 ——金克木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陶行知

●与众不同,这也是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 ——陈祖芬

●独特实际上是对平常的突破,意味着一种求新的生命力。 ——素素

●标新立异的目标无非是为了开拓。 ——王蒙

●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康有为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徐悲鸿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

●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王蒙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 ——李大钊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周颖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

推荐第5篇:创新与发展演讲稿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发展是创新的风帆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叫孙晓静,来自美丽的木兰围场。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发展是创新的风帆”。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就是在开拓创新之中发展记不的。在广阔的时空舞台上,我们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也同样肩负着创新与发展的神圣使命。社会每一步发展,总是伴随着改变、创新和进步,总是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逐步发展。回想人类从匍匐攀爬,到伸开双臂,迈开两腿的直立行走;从饮冷水、摘野果、吃生肉到圈养牲畜、耕种作物、生活煮熟食物;从衣不遮体到今天的绫罗绸缎等等。这一切时刻在告诉我们,发展源于创新,创新促进发展。

如果说我们昨天是奋斗,那么,今天的我们就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该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每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观点的激烈争论,每一次理念的更新,带来的都是一次次创新的风暴,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会在碰撞中走向成熟,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发展,在观念的反复颠覆中形成新的理念。

创新,在于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转天地宽。” 创新就是闯,要敢闯、敢干、敢担当,不怕担责任,创新一定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谋史无前例之局,干前无古人之事”。创新,在于工作方式的不断自我完善。创新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海纳百川实质就是包容万物、提升精华。要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吸收接纳天地间的一切精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因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我们要成就一番事业,只有众志成城,形成合力,才能成就大事业。积极性

创新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激情;发展是一次跨越,是一次腾飞。我们要善于凝心聚力,形成强大合力,集中精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真正实现创新成就梦想,实干成就伟业。

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教学管理创新与发展

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信息与工程学院 刘雪宁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0246 摘 要 教学是高校工作核心——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过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 教学计划 教学运行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经常性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因此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理论研究、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减理论,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各校组织专家自主制订的,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根据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二、教学运行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教学运行管理是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每个环节都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连,体现出与时代、经济同步发展的精神。在教学运行上,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过窄的专业教育观念,改变单一传授知识和对学生统一培养的模式,要因材施教,建立起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三、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不断改善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管理中要提高质量意识,树立正确全面的质量观,把握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提供充足的、最新的图书资料,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育、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多功能教室的水平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实行科学化考试管理等。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是靠人来组织完成的,人的因素是教学管理改革的第一因素,前面所谈到的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素质问题。因此,教学管理改革首先要从提升人的素质做起。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担负着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双重职能。因此,在我国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高校现实状况与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 现实状况:教学管理趋于行政化、管理方面较机械;

现实基础:管理即管理人员运用权力、行政体制、行政手段等达到管理员工的目的; 变革方向:增强“合作、服务、优化、系统、权变”意识;

变革的关键: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自觉将新观念落实、物化、渗透到具体教学管理的过程、工作、环节之中,在具体教学管理工作中体现新观念。

制度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包括目标、组织、激励、评价制度等。

2.观念创新

刘振天教授提出的的“三种视角(自上而下、平行、自下而上)与三种观念(行政主义管理观、平等主义管理观、人本主义管理观)”自上而下:领导、支配、指挥、操控。行政主义管理观;平行:合作、交流、协商、对话。平等主义管理观;自下而上:服务、协助、配合、保障。人本主义管理观。我认为真的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思考

3.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

体现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决策科学、公平效率现代理念。

突出“四个为本”:学生、教师、服务、院系。分权化、弹性化管理体制:校、院(系)适当分权,以院(系)为管理主体,扩大院一级管理权限和责任,增强发展活力。给师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选择空间。弹性学制、学分制、选课制、专业选择制、民主、参与与合作制:在制度上保证 师生参与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监督教学管理、政务与信息公开制(阳光管理):相关政策、信息向全校师生公开,向社会公开。

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我肩上的担子很重,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理念需要学习和提高,今后将更加积极地不断充实自我,圆满的完成高校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艳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56.[2] 李平.对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419.[3] 沈华岚.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试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4):89~ 91.[4] 杨微微.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8):182~184.[5] 邢亚林.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36.[6] 朱月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管理若干问 题 的 思 考 [J].高 教 论 坛 ,2006(1):127~129.作者简介:

刘雪宁,女、中共党员,1978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大学本科学历,管理学学士学位。MBA在读,现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学行政办公室主任,馆员(中级职称),2010年度获得“步长集团优秀员工”,2011年荣获学校“先进二级站”,2012年度荣获“步长制药优秀员工”,2013年度荣获“步长优秀员工”。2015年度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课程改课教研成果一等奖、荣获“2015年度全国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名称为《一种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档案架》,专利号:ZL201620105389.0 。

推荐第7篇:创新与科技发展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学实录

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孙成强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目标:正确把握好奇心,增强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明确好奇心与创新的关系。

教学重点:科技发展靠创新

教学难点:由好奇到创新

课时安排:计划用1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一、教师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语:

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后来,他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语道出了科学家成功的奥秘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好奇,步入科技创新的殿堂,来学习《创新与科技发展》。

2.出示课题:创新与科技发展(多媒体出示)

三、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68,根据屏幕上的问题自己预习《创新与科技发展》一课,从课本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学习成果。现在计时开始,五分钟后交流,看哪组的讨论气氛活跃。

(1)科技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2)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3)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2.学生预习课本内容,从书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交流预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

1.科技与创新的关系

(1)请同学们看下面请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每秒钟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

2010年11月17日国家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我国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

(2)我说我想:

思考:计算机的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①靠的是创新。

②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

展靠创新。

(3)自主创新光照世界

①多媒体出示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国

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

②教师介绍

吴良镛院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谢家麟院士: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③多媒体出示历届获奖情况历年获奖人物,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并记住他们的名字。

2000年度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物理学家)

2002年度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3年度刘东生(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

2005年度叶笃正(气象学家),吴孟超(肝脏外科学家)

2006年度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7年度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植物学家)

2008年度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徐光宪(化学家)

2009年度谷超豪(数学家),孙家栋(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2010年度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

2011年度吴良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谢家麟(加速器物理学家)

④多媒体出示国家最高科技奖资料: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

• 创办时间:2000年

•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奖金:500万元

教师小结:看到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而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想一想: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

(4)回眸历史,明确创新对国家和民族民族的作用

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科技创新成就?

教师总结:四大发明、地动仪、圆周率等

②了解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蒸汽机发电机电脑

③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崛起;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德国和美国的崛起;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科技创新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

思考:创新对国家和民族民族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1986年3月邓小平提出,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现在我们我家正扬起创新的风帆,乘着科技之船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我们每个同学都应做时代的弄潮儿。

2.自主探究2好奇心与创新的关系

(1)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思考:根据故事你能说出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联系?

教师总结: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2)探究天地:有了好奇心一定能创新吗?

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

有的人因为好奇,染上了吸烟、酗酒、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站甚至吸毒等不良嗜好 。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好奇心也需正确把握,否则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3)好奇心如何发展为创新呢?

请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出示课件:科学幻想画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三、自我展示

(一)请你选择:

1、兴起于20世纪40 -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

2、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和信息容量不断增加。体积和耗能不断减小;软件从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发展到高级的系统集成软件;功能方面除了最初具有的数值计算功能越来越强外,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这一事实说明()

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④科技发展靠创新;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⑥D、②③⑥

3、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认为“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成功”。对此,你的理解是()

A、是正确的,因为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

B、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C、是正确的,因为好奇是创新的使者,好奇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D、是错误的,因为好奇心容易使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二、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你有何感想?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参考答案提示: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2)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四、回首反思谈收获

创新与科技发展

(一):科技发展靠创新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本质是创

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由好奇到创新

1、好奇心是发明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2、由好奇到兴趣,再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能

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

五、课后提升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并进行交流。

六、教学反思:

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没有过多的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而是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选取他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并且设计难

度适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分解大问题,层层推进,最终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教学内容多,且不易理解,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了较多的问题,尽管效果不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稍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感觉。如果部分材料能够再精简一下,删除个别没有价值的问题,给学生更多自主思维的空间,效果可能更好。

推荐第8篇:企业文化发展与创新

企业文化发展与创新

摘要: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几年,产品本身的质量竞争逐渐过渡到品牌竞争,而企业竞争中文化竞争更是凸现出其重要性。要想取得企业长期而健康的发展,“文化致胜”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与发展进行介绍,并提出了一些企业文化的创新方法,希望可以为企业文化发展与建设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创新

一、前言

当今无论中外,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发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建设,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浪潮。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它需要五个要素:(1)种子要素(中心要素):价值观念等;(2)催化要素:教育培训等;(3)品质化要素:文明素养等;(4)物质化要素:物质产品等;(5)习俗化要素:企业风俗等。这些因素与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主次结构进行排列,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结构,不同企业文化的时间顺序与结合方式是不同的,因为各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方政策等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了企业文化的不同。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进我国的,经历了多年的吸收与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两种观点。广义地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或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部分。这种定义比较宽泛,涵盖的方面比较广,既存在物质文明,也存在非物质文化,它是将物质生产过程与物质结果联系到一起,所迸发出的一种涵盖范围较广的定义。 还有一种是狭义的定义,这种观点只把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等领域包含在内,它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价值观念之类的精神现象,而完全撇开“为社会服务”之类的精神本质,企业文化是精神现象和精神本质的统一。这种观点的定义较为不全面,但是却很有针对性,因此也为一些人所使用。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一场战争,而它的敌人就是社会环境,在应战的期间,它的过程与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两个因素,而从中体现的群体文明竞争意识就是企业文化的关键。

三、企业文化发展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而有序的发展历程。想要正确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先认清企业本身,充分而正确的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在同行中的分量与地位、市场份额等。认清了这些,就能对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概况,量力而行是最明智的选择。然后再进行企业特色的分析,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区域,都会带来企业特色的差异,了解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认清了管理水平、管理思路、管理缺点,才能制定正确而富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其次就是对员工进行了解,可以充分调研,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期许、重视程度等,再结合企业本身已经存在的企业文化特征,制定未来的建设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一点,就是对企业理念、风俗、员工行为规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文化发展建设的目标,着重关注是否能解决企业现有的问题,制定的方案是否合理等。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顺序。在初始阶段,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和全面的传播机制。变革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需要开展全面的企业文化理念层、物质层、制度层,建立一定的机制,逐渐形成企业风俗。制度化阶段就是对以上阶段的巩固,总结之前建设的优点与缺点,并制定一定的修改方案,将企业文化建设导向正确方向。最后一个阶段是评估总结阶段,在完成企业文化的建设之后,需要对之前的所有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记录在案,为以后的企业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企业文化创新

1.企业领导带头创新。要想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就要带动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而员工的思想水平与精神状态又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一名有很强带头作用的领导,来主动领导企业文化的创新。创新的方法有很多,领导综合考虑以后,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企业文化改革方案,并以身作则,将这种文化宣传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才能更好的、更彻底的完成企业文化的转变。

2.文化创新要有特点。尽管中国企业的文化大多效仿外国,但是外国企业的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特点,盲目照抄是不科学、不严谨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合适的,因此企业发展自身文化时要有特点。文化的创新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文化创新即结合企业本身的特色,发展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某些方面,那么认清企业本身特色,就成为了文化创新的先决条件。

3.制定良好目标,树立正确观念。企业文化创新需要一个目标,不能盲目创新,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则可以避免创新走向歧途。目标的规划会使创新方向鲜明,企业家必须了解进行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创新的观念是否偏激?是否急于求成?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对员工的教育也要合理,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员工与企业配合进行创新。

五、结语

未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完善,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的发展过程会偏向文化的竞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45.[2]张德.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7—60.

推荐第9篇: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发展的规模频率和创新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了国家繁荣富强的程度。

一、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术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完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引入生产过程中,使生产的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从而增加附加价值。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基础。它特指与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发展相关的创新活动。是企业整体创新的一个重要侧面,它制约着企业制度创新、企业金融创新等活动。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发展趋势,任何国家、地区和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许多行业已走出保护期,这无疑将给我国工业发展特别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但是综观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小企业历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数量占到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如个人电脑、录音机、速冻食品等都由中小企业发明。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对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如今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现状,制定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有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通常是行业中的创新领先者。采取自主创新的企业一般需要投入高额的开发费用、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同时市场收益见效过程长,自主创新是一项失败率很高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活动。而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产品为示范,充分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通过购买或破译等手段吸收和掌握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及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自主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与自主创新的收益和风险相比,模仿创新虽然难以获得像自主创新那样的高额回报,但是却能有效避免自主创新的风险和高额投入,且普遍市场已较为成熟,投资收益见效时间短。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较为理想和现实的技术创新战略应该采取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需对自主创新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曾几何时,日本被认为是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国家,然而今天的日本却在许多领域走在了前列。日本取得这样的成就并非一开始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模仿创新阶段,他们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持之以恒地发展技术创新,迅速接近技术前沿,并在新的技术障碍方面突破关头,展示出巨大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勇敢的摒弃原有的东西,做出关键的技术决策,在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到来时超越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选择另一种创新战略—合作创新。中小企业内部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应善于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协议合作合资、联合等多种形式对社会科技资源进行组合,以壮大自身的创新能力。合作创新是一种以资源互补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优化资源组合,缩短创新周期,减少创新成本,但企业一般难以独占新成果,获取垄断优势。

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机制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于曾经长期的计划经济,政府行政指令式的体制框架,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创新体系与激励机制,久而久之我国形成了科技和经济相脱离的局面。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多数企业虽然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但却很少有研究开发(R&D)机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此外,不少企业忽视对高素质、有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创新工作环境差,人才流失现象普遍。

其二,技术创新中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地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成果不成熟,二是技术水平不高,三是技术协作攻关不力。目前我国科研院所提供的科技成果只有少数达到产业化水平,能直接投入使用,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水平。这种不成熟的科技创新无法投入市场,获得超额利润。

其三,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缺乏。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技术创新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更为不足。一方面是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以向社会和银行筹集资金,再加上政府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很有限,因此,使企业损失了许多难得的好机会。

其四,市场经营不规范。当前,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许多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技术市场未真正建立起来,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导致产品价格不能真正反映产品的科技含量,并缺少相关法律约束,不正当的竞争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将一些企业逼到了破产的边缘。

四、对于我国目前存在技术创新障碍因素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有以上几方面的障碍因素,因此,为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的对策措施。

第一,健全企业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调动员工包括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员工的生活环境和事业环境,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并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体系,加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提高员工待遇,重视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报酬,从而做好企业创新工作的人才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第二,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实用

性。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企业家,企业家要真正重视技术创新,选择合适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领导企业获得市场占有率。

第三,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广筹资金,由于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应鼓励风险投资。广开投资渠道,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可采取“银企结合”、合作筹资、抵押贷款、向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寻求资金等多种有效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保护中小创新企业利益。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早出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法规,确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小企业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创造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推荐第10篇:《创新与发展》教案

《创新与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的成就,以及艺术家对中国画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2、能够从作品形式、作品等方面去评述艺术作品,并能深入挖掘作品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评述作品及多方面的创新、融合及发展的能力。

3、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学习画家关心社会、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认识、评述中国画的创新以及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述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成就。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想一想: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说说传统国画的表现题材有那些?(人物、山水、花鸟等)

(一)导入新课

中国画从古至今,在工具材料、技法、观念、表现手法、风格上不断创新,成果斐然,面貌日新。而现代中国画家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广泛地反映时代风貌。许多过去不入中国画的题材与内容成为表现的对象,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题材范围。

(二)作品欣赏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

本幅作品是一幅巨作,但其意义并不在它巨大的幅面和一般作品所没有的特殊的创作背景,也不在它所表现的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是通过它启发了后来许多山水画家的创作思路,找到了一个能在特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创作题材。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

构图饱满丰实,笔墨厚重,气势沉雄博大,意境清新。作品汲取了西洋画的长处,注重光影的表现,又不失民族传统绘画的笔韵和诗境,在中国当代画坛上自辟蹊径,独树一帜。

《转战陕北》石鲁

此画用墨奔放,用笔老辣,用色大胆,立意不凡。 《红岩》钱松喦

画面以古拙、稳健、凝重、沉着、浑厚为主,把传统笔法中的“屋漏痕”发展到极致。在本幅画中,画家大胆地舍弃了无关重要之物,突出了岩石,而且改用朱红色,既深沉厚重,又有革命的象征意义,显示出画家惊人的创作能力。

《灵岩涧一角》潘天寿

这是一幅是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双勾重彩与大笔浓墨的写意画法的巧妙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洪荒风雪》黄胄 《群马图》徐悲鸿

徐悲鸿以画马驰名海内外。他画的马四蹄生风,独创一格,意蕴深刻,体现“天马行空”的思想境界和强悍豪放的艺术特色,也蕴含了画家对民族、国家能早日强盛的殷切寄托。本作品绘于1940年,画家正旅居印度,从报上得知中国军队在鄂北痛击了日本侵略者,喜不自禁,乘兴挥毫,画下了这幅佳作。

《大丽菊》林风眠

本幅作品吸收西方油画表现光色的长处和西方现代绘画注重画面构成的特点,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画。

《蛙声十里出清泉》齐白石

本幅作品创造了现代画坛上以妙画传诗意的佳话。这本是听觉形象的诗句,要用属于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画面上看不到一只青蛙,却使人仿佛听到了原出群蛙争鸣的景象,真可谓意韵无穷,耐人寻味。

(三)课后小结

说说近现代中国画在那些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在技法、构图上中西结合,洋为中用)

(四)课后作业

选择一两幅你最喜欢的现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加以比较,谈一谈它们在构图、笔墨、设色、题材、风格等方面是否有所创新。(以小论文的方式叙述)

第11篇:创新载体抓好结合

提高认识,抓好结合,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为认真贯彻落实x月x号区委组织召开的全区创先争优活动第七次现场推进大会精神,区xxx于xx月xx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xx办常务副主任xxx对照我办前一阶段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要求:

一、要提创先争优新认识。一是科学谋划,安排部署到位。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结合,把“五个好”和“五带头”具体量化,成为广大党员看得见、摸得着、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争创标尺,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创新载体,实践特色鲜明。要以工作推活动、以活动促工作,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要坚持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推出一批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营造学有标杆、做有榜样的浓厚氛围。四是扎实推动,显现创建效果。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有力地推动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展现创先争优新成效。一是要抓住全市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申报机遇,力争将xx镇xx村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百强村,相邻几个村纳入全市示范片区,为xx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机遇。二是要狠抓协调,督促xx建设工程如期推进,确保市级考

核名列前茅。三是要抓好年末岁尾部门扶贫济困和帮扶协调工作,让部门与村做好对接,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心中。

三、要增强创先争优新活力。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形成领导干部分工负责、部门协调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典型培养。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创新点,以身边的事、身边人教育党员,实现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全面争创的效果。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要定期召开会议,随时掌握情况,推广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第12篇:坚持实践与创新结合推进城管部门政风行风同步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构成的多元性,城管系统的政风与行风建设将越来越富有新的特点,必须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着力在努力实践、刻意创新上下功夫,推进政风与行风的同步发展。

一、当前城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面临的客观情况

当前新城区作为典型的从农村脱胎而来的且处于初级阶段的新兴城区,市民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突出,传统习惯、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复杂态势,给城管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着重体现在三个多样性上:

(一)经济成份多样性。其主要特征是城区内多种所有制并存,尤其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利益,趋利性、唯我性、排他性的思想进一步凸现,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二)人员流动

这样,城管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才能在点上扎根,才能博得人们的认同。

(三)扩大影响力。有影响力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号召力。扩大城管部门在城市工作中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实践与创新的统一。

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求实效、求成效;从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上下功夫;从办实事、办好事、为人民群众服务上做文章。只有这样,城管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才能在根本上出业绩,才能产生极强的共鸣。

三、城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坚持务实型与多能型相结合。城管部门的工作大多是实务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坚持务实的精神,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伪装。同时,城管部门的工作又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善于处理各种多变的动态,善于解决各种疑难的问题。

(二)坚持常规式与灵活式相结合。除了工作程序设定的必须按程序处理的以外,我们工作的重心应从传统的方式、常规的做法向现代的先进手段、灵活的应变办法转变,以顺应新时期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基于政风、行风建设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城管系统内部的工作,而是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大背景之中,任何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行业实际的政风、行风建设都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三)坚持内循环与外循环相结合。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必须立足于内外部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努力在系统内抓好自身建设,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在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三同步的基础上,着力在提高行政效能、工作质量、服务意识、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努力在群众中抓好队伍建设,做到政务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处罚规则公开、许可事项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四)坚持横向性与纵向性相结合。政风、行风建设要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横向方面,要积极、主动同政府有关部门结成广泛的合作网络,无论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还是共同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活动,都要率先保持城管部门的良好形象和优质高效的工作态度;纵向方面,要着力构建上级主管部门、本级管理机构、基层服务单位的工作运行体系,做到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纵横两个体系有效运作,才能形成合力,使政风、行风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层面、各个环节,做到层层发动、环环紧扣、循环往复

、持续不断。

四、城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重调研知民情,开展“四百”活动。注重调查研究,经常了解社情民意是搞好政风、行风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随时了解群众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意见、看法,才能把准政风、行风建设的脉博、找准工作的方向、认准解决问题的基调。抓好调查研究,要同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结合起来。

第13篇:培训与发展经理岗位职责

1.规划、创建、管理面向员工或管理层的培训课程。2.评估员工培训要求,创建适合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课程。3.计划并管理有关技术和员工关系主题的培训科目。4.对冲突解决、团队建设、员工技能评估进行管理。5.评估培训效果。6.与培训商洽谈专门培训课程服务。7.调查新的培训资源,提出新的培训计划。

第14篇: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工会工作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统领各方面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才能使工会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使工会工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我认为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现代企业中做到维权创新、民主管理创新和自身建设创新。

求真务实开展工作,创新是灵魂,坚持立党为公、服务企业是关键,提高执行力是重点,落实好关心群众生活、实现好群众愿望、满足职工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基点。创新工会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工会定位,从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及健全职工大会制度入手,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处理好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工会代表职工群众,在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过程中,要抓住企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实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职工的根本利益,创新必须求真,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创新必须务实,必须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必须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工会法》明确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将“维权”从工会四项职能中突出,在法律上确认了工会代表者、维护者的身份。

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刻苦钻研工会业务知识和相关的经济、法律等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打下坚实基础。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民主利益、精神文化权益。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要始终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敢于冲破狭隘的思想认识藩篱来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特别是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需要以创新精神去找原因,提出对策;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就要充分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协商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

工会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都要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一切服务职工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切实感到工会是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家。这样工会工作才能真正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创新规范服务工作程序,让职工清楚工会工作范围、办理程序,联系方式,做到事事有着落、管理精细化;三是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把党政关注的重点、社会反映的难点和职工反映的热点有机地形成工会工作的结合点,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工会组织面临着一个永恒的主体就是始终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根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并不断探索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的有效形式与途径,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参与、政治上

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的作用;四是工会组织要把职工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头等大事,不论职工群众的事情多么细小繁杂,认认真真、竭尽全力去做实、做细、做好,要在具体的职工群众保障机制上体现维权。工会干部尤其应该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情为民所牵、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为大家办实事;五是要以职工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度来评判工会工作创新水平,工会在服务职工群众的同时,要定时定期的组织职工群众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让职工群众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受教育权等,这时最好的维护。工会要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维护格局。

创新是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不竭动力,面对成绩不思进取,就会丧失机遇,要以企业发展为己任,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从前人总结的经验可知,工会工作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工会工作的活力、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九二队宋中元

2010年7月19日

第15篇: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

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

5月22日~25日,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 2014)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美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协会主办,大连市中心医院承办。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徐玲等出席会议。来自海外的专家包括美国HIMSS协会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BIDMC中心首席信息官John.D.Halamka,美国范登堡大学医学信息学教授、首席信息官Blackford Middleton,美国国际医学图书馆国家生物医学通信信息中心Clement Joseph McDonald和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教授徐健业等。

5月22日的拓导课开设有临床决策支持、网络及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技术与CDR、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四个专题,并开设了以“HIT管理”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正式大会开设有标准化与信息安全、护理信息化、患者服务和CRM随访、中外卫生信息技术差异与差距、电子病历、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以及院长论坛等7个分论坛。

来自国内外的3000名左右医院代表、专家学者、HIT从业人员参加了大会,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登台演讲,会议就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新医改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外的多家知名医疗IT厂商参加了展览。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在大会开幕式致辞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均提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傅征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国社会和经济面临重大转型,国家和民族正在爬坡闯关,几百年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并存,实现中国梦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医改成败事关民生福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该做得认真踏实,还是草率不周;是干得优质高效,还是劳民伤财;是通过医院信息化确实做到保改革、促发展、利国利民,还是与此相反,就不仅仅是一项具体业务事项而已了。让我们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把医院信息化工作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国的亿万老百姓和子孙后代,把医院信息化的事情做的更好、更快、更省、更扎实有效。”

侯岩首先对人口健康信息化规划的源起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因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互联互通难度很大,但是互联互通是一个趋势,国家卫计委规信司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做相关的工作,“从委管医院做起,逐步扩展。”对于在实现互通时应注意的问题,侯岩说:“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要强化标准的制定和应用,首先是要制定,一定要统一标准,按照国家的标准去构建,要规范;其次是要抓应用,卫计委正在推广标准的组合性测试。第二是要强化安全措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双刃剑,因此要从管理、法规、技术等的层面综合实施,确保安全落实到位。”

对于医院信息化是重中之重的看法,孟群表示认同。他在发言中说,和医教研、服务质量一样,信息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无论是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还是经济化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重点自然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要实现电子病历结构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数据要实现标准化、交换和整合,信息标准、信息安全平台建设自然成了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随着采集数据的增多,就涉及到数据安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问题。孟群说,远程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的重要手段,远程医疗所涉及的设备、数据传输和标准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孟群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可穿戴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如何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北大人民医院获颁HIMSS 7级证书

“经过对北大人民医院上报信息系统的分析、电话访谈以及我带队的3个评审专家的现场评审,我们认证北大人民医院在电子病历采纳模式上达到了7级水平,我代表HIMSS总部正式宣布,北大人民医院成功进入了HIMSS 7级的行列!祝贺王杉院长,祝贺北大人民医院的朋友们!”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话音刚落,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六楼一间狭小的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北大人民医院获评HIMSS 7级可能是本届会议最受关注的事件。5月23日中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得HIMSS 7级认证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原本只是为媒体和合作伙伴准备的小会议室被参会者挤得爆满。

刘继兰在发言中称,取得HIMSS 7级认证的医院,不仅被认为是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更是能够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临床决策和先进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她还特别提到,北大人民医院和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模式,也是医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医院能够把临床、管理经验,以及和企业合作的经验与国内其他医院和IT界分享。

王杉在发言中对北大人民医院的同事包括医院信息中心的同事,以及多家企业合作伙伴表示了感谢。他称自己的团队为“梦之队”,他说:“这个团队不可复制,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八年时间磨出来的。”

方正信产集团CEO方中华表示,信息系统最终是为了做更好的医院管理支撑。通过HIMSS评级能够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提供参照,促进医院提升效率,而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模式同样可以个性化地复制到其他医院。

支付宝、会议APP首次亮相

在一楼展台的一角,一个展台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抽奖活动,吸引了很多参会者驻足围观。展台的门楣处是三个大字:支付宝。这是支付宝第一次参加CHINC会议。

近两年来,马云一直在呼吁,希望第三方可以在医疗方面有所作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的问题。此次在大会的亮相,可谓其向业界的一次正式宣告。展位提供的资料只有一张单页和一个小册子,册子封面写着:协助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就医平台。在内页“医疗流程O2O”栏下显示:除了问诊、检验、诊断、取药治疗,其他中间流程均通过手机终端完成,彻底解决病人在挂号、缴费窗口反复排队现状,大大缓解医院服务窗口压力。

几天前,马云12亿入股恒大,自称是足球的外行,进来搅局。支付宝此次进军医疗,显然也是一次搅局,结果会是怎样,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次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会议APP的亮相,下载会议APP后,会议日程等信息均可在客户端上浏览。此外,大会还实现了无线网覆盖,方便了参会人员。

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一次年度盛会,也是一次业内人士聚会的好机会,由chisc.net和《e医疗》共同发起的网友足球赛在5月23日举行。

第16篇:《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

第十五课《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大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目标:

1.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正确把握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2.明确创新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

3.懂得好奇心与科技创新的联系。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好奇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教学难点: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 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2012年神九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师设问:(l) 神九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靠的是什么?

(2) 我国的航天技术从“神八与天宫一号”的自由对接成功发展到“神九和天宫一号”手动对接的成功靠的又是什么? 生:科技发展靠创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创新与科技发展。

二、共同探究 学习新课

(一)科技发展靠创新

l.生阅读下面材料,思考:科技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将人类送上了文明的第一级台阶,人类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将自己的智慧结晶永久传递、永恒保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逐渐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因特网的应用,使“地球村”的村民在网上恣意遨游。 2.温馨提示

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二)自主创新

闪耀世界

1.小组展示交流

我国近几年有科技创新成果

2.播放视频:“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的自主创新成就,然后小组讨论: 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和可贵。

3.播放视频:欣赏我们苍山县“代村科技示范园”的科技硕果 4.放眼世界: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新趋势,你得出怎样结论?

(1)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提出“赢得未来”构想。随后,白宫在2月4日发布题为《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的报告。凸显了美国力图通过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巩固全球竞争优势的决心。

(2)2009年4月,日本公布了 “数字日本创新计划(ICT Hatoyama Plan,亦称ICT鸠山计划)纲要”。其目的是在数万亿日元的ICT行业创造新的市场,鼓励基于新增长策略的ICT投资行为,向ICT产业投入资金。达到在2015至2020年使信息通信产业总值翻倍的中期目标。

(3)目前,俄罗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纳米技术及核能技术,努力保持在航天领域的强国地位。政府出台的《2020年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规划》的文件,将创新的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促使俄罗斯的经济转化为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4)2010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学生: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教师小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那么,创新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三)由好奇到创新

l.生活在线:

(1)生讲故事

瓦特、牛顿、爱迪生这些著名的大科学家,我们都不陌生。他们是如何走向伟大的呢?说一说他们的故事:“开水的壶盖为什么会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人能不能孵化小鸡”。这些在常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象却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引导他们走向了伟大。

(2) 说一说 :科学家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好奇心与科技创新之间有什么联系?

温馨提示: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3)想一想:自己有过好奇心吗?

2.小小辩论会

“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一定能成功”

温馨提示:好奇心要正确把握,否则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取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3.畅说欲言

说一说:你心里现在最好奇的事

三、收获平台,大家一起谈收获

课堂小结升华: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好奇心又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同学们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课后实践性作业】: 用自己身边的玩具,学习、生活之类用品,制作一件你最想做小作品参赛本校科技作品展。

第17篇: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

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师引领:

我国古代人们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而许多梦想在今天也逐步变成了现实。请一组看漫画《一位中国古代青年的梦想》。 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一:《一位中国古代青年的梦想》

说一说:这些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它们的实现推动了哪些科技领域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信息技术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空间科学领域。当然这些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多媒体展示幻灯片二: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教师引领:

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展示幻灯片三:

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为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张存浩颁奖。

同学们,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了党和国家重视科技、重视创新、重视人才。而我国也正是有了这些科技创新人才,才有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那么,科技发展与创新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共同来探讨: (板书课题)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师引领: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一遍学习目标,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过渡:先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科技发展靠创新:

1、知识拓展,理解创新:

同学们,你对创新是如何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课件展示:创新的含义

2、解读历史,探寻发展轨迹:

(1)人类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登上文明的第一级台阶是源于他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火的发现

(2)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之所以得以永久的保存于传递是因为什么的创造?

学生回答:文字的创造

(3)现代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是由于什么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科技革命吗?从几次科技革命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次科技革命。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了解 总结: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②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 ③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3、中华历史知多少?

(1)中华民族曾经在古代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超常的智慧与卓越的才能。请同学们畅谈一下你记忆中储存的那些“民族的骄傲。” 学生回答:四大发明、地动仪、圆周率等。

教师总结: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让古代中国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从汉代到明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科技的领先同时赋予古代中国国力的强大。

(2)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偌大的中国却因为落后而处处挨打,被西方列国瓜分的七零八落。排除政治因素外,请结合“创新与科技发展”来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缺乏创新意识,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科技落后,国力衰退。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过渡:不过,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科技,重视创新,重视人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同学们知道近几年来我国有哪些科技成就吗?

学生列举后,课件展示我国的科技成就。教师总结:“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指的就是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取得重大成果,“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指的就是神九神十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在信息技术方面,我国成功研制出龙芯一号、龙芯二号CPU,成功研制出了天河一号、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这也是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那么它们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创新科技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科技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创新对国家进步、民族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评古论今,创新对科技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 ①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师引领:

同学们,祖国发展需要科技进步,民族振兴需要不断创新。

4、时代强音,你我共勉:

①江泽民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胡锦涛指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④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做到三个必须,其中之一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四个材料都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

(2)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作为当代中学生的你准备如何做?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呼唤,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探究二:由好奇到创新

1、故事导航,自主探究: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你还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吗?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事例,爱迪生的事例

(2)根据这些故事,说一说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 好奇心是人们走上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当然,并非所有的好奇心对人们的成长都有积极影响,例如有的人因为好奇,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站等不良嗜好 。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断完善自我。请看下面的事例。

2、引以为戒,完善自我:

18岁的张勇,为了寻找刺激,与四名少年聚众在旅馆吸毒,因为同时吸食了麻果和病毒且过量,险些丧命。民警问其吸毒的原因,他们的回复都是好玩,为了寻找刺激。好奇心促使他们寻找飘飘欲仙的感觉。

从张勇的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学生回答:好奇心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那么是不是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呢?请看这则材料:

3、事例点拨,走向成功:

用遥控器将家电关机,而不关电源;办公电脑不拔电源插头就走等不经意的习惯消耗着大量的电能。郑州的一位中学生戚庆沛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业余爱好,多方调查研究,不计辛劳,甚至废寝忘食,做了无数次实验,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设计出”自学习型通用遥控节能器”。作品是一个单独改进的插座,用任何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关机时,随即切断电源,杜绝能耗。这项发明获得“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奖”,且申请国家专利。

思考:戚庆沛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好奇心怎样发展为创新? 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歌。

4、诗歌朗诵,情感升华

有一种风景 让你憧憬,让你遐想 让你荡气回肠 那里有抒情的山林 那里有自由的呼吸 那里有科学的神奇

那里还有 对未来的畅想„„ 遥望山尖的一缕曙光 做敢为最先的勇者

——攀登 因为那风景就在 创新者攀登的路上„„

同学们,让我们满怀豪情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环节三:课堂小结,盘点收获】

知识上: 思想上:

第18篇:创新 科技与教育发展

创新 科技与教育发展 说明道理:一:

1、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和创新工作。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工作。

3、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

1、我国科技贡献率低,对外依存度高,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少。

2、我国的科技教育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三:我国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和国力增强了。

四:为什么创新是关键?(具体内容)

五:

1、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落实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为什么发展教育?(具体内容)

为什么创新?

1、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

4、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做到不断与时俱进,离不开创新。

为什么发展教育?1科技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2、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3、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为什么发展科技?

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怎样进行科技创新?

1、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2、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3、尊重人才,鼓励创新。

我国怎样进行教育创新?

1、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校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

3、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

青少年怎样做?

1、培养好奇心,并发展为志趣。

2、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求异思维。

3、创新学习,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

4、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5、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性学习。

6、热爱科学,终身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第19篇: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

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约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特别是90年代以来,70%以上的工业新增产值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佳途径。笔者试就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寻找其发展途径。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机制不活、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信息不灵等原因,致使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更新换代慢

据国家对365家中小企业的1157种主导产品情况的分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73年,比国有大企业的10.5年还高出2.23年。其中70年代之前投产的产品有293种,占25.32%。按产品水平划分,达到80年代中期末或90年代水平的产品有752种,占67%,其1/3的产品处于80年代初以前的水平。因此,中小企业产品合格率低,产销率低,产品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

(二)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

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突出表现。在我国,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也表现在中小企业自身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走势,不少行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与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密切相关。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纺织行业,其中很多中小企业是重复建设,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棉纺、毛纺压锭,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还是过剩,导致全行业亏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直到去年才实现全行业扭亏。尽管如此,我国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三)专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

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社会组织实现专业化、协作化和社会化,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追求合理利用一切资源满足人们消费的社会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务必强调“少而精、少而专”。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效率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例如机械工业产品种类多,最适合于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然而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全能型企业,专业化水平低,企业之间组织联系松散,缺乏较为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致使大企业难以从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零部件和中产品,中小企业难以从大企业得到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因此,企业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效益。

(四)管理方式单一,官僚主义盛行

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众多的小企业,由于是私人企业或个人最大权力行为,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采取家长式的单一管理方式,官僚主义盛行。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特别是当企业资产发展到较大规模时,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使企业的原始动力在不正常的“内耗”或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误中丧失殆尽。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效应推动着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上述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盲目追求多元化,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初期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潮流,属于体制变革的释放效应,并非企业本身技术研发能力的快速增强。随着体制变革的逐步推进,其释放效应日渐减弱,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这时候,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在如何增强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上下工夫,而是钟情于“多元化”经营,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几个甚至十几个行业中,梦想“东方不亮西方亮”,以此抵御经营风险。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尤为严重,如巨人集团,在自身主业——信息和通讯产业尚未建立起核心技术竞争能力的情况下,贸然进军保健品和房地产行业。这样经营面扩大,资金分散,其主业缺乏资金技术投入,结果,巨人集团在每个涉足的行业中均未建立起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失败也就是必然的。反观西方中小企业,一般都先集中发展核心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直到企业在行业中地位巩固。在同等条件下,挖掘一平方公里和挖掘一平方英尺,其深度自然会相距甚远,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深思。

(二)忽视调查研究,对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不准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经济条件,是企业不能控制但必须去适应的外部力量,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不仅给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机会,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种种环境威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剧烈的今天,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而,纵观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是根据宏观经济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决策,而是领导人“拍脑袋”决策,因此失败在所难免。例如,深圳宝安集团经营的主业是房地产,而房地产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深圳宝安集团由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研究,在1993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过热进行大规模调控的同时,仍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从而导致巨额资金被占压,整个集团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投资效益急剧下降。

(三) 急功近利,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组织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整体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企业必须重视对所在行业及拟进入行业的市场分析和未来经济走势对该行业影响的研究,制订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用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陷入“无战略经营”,导致经营活动没有方向感。它们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经常为市场上五彩缤纷的获利机会所迷惑,风闻市场上某种产品畅销,就一哄而上,见哪个方式有效,便纷纷模仿。前些年的VCD行业最具代表性,VCD刚走进市场时,行情火爆,利润很高,全国大大小小上百个企业,不论是否具有生产能力,均争先恐后进入该行业,导致VCD市场迅速饱和,不可避免地引起价格大战,最终使大多数企业破产,连声势浩大的“爱多”VCD也销声匿迹,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当前的“汽车热”,有的地方有的企业似乎又在重酿当年的苦酒,这应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四) 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能力有限

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对管理者素质要求不是太高(绝不是没有要求)。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竞争加剧后,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生产冰箱起家的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其总裁张瑞敏的杰出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反观马胜利这位80年代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在只经营一家造纸厂时,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但随着企业集团的扩大,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马胜利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不适应企业发展,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团陷入困境。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一般员工的素质就更不待言。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三、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综合以上情况和分析,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一)实现中小企业组织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改变那种研究、生产、营销内部各环节之间协调性差、管理薄弱、随意性大、产权模糊的局面,摈弃整个形式化的组织结构,借鉴国外企业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使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集中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式分散合作、产权明晰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中小企业微观层次的创新,即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有效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本质意义上说,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来看,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代理人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享有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为委托人谋取利益。因此,要推进政企、政资分开,理顺现行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制,明确划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的责权范围,妥善处理“老三会”与新的治理结构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改革是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是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彻底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把它比作一个人的心脏,拥有健康心脏的人才能新陈代谢,才会生机勃勃。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国有产权虚化,集体产权模糊,私人产权消失等

所致。因此,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与非国有化的改造,实现产权人格化。在此方面有三条选择路径:一是吸收外来资金(主要是私人资金),进行增资扩股;二是在平等范围内实施“债转股”,除“贷改拨”和将企业银行债权转为政府专门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外,还可以一定的方式转给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作为员工股权;三是将部分国有产权通过股份化的方式转为私有产权,企业经营者、生产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要防止“内部人控股”,配套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产权的流动。

(二)实现中小企业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产权的清晰,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表明企业的基础性建设已完成。这时,还需要较好的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与之相适应,共同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采取有效的运营机制和运作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是要实行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奖励机制。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中小企业需要以人的能力来增加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一种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第一, 实行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负责制,体现责任大、贡献大、回报大的经济报酬原则; 第二, 推行岗位竞争末位淘汰制,增加工作压力;

第三, 推行人才合理流动制,保持企业创新活力;

第四, 推行管理职务公开竞选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第五,推行员工继续教育制,提高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六, 建立学科研究、学术会议制度,营造企业良好的科研气氛;

第七,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

二是改进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过去中小企业存在约束软化的问题,在重大决策上往往是管理者独自决定,决策风险很大,经常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寻租、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流失等腐败现象。因此,要结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加强以监事会为主导,纪检监察、内审稽核等部门具体实施的监督约束体系建设,将监督融于中小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监督的重点应放在:

第一, 监督中小企业重大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决策过程是否民主;

第二, 监督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体现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 监督中小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活动和财务状况;

第四, 逐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

第五, 切实加强以社会审计为主要形式的外部监督。

(三)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创新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我国,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落后是中小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一是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强化企业基础,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针对中

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要加强成本、资金和质量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构建资金监督体系,推进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证制度,推行ISO系列标准。

二是推进战略管理与创新。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都高度重视,但对战略管理与创新重视不够,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战略管理与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如果没有战略管理与创新这一“方向盘”的引导,技术创新的“发动机”马力再足,也不能指引企业朝着正确的经营发展方向前进。而发展方向不对,甚至方向相反,企业的列车行进得越快,造成的经营损失就越大,结果就是“南辕北辙”。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要强化战略管理与创新的观念,在管理中全面引入战略规划、战略研究与科学决策机制,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是加强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③。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资本和其它传统生产要素已成为商品,而知识资本却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因此,知识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中小企业加强知识管理应采取:

第一, 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创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设立知识总监,关注创新和集体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 建立企业外部信息和知识网络,尽可能多地吸收各种新知识,并使之与本公司的知识相结合;

第三,同竞争对手进行合作性竞争,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

(四)实现中小企业文化的创新

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它主要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得到高度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同时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没有历史包袱,只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采取措施,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体系。当前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广大员工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二是建立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经营理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直接支配和影响企业的行为。三是实施科教兴企的战略。企业文化实质是经济文化,科教兴企有利于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四是构建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应把自觉素质、人的精神、群体共识放在管理诸要素的首位,通过文化环境的感染、诱导和约束等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五是创造名牌产品。名牌一半是文化,一个名牌的形成过程,必然体现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果不注重文化的投入,在商品基本功能无本质区别的今天,是不能创造名牌的。因此,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要控制和提升文化内涵,赋予其文化的、人性的丰富价值,使产品魅力无穷,长盛不衰。

(五) 实现中小企业外部制度的创新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也就是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制度,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外部环境。笔者认为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手段要实现从过去直接的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调控作用。二是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资金不足,他们迫切要求产品的周转速度要快,这就客观上要求市场必须充分完善,以利于他们快速方便地实现次品的“惊险一跳”。可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完全受市场机制的制约,政府要加大市场秩序建设的力度,规范竞争行为,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许多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困难,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顺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推出高科技创业板,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动力。四是改革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承担了一些不应承担的责任,企业也要“减负”,要卸下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职能,轻装上阵。因此,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人才流动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中小企业完成企业社会职能的分离和富余人员的分流。五是政府要提供一系列制度支持,如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重新划分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给予高科技中小企业优惠的财税政策等等。

综上所述,在国家“抓大放小”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有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持续发展,这当然需要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第20篇: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

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如平

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学校要发展,需要管理创新;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学校才能更快地、更好地、更有效地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学校管理中诸多因循守旧的现象,必须尽早终结学校管理当中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一贯制”的做法。否则,我们的学校就会缺少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发展的可能,我们的民族也就是丧失了振兴的希望。这就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四大弊端

审视与检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具有重大价值。这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学校管理中合理、有益的经验,而且可以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抱有直面而不是回避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态度和意识,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找到许多有效且有益的办法。

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存在以下四大弊端:

1.封闭性。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学校管理缺少一种开放机制,基本上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与外部环境“老死不相往来”。按照现代组织学的观点,学校管理的结构应是开放的,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如人、财、事、物、信息等,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同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沟通、交换、互动,这就是耗散结构理论所说的“熵”。从组织学的观点看,最早的学校管理就只有“校长+教师”,后来是“校长+教师+学生”,后来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现在还得加上社区成员等。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变化和参与学校管理意识的增强,学校组织的边际不断扩大,原来狭隘封闭的学校藩篱正在打破。“破墙办学”不仅仅是推倒了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还要推倒办学者心理上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围墙,建立一种开放办学的有效机制。

2.单主体。学校管理只看重校长与主要行政人员的作用,忽视或无视学生、教师、家长的主体作用,造成“目中无人”的现象。这是因为许多校长只是将学校仅仅看作是自己和部分行政人员的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纳入学校管理的大框架之中。首先,学校管理要确立“教师第一”的观念,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一旦把教师们的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后,他们才能更好地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长的办学思路。其次,学校管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需求。要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其他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管理他们。第三,学校管理尤其要重视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这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而不是放任让家长来干扰学校管理工作。

3.单向度。许多校长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或层级管理。校长们非常喜欢这种管理方式,它能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志和权威,但教师们往往是处于听命执行的被动状态,缺乏创造和创新的热情、动力和思路,这与学校和教师工作所要求的创造性特点不相符合。这不仅仅是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授权艺术。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师生交往中,体现在有组织的师生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凡是与学生、教师有关的事情应交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在这些方面,校长要大胆放权,要充分相信教师和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会负起完全责任。

4.低效能。许多学校注重硬件的高投入,忽视软件建设,致使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教育浪费现象严重。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在1899年就在《教育中的浪费》一文中指出:“因为一切

浪费都是缺乏组织的结果,而组织背后的动机是促进节约,提高效率。”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社会效益是一个重大课题。经合组织(OECD)曾于1983年开展了教育系统国际指标项目(INES)研究,力图从多个方面来研究学校效能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所学校是否具有高效能,取决于教学的组织性、有效的学习时间、学校氛围、评估、激励、学校领导能力、家长的参与等10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学校物质特征或硬件设施。这个结论与我们日常的判断基本一致。

二、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四大弊端,我们不能诚惶诚恐,举步不前,坐以待毙,而是以一种积极有益的态度来投入工作,改善工作:

首先,要站稳立场。学校管理者应站在时代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确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学校发展的目标。诸如: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入WTO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影响„„,这些给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目前,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存在巨大需求。那么,学校如何满足来这种需求呢?学校能够和如何提供哪类优质学位呢?从现实的角度看,优质教育和优质学位是一种稀缺资源,国内外都存在“择校”的现象,家长寻求优质学位同样表现出一种疯狂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在积极寻找办法和措施予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生源的变化,来确立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

其次,要跳出“圈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思维规律来说,俗话说,“当局者谜,旁观者清”。前者说的是一种思维定势。后者要求我们跳出“圈子”来看学校管理改革,努力克服学校管理中思维定势。就个人而言,非常容易看到他人的优缺点,但很难发现自己情况;批评他人很容易,自我批评则困难重重;学校管理工作,我们往往对身边的问题熟视无睹。二是从校长的成长规律来看,新任校长任职一定时间后,必需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按照校长成长规律的研究,校长从新任到成熟一般需要经历适应期(1-2年)、爬坡期(2-5年)、高原期(5年左右)、跃升期(或者是成熟期)四个时期。其中,高原期最为关键。这个时期,校长具有了一定学校管理经验,也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技巧,这对于他管理一所学校来说,简直是绰绰有余;但也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造成思维僵化。因此,校长必需跳出圈子来,静心反思,认真总结。最后就会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走向,一是产生“高原反应”,高处不胜寒,维持原来的水平;另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提高管理水平。

再则,就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努力改善心智模式。这需要确定三种改革观念和六种教育意识。三种改革观念是:

1.整合观。目前的教育改革应是一场“绿色”教育革命。它与以往的改革的关系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关系。因此,目前的改革必须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之上的一种升华、提高和发展,它是一种生态的表现。并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新旧改革的有机联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2.融合观。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学校管理创新放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中来进行。其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和社区的文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磨合观。目前有关学校管理及其改革的理念、学说、观点非常之多,既可能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实践,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让大家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正本清源、理智对待、避免追风,谨慎处理好学校管理改革的“路”的问题。

六种教育意识包括:第一,服务意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职责是提供教育服务。第二,质量意识。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校长和教师要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市场意识。校长和教师眼中要有市场,这包括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其他教育资源市场。第四,竞争意识。学校

要确立一流目标,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第五,规则意识。遵循约定的学校竞争规则,认真履行承诺。第六,风险意识。学校将会遇到影响学校的发展的各种生存问题。

三、学校管理创新的策略

1.注重学校品牌管理

什么是品牌?根据《英语大辞典》的解释,“品牌”是指某产品或服务拥有的广为人知的名字。首先,品牌反映了这种产品或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象的总和;其次,它在顾客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第三,人们觉得能从功能和情感上获得利益。对学校而言,品牌及其所代表的一切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一般来说,品牌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独创性是学校品牌的活力源泉;稳定性是学校品牌的信誉保证;持续性是学校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思路。品牌一旦树立起来并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心理认同,就会发挥品牌效应、是他们对学校品牌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如果得到实现,就会增加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品牌的信任度。反之,则有可能降低人们对学校品牌的信任感。具体而言,学校品牌管理的具体程序包括:(1)树立品牌经营观念。(2)制订品牌承诺。品牌承诺可以在《学校章程》和学校办学方案中具体描述出来。这还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形象设计(CI和VI)的做法。(3)传播最佳品牌信息。学校通过媒体、咨询会、家长会、开放课堂、考察学生活动等多种途径来介绍、描述学校品牌特征与特色所在。(4)履行品牌承诺。这就要求认真落实办学方案和对家长的承诺,注意有理、有利、有节,既不夸大其辞,也不谨小慎微。(5)提升学校品牌资产,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2.订立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实施策略等方面所作的安排。它包括确定社区未来三至五年对学校的需求,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学校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发展规划属于学校中期计划或三至五年的远景规划;属于学校层面的微观计划,而不同于国家或地区宏观教育规划;其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整体及与整体相关工作方面的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静态的规划结果(plan),而且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planning)。

学校发展规划的宗旨是一是就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综合与协调的措施;二是为学校的长期发展设计短期的管理目标;三是可以提高教师的信心合士气;四是提高教职员工的发展质量;五是发展规划关注教育目的,特别是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就。

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步骤如下:(1)广泛征求社区和学校教师的意见;(2)归纳并明确学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3)草拟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4)讨论确定和报批学校发展规划;(5)成立学校发展委员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6)监督与评估学校发展规划。

3.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这首先要求做好教师需求分析,建设“教育人才蓄水池”。这有几大好处:让新教师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校长的性格、思路、办事风格;校长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新教师;使他们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让新教师在竞争的氛围里成长。

其次要作好教师资源的动态分析。因此,在培养、引进和使用教师的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方面是:选人一定要选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格外注意人品与工作作风;最理想的人选是没有被“污染”过的人;注意考察与使用上的公正与公平;防止他们的特权感和优越感;学会要有一定的代价意识。

第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目前,教师培训逐渐得到加强,培训模式发生两

大转变:一是从“外部培训”逐渐转向学校内部进行的“校本培训”模式;二是从“学科中心”模式转向“主题中心模式”和“问题中心模式”。

4.精心打造现代化学校

目前,何为现代化学校,可谓见仁见智,尚未统一的标准。根据我的研究,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需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现代化学校具有超前全新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现代教育思想在办学行为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其中,校长的办学理念最为重要,它包括校长对教育思想的认知程度、办学目标的归纳和确定、办学基本思路、所采取的策略、手段和措施等。其次,全体学校人员的办学理念要求一致。英国学校效能研究表明,全校人员对办学目标和看法是否一致是学校效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和实现过程中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往往是校长唱改革高调,老师们依然自我行事,不能与校长们的办学理念保持一致。因此,要求校长和教师的目标一致是现代化学校的重要要素。

第二,现代化学校具有健全灵活的管理机制。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组织框架。按照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学校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并以原则来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学校可以设计成三类机构,即教学实施机构、教学服务机构、教学发展机构。二是基本制度。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厘清原有的学校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基本制度;学校制度要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束缚和制约各种发展。三是运行模式与手段。要区分法治与人治。有效的机构设置和学校制度应保证学校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四是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效能是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现代化学校具有丰富有效的人力资源。现代化学校要建立和有效使用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现代化学校首先要确立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标准。其次要倡导和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参与管理的三个误区,即浪漫主义式参与、恩赐式参与、情感式参与。再次,要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措施有:倡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实施发展性评价,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等等。

第四,现代化学校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办学方案的载体。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目前,存在三种课程观:课程即上课用的教材;课程即学习活动;课程即学习经验。从这一点讲,课程资源非常宽泛。新课程改革的内核是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具有选择性的弹性课程和无年级班级教育实验,试图建立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第五,现代化学校具有体现人文关怀的学校建筑。学校建筑要求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和教育理想相融合。目的是通过学校建筑的设计,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愉快、平缓舒适的学校环境。就此,学校管理创新与发展应以构建绿色学校、发展性学校、学习型学校,初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等为目标。

《创新与发展结合岗位职责.doc》
创新与发展结合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