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区卫生岗位职责

2020-11-16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名称

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名称

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厂洼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沙窝社区卫生服务站 机构类别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等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邮编 地址

100085 海淀区上地南路6号1100081 海淀区魏公村路5号

100073 北京市海淀区厂洼小区

100039 海淀区西翠路今日家园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街道橡胶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田村街道玉海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田村街道永金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街道西木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定慧寺社区服务卫生站 海淀区羊坊店街道黄亭子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吴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太平庄街道太月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动物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皂君庙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芙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花园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阜南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外文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合建楼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4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玉海园五100039 海淀区五棵松路81号

100143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

100036 海淀区定慧寺北里27楼100038 海淀区羊坊店甲2号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吴家村1

100088 海淀区明光村物资小区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太月园小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西外大街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小

100044 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花园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南100044 北京外文印刷厂宿舍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进口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展春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1201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塔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清河街道安宁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044 海淀区三里河路5号院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展春园小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塔园小区

100085 海淀区安宁里小区吉泽海淀区清河街道三建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西三旗街道永泰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西二旗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翠微路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水清木华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保福寺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学园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学院路街道八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学院路街道军休社区卫生服务站 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关村街道东王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双安社区卫生服务站

永定路街道八街坊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四街坊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六街坊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九街坊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100085 海淀区阳光北里4号

100085 海淀区永泰庄甲15号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铭100036 海淀区复兴路24号

100036 海淀区翠微南里1号平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三才堂水

100080 海淀区中关村甲334楼

10010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7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二里庄1100083 海淀区学院路二里庄

100083 海淀区学院路东王庄小

100086 海淀区双榆树南里二区

100039 海淀区金沟河路5号8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

100039 海淀区复兴路79号62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金沟河2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翠微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马连洼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青龙桥街道西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天秀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翠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

100091 海淀区骚子营二区67号

100094 海淀区马连洼街道菊园

100091 海淀区天秀花园安和园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树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茂林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翠微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恩济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颐源居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万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街道香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门头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天香颐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玉泉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曙光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西冉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西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烟树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社区站

未评级

100094 海淀区上地街道厢黄旗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正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茂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1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定慧寺恩

100036 海淀区翠微路4号院颐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北辛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门头馨村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田村前街

100089 海淀区曙光花园望塔园

100097 海淀区四季青镇西冉村

100097 海淀区四季青镇溪山嘉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世纪城烟

海淀区西三旗街道龙岗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清河街道清上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海淀区清河街道朱房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怡美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085 海淀区清河西三旗街道

100085 海淀区清河三街72号

100085 海淀区清河街道朱房前

100085 海淀区清河街道怡美家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路1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西埠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青云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青云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青

社区站

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前沙涧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上庄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知春东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铁路宿舍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安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海淀区燕园街道承泽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北蜂窝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建材城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社区卫生服

社区站

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核二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淀区北下关街道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社区卫

社区站

生服务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路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青云北宿

100086 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0号

100095 海淀区苏家坨镇西小营

100094 海淀区上庄镇上庄家园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东里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100091 海淀区颐东苑10号

100871 海淀区万泉河路承泽园

100036 海淀区柳林馆南里14号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

100083 海淀区学院路14号

100840 海淀区马神庙1号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西六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未评级

100094

司院内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钢研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北影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冶建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社区站 社区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

100088 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100088 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航天工业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社区卫生

社区站

服务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央财经大学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国气象局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中国气象局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国际关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清毛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新材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新

社区站

材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青年政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站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未评级 100830 海淀区 阜成路8号

100088 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3

100081 海淀学院南路39号

100081 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坡

100085 海淀区清河镇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

100096 海淀区西三旗东建材城

100089 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

推荐第2篇: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交流材料

总结经验 紧跟需求 健康发展

北京市

自2007年以来,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在卫生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五个强化、三个回归”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举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好地发挥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作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一、北京市医改为社区卫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这是近一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四大重点,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发展四大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此目标必须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作用,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多份关于加强发展我市社区卫生工作发展的文件。特别是在国家医改方案出台以后,市政府组建了专门的医改办公室,协调和推进全市医改工作。《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于今年6月4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下发,这一方案的出台,为我市的社区卫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本市的医改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基本目标,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为医改突破口,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从规划首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等多方面对本市的社区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在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好形势下,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本市医改《实施方案》重点提出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四项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本市社区卫生基本情况

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539个。其中政府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1所,占84.2%。全市正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99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5.25%。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正式在编全科医生393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43.7%;护士281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2.4%;专职防保人员1954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5.7%。

(二)本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一是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回归,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加强,“以药养医”的现象得到初步抑制,社区卫生服务费用降低,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二是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促进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格局的形成;三是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提高,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进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四是改革对改善北京市居民整体健康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区卫生15-30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并发挥良好作用

(1)据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2009年7月对812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5.5%的居民步行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的时间小于15分钟;71%的居民对一般常见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愿意先到社区就诊;76%的居民认为到社区看病比较方便;69.4%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环境比较好。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量明显增加。改革前的2003年到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年门急诊量仅由727万增加到971万,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维持在9.6%的水平。而到200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患者达到2900多万人次,是2006年的3倍多,日均门急诊人次由不足2万人次提高到7万人次以上,占全市门急诊总量提高到22%以上(如果去除外地来京就医患者,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

(3)患者药费用支出下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彻底切断业务收入与个人分配的关系。2006年底,312种(923个品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下降了30%以上,2008年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2010年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药物目录达到519种,1500个品规。自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社区药品零差率政策为群众让利约10亿元。200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10.79元,是全市医疗机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1/2,是三级医院的1/3(部队医院除外)。

2.公共卫生功能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1)创新服务模式,落实服务功能。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2724个,管辖5860个村居委会,覆盖全市532.3万户,1558万余人。健康团队通过社区“健康通”手机,2009年全年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共计33.44万余次,实现了对社区居民24小时社区卫生咨询指导服务。2008年至今,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45余万份,其中电子健康档案663万余份。目前健康档案的工作重点也逐步转为规范管理、强化利用和电子信息化等工作。

(2)重点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一是以《北京市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为规范教材,先后培训社区慢性病管理骨干3200名,使全市80%的全科医生均接受了市级规范化管理培训;二是启动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性病防治的家庭保健员培训项目,已培训家庭保健员80000名,深受居民的欢迎,今年将再培训25000名。目前,社区慢病管理人数达到157.2万人,其中高血压73.7万人、糖尿病27.2万人、冠心病25万人、脑卒中12.9万人、其他慢性病18.4万人次。

(3)搭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区处置平台,成效显著。在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治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病人筛查、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对全市1万余名患手足口病儿童进行了家庭访视、居家管理和健康教育,达到三个100%;问题奶粉事件中,圆满完成全市30余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面对面入户宣教与访视任务;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随访32万余人、166万余次,开展健康教育1.9万余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167.3万人,占全市接种总人数的70%。

在对居民的抽样调查中显示,60%居民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其中接受过三次以上服务的比例占到1/4,81%的居民认为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

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1)持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落实“下来一批”,2009年全年大医院共有11242人次下社区卫生机构对口支援;落实“回来一批”,市政府出资返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退休医学专家到社区服务,目前,全市有975名退休专家到3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出诊、带教等服务;落实“进来一批”,招收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200

8、2009两年招收了2400多名医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落实“(培养)出来一批”,每年参加社区岗位培训人员达3000人以上,新招收的大学及以上毕业生均要接受三年的医师规范化培训等。

(2)建立全科医师职称系列,稳定队伍。我市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健全五级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同时配套出台了《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

(3)建立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机制。从2007年起,全市93家

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央和部队的医院),全部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9年全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病人160212人次,同比增长1.34倍;下转病人73757人次,同比增长61%。2009年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又开展了帮助群众预约挂大医院门诊号服务。

(4)规范运行,推进信息化建设。2008年投入2000余万元,启动了全市统一的新型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实现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6个区县、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推广。

(5)试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服务。试点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周一到周五延长门诊服务时间至晚八时。同时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应保证“健康通”手机24小时通畅,及时解答居民的医疗卫生问题,提供健康指导与咨询。城八区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供24小时医疗应急处置服务。

(6)试点开展社区卫生诊断。依托已有的居民健康档案,通过一定科学方法,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并确定试点社区内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社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及其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提出本社区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政府卫生决策和有针对性提供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4.社区卫生改革为我市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强化政府责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免费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等实践为医改的实施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认同。据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2009年7月对1201名社区卫生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70%的人员认为社区卫生改革的举措,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改善了硬件环境,降低了患者医药负担,服务态度得到改进。

5.强化绩效管理,区县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市级绩效考核已连续进行了三年。每年,根据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及年度中心工作适时调整考核指标,根据工作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指标分值;转变考核方式,逐步加大专家考核力度,增强考核的客观性。考核结果及时通报,使各区县既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学习了其它区县的亮点和经验,有效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同时,为规范和细化对机构、对个人绩效考核方法,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绩效考核指导方案》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绩效考核手册》并在三个区县完成了试点工作。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后,将向全市推广。

6.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二是提高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大医院为50%,社区为70%,2010年即将提高到90%);三是对口支援机构间双向转诊所发生的费用按规定予以报销;四是社区慢病管理干预治疗费用予以报销;五是公费医疗退休人员到社区看病予以报销;六是实行了部分人群(“一老一小”中的老年人)的门诊医疗社区首诊制。

三、结合医改,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社区卫生品牌。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认知度仍然不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社区卫生公益宣传,组织社区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开展适宜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社区居民中树立社区卫生品牌,扩大社区卫生影响力,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模式,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今年上半年我市启动了社区卫生公益宣传,包括利用公交候车厅、地铁通道、地铁扶梯侧墙、电梯轿厢位置发布公益性广告、海报375块(条),在媒体与网站发布宣传信息50余条,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吸引广大居民了解、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形式,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工作,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状况。为使我市山区、半山区农村卫生人才得到有效补充,使大学培养的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2009年出台了《关于为北京山区、半山区定向培养卫生人才的实施意见》(京卫科教字

[2009]24号文),面向七个山区、半山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方式培养临床专业医学生。今年下半年,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还将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新的文件进一步促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三)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推进分级诊疗。一是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4小时服务,延长门诊时间,满足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一族下班后的医疗卫生需求。二是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目的是在社区居民和社区医生之间建立起家人式的信任关系和畅通的联系渠道,通过签约式管理,为居民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三是畅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的转诊渠道,对需转诊至大医院的患者实施转诊预约,代为进行大医院门诊预约,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居民的吸引力和信任程度,引导居民改变就医理念,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四)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政府规定的基本药物,并实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进一步降低居民医药费用。

(五)稳定社区卫生队伍,鼓励和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根据医改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出台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国家关于“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薪酬、社管系统规范收入、规范收支两条线政策、合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虽然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但我们相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推动社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第3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站)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站)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资金)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站)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推荐第4篇: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站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站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站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资金)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站的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站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推荐第5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材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业务工作。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关爱人的生命全过程,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资金)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本中心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负责组织、检查防保、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督促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所需物资的供应。

9.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

10.负责本单位行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推荐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市、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中心事务、财务预决算,检查督促财务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发展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9、加强对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医疗服务作风。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职责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所分管部门的行政业务工作,使其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了解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等功能的落实。

3、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中心各部门、各站点工作,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工作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医,完善内部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4、负责组织中心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建立并落实与上级医院的定点协作及双向转诊工作程序,完善急诊绿色通道与慢性病康复工作体系。

6、负责对本中心的患者投诉、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等所反映问题的责任追究提出解决、处理意见。

7、负责组织实施社区中心及站内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8、负责中心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的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

9、研究辖区内居民卫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方便居民就医。

10、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诊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

11、负责中心规范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 设工作。

12、及时研究、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党支部做好中心及站内的规范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

13、负责加强中心及站的物价、安全保卫、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14、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中心行政管理工作。

2、做好本中心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输及反馈,协助主任沟通情况,协调关系,负责中心对外宣传,及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

3、安排本中心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反馈。

4、负责本中心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拟定有关行政文件,对中心计划、通知、决定等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本中心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负责本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本中心印鉴、文秘、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来宾的接待等工作。

7、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以上工作。

社区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对中心(站)实施全面业务管理工作。分管中心(站)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业务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检查中心各科室(站)的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中心各科室(站)工作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4、负责组织全中心医护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操作规程、规范执业行为。负责所属部门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了解,组织病历讨论,及时向中心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5、及时了解掌握中心(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组织站内急救,督促、检查各种制度常规的执行情况,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组织、协调、检查中心(站)会诊、双向转诊、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宣教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中心(站)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全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工作。

8、负责妥善安排进修、见习人员的实习工作,检查督促中心(站)带教计划的完成情况。

9、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社区支持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分管医技科室等支持部所属科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

2、制定有关业务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检查分管科室的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社区支持部各科室工作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4、负责组织社区支持部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中心计算机网络、药品等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求。

6、负责和支持中心和所属科室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7、负责所属部门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了解,及时向中心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8、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社区行政后勤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分管全中心(站)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后勤保障工作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各部门保证医疗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后勤保障及时到位。

4、负责督促检查中心及站内的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

5、负责组织制定财务预、决算,掌握财务收支,负责基建、维修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6、负责职工的生活及福利待遇,住院病人的伙食与生活服务工作,保证临床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7、负责督促检查中心(站)的环境保洁工作。

8、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站的“防、治、保、康、计、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本站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社区站有关业务计划,经社区部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了解掌握社区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各种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组织站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对辖区内人员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社区诊断,找出健康问题,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管理。

6、根据辖区人群特征制定不同人群的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社区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7、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标准,组织安排站内工作,定期对站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经常听取辖区内群众与患者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8、做好站内各项资料的统计报表工作及年度总结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及社区部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干部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中心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岗位分析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人事政策法规。

2、掌握本中心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工作人员的调入、调出、辞职、辞退等各项人事变迁相关的工作。

3、按照规定和晋升技术职务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做好各项各类技术人员的职务申报和聘任工作。

4、编制工资计划,按时完成工资报表,建立工资台账,办理职工工资的调整手续。

5、根据调资方案,组织评定工资。

6、负责工作人员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及中心的人事统计、人员鉴定等。

7、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保卫干部岗位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及站内的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对广大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四防”工作。

3、加强重点部位的检查,做到防火器材良好有效。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对查出的隐患,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改正。

4、加强外来用工人员的管理,加强重点人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5、经常深入实际收集、掌握有关保卫工作的资料、信息,及时反馈,加强保卫档案的管理工作,按规定上报统计报表。

6、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7、加强中心及站的有毒有害物品物理,做到定期检查。

8、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职责

1、对所管的本中心职工,按指标完成计划生育率100%,晚育率100%,独生子女领证率100%,重点人群计划生育责任书签定率10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满意率95%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2、本中心所管人员,不得发生未婚生育和超计划生育现象。

3、督促有关科室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控管理,规范计划生育服务常规,提高生殖保健技术服务的水平。

4、认真做好辖区内围产保健工作,辖区内孕产妇围产保健,系统管理率95%以上。认真执行户籍人口凭生育规划证明办理围产保健手册规定,积极推行社区围产保健三联单,及时上报卫生局妇幼科并有记载,力争杜绝漏报、漏管。

5、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积极配合妇产科、保健科大力开展围产保健知识、避孕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宣教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内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6、健全档案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资料齐全。推行规范化管理。

7、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中心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2、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3、已被确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并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发现特殊感染菌株及时向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处报告。

6、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

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的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

9、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本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总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1、值班期间代表中心主任及中心职能科室履行各项管理职能。

2、负责组织处理值班期间的医疗、行政、后勤等临时事宜及突发事件,并向主管领导上报,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

3、值班期间应了解急诊、病房当日危重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巡视、检查或抽查各科室(站)值班人员在岗和工作情况。

5、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组织有关科室(站)人员做好抢救及消毒隔离工作。

6、坚守工作岗位,不能无故缺勤,不得擅离职守。

7、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

全科医师职责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妇、儿等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院前急救与转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课题的设计、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配合精神科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15、了解本年度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全科助理医师职责

1、完成全科医师交办的社区诊疗工作。

2、完成全科医师交办的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病症防治工作。

3、开展人群与个体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个体需求开具健康教育处方,参加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

4、配合社区护士、社区康复医师、社区营养师、社区防保医师完成社区康复、社区护理、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5、参与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工作。

6、参与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建工作。

7、参与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

8、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输入计算机,进入人群分类,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管理。

9、参与社区科研工作。

10、进行心电图、B超、血糖仪、理疗仪、计算机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保管。

临床科主任医师职责

l、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10、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一定范围的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康复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

3、领导本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诊疗工作,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协助解决诊疗上的疑难问题。

5、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6、做好本科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7、审签本科器械的请领和报销,并检查使用与报告情况。

康复医师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及站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地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医疗、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预防保健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中心和本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及本科的行政管理工作。

2、领导本科人员贯彻执行有关预防保健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条例。坚决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3、负责制定预防保健科的工作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4、领导本科人员完成各项预防保健工作,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5、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搞好传染病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制度,杜绝疫情漏报,了解疫情动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7、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并对本科人员的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8、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9、应遵照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预防保健科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承担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人的管理工作。

2、承担社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3、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7、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传染病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

2、传染病监督员要做到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

3、按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传染病卡。

4、及时处理疫情,并做好传染病访视工作,传染病访视在接卡后24小时内完成,并填写好访视单,必要时做好疫源地处理。

5、健全传染病资料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登记及自查记录,上级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6、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学校保健管理人员职责

1、对学校不同班级学生数要清楚,做好不同年龄段的预防接种工作。

2、接种前作好疫苗和器材准备工作,接种后有登记。

3、配合校医在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疾病的防病知识宣传。

4、对学校保健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计划免疫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免疫人员必须熟悉业务,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及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市区疾控中心布置的任务。

2、凡属计免相应传染病(疑似)均应报告。并应进行个案调查和随访

3、做好本社区内儿童的建卡、建证及登记工作。常住户口儿童卡、证本符合率、正确率、完整率为100%。

4、为保证接种的覆盖率和及时率,须及时准确掌握本社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

5、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严格按无菌操作常规进行接种,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

6、认真做好各种疫苗和生物制品的预算,按计划领发各种疫苗,做到账物相符。

7、为保证疫苗的质量,按不同菌苗的冷链要求,科学管理各种疫苗,确保疫苗的效价。

8、预防接种各项记录,必须填写完整,不得缺项,不得任意涂改。

9、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

10、配合市区疾控中心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11、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类报表,报表数据要正确,并做好宣教工作,配合入托入学做好转卡工作。

预防接种人员职责

1、参加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发现异常反应须及时处理,记录并上报区疾控中心。

2、接种时要做好查对工作(查生物制品、查姓名、查应接种什么疫苗)。

3、活疫苗安瓿打开后半小时用完,灭活疫苗一小时用完。

4、严格掌握免疫程序,四苗的覆盖率和单项疫苗合格率均达100%。

5、注射后在接种证和卡片上记录好,证和卡的项目填写要完整。

儿童保健医师职责

1、儿童体检按系统管理,体检应按规定达标。

2、学龄前儿童定期检查血色素,对贫血儿童进行治疗和复查。

3、认真填写围产儿手册和新生儿系统管理卡片项目齐全。

4、对集体儿童要有三岁前的教养计划和内容。

5、掌握儿童的营养计算,每季度检查督促一次。

6、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

妇幼保健医师职责

1、及早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负责做好早孕登记,进行孕早期卫生指导,孕妇在12周内要建好围产保健手册,早建早检率达95%。

2、及早初筛出高危妊娠,严格高危孕妇的管理。

3、保健科要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

4、定期去妇科了解本辖区高危孕妇情况,有登记。

5、高危孕妇孕期管理以妇科为主,保健科协助追访,高危登记有结果。

6、管理范围内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应按管理时限要求进行。

7、负责管理范围内产妇孕中期追访。

8、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

9、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做好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回收和上缴工作。访视结案后回收手册并送往妇保所,手册回收率达100%。

10、做好新婚孕产妇随访登记,开展孕前期口服叶酸的宣传工作。

11、深入基层,开展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母乳哺养等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

12、指导辖区内各事业单位做好女职工五期保健工作。

13、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本地段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要掌握本地段病人的发病率、患病率,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根据病情变化,做好疾病四期分类管理,填好卡片记录,按照市所的要求管好卡片。

5、定期参加区精神卫生保健所会议,汇报总结工作,按时做好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区精神卫生保健所。

6、参加市、区保健所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内勤人员职责

1、每日按时收发传染病卡片,并做好登记。

2、每星期一检查注射器和疫苗,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3、每月统计好各种数字和传染病访视数,并及时搞好图表,每月查漏报一次。

4、做好疫苗管理,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检查,领疫苗有登记。登记要详细,有生产单位名,有批号。

5、冰箱内放温度计,生物制品均应放于2—10℃或0℃以下,冰箱内严防冻结、受热,每日检查冰箱温度2次,并作记录,过期或损坏的制品及时清理,冰箱内禁放私人物品。

6、负责每月监督检查各科的消毒隔离一次,同时抽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7、负责每天收集报表工作。

健康教育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中心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实施上级及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安排各科室(站)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2、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制定落实和汇报。

3、负责组织中心职工及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并有培训记录。

4、督促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定期更换。

5、负责中心对外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的组织,注意积累保存资料。

6、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报表。

7、年底对健康教育文字及照片、声像材料进行统一归档。

中医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

2、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3、承担进修、实习人员带教工作。积极参加中医学术活动。

4、在社区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社区人群宣教工作。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科研、工作。

针灸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针灸工作。

2、严格执行针灸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3、认真书写门诊病例,并做好登记工作。

4、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针灸医疗技术。

6、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理疗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诊疗工作。

2、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4、参加会诊、临床病例讨论。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本科室的医疗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妇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历医嘱,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疑难病历的讨论及双向转诊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做好社区内妇女疾病的预防保健咨询工作,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6、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及技术服务工作。

7、在社区内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8、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口腔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认真进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做好口腔器械及药品(包括毒麻药品)的管理,妥善保管,建立账目。

4、负责本科室医疗仪器的使用保养,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检验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科研、行政管理等项工作。

2、负责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掌握菌种、毒株、毒剧药品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审签药品器材的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6、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7、制定本科的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最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主管检验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负责指导本科的检验、科研等工作。

2、参加检验工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菌种、毒株、毒剧药品,贵重器械的保管及请领报销有关检验材料的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计划及检验质量的把关。

5、开展科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工作、负责对实习人员及下级业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检验师(士)岗位职责

l、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领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放射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4、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5、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6、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7、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8、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9、制定本科的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10、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放射科医(技)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上级医(技)师指导下工作。

2、负责本科机器的使用,保养和管理。

3、根据临床门诊拍片要求,做好投照工作,负责本科暗室、登记、护理、卫生、照片保管等工作。

4、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严防差错事故。

B超室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心电图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药剂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药剂科各项工作,指导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主动配合,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6、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7、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8、确定本科人员转换和值班。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主管(中、西)药师职责

1、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配合科主任做好各项业务技术工作,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制剂工作。

3、经常深入临床科室、社区站,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会诊和病例讨论。

4、组织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开展新剂型、新技术,及时了解使用效果,提高疗效。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担负一定的科研、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及下一级人员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药师(中、西)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管药剂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不同的分工完成药品调配、制剂工作。在药品调配过程中,认真查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根据所在岗位要求,负责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4、配合临床做好中西药的配制工作,保证药品符合药典规定。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认真执行计量法规,调配草药要做到计量准确无误。

财务科负责人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及社区站的财务管理工作。教育所属人员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保证医疗任务的完成。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自觉遵守国家财经纪律,防止违纪事件发生。

3、根据事业计划和按照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根据中心特点、业务需要本着节约原则精打细算,节约行政开支,监督预算资金正确使用。

4、根据事业计划正确、及时的编制年度和季度(或月份)的财务计划,做好财务分析,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表。

5、按时清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严格控制呆账。

6、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家具、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不流失,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并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以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7、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会计人员职责

1、在财务科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3、根据社区中心事业发展计划,正确履行会计职能,保证中心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和资金的正确使用。

4、根据北京市物价局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杜绝漏收、和多收费现象。

5、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6、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表、账物相符。

7、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每月清理医疗欠账、其他应收款,防止呆账发生。

8、负责解答出纳员遇到的工作难题,有权管理、监督、检查出纳员的工作质量。

9、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10、管理好会计档案。

出纳人员职责

1、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的收付并随时记账,每日向会计提交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日报,做到日清月结。

3、逐笔核对当日收付款项,随时核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

4、按时将挂号室、住院处、收费处、社区站收款入库,并当日存入银行。

5、经常复核或定期检查中心、社区站的收据存根。

6、保证库存现金不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挂号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挂号工作。

2、在开诊前半小时开始挂号,并随时宣传看病的注意事项及制度等。

3、按规定填写就诊病人门诊病历首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等项目。

4、每日必须做好当天挂号前与次日挂号的准备工作。

5、每天必须向财务科交挂号金额一次,连同票证一并上缴,换回挂号收据备次日使用。

6、负责门诊病历查找,传送、回收、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收费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急诊病人的收费工作。

2、礼貌用语,唱收唱付,对病人的询问要耐心解答,态度和蔼。钱款当面点清,杜绝差错。

3、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杜绝违纪事件发生。

4、发现长短款时不能以长补短,应及时查找原因,做好登记,以备存查和按规定处理。

5、每日按规定清机,填写收费款项汇总表,做好交款准备。

6、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注意现金的保管。廉洁奉公,不能挪用公款。

住院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住院病人出、入院结算的一切事宜。

2、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和财务工作规定,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按时深入病区进行中结。

3、凡病人出院,接到病区结账通知单后,应及时准确进行计价。

4、在计价过程中,要逐项计价、认真复核、不多收,不漏费,账目清楚。

5、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科室取得联系,及时更正,堵塞漏洞。

病案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负责病历的传递、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4、负责病历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5、查找再次入院和复诊病员的病历,保证教学与临床要求的病案供应,严格履行借阅病案的手续。

6、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

7、做好病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病案霉烂、虫蛀和火灾。

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职责

l、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计算机与网络管理工作。掌握一定的网络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保证网络正常运转,始终使网络处于良好状态。

3、全面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档案,保管随机附带资料。

4、指导各科室(站)计算机的正确操作使用,协调组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5、妥善保管光盘、软盘、磁带、资料修理工具等物品。

6、定期对中心计算机进行网络维护,及时解决各科室(站)计算机及网络出现的相关问题,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7、熟悉医保接口及数据传输。

8、完善中心计算机相关数据管理及保密制度。

9、积极钻研计算机和医疗信息管理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医疗统计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各类报表,负责提供中心领导及临床,教学、科研需要的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撰写完毕后必须核对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3、做好每天中心(社区站)病房等有关科室工作情况的统计,分别整理、核对,进行登记。

4、每月将中心(社区站)病房及医技科室登记好的原始资料,按月、季、半年、年度等分别统计,对比分析,并做好疾病分类统计工作。

5、每月终负责向各科室(站)催送月报表,分别进行登记。督促各科室、站做好医疗登记、统计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检查指导。

6、努力钻研业务,熟悉本专业工作,保管好各种医疗统计资料。

7、严格相关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熟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法规。

2、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人员的医疗服务。

3、对医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进行业务指导,使之符合医保政策。对不执行医保规定的造成呆账的科室(站)或个人有权向主管领导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理。

4、负责医保人员的出院明细单按照规定及项目进行单极板输入、分割,正确核算出个人负担的费用。

5、负责医保人员住院结算工作中的咨询,协助住院处对单极板结算费用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医保费用的正确结算。

6、每月结算后及时与各区县医保中心进行账物结算,发现问题主动与各区县医保办取得联系,保证顺利解决费用问题。

7、检查、督促住院处对住院超过三个月的病人,进行及时结账。

8、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9、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采购人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家具设备、办公、劳保、生活用品、取暖、电器、基建材料、药品、器械等物资的采购工作。

2、根据各科室(站)需要制定各类物品的年度、月和临时性的采购计划,报请中心领导审批后即时采购。

3、计划采购、计划用款,注意勤俭节约。

4、做好物资采购用款申请、报销工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履行验收手续、做到钱、物、凭证三对口,一次借款,一次清账。

5、对医疗、教学、科研急需的物品、药品、器械等必须全力以赴积极采购。

6、贵重、精密仪器应会同有关科室(站)看样品后采购。

7、认真执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

物价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物价部门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发的医疗收费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

2、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的成本测算和医用商品物价变动情况的调查、测算及申报。

3、对本单位各医疗科室(站)的收费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抽查。防止错收、漏收,发现差错或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4、对新增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和需调整的项目及时组织成本核算,拟定收费标准,根据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报批,负责调价的落实。

5、积极配合物价管理部门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本单位物价进行监督检查。

计量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2、传达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法规、方针和政策。

3、按规定定期报送鉴定中心(站)检定周期的强制检测计量器具。

4、普及、宣传计量器具技术知识,对医护人员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的教育。

5、统一管理,建档建卡建册,保证中心(站)计量器具的周期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库房保管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被服、办公用品、医疗表格、医疗用品、卫生材料、劳动、生活、取暖、电气、基建维修材料等物资的保管工作。

2、对库存物资要定期盘点建立账本,做到账物相符。入库物资要验收入账细心保管,防止积压浪费、霉烂、损坏、变质、盗窃。

3、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求、使用情况,实行送货上门,并做到计划供应满足需求。

4、做好安全防火工作,在库房内禁止吸烟。

5、勤俭节约,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司机职责

1、坚守工作岗位,在行政后勤主任的领导下保证中心(站)车辆的使用,做好出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接到通知后及时出车。

2、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节约用油,安全行驶,详细记录车辆运行情况。

3、严格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事故。

4、坚持车辆出车登记制度,用车要签字,完成任务后立即返回,不得私自用车。

5、爱护车辆,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6、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电梯司机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的电梯运营使用。

2、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开好电梯,保证安全。

3、保管好电梯,防止梯门被推车及重物撞坏。

4、保持电梯内清洁卫生、通凤、干燥,运送传染病患者或尸体后要消毒。

5、应督促专业人员定期维护、保养、检修电梯,有故障应及时排除。

6、上岗人员要经过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食堂炊事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供应住院病员及职工的饮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高烹调技术和服务质量。

2、根据食谱和治疗饮食、合理膳食的要求,按质、按量制备膳食,保证按时供应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要求,注意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接触熟食和分发饭菜时要洗手、带口罩、帽子。

4、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腐工作。

5、经常深入病房、科室(站)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洗衣房人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被服洗涤、保管、消毒和缝补工作,按时下收、下送到病房、门诊、社区站。

2、严格执行各类被服的消毒隔离制度,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3、严格执行被服的交、收手续,防止错、漏和丢失。各类被服要分类存放,方便取用。

4、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修旧利废。

5、做好防火、防盗及机器保养工作。

推荐第7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各岗位人员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市、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中心事务、财务预决算,检查督促财务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发展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9、加强对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医疗服务作风。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职责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所分管部门的行政业务工作,使其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了解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等功能的落实。

3、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中心各部门、各站点工作,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工作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4、负责组织中心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建立并落实与上级医院的定点协作及双向转诊工作程序,完善急诊绿色通道与慢性病康复工作体系。

6、负责对本中心的患者投诉、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等所反映问题的责任追究提出解决、处理意见。

7、负责组织实施社区中心及站内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8、负责中心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的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

9、研究辖区内居民卫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方便居民就医。

10、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诊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

11、负责中心规范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

12、及时研究、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党支部做好中心及站内的规范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

13、负责加强中心及站的物价、安全保卫、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14、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中心行政管理工作。

2、做好本中心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输及反馈,协助主任沟通情况,协调关系,负责中心对外宣传,及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

3、安排本中心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反馈。

4、负责本中心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拟定有关行政文件,对中心计划、通知、决定等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本中心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负责本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本中心印鉴、文秘、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来宾的接待等工作。

7、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以上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站的“防、治、保、康、计、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本站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社区站有关业务计划,经社区部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了解掌握社区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各种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组织站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对辖区内人员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社区诊断,找出健康问题,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管理。

6、根据辖区人群特征制定不同人群的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社区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7、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标准,组织安排站内工作,定期对站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经常听取辖区内群众与患者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8、做好站内各项资料的统计报表工作及年度总结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及社区部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中心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2、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3、已被确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并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发现特殊感染菌株及时向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处报告。

6、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

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的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

9、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本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全科医师职责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妇、儿等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院前急救与转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课题的设计、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配合精神科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15、了解本年度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预防保健科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承担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人的管理工作。

2、承担社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3、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7、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传染病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

2、传染病监督员要做到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

3、按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传染病卡。

4、及时处理疫情,并做好传染病访视工作,传染病访视在接卡后24小时内完成,并填写好访视单,必要时做好疫源地处理。

5、健全传染病资料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登记及自查记录,上级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6、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儿童保健医师职责

1、儿童体检按系统管理,体检应按规定达标。

2、学龄前儿童定期检查血色素,对贫血儿童进行治疗和复查。

3、认真填写围产儿手册和新生儿系统管理卡片项目齐全。

4、对集体儿童要有三岁前的教养计划和内容。

5、掌握儿童的营养计算,每季度检查督促一次。

6、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

妇幼保健医师职责

1、及早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负责做好早孕登记,进行孕早期卫生指导,孕妇在12周内要建好围产保健手册,早建早检率达95%。

2、及早初筛出高危妊娠,严格高危孕妇的管理。

3、保健科要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

4、定期去妇科了解本辖区高危孕妇情况,有登记。

5、高危孕妇孕期管理以妇科为主,保健科协助追访,高危登记有结果。

6、管理范围内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应按管理时限要求进行。

7、负责管理范围内产妇孕中期追访。

8、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

9、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做好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回收和上缴工作。访视结案后回收手册并送往妇保所,手册回收率达100%。

10、做好新婚孕产妇随访登记,开展孕前期口服叶酸的宣传工作。

11、深入基层,开展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母乳哺养等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

12、指导辖区内各事业单位做好女职工五期保健工作。

13、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本地段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要掌握本地段病人的发病率、患病率,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根据病情变化,做好疾病四期分类管理,填好卡片记录,按照市所的要求管好卡片。

5、定期参加区精神卫生保健所会议,汇报总结工作,按时做好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区精神卫生保健所。

6、参加市、区保健所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康复医师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及站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地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医疗、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理疗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诊疗工作。

2、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4、参加会诊、临床病例讨论。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本科室的医疗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健康教育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中心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实施上级及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安排各科室(站)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2、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制定落实和汇报。

3、负责组织中心职工及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并有培训记录。

4、督促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定期更换。

5、负责中心对外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的组织,注意积累保存资料。

6、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报表。

7、年底对健康教育文字及照片、声像材料进行统一归档。

中医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

2、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3、承担进修、实习人员带教工作。积极参加中医学术活动。

4、在社区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社区人群宣教工作。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科研、工作。

针灸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针灸工作。

2、严格执行针灸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3、认真书写门诊病例,并做好登记工作。

4、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针灸医疗技术。

6、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妇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历医嘱,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疑难病历的讨论及双向转诊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做好社区内妇女疾病的预防保健咨询工作,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6、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及技术服务工作。

7、在社区内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8、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口腔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认真进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做好口腔器械及药品(包括毒麻药品)的管理,妥善保管,建立账目。

4、负责本科室医疗仪器的使用保养,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检验科岗位职责

l、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领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B超室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心电图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药剂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药剂科各项工作,指导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主动配合,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6、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7、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8、确定本科人员转换和值班。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药房人员(中、西)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药剂科主任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不同的分工完成药品调配、制剂工作。在药品调配过程中,认真查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根据所在岗位要求,负责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4、配合临床做好中西药的配制工作,保证药品符合药典规定。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认真执行计量法规,调配草药要做到计量准确无误。

会计人员职责

1、在财务科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3、根据社区中心事业发展计划,正确履行会计职能,保证中心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和资金的正确使用。

4、根据北京市物价局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杜绝漏收、和多收费现象。

5、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6、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表、账物相符。

7、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每月清理医疗欠账、其他应收款,防止呆账发生。

8、负责解答出纳员遇到的工作难题,有权管理、监督、检查出纳员的工作质量。

9、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10、管理好会计档案。

出纳人员职责

1、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的收付并随时记账,每日向会计提交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日报,做到日清月结。

3、逐笔核对当日收付款项,随时核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

4、按时将挂号室、住院处、收费处、社区站收款入库,并当日存入银行。

5、经常复核或定期检查中心、社区站的收据存根。

6、保证库存现金不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挂号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挂号工作。

2、在开诊前半小时开始挂号,并随时宣传看病的注意事项及制度等。

3、按规定填写就诊病人门诊病历首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等项目。

4、每日必须做好当天挂号前与次日挂号的准备工作。

5、每天必须向财务科交挂号金额一次,连同票证一并上缴,换回挂号收据备次日使用。

6、负责门诊病历查找,传送、回收、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收费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急诊病人的收费工作。

2、礼貌用语,唱收唱付,对病人的询问要耐心解答,态度和蔼。钱款当面点清,杜绝差错。

3、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杜绝违纪事件发生。

4、发现长短款时不能以长补短,应及时查找原因,做好登记,以备存查和按规定处理。

5、每日按规定清机,填写收费款项汇总表,做好交款准备。

6、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注意现金的保管。廉洁奉公,不能挪用公款。

推荐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2月20日

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精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具体工作。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

8.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臵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 2 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 3 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和其他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转帐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 4 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臵、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臵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臵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臵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 5 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和急救药物的储备。

3.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4.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5.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6.在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内,规划设臵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使和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在社区药品采购成交品种目录内的,必须按照品种目录确定的产品和成交价格,向市级(或区级)统一配送企 6 业采购,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同通用名的其他规格的药品。

7.零差率药品的目录范围等信息应通过电子屏幕、药品价格明码标价表或价格手册等形式向社区公布,接受患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8.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9.临床使用新药需提出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7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预案

1.中心医务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中心应将行医行为、医德医风做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

2.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质量管理,定期(每月)对中心各科室的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中心奖惩条例办事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3.中心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严格医疗准入制度,依法行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中心各科室的诊疗规范,落实《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完善、落实法规要求的相关文字记录,签字备案等工作,确保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中心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监督中心各有关科室严格执行药品招投标集中采购制度,为临床提供合格药品。

8 5.中心应设立控制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中心与站的相关管理制度,监督中心各科室制度落实.加强对重点科室的考核。

6.中心应设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病案书写规定》等病案管理制度,重点管理中心各科室医疗护理、功能科室各种医疗文书、表格、报告的书写质量以及病案的规范管理。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中心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把以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安全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4.中心有专人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对一般问题及时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发现典型问题,通过质量讲评会进行分析、讨论、使全体人员共同提高。

5.中心密切关注各科室,尤其重点科室的医疗行为和工作质量,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要求主管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计划如实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和配合。

6.中心设立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对门诊每天的处方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站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凡发现病历、处方存在 9 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

7.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一律分析原因,寻找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管理,定期对中心各职能部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9.中心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练兵、业务考核,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避免违法违规操作。

2.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安全事故的医疗过失及其他过失行为或者发生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向中心主任报告。

4.对有医疗行为争议的,中心负责向患者或家属通报情况,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或法律程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有医疗事故争议的,中心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患者或家属要求,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资料,由中心负责保管。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 10 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7.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所在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失,防止损害扩大。

8.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中心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9.对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或家属,中心应按程序到所在区(县)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1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臵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臵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 12 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 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13 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14 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2.设臵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15 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 16 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科主任(站长)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 17 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18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 19 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 20 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21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 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22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23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4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在机构留样 25 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臵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 26 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27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 28 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臵,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 29 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30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臵,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臵,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 31 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臵中药房,并配臵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3.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32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黄袋双层严密包扎,注明可疑微生物名称、产出日期、科室,由医疗废物处臵专门机构统一处臵,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 33 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 34 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8.有专人负责复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分剂包装。

9.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发药时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等相关用药问题。

35

凤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6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现场急救与转诊。

2.负责家庭病床管理,开展上门服务。按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双向转诊。

3.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系统管理工作。

4.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负责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37

8.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疗法。

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医师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1.负责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2.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3.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5.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干预计划,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7.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和康复指导。

8.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协助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和管理。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3.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8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7.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8.参与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9.配合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药剂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包括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2.审核药品处方,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品的储备,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5.检查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9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定期检查检验工作质量,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B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妇女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40

6.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7.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全日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常规,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及事故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措施;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宣传教育和随访等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1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5.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6.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与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课,对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5.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7.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8.负责利用中心健康教育咨询台与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社会人群与居民的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工作。

42

9.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10.负责中心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9.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传染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43

2.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中心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

5.按时参加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发病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遵守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按计划做好随访、体检、长期用药和接诊记录的规范书写并录入电脑。

4.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5.按照各类慢性疾病系统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的分析、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信息资料室。

6.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

医源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44 1.负责制定中心控制医源性感染管理计划,指导制定预防感染制度。

2.监督检查有关医源性感染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

3.协助各科室开展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4.监督检查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5.开展有关医源性感染宣传教育及医源性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人数,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积极参与建立社区、医院、居委会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承担上级部门布臵的各项精神卫生工作任务。

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领导下,掌握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 45 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4.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同时对有需要康复的病人建立卫生保健合同。

6.积极钻研全科医学与康复医学业务,不断更新康复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 46 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年度预算并组织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保证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制度的落实。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的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资金供应。

8.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防治不良现象发生。

9.接受卫生、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医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47

推荐第9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各岗位职责

妇保医生工作职责

1、孕妇本人或由地段医生通知后于孕后三月内到户籍辖区社区中心站的妇保科建册,并进行早孕检查初筛高危,可疑高危者转上一级保健部门。

2、指导孕妇在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触各种致畸物质。

3、定期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一般孕妇整个孕期检查9次以上,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复查次数,并督促其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凡属妊娠禁忌者,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4、孕妇即将分娩时,带着围产保健手册住院,由分娩接生单位填写分娩记录,出院时三天由家属将手册送到建册的中心站妇保科。

5、地段医生接到手册后于产妇分娩的7天左右到产妇家属进行一次产后访视,访视内容包括血压、量体重、查子宫复原情况及新生儿皮肤脐部两便等情况,之后于14天、28天再分别进行产后访视,指导产褥期卫生、计划生育,母乳喂养等等。并进行28天满月小结。将检查结果填写于围产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上。

6、产后42至56天在中心站的妇保科进行健康检查将围产手册存档,儿保手册转儿保管理。

7、做好0-4岁的三网监测

预防接种护士职责

1、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范》。

2、准备好接种器材及常备药品(一次性注射器、棉签、消毒棉球、1:1000肾上腺素针剂,75%酒精、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

3、现场核对接种对象,核对接种证,儿童姓名、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保本次接种的疫苗。

4、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发烧,询问病史,过敏史,既往接种史等来排除禁忌症。

5、接种时疫苗使用,取出疫苗后先观察疫苗的一般状态,凡变色、污染、破损、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不得使用。

6、安瓶开启后,为用尽的疫苗加盖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将其废弃。

7、接种后要签字盖章并观察15至30分钟,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

8、对疫苗和注射器做到日销月结,准确无误。

9、对冷链设备按照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10、各种帐目齐全、数字清楚、帐物相符、报表准确及时。

11、及时把疫苗批号填写在告知板,确保地段医生准确无误的上证、上卡。

12、每天早上及时把疫苗批号录入微机;确保地段医生准确无误的录入儿童电子接种信息;在下班前录入疫苗的出入库做到账目相符。

地段医生工作职责

1、在预防保健科科长的领导下,认真完成各项防治任务。准确掌握本辖区基本情况,做到数字清,地形熟,人员明。

2、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及各种普查普治工作。

3、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做到及时建卡、建证、进行单独管理,按正常儿童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4、对居住在本辖区内0-7岁儿童做到及时建卡建证,及时完成基础免疫,加强免疫,非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工作。

5、认真做好接种前健康状况的询问,并核对其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种类、针次、时间等情况和家长告知工作

6、及时上报新生儿资料;0-7岁变迁儿童资料;基础情况资料,要求及时、完整、准确。

7、认真填写告知单并让家长在告知单上签字。并检查其接种疫苗种类、针次、时间、批号是否与计划一致,进行上卡、打卡输入微机,并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8、认真执行《医务人员守则》遵守院内一切规章制度。

9、月接种计划上报要准确及时、字迹工整清楚。并在接种时间内完成应种对象的免疫接种。

10、协助儿保医生督促提醒儿童家长完成儿童保健工作。11.做好每年学校、托幼机构的预防接种证查验的门诊登记;做到查验证报表及时准确;核查补种率等

统计员工作职责

1、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资料统计,汇总、上报,禁止一切弄虚作假行为。

2、科学的、正确的进行资料统计、汇总、上报,禁止统计差错和空项。禁止拖延工作和迟报、不报行为。

3、统计报告的资料、数据以及所用的纸张等要规范。

4、上报的资料必须有经手人,复核人,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名(章)、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必须填写实际报出日期。

5、各种报表填写干净,整洁,项目齐全,统计数字准确,上下相符,并及时上报。

6、门诊接种登记要填写准确,有家长签字,不得代家长签字。

7、监督地段医生对此次受种儿童接种疫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确保正确在进行门诊登记。

8、门诊登记流动、常住儿童要分开;一类与二类疫苗要分开。

9、.做好每年学校、托幼机构查验证报表及时准确;核查补种率.做好流动儿童的管理登记.

儿保医生工作职责

1、具体实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管理辖区范围内的0至6岁散居儿童提供保健保偿服务。

2、按《儿童保健手册》中规定项目做好“

3、

5、8”月;1岁、1岁6月、2岁、2岁6月、3岁、3岁6月、4岁、5岁、6岁的健康检查,并填写清楚,评价、上册。

3、及时掌握本区儿童健康状况,有计划的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防治

4、准确掌握辖区内的出生数;高危儿及体弱儿的发生发展转归情况。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5、做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配合辖区内的妇幼保健机构做好死亡调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

6、做好辖区内2岁儿童的孤独症筛查工作,做好每月计划登记及结果登记。及时报表。

7、档案的建立工作 ,对我辖区内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填写规范,并按照 4,2,1体检做好随访登记。

8、掌握管理辖区范围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情况,基本数字,清楚。

9、按时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种例会,并领悟会议精神.

推荐第10篇: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一、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

二、熟悉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要求。

三、要认真保管专用教室的全部教学仪器设备,健全帐目、搞好财产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推动实验教学的开展。

四、要经常做好教学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保持教学设施、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五、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根据任课教师填写的《教学活动登记表》及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协助、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六、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以身做责。

七、采取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保管好国家财产。

八、要不断总结实验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研制,不断改进管理办法,使实验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九、工作调动时,必须按照规定认真做好交接工作。待交接手续办理清楚,帐、物相符后,方可调离。

第11篇:秦耕副司长调研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秦耕副司长调研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008年5月6日,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秦耕带领社区卫生处的同志在北京市调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参观了宣武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取了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汇报,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陪同调研。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近年来相继制定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城八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成率为91.4%,站为89.4%;郊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成率为91.0%,站为92.5%。二是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全市各区县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已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常用药品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工作不断完善,93家

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央和部队的医院)分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转诊人数逐渐增多。三是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建立全民健康档案被列为200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培养家庭保健员,开展家庭保健员知识技能大赛,努力提高社区居民慢性病的防治水平;发放社区卫生服务指南和家庭医生联系卡,为居民充分了解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便捷。四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补偿机制,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四个一批”工程以及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等工作顺利进行。秦耕充分肯定了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应该积极推进改革,积累经验,为其他城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借鉴,并为全国实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起到引领作用。

(妇社司社区卫生处供稿)

第12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

(一)工作制度 1.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医院/中心建立与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接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应急办)指令的院/中心办、医务处(科)或院/中心行政总值班(夜间),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中心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话记录,立即向医院/中心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接到报告,医院/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日常办事机构(医务科)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指令要求,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本院/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报告医院/中心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5)医务科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置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抢救(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中心对参加院/中心内应急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医务处(科)控制,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8)在医院/中心附近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在批量患者涌入后的2小时内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报告,并在先期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已收治人数、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

(9)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和当地卫生应急处置中心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出院的标准和出院的时限等指导。

(10)指定专人对本院/中心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中心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入本院/中心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 (11)每日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12)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当地卫生应急处置中心请求支援: ①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②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③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13)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本院/中心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应急办公室。

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医院/中心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院/中心医务科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逐级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3)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院长/主任(或院长/主任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副主任)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副主任或医务科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医务科或医院/中心总值班启动并负责。 (4)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全院/中心响应。 二级响应: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急诊科响应。

(5)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3.请示报告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医院/中心总值班报告和请示。

(2)医院/中心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院/中心领导报告和请示。

(3)院/中心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报告。

4.预检分诊制度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中心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室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处(科)或总值班汇报。

(4)按“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中心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员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收治及转诊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必须服从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送达的患者。

(2)医院/中心立即启动院/中心内应急救援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

(3)对医院/中心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指令的情况下,应该一面向上报告,一面先期处理,特别是在发生了有毒物持续外溢、爆炸、燃烧的化学事故或群体创伤情况下,除了针对可能的毒物接触予以对应处理外,对伴有外伤、烧伤及化学灼伤的伤病员尽早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置和监护。 (4)除对重危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在未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同意分流和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堂、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进人ICU抢救、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6)对所有群体伤、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中心就诊者,无论是被收住入院,还是被安排留观,都应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同时,统一登记造册。

(7)对已接收的,超出本院/中心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院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必须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院。

6.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留观制度(2级医疗机构) (1)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患者的病因诊断,原则上由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组织参与事件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临床医疗等卫生救援组织机构的专家组作出,并由指挥部统一转达给收治医院。

(2)在事件突然发生,尚缺乏统一病因诊断的情况下,医院/中心对从现场紧急送入院的患者一律“待诊”的方式作出诊断;在指挥部将诊断指导意见下达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3)医院/中心遇有下列情况需要报告和请求会诊以解决诊断: ①不确定是否发生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先期收治大批不明原因的类似中毒的患者;

②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病情复杂或伴有复合伤;

③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的临床表现或病情变化与指明毒物的毒作用不符,怀疑现场判断的毒物的种类有误或伴有未知毒物。会诊前应做好相应准备,汇集会诊对象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等资料。

(4)医院/中心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陆续自发来院/中心的就诊者,因其缺乏现场资料,应注意鉴别诊断,不能单凭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就作出中毒的诊断;经观察和调查,不能提供和证明就诊者有接触史的,无论有无临床表现都不能给予诊断;要始终注意防范诈病、伪中毒及群体性癔症的发生。

(5)对曾暴露于突发化学事故(或水源、食物污染)现场,有可能接触(摄入)某些特定毒物,但未发病的人群,可能是处于中毒的潜伏期或诱导期中,应该安排医学留观。医院必须按专家组统一制定的留观期限、观察项目及预防性诊治方案的要求执行,密切观察留观人员的病情变化,予以必要的检查及对症处理,做好记录。对有刺激性气体吸入史者,皆应留观至少24小时。

(6)医院/中心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医学留观者的诊断必须在事件处置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下列原则:

①有接触史,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无XX中毒”的诊断;

②有接触史,入院时有一定程度(轻微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置后,症状和体征趋于缓解和消失或没有出现更加严重的病情变化,给予“XX(毒物)接触”的诊断;

③有接触史,经过严密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置后,症状和体征趋于明显,出现病情加重的变化,则按“中毒”进人救治程序,予以相应诊断。

(7)医院/中心必须按方案要求,对经过最长留观期且未发病、符合专家组规定的出院标准的留观者,一律动员其限期离院,不得滞留。这类人群在院期间,不作为中毒人数统计。

7.信息发布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按照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和基本要求,由权威机构发布疫情及相关信息。

(2) 其他任何部门、科室、个人不能发布相关信息或单独与新闻单位联系。

(3)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和全面。 8.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理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外语、普通话、各种急症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5)全院/中心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9.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专家组或抢救组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储备规定,结合本院/中心实际研究、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中心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储备。 (4)应急药品、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补充更换。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申请补充,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10.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2级医疗机构)

(1)医院/中心按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的要求储备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特殊解毒药物。

(2)医院/中心在制定急性化学物中毒的治疗方案中,针对某些特定毒物,应积极争取和寻求特殊解毒药的应用作为重要的抢救手段;在本院参与的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中,应执行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专家组关于特殊解毒药应用的决定和指导。

(3)对中毒事件中,接触史肯定,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使缺毒物检测的依据,也能够“直接诊断”的化学物中毒患者,符合其对应的特殊解毒荮的应用指征的,应早期、适量地使用特殊解毒药,并可根据疗效作出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4)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接触史不肯定,也不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医院又缺乏毒物检测条件的,需要“排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疑似化学物中毒者,是否使用特殊解毒药应通过进一步观察、检查和会诊,并请示专家组后决定。

(5)在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曾暴露于事故现场的人群大量进入医院,即使接触的特定的化学物有相应的特殊解毒药,也应区别其接触程度、吸收剂量、临床表现和损害结果,严格掌握特殊解毒药的使用标准,正确把握应用指征、应用时机和应用剂量;禁止将特殊解毒药作预防性治疗使用;防止大面积滥用特殊解毒药,导致比中毒本身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6)应急救治中,有特殊解毒药物需求而本院暂缺的,应及时向指挥部求援。无论导致急性中毒的化学物有无特殊解毒药,对中毒患者的抢救都应强调综合治疗,加强支持和对症处理;不得因寻找和等待特殊解毒药而延误或放松综合抢救措施。

11.发热门诊工作制度(2级医疗机构)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按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要求开设发热门诊,负责发热病人的接诊工作。

(2)发热门诊负责接诊经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本院预检分诊引导或自行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独立进行收费、血常规化验及X线摄片等,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3)配备隔离室,有保证病人专用救护车到达前短暂停留需要的隔离用房。发生特定传染病突发疫情时,对发热病人,要给病人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寄送《发热病人通知书》,特殊情况报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

(4)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病区)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5)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相关病区或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 12.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肠道门诊开诊时间根据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要求确定,实行24小时有人值班制。

(2)发现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医院预/中心防保健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3)肠道门诊发现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写传染病卡片,送预防保健科。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

(5)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临床观察医院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须固定地点放置。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1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6)病人的病历、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必须经过消毒后再行保存和应用。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行倾倒。便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7)发现可疑或已确定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留验观察,并派专人携带菌株送往所驻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8)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无菌室、操作台要定期消毒。定期采样检查空气,进行培养,并有报告单。

13.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所有从事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人。

(2)医疗机构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管理。

(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 ──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l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甲肝/戊肝: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倒。

──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登革热:l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l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l例以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lO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流感:l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4)明确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①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③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5)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14.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2级医疗机构) (1)科室工作人员熟悉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包括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经医院/中心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3)对传染病进行分类隔离,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4)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科室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褥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6)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做疫情报告。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15.临床观察医院(病区)工作制度

(1)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下根据上级指令开设,凡在各发热门诊、腹泻门诊、预检分诊室就诊后,经确定为临床观察病例的,转人集中临床观察医院(病区)留观。

(2)集中留观病例用专用救护车转送。临床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临床观察期间由专家组做出明确诊断,按规定程序处理。

(3)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制定接诊处置预案.成立治疗技术组、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组,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病区双通道及区域。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分明。

(4)配置必备的医疗急救设备、药械和消毒设施。

(5)观察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值班医师每日查床2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6)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7)负责急诊观察的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病人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8)加强基础护理,预防井发症的发生。

(9)专家组定期查床,及时确诊或排除诊断。

16.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应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和隔离裤、换鞋,护士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治疗、护理后。一定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

(2) 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一床一巾,用消毒液擦抹桌柜,一柜一巾;地面用消毒液拖擦,每日二次。

(3) 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 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后集中处理。

(5) 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置。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6)病人的便器使用一次性的。如不是一次性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7) 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漱污水流入下水道后,经污水处理达到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8) 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 (9) 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再放入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

17.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影像科室工作制度(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1)技术员严格按三级防护要求,每照完一个病人需消毒或更换防护服后才能照第二个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加强X线防护,X线机应有遥控开关,或加长曝光按钮接线,在室外曝光,技术员与外界隔离。

(2)有专用X线机。有CR设备的,可用数字化平板摄片。每照完一个病人,机器需消毒(2%戊二醛擦试消毒)。

(3)有专用暗室,在暗室内,技术员可按一级防护或二级防护要求,但应避免暗室内有关设备污染,若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暗室内有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洗好的照片放在专用袋内,避免污染。

(4)若有CR,可用光缆传输图象,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胶片和申请单,则写报告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若进入病房污染区的胶片,需消毒后才能带出污染区(可用紫外线灯近距离消毒)。

附:发热门诊及临床观察病区(室)影像室工作制度

(1)有专用的X线检查室(通风好,房间不小于20平方米)和暗室,有较好的铅屏风等防护设备。对周围无X线辐射影响。

(2)摄片时技术人员防护要求,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每个病人必须带口罩。X线防护:X线机有遥控开关,或长曝光按钮接线。工作人员在铅屏风后曝光,技术员隔离。

(3)设备要求,专用x线机,最好是DR,或用CR的数字化平板摄片,机器定期消毒,若发现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彻底消毒机器。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定期消毒。注意片匣的定期消毒。

(4)暗室处理,使用专用暗室,应避免暗室内有关设备的污染,若发现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暗室内也要彻底消毒。暗室内有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洗好的照片放在专用袋内,避免污染。若无专用暗室,需设置专用暗室,需在摄片时防止污染,可用紫线灯近距离照射消毒。

(5)写报告时,若有DR或CR,可用光缆传输图象,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胶片和申请单,消毒申请单,或专人写发热门诊病人的报告,做好一级防护。

18.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超声科室工作制度(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治疗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教育,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2)工作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整齐的工作衣、戴工作牌,换鞋入室。

(3)各项超声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 (4)符合急诊要求的急诊病例,当日及早安排,危重患者应随到随查,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携带有关急救用品。

(5)超声检查时,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遇到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必要时和临床医师共同研讨。

(6)技术人员防护要求,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每位病人必须带口罩。若发现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彻底消毒机器。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定期消毒。

(7)写报告可用光缆传输,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写报告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

19.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检验科室工作制度(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应及时处理和销毁。检验单发出前,需消毒处理。

(2)室内每天须进行一至两次地面和空气消毒或净化。污染的玻片、标本容器、吸管等应投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经煮沸或高压消毒再进行洗涤。

(3)无需保存的细菌标本,均需高压灭菌或煮沸灭菌,或用强有力的消毒液处理。

(4)被污染的试管、培养皿和其他玻璃器皿等,需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方可洗涤。 (5)如有传染性物质洒于桌面上或地上,必须用过氧乙酸或其他消毒剂倒于污染处,待半小时后,方可用棉花或布类拭净。

(6)工作服被污染,应立即将工作服小心脱下,用高压灭菌消毒。 (7)如手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浸泡十分钟,然后用肥皂与清水涮洗干净,如有传染性物质吸人口内,应立即吐出,用1g/L的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漱口。

(8)对各种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免疫试剂,应用后要做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20.传染病人出院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病人出院必须符合出院参考标准,经医院专家组讨论认定后方可出院。

(2)病人出院时,医院要留存病人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并通知所在区疾病控制机构,由区疾病控制机构通知出院人员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

(3)在出院医嘱中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康复状况,提出在家休息时间的建议。休息期间,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要求病人每日上、下午各测量1次体温,发现体温异常时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4)根据出院前X线胸片等检查情况,必要时,可要求病人出院1-2周后复查。

2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加强全员医疗废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管理的意识,人人参与管理,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2)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上述废物必须分类,不得混合放置。

——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泻物污染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一次性医疗物品、废弃的被服、被隔离收治的传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棉鉴、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感染性医疗垃圾、传染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存放。

——病理性废物: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和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腊块和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管理办法:病理科、手术室、产房等科室如有上述病理性废物一律经消毒液浸泡后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存放。

——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玻璃试管、安瓿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将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等放入专用的利器盒中。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管理办法:药剂科、病区、门诊等科室如有上述药物性废物一律用黄色塑料袋存放。医务人员、行政办公、医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3)各科室在存放医疗废物前,仔细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损、渗漏,存放的医疗废物只能达到塑料袋的3/4后必须进行封口,放入塑料袋内的所有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

(4)科室、病区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道路运送医疗废物、垃圾至医院指定的暂存点。

(5)存放垃圾的容器、运送垃圾的车辆每日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O.5%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6)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由专人进行回收,做好交接、数量登记,交科室当班人员签名。

(7)医院医疗废物一律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置。垃圾暂存区域禁止吸烟、饮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定期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8)各科室不得私自处理上述任何污染废物,如发现有违规者,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9)加强运送、处置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的防护。 22.职业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3.后勤保障制度(通讯、车辆、设备、药品、物资保障制度) (l)成立以分管院长/主任为组长的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通讯、车辆、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定,沟通与属地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联系渠道,保证医疗应急救援一线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医疗机构应急处置工作的医疗设备、常用药品、防护物资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供求状况,多渠道组织货源。

(3)对部分采购困难的药品,制定采购预案,疏通供应渠道,确保药品的供应。

(4)对紧急需求的物资、药品、设备提出调配的方案,并负责落实。

(5)必须保持车辆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驾驶员必须做好出车前、途中、完成任务后的车辆自检自查工作;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要记录完整。

(6)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要保障通讯畅通,不得因通讯因素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岗位职责

l.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由院长/主任组建并由院长/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全院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在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领导下,组织、部署、协调本院/中心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护工作。

(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4)负责本院/中心专家组、专业救治组、应急救援小组和常设机构的组建。

(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部门)的职责,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室(部门)应急准备的落实情况。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统一指挥下,负责启动院/中心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对到院/中心的患者开展救治。并对正在进行的应急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报告本院/中心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派出应急救援小组。

(8)决定是否提请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中心分流患者的请求。

(9)负责应急响应终止及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奖惩。

(IO)分管副院长/副主任协助院长/主任开展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职责

(1)以医务处(科)为主体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常设办事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必设),在医院/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中心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战时具体执行和落实院/中心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中心具体情况的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群体急性食物中毒、群体伤与突发传染疫情救治预案。

(3)根据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的要求,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负责建立本院/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网络体系。 (5)组织全院/中心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建立“绿色通道”,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召集和外派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7)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代表医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接受其指令,获取专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见、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及时传达并应用于本院救治。

(8)负责本院/中心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中心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按时向院/中心领导小组和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报告。

(9)负责收集、评估临床意见,及时向院/中心领导小组请示,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危重患者等请求。

(10)对转诊患者督促接诊科室写好简要病历,联系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

(11)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

(12)完成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医院/中心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负责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医疗抢救工作的首诊组织和协调工作。

(2)及时向医务处(科)分管院长/主任或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医疗救援的接诊与初步处置情况。

(3)在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参与值班期间应急医疗救治的组织与协调。

(4)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完成院/中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4.应急救援专家组职责(2级医疗机构)

(1)院/中心应急医疗救援专家组,由分管副院长/副主任负责组建,医务处(科)负责日常管理。成员由急诊专业(包括急性中毒)、危重病专业、传染病(感染)专业、呼吸专业、创伤专业(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胸外科等)、院内感染、药学专业等专家组成。

(2)在医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应急救治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3)向院/中心领导小组提供医疗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负责全院危重症病人会诊、抢救,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救治方案。

(4)审查院/中心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协助院/中心医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决策与指挥。

(5)指导并参与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6)参与医疗应急救援后的评价总结与奖惩工作。 (7)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5.应急救援抢救组工作职责

(1)在院/中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害性质和病员数),成立由相应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医疗抢救(或救治)小组。由医务处(科)长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抢救的组织和落实。并及时汇总救治情况,向院/中心领导小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2)抢救小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认真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向专家组反馈救治情况。 (3)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及时、认真、敏捷地进行救治。

(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置准确、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和查对制度。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和处置治疗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复述,以免发生差错。

(6)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要做好登记和汇报工作。

(7)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8)平时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抢救规程和技术。 (9)参与院/中心内医疗救治的评估与总结。 (10)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注:急诊、临床、医技、后勤、保卫及心理干预人员职责,按照国家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执行。

第13篇: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

1.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可行性、选址和建筑设计合理性。 2.审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监督检查专用标识使用。 3.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登记、执业变更和年度校验。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诊疗科目及设备配置。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7.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和非隶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照各地区编制部门核编标准,每年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总量、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聘用制管理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任职资格及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及护士岗位再注册管理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获取工资报酬、津贴和享有国家规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6.每年第一季度核查上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考核结果落实人员岗位调整及解聘、辞聘情况。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7.组织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培训、考核。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及会计人员合理配备落实情况。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本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至少两次核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收入足额上缴、经费支出范围、支出标准落实情况;核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4.监督检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分析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系、指标体系运行情况。

5.监督检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帐务处理程序落实情况。审查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业务收支两条线账薄的设置、各种收支两条线报表、内部分析报告。

6.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7.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每年至少两次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科目收费、检查项目收费、常用药品收费情况及价格公示的落实情况。 8.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考核细则制订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诊断、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预防接种点的免疫接种疫苗、冷链设备等设施条件落实情况。

4.建立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监督检查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指导计划、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工作落实情况。

5.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盟市级每季度、区级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检查指导。

6.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自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每年考核评估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拨付使用情况。

7.负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督促检查其落实情况。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配合其他部门组织、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应急预案。 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及运行情况。

2.每年第三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年度预购置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品目、数量和经费额度。

3.每年审查固定资产“三帐一卡”制度落实、设备使用登记、日常保养和维修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的数量、用途,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5.统筹协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 6.监督审核因技术问题确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和已超过使用年限而无法使用的资产。 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药品目录、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等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验收、出入库、核销、盘存等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包装、贮存、保管、效期药品管理、使用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报告、处理、封存情况,定期公示监测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使用,处方医生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知晓情况。

7.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过期、假劣药品的销毁情况。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并督促其建立质量管理部门。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检查知识知晓情况。

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风险防范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2.评估、公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及实施措施。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聘用人员业务水平、工作绩效、职业道德和居民满意度考查的落实情况。

5.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情况。 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1.每年第四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绩效考核的落实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任会议;必要时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精神、研究解决出现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大事项、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请示,应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答复,做好回复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的医疗、治安、消防、水电、设备、建筑环境、信息安全等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的贮备情况。

5.监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医疗、行政、人事、财务、计量器具档案和文书的归档与管理使用情况。

6.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值班制度落实情况。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全面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医疗安全、特殊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中毒)。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情况;特种职业工种经培训持证上岗情况。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用氧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使用记录和定期检测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环境、院容院貌、科室布局和清洁卫生。

5.每年至少两次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医源性感染各项监测指标及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全员医源性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并通报检查结果。

6.每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垃圾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登记制度、警示标识、清洗消毒、收集、存放及运送的执行情况。 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信息统计工作质量,满足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并提供业务指导。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信息原始记录,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

3.监督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执行情况,统计信息发布需有相关部门批准。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构建、升级、维护工作,保证软件、硬件安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及信息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辖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使用情况。

7.对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行业作风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全员行业作风岗前培训制度,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违规违纪事件。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利用各种方式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或其他馈赠的处理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定期考核,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聘用、晋升职称以及评优挂钩情况。 民主评议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民主评议监督管理组织建设,评议制度、评议方案及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等满意程度进行测评的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的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通过各种媒介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公示的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主评议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有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和精神,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8.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人员的统一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人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指标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和其他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转帐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置、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做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置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置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置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每年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从事药品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资质,熟悉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认真执行。 2.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和急救药物的储备。 4.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5.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6.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7.在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内,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购使和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在社区药品采购成交品种目录内的,必须按照品种目录确定的产品和成交价格,向市级(区级)统一配送企业采购,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同通用名的其他规格的药品。

8.零差率药品的目录范围等信息应通过电子屏幕、药品价格明码标价表或价格手册等形式向社区公布,接受患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9.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10.调配时,对处方要严格执行“三查六对”制度,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

11.发出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退换,如特殊情况需退药时,须经医生开具退药处方,药品包装必须完整,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方可。

12.要积极宣传用药知识,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记录及上报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预案

1.中心(站)医务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中心(站)应将行医行为、医德医风做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 2.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质量管理,定期(每月)对中心各科室(站)的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中心奖惩条例办事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3.中心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严格医疗准入制度,依法行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中心各科室(站)的诊疗规范,落实《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完善、落实法规要求的相关文字记录,签字备案等工作,确保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中心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监督中心各有关科室(站)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为临床提供合格药品。

5.中心应设立控制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中心与站的相关管理制度,监督中心各科室(站)制度落实.加强对重点科室(站)的考核。 6.中心应设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病案书写规定》等病案管理制度,重点管理中心各科室(站)医疗护理、功能科室各种医疗文书、表格、报告的书写质量以及病案的规范管理。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中心(站)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把依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中心(站)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中心(站)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安全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4.中心(站)有专人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对一般问题及时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发现典型问题,通过质量讲评会进行分析、讨论、使全体人员共同提高。

5.中心密切关注各科室(站),尤其重点科室的医疗行为和工作质量,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要求主管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计划如实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和配合。

6.中心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对门诊每天的处方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站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凡发现病历、处方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 7.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一律分析原因,寻找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站)管理,定期对中心(站)各职能部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9.中心(站)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练兵、业务考核,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避免违法违规操作。

2.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安全事故的医疗过失及其他过失行为或者发生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向中心(站)主任报告。 4.对有医疗行为争议的,中心(站)负责向患者或家属通报情况,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或法律程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有医疗事故争议的,中心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患者或家属要求,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资料,由中心(站)负责保管。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7.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所在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失,防止损害扩大。

8.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中心(站)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9.对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或家属,中心(站)应按程序到所在区(市)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

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 

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

2.设置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

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科主任(站长)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 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 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本中心(站)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有权可开具处方。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须在社区卫生机构留样或备案。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或盖章。 5.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并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

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

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

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蒙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蒙中医药人员,蒙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蒙医科、中医科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蒙、中药房,并配置一定数量的蒙药材、蒙成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蒙医、中医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开展具有蒙医、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医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法等工作,制定适宜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编制发放蒙医、中医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引导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蒙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标识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9.加强近期药品、过期药品管理,近期药品应单独放置,并以黄牌警示;过期药品必须封存,加挂红牌等待退库。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8.有专人负责复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分剂包装。

9.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发药时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等相关用药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站)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站)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资金)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站)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现场急救与转诊。 2.负责家庭病床管理,开展上门服务。按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双向转诊。

3.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系统管理工作。

4.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负责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8.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蒙中医适宜技术和蒙中医疗法。

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医师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1.负责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 2.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3.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5.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干预计划,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7.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和康复指导。 8.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协助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和管理。

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3.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7.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8.参与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9.配合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药剂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包括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2.审核药品处方,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品的储备,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5.检查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定期检查检验工作质量,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B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妇女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6.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7.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全日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常规,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及事故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措施;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宣传教育和随访等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5.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 6.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中心(站)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与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中心(站)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课,对中心(站)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5.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7.负责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8.负责利用中心(站)健康教育咨询台与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社会人群与居民的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工作。

9.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10.负责中心(站)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9.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传染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2.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中心(站)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

5.按时参加区(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 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发病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遵守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按计划做好随访、体检、长期用药和接诊记录的规范书写并录入电脑。

4.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5.按照各类慢性疾病系统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的分析、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站)信息资料室。

6.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 医源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制定中心(站)控制医源性感染管理计划,指导制定预防感染制度。 2.监督检查有关医源性感染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

3.协助各科室(站)开展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开展有关医源性感染宣传教育及医源性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人数,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积极参与建立社区、医院、居委会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承担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精神卫生工作任务。 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领导下,掌握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4.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同时对有需要康复的病人建立卫生保健合同。

6.积极钻研全科医学与康复医学业务,不断更新康复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年度预算并组织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保证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制度的落实。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的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资金供应。

8.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防治不良现象发生。

9.接受(待)卫生、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医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14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科室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

2、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服务。

3、运用适宜的中医药、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技术承担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4、对于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5、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及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6、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7、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妇幼保健工作。

8、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行分类管理。

9、对残疾病人、偏瘫、脑血管病后遗症病人及有康复需求的人群开展康复训练及指导。

10、每三年在辖区内进行社区普查,修订社区诊断,根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

11、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对口管理,业务指导。

中心办公室工作制度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协调、沟通各部门的工作联系。

2、负责草拟、制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行政公文的签发、登记、传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

3、负责安排各种会议,做好记录,并负责安排总值班。

4、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及时做好各种电话、信函、文件及领导指示的登记、传达、转办和反馈,负责处理信访工作。

5、负责做好印鉴管理、通讯联络、参观访问、对外友好交流和外宾的接待工作,并负责与社区保持联系。

6、负责人事调配、劳动工资、职工教育、职称评聘及职工退休等工作。

7、负责政治思想工作,抓好科室政治学习,做好记录。

8、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坚持医德医风考评,考评结果装入职工个人档案,作为评先晋升的依据。

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全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资料收集及统计等管理工作和日常信息咨询工作,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做到精确、及时、严谨。

2、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办法,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与使用,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3、专人负责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使用,负责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网络的维护,定期检查设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排除,严禁非工作性质使用机器,保证机器性能良好和计算机各点位终端运转良好。

4、按时收集、汇总、上报各项数据、报表资料,保证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5、社区基本情况主要数据资料上墙。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防止信息的泄露与丢失。

4、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5、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6、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7、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全科诊室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全科门诊,应由具备执业资格、经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应诊。

2、全科医生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

3、全科诊室诊疗方式为日常门诊、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和出诊等,对门诊就诊的急、危、重症病人开展会诊、转诊工作。

4、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护其隐私,正确恰当的处理好病人对病情的知情权,对接受治疗的选择权,对急危重症病人除施以积极救治和转会诊外,医生有对病人及家属等告知和签字的责任。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口头宣传,发放健康处方。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科主任领导,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基本医疗、保健、康复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双向转诊、传染病发现及报告等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协助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进行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8、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9、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家庭卫生服务。

10、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

11、配合精神卫生指导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2、了解本年度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13、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常见的多发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

14、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1、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护士长领导,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技术和护理管理工作,书写相关社区护理文书,并协助做好各种物品管理及请领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3、掌握人群不同生命周期的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三级预防与康复护理技术;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技术及操作,能独立完成各项家庭访视工作。

4、配合医生完成双向转诊、临终关怀、慢病防治、药品管理、健康档案、资料录入等各项工作。根据季节及常见病发病规律,对居民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5、协助医生做好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做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并妥善保管。

6、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社区诊断、康复、精神卫生、慢病防治、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服务等项工作。

7、做好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医疗废弃物的集中回收、处置,不能随意丢弃。

8、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1、治疗室应由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着装整齐,操作时带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动水洗手。

3、熟练掌握治疗基本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4、三区界线明显,各类物品定点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

5、药品管理有序,及时清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治疗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20分钟,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40分钟,照射后有记录。定期对治疗室空气、物表、护理人员手、消毒液等进行细菌监测。

7、凡用过的治疗物品、器械均应用有效浓度的含氯制剂进行初步消毒后清洗灭菌。对用过的一次性物品经过初消、毁型、分类装袋,由有关部门统一回收。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处置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带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时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2、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人热情体贴。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紫外线消毒,每次30分钟,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佩戴胸卡,保持室内卫生,物品摆放有序,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面向社区,指导基层妇女卫生保健工作。

2、做好妇女“五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3、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3、指导新婚期的生理和心理保健;指导避孕和优生。

4、高危孕妇登记、转诊及随访;产后42天访视,指导孕期保健。

5、进行常见疾病的防治;对更年期妇女,进行针对性保健指导及健康教育。

6、优生优育咨询指导,性卫生、性保健指导;不孕不育指导。

7、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8、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妇女保健科普知识。

妇女保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

2、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

3、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青春期保健、婚姻期保健、孕产期保健、科学喂养和避孕节育知识的讲座和指导,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4、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各项工作,认真进行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营养咨询、医学指导等工作,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

5、开展社区内妇女各期保健咨询及健康教育工作。

6、认真做好社区内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7、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8、完成上级下达的各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9、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制定全年的保健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法。

3、掌握辖区内计划免疫适龄儿童的基本情况,提供免费咨询和宣传服务。

4、对辖区内儿童包括流动儿童提供计划免疫服务,按时上报各类接种数据。按时对辖区内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向群众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传,预防接种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材,进行安全注射。每次接种上证、上册。完善接种资料和接种统计工作,及时上报基础月报表。处理轻微的接种不良反应,针对情况向上级汇报,并如实登记。

5、承担辖区内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好法定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管理,及时报告、登记、随访、发放预防药物,并对接触者严密监测和对健康群体进行预防接种等。

6、组织各种卫生宣教工作,包括卫生资料发放、卫生知识讲座。

7、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计划免疫任务。

8、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负责做好本院及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年初制定预防保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终做好工作总结。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面向社区。

3、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4、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社区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5、指导并担任本院和社区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及访视工作。

5、做好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学校校园预防保健网,及时发现学生当中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隔离、上报,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漫延。

6、指导并担任本院和社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和妇女病、儿童的普查普治工作。

7、深人社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健康宣传、培训、咨询等工作。

8、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生育咨询和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治交叉感染。

5、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6、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质量。

7、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8、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期检查。

9、加强检验科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熟悉掌握现有检验仪器原理,性能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仪器开展临床常用实验检查项目,提高临床诊断率。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负责检验药品、设备的申领、保管、使用和保养、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6、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7、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8、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严加保管、定期检查。

9、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维修工作,保持正常备用状态。

10、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11、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1、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

2、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图像基线稳定、图形完整,遇有特殊病例须增加导联检查。

3、心电图报告当天发出,遇有疑难病例,应组织集体讨论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后书写报告,必要时随诊复查。

4、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5、书写检查报告时,应做到对图形分析认真、剪贴规范。

6、每个检查均应登记后才发报告,各项登记、记录、资料完整,并归档统一管理。

7、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仪器的性能与原理,精心操作,轻拿轻放,严防各种探头碰撞。

8、室内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经常性的对心电图机进行检查调试,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9、心电图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和更换卫生被服。

10、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室内不会客,不吸烟, 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对待病人认真负责,做到细心、关心、热心、虚心。

3、需作检查的病员,由临床医师填写申请单,在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指导病员注意事项。对不方便走动的病人到病人床边进行检查。

4、当天报告检查结果,遇有疑问或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5、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及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会,提高诊断水平。

8、积极钻研业务技术,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9、负责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10、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11、对室内仪器设备,随时检查,妥善保养。每天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以免发生意外。

12、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彩超室工作制度

1、操作室保持清洁,远离强磁场等有影响的设施;安装稳压电源及标准底 线,安装空调设备,保持室内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2、本室工作人员须经过培训方可单独操作。

3、接诊病员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检查注意事项;常诊病人按顺序进行检查,为重病人及急诊病人应随时检查。

4、检查时应按照临床诊断需求认真细致的进行检查,以确保彩超诊断的可靠性。

5、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疑难病例、复杂病例与临床医生共同讨论后发出。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维护保养制度,对仪器各种设备和配件要认真妥善保管,不得外借,以免损坏,发现故障及时报告院领导,以保持仪器正常运行。

7、工作人员要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期间不脱岗,及时给患者检查诊断,确保医疗安全。

彩超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各项仪器操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

2、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必要时可参考病历,检查时应按照临床诊断需求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以确保超声诊断的可靠性。

3、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或提出做其它辅助检查的项目,不要盲目、过早地下诊断意见。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注意安全,定期保养维修,并对仪器进行检测,发生故障及时处理,不得无故停检。

5、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使用技术,熟悉操作规程,做好防护、防差错工作。

6、各种检查记录和相关资料应妥善保管。有关诊断资料未经医务科长同意不得查阅或借出,防止纠纷发生。

7、参加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会。

8、积极钻研业务技术,提高专业技能。

9、保持工作室肃静、清洁、仪器设备干燥,保持完好率。

10、健全仪器使用档案,搞好登记、统计、发送检查申请报告。

经颅多普勒室工作制度

1、超声检查,须持有临床医生填写的申请单和交费凭证,方可检查。

2、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员一般病情和检查目的、要求,询问病员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检查时必须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部位。

3、结合临床需要,认真仔细检查,及时准确的书写检查结果,签全名后发出报告,遇疑难病例应邀请会诊或转诊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

4、本科室人员需熟悉机器性能、操作规程、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方能上机操作。

5、建立检查登记簿,做好各项检查记录,及时研究分析,妥善保存各种资料。

6、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讲究医德,热情优质服务,衣着整齐,室内整洁,做好室内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7、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

经颅多普勒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及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4、掌握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机器,注意安全,每次使用完毕,要切断电源,做好防尘、防潮及仪器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检查、保养、维修,校测仪器,建立仪器档案化管理,本科仪器不能外借。

6、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会,提高诊断水平。

7、积极钻研业务技术,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8、负责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9、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10、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药房工作制度

1、药房工作人员凭本中心医师处方配药,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详加审查后方可调配。

2、遇有药品用法用量不妥、禁忌处方或处方字迹辨认不清等情况时,由配方人员与开方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进行调配,不得私自涂改或代开处方。

3、配方时应细心谨慎,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变质、过期、包装不完整药品不得发出,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

4、含有毒药、限剧药及麻醉药的处方调配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麻醉药品的规定办理。

5、处方调配结束须严格核对并签名后方可发出,发药时应耐心向病员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随意向病员介绍药品性质及用途,避免给病员增加不必要的顾虑。

6、发出的方剂,应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

7、严格执行门诊用药量规定。对超过用药量处方,药房工作人员应请医师修正后再调配。

8、加强药品管理,防止变质与失效;毒麻药品,设专柜加锁保管,并由专人负责。

9、药房内应整齐、清洁,药品按类存放,器具用后放回原处。

药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2、负责药品的领用、分发、保管、登记、结算、统计和处方调配等工作。

3、随时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主管领导处理。

4、发药给病人前,由发药人再一次清点剂数、药名、姓名是否有误,先煎后下,特殊用法必须单包,注明完毕后需向病人解释清楚用法,要认真、仔细、耐心、口齿清楚,直到病人满意为止。

5、对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按其管理规定执行,并监督临床安全使用,防止差错事故。

6、加强药品管理,执行麻醉、精神、毒性及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及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杜绝不合格及伪劣药品进入医院。

7、经常检查、保养所用衡器、冰箱等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8、做好用药咨询,结合临床搞好合理用药;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药品供应工作。

9、做好新药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工作,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并提出需要改进和淘汰品种意见。

10、库房内必须保持整洁、干燥和通风,切实做好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工作,提高药材保管质量。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实施、评价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3、掌握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4、积极对高危人群开展控烟、限酒、指导合理营养膳食、健身等干预活动。

5、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其中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保健等内容。

6、考核、评估各科室医护人员开展面对面健康教育情况,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7、开展整体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和残疾预防宣传教育。

8、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设健康咨询台和咨询服务热线电话。

9、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宣传卫生知识。

10、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宣传日的活动。

11、组织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12、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1、实施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如患感冒、手部皮肤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不准参加接种工作。

2、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3、凡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做到一人一证、一卡,每个出生年份装订一册。本辖区管理儿童由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规定时间进行预防接种,每次接种后将各种接种信息完整无误的登记在卡、证、册上,并由专业人员将接种信息录入电脑进行管理。

4、凡在当地出生的6岁及6岁以内的儿童,不论有无户口或户籍是否在当地,均应于出生后1个月内,由儿童户口所在地的接种单位负责建卡、建证,预防接种册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必须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注消手续;外地寄居在本地时间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也应建卡、建证;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5、接种人员应积极、主动向群众宣传计划免疫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

6、接种完毕后,必须及时上卡、上证,并按时上报预防接种有关报表。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1、及时掌握本区内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对新生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及时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册、接种证。

3、按时对适龄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4、统计接种资料,按时上报规定报表。

5、正确掌握各种疫苗免疫程序及接种技术、接种部位、接种剂量和接种禁忌症。

6、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

7、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械。

8、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9、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免疫预防宣传。

10、外来儿童接种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片区负责人员每二个月一次对外来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给予接种或补种。

11、掌握辖区内幼托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12、参加区疾控中心半年一次对外来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接种情况的抽查。

康复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做好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

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取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6、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残疾人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掌握本社区残疾人概况,有登记底册。

3、建立本社区康复档案,做到底清数清、管理严。

4、能全面掌握肢体残疾病人的康复技能,通过对病人的康复指导使病人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5、对重点康复病人与残联配合进行重点康复指导,并做好登记及效果评估。

6、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康复病人的心理咨询和思想疏导工作,通过了解、分析、鼓励等办法,帮助康复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7、对康复病人做好康复器材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

8、开展康复需求调查,掌握康复资源,根据康复患者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服务。

9、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财务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监督。

2、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是预算以外的,无计划的开支,应坚决杜绝,对于临时性的必须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3、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先由经手人、实物负责人签字,再由中心主任审查批准后方能报销,白条不能作为报销凭证。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本单位发生的债权、债务,防止拖欠,减少呆帐、坏帐。

4、财会部门应会同有关科室,对本中心的固定资产、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财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及时清仓查库,防止浪费和积压,以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5、严格现金管理制度,遵守结算纪律,凡是收入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不得以长补短或挪作他用。

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物价政策,遵守物价纪律,熟悉各项医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

7、正确、及时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计划(预算),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报表。

8、加强本中心经济管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会同有关科室做好经济核算的管理工作。

医保结算工作制度

1、严格按医保支付范围结算医保费用。

2、保证参保患者(包括职工、城镇居民、离休干部)在中心及时结算。

3、中心向住院病人提供统一规定的《每日费用明细清单》、《出院病人费用结算明细清单》等,且内容规范、明确、具体和清晰。

4、在中心发生的,需由个人支付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所规定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先用医保患者个人帐户资金支付,个人帐户资金不足以支付的,由参保人员所缴的住院押金或现金支付。

5、中心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时,必须先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有关处方笺、申请单、《每日费用明细清单》、《出院病人费用结算明细清单》等,必须注明“自费”字样;必须由病人或代理人签字确定;其费用必须由参保人员所缴的住院押金或现金支付,不得使用个人帐户资金支付;自费项目签字单随病历存档。

6、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规定,保证药品质量,按照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提高药品备药率,不得擅自提高医保药品及诊疗项目的价格。

7、医保患者出院时,中心按规定与患者结算,不得推诿或延迟结算,不得扣押病人的押金。

8、参保人员对收费有疑义时,可以提出咨询,中心应及时给予答复。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2、在开机摄片前必须审阅申请单,按照临床医师的要求及部位摄片;做到动作轻柔,体位正确,操作熟练。

3、凡需脱去衣服,除去装饰品及衣袋物品的有关检查,必须向病人说明,由病人自己处理,并协助妥为保管。

4、重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5、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6、X线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中心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7、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刻苦钻研业务,不断专业技术水平。

8、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10、科内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坚守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保持工作室内整洁,严禁吸烟。

放射科工作人员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除完成门诊医师的岗位职责外,在本科认真进行X线诊断,按时完成诊断报告,有疑点时应追访。

3、熟悉掌握X线原理、性能,使用和投照洗片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5、做好胶片、药品等物品的请领与保管工作,做好登记、统计建档工作。

6、注意做好仪器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度,保证x线检查的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必须复位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

7、积极配合临床科室,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8、讲奉献、讲贡献,不推诿患者,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开门检查,机房内不得会客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机房内严禁吸烟。

9、加强防护意识,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必要的照射时,尽量使用最小照射野,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正在工作的环境。

10、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口腔科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职业要求,服务热情,文明用语。

2、诊疗室采光、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3、诊疗室的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诊疗室台面整洁、用物放置有序、使用方便,并随时保持整洁。

4、口腔专科所有药物、材料等保证质量,存放规范,标识清楚。

5、各类牙科器械须达到灭菌标准。

6、遵守技术操作常规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进行口腔治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面罩(或护目镜),各项检查和手术所需用物和器械均要严格消毒。

7、凡是进入组织、血液的牙科器械(手机、牙钻、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牙周治疗手术械等)必须达到灭菌标准,并做到“一人一盘一灭菌”。

8、做好空气、物表、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与处理,防止和控制中心交叉感染。

9、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医疗器械,保证安全使用,延长设备寿命。

10、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切实解决患者病痛,尽可能减轻病员负担。

口腔科医师工作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学习和掌握有效的表达方式,加强与病人沟通,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而健康的医生与病人关系。

3、树立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和水平。对病人热情接待,认真检查,精心治疗。

4、全面检查病人的口腔情况,不要受病人主诉的限制。

5、详细制定治疗计划,清楚而全面地向病人做解释,保证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意。

6、独立处理本专业的常见病,如遇疑难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专业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8、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认真学习,钻研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9、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职责和医疗工作制度及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医疗工作常规,严格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差错,出现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执行诊室器械、药品等管理规定,所有物品使用后必须放在固定位置。

11、负责专用仪器设备的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2、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工作认真负责。

中医科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医疗安全。

2、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促进提高中医医疗诊断水平。

3、积极开展中医康复治疗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加以交流推广。

4、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6、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7、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8、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

中医科医师工作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

2、贯彻执行中医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3、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保证医疗质量,严防医院感染与差错事故。

4、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5、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为患者提供“简、便、验、廉”医疗卫生服务。

6、负责针灸、理疗工作。

7、经常检查专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8、在社区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社区人群宣教工作。

9、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职业要求,服务热情,文明用语。

10、保证工作时间不脱岗、不空岗;认真执行保密制度,为患者保医密。

11、认真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15篇: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优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冯时 李薇 路孝琴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13年第06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年来各国不断进行卫生改革,逐步探索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卫生服务体系,是被联合国充分肯定并在全世界广泛推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仅是解决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目标,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某种意义上看关乎到适应人口老龄化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长远大计。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有利于以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更好地推动西城区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本研究开展了本次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

第16篇: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二堰桥社区的城建卫生工作,始终坚持务实、不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市、区、街办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在这一年里以三城联创为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的管理,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完善机制,加大宣传

社区始终坚持以主任一手抓,分管干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以社区为领导,以辖区单位和居民组为实体的落实网络。一年里利用办黑板报5期、宣传栏7次,发放《文明市民标准》手册10余本,发放三城联创宣传单100余份等方式,广泛宣传了城建卫生工作内容。

二、落实各项基本工作,突出抓重点

1、开展退耕还林春季义务植树;在今年三月份,社区组织辖区单位职工及社区居民共60人,在 处种植 株树苗,共退耕 亩地,在植树的同时宣传了城市严禁开荒种地的有关政策常识,有效的遏止了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乱开荒种地现象。

2、防火抗灾的监管;社区建立了护林放火管理机制,组织居民学习防火会议2次,安排专人专班在火灾高发期对山体进行巡视。在两季上坟前,组织护林员及社区干部上山割沿路及坟头的枯草,每年年初在各个重要山头上山路口刷防火标语10余条,一年来未发生森林火灾一起。每逢雨季来临,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辖区的砖瓦土房户,逐一对每户居民进行走访,排查每一户险情。

3、爱国卫生月活动;每年四月份是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今年是三城联创实施的第一年,结合此次活动,在爱国卫生月中组织辖区单位4次,组织辖区居民60人,联合上级进驻社区的干部10余人,共组织大扫除大治理10余次,共疏通下水道200余米,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共清运垃圾合15吨左右,清除野广告400余张,同时投放灭鼠药200袋,在做好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同时有序的开展好了春季的除四害工作,杜绝了鼠疫的发生与蔓延。辖区在亮化的同时也使周围的居住居民提高了自身环境卫生的意识。

4、每月开展市民学校学习活动,做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市民文明守则。

5、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档案,会同社区医务室定期免费为社区居民、老人检查身体,组织开展好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活动,共邀请太和医院专家四次坐诊医务室免费为200余名老人、妇女、儿童检查身体。

三、加强门前三包管理;社区继续稳抓门前三包工作,把环境卫生落实到责任单位,今年共签定门前三包责任制 份。建立了卫生保洁员的考核办法,建立工作台帐和考核台帐,从去年路段的移交到今年逐步完善的管理,从保洁员数量的增加到现在路面保洁质量的良好保证,使辖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改进,也确保了三城联创工作的有序开展。社区每日至少一次的对保洁路段进行巡查,对保洁员上岗情况进行考核,在环境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解决掉,保证了路面的干净整洁。

四、三城联创工作;今年是三城联创的第一年,社区围绕街办和上级指令,整体行动管理街道卫生及市容环境,共集中整治2个多月,累计清理流动摊贩400余个,治理卫生死角20余处,退耕还林10余处,配合上级做好了奥运会和武当武术节期间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五、其他工作

社区居民三组11号楼属于销售处搬迁楼,该处居民属于农转商住户,由于居民年数较大,早年在楼前楼后搭建了柴棚导致下水道化粪池被压,下水道的堵塞成为了遗留问题,在今年11月份,社区联合武当武术节活动,请了专业清理下水道化粪池人员6人,动用3台车,花费3000余元免费为居民解决了遗留问题,共清理了垃圾4余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做好下半年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第17篇: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xx社区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使社区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更加进步和提高,创建文明安全社区,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强化抓好卫生工作,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做出好的成绩,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一 、本着以人为本,积极做好环境卫生健康思想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内居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提高城市长效保洁水平和创卫品位,实行垃圾袋袋装,街巷全日保洁,无乱贴户外标语,无乱丢乱倒现象,使居民群众认识到提高各方面卫生是工作,身心健康的关键.

二 、我社区积极入户与辖区内的企业、店面,居民签定门内达标,门前三包协约,使居民群众积极主动搞好自家的卫生,以及做到家家户户的屋前房后,阳台都种植盆景、绿化。

、完成片区主次干道硬化,并架设路灯20盏。

拥有一支专职保洁队伍分管各路段的保洁工作,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且拥有卫生督导队伍加强管理工作。

五 、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环境卫生领导小组及责任到人制度。

六 、一年来,加大创卫,爱国卫生,除四害工,并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在辖区内禁止圈养家禽家畜。

七 、在辖区协调居民群众清理建筑垃圾、路面保持整洁及不占道行为,使路面畅通无阻。

八、有专人负责绿化的保养工作。

九、新增垃圾屋、果皮箱各两个,使生活垃圾能够更好的定点收集并转运。

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到辖区清除牛皮廯和卫生死角、盲区。我社区在社区两委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社区的创卫取得好的成绩,但也有薄弱环节,我们要继续巩固创卫成果,持之以恒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而努力。

xx社区居委会

第18篇:社区卫生日记

我住在电力小区,由于小区是新建的,家家户户要装修,各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小广告”贴的到处都是,垃圾也是到处乱堆放,为进一步净化亮化我小区容貌,小区物业要彻底清除垃圾“小广告”、垃圾,给广大居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卫生环境。

今天,所有的小区居民带上擦布,水桶,板刷,小铲等工具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除小广告”队伍中,我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丢在地上的广告纸,我们就将它们拾起扔进先前准备的垃圾袋;对于楼栋墙上的“小广告”,我们将根据墙体颜色配置相应涂料进行统一清理粉刷。对于此次 “清理小广告”活动,居民进行宣传,加强巡视,杜绝再次张贴。

我们又开始了楼道卫生大扫除,一楼是最脏最乱的地方,我都不知该如何下手。漫天的灰尘让我鼻子止直痒。这时,小区阿姨帮我打了半桶水。我用手捧出了些水来,洒在灰尘密集的地方,灰尘粘到了水滴上,扫起地来也不呛鼻子了。我把扫成一座小山似的“彩色”垃圾一堆一堆地抱起来,再扔进楼门口大的垃圾桶里。可一眼看见在干净的楼门口,不知谁家把装饰剩下的废材料丢下了,我们就想了个办法,贴了一张纸,上面写到“乱丢垃圾可耻,请尽快处理”,效果还真不错,第二天垃圾不见了,我拍拍手,得意的笑着。

通过这次的小区大清扫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才理解妈妈经常对我说的话,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

第19篇: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2008年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随着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党政工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社区居民的日益信赖情况下,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健康、稳步的发展,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结合实际的动态变化,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2008的一年里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健康社区建设,营造本社区居民人人讲究卫生,人人注重健康的文化氛围。

二、灵活机动的形式举办健康讲座6次,累计参加人次超过100余人次。

三、开展义务医疗活动12次,接受服务人次在1000以上。

四、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种,共6000余份,发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宣传资料3种,各3000余份。

五、预防保健5347人次。

六、落实3岁以下问题奶粉排查工作600余人次。

七、建立健康档案12000人。

八、配合各社区完成计划生育指导站的建设任务,把社区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工作推上新台阶。

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已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收到居民的良好评价。

十、另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并拟于月底投入使用。

十一、在各社区大张旗鼓开展社区健康卫生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不只局限传统的方式,如横幅、黑板报、橱窗宣传栏。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社区向家庭延伸,通过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开设家庭病床、实行家庭护理等工作,在群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特需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十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人才培养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全科人才的培养,适应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08年共组织全科医学转型培训4人,包括中医类一人,全科护士3人。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好新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的拓展,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档率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验收标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验收依据。

二、继续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辐射作用,带动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落实配套政策、健全服务网络、合理配置人力、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监督管理。今年,在争创示范区的活动中,根据省厅要求,决定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创建为契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推广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在以往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档次,以建立完整的、动态的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为全科医疗首诊提供技术平台以及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功能之间的信息存储、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

四、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做好医保部门、医疗单位和患者三方的协调工作,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并加强大、中型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

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注重更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和卫技人员的观念,牢固树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立足长远,建立起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社区氛围。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同民政、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力量,把社区各项服务工作融入其中,鼓励动员群众参与。 2

六、通过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一方面改变原有社区卫生医疗机构重效益、轻预防、公益性质淡化的现状;另一方面使更多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资源得以保障,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七、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培养。继续加强现有社区医生和护士的转型培训,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培训全科医师8名,社区护士16名,充分发挥全科医师社区实践基地的作用,满足全科医学教育中社区实践的需要。

八、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功能建设,真正体现温馨服务、全程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

九、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服务标准,拓展更多的服务领域,推进社区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建设。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

辑:admin

第20篇: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度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以及区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在区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7月开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中心多次与辖区居委会分管领导联系沟通,得到了建档工作得到的大力支持。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中心专门成立了由中心副主任赵健领导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德实施方案。

三是中心投入资金打造单独的健康档案室。面积34平米,高6层,能容纳6000余健康档案盒。档案室内计算机设施齐全,为日后健康档案的微机管理做好准备。

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中心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采取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和的形式相结合,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

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中心共为丁香苑社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324份纸质居民健康档案。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 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中心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是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是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1055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健康档案。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我中心在对我辖区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对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

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中心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51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健康档案。

2、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中心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37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健康档案。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街道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二是我院专门配备了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并配齐了照相机、电视机、DVD机等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

三是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每次健康教育活动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

记录。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12次,健康检查活动4期,宫发放各类宣传材料9000余份,接受受健康教育人次3000余次,更换宣传栏内容12次。

(五)、传染病管理

中心认真贯彻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条例》,坚持了门诊登记和疫情自查制度;建立建全了疫情报告制度,使传染病工作的登记、报告及时和准确率均达100%,中心无发生传染病漏报。全年共报传染病五例,肺结核两例,乙肝三例,并将病人隔离转诊,避免传染,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六)中心管站工作

中心对下设服务站进行监管,每月举行例会进行工作总结与部署。中心于2010年11月

22、

23、24日三天对各服务站进行年度考核,按照卫生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项目考核评估说完就大项目逐一进行。按照核查结果评定,较好的顺序有中专路、春雨南、民航、春雨北、展览馆。

存在的问题:

1、服务站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少,虽然注册有6人或以上,但实际工作人员不多,主要顾及业务收入,承担社区工作的人力上差,工作不细。

2、工作内容不清晰,完整性差。

3、健康档案表内登记不全、缺项、漏项。

4、有些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但在慢病管理人员里为体现。

5、个别服务站进度慢,不能完成40%的工作指标。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两级卫生局和上级各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我们将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呼市赛罕区中专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1-7

《北京市社区卫生岗位职责.doc》
北京市社区卫生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