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岗位职责

2021-02-20 来源:岗位职责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高端装备制造业[优秀]

高端装备制造业:下一个风云十年?

机械子行业评分——高端装备各行业最具发展前景

得分较高的子行业包括(按得分从高到低):

海洋工程:海工装备长期高增长趋势确定:

1、油气开发向深海转移的高确定性;

2、海工装备建造向中国转移的确定性;

3、海工装备高壁垒与高附加值性。但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需关注率先实现产业化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对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行业(包括自动检测、自动装配、清洗过滤、物流搬运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将充分受益。目前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40%被应用于汽车行业,未来下游应用将逐步拓展到轨道交通、电力、化工、医疗等行业。国外厂商占到市场的70%以上,我国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

中高端数控机床:我国经济型数控机床已处在快速成长期,中高端数控机床尚在导入期,中端数控机床国内品牌占有率不到30%,高端不到2%,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母机,高端数控机床将最先受益于国家高端产业振兴。

智能控制系统与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以及航空装备、卫星等高精尖领域的智能控制系统。我国工业自动化率较低,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值占GDP比重仅为1.1%,低于美国90年代4%的水平。随着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下对工业生产过程检测、控制、优化等精度的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外厂商占到市场的70%以上,高端领域达到90%,我国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

农业机械:农机行业处于成长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0%。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化率提升和农机扶持补贴政策长期向好,将确保行业稳健增长。

煤炭机械:煤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行业机械化率为65%,综采化率为44%。细分行业龙头显现,成套化设备将是行业发展趋势。

新增产能、设备更新升级和机械化率、综采化率提升三大因素推动煤机行业需求稳健增长。

工程机械:经历过去十年高峰成长,工程机械行业将进入国内稳定增长及海外积极拓展期,长期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竞争格局上看,龙头企业已进入交叉竞争的时代,新产能投放及兼并收购将成为未来五年的主题,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显著;轨道交通装备及核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核电装备行业直接受益于政府投资,日本泄漏事件和7.23高铁事故后,核电和高铁新项目都暂停审批。未来行业发展取决于政策导向。

推荐第2篇:全球装备制造业现状

全球重型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仍然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强国,现存格局并不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衰退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德国在20世纪60-90年代,是世界上重型机械制造强国,尤其以出口大型成套矿山设备和冶金设备著称,但在20世纪末期,开始向“大制造业”方向发展,将德马克公司和西马克公司整合为曼彻斯曼西马克公司,仅保留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形象。

美国在推进知识经济过程中,认为重型机械制造业现属于高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也是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故美国最早将重型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例如制造世界掘进机王牌的罗宾斯也曾经转移至瑞典,而后又被美国本土一个小公司波尔特克整合。

日本在过去的几年内,首先将重型机械制造业两个巨头三菱重工与日立整合为“三菱日立金属机械公司”,近期川崎重工与JSP(JP Steel Plantech)公司也已达成协议,进行整合。可以说,在20世纪80-90年代一度称雄的日本重型机械制造业,也在向“大制造业”方向整合。

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电力设备工业、汽车工业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的发展战略已从简单的能力扩充,转向技术经济的重组和兼并,把企业做大做强,向大集团方向发展。2001年日本NKK、住友重型机械和日立造船组建了JSP公司,旨在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德国,德马格公司先兼并了意大利茵西公司,后又被西马克公司兼并,使西马克公司在冶金设备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当今世界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整合后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创造的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显得不十分重要,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重型装备制造业塑造为代表国力形象的“大制造业”之一,作为避免受制于其他国家的装备制造能力,作为保障国家对外政治地位,对内经济安全实力的象征。

除俄罗斯外,国外没有与中国重型机器厂相同模式的企业,但可生产提供相近的成套设备(如冶金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企业中,像德国的西马克公司、德马克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日本制钢所、日本铸锻钢、法国的CLI,韩国重工等公司,他们的技术水平、工艺装备以及规模、效益都强于我国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第二重型机械公司等企业。

目前,韩国重工在国家的支持下,以低价位在中国参与竞争。韩国重工是从炼钢生产铸锻件到设计制造发电设备(火电、核电、水电、燃气轮机)、冶金设备、水泥设备、石化设备、起重设备、土建钢结构、大型柴油机等设备,以及承建工程项目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是国际上强劲的竞争对手。

总的来讲,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在20世纪40~80年代,曾十分显赫,但至今各国均以机械制造业为载体,逐渐步入以现代服务业为重心的后工业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把重型机械制造业向“大制造业”方向发展,其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

推荐第3篇: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

关于长山镇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山东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风电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强镇”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园区内产业特征趋于明显,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成熟稳健,科技支撑效果明显,形成了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精密轧辊和风电主轴、造纸机筛、林木机械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家和后续人才,逐步形成了群山竞秀、高峰凸显的良好发展格局。我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与上级要求,编制了《山东省(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编入了《长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纲领性文件。目前,园区内拥有企业1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1、生产规模及企业效益。我镇拥有装备制造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从业人员4600余人,2010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7.8亿元,利税18.1亿元;分别占全镇企业经济指标的46.3%和60%。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作为我镇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就实现年产值79.7亿元,利税17.4亿元。

2、主要企业及主要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努力,自行研发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形成了年产500台套2MW、300台套3MW的生产规模;以生产造纸机筛制造为主的杰锋公司,年可生产大型压力机筛、振动筛400余台套;随着长丰集

团一期工程的试产运营,二期工程的扩建,将实现年产2000支大型精密轧辊和10000支风电主轴及高铁用轴的生产能力;以鲁钢、鲁伟机械制造为首的林木机械生产厂家大小2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林木机械、农业机械2000余台套。

3、发展主要优势。一是市场需求大。随着国家鼓励节能

环保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政策的实施,我镇以长星风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以长星为例,先后与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并在保加利亚成立了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拓展了国外市场。二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镇已经形成了以长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风力发电机组、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矿山机械等成套、配套、单件、原器件和中间材料等生产能力。三是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所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长山镇拥有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一批专业强、技术好、学历高、水平高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活力。2010年我镇申报各类专利82项、新注册商标35个。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杰锋机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荣获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和省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荣誉称号。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变流器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2.1兆瓦成套风力发电设备成功获得国际CE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欧洲认可的风电制造企业。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单

一、竟争力弱。我镇装备制

造业产品主要是风力发电成套设备、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农业机械。虽然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产业迅速扩张,但产品趋同,创新能力不强,有些领域还是空白。小企业个数比重较大,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经营机制都参差不齐。各企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松散状态,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成本高,甚至恶性竞争,与现在发达地区普遍采取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方式相差很远,由此造成了行业集中度偏低,整体关联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化协作程度差,资源分散和浪费的现象严重,没有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结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制约了我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整体上看,我镇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不足,用于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很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应用与转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现有产品多数处于中低端层面,技术含量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工艺设计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比重低。

3、成套能力较差,产业链条短。我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零部件、单机、原器件、中间原材料生产等方面的加工能力较强,但没有形成以大型单机制造厂为核心向下延伸的产业链。各产业、各企业之间有效整合不够,行业聚集度底,主导产业链不长,上下游产品链接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三、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措施

1、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拉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带动大调整,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突出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培植产业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风电行业培植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壮大膨胀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群体,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努力形成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工业发展格局,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核心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4、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造就具备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吸引人才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持股、提高新酬等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推荐第4篇: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文章来源: 中国网时间: 2012-11-01打印|纠错|发表评论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系列解读材料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装备制造的大国,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装备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三是创新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四个主要差距: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已成为发展“瓶颈”;三是产品结构不平衡,高端装备产业急待培育和发展;四是产业集中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少,国际知名的品牌少。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为“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重点方向和任务

(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了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规划》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锻铸焊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二是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自主创新,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三是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到2015年,将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本土化满足率提高到30%,将高档基础制造装备本土化提高到50%。

(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同时,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力争将我国机械、冶金、纺织、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所需智能制造装备的本土化保障率提高到30%。

(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战略选择,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传统燃油汽车在较长一段时期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作为新兴的汽车大国,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减排。《规划》提出,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是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二是加快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动力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四是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奖惩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五是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规划》提出,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

(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我国2010年造船产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先后全面超过日本、韩国。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实现了自主研发和批量建造,大型船用曲轴等产品实现自主生产,成功研制了首台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形成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船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具备了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总承包能力,承接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未来五年船舶工业面临着严峻形势。《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一是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二是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四是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五是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规划》提出,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五)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等技术装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形成了较为完整并相对独立的产业(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生产能力与规模高居世界第一,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等高端产品。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较弱,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零部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全寿命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等。预计“十二五”期间,高速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为5000台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年市场需求约可达2000亿元。《规划》提出,要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要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六)民用飞机。“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对民用飞机产业的支持,在型号研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进入适航试飞阶段,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大型客机项目进展顺利。我国已将民用飞机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逐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这必将对民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产业带来极大的机遇。《规划》提出,要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要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规划》提出,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达50%。

(七)民用航天。“十一五”时期,我国民用航天装备取得快速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48次56个航天器的发射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嫦娥一号、二号实现成功绕月。继续加快我国民用航天发展,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是支撑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一是要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三是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过30%。

(八)节能环保装备。“十一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减排治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环保装备获得长足进步,2010年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产品种类达到10000种以上,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等方面具备了成套设备的自行设计和制造能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外,还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增加为约束性指标,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规划》提出,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十二五”时期,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二是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三是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四是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

(九)能源装备。“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装备发展迅速,发电装备装机容量累计超过9亿千瓦,其中以风电装备和太阳能装备为核心的新能源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成世界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长期依赖进口的2000千瓦以上大功率厚煤层电牵引采煤机、世界最高的6.3米液压支架、世界最大等级的5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1.2万米的陆地用石油钻机、乙烯“三大压缩机”等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一次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1.4%的目标。《规划》提出,要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快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二、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体制机制。以用户为龙头,以装备制造单位为主体,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共同开发先进装备;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完善招投标制度,消除对国产装备歧视性条款,发挥投资、工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民用飞机、民用航天、高技术船舶等科研计划的作用,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发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作用,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设立高端装备发展专项,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装备,确有必要进口的核心装置、关键部件、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加大创新投资和股权投资向装备制造领域倾斜;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四)突出抓好重大专项。继续抓紧抓好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开发关键制造装备,突破核心共性技术,为实现我国高端装备产业化提供基础支撑。

(五)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建立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探索设立装备风险基金,为装备使用单位采用首台套高端装备及配套系统提供担保,鼓励装备使用单位为研制企业提供工业试验条件和应用机会,建立装备示范应用制度。加速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先进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到境外设立公司,并购或参股国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推荐第5篇:什么是装备制造业

什么是装备制造业

制造业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广泛,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各种产品、各行各业的生产设备、军事装备等都是制造业生产出来的,包括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纺织、医药、食品、军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制造业就是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是装备制造业。什么是装备制造业,认识不尽相同,尚无公认一致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按装备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作“母机”主要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等。

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构、大型输水输气等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设备,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军事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先进的印刷设备等等。

推荐第6篇:高端 装备制造业 板块股票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投资机会分析(荐股)

2010年12月22日 19:3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中期趋势能否持续经济复苏拐点隐现强势调整谁主沉浮市场热点快速捕捉前 言:2010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智能制造装备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0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决定》精神,目前市场已经熟知的陆(高铁)、海(海工)、空(大飞机、卫星),以及市场尚未充分发掘的“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都将是国家政策明确扶持的细分领域。我们相信,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先重点发展方向,未来中国做强做大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实现制造强国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并最终通向“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研究结论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而智能的高端装备,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因此,先进性和智能性是其两大主要特征。由于智能制造装备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站在战略高度上深入理解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配套”功能。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中仍以制造业为主,在紧紧围绕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而展开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作为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便被赋予了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结合这一定位,我们认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配套功能不仅体现在对于海工、高铁、大飞机、卫星等高端装备的配套及对于其他行业制造装备的零部件等简单配套,而更重要的发展方向将是为各行业提供控制系统、成套生产线、机器人等各种高级形式的配套。

投资逻辑:尽管智能制造装备涉及领域众多,但结合此前高端装备领域已经将大飞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等重大复杂战略工程确定为发展方向,以及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指导目录开始提倡“必须要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执行原则,我们认为,相比其他领域,智能专用设备(机器人、各类无人机械)及智能控制系统这两大领域最能体现“高端、智能”的特点,同时,由于其既能代表行业的技术升级方向,又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前景,而目前资本市场也并未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将极有可能成为智能制造装备中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建议投资标的。我们重点推荐机器人、智云股份、日发数码、金自天正、宝德股份、先河环保、尤洛卡。(

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股票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装备制造业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而意味着未来国家将对装备制造业进一步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所以,装备制造业有望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产业热点。而产业热点历来是A股市场的板块热点,故此类个股在近期的活跃,主要是因为主流资金开始深度挖掘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热点所引发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装备制造业厚积薄发,已到了加速释放成长潜能的周期。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重工业化进入到提速的阶段,高铁的建设、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后发优势等产业正在加速我国重工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引擎。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积累之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而且目前我国高铁等方面的建设,也为技术积累提供了释放的窗口,从而使得装备制造业出现了厚积薄发的态势,进而推动着装备制造业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黑马群落、高成长股集中的群落。

目前下游需求的旺盛也将推动着装备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加速成长。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机械化的趋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无论是纺织机械设备还是煤炭等矿产开采设备,都将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需求旺盛周期。所以,近期媒体屡屡报道了关于纺织机械等提供生产线自动化能力的设备需求旺盛,这些均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成长契机。二是我国大规模的政府或央企的投资。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大高铁、海洋石油、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特高压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这就意味着随着政府以及大型央企投资力度的加大,这些行业也将面临着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海洋石油、高铁等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

而且,这还会形成连锁的反应,比如说高铁对高速车轴、高速钢轨等,这些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亚于房地产企业,所以,可以肯定的,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意味着该行业将成为未来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投资主题。

也就是说,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活跃只是该板块长期牛市征途的一个序幕,因此,此类个股今日的高点就可能是明日的低点,如此就描绘出此类个股未来的高成长蓝图以及二级市场持续震荡走牛的蓝图。所以,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装备制造业板块。

其中有两类个股可积极跟踪,一是下游需求旺盛的装备制造业个股,其中高铁的天业通联(002459)、太原重工,煤炭设备的郑煤机(601717)以及即将上市交易的山东矿机,风电设备的湘电股份(600416)[31.55 1.28%],海洋工程的中集集团(000039)、振华重工(600320)[7.27 5.21%]、中海油服(601808)、杰瑞股份(002353),环保设备的盛运股份

(300090)、先河环保(300137),高压、特高压的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特变电工(600089)等。

二是为这些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设备的个股,比如说风电变流器的海得控制(002184),自动化设备业务的汇种技术、英威腾(002334)等。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五大方面。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在2011年一季度出台。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出台的时间则将暂时“让路”,在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后再公布。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目标,在高端装备业方面加强创新、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培育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加强产业集聚地的建设。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未来1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黄金增长期,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总体上处于下游和低端位置,一直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要向“制造强国”转变,就必须发展高端装备,走在各国的前列。所以装备制造高端化将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据悉,到202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将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一分支产业中,航空装备产业被列为首位,其次分别是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方面的上市公司有航空动力(600893)、中国卫星(600118)等;高速铁路方面有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等;海洋工程方面有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等;智能装备方面有远望谷(002161)、合康变频(300048)等。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今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据市场人士分析,高端装备的五大细分领域,行业市场容量均较可观,发展潜力巨大。以高铁为例,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在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而航空装备产业,由于有大飞机项目、发展支线飞机、低空开放等机会,更是前景广阔。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在2011 年一季 度出台,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目标, 在高端装备业方面加强创新、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培育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加强产业集聚地的建设。

未来10 年将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增长期,预计到 2020 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 产值将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 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25%。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一分支产业中, 航空装备产业被列为首位,其次分别是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板块,航空装备业由于其高技术密集、高资本密集以及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而列为高端装备 制造业的首位,按照航空装备的下游用途,可以分为军用航空装备和交通运输用航空装备和通用航空装备。 发展军用航空制造业事关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高低的反映; 而发展大飞机和支线飞机为主的运输航空装备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端消费需求;

通用航空装备的大力发展则有望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新增长点。对于航天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进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军用航空装备领域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有明确重组预期 的航空动力、哈飞股份(600038),民用航空领域关注受益于大飞机项目的西飞国际(000768), 通用航空领域关注低空开放率先受益的运营商中信海直(000099)和航空维修龙头海特高新(002023)。

高铁板块,高铁作为\"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预计十二五期 间新增里程将超过 1.6 万公里。我们重点推荐目前手持订单相当饱满且相对南车市值较小的中国北车,以及紧固件龙头晋亿实业(601002)与国内铁路桥梁起重运输设备领导者天业通联。

海洋工程板块,未来 5 年内海洋工程装备将迎来建设和发展的高潮,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海洋 工程装备业产值有望到达千亿以上规模。我们看好国内独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公司海油工程,油田服务与专用设备提供商杰瑞股份,以及海洋工程业务蓄势待发的中集集团。

智能装备板块,重点看好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子行业,重点推荐机床制造龙头昆明机床(600806);集团整体上市预期强烈的精密磨齿机龙头秦川发展(000837);机床主业发展开始提速,且有 房地产项目及创投业务为机床主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业绩支撑的南通科技(600862);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天马股份(002122);以及工业机器人(300024)与自动化成套装备供应商机器人。

从宏观背景看,在房地产投资受限以及4万亿政策性投资明年将开始陆续到期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政策势必将保持投资增长的稳定性,这也在宽财政的政策规划中得到了证明。因此,那些有较强资金吸纳能力的领域就值得在明年重点关注,铁路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从行业基本面看,高铁板块也具备较强的增长动力。长江证券(000783)指出,

在高铁规划超预期和列车密度提升的双重推动下,国内高铁装备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首先,高铁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发展。《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原计划到2020年高铁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提速线路,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内地九成以上人口。而根据目前开工情况,预计在2012年高铁投运里程就将达到1.3万公里,高铁建设将远远超出预期。

其次,铁作为未来客运发展的主方向必然会继续大力发展,随着高铁旅客数量提高,列车保有密度的提高是铁路装备行业增长的第二大动力。目前高铁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运线路列车班次偏低,列车保有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随着高铁客流的增多,列车保有量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高铁装备行业增长。

在具体投资机会方面,广发证券(000776)[54.69 3.95%]报告指出,6个月内看好中国南车的投资机会,长期看好中国北车的机会。此外,在配件公司方面,看好新筑股份(002480)、中鼎股份(000887)、时代新材(600458)、华东数控、晋亿实业等公司的投资机会。

航天军工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其中蕴含了广阔的投资机会。国务院的决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第一位。

经过10余年的积累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率先开始了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未来10年航天军工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也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五大细分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是中国航天工业由科学实验型向生产应用型转变的标志,未来市场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大飞机项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国未来20年的市场规模约4,880亿美元,国产ARJ21和C919型飞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家低空空域放松管制后,通用航空的市场会迅速发展。此外,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母舰细分产业领域均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将持续深化:军工资产证券化是中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认为短期的某些意外事件会改变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目前,航空工业资产证券化率在35%左右,兵器工业集团的比例约20%,航天科技(000901)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个比例在10-13%左右。军工集团后续资产整合空间十分广阔。

公司选择:行业龙头我们推荐:中国卫星、航空动力、西飞国际、哈飞股份。资产重组题材我们推荐:中航精机(002013)、中航重机(600765)、江南红箭(000519)、成发科技(600391)。

推荐第7篇: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 暨中国装备制造业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

基本介绍

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是由中国制造企业协会、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共同主办的一项活动。自举办以来,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是目前制造业企业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主办单位

中国制造企业协会

中国制造企业协会是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科研机构、工业城市于2008年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非官方的行业商会,是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工业发展的权威智库。宗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制造业行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体系。政府批准编号:61204845/003/04/13/A。

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

中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为全国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是由我国从事装备制造企业、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社会团体,按照行业产业链细分为31个专业功能行业分会作为分支机构,会员单位全部为企业会员。政府批准编号:61204845/004/04/13/0。

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

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创建于1991年7月,发起人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或闻名专家学者。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宗旨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杰出人士,深入开展国情、国力的调查研究,立足研究、总结过去、猜测未来,力求完整、正确、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国力及其特点,为决策科学化和社会化服务,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焦点中国网

焦点中国网是经过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央编办、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备案,由中共党史教育委员会主管、《经济瞭望》周刊主办的综合类门户网站。并得到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艺术家交流中心、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健康水协会、全国高建委

健康饮水质量标准促进办公室、国家版权局版权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研究成果

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排行榜(1-100名)

排名 单位

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东风汽车公司

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4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5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7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8 首钢总公司

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0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2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4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

16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7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8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19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20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1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22 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23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25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7 万向集团公司

28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2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30 四川长虹(微博)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31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32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3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4 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5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37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3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力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精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华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83 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84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5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86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87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88 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89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90 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91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2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93 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4 山东华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95 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96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97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99 哈尔滨哈锅锅炉容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00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第8篇:中国装备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2013年已经过去,回眸远望,尽管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驻足远眺,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将何去何从?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80%的高端芯片、80%的发电设备优质大型铸锻件、90%的高挡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近100%的高铁轴承,都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院总体组代表、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在2014新年来临之际大声疾呼,中国如何完成从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的转变?

“蛟龙都潜海了,嫦娥都登月了,可是这么厉害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却造不出一台生产丝袜的装备!”曾在世界最大的经编机制造商卡尔迈耶工作逾10年的常州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许亮不无讽刺地说。在许亮看来,不起眼的丝袜机就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缩影。尽管截至2013年,中国经编机械数量已占全球总量的85%,且出口均价同比增长了50.7%,但进口均价却是出口均价的3.93倍,而且许多高转速、智能化的经编机中国尚无法制造。

“丝袜机转速高达每分钟4000转,这样的高转速对钢材强度和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差之毫厘,就会引发机器报废。而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恰恰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软肋,我们的钢材、热处理工艺等全都差着好几个档次。”许亮直言不讳地说。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王军认为:“我国制造业大型成套装备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但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高端装备的迅猛发展与配套的\"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最大短板。”

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院总体组代表、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则表示:“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所需高端零部件、高端材料依赖进口,导致主机和成套设备陷入\"空壳化\"困境。像为工程机械配套的30兆帕以上的高压泵、阀和马达几乎全部进口,行业70%的利润都被进口零件吞噬了。”

在屈贤明看来,这与我国“逆向工程”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关。“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逆向创新,即先开发整机,满足使用需求问题,再开发基础材料,解决国产化问题。这样的研发模式导致我们以较快的速度走出了短缺经济,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术积累不足,核心工艺储备不足,为产业转型升级埋下了隐患。”

同时,屈贤明认为,“重主机,轻基础”的畸形政绩观影响也不容小觑。此外,“三基”研发也缺乏共性技术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一条完善的创新链条应以基础研究为基石,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纽带,以理论开发应用为出口,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是最脆弱的短板。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说,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我始终认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因为高端

装备制造业或者装备制造业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提供一些战略性的装备,它也是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基础性产业。”

而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在世界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它的农业、采矿业和各行各业都很难说在世界上是具有竞争力的,因为各行各业现代化的水平体现在它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国力的竞争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实体经济的竞争最根本的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

事实上,企业间尤其是大型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企业层面的竞争,也是国家整体工业制造实力的比拼。纵观全球,世界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美国卡特彼勒、德国霍克蒂夫等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霸主地位,他们身后的国家无一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美国底特律是世界汽车工业之都,汇聚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尖端科技。当年,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福特的总部就设在这里。现在,由中国制造的先进汽车冲压生产线已在这里安装完毕,并于2012年5月投入使用,生产福特最畅销的车型。然而,10多年前,中国生产汽车的主要装备还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不仅如此,福特将新安装的中国设备与德国设备进行对比测试后发现,中国设备生产的冲压件比德国的质量要好,而且这条生产线两天就能完成德国生产线一个月的产量。中国制造的设备得到了福特的认可,他们决定再向中国增加一条生产线的订单。过去的十年中,中国装备制造业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且突破了众多技术难关。从2009年开始,中国装备制造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占据着不少的国际市场,但中国还远远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那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真正的装备制造强国呢?对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给出了答案:“我想有三个标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强国。第一,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能够在世界同行之间起到引领、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作用;第二,有一批在国际上能够叫得响的装备制造跨国公司,我们一提起GE来,那很强,要有中国的GE;第三,在国际装备市场上,我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我想这三个标志如果做到了,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制造业的强国了。”

推荐第9篇:装备制造业调研文章(网络版)

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研究

临安市发展和改革局

临安经济开发区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核,表明五年来,开发区在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规划布局等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特色区”和“建设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等战略目标,为加快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新形势下,临安经济开发区如何抢抓机遇,如何加快推进区内装备制造业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的调研和思考。

一、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装备制造业主要指设备制造。按我国的现行统计口径划分,装备制造业分为以下八大类: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纵向看包括机械工业、材料、电子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地区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凸显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的综合水平。

1、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是装备制造业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把制造业始终当作“经济实力的脊梁”。其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近10年来,美国经济高速的增长,主要是靠制造业迅速发展拉动的。如:机械、电器、汽车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是服务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0倍以上,微电子、电脑、通讯、航空航天、医药等制造业的发展就更快了。日本、德国等经济强国也都采取措施把制造业作为必须加强的基础产业,近年,日本 1 还专门颁布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

2、装备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承担着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重任,是整个工业的基础,而且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趋势。以市经济开发区拟建设的闭合场平衡磁控射离子膜技术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目前国际最先进镀层沉积技术,由英国TEER公司TEER博士开发,拥有美、英、欧三项专利,该技术运用,可以使国产机械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解决就业岗位550人次,预计年上缴税金6021.58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配件制造产品,走“洋为中用”捷径,不仅可以在市场树立我市装备制造业知名度,争取高附加值定单,同时还可以缩短我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3、装备制造业是产业链最长的产业。装备制造业产品范围广、名类多,如杭氧大型空分设备制造基地其涉及生产、试验、采购、运输,管理、培训等产业管理机构就达9家,配套产品有铝制翅式换热器静设备、塔外静设备、军用空分设备、板翅式换热器等26种类设备制造。中英合资平衡磁控射离子膜技术技术和设备涉及上下游产品同样也有许多,如上游有原材料、基础机电产品、专用配套产品,下游有工具、冲模、铸压等15种机械。其产业关联度高,对相关产业投资影响大,带动作用强。

二、建设以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恰逢其时 (一)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优势分析

1、具有较强政策保障。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3月,国务院制定出台了>明确了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及方向,并在产业结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制定系列保障。《意见》明确指出:“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生大技术装备的国家重点工程,可作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优 2 先安排,可通过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贴或采取加速设备折旧等方式给予支持”等系列优惠政策,为我市装备制造业长远发展提供重大机遇。2006年,浙江省重点工程产业化发展项目安排总计198个,其中,装备制造业项目安排了57个,占2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我市入围的5个省重点工程,其中3个为装备制造业,可见,装备制造业发展已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程。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以杭氧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整体迁建为契机,着力打造临安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各类要素向其集中,迅速扩大其产业规模。

2、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临安经济开发区位于临安主城区东面,距离主城中心区域15公里,城市依托优势明显。与杭州城区相距30公里,杭昱一级公路穿区而过,主入口与杭微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连接,距离萧山国际机场仅40分钟的路程,规划中城市轻轨横跨开发区,交通极为便利,处于大都市\"二小时交通圈\"的核心地带。区内青山航道作为专业性货运航道,按内河六级航道通航100吨船舶标准建设,可直通京杭大运河、长江沿线及钱塘江各港口,企业可充分利用廉价的水运资源。

3、具有较强的行业和产品。已落户市经济开发区的杭州制氧集团大型空分设备制造基地迁建项目,集大、中、小型空分设备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工程成套、气体生产和咨询服务为一体,其开发的大型空分设备现国内年需求量约为160万立方米/小时,该集团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为60%,其产品水平、质量、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等方面均优于德国、法国、美国及国内开封、四川等六家大中型空分设备生产企业,一直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已落户市经济开发区杭机集团年产1200台数控精密机床迁建项目,其数控龙门式平面磨床系列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和火炬计划,技术居国内领先,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为40%以上。高级数控机床主要运用于航空、国防军工急需,是国家制造业的战略制高点;已落户市经济开发区杭叉公司年产4万台叉车迁建项目,产品产值率、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及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均居国内榜首,是国家定点生产叉车基地,产品市场占有率在33%以上。其中,3T系列叉车在国内叉车行业获唯一银质奖,已成为国内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

3 (二)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的基础条件

临安经济开发区现目前已建设装备制造企业总计15家,其中内资企业9家,利用外资企业6家(分别是:高特数码、富沃德电子电器、科星鼓风机、锦诚机电、万马骏业、舒友医疗器械、联塑注塑机、富康机械、三和机械、四达电炉成套设备、天松中江纺织机械、金富运涂装机械、兴发传输设备、天和电力电容器、天屹宽带网络设备等)。其中,通信、电子设备及器材制造企业7家,电力、电气设备制造企业5家,风力机械设备制造企业1家,食品机械制造企业1家,医疗机械设备制造企业1家。2005年,已投产10家装备制造企业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 7.04 亿元,占市开发区工业销售产值45%。

在建和拟建设装备制造大型企业总计8家,分别是:杭氧、杭叉、杭机、杭重、杭塑等集团迁建项目,锦江纸业、万马电力电缆及中低高压开关电器制造项目,及中英合资磁控溅射离子镀膜技术新建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的还有若干家。预计2007年底,市开发区将有2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投入运行,总投资预计达41.71亿元, 预期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达109.81亿元(按自定数统计), 预期占市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5%以上。

(三)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主要制约因素

1、集聚发展的空间受束缚。临安经济开发区控制面积22.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7.8平方公里为工业区块,3.5平方公里为商住区块。其中,已办理出让手续土地为2200亩,用于公建配套用地面积750亩。杭氧、杭叉、杭机、杭重、台联塑、万马、中英合资磁控溅射离子镀膜技术项目等项目近期规划所需用地2076亩(即1.3平方公里),远期所需用地预计在2800亩。开发区其它66家企业远期所需用地预计在3300亩。土地指标的限制,拆迁难度的增大,地域的局限性,装备制造业生产用地拓展空间紧缩,难以形成规模、高效、产业化发展模式。

2、企业外向度不大。2001年至2005年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数据显示:我市已投产经营外商企业总计122家,总投资5.59亿美元,其中,总投资500万美元规模以上制造企业27家。市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已投产经营外商企业总计5家,总 4 投资0.18亿美元,仅占总投资的3.2%,其中,总投资500万美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仅为2家,仅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总量7%。和江苏、上海一些利用外资活跃地区,装备制造业引资占30%以上相比,差距相当明显。我市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仅靠内资积累,没有外资大规模介入,必将制约其技术层次提升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已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形成的软肋。

3、产品结构性矛盾显现。区内现已投产5家外资制造企业,就其产品而言,主要涉及食品、医疗、广播电视系统、印刷等设备制造,产品表现低加工度,低附加值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的低端。14家装备制造企业产品表现单机和零配件产品多,只有科星鼓风机有限公司和杭州天和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产品为成套产品。“杭”字企业迁建项目,主要也是部分生产车间搬迁,除杭氧、杭机企业外,其他企业生产的只是装备制造业的配件产品,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套设备制造。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水平和实力最直观的体现,其生产薄弱严重影响了装备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三、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目标和发展重点

以美国、日本、韩国等装备制造业先进地区为借鉴目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抢抓国际先进制造业向长三角梯度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经济开发区基础优势条件,主动参与国际和国内产业分工,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开发区产业规模和产业层次,利用10-20年时间,将临安经济开发区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打响“临安制造”品牌。区内装备制造业力争每年保持30%增长速度,高于全部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约10个百分点。实现产业高集中度、高附加值、高就业率及市场高占有率的“四高”局面,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及配件制造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根据以上总体设想及现状,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基本目标是:2010年,力争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开发区总量60%以上,主要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块状经济整合基本到位, 5 初步形成以杭氧为龙头的空分设备及以杭机床为龙头的数控机床及精密模具制造等产业基地,相关产业链成形;培育全国范围内较强竞争力大企业集团2-3家。引进产品科技含量新、附加值高,政府补贴少外资企业若干家。保持出口持续增长,成为我市最重要制造业出口基地。

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及方向是:

1、专用设备制造业。从我市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入住和投产项目情况分析,大中型空分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保持既有优势同时,大力引进发展环保成套设备、冶金设备、成型模具等配套设备制造,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食品机械、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印刷设备、制药专用设备及纺织机械设备制造已初具雏形,要注重走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路子。中天新型材料、天柱混凝土、科汇新型建材、青兰建材等一些企业,通过重组和自主创新方式,可以有侧重的发展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

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一直占我市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要抓住近年来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有利时机,做强做实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电力电子元件制造发展。应充分利用我市节能灯行业快速发展大好形势,加强照明灯具设备制造研发改造,使之于高虹节能灯产业基地建设相匹配,并打造全省照明行业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基地。

3、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着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移动通信与光通信,计算机与网络,微电子及元器件产品基地,重点发展通信系统设备、集成电路设备制造,合理布局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集聚群,营造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4、通用设备制造业。杭机集团的机床制造业国内名列前茅,基础厚实,要继续保持精密磨床、工业锅炉、叉车、风动工具、轴承、泵阀等优势,并扩大市场份额。要加大精密数控机床,特别是其相关配件开发生产支持力度,满足现代通用设备智能化、数字化要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的基本思路

6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抓住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统筹协调,认真谋划。

1、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我市经济基础及发展水平不一,承接大都市制造业转移的区位条件也各有优劣,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不可能齐头并进。临安经济开发基础厚实、区位条件优越,理应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要突破口。该区现有企业73家,其中个私企业68家,个私经济比较发达,通信、轻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及服装制造等块状经济相对集中,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突破重点,应放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上,具体思路设想:一通过推进专业化分工,整合中小企业群,培育杭氧为龙头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创新市场组织,巩固提高全国乃至国际上的优势地位;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产业选择,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三是积极主动接受无锡、苏州、昆山、滨江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是继续要努力引进大都市城市化快速发展而迁移的龙头企业,并带动我市配套产业,从而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

2、内外并举,互促共进。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开发区快速发展经验看,外资经济在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从引进技术、模仿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互动带来的间接效应)。临安经济开发区现已投产建设39家企业中,76%企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加工业发达。相对而言,要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研发能力强、附加值高且市场上有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产业群,就必须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向长三角地区加快转移的有利时机,发挥我市开发区区位条件、人力资源及发展环境等方面优势,积极构筑对外开放平台,重点引进一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以促进本土经济和外资经济互促共进。

3、市场导向,集聚发展。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梯度承接的过程。开发区走新型化工业发展道路,需要市场选择,也需要政府适当政策推动和适宜这些产业成长的体制环境。杭氧集团瞄准市场,在临安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的8万立方米/小时等级的大型空分设备制造基地项目,不仅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对我国空分设备制造业跻身于世界的先进行列,提高大型装备国产化技术水平,都将有 7 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政府要围绕市场,紧抓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不放,努力完善重点企业核心区块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产业协作配套,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系列措施,重点培育形成更大规模集群化发展。

4、规划先行,滚动发展。临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需在企业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统盘考虑。根据该工业区块实际和发展要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制定完善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的内在要求,强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园区整合机制,推进标志性产业,支撑体系及发展环境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其作为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高起点、高品位,应避免无序发展。规划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应按照新城的思路来建设,实现协同发展, 使其自然地融入市三大组团中。规划还应明确发展阶段及目标,实现可持续滚动式发展。

五、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的几点建议

1、创新管理模式。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切实加强综合管理,设立相应的管理和组织机构,给予对等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从组织层面确保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和统一协调有序发展。

2、完善政策措施。抓紧研究制订临安市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振兴装备制造业实施意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总结各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通行做法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经济开发区的统计、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制度,为装备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突出产业招商。把握经济开发区发展方向,在分类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功能定位,合理明确分工和任务,消除产业发展各类瓶颈,更新引资手段。突破部门、行业、所有制、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采取收购、兼并、合资、联合的形式,实行低成本向外扩张,提高生产集中度,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吸引装备制造企业来临投资创业。注重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和产业链配套,资金密集型项目引进。推动“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商引外”,使外资投资向基地集聚。

4、营造发展环境。启动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计划,重点支持公共性、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开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当前,重点是放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上,产业链形成上。制定引进和培养高水平装备制造业人才更为宽松的政策,在户籍、住房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待遇。加快启动商贸业发展,引进大型知名超市、综合性医院、高档次宾馆、现代物流、学校等项目结合杭机、杭氧、杭叉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启动集镇区域房地产和农村三产开发。

推荐第10篇:临沂高新区装备制造业情况汇报

临 沂 高 新 区

2011年装备制造业情况汇报

近年来,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整体要求,继续坚持“科技兴区、创新强区、工业立区”的指导思想,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确保我区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

一、有关产业及重点企业情况

全区装备制造业共26家,主要涉及关键基础零部件、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数控基础、植保机械等领域,1-8共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产值4.1亿元,利税2226万元,利润3528万元,出口额6329万元,成果喜人。

(一)、关键基础零部件

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高可靠滚动滑环项目。公司现有资产总额10777.84万元。是一家集电连接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电子信息类高科技企业,被列为临沂市重点科技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下设独立的研发机构——临沂市科新电子研究所。公司开发生产符合国标、国军标的圆形、矩形、异型连接器等十几个大系列、70余个品种、300多种规格,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工业自动化及仪器、仪表等领域。目前高可靠滚动滑环技术主要用于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使用周期长,免维护的军、民用航管雷达、

风力发电、石油钻探、医用CT等技术领域中。

临沂龙立电子有限公司的电力控制系统密封端子板项目。电力控制系统绝缘子烧结密封端子板用于各种高压、超高压电力设备、密封容器、气密封的电子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路控制系统连接。公司生产的电力控制系统绝缘子烧结密封端子板,经专业检测机构测试证明,气体泄漏率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耐气压差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现与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的有电科院、ABB(北京)等。预计市场总需求量会在30-50万套之间,每套产品价格在300元左右。届时该产品会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在国内的电力绝缘子烧结密封端子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该项目的实施,也为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而且可有利促进国内连接器生产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下游整机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该公司的“电力环网柜六氟化硫防泄漏连接器”、“高密度低频率295芯圆形连接器”、“防水圆形连接器”等数个产品被列入科技部创新基金、省市科技计划,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中小企业进步奖”、“临沂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省市级奖励。其中,“电力环网柜六氟化硫防泄漏连接器”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上述产品共取得9项授权专利证书,并获得多项“临沂市专利奖”,共取得近3000万元的销售额,约占公司销售的30%。

(二)、智能化制造装备

临沂中矿金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12000万元。 2

主导产品为:DWX、DW、DWXH型矿用大体液压支柱;DJB、DJBZ、DBF型金属顶梁。年产销矿用单体液压支柱15万套,金属顶梁8万支。DWX型矿用单体液压支柱产品转让中国矿业大学专利技术生产;DWXH型拥有自主开发的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是国内目前规模较大的DW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生产企业。企业拥有各种先进的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加工设备120余台套,其中具有国内领先的数控加工设备8台,数控热处理生产线一条,环保型喷丸设备静电喷涂设备各一台。取得单体液压支柱及金属顶梁MA证书16个,公司产品目前已销往安徽、湖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甘肃等全国十多个省市。

临沂中矿金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锻造厂是临沂中矿公司投资建设的在建项目,总投资12800万元,工厂占地90余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主要采用目前国内最大的20吨模锻设备建设模锻生产线一条;8吨、3吨模锻件生产线各一条,加工中心、热处理、加热等其他大型配套设备80余台套,项目建成投产后形成年产大型精密模锻件10000吨,中小型模锻件6000吨的生产能力,目前项目已经试生产。并与重汽、潍柴等国内多家大型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三)、节能环保装备

山东蓝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为数不多的大型环保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烟气除尘设备、大气污染净化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安装。公司自 3

创建至今,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开拓,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公司现有各类人员338人。目前占地25000余平方米,生产用厂房15000余平方米,拥有多条生产流水线,年产值过亿元。

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GW系列高温电除尘器,主要用于工业锅炉、窑炉高温烟气的除尘,是国内首家采用顶部电机振动清灰方式的高科技产品。该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耐高温、除尘效率高等优点。研制和开发的ESO2烟气脱硫装置,具有技术先进、运行维护费用低、钙硫比例低、脱硫效率高等特点,该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生产制造的EB型系列高压静电除尘器,采用了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向无人值班方式过渡,并采用先进的顶部电磁振打清灰系统,检修维护方便。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江苏、河南、河北、上海等省市,广泛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烟气除尘治理,并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赞誉。

(四)、新能源汽车

山东中文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高档豪华电动大客车及各类专用车,拥有完整的汽车生产、研发技术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完善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公司具备年产各类车辆2000台的生产能力。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车身底盘设计和全承载铝合金客车车身等四个方面拥有核心技术。总投资21000万元的电动客车项目实施后,预计产量可达4000台,实现销售收入可达约50亿元,可实现利税约10亿元。沂星电动 4

汽车项目的实施,将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汽车行业的新亮点,并推动我省各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园林、植保机械

临沂金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机开发销售于一体的中型专业化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占地9万多平方米。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90余人。公司已通过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通用小型汽油机、水泵机组、植保机械、园林机械4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公司拥有4条生产线和国内先进的测试设备,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善。目前,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35万台套,现生产的金奥牌系列产品,已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六)、数控机床

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和特色出口产品等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为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公司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上海浦东建立了新产品开发基地,借助上海的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优势,加快新产品的开发步伐。同时,不断扩大与国外公司以及国内大专院所的合作生产和产学研联合,在实施高技术嫁接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先后研制生产了CQ系列轻型多用车床、CK系列数控车床、XK系列数控铣床和XH系列加工中心等10大系列50多个品种的产品。公司研发的CQ系列轻型多用车床获五项 5

国家专利,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奖和省优秀新产品奖。企业研制开发的数控雕刻机填补了省内空白,有14种数控机床产品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XH7132立式加工中心被临沂市政府列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先后荣获“临沂市机电产品自营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并外销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存在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企业缺乏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第二,研发及技术投入稍少。第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第四,大企业集团不强,带动作用小,企业地位的悬殊在竞争中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措施及建议

1、加强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及配套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大力强化基础配套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技术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

3、促进装备制造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架构。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原则,一方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 6

形成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加快发展一批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机械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机械工业的集中度。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以专业化和规模化见长,充分体现“专、特、精、新”优势的关键零部件和基础件的“小巨人”型企业。不断地促进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地健全产业配套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架构。

4、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宽松的经济环境。积极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外部环境,营造良好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企业健全发展的政策环境。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与企业相关的诸项制度;为企业营造良好宽松的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事业创新和经营创新的环境条件。

第11篇: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展览会

www.daodoc.com 2019年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展览会

展会介绍

展会时间:2019年05月09日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 烟台市人民政府

展会地址:中国烟台国际博览中心Yantai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展会详情

“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累计吸引参展商万余家,专业观众40万余人次。展会每年定于五月份举办,在展商及专业观众中形成了定时参展参观的习惯,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声誉。不仅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领域输送了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也为参展商建立了一个以交流、销售为主的贸易平台。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定于明年5月11日-13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的参与,并竭诚为您和您的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展会服务!上半年,烟台全市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06.7亿元、增长9.4%;实现利润655.4亿元、增长10.4%;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近年来,烟台市深入实施\'双百千\'工程,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形成了5个千亿元级和17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其中工业上市企业达到39家。汽车产业产业占山东省全省的三分之一,聚集了12家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汽车及配套企业数量达430多家;拥有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基地。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0亿元,是山东半岛最大的3C产品工业基地和山东省出口大户。上汽通用东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3亿元,累计生产整车突破400万辆,带动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华集团在\'国家创新型百强企业\'中列华为之后,排名第3,主导产品MDI产能全球领先。烟台将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有色及贵金属加工制造业、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健康产业7大产业。与此同时,烟台市还将在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园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其中,创新驱动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烟台市将推进中德工业设计合作中心、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核电研发中心等高层次创新载体落户,并推动制造业跨界跨业深度融合。烟台市将加快推进总投资97亿元的通用东岳技改项目、投资23亿元的杰瑞新型钻机等项目的实施,年内完成投资1600亿元。烟台工业底蕴深厚、规模总量大、制造业门类齐全、金融环境相对宽松等为烟台建设制造业强市打下良好基础。

展品范围

机器人展区:工业机器人,线性机器人,龙门机器人,多自由度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加工机器人,激光应用机器人,打包机器人,测量机器人,装卸机器人,桁架机械手、助力机械手、AGV、有轨小车等 机床模具展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及专用设备、检验和测量设备、数控系统、数显装置和机床电器、机床零部件及辅助设备、模具及配套件、刀具、工夹具及相关产品等 工业自动化展区: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及软件、微系统技术、液压技术、气动技术、密封技术、直线运动系统、压缩空气技术、机械传动与零部件及制造设备、电气传动、减摩轴承等 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区: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液力、气动装置、密封产品及生产装备等。 机械传动、零部件及制造设备: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传动联结件、专用装备及检测仪器、相关材料和零部件等.轴承及专用设备:轴承、润滑液、相关零部件、相关装备与附件等。直线运动系统:直线导轨、直线运动驱动组件/系统、电动机械制动装置、复式运动系统等。电气传动:工业电机、伺服电机、通用小型电机、专用设计小型电机、变频器、变流器装置和组件、电驱动控制系统、电驱动调速器、电磁装备、磁铁、电动马达原件等 机电及通用设备展区:泵、阀门、压缩

www.daodoc.com 机及类似机械、轴承、齿轮、传动动部件机械、烘炉、熔炉及电炉机械、风机、通用零部件制造及机械修理、金属铸锻加工、气体分离、净化、真空设备、减变速机、干燥设备、塑胶注射成型等 五金工具:研磨工具、测量工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手动工具、抛光工具、风动工具、液压工具、防爆工具、衡器量具、园林工具、汽保工具、汽保设备、液压机等

第12篇:盐山县管道装备制造业简介

盐山县管道装备业“省级示范产业集群”建设情

况简要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盐山县委县政府,向今天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支持我县管道装备产业集群建设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下面由我就我县管道装备产业集群近几年的建设情况,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管道装备制造业是盐山县的支柱产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2003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成为沧州市重点扶持的第二大主导产业和拉长河北省钢铁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先后被省有关部门评为“河北省重点产业集群”、“河北省特色产业基地”、“河北省重点出口集聚区”;被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工业聚集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为推动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一手抓优化环境,努力完善政策、改进服务,千方百计清除产业发展中障碍;一手抓平台建设,着力加强基础性、功能性建设,解决单靠企业自身无法完成的问题;一手抓产业扩规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围绕“三高”(高端、高压、高附加值),抓“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促“六上”(上研发,出新品;上管理,降成本;上装备,提质量;上水平,创品牌;上手段,促营销;上 1

项目,调结构),全力推动产业升级、企业升位。目前,盐山的管道装备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群体规模大,营销网络健全。全县共有管道装备制造企业1000余家,总资产78亿元,年加工能力1000多万吨,其中规模以上管道装备企业79家。产品种类齐全,达到17大类22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市政设施等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其中高压特种管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全县3万多人的销售大军常年在外,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都有盐山的营销机构,并且在阿联酋等中东主要产油国设立了代理商和分公司,同时与中石协、中设协等多家国家级协会建立了产业信息共享机制。县内建成了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电子商务中心,成功召开两届“中国(盐山)管道装备网络展览会”,国际、国内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涉及电力、石油、化工、市政管道等多个领域,除了遍布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欧美、中东、台湾、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外贸出口总额2亿多美元,其中海关直接出口7600万美元。

二是企业资质水平高,创新研发能力强。全县有四分之一的管道制造企业通过了ISO认证,五分之一的企业获得电站压力管道产品制造资质证书,72家企业被电力、石化两大总公司确定为定点供货单位,8家企业获得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PI(美国石油协会)认证, 12家企业获得英国劳氏认证及CCS(中国船级社)认证。沧海集团成为亚洲第一家,全球第十三家通过APIQ1:6H—0013体系和产品认证企业。124家企业建立了检测、研发机构,其中1个国家级技术检测服务中心、1个省级

实验室,建立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多家企业分别与清华大学、国家核电技术中心、航空航天部304所等科研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全行业拥有专利和实用新技术44项, 24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8个。其中,宏润集团的600兆瓦超临界电站机组主蒸汽管道及部件、P91三通替替代了进口产品;西气东输一期工程X70钢级三通80%以上由沧海集团研制生产;西气东输二期工程X80钢级三通、弯管全国只有5家企业研发成功,其中就有沧海、恒通、富通3家公司。宏润、中原、沧海等企业成为行业有关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盐山县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

三是龙头带动能力强,实现了差异化发展。管道装备30强企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与上下游小企业形成“群落”关系,打造行业小巨人。现已形成以宏润、恒通、凯瑞等为龙头的核电、火电装备产业链,以中原、沧海、富通等为龙头的输油、输气装备产业链,以昊天等公司为龙头的市政管网装备三大产业链条。一大批龙头企业分别确定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错位发展,向各自高端领域进军。如宏润集团已实现了核电管道国产化,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厚壁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中原公司能够生产直径达3200mm螺旋管,目标是建成国内最大的螺旋钢管和热轧钢管生产企业;恒通、沧海等公司研制的X70、X80高压管件第一个通过了西气东输二线质量标准验收,成为重点供应商,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管道部件生产企业。昊天集团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口径DN1400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

的保温管道生产企业。乾成公司以网络销售拓展国内外市场,现已成功上市,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管道网络销售企业。鲲鹏集团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耐磨容器生产企业;世盛公司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防腐管道生产企业。为加快发展,一些企业开始进军资本市场,乾成、中海等公司率先在天交所上市,沧海、昊天、宏润、圣亚、益能等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工作,沧海公司年底前有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昊天有望在创业板上市。

四是产业配套水平较高,基地功能日趋完善。按照基地有群体、有龙头、有品牌、有研发、有标准、有配套的“六有”标准,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先后投资10多亿元,对聚集区的道路、供水排水管道、污水管网、供电设施、天然气管道、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现已实现“六通一平”。聚集区内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相互配套,集约化生产,集群效应日益明显。聚集区包括三个工业小区且定位分明,五里窑工业小区以中小企业为主,是孵化园区;蒲洼城工业小区以龙头企业为主,是核心园区;正港工业小区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主,是配套园区;初步形成了三园互动局面。同时,规划建设了管道管件中央商务区、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管道装备职业学校、四星级宾馆等服务性配套项目,部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集商务、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同时,按照“钢铁旅游”思路,规划实施了绿化、硬化、亮化和旅游景点建设,大大提高了聚集区的建设水平和窗口形象,形成与县城互动、产城融合、资源共享的格局。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13篇: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2015销售收入超6万亿

2012-05-07 10:31:41 来源: 工信部 有1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精神,在总结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发展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国际看,金融危机使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瞄准新兴产业,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仅对我国高端装备的未来发展构成激烈竞争,而且还将对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造成市场空间挤压。从国内看,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军民融合,努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行布局,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起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对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促进重点领域率先发展。

坚持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在产业培育初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加快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

——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发展重点和方向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一项长期的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重点任务是:

(一)航空装备

以市场应用为先导,以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加快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航空配套装备的发展,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喷气支线飞机成功研制,实现支线飞机年销售100架,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大型客机。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市场需求量大的150座级为切入点,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的C919单通道干线飞机,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开展未来型号前期研究。

——支线飞机。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2012年前后取得中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国外适航证书。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改进改型,适时启动加长型、公务型、货运型飞机研制,实现系列化。加快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适时启动新型支线飞机研制。

——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在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应急救援飞机,重点支持大中型特种飞机、中/重型直升机和高端公务机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2吨(含)以下直升机,充分利用已有/在研成熟通用飞机平台,通过不断改进、改型以及升级来满足用户需求。

——航空发动机。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的工业体系,突破大型客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展大客商用发动机验证机研制,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开展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相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航空设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促进专业化、系列化、货架化和规模化发展,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以现有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快发展航电、通讯导航、液压、燃油、环控、电源、起落架、二次动力、生活设施、防火、照明、健康监控等系统供应商,逐步发展多个系统的集成供应商。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二)卫星及应用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乡建设、环保、应急、交通、气象、海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行业、区域发展以及公众生活中的应用,形成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应用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航天运输系统。继续实施重大工程,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积极开展更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

——应用卫星系统。统筹发展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减灾卫星,构建完整体系,满足多方面需求。积极发展新型通信广播卫星。

——卫星地面系统。完善现有气象、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组建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通信广播卫星地面系统、卫星地球站/地面关口站;建设和完善卫星导航基准站、卫星运行管理、卫星数据处理等地面配套设施。加强导航接收机、通信终端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卫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卫星应用系统。实施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提高我国空间数据的自给率,大力推进行业和区域应用。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支持直播卫星的应用服务。推进卫星导航在金融、电力、通信、交通、信息、农业、渔业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应用,加强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三)轨道交通装备

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平台和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160km/h速度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开展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车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全面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城际先进的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开展信息领域的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关键核心零部件。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制动装置、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提高质量水平,满足整机配套需求。

(四)海洋工程装备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物探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采设备及其关键系统和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水下立管等装备;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为培育相关产业奠定基础。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学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船)、海上风机运营维护船、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装备等,全面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重点,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开展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海水提锂、海水提铀等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

——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以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等装备为重点,加快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积极开展海上机场、海上卫星发射场等装备的前期研究,为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五)智能制造装备

围绕先进制造、轻工纺织、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制造与服务并重,重点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开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大力推进示范应用,催生新的产业,提高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九大类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开发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和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八大类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

——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重点开发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四、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

(一)重大工程

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装备产品并产业化,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化工程。以满足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突破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高可靠性、低成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支持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大中型喷气公务机和新型通用飞机(含直升机);开展支线飞机市场应用,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通用航空服务试点示范。推动配套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到2015年,我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品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2.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时空协调、全天候、天地一体的地面配套设施;完善我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启动由大容量宽带多媒体卫星、全球移动通信卫星等系统组成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卫星系统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构,大幅提升我国卫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空间信息的能力。

3.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围绕高速客运列车、重载货运列车、城际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30吨轴重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装备、多功能高效率大型养路机械。研究永磁电传动、磁悬浮、列车制动、牵引控制、高铁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检测及维修、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制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牵引变流器、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4.深海工程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服务等四大核心环节,以突破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关键技术为目标,重点突破深海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深海高性能物探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环境探测、观测与监测等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新型装备总装制造平台,完善设计建造标准体系。到2015年,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大幅度提升。

5.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二)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区域比较优势,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1.引导区域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紧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积极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世界级企业;促进中西部特色化发展,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

2.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本着“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地建设,创建一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3.产业区域发展重点。依托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现有产业基础,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链,促进形成设计、制造、集成、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维护检修、技术服务等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与产品目录,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二)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所需关键基础件,如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用高压柱塞泵/电动机、密封件等基础零部件。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品试验验证工作,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大力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化再造,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为全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继续抓紧抓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的衔接,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加大关键制造装备研发力度,加强军民创新资源集成融合,支持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为提升高端装备发产业化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和引导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在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品牌强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强联合,跨国跨地区并购重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带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鼓励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五)突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联合构筑专利共享平台,拥有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完善高端装备及其技术、关键系统、零部件的研发、试验验证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鼓励企业提升品牌层次,扩大品牌影响,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机制,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发高端装备。建立高端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加大对首台套及配套系统推广应用的支持。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对于重点领域工程项目的所需装备,组织使用单位、制造企业联合制定装备联合攻关方案,并加快实施。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推动配套设备及高端装备维修、支援、租赁、服务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工程、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先导,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加速装备制造业人才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激励与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八)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高端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本规划的推动实施。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制定规划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做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行监测,及时做好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与本规划纲要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本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子规划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转型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出口交货值84.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9%。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现已拥有年新造大功率机车2000台,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辆8000辆,各型货车60000辆,大型养路机械500台套能力以及年大修机车2000台,动车组及各类轨道客车5000辆,各型货车70000辆的能力。

2.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重载和快捷货运列车、城轨车辆、大型养路机械、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计算机联锁、综合监控等产品制造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A型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并稳定运行,2010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69.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

3.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框架,已建成以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2010年,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已接近产品销售收入的4%、部分企业已超过10%。形成了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覆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

4.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研发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配套和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研发能力不强。虽然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还未完全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二是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轨道交通装备在设计、制造和认证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和完善的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色的装备标准体系,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薄弱。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配套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基础工业体系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

四是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营销网络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

五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影响着装备的信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

1.市场需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铁路装备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改造为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在役装备的更新换代也要求装备制造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预计“十二五”期间, 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客货车辆、通信信号、大型养路机械等装备也有较大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为主导,积极发展城市轨道大众交通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建设速度约为每年270公里,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另有16个城市96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里程超过2200公里。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

目前,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1000多亿欧元。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促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加紧整合和重组,向系统集成和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以全球化布局为特征的产业链。采取掌控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属地化经营的模式,强化目标市场的开发,加快先进适用产品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

金融危机后,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利用环保、安全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平台先进的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品牌和资本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发,挤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路网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系统集成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方式正向网络化和多样化发展,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易维护方向发展,也将带来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增长质量和水平,加强产品研发,改善试验验证和检测条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的基本原则,把握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机与关键系统协同发展,突破制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

(二)基本原则1.加快转型升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围绕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3.夯实产业基础

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装备的技术突破。坚持整机装备与关键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应用性研究。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开发与研制一批有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及系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4.提升现代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监理咨询、运营维护、工程承包、维修、维护保养、物流、租赁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企业集团。

(三)发展目标1.2015年目标

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为重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产品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产品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

——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建设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认可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现代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以上。

——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2020年展望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65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专利,标准及认证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球化发展,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重点方向1.动车组及客运列车

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时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2.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

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和货车技术、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

开发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4.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5.通信信号装备

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先进的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

6.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

开展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防灾报警系统,客流预测、疏散和应急指挥一体化联动系统。

7.关键核心零部件

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大功率柴油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列车牵引控制单元、牵引及辅助变流器、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盘型制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供电高速开关、信号继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有分布情况及面临形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产业转移与调整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抑制产业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依托既有的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制造、大功率机车制造、货车制造、工程及养路机械制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造等基地,突出重点和特色,促进形成具备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制造、维护检修、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等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强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部件基地建设。整合既有制造、维修等资源,加强轨道交通装备维修服务基地建设。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形成全球化优势资源配置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

围绕高速重载的铁路客货列车、低噪低振动的城际及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创新发展。

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及客货车、30吨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多功能高效率工程及养路机械等装备。

深化研究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安全信息传输技术,移动装备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技术,风、雨雪、异物、地震等灾害监测系统等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突破重载列车及重联技术,摆式车辆技术,低地板车辆技术,中低速磁悬浮关键技术,永磁电传动技术,养路机械作业模式与系统集成、控制及传感、综合检测、巡检和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无砟轨道养护技术,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研发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面向行车的综合监控系统、专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系统。

研制配套柴油机、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

通过工程实施,突破制约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牵引传动、制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提升装备的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与问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依托企业技术中心,集合产业各种科技资源与研发力量,加速推进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制造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与用户的作用,高度重视用户企业的全程参与,开展联合攻关,一揽子解决技术难题。

鼓励上下游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联合研发,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持续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化。

(三)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对已有轨道交通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通过项目引导、多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及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研发形成有效和可靠的支撑。

统筹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

(四)优化产品结构

依托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开发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逐步替代性能落后、安全水平低的老式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根据环境条件、地域特性、经济条件等差异形成的不同需求,完善和细化整机、基础元器件、系统和重要部件产品系列,研制系列产品形成型谱系列化的产品参数数据库,实现快速定制,以适应多层次、多类型需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供应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逐步形成居世界领先水平谱系化的轨道交通装备。

(五)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整合产学研用标准化技术力量,发挥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联合制定标准,加强产需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游产品标准对接,保证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鼓励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标准走向国际。研究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并保障现代制造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集聚研发力量和制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推进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形成具备成套和总承包能力、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满足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和服务企业。

(七)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发展具有轨道交通装备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打造拥有总承包商资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开展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监理咨询、维护保养、物流、运营维护、维修改造、再制造、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促进企业由单一提供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工程承包等转变,产业链延伸至下游运营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

(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打造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国外企业和研发中心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出口。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全球化。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落实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加强规划宣传,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统筹考虑部署产业的有序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支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外部环境。

进一步落实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制定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引导社会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行业聚集。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有条件、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实力强的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和境外企业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

(三)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关键设备和产品方面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加强对进口关键设备和产品的入境验证和后续监管,降低业主采购设备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为依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高端人才,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人才队伍。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政策研究、咨询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映企业实际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助手。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六)建立行业运行监测体系

建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运行监测、信息发布、分析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根据运行情况,及时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与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衔接。

六、规划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子规划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依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围绕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核心环节,制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5%。

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面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目标,以突破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示范应用推广,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和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市场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择基础条件好、应用面广、带动作用强的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加大支持力度,重点予以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知名品牌,辐射和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3.坚持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需求,加强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成套智能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示范应用推广。

4.坚持装备制造与服务增值相结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在工程承包、维修改造、备品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由加工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到2015年: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

——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到2020年:

——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四、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重点抓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发展工程

以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引领支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推进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通过重组、改制、兼并及相应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及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投融资能力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仪器仪表、液压/气动/密封件及系统、齿轮传动、伺服装置企业予以支持,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水平,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专业化、社会化配套企业。

(三)突出品牌质量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贯彻落实“工业产品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标准、计量、检测检验、质量控制技术、质量工程技术等在企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环节中的应用,着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

加快品牌培育。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设工程”,根据区域发展优势,制订并实施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引导企业针对国内外细分市场,促进品牌产品系列化发展;支持品牌产品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品牌产品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检测机构等现有资源,推动行业检测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组建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科研试验设施建设,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示范建设工程。

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标准体系,补充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安全和综合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度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科技基础优势,强化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协调发展,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重点区域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对集聚区的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污染集中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

五、重点发展方向

(一)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针对测控装置、部件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突破新型传感原理和工艺、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健康维护诊断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形成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依托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组织“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团队,推动软硬件在数控/工业控制装备中的应用与推广,通过集成创新,开发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

(四)重点应用示范领域

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六、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对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机床自诊断技术等技术与装置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主机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系统集成和成套,开发一批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重点支持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

(二)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依托工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制,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共同开发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和境外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和协调,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

(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从事智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创新的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组织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类目录,建立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及时制订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七、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规划》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结合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NF076(本文来源:工信部 )

第14篇: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市装备制造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促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特制定《益阳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一、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问题

1、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由美国、日本向中国梯度转移,国内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市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以其特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装备制造企业和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009年,全市共有装备制造企业200余家, 主要由精密机械、农业机械、汽车装备及零部件、金属制品和电气机械等企业组成。形成了以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精密机械、以中联重科沅江分公司为代表的汽车装备、以滨湖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机械、以太阳鸟游艇、中海船舶为代表的船舶制造工业等四大支柱装备制造业体系。其中,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09家,产值突破100亿元,达107.4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29.6%。比2004年工业产值增长10倍,工业增加值增长15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出1倍多。

特别是中联重科沅江分公司的引入,使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橡塑集团、滨湖柴油机、太阳鸟游艇、新兴管件、瀚鑫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益橡机密炼机、滨湖柴油机、太阳鸟游艇、宇晶机器、宇环磨床、牛头密封圈等立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橡塑集团、新滨湖、宇环机械3家企业建立了高标准的企业技术中心,橡塑集团的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对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形成产业集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数控机床制造、水电、风电、核电机械制造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主要问题

近几年,益阳装备制造业虽然迅速发展,但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总量不大,明显的带动能力不强,整体发展较慢。由于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龙头企业不够强大,带动力弱,协作能力差,导致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群,没有形成“集群效应”,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无法与国内知名大公司、甚至国外跨国公司抗衡; ——中小民企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建厂时间短,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规模效益差。

——技术装备水平低、开发能力不强。受资金链、债务链的拖累,近几年企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多,造成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的技术大部份来自国外,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在国内市场上主要靠价廉优势来替代进口产品。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我市精密机械产业链拉得不紧,甚至存在缺环的现象。最突出的矛盾是市内配套能力不强。

——融资困难,投入总量小、时效低、见效慢。由于金融体制和企业现状的双重障碍,民间资金的总量不足及积聚力弱,区位弱势造成的引资困难等原因,致使装备制造业总体投入不理想,整体发展较慢。

二、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008年全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必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进行经济结构的相关调整,在未来数年,我国也面临较大的宏观调控压力。总体上,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为先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市的一些新兴装备制造业如内陆核电站核电装备、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装备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是我市高新区作为国家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连带赫山、资阳区的工业园区具备产业转移承接的优厚条件,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的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迅速发展。三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新一轮的经济复苏,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过程,必将带动为各行业发展起服务和保障作用的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同步提高。继续培育、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同类企业整合,形成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运行模式;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发展原则

坚持装备自主化研发与重点建设工程相结合。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实施内陆核电等重点建设工程和调整振兴重点产业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保障工程需要,带动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新技术产业化。

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围绕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加大研发力度,带动基础配套产品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特种钢原材料。

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平均增长 30% 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4、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争取发展整车制造项目,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做大做强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沅江工程机械产业园,争取落实三一重工益阳工业园项目,发展壮大东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加快发展造船产业,做大做强玻璃钢及复合材料游艇制造业和工程船舶及钢制船舶制造业,力争产值突破150亿元。以玻璃钢游艇制造和工程船舶制造为重点,打造沅江造船工业园,发展南县、资阳、赫山造船基地。

壮大发展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力争产值突破100亿元。继续做大做强橡塑机械、齿轮与特种锅炉及压力容器,壮大数控机床、输配电设备、新兴铸管、新兴机械等制造业。

鼓励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产值突破40亿元。突出扶持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连的装备制造业,引进发展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

提升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力争产值突破10亿元。

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一是进一步增强“工业强市”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市”战略,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园区为主载体,实现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全面发展。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真正成为我市未来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工业生产用地、工业项目收费减免、招商引资、知名品牌产品培育等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三是继续改善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大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整治针对企业的“三乱”现象,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增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四是进一步改善融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民营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五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企业自我分离与政府社会接收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企业信用、投资担保、咨询服务等体系建设的步伐,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为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

2、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在 “ 十二五 ”期间,益阳市装备制造业要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等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在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因企施策,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已改制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化运作,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运行效率。

3、突出围绕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大胆解放思想,紧紧抓住不断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注重资本运作,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市场网络、产品研发、生产设备、自有资金等资源共享,广泛开展以商招商,有效避免新的重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切实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东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4、充分发挥企业谋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装备制造企业要切实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发展措施;理顺运行体制,规范管理机制,提高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引导骨干企业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增添关键设备,开发重点产品,提高主导产品生产能力,扩大生产经营总量;搞好区域内产品的配套与协作,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筹集企业改革、研发、技改、生产等所需资金,不断壮大实力,增强后劲,促进快速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主导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重点产业、产品的有关优惠政策和专项扶持资金。特别在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瞄准国家重大装备发展扶持方向,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的研发力度,争取有项目进入国家笼子,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发展扶持对象。

5、坚持自主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技改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研发中心较多、科研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攻关,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构筑核心竞争力。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一起共同探讨、实践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的有效途径,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弘扬和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不断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员工的收入和生活福利水平,解除员工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构建企业和谐大家园。

第15篇:制造业岗位职责(完整版)

目 录

第一章 总经理岗位说明书 1 第二章 副总经理岗位说明书 2 第三章 副总经理助理岗位说明书 3 第四章 生产经理岗位说明书 4 第五章 生产经理助理岗位说明书 5 第六章 研发经理岗位说明书 6 第七章 研发员岗位说明书 8 第八章 财务经理岗位说明书 9 第九章 财务会计岗位说明书 10 第十章 出纳员岗位说明书 11 第十一章 行政人事经理岗位说明书 12 第十二章 行政人事助理岗位说明书 14 第十三章 品管主管岗位说明书 15 第十四章 品管副主管岗位说明书 16 第十五章 品管员岗位说明书 17 第十六章 注塑车间主管岗位说明书 18 第十七章 注塑班长岗位说明书 19 第十八章 注塑技术员岗位说明书 20 第十九章 注塑车间文员岗位说明书 21 第二十章 装配车间主管岗位说明书 22 第二十一章 装配车间副主管岗位说明书 23 第二十二章 装配车间装配组组长岗位说明书 24 第二十三章 装配车间包装组组长岗位说明书 25 第二十四章 物控主管岗位说明书 26 第二十五章 物控副主管岗位说明书 27 第二十六章 生控主管岗位说明书 28 第二十七章 采购员岗位说明书 29 第二十八章 仓库主管岗位说明书 30 第二十九章 仓管员岗位说明书 31 第三十章 搬运工岗位说明书 32 第三十一章 车队队长岗位说明书 33 第三十二章 司机岗位说明书 34 第三十三章 保安班长岗位说明书 35 第三十四章 保安员岗位说明书 36 第三十五章 厨工岗位说明书 37 第三十六章 清洁工岗位说明书 38

1、岗位名称:总经理

2、岗位代码:ABL-01-01

3、岗位职等:一职等

4、隶属部门:总经办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董事会

7、直属下级: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

8、主要职责:

8.1、全面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制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领导编制、审定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及年度生产经营实施计划,提出各个时期公司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及重大措施方案,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活力不断增强,事业蒸蒸日上!

8.2、主持公司的基本核心团队建设,落实组织结构,决定各部门负责人的配备,任命各级管理人员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审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基本管理制度、规章、条例、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和各种标准化文件,规范内部管理; 8.

3、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发出的重要文件;

8.4、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指挥、检查、督促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展,并对各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8.5、领导公司进行技术革新,搞好企业的挖潜、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对重大改进项目的执行进行监督,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努力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8.6、制定品质方针和品质目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不断争创名牌,积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量;

8.7、不断改善员工集体福利条件,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促使职工收入逐年增长;

8.8、代表公司与有关政府机构、自然人或法人实体进行交涉;8.

9、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

8.10、分管财务经营、业务拓展和大宗采购洽谈等事务;8.

11、按财务制度规定,审批公司各项费用开支;

9、岗位权责:

9.1、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制订、各项管理制度的审批和实施权;9.

2、对公司整个生产经营工作有决策指挥权;

9.3、对公司干部有任免权,对公司干部职责与权限有审核权;

9.4、有待解决特殊事件或重大突发事件的临时授权,对紧急重大问题,有临机处置权;9.

5、对各部门计划执行结果考核奖惩有决策权;

9.6、对阶段性策划活动方案和各项费用开支有决策权;

9.7、对由于决策失误,领导不力,未能达到任期目标和年度方针目标负责,对造成完不成生产和技改计划或经济效益下降负责,.对事前未作充分调查和可行性分析而草率签署技术经济合同或协议,给工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负责。

10、任职资格:

10.1、38~50岁,大专以上学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10.

2、10年以上的企业全面管理工作经验;

10.3、知识面广,掌握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及经验,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10.4、具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10.

5、善于策划、组织、协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1、岗位名称:副总经理

2、岗位代码:ABL-01-02

3、岗位职等:二职等

4、隶属部门:总经办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总经理

7、直属下级: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8、主要职责:

8.1、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业务发展计划;负责组织和监督公司各项规划和计划的实施;

8.2、制定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业务规范,审核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基本管理制度和各种标准化文件,促使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8.

3、协助总经理对公司运作与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协助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推行,协调内部各部门关系;

8.4、全面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确保全面完成任期责任目标和年度方针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8.

5、必要时可单独召开业务沟通会议或工作会议,组织、协调解决产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不合格项,使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得以及时研究处理;8.6、兼任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和维护;

8.7、负责指导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坚持“用人唯贤”的方针,正确选拔和培养干部;8.

8、审核公司各项费用开支;

8.9、负责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加强职工文化技术教育,促进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工厂人才素质;

8.10、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8.

11、完成总经理临时下达的任务。

9、岗位权责:

9.1、有对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人选的提名、任免权; 9.

2、有权签发厂内有关行政文件和工作报告;

9.3、根据上级和总经办有关精神,有权修订工厂规章制度,调整行政组织,制订具体政策;9.

4、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权使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对公司内各项开支有检查、监督权; 9.5、整体经营计划和进度的制定权和实施权;具体工作开展的决策权; 9.

6、解决日常经营工作中特殊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的临时授权;9.7、对各部门计划执行结果考核奖惩由决策权;

9.8、对公司重大质量事故和出厂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损坏公司信誉负责;对公司发生重大的设备、人身、火灾、交通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及重大泄密事件负责;对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正派,造成公司纪律松弛,管理混乱,厂风不正负责。

10、任职资格:

10.1、38~50岁,大专以上学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10.

2、5年以上大中型生产型企业的全面管理工作经验;

10.3、知识面广,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熟悉企业业务和工作流程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10.4、良好的敬业精神,有很强的感召力、凝聚力、责任心;

10.5、严谨的策划组织能力及人事管理和沟通能力、商务谈判能力;

1、岗位名称:副总经理助理

2、岗位代码: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总经办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副总经理

7、直属下级:(略)

8、主要职责:

8.1、在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努力作好副总经理的参谋助手,协助副总经理处理好日常事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8.2、协助副总经理调查研究、了解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供副总经理决策参考。

8.3、协助副总经理制定战略计划、年度经营计划及各阶段工作目标分解。

8.4、在副总经理领导下协助副总经理作好企业经营服务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布置、贯彻、实施、检查、督促、落实执行情况;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富有成效地做好总办工作。

8.5、起草公司各阶段工作总结、决议、决定或其他正式文件,供副总经理审阅定稿;负责各类文件的分类呈送,存档整理总经理签发的各种文件。 8.

6、做好经理办公会议和其他会议的组织工作,作好公司重要会议记录,做好企业大事记。8.7、做好企业对外文件的发放、登记、传递、催办、立卷、归档工作;负责企业外来的公文办理,解决来信、来访事宜,及时处理、汇报。

8.8、负责保管使用企业图章和介绍信;保守公司秘密,接听电话、妥当应答,并做好电话记录。

8.9、负责上级领导机关或兄弟单位领导的接待、参观工作;配合副总经理处理外部公共关系(政府、重要客户等);协助副总经理做好与外单位联系的具体工作;具体办理来宾食宿安排、购票和迎送事宜。

8.10、协助副总经理对公司运作与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协调内部各部门关系,尤其是业务部门间的日常工作关系以及事务处理。

8.

11、协助总经理作好经营服务各项管理并督促、检查落实贯彻执行情况,为副总经理提供分析及改进建议。

8.

12、在公司经营计划、销售策略、资本运作等方面向经理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建议。8.

13、负责公司各种表单、公文、说明书、合同书、信纸、信封、名片、业务礼品和企业形象所需印刷的定制和保管分发工作。

8.

14、对购进物品如机器设备、各种电器做好移交验收工作,收集审查合法齐全的原始发票及附有的技术说明书、保修单等并妥善保管。

8.

15、主办或协办向有关政府部门的项目申报、年检、申领各类证照,掌握总经理的日程安排做好预约工作,安排商务旅行;完成批文手续及领导出境手续等事宜。 8.

16、完成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9、岗位职权:

9.1、行使一切副总经理的授权。

10、任职资格:

10.1、年龄25岁-32岁女性;公关、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及文秘专业等相关专业学历。

10.2、有二年以上的总经理助理或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

10.3、为人诚实可靠、品行端正,有出色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10.

4、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办公软件,有一定写作能力及文控管理经验。

1、岗位名称:生产经理

2、岗位编号:ABL-03-01

3、岗位职等:三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副总经理

7、直属下级:注塑车间主管、装配车间主管、物控部主管、生产经理助理

8、主要职责:

8.1、全面负责组织、指挥、调度、协调本公司生产管理工作、安排各种产品、零部件的均衡生产和顺利出货;8.

2、审核《生产报表》、《库存月汇总报表》等生产资料;根据公司生产场地、机台设备、人力资源等因素,做出产能负荷分析;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协调各单位、各工序负荷平衡,实现目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8.3、根据公司生产计划,负责策划机台设备采购和生产物资采购计划,确保各种资源的及时供给,保证生产正常运转;

8.4、与职能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公司水、电供应,负责跟进工厂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资源,保证生产需要,确保正常出货;8.

5、负责组织属下起草编写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严格要求生产车间按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8.6、主持召开生产作业例会,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准确掌握生产质量情况与生产进度; 8.

7、负责本部门生产现场管理,积极推行5S活动,确保文明生产、安全生产,防止工伤事故;

8.8、负责组织制定新产品开发方向,确保公司产品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8.9、负责质量体系相关条款要求有效贯彻执行,针对管理评审的不符合项,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改进;

8.10、负责供应商、外协加工商评估,随时审核其价格、产能、品质、交货期、协作能力等综合条件,正确选择确定合格合作商,以保证供求能力的稳定性;8.

11、领导管理干部及相关督导人员的技能培训。

8.

12、对公司在管理、技术、品质提升、现场管理、体系运行、内部沟通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8.

13、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与监督执行。

9、岗位权限

9.1、对公司总体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建议权;9.

3、对采购物资供应商的选择权及价格审核权;

9.4、为确保产品质量或客户临时需求,有可临时调整生产计划权力。9.

5、对购置、制造、维修工装、设备有建议权。9.6、对下属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有业务指导权,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业绩有考核评价权。 9.

7、对下属部门的生产过程控制、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有检查督促的责任,对责任者违规或管理不到位有教育、处理意见的权利。

9.9、采购合同的审核权与权限内采购合同的审批权。9.

10、供应商资格的审核权。9.

12、权限内的财务审批权。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生产经理助理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生产经理

7、直属下级:待定

8、主要职责:

8.1、在生产经理直接领导下,贯彻上级有关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根据企业年、季、月度生产计划和厂内各项任务的要求,负责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和辅助生产作业计划,并组织检查、落实和考核。

8.2、协助经理分管公司的生产、技术、经营、劳资、安全、教育、后勤等工作,职责就是对生产经理负责。

8.3、负责生产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负责编制生产方面的指令、文件、通报等材料,并督促贯彻执行。

8.4、协助生产经理组织、调度、协调本公司生产管理工作、安排各种产品、零部件的均衡生产和顺利出货。

8.5、根据工厂方针目标展开要求,负责本部门内方针目标展开和检查、诊断、落实。 8.

6、收集、整理、归档生产部文件、资料、设备台帐,生产台帐。档案管理要求生产统计台帐齐全,原始资料归类整理成册,取用查阅方便,提供给生产经理参考。 8.7、随时掌握生产投入、产出、废品数,根据需要向经理提供生产数据。

8.8、检查督促公司生产物资采购情况,确保各种资源的及时供给,保证生产正常运转。8.

9、筹备、组织生产经理召开生产作业会,协助经理生产调度会和月总结会,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及时协调平衡,搞好均衡生产。 8.10、负责指导相关部门起草编写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8.

11、负责生产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物料浪费,统计分析生产材料消耗,监督公司滞、废料的处理。

8.

12、组织检查各部门开展5S活动的情况,确保文明生产、安全生产,防止工伤事故。8.

13、督促检查本部门对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保管完好,检查监督《作业指导书》是否及时挂于工作台前。

8.

14、检查和监督各车间、仓库认真执行相关标准、工艺文件和生产过程控制情况,产品标示、物料摆放情况,责令生产现场按规定做好区域划分,物料的标示、产品的标识。8.

15、依合作商评估程序审核上年度合格合作商的价格、交付、产能、品质、交货期、协作、能力等综合条件,并建立记录,供经理决策。

8.

16、负责办理全厂工艺性外委协作和产品零件的外委外购合同的签订,承接外来修理加工任务。

8.

17、对公司在管理、技术、品质提升、现场管理、体系运行、内部沟通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8.

23、生产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9、岗位权限

9.1、在生产部经理领导下有权向生产车间下达生产调度命令;有权指令车间、班组报送生产方面的数据(产量、材料消耗量、工位器具数量等)。

9.2、参与年度、季度、月度生产、销售、采购等计划的制定。9.

6、对下属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有指导权。

9.7、对下属部门的生产过程控制、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有检查督促权。

1、岗位名称:研发经理

2、岗位代码:ABL-03-01

3、岗位职等:三职等

4、隶属部门:研发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副总经理

7、直属下级:研发员、品管主管、模具技术员

8、主要职责:

8.1、组织领导编制企业技术发展、技术改造计划,负责计划实施中的技术指导;制定技术攻关、质量改进、新产品试制、生产技术综合计划任务书,并组织实施;

8.2、参与工厂技术引进、对外合作项目的的调研、立项考察、谈判、签约及引进设备与设施安装、调试、验收的技术工作,及时组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资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工作;

8.3、参与市场调查,组织和设计领先同行业的新型产品,负责组织新产品的开发、研制、设计以及新产品、样品的性能测试,组织技术改革、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

8.4、执行公司以及客户要求开发的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并按客户要求提供各种样品,主持新产品的鉴定以及新产品的定型工作,裁决技术质量问题,组织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对设计更改的控制负责;

8.5、负责组织产品图样设计、核正、改进、开发及技术改良,负责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方案设计、工程图纸、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的审批,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8.6、及时收集同行信息,建立和完善产品工艺技术资料库,负责生产工艺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制订出控制产品质量的各种参数及参数表格,并做好相关的控制工作,稳定和提高产品品质;

8.7、负责综合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工作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制定并确认产品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组织编制技术服务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宣传和技术问题解答等),做到制度、标准、程序齐全,责任明确,管理科学,并进行督促和考核;

8.8、负责质量管理的技术指导,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保障服务,对工序过程进行监督,特别要注意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控制,深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及时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8.9、根据公司的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组织配备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人才,负责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及工作业绩的考核以及对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使用、调动、晋升、调资、奖励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提出意见;

8.10、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编制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掌握和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特长,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使其符合上岗要求,以保证制程的产品质量;

8.

11、负责工程技术部设备管理工作,制订和完善测量设备、仪器控制程序,制定自制检测设备的校准规程。并作好各种测试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管;

8.

12、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和修订,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素的有效贯彻执行;参与内部体系审核,对执行不力的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8.

13、做好有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做好相关保密工作;

8.

14、与生产部紧密合作,对公司在现场管理、技术、品质提升、体系运行、内部沟通、增产节约和减少浪费等生产环节方面提出改进建议;8.

15、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有决策权;

9.2、受公司委托,有权代表工厂签订技术经济合同;

9.3、有权组织制定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责任制的建立、修改;

9.4、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引进技术有审定权;9.

5、有权要求各部门、车间严格依照技术文件的要求组织生产;9.6、有权对不按工艺规程操作的员工提出处罚建议;

9.7、有权检查、督促、考核各车间及有关部门的技术工作和计划执行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

9.8、受公司领导的委托,有权召开技术工作会议,直接处理或布置、检查有关事宜; 9.

9、有权参加研究技术工作和技术人员的晋升、调资、奖惩与聘任等有关会议。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研发员

2、岗位代码: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研发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研发经理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为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促进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在公司发展战略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指引下,完成研发中心下达的产品研发计划及其它任务。8.

2、参与制定并实施各项产品研发管理制度和规程,在制度上确保公司产品研发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8.3、参与编制研发、技术发展规划;参与改进和规范研发和生产工艺流程。

8.4、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产品及市场发展新动态,把握产品发展趋势;为公司产品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负责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

8.5、负责做好新产品试制的技术服务工作;负责新产品工艺性能测试及试运行工作;对新产品技术参数建立标准文件,并分发到相关人员。

8.6、负责产品标准化、系列化、产品编码等工作;负责技术资料的发放、交接、归档、保管工作。

8.7、负责技术文件(图纸、工艺、检验等)的制定和修改工作,确保文件和资料的正确、完整和统一;保持并监督检查生产场所使用的技术文件均为有效文件。

8.8、协助营销部门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负责协助研发中心技术成果的评价工作。

8.9、熟悉产品图纸,提出图纸中存在问题,搞好图纸的会审工作。负责编制产品中的零部件加工工艺技术参数,提出产品的工艺改进意见。

8.10、参与编制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及工序检验标准及操作规范,提出生产过程中关键检测点设置。

8.

11、指导车间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8.

12、对研发项目的试验方案、试验进度、试验结果、试验仪器和设备保养等工作全面负责,并接受上级监督、检查与考核。

8.

13、严格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公司有关新产品、新项目的相关资料和试验数据,对自己的工作失误负责。

8.14对公司现状在管理、技术、品质提升、现场管理、体系运行、内部沟通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8.15筹备组织研发部经理主持召开的有关技术工作会议,整理下发会议决议,督促贯彻执行。

8.

16、经常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全厂技术工作情况,掌握生产技术薄弱环节与质量动态,向研发部经理汇报,提出建议。

8.

17、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对违反工艺纪律员工有权制止和提出奖惩建议权。9.

2、未按规定要求领取技术文件有权拒绝发出。9.3、对所负责的项目具有处理和建议权

10、任职资格: 10.1、具有扎实的设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发工作经验,熟悉塑胶制造和工程安装行业。 10.

2、熟悉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熟悉产品开发的流程和运作;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10.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岗位名称:财务经理

2、岗位代码:ABL-03-01

3、岗位职等:三职等

4、隶属部门:财务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副总经理

7、直属下级:会计、出纳

8、主要职责: 8.1、负责建立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财务部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保证公司利益不受侵犯。 8.

2、搜集、整理、积累历年各类财务会计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指导编制公司各项资本经营活动的预算、核算和财务收支计划以及各费用定额的控制办法。

8.3、指导下属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加强成本管理,严控费用开支,对公司日常费用报销进行复核;监督各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8.4、搜集整理价格资料,负责制订厂内劳务、产成品、半成品、物资等的计划价格,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车间对材料、产品正确计价和销售。

8.5、负责企业资金管理,监督其增减变动,负责盘盈、盘亏、报废清理、货款结算、催收和处理等工作,做到情况清楚,手续完备,数据准确,处理及时。

8.6、负责对本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选调聘用、晋升辞退等提出方案和意见。负责对本部门财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

8.7、针对财务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预防措施;纠正财务工作中的差错弊端,规范公司的经济行为。

8.8、参与公司重要经济合同的审查会签,监督经济合同的执行,确保工厂利益不受损害。8.

9、做好各种财务账簿的日常管理,负责监管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收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8.10、参与价格及工资、奖金、福利政策的制定,参与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

9、岗位权限:

9.1、参与公司购销合同的审核权。9.

2、对下级上报的各种报表有审核权。

9.3、对本部门工作有检查权、指导权以及业绩考核评价权。对本部门人员岗位调配的建议权、任命的提名权和奖惩建议权。 9.

4、有对各项费用开支的审核权,对违反财经纪律、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费用开支有拒付权。9.5、对贯彻执行公司财经制度不严或处理财会业务不当,造成违章、罚款、浪费等现象负责。

9.6、对由于资金计划不周、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影响生产负责。

9.7、对不及时清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款、在途资金等账户造成损失负责。

9.8、对国家规定的财务档案资料整理归档不及时,管理不严、出现损坏、遗失等现象负责。9.

9、对成本资金、价格控制管理不严,经济活动分析不及时,影响工厂经济效益指标完成负责。

10、任职资格:

10.1、28~55岁,大专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10.

2、5年以上财务管理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工作严谨细致。10.3、熟悉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财务项目分析处理能力。 10.

4、熟悉财会软件及办公软件使用。

1、岗位名称:财务会计

2、岗位代码: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财务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财务经理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协助财务经理制定业务计划、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督计划。

8.2、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定期考核流动资金使用效果,不断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8.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办理固定资产购置、折旧、租赁、封存、出售及报废等会计手续,定期进行清查核对,做到账物相符。

8.4、审计材料采购用款计划,掌握市场价格,考核材料的消耗;审查采购发票等凭证。 8.

5、拟定成本核算办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工作程序,编制成本费用计划,监督、掌握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开支情况,登记成本费用明细账,按规定编制成本报表上报。

8.6、做好利润明细核算,正确计算生产经营、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认真审核和计算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准确计算利润,制作并登记有关的明细账,编制利润报表上报。8.

7、按制度进行工资明细核算,审核工资表,计算发放工资,计提发放奖金。

8.8、登记保管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核签、编制会计凭证,整理保管财务会计档案。 8.

9、定期对账、盘点,如发现差异,查明差异原因,处理结账时有关的账务的调整事宜。8.10、执行资金预算及控制预算内的经费支出,管理并及时结算购销往来账、应收应付款和其他往来的暂收、暂付、备用金等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每月计提核算税金、费用、折旧等费用项目。

8.

11、拟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对专项资金进行明细核算,监督公司资金流通情况,登记总账,核对账目,编制资金平衡表。8.

12、进行财务预测,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意见。

8.

1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9、岗位权限:

9.1、对厂内各项基金和费用的使用有检查、监督权。

9.2、对违反公司财经制度的收、支款项有权劝阻、制止和向上级反映。9.

3、对厂部集中审编的有关财经方面的规定和管理制度有权提出修改意见。

9.4、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提供编制年、季、月度财务成本计划所需的各种有关资料。有权向各部门索取有关资料和报表。

9.5、出现出入库单据混乱时,向当事人或所在部门发出限期整改权。9.

6、公司会计资料的保密权;会计核算办法改进的建议权。 9.7、对各类资产定期盘点权;对各类往来帐定期对账权。 9.

8、工资核算中违反工资制度的现象及时上报权。

10、任职资格:

10.1、28~45岁,大专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10.

2、5年以上生产型企业财务工作经验。

10.3、熟悉国家财税法以及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财务制度和业务。10.

4、敬业、责任心强、严谨踏实、工作仔细认真。10.5、熟悉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操作。

1、岗位名称:出纳员

2、岗位代码:ABL-06-03

3、岗位职等:六职等

4、隶属部门:财务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财务经理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从职人员要忠于职守,服从上级,业务精通,耐心细致。

8.2、严格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认真审查原始凭证,报销、结算公司各项费用,对违反公司规定或有误差的,要拒绝办理报销手续。

8.3、要根据原始凭证,及时准确编制记账凭证并逐笔登记总账及明细账,所有账目必须书写整洁、数字准确、日清月结,原始凭证要妥善保管并定期上缴。

8.4、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负责现金支票的收入保管、签发支付工作。8.

5、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时与银行定期对账,做好银行对帐调节表。8.6、根据规定和协议,作好应收款工作,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收款情况。

8.7、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定额,不坐支,不挪用,不得用白条抵顶库存现金,保持现金实存与现金帐面一致。

8.8、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管好库存现金、各种印章、银行账户、转账支票、空白支票、空白收据及其他各种有价证券,负责支票签发管理,不得签发空头支票,按规定设立支票领用登记簿。8.

9、根据公司领导的需要,编制各种资金流动报表。

8.10、配合会计人员做好每月的报税工作;负责作好工资、奖金的造册发放工作。 8.

11、完成其他由上级主管指派及其他本职工作。

9、岗位权限:

9.1、对不合法单据有拒绝报销权。

9.2、超限额、超范围使用现金时的拒绝支付权。9.

3、行使总经理的特别授权。

10、任职资格:

10.1、25~35岁,中技以上文化,会计、财务及经济类相关专业。10.

2、2年以上企业出纳工作经验。

10.3、熟悉国家财务政策、会计法规、了解税务法规和相关税收政策。10.

4、熟悉银行结算业务和保税流程。

10.5、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为人正直、敢于坚持原则。10.

6、熟悉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操作。

1、岗位名称:行政部经理

2、岗位编号:ABL-03-01

3、岗位职等:三职等

4、隶属部门: 总经办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副总经理

7、直属下级:行政助理、人事主管、总务

8、主要职责:

8.1、服从(副)总经理的统一指挥,认真执行(副)总经理或其他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指令;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8.2、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修订完善、建立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公司规范化管理,组织并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丰富员工的生活,提升员工的素质;8.

3、签发人力资源部文件,主持各种人事制度的宣导工作,确实将人事制度内容贯彻到基层组织与员工,促使各相关人员遵照执行;

8.4、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正常运行,负责环境卫生、职业安全的检查整顿工作,负责员工违纪犯规现象的处理工作,负责员工奖赏的建议;

8.6、负责落实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做好公司人员绩效管理、入职培训、员工考勤等各项人事管理组织工作;

8.7、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通过人事管理与开发,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8.8、规划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执行方案及执行进度,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经常检查本部门各项工作计划的进展情况;

8.9、负责审核基层管理人员的录用、晋升、调配、辞退、培训、考绩、惩罚的执行情况;8.

10、负责按用人标准配备齐全各类人才,做好人才的储备、引进工作,为各部门提供人力资源的良好服务,以协助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

8.

11、负责对公司各岗位劳动力调动安排做出分析,合理调配人员到最适当的岗位上,确保工作岗位的合理,杜绝劳动力的浪费;

8.

12、依照人力需求,主持人力招募、到职准备、职前及在职培训等工作,根据各单位生产量,机台数量和人员流失情况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并主持员工的招募与录用;8.

14、根据岗位要求对应聘员工进行目测和面试(甚至笔试),依测试结果实行合理的人员配置,依才适岗,依能配岗;

8.

15、负责组织员工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生产安全意识的培训与开发,认真做好员工职前和在岗培训工作;

8.

16、了解并掌握员工思想状态,关心员工生活,负责对员工进行心理沟通和思想教育,及时开导并帮助解决员工的各种心理问题、工作问题及生活问题;

8.

17、负责公司内部治安、消防、安全生产管理以及防汛、防台风的布置、检查、落实、监督和处理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突发事件;

8.

18、负责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更新和收集各种文件、记录,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内部审核、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工作控制。

8.20、负责公司的后勤管理、宿舍管理工作,想方设法改善员工生活,为公司生产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8.

21、负责员工考勤、奖惩、请假、调动等管理工作;办理人员离职解聘手续,人员的招聘、劳动合同签订或续签手续,以及职务任免、调配、申请报批手续; 8.

23、积极配合和协助各部门、各班组的工作,帮助解决各种问题;8.

25、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9、主要权限:

9.1、有对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步骤的建议权;

9.2、有对公司各项管理规定的修改、完善的建议权;

9.3、有对公司员工的录用与辞退、奖惩、调配、发展规划的建议权;9.

4、有权提议下属人选,并对其工作考核评价;

9.5、有对公司员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权,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权;

9.6、有对基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奖惩建议权;对违反公司各项行政规章制度行为的处罚权。 9.

7、有组织安排召开会议和企业文化活动开展计划的建议权;9.8、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文件、资料的发放。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行政人事助理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 行政部人事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人事经理

7、直属下级:人事主管、总务

8、主要职责:

8.1、协助处理行政人事日常事务: 8.

2、协助监管执行各项行政人事制度;

8.3、起草行政人事部门一般文件,对公司人事规章制度、福利政策等提出修订建议;做好对行政人事文件的管理;执行日常行政人事工作;

8.4、行政人事介绍信、印章的使用、管理工作。办公室文具,办公设施的请购与管理等。 8.

5、经理缺席时临时替代经理工作。

8.6、传达行政人事通知、分发行政人事文件;做好会议记录。

8.7、搜集人才信息,与各人才市场、技校、职业高中的人才渠道保持一定的公共关系。8.

8、了解各部门人力资源状况,依据部门要求,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工作。8.9、人力招募资料汇集与整理。人力招募后应聘人员的经历及证件的核实保存。 8.

10、每月的人员流动去向的收集及流失原因的分析。

8.

11、处理人事日常管理工作,办理招聘、录用、升迁、离退职、请假、保险、合同等人事手续;

8.

12、协助做好公司人力工作的管理、培训与指导;建立完善新员工岗前培训制度。做好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生活指导工作。

8.

13、公司各种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 8.

14、按照归档工作的要求,对有保存价值的公司各种行政人事文件如公司各项管理规定及各次会议纪要,和帐册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并负责保管、借用和指导基层档案管理工作。

8.

15、负责员工档案管理,建立公司人事资料档案,包括原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电子档案的建立;临时工档案的建立。

8.

16、负责解答员工关于公司生活,上班情况的咨询。负责内部各类文件的打印、装订工作。

8.

17、严格按照公司“考勤制度”进行考勤管理。做好考勤系统的维护、更新、管理、数据输入与输出。并于次月第一个工作日提供考勤报表并存档,监督、统计、汇总及核对各部门考勤;

8.

18、协助经理加强员工食堂餐饮服务质量的管理,员工宿舍纪律的管理,厂区环境卫生的管理。

8.

19、与各有关单位及劳动人事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争取更多的工作方便与支持。

8.20、协助财务的部分工作。8.

21、承办上级临时交待的事项。

9、主要权限:

9.1、有对公司行政人事制度的修订完善的建议权;

9.2、有对公司员工的录用与辞退、奖惩、调配的建议权;

9.5、有对公司员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权,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权;9.

6、有对违反公司各项行政规章制度行为的制止与建议处罚权。9.8、对下属的工作有指导权,对直属上级的工作疏忽有提示权。

10、任职资格:10.1、(略)

1、岗位名称:品管主管

2、岗位编号:ABL-04-01

3、岗位职等:四职等

4、隶属部门:研发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研发经理

7、直属下级:品管副主管

8、主要职责:

8.1、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坚决服从上级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执行工作指令,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质量方针,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8.

2、负责本部门各项工作的领导、策划、推动、监督、完善和提高;

8.3、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质量工作纲要,组织质量体系管理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8.4、负责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规范的制定与执行;督促品检员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工艺进行检查监控;

8.5、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的订立与执行;制程品质的巡回检验与控制;制程品质控制异常的改善;

8.6、负责客户投诉与退货的调查,参与由于产品出货引起质量异议、退货、索赔等质量事件的处理,负责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的拟定;牵头组织调查、分析、协调各种质量纠纷; 8.

7、负责建立和健全质量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力和义务,及时制订或修改并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教育品检员严格遵守纪律;

8.8、负责计量器具质量检验标准的拟订、检查、监督、控制及执行;建立计量器具台帐,编制周期检验计划,负责监视测量装置检验的实施,确保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保持良好的有效状态;

8.9、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试制,负责产品试验和公司内部产品试验的确认,负责对新产品小批量生产中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10、做好供应商品质能力与品质控制绩效的评估;负责对供应商质量能力进行调查、考核、评价,确定合格供应商,监督并协助供应商改善质量;

8.

11、制定质量管理培训、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员、计量员、管理员、维修员、操作工等不同岗位的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公司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8.12.负责收集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服务资料,及时撰写质量调查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8.

13、负责编制年、季、月度产品质量统计总表;建立和规范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等质量统计程序,做好质量数据统计汇总和编制质量分析图表;管理好本部门相关质量记录;

8.

14、对产品、原料、加工件等规格及作业标准,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8.

15、协同生产部、研发部、物控部等相关部门,及时处理,解决和纠正产品质量问题;8.

16、主导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贯彻实施;参与内部体系审核,对执行不力的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8.

17、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9、主要权限:

9.1、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生产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有权要求返工;对不按工艺要求作业的员工有权处罚;

9.2、对下属的工作有监督检查权、奖惩权和考核权,对不执行工作指令者有处罚权;9.

3、有权参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

1、岗位名称:品管副主管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研发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研发经理

7、直属下级:品管员

8、主要职责:

8.1、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坚决服从上级领导,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执行工作指令,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质量方针,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8.

2、协助品管主管促进本部门各项工作的领导、策划、推动、监督、完善和提高;8.3、协助品管主管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质量工作纲要,组织质量体系管理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8.4、制定各种检验标准,为科学、准确的做好产品检验提供理论依据;8.

5、负责生产样品的接收保管,制程产品的首件确认与记录,并保留首件;8.6、与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生产过程中品质问题的解决方案; 8.

7、负责现场质检人员的工作表现、考勤管理以及技术指导;8.8、负责质检人员把握不准的品质标准的裁定;

8.9、协助品管主管对来料、在制品、成品品质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工艺、现场管理进行检查监控;

8.10、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的订立与执行;制程品质的巡回检验与控制;制程品质控制异常的改善;

8.

11、协助品管主管建立和健全质量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力和义务,及时制订或修改并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教育员工严格遵守技术纪律;

8.

12、建立计量器具台帐,负责计量器具质量检验标准的拟订、检查、监督、控制及执行;8.

13、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质量管理、质量意识、操作技能等教育培训;负责本部门员工的技能培训、考核,传授先进的QC手法。

8.

14、负责品质资讯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和规范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等质量统计程序,做好质量数据统计汇总和编制质量分析图表;管理好本部门相关质量记录;

8.

15、协助主管推进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参与内部体系审核,对执行不力的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8.

17、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9、主要权限:

9.1、对质量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不按要求工作的有处罚权;9.

2、有权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工艺、现场管理进行检查监控;9.3、对不按时参会或不按时上交质检记录者有处罚权; 9.

4、对生产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有权要求返工;

9.5、有权参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9.

6、对直接下级的工作有监督检查权,有奖惩权和考核权。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品管员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研发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品管主管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坚决服从主管领导,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树立良好的品质观念,吸收和引进先进的QC手法,创造性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8.2、熟悉各种检验标准,摸清重要品质控制点,分清全检与抽检产品以及抽检的比率、频次,科学、准确的做好产品检验;

8.3、制定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提出品质改善意见,供现场生产人员参考;8.

4、负责本单位各种检验工具、仪器的校验、维护与保管;

8.5、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质量管理、质量意识、操作技能等教育培训;8.

6、负责严格按检验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检查与记录;8.7、负责制程产品的首件确认与记录,并留首件样品;(注:制程产品首件确认的内容,包括:材质、尺寸、外观、功能及注塑参数)

8.8、负责制程产品的巡回检验并加以标识,合格产品须加盖“合格”印章,不合格产品须加盖“不合格”印章;

8.9、坚持品质“三不”政策(不接收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把好质量关;8.

10、遵循《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按程序要求对不合格的标识、隔离和处理进行控制,对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重新检测,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到下一道工序;8.

11、负责注塑、装配、试水、包装作业人员的品质督导工作;8.

12、识别和记录产品的品质问题,填写“制程检验记录表”;并管理好本部门相关质量记录;

8.

13、轻微质量问题应当场解决,严重问题和实在把握不准的质量异常情况须及时汇报给部门主管,并协助处理;

8.

14、负责成品、进、排水阀及按钮的抽样检验;负责物料,包装检验; 8.

15、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完成其他相关职责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9、主要权限:

9.1、对质量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不按要求工作的有批评指导权;

9.2、有权对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工艺、现场管理进行检查监控;9.

3、对生产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有权要求返工;

9.4、有权对车间生产员工的工艺不符的操作提出改进建议权。9.

5、有权对不合格的零部件在生产线上做出停产的建议。9.6、有权对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做出隔离和标识。 9.

7、对不合理的制造,有建议改进权。

1、岗位名称:注塑车间主管

2、岗位编号:ABL-04-01

3、岗位职等:四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生产部经理

7、直属下级:A\\B副主管、A\\B班管理员、粉料员、作业员

8、主要职责:

8.1、负责注塑车间人员管理,生产过程的管理,主抓生产进度,物料损耗,产品质量,同时督促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2、服从生产经理领导,统率注塑车间所属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实力,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从而发挥在生产、技术上的最大潜能;

8.3、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反馈与之相关的生产信息,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合理规划本车间工作执行方案和生产进度,积极处理各项生产及日常管理事务;

8.4、设计、推行、改进生产作业流程,想方设法提高生产产量,指导员工按照正确的品质作业流程作业,指导操作员按工艺要求调模;确保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8.5、注意观察注塑过程,准确判断材料优劣,比对样品认真检查半成品、成品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籍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客人满意;

8.6、负责做好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结合生产任务,合理的调整生产设备的维护计划,督促机修人员主动做好模具、机台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所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8.7、定期做好生产统计分析,根据设备和注塑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8.8、配合公司制定和修正各种管理制度,检查督导员工学习和执行;做好现场“5S”管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整顿现场环境、维持生产秩序,保护公司财产及员工人身安全,严格兑现奖罚;

8.9、节约水电,保管好原材料,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8.10、虚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努力提高本车间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督导员工参加必要的劳动、卫生、安全教育训练,努力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8.

11、做好员工人事考勤管理和绩效考核记录,合理制定和调整员工工资标准,及时提供给上级主管参考;

8.

12、配合下属做好本单位工作,督导车间统计员对各种数据报表的统计核对工作;8.

13、按时出席公司组织的生产进度会议和各种相关会议,准确提供生产进度情况,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上级主管和其他单位主管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并将会议精神以车间、班组会的形式传达至本单位各员工;

8.

14、改善和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敢于负责,遇事不推委扯皮;避免与各单位之间的冲突;

8.

15、严格要求员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随时检查所属单位生产、消防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8.

16、其他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工作之完成。

9、主要权限:

9.1、有权参与公司生产政策的制定;在本职范围内对本车间工作开展有自主权;

9.2、有权对本车间的人员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对本车间人员的考核、聘任、解聘的建议权;

9.3、有权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工作,对影响生产的其他部门人员提出处罚的权力;

10、任职资格:(略)

1、岗位名称:注塑班长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注塑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注塑主管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班会、传达上级各项指令,反馈车间各种信息,制定好班内的工作计划;做好班内生产准备,合理安排人员上岗。 8.

2、负责现场生产异常的处理,促使现场生产顺利进行。

8.3、加强班内员工的意识能力培训,配合车间主管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新岗位技术培训等。

8.4、关心员工,乐于助人,帮助班内员工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8.5、不断的巡视生产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一旦班内出现突发事件,应当机立断,迅速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

8.6、负责督导现场5S管理,加强班内员工对“5S”管理的认识;随时保持车间内外的干净整齐;促使现场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8.

7、跟踪各工位当天生产数量的完成情况。

8.8、教导班内员工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整体纪律。 8.

9、做好机台产品巡检工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严格控制好各生产机台的产量及不良品、确保产品品质和生产数量。

8.10、协助技术员解决和处理机台故障、品质异常等问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8.

11、做好上下班交接工作(机台异常、模具异常等),一定要把当班所发生的问题交接清楚,并交接相关的上级指示。

8.

12、督导当班技术员做好生产工艺卡,并指导员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

8.

13、重点追踪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机台,做好改善工作,遇到不能改善的应及时汇报上级主管进行处理。

8.

14、尽心尽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各种任务。

9、主要权限:

9.1、有权对本班人员违规行为按公司制度进行处罚。

9.2、有权负责本班人员的调配、工作安排、人员请假的批准。

9.3、有权对本班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本车间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的改善和提高有建议权。

9.4、其他上级领导的特别授权。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注塑技术员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注塑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注塑主管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始终保持注塑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之在操作使用过程中顺利通畅、确保文明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 减少机件磨损、降低维修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从而达到不耽误生产计划的目的。

8.2、负责本班注塑机台上下模工作及机台工艺调试,并做好记录。在班长协助下负责新模调试及新工艺的记录。

8.3、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开机前对机器做一次全面检查,清除射台移动部分异物,查看各摩擦部件润滑油是否充足、冷却水供应是否正常。

8.4、设置好电脑数据、并根据品质要求做适当调整,不准操作员私自更改。8.

5、检查机器工作时是否有不必要的噪音,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8.6、加强模具和各种工具的管制,所有模具都应按编号顺序放在指定位置,并定期检查,被淘汰的模具应涂上防锈油,报主管同意后封存。

8.7、负责本班生产中机台、模具、工艺等异常的处理。

8.8、积极配合该班班长安排的一切事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8.

9、负责换模工具、油管、工装制具等辅助物品的保管及维护。8.10、协助班长督导现场5S的执行及保持,使生产现场干净、有序。 8.

11、做好注塑机台、模具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

8.

12、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及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

8.

13、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经常检查压力油温度和容量,定期清洗过滤油筛,如实填写《注塑机设备保养维修卡》。

8.

14、服从组织领导,及时完成上级主管安排的其他事务。

9、主要权限:

9.1、有权对作业人员不按作业标准作业进行制止。

9.2、有权对本班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损坏模具、机台、私自更改注塑参数进行监督、教导或提出处罚建议。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注塑车间文员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注塑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注塑主管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协助车间主管宣导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8.2、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尊敬上级、团结同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8.3、配合单位主管日常工作和协助监督员工遵守公司及车间管理制度的情况。

8.4、负责注塑车间所有文件、表单的制作及打印,负责上级文件的接收、转交、分发与保管;负责注塑车间文件、表单的送批。

8.5、按时参加必要的会议,做好本单位会议的通知、筹备和记录。

8.6、认真统计注塑车间当日、当班生产数量,做好生产日(月)统计报表。8.

7、跟踪生产进度,核消每日生产订单完成(出货)情况。

8.8、生产日报表要真实反映车间人力工时、开机台数、原料使用、报废及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及缴库情况。

8.9、根据生产业务指令,负责做好本单位原材料、辅料、半成品等生产物资的计划,交相关人员执行。

8.10、负责核对进、出本单位的原材料、辅料、半成品以及其他零部件、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的数量,保证入库数量的准确性;负责本车间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的申购、领用和收发管制。

8.

11、负责本车间材料入库单的填写与做帐。8.

12、负责注塑车间作业人员的追踪。8.

13、负责注塑车间作业员工资的核算。

8.

14、负责注塑车间与各部门之间生产信息的交流。8.

15、负责注塑车间所有文件、表单的分类、整理。8.

16、负责注塑车间作业员考勤的核对。

8.

17、负责做好办公室一切文秘工作,搞好办公区“5S”工作以及其他相关日常事务。8.

18、其他上级临时指派之工作。

9、主要权限:

9.1、有权对作业人员不按生产指令数量完成工作任务提出处罚意见。9.

2、有权对本班人员考勤情况进行查核。

10、任职资格(略)

1、岗位名称:装配车间主管

2、岗位代码:ABL-04-01

3、岗位职等:四职等

4、隶属部门:装配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生产经理

7、直属下级:副主管、各组组长、作业员

8、主要职责:

8.1、在生产部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装配车间的生产和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大胆管理,勇于创新、勤劳务实,认真负责,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 8.

2、根据生产指令,负责拟定本部门生产目标、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密切配合各部门做好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布置车间作业,保证按质、按量、按计划及品种组织生产;

8.3、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加强本车间员工质量意识教育,负责贯彻质量奖惩办法,努力实现质量目标,对本单位产品制造质量负责;

8.4、负责装配车间人员管理,生产进度、物料损耗管理,严格控制物料浪费;

8.5、负责本车间生产进度的统计管理,按时编制生产报表,认真做好生产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生产进度;

8.6、积极主动地抓好车间现场管理,重视环境保护,确保车间“5S”工作符合要求,确保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下班后负责检查车间并关闭所有电源、门窗等,对车间的安全生产负全责;

8.7、负责建立本单位机器设备台帐,做好工具用具的合理管制;组织本车间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结合生产任务,合理的安排生产设备的维护计划,做好生产设备的检查与检修工作,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8.8、配合工程部起草编写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负责组织按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和加工,积极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参与对技术、质量、工艺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8.9、对本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负全责;对生产全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负责本车间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实施;建立自检自查制度,组织督促员工按照质量管理要求生产;

8.10、按时出席公司组织的各种相关会议,并将会议精神以车间、班组会的形式传达至本单位各员工;

8.

11、对公司现状在管理、技术、品质提升、现场管理、体系运行、内部沟通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8.

12、努力提高干部员工专业知识和业务管理水平,抓好干部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负责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定期对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检查、考核、评比;8.

13、现场5S管理,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有权对本车间人员进行调配、调整和分派,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9.

2、有权拒绝接收不合格零部件;

9.3、有权对装配车间人员的日常行为按公司制度进行奖罚;

9.4、有权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工作,对违反工艺流程、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问题有制止权、调整权和处罚权;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装配车间副主管

2、岗位代码: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装配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车间主管

7、直属下级:各生产组长

8、主要职责:

8.1、协助车间主管做好车间管理工作,车间主管休假和外出期间代理车间主管负责全面工作。

8.2、在车间主管直接领导下,协助主管负责装配车间的生产和管理。

8.3、根据生产指令,协助车间主管拟定本部门生产目标、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密切配合主管做好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合理安排车间作业,保证按质、按量、按计划及品种组织生产。

8.4、认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配合主管加强本车间员工质量意识教育,负责贯彻质量奖惩办法,努力实现质量目标。

8.5、协助主管做好车间人员的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生产进度的管理、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

8.6、负责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签收、保存、发放、回收;对文件管理失控负责。 8.

7、严格控制物料损耗、物料浪费,为公司节约成本。

8.8、重视环境保护,督促员工搞好现场清洁卫生,确保车间“5S”工作符合要求,保证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下班后关闭所有电源、门窗等。

8.9、负责建立本单位机器设备台帐,做好工具用具的合理管制。

8.10、负责组织生产人员按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8.

11、对技术、质量、工艺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8.

12、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建立自检自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8.

13、不断改进产品装配方法,提高装配生产效率,从而提升车间产能,降低人工成本。8.

14、负责做到产品标识清楚、区域明显、废次品隔离、防护到位、摆放整齐有序、防止积压变形、。

8.

15、负责本车间当月生产材料的统计、生产数量的统计,按时编制生产报表、认真做好生产进度统计分析。

8.

16、负责员工考勤监督与管理。

8.

17、努力提高自身及员工专业知识,抓好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8.

18、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有权拒绝接收不合格零部件。

9.2、有权对装配车间人员的日常行为按公司制度进行奖罚。9.

3、有权对错误的技术文件提出更改建议。

9.4、有权督促上工序对不合格品及时返工。有权制止不合格品入库。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装配组组长

2、岗位代码:ABL-08-04

3、岗位职等:八职等

4、隶属部门:装配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装配车间副主管

7、直属下级:本组员工

8、主要职责:

8.1、认真贯彻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装配车间主管的直接领导(车间副主管的直接指挥)下,负责本组的生产与管理。

8.2、工作细心认真,处处模范带头;加强车间员工之间的协作,随时掌握生产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车间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3、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作进度,及时与上级主管协商,合理安排,调整工位人员配置,合理分配安排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8.4、组织例行早会,及时传达公司和车间下达的文件精神。

8.5、根据生产任务及相关领料发放流程,核对物料的准确性(外观、数量、型号、颜色等),如与标准要求不符,及时与仓库发料人协商解决。

8.6、根据本岗位的自检自查要求严格执行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漏装、错装、零部件损坏等情况。

8.7、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遇到问题,自己能处理的先处理后汇报。如有影响生产的严重问题(工艺、质量等),根据异常情况及时做好相关质量记录并反馈相关部门。

8.8、加强设备管理,按工具、设备的相关规定进行工具、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发现设备损坏或工具丢失及时追查原因,保障设备状态良好,使用正常。

8.9、严格执行各种工艺要求,指导操作人员按工艺标准规范工作,要求员工轻拿轻放,避免产品变形、刮花;不断提高作业质量水平和效率。

8.10、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认真检查每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严格杜绝产品带有质量缺陷出厂;

8.

11、对班组成员进行生产操作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技能培训;负责员工岗前和在岗时的安全和技能培训工作。

8.

12、按车间现场管理要求落实好卫生值日, 搞好现场管理,推进“5S”进程;产品工具摆放有序,清洁整齐,秩序井然。

8.

13、加强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教育员工不违反操作规程,不擅自更改工艺,不违章作业和冒险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

14、作好本车间劳动纪律的考核与管理,认真做好考勤记录,密切注意员工思想动态。8.

15、严格管理领用材料,控制产品生产成本,节约用电、用水,努力降低各种原、辅材料和用品的消耗;减少人力浪费。

8.

16、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有权禁止车间人员的违章作业。

9.2、相关质量情况的记录权;工装设备的维护使用权。

9.3、有权临时调动线上生产员工工作,对员工表现的好坏有奖惩建议权。9.

4、有权拒绝不合格的零部件投入生产。对不合理的制造,有建议权力。 9.5、有权按本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

10、任职资格:(略)

1、岗位名称:包装组组长

2、岗位代码:ABL-08-04

3、岗位职等:八职等

4、隶属部门:装配车间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装配车间副主管

7、直属下级:包装组员工

8、主要职责:

8.1、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装配车间管理的领导下,负责本组的生产与管理。负责组织班组例会,及时传达公司和车间下达的文件、会议精神。

8.2、工作细心认真,处处模范带头;加强车间员工之间的协作,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及时上交各类生产记录报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车间管理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3、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作进度,及时与上级主管协商,合理安排,调整工位人员配置,合理分配安排工作。

8.4、根据生产任务及相关领料发放流程,核对物料的准确性(外观、数量、型号、颜色等),如与标准要求不符,及时与仓库发料人协商解决。

8.5、根据本岗位的自检自查要求, 对包装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执行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漏装、错装、零部件损坏和包装方法错误等情况。

8.6、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有影响生产的严重问题,应及时汇报上级主管协助解决。

8.7、负责包装线的生产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加强设备管理,按工具、设备的相关规定进行工具、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发现设备损坏或工具丢失及时追查原因,保障设备状态良好,使用正常。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8.

8、严格执行各种工艺要求,指导操作人员按工艺标准规范作业,要求员工轻拿轻放产品,避免产品变形、刮花;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认真检查每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严重质量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严格杜绝产品带有质量缺陷出厂。

8.9、对班组成员进行生产操作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技能培训;负责新员工上岗(换岗)前安全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劳动技能。

8.10、按车间现场管理要求落实好卫生值日, 搞好现场管理,推进“5S”进程;产品工具摆放有序,清洁整齐,秩序井然。

8.

11、加强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

12、作好本车间劳动纪律的考核与管理,认真做好考勤记录,密切注意员工思想动态。8.

13、严格管理领用材料,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杜绝浪费原物料、水、电汽的行为发生,同时注意减少人力浪费,提高生产工作效率。8.

14、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相关质量情况的记录权,工装设备的维护使用权。

9.2、有权临时调动本组员工工作,对员工表现的好坏有奖惩建议权。9.

3、有权拒绝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有权禁止车间人员的违章作业。 9.4、有权按包装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

10、任职资格:10.1、(略)

1、岗位名称:物控主管

2、岗位编号:ABL-04-01

3、岗位职等:四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生产经理

7、直属下级:主管助理、仓库主管、物控员、车队

8、主要职责:

8.1、保障物料供应,满足生产的需求,合理控制库存,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8.

2、负责管理生产跟单、下单、成品出货、物料控制、仓库、用车调配;负责原料仓库物料与数据监控、物料采购计划下达、协助生产部门做好生产计划、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料进行监控;负责物料耗用评估工作,物料利用率核算、物料成本比例核算、物控达标状况分析;

8.3、组织制定本部门工作标准、规定和实施细则;加大培训学习和执行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

8.4、做好订单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耗用统计,结合copyright dedecms仓库物料库存量内容来自dedecms根据地进行物料需求量的分析,制定好物料需求计划;物料请购计划经生产经理确认和审核后交相关部门执行;

8.5、负责物料进度的跟催,组织采购物料和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运输,并确保其及时性;8.

6、负责采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负责组织供应商(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的档案;

8.7、对顾客的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将顾客的有关资料予以收集保存;协助生产经理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确定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获得最佳的产品的供销信息;负责产品交付并组织实施售后服务,并将售后服务的质量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

8.8、在质量和生产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采购物控部门要致力于物料采购成本的降低;8.

9、做好与生产部、工程部、供应商、货仓、收料等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保障供应和合理储存;

8.10、协助生产部门做好生产计划,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料实施有效监控和管理;

8.

11、了解物料使用状况,负责补料等异常用料申请的确认及原因分析、处理;呆滞料产生原因分析、处理结果跟踪,其他物料异常情况的协调与处理; 8.

12、库存原材料盘点工作主持,盘亏盘盈分析及差异处理;8.

13、库存物料有效期管理监控;安全存量控制的审核;

8.

14、负责原料仓库物料与数据监控、督促仓库做好各类台帐,对产品进仓、验货等单据整理登记入帐工作,以便统计和核查。8.

15、仓库现场管理巡视,以及各岗位工作情况稽查;库存环境监控管理;copyright dedecms 8.

16、督促车队人员做好运输及用车调配。

9、主要权限:

9.1、对下属拥有指挥调配、任免建议、奖惩提议权。9.

2、对公司总体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建议权;9.3、参与年度、季度、月度、采购等计划的制定;

9.4、对采购物资供应商的选择权及价格建议权,不合格品有退货权。9.

5、对下属部门人员的工作有指导权,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有考核权。

10、任职资格10.1、(略)

1、岗位名称:物控副主管

2、岗位编号:ABL-06-01

3、岗位职等:六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物控主管

7、直属下级:仓库主管、物控员、车队

8、主要职责:

8.1、在物控主管的直接领导下,协助主管计划、采购、分发、控制、监管生产用各种物料,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最终目的。

8.2、物料的分析计算及物料计划的制定:负责根据生产定单、制定物料采购计划下达、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料进行监控;负责物料耗用评估工作,物料利用率核算、物料成本比例核算、物控达标状况分析;

8.3、充分了解本部门工作标准、规定和实施细则;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增强自身工作能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

8.4、物料的请购:做好订单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耗用统计,结合copyright dedecms仓库物料库存量内容来自dedecms根据地进行物料需求量的分析,交相关部门采购;

8.5、物料进度的控制:负责物料进度的跟催,与供应商就物料到厂日期进行确认。确保供应及时,不误生产;

8.6、负责组织供应商(供方)的选择和评价,选择价格公平合理,物料品质优良,交货及时,服务优质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8.7、在质量和生产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采购物控部门要致力于物料采购成本的降低;8.

8、存量的控制:做好与生产部、工程部、供应商、货仓、收料等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保障供应和合理储存;

8.9、督导车间负责人做好物料保管工作,严防物料损坏、丢失。

8.10、要做好物料的分发管理工作,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物料实施有效监控和管理;

8.

11、呆废料的预防、控制及处理。了解物料使用状况,负责补料等异常用料申请的确认及原因分析、处理;加强对工作中余料的处理;

8.

12、做好物料盘点工作,盘亏盘盈分析及差异处理;

8.

13、负责原料仓库物料与数据监控、督促仓库做好各类台帐,对产品进仓、验货等单据整理登记入帐工作,以便统计和核查。

9、主要权限:

9.1、对下属拥有指挥调配、任免建议、奖惩提议权。9.

2、对公司总体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建议权;9.3、参与年度、季度、月度、采购等计划的制定;

9.4、对采购物资供应商的选择权及价格建议权,不合格品有退货权。9.

5、对下属部门人员的工作有指导权,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有考核权。

10、任职资格 10.1、(略)

1、岗位名称:采购员

2、岗位代码:ABL-06-01

3、岗位职等:六职等

4、隶属部门:生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生产经理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严格遵守公司纪律,严格执行采购管理制度和程序。8.

2、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物料,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采购任务。8.3、依据存量管理基准、用料预算,参酌库存情况开立请购单或采购合同。

8.4、采购合同应详细注明材料的品名、规格、质量要求、数量、交货日期、交货地点、付款办法、及注意事项,经主管审核后依请购核决权限呈核。

8.5、做好采购物品询价、比价、议价、索样、收件工作,做好供应商的选定工作,做好厂商的供应能力、按期交货、质量确认的评估。

8.6、严格执行采购合同,切实做好物料采购具体工作的跟进,并确保物料采购的适时、适地、适量、适质和适价性,使供应商的产品全面符合我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8.7、及时与物控部沟通,查询物料到货情况,协助物控部做好各种进料的验收,确保物料的质量和数量。

8.8、负责运费的核算,整理必要的采购文件,核对付款条件,申请结汇。

8.9、接收采购物品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时负责办理退货掉换作业,并依采购合同向供应商索赔。

8.10、做好原材物料的市场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和反馈市场情况和趋势,以供有关主管上级作决策参考。

8.

11、负责进料质量和数量异常问题的分析反馈,并提交处理方案上级主管人员,做好公司所采购的不合格物料、库存积压、闲置物料的合理处理。

8.

12、与供应商就有关交期、交量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8.

13、及时收集物料供应市场信息,建立和健全物料供应商档案库。8.

14、有关采购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以及切实做好相关保密工作。8.

15、其他内部工作以及上级领导指派工作。

9、岗位权责:

9.1、采购计划的执行权。9.

2、物料到货时间协调权。

9.3、不合格、库存积压、闲置物料处理权。9.

4、建存货档案及供应商档案权。

9.5、负责日常订单的整理,有查询物料到货和库存情况的权力。

10、任职资格:

10.1、25~40岁,中技以上学历,市场营销相关专业。

10.2、2年以上采购相关工作经验,熟悉采购工作程序,熟悉塑料制品的各种原材料性能。10.

3、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细致,熟悉办公软件使用。

1、岗位名称:仓库主管

2、岗位编号:ABL-05-01

3、岗位职等:五职等

4、隶属部门:物控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物控主管

7、直属下级:仓管员、作业员

8、主要职责:

8.1、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反馈与本单位相关的信息,合理规划和协调本单位各项日常管理事务,全面掌握仓库产品库存情况,根据销售进度以及业务部的采购计划,确保产品正常进出库以及产品的完整性。

8.2、审订和修改仓库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指导员工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制度》操作,确保本仓库货物进出顺畅、井然有序;

8.3、负责物料和产品接收、保管,并做好记录;负责安排监督仓管员、搬运工人的日常工作;

8.4、落实入库、出库物品登记制度,督促仓管员做好各类台帐,做好对产品进仓单、验货单的整理登记入帐工作和各种数据报表的统计核对工作;督促和配合仓管员定期对仓库产品盘点清查,发现帐、物不符时,找出原因予以调帐;

8.5、督导员工落实进货验收制度,把好产品入库关;按仓库规定收发料。每批产品都应附详细的入库报表,所有进出仓库的物品均须有相关责任人签字,以确保入库数量的准确程度。

8.6、对仓库产品要定期检查,对废品、淘汰品、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好标识,做好隔离并向上级提出处理意见;

8.7、督促检查本单位“5S”工作执行情况,整顿现场环境,维护仓库秩序,保持仓库内外环境清洁,负责对仓库进行分区管理,各类物品要分区放置,摆放整齐,做好标识,井然有序;保持库内通道顺畅,门窗完整坚固;

8.8、负责仓库的安全工作和物料保管防护,搞好仓库安全(防火、防盗、防破坏),随时检查仓库安全情况,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处理;

8.9、督导本单位人员参加必要的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教育训练,努力提高仓管员的安全卫生和与职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8.10、做好仓管员人事考勤管理和绩效考核记录,对下属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考核和奖惩;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8.

11、出席相关会议,准确提供产品出、入库进度情况,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上级主管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8.

12、改善和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避免与各单位之间的冲突。

9、主要权限:

9.1、对下属拥有指挥调配、任免建议、奖惩提议权。9.

2、对于下属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及时做出处理权。9.3、有权拒绝未经检验的零部件和成品入库。

1、岗位名称:仓管员

2、岗位代码:ABL-07-04

3、岗位职等:七职等

4、隶属部门:物控部

5、岗位定员:2人

6、直属上级:仓库主管

7、直属下级:搬运工

8、主要职责:

8.1、严格执行仓管制度,规范和完善仓库日常管理,保证仓储、供应、销售等环节平衡衔接。8.

2、做好物资的出库和入库登记工作,产品入库时,仓管员要亲自对点实物,然后将清点结果与送货部门进行核对、审查,直到数据准确为止。

8.3、仓管员需要对来料的品质进行初步把关。在产品入库时,如发现制品中有大批量不符合要求,如明显残次、漏检之不良/报废品,异常情形,仓库均应予以拒收,并及时呈报上级主管处理。

8.4、仓管员应随时掌控准确的在库数量,及时为相关生产车间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信息,以便车间提前安排生产,以防延误客户交期。8.

5、仓库需彻底执行“5S”,定时或不定时地做好仓库的整理整顿,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地板、墙壁、胶筐或物料架等的整齐、干净和清洁,营造一个高效的仓库储存环境。

8.6、配合财务部有关人员做好仓库的定期盘点工作。如实登记仓库实物账,经常清查、盘点库存物资;做到账、卡、物相符。

8.7、切实做好各种原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储存工作,保证物资的完好无损。

8.8、切实做好各种库存物品的存放工作,建立科学的物品存放制度,保证物品存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做到既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又利于识别和寻找。

8.9、仓管员需保持通道畅通无阻,确保消防器材安全有效,随时注意检查电源电线、电器开关的安全情况,门窗、窗帘的完好情况等等,确认是否处于防火、防盗、防晒、防潮的最佳状态,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确保仓库安全。

8.10、仓管员需认真执行对进仓人员的管制,严禁有任何闲杂人员进入仓库,严禁车间人员私闯仓库强行乱拿物料。

8.

11、不良物料以及呆废料的确定和定期处理。

8.

12、做好仓库各种日常报表的填报工作,及时、如实反映库存物品情况。8.

13、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仓管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8.

14、仓库成员需爱护仓库物料、设施,任何人为损坏需追究赔偿,对仓库任何材料及物品的品质与安全,仓库成员均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8.

15、其他相关职责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9、岗位权限:

9.1、有权拒绝未经检验的零部件和成品入库。9.

2、有权拒绝未经车间主管许可的乱领材料。

9.3、对采购和车间生产的物质未入库的,有权向生产经理汇报。

9.4、有权拒绝未经公司领导允许的外来无关人员进入仓库内闲谈、参观、取样。

10、任职资格:

10.1、25~35岁,中技以上文化,对公司有高度忠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能吃苦耐劳。10.

2、2年以上仓储管理工作经验;

10.3、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10.

4、熟悉仓储软件和办公软件操作。

1、岗位名称:搬运工

2、岗位代码:ABL-09-01

3、岗位职等:九职等

4、隶属部门:物控部

5、岗位定员:3人

6、直属上级:仓管员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在仓库主管的直接领导(仓管员的直接指挥)下开展工作,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认真执行仓库定置管理办法,爱护公司和仓库一切物品。8.

2、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服从仓库管理的合理调配与指挥,努力完成本职工作。8.3、积极参与公司及仓库“5S”推行工作,保持仓库的环境卫生,根据仓库、场地的安排,整齐规范摆放物品。

8.4、负责仓库物品进、出仓的搬运,负责生产车间内原辅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以及其他物料的搬运和周转,以满足车间生产需要。

8.5、掌握物品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搬运(摆放)方式,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操作,防止物品损坏变形。

8.6、严禁将商品直接放地面上进行推、拖等操作,严禁乱丢、乱扔物品,严禁用产品作垫台取东西。

8.7、建立科学的物品存放制度,切实做好各种原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储存工作,保证物资的完好无损。

8.8、按照仓库定置管理办法科学的堆放物品,做到既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又利于识别和寻找,便于保管与取用。

8.9、做好仓库的防火、防盗窃、防破坏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确保仓库安全。8.

10、合理使用劳动工具,保管和维护好搬运工具。8.

11、其他相关职责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9、岗位权限:

9.1、仓库安全作业、货物搬运、货物储存、“5S”推行等各项工作的完善、优化建议权。9.

2、有权且必须制止发生在仓库内外的各种违反消防及安全的行为、违反货物进出仓管理的行为、损坏货物的行为、违反保密制度的行为、破坏“5S”推行的行为。

10、任职资格:

10.1、男性,年龄在20至35周岁,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初中以上文化。

10.2、品行优良,不吸烟、不酗酒,如其他不良嗜好,无违法前科。10.

3、(略)

1、岗位名称:车队队长

2、岗位代码:ABL-07-08

3、岗位职等:七职等

4、隶属部门:物控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物控主管

7、直属下级:司机

8、主要职责:

8.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8.2、对车队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负责,对车队消防、安全、“5S”推行、资产管理、文件资料管理负责。

8.3、经常组织司机学习有关交通法规、车辆保养等常识。

8.4、负责司机的工作安排,严把车辆调度关,认真执行有关车辆管理制度;发现不经领导批准私自出车的查明原因后,严肃处理。服从安排,完成工厂物资运输任务,保证行车安全。

8.5、不定期对车辆进行技术检查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8.6、监督车队司机,遵守各项交通法规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抓好车队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车辆安全运行,力争做到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8.7、根据各部门用车申请、生产用车实际需求,灵活安排车辆和司机,确保各项公务及生产活动顺利开展。

8.8、督导车队司机按公司的规定和车辆的实际需求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例行

一、二级维护工作,确保车辆使用质量。车辆出现严重故障时,要及时向办公室汇报情况,由办公室安排解决。

8.9、检查司机出勤、出车情况,纠正、处理司机不良及违规行为。保证运输物资完好无损。

8.10、负责车队所有车辆的各种年审、年检各项相关工作,办理新增车辆的各项相关手续。负责车队所有固有/固定资产的管理。

8.

11、抓好车队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对车辆调度、维修、保险、油耗等日常工作要严格把关,控制各种费用、成本。

8.

12、重视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一切事故。

8.

13、制订车队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或提出完善修订意见,并组织实施。8.

14、服从上级工作安排,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9、岗位权限:

9.1、对车队司机的工作安排、督导与绩效考核的权力。9.

2、公司车辆(领导专车除外)的集中管理与调度使用权。

9.3、对本部门人员的配备及调动、调整、奖惩、晋(降)有建议权。

10、任职资格:

10.1、28~35岁,中技以上文化;10.

2、持B证驾驶证,3年以上专职司机的工作经验,驾车熟悉,懂一般的车辆日常维护;10.3、熟悉交通法规,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熟悉潮汕地区交通路线;

1、岗位名称:司机

2、岗位代码:ABL-08-01

3、岗位职等:八职等

4、隶属部门:物控部

5、岗位定员:2人

6、直属上级:车队队长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公司司机必须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安全驾车。同时遵守本公司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

8.2、司机应爱惜公司车辆,平时要注意车辆的保养,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机件。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8.3、司机应注意保持车辆的清洁。

8.4、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常时,要立即加补或调整。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量,发现存油不足一格时,应立即加油。

8.5、司机发现所驾车辆有故障时要立即检修。不会检修的,应立即报告车队长,并提出具体的维修意见;未经批准,不许私自将车辆送厂维修。

8.6、出车在外或出车归来停放车辆,一定要注意选取停放地点和位置,不能在不准停车的路段或危险地段停车。司机离开车辆时,要锁好保险锁,防止车辆被盗。

8.7、司机对自己所开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应经常检查,出车时一定保证证件齐全。避免因证件不全被罚款。

8.8、晚间司机要注意休息,不准开疲劳车,不准酒后驾车。

8.9、注意送货到客户后,要按客户指定地点停放车辆,文明卸货,以维护公司声誉和形象。

8.10、司机驾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开车,不准危险驾车。行车途中如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报警处理。

8.

11、上班时间内司机未被派出车的,应随时在公司等候出车。公司用车时,要准时出车,不得误点。

8.

12、司机应服从队长安排,不准借故拖延或拒不出车。对工作安排有意见的,事后可向上级领导反映。

8.

13、司机出车执行任务,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的,应及时设法通知管理人员,并说明原因。

8.

14、司机未经领导批准,不准私自用车;不得将自己保管的车辆随便交给其他人驾驶;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车辆学开车。

8.

15、费用报销:司机所有因公费用(停车费、过路费、加油、修理等等)必须以正式有效凭证作为报销凭证,由驾驶员整理粘贴报销凭证后交领导审核签字,方可报销。

9、岗位权限:

9.1、有拒绝违章指挥的权力。

9.2、有义务制止非合理用车的权力。

9.3、有保证货物安全、保证公司利益不受侵犯的权力。

10、任职资格:

10.1、25~35岁,中技以上文化;10.

2、持B证驾驶证,3年以上专职司机的工作经验,驾车熟悉,懂一般的车辆日常维护。10.3、熟悉交通法规,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熟悉潮汕地区交通路线。

1、岗位名称:保安班长

2、岗位代码:ABL-07-01

3、岗位职等:七职等

4、隶属部门:行政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行政主管

7、直属下级:保安员

8、主要职责:

8.1、在行政经理的领导和行政主管、人事助理的直接指挥下开展工作,以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为己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保安队伍大胆管理、积极工作、认真履行班长和保安员的职责。

8.2、坚决执行公司的各项制度,不准因公徇私,利用工作之便接受贿赂或为他人提供方便之门,不准内外勾结,做出违法违纪之事。

8.3、每日不定时进行查岗和晚上不定时查夜,并及时纠正保安人员的违纪行为,督促保安人员加强巡视厂区、宿舍。

8.4、保安队伍管理制度、保安工作规程的制订或提出修订完善意见。负责保安人员日常工作安排、起模范带头作用。

8.5、提高警惕,对一切有嫌疑的人及事及时汇报,预防各种事件的发生。

8.6、教育保安人员爱护执勤装备、设备和宿舍内的财物,发现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直属上级。

8.7、负责工厂的防火防盗和安全工作。处理或协助上级处理突发事件(火灾、偷窃、打架等)及与治安、消防单位的联系。

8.8、如实登记保安人员查扣的物品,及时移交行政部,如发现有私藏或售卖查扣物品,要严加制止并及时向行政部报告,严禁包庇,纵容或参与。

8.9、教育、督促保安人员文明执勤、礼貌执勤,要求仪容整洁,保持优良的精神状态。8.

10、负责警报系统,消防设施的保养维护,检查,申购与验收。

8.

11、负责值班室电话管制。负责对所有保安用品的分发,使用和回收监督,管理。 8.

12、及时收送公司邮件,做好客人来访的登记和引见工作。8.

13、做好监督员工打卡的工作,防止代打卡的行为。8.

14、协助人事行政对宿舍及生活水电的管理。8.

15、服从工作安排,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任务。

9、岗位权限:

9.1、全体保安人员的指挥权,工作指令下达权。

9.2、全体保安人员教育培训和工作检查督导权、考核权。9.

3、有权对进入公司的不明来历人员或物品进行查问。9.4、有权制止在公司的恶意事件的发生。

9.5、对公司行政管理的不合理项目有建议权。9.

6、对违反门卫管理制度的现象的处罚有建议权。9.7、行政部授予的其他权力。

10、任职资格:

10.1、25~55岁,身高1米7以上,初中以上文化。10.

2、有从军经历或1年以上的相关职务工作经验。10.3、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1、岗位名称:保安员

2、岗位代码:ABL-08-01

3、岗位职等:八职等

4、隶属部门:行政部

5、岗位定员:2人

6、直属上级:保安班长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认真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搞好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阻止一切危害公司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发生。

8.2、维持公司正常经营秩序,纠正和举报违纪行为。

8.3、坚持原则立场,不准因公徇私和包庇坏人,不准隐瞒和虚报情况,不准利用工作之便接受贿赂或为他人提供方便之门,不准内外勾结,做出违法违纪之事。对坏人坏事要敢抓敢管、不亢不卑、一视同仁。

8.4、认真检查监督出入人员和车辆,核对出门物品,对进出人员、车辆与货物要严格检查,货物商品要执行出门验证制度并做好登记工作;对未按要求办理出入手续者、强行出入者、携带不明物品者,一律禁止出入;严禁火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进入生产区。 8.

5、严格管理,文明执勤,衣着整齐,热情服务,按时交接班;认真履行交接手续,值班时间不准会客、不准喝酒、不准睡觉;随时配带应急防卫器械,以应不时之需。 8.6、员工上下班打卡的监控,禁止员工有代打卡现象,如发现有代打卡现象,作好记录,报相关部门处理。

8.7、员工就餐、住宿纪律的监控和维护,员工食堂电视开关及观看纪律的监督。8.

8、发现有浪费水电现象应主动采取措施。

8.9、要对院内各重要部门执行夜间巡查制度,严防发生一切意外。

8.10、要提高警惕,履行职责,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投毒的“四防”工作。8.

11、加强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的监控,做好外来人员的接待和引见工作,问清来访者身份、单位及受访人是否与本厂有业务来往,并电话通知办公室;指挥车辆停放到指定位置。

8.

12、对已辞职人员、行踪可疑、身份不明人员的监控。

8.

13、做好货物、样品及往来信件、报刊收发的交接;及时送给有关人员。

8.

14、正确使用防卫器械,执勤中保安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护卫目标受到侵害,经警告不能中止违法行为或以暴力抗拒的,可以使用防卫器械,予能制服为止。8.

15、要搞好值班室的卫生,要做到窗明几净、地面整洁。8.

16、其他由上级临时指派之相关工作。

9、岗位权限:

9.1、有权对进入公司的不明来历人员或物品进行查问。9.

2、有权制止在公司的恶意事件的发生。

9.3、对公司行政管理的不合理项目有建议权。9.

4、对违反门卫管理制度的现象的处罚有建议权。

10、任职资格:

10.1、25~55岁,身高1米7以上,初中以上文化。10.

2、有从军经历或1年以上的相关职务工作经验。10.3、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1、岗位名称:厨工

2、岗位代码:ABL-08-01

3、岗位职等:八职等

4、隶属部门:行政部

5、岗位定员:2人

6、直属上级:人事主管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和执行员工就餐纪律和食堂管理制度,管理者好食堂一切物料,按时上岗.。

8.2、不定期进行市场调查,随时掌握附近市场各种肉类、蔬菜、粮油及各种副食品的品种和价格,以便做出菜谱的调整,让公司员工吃得经济实惠。

8.3、做好食堂各种采购食品、用品和用具的验收,把好质量和数量关;防止食物中毒。验收无误后,在有关送货单据上签名作实。

8.4、根据市场行情,结合员工就餐口味,编排每日菜谱;每天根据编排好的菜谱及员工就餐人数,做出次日所需菜、粮油和各种副食品的品种和数量及所需费用清单,交采购人员采购。

8.5、讲究个人卫生,保证饮食卫生,保证饭熟菜香,保持刀具、砧板、锅、盘等用具清洁干净,做好防蝇、防鼠、防蟑螂等工作,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8.6、保证员工准时就餐,如出现停电或炊具故障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临时解决办法。

8.7、注意食堂燃气及其他用具、用品的使用情况,及时通知采购,以便影响员工正常就餐。

8.8、食堂各种设施的日常管理,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8.

9、做好食堂的消防安全及清洁卫生工作。8.10、其他上级主管临时指派之相关工作。

9、岗位权限:

9.1、对违反食堂管理制度的行为的处罚有建议权。9.

2、对公司食堂管理制度的不合理项目有建议权。

10、任职资格:

10.1、身体健康,讲究个人卫生,无传染性疾病,有一定主厨经验。10.

2、(略)

1、岗位名称:清洁工

2、岗位代码:ABL-09-01

3、岗位职等:九职等

4、隶属部门:行政部

5、岗位定员:1人

6、直属上级:行政助理

7、直属下级:无

8、主要职责:

8.1、服从上级主管人员的领导和工作安排,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严守纪律,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2、负责公司范围内所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做到窗明几净,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宽敞顺畅。8.

3、公司各大楼前及厂门周围、办公楼一至三楼楼梯及走廊通道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每天至少两次。

8.4、负责公司会议室、各办公室所有地面、墙壁、桌椅、柜子、门窗、玻璃、天花板、洗手间的清洁卫生。

8.5、负责员工食堂整体卫生、洗碗池的清洁卫生。

8.6、负责公司宿舍走道、男女洗澡间、卫生间的清洁卫生;每日至少清扫、冲洗公厕二次以上,确保地面清洁,卫生间无异味。

8.7、每日清扫公共场所两次以上,做到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无痰迹,门窗、楼梯扶手无灰尘,天花、墙角无蜘蛛网,墙面、瓷砖无污垢。

8.8、每日及时清走垃圾筒内的垃圾,更换垃圾袋。及时擦洗垃圾筒表面,保持垃圾筒周围干净。

8.9、定期清理明沟内的垃圾、泥沙,定期清理沙井、雨水槽内的杂物,保证排水畅通。8.

10、所有不可回收之垃圾应及时送厂门外右侧公路边之指定垃圾堆放点。

8.

11、收集整理可回收废品,按纸板类、纸袋类、金属类、塑料类、其它类分类整理,集中存放,废品达到一定数量后,请示行政处理。8.

12、爱护清洁工具,每次使用后放置在指定地点。

8.

13、打扫卫生时发现有未关好的水龙头、照明灯,应及时关好。随时检查并关好责任区内的水、电开关,保证不出现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8.

14、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大胆批评、制止,对不服从管理、教育的,及时向行政部门反映。

8.

15、不在上班时间会客、串岗、聊天、睡觉,不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8.

16、其他日常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事项。

9、岗位权限:

9.1、对损坏卫生设施和环境有制止权和处罚建议权。9.

2、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检举权。

9.3、对公司环境卫生方面的工作改善有建议权。

10、任职资格:45岁以内,身体健康、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讲究个人卫生。有相关工作经验。

第16篇:车间主任岗位职责(制造业)

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说明: 车间主任是生产车间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车间进行全面管理。车间主任对生产厂长负责。

具体岗位职责

一、在公司领导下全面负责车间之生产、质量、技术、设备、安全等各项工 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益,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二、贯彻、执行公司的成本控制目标,加强对车间原材料使用的控制,确保在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三、根据生产部下达生产计划,组织车间生产,协调各生产工序,掌握生产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和生产任务之完成。

四、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教育工人遵守劳动、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按图样、按工艺、按标准认真操作。

五、根据公司对车间发展的规划拟定人员编制,并报公司批准;培训员工,带好队伍,积极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车间的人员和生产稳定。

六、根据企业对设备管理之要求,切实抓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保养检查。

七、督促工人自觉遵守计量器具之保管、送检等有关规定,正确的使用工具和量具,做到文明生产。

.认真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控制之管制工作,经常检查有关“质量控制制程”的实施情况。

九、积极协助办公室做好员工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之素质。

十、支持质量检验工作,及时组织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出现重大的设备、技术、质量等问题要及时上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车间主任必须挺身而出,担当责任,动用各种资源,领导和组织员工战胜困难,并随时向公司领导汇报事件处理进展情况,对于无法处理的事件要及时请示。

十一、对员工出勤、纪律、工作效率、责任心等负责;并负责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十二、拟定车间管理制度,经公司批准后在车间推广实施;按照公司制度和车间管理制度配合厂长对车间员工进行奖励、惩罚。

十三、在本车间现有条件下,充分科学合理地规划生产现场,使生产现场井然有 序、道路畅通、安全文明生产。

十四、提前做好上班准备工作,下班后监督值日员工搞好车间环境卫生、设备保养、安全等检查工作。

十五、保证本车间的一切生产行为完全按照生产管理文件规定进行。

十六、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负责组织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指令单,并保证计划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十七、负责本车间各个岗位人员的合理调配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十八、配合公司其他部门开展工作,主动做好横向沟通。

十九、负责车间内的团结互助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十、负责组织本车间有关人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主持召开每周生产作业例会,安排布置车间生产。

二十一、负责建立首检自检制度,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

二十二、一个批号完成后负责复核本车间所有的记录及表式。

二十三、检查厂房和维护设备,制止不符合文件要求的生产行为,并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和通知有关部门。

二十四、负责本车间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车间生产安全。

二十五、负责对本车间人员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按每月考核结果了解员工能力

二十六、对违反本车间有关规定的员工有自行处理权,对严重违反厂规厂纪的员工有处理建议权。

车间主任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具体任务:

1、计划安排工厂车间的生产任务,监督各组长合理安排生产,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执行标准,要认识到产前会的重要性,不能光注重在形式上,要把产前会上的内容切切实实地落实到生产中去。

2、根据车间的生产计划,主动提前了解各项准备工作(原材料、工艺、设备、仓库、等)的情况,确保车间生产时流水的畅通。

3、随时跟踪车间的生产进度,每天必须要有详细的生产报表交生产部(生产任务记录卡)。

4、及时解决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杜绝因把问题悬着而造成成品大批量的返工,针对出现的问题事后要主动组织相关人员开会分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5、要协调车间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互相配合,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6、审核车间流水工序的合理性,协助厂长及人资行政部做好车间的各项考核和组织员工的培训工作。

7、每天召开晨会,定期组织召开生产会议。

责任简列:

1、对公司各项制度在车间得以实施负责。

2、对车间的生产任务负责。

3、对车间生产产品的品质负责。

4、对车间流水生产是否畅通负责。

5、对车间的生产设备保养和各区域的卫生安全负责。

6、对车间员工的稳定负责。

7、对车间的生产次序和和谐的工作环境负责。

第17篇: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将会直接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方针政策的制定、研究方向的确定,进而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稳定、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地赶上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其特点,然后就其现状和问题做了一些阐述,最后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

2.特点:

(1)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

(2)装备制造业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虽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工业,但它不同于流程工业,它是组装式工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装备制造业不仅直接吸纳大量劳动力,同时装备制造业前后关联度较高,对装备制造业投入也可带动其它工业的发展,增加相关工业的就业人数。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省能源和省资源的高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在重工业中是最低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随着装备制造业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技术装备日趋软件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将有更多的产业及其产业进入高技术产业范畴。

(3)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亟的综合配套能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各彳亍各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许多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成熟阶段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4)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由于现代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的和问题 1.现状

(1)从产业政策分析。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

1 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规划还指出了十项政策措施。

(2)从发展状况分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市场,而起重装备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中国共有起重机械生产企业约500家。徐州重工、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大型集装箱装卸运输成套设备是未来重机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凭借本省深海地域优势,船舶制造仍是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型造船门机将辐射装备制造的重点领域。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求将逐步扩大。但中国工程机械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走出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的产业链高端迈进,这也是走向工程机械强国的必然之路。因此,起重装备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主旋律并实现五大转变:即从依靠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转变;从注重生产能力扩张向注重技术能力积聚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转变。

2.问题

(1)专业化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是全能企业,从铸造开始,零部件加工、热处理到组装调试为一条龙生产模式.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

(2)产品品种少.通用产品多,精密、自动化、变型及专用产品少;单机多,生产线及自动化加工系统少,为用户提供成套设备能力不强.另外,主机多.配套少;切削加工多,成形加工少.

(3)产品水平低,构成落后.我国机床拥有量已相当可观,但产品精度却比国际标准低. (4)自身装备水平落后.作为生产母机的机床行业。工艺装备理应比加工对象具有更高精度水平.然而我国机床行业的生产水平较低。设备水平急需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政策上重外延轻内涵、重新建轻改造,致使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总体竞争能力不强,许多设备还需要依赖进口.

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1.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更新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更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新机床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新机床的来源不外乎是本园生产和国外进口,即使在发达国家里,更新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本国生产的机床.为了使机床拥有量的平均役龄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一国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日本和德国的机床年产量和拥有量之比约1:10,所以有足够的机床进行设备更新,因而无论更新速度和设备役龄方面都是领先的但我国解决这个问题的着重点应放在提高机床产品的技术构成,增加高精度、高效能机床的比重,加速或强制陈旧机床退役,减少机床拥有量.使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关系.为了保持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工装备的先进性,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机床工业.相对于整个装备制造业而言,机床工业在生产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的超前发展,在科学技术上应有一定的

2 储备.

在产量构成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锻压设备的比重,使锻压与金切加工设备比达到协调.增加机床品种,特别是精密、大型、重型机床和专用机床.

机床行业的没备更新要超前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为保证机床工业装备的先进性,对机床行业旧设备的淘汰比重要大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且平均役龄也应低于整个装备制造业.因此应增加和保证机床工业的技改投入,特别是担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改投资应予以重点保证.

2.大力发展数控机床

目前,世界各国机床产值都在提高,但主要是提高机床的水平和质量,而在产量方面不仅没有多大增加.有的国家反而减少,说明许多国家都在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的道路.

机器产品按品种产量划分有两大类,一类是用户对某单一品种的需求量较大,即属于大批生产的范畴;另一类则由于用户对产品式样、性能和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生产批量不是很大,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而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80%左右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个比例在不断增大.

宏观衡量一个国家机床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机床产量和产值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机床是机械和电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它体现了精密、高效、柔性、集成四大特点.当代的数控机床,不仅技术上先进,而且经济上也很合理,是未来机械自动化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解决了中小批生产的自动化问题,提高了机床效率和加工程度,改进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2)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发展数控机床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适应产品的多样化、批量小、变换快的要求.我国机床工业只有适应世界潮流,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产品,提高数控化率,这样才能改善我国机床拥有量的技术构成。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柔性化程度和应变能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

(1)深化国企改革,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优势,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力度。建立政府与资金支持体系、规范投资体系、加快产业升级等来建设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运用产业政策振兴装备制造业.凋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身装备的带动效应,通过产学研联盟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作用。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企业应把自主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和组织机构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资力度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属于技术密集型部门。并且在工业固定资产中占有率较高,理应成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然而。投资不仅要有足够的规模,还要有合理的投资技术构成,(即消极投资和积极投资的比重)这样才能收到投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水平和人均装备率.实现社会生产集约化,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和设备,而建筑投资比重甚低,投资的技术构成比较先进.这是因为机器和设备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积极部分,而建筑投资是保护机器和设备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消极部分.而发达国家加工工业中,投资总额中的积极部分一般都占三分之二以上.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应进行调整,要改善资金投向,扩大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工业的投资比重,以保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中采

3 取“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具体为:

(1)明显的针对性.从满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需求和保证有效供应,

(2)显著的效益性.为发挥投资效益,技改投资应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备,实现产业高度化.以及替代进El和扩大出口出发。选择重点改造行业和企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主轴。主要用于添置关键的加工和检测设

(3)巨大的波及性.择优选定的技术改造企业,应作为示范样板.以推动和引导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型、大型产品生产企业的大部分企业产值利润率低,资金自筹和还款能力有限,国家应采取适当优惠、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4,1,P9~5 【2】李相银、建安: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江苏商论,2004,5,P1 1 4~11 6 【3】魏晓蓉.振兴装备制造业一一经济博弈的新机遇【J】.特区经济,2007,(3):11—12. 【4】宋艳.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J】.学术交流,2005,(10):113.116. 【5】张米尔,江诗松.创新互动与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0):24.27.

第18篇: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十一五”以来,宝鸡市工业化进程稳步向纵深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在宝鸡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和以龙头企业为支撑,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向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新格局。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技术型改革及战略性转型的重点行业,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代名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他工业行业的发展水平。宝鸡市作为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陕汽、法士特、中铁宝桥为龙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地,以秦川集团、宝鸡机床集团为龙头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基地,和以石油机械厂为龙头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基地。目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涉及行业众多、产品门类齐全、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企业数量较多。“十一五”期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的主力军,从企业规模到发展质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由2006年的46户增加到2010年的8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53.6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54.72亿,增长了2倍;工业增加值以年均22.6%的速度逐年增长,增速分别高于宝鸡市GDP及规上工业经济7.5和1.8个百分点;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4.5%。装备制造业的强势增长,为全面完成宝鸡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宝鸡的经济看工业,工业的发展看装备制造业。

一、今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两个态势”

1、整体回落态势

1-8月份,宝鸡市87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6.1亿,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5%,同比增长22.5%,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半年分别下降20.1和11.7个百分点。与同期比较,宝鸡市1-8月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5%,较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也由同期的45.2%下降到25.8%,整体呈现出逐季回落态势。

2、行业分化态势

行业大类看,1-8月份,占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91.8%的三大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47.5%、25.8%和18.4%,成为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主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0.29亿元,同比增长4%,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26.2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5%,严重制约了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77亿元,同比增长42.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58.47亿元,同比增长58.9%。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较快增长,与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行业之间的差距表现在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巨大差距上:

①、以陕汽、法士特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受市场饱和度提高及汽车受惠政策退出等影响,1-8月份产销较同期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鸡部分工业总产值下降0.9%,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下降25.3%。造成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陕汽为例,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了以按揭销售及分期付款为主的重卡购买成本,同时《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实施对重卡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乡镇作为轻卡销售的主要购买力,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退潮及前两年市场的高速增长透支了今年部分的增量,也是轻卡销售不好的主要原因。重点项目“30万辆微客”虽然已经投产,但品牌效应及技术支撑并不具备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一直未见打开。 以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交通设备制造业,受国家铁路建设重点调整及重大交通事故等因素影响,生产也由高增长转为持续放缓态势。其中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1-8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3.6%,较上半年大幅下降36.8个百分点。在“7•23甬温线特大事故”后,铁路建设新项目审批暂停、部分高铁降速等措施的出台,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明显放缓或基本停顿,已签订合同的不能继续执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推迟铺设时间造成库存严重挤压,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为例,1-8月份,企业预交付产成品占存货的76.6%,同期为44.6%。

②、以宝鸡石油机械厂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石油装备的需求稳步回升,企业订单基本饱和,1-8月份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业总产值增速为40.6%。从产销增长结构上看,主导产品钻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大幅增长,其中钻机收入的增幅达到1.1倍。虽然企业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受环境的影响形势依然严峻,原材料、燃料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如何在好的需求环境下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③、以秦川集团、宝鸡机床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市场需求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基本实现“产销两旺”,其中秦川集团1-8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为50.6%,宝鸡机床增速为32.1%。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后几个月市场形势不确定性在增加,原辅材料涨价因素也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存在的产品结构性矛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发展。

从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看,有挑战也有机遇,只有准确把握环境、市场以及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强企业转型力度,才能确保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受到“五个制约”

1、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美国经济危机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1.3%,大幅低于去年3.1%的水平。欧元区各国分化明显,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日本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同时,全球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巴西、印度消费价格指数连创新高,美国及欧元区也处于压力线以上。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也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经济运行呈现出物价上涨过快,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挤压经营困难等问题。同时,国际原材料、燃料类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造成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尤其对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政策投资导向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现阶段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2008年底国家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宝鸡市装备制造业连续三年成为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但随着4万亿投资的陆续收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再次定位,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为调控房地产价格、抑制通货膨胀、加速结构调整等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银根紧缩等宏观调控措施及物价上涨势必制约投资的增长,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情况就呈现出缓慢回落的趋势,尤其是对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3、成本增长过快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供销方式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企业大多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由于涉及的采矿专用设备、机床类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运输难度较大,企业在合同签订与交货期上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差,对于现阶段国内原材料、燃料、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产品定价无法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生产的间接亏损,由于装备制造业产品及行业内部的特殊性,经营成本的压力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同样较为严重。

4、竞争力不强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当前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供需关系从规模上的调整向结构上的调整转变,基于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随着整体资金面的趋窄,投资增速的下降,市场饱和度也逐步扩大,产品需求也向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当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存在核心技术不多、产品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应对乏力,无法满足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成为制约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科技投入不足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0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6户,有R&D活动的企业58户,占总户数的11.4%,低于全省2009年17.4%的水平。2010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资金投入4.47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3.5%,全省为4.1%,2010年宝鸡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R&D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1%,低于全省2009年2.24%的平均水平。从资金来源情况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和政府支持,两者投入比例为95.6: 4.4(2009年陕西省两者投入比例为78.5: 21.5);2010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共有R&D活动人员8229人,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到1/5,与装备制造业在全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从资金使用情况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的比例为9.1:0.9, R&D经费支出绝大部分用于企业内部,仅有少部分用于对企业外部的支付,反映出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形成孤军奋战局面,并未将我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众多的优势利用起来、发挥出来。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四难”

1、市场竞争白热化,企业经营“盈利难”

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盈利更加困难。今年1-8月份,宝鸡市共有装备制造业企业87户(陕汽、法士特无财务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25.1%,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2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8户,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66.6%。其中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同比下降15.1%。从1-8月份工业价格指数上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1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5.9%,连续20个月出厂指数高于购进指数并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造成企业“盈利难”。

2、银根紧缩,资金趋紧,企业生产“维持难”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通货膨胀,装备制造业生产周期普遍较长,资金流动好比企业的血液流动,时刻决定着企业生存的命运。1-8月,宝鸡市规模以上两项资金合计360.81亿元,占宝鸡市流动资产的56.1%。其中装备制造业两项资金占用149.6亿元,占流动资产合计的63.3%,高于宝鸡市平均占比7.2个百分点。同时,对于融资渠道单

一、融资平台较少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流动资金更为紧张,1-8月份,宝鸡市中小型装备制造业流动资产合计64.81亿元,同比增长18%,分别低于宝鸡市及大型装备制造业11.8和2.2个百分点。

3、中小企业发展不足,难以形成支撑工业发展的后续力量,造成“支撑难”

近年来,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过多的关注于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十二户大企业集团”监测体系,先后出台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对中小企业关注度始终不够,受区位及资金情况的影响,非公中小企业的发展未能得到有效的突破。从86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情况看,1-8月份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6户,上5亿元的10户,其中中小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2.74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42.9%,同比下降1.4%,低于装备制造业整体增速23.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形成一批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4、产业集群配套水平低,装备制造业集群化“成型难”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配套企业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宝鸡市装备制造业配套情况看,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以机床工具制造业为例,为秦机、宝鸡机床两户龙头企业提供加工配套协作的企业超过100户,其中规模以上的就有13户,配套率目前接近35%。但从配套产品看,机床工具产业关键件市域配套率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重点数控机床制造关键件、大中型铸锻件、数控操作系统、功能配件等都是从外省购入的,尤其是机床需求量大的大型铸锻件,宝鸡地区产业链供给能力几乎为零。就现阶段机床制造业发展需求看,存在极大、极小、极轻、极重的极型发展局面,如果不形成一批中小配套企业的有效支撑,龙头企业就无法甩掉繁重的产业链负担,向“专、精、特”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的配套水平较低,决定了宝鸡市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四、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我们建议:

1、加快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集群化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必然趋势和最终选择,配套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决定了龙头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市配套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企业融资、审批、用地等实际问题,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以提高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化。同时,挖掘有潜力、有市场、有技术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企业真正腾飞的双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地专业化配套企业入驻宝鸡,以提高自身软实力,吸引更多有技术,有经验的企业安家落户,促进宝鸡市配套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2、加大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及招商引资水平

从现阶段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看,生产的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增加,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关注点要从投资数量向投资质量转变,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项目质量的审批力度,从源头上把控宝鸡市生产资料的合理分配、优质分配。同时,要围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市场竞争力强、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到宝鸡发展。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主旨,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抓手,下大力度整治“三乱”现象以及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以提升环境软实力为目标,促进宝鸡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加强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将数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资源配置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从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上转型,通过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的支持的力度,来加强基础工艺、基础件、基础机械这样一些基础环节生产能力,增强企业内在的实力,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及新型产业,引导提高非公经济的协作能力与配套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专业化生产、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步伐,在航空安全、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使新兴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向,逐步将数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4、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发展,积极开展科技专项的申报和实施,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大力提升宝鸡市装备制造业水平。同时利用宝鸡市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和研发优势,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度集中,将提升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将服务性装备制造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将转型升级作为装备制造业乃至宝鸡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不断拓展企业盈利面及盈利空间,以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第19篇: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

发展高端物流业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  

2010-12-28 16:42:36 作者:张万强 温晓丽

来源:《辽宁日报》

 

【新闻论坛】

我要评论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装备制造业与高端物流业的联动、协同发展成为基本趋势。建立装备制造产品信息全国统一编码,加快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装备制造业与高端物流业的联动、协同发展成为基本趋势。二者的融合、互动成为推进产业持续提升竞争力的源泉。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装备制造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在国内产业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高端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推进高端物流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成为加快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物流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低端物流业和高端物流业两个部分。低端物流业主要是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品集散服务,即仅仅是商品运输的功能,这也是目前多数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主要合作模式。而高端物流业要求从售后环节向生产和采购环节延伸,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现代管理手段,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包括原料及零部件、产成品全过程的咨询、检测、推荐、采购、仓储、配送、技术服务等一站式外包服务。特别是可以为企业提供零部件采购的咨询建议、整体采购方案、网上视频采购、配送至车间等高端服务。

高端物流业能够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的无缝链接,真正实现生产企业的“零库存”管理,有利于制造企业将原料及零部件采购、仓储、商品集散等非主导业务分离出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运营成本,这至少可以为企业降低3%至5%的运营成本,甚至可以达到10%以上。

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可借助自身优势,开发企业闲置设备流通和改造等业务模式。

装备制造企业目前正由原来的分散布局走向集聚式发展,这为高端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产业集聚带来物流量的集聚和成本的节约。在一个集聚区内,物流企业可以建设集中的服务设施 (如仓库),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配送服务,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目前国内物流业总体上尚处于商品集散的低端起步阶段,能够满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端物流业基本还是空白点,谁能率先进入,建立起完善的高端物流服务体系,谁就占有了先机。另一方面,高端物流业具有规模效应,企业越大,运行成本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客户。同时也要认识到,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物流业是一种专业物流,对物流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对这个行业有充分的了解。

在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建立专业物流园区,创新服务模式。辽宁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的“沈西工业走廊”和大连的“两区一带”地区,但目前还没有一家物流企业可以真正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高端物流外包服务,这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很不相称。应通过对选址、规模等进行前期调研,重点在这两个装备制造聚集区合理布局集零部件采购、咨询检测、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物流园区,逐步把辽宁打造成全国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中心。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要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应从地区装备制造和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实际出发,加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物流资源整合,推动一体化高端物流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高端的、一站式的外包服务。

积极引进和培育专业物流外包企业,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高端物流业发展的路径有两方面:一是引进国内外高端物流外包企业,如上海市引进全球500强的工业品分销商固安捷;二是积极培育本土物流企业,如深圳市培育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物流企业怡亚通。辽宁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诸如美国普洛斯、丹麦马士基、日本邮船等世界100强物流企业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于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端物流业,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必须充分了解区域装备制造原料、零部件的情况,在积极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培育本土高端物流企业。从辽宁来看,一些企业长期从事装备制造原料、零部件的销售、配送业务,对行业发展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够准确把握,具有从事专业外包服务的良好基础和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潜力。高端物流企业应立足本地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体现规模优势,逐步把企业建设成为跨区域、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给予专业物流企业在用地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吸引风险资金进入。建议将加快发展高端物流业纳入区域发展规划中,在项目审批、立项、土地利用、税收减免、融资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针对物流企业缺少固定资产、难以用房地产进行抵押贷款的问题,应把物流业作为投融资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针对融资机构扶持物流企业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开发应收账款抵押、仓储物品抵押等融资政策。政府部门和物流协会凭借其公信力,成立针对物流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下,放宽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条件。同时,允许物流企业将融资费用全部列入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针对高端物流企业在大型专业物流设备引进和IT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应予以重点项目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设立装备制造物流园区专项发展基金,对于纳入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和物流项目给予优先贷款和贴息。建议对龙头物流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可考虑将这类企业列入现代物流业与装备制造融合试点单位。创造有利于物流业大发展的经济环境,为企业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创造条件。 建立装备制造产品信息全国统一编码,加快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目前,不同行业装备制造产品信息命名、描述、分类和编码不一致,导致物流采购和销售不通畅,严重影响高端物流企业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成为发展装备制造高端物流业的重要制约因素。辽宁作为全国装备制造基地,有责任、有能力、有优势建立统一的装备制造产品信息编码“辽宁标准”,建立服务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信息化标准 “装备制造业物流产品溯源信息编码”,并逐步推广到全国,为加快装备制造业物流配送工作奠定基础。政府应做好装备制造产品标准化战略规划工作,制定标准化总体框架,确定标准化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与国家行业管理机构、行业协会、标准化监管部门等密切合作,制定并实施行业内部各种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的统一信息编码。作为一种过渡,在推广初期可实行老编码和新编码共存的模式,逐步实现信息集成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

物流业开启投资机会 装备制造业开门红值得关注

本周大盘走势春意盎然,

24、25日的两天放量上涨更是使市场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从整体上看,由于A股目前相对具备估值优势,国务院正在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沿着“两会”热点,寻找春天气息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重点所在。

我们发现,2010年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即符合“两会”基调,又具备估值优势的当属物流和装备制造业,可适当关注。 “物流元年” 开启投资机会

2010年是业界翘首以待的“物流元年”,物流业在国际上被公认为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历史事实亦证明,各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第一支柱产业群“生产”和第二支柱产业群“消费’”个大支柱产业群外,“物流”的力量不可小视,未来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从基本面看,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随后,涉及的33个政府部门及协会紧锣密鼓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国内物流业正在经历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光,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物流行业已成为一个支柱产业群,它涉及到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科技开发、物流教育、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等多个产业。 我们认为,随后将会出台的系列物流业发展政策将涉及此前国务院会议确立的九大领域: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除了有望打破物流业发展的区域行政垄断障碍外,还有望在政策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目前,在航空、海运、国际快递等高端物流领域,外资已经抢占了先机,就连华宇、大田、佳宇等国内民营公路货运龙头也陆续被外资收购,原本内资企业占据优势的国内快递市场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也被外资加速蚕食,剩下的是大量中小企业。在鼓励央企重组的大背景下,我们期望目前仍具有一定垄断性的物资系统、铁路系统以及航运系统的物流公司加快联合重组,增强与外资抗衡的能力。而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以来,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旅程。中国的现代物流业经过近20年的准备与起步,从“九五”开始,特别是进入“十五”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逐渐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未来不仅行业增速有望提高,且兼并重组将创造丰富的二级市场机会,建议适当关注。从细分行业来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物流当中的铁路、高铁和铁路建

第20篇: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2011年11月7日-9日 (广东 · 韶关)

参会嘉宾名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高尚全 名誉会长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方 苞 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彭平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谭 叠 处 长 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厅 吴 军 副厅长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冯 浩 处 长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松林 副总裁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 经永建 副总裁 亚洲印刷展览联盟 王德茂 主 席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谢森林 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张彦敏 秘书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耿良志 副理事长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袁再青 会 长 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 张效林 秘书长 东莞市委 刘志庚 市委书记 东莞市政府 邓志广 副市长 东莞市委 潘新潮 市委副秘书长东莞市委 吴小峰 市委副秘书长

东莞市政府 刘学聪 市府副秘书长 东莞市财政局 詹文光 局 长 韶关市委 郑振涛 书 记 韶关市委 艾学峰 副书记、市长 韶关市委 李 萍 常委、宣传部部长 韶关市委 陈秋彦 常委、副市长 韶关市委 陈 波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王青西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梁祖超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唐福楼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何新文 宣传部副部长 韶关市发改局 李维员 局 长 韶关市外事局

林 岚

局 长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院

李伟光

副所长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吴超林

副院长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

涂成林

院 长 招商银行

吴晓蕾

暨南大学

刘洁生

副校长 广东工业大学

陈 辉

副处长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陈雪梅

教 授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立勋

院 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碧华

2 南方都市报

林 涛 羊城晚报

帅鹏坤 广州日报

黄江洁 大公报

林 苑 文汇报

肖郎平广东电视台

陈章瑾 南方电视台

摄 像 南方网

李晨昱 新浪网

陈添云 新快报

李碧波 第一财经日报

王 珍 信息时报

吴 瑕 南方日报

谷立辉 光明日报

吴春燕 香港商报

朱韶青 凤凰网

简福疆 人民摄影网

霍 玮 中国摄影家协会

王启华 人民摄影报

迟明丽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刘次英

秘书长 深圳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邱文渊

总经理 广州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潘伟华 总经理

雷尼绍(上海)贸易广州公司

郭永林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陈少平

秘书长 中南汽车影音连锁

叶伯培

会长 香港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梁天富 董事长 广东新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卢楚彬 总经理 香港汇进企业有限公司

杨国强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王其俊

秘书长 广州金海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彭锦生 副会长 深圳市皇准科技有限公司

黄远雄

总经理 深圳市拓日升科技有限公司 邰小东 总经理 深圳市同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王伟中 总经理 深圳市长劲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张林华 总经理 广州瑞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黄海平总经理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尹成枝

董事长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方 慧

董事副总经理深圳市亚信信息商情有限公司 李 刚

总经理 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

徐广材

监事长 香港产业一体化协会

李瑞玉

秘书长 韩国文化交流中心

郑泳宽

理事 广东朝鲜族民族联合会

李铁虎

会长 FPGA事务局

李梓铭

局长

广东卓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曾越威

执行总裁

中国塑料工业协会

廖正品

理事长 广东省塑料行业协会

符 岸

理事长 台湾区机械工业同业公会

王正青 总干事 美国南方集团公司

潘 泽

CEO 韶钢集团

冯国辉

副总经理 广东汉鸿木业有限公司 曾 华

董事长

深圳科尔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钱宗春

董事长 广东鸿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文北福

副总经理 广东力士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邱文忠

董事长 广东省韶关市卓艺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罗厚彬 董事长 广东天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孙少杰

总经理 湖北江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兵

总经理 广州超宝清洁有限公司 黄演洪

董事长 张家港市纳德轴承有限公司

印晓明

董事长 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吴志佳

副总经理 武汉科技大学

湛从昌

液压专家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晁春雷

总经理 深圳格林施通资产管理公司

余 军

总经理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陈仲球

主 任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李敦华

副主任

(等600多个单位和企业的领导参加)

《装备制造业岗位职责.doc》
装备制造业岗位职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