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公司简介

2020-05-30 来源:公司简介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长城画片公司简介

梅雪俦

生平:

1921年,入长城制造画片公司。同时入纽约影戏专门学校学习编导,并在一家电影公司学习动画制作。1922年,参加拍摄介绍中华民族服装何民间武术的短片《中国的服装》和《中国的武术》。1924年,随长城画片公司到上海,任导演。作品有:《春闺梦里人》等。教育背景:

曾入纽约影戏专门学校学习编导。

作为导演的电影:

爱神的玩偶(1925) 春闺梦里人(1925)摘星之女(1925)一封书信寄回来(1927)浪女穷途(1927)蜘蛛党(1928)风流督军(1929) 聪明笨伯(1929)

关于长城画片公司

梅雪俦1921年5月与热爱电影的华侨青年黎锡勋、林汉生、刘兆明及程沛霖、李文光、李泽源等创办长城画片公司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原名长城制造画片公司。1922年拍摄了介绍中国服装与技击的两部短片;1924年携带电影器材返国。在上海成立长城画片公司,同年完成第一部根据侯曜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弃妇》,颇为轰动。还被译为英文片,名为《为世人所反对的女人》。由于侯曜等“长城”公司主要制片人受国外文艺影响较深,因而显得比明星更单纯、突出些,当时被人们称为独树一帜的“长城派”。并在徐家汇建立摄影场。在随后的两年内,完成了主要由侯曜编导的《摘星之女》、《春闺梦里人》、《爱神的玩偶》、《一串珍珠》、《伪君子》等问题剧,对妇女、社会、战争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1927年起,“长城”拍摄了近20部影片,内容多数是武侠、神怪题材,但在梅雪俦主持下,由万籁鸣、万古蟾、万涤尘等绘制、摄影的《大闹画室》(1926)和《一封书信寄回来》(1927),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卡通片。1927年梅雪俦与万氏兄弟再度合作,制成动画片《血溅济南》,声讨日本兵制造的济南惨案。1930年,“长城”因营业失败结束。出品电影列表:

1924年 《弃妇》

1925年 《摘星之女》《春闺梦里人》《爱神的玩偶》《一串珍珠》

1926年 《伪君子》《乡姑娘》《情天终补》《苦乐鸳鸯》

1927年 《浪女穷途》《一箭仇》《武松血溅鸳鸯楼》

1927年 《黄天霸招亲》《哪吒出世》《石秀杀嫂》

1928年 《妖光侠影》《蜘蛛党》《渔叉怪侠》

1928年 《火焰山》《大侠甘凤池》《真假孙行者》

1929年 《聪明笨伯》《凤阳老虎》《儿子英雄》《侠盗一枝梅》

1929年 《风流督军》《大闹摄影场》《绿林叛徒》

1930年 《江南女侠》

推荐第2篇: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简介1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简介

一、企业发展历程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9日,是中国首家生产干红葡萄酒的专业型企业,现隶属于世界企业500强之一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二十多年来,华夏公司坚持以高品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际葡萄酿酒法规”生产,以“诚信、和谐、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向国际化高档干红酒方向迈进。在历次评比中华夏长城干红以杰出品质荣登榜首,产品获“中国出口名牌”、“中国驰名品牌”、“中国名牌”、“AA级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先后获“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河北饮料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轻工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等诸多荣誉,同时还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体系认证,跨越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华夏公司通过自我积累、学习借鉴,已成为我国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典范。总资产由700万元增长到8.11亿元,年生产能力由1000吨增长到50000吨。 “长城”以强大的优势发展成为中国葡萄酒业三大品牌之一。

一、坚实的品质基础

华夏公司坐落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的河北昌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公

1司连续多次引进国际酿酒葡萄名种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霞多丽、黑比诺等脱毒苗木,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连续七次投资扩建,建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地下拱形酒窖、名人珍藏酒窖和精品圆形酒窖,面积达

1.9万平方米,成为亚洲第一大酒窖,同时进口优质橡木桶1.7万余只,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升了产品内涵。

华夏公司坚持“绿色陈酿、高效创新、务实诚信、品牌领先”的质量方针,现已形成三大系列60个品种。产品继1989年荣获法国“第29届国际葡萄酒评酒会特别奖”和1990年巴黎“第14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之后,2001年获第四届北京希尔顿国际葡萄酒与食品展示会国内红酒第一名、白酒第二名,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分别荣获国际葡萄酒及烈酒评酒会两枚银奖、两枚特别金奖, 2005年布鲁赛尔评酒会三枚金奖,2005年伦敦国际评酒会(北京)一枚特别金奖和一枚银奖,2005年青岛国际评酒会上华夏长城9

8、99干红酒获两枚金奖,2008年于蓬莱国际评酒会上再获两枚银奖,以一系列荣誉为基础,足以体现华夏长城葡萄酒的国际品牌地位。2006年8月,长城葡萄酒被指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葡萄酒独家供应商。2009年布鲁塞尔国际评酒会上,长城葡萄酒从来自54个国家6000余各国佳酿中脱颖而出斩获银奖,这也是2009年中国参赛产品唯一的获奖产品。

二、雄厚的研发实力

华夏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宗旨,建立起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先后承担了多项省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公司现拥有国际评酒委员2名、国家评酒委员2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员的76%,全员文化、专业素质居全

国行业前列。

为使酿造前沿技术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加快与国内高等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联合的步伐,合作研究了多项建设项目。2002年申报了 “五万吨高档干红葡萄酒加工扩建工程及葡萄与葡萄酒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无公害葡萄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AOC级酿酒葡萄原产地项目研究—赤霞珠”等省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和扶持项目。2004年,与中国农业大学组建了首家葡萄酒研发中心—中粮集团-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科技研发中心,并于2005年11月,完成了“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HPLC-MS谱库构建及指纹分析”项目,通过国际教育部鉴定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完成,为长城品牌产品质量的均衡和产品等级划分打下基础,同时为中国葡萄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2006年,华夏公司应用该科研成果申报了国家星火计划--“优质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纹库控制技术研究”项目,2007-2008年,针对《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谱库构建及指纹分析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续研。多年来,华夏长城始终进行着葡萄园的管理创新,为更好的探索先进的葡园管理模式,确保长城品牌的卓越品质,2006年,华夏公司再从法国引进7个品种,19个品系的优质名种酿酒葡萄苗木,建立母本园,改变传统的篱架势为水平龙干式,提高酿酒葡萄的质量,以实现葡萄生产的良种化、区域化、多样化。2007年,华夏公司自主完成《电渗析法在葡萄酒冷稳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与《新型葡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项目研究,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鉴定验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十一〃五”规划—948项目, 进行酿酒葡萄品种、品系选育。2008

年6月《特级珍酿葡萄酒创新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打造长城葡萄酒品牌形象为经营重点,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葡萄栽培、酿造、研发、旅游观光于一体千吨精品酒车间一座,此项目于2008年6月1日竣工,目前已投入运营。其总建筑面积为6272平方米,总投资3732.5万元,采用世界一流设备,引进3000瓶/小时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利用重力法酿造技术,采用绿色采摘,科学管理,充分体现千吨葡萄酒精品车间的高档次、高标准,实现以精致胜的发展目标。

新建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万吨高档酒车间一座,其贮酒车间已于2007年8月底投入使用,完成330吨贮酒罐40个,150吨贮酒罐12个,150吨冷冻罐12个,75吨成品罐4个,贮酒能力达1.5万吨。推动了中高档酒、高档酒产量的同比增长,完成了由普通酒向中高档酒的转型。

华夏公司本着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原则,在原有废水处理系统和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经过省内外多方考察论证,最终选择企校合作的形式,与江南大学共同研制葡萄酒生产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自筹资金300多万元,于2007年9月建成日处理能力500吨的葡萄酒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成为国内首家建成此工程项目的葡萄酒企业。该工程项目实现了生产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及零排放,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资金约67万元,在节约水资源、增加能源、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消除了对大气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更好的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2008年6月14日,河北省科技厅主持召开《葡萄酒生产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项目鉴定会,邀请中国环境科学院、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环保教授及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等全国知名的环境工程方面专家,组成本项目鉴定委员会,经调研,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公司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建成此工程项目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企业。

三、产业化旅游经验

1、优越的地理位置。公司坐落于素有“花果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酒城”美誉的河北省昌黎县,北临京沈高速,南接205国道,交通十分便利。这里与北方旅游胜地北戴河、秦皇岛相邻,与黄金海岸、北方神岳碣石山相伴。

2、历经7次扩建,形成了独特的亚洲大酒窖和长城华夏酒庄资源。建筑地下花岗岩陈酿酒窖1.9万平方米,先后从国外购进优质橡木桶

1.7万余只,形成了独特的亚洲大酒窖资源;2007年,根据中粮集团由普通干红酒向高档干红酒转型的要求,投资兴建了融酿酒葡萄苗木研发、精品葡萄酿造、旅游观光与葡萄酒文化为一体的,产、学、研完美结合的长城华夏酒庄。

3、旅游资源分布合理,旅游线路融会贯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休闲、体验、观赏、餐饮、购物一条龙服务,被国家旅游局先后授予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标志其产业链的延伸,成为了传播红酒文化、提升长城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

4、拥有专业化的接待服务团队。从正规旅游高等院校招聘优秀旅游管理人才,成立专门的接待服务团队,顺利完成了各界政要名流、爱酒人士、经销商及国内外游客的接待任务,充分发挥了工业旅游无形价值的巨大作用,达到了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四、各项经济指标表

单位:吨&万元

为满足国内外不断增长的葡萄酒高端消费市场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华夏公司将继续发挥强势品牌作用,利用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跻身国际葡萄酒行业高端市场。

推荐第3篇:长城:

长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长城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http://www.daodoc.com/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通过品读 “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简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一、回读全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

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

上课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冰心奶奶说读书好,读好书。你读过什么书?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就去游览雄伟的建筑那就是万里长城。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长城,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好,一起读一遍。 生:读课题

师:http://www.daodoc.com/article/读得真好,打开书,课文都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

师:先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自己先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课件上的词。 生自由小声读

师:这里面觉得哪个词语不太好读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 生:瞭望的瞭

师:对,刚才我听到大家读瞭望 指导读瞭望

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生:血汗的血 指导读血

师:你们发现了吗,第三行的词都含有一个多音字 指导读词

师:还有哪个词不好读 生:我觉得屯不好读。 指导读屯

师:什么是屯兵?

生:就是在堡垒里兵都聚集在那儿。

师:说得很对,屯兵就是兵都驻扎在那,易于防守,这样的地方就叫 生:堡垒

师:非常坚固。堡垒的垒怎么写,来跟我一起写,上面的撇折点要写得匀称,下面的土要长才能稳,你看多像叠土成墙的样子

师:写完垒http://www.daodoc.com/sjbwz/,我们再一起响亮地读一读这十个词语。 生读词语

师:这十个词一会儿学习课文时再边学边理解。

师:读得非常好,这些词意我们一会边读课文再理解,下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情况?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还做了记号,这说明认真了,思考了,非常好,通过读书你知道了长城的哪些情况? 生:我知道了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长城有多长你知道了,还知道了 生:长城是用石和方砖垒成的 师:你读书非常细心,你呢 生;我还知道长城顶上特别宽 师:你也是细心的孩子

生:我还知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奇迹 生:我知道长城修在八达岭上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是按一定顺序的?你发现了吗 生:它的顺序是从远到近

师:从远到近,对了,板书“从远到近”,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小段话远看长城有个远 师:这是远,那近呢 生:„„

师:没关系,细细地找一找 你找到了

生:就是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看着非常明显,就是近处看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近看长城就比远看要清晰一些 师;多有道理啊,作者是在从由远到近地看长城。(板书)除了看到的,作者还写了他——你说

生:还有他想到的

师:从看到想,咱们就按作者的这个顺序,我们先一起去远看长城,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谁来读第一自然段。http://www.daodoc.com/article/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像 生读

师:远看长城,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很长

师:很长,就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再读

师: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知道有多长吗? 生:„„ 师:二十多年有一个叫XXX的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我们的惊叹。谁来读,就读写长的这一句 生读

师:令人惊叹的长,还有谁来读,请你 生读

师:真是万里长城万长,全班男同学我们一起读。 男生读

师: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觉得它怎么样 生:长城是弯弯曲曲的

师:感受到了它的形状,还有 生:感觉它很雄伟,像一条龙 师:你是从这句话感觉的吧,来,就读读这句 生读

师:崇山峻岭,那是怎样的山啊

生:一座座连起来非常高非常雄伟的山 师:连绵不断的 生:就是高高低低的

师:把你的高高低低的再换一词来说 生:这叫连绵起伏

师:崇山峻岭还是什么样的山 生:非常高

师:高大陡峭,这就是崇山峻岭,这长城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下有气势吧 生:有

师:想像一下顺着连绵起伏的山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生:一下高一下低,一下转过来,一下转过去。 生:非常险要,是悬崖峭壁 师:还有吗 生:非常雄伟

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生:很陡峭

师:是山陡峭随着起伏 生:很美

师:姿态真美啊,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放课件演示长城

师:你们看顺着山势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谷他就俯冲直下,他时而盘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一起告诉我 生:蜿蜒盘旋

师:对,http://www.daodoc.com/soft/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多美呀,多有气势啊,谁再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 生读

师:谁能读得比她更美,更有气势?找个男孩子 一男生读

师:美中有气势,来,同学们一起读。 师:好一条东方巨龙,我们走近长城好吗? 生:好

师: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看图,看课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地方?在图上把这些地方标出来。静静默读。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谁上来,指给大家看,带上书

一生上台:这是一个城台的垛子,主是城台,

师:同学们,她标的,是课文写的一样吗?这些设置有什么作用吗?你读出来了吗? 生:射口可以用来射击 生:瞭望口是瞭望远处用的 师:查看敌情

生:城台是屯兵用,

师:对了,屯兵还可以——

生:还可以把备用的枪枝放在里面 师:看书,除了屯兵还可以 生:互相呼应

师:你看既能屯兵又能呼应,真是一举两得,还读出谁的作用 生:垛子可以当防护墙

师: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同学们读懂了它们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看——指着图,从瞭望口建敌情,城墙之间可以互传信息,驻扎在城台里的士兵可以迅速跑到城墙,从射口有力的射击敌人,你看有长城在,敌人能打得进来吗?这样的长城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难攻 生:坚固 生:高大坚固 师:好词 生:天衣无缝 师:想得很周全

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板书)

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站的在长城上,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作者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http://www.daodoc.com/article/他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好后,你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可以放声地读。 生读。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那句话。请你 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师: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很艰难

师:修筑长城非常得难,同学们也来看看这句话从哪里你看出了劳动人民难? 生:我从一步一步体会到的,那时山非常陡峭,他们又要背着山石 师:多么艰难的一步一步,还有哪读出了难

生:两三千斤重,我们一个同学才五十多斤,三千斤重,那不累死了 师:两三千斤重,大概是我们全班五十个孩子体重的总和。多难搬啊,你还从哪里看出了难? 生:从数不清读出难,下面说一块有两三千斤数,那条石数不清 师:数不清的条石,多重啊

生:条石压在肩膀上,山这么陡峭,每一步都非常艰难 师:这字里行间都写满了难。你还发现了?

生:就是陡峭。条石特别重,压在身上就特别大的压力,山还很陡峭很容易滑下去 师:沉重的石块,还有陡峭的山,真是无法想像的难

生:没有车,没有起重机。都靠劳动人民的肩膀,十分的艰难

师:没有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多难啊,还有什么地方能读出难?

生:还从一步一步看出来。两三千斤重就等于五十多个孩子,还有无数双手,无数个肩膀,他们一步一步的修过来,还要接着来铺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抬上这个词可以说明,因为当时没有机器,只能用手,抬上去是很重的 师:从一个抬字感受到了,还有

生:还有靠着无数肩膀,无数的手,无数看出很难„„很多人为建筑长城付出血汗。 师:还有新发现吗 生:我从数不清看出

师:真是困难重重,来,把我们体会到的送到这句话中。你来读 生读

师:尽管困难重重,长城还是修筑成功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劳动,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边听边想象。 师范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很多人受伤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从陡峭的山掉下来摔下来 生:我看到了很多人最后被压死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他们抬着条石无奈的低着头,我看到了那些人民为了长城都累死在长城脚下。 师:一块石头那么重,劳动人看到血汗,一块石条这么重,怎么办, 生:我还看到监工在打民工

师: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累月的劳动,请你读 生齐读

师: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一起再读 齐读

师: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拿起书,自己再读读第三自然段。 配乐指名一男生读课文。

师:我们的祖先用,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欣赏媒体——长城 师:此刻,你面对长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长城我爱你 生:长城我为你骄傲 生:谢谢祖先们 师:谢谢你

生:长城你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师:http://www.daodoc.com/article/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

生: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师:俄罗斯原总统赞叹说

生: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工程 师:以色列前总统说

生: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赞叹:

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网站,这节课就上到了,下课

[说课]

附课文: 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六千多公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原市制重量单位,1斤等于500克。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长城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Article/201011/17294.shtml

推荐第4篇:长城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 题 姓 名 学 校

《长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毛雪芳 骑龙乡中心小学

1.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

学 科 年 级

语文 四年级

教学目标 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对文章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可能是没有真切感受,所以对长城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自豪感更需要学生情况分析

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重点研读长城的构造及建造的艰难,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匠心独运,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合作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感悟教学重难点 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5分钟左右) 1.复习生字词。

2.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的长城吗?今天老师带来了长城的风光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图片)

3.交流感受:

师:从大家的表情就看的出来,你们已经被长城深深的吸引了。现在大家来说说你看到长城是怎样的心情呢?

教学过程 动、学生活动、术应用等) 4.是呀,长城是如此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包含教师活象征,就让我们走进描写长城的语言文字,再次去领略设计意图、技长城的美。

5.揭题《长城》,请同学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图片引出新课,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3分钟左右) 1.默读课文。

师:请大家带着刚才欣赏图片的心情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出示自读提示)

(第一幅图对应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默读体会,图文对应,感悟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突破难点。)

三、图文对照,感知长城(17分钟左右) 1.对照第一幅图,感受长城的“长”。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你们看到长城了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长城吗?

生:长城很长。

师:是呀,长城长的像一条长龙,据说它有上万里呢。

生:长城弯弯曲曲的。

师:是呀,文字用了一个词,表示弯曲,找到了吗?(蜿蜒盘旋)

(2)当这幅图出现在我们眼前时,长城的长和蜿蜒便跃入我们眼帘。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远景,学生读。 2.对照第二幅图,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1)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那么近看,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能概括长城的词语。(高大坚固)

(2)这段话中哪些地方以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①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②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结合插图指明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 ③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设计意图:图文对照,突出重点;体会、感悟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突破难点。)

四、想象、感悟,体会艰辛(10分钟左右) 1.师:同学们,远望了长城,近观了长城,现在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登上长城,去踏一踏那方砖,摸一摸那条石,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读三自然段)

2.找一找让自己感动的句子。(交流) 3.出示古人修长城的图片。 4.边读边体会。(指名读)

5.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各抒己见。

6.师:长城,与其说是一块块的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是他们的汗水,他们的鲜血,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 7.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注重语气读句子)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筑长城的艰辛,辅助完成“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目标。)

五、总结全文,抒发赞美(5分钟左右)

1.师: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到……(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2.练笔。想对长城说什么?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小练笔。 3.搜集长城的资料。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内容,培养他们搜集、整合和运用资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气势雄伟

近景:城墙宽、高大坚固 伟大奇迹

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设计意图:精炼的文字既概括了文中主要内容,又揭示了主题思想。)

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图片先让学生了解了长教学设计初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的修改点 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还是太单一了,虽然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引导、讲解,但学生对于长城的不了解,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冲击力不够强烈。

经过组内多次探讨之后,大家为我指出了急需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多去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通过各种资料的整合,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对长城的感受会更为深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也会进一步增强,真正落实好教学目标。

磨课活动小结

在本组同学的耐心帮助下,我的教学设计终于修成正果,并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磨课。本次磨课活动,去了几所学校听课学习,向各位老师吸取了优秀的经验,采纳了多种建议后,我感觉到自己这堂课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我的课堂语言表达更加流畅,更有启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发性。师生互动越来越好,从老师的一言堂向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师生配合越来越默契;所教学的内容从多而散向少而精转变,并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和优化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积极性越来越高。总之,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活动反思

在这次“三备两磨”活动中,我深深理解了:一节好的课,要经过千锤百炼而成!要经过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切磋演示磨炼而成。要准确地运用课标所提出的标准,要经过合理地教学设计和教师的认真的执教。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磨课,我明白了:

一、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会要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能让他们发挥自主主动性,让课堂课堂变得很活跃。同时,我们从魏老师的磨课课堂中,也懂得了老师要不厌其烦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教给学生汇报问题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以及自主思考的方法等。

二、更深刻的理解了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无时不有,应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所有教学活动中。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也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运用积极的评价。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身上的哪怕一丁点的“闪光点”去评价学生。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产生动力。

三、通过此次活动,我认识到了什么是有效的课堂。

首先老师在课前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而教学设计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清楚后,对教材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备课时,老师除了关注这节课的重难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还应该对学生的前期学习情况进行基本调查,对课堂情景进行预设,以防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何进行及时处理。所有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三备两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反思没有结束,我们的磨练没有结束。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更加热心的关爱学生,更加用心的上好每一堂课,更加细心地管理学生,用我们勤劳而智慧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推荐第5篇:长城

《长城》案例分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本课立足于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一唱三探”读《长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2、教学背景分析

《长城》一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高大雄伟,还要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基本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前测中获知,73.8%的学生亲自攀登过长城,同时对长城相关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渴求。但是,对于长城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一深刻内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奇迹”这条主线,图文结合,一唱三“探”读《长城》。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长城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长城的建造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3.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长城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长城的建造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4.教学流程示意 整读课文,复习巩固,引出“奇迹”(约5分钟)

精读课文,品读语句,探究“奇迹”(约30分钟)

回读课文,感悟写法,唱响“奇迹”(约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整读课文,复习巩固,引出“奇迹”

(一)复习字词

1.听写:高大坚固、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嘉峪关等词。

2.自由读课文,再检查字词是否正确。

3.结合以上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结合复习内容,理清主线

1.这些内容是围绕课文哪一句话展开描写的?(课件)学生根据提示找到本文核心语句(文中最后一段话)。

2.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针对上一课时所学,加强巩固,在巩固的同时,提炼主要信息,理出文章主线。

二、精读课文,品读语句,探究“奇迹”

(一)学生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批注。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预设从三部分内容探究“奇迹”

1.远看长城,探寻“奇迹”

图文结合体会气势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与文字相对应的插图。

(1)借助插图,使学生体会(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所呈现的气势。

(2)这段描写中哪些内容是插图展现不出来的?

学生会关注到13000多里的长度,教师相机结合中国版图中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具体路线,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长城的气势。

(3)这就是蜿蜒盘旋在中国大地的一条长龙,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感受到的气势。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使图片与文字相对应,把直观与抽象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对长城雄伟气势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把握“奇迹”。

2.近看长城,探讨“奇迹”

图文结合了解构造

教师引导学生近看长城,继续探讨“奇迹”所在。

先让学生默读勾画出介绍长城构造的相关语句,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尝试以导

游的身份对照插图介绍长城各部分的位置、样子及作用。

指名做导游,其他同学做游人,在导游的介绍和游人的提问中,感知长城设计的巧妙。预设学生会围绕以下几句话进行探讨: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课件:用箭头指向图。)

这句话设计的巧妙在于——便于作战人员的通行。

(3)“两米多高的垛子”“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

设计的巧妙在于——既有利于保护自己,又有利于作战。

(4)“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这句话设计的巧妙在于——城台可以屯兵,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此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然从长城设计的巧妙感受这是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对长城结构认知的难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进一步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再次把握“奇迹”。

3.置身长城,探究“奇迹”

读文补图感受血汗与智慧

引导学生读文后结合文字想像画面,根据所想的画面,发现这段文字描写上的特点。

(1)

想像人们艰辛劳作的画面

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

抓住“两三千斤重,无数”体会条石巨大沉重,数量众多,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抓住“一步一步”体会人们劳动时全力以赴,挥汗如雨,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抓住关键词语“陡峭的山岭”体会劳作环境的恶劣与危险,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结合学生想像的画面,教师适时引读,学生接读

两三千斤重的条石呀,压在他们的肩上,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在炎炎酷日下,在呼呼寒风中,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身边是万丈的悬崖,脚下是崎岖的山路,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结合想像体会描写特点

引导学生再读本自然段内容,请学生边读边填写。

作者从(

条石的沉重和众多

)想到了(

)。

根据学生填写情况,教师小结,从眼前的事物想到当年人们艰辛劳作的场面,这就是作者的联想。

(3)展开联想,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

借用文本的描写手法,请学生回读第二自然段,展开联想,继续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从(成排的垛子)想到了(

)。

从(瞭望口和射口)想到了(

)巧妙防御和有效进攻。

从(屯兵的堡垒)想到了(

当年屯兵和屯积粮食的巨大作用。

从每一块方砖的摆放到每一个设施的安排,都可以使我们想到当年人们构思的精心,设计的周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4)整合理解,表达崇敬之情

老师相机出示资料。

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凝结着成千上万人的辛勤劳作,苦心设计。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这奇迹不仅是对这座宏伟建筑的赞颂,更是对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赞颂就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最后一句话)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赞颂。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文字想像画面,旨在帮助学生解读重点段落的描写特点,并根据本自然段的内容及前一自然段的描写,为学生创设运用文本表达方法的途径,使表达与理解相结合,并通过此方式建立起段与段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内涵,从而深层感知“奇迹”。

三、回读课文,感悟写法,唱响“奇迹”

(一)回读全文之后,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话,鼓励学生结合最后一句话谈出新感受。

“奇迹”来自于长城雄伟的气势,来自于巧妙的设计,来自于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所以说,学生接读最后一句话。

(二)借助板书,总结行文之序(出示板书)

板书设计:

远看

气魄雄伟

长城

近观

设计巧妙

奇迹

置身其间

血汗智慧

从远看到近观到置身其间,作者就按照这样的写作顺序安排文章内容的。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阅读规律,整合内容与写法。

5、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具体的评价设计方案如下:

自我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A、长城的建筑特点 B、长城的作用C、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

D、长城是奇迹)

2.我明白了文章的表达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

D、观察、想像与感受相结合)

3.在课上,我了解到了有关长城的(

)方面的知识;课外,我还想了解有关长城的(

)方面的知识。

同伴评价: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A、能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B、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C、能基本正确地读下来 )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3.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本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图文结合,达到唤起学生直观形象与学生感悟抽象语言相统一。

2.把作者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想相结合,达到学生理解文本与向学生渗透写法相统一。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达到工具性与学生的认识性、发展性相统一。

推荐第6篇: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起长城,大家并不陌生,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被写起国歌之中。

我知道长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你是怎么知道的?资料袋都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请同学谈读后的感受。读完了课文,你此时的心情如何?(骄傲、自豪)

2、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3、质疑: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课。

三、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

1、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的长城远景图,谁能说说你看到长城像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长城长的特点。蜿蜒盘旋的意思是弯弯曲曲地延伸,这个词语写出了长城弯的特点。)

到底长城有多长呢?(一万三千多里)

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形容了长城之长,看谁能最快地把它找出来。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语:我们再来看长城城墙的近景图。结合第二自然段,想想长城的构造。从图中找出具体的位置,想想它所起的作用。我将请同学为大家介绍。

长城的独特构造,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小结: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吗?(从远到近的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能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3、学习第3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刚才是怎么朗读这一自然段的?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

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

“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抬上了山岭,从而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

生: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了!

生:我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怪不得课文结尾说:这样一个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让我们用自豪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国际友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师:外国友人对我国的长城有极高的评价,你们想不想听听。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情感升华,演唱歌曲《长城长》。

五、板书设计。

17、长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血汗和智慧

推荐第7篇:长城

长城

长城我国最有历史文化的古代建筑。因为它东西绵延上万里,所以又叫“万里长城”。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也是,长城那么长,要是把长城走了个遍,还算不上一条好汉吗?长城横跨十个省,156个县域,总长8851。8米,天然险就占了其中的2232。5千米。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就是长城的一大亮点。

长城不但长,还历史悠久。长城建于春秋时期是京城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它的城墙上有着成排的垛口,供了望和射击用。长城还有许多烽火台以及城台,这些城台是屯兵的堡垒,高大坚固使屯兵大大减少了伤亡。由此可见,这又是一个智慧的结晶。

长城的建造方法更加令人感到惊叹。单看这些数不清的条石,单单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建造长城起码要几百万块这样的条石。那是没有任何辅助的机器,只能靠着人力把这些石头运上这陡峭的山岭,一条闻名中外的长龙才得以诞生。

这就是炎黄子孙的伟大,这就是炎黄子孙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这就是炎黄子孙的象征。这一壮举,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震惊中外。连外国传媒也对长城赞不绝口,说长城是一个历史伟大着作。1987年12月,万里长城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广东广州荔湾区冼基东小学五年级:杨伟鹏

推荐第8篇:长城

写封情书,给你最爱的人!让爱情相守一生一世!www.daodoc.com精心情书收集!

作者:TRISTAN

我缩在我的角落里,静静地看着你。四周的一切都因为你的存在而明亮炫丽,也因为你的存在而暗淡无光。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被我满溢倾慕的目光轻柔地环绕。你不会知道,因为每次我都会在我们的目光交错之前,把视线从你身上移开。我害怕看到你那双聪明的眼睛,害怕它们会在不经意的霎那读懂我最心底的秘密。

在我们脚下这颗拥挤的星球上,有六十亿芸芸众生。而我,只是极其普通的一个。就如同六十亿分之一这个数字一样,小得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我不只一遍听过青蛙王子的故事,也会被《罗马假日》感动的唏嘘不已,并且内心时常悸动着浮燥与不安,但你的美丽,你的气质,还有富裕的家境无一不使我望而却步。汹涌与宁静在情感的海面上不断地变换。浮浮沉沉的挣扎中,我慢慢地学会了冷静,理智,宠辱不惊。所以,在我的字典里,幸福的全部含义就是能每天默默地看着你,再编织一些风花雪月的白日梦,仅此而已。

然而,梦是有尽头的。你走了,去了那个以浪漫闻名于世的国度。我醒了,回到了残酷无情的现实炼狱。若不是从梦中醒来,又怎能分清梦与现实你有你的学业,你的未来。我还得上政治课,做数学题,为中国男足大喜大悲。继续在这种充斥着麻木的舒适的生活中,在灰色的酒精和尼古丁中一点一点地耗掉自己仅剩的激情。唯一的改变就是我开始关心你头上那片遥远的蓝天。或许你认为我只是你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但你却是我的终点我早已止住前进的脚步,停在你的面前。

永远。

推荐第9篇:长城

《专题 长城》教学设计

常州市丽华中学

曹小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长城在历史、军事、建筑、文化上的价值,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激发爱国感情。教学流程:

一、导入:孟姜女庙对联

二、处理文中两篇选文读第一篇《万里长城的构造》,设计一份关于长城结构的表格,其他文章自读,摘录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本里。

三、专家研究组(对手中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建筑价值、历史价值、军事价值、文化价值

四、研究长城在文化上的价值观,(学唱长城歌谣、互讲长城故事)由此探究长城的精神内涵。

五、课后作业

对近几年长城旅游景点遭破坏情况收集材料,给有关部门写一封信,反映问题,使之引起重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收集的材料,能说出长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能根据示例,为长城写一段颁奖词。

3、通过材料的探究,写出自己的发现。

4、通过学习,做好保护长城的宣传发动工作。教学流程:

一、导入:俗话说得好,叫“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一次长城之旅,并且我相信这更将是一次心灵之旅。

二、赏美

1、出示欣赏要求:用一段话来表达对长城美的鉴赏。

当我看到了

(一到两个四字短语)的长城,我觉得长城是

,我不禁想到了

(根据你所收集的材料,从旅游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军事价值出发,任选其中一方面说。)

2、欣赏几幅现在长城(指已被修复后开发为旅游景点的长城)美景图片,享受视觉愉悦。

3、再次出示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对长城的鉴赏。

4、课堂交流。

三、赞美

1、出示一段材料(长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段资料)。

2、为长城被遴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写一段颁奖词。

3、示例: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的颁奖词。

4、学生写。

5、同桌交流。

6、课堂交流,评价。

5、出示示例(老师写的颁奖词)。

四、爱美

1、观看一组有关野长城现状的图片。

2、看完后用一个表达你内心感情的词语说说你看后的感受。....

3、出示幻灯片:已经开发的长城景点遭破坏的现状。

4、探究一组材料(有关野长城的),写出几点发现。

5、学生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课堂交流。

8、示例:参考答案。

9、总结:对“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到”改一个字,恰当地表达出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爱”)

8、图片出示。介绍目前长城保护机构的带头人(英国人威廉·林赛)及其口号。谈努力方向,倡导全民重视,增强保护意识。

六、作业:保护长城的口号以及专门的保护机构为什么由外国人提出和设立,而不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应该有所反思吗?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不少于300字。

七、结束语:让长城在我们的爱护中更完美!

推荐第10篇:长城

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迹。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的位置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仝里,帮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长城的历史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他们为什么要在人烟稀少的北方修筑这样一条耗费巨额人力物力的长城?这条长城在当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看法,供诸位学者作参考。

一、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正因为匈奴、东胡等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所以,他们也象希腊、罗马的奴隶主统治集团那样,专门从事掳掠奴隶和邻族、邻国的财物,整个国家变成了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匈奴人之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战争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被视为荣誉的事业。“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录入者注:此字音善,埏左部之土改为金)。”其作战,有“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在战争中,凡斩首虏获者“赐一卮酒,而所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和奔袭,敢于冒敌冲击,“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因为他们来如奔马,去如箭发,所以防不胜防。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张仪筑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楼烦南侵。接着,又大举进攻义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后诱义渠王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杀之,起兵灭义渠,置北地郡。于是,秦国北部遂于匈奴相接。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平原东部);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老实说,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每日教将士练习骑射,奖励成绩优异者;严守烽火台,并不断派间谍了解匈奴的动向;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燕国在筑长城以前,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不得不向强大的东胡媾和,并以大将为人质。这种屈辱媾和的办法,并不能使东胡完全停止南掠。自从燕昭王时秦开大袭东胡军,东胡北却千余里,并筑长城之后,东胡才不敢南掠,燕国北部才无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产。这也显示了燕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伟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汉书•李广传》:景帝时,广“为上谷太守,数与匈奴战”。匈奴始终没有从这里进入长城。武帝时,韩安国屯渔阳郡,为匈奴所败;徒(录入者注:此字疑为徙)屯右北平,又数败。武帝乃以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守右北平,匈奴惮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广数出长城远征匈奴。这说明,战国燕长城仍有防御作用。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三、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三国长城还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首先,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将鼓舞着我们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勇攀科学高峰,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成一个高度繁荣富强的国家。

其次,战国秦、赵、燕长城及其地下文物,是我们研究战国军事史的资料宝库。在今天战争仍然不断,和我国仍然处于战争威胁的形势下,研究战国秦、赵、燕长城,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

其三,战国秦、赵、燕长城遗址,是长城沿线自然变化的历史见证。从它的断裂、侵蚀、湮没程度,可以了解各个阶段的历代地震、风沙、泥石流的变化规律。我们了解了这些变化规律,就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最后,在战国秦、赵、燕长城沿线,有着许多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绝大多数至今尚未开发。如果开发出来,将士我国的一大财富,并且是用之不竭的财富。我相信,它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长城现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华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第11篇:长城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津市西梁希望小学 杨晓芬

(一)概述

·课名是《长城》,是人教课标版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长城》是人教课标版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组课文都是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 读懂课文,来理解文中“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过程方法:

· 通过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 通过两两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 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写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 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知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产生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多读,以读促悟。

· 任务驱动法

本课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来达成教学目标。

·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学生对说明文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长城很感兴趣;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3分钟) 课始,展示长城的视频短片,[链接]之后用富有深情的导语进行过渡,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那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是什么。(长城)【板书: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登长城,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生齐读课题:长城)。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一种情境之中,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以教师自身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去刺激学生,去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产生一种“我想学”的冲动。

二、精读课文 (出示幻灯片)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课文哪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远看长城

过渡: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幻灯片) 自主读书我能行 认真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远看长城,长城有什么特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边读边画:长城的起点和终点; 先看第一幅图。

1、观察图画,先用自己的话讲。再指名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像一条长龙)

2、出示文字: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3、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补充资料:出示地图,长城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体会到长城的长。)

4、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学生鼓励。

设计意图:其间穿插长城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使学生知道这样写,使文章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长城的雄伟壮观。

(二)近看长城

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明确观察点:

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近看长城)

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对应着课本上哪一幅插图?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出示幻灯片) 合作学习我能行

想一想:近看长城,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找一找:城墙上有哪些特殊构造,勾画出名称、作用。

议一议:第二幅插图上哪里是垛子、哪里是瞭望口、射口、城台?标注在图上。 (温馨提示: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出示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3、长城的结构(设计)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参考书上第二幅图,给我们介绍一下。(瞭望口、射口、齿形墙总称“垛口”。)

4、老师找个同学当小导游,边看长城近景图边给大家介绍。听了他的讲述,我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5、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北方匈奴慢慢地靠近了我们的长城,企图入侵,请你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

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正是这设计十分巧妙的长城,让作者激动、感慨,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6、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写作中如何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写生动。然后再利用形象的图示来理解长城的另一个特点:坚固,主要采用让学生到前面来进行批注的方法。这一部分教学始终遵循引导学生从整段文字的研读中入手,去体会长城的特点。

(三)由长城产生的联想

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1、作者想到了什么?(古代的劳动人民)

2、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的外貌穿着„„,他们的神情动作„„

(3)师: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古时候。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吧:

出示资料:

公元607年,暴虐荒淫的隋炀帝杨广发动人民修筑长城,死亡人数多达六七十万人。当时隋朝总人口约4000万,筑长城的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1.7%,也就是说,平均每百人死一个半。但杨广不管百姓死活,又在公元608年春天,“出塞巡长城”,并于当年七月再“发男丁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

据统计,我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累计总长度在十万里以上,仅以明朝所筑的长城粗略估计,将“长城的砖石、土方来修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墙,则可环地球一周有余。如用来铺筑一条五米宽,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则可绕地球

三、四周”。

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言)

师: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读:

课件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你体会到了什么?(3)请读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

*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3、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想象再次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作者对伟大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后,请学生把自己刚才想象到的直接用朗读表现出来。这样,整段的教学就形成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情”的一个模式,同时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就突破了“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鸣,然后再让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且再一次地齐读课题,这一次读课题是把刚才前面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都融进去并且读出来,达到对课文更加透彻的理解。

(四)赞美长城

1、教师小结:

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2、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3、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的是什么?课文学到这里,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吗?( 联系前文,从长城的长、高大坚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来谈。)

4、配乐,把最后两段连起来读,读出自己心中的赞叹。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尽情的流露出来,其实这样做,目的也是想体现中年级读写结合这个训练点,提高课堂效率。

三、写话寄情

正是这样的雄伟气魄,正是这世界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奇迹,吸引了全世界的人。看,这些名人在登完长城后留下了自己的题词。

1、出示领导人的题词

2、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也来学学这些名人,给长城写几句话。(学生写,汇报)

师总结:长城,已被写进了国歌之中,更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人,她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样,带给学生一种前后呼应的感觉,让学生一看到长城便会想起长城的样子,便会联想起古时候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伟大,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他自己又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这样一来,课文会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四、课后作业:

1、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长城。

2、写一则保护长城的公益广告词。

3、观看《世界遗产在中国》纪录片,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愿望,激起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远看

一条长龙

17、长城

近观

设计巧妙

奇迹

感想

血汗智慧

第12篇:小结(长城)

小结: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关山月】(唐·徐九皋)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汉书·匈奴传》)“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而著称于世的政治家(《史记·匈奴列传》)。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兴师征之,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 而且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第13篇:长城导游词

长城导游词

大家看,我们已经到长城脚下了,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登上长城做好汉!

八达岭长城如同一条沉睡的金色巨龙,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保护着祖国一片大好江山。这一块块古老的城砖,就是龙身上一片片鳞甲;这一个个巨大的堡垒,就是龙身上的龙鳍……。我们现在攀登的八达岭长城在各段长城中保存较完好,因此它最受人青睐。古代,总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发动一百八十万民工,将各国长城连接成万里长城。中间还有个故事:早时候是用泥和热水来粘城砖,筑长城的。一年冬天,燕国民工用来烧水的大锅漏了,架锅的石头一碰热水就炸出许多白粉,碰到水有涨成一团团白面面儿。大家觉得白面面儿比泥还粘,就用它来粘城砖,筑长城,效果很好。后来,秦始皇知道了,便腾出一座城让燕国民工住,让他们为自己烧白粉,并把那座城命名为燕京。白粉就是现在的石灰,燕京就是现在的北京,而燕国人民烧石头的山,叫燕京山脉。

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好汉坡,登上它我们就是一个好汉了,扶好铁扶手,我们!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一段长城。这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也就是方形 的城台。在这“烽火台”上,周幽王还曾经导演过一起“峰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动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1/20!想当初,古代人民艰苦劳动,才把那一块块重达千斤的条石、城砖抬上这峭壁深壑。因此,为了尊重古代的劳动人民,我在此提几点要求:

1. 不要乱涂乱画。

2. 不要把塑料袋、废纸等垃圾随手丢弃。

3. 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导游词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大家看,我们已经到长城脚下了,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登上长城做好汉!

八达岭长城如同一条沉睡的金色巨龙,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保护着祖国一片大好江山。这一块块古老的城砖,就是龙身上一片片鳞甲;这一个个巨大的堡垒,就是龙身上的龙鳍……。我们现在攀登的八达岭长城在各段长城中保存较完好,因此它最受人青睐。古代,总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发动一百八十万民工,将各国长城连接成万里长城。中间还有个故事:早时候是用泥和热水来粘城砖,筑长城的。一年冬天,燕国民工用来烧水的大锅漏了,架锅的石头一碰热水就炸出许多白粉,碰到水有涨成一团团白面面儿。大家觉得白面面儿比泥还粘,就用它来粘城砖,筑长城,效果很好。后来,秦始皇知道了,便腾出一座城让燕国民工住,让他们为自己烧白粉,并把那座城命名为燕京。白粉就是现在的石灰,燕京就是现在的北京,而燕国人民烧石头的山,叫燕京山脉。

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好汉坡,登上它我们就是一个好汉了,扶好铁扶手,我们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参观的八达岭长城是明朝修建的。为防御外敌入侵,秦朝,汉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万三千多里长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筑而成的。城墙外沿那两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墙顶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这样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那时可没火车,汽车,也没起重机,这一块块有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以及建筑材料都是靠人力抬上去的,是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壮举,难怪世界上都公认它是一大奇迹!

参观了长城,大家要记住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只有亲眼目睹了先辈们的这一伟大创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汉! 今天就参观到这里,欢迎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姓米,你们可以叫我米导。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游览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如:花草、人物、风景等,你们相信吗?这几千幅画竟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仰望山上,那座闪闪发光的八角形宝塔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宫殿,就是排云殿。请大家在上山时仔细观赏。一小时后咱们在山顶会合。咱们现在就站在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的最佳位置。我们的正前方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你们是否有同感?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到湖心的小岛了吗?大家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我们现在就站在十七孔桥上,因为这座桥有十七个孔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桥的旁边的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不一,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叫黄嘉仪,你们叫我黄总导。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你们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

七、八百米长,分成二百三十七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花,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感觉到了吗?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看那,还有湖心岛和十七孔桥,请你们自己细细观赏吧!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你们下次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

颐和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叫赵缘,大家可以叫我小赵。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曾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抢掠和破坏,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颐和”是颐养天年、身体健康的意思。当年,慈禧太后选用“颐和”这个园名,是盼望能够养好自己的身体。

各位游客,颐和园最有名的就是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美丽的图。但在上千幅图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旁的风景优美,栽满了花木,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就开了。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好,现在抬头,大家看到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了吗?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正在万寿山上。向下望,颐和园的大半景色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是昆明湖。湖上的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滑过。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地可以望见几座古城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许许多多的垂柳,风光美丽极了!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我们可以从石桥上走过,去小岛游玩。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石桥上了。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没有两只是一样的。

各位游客,今天的旅途到此结束,相信这次旅行一定能为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世界遗产——秦兵马俑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xxx的导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徐导。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安临潼,大家一定都知道了,今天我介绍的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兵马俑。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在墓封土高43米,底部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量土城恒,周长3890米。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坑,呈长方形,东长23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置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部空档的过洞中。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大家往这边看看,你们知道这个身体魁梧,头戴竭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兵马俑是什么俑吗?对了,它就是将军俑。 我再介绍介绍其他类型兵马俑吧! 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在手执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着上马冲杀。

怎么样?很雄伟吧!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多多参观哦!再见!

秦兵马俑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 博物馆。秦兵马俑 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

秦兵马俑 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 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平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平方米。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梁。

今天由我负责向大家介绍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000米处的秦兵马俑。它南依骊山,北依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是秦始皇的陪葬坑。陪葬品众多,是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馆内参观。

欢迎大家来到秦兵马俑馆内参观。兵马俑三个俑坑,最大的是一号坑。三个俑坑面积有20000平方米多,相当于50个篮球场。坑内兵马俑近8000多个,一行行,一列列,排成一个整齐的长方形军阵,真像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大家猜这位头戴着鶡冠,身披铠甲,手持宝剑,挺着胸,威风凛凛的俑是谁?A武士俑B骑兵俑C将军俑。你们猜出来了吗?什么,猜不出来!我告诉答案吧,是C将军俑。

哈哈,接下来,我说一下骑兵俑。他的头戴圆形小帽,身着紧袖,下穿紧口被足蹬、长筒马靴,披挂短小的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

武士俑平均身高1米8左右,一个个体格健壮,体型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好了,今天的游览接近尾声了,愿你们这次参观秦兵马俑的经历成为生活中一段美好的记忆。我是导游梁思爽,谢谢!

秦兵马俑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梦幻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游玩.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 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等........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那个兵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 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拜拜!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黄,请叫我黄导。今天,我带大家去看一个神奇的东西,请大家在参观中“当文明游客”。

这个神奇的东西就是陪葬人的俑。你们可能会说:“俑有什么好看?”错啦,这个俑是陪葬秦始皇的,秦始皇大家都知道吧!他是当年统一六国的人。所以陪葬的俑也很有名。这个秦兵马俑已载入《世界遗产名录》,所以大家请认真观看。 大家看一号坑里的兵马俑,最左边的一排兵马俑向左边,最右边的一排兵马俑向着右边,他们就像秦始皇那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久经沙场的大军。一号坑的俑最多,有六千多个,面积也最大。

现在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兵马俑的被发现,兵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当地农民杨志发挖井时偶然发现的。当时,他们在挖井,挖着挖着,挖到了一个兵马俑的头,这个兵马俑的头一接触到空气,彩色的脸立刻变铜了,杨志发以为挖到土地爷的头,土地爷生气得脸都变成铜色了。后来,他们交给县文化馆馆长,他为了答谢这两位农民,把三十多元人民币,交给杨家兄弟。第二个故事是美国总统拍马屁,美国总统听说马俑是用青铜做的,拍一下,会发出 清脆的声音,于是,他用手拍了一匹马的屁股,当时,被一位记者拍到了这个画面,在报纸上说:“连美国总统也拍中国人的马屁。”这两个故事好听吗?谢谢大家!

第14篇:长城导游词

长城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

早上好!我叫XXX,是悠然旅行社的导游,今天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你们就叫我XX好了!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观是享誉世界的长城。长城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物,希望大家爱护长城,可不要乱扔垃圾、乱写乱画哦!

长城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是关于长城的最早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24年,将原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泯县)北傍阴山,东到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周、北齐、隋历代都修筑过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入侵,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全长6700公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我们今天游览的这一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位于八达岭。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八达岭脚下。游客朋友,请大家抬头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请大家跟我走上长城,看:长城的城墙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城台,是古代用来屯兵的堡垒。据说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城墙顶上还铺着十分平整的方砖,像很宽的马路,大概二三台汽车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许多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朋友们,看看你的脚下是什么?猜猜有多重?告诉你们吧!这是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呢!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双手,一步一步抬上那陡峭的山岭。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这就是长城!这就是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朝朝暮暮,迎大海日出,送戈壁落照,或翘首于峰巅之上,或俯身于峡谷之中,跌宕起伏,绵延千万里的万里长城。长城它是这样的气魄雄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各位游客,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合作。雄伟的万里长城永远恭候您的光临!

长城导游词二:

亲爱的旅客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现在我们游览的地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长城。那是多么兴奋啊,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长城,对北京留下美好的回忆。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是我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爷爷说得。其实长城不只是一座,而是很多座。在两千年的时候,秦代长城、明代长城和汉代长城,现在在你眼前,这座长城是明代长城修筑的,明代长城是这三代中,保存的最好的。

游客们,我们身为祖国的儿女怎么不上去游览一番呢?有着今天这样的长城,是古时候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们,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多少的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是在四年级中17棵《长城》那儿。没错呀,长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啊!

长城总长约6700公里,多巨大的数目啊!要不怎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长城李最著名的是八达岭万里长城。八达岭长城随着山势连绵起伏,站在长城上鸟瞰,一片绿海,不见者尾。

游客们,在游览过程中,千万不要随便破坏公物,长城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历史上,确实是个伟大的奇迹。

第15篇:长城导游词

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导游,欢迎你来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希望今天的参观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林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里。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参观的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在古代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是成排两米多高的城墙,外延上有着数不清的瞭望口和射门。城墙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两座堡垒之间可以相互呼应。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就是靠着无数肩膀、无数的双手一步步、一块块地将这些条石抬上这雄伟、陡峭的山岭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聚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来领略它的雄伟、壮观。“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登长城,去感受他的雄伟吧!

长城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您是乘坐着1980号汽车前往北京,观赏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长城。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程导游。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我。祝大家旅行愉快!

长城是修筑在陡峭的山岭之间的,它从东头的山海关一直修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共有一万三千多里。从远处看就象一条长龙趴在山脉上,所以又叫做:万里长城。

好,现在我们的车子已经停在了八达岭上了,游客们,请看正前方有一块碑,上面刻有“八达岭”几个红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来,做为一个到过八达岭的留念。

请大家低下头,看看脚下的方砖,它是十分平整的,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左右两旁是两米多高的垛子,每两个垛子之间的是了望口,供了望。每个垛子下面的是射口,供射击用。打仗时,屯兵们既可以自我保护,还可以保卫国家,真是一举两得。在顶上的是方形的城台,又叫烽火台。它还是战士们的堡垒。士兵们可以在里面居住。如果要告诉另一个堡垒有要紧的事,要保卫国家时,这个城台上就会点燃火焰,邻近的巡逻士兵见了,也会通报上级点火,就这样一个个的传下去。长城上便都点起了火,大家一起准备着作战。

大家看,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充满智慧啊!可是,这长城的修筑也是饱含了无数的劳动人民的血汗和劳动的呀!大家可能难以置信,其实这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的,相当于30多个小孩儿那样重。古代没有任何先进的交通工具,只靠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才得来的,不知有多少人们累到在长城下。

游客们一定知道,其中有一个最着名故事叫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体现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现在,长城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我们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为纪念。

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导游。今天,我就给出大家介绍一下着名的世界遗产——长城。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你们要登长城做好汉了!祝贺你们!你们知道吗?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时间是1987年12月。长城是中国的像征,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又怎么能不骄傲呢?

大家记得古时候有一个传说吗?那是勤劳的孟姜女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长城的丈夫,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来到长城边。当她四处打听,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长城哭了三天三夜。突然,只听”轰隆“一声,长城被哭倒了800里。游客们,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可见,万里长城凝结了千万人民的血汗,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

长城总长约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随山势起伏,南北两边都有高峰耸立着。大家请跟我来。看,长城主要由关隘、城墙和烽火台三部分组成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特别坚固,是用巨砖、石条等材料砌成的。关隘就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大家请看看旁边,城顶上有一个垛口,每个垛口上都有一个小口,那就是嘹望口。垛口下面都有一个枪击口。至于烽火台,是有军情时点燃烽火来传递信息的建筑。现在,大家站在长城上远眺,是不是前看不到头,后见不着尾呢?

游客们,我先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漫步欣赏。大家注意了,在游览时,不要乱丢垃圾,乱涂乱画,请大家爱护长城这一人们用血汗换来的世界遗产。

第16篇:成语长城

成语长城

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在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民间谚语等基础上形成,是相对比较固定的词语,而且有较为丰富的本义和深刻的引申义。比如“拔苗助长”、“一马当先”、“旗开得胜”,等等。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也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我们一起来开展“成语接龙”的游戏,看谁知道的成语多。要求每一个同学所说的成语的第一个字是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如“声势浩大——大功告成——成人之美——美不胜收„„”;也可以是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的同音字,如“神采奕奕—异口同声—生龙活虎„„”。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看到一条成语巨龙。我们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每组依次报成语,接不上的小组淘汰,最后留下的小组获胜。

指导——送你一颗魔法石 ●开头

1、从成语说起,引入开头。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提起成语,同学们一定能说出不少。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成语接龙”的比赛。

2、用对比的方式开头,突出比赛气氛。

窗外,寒气逼人;室内,热气腾腾。我们正在开展“成语接龙”的比赛。

3、写一个比赛镜头。

“五湖四海”、“海阔天空”、“空无一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成语接龙”的比赛正热烈地展开着。

4、开门见山,直接交代四要素。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上,黄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比赛——成语接龙。

5、解释“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你听说过吗?就是第一个人说一个成语,第二个人以前一个成语的最末一个字为第一个字,说一个成语,依次类推。

●重点

我们先一起来读两个片段: 片段一

张敏的“头炮”是“后生可畏”。好难联的成语啊!她一开口就给后面的王浩来了个“下马威”。可是,他竟马上接了个“畏缩不前”,真不简单!

轮到我了,琢磨了一会儿,联了个“前功尽弃”,心想:“这下看张敏怎么联这个‘弃’字。” 果然,张敏一下子“卡壳”了。她眉头紧皱,手托着下巴,脚不住地点着地,这是张敏着急时的习惯动作。“弃旧迎新”王浩抢着说道。我马上接了个“新陈代谢”。张敏像得救似的拉长了声音说:“谢天——谢地!”我和张浩笑得都直不起腰来。

片段二

游戏开始了。姐姐首先提出了要求:同音也可以,否则太难了。先从妈妈开始,然后是爸爸和姐姐,最后是我。如果卡了壳,就要背一首诗。大家都表示同意。

妈妈先说了一个“发扬光大”,爸爸紧跟着:“大义凛然”,姐姐不慌不忙地说道:“燃眉之急”,轮到我了,我有些着慌,但马上镇静下来:“急中生智”。老天保佑,第一轮总算顺利结束了。

第二轮开始了,妈妈说的是:“智勇双全”,爸爸被卡住了,他不停地叨(diāo)念着:“全„„全,到底有哪个成语?”他终于认输了。这个成语真难,连一向不慌不忙的姐姐也着了慌。我就更甭提了。这轮真是太惨了。我们这三个“败将”按姐姐的要求一人背了一首诗。瞧,爸爸酝酿了一下感情,背了一首岳飞的词《满江红》。呵,真看不出来,爸爸这“物理学家”还文武双全呢!

有了精彩的活动,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也一定能够精彩。读完上面两个片段,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他们活动时的热烈气氛。对我们如何写好这一活动也有不少启发。

1、按活动的顺序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按照大家“接龙”的先后,依次写清楚大家说出的成语。如片段一中,从“后生可畏”、“畏缩不前”、“前功尽弃”、“弃旧迎新”、“新陈代谢”到“ 谢天谢地”,写得清楚明白。

2、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各自不同的表现。只有将参与活动的人的神情、动作等写好,这个活动才能写精彩。如片段一中将张敏“卡壳”的神情写得十分具体:“她眉头紧皱,手托着下巴,脚不住地点着地”,让我们仿佛看到她着急的样子;片段二中“不慌不忙”,“有些着慌,但马上镇静下来”,“不停地叨念”等几处对人物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他们活动时的情景,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结尾

1、总结全文。

成语接龙让我熟悉了更多的成语,刚才比赛的情景还不时浮现在眼前。

2、描写教室里的气氛,自然结尾。

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老师也为同学们精彩的表现而不住地点头。

3、以新一组比赛开始结尾,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

“三心二意”老师又报出一个成语,新一轮的比赛又开始了。

4、表明对这种游戏的喜爱。

“成语接龙”真有意思!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大家纷纷拿起笔,开始记录这次有趣的活动。

●提纲

开头:作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开展“成语接龙”比赛。 中间部分:

(1)老师介绍“成语接龙”的方法与规则。 (2)写小组比赛的具体情况。 (3)写个人比赛的具体情况。

结尾:写同学们沉浸于游戏的欢乐之中。 ●文题 《成语接龙比赛》 《比比谁的成语多》 《在玩中学成语》 《一堂开心的作文课》 语辞——打开你的百宝箱 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语

专心致志 迫不及待 毫不犹豫 毫不示弱 哑口无言 六神无主 灵机一动 若有所思 无可奈何 眉头紧皱 不慌不忙 斗志昂扬 争先恐后 对答如流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急如焚 毫不灰心 焦急万分 心情舒畅 心弦紧绷 自愧不如 心悦诚服 俯首称臣 心急火燎 忐忑不安 欣喜若狂 兴致勃勃 描写比赛进展的词语

出人意料 难解难分 转败为胜 鸦雀无声 掌声雷动 势均力敌

范文——佳作伴你行 成语接龙

“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了。语文李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又到了口语交际课,今天我们开展成语接龙的比赛。”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OK!”

活动开始了,李老师先说了一个成语——“心想事成”。然后那条红领巾与那拍桌子的声响决定着同学们的“命运”。

红领巾在同学们的手中不停地传着,老师的拍桌声也连续不断。“啪!”拍桌声停了,红领巾在王辉的手中停了下来,我心想:“平时一向调皮的他,一定接不下去,肯定要出洋相了。”谁知,王辉却对答如流:“成人之美。”嘿!不错嘛!同学们鼓起了掌。接着红领巾又“跑”了起来。

也不知李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敲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不停呀!同学们脸上都显出一份着急的神情,当红领巾传到我班的“小才女”——王美华手中时,李老师的拍桌声停了下来,哦!原来李老师想看看他的“心腹”才华到底怎样的出众。当然是出类拔萃了。你瞧,王美华胸有成竹地说:“美中不足。”“嘿!她接得真好,‘小才女’的帽子算是没戴错人。”我在心里暗暗地佩服着多才多艺的王美华。

也不知怎么的,这次拍桌声又在须臾间停了,红领巾落在倪(ní)敏手中,她张口结舌,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这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仍然犹如一幅画卷时时展现在我的眼前。

(陆金金) [简评]

小作者具体记叙了“成语接龙”活动中一轮的比赛情况。在描写时抓住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不同人物的反应,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王辉的“出人意料”、王美华的“名不虚传”、倪敏的“张口结舌”。另外,小作者在习作中,还大量地运用成语,如“大步流星、满面春风、对答如流、胸有成竹、哄堂大笑”等等,给文章增色不少。

第17篇:新长城

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在国务院扶贫办及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9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该项目不仅为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而且通过学生组织--自强社的活动,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公益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大型社会公益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心把理念先进、设计科学、管理规范的公众项目--新长城,做成公开透明、公信度高的品牌项目。根据《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特别制定本细则。

总 则

让捐赠人的资助款尽快发放到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让受资助学生合理使用新长城自强助学金(资助款);让捐赠人及时了解学生收到新长城自强助学金的信息。 资助候选学生名单收集

1、高校按新长城办公室资助计划推荐资助侯选特困生,并提供资助侯选特困学生资料,学生提交资料包括: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助学金申请表、新长城资助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本人存折复印件、成绩单、照片3张;高校提供推荐资助侯选特困学生名单、项目高校信息登记表。

2、高考前由高中(县教育局)按新长城办公室寻访资助计划提供优秀高三特困学生名单,学生提交资料包括: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助学金(高三学生)申请表、新长城资助申请书、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照片3张;高中(县教育局)提供学生名单时附相关中学信息表。高考结束后高中(县教育)及时将所报学生高考分数、录取结果(附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分别报新长城办公室。新长城办公室根据高考分数、录取结果确定资助侯选高考录取新生名单。

资助名单的确定

新长城办公室在得到候选学生材料后,将在尊重捐赠人基础上按 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确定受资助学生名单(高考录取新生需经过其所被录取的高校确认)。

自强助学金发放前准备工作

资助名单确定后,在捐助人的资助款已落实到位情况下,新长城办公室将通知受助学生所在高校学生处:

1、该校受助学生名单;

2、组织受助学生签订《自强道义契约》。

3、将受助学生签订后的《自强道义契约》统一收齐后于7日内寄至新长城办公室,以保证资助款发放工作正常进行。

4、当期需发款的受助学生超过10人(包括10人)的受助高校应与新长城办公室签定协议,并提供一个学校专用帐户。发放资助款

受助学生每年的资助款分两学期发放。新长城办公室在收到上述全部资料后,整理并制作拨款学生名单交财务部核对,财务部核对无误后新长城办公室将向会领导提交拨款申请,会领导批准同意后拨款:

1、当期需发款的受助学生超过10人(包括10人)并与新长城办公室签定协议的受助学校,财务部将第一学期自强助学金直接拨到学校专用帐户。财务部拨款后,新长城办公室将通知高校注意查收。高校收到宽后在3个工作日内将款发到受助学生手中。

2、当期需发款的受助学生不超过10人的高校,财务部将第一学期自强助学金汇到学生个人账户。在向高校或学生拨款的同时向资助双方寄发结对卡和有关资料;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3月下旬或9月下旬)新长城办公室将受助学生第二学期自强助学金按上步操作汇到学或学生个人帐户。 受助学生收到资助款后

1、到学生处负责老师处确认款项已收到并在统一的收款确认登记单上签字(注明金额和日期),学生处负责老师在所有同学签字确认后将盖有学校公章的收款确认登记单汇到新长城办公室。

2、按新长城结对卡提供的地址给捐赠人写信,告知收到款项并表示感谢。

3、受助学生对应捐赠人无详细联系方式,该学生给新长城办公室写信告知收到款项并表示感谢。

4、受助学生将有机会继续接受新长城提供的成长成才支持服务??参加新长城自强社及其它相关活动。受助资格的取消

受助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新长城办公室将在征求捐赠人意见后停止对其资助并取消今后申请资格,并为捐赠人重新选择新的资助对象:

1.所报材料不属实者;

2.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分者;

3.不愿意参加公益或志愿活动者;

4.不愿给捐赠人回信者;

5.个人生活铺张浪费者。

6.向捐赠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者。

第18篇:长城导游词

以下关于导游词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城导游词300字范文:

大家好,我是朝阳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闫实,大家事以叫我闫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浏览我国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左右两边有瞭望口和射击口,在古代这里不仅是瞭望和射击打敌人的最佳选择还是最好的道路,它可以通向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将长城修筑在这里呢,其它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城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位于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军事的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浏览胜地。

以上关于导游词范文的文章出自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我们将继续为您更新导游词范文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第19篇:长城导游词

长城导游词

李玥然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姓李,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游。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长城。记住在游览的时候,不要在长城上乱涂乱画。

长城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建在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上。

游客们,请看看我们脚下的条石,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重,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陡峭的山岭。当时的人们是多有智慧呀!

下面,就让我讲一下有关长城的传说吧!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那时秦始皇正在征发八十万民工修万里长城。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的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有一位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追捕,逃到孟家,孟姜女是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他们很喜欢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抓去建长城,孟姜女苦苦的等着丈夫,半年了,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的天气很冷,孟姜女就亲手缝制了寒衣。上路了,孟姜女吃了很多苦,终于到了长城下,可又知范杞梁已经死了,于是她伤心地哭了起来,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很多尸骨。孟姜女用自己的方法,终于找到了丈夫的白骨,又伤心地哭了。

故事讲完了,我们是不是对长城又有了新的认识?祝你们旅途愉快!

第20篇:长城导游词

长城导游词范文

导游词查阅次数:1238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以下关于导游词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长城导游词300字范文:大家好,我是朝阳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闫实,...以下关于导游词范文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城导游词300字范文:

大家好,我是朝阳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闫实,大家事以叫我闫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浏览我国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左右两边有瞭望口和射击口,在古代这里不仅是瞭望和射击打敌人的最佳选择还是最好的道路,它可以通向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将长城修筑在这里呢,其它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城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给大家:位于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军事的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浏览胜地。

《长城公司简介.doc》
长城公司简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