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2021-08-19 来源:公司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蔬菜生产基地简介

高青民生绿色瓜菜生产基地

高青民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绿色瓜菜基地于2012年1月开始组建成立。位于高青县青城镇,毗邻庆淄路青城路段,占地面积355亩。所有土地均为1000元/亩的价格从青城镇张巩田村村民手中流转承包。预计投资约320万元,建设钢构框架低温蔬菜棚42个,每个大棚长150米,宽8.3米,占地面积约为1.9亩。

一期工程27个低温大棚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种植作物均为反季节无公害有机蔬菜。目前的经营方式是与农户相合作,即所有土地承包费用、大棚建设资金和生产资料等费用有公司负责,农户负责种植管理和采摘。蔬菜销售以后按照比例分成支付农户劳务费用。

基地的目标是在各级党委和农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力争利用最短的时间以绿色蔬菜产业为特色,以品牌、效益、规模为重点,在规模上做大,在品种上做全,在品质上求优,在生产上做专。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掘蔬菜市场,为我市的“菜篮子”工程作出积极贡献。

高青民生绿色瓜菜生产基地

2012.3.3

推荐第2篇: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调查报告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人员:郭秋成 刘磊 夏川皓 代颖 范潇月 彭印珊调查地点:重庆市万州区董家镇小岩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调查时间: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四日。

调查目的:了解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网上查阅的方式。

调查内容:基地基本情况、菜地地理交通位置、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水体环境、灌排条件、生产水平及复种、种植方式。 调查结果:

1.基地基本情况:该基地全年平均气温12.3℃,年降雨量1250mm左右,立体气候明显,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源较好,排灌自如,无污染源,种菜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有种商品菜的习惯,因此,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最佳区域。2.大棚环境资源:大棚30米长、8米宽,3米高,夏季白天温度达到40度,秋季白天温度达到30度,夜温一般控制在20度左右,地膜采用银黑膜,采用地膜可保湿、保肥、防草,安装防虫灯、防虫网。

2.菜地地理交通位置:该蔬菜生产基地位于万州城郊,距万州城区8公里,基地距城区3公里,有直达的公路。

3.土壤环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综合质量高,土壤质量为“低”等级的耕地所占比例减少,土壤质量为“良好”,旱地转变

为菜地、园地或撂荒地,土壤质量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壤酸化、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土壤质量为quot;优quot;等级的耕地比例减少。

4.气候环境:该基地全年平均气温12.3℃,年降雨量1250mm左右,立体气候明显,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源较好,排灌自如,无污染源,种菜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有种商品菜的习惯,因此,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最佳区域。

5.水体环境:小岩村周边水体质量良好,未建立大型工厂,未受过量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小岩村的水体可作为正常的农业生产用水。

6.灌溉条件:整修基地人行便道1.7公里,排水沟6条2.5公里,新修抗旱池、蓄粪池30口,4100立方米,整治病塘8口,购置小型抽水泵20余台,解决基地行路难和排灌等生产设施条件。

7.生产水平:主要采用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管理条件好,技术全面,设备条件完善。种植蔬菜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可周年供应各类蔬菜,

8.种植方式:要分为日光温室种植、露天种植和大小拱棚种植。

9.种子资源:生菜、小葱、萝卜、油麦菜、芋、茄等常用蔬菜种子。

10.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堆肥、人畜粪肥、沼气肥,推广蔬

菜生物有机肥,如金旺牌、万深牌、裕中牌等3个新品种,严格控制化学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或复合肥的施用,做到平衡施肥,以减少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11.田间栽培的特点:主要采用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采用直播的方式。为了提高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同时由于一些蔬菜生长期短,蔬菜在周年内的复种次数高,轮作倒茬频繁。还采用间作、套种普遍蔬菜间作、套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蔬菜栽培管理精细,水肥充 足。

12.蔬菜的面积和种类:常年蔬菜种植面积4000余亩,已经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4000亩,常年可为市民提供蔬菜7000余吨,是区政府“菜篮子工程”重点发展的主要蔬菜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蔬菜为生菜、小葱、萝卜、油麦菜、芋等

蔬菜生长情况的举例调查

秋茄9149的播种及生长病害管理:

1.种子选取:选购优质的9149秋茄种子。

2.菜地消毒:菜地使用多菌灵稀释溶液进行喷洒消毒。

3.肥料的使用:底肥采用彻底消毒的有机肥(菜饼)

4.播种及植株管理:采用直播的方式,每穴播5-6颗种子,每穴留三株苗。

5.种植密度: 亩植2400~2800株,亩用种量50克

6.控制大棚温度:秋季白天控制温度在30度左右,夜晚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温度低于15度扣棚膜保温。

7.病虫害防治:尽量采用物理防治法,减少农药使用量。

8.盛果期注意防治病虫害:绵疫病、褐纹病、红蜘蛛。

农林科技系12级园艺一班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推荐第3篇: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调查报告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丽江 调查时间:2013.4.2

调查目的:了解当地蔬菜生产基地环境情况 前言

古城区蔬菜发展前途:

丽江市古城区立足优势资源,面向市内两大市场,大力发展蔬菜业。目前,全区蔬菜销售在市场上占有份额已达到32.8%,不产品远销广州、深圳、成都、西藏等地,部分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

旅游业的发展,为丽江蔬菜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据统计,近两年来,游客约了越多,形成了巨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把蔬菜生产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去区农业局对区里8大蔬菜销售市,蔬菜基地的蔬菜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另外,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参与蔬菜产业开发。

目前,该区与形成金安、大东、金江等金沙红河谷区重点发展青食蚕豆、冬马铃薯、冬玉米、大白菜以及大金山、七河等乡开发以及大白菜青菜、包包菜为主的夏秋无公害蔬菜的格局。

生产基地简介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数量的继续增长和工商业的持续发展,使得土地的分配和利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劳动人口结构也不断的进行了调整。一方面,由于农作物单产量的增长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需求不断的减少;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农改工、农改商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趋势。大型的节约型无土栽培农业生产越来越成为生态农业的迫切要求。于是,绿营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便应运而生了。

绿营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是一家集约型的试验农场,开发资金为250万元,组制形式为有限责任制。本基地以个体经营为主体,下设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运输部、生产管理部、化肥部等职能部门,拟聘用农业技术师10名,肥料管理部管理人员12名,市场营销人员8名,作物管理员工95名,运输司机15名。基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150亩),大棚占地面积100亩,配套设施面积50亩,采用四层立体空间结构,总种植面积25万平方米(375亩),栽培作物包括蔬菜、玉米等多种短期作物。本基地无土栽培以基质培为主,兼用水培法,能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发展无公害有机生态农业。基地立足于资源现状,把肥料的最优化利用作为基地运作的基础,全力打造无土栽培农业的品牌。

生产基地要把调研作为生产的一部分,积极开展作物的喜性和肥料的研究,努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附属化肥厂,研制更加适合各种作物生长的新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基地定期对员工进行培养,组织对外交流和考察学习,关注员工自身的发展权利。

基地始终坚持“质的追求,绿的享受;真诚打造,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

提供客户信得过靠得住的产品服务。把“务实、健康、绿色、人文”作为企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质量和市场导向型为生存发展模式,以科学创新为动力源泉,以品牌价值为标准,以客户的满意为目标。

立足基本国情和方兴未艾的行业状况,面对主要矛盾,本生产基地将在现实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五年计划和经营策略,以十七大精神为理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确立服务品牌和客户市场的基础上保证质量,逐渐的拓展市场,并形成“T”字形的发展模式(一横代表经营范围的广度,一竖代表品牌质量的深度),从而实现生产升级。

调查方法与内容:采用资料收集、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气象条件、水文状况、土壤类型等)、农药肥料使用情况、工业“三废”、农业自身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及田间栽培管理等。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1.布点原则:监测点的布设要坚持样点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结合申报企业面积、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布点采样

2.样点数量:(1)农用水:水质相对稳定的统一水源,样点布设1个~3个,若水源不同则一次增加采样点;对于灌溉水位天然降水的山区,可以不采水样(2)农田土壤:采样点数根据监测的目标要求、土壤污染分布、面积大小和土壤环境评价等要求而定。结合申报企业具体情况,生蔬菜种植可分露地种植区和设施农业种植区。

3.农区环境空气:生产基地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主要依据产地布局:一般产地布局相对集中,面积较小,五工矿污染源的区域,布设1个~2个采样点;布局分散,面积较大,布设3个~4个大气采样点。采样一般连续才2天,明天采4次,采样时间为上午:8:00——9:00、11:00——12:00;下午:14:00——15:00、17:00——18:00 4.采样及样品处理方法:1.(1)农用水采样和处理方法:按照相关样品保存规定内容执行。(2)农田土壤采样和处理方法:组成混合样品的分点数要根据样品方法、采样面积、地形条件和土壤差异大小而定,一般分点要5个~10个左右。

2.样品采集:(1)采样深度:一般蔬菜,土壤采样深度为0cm~20cm;深根蔬菜,土壤采样深度可为0cm~40cm。

采样量:各分点混合后,采集1kg左右的混合样。

大气采样:按照各监测项目中分析方法的样品采集部分进行。

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蔬菜生产基地的农溉水、农田土壤、农田环境空气监测项目按照不同监测目的而选择。

调查结果:总体达标,土壤、水质气候都适合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的达标,适合发展。

推荐第4篇:某村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横山县石马洼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总论

(一)背景分析

1、地理位置

横山县分布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东临榆阳(区)、米脂;南接子洲、子长,西与靖力接壤,北靠内蒙古乌审旗。

2、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共辖14镇2乡2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358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4333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横山经济也有长足发展。特别是榆横工业园区,榆林西南新区的开发对蔬菜种植产业开发带来新的要求和发展机遇。目前横山县共有蔬菜种植面积1.96万亩,保护地种植0.105万亩,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人民吃菜需求。为了提高蔬菜单产,提高蔬菜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解决温室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问题,我公司引进温室蔬菜有机态无土栽培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该项技术省工、省水、省肥、省农药、产量高、品质优、无公害,极具推广价值。

1

3、气象条件

我乡的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XX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394小时,无霜期XX天。

4、水文条件

境内拥有XX水库等小型水库XX座,XX河、XX条河流,从XX、流过XX,水资源较为丰富。可基本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5、地质条件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地貌类型差异较大。北部地区以XX地居多,西部地区以XX为主,东南部地区为XX地貌。项目建设所在地为壤土土质,微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适宜蔬菜生长。

(二)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XX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主体,XX乡人民政府。

3、项目实施单位,XX村。

4、项目性质,扩建。

5、建设地点。XXX

6、生产规模,年产XX等精细蔬菜XXX万斤。

7、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温室大棚XX栋。

8、建设年限,20XX年—20XX年共XX年时间。

9、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总投资XXX万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XX万元,申请贷款XX万元,需争取财政扶持资金XXX万元。二 需求预测

1、市场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大椒等精细蔬菜的需求量日趋增长,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可有效缓解冬春季节蔬菜供应紧张局面,显著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

2、社会需求

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符合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可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生态改善

通过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充分利用农时季节,生产反季节蔬菜,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同时,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病虫害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温室大棚XXX栋,每栋每年可创纯利润XX万元,项目区农户仅此一项就可新增收入XX万元,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

项目区土壤为微酸性壤土,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大棚建设材料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

2、原材料条件

基地所需种苗全部从正规经营单位采购,品种纯正,无病虫害感染,种苗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3、交通运输

4 项目区紧靠XX国道,西距京沪高速XX公里,北依XX国道,南XX铁路,东距XXX公里,海陆空交通便捷通畅。

4、风险分析

项目区农户已掌握了一整套大棚蔬菜管理经验,理顺了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市场反季节蔬菜始终供不应求,售价居高不下,因此该项目基本无风险。

5、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

基地与XXX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及时邀请蔬菜专家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解决蔬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山东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驻扎基地,进行长期的跟踪指导,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 方案设计

1、目标

本基地计划利用XX年时间,调整土地XXX亩,新建蔬菜大棚XX栋,形成年产XX,XX等反季节蔬菜XXX万斤,新增利润XXX万元的目标。建成本县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2、实施地点及范围

实施地点位于XX,XX国道至XX村水泥路两侧。

3、实施内容

新增占地一亩的蔬菜大棚XX栋,并配套相应的电力、道路、排灌及桥涵设施。

4、实施计划

计划新建大棚XX栋,分X年实施:20XX年新建大棚XX栋,20XX年新建大棚XX栋,20XX年新建大棚2XX栋。

5、组织落实和支持环节

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XXX同志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XXX同志为副组长,财政所长、农技站长、XX和XX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工作。

通过农户自筹、银行贷款和争取财政资金扶持等措施支持资金环节,通过与大专院校进行技术协作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支持技术环节。通过土地合作社、反租倒包等形式支持基地建设用地环节,通过网上销售、经纪人销售等渠道支持销售环节。 五 效益分析

1、成本效益分析

6 (1)成本:以单个大棚为例

建棚费用:XX元,其中:墙体XX、钢梁骨架XX元、水泥立柱XX、钢丝XX元、竹竿XX、塑料薄膜XX元、草苫XX元、压膜绳XX、地锚XX卷帘机元运费等 种苗费用:XX元 肥、水及其他费用XX元

总成本=建棚费用XX元+种苗费用XX元+肥水及其他费用XX元=XX元

(2)效益(以XX—XX种植模式为例 ) XX每棚产量XX万斤*XX元/斤=XX万元 XX每棚产量XX万斤*XX元/斤=XX万元。 总效益为XX万元

2、财务效益分析 (1)投资回收期1.5年

(2)投资回报率(以大棚可使用XX年计算) XX万元/(XXX/X+XX)=XX% 7

3、国民经济效益

基地建成后,不仅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吸纳XX多个农村劳动力从事花卉产业,并且可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中介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六 项目投资估算

1、项目资金预算

   基建投资=XX元/栋*XX栋=XX万元

种苗投资XX万元/栋(几种蔬菜平均值)*XX栋=万元 总投资 XXX万元

2、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资金由乡财政所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计划采用农户建棚补贴和村集体体用项目资金建棚向农户出租等形式用好项目资金,以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七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乡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各方面条件具备:一是通过近两年的试种,积累了丰富的蔬菜栽培管理经验。二是组织管理机构建设。三是市场销售顺畅,产 8 品供不应求。四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五是可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切实可行,建议立项审批。www.daodoc.com

20XX.XX.XX号

推荐第5篇:蔬菜公司工作总结

篇一:蔬菜项目工作总结

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工 作 总 结

隆化县科技局承担的“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

应用”项目,项目编号:09220703d;项目起止年限:2009年1月-2010月12月;承担单位于2009年1月开始了项目建设,省厅40万元科技补助经费在2009年年底拨付到位。项目实施后,项目组克服了两年来各种原材料、劳务费等涨价不利因素,因地制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研发重点工作依托于张三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核心区,做到了工作重点突出。县自筹经费分别于2009年12月拨付到位20万元,2010年4月30日拨付到位20万元,缓解了项目资金紧缺问题。二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及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要求认真实施,完成了项目进度所要求的建设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主要考核目标及经济指标

(一)基地建设:优质错季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以上,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5万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4000亩以上;有机蔬菜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二)蔬菜总产量达到50万吨,蔬菜产业产值超过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左右,带动农户5.5万户,11万菜农,提高农民人均收入500元以上。

(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35个,新技术5项。

(四)蔬菜龙头企业建设。蔬菜龙头企业的贮藏、加工转化总体能力达到35万吨以上,占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

(五)培训农民达到5万人次。

(六)新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

(七)培育蔬菜专用有机肥生产厂2家。

二、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地建设:优质错季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6.5万亩,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81%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6万亩。 建设了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示范带动了全县错季蔬

菜标准化生产。一是建设了出口远销蔬菜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展示区8000亩;标准化绿色蔬菜示范展示区1500亩;有机蔬菜转化示范展示区500亩;二是建设了郭家屯冷凉优质错季蔬菜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设在郭家屯镇,面积500亩;三是建设了七家热地保护地蔬菜示范园区,面积5000亩。其中核心区在七家镇,面积500亩。

(二)蔬菜总产量达到了51万吨,蔬菜产业产值超过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左右,带动农户5.65万户,12万菜农,提高农民人均收入550元。

(三) 通过项目建设,两年来共引进国内外高抗病的名、优、特新品种40个,经试验、示范,现已推广应用20个,使县内蔬菜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提高蔬菜品质。引进蔬菜产业高级技术人才2人。示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蔬菜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蔬菜技术、酸菜深加工技术共5项,总结制定出了适合冷凉地区的错季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四)以格林公司为主体,带动溢诚、茂雄等其他5家蔬菜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的贮藏、加工转化总体能力达到了35万吨以上,占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进一步打造了格林品牌产品。

(五)组织核心区及示范区的菜农进行培训及参观学习,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使项目区内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比例达到75%。

(六)新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分别汤头沟镇二郎山蔬菜种植合作社、唐三营镇东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网络。

(七)培育了隆化县鹏达、隆化县地富蔬菜专用有机肥生产厂2家。

三、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省厅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自筹经费4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1.5万元: 其中省厅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自筹经费41.5万元。项目资金均落实到位。

在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中,主要用于:购置设备费:6.1397万元;设备改造租赁费:4万元;材料费:8.7764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6.4万元;差旅费:2.3021万元;培训会议费:3.6968万元;劳务费:3.02万元;专家咨询费3万元,管理费用2.3565万元;总计39.6915万元。剩余3085元用于项目验收费用。

县自筹经费41.5万元,主要用于:设备租赁费:2.5万元;材料费:6.5 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11.4万元;燃料动力费:5.4万元;差旅费:3.2万元;会议费:3.6万元;劳务费:6.4万元;管理费

2.5万元。总计41.5万元。

从整体项目经费支出情况看,超支1.5万元左右。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在项目实施之初,我们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分工,任务分解,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我们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进行蔬菜生产、栽培、加工等技术应用培训班8次,召开现场会6次,两年来共培训人员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份,明白纸20000张,使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广大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扶持龙头,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扶优、扶强、扶壮的思路和目标,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产业以龙头企业承德格林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不断加强蔬菜企业贮藏、加工能力。企业多次在外地召开产品展销会,并积极参与各部门组织的产品推介会,提高了“格林”品牌的知名度。 (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优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使蔬菜产品上质量、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新品种引进、科技人才引进、新技术引进上,严把技术关、质量关。在产品深加工生产中,严格按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蔬菜产业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保证了全县蔬菜向绿色、有机食品方面发展。

(五)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实行一只笔审批制度,专人专账管理,定期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困难,按照项目合同要求认真实施,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做好成果深化工作;二是加快项目的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11月10日篇二:蔬菜合作社2010年工作总结 **市蔬菜专业合作社 工作总结

**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江苏**公司农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发起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合作社运营三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为菜农着想、替农民分忧、承担风险、互利共赢”的办社原则,一手抓业务经营,一手抓基地建设,带动了农民致富,促进了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已发展社员552个,发展区域涉及**乡和**办事处两个乡镇,建设蔬菜生产基地5000多亩,主要品种包括胡萝卜、马铃薯、甜椒、大白菜、甘蓝、洋葱等10多个,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社员”的经营模式,是一个集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和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实验、国内贸易等于一体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从总体发展情况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机制,规范发展。根据合作社法有关规定,于2007年1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了法人资格。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选出了理事长、理事和监事,明确了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合作社章程,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确立了果蔬主导产业,组建了3个果蔬生产基地;设立了生产资料采购供应、农产品经营服务等业务服务机构;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有利益分配管理办法。做到了机构健全,职责分明,制度完善,有章可循,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二、切实惠农利民,增加农民收入。为了解除菜农的后顾之忧,及时解决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保证菜农年年都有可靠而又稳定的收入,合作社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组织技术人员和物资,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统一购进优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分配给社员;产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种植、田间管理方面的指导,从寿光蔬菜研究所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还多次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产后,联系市场,把农民社员的产品按照每亩年纯收入不低于1500元、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统一收购起来销售出去,确保农民社员的收入稳中有增。今年以来,企业用于良种、肥料、机械、信息设备等方面的资金达50多万元。通过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大的受益,农业亩产效益增加900元,社员年度收入比入社前增加了800元,合作社所在区域农民年均收入由过去的4800元增加到5600元。通过服务让利、最低保护价保利、助农增收和返利,使入社社员感受到了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发展。建立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是组织农民有效有序进入市场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依托。今年初,合作社在巩固提高**乡蔬菜基地品质的基础上,又建设了**办事处标准化蔬菜基地。该基地计划面积10000亩,今年已种植5000亩,主要为胡萝卜和马铃薯。明后两年将扩大到10000亩,除种植蔬菜外再增加水果种植,以张王村现有黄金梨基地为基础,逐步向周边村扩大。该基地规划已与**办事处达成乡企合作共建万亩果蔬基地协议。为了确保基地发展,合作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以来,企业用于基地良种、肥料、机械、桥涵设备等的垫支和扶持资金达300多万元。该基地将使3700多户农民受益,增加农民收入2100万元。

四、引进培育新品种,推广使用新技术。为了便于基地大面积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合作社以小高村为示范点,集中500亩熟地,投资120万元,从韩国引进“天使红芯”胡萝卜新品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种植实验。首先,按农业标准化要求,对示范点内土地进行沟、路、林、渠、水综合整治,使其达到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蔬菜基地标准。其次,在生产上,全面推行新技术:一是引进推广栽培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栽培模式,同步推进农用物资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科学合理施肥;二是落实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益植霉素等生物农药,使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治;三是大力推广井水、沟渠自流水、集雨水窖等无污染的水源灌溉,积极推广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控制了有毒有害水质污染土壤;四是加强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大力推广抗病虫品种,保护天敌;在保护地栽培中,推广生态控制,创造有利于果蔬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五是加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筛选和使用,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新农药使用培训,指导群众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今年秋季胡萝卜获得大丰收,亩产达4000多公斤,产品质量明显好于当地普通品种,价格比市场价高15-25%。

五、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接受新事物速度慢,生产方式各异,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效益低下。面对合作社建立后的新局面,对蔬菜生产按照标准化要求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十分必要。为此,合作社专门成立了生产技术中心,在种植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引进良种,引进了胡萝卜、大葱、甘蓝、马铃薯、甜椒、鸭梨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技术培训与指导,统一收购,使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产品质量提高,社员增收。投资万余元购臵了电脑等信息设施,使社员及时学习和了解外地的新技术、新经验、新行情,不断捕捉信息资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入户指导、发放明白纸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户技术知识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

三、示范作用突出,成效显著

该社成立近一年的时间,已开始显现出其积极作用和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围绕当地的优势产品,组织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带动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促进了规模化生产。二是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通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优势,对内有效地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提高了应对市场和技术壁垒的能力,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护了农民利益。三是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合作社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调节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重要力量,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四是培养了新型农民。合作社在为农民提供服务、增加收入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了内部的教育、培训功能,培育和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和民主意识,锻炼了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以及民主决策等多方面的能力,逐步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五是培育了自己的产品品牌。现已拥有**公司牌无公害甜椒、大白菜2个蔬菜品牌,胡萝卜绿色食品认证已向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申报,目前正在审批中。合作社胡萝卜生产基地也已列入“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认证范围。从而提高了合作社和产品知名度,为合作社的蔬菜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六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篇三:区上半年蔬菜工作总结 区上半年蔬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全市蔬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张店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张店”总目标,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能,以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蔬菜产销情况

上半年,我区蔬菜生产形势较好。全区蔬菜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蔬菜总播种面积0.3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0.03万亩,同比增长9.7%,食用菌栽培面积6.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全区蔬菜总产量2358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6.8%;总收入31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纯收入237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全区食用菌总产量231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3%,总收入60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纯收入38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7%。

二、蔬菜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我局坚持“五个面向”,提升“五项服务水平”,为全区蔬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传递正能量。

1、面向新农村建设,加快蔬菜产业体质增效。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以付家镇银基农业生态园和沣水镇高东蔬菜标准园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现有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切实加强生产指导和科技培训,全面落实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蔬菜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上半年,组织技术骨干或邀请有关专家深入生产一线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菜农800余人次,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技下乡4次,发放技术材料4000余份,推广蔬菜新品种4个,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0次,为菜农解决生产难题60余个。

2、加强蔬菜园区化建设,推动都市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局牢牢把握蔬菜标准园“五化建设”,着力加强蔬菜标准园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蔬菜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区设施蔬菜再上新水平。

一是继续推进张店银基农业生态园建设。目前,园区面积发展到180亩,建成高标准冬暖大棚9个、高标准拱棚10个,种植反季节蔬菜和时令蔬菜10个品种,该园区建立了完善的监管制度,田间记录完整,检测仪器、检测记录完备,亿乡源牌黄瓜、番茄、菜椒等三个品种取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优质品牌蔬菜商品化销售进一步推进,与市区大中型超市实现农超对接,每月为中心城区市民提供绿色优质蔬菜60万公斤以上。园区被评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xx市十佳蔬菜标准园”,银基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获得“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

二是大力建设高东蔬菜标准园。规划园区总面积600亩,计划总投资2000余万,三年内全部建成。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冬暖式大棚16个,高标准拱棚13个,占地面积210亩,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园内严格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建立健全生产档案。积极推广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技术规程、明白纸、田间管理档案全部入棚,进一步完善投入品管理及产品检测制度,实现100%标准化生产。推动标准园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逐步将标准园培育成为一家集蔬菜良种培育、规模种植、集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农业企业,主要从事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绿色有机蔬菜的研究开发、生产、培育及推广。

3、加强蔬菜质量监管,提升服务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消费安全水平。一是着力加强检测中心建设。依照年初确定继续实施实验室资质认证的工作目标,加强检测中心软硬件的建设,并顺利通过省专家评审组考核,取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二是认真履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全区蔬菜例行监测工作。1-6 月份全区共抽检蔬菜样品216个,形成检测报告6次,样品检测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在98%以上。三是强化基层检测网络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积极指导各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建设蔬菜质量基层检测点,各检测点实现了“四有一规范”,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各基层检测点实施蔬菜质量日检批检制度、检测结果公开公示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监测点科学运作水平。

3、面向绿色蔬菜营销市场建设,提升服务优质品牌蔬菜整合能力。我局组织力量深入蔬菜流通企业,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者发展蔬菜营销的主动性。上半年,共推广绿色品牌蔬菜14个,34个“绿色蔬菜专柜”和4个绿色蔬菜配送中心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每月可为城乡市民提供600万公斤以上的安全优质绿色蔬菜,有力地促进优质蔬菜品牌的整合,扩大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供应和消费。

4、贯彻落实蔬菜基地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一是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基地、标准园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蔬菜生产主体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生产投入品。通过检查,我区未发现违规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乱施化肥、超限量或超范围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切实做到了“四禁止三严格”。二是积极运作菜篮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指导和督促基地和标准园农残速测点强化自律意识,自觉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职责,充分利用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本单位生产的蔬菜,积极开展自检业务,做到检测不合格的,禁止流入市场销售。三是建立健全蔬菜准出追溯制度,包装标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明确法人代表是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人。基地和标准园蔬菜产品上市前进行自我检测或者委托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检测合格方能准出入市。对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上市蔬菜产品全部进行包装销售,附带产地证明。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半年的工作,我们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面临困难和存在的制约因素:一是我区蔬菜生产总体规模偏小,蔬菜生产基地的集约化品牌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蔬菜质量监管体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对集市路边摊点及散户菜农的蔬菜质量管理难以全面覆盖。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稳定全区蔬菜生产面积,紧密结合全区都市农业发展大局,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宋家银基农业生态园、高东蔬菜标准园建设,积极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充分发挥科技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市民更方便的购买到安全、新鲜、优质的放心蔬菜。

推荐第6篇:蔬菜生产基地保供稳价项目实施方案(稳价保供)

黔南州价格调节基金扶持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三都水族自治县艾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申报部门:项目申报文号:项目申报日期:保供稳价项目

实 施 方 案

年产20000吨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1、项目名称: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深加工扩建项目

2、总投资(万元)

300万元

其中:申请补助

万元

3、项目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艾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年6月,是一家以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积极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扩大无公害蔬菜加工产能规模,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农民增收,三都县艾东农业科技公司计划在三都县大河镇实施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种植及深加工扩建项目,以提升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本项目总投资 300万元。

4、投资必要性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专业合作社解决贷款难问题。

2)、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化经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发展无公害蔬菜、设施蔬菜生产是带领农民致富,促进产业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形成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农户可以把产品以保护价出售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深加工增值,并统一包装直接送往各大超市、学校食堂销售,将合作社、基地与农民结成较为紧密的联合体,风险共担、利益分享,从而化解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正是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模式,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桥梁。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实施对于推动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推动项目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意义重大。

5、市场分析

我国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开发起步晚、档次低,一家一户蔬菜种植户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无公害蔬菜。大面积开发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很强的产品竞争力,生产潜力极大。目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已被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国内市场无公害蔬菜产品的销量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理念的提升,无公害蔬菜成为农产品市场的亮点,无公害蔬菜市场前景广阔。国际市场对特产蔬菜、优质高档无公害蔬菜等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我国的特产蔬菜在国家市场上颇受欢迎,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销售范围愈来愈广,目前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三都县城及周边地区人口约15万人,每人平均每天消耗蔬菜量为0.2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高品质蔬菜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市场供不应求,预计当地年高档蔬菜需求量上百万吨。

6、建设方案

1)、项目种植地址:三都县大河镇

内容与规模:公司自有稻田种植面积为500亩,种植蔬菜20多个品种、年产蔬菜量预计20000多吨(含复种),带动周边菜农种植306亩,年产蔬菜量约10000多吨(含复种)。

2)、带动农户方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广泛吸收农民社员,积极开展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和资本合作,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的购买、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指导、产品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以及有关的生产技术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蔬菜流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经营、加工能力,带领社员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富裕起来。

3)、针对当地群众素有的种植蔬菜习惯这一特点,我公司为提高蔬菜的安全和质量,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满足县城及周边蔬菜市场供求的需要。在县蔬菜办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公司率先在大河镇打锄村创办特色蔬菜试点。为了切实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镇仅在打锄村就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召开相关会议近10次,找党员干部谈心40多人次。针对群众存在一些思想顾虑,县蔬菜办及镇政府积极组织打锄村村组干部30余人到我公司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经验,极大提高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

4)、加强示范带动。镇政府通过引进艾东农业科技公司蔬菜种植企业落户大河镇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仅大河村就已规划蔬菜基地260亩,其中20亩为标准无公害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已有蔬菜种植面积120亩,,高标准的蔬菜大棚80个,蔬菜产业年产值达160多万元,人平仅此一项就年增收130元,蔬菜产业也名副其实成为大河村继运输业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7、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本项目计划申请蔬菜龙头企业(蔬菜合作社、蔬菜协会)专项补贴项目专项资金,具体支持环节如下:

合作社成员技术培训与资料费,推动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估算费用为20万元。

8、效益分析 1)、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后,采用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供应优质蔬菜种子或种苗、统一种植技术培训、保护价收购的措施,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并对困难农户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扶持。可直接新增带动2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由于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加工业劳动强度不大,因而可以照顾部分农村妇女就业,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2)、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内容为蔬菜种植及深加工,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洗涤废水,加之职工生活污水、食堂餐饮污水及办公生活污水等,会对地表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残次果蔬,容易清理,对外界影响轻微。所以该项目实施后,对生态环境变化无重大影响。另外,项目通过引导、扶持农民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绿化了环境,改善了土壤。 3)、销售收入、利润

年新增加工无公害蔬菜5000吨,使专业合作社加工产能超过20000吨规模,新增销售收入850.0万元,年可实现利税156万元。经测算项目投资利润率16.05%,税后内部收益率18.98%,财务净现值306.5万元,盈利能力较强。

9、项目单位责任

称: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深加工扩建项目

址:三都县大河镇政府所在地

法人代表:潘大典

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潘大典

项目负责人:杨再梅

项目联系电话:15329847673

项目单位负责人对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开户银行: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银行账号:2431010001201100057991

推荐第7篇:达州市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达市府办〔2007〕130号)

通川区、达县、开江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达州市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十二月四日

达州市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立常年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市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保障了城市居民生活所需。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总量不足,通川区、达县城郊老蔬菜基地已被开发占用90%左右,蔬菜生产面积逐年减少,全市每年需从外地引进大量蔬菜;二是结构欠佳,品种优、质量高、精细蔬菜比较紧缺;三是调控乏力,蔬菜价格随市场波动大,蔬菜生产风险大,影响了菜农种菜积极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改善民生、富民惠民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政府调控力度,确保蔬菜市场稳定和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二、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及布局

建设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考虑土壤、气候、种植习惯和交通等因素,规划达县建设1.5万亩,通川区建设1万亩,开江县建设0.5万亩。

基地建设按照分类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吸引业主和种植大户参与。通川区以罗江、魏家至蒲家一线和西外凤凰村、双龙、盘石等为主建立8个专业合作社;达县以铁山以西的管村、大堰、金檀、九岭、石梯一线和亭子、麻柳一线及安云为主建立12个专业合作社;开江县以普安青堆子村、新河村等为主建立5个专业合作社。在品种布局上,一个专业合作社以1-2个主打品种为主,多品种发展相结合,搞好茬口衔接。

三、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

(一)资金投入

1.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市、县(区)财政把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投入列入每年度的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作为3万亩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主要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分配。通川区、达县、开江县每年必须分别预算100万元、150万元、50万元,用于支持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

2.强化新菜地开发基金征收。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达市府发〔2006〕28号文件,加大新菜地开发基金征收力度。市经济开发区及通川区辖区国土资源局按每亩8000元的标准

代市(区)政府征收新菜地开发基金,其余县(市)国土资源局按每亩5000元的标准代县(市)政府征收新菜地开发基金,交同级财政专户管理,专款用于新菜地开发、新技术推广、培训等。

(二)资金使用

1.生产性奖励补贴。

(1)基本生产资料奖励补贴135万元。对验收合格经市、县(区)授牌的“菜篮子”基地给予种子奖励补贴、无公害农药奖励补贴等。

(2)设施栽培奖励补贴110万元。对实施设施栽培的业主或种植大户给予奖励补贴。

(3)新技术推广奖励补贴35万元。对基地县(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质试验示范和开展技术培训给予奖励补贴。

2.市蔬菜产业发展工作经费10万元。

3.目标考核奖励经费10万元。对常年性蔬菜基地县(区)实行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的县(区)予以奖励。一等奖奖励5万元,二等奖奖励3万元,三等奖奖励2万元。

4.以奖代补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四、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对常年性蔬菜基地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政府与常年性蔬菜基地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经济社会目标管理范畴。常年性蔬菜基地县(区)政府与常年性蔬菜基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逗硬考核奖惩。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常年性蔬菜基地县(区)政府统筹以工代赈资金、扶贫开发资金等,向常年性蔬菜基地倾斜,优先安排用于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力争完成三分之一的基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基地建设验收把关

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面积1000亩以上(可跨村、社连片发展),经验收合格,由市农业局和所在县(区)政府授予“菜篮子”基地牌子,并在满足本市、县(区)市场供应和调度的前提下,兑现生产性奖励补贴,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对菜农所种蔬菜建档发卡,注明面积、生产总量、所用良种品种及数量,所用生物农药品种及数量等信息,市蔬菜推进办建档备案,以便对照考核和奖惩补贴。

(四)加强基地蔬菜直销网络建设

在大型农贸市场和较大的居民居住区及超市统一规划建立蔬菜基地的直销门市或直销点,工商、税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由业主或专业合作社组织销售基地蔬菜。

推荐第8篇:赴上海奉贤区长青蔬菜生产基地考察报告

赴上海奉贤区长青蔬菜生产基地考察报告

2010年10月中旬,市农牧业局组织人员赴上海奉贤区参观考察了长青蔬菜生产基地。长青蔬菜生产基地位于奉贤区农业园区,园区由奉贤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委派人员统一管理;进驻园区各企业独立经营,经营范围包括蔬菜、瓜果种植、名贵花卉、树木培植,农产品贮运、农资加工等。本次只考察了长青蔬菜生产基地一个企业,没有和奉贤区政府联系,也未涉及园区内其他企业。

一、长青蔬菜生产基地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

长青蔬菜生产基地始建于2001年,第二年投产,一期投入建设费用(不含土地费用)约350万美元,主要用于智能温室建设,车间、厂房、仓库、办公室建造以及设备购置等。项目由奉贤区农业发展公司与亚洲温室工程有限公司及加拿大HYDRONOV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奉贤区政府对企业土地承包和智能温室建设进行补贴,具体投资和补贴数额不明。 项目总占地45亩,其中,智能温室20亩,产品加工车间一间,低温贮藏库一个,其他附属设施包括办公室、装卸平台、集雨设施、灌溉设施、停车场、绿化带等。

(二)生产经营情况

基地全部为智能温室多茬复种,采取加拿大泡沫浮板水

培密植技术(FHT),种植品种以叶类蔬菜为主,其中主要为生菜,据企业介绍,平均每亩可年产净菜10万公斤。

智能温室全部为加拿大技术,由于该技术主要针对温带地区研发,引进上海后,对其中的降温环节进行了改造加强。设施质量优良,除浮板需定期更换外,其余设施使用年限均接近十年,目前仍使用良好。温室总面积20亩,底部为基质水池,风机水帘降温,电热加温。降温水帘将温室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部分较小,主要为育苗区、技术示范区和特种蔬菜种植区,东边部分为主要生产区。

基地灌溉用水采取人工集雨,成本较低;种植用水循环利用,企业自己测定基质水肥力状况,并针对测定结果自行配制有机肥液,生产全过程不使用化肥。种植过程中利用电脑控制温度、氧气、光照指数、营养成分等生态指标,封闭环境控制病虫害。配套建设加工车间,种植、清洗、加工、包装一条龙,产品全部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并通过了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获得其标志使用证书和使用权。市场主要针对高端消费,大部分销往上海本地,少量出口香港、日本等地,企业主要产品生菜平均售价约4-8元/公斤。

企业目前有固定员工20人,包括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等,生产工人主要为种植工人、车间加工人员。根据生产需求,企业不定期少量雇用部分季节性工人。

二、我市可借鉴经验及建议

(一)可借鉴的经验

1、政策方面:

奉贤区农业园区由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园区内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吸引多家农业企业进驻园区,形成相对集中的农业生产经营区域,园区内农资生产、农业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贮运等企业相互配套,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效益。

奉贤区政府采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资金筹集由政府投入和项目建设单位配套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地激发社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同时可缓减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高起点建设农业项目。

2、技术方面:

浮板水培法种植技术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因其种植过程中作为基质的营养水可循环利用,不使用化肥、农药,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智能温室的生产环境,使得该模式可因地制宜,自由组合,不受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菜——水——鱼”立体种养技术,泡沫浮板上可种植芹菜、番茄、辣椒、生菜等蔬菜,贮水池内可养殖鲫鱼、鲤鱼等,可极大地提高生产空间的利用率。

据测算,采取该技术,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可至少提高4倍以上。我市引进该技术,可有效缓减蔬菜种植面积缩减和

城市蔬菜供应需求增大的矛盾,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我市蔬菜季节供应不均衡的状况。

3、企业方面:

长青蔬菜生产基地始建于2001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生产经营模式,其集育苗、种植、肥水配制、加工、包装、一级销售于一体的模式,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利润,值得我们借鉴。

(二)几点建议

1、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标准化基地。针对目前我市传统菜田大面积缩减的趋势,转变蔬菜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建设无污染的高质、高产生产基地。市区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把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观光农业建设结合,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道路改造资金、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等,调剂整合一部分向蔬菜基地聚集,通过修路、打井、上电、铺设U型渠和地下管道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升级基础设施,改善设施蔬菜排灌条件和交通条件,优化园区硬件环境,为蔬菜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2、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引导、扶持。转变蔬菜生产经营模式,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离不开政策扶植。特别是本次考察中的浮板水培技术,其生产的基本环境是智能温室,所需设备均为当前国际领先技术,前期投入大,更

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一是切实加大投入,进一步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引进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等方面财政要给予倾斜政策;二是积极协调,加强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创造宽松环境,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自建蔬菜储藏库、加工车间、销售网点等,实现蔬菜生产基地产、加、销一体布局,减少蔬菜供应中间环节。平抑菜价、提升效益。

3、加强服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牵头,积极引进推广蔬菜生产新技术、新品种。采取专项课题的形式,通过调研、比较论证,确定适合我市的蔬菜生产经营模式,以点带面,推广示范。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将现场服务与培训相结合,尽快提升我市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严格蔬菜生产全过程监管,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高档农产品资质认证,打造优势品牌,拓展蔬菜内外销市场。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四日

推荐第9篇:市蔬菜公司专利工作总结

xx市xx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专利工作总结

我们xx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8年,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家分公司,年产各类精制蔬菜食品6000多吨的蔬菜规模加工企业、xx市农业龙头企业、xx市民营科技企业。公司从2004年10月开始,在xx市科技局和xx镇科委的帮助支持下,已累计申请专利21件(其中2005年

度申请专利11件),授权18件(其中2005年授权8件)。2005年实现专利产值2253万元,专利利税143万元。在xx镇乃至xx市整个蔬菜行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专利示范作用。在专利方面我们所做工作及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抓思想统一,努力提高公司一班人的专利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决定知识产权地位,企业主要领导的专利意识对推动企业专利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公司总经理是专利的“明白人”。在2005年10月上旬镇专利工作会议后,公司xxx沈金堂立即召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分析本公司、兄弟企业以及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总结其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并决定把搞好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列入公司议事日程。

二是抓措施落实,专人负责、规范运作。企业专利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机构、人员和制度来保证,需要进行符合专利管理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一整套管理模式的建设。公司建立了公司级领导挂帅、技术开发部门、专利管理员三级组织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和权利,协同工作,相得益彰,确保了公司的专利工作井然有序、卓有成效地展开。

三是加强专利工作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前段时间公司主要以外观设计(产品包装)专利为主,当了解到部分外观设计专利纠分问题主要出在设计环节上以后,公司严格把好专利的设计关,要求对每项设计作反复修改三次以上,真正体现专利的“个性化”特点;设计完成后,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立即进行申报,以防他人抢先注册或“使用在先”。同时加强了“他人申请与仿冒监控”,由于本公司拥有著名商标,产品十分畅销,易引起别人仿冒,特要求供销人员密切注意市场动向,跟踪监视竞争对手的产品包装,由于严于防范,尚未发现对本公司的专利侵权行为。

四是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应对专利纠纷。为了有效地保护专利产权,及时对侵权行为作出快速反应,在搞好“三级管理”的基础上,聘请了一名律师做法律顾问,方便对侵权与不侵权的快速确认,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虽然2年多来未发生任何专利纠纷,但建立健全这种纠纷应对机制所起到的威慑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专利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我公司开展专利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是在专利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还非常欠缺,专利种类尚局限于低层次的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以上专利尚未取得零的突破。今后,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继续抓好外观设计专利,继续建立必要的专利储备。

二是结合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抓好实用新型以上专利的开发、申报与管理,建立起一整套融专利工作于产品开发之中的操作流程,即加强“前期调查”,在产品开发立项前,进行技术水平和专利侵权两方面的专利文献检索,通过检索确定产品技术上的开发价值和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做好“中期规避”,规避竞争对手专利,打破技术垄断,抢占市场,通过“避实就虚”、“移花接木”、“逆向思维”和“追根究底”等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及时“申请专利”,对产品开发的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并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核心技术或产品构筑专利保护网,强化专利保护的力度。

三是培养或引进具有较高层次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兼)职专利管理员,以加强包括专利情报收集和分析研究在内的一系列专利管理工作。争取在二年内使专利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xx市xx蔬菜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8月13日

推荐第10篇:花寨村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示范户工作总结

凉州区中坝镇花寨村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

示范户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中坝镇花寨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花寨村416户1630人,耕地面积3048亩。2010年前建成日光温室123座247亩,2010年新建68座125.1亩。由于政府措施得力,技术服务到位,基础设施配套及时,营销网络健全,加之去冬今春蔬菜价格持续稳定走高,2009年该村新建的日光温室有80%收回了建棚成本,部分温室略有赢利。客观的效益,大大激发了该村农户建棚的积极性,2010年共建成日光温室68座,125.1亩。全村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91座,372.亩。示范点位于花寨村七组共有75户,303人,耕地面积594亩。该点有日光温室15座,34亩,于2010年10月全部定植生产。

二、主栽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栽品种选用抗病、耐低温、耐弱光、抗逆性强、易坐果、品种优良的品种,以辣椒、番茄等为主栽作物,辣椒主栽品种为陇椒系列,以陇椒3号为主;番茄品种为宝罗塔。

(二)、主推技术:

1、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

2、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3、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

4、微环境综合调控技术;

5、新型复合覆盖材料(保温被)及自动卷放技术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内容

1、建棚标准化

建棚时严格按照凉州区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标准进行建设,尤其是在墙体的搭建上严格按照“生土上墙、熟土返田”的原则,保证了定植后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

2、育苗标准化

俗话说:“苗壮五成收”。苗壮、苗好是保证丰产的前提,也是种好蔬菜的关键。首先是育苗基质按标准配制:田园土、农家肥与蛭石或珍珠岩按6:3:1混匀,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1公斤磷二铵;其次是苗期防治病虫害实行三个措施,即消毒(包括土壤、种子)、防病保苗、带药移栽。

3、生产过程标准化

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高垄膜下暗灌或滴灌等节水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基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少施化肥,追肥要以复合肥为主,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推广应用温湿度综合调控技术,冬季要以升温排湿为主,降低棚内湿度,增强作物光和能力。

4、病虫防治无害化

在病虫害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尽量推广应用微生物源或植物源农药;推广应用防虫网、反光膜、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采取入户进棚实地培训、座谈、讲解等形式,解决农户日光温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在日光温室生产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规范生产。

3、发放科技明白纸。日光温室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培训、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关键技术措施分别在生产间期、育苗期、定植期、生长期、坐果期、采收期等,印发提炼、浓缩的科技明白纸,方便农户学习和管理。

4、树立典型,及时总结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并在示范基地中推广应用。选择科技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的农户贾殿鹏、贾殿军、贾殿书作为重点示范户,在其棚内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品种、新农药,以此示范带动周边农户

推广应用。如贾殿军种植作物:西红柿--黄瓜。头茬于8月28日定植(品种:宝罗塔),2011年1月中旬始收,2月下旬拉秧,二茬黄瓜1月25日育苗(品种:津优35号),3月上旬定植。头茬西红柿产量5300公斤,收入达10600元,二茬黄瓜产量4500公斤,收入达9600元。总收入达20200元,总灌水量285方,单方水效益46.1元。棚膜950元,种苗1375元,农家肥600元,化肥750元,农药600元,地膜80元,水电费130元,折旧费2525元,生产费用总投入为7010元。

四、效益

花寨村七组15座日光温室平均总收入达17120元,平均总灌水量290方,平均生产费用总投入为7100元,单方水效益38元。

第11篇:惠农千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无公害蔬菜(种苗)基地

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

二00六年五月

目 录

第一章:概论……………………………………………1

一、项目提要……………………………………………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第二章:建设条件……………………………………… 2

一、项目区概述………………………………………… 2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分析………………………… 2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 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4

一、现状分析………………………………………………4

二、市场需求预测…………………………………………5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

一、建设项目及规模…………………………………… 7

二、实施安排…………………………………………… 7 第六章:资金缺口与资金筹措………………………… 8 第七章:技术方案……………………………………… 9

2 第八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10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11 第十章:结论…………………………………………… 12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绿色无公害蔬菜(种苗)基地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

余志凡

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余志彬

电话:13576076103 项目财务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刘翔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 项目建设地点:南昌县三江镇松林村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重大问题的决定》。

3、赣农字[2005]86号《关于切实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4、《无公害蔬菜》DB43/T152—2001。

5、南政发[2005]25号《关于印发》的通知。

6、南办发[2006]12号关于转发《中共南昌县委农村工作部、南昌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推动农民齐创业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意见》的通知。

第二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述

南昌县三江镇位于北纬28度,东经116度左右,在省城南昌市南部,距离市区45公里,是南昌市的近郊,于南昌、丰城、进贤、临川县交界,民风淳朴,有二千年的建镇历史。三江镇总面积27km2,总人口3万人,三江人民勤劳聪慧,有悠久的种植蔬菜的历史传统和经验,常年种植面积1.1万亩,品种达40多个。全镇境内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源头,青峰山河和抚河支流环绕全镇,规模庞大的赣抚平原水利工程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有利条件分析

1、气候:三江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天非常炎热,冬天又比较寒冷,病虫发生少,一年四季夏冬两季较长,春秋季短,日照充足,土了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特别适宜于季节与反季节绿色蔬菜生产。

2、交通:三江镇东连316国道,西接105国道,就“大动脉”穿镇而过,并在镇均设有三级货运站。

3、技术力量:三江人民勤劳聪慧,有悠久地的种植,蔬菜的历史传统和经验,群众基础好,种植蔬菜品种达40多个,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际栽培技术的骨干力量。

5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绿色农业产业尤其是当今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事业之一。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经营绿色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批发与零售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注册资金10万元,可运作资金3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79人,其中资深种菜能手32人。

惠农公司的经营主体是三江口惠农农业示范园,位于南昌县三江镇松林村。由于抚河与青峰山河在此交汇,形成河湾沉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质澄澈,空气清新,同时环境优美,远离污染,这是大自然对我们发展绿色农业的恩赐。示范园下设“三区一带”:即无公害蔬菜新品种起步区80亩、绿色蔬菜核心种植区180亩、特色马蹄种植区200亩、优质水梗蔬菜种植带40亩,全园总规模为500亩。目前主要产品为优质蒜苗、无公害梨瓜、一级马蹄、反季节韭菜花等20多个品种。产品购销实行订单制,主要供应省城南昌江东蔬菜批发市场,远销浙江、温州、福建等省市,产品年运转资金量为200万元。

惠农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创业惠泽农民、诚信通达三江”,展示绿色魅力,为消费者打造放心菜园,走规模农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公司法人代表携全体员工愿在为农民带来实惠的基础上,与社会各界共创美好生活!

6 第四章: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2003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524万公顷,比1978年有333万公顷增长了3.6倍,年均递增27.7%,蔬菜总产量达到4.24亿吨,是1985年1.25亿吨的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南昌市为例,改革开发以来,南昌市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尤其在近几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人均蔬菜产量分析,2000年南昌市人均蔬菜产量为278公斤,2003年人均产量为725.5公斤,比2000年增长不足两倍,而同期长沙市蔬菜产量为256.1万吨,人均产量1021.5公斤,比2000年的295公斤增长了两倍多.据估计,在冬春季每天需从各地运进5-6车皮约150-200吨各种新鲜蔬菜,才能满足冬春市场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预测

1、绿色蔬菜走俏

一些蔬菜研究所培育的保健蔬菜、彩色蔬菜和特色蔬菜凭借突破传统的果实色彩形状,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品牌印象。绿色的品质、讨巧的外形再加一些保健的功能,品牌蔬菜自然魅力四射。

2、市场空白诱人

据统计,目前南昌市场无公害蔬菜所占的比例仅为2%至3%。市场空白就是机会,市场的空白就是最好的商机。消费者有吃健康的需求,而南昌目前却没有价格合理的绿色蔬菜销售,发展绿色蔬菜就自

7 然是个好点子。

3、蔬菜出口潜力较大

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种类最多、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例如去年我国蔬菜出口量是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50多倍,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优势。

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一、建设项目及规模

无公害蔬菜种苗基地按1000亩面积进行规划发展,其中100亩用于区内道路,绿化和办公 等辅助用地,900亩用于生产。其中建设内容包括:

1、租用土地900亩;

2、建钢构大棚300亩;

3、开挖蔬菜灌溉渠道2.7公里,埋设排水管道2.96公里;

4、改良土壤900亩;

5、整修机耕路4公里,其中浇铸水泥面1.6公里;

6、新建办公及生活辅助用房3000M;

本项目建成后,除项目区本身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更重要的是可辐射和带动周边农田和农业,果蔬花优化种苗可直接辐射9000-10000亩面积。高效栽培技术可以辐射50000亩面积,届时三江区域内的各村农民均可大幅度增加收益,三江镇、丰城市段潭乡等周边范围内的其他地区亦将间接受益。

二、实施安排

本项目分四年实施,既从2006年5月到2010年1月,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要求,本项目实施分二个阶段。

准备阶段

从2006年5月到2007年1月,土地租赁,规划,制定施工计划和项目建设时间表。

2实施阶段

1、从2007年1月-2008年1月,进行改良土壤,开挖疏浚渠道,埋设排水管道,架设输变电线路及架设变压器。

2、从2008年1月-2010年1月,铺设微喷灌滴灌及重力滴灌管网,整修机耕路,浇铸水泥路面,建钢构大棚300亩及新建办公及生活辅助用房3000M

项目实施完成后,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将成为南昌市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成为南昌市人民休闲观光的绿色花园,成为省城、县城广大市民放心的大菜园,成为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重要基地。

10 2。第六章:资金缺口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按1000亩土地使用面积进行规划,所需的建设资金具体如下:

1、租地及改良土壤费用150万元。

2、基础设放的投入

基础的排水系统、道路建设、绿化及相关办公用户、总计需投入400万元。

3、用于大棚建设投入400万元。

4、生产所需流动资金200万元。上述各项投入总计所需资金约115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自筹筹资金600万元。

2、申请银行贷款200万元。

3、请求县镇政府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优先上报省、市、国农寻求项目资金扶持350万元。

第七章:技术方案

一是抓核心产区和重点作物。以蔬菜、苗木等园艺产品集中产区为重点,兼顾大米、大豆等作物。

二是抓关键生产技术环节。首先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选用优质、抗病虫作物品种。第二,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以及超低容量、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残留;推广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第三,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防止农产品硝酸盐超标。大力推广有机肥、专用肥、生物肥料、复合肥类和其他新肥料。

三是抓配套服务。联合农资企业,开展连锁配送服务,包括组织供应良种和种苗、农药、农膜、节水灌溉器材,专用肥,以及农产品有害物质速测仪器等质优价廉的配套资材,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四是抓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联合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无公害产品出口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抓“五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推广产品的贮藏、加工和标准化分级、包装技术,提高外观质量和产后附加值,引导品牌上市。通过品牌化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等方式,稳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经营效益,巩固产业化经营基础。

12 第八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仅以蔬菜年产量计:按每年2季计算,可产800万斤无公害蔬菜。

产值:8000000斤×0.8元/斤=6400000元 纯利润:200万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技术在核心区和辐射区和主体高新技术推广 应用普及率可达到80%以上。通过本项目的带动作用,全镇良种覆盖率将达90%以上;本项目把高新技术与当地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建设长远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提出了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模式,对全乡乃至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本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100个工作岗位,可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增加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00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税源50万元,可增加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经济收入约10-30万元。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构成和项目实施的需要,本项目在三江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南昌三江口惠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由技术依托单位的科技人员参与。项目执行单位负责工程建设施工,自筹资金的筹措以及管理的维护,负责建设期以及运作期技术到位,保证项目技术路线,行,并以合同形成确立双方的利益和责任关系。

技术依托单位方案等切实可第十章:结 论

江西省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农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十分符合当地农业长运发展的需要;通过优良农作物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有利于改良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本项目采取的生产技术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在技术上有先进性。

本项目注重环境保护,不产生污染物、污染源、对当地的环境能够起到绿化美化作用,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第12篇:“参观公司生产基地”活动策划书

“参观公司生产基地”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宣传企业文化,同时也让同学有个更深入了解企业的一个机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院团委素质拓展中心为此开展了参观“可口可乐”公司的活动。

时间:2010年12月8日

地点:杭州市可口可乐公司

形式:参观可口可乐公司生产流水线(具体形式可由商家提供)

主办: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院团委素质拓展中心

二、活动内容

1、宗旨

弘扬校园精神文明,宣传企业优秀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2、活动流程

A、在参观前统计参观的人数,由可口可乐公司专车接送,参观具有现代科技的“可口可乐”生产一线。

B、接着参观洋溢着“可口可乐”文化和发展的“可口可乐”展馆,观看“可口可乐”发展短片,还有现场互动活动,参观的同学均可免费品尝可口可乐。

三、宣传细则

1、宣传范围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院团委素质拓展中心全体同学

2、宣传内容

(1)12月在食堂门口进行宣传并登记参观可口可乐的人员的联系方式,便于在12月1日去参观时及时通知。

(2)创业者协会宣传部分别在宣传栏、食堂门口张贴参观“可口可乐”的宣传单。

四、可行性分析

1、活动评估

(1)同电视、报刊相比,在学校宣传有良好的性价比,可用最少的资金做到最好的宣传。

(2)有非常强的针对性。高校学生作为现代青年都喜欢追求能展示个性,表现自我的才能,且有素质高、思维活跃的特点,有利于以后事业的的发展。

(3)这次活动将同学们的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创业的潜能,明白科技创业的可行性。

2、活动组织的可行性

(1)在校学生参加了不少校内活动,他们积极寻求新的方式,把目标转向校外,此次活动新颖,同学们表现一定十分活跃,对此次活动定会大力支持。

(2)本活动在12月份举行,同学们的生活已经稳定下来,正处于精力旺盛,时间充足的时期,同学们到处寻求新的尝试,大家都需要一个新颖的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活动效果空前。

(3)本协会已成功举办过参观“参观“可口可乐”等全校性大型活动,以职业发展协会的力量,我们诚挚地希望院团委领导能给予批准,在成就校园中自由创新的学术气氛的同时,也大力弘扬企业文化。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院团委素质拓展中心

2活动名称:“参观可口可乐公司生产基地”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大学不但是大学生学习课本文化知识的天堂,更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和打开眼界的圣地。为了能使我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能更好的了解大型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我们计划组织一次面向全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参观活动。

活动目的:在此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参观,能深入的了解到国际大型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打开了志愿者们的眼界。此外本次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乐是青年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了解它的整个生产过程也是青年人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通过参观可口可乐公司,志愿者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此次活动一定能在志愿者中得到很好的影响,志愿者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也一定能留下很多快乐的回忆。

参加人员:经济管理学院0

6、0

7、08级青年志愿者约1000人

活动内容:

1、志愿者们可参观到可口可乐的整个生产过程;

2、在可口可乐博物馆中了解到可乐发展史;

3、并在该公司的可乐文化交流区感受可乐文化;

4、志愿者们在对可乐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可以免费品尝到刚下线的可口可乐。

活动时间:2008年10月8日—2008年10月24日

活动地点: 兰州市城关区雁滩高新区的可口可乐公司生产基地

经费预算: 共包车15辆,合计3900元。

活动注意:

1、与该公司协商参观过程中,公司将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志愿者们做现场讲解,并可在现场回答志愿者们提出的各种有关问题,以便志愿者们能更好的参观、了解可口可乐公司。

2、取得学校认可,并开出本次活动的许可证明

3、确定志愿者人数

4、活动宣传

5、安排工作人员,包括联系、宣传、摄影等

第13篇:蔬菜工作总结

2007年度蔬菜工作总结

(怀化市蔬菜办)

今年我市蔬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蔬菜办的指导下,按照国发[2002]15号和湘政发[2002]29号文件及省蔬菜办的具体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蔬菜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质量监测为手段,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为切入点,实施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放心菜”工程,努力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3年工作回顾

回顾全年蔬菜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供应均衡,价稳质优。全市蔬菜生产总量达12.9亿公斤,社会供应量1.99亿公斤,人均日蔬菜供应量0.61公斤,基本做到了均衡供应,满足了全市蔬菜需求。鲜菜零售均价1.75元/公斤,较去年略有上扬。由于科技兴菜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用仙人掌、七彩椒、芦笋等各种时令菜、精细菜的品种与数量逐渐增多,极大的丰富了市民蔬菜消费。

(二)基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专业蔬菜基地面积达2.75万亩,各类大棚覆盖面积为6324亩,推广遮阳网95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18.8%,双色地膜覆盖面积达1.7万平方米,各种排灌设施较往年有所改善。农村商品菜面积也逐步扩大为25.6万亩,较去年增加11.3%,菜农种植水平逐步提高。

(三)“放心菜”工程全面启动。我市现有省“放心菜”基地5个,市“放心菜”基地5个,有9个县(市、区)成立了蔬菜质量监测站(点),拥

有蔬菜质量监测仪器17套。其他没有建立监测机构的县(市、区)目前正在抓紧筹建。各县(市、区)基本上建立了1个“放心菜”销售点,全市共建销售点19个。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启动我市“放心菜”工程。

(四)逐步培育出一批品牌蔬菜。在实施“放心菜”工程的过程中,各地把做响品牌做为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形成了中方茅利溪荆坪无公害蔬菜、芷江公坪红菜苔、芷江明山红线椒、鹤城清水井无公害蔬菜等一批蔬菜品牌。品牌蔬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而且也给菜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抓的几项工作

今年我们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始终围绕国发[2002]15号和湘政发[2002]29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市蔬菜工作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加大科技兴菜力度,努力提高种植水平。

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含量的高低。只有把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发展蔬菜产业,逐步提高蔬菜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1、认真搞好优新品种及新型设施、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引进推广工作。为了提高蔬菜品质,满足市民蔬菜需求,我们通过市菜科所及种菜大户试种系列优新品种,成功后大力推广。先后引进推广津研系列黄瓜、蓝山苦瓜、湘研系列辣椒、紫线茄等品种。全市今年共引进优新品种31个。此外,我市还结合“放心菜”工程推广了叶扶力、绿乳铜等新激素、新农药。在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双色地膜等设施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广了振频式杀虫灯。要求省、市级“放心菜”基地必须安装杀虫灯,目前共安装51盏。通过加强物理防虫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蔬菜的质量。

2、加强科技培训,培养一批蔬菜科技示范户。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仅凭经验种菜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市蔬菜办及时下发了各种科技种菜资料2700份,并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市区主要蔬菜基地,指导农民科技种菜。全市举办各类蔬菜技术培训班58期,受训4100人次,共发放《怀化市无公害蔬菜技术操作规程》9400册。通过科技宣传培训,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如麻阳县陶伊村村民向宽书,在蔬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最佳栽培模式,进行科学种菜,2.3亩菜地年产值达2.3万元,亩平均收入高达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带动了全村蔬菜生产的发展。

(二)适应新的工作形势,全面启动“放心菜”工程

为了努力贯彻落实国发

97%。11月份,我办还会同市人大“食品安全活动”检查组对全市蔬菜基地、超市、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市监测中心检测人员将检测仪器带到现场检测,通过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监测力度加强,市场蔬菜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没有发生食菜中毒事故。

三是发布全市蔬菜质量监测报告,引导市民食菜消费。为了正确引导市民自觉消费“放心菜”,提升蔬菜质量,市蔬菜办在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定资金在《怀化日报》开辟蔬菜质量监测报告专栏。从11月份起,每半个月公布一次全市蔬菜质量监测结果。公布的监测单位包括市监测中心、全市建立了监测站(点)的县(市、区)和市中心蔬菜批发市场、湖天桥蔬菜批发市场,监测结果分基地、超市、市场三部分,以表格的形式发布,各地检测的数量、合格率一目了然。每期报告还附注简单的报告分析。从目前已发布的四期监测结果情况来看,收到了三个明显效果:一是使市民了解到各类蔬菜农残超标情况,哪些地方卖的蔬菜农残超标较高,遇到农残超标率较高的蔬菜如何处理等,正确引导市民消费;二是使蔬菜生产者、经营者努力提高蔬菜质量,使他们意识到,不合格的蔬菜在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三是通过公布监测结果,使大家都清楚的看到哪些地方建立了监测机构,哪些地方没有建立,哪些地立建设了但没有开展监测工作。通过比较,极大的督促了其他没有建立监测机构的县、市加快筹建监测机构的进程。监测结果发布后,不仅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而且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带来了强烈的社会效益。

3、建立“放心菜”销售点,为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积累经验

为了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制,我们从去年开始,首先在市内佳惠、德友两个超市设立“放心菜”销售点5个,二家超市分别与市蔬菜质量监测中心签订了安全销售合同,由市监测中心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检。通过一年的运作,反映良好。为了进一步扩大“放心菜”销售,我们制订出首先在超市实行市场准入制的工作思路,今年又在市内设立了二家“放心菜”销售点。销售点实行挂牌经营,亮证销售,销售点必须严格从“放心菜”基地进菜,确立专人登记,真正做到直供直销,优质优价。目前,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建立了至少1个“放心菜”销售点。销售点的建立不但为今后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使一些有远见的商家找到了新的商机。前不久,市内二家超市主动找到市蔬菜办,要求给他们也挂牌销售“放心菜”,这样我们就由以前的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放心菜”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积极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全市蔬菜产业化发展

蔬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当前,发展蔬菜产业成为各级政府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我市目前蔬菜生产、销售多是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模式,蔬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市蔬菜办在多次全市蔬菜会议上强调如何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寻求产业化发展道路。要求各县(市、区)蔬菜办要当好农户的参谋,成为蔬菜产业化发展的领路人,积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今年上半年,市蔬菜办拟定了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书,拟与其他投资方合作,投资1200万元建立怀化市绿色食品加工厂。该项目书被市政府看中后,市政府将该项目作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在因特网上发布,寻求合作方。如合作成功,该项目将成为我市蔬菜加工业的龙头,极大的推动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而芷江蔬菜办则探索出“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很值得推广。芷江蔬菜办2002年推广试种红秀“2001”线椒,当时由于是新品种,不知品质、产量如何,农户都不敢购买该种籽。县蔬菜办便采取赊销的办法,种籽先发给农民,并承诺只要按县蔬菜办的技术要求进行种植,统一使用指定的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平均亩产低于1000公斤,不收种籽款,并确定最低保护价0.8元/公斤,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资作担保。因为有了保护价,农民心里踏实了许多,辣椒种籽很快被三个村试种,三个村委会分别与县蔬菜办签订了总面积300亩的订单。收获季节,辣椒长势喜人。县蔬菜办又积极到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展样试销。由于该品种品质好,很快便被多个经销商看中,成为辣椒品种中的抢手货,迅速打开了市场销路,以致于后来因缺货,很多商贩直接从长沙来到芷江菜地,看到确实没有货才罢手。有了成功的经验,芷江县今年发展红线椒3000亩,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县明年计划种植红线椒面积扩大到1万亩。芷江县蔬菜办的做法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使蔬菜办自身也得到了创收,为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无公害蔬菜工程需加大投入力度。发展无公害蔬菜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支持与配合,改善蔬菜种植环境,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点,进行蔬菜质量检测等环节都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市财政紧张,蔬菜监测又不能收费,对无公害蔬菜工程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

(二)蔬菜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市蔬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产业化程度不高。菜地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蔬菜深加工环节薄弱;蔬菜批发市场调剂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2007年,我们将继续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在本职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放心菜”工程为重点,切实抓好蔬菜产销工作,为早日实现市民食菜安全放心而努力。

二○○七年十二月十日

第14篇:蔬菜工作总结

蔬菜站蔬菜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全县蔬菜生产工作以设施种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旧棚生产,一手抓新棚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蔬菜产业。重点抓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百亩乡镇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建设、高原夏菜基地建设,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全县完成瓜菜种植面积86513亩,其中瓜类8505亩,设施种菜13950亩(塑料大棚4006亩,中小拱棚种菜9284亩,日光温室 660亩),大葱栽植30000亩,高原夏菜10000亩,常规种菜完成24058亩。年产鲜菜12.8万吨,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630元。

(一)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在四郎河川区恢复旧棚生产的基础上,新建水泥骨架大棚300亩、300座,其中在永和罗川新建120座、宫河代店新建100座、永正樊湾子新建80座,使全县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总面积发展到2840亩,在生产上力争做到建成一个投产一个,投产率达到100%;同时在永和罗川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80座,使全县日光温室种菜面积发展到660亩。在此基础上,并发展中小拱棚种菜9284亩。促进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扩大和发展。

(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提速发展

(三)万亩无公害大葱基地建设

全县完成无公害大葱栽植面积3万亩,其中正茬1.8万亩,回茬1.2万亩,在大葱生产中重点抓好秋季育苗,大力推广春季育苗,狠抓田间管理。在山地大葱发展种植的同时,向川、塬发展,重点抓了宫河彭姚川、东山头、王录、长口子四个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搞好大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大葱品种,在此基础上,农技推广示xx县项目把宫河彭姚川村确定为蔬菜项目示范村,评选了15个大葱种植示范户,辐射带动该村300户群众规模种植大葱。同时,组建大葱经销协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销售收入。

(四)突出农技推广示xx县蔬菜项目建设

今年,是xx县蔬菜站实施农技推广示xx县蔬菜项目第一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蔬菜站用科学发展观、政风行风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统揽项目工作,以提高蔬菜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和任务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达到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技术培训到户、增产增收到户,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蔬菜产业迈上新台阶。蔬菜项目引进了西农八号、甘甜1号、津春3号、津优22号、陇椒2号、尖椒22号等 12个品种,主推了高陇覆膜栽培、膜下暗灌、空中吊蔓等7项技术,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户率均达到96%。今年,全县确定了7个蔬菜生产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300个示范户,示范面积728.2亩,带动6000户,辐射面积15000亩。全县建设宫河良种场、彭姚川、罗川、解川四个示范基地,规模5600亩。同时正宁大葱地理标志认证已通过农业部审核,现已发布。

二、主要工作措施 蔬菜生产关系着xx县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的大事,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把全县蔬菜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绩酬挂钩,年终兑现,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担子,因而确保了全县蔬菜生产任务的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蔬菜产业开发资金投入是关键,特别是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为了使四郎河川区水泥骨架大棚和永和罗川日光温室瓜菜生产按时按期投产,保证宫河王录、周家芦堡子两个乡镇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落到实处,县政府xx县农牧局多方筹措资金,为四郎河川区投资500多万元,为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投资50万元,解决了我县蔬菜生产中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确保了永和罗川日泺曙室示范点今冬按期投产。

(三)紧紧依靠科技,加强技术服务

在技术指导过程中实行全程化服务,落实农技推广示xx县项目,充分发挥菜农示范带动作用,以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为目标,主要技术措施有:一在品种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引进推广尖椒22号、陇椒2号、23

31、改良猪大肠、宝冠1号西红柿、白丰8号黄瓜、西农8号西瓜、日本甜王甜瓜、掖选1号、章丘大葱、三叶齐等20多个瓜菜新品种;二在育苗上,推广嫁接育苗、营养钵育苗等新技术;三在施肥上,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施肥新技术的应用;四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相结合;五在生产管理

环节中,推广标准化蔬菜生产栽培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农闲时间和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举办长短期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聘请蔬菜专家讲课、种菜能手显身说法等形式,解决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年初聘请了陇东学院刘金郎等蔬菜专家教授对设施瓜菜的种菜户普遍进行了一次技术培训,今年共举办各类瓜菜培训班20期,培训技术人员4000人(次),编写“大棚无公害瓜菜技术规范”、“大棚无公害瓜菜病虫防治方法”等技术资料5000份。

(五)搞好协调服务,解决生产难题

今年我县大力发展设施种菜,早春冻害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因冻害菜苗短缺的难题,农牧局多方筹集资金先后从xx泾阳调回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菜苗60万株,解决了宫河王录、周家芦堡子、城郊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四郎河川区设施种菜基地菜苗短缺的问题,保证了大棚因灾能够正常生产。

三、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我县蔬菜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菜农文化素质低,管理粗放;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四是蔬菜产业发展是单一的政府资金支持,缺乏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五是设施蔬菜生产建设中形象工程与方便群众生产管理相矛盾,致使部分示范点有空棚,部分菜农无棚种。

四、今后工作打算

1、搞好永和罗川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

2、重点抓好今冬明春大棚建设及育苗工作,为明春设施蔬菜生产奠定基础。

3、抓好冬季菜农技术培训工作。

4、进一步抓好农技推广示xx县建设项目。

5、抓好项目争取工作。篇二:2015年蔬菜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蔬菜上半年工作总结

朝天区蔬菜发展中心

上半年,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强化各项服务措施,高起点定位,快节奏推进,全方位落实,全区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日常工作顺利完成 1.基地建设 上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占全年规划面积50%。其中,种植商品蔬菜10万亩、越冬蔬菜9万亩,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2万亩。

2.技术培训 完成技术培训20000人次,发放技术手册 5000本,推广蔬菜新品种15个,新技术5个。 3.病虫防治 上半年由于风调雨顺,总体病虫害源基数低,未形成大面积危害,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100%。 4.蔬菜信息检测 今年上半年蔬菜丰产又丰收 ,莴笋、白菜、萝卜、菠菜、马铃薯等产量、价格一路向好。前期莴笋出地价1.6元每公斤,目前马铃薯均价在1.6元每公斤,

甚至高达2元每公斤。 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从政策上加大了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力度,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如为平溪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5种海椒品种进行试验。改善水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如将永才专业合作社纳入农发项目进行申报。 6.项目推进 目前2014年粮经复合项目正在努力推进,同时正在申报2015年粮经复合项目。

(二)重点工作推进迅速 1.平溪园区提升改造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试验与推广两个方面,投资概算1080万元。目前两家施工方已开工建设,其中连栋温室大棚区已完成平整场地,停车场已进入施工中期,预计10月份全面完工。 2.院地合作 年初,与省农科院园艺所签订了合作协议,落实了11个合作子项目,包括15个品种,5项新技术,目前正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3.冷链物流 该项目占地面积16.369亩,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投入资金459万元,现已建成600平方米初选储存及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冷藏库、围墙、场地等附属设施,正在加紧完成电力安装,确保下半年投入使用。

4.农超对接 与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永隆、810等超

市,蜀门市场、东城市场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了固定蔬菜摊位,并协助金田公司正在抓紧建立蔬菜鲜销直销门店。 5.农发项目规划申报 成功申报省级财政500万元的农发项目,目前正处于规划实施阶段。 6.供澳蔬菜基地落实 6月份以来已经落实50个供澳蔬菜基地,目前正在进行环境测评和经营主体资质申报。

(三)特色产业有亮点 1.魔芋产业 上半年在汪家、小安、文安发展魔芋10000亩,在小安打造了5000亩核桃魔芋套作示范基地。

2.山葵产业 在曾家、李家新增山葵种植面积2000亩,川葵在朝天已初具规模。

二、下半年打算

(一)发挥项目效益,改善基地条件。利用“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项目、扶持“菜篮子”项目、现代农业标准园创建等项目的实施,不断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已建蔬菜基地,开辟新建蔬菜基地建设规模。

(二)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配合农机管理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适合我区曾家山地形特点、耕作模式要求的,多功能、复合型农业机械。

(三)继续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力量。一是健全完善基地乡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对合作社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开展农资配送、集中

育苗、生产管理、统防统治、科技推广、农机作业、产品初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四)抓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配合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完善冷库建设,发展预冷、仓储、冷链运输,使其尽早投入使用,拓展蔬菜销售空间,构建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新型市场营销方式。 2015年6月15日篇三:蔬菜办2010年工作总结

按照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结合食用菌(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食用菌(蔬菜)产业工作重点以及市农业局重点抓好七个“突出”的要求,今年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7.65万亩(其中小春蔬菜5.71亩,大春蔬菜11.9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5.03%,其中:设施蔬菜1.61万亩,加工外销蔬菜3.26万亩。总产31.69万吨,总产值6.02亿元。完成奉献蔬菜园、种苗中心栽培设施建设。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实用技术示范 1.嫁接苦瓜示范。 由于前两年示范栽植嫁接苦瓜效果较好,今年扩大到龙台、东北、瓦店等镇乡4个村,示范规模220余亩。示范成果显著,枯萎病发病率低,亩产量达7000斤以上。

2.秋延辣椒示范。完成了县科技局下达的2010年秋延辣椒示范项目102.6亩。

(二)引进品种试验

今年我办从江苏镇研辣椒研究所引进了辣天下(1号、2号、3号),绿箭、镇辣3号、条椒王、泡椒王、干红等32个加工辣椒专用品种在玉兴镇大学生创业园(金钩村)试验,并筛选出适应我县种植,适合企业需要的辣椒品种4个。

(三)粮菜套作示范。 1.完成了永兴、民主、联合、石龙4个村250余亩小麦/地膜辣椒套作核心示范,并改常规二金条种植为杂一代“辣天下一号”。 2.完成了玉兴、通济、黄鹿、南山、仓山、富兴和柏树等乡镇12个村的小麦/青菜套作技术示范,并协调其与**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2047亩的订单农业合同。

(四)完成灾后重建

完成了龙台镇天堂村、金鱼村、南山镇三马村、洪波村155100平方米复合材料大棚建设和东北镇奉献蔬 菜园、凯江镇县农场32832平方米钢架大棚建设。4月下 旬通过农业局灾后重建项目验收小组初验。5-8月完成竣工资料整理归档、项目总结工作。10月初 完成了资料和现场审计。

(五)强化设施栽培

利用灾后重建项目在龙台镇天堂村和金鱼村、南山镇三马村、东北镇白梨村新建的889个约282亩复合材料大棚和钢架大棚,发展春提前、秋延后蔬菜生产,使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1.61万亩(其中:大棚栽培3460亩)。

(六)强化技术培训

今年上半年受极端气候(长时间低温寡照)的影响,早春菜长势差、落花严重、坐果低。我办结合我县蔬菜生 产实际,分别在通济、南山、东北、玉兴等乡镇以村为单位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并多次深入基地搞好技术指导。上半年共培训5个村364人次,其中专题培训 1个村63人次。组织现场技术观摩3个村193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150份。

(七)开展市场调查

今年3月开始,抽调专人坚持每周定点到城南蔬菜批发市场、光明与桥头蔬菜零售市场调查11类42个蔬菜品种的批零价格,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信息,分析菜价波动原因并上报市蔬菜办。

(八)引进扶持业主

协助乡镇引进7户西瓜种植业主分别在永太镇、南山镇、东北镇、辑庆镇、杰兴镇等地种植西瓜1654亩(其中大棚西瓜415亩、小拱棚西瓜47亩、地膜西瓜基地1192亩);协助仓山镇引进业主唐基树等在响滩

村种植蔬菜110余亩,并通过协调植保部门无偿给业主提供机动喷雾器2部。

(九)抓好质量安全

今年我办协助局执法大队、科教股,加强蔬菜基地和专合组织监管,重视农药残留检测,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共

抽检蔬菜(食用菌)、水果等样品4288个,总抽检合格率96.39%。其中批发市场合格率100%,超市蔬菜合格率99.63%,蔬菜生产基地合格率100 %。

(十)晚秋生产示范

完成了晚秋生产示范片建设任务,缓解了秋淡蔬菜供应。一是早玉米茬秋菜豆示范片建设。在通济镇通济村、仓山镇响滩村利用早玉米收获后的稿杆作支架示范种植秋菜豆200亩;二是早西瓜茬晚秋蔬菜示范片建设。利用南山镇牵河村、三马村,永太镇明星村等早西瓜收 获后的茬口示范种植早秋菜300余亩。篇四:蔬菜项目工作总结

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工 作 总 结

隆化县科技局承担的“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 应用”项目,项目编号:09220703d;项目起止年限:2009年1月-2010月12月;承担单位于2009年1月开始了项目建设,省厅40万元科技补助经费在2009年年底拨付到位。项目实施后,项目组克服了两年来各种原材料、劳务费等涨价不利因素,因地制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研发重点工作依托于张三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核心区,做到了工作重点突出。县自筹经费分别于2009年12月拨付到位20万元,2010年4月30日拨付到位20万元,缓解了项目资金紧缺问题。二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及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单位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要求认真实施,完成了项目进度所要求的建设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主要考核目标及经济指标

(一)基地建设:优质错季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以上,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5万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4000亩以上;有机蔬菜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二)蔬菜总产量达到50万吨,蔬菜产业产值超过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左右,带动农户5.5万户,11万菜农,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500元以上。

(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35个,新技术5项。

(四)蔬菜龙头企业建设。蔬菜龙头企业的贮藏、加工转化总体能力达到35万吨以上,占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

(五)培训农民达到5万人次。

(六)新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

(七)培育蔬菜专用有机肥生产厂2家。

二、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地建设:优质错季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6.5万亩,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81%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6万亩。 建设了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示范带动了全县错季蔬

菜标准化生产。一是建设了出口远销蔬菜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展示区8000亩;标准化绿色蔬菜示范展示区1500亩;有机蔬菜转化示范展示区500亩;二是建设了郭家屯冷凉优质错季蔬菜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设在郭家屯镇,面积500亩;三是建设了七家热地保护地蔬菜示范园区,面积5000亩。其中核心区在七家镇,面积500亩。

(二)蔬菜总产量达到了51万吨,蔬菜产业产值超过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左右,带动农户5.65万户,12万菜农,提高农民人均收入550元。

(三) 通过项目建设,两年来共引进国内外高抗病的名、优、

特新品种40个,经试验、示范,现已推广应用20个,使县内蔬菜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提高蔬菜品质。引进蔬菜产业高级技术人才2人。示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蔬菜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蔬菜技术、酸菜深加工技术共5项,总结制定出了适合冷凉地区的错季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四)以格林公司为主体,带动溢诚、茂雄等其他5家蔬菜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的贮藏、加工转化总体能力达到了35万吨以上,占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进一步打造了格林品牌产品。

(五)组织核心区及示范区的菜农进行培训及参观学习,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使项目区内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比例达到75%。

(六)新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分别汤头沟镇二郎山蔬菜种植合作社、唐三营镇东山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网络。

(七)培育了隆化县鹏达、隆化县地富蔬菜专用有机肥生产厂2家。

三、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省厅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自筹经费4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1.5万元: 其中省厅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自筹经费41.5万元。项目资金均落实到位。

在科技专项经费40万元中,主要用于:购置设备费:6.1397万元;设备改造租赁费:4万元;材料费:8.7764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6.4万元;差旅费:2.3021万元;培训会议费:3.6968万元;劳务费:3.02万元;专家咨询费3万元,管理费用2.3565 万元;总计39.6915万元。剩余3085元用于项目验收费用。 县自筹经费41.5万元,主要用于:设备租赁费:2.5万元;材料费:6.5 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11.4万元;燃料动力费:5.4万元;差旅费:3.2万元;会议费:3.6万元;劳务费:6.4万元;管理费

2.5万元。总计41.5万元。

从整体项目经费支出情况看,超支1.5万元左右。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在项目实施之初,我们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分工,任务分解,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我们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进行蔬菜生产、栽培、加工等技术应用培训班8次,召开现场会6次,两年来共培训人员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份,明白纸20000张,使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广大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扶持龙头,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扶优、扶强、扶壮的思路和目标,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产业以龙头企业承德格林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不断加强蔬菜企业贮藏、加工能力。企业多次在外地召开产品展销

会,并积极参与各部门组织的产品推介会,提高了“格林”品(转载于:蔬菜工作总结)牌的知名度。

(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优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使蔬菜产品上质量、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新品种引进、科技人才引进、新技术引进上,严把技术关、质量关。在产品深加工生产中,严格按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蔬菜产业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保证了全县蔬菜向绿色、有机食品方面发展。

(五)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实行一只笔审批制度,专人专账管理,定期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隆化县错季时差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困难,按照项目合同要求认真实施,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做好成果深化工作;二是加快项目的研究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11月10日篇五:超市蔬菜组工作总结21 超市蔬菜组工作总结

实习工作内容

虽然以前有去过社会做实践,但是此次的工作对于我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我这次所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岗位———蔬菜水果销售员。不过这份工作倒符合我的专业,在这首先得感谢辉良农场品种养殖场给我这个机会,(因为我们公司在苍南的各大超市都几乎有自己的卖场或摊位)所以让我有了在人人乐超市生鲜部蔬果组实习的机会,而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蔬菜水果的销售。这需要我去摸索与实践中去慢慢熟悉与了解这项工作。然而通过了一个实习阶段的工作后,我也对这份工作有了层次上的新理解。以前总是觉得销售员,不就是整天站着么,没啥好大不了的,所以在被他们选在销售员这岗位时还真的有点不高兴。然而在此次实习工作阶段后,自己也认识到了当初的想法是错误了,毕竟销售员包括了太多的职责。我主要总结了一下我们在和大福百货超市作为一名合格的侦察员应做的几方面: 来到人人乐超市上班,这里虽然上班比较辛苦,但是在这里,不仅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而且享受到了团体的力量。我觉得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

在实习的一个月,我们蔬果组在总部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店长对生鲜实行了主抓主管的方针,经过各部门经理的互相协调、帮助,加之地区营运和采购的大力支持、监管,使得蔬果组在稳步中求得了发展,在逆境中取得了成绩,生鲜部自经理到员工,形成了“拼搏、务实、协力、共进”的团队精神。

蔬果组是生鲜部四个组的其中之一,由蔬菜、水果、南北干货、五谷类、和联营五大部分组成,是生鲜部最大的一个组,这不仅体现在人员的组成和商品的销售数量上,而且它承担了整个超市最重要的职责——拉动全店来客,增加全店销售。加之蔬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这里是全店人气最旺和管理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要做好每日蔬菜和水果的抢购工作,做好蔬菜和水果的整齐陈列,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健康。与此同时,还要降低蔬菜的损耗,增加毛利额。

实习工作过程 (一)、严把蔬菜质量关。降低蔬菜损耗。要降低蔬菜的损耗,必须从源头来抓,我们每天会根据天气、周末、节假日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顾客对于每个蔬菜单品的需求,做出尽量合理的订货量。在收货的时候,对于每一个蔬菜单品,我们都要亲自查看蔬菜的质 量和新鲜度,严格把好蔬菜进入卖场的第一个关口。在扎菜和打包的时候,要求员工将破损和腐烂的叶子去掉,切掉长出的根、叶,做到蔬菜的美观和新鲜,但同时要注意不能随意的浪费。在每天中午和晚间我们都会对冷冻储藏室进行整理,既保证订货量的准确性,又要保障蔬菜因踩踏而造成的损耗。 (二)、做好人员的有效管理,协调好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蔬果组来说,这一年来的确是付出了很大的辛劳,但是仍旧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是店长和经理眼中的老大难,人人谈而色变。在我带班的过程中,通过和员工交流深入的同时,我发现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员安排不当,分派不均。思想上,员工思想波动大,员工对于同事之间以及和上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针对这种现象,在原有的分配基础上,通过灵活的调整,进行一岗一员责任制和协同工作制,既要求责任到人,不互相依赖,又不自私自利,各扫门前雪,形成打包员与理货员、扎菜员与理货员、打包员与扎菜员之间的互相协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在言论上,我们提倡有言就发,有话说在当面,不背后议论长短,帮助同事之间解开疙瘩,化解员工和领导之间的矛盾,从员工的口中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开会的时候,向员工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懂得团结才能发展,团结都能受益的例子,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我反而觉得在这个组里呆着,能享受到快乐,虽然前面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我有信心。 (三)、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灵活调节商品结构。对于蔬果组来说,市场的动态千变万化,能否准确的掌握市场的蔬果的价格以及畅销品对于我们来说是最为关键的,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每日对竞争店东方红新百店和南桥早市进行市调,合理调整我们的蔬果价格。争取做到我们的商品物美价廉。对于抢购的商品除了快讯上规定之外,我们还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供应商沟通,及时调整。争取把抢购商品做到价格惊爆,品项合理。在超市实习期间,我们组的促销员在市场的调查、快讯的发放、抢购商品的装袋等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非常感谢他们。

第15篇:公司板材加工生产基地奠基致辞

文章标题:公司板材加工生产基地奠基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云霞变幻,溪水欢笑,四方来客,海纳宾朋。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在上级各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公司板材加工生产基地**有限公司成立了。首先,我谨代表**有

限公司全体员工,向出席今天奠基仪式的各位领导、各界来宾和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进行的是一项绿色的事业,林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当这个朝阳刚刚升起的时侯,**人便怀着改天换地的豪情,整装待发,踏上了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己任的征程。2006年是****发展的一年、成熟的一年、更是辉煌的一年,在公司董事长提出了“///”走路方式的那一天起,****就确定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板材加工基地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今天我们的板材加工基地**有限公司,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关心下建立起来了,这将是****新的血液,在新的征程上,****将敞开胸怀,更加开放。我们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加盟,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一定能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板材加工基地的建设标志着****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起点,为做大做强企业,早日发展成为生产型企业集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国家和社会对造林的主流需求指向就是生态和木材,**有限公司拥有年产20000立方米的集成材生产线和杨木优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科技含量至少领先华北地区其它生产线10年时间。它的特有优势就在于集成材技术、杨木改性加工和加工过程中的零污染。它不仅成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而且能够调整优化杨木的木质密度,可达到花梨紫檀的硬度和品质。这条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是家具、门窗和集生材原材料的优化。公司投资建成的**公司占地,投资,是公司的板材优化、生产加工基地,从速生丰产林的种植到加工销售,我公司实行了全方位的深化管理。**公司的成立将是****一次转折性飞跃,是公司“///”的一次大胆尝试,是**的又一壮举。**始终以这样的步伐走下去,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是神州大地上的又一璀璨明珠!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的明天勇往直前。我们将本着“生态、效益、创新”的精神,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加速发展,做大做强,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把板材加工基地建设成为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和较强综合实力的生产型企业,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我国的林业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后,再次向今天出席奠基仪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谢谢大家!

《公司板材加工生产基地奠基致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司板材加工生产基地奠基致辞。

第16篇:蔬菜公司工会工作计划

蔬菜公司2014年工会工作计划

商业总公司:

为了更好地服务公司职工,切实做好工会的各项工作,按照总公司工会工作要求,及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如下:

一、按照工会委员会和工会主席的岗位职责,切实做好工会工作,做好关心服务职工,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温暖人心,凝聚职工智慧,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二、工会定期召开职工大会和职代会,及时将公司的运行经营情况,重大决策事项,季度、年度财务运行情况向职工公开,上报有关资料。在重大决策事项上,让职工参与到事项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听取职工的建议,让每一位职工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使工会工作公开、公正。

三、按照“三重一大”的要求,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行工作中,我公司工会及时召开职工大会,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司出谋划策。认真做好财务公开,重要人事任免召开职工大会投票选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四、工会以深入职工,召开职工大会、谈心等方法,深入基层一线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为职工排忧解难。工会认真做好困难职工明细档案,在扶贫、帮困、助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职工团结起来,更

好的发挥为企业争光的主人翁精神。

五、做好关爱困难职工节日慰问工作,做到“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做到职工伤亡必管、住院必管、离岗必管、急事难事必管,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使工会在公司工作运行中更好的为职工服务。

蔬菜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17篇:生产基地情况汇报

生产基地情况汇报

该项目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飞马河四十里铺村,东

临210国道,距南川河1000多米,北靠四十里铺村与宝塔石油城加油站隔210国道相望,南侧为湫沿山收费站,西边靠山。该项目的建设场地是不规则的长方形坡地,项目规划征地面积8.992公顷,总投资12841.53万元。

前期手续办理情况:

之前已办理好省政府及省土地部门的土地批复手续,我

厂全权委托延安市统征办在宝塔区南四十里铺飞马河村征地8.992公顷,相关地价、附着物等款项已经全部支付统征部门。下一环节手续转至宝塔区土地收储中心,将对所征的

8.992公顷土地进行挂牌拍卖,土地拍卖至我单位名下后,方可进行工程建设工作。在拍卖前,根据土地收储中心的要求,我厂还应委托水利水保单位对生产基地进行水土保持方

案的编制,待方案编制完成后便可进行土地挂牌拍卖程序。

设计进度情况:

项目设计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院现对生产基地

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编制工作已完成,正等待相关领导部门的评审,评审结束后方可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陕西核工业地质勘探设计院正在编制相关地质勘探的方案及预算,待我厂组织审核后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下半年计划:

配合设计院对生产基地进行地质勘测工作,完善设计中所需的资料依据。全力为设计单位提供保障,以便加快设计步伐。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对基地中一些需搬迁和拆迁建筑物尽快清除,为完成基地“三通一平”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南区采油厂基建项目组

2011-10-11

第18篇:创建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大新镇创建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提升大新镇五金产品质量竞争力,根据《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大新镇全力开展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围绕苏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各项具体要求,结合我镇五金行业现状,在张家港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办公室的指导下,对全镇区域内的五金企业开展调研,及时部署,广泛动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的迅速启动、扎实推进。现就我镇创建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如下:

一、张家港市大新镇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概况

(一) 张家港市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经济腹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汇处。大新镇是张家港市的八个建制镇之一,北依长江(境内有长江岸线8公里),南接张家港市区,处于沿江工业带核心位置,东西两侧分别与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和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相邻,是两大工业园的隔离区和预留区。大新镇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的全国第一个五金之镇,通过历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五金工具、医疗器械、轻工刀剪、园林工具、厨房用具五大类产品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畅销欧美、中东、南非、澳大利亚、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享有盛誉。

(二)作为全国首家“五金之镇”,现有五金企业200多家,手动五金工具产量名列全国第一,年销售10多亿元。基地内的6家企业是张家港市较具规模的五金产品生产企业,宏宝五金股份是全国五金工具行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天达特种刀具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断线钳、管子钳和拉马生产企业。2010年基地内企业实现年销售额6.77亿元,占张家港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总额的54.21%。

(三)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按照苏府【2009】18号文件的要求来 1

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设备齐全,质量体系完善。基地企业取得了计量合格确认,以及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了基地产品的质量稳定。

二、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对于加快产业规模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新镇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缜密部署、积极行动,把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全力推动创建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发动、考核奖励等工作。同时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了大新镇创建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创建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明确了创建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解。认真学习领会苏州市和张家港市下发的关于创建优质产品基地相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更好的宣传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让企业更加了解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好处,更好地支持创建工作,我们通过召开部门协调会,企业座谈会的方式,组织发动。专门指导创建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调动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明确具体负责人,加强企业与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推动企业制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督促企业真实、完整的做好创建台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结合我镇的实际,完善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奖励办法》,对科技创新、质

2量创优突出企业落实奖励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建积极性。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为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根据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加强对生产基地的协调、指导。我们专题召开了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会,通报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全面详细的解释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评价指南,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协调部门和相关企业加强配合,共同推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四)扎实措施,打造区域亮点。开展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对于提升区域特色产品的质量保障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大新镇加强对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工作,打造大新镇新的产品质量亮点。一是加强示范引导。为了能更好的推进创建工作,在创建企业中树立了创建工作标杆企业,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典型作用,带动其它企业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全面加强对五金企业产品质量的日常巡查和回访工作,建立健全五金产品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和召回制度,签订打假承诺书,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企业组织生产。三是加强品牌战略。为使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以往开展名牌工作的同时,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优质产品名牌申报工作的扶持力度,促进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五金特色产业基地已获中国驰名商标各2个,省名牌产品1个,2011年新申报省名牌产品1个。四是加强自主创新。五金行业基地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法,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注重科研投入,与国内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江苏宏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首科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的多功能双头钳产品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专

3业高档工具钳填补国内空白。牵头制订了部分五金制品的行业标准,成功申报为标准良好示范企业,技术标准战略得到进一步深化。张家港天达工具有限公司也注重企业研发载体的建设,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平台和载体。基地内企业共有授权专利178件,其中授权发明4件。五是加强帮扶指导。切实加大帮扶力度,激励企业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挖掘优势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体系,所有五金产品生产企业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生产需要编制了质量(保证)手册,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体系认证,有4家企业通过了计量合格确认及以上的各类认证,企业产品标准执行证书取证率100%,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2只。

三、存在的不足

从开展创建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以来,尽管我镇五金企业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质的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创新能力低。在产品研发上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差,每年R&D经费支出很小,具有技术职称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也不多。企业创新的平台构建滞后;机制建设缺乏;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层次不深。生产模式沿袭老路,走不出靠市场等订单的怪圈,习惯于贴牌加工生产,而不是依靠新产品开拓市场,新技术赢得市场。在内部管理上墨守成规,对现代企业制度视而不见。在市场营销上不注重品牌建设,不注重自营出口。二是装备水平低。缺少精密锻压、先进精加工设备、热处理工艺。整体装备水平尚没有完成升级换代。三是产品档次低。以传统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小。四是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生产不集中、工艺技术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不高。

四、全力以赴、再接再厉,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做精做强我镇五金行业,形成产业优势,接下来,我镇将继续加强与技术监督、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守法经营,杜绝以次充好、偷税逃税等不良行为,不断优化发展路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大新镇五金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服务指导,夯实产品质量基础。我镇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指导企业开展ISO质量保证体系、计量体系的认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帮助企业申报名牌产品。注重发挥政府导向功能,支持和引导五金企业确定长远、明确的发展方向,协助企业导入新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营销策略。一方面,引导出口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范围的同时,着力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让更多本地企业到外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二)实施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规模集聚。鼓励企业在现有技术积累、市场占有的基础上,向液压工具、紧固工具、电动工具、系列工具、测量工具、救灾工具等发展。进一步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步伐,建立起工具设计、模具加工和金属热处理的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业整体提升。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设备。抓住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大好机遇,制定相关扶持措施,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主动牵线搭桥,促成银企合作,努力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适时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引导产能下降的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为企业推进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以及打造品牌等提供资金扶持。

(四)完善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行规行约》的制修订为重点,引领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转变以往粗放的发展方式,以提高产品质量

5为核心,搞好诚信经营,做到国内外市场“两条腿走路”,不但占有市场,更要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合理的利润空间和良好信誉,进一步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倡导全面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总之,我镇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创建工作内涵,围绕目标定位,落实长效机制,建全考核制度,加强检查指导,从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确保我镇创建成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为创建省级五金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大新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6

第19篇:优质稻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有限公司

20**年度高档优质稻稻米基地生产总结

市、县科技特派员

**** ****

市、县委和政府为了加快推进**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县农业产业化建设,20**年元月市县组织部门选派我们进驻*******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一年来,我们在水稻生产上着重帮助公司建立了三个(**、**、***)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面积共计是3万亩,其中早稻1万亩,晚稻2万亩,采取的模式是“市场+基地(农民)+科技+企业”的链式联动模式运作,由公司派人专门从事优质稻米的产业化经营,20**年“****”收购高档优质稻达1.4万吨,产值近5000万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现将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发展作法汇报如下:

一、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公司发展水稻优质生产。水稻生产是**的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技术 1 先进,又是传统产业。稻米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市场容量巨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农产品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安全、优质。为了适应这一时势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我们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了自身具有的农业技术优势,研究、筛选、推广优质稻,实行保优栽培,公司进行精制加工,即按照市场需要什么,引导农民种植什么,公司生产什么,良性互动方式运作。一年来,帮助公司生产高档优质稻谷1.4万吨,精制加工销售的高档优质稻米“***”4000多吨,农民种植效益有了保证,人们消费要求得到了改善,为高档优质稻米的发展和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二、以科技作为支撑,树品牌、创名品,帮助公司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树立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经济行为、市场行为,是经济效益和自我保护实现的法律行为,品牌也是创名品的基础。为了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稻米,使“****”在消费者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20**年,国家商 2 标局对“**”进行注册登记,从而使“**”有了知名品牌,而且实行承诺服务。

为了进一步帮助提高“***”稻米的科技含量,使公司主动出击,抢占“至高点”。

1、引进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绿色食品,帮助公司选择山青水秀、环境优雅的,无污染的**、**、***等乡镇作基地,严格用水、用肥、用药管理和采取保优栽培和绿色食品生产种植规程、技术,生产优质稻谷。

2、扣紧技术环节,优质稻品种≠优质稻谷≠优质稻米,但前者是基础,如何做到不矛盾,三者统一呢?首先是筛选优质稻品种(组合),我们帮助公司早晚稻筛选了4个品种,早稻、两优28

7、晚稻、衡晚籼3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1号,为公司优质稻米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根据品种特性和相应生产条件,分为一地一品、组织生产、集中收购、分品种专仓贮藏。在大面积推广保优栽培新技术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完备的农技部门技术推广网络,与当地农技部门密切合作, 3 让利承包技术服务,公司按每吨60元的价格给予基地农技部门技术服务报酬,使优质稻产业开发得到技术的全方位和全程支撑。

3、标准科学化管理,市场同是优质稻米开发的起点和归宿,为了保证“***”稻米善始善终,经久不衰,公司在“QS认证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标准,强化规范公司行为和科学管理制度,促进优质稻的发展。

一、以农民为基础,维护农民利益,帮助公司促进优质稻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基地、在农户,特别是对企业的规模发展和产品质量保证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失去农户、基地,企业就会失去生存条件。如何调动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关键就是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今年公司在基地上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订单落实到户,消除疑虑,让农民放心,明确生产利益,使农民吃下定心丸。

2、服务做到三统:提供可靠保障。统一优价供种、供肥、4 供药;统一无偿提供技术指导; 统一优质优价收购。

3、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进行适当奖励,培养农民跟企业走的意识,增强“市场”调控功能。

通过技术挖潜,增收节支和产品优质优价收购,农民每种一亩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可节支增收200多元,农民的增收促进了来年优质稻,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公司优质稻原料也有了可靠保证。

20**年12月15日

第20篇: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乐余镇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镇紧紧围绕苏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各项具体要求,结合我镇离心机制造业现状,在张家港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办公室的指导下,对全镇区域内的离心机制造企业开展调研,及时部署,广泛动员,明确目标,落实措施,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的迅速启动、扎实推进。现就我镇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总结如下:

一、张家港市乐余镇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概况

1.张家港市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经济腹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汇处。乐余镇作为张家港市“一城四片区”的中心片区之一,位于张家港市东北部,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东靠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乐余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冶金、化工、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体系,具有产业规模层次高、市场条件好、物资供应充足等整体优势,为离心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乐余镇离心机行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伴随着化工及纺织企业的迅速发展,直接促成了与其高度相关的离心机行业的大发展,在全国最大的离心机生产集中区域张家港市,这里集中了离心机生产厂家将近200家,占到全国80%还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乐余镇,像牡丹、新华化工等企业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红火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生产的极大发展。各个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扩大产能,增大规模。基地内的13家企业是张家港市较具规模的离心机企业,2010年实现年销售额3.03亿元,占张家港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总额的60.7%。

3.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按照苏府【2009】18号文件

1 的要求来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检测设备齐全,质量体系完善。基地企业取得了计量合格确认,以及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了基地产品的质量稳定。

二、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采取的措施

为了提升离心机产品质量,我镇抓住创建苏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1.注重学习,建立机构。认真学习领会苏州市和张家港市下发的关于创建优质产品基地相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负责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发动、考核奖励等工作。

2.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为有效推进创建工作,我镇专门研究制定了《乐余镇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苏州市级、江苏省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分阶段目标任务,细化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开展基地创建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

3.加大宣传,扎实推进。为了让企业更加了解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好处,更好地支持创建工作,我们通过召开部门协调会,企业座谈会的方式,组织发动。专门指导创建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调动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明确具体负责人,加强企业与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推动企业制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督促企业真实、完整的做好创建台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结合我镇的实际,完善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名牌带动

2 战略实施意见》,对质量创优、科技创新突出企业落实奖励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建积极性。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开展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使基地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确保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己的名牌,才能使企业又好有快的发展。

1.质量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所有离心机生产企业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生产需要编制了质量(保证)手册,有9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体系认证,有3家企业通过了计量合格确认及以上的各类认证,有苏州及以上名牌产品3只,知名商标以上产品2只,企业产品标准执行证书取证率100%,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1只。

2.科技创新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离心机行业基地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法,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注重科研投入,与国内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了LLW350-NB、LLW450-NC、GKH800、LLW630-N、LZW250预浓缩型螺旋过滤机、IW500型多功能锥蓝离心机、PGZ1600型利刀下卸料离心机等多种型号的离心机并获得了多次奖励和多项专利。

随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提高,离心机行业中一些重点龙头企业注重企业研发载体的建设,积极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平台和载体。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和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创建研究生工作站的基础上,又建办了苏州市高效离心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到目前为止,我镇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离心机企业还有张家港市新华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该企业已获得6只授权专利。

3 3.标杆企业榜样示范作用明显。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离心机行业的标杆企业,在生产规模、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都领先同行。

就生产规模而言,公司现有总资产8000多万元,占地60亩,建有苏州市高效离心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苏州企业技术中心。产品主要有LLW630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GKH800卧式虹吸刮刀卸料离心机、LWZ250-N预浓缩型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等等。其中LLW630和GKH800型离心机被评为江苏高新技术产品,GKH800型离心机还荣获张家港市科技进步奖。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0年完成销售额为5000多万元,连续多年位于同行业的前列。

就质量管理而言,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在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离心机为实施安全认证产品后,该公司就通过了CUC认证中心ISO9001::2000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并先后获得机械安全认证证书和计量合格确认证书。2009年该公司起草制定了离心卸料离心机行业标准,并于2010年正式发布实施。

从产品创新上,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离心机生产制造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AAAA”级质量诚信品牌企业、质量放心服务满意零投诉名优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江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市科技攻关项目。该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知名企业、江苏省名优企业、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其商标被评为“苏州市知名商标”。2010年该公司在创建了苏州市高效离心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又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公司拥有各项专利2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明型专利1项,江苏高新技术产品4项,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品牌建设上,2009年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牡丹牌离心机获的“苏州市名牌产品”。

四、存在的不足

从开展创建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工作以来,尽管我镇离心机企业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质的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在引导企业通过有序竞争,做强我镇离心机产业上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在引导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工作措施

为做大做强我镇离心机行业,形成产业优势,确立在全国离心机行业的领先优势。下一步,我镇将多管齐下,加强与技术监督、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守法经营,杜绝以次充好、偷税逃税等不良行为,不断优化发展路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乐余镇区离心机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1.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导向功能。我镇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指导企业开展ISO质量保证体系、计量体系的认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帮助企业申报名牌产品。注重发挥政府导向功能,支持和引导离心机企业确定长远、明确的发展方向,协助企业导入新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营销策略。一方面,引导出口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范围的同时,着力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让更多本地企业到外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2.增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技改专项资金和贴息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设备。抓住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大好机遇,制定相关扶持措施,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我们将主动牵线,促成银企合作,努力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5 适当时候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尽可能为企业贷款提供贴息支持,引导产能下降的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为企业推进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以及打造品牌等提供资金扶持。

3.营造和谐发展氛围,指导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平面、网络等宣传媒介,普及产品质量知识,树立“以质量取胜”的产品生产经营理念,使得区域范围内的离心机企业提高对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引导企业和谐竞争,避免企业间相互压价。重视和加强行业协会、咨询顾问、代理机构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我们将调动企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制定政策,建立机制,营造氛围,形成合力。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行业自律,尽量遏制相互挖人、恶意压价、技术泄密、侵害知识产权等问题。

4.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帮助企业引进离心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努力搭建平台,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科研院所,帮助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总之,我镇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创建工作内涵,围绕目标定位,落实长效机制,建全考核制度,加强检查指导,从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确保我镇创建成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为创建建省级离心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乐余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工作总结.doc》
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