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伊利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020-11-10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提升战斗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对发展企业,造福员工有重大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管理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建设或提升企业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和最全面的手段,更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在新形式下,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人才、技术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素质和企业文化实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不仅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可能阻碍企业的生产经管和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们没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企业文化与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多数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追求的是企业短期的利益和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增长或发展往往表现为隐性的、长期的推动作用,因此,部分企业没有耐心去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从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中引进来的。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搞清楚企业文化真正的涵义和作用,不懂得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独特性,也不懂得企业文化应该符合时代特点和背景,就依葫芦画瓢地把国外或其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搬来,不进行任何调整和创新,结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水土不服”而导致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业绩起推动作用,反而起了阻碍作用。

2、企业文化只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

普遍企业存在这个问题,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认识到,只体现少数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要消亡的,而只有企业全体员工上下共同执行才能真正的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之所以难以在企业内开展和传播主要涉及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有效执行和下属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准确理解,企业文化没有落实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低层员工工作行为,甚至是生活习惯的企业文化只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要使企业文化得到执行,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执行,必须寻找文化载体,从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处处、时时的体现企业文化,这一点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由于下属职工的素质水平有限,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更不要说能有效的执行。真正出色的企业家必定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旗手,企业领导人要义不容辞地当好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教者,因此,除了企业领导要正确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之外,还要指引员工理解和执行企业文化。

3、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①,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如果不全面地对它进行认识和理解,不仅不能正常发挥它在企业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造成一些误导。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对企业文化认识片面甚至错误。如: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没有企业文化,企业也一样地生产经营,甚至还批判那些对企业文化持肯定态度的人,说他们是虚张声势;也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企业领导的文化,他们或者认为企业文化只需要领导去运用,或者认为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搞一些文娱活动,与其他的生产经营没有任何关系等等,这都是对企业文化本身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的表现,所以在很多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4、企业文化缺乏与时俱进

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求变成为众多企业寻求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企业文化的一些最本质、灵魂性的东西是不宜随便更改的,除非出现严重的问题。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变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文化理念、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执行方式等。不少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为了眼前利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赶个“时髦”建立了比较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建设完之后,就把精力做①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 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 1990 年提出的。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趋式微。就企业和品牌而言,同样有软实力和硬实力。到其他的生产经营方面了,忽视企业文化要随着周围的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作一定程度的修正这些后期的维护工作了,企业文化就变得僵化了。

5、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战略系统性

不少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没有系统地战略地进行,而是非常随意地根据临时需要来建设,致使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只表现在制度上,没有理念的灌输;有的企业文化只重视物质层次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层次的需求;还有的企业只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轻视人本管理等等,如此这样,让企业文化缺乏统一协调和系统管理。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议的思考

1、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经营文化是企业经营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是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手段,对企业经营的方向、价值、目的、方式等所作的原则性指导,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高格调的经营哲学、经营观念、经营手段。企业的领导都要抓好经营文化建设,要树立经营的本质是造福社会,利润是对企业造福社会的报酬,经营是为了大家,企业经营是大家的事这样一种经营哲学思想,积极探索增加企业经营方法的文化因素,运用文化手段,以大众为经营对象,坚持保持经营服务的适销对路,注重规模效益,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优质的服务,关注政治、社会环境对经营的影响,借助新闻媒介开辟经营道路。企业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的好坏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要以优质环境为条件,以提高信誉为根本,认真组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要注重规范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成立业务发展研究机构,具体研究市场开发、业务宣传、产品包装、如何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问题,为领导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为基层研究营销对策当好参谋。企业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内外环境,每个企业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和经管目标,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形似”效仿,而应该是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因素,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企业文化。

2、培育企业精神,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员工群体所共有的价值信条、精神状况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体现着企业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企业要按照自己行业的特点,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提出本公司的企业精神,并进行提炼、培育,使之成为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使命和各项目标创造辉煌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源泉。要采取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宣传先进典型与鞭策批评后进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方法,对员工进行“三个代表”和科学文化、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期望和追求、传统习惯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伦理、习俗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反过来,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建设与该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广泛宣传,不仅要企业的每个员工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所有内涵,正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4、对企业文化作长远规划并动态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直理念和行为准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修订的。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打破稳定性所导致的“习惯陷阱”以创新应对变化,以创新促进发展。否则,企业文化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

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该相应地修订不同的企业文化。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紧跟这个发展主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断延伸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当代企业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思想为导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灵魂人的情感、人的要求、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精神、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协调等等。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科学发展观的路径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现代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至生态文明更高阶段的历史步伐的准确反映,所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生态化的转向,即要使生态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主题、新内容,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责任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加快,科技日新月异。所以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个人需要终身学习,企业要转化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学习灌输、日常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同时通过学习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激发其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

5、准确企业文化定位

准确定位是成功构建优秀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做到准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企业文化应该为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而构建的,所以应该为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文化,同时也不能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然而不管目标还是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时,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远景目标、管理制度相互融合,才能确保 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2)寻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可以从公司的使命、远景、价值观、企业的传统、名人等方面寻找切入点。这些也是企业定位的方向。下面几个从价值观寻找企业文化切入点的实例:同样是沐浴露,舒肤佳能“有效去除细菌”,六神代表的是“草本精华,凉爽、夏天使用最好”;同样是名车,宝马是“驾驶的乐趣”,沃尔沃定位于“安全”。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与个性,这些金字招牌各自拥立了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最高的份额。

(3) 明确企业文化的主题。 品牌切入点找到以后,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是用什么主题来表达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个主题要与品牌属性相兼容,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如万宝路香烟的口味属于浓烈刺激型,所以选择采用西部牛仔的主题来表达其粗犷、男子汉气概的企业文化内涵。

四、结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因素,集合多方资源,注入多方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延伸与扩展,带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一种美的愉悦与享受。而且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演进,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来适应这些变化,因循守旧的文化也不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占有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就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推荐第2篇:伊利企业文化

伊利文化理念摘要

第一章

价值篇 第一条

伊利愿景 引领中国乳业

打造世界品牌

第二条

伊利使命 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 第三条

伊利核心价值观 Health——健康兴旺,基业长青

伊利人(Human)、效率(Efficiency)、创新(Alteration)、责任(Liability)、团队(Team)、诚信(Honesty)

第二章

风格篇 第四条

伊利企业风格 Active——积极主动,勤勉进取

进取(Aggreive)、协作(Cooperative)、务实(True)、高效(Immediate)、敬业(Votive)、严谨(Elaborate)

伊利企业风格三字经 勤进取、齐协作 讲务实、求高效 共敬业、重严谨

1、勤进取——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2、齐协作——人和万事兴

3、讲务实——快速解决问题

4、求高效——快人一步一重天

5、共敬业——工作高于一切

6、重严谨——精确到每一细节

第三章

战略篇 第五条 伊利核心经营思想

客户至上,品质为本

1、客户至上

对消费者:消费者是伊利的衣食父母

对社会:社会是伊利生存发展的平台

对股东:股东是伊利事业的坚实后盾

对合作者:合作者是伊利的事业伙伴

对员工:员工是伊利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2、品质为本 伊利人承诺: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第六条

伊利战略定位

1、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

2、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第七条

伊利发展观

1、做长青企业

2、先做强,再做大

3、创新铸就成功

4、学习赢得明天 第八条

伊利市场竞争观

“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

第九条

伊利资源观

1、得资源者得天下

2、变有限资源为无限 第十条

伊利风险观 居安思危,随机而动

第四章

管理篇 第十一条

管理思想 精确管理:规范、精确、严格、高效 管理到方方面面 精确到每个细节 第十二条

组织管理理念

1、组织原则

战略导向、精干高效、统一指挥、授权有度、责权对等、分权制衡、流程驱动、客户导向、整体合作、持续改进

2、决策

详细分析,科学论证;团队决策,专家辅助

3、计划/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精确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标指引,动态管理

4、沟通协调 沟通无处不在 有效的沟通创造无限价值 宽道窄距的沟通渠道 消除信息孤岛 消除本位主义

5、执行

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

不折不扣地做 积极主动地做 快速高效地做 深思熟虑地做 团结协作地做 注重反馈地做

6、监督控制

控制关键点,找差距查原因 分层管理,分类控制 科学监督,信息控制 严格自律,主动行动

7、制度建设

“先规范、后优化、再固化” 制定制度从细,执行制度从严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第十三条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

留才;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信任是前提,约束

是保障,成长是归宿。

1、选人——以德为先,以才为上

2、用人——汰弱留强,以能用人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育人——内修外补 以需育才 “人人受培训,人人培训人。”

4、绩效管理——以绩论效 公平透明

5、薪酬激励——以岗定薪 激发潜能

第十四条

财务管理理念

全面管理 精打细算 第十五条

审计监督理念

全程审计

客观、公正、独立、保密 完整性、有效性、适度性 审计、反馈、改进 第十六条

成本管理理念

省钱就是赚钱 全面管理

事先预防 分级控制 全员参与

第十七条

资本运作理念

1、资本运作思想 专注、审慎、稳健

2、资本运作原则

伊利的一切投资活动要按“三个有利于”原则进行:

(1)有利于实现伊利的使命、愿景,确保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方向

正确);

(2)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济利益性); (3)有利于增强伊利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于竞争和发展)。

3、资本运作策略

打造资本运作平台,优化资本结构,整合产业资源,注重文化融合

第十八条

产品理念 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

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

第十九条

品牌理念

1、品牌就是价值

2、伊利品牌建设目标

“三度+三性”: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和持续性。

3、伊利品牌建设线路

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

品牌。

4、伊利品牌建设法则

“1234简单品牌法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纪律、四项基本

原则

一个中心: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 两个基本点:品牌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 三大纪律:坚守诚信,确保质量,形象一致。

四项基本原则:消费者导向原则、个性化原则、分品牌原则、延伸有

度原则

第二十条

质量管理理念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是伊利的质量目标,而消费者满意是质量检验的最终标准。 伊利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十一条 营销管理理念

1、市场观

优秀的企业满足市场,卓越的企业创造市场。 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产品。

2、营销管理

严格制度建设、简化业务流程、规范营销渠道、加强终端控制、整合

营销手段、打造营销队伍。 第二十二条

服务理念

全面服务模式: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者。 服务之“四维度”:对消费者的服务、对合作伙伴的服务、对社会的服

务、对内部客户的服务。

伊利服务的“五心”标准:客户1%的不满意等于100%的不满意。

诚心、贴心、细心、耐心、舒心 第二十三条

信息化管理理念

信息化的“四化”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第二十四条

生产管理理念 严格、规范、节俭、安全 第二十五条

采购管理理念

集中统一招标、廉洁自律、精通专业、规范管理

第五章

行为篇 第二十六条 管理者的职业规范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

管理者品格之“六字箴言”: 信、正、廉、敬、严、行。信以致远,正以服众,廉以生威,敬以招贤,严以臻善,行以垂范。

(1)信。谨记:管理者最大的破产是丧失信誉。 (2)正。谨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廉。谨记:品德为首,廉明是根。

(4)敬。谨记:尊重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管理的基础。 (5)严。谨记:从严治军近乎苛刻,才能锻造出优秀的人才和强大

的团队。

(6)行。谨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练好本事——四“力”并重 (1)思考力——思维创造世界 (2)决策力——“三个反对” 谨记:错误的决策比贪污更严重。

谨记:今天还是正确的事情到明天才决策,就可能变成致命的错误。 谨记:不顾执行的决策是不负责任的,不能执行的决策是无用的。

(3)执行力——“四个杜绝”

杜绝阳奉阴违、杜绝拖拖拉拉、杜绝循规蹈矩、杜绝华而不实。

(4)感召力——威信来自于职务外的权力

重新认识你的权力 正确树立你的威信 谨记:轻用其锋,动辄伤人,是为凶器;韬光养晦,临机决断,是为

利器。

谨记:用个人的智慧代替员工的专业是管理者常犯的错误。

谨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带好队伍——六“要”六“不要” (1)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琐碎事务

谨记:时时提醒自己“今天的事我昨天已安排好,由下属去做;我要

做的是安排明天、后天的事”。 (2)要善于合理授权,不要大权独揽 (3)要明确制度,不要朝令夕改 (4)要敢于承担,不要推脱责任

谨记:不管你如何授权,你的下属的所有行为、你职权内的所有事情,

最终的负责人只有你一个。

谨记:当你推脱责任的时候,就是上级怀疑你的时候,也是下级不再

信赖你的时候。

(5)要公正严明,不要感情用事

谨记:公正的天平一旦被打破,一切规则都失去意义。

谨记:好人主义的本质是不负责任。 谨记:管理的基础是理性,而不是情感。

(6)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谨记:你的下属在各自的领域都比你强,你才是最强的管理者。 谨记:敢于对领导坚持己见的人,往往是负责任、有主见的人。 谨记:要无情地淘汰庸才,除非他真的恐慌起来并决心成才。 谨记:有激情的员工不需要监管,他会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谨记:要么就什么事都别干,要么就准备宽容失败。

第二十七条 员工的职业规范

1、道德品质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

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勤、俭。 (1)忠。谨记:忠于原则,忠于事业,忠于企业,忠于团队。

(2)诚。谨记:一诈破百信,一贪丧百廉。

(3)勤。谨记:让勤奋成为习惯。

(4)俭。谨记:任何节约都是在创收,任何浪费都是在犯罪。

2、人际交往

伊利人人际交往的“十二点法”: 仪表雅一点,微笑多一点; 倾听多一点,空话少一点; 赞美多一点,猜疑少一点;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承诺慢一点,行动快一点; 自省多一点,指责少一点。 (1)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2)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谨记: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和两只耳,为的

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3)慎于言而敏于行。谨记:慎于言而敏于行。

(4)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谨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律人之心律

己。

(5)赞美和鼓励身边的人。谨记: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实施赞美,

你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爱。

3、人生哲学

(1)一颗感恩的心。谨记: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选择了什么

样的生活。

(2)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谨记:改变命运从改变意念开始。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谨记:在战战兢兢中兢兢业业,在激烈

竞争中脱颖而出。

(4)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是一种养成。谨记:不为失败找理由,

要为成功找方法。

谨记:不要说“我不行”,换成“我试试”。

(5)永远不要说放弃。谨记:成功是什么?走过了所有失败的路之后,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通向成功的路。

4、工作作风

(1)停止一切空谈。谨记:空谈无益,唯有实干;脱离了实际,一

切都是无本之木。

(2)马上采取行动。谨记: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3)做好每一细节。谨记: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精益求精;卓越源

自严谨,重在细节完美。

(4)信赖你的团队。谨记:默契就是动力。

(5)不断重塑自我。谨记:不断重塑自我,持续获得新生。

推荐第3篇:伊利企业文化

伊利企业文化

>>伊利愿景 引领中国乳业 打造世界品牌

>>伊利使命 不断创新 追求人类健康生活

>>伊利核心价值观

Health——健康兴旺 基业长青

伊利人(Human)、效率(Efficiency)、创新(Alteration)、责任(Liability)、

团队(Team)、诚信(Honesty)

伊利企业风格

Active——积极主动,勤勉进取

进取(Aggreive)、协作(Cooperative)、务实(True)、高效(Immediate)、

敬业(Votive)、严谨(Elaborate)

>>伊利风格三字经:

勤进取、齐协作

讲务实、求高效

共敬业、重严谨

>>伊利核心经营思想

1、客户至上

消费者是伊利的衣食父母

社会是伊利生存发展的平台

股东是伊利事业的坚实后盾

合作者是伊利的事业伙伴

员工是伊利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2、品质为本

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伊利战略定位

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伊利发展观

做长青企业

先做强,再做大

>>管理思想

精确管理:规范、精确、严格、高效

管理到方方面面 精确到每个细节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

“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

>>产品理念

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

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

>>品牌理念

1、品牌就是价值

2、伊利品牌建设目标:“三度+三性”(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持续性)

3、伊利品牌建设路线: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

4、伊利品牌建设法则:

一个中心: 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

两个基本点:品牌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

三大纪律:坚守诚信、确保质量、形象一致

四项基本原则:消费者导向原则、个性化原则、分品牌原则、延伸有度原则

>>质量管理理念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服务理念

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者

诚心、贴心、细心、耐心、舒心

>>生产管理理念

严格、规范、节俭、安全

管理者职业规范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信、正、廉、敬、严、行

2、练好本事——四“力”并重: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感召力

3、带好队伍——六“要”六“不要”: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琐碎事 务;要善于合理授权,不要大权独揽;要明确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要敢于承担,不要推脱责任;要公正严明,不要感情用事;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员工职业规范

1、道德品质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

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勤、俭

2、人际交往

“十二点法”:仪表雅一点,微笑多一点

倾听多一点,空话少一点

赞美多一点,猜疑少一点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信任是前提,约束是保障,成长是归宿。

选 人:以德为先,以才为上

用 人:汰弱留强,以能用人;发现人才、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育 人:内修外补,以需育才;人人受培训,人人培训人

绩效考核:以绩论效,公平透明

薪酬激励:以岗定薪,激发潜能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 管理者职业规范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信、正、廉、敬、严、行

2、练好本事——四“力”并重: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感召力

3、带好队伍——六“要”六“不要”: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琐碎事务;要善于合理授权,不要大权独揽;要明确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要敢于承担,不要推脱责任;要公正严明,不要感情用事;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员工职业规范

1、道德品质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

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勤、俭

2、人际交往

“十二点法”:仪表雅一点,微笑多一点

倾听多一点,空话少一点

赞美多一点,猜疑少一点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承诺慢一点,行动快一点

自省多一点,指责少一点

3、人生哲学

⑴ 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情,你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会看到无数缺点。谨记: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⑵ 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志在成功。谨记:改变命运从改变意念开始;

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勇者直面危机,强者享受竞争。谨记:在战战兢兢中兢兢业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⑷ 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是一种养成:任何的限制, 都自内心开始。平凡首先不是因为能力欠缺,而是因为你有一颗平凡的心,没有把每件事都做到优秀的习惯。强者源自内心,自信要靠养成。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限制能力,而自信就是力量。没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谨记: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说“我不行”,换成“我试试”。

⑸ 永远不要说放弃: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因此,成功与坚韧者同在,强者与压力同行,永远不言放弃。

4、工作作风

停止一切空谈

马上采取行动

做好每一细节

信赖你的团队

不断重塑自我

推荐第4篇:伊利企业文化

伊利企业文化

【价值】

◆伊利愿景:引领中国乳业 打造世界品牌

◆伊利使命:不断创新 追求人类健康生活

◆伊利核心价值观

Health——健康兴旺 基业长青

伊利人(Human)、效率(Efficiency)、创新(Alteration)、责任(Liability)、团队(Team)、诚信(Honesty)

【风格】

◆ 伊利企业风格

Active——积极主动,勤勉进取

进取(Aggreive)、协作(Cooperative)、务实(True)、高效(Immediate)、敬业(Votive)、严谨(Elaborate)

◆ 伊利风格三字经:

勤进取、齐协作

讲务实、求高效

共敬业、重严谨

【战略】

◆ 伊利核心经营思想

1、客户至上

消费者是伊利的衣食父母

社会是伊利生存发展的平台

股东是伊利事业的坚实后盾

合作者是伊利的事业伙伴

员工是伊利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2、品质为本

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 伊利战略定位

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 伊利发展观

做长青企业

先做强,再做大

创新铸就成功

学习赢得明天

◆ 伊利市场竞争观

“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

【管理】

◆管理思想

精确管理:规范、精确、严格、高效

管理到方方面面 精确到每个细节

◆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

“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

◆ 产品理念

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

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

◆ 品牌理念

1、品牌就是价值

2、伊利品牌建设目标:“三度+三性”(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持续性)

3、伊利品牌建设路线: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

4、伊利品牌建设法则:

一个中心: 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

两个基本点:品牌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

三大纪律:坚守诚信、确保质量、形象一致

四项基本原则:消费者导向原则、个性化原则、分品牌原则、延伸有度原则 ◆ 质量管理理念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 服务理念

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者

诚心、贴心、细心、耐心、舒心

◆ 生产管理理念

严格、规范、节俭、安全

【行为】

◆ 管理者职业规范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信、正、廉、敬、严、行

2、练好本事——四“力”并重: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感召力

3、带好队伍——六“要”六“不要”: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琐碎事务;要善于合理授权,不要大权独揽;要明确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要敢于承担,不要推脱责任;要公正严明,不要感情用事;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 员工职业规范

1、道德品质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

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勤、俭

2、人际交往

“十二点法”:仪表雅一点,微笑多一点

倾听多一点,空话少一点

赞美多一点,猜疑少一点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承诺慢一点,行动快一点

自省多一点,指责少一点

3、人生哲学

⑴ 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情,你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会看到无数缺点。谨记: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⑵ 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志在成功。谨记:改变命运从改变意念开始;

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勇者直面危机,强者享受竞争。谨记:在战战兢兢中兢兢业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⑷ 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是一种养成:任何的限制,都自内心开始。平凡首先不是因为能力欠缺,而是因为你有一颗平凡的心,没有把每件事都做到优秀的习惯。强者源自内心,自信要靠养成。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限制能力,而自信就是力量。没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谨记: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说“我不行”,换成“我试试”。

⑸ 永远不要说放弃: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因此,成功与坚韧者同在,强者与压力同行,永远不言放弃。

4、工作作风

停止一切空谈

马上采取行动

做好每一细节

信赖你的团队

不断重塑自我

【人才观】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信任是前提,约束是保障,成长是归宿。

选人:以德为先,以才为上

用人:汰弱留强,以能用人;发现人才、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育人:内修外补,以需育才;人人受培训,人人培训人

绩效考核:以绩论效,公平透明

薪酬激励:以岗定薪,激发潜能

伊利理念

◆ 伊利企业风格

Active——积极主动,勤勉进取

进取(Aggreive)、协作(Cooperative)、务实(True)、高效(Immediate)、敬业(Votive)、严谨(Elaborate)

◆ 伊利风格三字经:

勤进取、齐协作

讲务实、求高效

共敬业、重严谨

◆ 伊利核心经营思想

1、客户至上

消费者是伊利的衣食父母

社会是伊利生存发展的平台

股东是伊利事业的坚实后盾

合作者是伊利的事业伙伴

员工是伊利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2、品质为本

奉献“精良品质”,共享健康生活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 伊利战略定位

专注乳业,做乳品专家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 伊利发展观

做长青企业

先做强,再做大

创新铸就成功

学习赢得明天

◆ 伊利市场竞争观

“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

 伊利愿景 引领中国乳业 打造世界品牌

 伊利使命 不断创新 追求人类健康生活

 伊利核心价值观

Health——健康兴旺 基业长青

伊利人(Human)、效率(Efficiency)、创新(Alteration)、责任(Liability)、团队(Team)、诚信(Honesty)

◆管理思想

精确管理:规范、精确、严格、高效

管理到方方面面 精确到每个细节

◆ 伊利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总则”: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

“二基点”: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三部曲”:信任、约束、成长

◆ 产品理念

伊利向消费者奉献“精良产品”

精良产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创新性

◆ 品牌理念

1、品牌就是价值

2、伊利品牌建设目标:“三度+三性”(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获利性、拓展性、持续性)

3、伊利品牌建设路线:由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由行业品牌到社会品牌,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

4、伊利品牌建设法则:

一个中心: 伊利品牌精髓——帮你实现梦想

两个基本点:品牌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

三大纪律:坚守诚信、确保质量、形象一致

四项基本原则:消费者导向原则、个性化原则、分品牌原则、延伸有度原则 ◆ 质量管理理念

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优质产品

◆ 服务理念

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者

诚心、贴心、细心、耐心、舒心

◆ 生产管理理念

严格、规范、节俭、安全

◆ 管理者职业规范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信、正、廉、敬、严、行

2、练好本事——四“力”并重: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感召力

3、带好队伍——六“要”六“不要”: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琐碎事务;要善于合理授权,不要大权独揽;要明确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要敢于承担,不要推脱责任;要公正严明,不要感情用事;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 员工职业规范

1、道德品质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

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勤、俭

2、人际交往

“十二点法”:仪表雅一点,微笑多一点

倾听多一点,空话少一点

赞美多一点,猜疑少一点

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承诺慢一点,行动快一点

自省多一点,指责少一点

3、人生哲学

⑴ 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情,你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会看到无数缺点。谨记: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⑵ 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就是你的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志在成功。谨记:改变命运从改变意念开始;

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残酷的竞争无处不在;勇者直面危机,强者享受竞争。谨记:在战战兢兢中兢兢业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⑷ 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是一种养成:任何的限制, 都自内心开始。平凡首先不是因为能力欠缺,而是因为你有一颗平凡的心,没有把每件事都做到优秀的习惯。强者源自内心,自信要靠养成。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限制能力,而自信就是力量。没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谨记: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说“我不行”,换成“我试试”。

⑸ 永远不要说放弃: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因此,成功与坚韧者同在,强者与压力同行,永远不言放弃。

4、工作作风

停止一切空谈 马上采取行动 做好每一细节 信赖你的团队 不断重塑自我

推荐第5篇: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

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第三,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和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第四,提升企业文化中的公益思想。笔者在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美国哈佛大学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企业环境,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因素;英雄人物,他们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为员工提供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即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向员工们表明了所期望他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网络,即企业内部主要的“非正式”的联系手段,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媒介” 西方学者们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形式。对企业的价值与理念缺乏有效的认识的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长久推动力。第三,企业的建设脱离企业实际管理,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现实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相对偏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现实管理。第四,过于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如有企业家喜欢孔子、老子、荀子、曾国藩等思想来管理企业,直接简单应用于企业,出现种种不适当。应该讲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直接应用不妥,因为环境毕竟发生了很大变化,况且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还较少,研究的成果多处于不成熟阶段。

推荐第6篇: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全球经贸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打击,许多的企业在这场危机中破产,还有些企业也是岌岌可危。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只有拥有健康向上、方向明确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拥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对我国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关键字: 企业文化 建设 问题 现状 对策分析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定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从内涵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具备一定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以人为本,以制度为约束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集经营理念、经营战略、道德规范、品牌建设、发展目标等为一体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本文只讨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第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带动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发展;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效应;第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强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几十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注重树立和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许多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名人名言挂在企业的某个地方,当作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一种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是表面化和形式化的,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企业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很有可能导致企业寸步难行。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管理充分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进程来看,企业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重头戏,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但是,在国内很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使得一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例如,近期国内出现的“毒胶囊”事件,一些黑心的医药企业至人们的生死与不顾,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给予企业员工人本关怀,企业员工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生产者,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他们的人本关怀,那么他们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而且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使人发挥出其最大的潜能,也能够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但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管理者单纯为了企业的利益,让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却又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有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使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三、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对策:

(一)、积极树立和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例如,Intel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是五到六条。树立和培养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但也是企业管理最根本的要求。国内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大发展。

(三)、企业要以人为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就是这种水与舟的关系。所以说,企业需要依靠员工来为其创造财富,需要员工来帮助企业发展,就必须要给员工更多的人本关怀,让他们愿意为企业做出一份贡献。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帮助。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找准方向,放眼未来,全心全力的建设出适合自身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丽,宁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2,1.[2]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3] 阳礼泉,等.企业文化的力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推荐第7篇:伊利论文

伊利集团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摘要

电子商务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理念下,仅把电子商务看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辅助内容,处于被动或闲置的地位,这难以适应新型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和以顾客为主导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着只注重生产的观念,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尚未意识到电子商务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距离,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在此背景下,论文以伊利集团电子商务的应用为主攻方向,首先论述了物 流一体化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阶段,同时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为了探索 中小企业实施物流一体化的可行方法,本文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不同模式及其优 劣效应进行了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小企业实施物流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以及相关技术保障。同时为了对物流一体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论文阐述了物 流一化下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最后以心心酒业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说明了物流 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效果评价。

关键词

伊利

电子商务

B2B 发展现状

绪论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激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仅凭自身的资源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企业对资源的争夺己经发展到企业之外的整个供应链。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由MRP,JIT发展到ERP,企业总是在努力适应市场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与竞争力,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朝集团化、多元化的经营发展,也就是朝纵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尽量扩充企业的内部资源,以至于什么零件都想自己生产、制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是Internet的飞速发展,市场的资源组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企业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全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络正在飞速构成。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电子商务的利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并重视,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竞争的因素。中小型企业如何在当代企业中立足,就要深入其内部观察其管理,充分利用现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思想,把电子商务与物流充分的结合起来,发挥其巨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从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入手,探讨和分析电子商务在伊利企业中起到的作用,找到问题的所在,去解决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规范、务实方向推进。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电子商务形式之一的网上购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参与,因而电子商务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对电子商务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同时有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给予企业更大发展空间的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大胆探索,就能加快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其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念

1.电子商务概念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见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一词是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方式,在买卖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商务和贸易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E-Busine)的概念。但中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

2.电子商务的特征

从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普遍性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2.方便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3.整体性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4.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5.协调性

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

6.集成性

电子商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线,对商务活动的各种功能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同时也对参加商务活动的商务主体各方进行了高度的集成。高度的集成性使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第二章 伊利的概况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130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保证了伊利产品的天然品质。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举,率先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经营模式,从而保证了优质充足的奶源,并被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作为成功的经验在全国行业内进行推广。

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标准奶站、奶牛小区、牧场园区,大力推进“个体牧场+养殖小区+牧场园区+现代化奶站”的奶牛饲养模式,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全自动挤奶机和原奶质量检测分析系统,实现了奶牛饲养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为中国乳业的奶牛养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开创了全新的模式。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在50余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为消费者带来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产品因其回味无穷的独特口感和科学合理的营养价值倍受市场认可,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伊利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也让市场和消费者见证了来自草原雄鹰腾飞的卓越历程。

2011年1-12月,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6%,超额完成全年既定任务。产品结构和品牌的双重升级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产能的全面释放,伊利的龙头地位日趋稳固。 伊利率先完成产品结构战略升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乳制品业务收入已占据伊利整个产品线的40%;奶粉产品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进一步提升。截至2010年,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销量已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自2005年起即跃居全国第一位。

2010年12月20日,伊利集团启动品牌升级,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而改变,不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伊利在业内首倡的“绿色产业链”是此次品牌升级的引擎和推动力,伊利绿色产业链践行与自然、社会、公众、行业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之路,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面对未来,伊利致力于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的愿景。

第三章 伊利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其运作流程

1.电子商务的应用

继2011年蒙牛乳业在b2b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大额采购之后,2012年新年伊始,国内另一家乳品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也将采用该形式,进行供应商的遴选。与蒙牛乳业一样,今年伊利集团同样选择了国内b2b服务巨头慧聪网作为其采购平台。

慧聪网近几年一直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在供应商和采购商中口碑很好,与沃尔玛、宜家、联合国人口基金都进行过成功的合作,作为国内最大的b2b服务商之一,目前该平台上活跃着320万家左右的企业会员。

在以往,这对大部分中小企业供应商还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即使对采购商来说,想组织一场大型的采购与招标,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尽管电子采购平台很早就在国内出现,但进行跨行业、跨地域的采购仍嫌麻烦,直到慧聪网等全国性、综合性b2b平台出现,才解决了上述难题,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商圈。

2.B2B的概念

B2B(Busine To Busine),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简写为B2B,是指一个市场领域的一种,是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电子商务是现代B2B 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B2B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据最新的统计,在本年初互联网上B2B的交易额已经远远超过B2C的交易额。2006年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8万亿美元,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0.6万亿元,几年来全球B2B的年增长率将为47.6%。

3.B2B的运作基本模式

1.垂直模式

面向制造业或面向商业的垂直B2B。垂直B2B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上游和下游。生产商或商业零售商可以与上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形成供货关系,比如Dell电脑公司与上游的芯片和主板制造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合作。生产商与下游的经销商可以形成销货关系,比如Cisco与其分销商之间进行的交易。简单的说这种模式下的B2B网站类似于在线商店,这一类网站其实就是企业网站,就是企业直接在网上开设的虚拟商店,通过这样(自己)的网站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用更快捷更全面的手段让更多的客户了解自己的产品,促进交易。或者也可以是商家开设的网站,这些商家在自己的网站上宣传自己经营的商品,目的也是用更加直观便利的方法促进、扩大交易。

2.综合模式

面向中间交易市场的B2B。这种交易模式是水平B2B,它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机会,像Alibaba、TOXUE外贸网、环球资源网等。这一类网站其实自己既不是拥有产品的企业,也不是经营商品的商家,它只提供一个平台,在网上将销售商和采购商汇集一起,采购商可以在其网上查到销售商的有关信息和销售商品的有关信息。

3.自建模式

行业龙头企业自建B2B模式是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基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搭建以自身产品供应链为核心的行业化电子商务平台。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串联起行业整条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资讯、沟通、交易。但此类电子商务平台过于封闭,缺少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4.关联模式

关联行业B2B模式是相关行业为了提升目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信息的广泛程度和准确性,整合综合B2B模式和垂直B2B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5.B2B的运作流程

第一步,商业客户向销售商订货,首先要发出“用户订单”,该订单应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等等一系列有关产品问题。

第二步,销售商收到“用户订单”后,根据“用户订单”的要求向供货商查询产品情况,发出“订单查询”。

第三步,供货商在收到并审核完“订单查询”后,给销售商返回“订单查询”的回答。基本上是有无货物等情况。

第四步,销售商在确认供货商能够满足商业客户“用户订单”要求的情况下,向运输商发出有关货物运输情况的“运输查询”。

第五步,运输商在收到“运输查询”后,给销售商返回运输查询的回答。如:有无能力完成运输,及有关运输的日期、线路、方式等等要求。

第六步,在确认运输无问题后,销售商即刻给商业客户的“用户订单”一个满意的回答,同时要给供货商发出“发货通知”,并通知运输商运输。

第七步,运输商接到“运输通知”后开始发货。接着商业客户向支付网关发出“付款通知”。支付网关和银行结算票据等。

第八步,支付网关向销售商发出交易成功的“转账通知”。 第四章 伊利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由于伊利集团是刚刚开始应用电子商务,尚处于适应与调节过程,其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导致了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行受到了影响。主要有以下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开展多年,但电子商务的知识尚未全面普及。企业在电子商务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交易,就是构建网站,建立网上店面,发布企业及产品信息,让客户通过它来购买东西,而且企业也是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和促销上,只是将厂名、品名、地址、电话挂在网上而已,虽然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也只重视信息发布,忽视维护、管理和更新,即使有客户通过网络向企业发出请求,也不能得到及时响应,电子商务的应用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很难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的严重不足,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

2.电子商务软件的发展

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其信息化程度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而运用电子商务的方案却不成熟。企业正在不断努力开发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软件,但仍没有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企业仍然依赖外购的电子商务软件。

3.人才与资金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欠缺信息化建设

人才缺乏一直被视作困扰企业的中心问题,企业往往没有良好的机制和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也没有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研究项目、研究环境。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人才流动和人才管理制度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难题。现阶段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成本仍然较高,除了需要电脑网络设备等比较昂贵的IT产品外,还需构建一套完整的应用系统、后台应用系统、前台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而且还需要不断的后期维护。企业因自身的条件有限,

比较难以去构建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所以说,企业电子商务的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发展。

4.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执行不力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技术和人才,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明确的方案,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企业对于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资金,尚处于摸索阶段。有些情况下,在资金短缺时,对硬件的投资较多,甚至占到总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相应的配套软件和IT服务等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对软件的选型不到位,最终导致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很低,很难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5.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长远打算

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应用时间不长,而今年才刚刚开始应用B2B电子商务平台,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企业对实施电子商务缺少长远规划,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虽有认识,但是不是十分明确,大多数情况下注意短期效益。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企业没能及时的进行业务转型。

6.全球化战略认识不足

品牌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企业迎接更大商机的必经之路。对于企业来说,要致力于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附加值的增加,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企业的全球意识。相关人员认为,企业要真正地实施全球化战略,最紧迫的是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融入国际市场后,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认识到,网站的建设尤其是直接针对客户的英文网站的建设,将成为企业业务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五章 伊利电子商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1.转变观念,通过强化竞争意识和信息意识来提高内在主动性 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市场的竞争对象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国际市场上,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积极参与者,如何提高本身的竞争能力呢?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企业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推进电子商务。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发展观,克服长期以来重硬件轻软件、忽视资源与应用的现象,从基本数据、基本流程做起,真正认识到信息对商业资产的重要性。

2.自主研发电子商务管理软件

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依靠从专业机构购买电子商务软件,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软件研发小组,从而形成了对软件外购的依赖性。在企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企业应自主研发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管理软件,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软件,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扩大企业在整个市场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3.借助成熟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降低风险成本

企业可以采用由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中介来承担,进而降低交易风险。企业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借助现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来实现低成本低投入的目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拥有专业的人才与技术,有良好的平台宣传,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电子商务战略实施效果,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目标的实现。

4.结合自身条件,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及人才培养

企业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须增加信息化的软硬件投入如系统构建成本、技术支持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安全成本、风险成本和其他成本。因此,企业要以商务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企业价值链上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大多数渴望在电子商务时代一展身手的企业来说,最紧缺的人才毫无疑问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进行吸引人才的过程中,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长期合作,充分应用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以高额的薪水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吸引有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为电子商务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5.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建立忠实的客户群

现代客户需要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网络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全天候、即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这些都迎合了现代消费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整合到的营销计划中,使客户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企业须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实现人性化的服务。

6.加强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执行力度

技术与人才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有明确的培养方案。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的待遇,健全奖励机制。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有限建设资金,要有大体的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进程,制定出电子商务软硬件的购买方案,根据企业的需要,有选择性的购买相关的配套软件。加大对IT服务的投入,合理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

7.要有长远的电子商务发展的打算

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应用的时间不长,各个方面的建设还没有完善,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被社会认识和了解,对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在电子商务的应用过程中,不要过多的注意短期效益,要有长远的规划,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适时的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转型。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与发展,电子商务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大规模数字化定制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大规模数字化经济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的全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方式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焦点在于效率,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缩短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因此企业必须保持其高效的运作效率,这要求企业内部及其供应链伙伴之间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和电子化网络系统来保证绝对的控制。因此电子商务不仅为网络交易进行配送服务而且也是未来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

总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企业总部结构,降低企业成本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现代的企业只有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先进的技术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前进,我相信我国的企业电子商务会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我国企业的明天也会越来越辉煌。

致谢

致谢

从踏入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走进大学课堂对我来讲一切都是新鲜的,也是紧张的。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使我打开了眼界,获益匪浅,真正体味到了经济对于我们每个人以至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同时也学会了用经济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的完成得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刘桂艳老师的全力支持。刘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大量的时间帮助我选择研究方向并具体修改了论文。其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师德使我终身受益,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

此外,还要感谢我的亲人,在他们的支持和关心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学无止境,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愈发感到自己知识的浅薄,惟有恒久的努力才能获得新知。

参考文献

[1]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www.daodoc.com.[2]杜大志,赵琛.国内电子商务现状的科学浅析[J].科学大众 2008(6).[3]王为.国际电子商务对提高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D] 山东大学,2007.[4]冯永晔.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制约与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21).

推荐第8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推荐第9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短缺。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新村建设的老问题。尽管中央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但是同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然很小,支农投入渠道不宽、投入结构不合理、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比较突出。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加之普遍背着历史债务,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乡(镇)、村机构的正常运转,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突破靠大量资金投入单一带动的模式,但现阶段资金投入的确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农村造血功能差。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只是追求数量的增加,未形成规模生产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发展有不小的差距,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观念逐渐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广西一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无钱送子女读书、无钱看病等现象还比较多地存在,科技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低,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缺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或尚未健全。更为突出的是,农村中有活力的人大多外出谋生了,试点农村普遍缺少观念新、有知识、有魄力的干部,现有的干部总体上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尚比较欠缺,村干部的凝聚力差、号召力弱,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人才建设打造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是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资金投入问题通过多渠道筹集将逐步得到解决,但新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人。记者在一些试点村了解到,部分村容村貌改善较快、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的试点村,往往依赖于一批服务于新农村各方面建设的外来专业人才,同时也依赖于当地头脑灵活、敢闯敢干,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的干部或带头人。

首先,医疗卫生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农村发展的短腿,这方面的人才匮乏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切实予以解决。为有效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可考虑把市(县)农村乡镇卫生院归属市区各大医院分别管理,医务人员轮流派往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采取“上、聘、下、召”的办法:“上”是送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聘”是聘用离退休专家,“下”是下派上级医疗机构骨干到卫生院服务,“召”是召回卫生院已经离岗“单干”的技术人才。

此外,在教育人才方面,可考虑市县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对口帮扶,组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设主要课程的示范课,一对一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可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选派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教师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支教活动,参加支教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优待。可分期分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到中、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深造。

其次,要积极推动和支持城市公务员和各方面人才轮流到农村工作。通过从高校选拔自愿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合理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此外,要继续从每年招录的公务员中选拔一部分人到农村先行锻炼,通过安排中青年后备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力度。同时制定和完善农村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以高薪、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优惠待遇,促使各方面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和创业发展。

第三,重视发挥本地乡土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给本土人才提供机会和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传播最新农科知识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要重用本土人才。一要摸清底数,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的服务机制,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把具有开发潜力的转业退伍军人、高中以上毕业生、外出务工回村有一技之长人员、企业下岗人员等作为乡土人才培养对象。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校等形式,培养懂经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政府要对乡土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服务指导,提供科学指导和致富信息。

村干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优秀的乡土人才可以成为村级后备干部。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可以考虑到他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列,让一些“田间秀才”“种植能手”“养殖专家”发挥特长,进而带动和推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培养村干部的有效途经。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在坚持用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民主推选出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年龄适中、能热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青年骨干,充实到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去,使其发挥更大的组织带动作用。

推荐第10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少数试点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资金筹措难,因资金不到位,大多数村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而负债,有的村负债达20多万元,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旧房拆迁难。由于“祖业不可废、存下一片瓦、留与子孙用”,以及宅基地是祖业等传统思想作怪,加上补偿费不多,即使是旧房、烂房,有些村民也不愿拆除,还有一些破旧房房主在外打工,难以联系到人,拆迁也很难进行。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但许多试点村的特色产业,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缺乏规模效应,加上一些试点村存在重“三清三改”轻“生产发展”现象,导致产业培植难,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使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群众集体主义思想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以及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由于资金短缺,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空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一些村刚修好的整洁巷道、广场由于缺少专人负责,一年半载后,人畜粪、杂草、垃圾又到处都是。二是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三是规划坚持难。少数试点村没有按“五先五后”的程序建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过后,一些村民仗着家(宗)族势力,批地建房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未批先建、随心所欲,新农村规划意图难以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处理好“六大关系”。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正确解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问题。一要着力处理好生产发展和村庄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优先;二要着力处理好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关系,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做起;三要着力处理好干部引导和群众参与的关系,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四要着力处理好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的关系,农民参与是主体;五要着力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增强群众民主管理意识;六要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短期见效和长效机制的关系。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长效投入机制,设立新农村建设基金,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避免因搞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负担、让村民背上新的债务。

(三)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的乡村规划审批办法,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总体规划,要经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法律文本形式确定下来。村庄规划一旦经过批准,就要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引导干部群众围绕规划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用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高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产业。一是要找准产业定位,培育和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向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紧紧依托“红、古、绿”优势,开发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促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旅游文化村、民族生态村,培育富民强村的新亮点。二要依靠龙头带动,扩大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各县(市、区)要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出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政策,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担保机构,推动农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三要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抓好试点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研究制定,让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掌握大量土地,带动产业规模扩张,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要切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力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为主的品牌产业链;要加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创造良好条件。

(五)加强文化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地要在调动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村长效机制建设,如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合理流动,进一步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让新文化、新观念规范农民行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第11篇: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由于我公司小,部门设置少,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党群办公室,而只是在综合管理部下设了一个岗位。

二、认识不到位:有些同志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

1、从部门来看,有些同志认为抓党风廉政是党委的事,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于己无关,把党风廉政建设看成额外负担;

2、有的同志认为抓项目,抓经济是实物,抓党风廉政是务虚,抓不抓无所谓。

3、有的同志认为党风廉政和一般的单项责任制没有区别,有的认为抓责任制工作,特别是对责任追究会得罪人,落实不够。

三、制度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相配套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责任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廉政档案制度等有待于制定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加强领导和完善配套制度,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贯彻执行。

四、考核和追究不到位:一是公司目前对党风廉政建设好与坏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没有形成一套客观、可靠、公正的评价机制。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还没有完全与个人报酬挂钩、对其没有压力。三是追究不够严肃、这里表现在不愿追究、不敢追究和混淆概念。

第12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

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

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

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

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

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

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13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初探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突出了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方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经营观、信誉、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的 总和。作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在长时间企业经营管理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开展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企业文化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表层的即物质上的,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物质设施以及组织员工所创造的产品等;

2、制度文化,它主要以人的行为为组织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

3、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组织的精神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等。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地,但对企业的发展却是巨大的。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尽管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

一些企业热衷于“搞装演、置服装、喊口号”等形式文化的建设,对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内化却不重视,不能真正的从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共同积极性。不少企业管理者只注重制度、纪律、营业额、利润等硬项目,认为只要员工遵守厂纪厂规,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而对于以人为核心,以理性为特点的企业文化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可有可无。因而这些

1 管理者不注重从人的思想深处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丧失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良机。

2、重视领导者个人意志,轻视员工参与。

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决定的。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是在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员工只能全盘接受,没有权利参与企业文化的制定。因此不可能发自内心自觉遵守。

3、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不少企业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忽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大搞企业文化,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于是大张旗鼓的搞企业文化,抄袭成风,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没有结合企业的历史演变,改革发展,没有仔细研究主要领导者的经营策略、管理模式、领导风格以及员工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只是简单的请一些管理专家来指导一番,就提出了与自己企业的宗旨、目标、大相径庭的口号,动辄“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最精、最优、最大、最强”。这些口号严重脱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仅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二)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1、企业文化政治化

有的企业完全以贯彻和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与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大多由政工部门负责。这就给广大员工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搞企业文化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他们的进一步管制。使员工对企业文化一开始就产生抵触情绪。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起到了很重要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少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但同时又夸大了这一点。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企业文化就建设成功了。

2、企业文化口头话

一些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到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辞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取到凝聚力和向心力。

3、企业文化建设突击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中慢慢熏陶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是临时抱佛脚。通过求助专门的企划机构,短时间内就提出了很响亮的文化理念、口号,印出了很漂亮的企业文化手册。看似效率很高,但这些理念、口号在员工看来都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能被认同。这对

2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很好的处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不注重生产经营活动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或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或功利目的极强,企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4、企业文化的文体化

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等,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当做硬性指标来完成。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很多管理者看到了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于是便片面的以开展企业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来代替企业文化的建设。

5、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严重脱离实际

有的企业经营者没有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草拟一个规划,提几句标语口号,在报刊中开辟企业文化大家谈专栏,在电视上再搞企业文化知识大赛,就宣布自己的企业文化建成了,其实这都是一些形式而已。

6、热衷于制造公关事件

具体表现为人为策划有影响的事件,制造轰动效应,比如花钱请记者、作家写企业新闻,花钱请专家学者挖掘企业新闻事件,把平常的一件事非要找出特色来,弄到社会上去制造动静形成影响,进而大肆自我宣传,自我表扬。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

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不研究市场的变化规律,不主动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功夫。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似乎只是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立刻攀升。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看驱动的。

(四)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个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企业的天生的弱点和缺陷。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是“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的共同价值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1、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行动上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标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2、通过引进企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家素质

借鉴西方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专业人士的注入势必给企业带来活力,打破企业承袭的家族式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构架,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企业领导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因此企业领导着要深化对企业文化的重要认识,只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想提高企业领导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育机制,成立专门权威的企业文化培训机构。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保障,培训机构要从精神的层面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促进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创造企业新的价值理念,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同度,营造企业文化气氛。此外企业领导者还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三)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的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价值观, 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要提炼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的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2、要宣传企业价值观。如果企业所培育的价值观不能为员工所熟悉、接受和认可,那么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四)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经营中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种价值观念。这是一个长久互动的过程。任何突击式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只能使企业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之外,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

4 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如何才能加强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之间的联系呢?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时要考虑其目标的统一性,即将企业文化的目标统一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之中,紧紧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例如: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出发点,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名牌产品的创造的过程中。以高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在企业管理中实施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

(五)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推动管理创新的一切动力。某种意义上他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和约束功能。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就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企业内外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最终确定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不能将企业文化孤立的进行。同时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积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的企业相应阶段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要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误区,不断积累床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塑造出底蕴十足,魅力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推出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适合发展需要。任何企业 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企业现状、员工构成、以及领导者的价值理念都是不一样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企 业文化必须在这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很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出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经营理念和目标,进而形成口号。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企业保持活力,才能发挥企业文化整合员工和企业理念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外在形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究企业历史,找出自己特色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使企业文化建设深深的扎根于这种传统之中。

2、要弄清企业现状,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找出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3、要标新立异,精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这包括确立独具特色的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形象等。

企业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实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突出企业文化的独具个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宣传和实践的全过程。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在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企业要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的适应发展需要,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他需要几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陈霞,《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马莉,《河北企业》,2010年9期 3.《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陈红玉 ,《经济与管理》,2006年9期 4.《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汪晓民, 《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5.《西方企业文化》,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7 毕 业 论 文 成 绩 评 定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初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总成绩 等级 答辩委员会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复审意见: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第14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课 程 论 文

题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年 月 日

**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小城镇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增加就业,而且从长远看,小城镇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我市农村的经济布局和社会结构,极大改变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差别得以大幅度缩小。也是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关键字】小城镇 **市 规划 发展 区域经济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3条指出"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到2015年,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格局。构建以宜万组合和丰樟高组合为区域中心,5个县城为次中心、小城镇为重要节点的城镇体系。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战略与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增加就业,而且从长远看,小城镇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我市农村的经济布局和社会结构,极大改变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差别得以大幅度缩小。也是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二、**市小城镇概况

**小城镇主要沿各县市区中心城市密集分布、沿交通大动脉的侧翼密集分

布、火车站区域和320国道分布。**城市城镇数量虽多,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仍较突出,影响和制约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大多数建制镇规模小,吸纳功能不强,全市县城以下的 个小城镇,镇区人口超 万人的只有 个,大部分小城镇人口只有 人,不能产生集聚效应。农村区域人口分布多,从村级单位所属区域城乡属性划分层面看,建制镇人口大部分还分布在农村区域。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悬殊,“农民成居民”非农化的过程,不仅有体制障碍,还有收入悬殊的制约。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以农村为1) ,人均消费性支出比2.75。人均服务性消费性支出比为 ,即一个城市居民服务性消费相当于 个农村居民。可见,**市小城镇已星罗棋布,且布局渐趋合理,但"小而散"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三、**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地说:一是对小城镇的发展战略认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规模过小,基础设施的修建与服务业的供给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三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格局。据分析 年10年间全市城镇化率以年均1.08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提高,相对应的工业化程度则以年均2.31个百分点速度提升,城镇化落后1.23个百分点;2010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7,远远低于1.4-2.5的合理比值范围。与2006年比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国提高3.5个百分点,**下降7.8个百分点,处在全省大气候之中,**下降5.85个百分点。四是**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服务业与城镇化呈明显的低水平互动。**城镇化水平偏低。研究资料表明,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应维持60%左右。但目前我市还有较大差距。2011年**市城镇化水平为38.19%,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1个百分点。五是服务业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其就业带动效应功能也不强。当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国为 43%、**为25%,**为24.4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2010年**城市化率提高5.74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却下降7.22个百分点,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不够,两者处于较低水平的互动状态。这已经成了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四、推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市城镇化的发展,有它的区位特点,靠近省会南昌和湖南长沙。现在,**省和湖南省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快速交通网的提速,一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经济圈内的产业联系和社会联系将更加密切,对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区域的城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提高认识,加强规划与布局,以科学规划确保小城镇高水平发展 按照《**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充分利用靠近的区位优势,注意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思路,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小城镇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实现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通讯网络等的一体化,形成结构有序、整体优化、密切协作、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

2、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正确处理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仅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除政策性转移支付、补贴外,要着力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走产业化之路,发展“订单”农业,精心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特殊情况下的“卖难”问题。对困难群体,在提供有限的政府或社会资助的同时,要进行政府层面的必要的“造血”功能性扶持。

3、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从依靠政府投资搞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要资金,向社会要资金的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投入机制。加强对县市区政府融资的管理,地方政府融资走向透明化、法纪化的"阳光融资"。要抑制各县市区政府的投资冲动,让其回归监管、规划、审批功能,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政府规划、谁投资、谁受益",真正形成市场化的投资机制。二是要改革和完善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和统一高效的原则,理顺条块关系,建立功能完整、体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镇级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小城镇自主决策和统筹协调的能力。

4、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与后劲 小城镇建设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为支撑。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即创建工业园区。一方面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通过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节约土地资源,搞好土地置换,增加公共设施的投入,改善外部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都能获益。

5、加大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为小城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是城镇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从制度和政策上给进城人口和产业提供优惠的条件,降低产业和人口进城的费用"门槛",减少进城者后顾之忧。消除"伪城镇化"。二是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允许依法有偿转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小城镇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赋予农民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谈判权,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四是要大力加强小城镇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进镇农民的基本权益保护制度,为小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做好土地合理利用工作

按照《**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重点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对城镇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和科学安排。实行"三界四区"控制制度。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修订得《土地置换办法》执行。

7、做好小城镇建设中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拆迁,拆迁中应将被拆迁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市场价补偿原则和公平公开的程序,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之外,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打消顾虑。二是拆迁中涉及各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帮助解决拆迁住户的实际问题,尽可能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三是兼顾群体利益和个别利益。

8、增强三大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夯实基础力,完善政策法规,加快城镇经济发展,增强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二是增强竞争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城市的科技要素吸引力和辐射力。三是提升创新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身份壁垒,促进教育、就业公平,使低收入群体有平等的机会实现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向上攀升的梦想。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民生保障,千方百计实现城镇人口“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的社会发展目标。

参考资料

[1]邓启明 范维培 黄跃东 《 论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4期

[2]李怡 左娜 王焕丽《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河北小城镇建设》[J]地方经济 2008年 第11期

[3]王书利《推进城镇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N]《河北日报》 2009-5-11 [4]新华网、河北建设网等相关网站

第15篇: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徐翎60931P60931P2

2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管理已被认为是最高层立次产管理,企业文化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当企业文化演变成一种口号的时候,它已经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了。如果没有清晰的部署,企业文化建设最好不要搞,否则只是白白浪费精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异常困难的,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钳制落后的文化,必须用先进的管理来消灭落后的管理,必须用先进的观念来击垮落后的观念。了解员工的思想问题点都发生在哪里,企业进入市场的落脚点应该布局在哪里,据此才能够设计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作用,建设企业文化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调研的目的:通过了解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个人见解,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的分析、诊断,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公司未来的方向。 方法:分层抽样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分析如下:

1.你的教育程度:

A.高中及以下B大专及本科C本科以上

63%的员工是大专和本科学历,说明本公司的员工受教育水平较高。

2.你所担任的职位: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基层员工 67%的被调查者属于D

3.您的年龄:()

A 20-29B 30-39C 40-49D 50-59

39%的处于A阶段, 26%的处于B阶段,说明该公司的员工比较年轻化。

4.您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

A 1年以下B 1-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

处于B的员工占29%,处于C的员工占33%说明本公司比较能够留住员工。

5.您是否参加过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

A是B否

6.你如何评价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文化氛围如何?

A.优良B.一般C.落后D.不清楚

65%的被调查者接受了培训,5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现有文化一般。说明本公司还是比较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的但要改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7.你对公司的远景规划与战略目标了解吗?

A.很了解有规划B.部份了解没规划C.公司有自己没想过D.公司没有这东西

8.你认为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对员工的工作信心、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是否有帮助。

A.很有积极作用B.有些积极作用C.作用不明显,时间不长D.根本没作 79%的员工认为应该让每位员工了解公司战略,其中65%的员工了解公司战略,

说明员工关心公司未来发展

9.你认为公司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什么因素最重要?

A 公司凝聚力 B与政府关系 C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 D公司规范化

公司凝聚力强、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领导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因素

10.上下级是否经常交流意见

A很难沟通B沟通,但不充分C常常充分沟通

认为能够常常充分流通的员工占48.3%,说明上下级之间沟通还应加强

11.部门间的配合情况

A 部门间能够积极配合B部门间不是积极的配合

63%员工认为部门间能够积极配合

12.哪种人容易受到领导赏识

A工作能力强 B具有实干精神 C 严格执行领导指令 D投领导所好的人 E善于表现自己的人

工作能力强和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最容易受到领导的赏识,说明公司领导是任人唯贤的

13.周围同事的工作积极性

A 很高 B 一般

员工认为周围同事都有积极性,而且65.5%的有很高的积极性,说明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是高的

14.你认为自己是否得到公司的信任

A得到充分的信任 B基本得到信任C没有得到信任

93.1%的员工认为自己得到公司信任

15.员工在目前在岗位的才能发挥

A充分发挥 B基本得到发挥 C只是部分发挥 D没有得到发挥

只有31%的人在目前岗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员工的潜能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16.员工对接受挑战的态度

A希望并且有信心 B 希望但没信心 C 无所谓

大部分员工非常希望接受更高的工作挑战且充满信心

17.您对公司建设企业文化有何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企业文化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4、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5、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6、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强化以人为中心。

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

2.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

3.注重个异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4.不能忽视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

第一步: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并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

第二步: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

第三步:科学性、艺术性归纳总结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第四步;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企业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

第五步: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一般要请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第16篇: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开始参与学院管理系统的建设,到2013年实地参观多个省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几年来在中关村参观了多个企业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发现中小企业在借助3G互联的力量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新业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3年参观中国联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其系统除发挥在线办公与信息共享的作用外,还为投资管理与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依据。而与之对比的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本应走在技术前沿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担当其应有的责任,却还在办公自动化的时代里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总结了如下五点主要内容:

 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育更应发挥它先进性的一面。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技术不断出现,而随之的应用更是能被快速推广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借助移动智能手机快速分享新技术和新内容,而教师队伍中还在使用着旧式功能机(非智能机);移动办公已被企业大规模应用,而高校教师查看个人工资还要去财务领工资条;在校园中更是难于出现新的创新技术,这些问题的出现,集中在不对称的信息分享模式上,同时也体现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还相对滞后的现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和年青教师越来越喜欢使用新媒体分享和学习;另一方面是院校领导并没有足够认识,采购一些电子教学设备,建一个校园网就认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平台。

 缺乏对高校信息建设的有效规划和管理

在参观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后发现,在各个信息平台建设上仍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各院校各建各的模块或平台,没有从整体上统一规范标准,这为以后的各个平台数据连通和接口兼容留下隐患;造成目前分散建设严重,未来整体融合困难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和合作。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这一战略一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发展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提出要求,而实际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协调。因为信息化需要在整合资源释放人力方面提出有效的执行方式,同时也需要规范流程和管理标准,所以要去整合资源就需要去从整体上协调和利用资源,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更需要有实际数据支撑。建立和发展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这是需要执行部门从宏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高度和长远的认识,并具有一定执行效果的推动力度。

 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实现高校信息化会带来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会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同时也会带来各高校间的办学利益冲突;第二,信息化会打破各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如何整体协调和调动人力和硬件资源需要统一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实现办公自动化那样采购几台电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能建立庞大的系统信息平台,不但需要政策的支

持,同时也需要有长期资金的投入。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除少数列入高校外,大部分高校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较大的经费投入,这些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配套政策和协作机制也是造成目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在整个建立过程中对参与其中的教师员工的有效的工作认可和奖励也不足,没形成一个良性的鼓励机制,影响着人才的增长量和平台建设的长期建设。

 缺乏专业的建设方案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购成熟的软件产品;另一种是将任务下发给计算机院系,作为课题实现;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采购的软件产品技术实现较好,但需求与工作吻合度差,而相比之下自身院系开发实现的软件产品更适合本院实际工作,但产品设计与质量没有保障,所以造成建设利用率低,这种状况在高校中普通存在。

 缺乏高质量的团队

高校教师培训长期以来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计划,在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年青教师教学水平上有很大的成绩,但相比基础学科教育不同,一些高新技术学科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很高,需要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而在实际中教师是按传统的职称体系进行工资调整,多年未变,未适合现在的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没有好的薪资体系就易将优秀的年青教师推到企业,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高校在高新技术上缺少专利和创新技术,而企业一直在这些方面走在高校前,本应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现在已是一个新技术能被快速应用的时代,大数据和云存储在各行各业已被广泛应用,而在高校这些技术了解和掌握的人非常的少。这时就应去反思一下教师培训体系,这些知识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体系的变化。

第17篇: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及强化执行力建设的途径

执行力是我们基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人和制度的融合,没有制度保证的执行是很难的,同样没有执行人去保证的执行,再好的战略目标和管理也将是空洞的。

一、调查发现存在问题

在调研工作中发现影响我们执行力的主要弊端表现形成有:

1、贯彻执行力简单盲目。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看作是贯彻执行,只讲执行的形式,不讲执行的结果,根本达不到贯彻落实的目的。或者脱离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教条式的执行。不带头做表率,不深入工作调查研究,做事草率马虎,热一阵冷一阵,或甩手不管。把岗位职责的执行力歪曲的理解为权威或权力,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没有落实好上级的精神实质,反映迟缓,不能有效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议而不决,执而不行。

2、执行力未从一而终。执行力建设没有有效地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有布置没检查,或有检查无结论。对已经形成的、现有的、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不重视执行,流于口号式的管理。决策不够审慎严谨,常常对决策未经过充分的调研和

1 论证就出台,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缺乏可行性而无法执行,降低了决策者的权威性,给执行力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部分人员对现有制度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有关系撑腰,二是不求上进,三是安于现状,四是害怕变革。没有落实好上级的精神实质,反映迟缓,不能有效地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议而不决,执而不行。

3、通力合作精神不强。机关各部门在各项管理工作中未能有效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部门协调沟通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影响了党委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

执行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全系统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抓紧、抓严、抓细。只有不断提高执行力,才能使企业的各项大政方针和决策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强化执行力建设的途径

1、领导干部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执行力的建设,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本级各项决策、任务的制定者,是整个执行活动的组织者和督促者,其执行情况如何,落实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就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执行的力度和决心。要提高党委政府的执行力,领

2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决定的精神实质,吃透上情,同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创造性的贯彻执行;二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因决策失误或不慎而难以执行;三要建立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督促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措施的顺利贯彻执行。

执行者也是基层各级领导者,首先要贯彻执行好公司战略目标及各项工作任务,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成为带动全局的发动机,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认真研究现状、制度的执行、员工的状态。运用本身对工作的了解,不断探索找出弱点集职工之力共同改善。其次明确领导层及岗位责权利,权利、利益应与其承担的责任挂钩。强化监督机制,第三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形成规范、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增强内部管理的公平性。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易制毒为准绳,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目标,从而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2、职工队伍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主体

3 人是执行力的决定因素,政府的发展目标最终必须通过职工的执行能力来实现。执行力是职工素质的综合反映,职工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弱。加强执行力建设,就必须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我镇的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因此,必须把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有计划、分层次的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科学、长效的培训体系。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培训,使职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培养敬业、负责、服从、诚实的精神,不断提高执行决策、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作风建设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根本

作风的转变决定着执行的效果。加强执行力建设,首要的是领导干部和机关各部门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提倡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反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不良行为;要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要提倡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员工、深入用户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抓检查督促,抓工作落实,要坚决纠正蹲在机关多、深入基层少,会议布置多、检查督促少 ,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的不良倾向。

4 要提倡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机关各部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任务、决策的执行。因此,提高执行力,机关必须按照“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以转变作风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理顺工作关系,规范岗位标准,加强内部检查和考核,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切实改变机关作风和机关形象,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建设一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流畅、工作高效的管理机关。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建立科学发展机制和增强基层执行力上下功夫。增强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加强自身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18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秀]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长安区西崔村为例

当代中国新农村的发展,使中国的农村面貌的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下面以长安区西崔村为例,浅谈如今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逛西崔村,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想就是基础设施都哪里去了?虽然到处都是小店,但是我们很难见到路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路灯。走了很长时间,我们才发现了一座学校,而且很小,这应该是在西崔和东崔村发现的唯一一所小学了。沿路的小孩子很多,应该都集中在这所小学上学。其次,西崔村周遭都是泥泞的小路,一道下雨天,都是烂泥巴,走起路来十分不方便。第三,西崔村根本就没有公用娱乐设施。譬如公园或者公众免费休闲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公路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屯屯通公路。同时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教育方面,应当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同时充实学校图书馆,提高小学生教育水平,增加教育设施等,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设施良好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素质。

二、规划不合理

西崔村各个房子之间建设的十分密集,大多数地方冬天都很难见到阳光我们询问租户的大妈,她冬天楼顶才能见到太阳。另外房间周围的陈设十分杂乱。这种住房规划不合理不仅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对住房的合理规划,做到统一规划,节省经费,使其规范化,城镇化,杜绝土地资源浪费、农村房屋乱建及房屋密集化。在住房建设中,应当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乱建现象。

三、环境脏乱差

走到周围不难发现,从来没见到公用垃圾桶,也没有见到集中的垃圾处理厂,有垃圾大家都是随手扔。房子周边都是随处可见的垃圾。居民的环境意识有待增强。西崔街临近西北政法大学,因此小商小贩及饭馆居多,造成地面脏乱,垃圾无人清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商贩的环境意识差,缺乏营造优美环境的习惯。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生产、生活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形成讲卫生、讲文明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第二,缺乏统一规划,一些村屯房屋布局不合理,样式不美观,视觉效果不好。第三,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缺乏带有约束性的规范性文件作为支撑,难以推进工作开展。第四,管理不到位,领导缺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如何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缺乏管理手段,没能实现有效管理,严重存在领导缺位问题。在农村

工作中,偏重经济工作,而对农村社会性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追求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大力整治,同时培养农民及商贩的环境意识,使其明白只有环境良好,其经济才可持续发展。

四、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受创。

走完西崔村发现西崔村没有一点耕地,这或许也与西崔位于长安近郊有一定的关系。但纵观中国新农村这几年的发展,不难发现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经济效益偏低,许多土地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而造成农业的发展遭受一定的打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先征用耕地,后旧村复耕,前提条件是只有新型社区达到入住的条件后,旧村址土地的复耕工作才能开始。而且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确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这就造成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间内,在原来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再次削减遭遇雪上加霜的困局。中间的这一空档导致在原有农村人口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减少,这一时期更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的制度和法规 ,保障耕地面积。

五、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虽然新农村发展使农村的生活条件的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因而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会选择去较发达地区打工,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这其中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他们受教育低,常年见不到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一部分群体就是空巢老人,他们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定居大城市,只剩下他们自己在农村生活。这两个群体造成了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特有的现象,他们孤独无助,缺乏关爱。因为也成为在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大多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看病就医难、办事困难、难以得到心理慰藉;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同时失管失教失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农村建设中,应当加强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加强相关部门为空巢老人的服务延伸与转

变,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强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所建设。只有强化农村建设,才能使农村更稳步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第19篇: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医疗信息化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又一路走得很艰难。与金融、税务等行业如火如荼的信息化相比,医疗信息化显得有点不愠不火。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市场前景广阔,每年有高达40亿元的市场;另一方面大部分从事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又未实现显著赢利,这是一个相当矛盾而又长期存在的现实。

一般说来,医院信息化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3个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第1个阶段,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很少。大部分医院还只能在财务、人事、划价、收费等环节实现计算机管理,局限于模仿和替代入工作业流程,而极少涉及临床信息,并缺乏对医疗临床功能的直接支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认为,现在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

1 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1)造成医疗信息化步履艰难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体制的难题。据专家估计,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实施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减少,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另一方面,医院本身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赢利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医院很难一下子投入巨资用于信息化建设。据卫生部的官员介绍,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都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所以,有业内人士表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个过程,而不是项目。但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巨资。

(2)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由于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不做医疗信息化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艰辛,仅验血一项就有几十个指标,要实现化验信息化,就必须把机器化验出来的结果全部数字化,还要做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谈何容易。可以说,目前所有最尖端、复杂的信息技术都已经在医疗信息化中得到应用,但全球仍然没有哪一家医院能算得上已经实现了医疗信息化,由于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复杂度估计不足而导致系统失败是很多见的。例如IBM在20世纪 60年代就尝试过开发和在医院中实施HIS系统,原以为把政府和其他行业用得好的财务管理系统照搬过来就行,结果由于忽视和轻视了医疗环境的复杂性而失败。

(3)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4)现有的HIS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医院对信息化管理软件选择存在概念不清,软件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升级后长时间死机,中、西药剂科盘存不准确,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医院管理需求。特别是长时间死机造成了工作被动,病员不满,对医院工作影响很大。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的王继中教授认为,当前国内HIS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瓶颈有3个:第一是所选择的数据库平台不当;第二是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第三是在如何建设中大型HIS系统上还缺乏经验。

2 解决的方法

(1)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成立暨全国及广东卫生信息技术学术交流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今后3年,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而在以往,这一投资不过10个亿左右。其中,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卫生部的信息化规范中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针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内资深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研究员提出了,扭转信息化和管理之间的脱节局面。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变信息化推动管理为管理带动信息化。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对医院的发展的重要性,参与到医疗信息化改革中来。医院HIS的建设是一种基础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硬件设施,是医院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有力手段,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次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评价一所医院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指标。

(2)在处理信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问题上,医院管理者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医院信息部门与其它临床科室一样,是一个现代化医院必备的后勤科室。一旦医院中心交换机出现问题,将造成全院各系统的瘫痪。将造成上10万元的损失。对于默默工作在医生光环后的英雄,对于人才引进,工资福利问题,要提到医院的日常事务上来。从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稳定、快速、发展。

(3)在HIS产品方面,医院和软件开发厂商之间关系建立的基础和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不同数据平台软件之间的整合具有巨大的影响,关系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说,应紧密围绕医院管理目标,体现管理思想,任何软件都不是“万能”的软件,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针对具体情况,本着“优质、高效、低能”的管理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其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根据网络系统的相应时间、事物处理实时性要求解决存储、通信容量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医院对网络操作的具体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汉字系统,应用软件等网络运行环境;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维护性,以及先进性要求,为医院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以及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问题。总之要在充分调查医院的基本要求后,编写可行性报告与需求分析报告,与使用科室充分交换意见后同软件提供者充分协商后实施。并编写实施规划,按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从IT企业来说要是想从事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一定要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而且要投入,多和医院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为医院解决问题。而从医院方面来说,一方面要全力配合软件开发人员好技术调研和系统应用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来说既不是简单购买一台大型设备的概念,也不是做一个2-3年能完成的课题项目的概念。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和涉及了太多的学科内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江门市人民医院,采用“没有接口的大集成”方法,医院全部应用系统由一家公司完成,系统间没有无缝连接,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 (CL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医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体检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有机融合,使之

一体化,实现了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高度共享。

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包括以质量为中心和病人为中心)和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构架和操作手段系统是医疗服务体系需要也是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性发展模式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必由之路。这便决定了医院要在优质、高效、低耗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医院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医院信息化建成后,将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因此,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有理性的目标定位,有充分的论证、统筹和组织协调,真正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阶段见效,持续发展。”

第20篇: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有效表现形式,它不仅重视先进的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更要求管理在理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学校的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辅助学校管理,支持学校管理职能,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从而减轻学校管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这种新的社会变革给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也给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我们共同关注,解决好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管理建设重硬轻软,对网络硬件建设重视有加,对软件投入兴趣不大,造成设备的应用率较低。

缺少统一的组织管理,在信息建设和组织管理上,缺少统一协调规划,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建设步调、建设标准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沟通。

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注重前期的资金投入,对后期维护、信息资源建设、数据更新及深度加工投入不足。

解决方案的实用性不强,集成商服务能力弱。针对学校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多是一些系统集成商基于硬件设备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校今后的应用问题,应用软件开发商开发出的产品不实用。解决方案中的应用软件针对性差,无法满足学校特定情况的需求,系统集成商的服务能力弱,培训和后续维护能力差。

安全保障不足。学校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对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技术人员不足与员工专业素质不高并存。

上述问题的存在产生的原因,整体上看有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具体管理人员在管理职能上的偏差,同时也有在校园建设上应用定位上的偏差。

《论文 伊利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doc》
论文 伊利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