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三个层次

2021-07-14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

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

尽管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多种解释,但大体上都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责任,对社会应尽义务,并在这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讨论和评价一个企业发展所具备良好的品质、社会影响力时都用到“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大体上是从企业行为来讲的,或者从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上讲的。仔细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大概包括以

下三个层次:

第一,利润。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对企业家劳动的奖励。作为一组合约的中心签约人,企业家获得剩余收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市场风险。企业面临社会对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苛刻要求,即企业家必须对企业产品承担最终责任,因此,利润也可看作是一种责任,反映出企业产品(服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利润来源于资源组合以后的创造,是超过要素价值以后的剩余。经济学家认为,要素的稀缺性决定它的机会成本的大小,并在市场上形成可控的成本,但如果人人都可以驾驭市场、控制成本,那么没有利润产生。企业家的作用是从平时确定性因素里寻找出不确定性利润,这一过程就是创新。因此,利润来自企业家创新,利润的多少与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大小有关。当企业不断扩张时,社会要素就不断被消耗和整合,这样,利润就反映另外一个责任即经济性。利润的有效性、经济性反映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盈利活动必然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提高。所以,判断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大小,贡献多少,首先看其利润多少,如果利润多,说明其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如果这个企业不断壮大,说明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第二,法定的社会责任。理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比有很大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企业行为必须符合法制化的社会和市场制度框架,依法经营,讲究诚信。企业法定的社会责任既是政府干涉市场的产物。是政府社会责任的产物。也是在发展到今天的社会里普遍诉求经济法制化的产物。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承载体,企业家是社会精英,其行为具有先导性,所以企业应该承担起法定的社会责任。尽管这些社会责任是在相当范围内与企业追求的利润相矛盾的。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如纳税,遵守政令;对环境的责任,如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对员工的责任,如不歧视、虐待员工,合理安排工作,并促使员工成长;对顾客的责任,如尊重消费者权益,质量要求,珍惜自己的品牌,诚信经营

等。

第三,道义责任。例如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济困求助、扶贫助学等慈善事业。许多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每当参与慈善活动如义卖、捐助时常常讲到,企业利润来源于社会,要回报社会。这很能反映出企业家对企业活动的深刻理解。企业是在产生以后并能不断强化的社会组织,是因为其先进的生产的组织方式而不可替代,企业组织在有效运行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有序的社会组织,在不断创造经济效应的同时推动社会繁荣和国家进步。因此,国家进步、社会繁荣和企业效益是内在统一的,企业天然负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任,而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许为企业发展营造出无限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改革就是一手造成市场,一手造成企业,相当一段时期,体制改革是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随着企业家不断地获得成功,其思想和追求会从单纯地追求企业效应而走向追求社会效应。如美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尹明善

等等。

利润、法定的社会责任和道义的社会责任三方面并不是矛盾的,利润是核心,法定的社会责任是基础,道义的社会责任是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就是要把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具体体现在管理的方方面面。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三个层次之我见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创造了企业的老板是伟大的,毕竟老板创业时承担了很多风险,受过很多苦难。因此每个老板都把企业看得很重,这是可以理解的,老板要通过管理来运作企业,也要通过文化来影响企业的员工。因为企业是老板的延伸,有的老板说:“企业是我的亲儿子,叫别人来调教怎么放心?”

在国内企业中,华帝的七老板,集体退出历史舞台,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这样的例子太少了。与亲儿子类比的企业文化,是老板个性和精神的延伸。站在企业的立场来看企业文化、来讲企业文化的人和书已经很多了,现在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来谈一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

1、企业文化是包装: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包装。

企业是产品,企业文化是产品外面的包装,详细的“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观等”是包装上的说明文字。这样的包装,有利于推广企业这个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在市场中、在政府中、在客户中、在员工中的竞争力。

站在老板的角度上,企业文化是传达老板思想的最好方式。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老板的软性广告。老板的思想,如果由老板直接给员工灌输,一方面老板时间有限,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员工可能有很多抵触,毕竟老板是说教多于说理。对外界也是一样,企业文化可以把老板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银行、经销商、政府等。因此老板用企业文化,这样“软性的广告”的方式来给员工灌输。这样推销老板思想的作用,效果要比单纯推销企业产品好很多、也比老板直接推销自己好很多,起码显得“正规”和有“水平”。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老板是没有思想的,有自己思想的老板,企业一定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有某种文化。

所以站在企业是个产品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包装。

2、企业文化是规矩

企业文化是公司中不成文规矩的集合。

老板要统一整个企业的思想,要求大家按照老板的意志动作。因此企业中制定了很多规章和制度。但是所有这些规章和制度,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老板的思想。但毕竟制度不能规定所有的事情。在企业中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把这些规矩进行集中,进行提炼,就总结出了企业文化。

中层管理人员在处理彼此关系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定,还要符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对“服从、专业、创新、以人为本等”文化概念的理解,要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摩擦,减少了交易成本,企业将更加有效。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就是润滑剂的作用。在管理层对待员工时,也是这样,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得双方保持沟通平台,减少企业中的纷争。

就这样,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相互配合,使得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执行力。

3、企业文化是宗教。

说到宗教,很多人很怕,为什么怕?宗教是充满力量的。宗教的力量是无限的,相信宗教的人是狂热的、充满激情的、人生充满了快乐和幸福。有种说法是说,掌握了人的精神,就掌握了他的一切。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宗教,企业老板就相当于企业中的教皇,他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宣讲和传达,就是在传法、布道。

有个故事是说青岛的一家企业,很厉害,全国闻名,企业文化也很出色。一个女工身患癌症,临去世时,说:“我死后,请把我绕厂一周,我要最后看看我们厂子,这是我最后的心愿。”这个故事要让西方资本家听到后,一定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也是这家企业成功的法宝。

企业中有多少人是自觉自愿地工作呢?有时候我们抱怨“愚民政策”。但有多少“民”是有自己思想的呢?很少。与其让这些人精神上没有归宿,不如用企业健康的文化来引导他,可能最后企业和个人都受益,其实他也愿意被引导。所以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宗教,老板要学学宗教的发展,掌握宗教传播的技巧,实践在企业中,建设、提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

总的来看,企业文化对外部是企业的包装;对管理层是企业在规章制度之外的规矩;对员工来说是宗教。从这三个层次上理解企业文化,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可能更透彻,从而更好地贯彻企业文化,创造出企业更优良的业绩。

推荐第3篇:医院管理三个层次

医院管理的三个层次

一是以总体经营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经营性质进行清晰地说明和界定,保证整个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立企业统一的精神价值和事业追求,让员工在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目的和发展方向下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为企业资源匹配提供决策基础和评估标准。让组织目标在组织结构中能有效地分解并成为各经营单位的绩效指标,既而评估和控制成本、时间、和绩效考核。在医院的远景、使命、目标和实现的手段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市场的特点和竞争格局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或技术,即优势服务医疗产品,并使其在医疗市场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合理配置医院内的各种人、财、物等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组合力和使用效率,使医院的各项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是以职能战略设计强化医院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在各职能部门中的执行规划和执行行为指导,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比如医院经营管理战略、财务管理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各职能部门是医院战略实施中指挥、组织、协调、系统联动的枢纽,犹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职能战略的管理应重视协调性、阶段性、可控性等,在职能战略的规划中特别要注意目标或经营指标分解的科学性和适时性,以及绩效考核的结果首尾相应,达到考核的结果一定要得到绩效。

三是以业务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竞争产品进行规划和核心竞争打造。医疗业务工作是医院的核心构成部件,医院的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是一个业务竞争单位,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有自己区隔明晰的业务、可界定的细分市场和市场竞争者,同时科室总体设置和细分设置已形成今天医院实力及服务的竞争新领域。因此,医院必须具备业务战略发展观念和详细的市场规划指引,针对每一个业务单位就医患者的特点,细分市场的规模情况和竞争格局以及竞争者的优劣势后提出自己的业务规划和业务发展目标,确保满足已有的医疗市场需求和继续按照经营目标拓展市场份额。

推荐第4篇: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

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个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与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部分亚市场文化,其特点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入(包括社会基金会、社会捐赠等)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不是盈利。第三层次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音乐、歌舞、戏曲、话剧、杂技等艺术表演团体,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学艺术、文物研究单位,画院等。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存在很大区别:一个是经营性的、需要消费者购买的、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一个是公益性的、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我们必须注意“事业”和“产业”的区别,明确哪些是事业,哪些是产业,哪些可以进入产业,哪些不能进入产业。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政策,实行不同的体制和运作方式。

而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赢利性的工作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这是关于文化产业最综合、最广义的定义.它包括所有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生产,如服装和各种品牌、商标的产品生产,娱乐活动和所有可交换的商品等

推荐第5篇:三个典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三个典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案例一:完全委托

甲公司准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息发出后,多家咨询公司参与了项目争夺,甲公司的企业文化部在经过了形式上的竞标后,聘请了老板知名度较高的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项目建议书中,开列了包括该老板在内的多名知名专家和一名据介绍有十年咨询经验的知名学府MBA(以下称为A君),但在这些名单后包含了一个甲公司没有注意的“等”字。

甲公司付出首付款后,项目组一行七人浩浩荡荡进驻了甲公司,七人中包括了名单中的老板、一名专家和那名A君,余下四人都是年轻人。项目组进驻当天咨询公司的老板、专家、A君和两名助手对甲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进行了各90分钟的访谈,次日,按计划,召开了“甲公司企业文化项目启动誓师会”,由专家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题报告,咨询公司老板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据甲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讲,两位的报告内容他已经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午餐过后,因有其他要务,专家和老板启程奔赴机场,A君和其他四个年轻人继续访谈。

接下来,企业文化部不断得到对咨询人员水平的质疑,部长开始坐不住了,经过旁敲侧击,私下交流,很快部长得知,留下的五人中A君是32岁,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时,参与了一个小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施,工作五年后考取MBA,毕业后进入咨询行业,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所谓十年咨询经验是从毕业设计开始计算的。其他四人,两人是新的MBA毕业生,一人是人力资源专业在读研究生(那位专家的研究生),另一人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

部长开始着急了,频繁和咨询公司老板联系,希望调整咨询人员,但被老板告知,一线人员只是收集资料,初步分析,结论还是专家和他自己把关,让部长安心,配合好项目组工作。

一个月后,诊断报告出来了,公司的问题点说得很清楚,得到董事长肯定,部长开始有些欣慰,特意请咨询组去当地的名胜旅游了两天。

又一个月过去了,项目组提交了一份企业文化体系报告,部长拿到这份报告后又开始头痛,看着这份文字华丽、引论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体系,感觉怎么也和自己的企业联系不上。

体系在讨论、修改、提交、再讨论、再修改、再提交中反复了多次,部长感觉项目组的每一次修改其实只是按照意见在动文字,对于一个新的价值观能够在企业中带来什么反映,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是否联系的上似乎没有考虑。

部长开始催问项目组:“老板和专家什么时间来”,A君一再表示,每一次的修改稿都是经过老板和专家肯定的,并开始暗指甲公司不懂企业文化。

部长也和咨询公司老板通了电话,老板感觉了部长的不满,委婉表示:最近公司业务很忙,许多知名公司都主动找他们做项目,自己对甲公司项目的关心不够,但专家一直在关心,希望甲公司能够相信专家的意见。部长又和专家沟通,专家讲:我在开会,我的学生在项目组,请部长将意见通过学生转达。

此时,部长开始明白,所谓每次修改都有老板和专家审定是A君的谎言。

项目开始三个月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还没有确定,甲公司董事长在和A君进行了一次交流后决定终止项目。

案例二:独立自主

乙公司在决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后,成立了由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部、市场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开始独立自主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首先在全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问卷调查,并派出了多批人员参加各类企业文化培训和论坛。在经过了半年的工作后,小组向公司高层提交了企业文化体系草案。

公司高层都很认真的研究了草案,书记、总经理等八位公司班子成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修改建议。拿到这些建议,党群部部长开始头痛了,意见都提得很具体,特别是书记和总经理在一些关键理念上理解还不一致,很难统一。

第一次修改历经了三个月,修改稿提交后,有五位班子成员向党群部要自己上次的修改意见来对照,总经理还专门找党群部部长谈了一次,最后汇集的意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矛盾更加尖锐,部长向书记建议,是否班子开会时研究一下,书记当即表示:“意见没有统一,怎么研究”。

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三稿还是没有出来,企业文化小组已经不再开会了。

案例三:内外结合

丙公司是一个长期注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企业,公司发展的历史中留下了很厚重的精神文化积淀,公司改制后,董事会决定进行系统的企业新文化建设,成立了由公司多个部门和基层单位,老、中、青年三代中层、基层干部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董事长(书记)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一个副总经理负责具体工作,经过调研,企业聘请了一位对行业比较了解的企业文化业内专家担任小组顾问。

首先顾问对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和主要领导、主要部门单独进行了交流访谈,协助小组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根据顾问建议,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实行分散工作、集中封闭讨论的工作方式,由顾问主持先后两次集中,制定完成了企业文化体系初稿。并根据新的理念,逐一从企业中挖掘出相应的案例故事,用以支持说明。

小组成员根据初稿在公司各二级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顾问主持了部分基层和公司总部及高层的座谈会。座谈会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目前公司文化表现,新文化导向等几个方面,综合介绍了小组前期工作和成果。由于有案例配合,讨论会都开的很热烈,与会人员参与性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小组成员在汇集意见后,迅速采取封闭方式拿出了二稿。并根据一稿讨论记录,邀请发言踊跃的部分人员召开了二稿小范围座谈会。座谈会后,小组将会议总结和二稿一起向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了集体汇报,听取了高层意见。

在二稿基础上,由专家执笔,完成了三稿,确定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小组成员历经了企业文化理念调研、提炼、讨论的全过程,对新文化的理解都已非常深刻。以这些成员作为基础,经过专家培训后,他们做为企业文化宣讲员,对所有二级单位进行了企业文化培训,新文化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迅速成为公司上下的关注焦点。

随后,在专家主持下,公司各口全员行动,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广泛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员工普遍加深了对文化理念的理解。

至此,丙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成为公司发展的精神动力。

推荐第6篇:会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

会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会计法》、《注册会计师》1993年 新中国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会计行政法规:指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过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依据是《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会计基本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会计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具体名称出现。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会计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各种核算制度及办法。

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内容:《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部令第10号令2001年2月20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代理记账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7号等。《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24号《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40号《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财政部令第25号《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

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

内容: 《企业会计准本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

推荐第7篇: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它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让这个灵魂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使公司员工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合作,从而使生产部管理绩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提高。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还在人们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企业的运转。在企业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尽量使它能够看到效果,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文化的正确性及价值,只靠说是不行的。你可以用言辞创造利润挂帅文化,但是你要用你的行为使其行之有效。同时,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地实施它。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呢?我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 建立并积极宣传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是所有员工应该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生活习惯。员工行为规范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更容易实现,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员工行为规范,主要分为核心行为规范和普通行为规范,并对此内容进行积极地宣传、培训、教育。员工核心行为规范为:

(1)精诚团结,面向未来建团队。精诚团结可以增强部门及公司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团结才有力量,面向未来建设一流的团队,使员工与团队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从而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提倡员工与团队一起成长,部门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实现员工个人价值提供条件。

(2)步调一致,顾全大局听指挥。始终与高斯贝尔集团公司保持一致,服从大局,统一管理。所有员工应顾全大局,一切从整体利益出发,服从各级领导正确指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学习进取,开拓创新求发展。所有员工要不断用心学习,永远保持一颗强烈的进取心,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修养,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因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生产出来的。要始终坚持“下一个工序就是你的客户”、“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我们的客户”的信念,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批评和投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以谋求个人、部门、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另外,建议公司可以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团结进取、注重业绩、勇于变革。2 成立各种业余活动协会并组织多种业余活动

通过成立各种业余活动协会,例如登山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业余活动组织,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丰富员工的生活,加深大家的了解,增进大家的友谊及团队精神。

3 举办各种技能比赛

通过举办贴片、插件、烙铁焊接技能比赛(这三项均是我公司的基本作业技能),对优秀员工授予贴片、插件、烙铁焊接能手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的奖金。在举办比赛之前,先进行大量的宣传,以充分地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家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绩效。

4 关心下属的福利

不仅要关心下属的工作完成情况、能力提高情况,还要关心下属的福利,并且要把下属们的福利放在自己的个人需求之前,让下属感到上司真正关心自己,而不是只为了完成工作。这种将下属们的福利放在自己的个人需求之前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和加强下属们更高水准的投入,从而圆满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在团队中更好地培养无私、主动和信任的气氛。通过关心下属的福利,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士气,从而为培养良好的企业文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8篇: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日期:2004年11月17日

[字体:大 中 小] 【 评论 】 【 论坛 】 【 推荐 】 【 打印 】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着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其中教师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作为班主任,最终应使学生达到自主管理这一最高层次。

一、教师管理是基础。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一个小的群体,其中又以班主任为核心,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是组织者、领导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把握班级管理的目标、必须以教育方针为指向,发挥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在实现班级目标中各得其所、各施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为实现班级目标去努力。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奋进的号角,每当开学第一天,我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本学期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争取获得什么先进称号,要开展什么活动等,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快乐,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增强。奋斗的目标是根据教育方针、学校计划、学生年龄特征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提出的具有鼓舞性和号召力的任务。我现在带的班级,经过研究长远目标就是争取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还有一些近期目标,如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这种近期目标是经常有的,也是学生最动心的,是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好时机。比如上次拔河比赛,我告诉学生要心齐,赛场上劲儿往一处使,场下同学要为场上的同学做好一切服务工作,给场上的同学呐喊助威,即使输了,谁也不要埋怨。这样,上场的同学觉得自己为班集体身负重任,他们都全力以赴,结果在全班同学的团结努力下,我们竟赢了原本比我们实力强的几个班,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为了强化这次的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把在全校同学面前领到的奖状捧到班里又给同学们郑重的展示了一番,让大家再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把奖状贴在教室的墙上,激励同学们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教师管理中,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管理的过程是个不断引导学生向目标前进的过程,即从一个新的目标迈向另一个新的目标,因此,班主任要不断的用“目标”引导和激励学生,用“目标”的实现来肯定学生,激发他们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其逐步树立集体责任感,这是学生达到自主管理的基础。

二、民主管理是阶梯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学生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这种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民主管理。在这种管理中,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接受变为参与,学生认识到班级工作是班级所有人的工作,人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对班务工作发表意见,大到班级创争目标的制定,小到班级卫生措施,都实行民主讨论,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我还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建设总体规划,并制定了“值日班长”制度,让学生民主管理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做班集体的主人。首先明确值日要求,由全班同学民主讨论制定值日职责和实施办法。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确立以下几个方面:

1、值日班长由四人组成。同桌及后邻两名同学为一组,以便于协调分工、配合和交流情况,也便于向第二天传递轮换。全班二十八名同学四人一组,一周为一周期,便于提高改善。

2、负责开关门窗,打扫卫生,检查和维护室内外卫生,摆齐课桌椅,做好同学们的后勤。

3、收发当天各科作业,帮助取送教具、学具,做老师教育、教学的助手。

4、负责维护管理一天内纪律,督促同学做到课上规范,课下活动文明有序。

5、及时合理的处理一天中班级内的一些突发事件,记好日志,包括学生考勤及涌现的好人好事。

6、组织学生参加当日内学校或班级内安排的一切活动,较大的事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其次开展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在封闭的管理结构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总是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即使是班长,充其量也只是老师的臂膀、耳目、传声筒。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赋予班委会委员、值日班长职权,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管理,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套民主“监督体系”,定期对班干部、值日班长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开展民主评议,每学期选出二名“好干部”和三名“最佳值日班长”,对班委会成员进行民意测评,投信任票,每个同学都可以在班会上充分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意见,从而形成了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事能力的方法,是锻炼学生管理班级的手段,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阶梯。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形成责任感,这种主人翁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决策、管理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去,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锻炼其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益。

三、自主管理是目的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是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展露学生自由天性的可靠保证,在自主管理中,要把学生看成班级建设的主体,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一直是我们所提倡,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学生自主管理是三种管理层次中最高的层次,这要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的去实施,它要求每个学生管理好自己。如在我们班,学生们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琐事,尤其在卫生方面,学生们自己提出:每个人管好自己周围一平方米的卫生,管好自己前后的一个小圈子。我们班的刘扬平时较为邋遢,他位子下边经常有碎纸屑,但随着自主管理意识的加深,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注意个人卫生,这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全班的荣誉,渐渐的他知道着心着眼了,可有一次下课,他尽顾着去玩,结果位子下边因为有一点碎纸屑被检查的同学扣了一分,还没等同学埋怨他,他自己就难过得哭了起来,我让他谈谈自己当时的想法,他难过的说:“班集体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爱护它,可我却只顾着自己玩,把个人卫生忘在了脑后,我给班集体抹黑,我真的很难受……”话没说完,就泣不成声了。我让同学们谈一谈看法,同学们有的说:这次刘扬给咱们班扣了分,说明他没重视卫生问题。有的说:虽说是因为刘扬扣的分,但大家都应该注意,不要再因为谁扣分了。还有的同学说:这不只是分的问题,更是荣誉问题,说明我们班卫生方面还不是很好,所以我提议,大家对于班集体的任何事情都要着心着眼,不仅仅是在卫生方面,其他方面也要着心着眼。从这以后,班级以一个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同学都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与班级荣辱与共,人人都有一种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形成了自主管理的氛围,使自主管理成为了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进行自主管理,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认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相应的自我管理和肩负责任的义务,从而产生自主管理的愿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如此班级管理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层次。

总之,教师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三种基本形式,也是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将三种管理方式恰当运用,巧妙穿插,给学生开辟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其内在需要,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层次,真正体现出管理的效果。

推荐第9篇:物联网的三个层次

物联网的三个层次

时间:2013-04-1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孟庆丰

感知层——感知信息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承担感知信息作用的传感器,一直是工业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传感器不仅感知信号、标识物体,还具有处理控制功能。

目前,在发达国家,其发展已芯片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如最早提出泛在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将压力、磁、光等传感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而且芯片具备无线接入和自组网功能。

然而,传感器国产化程度较低,其成本、性能和寿命尚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物联网信息感知的需求。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正在和其他部门合作,研制满足交通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并对市场产生了影响。如专业生产感知气象信息设备的维萨拉公司,得知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相关研究后,主动要求加入,其产品在国内也应声降价。

网络层——传输信息

传感器感知到基础设施和物品信息后,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进行处理。

目前,传输信息应用的网络先进技术包括第6版互联网协议(IPv6)、新型无线通信网(3G、4G、ZIGBEE等)、自组网技术等,正在向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宽的传输带宽、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智能化的接入和网络管理发展。

据专家介绍,我国在道路建设中,沿路铺设了大量光纤,但利用程度不高。物联网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可以使这些道路光纤物尽其用。

应用层——处理信息

物联网概念下的信息处理技术有分布式协同处理、云计算、群集智能等。

信息处理的目的是应用,交通物联网的信息处理是为了分析大量数据,挖掘对百姓出行和交通管理有用的信息。此外,还需要建立信息处理和发送机制体制,保证信息发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比如,把宏观的路网信息发送给管理决策人员,把局部道路通行情况发送给公众,把某条具体路段的事故信息发送给正行驶在上面的车辆。

推荐第10篇: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comprehe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comprehe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comprehe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Room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howmanybabiesareborninoneminute?

2)Howmanynewbabiesdopeoplehavetofindfoodforinoneday?

3)Whatmaybethegreatestproblemoftheworldtoday?

4)Howisthepopulationgrowing?

5)Whenwasthepopulationover500million?

6)Whatwillhaeninabout600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D.Rumelhart)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从而理解文章的含义。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含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StandingRoomOnly是关于人口问题的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由问题导入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从而为理解打下基础。

Questio:

1)What\'sthepopulationofChina?

2)What\'sthepopulationoftheworld?

3)Haveyoueverheardof\"populationproblem\"?Saysomethingaboutwhatyouknow.2.教

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如下: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

、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问:

1)Whatdoes\"standingroomonly\"mean?

2)Bywhatyearwilltheworld\'spopulationreach6billion?

3)Whatistheauthor\'sattitudetowardsthepopulationproblem?

4)Howdoestheauthorshowtheserioueoftheproblem?

5)Whydoestheauthorwritetheartical?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比如语篇标志、主题句等)。本课作者就是通过大量详尽的数字来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作者使用者如\"AUNreportsays…\"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长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感。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评价性问题可设计为:

1)Whatisyouropiniontowardsthepopluationproblem?2)Whatdoyouthinkweshoulddotosolvetheproblem?3)Suoseyouwereademographer,giveaeechon\"populationexplosion\".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思考问题,洞察问题实质,思考人口急剧膨胀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手段来解决?并用英语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评价课文内容,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

1.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如,populationexplosion,foodsuly,lackofresources,globalproblem,familyplaing等;

2.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活泼、用英语进行讨论的热烈气氛,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三、几点体会

1.理解的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可由下图来表示:

从表中看得出,根据阅读理解三个层次设计的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2.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

3.阅读结合写作

在学生领会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基础上,可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4.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教学

在整体理解课文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等教学,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用法并促进听说读写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概念之后,再学习细节,也符合学生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参考资料:

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安徽出版社,1986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出版社,1993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林汝昌,《外语教学多学科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第11篇:现代文阅读重视三个层次

现代文阅读重视三个层次

现代文阅读能力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虽说对具体能力也能作一定的阐述,如能认读,会分析等等,但是,一旦遇到具体的阅读内容,这些能力也就没了着落。因此,在初三阶段,首先要大体知道,阅读能力是怎样来体现的。我们还是从认读、分析、鉴赏三个层次的能力来说吧。

认读。所谓认读,也就是知道文章说了什么,所读内容包含着哪些主要的知识。从对初中的阅读要求来看,认读主要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对语言运用规范的认识。如书写的正确、规范,包括错别字的辨识,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等。

(2)词义或句义的理解。现代文阅读中的词义或句义,与文言文阅读中的词义、句义不同,因为文言文的词义、句义是用现代汉语来解释文言词句,而现代文中的词义、句义不是要求用另外一些现代汉语来解释它们,而是要知道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如《沙尘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文中用到了成语“竭泽而渔”,要解释其含义,不是指这一成语本来的意思,而是指这一成语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现象。

(3)必要的知识的识别。如常见的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这些知识的识别,主要也不是概念的记背,而是要知道它们的表达效果。

分析。分析是现代文阅读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有时会有遗漏,有时表述不到位。说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主要恐怕就是指提高分析能力。

其实,分析能力说穿了也就是四点:(1)整体感知能力;(2)语言信息删选能力;(3)分解能力;(4)概括能力。不过,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就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要求分析文章内容,包括文章中心、段意、句子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象、人物形象特点等,有的要求分析形式,如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

在四项分析能力中,整体感知和语言信息处理是隐含在阅读过程中的,而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则是外显的。所谓分解,也就是要能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词句含义、中心、段意以及有关的人物、作者思想观点等等。在具体阅读过程中,既要把握要点,又要前后联系地进行思考。概括能力说到底就是表达能力,要能准确、简洁地表达对有关内容的认识、理解,当然,这一表达过程必然隐含着逻辑思维能力。在复习阶段,恐怕不能满足于做习题,而是要选取一些典型的材料作深入的思考,要发现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鉴赏.。鉴赏能力,在初中阶段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一是能依据有关内容作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二是能对语言特点发表见解,三是对有关内容或表现形式作点评或谈感想,四是能根据有关情景作简单的创作,如拟标语、揭示心理独白、写反驳语段等。这些方面,必须要调动已有积累。

初三语文复习注意四

■巩固已有知识。语文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一些内容:知识概念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语言材料的积累;知识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概念大多是最基本的,如必要的文学常识和有关的阅读知识,那些比较繁琐的语、修、逻的知识,不必死记硬背概念。复习时,应鼓励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不仅发现自己的所缺,更要发现自己的已有水平。

■审视学习习惯和方法。从某种角度来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通过小学五年和初中二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养成了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只是这些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掌握是潜移默化的,在初三复习阶段重新审视,很有必要,这是在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例如,阅读过程中整体感知的习惯,这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的,但是,如果只盯着练习题,学生在初三复习阶段反而会忘却这一良好的习惯,而从学生中考中产生的问题来看,有不少问题都出在未能在阅读时做到整体感知。例如,阅读《最完美的礼物》一文,要求阐述“最完美的礼物”的具体内涵,不少学生只答其一,未能从文中提炼其二,就是忽略了对全文的感知。

■认识已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要激发学习潜力,就必须认识自己已有的能力,而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复习阶段,应结合具体的复习内容,认识已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所谓逻辑思维能力,从初中的语文学习来说,就是对事物(事理)概念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逻辑分类能力、前后联系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尤其是在读写过程中,要注意到思维的完整性、清晰性、连贯性等。例如,读《成全一棵树》,就要思考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人的成长,既要考虑环境、他人的因素,又要考虑自身的因素,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所谓的形象思维能力,就是要能依据具体的语境(或有关情景),调动自己的已有积累,进行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例如,读《奥运新格言》一文,要求为2008年奥运会拟一条标语,读《成全一棵树》,要求对“孩子”听了母亲揭示他小时候的为树浇灌的秘密后的心理活动作描写,这些命题中都包含着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

■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不只是体现在写作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阅读过程中。例如,要求对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就包含着思想认识水平。复习过程中怎样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呢?那就应该在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时,既能认识一些表象问题,又能探究一些深层的问题。例如,读《蒙娜丽莎微笑揭秘》一文,对“揭秘”的必要条件、揭秘过程、揭秘意义的思考,实际上就是认识水平的体现,而如果思考过程中能作必要的梳理,认识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当然,写作中,更要体现思想认识水平了。

开掘中考作文的资源有妙招

我们知道,就一般而言,中考作文的选材主要取自“我”的成长经历,“我”的所见所闻,“我”身边的人和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作文的选材来考察,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文资源,即书本、传媒等可以间接获取的作文材料的重要资源。如果说前者为直接的第一资源,那末,后者是间接的第二资源。由于第二资源在时间上可以延伸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空间上可以拓展到我们可以未曾到达的地方,因此,这一资源的潜力非常深广。我们常常把这一资源轻易地摒弃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认真研究并开掘这一资源,对提高作文水平、提升思想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凝注着丰富的意蕴。审视并回顾这些历史,常常可开掘出警策的震撼人心的深意来。

2004年广东的中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像,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什么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个考生以历史事件为材料的作文。他选取了李斯、范增、魏徵等忠臣的声音,表现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主旨。

2004年有一地区的中考作文题为“为他人喝彩”,一考生选取了汉代“苏武牧羊”的历史事件,赞美了苏武忠贞坚定的高尚节操,选材新颖,别具一格,文章自然获得高分。

让政治文化进入作文视野

政治、文化,似乎是一种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但正因为它的严肃而沉重,常常使作文增加了政治的重量和文化的深沉,因而使文章具有了沉甸甸的价值。在中考中,如能有魄力触摸一下政治、文化这一话题,必定使文章增加厚重的价值。

“有家真好”一题,一般总是写家庭或集体的事,而有一考生把祖国比为大家庭,把台湾比作大家庭中的一员,把对台湾的援助作为家庭对成员的帮助,文章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模拟离家的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湾同胞的真切感受,表现了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的重大主题。“珍贵的礼物”也是个常见作文题,一考生的构思极为巧妙。他把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作为“珍贵的礼物”: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一份“凝聚万千灵魂与思想,将历史的不朽与辉煌带向现代的通道的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小作者的构思独特、清新、脱俗。细细想来,唐诗、宋词、元曲确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胆识。

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作文

我们读过许多名著:小说、散文、戏剧、童话、民间故事等,在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著名的篇章。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作品中的素材,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我们的作文,那一定是一种令人迷醉的景象。

一地区作文考题为“忘不了他”,这是一个常见的作文题。作者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选取了一个独特的人物——林黛玉,让她走进作文,走进你的视线。读完全文,我们不能不慨叹小作者思维之敏捷,选材之高明。这样选材,无疑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让传媒信息为作文添彩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传媒功能十分发达健全,报刊、书籍之外,电脑、网络、电视、无线电通讯等技术通行全球,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获取无比广泛的信息。因此,传媒信息无疑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库,里面有无比丰富的作文素材。我们完全可以从网络、电视、书报等方面获取重要的珍贵材料,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

前面写到的“我想唱首歌”一文选取诚信的彩票发行员林海燕、抗击“非典”英雄姜素椿等材料就是这种方法的成功应用。又如一地区中考作文题为“为他人喝彩”,一考生的作文开头这样写道:

仰视足坛星空,有人为贝克汉姆叫好,有人为菲戈惊呼,有人为齐达内折服,而我最想为巴蒂——我心中的战神喝彩!

喜欢足球和足球明星的人很多,但绝大多数人津津乐道于球星的球技和比赛的成绩。本文作者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解读球星巴蒂——一个意志坚忍不拔、有情有义的人。这种发现,是一般球迷看不到的或想不到的。正是作者精于提炼生活,才给予读者全新的启示。

以上谨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开掘作文第二资源的主要内容。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从现实中、从历史中、从书本中广泛地汲取多种营养,就能大大地丰富我们的作文素材资源库。这样,就不愁写不出优秀的生气勃勃的好作文。

让名人轶事为文章增光

名人轶事广为传播,我们一定知晓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的许多事例。如果选用恰当,让名人成为文章的主角,让他们的轶事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定会为文章增光添彩。

有一地区作文试题为“我成功啦”,一位考生选取了一个世纪前的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写成了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天津市有一年的作文考题为“他有一颗美丽的心”。具有一颗美丽的心的人很多。一位考生选取了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举荐肖邦的轶事,令人耳目一新,题材切合题目要求,并具有开拓创新的特点。这样的文章当然获得高分。

文言文复习有“窍门”

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以读读背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主。读读背背,首先(也是主要)是课文内容的读读背背。无论是H版、S版语文教材,还是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经典篇目,对于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增加文化积淀,都是很有意义的,因此,在初学时应有一定的记忆量,复习阶段,则要进一步熟悉。要提请注意的是,课文的记诵,决不应该死记硬背的,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三阶段,机械记忆的能力已大大减弱,而理解性记忆的能力则逐步增强,因此,在复习阶段,就要在读顺畅、读连贯上下工夫,要思考式地读背,并在读背过程中加深对有关词语、句子的感知与理解。除了课文之外,也当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读课外文言材料,一方面是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巩固课文学习所得。所选材料,以短小为宜,最好有一定的形象,如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唐宋散文、明清文人笔记中的有关故事,以及志怪、志异作品中的浅显的短文等,因为有形象,读起来容易理解,且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一般也较浅易。读课外文言文,也应当读读背背,力求读通读顺。

语言材料的积累,应与读读背背相结合,不要光背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句子的意思,而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识词义、句义,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读课外文言短文也就顺畅多了。

至若文言文阅读理解,不必求深,一般地说,如果文章(片断)读通了,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只是表述时尽量准确、简洁。

第12篇:做外科医生的三个层次

以前跟师傅学习做手术时,师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别把自己当工匠”。照师傅的话说,做医生的第一个层次是想学会开刀,掌握一门本领,所以刚入行的时候,就是立志做名好的开刀匠。在大学里,也常常会听人说某某教授是个很好的开刀匠,并不觉得开刀匠有什么不好。有时手术做完了,到兄弟科室串门,看脑外科的同行们拿锯子开颅,看骨科医师们用的锤子、钉子、螺丝等玩意儿,与木工所用无异,也常常开玩笑说,“老兄,下次装修房子,就请你了,如何?”等等。如果说医生用的刀子与切菜切肉的还有一些差别,那么,锤子、锯子、钉子、螺丝与木匠用的就没什么两样了。有一次把儿子带到医院,中午用把手术刀给他削苹果,他很兴奋,“还有这么小的刀啊?做什么用的呀?”一连问了好几遍。要是我希望他将来做医生,这是一个启迪他兴趣的好时机,可惜我希望他今后不要在中国做医生,所以只好苦笑一下,没有告诉他这手术刀是做什么用的。

师傅强调看病的第二个层次就是要把手术指征掌握好,用科学的观点治疗病人。记得多年前听吴阶平教授的一个报告,谈起研究生教育时吴老说,“如果你的同学大学毕业后,没有读研究生,等你研究生毕业时,他已经做了三年外科,开阑尾已经开了300个,而你却做了三年研究,没有开过阑尾炎。等你毕业了,你开阑尾炎还得请他做老师。等到第5年,他开了500个阑尾,而你才开了200个,他还是你的老师。但是等你工作5年后,他开了800个,还是只会开阑尾炎,而你开了500个了。如果你不做总结,不动脑筋,水平与他差不多,开500个阑尾与开800个阑尾差不多。但如果你用统计学的头脑去做手术,边做手术边总结经验,总结阑尾炎的各种临床表现,单纯性阑尾炎占多少,化脓性阑尾炎占多少,腹膜后阑尾占多少等等,还要阅读文献、统计资料、撰写文章、发表论文。8年10年以后,你可能就成为他的老师,而他没有这个理论基础,还是在那里开阑尾炎,就落后了。”这段话,可能与吴老的原话有所出入,但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这点记得清清楚楚。

所谓带个统计学脑袋看病,有点用科学的原理看病的意思。但是科学并不能解决很多非学术的问题。比如对于子宫疾病的处理,以往的医生们总是一切了之。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是如此,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也是如此。手术即使做得再漂亮,但病人术后夫妻感情发生了问题,复查时病人告诉你,他们夫妇离异了,现在活得没有意思。作为医生,你怎么想?这个病一定会致命吗,这个病一定得开刀吗,开刀一定得把子宫切除吗?尤其是子宫肌瘤这样的良性肿瘤,一般不会死人,你的手术做得再好,等病人复查时告诉你,她离异了。你的手术就是失败的。当医生不是为了手术而手术,而是要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的病人。学会察言观色,看这个病人及其丈夫适合做什么类型的手术。这才是一个好医生,才能将医学从科学上升到艺术的境地。这是我的师傅查房时多次强调过的,不会有什么出入。可惜,我就是不会察言观色,所以还停留在师傅说的第二个层次上。平时有小医生拍马屁说我处理病人和手术已经到了出入神化的境地,但我自己知道,这是下级医生的恭维话,信不得的。我处理病人多数还处于经验阶段,少数处于科学阶段,离艺术阶段还差得很远。

最近有个同事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回来传达妇产科学会会长郎景和教授给大家讲做医生要对病人有人文关怀等会议精神。其中讲到怎么做医师时,说医师有三个阶段。其实,这个观念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提法与我师傅的不同,但大概意思差不多。他说做医生有三个阶段,就是“得意-得志-得道”三个阶梯。所谓“得意”,主要指小医生刚入行时,做了几十例手术,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没有出过什么纠纷,没有过什么并发症,觉得自己已经很在行了,了不起了,得意忘形之极,很是骄傲。这种人很多,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升化不到下一个阶段。所谓下一个阶段,就是“得志”阶段。等你做某种手术有100多例时,通过总结

经验,发现疑难的病例越来越多,想在这个领域有一番作为,但自己反而谦虚起来。这是人生的一个低谷阶段。等到你把既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处理病人能做到滴水不漏,对病人既能做到个体化处理,又很符合循证医学原则。这时候,你就得道了,得气了,升天了,成了专家神仙了。不过,这几句话不是郎教授的原话,是我的同事转述的。但我以前听过他类似的讲演,估计意思应该差不了多少。

在妇科肿瘤领域,中国的专家很多,手术做得很漂亮,处理病人也很到位。有次看上海肿瘤医院张志毅教授表演一个子宫颈癌患者的子宫广泛切除术加腹腔、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老先生已经70多岁,但做手术比我们年轻人还有精神。整个手术就使用一把单极电刀(很经济),在大血管上清扫(切除)淋巴结,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个废动作。整个手术花了2个半小时,不仅把该做的都做了,而且术中给我们讲解不断,没有耽误一分钟的时间。术中出血很少,估计200mL不到,术野非常清楚。其实,看手术的人也基本上都是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生,术中却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场,没有人交头接耳。给人一种想再看一遍的感觉。做手术做到这个份上,估计一代人中也就那么几个。照我的理解,做到这份上,就应该算得道升仙了。

还有一次看一个台湾专家的腹腔镜手术表演。虽然是录像,但也给我很好的启迪。这位专家表演的是一台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但由于助手配合不佳,术中把下腔静脉弄破了。这可是很危险的手术并发症,稍有迟疑,就会要了人的性命。多数情况下,都是立即剖腹把静脉的破口缝好。但我们却见这位教授在镜下用针把静脉的破口缝合好了。把我们看的人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种大师,估计世界上都没有几个。

但再好的大师也有出错的时候。听说有位大师级的老教授,有次手术做完后就下台休息去了。这也是国内外做手术的通常做法。由一个副主任医师当助手做收尾工作。其实也没有很多事情,把病人送回病房、处理好病理标本、开好医嘱等就行了。可是那天术中正好用了一块纱布填塞阴道内分泌物。这块纱布一般应该在手术结束时或24小时内取出来,但这种小事情平时一般都由小医生做,这位副主任医师可能很久没有做过小医生的事情了,结果忘记了把这块纱布拿出来,病人出院了也没有想起来。出院后两天,这块纱布自己掉下来,奇臭无比。患者很是气愤,就将这玩意儿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到医院去投诉。这位副主任医师得知被投诉后,就到这位病人家里,希望能和解,并希望能用两万元私了。家属听后,反而不再到医院去闹,直接去了卫生局。事情闹大之后,医院被活生生地敲诈了20万。其实,这阴道内纱布没取出来,这位病人没有感染,即使闹到法院,也不至于要赔这么多。但由于当时正是医疗纠纷闹得最凶的时候,那时候医院为了自己的面子,全不像现在大家都没有面子,所以吃了个哑巴亏。这位副主任医师因为这件事,永远地离开了手术台,看门诊去了。

其实,大医生遇到小问题,被小问题打倒在地不再翻身的不在少数。我之所以“业余”看待阑尾炎的诊断和处理,并非技术上的原因,而是管理上的原因。作为一个妇产科医师,一个经常做妇科肿瘤的医师,切阑尾是基本功。别说一个小小的阑尾,就是腹膜后阑尾,也切了3个,通过统计学原理,也可以大致得出我切了多少个阑尾了。在“分析”我的那次纠纷会上,我也提出过此事:在卵巢癌的手术中,从来都是妇产科医师自己切阑尾,哪里有请外科医师帮忙的?但会议主持者请来了一个老主任:妇科肿瘤时你可以切阑尾,不代表你就可以切一个化脓的阑尾。做妇科肿瘤时你有资格切阑尾,是妇科疾病;而阑尾炎是个外科疾病,你不得做外科的疾病。就这么简单,这就是现在国内的卫生管理方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反正我那次被罚款,比平时犯规时要少得多。记得那例纠纷赔款加医疗费用一共是2万元,按照医院的规定,我个人应该负担4千元,但最后只罚了区区500元大洋。感谢医院的恩情,没有要我下岗。否则,我不仅今后没有得道成仙的机会,连现在这种小人得志的机会也没有了。

第13篇:教研组管理的三个层次

教研组管理的三个层次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研组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重视的课题。落实教研组管理,提升教研组功能的关键在落实以下三个层次的“管理”:

一、人治——教研组组长能力管理

教研组管理的第一层次就是教研组长的能力管理。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长则是学科组或年级学科组的负责人,肩负着领导本学科教师研究教学,开展科研,对本学科教学进行组织管理,以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重任。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离不开一个能力强的教研组长。学校常常在学科中选拔专业能力很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通过他个人的能力落实教研组管理。教研组长的能力可以表现在执行教学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1.执行教学计划

①领会计划: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汇报情况,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将计划落实为具体措施。

②加强管理:协助学校贯彻教学常规要求,协调各年级重要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统计反馈等事务工作,并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控教学进度。

③确保质量:组长本人教学效果显著,能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并指导本学科成员提高教学水平,促使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组织教研活动

①制订方案:抓住本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或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和方案以及活动安排,目标明确,有切入口或抓手。

②落实措施:积极执行教研活动计划,推进方案拟定的具体措施,能创造性地克服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确保教研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

③引领合作:能主动关注教师的需求,提出建议,提供个别帮助,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与同事共同分享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同事研究和探讨教学问题。

④注重实效:能切实解决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主动帮助本学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每次活动都有记录、分析与总结,有明显成效。

3.引领专业发展

①提升师德: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有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对教师热心而宽容,有服务意识,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主动提供帮助。办事严谨务实,有责任心。在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观察与研究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策略;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能力。

②指导实践: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能够对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加以自我分析,并提出后续跟进措施。

③主动创新:有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密切关注本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了解本学科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注重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组长自己要能提出关键性和创新性观点,用于指导本学科教师研讨,这样才能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法治——教研组制度管理

教研组管理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管理。教研组管理离不开高水平的教研组长,但是如果只依赖于教研组长的个人能力,一旦教研组长岗位变换,可能会出现管理断层,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教研组制度,通过制度保证教研组的高水平运转。对教研组而言,制度就是教研组成员日常活动的规则。要想提高教研组管理的有效性,就要在教研组工作的每个环节上形成制度,加强管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教研管理制度(常规制度、学习制度、研究制度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学校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改革教研组设置办法,既按学科设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设置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等综合教研组。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同时也使学科、教师进行的教学研究具有合法性,从而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教师教学研究制度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3.课题规划与相应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定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研究、过程管理、结题、验收、档案管理等环节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评议课制度、研究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5.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

确立以校为本的教研观念,对教师参与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参与活动、合作交流、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适时总结反馈,规范教师教研行为,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评课制度,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确立以崇尚研究、鼓励冒尖为目的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在教学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如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顺利结题,研究成果获奖,有著作、课件等。

三、文治——教研组文化管理

教研组管理的第三个层次是文化管理。教研组的变革与发展,深层的根基在于教研组文化的构建。对教研组而言,文化具有三种内涵:其一,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体系,它指明了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成员以何种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如何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以及如何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其二,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其三,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开展研究的共同方式,是教研组成员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教研组文化一旦生成,它一方面对置身于教研组文化之中的个体教师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构成了教研组运行发展的内在机制,从深层制约着教研组发展的方向。

那么,怎样进行教研组文化管理呢?

1.树立文化管理意识

教研组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本质上是该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判断问题,即文化问题。人的管理的核心就是文化管理,成功的管理必然走向文化管理。作为一种微型组织的管理者,教研组长的管理对象不仅是传统的人和事,而且涉及“教研组的文化”。换言之,教研组长既是教研组人和事的管理者,更是教研组文化的管理者。教研组长有了自觉的文化管理意识,原先自然生成、自生自灭的教研组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有意识的构建与发展。

2.构建教研组的制度文化

就教研组而言,制度就是教研组成员日常活动的规则,其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步骤、定评价标准等。这些制度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具体包括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读书交流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师徒带教制度、案例和课例研究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奖励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之所以构成一种文化,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教研组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制度设计到制度执行的过程,构成了教研组成员的日常工作方式。

3.落实教师的行为文化

教师的行为文化体现为教研组成员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如备课行为、听评议课行为等。无论是组训、文化愿景,还是教研组的文化战略,都是教研组长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协商,反复研讨,持续重建的结果。教研组应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愿景和文化理想,如同学校文化有校训一样,教研组也应有自己的“组训”,这既是教研组精神文化的基础,也是教研组文化理想的核心体现。教研组成员也要致力于教研组氛围的布置和资料的积累,例如教研组成员使用的教材、教参、教具、学习材料、教案、课例、随笔和各种教学录像等资料都要有意识地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

4.制定教研组文化的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

学校应有对教研组文化创建进行评价的标准。这一标准的核心是创建品牌教研组,而品牌的内核是文化。在教研组层面上,教研组自身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评价标准。在这一标准里,应全面涵盖教研组文化的基本内涵,兼具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

“人治的管理”主要靠教研组长的人格力量,管理者以“压”的方式来制约被管理者的行为,没有具体的标准,被管理者往往口服心不服,难以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难以转化成被管理者的主动行为。

“制度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标准对被管理者进行统一的约束和规范,同样是一种刚性的他律,其效果常常是被管理者被动接受。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是现在多数管理者都在用的,无情制度有情管理,就是把管理与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

“文化管理”则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它所达到的管理效果是“自律”。只有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成员的集体智慧,形成和谐的学科教研组文化,才能更好地彰显教师的个人价值,才能让教研组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成为名师,让学校成为名校。

第14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三个层次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三个层次

道路交通事故一般都要经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三个发展过程。针对在道路交通事故三个发展过程开展预防工作所具有的不同特点、重点和要求,就产生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三个层次问题。

第一层次: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本层次的工作要突出一个“牢”字,要打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基础。

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工作,宣传部门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强车辆和驾驶员源头管理,进一步做好创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等工作;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和验收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科技含量,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方方面面工作,都有明确的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哪一方面没有做好,都会产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

第二层次:在已发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其向道路交通事故转化。

如果说第一层次是侧重于加强正面建设、预防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话,那么第二层次就侧重于对各种已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本层次的工作要突出一个“严”字。打击和遏制交通违法行为工作,要在各部门依法查处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四个主要方面的工作:一是公安部门组织交通秩序整治,查处交通违章行为,并在驾驶员考试、发证、违章处罚、记分等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和治理力度,依法办理交通事故安全,严惩交通肇事犯罪;二是建设部门清理整顿城市道路违规占道行为,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排查和治理力度;三是交通部门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桥梁的排查和治理力度,整治和规范公路广告设置,对机动车超限超载运输进行整治,取缔公路占道路经营和乱摆乱卖行为;四是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机及农机驾驶员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在严格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系统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机制。一般说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所以预防和治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是我们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着力点。建立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预警机制,主要就是着眼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外在原因,积极

地遏制交通违法行为向交通事故转化。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特定气象条件的预警,二是对特定地理条件的预警,三是对特定道路交通状况的预警,四是对特定驾驶人群的预警,五是对特定机动车类型的预警。比如,在高温的天气条件下,就有必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驾驶员群体及机动车部件进行及时的预警,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彰显人性的关怀。

第三层次:要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实践同样证明,由于种种原因,在短期内我国仍然会有较多的交通事故发生。因此,研究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因为人员伤亡数量是衡量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所以,研究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又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本层次的工作要突出一个“快”字。

为此,要建立我国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六个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公安部门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方面要对前一阶段造成交通事故人员伤亡最多的“杀人”交通违章种类和伤亡人员最多的“杀人”事故类型快速反应,迅速在本阶段组织开展重点的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整治重点交通违章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对有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要建立由当地派出所、巡警、消防警先期联动出警进行抢救的机制,对于一些特大道路交

通事故高发而常规救援较为困难的山区,要组建专门的搜救队伍。交通、建设部门要坚持建设新路与改造旧路并重的方针,要普遍地在路中间设置隔离设施,在路两旁设置保护设施。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抢救“绿色通道”机制,努力减少交通事故人员伤亡。

第15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三个层次

我在本科函授的时候,一个教授曾经说过,班主任是学校的小校长。这话不无道理,校长出差几天,学校往往照常无事,但班主任请假一天,班级说不定就会群龙无首,麻烦不断。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班级的责任人,更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

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作用之特殊、工作量之大,有目共睹。正因为如此,班主任的工作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体会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注意三个层次

一、班主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作为学校所有针对班级的任务的完成、问题的解决、活动的组织,最终都靠班主任落实。对于班级内部方方面面的日常管理,也都要班主任组织,实施和检查。因此,班主任必须同时承受来自学校、学生双边的压力。这些工作不仅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更使得身体、甚至精神遭受或大或小的折磨。但要使苦有所值,班主任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字:

(一)、细:即班主任对班级工作不能大而化之,简单粗暴。各项工作而应具体可行,深入细致。

1、班级的各项制度要细:比如早操及第五节课学生容易迟到,就规定寝室长必须提前5分钟锁门。比如我班教室在学校一楼,铃声几乎听不见,就规定值日生课间负责听铃声。再如寝室的内务整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就规定班主任、班长、团支书不定时进行寝室抽查,将其结果作为班内评文明寝室标准之一,而且还评出最佳及最差床铺,与个人量化考核挂钩,收到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女生公寓的24号寝室,物品摆放用绳子拉线。

2、观察学生动态要细:一是开学近一周到两周,应该记住班上所有学生的姓名及学习、纪律、爱好等情况。所采用的方法常有这样一些:召开来自不同毕业学校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平时尽可能深入学生生活,尽量搜集学生资料,对学生进行大致分类;学生自我介绍班会;特殊学生尽可能联系家长等。二是要建立多方式、多渠道了解班级情况的制度。首先是班干部要敢于反映问题,班上出现的任何违纪,班干部必须边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反映,包括晚上12:00。凡是不能及时反映问题的班干部不仅要追究连带责任(个人量化考核乘以2扣分),而且还有被淘汰的危险。再就是委派部分有正义感、敢于说真话的学生,分寝室、分教室不同位置安插(单线联系)。这样班上的实际情况就基本上在班主任的掌握之中。

(二)、实:即班主任对班级工作不能浮光掠影,而应该用实实在在的措施狠抓落实,讲究实效。

1、日常管理制度必须落实

比如查寝,我一周有五天晚自习,基本上每天都查寝。白天基本上能保证每两天到一次寝室,并且特请宿舍管理员及学生会干部另加注意。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比如安全问题,不仅天天讲时时说,还专门成立了安全组,制定了严格可行的措施:不同区域(教室、寝室及操场等)都有负责人,如果负责人一旦离开该区,必须要委托其它班干部。特别规定学生不得近距离接近围墙,自习期间女生不得私自到花坛等暗处逗留。护送学生的成员必须当所有学生都安全到达指定区域后才能结束。

2、阶段性工作必须重点落实

比如学生周日上街,首先第四节课一下,班内安全组成员从校门口到一中旁的拐角处分散执勤半小时。一查班上同学是否按分组名单上街,二查是否有本班学生坐摩的。晚上第一节自习对上街情况进行检举,班长收取学生证,然后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比如三月份的文明礼貌月活动,首先组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结合班级情况,细化成十二条,严格执行。如利用2月27日周日上街机会,班上头发较长的7名学生理短了头发。如规定班主任在任何场合听见说脏话的当作违纪。在3月2日查男寝时一次性提醒3名学生说脏话,现在基本上就很少了。

3、班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必须抓实

抽烟是班上第一大突出的问题。从我接受08机电(7)班的8月19日起。一周内,就发现经常买烟抽的有8人。不买烟但抽烟的就达19余人。也就是近半数男生抽烟。为此,首先是在网上下载有关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抽烟的危害。同时,把抽烟作为重大违纪,每发现一次就扣量化考核5分,并扫环境一个月。这样仍有同学偷偷零星抽烟,特别是本次放假学生到校当天又有几个同学竟然躲在7区后一个较偏僻的地方抽,当场被班上巡逻的安全组干部发现,并及时向我汇报。我立即到了学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软硬兼施,最终以周日第一节自习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家长打电话,保证不再抽烟。并主动承包本班的环境清洁一周,还在他们的倡导下成立了“戒烟协会”。

(三)、速:就是指处理问题不能拖,尽量第一时间处理。特别是下午到晚上发生的问题不能过夜。

比如2月25日晚接校务值日通知18号寝室有学生赌博。我随即赶到学校,当时他们正站在寝室门口。考虑其中三人是旧犯,都承认自小学到初中一直赌。其实他们其它方面的表现还不错,这就说明他们对抽烟属于那种知错难改的类型。所以决定利用这一时机“下一剂猛药“。一进大门。就是高声训斥,同时借机喝令蹲下,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一方面静观事态发展,另一方面不时语重心长,甚至心情沉重的进行虽语气柔和,但言词锋利的批评,一直到0:43分结束。他们深受震动。

(四)、耐:就是处理学生问题有时在时间上不能一味求速,力度上不能一味求猛,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机动,刚柔相济,打持久战。

06公关的宋**,本身就是父母从宜昌找回来逼进学校的,课堂上无精打采,就是对最喜欢的打篮球也毫无生机,但身上的烟味刺鼻,寝室讲话,骂人,上网经常发生。为此,首先把他确定为班主任的帮扶对象。规定开始每两日一次谈心,当有一定效果后每周或半月进行一次谈话。每次都坐下来。心平气和,但每次犯错误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班规。如扫地、义务打开水等。还找了一个宋**不在教室的机会,动员全班同学对他加以帮助、监督。再就是让他有事做,班上成立篮球队,鼓励他参加。召开运动会时,把他确定为运动员。中专部进行计算机比赛,全班同学推举他参加。我也亲自教他练字,借此磨练他爆燥、草率的性格。同时不忘对他的进步给予真诚的表扬,即使每次批评后都给他一个恰当的期望值。为了增进彼此信任,有一段时间他明显极度苦闷,有学生告诉我他父母离婚了,我又和他谈了很久很久……凡此种种不仅宋**没有流失,而且在校期间能不断进步。宋**在2008年秋入伍后,还要求他的父母备酒感谢我,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通一次电话。

二、班主任是一项科学的工作

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这一特殊现状,再加上现今教育本身存在的偏颇。导致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又特别是中职生。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强烈地意识到,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责任心的问题,更是一个高度智慧的问题。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防止“费力不讨好”的可悲结果。

(一)、抓实常规管理

1、不同阶段的常规管理。

新生入学必须迅速上路,首先是观念制度教育:(1)专业及就业情况介绍,树立学习信心。(2)班主任工作承诺,给学生以感召力。(3)下达本班学习、纪律、活动目标,让学生有班级责任心和凝聚力。(4)强调相关组织纪律。(5)对结业、补考、毕业、就业相关规定的说明。然后就是与学生摸爬滚打两至三周。坚持每日查寝,随时深入学生,特别是周

六、周日下午到校了解情况。平时严格督促班干部的工作。让学生一进校就能焕然一新。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就是个别、特殊学生的攻坚战。到了毕业班,就强调学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进行情感加纪律教育。

2、抓好班干部的组建、培养和考核,完善班级各项日常管理,做到事情有人管,问题有人报,处理有执行。比如清洁委员下设负责人,固定到区到组到人。

(二)、突出重点工作

1、学习和日常行为。我们都清楚,那些喜欢违纪的学生其本质并不都是道德败坏,心灵肮脏。大多数违纪学生无非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同时在日常行为中又我行我素而心灵空虚造成的。因此,必须用学习来促管理,千万不要说中专生不抓教学,一节课上下来就不错了,这是大错特错。这点我深有体会,经过问卷调查,我班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混两年的心态到校的,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并不是应届初中毕生,情况复杂。正因为如此,我在班上明确提出一个观念:学习是我们一切行为的中心,并且还细化了学习的具体内容,即文化课,专业课,爱好特长,人际沟通等四个方面。还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方案,不知不觉中,学风浓了,班风正了。对于日常行为,向学生阐述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然后就是把日常行为作为学生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再辅之以平时的常抓不懈,应该说对预防大的违纪事件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校组织各类活动

活动是班主任普遍感到头痛的事情,认为费时费力费心,难以组织,不如关在教室里简单。但我认为,活动至少有这样一些重要作用:一是可以缓解平时单调、紧张的教育教学气氛,使学生的生理、心理得到一种调节,减少矛盾的发生。二是平时师生关系紧张的,可以借此机会使之缓和。三是班上一段时间出现问题较多的,正好借此机会提升班主任的威信,促使问题的强化处理。四是活动结果通常要与班级考核挂钩,也是增强学生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大好时机。因此,对于活动的动员,组织,训练及奖励等各个方面,班主任都应充分准备,精心指导,严格督查。

(三)、正面教育与强制约束的有效结合

正面教育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情感教育、常识教育、体验教育等类型。强调了对学生的引导,多采用表扬的方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些单调而又言过其实的夸奖甚至是慌言,无法对学生起到真正的打动作用。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大多是从挫折、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赏识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且让学生明白强制约束也是一种爱。

(四)、量化考核与《成长记录本》

量化考核是当今学校和班级管理通常采用的一种作法,但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量化考核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对学生进行相当准确的评价。因此学生的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各项制度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为此我除了在班上严格执行量化考核的同时,还推行了一种《成长记录本》的制度。要求学生在《成长记录本》里面记载这样一些内容:(1)个人档案,(2)一句名人名言,(3)十年后我在干什么,

(4)毕业时的自己,(5)每学期我这样做,(6)成长见证。当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甚至有什么思想体会、人生思索都可以记入《成长记录本》,一段时间后,班级情况发生了明显的进步。

三、班主任是一项艺术的工作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们常常更多的强调了他的艰苦性和科学性,这样只会使班主任处于一种非常压抑的境地,对学生的管理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况,这实际上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注意工作的艺术性。

(一)、班级的文化建设

从某个方面说,制度约束带来的是师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而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熏陶,把学习和守纪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在08机电(7)班,首先是在教室前挂了一幅字:自强。同时办了很多栏目,如《班级因我而辉煌,我因班级而

自豪》、《才艺展示》、《每周一言》、《自我批评》等。还组织学生编写《美文集》,平时的班团活动,也找一些语言优美,意境高雅的文章组织学生学习。

(二)、适当处罚的艺术

在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绝不是体罚。不过在惩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同样是一种善意和友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上小学时,他想亲眼观察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就偷偷把校长的狗杀了,校长知道后非常恼火,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惩罚:要他在一周内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后来他成了德国有名的解剖学家,并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三)、沟通艺术

首先学生做错了事,班主任要就事论事,不应该牵扯上学生的品行个性。比如,早自习走读生把课本忘在家里,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提醒、关爱和帮助,而不是借题发挥,说“学生丢三落四,还怎么能读好书”等。再就是不要冷嘲热讽,很多学生犯错误,其实并不是故意的,或者已经害怕,因此老师的“过度”批评只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班主任应该和学生一道仔细分析错误所在,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改正错误的方法和机会,甚至是相互约定一定的处罚措施。

当然,要搞好班主任工作,绝不是所谓的几条经验就能实现的,确确实实班主任工作不仅复杂,而且深奥,这就更需要每个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深入总结,并强化落实。

第16篇:安全管理理念的三个层次

安全管理理念的三个层次

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安全管理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工人要动脑筋想怎样去干活才能保证安全;哪里可能出现什么危险;如何去按章操作,去干标准活、放心活、安全活,工作过程中如何去发现隐患,处理隐患,并保证按措施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管理人员要动脑筋想哪里是安全重点,是薄弱环节,监督责任是否落实,职工操作是否规范,隐患是否及时处理,做到监控到位,保证安全生产。

三是管理层要把责任、制度、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遇到问题要勤沟通,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要构建和谐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监管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素质都至关重要。

海尔的管理层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要想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这句话说明了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只注重大的方面,而忽视小的细节,放任的最后结果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海尔能够创造出世界知名的国际品牌,其企业管理从未放弃过小的细节——细致到工厂的每一个方面。把安全管理渗透进全员、全面、全过程之中,就能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注重把握“细节”,恪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告诫,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细节”越是在基层,越是在具体操作中,越得举轻若重,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不存有丝毫侥幸心理,形成“安全无小事,细节是大事”的风气,这是实现安全的基础。

抓安全生产一定要注意细节、关注细节。安全生产这件大事是许多小事组成的,只有保证安全生产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才能成全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小是基础,大是框架;小是环节,大是链条,没有小无所谓大。对于安全生产的所有环节都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决不放过一个漏洞。只有这样,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曲突徙薪”,意即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该说,上述故事中“灶家”的火灾,完全能够避免,因为即便“灶家”对隐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识,在淳于髡告知后也应当有所警惕。但是火灾还是发生了。如果“灶家”听了淳于髡的劝告,很可能避免火灾,也用不着众人相救了。这里,谁的功劳大是一目了然的。

我们发现,近年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绝大多数都是责任事故,换句话说,\"天灾\"的因素虽然有,但\"人祸\"还是主要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避免安全理念的“透支”,要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在思想认识上,安全工作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部门的权威大于其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费用计划和执行程度,重于其他工作所需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教育优先于其他知识培训和学习;在管理举措上,情感投入多于其他管理举措;在检查考评上,安全检查评比严于其他考评工作;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同时,让安全理念成为每名员工的一种习惯。安全生产不仅是你的责任、他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安全生产从他律向自律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事故就会远离我们,安全就会与我们常在。

第17篇:提出后勤工作的三个层次[材料]

提出后勤工作的三个层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劳动服务到文化服务,从满足服务到支撑服务,指出只有达到了第三个层次,才真正实现了建立一个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后勤服务和保障体系。

三个观念转变,并不是要摒弃前者,而是要在三项服务做好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主动服务、支撑服务、文化服务,从而在根本上将公寓中心逐渐推向标准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中,确保公寓队伍建设逐渐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

会后,公寓中心根据集团党总支要求,围绕王芳书记讲话精神,要求广大职工结合公寓工作实际情况,开展讨论,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文化品味,更好地为同学提高优质的居住环境。

对扎实搞好本次活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扎实整改。全体员工要把思想统一到公司及中心工作的大局上来,认清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劣势,结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认真自查自纠,持续改进,处处从高、从严、从细要求;二是要创先争优,用心服务。要结合本岗位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优质服务活动,在活动中“竞优质服务,争师生之心”;三是要勤敬诚和,共创品牌。全体员工要发扬“勤敬诚和”的公寓服务文化,做到“勤”,即脑勤、眼勤、腿勤、口勤、手勤, 用无微不至的高标准服务赢得师生的满意和信任;“敬”,即心存恭敬、感恩之心,在服务工作中要有“铜牙、铁肩、橡皮肚”,要肯吃苦、勇担当、能忍让;“诚”,即要实事求是,诚实践诺,要“言必行,行必果”;“和”,就是团结、和谐。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服务定位,把握服务内涵,更新服务理念,要坚持换位思考,提升沟通技巧,加强自身涵养,要有“争和创”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入住学生创造更为温馨、舒适的公寓环境,为淮阴师院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会上,马爱梅通报了中心近期情况,并宣读了中心第1期《督察通报》,她希望每位员工在工作中能严守职责规范,积极参与到“创先争优推进月暨第四届优质服务月”活动中来,不折不扣地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共同打造“有正气、讲原则、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寓服务团队,开创公寓服务工作新局面。

会后,员工们纷纷表示,要以“创先争优推进月和第四届优质服务月”活动为契机,立足岗位,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用心做好公寓物业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育人”宗旨。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服务宗旨,9月6日上午,长安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学生公寓部主管人员及公司质管办围绕 “提高保洁服务质量,强化周到服务意识,打造温馨公寓服务”的主题对学生公寓部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关培训。 以班组管理条例为标准的量化打分制绩效考核,以达到加强员工工作责任心,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的目的。其次,对新学期开学后学生公寓值班、保洁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点评,并对值班员、安全员、保洁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相关培训。最后要求学生公寓全体员工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班组管理条例执行。为同学们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物业服务。(

第18篇:教育机会公平的三个层次

教育机会公平的三个层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机会公平成为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正确理解教育机会公平,是设计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实践、判断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程度的一个认识前提。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

教育机会不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教育机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及人群差距一直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机会不公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极大障碍,成了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教育机会公平?这是设计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与政策、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实践、判断教育机会公平的实现程度的一个认识前提。

笔者以为,教育机会公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含有渐次递进的三个不同层次或者说可区分出三种不同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就学机会公平:“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一个层次是“就学机会公平”。这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所决定的起码的教育机会公平,或者说是教育机会公平的底线要求。我国于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便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其后至今半个多世纪,宪法虽几经修订(1975年、1978年、1982年)与修正(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条规定始终未变。不过,在现实中,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并不等于每个适龄公民就一定都能进入相应阶段的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为,至少有两种制约因素会导致就学机会不公平。

其一是学校教育总体规模。只要学校教育总体规模不足,那就无法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接受相应阶段的学校教育,从而形成一部分公民有学上、其他公民无学可上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通过公平分配的规则来分配就学名额,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来选择就学者,自然也可视为一种就学机会公平,但这显然不能成为政府据以满足或聊以自慰的理由。因为这样的就学机会公平其实是无奈之举的结果,是一种低水平的、形式上的就学机会公平。由于毕竟还有一部分(有时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公民并非因为自身的智力或道德因素而不能就学,因而即便采取所谓的公平分配规则与公平竞争方式,对这部分公民而言实质上也并不公平。他们虽然拥有宪法规定的平等的受教育权,但并未实际享受到这种权利。不用说,倘若既无公平分配规则,也无公平竞争方式,那就连这种形式上的就学机会公平也无从谈起了。

其二是公民家庭经济状况。当公民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学费时,或者即便是免除学费的教育,当公民的家庭经济十分贫困、连起码的生活费用都没有着落时,那么,即便公民的其他条件都符合接受特定阶段学校教育的要求且已被学校录取,公民也往往会被迫放弃就学。义务教育法虽然早在1986年便已颁布,但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实施过程中,因家庭贫困而不能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儿童不计其数。同样,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有不少品学兼优的考生因交不起学费或需要挑起家庭生活重担而被关在高等学府门外。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若无必要的资助措施,学校教育的大门对于这些贫困家庭子女来说,表面上是敞开的,实际上却是紧闭的。

因此,扩大学校教育总体规模,使得学校教育的容量能够保证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进入相应阶段的学校学习;建立健全就学资助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公民不至于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就学或中途辍学,可以说是切实解决就学机会不公平问题的两个必要前提。

作为整个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石,就学机会公平首当其冲。没有就学机会公平,许多公民连学校的门都进不了,其他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但另一方面,就学机会公平毕竟只是“初级阶段”的教育机会公平,它所着力解决的只是符合条件的公民“进校门”的问题,而不是“进什么样的校门”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就学机会公平或可称之为“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小康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二个层次是“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上述“就学机会公平”存在着一个隐患,如果公民就读的学校相互之间在物质条件(硬件设施、办学经费等)与师资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着所谓的优质学校与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的极大区别,如果符合条件的公民中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就读于优质学校,其他公民只能就读于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那么,学校教育本身便既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产物,同时又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制造、再生产乃至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工具。其结果,本来通过使公民都能“进校门”而实现的初级阶段的教育机会公平,现在却又因公民们分别进了质量差距明显的“不同校门”而出现了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于是,“就学机会公平”一旦基本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新追求。

按理说,既然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平等权利就不仅应体现在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进校门”,而且应体现在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就读于办学条件优良、质量大致相当的学校,亦即都能“进好校门”。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受经济、文化及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且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在我国,质量差距明显的优质学校、平庸学校乃至劣质学校这三种学校类型事实上一直存在,且优质学校比例较少,不少劣质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条件长期达不到起码办学要求。其结果,法律上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公民却分别就读于物质条件及师资条件差异悬殊的不同学校,并因此而导致他们实际所接受的乃是质量悬殊的不同教育。

这种情况自然不能长期延续下去。随着公民尤其是平民百姓的社会公平意识与教育公平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平等享受优质教育机会的呼声日益高涨,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终于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其中,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几乎成为人们的一句口头禅。

需强调的是,寻求“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立足点,应是通过大幅提升非优质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而不是单纯通过对优质学校与非优质学校的简单的拉平式重组,完成学校间的“低位平衡配置”。尽管低位平衡配置也能缩小乃至基本消弭学校间的差距,但随之产生的效应不光是现有优质学校的消失,而且可能会导致建设优质学校的动力的消解,致使“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反而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之相反,唯有高位均衡发展,才能促使所有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师资水平最终都能达到优良标准,确保“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为此,着力推进学校办学物质条件的标准化建设,尤其是花大气力从根本上彻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着力推进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升,尤其是花大气力持续培训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同时,科学实施校长及教师的校际定期业务交流与轮岗制度,可以说是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三项基本措施。

不难看出,基于高位均衡发展的思路谋求“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最终将带来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水平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就学机会公平”只是一种“温饱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那么,“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便是一种“小康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发达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个层次是“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衡量一个社会中的公民是否完全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仅要看公民是否都有机会跨进学校大门,也不仅要看公民是否都有机会跨进优质学校大门,而且还要看公民就学后是否都有机会充分参与教育过程。换言之,即使实现了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若学校并未赋予受教育者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使得一部分受教育者始终或者长期被安排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的中心位置,其他受教育者则始终或者长期被定格于次要位置乃至被搁置于边缘,以至于成为学校教育过程的“局外人”,那么,我们就不能说后者完完全全地享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因为在实际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他们本应享有的以充分参与教育过程为标志的平等受教育权事实上已被剥夺。

“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要求学校和教师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抑或在班级管理中,都不要把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机会(课堂表达的机会、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担任管理角色的机会、组织活动的机会、代表集体的机会等)长期地或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应将这些机会公平地给予所有学生。学校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空间,班级是一种教育与学习的组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都是教育与学习性的活动。在这里,主要的旨趣不应是校方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的需要”、“管理的便利”,而应是学生的“成长的需要”、“发展的可能”。而实现这一旨趣的关键,便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参与机会,不是只为哪一个学生或哪一群学生,而是为所有学生。

在此,笔者是在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视野中,将“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视为在“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基础之上的一种更高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是能够让受教育者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从内心里感受到真正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一种深层的教育机会公平。显然,要想使“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成为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一种普遍现象与基本特征,有赖于关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以及公民受教育权等一系列平等观念真正成为广大校长和教师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品质,而这样一种整体的教育人文状况通常不会出现在“就学机会公平”与“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实现之前。正是基于这一缘故,笔者把“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称之为继“温饱水平”、“小康水平”之后的“发达水平”的教育机会公平。

当然,由于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千差万别,不论何时何地,都可能会有一些学校或教师个人尝试赋予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就此而论,“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作为一种局部的实践现象,早已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甚至早已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促进“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就好像“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只能是出现在“就学机会公平”实现之后,但作为一种局部的实践,也会存在于人们普遍致力于“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过程之中。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而我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就学机会公平”的实践目标接近基本实现,“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的实践行动正在逐步展开,“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的实践取向得到日益广泛的支持。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善始善终,全面实现“就学机会公平”;趁热打铁,加快推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大力倡导,积极探索“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应成为我国当下教育机会公平实践并行不悖的三项任务。

第19篇: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 2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认知层面,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第二,情感层面,就是要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第三,实践层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

如故事《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了解挫折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承受力。

2.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挫折。

最佳答案[投诉]2012-09-03 05:16:55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一种“爱孩子、有远见”的表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经受点挫折、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并学会从挫折中接受教育、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应付困难的勇气,是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和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长作为幼儿的首任教师,在幼儿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儿逐步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同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训练幼儿的为家人尽责、为他人服务的基本责任感。例如:从帮助幼儿学习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到学会帮助家里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能力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培养幼儿挫折承受能力的基础。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挫折。只有孩子充分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在认知上,让幼儿正确理解挫折,以使儿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幼儿充分体验挫折,消除儿童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幼儿正确的反应方式,通过知、情、意、行的系统培养和训练,使儿童成为勇敢坚强的人。

第20篇:移动通信运营的“三个层次”

移动通信运营的“三个层次”.txt-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 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 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看透我在隐身,知道我在等人。移动通信运营的“三个层次”

2010年12月15日

前不久,中国移动的品牌主张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了转变,由“中国移动通信专家”转变成“中国移动信息专家”。这一转变折射出中国移动业务的战略调整和移动通信业务的升级。笔者以中国移动通信作为分析对象来探讨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层次。

中国移动通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自200x年成立至今,在规模和业绩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拥有较好的品牌形象和客户占有率。200x年中国移动的年报显示,200x年中国移动实现净利润535.49亿元,比200x年增长24.7%;总收入2430.41亿元,比200x年增长19.1%。此外,200x年,中国移动用户的ARPU值是90元,较200x年的92元有所下降。分析人士表示,增长主要来自用户规模扩大的拉动。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前年增长65.2%,占业务收入比重的15%,成为移动业务新增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移动所占的移动市场份额达到了65.5%,可谓占据绝对优势,市场规模的扩大也自然带来了收入的增长。去年移动市场的增幅亮点来自移动增值业务领域,其中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达到246.71亿元,彩铃收入是34.23亿元,较200x年增长了303%,WAP收入是35.7亿元,较200x年增长了97.6%;联通的增值业务收入更是达到了65.2%的增幅,在运营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移动通信进行品牌主张是大势所趋。

以此来分析移动通信的三个业务层级:

第一层级:通讯

无论是当初的模拟信号还是基于GSM基础上的数字信号,都是解决最基本的通讯业务需求,在模拟数字时代还没有出现短信等增值服务。当初人们买手机就是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通话。当时大街上,手里拿着“大哥大”进行通话,这一通讯工具解决了固话业务不能移动的技术短板。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GSM和CDMA技术。随着这一技术的出现,移动通信业务出现了向第二个层次的迈进。

第二层级:通讯+短信+增值服务

GSM和CDMA技术具有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等技术特点,这些特点为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移动通信业务迅猛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形成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形成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旗舰品牌,他们分别覆盖高端客户、流动性较强的用户和收费潜力大的潜在中高端用户。全球通针对高层商务人士。神州行针对花费需求较低的普通大众群体,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全覆盖市场产品。动感地带是针对年轻一族的生活特点和消费习惯推出的全新品牌,也是国内第一个专门设计为年轻人设计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的倚重短信、数据等增值业务。中国移动200x年年报显示短信收入达到246.71亿元,彩铃收入是34.23亿元,较200x年增长了303%,WAP收入是35.7亿元,较200x年增长了97.6%。中国移动通信积极开展通信自成一家--集团V网、长话慢慢说--集团IP电话、无声的信息快递--集团短信、网

络接入直通车--集团专线、天涯若比邻--集团E网、信息整合工具--统一消息、无形的数据专线--无线DDN、位置服务北极星--移动定位、量身定做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无处不在 如影随形的服务网络等集团业务以及针对公安行业移动信息化、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化、海关行业移动信息化、政府部门移动信息化、铁路行业移动信息化、电力行业移动信息化、交通行业移动信息化、保险行业移动信息化、航空行业移动信息化、媒体行业移动信息化、税务行业移动信息化、物流行业移动信息化、气象行业移动信息化等解决方案。

第三层级:移动运营服务方案解决商

随着3G技术的完善以及今后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通信业务除了满足最基本的通讯和短信等业务需求之外,它将迈向更高的层次,将会以移动运营服务方案解决商的身份运营,到这时候,它的价值有点类似于现在IBM一样了,成为移动商务的运营方案的专家。这时候它的业务应该包括: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多媒体业务、移动商务等。那么这时,移动通信网站也需要升级,不仅局限在移动通信业务的介绍和宣传层面,更多的将会是一个融介绍性、业务性和互动性的战略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既可以了解产品和业务的相关信心,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享受各种移动服务(如彩信、彩玲下载等等),建立这个平台之后,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将会由两个层面来构成,一个是出售本身的业务实现收入的递进,另一个就是通过战略平台实现平台的广告售卖。套用报纸的一句行话来说就是“二次售卖”理论。我初步构想一下这个平台的架构:移动通信——1.业务板块;2.子品牌;3.各地分公司特色业务;4.各分公司链接。

移动通信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公司的组织架构也将进行裂变,由一个公司转变成两个或者甚至更多的公司,当然这些公司也是基于集团公司之下的子业务板块。我初步设想了一下集团公司将会裂变成以下几个公司模块:1.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公司,这一公司主要还是运营现在的通讯、短信等业务,属于移动通信的初级平台;2.移动通信服务增值公司,这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应该是现在的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增值业务;3.移动商务咨询公司,这一公司主要从事两方面的业务,一个是为行业提供移动咨询服务,另一个将是为这些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栋解决方案,并把这一方案通过上述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公司和移动通信服务增值公司进行商务解决。移动商务咨询公司将会成为移动通信的核心利润来源,并将创造移动通信新的发展。

发展到这一阶段,它的品牌主张应该是“移动商务解决之道(只是初步的想法)”,将会是中国移动通信的“中国移动信息专家”的一个超越。

同时,我对中国移动通信品牌主张的转变在传播方面表述下本人的看法:

1.悄无声息

中国移动通信在进行品牌主张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媒体宣传,有点悄无声息的境地,同时没有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在世界各类品牌的品牌主张和LOGO进行转变时,一般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企业的战略进行重大调整;2.企业的业务构成在进行转变;3.原先的品牌主张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身份不能友好的协调;4.企业的发展需要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时,每个品牌在进行转变时都会进行大量的媒体宣传,已达到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

2.广告乏力

中国移动通信在进行了品牌转变之后,没有相应针对“中国移动信息专家”的品牌主张进行传播,笔者在查看最近的广告之后,仍然发现移动通信的广告还是停留在话费优惠、短信等层面的广告宣传。

解决方案:

传播策略:针对“中国移动信息专家”的品牌主张传播相应的形象广告,利用3G牌照发放的热点进行炒作(侧重点在信息增值服务),开展各种公关活动。

《企业文化建设三个层次.doc》
企业文化建设三个层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