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策划书

2020-04-04 来源:策划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爱心社扶贫活动完整策划书

爱心社扶贫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当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正确之路,也是青少年学生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同时,爱心社这一扶贫活动也以帮助更多贫困户,将爱传播为宗旨,贡献大学生力所能及的力量。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下乡扶贫,服务贫困及五保户,为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通过本次活动,让参与奉献的大学获得更多成长的经历,增长社会见识。培养积极为社会奉献的爱心,也教导他们珍惜感恩身边的一切。

三、活动名称:服务他人,完善自我,让爱传出去

四、活动主题:扶贫帮困送温暖

五、活动时间:4月21日

六、活动地点:良丰村、山后村、后坛村

七、活动对象:孤寡老人、单亲家庭、五保户

八、活动主办方:广东海洋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九、活动承办方:广东海洋大学爱心社

十、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4月9号 与村长联系,确定踩点时间(林宇静)

4月10号第一次踩点(确定扶贫地点)

4月11号晚负责人开会,筛选扶贫对象及确定物资

4月12-13号申请活动(仪烨)

4月13号第二次踩点(仪烨、宇静)

4月14号通知各部门进行活动报名(桂鑫)

4月16号确定各部门参加活动人员名单,加飞信。并通知信息部18日前后及活动后进行微博及BBS宣传,通知宣传部进行宣传板制作(桂鑫)4月16日前制作完ppt(陈少杰)

4月18号申请动员大会课室(茂添)

4月18号晚上组内开会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分组分工,各负责人加组内人员飞信,并采购物资

4月19号订单车(传桃)

4月19号晚上9:20后动员大会(主持人宇静)

4月20号晚上负责人最后一次讨论,熟悉流程

(二)活动当天流程

1、当天中午2点在校门口集合,2:20出发;

2、到达后参与人员拍照留念,并分批行动,每批由两个负责人带队,到达村子后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告知扶贫开始;

3、参与人员按三个小组到三个村进行扶贫,搬运物资。各个村再划分几个小组进行扶贫,每个小组有小组长;

4、进户扶贫时几个人搬物资几个人跟贫困户聊天慰问;

5、遇到独居或者残疾家庭可以协助进行清洁卫生;

6、活动总负责人分工维持现场秩序及保证人员安全。

(三)后期工作

1、负责人写好通讯稿、总结

2、在微博及海浪BBS进行宣传

3、申请场地进行照片展示

一、注意事项

1.活动当天集合不能迟到,出发前与回来时各小组长及负责人都要确定人员到齐;

2.每组需有会讲雷州话的队员 3.活动中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4.负责人应确保人员安全,带上应急药品以防万一;5.参与人员必须穿爱心社社服并带上社旗;

6.参与人员扶贫过程中需要耐心及细心,尽量避免发生冲突。如发生冲突负责人要迅速协商解决矛盾以不耽误扶贫活动进行;

7.通知参与人员带好伞及防晒用品。

二、经费预算

十三、负责人联系方式

李泽清 13590044267(66)

陈少杰 13729049579(66) 刘仪烨 13822542665(68) 黎传桃 13763056942(63) 林宇静 13724745264(66) 李茂添 13702737956(61) 陈桂鑫 13763089878(66)

推荐第2篇:扶贫

广东扶贫“双到”的实践与思考

一、“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一年多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采取“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方式,直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集全省之力,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消除贫困歼灭战,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成效显著。

一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大幅增加。37万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410元,比帮扶前增加822元,其中 15.6万户人均年收入达到或超过2500元,实现了当年脱贫。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二是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340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3.01万元;新建公共文化卫生项目9600多个;500人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这个变化令人欣慰。

三是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这次“双到”工作,对各级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是一次大检阅、大锻炼。广大干部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难,办实事,做好事,思想得到净化,能力得到提高。这是根本性的扶贫“造血”。

四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风气明显改善。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广泛沟通交流,关系更趋融洽。人民群众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靠。这样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是非常宝贵的。

二、“双到”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在一年多的“双到”工作实践中,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全国乃至世界扶贫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主要体会有四条:

第一,站在时代、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正确决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大力支持。“双到”工作之所以出现“领导重视前所未有,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社会参与前所未有,工作扎实前所未有,成效显著前所未有 ”的局面,首要一条,就是这个决策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纪的眼光,准确判断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正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顺应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期盼,为推进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来的,顺时势,合民情,得民心,从而很快形成了全省上下的共识,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民情是决策的依据,民心是力量的源泉。“决策得民心,应者声如潮”。

第二,敢于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方式,扶真贫、真扶贫,才能激发扶贫开发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扶贫开发年年搞,为什么大家对这一次的绩效比较满意?其中一条,就是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扶贫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切实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其中包括:建立瞄准机制,实行“靶向疗法”,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对37万贫困户、157万贫困人口逐户建档立卡,实行电脑管理,解决了“扶谁的贫”的问题;落实帮扶责任, 共派出3541个工作组、11524名工作队员,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解决了“谁去扶贫”的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筹集40多亿元资金为“双到”工作提供物质支撑,解决了“用什么扶贫”的问题。实践证明:有新思路才有大手笔,有新办法才有高成效。

第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哪壶不开烧哪壶”,才能增强帮扶工作的绩效。广东人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帮扶模式,诸如:产业扶贫、培训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扶贫等等,百花争艳,百舸争流。但凡是效果比较好的,都不外乎两条:一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因村、因户、因人、因时制宜,“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出点子、订措施;二是一招一式,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工作、抓落实。搞扶贫,不管你用了多少招,最终要看贫困村贫困户是否得到了实惠。能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的招数才是实招、高招,否则就是虚招、臭招。实践证明:扶贫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花拳绣腿,必须对症施治,求真务实,以成败论英雄。

第四,健全管理机制,严格问责,奖优罚劣,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序高效,保证具体工作的落实。省委常委先后7次专题听取21个地级以上市“双到”工作情况汇报;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双到”工作考评办法》、《驻村干部管理使用规定》和《问责制暂行办法》,对“双到”工作实行全程、全员、全方位跟踪监控,严格考评,严肃问责;有关市县给予工作不力的1名市扶贫办主任、3名镇领导撤职处分;省市县分别组织几百个单位上千名干部对“双到”工作进行交叉大检查、量化考评。等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促进了“双到”具体工作的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各记其功、各咎其过,才能保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三、奋力夺取“双到”工作的全面胜利

2011年,是全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扶贫“双到”工作的攻坚之年。“双到”三年任务,如今时间过半。下一仗怎么打?需要认真谋划,狠抓落实。

第一,认清形势,乘势而上,掀起新一轮落实“双到”工作的热潮。

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4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中共中央(2011)10号文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转入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从政治的、时代的、战略的高度,认识搞好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

“双到”工作为什么要紧紧抓住不放?从大政方略上讲,“双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一部分人已经很富了,一部分人还相当穷,贫富悬殊。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正常的,但差距过大就要警惕了。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世不平,有人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源。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要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差距的方法不是搞“劫富济贫”,而是要互利共赢。我们搞扶贫“双到”,把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帮扶上去了,富裕地区、富裕群体不仅能获得和谐的社会环境,而且能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双到”的结果是双赢。比如,碧桂园公司捐资2亿元给英德的树山村,在帮助这个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公司也将在这个村得到大量的优质花木,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双到”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题中之义。年初召开的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确立了“建设幸福广东”的宏伟目标。幸福的标志之一,不只是看富人碗里有多少肉,还要看穷人的碗里有没有肉。如果尽管富人的碗里有很多肉,穷人的碗里却没有肉甚至连汤都没有,这样的幸福是不完美的。贫困村贫困户不脱贫,幸福广东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到”不仅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题中之义,而且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双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强力纽带。我们的党和政府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贫困村贫困户不脱贫,我们就应该问心有愧、寝食不安,甚或引咎辞职,把乌纱帽还给人民。

从实际情况看,“双到”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没有把“双到”作为一项政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要务来对待,只是把它作为一般性的任务来完成,甚至把它当着一个额外的负担来应付。思想认识不高必然导致工作力度不大,帮扶效果不佳。二是资源投入不给力或不科学。到五月底止,全省尚有19个帮扶单位除去省财政的投入外,投向贫困村的资金不到20万元,最少的才几万元,仅限于“慰问式”扶贫;有的单位虽然拿钱不少,但投入时不注意科学论证,造成低效投入,甚至浪费资源。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指导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工作走过场,“雨过地皮湿”,甚至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比如,有的驻村工作队员不住村,或人驻村心没驻村,成天晃晃悠悠,无所事事;有的低保政策不落实,没有将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贫困农户全部纳入低保,一家几口人,只给一个低保指标。四是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不够得力。一些帮扶单位重视给钱、给物,不重视“扶志”、“扶智”,在提高帮扶对象的素质上下功夫不够或办法不多。一些贫困地区的群众包括部分干部观念仍然落后,“等、靠、要”的思想存在,自主脱贫的意识或能力不强,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前些时期,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些单位“双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确实是相当严重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双到”工作的绩效,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应该看到,我们取得的胜利只是初步的,真正的大仗、硬仗还在后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其一,已经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具有脆弱性,不确定因素多,要想稳定脱贫,必须“扶上马再送一程”。这个“送一程”的功夫,可能比“扶上马”还要费事。其二,已经脱贫的大多是条件比较好的,没有脱贫的这一部分条件相对较差,脱贫的难度更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遇到一些很难啃的硬骨头。其三,贫困村贫困户大多处于边远山区、石灰岩地区或自然灾害多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返贫概率高,减缓返贫的压力大。

综上所述,我们在“双到”工作首战告捷之后,要切实防止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不能陶醉于考评时获得的“优秀”名次,要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能满足于已经为贫困村贫困户做了多少事,要看到贫困村贫困户还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做,经常想一想还能为贫困村贫困户做点什么事。要认真进行“回头看”,查短板、找软肋、补漏洞。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水平,揭露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党和国家前所未有地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的大环境不断向好。二是经过前些年的发动引导,全省上下关注、参与、支持扶贫事业的“大扶贫”格局已逐渐形成。三是我省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的扶贫资源能够为扶贫开发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四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工作探明了方向,闯出了路子。因此,我们要客观判断全省“双到”工作的开展情况,科学把握扶贫工作的形势任务,克服和防止消极厌战情绪。当前,万事俱备,东风劲吹。机遇难得,切莫错失。要深入进行“双到”再动员、再部署、再给力,加温鼓劲,乘势而上,掀起新一轮落实“双到”工作的热潮。

第二,锁定目标,攻坚克难,推动“双到”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要夺取“双到”工作的全面胜利,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决心在主攻方向和薄弱环节上打几场大仗、硬仗。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个核心,锁定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贫困村改变面貌两大目标,突出“帮助3409条贫困村37万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3000条村6万户30万人实施搬迁安置”、“完成51.4万户农房改造”三个重点,奋力冲刺,巩固扩大“双到”的胜利战果,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省扶贫办提出要在八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思路可行。其中,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是关于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的问题。这是“双到”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难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难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措施,想方设法广开“钱”途,让贫困群众的口袋真正鼓起来。要加大直接针对贫困户的投入,着力搞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增加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要加大产业扶贫特别是长效项目的投入,做大做优特色产业,打通农产品与市场的流通渠道,实现农村生产要素向增加经济收入的转化,为贫困村贫困户打造稳定增收的平台。例如,省国资委在挂扶村发动群众种植金银花,按全村800亩计算,三年后每年可以收入600多万元,很受群众欢迎。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环境。要培育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总结推广郁南县、阳山县等地小额代款、合作互助金等金融扶贫模式,发挥小额贷款的杠杆作用,解决好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第一桶金问题。要提高扶贫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先论证后投入,防止低效投入甚至无效投入。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钱用到贫困村贫困户最需要的地方,把政绩的丰碑建在老百姓的心上,而不是贴在自已的脸上。

另一个是关于“两不具备”村庄搬迁的问题。这些村庄大多处于革命老区、高寒山区、石灰岩地区或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地区,环境条件相当恶劣,是“全国最穷的地方”,是我省经济社会发育中最脆弱的软肋,也是“双到”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这些村庄的问题,势在必行。而如果就地改造,需要的投入相当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下决心把他们搬迁出来。为此,要以“知耻而后勇”的胆识,下决心用五年时间完成这些村庄的搬迁安置任务,彻底甩掉“最穷的地方在广东”的帽子。当然,搬迁安置工作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难度很大。但既然有必要,就不能怕困难。在难点工作上,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抓铁留痕的狠劲。广东人应该有这个气魄,也有这个能力!

再就是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问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既有责任也有能力。我省在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大有可为。要进一步整合人、财、物等社会扶贫资源,构建“大扶贫”的格局,加大对“双到”的投入力度。可以考虑采取规模企业与现有帮扶单位合作的方式,组织企业参与扶贫,借以调剂和增强帮扶力量,缓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双到”工作的协调发展。我相信,广东的有钱人不是守财奴,他们是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发动、去组织。

还有一个深层面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探索。这就是如何以扶贫“双到”工作为抓手,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的问题。包括如何加快产业转移升级,如何实施土地、山林等产权流转?如何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如何强化社会公共服务,如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有些市县的做法已现端倪,但愿能有大的突破。

第三,着眼长远,健全机制,努力把扶贫开发推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特定的时机,采取突击性的扶贫方式是必要的、有效的。但如果没有稳定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机制作保证,扶贫开发的成果是难以巩固和发展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不断取得胜利,必须要开阔视野,学习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政策保障、产业开发、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社会帮扶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尤其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建章立制依法扶贫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形成倒逼机制, 促进工作落实。对在“双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要大力表彰,插红旗;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单兵教练”,限期整改;对工作失职,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要严肃批评,追究责任。但同时要防止疲于应付考核的现象,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工作落实。要抓紧出台《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在扶贫工作定位、扶贫对象认定、扶贫责任划分、扶贫机构设置、扶贫财力投入、扶贫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为扶贫开发提供完备的法规保障,依法依规扶贫。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包括社会募捐资金使用的安全与科学。

二要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双到”工作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关键看各级干部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看干部的施政理念和执行能力,看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各地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肩负起第一位的责任,亲自调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跟踪问效抓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驻村干部,要象省烟草公司驻连南三排村扶贫工作队长王清明、中山市国税局驻海丰合门村扶贫工作队员林小星等同志那样,真心热爱农村、热爱农民, 与农民打成一片,在“双到”工作中奋发作为,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组织部门要把“双到”工作与党建工作、干部工作结合起来,把落实“双到”的过程作为加强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的过程,作为考察、锻炼、培养干部的过程,要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的风气、学习研究的风气、开拓创新的风气。宣传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宣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抓“双到”落实的浓厚氛围。扶贫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机构的设置要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人员队伍要精干、稳定、敬业、高效。

三要在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上下功夫。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素质水平,是能否脱贫致富的决定因素。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各级干部振奋精神状态,激发责任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高度重视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贫困村留下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积极教育引导群众,用心做好“扶志”和“扶智”两篇文章,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励他们自立自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同时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融入现代社会,和全省人民一道,在广东这片热土上,创造并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景喜人。让我们以决战的气魄、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奋发进取,坚决夺取“双到”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建设幸福广东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3篇:扶贫

韶关市港航管理所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情况汇报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

6月30日确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在全省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韶关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开展扶贫工作,成立“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领导小组,为改善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港航管理所紧紧围绕市交通运输局的总体扶贫工作方案部署,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组织,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我所所长莫显球同志被局扶贫小组任命扶贫小组组长,长驻敬爱村实职参与村级扶贫工作,同时委派我所叶荣同志到受扶村辅助扶贫小组长负责居委会的扶贫工作,直接参与当地的扶贫开发。同志远离家庭亲人,牢记使命,克服艰苦环境的,充分发挥了了解全局、熟悉政策、视野宽广的优势,为贫困村献计献策,满腔热情地带领当地脱贫致富,洗礼了思想,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展示了干部的务实作风和形象。

二、引进资金,帮上项目。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由我所所长莫显球同志牵线搭桥,负责发动水路运输企业捐款捐物,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得到大力支持。

三、宣传教育,共同参与

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全所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大家投

1

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全所工作人员对所帮扶户进行走访,了解帮扶户实际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注重引导和献身说法,帮帮扶户寻找致富的方法,使他们能尽快摸索到一条致富的途径。并以“扶贫救济,共建和谐”的主题,先后两次组织募捐活动,全所上下都踊跃参加,为敬爱村贡献爱心。

“双到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脱贫决不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我所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来年的扶贫工作。

韶关市港航管理所

二〇一〇年七月六日

推荐第4篇:扶贫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梯度搬迁 “阳光院”助特困户脱贫

我国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1000多万人需要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脱贫,但有少部分特困户,因各种原因不想搬、不愿搬。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去看看湖南桑植县针对特困群体梯度搬迁 “阳光院”的新做法。

这间不足30平米的木板房子,就是黄天胜一家唯一的住处。因为长期患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老黄一家的生活只能靠妻子在外打零工艰难维持。按照县里的脱贫规划,像老黄这样的贫困户,必须先搬下山。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区,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11.9万人,其中3.6万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和高寒山区,想脱贫,先要搬下山。对这些贫困户,政府大都采用集中安置的方式,还为每户提供一万到两万五的补助,帮助他们搬下山、建新房。针对老黄这些特困户,桑植县尝试推出了“阳光院”模式,每套30-60平方米不等,产权归公,免费入住。

“阳光院”的建设地点,非常讲究。一方面离老房子不能太远,原来的农田能顾得上,另一方面,交通比较方便,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5年初,第一个试点——舒家坪“阳光院”建成。到现在,建成24家“阳光院”,306户特困家庭已经入住。

1月9日,老黄和其他11户特困家庭也搬进了离家不远的李家庄“阳光院”。

老黄的新居,三室一厅,配齐了电视、沙发等生活用品,拎包入住。女儿和儿子第一次有了各自的房间。

李家庄阳光院建在中心村,老黄搬进来后,离合作社的项目只要走五分钟,明年开春,他就可以在那里打工了。前两天他又被聘为村里的保洁员,加起来每年能挣一万多元。另外,阳光院离老黄的旧房子约一个小时路程,山上的农田,他也能顾得上。

目前这种免费入住、周转使用的阳光院模式已经在桑植县全县推广,计划到2019年修建1600套阳光院,让全县所有的农村特困户,都能异地搬迁,实现脱贫。

创新模式、精选地点,湖南桑植县在针对特困群体的搬迁问题上,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不少办法。扶贫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就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找到精准方法。因人出招、对症下药,只有做足了精细的功夫,扶贫搬迁才能服水土、顺民心、得实效。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扶真贫

习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当下,湖北巴东县正在进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回头看”工作。《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继续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看看湖北巴东的县乡干部如何通过“院子会”等形式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陈行甲是巴东县委书记,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33万农民,14.7万是贫困人口。真正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是这一次“回头看”的主要内容。这个任务,县里交给了包村干部,陈行甲想看看,干部“回头看”,

1 用没用心,摸没摸清。

电话那头,是镇干部李俊,他和贫困户黄克卓结对。这次暗访,陈行甲发现,李俊到村里点个卯、照张相就走了,“回头看”成了走形式。

在全县大会上,李俊被点名批评,在全镇干部大会上,他也做了检讨。从去年年底开始,县里派出六个督办组,进村入户探访扶贫工作,发现干部敷衍塞责,就公开通报,甚至免职。

这次“回头看”,除了让干部去贫困户走访,再摸家底,县里还要求每个村都开“院子会”,县乡的包村干部必须参加。各村各户,谁穷谁不穷,乡里乡亲最清楚,干部要通过院子会,看看以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没有不公平的。

在茶店子镇教场坝村的院子会上,县乡干部现场监督,村民们当面锣、对面鼓,讨论起了贫困户的名单。一位村民对自己在这一轮识别中,要被从名单上拿下来,很是不满。原来这位村民的儿子刚刚考上公务员,公务员家庭不算贫困户,是巴东县的硬性规定。

村民提到的税典尧,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有收入,不算贫困户。一年多前出了事故,一直在外地治疗,如今花光了积蓄,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院子会上,干部们记下了这些意见,准备重新入户调查。

把贫困的情况摸的更细更清楚,发生了变化就及时动态调整,正是巴东开展“回头看”的目的。院子会一开,村民们对政府的扶贫情况,心里更明白了。

用开院子会的方式进行评议,也是县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巴东山多,当地人说“看山跑死马”,如果开全村大会,很多人要翻山越岭,很难到齐。“院子会”以院子或连片农户为单元,每户选一个人参加。左邻右舍挨得近,这轮“回头看”,用小会评议贫困户,方便可行。

根据湖北省扶贫工作的统一要求,全省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工作要在本月底前完成。目前,巴东所有包村干部已经全部进驻村组,召开了5000多场次的院子会,收集了近六万条村民意见和建议。不久后,巴东县还将建立数据库,把干部们扶贫的每一步举措,都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

派出督办组,让乡镇干部“沉下去”;召开“院子会”,让真实情况“浮上来”。巴东县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的做法,实质上就是在改进干部作风上下功夫,在创新工作方法上做文章。要让扶贫扶到点子上,要让脱贫效果能牢固,必须打造一支肯干会干的扶贫干部队伍,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对脱贫攻坚必须认识到位、作风扎实、方法得当。这是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也是精准脱贫的必然要求。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坚持开发式扶贫 既扶贫又扶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继续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辽宁省建昌县是多年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经过16年的扶贫,贫困人口从14万已经减少到5万7千8百人。如何让剩下的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让他们能够有胆量、有志气地通过努力去脱贫,一起去建昌县梅杖子村看看。

因为缺水,梅杖子村以前试种过的蔬菜、枸杞等都没能成功,全村386户村民至今还有72户贫困户。

从2013年开始,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梅杖子村党支部书记段国军拉着村里

2 的一些人养起了牛,还真都挣了钱。有别人成功的榜样,有现成的秸秆做饲料,贫困户为什么不跟着养牛呢?

没有本钱就得借钱,以往按照信用社规定,要想贷款要拿门市房抵押,还要找县以上的公务员担保,这对不少贫困户来说是个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建昌县政府从2015年12月开始,拿出2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联合撬动银行600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贴息贷款,并且简化了贷款手续。

手续简便了,利息还少了。由于是贴息贷款,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政策可以享受的3年3万元的贷款,5.226厘的利息当中,政府出4厘,个人掏1.226厘,这样,贫困户每年只需还三百多块钱利息。

贷款简便了,政府也贴了不少利息,可没想到一统计,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里打算养牛的,竟然还不到一半。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了解到贫困户的顾虑,村里决定以党支部和合作社为核心,向贫困户提供全程式的管家脱贫服务,让他们心里能托底。

1月8号,村党支部把部分贫困户召集到一起,再给贫困户打打气。

在村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梅杖子村申请扶贫贷款用来养牛的贫困户已经增加到了46户,县里招商引资的大型肉联厂前不久也已建成,让牛的销路也有了保障,顺利的话,到了年底,养牛就能给每家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辽宁贫困人口有81万人,贫困村1791个,计划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扶贫先扶志,说明困难群众的脱贫志气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自己想干肯干,才能干成干好。给困难群众打打气、鼓鼓劲,不足以让他们瞬间脱胎换骨,要他们鼓起信心、改变状态,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改变。在扶贫过程中,用政策的力度和温度,逐步地让困难群众看到实效、树立信心,这样才能促进扶贫取得更好效果,促进脱贫目标早日实现。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异地搬迁: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版):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针对这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国家级贫困县陕西镇安一些搬迁下山的移民,前一段时间又搬回了山上,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扶贫干部会怎么解决?《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继续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今天关注陕西省镇安县的移民搬迁。

镇安县的这个扶贫搬迁移民小区,建成刚两年。这里的绝大多数住户,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贫困户。

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处,贫困人口5.77万,有三万多人需要通过移民,搬出大山,才可能实现脱贫。移民小区建在山脚下,地势平坦,整齐漂亮,为什么有人不愿住呢?前两天,镇安县分管扶贫的副县长姜继美去了趟太平村,他要去找一位叫尹本熊的村民。

尹本熊今年48岁,搬到移民小区才五个月,他就带着老人孩子搬回了山上。

在太平村,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搬迁下山,才有脱贫的希望。可不少人对山下的生活,满是担心。

镇安县共有八个移民搬迁小区,每个至少能容纳一千户居民。像尹本熊这样,搬下山又返回山上的,各个移民小区都有。

搬回山上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因为搬到移民小区,用水得交费,买菜要花钱,可中老年人出去很难找工作,没有多少稳定的收入。

搬到山下,能不能住得安心,关键在于收入。问清了尹本熊的需求,姜继美给他开起了药方。

姜继美带来的,是一个新消息。就在尹本熊那个移民小区的附近,去年底刚开发了一个云盖寺古镇,是陕西省33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一,能增加一批就业岗位。

对这些企业,县里会提供贷款、土地出让等政策优惠,要求他们招收员工时,必须有40%的贫困户。尹本熊妻子以前在餐馆当过配菜工,就可以去古镇的餐馆工作,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元。

针对家里有老人的情况,移民小区还会新建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年轻人白天出门打工,老人可以送到这里,取暖聊天,并由政府提供免费午餐。山下这些变化,搬回山上的尹本熊不太了解,现在新增了很多就业机会,两口子表示春节后就搬下山。

目前陕西还有360万贫困人口,几乎都生活在山区,其中125万人必须通过移民搬迁才能实现脱贫,陕西省将在2019年前全部完成搬迁,并通过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外出打工等手段,让他们搬得出来,富得起来。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时候,搬迁就成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帮困难群众“挪个窝”,而是要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铺好路”。所以说,扶贫搬迁,重搬更要重扶。在“扶”字上下足功夫,才能搬得出、稳得住。“扶”是牵涉到上学、看病、就业甚至生活习惯等一揽子问题的系统性工程,环环相扣、事事相连。而只有让群众有奔头,才能留住他们;只有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脱贫成效才能牢固。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内抓培训 外推品牌 天镇扶贫闯新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版):习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继续《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山西天镇县有4万多贫困人口,三年前,县里开始组织人员到北京从事家政服务,希望以此带动群众脱贫。如今,这条脱贫的路子能否持续下去?已经打开的市场能否稳得住?来看看山西天镇县怎么做。

新年刚过,天镇县的家政服务培训班就开课了,副县长王剑辉全程紧盯。

参加培训班的,都是当地的贫困户。天镇县位于山西北部的高寒区,农民一年里只能种三个月地,有九个多月闲在家里,贫困人口4.66万人,占了全县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不过出门打工的却很少。

像孙三女这样的农村贫困妇女,全县约有一万人。没文化、缺技能,是他们走出去打工的“绊脚石”。三年前,县里瞄准北京春节前的“保姆荒”,组织了一批妇女,培训之后到北京从事家政服务。

天镇的家政服务员第一次亮相,算是找准了市场,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能让一个家庭脱贫。依靠劳务输出,当地趟出了一条脱贫新路。但是,市场有了,很多妇女到了北京却没有留下来。

刘小青到北京没一个月,就被老公的一个电话骗了回去。

在当地农村,这种想法不少。妇女外出打工,自己的担心、丈夫的面子、子女的阻拦,都是难过的坎。

崭露头角的“天镇家政服务员”,难道要半途而废?切实有效的劳务输出,会不会功亏一篑?

为了帮大家扭转观念,这次培训会上,副县长王剑辉专门请来了杨素芳,她是三年前第一批到北京当家政服务员的人。

持续不断地培训,再加上反反复复地动员,天镇县三年来陆陆续续走出了2800多名家政服务员。这两年,北京的家政市场对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她们只会做简单的家务,“月嫂”、护工等技术活儿干不了,收入上不去。

天镇县还和北京商贸学校等高校联合开办培训班,面向高端家政市场进行培训。在乡村普及务工理念、在县里进行初级培训,到了北京再培训提升专业档次,天镇县的三级培训网络已经建立起来。

对内,培训升级,对外,天镇县不遗余力地推广“天镇家政服务员”这个品牌,他们在北京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对接家政企业。

按照天镇县的规划,未来5年,他们要做大家政服务的品牌,不仅有保姆,还有保洁、保安、护工等,带动1万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脱贫。

天镇县通过提高困难群众的就业技能,让他们有能力出去闯;通过解放思想,让他们闯出去之后还能干得长。要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先帮助他们摆脱能力贫困和思想贫困,这个难度不亚于开山辟水、铺路架桥。换句话说,提高素质、改变观念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要帮困难群众铺好路、扶上马。归根结底,脱贫目标要靠群众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稳定脱贫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精准扶贫:扶贫产业如何长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版):习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继续播出《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广西平果县的海城乡石漠化严重,乡里贫困人口占四分之一,以前致富产业也搞过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那这一次他们要怎么干才能完成脱贫目标呢?

这些年,为了脱贫,海城乡办过厂,种过金银花、剑麻等,尝试的不少,但大多都很短命,从乡里到县里,都在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求急求快解决不了问题,县里乡里达成共识,一定要多花些心思打造一条产业链,增强竞争力,抵御风险。

这次,海城乡把目标瞄准了火龙果,因为适合石漠化地区的气候土壤,县里在其他乡镇试种多年后亩产过万。可海城乡老百姓以前有过多次失败经历,还能听乡里的么?这几天,曾维康雇了个大客车,挨村拉着农户去邻乡参观。

不光听了看了,从没见过火龙果的农户们还亲自尝了。

亲眼看到了火龙果栽种的效果,来参观过的农户,几乎都想种。而对1700多户贫困户,乡里还制定了特殊扶持政策。

海城乡计划到2020年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亩,而如果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条,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

可打造产业链做起来真难,光建冷库就要30来万,光凭一个乡的力量很难实现,而县里出炉的配套计划让曾维康心里有了底。

除了规划冷库延长出售期保证价格,县委书记又带队到北京建立水果电商渠道,让特色产品能持续良性发展下去。

几天前,广西自治区将产业脱贫,列为脱贫攻坚计划的第一条。并且规定,

5 每年的涉农项目资金,一半以上投向贫困县。

广西计划,目前的5000个贫困村中,在2020年前每年有1000个脱贫摘帽。全区现有4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摆脱贫困。

海城乡之所以能变不利为有利,成功发展起脱贫产业,就是因为想明白了路子、走对了路子。海城乡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扶贫产业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不仅要形成特色,更要形成产业链;不仅要接地气,更要对接潮流大势。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引领产业扶贫。只有充分尊重市场、利用市场,扶贫产业才能长足发展,脱贫目标才能稳定实现。

【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精准扶贫:钱怎么用到刀刃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版):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这是习总书记心中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牵挂,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全面实现小康,这块短板如何补齐?这根硬骨头如何去啃?时间只有五年。省市县乡村,立下五级军令状,前所未有,十几万干部驻扎贫困村,攻坚克难。

本台记者深入贫困地区,记录当地干部群众打响这场攻坚战的新点子、新动作。《新闻联播文字版》《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今天起播出系列报道《脱贫军令状》。扶贫资金如何用到刀刃上?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贫困村南猛村创新了一套新办法。

这400亩茶园,是南猛村的扶贫项目,今年应该到了采收年份,但眼前的景像,让新上任的村第一书记刘为吃了一大惊。

这是南猛村另一个扶贫项目——稻田养鱼,现在稻田里看不到一条鱼。

南猛村全村194户人,这些项目属于44户贫困户,村民说,弄不好是因为该施肥的时节没肥料,该养鱼的时节没鱼苗,但说起这事,扶贫干部也很苦恼,为花好南猛村一年四五十万的扶贫款,镇里采取了招投标。

好心没办成好事,村干部也在反思:一是花钱流程跟不上季节时令,二是村里有种茶能手,养鱼高手,但44户贫困户并不是谁都能种好茶,养好鱼,这钱没花好。

今年,村里会有新的50万产业扶贫款,村里镇里讨论了好几轮,最后决定,一是,镇里不再走招标采购流程,不在流程上耽误事,二是钱到了,把这钱做为44户贫困户的股份,入股成立个合作社,往后买什么?什么时间买?合作社自己定。

扶贫合作社在南猛村是个新事物,事关大家利益,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村民大会上,大家很谨慎。

在这样的海选中,南猛村合作社诞生了,全村80多户村民入社,包括44户贫困户,合作社分了四个组,农业经营组,电子商务组,芦笙表演组、民族手工艺组。

让村干部意外的是,合作社成立了,但在签字画押的关键时刻几个贫困户变卦了,像李养耶,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家里基本没有劳动力。

李养耶自己种不好茶,但现在让她把地交给合作社,她还有顾虑,茶谁来种?鱼谁来养?讨论来讨论去,村里决定选好带头人。

经过四轮投票,四个小组带头人产生了,都是能手高手,像杨金文,就是村里响当当的种茶能手,这回成了农业小组的带头人。

看到种茶能手当了带头人,李养耶果断加入了合作社。往后,她的茶山就交给带头人打理了,她在合作社帮忙打工,拿工资,拿分红,而发生在南猛村的新

6 变化,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两天,县里一家龙头企业主动上了门,签下了今年村里春茶的收购协议。

今年,这片茶山将迎来第一个采茶季,顺利的话,44户贫困户每家能得个三四千块钱。现在,村里的四个工作组已开始运转,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精准扶贫是一件高度复杂、需要发挥创造力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准认识、精准施策,扶贫方式从大而化之转向靶向治疗,呼唤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乃至扶贫机制的全套变革,呼唤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说到底,精准扶贫本身就是对机制创新的一种要求,也是对基层干部扶贫能力的一种要求。

推荐第5篇:扶贫

库伦旗民政局扶贫救灾专项

资金管理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使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基层群众切身利益、改善社会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使各项专项资金安全使用和发挥最大效益,根据上级民政部门对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方针,切实加强民政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管理,确保民政扶贫救灾资金专款专用,准确、及时、足额地发放到需救助对象手上,杜绝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资金的分配。以灾区的灾害损失、困难群众的贫困程度为基础,以保障灾民尤其是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和抢救、恢复遭受破坏的有关设施为前提,按确定的用途和项目分配使用,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不得用于其他支出,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2、资金的使用。严格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民政扶贫救灾资金发放使用的重点是重灾区、重灾户和困难户,特别是保障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使用范围是:①解决困难群众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②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③灾民倒房恢复重建。④加工及储运救灾物资。⑤春季、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扶贫救灾资金要按确定的项目和内容专项使用。

3、资金的管理。按确定的用途和项目实行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做到专人负责,专账管理,手续完备,账目清楚。资金的接收、支出要坚持公开的原则,镇级分配使用情况必须行文,做到账目公开,使用对象公开,分配方案公开和支出程序公开。资金的拨付应及时有效,确保资金尽快发挥效用,不论是发放现金还是发放实物,必须要有领款领物人的签名(盖章),统一由村(居)委会干部代领后也必须在事后补办签领手续,并及时办理核销手续。在发放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研究评议记录及公开公示资料应存档备查。

三、对资金的操作

1、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定一名责任领导,一名科室负责人,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有关情况,研究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查处违法违规情况。

2、强化科室职责。扶贫股和救灾股要高度重视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形成书面材料,及时上报和汇报情况,加强对扶贫救灾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3、抓好日常监管。加强扶贫救灾资金管理是一项日常性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着手,开展好对扶贫救灾资金的经常性的追踪问效和监管,长抓不懈,确保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

4、做好信息记录工作。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扶贫救灾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性、重点性问题要妥善协调并做好相关记录,对随时出现的情况做好资金上报、申请等工作,减少灾害、贫困带来的损失。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扶贫救灾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工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2、搞好协调,形成全力。扶贫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相关人员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和资金发放工作。

3、明确政策,严格执纪。民政扶贫救灾专项资金是用于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困难救助的专项资金。严格执行相关法律的规定,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监督、管理好民政专项扶贫救灾资金。推动资金运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一经查实违纪行为从严处理,并严格追究责任,对典型案件要公开处理,扩大警示作用。

推荐第6篇:扶贫

2017—2018学年度师德述职报告

宿州市第十六小学

解德群

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刻感到肩上的职责重大。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职责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因此,我决心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以及《教育法》、《教师法》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持续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用心参加全校各种群众活动,支持并配合学校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教学工作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状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我每一天都和他们在一齐,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

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更要爱。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潜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我有职责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职责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职责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潜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职责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2018.6.30

推荐第7篇:扶贫

什么是行业扶贫?我国行业扶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测评要素:专业素养 公选王鲍教授解析答题要点: 所谓行业扶贫,即各行业部门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完成本行业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 在我国,行业扶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开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林、牧、渔产业指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优势产品,大力扶持建设各类批发市场和边贸市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二、开展科技扶贫。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继续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副县(市)长和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县工作。

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土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大中型灌。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测评要素:专业素养 公选王网站项教授解析答题要点: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我们改善文化民生的关键和重点。

第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项目合作,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

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此题为最近某地公选文化类职位笔试考试中的一道专业题 测评要素:文化专业素养 公选王网站项教授解析答题要点 答:对。 公选王网站项教授认为,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高体现和重要结晶。文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要素。城市发展与文化关系密切。固然城市发展创造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深刻。具体来说,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城市发展提供理念;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为城市发展创新思维;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支柱,为城市发展凝聚力量。当前,文化竞争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文化的力量正取代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技术进步而日益占据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较强的经济社会价值。这也是城市文化得到各个城市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主要原因。 文化竞争力又可以分为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文化硬实力包括一个城市的文化设施健全程度,文化遗产数量,文化从业人员的结构等。文化软实力则包括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如何,文化传统如何,文化法规健全程度如何

社会管理怎样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习近平同志这句话的理解。 测评要素:群众观;权力观;综合分析能力。 公选王网站项教授参考答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公选王网站项教授认为,要抓好社会管理,必须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 一是务必把保障改善民生、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紧抓好。公选王网站专家认为,我们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今后五年民生规划,包括资金投入、重点项目的安排,力争在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早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务必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联系群众制度。要进一步畅通网络公众参与渠道,对群众信访实行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

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路线贯穿组织工作始终(原创)

组织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实现群众满意,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服务到位,组织工作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有地位。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所在。组织工作一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d-66!&7ZUU)ZgUfY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总书记强调的“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基层党员群众中赢得群众赞誉。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织部门更要实现组织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当好党员干部的“贴心人”,真心关怀,真心爱护,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部作为“娘家人”的温暖。

第二,要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近年来,干部队伍的“教育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但“三门”干部较多、基层实践历练不够、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按照“七一”讲话精神,让更多的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要继续坚持和深化蹲点调研、“双服务”、民主恳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区域化党建等切实有效的群众工作载体,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计,切实让干部在与群众的交往中增进感情,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在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化解社会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等社会管理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实践中锤炼能力。同时,要以今年的集中换届为契机,研究出台一些导向性政策措施,拓宽干部向基层一线输送的渠道,促使广大干部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第三,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组织工作让党满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让人民满意”,“人民满意不满意,应该成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作为中组部评价各级组织部门的关键性指标,组织工作满意度可以说是加强改进工作的一条杠杆、一把尺子、一个窗口。今年的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也即将展开。我们要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作为组织部门自身最重要的考核,进一步强化责任,认真对照评价指标体系,查找问题与不足,创新工作举措,加强组织工作宣传,扩大组织工作影响,确保稳中有升、逐步提高。

推荐第8篇:扶贫

阜城县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

专项清理工作方案

按照上级“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安排部署,现就清理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六个精准”要求,以国家和省市对我县2016年度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为靶向,以乡镇和贫困村、贫困人口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实行边清边改,完善政策制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政策落地,努力实现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帮扶工作群众满意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四个显著提升”,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和贫困群众获得感。

二、主要内容

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的清理范围为: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中央、省、市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本次清理工作所指脱贫攻坚政策,既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冀发〔2015〕27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衡发[2016]6号)等综合性政策文件,也包括国家

- 1 办,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等)

(三)精准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是驻村干部不能严守纪律,经常脱岗或“走读”,不能沉下心来帮扶;县乡党委履行职责不到位,对驻村干部管理服务不够;派出单位发挥作用不充分,对驻村干部支持不够等。(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四)“三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是贫困群众医疗负担较重,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公共教育资源薄弱,优质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就学需求,营养餐改善计划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农村危房改造投入不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应改未改等。(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

(五)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是产业选择不精准,扶贫项目和贫困户产业需求脱节,扶贫产业同质化;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对贫困户带动能力不强;产业扶贫部门协调推进机制不健全,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牵头单位:县农林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县扶贫办、县供销社、县产业化办等)

(六)社保兜底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是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不衔接,低保标准提高后补差落实不到位;低保对

- 3 行落实有偏差;“五证一册”(医保证、养老证、低保证、五保证、农业综合补贴证和扶贫手册)发放管理不到位,填写不规范,群众获得感低等。(牵头单位:县扶贫办、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三、时间步骤

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清理行动,自2017年5月开始至2017年11月底结束,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5月) 1.成立由县扶贫办牵头,各乡镇及县直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根据全市“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清理工作方案。组织县直有关责任单位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启动专项清理工作。

2.按照市统一部署,成立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抓好专项清理行动的组织推动和工作落实。

(二)全面清理、自查自纠阶段(2017年6月-7月) 县直各相关部门按照专项清理行动要求在本系统开展全面排查。各县市区对本行政区域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清理范围覆盖脱贫攻坚政策涉及的所有的贫困村、贫困户。主要工作包括:

1.有关责任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对中央、省、市和本地本部

- 5 好地完善脱贫攻坚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紧盯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推进落实责任制,做到工作管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

2.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对本系统、本地区专项清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题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3.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各乡镇各部门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情况,对全县专项清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及时报送市“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从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高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专项清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必须靠前指挥、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统筹协调,履行好谋划布置、组织推动、督促协调等职能,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协调配合,推动清理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坚持标本兼治。要把专项清理工作与国家和省对我市2016年度市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既要针对反馈问题点对点整改,又要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要把专项清理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既要清理以往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又要立足长远,边清理、边整改、边完善,推

- 7 附件

阜城县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

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李双星 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成 员:袁 刚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杨海军 县扶贫办副主任

付兴旺 县发改委副主任 王** 县教育局副局长 常 青 县民政局副局长 韩培林 县财政局副局长

陈 静 县人社局副局长

绳玉国 县住建局副局长 张志强 县农林局副局长

蒋金栋 县商务局副局长

刘如刚 县卫计局副局长

张福星 县文广新局副局长

潘凤岭 县金融办主任

张占辉 县供销社主任 韩春虎 县人行行长

刘保存 县农行行长

- 9

推荐第9篇:扶贫

解决贫困问题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同时,贫困地区的环境形势严峻。如何解决贫困问题,让贫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贫困地区贫穷落后主要有以下因素:(1)自然环境差。贫困地区大多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山区,远离城市或市场的边远地区,这些地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率低;(2)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不足,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商品、人才、技术、信息交流不畅,第

二、三产业发展困难;(3)贫困人口拥有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禀赋差,且没有充分有效利用;(4)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5)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破坏环境现象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加重了贫困。为此,我们要科学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扶贫与环境保护并行

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行。通过科技扶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贫困地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掠夺性生产,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自身破坏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依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求得一时的扶贫效果。

第二,坚持扶贫与调整经济结构并重

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贫困地区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自然条件独特优势,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加工业,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依靠科技促进种养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坚持扶贫与合理利用资源有机结合

贫困山区往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例如云南,从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但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营,浪费了资源和劳动力,使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优势资源得到了整合提高,使特色产业的资源、市场、价格优势得以显现。

第四,实行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

贫困地区群众必须转变生育观念,积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来讲,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生育质量,使劳动力规模增长与资源及就业岗位基本适应。这对贫困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

第五,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建设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及义务教育。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机制,才能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保持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扶贫关键还是靠政府

尽管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根据目前提高后的扶贫标准计算,中国的扶贫对象绝对量仍高达上亿,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或许正基于此点考虑,在12月6日举行的农村扶贫开发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扶贫办的有关官员表示,将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民间组织力量参与扶贫,并将为此立法。

如上所述,就中国的贫困状况而言,的确需要包括民间组织在内的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政府还未强到可以单独包揽贫困问题的解决程度。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首先,随着我国农村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解决,今后扶贫的重点,将转到重视贫困人口的非生存需求、培养他们自我发展能力上来,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改变社区环境,改善生活设施等条件。而这些,正是各类非政府组织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比如,民间的支教、支医可以代替政府的部分功能,使政府把有限的资源用于那些最需要扶贫的人身上。

其次,也是财政扶贫政策自身转向的需要。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由保生存向求发展阶段的转变,财政扶贫政策也经历了从支持农业生产、解决农民温饱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扶贫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财政扶贫资金虽一再增加,例如明年财政直接用于扶贫的资金将比今年增加20%,总额将达到2000多亿元,但相对于贫困人口的数量及对资金的需求,总有些捉襟见肘。所以,财政扶贫政策如何发挥以一带十的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补贴等,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形成合力,就至关重要。

30年改革发展为民间社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财富和资源,客观而言,民间组织参与扶贫潜力很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变成现实的扶贫力量。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包括立法保障民间组织的各项权利,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扶贫开发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法律、社会环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鼓励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扶贫的同时,政府仍然要最大努力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为什么要强调这点?因为,当前扶贫的主力还是政府,民间扶贫不过起辅助作用,远未到政府可以松懈的时候。扶贫和其他事情一样,存在一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即越到后来,剩下的贫困人口问题越难解决,或者解决的成本越大。在我国,迄今未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农村“五保户”、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以及居住地自然条件和外部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人群。对于这部分人群,沿用所谓开发性扶贫方式,基本起不到太大作用。因为开发式扶贫针对的是有一定脱贫能力的人,通过一定的项目,帮助他们利用当地资源自我发展。但对于这部分人,无论是提供贷款,还是技术支持,都没有用处。所以,必须用“输血”的方式,也即“救济式扶贫”,直接发给他们现金进行救助。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存在通胀,即使同样解决温饱,其成本也比前些年有很大提高。如投入相同的资金,过去可以救助5个贫困人口,现在也许只能救助一人。这说明,若不增加政府扶贫力度,贫困尤其是绝对贫困是随时存在反弹可能的。

另外,扶贫效果的递减,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政府在一系列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公。如近年来农村因教返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增加很多,这反映我们在教育和医疗体制的设计上有着不合理的因素。类似这样不公的制度设计还有税收和土地制度等。要纠正此类错误的制度设计,只能靠政府,民间组织是无法提供这方面公共服务的。

所以,在扶贫上,需要最大程度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但关键还是靠政府。当然,为使政府的扶贫起到切实之效果,有必要引入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扶贫进行全程监督。

各位同学,你们还可以参考这里的文章。http://wenku.baidu.com/

推荐第10篇:扶贫

扶贫攻坚术语集锦 精准扶贫基本知识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臵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三位一体”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类。 “五大”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基础扶贫、安居扶贫、能力扶贫、民生扶贫。

十项重点工作:村级道路、饮水安全、农村电力、危房改造、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

精准扶贫“十大要件”:领导精力要集中到扶贫攻坚上;财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贫攻坚上;项目布局要倾斜在扶贫攻坚上;基础设施要优先在扶贫攻坚上;工作作风要展现在扶贫攻坚上;排忧解难要着力在扶贫攻坚上;改革举措要结合在扶贫攻坚上;力量组织要集

合到扶贫攻坚上;用人导向要体现在扶贫攻坚上;工作落实要显示到扶贫攻坚上。

“3+10”扶贫攻坚政策组合拳:“3”就是,1个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1个扶贫开发《条例》、1个扶贫攻坚《决定》;“10”就是,与《决定》配套的基础、新村、产业、能力、生态、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社会扶贫和财政金融10个扶贫攻坚《专项方案》。《纲要》是规划蓝图、《条例》是法律保障、《决定》是行动指南,《方案》是操作手册,共同构成了我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精准扶贫的“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扶持。 驻村帮扶 “五个一”:1个贫困村有1名县级领导挂联,有1个县级部门(单位)帮扶,有1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有1个驻村工作组,有1名驻村农技员。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户不少于1户,每月到挂联贫困乡村的时间不少于2次; “第一书记”每月驻村时间不得少于20天;帮扶部门的每名帮扶干部每月与所帮联的贫困户对接不得少于2次;工作组每名成员至少帮扶1户贫困家庭,每月驻村时间不得少于15天;农技员每个月驻村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0天。

“两个见面”、“五个知道”:“两个见面”即:驻村工作组要与村干部见面,与帮扶户见面。“五个知道”即:要让驻村工作组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让村干部知道帮扶单位是哪个和驻村工作组组长是谁;让联系户知道联系自己的干部是谁;让贫困户知道帮扶的措施是什么;让全村群众知道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规划。

“1236”:“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6”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

扶贫工作“六到农家”: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到农家。 扶持贫困户五个全覆盖:新农保、新农合、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困难和医疗救助全覆盖。 精准识别基本知识

贫困户识别标准:贫困户以201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

第11篇:扶贫

惠州市政协机关对口帮扶博罗县泰美镇岑坑村以来,严格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以践行“良心良知、责任使命、行善积德”为基本宗旨,以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自我脱贫为目标,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立足长远、真情帮扶,提早谋划、深入调研,创新举措、明确责任,整合资源、科学投入,扎实开展“强基固本,强化产业造血、文化扶智、思想脱贫”等实在有效的具体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思路明晰、举措到位、保障有力、群众欢迎的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目前,市政协机关已经筹集各项帮扶资金84余万元,投资30万元入股惠州李艺金钱龟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确保村集体每年可获得3万元的稳定收入;每户投入2000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已协调县交通局、水务局,完成约6公里的村道和3.3公里水渠等的前期工作,将于9月动工建设;30户危房改造和村民议事场所改建顺利推进,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逐步改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工作责任,构建长效扶贫机制

一是领导重视,保证构建长效机制落实。为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刘耀辉主席不仅多次指导、策划系列帮扶活动,还在两个月以内3次深入到村调研、指导、部署扶贫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签约落实责任,要求举全机关之力帮扶岑坑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坚决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政协机关的光荣任务。特别是6月4日和7月11日,刘耀辉主席带队到扶贫村分别开展了“扶贫工作动员暨启动仪式”和“项目责任落实签订仪式”两大活动,提出了“凭良心、凭良知;凭责任、凭使命;凭行善积德的良好心愿”的扶贫工作宗旨,并对市县挂点干部、镇村干部、贫困户家庭以及市县有关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还带头与对口帮扶的贫困户签订了“一对一”帮扶协议,全面深入铺开扶贫工作。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科学构建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市政协第一时间启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在基本确定机关挂点村之后,机关有关人员就到该村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在2013年5月底,市政协机关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刘耀辉主席任总指挥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秘书长任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为副组长,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各项帮扶工作。同时,市政协机关设立驻村工作组,由市政协副秘书长任组长,学习和文史委副主任任副组长,选派2名精干人员为岑坑村驻村干部,建立严密的驻村工作制度和考勤体系,确保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具体负责督办、落实、总结、宣传帮扶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三是深入调查规划,建立真情实意的帮扶共建机制。为制定科学方案,从扶贫工作开始至今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驻村工作组25次到村摸底调查详细了解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且对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示。经过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查研究,先后出台了《市政协机关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市政协机关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2013年工作实施计划》等一系列规划措施,特别是建立了机关干部职工与岑坑村46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实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组织挂扶责任人定期进村入户到挂钩贫困户家中探访,帮助找贫根,“号”准脱贫致富的“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一户一策”,并投入资金9.2万元,帮助结对户发展种养。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和规划措施,不仅让机关干部和挂点村群众拉近了距离,结下了深厚感情,还明确了帮扶目标、任务、责任,确保了所有贫困户都能因人因户实施脱贫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扶贫工作。

四是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系协调机制。为保障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市政协建立了扶贫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扶贫工作部署落实会,刘耀辉主席亲自到会指导部署工作,通过总结前阶段帮扶工作,研究帮扶计划、资金筹措、项目实施、需解决的困难等情况,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为保证帮扶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市政协机关还特别注意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多次到市、县交通、水务、扶贫等有关部门,了解有关政策和各扶贫项目实施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村道、农田水利等帮扶项目的建设,有效推进了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上下左右互联互通、共同推进的良好态势。

五是坚持协议为据,建立责任签约落实制度。为明确责任,确保帮扶项目落实,市政协延续了在上一轮扶贫工作中独创的通过协议的形式细化帮扶责任的工作措施。市政协机关与岑坑村签订集体帮扶协议,有帮扶任务的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分别签订帮扶协议,泰美镇党委作为见证方共同签约。这一自我加压、具有约束性的扶贫举措,将帮扶项目、资金落实、项目效益保障、脱贫时间和要求、镇及村的检查落实责任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帮扶干部、镇及村和贫困户的责任,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帮扶干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实效

瞄准帮扶目标,科学合理选择帮扶项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扎实推进产业“造血”、硬件基础和农业致富等措施,切实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产业“造血”。为帮助帮扶村丰富发展项目和拓宽增收渠道,惠州市政协积极利用政协委员这一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动员从事农业特色产业方面的市政协委员企业参与到扶贫工作来。经过反复研究和综合考证,将惠州市政协筹集的30万元资金入股到由市政协委员创办的知名农业龙头特色企业——惠州李艺金钱龟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中,推进岑坑村发展这一特色产业,不但使村集体每年可稳定增收3万元,也为该村经济发展开创了新路。同时,为多方面帮助村集体及村民发展,市政协积极发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当地投资发展。目前,广东“裸心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基本同意在岑坑村附近投资开发集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家庭农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此项目对于改善岑坑村交通环境、提供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实行定人定责帮扶,市政协机关干部帮助贫困户重点发展荔枝、龙眼、黄皮等经济作物,下来,政协机关还将进一步协调镇政府、县工商局等单位成立专业合作社,解决技术、销售等难题,大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惠民。市政协注重加强组织协调,克服资金短缺等现实困难,积极落实相关扶贫政策,统筹利用各种政策,促进了岑坑村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近两个多月来,我们积极协调市、县有关部门,推进了3.3公里灌溉主水渠和2.3公里排涝渠建设,建成后将根本性解决890余亩农田旱季“灌溉难”和全村范围内雨季“排洪难”的问题。积极协调县交通局,将6公里村道纳入建设规划,预计9月动工,建成后将彻底解决1500余村民“出行难”问题。已筹集资金7.8万元,计划完成1000余平方米村民议事场所改建,满足村民议事和活动场所需求。协调推进约30户住房困难户房屋改建,改善村民住房条件。

三是强化农业增收致富。为了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推进农业致富,市政协计划邀请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岑坑村调研指导,引导贫困户悉心种植经济林木500余亩、水稻800余亩,花生100余亩,养鸡10000余只,同时注重培养一批种果、养鸡、养猪“土专家”,确保农民收入能够实现稳步增长。

三、抓住脱贫根本,扎实开展智力扶贫

针对岑坑村基础设施薄弱、再生能力不强的现实困难,市政协着眼于贫困村、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着力夯实思想保障、硬件设施和组织基础,扎实开展智力扶贫。

一是着力夯实思想保障基础。市政协坚持“给钱给物不如给思想”的扶贫开发工作理念,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和贫困户进行脱贫教育,感化、教育、引导贫困户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强化“志力扶贫”(即扶志气、扶思路)和“智力扶贫”(即扶智慧、扶知识、扶技术),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认识教育和生产、销售等技术的指导,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农业技术技能和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是强化文化扶贫“扶智”。市政协积极联系协调农业、农技推广、科技、文化、体育和扶贫办等部门,将陆续组织开展“送图书”、送体育器材、“送培训”下乡活动,开展种养技术培训,提高村民劳动技能和脱贫致富能力。

三是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市政协机关党支部与岑坑村党支部建立了共建对子活动,近期将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到市党建示范点等参观学习和开展相关学习培训,邀请党建专家到村上党课,提高干部争先创优意识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打造一支“永远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伍

第12篇:扶贫专题

专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我国当前还存在贫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了:(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2、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有什么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扶贫工作? ) 答: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④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⑤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 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⑦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则;⑨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等等。

3、我国怎样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请你提高建议? 答:国家: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③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④坚持教育扶贫提高 贫困人口素质。⑤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分制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问题,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援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学生: 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 社会责任感,把自己打造成国家的可用之才;②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为扶贫工作做力所能及的事, 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的重要性。③积极参加相关的扶贫开发活动;④为贫困地区 捐款捐物,为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献计献策;⑤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长大后为国家的扶贫开发工 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4、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答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13篇:扶贫政策

四、扶贫政策类

(若相关政策有新标准,请以新标准为准) 晚贫标准:(一)贫困县摘帽标准:“一低三有”。一低:指贫困县摘帽当年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三有:有标准中心校,(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农村小学6-11个班、12-17个班、18-24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42m

2、4.20m

2、3.72m

2、3.68m2。农村初中12-17个班、18-23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07m

2、4.39m

2、4.10m2。(2)电脑配置。小学每100个学生6台,初中每100个学生8合。(3)图书配置。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5册(4)师生比。省下达编制全部核定到校,无截编现象;教职工编制空编率控制在1%以内。教职工基本编制师生比(教职工编制数:学生数)标准为:县镇、农村小学:1:21。县镇、农村初中:1:16。(5)教师学历小学教师应具备中等师范学校书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该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有达标卫生院,(1)每千服务人口设0.6-1.2张床位。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每千人口床位数低限值可下浮20%。(2)无床位的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院,:其中民族地区100-300平方米/院。1-20张床位的300-1100平方米/院21-99张床位的1200-4000平方米/院。民族地区(含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特别是高山河谷地区设置床位的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低限值可降低20%有便民服多步少4)机构设置。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应由政府主要负责入或分管副职兼任。工作人员配置能满足业务开展需要。(2)布局和功能。县域鹵便民服务中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场地使用面积:人口在3万以上不少于120平方米,人口在1.5-3万的不少于100平方米,人口在1.5万以下的,不少于80平方米(民族地区40-60平方米);进驻事项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群众办事指南。(3)经费保障。县级政府将县乡便民服务中心场地建设、设施设备构置、日常运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二)贫困村退出标准:“低五有”。一低:指贪困村退出当年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五有:有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为农业人口人均6元人民币以上;有硬化路,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会驻地(村小学)通硬化路;有卫生室,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上,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巡回医生;有文化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具备党员远程教育功能,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有电视机、音响、电脑等文化器材、有应急广播系统、有一定可供阅读的出版物,规章制度健全;有通信网络:行政村内至少有一处有通信网络覆盖。(三)贫困户脱贫标准:“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一超”:指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3年现行扶贫标准为3600元人民币)。“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三有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或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18148467653)贫到村到户项目:执行民办公助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快建快补。贫困户到户资金按照人均不低于2000元预算到村,由各村统筹安排,在保障每户资金不低于300元的情况下,可统筹不超过30%资金用于村内急需的公共基础建设到户资资金按照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三有”标准,缺啥补啥,实行“一户一策”,由贫困户自主实施。村内集中实施的建设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民办公助政策组织实施。(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5582584)肤扶贫小额贷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并给予财政贴息的信用贷款。通过评级授信获得授信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可申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贷款额度不超过授信额度且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利率原则上按5%的年利率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利率低于5%的按照贷款利率100%贴息。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原则,对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贫困户给予贴息。对贷款户因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及其他违约行为的,不予贴息。(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18148452683)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电商、农旅结合、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业态提供启动、周转用的无息借款的专项资金,借款额度原则上每户不超过1万元,借款期限原则上为1年,最长不得超过3年。

(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农业局,电话:18148452683) 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户最大建房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对确实没有自筹能力的搬迁农户,由地方政府统筹,采取建设集体公租房、廉租房等多种方式,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补助标准:农户自主建房按人均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购买农村安全住房按照自主建房的标准人均2万元给予补助(到政府规划的新村聚居点参建、联建或购买住房的按此标准执行),凭购房合同和项目乡镇的相关证明认定;购买城镇住房按照人均2.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在城镇购房(含二手房),提供交易合同、缴税凭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和项目乡镇的相关证明;投亲靠友必须配建或购买房屋,产权明确的按照人均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搬迁后原旧房宅基地必须拆除复垦,复垦验收后给予0.6万元/户。咨询部门:高县发展与改革局,电话:5850943)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对象为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同一户不得同时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易地扶贪搬迁政策。补助标准:C级危房改造1.3万元/户,D级危房改造为2万元/户。(咨询部门:高县住建城管局,电话583399 医疗保障:(一)各级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就诊、转诊绿色通道,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二)实行就医“十免四补助”。对贫困人口实行免收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人给予补助,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助适配按3万元/人给予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元/人给予补助,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元/人给予对症治疗补助。(三)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医药爱心救助基金等依规报销后的个人支付费用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个人支付费用超过医疗总费用10%的部分,可申请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四)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重特大疾病(94种疾病)患者依规转诊至省级、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和住院分娩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等依规报销后的个人支付部分,由医药爱心扶贫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5582584) 肤扶贫小额贷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并给予财政贴息的信用贷款。通过评级授信获得授信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可申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贷款额度不超过授信额度且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利率原则上按5%的年利率给予贷款贴息,贷款利率低于5%的按照贷款利率100%贴息。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原则,对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贫困户给予贴息。对贷款户因未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及其他违约行为的,不予贴息。(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18148452683) 产业扶持基金:用于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电商、农旅结合、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业态提供启动、周转用的无息借款的专项资金,借款额度原则上每户不超过1万元,借款期限原则上为1年,最长不得超过3年。(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农业局,电话:18148452683) 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户最大建房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对确实没有自筹能力的搬迁农户,由地方政府统筹,采取建设集体公租房、廉租房等多种方式,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补助标准:农户自主建房按人均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购买农村安全住房按照自主建房的标准人均2万元给予补助(到政府规划的新村聚居点参建、联建或购买住房的按此标准执行),凭购房合同和项目乡镇的相关证明认定;购买城镇住房按照人均2.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在城镇购房(含二手房),提供交易合同、缴税凭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和项目乡镇的相关证 明;投亲靠友必须配建或购买房屋,产权明确的按照人均2万元标准给予基金实施部分救助,原则上不超过个人支付部分的40%。(五)为贫困人口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病、肺结核等患者的健康随访次数每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4次,对高风险人群及时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7—64周岁人群在脱贫期间免费体检1次。(咨询部门:高县卫生计生局,电话:5417391) 医保扶贫: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医保扶贫文件精神,积极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医保扶贫做到“两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居民医保和县域内居民住院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100%报销具体措施: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保费由政府或相关部门按规定标准代缴,贫困户个人不缴纳保费。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减免起付线,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100%报销。但在我市医院及市外其他医院住院不享受医保扶贪倾斜政策,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我市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执行。(咨询部门: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话:5585638) 教育扶贫:(一)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按在园儿童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3周岁(当年8月31日为幼儿年龄计算时间节点)以上的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减免保教费(保教费收费标准低于1000元的,按实减免);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在2020年前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直至本学段学业结束(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费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二)义务教育。1.免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免除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特教)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作业本费。2.寄宿制生活补助: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在2020年前入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全部纳入寄宿制生活补助范畴补助生活费,直至本学段学业结束。3.菅养午餐: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县城学校除外)。(三)普通高中教育。1.免学费: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除宜宾籍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学费。2.国家助学金: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 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在2020年前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直至本学段学业结束。(四)中等职业教育。1.免学费:免除除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以外的全日制正式学籍中职

一、

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学费(民办学校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2.国家助学金:,为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

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所有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困难学生,“9+3”所有学生(非涉农专业

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受助比例为20%)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优先享受。3.生活费补助: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2020年前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直至本学段学业结束。每学期(春季2月1日至3月31日、秋季9月1日至11月15日)登录四川省学生资助网在线申请。(五)普通高等教育。1.学费、生活费补助:对2016年至2020年新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的补助(学费和生活费各2000元),直至本学段学业结束。每年9月1日至11月15日登录四川省学生资助网在线申请。2.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和预科生,可向就读学校申请每年2000-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全省平均资助比例30%左右;纳入全国研究 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硕士生可享受每生每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博士生可享受每生每年1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3.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均可在生源地或校园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和高职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4.绿色通道: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新生报到时向就读学校提出肀请).5.新生入学资助: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些,按省内高校500元、省外高校1000元 的标准实施入学路费资助(按当年分配名额,通过评审确定)。(六)全面实施览底保障政策。构建“3+9+3+N”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救助保障机制。全面免除本市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学子女以下费用:义务教育阶段教辅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书本费、教辅费,中职教育阶段书本费补助学前教育阶段午餐费,义务教育阶段早晚餐费,高中教育阶段住宿费和生活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贫困户上学子女住校就读,解决吃住学问题。(七)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享受现有普惠性教育资助政策后,仍面临与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的,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申请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主要用途:用于购买教辅材料、校服、学校伙食补助等。资助金额:综合考虑基金支付能力、贫困家 庭困难程度、就学负担情况,区别不同学段分别确定。(咨询部门:高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电话:5416929)文化惠民:2016-2019年,省财政安排支持88个贫困县建设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未通广播贫困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广播村村响)工程,未通电视贫困户配置电视户户通入户接收设备,对每户电视户户通入户接收 设备配置一次性补助200元。 (咨询部门:高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电话:5416915) 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在全县各机关、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开展扶贫助学公益捐款,对考入中职及其以上并正式录取入学的学生给予定扶持,具体对象为:孤、残及烈士子女,无正常经济来源学生;城乡低保户、精准建卡贫困家庭学生:家遇突发天灾人祸及重大疾病,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咨询部门:高县栋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583429) 雨露计划: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申请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网络中申由学生于春季学地月10日至/月10日前、秋季学期9月20日至11月20日前通过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站自愿申请是纸质资料申请。3月10日至5月10日前通过学生申请、乡镇初审、县复审的方式报送纸质申请材料。 (咨询部门: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电话582585) 社会保障:(一)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金按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与高县农村低保标准的差额按月发放。全面实现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2016年1月1日起,全省建立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对象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高县户籍低保对象;补贴标准2016年按每人每月60元执行2017-2020年每年提高10元,到2020年达到每人每月100元。(咨询部门:高县民政局,电话:5285511) 残疾人补助:(一)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从2016年起,对全省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四川户籍残疾人中的非低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政策核发残疾入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标准以国家贫困线与该对象上年年收入的差额。即:扶贫补贴金额=国定贫困线标准一当年自身收入。(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对象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补贴标准为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不能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人员:一是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的残疾人;二是纳入特困供养入员供养的残疾人。(三)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补贴对象为高县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有辅具适配亟需需求并符合适配条件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残疾人和低保户残疾人优先补贴。补助标准为:适配坐便椅、轮椅、拐杖类、助行器、盲杖、防褥疮床垫、助视器、助行器、矫形器等基本普通辅具,金额500元以内按实补贴,500元以上其超出部分按50%补贴,最高限额补贴1300元。(四)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就学补助:补助对象为户籍所在地在高县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随班就读残疾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父亲或母亲是残疾人的学生,经申请、审核、研究,给予一定的助学补助。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以及享受其他助学项目的学生不列入此范围。(五)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救助对象:属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孤儿等经济困难的具有康复潜 力和价值的0-6岁当地户籍残疾儿童,自愿申请。救助标准:每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助不超过2万元;需手术治疗的,每例补助金额不超过万元;需适配辅助器具的,每例补助金额不超过5千元。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在当年可同时享受。(咨询单位:高县残联,联系电话:5418501) 林业惠民政策: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在建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每月每人给予400元政策补助。(咨询部门:高县林业局,咨询电话5582330)

第14篇:扶贫家访

10月1日程博老师到张欣雨家家访,送营养早餐发放凭条,并了解她家最近生活状况。

10月1日程博老师在张欣雨家给张欣雨辅导儿歌《小乌鸦找妈妈》及儿歌《讲卫生》。

10月1日程博老师到张欣雨家家访,送营养早餐发放凭条,并了解她家最近生活状况。

10月1日程博老师在张欣雨家给张欣雨辅导儿歌《小乌鸦找妈妈》及儿歌《讲卫生》。

10月1日程博老师到张欣雨家家访,送营养早餐发放凭条,并了解她家最近生活状况。

10月1日程博老师在张欣雨家给张欣雨辅导儿歌《小乌鸦找妈妈》及儿歌《讲卫生》。

第15篇:扶贫申请

扶贫物资申请

单位名称××××××:

一、帮扶对象基本概况

我公司正在扶持的对象有:5名贫困大学生、10户贫困村建档立卡户以及我公司“普洱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5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因家境贫困,求学困难

硝塘村是全县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距离东河乡政府39公里,距县城124公里,平均海拔1830米,属高寒山区。在10户特困户中、有的是无劳力、有的是弱势群体、残疾等。农户10户26人,居住有汉族、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作物,经济发展滞缓,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业,但形不成规模气候,脱贫致富仍需加大努力。

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自普洱各个

二、我公司扶贫工作思想及规划

为帮助以上贫困户摆脱贫困,我公司总体扶贫思想是: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机遇,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结合贫困户自身情况,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利用资源,挖掘潜力,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扶贫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扶贫措施,将扶贫措施统一落实到户。

根据以上思想,我公司已在实施如下帮扶计划

1、由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开展养猪、养牛等农村实用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实施核桃、茶叶、八角、草果等农村实用种植管理技术。对接我公司“普洱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长期收购以上贫困户所生产的农作物。

2、如有外出务工意愿,我公司优待以上所有贫困户家庭成员组织参加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提供各部门岗位就业进公司打工。

3、如有意愿在“普洱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店经营的,我公司会根据相应优惠政策,给予租金的减免,以便更好的帮助贫困户走出现状。

但就以上帮扶还不能立刻帮他们从贫困的现状摆脱出来,脱贫过程至少要3-5年,所以在我公司提供生产力培训及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希望中国建设银行普洱分行对以上贫困户提供相应物资帮扶,为他们更好的度过脱贫期,提供生活物资的补助。

综上

为尽快帮助以上人员早日摆脱贫困,特恳请贵单位帮助解决为盼。

第16篇: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的三个境界

接触扶贫工作已有一年多,回想起在梅州驻村的一幕幕,让我感悟良多。工作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和无穷的动力。

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此次广州市农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其说是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扶贫模式,“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将扶贫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实质,不如说是新时代的我们为了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打造幸福广州,高标准、高规格地要求自己做好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主要在于驻村工作做得好,而驻村工作实际上是做群众的工作。扶贫在社会工作领域中,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事业,扶贫工作者必须想方设法地激发贫困者脱贫致富、改变现状的动机,并用物质和行动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促成“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扶贫由“输血”起到疗效——“造血”,和病理学中药物是激发身体的抗体起到免疫的效果一样。

在我看来,扶贫工作也是可以分为三个境界的。第一个境界,独善其身。完成基本的输血任务,达到治标的效果。以完成考核规定为目标,规规矩矩地完成整套动作。第二个境界,授人与渔。在输血的同时,输送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培养一部分人成为以后致富的先锋,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第三个境界,在前两个境界的基础上,实现全体村民思想观念的大转变,留下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久久不息,村民求变谋富的渴望转化成长远的目光和规划,追求幸福的脚步一代代人传承下去。

诚然,在短短两年里要做到第二个境界都着实不易,但是扶贫只有实现自我发展,才能永远地摘掉贫困的帽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你真心要帮助一个人的发展,那么就要为他做长远的打算,从严要求他,让他懂得脱贫致富的价值所在,让他激发自我奋斗的动机信念。

第17篇:扶贫工作计划

左权县安监局

二○一一年扶贫工作计划

按照县扶贫领导组的工作安排,2011年我局将继续对辽阳镇小会村进行定点扶贫。根据县委下乡扶贫工作的统一要求,我局已派驻专人负责对小会村进行扶贫,我局工作人员在上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小会老百姓街道照明、医疗、办公设施配备、避路电视安装等民生问题,拟定今年的扶贫工作要点报请局机关,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今年计划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帮助小会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提高两委成员综合能力。借“两会”东风及建党九十周年奠庆活动,配合辽阳镇党委、政府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觉悟、开阔视野、广开言路、吸纳先进,抓好队伍建设,为小会村脱贫致富打造强有力的带头人。同时,将适时派、请专人到小会村,对小会村老百姓进行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小会村委培育年轻的党员干部,为小会村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施亮化工程,改善小会村街道黑暗现状。为彻底解决小会村夜间街道照明问题,我局将与县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将聘用技术人员进村现场勘测,架设照明线路,安装供电设施,预计需投入资金4万余元。

3、广场建设及完善综合楼装修工程。为优化环境,给村民创设一个健身、娱乐活动场所,使医疗点、村委办公场所、图书角尽快运行,我局将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综合楼前修建活动广场,对新建的综合办公楼进行装修。预计需投入资金30余万元。

4、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为使小会村村民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掌握国家政策,学习农科知识,决定配合小会村村委联系有关部门在小会村实施数字电视安装工程。

5、在“六〃一”之际,对小会村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进行慰问。

6、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对小会村“五保户”、“特困户”进行慰问,并适时给予经济帮助。

1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这次我们利用两天时间,邀请有关专家对大别山各县、区科技局承担的2002年国家、省科技扶贫项目进行验收,并听取2003年度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同时各县、区科技局汇报交流了2003年科技扶贫工作和2004年工作打算,还参观了岳西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基地和有关企业。从总体上看来,200

2、2003年度的科技扶贫项目执行情况良好。各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手段,措施得力、工作扎实,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合同的各项指标,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在各县区项目验收、汇报的基础上,做简要总结,同时谈谈2004年的省科技扶贫工作打算。

一、2003年科技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和各县区“十五科技扶贫规划”, 2002-2003年科技部与省科技厅立足各地的比较优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培育,重点扶持霍山、金寨、太湖县的“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岳西、潜山、太湖县的“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六安市科技局的“皖西大别山区十万人科技培训”和岳西“有机猕猴桃转换基地建设”五个国家级科技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还支持了“有机茶综合开发”、“灵芝种植开发”等省级科技扶贫项目,共资助项目经费近130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三县共计种植4700多亩,扶贫10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岳西县有些地方户均增收多达3000元。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已成为岳西县的主导产业,也是潜山县继瓜蒌之后的新型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仅霍山、金寨两县就举办中药材栽培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栽培户18000多人次,使1500多户贫困户当年获得了增收,户均增收600-1000元,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农户由于今

2 年遭受了自然灾害,增收不明显。

霍山县通过实施有机茶项目,全县共建立有机茶基地1000亩,有800亩茶园赢得了有机茶认证证书和加工证书,5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销售证书。还有8000多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原料转换证书。有机茶项目实施村的农民拿着复印件卖茶,平均价格提高50%。

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项目,在奶业扶贫项目区内的扶贫户60户,户均养牛6头,成母牛4头,全年增加收入达2万元以上。并且可带动150户发展饲草种植,实施黑麦草与饲料玉米的轮作技术,每亩可年产青粗饲养7-8吨,实现收入800-1000元,亩均利润达400元以上,是种植传统作物的4倍。因此,利用奶业进行科技扶贫是适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最佳致富选择。 “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已成为干群的共识。

太湖县的“油茶产业化建设”、金安区的“皖西白鹅千户示范养殖工程”是省厅前期支持的项目,现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同期,两县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了的“中药材种植示范”,“茯苓、皖贝母、金佛手示范种植”“ 蓖麻试验、示范种植”等项目的小范围试验示范,为科技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作储备。

UNDP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是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等现实难题,岳西县2003年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覆盖2个村,280个贫困户,投入滚动资金70万元,建有5个中心,56个小组,扶持贫困户种植蔬菜840亩,中药材150亩,养猪、牛、羊950头,创产值150万元,回收信贷资金28万元。

2、建立、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引导

一年来,各县区围绕各自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太湖县建立的300多亩油茶示范基地和300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坚持技术高起点、质量严要求,以加速辐射,扩大影响,为油茶新品种的推广和黄花菜种植技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裕安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 \"汪家行生态农

3 业示范园\"改组改造的力度,使得示范园建设充满活力,经济效益、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岳西县围绕\"茶、菜、果、药\"四大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引智、引技工作,聘请了以色列有机农业专家太尔〃阿地乐先生到县里开展有机蔬菜和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讲座,他们还聘请了湖北省农科院和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县里做技术指导,为全县的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霍山通过建立有机茶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有机茶,提高茶叶附加值,达到增收目的。

3、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开展“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扶贫模式,是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六安市奶牛场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开发、奶牛饲养、奶牛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综合企业,近年来,在科技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奶牛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建立牧草种植示范园,逐步向农户推广。奶牛场通过为农民提供奶牛、牧草良种和相关技术支持,致力周边农户的脱贫致富,已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科技、服务型的转变,成为皖西地区奶业科技扶贫的中心和骨干企业。

岳西、潜山县的多家蔬菜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采取返租倒包、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的形式,辐射带动农户。同时,公司将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和在大城市设立专卖店方式,增加经济效益,使2万多人稳定增收,当年脱贫,深得群众称赞。

4、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户致富 在科技部农村中心的支持下,大别山区多数县区均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站,计算机网络在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各县区围绕\"指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这几个环节,加大信息扶贫的力度,上网查询信息、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网上招商引资、网上登载科技扶贫信息等形式,正在成为提高科技扶贫效益的有效手段,广大干群的信息意识也不断增强,为农业信息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霍山县科技扶贫信息网站的建立和20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在信息扶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改善了信息闭塞落后的状

4 况,促进了山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过渡。

5、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契机,针对农户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班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2003年各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多期,培训农民21万多人,印发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纸\",有的县还利用电影、VCD光盘、广播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6、普及卫生知识,科学抗击非典

2003年春季,\"非典\"肆虐,我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科学认识非典疫情,正确对待从外出务工的农民,各县区科技局按照省厅的部署,发放了《防治非典60问》和科技部赠送我省防治非典宣传材料,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治非典科学知识。潜山县等科技局会同该县卫生局等部门,深入乡镇开展以\"依靠科技、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科技普及活动,号召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抗击非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不均衡。有些地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申报的科技扶贫项目内容深入调研不够,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深,重点不突出。

2、部分扶贫项目载体不明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分散的贫困农户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产品流通市场,市场竞争力弱,项目实施成效不明显。

3、部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跟踪管理不够,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有些项目的实施,仅靠国家或省科技厅的项目经费,缺乏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和吸纳资金渠道。因此,应在国家、省科技厅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省、市、县(区)科技局四级联动形式,争取多元资金投入,以保证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

三、下一步科技扶贫的打算

1、发挥大别山区环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原则上以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科技扶贫项目为主,按照\"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一县(区)一业”的思路,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重点有:一是高山蔬菜。要注意提高高山蔬菜的科技含量,改善高山蔬菜的种植结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无公害蔬菜,同时,要注重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二是中药材。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做好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工作,为引进、开发深加工项目创造条件;三是围绕“十五”科技扶贫规划继续抓好传统产业(蚕桑、毛竹、茶叶、食用菌、板栗、油茶、皖西白鹅等)的深度开发,引进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积极抓好优质奶牛饲养扶贫工程,带领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五是积极发展高山花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大别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球根花卉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产业。

2、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中介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服务为依托,引导和帮助农户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走订单农业的道路,以订销促生产,以订销促调整。继续探索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引导,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山区特色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发,不断提升特色优势,壮大山区特色经济。

3、充分利用各县区信息网站,加大科技信息扶贫的力度。一是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扶贫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信息扶贫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解决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问题;四是提高基层干群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查询、发布信息的能力,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

4、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科技培训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社

6 会经济发展,紧紧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各地信息网站的远程教育功能,建立和完善近程与远程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科技管理干部、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其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指导农民生产的主要技术骨干,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科技致富人才。围绕本县的主导产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基层技术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打造民间技术网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科技服务。

6、加大科技合作和交流,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引进集成配套技术,提升产业档次和产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自身的产业开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为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加强项目管理,推进投入多元化。根据科技部部署,培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尽快使其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在加大科技扶贫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推动科技扶贫事业的快速发展。

2009 年,佳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中心,以“宣传培训、示范推广”为手段,以强化科技管理,很抓项目落实,注重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使科技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09年的科技扶贫工作计划如下:

一、宣传培训

(一)拍摄科技扶贫宣传片,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信

7 息;向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发放“走进科学”等资料以及科技知识碟片;在佳县有线电视台开辟《星火科技30分》专题栏目;通过《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佳县科技工作。

(二)特派员工作。下派10名科技特派员和乡土科技人员在春秋两季在全县各乡(镇)围绕枣树修剪、防虫,畜牧养殖、防疫等方面大力开展农村科技宣传,传播科技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好县内县外的交流与学习考察活动。充分利用科技部包扶佳县的有利时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来佳县开展培训,现场指导,特别是与作为佳县法人科技特派员的西北农大,华南农大和河北农大建立长效技术支援机制,将产业发展升级、提质,经济增长持续有效。另外组织好县内县外的交流与学习考察活动。

(四)利用远程培训中心开展多方面的生产、生活实用技术培训。

在利用特派员、专家培训的同时,大力培养当地乡村科技人员,壮大科技人员队伍,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2009年预计开展各类培训100场次,培训人员1万人次,散发各类科技宣传单1万份,科技图书5000册,实用光盘1000张。

二、示范推广

(一)红枣产业。重点抓好1000亩矮化密植枣园示范基地建设,1000亩低产枣园改造基地,1000亩有机红枣示范基地。坚持扶持3—5户红枣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在红枣基地发展、产品加工、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要上力度,强调产品品牌化、名牌化,真正创建“有机红枣第一县”的称号。另外,在白云山周边建设红枣采摘示范园,并与农家乐相结合,提升佳县旅游品位。

(二)畜牧产业。重点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促进品种优良化,扶持一批养殖科技示范户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的路子。

(三)薯豆产业。重点抓好1个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 2户小杂粮加工企业,以小杂粮加工带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

继续抓好打火店、王家焉两个科技扶贫示范村和勃牛沟、李厚两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在人力、物资上予以倾斜,加大示范村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设,进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项目申报

积极组织申报中省市的各级各类扶贫项目,为佳县早日脱贫起到一定的作用。

五、法人科技特派员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孟岔山地红枣集雨微灌技术”的成功经验,在中、省的大力支持下在峪口、通镇等地兴建山地红枣集雨微灌试验基地,视其效果逐步推进。

(二)华南农业大学

红枣保鲜技术是红枣产业开发的新途径,去年在华南农大的技术支持下,佳宝、佳惠等红枣加工企业成功试验了红枣保鲜产品,保鲜期延长至4个月,大大延长了红枣鲜食产品生产产业链,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今年预计新建红枣保鲜库10座,总储鲜枣700吨。

(三)河北农大

1、继续依托河北农大研究红枣裂变技术科研攻关。

2以周大迈教授牵头,年底完成佳县农业资源调查和产业发展规划。

3、皇甫中泗教授在王家砭镇柳树会村示范种植“三优”苹果5亩和核桃5亩。将于3月底落实苗木,并在2-3年内形成优质示范园。

4、王金春教授在王家砭镇打火店村重点指导1-2个示范户,以蔬菜和瓜果栽培为主要内容,带领示范户进行茬口设计和瓜果连续栽种的技术示范;同时在打火店

9 村开展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努力在2009年内形成优质示范园。

5、张志胜教授协助县里确定的奶制品加工示范户或企业研制生产奶制品。

6、曹玉凤教授指导通镇李厚村指导养猪户,围绕李厚村母猪养殖产业,形成规范化生产。

7、承办佳县技术骨干培训班。由佳县科技局组织示范村、示范户和技术骨干,到河北农业大学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参观河北农业大学在太行山区的示范点。

六、积极配合中、省、市、县搞好其它工作。

一、2011年科技扶贫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采取“政府引导、科技牵头、部门配合”的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狠抓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切入点,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整合农村科技资源,着力构建现代化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全县农村科技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2011年科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在科技下乡方面,重点是针对茶叶、油菜、小麦、蔬菜、畜禽、水产等农、林、牧、渔方面种养技术,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科技下乡活动,编印技术手册。共组织专家服务组16个,科技人员136人,下乡技术服务32次,编制油菜、茶叶、小麦、蔬菜、畜禽、水产等技术资料,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农业实用技术光碟300盘。把技术送到农民手里,解决了实际问题,深受农民欢迎。

2、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农业科技进步。今年,我们组织有关单位,重点推广了超级稻种植技术,粳稻种植技术,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技术,脱毒红薯高产栽培

10 技术,库塘中高产养鱼技术,林果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麻鸭养殖技术等2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广泛应用在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等作物种植,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在西南乡镇推广以来,引进脱毒红薯新品种、新技术,红薯产量、质量大大提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薯业产业链,脱毒红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水稻籼改粳技术推广面积1万余亩,集成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的水稻质量大大提高。

3、开展科技示范乡村活动,加强科技示范点建设。为了使科技示范活动健康持久深入开展,我们重点抓了2个乡镇、3个科技示范村建设。在示范乡建设上,狠抓了技术推广网络建设、示范基地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在示范村建设上,狠抓了科技示范户的培养、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寨、胡楼、杏山植物园三个科技示范村进行的新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带动并影响了周围群众学技术、应用新技术的热情。尤其是整村推进的科技示范村,光山县晏河乡河川村和管围孜村,在做好硬件建设同时,积极开展高效茶园建设技术、畜禽养殖科学技术、无公害优质杂交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建科技图书室、卫生水井、兴建村组公路和沼气池等。为加快全县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籼改粳技术,今年在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00亩粳稻高产开发示范区,采用7个粳稻品种对比示范,为推广籼改粳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实施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中,我们先后邀请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省农科院、省水产研究所、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农业科技专家来我县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取得了很好效果,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科普知识、适用技术,而且解决了农民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中的很多关键技术难题,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来了效益。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生产第一线和农民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受到农民的普遍好评。如“猪病防治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优质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开发与推

11 广”,通过科普传播,辐射推广,实现规模扩张、品质提升、效益提高。

4、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与培训,提升农村和农民科技应用能力。今年,全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县、乡、村科技培训,共培训1.2万多人次,培养科技带头人60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尤其是精心组织了农业、畜牧、果树、蔬菜、医疗卫生、农村经纪人500余人次参加的七期远程教育培训,掌握了抗旱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抗旱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医疗技术学习,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素质;经纪人通过培训,精通了业务,掌握了技能。

5、实施科技服务小额信贷项目,做好科技扶贫服务农户。我们在实施小额信贷中,注重以科技扶贫的方式向贫困地区引进推广先进成熟的实用技术,为贫困户提供的生产性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使其尽快脱贫致富达到小康。今年我们对小额贷款户进行重点调查,并开展了产业技术培训,向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净居寺茶场85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5.5万元,向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放小额贷款18万元。

6、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一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蓝天茶叶、白鲨针布、辰龙茶叶、三元炉具等骨干企业,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大为提高。2011年为河南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争取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0万元,支持该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帮助白鲨针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市级基础上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净居寺茶场申报了“信阳市无公害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元炉具公司申报了“信阳市电陶炉技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辰龙茶叶公司成立了茶叶研究所,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已有省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信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三是今年已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

7、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2011年,已在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的46个行政村,共派出科技特派员50名到基层创业,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嫁接”到具体科技项目中去,以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形成了“科技特派员+项目+基地+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一年来,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地、农户、田间地头,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6项,推广新技术20项,引进新品种9个,发放各类科技资料2万余份,创办或助办协会与合作社16个。三是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经费。2011年共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工作经费10万元。

8、认真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已申报项目11项,其中:“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无公害茶叶推广应用与示范”、“温棚蔬菜基地建设与技术示范”申报国家2012星火计划,“红茶技术在哥伦比亚的应用与示范”申报国家科技援助项目;“夏秋绿茶品质提高技术研究”“茶叶产业化技术研究”申报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院科技合作项目;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这些项目2012立项和实施后,将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档次和核心竞争力。

9、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与上级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领导多次率团到我县调研、指导科技工作,其中司局级领导7人,处级领导18人。他们为我县科技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指导性意见,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科技部先后向我县捐赠笔记本电脑25台和科技图书2890册,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和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建设;为晏河乡付店小学牵线搭桥,与北京怀柔二小结对共建,组织该校师生到北京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二是与先进地区开展科技交流。7月份组织有关乡镇和部门人员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寿光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为发展我县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9月又组织科技特派员赴浙江省考察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三是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

13 深入。加强技术和人才引进,引进人才2人,引进技术1项,资助贫困生2人。

10、精心组织,做好科技进步县考核。认真组织了2009—2010年光山县科技进步考核的申报工作,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县考核。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强化创新意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光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科技扶贫工作的重要位臵来抓。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专门成立了科技扶贫、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二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已制定了《光山县科技工作“十二五”规划》、《光山县科技扶贫“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加强科技工作、科技扶贫工作、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光山县财政把科技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向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扶贫项目倾斜。2011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00万元。

2、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狠抓关键技术开发。我们立足本县实际,围绕资源优势,明确科技开发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开发,扩大开发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广应用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如为了发展油茶支柱产业,今年实施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优质油茶繁育基地20亩,生产无性系良种油茶嫁接苗120万株,建油茶基地万余亩。

3、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搞好科技与经济结合。一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光山县建立了优质水稻、油菜、小麦、蔬菜、脱毒红薯、茶叶、油茶、小杂果、水产、麻鸭等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优质粮、油菜、麻鸭、水产品、茶叶等主导产业。二是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经济附加值,实现规模效益。2011年全县粮油产量再创新高。

4、围绕扶贫开发,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搞好人才开发,培训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振兴经济的前提和富民强县的保证。我们针对本县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低的客观实际,结合星火、扶贫、攻关项目的实施,采取急用先训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在培训中,一是抽调技术骨干,成立县、乡、村培训队伍,县级由19名高级技术人员,26名中级技术人员组成,建立了县级培训辅导站,重点培训“提高型”人才。乡级以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为主,村级以农民技术员为主,重点“培训普及型”人才。二是采取县培训到乡、乡培训到村、村培训到户、一级抓一级的多层次培训方式。

5、发挥部门职能,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是积极参与县体制机制创新课题研究。我局根据部门职能,积极调查研究,为体制机制创新建言献策,参与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二是开展农村科技需求调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三)科技扶贫项目执行情况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力促科技长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作为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提高科技含量,在实施国家等重点科技项目上,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三制六有”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三制”即有科技项目专家评审制度、项目专人负责制、项目资金使用财政监督制;“六有”即有申报书、有合同、有进度、有小结、有总结、有验收报告。项目实行公开申报、公开评审、实地考察、评优立项等“阳光操作”。对2009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光山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建设工程”、“精制特级眉茶技术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已准备好材料待验收。承担的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100亩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经实施,培育无性系良种茶树母本园2000亩,主要品种包括龙井

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等,培育扦穗5万公斤;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00亩,可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近2000万株。“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项目,县科技信息

15 中心已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新建了10个村信息站,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全县农村信息员队伍,并对信息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承担的2011年国家星火计划“科技特派员成果推广与技术示范”项目,选派特派员20人,实施科技示范项目8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项,培训人员8000人次。“无公害大棚蔬菜技术开发”项目,已建20亩钢架温室大棚、30亩地温大棚,并实施蔬菜技术开发。“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20亩油茶繁育基地,繁育优质油茶苗木120万株,建油茶基地万余亩。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科技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与上级对光山科技事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整体能力不强,区域创新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人才较为紧缺,科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科技素质较低;科技扶贫经费少,奖励机制未形成等,都有待下步去努力,去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科技扶贫。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快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建设创新型光山,推动光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一)加强调研 明确目标

组织专门力量围绕光山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入乡村、企业、科技示范点进行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加强与农民、企业家、科技人员、乡镇有关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科技需求,确定工作中心和着力点,提出工作重点和目标。

(二)围绕解决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1、对2010年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与示范应用”、“100亩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任务书要求继续组织实施,做好项目总结,聘请专家验收。对2011

16 年项目“科技特派员成果推广与技术示范”、“无公害大棚蔬菜技术开发”、“优质油茶苗木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按任务书要求组织实施。

2、在茶叶方面,力争申报实施一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光山县建立茶叶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推动光山茶产业发展。

3、申请“富民强县”项目,根据科技部相关项目申请的要求,将“绿色茶叶产业技术开发”申请“富民强县”项目。

4、申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依托“白鲨针布”项目申报产业示范项目。

5、积极筹划科技部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结合“光山县科技信息化综合能力和利用现状调研”结果,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

6、继续实施好科技服务型小额信贷项目。

7、力争申报并实施1—2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

8、申报并实施3—4项“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

(三)继续抓好科技示范工作

1、巩固和加强已建的示范村、示范区建设,继续给予资金支持,让其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2、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整村推进科技示范村建设的需要,力争新建1—2个示范点、示范区。

(四)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和科技合作

1、组织有关领导和科技管理人员到外地和发达地区考察、调研,学习外地科技扶贫工作先进经验,开拓科技管理干部视野,增强科技管理能力,推进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2、邀请中茶所茶叶专家来我县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五)继续抓好农村科技工作

1、加大力度,搞好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利用县级科技三项经费,重点搞好水稻、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支持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机械、脱毒红薯、小杂果、茶叶等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2、继续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工程,服务“三农”。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4、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发展。重点推广6—8项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实现“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六)继续开展为民营科技型企业服务工作

引导和扶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围绕白鲨针布(省高新技术企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蓝天茶叶(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辰龙茶叶、三元炉具等民营科技企业开展服务,力争为其争取1—2个国家或省级项目,培育和发展1—2个具有活力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

(七)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八)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构筑科技创新新优势 一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二是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第18篇:扶贫工作简报

下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深入开展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为贯彻广宁县委、县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2013年1月17日广宁县卫生局局长何志文亲自带队下乡,来到我县赤坑镇惠爱村,在春节来临之际,给该村的困难群众送上了慰问金与慰问物资,把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中,让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惠爱村16户特困户,是与卫生局直接挂钩的扶贫对象,我局针对该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深入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每一位与贫困对象对应挂钩的干部职工都参与了这次的慰问,切实做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一共为该村的贫困户送去慰问金 元,价值 元的慰问物资。慰问队伍一一询问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勉励其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把慰问工作落到实处,落进群众的心窝里。

走访结束后,卫生局主要领导与惠爱村村干部们举行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惠爱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研究扶贫工作具体措施,工商发展大计,力求找到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改善村容村貌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

这次下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把扶贫的具体工作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了解了惠爱村贫困户的状况,给当地群众送去了最温暖的节日问候,而且让我们的干部职工深入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促进日后扶贫工作更主动、更完善的开展。

第19篇:扶贫信息

8月25日上午,葫芦岛市司法局、葫芦岛首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昌谷杖子锰矿、建昌县司法局扶贫工作组在扶贫点建昌县王宝营子乡京油杖子村进行扶贫捐赠仪式。仪式上两家企业、市司法局和建昌县委领导发表了讲话,帮扶企业葫芦岛首创投资发展公司和谷杖子锰矿向京由杖子村捐赠扶贫资金,扶贫资金专项用于修建道路和修建村部。捐赠仪式后举行了“首创路”开工仪式。 随后,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带领扶贫工作组一行到今年新考入大学的2名贫困生家中走访慰问,并向每名学生发放助学金4200元,并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将来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第20篇:扶贫成效

扶贫开发唱新曲——镇安扶贫开发“四重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王 臻 刘明德 来源:投稿 发布时间:2012-01-04 16:13:24

扶贫开发唱新曲

——镇安扶贫开发“四重奏”

镇安扶贫开发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20.6万元,占年度争取资金任务1980万元目标的132.3%。解决了低收入贫困人口温饱2250户8100人,占年度计划的100%;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2393户10245人,占任务92%。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共实施4村,项目建设进度达80%,实施“雨露计划”780人,占市下达任务的109%,投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1000万元,发放互助资金398万元,为贫困村发展生产提供有力支撑,资助农村家庭贫困大学生70名。

(一)陕南移民搬迁奏响扶贫新乐章

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典型的措施,对重点有规模示范点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砌筑房基、统一设施配套,分户建房”的“五统一”的搬迁工作思路。一是调查摸底,建档立册。逐村逐户确定地质灾害避险、洪涝灾害避险、扶贫(工赈)、生态、工程五种搬迁类型对象户,实行村建册、镇建薄、县建档。经过调查摸底,2011—2020年全县共需搬迁25197户95750人。二是梯次搬迁,分步实施。按照“搬一批农户、建一个社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思路,把安置建房、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服务设施等同步实施。今年全县计划搬迁安置2125户8500人,其中建设集中安置点25个,集中安置1487户6140人;分散安置638户2360人。实际落实29个集中安置点,共安置1755户,7821人,其中房屋主体在建116户516人,房屋主体建成837户3682人,入住802户3623人;分散安置户房屋主体建成192户730人,入住446户1694人;全县累计完成今年搬迁任务的112%。三是配套扶持,改善条件。全县共收储报批土地553.9亩,建成人饮管道61千米、道路硬化27.9千米,排污管道23.6千米、防洪河堤2万米,电、视、讯及幼儿园、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确保了移民户搬得出、住得下、能扎根。四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对搬迁对象严格按照搬迁要求和标准,坚持群众自愿、合理选址、科学规划、统一风格,确定搬迁对象,采取村公示、镇把关,局审批的程序。

(二)整村推进弹出扶贫“重音符”

整村推进以塔云山旅游景区开发为契机,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和旅游扶贫行动为纽带,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村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在青铜关镇丰收村、白树村和柴坪镇安坪村等四村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一是加强基础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80万元,建蓄水池15座,铺设管道8.4千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改造农电网5.6公里;新修入户路17.3公里,改造村组公路18.2公里;新建便民桥5座;新修河堤2公里;兴建移动机站1座;安装程控电话1948部,基本实现了水、电、路、讯、视村村通全覆盖。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对片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登记在册的扶贫低保户31户92人,扶贫户137户488人,落实产业发展项目17项,并逐户填写了项目落实卡,实施扶贫资金补助。对规模种植烤烟户补助租地,对规模养殖户补助种苗费,对板栗科管按面积补助到户,建成了2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3万亩标准化板栗园,0.4万亩优质烤烟基地,2个土鸡养殖基地,5个商品猪生产基地,2个商品苗圃生产基地,4处农家乐群,形成了以畜、果、烟、旅游服务为主的特色产业带。三是实施村容整治。按照“四改三建一美化”的标准,对295户民居进行了美化、绿化、靓化,对其中400余间危房和石板房进行了改造治理。四是发展社会事业。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新建区域敬老院1处,安置五保户82人,新建村活动室3处,新建村级卫生室4处,特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三)农业综合开发唱出扶贫“快节拍”

按照打造精品项目,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规划连片制定、项目集中安置、资金捆绑使用”的管理办法,西口小流域治理项目共完成投资1333.5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506万元,,完成西口程家川项目区土地治理0.6万亩,新修拦河坝2座,开挖疏浚渠道2公里,新建蓄水池1座,新修河堤8公里,改良土壤0.4万亩,新修机耕路8公里,梯田埂2公里,便民桥5座,示范推广1000亩,科技培训2000人次。

(四)产业发展划出扶贫“五线谱”

按照“小额信贷建基地、龙头企业促产业、互助资金促发展”的思路,大力搭建农民增收平台。一是启动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村18个,累计借款398万余元,扶持了1306户贫困户,投放贴息贷款1000万元,惠及21个村1250户。二是突出特色产业扶持,在杨泗镇桂林村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在木王镇月坪村发展魔芋产业,在青铜关镇白树村发展养猪基地每头种猪补助60%,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在“一户一策”深度扶持上下功夫,采取项目确定到户、信贷扶持到户、资金补助到户、技能培训到户、条件改善到户、社会帮扶到户的“六到户”的扶贫措施,切实提高扶持成效。

减小字体

柞水县扶贫开发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增大字体 作者:王红梅 来源:投稿 发布时间:2011-12-31 12:40:09 2011年,柞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改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终极目标,通过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扶贫、陕南移民搬迁扶贫、雨露计划培训等六项扶贫工程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程。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连片开发、提升效益”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项目,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实施以水、电、路、气、房、网“六到农家”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的民居环境改造项目,为重点的清洁工程,加大区域板块扶贫开发力度,竭力扭转贫困区域的落后面貌,帮助贫困群众尽早实现脱贫。启动建设了北线四新、沙沟、荫沟3个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清洁工程建设,实现了“连起来,富起来,亮起来”目标。共整合投入资金1260万元,全面完成年度项目计划,新修村组道路22公里,建桥涵5座,埋设人饮管道20公里,建蓄水池11座,解决356户1241人饮水问题;完成房屋涂白490户,硬化联户路2500米,硬化入户路2340米,场地硬化352户,建花坛402户,修排污、排水管道2300米,绿化310户;扶持产业大户38户, 发展中药材900亩,核桃建园2000亩,板栗建园1350亩,科管经济林8000亩。四新村千米地砖人行步道、百户院落硬化绿化、百亩花卉繁育基地,沙沟村百万只肉鸡养殖场,荫沟村千亩核桃建园已成为我县整村推进工作的靓点。

(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扎实做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各项工作,进一步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完成了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对象摸底调查,编制了《2011-2020年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和《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方案》,落实移民搬迁安置1258户5037人,其中建设移民安置点14个,集中安置853户3537人,分散安置405户1500人。目前,共有1220户房屋建成并入住, 38户房屋在建,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工。共投入资金8628万元,其中县财政落实移民搬迁补助资金2300万元(其中县财政筹措移民户补助1237.5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062.5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00万元,群众筹资3828万元。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年度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68万元,新建人饮工程12处、防洪河堤1140米、村内道路10.5公里,埋设排污管道1.13万米,硬化场院2.63万平方米,实施绿化64亩,架设通电线路3462米、通讯线路974米,建设通讯基站11个、卫生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各14个、幼儿园6所,各集中安置点的水、电、路、堤、讯、视、排水、排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三)产业扶贫工程。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大扶持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帮助农民增收。一是抓好产业信贷资金投放。2011年安排产业信贷资金600万元,全县共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630万元,扶持贫困农户745户,涉及13个镇110个村,占市扶贫局下达任务600万元的105%,重点扶持种植业、养殖业项目,扶持4个企业项目贴息资金3500万元,这些扶贫资金的及时投放保证了贫困群众、扶贫龙头企业生产的发展。二是抓好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2011年安排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主要用于曹坪镇钟山村、柴庄镇枣树坪村、曹坪镇谢街村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所需建设的设施、购买种苗种畜等费用的补助。三是抓好互助资金项目。全县24个互助资金项目村,累计发放借款382万元,累计贷款农户806户,试点村贷款农户利用互助资金带动农户规模种植烤烟些745亩、中药材950亩、养猪543头、养鸡3万余只,项目村农户户均增收1500余元,人均增收400余元。

(四)“雨露计划”培训扶贫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区域主导产业布局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组织农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采用现场授课、现场示范、发放资料等形式,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贫困村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40场次,培训贫困农民13000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6000余册,贫困村户均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同时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原则,广泛动员贫困户子女赴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培训,掌握劳动技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向商洛新潮学院输送到校学员6人,与商洛新潮学院联合举办烹饪厨师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570人,70%的学员得到安置就业。

(五)社会扶贫工程。我们充分抓住省、市、县部门单位企业开展定点包村扶贫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的机遇,主动联系,加强配合,积极协调,搞好服务,协助抓好扶贫项目落实工作。省、市、县149个单位包扶120个贫困村,全县3000名党员干部与300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06.8万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422.6万元,各类物资折价109.9万元,帮助引进资金74.3万元,引进项目36个。帮扶贫困村修建基本农田309亩,新(复)修乡村公路 64公里,修建桥涵19座,建蓄水池 12个,铺设饮水管道120千米,架设农电线路81杆公里,建沼气池124口,种植经济作物8200亩,发展经济林1.4万亩,养殖商品畜12万头(只),组织劳务输出9600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27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41期,培训农民3780人次,建党员活动室5个。通过包扶单位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大加快了柞水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六)两项制度有效衔扶贫工程。今年,全省在重点贫困县启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我县按照1600元的贫困标准,共识别出贫困对象15236户39103人(按照国家新的2300元的贫困标准,全县约有7.8万贫困人口),对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并录入国家扶贫办的信息系统,为我县今后争取各类扶贫政策夯实了基础。我们在全县成功推广了“一证八到户”扶贫工作制度,即实施“优扶证”制度,坚持政策宣传到户、计划制定到户、项目落实到户、技术培训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实施到户、信息传送到户。按照村评议、镇审查、县审定的程序,给第一批通过审核的5000余户贫困户发放了优扶证,并使这些户得到了农户“四改”、小额信贷、技能培训等项目的扶持。“一证八到户”扶贫工作制度受益农户达4870户1.8万人,户均增加收入670元。

麟游县超额完成全年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张海峰 来源:投稿 发布时间:2011-12-22 15:45:12 狠抓党建 凝心聚力 推动工作

——麟游县超额完成全年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今年来,麟游县扶贫办坚持把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党建促进工作落实,以工作实绩体现党建成效。坚持以建学习型机关强素质,以创先争优活动增活力,以廉洁勤政务实树形象,以为贫困群众办实事显作风,实现了党建和扶贫工作的双赢。年内,办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出县级优秀党员1名,优秀公务员(干部)3名,有4人次在征文、测试中获县级三等以上奖励,在单位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完成。止11月底,全年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超额完成。

一是新启动整村推进村3个,投资535.2万元,完成建设项目30个,分别占计划的107 %和125%。二是投资1951万元,搬迁安置贫困户269户1159人,新建住房1060间,建整体点4处,占计划的131.1%。完成“三无户”安全住房建设工程75户266人,新建住房338间,占计划的100.2%。三是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贷款1400万元、企业贷款1600万元,占计划的140%和100%;新启动互助资金项目村3个,18个新建和续建村吸纳会员1824户,协会资金总量达到429.57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99.7%。四是制定了《麟游县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12个村916个贫困户兑付产业直补资金107万元。五是共举办各类扶贫培训班79 期,培训贫困户劳动力8600人次,占计划的172%;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50人,占市计划的100%;为60名贫困大学生兑付助学补助资金24万元。六是社会扶贫总投入达到266.2万元,占计划的177%。完成贫困人口脱贫2466人,占计划的123.3%。

2011年,柞水县紧紧围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投资1215.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投资300万元、部门投资423万元、群众自筹429.6万元),启动3个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通过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着力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民居环境整治三大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抓早动快,扎实安排。该县年初分别召开了县、镇、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项目建设工作会,进行层层动员和安排部署。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督促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明确了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和村组干部的责任,采取分片包干、任务到人的工作措施,保障项目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搞好宣传,充分发动。该县利用会议、印发知识问答读本、流动宣传车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目标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建设积极性,动员他们为项目村项目建设积极投资、投劳,保证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项目建设财政扶持与农户投资投劳有机结合。

三是强化堡垒,健全班子。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村两委会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是搞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项目建设的保证。该县把村级班子建设放在重点位置,狠抓村级班子整顿,一批能力、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村两会班子中,切实增强了村两委会的执行力,形成了心往一处、力往一处使的领导班子,班子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从而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截止目前,该县新修村组道路22公里,建桥5座,埋设人畜饮水管道20公里,建蓄水池11座,涂白房屋490户、1258间,硬化联户、入户路4840米,硬化场地352户,建花坛402个,修排污、排水管道2300米,发展中药材900亩,育丹参苗70万株,建养殖小区1个,硬化产业路200米,发展养鸡大户21户,鸡存栏70200只;核桃建园2000亩,板栗建园1350亩,科管经济林8000亩。 ( 柞水县扶贫开发局 徐启平)

《扶贫策划书.doc》
扶贫策划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