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策划书

2020-04-04 来源:策划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的基本框架是包容策划所有内容的“容器”,它会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范本,供大家参考。

一 项目背景: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首批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58公里处的巩义市新中镇,西距洛阳76公里,游览面积124平方公里,分为七个景区,主要自然与人文景观126处。总体特色为:峰险泉碧、幽静深邃、寨古洞奇,中原第一,以其山清水秀,寨古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获“中原小桂林”之称。 浮戏山自古闻名遐迩,《山海经》载:泉水欹危,映带左右,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天下奇观也。浮戏山在夏、商、西周、叫“阳城山”、“童戏山”、“越戏方”;春秋战国以“、九洲之险”、“洛阳屏障”闻名于世;《左传》称为“阳城”,《水经注》称浮戏山为“石城”;隋末以来历代农民起义军所修的古城寨堡在大小山巅之上都可觅得遗迹;抗日时期皮定军、徐子荣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豫西抗日根据地,现有革命遗址17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以将军寨为首的30多座古城寨堡被国防科工委誉为“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中华第一城堡群”。

景区烈士陵园是人们缅怀先烈的革命圣地。

景区森林覆盖率为89%,5公里以上的大峡谷18条;玉仙河贯穿全境,以小龙池为代表的日流量1.2万吨的溶泉30多个;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雪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景区还是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各类道教文化遗迹遍布景区,以玉仙圣母庙为中心的200多座庙宇构成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二 核心目标:

紧紧围绕浮戏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消费,同时为其树立良好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争取将其打造为河南省会郑州的核心旅游内容。策划一系列相关的焦点活动,进行层层推进式的全方位宣传,以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优劣势分析:

优势:

1 浮戏山本身拥有奇秀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以及道教色彩,这是最好的先天条件。

2浮戏山东临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可受这两地旅游的辐射影响。

3 河南省,郑州市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对浮戏山旅游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劣势:

1 巩义境内高档酒店较少,旅客食宿条件较差。

2 市区环境较差。

四 市场分析:

放眼整个中国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体到河南,虽旅游景点颇多,然而旅游业的收入甚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宣传力度不够。

2 片面地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从而忽视了对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景区内诸多乱收费现象和高价商品对景区的形象造成了损失。

因此,要使浮戏山从众多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必须有独特新颖的品牌定位和大力的宣传,同时加强景区管理,协调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活动。

五 项目内容:

(一)第一阶段: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开发乡村旅游,加大营销力度,增大游客量。

1.在景区内统一规范若干个农家旅馆;

2.在景区附近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停车、娱乐于一体的宾馆;

3.对景区内现有游览线路上的泥石路进行改造或新建;

4.沿游览路线开设数个游客休憩亭,兼营饮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

5.新建景区内的邮电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

6.新建景区内的简便医疗点一个、生态环保厕所若干间;

7.开发农家乐项目。

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为背景或载体、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的加强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应视为取得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证。

项目名称:浮戏山生态度假庄园项目

内容:

(1)观赏山村田园风光,亲手采摘农家果蔬。

(2)吃住在农家,体验山村饮食文化:品尝有当地特色的绿色民俗风味的“山村农家小吃”,如:手擀玉米面条、橡子凉粉、柴鸡蛋、“小金籽”玉米糁等。

(3)在风景区内建造1----2处木屋度假庄园。

目标消费者:年龄较大的成功人士和国内外游客

概述:在风景区内建造1---2处木屋度假庄园,每处仅建造10套木房子。每间房子都有 独立的门院,菜地,度假庄园的组建以产权式为主。

8.请专业营销咨询机构或广告公司对景区进行专业策划、宣传。

宣传模式:

(1) 在浮戏山举办一系列创新有特色的活动,吸引媒体和大众的注意;

(2) 提供给媒体一定的新闻素材,通过新闻报道扩大知名度,提高可信度;

(3) 将浮戏山的美景和特色制作成系列图片、短片,在各媒体杂志、报刊上发表;

(4) 定期举办以浮戏山为主题的摄影爱好比赛,对获奖者授予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二)第二阶段:细分旅游市场,针对特定顾客群,开发特色旅游景点及设施。

1.开发以浮戏山生态区为主题的溶洞、峡谷景观

对溶洞和峡谷内已有的天然奇石、石像和山峰进行命名并赋予相应的典故传说,并设置相应的说明性文字标志牌,内部设置指示路牌。

2.开发道教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在山中较大的寺庙,如玉仙圣母庙定期举办道事活动,允许游客参与,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使游客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

道教文化旅游路线:老庙、古庙等历史悠久的道教名胜古迹。

3.建设生态休闲活动中心

(1)设施建设:开发3----4个水面约500平方米的人工鱼池,同时因地制宜在溪谷(小龙池)中开发若干个天然鱼池,在鱼池周围配备有统一标识的遮阳伞、特色石凳等设施。

(2)目标顾客群: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有钓鱼爱好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他专业或业余垂钓爱好者。

4.开发攀岩、远足、探险、漂流、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野外拓展训练基地,使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饱受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下,从攀岩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舒解压力。

促销手段:每年举办一次攀岩或漂流比赛,来提高知名度。

5.联系学校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革命遗址参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6.定期邀请国家相关科研人员对景区奇观异景进行勘察和研究,使其成为科研、教学胜地。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开发建设,景区将形成一个以生态为特色,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忘情山水,感悟道教,缅怀先烈,返璞归真”的旅游胜地。

六 预算:

1 基础设施建造 (农家旅馆、宾馆、游客休憩亭、医疗点、生态环保厕所):200万

2 农家乐项目(森林木屋庄园建造及宣传):150万

3 景区辅助设施(路标、指示牌)建造:30万

4 道事活动开销: 25万

5 生态休闲活动中心(鱼池及配套设施、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或驻扎营地):125万

6 革命地维护、科研经费:75万 总计:605万

推荐第2篇:生态旅游文化节策划书

生态旅游文化节策划书

【背景】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

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意义】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在规划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导游的引导教育作用有待加强,旅游者素质有待提高,所以未能实现大规模的生态旅游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这次生态旅游文化节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邀请生态旅游方面专家,也欢迎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交流讨论中,同时我们也会举办各种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

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并从每个人开始,做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林学院,有着深厚的林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新兴建设起来的森林游憩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背景,并且不少老师在生态旅游方面有着一定的研究,这次举办生态旅游文化节就是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加深同学对生态旅游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这方面的专家能够充分地交流,促进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主题】

一.主题内容

1.主题:大学林学院2012年生态旅游文化节

2.时间: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

3.地点:大学校内

4.内涵: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

二.目标参与者

1.生态旅游方面的专家与科研者

2.大学学校领导

3.生态旅游学科相关的老师

4.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学生

5.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界人士,包括相关杂志、旅行社等

【有关机构】

一.主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二.承办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学生会与研究生会

三.合作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旅游协会

四.媒体宣传机构

广东电视台

广州日报

南方网旅游频道

华南农业大学校报

【活动策划】

围绕着“出谋献策,壮大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这次的旅游文化节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模拟导游大赛、生态旅游知识竞赛、生态旅游论坛、名家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带动大家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关注生态

推荐第3篇: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

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

策划人:随mind所want

策划时间:2011年5月10日

序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模式。它不仅是城市人解决生活压力、娱乐消遣的良好去处,而且还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拉动部分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市场分析/市场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实在让人头疼,光、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令人谈之色变,网民朋友们更是别出心裁地发表出生动而又暗含着让人发以深思的说说,说说中这样写道:“早上起来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壶香精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酒、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虽然你不可能那么的不幸,偏偏说说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你没吃到其中之一吗?先不谈这些,单单是住房问题就可以让无数人“钱包渐空终不悔,为房拼得人憔悴!”

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

产品优势分析

一、凸显农村性格充分分析每个农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生活劳动方式、节庆习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对村落的旅游特色进行准确提炼,是每个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与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鲜健康的食品,乡村里的各种元素都变为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乡村社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乡村中得到闲适舒畅的心情、新奇独特的体验,并收获健康和快乐。

三、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乡村旅游也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应该是一次乡村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积极提升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四、人性化经营管理。根据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做出相应的旅游决策。让城市人们体验乡村生活,从中可以让他们得知劳动人民的辛苦,从从而珍惜其来之不易的工作;还可以让他们缓解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最终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产品劣势分析

一、交通可能会给旅游带来不便;

二、部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方向;

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市场战略

将消费主体定位在:上班族;学生;单位团体;摄影爱好者。 媒体投放

将优酷视频前面那可恶的肯德基广告换成我们美丽的乡村景观! 费用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经费。

前景预测

相信我们的品牌不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游,靠旅游资源自身的优势,加之我们优质的服务,一定会前途无量!我们秉着:“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信念,开拓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推荐第4篇: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策 划 书

策划组:

小组

策划名称

乡村生态旅游

活动创意主题

生态旅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标对象

农村

活动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实在让人头疼,光、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令人谈之色变,网民朋友们更是别出心裁地发表出生动而又暗含着让人发以深思的说说,说说中这样写道:“早上起来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壶香精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酒、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虽然你不可能那么的不幸,偏偏说说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你没吃到其中之一吗?先不谈这些,单单是住房问题就可以让无数人“钱包渐空终不悔,为房拼得人憔悴!”

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 产品优势分析

一、凸显农村性格充分分析每个农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生活劳动方式、节庆习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对村落的旅游特色进行准确提炼,是每个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与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鲜健康的食品,乡村里的各种元素都变为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乡村社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乡村中得到闲适舒畅的心情、新奇独特的体验,并收获健康和快乐。

三、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乡村旅游也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应该是一次乡村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积极提升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四、人性化经营管理。根据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做出相应的旅游决策。让城市人们体验乡村生活,从中可以让他们得知劳动人民的辛苦,从从而珍惜其来之不易的工作;还可以让他们缓解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最终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产品劣势分析

一、交通可能会给旅游带来不便;

二、部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方向;

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活动意义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生态规律及当地的文化习俗,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因而能增加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当地居民认识文化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价值,让民间手工艺、音乐、戏剧、舞蹈、饮食等各种文化都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同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更深刻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排污、治污更加规范、严格,更加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害虫的防治等,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客观上为当地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休憩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4.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繁忙的都市快节奏生活,使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缓解压力,密切亲友之间联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 乡村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农村新型产业,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文明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本次策划就是让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活动内容与流程

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容包括: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弘扬地区特色,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强调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有以下特征:

一、乡村景观环境是半自然景观和自然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空间,生态特征是乡村景观共同的特征;

二、乡村旅游行为是一种低干扰程度的行为体系,在当地环境容量的承载范围内,合理的乡村旅游应当具有较强的生态旅游特征;

三、以聚落为核心构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乡村旅游就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进行的旅游开发和生态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极其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同时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多种多样。生物资源丰富,野生生物种类繁多。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使之转化为旅游资源,并针对我国各地不同的景观和农业生态生产形势,设计出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园。我国类型齐全的地形十分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水乡平原草原高原高山等文化内涵及民俗风情为开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田园景观千差万别。为了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可以在不丧失是个年产能力的前提下改善规格和布局,吸引游客。如构建植物迷宫。造型植物,模拟名画,大地艺术的等。可以配合旅游的主要时间,合理控制名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时间,以繁茂的花果为游客提供游憩空间和体验载体。不同成熟区不同色泽不同花期的品种合理搭配都能创造出宜人的乡村景观。

2、农耕文化灿烂辉煌。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不断发站,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大量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现代农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使旅游者充满了好奇心。这对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让游客了解这些动植物等。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亲自参加农业实践,以增强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体验劳作的辛苦与欢乐,得到更多的乐趣。

3、民居建筑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古村落的恢复和保护,营造乡村氛围街道服务设施和设备保持传统古朴的外表,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民间形成了各色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术,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二备受游客青睐。民间绘画简直民间雕刻乡村编织乡村刺绣传统能够印染等等经过挖掘和改造,可以提供表演和参与体验的素材同时开发旅游商品。 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包括:

一、民俗风情型。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二、农场庄园型。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三、景区依托型。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把附近旅游景区(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四、古镇村落开发。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还有度假休闲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等。

流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然后进行开发。

活动经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划拨经费

活动效果评估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参与性十分强的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次策划分析了乡村旅游背景的优劣势以及策划内容流程。相信本策划可以给乡村生态旅游开拓一个崭新的天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4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5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要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

推荐第5篇: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处于理论界研究发展,实际行为较少目前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来发展的。

请看外电的报道: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为生态旅游节,政府资助推出的乡村旅游——通常涉及在农民——已成为流行,近年来在中国。

虽然生态旅游方面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不过近年来由政府资助推出的乡村旅游项目(通常被称为”农家乐”)却已在中国广受欢迎。

上面的报道中,生态旅游就是近几年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其实就是生态和旅游两个词结合而成的,类似的用法还有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生态(生态农业)等。另外,这里还提到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算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初步形式吧。其他常见的旅游形式还有:旅游包(背包游),自助旅游(自助游),团体/组织旅游(团体游),医疗旅游(医疗旅游)等。

天下行旅游网http://

推荐第6篇:生态旅游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

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推荐第7篇: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到生态环境优良优美、空气质量最高的地方去旅游,而这样的地区却非自然保护区莫属。所以要开发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势。那么保护区如何才能有效地、科学的开发生态旅游?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生态旅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社会的需求和国际趋势。现在就个人观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1 生态旅游发展的国际趋势。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回归自然,并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复合观景、度假休闲及专项旅游,使世界的生态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以森林旅游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业已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游客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成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部分,如肯尼亚,赞比亚,台湾,不丹,日本等。但是,与热潮澎湃的大众旅游相比,我省的自然保护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几乎依然保持“静养深闺”的状态。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森林旅游以其良好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性,已成为具有活力和希望的“朝阳产业”。

2 生态旅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经济效益。

1982年9月,我国建立首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开始起步。到上世纪末,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已达953处,经营总面积85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85%,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06处。1994至1998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为15%以上,年均接待游客达5000万人次,占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0%以上,全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总数达3.5亿人次,森林公园直接收入2.6亿多元,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150亿元,有近12万农民依托森林公园,通过从事森林生态旅游业走上了脱贫的道路。1999年,全国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就我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言,它的发展历经从原来依靠砍伐森林资源为主的生存模式,逐步转向利用水资源开发小水电的进展模式,如今已经开始以科学的发展观,持续有效利用森林资源走上生态旅游的科学发展模式,使社区的老百姓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生活。所以对更高层的国家管理机构而言,开发生态旅游是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科学之道。

3 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是引用自己的自然优势。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省研究蝴蝶、蜻蜓、蛾类等昆虫和野生动物最理想的地方,因为它有酷热和寒冷,潮湿和干旱,石灰岩与茂密的森林,低洼的平原和高山,以及多变的植物群落与分明的季节变化,使得这里的自然资源多样性丰富多彩。

3.1 自然资源。 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受季风的影响,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夏半年受副亚热带高压的影响,其西

缘偏南汽流给雨区输送充沛的水汽,森林植被随着雨季的到来生长加快;南缘则是热带辐合区和台风活动的雨带,山区在副高压的控制下,雨季结束后即转为旱季。地质地貌几经造山运动的影响,以及流水、风力等各种外力作用,形成多样性的地貌,地势陡峻,丘陵丰富,岭谷排列有序;由于地形丰富多样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组合,雨量充沛,动物植物种类多样性,林种丰富。

3.2动物资源。保护区境内物种资源丰富,是难得的物种基因库。据初步调查统计,该区现已发现脊椎动物5纲33目77科449种,其中鱼纲5目14科43种;两栖纲2目7科34种;爬行纲3目10科76种;鸟纲15目21科211种;哺乳纲8目25科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2种(华南虎、豹、黄腹角雉等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藏酋猴、水獭、鸳鸯、穿山甲、白鹇等5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占自然保护区内449种陆生脊椎动物的13.81%。另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共257种,占保护区内陆生脊椎动物总物种数的57.24%。广布种76种, 占16.93%。还有更丰富的昆虫资源。

3.3植物资源 。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尖阔混交林,灌丛与草地交叠,森林覆盖率为73%,活立木蓄积量为6100万m3。保护区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植被外貌终年常绿,群落结构多样性,藤本植物较多。有维管束植物1333种(含珍稀濒危植物2种和国家

一、二级保护植物10种),隶属于290科1031属。其中,以热带、亚热带植物种为主,占56%,世界广布种占19%,热带种占18%,温带种占7%。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安息香科、山矾科和杜鹃花科为主,大多数是当地发生发展起来的华南植物区系,是特有科属分布中心之一。

4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不能人云亦云,因为全省各个保护区的资源大同少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那绝对不能把游客从千里之外吸引过来,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山区的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竞争压力更大。所以,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自己的产品,让旅游消费者在休养度假、享受高质量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使人们能够看得到和听得到野生动物资源的实物声音,使他们从感官上获得自然中的产品,有所收获。所以,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到一些实在的、看得到、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态产品。

4.1观赏动物资源的引进与保护。观尝动物资源绝对不象动物园中的那样,动物被长期关闭在一个狭窄的场所中;保护区如何把野外的野生动物资源引到游客观察的视野范围内,让游客用望远镜就能观察到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那种亲临的“快感”体会不言而喻。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有科学的计划,是一个系统工作。

4.1.1野生短尾猴的引归与放生。短尾猴是灵长类动物,是人类喜欢的野生动物之一,如何把野外短尾猴吸引到景区附近和如何使野生短尾猴不惧怕人类?看过

《猎人和狼》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猎人把狼的糼崽抱回家饲养,狼崽与猎人共处一家,后来饲养长大的狼把亲狼带回家,猎人与狼互不相扰,你不侵我,我不犯你,成为好友。这说明动物与人是可以交流的,所以把野外短尾猴引到景区附近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必须讲究科学与方法,在目标景区附近插种各种各样的“果类”植物,营造一个灵长类动物喜欢的栖息环境,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原生态,与此同时,利用同类的听觉和嗅觉与繁殖的季节性将人工饲养驯化的短尾猴放生到大自然吸引野生短尾猴。

4.1.2雉科鸟类的引归与放归。雉科鸟类的引归相对简单一些,饲养与繁殖、人工孵化与研究同时进行,科学研究与雉科鸟类资源的引进同步进行,人工孵化也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科教宣传项目的一个内容。利用雉科鸟类繁殖快、数量多与成活率高的特点,将一定繁殖数量的雉科鸟类放归大自然,这样不但在给保护区增加鸟类资源,同时,也会引来更多的鸟类和食肉动物资源,增加生态旅游的可观性。

4.1.3观赏昆虫的引归与保护。蝴蝶爱花虫子爱草,我们可以利用“蝴蝶效应”种花引蝶,当然必须种上一些寄主植物,如巴黎翠凤蝶,碧凤蝶,青斑蝶,青凤蝶,獒夹蝶等昆虫喜欢的植物,给昆虫种类营造一个“花的海洋”,既自然又生态,游客在欣赏“奇花异草”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色彩斑澜的蝴蝶,给游客一种容入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才是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产品和特色。

4.1.4放生项目的开发引用。放生项目的开发是尖对饲养动物的繁殖而言的,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进行一次放生宣传,让繁殖成功的动物“生于斯,放于斯,回归大自然”,同时让所有“热爱大自然的游客”参与到放生行动中去,增加收入,增强宣传,寄教于乐,多重目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4.2野生珍贵植物资源的驯化与展示。游客自远方来,能够进到保护区已经是很不容易,如果再让他们爬山到某一个山头上去观赏各种珍稀珍贵的植物,这样未免太不人性化。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规划时要适度考虑将一些珍稀珍贵植物种子或引种驯化,在景区中培育研究和驯化展示。

4.3社区景观与人纹。在保护区范围内有一部分属石灰岩地区,岩石构成主要是可溶性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在自然界不流动的水质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流动性使不同浓度的饱和水溶液相混合产生混合溶蚀作用,使岩石易被富含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解,在地表形成许多的裂隙、溶沟,甚至落水洞、溶蚀漏斗、溶蚀洼地等。保护区中有一个洞穴,深约200米,在洞中沿途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使水中CO2含量减少,造成碳酸钙的重新沉积,使洞穴中宽广的地方沉积景观丰富。由于大气降水的大部分都从落水洞、地表裂隙通道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因此,这个地区地下水十分丰富,而地表水相对较少,所以,保护区中水库成为养一方人的饮水资源,成为社区自觉保护的水资源;还有风水林和流传着一人一天耕种10块地的神奇故事。

4.4景观规划与观赏路线的建设。景观规划与观赏路线设计应由保护区专业人员参与设计与确定。功能分区及设计构思 分为三大功能区块:沿水库环线区,登山观赏区、动物观赏景区。

4.4.1郊游径: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设立,一条环绕水库的鹅卵石环道,宽度为2米,总长3.5公里,主要是供游人步行使用,同时设计一些锤钓小屋。

4.4.2健行径:在主环路外围形成一条游览路,鼓励游人进行各种健身活动,路面宽为2米,总长8公里,材料可采用本地石材。

4.4.3登山径:在健行径的外围设登山径,总长10公里,依山势而曲折变化,适合登山爱好者。在以上三条主要环道之间,依据人的步行习惯及功能分块要求,形成许多步行小径,路面可为砂土,碎石等。

4.4.4停车场:在主入口处,设臵停车场,游人仅可步行游览,简化交通及安全性。

5 开发生态旅游要遵守的原则。

保护区的功能与职绩是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所以很多自然保护区牺牲了发展的机会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得很好,但是,这是一个片面性的不发展的极端认识。所以,自然保护区和它的社区要持续有效的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而且很重要,为此,开发生态旅游是以不破坏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首要条件,同时还要对当地的生态具有保护作用。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要保护好三个主要对象,一是资源环境的保护,二是社会文化的保护,三是经济利益的保护,这三个内容对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旅游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5.1承载力控制原则。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守生态规律,遵循生态容量的基本规律,精心测算最佳游人数量,线路和关口的游客容量。

5.2自然环保原则。生态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主要是以回归自然为主题,贵在自然,贵在原始,应尽可能减少人为景观,避免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坏,规划设计要简朴、实用、方便,外观要与自然环境容为一体。

5.3社区参与原则。开发生态旅游,环境效益是根本,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经济效益是直接动力,只有社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了,社区的农民才会自觉主动地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让当地农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这样即可以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又可以让当地农民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直接缓解他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压力。

5.4环保教育原则。生态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游不同,除了享受丰富的森林资源,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环保教育的功能,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必须认真考虑在旅游区中设计一些启示游客环境意识的设施和旅游项目。

5.5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原则。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极为珍贵稀缺的资源,保护区应当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对生态旅游要有科学的规划管理,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得到持续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5.6清洁生产原则。在实际动作设计过程中,尽量不向环境中排放废物,把旅游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尽量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5.7利润回投原则。为了使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在生态旅游经营中也要求把旅游经营所得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回投到环境保护中,使旅游资源得持续的保护与利用。

5.8专业人员的培训原则。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保护与利用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多知识广,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保护性开发意识,有很强的保护素质和保护知识,与大众旅游的服务培训不同,从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推荐第8篇: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缙云

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於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著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olgia )”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编辑本段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生态旅游

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论战在拥护经济增长派和反对经济增长派之间展开,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将论战归结为可持续发展,努力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九寨沟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生物圈,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MCED)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告并提出人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迎接人来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全球的100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一未来环境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将可持续发展有概念转变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共识的基础上的发展战略。这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第一,人类要发展;第二,发展要有限度。所以虽然可持续发展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不同的侧面理解,但从根本上说,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他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目标的改善、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经济的发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及基础,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只有关心世代之间的平等,地区之间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才能从主观上为可持续发展的事实、实现提供可能;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问题,资源是基础,没有资源,没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就体现在发展过程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当世界上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蔓延、臭氧空洞等,只有得到全球的广泛合作,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进步,人类才可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编辑本段含义

传统旅游所表现出的问题促使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是坚持还是摒弃?生态旅游一经提出,立生态旅游

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响应。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十几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到目前为止,生态旅游尚无明确定义,但是人们的看法是相当一致的。 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 编辑本段生态旅游的特征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编辑本段要求

青海湖鸟岛

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这在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者中均已经达成了共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具体而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与要求: 一是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维护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重要内容

由于生态系统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系统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即生命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即非生命的系统,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无机物等等,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成为组成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良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容不得任何耗竭性的消费,因此,无论是经营开发者、管理决策者,还是旅游者,对保护自然生态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必须在生态旅游实践中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循环稳定的维护,同时也包括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系统的维护,即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种对旅游对象尊重与保护的责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编辑本段发展的目的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具体表现在旅游地居民个体层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层次两个层次上。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权利,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的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又了客观的可能。在整体层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编辑本段措施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编辑本段(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

编辑本段(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

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编辑本段(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

编辑本段(4)重视当地人利益。

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

编辑本段(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

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 。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编辑本段典型案例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推荐第9篇:生态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

----关于中国农业生态园发展可行性浅谈

摘要:城市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矛盾,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绿色与环保”。生态旅游成为更多一直面对厌倦了水泥钢筋的城市人舒缓压力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生态、城市、农业、休闲

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摘自百度百科)

正文:

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有着多种可开发的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景色优美,各个地方各种风土民情,有着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国人自古以来的热情好客则是一种很好人文资源。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人生活节奏加快,急需降低压力、舒缓身心的方式。

加之政府的鼓励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政策,这都使得我国发展生态旅游有着优越的条件,广阔的市场以及潜力。

行为操作:

①了解当地政府政策法规。

②调查了解国内生态旅游、生态园现状行情。

③调查了解群体客户需求、确立市场定位。

④区位选择。

⑤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方案、区位布局。

⑥专业的管理团队。

布局操作:

①农作物种植示范区

②园林池塘区

③畜牧区

④游客DIY种植区

⑤观光休闲旅游区

⑥养生度假区

原则分析:

①区位选址的可进入性

②因地制宜的开发性

③注重环境与兼顾效益

④产品开发特色化

⑤以保护环境为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

优点分析:

①迎合现代都市白领的需求,客源广阔,市场效益高。

②资金投入回报大,收入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③符合绿色经济政策,具有时代性。

④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就业率,缩小乡村城市发展差距。

缺点分析:

①投资风险大。

②过于注重都市化。

③更新、创新产品难度大。

④景区功能欠缺。

现状小结:

①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权威性研究还比较少,国内生态园起步比较晚,现代化设备也与外国的农场有一定的差距,专业化的管理人才还比较缺乏。

②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产品,经济效益明显,国内涌现很多相似的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③生态园规划缺少科学设计,设备没有体现绿色经济,比如在绿色能源的使用上,没有很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④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没有很明确的市场定位,更新速度没有很好地跟上群体脚步。

生态旅游还是一个相对新的行业发展方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国的生态旅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第10篇: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概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虽然,2002年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义为生态旅游年,并要求各会员组织相关的生态旅游活动,但是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在普通旅游人群中获得认可。同时,在中国,除了2004年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范围相对狭窄的“中国森林生态旅游博览会”让业内过了一把作秀生态旅游的瘾,国内各旅游机构并不重视生态的开发。尤其在地方政府,许多是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是当地官员不重视推介,同时,国内外的主流旅游展会均以”高、大、全“的目标为主,谢绝生态旅游的展示。另外,各地的旅行社在组织线路上只重视热点旅游地区的开发,缺少前进性的战略性眼光,不看重生态旅游的潜在市场。

不过,随着政府《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发布,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已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在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上,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国际生态旅游实践

各区域组织发布的2006旅游市场调查报告纷纷指出,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多数机构在致力于推广生态旅游活动的普及。如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组织、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组织、绿色环球21等。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能够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国旅游经济新发展的一个平台。当然,这个平台的延伸需要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参与。

生态旅游的主要地域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目前,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在处亚马孙河流域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在亚洲,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是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过程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1916年,美国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英国,1993年就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环境基本法》。1923年芬兰颁布了《自然保护法》。(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倡议,例如英国发起了“绿色旅游业”运动,日本旅游业协会召开多次旨在保护生态的研讨会,并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4)重视当地人利益。生态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肯尼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就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菲律宾通过改变传统的捕鱼方式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业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来源。(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 。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虽然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处于理论界研究发展,我国各地实际行为较少。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早在70年代初,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动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政策的操作面上得到了支持。

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与会专家也只是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上的研讨,虽然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并被誉为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但是并没有被专家和生态旅游景区所接受,恰恰相反,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

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对于中国实际的生态旅游的开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而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的举办,正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景区与线路相结合、普及生态旅游与发展会奖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展会。她将给近期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和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关于生态旅游实践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

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类型

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最后,旅游专家和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专家告诉我们: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需要旅游者具有

一定环保意识,这也是与大众旅游的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各地开展的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 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是一次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化的产物,她的出现,不光是中国旅游新形势的需要发展,更是世界格局下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各地在旅游资源匮乏的时候,刺激各地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经济的新起点。

第11篇:生态旅游

武东乡生态旅游简介

武东乡积极打造仙岩茶乡—张畲梯田美景—六甲库区美景—太平山—林默涵故居一日游旅游路线;投资40万元完善袁田至太平山,妈祖庙的道路设施;2012年—2013年计划投资2700万元完成陈埔至张畲旅游道路9.3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2012年—2013年6月计划投资400万元完成林默涵故居修建工程,为林默涵同志诞生100周年献礼。

第12篇:生态旅游

案例1:

中国气象局网站材料:黄河源区湖泊萎缩现象严重。仅15年间,玛多县全县境内4077个湖泊中,约有3000多个小湖干枯。湖泊生态环境系统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区域地表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明显减少。报告还显示,近15年来,黄河源区的土地类型及土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展率达到1.83%,而近年来中高覆盖草地的退化率更是达到23.85%。据预测,如果以这样的退化速度,到2020年退化土地将超过可利用土地面积的60%。

案例2:

生态环境恶化材料:据目前,四川草原退化、沙化、鼠虫害严重,生态日益恶化。到2000年,四川退化草原1054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的49.7%,部分地区退化面积已高达100%;沙化草原281.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的1.3%,并以每年19万亩的速度蔓延,其中阿坝州若尔盖县草原沙化面积由1982年的7.25万亩扩展到70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原的 7.1 %,并以每年11%的速度扩展;鼠虫害草原4348.6万亩,占可利用草原的20.5%,其中甘孜州石渠县鼠虫害草原面积达2760万亩,占可利用草原的97.7%,有270 万亩变成了寸草不生的黑土滩,该县一些乡牧民被迫搬迁,出现了鼠赶走人的现象。

生态旅游的原则

1.少而精原则

旅游业不是“无烟工业”,所以要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少而精原则:

控制生态旅游的规模及人工设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控制旅游者的数量及活动范围,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 控制开放的地区,提供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太敏感的地区。

2.保护原则

旅游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也就无从开展。所以,应以保护为主,不要竭泽而渔。

3.严格管理原则

严格规章制度,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具体的管理规定;

借助旅游规划及管理技术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指标作科学的检测,及时作出反应。

4.“双赢”原则

环境与旅游地经济、文化等的“双赢”:

引导游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较强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意识,使游客自觉参与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中;

开发生态旅游景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而获得经济效益。

第13篇:生态旅游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社区:当地社区居民对于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具有非常朴素而清醒的认识。香格里拉生态社区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民族(藏族)传统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使当地社区及居民很受益。

香格里拉地处高寒山区,其特殊的其气候及地貌条件使得宜耕地较少,农业生产发展受到瓶颈制约,因而97.8%的居民赞成在本地发展生态旅游业。其中大部分人愿意投入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向游客提供民族风味食宿及特色文化小商品。传统大众旅游开发通常只让开发商和一小部分居民受惠,因此,旅游开发往往遭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反对,甚至破坏。香格里拉东道居民的积极参与并受益,有利于当地生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伴随着社区从生态旅游业中的获益,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了现实的转化,其产业性质也将不断凸现出来。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社区的居民体现出一种参与旅游业→受益→更多地参与旅游业的倾向,这使以畜牧业为主的传统社区经济结构比例发生渐变,于此同时,因商业贸易造成的文化接触和碰撞机会也将增多增频:一方面,社区居民提供的民族特色产品和服务,对外向游客展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内强化了自身的认识;另一方面,居民在交易中了解、认识了各类游客的价值观念及其母体文化特征。居民在参与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获得了文化的交流,使他们在比较中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汲取,从而可能对社区居民寻找传统文化新的生长点提供帮助。

此案例体现了一种社区参与模式,该模式以社区为导向,提供机会使社区参与旅游项目的实施,增加社区就业机会,将自然保护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居民积极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当地藏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从而实现持续的发展。

第14篇:驼鸟养殖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方案

鸵鸟养殖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方案

一、项目背景

1、鸵鸟养殖生态旅游高速增长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进步,人类对于物质层面之外的精神消费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一些传统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人声噪杂,让人们无处可逃。近几年,在我国一些地区兴起鸵鸟养殖生态旅游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的趋势正逐步形成。有关专家认为,鸵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鸵鸟产业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宜推广鸵鸟养殖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的出现,恰好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需求,专家认为,世界鸵鸟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中国鸵鸟养殖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鸵鸟肉的优秀品质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年消费猪、牛、羊肉约3300万吨,如果其中10%用的鸵鸟肉替代,则每年需330万吨,需屠宰鸵鸟4125万只,可以实现销售收入66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鸵鸟产业的发展势头和所具备的条件预测,未来10至20年,世界鸵鸟产业的重心会向中国特别是中西部转移,中国有望成为继南非之后又一个新的国 1 际性鸵鸟产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对发展鸵鸟产业极为有利:一是可用非耕地面积广。中西部有大量的沙地荒地,甚至农民的房前屋后、农家小院都是养殖鸵鸟的理想场所。二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力价格低。中西部地区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鸵鸟养殖省时省力,农村妇女和老人都可以胜任。三是饲草丰富,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都可作为鸵鸟的饲料。四是气候干旱,气温适宜鸵鸟生长。

二、项目核心价值

本项目专注于鸵鸟养殖生态农业旅游,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餐饮娱乐、鸵鸟养殖、综合贸易、科研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不仅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生活、爱自然的示范教育基地,鸵鸟游乐园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了曲靖旅游景区中的一个亮点,填补了云南缺乏生态农业旅游的空白,为广大市民假日休闲营造了一个好去处。鸵鸟园以鸵鸟游乐园为主,配以薰衣草花园+百果园+生态农庄为辅的休闲度假配套模式,让游客心身放松流连忘返。公司以商业化运营 “公司+基地+农户”的为核心发展模式,带领农民走养殖致富之路。公司以农户成功为目标,以规范化服务为突破口,以文明经营求发展,靠质量、效誉求生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出一家具有国际技术领先水平、市场品牌龙头影响力和行业标杆地位的鸵鸟养殖产业园示范基地。

三、鸵鸟养殖优势

1、鸵鸟不易生病、不防疫、不怕冷、不怕热。

2、鸵鸟以草食为主,饲养成本低,生长速度快,一年能长300斤。

3、鸵鸟繁殖快,一只鸵鸟的繁育能力相当于15至20头牛。

4、饲养场地简单、圈养即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5、效益高,90年寿命,产蛋50年,每只鸵鸟每年可产蛋150枚左右,市场价每枚

100元以上。每只鸵鸟终生可创造40万元效益。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对发展鸵鸟产业极为有利:一是可用非耕地面积广。中西部有大量的沙地荒地,甚至农民的房前屋后、农家小院都是养殖鸵鸟的理想场所。二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力价格低。中西部地区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鸵鸟养殖省时省力,农村妇女和老人都可以胜任。三是饲草丰富,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都可作为鸵鸟的饲料。四是气候干旱,气温适宜鸵鸟生长。 鸵鸟肉

属红肌肉,外观像牛肉。其味道如图牛肉,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起骨头熬汤也味道鲜美。鸵鸟肉目前有逐步代替牛肉的趋势,鸵鸟肉肉质比牛肉好,鸵鸟肉有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铁、高钙、高锌、高硒的优点,是“三高”人群的主要肉食之一。

3 目前在欧洲市场上,鸵鸟肉的经销主要以鲜活肉为主,品种单一,很少有加工产品。鸵鸟肉包装为每袋0.15公斤至0.25公斤,外包装精美,价格一般为每公斤20欧元,高于国际市场的每公斤20美元。刚刚从欧洲考察回来的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副会长杨浩民特别介绍了欧洲鸵鸟肉经销的四个特点:

第一,受疯牛病、口蹄疫影响,近年来欧洲市场对牛肉的消费量趋减。而鸵鸟肉作为一种新肉源,未受影响,因而迅速进入市场。特别是在前一时期受禽流感影响,鸵鸟肉更加受到欧洲消费者青睐。

第二,在欧洲,优质鲜牛肉价格最高维持在每公斤15欧元左右,鸵鸟肉价格虽然高于牛肉,但属安全、环保、健康食品,消费者认为高一些也是正常的,在牛肉有问题的情况下则更愿意吃鸵鸟肉。

第三,销售人员经常给顾客宣传鸵鸟肉有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口感好的优点,而且鸵鸟肉的烹饪方法和牛肉基本一样。因此,购买鸵鸟肉的消费者回头率较高。

第四,鸵鸟肉产地、产量少。欧洲超市所经营的鸵鸟肉主要来自南非和意大利、荷兰、瑞典等国。因供货量少,鸵鸟肉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90%的鸵鸟肉经销商认为,鸵鸟肉在欧洲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目前,鸵鸟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鸵鸟产品的认知度差。在中国,了解鸵鸟产品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宣

4 传工作。根据目前曲靖的经济条件,鸵鸟产品市场开发工作可以分步骤地进行。第一阶段从现在起5年内,要重点开发高消费群即富人市场,产品要体现绿色、环保、营养、健康的理念,要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第二阶段5年后,价位回落,开始开发中等消费群。第三阶段开发层次是普通消费者级鸵鸟肉深加工。我国有3亿城市人口,如果有10%的人口消费鸵鸟肉,每人每天消费250克,则年需鸵鸟肉270万吨,需屠宰鸵鸟3400万只。 鸵鸟皮

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皮革,经加工后,具居有柔软、坚韧、透气性好以及毛根部自然形成的美丽图案等特点。在寒冷气候下比变硬,不断裂,其拉力为牛皮的3-5倍,可制成皮衣、皮带、皮包等深受时装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欢迎。仅美国每年就需要进口10万张。皮革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原料,皮革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中国年耗皮革6000多万张(约1.7亿平方米),如果中国达到年宰鸵鸟650万只时,仅能提供鸵鸟皮约80万平方米,约占目前皮革用量的5%。而且鸵鸟皮因富含胶原蛋白,所以也可食用,但是单价过高,因富含高品质胶原蛋白,可取代猪皮作为胶原蛋白化妆品的原料。 鸵鸟蛋

被称作“百蛋之王”,一只鸵鸟两天产一只蛋,年产150枚左右。每枚重约1.5公斤,鸵鸟蛋煮熟后白晶莹剔透,其口感滑嫩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鸵鸟蛋做成的冰激淋也非常

5 可口。鸵鸟蛋壳具有象牙般的光泽,壳厚而硬,质地细腻、均匀,可做为象牙的替代品进行彩绘和雕刻。鸵鸟蛋壳富含的天然碳酸钙易于人体吸收。 鸵鸟羽毛

特别是翅膀末端的白羽,质地高雅绚烂,可制成华丽的羽饰品。在欧洲上流社会,早就将鸵鸟羽毛作为头饰,或将它们缝在衣裙上,用来作装饰用品,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歌舞剧女郎的羽毛装饰也都是使用鸵鸟羽毛。鸵鸟羽毛具有极好的保温性能,可加工成保暖用品,如羽毛衣、睡袋等。鸵鸟羽毛不带静电,其抗静电的特性已应用在电脑、电子产品的工厂里。此外,鸵鸟的血液、内脏、油脂等可制成各种生化及精细化工产品,是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的优质原料。

四、本项目的核心优势

1、项目团队结构合理,既有本土的商务精英周思妤女士(云南)为项目召集人,也有鸵鸟养殖的全球顶级技术专家张添福会长的(台湾鸵鸟养殖协会会长)的技术指导,既有熟悉现代信息科技和战略及商业模式设计的资深人士Teh Albert (新加坡)加盟,也有熟悉大资金并购和资本运作以及资产管理的风投融资的实操专家以及拥有美国和新加坡团队管理经验的陈杰夫管理。在领导力、战略力、创新力、执行力、凝聚力以及外部资源的综合性、扩展性方面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以张添福会长30年丰富技术经验和世界顶级技术优势,可保证项目在养殖孵化

6 技术研发和鸵鸟产业与世界顶级水平同步,始终具备全球最先进、最权威、最专业的鸵鸟养殖以及孵化技术。

2、世界领先的养殖技术资源,随时全球调配,提供顶级专业化服务。

3、可获取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台湾等著名鸵鸟养殖品牌的强大产品授权。

4、拥有的大量跨国管理人才和资源,在中后期高速发展扩张时可轻松拥有和开拓国外市场。

五、市场和推广

本项目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推广渠道主要以口碑和广告宣传为主,配以政府农业扶持宣传。

六、盈利方式和融资计划

1、盈利方式:门票收入;鸵鸟园纪念品收入;生态农庄餐饮收入;其他收费。

2、融资计划:在将位于云南曲靖xxx地块的约1000亩土地资产注入本项目的前提下,以30%的股权为代价从外部融资3000万元,因为生态旅游的利润率较高(30%~60%),预计本项目启动后第2年即可实现不低于6000万元的年度收入。实施阶段 投资金额 资金用途

7 第一阶段 1000万 第二阶段 3000万

七、团队成员 项目召集人:

项目总顾问:Chen Jeff (美国)

鸵鸟养殖技术专家:张添福 (台湾鸵鸟养殖协会会长) 金融管理经理:Teh Albert (新加坡) 項目经理:林明鸿(台湾) 运营总监:郑超(广州)

第15篇: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

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

(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主要有:

1.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生物种的天然几种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环境优美、生物物种丰富、景观多样,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之一。在我国,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3)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4)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味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5)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陆续在全国重要的生态区建立了100多个以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以及观测和研究一些特殊自然现象如冰川、泥石流为目的的定位研究站。

2.以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1)民族生态旅游区。中国拥有56个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许多地方形成了特有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聚居区是理想的了解民族社会文化的人文生态旅游区。

(2)宗教生态旅游区。宗教及其场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使宗教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资源中独具魅力。

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

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l)山岳生态景区,如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 2)湖泊生态景区,如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 3)森林生态景区,如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4)草原生态景区,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5)海洋生态景区,如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 6)观鸟生态景区,如江西都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 7)冰雪生态旅游区,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 8)漂流生态景区,如湖北神农架;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如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什么是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一种谋划。其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其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

在这一目的下,生态旅游规划可定义为:在对旅游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者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一般旅游规划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的优化配置以及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为生态旅游制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生态旅游规划是对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构想和安排,目标是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优化。因此规划设计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动力,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对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旅游设施和生态旅游活动做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而且规划层次不同其内容也不一样。

规划设计的层次:国家生态旅游战略、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4个层次。

规划设计的目标:生态旅游规划总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发展,保证其发展符合科学规律,协调生态旅游规划地各方面的效益,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从而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 (1) 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2) 社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 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 规划设计的原则:

(1)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2)保护优先与稳步的原则 (3)生态与文化真实性的原则 (4)多方参与和利益共享原则 (5)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原则 (6)环境教育和科学教育原则 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

(2)调查评价与开发评价阶段 (3)编制规划大纲或总体规划阶段 (4)论证决策阶段 (5)反馈修改阶段

对于区域性的旅游规划而言,更多的要强调战略性与宏观性,以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文字部分就应包括

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可细分为自然资源目标、人文资源目标、发展目标); 旅游市场定位和预测;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生态旅游市场规划;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旅游环境规划;

基础和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 规划图件应包括现状图、总规划图、项目图、环境规划图、旅游线路图、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图、旅游市场联系图、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图和类型图、旅游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及重点区域规划图等。

生态旅游之所以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因在于它体现了突出的环保观念,在于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时应该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在空间环境上对旅游活动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分布,生态旅游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的临界值,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区的保护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等。生态旅游规划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具体实践活动,也必须体现环保观念。

确定目标

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

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

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

待设施等。

市场定位资源评价

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

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

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

产品规划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等,对于景区规划特别重要。

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化规划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可以准确地将那些生态上极为敏感、景观独特、宜保持原貌,不宜进行人工建设干扰的区域设为保存区;对有的敏感性稍低,景观较好,宜在指导下做有限的开发利用,设置为保护区,还有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地形及植被意义不大,适于开发而成为开发区。 生态旅游规划的核心——生态设计

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随着工农业绿色科技和工艺的应用,绿色产品被大量广泛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也促使人们更多地选择绿色旅游产品。

(1)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在整个生态旅游活动中起着支配作用,是人们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按照习惯可分为绿色陆运交通、绿色水上交通、绿色空中交通三大类。

(2)绿色宾馆。尽管许多生态旅游者被自然环境的美和唯一性所吸引并参与生态旅游,但是仍对宾馆设施具有较高的期望,因此,为其提供基本的、合理的住宿要求显得非常重要。宾馆设施设计应满足融入自然环境的生态旅游者在游览一天之后享受一些舒适设施的要求。生态旅游者的期望形式多样,随个人动机和需求而发生变化。一些生态旅游者可能中意于野营帐篷,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欢有私人淋浴和其他设施的封闭客房。绿色宾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经营,为游客提供绿色服务和清新舒适的旅居环境。其特点是:低容量、低密度、中小型化、风格特异、本土化;融于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以家庭经营为主;古朴、自然、舒适,能完全被当地人接纳;房屋坐北朝南,通过使用储能建筑材料,采用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采能器,种植落叶乔木等来节能。

(3)绿色景区。绿色景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整个旅游活动的依托,它具有原始性、自然性、保护性、生态资源脆弱性、限制大规模开发活动等特点。因此,绿色景区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内

容:重视自然本身价值;规划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任何形式的冒险行为;认识到增长和发展的有限性;相信并关注子孙后代的需要;鼓励个人参与活动。

任何一个绿色景区都应该符合以下九项标准: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强化参与者们的受欢迎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不让资源退化;关注内在价值而不是外在价值;以环境为中心;有益于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提供和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积极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使其受益,从而有利于对环境价值更好地认识;根据提供的教育功能和满意度来对绿色景区进行等级评定,而不是看他的刺激程度或令人兴奋的程度;绿色景区对管理者和参与者有较高的知识要求和知识储备要求。

(4)绿色娱乐场。绿色娱乐场是为生态旅游者进行健身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地方,它与其他生态旅游要素有机的结合,共同构成生态旅游体系。按照休闲娱乐活动的性质可分为:参与性活动,如舞厅设施、体育活动设施;休闲公园,如绿色主题公园;表演性演出活动,如各种文艺活动;营地、宾馆和度假村中的娱乐活动;地方性、民族性表演;休闲娱乐产品。

(5)绿色旅游商品。所谓绿色旅游商品是具有资源消耗低、亲和环境、健康安全、具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的旅游产品,如土著居民自己手工制作的雕塑或家庭主妇们染织的民族工艺品。生态旅游者购买这种产品不会对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生态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生态旅游项目应主要围绕农林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动植物园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景观发展。根据地方的资源基础,将丰富的植物、动物配置在一起,创建花卉园、竹园、经济作物品种园、果树品种园、乡土植物园、中草药园、抗逆植物园、热带鱼类园、鸟园、动物园等适合各种生物习性的环境。也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为背景,创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景观生态园,如岩石园、热带风光园、沼泽园、水景园等,利用其特定的小气侯、小地形、小生境,丰富旅游地的生物种类组成。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时,需要旅游地提供方便舒适的衣食住行服务,对于生态旅游点,应设法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1)生态旅游规划的区域必须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相当于实验区的部分。 (2)生态旅游规划的项目必须与保护区的保护方向相一致。

(3)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前必须对规划区域内的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摸清资源本底和环境质量的本底情况,特别是注意收集保护对象的分布区和可能活动区域,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信息,包括景观环境可视资料,以便在进行道路和设施规划、旅游项目和路线规划、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规划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环境和谐原则。

(4)在实验区内只能规划建设与生态旅游活动向配套的道路、桥涵、标识牌和其他信息引导系统、观察棚舍、临时休息场所等简易设施,不能修建宾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

(5)如确实需要在使用区规划建设简易和必须的服务设施,如小商店和洗手间,以及生态旅社等,其垃圾和废弃物需收集后统一处理或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对保护区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旅社接待游客的规模不能超出保护区规划的环境容量控制标准。

(6)保护区内所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都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7)在实验区内有居民居住的保护区,规划应将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发展社区参与的小型旅社、商店和土特产加工业,设施应保持地方建筑与文化特色;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8)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分析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质量和资源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确定必要的监测方法和控制指标体系,除自行监测外,还需确定专门的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抽样检测。

(9)在保护区入口处或管理部门所作地设立旅客中心

(10)根据区内旅游、区外搞服务的原则,应在保护区外围规划服务设施。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应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便利性、舒适性、明确性、安全性和延续性。

合理性

符合方针政策,资源利用合理有效,合乎游客或居民意愿 便利性

游线安排、运输能力、超负荷时的接待能力 舒适性

生态休闲氛围的营造,卫生、安全、服务良好 明确性

设施联系明确,标志、指示牌、导游系统完善 安全性

考虑结构、构造、雨水污水排放、紧急避难场地、通道、防灾措施 延续性

追求设计美感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系统的延续性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国生态旅游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没有形成统

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 一些自然保护区纷纷对外开放, 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热点。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在资源开发和规划方面没有形成统

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不少自然保护区由于生态旅游规划不当。据一份调查表明, 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的旅游资源退化。

2.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生态旅游对环境因素尤为敏感, 环境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必备和重要的功能。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中必需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服务内容。但是, 受规划专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局限以及基于规划委托方利益的“短视行为”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并未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而是偶尔轻描淡写地被提及。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实践中也并未显现出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 导致了生态旅游地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和破坏。

3.生态旅游规划制定过程缺乏当地居民的“呼声”社区居民通常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最为了解, 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具体详细资料的重要提供者,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对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然而, 现行的生态旅游规划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委托作的, 规划专家们普遍存在“顺杆爬树”的倾向,就是说只按照领导意图去规划, 而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居民的意见却没有被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果会造成日后社区居民与开发商、旅游者矛盾的增多, 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埋下各种隐患。

4.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市场定位模糊生态旅游规划应当体现市场导向, 更应当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生态旅游面向的目标市场应当属于如前所述的高端人群, 不加选择地曲意逢迎大众化旅游市场势必会使当地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难以承受,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民俗

文化遭到侵蚀, 败坏生态旅游地的形象, 失去本来应有的高端市场。

5.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的保障与制约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特殊的旅游规划, 应当拥有独立的5生态旅游规划通则6,并明确这种规划的法律地位、标准细则、实施保障、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评审规范等,使生态旅游规划更具标准化和系统化, 这些要素的缺乏将使得生态旅游规划编制混乱, 没有实施保障, 无法与其他类型的规划相互衔接, 取得应有的地位。

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资源和市场的系统性研究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之前, 一定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保证规划时能够“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并且能够进行准确、有效的功能分区。同时, 向相关企业及旅游者收集全面的客源市场信息, 以便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精准的“定位”。另外, 当地居民通常对具体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最为了解, 规划专家们应当积极深入到社区中,虚心向他们请教, 保障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的完整性、“文脉”的延续性等。

2.重视“环境教育”的地位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应设立专门的章节来编制“环境教育”专题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a.不同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预先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技能的调查与评价;b.生态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对地方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生态旅游的态度的调查与评价;c.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包括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人力资源、财政支持等) ;d.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的内容及方式;e.环环境教育效果的预测等。

3.完善法律法规及体制建设应当在目前通行的《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

旅游规划的特殊性设立独立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 规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性质、法律地位、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及人员组成、实施保障等; 制定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和评审、监督等的规范; 明确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法律责任;实现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负责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并定期对规划实施给予指导, 在实证中检验所作规划的科学性, 保证规划在实践中的顺利实施。

4.注重相关群体的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专家、开发商、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 要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平衡他们各自的利益。在保证政府部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政绩”的利益诉求,开发商的利润诉求, 生态旅游者的享受大自然, 消遣娱乐, 增长环保知识的诉求之外, 尤其是不能忽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

5.加强规划制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教育、培训、监管、资质和业绩公示等手段使得规划单位和规划专家们成为“诚信和负责任的规划者”, 使他们懂得,有良好的资信,才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才会树立起品牌优势。这里提出的“资质和业绩公示”(可以通过国家旅游局的网站发布) 既有利于对规划制定者的行为监督, 也便于规划委托方选择到最合适的规划单位。此外, 要求规划单位实行规划实施中的跟踪负责制,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规划单位共同对规划实施的后果负有法定责任。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大,地理、地貌、区域性特点明显、气候带呈南北过渡性分布,故我国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能。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这给我国的生态旅游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家旅游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倡导,并确定1999年旅游的主题为“生态环境游”,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保护人文景观方面去做实实在在的有益的事,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这与减少工业污染,制定法律规范同样重要。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旅游只有在当地增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同时为当地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进而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才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

生态旅游在中国国际旅游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还不高,发展程度还偏低,在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今天,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势在必行。我们要探索有合乎中国国情的能较好发展我

国生态旅游的方法,我们要做到

1、处理好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的矛盾

2、加强法制建设

3、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

4、加大经济和科研投入

5、开展国际交流,争取国际合作。

第16篇:生态旅游演讲稿

文明近在身边

我们亲山近水、登高攀峰,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为的不外乎是从纯粹的天然馈赠中窥得一份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悟。但到达目的地之后看见的却是飘满垃圾的河流海洋、凌乱的沙滩街道、布满涂鸦的城墙岩壁。我们不禁自问:这就是我们心之所向么?!

我们除了破坏旅游胜地、自然景观的环境,除了暴露举止不端、粗俗无礼的陋习,还留下了什么带走了什么?三年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广场, 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优美的园林中百花争艳、奇石叠嶂,竟常有游人攀花折枝、刻字取石,使得从前一处一景、一景一事的古典园林瑰宝变得零落不堪;甚至远至欧美东南亚国家都能看见“禁止吐痰”的中文标语„„

随着中国生态旅游年的确定及试点的推行,国家已经开始重点宣传文明出行、可持续旅游,而最根本的是每一个人能自觉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老先生曾说过,自我约束是减少错误最有力的道德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并及时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为,那么我们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第17篇:生态旅游试题答案

张掖市林业局 《生态旅游》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D

3、C

4、C

5、D

6、B

7、C

8、A

9、B

10、A

11、D

12、B

13、A

14、D

15、D

16、B

17、C

18、C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CDE

2、ADE

3、BCDE

4、ABCDE

5、ABCD

6、ABC

7、ABDE

8、ABD

9、ABCD

10、A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2、瞿塘;西陵

3、云南石林;吉林雾凇

4、北方园林;江南园林

5、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3、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4、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5、旅游开发——是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答: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每个要点1分)

2、答:国家旅游局已经制定了到2010年的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双 1

百千万”工程,设立100个各级各类生态旅游示范区(点)和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培育100个生态旅游志愿者组织,产生1000个生态旅游示范经营企业,培养1000个生态旅游专家级导游,建设1万个生态旅游示范家庭,在国内和国际推选1万个生态旅游宣传使者。

(全对得4分,少一个要点扣1分)

3、答:(1)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

(2)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每项遗产0.5分)

4、答: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全对得4分)

5、答:(1)调查地区的旅游环境;

(2)旅游业开发历史与现状;

(3)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4)旅游资源分区与评价;

(5)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全对得4分,少一个要点扣1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答: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体系即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条件评估。(1分)

1)三大价值评估

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艺术观赏价值,主要指客体景象的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

(3)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能否作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现场研究的场所。

2)三大效益评估

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指风景资源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指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环境效益指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导致环境、资源的破坏。

3)六大条件评估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可行性条件基础上。这些条件最重要的六项是: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游客市场条件。(每个要点3分)

第18篇:生态旅游考察报告

《 生态旅游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双廊

调查人员:

李娟2009128236汪丽200912825

5对“双廊”生态旅游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双廊的旅游资源及其现状与开发

调查时间:5月27日至5月28日

调查地点:洱源县双廊镇

调查人员:李娟、汪丽

首先,双廊的旅游资源。双廊位于洱源县的东南和洱海的东岸,古名是栓廊,双廊的南北分别有弧形海岸和弧形海湾,这样构成了两条长廊,又因二曲和二岛,现在美称其为“双廊”。二岛是指洱海中风光秀丽的玉几岛、金梭岛,二岛犹如浮在水面的一对鸳鸯。双廊的旅游资源丰富,除了二岛,置身双廊,远眺如黛的青山,近观碧蓝的海水,无不心旷神怡。是游客观光和休闲的最佳的地方。双廊镇的街道顺着洱海海岸线弯弯曲曲的延伸。在双廊的大街上是几棵大青树,在大青树下是熙熙攘攘的几个白族妇女摆着摊位,她们没有吆喝声,坐在那手里拿着没有弄完的毛线,又是一听着她们拉一下家常。在那里最适合的休闲方式就是在海岸边吃着大理的特色菜欣赏着那海的宁静,听着白族老爷爷给你讲讲以前双廊的百姓的生活习俗,习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在假日的时候来体验一下有秀丽风景的农家乐,这真是一种享受。来双廊写生的艺术家很多,因为双廊实在是太美了,有钱的艺术家来双廊的海边建一栋别墅,没钱的艺术家则只是抽抽时间来双廊的海边住上几晚上。住在地道的白族家里体验一下地道的白族生活。

其次,双廊的发展现状。双廊在洱源县的东南部,交通比较方便,

要去双廊可以直接去下关的北汽车站直接坐直达车,很方便。双廊还有一些比较古老的白族民居,双廊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鹅卵石和青石板还镶嵌在街巷里沧桑而明亮。说不清是海水写过还是岁月洗过。一排排老屋古意苍茫房檐都很低,石脚还很高低调而执拗地与海相伴。双廊现在还建有一些观海别墅,最著名的当然是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的观海别墅,别墅里能欣赏到十分迷人的苍洱风光。视野非常开阔,里面还建有观景平台。其次出名的是白族青年的赵青的“虚设之城”。双廊现在开发还不够完善,我们考察时因为在海边上还有很多没有建成的观海房,还有很多正在修建中的房屋。然而,在双廊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的宣传保护环境的标语。说明那里的人们还没有忘记在开发自己的家乡时还没有忘记保护环境,体现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看着那些标识语不经思考一下,双廊有些美丽的资源还是被人们给破坏了。有了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一些实际行动。

最后,对双廊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提出一些发展旅游的意见。SWOT分析法:

双廊发展旅游的优势:(1)双廊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上面笔者一介绍过。(2)双廊的地理与交通优势。这对于开张旅游也来说是比较乐观的。(3)这里有很多农家乐,可以体验地道的白族民族风情。

双廊的劣势:(1)双廊的经济比较落后,以前的百姓以捕鱼为生,现在的双廊在经济上还是不够发展。(2)双廊的风景只是在洱海苍山

方向美,而在另一面的与苍山相对的山只是一些荒山。风景有一丝凄凉。

双廊的竞争:双廊可以开发有自己独特的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因为它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有这个条件来开发其独特的旅游方式。

双廊的威胁:双廊处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双廊的周围是竞争比较激烈的旅游资源,如 洱源的温泉、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还有很多农家乐的休闲旅游。

基于双廊的这些发展现状,对于双廊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提出了以下的意见。

第一,双廊的政府应及时采取保护的措施保护其独特的旅游资

源。这不仅可以保护双廊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洱海,保护属于双廊的两个独特的岛。

第二,在双廊,与苍山相对的那些山,可以将其绿化,可以把它

开展成为果园,这样在视觉效果上来看,双廊四周的风景都是很怡人的,同时这些果园也可以成为发展休闲旅游的旅游资源。

第三,双廊由于经济的发展问题影响到其旅游的发展速度。由于

这个原因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如投入一些资金来专修那些由于资金问题无法修成的观海房屋,这些事开展旅游业基础设施。还有在保护环境上制定一些保护条例,让我们来共同保护双廊的生态旅游资源。

第四,虽然有从下关到双廊的直达小巴,但是去双廊的道路还是

很坎坷,所以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段交通,并且这段工程应该尽量缩短时间,因为时间越拖得越长对大理旅游越不好,这也是发展双廊经济的第一步。

第19篇:月球生态旅游

月球生态旅游Ecotourism On The Moon

With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velling to the moon is increasingly poible .And someday in the future,maybe,the moon will become a tourist spot.If so, there should be some ecotourism principles fulfilled by all tourists from the earth.

Now let’s analyzethe probable iues that may be caused by human beings’ visits to the moon.Speak first,environment in the moon is likely to be polluted.As humans pouring to the moon,rubbish is also unavoidable.Afterwards,if there exists life on the moon,biodiversity will be threatened and even some species will be extincted.

So advice should be put forward to push forward the ecotourism on the moon.At the very beginning,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tourism education,enhancing the awaren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anwhile,the offici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promulgate explicit regulations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n the moon.Take reasonable measures,and ecotourism on the moon will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第20篇:生态旅游Ecotourism

Eco-tourism

班级:***********学号:***********姓名:*******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entertainment is badly needed by people.Tourism is just the best way to be chosen.On the one hand,as the preure of urban living increase more of these intrepid travelers are seeking pristine natural and cultural sites.Their motivation is to break out of a routine and achieve some sense of bettering oneself.Tourism is the way that can coordinate those people to the best state.At the same time,tourism no doubt represents a huge boon to the global economy,but this growing industry will also have a lasting bad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More travelers means more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Under this circumstance,eco-tourism ,which a healthy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 to travel was born.

Eco-tourism,which is a tourism mode combing entertain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ourism development.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a lower impact than ma tourism—requiringleinfra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even small scale use can damage the natural resources.Currently,environment awarene has not fully penetrate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ublic.They are just satisfied with the entertainment from the tourism not interested in culture,health,history and so on.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 gradual trend for many eco-tourism to be le culturally curious,socially responsible,environmentally concerned and politically aware than in the past.Increased numbers of older,wealthier and \"softer\" travelers have begun opting for comfort over conservation.These trends reflect the watering down of the true meaning of eco-tourism.

In fact,eco-tourism is still in its infancy.It is a new conception and we should not develop blindly and rudely.So,the good experiences of others need to be learn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pre-request need to be taken.In one word,in order to develop tourism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y,,peopl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eco-resources and take the way of intensiv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策划书.doc》
生态旅游策划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