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策划书

2020-04-04 来源:策划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青少年社会工作策划书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二专

赵小仪

2012年3月 目录

导论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评估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规划

第四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行动

第五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评鉴

第六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结案

导论

青少年及其群体是人群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层面,他们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他们的问题与工业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予以特别注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处在市场经济经济和自由竞争环境的转型时期这社会更替的时代。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不免会有很大曲折,所以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在时代的潮流中,社会工作是一个务实实践性的工作,它所介入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它所介入的空间也在扩展。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方法服务于工作对象,发挥着救难济困及促进其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

(一) 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它是

一个转折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是一个关键期,正因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因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青少年现象逐渐成为现代化现象的一体。

(二)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是面向青少年的社

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以青少年发展为根本目的;辅导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特别强烈的社会功能。

(三)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大概分为三个时期:(1)以教育为主的前青少年工作时期

(2)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工作时期(3)以全面服务为特征的独立青少年工作时期

(四) 关于青少年的相关政策、法律:宪法、国旗法、刑法及刑法修正案、道路交通安全

法及实施细则、国防教育法、侵权责任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禁毒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等。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评估

针对案主青少年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持续性,收集信息与规划行为的双重目的。互惠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案主也可以主动向社工提供动态的过程纵横相结合案主与环境他人的关系,历史性各阶段的结合。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要充分地利用,注意对生活情景的评估,遵循个别的原则。在评估青少年时的各个方面,要根据特定的各方面进行正确评估。

根据社会工作学者黑普渥斯的观点对评估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 案主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正是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而且人的一

生很多都是在这个时期定性的,处于这个阶段青少年最关心学习、事业、家庭等方面的问题。

(二)

(三) 针对案主的问题找出相关的法律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法,上学的权利、老师不应该打骂学生、青少年坐摩托车有限制、有正当的防卫权利、离家出走真危险等等。案主的问题涉及的健康和安全多么的严重,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最容易犯错,毒品泛

滥、学习压力大、家庭环境恶劣、社会环境不良等这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如性格孤僻、家庭暴力、遇到挫折就躲避或采取极端的措施。

(四)

(五)

(六) 案主问题所表现的显著性的特征是什么,没责任心,对事很逃避 案主的问题与哪些人和环境要素相关,家人、朋友、老师、领导,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相关的人、环境如何影响案主问题的产生和形成,家人家庭环境它们与案主接触最

深而它产生的问题如家庭暴力、父母的不体谅、邻居的闲言话语等等。

(七)

(八)

(九)

(十) 案主问题发生的原因,社会在变化,父母外出打工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带 发生的地点家庭、社会、学校、工作岗位 发生的时间在人的青少年时期 问题发生的频率尤其在这个生命阶段很多问题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而且频率很

高,青少年犯罪在这个时期尤其突出。

(十一) 问题发生的历史,很多问题都是潜在的,慢慢形成的都会有一个过程。

(十二) 问题产生的直接后果,有时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或是在这个生命阶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是自暴自弃没有目标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十三) 相关的当事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父母在这个时期直接是对子女要求这个那个的,

没有真正的关心自己的子女,遇到这种问题父母要真正的关心他们的子女,从实际出发,做到真心的关注。

(十四) 案主对问题的反应分析

(十五) 问题对相关当事人有什么影响

(十六) 与问题相关的其他哪些问题存在会影响案主和社会功能(如学习生活)

(十七) 案主的问题发生在其哪个生命阶段青少年阶段

(十八) 案主对问题曾经做出过哪些努力和反抗

(十九) 解决相关问题哪些技巧是必须的,助人自助

(二十) 案主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哪些能量,首先最最需要的是自我的能量,还有家庭、朋友

的能量。

(二十一) 相关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阶层、地位因素,主要是中低层,但高层也不免。知识较

低或较高的文化人。

(二十二) 解决案主的问题可以动用哪些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网络):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家人朋友。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规划

(一) 设定目标(实现四个社会功能:澄清问题、促进案主参与、引导解决问题的行动方

案作为评鉴的一个指标)案主与社会要建立目标共识(建立社工关怀的范围;明确进行商确。责任范围有多大基于社工不是万能的;确定选择的范围,针对案主的范围有哪些,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建立目标关系;对目标进行优先次序排列,社工与案主在基本的行为准则达成共识,不能单方面做出决策。目标应该是指向产出而不是过程和手段,目标是可以被测量的,目标要能充分满足案主的实际要求,目标要有时间的限制。

(二) 制定方案:

1、案主问题的描述(评估综合理清)

2、问题性质的专业分析

3、针对问题设定目标(能够做什么)

4、要写社工的资源和资源的分析

5、具体实施的步骤(理论和实务模式相结合)

6、针对服务的一些预防撒措施

7、明确案主与社工的权利与义务

8、评估

针对方案的选择的标准(根据社会学者约克的理论)

1、便利

2、重要 3效率与效果

4、可行性

5、公平

6、附带的后果(负面后果)

第四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行动

一、建立专业信用关系。在接触,沟通、第一次、察眼观色、尊重、亲和力、微笑、同

理心。有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主动去访问案主,主题相对随意、轻松。第二次充分讨论案主问题、签合同。合同(目标、时间限制、双方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提供专业服务的范围)

转介问题产生的原因社工的专业资质不够、社工机构无法提供相应服务、案主不愿接受、社会机构不能提供足够资源。另外社工机构相关信息提供给案主,转介应该填写转介单(性格、职业、婚姻、家庭状况、案主问题的描述、交待本机构转介的原因理由、案主自决、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家庭作业。一周1—2次防止形成依赖意识。

二强化受助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渔):教会基本程序,抓住造成自身困境压力的核心要素,学会从易到难的程度,增强、强化受助者的信心,。避免使用权威胁,随时保持对受助者的自尊心

三心里的稳定:肌肉松弛法(雅格孙:长期饱受紧张和困扰、焦虑的人;遭遇突发性的;长期失眠的人;情绪比较暴躁的人。

认知重建:帮助受助者重新建立思想、信念、态度。

1、让受助者清楚自己的缺点、优点、态度。

2、一针见血地指出案主的要害。

3、帮助受助者分辨清楚自己的缺点、优点。

4、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

5、人在情境中,改善坏境。改善微观环境—家庭,外在的人际环境—社会支持网络,案主所在是社区环境,缓解案主的心理焦虑和压力。宏观的社会环境,国家的法律政策,扩大案主生存空间增强其适应社会,解决一类或一群的相关案主的问题。

6、强化社会支持

第五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评鉴

一了解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的程度如何

二可以总结出专业救助的经验(工作日记)

三案主通过评鉴后可以使自己清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增强其信心

五使社会工作机构能够获得一些专业的案例,可以用于研究

评鉴的指标:

1、努力(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

2、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3、效果

4、影响对案主、对社会

5、品质(专业品质,社会的专业水平能力

6、过程

7、公平

第六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结案

结案后的一些要求和工作:

根据合同实务方案大概的时间是一般为1—2月。

目标达成结案,案主的基本要求得以满足

社工机构规定的结案,社工人员因为自身原因而导致结案,案主自身的原因

结案一般的一些反应:自信、喜悦、感激。或依恋、悲伤、失落、痛苦、愤怒、拒绝

最后一周进行谈话,提醒时间、回顾总结、开放后续求助之门、和案主一起帮助制定结束后的发展计划、朋友关系的维持稳定

最后一天:社工、案主、家人、朋友共同参与

后期进行一个家庭访问

结论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必不可缺少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不断重视精神方面的发展。现在很多都很重视全面发展,所以在这些方面社会工作就必须起到很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起来。成年人的健康行为和他们的家庭关系和出现的问题与青少年儿童的关系密切。例如中国,在独身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父母都通过他们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来使孩子更好的为将来的发展准备良好的基础。现在,孩子承受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压力,父母把他们视为家里唯一的希望。然而,激烈的竞争又让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在一起玩耍和学习适当的社会知识,他们缺乏社会活动来建立信任、社交与合作。但现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社会资本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家庭,也关系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对青少年教育的投入,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是一种必要的提高孩子素质的方式。但也会出现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对这种“兴趣班”一点兴趣都没有,这样就造成了孩子负担和压力的增大,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头昏眼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也剥夺了孩子发展其他能力的机会。所以需要社会工作进行一些必要的调剂。

主要参考文献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授课老师周老师,谢谢你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谢谢你对我们的宽容,记得有一次我去进行计算机培训,很抱歉的没来上课也没请假,但后来给老师说明了原尤,老师您很体谅地宽容了我。虽然我们师生相处仅仅只有四天,但老师您的朴素很深深的触动着我,谢谢老师您。

感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能在大学阶段学到更多。我也会好好抓住这次机会,把它作为我未来的跳板,好好的奋斗。

推荐第2篇:社区社会工作策划书

苏州科技学院社工09社工社区工作实习小组

2012年5月29日

“改环境,塑形象,树新风。”

一、活动背景: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评为“江苏省绿色社区”的狮山社区基本的硬件设施已经很成熟,接下来只是需要加强居民的绿色消费的意识,让意识付诸与行动之上,久而久之,社区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在绿色消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二、活动主题

1、大主题:6.5世界环境日。

2、小主题:资源和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为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

三、活动目的及达到的预期效果

目的: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社区群众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普及社区居民绿色消费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丰富社区居民绿色消费方法,提高社区居民绿色消费能力。

预期效果:狮山社区的居民的环保意识得以提高,绿色生活,低碳环保。

四、主办单位、协办单位

主办:苏州科技学院09社工活动组

协办:苏州狮山社区

五、活动时间

2012年6月5日傍晚,若出现下雨等特殊情况则推迟至合适时间。

六、活动地点

地点:狮山社区内的小广场

七、活动场地及环境安排

1、舞台布置

2、观众席环境布置(集体布置时和狮山街道工作人员协商)

八、活动内容

1、社区居民闲置物品的交换会(闲置物品在家中占用空间,浪费资金,在社区开展闲置物品交换会(以小件物品主打,减少摊位空间的浪费),可以给其他需要他的人,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优化环境。

2、社区居民座谈会的开展,主要内容为绿色消费公约内容征集。

3、社区志愿者的现场招募,并现场给他们发放聘书。

4、绿色消费响应者签字仪式。

5、社工志愿者活动:以打扫社区环境为主。

6、绿色消费宣传,展板展示(展板展示设计海报的制作,尽量用废旧纸制作,提倡低碳。不要印制宣传纸张,浪费而且无效)。

展板内容有:

展板一:低碳概念的普及 :将低碳生活的概念推广出去。 用口语化的文字表达写在展板上,让居民一眼看后就明白了低碳的真正含义。(策划组负责)

展板二:前面提及的饮料包装的有偿回收

展板三:垃圾回收分类知识的普及

展板四:垃圾桶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分

展板五:低碳与省电(夏天用电高峰即将到来,重点展板)

展板六:购物袋推广计划如今超市有偿提供购物袋,为的就是提倡居民自带购物袋出门。仍有部分市民购买一次性购物袋,其中原因既有忘记带了也有嫌麻烦的。因此,“购

物袋随身带”的计划推广显得很有必要。展板标语:购物袋也应该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

展板七: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营造共同的美好家园,请不要高空抛物。 (以上为展板介绍)

九、人员安排

包括:总负责、总协调、工作人员(我们自己内部安排)

十、具体实施计划

2012年6月5日下午3点到狮山社区进行场地的布置准备工作。然后等时间一到,按照原计划进行实施。

推荐第3篇:戒毒所社会工作实习策划书

戒毒所实习策划

【活动主题】

人际沟通中的自我认识

【活动目标】

引导戒毒人员多参与健康的社交活动,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有新的积极的认识。

【活动地点】

成都市戒毒所

【活动流程】

推荐第4篇:社会工作新老成员见面会策划书

社工协会新老成员见面会策划

一、活动主题:社工协会新老成员见面交流会

二、活动目的:促进新老会员的情感交流,加强新会员对社工协会的全面认识,增进

新老会 员的友谊和社工协会的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2011-10-21

四、活动对象:社工协会全体成员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流程:

(1) 破冰游戏之四分之一感觉(15分钟)

晚会即将开始,有两个人负责接待,成员进场,每个人将会收到一张卡片,然后要积极地寻找陌生人,询问、展示、合作,最终才能达成“联盟”,只有找到其他的三位朋友,才可以找一个位置坐下来。

(2) 主持人宣布见面会开始,介绍与会嘉宾(事先邀请协会往任会长参加见面会),

并简要介绍我协会(10分钟)

(3)

1、相互介绍(40分钟)

找出与自己的卡片有着相同颜色的卡片的同学,两个人为一组,然后相互问对方的情况,如姓名,家庭,家乡,兴趣等等,最后轮流介绍自己采访的同学的情况,加深新老会员之间的印象。

2、你猜我猜

主持人放音乐,四人一组,然后猜歌名,猜对得到一个气球,猜错不得。然后评出胜组和败组,分最少的一组成员要接受惩罚

(4) 介绍本协会的设置机构

本协会的组织常设机构包括: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团支部书记),秘书处,财务处,外联部,宣传部,项目部、内务部。各部门协力合作,分工明确,竭力建设全新的社会工作协会!

(5)选举产生各部门副部长:(20分钟)

1、有请各部门负责人(部长)对该部门的职能作简要介绍

2、会员三分钟的准备,竞选者依次进行演讲(1分钟),由投票团投票产生各部门副部长

(6) 有请协会往任会长讲话(事先通知到位,让其作好讲话准备)(10分钟)

(7) 有请协会现任会长讲话(10分钟)

(8) 有请团支部书记对协会下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事先通知到位并让其做好准备)(10分钟)

(9) 会议结束(把气球踩爆)

七、活动预算

气球50个,卡片4张

推荐第5篇: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作业

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及家庭环境是造成他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案主从小经历了父母离异,母亲再嫁但跟继父关系不好,生活依然不如意等情况,并且缺少父亲母亲的关心关爱,造成其自卑、孤僻的性格;中专毕业就开始打工,经历了许多挫折,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有酗酒经历,造成其自暴自弃的想法;从小学就开始研究算命之术,使其相信命运,生活没有斗志和目标。总体上案主处在一个非常消极的状态,能改变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帮助案主转移对其创业失败的注意力,帮助案主找到新工作。针对这个,协助案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提高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找到适合案主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案主从小亲历家庭破裂的打击,缺少父母关爱和支持,导致其消极的思想和自卑软弱的性格,并且非常迷信命运。针对这点,打算在工作中适当给予案主关怀,像案主宣传一些科学知识,并时常夸赞案主,使其建立自信心。

目标:帮助案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建立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 接案:本案是居委会代接触的个案。我们先打电话给居委会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时间。

二) 我们首先接触案主的母亲,了解其母亲对案主的态度,并询问其母亲的看法,并要求其母亲在必要时给予配合。

三)

四)

五)

六) 初次和案主接触,收集资料并研究。 逐步得到案主的信任,开始确认工作关系。 进一步接触案主,切入到我们的工作重点。 帮助案主发现其爱好,以及其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并通过若干门汉语言文学大专自学考试的优势,协助其进行就业准备,和案主并肩努力,克服困难。

七) 注重案主的精神心理变化,在适当时候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

八) 跟进服务,如果案主适应新工作,并且精神风貌良好,工作员结案。

推荐第6篇:社会工作

2.试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计划经济模式,同时也在社会福利方面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在城镇建立了以就业为基础的单位社会福利制度,而在农村实行以经济为基础的有限的社会保护机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单位制福利”,是一种典型的内部再分配的身份制待遇,而少数社会弱势群体被界定为传统的民政对象,他们依靠的是剩余性的、基于有限财政扶持的救助型福利与相关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有了相应改革,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由于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增加的社会需要,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服务体制已经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需要。因此,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经济发展效益的前提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多元化不仅体现为社会福利服务管理体制的变化,也表现为福利单位所有制、资金来源、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更大弹性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快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积极强调并努力推行“以人为本”的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强调要关注人民生活,注重解决与公民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城市贫困、改善公共服务模式和促进就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地敢于政策。

总的来看,中国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是影响并推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仍不可忽视政治环境与全球化趋势等因素的对国家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政策发展轨迹的影响与制约。

推荐第7篇:社会工作

● 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社会工作的道德准则:公正、爱心、守信、奉献;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困难的(贫的、弱的、病的、残的、惑的、心智失常的)个人、家庭、社区、群体;

社会工作的职责: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政策,维护受助者的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的范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

社会工作的方法: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工作等方法,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执行和宣传国家有关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工作改革,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第七条 开展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搞好有关课题的调研论证,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发展社会工作文化,拓展社会工作领域,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建设。

第八条 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行业建设,协助政府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做好相关工作。

第九条 筹集资金,为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救助、社区发展和志愿服务事业提供经费支持。

第十条 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推动社会福利企业、彩票事业、老年服务事业、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第十一条 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及其他困难群体。特别是组织开展对贫困家庭病残儿童和孤儿的助养、助医、助学活动,维护孤残贫困儿童的合法权益,推动儿童救助工作的发展。

第十二条 促进基层社会建设,加强城区、街道和乡镇的合作与交流,为开展和谐城区、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及农村的社区建设服务。研究社区服务行业政策,制定社区服务行业行为规范。弘扬志愿者精神,推进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十三条 倡导健康的婚姻道德,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组织婚姻家庭领域的研究和服务活动,推动婚庆和婚介行业的规范服务和科学管理。

第十四条 宣传公益理念,传播公益文化,宣传英烈事迹,搭建企业和企业家、社会名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桥梁,提高企业、企业家和社会名人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第十五条 发挥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并根据各个领域的行业特点进行人员培训、学术交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十六条 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学术交流、培训及项目合作。

第十七条 承办政府委托的其他事项。

推荐第8篇:社会工作

一、掌握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即社会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

二、掌握欧美社会工作的主要实践及其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英国的伊利莎白济贫法(1601年颁布济贫法案)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A 政府负起了社会救济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立了一个合法性前提。B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C 它确定了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这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作是社会工业职业化的开端。D 《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3、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1)汉堡制:1788年在德国汉堡市实施的一种有特色的救济制度。(2)爱尔伯福制:1852年,仿效“汉堡制”并加以改良。

4、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1)建立成立理事会以协调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的活动,于是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建立于1869年在伦敦成立。(2)慈善组织会社的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的贡献:A.“会社”创造的派友善访问员访问救济申请者,依据调查情况,实施个别化处理,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B.“会社”促进救济机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协调合作,为社区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英国伦敦东部贫民区首创于汤恩比馆。

“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A 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区工作方法积累了实践经验。B 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C 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三、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的定义

社会工作哲学以及价值观的具体化,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经常会遭遇伦理冲突或困境,而此时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观优先考虑。

四、面对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时的决策指导原则

1、保证生命原则:每个人的生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差别平等原则:对处于权力不平等的人,应有不同的对待标准。

3、案主自决原则:尊重个人自决,但是对于每个人的自决仍有最低标准,即自决但不可以多却自己的生命,不可以伤害到别人。

4、最小伤害原则:在冲突发生时,如果有选择机会,应该选择一个限制最小,最容易恢复到原本生活性能的安置环境。

5、生活质量原则:以维持案主基本的生活质量为主,不可因冲突发生而牺牲案主生活的安定及水准。

6、隐私和保密原则:对案主的信息具有保密责任,以确保案主隐私的保证及专业关系的维持。

7、真诚原则:无论案主的个性及特质怎样、遭遇的问题及陷入的困境如何,都必须真诚面对,摈除个人价值观及理念。

六、家庭结构图和生态图:生态图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示案主的生态系统,即案主的社会生活全貌。它不仅清楚的呈现个人、家庭之内部的关联,而且也呈现个人的社会系统与外在世界间关系的消长

八、社会政策是政府为影响人民生活福祉所采取的行动

包括:(1)提供有关医疗健康、住宅、社会保障、就业、家庭等社会福利的措施

(2)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以规范雇主、公私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等应如何保障受雇者或服务对象的权益、应如何推动社会福利服务(3)政府透过税收制度来提供社会福利,如儿童、老人或身心障碍者所缴税收可部分减免。

五、个案工作: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

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

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和

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实际生活适应能力;调适社会关系,建

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

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及提

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素。

七、掌握什么是小组工作:

美国小组工作专业人员协会的界定,小组工作是指一类在小组情境中助人或

完成任务的广泛的专业实践,由有专业能力的工作者利用小组理论和过程去协助

由互相依赖的个体组成的小组,达到个人的、人际的、或任务有关的目标。

九、儿童的需要: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这是儿童发展的第一需要,也

称之为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需要。

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适当的身心医

疗照顾、预防保健服务及健康照顾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3、获得良好家

庭生活的需要。家庭是社会化的基础,是长大成“人”的基础,家庭要为儿童提

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管教的环境。

4、满足学习的需要。维护儿童的受教育

权利,保证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游戏是孩子

的天性,文化娱乐是儿童社会化、接受社会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

6、拥有社会

生活能力的需要。这些能力包括道德选择能力、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技巧、生活

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价值观等。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健康的人

际交往圈子和被承认与尊重的需求。

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保障儿童人身

安全、个人权以及免于被伤害等权利。

十、常见问题及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

(一)常见儿童问题:

1、环境对儿童的伤害:(1)贫穷问题(2)环境污染对儿

童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1/3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40%发生

在只占全球人口10%的5岁以下的孩子身上。(3)儿童营养问题(4)童工等非

法现象。

2、儿童发展障碍:(1)学习压力和智力发展问题(2)代际冲突带来的

儿童发展障碍(3)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困惑(4)儿童道德发展中的问题(5)

未成年人犯罪(6)特殊境况中的儿童问题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

论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

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婚姻家庭关系调适、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单亲母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往往面临诸多困

难: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贫困化、就业再婚困难、社会歧视、缺乏针

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

2、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对妇女造成身心伤害

的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

(一)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1)主要表现为身体暴力、

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等(2)受虐妇女综合症(3)低自尊(4)有严重

的罪恶感和心理压力(5)没有人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二)拐卖妇女

3、妇女

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一)妇女的就业问题

(二)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

(三)妇

女参政的问题

(四)妇女贫困问题

4、推进性别平等工作(1)马克思主义妇女

观(2)男女平等是一项基本国策

(3)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这一国策的实施途径和具体策略

一、社会工作的分类:

工作手法(社会工作研究 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 社区工作 小组工作 个案

工作)

社会问题(贫穷 失业 疾病 婚姻家庭 吸毒 酗酒 犯罪 劳工 )

工作对象(儿童 青少年 妇女 老年 院舍 学校 医院 企业)

二、社会工作的特征和本质

·社会工作的特征:

1、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关注人与环境的

互动,认为互动不当是造成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整体视角

2、社会工作始终尊重人的独特性,以个体为服务的出发点。——尊重视角·社会工作的本质:助人

三、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标志:里奇蒙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专业

社会工作的诞生。

四、掌握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

1、弗洛伊德与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构成

(1)本我代表欲望,遵守快乐原则(2)自我代表理性或者共识,遵守现实原则

(3)超我代表良心以及社会中对特定行为的期望和标准,遵循道德原则

·个体成长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过程

2、人格结构成长的五个阶段:(1)口唇期(0到18个月):满足来自与口唇相

关的活动。

(2)肛门期(18个月到3岁):从排泄过程获得感官满足。(3)性征期(3岁到

6岁):与异性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与同性父母建立认同,满足途经在生殖器官

地带。(4)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从相对平静到青春期躁动。(5)生殖器期

(青春期到成年):发展成熟的性特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状况对以后一生的人格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

五、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行为主义(behaviorism)学派

(1)强调环境反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巴甫洛夫(Pavlov)经典条件反射:

人可透过学习两种刺激之间的表面关联(前后出现),学习对一种本来没有直接

联系的刺激产生反(3)斯金纳(Skinner)操作性条件反射:可透过强化和惩罚

的过程来改变个体行为

2、社会认知学派:(1)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

主动性(2)班图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观察和模仿的过程,个体

参与构建学习环境和反应,个体的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个体

认知能力决定了个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寻找要学习和模仿的对象(4)认知能力

使个体在模仿时有选择性(5)个体认知能力会影响观察和模仿的质量和水平

六、社会环境的构成:

1、家庭

2、朋辈群体

3、组织

4、社区

5、社会

七、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七大原则:

1、个别化

2、有目的的情感表达

3、适度的

感情介入

4、接纳

5、非评判态度

6、案主自决

7、保密

十一、掌握社区的概念: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它通过组织成员

有计划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形

成社区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

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最终实现更公平、民主及和谐的社会。

八、会谈技巧: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影响性技巧

(1)支持性技巧: 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可帮助案主开启话题,令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主动地参与个案工作的过程。(表达专注、主动倾听、同理心、鼓励支持)

(2)引领性技巧: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提问、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性技巧: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九、小组的分类: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持小组、心理治疗小组、任务小组

十、小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任务

1、计划阶段:计划阶段需要完成确定小组目的、招募成员、组织小组、进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准备所需设备、经费等任务。

2、开始阶段:包括小组最初的几次活动,需处理的内容有:介绍成员、澄清小组的目的和内容、引导小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很重要。

3、中间阶段:中间阶段就是协助成员达成小组目的

4、结束阶段:设计内容帮助成员面对真实情境,透过各种方式演练帮助成员有所准备,让成员讨论对小组结束的感受并为未来做计划。

十二、社区需要的分类:(1)感觉到的需要:居民所感觉到的需要。(2)社区调查:如问卷、电话访问等(3)个别拜访:居民和社区领袖、社区团体、政府部门(4)居民小组和居民大会

(1)表达了的需要:居民实际的行为而表达出来的需要。(2)从服务的使用情况了解居民的需求,如求过于供,医院门诊部的长队等;如供过于求,(3)是否服务过多或不受欢迎(4)社会指标法,如某区老人人口比例偏高

(1)规范性需要:业已建立起来的标准与实际存在的状况比较之下所产生的需要。如有政策规定多少人口需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等是否达到标准等

(2)比较性的需要:根据某种特征所作比较后发现的不足。如同样是空巢老人,是否享受同样的补贴

十、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探索和准备

(一)了解社区一般背景:(1)社区环境分析:以社会规划和市政学的观点把握社区(2)社区人口分析:包括一般人口和特殊人口(3)社区资源分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二)发现社区问题和需要

(三)建立目标及其标准:(1)确定目标应该考虑:问题是否严重或需要是否急迫,涉及社区成员的多少及资源状况,成功可能性大小等等。(2)社区工作应该在一些大目标下制定次目标,而次目标要具体、可测、有效。

(四)选择可行方案

第二阶段:计划执行:

(一)联系群众和发动群众

(二)建立组织和联系组织

(三)迈向计划目标第三阶段:撤离、评估和反思

十三、社会工作行政有两个层面,即政府层面和机构层面。

十四、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五、非政府组织常用的三种战略(借力发展战略、兼并战略、联盟战略)

六、判断哪些是志愿者: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志愿者

是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或政府的强制,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十六、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是社会政策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一环,包括:(1)社会保险:是人民需缴纳社会保险费以防因事故发生而导致经济不安全——基本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2)社会津贴:是以政府税收为财源,提供均等现金给人民——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3)社会救助:其领取资格需经过资产调查,符合低收入标准者才可领取或是其他服务——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

十七、发达工业国家的福利国家类型

发达工业国家的三大福利国家类型:

1、自由主义福利国家:低收入者依赖国家,而经济能力较好者可从市场购买服务,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2、保守组合主义福利国家:政府给付的取得资格主要是依据个人过去所缴社会保险费及职业身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3、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普及式的政府给予,高度均等的给付水平,如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

是吧、掌握我国关于儿童的年龄界定

我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推荐第9篇:社会工作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一)

运用“赋权”理论对“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犯罪青少年群体而言,由于群体成员以往的过错,以及社会成员的认识偏差导致各类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使得这个群体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通认同的社会活动,被拒于主流社会之外,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资源的获取上都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导致群体的弱势化与边缘化,处于社会性失权的状态。无权状态在主观上的内化最终使犯罪青少年形成一种“无权感”,即无权事实在无权者内心形成一种主观意识,由此他们通常会指责和贬低自己,并陷人无权的恶性循环之中。青少年罪犯的无权状况如果延续,将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解除矫正后重新犯罪的动因。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目标就是使这一群体的成员重获权力。针对无权状态在青少年罪犯群体中的内化现象,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挖掘或激发人们的潜能,通过引导个人、家庭和社区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参与决策和行动来改变不利处境,从人与环境相结合的角度发掘资源,将工作的重心由解决问题发展为提升能力,避免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势在必行。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二)

个人参与社会的权利大概有三种渐进式的形式,依次为公民权、政治权、社会权。它们是每一个公民依法平等享有的。基于此,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就应依据权利去获得相应的各种资源、权力和关系。权利的拥有具体表现为个体拥有各种能力:个人层次方面,获得自己所需的能力;人际层次方面,与他人合作和影响他人思考、行动的能力;社会环境层次方面,影响资源在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因此,对弱势群体的增权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面进行:

1、个体层面的增权。是指个体获得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与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这两种能力具体又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两个方面。“充权”理论的真正内涵是,要协助弱势群体或个人排除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障碍来感受本身的力量,通过其自身的正面经验来激发内在的动力,并且尽可能地在集体的参与中来改变或掌握自己的生活。在对青少年罪犯的增权过程中,必须重视案主个体自身的生活能力和影响社会环境的能力的提高,注重个体主观心理上的控制感、自我评价和满足感的提升,以及改善、改变环境,获取和控制资源的能力、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的增加等。这些元素的注入,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适应不断改变着的社会环境,还可以用自己已经提升了的能力及行动去改善所处的环境。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三)

2、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的弱者,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无法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也无法表现自身对他人或其它群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就决定了人际关系在增权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弱势群体(整体与个体)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增权的结果是既使得该群体在与其它群体互动过程中提升自我形象,改变对自身群体的不利评价,提升对他人的影响力,又帮助自身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争取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罪犯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有着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的被动特征。由于主流群体的认知偏差,这一群体总是被排斥在主流的人际关系网络之外,其人际交流只能局限在某一特定的、狭窄的圈子如家庭内部或同质群体内部,其职业流动也只能局限于底层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先天与后天上的狭隘性,使得这一群体的成员缺少人际交往必需的相互信任和平等的社会环境。这种特征正说明了改变他们的人际关系现状是增权介入的重要负面。

社工分析青少年犯罪矫正案例

(四)

3、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增权不仅意味着个人在技能及知识上有所增加,并进而产生一个较正面的自我再定义,对自我有好感、增强自尊、自重,自律,所获得资源和机会的增加,与社会关系的更加有效等方面。同时,增权也意味着集体增权,通过行动去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从而达到权力关系的转移,在社区管理者、社区成员与矫正对象自身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与前两个增权层次不同,这个层次的增权必须以群体的整体性活动出现,目标指向是对社会决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能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社会资源再分配,二是能争取到与健康社会和进步文化相匹配的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对于青少年矫正对象来说,他们要通过社会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肯定自我,同时也使社区居民认识他们,改变对他们的负面评价,逐渐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总之,对青少年罪犯群体增权应当包括他们主观感受的改善和应对环境的能力的提高等各方面。尤其是青少年罪犯在矫正过程中出现的卑微心理、恐惧心态,需要特别改善,帮助他们建立再造生活的信心,而不是任其自暴自弃。信心是他们开始新生活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他们应对环境能力自我改善的前提。有了自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们才会主动拒绝外在的种种诱惑,包括犯罪引诱,真正地融入社会。

推荐第10篇:社会工作

社工进社区的方案

098328109 刘玉涵

首先,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各级机构都要落实到位以身作则将条例认真传达给居民,让大家正视政策并对此多加关注,尤其是在生活中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政策,更要大家共同关注。对于居家养老这一政策来说,虽然绝大部分居民都对此比较重视,但是仍有少数居民认为这仅仅只是形象工程,所以并未把此事看重。加大宣传力度,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居民利益出发,让居民确信自己真的可以从中获利。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要真诚关爱视居民为亲人,把信誉作生命,服务理念,用心布置社区的每个角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雅的环境,每一处都要精心布置,让居民感到安全、温馨。

社工的主要作用是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政府资源更有效率,也让政府服务更加人性化。在提供社会服务时,社工是通过专业知识、手法与价值观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目前多数市民都将社工与义工的概念混淆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居民的诉求能通过社工服务得到满足,即使居民不知道社工是什么来的,只要让居民享受到社工服务带来的好处,社工服务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将专业知识技能运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进行组织大家进行小组活动,或是一对一的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我们社工的服务对象,包括青少年、妇女、低保户、残疾人等,我们主要通过下社区举行活动和对他们进行探访,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立足社会,发展专业;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宗旨,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他们遇到生活或者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我们可以启动“关爱敲门,诚心交流,真心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项目。专业社工进社区,与空巢老人进行交流,用真诚打动老人让老人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事情,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社工要助人自助,将空巢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不能出现嫌弃空巢老人的状态,要多和老人唠唠家常帮老人做做家务让老人舒心。

第11篇:社会工作

兰州大学2011年MSW考试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 接纳自决 个别化 社会福利 小组社会工作 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 越轨 社会角色 标签理论

二、简答题(6个)

1、社会工作的要素。

2、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4、简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5、ABC人格理论。

6、简述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设计(2个)

1、试分析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2、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遵循哪些工作流程,在每个阶段社工应具备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这道题是让设计一个社工接案的方案,即在个案过程中,社工应当如何作,以及怎么作才能更好的为案主服务,促成服务目标的达成。)

兰州大学2011年MSW考试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 社会性别的主流化 家庭临床模式 矫正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 社区照顾

二、简答题(6个)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叙事治疗模式。

3、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4、简述学习理论的几种学习方法。

5、小组工作的几种模式,及社工在小组工作中的角色。

6、危及介入模式。

三、案例分析(2个)

1、关于父母与青少年关系问题的案例。我记得案例是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书上的原题。在书的57页。

2、关于同性恋的。

案例大意:有一名40多岁的男性,是一名下岗人员,目前在当地一浴场从事按摩工作。在浴场工作了一段时期,他突然有了变性的想法,想去做变性手术成为一名女性。家人知道后,极力反对。为此,妻子和他闹离婚威胁之,其父母更是坚决反对。该男子特别矛盾,一方面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变性。另一方面又不想和家人闹翻。家人也一直努力让其改变其想法,但均告失败。为此,其家人找到社区社工寻求帮助。

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社工,你应当如何应介入此事,以及如何开展工作。

第12篇: 年上半年社会工作学院组织部活动策划书

2012 年上半年社会工作学院组织部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弘扬班级精神,展现班级建设风采,加强班级建设,体现同学 们的风采; 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生活,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班级文化氛围,丰富我院业余文化生活,加强 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展示我院团员团结创新、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 精神风貌,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经学生 会研究,并报院团委批准,团总支组织部将进行如下的活动策划。

二、活动目的 学期伊始,为更好的配合开展校团委组织部的工作,我院组织部 在认真总结上一学年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将继续抓好团的思想 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大胆积极、深入细致开展我院 团费收缴、团员档案管理,团的队伍建设等各项基本工作。本学期,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力配合兄弟部门的各项工作,团结协作、共同进 步。同时,我部门将会结合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工作能力发 挥创新,突出我部门这一届组织部工作的鲜明特色。

二、活动时间: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7 月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

三、活动对象:社工学院全体师生 活动对象:

四、活动主办者:组织部 活动主办者: 活动主办者

五、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 部门建设 1.例会制度 本学期继续沿用上一学年的例会制度,每两周进行一次,并有专 门人员做会议记录。会上委员可以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会议 会涉及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有助于部内的相互了解及配合。 2.部门学习作为团干部, 我们组织部内的每一名成员都要在思想上以及各方 面素质都要不断提高。我们会在各种培训课上不断的学习,在活动中 不断积累经验。只有我们团干部的各方面素质不断的提高,起到带头 作用,我们才能正确的指导各团支部把团工作做好。 3.部门活动 1).实行轮流制:总结上学年组织部的经验,我部实行了轮流制这项 制度, 确实保证了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明确的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新学期里,我们将继续实行轮流制,并在工作 中不断完善此项制度。 2).在接到工作通知时,先开个小型部内会议,讨论活动方案,确定 负责人员,尽量提高工作质量 3).作为一个整体,要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就必须相互了解,相互信任。 4.部门规范 一个部门的规范对于一个部门的维持与发展是很重要的。 工作中 分工要明确、合理; 执行中要尽量服从, 吃苦耐劳;例会要按时参加, 请假要提前;对于部员的表现要有记录,工作总结时要有褒奖。

(二)主要工作 (1)配合部门工作 1.部门成员将积极配合团学科其他部门的工作,遵照“团学科是个 大家庭”的宗旨,更多的为我院学生服务。 2.根据上学年和宣传部的友好而成功的合作,本学期我们部门将会 深入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创造团学的美好明天。 (2)组织部重点工作 1.新学年新生团员信息的收集、完善以及团费的收缴、团员证的注册; 2,.开展团日活动 3.推优工作的进行; 4.团组织生活(团组织生活、主题团日活动和政治学习的规范管理) 。 5.加强与团学科其他各个部门的合作, 并且加强与其他兄弟学院组织 部的交流、学习。 6.各种活动、会议的档案管理 7.党团知识的宣传工作 (3)具体工作安排 具体工作安排

(一)三月份的德育实践活动 1.开展德育活动 2.整理工作遗留问题,清除工作死角。 将以前未彻底整理的档案整理好,并尽享妥善保管。完善团员档

案(包括遗失档案、组织关系尚未转接的)纸质档和电子档的双重管 理,清楚死角,严防问题积压。争取在日常管理方面以良好的工作状 态和工作绩效迎接上级团委的检查,展现我院组织部的良好精神风 貌; 3.做好新生团关系转接工作; (1)做好新团员入团的一系列工作; (2)团员证注册、补办以及团费收缴 组织所有新成员认真学习上缴团费、团员证注册等基本工作流 程,分工进行全院团员的团费收缴与团员证的注册工作 4.做好共青团信息系统的录入,并上交校团委。

(二)四月份 1.抓好各班团组织生活质量 (1)了解各班支部的组织建设情况及团组织生活计划安排和建议。 (2)加强与各班团支部的联系,积极发挥我院各班团支书的作用, 帮助各班团支书解决实际问题。 (3)协调各班团支书的建设及运作,加强新老生经验交流,团结各 兄弟班级。 2.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根据校团委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针对我 院不同年级同学开展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团日活动, 努力使活动从 形式上做到创新,从而达到教育、帮助同学,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政治 素质目的。 3.各班班团活动开展必须经过组织部严格审核, 本学期组织部在总结 了在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有以下创新设想:将各班班团活动登记表 进行整理并分类设立检索目录,便于对过去活动的总结,有利于各班 的交流沟通,对今后组织策划同类班团活动有参考价值,也将有利于 对下一届新生如何开展班团活动进行指导和借鉴。并且,今年组织部 将会有专人记录每一个团支部这一学期做的每一项工作, 最后汇总起 来,进行评比,结果将作为明年五四评优的参考文件。

(三)五月份的团日活动 1.开展与团有关的活动 2.完成未完成的团日活动;

3.举办特色活动 (1)开展团日有关的主题班会 (2)评选优秀的团日奖项(如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 (3)开展与团日有关的知识竞赛活动等

(四)六月份 1.根据各支部本学期工作情况,活动影响力及资料上级情况,对各 支部进行考核并上报团总支老师。 2.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做好收尾的工作,并且配合其他部门完 成该完成的工作。

六、活动评估

1、组织开展集体例会商讨落实方案。

2、邀请专业人员对此活动策划进行可行性评估

3、活动过程中进行分享,了解活动效果 透过组员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来知道他们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及 意见;工作人员的记录、观察和分析;组员在每次活动后对小组活动 中的感受的记录

4、活动结束后,集体分享评估.

七、注意事项 1.人员组织到位,保证活动如期进行 2.活动参与人员的安全 3.活动期间注意安全,保持好纪律 4.合理规划,从院级的实际情况出发 5.计划与变化相结合,及时调整和修改 6.首先活动开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给同学和老师带来影响。

八、预期效果 1)尽量保证同学们个个参与,不能无故缺席或迟到 2)气氛要好,

争取每个同学能积极参与 同时预祝这学期的工作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也在此基础上,我 们的活动经验越来越丰富,取得的成果也希望能够越显著。 社工学院团总支组织部 二 0 一二年二月

第13篇: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早期的社会福利机构出现于( )的城市。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第一批带薪的社会工作者是19世纪晚期慈善组织会社的( )。

A、友好访问员 B、行政秘书 C、社会工作者 D、社区组织者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又重新对( )模式或者改善模式发生了兴趣。 A、社会学 B、心理学 C、经济学 D、人类学

4、( )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

A、收集资料 B、面谈 C、预估 D、设计方案

5、( )在初次面谈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 B、沟通 C、理解 D、接纳

6、中国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 )。

A、0~14岁 B、受孕起到18岁 C、自出生至18岁 D、0~5岁

7、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 )作为核心概念。 A、教育 B、学习C、成长 D、奖惩

8、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安机关的惯例,青少年的年龄一般界定为( )。 A、11~18岁 B、13~22岁 C、12~21岁 D、14~25岁

9、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社会工作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第( )阶段。 A、1 B、2 C、3 D、4

10、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是( )。

A、信任与不信任 B、主动与内疚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分散 D、勤奋与自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社会工作传统实践方法的组成部分是(

A、社会政策 B、个案工作 C、小组工作 D、社区工作 E、社会行政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从过去的实证主义一元论转型至( )多元共存之局面。

A、实证主义 B、社会建构主义 C、女性主义 D、精神分析 E、社会批判

3、面谈的技巧有( )。

A、主动介绍自己 B、面谈 C、沟通 D、倾听 E、接纳

4、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包括( )。

A、个人资料 B、身体情况 C、服务对象的特点 D、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 E、服务对象的类型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包括(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早期 D、儿童中期 E、儿童晚期

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分为( )。

A、无知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7、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服务包括( )。 A、支持性 B、保护性 C、福利性 D、补充性 E、替代性

8、青少年的社会性特点是( )。 A、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B、社会性交往进一步发展 C、反叛情绪明显

D、情感日益丰富,情绪容易激动 E、个性趋于稳定,但可塑性大

9、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

A、内在我与外在我的矛盾 B、本我与自我的矛盾 C、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D、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E、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

10、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 )。

A、因身体不适而难以自理 B、失业 C、儿童无人抚养 D、心理失调 E、赌博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以及1935年颁布 后,公共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大。

2、职业化是以 为基础的。

3、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

4、社会网络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泛指

5、回避的依恋、反抗的依恋属于 依恋。

6、充分完善和利用 是儿童社区工作的重要原则。

7、成人型交流即AA对AA的平行交流方式,是 的人际交往类型,也是交流分析的重点和目标。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 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优势视角

2、间接介入

3、依恋

4、抗逆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什么是社会系统理论?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生态系统图的下功能是什么?

4、简述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6、A

7、B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DE

4、ACD

5、ABCD

6、BCDE

7、ACDE

8、AB

9、DE

10、ACD

三、填空题

1、《社会保障法》

2、专业化

3、生态系统图

4、社会支持系统

5、不安全

6、社区组织

7、成熟

8、非理性信念

9、扩展

10、互动

四、名词解释

1、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视角,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3、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身体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4、抗逆力,可从个人潜能、经历的过程以及结果三方面来解释。从能力来界定,抗逆力指的是个人健康地适应事情转变和处理所引致的压力之能力。从个人经历来看,抗逆力可视为在保护性因素支持下,个人回复正常生活的重整过程。而抗逆力作为结果时,便是经历事件后的正面、

有建设性的结果。

五、简答题

1、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3、生态系统图具有如下功能: (1)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的关系。 (3)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 (4)呈现可使用资源的相关信息。

4、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建立和睦家庭氛围,对“问题家庭”进行法制、人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不当的教养方式,坚决制止家庭暴力。 (2)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六、论述题

1、“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的“心理——社会”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分析的视角,是最接近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视角。“心理——社会”方法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 从这个视角出发,社会工作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不幸家史、同辈关系状况和社会参与等)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工作原则。

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二至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老龄化是一种( )。

A、自然想象 B、社会现象 C、地域现象 D、年龄现象

2、( )是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前提。

A、人类寿命的延长 B、婴儿死亡率降低 C、出生率减少 D、经济发展

3、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中的基变是指( )。

A、本质改变 B、基础变动 C、根本改变 D、积极变革

4、性别与发展理论(GAD)诞生于( )。

A、19世纪末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智力残疾通常是指智商在( )。

A、60以下 B、70以下 C、80以下 D、90以下

6、多重残疾,是指一个人在视力、听力、智力、肢体和精神病五类残疾中,具有( )以上的残疾。

A、两类 B、两类或两类 C、三类 D、三类或三类

7、( ),第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国际组织“康复国际”成立。

A、1780年 B、1900年 C、1911年 D、1922年

8、( )有关家政学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9、开发服务是欧美家庭工作的( )。

A、直接服务 B、间接服务 C、治疗服务 D、预防服务

10、香港社会福利署于1958年成立,最早开设的服务就是( )。

A、家庭咨询 B、家政服务 C、开发服务 D、家庭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中国老龄化是( )三项带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上开

始的。

A、“未富先老” B、“老年人口庞大” C、“速度快” D、“边富边老” E、“差异化”

2、第五届全球老龄大会将老年人分为和( )。

A、“健康老年然” B、“亚健康老年人” C、“不健康老年人” D、“户外活动场地中的老年人” E、“户内生活型老人”

3、奥茉(Orme)认为,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应该覆盖( )。 A、女性的境遇 B、女性为中心的实践 C、女性不同的声音 D、关注多样性 E、女性的权利

4、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是( )。

A、发展 B、预防 C、赋义 D、赋权 E、赋能习

5、性别分析的内容包括( )。

A、相关者分析 B、生计分析 C、资源和限制因素分析 D、性别分析 E、冲突识别

6、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的残疾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影响的不同,把残疾分为(A、损伤 B、能力缺失 C、残障 D、残肢 E、残智

7、我国把残疾分为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肢体残疾 E、智力残疾

8、采用优势视角理论辅导残疾人的重点是( )。 A、信任残疾人

B、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是残疾人所具有的优势 C、多维度评估优势 D、以优势为本的方法 E、运用治疗模式

9、家庭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家庭的( )。

A、大型化 B、小型化 C、多样化 D、变迁性 E、功能外移

10、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是( )。

A、提供物质帮助 B、促进社会和谐 C、提供咨询及婚姻辅导援助 D、开展教育培训 E、保持家庭稳定

。。 )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不仅影响老年人对衰老的认识和适应,而且影响社会政策和制度规划制订,给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剥夺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2、互助与自助、社区增权模式的工作地点在 之间。

3、认为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

4、性别与发展理论并不就妇女问题而谈妇女问题,而是关注

5、社会性别计划的含义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性别敏感体现在从国家发展计划到一个小的项目策划中,从而实现

6、所谓 通常是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

7、自我概念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 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

8、ABC理论认为个人的 导致了个人的情绪问题。

9、随着社会变化和新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领域也在

10、生态学观点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专业工作者把着眼点置于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的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老年社会工作 2、积极的老龄化 3、赋权

4、精神残疾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什么是连续理论或为延续理论?

2、妇女参与式发展理论应用到妇女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关注什么?

3、回归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主要的概念是什么?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家庭治疗方法的特点。

第二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B

6、C

7、D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DE

3、ABCD

4、CDE

5、ABCDE

6、ABC

7、ABCDE

8、ABCD

9、BC

10、ACD

三、填空题

1、年龄歧视

2、社区或邻里

3、活动理论

4、性别关系

5、性别公正

6、社会网络

7、自我控制

8、非理性信念

9、扩展

10、互动

四、名词解释

1、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工作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及其方法,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对象,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心理调适和环境适应能力、改善社会功能以及建构完善的养老社会支持体系,最终实现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标。

2、积极的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向会议提出的。积极老龄化不是取代健康老龄化,而是把老年人参与作为重要一环和健康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结合起来的一种理念。

3、所谓赋权,就是从社会性别制度中女性权力的被剥夺,分析女性问题的产生,从改变社会权力结构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妇女问题还原为个体妇女自身。

4、精神残疾: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五、简答题

1、连续理论或为延续理论。连续理论认为如果老年人能延续一生中一贯的活动水平,就能和社会相得益彰。当老年人继续保持原有的活动水平时,老年人和社会的状态最好。连续理论认为老年人进入老年阶段时,并没有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反,老年时期是以前活动模式的延续,当老年人保持与以前的活动模式一致的成熟的而完整的生活时,老年人的满意感最强。因此,老年人只不过是青年的延续。但是连续理论忽视了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不可预知的各种变化。同样它也忽略了在衰老过程中老年人改变自己适应变化的潜能。

2、妇女参与式发展理论应用到妇女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妇女参与对自己问题的界定,而不仅仅是专家或者学者来界定;(2)妇女参与解决问题目标的讨论,参与到解决策略的制定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解决;(3)妇女工作者与当事人是合作的关系,工作者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3、回归理论认为,残疾人是社会上最脆弱、最无依靠的群体,他们往往需要社区内正规或非正规的服务和照顾,去协助他们在社区内继续过正常的生活。因此,社区照顾是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典型模式,它的目标是尽量维持残疾人等有需要人士在社区内或其自然生活环境内的独立生活,换言之,社区照顾表示提供合适的支援,让残疾人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上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

4、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的概念:

(1)边界,指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者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当社会工作实务者介入家庭时,要弄清自己所面对的家庭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以了解家庭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 (2)沟通方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如果一个家庭的界限比较开放的话,则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谈话就显得比较自由、不受约束。

(3)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包括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中是如何互动交往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六、论述题

1、家庭治疗方法的特点是:

(1)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家庭社会工作把整个家庭作为工作的对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从对整个家庭关系的调整,达到对个人的辅导和治疗。

(2)家庭治疗的目的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从而根本上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家庭治疗的关注点是家庭的结构是否合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方式是否合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当和协调,家庭的

(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家庭治疗的过程并不只是直线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照顾或留意到家庭的动力和家庭系统的组织化情况。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第四至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环境的事实的界定属于( )。

A、危机调适模式 B、社会医疗诊断模式 C、生活压力与疾病适应模式 D、心理诊断模式

2、小组工作是在( )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医疗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A、一次大战之前 B、一次大战之后 C、二次大战之前 D、二次大战之后

3、( )的小组目标在于协助患者改变或改进其社会心理功能。

A、治疗性小组 B、教育性小组 C、互助性小组 D、社会改变小组

4、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 )罪犯。

A、所有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5、社区服务是一个独立的刑种,开始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社区矫正中的服务对象后来增加了( )。

A、缓刑人员 B、假释人员 C、暂于监外执行人员 D、刑释解教人员

7、家庭环境层面的介入属于社区矫正介入的( )。

A、直接介入 B、间接介入 C、中间介入 D、微观介入

8、( )是开展戒毒社会工作的首要前提。

A、戒毒社会工作原则 B、如何看待吸毒行为 C、社会工作理论模式 D、专业方法

9、研究表明,( )构成了戒毒人员最基础的、最深刻的内在动力。 A、家庭支持 B、朋友 C、社区 D、社会

10、维持阶段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吸毒者如何应对( )。

A、独立障碍 B、心理困扰 C、社会处境 D、高危情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我国现有的学校辅导工作主要由( )构成。

A、教师 B、学生工作管理者 C、学校心理辅导员 D、家长 E、工勤人员

2、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 )。

A、全体学生 B、有特殊困难的各类学生

C、学校的教职工 D、学生家长 E、学生生活的社区

3、医务个案工作的预估内容主要包括( )。

A、个体疾病简史 B、个人功能 C、家庭功能 D、医疗功能 E环境功能

4、在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工作或小组活动的功能主要是( )。 A、提供支持 B、提供必要的知识 C、协助病人解除面对的压力 D、重塑社会角色 E、解决人际冲突

5、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有( )。 A、矫正功能 B、监管功能 C、保障功能 D、服务功能 E、发展功能

6、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

A、犯罪嫌疑人 B、犯罪嫌疑人的亲友 C、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 D、犯罪嫌疑人的邻里 E、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社区

7、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包括( )。

A、撰写调查报告 B、个案辅导 C、团体治疗 D、联系社会 E、职业辅导

8、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概括为( )。

A、惩罚 B、改造 C、帮助 D、调查 E、恢复

9、戒毒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包含(

A、预防 B、治疗 C、支持 D、发展 E、改变

10、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行为之一的需要接受强制隔离戒毒(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E、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 ,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传统角色之一。

2、而随着经济社会及医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向

3、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始终以 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点。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 服务。

5、社区矫正是 执行过程。

6、从建立专业关系到矫正评估和 ,矫正社会工作完成了一个周期

7、成瘾矫治涉及到吸毒人员生理戒毒和

8、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对 负责。

9、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有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学校变迁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和 的学校社会工作三种。

10、全面人性化的关怀与良好的 建立是医院工作发展的目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 2、广义的医务社会工作 3、社区矫正工作

4、学校社区工作方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

1、医务社会工作在病人及其家庭中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2、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如何对“问题学生”分析?

3、矫正社会工作者如何与矫正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4、简述社区社会工作在戒毒领域中的应用?

六、论述题(10分)

1、试述如何运用小组工作于戒毒社会工作中。

第三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A

6、D

7、A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CDE

3、ABCD

4、ABCDE

5、ABD

6、AB

7、BCDE

8、ABC

9、ABCD

10、ABCDE

三、填空题

1、直接服务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社会公众的利益

4、社会福利

5、刑罚

6、跟进

7、身心康复

8、校长

9、社区学校式

10、医患关系

四、名词解释

1、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主要通过个案工作方法,对“问题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并寻找造成这些异常的原因,然后提出处理方案,加以治疗。

2、广义的医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医疗、公共卫生、保健康复领域,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积极开发社区与社会资源,促进对疾病的预防和对健康的促进和保护。

3、社区矫正工作是将罪犯放在社区内,遵循社会管理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使其尽快融入社会,从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4、学校社区工作方法就是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原则,方法和技术,把学校和社区联结起来,把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从学校延伸到社区,协助社区建设、改善教育环境,强化学校

与居民的联系,以及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在这个专业服务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在学校协助学生,而且经由协助社区影响学校的政策,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简答题

1、医务社会工作在病人及其家庭中提供的服务, 首先是针对病人而言。

(1)处理病人心理情绪上的困扰。

(2)获取和认知与服务对象所患疾病相关的医疗信息。

其次是针对家庭而言。运用专业服务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为病人家属提供可能有帮助的社会资源,以解决家庭因疾病所产生的各种困难。

最后是针对医疗过程而言。对病人提供出入院的计划安排,出院后的治疗追踪和康复计划是医疗过程完整性的重要保证。根据目前的医疗保健体系政策安排及病人病情、家庭的具体情况,为病人提供出入院的建议安排

2、传统治疗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对“问题学生”进行分析

首先,要从心理层面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情绪表现。他们经常会出现自卑、骄傲、嫉妒、恐惧、猜疑、颓废、畏缩、孤独、虚荣等。

其次,要从行为层面上分析“问题学生”的异常表现。可以划分为轻微的问题行为与严重的问题行为两类。轻微的问题行为,包括在家庭中的饮食起居和社会交往等问题,包括在学校的逃学、打架、冲撞等问题。严重的问题行为,包括赌博、酗酒等不良行为和盗窃、伤害等犯罪行为。

最后,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学生”之所以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的原因。

3、要较好地完成专业关系建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沟通想法与感受,感同身受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的原则;②矫正社会工作者力求与对象彻底沟通有关他们之间的资料,矫正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实践真诚原则;③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力求做到与矫正对象的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感;④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力求使自己的角色能与矫正对象的角色互补;⑤矫正社会工作者要力求与矫正对象建立信任,使自己和对象都看重各自的责任。

4、社区社会工作在戒毒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治疗社区。治疗社区不仅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治疗和康复,而且其更想力图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环境,组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结构。通过居住治疗,让吸毒人员在自我管理、同伴支持的过程中重新社会化。治疗社区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论述题

1、小组工作法,又称为团体工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助人工作方法。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由于吸毒人员往往自我认同偏低,自我效能不足,同时,社会往往通过标签作用将吸毒人员隔离为特殊群体。有些戒毒人员转而寻求戒毒群体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这推动了小组社会工作在戒毒领域中的大力应用。戒毒工作中,支持性小组、治疗性小组以及教育性小组都可以得到有效使用。各种类型的小组活动可以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他们的困扰,改善其生活质量。通过小组动力,成员之间的互助来提高成员自身自助能力,给予成员彼此相应的支持,发挥小组方法在戒毒工作中功效。如匿名戒毒会中的“独特的十二步戒毒法”、治疗社区中的“云南戴托普治疗社区”、“美国的肯塔基助人模式”等都是借助于吸毒人员之间的共同支持,来达到戒断毒瘾的目的。

第14篇:社会工作实务

- : 题号: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b、斯金纳

题号:2 青少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人生阶段,年龄在b、14-25岁

题号:1 社会工作督导最重要的功能是选项: d、教育功能

题号:2“旨在帮助成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行动,实现社会变迁。”这是小组工作的哪一种模式:选项:c、社会目标模式

题号:3预估的基础是c、收集资料

题号:4预估和实施改变行动之间的桥梁是选项:b、计划

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 B、斯金纳

号:2 青少年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人生阶段,年龄在 B、14-25岁

1中国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时间是C、2004年6月15日 题号:2形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 A、个案工作

题号:3香港社专局实行强制性的注册制度开始于 C、1997年

题号:4个案工作最重要的技术是 B、会谈

题号:1个案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选项: d、落实和执行计划

题号:2 形成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选项: a、个案工作

题号:3“旨在帮助成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行动,实现社会变迁。”这是小组工作的哪一种模式:选项: c、社会目标模式

题号:4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暂行办法》的颁布时间是

选项:b、2003年6月1日

题号:5 介入的通用技巧包括选项: a、鼓励与再保证 b、行为预演 c、改善自我对话 d、空椅子 e、再构

题号:6题型:多选题内容:评估的方法与技术有

选项: a、单个对象设计 c、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 d、案主满意度的调查

题号:7社区工作有哪三种模式

选项: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会计划模式e、社会行动模式

题号:8 预估的特点有选项:

a、预估是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b、预估是工作者与案主双向互动的过程

c、预估是工作者对案主问题单方面进行判断分析的过程

d、预估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

e、预估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

题号:9结案的类型有

a、目标达成的结案 b、按机构规定的服务期而结案

c、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而结案 d、案主单方提前的结案

题号:10 社会工作督导常用的方法有: a、个别督导 c、同辈互动督导 d、集体督导题号:11预估的方法有

选项: a、家庭结构图 b、生态图 c、可视性图表 d、社会网络表 e、社会预估报告题号:12中国目前的专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选项:

a、到社会工作发展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学习社会工作知识

b、参加国内举办的社会工作国际合作班

c、由国内的大专院校培养社会工作者

d、在岗培训,通过考取社会工作相关证书,学习知识并获得社会工作资格

e、挖掘传统社会工作方法

题号:13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包括

选项A:失业 b、贫困 c、吸毒 d、犯罪

题号:14治疗性的沉默包括

选项: a、调节谈话速度 b、沉默的聚焦 c、对防御的反应 d、沉默的关心

e、加重谈话语气

题号:5 在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从案主方面进行的介入主要包括

选项: a、情感方面的介入 b、认知方面的介e、危机介入

题号:6 接案前的事务性准备主要包括

选项: a、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 b、对于初次面谈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 e、草拟面谈提纲

题号:7 预估的方法有

选项: a、家庭结构图 b、生态图 c、可视性图表 d、社会网络表

e、社会预估报告

题号:8 介入的通用技巧包括选项: a、鼓励与再保证 b、行为预演 c、改善自我对话d、空椅子 e、再构

题号:9香港社专局接受哪三类社会福利从业人员的注册

选项: a、注册社会工作者c、登记社会工作者 d、登记社会福利工作人员

题号:10以服务对象的机构为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包括

选项: a、学校社会工作 b、医院社会工作e、企业社会工作

题号:11 结案的类型有

选项: a、目标达成的结案 b、按机构规定的服务期而结案 c、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而结案 d、案主单方提前的结案

:12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界定应该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选项: a、社会工作者对工作的投入 b、案主的自决 c、对案主的尊重 d、对案主的接纳 e、对周边社会关系与资源的有效利用

题号:13 预估的特点有

选项: a、预估是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b、预估是工作者与案主双向互动的过程

d、预估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 e、预估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

题号:14 社会工作涉及到下列哪些学科知识

选项: a、社会学 b、经济学 c、心理学 d、政治学 e、教育学

题号:3单位的特征有 B、功能合一性与相对独立性 C、资源配置的行政性和非流动性

D、平均主义意识较强 E、追求身份意识

题号:4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价值取向有

A、要尊重案主、接纳案主 B、应该承认案主的需要,并以案主为中心

C、应该承认案主自决的权利,引导案主自我成长 D、应该鼓励协助案主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我 E、应该尊重案主的差异性,强调个别化治疗

题号: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B、支持 D、直接介入 E、探索——描述——宣泄等

题号:6一般来说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包括

A、一般性行为偏差 B、学校行为问题 C、行为障碍 D、发展障碍 E、性行为障碍题号:7题型: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 A、掌控自己的直觉感受 B、仔细选择语言表达 C、注意身体姿势 D、控制表情 E、控制语调

题号:8常见的家庭病态结构包括 A、纠缠与疏离 B、联合对抗 C、三角缠E、倒三角号:9题型:影响技巧包括 A、建议 B、教育 C、自我坦白 D、演绎 E、对质

题号:10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强调通过正向、负向强化以及惩罚等方法减少吸毒行为。”这是药物滥用社会工作的哪一种方法选项:b、行为疗法

-题号:2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是选项: b、斯金纳

题号:3 影响技巧包括选项: a、建议 b、教育 c、自我坦白 d、演绎 e、对质

题号:4 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选项: a、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b、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c、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e、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题号:5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服务领域有

选项: a、农村扶贫开发 b、城市社区建设 c、环境保护 d、抢险救灾

e、社会公益

题号:6行为治疗模式中的反映性技巧有

选项: a、反条件反射 b、循序减敏法 c、嫌恶疗法 d、休克疗法

题号:7 成长小组的形式有

选项: a、交友小组 b、学习小组 c、训练小组 d、力量小组

e、意识唤醒小组

题号:8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 a、心理模式动力 c、人格发展 e、人在情境中

题号:9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选项: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0 残疾人的类别有

选项: a、智力残疾 b、听力和语言残疾 c、肢体残疾 d、精神病残疾 e、多重残疾题号:3 社区的主要功能有

选项: a、社交的场所 b、人际影响的中心 c、相互支持 d、作为组织的基础

e、作为一个参照群体

题号:4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 a、心理模式动力 c、人格发展 e、人在情境中

题号:5 社区矫正具体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选项: a、缓刑、假释人员的观察保护c、刑满释放人员的服务 d、教养院和感化院的矫正e、中途宿舍和寄养家庭

题号: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选项b、支持 d、直接介入 e、探索——描述——宣泄等

题号:7 家庭的特征有选项: a、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b、家庭是一个靠某种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 c、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有共享d、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e、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题号:8行为主义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代表人物是选项: a、华生 b、斯金纳d、班杜拉题号:9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特征有

选项: a、普适性 b、中介性 c、专业性 d、历史性 e、本土性

题号:10 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

选项: a、掌控自己的直觉感受 b、仔细选择语言表达 c、注意身体姿势

d、控制表情 e、控制语调

题号:11 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非常强调指导性和干预性治疗方法。

选项:

1、错

题号:12 行为主义的产生既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也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次叛逆。选项

2、对

题号:13 萨提亚认为,如何处理问题并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真正的问题。

选项:

1、错

题号:14 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家庭,而学校是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选项:

2、对

题号:15老龄化社会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选项:

1、错

题号:16 会谈中,社工不可以决定转换正在讨论中题材,以保证双方关系的维系和健康发展。选项:

1、错

题号:17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非反思性治疗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内在性和直接性的。 选项:

1、错

号:18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选项:

1、错

题号:19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并不直接解决个人行为问题,而是致力于改变案主家庭的交往方式。选项

2、对

题号:20 成长小组的专业目标主要定位于促进小组成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侧重的是成员个体的自我了解以及自我发展,最终推动小组成员达到自我的最大发展。

选项:

2、对

题号:15目前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完全摆脱原来的体制独立生存。 选项:

1、错

题号:16 面谈中的沉默都是由案主引起的。选项:

1、错

题号:17 经济学中与社会工作最为密切的是福利经济学。选项:

2、对

题号:18 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

选项:

1、错

题号:19 一般情况下,多数案主在结案时产生的是负面的反应。选项:

1、错题号:20 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 选项:

2、对

题号:11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家庭,而学校是家庭之外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选项:

2、对

题号:12社工有较为正向的自我肯定时,他在服务过程中的反应便是积极的、主动的,既充满自信,又对人充分尊重。选项:

2、对

题号:13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无足轻重。选项:

1、错

题号:14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选项:

1、错

题号:15 分裂的社会工作观逐渐取代了整体的社会工作观,这代表了社会工作模式最新的发展趋势。选项:

1、错

题号:16自助小组主要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自助行为,小组的治疗活动是由社工自上而下地完成。选项:

1、错

题号:17 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1、错

题号:18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去影响案主的发言,使案主的话题不至跑题,从而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2、对

题号:19 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

选项:

2、对

题号:20人本治疗模式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

2、对

题号:15口头上达成的协议和书面协议有很大不同,工作者和案主对具体目标和各自的任务与责任不是非常明确。选项:错

题号:16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即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结案。 选项:

2、对

题号:17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是源自于1917年芮奇蒙德的著作《社会诊断》一书。 选项:

2、对

题号:18 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选项:

2、对题号:19 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选项:

1、错题号:20口头协议可以写成一个简短的摘要,以备查阅。

选项:

2、对

题号:15社会支持系统中人们最倚赖的是自然支持系统,一般指家庭成员、朋友、亲戚、邻居、同事等。

2、对

题号:16 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前提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也有利地促进了专业化的发展。

2、对

题号:17评估通常在结案之后进行,而某些情况下也可放在结案前进行。

1、错题号:18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应尽量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对案主进行提问。

1、错

题号:19目前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完全摆脱原来的体制独立生存。

1、错号:20服务协议的形式有正式书面协议、口头协议和默认的协议三种形式。

2、对

题号:11社区矫正是指将犯罪者监禁在包括监狱、管教所、工读学校、劳改农场等犯罪矫治机构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安排来矫治罪犯行为的处置方式。

1、错

题号:12人本治疗模式的人性观是积极的、乐观的。

2、对

题号:13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去影响案主的发言,使案主的话题不至跑题,从而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2、对

题号:14罗杰斯的人本治疗模式非常强调指导性和干预性治疗方法。

1、错

题号:15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无足轻重。

1、错

题号:16社工有较为正向的自我肯定时,他在服务过程中的反应便是积极的、主动的,既充满自信,又对人充分尊重。

2、对

题号:17 分裂的社会工作观逐渐取代了整体的社会工作观,这代表了社会工作模式最新的发展趋势。

1、错

题号:18工作者在运用讨论问题技巧时,一般会使用封闭式问题提问。

1、错题号:19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对

题号:20会谈中,社工不可以决定转换正在讨论中题材,以保证双方关系的维系和健康发展。

1、错

第15篇: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社区矫正的优势及监禁模式的劣势比较:

社区矫正的优势: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监禁矫正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它中断了矫正对象的社会化过程,使矫正对象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脱节,社区矫正克服了这一缺陷。

2)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社区矫正以“防”为指导思想,通过改变矫正对象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减少犯罪,并且避免使矫正对象不存在再社会化的过程 3)社区矫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 监禁刑的局限性:

1) 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2) 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空间拥挤,监狱是极易形成挫折情境和情绪的场所,可能形成孤独的人格特征 3) 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的效果

4) 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再走上犯罪的道路。 5) 监禁矫正成本过高。

更生保护:对于出狱犯人、曾受过某种司法处分的犯罪者以及其他有不良行为的人,在社会上给予适当的保护与辅导,矫正其不健康人格,帮助其克服生活困难,使之顺利适应社会的一种制度。

监禁处遇中的矫正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为在监狱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罪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主要内容:

1) 个案辅导:对收集到的罪犯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矫正方案,再根据个别化原则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矫正方法。 2) 团体治疗:组织具有相同经历、问题和困难的罪犯在一起,通过不同经验和感受的分享,来认识自己思想和行为上问题的症结,并发现改变现状的方法,以达到再社会化的目的 3) 联系社会:尽可能扩大罪犯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沟通 4) 职业辅导:组织服刑罪犯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5) 评估报告: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罪犯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量评估。

社区矫正:1)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过程 2)社区矫正是通过解决矫正对象的问题,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促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过程

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平台,以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方法,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促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制度和过程

观护:是指对于成年人或少年犯罪人,运用科学的社会个案工作方法,调查其犯罪前所有的资料,经过法院慎重的选择允许其仍居住在社区中,使其遵守一定的条件,与一定期间内,由法院任用的观护人实施辅导监督,已达到社会防卫和个别处遇的目的。

社区处遇:非机构式的处遇。不将犯罪者纳入监狱等拘禁围墙之内,而让犯罪者仍然在自由社会中生活,并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辅导与训练,至其完全适应社会规范为止。 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1) 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监管、矫正和服务

2) 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心理治疗模式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和现实治疗法

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干预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39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是一种根植于多元决定论之中。强调应同时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矫正服务对象,即评估对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对象的社会因素的矫正理论。此理论从“人在情境中”的观点出发,认为个人适应问题受内在压力和外在环境压力的互相影响。个人内在压力是指个人内在人格结构的失衡状态,外在压力包括家庭朋友等微观环境,也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力。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矫正服务对象不良认知和行为的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者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矫正服务对象往往存在着重大的认知曲解,一旦认知曲解得到矫正,矫正对象的障碍必将改善。它的目标在于改善矫正对象的不良认知,加强其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3)任务中心模式

此模式主要取向是为矫正服务对象提供短期有效的服务,旨在确认要解决的问题,认识问题的意义和将之转化为可以了解和采取行动的任务。此模式主要探究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认为人们的困扰来自于处理问题的能力暂缺,此困扰正是引发改变的动力。 (4)现实治疗法

是一种帮助矫正服务对象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生活中作出新的选择的矫正模式。理论来源于控制模式,认为当人们的心理需求被阻碍时便会感到痛苦,当人们以负责任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时,便会培养出成功的认同和自尊感。 (5)生态系统理论

此理论主要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它将矫正服务对象置于系统之中全面考虑,在环境和个人之间寻找可利用资源,帮助矫正服务对象解决自身的问题。 (6)网络干预模式

此模式在于强化个人适应环境资源中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并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

矫正社会工作方法: 1) 个案社会工作 2) 小组工作 3) 社区工作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1)平等:在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观念对待矫正对象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的互动方面

2) 尊重:接纳矫正对象和尊重矫正对象的自决权

接纳矫正对象:让矫正对象自由的表达任何情感;承认矫正对象并承认其是可以改变的 尊重矫正对象的自我决定:鼓励矫正对象自我决定:在刑罚执行的范畴下,为矫正对象提供多种选择,促进其自我决定及自我发展;协助矫正对象分析事件;在以已经做出决定的情况下,尊重其决定 社区工作的核心要素:

1) 社区工作的对象是社区,既包括社区居民,也包括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和社区关系 2) 社区工作是一个组织的过程、发动居民的过程、集体行动的过程

3) 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动力:居民的参与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组织的支持,也需要社区各类资源的整合和支持 4) 社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

1) 建立对社区的基本认识:社区历史、自然环境和设施、居民、社区组织、社区权利关系 2) 建立社区关系:

① 建立关系的过程:决定建立关系的范围、自我介绍、确立联系的“合约”和观察联系的过程、跟进联系

② 建立关系的方式:新闻发布会或者联谊会、社区宣传、上门拜访、探查 ③ 协调和改善社区关系:动员社区资源、组织各类活动。开展帮困难工作 建立专业关系:

矫正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影响因素:

1) 矫正工作的目标:期望通过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促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2) 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和价值取向:矫正社会工作对矫正情境及矫正对象的不同认知及其工作的价值取向对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扮演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3) 矫正对象的需求、问题和期望

4) 矫正对象的角色意识:决定矫正对象的行为方式 5) 矫正情境的性质和复杂性 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资源整合者:矫正社会工作者作为中间人,把矫正对象的需要与社会资源链接起来,以满足矫正对象的需要或解决其问题

2) 使能者:能帮助矫正对象发现他们的能力和资源,并促使这种能力和资源正常发挥,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能和挖掘潜能

3) 调停者:能解决矫正对象和其他个人、组织和系统的争议,找到矫正对象与他方的共同点,从而解决矫正对象与外界之间的冲突 4) 教育者

5) 倡导者:了解并识别矫正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以及资源的现状和改变资源的方向 6) 管理者: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 专业关系及其特点:

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社会工作者与矫正对象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以相互认同、相互信任为基础的专业助人关系 特点:

1) 目标性: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

2) 以服务对象为本:目标是为了协助矫正对象实现其矫正目标,因此专业关系也必须以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为本 3) 非平等性

4) 控制性:专业关系受专业伦理和道德准则的约束 5) 代表性

专业关系建立过程中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1) 明确建立专业关系是一个过程 2) 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

3) 初步评估矫正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4) 促使矫正对象进入角色 5) 与矫正支持系统建立关系 建立专业关系的基本技巧: 1) 感同身受

2) 订立目标:明确目标、订立目标:双方要进一步澄清彼此的角色和期望,明确彼此的分工,共同在约定的范围内开始合作

3) 制造氛围:氛围的营造首先体现在工作场所,其次是工作者的态度及专业形象 4) 积极主动

社区矫正的社会基础

社区矫正的法律基础:社区矫正的法律基础设计两个方面:一是现行法律规定;而是社区矫正立法

1)现行法律规定:社区矫正设计的相关法律,主要是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① 非监禁刑的法律规定

社区矫正试用的非监禁刑,主要是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两种 ② 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法律规定

附条件不予监禁执行制度,是指根据刑法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据罪犯的悔罪表现、改造情况或身体状况,对罪犯采取的附条件不予监禁执行制度。包括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2)社区矫正立法:立法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修改、补充、认可和废止有关社区矫正法律规范的活动和结果 社区矫正的试行规定

社区矫正的法律修改:修正执行主体;完善执行制度;修改剥权制度;增设刑罚种类 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定

修改剥权制度: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而不是自由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四项,其中剥夺犯罪分子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属于自由刑的范畴,不是资格刑的内容,该项内容应予以取消。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和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都属于担任公职的权利,两项内容可以合并。因此,剥夺政治权利应改为剥夺公权,即剥夺公权上确认的权利:①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剥夺担任公职的权利。通过刑事法律的修改,补充资格刑的减刑、复权制度。 资格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权力或资格的刑罚

复权制度:被判处资格刑的罪犯,当其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审判机关提前恢复其被剥夺的权利或资格的制度

社区服务刑:是一种新的监禁刑罚的替代措施,是指法院判处罪行较轻的犯罪人,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下,为社区无偿提供一定时期公益劳动的刑罚。 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网络:

1) 社会网络理论:最初见于齐美尔和英国结构功能主义德克利夫·布朗。是指一群相互关联的互动这所构成的网络关系。适用于社区矫正过程:首先,社区作为社会交往空间,构成不同的社会网络结构,社区成员一句各自的社会属性在社会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次。在矫正过程中,社会资源、力量的挖掘和动员,实质上是以社会网络为媒介进行的。最后,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矫正工作者自身离不开社会网络的支持与帮助 2) 社会支持网络:对社区矫正实务具有重要启示。社区作为社区居民社区交往与互动的社会空间,其承载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网络化的社会支持。社区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明显处于弱势和资源贫乏的低温。在社区矫正实务中,社区矫正工作者运用专业矫治技术和手段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恢复和重建社会支持网络,融入社会网络之

中,是其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从社会支持网络的时间把握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介入方式,调整其与矫治对象的互动关系十分有效

3)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最早见于法国社会学家皮尔斯·布迪厄

① 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的矫正服务之一就是挖掘矫治对象的社会资源,修复、架构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② 正式支持网络:由政府相关部门、正规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支持网络系统 ③ 非正式支持网络:由矫正对象的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组成的非正式社会网络所提供的情感支持。社会交往、经济援助、实质性协助、知道、建议等行为的总和。首先,在社区矫正实务中,社区矫正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帮助矫正对象发现、挖掘社会资本,包括恢复和建立同家庭成员以及社区非营利机构间的信任与支持关系,促使矫正对象个人目标的达成

其次,从服刑人员个人角度看,在社区矫正过程中面临最大难题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断绝和缺失

市民社会: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公民社会: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

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的范围,是指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社区内接受矫正的犯罪人 缓刑:刑罚的暂缓执行,是对原判刑罚附一定条件地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如果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或者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假释:对罪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释放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的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管制:是我国五种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之一,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基本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仍留在原单位或原居住地工作和生活,不剥夺其人身自由,只限制其一定的自由

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享有除被限制之外的各项权利,在劳动中同工同酬,如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仍然享有政治权利

3)虽然有人身自由,但他的工作、活动必须接受公安机关的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

4)管制必须有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他任何机关、单位、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决定和执行 辩诉交易: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前,作为控诉方的检察官和代表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进行协商,以检察官撤销指控、降格指控或者要求法官从轻判处刑罚为条件,来换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辩,进而双方达成均可接受的协议。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个案社会工作及其主要模式:

个案社会工作:是以个人(或家庭)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采取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人与环境互动的理论和方法,协助个人(或家庭)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恢复和增进其

社会功能,最终实现其福利的增进 个案社会工作模式:

1) 心理治疗模式:受心理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理论。“人在环境中”等理论的影响。认为过往经历对问题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重点在于对矫正对象的心理进行动态分析:研究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及其互动,自我防卫机制等,同时也注重人与环境的角度对个人情况加以调整。目标:减低焦虑不安。减低“人在环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自我适应技巧和系统功能,增强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环境以解决问题

2)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是善良的、理智的、仁慈的、可信赖的。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和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问题成因:案主有一个较低的自我观、自我评价很低。目标:对自己有时间看法,自信和自主能力,较大接纳自己与干搜,积极看法和评价,行为较为成熟、较社会化、适应力较强。 3) 任务中心模式:着重帮助案主分析和处理据具体的问题。

4) 行为治疗模式:认为行为是学习而来的,其关注的矫正目标也只集中于现时、此时此刻的行为问题。包括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运用时,要针对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等两个因素进行介入,焦点是行为出现的前因和后果

5) 现实治疗模式:认为人是自主和自觉的,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人的行为不受外在支配,人不应该推诿自己生活的责任,而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要目的是协助失败认同的 人通过学习现实及负责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迈向成功的认同。

6)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情绪问题是由于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治疗重点:以观念、思想为突破口,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思想,达到改变沮丧情绪的目的。

7) 家庭结构治疗模式:基于家庭治疗理论,以整个家庭为对象,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得以真正解决

第16篇: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课程知识点

第一章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1、司法矫正的类型和功能:A①司法判决前的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工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工介入②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工介入:个案辅导;团体治疗;联系社会;职业辅导;评估报告③社区中的矫正社会工作: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刑释人员的社会工作B大功能:惩罚;隔绝;威慑;改造

2、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功能和基本内容:①一般定义: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社会工作在司法领域的违法犯罪矫正中的应用,因此又称司法社会工作。它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为违法犯罪人员,在审判、服刑、缓刑、刑释或其他社会处遇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生活照顾等,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恢复社会功能,适应社会生活,重新回归、回报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目的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②功能(针对罪犯的功能:监管、矫正、服务;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发展化):A可以提供矫正对象的人道主义待遇,改造和预防犯罪。B可以恢复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回归社会和回报社会。C可以弥补监禁矫正的不足,教化和预防犯罪。D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③内容:调查和监督矫正对象的过错事实及司法处罚形式;应用有控制的方法修正服务对象的行为;利用合法的权威,协助矫正对象转变思想和行为;决定对矫正对象的矫治方案;维护矫正对象的权利与福利

3、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人道主义和新社会防卫理论

A人道主义:①提倡人的尊严,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②重视人的现世幸福,确认满足和发展人具有的实在的尘世需要和才能;③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要求实现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关系。B新社会防卫理论:安塞尔的新社会防卫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对方犯罪的各种手段,不是旨在通过刑罚惩罚和制裁有意识地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而是为了保卫社会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2)社会防卫的意图在于利用一系列通常不属于刑法本身的措施,有效地保护社会这些措施既包括排除或隔离,也包括矫治性措施或教育性措施(3)社会防卫促进这样一种刑事政策,即在犯罪预防中强调个体预防而不强调一般预防,这种刑事政策既要预防犯罪,又要矫治犯罪人,其目标在于使犯罪人得到系统的再社会化(4)对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只能通过增加新刑法的人道化来实现新刑法必须唤起犯罪人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恢复犯罪人的自信和个人责任感(或者确切地说 ,是让犯罪人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有哪些自由),促使犯罪人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5)刑法和刑事司法的人道化要以对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人格的科学理解为基础刑法和刑事司法的人道化,不能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或多愁善感的运动的产物,而应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新社会防卫论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工作领域):司法审判前的服务;社会处遇服务;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对违法青少年的服务:(1)司法审判前的服务: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2)社会处遇服务:缓刑、假释人员的观护,院舍训练(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的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或社区劳役)计划的执行,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违法青少年矫正服务;3)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由于监狱环境造成与社会和他人的隔绝状况,因此一般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面谈、1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诊断、辅导、报告;4)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辅导;提供物质援助;5)对违法青少年的服务:主要方法:院舍辅导;街头辅导

5、矫正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任职条件及工作职责A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除了需要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外,还需要①需要树立有关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首先要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要理解教育刑论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实施社会矫正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树立罪犯为“特殊弱势群体:的理念。②应掌握满足矫正对象需求、解决矫正对象问题的相关方法和技巧。③还应具备其他的素质。首先,要熟悉国家有关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其次,应懂得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与社区矫正工作之中。最后,还要有有一颗仁慈之心和奉献精神。B、工作任务:①制定矫正计划、方案,具体实施矫正措施。②提供帮助、服务。③教育、培训。④加强与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矫正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C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的条件:①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②热心社区矫正工作③有有一定的 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④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⑤达到一定的年龄D自愿者的工作职责:负责具体结对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帮教工作;协助司法所及工作人员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奖惩考核等工作;积极反映并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成司法所布置的其他矫正工作任务。P190

第二章 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社会几种典型的刑罚方法:A报应刑论:肉刑和生命刑;B人道主义理论:监禁刑(自由刑);C社会防卫论:非监禁刑

2、当今世界主导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当今国外社区矫正已成主导的刑罚方式,除重犯(主要是暴力犯罪)外,轻犯、青少年犯罪和无受害人犯罪(如赌博、卖淫、通奸)等多数犯罪行为(发达国家占60%以上)都判以社区矫正处罚。

3、现代刑法思想的基本主张:现代社会非监禁化的刑罚理论及其非监禁刑(社区刑)

4、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点:判例法与成文法;公法与私法 ①英美法系国家社区矫正制度主要特点:A美国:(1)以立法形式确立;(2)中央指导、地方负责的行政管理机构;(3)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经费投入;(4)服务项目丰富多样;(5)市场化运作;(6) 建立矫正咨询委员会B英国:(1)典型的判例法国家;(2)社区矫正个别化;(3)社区矫正前瞻性;(4)社区刑罚执行机制健全;(5)中央领导和负责,地方执行和实施;(6)中央和地方缓刑机构经费及人员薪资由中央财政支出②大陆法系国家社区矫正制度主要特点:法国:(1)确立“刑罚个别化”和“使犯罪人重返社会”的立法指导思想,法规体系完善;(2)刑罚方法灵活多样,因人而异,保安处分措施多种。日本:(1)社区矫正立法不断完善;(2)矫正措施多种多样;(3)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同英国)

5、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1841,美国,约翰.奥古斯特被后人称为“感化工作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观护人”(严格地讲是志愿者),其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6、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共同特征A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家中监禁制、周末拘禁制、劳动释放制、学习释放制、归假制B社区矫正法规完善:形式多样化、矫正功能多重性、管理差别性、措施强制性、法规翔实及兼容性C社区矫正决定机关独立正规:缓刑由法院判决;假释由假释委员会决定D社区矫正执行专业规范:执行机关由司法行政部门下设一个专门机构;执行人员由专职人员和志愿人士构成;执行内容含判前调研报告、矫正报 2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告、治疗与服务。

7、中国罪犯矫正工作的特点:①国家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完成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②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贯穿于罪犯矫治工作的全过程。③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共同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

8、中国特色的罪犯矫正制度(劳动改造)及中国独创的刑罚方式(管制)(1)国家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完成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2)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贯穿于罪犯矫治工作的全过程;(3)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共同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

9、中国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社会帮教、工读教育、劳动教养、社会处遇、监禁矫正。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及分类矫治

1、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A管制犯B缓刑犯C暂予监外执行犯:(1)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就医的;(2)怀孕或哺乳期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D假释犯E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2、管制犯的执行机关、期限、待遇及减刑条件、刑期、法定程序

①执行机关: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监管的刑罚执行机制;②期限:3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3年;③待遇:劳动中同工同酬;④减刑条件及法定程序:A、“确有悔改表观”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形: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纪律,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B、“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2)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3)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4)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C、“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⑤法定程序: (1)对有期徒刑罪犯(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呈报名单在罪犯中公示,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监狱长批准后,由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2)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狱提由书面建议,报请省(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3)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减刑的结果应当在罪犯中公开。

3、社区矫正的工作任务: (A、监督管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B、教育矫正: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其成为守法公民; C、帮助服务: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4、累犯和惯犯的人格特征及矫正策略A人格特征:(1)在错误人生观支配下,恣意追求反社会目标,刻意谋划和实施犯罪行为;(2)与社会处于对立状态,形成明确的反社会态度,并经常产生报复性动机,甚至形成犯罪习性;(3)犯罪人格一旦形成,其人格中可以对犯罪心理起到抑制作用的常态心理随之减退,以至实施犯罪活动的意志变得坚决。B人格矫正:(1)消除犯罪动机,矫正不良爱好,培养健康人生观;(2)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出狱以后能够自食其力;(3)培养和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鼓励参加文体活动;(4)对于较为严重的强迫症患者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辅之以心理辅导。

5、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及矫正策略,建立未成年犯刑事污点消除制度的意义A人格分析: 3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1)过渡性。半幼稚、半成熟期,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断乳期”;(2)动荡性。自尊心强,但思维片面,容易偏激,激情成分很重;(3)可塑性。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B矫治对策:(1)人格矫正。其犯罪人格相对容易改变,矫正难度相对较小而意义重大;如果受刑期间矫正不力甚至可能形成监狱人格,出狱后极易再犯。(2)立法建立刑事污点消除制度。C建立未成年犯刑事污点消除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2)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回归

第四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与专业关系的建立

1、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A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调研与排查:摸清本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了解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他人反映;了解对象的人户分离及人员流动情况;了解对象和重点对象有违法、违纪倾向或苗头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和掌握下落不明或档案无记载但已在社会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B社区矫正对象监督考察原始档案的梳理工作:查阅原始档案是否有缺失情况;做好建档准备工作。

2、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司法部《办法》第16和21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5个程序和内容:相关法律文书及材料接收;对象的确认、登记、填写相关表格、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签字;告知相关权利和义务及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开展初次见面谈话教育;建立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矫正档案。

3、建立社区矫正专业关系的技巧: A感同身受:了解对象的感受和所关心的事;了解对象对专业关系的看法和处理方法上的习惯并予以理解;了解对象克服困难的动机。B订立目标:澄清目标;订立目标C制造氛围:营造良好的工作场所;专注和接纳的工作态度;工作者本身友善、诚恳、自信和有能力的专业形象。D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工作者对矫正对象的需求和问题的关心与热情。尤其当矫正对象长期处于被监禁和受严惩的环境中,这会降低矫正对象的紧张情绪,缓解双方关系,促进融洽与和谐。

第五章 社区矫正计划与执行

1、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A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

(一)矫正对象个人层面的资料收集:

1、个人基本资料

2、矫正对象对现状及问题的主观看法

3、矫正对象对解决问题的动机

4、矫正对象生理、心理、情感、智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环境层面的资料收集:

1、社会关系系统

2、社会资源系统

(三)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层面的资料收集:

1、矫正对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矫正对象寻找帮助的主要方式

3、社会系统对矫正对象个人求助的反应

4、其他互动系统(如社区组织)对矫正对象的问题的影响B社区矫正资料收集方法:

(一)文献法

1、特点(1)间接性(2)稳定性(3)客观性

2、文献资料种类:(1)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2)根据文献资料的形式,分为文字、数字、声像资料

3、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文献资料(1)社区矫正工作所依托的社会发展背景资料(2)相关政策法规(3)相关法律文书(4)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资料(5)社区矫正研究文献资料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观察法。

2、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问题的类型及诊断过程:A主要类型

(一)问题分类原则

1、目的性

2、操作性

3、清晰性

(二)问题分类①个人层面问题:生理、心理、认知、生存、生活等问题②家庭层面问题:关系和心理③社会层面问题:社会支持、社会制约、社会互动B

(一)诊断的基本方法

1、认清问题的复杂多样性

2、分清问题的主次

3、找到问题的根源

(二)诊断的基本过程

1、确定问题领域(即三大类型问题的哪个类型)

2、确定问题性质

3、确定问题影响及程度

4、确定问题可能走向

3、社区矫正计划的制订:

(一)确定矫正工作负责人

1、司法所长是矫正个案建立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2、被所长指定的个案直接负责人是第二责任人

(二)起草矫正计划

1、事先 4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听取矫正对象、家属和协作单位意见

2、拟定矫正计划(内容与形式)

3、提交司法所矫正小组集体讨论确定

4、根据人性化需要,可对精神病患者、年老、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的监外执行的罪犯,不予建立矫正个案

4、社区矫正以个人和家庭为关注对象的矫正策略及角色和任务A

(一)个人作为关注对象及相应的策略

1、个案策略(1)端正思想,稳定情绪(2)帮困解忧,落到实处(3)助人自助,服务社区

2、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教育者、社会经纪人、管理者

3、矫正对象的角色和任务:服从者、服务接受者、矫正工作参与者B家庭作为关注对象及相应的策略:

1、矫正策略(1)改善家庭气氛,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减轻家庭对矫正对象的压力(2)疏通社会关系,解决矫正对象的工作问题(3)争取临时(3个月)生活补助(200元/月)

2、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调解者、社会经纪人、管理者

3、矫正对象的角色和任务:服从者、矫正工作参与者

第六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

1、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和任务A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惩罚性、强制性、防范性。B监督管理的任务:

1、保证依法、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

2、创建良好的社区矫正执行环境,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矫正

3、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及再犯新罪,确保社会安全和稳定

2、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工作原则和内容A监督管理的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

2、严格管理

3、科学管理

4、文明管理

5、直接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B内容:登记报到、监督考察、走访考察、请假销假管理、迁居管理、会客管理、人户分离管理、考核奖惩、分级管理及其处遇

3、日常报到的具体规定及管理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在接到判决、裁定之日起7日内,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司法所应当在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时,告知其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

社区矫正对象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上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报告可以书面、口头或电话形式。社区矫正对象以口头、电话形式报告的,司法所应当作好记录。 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到司法所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社区矫正对象无书写能力的,可以口头汇报,司法所应当作好记录。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视其身体状况,经司法所同意,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递交书面情况汇报。

4、监护人制度的具体内容:监护人的基本条件、职责及管理要求:司法所应当在社区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之日起7日内,对其家庭、原单位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监护人,与有监护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近亲属或工作单位、居委会签订监督协议,制定和落实监督管理措施。监护人由社区矫正对象具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亲友担任。

监护人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并及时向司法所反映情况。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定监护人应当协助司法所督促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纪律,履行社区矫正义务。

5、监督考察小组的组成、任职条件及基本职责: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服刑人员居住地的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会志愿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6、人户分离管理原则的具体要求

对社区矫正对象人户分离的管理应当采用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为主管理,户籍地社区矫正机构协助管理的办法。户籍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向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寄发《人户分离联系单(第三联)》并要求转递有关材料。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社区矫正机构收到联系单的,应将掌握的情况如实通报对方,逐项详细填写。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留存收到的第二联,将第三联填妥后于15日内回复对方;户籍地社区矫正机构留存收到的第三联,将第二联填妥后于15日内回复对方。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的,也要回函说明。

转递的材料应当包括社区矫正对象在刑期间有关法律文书复印件以及社区矫正期间的矫正材料。

对户籍地发生变化,居住地尚未落实的社区矫正对象,原户籍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先行管理,待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落实后,再通知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管理。

7、社区矫正对象严重违规但尚未构成新罪者所需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8、社区矫正终止的几种情形:期满终止;收押终止;死亡终止

第七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奖惩考核

1、奖惩考核的主要内容: A、思想改造:主要考核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改、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政治学习、参加思想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表现。B、劳动改造:主要考核社区矫正对象在从业以及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态度、劳动质量、文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表现。

2、奖惩考核的工作原则:①依法适用②公平、公正、公开③实事求是、准确及时④奖惩与教育相结合⑤综合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3、司法所奖惩考核工作的主要职责:

1、

4、社区矫正对象的奖惩方式:年度社区矫正积极分子;减刑、假释;警告处罚;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监外执行收监执行

第八章

社区矫正直接介入

1、社区矫正介入的根本目标(工作宗旨):恢复和加强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

2、社区矫正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概念A矫正社会工作的直接介入是指针对对象采取的行动和直接的服务介入。从直接介入的主要内容看,包括对矫正对象个人的矫正介入、针对矫正对象群体的矫正介入。B矫正社会工作的简介介入主要是指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的介入行动,它也被视为改变环境的工作。一般来说,它可以包括针对矫正对象所出家庭环境的间接介入、针对矫正对象所处社区环境的间接介入、针对矫正对象所处社会环境的间接介入。

3、矫正对象的基本心理需求A希望被视为是独立的人,一个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获得被理解和被尊重的需求;B希望得到关切和了解,对个人的问题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一味地被批评和指责;C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只希望得到帮助,不希望被支配;D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活动得到保密,不愿意让人知道,不愿声誉受损;E希望能够尽快改善目前的状况,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立足社会的基础,等等。总之,作为矫正工作者,必须了解和理解矫正对象的心理需求,并运用专业的方法给予回应、处理和帮助。 4、直接介入的个案工作模式A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①理论基础:心理分析理论、自我心理②理论基本观点:过往经历(童年经历)对问题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③诊断重点:对矫正对象做心理动态分析,即研究其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及其互动,自我防卫机制等,同时也注重从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个人状况加以调整。④治疗目标:减少案主的焦虑和不安;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技巧和能力;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案主的社会生活环境。

2、人本治疗模式①基本观点:人是善良、理智、仁慈和 6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可以信赖的。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和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②诊断重点:案主问题的成因是案主有一个较低的自我观,自我评价很低。③介入目标:促使案主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较有自信和较有自主能力;能够对自己及其感受有较大的接纳;对自己持较积极的看法和评价;减少对自己的经验做出压抑性的评价;行为上表现较为成熟、社会化,适应力较强;压力对其影响程度较低,较能克服压力和挫折;性格上显得较为健康;对他人较接纳。

3、任务中心模式①介入目标:着重于帮助案主分析和处理具体的问题,因此所确定的任务是具体的、有限的,是案主的问题,而不是案主的个人成长,是“一个可以处理的问题”,案主知道这一问题的存在;案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案主愿意处理这一问题;案主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如就业、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等。②介入程序:工作者与矫正对象找到目标问题;根据对象对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双方就问题确定和分配工作任务;双方共同完成任务;检验成绩并计划矫正对象在辅导结束以后应该继续履行的任务。

4、行为修正模式①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人的行为包括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两种,前者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它是否出现以及出现频率的多少,主要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后者无法由个人意识控制,而是因刺激引发生理变化而产生,最常见的有焦虑、不安和性冲动等行为反应。②矫正目标:案主现实的、此时此刻的行为问题。③诊断与介入重点:针对引发行为的前因和维持行为的后果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诊断和介入处理。 5、直接介入的内容P116:从直接介入的主要内容看,包括对矫正对象个人的矫正介入、针对矫正对象群体的矫正介入。据前述,矫正对象的问题呈现多面性,其中重要的部分是由于自身的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或缺陷。针对矫正对象个人层面的直接介入就是矫正工作者帮助矫正对象通过修正其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以达到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第九章

社区矫正的间接介入

1、沟通方式失当型家庭的介入策略:A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家人对矫正对象关爱心切,但沟通方式失当,导致家庭关系较为紧张。B介入策略:(1)矫正工作者决定从协调母子关系、调整母子互动方式入手以建立家庭对矫正对象的支持。(2)增加母子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向母亲转达儿子的孝心和焦虑心情,也希望儿子应该对母亲的关爱方式表示理解;(3)矫正工作者对母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帮助学习更有利于双方接受的沟通技巧,如说话的语气、表达情绪的方式等。 2、关系紧张型家庭的介入策略A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家庭婚姻关系还维持着,但家庭成员间缺乏和睦和支持,家庭关系紧张。矫正工作者着重帮助矫正对象修复其家庭关系,尽量使家庭对矫正对象加以关心和支持。B介入策略:

3、破裂型家庭的介入策略:A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婚姻和家庭关系面临破裂或者已经破裂。矫正对象面临一些纠纷或者矛盾很难妥善处理,矫正工作者应该协助矫正对象认真分析、冷静处理,在事务的处理中学习和培养矫正对象的各种能力。B介入策略: (1)矫正工作者辅导矫正对象学会处理矛盾和协调关系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2)矫正工作者与赵某前夫联系希望给予赵某帮助。(3)矫正工作者与赵某娘家人联系,希望其父母能够给予帮助。

4、家庭层面间接介入的工作模式(家庭结构治疗模式)的基本观点及介入重点:常用的方法是家庭结构治疗模式。A基本观点:个人的许多问题是由不良的家庭交往产生的,只有改变家庭的交往方式才能解决案主的问题。B注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和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解决案主的问题。

5、社区层面间接介入的工作目标及工作内容:A此层面间接介入的目标是促进社区关系的调整和重塑,帮助矫正对象个人社会化功能的恢复和改善。B工作内容是如何建立对社区的认 7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丫头

识,如何与社区建立关系,如何协调和改善社区关系(各类社区支持资源的动员,各类社区活动的组织等)。

6、社会环境层面间接介入的工作内容:此层面间接介入主要是指矫正工作者帮助矫正对象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如户口安置、办理《劳动手册》、提供就业岗位、争取社会保障政策、发放补助金和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做好解困工作等。

第17篇:社会工作奖

社会工作奖

本人董驷维,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09级热能与动力工程班学生。入学以来,本着全面的思想,积极参加学院学校各项活动。

苏州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菁菁校园,每年学校学院都开展组织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进入大学以来,感觉进入了与高考前高中压抑的学习生活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在这里,不仅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一个人整体素质质变升华的最好训练场。我明显的感觉到,大学并非是一条普通的公路让我们驱驰,而是飞机场上的跑道,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起飞。

于是,抱着不浪费大学每一寸光阴的信念,我参加了各种活动。

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参加了学院外联部。我相信外联两个字,能够给我的大学生活带来充实。外联,自然要多与外界沟通,联系社会。一年工作满满当当,有人累了退出了,可我仍在坚持,坚持着一个起飞的理想。

借助这个平台,我踏上社会,与各种各样的公司接触,洽谈。不计其数地电话、面谈、砍价、沟通。一个活动成功之前的策划,事事需要考虑,有时甚至睡不好吃不香。但等到看到我们亲手一点点搭建的活动成功的时候,那一份自豪与骄傲,完全可以说,之前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拉赞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跑传单的,贴海报的,有办讲座、办晚会的,接触了各种各样形式的工作,确实累。但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从一年前一无所知的大一新生,变到熟悉各种工作,了解各种工作环节的学生会骨干。说实话,很感激这个平台,能让我有机会得到如此多的锻炼机会。

“积极”两个字,是我工作中最宝贵的护身符。参加社会工作并没有什么私人目的,而是希望有一个充实的青春,为学校为学院出力。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青春太过平淡,我也一样。不希望三年之后毕业时还是懵懵懂懂的孩子。

一年里,我积极帮助老师辅导员做各项工作,辅导员们都如同兄长,我受益于这些前辈。跟老师辅导员接触,也有助于驱散年轻的我眼前的迷雾,让我看清理想,坚持奋斗。对于我的工作,老师们也给予一致好评。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老师也会放心交给我更多任务,我也绝对会用心完成,不辜负老师希望。

此外,在学校活动方面,我参加了新生舞蹈大也增强了自信。赛、校模拟联合国大赛(最佳表现)、校辩论赛(季军)、校心理剧大赛等,主持了学院元旦晚会、学院感动人物颁奖晚会。在这些活动中,我发掘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增强了自信。

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历练,都是我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吸取过往的教训,发挥过去成功经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学院,为学校各项事业开展儿努力奋斗!

第18篇: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章

妇女社会工作:

1、定义:针对妇女在成长和发展中,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

中,遭受到的群体性和个体性问题而展开的社会服务性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以及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对象:妇女、儿童、男性、社会

3、内容:全体女性人口——“四自”教育、扫盲、技术、健康、合法权益、婚姻家庭

特殊困难人口——打工妹、家暴、单亲女性、失业女工

4、目标:赋义(认知观念)、赋权(环境)、赋能(内在素质)

5、特点:服务对象范围最广、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服务内容

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6、价值原则:(1)普适性原则

(2)妇女社工的基本原则

A、不应该把妇女问题个人化,妇女的个人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

B、承认妇女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C、要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D、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

7、实务领域:(1)、公共领域: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政策、政治制度、经济制

度、教育制度、大众传媒

(2)、私人领域:自我价值观、美丽牢笼、婚姻的梯度效应、家庭

权力、家庭暴力

8、专业和传统妇女社会工作有什么不同?

9、对象为什么是妇女,而且大部分是中年妇女?

第二章

1、马克思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第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四、妇女解放时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

2、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激进的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

3、女性主义的主要论题(共同点)

社会性别、父权制、女性解放

4、社会性别理论

内容:

运用:第

一、为决策层、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提供性别意识的训练,加

强他们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认知度。

第二、训练决策层、执行层、监察层和评估层使用性别分析的工具,

是他们意识到妇女与男性的目的诉求差异性以及相应的问题解决差异

性。

第三、将性别平等意识具体化、现实化、社会化。

第四、不断地向政府宣扬社会性别观点,促使政府将社会性别观点落

实到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

第三章

1、关于基变社会工作P110

内容:问题归因——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

介入技术——重视政治和组织的技术

实现目标的方式——集体与政治活动的实现

原则:集体行动,提升案主的自尊、自信,与案主一起奋斗

2、性别理论

主要内容:性别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A、性别与发展理论不就妇女的问题而谈妇女问题,而是关注性别关系,即在不

同条件下男性和女性的关系。

B、性别与发展理论把妇女看成是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发展接收者,但并不

假设妇女对他们的社会地位有着全面的知识与理解。

C、该理论具有整体观,从社会组织、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去理解社会某一

特定方面的构型。

D、发展被看成是个人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的复杂过程。

E、该理论并不认为福利、反贫困或者平等是三个对立的不同选择,而是认为福

利和反贫困是平等的前提。

F、战略选择:WID关注妇女作为个体或集体对于现金收入的获得以及妇女组织

起来增强在经济系统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而GAD强调妇女的自我组织以及提高他们在经济体系中的政治权力。

实践框架:社会性别计划,社会性别分析

3、运用赋权理论

赋权的重点是指向社会性别机制,是要完全改变那些使妇女处于社会性别屈从低位的结构。

赋权的三种方法:综合发展、经济上的赋权及提高思想意识。

4、优势视角——寻找资源

每个人与其所属的环境中,都存在一些有利于个体适应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时,必须协助服务对象看到这些有利资源,并发挥这些资源的影响力,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便能由另一个角度来解决。

5、女性主义干预的实务原则

A、妇女的问题应当被看做“在社会政治的框架内”,即“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B、传统的性别角色加剧了妇女成为受害者的危险。

C、干预是对服务对象的赋权过程。

D、服务对象的自尊应当被强化。

E、服务对象应当被鼓励基于自身的优势、属性、素质和成就形成自我同一性(自我意识)。

F、服务对象需要评价和建立与其他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6、妇女社会工作者的个体意识

A、工作者自身的性别偏见或刻板印象

B、工作者与案主的权力问题

C、案主的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历程

D、关注女性的发展

第四章

1、三大方法比较合适为妇女哪方面提供服务

个案——

小组——

社区——

2、三大方法的过程特点、技巧和服务重点

个案:过程特点——体现社会性别视角

技巧——专业关系:性别敏感度(支持性技巧)

预估:问题归因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个人问题--社会因素计划和实施

服务重点——A、理清案主的思路:问题排序解决方法

B、寻找案主的优势:本身不幸事件社会资源

小组:服务重点——A、工作者:帮助小组成员形成一个互助的体系

B、时刻利用小组过程

C、增强个别成员的能力

D、回顾

社区:服务重点——建立妇女支持网络(妇女志愿者为本、妇女自助互助为本、

社区紧急支持网络)

3、妇女小组工作的形式:发展型小组、支持型小组、预防型小组

4、为什么小组工作特别适合妇女?

5、从事妇女社区工作的技巧

A、社区团体:接触妇女技巧(个人化—集体化) 处理人际关系技巧(人际

互动)成员互动的技巧

B、社区组织

第五章

1、妇女的生命周期的构成及其构成标志

构成: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2、四大年龄层次女性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回归淑女、摄食障碍、性教育【性生理卫生(性病的传播途径)、性

道德(性伙伴间的自主性)】

青年期:社会适应障碍、人际关系适应、自我意识过于强化、性心理中年期:优势——观察力敏锐、意志力坚韧

劣势——缺乏自信、依赖感重、偏执、易受暗示和他人影响老年期:性别劣势和年龄劣势

3、各个年龄阶段妇女工作的干预重点和问题

青春期:回归淑女、摄食障碍、性教育【性生理卫生(性病的传播途径)、性道

德(性伙伴间的自主性)】

青年期:社会适应障碍、人际关系适应、自我意识过于强化、性心理就业指导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中年期:更年期综合症、抑郁、失业

生理心理上的调节,寻医问药;生活目标与态度的选择与调整,赋权 老年期:经济贫困、保障缺乏、婚姻问题、精神孤独、家务

自我调适,提供疾病、卫生知识、社区资源

第六章

1、怎样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婚姻家庭冲突?

夫妻失调、婆媳冲突、亲子关系

2、对于传统模式婚姻家庭工作的评析

目标:家庭为服务本位

问题归因:妇女个人(性格、能力)

家庭功能失调(角色分工等)

工作方法:培养持家技巧,子女教育,性格

评估:性别复制(妇女仍被禁锢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

3、纳入性别视角的婚姻家庭工作

关注重点:妇女问题的归因

个人改变与社会改变之间的联系

家庭冲突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

关注婚姻家庭中存在的权利关系

第七章

1、妇女的需要、合法权益的内容和实现途径

需要:与男子同等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特殊保护

合法权益: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

婚姻家庭权利

2、保护妇女的方法:

主管部门保护——行政方面

司法保护

妇女组织、工会、共青团

第19篇:城市社会工作

第八章弱势群体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是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一个词汇。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二、弱势群体的类型

1、根据成因的不同,弱势群体可以分为:

生理性弱势群体:是指因为年龄、疾病或身体上的缺陷而沦为弱势群体的人员,主要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和处境困难儿童等;

自然性弱势群体:是由于生态脆弱地区的人们和自然灾害形成的灾民构成的;社会性弱势群体:指因为社会原因,如下岗、事业、移民等而沦为弱势群体的人员。

2、根据出现时间和产生机制不同,弱势群体可以分为:

传统弱势群体:指历史上一直存在并延续到当代的一部分弱势人群,如农民、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等。

新生弱势群体:指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而被边缘化、弱势化的一部分社会成员,如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到城务工的农民工等。

3、根据表现方面不同可以分为:

经济弱势群体:指以经济收入低为主要表现的一部分人;

身心弱势群体:指老年人和处境困难的儿童;

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弱势群体:社会地位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地位低下,他们在社会中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文化弱势群体是指以文化水平低为主要特征的一部分人。

4、根据弱势群体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

上层弱势群体:指城镇中的失业人员和农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一部分人; 中层弱势群体: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种体质较好的一部分人;

下层弱势群体:指城镇下岗人员和农村存在即贫困有无工作能力的一部分人。

三、弱势群体的产生

(一)农村贫困人口

农业是经济的第一产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一直发展缓慢,现在日益发展的征地现象导致了大量失业人群的存在,农民在市区土地后得到的补偿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以后的生活,因此这部分人也够成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二)进城的农民工

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遭受歧视,劳动权益的不到保护。

(三)是下岗职工,或已到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仍然没找到工作的人

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年龄大、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是“体制外“的人

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户口的人。

(五)是较早退休“体制外“的人员

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休下来的,当初退休时工资水平非常低,许多人原来的单位现在要么破产,要么奄奄一息,没有人为他们交纳医疗等社会保险。

(六)其他城乡贫困人口

这部分人主要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受灾人群、伤残病人等。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群。

四、我国弱势群体的特征

(一):贫困化,经济收入低。

这是弱势群体在社会财富与分配中所处的基本状况,也是弱势群体陷入弱势困境的基础原因。

(二)弱势化,政治地位低

这体现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状况。

无权即无势,无势既无地位,弱势群体身份低微,处于社会最底层。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难以拥有平等的参与权。

(三)脆弱性

表明脆弱群体面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表现的社会承受能力与预应力的缺乏。

他们“维持着一种极其脆弱的生存,一旦变故,他们立即就沦入极度贫困”,普遍对于家庭变故和灾难缺乏基本的抵御能力。

(四)文化水平低,缺乏改善自身状况的可能

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低,直接导致他们丧失受教育的机会,而教育机会的缺乏不仅限制了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境况的可能,还会导致“弱势”的代际传承甚至积累。

五、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

(一)、收入低,生活贫困。

中国劳动和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收入300元以下的占62.2%,300到500元的占25.1%,许多下岗职工收入甚至低于当地居民最低保障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许多农民吃饭虽然已不成问题,但人居月收入不足200元,且约有6%以上的农户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如此低的收入导致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十分困难。

(二)社会地位下降,权利难以维护

由于社会弱势群体在民主权利、人格尊严、劳资纠纷调解中往往处于不利境地。

因此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时,往往被迫签订不合理内容;工作中劳保福利、人格尊严常常受到侵犯;打工者和民工工作以后不能及时或拿不到佣金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农民急着用钱只得低价出售农副产品;遇有经济或民事纠纷,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匮乏,加之经济困窘,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力。

(三)心态矛盾复杂,包邮不满情绪

经济的发展和贫富距离的不断加大使社会弱势人群产生了极大困惑,他们在感叹“为什么权利和利益再分配就轮不到我们!”的同时,言语间流漏出对社会的不满。他们担心改革,又期望改革;埋怨政府,又寄希望于政府;要求发展,又恐惧自己得不到发展;希望稳定,但行动又带来不稳定。

尤其是40~50岁的中年人,过去对企业曾作出较大贡献,而今成为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怨气和不满情绪很大,容易被

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弱势群体青少年教育问题严重

由于失业和越来越高的教育收费,越是经济困难的家庭,越难以支持子女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少孩子中学甚至小学未上完就辍学在家或流落社会,直接影响了下一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长远看,这势必造成一种恶果,这部分子女因教育程度偏低,就难以就业,于是成为弱势群体新的组成部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失学青年找不到职业就容易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厮混,甚至犯罪,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五)已引起社会普遍重视,但许多弱势群体仍无人管理

目前,社会弱势群体已引起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列入我国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弱势群体中的仍有许多人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

①基层组织弱化,社会群体的精神依附如居委会、工会、基层党委、团委等工作能力弱化;

②精神文化产品未能很好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

③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在弱势群体中没有得到较好引导,导致部分弱势群体将某些社会现象扩大化或片面化。

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思想状况、生活水平的研究调查工作,掌握其思想动态;加强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群团组织和社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弱势群体营造一个和谐的家。

六、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弱势群体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是解决不好弱势群体的问题的,发展永远是硬道理,要继续推进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围绕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就日益凸现出来了。针对这一变化,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对原来重点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和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适当调整到以全体社会成员共生发展、共同富裕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政策上来。

(3)国家的财政支持应到位

毫无疑问,政府承担着保护弱势群体和主导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当然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保障立法、监管社会保障运行等方面,尤其直接、具体地体现在政府承担的财政责任上。应该形成完善的社保基金监管机制,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并且在地方上摒弃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将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当中。

(4)重点落实个人所承担的责任,让先富起来的居民更多地分担一些社会保障责任

目前需要落实的措施包括:一是规范工资统计范畴,根据实际工资收入征收各项应当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杜绝瞒报、漏报收入的现象,让受到救助的群体确实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让年轻的劳动者分担起中老年职工的部分责任;三是在维护孤老残幼等极端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的同时,按照不营利的原则对相关社会福利收取服务费。

(5)推进和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忽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大失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和农村居民地位的相对弱势化,既体现了农村对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风险的累积与社会风险的累积。因此,我们认为,要真正保护农村居民中的弱势人口并促使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免于沦为弱势群体,就有必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6)要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仅靠政府单一的社会支持是远远难以满足弱势群体的需要的。因为就一个国家的政府支持系统而言,其主要是靠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来进行的,而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无法纳入到政府有限的社会保障系统的(如农村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各级政府经常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搞一些“送温暖”活动,扶助那些社会保障体制外的弱势群体,但说到底,这只是政府部门的一种“道德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的弱势群体问题。应当把各方面的社会力量都组织协调起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真正作用。这种非政府组织至少包括各种非政府团体、慈善机构、群体组织、社区组织、志愿团体以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家庭和个人。

七、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行动

1.为弱势群体及其家属提供个案工作服务

2.协助服务对象进行心理调整

3.在社区中建立服务项目

4.社工帮助弱势群体进行专业地指导,进行能力建设

5.寻求多层次的保护途径和方法保护弱势群体

第20篇:社会工作个案

社会工作个案

方案

(一)

智障人士王先生,生活不能自理,(母亲60岁)日常生活由母亲照顾,经济比较贫困,母亲疾病也需吃药。社工介入,如何帮助服务对象王先生? 介入方案:

(一)说服王先生及其母亲入住社会福利院

1.从母亲角度而言

(1)母亲年龄已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无力照顾儿子,儿子将会失去关怀和照顾。

(2)经济比较困难,不足以维持两个人的日常生活。

(3)自身健康状况差,需要药物维持,也需要他人照顾。

2.从王先生角度而言

王先生属于纸张,生活不能自理,在母亲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可能会无人照顾,因此,最好入住福利院,从而减轻生活压力,也减低母亲的后顾之忧。

(二)在已与机构建立初步联系的前提下,与社会福利院联合,将王先生及其母亲送往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接受。(注意:将其纳入“三无”收养对象)

(三)入住福利院之后,提供的服务。

1.为王先生的母亲提供医疗康复和治疗

2.对王先生进行简单的手工培训

3.促进王先生积极融入社会福利院生活,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动。

4.衔接好王先生与母亲的互动

方案

(二)

郭先生正常人、企业员工、收入稳定、出差归来因一次车祸病倒在床(高位截瘫、一时无法接受、绝食自杀、妻子无法忍受、离开家、回到娘家,撇下初中

女儿(独自照顾郭先生)居委会将之转介给社工,社工将如何介入?

介入方案:

(一)郭先生需求问题分析

1.生理上,高位截瘫带来的生理上的痛苦。

2.心理上,无法忍受高位截瘫带来的伤害,自信心丧失,对未来失去希望,认为自己很无能。

3.关系上,夫妻关系恶化,妻子离家回娘家。亲子关系失衡,母亲丢下初中女儿自行离开。

4.经济上,车祸花费巨额的医疗费、康复费,工作能力丧失,生活来源受限,家庭经济条件贫困。

(二)社工制定方案,实行计划。

1.确认因公致残,申请工伤保险和车祸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

2.对郭先生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帮助其正视社会现实,勇于面对生活,提升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提升自信心。

3.帮助郭先生申请残疾人救助金和贫困家庭“低保”。

4.合理安排,帮助郭先生女儿接受教育。

5.与郭先生妻子进行面谈。从道德的角度上,说服他回到丈夫的身边,给予丈夫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法律的角度告知她,对其女儿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社会工作策划书.doc》
社会工作策划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