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土地复垦承诺书

2020-04-05 来源:承诺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矿山土地复垦重点

第一章矿山生态植被恢复现状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其恢复后的土地,要因地制宜,应优先用于耕地,也可作为农、林、牧业用地,工副业用地,有的还可以作为房建、游览、娱乐用地。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山生态恢复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有哪些?

答:⑴复垦技术仅限于一些基本途径的研究,单一用途的复垦,没有根据整个矿区的条件,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多业、综合、协调并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生态复垦研究,致使复垦区生态环境改善不明显,复垦环境效益较低。 ⑵土地复垦途径研究多为生态复垦技术研究,生物复垦技术研究少,使农林复垦土地生产力低,经济效益较差。

⑶矿山废石或矸石、尾矿及废水、废气是矿山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污染源,对如何减少土地破坏,减少剥岩数量;尾矿的综合利用和复垦;尾矿水的净化、回收、循环和再利用技术等,没有从生态学理论高度,综合研究减少废石生产,抑制污染源,进行生态恢复和治理,是矿山重建生态系统的方法。

二、我国矿山生态恢复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矿山类别多、分布广、治理难度大; ⑵权责不清,生态恢复业主不明;

⑶理念技术方面的问题:

1、缺少科学理念指导和专业规划,

2、技术形式单

一、不能科学进行技术组合,并且技术模式经济可行性差,

3、不能科学进行植物品种选配,

4、缺乏专业设计和施工队伍;

⑷政策规范与环保意识问题:

1、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技术法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2、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⑸资金投入不足。

第二章 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植被恢复理论基础

1 生态学(Ecology)的定义

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内涵:环境对生物的决定和塑造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的,具有表现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破坏,有机体数目急剧减少,生物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结构与功能失调,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受阻等。

.2矿区生态系统具有的特性:①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且该系统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都是按人的意愿进行的。

②是一个开放型系统,它与整个社会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息息相关。 ③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改变:生产者数量减少,生物性生产下降,家养动物和野生飞禽走兽,主要的消费者是人。 ④特殊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流与物流是开放式的,需要大量的辅助能源和辅助物质。

3、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哪几个部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主要分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而污染防治有利于生态保护,同时生态保护反过来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

.4、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对大气环境影响

2、对地形地貌影响

3、对动植物生境影响

4、对景观破坏影响

5、对水土流失

6、水系水资源破坏

7、土地占压与土壤污染

8、对防洪安全影响

9、地质灾害

5、矿山开采的污染源有哪些?

答:①、大气污染:柴油发电机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采石过程中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以及道路扬尘等。②、水体污染:各种废水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等。③、固体废物:包括煤矸石、废石、尾矿及少量的生活垃圾。④、噪声:爆破及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

6、土壤温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影响土壤中各种化学反应;②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到有机物的分解、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等;③影响土壤养分离子的扩散、水分和空气的运动

7砂土类土壤砂粒多,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通气透水,内部排水通畅,不易积聚还原性有毒物质。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易释放有效养分。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差。热容量较小,土壤温度易升降,变幅较大。土粒间黏结性弱。黏土类土壤的粒间孔隙很小,多为毛细管孔隙和无效孔隙,故通气不良,透水性差,内部排水不良。黏土中一般矿质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分解慢,易于积聚腐殖质。黏土保水力强,热容量大,增温降温慢,温差小。土粒间粘结力强。 壤土类土壤砂黏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消除了其缺点,是植物生长比较理想的质地。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通气透水性良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黏性不大。

8、名词解释

01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期内,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消费和分解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02环境(environments):

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内涵: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尺度效应:大环境与小环境

03生态因子的分类: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 :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

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 变动因子:

0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05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但是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临两边环境不同的线形或带状结构。 基底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也最大的背景结构。

0

6、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0

7、限制因子: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

0

8、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耐受性范围,及生态幅。

0

9、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10、三相分布: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的比例关系称为土壤的三相分布。

11、土壤结构: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粘结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就称为土壤结构。

12、有效水: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其范围是从田间持水量到凋萎持水量之间的含水量。

13、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空气之间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性能。土壤通气性主要取决于空气孔隙的数量和大小。 14土壤热量的来源:太阳辐射能 ;生物热;地热

9、填空

1、矿山污染源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噪声。

2、自生原理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繁殖和自我设计等一系列机制。

3、景观的结构单元为:缀块、廊道和基底。

4、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自然演替理论、集合规则理论、自我设计理论。

5、矿山类型:①、按照矿产资源种类分:煤矿、铁矿、采石场、采沙场、金矿、稀有金属矿山;②、按照矿井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露天和地下综合开采;③、按照矿山生产状况:开采矿山、关停废弃矿山。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物质循环就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氧循环。

7 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根据黏粒(<0.002mm)含量多少,分为砂土类、壤土类、(黏壤土类)和黏土类,其界限分别为15%、25%、45%、和65%。

8土壤结构的种类:核状结构;片状结构体;块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团粒结构体;

9土壤水分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10土壤水的有效性: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

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有效水。 有效水的下限:土壤萎蔫系数 有效水的上限:田间持水量

土壤有效水的范围是从田间持水量到土壤萎蔫系数之间的含水量 第三章 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技术

土地整理思路:因地制宜、近自然整理,“随坡就势、小平大不平”的方式

一、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的作用。

答:土地整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渣体和坡面的稳定性,便于施工作业;同时通过微地形的整理,增加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植物成活率。 通过土壤改良,可以提供植物生长的适宜土壤条件,克服或者避免限制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要作用表现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土壤层;调整土壤物理结构,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和土壤肥力;调整土壤PH值以利于植物生长;隔离重金属污染,避免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

土壤改良的目标:改善土壤基质的物理结构;改善基质的养分状况;去除基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土壤改良的方式:物理改良(表土保护利用技术;客土覆盖;施用有机改良技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植物改良;微生物改良;土壤动物改良)

二、常用的局部整地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局部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带状、反坡梯田整地、水平阶、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块状或穴状整地坑、回字形漏斗整地坑。

三、填空

1、整地的方式有: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

2、土地整治的实施程序是是:挖填方、土地平整工程(分为组平整工程、细平整工程)、覆土工程。第四章 供排水系统工程 一,填空:

1、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动力、管线部分组成,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包括调蓄水池。

2、矿区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汇水沟、急流槽、排水沟、沉沙消能设施等。

3、泄水建筑物的下游水流衔接于消能的形式:底流式衔接消能、面流式衔接消能、挑流式衔接消能。

4、水跃衔接状态有:临界水跃衔接、远离水跃衔接、淹没水跃衔接。

5、消力池的辅助消能工:趾墩、消能墩、尾槛。二矿区蓄水工程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在现有汇水地形的基础上人工开挖形成蓄水坑,再结合土工材料进行防渗处理,形成有效地蓄水空间,这种方式一般蓄水量大、投资少; 对露天开采形成的开采坑进行处理,蓄积疏干水、汇集地表径流;

利用矿区的排水、汇水系统,在空间合适部位设置蓄水池蓄积矿坑疏干水、地表径流。

三,供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尽量充分利用原有的供水系统;

2一般采用临时性管道供水,减少水量损失,可不埋入地下。

3在保证供水系统年限的条件下和满足矿山植被恢复用水需求的条件下合理选用供水管材、管径,降低成本。 4对高差太大的矿区废弃地,设置多级调蓄水池和泵站,节约能源。 5管线要尽量做到短(线短)、直(顺直规整)。 6设置分支截门,实行分区供水。

7调蓄水池的砌筑材料就地取材,浆砌石、砖混结构,必要时采用有防渗措施蓄水坑。

四截排水设施设置原则

1结合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情况

2尽量将排水沟布置在低洼地带,充分利用天然沟道 3有效顺接,形成系统

4与蓄水利用工程有效结合,综合利用天然降水 5合理分流矿区地表径流,逐级增大汇排水能力 6沟道顺直,上下级互相垂直,顺利排导 7建筑物与土方工程量最少,保证基础稳定 8将外水引入排水干沟或排至承泄区 9一般采用明排系统,下穿道路采用暗排

10采用浆砌石、预制混凝土材料,水量不大时采用草皮排水沟、截水沟 第五章;

一,边坡的分类

按照边坡的成因可分为天然边坡和人工边坡。

按照构成边坡坡体的岩土性质可分为粘性土类边坡、碎石类边坡、黄土类边坡和岩石类边坡。

按照边坡的稳定性程度分为稳定性边坡、基本稳定性边坡、欠稳定性边坡和不稳定性边坡。

按照边坡的高度分类,边坡高度大于15m的为高边坡,小于15m的为一般边坡 根据边坡的断面形式分为直立式边坡、倾斜式边坡和台阶形边坡。 根据使用年限分为临时性边坡和永久性边坡。 二,边坡防治的常用措施

1, 放缓边坡,2支挡(挡墙、抗滑桩)3加固(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4防护(植物防护、工程防护)5排水(截水沟、坡内排水沟 三,挡土墙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四、

6、矿山开采形成的边坡包括:开采边坡、排土场边坡、尾矿库坝面边坡、运输道路边坡等。

7、矿区不稳定边坡的稳定措施包括削坡工程、阶梯状分级整理工程、坡脚拦挡和坡面防护工程等。

8、土质坡面的削坡分级主要有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分级马道等四种形式。

9、坡面生态防护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混凝土预制空心砖、浆砌石框架等形式。

五、砌石挡墙的种类及其断面形式有哪几种? 答:根据防护强度不同可分为干砌石、浆砌石挡墙,结构形式多为重力式,有仰斜式、直立式、俯斜视、凸形折现式、衡重式等断面形式。

六、坡面植被恢复技术的种类。

答: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袋、岩面垂直绿化技术、生态灌浆、土工格室、三维网、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第六章 植被抗旱建植及管理技术

一、填空题

1、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常用的建植方式主要有播种和植苗两种方式。

2、保水剂的种类: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二、植苗植被恢复技术功能特点:成型苗木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适应废弃地的环境条件。成活率较高,植被恢复效果稳定。适用苗木范围广。在干旱及水土流失严重的立地条件下尤其适用。带土球栽植具有不伤害、不裸露苗木根系、成活率高的优点,尤其是容器育苗。

三、养护管理技术有那几个方面?

答:

1、水分管理

2、肥力管理

3、修剪

4、人工调控

5、保护管理。四.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中推荐使用容器苗

1容器苗根系在起苗、运输和栽植时能够避免风吹日晒和机械损伤。而且由于根系带有原来的土壤,减少了缓苗过程。其成活率要比常规方法高。

2容器苗因容器内营养丰富的土壤,具备了优于裸根苗的生育条件,有利于幼苗生长发育,并为幼林生长和提早成林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3容器苗适应春、夏、秋三季,可以加快植被恢复速度。

4容器苗的成本虽比常规植苗高,但成活率高、郁闭早、成林快、成效显著,避免了常规植苗反复补植缺陷,综合效益较高。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一般主要的立地因子有海拔、土壤质地、坡度、坡向等。

2、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有水平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二、植物种类选择的原则。

答:有:生态适应性原则;先锋性、可演替性及持续稳定性原则;和谐一致性;抗逆性;生物多样性。

三、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

1、以水土保持效果为主,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2、遵从因地制宜,乔灌草相结合;

3、遵从生态位原则,优化植物配置,坚持生物多样性;

4、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

四.立地类型划分原则:综合性原则 :立地类型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组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分类时应全面考虑各项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系统分析区域内所有的成分和整体特征,综合对林木生长有普遍重大影响的立地因素,视其相似程度划分立地单元,并确定界线,正确反映地域分异情况。多级序原则:多级序是自然科学的普遍现象,立地分类必须遵循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一定的地域分异尺度标准进行逐级划分。主导因子原则

立地因子:各式各样的立地由气候(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土壤(土壤组成、结构、物理及化学性质以及土壤有机物质等)、生物(主要是植被)、地形(山地、丘陵、平原、坡度、坡位、坡向等)诸因素综合形成。因地区或地段不同,影响因子有主次之分,影响范围有大小之别。

推荐第2篇:土地复垦承诺书

宅基地复垦承诺书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体土地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宅基地复垦事宜,经过我全家充分思考,作出以下承诺:

一、我代表我户全体人员,按本村规划及住宅建设要求,在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本村5社(小地名:谢家梁)购住房一套,同时将原住宅进行拆除,将占用的集体土地、房旧宅基地平方米进行土地复垦。

二、我户保证在承诺签订后,配合主管部门完成旧宅基地拆除及土地复垦工作。

三、我户完成复垦后,村委会请示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我户方可向集体交地,再到新农村点购房,否则无资格在新农村居住点购房。

四、我户在拆迁旧宅和土地复垦过程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人身及财产安全责任均自行承担。

五、本承诺我签字后如不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或者出现了其它意外,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户自行承担并负责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本承诺一式三份,村民委员会一份,承诺人一份,县国土资源局一份,承诺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

年月日

推荐第3篇:土地复垦的承诺书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范文(精选4篇)

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承诺书,承诺书是签署人内心真实意愿的表示,忌搞形式、走过场,忌出于无奈。你所见过的承诺书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土地复垦的承诺书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1

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本复垦义务人投资建设的XXXX有限公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土地产生压占、占用、挖损或沉陷等损毁,造成土地利用功能下降。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20XX年592号令)和《XXX国土房管局关于切实加强矿山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及要求,特委托XXX公司编制《XXX有限公司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郑重承诺:

一、认可方案确定的复垦范围、复垦资金概算 万元(动态投资)、复垦工程等内容。

二、严格按照方案内容,切实完成资金预存、阶段及年度复垦工程实施计划、复垦工程监督及管护、复垦信息上报等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土地复垦义务。

三、对复垦责任范围实施动态监测,对复垦责任范围内因我方开发建设导致的土地损毁问题进行及时的复垦,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权益。

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2

***人民政府: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及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的相关规定,本单位作为土地复垦义务人,2年租用期到后对用地范围内土地做出复垦承诺,即保证按照《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人民政府璧大隧道建设临时工棚用地复垦方案》进行实施,土地复垦面积不低于16.1亩(折合1.07公顷),同时缴纳复垦保证金。否则,后果由承诺人自行承担。

承诺单位:**科技有限公司

承 诺 人:

20xx年5月8日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3

***国土资源局:

兰州市北环路(二环)工程项目是兰州市“一横三环九纵”骨干路网交通体系中“二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有机对接,是兰州市东西大通道之一。全线总长27.7km,建设标准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路幅宽33米,采用双块板断面形式,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项目估算总投资83.114亿元。北环路工程的建设,对拓展兰州城市北部空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临时土地(耕地)。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待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该部分土地需进行复垦。应复垦面积为9.8亩(Ⅰ标段项目部临建用地)。复垦工程应于工程竣工后半年内完成,复垦所需资金我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按复垦工作进度及时拨款,做到专款专用。

我公司承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复垦责任,保障复垦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特此承诺!

***建设有限公司

二○xx年十一月一日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4

为了规范使用该用地,明确我(单位)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职责,我(单位)特此签订保证书,保证履行以下几项义务:

1、该土地只用于,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按现状的(亩)范围使用,不超占使用面积。

2、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周边土地的种植条件,自行处理好周边关系。

3、使用期限届满如不再申请续期,将自行恢复土地原状并恢复耕种,逾期未恢复的由国土资源管理局依法处罚。

4、若复垦不及时和不按期申请续期,将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由你局依法拆除地上建筑物,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本人全权承担。

5、如因国家和集体建设需要,本人(单位)无条件服从,按时交还土地,决不阻挠。

保证人: 年 月 日

推荐第4篇: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

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矿业开发破坏和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生态恢复成为当前世界尤其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地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紧迫性,同时总结了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以及复垦后的效果。

0引言

矿山废弃地是指采矿剥离土、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包括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矿山道路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往往含有多种污染物,如高含量的重金属、极端的pH值和有害的选矿材料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等途径广为扩散,污染矿山及周边地区,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未经处理的废石和尾矿堆,因其结构不稳定,还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矿山废弃地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尽管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了矿山土地复垦方面的工作,可是在经济、技术、政策上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作为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国内外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研究现状 欧美等国家对土地复垦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展较早,促进了对土壤改造、政策法规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技术产业。国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归纳为直接恢复法和快速转换法,或是两者的结合。土地复垦后的利用模式则可以多种多样,通常是视采矿废弃地自身的特点、位置

而定。可供选择的利用模式有林、农、牧、保护区、娱乐、工商业用地、房地产及垃圾填埋等多种形式。国外在此领域取得了以下成就:1)开创了应用生态学的新领域——恢复生态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矿山土地复垦模式和自维持生态系统;2)经复垦后的矿山废弃地有了新的使用价值,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并创造了全新的生态系统;3)在环境恶化的区域,矿山废弃地面积有所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发展了一支由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在总体上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土地复垦经历了从自发性零星复垦到自觉性有计划复垦、从单一型复垦到多形式复垦、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巨大变化。尤其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实施以后,采矿塌陷地、矸石山、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砖瓦窑取土坑等各类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复垦方法从“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发展到基塘复垦、疏排降非充填复垦、矸石和粉煤灰等充填复垦、生态工程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技术体系。近几年,我国对于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不仅逐渐向生态恢复转变,还对修复后的土壤肥力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使我国的废弃地复垦工作逐渐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和高效化相结合的生态发展阶段。

2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 2.1 物理措施

改善矿区受污染土壤的物理措施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取客土4种方法能够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但覆盖土壤的费用较高,在经济条件较好、生态环保意识较强的矿山较容易使用。在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复垦中,使用客土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效果较好[1]。

露天和井下采矿因采矿工序的不同所产生的废弃地不尽相同,因此在其物理修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

——露天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露天采矿主要会产生露天的采场和排土场,以及废弃的矿坑和堆放的尾渣,其复垦方法:1)露天采场的复垦主要是将矿坑内排土回填后,再覆盖一定厚度表土,形成供农业或林业发展用的梯田;2)排土场复垦主要包括排弃物料的分采、分堆和土场的整治。分采分堆是根据土壤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排弃物料的合理立体分布,形成适合农业或林业的土层;排土场整治主要指土场的后期整平和变坡措施;3)废弃矿坑的复垦主要是充填复垦技术,现在较成熟的采用粉煤灰充填复垦,该方法既利用了固体废弃物,又防止其占用土地和污染地下水;4)尾渣堆的复垦主要采用覆土方法,将废弃尾渣平整后,用熟土和尾渣的混合土进行覆盖。舒俭民等[2]在对石墨矿尾渣堆的复垦

中发现,复垦后的土壤必须补充一定的水分和肥料后才能恢复种植。

——井下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主要造成的废弃地就是塌陷地,其土地复垦主要包括疏干法、挖深垫浅法以及充填复垦。疏干法主要是指开挖大量排水渠,使塌陷区的积水排干,再加以必要的整修工程,使塌陷区不再积水,并得以恢复利用;挖深垫浅法是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坑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目的;充填复垦技术是采用粉煤灰进行充填。李芬等[3]通过对采煤沉陷地的新型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发现,粉煤灰和糠醛渣以4:1和9:1的质量比混配的新型基质适合多种植物正常生长的肥力标准,而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为沉陷地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而且以废治废,大大降低了复垦成本,该方法值得借鉴。

对于废弃地的物理修复还有动电修复方

法,它是在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并通以直流电,使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渗析向电极室迁移,然后将其收集,并作进一步的处理。动电修复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土壤系统中组分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实际应用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而使该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

2.2化学措施

由于矿区废弃地受到破坏与污染,其土壤结构很差或被破坏,土壤养分本来就不多且流失加速,或含有过高的重金属以及过酸或盐渍化,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其酸性,提高土壤肥力。目前采用的化学措施主要有:

2 ——施用易溶性磷酸盐可促使土壤中重金属形成难溶性盐,可以减少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如在土壤中增施易溶性磷酸盐(Na3PO4等),可提高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促使重金属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磷酸盐),其形态有利于这些重金属的固定,并可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Ma[4]发现磷石灰(Ca5(PO4)3OH)可以固定溶解性的铅;Cotter- Howells[5]对污染土壤中的铅和锌的磷酸盐形态的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无机磷酸盐会促使矿区废弃地中的重金属磷酸盐的形成,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Sally Brown [6]等用交互实验研究调查镉、铅和锌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结果发现磷以颗粒态或磷酸的形式加入可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增加植物产量。

——施用含Ca2+化合物。在废弃地中施加 CaSO4或CaCO3等可以解决Ca2+含量低和改善其酸性条件的问题。一般来说,重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仅次于硫化物,并可通过施加CaCO3提高pH值,降低其溶解度。土壤中施用石灰,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而且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引起重金属与钙共沉淀现象来促进重金属沉淀的产生。当废弃地的酸性较高时,应少量多次施用碳酸氢盐与石灰,防止局部石灰过多而使土壤呈碱性;对于碱性废弃地,宜采用CaSO4以及硫酸氢盐等物质改善废弃地的环境。 J.G.Davis[7]等通过对污染土壤中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加入石灰石能提高土壤 pH值,降低植物中锌的浓度,同时提高了植物的产量。

——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大部分矿山废弃地缺乏N、P等营养物质,一般添加肥料或

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速效的肥料极易被淋溶,因此须少量、多次的施肥补充土壤的肥力效果才好;有机肥料可分为:1)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人粪尿、鸟粪、污水污泥等;2)生物惰性有机肥料,如泥炭和泥炭类物质及各种矿质添加剂的混合物。这些都可作为阴阳离子的有效吸附剂,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促使多种重金属的植物毒性降低,阻碍它们进入植物体,同时加入的有机质还可以螯合或者络合部分重金属离子,缓解其毒性,提高基质持水保肥的能力。

2.3生物措施

——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把重金属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含根茎),随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集中处理,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它是一种有效和廉价处理某些有害废物的新方法。 Mishraa [8]等对盐碱化土壤种植植物后的理化特征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提高了土壤肥力。我国曾在植物修复方面作过很多研究[9,10]。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微生物修复。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始状态。因为有些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介质进行净化,在水体污染中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微生物修复用于土壤污染的治理已近十余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原理 3 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目前修复技术包括:添加营养、接种外源降解菌、生物通气、土地处理、堆肥式处理等。

3矿区废弃地复垦效果研究

尽管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有诸多措施,但不同的方法都存在着利弊关系。近年来,对废弃地的科学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复垦措施发展到对修复后的土壤各项指标的广泛研究。

张蕾娜[11]等对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地的养分含量、物理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粉煤灰充填复垦的土壤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逐渐减小,种植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加,5年后基本达到或超过中等水平。孙泰森[12]等通过对五阳矿区采煤塌陷地混推和剥离两种复垦技术以及不同复垦时间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元素(镉、铅、铬、汞)含量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的技术对土壤养分含量、物理性状以及在土体中的分布状况影响较大,并且剥离复垦技术的效益较好,为合理确定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和地力恢复时间提供一定的借鉴。然而,胡振琪等[13,14]通过对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形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渗透率也逐渐增加,复垦土壤碱性过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过对复垦时间不同的粉煤灰复垦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异性的研究发现,

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表层复垦土壤的污染指数呈递增趋势,复垦12年的土壤受粉煤灰的污染影响最重。

胡宏伟等[15]对广东乐昌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复垦试验地研究表明,在12种不同的改良措施中,在废弃地上覆盖厚约20cm垃圾及20kg/m2石灰的改良效果最好,两年后收获的生物量最高。Chen等[16]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碳酸钙、铁矿泥和炉渣,结果发现炉渣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土壤中镉的浓度,同时种植香根草研究发现,化学和植物修复联合使用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最好。 Donna等[17]通过两年多研究发现,只有把添加肥料和种植植物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才能对尾矿中的有毒金属离子的固定达到最优的效果。

4 展望

要实现废弃土地资源的最优利用,须要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淋溶到地下水中的风险性。尽管已经有研究提出了措施之间的优化结合可能对废弃地的复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在研究综合复垦措施的同时,要加强修复效果的长期田园实验研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我国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矿区废弃地复垦研究中,应以生态复垦为核心,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4

推荐第5篇:绿色矿山中土地复垦资料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红会一矿 绿色矿山发展建设规划专题研究之三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专题研究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红会一矿

2013年6月

- - 23

1 前言 ............................................................................................................................................23 2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专题背景 ...................................................................................................1

2.1 矿区自然地理 ....................................................................................................................1 2.2 社会经济概况 ....................................................................................................................2 3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成果 ...........................................................................................................3

3.1 环境保护 ............................................................................................................................3

3.1.1 矿区绿化 .................................................................................................................3 3.1.2 地质灾害防治 .........................................................................................................4 3.2 土地复垦 ............................................................................................................................4

3.2.1 设立专门复垦组织 .................................................................................................4 3.2.2 科学规划,做好矿山复垦工作 .............................................................................5 3.2.3 矸石山复垦 .............................................................................................................5 3.2.4 塌陷区治理 .............................................................................................................5 3.2.5 复垦效益显著 .........................................................................................................6

4 现存主要问题 ...............................................................................................................................6 5 规划目标.......................................................................................................................................6 6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EP) ..............................................................................................6

6.1 矿区绿化工程(EP1) ......................................................................................................6 6.2 矿区塌陷治理与监测工程(EP2) ..................................................................................7 6.3 土地复垦工程(EP3) ......................................................................................................8

1 前言

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矿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等多个环节。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具体体现,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专题立足于矿山环境背景,在阐述矿山自然地理、土地利用现状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矿山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方面取得的成果,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目标及工作部署。为《规划》提供实际、客观的数据及理论支持。

2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专题背景

2.1 矿区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甘肃中部黄土高原,濒临黄河谷地,矿区周围高山环绕,崛蜈山是本区的南部屏障,海拔2858m,西及西北部为龙凤山,海拔2024m;北部青石山,海拔2370m;东北部为黄家洼山,海拔2666m。矿区海拔1780m-1900m。

井田区域为冲、洪积倾斜山间盆地,矿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将军坟一带丘陵为界,盆地可分为西部西格拉滩,东部将军坟滩。

矿区范围内无经常性水流,仅有季节性的沙河、一遇暴雨即泛侵河床,经小水、杨稍沟流入黄河。

(2)水文

矿区属黄河流域,黄河干流在矿区东侧25km处子南向北流经,据安宁渡水文站资料,黄河干流在该区年平均流量1043.25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27.5亿立方米,最大瞬时流量6100 m3/s(1964年7月23日);最小流量为300 m3/s。黄河过境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01.81kg/m3,悬移质输沙率6630kg/s,输沙量20900×104t,侵蚀模数858t/km2。

矿区内水文条件简单,无常年性地表迳流、少植被,仅有季节性短暂洪流,如矿区西部马家宽沟沙河、紫泥河沙河、南部扩大区沙河,遇较大降雨后产生的洪水泛侵沙河河床,然后经小水、杨稍沟流入黄河。

1 (3)气候

区域属大陆干旱气候,温差大,降雨量小,年降雨量为200mm-325mm,年蒸发量1744mm-1763mm,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0.4℃,最低气温-8.6℃.冰冻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冻结深度为0.6m-0.9m,全年多西北风,风力可达八级,风速可达22m/s。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4)土壤、植被

矿区土壤类型以灰钙土为主,其母质以风积、冲洪积母质为主,次为残、坡积母质,土壤层厚一般0.10-0.30m,山前洪积、冲洪积平原地带土壤含砂、砾石,主要性态特征为表层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下,钙积层不明显,有少量石灰结核和石膏结晶,通体强石灰反应。调查区在植被类型上处于草原带向荒漠草原过渡带上,植被有针茅、小黄菊、猪毛草等。

2.2 社会经济概况

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白银市平川区,平川区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19.3万人。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矿区位于平川区红会路街道。

平川区境内资源丰富,能源充裕。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铜、锰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炭、陶土、花岗岩、石灰石、沸石、烧胀粘土、石英石、矿泉水等。境内煤炭总储量达11.37亿吨。陶土储量达20亿吨,是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镇。

平川区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境内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346人,世居人口3046人,流动人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居住在宝积、共和、红会、水泉、王家山等地。少数民族中回族有4090人,其中世居人口2790人,流动人口约有1300余人,主要分布宝积、共和、红会;满族有95人,居住在长征路下属各居委会;蒙古族有81人,么佬族6人,居住在红会、王家山等地;东乡族有35人,居住在红会和宝积;壮族有12人,居住在红会、旱平川和魏家地;维吾尔族有2 人,居住在魏家地;藏族有15人,居住在宝积和王家山;侗族3人,裕固族2人,瑶族2人,锡伯族3人,居住在周家地。

2 社区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比较发达,辖区道现有学校多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中学等。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场所3处,各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社区文化场所。辖区供水、供电、供暖等城市基础设施完备,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较为发达,移动通信实现了全区无缝覆盖,市话交换全部实现程控化、中继传输数字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信用合作社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都在辖区设有分支机构,为社区居民和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环境。

3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成果

3.1 环境保护

红会一矿按照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总体要求,已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快了矿区绿化和环境改造的步伐,将一个落后的老式矿井逐渐发展为一个地面花园性的中型企业,实现了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的90%以上,矿区环境优美。

红会一矿高度重视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自建矿以来,未发生过重大地质灾害。2010年,红会一矿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为矿山环境保护盒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3.1.1 矿区绿化

(1)绿化管理体系

红会一矿领导班子按照总体规划、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把整治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作为至关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了以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环保绿化工作委员会,对绿化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实行了由矿长全面负责,主管矿长具体负责,党委书记监督检查,对口部室具体规划实施的环境治理绿化、美化方案和工作的制度。

(2)“十一五”期间绿化成果显著

自2006年以来,红会一矿矿区绿化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亮点,使矿区环境迅速得到好转。

2006年至2009年,红会一矿种植树木43330余棵、各类灌木花会47000余

3 棵,观赏类根生花卉12800余株,并购进和自育盆栽花卉8000余盆(见表6),使矿区披上了葱葱绿色,呈现了花红柳绿、景色迷人的景象,为实现和打造花园式矿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以“和谐园”、“信游园”、文化广场为绿化中心,生产车间周边为绿化基础,道路绿化为网络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使矿区呈现出一片和谐发展、生态互动的良好格局。

红会一矿矿区规划绿化面积101000m2,实现绿化面积94000m2,绿化面积达矿区总面积的55%(见表6-7)。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多年被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评为绿化模范单位。

3.1.2 地质灾害防治

(1)地灾防治机制

红会一矿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目标。同时,矿山邀请资质单位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年年编写《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支持。

(2)地灾治理工程

红会一矿的主要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陷等。针对这些地质灾害,红会一矿制定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红会一矿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沉陷,总面积为222.58km2,塌陷深度不等。对于大于8m的塌陷区采取自然恢复措施,将塌陷区周边设立防护栏以防止牲畜滑落,小于8m的塌陷区采用矸石回填,,上部覆土,平整为土地。

3.2 土地复垦

红会一矿严格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履行了复垦义务,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前提下,努力做好土地复垦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恢复了矿区本来的面貌,推动了红会一矿绿色矿山建设进程。

3.2.1 设立专门复垦组织

红会一矿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主要表现在矸石山和地面塌陷。矿山对此十分 4 重视,专门成立了复垦领导小组,负责监管矸石山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地面塌陷情况,组织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同时,选调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懂专业的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土地复垦的各项工作,强化实施力度。

3.2.2 科学规划,做好矿山复垦工作

根据国土资源部指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红会一矿于2011年编制了《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矿山实施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依据。方案通过了专家审查。红会一矿已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了矿山采、选等矿山生产与矿山环境和土地复垦协调一致。

3.2.3 矸石山复垦

矿区排矸场堆放矸石部分作为建筑材料消耗,部分用于场地平整、塌陷区处理、黄泥灌浆、采空区防灭火等工程,剩余部分较少,目前所见堆放矸石大多为临时堆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

现矸石山总面积9.24hm2,其中绿化面积达到27703m2,绿化率65.5%。2007年矸石山处理面积19000m2,绿化面积约9000m2,现已绿树成荫,花草繁茂。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整理矸石山9座,绿化面积约14980m2,植树180棵。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植树535棵。

为了防治矸石的流失,受雨水淋滤后污染水土,设计在排矸场前缘修筑挡渣墙。挡渣墙采用M10浆砌石砌筑并勾缝,基础用30cm厚三七灰土夯实,在修筑的挡渣墙后对矸石进行分级堆放,坡面坡比为1:1.5。排矸场防治的植物措施主要是按照坡面植被恢复的要求,以种植适合本区的松柏、乔灌木为主,种植区段按照乔木株行间距为1.5×1.5m,灌木株行间距为1.0×1.0m的距离进行鱼鳞坑的整修,整修后的坡体再用细粒砂壤土覆盖,覆盖厚度一般坡面为30~50cm左右,鱼鳞坑位置处一般为50~60cm。

3.2.4 塌陷区治理

对塌陷区主要实施土地平整措施。根据裂缝宽度大小,对较小裂缝经耕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裂缝采取充填、平整的顺序,使耕地恢复原状,以减小雨水侵蚀, 5 减轻水土流失。

3.2.5 复垦效益显著

多年来,植被恢复工程,使矸石山的复垦率、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自然景观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改善了周边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质量,恢复了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有效地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塌方等隐患,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复垦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保障了社会稳定,提升了企业在社区居民心中的形象。

4 现存主要问题

根据红会一矿资源储量现状,小煤窑破坏区呆煤比例会随着矿山的生产而逐渐增大,小煤窑破坏区呆煤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增强了矿区地质灾害,尤其是塌陷隐患的触发几率,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不断的加强。同时,虽然红会一矿已经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在矿区实施了一系列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工作,但是仍存在矿区复垦率较低(61%)的问题,矿山土地复垦工作任重而道远。

5 规划目标

(1)全面实施矿区绿化,绿化率达到95%。 (2)做到“边生产、边复垦”,复垦率达到70%。

(3)继续做好矿区地灾隐患进行定期监测和治理工作,进一步确保矿山生产和矿区百姓生活的安全。

6 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EP)

6.1 矿区绿化工程(EP1)

(1)工程内容

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绿化工程,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情况选择适

6 生树种,计划植树10万棵,并建设新景点5个。

(2)工程资金筹措

预计投资300万,200万元由矿山自筹,100万元申请国家相关专项资金。 (3)进度安排

绿化工程伴随矿山生产全过程,因此,在规划期内绿化时间为2013~2017年。

(4)工程预期效果

美化矿区环境,绿化率达到可绿化范围的95%。 (5)实施部门

矿区绿化工程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实施。

6.2 矿区塌陷治理与监测工程(EP2)

(1)工程内容

由于红会一矿开采历史较长,留下的采空区范围较广,但沉陷速度缓慢,当发现有地裂缝等灾害隐患时,可以及时采取搬迁、人工垮塌等治理工作,建矿56多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地质灾害事故。为了更好的防治矿区地质灾害隐患,塌陷区的治理及监测尤其重要。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初步确定红会一矿塌陷风险区面积约为222.58亩。在规划期内,矿山计划针对矿区台阶状塌陷和坑穴塌陷的现状,采取网格状的矸石填充治理塌陷区。同时,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工程,在塌陷区设置15个监测站,配置专业人员,每月按时监测,确保矿山生产与社区居民生活的安全。

(2)工程资金筹措

计划投入400万元,200万由矿山自筹,200万元申请国家先关专项资金。 (3)进度安排

矿区塌陷治理与监测工程伴随矿山开采全过程,因此,在规划期内监测时间为2013~2017年。

(4)工程预期效果

有效防治塌陷隐患,保证矿区生产安全。 (5)实施部门

7 矿区塌陷治理与监测工程由综合管理部、经营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

6.3 土地复垦工程(EP3)

(1)工程内容

“边生产、边复垦”,对废石堆放场地进行复垦。复垦面积9.24公顷,复垦为草地。

(2)工程资金筹措

计划投入170万元,全部由矿山自筹。 (3)进度安排

复垦工程伴随矿山生产全过程,因此,在规划期内复垦时间为2013~2017年。

(4)工程效果

一定程度上恢复矿区生态,复垦率达到70%。 (5)实施部门

土地复垦工程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实施。

推荐第6篇:矿山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RE: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编制要点及注意的问题(梁成华)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编制要点及注意的问题第一部分土地复垦概述土地复垦原则土地复垦的特点土地复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技术路线1土地复垦的概念国务院1988年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中对土地复垦的含义界定为: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2土地复垦的原则我国的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这个原则具体体现在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的第42条的规定:“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3土地复垦的特点多学科性(地质学、土壤学、土地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限制因素多且复杂(土地破坏方式、政府的政策及法规、复垦资金、复垦技术、自然和社会条件...) 多工序的工程体系(工程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分析总则项目概况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土地复垦投资概算土地复垦效益分析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保障措施附件要求编制目的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目标服务年限主要计量单

位1.1 编制目的问题:篇幅过长、多数报告写成了报告所编制的主要内容。要点:概述某项目占地和已破坏土地情况,生产(建设)过程可能破坏土地情况;按照XXX原则,依据XXX文件的要求,为了控制或减少某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不必要破坏,保护耕地及其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将该煤矿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到实处;为某项目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提供依据。1.2 目标问题:不明确要点:某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塌陷、压占、挖损等)土地面积???hm2;复垦各类土地面积???hm2 ,土地复垦率??%;社会、生态、经济效益。1.3 主要计量单位问题:混乱要点:用法定单位,如:hm

2、㎏、㎞、㎝等;全文所用计量单位级别应该统一。2项目概况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项目生产工艺流程2.1 项目简介问题: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和土地权属不明确;要点:熟悉《XXX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XXX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工程项目占用土地情况报告》,按编制要求将下列问题简述清楚:项目名称、位置、隶属关系、企业性质、矿种、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和土地权属;建设项目还要说明工程性质、投资规模、建设期限。2.2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问题:针对性不强,涉及的范围过大,数据不真实;要点:重点简介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概况,最好附项目区现场照片;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资料应该来源于当地政府提供的《XXX镇(乡)“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 XXX镇(乡)小城镇

建设总体规划》《XXX县年鉴》2.3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问题:数据不真实,数据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不符,土地利用类型名称不规范;要点:依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写,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及生产情况;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要规范。2.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问题:针对性不强,盲目引用;要点:建设项目应重点介绍与导致土地破坏顺序和破坏方式有关的工程环节;开采矿产资源项目应依据《XXX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资料简介生产工艺流程、资源赋存形式与分布状况,并侧重介绍可能导致土地破坏的环节。3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已破坏土地现状拟破坏土地预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复垦标准3.1 已破坏土地现状问

题:对已破坏土地情况的描述过于简单,缺乏实地调查数据和图片资料;要点:根据实地调查,正确划定土地破坏类型;说明由于挖损、塌陷、压占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范围、面积和程度,按破坏类型附现场照片;建立破坏土地面积和破坏程度统计表。3.2 拟破坏土地预测问题:拟破坏土地预测依据不充分,在统计拟破坏土地与已破坏土地面积上混乱,土地破坏的时序不清;要点:与项目简介中的相关内容(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或项目工程安排)相衔接;简述拟破坏土地的依据和方法,测算不同时段和区段破坏土地的类型、面积、范围、程度。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问

题:忽视项目生产或建设过程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而对土地复垦影响较小和暂时性的环境问题叙述过多,如噪声和扬尘等。要点:明确该节内容与土地复垦的

关系,服务于复垦的可行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内容,必要时可进行采样化验分析和监测;重视对有色金属矿山和选矿场及尾矿库的环境影响分析;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①问题: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限制因子及其等级标准选择脱离项目区实际;确定待复垦土地用途的依据不充分;缺少或没有土地复垦类比方案;忽略农用地以外的土地用途的可行性分析;原则性内容叙述过多。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②要点:明确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是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 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对受破坏土地,针对特定复垦方向的适宜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分析,是制定土地复垦规划和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依据。确定土地复垦方向;选择正确的评价标准,指出主要限制因子。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③适宜性评价程序)3.5复垦标准问题:复垦标准不具体,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相脱节;要点:严格按照所确定的复垦用途制定复垦标准;复垦标准不仅包括复垦后的某种用途的土地标准,而且还应包括与之相配套的道路、灌溉渠道等工程设施标准。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预防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4.1预防控制措施问题:重点不突出,偏重预防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的措施,因挖损、压占、塌陷使土地遭到破坏的措施偏少;要点:深刻理解“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原则的涵义,将复垦作为生产和建设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项目特点、生产方式和工艺,

提出在项目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减少破坏土地的面积,以及降低破坏程度的控制措施。4.2工程技术措施问题:没有根据各复垦单元的土地破坏特点和复垦后的土地用途提出拟采取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与“工程设计”的侧重点不清,这两部分内容雷同。要点:根据各复垦单元的土地破坏特点和复垦后的土地用途提出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不要在这一部分编写复垦工程设计内容。4.3生物化学措施问题:提出的生物化学措施针对性不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尤其是农业技术知识。要点:为恢复植被或满足某种利用(旱地、水田、建设用地„)标准,拟采取的生物和化学措施,要有针对性;采取的措施要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工程量测算工程设计5.1工程设计问题:简单地引用工程技术措施部分;缺乏相关设计图鉴;没有针对性,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复垦单元。要点:针对各个复垦单元复垦后的土地用途和标准进行工程设计,使拟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生物化学措施落到实处;结合图鉴使工程设计有空间性和可操作性。5.2工程量测算问题:工程量测算过于简单(个别的就一张汇总表),没有过程,依据不充分;与工程设计内容相脱节。要点:依据工程设计,按复垦单元进行测算。6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问题:过于简单,依据不充分;与工程量测算内容相脱节。要点:依据工程量测算结果,按各复垦单元分项概算,并汇总;投资概算组成:①工程施工费(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②其他费用(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编制依据:《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预算定额》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5)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问题:效益分析依据不充分,甚至直接引用其他报告相关部分;经济效益估算过大,脱离实际。要点:重点分析复垦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要真实,尽量量化。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问题:对项目区施工条件和工程进度考虑不周;工程进度安排不实。要点:依据工程进度安排和对土地破坏的阶段性或区位性特点划分复垦工作阶段;分段说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投资和计划安排。生产年限超过5年的生产项目,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复垦工作阶段。9 保障措施建议:依据项目特点及其所处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提出保障措施,避免直接引用;将复垦土地权属调整内容放入该部分。

推荐第7篇: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论文

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

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

摘要: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因素导致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灾害事件。讨论了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并调研了国内外矿业复垦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中国今后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阐述了土地复垦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矿业效益。 关键词:矿山开采;土地复垦;措施;现状;效益

Mining and Land Reclamation Abstract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a result of natural geological procees and man-made factors have led to mine th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ause lo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or human survival resourc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damage disasters.Discued the problems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the basic status quo of mining reclam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Chinese land reclamation efforts in the future to increase the main measures and methods.Described land reclamation arising from the economic, social, mining efficiency.Key words:Mining ; Land Reclamation ; measure ; status quo ; benefit

矿业生产是破坏大自然和过分消耗有限资源的生态地位最低的行业。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景观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等。我国现有8000 多个国有矿山,11 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个体矿山12.2 万个,拥有矿业城镇300 多座,从业人员超过2000 万人,各类矿山遍布全国2000 多个市县。矿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各类固体废物长期占用和破坏耕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破坏废弃的土地约1.33 ×107 hm2 ,其中,开采矿产资源造成塌陷、挖损、压占破坏废弃的土地有400 万hm2 左右,约占破坏土地总量的30 %。矿山开采不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那样,可以根据地质情况针对灾害可能多发地段,采取“能避让则避让,能预防则事前预防”的原则进行避与防,大多数情况下采矿不得不在明知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进行,从而易于产生和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矿业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矿山废弃地开采的危害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系统受干扰程度大、系统的恢复程度慢,往往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他的治理始终是矿区生态恢复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 1.1 采场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防治原则与现状

露天采场因开采产生的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鉴于经济的原因,矿山露天开采往往设计的边坡较陡,只要能保证在矿山开采期间安全运营就可,闭坑后则任其自由发展。露天开采人为地塑造了边坡,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边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既严重破坏了地应力的自然平衡,又导致了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和滑移。同时,边坡在开采过程中易受爆破等因素作用而产生裂缝,且随着采矿工作的推进,裂缝会进一步发展,一旦诱发因素(如暴雨、地震等)出现,高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就很可能发生灾害。地下采场因开采产生的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矿井灾害(瓦斯爆炸、煤突出、矿井突水、煤层自燃、塌方、冒顶、底鼓、片帮、岩爆、矿井热害)两大类型。地面变形灾害主要是矿床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矿坑顶部岩体在自重和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向下陷落产生,采空区深度与面积、采掘面高度、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决定了地面塌陷、地裂缝的规模与空间分布,而地面变形灾害又可能进一步诱发山体开裂,进而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矿井灾害多在采矿期间发生,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矿山采掘活动强烈改变了矿区的应力系统,导致地应力集中而出现塌方、冒顶、底鼓、片帮、岩爆等灾害,或由于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而导致突水、煤层自燃及矿井 热害等灾害。对于以上灾害的防治,我国采取的原则是:能避让则避让,能预防则事前预防,实在不行,则采取技术上可行、工程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案对灾害进行必要的治理。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型矿山大多为私营,要让业主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对灾害进行长效治理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况且在灾害治理的技术上我国的研究尚不成熟,工程措施上主要有主动型、被动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方法,最多也仅能达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效果,至于闭坑后的情况则是谁也不会去预测了。 1.2 闭坑后采场潜在的灾害类型及危害

由于矿山灾害治理的短效性及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故矿山闭坑后必然会留下灾害隐患。露天采场闭坑后留下的潜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这是由于露采后留下了高边坡,虽然在坑底进行了一定的废石回填,但留下高边坡仍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露采很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样的边坡在后期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再次发生灾害。地下采场闭坑后留下的潜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甚至也有因地面变形而诱发的山体开裂,继而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滞后性,即在开采期间不发生或发生得不彻底,尚未达到稳定状态,待闭坑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发生或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发生。以上灾害一旦发生,如果采场内已经进行了土地复垦,则复垦好的土地就可能因灾害的发生而再次破坏甚至废弃,造成本不应有的损失。 1.3 弃渣场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防治

弃渣场因矿山开采排土弃渣而容易产生的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渣场的物质由地下采掘出的大量松散的废石组成,加上场地所限,废石堆往往堆放得较高,这样一旦拦挡措施不当,则在暴雨或其他诱发因素的作用下灾害就可能发生。渣场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于开采期间在渣场外围设置挡墙,闭坑后尽量利用弃渣回填至采空区,降低废石堆的坡度。然而,由于弃渣回填工作比较费事,特别是地下开采的坑道回填难度更大,因此大多情况下矿山企业主做不到这一点,即任由弃渣堆放。这样就导致了渣场的灾害危险性将一直保留,给土地复垦带来很大的难度,也留下了灾害发生的隐患。灾害一旦发生,复垦好的土地也将遭到灭顶之灾。

2.我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现状

矿业废弃地是指被采矿活动所破坏、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排土场废弃地,即由采矿活动剥离的表土、开采的废石堆积形成的废弃地;二是采空区废弃地,即由矿物开采造成的采空区或塌陷区所形成的废弃地;三是尾矿坝废弃地,即由矿物分选后的剩余物排放形成的废弃地。我国矿业废弃地复垦工作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主要零星的、小规模复垦。1988 年我国出台了《土地复垦规定》,矿业复垦工作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据统计,1990~1995 年间,我国1256 家大中型矿山,复垦土地4.67 万hm2 ,其中内蒙古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复垦率较高,分别达到12.4 %和15.7 % ,青藏高原复垦率最低为0.6 % ,目前全国矿业复垦累计达40 万hm2 左右,约占矿业废弃地总量的10 %。复垦效果排列顺序一般是:煤矿、非金属矿山、黑色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矿山。从重视程度看,一般是国有大、中型矿山好于乡镇小型矿山和私有矿山。

3.复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未把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纳入生产建设规划,没有把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决策体制上来。

3.2 复垦方式较为单一,多限于绿化、水土保持。

矿山复垦常用的穴植法和条带法栽种,工程施工量大,成活率低,不易形成产生经济效益的复垦模式,加之复垦资金困难,企业积极性不高。 3.3 矿区废弃地土壤贫瘠。

土壤机械粒度、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持水性、p H 值等,不利于植物生长。如尾矿坝矿砂粒度小,易板结;排土场矿泥颗粒粗,不易风化和粉粹,持水性差。部分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高(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 ,也不利于植物生长。 3.4 复垦科研工作跟不上企业需求。

复垦技术仅限于一些基本途径的研究,未从整个矿区条件,按照环境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综合、协调的生态复垦研究,致使复垦区生态环境改善不明显,经济效益较低。

4.国内外矿业复垦对比分析

4.1 复垦政策及管理制度的比较

国外多数发达国家复垦工作起步较早,管理制度较完善,执行较严格。以美国为例,该国矿业复垦起步于20 世纪30 年代,1977 年颁布了《露天采矿管理与恢复(复垦) 法》( Surface Mining Cont rol and Recla2mation Act) ,除此之外,各州均出台了许多土地复垦相关法规。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采用严格的执法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采矿许可证制和复垦保证金制,并采用各种政策募集复垦基金。从1978 年至1986 年共募集复垦基金18 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复垦工作的发展。为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1994 年美国内政部将每年的8 月3 日定为土地恢复日(National LandReclamation Day in t he Department of Interior) ,以鼓励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我国1988 年出台了《土地复垦规定》,1999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先后出台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煤炭法》、《铁路法》等法律中都有土地复垦方面的规定,但执行中由于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原因,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4.2 复垦规模目标及技术的比较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土地复垦率已达到50 %以上。美国自颁布《露天采矿管理与恢复(复垦) 法》后,要求以前破坏的土地由企业和政府共同负责复垦,法律颁布以后矿业废弃地复垦应达到100 %。1977 年以来,全美国5600 处废弃矿场大约5.5 万英亩的土地得到了复垦利用。目前美国土地复垦率已达到85 %。从复垦目标看,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已广泛开展农、林业复垦工作,以恢复土地生产力,恢复废弃地植被达到破坏前水平为复垦目标。如澳大利亚西澳州ALCOA 铝土矿,在采矿前首先清除植被(主要为澳大利亚红木) ,对矿区土壤进行化学分析,采集被清除植物的种子,便于复垦时恢复原貌作参考;然后把上部岩土层按土壤层、覆盖层分开保存到合适的地方;最后是剥离岩层,进行采矿。该矿通过近30 年的复垦工作,已复垦废弃地1 万多hm2 ,除现在正在开采的矿场外,复垦过的地方几乎看不出采矿的痕迹。由于矿业废弃地土壤贫瘠,部分废弃地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利于植物生长。废弃地复垦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复垦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其主要研究热点是复垦土壤的重构与改良;微生物技术在重新植被中的应用;侵蚀控制和农、林业复垦技术;复垦设备与产品的开发等。我国矿业废弃地复垦虽起步于20 世纪50 年代,但由于长期受到“地大物博、资源众多”的思想影响,20世纪80 年代末以前,矿业复垦工作基本是零星的、分散状态,没有纳入到矿业生产活动的整体规划中去,日积月累形成了较大的矿业复垦欠账。目前矿业复垦率仅为10 %,远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50 %以上的土地复垦率。从复垦目标看,目前大多数矿业废弃地复垦还仅限于防止水土流失、预防废弃地二次污染、恢复简单植被的初级状态,其复垦手段多限于工程复垦,复垦效果还远远未达到农业用地和恢复生态景观的程度。但我国个别矿山如广西平果铝矿的复垦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投产近10 年来,坚持生产环保两不误,目前复垦面积达133hm2 ,采空区实现了100 %复垦,为我国矿业复垦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5.搞好矿业复垦工作的措施

根据矿业废弃地形成的原因和复垦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矿山常用的复垦方法主要有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大类。工程复垦主要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对采空区采用废石充填、表面覆土整理技术;对排土场和尾矿坝采用机械整理土地,调整和稳定废石堆边坡技术,在土地平整和整理基础上,采用穴植或条植等方法,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速生植物,以改善废弃地生态景观。生物复垦是利用当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复垦技术。它包括一系列恢复被破坏土地肥力,造林绿化以及种植适宜经济作物,开展农业复垦的综合措施。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用于设计新的速生、丰产树种和草类;微生物技术用于土壤改良。恢复矿区生态平衡、恢复废弃地土地生产力使之达到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已成为当今生物复垦技术的研究热点。

今后中国土地复垦工作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手段,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密切配合、群策群力”的原则,利用5 年的时间使土地复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对今后新破坏的土地,做到破坏一亩,复垦一亩,当年复垦面积与当年破坏面积持平,不欠新账;加大历史遗留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逐步偿还旧账;力争在15 年内使我国的土地复垦率达到50 %以上。其主要措施是: 5.1 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严格执法,强化管理。

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土地复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土地复垦规定》的修订工作。二是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优惠鼓励政策。允许业主对国家征用的被破坏的土地,自行复垦后,归业主使用,政府予以登记、确权发证,保护复垦者的合法权益;国家鼓励生产建设单位优先使用复垦后的土地用于生产或基本建设,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如不再支付新的征地费、减免土地使用税等;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采取股份制、合资、合作以及招标、拍卖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复垦。三是根据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和利用结构,改变过去复垦后的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土地复垦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调动复垦者的积极性。

5.2 编制好土地复垦规划,并保证有效实施。土地复垦必须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通过土地复垦规划的编制,确定土地复垦的原则、重点、目标及土地利用结构、方向等。首先,土地复垦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与当地的城镇、道路、河流及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其次,土地复垦要与工矿企业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并做到结合生产建设同步实施;再次,土地复垦要充分利用工矿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充填塌陷、挖损的土地,既避免排放的废弃物另外压占土地,又解决塌陷、挖损区的充填物。同时要注意对土地复垦充填物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5.3 充分运用行政措施,保证土地复垦任务完成。

一是对新开采矿山项目要求做好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和制定具体治理措施。凡是开采矿产资源项目未按要求做好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和制定具体治理措施的,一律不予发放采矿许可证;二是运用建设用地审批手段,严格审查矿山开采项目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及土地复垦方案。凡矿山开采将造成土地破坏而又无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及具体治理措施的,一律不予审批矿山开采生产建设用地。三是加大土地复垦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督促工矿企业按照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及土地复垦方案,复垦治理破坏的土地;另一方面对违法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或不按要求复垦土地的,依法严肃查处。

5.4 多渠道筹集土地复垦资金,加大土地复垦资金投入。

一是继续执行好复垦生产或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复垦所需资金列入生产成本或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规定,保证新破坏土地复垦资金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扶持土地复垦的力度,争取资金逐年有所增加。三是开辟新的资金渠道。主要有:将复垦后的土地,依法有偿出让、转让使用权或出租,将其收益专项用于复垦再投入;在国家征收的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土地复垦;借鉴国外的做法,争取建立土地复垦基金制度,以加强国家在土地复垦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另外,鼓励团体、企业、个人扩大投入以及吸收利用国外资金投入土地复垦。 5.5 加强土地复垦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土地复垦意识。

进一步宣传中国的土地基本国情和开展土地复垦的重大意义,将土地复垦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继续搞好土地复垦业务培训,提高土地复垦队伍人员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土地复垦科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加强国内外的土地复垦学术交流,争取区际、国际合作,交流土地复垦技术、经验,以推动土地复垦工作更广泛地开展,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6.浅谈土地复垦的效益

狭义的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仅指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这两部分的效益。但由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对矿山企业、当地农民及政府、社会,分别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不同目标和效益要求。不论土地复垦,还是生态重建,其根本是造地、造土。因为采矿破坏的是土地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土壤资源是密切联系的,如径流、河流、地下水都与土地、土壤有关。然而,现代化的大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破坏的土地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到几

十、几百平方公里,地貌改变、河流改道、植物群落消灭、土地不能利用、土壤无生产能力,极特殊的可使土壤全部失去。所以造地、造土,即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成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

可以了解,由原脆弱生态演变为极度退化生态为第1阶段,即矿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由极度退化生态演变为生态重建雏形为第2阶段,即矿区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由重建生态雏形演变为重建生态相对稳定型为第3阶段,即矿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三大效益”配置在不同阶段迥然不同。

第1阶段为效益完全丧失阶段,并会产生较大的负效益。

第2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水、保土、防风固沙、提高肥力、改善生境,所采取的措施主要起防护性功能,故产生的效益只能是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此阶段的社会效益也仅仅只能体现在减轻自然灾害上,如保护新造土地不遭沟蚀破坏与石化、沙化,减轻矿区下游洪涝灾害与泥沙危害,减轻矿区风蚀与风沙危害,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等。而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效益还无条件产生。另外,此阶段也可能有少量的经济效益。

进入第3阶段后, 因保水、保土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好,矿区生态系统已具备生产性功能的基本条件,即可考虑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同时,此阶段的社会效益不仅体现在减轻自然灾害上,而且已上升到可促进社会进步,如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失业农民及其剩余劳动力有用武之地,提高劳动利用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适应市场经济,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地矛盾,促进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此阶段才可能是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阶段。

参考文献:

【1】唐春,李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

【2】李海波,李克顺,李亚东,我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现状及对策分析。 【3】潘明才,我国土地复垦概况及发展趋势与对策。

【4】白中科,郭青霞,王改玲,张前进,魏忠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

【5】白中科,赵景逮,论我国土地复垦的效益。

【6】李娟,赵竟英,陈伟强,矿区废弃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

推荐第8篇: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承诺书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承诺书

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及《广东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确保临时用地得到复垦,我公司作如下承诺:

一、因 需要使用临时用地 亩,如果到期若需要继续使用,在期满前一个月内向土地行政部门重新申请;

二、自觉缴纳临时用地土地复垦保证金;

三、只在临时用地上从事水泥搅拌,不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四、在临时用地使用期满后,按照《土地复垦方案》,无条件自行拆除地上的建筑物,及时清理废弃物,恢复土地原貌,并保证交通设施的完善;

五、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该临时用地时,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日内,自行拆除地上的建(构)筑物;

六、经批准使用的临时用地,只按批准用途自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抵押、交换、买卖、租赁或在该临时用地内进行违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

七、临时用地复垦施工完成后,及时提出土地复垦验收申请,确保验收合格。特此承诺!

承诺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日 期: 年 月 日

推荐第9篇:土地复垦的承诺书1

关于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

建设临时用地复垦的承诺书

兰州市安宁区国土资源局:

兰州市北环路(二环)工程项目是兰州市“一横三环九纵”骨干路网交通体系中“二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有机对接,是兰州市东西大通道之一。全线总长27.7km,建设标准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路幅宽33米,采用双块板断面形式,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项目估算总投资83.114亿元。北环路工程的建设,对拓展兰州城市北部空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临时土地(耕地)。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待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该部分土地需进行复垦。应复垦面积为9.8亩(Ⅰ标段项目部临建用地)。复垦工程应于工程竣工后半年内完成,复垦所需资金我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按复垦工作进度及时拨款,做到专款专用。

我公司承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复垦责任,保障复垦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特此承诺!

兰州国资投资(控股)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推荐第10篇:土地复垦

矿区土地复垦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河北xx大学 xx学院,河北)

摘要: 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 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 是实现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根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 认为目前我国煤矿区存在着影响土地复垦问题的一系列因素, 包括经济、技术、理论、政策和历史因素等。对此, 应加强土地复垦理论和技术经济的研究、土地复垦技术的推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以形成矿区土地复垦的支撑体系, 促进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矿 土地复垦 因素 对策

引言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矿区工农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作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1 土地破坏的主要原因

土地破坏大体包括:1由于露天采矿、取土、挖砂、采石等生产建设活动直接对地表造成破坏的土地;2由于地下开采等生产活动中引起地表下沉塌陷的土地;3工矿企业的排土场、尾矿场、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城市垃圾等压占的土地;4工业排污造成对土壤的污染池;5废弃的水利工程,因改线等原因废弃的各种道路(包括铁路、公路)路基、建筑搬迁等毁坏而遗弃的土地;6其他荒芜废弃地。而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的开采是土地破坏的主要原因。

这些土地根据恢复利用的具体用途,根据《土地复垦规定》,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和自然条件、土地破坏状态来确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尽量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

2 矿山土地复垦形势分析

2.1 矿山土地破坏环节分析

矿山开采之前需要对矿区范围内进行征用和变更:如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首先由当地政府进行征用变更为国有土地,然后由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矿业权人,才能够成为采矿用地,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原先是国有土地,与国有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及登记手续,领取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土地使用权,变更为采矿用地即可。如果在矿山建设开采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造成土地的破坏,使得矿山土地不能够在原有用途下利用,就需要对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通过土地复垦,改善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矿山开采之前所征用土地的利用类型比较复杂,如耕地、林地、园地和草地等。根据土地复垦要求和原则,矿山开采破坏的土地优先复垦成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复垦后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矛盾。 2.2 复垦土地权属关系分析 复垦后土地利益主体是矿山企业、政府和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复垦的原则“谁破坏,谁复垦”,矿山企业在开矿过程中土地遭到了破坏,通过相关措施复垦成可以重新利用的土地,虽然通过复垦这部分土地已成为农用地或其他用地,但是这部分复垦后的土地在未进行变更之前仍为采矿用地。由于矿山企业不具备专门从事种植等农业活动的人员,对于复垦成农用地的土地无法得到合理利用,且由于企业在复垦中投入大量资金,无偿把复垦土地给与当地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是不现实的。因此,这部分由企业复垦完的土地出现了矿山企业有地不愿种而当地农民有地不能种的矛盾,使得复垦后的大量农用地,特别是质量较好的耕地不能得到种植。同时,由于矿山当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地可种,而且国家征地补助标准偏低,甚至不能补偿到位,导致了矿地矛盾、工农矛盾的加剧,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

3 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的影响因素

3.1 经济发展因素

分析土地复垦区尤其是煤矿区土地复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不难发现, 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技术的完善是煤矿土地复垦的基础, 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经济的强有力的支持, 复垦就不可能得以实施。煤矿土地复垦技术复杂, 工程量大, 需要雄厚的资金; 而复垦后土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小, 煤矿企业不愿投资复垦。受区位经济制约, 煤矿土地复垦后, 其经济效益相对于巨大的复垦成本来说, 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于煤矿土地复垦, 但收效甚微。 3.2 技术因素

所谓技术因素是指土地复垦工作中的科学技术条件,一般认为土地复垦技术分为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目前矿区内土地复垦的技术相当落后,基本上处于工程复垦阶段,没有有效的生物复垦技术,对土地恢复的程度不高。对于塌陷地,矿区一般采用简单的充填,恢复土地的面貌,有些干脆不经处理直接利用。煤矸石山消耗后的土地复垦也基本上采取简单剥离贫瘠土层的方法进行复垦。对复垦技术研究支持力度不够, 技术推广应用困难重重。再加上以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土地复垦认识和投入不够, 制度、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也比较少, 是导致复垦工作难以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东部沿海一些矿区, 经济条件好, 先进技术也得以推广应用, 复垦成本相对较低, 复垦率能达到30% ~ 60%; 而西北部地区, 经济基础薄弱, 资金短缺, 缺乏先进技术力量, 煤矿企业效益低, 土地复垦工作滞后。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复垦机制, 所以目前更多的是采用示范区的形式推广复垦技术, 作用和效果都受到很大限制。 3.3 政策因素

一些发达国家, 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我国复垦在法律制度上起步较晚,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执行措施, 特别是政策上和资金上缺少保障, 落实起来难度较大。对此, 只有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和可执行机制, 才能为土地复垦提供保证。 3.4理论因素

基础理论研究是土地复垦的关键环节。目前, 我们对土地复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 土地复垦起点低、复垦率低、效益不显著。土地复垦的基础理论包括: 土地破坏机理和破坏土地损失理论的研究; 土地复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研究( 包括复垦土地的生态重建原理、土地复垦规划理论、土地复垦过程控制与优化、复垦土地的正向替演机制等) ; 复垦土地的持续高效利用理论研究( 包括复垦、土地经营管理的技术体系、生物复垦与土壤改良的技术) 等。 3.5 组织管理因素 土地复垦规定指出: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但由于土地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广、覆盖面大、事务性工作多, 在人员配备上兼职较多, 所以管理的力度不够,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加上土地复垦无考核指标, 管理人员无压力, 易形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同时, 土地复垦需要重金支持, 土地复垦规定指出: 土地复垦实行谁破坏, 谁复垦; 谁复垦, 谁受益。根据规定, 矿区是直接的破坏者, 应该由矿区负责复垦, 但根据现在的财务制度规定, 矿区没有这项成本开支, 更没有资金来源。复垦资金应从耕地占用税中划拨,但税都交给了地方政府。按规定谁复垦、谁受益, 但我国的现行制度已规定, 土地都在农民手中。农民没有复垦资金,而矿区又没有复垦权, 所以这是很难操作的。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 对耕地占用税的收入 取之于农, 用之于农; 取之于土, 用之于土。但实际操作中, 复垦资金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 土地复垦多数较难进行。 3.6 历史因素

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煤矿土地复垦的研究大多限于技术理论方面, 而对于复垦经济和融资方法的研究太少。现在对煤矿土地的复垦更多的是靠政府政策和法律来推动。

4 对策

综观50 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 随着科学的进步,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的不断积累, 人类对于人与自然保护的关系和自身社会经济行为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自行解决, 相反还会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恶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8 亿多农民以土地为生, 研究、治理、复垦被破坏的土地已势在必行。 4.1深入开展煤矿复垦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加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土地复垦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把土地复垦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之中,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进行研究和具体规划, 才能保证复垦后土地的持久有效。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土地复垦研究涉及到一些基础学科,如农业、林业、微生物等, 应该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紧跟国际技术前沿, 更好地吸收最新的复垦技术方法,尤其是加强快速植被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及土地持续高效利用理论等当前的热点领域研究;加大对煤矿土地复垦方面的科技投入, 鼓励有条件的煤矿企业进行土地复垦研究的投入, 成为土地复垦研究的主体力量;加大对复垦教育和科研组织的扶持力度, 鼓励科技创新, 形成雄厚的研究基础; 加强对土地复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使复垦土地成为矿区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加强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严格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是国外开展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较早、较好的国家, 其中, 建立严格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是其共同的特点和成功经验之一。而我国幅员辽阔,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矿产资源开采形式各异, 使得不同矿区土地破坏类型多样, 需要不同的复垦技术。复垦技术采用得正确与否, 是决定能否实现预期复垦效果的关键。不同的复垦技术所需的复垦资金、人力投入不一样, 如采用错误的复垦技术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应加强对复垦的规划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的研究, 制定分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加强区际、国际间土地复垦技术的交流以及学术探讨, 成立专门的复垦技术标准机构, 使土地复垦少走弯路。而对于较为难治理的采空沉陷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方法主要包括:

1疏干法:该方法应用于潜水位不太高、地表下沉不大,则正常的排水措施和地表整修工程能保证土地的恢复利用。所以这种方法多用在低浅水位地区或单一矿层和较薄矿层开采的高、中潜水位地区。它的优点是工程量小, 投资少, 见效快, 且不改变土地原用途, 但需对配套的水利设施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以防洪涝, 保证塌陷地的持续利用。

2 就地平整法:对不积水而起伏不平的沉陷地或积水沉陷区的边坡地带, 因地块保墒、保水、保肥效果差,不便耕种, 可以通过就地平整法进行挖补平整,保证整个沉陷区海拔标高基本一致,平整后的土地标高要高于洪水位标高, 以利于耕种和植物的生长。

3 挖深垫浅法:这种方法就是用挖掘机械( 如推土机、水力挖塘机组) , 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 形成水( 鱼) 塘, 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浅的区域形成耕地, 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利用目标。它主要用于塌陷较深、有积水的高、中潜水位地区, 还应满足挖出的土方量大于或等于充填所需土方量, 且水质适宜于水产养殖。

4 充填复垦:这种方法已在我国不少地方进行了实践, 如抚顺矿务局用露天矿剥离物充填塌陷地、淮北岱河和朔里煤矿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地、淮北相城矿用粉煤灰充填塌陷地。用矿区废矸石充填可以一举两得, 既能利用废矸石, 又治理环境, 这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 也是效益最佳的方法。

5 直接利用法:对于大面积的塌陷地, 特别是大面积积水或积水很深的水体以及未稳定塌陷地或暂难复垦的塌陷地, 常根据塌陷地现状因地制宜地直接加以利用, 如网箱养鱼、养鸭、种植浅水藕或耐湿作物等。在华东及部分华北地区应用这种方法较多。

自1994 年以来, 国家在江苏铜山县、安徽淮北市和河北唐山市开辟了3 个国家级复垦工程示范区, 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各地煤矿企业也开展了一些小规模的复垦研究和试验, 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些示范工程在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式上, 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如将沉陷区土地复垦为渔业、矸石山变为花园等。当前, 我国经济增长较快, 对土地的需求较大, 这对土地复垦的进度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而仅仅局限于试验和示范, 远远解决不了大量的土地复垦问题, 应进一步加大示范区经验的推广力度和速度。一些条件不完全成熟的煤矿, 可先进行小范围试验研究; 具备条件的大型煤矿, 可大规模实施土地复垦工程。

4.2 加强对煤矿土地复垦经济研究, 推进复垦产业化

煤矿土地复垦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工程技术, 也要加强对煤矿复垦经济方面的研究投入, 这包括: 煤矿经营机制的研究。从煤矿企业机制上进一步完善, 将复垦经费逐步纳入到企业的成本中去, 煤矿企业不仅是煤矿经营的受益者, 也是理所当然的义务担负者。当然, 同时要顾及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 加强煤矿复垦融资研究和试点, 建立复垦基金。土地复垦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应出台有关政策, 鼓励专业的土地复垦公司、科研机构、国内外金融投资企业参与到煤矿土地复垦领域中来, 通过市场运作, 形成完善的复垦行业发展机制, 促进煤矿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矿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4.3 完善相关法律和机制, 形成煤矿土地复垦经济支撑体系

为了保护土地, 管理开发矿产资源, 我国已出台了很多与煤矿土地复垦有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 使我国初步走上了开采、治理、保护的法制化轨道。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对土地保护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规定, 对因采矿被破坏土地的复垦范围和补偿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为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有关复垦的标准和规范, 健全执行机制, 扶持复垦经济支撑体系建设, 推动土地复垦的良性发展。

5 结语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 今后一段时期内, 矿产资源紧缺仍是主要矛盾, 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将会带来更大的环境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土地复垦这一问题的认识会逐渐深刻, 复垦采取的措施将会更科学、更有效、更合理, 复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会越来越明显, 从而调动人们参与、投资复垦的积极性, 改善矿山环境和矿区周边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言忠, 邢志良.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综合利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07,3:27-3.[2]崔 艳, 白中科, 张继栋, 等.土地复垦资金保障初探[J].金属矿山, 2011, 9: 423.[3]叶新才, 王占岐.尾矿库土地复垦的效益分析[J].采矿技术,2004, (3): 4-1.[4]吴言忠, 李英德, 等.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 2007, 7: 16-7.

[5]牛艳春, 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 36(15):6452- 6453 .

第11篇:土地复垦

10.6土地权属调整

1 0.6.1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a)坚持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和自愿的原则,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b)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坚持“参与开发各方原有位置基本不变”的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d)尽量保持村界的完整性;

e)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1 0.6.2土地权属调整依据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287号文件精神,土地复垦工作要注意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土地复垦工作开展之前,应做好现有土地资源的产权登记工作,核实土地权属性质及各权属主体使用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用途,查清各土地使用者的权属状况,对项目区的土地登记加以限制,非特殊情况不得进行变更登记。项目实施后,要确保原土地承包人的使用权,以土地复垦前土地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土地再分配,保证土地数量有所增加,土地质量得到提高。涉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的,应当组织协调各方签订权属调整协议。调整协议报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权属调整依据。

1 0.6.3土地权属调整措施

项目区所有土地均为集体所有。根据土地管理的有关政策,土地权属调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坚持集体土地复垦前后总面积不变和尊重沿袭传统、集中连片的原则,按项目区内各组织的原有土地比例,沿田问道路、林带、沟渠重新调整权属界线,确认边界四至,埋设界桩。

b)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跨村土地权属调整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的,分别采取签订协议、按比例扣减和租赁经营等方式确定。在项目完成后,本着保持原有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原则和各集体经济组织间所形成的权属界限协定,以重新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形式明确土地产权主体,使土地权属关系明晰、管理规范。

c)土地复垦后新增耕地可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给农民或单位使用,也可实行招标承包,但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和单位拥有优先承包权。

d)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向全体土地权利人发布公告,并以书面形式分别通知土地所有权人、承包人,公告期限由国土资源部门视实际情况而定。e)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经公告并征求意见后,报人民政府批准。方案批准以后,涉及所有权者,应由国土资源部门与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人签订权属调整协议。涉及使用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签订承包协议。

1 0.6.4权属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分配结果进行权属调整,权属调整工作完成后,依据[1995]国土资发第184号通知进行权属变更,登记与核发土地权属证书。涉及所有权调整的,应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据整理前的权属调整协议重新勘定地界,并登记造册,发放土地所有权证书。涉及农民承包土地调整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整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

第12篇:矿山土地复垦项目资料收集清单

“土地复垦方案”资料收集清单

一、业主单位提供资料

(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委托书; (2)土地复垦承诺书

(3)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4)采矿权范围批复文件;

(5)矿山资源开采利用方案(电子版); (6)矿山核实报告及批复文件(电子版); (7)项目临时用地租赁协议。

二、业主单位协助我方搜集以下资料:

(1)项目区涉及区域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2)项目区涉及区域1:10000土地利用规划图; (3)地涉及乡镇的最新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4)项目涉及地区材料工程造价信息;

(5)项目区地涉及占用林地的,由林业局提供意见; (6)公共参与意见(项目所在地村委盖章);

(7)踏勘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需县级国土部门盖章。

第13篇: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报告参考大纲

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大纲

项目特性表

1 前言

1.1 编制背景及过程

简要说明方案的编制背景及过程。

1.2 复垦方案摘要

内容应包括:(1)生产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含项目区面积、复垦区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征(租)地面积等;(3)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等;

(4)说明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等;(5)复垦的投资情况,含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等。

2 编制总则

2.1 编制目的

从加强土地复垦资金管理、保障土地复垦实施、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2.2 编制原则

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

2.3 编制依据

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等。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简介

说明项目的名称、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规模。

应提供国土资源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及相应的投影参数、项目总工程平面布置图。

3.2 项目区自然概况

3.2.1 地理位置

项目区的地理坐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位置及交通状况,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2 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等,附项目区地形地貌图片。

3.2.3 气侯

说明项目所在地的降水、蒸发、日照、温度、积温、无霜期、风向与风速等气象特征。

3.2.4 土壤

说明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地带性分布特征。

3.2.5 生物

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

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等。

1人工植被包括当地栽植的乔木林、灌木林、人工草地及农作物类型等。

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主要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

3.2.6 水文

说明项目所在区地表水系及地下水赋存情况。地表水系包括径流量和水质特征等;地下水赋存情况包括主要含水层(浅部)、隔水层、赋存条件、潜水埋深等。附地表水系图。

3.2.7 地质

说明项目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附地层综合柱状图。

3.3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明确项目区近3年内的乡(镇)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状况等,标明资料来源。

3.4 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

说明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质量。结合典型土壤剖面图说明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土层厚度以及有机质含量、pH值等主要理化性质。

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4.1 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

4.1.1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损毁的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附生产(建设)工艺流程图。

结合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列表或图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损毁的形式、环节及时序。

4.1.2 已损毁土地现状

明确项目区已损毁土地的损毁类型、范围、面积及损毁程度等。

分析已损毁土地被重复损毁的可能性。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垦效果等。附损毁土地及复垦情况图片。

4.1.3 拟损毁土地的预测

依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特征等,确定拟损毁土地的预测方法。 分时段和区段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面积、程度等。

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级,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也可结合类比确定。

4.1.4 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依据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结果,合理确定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应提供西安80系拐点坐标。

4.2 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4.2.1 土地利用状况

列表说明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质量、损毁类型与程度,应说明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应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明确至二级地类。土地利用现状的统计数据应与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信息一致。

土地利用现状表参考附录F。

4.2.2 土地权属状况

说明复垦区土地权属和登记发证情况,土地权属应详细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需要征(租)收土地的项目应说明征(租)收前权属情况。

土地利用权属表可参考附录F。

4.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预测土地损毁对复垦区及周围环境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4.3.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根据对损毁土地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复垦后的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等。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的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划分土地复垦单元。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参考附录C。

4.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应结合复垦区表土情况、复垦方向、标准和措施等,进行土方量供求平衡分析。

需外购土源的,应说明外购土源的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土源情况下,可综合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改良措施。

复垦工程中涉及灌溉等用水工程的,应进行用水量平衡分析。

4.5 复垦的目标任务

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复垦目标,包括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等,制作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可参考附录F。

5 土地复垦标准与措施

5.1 复垦质量要求

依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结合复垦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复垦方向(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渔业、人工湖、公园、水域观赏区、建设用地等)提出不同复垦单元的建设标准。

标准制定不宜低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水平。复垦为耕地的应符合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复垦为其他方向的建设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执行标准。

5.2 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项目开采(建设)工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土地损毁拟采取的合理预防与控制措施。

5.3 复垦措施

5.3.1 工程技术措施

按照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方向要求,说明不同复垦单元拟采用的各项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包括表土剥覆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充填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防排水工程等。

5.3.2 生物和化学措施

说明待复垦土地不同复垦单元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等生物或化学措施。

生物措施中应明确植物种植的立地条件,以及所选取植物的生物特性。

5.4 监测措施

针对不同复垦单元制定合理的土地损毁、复垦效果等的监测措施。

5.5 管护措施

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提出复垦土地以及主要复垦工程的针对性管护措施。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1 工程设计

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方向和标准等,针对不同复垦单元不同措施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工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各种措施的主要工程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工程措施的设计可根据项目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区域特点等有所侧重,主要工程设计应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典型工程图等。

生物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筛选、苗木(种籽)规格、配置模式、密度(播种量)、土壤生物与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整地规格等。

化学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复垦土地改良以及污染土地修复等。

监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及监测内容(土地损毁情况与土地复垦效果等)。

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等。

6.2 工程量测算

根据不同复垦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监测和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分别测算复垦工程量并列表汇总。

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7.1 估算说明

说明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采用定额标准、基础单价的计算依据以及费用计算标准等。

说明土地复垦费用构成。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监测费、管护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风险金组成等。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费用构成参考附录D。

7.2 估算成果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量,测算土地复垦静动态投资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附测算总表、各分项单表和工程单价表等表格。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费用测算表格参考附录E。

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8.1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

应说明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及确定依据。

8.2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合理划分复垦工作的阶段和区段,确定每一阶段、每一区段的复垦面积、复垦方向、工程量等。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参考附录F。

8.3 土地复垦费用安排

提前预存、分阶段足额预存,在服务年限结束前一年预存完毕所有费用,根据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提供土地复垦动态费用安排表。

已经缴纳的,提供相关说明和证明。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根据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和标准,综合分析复垦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选取指标可有所侧重。

10 保障措施

10.1 资金保障措施

应制定复垦资金计提、存放、管理、使用和审计的保障措施。

计提: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计提土地复垦资金的具体方案,计提方案应满足资金分阶段计提、提前计提以及总额计提。

存放: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银行建立土地复垦资金专用帐户的具体方案,方案应保证土地复垦义务人将土地复垦资金按计提计划及时存入土地复垦资金专用帐户。

管理: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接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督土地复垦资金使用的具体保障措施。

使用: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根据土地复垦任务安排保证土地复垦资金专项用于损毁土地的复垦的具体财务管理制度。

审计: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进行内部审计,以及主动接受相关审计人员对土地复垦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的具体措施。

10.2 技术保障措施

说明保障土地复垦技术实施的主要措施,可包括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咨询相关专家以及开展科学试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

10.3 组织管理保障措施

说明保障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组织管理措施,包括土地复垦组织机构组成及其职责等。 10.4 公众参与

制定全面、全程的公众参与方案,公众参与形式及内容应公开、科学、合理。

公众参与人员应包括土地复垦义务人、土地使用权人、土地所有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国土、城建、林业、水利、农业、环保等)、土地复垦专家及相关权益人等。

公众参与环节应包括方案编制前期、方案编制期间、方案实施过程中、复垦工程竣工验收等。

公众参与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复垦标准、适宜物种与复垦措施、复垦土地的利用和权属分配等。

公众参与形式应根据不同环节和参与内容,合理选择座谈、问卷调查、走访、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公告、公示等。

提供公众参与反馈意见处理结果,对公众意见的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应作出说明。 附公众参与相关影像、图片资料。

第14篇:复垦承诺书

2016复垦承诺书

复垦承诺书

我叫 ,系 镇 村人,为发展经济,新上农业建设用地项目一处,使用本村土地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作如下保证:

1、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2、严格执行《设施农用地协议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认真履行耕地复垦义务,项目用地停止后,及时恢复原土地等级标准和耕作条件,用于农业耕种。

4、保证不破坏耕作层、不建设永久性建筑,并自愿缴纳耕地复垦保证金 元。

特此保证

保证人: (章) 年 月 日 土地复垦承诺书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体土地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宅基地复垦事宜,经过我全家充分思考,作出以下承诺:

一、我代表我户全体人员,按本村规划及住宅建设要求,在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本村5社(小地名:谢家梁)购住房一套,同时将原住宅进行拆除,将占用的集体土地、房旧宅基地 平方米进行土地复垦。

二、我户保证在承诺签订后,配合主管部门完成旧宅基地拆除及土地复垦工作。

三、我户完成复垦后,村委会请示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我户方可向集体交地,再到新农村点购房,否则无资格在新农村居住点购房。

四、我户在拆迁旧宅和土地复垦过程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人身及财产安全责任均自行承担。

五、本承诺我签字后如不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或者出现了其它意外,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户自行承担并负责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本承诺一式三份,村民委员会一份,承诺人一份,县国土资源局一份,承诺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承诺人:

年 月 日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整治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_________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确保临时用地在期满后得到复垦,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因_________项目建设,需使用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乡(镇)_________村(居委会)的土地作为临时用地,用地总面积_________平方米(其中水田_________平方米,旱地_________平方米,非耕地_________平方米)。

二、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到期乙方若需继续使用,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经核准后,重新签订土地复垦整治协议。

三、乙方同意向甲方缴纳_________元(_________)的土地复垦押金(水田按_________元/亩,旱地按_________元/亩,非耕地按_________元/亩标准收取),于协议签订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付清。

四、乙方只能在临时用地上从事临时简易性的建筑,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在临时用地期满后,乙方应无条件自行拆除地上的建(构)筑物,及时清理废弃物,并按国家复垦技术标准,恢复土地原貌,并保证耕地原有水利,耕作层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六、乙方必须在临时用地期满后_________个月内复垦完毕,及时向甲方提出耕地复垦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的,甲方应在验收合格之日起5日内将土地复垦押金退还乙方;若经验收不符合耕地复垦标准,且经一个月整改,仍不符合土地复垦标准的,乙方同意由甲方根据土地复垦的程度,按比例扣收土地复垦押金,扣收比例不低于押金额的50%。

七、若在临时用地期满_________个月内,乙方未按要求进行复垦,且未提出耕地复垦验收申请的。乙方同意甲方不返还土地复垦押金,全额作为土地复垦违约金,由甲方组织土地复垦整治或易地开垦。

八、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该临时用地时,乙方须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日内,无条件自行拆迁临时用地上的建(构)筑物。

九、经批准使用的临时用地,只限乙方按批准用途自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转让,抵押,交换,买卖,租赁或在该临时用地内进行违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

十、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于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土地复垦的承诺书1 兰州市安宁区国土资源局:

兰州市北环路(二环)工程项目是兰州市“一横三环九纵”骨干路网交通体系中“二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有机对接,是兰州市东西大通道之一。全线总长27.7km,建设标准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路幅宽33米,采用双块板断面形式,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项目估算总投资83.114亿元。北环路工程的建设,对拓展兰州城市北部空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临时土地(耕地)。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待北环路(二环)西段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该部分土地需进行复垦。应复垦面积为9.8亩(Ⅰ标段项目部临建用地)。复垦工程应于工程竣工后半年内完成,复垦所需资金我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按复垦工作进度及时拨款,做到专款专用。 我公司承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复垦责任,保障复垦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特此承诺!

兰州国资投资(控股)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土地复垦承诺书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体土地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宅基地复垦事宜,经过我 全家充分思考,作出以下承诺:

一、我代表我户全体人员,按本村规划及住宅建设要求,在新型 农村集中居住示范点本村 5 社(小地名:谢家梁)购住房一套,同时 将原住宅进行拆除,将占用的集体土地、房旧宅基地 土地复垦。

二、我户保证在承诺签订后,配合主管部门完成旧宅基地拆除及 土地复垦工作。

三、我户完成复垦后,村委会请示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 收合格后,我户方可向集体交地,再到新农村点购房,否则无资格在 新农村居住点购房。

四、我户在拆迁旧宅和土地复垦过程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人身及财 产安全责任均自行承担。

五、本承诺我签字后如不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或者出现了 其它意外,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户自行承担并负责相应的法律责 任。

六、本承诺一式三份,村民委员会一份,承诺人一份,县国土资 源局一份,承诺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平方米进行 承诺人: 年 月 日

土地复垦协议书 (甲方):xx-x国土资源局 (乙方):xx-x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x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x条和《xx-x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确保临时用地在期满后得到复垦,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因xx-x项目建设,需使用xx-x的土地作为临时用地,用地总面积xx-x平方米(其中:旱土xx-x平方米、田坎xx-x平方米、有林地xx-x平方米、灌木林地xx-x平方米、疏林地xx-x平方米、农村宅基地xx-x平方米),详见勘测定界图。

二、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为 年 月至 年 月。到期乙方若需继续使用,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经核准后,重新签订土地复垦协议。

三、乙方一次性向甲方土地复垦专项帐户缴纳土地复垦押金 万元,协议签订之日起5日内缴清。

四、乙方不得修建队挡渣坝外的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在临时用地期满后,乙方按国家复垦技术标准和已审查确定的复垦方案组织复垦,确保复垦后土地的水利、耕作层和交通设施完善。

六、乙方必须在临时用地期满后壹年内复垦完毕,并及时向甲方提出复垦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甲方在验收合格日起5日

内将土地复垦押金退还乙方;若工程经验收不符合复垦标准,且经一个月整改后,仍达不到土地复垦标准,甲方根据土地复垦程度,按比例扣收土地复垦押金,扣收比例不低于所押金额的50%。

七、若乙方在临时用地期满3个月内,未按要求组织复垦或期满未提出复垦验收申请,甲方不予返还土地复垦押金,金额作为土地复垦违约金,由甲方另行组织土地复垦或易地开垦。

八、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临时用地时,乙方需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日内,无条件自行拆迁临时用地上的建(构成)筑物。

九、经批准使用的临时用地,只限于乙方按批准用途自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转让、抵押、交换、买卖、租赁或在该临时用地内进行违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

十、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合同于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第15篇:土地复垦协议书

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协议书 (甲方):安化县国土资源局

(乙方):湖南安化湘安钨业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九条和《湖南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确保临时用地在期满后得到复垦,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因尾砂矿项目建设,需使用安化县高明乡新风村罗家山的土地作为临时用地,用地总面积76683m2(其中望天田5648m

2、旱土498m

2、田坎4197m

2、有林地12637m

2、灌木林地35470m

2、疏林地17899m

2、农村宅基地334m2),详见勘测定界图。

二、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为 年 月至 年 月。到期乙方若需继续使用,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经核准后,重新签订土地复垦协议。

三、乙方一次性向甲方土地复垦专项帐户缴纳土地复垦押金 万元,协议签订之日起5日内缴清。

四、乙方不得修建队挡渣坝外的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在临时用地期满后,乙方按国家复垦技术标准和已审查确定的复垦方案组织复垦,确保复垦后土地的水利、耕作层和交通设施完善。

六、乙方必须在临时用地期满后壹年内复垦完毕,并及时向甲方提出复垦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甲方在验收合格日起5日内将土地复垦押金退还乙方;若工程经验收不符合复垦标准,且经一个月整改后,仍达不到土地复垦标准,甲方根据土地复垦程度,按比例扣收土地复垦押金,扣收比例不低于所押金额的50%。

七、若乙方在临时用地期满3个月内,未按要求组织复垦或期满未提出复垦验收申请,甲方不予返还土地复垦押金,金额作为土地复垦违约金,由甲方另行组织土地复垦或易地开垦。

八、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临时用地时,乙方需在接到通知后的十五日内,无条件自行拆迁临时用地上的建(构成)筑物。

九、经批准使用的临时用地,只限于乙方按批准用途自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转让、抵押、交换、买卖、租赁或在该临时用地内进行违法活动,损害公共利益。

十、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合同于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第16篇:土地复垦保证书

土地复垦保证书

为了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持续增收保障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2]19号)文件精神,经铁力市良种场和铁力市农业局审核同意后,孙祥录将对其承包耕地用于规模化种植,面积0.7879公顷。

为了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土地复垦活动,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你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的相关规定,在承包期满后对该地块进行复垦,如没进行复垦,铁力市国土资源局可以按相关规定处理。

特此保证。

保证人: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第17篇:土地复垦协议书

土地复垦协议书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山东省土地复垦管理办法》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对鄌郚镇 村居民点权属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整理、整平。经甲乙双方磋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于本协议签订之日,派员到现场交清土地红线图。

2、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土地复垦验收。

3、按照序时进度及时验收和支付工程款。

二、乙方责任:

1、按甲方要求进行土地整理整治。

2、按甲方要求将整理后地块划定区块,旋耕、夯实田坎和修筑田畦,达到可以用直接耕种的要求。

3、土地整理由乙方自行处理,抵算复垦费。

4、乙方负责在土地复垦中一切安全工作。甲方不承担任何安全及事故责任。

5、确保工程在 年 月 日前结束,提请甲方验收。

6、按照设计规定进度,及时上报甲方进度并申请验收。若未通

过验收,甲方暂不支付工程款。乙方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三、质量要求:

1、按设计要求修筑田坎,并夯实,田坎坡度≤45°。

2、田面整理平整,地块坡度≤5°,地块高度误差≤15㎝。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覆土,土层厚度不小于30㎝。

4、用深耕犁进行深耕,深度不小于40㎝。

四、工程价款

本协议工程总价款为 元,(大写: 元)。按挖土、推土、旋耕、整平、夯实田坎等的序时进度分别支付。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鄌郚镇政府各执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负责人: 负责人:

年 月 日

第18篇:土地复垦合同

土地复垦合同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成都督查局对某某镇

某某村3组某某场地进行整理、整治、复垦。经甲乙双方磋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于本协议签订之日,派员到现场交清土地红线图。

2、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土地复垦验收。

3、工程竣工后及时验收和支付工程款。

二、乙方责任:

1、按甲方要求进行土地整理整治。

2、按甲方要求将整理后地块划定区块,旋耕、夯实田坎和修筑田畦,达到可以用直接耕种的要求。

3、土地整理由乙方自行处理,并栽种农作物。

4、乙方负责在土地复垦中一切安全工作。甲方不承担任何安全及事故责任。

5、确保工程在

日至

日内完工。

6、按照设计规定进度,及时上报甲方进度并申请验收。若未通 过验收,甲方暂不支付工程款。乙方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三、质量要求:

1、按设计要求修筑田坎,并夯实,田坎坡度≤45°。

2、田面整理平整,地块坡度≤5°,地块高度误差≤15㎝。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覆土,土层厚度不小于30㎝。

4、用深耕犁进行深耕,深度不小于40㎝。

四、工程价款

本协议工程造价为30元/平方米,约2666平方米,以实测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工程款。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某某镇政府各执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负责人:

负责人:

第19篇:土地复垦报告

矿 区 土 地 复 垦 报 告

矿区土地复垦报告

摘要 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进行了总结,煤炭开采会破坏和压占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污染周围环境,对矿区土地资源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评价方法。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山地煤矿开采时地表的影响与平原地区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复垦;现状;破坏;评价;适宜性评价

引言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煤炭每新增100万t/a产能,将形成地表塌陷或挖损面积2 100公顷。目前全国采煤沉陷区面积已达40万公顷,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由于开采,地表塌陷造成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和盐碱化,不仅使区内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而且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煤炭与农业的矛 盾;西部矿区的地面塌陷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同时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还引发大量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矿区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质量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耕地的复垦利用和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开采沉陷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以及预测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矿藏资源被过度开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矿区生产形成塌陷、挖损,压占土地,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利用已成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要实现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主要是以塌陷地为主,塌陷地是指地下开采煤炭资源后,由于地表塌陷而废弃的土地_1]。塌陷所毁损的土地原本多是耕地,且大多数是生产力较高的良田。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对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选取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因子指标值及权重,评定被破坏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构建土地最佳复垦模式[2]。通过对矿区待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实现有效合理节约集约利用;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生态系统重建为最终目标,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土地复垦工程计划及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为复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目前,有关复垦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文献不多,可借鉴于此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经验判断指数法、极限条件法、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层次分析法(AHP)通过逐层比较各种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分析和判断待评价

的样本指标的实际值,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

第一部分: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约占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74% 。但在煤炭的大量开采中,不可避免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对矿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中国煤炭开采大约96%为井工开采,4% 为露天开采。井工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势必会造成地面塌陷。目前采煤区地面塌陷造成土地破坏总量超过400.0万hm ,并且仍以每年3.3万~4.7万hm的速度增加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矿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对矿区土地的复垦成为解决矿区人地矛盾的必然选择。

第二部分:矿区开采土地破坏分析及评价 矿区开采土地破坏现状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由于采矿工艺的不同,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方式也不相同。总的来说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分为压占、塌陷及挖损3种形式:露天采矿剥离的表土层外排堆积形成排土场,以及采矿产生的煤矸石、尾矿的排放堆积都压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甚至是耕地。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煤矸石约1.5亿~2.0亿t,历年堆积量已达30.0亿t以上,占用土地约1.33万hm ,已堆积有1 500多座煤矸石山 J。地下开采中,由于大量煤炭被挖出,采矿区地下形成巨大的空洞,当空洞被其上部和周围的岩石填充时就形成了地表塌陷。据统计,全国每年因采煤塌陷土地70 km ,平均每采l万t煤塌陷土地0.2 hrn [4 3;露天采矿中要剥离煤层之上覆盖的岩石层和土层,煤炭采出后必然形成深坑,造成原有土壤层的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土地荒芜、岩石裸露、乱石满地的矿业荒漠化现象。

对矿区环境的污染 煤矿的开采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煤矿开采产生大量的废水,由于矿区缺少必要的处理设备,这些未经处理的废水大部分被直接排人周围的河流,这就导致废水排放地河流及土地的污染。据有关统计测算,我国煤矿每生产1 t煤需排放矿井水约1.75—2.15 t,平均年矿井水排放量超过50亿t,而利用率不足50%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因采煤导致流量下降或断流的井泉达3 200多个,导致近600万人以及几十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底统计,山西省湿地总面积为3 580 km ,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减少了约1 390 km ,平均每年减少近100 km2 。煤矿开采还会产生大量煤矸石等废石,这些废石被随意堆积到周围土地上形成一座座巨大的矸石山。煤矸石除含有SiO 和A1 O,以及铁、锰等常量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微量的重金属元

素,如铅、镉、汞、砷、铬等。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情况下,经风吹、日晒和雨淋等风化剥蚀作用,这些重金属元素有可能通过雨水淋溶进人水域或渗入土壤,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另外,矸石在长期的堆积中自燃形成H S、CO、SO: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如乌达矿务局某矿山自燃排出SOH S最高日平均浓度达10.69 mg/m ,使该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铜川矿务局矸石山发生自燃,使周围地区SO:严重超标,导致在周围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而且这些地区是癌症高发区 。

地质灾害问题 我国许多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边坡失稳、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如盘古山坞矿采空区大面积崩塌使该矿的七大工艺系统和4个采矿中段破坏,损失工业矿量30万t,企业生产能力连续4年平均下降45% 。矿山排出的大量矿渣及尾矿的堆放,除了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水土资源及大气外,还经常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1996年5月31日和6月3日,云南省元阳老金山金矿群采区接连发生2次滑坡,造成近4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四川冕宁县沪沽铁矿,向盐井沟堆放55万m 矿渣,1970年5月26日发生泥石流,冲毁房屋,堵塞河沟,死亡104人,并威胁成昆铁路和沪沽镇的安全 J。另外,在尾矿和矸石堆中含有许多有害的干燥废渣物,在刮风的日子里,随风吹到城市和居民区,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在我国矿山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现象中,还有瓦斯突出和爆炸、矿床尾岩变形、项板冒落等 ⋯

破坏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

地表沉陷引起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 地表变形引起的土壤侵蚀,改变了表土的理化性状和自身的营养条件。这种侵蚀过程对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保持构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可能出现渗漏、冲刷和挥发现象,而且减弱了土壤持水能力和通气状况,影响有机物和矿物质的分解、淋溶和沉积、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交换、土壤酸碱中和、缓冲和土壤氧化还原等作用的进行。土地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了微生物适宜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由于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腐殖质。由于腐殖质缺少,土壤保水能力差,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影响到土壤对农作物养分的供应。地表沉陷可引起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因为地表下沉盆地内的地表倾斜使地形坡度改变,而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径流是指雨水流向排滞区的作用过程,坡度越大则径流量越大,冲刷量也越大,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越严重。某地区根据沉陷稳定后地面坡度的大小,将地面沉陷对耕地侵蚀程度的影响划分为6个等级(表1)

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 高潜水位矿区,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土壤容易盐渍化,季节性积水区域则在地表产生炭化层,出现沼泽化现象。当潜水位接近地表,达到农作物根系所及范围时,将阻止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抑制根系的生长,导致作物的减产。当潜水位接近地表时,潜水蒸发量增大,同时由于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加强了土壤水溶解固体物质的能力。当土体母质含盐量大,地下水矿化度高时,地下潜水盐分能够补充土壤水盐分。随着含有大量可溶性盐分水的蒸发散失,大量盐分逐渐贮留于地表,特别是在干枯季节,地表水大量蒸发散失,加快了地下盐分的输送量,使田地更加容易盐渍化。沼泽化现象出现在过湿地区,由于土壤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养分养料通过水的淋滤随地表水或潜水逐渐流失,这时少养分喜湿植被开始丛生,土层更加过湿。使土壤状况恶化,有机残物的分解过程缓慢,形成较厚的草根层或积累成泥炭而演变成沼泽化土地。在高潜水位或地表积水较多的地区,通常在水缘周围形成沼泽带,一般作物不易生长,只有一些耐盐喜湿性植物生长,因土壤的理化以及生物性质恶化,通常难以得到改良利用,严重影响土地的永续利用。

土地荒漠化 开采沉陷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致使耕地发生潜在荒漠化,特别是在气候干旱少雨的西北矿区较为明显。以大同市为例,土地荒漠化在该地区不断加重,且有逐年扩大趋势。调查发现大面积开采地下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因采矿造成土地塌陷、山体滑坡。很多山区百姓因无水不得不搬迁,搬迁后遗弃的耕地因缺水,植被不能很好恢复,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一旦荒漠化,就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煤层大面积开采后,不仅使地表出现沉陷现象,而且采空区的冒落和下沉会造成地下导水裂隙带贯通,改变地下水的径流条件,甚至导致煤矿周围各含水层疏干,改变区域土壤层水分的动态关系,使地表更趋于干燥,抗蚀能力减弱,加剧水土流失,

促使耕地荒漠化。

地表沉陷可改变土壤湿度。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作物生长离不开水,但水分过多又将不利于作物生长。地表沉陷造成农田排水不畅,对植物的生长不利,降低了耕地的宜农性。对于不同质地的土壤,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有效水分和湿度是不同的。植物从发生萎蔫到枯死的整个过程中所需的土壤湿度称为凋萎湿度,常用它作为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下限,而把田间持水量作为土壤适宜湿度的上限。多数土壤中,田间持水时的水分占土壤体积的25%为空气体积,这种情况下作物可正常生长。对农作物的研究表明,作物适宜的土壤湿度下限均在田间持水量的70% 左右,恰好相当于毛管水破裂湿度。1.5 产生附加坡度和裂缝在中低潜水位矿区或丘陵山区,开采沉陷使地表产生附加坡度和裂缝,这种地表物理形态的改变会引起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开采沉陷对农田影响主要是由地表倾斜和拉伸变形及潜水位变化而引起的,根据我国情况,一般当地表坡度大于20 mm/m时农田灌溉将开始受到影响,当地表拉伸变形为2~ 4 mm/m时,地表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裂缝,这将使农作物产量和生产力指标逐渐下降。裂缝破坏性强,影响周期长。地裂缝穿过建筑物往往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田无法耕种,雨季成为地表汇水贯渗通道,危害矿井生产。地表沉陷对土地的影响程度,应根据上述沉陷后土地侵蚀的程度、沼泽化和盐碱化的程度、裂缝深度和宽度、土壤有效水分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评定。

利用MSPS对地表沉陷进行预计评价

MSPS(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软件为中国矿业大学开采损害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款地表沉陷预计软件,该软件可以生成设计开采方案的任意时刻地表下沉以及沿倾向和走向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值,并能预计主断面上指定点的各项变形值。

生成各种专题图 根据生成的下沉文件,利用SURFER8.0可以生成下沉等值线、下沉三维立体表面图、影像图、地貌晕渲图、矢量地图、线框图和表面图等各种专题图

进行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 将SURFER生成的下沉等值线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叠加,通过叠加分析,即可实现土地破坏等级分类统计,可以作为采煤方案设计和土地复垦工作的依据(表2)。

3D分析 利用MSPS软件可以生成下沉文件(DEM),由于该文件可以根据地下开采进程实时更新,因此原始地表地形DEM和下沉DEM叠加可以生成采空区实时DEM。根据应用结果可以实时动态的了解与地下开采进程相应的沉陷前后积水面积和沉陷体积的变化,同时通过剖面图绘制,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地下开采引起该截面地表面的地形变化。将DEM文件导人Arcgis,利用“3D analyst”模块“surface analysis”和“area and volome”功能可以得到沉陷区域的面积和体积。根据潜水位标高,设臵积水高度,选择“calculate statistics below plane”,即可得到积水面积体积统计结果。

表3为实验原始地形DEM、下沉DEM和实时DEM在Arcgis中进行矿区特定应用的积水面积、沉陷体积统计数据,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知道沉陷前后地面积水面积的变化和沉陷体积。图2为实验图的原始地形DEM和叠加后的实时DEM获得的沉陷前后任意两点间的剖面图,从图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因地下开采导致的地面两点间剖面的变化。

第三部分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焦作市新河矿区) 待复垦土地的适应性评价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待复垦土地利用受外部环境与内在质量等多种条件制约,造成在改造利用方向和方式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待复垦土地资源利用方向,既要分析研究土壤、气候、地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的状况,又要分析项目区区位、种植习惯、社会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状况,同时还要考虑被破坏土地的类型和破坏程度。一种利用方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环境。“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可比性原则 影响因素的选择,应考虑不同因素在项目区内部不同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区域内土地利用进行的长远的总体的安排,是协调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有效手段,它从战略上、宏观上调控土地利用的方向。土地复垦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通过复垦,对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按照适宜什么、安排什么的原则进行土地资源再利用。因此,土地复垦规划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土地复垦后的用途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应因自然的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微小变化而改变,应避免利用方式上的短期行为。统筹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引起耕地减少、城乡用地结构失调等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是项目区土地复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依据

破坏前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及生产水平土地自然生产力大小是影响土地质量、土地利用

方式和价值的主要方面,也是对破坏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生产水平直接反映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大小,生产水平因地区不同而异。新河矿区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小麦、玉米是项目区内主要的农作物,是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备,有一定的抗灾能力,对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自然条件 在对被破坏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时,需考虑土壤、地形地貌等基础因素,它们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最直接、最关键。首先,土壤是构成土地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植物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分的获取,因此,土壤因素至关重要。矿区范围内主要为褐土、棕壤土和潮土3个土类,褐土类是该区的地带性土壤,约占总面积的8O% 。其次,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水热状况的再分配,植物元素的迁移和土壤、植被的发育影响着灌溉和排水能力,关系到土壤能否免受侵蚀和水土是否流失,同时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能性。因此,它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向和改造措施,是适应性评价的基本要素。 破坏土地的类型和程度破坏方式、破坏 程度不同,土地改造利用的方式、方向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土地破坏类型和程度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

划分评价单元 矿区待复垦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应首先从评价单元的划分开始。项目区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采用综合法,即以GIS软件为平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自然图斑为评价单元。

评价因素选择 评价因素是对土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因素和经济因素,它们又可分解为多个因子构成因素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分值为0~100。分值差异的大小因各自的特点而异,最优的条件取100,最恶劣的条件取0,其他条件的作用分值根据其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影响程度给定;2)评好关键分值。

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以及矿区实际情况,确定对土地质量差异有显著影响的自然条件、农田基本建设状况为基本评价因素,最终选择8项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各因素因子进行独立评分,评价体系见表。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矿区适宜性评价因素因子共分为两级,通过对单层次下各因子两两比较,按照9级标度定量化,逐级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因子对上一级因子的权重值。在计算过程中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随机一致性比率CR

区标准地块作为参照,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划分适宜性等。

式中,A为适宜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S 为某单元第 个因子分值,w 为第i个因子权重, 为评价因子的个数。

评价类型 根据评价原则和评价依据,结合矿区塌陷地的特点以及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确定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分为适宜纲和不适宜纲,前者是指经过一定的改造措施,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可复垦为供农、林、牧、渔使用的土地,后者是指进行复垦技术存在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算。在适宜纲下又分为宜农、宜林、宜牧、宜渔4类。适宜农业(评价分值在80分以上),主要指地形平坦,土壤宜耕性能好,排灌条件方便,宜于农业利用的塌陷地;适宜林业(评价分值在6o~80分),主要指地表起伏大,土地贫清,土壤宜耕性较差,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没有方便灌溉条件,但宜于林业利用;适宜牧业(评价分值6O分以下),主要指塌陷不稳定,地表起伏明显,土地贫瘾,水土流失严重,没能良好灌溉条件,适宜牧业利用土地;适宜渔业(评价分值在6O分以下),主要指塌陷稳定,常年积水,水位稳定,土 层不渗水的被破坏土地。

评价结果

以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多宜性土地优先复耕为原则,新河矿区待复垦土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宜农地(80分以上)面积为814.64hm。,土地质量好,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下水源充足,灌溉保证程度高;宜园地(60~80分)面积为42.25 hm ,土地质量适中,土壤有一定保水保HP--,fiI~力,地下水源较充足,但缺乏灌溉设施,农业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改良措施。根据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结果看出,新河矿区土地破坏程度较轻,虽然因土地挖损或沉陷造成地表凹凸不平,但此类土地破坏区域内一般没有积水,而且土层并未发生较大改变,土壤养分变化不大,只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地表进行简单的修复整平,同时改善田问配套设施,即可恢复土地原有的实用价值 。因此,以尽量恢复被破坏土地的原有生产能力作为出发点,以土地破坏形式和土地生产力破坏程度作为主导因素,兼顾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土地损坏形态、破坏规模和复垦技术等因素,新河矿区土地复垦模式将采用集约化农业生态利用模式,即复垦后的土地主要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发展为目标,建成以当地优势农作物为主,兼顾土特产种植和加工一体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性与多熟种植原理,合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科学安排轮作顺序,逐步扩大间种、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推广先进耕作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农田集约化利用程度,完善复垦区内农田水利、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合理布臵田间灌排系统。

第四部分 土地复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土地复垦的重要性

土地的破坏

土地重要性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土地的认识逐步加深,认识到土地的珍贵性,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工具不发达,人类的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活动不断地扰动和破坏着土地,加剧了土地的利用和破坏程度,大量的土地为城镇的扩展和工业的发展所利用,或因矿产采掘遭受巨大的破坏。土地遭破坏,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化、盐渍化、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

土地破坏的表现 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耕地数量的减少和采矿业所造成的土地塌陷、地裂等现象及采矿业待复垦的土地。我国人多地少,人口以每年1300万~1400万的速度增加,而因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耕地面积以每年28.87万hm 的速度递减。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22亿hm ,要守住1.2亿hm 耕地红线,困难重重。矿产资源与耕地的复合面积大。据

有关研究资料,全国40% 的耕地下面都含有煤,其中煤炭保有资源与耕地复合面积超过了耕地总面积的10% ,矿区与耕地复合区面积广,责任大。另外,采矿业对土地的破坏,使得当地农民耕地面积减少,无地农民增多,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一定的影响。 政策法规的出台

1988年颁布并于198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是我国土地复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土地复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表明了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性。 生态重建的必然选择

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相当严重,各种生态破坏现象更加肯定了土地复垦是生态重建的唯一选择。我国人地矛盾的加剧,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的保水保土能力减弱,土地沙化,沙尘暴出现更加频繁。土地沙化,耕地减少,农民开林代耕的频率增加,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平衡,更加剧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通过土地复垦,改良土壤,让破坏的土地重新被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进行生态重建,使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到处呈现鸟语花香、碧水蓝天。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待复垦土地多为采煤塌陷地、金属矿尾矿、砖瓦窑等所占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因生产建设而被遭受破坏,且大多连成片、成规模、面积大。在这些区域内,以土地复垦为契机,盘活待复垦土地的潜在价值。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促进产业链的延长,调整人口空间分布,推动城镇建设向规模化开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并结合小城镇规划,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因生产建设活动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新增的废弃地得不到复垦。2005年全国原煤产量约20亿t,却造成土地破坏面积达4万~6.67万h ,土地未及时恢复,导致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条件下降,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谐。搞好土地复垦工作,对于维护耕地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地复垦的可行性

制定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的制定,使土地复垦项目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实行“谁污染、谁复垦”的原则;1998年经第4次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以及《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了复垦目标与任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复垦历史上形成的采矿废弃地,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矿区在开采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复垦的方案编制;2008—2009年,《土地复垦条例》正式进入论证和审批程序,并即将颁布。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矿区生态环保与复垦工作。

技术及科研成果的支撑 2O多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在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复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复垦方法已从“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发展到生态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技术体系。同时,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线性规划等先进的规划方法已成功运用到土地复垦实际工作中。在煤矿方面,土地破坏机制、土壤重构机理、复垦土地生产力模型等研究有所突破,已形成挖深垫浅、充填复垦、建筑复垦、露天矿采复垦一体化以及煤矸石绿化等系列技术。在金属矿土地复垦领域,提出了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其改良措施;发展了废弃物酸化的预测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控制酸化的措施;深入研究了废弃物堆场植物自然定居的过程和机制;研究了重金属在植被重建中的迁移、积累规律。土壤改良方面,从水利措施、农业生态措施、生物改良措施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进展。20a来,土地复垦的人才培养也从无到有,发表的文献资料也逐年增加,为顺利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土地复垦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管理工作的加强 随着我国土地项目的建设与发展,项目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土地管理工作做到了全程管理规范化,易于实现计划目标、达到集约的科学水平。 结论 土地复垦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土地复垦率也明显偏低,在理论、技术、政策法规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尚具挑战性。但土地复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武强,刘伏昌,李铎,等.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2] 杨邦柱,王卫东,郑合英.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3(6):28-29.

[3] 张献忠,底艳,董棉安,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口].资源科学,2004,26(2):140—141.

[4] 刘静,李建学.土地复垦整理可行性研究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刀.陕西农业科学,2007(1):143—144.

[5] 张全景.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土地资源调查与农业复垦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2):46—48 [6] 陈龙乾,刘振田,鳖建原,等.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整治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7] 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徐志胜,韩可奇,张先尘,等.高产高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可靠性[J].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2):13—14.

[9] 卢旭,苏伟红,周少华,等.综放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2):48— 49.

第20篇:土地复垦协议书

土地复垦协议书

订协议单位:

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方) 田东县国土资源局 (简称乙方)

因新建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建设需要,甲方临时使用了林逢镇福兰村八儿屯、塘坡屯、英和村坛匠屯、桥礼村那诺屯、那案屯、中屯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面积272.212亩作为临时施工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广西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8]53号)文件有关规定,甲方需要在临时用地完成后进行土地复垦,经甲乙双方就有关问题充分协商,签订协议如下:

一、复垦土地位置和面积

甲方需复垦的土地,以甲方分别与福兰村、英和村、桥礼村各村民小组签订的临时用地协议书为准。目前统计面积合计272.212亩。具体位置祥见田东县国土资源局临时用地勘测丈量草图。

二、土地复垦年限

甲方应在分别与被临时用地协议书界定的用地时限期满前60日内完成复垦。若甲方与土地权属单位续签用地协议,则复垦土地期限相应延期。

三、复垦要求、土地验收和交还

(一)使用临时用地前,甲方负责督促施工单位要事先把临时用地周边的机耕路、水利渠道,等农田基础设施设施功能恢复好,确保畅通后才能进场施工,否则引起的损失由甲方负责。

(二)临时用地期满复垦要求:

1、临时用地四周围要作好排污沟,防止垃圾、污水流入农田,否则污染产生的损失由甲方负责外,还必须采取措施解决。

2、使用临时用地前,甲方要把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作层不低于30厘米的表土就近堆放,以备期满回填。

3、临时用地使用期满时,甲方要清除临时用地上的杂物、妨碍耕种的石料、建筑物等。

4、甲方负责把原堆放的表土层回填,覆盖厚度在不低于25厘米,平整场地每片块坡度小于5度。

(三)土地复垦验收

1、甲方完成土地复垦后,由县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征迁办、国土局、移民局、农业局、镇政府等部门专家、技术员进行验收。并得到村民委、组干及代表认可签字。验收通过后由乙方交还相应土地权属单位,验收不通过的,乙方责令甲方在期限内重新复垦。甲方若在期限内仍不能完成复垦的,乙方将在甲方缴纳的保证金内扣除,另行组织复垦。

2、如不能复垦。按坝区内永久性用地补偿给各村民小组,重新签订征收土地协议书。面积、地类按原临时用地所确定不变。

四、费用及支付方式

(一)甲方缴纳复垦保证金。原则上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9]63号文规定执行。

即8500元/亩,总面积:272.212亩×8500元/亩=2313802元。合计:贰佰叁拾壹万叁仟捌佰零贰元。

(二)支付方式

在村组签订临时用地协议书15日内,甲方应一次性支付复垦保证金完毕。

甲方复垦土地验收合格的,乙方在验收合格后15日将本复垦保证金全部退还甲方;甲方复垦验收不合格的,由乙方将本复垦保证金用于土地复垦,多还少补。

五、其他

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至协议定任务完成时终止。

2、本协议书一式五份,甲方、乙方各持两份,田东县拆迁办持一份。

甲方: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盖章)

甲方代表:

甲方经办人:

乙方:田东县国土资源局

乙方法人代表:

乙方经办人:

职务: 职务: 二00九年八月六日

《矿山土地复垦承诺书.doc》
矿山土地复垦承诺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