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专项活动方案

2020-04-06 来源:活动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医院

2013年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2012年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决定2013年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下发我院组织制定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成立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 *** 成 员:********************** 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具体日常事务由***科负责。

二、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整治目的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四、活动范围

全院各临床、医技及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建立联动机制。

五、组织管理

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六、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三)、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

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进行调查。

(四)、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的培训、考核,确定药师抗菌药物的调培资格,不断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六)、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

序。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经本院药事管理与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采购。

(七)、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乳腺疾病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八)、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对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并予以表彰;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十一)、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要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每月通报一次。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第一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十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负责人责任。

七、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

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2.重点抽查。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对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重点抽查。

3.严肃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三)总结交流。全年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半年及年终总结。通报督导检查情况,部署下一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推进医院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根据本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

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2012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活动成果,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努力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推荐第2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xxxxxxxxxxxx医院

关于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改活动方案

全院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活动方案》的精神,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项整改活动,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长:xxx、xx 副组长:xxx、xxx、xxx、xx 成 员:xx、xx、x、x、x、x、x ,及全院各临床科室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李英松,成员为医务科工作人员。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院范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改活动,以“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整改内容

(一)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院长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省卫生厅备案。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机构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采供办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努力实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有效的遏制细菌耐药,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向全院医生发放细菌耐药率统计卡,人手一卡,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十一)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1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2次者领导谈话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停止其抗菌药物处方权6个月。

四、工作要求

各级各层领导及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此项活动的对于规范与促进临床工作、迎合适时医院管理重点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整改内容,加强责任状的约束作用,力争在6月末完成整改与总结。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xxxxxxxxxxxxxx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推荐第3篇:抗菌药物专项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督导组。2011年4月27日、5月27日分别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由苗院长作了动员报告。7月27日由苗院长宣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由路院长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都做了详细规定。指导临床医师规范用药。

我院相关专家及援和专家在全院分别举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题讲座》,第一期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第二期是抗菌药物应用-基础与临床,第三期是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远程视频培训”。同时又组织相关院长及各科主任收看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推进会议”。使全院医务人员知晓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并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知识培训后组

织了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了3次理论考试。全院有资格证医师及药剂师241人,经考核对合格的有执业医师证及处方医师和药剂师206人授予了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权和调剂权,其余35人因外出进修、下乡不在岗,计划今年年底对这35人在进行一次考核,力争合格率达到100%,要求合理规范用药。

8月4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医院制定的50种抗菌药物分类遴选原则,各临床科室和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医院原有抗菌药物的品种进行了初步遴选;在原来62种抗菌药物中遴选出50种抗菌药物,清退了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抗菌药物品种,三代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口服制剂1品规,三代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注射剂8个品种,碳青霉烯类2个品种,氟喹诺酮类口服和注射制剂各四个品规。抗真菌类3个品规,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已经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对上半年抗菌药物用量进行分析,无始终排名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也无频繁超适应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上半年无企业违规销售抗菌药物现象,上半年无抗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超常预警工作,自8月份开始,每月组织临床、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住院医嘱实施专项点评。自8月份期至10月份共抽查住院医嘱307份。抗菌药物处方121张,其中使用不合格有68份。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原因为:外科手

术病人预防用药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或48小时,治疗用药选择药物没有做培养和药敏试验,而是习惯性用药,没有用药分析等。其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和医德医风考核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9月29日由苗院长主持召开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点评会,将住院医嘱点评结果反馈给大家,并对5名医师连续2次出现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进行点评告诫,要求规范用药。

我院还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1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进行监控。7月份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全院医师共同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有所下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合理。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月全院平均为53%,较6月份86%下降了33个百分点。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8月份全院平均为27%较6月份24%上升了3个百分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8月份全院平均为37达到了国家的标准,但较6月份30上升了7个百分点。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8月份全院平均为60%。

微生物样本送检率:9月份病原学送检率全院平均为51.67%,较6月份46.15%上升5.52个百分点。

虽然上述主要指标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

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但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与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超出控制指标范围。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让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更合理。

推荐第4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推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市卫生局办公室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充分发挥二级医疗机构职能。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荆楚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科室。

四、活动内容

(一)健全组织,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附件1),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将抗菌药物预警制度临床应用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负责人,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摸清底数,全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在前 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培养专业人员,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积极培养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为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健全工作制度,推动责任落实,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鼓励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导,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四)分级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切实履行指导本院合理用药的工作职能,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五)把好入口,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够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 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自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及时向市卫生局备案。

本院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时,需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由省卫生厅核准采购抗菌药物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采购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数不得增加。

(六)完善制度,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临床药师制度,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处方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制度。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占药品用量的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 (40 Definde Daily Dose)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 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资源共享,切实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估

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分析本院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积极配合筹建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医务人员要依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逐步达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大于30%;认真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检验科每月定期向临床科室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完善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八)加强培训,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杜绝临床工作中经验用药或不按规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培训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九)部门协同,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医务、感染、药学等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抽查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妇产科、儿科、NICU等临床科室。要将处方点评制度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相结合,纳入医师定期考核重要内容,认真考核,严格奖惩,推动医师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建立不合理用药警示谈话、通报和公示制度。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暂停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加强监管,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体系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项检查,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

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考核办法》依法依规予以警诫、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交上级行政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药事管理委员会应视情形给予警诫、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提请院党委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全院通报。

(十一)加强宣传,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通过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在门诊、病房等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知识。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台,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向公众广泛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时间安排

各相关科室要根据具体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强科内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并把自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上报到医务科。

(二)督导检查阶段

1、专项检查。药事管理委员会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药物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规定完成时限,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并认真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准备。

2、重点抽查。对全市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卫生局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予以严肃处理。

(三)总结交流阶段

各相关科室认真总结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经整理后上报市卫生局。

(四)持续改进和巩固提高阶段

我院要在2011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整改。进一步巩固提高,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是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是保障患者得到最佳疗效、减少耐药菌株、降低医院感染率,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又是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全院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任务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活动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要认真按照本实施方案,把此项活动与“医疗质量荆楚行”结合起来,作为今年重点工作。要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奖惩结合,建立机制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重点加强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预警监测工作,全面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存在问题,制定违规处理程序、处罚标准,定期检查考核评估(附件2)。要把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师考核档案,并与医师晋升、职称评聘挂钩。医务科对全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要用好正反典型,对推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出突出成绩的科室和个人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执行规定不严的科室和个人要严肃查处,逐步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

推荐第5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日期: 2011年07月19日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2011)6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涉药科室。

四、组织管理

根据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专项整治活动具体实施细则,负责本科室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督促本科室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医院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

2、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4、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

1、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3、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科室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和种类。由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六)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七)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由检验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八)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院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九)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1、医院组织医疗、感染、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定期组织对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2、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院整治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情况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科室第一责任人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十一)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治理领导小组将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申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5月)。各科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6-7月)。各科室根据本方案和本科室具体实施细则要求,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三)督导检查阶段(2011年7-10月)。一是开展专项检查。医院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组织开展的专项督导检查。二是接受省卫生厅组织的重点抽查。三是进行严肃处理。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将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四)总结交流阶段(2011年10-12月)。2011年10月底前,各科室将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医院专项整治办公室。医院将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通报督导检查情况,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科室明确分工、活动安排及工作重点。要结合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严格奖惩。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通过“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达到“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目的。医院将对各科室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与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医师定期考核、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工作紧密挂钩,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认真总结,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根据山东省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作志 院 长

副组长:赵 毅 副院长

周永勤 副院长

李传章 纪委书记

成 员:于世伦 院长助理 医教部主任

李志玲 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

褚福明 门诊部主任

蒋广军 药学部主任

秦征东 药剂调配科主任 赵克全 医德医风办公室主任

陈秀芹 感染管理科主任

郝德春 纪委办公室主任

夏令国 医务科科长

颜道雪 质控科科长

郭 宏 检验科主任

杨运朴 药学部副主任

程慎令 药剂调配科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主 任:于世伦

副主任:蒋广军 秦征东

. 姓名:田景友 科室:肾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职务科主任

重要社会兼职

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从事 肾内科临床工作21 年。

进修简介 1996年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 师从 杜学海、谌贻璞 。擅长肾病综合征、肾衰竭、高血压肾病的诊治。

推荐第6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蒲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山西省卫生厅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晋卫医政„2011‟40号)有关要求,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组织管理

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领导组,院长亲自挂帅,召开专门会议,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作为日常工作的抓手,建立监管机制和分析评价制度。

四、主要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院长是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同时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

(二)定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管理。每季度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临床应用情况开展统计、公示、评价。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四)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

2 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医疗卫生单位需使用本单位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六)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 3 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单位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县人民医院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全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要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结合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二0一一年十月九日

蒲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组

组 长:陈姚济(院长 主治医师) 副组长:田慧琴(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刘蒲强(副院长 主治医师)

张建平(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贺智龙(院长助理 主治医师)

成 员:周文龙(医务科主任)

张东红(院感科主任)

梁吉平(药剂科主任)

张彦青(门诊部主任)

郭志刚(内科主任 主治医师)

郭 芳(心内科主任 主治医师)

邓养正(外科主任 主治医师) 席福才(骨科主任 主治医师) 云玉玲(妇产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曹蒲芳(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任爱萍(中医科主任 主任医师) 郭显云(眼耳鼻喉科主任 主治医师) 邓梅青(口腔科主任 医师) 张并林(麻醉科主任 主治医师) 张蒲平(ICU主任 主治医师) 闫迎春(急诊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贺智龙兼任,具体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日常监管工作。

二0一一年十月九日

蒲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各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向院长及全院职工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

一、各科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精神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与创建“二甲”医院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

二、科室应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不得超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1天用量。

三、科室必须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四、手术科室严格抗菌药物的控制预防性使用: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

7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五、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权限管理制度,凡停用、更换、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须在病程记录里详细记载说明,必要时要有科主任的签字。

六、我院将积极组织开展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使用通报制度,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加考核,整改落实,并记录在案作为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的重要考核指标;药剂科将发现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报医务科,作为医疗质量分析记录的主要内容。

药事部门将定期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处方、医嘱不少于50份。

定期公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医师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

七、相关责任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和医师,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降低一级抗菌药物使用权6个月(即副主任医师以上暂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医师暂停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暂停抗菌药物处方权3个月;上述医师恢复抗菌药物处方权后再次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权1年。

院长: 科主任:

2011年 月 日 2011年 月 日

推荐第7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2011)6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涉药科室。

四、组织管理

根据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各科室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专项整治活动具体实施细则,负责本科室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督促本科室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医院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

2、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4、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药学部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

1、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3、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科室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和种类。由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六)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七)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由检验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八)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院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九)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1、医院组织医疗、感染、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定期组织对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2、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院整治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情况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科室第一责任人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十一)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治理领导小组将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申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6月)。各科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7月)。各科室根据本方案和本科室具体实施细则要求,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三)督导检查阶段(2011年8-10月)。一是开展专项检查。医院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组织开展的专项督导检查。二是接受省卫生厅组织的重点抽查。三是进行严肃处理。医院按照相关规定,将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四)总结交流阶段(2011年10-12月)。2011年10月底前,各科室将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医院专项整治办公室。医院将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通报督导检查情况,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科室明确分工、活动安排及工作重点。要结合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严格奖惩。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通过“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达到“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目的。医院将对各科室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与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医师定期考核、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工作紧密挂钩,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认真总结,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推荐第8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抗菌药物试题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 )种药品。 A、3 B、4 C、5 D、不限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B ) A、20% B、30% C、40% D、50%

3、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 C )DDD以下 A、20 B、30 C、40 D、50

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B )

A、20% B、30% C、40% D、50%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中抗菌药物不包括( D )

A、抗细菌 B、抗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C、抗真菌 D、抗病毒、寄生虫

6、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第一责任人是( D )

A、药剂科主任 B、医务科主任 C、临床科室主任 D、医疗机构负责人

7、合理用药原则包括( D )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以上均是

8、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有( E )

A、制定合理用药相关的临床应用指南 B、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C、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D、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E、以上均是

9、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 ( A )。

A、对G+ 菌作用甚强,大于第

一、二代 B、对G-菌作用强 C、其中一些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D、肾毒性较小

10、列为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是( E )

A、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抗菌药物; B、需要加以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 C、上市不足五年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 D、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E、以上均是

1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权限为( B ) A、住院医以上 B、主治医以上 C、副主任医以上 D、主任医师

12、越权限使用上一级抗菌药物时间权限为( C )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3、门诊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医师开具处方可以选择( A ) A、一线+一线 B、一线+二线 C、一线+三线 D、二线+二线

14、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超过( B ) A、20% 50% B、20% 60% C、30% 70% D、30% 80%

15、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临床应用? ( A ) A、75% B、80% C、90% D、50%

16、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务人员?( A ) A、30% B、40% C、50% D、60%

17、患者确诊为肠杆菌属感染,下列那个药物不应选用:( B )

A、氨曲南 B、万古霉素 C、环丙沙星 D、头孢噻肟

18、不符合抗菌药物常用用法的情况是哪个?( D )

A、氟康唑 0.2 qd B、青霉素 160万单位 ivgttt q6h C、头孢噻肟 2g ivgtt q8h D、阿齐霉素 0.5 tid

19、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C )。

1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20、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断DNA的复制?( C ) A、四环素类 B、氨基糖甙类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21、以下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 C )。

A、妥布霉素 B、环丙沙星 C、阿莫西林 D、阿奇霉素

22、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是( B )。

A、克林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青霉素 D、头孢美唑

23、抗菌药物分几级进行管理 ( C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4、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是 ( B )。 A、青霉素和磺胺 B、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 C、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D、氯霉素和克林霉素

25、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 C )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以上都不对

2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 ( D )。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万古霉素

27、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D )。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 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 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 D、以上皆是

28、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 A )。

A、一代头孢 B、二代头孢 C、三代头孢 D、四代头孢

29、Ⅰ类切口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 ( C )。

A、喹诺酮类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氨基糖苷类 3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31、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 ( B )。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拉定

32、乳腺纤维瘤手术属于几类切口?( A )。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3、腹外疝手术属于几类切口?( A )。

A、I类切口 B、II类切口 C、III类切口 D、IV类切口

34、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首选哪一类药物( B )

A、四环素类 B、氟喹诺酮类 C、青霉素类 D、氨基糖苷类

35、青霉素类的药物对以下哪些细菌不敏感( B )。

A、肺炎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肠球菌

36、亚胺培南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 D )。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碳青霉烯类

37、针对耐药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

A、了解病人对细菌的耐药状态 B、针对耐药研发一些新的抗菌药物 C、合理用药 D、以上皆是

38、头孢吡肟属于第几代头孢类抗菌药物?( D )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2

39、喹诺酮类可能引起儿童:( A )

A、软骨损害 B、肾毒性 C、耳毒性 D、心肌损害 40、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 A ) A、磺胺药 B、青霉素 C、头孢唑啉 D、头孢他啶

41、VRE是指何种耐药细菌? ( D )

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B、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C、耐甲氧西林表葡菌 D、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42、医院感染中常见的MRSA是指何种耐药细菌? ( A )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大肠埃希菌

43、以下不属于广谱抗菌药物的是 ( A )。

A、氨曲南 B、头孢曲松 C、哌拉西林 D、氧氟沙星

44、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应考虑( E )

A、某类(种)感染病原菌及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B、病情 C、抗菌药物知识 D、耐药情况 E、以上均是

45、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46、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何种不良反应?( A )

A、青霉素脑病 B、肾脏损害 C、肝脏损害 D、胃肠道反应

47、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最好是在皮肤切开前( A )。 A、0.5-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8、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在多长时间最为合适( B )。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9、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包括: ( D )

A、医护人员 B、环境中的飞沫、尘埃携带细菌 C、病人 D、以上都是 50、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优点是: ( D )

A、减少毒副作用 B、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C、不易引起微生态紊乱 D、以上都对

51、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可选用( A )

A、甲硝唑 B、诺氟沙星 C、氨苄西林 D、克林霉素

52、治疗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 D )

A、庆大霉素 B、头孢唑林 C、环丙沙星 D、甲硝唑

5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E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54、万古霉素属于哪一类抗菌药物?( C )。

A、氨基糖苷类 B、β-内酰胺类 C、糖肽类 D、氯霉素类

55、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时,较安全的品种是( B ):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二、是非题

1.大环内酯类(除酯化物和克拉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可妊娠全过程应用( √ ) 2.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 √ )

3

3.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X )

4、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子肺炎( √ ) 5.严重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 ) 6.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不宜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 7.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R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 X ) 8.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 √ ) 9.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 X ) 10.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 X )

三、填空题

1、处方正文书写内容有药品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2、处方权的获得: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由医务部按规定授予处方权,同时在医务部与药房签名留样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3、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剂量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推荐第9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针对滥用抗菌药物(抗生素)现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 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 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 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 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 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 监督管理机制。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我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 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 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我院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抗菌药物采购匀在国家基药目录或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范围内,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8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抗菌药物使用,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5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 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 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产科、外科、呼吸科、以及 I类切口手术治疗病例。我院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在院会上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 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按照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头排镇中心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智虎 院 长

副组长:罗永成 副院长

邓素娥 副院长

罗东琼 支部书记

成 员:张凡立 医务科长兼临床科主任 韦美芳 药房主任

吴仕杰 妇产科主任

苏丽荣 公卫科主任

刘明月 内科主治医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办

2011-6-22

头排镇中心卫生院

推荐第10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关于印发《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济南市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济卫药政发„2011‟1号)要求,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二0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111号)、《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1‟28号)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 30号)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评价、大型医院巡查、优质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等工作为载体,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认真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三、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院长是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负责人是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市卫生局与院长、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要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

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医院要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专职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为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要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要进行及时清退;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得超过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

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要向市卫生局进行备案。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后,向省卫生厅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省卫生厅核准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原则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认真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要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一)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院将根据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排序情况,对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科室或个人,召集科主任或责任人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十二)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将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将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

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科室按照本工作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活动内容。要结合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医院要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要加强督导,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第11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诸妇幼保健院

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诸城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3年诸城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责任人为成员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有关职能科室的具体职责任务。将整治活动列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医院各项工作上台阶。

四、专项整治工作内容

(一)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全面掌握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情况。

(二)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目录,加强考核与监督,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权限。

(三)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并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及时向市卫生局备案。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时采

购制度与程序,满足特殊患者治疗需求,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临时一次性采购。

(四)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执行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处方动态监测和超长预警、干预制度。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除剖宫产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五)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加强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报告和趋势分析,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以及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六)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院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七)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10名医师予以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10名医师予以全院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使用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

(八)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院根据检测情况对各科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对科室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九)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报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报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科室按照本工作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活动内容。要结合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医院要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要加强督导,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 5

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诸城市妇幼保健院 2013年7月30日

附:诸城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诸城市妇幼保健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 良 副组长:李桂芬

成 员:郑晓瑛 宋 玲 李祥太 王秀强 吴瑞华 张 艳

李先玉 韩淑兰 鞠英娟 赵永春 张 凤 魏秀玲

陈会刚 姜 霞 宋 艳 杨增金 张培兰 王义芬

谢增顺

第12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前两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二、组织管理

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临床科室负责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三、重点内容

(一)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药学部门配合医务处科学设定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各临床科室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二)医务处、感染管理科、信息科、微机管理中心、药学部门按其职责分别对2012年度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完善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省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修订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医务处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各级医师严格按处方权限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与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五)完善抗菌药物遴选、评估、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抗菌药物品种应少于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药学部门负责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要向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因临床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向省卫生计生委提出 1 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

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药学部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每半年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七)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不合理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提高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标本送检比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检验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按照要求药学部门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检验科向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医务处和药学部门要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务处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医务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 2 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十一)微机中心配合医务处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开发利用电子处方点评系统加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力度,扩大处方点评范围和点评数量;开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

(十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务处要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年报告一次;对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半年报告一次。

(十三)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务处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暂停执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院长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5月 日)。制定《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签订责任状。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2013年6月 日)

(三)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6 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和自查整改报告于6月15日前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四)迎接督导检查阶段(2013年10—12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领导责任。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切实提高对专项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整治重点,务求工作实效。采取强化措施、开展处方点评、科室和医师用药情况公示、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加强院感控制等手段,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重点环节的监测和监管,通过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注重活动宣传,强化人员培训。要切实做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要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活动标语,在显示屏、宣传栏、网站和通过有关媒体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患纠纷。

(四)认真总结经验,促进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案。

第13篇: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的限定,明确各级医师的抗菌药物的权限。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需求,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二、组织保障

院领导高度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特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现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 XXX 副组长 : XXX XXX XXX 成 员 :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三、整治工作内容及主题

内容:我院抗菌药物的采购、临床应用和管理等。

主题: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工作,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培训、学习、考核

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营造氛围,做到人人关注,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信息软件系统管控药物的使用。

(二)责任明确,层层签订责任状;通力协作,多管齐下,奖惩逗硬,有力推进

1、层层签订抗菌药物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半个月检查一次处方,评定考核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应用抗菌素的医师给予经济处罚,对晋升的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考核,不合格的不予晋升。年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评比,不合格的不予先进工作者的评比资格。所在的科室也不予进行先进科室的参评资格。 我院要把抗菌素的应用住院患者控制在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率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率不超过20%。住院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我院对抗菌药物进行遴选,加强抗菌药物的购用管理,严格抵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我院把抗菌药物经过遴选控制在30个品种,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素口服剂型1个品规,注射剂型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素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3个品规。 规定抗菌药物应用使用范围

高 职: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提卡西林钠卡莱魏酸钠、头孢匹胺纳及以下 主治医师: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氨曲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及以下 初 职: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纳、苯唑西林那、头孢氨苄

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罗红霉素、乳酸糖红霉素

诺氟沙星、甲硝唑、磷霉素

2、加强感染管理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加强手消毒监管,强化无菌操作意识,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患者的隔离管理,实行有样必采的管理措施,多学科协作遏制耐药菌医院内感染。规范I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将围手术期抗患者作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监控对象。原则上要求不符合感染高危因素的I类手术切口(如甲状腺、乳腺、静脉曲张、疝气、取内固定等)病历一律不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出院开具抗菌药物。除呼吸内科、儿科外,其他临床科室医生原则上不允许在患者出院带药中开具抗菌药物。限制门诊抗菌药物输液,门诊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应具备充分的客观依据(特别是儿科、妇产科、痔瘘科、五官科、急诊科等)。

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强化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尊重医生和医生的价值,让广大医生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体面地生活,以便更好地履行医务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五、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进。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做到行政干预力度不减、信息化干预更加完善,在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扩展合理用药管理的深度与广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六、活动方式

认真排查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一)自查自纠。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院里随时下临床各科室检查抗生素应用情况,特别是无菌手术切口的病人,坚决杜绝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2、发现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医生给予罚款并通报批评,屡教不改者停止抗生素处方使用权。

3、认真做好抗生素处方点评工作,每月一次。对合理应用抗生素比较好的前十名,给予奖励。

第14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临床科室和行政职能科室。

四、组织管理

医教科负责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设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法人代表、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各科室负责人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同意后,向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八)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医嘱点评,重点抽查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病例。

根据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名的药品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进行科主任诫勉谈话,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六、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根据卫生部和乌鲁木齐市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2.重点抽查。对耳鼻喉科病人进行重点抽查。 3.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活动内容。结合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推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2017年1月

第15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促进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临床科室。

四、组织管理

医务科负责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医院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务科每年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可根据需要设置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并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务科必须明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8‟38号),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五)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务科应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要向市卫生局备案。

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后,向省卫生厅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省卫生厅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和品规的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治疗需要,医院需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创造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药剂科按照要求及时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医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个人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表扬;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十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院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十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包括利用电子处方(医嘱)系统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等;开发利用电子处方点评系统加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力度,扩大处方点评范围和点评数量;开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

(十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务科要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并向省卫生厅报告。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年报告一次;对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半年报告一次。医院要根据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医务科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全院范围内予以通报。

(十三)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暂停执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六、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3月-10月)。各临床科室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11月)。

1.专项检查。医务科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好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2.重点抽查。医务科组织感控科和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对呼吸科等科室进行重点抽查。

3.严肃处理。医务科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三)总结交流。2011年12月底前,医务科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送市卫生局。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医务科要根据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活动成果,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努力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日

第16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xxxxxx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2016年)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全国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6‟32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3号)要求以及2016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今年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及效果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2016年抗菌素使用28个品种,住院抗菌素占总费用的比例为5.44%,抗菌素占总费用的比例为0.6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9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6.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6.37DDD,抗菌药物的控制有了明显的起色。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情况

(一)严格按照二级医院临床应用管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超过5个品规。另外对确因特殊感染患者需要医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二)加强微生物标本监测,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克服抗菌药物的盲目应用。并请xxx医院的临床药师进行质控点评,选派人员外出参加抗菌素学术学习,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起到了科学

- 1

动方案会议”,各临床科主任与院长签订《2016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要加强对本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科学指导,坚决制止滥用、越权使用抗菌药物,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及《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四)结合临床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政策,医务科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考核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出现频繁的医生要记入不良业绩记录,并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报送财务科纳入工资核算。

2016年11月22日

- 3 -

第17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我院自从2011年7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经过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阶段,目前已进入了总结提高和持续改进阶段,现将前阶段性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抗菌药物品种(35种,一品双规)

整治前抗菌药物品种51种,品规70个;目前抗菌药物品种35种,品规54个。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目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6%,较整治前的88.46%下降了29.23个百分点。

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急诊科≤40%,门诊普通科室≤20%)

目前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2.7%(门急诊科41%,门诊普通科室19.7%),较整治前的55.08%下降了58.79个百分点。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

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4DDD,较整治前的96.93DDD下降了60.38个百分点;目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18.4%,较整治前的33.63%下降了45.29个百分点。

5、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0%)

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目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70%,较整治前的100%下降了30个百分点,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病例为52.2%。

6、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前0.5—2小时给药)

目前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基本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7、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24h)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目前预防时间不超过24小时比例为75%,整治前为25%;目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为1.9天,整治前为4.11天。

8、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目前送检率为62.2%,较整治前的21.5%上升了189.3%。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院制定了**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月活动方案》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补充规定》等配套文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定了领导小组职责和确定了3年工作目标。召开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作了动员报告,进行了指标任务分解并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

标。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完善制度,严格抗菌药物管理。

我院下发《医院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办法(试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修订了《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限定,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

结合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下发了《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规定》、《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导及常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表》。明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的人员组成、会诊职责,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做出规定,对其使用流程及会诊、审批程序进行了细化。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都做了详细规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手术种类也进行了明确。

定期公示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由我院感染办具体负责。

3、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我院组织了院医师和药师进行了二期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知识培训后组织了全院医生和药师的考考核,做到培训参与率100%,合格率100%。

4、清理抗菌药物品种,保障用药安全。

根据卫生部参考目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品种在征求临床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论证,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数不超过35种,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已上报省卫生厅备案。

5、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我院积极开展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和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监测,每月抽查处方40张以上;每月抽查病例300份以上,约为各临床科室当日在院患者总数,占当月出院患者的25%左右,填写《点评工作表》,对患者主要诊断、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疗程、基药使用、微生物送检等情况进行登记,根据处方点评要求把抗菌药物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又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定期编印《医院药讯》,通报活动开展和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重点处方、医嘱进行点评与公示。使用量、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物品种进行医院公示。对抗菌药物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采取了个别谈话、扣科室当月

绩效考核分、个人承担全部违规药品费用、进行通报等处理。

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各的指标都接近或达到了卫生部规定限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但部分指标离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和使用时间,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厉

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提高整体诊疗水平,让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更规范、更合理。

第18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重点内容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2011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

(四)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五)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六)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要利用电子处方(医嘱)系统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等。

(七)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暂停执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医疗机构负责人责任。

第19篇:溧水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

2012年溧水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要求和2012年江苏省医院工作会议精神、以及2012年“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在2011年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主动践行“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要求,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为目标,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强意识、建机制、重长效、严考核,继续在我院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突出重点、立足长远,不断增强能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识。针对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逐步扭转“以药补医”机制,抓住采购、使用、监测、考核奖惩等关键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和控制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增强自觉性和规范性。

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手段,不断强化奖惩、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加强临床科学应用抗菌药物的支持体系建设,针对不同专科、不同疾病的特点,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评价、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做到有错必纠、严格奖惩,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用创新的手段、规范的管理,不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的监管,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进一步统筹推进,标本兼治,不断优化服务、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把专项整治活动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医院药事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三、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2年,通过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使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在2011年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和好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

(二)具体目标

1、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健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

3、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5、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7、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

8、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9、医院全面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10、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11、医院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率100%;

12、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规范查处率100%;

13、医院抗菌药物收入占医院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10%以上。

四、重点任务

(一)开展宣传发动

医院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要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讲明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医务人员中可能存在的工作惰性和“认认真真走过场”的错误意识,帮助树立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途径,加大对全社会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患者加深对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认识,配合医院和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二)明确管理责任

院领导率领医务科、药剂科、信息中心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督查我院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落实情况。院领导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并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考核、晋升、评优的重要指标。

(三)组织教育培训

医院要集中一段时间,再一次对广大医务人员开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医院主要对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重点科室负责人进行教育与培训,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预防、相关制度规范、相关法律责任等,培训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培训率达到100%。

(四)开展基本情况调查

医院再次组织开展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本单位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等,并与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和分析,发现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 5

出问题,对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和措施,并狠抓落实。

(五)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医院应按照《江苏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苏卫办医〔2011〕111号)要求,不断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配齐临床药师数量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发展。配齐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为一线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开发应用包括抗菌药物在内的临床用药监测信息子系统,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要求,与HIS、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应包括用药权限设定和用药品种、规格、剂型、配伍、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监测、统计和不良反应报告、毒副作用预警等功能,实现抗菌药物等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

(六)落实分级管理

医院根据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相关文件规定,研究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坚决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开具处方的现象。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进一步明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七)加强购用管理

医院要对确定的抗菌药物目录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对照上述具体目标要求,存在不符合项的,必须按本实施方案具体目标的规定,及时进行调整,并按照管理权限,于4月20日前向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抄报属地卫生行政部门。

完善抗菌药物目录变更管理。因特殊治疗需要,医院需使用采购目录以外的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必须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并由医务科指定专人跟踪监督。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一年内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由医院组织讨论是否列入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品种数不得增加,调整后的目录应再次进行备案。

建立超目录抗菌药物核准制度。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本实施方案规定的,经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八)强化监测检测评估工作

建立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度是临床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措施。

医院要定期(按周、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同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通过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趋势,及时发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医院将通过网络系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定期上报监测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发布细菌耐药信息,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由省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承担管理任务,细菌耐药监测网由省临床检验中心承担管理任务,定期公布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在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下,督促和指导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九)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重点对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进行点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实际处方、医嘱低于50份的,应全部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进行全院表扬、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

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年度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及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十)严肃查处不规范的行为

医院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院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撤销科主任行政职务,对相关医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

研究制定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召开全院动员部署会议,签订责任状。

(二)自查自纠

医院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结合2011年专项整治活动情况,认真组织排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突出制度和规范建设,及时加之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活动始终。

(三)全面实施

医院根据工作安排和要求,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制度体系,结合我院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活动方案和实施方案各项措施要求,力争尽快达到目标和指标要求。

(四)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我院根据卫生行政部门部署要求,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并做好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开展的督导检查准备工作。

2、重点抽查。院领导组织检查组对相关科室进行重点抽查和飞行检查。随时迎接卫生部组织的重点抽查和飞行检查。

(五)总结评估

医院及时总结、评估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推广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医院要按 10

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强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各项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医院要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部署,明确工作重点和指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长是具体责任人。医务科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三)巩固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物水平,遏制细菌耐药,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方式方法、建立工作体系。医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促进医疗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制、机制、制度上狠下功夫,以深化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及时上报信息,注重通报宣传。相关职能科室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信息的收集、通报和上报工作,指定人员、明确责任,及时编印活动简报、通报活动情况。要将活动进展情况、做法、成效及经验,以电子文件及时发送至溧水县卫生局医政科,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及时宣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政策和取得的工作实效。

附件:

1、溧水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2、溧水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专家指导组

附件1:

溧水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 水

副组长:石春国 朱 进 郭 军 曹严勇 周海森 许宝珍 成 员:陶长清 张发顺 王伟民 施金凤 顾 翔 黄 刚

邹友功 朱春霞 施能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主 任:曹严勇(兼) 副主任:周海森(兼) 陶长清 秘 书:施能胜 顾 翔

附件2:

溧水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专家指导组

组 长:曹严勇 主任医师 副组长:周海森 副主任医师

成 员:许宝珍

吴守群 杨平来 魏春生 张殿福 曹远保 陈白生 王国祥 聂春兰 常荣华 王小平刘传枝 施能胜 陈六生 朱春霞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护师

徐 军陈优民胡明进全勇辉周力俭孙晓康赵向阳蔡祥增陶文元席 洪丁学军陶长清张立平王伟民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技师 副主任护师

第20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方案2

景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根据《衡水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衡水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视频会议精神,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和 “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整治活动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1

2、具体目标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健全;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

(3)抗菌药物品种一般分别控制在35种以内;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5)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超过5个品规;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

(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8)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三、重点任务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医院集中一段时间,对广大医务人员开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细

2

菌耐药预防、相关制度规范、相关法律责任等。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途径,加大对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患者加深对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认识,配合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二)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在对我院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照上述具体目标要求,及时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或有耐药倾向、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或有违规促销倾向的抗菌药物品种;必须按本方案具体目标的规定,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建立超目录抗菌药物核准制度。

(三)落实处方医嘱点评制度

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实际处方、医嘱低于50份,应全部点评。建立相应点评制度。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进行全院表扬、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年度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推进以药补医机制改革

3

以药补医机制是造成当前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的根本原因所在。我院要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扭转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局面。我院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城,要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全面理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上取得突破。

四、阶段划分

(一)部署摸底阶段(6月底以前)

1.按《通知》明确的内容和要求,根据方案安排,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列抗菌药物清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的控制指标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

(二)清理整治阶段(7月-8月中旬前)

1.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研究讨论各级医务人员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归口管理。

2.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逐级、逐人制定整改措施,有效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3.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应按聘用权限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应按责任分工进行相应处理。

(三)制度完善阶段(8月下旬—9月中旬前)

4

1.完善科室设置和功能发挥。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2.完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制度。

3.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4.完善特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程序。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

5.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医师分级制度。医师、药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6.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制度。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卫生部限定的指标内。

7.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8.完善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制度。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按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9.完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

5

效考核重要依据。建立诫勉谈话制度。

(四)专项检查阶段(9月下旬-10月中旬前)

在自查的基础上,结合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的要求,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五)总结巩固阶段(10月下旬-11月中旬)

1.对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主要成效、特色的经验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有关科室及人员的处理情况等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2.召开工作交流会或工作报告会,并部署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意义重大。我院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在医务科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成立由医务科牵头,药学、财务、护理、院感、门诊、急诊等相关部门和科室参与的专项整治活动实施组织机构,统筹协调推进我院活动的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

6

人是具体责任人,要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医务科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

(三)严格考核奖惩

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作为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临床医师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坚持持续改进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物水平,遏制细菌耐药,控制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促进医疗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制、机制、制度上狠下功夫,以深化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景县人民医院

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长:张铁民

党组书记

副组长:刘忠义

副院长

付国起

副院长 成

员:马红霞

郭石英

胡志芳

张君

付文生

张永利

曹洪升

王辉

马方

张海旺

常印彪

徐桂芳

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药剂科主任 药库主任 内一科主任

脑系科主任

内三科主任

内四科主任

外一科主任

外三科主任

外五科主任

妇科主任 8

《抗菌药物专项活动方案.doc》
抗菌药物专项活动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