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020-04-06 来源:活动方案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局机关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参政议政的能力,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发〈枣庄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法治枣庄”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枣办发[2009]3号)要求,决定今年在局机关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立足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大力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教育机关干部职工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权利、义务、责任相一致意识,增强机关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推进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富强、和谐、文明新枣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在局机关开展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提高依 - 1 -

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干部执行力,努力创建“法治机关”。

三、方法步骤

“法治机关”创建活动从2009年6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并转入长期“法治机关”建设活动。“法治机关”创建年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7月)

根据创建要求,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召集各科室、分局全体工作人员召开“法治机关”创建动员大会,学习全市动员大会精神和《“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让全局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开展“法治枣庄”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法治机关”创建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组织实施阶段(8月—10月)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提高全局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学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以及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思想理念。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从岗位职责、许可审批、案件办理时限、案卷存档管理、执法责任、错案追究、行政执法回避及立案、取证、审理执行程序等方面,逐步实现依法建制、依法管理,促进全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用制度规范、约束监管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是积极开展学法用法活动,依法规范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在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将学习成果和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企业的思想理念,切实抓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树立执法部门良好形象。

四是搞好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创建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站、简报、信息和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成效,全面做好“法治机关”创建活动中的宣传信息报送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法治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舆论氛围。

(三)总结考评阶段(11月—12月)

各科室、分局要认真对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进行自查。重点查活动实施阶段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及活动取得的效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在各科室、分局自查的基础上,局“法治机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行检查验收,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将创建工作作为各科室、分局及全体工作人员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领导

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是落实“五五”普法工作的一项主要举措,各科室、分局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

抓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这次活动的深入开展,局成立“法治机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指导“法治机关”创建工作。各科室、分局要高度重视“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本着依据方案,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的原则,按照确定的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实施,确保活动顺利的开展。同时在创建中,要勇于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使“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成为引导和促进公民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是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取得实效。局“法治机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法治机关”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各科室、分局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典型经验,对存在有不依法办事、执法犯法的人员坚决予以查处,同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确保“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推荐第2篇:“法治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龙潭坪初级中学

“法治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根据建始县委法治办、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校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法治校园”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提高教师、学生法律素质和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改善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推进我校教育和谐、健康、优质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法治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深化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加强对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意识,构建依法领导、依法管理的有效机制,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争取本年度使学校创建成为“建始县法治校园”。

三、主要任务

1.管理制度体制完善。坚持校长负责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教师岗位职责明确,教职工各司其职。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工作质量、考评体系完善。有专门机构和领导负责依法治校工作,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

2.办学行为依法规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熟悉教育的基本法律、基本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校的权利义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确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校风良好,学校教职工、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

3.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有健全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组织,学校发展等重大决策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完备。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绩效分配、职称评聘、评优选先、表彰奖励等涉及教职工权益的事项向教职工公布。

4.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推行教职员工聘任制,受聘的教职工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聘任合同内容符合《教师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教师能够履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义务。对教师的处理处分依据准确、程序合法。建立健全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5.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依法维护学生的人身、财产权利,尊重学生人格,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行为。

6.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建立普法责任制,成立普法领导小组。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法制教育成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考试”五 落实。聘请法制副校长并开展活动。法制宣传教育有成效,学校依法办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四、组织领导

法律顾问:县政法干警 法制副校长:周清龙 组长:杨春芫(校长)

副组长:赵雪峰(分管副校长)

杨仕林(综治办主任)

周永芳(德育主任) 组员:班主任及道德与法治教师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2018年4月20日——2018年4月30日)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杨春芫校长任组长,周永芳主任具体抓法制教育,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综治办、司法、公安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报告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创建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1月30日前)

1、开展活动,加强教育。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考试“五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1)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2)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升国旗、黑板报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校园创建活动”宣传工作。

2、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治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3、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4、开展社会实践,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老少互动”等法制教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好学生假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自评申报(2018年12月1日——15日) 学校对照评估标准进行自评,完善自查报告和佐证资料向乡中心学校进行申报。

(四)考核评定(2018年12月31日前)县教育局组织专班对申报学校进行考评,局党委根据考评情况进行审核评定,对达到创建标准的学校命名表扬并授牌。

六、工作措施

1.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1)全面提高学校领导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校领导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重点学习和掌握《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教育法律法规等重要法律法规,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努力提高现代法治理念,从而转变管理观念和手段,由注重依靠行政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实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学校校委会成员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8次,教师全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

(2)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全体教职员工要结合师德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开设法制讲座、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强化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观念,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法律义务,更加有效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当好主人翁。每学期组织2次法制集中学习或法制讨讲座,按要求参加普法考试,参考率达到97%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学生要完成列入教学计划的法律课程学习,特别要学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等与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制教育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考试”五落实,将法制教育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4)着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全方位拓宽宣传教育空间,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依托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制宣传工作纳入学校领导、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中,不断调动教职工学法的积极性。

2.建设法治学校,全面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1)增强依法治校理念,加强法治建设领导。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明确“法治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开展“法治校园”建设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建立“法治校园”建设的领导小组,完善“法治校园”建设的工作网络,明确校内职能机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方位开展“法治学校”建设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师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3)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要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明确家长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4)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学校要贯彻《教师法》,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学校要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

(5)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坚持做到“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

3.加强创建工作领导,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要不断深化“法治校园”创建以保障和促进教育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全局性的认识,切实把“法治学校”创建工作摆在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位置来抓,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抓好落实。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确保“法治校园”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其他领导为成员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负责“法治校园”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学校工会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督促落实等相关事项。

(3)明确职责,完善机制。学校要把“法治校园”建设工作各项内容落实到每位教职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对在职责范围内法治建设工作不抓不管或抓而不力,以致出现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建立台帐,狠抓落实。依据创建标准,进一步规范创建工作台帐,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成效地组织实施,注意收集创建活动的各种资料、照片、影像等,分类分项做好资料归档,为迎接上级及有关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做好准备。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法治信息报送,积极挖掘、提炼、归纳“法治校园”创建工作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宣传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形成良好的“法治校园”社会氛围。

2018年4月 30日

推荐第3篇:“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州第六次党代会和州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根据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州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功能,进一步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尊重和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社区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对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落实。

(二)坚持扩大民主、居民自治。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要以实现居民自治为着力点,扩大基层民主,逐步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社区民主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尊重和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权利,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和能力。

(三)坚持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的协调运作,居民委员会认真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落实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民间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三、创建目标社区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区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居民公约》和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社区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得到普遍增强。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认真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大力宣传与居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学法用法,提高参与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认真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居民制定和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认真落实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各项措施,自觉接受市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引导居民正确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推荐第4篇: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方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惟有法治,方能实现长治久安。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是“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我院依法治院步伐,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工业兴市”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干警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提高全院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法治洪湖、和谐洪湖、幸福洪湖”,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要要坚持依法治市与依法治院的有机统一;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坚持改革创新,争当先进的理念,求真务实,形成长效机制。

三、创建目标

要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力争在全院实现“一个成熟、两个提升”的目标,即:使干警信仰法律、崇尚法治的理念、文明执法的习惯进一步成熟,依法检察、公正执法的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诚信力不断提升,全院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创建,力争使我院的“法治单位”创建工作跨入全市乃至全省先进行列。

四、主要任务

1、全面落实“六五”普法。按照市“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学习和宣传《宪法》为核心,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全体干警中深入开展以“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文明执法、维护正义、树立形象”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六五”普法规划中的指导思想,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重点学习《宪法》、《行政强制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检察机关规章制度,增强全体干警自觉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意识。

2、加强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院党委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推进文明执法。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检察机关为目标,深入推进检察监督体制改革,强化执法责任制、错案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查制,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对干警法律知识培训及年度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干警年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在全院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全体干警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加法制宣传的社会覆盖面;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5、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调诉结合的工作体系,加强调解片建设,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干警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秉承为民的宗旨理念,践行公正的价值追求,恪守廉洁的基本操守,解决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检察形象的新提升。

五、步骤和措施

“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艰巨性任务,在工作中应当做到扎实有效、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按照“建立机构、制定方案、统一部署、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步骤,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2年4月)

各部门、各科室要加强对创建法治单位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宣传,做到领导重视、上下齐抓、部门支持、群众参与,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院定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及时动员全体干警自觉参与创建活动。

(二)试点探索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2012年5月前,院普法依法治院领导小组在各部门申报的基础上,按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氛围良好、保障措施有力等条件,研究确定1个机关科室为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试点单位,指导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力求在创建工作的重点方面有所创新、体现特色、富有成效。

(三)全面铺开阶段(2012年5月以后)

从2012年5月起,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活动,院普法依法治院领导小组按照市依法办公室制定的考评标准,指导已开展创建工作的试点单位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破解创建工作难题、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完善创建工作标准,为引导创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全面推进。对考评达标创建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申报院党委给予表彰。

六、工作要求

1、切实提高认识。全体干警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管理的意识,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要在思想上进一步加压,工作上进一步加力,落实上进一步加责,力创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队伍形象。

2、加强检查考核。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单位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3、积极稳妥推进。各科室要认真总结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全市创建活动及单位的实际,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思路,制定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

4、营造良好氛围。院普法办公室要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全体干警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洪湖市检察院普法依法治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四月十日

推荐第5篇: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1]

2012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六五”普法和“十二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县法依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的安排,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逐步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为推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建设文明单位、和谐单位、平安单位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坚持创新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推出新举措,总结新经验,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促进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本局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全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持久地宣传以权利义务为主题的宪法法律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多形式、多渠道对干部职工进行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尊重和保护人权等民主法治意识的教育,形成崇尚法治,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坚持以单位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学法制度。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党组学习中心组学法和培训辅导制度,确保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大力开展对单位干部职工、下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加强系统法制建设,造就一支懂法律、精业务、会执法、高素质的队伍,促进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法律六进”活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载体,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网站、编发简报、印发传单、开设宣传专栏和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1、着力提高领导班子依法决策的水平。围绕增强执政意识,

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多渠道多途径培训锻炼干部职工,使其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依法执政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观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念,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决策水平和现代法治理念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2、强化服务,切实转变职能。要按照建立“法制机关、有效机关、效能机关、诚信政府”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立健全行业预警和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服务对象提供统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

3、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收费标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依法界定行政审批权的设立范围、权限和程序。积极推行决策民主制、公开制、预告制和通报制,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重要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和办理结果。要有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组织与管理,实行重要事项网上或新闻发布,增强行政活动的透明度。要严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自觉接受监督。

4、严格坚持依法行政。继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错案责任追究制,将

责任追究落到实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积极开展商务综合执法试点,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商务行政执法体制。

(三)大力推进行业依法治理

以创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强化行业道德,规范行业行为,积极引导行业依法自律,建立健全行业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行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加快推进行业依法自治、民主管理步伐。结合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通过采取专项整治活动、新闻媒体曝光、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措施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逐步建立、完善“守信褒奖、失信惩戒”的社会诚信自律机制,推动和加强以产品诚信、质量诚信、服务诚信、契约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我县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四)积极创建平安机关

依法依规推进企业改革,着眼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因企制宜,针对企改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定期开展分析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一方稳定。注重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活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单位综合治理,切实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确保单位正常有序的工作秩序。

四、方法步骤

总体进程:2012年4月底前完成规划、动员、部署工作;2012--2016年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法治机关”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法治化目标;2016-2018年巩固法治机关建设成果,全面提高机关的法治化水平。

具体实施步骤: 1.2012年4月底之前,制定建设“法治机关”规划,并完成相关动员、部署工作。

2.2012年为“法治机关”建设的启动年。完成“法治机关”建设动员部署,另一方面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实施意见,并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法治机关”建设及本单位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营造“法治机关”建设氛围。

3.从2012年至2018年,力争通过“法治机关”建设工作规划的实施,实现“法治机关”的总体目标。每年有工作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工作部署会议,保证“法治单位”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五、组织领导

开展“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是落实“六五”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科室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局成立“法治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指导“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本着依据方案,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讲求实效的原则,按照确定的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实施,确保活动顺利的开展。同时在创建中,要勇于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使“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成为引导和促进机关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是加强督查,确保取得实效。“法治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组织开展好“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及时了解各科室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典型经验。公室要积极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有不依法办事、执法犯法的人员坚决予以查处,同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确保“法治机关”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推荐第6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012

12 关于开展武坪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居)党支部、委员会:

为真正落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使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促进依法治里街道,结合街道实际,就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村为基础、以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甘肃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武坪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1、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组织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2、选举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和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

3、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 发生。

4、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村(居)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居)委会政务、财务公开。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村(居)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向村(居)民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6、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普法工作,村(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居)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7、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

8、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工委决定成立花园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郭永辉

副组长:赵剑刚

成员:杨贵林 李双全 曹文忠 韩亚平杨小平张丽荣 扎西见措 尹平学 奂文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司法所,有奂文杰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的开展。

四、方法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3至4月)。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武坪乡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5至8月)。有武坪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按照《甘肃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围绕组织建设、“四个民主”、“两公开”、“三个文明”等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3、检查评比阶段(9月)。一是由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创建标准对村(居)的创建工作进行自查,写出小结;二是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检查验收。

4、申报命名阶段(10至11月)。实行村(居)申报,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初查,对达标的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验收。对达标准的命名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武坪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推荐第7篇:驾车中学“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驾车中学

2013年“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根据会泽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和《中共会泽会泽县委 会泽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法治会泽的实施意见》(会发〔2013〕26号)和《中共会泽会泽县委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法治会泽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会办发〔2013〕70号)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负责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宣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消防法》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内容以

及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年内法制教育的学习时间,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少于40学时,在校学生应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

(二)深入开展学校依法治理,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建立健全包括学校管理、教师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奖惩等内容的学校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和“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工作不断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使依法治校从单纯的法制教育向依法治理教学秩序、规范各种收费、提高教职工依法办事能力、建设文明校园环境转变,切实提高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法治学校”的创建工作,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驾车中学“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张毅校长

副组长:张隼副校长

孟维清乡司法所所长

高连周乡派出所所长

组员:管红学政教主任

赵伟教务主任

孙朝云总务处主任

李廷勇校办室主任

张国坤教研室主任

唐夏云工会主席

孙清华教务处副主任

张盛金团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副校长室,具体负责我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由张隼老师任办公室主任,管红学、张盛金、李廷勇、罗粉芝为办公室工作人员。

五、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确定一名分管校长和法制副校长具体抓法制教育,明确职责,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司法、公安、团委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村社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家长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1)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2)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星期一升国旗、校园之声广播站、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宣传工作。

(3)通过班、团会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每学期每班安排2节法制课。

(4)学校组织法制文艺汇演、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尊法、守法的新时期好少年。

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制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5、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告别‘三室两厅’、网吧,争做“四有新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创安全文明校园”既净化师生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又通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守法”的好习惯。

6、开展社会实践,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开展“法律进社区”等活动。合理安排好学生假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六、工作步骤

“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法制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根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三)检查评估、准备迎检阶段。迎接教育局“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检查评估。并根据评估中查出的问题和不足,查缺补漏,整改档案资料,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准备。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法治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和工作推进表,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确保活动质量。

(二)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加大对“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校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报道。

(三)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建立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学法培训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学法登记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为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会泽县驾车中学

2013年12月20日

推荐第8篇:东山乡中心学校“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东山乡中心学校

2013年“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根据文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和《文山市201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负责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宣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消防法》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内容以及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年内法制教育的学习时间,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少于40学时,在校学生应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

(二)深入开展学校依法治理,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建立健全包括学校管理、教师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奖惩等内容的学校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和“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工作不断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使依法治校从单纯的法制教育向依法治理教学秩序、规范各种收费、提高教职工依法办事能力、建设文明校园环境转变,切实提高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法治学校”的创建工作,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文山市东山乡中心学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李成松校长

副组长:高金能分管安全副校长

陈兴德乡司法所所长

刘智聪乡派出所所长

组员:邓万发党支部书记

赵发友副校长

杨春丽校办室主任

蒋抒凯德育室主任

杨开福教务处主任

高志坤教科室主任

李金成总务处主任

郭跃广总务副主任

李瑞少先队总辅导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我校“法治学校”创建工作,由蒋抒凯老师任办公室主任,赵树能、王宪昌、王泽、李瑞、杨巧为办公室工作人员。

五、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确定一名分管校长和法制副校长具体抓法制教育,明确职责,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综治委、司法、公安、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家长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1)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2)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星期一升国旗、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宣传工作。

(3)通过班、队会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每学期每班安排2节法制课。

(4)学校组织法制文艺汇演、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尊法、守法的新时期好少年。

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制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5、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告别‘三室两厅’、网吧,争做“四有新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创安全文明校园”既净化师生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又通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守法”的好习惯。

6、开展社会实践,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开展“法律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团队活动、校外活动、劳动实习等活动和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好学生假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六、工作步骤

“法治学校”创建活动自2013年9月开始,至2014年1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9月1日至9月30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法制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法治

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根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并及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报市教育局“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检查评估、准备迎检阶段(2013年1月15日至2013年1月31日)。迎接市教育局“法治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检查评估。并根据评估中查出的问题和不足,查缺补漏,整改档案资料,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准备。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法治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和工作推进表,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确保活动质量。

(二)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加大对“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校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报道。

(三)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要建立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学法培训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学法登记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为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东山乡中心学校

2013年9月2日

推荐第9篇:某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xx村2012年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村为基础、以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甘肃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1、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组织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2、选举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和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

3、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

发生。

4、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村(居)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居)委会政务、财务公开。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村(居)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向村(居)民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6、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普法工作,村(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居)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7、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

8、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xx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xx村决定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方法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3至4月)。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xx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5至8月)。有xx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按照《甘肃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围绕组织建设、“四个民主”、“两公开”、“三个文明”等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xx村委会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推荐第10篇:某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xx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村为基础、以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按照《xx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达到:

1、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组织网络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

2、选举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和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群众对选举结果满意,

3、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 发生。

4、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章程等各项管理制度,村(居)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居)委会政务、财务公开。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5、民主监督。村(居)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向村(居)民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6、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普法工作,村(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居)干部遵纪守法,依法按章办事。

7、社会稳定。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

8、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xx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xx村决定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方法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3至4月)。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xx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对创建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5至8月)。有xx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按照《xx省民主法治创建标准》,围绕组织建设、“四个民主”、“两公开”、“三个文明”等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第11篇:××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 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法治中国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村(居)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镇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镇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学法用法,提高参与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村民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认真落实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措施,自觉接受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引导村民学法律、学文化、学技术,培育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完善民主选举程序,保障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程序,对涉及公益事业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认真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各项事务的管理有章可行,加大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民主管理行为。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干部制度,推行村民委员会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增强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效性。

(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在司法所的指导下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村民自治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相关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要积极为村民和基层组织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涉法问题,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引导村民正确反映利益诉求。

(五)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加大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村委会自治章程或村民公约,财务定期定点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的协调运作,支持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广泛开展“法律进农村”和法制宣传促和谐活动,着力提高农村成员法律素质,落实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村民和睦相处;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加强和改进农村服务工作。

四、激励机制

各行政村要积极投入到“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中来,对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行政村镇政府给予财政补贴3000元的奖励;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行政村镇政府给予财政补贴5000元的奖励;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行政村镇政府给予财政补贴10000元的奖励。

五、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是建设法治乡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具体工作由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负责。各村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再创新水平。

第12篇:某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

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法治中国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乡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学校”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着力提高农村成员法律素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学法用法,提高参与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组织村民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认真落实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措施,自觉接受乡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引导村民学法律、学文化、学技术,培育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保障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完善民主选举程序,保障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程序,对涉及公益事业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认真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各项事务的管理有章可行,加大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民主管理行为。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干部制度,推行村民委员会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效性。

(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在司法所的指导下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村民自治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相关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要积极为村民和基层组织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涉法问题,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引导村民正确反映利益诉求。

(五)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加大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巡逻队组织体系完善,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制度健全,能充分发挥作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村委会自治章程或村民公约,财务定期定点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的协调运作,支持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村民和睦相处;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加强和改进农村服务工作。

五、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是建设法治乡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具体工作由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负责。各村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再创新水平。

第13篇:胜坨镇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胜坨镇平安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农民当家做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胜坨镇法治村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深化和发展。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护农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利于农民当家做主的好经验,完善保障农民当家做主的各项制度。

3、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坚持为农村工作大局服务。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积极促进农村各经济主体依照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合理的合作与竞争。依法规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

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工作目标

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法制更加完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形成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力争到2010年“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结束时,法律知识普及率达到村民人口的80%以上;法治环境明显改善,93%以上的群众对法治环境表示满意;5 0%以上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

四、主要任务

1、要在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上取得新进展。要按期实行民主选举,建立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体系,正确处理好村民自治组织与乡镇政府和村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切实发挥好以村党组织为核

心的村级组织作用,形成农村村民自治的合力。

2、要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完善上有新举措。要根据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程序、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确保“四个民主”全面落实。

3、要在规范村民自治实践活动上有新突破。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农村民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培育村民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证基层民主健康发展。

4、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要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正确处理相互关系。村民委员会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

5、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大力宣传党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宪法、农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

和水平。

6、为村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乡镇司法所要热情指导村民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村民自治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和对外经贸往来,提供法律服务,及时为贫困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探索为村民委员会选举等自治活动提供公证服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深入开展依法治理,逐步实现村级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法治化。

7、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一般问题不出村。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五、工作要求

1、“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为农村工作大局服务的原则,切实把创建活动作为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效载体。

2、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方案,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

长期性和艰巨性,明确职责,落实专人,做到有部署、有检查,确保“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办公室要根据所辖村组织数量,按照50%以上村达到创建标准的要求,明确到村,落实到人,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

4、依法治理、民政、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指导水平;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拓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形式、途径。

5、“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和文明单位验收挂钩。

附件:

胜坨镇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指导标准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二、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嫩、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政府的工作指导。

三、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等组织健全,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四、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和三级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五、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村民集体上访事件。

六、村委会依法按时换届,严格程序,采用公开竟争、差额、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无违背群众意愿的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行为发生。罢免村委会成员依法按程序办理,群众满意度高。

七、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

八、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有规范的集体收支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村财情况清楚、满意,群众满意率达到93%以上,没有发生因村级帐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

九、有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委会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十、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耕地保护工作。

十一、建有法制学校,村“法制学校”制度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地建立村 “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馆”等宣传阵地,全面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四个一”工程。村干部、党员、村民遵纪守法。 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法制教育扎实有效,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普法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十

二、村有法制宣传组,村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无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发生。

十三、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法治文明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十四、村级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村干部和村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自觉维护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十五、村公共事业发展良好,村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健康向上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十六、讲科学,反对迷信。将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十七、优抚安置、养老抚幼、扶贫助残工作得到落实。村民关系和谐,互相帮助,民族团结进步。

第14篇:关于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我县依法行政建设进程,继续创建完善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县”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全县法制县城创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法治县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认真落实十八大确定的新的目标任务,围绕加强普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工作,认真开展法制县城创建工作,努力提高我县法制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法制县城创建活动,推进我县法制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县公民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提高公务员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推动山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重点工作 开展“法治县”的创建活动要结合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法制理念,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地方党委、政府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保障和促进地方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年度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扎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责任,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建立职责明确、程序规范、高效运转、监管机制建全的执法管理体系,促进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质量;实行重大决策调研制度、法律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合法性评价制度,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三)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规范公正司法。司法机关要围绕岗位职责、司法程序、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责任不明确、执法标准不统

一、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减少和杜绝执法行为的随意性,防止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继续推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活动,有效解决诉讼难、执行难、门难进、脸难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法律服务业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水平。整合司法局、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共青团等专项维权资源,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有效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防范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县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以政法机关为主力军、以群防群治为依托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整合人民调解资源,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推进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联调联处机制,依法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把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规范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部门为骨干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认真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及时纠正错案。依法严厉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生命安全的犯罪,大力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防控体制建设;大力开展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拓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新途径,提高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成效,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五)加强基层法制建设,提升基层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城乡基层法制教育基地或场所,以“法德进家”、法律普及“五个一”为重点,积极开展“普法赶集”、“普法大篷车”等法律进乡村活动。开展面向基层和人民群众学法用法活动,保证每户居民有一本法律读物。结合“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积极创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建设民主法制示范一条街,制定和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全面推行村务,社务公开,切实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轮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市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

(六)全面开展法制宣传,切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建立党委宣 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设专栏、专刊、专版、专题节目、微博、手机报等,使法制宣传教育更便捷,更有针对性,因地制宜,更为群众喜闻乐见。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大力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完善考核每年组织一次全县法律知识考试检验学法水平。综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深入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要着眼于提升广大群众法律素养和法律信仰,重点加强利益诉求、权益保护等与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通过开展以“两法一读本”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讲座,健全完善“法制校园”,特别是要注重将帮助群众提高法律素质与解决群众实际涉法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的法律保护的实际成果中,增强对法律的信仰,进而提高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七)整合资源强化融合,拓展法治文化建设新空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结合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借势发展,在相关场地、设施中嵌入法治文化元素,低投入、高水平、广泛覆盖建设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借助城区改造、市政建设,建设城区法治文化广场公园;借助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升级,设置街镇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借助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农村建设,打造社区法治文化展牌;借助电视台、广播、网络等媒体,精心组织好“一把手说法”和“普法之窗”栏目,借助廉政文化、青少年教育、人口教育等基地,建设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中心。注重将法治文化建设全面融入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机关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等,着力构建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体系。

(八)规范拓展法律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把法律服务作为政府行为,根据有关要求,保证法律援助经费。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整顿规范法律服务工作,针对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九)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网络,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在基层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行基层人民法庭、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四所联运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循序渐进地推动这项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工作,推进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要认真总结基层、行业、区域依法治理工作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提出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三)加强检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活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法治县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15篇:某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推荐)

XXX社区

2011年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村(居)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白沙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在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社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认真实施“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

(二)认真实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居民制定和完善《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认真落实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措施,自觉接受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引导居民学法律、学文化、学技术,培育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三)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居民的民主自治权利。完善民主选举程序,保障居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程序,对涉及公益事业和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依法提交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认真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保障居民依法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各项事务的管理有章可行,加大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居民的民主管理行为。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居民委员会干部制度,推行居民委员会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增强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效性。

(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在司法所的指导下依法制定《居民自治章程》,保证居民自治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相关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要积极为居民和基层组织提供法律服务,帮助解决涉法问题,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居民正确反映利益诉求。 居民积极学法用法,提高参与法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村治保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加大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创建“民主法治社区”,要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依法做好居委会选举工作;建立健全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居委会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社区事务、财务定期定点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的协调运作,支持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着力提高社区成员法律素质,落实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服务,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四、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是建设法治白沙,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具体工作由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负责。社区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再上新水平。

XXX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4月3日

第16篇:法治公路创建活动措施

法治公路创建活动措施

1、立足实际,通过系统学习公路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转变管理观念,努力营造依法治路的良好环境。

2、强化依法行政,带头维护法律权威,规范公路执法程序,尊重和保护管理人的合法权益。

3、定期开展路政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办案质量,要将路政执法检查和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固定下来,确保每一个案件都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完备。

4、充分发挥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把公路法治文化作为增强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公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实行法制宣传工作目标管理。坚持学法用法有机结合,妥善依法处理公路管养工作中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律手段破解难题、排除障碍,为公路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路人的合法权益。

第17篇: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方案

……关于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的

各村、社区、辖区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我镇社会和各项事业法治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法治固镇建设进程,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镇的发展思路,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为努力创建文明秀美、繁荣和谐的新阿干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廉明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

三、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平公正、权利依法保障、市场规范有序、监督体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全民素质提升、社会平安和谐。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对涉及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加强干部队伍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发挥各监督主体作用,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三)依法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整合调解资源,依法调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一方平安。完善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完善“调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非法宗教组织的颠覆、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村(社区)、组矫正等措施,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工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增强自治功能。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采取分级达标方式,到2012年底“创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1 个,“依法办事示范单位”1个,“诚信守法企业”1家,“法治示范学校”1所,“创建民主法治村”2个,“创建民主法治社区”1个。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法制宣传效果。 1.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基层民主自治、依法信访、依法维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建立公民合法权益正当途径的表达机制。 2.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着力抓好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关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机关”评选,实行一年一次考试考核制度;农村突出抓好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学校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校”评选,保证在校生100%接受法制教育。

3.加强阵地建设,各村要认真落实“四个一”:即设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讲员队伍,建立一套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

4.加强法制宣传专(兼)职队伍建设,组织法制宣讲团。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突出地方特色。

(六)加强法治监督机制建设,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健全行政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联动机制。强化镇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确保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

五、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5月至8月。成立固军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法的领导张元珍同志任组长,各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全镇创建活动工作动员大会。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一是要抓好广泛发动。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二是抓好深入学习。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央、省、达州市、市领导有关讲话精神,调动全社会参与“法治乡”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10月。各村(社区)、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着力完成创建活动规定的各项任务。一是要抓党务、政务等公开。二是要抓好建章立制,以制度管理工作。三是要开展一系列法治实践活动。四是要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11月以后。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镇法治创建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对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巩固提高,并召开全镇创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六、工作要求

1.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

2.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对本地区、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3.各村(社区)、各单位要以简报、信息等形式将创造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活动中形成的书面材料及时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各村(社区)、各单位在开展创建活动中,应积极宣传报导创建工作。

二O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第18篇: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经验交流材料

“四五”普法以来,司法部和民政部在2003年1月和6月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作为“四五“普法和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市司法局全系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鲁班镇桃家寨村开展创建试点工作,全市各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展开,2003年9月,全遵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并将我市创建活动成功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交流,“四五”普法期间,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达75%,茅坝官院村、鲁班镇桃家寨村已通过遵义市级检查验收并命名表彰,“五五”普法启动以来,我市继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和示范带建设,2008年3月,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五五”普法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了调研检查。2008年10月,遵义市“五五”普法中期检查组又对我市民主法治村创建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我市二合镇向阳村2008年获国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已申报四个村到遵义市级命名表

彰。截目前为止,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已达100%,条件较好的村正向星级示范村迈进。通过近6年工作努力,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四民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得到提高,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首先,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积极推行“三村”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办、治保办、调解委、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律素质我们坚持抓好村民的法制教育,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一切依法办事,争做守法公民的良好氛围。我们建立农民法制教育夜校、法制图书室、法制宣传栏,制作了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成立法制宣传队,在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学法中心户,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四在农家建设,平安村寨建

设,开展守法光荣评比活动。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民主法治

法制社会,依靠的是制度管理人。作为一个社会的最基层单位,我们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一直强调制度建设,只有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才能使依法合法的原则,结合本村实际,集中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和愿望,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村规民约》,为推动民主自治起到积极作用。随后又依法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民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我们在理村、治村中逐渐形成了依法治理的运行机制。一是村两委的选举、罢免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二是凡涉及本村级济、政治、文化和关系村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坚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表决确定。三是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村委的财务由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对村级财务按制度定期清算,村级日常开支状况及时公布上墙,保证村民对村务、财务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督,实现了村干清白、群众明白的目标。

(四)依法治村,化解矛盾保稳定、促发展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另一方面我们强化人民调解员培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在

林权制度改革,城乡建设征地拆迁中引发一些土地、山林纠纷,成了当前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为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坚持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的原则,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在所有创建村基本实现了无治安案件,无民转刑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取得的社会效果

(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农村基层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内容的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民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而且理顺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约束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融洽了干群关系。不少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创建活动,我们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增强了,工作也比以前好做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综合治

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既享受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逐渐树立,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大幅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生活安全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为广大农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所创村村风民风和治安况状况明显好转,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考

通过近6年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创建经验,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对创建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有的村没有积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工作合力不强,民政部门只在每三年一届村级换届选举中组织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程序进行选举,对民主法治村创建未发挥职能作用;四是人力投入不足,乡镇、村主抓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创建业务的人员工作精力不足,对创建活动资料未认真整理搜集,只负责一些面上工作,不能反映该村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等等,在下步工作中,

我们将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创建活动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大人、财、物力投入,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第19篇:尚市镇二中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尚市镇二中法治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五五”普法规划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之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树立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观念,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教育局局工作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方略,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针对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校中学生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法制学校”创建领导

小组,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及学校章程,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学校管理制度。

(二)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并充分发挥作用。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中选聘政法素质好、熟悉法律知识、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主要与制定学校法制教育规划,维护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严肃查处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案件,协助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为学生作法制报告,上法制课。

(三)按《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安排专门法制课时,增强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并把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把法律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及“三好学生”的依据之一。

(四)在开展课堂教育主渠道活动的同时,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相对固定的法制教育基地,利用主题不拿回、团队活动、团课等定期开展法制讲座、警示教育、读书竞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广大在校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学校民主法制制度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要拓展法制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图片展、VCD片、多媒体、法制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使法制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积极倡导“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不断探索新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宣传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力争取得最佳实效;

要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发现和纠正师生的违法行为,探索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六)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的制度。要依法管理教师,既要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又要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行不端、违纪违法等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校园环境建设,加大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七)加强与社会和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开展村民共建、警校共建等活动,增强师生法制观念。要积极推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

(八)要加大对特困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力度,以结对子形式对特困学生实施帮扶助学活动,以全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九)进一步完善学校治安管理,定期对校园周边网吧、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严厉打击侵犯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十)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实现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一方平安。

(十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养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加大工作力度,把创建“法制学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人员力量以及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健全工作做机制。明确法制学校工作责任,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上下联动、有序推进工作机制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合理,推进“法制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考评体系。在整个活动期间各校根据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及时把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中心校,以便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校要把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内容之一,同时也作为各校“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

附 :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袁小玲

副组长:王思广

成员:各班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池涛兼任。

第20篇:某年度街道“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XX年度XX街道“民主法治社区”创建

活动实施方案

各居委会(场):

为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紧紧围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项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到年底,力争4个社区达到区创建标准,2个社区达到市创建标准,1个社区达到省级创建标准。

三、主要任务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具体内容包括:

(1)依法实施民主选举工作,健全和规范城市居民自

治组织;加强和改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完善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大会和物业公司的协调机制。

(2)完善社区居委会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实行社

区事务、财务公开,加强社区服务功能,依法保障居民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

(3)建立并完善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和及

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

(4)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努

力提高社区成员法律素质。

四、考核命名

民主法治社区考评命名,按照推荐申报、考评验收、社

会公示、审批命名四个步骤进行。

各社区的创建工作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符合区级标

准的,由街道向区主管部门申报,经考核验收、社会公示后进行审批命名。在已获得区命名的基础上,经区主管部门向上一级推荐申报。考评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基层人民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选工作

根本标准,努力把创建过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民主法治社区命名后,实行动态管理,经抽查复检,凡不符合标准或发现有严重问题的,予以限期整改,直至撤消其命名称号。

五、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是建设法治XX,构建和谐社会

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具体工作由街道依法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社会事务科负责。各居委会及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再上新水平。

附: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基本标准

XX区XX街道办事处

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基本标准

一、自治组织

1、自治组织健全,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能有效发挥

作用。

二、民主选举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居民大会代表及居委会成员严

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

3、建立健全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

4、凡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居民代表大会或

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5、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

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行为的发生。

四、民主管理

6、居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居干部严格实行

依法管理,集体财产逐年保值增值,居委会公章、财务帐目、用人用工等管理有序。

7、居委会自治章程和居规民约健全,符合法律、法规

和国家的政策。

五、民主监督

8、民主监督健全有效,居委会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居委会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9、居务公开的制度全面落实,广大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六、法制建设

10、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学法形成制度,自觉守法、用法,居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干群依法办事形成风尚,社区法治化程度较高。

11、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创建平安社区(居委会)成效显著,无刑事犯罪。

12、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群众集访。

13、各项法律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4、社区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

15、社区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发展,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方案.doc》
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