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21-06-14 来源:社会实践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姓名:

班级:

院系: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二、实践调查内容。

1、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一般指6至14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有学习能力的流动人口。他们就读的主要途径有四种。

一是借读公立学校。这是城市农民工最愿意接受的形式,但其家庭得交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目前进人此类学校的人数不是很多。

二是进人正规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学习。这类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得到政府教育部门的批准,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也高,但进入这类学校需要较高的收人支撑,一般农民工子女只能望而却步。

三是进人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办的学校,这类学校由政府批准建立,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往往高于农民工子女流出地的公立学校。由于交纳费用比较低,打

工子弟学校成为很多流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解决流动少年就学问题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第四类也是重要的一类就是非正规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类学校往往被视为“非法” ,它们尽量避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视线而成为“地下学校”。它们的办学条件比较简陋,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可是费用较低,就读于这类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绝对数量是巨大的。

综合以上所述,以上四类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主要途径,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真的很让人担忧。很多农民工子女仍然得不到正规、合理的基础教育,使得他们和城市孩子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收效甚微。那么,原因何在呢?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较难操作。三是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农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受教育权利。四是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五是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地藏于心间。

3、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首先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本身要改革创新,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第二,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工作制度机制。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例如,在法国16岁以下的适龄儿童,无论国籍是否为法国,都能够享受跟当地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没有任何差别,不管这些儿童有没有合法的身份。法国人的观念是,对社会来讲,这些外来人口既然来了以后更有可能在这里,教育是最好的融入渠道,同时现在让他们受教育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失业,犯罪问题。这就对移民子女给予了一视同仁的教育机会,坚持了公平性原则,同时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三,解决法规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农民工流入地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机会。农民工流入地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机会。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通过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

最后,加大公办学校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广度,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

三、实践体会。

这次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农民工家庭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但效率比较低,时间花费较久,有待改进。

并且意识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群策群力,深化改革,真正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

推荐第2篇:关于农民工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院系: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学号:0761010215姓名:肖安妮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1月11日——2009年1月18日

调查地点:浙江温州苍南龙港

调查对象:工地的农民工

一、调查背景:

寒假期间,来到爸爸单位所建设的工地,近距离接触来自不同地方的农民。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也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以前,虽也接触“三农”问题,也时不时的见到、听到关于“三农”的报道,但只是心动过,没有切实去了解,去调查一下,哪怕是肤浅的实践。虽然现在城市里居住,但自己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关注、思考、调查实践过,也许是太习惯反而不在意吧!也许是心智混沌,没有开窍吧!直到现在,才猛然醒悟到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走出书斋,切实关注身边现实。因此,再工地上,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而后又亲身实践,到农民工聚集地调查了八天,同20~30个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工的处境现状,以及他们的一些打算与愿望。

二、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了狭小的生活空间,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农村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三、调查时间:

1、2009年1月11日——2009年1月16日,进行采访,交谈阶段,与工地上不同工种的农民工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就有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2、2009年1月16日——2009年1月18日,对资料,采访内容做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调查内容:

1、农民工离乡打工的原因及现状

2、农民工的具体工作及即得利益

3、农民工的组织形式

4、农民工遇到的情况

5、农民工权益问题及他们的对策

6、农民工对进城打工的看法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年景不好,农业产值不高,依靠种地,农民只能达到最低限的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零用钱,甚至连过年添件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逐渐醒悟,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农民吃亏就吃在没有文化上。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当大的投入。物价的提升,而收入未变化,甚至减少。农民工的收入整体而言比在家务农要高,大致1000到2000元每月,平均年收入也约为一到两万元。农民工的消费主要是吃住,另外剩余的钱一般是拿回家,以供养孩子读书等。当被问及是否有打算花一定的钱在学习其他技能上时,他们普遍表示没有,只有很少的人有过再学习的想法。

由于不是长久在某一单位工作,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也要视工种而定,在爸爸单位所在建筑工地上主要从事短期的苦力活,技巧活,如:搬运、打桩、挖土,等等。这些短期工作,工作结束便可拿到薪金,薪金视情况而定。

一般是同村或是同乡的在一块,互相照应,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经常见到的农民工总是一群一伙,单独行动的比较少,主要由一个人领导他们 ,除少数特殊情况例外。爸爸单位请来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四川,贵州,安徽等地。

农民工在离乡打工中遇到的问题有:

①城市居民的歧视。由于农民工一般不注重形象与卫生,文化程度不高,在我所调查的对象中有约75%的农民工受过不同程度的歧视。辱骂、遭白眼是常有的事,有3个曾受过不同程度的挨打。

②不付给工钱。“中介工作人”数额较大的抽利:在我所调查的20余名农民工中,2人有过不付给工钱的遭遇,8人有过工钱被扣去一部分的遭遇,(没有付钱的工人中,都是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者或造成一定损坏者),有55%的受到过“中介人”的抽利,利额巨大(与农民工所得工资相比)

③与一些农民工队的分歧。同是想打工赚钱,有时会发生争执,相互降价想得到某份工作,造成关系紧张。但在我调查的20余人中,还没有出现过械斗的事情(但在其他工地此类事件还是有的)。

农民工的权益大部分得不到保障,如:

①人身权益遭侵害,缺乏保障。与我直接接触过农民中75%的人明显受到不同的度的歧视,人格被诋毁,受辱骂是常有的事,挨打也时有发生。

②各种保险的保率很低,几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调查的20余人中只有2人买过医疗保险,大部分人只听过医疗、养老、工伤这三种保险,但具体买他们有什么作用,无从知晓,也舍不得去买。因为他们总是认为不会出事的话,那么那几十元血汗钱可就白花了。

③当自己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没有想到要讨回个公道,只是忍耐,正如一位农民工所说:“打骂谁又能受得了?可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目的也只是挣点钱,只要能给就行了!”。另外,受侵害的农民工有苦有冤也没处申,状告无门,总是以为惹上官司不是一件好事,能免则免,况且农民工打官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保险方面,他们也没什么看法,约80%认为没什么必要,20%认为有必要,但实际上大部分也没买过。

调查的70%认为打工可以,除了开销外,还会有盈余,是很不错的;25%认为没什么,做下去也行,不做也行;5%认为不行,打算结束。但由于自身学历不高,很少有单位会长期录用他们。

六.调查建议:

1.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农民工有事,可在第一时间去咨询办理,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2.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

什么权益。

3.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也需不定期的宣传农民工对城市起到的好处,不应该让人只认为农民工“脏兮兮,素质不高”。

七.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社会问题的调查活动,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提高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不畏困难的毅力,为我今后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推荐第3篇: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一般是由大学的老师进行布置的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学习与总结,那么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您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引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迈进着,而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长着。这个庞大的特征群体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对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个人意见)。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京的农民工数量已接近300万,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呢?做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力去了解,更有义务去关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学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进入了在京农民工的工作现场,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情况,感受很深刻。

调查对象: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包括了从事第而行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性的第三行业。

调查时间:7月25日——8月15日前后

调查地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迎教评校园美化建设的施工现场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

北京市海淀区某宾馆

调查方式:聊天式询问

下面就是主要的调查事实:由于调查者本人暑假没回家,故此有大量的时间去接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首先,就自己最近的本校由于校园美化,所以有不少的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活干。最先接受我们调查的来自河南安阳的三位男性农民工。其中,年龄最长的43岁,有两个孩子,姓王;最小的30岁,有个4岁的女儿,姓郝;另外一个姓张,40岁。当时接受我们调查采访时,着三位师傅正在吃晚饭,且不时的用家乡话交谈着。王师傅懂一些普通话,他诙谐的说这是由于经常在外地做工的缘故。他告诉我们,他们不是那种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这次出来是经过年轻的老乡介绍的,因为是老乡介绍,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包括临村一共出来了8、9个人,他们自己的村子共有4、5个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出来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刚开春,过完春节就走,然后等到小麦熟了的时候就得回去。因为家里还是很缺劳力的。下一次等到种上玉米,把一切家务活干完后再重新出来。王师傅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用叹息的声音告诉我们每次出来都得换好几次地方,就象现在这份活8月底就完了。是啊,9月份我们就开学了。当问及这样来回折腾累不累时,他只轻描淡写一句:“习惯了”这话中谁知道有包含着数不清的艰辛啊!郝师傅也告诉我们,他们这次出来,火车费用是由工头报销的,并且包吃包住,对此他们感到很满意。当问及这几位师傅业余生活都干吗时,他们一脸无奈的打量着我们俩,唏嘘着告诉我们他们基本是没有业余时间的,经常要换班、赶工期,包工头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就不断的给他们增加活干。张师傅笑着告诉我们,现在是吃饭时间,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享受。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寒了起来,脑子里闪现出了夏衍先生的《包身工》,那一片肮脏不堪的地方……正说话间,已有不少另外的工人吃完了饭,拿起了工具走向了工地去加晚班了。三位师傅告诉我们,待会他们也得加班,学校的后门改造工程是要求提前完成的,工头催得很紧,加班也不给他们多算加班费的,每天晚上都得加班到11点左右,早上5、6点还得起来出早工。对于这样长期干苦力的他们来说都过早的衰老了,他们明显的略微显老,我和另外那个同学都猜错了他们的实际年龄。像他们这种工种,大工一般是每天40-50元,而小工只有20-30元。虽说竖家这几年都在不停的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工头也聪明起来了,都是每天少给几块,这样时间一长,就榨取了他们好几百块。我们俩天真的告诉他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是,他们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活计太难找了,找到都算很幸运了,怎么还敢去告人家呢!后来我们又问起了对这样的状况有什么感受时,这时似乎是我们触动了他们久违的痛楚了。师傅们一字一顿的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实在是太多了,期待也是太多太多了,但最希望的还胜头不要找茬,每天多加几块钱,能够长时间的多干几天。更希望自己出来做工后家里一切都好,家人平安,儿女好好学习,以后不在象他们这样!是啊,这或许也是所有在外的农民工共同的心声了!最后三位师傅还说石化学院做活很好,这里的食宿条件等都很好,再说工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胡乱来。是啊,到底是在学校,但愿他们以后也能找到更好的工地去做工……

后来我和同学又就近去了芳庄某工地,发现这里的农民工业余生活很贫乏,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睡觉、打扑克、侃大山,或者上街闲转,连看电视也都成了一种享受。城市的文化设施与休闲设施从来都与他们无关的!当然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只是在有阴雨天时。32岁的甘肃籍民工陈文化告诉我们,他们也有一些乒乓球馆,可从来都不开放,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突击检查而已。这里的施工条件明显恶劣与学校:工地四周都是全部封闭的矮墙,只有一个门可以出入,我们进去是费了好大的口舌才得以进去。在这个工地上,我们还看到了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工人,本来他们也应该在校园里读书的,他的眼神让我永远难忘。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很穷,或许只有靠出卖青春,或许只有在繁重的劳动压力下度日了,而他们的付出却又是如此的廉价!

在后来我们去了西三环边一家规模中等的饭店,点了菜之后便和一位忙着拖地的同龄山东籍于姓员工说了起来。他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从5、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钟,并且和老板签了一年的合同,每月工资大概是500元,实行的是年终发放制,平时只给60-80元生活费。其实他们在签合同时就等于把一切都押给了老板,如果在这期间有什么旷工或其他以外情况时,老板则会狠命的克扣工资,他还告诉我们。老板之所以实行年终发放制,是为了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不匪的利息收入。哦,原来老板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我问他是不是住在饭店,他来了一个大力度的摇头后告诉我,这一个饭店共招收了15个像他这样的人,他们住在一起,一起住在公主坟一个地下室里,条件极其恶劣,是大通铺,阴暗无比,而且空间很小,加上现在是大热天,蚊子能把人吃掉,没有风扇,简直快要死了!听到这时我要求去看看,可他表示很忙,而且不一会就离开了我们。

的确,通过这次亲身调查研究,是我们这个整日只呆在教室里的理论型大学生感受很深。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社会群体,目前大多从事着脏、重、苦、险等粗放型工种。他们的生活状态如此之差。令很多农民工不满的告诉我,自己也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凭什么就瞧不起人。是啊,我想社会是应该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寻求更好的出路!后来我们在阅读和研读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并且针对我们的调查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加快城市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各种优惠性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促进农民工与现有城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增加群体间的信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须知,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会切实让民工们感到党的伟大和体贴。

二、改善劳动生活条件。

针对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的不良状况,用工单位要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各用工单位更要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真正建立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工作氛围,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他们能够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千万不要让农民工们离了猪圈又进了人圈!让人寒心啊…

三、规范用工行为。

各级用工单位要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实行“凡是用工、务工一律签订合同”的用工制度。各劳动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完善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四、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兑现力度。

各级劳动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农民工的投诉案件,对上报的投诉案件要建立详细登记制度,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对不接受劳动部门受理的个人或团体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把长久拖欠克扣工资的私营业主的丑恶行径要在社会上“曝光”。在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的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及工资支付基金制度,由用工单位出资建立,保证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各级劳动、建设、工会等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用工监控制度,严惩那些不具备合格资质,违法违规运作,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劳务企业。此外,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建立良好的工作查处制度,为农民工撑起一把健康、持久、耐用的打工“保护伞”。最好不要让工头的各种小伎俩得以实现,钻了空子。

五、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当然,农民工自身也有一些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化要求的缺陷。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要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水平,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时时刻刻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牢记在心里,把他们的寒暖记在心里,这或许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了!

第二篇: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今各地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这就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来参与建设。我们不幸且万幸的成为了这样的建设者,不幸的是我们可能是最低层次的劳动工作者,万幸的是我们这样可以得到比在家里干农活高出很多倍的收入。中西部各地都走在外出务工的潮流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就会有它鲜为人知的内在意义。剖析它的利弊,探讨它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一些维护其稳定发展得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寒假期间,我们对家乡部分从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回来的打工者进行了调查,我主要利用过年走亲戚的契机通过和亲朋好友交谈外加一些有必要的笔记的方式,了解了一些农民工打工的情况。调查对象总的来说就两个年龄层,即中年和青年,调查内容包括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通过多次多方面多场合的谈话,调查结果总结为以下内容。

三.调查结果

1.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而今,出去打工的人群不主要集中在建筑等高体力的产业,不像父辈他们,我记得很多年前,他们说的打工基本都是城市建设山体开发之类。主要原因当然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代,城市化步伐加快,另外就是,他们的知识文化都不是很高,也没有技术。迎合当时的发展情况再结合自身情况,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力劳动者。

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外出的父辈基本都回来了,一是因为儿女已经长大,二是年龄和体力以及文化水平都以跟不上外面世界的发展需要。可以说师成身退吧,付出过的他们,应该在家享一点清福。

年轻人一般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只识几个字,没有技术,主要是进厂,什么电子厂玩具厂的木工厂等等;稍微有点远见的就去读几年技校,学个手艺比常人又长半截,成为技工,再通过工作中的提升,逐渐由初级升中级直奔高级。

这些人学的都是模具啊汽修呀,在当下还属比较吃香的活儿;也有眼光长远的读高中考大学,毕业后能进入公司管理层,是比较高级的了,遗憾的是数量还少得可怜;还有就是中老年人,有常年在外打工而不种田的,他们干的露天的活居多,或者就是所谓的脏活累活,比方说养猪放养种树。他们求的应该是稳定,像在家干农活。还有的老年人比较特殊,他们不是出去帮人家打工,而是跟在儿子儿媳身边,帮他们在小孩以及做家务,好让年轻人一心一意上班赚钱。

2.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生产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不管怎么说,第一,你是在帮人家打工,不是住家里,自主性低;第二,集体工作,厂家肯定只供应个整体,弄个大概,不可能为你量身定做,并且打工仔都是流动性很大的流动人口,缺少稳定性;第三,基本没有白领,没办公室坐,而是下生产线,没有人觉得生产线很舒适吧?当然,这种艰苦是相对的,可能是如今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年轻人都比较虚荣,常常好高骛远。如果做的是露头工作的话,那应该和在家干农活相差无几吧。前几年我们那流行去做山工,就是开山,现代版愚公,把荒山上的树木都砍掉,再有规划的种上经济木,外加施肥等护理。他们的说法是,比在家种田还辛苦,每天在盈盈烈日下汗流浃背,而且住的地方远离市区,还没电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好的是收入很好。不然谁做。

进厂的住宿舍,说实话很多比家里要好,可能没家里宽,但是条件设施比较齐全,虽然是集体生活,自由性不足,但提高了自主性。话说我之前也利用暑假时间出去打工,是通过村里伙伴介绍进了一个电子厂,他们的住宿条件和在学校查不了多远,水电供应完善,好点的还有电视机甚至洗衣机。比学校不足的应该就是他们的整体管理,毕竟都是乱七八糟的打工仔,什么鸟都有,基本没纪律性可言,说白了就是乱,打架丢东西甚至死人。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租房,反正广东那边专给务工人员的出租房也比较便宜。自己配上各种家具电器,倒也生活的不差。如今的年轻人都跟着时代的步伐走,打工累但是有了收入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舒适些,一两个月工资陪个电脑不仅洋气,也开阔眼界长见识。而稍微差点的就是干粗活的中老年人吧,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所以对住宿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人都说只要刮风不冷下雨不漏小偷不进就行。倒是赚钱后把家里弄得红红火火,盖小洋房买交通工具够家具,样样齐全。

3.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如果在技校那两三年算是职业培训的话,就有。但是那时都还成为职业者,应该不算。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干的都是些什么人都会干的活,需要培训么?比方打个螺丝装个弹簧贴个胶什么的。而且农村外出打工着的心理都是比较单纯的,有种安于现状的心理,你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他们想的是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满足自己吃喝玩乐,若干年后回家娶妻生子。所以他们也没有想着要学会多少职业技能。也不是没有想提高自己的,虽然只是少数,他们都宁愿自己掏钱的。比如,前几年学电脑,现在考会计证啊什么的。如果要说从公司里公费培训的,那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4.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会保险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舒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事实上是参差不齐吧。这个份两点阐述。第一,进厂的基本都有签订合同,毕竟国家政策最近几年在这方面落实有所改进吧。合同是有,而基本权益其实没有得到真正保障,很多合同都会有“什么什么后果自负”之类,这些都是对务工者不负责的表现。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不过好歹有些工伤赔款之类,总比没有的好。第二种是没有劳动合同的,这类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打工者身上,因为他们进的都不是正规的厂家甚至就不是厂家,很多就是口头协议。往往这样就晨会了真正的后果自负,毫无社会保险可言。

5.关于工资问题

工资才是打工的最终归宿,重中之重。只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意多说。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大家都觉得自己劳有所得,也心安理得。至于把工资换成收入,仿佛都不乐观。消费高,同时消费心理高,因此做普工那点工资往往是不够花的。能存到钱的那是个好孩子。这主要相对于年轻人。中老年人不一样,他们节衣缩食把钱攒下来,打理家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赚钱。从少量的信息得知,一千块钱以下的月工资基本没有,两千左右的最普遍,上三千的算高收入。工资的问题主要成为了自身的问题,也叫理财问题。老板都按你的工作量和统一工资标准发给你。如果说不足的话,那就是上升为中国社会制度的缺陷了,剥削是经济发展得永远的主题。

四.打工给家里造成的影响

外出打工,首先来说,收入增加了,最直观的影响是家里的条件提高,盖房子,购家具家电买衣服。从一个整体去说,一个村的生活水平一起提高了,一带

的人民都富裕起来。这是好的影响。那么不好影响是,家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了,农村里大量天地荒废,还有一个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抓了收入,却丢弃了家庭的长远建设,也是得不偿失的。

五.调查结果反思即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 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农民工的偏见。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六.结束语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我相信,只要通过国家的发展,各方面人士的努力,农民工问题将来就不是问题了。

第三篇:农民工现状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 、目前建筑业农民工的处境

先看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业农民工的状况。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比如在公交车上看见农民工就捂住鼻子,这让农民工很受不了,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 、武汉市“八加一”城市圈建筑业中农民工的现状

在武汉市周边农民工的状况究竟如何呢?为此我就孝感市福达曲轴改造工程(该工程位于孝感市开发区孝汉大道上)进行了系列观察、走访及调查。

1.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附近就有餐馆,可以自己出去。建筑单位也没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因为现在不允许工人在工地搭建临时工棚,所以他们居住在由工头租用民用房里。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之简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看着农民工的偶尔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房子外面的的公厕,有时甚至就在工地上没有人的地方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我随父亲进入工地的时候,福达曲轴改造工程的前期工程还未完成,厂房还在吊装钢结构。不远处的推土机在推土平地,遇上下雨天,工人基本就是在和泥了。厂房面积很大,设计也非常漂亮,施工进度一直是项目部及监理所关心的问题,所以工期一直是按期推进。我却很难相信就是眼下如此庞大的工程就是这些受歧视的农民工用汗水和铺筑成的。但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这样的建筑又质量保证吗?这些农民工进行过必要的培训没有?一个年长点的农民工告诉我们,一切都按照指挥在进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出卖体力换来的是不理解和责任,这是不公平的,这本身不是农民

工的错,他们付出的和应尽的责任明显不成比例。所以农民工的培训对于越发进步的建筑业非常有必要。

3.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舒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据我们的了解,一个建筑单位群体都是从一个村里一起出来的,一起跟工头。这是很多最后出现问题不好解决的主要原因,许多工资被工头携走,但是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另外工资的分发,工伤赔偿等也要求劳动合同。

我在工地观察、走访的时候很不幸的看到了一位农民工从接近10米的钢架上摔落下来。在场的农民工不懂得急救知识,当时抬起受伤工人就去马路边找车去医院。(我一直愧疚于自己这个医学生当时没有发挥自己应尽的责任)最后医院给出的结论是腰椎粉碎,伤及脊神经管,下半身瘫痪??庆幸的是这名工人是由其本村的工头起来的,出于农村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工头出了所有的医药费。至今工人已经出院,但是这件事并没有结束。

工人后期生活谁来负责?如何鉴定工人的伤情,工伤,还胜人自己失误?如何赔偿工人?这些都没有法律的依据,工人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是他的基本生活却丝毫没有法律可以作为依据。不禁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他们的权益又由什么来保障呢?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关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劳动法对社保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在中国的很多不正规的企业这点做的不够好。当我们问起社会保险这方面的时候,有人摇头,有的直接跟我们说,出来做活也不是干很久,不如现在多拿点钱。社会保险在农民工眼中始终是虚幻的东西。但这就为一些工伤事故,医疗保险问题的解决造成难题了,没有保险,建筑公司和工头都有话说。结果倒霉的还是农民工自己。

5.关于农民工工资

其实我们调查的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工钱是和工头一起给的,大家都胜头介绍一起来的,看来都很放心。并且每天工资50~60不等,每个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被调查的农民工没抱怨工资,这点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于谈到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时候,农民工都摇头,好像现在这个问题很敏感。我们提到农村免税这项政策,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到农村,有个民工说,还没想那么多,目前的工资还算可以,没想很远。

三 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民工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如何正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解决这一难题从根本上讲,要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具体来说,现阶段要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农民工的偏见。

(4)“五个珍爱”是针对当前农民工而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所以农民工要从珍爱生命,珍爱岗位,珍爱时间,珍爱权利,珍爱团结做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才不是梦。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彻底铲除“包工头”这一中间环节,规范劳动力市场。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筑公司。要主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主动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积极指引农民工接受社会保险的的重要性。免费提供农民工的职前培训,也保障了建筑公司的质量。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民工的劳动安全。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卫生条件也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会组织。这一点尤为重要。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会,由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本身组建,也可进行适当的组织领导,成立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工权利的焚方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通过调查了解了许多农民工问题靠现行的劳动法,不能找到根据。劳动法还有许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结合劳动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了解劳务市场的基本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毕业之后的就业,不至于太盲目而受别人误导。

我身边的很多大学生的父母也是农民工,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这是不对的。这次实践给了我太多的感受,特别是亲眼见到那位工人受伤,这更加促进了我学好医学知识以便来为更多的人服务,更好的把医学知识普及给更多人的决心。我想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的,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结果,相信这才是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最终目的。解决农民工问题任重道远,但路还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

第四篇:农民工现状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 、目前建筑业农民工的处境

先看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业农民工的状况。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比如在公交车上看见农民工就捂住鼻子,这让农民工很受不了,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 、江都市城乡建筑业中农民工的现状

在江都市周边农民工的状况究竟如何呢?为此我就江都市大桥镇沿江拆迁保障房建设工程进行了系列观察、走访及调查。

1.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附近就有餐馆,可以自己出去。建筑单位也没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因为现在不允许工人在工地搭建临时工棚,所以他们居住在由工头租用民用房里。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之简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看着农民工的偶尔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房子外面的的公厕,有时甚至就在工地上没有人的地方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我随父亲进入工地的时候,大桥镇沿江拆迁保障房建设工程的前期工程还未完成,厂房还在吊装钢结构。不远处的推土机在推土平地,遇上下雨天,工人基本就是在和泥了。厂房面积很大,设计也非常漂亮,施工进度一直是项目部及监理所关心的问题,所以工期一直是按期推进。我却很难相信就是眼下如此庞大的工程就是这些受歧视的农民工用汗水和铺筑成的。但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这样的建筑又质量保证吗?这些农民工进行过必要的培训没有?一个年长点的农民工告诉我们,一切都按照指挥在进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出卖体力换来的是不理解和责任,这是不公平的,这本身不是农民工的错,他们付出的和应尽的责任明显不成比例。所以农民工的培训对于越发进步的建筑业非常有必要。

3.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舒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据我们的了解,一个建筑单位群体都是从一个村里一起出来的,一起跟工头。这是很多最后出现问题不好解决的主要原因,许多工资被工头携走,但是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另外工资的分发,工伤赔偿

等也要求劳动合同。工人后期生活谁来负责?如何鉴定工人的伤情,工伤,还胜人自己失误?如何赔偿工人?这些都没有法律的依据,工人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是他的基本生活却丝毫没有法律可以作为依据,我不禁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他们的权益又由什么来保障呢?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关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劳动法对社保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在中国的很多不正规的企业这点做的不够好。当我们问起社会保险这方面的时候,有人摇头,有的直接跟我们说,出来做活也不是干很久,不如现在多拿点钱。社会保险在农民工眼中始终是虚幻的东西。但这就为一些工伤事故,医疗保险问题的解决造成难题了,没有保险,建筑公司和工头都有话说。结果倒霉的还是农民工自己。

5.关于农民工工资

其实我们调查的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工钱是和工头一起给的,大家都胜头介绍一起来的,看来都很放心。并且每天工资50~60不等。被调查的农民工没抱怨工资,这点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于谈到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时候,农民工都摇头,好像现在这个问题很敏感。我们提到农村免税这项政策,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到农村,有个民工说,还没想那么多,目前的工资还算可以,没想很远。

三、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民工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如何正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解决这一难题从根本上讲,要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具体来说,现阶段要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农民工的偏见。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彻底铲除“包工头”这一中间环节,规范劳动力市场。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筑公司。要主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主动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积极指引农民工接受社会保险的的重要性。免费提供农民工的职前培训,也保障了建筑公司的质量。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民工的劳动安全。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卫生条件也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会组织。这一点尤为重要。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会,由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本身组建,也可进行适当的组织领导,成立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工权利的焚方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通过调查了解了许多农民工问题靠现行的劳动法,不能找到根据。劳动法还有许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结合劳动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了解劳务市场的基本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毕业之后的就业,不至于太盲目而受别人误导。

我身边的很多大学生的父母也是农民工,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这是不对的。这次实践给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想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的,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结果,相信这才是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最终目的,解决农民工问题任重道远,但路还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

在国家为开创21世纪新局面,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下,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7月2日,我们团队一行开展了围绕农民工现状及子女受教育状况问卷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的前期,我对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调查,结合之前班上曾经开展相关问题的专题讲座,十分有感触。当我们亲身接近农民工的生活,以及看到大众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态度时,更是是所感颇深。

在经过小组讨论后,我们定下了专题调查的问卷内容及行程。非常遗憾的是,出于对我们在工地的安全性考虑,工地方只同意我们去5个人,所以我并没有参加到第一阶段的活动中去。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总是能见到那些每日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报酬的农民工们,每天风吹日晒的辛勤工作着。每当我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大街上时,总能看见那些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的钢筋骨架,而在建设它们的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站在炎炎烈日,有的甚至走在危险的边缘,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却也是为大多数人所遗忘的人群,甚至适意遗忘。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当代社会建设不可缺的一部份力量的地位十份的低微,从而造就了目前十分热门的农民工问题,其根源在于城市政府和市民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自私荒谬认识和依靠自己的垄断权力而排斥农民,自认为高其一等,而藐视对方,虽然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人表示不会歧视农民工,甚至愿意帮助他们,但是真正做到的帮助的又有多少,他们不自觉的会对农民工发出排斥,并且仅仅金钱上的帮助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据报道中讲到,国务院指出,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而这些就是我们此次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的根本出发点,处于问题很多,于是将重点放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并且从市民和农民工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农民工在工作待遇上已经比以往要提高了很多,在生活水平上也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不再出现以往的落魄之态。但在精神和思想上却未能跟得上,虽然也有在发生变化,但很显然并不是很明显。目前造就了他们这样的社会地位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出于他们自身问题,对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淡薄,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不足,等等,都是造就问题的内因之一。同时,他们似乎也有意识认识到了一部分,在问及其子女的教育方面是,多数人都表示很愿意送子女去上学,甚至是读到大学,他们意识到了可以用只是来改

变自己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走和自己祖辈们不同的道路。但问及是否有困难时,多数人都表示了无奈,就当前农民工的收入状态,供子女读书的确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农民工子女的问题目前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量农民工涌入城中打工,希望改变自己家庭状况,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同时他们的子女却成了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多数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里人丁兴旺的,还能委托爷爷奶奶或者亲戚代为照管;家里人丁稀少的,干脆就成了没娘的孩子,任其发展。但即使有亲戚照看的,效果显然没有亲生父母好,再说亲戚的责任心和爷爷奶奶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说那些没有人管的孩子。于是在那些留守儿童身上发生了很多让人落泪,让人无奈的悲剧。另外一种情况也许好一点,但同样也是让人同情,他们虽然能够呆在亲生父母的身边,跟着父母一起进城打工,但是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是十分严重的,面对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小小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面对高额的外地户口借读费,有学校却无法上,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流露着无限的渴望。所以大部分农民工子女进城了,但要在城市获得良好的教育很难,即使是在学校也会受到身边的人的歧视。

农民工子女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诗民,他们的父母也竖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目前,国家采取了很多政策来帮助广大而农民们,其中专门提出了针对农民工的一系列的扶住措施,就包括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的平等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地成长。但那些仅仅是在物质上,在浅层次上解决问题,更多的应该是从广大的市民群众中入手,改变人们的观念是最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虽然从小生活在城镇中,我的家乡处在广阔的农田中,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出来的厂区,住着厂里的广大职工及其家属们,在厂区和生活区的周围就是农村,从小我就和农村有着接触。那是我的同学中也不乏农村来的孩子,深刻的知道他们的质朴,但同时也知道他们的愚昧。农村来的同学多数往往都是很早的退学在家帮忙,甚至出去打工挣钱去了。现在不同了,很多农民们都很坚持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收到更好的教育。为了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共建和谐社会,我们走出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教师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因为户籍原因而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针对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的引导在他们的教育中占到了绝大的一部分比重。农民工父母忙碌的打工生活和自身知识的浅薄,并不足以教育好他们自己的孩子,至少不能起到绝对的改变他们人生的作用,但家长的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作用在此时凸显在对新社会,新知识,新生活的认知方面,是从精神方面改变的一面。

在此次调查中,我觉得我们为农民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些什么,更多的反而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双眼去看见这个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去体会这个社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这个社会。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加大了我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未来人生的宏伟规划,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掌握着如此多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去把握住呢?

在我们现在拥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努力在将来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暂时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到社会中去,亲身去体会那些书本中文字所描绘的事物,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须知,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只有知道自己做什么要什么,才是真正的把握自己的人生,而不仅仅是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1.大学生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2.大学生农村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篇

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4.最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6篇

5.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

推荐第4篇: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 应日0931班 梁桂学

一. 调查目的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今各地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这就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来参与建设。我们不幸且万幸的成为了这样的建设者,不幸的是我们可能是最低层次的劳动工作者,万幸的是我们这样可以得到比在家里干农活高出很多倍的收入。中西部各地都走在外出务工的潮流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一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就会有它鲜为人知的内在意义。剖析它的利弊,探讨它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一些维护其稳定发展得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寒假期间,我们对家乡部分从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回来的打工者进行了调查,我主要利用过年走亲戚的契机通过和亲朋好友交谈外加一些有必要的笔记的方式,了解了一些农民工打工的情况。调查对象总的来说就两个年龄层,即中年和青年,调查内容包括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通过多次多方面多场合的谈话,调查结果总结为以下内容。

三.调查结果

1.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而今,出去打工的人群不主要集中在建筑等高体力的产业,不像父辈他们,我记得很多年前,他们说的打工基本都是城市建设山体开发之类。主要原因当然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代,

城市化步伐加快,另外就是,他们的知识文化都不是很高,也没有技术。迎合当时的发展情况再结合自身情况,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力劳动者。

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外出的父辈基本都回来了,一是因为儿女已经长大,二是年龄和体力以及文化水平都以跟不上外面世界的发展需要。可以说是功成身退吧,付出过的他们,应该在家享一点清福。

年轻人一般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只识几个字,没有技术,主要是进厂,什么电子厂玩具厂的木工厂等等;稍微有点远见的就去读几年技校,学个手艺比常人又长半截,成为技工,再通过工作中的提升,逐渐由初级升中级直奔高级。

这些人学的都是模具啊汽修呀,在当下还属比较吃香的活儿;也有眼光长远的读高中考大学,毕业后能进入公司管理层,是比较高级的了,遗憾的是数量还少得可怜;还有就是中老年人,有

常年在外打工而不种田的,他们干的露天的活居多,或者就是所谓的脏活累活,比方说养猪放养种树。他们求的应该是稳定,像在家干农活。还有的老年人比较特殊,他们不是出去帮人家打工,而是跟在儿子儿媳身边,帮他们在小孩以及做家务,好让年轻人一心一意上班赚钱。

2.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生产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不管怎么说,第一,你是在帮人家打工,不是住家里,自主性低;第二,集体工作,厂家肯定只供应个整体,弄个大概,不可能为你量身定做,并且打工仔都是流动性很大的流动人口,缺少稳定性;第三,基本没有白领,没办公室坐,而是下生产线,没有人觉得生产线很舒适吧?当然,这种艰苦是相对的,可能是如今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年轻人都比较虚荣,常常好高骛远。如果做的是露头工作的话,那应该和在家干农活相差无几吧。前几年我们那流行去做

山工,就是开山,现代版愚公,把荒山上的树木都砍掉,再有规划的种上经济木,外加施肥等护理。他们的说法是,比在家种田还辛苦,每天在盈盈烈日下汗流浃背,而且住的地方远离市区,还没电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好的是收入很好。不然谁做。

进厂的住宿舍,说实话很多比家里要好,可能没家里宽,但是条件设施比较齐全,虽然是集体生活,自由性不足,但提高了自主性。话说我之前也利用暑假时间出去打工,是通过村里伙伴介绍进了一个电子厂,他们的住宿条件和在学校查不了多远,水电供应完善,好点的还有电视机甚至洗衣机。比学校不足的应该就是他们的整体管理,毕竟都是乱七八糟的打工仔,什么鸟都有,基本没纪律性可言,说白了就是乱,打架丢东西甚至死人。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租房,反正广东那边专给务工人员的出租房也比较便宜。自己配上各种家具电器,倒也生活的不差。如今的年轻人都跟着时

代的步伐走,打工累但是有了收入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舒适些,一两个月工资陪个电脑不仅洋气,也开阔眼界长见识。而稍微差点的就是干粗活的中老年人吧,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所以对住宿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人都说只要刮风不冷下雨不漏小偷不进就行。倒是赚钱后把家里弄得红红火火,盖小洋房买交通工具够家具,样样齐全。

3.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如果在技校那两三年算是职业培训的话,就有。但是那时都还成为职业者,应该不算。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干的都是些什么人都会干的活,需要培训么?比方打个螺丝装个弹簧贴个胶什么的。而且农村外出打工着的心理都是比较单纯的,有种安于现状的心理,你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他们想的是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满足自己吃喝玩乐,若干年后回家娶妻生子。所以他们也没有想着要学会多少职业技能。也不是没有想提高自己的,

虽然只是少数,他们都宁愿自己掏钱的。比如,前几年学电脑,现在考会计证啊什么的。如果要说从公司里公费培训的,那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4.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会保险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规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事实上是参差不齐吧。这个份两点阐述。第一,进厂的基本都有签订合同,毕竟国家政策最近几年在这方面落实有所改进吧。合同是有,而基本权益其实没有得到真正保障,很多合同都会有“什么什么后果自负”之类,这些都是对务工者不负责的表现。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不过好歹有些工伤赔款之类,总比没有的好。第二种是没有劳动合同的,这类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打工者身上,因为他们进的都不是正规的厂家甚至就不是厂家,很多就是口头协议。往往这样就晨会了真正的后果自负,毫

无社会保险可言。

5.关于工资问题

工资才是打工的最终归宿,重中之重。只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意多说。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大家都觉得自己劳有所得,也心安理得。至于把工资换成收入,仿佛都不乐观。消费高,同时消费心理高,因此做普工那点工资往往是不够花的。能存到钱的那是个好孩子。这主要相对于年轻人。中老年人不一样,他们节衣缩食把钱攒下来,打理家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赚钱。从少量的信息得知,一千块钱以下的月工资基本没有,两千左右的最普遍,上三千的算高收入。工资的问题主要成为了自身的问题,也叫理财问题。老板都按你的工作量和统一工资标准发给你。如果说不足的话,那就是上升为中国社会制度的缺陷了,剥削是经济发展得永远的主题。

四. 打工给家里造成的影响

外出打工,首先来说,收入增加了,

最直观的影响是家里的条件提高,盖房子,购家具家电买衣服。从一个整体去说,一个村的生活水平一起提高了,一带

的人民都富裕起来。这是好的影响。那么不好影响是,家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了,农村里大量天地荒废,还有一个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抓了收入,却丢弃了家庭的长远建设,也是得不偿失的。

五.调查结果反思即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

农民工的偏见。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六.结束语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我相信,只要通过国家的发展,各方面人士的努力,农民工问题将来就不是问题了。

推荐第5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学习调查报告

一、引言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以年龄在25—16岁之间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二、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在一些工厂,厂家也提供食宿,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和吃饭压力比较小,虽然他们较多的反应工厂住宿空间小、环境差;食堂的饭菜单

一、不好吃等问题。至于医疗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予考虑,一年到头他们基本不会生病。当问到“总还是会生病的呀,那该怎么办?”新生代农民工无奈的回答告诉了笔者事实并非不会生病“我们不敢生病,也生不起病。”“生病就会务工,会没有工资,甚至会被解雇,况且去一趟医院要多少钱!”

(一)社会保障情况: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据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没有社会保险,特别是临时聘用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是不可能拥有社会保险。一般而言,进入比较 1

正规的企业,企业会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或是医疗保险,如

果是事业单位或是有知名度的企业,单位会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正常

的“五险”,但这样的情况属于凤毛麟角。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

现,部分企业是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了一定的保险,然而由于诸多原

因,新生代农民工主动要求不参加保险。究其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务

工时间短,退保、转保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社会保险却不能根据具体

的情况作出快捷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对此感到厌倦。

(二)生活感受

据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感受较多的呈现出“兴奋

-无聊-冷漠”的发展变化,也有少数表现为“兴奋-无聊-兴奋”的发

展变化。在城市中先前的几个月新生代农民工对大城市充满了美好前

途的向往,对工作也比较热心,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但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工作任务的熟练以及工作强度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就会逐渐

丧失对工作的热情,生活感受也逐渐向“无聊、无奈”的消极情绪转

化。

三、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历不高、技术不成熟严重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

新生代现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是,过剩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

整的复杂局面,先前学习的很多技术都成了“屠龙之技”,新的产业

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学习尽快掌握新技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

争力。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和老一代农民工竞争岗位,还要和

另一个群体大学生来竞争岗位。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

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

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

市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挑战。

(二)社会保障不健全,严重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想实现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生活的目标,就必须至少享有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其一为解决年老

和疾病时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二为解决失业后暂时生

活困难的失业保险;其三为防范沦入贫困境地的最后一张保障网——

最低生活保障。户籍制度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

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户

籍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居住地,还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变迁和资

源获取能力。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文化设施

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获得平等的权益保障,造成了他们诸

多的困境。

四、对策和建议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

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国家的

存在源于人们美好生活愿景的缔结,作为国家载体的政府有责任来平

衡每一个有志公民向上发展的机会,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创造单靠其自

身无法改变的外在环境和发展种子。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就必须要切实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尊重企业的发展,保护权利人的

合法权益。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要求用人单位尊重其意愿,不断改

善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所必须的的物质基础和文化需要。(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新生代农民的人文关怀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

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

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加强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必将极大地提

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热情。首先,

各企业应坚决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环境,为他们营造一个平

等、和睦、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

五、结论

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虽然他们的家在农村、根在农村,但是却

与农村日益疏远。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并在不断的想城市靠拢,

但在现阶段城市似乎还没有作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全国不少城市正在

逐渐放松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制度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

工转为城市户口,但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依然是极为森严,大多有着硬性的限制性条件。比起父辈,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了更为先进的教育,就业技能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新生代农民工所获得的报酬和其他福利始终不能与正式员工相比。如今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赚钱的速度与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但因户籍制度的阻挡,他们不仅很少能享受城市的住房政策补贴,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而且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现阶段关于向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违法行为日渐增多,然而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却找不到相应的使用条款,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无奈侵犯。

推荐第6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关键字:改变现实生活 现实与理想差距

主题词: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农民工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所以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各项调查。

1.调查农民工的主因:

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

2.4亿人,其中离开家到较远大城市的农民工有1.4亿至1.5亿人,他们户籍仍在农村,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被称为“农民工”,从事行业主要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在很多人眼里,“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普遍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庞大群体,尤其是80后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对于本市农民工展开了调查。

2.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近日,“三农问题”专家韩俊表示,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2.4亿人,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经过九天的调查了解到,20位被调查者中百分之六十的人工龄都有好几年,都表示愿意留在城市,不愿回到农村,然而对社会对自己的未来茫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抱任何希望,都安于现状。之所以出来打工35%是因为当初上学的时候觉得念书太累意识冲动就不念了或者是家里负担重念不起就出来闯荡,另外有35%是家里地少人多,收入少才出来打工,而出来后,城里生活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在城市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总是美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不残酷,也是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一方面在市里没有亲朋好友,另一方面,自己的学历低,

工资高的工作自己胜任不了,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难,在调查过程中有发现,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的工作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介绍的,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只是很少,找工作只局限于自己亲自跑。结果是,他们大约70%的人的工资都较低,都集中在1500元左右,而面对这样一份工资,大部分人都抱怨城市消费水平太高,工资自己花了,就没剩下多少,没剩余的用于储蓄或者寄回家里人。他们65%的人住的都是单位包住,但是条件比较差,都称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买上房子,车子,对于其中已经处于成家年龄的80后来说,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在城市里,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很多人不太认可这部分人,有些城里人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人,这令他们很烦恼。经过调查,还有一个发现就是,他们中大部分人对政府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或权益保障法规不太清楚或根本不了解不关心。这也是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交谈中了解到,老板经常会有拖欠他们工资的情况,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在他们身上自然有着跟老一辈农民工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大多没有干过农活。城市生活使他们学会了穿着打扮,不像上辈节衣缩食,消费从俭。除了打工,他们还想长见识、寻机会,更注重自我发展,不像上辈进城打工只是为了赚钱;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再像父辈们一样只做城市的候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想在城市“扎根”下来,成为“城里人”。可是在追求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无奈与困惑,不得不面对一直处于城市边缘的现实。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不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去,他们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虽然觉得自己的“根”仍是农村,但又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

3.结论与建议

大约一亿的80、90后农民工,作为现在农民工中的庞大群体,国家不得不引起注意,2010年初,中国政府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应从政府,农民工其自身双管齐下。

㈠政府角度

⑴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从中西部农村进城就业的一些农民工,在异地经受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洗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他

们返乡创业,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特别是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前景广阔。因此,应在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和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促进农民工输出与回流创业的良性互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应实行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尊重创业,就是尊重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权利,保护其合法权益;因势利导,就是引导农民工服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准创业门路;积极支持,就是把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回家乡创办各类企业的,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予以鼓励支持;完善服务,就是强化服务理念,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普遍遇到的突出问题,改善创业环境。

⑵坚持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工的要求,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城乡统

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为劳资双方搭建平等谈判的平台,引导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⑶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和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和小时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及时调整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⑷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有关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

⑸积极推进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公共就业服

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所有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应向农民工免费开放。进一步扩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通过逐步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为农民工铺设一条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⑹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免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各统筹地区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继续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两为主\"原则,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从制度上研究解决这个关系未来的重大问题。

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工伤和职业病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农民工就业后最担心发生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农民工应当增强劳动安全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禁止使用童工。

⑼切实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制度。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户籍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逐步适当放宽农民工落户条件;大城市应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对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应优先准予落户。同时,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⑽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度。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可以委托代耕或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任何地方不得以农民外出务工为由收回其承包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流转,也不得截

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其土地流转收益。

⑾建立农民工信息统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统计指标体系,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⑿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加快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特别要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居住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㈡农民工自身角度

⑴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多了解一些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法规。才能更好保护自己的权益。

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才可能胜任高工资的好工作。

⑶发扬想老一辈人一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结:城市之中新生代的农民工现在更加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时代正在发展,未来的建设更加需要这些农民工的辛勤汗水。只有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有着新的推动,才可以把问题变成优势。人口庞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现实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这个定义也伴随着我们很久。只有各种群体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7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2000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推荐第8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家人口的大部分。而农民工是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主要对我县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让发展农民工学习做了一些建议。

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市作为民工吸取大门之一,自然也重视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我们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也应以实际行动来关注我们身边农民工的学习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实地调查本市的农民工人员,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为农民工的学习生活等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与建议。

近几年,农民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企业规模增大,本市创业人士增多,劳动力供不应求现象显得尤为突出,今年因员工荒的问题,平均所有农民工收入及生活坏境和设施都有很大提高及改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外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较多担心,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签订劳动合同比例较小,农民工人员与用工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人数占20%;拥有工伤等社会保险人数占40%,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缺乏基础。

二、是从劳动时间上看,每天工作时长达10-12小时的占60%;遭受同工不同酬等不公正待遇的占60%以上,农民工基本上都是没有劳动保障的“工作狂”。

三、是许多用工单位没给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提供工伤费用。

四、是拖欠民工工资情况有所好转,但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民工受歧视的现象仍有发生。

六、是民工法律意识仍很淡薄对学习需求来看,刚开始的回答都有点空洞,虽然一致回答说“是“或者“愿意”,但一般好像言不由衷,但了解到学习培训的内容后都还是表示有机会,有条件很愿意参加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毕竟这肯定对自己有好处,对提高自己的待遇、工资就业的机会都有帮助。尤其这些民工其实更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是被大家认同的价值。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意识中对于学习的需求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只是选择短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程度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将这种不太容易实现的渴望转嫁在了自己的子女、弟妹身上,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获取更好的环境,以改变寥赖的生活。当然,当前农村青年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问卷调查结论:青年农民工现状不乐观。第一,生活艰难,1500元以下的月收入,除了房租和吃饭剩无几。温饱都难,难顾其他。第二,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国成人继续教育方面,贡献卓越,举世共睹。但它也应与时俱进,淡化学历教育,用电大的丰富资源向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方面发展,再创电大的辉煌!

推荐第9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

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政府和市民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自私荒谬认识和依靠自己的垄断权力而排斥农民,以及国家长期实行二元户籍制度和一系列愚蠢的歧视政策等造成的。

当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又有哪些呢?从我收集的资料和看过的新闻报道来看,我感觉应有一下四个问题:拖欠工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养老保险问题,医疗保险问题。

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这将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调研我对农民工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的认识: 一,拖欠工资的问题的产生原因 农民工之所以出来打工就是缺钱花,而很多人却以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高,就想方设法的克扣农民工的工资。甚至还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2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3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二,子女教育问题

在我国,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自己子女的期待都很高,而现阶段只有教育是对农民工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农民工外输打工带着孩子,方便照顾孩子,也希望子女有像城里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是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里,对城市孩子造成很大的入学压力,再加上城市的教育设施有限,不能满足人的受教育权利,只好给农民工一些限制,这就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

解决方法

1扩大农民工教育规模,增加教育设施。有必要的话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配备师资和硬件设施。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在硬件和师资方面,因为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遏制很多农村的学校的师资条件不够,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带孩子外出打工并让他们在当地上学的原因。

三,养老保险问题

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一辈子活,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好生活,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

的老年生活有所保障,而城市人都有自己的养老保险,而在城市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却不能有养老保险,对自己老以后的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就产生了养老保险问题

解决方法

1增加养老补助,走访中得知农村主要承担养老责任的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必须增加养老补助,以解决孩子的负担。

2对孝顺的孩子给与奖励,在某些方面多给与补助,这样激励孩子的尊老养老的热情,从而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

四,医疗保险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难免会有一些小病出现,这就需要医院看病,而大城市的医疗费很贵,但是城市居民有自己的医疗保险,而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却不得不服高昂的医疗费用,这就产生了医疗问题。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

1扩大补助范围,走访中注意到城市的医院大部分都很昂贵,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将医药费降下来,将医疗补助提上去。

2增加新农村定点治疗医院,农民工说定点医院很少,有事找医院需要很长的时间。 通过这次对农民工的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现在在农民工方面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现在我国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我希望政府能够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10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一)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农民工调查报告

(二)

一、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内容:

时下正值酷寒的严冬季节,当大多数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时,而那些民工兄弟却饱受严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书上看到一篇报导,跟5个老乡租住在xx一带的小李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李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这里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李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而且,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中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农民工调查报告

(三)

中国网4月27日讯 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公布20**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42.7%;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4.2%,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1.4%;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6.7%,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5.9%。

二、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增长2.0%,占农民工总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占农民工总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占农民工总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分省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4个省吸纳的农民工占到全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一半。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3%,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增长0.1%,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3.1%和20.1%,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8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10.1%,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3.2%,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20**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3%,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5%,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3.9%,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3.4%,其中,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90.2%,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0.4%,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18.2%。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外出缺少竞争力,而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积极性减弱。

(三)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

(四)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更倾向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四、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7.7%,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但比重下降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44.8%,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0%和15.4%,比上年上升0.6和0.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就业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三)受雇人员的增长快于自营人员的增长,自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94.8%,自营人员占5.2%;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71.9%,自营人员占28.1%。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39.2%;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17.8%。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20**年,本地受雇人员和外出受雇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4.4%,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减少2.1%和11.8%。

(四)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26.7岁。从事现职的平均时间为2.7年,从事现职累计不满1年的占22.7%,1-2年的占43.1%,3-5年的占20.9%,5年以上的占13.3%。从不同年龄组来看,16-20岁年龄组中从事现职5年以上的占1.3%,21-30岁的占7.6%,31-40岁的占22.3%,41-50岁的占24.5%,50岁以上的占21.9%,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稳定性也提高。从从事的工作种类看,>企业管理人员、个体经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职累计时间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显高于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第11篇:关于农民工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

引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迈进着,而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长着。这个庞大的特征群体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对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个人意见)。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京的农民工数量已接近300万,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呢?做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力去了解,更有义务去关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学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进入了在京农民工的工作现场,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情况,感受很深刻。

调查对象: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包括了从事第而行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性的第三行业。

调查时间:7月25日——8月15日前后

调查地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迎教评校园美化建设的施工现场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

北京市海淀区某宾馆

调查方式:聊天式询问

下面就是主要的调查事实:由于调查者本人暑假没回家,故此有大量的时间去接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首先,就自己最近的本校由于校园美化,所以有不少的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活干。最先接受我们调查的来自河南安阳的三位男性农民工。其中,年龄最长的43岁,有两个孩子,姓王;最小的30岁,有个4岁的女儿,姓郝;另外一个姓张,40岁。当时接受我们调查采访时,着三位师傅正在吃晚饭,且不时的用家乡话交谈着。王师傅懂一些普通话,他诙谐的说这是由于经常在外地做工的缘故。他告诉我们,他们不是那种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这次出来是经过年轻的老乡介绍的,因为是老乡介绍,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包括临村一共出来了

8、9个人,他们自己的村子共有

4、5个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出来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刚开春,过完春节就走,然后等到小麦熟了的时候就得回去。因为家里还是很缺劳力的。下一次等到种上玉米,把一切家务活干完后再重新出来。王师傅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用叹息的声音告诉我们每次出来都得换好几次地方,就象现在这份活8月底就完了。是啊,9月份我们就开学了。当问及这样来回折腾累不累时,他只轻描淡写一句:“习惯了”这话中谁知道有包含着数不清的艰辛啊!郝师傅也告诉我们,他们这次出来,火车费用是由工头报销的,并且包吃包住,对此他们感到很满意。当问及这几位师傅业余生活都干吗时,他们一脸无奈的打量着我们俩,唏嘘着告诉我们他们基本是没有业余时间的,经常要换班、赶工期,包工头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就不断的给他们增加活干。张师傅笑着告诉我们,现在是吃饭时间,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享受。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寒了起来,脑子里闪现出了夏衍先生的《包身工》,那一片肮脏不堪的地方……正说话间,已有不少另外的工人吃完了饭,拿起了工具走向了工地去加晚班了。三位师傅告诉我们,待会他们也得加班,学校的后门改造工程是要求提前完成的,工头催得很紧,加班也不给他们多算加班费的,每天晚上都得加班到11点左右,早上

5、6点还得起来出早工。对于这样长期干苦力的他们来说都过早的衰老了,他们明显的略微显老,我和另外那个同学都猜错了他们的实际年龄。像他们这种工种,大工一般是每天40-50元,而小工只有20-30元。虽说是国家这几年都在不停的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工头也聪明起来了,都是每天少给几块,这样时间一长,就榨取了他们好几百块。我们俩天真的告诉他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是,他们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活计太难找了,找到都算很幸运了,怎么还敢去告人家呢!后来我们又问起了对这样的状况有什么感受时,这时似乎是我们触动了他们久违的痛楚了。师傅们一字一顿的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实在是太多了,期待也是太多太多了,但最希望的还是工头不要找茬,每天多加几块钱,能够长时间的多干几天。更希望自己出来做工后家里一切都好,家人平安,儿女好好学习,以后不在象他们这样!是啊,这或许也是所有在外的农民工共同的心声了!最后三位师傅还说石化学院做活很好,这里的食宿条件等都很好,再说工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胡乱来。是啊,到底是在学校,但愿他们以后也能找到更好的工地去做工……

后来我和同学又就近去了芳庄某工地,发现这里的农民工业余生活很贫乏,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睡觉、打扑克、侃大山,或者上街闲转,连看电视也都成了一种享受。城市的文化设施与休闲设施从来都与他们无关的!当然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只是在有阴雨天时。32岁的甘肃籍民工陈文化告诉我们,他们也有一些乒乓球馆,可从来都不开放,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突击检查而已。这里的施工条件明显恶劣与学校:工地四周都是全部封闭的矮墙,只有一个门可以出入,我们进去是费了好大的口舌才得以进去。在这个工地上,我们还看到了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工人,本来他们也应该在校园里读书的,他的眼神让我永远难忘。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很穷,或许只有靠出卖青春,或许只有在繁重的劳动压力下度日了,而他们的付出却又是如此的廉价!

在后来我们去了西三环边一家规模中等的饭店,点了菜之后便和一位忙着拖地的同龄山东籍于姓员工说了起来。他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从

5、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钟,并且和老板签了一年的合同,每月工资大概是500元,实行的是年终发放制,平时只给60-80元生活费。其实他们在签合同时就等于把一切都押给了老板,如果在这期间有什么旷工或其他以外情况时,老板则会狠命的克扣工资,他还告诉我们。老板之所以实行年终发放制,是为了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不匪的利息收入。哦,原来老板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我问他是不是住在饭店,他来了一个大力度的摇头后告诉我,这一个饭店共招收了15个像他这样的人,他们住在一起,一起住在公主坟一个地下室里,条件极其恶劣,是大通铺,阴暗无比,而且空间很小,加上现在是大热天,蚊子能把人吃掉,没有风扇,简直快要死了!听到这时我要求去看看,可他表示很忙,而且不一会就离开了我们。

的确,通过这次亲身调查研究,是我们这个整日只呆在教室里的理论型大学生感受很深。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社会群体,目前大多从事着脏、重、苦、险等粗放型工种。他们的生活状态如此之差。令很多农民工不满的告诉我,自己也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凭什么就瞧不起人。是啊,我想社会是应该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寻求更好的出路!后来我们在阅读和研读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并且针对我们的调查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加快城市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各种优惠性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促进农民工与现有城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增加群体间的信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须知,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会切实让民工们感到党的伟大和体贴。

二、改善劳动生活条件。

针对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的不良状况,用工单位要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各用工单位更要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真正建立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工作氛围,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他们能够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千万不要让农民工们离了猪圈又进了人圈!让人寒心啊…

三、规范用工行为。

各级用工单位要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实行“凡是用工、务工一律签订合同”的用工制度。各劳动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完善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四、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兑现力度。

各级劳动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农民工的投诉案件,对上报的投诉案件要建立详细登记制度,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对不接受劳动部门受理的个人或团体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把长久拖欠克扣工资的私营业主的丑恶行径要在社会上“曝光”。在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的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及工资支付基金制度,由用工单位出资建立,保证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各级劳动、建设、工会等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用工监控制度,严惩那些不具备合格资质,违法违规运作,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劳务企业。此外,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建立良好的工作查处制度,为农民工撑起一把健康、持久、耐用的打工“保护伞”。最好不要让工头的各种小伎俩得以实现,钻了空子。

五、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当然,农民工自身也有一些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化要求的缺陷。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要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水平,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时时刻刻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牢记在心里,把他们的寒暖记在心里,这或许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了!

实践报告参考资料:篇名:《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特征和差异分析》 作者:刘旗、张东平。刊名:《农村经济问题》 XX年05期

篇名:《当代城市农民工问题》 作者:胡小双、刘用进。 刊名:《合作经济与科技》 XX年14期

篇名:《尊重劳动 善待民工》 作者:李智玮 。刊名:《经济论坛》 XX年11期

篇名:《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状态调查》 作者:石振、林锟。刊名:《求索》 XX年06期,北京工商大学。

第12篇:关于城镇农民工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农民工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了狭小的生活空间,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农村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二、实践内容。

1、农民工现状调查。

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带)钱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2、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 %,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

告,包工头、老板招募。

3、农民工的待遇。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4、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就学都只能选择价格稍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5、农民工普遍存在权益受损突出在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时间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劳动。二是劳动条件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三是劳动报酬低,拖欠现象时有发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年景不好,农业产值不高,依靠种地,农民只能达到最低限的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零用钱,甚至连过年添件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逐渐醒悟,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农民吃亏就吃在没有文化上。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当大的投入。物价的提升,而收入未变化,甚至减少。农民工的收入整体而言比在家务农要高,大致1000到2000元每月,平均年收入也约为一到两万元。农民工的消费主要是吃住,另外剩余的钱一般是拿回家,以供养孩

子读书等。当被问及是否有打算花一定的钱在学习其他技能上时,他们普遍表示没有,只有很少的人有过再学习的想法。

由于不是长久在某一单位工作,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也要视工种而定,在爸爸单位所在建筑工地上主要从事短期的苦力活,技巧活,如:搬运、打桩、挖土,等等。这些短期工作,工作结束便可拿到薪金,薪金视情况而定。

一般是同村或是同乡的在一块,互相照应,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经常见到的农民工总是一群一伙,单独行动的比较少,主要由一个人领导他们 ,除少数特殊情况例外。

四、对农民工现状的改善意见。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

五、实践体会。

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

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调查中,交流能力有待改进,但是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一切都会变好。

第13篇:以农民工为话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法学院姓名:石松华班级:法本0904学号:09111611332011年2月12日

当代农民工的现状及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社会实践为我们走上社会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信息,能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体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能使自己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当代农民工的生活,我们小组对陇西县的部分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合劳动法所讲的知识作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 目前建筑业农民工的处境

先看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业农民工的状况。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比如在公交车上看见农民工就捂住鼻子,这让农民工很受不了,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 陇西县建筑业农民工的状况

在陇西县农民工的状况究竟如何呢?为此我们就县城的几个建筑工地进行了调查。

1.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附近就有餐馆,可以自己出去。建筑单位也没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他们就住在临时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着农民工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不太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附近的公厕,有时就用方便袋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我们走进工地的时候,渭水河畔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开始的装修。不远处的楼盘也正在建设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宏伟,我们数一下最高的都13多层。很难相信就是眼下这些受歧视的农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这样的建

筑又质量保证吗?这些农民工进行过必要的培训没有?一个年长点的农民工告诉我们,一切都按照指挥在进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出卖体力换来的是不理解和责任,这是不公平的,这本身不是农民工的错,他们付出的和应尽的责任明显不成比例。所以农民工的培训对于越发进步的建筑业非常有必要。

3.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规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据我们的了解,一个建筑单位群体都是从一个村里一起出来的,一起跟工头。这是很多最后出现问题不好解决的主要原因,许多工资被工头携走,但是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另外工资的分发,工伤赔偿等也要求劳动合同。

4.关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劳动法对社保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在中国的很多不正规的企业这点做的不够好。当我们问起社会保险这方面的时候,有人摇头,有的直接跟我们说,出来做活也不是干很久,不如现在多拿点钱。社会保险在农民工眼中始终是虚幻的东西。但这就为一些工伤事故,医疗保险问题的解决造成难题了,没有保险,建筑公司和工头都有话说。结果倒霉的还是农民工自己。

5.关于农民工工资

其实我们调查的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工钱是和工头一起给的,大家都是工头介绍一起来的,看来都很放心。并且每天工资50~60不等,每个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被调查的农民工没抱怨工资,这点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于谈到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时候,农民工都摇头,好像现在这个问题很敏感。我们提到农村免税这项政策,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到农村,有个民工说,还没想那么多,目前的工资还算可以,没想很远。

三 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民工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如何正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解决这一难题从根本上讲,要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具体来说,现阶段要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 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农民工的偏见。

(4)“五个珍爱”是针对当前农民工而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所以农民工要从珍爱生命,珍爱岗位,珍爱时间,珍爱权利,珍爱团结做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才不是梦。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彻底铲除“包工头”这一中间环节,规范劳动力市场。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筑公司。要主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主动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积极指引农民工接受社会保险的的重要性。免费提供农民工的职前培训,也保障了建筑公司的质量。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民工的劳动安全。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卫生条件也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会组织。这一点尤为重要。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会,由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本身组建,也可进行适当的组织领导,成立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工权利的非官方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通过调查了解了许多农民工问题靠现行的劳动法,不能找到根据。劳动法还有许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结合劳动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了解劳务市场的基本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毕业之后的就业,不至于太盲目而受别人误导。

我们学校很多大学生的父母也是农民工,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这是不对的。这次实践给了我太多的感受,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的,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的结果,相信这才是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最终目的。解决农民工问题任重道远,但是还是要慢慢的来的!

第14篇:关于农民工岗前培训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岗前培训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

报告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 应日0931班 梁桂学

一. 调查目的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地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这就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来参与建设。我们不幸且万幸的成为了这样的建设者,不幸的是我们可能是最低层次的劳动工作者,万幸的是我们这样可以得到比在家里干农活高出很多倍的收入。而如今就业岗位的多样化发展,就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职业技能岗前培训问题应运而生。中西部各地都走在外出务工的潮流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就会有它鲜为人知的内在意义。剖析它的利弊,探讨它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一些维护其稳定发展得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寒假期间,我们对家乡部分从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回来的打工者进行了调查,我主要利用过年走亲戚的契机通过和亲朋好友交谈外加一些有必要的笔记的方式,了解了一些农民工打工的情况。调查对象总的来说就两个年龄层,即中年和青年,调查内容包括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通过多次多方面多场合的谈话,调查结果总结为以下内容。

三.调查结果

1.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而今,出去打工的人群不主要集中在建筑等高体力的产业,不像父辈他们,我记得很多年前,他们说的打工基本都是城市建设山体开发之类。主要原因当然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代,城市化步伐加快,另外就是,他们的知识文化都不是很高,也没有技术。迎合当时的发展情况再结合自身情况,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力劳动者。

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外出的父辈基本都回来了,一是因为儿女已经长大,二是年龄和体力以及文化水平都以跟不上外面世界的发展需要。可以说是功成身退吧,付出过的他们,应该在家享一点清福。 年轻人一般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只识几个字,没有技术,主要是进厂,什么电子厂玩具厂的木工厂等等;稍微有点远见的就去读几年技校,学个手艺比常人又长半截,成为技工,再通过工作中的提升,逐渐由初级升中级直奔高级。这些人学的都是模具啊汽修呀,在当下还属比较吃香的活儿;也有眼光长远的读高中考大学,毕业后能进入公司管理层,是比较高级的了,遗憾的是数量还少得可怜;还有就是中老年人,有常年在外打工而不种田的,他们干的露天的活居多,或者就是所谓的脏活累活,比方说养猪放养种树。他们求的应该是稳定,像在家干农活。还有的老年人比较特殊,他们不是出去帮人家打工,而是跟在儿子儿媳身边,帮他们在小孩以及做家务,好让年轻人一心一意上班赚钱。

2.关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生产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不管怎么说,第一,你是在帮人家打工,不是住家里,自主性低;第二,集体工作,厂家肯定只供应个整体,弄个大概,不可能为你量身定做,并且打工仔都是流动性很大的流动人口,缺少稳定性;第三,基本没有白领,没办公室坐,而是下生产线,没有人觉得生产线很舒适吧?当然,这种艰苦是相对的,可能是如今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年轻人都比较虚荣,常常好高骛远。如果做的是露头工作的话,那应该和在家干农活相差无几吧。前几年我们那流行去做山工,就是开山,现代版愚公,把荒山上的树木都砍掉,再有规划的种上经济木,外加施肥等护理。他们的说法是,比在家种田还辛苦,每天在盈盈烈日下汗流浃背,而且住的地方远离市区,还没电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好的是收入很好。不然谁做。

进厂的住宿舍,说实话很多比家里要好,可能没家里宽,但是条件设施比较齐全,虽然是集体生活,自由性不足,但提高了自主性。话说我之前也利用暑假时间出去打工,是通过村里伙伴介绍进了一个电子厂,他们的住宿条件和在学校查不了多远,水电供应完善,好点的还有电视机甚至洗衣机。比学校不足的应该就是他们的整体管理,毕竟都是乱七八糟的打工仔,什么鸟都有,基本没纪律性可言,说白了就是乱,打架丢东西甚至死人。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租房,反正广东那边专给务工人员的出租房也比较便宜。自己配上各种家具电器,倒也生活的不差。如今的年轻人都跟着时代的步伐走,打工累但是有了收入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舒适些,一两个月工资陪个电脑不仅洋气,也开阔眼界长见识。而稍微差点的就是干粗活的中老年人吧,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所以对住宿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人都说只要刮风不冷下雨不漏小偷不进就行。倒是赚钱后把家里弄得红红火火,盖小洋房买交通工具够家具,样样齐全。

3.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

如果在技校那两三年算是职业培训的话,就有。但是那时都还成为职业者,应该不算。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干的都是些什么人都会干的活,需要培训么?比方打个螺丝装个弹簧贴个胶什么的。而且农村外出打工的心理都是比较单纯的,有一种安于现状的心理,你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他们想的是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满足自己吃喝玩乐,若干年后回家娶妻生子。所以他们也没有想着要学会多少职业技能。

也有一些企业在招工后打着培训的旗号让新员工学习两三天个把星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厂里的一些规章制度,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告诉你在这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受相应的惩罚,罚款或者滚蛋;二就是参观生厂线,有人给你讲解机器运作啊制作工序啊等等你以后可能要做的事情;三就是实际操作了吧,刚下生长线会有老员工教你,简单的就三言两语给你讲解一下然后自己摸索,好一点的就有人手把手教你,再好一点就教会为止。之后的事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反正是没有很系统很专业的培训,如果有的话,就自己掏钱。比如,前几年学电脑,现在考会计证啊什么的。如果要说从公司里公费培训的,那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4.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会保险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规范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但是事实上是参差不齐吧。这个份两点阐述。第一,进厂的基本都有签订合同,毕竟国家政策最近几年在这方面落实有所改进吧。合同是有,而基本权益其实没有得到真正保障,很多合同都会有“什么什么后果自负”之类,这些都是对务工者不负责的表现。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不过好歹有些工伤赔款之类,总比没有的好。第二种是没有劳动合同的,这类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打工者身上,因为他们进的都不是正规的厂家甚至就不是厂家,很多就是口头协议。往往这样就晨会了真正的后果自负,毫无社会保险可言。

5.关于工资问题 工资才是打工的最终归宿,重中之重。只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意多说。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大家都觉得自己劳有所得,也心安理得。至于把工资换成收入,仿佛都不乐观。消费高,同时消费心理高,因此做普工那点工资往往是不够花的。能存到钱的那是个好孩子。这主要相对于年轻人。中老年人不一样,他们节衣缩食把钱攒下来,打理家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赚钱。从少量的信息得知,一千块钱以下的月工资基本没有,两千左右的最普遍,上三千的算高收入。工资的问题主要成为了自身的问题,也叫理财问题。老板都按你的工作量和统一工资标准发给你。如果说不足的话,那就是上升为中国社会制度的缺陷了,剥削是经济发展得永远的主题。

四. 打工给家里造成的影响

外出打工,首先来说,收入增加了,最直观的影响是家里的条件提高,盖房子,购家具家电买衣服。从一个整体去说,一个村的生活水平一起提高了,一带的人民都富裕起来。这是好的影响。那么不好影响是,家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了,农村里大量天地荒废,还有一个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抓了收入,却丢弃了家庭的长远建设,也是得不偿失的。

五.调查结果反思即对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2) 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用法,最终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提高文化素质,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多了解时事,多学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内涵,还能给工作带来诸多方便,总有你用得上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改善城市人对农民工的看法。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

再次,多在乡下组织开展一些职业技能法律知识培训活动,让农民工在出门前就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六.结束语

农民工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解决,对于我们大学生要体察到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体恤农民工。我相信,只要通过国家的发展,各方面人士的努力,农民工问题将来就不是问题了。

第15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徐鑫、吴涛、罗良、昌颂杰、王雅、院系名称: 师范学院化学系

级:

化学12级1班

号: 2012501235

2012501239

2012501236

2012501229 2012501233 指导老师: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关于农民工问题调查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

实践主题:农民工就业、工资、劳动保障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江苏高邮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国农民工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业收益低。农民工作为从农业劳动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其他农业劳动者阶层有着密切的关联。农民的分化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城市面貌,改变城镇用工制度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和替代的重要贡献,他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促进了输入地与输出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者,成为维系现阶段我国社会工农联盟最现实的纽带。但是,农民工又是当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特殊的“户籍”身份,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状况等方面仍然存在政策性障碍和法律空白。因此,农民工的诸多问题也是多年来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结果

本次青壮年是农民工的主体。本次调查对象是指现户籍仍在农村或原户籍在农村但迁入城市不满三年,年龄在16-65周岁,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中男性为8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2.87%,已婚人员为8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90%;年龄上,其中,45岁以下为10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2.57%,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7.57%;文化程度,其中,初中毕业为61人,占46.21%,高中毕业为46人,占34.84%人,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这两档上,高学历的不多,文盲也不存在,年龄较小的农民工在外出打工前多数是在学校读书,读到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走打工的路很自然,说明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工以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壮劳力为主。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自主权、经营自主权,开始向多元经济方向发展,进而演变为在生产方式、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出现急剧的分化局面,农民分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农业劳

动力转移主要有经济技术、社会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推动三个方面的原因。单就农民自身而言,亦工亦农、弃农经商、外出务工,更多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本次问卷上有关于“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一道多选题,共列出了十个原因,每个调查者最多可选三项。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中,选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有92人次,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有72人次,选择“家乡收入低,趁农闲务工经商挣钱补贴家用”有44人次,居选择的前三位。

身体强壮是外出的资本。在132名的被调查者中有93人常年在外、20人农闲时、19人临时外出务工经商,其家庭成员外出情况为95人是家庭劳动力全出来,而全家出来仅有9个家庭;被调查的132名农民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选择“非常好”的高达50人,可见身强体壮是外出务工经商的有力资本。但在户籍问题上,看到要想取得城市户口非一件易事,132名农民工,最长外出务工经商都达26年,但依然有114人没有取得本市户口。

(二)、初步分析

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二、遇到的问题

(一)、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

就业渠道窄,工作岗位差。农民工是城市外来的流动人口,这个观念在城市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由于担心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会给城市生活带来种种困扰和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一些企业改制或不景气,职工下岗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城市社会产生了一种对农民工的对峙心理和排斥倾向,特别是农民工本身没有技术,因此,总体上农民工与城市人没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也没有良好的就业岗位。本次调查显示:在回答“您是通过何种就业渠道找到目前这个工作的”,有48人选择的是“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有31人选择的是“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没有人是通过“由家乡政府组织”“所在社区街道介绍”“招聘会”找到工作的。而在您现在从事的职业所列的13项中,主要有“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办事员”、“服务员”。其实,在我们去企业调查中,也了解到凡是聘用农民工的单位,农民工一般从事的都是服务性的或体力劳动,简单而繁重。

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工行为的目的在于增加经济收益,城市务工的预期收益则是决定他们进城的重要因素。而现实中许多农民

工进城经商务工的收入并不比在农村种地收益高多少,真正的农民工如果不是包工头、自己创业、自己经商,要实现富裕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即使进了城镇某一单位就业,也不能成为就业单位的“单位人”,不能享受单位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这也就决定了农民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我们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最长时间每天工作10.5小时,平均每周工作6天;这132人去年的务工经商总收入是8184元,平均每月为682元,今年的平均月收入为852.6元,而平均每月用于住宿、食品等固定支出为326元,这中间包括了有些农民工住的是工棚、或单位不收钱的公房,有些在餐饮企业打工有免费的中、晚餐供应,除去这些因素,在城市打工的生活成本也是较高的,农民工的生活是艰难的。

农民工问题最核心的还是工资的保障问题,本次调查显示,高邮这132名农民工有113人是按月领取报酬,占被调查人数的85.6%,而且基本能发放到位,从未被克扣报酬的为10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2.5%,有19人是“偶尔被克扣”,有4人是“经常被克扣”被克扣的15人填的是工资收入,但所占比重的不大;有98人从未被拖欠过报酬,占被调查总数的74.2%,有32人是“偶尔被拖欠”,有2人是“经常被拖欠”被拖欠的也主要是工资收入,所占比重的也不大。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保险意识不强

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由于农民工自己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单位在雇佣农民工时也不是太正规。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有70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有6人不知道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而签订劳动合同的56人中,有26人签订的是临时合同,3人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而对所签合同的详细内容能很清楚的仅有13人。

享受的工作待遇少。农民工来到城市经商务工却没有城市人一样的市民待遇。具体行为上,农民工在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等各方面与城市人有着不同的执行标准。本次问卷上有一个问题是“您现在工作单位提供以下工作待遇吗?”共列出“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兑现工资”、“加班补贴”、“双休日”、“妇女带薪产假”、“工伤补偿”、“带薪休假”、“岗位培训”、“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十项内容,农民工除了在享受“兑现工资”和“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这两项上还可以外,没有享受到的工作待遇高居前三位的是:有125人没有“住房公积金”、123人没有“住房补贴”和“双休日”、有107人没有“带薪休假”,机制和体制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严重的损害了农民工的个人感情,打击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

保险意识不强。农民工作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待遇最低、从事的工作却都是最艰苦、最危险的行业。但无论是单位还是农民工自己,安全防护和保险意识都不够。本次调查中,有一项问题是“您工作的岗位有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回答“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有29人,回答“有一些防护措施”的有43人,而回答“防护措施非常严密”的只有16人;在保险方面,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这四项重要保险,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没有购买的:养老保险是97人、医疗保险是96人、失业保险是104人、工伤保险是96人。

看病难、看病贵是又一大困扰。身体健康是工作的前提也是工作的本钱。目前,在农村如果家里有病人是许多家庭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样,在城市生活,看病难、看病贵也是广大群众的一大生活难题。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本来就是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差,如果一旦生病,大病影响工作、小病影响生活。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在回答“当您在务工经商其间生病时” 3人选择是不看病、不吃药, 22人选择是去个体诊所,66人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6人选择舍不得花钱看病,只有11%左右的人去正规医院看病,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的首要原因是“医院费用太高”,其次是“没钱看病”;在工作期间,如果一旦发生工伤,所在单位能够提供全部或大部分医疗费用的占被调查总数39%,而一点不提供的占调查总数的23%。

劳动技能差。农民工由于户籍、文化程度使其相应比城镇居民找工作难,其自身劳动技能差也是原因之一。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有83人从没取得过专业技术证书,占被调查总数的63%;有77人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占被调查总数的58%;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民工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因此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态度也不是太积极,77名没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回答“如果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问题时,有29人是“免费就愿意”,12人是“有空闲时间就参加”,也有20人“不愿意参加“。而对于比较适合自己,但需要自费参加技能培训,持不积极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有21人认为“不想花钱”,21人认为“没有必要”,8人认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

(三)、居住条件差,子女就学难

居住条件差。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生活上最大的困难还在于一是居无定所,二是居住的条件差。本次调查,132名农民工中,有18人居住在工作地点、35人住集体宿舍、32人住在厨卫不全的房屋,而居所的来源,20%多是免费的,40%多是租赁的,而居所能全部拥有“空调、电视、冰箱、热水器、电话、手机、电扇、自行车、收音机等”大件物品几乎没有。

子女就学难。农民工外出经商务工,子女随家长外出就学的情况不多,本次调查的132名农民工只有20个子女在外就学,其中有5人是考上的大、中专院校,有4人在民办学校就读。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随家长进城就学原因主要有:一是如果孩子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城没有城市户口,公办学校进不去,现在城市民办学校一般是名校,不仅收费高,而且更难进;二就是目前城市的教育费用还是比农村高,生活费用也很高,一般的农村家庭都负担不起,中、小学基本上不住校,再加上许多农民工自己都是居无定所,没条件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

(一)、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安置就业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时期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将成为难中之难。因此,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置于同等地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是解决这个难中之难的关键。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改变现行各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的衔接与协作,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程度,真正把劳务输出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

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新途径,尽快出台确保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把关爱农民工作为考核输入地政府业绩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硬性指标并加以量化,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并为他们办实事的社会环境。为改变农民工权益长期屡受侵犯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同时加大政府的执法监察力度,对不执行维护农民工权益政策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其雇用农民工的资格。

(三)、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

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o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导致缺乏转岗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

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瓶颈。

近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制定了2003年至2010年的培训规划,确定了培训方式、实施办法和具体目标。但由于目前许多实际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实施规划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是培训教育资源整合度低,难以发挥现有资源效益,形成比较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二是各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大,资金严重匮乏。农民整体素质低不完全是他们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原因。为了对农民进行补偿,各类培训应以免费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他们的自 管理意识和能力。

上亿农民进城,本身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而成建制、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比例极小,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调查表明,农民工管理已成为城市社区和用工企业最棘手的难题。事实证明,以往单靠政府及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自 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调动他们自 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 管理三结合的体系,是改善农民工管理现状的关键。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些大城市的建筑企业在狠抓农民工自 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应认真总结并逐步推广。另外,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应积极引导农民工加入工会,也可以建立一些类似于农民工协会等形式的行业协会。把农民工组织起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要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贡献。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积累一些资金,掌握一些技术后,终将返乡。 们曾调查过的重庆市开县是农民工输出大县,该县以“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为宗旨,为农民工返乡发展家乡经济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很值得推广。以往 们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制定了许多政策,今后应当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力度,使农民工为改变家乡面貌,推进农村城镇化做出贡献

第16篇:农民工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农民工维权活动

一 实践背景

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也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以前,虽也接触“三农”问题,也时不时的见到、听到关于“三农”的报道,但只是心动过,没有切实去了解,去调查一下,哪怕是肤浅的实践。虽然现在城市里居住,但自己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关注、思考、调查实践过,也许是太习惯反而不在意吧!也许是心智混沌,没有开窍吧!直到现在,才猛然醒悟到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走出书斋,切实关注身边现实。因此,再工地上,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而后又亲身实践,到农民工聚集地调查了八天,同20~30个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农民工的处境现状,以及他们的一些打算与愿望。这样才发现许多的农民工缺少维权意识,对法律还是了解的相对较少。

二 实践方式及目的

寒假期间,我对家乡部分外地务工的打工者进行了调查,我主要利用年前走访几个工地和数个农民工交谈外加一些有必要的笔记的方式,了解了一些农民工打工的情况。调

查对象总的来说就两个年龄层,即中年和青年,调查内容包括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通过多次多方面多场合的谈话,来进行一些了解,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索要欠薪、处理劳动纠纷等服务,进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 侵权问题

①人身权益遭侵害,缺乏保障。与我直接接触过农民中75%的人明显受到不同的度的歧视,人格被诋毁,受辱骂是常有的事,挨打也时有发生。

②各种保险的保率很低,几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调查的20余人中只有2人买过医疗保险,大部分人只听过医疗、养老、工伤这三种保险,但具体买他们有什么作用,无从知晓,也舍不得去买。因为他们总是认为不会出事的话,那么那几十元血汗钱可就白花了。

劳动法对社保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在中国的很多不正规的企业这点做的不够好。当我们问起社会保险这方面的时候,有人摇头,有的直接跟我们说,出来做活也不是干很久,不如现在多拿点钱。社会保险在农民工眼中始终是虚幻的东西。但这就为一些工伤事故,医疗保险问题的解决造成难题了,没有保险,建筑公司和工头都有话说。结果倒霉的还是农民工自己。

③当自己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没有想到要讨回个公道,只是忍耐,正如一位农民工所说:“打骂谁又能受得了?可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目的也只是挣点钱,只要能给就行了!”。另外,受侵害的农民工有苦有冤也没处申,状告无门,总是以为惹上官司不是一件好事,能免则免,况且农民工打官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保险方面,他们也没什么看法,约80%认为没什么必要,20%认为有必要,但实际上大部分也没买过。

调查的70%认为打工可以,除了开销外,还会有盈余,是很不错的;25%认为没什么,做下去也行,不做也行;5%认为不行,打算结束。但由于自身学历不高,很少有单位会长期录用他们。

四 提出建议

农民工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如何正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解决这一难题从根本上讲,要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具体来说,现阶段要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从农民工本身来看,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提高维权意识,学法懂法,最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提高文化素质,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有利于安全工作,学一些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别人对农民工的偏见。

(4)“五个珍爱”是针对当前农民工而提出的一个新名词,所以农民工要从珍爱生命,珍爱岗位,珍爱时间,珍爱权利,珍爱团结做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才不是梦。

2.从政府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进相关的法律政策。

首先,扩展就业岗位。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大力吸纳就业人员,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逐步解除城乡两立的户籍制度。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冲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其次,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护农民工,维护其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行为予以惩罚。可以对《劳动法》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有关农民工的内容。

再次,健全劳动力市场。整治非法建筑用工市场,以及黑中介,以便农民工通过合法程序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彻底铲除“包工头”这一中间环节,规范劳动力市场。

最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推选农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讲出农民工的心声,又能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

3.从整个社会层次来看,以下各方面应加强。

(1)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

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

(2)媒体。媒体应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再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该有职业歧视,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一方面是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让这部分农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筑公司。要主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主动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积极指引农民工接受社会保险的的重要性。免费提供农民工的职前培训,也保障了建筑公司的质量。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民工的劳动安全。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卫生条件也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会组织。这一点尤为重要。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会,由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本身组建,也可进行适当的组织领导,成立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工权利的非官方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 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了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思想受到

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社会问题的调查活动,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提高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不畏困难的毅力,为我今后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第17篇:农民工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XX市XX村外出务工人员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选择到外地工作,农民工这个词也被讨论的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我便在今年暑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XX村50户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程度、人员比例、大约收入以及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基本的调查,了解他们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教育程度收入综合素质

1.调查对象

XX位于XX市XX区XX镇,其面积大约为3.1平方公里,全村大约有150多户人家。在本次调查中通过抽样调查对全村50户人家进行拜访,了解其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状况。

2.调查结果

2.1.经过调查,我发现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程度大部分以初中为主,约为50.3%,其次便是小学程度和高中程度,分别为27.6%和16.0%,完全没受过教育的几乎没有,其中有少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约为6.1%。

2.2.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大约为3:1。在调查的几十户人中,18岁以下的占5.2%,18—25岁的占40..5%,26—47岁的占53.3%,48岁以上的仅占1%。

2.3.外出务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通过询问发现大部分人的工资还是处于中等水平。月工资1000元以下的占4.5%,1001—2000的大约为25%,2001—3000的占42.7%,3001—4000的占19.8%,4001以上的为8%。

2.4.此外,还发现有大约55%的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是为了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30%是为了以后结婚买房做准备,少数的15%是为了自己日常花销及家庭平常开支。

3.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3.1.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不是特别高

在市场竞争不断增强的形势下,以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日渐升高。整体来说,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劳动技能水平也不强,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比较悠闲比较好的岗位,一般都是在工地或者在工厂打工。

3.2.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增多。

很多年轻人都以为外地发展空间更大,因此纷纷往外地跑,将女儿交给家中的老人看管,使得留守儿童急剧增加,孩子没有家长的良好教导,非常容易走上歧途。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有上升趋势,许多孩子也纷纷辍学在外游荡,同时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根本无法种田耕地,使土地资源无法充分得以利用,造成大量土地荒芜现象,未能体现出科学发展的要求。

3.3.子女的教育费用已成为农民工无形的压力。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甚至更高学历,学费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大学一年的学费就要花掉几个月的工资,生活费更是让父母力不从心。许多家庭因无法支付这笔费用而放弃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不得不过早的步入社会,缺乏综合素质。但是大部分家庭为了支付这一笔庞大的费用,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每个月除自己的日常支出外,便存钱寄钱给正在读书的孩子。

4.解决方案

4.1.对于农民工的素质问题,大部分还是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虽然在校没有受到更高等的教育,但是他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提高自身的素养,读书看报,了解国家时事,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这样也可以在维护自己的权益上起到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国家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针对农民工开办一些培训机构,主要以义务为主,帮助农民工更好的学习知识和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从而树立起一股爱学习提素质的高尚风气,让平时一些比较自卑的农民工也变得更加自信一些。

4.2.对于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社会可以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孩子从留守儿童变为流动儿童,虽然是在外地就学,但是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有父母的教导和监督,父母也能够及时和老师交流,便于了解孩子的想法,相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对于在家的空巢老人,外出子女应该多跟他们联系,定时寄一些生活费回去;相关政府也可以组织一些关爱老人,慰问老人的活动,例如组织一批志愿者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教老人操作一些当下比较常用的电子商品等。

4.3.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国家可以制定一定的措施,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一定的福利。例如减免学费,生活费用的补助等等。另一方面,子女也可申请助学贷款,等自己以后有能力了亲自来偿还这笔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一些激励的作用。此外,对于子女自身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找一些日常生活费用,例如兼职,勤工俭学等,这不但可以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身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和走向社会。

5.总结

在日趋繁华的社会里,外出务工人员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升华,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的问题并不止这些。因此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此次调查,我在了解农民工情况的同时也明白了农民工的艰辛和不易,他们不仅承受着工作上的压力,还担负着家庭的重担。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的尊重这些农民工,平等待人,不要因为自己学历高就不可一世。很多学生的父母也是农民工的一员,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就更应该理解他们,不要为了与同学攀比而向他们索求更多的东西,应该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积极了解我国当前国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出象牙塔,贴近生活,融入到坚实的土地,明白自己的使命。为家人的辛苦付出而努力,为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奋斗,为祖国的伟大建设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8篇:农民工社会实践报告

农民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实践劳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我对城里的农民工进行采访,提出相关问题,获得资料。到乡下走访农民工的家人,了解他们心里所想和所需要的和生活状况。后期对调查报告进行整理,进行分析和思考,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权益保障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30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城里里的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家人

调查人:*****

一调查背景

在今年暑假,没有到亲朋好友的走家串户而是决定去调查一下农民工的切身问题,增长自己的见识、阅历。城里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进城打工的人陡然增加,城里的流动人口也大幅度增加。虽然经常在新闻里听到“三农”问题,也看过不少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但是自己从未认真关注,认真思考,认真调查实践过。所以这个暑假决定走访几家村民,询问一些农民工,了解一些农民工的具体情况,与农民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大多数农民工的处境,想法。

二调查目的

想要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锻炼自身的勇气和实践各方面的能力,对社会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了解社会现状是自己应该具有的素养。由此展开了这次调查。

三调查时间

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30日

四调查内容

(一)家乡农民工为什么进城打工

许多农民工放弃了家里耕地,纷纷进城打工。在走访中,大多数农民工表示是因为他们觉得城里收入高,赚钱更容易,所以进城打工。

现在农村家庭开销大,孩子的学费,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等问题成为大多数农民工的肩上重担,光靠家里耕地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家人,而进城打工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二)农民工的现状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多农民工都吃没有文化亏,进城打工也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工作辛苦,收入也只能图个温饱。

由于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外来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往往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或者不发工资的时候,大多数农民工都无可奈何。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大多数身强力壮农民都在外打工,小孩和老人就留在家里。所以造成了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许多孩子得不到父母的

关爱和教育,因此变得顽劣,学习也没人管,成绩不理想。这是许多农民工所担心的问题。

(三)农民工进城后有过哪些遭遇

遭到城市居民的歧视,由于很多农民工不注重自身素质,又没有多少文化。很容易受到来自城市居民的歧视,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工表示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时干活后领不到工钱。一个农民工对我说“一次他和同乡的几个人在一个工地打工,工期结束后老板却迟迟不发工资,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拖欠工资”。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1) 农民工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农民工

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与正式工相比明显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情况。

2) 企业与农民工的劳资关系不明确,并没有按照劳动法来执行。聘用

农民工流动性大,一旦被解雇,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3)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

4)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农民工问题无处不在,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许多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5) 国家应尽快制定出一套关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方案并且严厉有

效的实施,尽快使农民工问题得到解决。

6) 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让城市居民“下乡”了

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消除城市居民歧视农民工的情况。

7) 加强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农民工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在城

市中应爱护城市卫生并注重个人卫生。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为共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努力。

《农民工就业调查问卷》

调查主题: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

调查目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农民工的现状

调查意义: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增进城镇人民友好交往

调查要求:实事求是

1.进城找工作难吗?

A难B一般C不难

2.工作收入?

A800B1000C1000—1500D1500以上

3.找工作期间受到过歧视吗?

A没有 B有

4.遇到过拖欠工资或不给工资的情况吗?

A偶尔遇到B经常遇到C从没遇到

5.找的工作是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吗?

A 是 B不是

6.工作待遇是什么情况?

A包吃包住 B吃住自己解决

7.是在家务农好还是出来打工强?

A在家好B打工强C其他

8.出来打工孩子怎么办?

A留在家里让家里的老人带 B带在身边 C其他

9.觉得现在对于农民工的国家政策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A 有B这样就很好了 C 完全要从新制作

10.是不是觉得越大越繁华的城市工资会越高?

A不是 B是

感谢配合调查的农民工。从问卷得以看出,80%的农民工进城打工都有遇到过上述问题,针对一系列问题个人有个人的不同感受和体验。当前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的原因,还有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融合和接纳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首先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其次,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这是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转变办学思想,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第三,要全面重视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是迅速提高农村现实劳动力素质的捷径,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做到使农民的素质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结合起来,使有限的农村教育投入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让农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农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机会平等主要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工种、竞争条件、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平等。这是农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

大力发展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民的需求,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要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免费为准备外出就业的农民发放相关资料,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发挥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类服务组织和培训机构与企业建立固定联系,定向输送劳动力,并搞好输出后的服务。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外地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收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开发针对农民工的服务项目和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专门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集中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三是劳动力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建设政府监督管理的零工交易场所,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有关部门联手规范职业中介行为,严格收费标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

加强农民工工资和用工管理。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要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特别是要尽快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同时,要将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出现工资发放信用缺失现象的违法企业不仅要降低信用等级,而且要依法向社会曝光。二是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但不包

括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工资、特殊岗位津贴等。目前,许多企业都以实行计件工资作为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借口,要通过加强专项检查、鼓励投诉等方式堵住这个漏洞。

一旦发现劳动者工资扣除加班工资后低于最低工资的,要责令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三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要制定适用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告知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同农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四是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巩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各级劳动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要以工资分配、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推动全面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指导国有改制企业做好重签、续签集体合同工作,督促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签订专项集体协议。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继续巩固和完善省、市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

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要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是中国的一大劣势,而劳动力价格低廉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优势之一。只有通过创业和兴办大量的劳动密集中型小企业,将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竞争力,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扩大吸收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通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增加就业容量。

第19篇:关于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家人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的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力

量,他们在创建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我是一名农村来的学生,有时总在想缺少了劳动力的农活怎么干,农民工的孩子有谁来管教?调查时间:2008年8月20日-2008年8月30日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指导老师:

从繁华都市到卫星城市,到处都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搞建筑,送牛奶,卖小吃,当服务员,做清洁工等等,他们就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的劳动力,就是为生活而到处劳碌奔波的农民,即“农民工”。置身繁华都市,漫步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梦想中洒下汗水,但我们却看不到与他们相隔千里缺少关爱的孩子和无人照料的老人,这些“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 对“留守孩子”的关注

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抚养,这部分老人不仅年龄大,而且文化程度低,严重欠缺教育孙辈的能力,他们简单的认为养孩子就是给让孩子吃饱穿暖,有时还扭曲了孩子的教育。

现在读二年级的李加,是一个典型的叛逆男孩,其父母在无锡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他身体强健,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很顽皮,很霸气。他是唯一的孙子,被奉为掌上明珠,这很自然地导致了他性格的放纵,蛮横。周围小朋友都怕他,家里家外是小霸王。听奶奶说加加去年出去玩的时候欺负别人,对方也不甘示弱就打了起来,慌乱中被对方手中的金属钉刺伤眼球,后经检查右眼已失明。后来虽然也做了眼球移植,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村里除父母都外出打工外,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现象占有很大比例,这就是新型的“单亲家庭”现象。

以我的姐姐来说吧!姐姐出去打工了,我姐夫在家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做中介工作。大外甥8岁了,暑假就是看电视,把电视节目制作成了课程表,从早看到晚,吃饭就是随便吃一些就又跑回电视机旁继续当节目的忠实观众。小外甥4

岁了,虽然不像他的哥哥那样每天迷电视,就是太贪玩,玩的不知道吃饭,每次就是你把从外边拉回来他就随便吃几口,就又跑了,他们兄弟两个吃饭都是那么费劲。吃不好饭当然身体也不会怎么沾光,总是爱感冒,提起这来你两个孩子,姐夫总是觉得力不从心!

在外出打工的父母中,把子女托付给亲戚照管也占有很大比例,即寄人篱下。由于寄人篱下,不少孩子往往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沟通,甚至自暴自弃。他们往往自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波林今年 10 岁,爸妈外出打工后和姑姑生活在一起。他是个懂事的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帮姑姑做家务。但波林有时候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波林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上课经常走神,这一切都让姑姑很担心,但姑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波林说他不喜欢上学,认为学习是件很头疼的事,感觉枯燥无味,在学校也不愿与别人交往,总觉得背后有人议论他,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虽然姑姑待自己很好,但很想爸爸妈妈。

二 对“留守老人”的关怀

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孝顺,其实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可以把他当朋友去处。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大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的青壮年抛下父母孩子走进了繁华的大城市。于是,留守老人的问题就显现了。

8月25日我来到了村里的王大爷家。一进门就看到王大爷躺在小床上,两眼微闭,脸色也不怎么好。我轻声叫了声王大爷,他慢慢地睁开了眼,从其话语中我得知,他生病了,发烧感冒,女儿昨天来过了,无奈家中也有一大堆的活要干,帮忙买了点药就回去了。父母都操劳一辈子了,到了晚年还得看孩子,下地干活,连生病了都没有个人在身边照顾,真是很凄凉。

三 个人总结

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隔代教育”导致的性格缺陷的孩子而惋惜,为“单亲家庭”中孩子的艰苦生活而深深牵挂着,为“寄人篱下”导致心理疾病的孩子而担忧着,为孤苦无依的老人而无奈。

对社会来说,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城市政府有责任担负起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样,“留守孩子”才有可能来到父母身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便于接受亲情教育,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家庭来说,父母要常回家看看,经常和孩子保持电话和书信联系,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让他们重回父母温暖怀抱,让孩子生活在爱的阳光下,才能健全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伸出一只手,牵着留守孩子走,关心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会社会的真情,人间的温暖。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一样的童年,一样的世界。

留守老人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索的,为人子女让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时应尽的义务,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享受,要得是儿女的悉心照顾,要得是孤苦无依时的陪伴,我真切地期望广大外出打工的大哥大姐们能够早日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20篇: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苏北四市外出民工子女生存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

调查地点:宿迁、淮安、盐城、徐州。

调查人员: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调查主题:苏北四市外出民工子女生存现状。

从繁华都市到卫星城镇,到处都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搞建筑,送牛奶,卖小吃,当服务员,做清洁工„„他们不知疲倦风雨无阻,承担了城里人最不愿意干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就是从农村流入到城镇的劳动力;他们,就是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被人们约定俗成为“农民工”,简称“民工”。

置身繁华都市,漫步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忙碌而又不知疲倦的身影,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工作的劳累,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梦想和希望中洒下的辛勤汗水,但我们却看不到与他们相隔千里、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这些“留守孩子”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身体、心理、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今年暑假,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近淮安、宿迁、盐城、徐州四市,深入苏北农村,与这些孩子进行面对面地接触,零距离地交流,去倾听一个个辛酸而又无奈的故事„„淮安: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

在苏北广大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大都由爷爷奶奶照养,农村里的这部分老人,不仅年龄大,与孩子之间存在较大的代沟,而且他们中的教育程度偏低,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局限性,他们欠缺教育孙辈的能力,有的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教育,他们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却在其他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隔代教育”现象。

Xxxx年x月xx日,我们来到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龙窝村进行采访,全村共1400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就达378人,其子女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现读一年级的李加农,是一个典型的叛逆男孩,其父母在无锡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生活。他身体强健、皮肤黑亮,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就是很顽皮、很霸气。由于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因此被奉为掌上明珠,倍加宠爱,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要月亮不敢给星星”的意思,这导致了他放纵、狂妄、蛮横的性格。周围的小朋友都很怕他,家里家外是个小霸主,听奶奶说,去年加农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欺负别人,没想到对方也不甘示弱,两个人就打了起来,慌乱中被对方手中的金属钉刺伤了眼球,后经医生检查右眼已失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前途,家中花了好几万元在上海为他做眼球移植,即便如此,奶奶还是担心的说:“小小年纪就做出这种事情,长大了怎么得了啊?村里人会怎么评价他啊?恐怕连媳妇也难讨啊!”就因为这件事,妈妈和爷爷奶奶大吵大闹了一场,埋怨其管教不力;也因为这件事,学校劝其退学回家,可是没有别的学校愿意接收他,如今仍辍学在家,看着别人快乐的上学放学,这个昔日的“小霸王”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经过这件事后,爷爷奶奶也开始意识到应对他加强管教了,每天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消磨他任性、霸道的性格。如今,理菜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了,在我们离开的时候终于听到好消息:经与校方多次请求,小加农又可以重返他向往已久的课堂了。

该村的凯旅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上小学一年级,凯旅在三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他到苏州打工,如今已有5年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对父母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常年的分离而越来越浓,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淡,他说父母不疼他,他也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把“凶狠”这个词用在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身上本身就是残忍的,但我们所见的一切却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这个词:他和比他壮一点的孩子发生了矛盾,在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先是装输,然后又乘对方不备的情况下拿起板凳向对方砸去,真是令人胆战心惊。亏得我们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让我们费解的是,听村里人说,这种危险的事情经常发生,却得不到爷爷奶奶的阻止, 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对待别人,他说,是爷

爷教的,爷爷曾经用一把铁叉把他和姐姐扎得浑身是伤,他说:“不这样就会遭别人欺负,包括我爷爷!”说着说着,指着头上的伤疤说:“看,这就是我在学校和别人打架留下的。”二婶告诉我们说,凯旅今年数学考了48.5分,爸爸认为这样子与他的名字出入太大,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准备让他辍学回家,放牛放羊,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一方面,祖父母岁数大了,生活很拮据,舍不得花钱买菜吃,甚至连油也舍不得放;另一方面,爷爷与爸爸矛盾重重,因此孩子就成了他们之间的牺牲品,凯旅的生活起居还要看爷爷的脸色,这对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极不合理的,不过凯旅也能吃,不

挑食,看,这么青的西红柿他也吃得津津有味的。

《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