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申请书

2020-05-14 来源:申请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赴港企业背景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是省际区域性的大型综合性市场,它始建于2001年,目前市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的精品建材城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截止2013年底市场共有1500余户经营户,各类从业人员1万余人,配套服务用工5万余人,成交额突破百亿元,集农副产品、装饰装璜建材、家具等国内外一线品牌约300余种,经营辐射全国10多个省市,连续被评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市场、中国品牌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等荣誉称号,并被北京大学确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也是溧阳经济社会对外发展的“窗口”和桥梁。目前又在积极筹建投资15个亿,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边界市场茶文化城,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茶文化城。

2001年,为整合市场资源,拉开城市框架,溧阳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论证,作出了集聚分散于市区各处,涵盖农副产品、竹木、茶叶、建材等业态的17个商品交易中心,并将市场整体南移的决策。由政府牵头成立苏浙皖边界市场南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建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对苏浙皖边界市场的搬迁、建设和招商。市场于2001年8月开工,至2003年10月分三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市场整合了原来十几个分散的交易中心,大大增加了市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力。苏浙皖边界市场成立后,一期为农副产品交易区,主要经营品种有蔬菜、水产、水果、茶叶、粮油、竹木等农副产品;

二、三期市场为建材交易区及仓储,经营品种有陶瓷洁具、水暖器材、油漆涂料、木材夹板、花岗岩等建筑装饰材料;

2009年11月8日建成开业的景丽家居广场为公司投资近亿元建设的大型现代家居展示、销售平台,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国际国内绿色环保家具近百家,是集家居品牌展示、家居智能信息、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家居商场。

2010年,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市场利用趋于饱和、业态分布和交易方式等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制约了市场品牌的提升和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专业性强、档次较高、辐射苏浙皖三省的新兴大市场,推动市场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苏浙皖边界市场启动了市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逾45亿元,被列入2010年江苏省重点投资项目。期间,精品建材城于2013年5月28日建成开业。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是集陶瓷卫浴、五金电器、机电、灯具、地板、木门、楼梯、橱柜、移门、集成吊顶、家装设计等一体化的现代精品建材市场。

目前,改扩建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外迁地块一期土地460亩规划建设大型茶文化城,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即将开工建设;老市场原有340亩的就地升级改造,已进入整体策划、招商、概念性规划阶段。

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

江苏华朋集团是由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江苏华朋特种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溧阳市华鹏电器有限公司、溧阳市华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省级集团公司。

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是江苏华朋集团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67年,占地29.84 万m2,资产总额54.5亿元,年生产能力120000MVA。

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电力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的专业制造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常州输变电产业特色基地骨干企业,江苏省输变电设备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江苏省输变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骨干企业、江苏省溧阳市输变电科技产业园主导企业等,2009年12月获得了国内机械行业质量奖的最高奖项——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公司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5~2013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企业、江苏省百家重点培育发展企业、江苏省质量管理优秀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高压智能变压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500kV级超高压电力变压器通过国家级鉴定,其性能水平达国际先进;自主研发的48脉波干式整流变压器技术为国际首创;220kV、110kV产品、风电产品、配电产品及干式变压器产品产销量均位居全国前列;110kV级产品产销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单个企业第一; “110kV级及以下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为中国名牌产品,“华鹏”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品种从单一的S9系列10kV级配电变压器,发展到目前电压等级750kV,容量1500MVA,共12个类别、30个品种、80个系列、765种样本标准规格,实际品种达千种以上。研发的新产品通过省部级鉴定82只,通过国际权威认证7项, 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9项,国家重点新产品8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91只,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5项(其中省级为5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计划1项,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项。公司拥有授权专利50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已受理的申请专利11件(其中国际专利1件;国内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

华鹏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国内各大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特高压、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高层建筑等各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而且还远销北美、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推荐第2篇:赴港培训体会

学习借鉴 思考-----赴港培训体会~年9月6-12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妇联、省人事厅组织的妇联主席高研班,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短期的培训学习。在港期间,我们听取了香港的政治、经济环境及社会情况,走访了香港廉政公署和平等机会委员会,与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新妇女协进会、香港~教女青年会等妇女团体进行了座谈,所见所闻,得到很大的教益,也受到很多的启发。下面就香港妇女社团等有关情况谈点认识和体会,并就借鉴香港经验做好妇女工作,提出一些粗疏的思考。

一、香港妇女团体特点: (一)、运作社会化。香港的妇女团体运作模式是基本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上,是不牟利的非政治团体。我们访问的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新妇女协进会等完全是妇女自发成立的组织,资金来源基本是社会募集、捐助、发售彩票及开展培训等活动收入和会员会费等组成。全港最大的妇女组织--由林贝聿嘉女士发起成立的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资金有大部分就由首席名誉会长、名誉会长、副会长捐助。在人员组成上,领导层全部是热心妇女事业的香港女性,她们大多由社会各界的优秀女性兼任,而很多的社会工作更是由义工担任,有3万多会员的香港~教女青年会就有6700多名义工。 (二)、宣传开放化。 香港妇女团体的公益宣传活动针对性强、生动活泼、直观易懂,具有很强的感染效应。工作的人性化和针对性。在香港,我们所闻所见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宣传方法便是发放宣传资料。在我们所参观的团体中,每个团体的办公室门口,都放着随意索取的免费宣传单及培训资料。宣传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香港大街、地铁、码头、公车上时处可见寓意深刻、美观大方、引人注目的公益广告宣传画,让大家知道有困难可以找那些组织或团体得到帮助,希望献爱心的人也都知道去什么地方捐款。各妇女团体还积极创办各类杂志、刊物,如新妇女协进会创办了《女流》,出版了《香港婦女檔案》、《婦女事務新里程──性別觀點主流化》等几十多种书籍。 (三)、工作细致化。在对香港妇女团体的访问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她们工作的人性化和针对性。她们根据不同社群的需要,如青少年女性、老年妇女、单亲妇女、失业妇女等来开展服务活动,并且细分到新移民家庭、假单亲家庭、双残家庭、低收入家庭、女劳工等。在组织内部设有对外开放的女性资源中心、会员服务中心、划分细致的各类热线辅导专室等等。在帮助提升妇女自信,使妇女的自我价值方面,一是开展各种团体辅导、成长小组的活动,帮助她们在心理上成长。二是开办各种培训班,帮助她们掌握职业的技能及生活、健康、沟通等多方面知识,培训的内容都很新,如物业管理、社工工作、电脑操作、法律工作、心理辅导等。这些培训班,有的收费很低廉,有的是得到政府资助的,如自在人生自学计划就是由香港妇女事务委员会、香港公开大学、商业电台和各妇女组织培训机构共同承办,鼓励她们从封闭的家庭中走出来,帮助全港妇女活得更精彩。(四)、手段科技化。在香港,几乎每个女性团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组织。她们将各自团体的信息上岗,并同社会其它各资源网络相联系,利用网络,互相交流,传递信息,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个资源广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团体或部门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来形成工作合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网络系统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手段,香港~教女青年会的电子化妇女法律咨询服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透过网络镜头,执业律师在各自律师事务所就能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二、借鉴和启示 通过几天的学习参观,我们对香港的妇女团体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妇联作为群团部门,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期的重重矛盾,资金的不足、手段的欠缺、年龄的老化往往成为困绕我们工作的问题。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我认为香港的社会化运作体系就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社会资金的运作、项目化的课题研究、开放性的义工服务都可结合各地实践进一步进行探索。 (二)、更新宣传推广理念。宣传的声音直接关系工作的实效性、影响力和覆盖面,我们的宣传工作往往重视了对上的汇报,忽视了对下的呼应,如何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媒体来宣传我们的工作,扩大我们的影响,取得妇女的信任,让妇联的号召和声音在各个社会层面,在每一个女性,在每一个社会成员中都有回响,应是我们努力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服务贴近妇女所需。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如何为广大妇女提供她们真正所需、切实可行的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妇联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 找准她们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用体贴细致的工作为每一名妇女提供形式各异、丰富多采的服务,真正让女性的人生价值在学习中得到提升,让妇联组织成为女性的娘家。 (四)、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人才是事业的根本,妇女事业发展需要在领导层面有影响的女性声音,需要大批热爱执著于妇女工作的女性,在香港的各妇女团体都有年青女性领袖培育计划,通过培训提升25岁以下年轻女性的性别意识和两性平等的意识,提高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竞争力,扩展国际视野。我们妇联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女性人才培训,但着力于培养未来的新生中坚力量仍有薄弱,可有意识加强。 (五)、增强维权可操作性。维权是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香港,最大的感触是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如性骚扰在《性别歧视条例》中就有明确的定义,在释义中详细列明。而如何取证?法例固然没有做出规定,但是平等机会委员会做了这方面的介绍,用通俗的方式告诉市民,如果遇到相应的情况如何求助:1.說不要;2.記錄下所有發生過的事情;3.取得朋友、家人或同事協助;4.如果有工會代表,可以與工會代表商量;5.向非政府組織的婦女團體尋求協助;6.把事件告知你的僱

主;7.保留你的工作紀錄;8.向平等機會委員會作出投訴;9.認識更多你的法律權利,你可以找律師商量或向區域法院提出法律訴訟程序。这些资料不仅在网上有,而且印成了小册子,供市民取阅。个人认为很值得我们妇联组织借鉴。

推荐第3篇:赴港培训体会

学习借鉴思考

-----赴港培训体会

2005年9月6-12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妇联、省人事厅组织的妇联主席高研班,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短期的培训学习。在港期间,我们听取了香港的政治、经济环境及社会情况,走访了香港廉政公署和平等机会委员会,与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新妇女协进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等

妇女团体进行了座谈,所见所闻,得到很大的教益,也受到很多的启发。下面就香港妇女社团等有关情况谈点认识和体会,并就借鉴香港经验做好妇女工作,提出一些粗疏的思考。

一、香港妇女团体特点:

(一)、运作社会化。香港的妇女团体运作模式是基本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上,是不牟利的非政治团体。我们访问的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新妇女协进会等完全是妇女自发成立的组织,资金来源基本是社会募集、捐助、发售彩票及开展培训等活动收入和会员会费等组成。全港最大的妇女组织--由林贝聿嘉女士发起成立的香港各界妇女协进会资金有大部分就由首席名誉会长、名誉会长、副会长捐助。在人员组成上,领导层全部是热心妇女事业的香港女性,她们大多由社会各界的优秀女性兼任,而很多的社会工作更是由义工担任,有3万多会员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就有6700多名义工。“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宣传开放化。香港妇女团体的公益宣传活动针对性强、生动活泼、直观易懂,具有很强的感染效应。工作的人性化和针对性。在香港,我们所闻所见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宣传方法便是发放宣传资料。在我们所参观的团体中,每个团体的办公室门口,都放着随意索取的免费宣传单及培训资料。宣传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香港大街、地铁、码头、公车上时处可见寓意深刻、美观大方、引人注目的公益广告宣传画,让大家知道有困难可以找那些组织或团体得到帮助,希望献爱心的人也都知道去什么地方捐款。各妇女团体还积极创办各类杂志、刊物,如\"新妇女协进会\"创办了《女流》,出版了《香港婦女檔案》、《婦女事務新里程──性別觀點主流化》等几十多种书籍。

(三)、工作细致化。在对香港妇女团体的访问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她们工作的人性化和针对性。她们根据不同社群的需要,如青少年女性、老年妇女、单亲妇女、失业妇女等来开展服务活动,并且细分到新移民家庭、假单亲家庭、双残家庭、低收入家庭、女劳工等。在组织内部设有对外开放的女性资源中心、会员服务中心、划分细致的各类热线辅导专室等等。在帮助提升妇女自信,使妇女的自我价值方面,一是开展各种团体辅导、成长小组的活动,帮助她们在心理上成长。二是开办各种培训班,帮助她们掌握职业的技能及生活、健康、沟通等多方面知识,培训的内容都很新,如物业管理、社工工作、电脑操作、法律工作、心理辅导等。这些培训班,有的收费很低廉,有的是得到政府资助的,如\"自在人生自学计划\"就是由香港妇女事务委员会、香港公开大学、商业电台和各妇女组织培训机构共同承办,鼓励她们从封闭的家庭中走出来,帮助全港妇女活得更精彩。

(四)、手段科技化。在香港,几乎每个女性团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组织。她们将各自团体的信息上岗,并同社会其它各资源网络相联系,利用网络,互相交流,传递信息,互通有无,形成了一个资源广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团体或部门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来形成工作合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化的网络系统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手段,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电子化妇女法律咨询服务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透过网络镜头,执业律师在各自律师事务所就能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二、借鉴和启示

通过几天的学习参观,我们对香港的妇女团体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妇联作为群团部门,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期的重重矛盾,资金的不足、手段的欠缺、年龄的老化往往成为困绕我们工作的问题。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我认为香港的社会化运作体系就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社会资金的运作、项目化的课题研究、开放性的义工服务都可结合各地实践进一步进行探索。

(二)、更新宣传推广理念。宣传的声音直接关系工作的实效性、影响力和覆盖面,我们的宣传工作往往重视了对上的汇报,忽视了对下的呼应,如何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媒体来宣传我们的工作,扩大我们的影响,取得妇女的信任,让妇联的号召和声音在各个社会层面,在每一个女性,在每一个社会成员中都有回响,应是我们努力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服务贴近妇女所需。\"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如何为广大妇女提供她们真正所需、切实可行的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妇联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找准她们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用体贴细

推荐第4篇:社工赴港学习心得

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2013年9月2日至9月3日,很高兴能够与**及**区各社区同工一起参与**开展的第三期社工赴港交流培训。第一次以交流学习为目的赴港,心里很激动也很期待,好想看看在平时香港电视台上看到的“社工”与真正服务的社工是有何区别,更想了解当地的社会工作方法。

本次交流培训活动,我们共去了四个地方,分别是9月2日上午参观的路德会包美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下午信义会长者日间护理中心;9月3日上午祖尧邨义工培训发展中心及蓝田康复巴。

经过两天一夜的参观培训,我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内容:

一、社会认同度高及服务专业的社工

相信每一位去过香港的同工参观后都会发出感叹“香港的服务中心好大好漂亮哦,设施好好哦!”香港社会对社会工作很认可,政府对社会服务投入毫不吝啬,投入力度很大,包括资金、场地、人员及传媒的宣传。如第一站路德会包美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仅场地面积就约500-600平方,装修耗资达500万港元,其中固定资产包括协助残疾人康复用的高级跑步机8台,轮椅N部(没具体提及),电脑等等;其次,祖尧邨义工培训发展中心看到的MV中,不少一线明星及导演义务地帮忙拍摄一支义工服务宣传片;再者,香港社会服务中心能够以自筹经费,路德会制作出自己的茶包——路德茗茶,将其义卖,一包10元,茶包组为50-100不等,并且前来购买的人也挺多的,由此,不难看出香港社会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及认可。

香港社工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和蔼可亲、礼貌周到,对待来访的我们十分的热情,就算不会说普通话,也硬“挤出”一句“港式”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在专业方面,他们对社会工作都很了解,给我们讲解及回答我们所提的问题时总是对答如流。在信义会有个画面一直出现我的脑海中,一位社工对一位不愿做康复运动的长者的笑着说“怎么又不听话了,刚不是答应我做5分钟的吗?你下次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老人回答“我就不要你理”,看得出来这里的社工跟服务对象建立的关系是如何的深厚,沟通方式也是如此的特别,让人看得很感动也很窝心。

二、丰富的社会资源

香港社会服务中心,除了政府扶持外社会还有各类民间社会福利团体的支持。如赛马会、十字会、各界企业、宗教等等,成为香港社会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坚强后盾。

三、强大的“双工”模式,良好的义务氛围

在香港的社会服务体系中,除了政府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外,还有广大社会公众参加的“义务工作者”。香港有“义务工作者”登记制度,凡愿意从事义务社会服务工作的都可以到社会工作机构登记成为“义务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机构协调安排他们从事各类社会服务,如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照顾、青少年学习和心理辅导、各类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大型福利活动的现场服务和后勤工作、实施各种“爱心行动”计划、从事社会福利募捐和开展福利事业宣传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服务机构中,还有不少的“义务职员”,他们会在服务机构以“上班”的形式驻点,可以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内部的一些讨论及策划。如祖尧邨义工培训发展中心社工人数只有8名,很多服务工作都完全交给义工处理。

全香港的义务氛围很好,在社会宣传方面,不仅电视传媒高频率宣传,街道上也有很多宣传海报。因此,在义工队伍中,总会有跨专业、跨学科、高素质水平的合作队员出现,包括教育性学家、老师、医生、康复师等等;目前,根据义务工作发展局得知,香港登记的“义务工作者”有几十万人,没有登记而参加义务社会服务的也大有人在,在香港做“义工”的男女老少各阶层人士都有,已经蔚然成风。香港的“义工”服务与政府、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工作相结合,使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有效地扩大了社会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质量。同时,如此广泛的“义工”活动对于培养香港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独特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香港社会的进步和净化社会风气。 赴港学习后反思:

1.社会工作发展需要更多政策及政府的支持

在**区,想看到一张属于社会工作的大型宣传海报是少之又少,看到最多的就是一个电子义工证的宣传单张。虽然社会工作的宣传是各机构必要做的事情,但其宣传力度及影响力比起政府,那是九牛一毛的。个人建议:能否在公交站台宣传栏上增加各种社会工作的宣传、义工招募等相关社会工作服务海报。 2.要结合大陆实际,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

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已有六十多年,而大陆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且两者的社会制度本身就存在差异,香港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我们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服务,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3.学习机会难得,给有需要的人

感谢***的赴港培训学习计划,为我们社工带来的很多启发及帮助,每一次赴港都会有一份收获。对于这个学习性的培训,我相信对每一位同工来说都是争先恐后地报名的,但是在我们对赴港学习的人中,是否可以把把关,把一些愿意学习的人加入赴港的队伍,把一些单纯为了去“购物天堂”的人合理的筛选一些,别把赴港学习这种难得的机会变成了一种“行式化”“任务式”的工作。

推荐第5篇:赴港旅游协议

赴港旅游协议

甲方:(手印)

乙方:(共人手印)

一、甲乙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达成协议。

二、甲方应乙方的请托,答应在赴港澳游期间,负责照顾、教育5名孩子。从xx到深圳区间的安全由该5名孩子自行负责。负责照顾、教育、管理,该5名孩子无条件服从的教育、管理。

三、在xx至深圳、赴港澳期间,出现的任何事故均与无关。

二O一二年月日

推荐第6篇:赴港游学感想

赴港游学感想

我们这次游学活动共为期一周。内容丰富多彩,积极有趣。活动包括参观历史悠久的香港大学,我们熟知的‘‘国父’’孙中山曾就读于此,还有作家张爱玲、朱光潜也曾在此授课。今年是香港大学建校100周年,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接着我们参观了杜莎夫人蜡像馆,这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名人蜡像如李小龙、甄子丹、周杰伦、猫王〃〃〃〃〃〃也有我们喜欢的阿童木、海尔兄弟等。在香港科学馆里,我们学习到了科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如怎样让帆船停下来、潜水停工作原理。台山商会中学中我学习到了怎样烹饪出美味的甜点——芒果酥皮拿破仑。他拥有金黄色的酥皮、黑珍珠似的蓝梅、鲜红的草梅、黄色的芒果片,使人一见就垂涎三尺。我们来得可真巧,是毕业典礼和十年一度的时装表演秀。

时装表演秀里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衣服,如晚礼服、西装〃〃〃〃〃〃款式多样,设计十分精美。除此之外,我在海洋公园和迪士尼乐园玩的很尽兴,度过了快乐而美好的时光。

愉快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度过的很快。这次的赴港游学使我受益匪浅。我独立生活的能力、文明礼仪的应用、团队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明礼仪我做的很好。出行时能对车上的老师、司机、导游问一声早上好,回来时也能对车上老师、司机导游说声:‚再见,晚安!‛被人帮助我们时,能说声‚谢谢‛。问路时前面总是加上:打扰一下,请问……

独立生活的能力,我提高的比较明显。因为我学会了自己叠被子,晚上洗澡洗袜子,洗衣服……上下飞机和过海关时自己带行李,带证件,能够顺利通关,平安归来。

团队精神,团队意识方面的提高,体现在一起出行游玩时可以做到不掉队,不拖队伍后腿。准时集合,遵守纪律,不迟到,处处体恤别人,在别人需要时积极主动帮助别人。总之,我们记住了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最后,我要真诚的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我才获得这次宝贵的赴港游学的机会,让我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其次我要感谢带队的老师和随行的同学,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正因为有他们,我的游学之旅才能玩的尽兴,学的开心。我希望学校能把这种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同学能够走出校园,去认识世界!

推荐第7篇:16位高考状元赴港

16位高考状元赴港:尖子生出境留学等于人才流失

香港大学日前公布了今年内地招生情况,在录取的学生中有16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状元”。与此同时,网上一份调查报告称六成高考“状元”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引发社会“人才流失”之忧。尖子生赴港或出国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能否将此同“人才流失”划等号?香港高校狂揽省级“状元”

香港大学日前公布了2013年内地招生情况,申请人数达到1.2万人,创历史新高,最终录取303人,其中有16位省级“状元”。

据了解,目前,香港有12所大学在内地招本科生,8所招收第一批本科,4所招第二批本科。同时,台湾130多所高校在大陆招生。

高等院校上海展示会组委会主任陕阳忠透露,省级高考“状元”赴港读本科并非今年独有。“香港高校非常看重内地的‘状元’,认为成为一个省的高考‘状元’,一定有良好的学习方式。”

教育界人士分析,全球声誉和国际化教学是香港高校吸引考生的两大砝码。此外,学生看重良好的教学环境、优质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国际化教学更是为 今后申请去国外名牌大学留学奠定基础。香港的大学还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也是诱惑力之一,以香港大学为例,全额奖学金在本科阶段一般在50万元人民币。

不过,90%的“状元生源”仍选择的是内地名牌大学。

采访中,清华、北大的有关负责人以及许多教育界人士都指出,应该淡化对“状元”群体的关注。高考“状元”是在高考尺度下、学习维度上的优秀,不 一定各方面全在前列。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告诉记者,“状元”非招生重点。他回忆自己读北大时的情形说,“上世纪90年代北大全国的‘状元’很多,仅我所在 的班里就有好多个。”

记者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了解到,这两个两校也已不统计有关状元的学业和就业情况。一来省级“状元”生源已“屈指可数”,二来由于地区差异,地市级“状元”的考分未见得是新生中的佼佼者。

多数内地尖子生瞄准国外

纵使本科阶段在内地就读,包括“状元”在内的尖子生仍瞄着国外高校。

日前,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他们大多数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

推荐第8篇:赴港学习考察报告

赴港学习考察报告

此次在香港协青社实习总共有6天,在这6天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香港社会工作成熟的发展,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关于开展社区工作创新的一面。

协青社于1991年成立,主要是为边缘青少年提供危机介入服务。其中她们的服务包括:协青就业服务、清聆心理服务、城市之峰、蒲吧、嘻哈学校、深宵外展、男(女)中心、自立堂。这些服务都是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帮助他们远离不良分子,建立自信、自尊和应付困难的能力。

一、招募培养义工人员,构建一站式社区支援服务

位于西湾河鲤景道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明儒松柏长者社区中心,是一家做社区长者服务的机构。机构为居住在东区的长者和护老者提供一站式社区支援服务,鼓励长者善用业余时间,持续学习,服务社会,发展潜能;并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生活起居照顾和护老者服务;同时致力向社会人士推广敬老,爱老和护老的意识,使长者能得到合适的社区支援,继续留在熟悉的社区中生活,安享晚年。 这家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的长者,通过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发现,这家机构的社工并不多,但是他们有很强大的义工队伍,全是由这个地区的长者组成的。虽然他们年过半百,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有热情,也很认真。虽然是义工,但对工作没有一点懈怠的情绪,这些老人对机构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此外,这里的老人们可以通过申请并且贾府少量的租金,即可住

到单身宿舍或者两个人住的宿舍,这样他们能够更好的享受这里的服务。同时,住在本区的老人们还可以在这个机构申请会员,这样就可享受到比市场价低廉的洗衣、饭堂等服务。机构定期还会给长者们开设学习课程、做小组活动、庆祝生日、外出参观,充实晚年生活。而针对患病的老人,机构还为其提供护理服务,使其在得到照顾的同时,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而承担这些工作的,大部分都是这里的义工。明儒松柏长者社区中心的工作理念其实与我们社区工作有这许多相似之处,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一站式社区支援服务除了为老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持续学习的资源,同时更加注重的是老人们的互助、互学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模式。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工作模式,“少量的正式工作人员+庞大的义工队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发现并招募培养义工应该加入到社区工作的日程上,为社区中的老人们提供一个互助、互学的平台,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

二、凝聚社区力量,建立社区网络,推动社区参与

凝聚社区力量,建立社区网络,推动社区参与一直是我们社区工作中的重点。香港位于九龙牛头角安德道的牛头角明爱社区中心在这方面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这家机构的服务内容是社区服务,致力协助社区内匮乏人士,提升他们自强、自信、自助的能力,凝聚社区力量,建立社区网络,推动社区参与,共创互爱、互信、互助的共融社区。他们的服务对象分别是在这个社区内的新来港人士,让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香港生活,

组织他们建立核心小组争取合理的权益;基层人士,推进他们彼此互助,为生活所面对的困境做出实际的舒缓措施,如以共同购买模式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南亚裔人士,支援南亚裔儿童及家庭面对及解决生活适应的困难,通过不同的小组活动,增强南亚青少年寻求升学或就业就出路。

这与我们在社区工作中针对外来务工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不尽相同。只不过,我们对于这部分人的相关工作开展的还比较局限,针对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暂住证等方面。而香港牛头角明爱社区中心还帮助他们适应当地生活,帮助其寻找工作,改善生活,这是我们在社区工作中所欠缺的。因此,拓宽服务对象及服务思路,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也是我们做好这部分群体社区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创造和谐环境,服务弱势群体

关于弱势群体服务,我们在九龙何文田参观了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机构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住在屋邨或者笼屋的弱势群体,其内容是帮助他们争取政府的综援,或者是帮助新来港移民争取他们的权益。

他们的服务对象都是来自于社会最底层——街头露宿者、精神病康复者、贫穷者等等,组织他们游行、示威,每年甚至还组织青少年及儿童为政府工作人员打分,请他们吃“鸡蛋”,帮助这些人表达他们的心声,争取他们应得的权益。这让我们看到了在香港繁华中也存在着一大批弱势人群,也说明在日后工作中弱势群体也会成为我们

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会组织他们游行、示威,但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造和谐环境,是我们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更好地为弱势群体进行服务才能使我们的社区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四、加强与地区内院校间合作,共同开展儿童、青少年活动 在香港大坑励德邨参观青少年服务——圣雅各福群会青萌铜锣湾综合服务中心参观时发现,这家机构除了为本地区的儿童提供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同时还设有儿童服务中亲子合作和青少年服务、生涯规划服务及精神健康服务这两方面内容。

这使我们看到社区工作中又一种可发展的新方向,也让我们意识到儿童、青少年同样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香港将儿童、青少年也吸纳到社区志愿工作中来,通过非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他们,从小就陪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就是希望,我们不可忽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我们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多注意加强与周边学校的联系,与学校展开合作,共同完成儿童、青少年活动的开展。

此次香港之行短暂而充实,确实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我们要在学习和借鉴香港完善社工工作经验的同时也要发展我们自己的社工工作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也要追赶发达国家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差距,使中国不仅经济飞速发展,而且在国民素质和综合国情上也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推荐第9篇: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赴港培训学习总结 2014年9月5日 赴港培训学习总结 2014年7月21日至7月27日,本人有幸赴香港参加了职业训练局(vtc)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涵盖了职业训练局属下院校营运和管理、香港专业教育及培训、九型人格与课堂管理、教师专业形象塑造等内容,受益匪浅。

一、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院校管理和运作模式

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及培训机构(非政府部门),下辖训练及发展中心、青年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工商咨询学院、学徒事务署和残疾人士职业训练组等共20个教育培训机构。当时港府将教育统筹局、劳工局和工业贸易署等政府机构中涉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部门和科室分离出来,整合后成立了职业训练局,主要职能是“为香港地区提供完善高效的专业教育及训练,以配合经济发展,同时为香港以外地区提供服务”。

职业训练局(vtc)理想目标是“成为亚太地区卓越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使命是“为离校生和成年学员提供高效灵活的专业进修途径,协助学员终身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机会”。

职业训练局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成员22名,其中包括工商及服务行业领袖、教育界人士和雇员代表18人,政府官员3人,分别是教育统筹局副局长、劳工处处长、工业贸易署署长,执行干事1人,22人全由政府委任,义务工作。理事会下设4个能委员会、21个行业训练委员会及5个跨行业的委员会,协助推行工作。

职业训练局提供教育服务主要有专业教育与专业培训课程两大

类,两类教育服务均分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课程两种形式。专业教育学科涵盖九大类。即①应用科学,②工商管理,③幼儿教育及社会服务,④建造工程,⑤设计、印务、纺织及制衣,⑥电机及电子工程,⑦酒店、服务及旅游学,⑧资讯科技,⑨机械、制造及工业工程等。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教育学院(ive)和工商资讯学院(sbi)提供。其全日制课程服务对象为中三(中学三年级)、中五(中学五年级)毕业生或中七(中学七年级)离校生;部分时间制课程主要服务对象是有志于提升其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在职人士。专业培训课程由训练及发展中心提供。其职前全日制课程服务对象为中

三、中五离校生及有意从事相关行业或参与有关学徒训练计划的人士;部分时间制技能提升课程服务对象为有意提升其技能知识程度的在职人士。每年职训局组织的在职培训人数就达18-20万人。

二、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保障有力

香港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巨资投入,保障有力。在经费来源上,香港职业训练局的经费有相当充分的保证,主要由政府拨款。每年的财政预算高达40亿元,其中政府拨款22亿。足够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职业训练局及其下属的教学与培训机构设备先进、师资优良,用于教学和培训的设施已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及企业的水平。

2.社会支持、行业赞助

香港职业训练局属下的各类教学与培训机构的成员,都由来自各

行业各阶层的代表、教育界的人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组成。香港职业训练和培训依靠市场经济的需求,建立市场导向和市场驱动的体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专业设臵。例如,香港青年学院结合青年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制订职业发展计划,开展菜单培训,政府还给予适当补贴,使青年人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同时,隶属于职业训练局的各训练委员会,每年度均会对本行业的人力状况进行统计与调研,并提出人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行业内各级技术岗位预测的人员需求量和培训需求量,使其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专业对口、供需接轨。

3.内容丰富、注重实用

香港职业训练局培训课程针对的培训对象比较广泛,一是覆盖香港各行业岗位,二是覆盖各年龄阶段和层次的人员。培训项目完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开发和设臵。各种培训计划(项目)琳琅满目,如职前的有“展翅”计划、“天才再现”计划,对刚就业者有学徒训练计划,对大学毕业生有工科毕业生训练计划,对已从业人员有技能提升计划,还有新科技培训计划等等。每个计划都包含了个庞大的培训专业体系。如学徒训练计划就涵盖了45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塑料、建造、首饰和酒店等等。

另外,香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宗旨十分明确,即适应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注重实用,强调实践,模拟真实环境,开创针对性很强的实习操作课程,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注重操作技巧,学以致用,使学生一毕业或结业即可成为熟练员工。他们的职业教育不拘泥于“文凭”和“学历”。例如,香港职业训练局下属中华厨艺学院的校 内课室、工场、展示、服务等各功能区彼此连接,融为一体,教学设备设施全部开放,让学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教学上“理论研修—作业设计—实践操作—成品展示—综合评估—反馈调节”各环节紧密相连,使学员课业成果常变常新,学生臵身校园,既可以领略变革中的厨艺文化,又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才华。 4.教学环境优越、以人为本

校园建筑规划典雅,色彩搭配明亮、整洁、干净,充满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气息。图书馆设备先进、设计人性化,安排有供学生自由上网的wifi;设备齐全的供同学们讨论的讨论室;方便取阅的各种报纸刊物;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和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方便检索各种学习资源,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方便。

三、创意教学

1.创意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创意教学,是教师通过新的形式来结合现有的知识,以获得有用的结果,再促进学生学习。这可能是之前计划好的教学行为,或突发作为响应的学习的情况。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知识采用的方式不同可能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对于同一项技能,有些学生可能通过眼睛观察、有的可能通过耳朵聆听,有的可能通过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掌握,也就是说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创造思考的策略,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独创及精密思考的能力,达到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篇二: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2011年5月28日至6月5日,我们来自全国十几所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一行45人,赴香港职业训练局进行参观学习活动,非常感谢校级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对基层老师的培养和指导。这次的收获颇丰,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既涵盖了香港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训练局(vtc)的职能及运作整体框架,又让不同专业的老师近距离地接触了香港同行专业开发流程、专业设计及培训模式等具体实施过程。本人通过在港参观学习交流,写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职训局行程安排丰富,令我们大开眼界

第一,理念先进。在香港教育领域,贯彻着全人发展的培养理念,这种先进的培养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全人发展分为“德、智、体、群、美、事、情”七个方面,其教育内容全部贯穿于“正规教育课程、互通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之中。

第二,设备齐全。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设置的教学点非常多。各项基础设施先进,教室设备齐全,每个教室设置两个屏幕,并配备教学秘书。学校开放多台复印机供学生使用,学生自带白纸,使用磁卡便可复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

第三,环境舒适。校园环境舒适,学习氛围好。图书馆环境设计先进,学生在里面读书非常舒适,各项教学资源保存良好,藏书齐全,设备先进,学生点击图书馆座位安排设备便可知道空位位置。

第四,接待热情。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热情接待我们,各项接待工作安排到位。

二、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一是体现在老师的专业技能方面:

他们的老师要想进入vtc团队,必须是需要具有行业方面3-5年以上的行业就业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加入vtc团队,他们的老师的实操能力非常的出众,故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很好的实操能力,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举个例子,我参观了他们的实训基地,我记得一个设备管理室的麦老师说,有一套有关楼宇管理的设备,如果买来的话市场价差不多是十万元,可是这套设备是他们的一个老师只花了二万元买材料,自己将这些零件组装形成的,节省了不少开销,又提高了自己的实操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是体现在老师的敬业精神方面: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趁着中午有点空闲的时间,到位于vtc总部培训大楼后面的柴湾分校想看看他们的校舍及学生的学习的课堂,这时正当我们一行3人想进入该教学大楼时,迎面来了一个老师,他是该校的产业及设施管理系讲师麦璤堂老师,他热情的问了我们的来意后,很高兴的说要不要他带领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校园,我们当然感之不敬,于是他带领我们一路的参观并热情的介绍他们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包括学生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机房,学生的活动室,多媒体教师,实训室等等,并一一的介绍,十分的热情,当然我们还看到了学生的上课情况等等,从一点半到3点过10分,这100分钟都在接待我们,我们真的是挺佩服香港的老师,本来我们仅仅是想自己看看,他只是一个陌生人,这完全不在他的职责的范围之

内的事,他耐心的介绍及热情的接待,实在是我们料想不到的事情,之后他还送我们到仅仅位于前面一栋的vtc总部大楼,并递给我们名片,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e-mail联系。说实话,我们真的为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香港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三、先进的全人发展培养理念

香港职业训练局“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发现他的价值,发挥他的潜能,发展他的个性。

为了实施“全人发展”教育理念,香港职业训练局所属学校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有计划地开设系统的课堂教育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保证“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得到有效推行。 1.课堂教育:包括正规课堂教育、非正规课外教育和互通教育课程,其“全人发展”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全部贯穿于三个部分的教学之中。 2.课外活动:香港职业训练局所属学校学生事务处通过团体训练、成长小组、个人辅导、工作坊和专项素质训练等方式开展优质及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3.离奇教育营活动:离奇教育营活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验拓展,离奇教育营基地配置了户外体验拓展所必需的全套器材和设备,可进行攀岩、天梯、荡木桥、绳网、速降、胜利墙、吊索桥、依存共渡等多个项目。

本次培训,香港职业训练局也让我们体验了性格透视工作坊的课程,活动完成后让我们自由讨论,谈感受,谈心得,通过切身体验,我认识到这些活动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挖掘潜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精神等有较好的效果。

全人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性,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最后到“以人类为中心”,培养学生成为立体的人。 这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结合我们内地的职业教育来说包括七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德、智、体、群、美、事、情,并通过正规教育课程、互通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的教育实践来实现其七个方面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侧重于从心理入手,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对于我们内地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四、舒适、自然的校园环境 1.美丽的教学环境。校园建筑规划典雅,色彩搭配明亮、整洁、干净。整个校园充满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气息。 2.舒适的图书馆。图书馆设计人性化,学生可以躺着看书,播放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座位安排设备非常先进,学生进馆时通过设备可知哪些座位是空着的,学生出馆时系统自动更新空位信息。图书馆采取联网形式,例如,学生可以从a馆借到b馆的图书,b馆会根据联网信息发送该图书给学生。 3.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学校保存了20多年来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试卷,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容易找到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方便。 4.人文设计的细节。学校以人为本,规划设计人性化,服务人性化。安排有供学生自由上网的wifi;设备齐全的供同学们讨论的讨论室;方便取阅的各种报纸刊物;学生可以随时租用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同学们学习而提供的文件复印和打印服务等等,一些列的人文设计,凸显以社会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以上几点是我对香港此次培训的总体看法及心得,接下来仔细谈谈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感触。

首先,我细细体会了专业开发的所需的内容及步骤,香港人说的课程开发即为我们内地人说的专业开发,所以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为课程开发即为我们的专业开发,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一点。开发新专业我们要知道缘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发展与市场动态,二是不同持份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就是专业的命名方面的考虑,要有很好的准确性及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1.雇主判断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范筹及水平2.考生及家长估计课程的内容及『可雇性』 3.传统的名称广泛为雇主及家长熟悉 4.现代化及略为夸张的名称吸引年青人

在香港新开设的专业命名的例子如下: 1.销售及市场学高级文凭篇三: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王宾香

我很荣幸于2009年2月9日被派往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这一周是忙碌而充实地度过的。

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每天上午九点至十二点半以及下午的两点到五点半都是在课堂听专家们讲课,中午仅有半小时的休息,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温习功课,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 专家们讲授的内容很广很全面,涉及到教学及课堂前后的各个环节。从教学计划到课堂管理,从教学法理论到教学实践,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技能,还有测试的技巧。专家们除了上课,还让我们分组轮流进行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ppt展示对某个领域的见解(presentation),以及每人完成一篇800-1000字的学习报告(report)。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首先,专家学者们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后来对我们教学、学习报告的指导工作,都让我感受到他们高度的工作热情。应我们的要求,培训部中心的主任richard还特意安排我们在理工大学的学生课堂里观摩其他专家教授讲课。在所有这些专家教授们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用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教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显得多么重要。它让学生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很自然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既轻松又实用。比如通过阅读当天的英文报刊,查找当天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一方法来教阅读。再比如通过收听当天的新闻广播,简单填词来教授听力课,既让学生们训练了听力技能,又了解了当今世界发生的时事。我打算在今后的各项教学工作中逐一尝试这些做法,尽可能收集一手的资料用于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位专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且都让我收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他们教给我们的教学方法,我更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他们值得我仿效的优点。在我写这个总结的时候,这四位专家的课堂面貌就不断地轮番地在我的脑海浮现,好像就在眼前。samuel喜欢通过录像展示别人的教学方法,然后进行讨论。julian 更喜欢用他那bbc播音员的语音教我们朗诵,给我们讲故事。alison通常会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把看起来很枯燥的学习知识变得有趣易懂。richard更多以提问的方式引发我们思考,并且能耐心地记下每位通过的优缺点,合理地提出建议。我多么希望我能把这四位专家的教学优点都吸收进来,形成我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我不就更能收到学生们的青睐么?明星们最重视观众对他们的评价,同样,教师们更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积累更多的经验,争取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值得一提的是,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技巧及管理课堂的技巧,相信每位老师都能在他们自己的教学中用到一些,我也不例外,我会尽可能多地用到这些技巧在我 的课堂中。另外,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极其有价值的网络资源及书籍资料,我愿意同我院所有的老师们分享这些资源,我更愿意同我们老师开展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我们整个团队在这次学习中都表现得相当优秀。我不得不佩服那些比我年纪大的老师们,他们非常能吃苦。因为时间紧,学习的压力就显得很大,但他们都能牺牲中午午休及晚上睡觉的时间,认真地完成任务。我们的教学和演示都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richard还保存了我的课件作为给领导的汇报陈述。

总而言之,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开阔了我们老师的视野,更加强了学校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虽然我是第一次去香港,还来不及欣赏香港的美景,也没有多少时间享受香港这个“购物天堂”的购物之乐,但我没有丝毫的遗憾,我的心里是充实的,因为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都没有的有利于我们今后教学的知识。

最后,我深深地感谢学院及系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去香港学习,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培训让我参加。同时,我也希望学院给更多的老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写于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篇四:赴港培训心得体会[1] 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青海水洞小学 严之盛

我很荣幸于2013年3月10日被派往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这一周是忙碌而充实地度过的。

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每天上午八点至十二点半以及下午的两点到五点半都是在课堂听老师们讲课,中午仅有一小时的休息,晚上回到酒店还要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及第二天的行程。

老师们讲授的内容很广很全面,涉及到教学及课堂前后的各个环节。从教学计划到课堂管理,从教学法理论到教学实践,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技能,还有测试的技巧。老师们除了上课,还让我们分组轮流进行讨论。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首先,老师们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我们讲授的报告,都让我感受到他们高度的工作热情。在所有这些老师们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教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显得多么重要。它让学生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很自然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既轻松又实用。比如通过阅读当天的作业纸,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再比如通过小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既让训练了学生学习技能,又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打算在今后的各项教学工作中逐一尝试这些做法,尽可能收集一手的资料用于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位老师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且都让我收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他们教给我们的教学方法,我更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他们值得我仿效的优点。

教师们更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积累更多 的经验,争取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值得一提的是,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技巧及管理课堂的技巧,相信每位老师都能在他们自己的教学中用到一些,我也不例外,我会尽可能多地用到这些技巧在我的课堂中。另外,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极其有价值的书籍资料,我愿意同所有的老师们分享这些资源,我更愿意同我们老师开展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开阔了我们老师的视野,更加强了学校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虽然我是第一次去香港,还来不及欣赏香港的美景,也没有多少时间享受香港这个“购物天堂”的购物之乐,但我没有丝毫的遗憾,我的心里是充实的,因为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都没有的有利于我们今后教学的知识。

最后,我深深地感谢成长希望基金会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去香港学习,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培训让我参加。同时,我也希望成长希望基金会给更多的老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2013.3.21篇五:赴香港学习心得体会

赴香港学习心得体会

马子清

2013年3月10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赴香港小学交流学习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了我一次业务学习的好机会。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回顾这次学习,感触颇多:内容充实而又有科学性的交流座谈会、优秀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中,我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眼界开阔了,思维得到了拓展,知识得到了更新,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有了新的理解与认知,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启发。下面我就这次学习的认识及感想作以几点总结:

1、终身学习、做科研型教师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对我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2、教育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3、真正的和谐高效课堂:

香港中小学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活跃,在学生说话声音太大时,老师不是用制止的方式进行干预,而是双手拍出特定的节拍,学生听到此节拍后马上回应同一节拍,教室内迅速恢复安静,在这类过程中没有学生受到批评、指责,老师组织教学也能收放自如,师生关系很和谐。

4、香港教育与大陆教育的不同之处。

大陆的教育会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希望多学点,学好点,比较注重分数,样样都循规蹈矩;而香港的教育是比较活的,较注重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感恩。学生方面,如果当老师要记住自己的缺点的时候,香港的学生会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乞求老师的宽容。香港小学的课程设置,环境布置,活动安排,都处处体现“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实践活动的课程比较多,学生也会科学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同时兼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注重团队协作;在繁忙的学习中去参与文艺、体育活动等等。这也是与大陆教育很不同的。 总之,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我获益良多。

推荐第10篇: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2011年5月28日至6月5日,我们来自全国十几所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一行45人,赴香港职业训练局进行参观学习活动,非常感谢校级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对基层老师的培养和指导。这次的收获颇丰,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既涵盖了香港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训练局(VTC)的职能及运作整体框架,又让不同专业的老师近距离地接触了香港同行专业开发流程、专业设计及培训模式等具体实施过程。本人通过在港参观学习交流,写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职训局行程安排丰富,令我们大开眼界

第一,理念先进。在香港教育领域,贯彻着全人发展的培养理念,这种先进的培养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全人发展分为“德、智、体、群、美、事、情”七个方面,其教育内容全部贯穿于“正规教育课程、互通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之中。

第二,设备齐全。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设置的教学点非常多。各项基础设施先进,教室设备齐全,每个教室设置两个屏幕,并配备教学秘书。学校开放多台复印机供学生使用,学生自带白纸,使用磁卡便可复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

第三,环境舒适。校园环境舒适,学习氛围好。图书馆环境设计先进,学生在里面读书非常舒适,各项教学资源保存良好,藏书齐全,设备先进,学生点击图书馆座位安排设备便可知道空位位置。

第四,接待热情。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热情接待我们,各项接待工作安排到位。

一是体现在老师的专业技能方面:

他们的老师要想进入VTC团队,必须是需要具有行业方面3-5年以上的行业就业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加入VTC团队,他们的老师的实操能力非常的出众,故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很好的实操能力,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举个例子,我参观了他们的实训基地,我记得一个设备管理室的麦老师说,有一套有关楼宇管理的设备,如果买来的话市场价差不多是十万元,可是这套设备是他们的一个老师只花了二万元买材料,自己将这些零件组装形成的,节省了不少开销,又提高了自己的实操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是体现在老师的敬业精神方面: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趁着中午有点空闲的时间,到位于VTC总部培训大楼后面的柴湾分校想看看他们的校舍及学生的学习的课堂,这时正当我们一行3人想进入该教学大楼时,迎面来了一个老师,他是该校的产业及设施管理系讲师麦璤堂老师,他热情的问了我们的来意后,很高兴的说要不要他带领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校园,我们当然感之不敬,于是他带领我们一路的参观并热情的介绍他们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包括学生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机房,学生的活动室,多媒体教师,实训室等等,并一一的介绍,十分的热情,当然我们还看到了学生的上课情况等等,从一点半到3点过10分,这100分钟都在接待我们,我们真的是挺佩服香港的老师,本来我们仅仅是想自己看看,他只是一个陌生人,这完全不在他的职责的范围之

2 之后他还送我们到仅仅位于前面一栋的VTC总部大楼,并递给我们名片,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E-mail联系。说实话,我们真的为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香港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三、先进的全人发展培养理念

香港职业训练局“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发现他的价值,发挥他的潜能,发展他的个性。

为了实施“全人发展”教育理念,香港职业训练局所属学校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有计划地开设系统的课堂教育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保证“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得到有效推行。

1.课堂教育:包括正规课堂教育、非正规课外教育和互通教育课程,其“全人发展”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全部贯穿于三个部分的教学之中。

2.课外活动:香港职业训练局所属学校学生事务处通过团体训练、成长小组、个人辅导、工作坊和专项素质训练等方式开展优质及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3.离奇教育营活动:离奇教育营活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验拓展,离奇教育营基地配置了户外体验拓展所必需的全套器材和设备,可进行攀岩、天梯、荡木桥、绳网、速降、胜利墙、吊索桥、依存共渡等多个项目。

3 程,活动完成后让我们自由讨论,谈感受,谈心得,通过切身体验,我认识到这些活动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挖掘潜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精神等有较好的效果。

全人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性,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最后到“以人类为中心”,培养学生成为立体的人。

这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结合我们内地的职业教育来说包括七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德、智、体、群、美、事、情,并通过正规教育课程、互通课程和非正规教育课程的教育实践来实现其七个方面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侧重于从心理入手,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对于我们内地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四、舒适、自然的校园环境

1.美丽的教学环境。校园建筑规划典雅,色彩搭配明亮、整洁、干净。整个校园充满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气息。

2.舒适的图书馆。图书馆设计人性化,学生可以躺着看书,播放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座位安排设备非常先进,学生进馆时通过设备可知哪些座位是空着的,学生出馆时系统自动更新空位信息。图书馆采取联网形式,例如,学生可以从A馆借到B馆的图书,B馆会根据联网信息发送该图书给学生。

4 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学校保存了20多年来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试卷,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容易找到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方便。

4.人文设计的细节。学校以人为本,规划设计人性化,服务人性化。安排有供学生自由上网的WIFI;设备齐全的供同学们讨论的讨论室;方便取阅的各种报纸刊物;学生可以随时租用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同学们学习而提供的文件复印和打印服务等等,一些列的人文设计,凸显以社会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以上几点是我对香港此次培训的总体看法及心得,接下来仔细谈谈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感触。

首先,我细细体会了专业开发的所需的内容及步骤,香港人说的课程开发即为我们内地人说的专业开发,所以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为课程开发即为我们的专业开发,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一点。开发新专业我们要知道缘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发展与市场动态,二是不同持份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就是专业的命名方面的考虑,要有很好的准确性及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1.雇主判断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范筹及水平2.考生及家长估计课程的内容及『可雇性』 3.传统的名称广泛为雇主及家长熟悉 4.现代化及略为夸张的名称吸引年青人 在香港新开设的专业命名的例子如下: 1.销售及市场学高级文凭

5 广告及国际品牌管理学高级文凭 3.零售及采购管理高级文凭 4.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学高级文凭 5.数码动画及漫画角色设计高级文凭 6.电子旅游学高级文凭 7.汽车工程高级文凭

8.汽车科技及系统设计高级文凭

接下来就是开发新专业的步骤了,主要体现在以下4步骤。 1.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通過初步审核 3.拟订课程草案及文件 4.通过正式审核

第一步: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标主要是探索新专业是否配合市场需要,是否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策略方针,是否会重复现有的专业。

可行性研究纲要包括: 1.背景/课程基础 2.课程的宗旨/目的 3.社会和行业对课程的需求 4.新生数量、来源及能力的评估 5.课程的主要内容 6.所需资源:师资、设备

包含科技的发展,工商业的量与质的发展,人力市场的情况等,评估内在环境,主要是学系的发展。

课程的目的及成果就是毕业生要达到的知识及技能水平,包括毕业生可以就业的行业及职位,政府的要求及认可,专业学会的要求及认可,毕业生继续升学的选择。

接下来是专业的需要分析,主要包括分析人力市场动态,包括中、长期的人力需求预测,过去数年的职位数目及薪金趋势,统计数据,例如:人力资源研究报告,职位空缺,行业杂志,报刊文章等。

课程的需求首先需向相关企业发问卷,询问是否愿意聘用将来新课程的毕业生,及 征求企业对新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接下来对招生来源及新生能力的评估,包括符合最低入学学历的考生人数,类似课程的『入学比』的统计数字,类似专业的『平均入学分数』的统计数字,本学院其它学系开办的类似专业的招生数目,其它学院开办的相同及类似专业的招生数目、他们的名气及竞争力等等。初步招生人数的计划。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如专业的主要内容,所需资源:师资、设备。

第二步:通过初步审核,主要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得到学科策划组、学科学术委员会及学科顾问委员会的认可及支持。

第三步:编写专业草案。

首先要成立专业筹备委员会,包括: 1.课程主任 :统筹新课程 2.系主任:可行性及所需资源

7 所有委员:制定课程的大纲

4.科目主任(语文、全人、数学):编写科 目大纲 专业草案包括: 1.专业资料 2.专业设计 3.专业课程套 课程资料包括: 1.可行性研究 2.课程性质与架构 3.与现存课程的类似程度 4.科目大纲 5.教学方法 6.评核准则

7.课程管理方式、安排与监控 8.教学资源等 专业设计的考虑: 1.课程设计的指引 2.院系能力的评估 3.教与学的策略 4.评核的策略

5.毕业生的出路 – 工作 / 升学 专业设计的指引包括:

8 政府的指引 2.学院的指引

3.专业学会的认可/课程的特殊规定

学院的学习准则目的是规范学院所有课程,以保持学院的学术水平,其包括:

1.课程的最低入学标准 2.课程长度与最低课时 3.出席率、及格基准 4.考核与升班 5.毕业文凭评级 教学能力的评估:

1.师资与培训- 现有教员对新课程各科目的认识及教 学经验 2.课室

3.实验室及实习设备 4.图书馆及藏书 5.不足需提出解决方案 教与学的策略: 1.成果为本 2.学生为主 3.通用能力与软技巧 4.终身学习考核的策略:

9 评核围绕学习成果 2.考试和持续评核

3.考试和持续评核分数的比例

4.持续评核的形式:习作、报告、测验、实验、实习、项目等 毕业生的出路: 1.内地经济持续发展

2.家庭收入增加,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 3.负担能力提高

4.经济转型 – 服务行业趋向「高文化」水平5.学士学位 – 理想职位的入职条件

课程套指的是个别科目的单元大纲及个别科目的单元资料套。 单元大纲的内容: 1.学习目标/成果 2.先修科 3.并修科 4.豁免的条件 5.科目课时 6.上课模式 7.教学策略

8.实验课课时及主要实验内容 9.各项评核模式的分数比重 10.教材、课本、参考书

1.每一课的教学计划 2.学生存用的笔记 3.习作及评核指引 4.自学及参考资料

第四步:通过正式审核的程序

1.邀请业界代表與专家,成立课程评审委员会 2.安排参观/会面/会议 3.专业小组介绍专业草案 4.研究专业的各项细则

5.依照委员会提出的条件,修改专业文件 6.考虑评审委员会的建议,补足专业文件 7.通过专业草案

总结一:开发专业的前期工作 1.物色及任命专业主任 2.制定专业内容 3.成立专业筹备委员会 4.熟悉学务通则/资历架构等 5.专业小组编写专业草案 总结二:准备专业审核的工作 1.物色校外评审委员 2.成立课程评审委员会

11 安排会议 4.课程小组作报告 总结三:通过审核后的工作 1.成立课程委员会

2.订定完成整个课程套的时间表及跟进进度 3.组织老师编写各单元的单元资料套 4.上载经修订好的课程文件上机构内联网 5.把课程文件全本存放图书馆 6.筹办现职老师培训课程及聘用新老师 7.购置新器材/设备 总结四:专业开办后的工作 1.继续编写/完善的课程套

2.监控学生的成绩走势,分析异象,尽早改善

3.根据各项指标,每年进行对课程运行的质保意见调查,作出改善

4.与大学展开相关课程专升本的商讨 5.申请学会的认可 6.申请政府的认可

总结五:首届学生毕业后的跟进工作 1.搜集及分析就业及升学的统计数据

2.征求意见----雇主、毕业生 、「准毕业生」 、任教老师、支持单位代表等。

以下就是我对开发教材套的几点想法。

首先,教材套的开发要以能力为本,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能力。我认为能力包含三方面,一是该能力所需的知识,二是该能力所需的技能,三是该能力所需的专业态度,这三者缺一不可。能力指人们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能力是可观察的,需要综合知识、技能及态度。以能力为基础,将形成某项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课程内容要素,按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进行组织所要培养的能力及其结构是依据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得到的。强调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或工作技术能力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比较重视实质训练,有利于缩短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距离。能力为本培训课程必须反映能力标准,即业界要求,能力为本培训着重成效。完成培训后,学生能够表现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运用,并有效地达到要求,亦即业界制定的能力标准。强调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力为本课程要求整体的评估过程,评估为确保学生能达到预期学习成效,评估以标准参照为本。

能力为本培训课程的特点包括: 1.课程根据业界的能力标准设计 2.课程以单元(模块)组成

3.引入业界参与(例如:制订能力标准说明) 4.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13 实施环境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课程 6.就安排在行业、企业实地实施

能力标准指的是行业级别从业员所需的行业相关的知识及技能的最低要求。能力标准是以「能力单元」(UoC) 的形式在「能力标准说明」之展示

能力单元包括: 1.用成效来表达

2.表达该行业从业员于职能范畴内的活动 3.用来沟通,应用易于明白的语文撰写出来 4.表达于不同工作情境应用知识及技能的能力 能力元素包括:

1.组成能力单元的基本要素 2.描述该单元涵盖的主要职能活动 3.描述职能范畴内从业员日常表现的功能 表现准则又包含:

1.描述要达到该能力应有的表现准则

2.评核员 (aeor) 利用表现要求,判断被评估的人是否已达到该能力的表现准则

应用范围指的是描述进行该工作及评估工作的不同环境 (Context)、条件 (Condition) 和限制 (Constraint) 评核指引包括:

1.说明能力单元的综合成效要求

14 指出必须考虑的重要证据

3.说明须与该能力单元一并评估的其它单元 4.列明表现让能力要求所需的基本知识及技巧 5.说明评估所需的物料及器材 6.说明建议评估的情境

7.描述如何保持评估的一致性(例:建议评核的次数) 我们为什么运用能力为本方向? 1.较全面的方向

2.要向导师、学员、评核员、业界及公众人士公开标准 3.比其它标准较有竞争力

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 (proce) 与结果/提供成品 (product)未必有单一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把多种证据融合在一起。

通过这次学习回来,我立马将自己新写的2011级课程标准进行整理及修改,将香港的职训局的先进育人的理念深入到日常的工作及学习当中,为自己的专业水平及育人的先进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这学期我就要进行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的项目教学工作,如何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的得到锻炼,我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如何实现一个完整的教材套及如何进行日常的工作及教学等,都给我起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在港的七天里,香港的各位同仁对于我们这批培训教师,不论是职训局领导、系主任、教授、普通老师都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尽可

各项接待工作都非常到位!再次感谢校领导提供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这次考察学习得到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日常工作当中去。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涂小燕

2011-8-21

第11篇: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赴港培训学习心得

近期,我有幸赴港参加了XXX专题对口培训,在为期5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天,个人收益匪浅,现将学习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培训方式方面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我就发现一个问题,虽然这次培训和其他培训一样,没有设置点名等考勤手段,但是出勤率竟然达到了100%(事实证明培训全程几乎都如此),而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班长、班委带头提问,时而满堂大笑、时而集体讨论,实话说这是我参加多次培训都未见到的情况。经过观察和思考,我发现这得益于培训课程的合理安排和培训方新颖的授课方式。首先在课程安排上,从香港政府职能体系、法律体系、金融财政到税制、税务管理等,从基础开始,层层递进,慢慢和我们工作内容相接轨,课程设置科学、新颖,调动了大家学习欲望;其次,培训方的授课方式很灵活,几乎每节课都在提问和讨论中度过。讲者无论是大学教授、政府官员还是中介的从业人员,很少有照本宣科的,在授课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走下讲台,在学员中间走来走去,边走便将,每讲一段就会问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偶尔还会放映一段电影或录像,用以说明所讲内容,充分的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吸引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形成双向互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学些具体做法”的思想太过简单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香港政府架构、法律制度、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更多理解,我认识到出发前“去学些具体做法”的想法太过简单了。以香港的税务部门为例,他们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方面和我们的现行做法存在很大差异,但差异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不是我们可以直接“拿来”就能使用,就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但是可以作为我们改革思路的一种借鉴。比如香港税仅分为所得税和资本税2大类,利得税、薪俸税、物业税和印花税4个税种,税收征管高度信息化、社会化,这和我们税制改革中“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中一些具体做法在我们推进前海地区税制建设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三、关于廉政教育

香港廉政公署社会关系处在各区分设七个分区办事处,直接联络市民。职员深入社区与不同阶层的群众接触,通过倡廉活动、展览、研讨会、探访、座谈等,加强他们对法律的了解,定期举办警示教育和廉政讲座。同时,廉政公署通过制作电视宣传短片和电台广播等针对性强、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让公众直观认识到了贪污的害处,争取公众肃贪倡廉。目前,反腐败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宣传教育,但如何将老生常谈的宣传教育转变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只有注重方法上的创新、注重形式上的新颖、注重内容上的针对有效,才能推进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才能真正使教育不流于形式,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即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通过此次学习,开拓了眼界,初步了解了香港的政府架构、经济金融近况和发展、税制和税务管理、廉政监督及教育等内容。这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将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念,加倍的努力工作。

第12篇:赴港培训总结

第六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双语教学学术交流研讨个人学习总结

在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精心筹划与组织下,本人代表学院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了本届高校教师双语教学学术交流研讨班。在历时两周的学习与交流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也收获了友谊。尤其是香港高校的办学理念之“新”及其教育理念之“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此行中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一、来自通识教育的启示

香港教育是纯西方式的教育,与我们内地不同。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香港 高校重通识教育、轻专业教育。譬如香港中文大学除了教学院系的设置外,还设书院制度,现有成员书院为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 、联合书院和逸夫书院。这些书院相当于学生的生活书院,负责学生的住宿、饮食、管理、业余活动等等,并承担了通识教育所有的课程。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隶属一所书院。书院鼓励其属员进行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各种文化活动。各类研讨会,以及语文、资讯科技、领袖训练 、文化及健体训练班和社会服务计划。书院学生会亦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加入相应地书院也要修读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新亚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有《香港舞台剧透视》、《从基因到生命》、《生物拾趣与启示》、《中医与中药》、《中国艺术欣赏》、《西方艺术欣赏》、《科学与现代社会》、《女人、男人与文化》、《辨析人类价值观》、《新亚精神与新亚先贤的文化教育理想》等,基本上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等各个领域,学生通过选课,广泛地涉猎到各个文化领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品味。通过这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带有“既专业、又全面”的特点。

二、关于招生、实习与就业

此次去香港学习期间,以中文大学为基地,共走访、考察了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大学等五所高校,在座谈与交流中给我留下最强烈的印象就是香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结合得很好,从招生到办学显得很冷静、不盲从、很实际。大学升学率只有18%,但实习率与就业率却得到了保障。如,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每年只招收30名学生,但这30名学生是从50名成绩优异者中择优录取的,且必须是第一志愿。此外,香港高校重视教育实习与专业实践,理工大学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为大三的学生提供10个月的教育协作计划,约70%的学生在实习期满后获企业即时聘用。除了教育实习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与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项目,并且把生产车间就设在理工大学工业楼。其他高校也有类似的“协同创意计划”、“海外交流计划”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及就业机会。总体感觉,香港高校从招生到实习到就业实现了环环相扣,并且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关于课程建设

香港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以及考核方式都较为灵活,实用性较为突出。从金耀基教授的《大学之理念》到罗厚辉教授的《双语教学示范课》再到石齐平教授的《新世纪中国改革》,充分体现了香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方法、重设计、重互动的特色。抛开课堂教学不说,在课程设置上也很有灵活性。如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针对其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为中小学这一实际,将其《学校体育学》课程分解为中学体育教法、小学体育教法两部分,内容以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三部分为主,且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各占一半,使学生既掌握了教学方法与组织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快地将它应用于实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做到了理论与实际并重,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力。

四、关于双语教学

香港的大学中,只有中文大学是推行双语教学的,其他大学都是纯英语的使用,这与我们所推行的双语教学的目标与实质存在很大的反差。我们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而香港中文大学推行双语的目的却在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中文水平。目标虽然不同,但难度基本相似,诚如金耀基教授所言,推行双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师资水平、学生水平和环境因素,三者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教学质量暂时降低,教材的选用可能会给学生自学带来一定困难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推行双语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在香港培训期间个人看到的、了解到的一点收获与心得,感谢省教育厅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了本次赴港培训所作的一切,感谢学院对我的培养,我个人从中受益匪浅!

2008年3月30日

第13篇: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赴港培训心得体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王宾香

我很荣幸于2009年2月9日被派往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这一周是忙碌而充实地度过的。

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每天上午九点至十二点半以及下午的两点到五点半都是在课堂听专家们讲课,中午仅有半小时的休息,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温习功课,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

专家们讲授的内容很广很全面,涉及到教学及课堂前后的各个环节。从教学计划到课堂管理,从教学法理论到教学实践,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技能,还有测试的技巧。专家们除了上课,还让我们分组轮流进行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PPT展示对某个领域的见解(Presentation),以及每人完成一篇800-1000字的学习报告(Report)。

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首先,专家学者们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打动了我。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后来对我们教学、学习报告的指导工作,都让我感受到他们高度的工作热情。应我们的要求,培训部中心的主任Richard还特意安排我们在理工大学的学生课堂里观摩其他专家教授讲课。在所有这些专家教授们的教学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用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教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显得多么重要。它让学生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很自然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既轻松又实用。比如通过阅读当天的英文报刊,查找当天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一方法来教阅读。再比如通过收听当天的新闻广播,简单填词来教授听力课,既让学生们训练了听力技能,又了解了当今世界发生的时事。我打算在今后的各项教学工作中逐一尝试这些做法,尽可能收集一手的资料用于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位专家教学方法各有千秋,且都让我收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他们教给我们的教学方法,我更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他们值得我仿效的优点。在我写这个总结的时候,这四位专家的课堂面貌就不断地轮番地在我的脑海浮现,好像就在眼前。Samuel喜欢通过录像展示别人的教学方法,然后进行讨论。Julian 更喜欢用他那BBC播音员的语音教我们朗诵,给我们讲故事。Alison通常会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把看起来很枯燥的学习知识变得有趣易懂。Richard更多以提问的方式引发我们思考,并且能耐心地记下每位通过的优缺点,合理地提出建议。我多么希望我能把这四位专家的教学优点都吸收进来,形成我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我不就更能收到学生们的青睐么?明星们最重视观众对他们的评价,同样,教师们更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积累更多的经验,争取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值得一提的是,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技巧及管理课堂的技巧,相信每位老师都能在他们自己的教学中用到一些,我也不例外,我会尽可能多地用到这些技巧在我

的课堂中。另外,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极其有价值的网络资源及书籍资料,我愿意同我院所有的老师们分享这些资源,我更愿意同我们老师开展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我们整个团队在这次学习中都表现得相当优秀。我不得不佩服那些比我年纪大的老师们,他们非常能吃苦。因为时间紧,学习的压力就显得很大,但他们都能牺牲中午午休及晚上睡觉的时间,认真地完成任务。我们的教学和演示都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Richard还保存了我的课件作为给领导的汇报陈述。

总而言之,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开阔了我们老师的视野,更加强了学校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虽然我是第一次去香港,还来不及欣赏香港的美景,也没有多少时间享受香港这个“购物天堂”的购物之乐,但我没有丝毫的遗憾,我的心里是充实的,因为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都没有的有利于我们今后教学的知识。

最后,我深深地感谢学院及系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去香港学习,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培训让我参加。同时,我也希望学院给更多的老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写于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第14篇:港大申请书

我坚持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听从内心呼唤的人,才有可能获取最大的成功。和每一个心怀理想、志在顶峰的青年一样,香港大学是我理想中的高等学府。因为港大是历史的,可谓百年港大,人才辈出。港大是国际的,集国际学术教学交流研究于一身,享负盛名。港大是现代的,齐全的学科设置,一流的教学环境,走在世界综合性大学前列。我选择港大,意味着我选择了卓越、走近了世界。真诚的希望能得到学校的入学批准,以期求学于建筑、工程、经济学等专业,实现儿时以来安筑广厦千万间,缔就居者有其屋,民富国强盛的梦想!

真诚致谢!

第15篇:赴港工作同意书办理

赴港工作同意书常见问答

Windsor Consultancy温莎咨询吐血分享赴港工作同意书办理代办常见问题,赴港工作同意书谁盖章?赴港工作同意书怎么填?赴港工作同意书样本长什么样子 赴港工作同意书谁签字?内地赴港工作同意书怎么办?已毕业,未就业,怎么办理《内地居民赴港工作同意书》? 赴港工作同意书盖章需要什么资料?

赴港工作同意书适用范围:输入内地人才计划、IANG、优才等其他香港签证

已辞职,户口和档案都在档案所在单位机构存着,又该怎么办? 有些亲们遇到的麻烦如果去找档案所在单位机构,档案所在单位机构说关系早就该转出,不该找他们盖。.出于无业状态的亲们,户口也无地可落,这个章可以找谁盖呢?

另外当地档案要不要调动?找很多档案所在单位机构盖章,要么不盖,要么推脱,要么让你赶紧调出档案。调动档案很麻烦,为了赴港工作同意书去调动档案那真的是哭晕在厕所里了。

有些亲们听说去户口所在地公安局、派出所、挂靠的人才市场办理赴港工作同意书。有些亲非常执着要找人才市场、居委会、街道办盖章,温莎小编只能说请积极和主管部门沟通。

当然好消息大家代办从此不用烈日炎炎去自己跑开赴港工作同意书了,再也不用跟官僚的大妈大叔废话了。再也不用为了一份赴港同意书赶回老家啦! 足不出户即可办好赴港同意书。可加急,全球包邮!!!(是的,你没看错,港澳台包邮,大陆包邮,海外包邮…..当然如果快递不到的欠发达地区可能没法包邮),最快当天获赴港工作同意书。

选择温莎咨询远程提供资料办理,赴港同意书,so easy!

当然,温莎咨询还是建议大家尽早准备赴港工作同意书哦。

更多资讯及联系方式,百度一下温莎咨询

Windsor Consultancy 温莎咨询 全方位移民留学顾问有限公司 微信:lixiaoxian2898

第16篇:赴港在职证明样式

办理赴港“个人游”的在职证明样式

样式一()

样式二:

深圳XXXXX有限公司(信笺)

(文号)

XXX同志在职证明(标题)

出入境管理处:

兹证明本单位工作人员,自年月起在我单位部门工作至今,现职务为。

特此证明。

单位备案签署人签名:

(单位公章)

ⅹⅹⅹⅹ年ⅹ月ⅹ日

第17篇:赴港个人学习总结

个人学习总结

广西宁养院

加入广西宁养院2年多了,期间跟着宁愿院工作人员一起出诊、自己去患者家里家访也有很多次了。加上完成过十多本旅行笔记,我也算得上是宁愿院义工中的“老油条”了。很荣幸能有这次去香港医管局学习的机会,让我在香港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认识了一群好朋友。这3天紧凑的课程安排,和1天有意义的参观学习,让我对宁养服务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在香港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们学习了解到,香港医院管理局是于1990年成立的,有着较为庞大的支持网络,其中包括:病人自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营及商业机构、几来自各方的义工。大家都秉承着“与民携手,保健安康”的使命,为病人提供良好舒适的服务。其中,义工在宁愿服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到家中探访慰问、个人照顾、护送陪诊,还是负责环境的美化、组织兴趣小组和病人自助小组、活动推广,还有哀伤慰问、灵性及信仰的支援等,都属于义工服务的范围。对于持续不断增长的义工人数,医管局有着一个系统的培训及管理制度。对于招新义工,医管局有着一个统一的义工服务指引,并会定期的修改和检讨。宣传推广招募义工活动,对于来招聘的义工,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甄选。这个是我们国内宁养院招募义工时没有的程序,总希望义工这样的免费资源能够多多益善。香港的义工甄选后,会按其性格和兴趣爱好,分配给适合他的工作,并会对义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适的照顾技巧,还有加强他们的心理社交支持技巧。此外,

义工的个人资料会进行登记和系统的归档。我们去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参观学习时发现,虽然义工没有工资,但宁养院每年都回有一次大型的活动,举行抽奖,以鼓励义工肯定他们的工作。对于资深义工,除了接受基础训练外,还有深层的中级训练和进阶培训。

不仅对义工招募要求严格,在宁养舒缓服务这一块,他们还遵守“五全照顾”这一模式。所谓“五全”,是指全程、全人、全家、全队、全社区的全方位照顾。这个模式是与我们内地宁养院不太一样的。他们工作时间,患者家属可以把患者接到医院的日间中心,这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医疗设备,还可以在日间中心参加各种兴趣班,陶冶情操增加生活乐趣。在病人去世后,义工可以参加其丧礼,并对其家属进行哀伤辅导。这是比较人性化的地方,义工已经融入其家庭,并对其家庭产生一定影响力。提供后期哀伤辅导,可以帮家属缓解伤痛,早日走出阴霾。除了全职医护人员和义工之外,香港的宁养院还有院牧/牧灵工作者。这也是香港医院的一个特色,他们的公立或私立医院,一般都设有院牧。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当年英国宣教士来到香港,同时也到医院传送福音,所以很多香港人都有宗教信仰。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等,都是为给患者心灵的关护、给一个信念让他们能在生命的最好旅程,放心所有的心结和遗憾,舒舒服服的离开。宗教信仰会帮助他们相信,上帝会宽恕他犯的过错,去到天堂会与家人相聚。不探究这个是不是真实的,但正因为这个信念,病人在宗教信仰的帮助下,不看自己失去的,而是看到自己现有的东西,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因为一场大病家里的经济负担会加重,再加上很多人会这样想“癌症=等死”,导致情绪更加低落。舒缓服务,恰恰是针对这些问题,帮助病人在生命晚期活得更有意义。下面说一下我对临终关怀这方面的认识。临终关怀,又称宁养照顾、舒缓照顾,是为病人提供舒缓治疗减轻他得病痛,病症的控制,在情绪及心灵上支持和辅导,提升病人的生活素质让他有尊严有意义的安度余下的日子。整个舒缓服务,包括身、心、社、灵这几个方面。身,当然指的是身体上病痛的减轻还有病情的控制。因为病人生病后会出现疼痛、呕吐、便秘、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医护人员和义工要照顾好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同时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他们会害怕死亡,情绪低落,产生角色冲突,压力的增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这都是需要我们帮助的。鼓励他们进行社会交往,不应该回避亲友。最重要的是灵性方面的关怀,帮助患者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个人价值,回顾一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使患者有尊严的走完最后的旅程。所以“癌症=等死”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在患病之后也可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对生命的领悟更深刻,更珍惜与家人一起的时光。也许患者这一生做了很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用最后的时光来回顾最美的事情,这样生命也会更精彩!

“大病致家贫”在我们内地普遍都有这么一共识。家里有人生了大病少了一个劳动力,家庭经济负担必然加重,昂贵的医疗费用更是雪上加霜。加上现在我们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够健全,得到的补贴仅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在香港,社会福利与我们有点点区别。对于教育和医疗方面,政府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两方面规定收取的费用相对较少。

医疗方面,住院每人每天100港币,医生护士到家里出诊都是60块,就算再高级别的医生也是收取同样的费用。此外,会在评估病人的需要后,为其提供辅导服务、解决居住问题、一定程度上得经济和物资的援助,还有提供家政服务。社会工作者会帮助病人申请保障金、综援和一些医护设备(如:拐杖、轮椅等),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等,让他们在生活上减轻负担。

经过了那么多天的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对于“死”的理解。我们中国人都视长寿为福气,常说到“四喜五福”,其中“五福”就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原来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对身体健康并心灵舒适安宁,以及临终时心里没有遗憾和心结能安详的离开人世,有这么一个理解,这也是早期对宁养的理解,他们视之为“福”。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说到“死”这个字,都认为是恐怖的字眼,很多人都避之不谈,或是用“回老家、卖咸鸭蛋”等词语替换掉它。家里有人患上绝症,家属一般也不愿意告诉病人这个消息。怕的是病人知道后心里压力大,情绪低落甚至想不开。不过,这些都是家属的想法。也许病人会很恼怒家人对自己的瞒骗,也许病人有很多未了的心愿,也许病人还有机会争取更好的治疗。病人有权知晓自己的病人,这是香港宁养院的大多数工作人员的想法。

我经过这次学习,对“死亡”也有了新的理解。每个人终究会死,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都无法逃避。为何不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生命呢?一个巴士司机的人生使命是开车把每位乘客安全的送到

家,送到工作的地方,不仅保障了乘客们生命安全还保障了城市交通畅通;一个家庭主妇的人生使命就是全心地照顾家庭,支持丈夫以使他幸福愉悦,养育子女以使他身心健康,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清洁工人的人生使命是保护我们城市的环境干净整洁,让市民舒适的享受生活,更好的为自己城市创造财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而在我看来,如果想要使你的人生充满价值感,充满希望达到生命意义的升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当然前提是首先能够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需要。 是的,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能够使你的内心充满满足感,你会更加喜欢自己,并充分感受爱的能量。这、是生命的力量,就是在关爱自己的前提下,去帮助他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予人玫瑰,手遗余香”,这也是香港许多癌症患者之后也成为义工的原因。

生命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来自于回忆。 我认为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天当你年老,你回头看看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曾经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帮助过许多人,你曾经通过你的双手创造过那么多美好的故事,你曾经用心创造过那么多优秀的城堡,那种欣慰和满足感,就是生命的意义。

最后,谢谢李嘉诚基金会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多谢这些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和细心的工作人员。希望我们携手把这份爱传递到全国各地去。

第18篇:赴港学习个人总结

2011年赴港学习个人总结

海南省人民医院宁养院陈良玉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本年度香港医院管理局进修学院[宁养服务]社工人员及资深义工交流课程学习。通过4天的课堂受训、个案分享、互动交流及宁养中心的实地考察,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现总结如下:

10月31日,我们的香港学习之旅在香港、国内两地老师的欢迎、致谢仪式中拉开序幕。之后,我们在香港九龙亚皆老街147号13医管局大楼阁楼研讨室接受了一天的课堂培训。香港医管局社区及基健服务经理梁美仪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之[人间在情]香港宁养服务计划及医管局义工服务概况及策略发展,给我们展示了香港宁养服务一流的硬件和软件。香港葛量洪医院舒缓医学科主管顾问医生沈茂光老师介绍了香港医管局宁养服务、舒缓治疗服务及特色宁养服务模式如日间治疗中心及家居护理服务、五全照顾的内容等。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临床肿瘤科病房经理杨素芬老师讲授了舒缓治疗服务的理念、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和技巧,尤其是其怎样消除病人的防备心理,怎样在短时间内与病人建立密切关系,怎样争取有特殊专长的人士参加义工,提供给病人特色服务的经验介绍很实用,此外,在讲授过程中杨老师对义工的尊重、爱护溢于言表,让我感慨万分:有这样的领导,多少有特殊专长的义工不聚集在其麾下才怪。紧接着,葛量洪医院社会工作主任梁淑敏老师、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临床肿瘤科助理社会工作主任萧贞建老师给我们讲授了香

- 1 -

港的社工服务、香港福利制度、香港社工的角色与功能特别在宁养舒缓服务方面以及与社区服务的联系。老师们互动式的培训模式让我们深刻了解了社工所扮演的角色及主要职责,对萧老师就社工的角色如何定位方面的解答:“很难,只要社工喜欢做,服务对象喜欢社工做”感觉很直观。听到萧老师“做为宁养社工很快乐——因为在病人不多的宝贵时间,他能够与病人一起度过”,我很震惊,我想,如果我能有如此工作境界该多好,因为,我们接触的多是贫困的晚期癌症病人,他们身心受到癌魔的摧残痛苦不堪,虽然接受宁养服务缓解了许多,但面对死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面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一步步走向死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我时常心里有的是难过、悲哀,而不是快乐,我想,有如此工作境界的社工才算是个成功的社工。最后,由伊利沙伯医院病人资源中心院务经理(社区及病人协助)的林惠源老师和社会工作主任黄耿槟老师介绍香港宁养服务计划义工的角色与功能,义工管理及工作安排,两位老师借助国内的“小悦悦事件”短片展开讲述义工的特质、义工招募及管理、义工服务等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11月1日,我们分组到医院宁养中心进行学习交流。早上我们第六组到了基督教联合医院,在医院大厅跟洪彩英老师汇合,见到了该院社区参与及义工服务部健康资源中心高级行政经理(社区协助)张玉清、宁养中心助理社会工作主任陈允平、社工陈家健两位老师,他们给我们介绍了宁养中心服务概况,接着参加了义工带领病人及家属进行的手工制作活动和专业治疗师带领病人及家属进行的运动,期间和手工制作义工施香凌小姐沟通得知,小施是公司职员,她的特长

是手工制作,只要有服务任务,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准备材料,认真备课,然后带着服务对象进行制作,至今已两年,从不间断,她说,在宁养中心工作人员把她们和病人当朋友,在那里当义工很受尊重,很有价值,所以,她很愿意做这件事情。下午,先跟着洪彩英老师参加医院的学术会,因语言不通,收获不大。接着回到宁养中心,陈允平老师介绍宁养义工服务计划(圆满人生),陈家健老师介绍宁养义工服务新元素,使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和三位绿衣天使的座谈,三位义工都是上了五十岁的人了,却心甘情愿放弃休息时间参加宁养义工服务,其中义工莉莉帮助病人回顾人生,完成“我的人生历程”相册,同时自己也倍受教育,威慨万分,讲述时声音哽咽了。当时,我想莉莉情绪这么激动,服务过程中如果患者离去,她会不会更难受,经常哭泣,就这个问题,莉莉的回答是:“服务病人时,不要把自己变不病人的一部分,你是你自己”。另一位让我很难忘的义工王伯伯,七十岁了,他参加义工主要基于一次当病人的经历,有感于病中之人最需要人陪伴,所以,他康复后即投身于义工行列。这次座谈,他讲述了一个成功的服务个案:王伯伯了解到案主爱好功夫茶,病后行动不便,想喝茶都不能,于是主动联系茶店,但茶店答复不能提供服务,于是王伯伯自己先到茶店学泡功夫茶,然后上山提回山泉水,为病人泡功夫茶,病人喝茶后很开心也感动„„。义工们用浓浓的爱心,真心、专心、细心服务于病人,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11月2日,在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一楼心灵绿洲活动室。先是洪彩英老师给我们讲授沟通的技巧。听洪老师的课,本身就是沟通技巧

的展示,她用有声语言与无声的躯体语言,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沟通课。在宁养服务过程中,沟通有时比药物作用更大,沟通技巧应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由香港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研究主任何孝恩老师给我们讲授生命回顾的理论和实践,阐述生命回顾在临终病人照顾中的应用,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的死亡教育课。下午,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肿瘤科资深护师林翠玉和屯门医院日间宁养中心临床肿瘤科资深护师余嘉倩老师,讲授末期癌症患者社会心理需要及照顾以及有关的灵性报务,两位老师把她们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我们一起分享,尤其是面对末期癌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她们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化解,这种独特的方法令我耳目一新,很值得我借鉴。

11月3日上午,在刘晓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集体参加了第十八届香港国际肿瘤会议宁养社工专业论坛。这届论坛的主题为“相依同心,换手同行不一样的宁养社工”,分享了香港大学及香港各家医院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总结,有宁养社会工作剖析,更多的是社工人员服务经验的总结和义工的培养及管理经验介绍。如果没有语言障碍,收获会更大。午饭后,我们驱车赶回医管局,聆听这次香港之行的最后一课:分享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主任院牧林伟廉老师的生死教育、生命的意义及其服务个案。可能由于我们从小接受“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教育太多,所以每次宁养学习灵性方面内容都很难在脑海中扎根,但在社工服务过程,灵性照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主观上我很愿意接受更多的灵性教育。通过这次灵性服务

的分享,又增加了灵性关怀的理性认识。

香港学习之旅的最后议程是:学员分组汇报学习收获,学习总结及颁发学习证书,之后老师和学员在依依不舍中告别。总的来说,这次香港学习之旅,通过分享老师们的服务及理论经验,收获很大,我一定学以致用,为我们的宁养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感谢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办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特别是感谢刘晓芳老师几天来的辛苦陪伴和付出,同时感谢香港各位老师的精心传授。

第19篇:社工赴港学习总结

赴香港协青社培训总结

扶斯慧

到香港协青社学习青少年服务,我期待已久,七天安排紧密的课程让我们有些筋疲力尽,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欣慰。在培训中能够从多层面接触香港社工,他们专业服务经验和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协青社这所机构也是很成熟的机构,对青少年的服务一直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对我影响很深的活动:

课堂教学,老师讲课时最大的亮点是不断提问,令我们的思维跟着他走,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阿豪老师讲的“小组领导技巧”时,有两次角色演绎,将戏剧和游戏贯穿到课堂上让人耳目一新,同学们都被这种新鲜的教授方式吸引。杨卓华老师讲的“关系建立及试探性行为处理”的“初步接触”一课时,当他提问到假如青少年提出有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你会怎样答?于是我们答了许多的答案,老师否定后再给我们一点启发,课堂上又再次活跃起来,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答案最终令老师满意,那堂课让我难忘。

深宵外展是我的一个实习项目,主动出击是协青社外展队的主要任务,晚上11点至凌晨6点,外展队跑遍香港的公园、7-11便利店、屋屯等的每一个角落,主动寻找通宵流连在外、无家可归或离家出走的“夜青”,把他们带回危机介入中心作进一步协助。在七天的课程当中,深宵外展是最累的,但也是经历最多,学习东西最多的。周日晚上,我跟着外展队四处奔走,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着“夜青”的身影,在我的眼中他们对工作从没半点马虎。当社工发现“夜青”时首先跟他们热情打呼、闲聊、时不时还运用起身体语言,不一会的功夫就和“夜青”们像朋友一样熟了。看上去很简单谈话过程,但其实包含着社工的许多专业知识与沟通技巧的充分运用上。用得最多的是优势视角,我们真诚地去表扬他们,赞许他们能帮助自己得到信任。

蒲吧,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路过浦吧的时候能感觉到蒲吧足够吸引年轻人。蓝球、街舞、桌球、涂鸦、音乐室、排球、滑板、游戏机等甚至都吸引我了,24小进开放,提供一站式娱乐设施及社工辅导服务,为“边青”“夜青”提供一个安全的聚脚点,同时亦为社工创造了机会及空间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并提供协助。在我们实习期间这里举行了一次街舞大赛,看到了很多热情、技术娴熟的舞者。协青社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让青少年发挥自己的潜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也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需要的回应。

历奇训练是着重个人参与以及团队合作,通过训练导师的指导获得训练过程中的乐趣和对他人的信任。我们的训练导师叫“阿乐”,指导起来很熟练:鼓励沉默的组员表达自己,在任务提前完成后以谈论香港文化避免冷场。城市之峰挑战时,阿乐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让组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指导,在小组后期自己的领导者角色淡化。

男危机中心专门收容一些因为家庭关系问题长期不愿意回家的青少年。和这些青少年的接触我发现危机中心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所,这里有男青年会喜欢的网络和电视游戏,纸牌,桌游,棋类甚至还有钢琴,在男青年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之前在这里生活会有像在家里一样的温馨。协青社的社工有负责日常生活的有负责但同时我也发现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12岁的小学生和高中生住在一起,高中生会教他们一些这个年纪还不应该接触的知识。

我的收获:

对优势视角的理解更深一步。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理念的冲击,传统社会工作认为来求助的案主是有瑕疵,有病理,有问题的人。面对这些朋克风、夜青、纹身,我们很容易认为他们是有问题的人。在协青社的几天,我们发现每一个社工都不会这样轻易地给青少年贴上“有问题”的标签。协青社对边缘少年的看法和社会上大多数人不同,看到青少年非常夸张的朋克发型,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是街上的混混,协青社只会觉得这些青少年夸张的行为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爱或者喜欢这种文化。优势视角不仅要求不能把案主当做有问题的人,对辅导关系也有要求,社工和案主的关系由专家关系转变为陪伴关系。社工不应该是权威, “你不能……不要…….你应该……”说这些话的可以是案主的父母、老师,但绝对不是社工,社工是和案主同行的人,让案主知道自己会陪伴他,会鼓励他会和案主一起面对困扰。

社工不是救世主。社工也得承认自己的能力会有不足,当“边缘青年”不理睬我们时,不要郁闷“我是不是不够好”。社工更不能代替受助者去解决问题。社工一定要相信,受助者解决问题的力量一定是受助者本身,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我们只是陪伴者,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受助者发挥他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相信受助者的力量。

以服务对象为本。通过观察服务对象的特征,找到服务对象感兴趣的话题,社工做一个倾听者就已经能让受助者释放内心的焦虑。不仅要找到服务对象感兴趣的话题,还要关注服务对象的需要。协青社完善的服务设施就是很好的证明,唱歌,跳舞,篮球,全都有,如果想有个地方自习,这里也有自习室。

真诚。从这一次学习,我知道了“你真棒”真的很苍白,这样的鼓励,很空洞,受助者不会因为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赞美而保持好的改变。真诚的赞美和千篇1律、没有内容的赞美是不同的。我们听到“你真棒!”和听到“难度很大耶,你是怎么做到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不敢承认自己虚荣,不敢承认自己很贪吃,不敢承认自己做了错事,不仅社工要通过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短板,还要协助回避问题的受助者认识到有问题。

通过今次的学习,我更坚定了将来要坚持从事社工这项助人助己的事业,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来服务社会。

第20篇:赴港学习体会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赴港学习体会

研究生院 吴志航

2008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学校研究生院和组织部共同组织的研究生管理骨干赴香港培训班。这次培训的主题分别是:《研究生管理工作者素质培养》、《香港理工大学与浙江大学的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香港大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研究型大学发展理念与实践》、《研究生管理制度(学制与延期)及资助方式》。香港理工大学企业经管人才发展中心精心安排了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来做专题报告和交流互动,还安排参观了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创新馆,并参观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廉政公署。总的感觉学习内容充实、进度安排紧凑,让我们在四天的学习期间多角度、多方面了解香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设计和管理经验。以下谈几点感受:

一、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

工程教育中的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就是实践教育环节的依托平台。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创建于1976年6月,拥有22间约11000平方米重点工场,设备仪器总值逾1.8亿港币,现有员工150余名,每年接受培训的学生达3800余人。工业中心共有五大类九十八个培训项目,培训课程覆盖面广、规格多样,由机械到电子、电机;由材料成形、热处理到建筑工程;由制造工程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以至管理运筹等。以20多个车间配合多个专业\\特许中心,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各学系可视其特色从中进行选择,此打破专业界限的训练课程设置使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不仅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更能适应当今科技的急速发展。工业中心强调“真实工作”。学生在训练期间参与的大部分是有实际价值的工业项目,而不是纯粹由训练人员专为学生而设计的训练项目。这样使学生在培训时能够接受更高的挑战,工作得更为认真,且有趣味性,并能了解企业的实际要求。工业中心的仪器设备都是当前工业界前沿或者主流的,因此能让学生在工业中心就接触、熟悉工业界的实际工作技能,从而更快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经费筹集与预算分配管理

香港的八所大学非常重视向社会募款,香港政府也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设立了专项补助基金,鼓励高校推行募捐计划。如果学校向社会募得一定数额的办学资金,香港政府将予以等额补助。此举大大推动了香港高校向社会募款办学的积极性,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例如,2003-2004学年度,香港理工大学同年度获捐赠收入2.14亿元,并获得政府配套资金2.07亿元,二项合计超过了4亿元。

在募款对象方面,香港高校既针对工商界领袖与广大校友开展大型的筹款活动,也根据实际需要面向学校董事会、学校高级管理层以及学校基层广大员工。在这方面,香港理工大学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在资金募集方式上,香港高校也基本做到了多元化。既有针对工商界人士与校友的大型募款活动,也通过赞助人方式筹集经费。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都将学校的楼宇、艺术馆甚至演讲厅的命名权商业化,吸引工商界人士或校友用资金赞助的方式获得冠名权。理大校园每幢楼均以捐赠人命名,并将它挂在入口处,非常醒目;每当问讯地址时,时时提及,让人时时想到捐赠人的惠泽。从此小处,体现了理大校方之“感恩之心”。

和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理工大学预算、分配管理具有以下二个特点:第一,院系在经费预算和分配管理中有较大的权力。香港理工大学学校经费分配的基础是院系预算,并根据院系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调整。第二,预算和分配管理动态、灵活。在预算实施后,每年可以根据实施情况,在年中与年终对预算进行检讨,并对本年预算与后二年的分配方案进行动态的调整。

三、全家参与的毕业典礼周

在理大期间,恰逢其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周,每天校园里处处可见喜气洋洋的毕业生携老扶幼,全家出动在校园里留下人生重要一步的美好记忆。学校里举办了茶点欢迎芸芸学子及家属们的到来。校园里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飘,到处都挂着“香港理工大学第十四界毕业典礼”的横幅,方便学生们照相。很多学生穿着学位服,手里抱着鲜花,女孩子手里抱着很大的公仔,有些是父母陪着,有些是父母加爷爷奶奶都来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拍照,与同学们拍照,与导师拍照,全部是满脸的欢笑与喜悦,场面非常热闹。通过这么隆重的毕业典礼,让人感觉在香港大学毕业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啊,不管他们毕业以后好不好找工作,工作满意不满意,但至少在这一刻,大家的心里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希望的,他们的父母家人也是充满了喜悦的。为什么内地的大学不可以搞一个这样的毕业典礼,也邀请学生家长或家属出席呢?

其他方面的感受也挺多,例如其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交通管理、廉政公署的设立与运行等也令我印象深刻。

2008年11月6日

《赴港申请书.doc》
赴港申请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