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申请范文

2022-10-27 来源:申请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职生就业心理准备

中职生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出现农民工和中职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的现象,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你对走出社会就业准备好了吗?

一、中职生就业要克服几种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在薪资待遇方面: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在工作环境方面: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在行业选择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就业随意性心理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职业兴趣、跳槽(辞职)原因、职业选择等缺乏明确认识。

3、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前瞻性就业意识就是能在就业中确立长远的眼光,善于发现在职业中隐藏的发展潜力。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不愿意做。实际上,上升期的企业的员工,中小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更有发展的机会。

4、就业被动性心理

在实现就业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中职生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了过多的不作为。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的,自己在企业劳动实习被企业留用的占极少的比例。

5、就业自卑心理

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学历,使自身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是在外地就业的情况下,外劳与本地劳动力存在的事实差距易使外劳产生自卑心理。

6、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妒忌心理作崇,特别妒忌与自己条件相当而比自己更突出的人;不知道和自己的直接上司融洽关系,很多学生认为(组长,线长)是绿豆大的官,自己凭什么要服从他,从而导致彼此关系紧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

7、怕苦畏难心理

很多学生在学校就在校期间就缺乏吃苦精神,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末来就业做好理论准备。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出差、加班,不能独自克服在外地工作时生活上的不方便等。

8、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

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很少有学生表示出强烈的创业愿望,

二、中职生要从现在开始为就业作准备

1、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因学历较低,在人才市场上中职生很难与大学生争饭碗,这样,所谓热门专业的“含金量”也就显得不足。但是,中职生如果把观念换一换,突出自己拥有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的优势,“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那么当初自己选定的这个热门专业就应该能在人才市场上发挥作用,给自己就业找到一席之地。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和家长一提到就业,仍是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去,到民营企业、服务行业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似乎就不是就业。这是典型的非理性选择,是不现实的,从而影响就业。

2、抛弃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

中职生就业很难专业对口,因为中职生就业基本在生产一线,流水线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专业对口,何况中职呢?

3、树立一线意识

现在高职毕业生,一般的高专毕业生就业,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普通工人干起,中职也就理所当然了。

4、树立发展意识(长远意识)

无论是岗位还是薪酬,企业给予中职毕业生的都是一个较低的起点。但是,谁能得到岗位调整或晋升,谁能得到加薪,并不取决于你是中职生还是高职、高专生,而取决于你在现实岗位的表现,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相信付出终有回报,天道酬勤。

5、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千万不能眼高手低。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6、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要使中职生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竞争,就必须突出中技生的特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如:数控专业要求学生一上岗就能操作数控机床,能简单编程,能基本看懂图纸。钳工专业能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能看懂图纸,能设计简单的工艺流程。幼师专业要能唱歌,能跳舞,能讲故事,能书写美术字,能绘儿童画,能做手工,能授课。计算机专业要录入速度快,软件操作精,网页制作美。„„7、注重非职业技能即个人素养的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一个中职生能否受用人单位欢迎,能否受同事欢迎,能否得到提升加薪,关键在于具备不具备这些个人素养。

8、要有浓厚的创业意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合格的士兵。中职生不要妄自尊大,但更不能妄自菲薄。现在正是中小企业、个私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年创业的黄金时期。中职生有实用技术,有市场意识,有务实踏实的精神,完全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

推荐第2篇:中职生就业调查报告

中职生真的很容易找工作

据调查,从目前招聘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和“学历”不是简单划等号。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生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年龄较低,可塑性较强。初期可以作为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慢慢成长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的中职生对自己专业的前景有清楚的认识,能及时了解社会的就业需求,也能更好地为就业打好基础。数据显示,87%的学生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只有13%的学生不善于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各种渠道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就业情况。同时,在调查小组所采访的中职生中,很多人都表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初步的规划,在特定时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职业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你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调查小组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有25%的中职生认为是“专业水平”,有21%认为是“心理素质”,有20%认为是“沟通能力”,认为是“适应能力和品德”的有12%,还有10%认为是“组织能力”。同时,被调查人员的选择又有多样性。从数据上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当前我院中职生对自身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招聘要求了解透彻,善于从各方面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

仅4%学生了解用人单位要求———缺乏清晰就业信息

那么,做好准备的中职生,就业现状是否就是阳光灿烂的春天呢?调查发现部分中职生对就业的信心不足,缺乏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在问及对“毕业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一问题,57%的中职生回答“不清楚”,10%是“不能”,只有33%明确地回答“能”。而在“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中,66%的学生仍然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比较困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生能否勇于直面现实,积极寻找方法,改变当前的现状呢?为此,调查小组围绕中职生本身的主动性设置了几个问题。“你了解过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吗?”,只有4%的学生表示有详细地了解过,有77%的学生只是听说过一点,甚至还有19%的学生没有去了解。调查小组认为,中职生自身主动性不强,对就业信息不明了,就会造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闭门造车,而用人单位又招不到他们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当问及“在找工作时,如何看待专业和工作的性质?”时,只有15%的中职生认为“一定要与专业对口的工作”,84%的学生则认为与专业有关就可以。调查小组认为,如果学生能按此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求一定要工作岗位和专业对等,在择业中会有更多的选择。超三成学生“不认低”找工作———就业期望值过高

调查小组发现,当前中职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学校推荐、亲戚介绍、人才招聘会等形式,而且在择业过程中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在调查“你选择工作时主要听谁的意见”时,有30%的学生听父母的意见,有43%自己拿主意。在询问“当你找了好几个月,但却仍然找不到工作,你会不会降低自己的要求以便找到工作”的问题时,居然有31%回答不会,20%回答不清楚。从数据显示,调查小组分析认为,很多中职生在就业观念上还是不够成熟,不懂得要善于寻找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指导思想。

此外,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多数中职生就业期望过高,都想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技术。在就业地点选择上,有77%的学生希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有18%希望在大中城市工作,只有5%愿意去西部地区。同时,在“你所期望的工资水平是多少?”的问题上,1000元以内的选项无一人选,1000至2000元则占了多数达61%;其次,38%的学生选为2000至4000元,4000以上工资的也有1%的学生选。调查小组认为,这些数据无形中折射出目前中职生在择业时,不但要求工作单位地区好,而且效益也要好,导致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待遇一般的企业,虽求才若渴,却少有人问津,经常招不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也

使得有些毕业生错失良机,造成待业。

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充满期待———帮助顺利就业

在本次调查中,08大专班调查小组走访了07文秘计算机班、07艺术设计班、07模具

1、2班、07电子商务

1、2班、07旅游班、07数控班、07机电一体化班、07大专班,调查了几百个学生,发现学校对学生顺利就业起到重要的作用。

调查小组针对班级如何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做了随机采访,发现基本上每一个班级都不定期举行模拟招聘活动;或者与学院招生就业处合作,让企业走进学校,组织用人单位在学校举行招聘活动,甚至有的学生走出学院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让自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样,作为学生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所以,在问及“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多召开些校园招聘会?”及“你认为学校是否多为中专毕业生作一些社会的宣传?”时,高达85%和95%的学生都认为学校理应为中职生提供就业培训,积极为他们做毕业的宣传,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建议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学历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就业形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中职毕业生就业推向了市场,由过去的指令性分配变为面向企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灵活就业方式。在采访中,调查小组的“总指挥”认为,现在,如何把握择业期望值,成为了关系到中职生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毕业生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择业的目标,面对现实,抓住机遇,才能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条件,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顺利迈出第一步。

调查小组建议,首先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可少。学校应该给学生开展更多的有关于专业技能和就业方面的培训,让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毕业生搜集、传播就业信息。如成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定期公布招聘信息、开展就业专题教育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其次,中职生本身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明确就业定位。同时,中职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对自己的性格、能力、适应的行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在择业时有从众心理。在工作中,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对待意见不同,如何与同事相处等等,都需要中职生在求学过程中,多花一点心思去学习掌握。

推荐第3篇:中职生就业指南

对中职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才的需求条件的提高以及我国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毕业生劳动就业制度的进一步实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职校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一个就业问题,职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前途。然而,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实行自主择业,这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就自己多年做毕业班班主任及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积极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职业素质。

首先,职校应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

其次,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任课。作为一线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充分运用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为求职者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常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但实践经验少,难免理论与现实脱节。因此,学校应通过对教师的定期培训,定期参与企业的招聘活动等方法促使教师积极上进、努力求新增加实践经验,为培养高水平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提供充分的条件。

再次,职业学校应校企联合,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职业学校应经常性地聘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和对外就业联系,向毕业生提供就

业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协助组织学生与本市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加强校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二、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进行学业指导。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让学生懂得“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谋生创业”。学校为了使学生掌握一技、了解多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为提高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在各学科教学和实践中应注重渗透职业指导内容,学校科任老师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责任,都要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心理素质。

我校实行每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程由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讲授,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专业知识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试准备,赢得理解、信任、被录用的策略等。分阶段,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掌握了求职就业的方法与技巧。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学生的就业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进行择业指导。

1、职校生就业难,难在观念未转变。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意识的误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职校应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走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业机会。在以前“分配工作”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仍不能体会到就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因此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职校生应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清楚地看到当今社会就业难的现状。当然也不能过分看待这个问题,出现“反正找工作难,算了,不找了”的错误认识,失去就业的积极性。学校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适应“动态”就业,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调整,又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就业思路和视野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把就业的思路和视野由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扩

展到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甚至个体。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对就业单位、岗位的选择要有度,应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以满足一个主要条件为主,其余不可过分强求。要从自己的素质,能力,学历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岗位。在工作一段时间或若干年后,随着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加上新兴产业的形成,技术的不断更新,服务的不断延伸等因素,会创造出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到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重新选择新的就业单位和岗位。

2、引导学生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在就业追求上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青人,都想找一个理想的单位。假如就业时有选择机会,我们当然要选择方方面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多数时候,我们是处于被选择的尴尬境地。刚步入社会的职校生必定还显得比较稚嫩,这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锻炼积累,要有从底层做起的思想准备,我们的口号是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把眼前的工作视之为理想岗位的“阶梯”。有许多过来人都说,初涉岗位的第一步工作,到后来想想都是起了铺垫作用的,这话值得寻味。正如一位用人单位的老板所说,每个成功者都会走过“从奴隶到将军”的历程。笔者不断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现在,有些学生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为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这是一种“等待型”的择业心理。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虽比较主动,但存在心理障碍,往往也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功利型”的择业心理;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这种表现实际是一种“志趣型”的择业心理。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学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应该注重择业心理辅导,树立竞争就业意识,在就业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由于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职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确实对他们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坐、等、靠”的消极态度是非常要不得的。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到人才、劳务市

场去叩开招聘单位的大门,并组织毕业班学生到劳务市场竞争应聘。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竞争实力。

四、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1、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因此,学校应建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网上查询信息等服务。

2、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特点、专业的就业方向一无所知;填写个人简历,对工作经历这一项无从下手;临近毕业,却有很多课程等待补考等等。这些情况毫无疑问对本就就业困难的职校生而言如同雪上加霜。因此,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业信息咨询中心要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培养职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了解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树立正确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高年级和毕业班侧重培养职业能力、增强实践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3、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追踪毕业生质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通过在校内召开就业洽谈会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总之,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了作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老师要更多地了解社会,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合实际综合分析,达到正确择业的目的。当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依然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推荐第4篇:中职生要正确认识就业

中职生要正确认识就业

一、中职生的就业现状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她的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不要求中考分数,这种宽入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再加上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的时间,所学的课程又比较多,中职学校的设备与企业设备还有不小差距,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是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毕业后主要是在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也就是说,所有的中职学校都不可能在学生毕业时安排学生坐办公室,进机关,开小车,当经理。在校期间,学校会教给你基本的职业技能,引导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督促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入到岗位之后,要想得到发展,只有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指望不劳而获,工作拈轻怕重,妄想一步登天的人永远不会有成绩。

二、中职生就业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首先,中职学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初出校门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对自己的专业技能

估计过高。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是你暂时难立即胜任的。这就是为什么毕业生到任何一个正规单位去了之后就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的原因(例如今年2月我校送到浙江宁波奇信的学生第一个月全部安排培训)再次,对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计算机、机械、模具、电子等专业都属于技术工种,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刚出校门的中职生,专业技能有限,缺乏实践经验,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遍地是黄金,出去就能拿一千两千,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同学们就开始抱怨,心理上就有一种落差,认为上当受骗了。每个月拿一两千的不是没有,但那必须要付出等值的劳动。这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定位不准确,对自己估计过高。还有,我们在校有的同学,目前就有这样一种心理,我们出去了,就要搞设计,不愿当普通的工人。有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人有高目标不是件坏事,但我们必须要切合实际,任何一个设计师都是从普通的工人做起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有的学生已经经历过实习,可以在心里掂量一下,我们做工人时到底做的怎么样?

(二):娇气

主要表现为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没有上进心,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学。初到一个单位,刚开始还好,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那种怕苦怕累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再

加上我们的家长比较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后产生波动。举个例子,我们前段时间送到绍兴的一个学生,一去分到品保部,这是别人工作一年甚至于几年都不容易进的部门,她做了不到一个月就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呀?她说公司太不近人情,她还没有适应上白班就开始要她上夜班。我当时就说,你以为这是在家里在学校啊?上班之后,你的身份就发生了转变,严肃认真不讲情面的领导替代了和蔼可亲的老师,陌生的同事关系替代了熟悉亲密的同学关系。谁还管你在家里的是多么宝贵啊?

问题三: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同学们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岁左右。社会阅历很有限,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同学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譬如说,有些学生工作后,在生产线上工作,本来安排好的加班,他说不干就不干,他一个人的缺席,可能会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产,这样不仅影响了其他员工的正常上班。同时也会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在企业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同学所缺乏的。

以上是中职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下面我们了解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好多单位都愿意选择农村来的学生,就是因为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吃得苦,比城市学生勤快,比城市学生好管理,服从意识强一些。还有就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性格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四、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抓紧有限的时间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的同学,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在下面不好好学,到头来,埋怨说在学校什么都没学到。怪谁呢?这不仅仅是态度问题了,这还是一个品德问题,这是对理想的极度不尊重。

第二,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但凡好的单位,他们的规章制度肯定是很严格,如果学生不能适应,轻则扣工资,重则除名。举个例子,平时我们要求大家课堂上不要玩手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有的同学就是听不进。要么聊天,要么听音乐。上次,我们送学生到杭州,正好碰到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非常沮丧的被保安遣送出厂门,一打听才知道,就是因为他上班时

戴耳机听歌,这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甚至不叫错误。在学校错了老师对你批评教育下不为例,在上班以后就没有下一次了,企业是不会宽容你的。

第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一丝不苟地搞卫生等习惯,实际上就是为了你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

第四,热爱班集体。现在具有强烈班级荣誉荣誉感,上班之后才能做到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单位。一个对单位漠不关心的人,能受到单位的欢迎吗?很多单位都有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只有爱岗、才不会下岗,只有敬业、才不会失业。

最后,我提三点希望:

1、准确定位,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你只是一名中专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有了这种低调的心态,你就会对工作岗位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会更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这样才更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2、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就业意味着我们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朗,容易相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所接纳,背信弃义的行为是人们所不齿的。

3、要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生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自律不严的习惯。而工作之后,身份转变了,环境改变了,那就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开始可能很难适应角色的迅速转变,精神压力很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社会是冷酷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情的,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面临难受和问题时不要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要培养自己独立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为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阶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5篇:中职生就业准备[1]

关于中职生就业准备

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搞好中职生的就业工作,为了同学们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我认为我们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所选专业和未来将从事的工作。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因此要在读中职前给予自己正确的定位。

二、要树立自信心。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和实践,扩大自己的优势。

三、要积累就业资本。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学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是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中职生要在充分学好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一些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自学考试和

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积累就业资本,才能在将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中职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全面了解,应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可好高骛远。在求职时,不要只想着一步求职到位,应找份工作先干着,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把找到第一份工作当做积累经验、学习业务技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及寻求更理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中职生在就业前,应认真准备就业材料,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介绍自己的专长,要增强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

做好以上准备,相信你会找到满意的工作。

推荐第6篇:中职生就业分析小报

中职生就业分析小报

一: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

二:中职生就业前景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中职倾斜,而且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的情形下,人才结构失衡现象突出,技能型人才短缺,中职毕业生一直在其中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中职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很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条件和意愿选择可谓“四通八达”的出路,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像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读大学,更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高考,获取工作、学习的

三;中职生就业指导

就业前,中职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不少中职生还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有些中职生缺乏就业自信心。在择业的过程中,有些中职生既担心企业或单位不选择自己.又担心给了机会而胜任不了。尤其是在几次找工作失败后,就连平时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泄气情绪。其二,有些中职生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一种表现是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而是看同学、朋友,别人选什么自己也选什么,随大流,或者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另一种是有些学生把择业看成是可由别人代劳的事,不是主动去选择,而是等待社会来选择自己。这两种表现都不利于主动地进行职业选择。其三,有些中职生在择业时存在心理障碍。例如,有的中职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中职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

推荐第7篇:论中职生就业新形式

论中职生就业新形势(寸)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职生如何客观的给自己正确定位,毕业后究竟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特点。

关键字:就业 中职生 立足实际

一、新形势下中职生就业的社会背景

在“白领”阶层中,“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打字员也要个本科毕业生。”曾经是很多毕业生的共同看法。然而,根据近几年劳动力市场统计信息表明,生产型企业吸纳的员工大大高于服务型企业所需要的员工,而且生产型企业大多吸收高中生或中职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

然而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相比,中职生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但其高就业率背后却是低就业质量。他们的起点普遍较低,职场前景并不乐观。专业不对口,工作不稳定,发展前途渺茫,这是许多中职生的切身体验。今年教育部一项抽样数据显示,中职毕业生将近四分之一起薪还不足1000元,有45%是在1000元~1500元,有24%是在1500元~2000元,2000元以上的不到10%。

二、新形势下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

企业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现在好多单位都愿意招聘农村来的学生,就是因为农村学生能吃苦,比较勤快,好管理,服从意识强。还有一点,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例如,当下有招聘会上企业拒绝招聘富二代,这虽然有点偏激或以偏概全,但无疑是社会的悲哀。

三、新形势下中职生的择业观

由于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中职生在就业心态方面存在以下不足:有的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潜意识中存在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从学校出来不应在基层干,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职业都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个人才能真的有所发展。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观念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影响到就业和发展。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是: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

能力差,从而对今后的职业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四、新形势下中职生的未来

就业率高低是中职学校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不仅培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特别是再学习、再提升的思维方式。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能力,重点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调整好就业心态。心态影响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学生的就业心态是否端正,直接影响其就业行为的成败。中职学生既有随着自己能力提高产生的自大心理,也有因社会对职业教育并不重视而形成的自卑心理;既怕吃苦,又想独立自主地干一番事业。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既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也要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广泛了解社会,充分认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平和、积极的心态进行工作岗位的理性选择,并做好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2、能力与证书并重。中职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中职学校要结合实际,在主要专业方面建立实习基地,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为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和顺利求职打下良好基础;再者为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努力达到相关专业技能水平,取得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证书,以考证促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3、培养综合能力。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培养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增进其对新生事物的适应能力,自主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加强就业理论的指导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对其加强“情商”素

质的培养,进行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教育,让其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恰当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进其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尽管目前中职类教育不太景气,中职毕业生就业遇到一些困难,但中职学校仍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中职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了解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对策,使学生认识到打好坚实文化基础、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和练就过硬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荣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Internet.2010,1

[2]《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8篇:中职生就业前景广阔

中职生就业前景广阔

(1)行情:中职生就业率一路看涨

肇庆地区大多数中职学校(包括民办中职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上升,原因是近年来经济复苏,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致使劳动力需求大大增加!

我们从几大人才市场也了解到这样的信息:有的专业,中职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大学生。本科、硕士成堆,钳工、技工难求,“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

(2)原因:一技之长敲开就业门

对未能及时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而言,应掌握一门紧俏的专业尽快实现就业。同时,读中职学校因为具有“双保险”的特点,从而成为不少学生、家长的首要选择。“因为中职生敬业精神和动手能力较强,且掌握了一技之长,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大大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所以他们受到青睐。”

据悉,以前招聘单位常常打出“只限大专以上学历”或“只限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启事,如今不少企业则特别在招聘启事中注明:“中职毕业生优先”。绝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坦言,相对而言,用中职生对企业来讲要“实在”些。

(3)前景:中职教育迎来“第二春”

根据近几年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生产型企业吸纳的员工大大高于服务型企业所需员工,而且生产型企业的岗位需求量有50%以上专门针对中职生或高中生。因此,近年来,中职教育又迎来了“第二春”。

推荐第9篇:中职生就业面试技巧

中职生就业面试技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化就业操作模式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大趋势。如何引导中职生在今后的就业路途中少入歧途,迅速、高效地进入就业状态,已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中职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基础、人格力量等方面的特殊性,笔者试对中职生就业面试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对农职业的中专生较为容易忽视,而事实上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体现了面试者的思维、素质、能力、态度等多方面。

(一)准备必备物品,做好硬件准备。

面试前,应把文凭、身份证、报名照、钢笔、证明文件等带齐,以供考官查看。最好带上公司、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重温应聘职位及该岗位的具体要求。

(二)查找交通路线,以免面试迟到。

(三)准备面试时的着装和个人修饰。

参加面试,在衣着方面虽不需特别讲究,但要注意整洁大方。男士衬衫要换洗干净,皮鞋要擦亮,力求表现出成熟、稳重、可信赖。女士不能穿过分前卫新潮的服装,化妆不宜过于浓艳,力求表现出热情、大方和有亲和力。总之,着装要协调统一,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另外,还应保证面试前充足的睡眠,保证面试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巩固。

面试者需尝试大声说出你在学校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以及曾参加的实习、或者工作中所学得的相关技能,以及为什么你是该应聘职位的最佳人选的理由,必要时可将要点记录在一张索引卡片上。同时需要将所应聘岗位及自己所学专业的主要知识点浏览一下,做好所储备知识的必要巩固。

(五)提前到达面试地点,观察并适应面试氛围。

面试者需确保面试前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等候面试。在等候中注意观察该公司、企业的办公室气氛。如果大家都穿牛仔服装并用随意的口气打招呼,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在面试时不必太刻板。

二、面试进行中的技巧

(一)发挥个人特长,争取就业机会。

有的同学使用形体语言较好,有些同学使用非语言交流很好,要注意相互间的学习借鉴。

1 面试中的形体语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面试中,恰当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将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握手:这是你与面试官的初次见面。如果他伸出手,却握到一只软弱无力、湿乎乎的手,这肯定不是好的开端。握手应该坚实有力,但不要太使劲,而且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如果你刚刚赶到面试现场,用凉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手心发凉,就用热水捂一

下。

(2)坐姿:站如松,坐如钟,面试时也应该如此。要表现出精力和热忱,松懈的姿势会让人感到你疲惫不堪或漫不经心。面试前可照照镜子,甚至拍段录像审视一下自己。

(3)眼神:面试时应看着面试官,但不要瞪视,因为这样显得太有进攻性。不要不停地环视房间,会显得缺乏自信或对所谈话题缺乏兴趣。

(4)手势:说话时做些手势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避免说话时摸你的嘴。平时打电话时,可以在镜子前看看自己,因为你在面试中很可能使用同样的手势。

(5)仪态:没什么比抚弄头发、按笔帽、脚拍地,或不由自主地触摸身体某部分更糟糕了。要准备好发言,面试时镇定自若地说出来。

2.面试中的语言交流

除了个别特殊职业,很难说求职面试中存在有特殊的语言要求。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方式,而求职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求职面试应达到的水准。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经过日积月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能在昼夜之间准备就绪。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是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说话时俚语不断,口头禅连篇,如病句、破句一样,

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1)发音清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采用消极的方法。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练出一付伶俐口齿的故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

(2)语调得体: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若有人说:“我刚丢了一份工作。”使用同样的反问句:“是吗?”作答,可以表达吃惊、烦恼、怀疑、嘲讽等各种意思。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易对听者造成悬念,提高他的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表现说话人果敢决断,有时显示他的主观武断。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3)声音自然:用真嗓门说话,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4)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总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大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5)语速适宜: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

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二)克服不良习惯,树好第一印象。

面试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是非常难,且需要平时多加注意。个别求职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甚至是其中一小点表现,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求职失败。

1 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2 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 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4 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死盯着考官的话,又难免给人压迫感,甚至感受到你的攻击性,招来不满。

5 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表情怎能打动人?需快快改掉。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6 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容易被考官看扁。

中职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等方面还考虑得不是很仔细,在很多方面容易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以上所列技巧,完全是建立在平时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中职生只有面对现实,

扎实学习,努力提高,并在面试前又能放松心态,充分发挥,才容易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抢得头筹。

推荐第10篇:中职生就业特点分析

适应社会,正确择业 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适应社会、正确择业是做人的一个基准点,更是中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常常用学校的习惯来要求自己,难于适应社会需求。为此,在推荐就业工作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适应、正确择业。

一、适应社会需求,找准人生目标

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对聘用制度认识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理性地把握人才的录用标准,对中等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做人能力等,选用标准越来越完善,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中职毕业生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把自身准确地定位在服务经济建设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上,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就业定位,从职业的角度加深对自身、对行业、对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人生目标。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的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明确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只有通过职业活动才能实现职业理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如大海行舟,方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确定了人生目标,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驱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空想、幻想,它会导致好高鹜远。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比如很多学生看不起单调的一线服务工作,错过了许多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白白丢失寻找职业的良好机会,更谈不上在这份职业中

去寻求发展。人生目标不能仅凭爱好或兴趣,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讲奉献、讲务实,树立服务于社会一线,适应社会需求的观念,也只有形成了这样的人生目标才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分析个人条件,进一家好企业

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企业,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策。中职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在未来工作中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其基本在于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客观分析个人条件,正确认识自已的职业能力则是进一家好企业的前提。因此要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强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较合理地决定自己职业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企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机会只会降临有准备头脑的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机会的垂青外,更需要周密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对人的未来职业发展很关键,所以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的人都应未雨绸缪。首先,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区域,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其次,选择到规模较大、制度规范的企业,这样在一个规范的体制下面学到的东西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实用,而且接触先进管理理念的机会较多。再者,要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前提保证。在了解了上述思路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

找一些适合自己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应聘成功率,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招到合适的人才,实现双赢。

三.从基层做起,珍惜第一份职业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开始的。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很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做人风格、职业习惯、甚至语言特征形成都有相当的影响。从基层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积累工作能力,学习如何与别人的沟通和合作,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成熟度,积累社会经验。刚毕业的学生去寻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公司会认为你没有工作经验。其主要原因就是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在处理工作和日常生活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教,刚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思想容易波动,遇到小小挫折不懂得自我开解,容易流动,因而很多公司不愿意聘请刚毕业的中职生。因此,有了第一份工作要好好珍惜,要知道在一家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样在第二家公司可能也会遇到,关键的是自己学会如何对待和处理。我的建议是: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珍惜第一份职业,从基层做起,把第一份职业当作是积累人生经验的舞台,为自己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树立工作责任感,协调人际关系

进入企业以后,往往会发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学校教育有较大差别,企业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进而实现赢利。一个企业对社会是否负责任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看综合效益,具体是看能否

挣钱。只要赢利,效益好,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才能对股东提供优厚的回报,才能对员工给予很好的奖励,才能够有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而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工作责任感,对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努力学习技术,能在工作中相互协作,团结同事,只有每一位员工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企业经营目标才能得以达成,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现代企业是由许多成员构成的团队,每个人所从事的仅是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协调、沟通共同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与自己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你的主管,配合同事工作,平时与人为善,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刚参加工作的同学,有的基于个人面子,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有问题也不问,一意孤行去完成某件事,有的不会主动沟通,当上司问到有无什么不明的问题时,才提出一大堆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如果上司不过问,这些人永远会让问题“沉淀”,永远不会处理,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不主动听取同事、上司的意见,结果可想而知,把事情做砸了。因此,要注重团队精神,协调人际关系。

五.坚持终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

“终身学习”是当今最为流行的口号,也是时代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个以现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支撑的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也正在对全球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

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高科技的综合发展表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上,而且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专业知识需要提升,管理知识需要加强,信息应用需要掌握,避免落后于时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而,在每个人的思想上构筑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个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和终身需求,并且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提升,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就业能力和做人能力的教育。在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适应、正确择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立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样,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不仅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而且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和效益,推动着学校持续稳步发展。

第11篇:浅谈中职生就业工作

浅谈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深圳市沙井职业高级中学卢飞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竞争,而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和家长非常看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而我校的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也就应运而生了,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就业指导老师),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对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自己认为应当如下解决:

一、指导中职生转变就业观念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切实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学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引导中职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锻炼,提高社会阅历,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就业与创业之路。转变中职生的就业观念,具体途径有:

第一,组织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机构应分年级经常性地组织与就业有 关的实效性强的报告会,就业指导教师可以自己组织就业专题报告,也可以请政府人事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创业成功者、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等为学生作报告。通过就业报告会,让中职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让中职毕业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第二,请创业成功校友为在校中职生作就业报告。这样做比较贴近学生,具 有较强的亲和力,更有说服力,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师哥、师姐们是中职学校毕业 的,他们(她们)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转变中职生的 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机会。

第三,上好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应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等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让中职生 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引导中职毕业生树立市场意 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毕业生锻炼各种能力,如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积极的心态等,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 二课堂活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将来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二、指导中职生克服就业前心理障碍

就业前,中职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不少中职生还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有些中职生缺乏就业自信心。在择业的过程中,有些中职生既担心企业或单位不选择自己.又担心给了机会而胜任不了。尤其是在几次找工作失败后,就连平时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泄气情绪。其二,有些中职生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一种表现是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而是看同学、朋友,别人选什么自己也选什么,随大流,或者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另一种是有些学生把择业看成是可由别人代劳的事,不是主动去选择,而是等待社会来选择自己。这两种表现都不利于主动地进行职业选择。其三,有些中职生在择业时存在心理障碍。例如,有的中职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有这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择业时处于较主动的状态,但由于择业动机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某些片面,有可能影响中职生全面、正确地考虑择业问题。针对上述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应对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树立就业信心。应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激励自信。让中职生了解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在社 会劳动力中的比率和我国目前的比率,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他们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应让学生知道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就业制度是“双向选择”,即用人单位有权选择求职者,求职者也有权选择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的地位是平等的。引导中职生树立就业自信,消除自卑感和怯场心理,力争面试顺利过关。

第二,合理的就业定位。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要求每位中职生对自己的实 力和才能要正确估计,有自知之明,给自己合理定位,也要了解用人单位用工要

求及标准,有目的地“推销”自己。就业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不要好高骛远。给自己合理的就业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长,提高就业机会。

第三,正确认识就业挫折。在就业选择道路上遇到挫折是正常的现象。挫折 是最好的学校,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分析挫折、克服挫折的能力,提 高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在抗挫折中求生存、谋发展。

三、指导中职生掌握面试的技巧

面试是成功就业的关键,面试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特长和优势显现出来,力争给面试人员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学生面试时往往会出现如下的问题:一是不善于打破沉默。面试中,中职生由于种种顾虑,不愿意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二是不善于提问。中职生由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面试场合,没经验,面试时,有些问题不该提问的提问了,如在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学生由于在面试前对提问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不知说什么好。三是不知如何收场。很多学生面试结束时,因成功的兴奋或因失败的恐惧,不知说什么话,手足无措,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离开面试地点。

针对上述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面试指导:

第一,面试前的精心准备。首先,在面试前,应对所应聘的公司和职位有相当的了解,对总公司所在地、规模、架构、背景、经营模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情况最好事先有个概略性的了解,可以阅看及上网查看所应聘公司的资料。其次,设计面试时用人单位应提的问题,对于常见的面试内容还应拟定面试提纲,并且进行模拟训练,做到胸中有数,临阵不慌,顺利巧妙地回答问题。再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本身特长,理出自己的思路,最好打个腹稿,做好应试的思想准备。

第二,注意仪容、仪表。面试时,不可忽视自己的仪容,着装应整洁、得体,仪表朴素大方,不要过多修饰,标新立异,女同学切忌浓装艳抹,那样会使人感到做作庸俗。男学生最好在面试前一周理发,面试前一天修面。不管男女学生都不能染五颜六色的头发、指甲;领子要干净,不能留长指甲;鞋子要擦干净,不能有污物;凉鞋要扣好扣子,不能穿拖鞋进行面试,切忌纹身。

第三,语言表达的训练。对应聘者来说,流利自如、文雅幽默的谈吐是面试成功的必备条件。在训练中,应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精练,语言要含蓄、语气平和,语调恰当,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回答问题简单明了,不罗嗦,防止夸夸其谈,既不油腔滑调也不拘束紧张,注意听者的反应。

第四,面试礼仪的训练。面试时最好提前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迟到是不礼貌的行为,故平时应注意强调时间观念。回答问题的语气、表情、坐姿、站姿、步姿、手势,倾听对方说话的姿态、握手,面试结束时的用语等都应一一进行训练。最好能在公关礼仪课堂及就业指导课中训练。

总之,求职面试时,给用人单位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应聘者的仪表、服饰、语言表达和礼仪,合适的服饰加上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面貌,这就是面试时给人以 良好的印象的基本前提。

四、指导中职生做好就业前的材料准备

当前,用人单位在初步决定应聘者的取舍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应聘者的材料决定的。因为他们对众多的应聘者尚未了解,可供参考的只有应聘者的求职材料。但大部分中职生认为毕业后出去就是工作,准备材料又有何用。因此,作为就业指导的教师应指导中职生走出误区,指导他们做好求职材料的准备。主要准备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材料。

第一,求职信。求职信是自我推销的广告,是“双向选择”的桥梁,是叩开职业大门的重要步骤。用人单位大都通过求职信函来了解学生的求职愿望和要求。用人单位看学生的求职材料时,首先看的往往是求职信。因此,就业指导老师务必指导学生写好求职信。

第二,个人简历表。简历表如同厂家的产品广告,向客户全面介绍,以便于推销。求职者提供个人简历的目的就是介绍自己、推销自己,引起用人单位的注 意,以赢得面试机会,进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因此,要求中职生简历表所写的东西必须让人特别注意,把自己最亮点写出来,但要真实可信,使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有个好印象,以获得面试或就业机会。

第三,填写好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大部分用人单位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当作 是衡量毕业生优劣的最有权威的书面证明材料,作为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在 填表时,必须保持原始表格内容、格式、版面的完整,禁止做任何修改;填写内

容应简洁精炼,以适应原始表格的格式限制;书写时一律用钢笔,并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字迹端正、清楚。填写“自我鉴定”时,要求客观、综合反映自身特点,显示个人优势、亮点,注意签名并写上日期。

第四,附件。主要包括毕业证书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和外语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获奖证书、身份证、户籍等文件或证明的复印件及一寸和二寸的免冠半身彩色照片数张。要求每一个中职生都准备好一个档案袋,用档案袋装所准备好的求职的相关材料。

总之,中职学校应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全新的就业观,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引导他们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让他们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第12篇:中职生就业服务工作方案

完善金寨县中职学校就业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和《省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及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精神,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落实《省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省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及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按照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理清思路,踏实作为,全心全意,为中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流的保障环境,争创一流的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二、目标任务

(一)宣传落实到位

搭建各种载体宣传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及学校的有关就业政策,保证每一名毕业生了解、会用、用好政策;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积极就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就业热情和能量,以创新促就业,以就业促创业。

(二)管理服务到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改进和提高,我市就业管理工作已基本踏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途径,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打下了良

好的根基。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就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拓展就业管理和服务渠道,打造高水准的优质就业管理服务工作。

(三)职业指导到位

打造坚实的职业指导团队,在丰富和完善原有常规工作的同时拓展工作内涵,打造专业化、全程化、立体化、信息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发展、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

(四)跟踪反馈到位

继续深化社会评价反馈调研机制,强化对用人单位、校友、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查调研和反馈,一方面调研就业市场需求,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中职毕业生就业意识和现状,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拓就业市场,采取多样化营销手段,找对路子出新招、广搭平台拓新途,扩充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用人单位和中职毕业生的联系和互动,逐步完善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大就业系统”。

(五)信息传递到位

一方面,把横向开拓就业市场与纵向深入挖掘市场相结合,力争实现招聘信息、岗位数量的不断扩增和招聘信息、岗位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构建全方位覆盖、立体化渗入的信息传递体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力争实现学生不出校园即可网罗全面对口招聘信息和相关行业政策指导,点击鼠标即可获取最新的通知公告。

三、试点范围

以金寨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逐步在全县中职学校推广。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就业程序,优化窗口、规范服务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基础性就业管理工作。修订、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提高就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规范、完整、公正、公平的就业手续管理服务。

2、进一步做好就业手续、政策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表格;印制统一的政策、手续流程海报分发至各个中职学校进行长期张贴,方便各学校学生了解掌握;进一步简化、优化工作流程,为学生了解、运用各种手续政策提供便利,既严格遵守程序规定又注重人性化优质服务,寓指导、帮扶于具体管理程序之中。

3、进一步加强动态统计和实时监测功能。完善就业工作进度预警机制,坚持实时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方面,定期汇总就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研究不同时段市场需求 变化和毕业生择业规律,方便各中职学校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打造就业工作队伍,点面结合、持续长效

学校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就业管理工作的立体化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培训,提升就业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分管校领导―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班班主任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形成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点面结合的“三结合”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团队力量。鼓励各中职学校建立本校的职业发展

协会、求职互助小组等就业社团组织,组织引导更多的学生充分发挥自主作用,与自上而下开展的职业指导教育活动、就业管理指导活动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相配合,形成由学生群体自下而上一齐关注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工作平台,内容务实、形式活泼

1、打造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传递由被动接受向主动传递转变。积极完善就业信息窗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集信息共享、通知政策资讯发布、网上招聘、指导服务多位一体的就业工作网络运行平台;在对单位需求信息严格审核、及时发布的基础上,发挥就业信息网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广泛收集和发布用人单位求才信息,努力丰富毕业生求职信息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2、打造职业指导课程平台,实现课程由理论性讲授向实操性与应用性分类指导转变。选拔一批专业知识精良、工作热情浓厚、指导技巧丰富的课程授课教师,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通 过派出学习、集体学习、集中备课、组织互相听课、授课评比等活动,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突出课程的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建设,规范课程授课工作机制,努力将我市就业指导课程打造成为精品课程。

3、打造网上职业指导平台,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由平铺向纵深方向发展转变。探索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通过在线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存在的问题;为学 生交流提供互动平台,突出朋辈指导;为就业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平台,通过工作人员的互相交流与督导实现职业指导技能的共同提升。

4、打造线下职业指导平台,实现由个别零散的指导向立体化全方位覆盖转变。深入开展根据学生直接就业、升学、创业等不同就业需求和取向的纵向职业指导活动。认真归纳活动分类、细化活动内容、落实活动效果。

(四)稳固就业市场,广揽资源、拓宽渠道

就业市场的繁荣源自市场的开拓培育和巩固。通过完善基地建设,邀请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就业岗位和信息,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深化“基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见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模式,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基地”在促进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2、举办校企论坛,优化人才培育。以校企论坛为平台,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优化人才培育,同时探讨双方合作的新机制,努力实现互惠双赢。

3、行业与区域并重,全局与重点并举。分行业、分区域、有重点地开展市场拓展工作,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广泛宣传中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加大力度开发大型企业的需求,提升 我市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4、规范服务流程,细化服务内容。建立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对通过各种方式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同时,依托每次招聘活动,做好用人单位的调研,及时收集整理用人单位反馈 信息,为学生培养提供参考资讯。

五、实施步骤

完善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实施方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30日前)。制定实施方案,宣传组织发动,落实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2015年)。按照本实施的要求,组织开展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市教育局将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县教育局将分年度对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开展绩效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开展学生就业服务是教育部对中职学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学校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推进就业工作的良好契机,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理顺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抓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优质服务工作。

(二)精心策划,严密组织

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泛,各单位要认真制定本单位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同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增强服务效果。

(三)加强宣传,认真总结

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完善就业工作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实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信息畅通、人人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第13篇:中职生的就业教育总结

中职生的就业教育总结

一、学校的就业教育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就业指导之初,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高远的职业理想,要有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奋斗精神。要真正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在生产第一线。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难以立即胜任,要培养学习能力。第三,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选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

2,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吃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蓝领人才,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能胜任的。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和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诚恳踏实、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要教育学生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协调、融洽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 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寒窗与忍耐,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应采取谦和忍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生的就业指导

1,正视自己,确定职业方向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劣势与不足。其次,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要了解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能力。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中职生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知识,二是专业知识。中职生底子差,而且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和学生都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思想,致使毕业生虽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没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能力。因此在中职生的就业教育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为了将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一年一期为初探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特别要注意的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3,加强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社会对中职生的评价较低,从而缺乏对自己职业的信心和自身的勇气,因而,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交能力差,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能力差。在校期间应注重心理健康,有目的地学习专业技能,参加校园活动和技能比赛培养自己的信心,从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入手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社会搭建就业平台

1,面向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

要根据工作领域的发展趋势,产业的新需求设置专业,还要研究其它中职学校同类专业的设置情况,在相同的专业领域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

以特色占领市场。

2,校企结合,校校结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的设备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及实验设备,二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可将企业引入校内,成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也可与企业合作打造“岗位承包”模式,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得到最实用的生产技能培训,走联合办学的路子。3,订单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背靠企业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订单教育”实现了教育和企业资源的共享,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的。

4,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双师型”素质,以解决专业教师总体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〇一二年七月八日

第14篇:中职生就业期望情况调查报告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期望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

就目前而言,双向选择是应聘者在寻找工作和用人单位在挑选职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趋势。企业选择具备知识、技能、吃苦耐劳精神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待遇优厚、能提供发展空间的企业何尝不是对应聘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作为广大求职者中的一员,对所就职的企业、单位的一些期望和要求,总体来说是与当下求职大军的情况相符的。在就业竞争惨烈的状况下,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如何在职场上存活下来,除了考虑职教类学生在学历上的劣势、社会上对这类学生存在的偏见、劳动力过剩现状下来自其他求职者的激烈竞争等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求职教类学生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利用自身在技能方面的优势,在重视发扬长处的同时,弥补身上存在的短板。

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是与知识、技能类教育同步进行的,而且越早越好。这样能便于端正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的态度,让其形成对就业的重视和紧张感。而这些工作应该先从了解中职中专、技校学生对就业期望的情况入手,如此除了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奠定基础,还能为学生自己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方向。

(二)调查目的

1、了解中职中专、技校类学生对未来工作单位和企业的期待、期望,包括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工资薪酬和待遇、职位提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2、通过了解中职中专、技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合理地指导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学生对知识、技能等学习的态度,形成对就业的重视和紧张感。

3、进一步将就业指导教育和课程教育相结合,培养让企业和学生自身都满意的优秀职业人才。

(三)调查对象

南宁高级技工学校民族校区2012级幼儿教育2班,共28人。

(四)调查方法

1、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初步了解学生相关意向。

2、问卷调查

3、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准备

在“是否以考虑就业问题”一题中,仅有34%的学生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其余学生对就业问题还未开始重视,认为自己仅是一年级学生,还不用着急此类问题。但是调查对象有特殊之处,就是该班学生全是女生,对就业问题重视的早晚和程度可能也与此有关。

在“哪些方式对就业最有用”调查中,47%的学生选择重视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1

成绩。27%的学生选择技能证书多,26%的学生选择社会能力强。

(二)就业意愿

在“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时,67%的学生选择不愿意,仅37%的学生选择愿意,其余表示无所谓。

在“希望的工作单位性质”方面,3.96%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25.4%的学生选择民办幼儿园,3.6%学生选择自主创业,7.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但是就目前幼师的就业状况看,去民办幼儿园的幼师占绝大多数。

在“就业选择时最看重的因素”中,37%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34%的学生选择单位地理位置,15%的学生选择技能的学习,14%的学生选择个人发展机会。

在“月薪期望”问题中,绝大多数学生选择1500—2000元,并且在“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中,更倾向于

二、三线的经济较发达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等地。

(三)个人发展

在“是否选择继续深造”的问题中,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放弃继续学习毕业后就找工作,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愿意继续深造,其余学生还处于观望态度。

在“职位升迁中,你认为你所能达到的程度”问题中,51%的学生认为自己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幼儿教师,45%的学生希望自己能晋升到单位的管理层,仅有4%的学生希望自己能晋升到政府的教育系统任职,其余学生选择不知道。

三、就业期望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准备较晚,缺乏就业信息

学生普遍认为才一年级就进行就业准备为时过早,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未雨绸缪,准备充分何时都不言早。一是可以充分掌握当前的就业信息、动向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以此为方向不断调整、督促自己日后的学习。

(二)专业一定要对口

专业对口其实是就业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最佳的就业方案,学以致用是为人人所乐见的。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心仪的岗位可能已经饱和,或者竞争激烈。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就业观,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适当应聘一些招普工的工作单位,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此外,许多单位都有岗前培训这一环节,学生不应过于担心或者排斥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三)就业期望过高

不可否认社会上存在对中职中专、技校学生的偏见问题,比如认为其学历不高而忽略了其技能方面的优势,或者认为这类学生自身的素质不高等等,加之现在越来越多较高学历的大学生、研究生等与之同争一个饭碗,用人单位很容易处于对中职中专、技校学生持刻板印象,轻易地将其剔除出局。这里并不是说中职中专、技校学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但也必须正视这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地认识其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位置。眼高手低,一开始就追求高职高薪待遇好的工作,过于挑剔工作单位,或者只认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些都会成为阻碍中职中专、技校学生就业的因素。另外,学生应该意识到,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条出路。

(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希望工作清闲

在与学生访谈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工作能有一份好的月薪外,工作最好能清

闲一些。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此工作状态恐怕是人人求而不得的。以幼师为例,现实是出于职业的需要,每位幼师都需要不怕脏不怕累,还要有责任心耐心和爱心。幼师不仅是幼儿的“保姆”,要照顾好几十个幼儿在幼儿园的方方面面,还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因此落在幼师肩上的责任是非常重的。由此看来与清闲的工作相去甚远,并不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就能度过一个下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仅是幼师应该具备,而是所有求职者都应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是用人单位所期望和要求的。这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思进取的心态和敬业精神。

(五)提高自己的意识不高

在以拼综合能力的竞争时代,一定程度上存在拼学历的现象。当下大专院校学生、本科生、硕士生遍地开花,供大于求。虽然学历不是必须的,但它却是一个敲门砖,甚至是构成某些就业的条件。集高学历、高能力于一身者更容易获得薪酬优渥、个人发展机会大的工作,实现自己的就业期望。不管条件允许与否,中职中专、技校学生都不应放弃提高自我、进行深造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提高自我,进行深造可以在毕业后接着进行;若条件不允许,可先就业,等到时机合适再进行。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提高自我,进行深造,不断学习的意识。如此还能建立中职中专、技校学生的自信,为其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增添资本。

四、建议

(一)就业指导与课程教育两手都要抓

将就业指导提升到与课程教育同样的高度,并且就业指导的进行越早越好。学生的在校的每一学年都应开设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并分阶段进行。比如对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先丰富他们的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去收集就业信息。在此阶段还应改变学生的就业观(确保专业教育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情况下),比如让他们意识到就业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以此可以鼓励学生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并向日后希望从事的职业靠拢,扩大就业选择面。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知道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求职技巧的教授,并且进行模拟招聘等。

(二)认清双向选择的趋势,拓宽就业渠道

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现在招聘的大势,让学生减少对学校推荐的依赖,强化自己求职的意识。自己求职不仅能在竞争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自信心,而且更有可能找到符合就业期望的工作。

(三)改变学生就业观,强调吃苦耐劳精神

让学生明白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对第一份工作的要求不可过高过于挑剔,而应该注重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所能提供的对于技能方面的学习。切勿眼高手低,应该让自己处在不断的磨练中。一劳永逸是理想状态,而在工作中不断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则让人获得满足感,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四)做好继续教育的宣传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通过上大专、或者函授等方式深造。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虽然获得更高的学历看起来比较功利,但对日后就业会提供一定方便,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上进的表现。技不怕多,知识也是,更何况接受高层次教育能提高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一点需要确定的是,即使不接受继续教育,也不能忽略或者放弃在工作中获

得的学习机会,这种机会可能是技能的学习或者是知识的学习。

第15篇: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学们:大家好!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寒假前,学校安排我们组织外县籍的同学开座谈会,既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我们外县籍同学的特别关心,也说明学校对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寄予厚望。

借此机会,我想与同学们一起谈谈心。我今天想要讲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为一个xx的学生,我们当有不气绥,不服输的精神!

一年一景,永生铭记。也许你就是在那年那个灰暗时节,带着从中考失利的阴影,或还有一丝丝的不甘,伴着对自己的怀疑,和大多数读中职的学生一样,进入了xx职校.刚进入中职学校时,对于中职学校,也许你认为是最不入流的学校。甚至也许因为你自尊心很强,每当被问到你的学校时,你总会觉得他们的眼光中透射出一丝丝鄙夷和嘲笑,你有时甚至怨那一场中考框住了自己的命运,框住了自己的未来,甚至框走了你成功的希望。你选择读职校只是无奈,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中职学校,真如你当初想的那样吗?中职生以后走的路,真的如你认为的这般难行么?作为中考的失败者,你们命定就该接受成为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炮灰么?也许在以前你以为,这是一个充斥着堕落、无望、没有激情的地方,无数中考的失败者因为那一场考试走进这里,前途似乎渺茫。是放弃自己走向沉沦,还是庸碌无为混过三年,你是否现在还在迷茫?

而事实上,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想错了,大错特错!中职学生大有可为,中职生前途异常光明!xx职校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里面洋溢着不甘平庸的奋斗,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做为一个xx人,我很认真地告诉你,只要你肯踏实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收获未来的成功,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留给追梦人的舞台,它会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xx,在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为梦想而踏实努力的同学们,他们有很多都是因为那一场考试而来到这里,但他们从不曾要放弃奋斗的步伐,那是一种不服输,不认输的劲头。看看我们会计班的同学,他们那种只争朝夕的劲头,难道还不能唤醒你的激情?看看我们高考班的同学,他们那种踌躇满志的神彩,难道还不能唤醒你的斗志,再看看我们热火朝天的服装车间,机声隆隆的模具车间,你还会认为中职的学生只会堕落没有追求吗?

xx职校的十五年历程,是xx发展的十五年,更是xx学生情系xx,放飞梦想的十五年。一届又一届的xx学生承载着的是中职生渴望蝶变的梦想,这梦想,绝不卑微。尽管他们忍受着破茧而出的炼狱,但羽化的绚烂使这些煎熬都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相信未来,相信态度决定高度,拼搏改变命运。

在xx的三年应该怎样度过?我想,我们身边许许多多为着自已的梦想而努力学习的同学巳经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在今年四月份的邵阳市技能大赛中,我们派出的7位同学全部获奖,谭志敏同学更是勇夺头冠,荣获一等奖,xx均荣获了二等奖,欧文,范敏,王晶,刘香香荣获三等奖。今年更有30多名毕业生被相关大学录取。而更多巳从xx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他们用他们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更加明晰的答案。20多岁便白手创业,现金坐拥千万资产的04届毕业生zz,月薪上万元、现任zz集团行政助理的07届毕业生zz,还有z集团主办会计zz,还有怀化的zz等等,一大批xx的优秀毕业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为xx的学生,我们的前程更有光茫。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更具有忧患意识,努力努力再努力,奋进奋进再奋进,我们就可以实现超越,造就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和名校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尽管我们跌倒在了冲刺普高的起点线上,但这些,只能标榜过去。尽管我们读的是中职学校,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中职生活多姿多彩,充实而又富有。

还在为你中考的失败找借口吗?还在为你身处这样一所中职学校而自卑,从而否定自己,逃避残酷的竞争吗?这些远不该成为我们退缩的理由。因为,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行路者,他们学会跌倒之后坚强爬起,一路之中洒下的汗水,灌浇了我们的成功路。中职生活不应该是充斥堕落的,也不应该在被窝中埋葬青春,更不应用无知的网络游戏来麻痹自己的本心,我们应用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精彩,不虚不浮,脚踏实地,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能做的是不让过去的遗憾重演。当我们度过这三年后再回望时,我们能自信地和自己说:“我做到了”!天道酬勤,无愧我心,当我们用汗水去浇灌我们在xx的三年中职生生活,我们必能在毕业季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殷虹灿烂。或许,你在这三年中会出现各种迷茫,你会不知所措。但请相信未来,坚定地走下去,对于未来,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它能给我们最好的证明。我们唯一要做的,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充实地度过自己三年的中职时光,停止抱怨与叹息,不气馁,不堕落,不做命运的逃兵,生活只会眷顾有理想,肯奋斗的人们,只有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才会受到生活格外的青睐。

当然,我们要敢于面对事实,我们学校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但我们是来学技术的,是来成长的,这一切只能成为激发我们奋斗的动力,绝不能成为自我堕落的借口!我们身边确有个别不爱学习,调皮掏蛋的同学,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们更不能成为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坚定自己的意志,坚持自己的选择,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不做逃兵,不为自己抹黑,相信自己,相信xx!

同学们,马上要放寒假了,希望大家珍惜时间,抓紧备考,回家时给父母亲人一份满意成绩。假期在家,多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和父母交流沟通,以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多向身边的人和认识的人正面介绍我们的学校,一个热爱自己学校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看不起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只会被人看不起。多帮助仍在迷茫的同龄人选读我们学校,帮他们谋划一个好的人生前程。

今天你以xx为荣,明天xx以你为荣!谢谢!

第16篇:03版论中职生就业现状及误区

论中职生就业现状及误区

武汉第一轻工业学校周学斌

【摘要】: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职学生的来源、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来分析中职学生就业的正确目标定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及中职学生就业的误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培养目标来源教学现状人才需求正确定位就业现状就业误区又好又快发展

在2009年6月17日,举行的教育部2009年第9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介绍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他说,从2005年到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589.1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64.24万人,就业率达95.77%。但笔者认为伴随全球的金融危机向纵深推进、面对沉淀的数百万末就业的大学生、面对还乡的农民工、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就业浪潮,中职生就业的拐点2010年就要来临,高就业率会急剧下降。现在中职生要理性地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避开就业的误区,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中职学生就业的正确目标定位:面向企业的生产一线、争做一线的蓝领工人,寻找脑力劳动的边缘行业、从事简单的中低技能工作,扎根中小企业、伴随企业的兴衰而成长。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中职生应该知道中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是蓝领阶层的摇篮,是生产一线的主力,也是体力劳动的提供者。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时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只有同行业中级技术水平。因此,中职毕业生应该从这样的一个层次起步:在业务方面从简单的动手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

在做人方面应该承认自己社会知识一无所有、虚心向他人学习,吸收他人的营养、使自己茁壮成长;在态度方面要认识自己,承认现实,努力进取,不气馁,不言放弃,通过奋斗、拼搏用过硬的本领赢得社会经济地位,赢得他人的认可、尊重。

2、中职学生主要为应试教育的末位者、中考成绩末达到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或位置值者。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不过分要求中考分数。中职生的主要来源:家庭经济困难者,理论知识学习困难者,行为习惯不良且难改者,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单亲或残疾家庭的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我家穷、我笨、我智商低、我是坏孩子、我没人要)、至少是不自信的心理,这种来源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太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纪律松懈,对任何事情无所畏、不自信,对老师教的课不感兴趣,执行力极低,在课堂上爱出风头、爱做小动作,内心孤独、空虚,学习难入门,甚至是不想学的现象。那么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再加上中职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所需学的、所需补的课程又比较多、比较杂,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离生产企业的设备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是很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能是具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中职生毕业后只能是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人。

3、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实施等环节来完成。培养的学生目标岗位群为中小企业的生产一线。

(1)文化课程。中职学校文化课主要的教学遵循分类设置、分层施教的原则。分类设置指的是学校制定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要的、广泛的文化课程标准,开发满足相关职成专业大类的文化课程结构。中职学校的文化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的高中阶段水平为标准,基本导向是有用、管用就行。分层施教是在切实分析生源文化课素质的基础上,制定最低标准,降低难度,调整课时,贯彻使学生有进步、有提高就好的原则,废除简单的文化课统一考试,实行分层次教学,增强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重点在于拓宽和夯实学生就业的文化基础能力。

(2)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教学是终身教育和职业基础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学生普适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一般的职业知识、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伦理、职业法规,抽象的工作过程理论,均属于普适性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工作的普遍性要求,是职业主体完成职业活动的基础性能力,中职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有关教学活动,实施必要的实际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具备基本的职业资格。

(3)未来性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具有终身性、变化性、发展性的特点。学生的初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任何一个职业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容、方法、工具等均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变化。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前瞻性,站在发展的角度,关注职业发展的趋势,把握职业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对于职业未来的适应和把握能力。

(4)具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在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及工具使用的历史发展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中职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对学生具体职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谋得并占领职业岗位。中职学校切实加强具体职业的原理性知识教学和操作性技能培训。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生产一线。

4、我国的就业队伍可以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个体私营业主等几个层次。对于中职生加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队伍中在现阶段还不现实、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对于中职生做个体私营业主去创业、他们一没资金、二没经历现阶段也不现实。他们的绝大多数面向企业。对于企业可以分成四个不同的类型:国有企业、外资及中外合资、合营企业、由国有企业转制成的民营企业、大量新建的中小型私有企业。这四类企业中,劳资状况是有差别的,他们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一样,劳资状况也不一样。国有企业就是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例钢铁、石油等,其企业内部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外招岗位一般需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职生很难进入。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是一般中职生就业的主要市场。这些企业愿意招收中职生,因为中职生能迅速上岗,不需要岗前培训。转制的民营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对员工的

需求是中职生或未经过培训的初中文化程度学生都行。小型私有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转制民营企业差不多。

中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清就业现状。做好两个定位(即就业形势的正确定位、就业心理的正确定位)克服一个误区。

1、就业形势的定位

中职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目标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岗位为整个职业金字塔岗位群的最底层。人数需求量最大,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最低。前几年这些岗位大学生不愿加入,伴随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国民普及教育,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二类大学和三类大学的大学生就业目光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也并非中职生独自享有。金融风暴加速产业升级、机器淘汰工人的局面越来越普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有好型社会的建设使得粗放经营的企业逐渐淘汰,高技术含量企业越来越多、对劳动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且对劳动者的需求逐年上升,导致中职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群越来越少。

2010年中职生就业将出现拐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就业岗位竞争对手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高职生,有因金融危机回家的具有实践经验和强健体魄的农民工的双层压力,以往中职生高就业率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就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总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每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劳动力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55万人,增幅达11% ;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2007年7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0%。2008年65%左右的就业率基本稳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3)“十一五”期间年均7.5%的经济增长指标较“十五”期间的年均9.5%有所下降,如果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没有较大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将下降。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处于“买方市场”,直接威胁中职生的就业。

(4)在经历了连年的大幅扩招后,每年的中职毕业生数量都在迅速增长,2009年中职生在校规模已达850万;如今大学生

们不断降低就业期望值,也开始成了与中职毕业生抢饭碗的“竞争对手”。

过去,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业心态普遍较高,但现在不一样了。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以前只想从事精英岗位的大学生,现在都纷纷降低自己的薪酬、岗位期望值,以求找到一份工作。过去,银行柜台、电信营业厅里的服务人员,大部分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学生普遍嫌“工资低”、“不够体面”,而不愿从事这些基层的服务性岗位。但随着大学生们不断地降低自身的薪酬、岗位期望值,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愿意从事这类职位了。现在不少大学生的薪酬期望值也已与中职毕业生基本持平,不再象以前那样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了。这意味着中职毕业生将面临与大学生们“争饭碗”的局面。

一方面,大学生的薪酬、岗位期望值不断降低,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的必然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从事生产制造、服务行业中的低端职位和基层岗位,今后“大学生同中职生抢饭碗”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过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重理论,轻实操”,造成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很多企业更乐意聘用动手能力较强的中职毕业生。但近年来,很多高校(包括一些211的大学)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样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就业心态比较踏实、也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面前,中职毕业生变得毫无优势可言。”

2、就业心理的定位

当今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和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中职毕业生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3、中职生就业误区

中职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它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

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好多单位都愿意在从农村来的学生,就是因为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吃得苦,比城市学生勤快,比城市学生好管理,服从意识强一些。还有一点,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中职生毕业后,由于自身年龄偏低,身心发展还不很成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受社会上的各种择业观念的影响,会产生一些择业误区。主要表现在:盲目从众,随波逐流。中职生择业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追求热门职业,盲目从众,而不从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做长期的考虑,结果在求职竞争中遭遇失败。贪图轻松,害怕吃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总是希望找一个轻松、自在的工作岗位,不愿劳心伤神、害怕吃苦。这类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使运气好找到一份工作,也极不稳定,不会持久,结果还是被淘汰。找大城市、片面强调地区观念。一些同学找工作把眼光瞄准大城市、沿海城市、经济特区,欠发达地区不去。

总之中职生就业的拐点在2010年或许就会出现,高就业率或许成为了历史。现在中职生只有认清自我、解剖自我、了解就业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克服就业误区,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立足中小企业、立足一线工人、扎根基层、不计报酬、吃苦在前、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 《中职生职业生涯辅导与能力训练》 2007年8月第一版

2.吴芝仪 《生涯教育与全人发展》2006年第一版

3.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3版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第17篇:浅谈当代中职生的就业优势

浅谈当代中职生的就业优势

我国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前中职生源的素质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探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中职生 职业生涯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当前中职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他们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问题。所以从以上的情况看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犹显重要。在中职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已要做什么,向何方努力。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将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生活也好像失去了激情,得过且过。教育学生最美好的青春应该是到社会上拼搏一番,明确个人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层次在哪里。通过对将来职业的规划,不仅能使得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走的更稳,也使整个中职生活变得有意义起来。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工作:

一、改变“面临毕业才开始就业指导”的思想,让学生一进学校就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让中职生从进入中职学校开始,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就有了认识。在中职生一进入学校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只有明确了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定位。指导学生正确分析自我,不能在选学专业上随大流“别人学什么我也学什么”或者有朝三暮四的思想。明确“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比如对于一名喜欢计算机的学生,要问他为什么喜欢计算机、是否清楚知道计算机是要学什么。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有目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形成“为了工作,掌握技能”的思想。在校学习期间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他们多掌握一门技能在社会上就多一分就业的机会,多一分竞争力,技能证书是他们就业征途上有力的敲门砖。

二、更新学生的观念,改变社会偏见。据介绍,现在中职生不但就业形势好,不少人还走上创业道路。在就职中能找准自已的定位中职生就业比大学生更受企

业的欢迎,为什么呢?企业的老板如是说:“虽然企业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但是我们宁愿选择中职生,而不大想再招大学生。”相对于大学生,中职学生的工作态度更踏实。大学生一到岗位就开始嫌这嫌那,抱怨“工作环境不好”、“设备落后、不能学到想学的东西”,不到三个月就要求提高薪酬待遇。而中职生的工作技能并不比大学生差,还经常很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技术,“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都比大学生强一些”。“大学生不能安心在生产线上,而技工则比较安心,相对比较认可自己的职业,工作也有明确的方向”。所以中职生能掌握熟练的技术且具有良好的心态在企业是很受欢迎的。

三、加强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在能力上的集中和综合表现,是多种能力的组合而形成的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多种能力融会贯通而形成的能力。人才市场信息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趋于选择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实践也证明,综合职业能力和劳动者的竞争能力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综合职业能力强的中职学生,无论是求职;还是立业,其成功率都非常高。所以在指导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要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参观人才市场等活动。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的同时;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在职业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在职业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清当前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前景,引导他们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理想摆脱了幻想色彩,变得具体而现实了,时不我待,就业并不遥远,促使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主动适应社会要求。最终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第18篇:试析做好中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学校可以采取的就业指导方式有: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强化学生技能、倡导学生自主创业等等。中职校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铺设广阔的就业之路。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中职校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做好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职生的就业之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吸纳国,需要大批的中等技能人才;忧的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职生不断增加,而2007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已波及全球众多国家,导致许多企业纷纷减产、裁员,甚至倒闭,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不容我们忽视。

一、中职生就业面临的三大难点

1.目前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掌握得不扎实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第3年顶岗实习。为了缓解学校就业推荐工鞯难沽Γ绕涫蔷梦;⑸岳矗矶嘀兄把T谘投恋牡诙晗卵谝豢П憧冀芯鸵低萍觯獾贾滦矶嘀兄吧诿挥姓莆蘸米ㄒ导寄艿那榭鱿氯パ罢夜ぷ鳌<又芏嘀兄靶8?a cla=content_a href=http:///cla_free/79_1.shtml>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设置,而有些专业是在教师资源不充足、教学设备未完善的情形下仓促开设的,学生很难学好一技之长,致使就业竞争力差。

2.就业观念没有更新,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

虽然前两年中国的中职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属于高就业率。但许多中职生并没有主动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固步自封。有的把“职”定在很狭窄的范围,要求工资要高、体面、要求专业对口等等。事实上,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地区许多企业的用工需求已经大大减少,企业频频到中职校招人的场景在2009年初已经大大减少。

3.就业大军增加,就业竞争日益白热才艺

2009年2月《武汉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上有大学生下有农民工中职生就业遭受“挤压”》的报道,报道中提到:“石牌岭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往年毕业学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但今年由于经济危机影响,目前校方已掌握的就业意向与往年比有一定的差距。该校招毕办负责人说,中职学生相对大学生和农民工来说,具有相对劣势,学历上不如大学生,吃苦耐劳方面又赶不上农民工,形成‘两不靠’的尴尬处境。”上有大学生愿意降低工资找工作,下有农民工更吃苦耐劳不择业,经济危机寒流中,中职生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就业“挤压”。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

二、就业指导工作需在推陈出新中抓效果

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短暂的,也不具有固定模式。目前,中职学校都已经将推荐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不断更新指导方式和内容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1.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

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职业院校要以企业对毕业生喜欢不喜欢、社会对毕业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依据,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业绩的标准。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毕业生,并热情地指导学生自荐就业,研究和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花大力气疏通就业渠道。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

目前在少数中职学校开设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是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是企业指派的专业人员,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虽然“订单式”教学有其单一性的缺点,但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优势是能够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2009年3月《浙江日报》一则题为《浙江省20多万中职毕业生就业底气九成能就业》的报乐刑岬?“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今年有304名毕业生,到目前为止已有127家单位先后到学校招聘,提供的岗位多达915个。该校校长说,尽管今年毕业生的需求没有前两年那么旺,但一个学生有3个岗位可选,而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学生有五六个岗位等着。”在经济危机面前,中职学生不为就业工作发愁的原因就是“学校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创办了全省唯一的消防器材和蜂学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报道中提到该校今年首届“天篷班”24名学生全部就业,顶岗实习时月薪就有1800元,最高月薪达到3000多元,当地一些知名蜂业公司因为招不到今年的毕业生,只好预订明年的毕业生。可见“订单式”办学可以作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2.强化技能,鼓励学生多证傍身增添竞争砝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专学校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并要求学生“双证毕业”。所谓“双证”,是指高职、职校、技校、中专毕业生手里的《毕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学生们除各专业学科毕业证外,还持有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已成为就业的“绿色”通行证,持“双证”者就业率远远高于其他求职者。

此外,教育部门、中专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中专生的技能比赛。学生通过技能比赛不但能锻炼自我能力、开拓眼界,还能通过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为日后就业铺好路。2007年7月《半岛晨报》的一篇名为《学生组个人全国第一职教“状元”拒月薪8000》的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篇报道提到大连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拒绝了月薪8000元的工作。他能

这么“牛”的原因就是在2007年6月结束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上,他获得了学生组个人成绩全国第一名。虽因要继续上学深造拒绝了高薪工作,但他说:“我现在变得更加自信了,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可能还没有我高。”可见,技能比赛的获奖证书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学校倡导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

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2008年9月《中国纺织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中职生创办服装工场产品远销国内外》的中职生创业故事。故事主人公是“80后”的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他们在一家童装企业工作,因为表现优秀,月薪达到了5000元,但他们不放弃创业梦想毅然辞职,成立了服装设计室。经过近3年的拼搏,他们在2008年开办了自己的服装生产工场。而今他们设计的服装已经远销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开办的服装加工厂也陆续接下国外客户的订单,成为中职生创业的佼佼者。事实上,中职生成功创业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不可否认,一个中职生创业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掌握扎实的技能,结合不断更新的知识,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中职学校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创业。

为了日后学生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关课程。学校可通过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事迹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常见也最快见效的方法是邀请部分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鼓励学弟学妹。因为师兄师姐的学习工作经历、经验是最好最生动的例子,学生们爱听,也听得进去,能学到很多东西。

总之,中职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要把就业指导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通过多样、灵活的就业指导方法为中职生开拓广阔的就业之路。

第19篇:适合中职生的就业面试技巧

适合中职生的就业面试技巧

一、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中专生较为容易忽视,而事实上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体现了面试者的思维、素质、能力、态度等多方面。

(一)准备必备物品,做好硬件准备。

面试前,应把文凭、身份证、报名照、钢笔、证明文件等带齐,以供考官查看。最好带上公司、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重温应聘职位及该岗位的具体要求。

(二)查找交通路线,以免面试迟到。

(三)准备面试时的着装和个人修饰。

参加面试,在衣着方面虽不需特别讲究,但要注意整洁大方。男士衬衫要换洗干净,皮鞋要擦亮,力求表现出成熟、稳重、可信赖。女士不能穿过分前卫新潮的服装,化妆不宜过于浓艳,力求表现出热情、大方和有亲和力。总之,着装要协调统一,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另外,还应保证面试前充足的睡眠,保证面试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巩固。

面试者需尝试大声说出你在学校专业教育、技能训练以及曾参加的实习、或者工作中所学得的相关技能,以及为什么你是该应聘职位的最佳人选的理由,必要时可将要点记录在一张索引卡片上。同时需要将所应聘岗位及自己所学专业的主要知识点浏览一下,做好所储备知识的必要巩固。

(五)提前到达面试地点,观察并适应面试氛围。

面试者需确保面试前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等候面试。在等候中注意观察该公司、企业的办公室气氛。如果大家都穿牛仔服装并用随意的口气打招呼,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在面试时不必太刻板。

二、面试进行中的技巧

(一)发挥个人特长,争取就业机会。

有的同学使用形体语言较好,有些同学使用非语言交流很好,要注意相互间的学习借鉴。

1 面试中的形体语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面试中,恰当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将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握手:这是你与面试官的初次见面。如果他伸出手,却握到一只软弱无力、湿乎乎的手,这肯定不是好的开端。握手应该坚实有力,但不要太使劲,而且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如果你刚刚赶到面试现场,用凉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手心发凉,就用热水捂一下。

(2)坐姿:站如松,坐如钟,面试时也应该如此。要表现出精力和热忱,松懈的姿势会让人感到你疲惫不堪或漫不经心。面试前可照照镜子,甚至拍段录像审视一下自己。

(3)眼神:面试时应看着面试官,但不要瞪视,因为这样显得太有进攻性。不要不停地环视房间,会显得缺乏自信或对所谈话题缺乏兴趣。

(4)手势:说话时做些手势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避免说话时摸你的嘴。平时打电话时,可以在镜子前看看自己,因为你在面试中很可能使用同样的手势。

(5)仪态:没什么比抚弄头发、按笔帽、脚拍地,或不由自主地触摸身体某部分更糟糕了。要准备好发言,面试时镇定自若地说出来。

2 面试中的语言交流

除了个别特殊职业,很难说求职面试中存在有特殊的语言要求。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方式,而求职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求职面试应达到的水准。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要经过日积月累,决非一蹴而就之举,能在昼夜之间准备就绪。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是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例如:发音清晰,语调得体,声音自然,音量适中等。说话时俚语不断,口头禅连篇,如病句、破句一样,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

(1)发音清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当然,如果有法矫正的应该努力矫正,不采用消极的方法。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口含鹅卵石练出一付伶俐口齿的故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启示。

(2)语调得体: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若有人说:“我刚丢了一份工作。”使用同样的反问句:“是吗?”作答,可以表达吃惊、烦恼、怀疑、嘲讽等各种意思。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易对听者造成悬念,提高他的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表现说话人果敢决断,有时显示他的主观武断。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总比生冷平板的语调感人。

(3)声音自然:用真嗓门说话,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4)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总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大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5)语速适宜: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地减缓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节奏更容易使人接受。

(二)克服不良习惯,树好第一印象。

面试时,自始自终保持斯文有礼、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生动活泼的言谈举止是非常难,且需要平时多加注意。个别求职者由于某些不拘小节的不良习惯,甚至是其中一小点表现,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试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求职失败。

1 手:这个部位最易出毛病。如双手总是不安稳,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考官递过来的名片等动作。

2 脚:神经质般不住晃动、前伸、翘起等,不仅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而且显得心不在焉,相当不礼貌。

3 背:哈着腰,弓着背,似一个刘罗锅,考官如何对你有信心?

4 眼:或惊慌失措,或躲躲闪闪,该正视时却目光游移不定,予人缺乏自信或者隐藏不可告人秘密的印象,极易使考官反感;另外,若死盯着考官的话,又难免给人压迫感,甚至感受到你的攻击性,招来不满。

5 脸:或呆滞死板,或冷漠无生气等,如此表情怎能打动人?需快快改掉。一张活泼动人的脸很重要。

6 行:其动作有的手足无措,慌里慌张,明显缺乏自信,有的反应迟钝,不知所措,不仅会自贬身价,而且容易被考官看扁。

中职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等方面还考虑得不是很仔细,在很多方面容易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以上所列技巧,完全是建立在平时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中职生只有面对现实,扎实学习,努力提高,并在面试前又能放松心态,充分发挥,才容易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抢得头筹。

第20篇:中职生的就业优势在哪里?

中职生的就业优势在哪里?

中职生有以下这些就业优势:

一、中职毕业生受青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涉世不深,敬业精神较强,能对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

二、中职生就业渠道多:目前,中职教育机构为配合用工形势市场化,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以便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三、中职生升学创业选择机会更多:全国中职毕业生的出路十分宽广而畅顺,除就业外,也可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更可参加专为中职升高职设置的“3+专业证书”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四、

一技之长敲开就业门:近几年来,全车中职类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很抢手,平均就业率超过95%,职校生在毕业前就被预定。

五、

成功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创业者应具备三大素质,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知识和能力素质。

创业者的这三大素质,简单来说,就是要智商够、情商高、挫折商强。智商够就会乐于学习和工作;情商高就会人际关系广泛;挫折商强就会能够勇于承担风险。创业往往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创业者必须善于发现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必须敢于冒险

中职生优缺点对比

在现在不少家长眼中,读中职就是不求上进的表现,是考不上大学的“差生”的选择。其实,这是对职教政策的误读,中职生一样可以读大学,并且可以读好大学,甚至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等,武汉华中艺术学校中职生可通过以下方式读大学:

1、是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毕业后拿全日制专科文凭,可参加统招全日制专升本,也可以读名校自考专升本专套本等。(优势:竞争小。缺点:只能填报本省院校,不能进校转专业)

2、中职学生可以通过湖北技能高考(对口升学考试)实现上大学的愿望,湖北技能高考本科通过率是10%,高职高专通过率为78%。而武汉华中艺术学校针对技能高考培训多年,本科通过率达20%,专科通过率也在89%以上。(优势:竞争小。缺点:只能填报本省院校,进校可以转专业)

3、中职学生也可像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武汉华中艺术学校艺术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的艺考。(优势:艺术高考比普通高考更容易上本科大学)

政策原因,2017武汉6000中考生没有高中读

家长都知道,55%的学生没有高中上,武汉民办高中基本招满,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学校上,六千武汉伢没有高中读,家长也在担心学生如何选学校? 是让还孩之学一门技术?

还是让孩子继续读高考班考一个好的大学?

又或者让孩子读艺术学校参加艺考考一个好的大学? 这个学校一定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武汉华中艺术学校

升学方法:

1、文理班参加普通高考,

2、艺术生参加艺术高考,

3、中职对口高考,

4、高职或体育院校单招

学校优势:

1我校招生对象广泛。包括应往届初中生、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社会青年。

2、我校教育的学习内容适应性强。我校教育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相并重,既能弥补初中毕业文化知识的欠缺,又能有针对性地学到一技之长,而知识技能型人才正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

3、就业形势好,发展空间大。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大学生好就业,中级技工的工资高于本科生,高级技工的工资高于硕士研究生。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就业率已达到96%,中职教育成了就业直通车。

4、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

一、二年级所有学生,每生每年资助生活费2000元。这2000元钱直接打到学生的银行储蓄卡上,每月打一次,每次200元

武汉华中艺术学校招生网www.daodoc.com

《中职生就业申请范文.doc》
中职生就业申请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