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申请书范文

2022-11-12 来源:申请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国际交流备忘录

校际友好合作备忘录

二0一0年 三月二十六日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积极推动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本着互信互利、共同发展的宗旨,达成以下合作协议:

第一条、总则

双方同意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教师和学生交流、教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专业开发建设项目。合作专业范围为双方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最终以两校签署的协议内容为准。

第二条、教师互访

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进修、交流、培训等。

第三条、学生交流

开展两校学生之间的长、短期合作和交流,双方学生可以插班形式进行长、短期留学,互相承认学分。

第四条、教学合作

双方在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手段、方法以及研发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第五条、科研合作

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科研合作。

第六条、学术合作

开展学术研究合作,共同举办学术及教学研讨会;可在对方出版的刊物上互发学术论文;交换学术出版物、学术刊物和教育相关的资料等。

第七条、其它情况

双方以后的合作项目协议均在本协议的原则框架下另外签署。

推荐第2篇:国际交流奖学金

重庆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重大校外„2013‟13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奖学金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为了培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让更多在校学生有机会到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在实践中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学习创新思想和先进技术及理念,规范学生国际交流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特制定重庆大学学生国际交流经费管理办法。

一、名称及金额

重庆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按当年预算根据校内相关规定

推荐第3篇:英语国际交流

英语国际交流

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对英语国际交流这门课程不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让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总之这个学期的学习受益颇多。

英语国际交流从字面意义上是语言的国际间的交流。刚开始我理解这门课程可能仅会涉及到英美的风俗节日,习惯或是思想观念等这些方面。可是上完这学期的课程之后我了解英语国际交流这门课程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我简单做了总结,从特征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范围具有广泛性,内容具有丰富性,形式具有多样性。从语言交流来看,它可以是简单的日常交流又可以是学术交流还可以是商业交流。因此对这门课程如果单纯是老师讲解的话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可能范围会涉及的较窄,内容较少,形式较单一,且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课堂的活跃性,这就需要同学自己动手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可以讲解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是不常见的话题或是较为有趣的话题,通过这一过程,查阅资料和讲解的同学对他所讲的课题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并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通过这种课堂互动,每个人都动手查阅记忆,在知识的不断学习和信息的各种搜集后,我们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还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反应积极,了解英美国家的地域风俗,节日传统,人文特色,同时,通过比较中外之间不同文化,地域,传统等各个方面的区别会因此有更深的印象。所以,我认为,这一课程通过学生讲演的形式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发散我们的思维,学习更多英语的知识,因此,我很喜欢这一课程。并在上一学期我几乎每次都会来听课,我一是认为这是对演讲同学的支持,另一方面我认为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我可在那一节课里学到一定的知识,哪怕是单纯的几个单词,也都是值得的。因此下面我想说说对于这门课程我自己的表现以及收获。

距我们演讲还有大概两周时间的时候我们组就开始聚在一块讨论主题,因为我们组是第十一组,大部分的主题都已经讲过,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所讲演的主题可以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不太沉闷但都不缺乏严谨,我们想过很多的主题,例如乐器,老人的休闲娱乐,养生等,但都感觉要么是范围太窄,要么就是不能将我们组四个人之间有很好的衔接和过度,所以经过一番的讨论,我们最终一致决定讲五百强—亿万富翁---背后的女人----富二代这样的一个主题,并认为它不仅衔接连贯而且很好地突出了我们的特色。这个主题确定好后,我讲的是亿万富翁。我的思路就是资产,人物,简介,事件,名言以及他们的鼓励和激励作用。所以我首先在网上找的中国福布斯排行榜和世界福布斯排行榜,将几个核心人物确定之后,然后查阅他们的简介以及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并将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名言记录下来,我先后定的人物有马云,陈光标,Bill Gates(比尔盖茨),Warren.Buffett(瓦尔巴菲特),通过对他们资料的查找,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知道了马云也是英语专业出身,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将英语说得非常流利,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以及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我的印象很深:It\'s better to hang out with people better than you.Pick out aociates whose behavior is better than yours and you\'ll drift in that direction.最好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和行为良好的人在一起,你的行为也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的。因此在自己资料的查找和整理过程中,在羡慕这些亿万富翁拥有大笔财产的时候,也知道他们的成功都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获得的,没有人随随便便的成功,因此我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力争上游,向优秀的人不断学习。

除了自己做PPT所做的准备和收获之外,对其他同学分享的内容我也收获颇多。

推荐第4篇:国际交流处工作总结

国际交流处2013年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际交流处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提升我校国际知名度,培养师生国际化视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实效,切实做到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部门制度建设,注重部门工作人员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努力建设创新、高效、和谐的部门工作作风。

今年九月,国际交流处新增两名工作人员,同时成立中澳合作项目教研组,还有两名原旅游系教师归口到中澳项目。面对工作团队扩大,任务更加宽泛的局面,我们通过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流程来规范部门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一)、明确并公布国交处三名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行政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能处理、落实日常事务。

(二)、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业绩考核,借鉴学校工作分解的方法,每月初列出部门人员负责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督促检查,并要求对各自的工作完成情况作出书面反馈,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

(三)、加强部门人员的沟通,不定期的由部门负责人召集工作碰头会,通报工作情况、商量工作方案,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集思广义,经过一学期的磨合,本部门人员形成了较为默契的合作关系,能够自觉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积极提出工作设想。

二、秉承开门办学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接触国际知名的优质行业单位、教育机构和团体,通过参观访问、交流洽谈寻求中外合作机会,推进了中外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的交流,提升了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契机促进我校国际交流工作水准。

(一)、本年度我校接待的国外参观访问的团体有:4月接待俄罗斯中央教科所代表团,为我校参与“中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研究作好准备;5月接待了在苏州交流学习的芬兰师生一行5人;6月接待了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教师代表团近40人,并签定了合作协议;10月接待了参加奥利安国际酒店教育集团年会及论坛的近十个国家的六十多名外宾;11月接待了俄罗斯新欧亚基金会代表团十余人,并就多方位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二)、注重国际交流的实效性,不把国际交流作为装点门楣的形式,而是积极寻求双方合作的空间,争取与到访的国外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努力达到“为我所用、互惠互利”的合作结果。

本年度我校与国外行业单位、教育团体达成合作意向的有: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多次洽谈联合举办空乘专业事宜,有初步合作意向,但是具体合作模式需要加紧商谈;与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就师生互访、实习交流、师资培训签证了合作协议,第一批交流的学生有望在明年春天到达我校;与俄罗斯新欧亚基金会代表团广泛交流了合作方向,并被“中俄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组指定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公办学校合作,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商谈内容广泛而深入,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需要按照商定内容跟进课程交换等具体事宜。

(三)、国际交流处与各系、部通力合作成功举办了“奥利安国际酒店教育集团年会及论坛”,我校热情、周密、专业的会议组织水平得到了来自十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旅游业高层管理、旅游院校专家学者的交口称赞,标志着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本次会议来宾层次之高、时间之长、要求之复杂在我校尚属首次,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国际交流处承担了会议的议程安排,会务协调,会议文稿的撰写与翻译以及论坛同声传译工作。会议历时一周,本部门全力投入时间多达一个月。在会议召开期间,每天需要安排行政组、学术组、陪同组不同的活动内容,并且每天都有调整,需要与多部门及时沟通,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奥利安论坛当天,我们还承担了十余位嘉宾演讲的同声传译工作,通过这次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提高了本部门专业翻译水平。

虽然这次会议组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以后还需提高会议组织工作的计划性、细致性和全局性。

三、根据各系部的教学要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并落实外教在安全,生活,教学等方面的制度与人员安排:

(一)、2013年为旅游系,财经系,商贸系分别聘请了加拿大与美国籍外教各一名,澳班项目聘请了两名塞舌尔籍外教两名,落实了外教的体检,合同签定,证件办理等事项,并安排商贸系的沈澜,旅游系的任文莺老师为其联系人,具体负责两名外教日常的信息沟通,工资申领及日常生活翻译工作。

(二)、修订了我校外教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外籍教师管理试行条例〉,〈师生涉外活动注意事项〉等规章制度,使得外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认真组织了外教的教学评估工作,由我处牵头,组织了外教教学观摩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外教教学效果评价,给外教作出书面反馈,以期提高聘专效益。

四、在改建中澳项目硬件设备设施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办学三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推进中澳项目的内涵建设,探索更为适合国情的课程安排、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着力将这一项目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培养专业国际酒店经理人的拳头产品。

(一)、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配合后勤处作好项目设备设施改造的方案设计、设备搬迁、环境布置工作。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中澳项目的办公室、实训室、学生宿舍基本接近国际水准,具备了国际项目的硬件基础。

(二)、认真总结中澳项目办学三年多来的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方案。

1、组织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全英文讲授澳洲课程的反馈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向澳方通报、征求改进意见;

2、借鉴我校班主任管理经验,变松散型的学生管理形式为介入式的管理形式,如加强了学生宿舍的检查和管理,培养学生整洁、细致的职业习惯;加强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应中国学生成熟度,独立性较差的

特点;成立了学生会,加强了学生的自治管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在研读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听取其他合作项目办学情况、师生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原合作协议,制定更为合理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

(三)、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加强行业经验的学习,提高教科研能力,尽快实现从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的角色转换。

1、成立了中澳项目教研组,定期举办教研活动,要求成员互相听课、评课,增强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2、邀请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Mr.Cook 来校对全体项目教师进行“教学策略”专题培训,使全体教师更加了解澳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训效果很好。

3、10月3日—7日,向全校开设教学展示课,并与旅游系专业教师举办专题研讨会,就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借鉴中澳项目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题研讨,促进了教师的反思和总结工作。

4、推动教师加强教科研工作,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争取在2008年奥利安论坛召开期间每位教师递交一篇英语论文。

5、今年9月,中澳项目再次挑选出8位教师赴蓝山学院接受培训,原定今年十月成行的四位教师因签证延期将于明年一月赴澳学习,四月再有四-五位教师赴澳,同时在对项目教师的二次培训也已启动。

(四)、开拓中澳项目招生的新途径,扩大了招生网络,实现了招生数量的稳中有升。

本年度,中澳项目与近十家教育中介签定了招生协议,参加了众多的招生推介会,借助他们的平台和网络加强了宣传,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同时与香港和印尼的中介加强了联系,有望在14年春季招收到更多的国际学生。本年度春季招生18人,秋季招生48人。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不必要的简单重复工作占据了部分时间,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有待增强。在新的一年中,切实制定学习计划,加强对高职教育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的学习;改变工作习惯,常规性的工作通过制定流程来减少不必要的解释和重复性工作;提高部门领导水平,更合理地进行工作分工。

2、对中澳项目的招生宣传工作不够重视,在新的一年中要把宣传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宣传材料的质量,寻求其他部门的支持,更好地提炼展示中澳项目的优势,增强宣传的吸引力。

3、改变中澳项目中软件全盘西化的现状,融合中国学生的现实状况,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管理手段,真正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勇于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实现我校举办中澳合作项目的初衷。

国际交流处

20

13、

10、

推荐第5篇:国际交流处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一、外国留学生管理

(一)、留学生培养工作继续显成效

截止2015年11月,今年共招收留学生27人,均来自泰国。现在校人数13人。12月中旬有6名韩国交换生开展为期1个月的语言文化学习。留学生人数的稳步增长,也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国际化,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声誉。截至目前为至,我校与国外14所大学均有合作,更与韩国又石大学、泰国远东大学、泰国博仁大学建立了长期互派交换生的合作,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留学生信息登、统计工作,编撰了《来华留学生管理条例》、《留学生入学手册》等文件,进一步推进了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每位留学生通过入校时领取手册,了解了我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类生活信息,能够尽快融入学习生活。

今年,学校安排我处参与接受留学生资质评估,使我校成为了具有接受学历留学生资质的独立学院。

(二)、留学生服务

留学生来自异国他乡,面临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秉持“以人为本,加强沟通,热心服务”的原则热情为留学生服务,认真听取留学生意见,对于正确的意见接受改正,对于一些偏差的意见也及时说明,并于对方院校及时沟通,学生表示满意。

1、在日常管理中,留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妥善解决。尽可能的提供帮助。有留学生意外受伤、患病或遇到困难时,及时赶到,垫付费用、协调治疗,值班看护,为他们排忧解难。

2、在留学生宿舍管理方面,定期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住宿情况,同时进行宿舍安全教育。

(三)、留学生特色活动

为让留学生尽快适应在昆生活,丰富留学生生活,认真组织留学生参加文化考察、社会实践和各类文体活动。受到留学生的欢迎。

(四)、努力提高留学生管理水平

1、遵照“外事无小事,外事授权有限”的原则,加强了请示汇报。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外事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工作中,十分注意加强与省外事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局等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报送信息,加强请示汇报。

2、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做好安全维稳工作。留学生管理是涉及学校管理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我积极与各部门建立了较好的协调机制,遇到突发问题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保证了各种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抓好入学教育,严格法规管理。每学期开学都对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发放《来华留学生管理条例》、《留学生入学手册》,做到各种规定事先告知,不留死角。

二、外教服务 积极、提前为外教准备工作、生活条件,安排好外籍教师来华后的住宿场所,外教公寓的室内配置主要包括电视、电冰箱、床及床上用品、厨房用品、办公用品等设备,积极努力地为外籍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外籍教师来华前的准备工作周密、严谨、及时,未出现任何纰漏。

籍教师的日常管理。外籍教师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认真研究分析外籍教师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针对性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联系、协调各二级学院、教务处等部门,做好外籍教师的教学工作工作;联系、协调后勤、财务、等部门做好外籍教师室内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住宿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为保障外籍教师的安全,每逢寒暑假或长期法定节日前,详细了解外籍教师的假日安排,并提醒其外出时的注意事项,随时掌握外籍教师的出入情况等。

学期内定期组织召开外教工作会议,与外籍教师亲切交谈,听取外教建议,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外籍教师倍感温暖和关怀,有效地激发了外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完善对外籍教师日常管理工作。

三、部门日常工作

积极工作,主动询问。配合领导完成国交处及国际学院内部日常行政工作。

推荐第6篇:国际交流合作总结

近5年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总结

淮安市中医院

近年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一2020))》等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交流合作一:市卫生局副局长、我院孙邦贵院长到香港东华三院考察学习并进行交流合作。2012年8月下旬,市卫生局副局长、我院孙邦贵院长随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卫生局吉文桥局长等一起到香港进行考察学习。在此期间,孙邦贵院长与香港东华三院签订了良好的合作意向。香港东华三院是一所在香港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的著名医院,一直以来,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规模最大的慈善社会福利机构,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了利民、惠民、爱民。在交流汇报会上,孙院长向东华三院的领导专家汇报了淮安市情市貌和全市卫生工作情况,并着重介绍了我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中医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和疗效情况。在听了孙邦贵院长的介绍汇报后,在座的香港东华三院领导和专家高度赞赏了淮安近年来

1

的发展成就,对淮安市中医院近3年来的跨越发展惊叹不已,表示有机会一定到淮安、淮安市中医院走一走、瞧一瞧,推动加强两者之间合作交流的力度和深度。经过友好交流和协商,我院与香港东华三院达成了如下协议:

一、淮安市中医院在香港东华三院建立中医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派出适量医疗、护理和医院管理人员到东华三院接受培训,提高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香港东华三院和淮安市中医院互相派遣医务人员,在对方医院执业(按香港和大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理),互相学习借鉴,交流业务。

三、香港东华三院根据淮安市社会和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淮安市中医院共同开设带有投资性质的服务项目,一方面为淮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患者服务,另一方面,带动淮安市中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

四、香港东华三院若有意到淮安市从事现代化服务业方面的投资,淮安市中医院将尽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交流合作二:妇科专家蒋莉主任作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随团赴日本考察学习中药颗粒剂使用推广情况。蒋莉主任拥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十大女杰”、市名中医、“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临床研制出“妇炎平合剂”、“桂红灌肠液”、“通管散胶囊”、“补肾抑抗灵胶囊”、“宫糜1号”、“催经止孕汤”等特色中药制剂近10种,对免疫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排卵障碍性不孕、急慢性盆腔炎、中西药流产等方面研究颇深,尤以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在蒋莉主任的处方中,中医药处方所占比例

2

达到95%以上,由于疗效突出,被誉为德高望重的“送子观音”,为医院中医中药的推广使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2月下旬,蒋莉主任赴日进行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期间,蒋莉主任随团分别到东京、京都、大阪等地考察了日本包括丰田汽车、高端农副产品和中药生产研制企业等一批高新企业。一直以来,强大的科研能力是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日本政府也将保持科研优势作为应对未来挑战的主要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科技优惠政策,刺激日本科技创新和创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日本现有65%医生会使用汉方药,从事汉方医学、针灸及按摩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近年来,日本汉方制药业迅猛发展,目前有汉方药厂200家左右,4万多家药房经营汉方药,汉方药制剂多达2万多种,其生产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日本草药爱好者现在越来越多,有关行业正在将草药用于食品、美容、日用品等多方面,一个中药商品消费热正在日本形成。

蒋莉主任认为,日本目前所用的汉方药大多为精制颗粒冲剂,相对于水煎剂更为便捷,因此,在保证方药有效性的基础上,改进中药方剂的制剂工艺的研究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强大的科研综合能力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医药在日本得到了高度创新和发展,作为我国的国粹,我们作为中医药人,理应在国内大力推广使用中医中药。

交流合作三:外科方友平副院长、内分泌科洪兵主任即将分别赴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锡耶纳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中西医结合学习研修。作为2013年度江苏省卫生国际(地

3

区)交流支撑计划中意专科医生交流项目录取人员,我院外科方友平副院长、内分泌科洪兵主任一直致力于强化中医西结合预防、治疗各种疾病,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方友平主任医师原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专家,现担任大外科主任、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主任。自加盟到我院工作以后,与肛肠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等科室加强合作,开拓创新,把现代医学与传统的中医中药充分融合,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博士洪兵主任原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现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淮安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淮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淮安市中医院又名淮安市糖尿病医院,中医治疗糖尿病水平和疗效俱佳,在市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洪兵博士与内分泌科室人员相互协调,注重学习,科室科研能力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加强。随着方友平主任医师和洪兵博士两位专家的出国研修和医院对国际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视,医院与国际交流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到“十二五”末,医院高素质中医药外向型人才队伍将逐步形成,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保障体系将初步建立,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对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将显著提高。

推荐第7篇:国际交流工作思路专题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2016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16年我处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继续抓好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响应学校“开放式办学”号召,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战略;巩固、完善、落实与国(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成果,拓展与国(境)外高校的联系交流,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努力为我校教师出国留学、访学、进修创造条件;加大与国(境)外高校学生交流力度,为我校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广开渠道招聘国外学生来我校留学。

二、目标任务及措施

(一)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是贯彻始终的中心工作,2016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部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

(二)国(境)外友好学校拓展与合作交流

1.2016年拟新建国(境)外友好合作学校1-3所。争取在欧洲大陆新建1所友好合作学校,进一步拓展境外友好合作学校的地域分布范围,拓宽与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面。

2.认真做好国(境)外友好合作学校代表团来访的接待工作。3.合理统筹3-4批团组赴国(境)外高校访问,认真做好访问团出访的报批、签证等相关事宜。

4.力争发动我校相关院系与国外高校联合申报1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三)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

1.选拔4-6名学生赴韩国亚洲大学开展2批学生交流项目,交流时长1学期。2.选拔4名左右学生赴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开展2批学生交留项目,交流时长1学期。

3.选拔2名左右学生赴泰国苏兰拉里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同时接收泰方2名左右学生来我校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习时长3-4个月。

4.通过多方渠道,力争录取1-5名国际学生来我校留学。

5.选拔1-2名师生通过国家汉办派出赴国外进行汉语言文化教学,传播中国文化。

(四)外教聘请与引智项目

1.拟聘请长期外籍教师6-10名来我校担任语言和专业教学工作,较好地满足各个系部对外教的需求。

2.积极引进国外智力,2016年拟报批“海外名师”及其它引智项目1-2个。3.分别邀请1名美国籍和1名新加坡籍外国专家来校执行“海外名师”项目,以及1名俄罗斯籍外国专家来校执行省级引智项目。

(五)教师出国培训与公派出国留学

1.2016年我校拟选派15名左右教师赴国(境)外相关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提高我校教师业务素质。2.积极组织我校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拟申请获批1-3个国家留学基金委湖南省地方合作项目。

(六)师生英语提升服务

1.面向有意申报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学生免费开办英语口语及中华才艺表演培训班,让更多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出国交流。

2.我处下属的中外文化交流协会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浓厚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西方文化的氛围。

3.继续开放外文图书室,为全校师生提供英语口语及外国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推荐第8篇: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职责

1.主持国际交流中心工作,负责日常对外联系、协商、接待工作; 2.组织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外事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3.根据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检查和落实; 4.负责项目的审批立项、招生宣传、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师选聘; 5.审核外教来源并与外籍教师签订聘用合同; 6.督促外籍教师来华手续、延期手续及相关证件的办理; 7.负责外籍教师在学院工作情况评估,工资标准核定及日常生活管理; 8.负责外籍教师在学院期间的国家法规及安全宣传工作; 9.负责国(境)外合作院校来学院访问或讲学的接待、安排; 10.负责项目实施前的论证和有关手续的报批工作; 11.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9篇: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国际交流服务中心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在主管校长具体指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以学校开展“内涵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外事任务,实现了中心持续发展。现作2013年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报告。

一、理顺编制,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年初根据学校机构改革和人员岗位聘任工作的部署,中心按照要求进行了各部门岗位竞聘工作,实现了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管理运行模式,有利地促进了中心外事服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工作局面。中心为把此次机构改革和人员岗位聘任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召开全体人员动员大会。做好思想发动,人人清楚此项工作的意义和要求,明确岗位条件和聘任程序。二是召开工作研讨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竞聘工作进一步细化,充 1 分考虑人员岗位特点和人员结构,因地制宜设定好岗位编制。三是严格按程序实施。为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对重要岗位进行摸底调查,按岗位要求设定编制数,形成了岗位优化、人员优选的竞选办法。四是实现服务保障最大化。中心各部门分散在各个校区,管理分散,保障体系有衔接不到的地方。中心经过大量调查,对公寓服务保障结构进行大调整,将外国专家留学生

一、

三、四公寓进行合并,整合各部资源,增强服务保障功能。同时对重要部门增设副经理岗位,加大管理力度,实现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此次竞聘工作起到积极正面作用,推动了中心各业务部门工作的良性开展,为完成好外事服务保障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抓好服务,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2013年,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注重抓好服务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外事服务保障这个重点,以抓服务质量为突破口,树立全新服务形象,全面履行外事服务保障职责。

以抓重点工作、重要部位为突破口,积极树立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对外形象,树立中心特色服务品牌,为学校外事服务和内事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担负起学校赋予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使命。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中心实施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服务跟踪登记制度,建立管理问责制度。并把能不能满足学校外事活动要求, 2 能不能保障学校机关学院的实际需求,能不能符合广大师生的消费能力,做为外事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对各部门保障任务进行跟踪抓落实,以此满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外事服务保障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中心经营管理、服务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对外形象和声誉,代表着中心对外接待服务水平。长期以来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注重基础性工作,努力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并营造出全新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遵循着:一切为了外事,一切想着外事,一切为了专家留学生的实际需要,摆正好自身位置,调整好工作思路。2013年随着学校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来我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已接近1600人。而且公费留学生的大量增加,给中心接待工作到来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根据实际情况,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时论证各种有效安置办法和沟通有关部门具体落实留学生住宿问题。分管会馆、公寓的中心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靠前协调、靠前监督、靠前解决问题,在时间紧、问题多、任务重、落实难度大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中心也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动用一切人力、财力和物资,对各会馆、公寓现有住宿条件进行积极改建、扩建和修缮,增加必备的设备设施,力争满足各国留学生对生活、学习的需求,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了学校提出的“三服务”

3 的工作要求。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相应采取一些服务措施,方便了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需要。

搞好员工培训工作。中心领导始终重视培训工作,为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依据外事服务工作特点,根据“内练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把培训的成果延伸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方法,扎实做好外事服务工作,并不断挖掘服务工作的内涵,让外事服务保障工作体现在细节上、表现在内容上、深化在行动上,使一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养明显提升,精神面貌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进步。

中心始终遵循“外事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定期派人走访慰问外国专家,了解他们工作、生活情况,关注他们生活小事,解决他们生活不方便、不舒适、不满意的问题,积极为他们营造温馨家庭的良好氛围;定期召开留学生对接会,积极有效的解决留学生的各种生活、学习问题。一年来,共解决大小问题共百余个。积极改善服务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保障,适时增加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扩大外事礼品经营规模,提供各种新颖别致的外事礼品,使之更加符合各国留学生不同审美、不同文化的需求,也为校内各部门出访提供外事赠品。中心为拓展服务范围,在友谊会馆修建一处综合性的“会议中心”,为机关部门、各学院提供会议保障;改建六间专家套房,为外国专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013年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在克服资金短缺情况下。加大对

4 维修改造项目资金投入,有效保证了会馆、公寓各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2013年中心投入维修改造资金122.68万元。中心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挤出一定资金加强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证了学校外事服务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当前市场物价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心各部门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并按中心年初制定的经营指标有序进行。各部门在经营活动中,想了不少办法,动了不少脑筋。今年中心的营业收入可达2900万元,基本实现了目标任务。

三、拓展交流,促进外事工作多样化

对外交流是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重点工作。2013年中心不断强化保障意识和加大保障力度,把对外交流与对内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学校外事事业的大发展。

会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组织了6期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援外研修班。有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官员参加了培训。

协助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做好吉林大学第十二届台湾学生北国风情冬令营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2013年圆满完成由学校领导参加的各种外事接待任务。保障各种会议百余次;协助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接待来校访问、考察长短期专家、留学生人员近500余次;接待长、短期汉语言班 5 13个。实现外事用房率达99%以上。

会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做好校内人员出国手续的办理工作。今年共为学校人员办理出国手续1786人,其中教职员工751人,学生1035人。完成留学生670多人的接送站服务;协助留学生900多人次进行体检、健康认证工作;办理810多人留学生居住证变更、延期手续。

2013年吉大海外留学中心开展的主要项目有:

1、与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北美大学联盟(CNAU) 联合开展USPP,IFY,PMP预科项目及AP课程等相关培训课程

2、与数学学院联合承办巴黎十一大,勒芒大学硕士预科项 目。

3、2013年吉大海外留学中心被选为吉林省留学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4、成立国际汉语教育学会吉林大学教师考培中心,预开设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前培训班。

5、与韩国嘉泉大学合作办学,拟办“嘉泉班”。

6、与乌克兰教育部合作,筹办中国学生预留乌克兰预审中心项目。

四、改变作风,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

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次项工作,在反对“四风”方面积极查找问 6 题,并深刻剖析自己在“四风”上的各种表象及产生的原因,务实制定可行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列讲话,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反“四风”学习教育。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交流谈心、征求意见、专题讨论、民主生活会、制定整改方案等环节,把中心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在查把问题上重实际、重效果,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遵守政治纪律与外事服务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在落实政治纪律方面。中心是涉外单位,在友谊、南湖会馆安装有卫星天线,可以收看到部分外国电视节目。以前部分员工有收看外国电视节目的现象。经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认识到了问题严重性,采取责任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杜绝了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二是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中心制定《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严格自律管理规定》。并把作风转变作为突破口,严禁班子成员外出参加地方有关部门宴请活动,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收效明显。

在查摆阶段,集体和个人都能自觉发现问题、寻找症结、查找根源、制定整改;把改变工作作风作为外事服务工作的重点;把提升外事服务能力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在中心形成了讲觉悟、守纪律、务实事、创和谐的良好氛围。在活动开展以来,干部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水平和素质明显提高。

7 中心在创新思路、开拓工作上积极转变观念。强化干部员工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干部员工的进取心、上进心以及“精气神”。不断加强外事接待工作。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外事服务保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此次教育实际活动在中心开展的即扎实有效,又富有活力,干部员工的精神状态好了,工作干劲上来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营造环境,创建员工成长平台

2013年,中心上上下下齐心合力做好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心领导按照注重长远、提升功能、强化素质、营造平台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2013年初中心出台了《关于编外劳动合同制员工福利待遇评选暂行规定》,以此鼓励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现中心制定的年度目标,提高一线优秀管理人员福利待遇,在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收到了积极效果。

发挥一线员工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成为中心外事服务保障的生力军,并在创利、创优、创稳定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1、管理创利。中心通过狠抓管理,在深挖潜力、节流节支、合理用工等方面下功夫,在人工成本、能源费用、物料消耗、采购库管上倡导节约、从严控制,从而使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2、服务创优。中心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服务工作的现场督导和质量检查,逐步完善接待部门及岗位的服务标准,不断

8 提高员工的优质服务水平。

3、安全创稳。中心通过制定各项安全预案,做到了日常的防火、防盗等“六防”,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征候。

五、存在问题

1、工作制度有落实不到位的地方。中心例会制度坚持不够好。应坚持每二周一次主任办公会;每月一次经理办公会。

2、中心理论学习气氛不浓。中心理论学习缺乏计划,坚持不经常,形式不多样。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查找问题时,集体和个人都存在这方面问题。

六、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学校《吉林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紧密联系学校外事工作实际,以外事服务保障为重点,积极做好学校外事专项任务,全面推进学校对外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

1、抓好团队建设,努力提升人员素质和技能。加大考核力度,强化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化外事服务团队。

2、加强外事服务保障标准化、程序化工作。树立“三服务”思想,积极营造“三育人”良好氛围。以外事服务保障为主线,不断提高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水平,积极转变外事服务保障方式,努力形成外事服务保障多样性、主动性、实效性,实现“缔造外

9 事家园”的工作理念。

3、做好援外基地建设,提升组织接待能力。与国家教育部、商务部建立广泛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完备的信息资料库,不断提升接待水平,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教学特色,与参加交流活动的各国官员建立友谊和感情,为国家的外事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拓展海外留学、办学的形式和渠道。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与国内外机构、学校开展办学、培训合作,提供多种留学方式,实现学校让更多国内学生走出国门、增长才干、拓宽视野的目标。

5、提高管理经营水平,增强自身保障能力。积极开展管理经营工作,增强外事保障能力,以服务外事、保障交流为前提,提高管理经营水平,强化自身生存能力。通过有效的组织实施,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推荐第10篇: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外事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根据学院的外语教学和外事活动的需要,为了加强我院外事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外事工作人员工作纪律

第一条 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法令,遵守学院制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外事接待工作中的有关纪律和规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第二条 外事工作由学院国际交流处处统一管理,一切重大事项由学院董事会和学院领导研究决定。树立外事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敬业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服务热情周到,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第三条 在对外交往中,内外有别;不准在外国人面前谈论涉及国家机密的事情。 第四条 与外籍人员的交往中,不得谈论与学院党务、校务、财务等有关的不宜公开的事情。

第五条 不得向外籍人员发表对本校、部门和教职工的易造成不良影响的言论。 第六条 注重政治学习,保持清醒头脑,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与外籍人员工作时,应注意东西文化的差异,求大同存小异,以工作为重,坚持原则,注意方法,互相尊重,取长补短。

第七条 将保密与自律视为我国每一个遵纪守法公民的义务和职责,对违反该制度的人或事;轻者,给予校内一定处置;重者,交国家公安、检察和法制部门制裁。

第八条 根据外籍教师使用要求,起草聘请计划,及时向教务处、分管教学的院领导上报聘用外籍教师计划,并做好外籍教师的物色和聘请工作。

第九条 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在人事部门的协助下起草合同、签订合同,并认真执行外籍教师工作方针政策和合同待遇规定。

第十条 全面掌握外籍教师情况,建立外籍教师档案,按时上报外籍教师情况统计表、聘用外籍教师成果报表及外籍教师工作总结。 第十一条 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外籍教师的教学、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十二条 对外籍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向有关领导或部门转达并协调处理解决。

第十三条 帮助外籍教师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专家证、各类出入境签证、保险、携带物品入关等手续及其它有关证明及手续。

第十四条 负责组织外籍教师参观、旅游、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外籍教师的文化生活。

第十五条 负责外籍教师来校和离校的迎送工作。 第十六条 为外籍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生活用品。

第十七条 定期检查外籍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指出外籍教师在教学上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八条 与校园管理部保卫人员共同切实保障外籍教师在校内的人身财物安全,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 不得以任何借口公开要求或暗示对方赠送礼品。外国人赠送礼品除小纪念品外,须交学院处理。

第二十条 未经学院批准不得对外承诺,签订各种交流和合作协议,或代表学院承办其他事宜。任何部门及个人邀请国外及港台人士来校参观、访问,境外人员来学校摄制录像、拍照和采访,必须办理审批手续,须经国际交流处负责人上报董事会研究、批准。

第二十一条 境外机构和人员来电、来信了解情况、索取资料时,应及时向主管学院领导请示,不得擅自回复。 第二十二条 外事人员守则

(一)维护国家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不说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话。

(二)严格遵守外事工作总原则,按规定、政策办事。

(三)严守国家机密,对自己的工作要保密,以防与外教或其他单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外的事务要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五)对外教的管理,要从教学、生活、人事、娱乐等方面着手,做到宽严得当,充分沟通,热情服务,谦虚谨慎,不卑不亢。

(六)对外教的聘用,要明任务、严要求、勤指导,要按需聘请,宁缺毋滥。

(七)凡事以外教的安全为前提办理,保证其在华的权益不受侵犯。

(八)帮助外籍教师了解中国,并要求其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九)外事人员应穿戴整洁、妆扮适宜。男士不留长发、不烫发、不染非黑色头发、不蓄须;女士不化浓妆,不穿超短裙。

(十)有访客时,坚持被访对象一人接待的原则。外事接待中,遵守外事纪律和有关规定,讲究文明礼貌,热情友好,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说话得体、大方。不得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泄露国家和学院机密,否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不利用同外国专家的工作关系图谋私利。

第11篇:2国际交流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交流英语》(英才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GC15000600 课程名称:国际交流英语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辅导学时:8 学分:1.5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第三教学部 授课对象:英才学院学生 开课学期:2秋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周之南、韩晓蕙.《国际交流英语》.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主要参考书:

1.Joyce Slayton Mitchell.《美国本科留学指南》.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贾卫国.《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Robert Day.《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从丛、李咏燕.《学术交流英语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冯幼民.《高级英文写作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一、课程教学目的

《国际交流英语》是面向英才学院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英语必修课程。本课程培养具有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本化服务意识,为学生成功申请国际交流项目提供相关的帮助,更好贯彻落实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介绍了国际交流中的日常交流、学术交流和商务交流三大方面。通过课程的任务型学习,学生将基本了解日常交流必备的英语知识、申请国外大学的步骤和申请材料的准备,以及国外大学学习生活交流;掌握国际交流中所需的英语各类技能。教学材料选择真实性场景的语料,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语境进行语言演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在今后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日常交流英语(衣、食、住、行)、学术交流英语( 申请国外大学、参与学术会议、英语演讲等)和商务交流英语(办公室英语、英语谈判、工作面试等)。本课程重点让学生了解日常交流必备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申请国外大学的步骤和申请材料的准备以及国外大学学习生活交流,难点是国际会议参与和商务英语。在课堂上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现合理性,课堂教学讲解和课后自学操练、角色扮演相结合,体现了课上精讲、课下多练、突出交流的教育理念。

本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其中授课学时32学时,辅导学时8学时。每周每班两学时。使用教材共15单元,32学时完成。平均2学时完成一个单元。

第一单元:国际日常交流英语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Everyday Communication Lecture 1

Course Introduction (2学时)

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to the study methods, evaluatio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性质、大致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考核方法。认识教师。 Lecture 2

Unit 1: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 (2学时)

教学内容:1.Need for and Significance of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Rules of Etiquette, 3.Gift Etiquette

教学要求:1.了解不同场合的西方礼仪、行为举止、书信方式 2.掌握如何书写个人信件 Lecture 3

Unit 2:Dreing (2学时)

教学内容:1.Official and Formal Dreing Etiquette 2.How to Dre for a Job Interview

3.Makeup Etiquette

教学要求:1.了解职业着装礼仪、面试着装礼仪、化妆礼仪 2.掌握不同场合恰当着装 Lecture 4 Unit 3:Table Manners (2学时)

教学内容:1.Course Serving and Table Setting 2.Chinese Dining Etiquette 3.Western Dining Etiquette 教学要求:1.了解西方用餐礼仪 2.掌握西餐如何点餐、用餐,邀请友人用餐 Lecture 5

Unit 4:Transport and Traveling (2学时) 教学内容:1.Security 2.Booking Tickets 3.Airport Etiquette 教学要求:1.了解旅行礼仪和交通 2.掌握如何在海外旅行 Lecture 6

Unit 5:Accommodation (2学时)

教学内容:1.Booking Procedure

2.Hotels and Hostels

3.Types of Beds and Rooms 教学要求:1.了解不同类型的住宿方式 2.掌握住宿礼仪和预定房间的方法 第二单元: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cation Lecture 7

Unit 6:Applying for Universities Abroad (2学时)

教学内容:1.Looking for the Right University

2.Accepting and Declining Offers

3.Paports and Visa

教学要求:1.了解申请出国留学基本环节 2.学会学校选择、申请表格填写和申请护照签证

Lecture 8

Unit 7:Application Materials (2学时)

教学内容: 1.CV and resume

2.Personal Statement

3.References

教学要求:1.了解出国留学文书写作要点 2.掌握如何写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申请信等 Lecture 9

Unit 8:Studying in a Foreign University (2学时)

教学内容:1.Registration and Settling Down

2.Choosing Courses

3.Using the Library

4.Claes and Exams

教学要求:1.了解国外大学学习生活 2.掌握如何在国外大学注册、选课、使用图书馆、获取学分等

Lecture 10

Unit 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2学时)

教学内容:1.Call for Papers and Abstracts

2.Invitations

3.Attending Conferences

教学要求:1.了解国际会议涉及常见环节 2.掌握如何提交摘要,邀请信、出席会议等常用技能

Lecture 11

Unit 10:Public Speaking (2学时)

教学内容:1.Presentations

2.Discuion

3.Questions and Answers

教学要求:1.了解演讲常见形式 2.掌握如何做口头报告、讨论、提出问题与回答,能用英语做演讲

第三单元:国际商务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 Communication Lecture 12

Unit 11:Telephone English (2学时)

教学内容:1.Answering Phone Calls

2.Making Phone Calls

3.Writing a Memorandum

教学要求:1.了解电话英语要点 2.掌握如何用英语接电话、打电话、电话留言和备忘录的技能

Lecture 13

Unit 12:Office English (2学时)

教学内容:1.Office Communication

2.Filing

3.Receiving Visitors

教学要求:1.了解办公室交流英语要点 2.掌握文件归档、招待来访者、撰写邀请信的技能,能用英语进行办公室交流

Lecture 14

Unit 13:Conferences Organization (2学时)

教学内容:1.Meeting Etiquette

2.Preparation for the Conference

3.Organizing Conferences

4.Analysis after the Conference 教学要求:1.了解会议组织与执行 2.模仿组织一个国际会议 Lecture 15

Unit 14:Negotiation in English (2学时)

教学内容:1.Approaches to Negotiation

2.Negotiation Proce

3.Win-win Negotiations

4.Writing a Negotiation Letter

教学要求:1.了解英语谈判要点 2.掌握谈判方式、情绪控制、双赢局面谈判、撰写谈判信件 Lecture 16

Unit 15:Job Interview (2学时)

教学内容:1.Interview Etiquette

2.Types of Interviews

3.Proce of a Jon Interview

4.Interview Tips

教学要求:1.了解英语工作面试要点 2.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类型、面试过程和技巧,能用英语参加面试交流

三、其它教学环节

1.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理念,实施语言知识巩固及传授与应用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原则,积极开展互动性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辅导内容:

1)本课程学习方法辅导

2)英语学习资源利用 (英语学习网站利用、教学课件使用等) 3)作业讲评 4)面试 3.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需求,统筹安排学生作业和学习任务。除布置一般作业外,强调布置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等学习任务。一般作业包括:通常的预习、复习和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包括:课外阅读,口语展示,情景模拟等。

四、考试权重

考核与评估的内容包括:学生平时上课出勤率和参与课堂语言活动的表现、课后学生作业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等成绩。

英才学院国际交流英语考核与评估的构成比例如下(百分制):

平时成绩30%(包括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和考勤10%)+期末面试20% + 期末考试50%。

大纲撰写人:马骏

大纲审核人:周之南

第12篇:南昌大学文件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南 昌 大 学 文 件

南大国际字〔2018〕1号

关于印发《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工作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内有关单位:

《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业经2018年1月19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南 昌 大 学

2018年1月24日

-1- 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保障我校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管理办法》(汉办〔2017〕238号)及《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财教〔2011〕19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中方院长和教师是指在我校承办的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和教师的本校人员。申请非我校承办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其他公派汉语教师项目岗位或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国外合作院校任汉语教师的本校人员、担任我校承办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的外校人员,其管理参照本办法附则执行。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我校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是南昌大学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际事务部。

第四条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制订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拓展新的 -2- 孔子学院项目;组织、协调校内有关单位落实国家汉办下达的各项任务;制订出台学校汉语国际推广相关政策;组织、协调、监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公派教师的遴选和储备工作;组织实施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公派教师的考核工作;依托孔子学院平台,制订与外方承办院校开展其他交流与合作计划。

第五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编制学校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实施新的孔子学院项目;实施国家汉办下达的各项任务;与外国合作方共同制订孔子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代表我校参与海外孔子学院的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实施选拔、培训、储备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撰写孔子学院年度及专项工作总结,参加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协调或组织召开年度孔子学院理事会会议;向国家汉办申请中方院校管理经费,编制相关经费的预算、决算;接待孔子学院来华团组;组织承办孔子学院之间的工作交流;实施与孔子学院外方承办院校之间的其他交流合作项目;做好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宣传工作;研发汉语国际推广教材;完成国家汉办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第三章 人员选拔

第六条 中方院长和教师的选拔标准应同时符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及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具体岗位的要求。选拔过程按

-3- 照公开选拔、择优推荐的原则,面向全校所有符合条件的管理干部和教学科研人员。担任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工作经历将作为申请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岗位的重要条件。

第七条 选派程序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和孔子学院工作需要,商外国合作方同意,向全校公开发布孔子学院岗位需求。

(二)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填写《南昌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报名推荐表》(中方院长岗位)、《南昌大学推荐参加国家汉办外派汉语教师选拔报名表》(教师岗位),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后,附相关证明材料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后,推荐至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

(四)候选人参加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中方院长或教师选拔考试及面试。考试及面试成绩合格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成绩合格者,经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派出。

(五)中方院长及教师派出前,填写《南昌大学在职人员赴国(境)外孔子学院任职任教登记表》,并与学校人事部门签署 -4- 协议书,按规定办理校内相应手续。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助派出人员按照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要求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四章 职责与考核

第八条 中方院长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分别执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岗位职责(试行)》和《孔子学院教师任职条件》文件,以及南昌大学孔子学院具体岗位要求。

第九条 中方院长和教师的考核工作由学校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负责。

第十条 考核内容

(一)政治思想表现、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评价;

(二)履职状况、岗位胜任情况及主要工作业绩;

(三)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外方合作单位及相关机构的评价;

(四)其他拓展性工作。

第十一条 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两种。年度考核一般与校内教职工年度考核同期进行,任期考核在中方院长和汉语教师任期结束后进行。

(一)参加考核的中方院长和教师,按要求提交年度工作总结;中方院长原则上采取回国述职的方式接受考核。

-5-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汇集相关机构对参加考核人员的年度和任期评价。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个人总结述职以及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价,填写考核意见。

第十二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一)表现突出者定为优秀;

(二)完成岗位职责者定为合格;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定为不合格: 1.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有损国家和学校声誉;

2.违反所在国及任职单位的法律法规及规定,违反我国涉外纪律且情节严重;

3.因私离岗失去联络或逾期不归;

4.受到外方合作单位和我驻外使领馆等机构投诉;5.不服从工作安排,或未经批准不参加考核。

第十三条 中方院长和教师的年度考核等同于校内人员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是中方院长和教师享受相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第五章 相关待遇

第十四条 中方院长和教师外派任职期间相关待遇,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财教[2011]194号)文件规定执行。

-6- 国外待遇根据中方院长和教师在国内职称及赴任地区的差别等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放,主要包括:

1、工资、岗位津贴、交通补贴、配偶补贴、年终奖金;

2、一次性安置费和出国补贴;

3、房租、医疗费和国际旅费。国内待遇自离境之日起停发。

第十五条 为鼓励和调动担任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教师的本校在编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函件要求,保留其校内部分待遇。

担任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我校在编人员,保留其校内基本工资和基础绩效,停发岗位绩效等其他福利待遇且回校工作后不予补发。在本人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费用的前提下,学校按期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承担相应的单位缴费部分费用。

担任我校孔子学院公派教师的我校在编人员,保留其校内基本工资,停发基础绩效、岗位绩效等其他福利待遇且回校工作后不予补发。在本人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费用的前提下,学校按期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承担相应的单位缴费部分费用。

第十六条 担任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教师的本校人员保留校内原有党政级别;中方院长和汉语教师聘期内如达到法定退

-7- 休年龄,应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下一聘期一般不再续聘。

第十七条 派往孔子学院工作的本校在职人员,符合国内职称晋升条件的,可以按要求申报;其在国外经历视同海外研修经历;其在国外任教期间的教学工作量,按国内完成教学工作量计算;期间编写并被采用的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方案等(需正式出版,南昌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可作为教学科研成果。

第十八条 未达到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职条件,但拟被破格录用为中方院长的本校人员,在孔子学院工作期间视同为副处级别,其在任期间的表现将作为任期结束回校工作后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荣誉与奖励

第十九条

学校设立“南昌大学孔子学院突出贡献奖”,颁发相关证书,表彰在孔子学院建设中业绩突出,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明显提升孔子学院和南昌大学的知名度,促进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且成绩显著的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相关人员。

第二十条

表彰奖励工作由领导小组根据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统一安排和部署。

第七章 附则

-8- 第二十一条 国内其他单位人员应聘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必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受聘后,其人事关系仍留在原单位。受聘人员应与我校签订聘任协议,且保证在受聘期间全职到岗工作。受聘人员任期内除享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待遇外,我校为其提供6万元/年的补贴。

第二十二条

符合条件的本校非在编人员及符合条件的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申请我校孔子学院教师岗位,纳入我校孔子学院整体派遣计划,经考试选拔后择优推荐,与我校签订聘任协议,其待遇按照《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财教〔2011〕194号)文件执行。

第二十三条

通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其他项目派往非我校孔子学院工作的我校在编或非在编人员,待遇按照《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财教〔2011〕194号)执行,不享受本办法第十五条有关待遇。

第二十五条 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往我校合作院校担任汉语教师的在编或非在编人员,其待遇按照双方约定情况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国际事务部负责解释。

-9-

南昌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8年1月25日印发

第13篇:研究生国际交流周新闻稿

导语:近日,江苏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交流周”将于5月16~20日在我校热烈开展,5月16日下午2时整将举行国际交流周开幕式,随后几日将分别开展医学论坛、工程论坛、管理类论坛、文化交流论坛,5月20日下午将在教职工活动中心开展才艺展示活动。此次江苏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交流周”分设专家讲座、学生学术交流、文化展示等项目,将进一步有利于推进我校国际化进程。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5月16日下午2时整,江苏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交流周”开幕式在我校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发表了关于此次国际交流周的重要讲话,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参与此次开幕式。借此机会,江苏大学电视台学生记者参访了此次活动的负责人,进一步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具体流程及意义。

此次活动负责人高静指出,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包含很多个方面,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因素是学生。学校举办此类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在我校,学生的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一类是中国学生,另一类是外国学生。而加强他们的交流,提高他们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正是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

“研究生国际交流周”正是要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氛围,将中国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化的人才,这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能够走出国门,有能力去交流。这正印证了袁校长今天关于“THREE OPEN\"的讲话,三个OPEN首先要打开视野,要去了解别人。或者说睁开眼睛 ,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然后才会去构筑自己的未来,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然后交流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叫\"OPEN YOUR MOUTH\"就是要张开嘴,要说外语,特别是说英语。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学了英语以后都不太会说 ,没有去练, 没有那个氛围 ,也就是没有那样的机会。本次交流周就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这样的一个机会。 无论是ORAL THE PRESENTATION,还是POST THE PRESENTATION都会有中外的学生交流,以便在不同得场合得到锻炼。

本台记者还采访了国外学生代表,针对本次活动的意义,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WHAT HAVE YOU LEANT TODAY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ALREADY HAVE LEANT A LOT OF THINGS 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

YOU KNOW WE JUST TALKED ABOUT THE TOPIC ABOUT THE AND I THINK THEY LAST THAT VERY WELL THAT WAS VERY VERY AMAZING TO HEAR CHINESE PRESENTING IN ENGLISH YOU KNOW AND I LEANT A LOT OF THINGS ABOUT THE AND I THINK THIS IS VERY VERY GOOD 学生是“研究生国际交流周”的重要主体,在开幕式后,我们分别采访国内和国外的几位学生代表,让他们来讲述一下本次活动的收获。

一位中国学生代表认为,这次活动是一个大家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仅可以学到除自己专业外其它很多方面的知识,本次交流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针对此次的英文会议,她表示以前这种英文会议没有参加过,只参加过一些中文的学术交流会议。她希望学校以后能够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中得到更多更好的锻炼。

外国学生也有自己的体会: TODAY WHAT HAVE YOU LEANT AND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EVENT? 今天的活动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TODAY HAVE BEEN VERY INTERESTING AND I COULD SEE THAT THE RESEACH HAS MOVING ON TO A HIGHER LEVEL WELL PEOPLE ARE LOOKING AT CREATING ACTIVITY ADVANCE AND ALSO ARE LOOKING AT THE WAY NEW DRAGS ARE BEING SO TODAY HAVE BEEN VERY INTERESTING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SE STUDENTS? 你想对这些学生说什么?

0I WANT TO SAY CONGRATULATIONS FOR THE HARD WORK AND THEY SHOULD KEEP ON WORKING HARD SO THAT ACTING THE MEDICINE BY THE END OF THANK YOU 我想对他们的努力表示祝贺 他们应该继续努力 谢谢

江苏大学首届“研究生国际交流周”是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扩展学生的视野 ,使其在国际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研究内容有重要意义。另外,交流周还给外国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自己狭窄的交际圈,更好得对外交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对我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台记者报道。

第14篇:中澳国际交流汇报

关于拟成立“中澳国际

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的情况汇报

广东省教育厅: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路。学校拟与侨鑫集团、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合作成立“中澳国际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并将其建设成中澳职业教育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广东省“创强争先建高地”工程的一部分、广东省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创新的标杆及职业教育创新强校的一个亮点,为办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该项目拟作为今年9月朱小丹省长赴澳参加的“广东省-新南威尔士州经济联席会议”签约项目。

一、基本思路

(一)建设合作平台

由侨鑫集团牵头,联合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中澳国际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 推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中澳企业和职业院校与澳大利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

(二)建设思路

该基地以开展中澳职业教育研究、培养国际化职业精英人才、打通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外大学衔接为目标,以三方成立的董事会为管理机构,通过中澳职业院校及企业的强强合

-1- 作,率先在我校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在高职院校开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及国际化职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探索。

(三)建设目标

1.发挥侨鑫集团与澳大利亚政府的关系及其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先进的教育资源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的引领作用,通过三方合作,开展面向国内各类在校生的技能培训、社会人员技能提升、企业精英人才技能培训,将该基地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化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全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引领与示范。

2.成立“中澳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中澳职业院校及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研究。

3.开展“中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计划”,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培养100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及1000名学生。

4.吸引澳大利亚优质教育资源来我校创办分校,通过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外大学高本衔接,探索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实现的有效途径。

5.通过该基地与澳大利亚大学对接,争取澳方对学生在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认证、课程标准衔接、语言要求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学生打通进入澳大利亚大学就读的渠

-2- 道。

二、进展情况

(一)与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合办国际商务管理专业,项目已运行7年,培养了四届365名毕业生,学生规模日益扩大。通过该项目锻造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任教师,其中17名教师获得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四级教师资格证。

(二)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合办财务管理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行“2+1+1” 模式,澳方颁发本科学士学位证书,联合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三)我校于今年3月与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合作成立了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TAFE(中国)培训中心。

三、项目意义

(一)适应广东省教育发展形势

广东省“创强争先建高地”及广东高校“创新强校工程”都要求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着力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多形式合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拓宽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探索建立国际职业教育园区,增强我省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探索国际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

由侨鑫集团牵头,联合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中澳国际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以三方成立的董事会为管理机构,由侨鑫集团担任董

-3- 事会主席,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担任董事会副主席,实现企业主导,中外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参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共同支持与推动。这种合作模式,将对加强中澳合作、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将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起引领作用。

四、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因中澳政、校、企多方共同参与此项目,且澳大利亚新兰威尔士州政府及教育部对此项目十分重视,为加强双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恳请教育厅对此项目予以重视,与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加强联系,共同推动此项工作。

(二)此项目属于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对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因项目还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恳请教育厅对“中澳国际职业技能精英人才培养基地”在招生政策、招生人数、合作专业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专此汇报,请审阅。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侨鑫集团 澳大利亚北悉尼学院 2014年5月8日

-4-

第15篇:成都市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成都市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Chengdu Educati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成都市教育国际交流中心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成都市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服务工作。

中心积极推动成都教育同各国(地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地区)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Chengdu Educati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ubordinated to Chengdu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s a public unit which provid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services for Chengdu education system.

The center contributes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reas) and achiev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by promoting educ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engdu and other countries (areas).中心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

1、组织教育学术交流;

2、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指导全市中小学校附设国际部业务;

3、开展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信息咨询;

4、承担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会议、培训、接待等相关服务工作.

Main responsibilities and activities of the center

1.Organizing education and scholarly exchange;

2.Gui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ithin Chengdu to set up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and organize relevant activities under entrustment from superior authority;

3.Consultation on policy and information of various educ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4.Operating conference, training, reception and other work related to educ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金盾路57号

Add:No.57, Jindun Road, Chengdu, Sichuan, P.R.C.

邮编Postcode:610041

电话Tel:86-28-86126169

E-mail:cdjygj01@163.com

1、学术交流:Scholarly exchange

2、出国服务;Overseas study services

3、外教引进管理:Int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ign teachers

4、修学旅行;Academic tours

第16篇:熊猫文化与国际交流

熊猫文化与国际交流

——著名熊猫画家张锦标迎春画展观后感

汪 漩

在大熊猫抵达台北动物园的日子里,浙江宁波美朮馆于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1月6日,举办著名熊猫画家张锦标以熊猫为主题内容的迎春画展,观众如潮,欣喜若狂。

一、熊猫画家讴歌的熊猫文化

张锦标(1935年12月——),又名文棣,书画家,副教授,浙江嵊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潘天寿、陆俨少等名家,擅画人物、山水、走兽。现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福利教科文中心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艺术委员、澳门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日中友好书画展常任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

张锦标先生从事熊猫画创作近四十年,是荣膺熊猫题材成就的中国画家。他的熊猫画,天趣盎然,生气勃勃,酣畅淋漓,独树一帜。先后在上海、北京、江苏、台湾、日本、德国等地举办亇人画展十余次,受到广泛好评。程十发大师称赞他画熊猫“形神兼备,用笔深厚”,是“熊猫画国手”。张锦标先生代表作有《海上南泥湾》、《熊猫宴》、《宠爱》、《迎千年曙光》、《熊猫百图》等。有近三十幅作品先后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毛泽东纪念馆和日本书芸院等收藏。1997年创作的《迎香港回归1997只熊猫长卷》(长216.5米,宽0.67米)获2007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着有《张锦标熊猫画选》、《张锦标作品选集》、《怎样画熊猫》、《大熊猫画的创作和技法》等。2005年有4幅熊猫画入选第48届世乒赛纪念卡,为国礼赠品。中国画《贺新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9年“海峡情”评比荣誉奖,1991年《任伯年群仙祝寿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年美术图书铜奖。《迎千年曙光》获全国第六届年画展优秀奖。撰写的《怎样画好大熊猫》获“中国百业论著”三等奖,《我画大熊猫》获《中国当代改革与发展研究文献》一等奖,《创新,实践》获优秀论文“学术成果”特等奖。上海电视台曾拍摄有《熊猫画家张锦标》专题片。《亚洲美术》、《上海画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都有整版专题报导。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收藏指南》、《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名人录》。

这次画展有近几年创作的近百幅作品,有许多是反映熊猫生活、生存环境的精品,属于熊猫文化范畴,充分显示书画文化的博大精深,既是熊猫文化的延伸与发展,也是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基础条件。

二、大熊猫与熊猫文化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

大熊猫,学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别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熊猫等。大熊猫与熊猫文化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大熊猫原称猫熊,俗称熊猫,是在民国时的展出中,因采取当时规定的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从左向右列出的展品名称,由于民间阅读乃从右至左,认为它是“熊猫”,虽属谬误,但约定俗成,长期沿用,也不失为是一种昵称。

大熊猫是一种独特黑白毛色相间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就是指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体长120至180厘米,尾长10至20厘米,白色,体重60至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五个带爪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与尾是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大熊猫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温带森林和向长江上游过渡的高山深谷,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等山系,四川境内主要分布在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大熊猫居住于海拔2400至3500米高山竹林,活动在山区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度以下的缓冲坡地;栖息的高山深谷,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故称它喜湿性动物。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生长箭竹,构成一个气温相对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和水资源丰富的生存环境。大熊猫是国宝动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一级濒危动物,其中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2003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实施圈养大熊猫种群安全和发展计划,在四川省雅安市碧峰峡景区,建设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基地距雅安市18公里,成都市150公里,占地1047亩。基地有大熊猫饲养、繁育、科研等诸多功能区;集大熊猫饲养、繁殖、科研、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熊猫乐园,已圈养大熊猫22只。基地同时开展邻近地区野外大熊猫救护工作,进行繁育、救护、研究等科普实践与宣传教育,在维持大熊猫种群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促进大熊猫种群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保护、拯救与繁荣的目的。

目前,大熊猫研究与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大熊猫属于“熊科”,还是像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种属,是一个长期争论问题。经过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熊科的早期分支。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也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同,公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当然也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

随着两岸交流深入发展,随着大熊猫赴台成行,大熊猫资源共享显而易见。资源共享有许多方面,在文化科技领域表现为各种研究成果,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无限商机,可以相信,只要理智清醒的认识与处理,熊猫资源必将会在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三、大熊猫架起的国际交流桥梁

据记载,从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国三个朝代共赠送一些国家和地区大熊猫40余只。其中,公元685年由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大熊猫2只;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熊猫14只。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前联邦德国、墨西哥、西班牙、香港、台湾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27只,被誉为中国的“友好大使”。

其实,真正进行国际交流的要算1862至1987年的法国传教士戴维,他在中国住了12年,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发现鸟类新种58个、昆虫新种一百多个和许多哺乳动物,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等。据记载1869年3月11日下午,戴维和几个同伴路过四川宝兴邓池沟源头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墙上挂有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裘皮,主人告诉他是当地人称“白熊”、“花熊”或“竹熊”的皮毛,说它温顺、不伤人。同时还告诉戴维,可以捕获这种活熊。戴维异常激动,雇佣二十几个当地猎人,于3月23日搜索到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5月4日,猎人们又给戴维捕获一只“竹熊”和六只“长尾巴猴”。经过戴维思考,决定饲养这些动物,并改称“竹熊”为“黑白熊”,改称“长尾巴猴”为“仰鼻猴”。“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憨态可掬,倍受戴维喜爱,进行着当地人从未见过的科学观察。不久,戴维决定将“黑白熊”带回法国。然而,在当时交通艰难的条件下,要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属四川省宝兴县)远去大西洋彼岸,翻山涉水,远渡重洋,谈何容易。结果是可爱的“黑白熊”,未到成都,就奄奄一息。戴维只好将它做成标本带回法国。

标本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圆圆的大白脸,眼圈四周有两个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谁也不识,有人断定没有这种动物,有人断定动物皮是假的!当然也有人说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但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猫熊,于是给它定名为“大熊猫”,从而呼喊至今。戴维也就成为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大熊猫的外国人。

大熊猫的发现,轰动西方世界,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狩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谜,其中包括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但他们都没有能够捕获活的大熊猫。

戴维发现大熊猫67年后的1936年,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鲁思·哈克利斯和她的25岁的美籍华人杨昆廷,进入汶川,于11月9日,在大雪覆盖的竹林里(经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似婴儿的啼哭声,当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抱在鲁思怀里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西方人半个多世纪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宝!接着鲁思为这只不到3磅重的活宝取名“苏琳”,返回成都,飞抵上海出境。

鲁思带着苏琳在太平洋上航行,越洋电报早已传到美国。轮船靠岸旧金山码头,惊喜的美国人在码头上举行盛大欢迎仪式。此后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轰动。经过激烈竞争,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苏琳。参观人群络绎不绝,最多一天竟逾四万人。苏琳成为报纸头版新闻,商人赶制大熊猫形象产品,女郎身着大熊猫图案泳装招摇过市,鸡尾酒也以大熊猫为名,鲁思和苏琳的故事成为畅销书,并搬上银幕。不幸的是苏琳仅活了一年,只能被做成标本而永久陈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珍稀动物国际交流体系也日益完善,珍稀濒危动物也得到有效的拯救管理与良好的发展。近二十年来,成都大熊猫基地,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进行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学术专著19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由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着,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由张志和、魏辅文编着,国内出版,国外发行,全面系统地记述大熊猫的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指导着大熊猫的繁衍与发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存有野生大熊猫约159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崇山峻岭。此外,截2007年底止,中国有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239只。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熊猫的拯救与繁育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原载台湾《浙江月刊》总第478期。

第17篇:国际交流学校简介(英文)

Good morning;

My distinguished guests! Welcome to Beijing ------- Middle school.Our school was established in 1962, and now is the District-level and also one of the firs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schools of ______ District in Beijing.The school includes two departments, one is the junior department and the other is the senior one.The campus takes up an area of _____ square meters, and there are _____ teachers and a total enrollment of _____ students in____claes who are full of vigor, growing and studying hard under the care of teachers.Our students are outgoing, optimistic and never give up.Hardware facilities: Our school has strong hardware facilities including two teaching buildings, one is located in the junior department and the other is in the senior department, which take a total area of ______square meters.The ____ claes in these two buildings are all equipped with air-conditioners and computers.Also, there are two reading rooms, tw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oms and other fifteen special rooms, such as computer room, general technology room, art room, audio claroom and geography room.The network of the school covers the whole campus.All these facilities make sure that students could enjoy a comfortable study environment.The stadium of our school is the biggest one in ______ District, and students do exercises everyday, which brings them strong bodies.Education Ideal

________Middle school always holds the ideal of First-cla of Management, Teacher Team, School Custom and Accomplishments.The motto of the school is loyalty, love, toughne and excellence.Loyalty is the principle of human beings; love is selfle care for students; toughne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needs strong will; and excellence i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Teachers and Students Our school has a high-qualified teacher team.There are 3 special-grade teachers, 33 superior teachers, and many of them are qualified teachers for National Backbon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our school leadership, we cultivated many excellent students one generation by another.They are not only up-straight, but also helping each other in their study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society after graduation.We can see that they are fighting in every field now.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Students’ lives on the campus are colorful.Most of our students are of wide interests and versatile.The school designed many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interests, such as art-special claes, che claes and embroidery claes.There are also chorus, wind band, and clubs of basketball, running and kickboxing.We hold sports meeting and Voice of Yangliu Art Festival every year.All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platform to show their talents and display their personalities.We also organize different kinds of outdoor activities such as pottery art making, spring and autumn outings, visiting antique market and many other interesting social practices.The students take active part in these interesting activities.

The chorus was established as early as the school and has a history of 50 years.It has been awarded prizes many times, both on municipal-level and country-level.We set up a robot club this March, and several student members of the club were awarded first and second prizes in the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the city.They learned how to solv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 of making and disaembling the robots and the ability of doing things by themselves was improved, meanwhile, their spirit of teamwork was also strengthened.In these many clubs, the most outstanding is the Taekwondo club, which was set up in June, 2009.Since it was established, it has always been the first cla in many competitions.The members of the club were awarded in the municipal-level and country-wide competitions nearly every year. The have won countle cup and prize so far.The school is so proud of these excellent students.

During the 3-day’s communication exchanges, students both from the Chinese side and the Netherlands will take part in colorful activities, which can bring them not only friendship but also knowledge through their mutual study of the two countries’ cultures.At last, I wish a succe of the activity!

第18篇:国际交流生英文推荐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

March 15,2014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t’s my pleasure in recommending xxx, one of my favorite students, for admiion into your exchanged student program.As far as I know, he is enthusiastic for every course.With a diligent and responsible attitude and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he has completed each course excellently.In particular, he has learned a lot about French culture and history.With strong abilities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operations, h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a broader platform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field of material.Besides, he is a helpful person, friendly to his clamates, thus everyone in his cla has a high evaluation to him.With an excellent score, he makes full of spare time and applied for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with his team.

Judging from these qualities, I believe that the young boy will make brilliant records in future studies.I fully support his application, and I will appreciate it if you take him applicatio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As his tutor, I am writing the recommendation letter with great sincerity to furnish you with my knowledge of my student xxx, who is a reliable man, in support of his admiion to your honorable program.Should this letter be of any aistance of your proceing of his application, I will be much too delighted.

Sincerely yours,

Profeor xxx School of xxx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Tel:xxxxxxxxxxx

No.127 Youyi West Road,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Tel: (+86) 029 8849 4616 Fax: (+86) 029 8849 4620

第19篇:桂电国际交流合作

开放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记桂电国际交流合作

即将迎来建校五十周年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广泛的海外声誉,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如鱼得水。仅在今年九月份,桂电就陆续受到邀请,先后访问了日本、韩国、越南、爱尔兰以及英国的相关高校。10月13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校长阮文庆教授应邀访问该校,并签订了校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

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桂电围绕国际合作办学,现已与英、法、爱尔兰等国家的大学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基于学分互认的“2+2”或“1.5+2.5”合作培养本科生项目;与法国开展了“1+1”硕士研究生项目;与印度开展了NIIT课程嵌入项目;与德国、英国、爱尔兰、美国开展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项目等。桂电还与越南河内工艺与管理大学、河内东方大学、河内电力大学、文朗大学及太原经济管理大学等,以“2+2”、“3+1”模式进行了合作办学。此外,桂电还聘请了前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武明俊专员为客座教授,为招收越南学生做了长足的准备。 外籍留学生一直是学校花大力气重点照顾的对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除了在HSK和BCT汉语等级水平考试中创佳绩外,04级艺术设计专业越南籍留学生阮氏秋玄同学更是以作品“Thai Hoa咖啡”获得了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主办的“2008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希望之星.包装”类最佳设计奖。 对于出国留学的学生,学校也是从各方面加以照顾,出国签证率更是达到100%。桂电留学生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桂电精神,凭着扎实的学科基础,进步迅速。部分法国留学生顺利考入了在当地只有3%——5%升学率的工程师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不少留英学子已攻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名校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06届毕业生陈文彬更于09年当选为爱尔兰中国学联主席

多彩的高校交流合作

桂电十分重视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或者承办了诸如“IEEE国际会议”之类的高水品国际学术会议。2009年5月,学校在桂林举行了以“中国桂电-越南合作发展、面向未来”为主题的高校校长论坛,河内东方大学、河内工业大学等十六所高校的校长聚会此间,共同探讨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主流传媒的高度关注。

目前学校已与东盟、西欧和北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并与十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学校分别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荷兰戴尔夫特理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杜伊斯堡-亚森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在材料、能源、环境、通信、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广泛合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爱尔兰国立考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日本熊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名校也经常派出知名教授前来访问讲学。此外,学校每年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人员均超过50人次。

桂电高度重视与越南高校的合作交流。截至目前,共有河内工业大学、河内电力大学、越南教育培训部国际教育发展局等22所大学与相关教育机构同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他越南高校也正在继续积极申请办理校际合作相关手续。

鲜明的国际学院办学

桂电领导高度重视国际办学的机制建设,先后成立了外事组织机构――“国际合作处”和涉外教育机构“国际学院”,专门负责处理涉外相关事宜。经过多年的发展,桂电形成了以国际学院为主,其他各院系相互协调的国际交流合作体制。

在国际化师资领域,桂电从实际出发抓住了国际办学的良好机遇,每年均会从国外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并通过“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聘用海外知名华人学者担任教职和科研人员,积极实施课程与国际对接,培养国际化人才。

国际学院通过“1.5+2.5”和“2+2”模式与法国、英国和爱尔兰等国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本科生合作,每年招生400人。对接课程超过300门;积极开展研究生留学计划,每年派往欧洲、美国近百人。截至目前,已与英国、爱尔兰、法国3个国家等建立了10个本科交流项目,每年赴发达国家攻读本科、硕士的学生多达300余人。

五十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许多国外合作高校纷纷通过各种不同的途经向桂电表示了祝福,其中爱尔兰考克大学校长墨菲教授更是接受邀请将在校庆庆典上代表海外嘉宾致辞。据记者了解到,校庆期间的另一件大事,“中外校长论坛”也在积极有序的筹备当中。

第20篇:国际交流处工作职责

1.负责与国外友好城市及有交流合作关系地区进行交往的管理工作。1办理与外国省(州、县、区)、市締结友好关系的报批手续,组织、协调各部门实施与国外友好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项目。3.组织拟订并实施友城及国际交流工作计划。,4.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实施高层次管理人才赴国外培训计划。

《国际交流申请书范文.doc》
国际交流申请书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