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实习报告

2020-10-20 来源:实习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冲压实习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学 科 部:

理工学科部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级: 材成082班 学

号:

7013308060 学生姓名:

祝高荣

起讫日期: 2012年2月27日——2011年3月6日

指导教师:

赵向阳

职称:

高级工程师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间安排在学生学完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之后,目的有如下几点: 1、将所学的《材料成型理论》、《金属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知识与生产实习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冲压、铸造、焊接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及产品,生产设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获得材料成型工艺、设备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学习他们为献身于四化建设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实习要求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应该做到:

1、认真进行现成调查,尊敬实践,与现场密切配合,争取厂方的支持,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

2、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由领导老师学生实习态度,实习报告等情况评定。3、认真听取各级安全报告,遵守交通规则及车间劳动纪律,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实习内容

1、南昌市搪瓷厂(第二名称:南昌泰丰搪瓷厂),主要经营面盆,口杯,搪瓷,杂件制造 。其中涉及到拉深工艺的最多,拉深(俗称拉延)是利用专业模具将平板毛坯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用拉深方法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板零件,如果和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在制造碗的时候还涉及到涨形工艺,涨形是利用模具迫使板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以获得零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冲压成形方法。涨形主要用于平板毛坯的局部成形,如压制凹坑、加强肋、起伏的花纹图案及标记等。如:有的碗上小下大就是利用先拉深后张形制成的。

2、江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制造轻型卡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率先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构建了遍布全国的强大营销网络。按照销售、配件、服务、信息“四位一体”的专营模式,公司拥有近百家一级经销商,经销商总数超过600家。公司海外分销服务网络快速拓展,海外销 量高速成长,是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出口商,并被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江铃品牌成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两家商用车出口品牌之一。

公司建立了ERP信息化支持系统,高效的物流体系实现了拉动式均衡生产;建立了JPS江铃精益生产系统,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质量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推广NOVA-C、FCPA评审,运用6sigma工具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节约成本,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十佳先进企业称号 。 通过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江铃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江铃股份产品开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参观了江铃汽车装配厂车间,了解了一台汽车从零件到成品的全过程。汽车总装配的任务是在总装配线上按照规定的节拍把各总成部件装配成一辆基型汽车,并进行验收和试车。其后,将基型车送车身厂或其他汽车改装厂安装车身和其他装置,然后即可向社会提供不同用途的各种汽车。

3、通冠公司厂间

该厂位于南昌郊区唐家村,规模不大,环境却相当好,非常干净整洁,甚至操作车间里的机油味都很少,本人参观过数十家机械制造厂,还是头一次见到。这家工厂主要生产高铁上的配件

第一个车间是3号车间,一个存放成品工件和若干模具。赵老师开场重点为我们讲了两个连续模具及它们的工作过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连续模,通实践触摸观对凹模上的侧刃、导正销、浮顶块、工艺孔、定位销、等高套等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了解,看到光滑的模具表面知道那是用磨床磨出来的,并且磨完之后还要去磁。后来欧阳厂长又给我们拿来了几个零件,使我对翻边、翻孔边、斜侧刃、切圆弧边等有了一定的感觉。另外,赵老师告诉大家,目前的模具设计设计级进模和大型覆盖件模非常赚钱,因为中国很缺这种人才。

参观的第二个车间是生产制造车间,看到了压弯机床、一台刚性卸料机床、一台滚动式导柱机床、摩擦机床等机床。印象最深的是那台83年的老古董般的摩擦机床。与普通机床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下试点,它的下试点是直到不打滑为止的那个点,普通机床是恒矩,这种机床是恒力。合肥的油压机是国内最好的,而数控铣床在国内属大连做的最好。

最后一间车间转来一趟下来,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打孔机、线切割、点火花加工、亚电弧CO2焊接、高精度标准零件(从广东那边进来的)等“景观”让我大饱眼福。以前总是听被人将中国慢走丝(相比快走丝精度更高)做的不好,市场前景开阔,这次竟然在南昌见到了慢走丝,有点不敢相信。还有那个打孔机,精度竟然达到了20丝,即0.2mm,这种精度恐怕整个南昌都难再找到第二家,由此可见这家投资上千万的工厂实力确实不是一般。有点遗憾的是没看到电火花加工场面,因为机床开机。

四、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把课堂教学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生产现场材料成型与控制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工装量夹具等方面的基本生产实际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开阔眼界,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现状,增加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刻苦钻研献身精神,同时也对毕业设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荐第2篇:冲压车间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冲压车间实习报告(共2篇)今年八月开始,我在车辆公司冲压车间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车间有37年工龄的孙海超孙师傅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车间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汽车与机械等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汽车与机械理论,探求车间冲压机械工作的原理与冲压技术。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冲压车间的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我所实习的冲压二组是车间的主要生产线之一,有6台千吨级德国进口液压四柱式冲压机。车间现有正式职工400余名,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近百台。该线主要冲压本厂的冲压件、中华轿车车及金客的冲压件,生产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噪音大,工人三班倒,周六周日经常加班,去年有段时间2个月没有放假。车间去年赢利xx万不能不说我们的工人和干部是多么的辛苦。 回顾我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学、看、问,想等方式,对车间的日常工作的和技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协助了孙师傅写完中体车的模具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工序的cad画图再线设备检测,还帮助库房搬运零件,帮工人去毛刺修零件等工作。同时还积极向办公室其他师哥师姐请教学习。同时,对车间的服务品牌以及文化精神都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句话我记忆尤深“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车间徐主任的管理艺术和平易近人的为人给我很大的感染,车间开展文明教育座谈会,会上徐主任的讲话极具教育意义。每一名冲压车间的员工都自觉站队进食堂,厂内走路走人行横道,为厂内其他员工作出积极表率,使车间在精神文明也走在全长的前面,同时无形中也使每名员工在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很珍惜在冲压实习的日子,更期待下一个岗位的挑战,我们将虚心学习,脚踏实地的作好工作,将来为金杯轻卡注入新的青春与活力。

[冲压车间实习报告(共2篇)]篇一:冲压实习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学 科 部: 理工学科部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级: 材成082班

号: 7013308060 学生姓名: 祝高荣

起讫日期: 2012年2月27日——2011年3月6日

指导教师: 赵向阳 职称: 高级工程师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间安排在学生学完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之后,目的有如下几点:

1、将所学的《材料成型理论》、《金属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知识与生产实习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冲压、铸造、焊接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及产品,生产设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获得材料成型工艺、设备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学习他们为献身于四化建设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冲压车间实习报告(共2篇)]风。

二.实习要求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应该做到:

1、认真进行现成调查,尊敬实践,与现场密切配合,争取厂方的支持,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

2、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由领导老师学生实习态度,实习报告等情况评定。3、认真听取各级安全报告,遵守交通规则及车间劳动纪律,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实习内容

1、南昌市搪瓷厂(

2、江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制造轻型卡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率先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构建了遍布全国的强大营销网络。按照销售、配件、服务、信息“四位一体”的专营模式,公司拥有近百家一级经销商,经销商总数超过600家。公司海外分销服务网络快速拓展,海外销 量高速成长,是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出口商,并被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江铃品牌成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两家商用车出口品牌之一。 公司建立了erp信息化支持系统,高效的物流体系实现了拉动式均衡生产;建立了jps江铃精益生产系统,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质量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推广nova-c、fcpa评审,运用6sigma工具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节约成本,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十佳先进企业称号 。通过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江铃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江铃股份产品开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参观了江铃汽车装配厂车间,了解了一台汽车从零件到成品的全过程。汽车总装配的任务是在总装配线上按照规定的节拍把各总成部件装配成一辆基型汽车,并进行验收和试车。其后,将基型车送车身厂或其他汽车改装厂安装车身和其他装置,然后即可向社会提供不同用途的各种汽车。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冲压厂实习总结 冲压厂实习总结

[冲压车间实习报告(共2篇)] 来到冲压厂,我们要做的

推荐第3篇:冲压车间实习报告

今年八月开始,我在车辆公司冲压车间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车间有 37年工龄的孙海超孙师傅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车间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汽车与机械等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汽车与机械理论,探求车间冲压机械工作的原理与冲压技术。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冲压车间的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我所实习的冲压二组是车间的主要生产线之一,有6台千吨级德国进口液压四柱式冲压机。车间现有正式职工400余名,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近百台。该线主要冲压本厂的冲压件、中华轿车车及金客的冲压件,生产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噪音大,工人三班倒,周六周日经常加班,去年有段时间2个月没有放假。车间去年赢利XX万不能不说我们的工人和干部是多么的辛苦。

回顾我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学、看、问,想等方式,对车间的日常工作的和技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协助了孙师傅写完中体车的模具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工序的cad画图再线设备检测,还帮助库房搬运零件,帮工人去毛刺修零件等工作。同时还积极向办公室其他师哥师姐请教学习。同时,对车间的服务品牌以及文化精神都有了初步了解,有一句话我记忆尤深“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车间徐主任的管理艺术和平易近人的为人给我很大的感染,车间开展文明教育座谈会,会上徐主任的讲话极具教育意义。每一名冲压车间的员工都自觉站队进食堂,厂内走路走人行横道,为厂内其他员工作出积极表率,使车间在精神文明也走在全长的前面,同时无形中也使每名员工在文明素养得到提高。

很珍惜在冲压实习的日子,更期待下一个岗位的挑战,我们将虚心学习,脚踏实地的作好工作,将来为金杯轻卡注入新的青春与活力。

推荐第4篇:冲压实习总结

冲压实习心得

——吴沉

通过大雁第一阶段的临海培训后,我们开始了第二阶段各分厂生产线轮流实习的培训。汽车制造厂一般分为四个分厂,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从8月1日至8月22日,我们首先在冲压厂生产线上实习。

通过这三个星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冲压厂的分布,冲压的工序即完整的工艺流程,冲压设备的结构、原理等。

冲压厂位于公司大门的最右边,是四大分厂中最远的一个,同时也是最高的一个,因为房顶上面有用于吊模具的行车。冲压厂从动土到设备安装完成仅用了272天,谓为神速。冲压车间建筑面积13277.10平方米,地面为乳白和绿色塑胶,绿色的是行人通道。冲压厂共有四条冲压线,即A线,B线,C线和小冲线。其中A线为液压自动化生产线,压力机吨位为2000吨—1000吨—800吨—800吨,主要从事外覆盖件和大型内板件的生产,其余三条线均为机械人工生产线。B线压力机吨位为1300吨—800吨—630吨—630吨,主要是进行大中型零件的生产;C线压力机吨位为800吨—500吨—500吨—500吨,主要从事车身中型零件的生产;小冲线压力机吨位为160吨—160吨—63吨—63吨,主要是生产小型零件,高原公司目前进行NL-1(帝豪EX7)的调试生产,该车型共有373个零件,901副模具,其中冲压厂内部有196个零件,490副模具,其余委外生产。冲压的工序一般有四序,即拉延、切边、冲孔、整形,一般第一道工序拉延为关键工序。厂里的压力机一般由底座、工作台、四根立柱、上横梁构成。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发现汽车上的冲压件特别多,大到如车门板件、顶盖,小的只有两根手指大小,当然很多都叫不出名字。冲压的模具也很多,有的模具比较大,装在压力机上很不容易,经常会使用叉车,合几人之力才能装上。模具的维修主要是针对冲压件不符合要求而做的,修模具基本上是用砂轮研磨。修模具时经常是产生很大的噪音,并伴随着臭味。

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立足之本。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首先要确保企业自身产品的优质质量。冲压是四大工艺的源头,因此冲压件的质量必须做到最好。冲压件的检查通常是精确到微米级的,而且会经常反复修改模具,这将吉利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中我知道了冲压件完成后要先在检具上测量,在检具上主要进行间隙、孔、回弹的检测,检查的工具一般有塞尺、游标卡尺等。冲压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如产生的噪音震动相当大,造成工伤事故等,所以工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第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就特别强调了安全,安全是每一个工厂都必须严格要求的,当然冲压厂也不例外。值得欣慰的是冲压厂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厂区里必须戴头盔,穿长袖工作服,劳保鞋,线上工人还必须穿戴好护袖,手套,耳塞等劳保用品,并有安全员经常巡视。公司的5S管理做得也很好,冲压厂里的模具摆放区,板料摆放区,员工休息区,生产区域等布置得都十分整洁,没有一点混乱。

最后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培训,感谢一线班长及员工们的讲解!当然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有时就在员工休息区打瞌睡,看书等,缺少一点主动学习精神,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会改掉自己的这些缺点,好好学习,认真实习,掌握好每一点知识,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5篇:关于 冲压的实习报告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

: 关于冲压岗位实习报告I

摘 要

冲压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证明,我国古代的冲压加工技术走在世界之前,对人类早期文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重要贡献。汽车覆盖件是质量要求最严格的汽车冲压件,鉴于此质量检测应得到人们高度重视。但纵观现代汽车业的发展状况,因汽车覆盖件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这也是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后面为汽车覆盖件的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的分析研究,及对汽车覆盖件工业过程的常用质量检测技术的比较,并结合个人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得出覆盖件工艺过程的质量检测。下面包括人工表面的检测,表面无损探伤和内部的探伤。汽车又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汽车加工就是其中的一个标准。作为一个学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学生,对汽车制造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直接能表现出你对当代汽车的了解程度。所以,一个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知道一辆汽车生产的工艺和该汽车的性能。

关键词 :冲压;覆盖件;质量检测;了解汽车

II

目 录

摘 要.............................................................II 目 录............................................................III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汽车冲压工艺的重要性 ..........................................2 第二章 汽车冲压工艺的流程介绍......................................3 2.1实习的目的 ....................................................3 2.2单位介绍 ......................................................4 2.3 重要产品及车型 ................................................7 2.4汽车冲压工艺流程 ..............................................7 第三章 汽车冲压工艺的质量要求....................................10 3.1 汽车冲压过程的质量检查 .......................................10 3.2 表面的质量要求 ...............................................10 3.3 覆盖件内部的质量要求 .........................................10 第四章 实习内容...................................................12 4.1汽车四大工艺的了解 ...........................................12 4.2模具的安装于保养 .............................................12 4.3覆盖件的放件与取件 ...........................................12 4.4覆盖件的表面质量检查 .........................................13 第五章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14 致 谢.............................................................15 参考文献...........................................................16

III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汽车冲压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和制造技术,汽车的覆盖件都是质量要求最严格的汽车冲压件,这类零件不允许冲压后进行较大的修整,而且在表面喷涂后不能出现任何缺陷和不足。实际生产中,每年都有大量不良冲压覆盖件流到后工序,导致机械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下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覆盖件坯板常常由于卷材在吊运、海运、陆运时的碰撞、摩擦和淋雨,仓储时受潮,落料时灰尘污染,落料线清洗机清洗油不纯等原因,导致坯板表面出现了夹杂、麻点、锈斑、压痕、压印等缺陷,这些缺陷影响了坯板外观和成形性能,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抗腐蚀性、抗磨性、疲劳极限等使用性能;而由于不能及时发现坯板存在的缺陷,造成冲压产品的报废,浪费材料增加了成本且生产效率也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对冲压件坯板在落料线上检测己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坯板表面的检测,本人所在单位落料线采用目视观察和油石打磨。实践证明,由于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这些检测方法很难胜任冲压件坯板的在线检测。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地区的模具工业起步较早,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及经验,值得我们国内模具行业学习和借鉴。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体现在[6] (1) 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2) 高速切削、五轴高速加工技术基本普及,大大缩减制模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快速成形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4) 从事模具行业的人员精简,一专多能,一人多职,精益生产。 (5) 模具产品专业化,市场定位准确,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

1

成化管理,工艺管理先进、标准化程度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模具行业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精度差距大、交货周期长等方面,模具寿命也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0%左右,大型、精密、技术含量高的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和精密冲裁模具,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口。

1.3汽车冲压工艺的重要性

冲压工艺的重要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不单单是我们所学的汽车制造,还有飞机,电器,电机,仪表,铁道,邮电,化工等日用产品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2

第二章 汽车冲压工艺的流程介绍

2.1实习的目的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点经历,它使我们在时间中了解社会,在时间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开阔了实验,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能力的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后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这次实习我将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实习生活”为宗旨,利用期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实习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3

2.2单位介绍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力帆计划在此投资建成年产轿车15万辆,并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建立汽车发动机20万台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研究院。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共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完成了对一期工程的建设(投入全为自有资金),建成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同时成立了汽车研究院,二期工程现已启动。力帆轿车响应国家对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倡议,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产品开发主要采用联合开发与技术购买的方式,通过获得技术归属权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力帆汽车业务跨越产业竞争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核心战略资源,从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力帆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目前,力帆轿车已被授权191项专利。为有效实施自主研发战略,力帆汽车采用创新方式组建研发团队,从全球范围整合技术资源,引进国际汽车界高级人才。同时从国内各大车厂引入数百人,搭建研发团队。

2004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对外公布04年获得国家免检资格的产品及生产企业,力帆集团的\"力帆(LIFAN)50-200ml单缸汽油机\"榜上有名,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摩托车行业发动机唯一一家上榜企业。同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力帆摩托\"中国名牌\"荣誉称号。2006年1月,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力帆LIFAN\"商标价值以21.333亿元的价值排名第78位,在汽车行业排名第六。2007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力帆位列第231位,品牌价值29.31亿人民币。力帆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全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七。

2006年1月,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标志着力帆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力帆轿车项目计划分三期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建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设计产能15万辆;同时成立了汽车研究院。截至2007年,力帆集团已获国内外专利4061项,居汽车行业第一,全国民营企业第一。

4

出口让力帆海外获利。1998年力帆集团取得自营进出口权。2007年出口创汇达4.096亿美元,占重庆市出口总量的9.08%,居国内同行之首。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2003年力帆集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欧盟e-mark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18个国家。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国、土耳其建有工厂,力帆轿车已在越南下线。2007年8月,力帆轿车在埃及、俄罗斯下线。2007年,力帆集团统计销售收入121.6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306万台,出口创汇4.096亿美元,专利拥有量4061项,上述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14068人,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并居于重庆民营企业50强之首力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成立于1992年。历经15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07年,力帆集团统计销售收入121.6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306万台,出口创汇4.096亿美元,专利拥有量4061项,上述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力帆集团已有员工14068人,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并居于重庆民营企业50强之首。

力帆集团一直奉承着“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的口号。力帆倾力为广大消费者奉献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力帆集团连续多次获得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力帆在重庆银行中拥有12960万股,在光大银行中拥有2200万股,金融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力帆不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从1992年至今,力帆向社会累计捐赠6423余万元。截止目前,力帆已捐建光彩学校86所,并计划2008年内在全国捐建100所光彩学校。2005年11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力帆集团的主要组成

5

力帆摩托

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隶属摩托车事业部,并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办事处和销售分公司,其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

公司现有\"力帆\"、\"轰轰烈\"两大主打摩托车品牌,拥有水冷、多气门、电喷、大排量等世界领先的摩托车技术产品,其中力帆水冷摩托在国内市场畅销多年,在行业中独树一帜,深得消费者喜爱。2006年,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摩托车产销量达到128万台,行业排名第四。\"产品为本、服务至上\"是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宗旨,用服务传递力帆文化,用服务体现力帆价值,用服务提升力帆品牌。

力帆汽车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是重庆力帆集团下属控股的专业汽车生产企业,地处重庆后花园--北碚,是国家批准的底盘和整车的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类型有货运卡车、客车、各类微车和专用车,为全国知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有35年生产汽车历史。公司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资金实力雄厚,现有员工1000人,其中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具有年生产各类客车、货车和专用车6000辆的生产能力,营销规模5个亿。

力帆客车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批准的省级技术中心和国家汽车《公告》产品194个。公司不断研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狠抓技术改造,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自动化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淋雨试验台、冲压生产线、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形成了\"力帆牌\"客车、厢式车、专用车、载货汽车及底盘、微车六大系列产品格局,即10-34座,6-8米级普通及中、高档豪华客车系列;干湿式厢式商用车;客货厢式商用车系列;保检测线、淋雨试验台、冲压生产线、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形成了\"力帆牌\"客车、厢式车、专用车、载货汽车及底盘、微车六大系列产品格局,即10-34座,6-8米级普通及中、高档豪华客车系列;干湿式厢式商用车;客货厢式商用车系列;载货汽车及底盘系

6

列。力帆牌汽车40%畅销国内市场,60%出口创汇。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国外市场主要销往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智利、吉尔吉斯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力帆汽车以性能可靠、造型时尚、乘座舒适、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商家和客户的喜爱。

力帆客车从新产品开发开始,就积极通过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进行\"定向开发\"和\"个性化生产\"。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市场人员直接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推荐质量、性能可靠的产品。

2.3 重要产品及车型

保检测线、淋雨试验台、冲压生产线、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形成了\"力帆牌\"客车、厢式车、专用车、载货汽车及底盘、微车六大系列产品格局,即10-34座,6-8米级普通及中、高档豪华客车系列;干湿式厢式商用车;客货厢式商用车系列;载货汽车及底盘系列。力帆汽车40%畅销国内市场,60%出口创汇。国外市场主要销往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智利、吉尔吉斯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力帆汽车以性能可公司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按照国家颁布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生产一致性保证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3C\"产品强制认证等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公司产品由品质管理部严格监控产品质量:各检站严把内、外配套质量关,专职质量员根据成品车进行规定的道路试验,每一项过程均有检测结果记录,并对产品质量追溯考核,以确保汽车质量。

2.4汽车冲压工艺流程

汽车冲压车间生产的汽车外观覆盖件形状很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用最少的模具成本、最少的设备台时加工出高质量的冲压件,需要编制合理精益工艺方案,是对工艺人员的高要求。冲压工艺是汽车四大工艺之一,也是首位的,所以它的地位很重要,基本的工艺流程是安装好模具,准备材料,落料,拉伸,切边,

7

冲孔,翻边,整形,修复等。

安装模具是几个人共同完成的任务,任务要分配好,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力帆实习的时候,每一个液压机都有一个机长,他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模具的安装首先要用行车把模具吊起来,模具有四个卡位,四个人一人一个卡位,把行车上的绳索安装在卡位上,让行车起吊。注意的是要保证我们每个人安全,那个模具少说也有几十吨重吧!这不是开玩笑,那里的师傅和组长是这样说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没了安全,挣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是不是嘛!我们早上上班的时候,都要先集合,讲讲安全和生产的任务,质量这些的。但是安全组长是每天都要讲的,也是上面要求的,他也是要落实落实。我们有一个口号就是“质量在手中,安全在心中。就是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在说准备材料了, 材料准备好了生产的效率也就有了,这个就是模具不出什么问题的话,基本都行,效率也可以达到。但是一旦模具材料压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这就是时间的浪费了,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几个小时都很正常,那个液压机工作一分钟就是四块钱,力帆汽车冲压车间分了两条生产线,一条A线,一条B线,总共十台液压机,一天要消耗多少钱啊!

拉伸, 拉伸是保证制成合格覆盖件最重要的,是使它能够成型,拉伸时常出现一些问题,而导致覆盖件的质量缺陷,它表面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装后引起光线的反射而顺坏外形的美观,所以它就不能有一些鼓包、压痕、拉伤、起皱、波浪、缩颈、开裂等其他缺陷。它要求表面线条清晰,平滑,左右对称过渡均匀。

切边, 切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那些多余的材料切除掉,按照模具的模型要求冲压出来就可以了,把切掉的废料扔在平台下面的废料回收。

冲孔, 就是汽车的一些固定部位,上螺丝的地方,就需要打孔,这样汽车件之间才可以很好的链接在一起。

翻边, 翻边就是材料一边让液压机压出了形状,另一边也要有形状的话,就需要把它翻一个面在压出一个形状来,翻边的话,新手一般都不会去翻边的,反正我是没有翻过边的,那个还是有点危险的,新手毕竟还没那个熟练的地步,一不小心很容易划到手的。有时还要注意检查模具是否有一些小物体,颗粒,纸

8

屑什么的,否则对件造成一定的损伤。

整形,修复都是钣金他们做的事了,那是因为模具在压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小意外的,也很正常,这也是钣金组的存在了,表面修复很重要,达到要求的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9

第三章 汽车冲压工艺的质量要求

3.1 汽车冲压过程的质量检查

汽车冲压过程的质量检查。在力帆的时候,一上班就要上生产线了,全部工作到位就开始生产汽车覆盖件,当然在生产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损伤,这也是在生产过程中所避免不了的,我们做的只能预防它,减少损伤的程度。这就要求生产线的员工和机长多注意这些问题了,一但有发生的模具对压件有鼓包、压痕、拉伤、起皱、波浪、缩颈、开裂的等情况,就要马上进行检查,不能让下一个压件通过它,否则就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修复,就要求我们要足够高的责任心了,这也是带我们的那个组长对我们这样说的,每一个覆盖件从我们的手中经过,我们都要仔细的把它检查一遍,在送往下一个液压机进行冲压,看到有明显的损伤就要用油性笔把它标记上,质量检测人员就会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好及时解决问题。

3.2 表面的质量要求

汽车覆盖件表面一定是要很平顺的,没有凹凸,不能有变形等情况,要到达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它虽然不能影响整车的使用性能,但却直接影响汽车整车的美观,在现在的汽车生产中,对汽车的表面质量要求是越来越来高的,汽车覆盖件的表面质量是影响整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表面质量都是人工检测,就是钣金组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情了,一般都是通过目视观察来检查,而轻微的暗坑、波浪、麻点等缺陷就要通过戴手套触摸,油石打磨,光线反射进行检测。

3.3 覆盖件内部的质量要求

10

覆盖件内部的质量要求。内部的要求我觉得没有没表面的质量要求严,但是也不是说就不管内部的质量,当然也是进行一定的处理,否则对其它工艺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失误。

11

第四章 实习内容

4.1汽车四大工艺的了解

汽车四大工艺的了解。即是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在力帆第一天就去参观了汽车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

4.2模具的安装于保养

生产完一个覆盖件,就需要安装下一个模具,安装模具时,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安全,真的,在力帆车间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注意安全的一些事情。注意的就是螺丝的装卸问题,少装与多装,一定要检查仔细。生产完后,把固定模具那些螺丝全部卸掉,机长把平台在移动出去,注意团队的分工一定要明确,不然会手忙脚乱的。行车在进行掉模具,换另一个生产覆盖件的模具,在后就放入平台上,移动进去,上下模具进行校对,锁紧模具,开始生产。保养,在生产完后一定要注意对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1那样会确保覆盖件的质量合格,面品,断面质量和产品尺寸形状等。2可以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杂质会对模具的表面造成伤害。3确保生产效率,日常保养可以降低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率,提高生产效率。5实现5S及意义,重要的是安全,保养可以提前发现或消灭安全隐患。

4.3覆盖件的放件与取件

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放件要轻放,放到位,取件也要轻取,不要硬取,不然会变形的,人为变形的话,还要罚钱,我就被罚过30块,还是很心疼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轻拿轻放。

12

4.4覆盖件的表面质量检查

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鼓包、压痕、拉伤、起皱、波浪、缩颈、开裂等其他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做一个负责的人。

13

第五章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在力帆实习的3个月,自己也在慢慢成长,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真实意义。一个人如果只懂理论,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明白实践的意义和实践的真理。实践让我成长,让我懂的更多,让我学到了更多。

在工作中一定要团队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呀。同时,也让我更加了解汽车,让我对汽车懂得了更多,让我对汽车的基本组成,基本零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汽车的制造工序,做工细心,做工负责,是每一位汽车制造的必修课。因为它关系着每一位驾驶员的安全,它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作为一个汽车制造者,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在生产汽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心不在焉,马马虎虎,那样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对公司信誉的不负责。

未来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一定会更加先进与智能化,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生产线上的各个零件都是合格的,机械代替人工,更精确都可靠,完成人工完成不了的任务。在未来汽车,车身外观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改观,人们对汽车外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毕业后一定要从事汽车外观行业,在这一行业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14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毕业设计内容虽然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不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这是收获。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让我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做论文设计期间及多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曾经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在同学、老师亲人的帮助及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得以一一解决,于此不断地增加了自己的知识,让我懂得怎样去生活。谨在此向多年来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现在所取的成绩,在此我衷心感谢他们,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对我的苦心栽培!此次毕业论文是对我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一次实际检验和巩固,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热身。

但是毕业论文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材料的不了解,等等。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汽车行业有所贡献的人。

15

参考文献

[1] 卢险峰编著.冲压工艺模具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吴诗悙主编.冲压工艺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3] 李硕本,李春峰,郭斌等编著.冲压工艺理论与新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王孝培主编.冲压手册(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5] 周天瑞主编.汽车覆盖件冲压形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包忠羽主编.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图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16

推荐第6篇:冲压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冷冲模是广泛运用的模具之一,种类包括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拉深模等,近年来冷冲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冷冲压具有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能加工多种性能,状态的零件。同时它的应用和普遍也受到模具寿命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制约。

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序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生产,就可以改变这些缺点。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标志冲压模技术先进水平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具有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精度高、寿命长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冲模。由于级进模的这些特点,其设计,制造周期比一般的模具要长很多。因此,如何提高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效率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支架类零件是各种工程结构中所必不可少的零件,需要量大,外形又比较复杂,用级进模生产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2009年4月22日,第十三届国际汽车展于上海隆重开幕,展会预示了今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成长发展最快的大市场。因此,汽车模具业将成为需求旺盛的最有用市场潜力的产业,在技术和经营上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模具产业成长发展的高潮[1]。

我国模具行业规模虽然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大多数机制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2]。60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虽然进步很大,但是问题不少。与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有着明显的差距[3]。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 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4]。在经济全球化趋向日渐加速的情况下,我国冲压模具必须尽快

提高水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重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转变到质量和水平效益型轨道上来,我国的冲压模具的水平也必然会更上一层楼[3]。

通过改革与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冲压模具行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奋斗之下,我国冲压模具也一定会不断提高水平,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冲压模具发展重点应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目前状况来确定。目前急需发展的是汽车覆盖件模具,多功能、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大型多工位级进模、连续模今后将会有较快的发展[6.5]。

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 精度要求和寿命要求极高, 主要与电子信息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这两种模具, 国内已有相当基础, 并已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 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 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供不应求, 进口较多。对于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为引线脚以上及间隙以下的引线框架配套、为精度脚以上的精密微型连接件配套、为微型马达铁芯配套及为显像管和电子枪等配套的精密模具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汽车顶盖件及其他大中型冲压件配套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也应重点发展 [8-10] 。

冲压技术发展重点是模具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向信息化、高速化生产与高精度化发展。因此从设计技术来说,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CAD/CAE/CAM技术在冷冲模中的应用,并持续提高效率,特别是板材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模具CAD、CAM技术应向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提高模具CAD、CAM系统专用化程度[11-12]。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3.1 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是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设计、装配工艺性以及使用效果。需加工的零件是支架类零件,材料为08F,该零件需冲裁、压凸包、弯曲等加工工序,故选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加工。通过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确定排样方案后,设计模具结构,计算相关模具刃口尺寸,并通过各个工序压力的计算选择压力机。最后绘制出装配图和相关零件图。

3.2 模具设计方案

完成此零件的冲压需要冲裁、压凸包、弯曲等工序。其加工的工艺方案拟分为

以下3种。

方案1:采用单工序模逐步加工

特点:模具制造简单,维修方便。但生产率低,占用设备和人员多。 方案2:采用复合模加工成形

特点:工件精度高,但模具制造复杂,调整维修麻烦,使用寿命低,且生产效率不高,占用设备和人员多。

方案3:采用级进模加工成形

特点: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合大批量生产,但模具制造较复杂,调整维修麻烦,工件精度较低。

根据本零件的设计要求,以及各方案的特点,决定采用方案3加工比较合理。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一)目标

(1) 根据零件图及相关的工艺计算绘制零件的展开图。

(2) 选取合适的送料方式、搭边,合理安排工位,确定步距精度和条料宽度,完成条料排样图的设计。

(3) 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包括卸料板、卸料螺钉、顶料销等卸料装置的设计,模架、导柱、导套等导向机构的设计,定位销、导正销等定位单元的设计,垫板、固定板等辅助单元的设计。

(4) 模具工作部件的设计。根据凸模、凹模结构设计的原则,充分地考虑产品的精度,选取合理的冲裁与弯曲间隙进行零件的设计。

(5) 根据模具材料基本要求及冲模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给模具的各部分选取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规范。

(6) 了解模具的制造加工工艺及其装配。

(二)主要特色

成形工艺包括冲裁、压凸包和弯曲等工序,采用多任务级进模模具,具有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精度高、寿命长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被加工的零件的产量和批量比较大,能够比较稳定而持久地生产,实现高速连续作业;由于送料精度和各工步之间的累积误差,为不使零件精度降低,送料、定位精度要高。

(三)工作进度

1.3.22-----3.31查阅有关成形件设计资料.确定模具设计方案。翻译外文

资料。

2.4.1------4.6分析产品零件工艺性,确定模具结构。完成开题报告。

3.4.7---4.20进行工艺计算 ,撰写计算说明书

4.4.21---6.16模具装配图设计,模具零件图设计

五、参考文献

[1]上海模具协会主办 现代模具 [J] 2009年5月

[2]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主办 模具工业 [J]2010年2月

[3]上海磨床研究所夏萍主编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J] 2010年1季

[4]卜基桥 现代工业 模具领先[J] 现代制造2006年 04期:027-028.

[5]我国冲压模具的发展重点与展望[J] 机械工程师,2006年11期:006-008.

[6]沈凌, 刘越琪, 阮锋.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评价的研究[J].汽车技术,

2006年02期:008-010.

[7]王义林, 郑金桥, 李志刚.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优化设计评价模型研究

[J].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6年02 期:012-014.

[8]黄海锋.基于UG NX平台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优化[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

术, 2006年02期:022-023.

[9]孙立君; 阮锋.预冲工艺孔的板料冲压成形性分析[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07年 06期:023-024.

[10]欧阳波仪、石宗金 级进模设计[J].模具制造,2006年 04期:005-006.

[11]武友德、廖慧勇、李柏林 基于MasterCAM技术的复杂模具的加工[J].制

造技术与机床,2008年03期:054-055.

[12]傅苑渝 级进模CAD系统中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02期:022-039.

[13]K.R.Gilmour, A.G.Leacock∗, M.T.J.Ashbridge.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strain ratios on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of stretch forming[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ing Technology 152 (2004) 116–125 .

[14] G.Suna,∗, M.Z.Li a, X.P.Yan a, P.P.Zhongb , Study of blank-holder

technology on multi-pointforming of thin sheet metal;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ing Technology 187–188 (2007) 517–520.

推荐第7篇:冲压厂实习总结

冲压厂实习总结

来到冲压厂,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学习冲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经过前面涂装厂和焊装厂的实习之后,我觉得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很必要的。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冲压厂的分布,冲压的工艺流程,冲压设备的结构、原理等。

昌北基地有两个冲压车间,中小冲车间和大冲车间,汽车上有很多冲压件,其中大部分都是由这两个冲压车间提供的。我们在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小冲车间和大冲车间,途中师傅给我们讲了很多冲压方面的知识,而且详细回答了我们提的问题,这中间我学到了很多。车间里面摆放着很多模具,我知道这些模具是适用于不同车型机器零部件的,走到一排新模具前时,我问师傅这是公司哪款车型的模具,当听到师傅说这是公司新产品E31的模具时,我心里顿时有点小激动,我相信公司上下对这款车都有不小的期待啊。经过师傅的详细讲解,我了解了冲压厂的基本工序,1.分离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边、剖切等;2.成形工序,包括:弯曲、拉延、翻边、翻孔、胀形等。

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立足之本,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首先要确保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冲压是四大工艺的源头,因此冲压件的质量必须做到最好。冲压件的检查要求做到非常精确,而且会经常反复修改和调试模具以确保冲压件的质量。我相信公司的每个员工都会为之努力。

冲压厂的实习结束了,我要感谢给我们培训的师傅们,谢谢你们的耐心讲解。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还是挺大的,更重要的是,这次实习激发了我要努力当上工程师的决心。

推荐第8篇:冲压实习周记

篇1:实习周记

篇2:9) 系顶岗实习周记(冲压)(模具0701庞涛20070239)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顶岗实习周记 篇3:毕业实习周记 20 篇 第一周:

通过紧张的面试,我终于如愿进入到xx公司实习,实习期为三个月。学习相关的专业近3年了,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相关的工作。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不安。怕自己没有能够做好相关的工作,给该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及麻烦。在该企业安顿下来的时候,我们首先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在这5天的培训当中,我们对该企业的环境以及企业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我初来乍到,对我们的工作流程还不太不熟悉,幸好我们实习的负责人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的实习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这一周学习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尽快适应单位的节奏以及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能很好的协作。 第二周

在这一个星期里,我们结束了我们的培训。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基层里做一个普通的工人,起初不能理解该企业的用意。后来慢慢就想通了。只有下放到企业的最基层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该企业的运作、了解该企业的企业理念。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之间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贯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社会不缺少聪明的人,缺少的是能在困难中顶住压力的人。只有在最艰苦的工作里才能培养我们的抗打击能力,从而使我们更具社会竞争力。不过由于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而且是刚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人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所以难免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但是,我会尽量调整心态,希望能够圆满完成这次的实习工作。 第三周

有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时间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知不觉,来到这里已经有3个星期。在这3个星期的实习生活里虽然觉得很辛苦但还是觉得有所收获。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总算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实习的正轨,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在慢慢适应。我们的工作相比较学校生活来说还是有些枯燥,只是每天重复着一样的步调一样的工作。毕业和想象中的工作生活有所出入!在我的想象里,每天的工作是充满着活力以及挑战的,也许每天会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好好的休息,但是至少是充实的。我向往着那样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事与愿违的,但即使如此我也不希望让这稍显枯燥的生活消磨掉我原有的对生活的向往以及激情。除了,调整心态我们别无选择。 第四周

到单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对单位的了解紧是片面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我本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这也一直是我的障碍。所以我到单位这么长时间了,交际圈只限于我们部门,对于部门的同事也是了解得甚少,由于平时的生活除了上班和下班没有多大的交集,因此每次一下班之后和同事之间也就没有了什么交流。由于一些老员工彼此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对彼此也要更加的了解地多,在他们之间的友谊会比我们新来的同事要深厚,于是我明显感觉到了新老员工之间的区别。我努力尝试要改变这样的状态,但是即使遇上面熟的同事也只是偶尔打个招呼,有时候我只是不知该如何开口,我做过很多这方面的努力,只是效果不佳。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种状态会有所改变。我也会更加努力的融合进这个部门 。 第五周

在这一周了,我尝试了很多的方法让自己融入这个部门的圈子。于是我尽量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的在上班的空闲时间里和他们有更多的交流。在工作上,当我完成我的工作之时我也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下了班以后,我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整天呆在宿舍玩电脑,更多的我选择了和同事出去打打球或者是吃吃宵夜。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的感情都是在球场上以及饭桌上产生的。经过这一个星期的努力,我和部门的同事对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对于我,他们也少了刚开始的一点点尴尬及隔阂。也许这个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但是没有人会拒绝善意。只要你拿真心去和别人交往,你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能总是太过于被动要自己去掌握与人交流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不会处处处于被动的状态。 第六周

由于与老员工之间相处的越来越好,于是在工作上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他们很耐心的给我讲解了一些工作上的注意事项,以及他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们不得不承认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自身的反正来说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个人也好还是企业也好,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才会有良好的合作。良好的合作往往有助于我们工作的高效完成。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这些体会都是在实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我终于明白在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实习。因为学校所教与我们的知识毕竟有限,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及体验。而这些体验是我们花再多的钱也不能购买的。因为这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第七周

工作中,我们难免会犯错所以挨骂也是在所难免的。当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解释就是找理由,据理力争是没有用的。你对领导解释得越多结果就会变得更糟,所以主动承认错误是关键。由于认错态度良好于是领导也就随便骂骂也就算了。我们常常会做错事,也常常会被误解。在工作中不管我们是犯错还是被误解,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跟上级阐述我们犯错的理由首先要做的是承认错误。当被误解的时候我们不要忙着去解释,当领导处于愤怒之时,过多的争论只会让事情往更加恶劣的情况发展,倒不如听他说完然后道个歉。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认错只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且关于误解,总会随着时间的的推移而水落石出的。所以没必要和上级激励力争,因为你们之间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第八周

幸好上次的错误没有给领导留下太多的坏的印象,由于这阵子的工作完成的还算是比较好,于是领导在大家面前夸奖了我,也算是这阵子辛勤工作的回报吧。所以下班的时候觉得心情特别舒畅。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马斯洛把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人类需要的最顶端的原因吧。每个人都需要自身的价值被肯定,当我们的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愉悦,而当我们的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的时候我们就觉得难过。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夸奖,但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能在众多的老员工之间得到夸奖也算是小有成就感吧。因为不是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能够被人们所认可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得志的原因。但是我相信上帝都是公平的,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得到回报的除非我们所做的努力还不够多。因此,不要放弃的太早不走下去你不知道你接下来遇到的是什么。 第九周

这一周我们的工作比较忙,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加班。加班的时间多了工人的工资也就比较高了。虽然很累但是大部分的员工还是很高兴,也许对于我们这些刚出社会的人来说不太能够理解。在加班的过程中和一位老员工闲聊,在闲聊的过程中我得知原来他已经在这个厂里面工作了

7、8年。我很冒昧的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里工作了那么多年还是一个普通员工。他没有责备我如此唐突。而是跟我说:那也没办法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呢,怎么能去做那些工作呢?我突然觉得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学时就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在如此功力、竞争如此大的社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一个人的学历代表着一个人的水平。因为没有企业有时间、而且愿意花时间去验证你到底有没有能力。所以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来判断了。第一次觉得原来知识是那么的重要。 第十周 相比上一周,这一周的工作就稍微轻松一点了也没有忙了。所以下班以后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一般在下班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去运动运动。尽管上班也有点累了,但是至少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算是一种放松的方法。突然在运动中觉得学校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好好像从来没有如此的怀念过我们的校园生活。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曾拼命的想要逃离我们的学校生活但是真正步入社会以后才能明白,校园的生活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压力很大,但是现在才明白原来上学所带给我们的压力是人一生中所有的压力中最小的一部分。不得不说一句很俗的话:每个人都是这样,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觉得可贵。 第十一周

由于学校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的的原因,这个星期我们领导给我们批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学校处理一些事情。当我们走进学校,那种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心情特别的愉悦。虽然以后还不知道还有多少次机会踏进我们的校园,但是每个人都要成长,而成长中总伴随着得到与失去。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自己失去的那部分,而忽略了自己得到的那一部分。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对这个学校的种种嫌弃。突然想起一句话:学校就是自己在心里骂一千遍但不允许别人骂一遍的地方。对啊,我们总是对我们的母校带着如此复杂的感情。我们很快就办完事情在学校多呆了一天以后我们就回到了工作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的,从学校回来突然觉得好像觉得没有那么的累了„„ 第十二周 不知不觉中,来这里实习已经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已接近两个月,对工作也是越来越熟悉,但是有时还是会觉得力不从心。而且也失去了刚开始来实习的那种兴奋与好奇,觉得心情总是处在低谷当中,总是振奋不起来。在和领导的偶然闲聊的时候他很友好的跟我说:只要我用心地做,就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听他说完顿时觉得茅塞顿开。有人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切忌不要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对啊,每个职业都会有它的趣味所在的,像我之前所说的不走下去,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所以耐心等候吧。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由于这一周领导批准了我提出的要去别的部门帮忙的请求,在这一周我也正式到别的部门去帮忙了。所以会比以往更加的,忙碌一点。虽然如此,但是和以往的生活相比我倒是更加喜欢现在的生活忙忙碌碌的。通过在别的部门帮忙,我发现每个部门的工作都是紧密相连的,而每个部门的价值也是相同的,只有在每个部门的互补之中才能使整个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相反的只要任何一个部门稍有差池都会让整个企业的利益有所下降。因此,我觉得不管是哪一个企业都好,都应该加强企业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才能让企业在这个竞争强烈的社会生存下去。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第十五周

慢慢的在别的部门的帮忙工作也慢慢熟悉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及赞扬。相比刚进入这个公司的时候不管是在为人处世上还是在工作的处理能力上也有所提高了,慢慢觉得一个人不管工作能力有多强要是不懂得怎么去和别人相处一切都是空谈的。这个实习教给我们最多的不是让我们去如何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是让我们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是让我们明白何如去生活。相信没有一个人不懂的如何生活,但是却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活。通过在这里的观察我发现一般个性太强烈的人都不会再这里呆的太久,反倒是一些较为平和的人留了下来。我想了很久,也许是因为较为平和的人更加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吧。 第十六周

在这一个星期里,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工作一样下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有时候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虽然生活没有什么惊喜但是却也是至少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突然回过头去想在这里的那么多个日子,慢慢的好像已经很习惯。习惯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工作。日子好像也比之前想的要过的快一点,刚开始的时候曾经想过要快点结束现在也觉得还好。有时候我们觉得可能会很艰难的日子其实也是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总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第十七周

这个星期又犯了点小小的错。虽然领导没有过多的责备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又些许的过意不去。人都是这个样子难免会有过错,首先要自己学会原谅自己。如果自己一直处于纠结之中不愿意给自己宽恕,那么别人又怎么来宽恕你呢?我们可以犯错但是不能一错再错。于是我这样安慰自己。在这样想之后自己也觉得心里好受一点,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挽回了,那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还可以好好把握,避免下一个错误的发生。也许生活没有必要太过于纠结。

第十八周

我们都说社会这趟水太深。有时候和朋友闲聊都说说起诸如此类的事情,比如上级的什么亲戚被提升为了什么什么„„经过在这个企业那么长时间的实习,我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太多的潜规则。可是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不能被潜规则。我始终坚信只要是你有能力,只要是你能让企业有所发展,利益有所提高,不管是什么潜规则都会给你让步。与其抱怨还不如让自己更强一点,强大到有一天你会被别人看到为止„„ 第十九周

离实习结束的日子不远了,而实习结束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要真正踏入社会了。其实我在想在这段时间的实习过程中进入这个社会的各方面的准备呢?我想也许我已经做好了大部分的准备了,不管是心态上也好、生活上、工作上也好。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做好了准备。也许我们从来也没有发觉到这一点。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实习最大的意义吧。对于每一个刚出校门的我们,身上有太多的锐气以及娇气。我们就像是刚出山上开凿下来的石头,有太多的棱角。而这实习的几个月就像是刻石把我们打磨得更加的圆滑。只有这样子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感谢这个实习来得恰到好处,让我能够及时明白:怎么样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第二十周 到现在为止我的实习工作就要接近尾声,我也即将结束在这里的实习工作。在这几个月里面带给我的感触太多太多,连自己也觉得奇怪到最后竟然有点舍不得,但是生活是向前的我们必须要忘前走。也许以后我们不再需要做如此艰辛的工作,也可以脱离低层的工作。但是我不会忘记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带与我的感受,不会忘记自己的原来的样子。也许以后的路不会比现在更加顺畅,但是我坚信,这几个月的实习都挺过来了那么以后的路上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相信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实习,我也发觉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学习,弥补不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

推荐第9篇:冲压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冲压模具及设备设计

题目: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系 部: 机 械 系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10 模 具 306 姓 名: 翟 露 学 号: 201010230632 指导教师: 洪 奕

2012-6-13

1

目录

一,端盖的工艺性 ........................................................................4 二

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分析与确定 ........................................11 三.冲压工艺计算 ......................................................................14

四、冲压设备的选择..................................................................16

五、模具间隙 ..............................................................................17

六、冲裁模具凹、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9 七.闭合高度..................................................................................20

八、拉伸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0

九、冲模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23 模具使用及维护说明书 .............................................................24 参考文献 ·····························································································27

2

前言

拉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是把一种材料变成我们可以利用的状态。拉伸是利用拉伸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面柸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艺。

本说明书用到了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课程,还用到了一些课外的资料裁完成了这个课题设计,如:《冲压模具及设备》、《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等多门课程。查资料用得最多的是《中国模具大典》具体的标准件尺寸都是从上面参照取得

在这过程中刚开始不懂的时候,只有不断问同学,其中中途有次方案设计的时候真是云里雾里的做着做着就想放弃,感觉自己实在不想做了,但是由于有前面的冲压设计基础并不断询问同学才完成了。还有就是力的计算那部分和模具选择那部分,计算复杂繁琐模具更不知道在那能找到,后来也还是经过同学的帮住和相互讨论并一起查资料解决了该问题。

由于我还是一个设计的初学者,设计的水平有限,在该设计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有的错误,请老师同学体谅,谢谢!

3

一,端盖的工艺性

4

对于冲裁来说工艺性如下: ㈠

经济性分析:

由于该产品为大批量生产,因此该零件适合冲压。 ㈡ 材料:

由图纸可知,该产品材料为08钢板,查资料书《冲压模具及设备》一书中29页2—3可知,它属于“冲压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该产品适合冲压。 ㈢

结构尺寸:

1形状:冲压件的形状应尽量属于比较简单的类型,而且有一定的规则性,这样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以便节约材料,减少工序数目,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冲件成本,此冲压件形状简单,故适合冲压,弯曲的形状也不是很复杂。

2尖角:因为冲呀件的内外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如果是尖角,那么他对模具的要求就很高的,模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容易磨损的,因而模具的寿命就很短,生产效率不高,而且生产出来的零件有可能达不到要求。零件和模具的尖角处都很容易崩刃的,这样抄作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应以圆弧过渡。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可知该零件没有直角,所以该冲压件满足要求。

3凸出悬臂和凹槽:冲裁件尽量避免有狭长的凸出悬臂和凹模,否则冲出来的零件精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变形,对模具要求也很高,模具的寿命也不长。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可知,该零件没有过长的窄长悬臂和凹槽,故适合冲压。

5

4冲孔:冲孔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否则会影响凸模的强度,从而影响零件的质量,查《冲压模具及设备》29页表2-3得08钢板的抗剪强度为255-353Mpa,查《冲压模具及设备》88页表4-3得圆形孔大于1.3t

因为该冲压件没有孔,所以不需要考虑。 ㈣、冲裁件精度与断面粗糙度。 1冲裁件精度等级:

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9级。根据用户提供的图纸,查资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2.3,19页“标准公差值(GB/1800、3-1998)”,由于该冲压件没有标公差,所以都按未注IT14.

总结结论:综合以上冲裁的分析,该零件适合冲裁。 对于拉伸件的质量问题控制和工艺性:

6

㈠ 拉伸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 1,起皱

起皱是一种受压失稳状态。

1),起皱产生的原因:凸缘部分是拉伸过程中的主要变形区,而该变形区受最大切向压应力,当切向压应力较大而坯料的相对厚度又较小时,凸缘部分的厚度切向压应力之间失去应有的比例关系,从而在凸缘的整个周围产生浪形的连续弯曲。 2),影响起皱的主要因素:

坯料的相对厚度t/D,它的值不能太小 拉伸系数

拉伸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参数 3),控制起皱的措施:可以采用压料装置 2,拉裂

1)

拉裂产生的原因: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凸缘变形区应力应变很不均匀,靠近外边缘的坯料压应力大于拉应力,其压应变为最大主应变,柸料有所增厚:而靠近凹模孔口的柸料拉应力大于压应力,其拉应变为最大主应变,柸料有所变薄。

2) 控制拉裂的措施:可以适当加大凸凹模圆角半径,降低拉深力,增加拉伸次数,在压料圈底部和凹模上涂润滑剂等方法来控制。 ㈢,弯曲件的结构与尺寸

1,由图纸可以知道该拉伸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对称,所以适合拉伸。 2拉伸件壁厚公差或变薄量要求一般不应超出拉伸工艺壁厚变化规

7

律,不变薄拉伸工艺的的筒壁最大增厚量约为(0.2-0.3)T即为(0.2-0.3),最大变薄量为(0.1-0.18)T即为(0.1-0.18)

3如果当零件一次拉伸的变形程度过大时,为了避免拉裂,需采用多次拉伸,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伸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对于该零件来说,可以不用多次拉伸就能满足零件质量的要求。

4为了解觉冲压件在拉伸过程中有回弹,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伸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

5对于拉伸件的底部或凸缘上有孔时,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该满足 a≥R+0.5t,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没有孔,所以不需要考虑。

6拉伸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的四角等处的圆角半径应满足:r≥t,R≥2t.rg≥3t,对于该冲压件来说,只需要考虑r就行,t为1mm,即2>1,所以满足要求,该冲压件适合拉伸。

7,拉伸件的径向尺寸应只标住外形尺寸和内形尺寸,而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伸件,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拉伸件底部为基准。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没有台阶,只标注了外形尺寸。

8

㈣,拉伸件的精度

尺寸公差等级在IT13级下,不易高于IT11级,圆筒形拉伸件的径向尺寸精度查表《冲压模具及设备》244页表6-2得±0.40

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拉伸件需要增加整形工序,而对于该冲压件来说,公差为自由公差,公差等级为IT14所以不需要要考虑整形工序。

㈤拉伸件的材料

拉伸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屈强比小,板厚方向系数r大,板平面方向系数△r小

由《冲压模具及设备》29页表2-3得抗拉强度为400 MPa,屈服点为196 MPa.所以屈强比为196/400约为0,49,所以对于该冲压件所用材料屈强比要小于0.66,所以该冲压件的材料满足要求,适合拉伸。

9

㈥ 旋转体拉伸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1,坯料形状和尺寸确定的原则。

拉伸件的坯料形状一般与拉伸件的截面轮廓形状近视相同,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拉伸件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圆形,所以坯料形状为圆形。 2,表面积相等原则

对于不变薄拉伸,在拉伸过程中板料的厚度有增厚也有变薄,但是实践证明,拉伸件的平均厚度与柸料厚度相差不大。由于拉伸后拉伸件与柸料厚度相等,体积不变,因此按柸料面积等于拉伸件表面积的原则确定柸料尺寸。

对于该冲压件来说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6-2)公式可以得到:

首先算出切边余量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表6-4,,由于h/d=20/109=0.18 比值比较小,但是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的影响,所以需要留切边余量,保证冲压件质量的要求。切边余量⊿h取1.2mm 拉伸件

D=

√104X104+4X109X19.2+6.28X2X104+8X2.5X2.5 ≈144mm P247表6-6序号3的公式: 拉伸件的拉伸次数:

t/D=1/144≈0.007。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46表6-8,得出该冲压件需要压边圈,查出〔m1〕=0.53-0.55 〔m2〕=0.76-0.78 〔m3〕=0.79-0.80 〔m4〕=0.81-0.82 〔m5〕=0.84-0.85 由于m=d/D=109/144=0.76,于第一次极限拉伸系数〔m1〕

10

=0.53-0.55,即m>〔m1〕,所以该冲压件的拉伸次数为一次

总结结论:综合以上分析,该零件适合拉伸。 二

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分析与确定

结合前面所设计的内容,得冲压件的工艺方案设计如下,

1、冲压类型

从直观的看出该零件的冲压类型为分冲裁和拉伸。该冲压件的要求的精度不高不需要很大的变形,所以容易满足,不需要增加附加的冲压工序。最后根据图纸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来得知冲压的类型为冲裁和拉伸。 2,冲压工序次数

冲压工序的次数分为两种类型:同种工序和不同工序。

对于冲裁件来说没有同种工序,对于拉伸件来说有可能有同种工序如 果他是单工序模,则冲压工序次数为 两次,如果它是级进模或复合 模,则冲压工序次数也为一次。

2、冲压工艺方案 冲压工艺方案有三种如下: 方案一:落料——拉伸——切边 方案二:拉伸与落料复合——切边 方案三:落料与拉伸级进冲压——切边

首先分析方案一:落料——拉伸——切边

优点:1)模具的结果简单,寿命长,制造的成本低。

11

2)冲出的制件精度高。 缺点:

1)工序分散,需要的模具多,设备多,工作人员也多,因 此提高了成本。

2)生产效率也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3)在搬运过程中容易的变形。影响冲压件的精度。 4)安全系数不高。所以不适合采用

方案二:落料与拉伸复合——切边

通过此方案工艺路线可知,冲压件在该工艺方案中冲压的次数有一次,同时也可已知道该冲压件在工艺方案中冲压组合的方式为复合工序的冲压

优点:

1) 工序比较集中,结构紧凑,需要的模具数量少,所占用设备少,同时也减少工作人员,占地面积小 2) 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3) 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冲压件比较平整。 4) 模具的寿命比较高 缺点:

1) 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维修不方便。

2) 冲压件的质量相对于“方案一”而言相对要低一些。 3) 模具的结构复杂,因此同时也对设备的要求也要高一些。

12

方案三:落料与拉伸级进冲压——切边

通过方案三的工艺路线可知,冲压件在该工艺方案中冲压的次数有一次,同时也可以知道该冲压在工艺方案中冲压组合的方式为级进冲压工序。 优点:

1)容易实现机械化,因此安全性相对于前面的几种方案要高一些

2) 工序集中,所需的模具数量少,设备数量少,也减少了工作人员。 3) 生产效率高 缺点:

1) 模具结构复杂,设计比较复杂,制造困难,维修也不方便,寿命也低,模具尺寸比较大。 2) 冲压件的质量都比前面几道方案都要低一些。 3) 级进冲压工序所需求的设备要求高,因此也提高了成本。

4) 拉伸件是要先落料在拉伸,由于先落料时,柸料不会自动掉入拉伸的孔内,需要增加其他装置,导致模具更加麻烦。 5) 浪费材料。

3.优化冲压工艺方案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分析可知,冲压件的质

13

量要求并不高,最高的精度等级IT14,生产为大批量的生产,同时也对模具的寿命相对于较高,并且也要利于操作者的便利,生产效率也较高。因此通过对上诉工艺综合分析并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后确定的一种方案二,即拉伸与落料复合模。

三.冲压工艺计算

前面已经算出了坯料直径为144mm,拉伸次数为一次。, 排样分类:

a.有废料排样 b. 少废料排样 c. 无废料排样

由图纸分析可以得知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形状较规则,结构简单,则选用少废料排样方法不浪费材料。 ㈠

料边与搭边和调料宽度的确定: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可以知道该冲压件的厚度t=1mm最大宽度Dmax=144mm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07可得工件的搭边值a1=0.8mm侧料边值a=1 mm 由图纸可以知道,可以知道该冲压件的精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初定位(即导料板导向且无侧压装置),经过了解知该定位是人工送料,手工定位,操作者都是右手用力。因此导料销装到左侧。查表4-20可知Z=1mm,Δ=0.7mm。

查资料《冲压模具及设备》P106公式4-13,4-14得:

条料宽度B

0=(Dmax+2a+Z)

0

14

=(144+2x1+1)

=147

0.6mm

000.6

导料板间距离 :

B₀=B+Z

=Dmax+2a+2Z =144+2x1+2x1 =148mm 根据条料宽度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30表2—5,选出了板料的规格为:2000x1500mm ㈡ 排样方式

经过上诉分析,本冲压件的排样方式的分为一种如下:

㈢ 材料的利用率。

每板条料数n3=(1500÷147)≈10条余30mm 每条零件数n4=(2000-1)/147≈13个 每板个数n=n3xn4=10X13=130个

材料利用率ŋ2=(130x16277.76)/(2000x1500)

15

x100%≈71%

四、冲压设备的选择 ㈠,拉伸力:

F=K1πd1tb

F=0.46X3.14X110X1X400=63553.6MPa 压料力:FY=π〔D2-(d1+2rd1)2〕p/4

FY=3.14〔1442-(110+2X2)2〕2/4

FY=12151.8 MPa 压料装置:

有图纸和精度要求,以及成本各方面的要求,选择弹性压料装置。弹性压料装置又分为三种:弹簧式,橡胶式,气垫式。气垫式的成本太高了,拉伸出来的零件质量高,所以不需要那么浪费。弹簧式和橡胶式通常用于浅拉伸件,所以适合该拉伸件,由于弹簧式比橡胶式拉伸力变化小一些,所以选折弹簧式压料装置。 冲裁时压力机应满足:

根据《冲压模具与设备》公式4—18可得F=KLT&,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t=1mm,查《冲压模具及设备》表2—3,29页得抗剪强度&=400Mpa因此可得:

F冲=K·L·t·Ʈ

=1.3x452.16x1x400

=235.1232KN

㈡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

由前面的分析可得选用弹性顶件的级进模,所以不需要算顶件

16

力,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P110,公式4—20、4—

21、4—22得,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10,表4-22得:kx=0.045 kt=0.055 kd=0.06则:

卸料力Fx=Kx·F冲=0.045x235.1232≈10.6KN 推件力:

Ft=n·Kt·F冲=1x0.055x235.1232≈13KN 顶件力FD=KD·F冲=0.06x235.1232≈14 KN 产品的卸料方式有:

1、弹性卸料+下出料

2、弹性卸料+上出料

3、刚性卸料+下出料

4、弹性卸料的倒装式复合模 我们选第1种则P=P冲+P推+P顶

=235.1232+13+14

=262KN 但是P≥(1.1-1.3)F∑

查资料《冲压模具及设备》P41表3-5压力机型号为“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J23-35,其标称压力为350KN.

五、模具间隙

间隙对冲裁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冲裁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确定的方法有两种:理论确定法和经验确定法。由于理论确定法误差很大所以选择经验确定法。

由图知道冲裁件的厚度t=1mm,冲裁件的材料是08,则查《冲压模

17

具及设备》93页表4—10“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z”,可知Zmin=0.1mm,Zmax=0.14mm。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间隙越小越好,冲出来的零件质量就越好,但必须要考虑其他的因素,间隙很小时,材料的挤压和摩擦作用增强,容易产生凹模胀列,使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现象,对于该零件来说边缘质量要求不高,孔的质量高,又是级进模,如果间隙很小,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越变越大,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凸凹模磨损后刃口处形成圆角,冲裁件会出现很多的毛刺,也会使冲裁件质量变差的。因此为了减少模具的磨损,延长模具的寿命,保证冲裁件质量的情况下,因选择较大的间隙,所以间隙为z=0.14mm 拉伸工艺的辅助工序: 1.润滑

拉伸过程中,板料与模具的接触面之间要产生相对滑动,有摩擦力存在。对于该拉伸件来说,该冲压件外表面不需要太大的摩擦力,所以要润滑来满足零件的质量要求,,和减小拉应力,减小拉伸系数,提高模具寿命, 2,热处理

在拉伸过程中,由于板料因塑性变形而产生较大的加工硬化,会容易变形不能进行加工,为了能达到质量要求,工作正常运行,减小内应力,所以要进行热处理。而对于一般金属材料是对其退火处理。对于该拉伸件来说,它是用的08软钢,只要工艺过程制定准确,模具设计合理,可以不需要中间退火。

18

3,酸洗

经过热处理的工序件,表面有氧化皮,需要清洗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拉伸或者是其它冲压加工。

六、冲裁模具凹、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为了使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调整方便、检验方便、装配方便,则选择配合制作来制造模具。

㈠、落料,落料时以凹模为基准,配作凸模 见《冲压模具及设备》P97查表4-14得X1=0.5 分类:A1=1440 0.62

则凹模尺寸:

Ad=(Amax-X·∆) Ad1=(144-0.5x0.62)

0.62/40=143.69

0.1550

故落料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刃口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

值0.140mm 如下图;

19

七.闭合高度

在前面的设计中,已经选择了设备,因此必须使模具的闭合高度介于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与最小装模高度之间,这样才能把模具能装到设备上去满足下公式:(Hmax-T)-5≥(Hmin-T)+10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41表3—5可得:JB23-35压力机参数如下 最大闭合高度:Hmax=270mm 最小闭合高度:Hmin=215mm (Hmax-T)-5>Hm>(Hmin-T)+10 当垫板T=50mm时,则 215mm>Hm>285mm

八、拉伸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最后得出模具装配图如下: 图又百度文库选取增加了弹簧卸料板.方便卸料。

20

14151613121718192021222311109872462554321

㈠工作零件

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确定

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rd越大,材料越易进入凹模,但是rd过大了,又容易起皱。rd,因此在材料不起皱的前提下rd尽量取大一些。rd =0.8√(D-d)t=0.8√(144-109)X1=4.74mm 凸模圆角半径:因为该拉伸件拉伸次数只有一次,所以凹模圆角半径就是图纸上所标注的R2.2.凸,凹模的间隙

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296表6-2得间隙为(1—1.1)t=(

1 21

—1.1)X1=1-1.1取1.1mm 3,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按最后一次拉伸的计算。 当拉伸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则:

Dd=(Dmax--0.75△)6d0=(110-0.75X0.62)+0.080=109.535+0.080

Dp=(Dmax--0.75△-2Z)-6P0=(110-0.75X0.62-2X1.1)-0.050=107.335-0.050 ㈡、定位零件

在这里用定位销,用来给φ10mm中间孔定位,保证零件的质量要求,把定位销安装在顶板上, d=10mm L=8 JB/T7649.9 材料45热硬度为43-48HRC.㈢卸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在这里选用刚性卸料,弹性不能够满足它的要求,采用两根推杆进行卸料。

顶板的规格为28X11.5 材45热硬度为43-48HRC.

卸料推杆M10 ㈣模架及其零件 1 模架

由于该冲压件精度要求不高,而且是小型零件,结构简单,左右送料比较方便,模架尺寸查《冲压模具及设备》如下: 上模座尺寸:250mmx200mmx45mm(GB/T2855.5—90) 下模座尺寸:250mmx200mmx45mm(GB/T2855.6—90) 凸模固定板尺寸:250mmx200mmx30mm

22

2 导向零件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纸可知该冲裁件为大批量生产,为了保证模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寿命,一般都采用导向零件对上、下模进行导向,以保证上模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则选用导柱、导套导向。 导柱尺寸:32mmx190mm(GB/T2861.1—90) 导套尺寸:32mmx105mmx43mm(GB/T2861.6—90)

导柱与模座的配合:H7/r6,套在与模座的配合:H7/m6,导柱与导套的配合:H7/h6 ㈤ 其它支成和固定零件

模柄已经标准化,查《冲压模具及设备》p160图4-87中的c型凸缘模柄,用三个螺钉固定在上模的座的窝孔内,它的规格为查《冲压模具及设备》40mmX75mm,其配合为H7/js6模柄选用通用模柄A3材料 固定螺钉为M12.冲模中用的紧固件螺钉和销钉,其中螺钉起连接固定作用,销钉起定位作用则:

查《冲压模及设备》查表“螺钉规格选用”得选用M6螺钉。 螺钉之间、螺钉与销之间的距离、销钉螺钉距凹模刃口及边缘的距离均不应过小,以防降低模板强度,其最小距离查《冲压模及设备》表4—27得A=14 B=17 C=5销钉直径取10mm

九、冲模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根据《冲压模具及设备》表9—4 凸模:材料Cr4W2MoV 工作硬度56~58HRC

23

凹模:材料Cr4W2MoV工作硬度60~62HRC 上、下模座:材料HT250 模柄:A3 顶板:45 工作硬度43~48HRC 导柱、导套:T10A 20钢渗碳深度0.5~0.8淬火回火60~62HRC 卸料板:Q275 凸凹模固定板:Q275 导料板:45 淬火回火43~48HRC 挡料销:T7A 淬火回火52~56HRC 导正销,定位销:T8 淬火回火52~56HRC 螺钉:45 头部淬火回火43~48HRC 销钉:45 淬火回火43~48HRC 推杆:45 淬火回火43~48HRC

模具使用及维护说明书

一、模具安装

模具安装在型号为J23-35:250KN,最大闭合高度是205的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上。

安装前,检查压力机上的上下模具安装表面的清洁干净,并检查在有无在修磨模具后遗留物防止阻碍准确安装和意外事故。

安装时,根据模具闭合高度调整压力机滑块的高度,使滑块在下

24

止点式其底面与工作台之间规定位置,,将滑块再停于下止点,然后调节滑块的高度,使其模柄进入模柄孔,并通过滑块上的压块与螺钉将模柄固定。‘

安装完后,将压力机滑块上调3~5mm,开动压力机,空行程1~2次将滑块停于下止点,固定下模座,在进行试冲,逐步调整滑块所需的高度。将压力机上的卸料板调到需要的位置。

二、模具的工作过程

该模具可以完成落料,拉伸两个工序。调料送进时,由导料销导向定位,模具合模冲裁凹模,推件块向下运动,通过压边圈压料,再由拉杆和推件块向下运动,把拉伸件从凹模中卸出来。

三、模具的维护

1、确定模具导料部分无杂物。

2、打开压力机,空合模数次,保证正确运动和定位。

3、按模具设计参数调试模具并生产。

4、模具使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在模具前端两侧。

5、模具使用时应该经常检查模具的工作台面和工作刃口,清理材料的积瘤,排除灾不正确使用过程中的废料,以免废料涨模,导致模具破裂。

6、按总装图正确装配模具,并保证模具结构(见装配图)

7、按设计说明书中所选的压力机(J10 :250KN最大闭合高度是150mm的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安装模具在 工作台面上,并正确安装模具,保证模具中心与压力机中心重合。

25

8、请客户严格按照上述程序使用模具,严禁人体或异物在模具工作区间内,否则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伤。

9、模具每次使用后应保养压料面,型面应清除材料积瘤。

10、存放前清洁模具 ,并要涂油后方可合模存放。

11、模具应放在方木上,并保证摆放不倾斜,以保证导柱导套正确配合。

12、建议客户每生产3000~5000件后,按以上保养方法保养模具一次,以便延长模具寿命。

13、打开模具确认模具型面无杂物,确定导料销、挡料销的位置正确。

14、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的模修工检查并排除故障。

15、模具应在存放状态装卸。

总结

这次的设计是对拉伸的一个基本知识的应用。虽然这次做的这个 零件机构和工艺都比较简单。但是却包含拉伸的很多难点以及重点, 在这次设计中重新拿起了很久没用过的资料。加深了各方面知识的应用和记忆。

为了做这个课题设计我具体用到我们所学过的《冲压模具及设备》、《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

26

等多门课程。查资料用得最多的是《中国模具大典》具体的标准件尺寸都是从上面参照取得。

从分析零件图到模具的设计与装配图的绘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自己认真的设计制作。其中遇到了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与老师,同学的询问讨论,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冲压模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本次课题设计,检验了我学习的成果,让我学到了很多,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虽然设计出来任然有很多错误,但依我现在这水平是避免不了的。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利用对零件图形的工艺性分析,设计出适合加工零件的模具,以达到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零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冲裁模具结构的确定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只要合理就可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及其各项指标要求。

最后谢谢洪老师传授我们这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老师,谢谢你们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政坤主编.《冲压模具及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屈波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夏巨堪和李志刚主编的《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4.黄淑蓉和陈国发主编《机械工程设计基础》

27 5.王茂元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

6.杨玉苹和高士龙主编的《接卸制图与AoutoCAD》 7.张红英和朱怀忠主编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8.刘奎敏主编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9.参考百度文库

28

推荐第10篇:冲压

复合冲压: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是一种多工序冲压。 连续冲压: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是一种多工序冲压,也称级进冲压。

模具闭合高度:模具进行到下死点时,上模板的上表面与下模板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 压力机闭合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不包括压力机垫板厚度)的距离。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凸、凹模刃口锋利,间隙小。 冲裁间隙: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材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回弹: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致的现象。

拉深:又称拉延,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起皱:由于切向压应力引起板料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

凸耳:板料经过冲压成形后,原本应该平齐的壁沿变成高低不平的波浪形,把波浪形中凸起的部分称为凸耳。 拉裂:薄板成形过程中板料变薄最剧烈处的径向拉应力大于板料的抗拉强度,此处就会拉裂。 胀形:利用模具强迫板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以获得零件几何形状的冲压加工方法。 胀形工艺方法:起伏成型:板料作用下,通过局部胀形而产生凸起或凹下的冲压加工方法。主要用来增加零件刚度和强度。圆柱形空心毛胚胀形:将圆柱形空心毛胚向外扩张成曲面空心,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张拉成型:将毛坯贴靠在凸模表面,对毛坯附加张拉力使毛坯成弯曲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翻边:利用模具把板料上的孔缘或外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按工艺特点分:内孔翻边,外缘翻边,变薄翻边。按变形性质力分:伸长类,压缩类,体积变形的变薄翻边。伸长类翻边特点:变形区材料受拉应力,切向产生伸长变形,导致厚度减薄,容易发生破裂。压缩类翻边特点:变形区材料切向受压缩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厚度增大,容易发生起皱。内/外曲翻边:用模具把毛坯上内凹/外凸的外边缘翻成竖边的冲压加工方法。

影响圆孔翻边成型或极限的因素如下:1材料延伸率和应变硬化指数n大,k小,成型极限大。2孔缘无毛刺和硬化时,k小,成型极限大。3用球形,锥形,抛物形凸模翻边时,k小,成型极限大。4板料相对厚度越大,k越小,成型极限越大。 冲裁力: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 卸料力: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得力。

推件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 顶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

翘曲:冲裁件呈曲面不平现象。它是由于间隙过大、弯矩增大、变形拉伸和弯曲成分增多而造成的,另外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卷料未矫正也会产生翘曲。

扭曲:冲裁件呈扭歪现象。它是由于材料的不平、间隙不均匀、凹模后角对材料摩擦不均匀等造成的。

变形:由于坯料的边缘冲孔或孔距太小等原因,因胀形而产生的。 排样: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

搭边: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负间隙冲裁:凸模尺寸大雨凹模尺寸,冲裁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方向与普通冲裁相反,形成一 个锥形毛坯。

应变中性层:板料弯曲时,外层纤维受拉,内层纤维受压,在拉伸与压缩之间存在这一个既不伸长也不压缩的纤维层。 应力中性层:毛坯截面上的应力,在外层的拉应力过度到内层压应力时发生忽然变化的或应力不连续的纤维层。

校正弯曲:板料经自由弯曲阶段后,开始凸凹模表面全面接触,此时,如果凸模继续下行,零件受到模具挤压继续弯曲,弯曲力急剧增大。

应变分布图:冲压成形时零件上各点或局部各点的应变分布情况。

应力分布图:零件上各点过局部各点的应变在二维主应变平面上的分布状况。

起伏成形:板料在模具作用下,通过局部胀形而产生凸起或凹下的冲压加工的方法。 圆柱形空心毛坯胀形:将圆柱形空心毛坯向外扩张成曲面空心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 拉深系数m: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 压力机闭合高度: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的距离。 模具的闭合高度:模具在最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之间的距离。模具闭合高度必须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相适应,应介于压力机最大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

两种失稳现象:拉伸失稳:表现为板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局部出现颈缩或破裂;压缩失稳:表现为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皱纹。

成形极限:板料发生失稳之前可以到达的最大变形程度。

成形极限图:板料在不同应变路径下的局部极限应变构成的曲线或条带形区域。

间隙对冲裁切断面质量的影响:凸凹模间隙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时,由凸凹模刃口沿最大剪切力方向产生的裂纹将相互重合,此时冲出的制件断面虽有一定斜坡,但比较平直,光洁,毛刺很少,且所需冲裁力很小,间隙过小时上下裂纹中将产生二次剪切,制件断面的中部留下撕裂面,两头为光亮带,在端面出现挤长的毛刺。间隙过大时,材料的弯曲与拉伸增大,拉应力增大,材料易被撕裂,且裂纹在离开刃口稍远的侧面产生,致使制件光亮带减小蹋角与断裂斜度都增大,毛刺大而厚,难以去除。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完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直径。间隙较小时,由于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冲裁完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冲孔孔径变小。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影响不是很大。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并引起崩刃、凹模胀裂、小凸模折断、凸凹模相互啃刃等异常损坏。所以,为了延长模具寿命,在保证冲裁件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采用较大的间隙值是十分必要的。

决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原则:落料制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冲孔时孔的尺寸由凸模决定;考虑到冲裁中凸凹模的磨损,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最小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应取工件孔的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去顶冲模刃口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制件的精度要求。 搭边的作用: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确保冲出合格零件;增加条料刚度,方便条料送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搭边还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人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影响搭边值的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能,硬材料的搭边值可小一些;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大一些。材料厚度,材料越厚,搭边值也越大。冲裁件的形状与尺寸,零件外形越复杂,圆角半径越小,搭边值取大些。送料及挡料方式,用手工送料,有侧压装置的搭边值可以小一些;用侧刃定距比用挡料销定距的搭边小一些。卸料方式,弹性卸料比刚性卸料的搭边小一些。 齿圈压板冲裁应满足条件:1模具有齿圆压块,有顶出器,形成刃口的三向压应力。2选择合理的合成压力,齿圆压板力。3模具间隙比冲裁间隙小很多。4刃口部分很小。

冲压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对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形式,合理选择冲压设备,编写工艺文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冲压件的工艺分析: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主要分析该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冲压生产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影响冲压工艺的因素:冲压件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精度;尺寸标注;生产批量;冲压件厚度、板料性能等。冲压件各工序先后顺序安排原则:对带孔或有缺口的冲裁件,若用简单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或切口,使用连续模时则应先冲孔或切口,后落料;对带孔的弯曲件,孔边与弯曲区间距较大,可先冲孔,后弯曲,孔边在弯曲区附近,则先弯曲再冲孔;对带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但若孔在零件底部,且孔的尺寸要求不高时,可先冲孔后拉深;多角弯曲件,一般先弯外角再弯内角;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先成形内部形状,在拉深外部形状;整形或校正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形后进行。工序的组合方式:生产批量大,进行复合模或连续模冲压;小批量生产常选用单工序简单模;尺寸过小的冲压件复合连续模生产;精度要求高用复合模。

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只完成单一工序的模具。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连续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连续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模具。模具压力中心:冲裁时的合力作用点或多工序模各工序冲压力的合力作用点。

材料弯曲现象:弯曲件的弹性回跳;中性层位置内移;弯曲区板料厚度的变薄;板料长度的增加;板料横截面的畸变、翘曲和拉裂。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防止外层纤维拉裂的极限弯曲半径。影响因素:零件的弯曲角α;α越小,直边部分参与变形的分散效应越显著;板料纤维方向,弯曲件的折弯线与板料纤维方向垂直时最小,平行时最大;板料的表面和侧边质量,较差的话较大。

影响弯曲件回弹量的因素:材料的机械性能;切向应变;弯曲角α。减少回弹措施:改进弯曲件局部结构和选用合适材料;补偿法;校正法;拉弯法。

影响筒件拉深过程因素:板料性能;凸凹模圆角半径和摩擦:凹模圆角半径过大,将在毛坯自由表面区起皱,凸模圆角半径过大时,破裂将上移到已有加工硬化的区域,摩擦具有两重性,法兰部分润滑是有益的,可减少摩擦功,凸模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增大拉深能力; 圆筒件拉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防止措施:起皱: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兰的切向压应力超过了板料的临界压应力所引起,最大切向压应力产生于毛胚法兰外缘处,起皱始于此处。措施:1采用压边圈,把法兰押金在凹模表面上2多道工序拉伸时,可采用反拉深防止起皱。3采用拉深筋或拉深槛。拉裂:原因:径向拉应力大于板料的抗拉强度,便会产生拉裂。防止措施:1采用适当的拉深比和压边力2增大凸模表面粗糙度3材料的比值小,n,R值大。凸耳:原因:毛胚的各向异性。防止措施:1提高材料的均匀性2合适的拉深比。残余应力:原因:拉深过程中,外表面为拉应力,内表面为压应力。防止措施:使板料变薄。要保证拉深顺利进行,每次拉深西数应大于拉深极限拉深系数,拉深系数小,拉深比大,变形程度大。 锥形件拉深方法:1当锥角α和比值h1/d2很小,且拉深比k不大于筒件第二次拉深允许值时,可先拉深成直径为d1的圆筒件,然后拉深成锥形件2先拉深称阶梯形,使其外轮廓切线与对称轴的交角等于锥角α,在最后一次将阶梯毛胚拉深成锥形零件。3逐次拉深称成锥面,逐次增加锥面长度。

弯曲模决定原则: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工件标注内形尺寸时,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

凸缘变形区的起皱主要决定于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最易起皱的位置凸缘边缘区域。防止起皱:压边。 筒壁的拉裂主要取决于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防止拉裂一方面要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

冲压生产的三要素:合理的冲压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分离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强度极限σb,使材料发生断裂而产生分离,从而成形零件。分离工序主要有剪裁和冲裁等。成形工序:冲压成形时,变形材料内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σs,但未达到强度极限σb,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成形零件。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拉深、翻边等。 冲模根据工艺性质分类: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包括:抗破裂性;贴膜性: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取得模具形状的能力;定形性:零件脱模后保持在模内即得形状的能力。冲压成形性能划分:主要用抗破裂性作为评定冲压成形性能的指标,α破裂:由于板料所受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引起的破裂;β破裂:由于板料的伸长变形超过材料的局部延伸率引起的破裂;弯曲破裂:由于弯曲变形区的外层材料中拉应力过大引起的破裂;

模拟实验:模拟某一类实际成形方式来成形小尺寸试样的板料冲压试验。

板料的是个基本性能指标与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①屈服极限: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用σs表示;σs小,材料容易屈服,成形后回弹小,贴模性和定位性好。②屈强比: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小板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形变形阶段长,有利于冲压成形,对抗破裂性有利。③延伸率: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延伸率大板料允许的塑形变形程度大,抗破裂性较好。④应变硬化指数n:因塑性变形引起的硬度和强度增加的度量,表征材料的强度的;n值大,不仅增大失稳极限应变,而且使应变分布均匀,提高总体成形极限。⑤塑性应变比R:单向拉伸试样的宽度应变和厚度应变的比值;R值越大,板料平面方向比板厚方向易变形,不易起皱,且拉深力也小,传力区不易拉破,有利于拉深成形性能。⑥凸耳参数ΔR:凸耳影响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必要时需切除。⑦晶粒度N:N越大晶粒越细。⑧表面粗糙度:过大形成应力集中,对成形性能不利。⑨夹杂物和偏析:过大对成形性能不利。⑩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指材料在单项拉伸过程中变形抗力的增长率和应变速率的比值;m大有利于抑制成形时的颈缩或破裂。

第11篇:冲压

1、分离工序:指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的模具。

沿一定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基本工序:

13、复合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切边、剖切、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整修等。模具。

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工件能够弯成的内表面最小圆角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它是衡量弯曲变形程度的主要标志。

26、回弹:弯曲卸载后,塑性变形保留,弹

性变形消失,弯曲角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与加载时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回弹。

薄拉深。

工艺零件分为: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凸凹

9、拉深过程的毛坯分成五个部分:平面模)

凸缘区、凸缘圆角部分、筒壁部分、底定位零件(挡料销、定位板、导料板、侧刃) 部圆角部分、圆筒底部分。

卸料与推件零部件(卸料板、推件器、打杆)

2、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

14、冲裁间隙: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坯,冲下部分为废料。间的间隙,也就是凸、凹模刃口间缝隙的距离。

10、拉深变形程度用 拉深系数m 表示。 结构零件分为: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导板)

11、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安装与固定零件(模柄、模板、螺钉、销钉、在变形过程中发生 起皱

弹簧、垫板、固定板)

3、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

15、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形状料,冲下部分为制件。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它包括切断、修边、落

27、拉深系数:是指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

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的直径之比 。

12、矩形件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程度

2、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影响因素

相对较小,圆角部分变形程度相对 较断面特征:圆角带:出现在弹性变形阶段 大。

光亮带:出现在塑性变形阶段,光亮带占的比

4、塑性成形工序: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料、冲孔等。主要指落料、冲孔

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

16、卸料力: 冲裁时,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

28、极限拉深系数:在保证侧壁不破坏的情和精度要求的零件。基本工序:弯曲、拉深、成形等。

5、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6、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

卸下来的力叫卸料力。

17、推件力: 从凹模内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

裁的方向推出的力。

18、顶件力: 逆着冲裁方向将工件或废料从

凹模腔顶出的力。

况下所能得到的最小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可查表)。

1、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三个阶段。

2、断面分为: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四部分

3、降低冲裁力的措施: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口冲裁、加热红冲。

4、根据材料的利用情况冲裁排样的方式

13、拉深加工时,润滑剂涂在与凹模接例越大,断面质量越好 断裂带:出现在断裂触的 毛坯表面上。

分离阶段,断面粗糙带有斜度

14、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中间退火、冲裁件断面质量影响因素: 润滑、酸洗等。

1) 材料的性能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15、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弯曲2)模具刃口状态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前后应变中性层长度不变 。 判断:

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3、模具冲裁间隙大小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

19、排样:指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空心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冷冲压加工方法。

7、胀形:指从空心件内部施加径向压力,强

方式。

20、搭边:指冲裁时制件与制件之间、制件

与条料边缘之间的余料。

1、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1)当冲裁间隙合理时,凸模与凹模刃口沿最大

深系数小。(×)

剪应力方向所产生的裂纹在扩展时能够互相重迫局部材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获得

21、材料利用率:是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冷冲压工艺方法。

所用板料的面积之比。

分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

2、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合,这时冲裁件切断面虽有一定的斜度,但比料排样。

3、要分多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较平直,光洁,毛刺很少平整、光洁,断面质

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量较好。

8、翻边:指利用模具将工件上的孔边缘或外

22、模具的闭合高度(H模):指模具在最低

5、废料分为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两种

缘边缘翻成竖立的直边的冲压工序。

工作位置时,上、下模之间的距离。

6、模架分类:后侧导柱模架、对角导柱

4、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2)间隙过大时,材料的弯曲与拉伸增大,拉应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四导柱模架等。

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力增大,材料易被撕裂,材料在凸凹模刃口处

9、缩口:指将预先拉深好的圆筒或管状坯

23、模具压力中心:指模具冲压力合力的作料,通过模具将其口部缩小的冲压工序。

10、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11、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12、级进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不

用点。冲压时,其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滑块中心相重合。

24、应变中性层:在弯曲变形时,由于材料

的连续性,因而在内层和外层中间存在一个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中间层,称应变中性层。

7、模具压力中心是指模具冲压力合力的

5、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产生的裂纹会错开一定的距离而产生二次拉作用点。要求冲压时,其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滑块中心相重合。

8、拉深件分类按形状分为:旋转体零件

成拉裂。(√)

裂,第二次拉裂产生的断裂层斜度增大,断面

6、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 / 2料厚位的垂直度差,毛刺大而厚,难以去除,使冲裁

置。(×)

件断面质量下降。

3)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

(直壁旋转体、曲面旋转体)、对称盒形

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件和不对称复杂零件。按变形过程中坯按模具零件的功能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的裂纹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发生二次料厚度是否变化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两部分。

剪切,在零件的中部产生断裂带,而两头为光同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

25、最小弯曲半径:在保证毛坯外层纤维不

亮带,在断面出现挤长的毛刺,这时断面斜度力较小,结构复杂,可靠性与安全性较差。

表现为弯曲件的曲率变化及角度变化。

向产生压应力,在这两种压力的作用下,凸缘加高度

区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并不断的被拉入凹模内,2)高度基本不变,仅减少圆角半径、逐渐减小

筒形直径的方法。

较小,毛刺虽有所增长,但易去除,只要中间适用范围:卸料力不是特别大的各种冲裁模。 影响回弹的因素: 撕裂不是很深,仍可应用。

4、冲裁间隙对冲裁过程的影响

6、弯曲的变形特点

1)材料的机械性能:回弹量与材料的σs/E成成为圆筒形零件。

11、起皱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1)变形区主要发生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直线正比

1)、冲裁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当模部分没有变形只是刚性移动。 2)相对弯曲半径: r/t越小,弹性变形在总原因:起皱主要是由于凸缘处的切向压应力超

过了板料的临界压应力所引起的。 具制造精度确定后,间隙较大时,拉伸作用增大:2)变形区内,纵向金属纤维长度发生变化,内的变形所占的比例减小,回弹量就越小

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层纵向纤维受压缩短,外层纵向纤维受拉变长。 3)弯曲角:弯曲角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大,影响因素:a: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直径;间隙较小时,挤压力大:落料件尺寸增大,3)弯曲变形区材料变薄:变形程度愈大,变薄角度回弹量就越大 冲孔孔径变小。

2)、冲裁间隙对冲裁工艺力的影响 现象愈严重

b:切向压应力的大小(拉深时,变形程度越大,

4)弯曲方式和模具结构:板料的弯曲方式有自就越容易起皱。)

4)板材弯曲时,分:窄板(b / t 3 )两种情况,窄板横断面形状为外窄回弹大,在有底的凹模内校正弯曲时回弹小。 极限小,变形区内的切向压应力也相对减小,料不易撕裂,冲裁力增大;间隙增大,材料所受内宽的扇形,宽板基本保持为矩形。

5)摩擦:可增大变形区的拉应力,使零件形状因此板料不容易起皱)

防止措施:主要采用压边圈防皱 拉应力增大,材料易产生裂纹,冲裁力减小。 5)弯曲变形程度可以用相对弯曲半径r/t来表更接近模具形状。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示。

6)弯曲件形状、模具间隙:形状越复杂,回弹a:用于双动冲床的刚性压边圈,主要靠调整压越小

9、弯曲工序的安排原则

边圈与凹模表面间隙保证防皱。

b:用于单动冲床的弹性压边圈,常用动源为橡间隙小,冲裁力增大,接触压力增大,摩擦力

7、弯曲时的主要质量问题有那些 增大,模具发生磨损,模具寿命降低;间隙过拉裂、截面畸变、翘曲及回弹

大时,板料的弯曲拉伸相应增加,使模具刃口1)、拉裂:外层纤维受拉变形而断裂。开裂原原则(1):对多角弯曲件,因变形会影响弯曲胶、弹簧、气垫。 端面上的增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崩刃或产生塑因: 性变形使磨损加剧,降低模具寿命。 为提高模具寿命,一般需要采用较大间隙。

5、卸料装置的分类及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1)刚性卸料板 a)弯曲线方向

件的形状精度,故一般应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12、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前次弯曲要给后次弯曲留出可靠的定位,并保1)材料的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塑性好,组织

均匀,晶粒大小适当;屈强比小,塑性应变比b)板料表面和冲裁断面的质量剪切表面有缺证后次弯曲不破坏前次已弯曲的形状。 陷,不光洁,有毛刺

原则(2):结构不对称弯曲件,弯曲时毛坯容大,板料的拉深性能好,极限拉深系数就小。

2)、截面畸变:窄板弯曲时,外层受拉伸长,易发生偏移,应尽可能采用成对弯曲后,再切2)毛坯相对厚度t/D: t/D越小,极限拉深系

数越大 特点:能承受较大的卸料力,卸料可靠、安全;板厚板宽收缩,内层受压缩短,板厚板宽增加,开的工艺方法。 但操作不方便,生产效率不高。 使板材截面变为梯形

原则(3):批量大、尺寸小的弯曲件,应采用3)拉深模具:凸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表面质量 适用范围:料厚在0.5mm以上的材料,常用于3)、翘曲:弯曲过程中,内外层拉压相反的应级进模弯曲成形工艺以提高生产率。

单工序模,与凸模间的单边间隙一般:力在横向形成一平衡力矩,卸去载荷后,在宽原则(4):如果弯曲件上孔的位置受弯曲过程4)拉深条件:压边圈、次数、润滑 0.10.5mm。 2)弹性卸料板 度方向上引起与弯矩相反的弯曲,即翘曲

8、弯曲回弹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而且精度要求较高,则应在弯曲后再冲孔,

13、宽凸缘圆筒形件(dt/d>1.4)的拉深方法 否则孔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

对于宽凸缘圆筒形件,在第一次拉深时,就拉成零件所要求的凸缘直径,在以后各次拉深中,特点:有敞开的工作空间,操作方便,生产效弯曲卸载后,塑性变形保留,弹性变形消失,

10、拉深变形过程

率高,冲压前对毛坯有压紧作用,冲压后又使弯曲角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与加载时变形方向相在拉深力的作用下,毛坯内部的各个小单元体凸缘直径不变。

冲压件平稳卸料,从而制件较为平整;但卸料反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回弹。弯曲回弹现象之间产生了内应力,在径向产生拉应力,在切1)圆角半径基本不变,缩小筒形直径来达到增

第12篇:冲压车间主任述职报告

岗位聘用协议书

甲方: 成都奇捷电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增青

乙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根据甲方与乙方签定的《劳动合同》中有关规定,为了保护甲方和乙方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合法权益,调动发挥乙方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甲方聘用乙方任职指定岗位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乙方任职岗位

1、岗位名称:冲压车间主任

2、所属部门:冲压车间

3、直接上级:生产厂长

4、直接下属:冲压车间全体员工

第二条 岗位职责

1、负责冲压车间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2、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任务,负责制定本车间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根据情况进

行生产调度、协调和平衡,检查生产作业计划,确保交货期。

3、负责现场7s管理。

4、根据生产计划合理申报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5、负责冲压车间员工技能完善和技能提高培训

6、负责及时解决各班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7、负责执行技术工艺文件及设备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不良处提出改进意见。

8、负责本车间设施设备使用状况定期检查,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确保设施设备安全高效运

转。

9、负责各生产班组生产质量的检查及改进指导工作。

10、负责制定并执行产量定量和消耗定额,做好统计并对异常情况作出分析,制定整改措

施。

11、负责统计、编制、汇总冲压车间日、月、季、年度报表。

12、负责下属员工计件数量的记录和计时员工的考勤记录。

13、协助生产厂长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条 岗位权力及责任

1、权力:本岗位拥有冲压车间范围内的审批权、裁决权、整改权、人事权、奖惩权,并同

时拥有对其他部门领导和员工的监督权、举报权。

2、责任:对所作出的决策部署负主要责任,对因工作失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

任并依据相关规定接受处罚。造成严重损失及危害的即刻停职,公司有权立刻解除劳动

合同,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条 工作时间及环境条件

1、工作时间: 正常8小时工作时间,无固定休息日,根据工作需要适度加班。

2、工作环境: 冲压车间生产现场办公,有潜在危险,但无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 岗位薪酬

1、基本工资以《劳动合同》为准。

2、绩效工资及年度奖金…….. 第六条 聘用考核

1、甲方设立基本考核任务及工作目标对乙方履行岗位职责状况进行考核。

2、岗位聘用期内,乙方有义务向甲方提交书面述职报告或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总结。

3、考核标准:

(1) 安全责任事故率

(2) 生产任务完成率

(3) 7s管理达标率

(4) 产品质量达成率

(5) 消耗定额控制率

(6)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执行率

(7) 员工技能达标率

(8) 报表及时率、准确率

(9) 下属违规率

(10)绩效考核执行率

4、乙方同意按照协议规定的考核标准接受考核。

5、每年(月)考评一次,考核结果作为岗位工资发放和下次聘用上岗的依据。若乙

方经考核不合格,甲方有权视情况减发或停发岗位绩效工资,甚至解除本协议。

第七条 任职期限

1、协议规定本岗位聘用期限自年日起至年 日。

2、聘用期满,本协议即行终止。双方如有意续签的,由甲、乙双方重新签定本协议。

3、《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本岗位协议同时随之终止。

4、《劳动合同》发生变更,影响本协议履行的,须重新签订协议。

第八条 岗位变更

1、甲方因生产和工作需要,依据乙方的专业、特长、兴趣、工作能力和表现,需调整乙方

工作岗位的,原则上应协商一致,但以下情况除外:

(1) 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组织机构设置等情况发生变化需调

动乙方工作岗位时,乙方应予接受。

(2) 乙方因技能、身体等因素达不到生产经营要求,以及工作质量、产量等指标,不

能胜任工作的。

2、岗位发生变更,双方协商同意变更的,岗位协议应同时进行调整,并办理变更协议手续。

第九条 工作纪律及保密要求等

1、聘用期间,乙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岗位操作规

则。

2、聘用期间,乙方对甲方的商业秘密以及规章制度中列入甲方商业秘密的内容负有保密义

务,乙方不得将甲方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和技术资料擅自公开或出让。在终止或解除本协议时,应将所有涉密材料及数据交甲方归档。

3、乙方掌握甲方的技术、商业秘密的,乙方欲解除本协议时,应提前六个月通知甲方,在 此期间,甲方可以安排乙方转岗脱密。

4、乙方离开甲方后,应继续承担保密义务,不得非法使用甲方的技术成果和资料,不得侵

犯甲方的技术经济权益,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第十条 协议解除

1、乙方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1) 乙方出现《劳动合同》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

(2) 乙方出现《劳动合同》第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以及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此时甲方

应提前30天通知乙方解聘事项。

2、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1) 乙方在试用期内

(2) 乙方能够证实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

(3) 乙方能够证实由于甲方的原因而未获得劳动报酬或甲方未提供协议所约定的劳动

条件的。

(4) 乙方提前30天向甲方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得甲方批准的。

3、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的,本协议可以解除。

第十一条其它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

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内容如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变更而与之不一致的,均以法律、法规、规章

和政策为准。

3、本协议未尽事宜,法律、政策有规定的,按法律、政策规定执行;法律、政策没有规定

的,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十二条其它需要约定的事项 甲 方:(盖章) 乙 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篇3:冲压车间管理条例

冲压车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厂发展,结合本厂生产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实用于本车间全体人员,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二.人员管理 1. 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倡导普通话,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地方观念或省籍区分。 2. 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厂牌(应正面向上佩戴于胸前),穿厂服。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3. 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5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上、下班须排队依次打卡。严禁代打卡及无上班、加班打卡。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4. 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须向车间主任申请方能离岗。

5. 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遇上客人时,不能争道抢行。 6. 禁止在车间吃饭、吸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违者依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7. 作业时间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车床,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8. 未经厂办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9.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违者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10. 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 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生产车间须完成车间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11.生产时如果遇到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不符合规定, 有义务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操作员工及各级负责人负责。

12. 员工领取物料必须通过车间主任开具领物单,并且要求个人到仓库处开具出库单,不得私自拿取物料。多余物料退回仓库,不得遗留在车间工作区内。生产过程中作业工人需将自已作业区域内的物品、物料有条不紊的摆放,并做好标识,不得混料。有流程卡的产品要跟随流程卡。否则,对责任人依据相关规定处理。 13.员工在领取操作辅助工具时(丝攻,钻头等),也必须通过车间主任开具领物(或料)单,并且要求个人到仓库开具出库单后方可领取。单个进口丝攻必须在完成5000件,或国产丝攻在1000件后才能领用,否则将对此操作员工进行罚款人民币10元处理,但若此员工使用进口丝攻加工6000件/ 国产丝攻加工2000件以上,将奖励此员工人民币10元。 14.员工领用零配件时,也必须通过车间主任开具领料单,并且要求个人到仓库处开具出库单,出库时要核对数量。使用时若发现次品,应统一摆放,集中后向仓库调换。车间主管要核对员工领用数量及制成品数量,严格控制过程损失。

15.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否则,造成工伤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由操作人员自行承担。

16. 生产流程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可随意更改,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错误,应立即停止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经同意后更改。

17. 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正确使用公司发放的仪器、设备。不得擅用非自己岗位的机械设备、检测等工具。对闲置生产用具(如:夹头、模具、电扇、螺丝刀、老虎钳等),应送到指定的区域或交回仓库保管员放置,否则以违规论处。 18. 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任务;因工作需要临时抽调,服从车间主任以上主管安排, 协助工作并服从用人部门的管理,对不服从安排将上报人事管理部门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员工在未得到车间主管或以上级别领导的允可下,不得擅自开启设备及换岗作业,违者按公司相关规定处理。

19. 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 确保生产安全。

20. 在生产过程中合格、不合格物料必须分清楚,必须做上明显标志,不能混料。车间主任、检验员、设备维修人员、电工必须跟班作业,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21.流转料筐不得盛装过多物料,以不溢出为原则,不得超重而损坏料筐,否则将对此操作员工罚款10元处理。

金属质地成品或半成品,应优先使用坚固的金属或木质料筐。若作业现场未见金属或木质料筐而使用塑料料筐,应事先得到车间主管或以上领导准许。

22.员工有责任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具,掉在地上的半成品或成品必须及时捡起.否则, 按公司中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23.操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章,不能堆放产品和废品.生产配件或样品须以明确的标识区分放置。

24.下班时(或做完本工序后)应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面, 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电源,门窗关闭。否则,若发生失窃或安全等意外事故,将追究本人和车间主管的责任。

25.大工及计件工资的分类。规定订单小于2000件时,为大工 ;订单大于2000件时,按计件工资。

25.操作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浪费材料,严格控制过程损失及报废率。操作者领取物料时要登记,制成半成品或成品时要报数给主管,不得用次品或不合格充数。

27.加强现场5s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生产后的边角废物及公共垃圾须清理到指定位置,不得遗留到第二天才清理。

28.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将予以辞退并扣发一个月工资。

29.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总经办处理。视情节轻重,无薪开除并依照盗窃之物价款两倍赔偿或送公安机关处理。三.作业管理

1.车间严格按生产计划排产, 根据车间设备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 2.生产工艺流程一旦确认以后, 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错误, 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向负责人报告研究处理; 7.车间人员严格按工艺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操作,擅自更改生产工艺造成品质问题,由作业人员自行承担责任. 四.生产现场物品摆放及清洁卫生

1.原材料直接放置到生产现场的,仓管员必须按规定的位置并摆放整齐,标示清晰;各生产现场原材料保管和适用,由该现场直接管理人员或该工序直接操作使用员工直接保管和维护,不得随意放置物品。

2.生产现场均为设定作业区,员工不得随意到非作业区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借用场地,应请示批准。

3.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应放置在待检验区内,标示明确,以便检查验收及转序寻找,搬运方便,防止在使用型号,规格时拿错。

4每日在清理现场时必须将不能回收的废物及时放到垃圾桶或外面的垃圾堆里,现场清理余料时,将有用的余料清理出来,能及时合理分配使用。 5.若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价值较高或良性物品,从重处罚。

五.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车间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车间必须遵照执行:

1.现场生产员工应该严格按照生产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具体详见《冲压车间规范操作指导书》。

2.车间应禁止酒后上岗,生病员工不得安排上岗,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员工严禁穿拖鞋.高跟鞋和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服饰上班,女员工长发应盘于头顶,否则自己承担后果。

4.车间不得安排员工带病工作或超负荷工作,否则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5.在开机工作前,要对机器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可以开机,空机运转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才可以正式生产操作。

6.在工作中发现机器异常时,应该停机检查或请专业维护人员进行修理,严禁擅自无证进行修理工作。

7.下班前应该关闭机械.切断电源,将工作区域清理后才能离开现场,不等空岗运转。 8.对电器线路不得擅自移动,不得私自搭接,发现有电路电线裸露.损坏要及时反映,安排专职电工修理。

9.对机械设备要按期进行保养,保持正常运行,要加强安全防范。

10.生产区域内严禁烟火,确需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的,必须首先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安排作业,在作业前应作好防护.监控工作才能开始操作。

此管理程序自2011年月 日开始正式实施。

第13篇:冲压模具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防尘盖”零件的复合冲模设计

系别自动化系

专业班

姓名

评分

导师(签名)

2008年3月1日

“防尘盖”零件的复合冲模设计及凸凹模加工数控编程

开题报告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机械制造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模具业与各行业都有密切相关,所以,精密模具已使模具行业成为一个与高新技术产品互为依托的产业。例如,制造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连续模具)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微机的机客、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制造中的精密塑胶模具与精密冲压模具等,都是电子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装备。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机械工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充分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向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柔性化、网络化和绿色制造方向发展的总趋势。和其他行业相比,当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机械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由于缺乏对制造科学的重视,使他们的许多产品缺乏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于1990年、1993年和1997年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 “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以推动美国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制造业在90年代中期也出现了竞争力明显下滑的趋势,德国政府于1995年提出了实施“2000年生产计划”以推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和提高制造领域的研究水平;2002年又分别推出了“IT2006研究计划”和“光学技术-德国制造”计划,投资30多亿欧元,研究电子制造技术和设备、新型电路和元件、芯片系统以及下一代光学系统。日本早在1989年就发起过“智能制造系统”计划,研究开发全球化制造、下一代制造系统、全能制造系统等技术;1995年日本通产省发起旨在推动工业基础研究的“新兴工业创新型技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

2004年又启动了“新产业创造战略”,为制造业寻找未来战略产业。这已引起美国、欧洲、日本在机械制造技术上新一轮的竞争。

产品高技术化,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传

统制造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相互融合,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提升和改造的作用,导致了机械制造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并引发出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等新的生产方式。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使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其高新技术含量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

多方位全球化,近年来, 由于高科技的重大突破,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全球化趋势加强,制造企业竞争在全球多方位展开。制造业多方位全球化主要包括产品制造的跨国化迅猛发展;价值链中与制造紧密相联的各个环节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重组和整合;制造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调剂、共享和优化配置;跨国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等,世界制造业正向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融资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制造体系正在迅速形成等。

经营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一方面,规

模化生产使得垄断性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例如在汽车产业领域,目前年产超过400万辆的企业集团已有6家,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80%以上;在电力设备领域,世界前三大公司控制了全球大型电力设备市场的70%。另一方面,各大跨国公司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纷纷收缩战线,剥离非主营业务,以精干主业,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和条件,生产高水平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中场产业”快速发展,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结构调整深化,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逐渐加大了产业转移

的力度。发达国家逐渐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机械产品中附加值低的产品被安排到有市场潜在需求的发展

中国家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某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加工制造环节。如耐克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微观案例。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越南、中国等国外生产厂商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大生产商纷纷采取专业化生产,“单品种,大批量”已成为很多500强企业生产方式的新特色。同时,以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定制生产方式转变。

跨国并购加剧化,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为企业获得竞

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日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服务个性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用户要求,先进的制造企业

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信息,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及柔性化生产。服务的个性化已成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

查阅文献,了解CAD/CAM、PROE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熟练操作;熟悉并应用有关手册、

标准、图标等技术资料;提高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了解各类冲压成形规律,成形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以及各类冲压模具零件的不同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及装配方法。

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3.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熟悉运用相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

(2) “防尘盖”零件图及其零件的落料毛坯图。

(3) 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模总装图及其主要零件图。

(4) 机械加工及其复合冲模的工艺流程。

3.2 研究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

(2)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3) 冲压成形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4) 冲裁件尺寸精度的控制。

(5) 线切割加工在冲压模具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3.3 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

(1) 制图的合理性;手册、图表的正确合理应用。

(2) 根据料厚大小,冲件平整度要求,模具结构等,决定卸料方式。

(3) 了解正确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 实施计划

4.1 本学期:

(1) 1-2周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开题答辩。

(2) 3-5周 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方案设计、软硬件设计、工艺设计、实

验测试等,中期检查。

(3) 6-7周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完成初稿。

(4) 8-9周 指导教师检查、批改论文;学生修改论文,定稿。毕业设计答辩资

格审查。

(5) 10周 毕业设计答辩

参考文献

[1] 万盛战.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6重印)

[3] 李天佑.冲模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4] 廖效果.数控技术.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 叶玉驹.机械制图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14篇:冲压模具厂实习总结成果

综合顶岗实习成果

走出学校的大门我来到峰采模具顶岗实习,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们在学校的毕业设计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毕业设计实习让我们能够收集跟模具设计相关的图纸资料,以及跟所设计相关产品的全过程,通过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的最新动态,巩固深化和扩大大学所学习的知识。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鸿达模具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收获丰富,对课题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学校所学习的模具设计基本上是上下模及模架的装配图,可是在生产中我们了解到,模具的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加工,这是我们忽落的地方,公司一般要对零件进行工法图的设计,以及考虑到加工方法等等。。

我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我才知道我们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我们自己而顶岗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第二,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对于机械系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机床的操作环节,实际体会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回顾自身在蜂采模具有限公司这几个月的工作,我在钳工车间实习,在组里的师傅们的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感触很深,收获颇丰。下面我对我三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做如下回顾与总结:

在生产车间的实习内容主要是拆、装冲压模具,维修模具以及加工生产模具零部件,然后通过拆、装模具这一过程达到对模具结构及工序的认识。在专业的模具厂里做专业的模具钳工就是有一个好处,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模具,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出来实习的学生是很有诱惑力的,感觉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学习的课堂上面学习不到的

知识,书本里模具的知识渐渐地在脑中慢慢滑过,模具的结构渐渐清晰着,这种感觉很不错。其实这也就是相当于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钳工实习阶段也是真正的增强我们动手能力,使我们真正的、正确的认识模具。

另外,钳工车间因为其工作的关系,具有一种不同于别的部门的特殊性,就是流动性比较强。换而言之就是说看到、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多,对于我们这些刚进工厂的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在专业领域上眼界的开阔,如:在车间,我看到、了解了龙门铣床、深孔钻、三坐标检测仪、冲压机、加工中心、万能铣、摇臂钻、磨床、线切割、电火花等等机械设备。有一部分是我仅仅在书本里了解过其的相关知识,可是本次的实习却是让我第一次真正的对实物进行了了解;还有一部分是我以前学过的,看着师傅们熟练的操作,对我来所又是一次新的巩固与学习;更有一部分是我在这里才学会的,新的技能掌握使我更加期待在这里可以学到更多。

这就是钳工流动性给我带来的开阔。我想,这种开阔,不管是对前期部门的工作,还是后期自身专业上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十分重要、深远的作用。

其次,闲暇之余,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学习提高再用计划和总结:

一、努力学习,注重实践,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

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在这3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并结合钳工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了解车间的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以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端正态度,转变角色,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刚开始觉得在组里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反省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组里师傅交流,认识到自身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组里师傅们请教使自己对凯华及钳工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三、勤于思考,不断求教,努力改变自身工作环境

为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认真配合师傅们工作之余,主动请教师傅,为我解惑,教我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工作方法,以期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改变自身工作环境,让自己始终处于充实、忙碌的学习、工作条件中,不问辛苦与否,只问收获了没。正是这种态度使我模具结构的在细心观察中不断清晰,技术水平在耐心工作中的稳定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3个多月来,我虽然努力学习,尽心工作,但距离师傅们、自身

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技术经验、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的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自身工作、学习计划,继续加强对公司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公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的来说,经过这3个多月的实习,我懂的了工作的辛苦,原来在学校的时候老是希望能早点出来工作,不懂得珍惜学校的生活。等到现在出来了,才知道工作的辛苦,才知道学校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不过无论这样,我们都得出来,都得面对社会,都得去为自己的事业闯荡,只是迟早的问题。

经过这几个月的实习,让我了解模具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工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

知识与实际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模具结构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的生产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3个多月中让我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五.毕业实习感言

此次毕业实习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对书本理论知识给予了一个很好的补充;脚踏实地进入到工厂生产重点地带支了解生产过程,认识工厂,了解设备;对毕业设计知识打下有力的基础,对工厂或企业的各个车间间的联系,资源配置,生产流水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为全面的理解;恶劣的工作环境激励我更加努力去学习, 1.学习态度的转变

最大的感慨,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走进工场,发觉每一个地方都体现了知识和学问,哪怕一个最小最简单的工序,都包含了很多科学,在学校学专业课的时候,不知道学了这些知识将来有什么用处。可是这次的实习从加工设备,生产线,到研发部门,我由衷的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书到用时方恨少!真的感触很深。

2.对企业对产品的认识

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一个个先进的生产设备,一台台包装好了的产品,是一种现代科技力量的凝练!从材料的采购、检验、测试,再到产品的装配、加工,到最后的整机调试、包装等,每一个环节都做的滴水不漏,不光有严密、科学的工艺流程,更有技艺精湛的技术人员的操作,不论是硬件的设施、设备,还是软件的技术力量,都体现了信息时代下的现代化作业的方式、方法,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能成功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的话,我骄傲。 3.对工作的认知

我总结了一句话:有能力,有奖金。没能力,没饭吃。

记得在瑞鹄企业,讲解老师不仅跟我们讲解了瑞鹄模具的生产工艺、设备等,还交给了我们择业、工作应该学会做的事情,很实在,“公司不会养闲人”。是的,每一个公司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处处充满着竞争。没能力就要淘汰,公司的机制就是“能者居上”所以,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得出来工作要有敬业爱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虚心学习。

总之,此段实习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见识,为我们毕业设计的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此,我才发现蜂采或许对于我而言真的还有以后,实习的6个月虽然只是我人生线上的一小段,但也是闪闪发光的一小段,毕业后我会用心将它去延续。

10 2013

级模1班王伟 年4月12日

第15篇:模具冲压管理评审报告

2011年模具冲压管理评审报告

冲压现场基本工作的回顾

下图表是2011年冲压合格率完成情况

上半年通过公司相关部门的协力合作如期通过了TS16949体系的认证,但是由于公司模具质量体系基础工作薄弱,如果督察管控工作不及时跟进,体系运行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难免会的出现各种问题。

全年冲压生产的质量状况不太稳定,由于过程控制的失误、模具稳定性问题、人员变动等因素,出现了三次批量事故,这在以上两份表格数据中已明确体现。尤其是11月份发现天津三电一产品出现了质量控制过程的严重失误,经追查发现连续一个半月生产的产

品流入到客户现场,造成客户11000余件产品退货。冲压员工们也从这几次质量事故中不断汲取教训、痛定思痛按公司部署迅速进行了内部的反思整顿,从质量事故的教训中强化员工的品质意识和自我控制意识,深刻反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的失误,按TS要求认真梳理生产全流程,切切实实的扎实各项基础工作:

1、成品过程控制和出货检验制定落实了定期的全尺寸检验要求

2、质量过程控制落实执行全尺寸和巡检制度,现场每30分钟巡检一次;

3、召开生产质量技术检讨会,横向展开所有产品清查现场所有模具备件;

4、尽快验收和量产级进模,减少模具频繁变换片型出错的几率;

5、当模具维修保养后,填写相关表格记录模具维护、保养内容,检验对模具新冲压的成品进行专项复核确认;

日常工作的一些问题与改善

1、2012年初公司进行了第一次内部TS体系质量审核,生产和质量控制流程细节上暴露了很多问题,内部审核共开了不合格报告12项,我们针对暴露的问题一一分析认真进行了整改。

2、去年下半年生产线将以前作业指导书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文件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技术进行改善修正,使作业指导书内容或与实际作业内容一致,针对新的作业文件技术制作好后交现场工艺先进行核对内容再进行受控

3、TS这次内审加深了冲压相关人员对ISO-TS16949-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理解,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经过ISO办、技术工艺、品检和生产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讨论,技术部终于决定修正困扰冲压现场的成品图纸与产品实物不符的尴尬状况。

4、冲压生产去年全年任务不均衡,一季度饱满,二三季度趋淡,四季度突然订单量增加,生产压力也随之增加,在后几个月的高峰时期订单量远超出了标准产能。生产的不均衡导致了闲时员工流失大不稳定,员工流动率大导致新员工未经相关培训就即刻上岗,忙时员工培训时间也少,品质意识差,容易存在品质隐患。

我们通过修订定额考核办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在不得已频频更换基层冲压带班的情况下,努力开展各种基层管理的培训,稳定班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要求现场工艺及时处理解决制程出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内部及时沟通明确目标,使生产更加顺畅。对易出差错环节,进行重点管控,规范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对入库出货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依据。

5、4

57、458模产品的制程系列问题经过反复与技术沟通对模具进行整改后基本得到控制,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

计划下阶段从以下方面不断改善现场的培训与沟通工作:

1、不断优化改善目前的工作、人文环境,达到员工品质意识的提升,通过意识的改变 激发团队和员工产生突破性思维;

2、结合公司战略—冲压发展目标—现场过程控制----绩效考核,对基层骨干进行密集培训,以便在现场的基础管理活动中有效配合公司的冲压发展方针;

3、设立冲压学习日活动,借鉴学习外部冲压工作经验,推广现场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培养学习型组织以适应公司冲压快速化发展需求;

4、建立冲压员工沟通会机制,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提早预防和有效处理团队内部问题,改善管理职能;

5、针对客户投诉、批量退货的问题,将其作为案例,建立品质案例库加以培训宣导,让全员参与改善。

2011年冲压不良质量成本分析--------见后附页

2011年冲压出现的质量和退货问题主要集中在457和458项目中,它们都是一套模分别冲压11种和8种片型,验收时曾数十次的改冲压成型零件尺寸后送样确认,每种片型对应都须更换不同的冲压成型部件,各个环节稍一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和批量事故,本次质量问题的产生就是现场两种型号冲槽刀片17.1/16.8员工混料错拿、而成品检验时质检环节没有落实做全尺寸检测,38槽中仅抽检了部分槽尺寸漏查所致;

从不良的几大因素看:管理控制因素和模具因素是主要因素,从产品上分析4

57、458产生的不良品占了总体不良品8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减管理控制因素、模具因素的不良还是主要的控制目标。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责任心与操作规范化、提高模具的稳定性、提升关键工序的能力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控制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等,只有这样才会使质量成本下降得到有力的保证.

模具冲压线

2011.02.16

第16篇:冲压部门实习心得和体会

今天经过经理的协商,我来到了冲压部门,今天我实习的岗位是冲压部门的机加工之线切割,只见车间是一个恒温室,里面的温度大概稳定在了23到25度左右,早上我在里面还感到有些冷,不过下午还好了,感到确实恰到好处,车间里面一共6台线切割(慢走丝)和一台穿孔机,下面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慢走丝的线切割机,不过首先我们要回忆一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是采用钼丝或硬性黄铜丝作为电极丝,电极丝在高频脉冲电压作用下,击穿液体介质,形成火花放电,同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工件表面的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气化,加上液体介质的冲洗作用,以及通过控制器控制拖板运动,使电极丝按预定的轨迹进行切割加工,慢走丝是电火花线切割的一种英文简写是(wedm-ls)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由于慢走丝线切割机是采取线电极连续供丝的方式,即线电极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加工,因此即使线电极发生损耗,也能连续地予以补充,故能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慢走丝线切割机所加工的工件表面粗糙度通常可达到ra=0.8μm及以上,且慢走丝线切割机的圆度误差、直线误差和尺寸误差都较快走丝线切割机好很多,所以在加工高精度零件时,慢走丝线切割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里可以总结一下,慢走丝是以铜丝为电极,而且铜丝的使用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用过一次切割之后我们马上就要扔掉,这里的铜丝的直径为0.25mm,精度一般可以达到1.6左右。穿孔机的工作原理和慢走丝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简单可以认为是靠电腐蚀(电火花放电)来钻孔的,这里的“钻头”是铜管,直径为0.5mm左右,这里为什么选择用铜管是因为铜管在工作中可以通以冷却液或者叫皂化液(纯净水),通过旋转可以将铁屑冲出来,这样有利于钻孔。

这里再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线切割机的一些相关的情况,可以这么讲线切割机的最高精度为+—(5~6u),这里是这样的由于丝杠的间隙为2~3u,而线切割机的钻石眼膜的精度为2~3u,故我们认为线切割机的最高精度为+—(5~6u)。线走丝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表面光洁度都会比快走丝要高。

今日收获:感觉线切割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对于线切割在学校里面了解不是很多,在公司里应该好好的学习一下,同时也应该提醒自己学校里的东西和社会上再使用的东西还是存在天壤之别的,我们一定要加强在社会上的实践,提拓宽我们的见识,增加我们的就业竞争力!!!

第17篇:冲压操作规程

冲压车间操作规程

1.上岗必须穿好工作服、劳保鞋,长发必须扎起并戴好工作帽。

2..检查电源开关及设备各处开关是否全部正常。光电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应完整好用,无松动现象。

3.开动电机空转试车,确认压力机各部分运行正常,作业指示灯显示正确。4..待装模具的各部分应无损坏、无松动、无变形。

5.调模员安装或拆卸模具时须轻搬轻放。必须在吊运前,将吊运元件安装牢固。

6.必须选择与工艺要求及模具结构相符的压力机。模具置入压力机,并得到正确的定位才能紧固。带模柄的模具,以模柄为定位,先紧固上模,后紧固下模。模柄小于压力机滑块的模柄孔时,必须采用专用开口衬套,衬套开口应正贴于滑块部分。

7.上、下模座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面完全贴合后,才能将紧固点逐个对称拧紧。紧固夹紧螺栓时,必须采用适当扳手,禁止在扳手上插入导管拧动螺帽。调模时必须采用压力机的寸动或微动装置,高度的调整必须仔细进行。

8.固定模具的紧固元件必须有防松装置(例如垫圈等),确认紧固可靠后方可进行试冲。试冲前工作台上扳手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模具上所有的润滑部位都必须润滑。 9.试冲前必须开启光电保护装置,冲制过程中严禁关闭光电保护装置。

10.成批生产开始前,调模员或班组长,应对操作员说明模具的功能,操作要点和安全防护等有关事项。

11.冲制一批工件后,必须将所有紧固元件再次紧固。冲制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模具的紧固情况,严防模具脱落。

12.冲压作业时,操作必须使用工具,严禁用手直接伸进模腔取物,手用工具不得放在模具上。冲制工件不得堆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上。

13.多人操作同一台压力机应有统一指挥,信号清晰,待对方作出明确应答,并确认离开危险区再动作。

14.操作员应时刻注意光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5.压力机发生溜车和电器失灵等现象,或模具发生损坏时,应立即停机,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6.对压力机进行检修、调整以及在安装、调整、拆卸模具时,应在机床断开能源(如电、气、液)、机床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并在滑块下加放垫块可靠支护,机床启动开关处挂牌通告警示。

17.实行脚踏开关领用制:作业需要使用脚踏开关的,须经班组长或主任确认,并认真填写【脚踏开关领用登记表】后才能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

18.使用脚踏开关前应检查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班组长上报专业人员修理。

19.在模腔内调整工件位置或揭取卡在模内的工件时,脚必须离开踏板。

20.操作完毕要切断压力机电源、关闭空气节门,应将滑块停在上止点,使设备处在停歇状态。 21.剪板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戴手套,防止板材划破手掌,严禁将手伸入保护隔栏,严禁拆卸保护隔栏。

编制人: 审核人:

第18篇:冲压操作规程

冲压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力要集中,禁止边操作边闲谈、或抽烟,违者罚款50元。

二、开车前进行检查各部位润滑系统是否良好,然后空运转二分钟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不按规定罚款50元。

三、头、手切勿伸入冲头行程冲模区内,严禁手入虎口,根据模具情况,要使用各种工具工作,在脚踏操作时,手脚配合要协调、思想要高度集中,加料和取料脚应离开踏板以免发生事故,在离模100毫米内不准戴手套操作,违规操作罚款500元。

四、落料:

(1)在落料生产过程中,所有落的板材不允许放在架子或者小车上面,要做到少放多拿,如发现有不按规定罚款50元。

(2)在落料生产过程中,所落在模具内的废品,要用吸盘或镊子拿出,决不允许用手取拿,如有违反者,罚款200元。

(3)冲孔、折弯、成型、在生产过程中,绝不允许用手取拿件,必须用专用工具比如(镊子、吸盘、钩子)等,如有违反罚款500元。

五、禁止在操作时与他人说笑、打闹、酒后严禁上机,严禁模具里面有双件以上的同时工作、如有发现罚款100元。

六、机动冲床踏板周围不许存放其他杂物,在运转过程中,严禁伸手取物或清除残料,违规操作罚款100元。

七、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提前十分钟要清除脚料或废料使用的工具放置整齐,通道畅通,必须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如有不按规定罚款50元。

临沂星海工贸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第19篇:冲压模具设计

1、主要冲压工序

【1】分离工序(切断、冲裁(落料、冲孔)、切口、切边)【抗剪强度】 【2】变形工序(弯曲、拉伸、成形(起伏(压筋)、翻边)、缩口、胀形、

整形)【屈服期限】

(金属变形三个阶段:①弹性变形 ②均匀塑性变形 ③集中塑形变形)

2、冲压材料

【机器】考虑其强度和硬度

【电机电器】导电性和导磁性

【化工容器】耐腐蚀性

【1】材料塑形好,允许变形程度大,可减少冲压工序次数和中间退火次数

【2】延伸率(δ)、杯突试验深度大或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屈强比)σs/σb)、冷弯试验中的弯曲直径(d)小,其塑形就好。

【3】模具间隙是按材料厚度来确定的(材料厚度公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公差过大会影响工件质量】

3、冲压机种类

【1】曲柄压力机(开式压力机、闭式压力机)

【2】双动拉深压力机

【3】摩擦压力机

【4】液压机

(*闭合高度、最大装模)

4、模具设计参数(标准件、压力中心) 4.1【冲裁间隙】Z=D凹—D凸(凹模直径D凹

、凸模直径D凸)(单边D/2) 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落料和冲孔】

4.21【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尺寸,落料模应先定凹模尺寸,用减小凸模

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冲孔件】尺寸取决于凸模尺寸,冲孔模应先定凸模尺寸,用增大凹模

尺寸来保证合理间隙。

4.3【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需要用到的参数】Zmin 和Zmax、落料公差(δ凸、

δ凹)和冲孔公差(δ凸、δ凹)、系

数(χ) 4.4【冲裁力P0(N)】

【平刃口凸、凹模】 P0=Lδτ

【L(冲裁件周长mm)、δ(材料厚度mm)、τ(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考虑其他因素,实际冲裁力:P =1.3P0≈Lδσb】【σb(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4.5【阶梯分布】一个模具里多个凸模,分为大凸模、小凸模,为防止折断,小

凸模一般比较短,与大凸模呈阶梯状分布,大、小凸模的高度差

为H(取决于材料厚度)。

(δ≤3mm时,H=δ;δ>3mm时,H=0.5δ) 4.6【卸料力、推件力、顶出力计算】

❶卸料力:P卸=K卸P(N)

❷推件力:P推=nK推P(N)

❸顶出力:P顶=K顶P(N)

【P(卸料力)、n(卡在凹模洞口内的工件(或废料)数目)、K(系数)】 4.7【排样、搭边和条料宽度】

4.7.1【排料】

4.7.1.1【排料方式】❶直排 ❷斜排 ❸直对排❹斜对排❺混合排❻多行排

nF 4.7.1.2【材料利用率(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η=×100%

bh

F(冲裁件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面积))

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

b(条料数目)

h(进距) 4.7.2【搭边】

搭边值大小,能太大,浪费材料;太小容易挤进凹模,影响模具

寿命。(搭边值大小可查表)

5、模具类型

【冲裁模具类型】❶单工序模❷级进模❸复合模 【凹模】

❶凹模孔口形式

❷凹模外形尺寸(凹模厚度H、壁厚C)

【凹模厚度H】H=Kb(mm) (K—系数 b—冲件最大外形尺寸)

【凹模壁厚C】 【小凹模】 C=(1.5—2)H (mm)

【大凹模】 C=(2—3)H (mm) 【凸凹模】(复合模)

(不集聚废料的凸凹模最小壁厚)

【黑色金属和硬材料】 1.5δ(须大于0.7mm)

【有色金属和软材料】 ≈δ(须大于0.5mm) 【凹模上螺钉孔、圆柱销孔的最小距离】(跟是否淬火有关,淬火距离比较大) 【凹模强度校核】(检验凹模厚度,因为凹模厚度不够,会使凹模产生弯曲,损

坏模具。

H最小=3P 10

【H最小—凹模最小厚度(mm) P—冲裁力(N)】

【凸模】

【结构型式】 ❶标准圆形凸模

❷带护套的小孔凸模(适用于冲孔直径与料厚相近的小孔) ❸快换凸模(用于大型冲模中冲小孔易损坏 ❹大圆凸模 ❺非圆形凸模

【凸模长度】 L=H1+H2+H3+Y 【H1—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H2—卸料板的厚度】

【H3—导尺的厚度】

【Y—自由尺寸(凸模的修磨量4—6mm;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0.5—1mm;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的安全距离A,可取15—20mm。】 【凸模强度校核】❶压应力校核❷弯曲应力校核

【凹模、凸模的镶拼结构】

【镶块紧固】

❶框套热压法❷框套螺钉紧固法❸销钉、螺钉紧固法

【镶块尺寸mm】

H:B:L=(0.6-0.8):1:(3-5)

尺寸范围:H(30-75);B(60-170);L(最大至300) 【凸模、凹模固定】

❶机械固定(采用螺钉紧固、压配合等方法) ❷粘结固定(①低熔点合金浇注固定法②环氧树脂粘结固定法③无机粘结剂固定

法④) 【定位零件】

3 【定位板、定位销】(定位板(定位销)高度与材料厚度有关) 材料厚度δ(mm):

3-5 定位板(销)高h(mm): δ+2 δ+1 δ

【导尺(或导料销)】

【侧压】❶簧片压块式 ❷弹簧压块式(侧压力大,适合冲裁厚料)❸ 压板

式(适用于单侧刃级进模)

【挡料销】挡料销高度与材料厚度有关,可以查表得到

【挡料销型式】❶圆柱头式挡料销❷钩形挡料销❸活动挡料销❹初始挡料销

【侧刃】切去条料旁侧的少量材料来限定送料进距(提高生产率,保证较高定位精度,有利于自动化)

【侧刃固定方法】❶压配合固定❷铆接固定❸螺钉固定❹销钉固定 【导正销】(主要用于级进模)

【型式】❶压入式❷螺钉固定式

【卸料和推件零件】 【型式】❶固定卸料板❷弹性卸料板❸废料切刀❹弹性卸料和刚性推件装置❺弹

性卸料和弹性推件装置 【弹簧、橡皮的选用】

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弹簧压缩量、弹簧根数、弹簧装配长度)

❷【橡皮】

【卸料板和凸模之间的间隙】(可查表)

【卸料弹簧窝座深度】

【卸料板螺钉沉孔深度】

【打杆长度】

【顶杆长度】

【导向、联接固定零件及其他】

【导柱、导套 】(用于要求精度高的冲模)

【布置型式】❶后侧导柱❷中间导柱❸对角导柱❹四个(或六个)导柱

【结构型式】❶滑动导柱导套 ❷滚珠导柱导套

【导板】

【厚度】H1=(0.8-1)H凹

(H凹

—凹模厚度 )

【上、下 模】(模座分带导柱和不带导柱)

【垫板】

【凸模固定板】(❶ 圆形 ❷矩形)

【模柄】

【平衡侧压力结构】

【模具压力中心计算】

【模具总体设计】 ⑴【掌握资料】❶冲压件图纸及技术条件❷生产批量❸冲压设备❹模具制造条件

⑵【总体设计任务】❶模具类型的确定

❷操作方式、进出料方式的确定

❸定位、卸料、推件、导向、联接固定等型式的确定

❹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❺模具外形尺寸确定 【模具类型确定】(以冲裁工件要求、生产批量、模具加工条件等为主要依据)

❶【冲裁工件要求、生产批量】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无导向模、导柱模、导板模

❷【模具外形尺寸确定】(包括模柄尺寸、闭合高度、模座俯视尺寸)(与

所选冲床规格有关)

❸【模座尺寸】一般冲床工作台每边尺寸大于下模座尺寸50—70mm

【模具设计中须考虑的安全措施】

【模具材料及使用寿命】

【冲压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❶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冲压模正常失效方式是磨损)

6 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❸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模具常用材料】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途径】

❶合理设计模具❷正确选用模具材料❸保证热处理质量和采用热处理新工艺❹保证加工质量和采用新的加工方法(加工模具新方法:①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加工(优点:不管材料硬度多高,均能加工,加工安排在热处理之后,从而解决热

7 处理变形问题)②低熔点合金和锌基合金浇铸(制造周期短,加工容易,成本低,废旧模具可以重熔再造))❺合理使用与维护

【冲裁件质量分析】(毛刺、剪裂带、光亮带、塌角)

【精冲】 ❶精冲过程 ❷精冲材料

❸精冲模设计的参数(⑴精冲力P总=P冲+P压+P推(①冲裁力②齿圈压板力③推板反压力④⑤);⑵凸凹模间隙) ❹精冲模具结构(设计注意事项:①刚度精度要求高②一般采用滚珠导柱模架③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④添加排气孔或者排气槽⑤合理分布顶杆)

⑴模具结构:①活动凸模式②固定凸模式③简易精冲模

【弯曲】 【弯曲原理】

【弯曲变形过程】

【弯曲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

【应变中性层的位置及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弯曲件的回弹】

【回弹量的确定】

【影响回弹因素】❶材料的机械性能❷相对弯曲半径

r

❸弯曲角❹弯曲件的形状❺弯曲方式❻模具间隙 【减少回弹量的措施】

❶从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来减少回弹量❷在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❸利用橡胶和

8 聚氨酯凹模进行弯曲❹采用拉弯工艺

【弯曲力计算】

【自由弯曲的弯曲力】

【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

【弯曲件工序安排和模具结构】

9 【弯曲工序应考虑的原则】

❶两次弯曲成形❷三次弯曲成形❸对称弯曲❹连续工艺成型

【弯曲模的结构设计和典型结构】

⑴【弯曲模结构设计要点】

❶坯料放在模具应有可靠定位

❷不应使毛坯产生严重的局部变薄

❸弯曲过程中,应防止毛坯移动

❹弯曲区能得到校正

❺有消除回弹的可能性

❻毛坯放入到模具上和压弯后从模具中取出工件要方便

⑵【弯曲模具的典型结构】

❶V型件弯曲模❷ U型件弯曲模❸ 圆环件弯曲模❹ 铰链弯曲模❺连续弯曲模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⑴【凸模、凹模圆角半径与凹模深度】

❶ 凸模圆角半径r凸

❷ 凹模圆角半径R凸

❸ 凹模深度h ⑵【凸、凹模间隙】

⑶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制造公差

⑷【斜楔的设计和计算】

【楔块受力分析】

【水平斜楔】

【向下倾斜运动的斜楔】

【向上倾斜运动的斜楔】

【楔块尺寸、角度的确定】

【拉深】

⒈【拉深的基本原理】

【拉深变形过程】

【拉深过程中毛坯的应力和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的起皱和断裂】

【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修边余量】

【带料连续拉深】

第20篇:冲压岗位职责

质量工程师

1.每日开班前对质检科所属区域进行5S状态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通知该区域负责人立即整改,并在事后复查并将不符合项拍照留存作为考评依据。

2.每日收集前一天生产所发生的报废单,并与生产线日报表上填写的报废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录入电脑存档,计算日报废率写入白板。3.每日检查返工单并检查返修组是否依据返工委托单内容进行正确返修,并将返修数量录入电脑存档,计算返修率,写入白板。

4.每周四前统计出前一周生产质量状态,包括报废率、返修率和PPM,并于周四下午一点钟通知相关人员召开质量会议。5.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提高项目,并积极推动,跟踪落实。 6.每月组织一次内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和体系流程。 7.每两周对大众所有生产零件按三坐标测量要求进行测量。 8.负责对量检具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严禁使用失效量具和检具。 9.建立检具台帐和量具台帐。

附录: 1.报废单 2.返修委托单 3.每周质量分析统计表 4.每周质量会议记录 5.每月培训记录 6.每月项目进度表 7.三坐标委托书 8.量具发放记录表 9.量具检测统计表 10.检具检测记录表 11.检具登记一览表

生产线质检员

0.按照安全和环境负责区域负责所属区域安全和环境工作并在开班前检查,如有问题立即整改。

1.质检员按照生产计划,在生产前将检具放置于灯光室并将封样件悬挂于网架上,打开灯光室灯光。

2.在生产前依照工艺卡核对每台压机的工艺参数包括平衡缸压力,气垫压力、装模高度、和顶杆举升高度,如有与工艺卡不符合的停止生产立即通知机台长进行调整,所有工艺参数确认后在检查记录表备注一栏记录:工艺参数确认OK。

3.每班生产的第一件合格零件为首件,按照检验标准对零件进行检查,具体步骤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首件检查完毕后将首件放置于检具上进行尺寸测量,检具使用按照检具作业指导书将测量尺寸记录于尺寸检查表上,如有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解决问题后恢复生产。

4.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的频次货时间间断的对零件进行抽检,抽检的标准依照检验标准,同时做好记录。抽检完成后将零件放置于检验区料架内,往复循环直至本轮生产全部完毕后,将所有抽检零件放入最后一个料架内,如有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同时进行追溯,解决问题后,才能恢复生产。

5.在每轮生产结束时按照检验标准对最后一个零件进行末检,并做好记录,将首检零件从检具上取下放入生产用料架内,将末检零件放置于检具上,进行尺寸测量,并做好记录。

6.每轮生产结束后将末检零件、检具和封样件归还至检具房。

7.每班生产结束后将质量检查表、尺寸测量表交与质量工程师存档,当班班长做好交接班记录对在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及时传达至下一个班组,准确填写当班生产的报废单、返工单,将报废单交与质量工程师,返工单交返修组。

8.每班生产结束前10分钟,安全和环境负责人对自己所属区域进行清洁工作,班长负责检查。

9.每周周六班长根据检具清洁计划组织人员对检具房的封样件和检具进行清洁工作,质量工程师负责检查。

附录:

1.零件质量检查表 2.尺寸测量表 3.安全和环境责任图 4.检具清洁计划 5.可疑品处理流程 6.检具作业指导书 7.零件检验标准 8.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包装终检员

1.按照安全和环境负责区域负责区域内安全工作并在开班前检查5S状态,如有问题立即整改。

2.依照零件检验标准和出库零件特殊要求对倒箱和终检库内零件进行终检,终检完成后在零件标签上(三联单)盖章确认。

3.对于批量(≥10)问题,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进行确认,不得盲目判断。4.经终检确认后的零件应及时通知叉车放入成品库中并同时做好终检记录表。

附录:

1.零件检验标准 2.出库零件特殊要求 3.终检记录表 4.安全/环境区域图

包 装 工

1.每日对所负责区域进行清洁,并对本区域内安全负责。

2.每日依据产品标识卡(三联单)色标顺序进行倒架工作,在倒架工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对于少量明显的磕碰伤零件,通知返修人员及时返修,对于料架内批量缺陷零件(≥10),通知终检人员进行判断。3.在倒架完成后及时通知终检人员进行检验。 4.每日填写倒架工作记录表

5.每日对客户料架进行清洁,擦拭油污,清除多余标签并检查料架是否完好,对于不合格料架及时通知料架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附录:

1.倒架工作记录表 2.安全和环境责任图

料架维修员

1.负责本区域内安全和清洁工作。

2.积极配合包装工进行料架维修工作,并做好料架维修记录。

3.对维修完成后的料架进行料架清洁工作并通知包装工将合格料架投入使用。

附录:

1.料架维修记录 2.安全/环境区域图 3.电焊证

《冲压实习报告.doc》
冲压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