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2022-03-21 来源:实习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授课教师: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

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2017-2018-1 程光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4级 自环1402班

311405040226

袁程

批阅日期:

施工放样方法实习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全站仪直角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 (2)掌握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 (3)掌握全站仪前方交会法放样的操作方法;

二、实习设备

每组全站仪器1台、三脚架3个、对中杆1个、反光镜2个、大、小钢尺1把、活动觇标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三、实习步骤

选点。选择A点,往返丈量20米,作为点B的标记。A、B两点作为控制点。将丈量数据记录相应表格内。

1.直角坐标法放样

已知A(200,200),B(200,250),A、B为矩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P的设计坐标为P(197.5,202.5),试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出设计点P。

在A点安装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调零,固定。在此视线方向上测量17m,作为D点做标记,并在此点安装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调零,顺时针旋转90°,固定。在此视线方向上测量1m得到P点,觇标做标记。

2.极坐标放样

地面控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200,200),B(200,250),待定点P的设计坐标为P(197.5,202.5),试用极坐标法放样出P点。

在A点安装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调零,顺时针转过1,固定。在此视线方向上测量S1=17.029m得1′点,做标记;再以盘右位置逆时针转过2,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得1″点,做标记。量出1′与1″的平均位置得1点,觇标标记,标定出1点的位置。

另外一个人在B点安装经纬仪,用上述同样的方法,盘左、盘右分别瞄准A点, 测量S2,得到2′与2″,然后量出平均位置作为2点,用觇标标记。 用皮卷尺测量

1、2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行检核。

3.前方交会法放样

已知A(200,200),B(200,250)为地面两已知点,P为待放样点,P的设计坐标为P(197.5,202.5),试用角度前方交会的归化法放样P点。

在A点安装经纬仪,盘左瞄准B点,调零,顺时针转过∠A=3°21′57″,固定。在此视线方向上测量P1点,做标记,并记录A-P1的距离;测量P4点,做标记,并记录A-P4的距离;用同样方法在在B点安装经纬仪,盘左瞄准A点,调零,顺时针转过∠B=18°26′6″,固定。在此视线方向上测量P3点,做标记,并记录B-P3的距离;测量P2点,做标记,并记录B-P2的距离;P1-P4与P3-P2的交点即为P点。

检校:∠A 的理论值与真实值的误差为△A,∠B 的理论值与真实值的误差为△B,利用公式△A′=(△A/ρ)*AP,同理得△A′△B′=(△B/ρ)*BP,∠P=∠γ,误差22M=△A′△B′/sinγ

四、实习心得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对全站仪功能了解的进一步加深,了解了全站直角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和后续的计算,掌握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和后续的计算,掌握全站仪前方交会法放样的操作方法和后续的计算,在小组实习过程中,了解一个项目的总体过程,分工明确,对前期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对实习过程中的步骤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实习过程要求分工明确,尽可能的让所有人都完整的对流程进行一次完整的操作;实习的后期数据处理过程中,每个人计算一次保证了正确率的同时也让每个人对数据处理都有了一个完整的提升。

推荐第2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平交路口数据提取与放样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将《工程测量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了解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从施工图纸中提取施工测量数据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施工测量的实测方法。 1.2 实习的意义

通过本次工程测量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章 数据提取准备

2.1 平交路口数据提取

----基于XX市XX区XX路与XX平交口施工测量数据的提取与实施

平交口中心的标志(为一道钉,有中心标志)和坐标893720.5291,430499.8691),里程桩号为(DK0+000)。道路平交口两侧中心线上有用作后视的中心点标志和坐标。两道路相交的夹角为89°59′1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由于此图只有一个控制点坐标,无法确定方向,但可以根据几何关系将图里包含各要素隐含数据提取出来。如下:

(1)图形分解,将西北角图形分解出来

如图3—1,CO、DO为道路的中心线,AB是道路的圆弧。

AC=1600cm,BD=2200cm,圆弧半径R=4950cm,∠COD=89°00′12″。 所以AM=4950+1600=6550 cm,DM=4950+2200=7150 cm

图3—1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知: CD2=CM2+DM2-2*DM*CM*cos∠CMD=9697.8*9697.8cm2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 四边形OCMD的外接圆直径D=CD/sin∠CMD=9697.8cm 所以OM=D=9697.8cm 再由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 OC2=OM2-MC2=7151.5*7151.5cm2 OD2=OM2-MD2=6551.7*6551.7cm2 点A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71.515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16m 点B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22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65.517m 2.道沿曲线上点的偏角计算

根据弦切角等于弧长所对圆心角的一半的关系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a=c/2R*180°/π

式中,c为弧长,令c=10m,总弧长L=77.766m a1= c/2R*180°/π=5°47′15″

a2=11°34′30″ a3=17°21′44″ a4=23°8′59″ a5=28°56′44″ a6=34°43′29″ a7=40°30′44″ a8=45°0′24″

同理,东北角数据计算同上

(2)放样数据准备(见附录1)

第三章平交路口施工放样

(1)仪器准备:经纬仪(2”),钢尺,测钎(或花杆),白灰,放样绳 (2)放样步骤:

a.在0点架设经纬仪,对中整平,定向,置零; b.按照数据进行拨角量取距离,然后在确定的点上打桩;

(注:应该用经纬仪盘左盘右拨角两次,在确定的两个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上打点) C.同理可测出曲线上其余各点,直至终点,用终点校核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实习之贯通测量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 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测量工作在矿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熟悉地面及井下主要测量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各种测量成果产生过程及质量标准等; 3.掌握地下测量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1.2 实习的意义

本次实习是在完成《工程测量学》课堂教学后进行的,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扩大、深入和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通过实习使各组成员获得了系统、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的测绘学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原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严谨务实的态度。

第二章 实习内容及要求

2.1 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 2.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3.巷道腰线的标定与延伸 2.2实习地点及时间

实习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防空洞。 实习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30日。

第三章 方法和步骤

3.1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习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和设点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写出编号.在防空洞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导线边长一般为30~70m为宜.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设置应牢固。

2.测角

采用J6级电子经纬仪用测回法按30"导线的规格即一个测回进行施测。 (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

(2)分别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前视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

(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60",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4)瞄准前视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

(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觇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3.量边

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次读数,往返丈量。

以上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施测工作.同样方法,依次测出全部角度和边长.井下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4.注意事项

(1)井下选点时一定要确保通视,避免仪器安置后观测困难;

(2)对中时,一定要将望远镜放水平(盘左时,竖盘读数应为90°,盘右为270°);

(3)测角瞄准时,照明者最好用一张透明纸蒙在矿灯或电筒上,使其发出的光能均匀柔和地照明垂球线,便于瞄准观测。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2 三角高程测量 1.实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倾斜巷道传递高程,将下平巷A点高程传递到上平巷之B点; (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及计算方法.2.方法和步骤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1)先由已知高程点求出前视点(假设为A点)高程,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量出A点桩面至仪器横轴的距离(仪器高).在所求点(假设为B)挂锤球线上适当位置作一标志,量出B点桩面至标志的距离(觇标高)。

(2)用正镜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当气泡居中后读出竖盘读数L。

(3)倒镜再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当气泡居中后,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在竖盘上读取读数R取正,倒镜测出的倾角之平均值。

(4)用钢尺从锤球线标志量至仪器中心的斜距L,一般L即是导线边斜长。 (5)计算出B点高程。 3.注意事项

(1)必须在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盘读数.记录员应注意提醒观测员,以免忽视此项操作而前功尽弃。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一样,当点在顶板上时,仪器高和觇标高数字前面加负号,则计算公式仍然不变。 3.3 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1.内容与要求

(1)标定直线巷道的方向并延伸中线;

(2)在防空洞内根据所贯通两点的数据要求,用经纬仪标定贯通巷道的位置和掘进方向,标定巷道中线;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根据已知中线点,延长巷道中线。

2.贯通B、H两点放样中线和腰线的方法和步骤 1)巷道开切位置,方向的标定

(1)计算标定数据(具体计算见附表) ①贯通巷道中心线BH的坐标方位角; ②计算BH边的水平长度L ;

③计算指向角AB,HI的坐标方位角,求出经纬定向后所需要拨的角度; ④计算贯通巷道的坡度i ;(注意:求坡度时应将防空洞内顶板导点的高程传到地下再求解坡度)

⑤计算贯通巷道的斜长L’ ; 2)巷道中线的标定

①在B点架设经纬仪后视A点定向,根据所算的数据拨角,将仪器水平制动,竖盘制动。

②让小组成员

(1)检查A点是否有位移或破坏.(2)经检查认为A点无位移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盘左后视4点,在水平度盘

上转出β角值,在巷道顶板上距工作面5m左右给出2 点,用盘右再给出2"点,取其2 ,2"两点中间点为2点,则2点即为巷道中线点.中线标定一个测回实测∠4A2角, (3)然后在2点挂锤球,用用以检查角β是否正确.(4)经检查角β无误后,再用经纬仪瞄准2点,在此方向线上的顶板或棚顶上标出1点.A,1,2三点即为一组中线点,在三点上挂上绳线.3)巷道中线的延伸

一组中线点,可以指示巷道掘进30~40米.随着巷道的掘进,巷道中线要向前延伸才能指导巷道的掘进.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1)首先检查原中线点是否有移动,如B组中线点B,1,2,3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图附1-17所示.若其中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便使用这三个点延伸.(2)经检查认为无误后将经纬仪安置在B点,用盘左后视A点,转180°沿视准轴方向定出一点,取其中间点C为新中线点.也可用瞄直法或拉线法.(3)用经纬仪瞄准C点,再于此方向上定出1,2点.则C,1,2三点即为延伸的一组巷道中线.(4)在各组中线点中选出一点作为导线点,如A,B,C等点,以备进行采区导线测量时检查中线的正确性.5.注意事项

1)巷道中线是控制巷道之水平方向的重要指向线,因此标定时一定要细心,要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应以其简单而轻视.2)中线点要选在不易被爆破时岩块冲击的地方,而且岩石一定要坚固,若设在棚梁上,更要注意棚子的稳固性.4巷道腰线的标定(用半圆仪标定腰线) 方法和步骤

(1)在倾斜巷道中标定腰线

1点为设计巷道的腰线点,其设计标高为H1,,A点为已知导线点,其标高为.根据两点的标高可以计算出两点的高差为hAa 在导线点A上挂锤球线,并从A点向下量取值在垂球线上得到a点,然后过a点向待设腰线巷道两帮拉线,线之终端应位于待测腰线起点位置.于线之中间部位挂半圆仪,当其读数为0°时,于线之终端处做上标记,此即为新设腰线点之位置,然后设法将此点位予以固定(钉钉或用水泥筑点).同法在另一帮与该点相对应的位置再设一点,这两点即为一对腰线点,如图附1—18中之1,1 所示.将测绳一端挂在1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在巷道另一帮,自1 点,以同样方法,于2点相对应部位,再测设一腰线点2 ,与

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点成一对.在1,2两点间拉线,沿线用油漆在帮上画线,以利于施工应用.(2)在水平巷道标定腰线

1点为平巷的腰线点,在1点上挂测绳,绳上再挂半圆仪,将另一端拉紧并上下移动,使用半圆仪上倾角为0°于绳之终端处做上标记2 .然后用皮尺量出1和2 点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巷道的设计坡度,计算出2 点和1点的高差为: 然后过2 点垂直向上量取值便得2点,在2点处将腰线点固定.在1,2点间拉线,沿线以油漆画出腰线.巷道另一帮可用同样方法,给出腰线.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工程测量实习持续了一个月,先后进行了数据整理,仪器检校,和现场放样三个阶段。此次实习不仅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也使得我清楚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自己也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平交路口的实习使我认识到测绘的计算理论很简单,都是初高中所学到的几何关系,但由于自己所接触实际工程有限,总是现实与理论联系不到一块儿,不能灵活的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比如数据提取的过程中,正余弦定理的运用,在X老师的指导下才恍然大悟,才知道有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些知识。测绘工作是一项细心才能干成功的活,没细心两个字做前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还会给公司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的细心是很必要的。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作为大四即将毕业的我们,把握好每次在学校实习的机会,从中学到东西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此次实习感觉一个学生只学好自己本身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土木方面的知识和矿建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才能独挡一面,总是立与不败之地。

5.致谢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在此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和X老师的耐心教导,同时感谢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共同完成此次实习。 6.实习数据附(见下)

推荐第3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授课教师: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

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2017-2018-1 程光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4级 自环1402班

311405040226

袁程

批阅日期:

道路圆曲线测设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 2.掌握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二、实习设备

1.设备“每组全站仪器

1台、三脚架3个、对中杆1个、反光镜2个、大、小钢尺1把、活动觇标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三、实习内容及方法

1.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①设曲线半径R20m,曲线转角60,交点里程桩桩号为2+206.68m。 ②曲线要素的计算: 切线长TRtan(/2)=11.547; 曲线长LR/1800=20.943; 外矢矩 ER/cos(/2)R=3.094; 切曲差q2TL=2.151。

由于偏角法划分角,所以弦切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4=d2/2/2=7.5°

即,随后的弦切角依次为15°,23.5°,30°。 ③主点的测设

1)实习场地的布置:在实习场地选择合适位置假设为路线交点(JD),打一木桩;在交点(JD)安置经纬仪,瞄准(假设)道路起始方向,从JD 起沿该方向丈量30m以上打一木桩,设为ZD1;用经纬仪逆时针拨出角度β=180°-α,从JD起,沿该方向丈量30m 以上,打木桩,设为ZD2。

2)主点的测设:用安置于JD的经纬仪先后瞄准ZD1,ZD2,定出方向,用钢尺在该方向上测设切线长T,定出圆曲线的起点(直圆点)ZY和圆曲线的终点(圆直点)YZ,打下木桩;重新测设一次,在木桩顶上标出ZY和YZ的精确位置,用经纬仪瞄准点ZY,水平度盘读数置于0°00′00″,照准部旋转β′=(180°-α)/2,用钢尺测设外矩E,定出圆曲线的中点(曲线中点)QZ。 3)主点桩号的计算。

ZY桩号=JD桩号-T= K+19.678 QZ桩号=ZY桩号+L/2= K+26.718 YZ桩号=QZ桩号+L/2= K+33.758

0YZ桩号=JD桩号+T-q= K+33.758 2.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1) 细部点里程的计算 圆曲线上每5m整需要测设里程桩,即 L1=第一里程桩桩号-ZY桩号=P1桩号-ZY桩号, L2=L3=…=Ln-1=5m,Ln=YZ桩号-最末个里程桩桩号 2)

细部点坐标的计算 Xi=Rsinαi = αi=Li/R (Li为弧段长Li) Yi=R(1-cosαi)

3) 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步骤。

四、实习注意事项

1.主点测设元素和切线支距法测设数据的计算应经过两人独立计算,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测设。

2.本实习场地较大,应服从实习老师对场地的统一使用,本实习工具较多,分布较散,应注意收拾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熟悉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和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初步对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对将来工作时融入团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六、数据分析

推荐第4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实训)地点:

实验(实训)日期:

2012 年月日

1.前言

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

1.1.2 实验要求

1.2 实验概况

1.2.1 实验项目

1.2.2 完成情况

2.实验内容

2.1 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

2.1.1 经纬仪的结构及操作步骤

2.1.2角度测量原理

2.1.3 角度测量步骤

2.1.4 外业施测数据

2.1.5内业计算成果

3.结束语

4.实验体会

4.1 思想作风方面

4.2 测量技术方面

4.3 动手能力方面

4.4创新见解与建议

推荐第5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

(一)前言

本学期的第一周学院还是按照惯例组织我们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测量学的很多理论知识,也做过几次课间的实习,但条件的限制都没有使得大家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验证课。通过本项实习可以使我们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技术,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掌握高程控制测量及平差方法,掌握导线网的测量程序和坐标推算方法,了解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程序,为我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测量手段解决工程问题提供基本训练。

(二)内容

实习的第一天也就是09年8月31日,上午宋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了这次实习的内容和一些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我们被分成14个小组,每组11个人,实习的内容就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1:500比例尺、范围200×200m的地形图一张。

领到器材之后,大家便兴致饱满地开赴实习场地,位置在我们所住的生活区。分头找到D组的十个控制点之后,大家商讨了一下测量的任务分配和方法,很快便在D10点开始了我们控制点高程测量的工作。我们这次四等水准测量采用的方法是双面尺法,我负责的任务是后四站的数据记录、计算与检核工作。因为所用的仪器是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之后就可直接读数,简单方便。记录数据的同时便要进行计算,看本站的测量是否有效。比如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得超过10m。双面尺法的观测顺序是“后-前-前-后”,测得的数据比较多,数据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尺子红、黑面有常数差K,两把尺子红面的起点不一样,计算时有固定的公式。其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数据(17)和平均高差的计算,需要加(减)100mm,以消除红面起始点不同造成的影响。10站测完之后我便做了平差计算,环线闭合差为-5。5mm,在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范围之内。

下午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便在一起商量着水平角测量(导线网内角)和边长测量的如何操作。因为有11个组员,所以决定分组进行,我被分到测量水平角。为了绘制地形图,必须建立导线网,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信息。我们所要建立的控制网是小区域控制网,水准面可以近似为水平面,可以采用直角坐标系直接在平面上进行坐标的正算和反算。经纬仪对中的操作我们都没有做过,所以一上来大家有点不知所措,都依据自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做着尝试,为此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我们先在一个控制点上设站,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因为没有标杆的问题,我们便用两把水准尺代替,虽然问题解决了但还是比较的麻烦。其中我们遇到一个内角测得的角度和目测的居然也有很大差距,才想到目标点的顺序颠倒了,测得的是外角的度数。在傍晚时候老师过来辅导,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对中整平的方法,也说了其他操作的注意点。因为尝试了失败所以更觉得受益匪浅。

第二天(9月10日)早上6点大家便集合了,继续着昨天的测量工作。因为调节经纬仪的同学对昨天老师的讲解有了体会,越来越顺手,我们测量的过程也变得很流畅。我们还用测钎代替水准尺,比之前定点更简单精确了。赶到中午便结束了10个点的测量,最后的角度闭合差为84″,没有超过限值。同时,量边的同学也结束了他们的工作。

下午,我们进行导线网坐标的计算。这个过程比较麻烦,但我们也借此熟悉了一下有关的计算,对那些数据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之后便是控制点的展绘,意外的是居然有8个控制点在内,突然意识到我们所要测得范围原来也不小。晚上赶紧想了想碎部测量的方案 ,也将是最麻烦的了。

第三天(9月2日),还是早上6点,大家依然很有激情。因为之前没有碎部测量的学习,大家对老师所给的方法都有不同的理解,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终于达成一致,不过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我们一开始测的是D6点,我负责现场的绘图工作。架好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然后将水准尺立在所定点,使经纬仪中丝读数v和i相等,这样用计算高差的时候简单。我们均使用视距法施测,以D5点为准,盘左顺时针测设各点。负责记录数据的同学记下上、中、下丝的数值和水平度盘、竖直度盘的度数,负责计算的同学计算出水平角和竖直角,用得到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我根据水平角和距离画出碎部点的位置。上午的工作进展的很慢,到中午的时候仅仅测完两个控制点的碎部。

下午集合后我们总结 了上午测量出现的问题,在操作上做了几点改进。在瞄准时,将竖盘读数调整到90°00′00″,水平度盘读数调整到0°00′00″,这样得到的竖直角α=0°,水平角β就是读数,计算时就特别简单。我们先在所要测的碎部点上标注符号,这样一个顺时针360°就将所有点测完了。这样D4和D7点的碎部测量很快就结束了。可问题也就在现在出现了,由这四个点控制点测得的位置信息画出的图形不能完全吻合,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我们怀疑是由两种不同方法的误差引起的,于是重新测设D6和D5点。最终的结果显示方法都是对的,只是几个点读数有差错。这也教训我们在以后的测量工作要更加认真仔细。

第四天(9月3日),总结了昨天出现的状况,所有人都轻车熟路地展开了工作,我的画图工作都快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上午的测量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出现问题,除了很少的几个无法测设的点,我们顺利完成了10个点的碎部点测定。组里其他的人也完成了路中高程的测量工作。因为这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下午大家都休息了半天。晚上我便开始着手准备正式图样的绘制工作。

第五天和第六天我都负责绘图,组里其他的部分成员在户外将那些经纬仪没有标定的或者无法标定的部分进行具体的测量,还有路宽、花坛的长短、楼房的拐角和突出部分等等。在绘图的过程中有很多体会,比如说外业的精度都比较高,在40×40cm的图上却无法表示出那样的精度,误差的积累使得最后的成果和测量的成果有偏差,有些部分都重新进行了测量。还有要亲自到现场观察,绘图时会发现一些测量时遗漏的东西,也会有些因为不了解现场情况而误解的地方。再有就是画图真的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要平心静气,更要一丝不苟,为了追求图纸的完美,要时时小心翼翼地画。在最后画路边线和花草 时还要参考规范,标注等都有详细的规范。

第七天(9月6日),昨晚加班把图基本上完成了,今天准备把图拿到现场进行一些考察,看是否还有遗漏或者误解的地方,但却下起了小雨 。突然感觉前几天的拼命工作是有效果的,如果碰到下雨就没辙了。

(三)总结

七天的实习结束了,很累但很充实,很麻烦但感觉只是一眨眼就结束了,有点意犹未尽,更多的还是受益匪浅啊。

11个人作为一个团队,使我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中间虽然有争执,但都怀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把工作做好,这样就便得很有趣。有时候自己要被分配到做很简单的事情,但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对整个队伍就是很大的帮助。测量是一门精密的学科,调整仪器、瞄准、读数、计算、绘图,每个过程都需要大家的全心投入,才能保证最后结果的精确。看到最后的成图,心中有份欣喜和满足 感,甚至有点自豪。这七天的实习,确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技巧,数据的计算和检核,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顺序。亲自参与了一个完整的测量工作,更加深了我对那句“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加深了我做事的原则,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有了实质性的认识。

总而言之,工程测量是个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那些技巧都是从实践操作总结出来的,那些规范和理论也是在操作中体会并掌握的。七天虽苦却是值得的。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二)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 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 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做导线的最后一步是测距。在完成了角度测量之后,邓老师和高老师又让我们见识了一种新仪器:全站仪。教了一些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对于全站仪的快速对中整平,在仪器上的一些测距等一些操作,对于这种仪器我们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位导师兢兢业业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熟悉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最后经过每个组员的和谐工作我们也完成了图的工作,看到我们花好的图大家也都兴奋不已。如今的测量也算接近尾声了,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今天还于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对于架仪器及测量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在我们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迎合社会需求。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三)

xx月xx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九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天气虽然不是很好,冷风刺骨,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

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菲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

(3)计算问题。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断的重复检验中算出了正确的数据,尽量的减少了误差的出现。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功和测量的一些要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

推荐第6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地球化学专业所有学生在地科馆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共计十天,从7月17日到7月26日共计两周,实习的主要地点主要是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小组成员是杨晓飞(组长)、苏本灿、王善超、彭洁、马庆渝和陈雪。本次实习采用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由老师教授实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要求,然后同学们出去实习,完成当天安排的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安排主要有:(1)普通水准测量(2)四等水准测量(3)纵断面测量及绘图(4)场地抄平测量及绘图(5)闭合导线测量及绘图。

(一)普通水准测量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BMi,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BMi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二)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v A B a b hAB

前进方向

大地水准面

HA HB HB

图1

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HB为: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80 m ≤5.0 m ≤10.0 m ≤3.0 mm ≤5.0 mm ≤

图2

L为水准路线总长(km))(其中

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应立即计算并按表中各项限差要求进行检查。若测站上有关限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在迁站后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新观测。

(三)纵断面测量及制图

在建设道路和敷设各种管道时,为了选择合理的路线,通常沿线路的中心进行水准测量,了解沿线的地形起伏情况,并绘制出路线的纵断面图。这种测量称为路线水准测量或纵断面水准测量。

实验方法与步骤:

(1)高程控制测量(基平测量)

(2)中桩高程测量(中平测量)

1)选5个水准点之一附近制定一条300米的路线,每10米打一高程桩,并在地面坡度变化明显处打上加桩(应35个点左右) ,里程桩编号由0+000开始。

2)仪器安置在已知水准点A和0+000之间之间,引测得出视线高程,利用已知点高程和视线高程求出前视转点B的高程

转点高程(Hb)=视线高程(H视)-前视读数(b);

A 0+000 a b H已知

H000

图3

3)开始逐点施测在AB扇区内各点的高程(下图虚线部分),在此范围外需搬站。搬站时,B点成已知水准点高程,变成后视尺,前视转点为C,同样先求出H视高程,再求出HC转点高程 。以此类推,还可求出另外区域内各点中视读数。

图4

4)纵断面图的绘制。

(四)场地抄平测量及绘图

1.实习目的

掌握使用水准仪抄平场地的基本方法和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2.实习步骤

(1)打方格:(勾股定理)在场地的一侧确定起始点00 AB方向每隔2m--5m作一标记点与AB大约90°再做标记点AB上取4格,AC上取3格拉测绳,看测绳上是否正好5格?当等于5格时,说明AB⊥AC。同样方法确定其它直角。

(2)测出每一方格顶点的高程:

A B C D E F G Hc

先把所有方格编号把已知Hc引测到00点测出H00依次用单面尺法测出H0

1、H0

2、H03……

图5

(3)计算各个顶点的高程:

(4)选择等高距勾绘场地等高线:

(5)求设计高程:

(6)绘制填、挖边界线:

根据设计高程的值,在地形图上用目估法绘出一条等高线。

(7)计算填、挖高度:

(8)计算总土方量∑V:

(9)勾绘等高线:

(五)闭合导线测量及绘图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其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但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不等于零,从而产生闭合差。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由于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三、结束语

为时两周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虽然实习过程中大家都感到好累,但当夕阳西下带队老师看到我们的测量数据而面带微笑时,我会觉得好开心。通过这次实习,可以对刚学过的测量学知识有一个综合应用的机会,也可以更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粗心、大意,都将直接影响实习的进度。实习要完整的结束,单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成员团结起来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既分工又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情。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小组每个成员都尽了120%的努力来完成这次实习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地学得知识。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再一次向提供我实习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荐第7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生: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业:测绘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目录

前言„„„„„„„„„„„„„„„„„„„„„„„„3

一、实习目的„„„„„„„„„„„„„„„„„„„„4

二、实习内容„„„„„„„„„„„„„„„„„„„„4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4 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6 结语„„„„„„„„„„„„„„„„„„„„„„„9

前言:

2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精度到低精度,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此次实习由院里统一组织,王老师、张老师亲自带队指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操作完成定期下达的任务。本次实习因为中间牵涉到放假的问题,所以老师先安排我们中秋前熟悉课本知识和工程测量规范及熟悉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内容。这样我们每个学生能够更好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检查在测量过程所出现的问题。虽然这一个月艰苦而有益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不过在这四个星期里对我们真的是一种考验,期间有苦有累,也有甜有快乐;期间有困难有障碍,也有极大的收获以及更多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3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本次实习是《工程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对三门峡大坝现场的参观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总体布局,以及大型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2)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期的施工测量、水利枢纽工程特别是大坝的外部和内部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3)结合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 树立热爱测绘工程专业的思想,加强对测绘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

2013年9月23日上午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

解说员给我们先详细介绍了三门峡大坝现行的具体运行状况,然后详细介绍了三门峡大坝的历史: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主、副坝总长857.2米。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米,宽26.2米,可安装8台发电机组,现有7台机组,发电量41万千瓦,为低水头径流发电。

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苏联专家,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5 年间泥沙淤积量达5041立方米。从1964年开始,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最终使库区雨季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仅发电一项,截止1986年已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全部投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不仅做了有宜尝试,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到工地现场。主持会议,研究工程建设问题。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彭真、陈云、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邓颖超、罗荣桓、陶铸、郭沫若、习仲勋、万里、李鹏、胡启立等领导同志也都曾来此指导工作。董必武同志视察了三门峡大坝以后,曾欣然命笔《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功迈大禹”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道:

4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1999年6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三门峡大坝视察,对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的数十年里,围绕大坝的利弊,各方一直是争论不休。陕西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争,而三门峡水电站也是同样的处境。作为三门峡水库调度的负责人,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科科长张冠军对于水位的感受有着最深刻的体会:要发电,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区将因此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如果降低水位,又无法发电。他无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长王育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目前三门峡水库每年可发电10亿千瓦左右,收入约为两亿元,这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失去了发电功能,三门峡枢纽的正常运行就会缺乏经费来源,管理运作也就无以为继。

现在三门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远远超过当初25万千瓦的规定,原来5台5万千瓦的小机组已被换成了大功率机组。每年将近两亿元的收入是黄委会、三门峡水电站及其2500名员工的主要经费来源和生存支撑。

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40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

■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又被提出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对干流洪水的控制,由过去三门峡枢纽单库奋战,变成了三门峡与小浪底联合调控,小浪底水库成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部分专家学者又一次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提高了对黄河下游洪水的控制能力,原来由三门峡、故县和陆浑水库承担的任务将有比较大的调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但无论怎样调整与整合,都不应是迎新弃旧,用新库替代老库。当然,在新的情况下,对三门峡水库的历史地位和在今后黄河治理与开发中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在我国的水利建设史上,没有一个工程像三门峡这样,从工程设计到建设,从运行到管理,历经曲折,既有规划、决策的教训,也有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不时成为全国水利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规划阶段“三起三落”

规划阶段就一波三折“三起三落”,直到1955年7月30日由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修建三门峡工程的决策才终于形成。围绕枢纽是按“蓄水拦沙”还是“拦洪排沙”设计方案,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争论。

■投入运用不久就进行两次改建

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运用不久就不得不进行两次改建,

5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三次改变运用方式。1964年12月决定在枢纽的左岸增加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将原建的5~8号4条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简称为“两洞四管”。1969年6月又决定实施第二次改建,挖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1~5号机组进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

■三门峡的经验为三峡及小浪底广泛采用

随着改建增建的进行,枢纽泄流规模也由315米时的每秒3084立方米逐步增加到了每秒9701立方米。水库运用方式也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之后进一步改为“蓄清排浑”,调水调沙控制运用,对水量和泥沙进行双重调节,一般水沙年份水库可以达到冲淤平衡,可以保持长期有效库容,为水库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的经验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广泛采用,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

紧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对三门峡大坝的变形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南瑞自动化监测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对7条倒垂、2条正垂、4条导廊线进行采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大坝的变形走势。 2013年9月23日下午

上午在三门峡大坝上感受到了“一步跨两省”的新奇,下午我们就坐车到了陕西省的三门峡水文站,解说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水文扣处理系统,并且操作了水文站的报汛处理软件对其中的一些专有符号做了详细的讲解,如IS,4表示落,5表示涨,6表示平等。又带领我们观看了他们的一些水位等监测仪器。 2013年9月25日

GPS道路设计与曲线放样

今天我们根据前几天用CASS设计好的道路,去实验室借了GPS仪器进行道路曲线放样。我们一个班分两大组共六个小组,先由学长负责教会第一小组然后依次让每一小组都能掌握基本设置及操作方法。每组同学在实习中都很认真,都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步骤。无论那种仪器基本放样原理都基本相同,以下是南方RTK在公路曲线放样中的应用(元素法) 南方RTK针对于公路方面,提供了单个曲线放样功能和公路线路放样功能,前者主要是为单个的(如缓和曲线)曲线,按间距计算出坐标逐一放点;而现在大多的施测单位都会将整条线路的参数输入得到线路上的点,在实际施测时,可以按点或者线路来进行放样,这样有助于在放样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必按点来行放样,线路放样主要就是解决这个功能。

南方RTK标配软件《工程之星》中,先进行线路的设计,在进行放样。

6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二、操作说明

1、软件版本:20090707

2、(元素法)线路参数输入规则

7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各种线型需要知道的元素:[点] START 桩号,E,N

[直线] STRAIGHT 方位角,距离

[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

[圆曲] ARC 半径,弧长 [缓曲] SPIRAL 半径,缓和曲线长

---------------------------说明-------------- A.选择ZD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84.370 选择ZH20为起始点,JD20直线段的数据为:STRAIGHT 253.2119,0 (此距度取较小的值)

B.以后交点的直线段数据与起始点的选择无关,如JD21直线段的数据为:

STRAIGHT 291.5134,36.463 C.SPIRAL 后的数据为与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与缓和曲线长。

交点为右偏角时,半径为正,左偏角时,半径为负。

D.ARC后的数据为圆曲线半径与圆曲线长。交点为右偏角时,半径为正,左偏角时,半径为负,各元素的排列顺序应与路线曲线的实际顺序相同,对没有缓和曲线的交点就不输入SPIRAL行数据。

三、操作步骤

1、在工具->道路设计->元素模式。

a.新建线路 (输入路线名、起始里程),保存文件后缀为*.rod

b.按路线输入参数,点“插入”

8 《工程测量学》集中教学实习报告书

结语:

为期三周的工程测量实习结束了,在参观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尤其是听到解说员给我们讲到以前与现在的工程测量手段的巨大变化之后,使我深刻认识到工程测量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操作到测量自动化、一体化,从常规精度测量到高精度测量,从狭窄的土木工程测量到广义工程测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广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提供、处理和表达地表上、下及周围空间和非建筑工程几何物理信息和图形信息,以及研究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广义工程测量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解决精密复杂的工程测量课题需要高新技术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支持,同样工程测量的研究成果业可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因此它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习中同学们都很认真积极,一切行动听指挥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实习任务。

9

推荐第8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从此处开始写自己测量实习的内容。(其中包括实习目的、实习计划、实习安排、实习要求、实习内容、注意事项以及实习总结及感受等等。) 实习目的:

1.掌握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观测、记录和计算。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3.根据测区情况和控制点状况进行合理的选点与导线布设。4.掌握外业测量的方法资料的检查方法及过程。 5.掌握内业的成果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6.熟悉测量成果的质量分析和处理方法。

7、通过现场教学和野外测量实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实习者测量学理论知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应用。

8、通过小范围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工程测量,可以提高实习者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使实习者在仪器操作、实地测量、成果计算、图表绘制等诸多技能方面受到全面的训练。

9、通过实习可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及行为规范方面,也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 实习计划:

1、水平角的测量

2、闭合导线测量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在为期五天的工程测量学实习中,我们要完成野外闭合导线的测量工作,其包括导线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外业工作主要是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内业工作主要是数据整理、坐标计算、展点绘图。 实习安排:

7月10日上午:①实习动员 ②上课:闭合导线测量 1F-212 11日下午:①发放仪器及实习备品 ②预习仪器整平③预习仪器对中 ④预习仪器角度测量 地科馆901 11日下午:①踏勘 ②选点 ③埋标 ④量边 ⑤角度测量 野外闭合导线测量 12日上午:分小组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1F-212 12日下午:上课:导线展点及图幅清绘 1F-212 13日上午: 分小组进行导线的展点和图幅的淸绘 1F-212 13日下午:①上交成果图 ②上交野外原始测量资料 ③上交绘图工具 不合格的需修改 地科馆901 14日上午: 上交仪器和绘图工具 实习备品 地科馆901 14日下午:上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地科馆901 实习要求:

1.实习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班长、组长应认真负责。不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旷课半天无实习成绩,带队教师随时点名进行抽查。

2.在野外测量实习时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不允许穿拖鞋,不允许穿裙子。3.如遇到特殊情况或因天气原因,实习顺延或另行通知。 4.当天任务必须完成,延误后果自负。 5.实习总结报告按学校统一格式拟写,从学院网页下载。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6.地科馆901测量实验室电话6504614

7、各班班长到印刷厂购买实习日志,每人一本。(实习结束后上交) 实习内容:

导线测量实习内容包括导线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外业工作主要是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外业工作主要是数据整理、坐标计算、展点绘图。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种,即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本次实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400m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个五边形闭合导线,导线总长度应在600米左右。

1、水平角测量

在地科馆外空地上练习经纬仪的水平角的测量,预习仪器整平、仪器对中 、仪器角度测量,盘左盘右两测回,为闭合导线的测量做准备。

2、闭合导线测量

在图书馆前空地上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完成外业观测并检查观测成果绘制计算草图,抄录控制点的已知数据,分别计算各导线边往、返测平距、闭合导线坐标增量的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实习步骤:

一、水平角测量:

1.在o点安置经纬仪,选取一方向作为起始零方向,如a方向。2.盘左位置照准a方向上的目标,拨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将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设置在00 02左右,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2周,重新照准a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记入表中。 3.顺时针方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向旋转照准部准确照准b方向上的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记入表中,至此完成了上半侧回。4.盘右位置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b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记入表中。5.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a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记入表中,至此完成下半测回,上下半侧回称为水平角的一个测回。

二、闭合导线测量:

找到控制点,任取一点作为起始点按同一方向进行,根据测去的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点位选好之后,应立即做好点的标记,若在水泥等较硬的地面上可用胶布“十字”标记。在点位旁边的固定地物上用胶布标明导线点的位置并编写点好。导线转折角的测量,导线转折角是由相邻边构成的水平角。一般测定导线推算方向的左角,闭合导线大多测内角。对中误差应不超过3毫米,水平角上下半侧回角值之差应不超过30〞,否则,应予以重新测量。导线角度闭合差应不超过±24〞。 A、踏勘、选点、埋标

选点注意事项:

a.携带铁桩5根,铁锤1把,测钎,笔记本和铅笔等。

b.相邻点间要相互通视,边长在110---120米;导线点应设在视野开阔,控制半径较大的地方。同时,还要考虑所选点位便于安置仪器。

c.确定点位后应埋入铁桩,在铁桩上端缠一圈白胶布,写明班号、组号、和点号,如一班二组一号点,可用1-2-1表示,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B、水平角测量

1、进行水平角测量前,应准备电子经纬仪1套,花杆2根,视距尺1根,钢卷尺1个,记录手簿,铅笔,小刀,测绳和测钎。

2、水平角观测均按“测回法”进行,对于图a所示的闭合导线还应观测一个连接角连和内角i(i=1,2„.n)。

3、在测站上安置仪器,用垂球对中,对中误差不超过5毫米。

4、整平,照准部转到任一位置长准管气泡偏离中点不超过一格。

5、目镜调焦,看清十字丝。

6、在测站点左(A)、右(B)相邻的导线点上竖立花杆,或者在木桩标志上立一测钎。

7、测角步骤:

(1)松开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置照准部于盘左位置。通过望远镜准星大致瞄准左目标A。转动望远镜的对光螺旋,使观测目标A在十字丝平面上的成像清晰。然后固紧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微动螺旋,使目标A某一部分的成像,夹在十字丝的双竖丝中间,或者使目标与十字丝竖丝严格重合。最后,在读数显示屏上读取度盘读数Hr,以a左记入表中。

(2)松开望远镜、照准部的制动螺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1)的步骤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Hr,以b左记入表中。水平夹角按下式计算:左b左a左

(3)松开望远镜的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置于盘右位置。松开照准部的制动螺旋,按照(1)中所述的具体步骤,瞄准右目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记入表中。

(4)松开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仍按(1)中方法读取读数a右记入表中,按右b右a右计算。最后的水平角

左2右

(5)记录表格

导线角度测完后,不要急于收测,应就地检查和计算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是否超限,当ff容时则为合格。否则应首先检查角度观测、计算过程是否有错,分析出错原因,找到根源后组织全组返工,以获得较好的角度测角精度。 C、测量导线边长

导线边长是指导线两点之间的水平和直线距离si(i=1,2„n),测量时用测绳或钢尺丈量导线边长。

1、测绳长度分为50m 和100m两种。每一米有一个标记。它的零点离把手有一段距离。

2、为保证丈量导线的边长为直线水平距离,应采用直线定线和平量法进行丈量。

3、用测绳丈量只能量取到米位,不足一米的部分用钢卷尺丈量,取至mm位。

4、丈量边长时应按往测方向、反测方向各丈量一次,将往测方向的总长记作D往,返测方向的总长记作D返,其相对精度K为: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DD K=(DD)往返往返1 2000

25、每次丈量结果应记入表格中。

6、丈量边长应先定线后丈量,用花杆定线或经纬仪定线均可,测钎分段。测绳不能打结,应拉平、拉直、用力要稳。 D、闭合导线计算

1、绘制导线略图

2、角度闭合差f的计算及调整

角度闭合差f是指多边形闭合图形内角的理论值与实际观测值之差,f的大小对不同的观测条件个环境有严格的限值要求。

 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在理论上应满足:理(n-2)180

i1n 实际观测值:i123n

1n 角度闭合差则为:f=i理

1inn 闭合差限值要求:f改正值:Vif=89 容”fn

3、推算坐标方位角

公式:ii1iVi180

注意事项:

1.根据老师安排的实验项目和内容,课前要认真做好预习。 7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2.上课要做到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讲,主要环节和步骤做好笔录。

3.按照老师讲述的方法、步骤,有序认真的进行实习。4.实习中要严格仪器操作程序,爱护实验器材,每一步都要做到认真、细心、谨慎的操作,保证仪器和人身的安全。 5.对实验中所取得的每一项数据和寂寥,要按照规范的格式,认真做好记录和计算。

总结及感受: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影响误差,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a.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b.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c.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尺长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8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学年前阶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对测量专业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我们在整个实习期间都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工程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 9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测量实习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小。人员的艰辛: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点与点之间的视野要开阔,否则视野不开阔,找不到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3.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们解决了测量中的问题。在我们实现之前,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几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克服了测量中的一些问题,按时完成了任务。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我个人非常喜欢野外实习和工作,虽然我不太喜欢内业的数据整理计算,但是为了让我的实习测量的结果变得有意义,我乐意数据整理。我的理想是以后当个出色的地质学家,能够天天到野外工作,天天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的!

感谢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一次实习机会,让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让我享受了一次野外实习,弥补这一年来的空虚和压抑,挽救了这一年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在实习中培养了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同时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感悟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

推荐第9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

二.实习地点:

。。。。。。。。。

三.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四.指导教师:

。。。。。。。。。。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七.实习内容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绘图。

八.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

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

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

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

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

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

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

表。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

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

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

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

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

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

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

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 >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

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W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

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4.绘图,如附图所示。

九.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十.实习心得: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推荐第10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为时三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水准测量。我们第一次做的是从学校到平顶山的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做一个奠基的作用。在完成这第一次的任务中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出学校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过往的车辆和人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完成精细的工程测量。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超线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第三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只到合格为止。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3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27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Z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只到在2天后我们符合到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角度测量。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J-2的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做导线的最后一步是测距。在完成了角度测量之后,邓老师和高老师又让我们见识了一种新仪器:全站仪。教了一些关于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对于全站仪的快速对中整平,在仪器上的一些测距等一些操作,对于这种仪器我们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2位导师兢兢业业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熟悉了全站仪的 基本操作。

·电工实习报告 ·工厂实习报告 ·广告实习报告 ·电视台实习报告

·土木实习报告 ·电信实习报告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外贸实习报告

·会计实习总结 ·小学教师实习报告 ·中学教师实习报告 ·教育实习报告

最后经过每个组员的和谐工作我们也完成了图的工作,看到我们花好的图大家也都兴奋不已.如今的测量也算接近尾声了,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今天还于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对于架仪器及测量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在我们面临各种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迎合社会需求。

第11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教学实习报告书

实习地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起止日期:2011.08.30----- 2011.09.30班级:08测绘(2)班组号:

姓名:赵翔(235)、李良(243)、刘飞(226)、

罗茂盛(242)、王春林(223)、李晓鹏(245)、孟朋(225)、周亚辉(201)、胡秀琴(240) 指导教师:廖振修、施贵刚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二零一一年九月

前言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把工程测量学学的透彻,必须要有实践这一环节,工程测量学也是项目较为复杂的一门学科,所以必须通过实习来加深对工程测量学的理解。

本次工程实习内容主要为:建筑轴线放样、道路曲线放样、工程放样、水平位移监测、沉降观测、纵横断面图测绘,这些内容涵盖了工程测量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包括测绘方案、计算方法、精度评定等。

《工程测量学》实习是在学完《工程测量学》专业课程之后安排的。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的实习总结,可以快速的将自己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自己将来从事专业的测绘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各实习小组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大纲指定的实习项目。实习过程应本着认真、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严禁抄袭数据、涂改数据、自编数据。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安全,测量仪器在每个小组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小组内成员之间应相互协助,不得相互推委、指责。

第12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编辑点评: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精准的工作,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错了,测量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虽说理论是基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让我们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

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做到:

(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们班五个小组只有三个小组借到了全站仪,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会怎么使用全站仪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它,我们感到蛮高兴的。

(4)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5)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九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三食堂,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工程测量是一项非常精准的工作,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错了,测量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虽说理论是基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让我们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13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1]

工 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指导教师:

测 量 实习报 告

目 录

前言

二、实习要求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

三、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①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②碎部测量记录手簿

③地形图

④测设草图

⑤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图幅为40*40,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 2.个人上交成果及资料

①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记录手簿

②建筑测设数据计算表

③实习报告 3.实习时间

2012-11-12至2012-11-23

器安全的影响。

实用性:点位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 便利性:导线点选好后须做好标记,便于寻找。

控制测量点已给出,碎步测量点自定。(一般选择能够反映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a.在瞄准水准尺之前,先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b.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c.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尺子的影像清晰,并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d.消除视差为了检验对光质量,可用眼睛在目镜后上下微微晃动,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移动,则须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读数不变为止. ④精确整平、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测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

四、水准测量检核

本次测量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检核。在测站上按前述方法读取前,后视读数,求出两点高差后,变更(升高或降低)仪器的高度再重复测量一次高差(仪器的变更高度应大于10cm),两次高度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6mm。满足要求时则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高差。否则,需要检查原因,重新观测。

五、导线水准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见表格)

二、水平角测量 1经纬仪的安臵

经纬仪的安臵,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臵方法: ①用三角架架腿对中

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先在适当位臵踩实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另外两条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中观察,使对中器的十字丝中心对准测站标志为止。 ②用三角架腿粗平

伸缩三角架的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使基座圆水准泡居中,使照准部大致水平。

③用脚螺旋精平,平移基座精确对中

④照准部大体水平后,可旋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使照准部精确水平,,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则平移基座,精确对中,在调脚螺旋进行照准部精平,如此反复直到精确对中和照准部精确水平为止。 2.测回法测水平角

①经纬仪安臵好后,先将经纬仪竖盘放在盘左位臵,松开水平制动扳扭,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A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水平制动扳扭,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的瞄准A点(一般瞄准标杆的底部)读取水平读盘读书a1,记入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内 ②松开水平制动扳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 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记录,即完成半个测回。 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盘右位臵,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记录

④松开水平制动扳扭,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记录。完成一个测回。

⑤进行 7. 计算全长闭合差及其相对误差: 8. 精度满足后,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9.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10.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五、注意

在进行导线测量计算时,角度的改正数往往不能整除,所以改正数就不能平均分配,我们遵守的原则是大角度配大改正数,小角度配小改正数。

比较近的距离直接用钢尺量取水平距离。记录员算出水平距离、高程并报告给绘图员。绘图员根据数据绘出碎部点位臵。 3.及时将所测碎部点,连接绘成地物。对照实地进行检查。 4.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和地貌,并进行图面整饰、清洁。

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None is perfect!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且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同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充分加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我相信这一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第14篇: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

CAD课程实习设计

学号:1120100304姓名:洪畅

指导老师:孙明娇

2012年11月9号

第15篇:河北工程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 量 学 实习报 告

指导教师:张晓楠 学

院:资源学院 班

级:勘查2班 组

别:第三组 姓

名:陈建燚 学

号:130250210

实习日期:2014年4月13日至

2014年4月17日

目录

一、前言„„„„„„„„„„„„„„„„„„„„„„„„„„2

二、实习目的„„„„„„„„„„„„„„„„„„„„„„„„2

三、实习要求„„„„„„„„„„„„„„„„„„„„„„„„2

四、实习仪器与工具„„„„„„„„„„„„„„„„„„„„„3

五、具体任务及过程„„„„„„„„„„„„„„„„„„„„„3

六、实习内容„„„„„„„„„„„„„„„„„„„„„„„„4

七、控制测量(闭合导线)„„„„„„„„„„„„„„„„„„ 4

1、控制点布置„„„„„„„„„„„„„„„„ „„„„„„„4

2、闭合导线水准测量(高程控制)„„„„„„„„„„„„„„„4

3、闭合导线水平角测量(平面控制)„„„„„„„„„„„„„„7

八、碎步测量(测绘地形图)„„„„„„„„„„„„„„„„„ 7

1、测区概况„„„„„„„„„„„„„„„„„„„„„„„„„7

2、外业数据采集„„„„„„„„„„„„„„„„„„„„„„„7

3、内业成图„„„„„„„„„„„„„„„„„„„„„„„„„7

九、实习心得„„„„„„„„„„„„„„„„„„„„„„„„ 8

1、实习总结„„„„„„„„„„„„„„„„„„„„„„„„

2、实习体会„„„„„„„„„„„„„„„„„„„„„„„„„9

十、数据附表

1、水准测量手薄„„„„„„„„„„„„„„„„„„„„„„„10

2、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11

3、测回法水平观测手薄„„„„„„„„„„„„„„„„„„„„12

4、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13

一、前言

1、实习时间:2013年10月21日至2013年10月25日

2、实习地点: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土木结构楼

3、实习小组信息:我们专业是资源勘查,我们小组共六个人

4、实习目的及要求:学习和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皮尺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

5、实习任务及内容: 5.1任务:

1) 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在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实验楼,通过五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取得7-8个控制点数据,并进一步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为1:500,图纸为4*4(每格10厘米cm)的地形图。

2)完成实习报告。

5.2内容:

1)周一上午—领丁字尺,图板,带着DS3水准仪去选点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2)周一下午—进行闭合导线水准测量(高程控制)

3)周二全天—闭合导线水平角距离测量(平面控制)4)周三全天—碎步测量并绘制地形图5)周四上午—进行测设内业计算6)周四下午—根据图纸实地找点放样7)周五上午—写报告并归还仪器

二、控制测量(闭合导线)

1、控制点布置:本实习控制点布设形式为闭合导线,导线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结构楼,点号连接为1-2-3-4-1,所使用的仪器有DS3水准仪,水准尺,皮尺等等。

2、闭合导线水准测量(高程控制):

2.1观测路线: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结构楼,以西南角为1号控制点,东南角为2号点,东北角为3号点,西北角为4号点,点号连接为1-2-3-4-1

2.2观测方法:

1.安置水准仪: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取出仪器置于三脚架头,将其用连接螺旋固定,将仪器置于两点之间。

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气泡未居中而位于脚螺旋之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3.瞄准水准尺:

①在瞄准水准尺之前,先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②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利用望远镜筒上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然后再拧紧制动螺旋

③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尺子的影像看的十分清晰,并转动微动螺旋,使尺子的像靠近十字丝竖丝的一侧,以便于读数

④消除视差为了检验对光质量,可用眼睛在目镜后上下微微晃动,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移动,则须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读数不变为止

4.精确整平;在照准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精平。利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5.读数:读数按照后黑——前黑——前红——后红的顺序读数 6.水准测量的检核:

本次测量采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检校,在测站上按照前述方法读取前后读数,求出两点高差后,变更(升高或降低)仪器的高度再重复测量一次高差(仪器的变更高度应大于10cm),两次高度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6mm,满足要求则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的高差;否则,需要查明原因,重新观测。 2.3高差计算:

取每测段往返高差中数的平均数作为该测段的高差,如果导线全长闭合差字限差范围内,根据已知高程,算出没一点的高程

2.4注意事项: 1)前后视距相差不大

2)从后视转为前视读数时,望远镜不得重新调焦。 3)读书前应消除误差。

4)当用水准仪瞄准、读数时,水准尺必须立直。

5)每站观测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计算,检核满足限差要求后才能搬站。

3、闭合导线距离测量(平面控制):

3.1观测路线: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结构楼,点号连接为1-2-3-4-1 3.2观测方法:利用经纬仪,测钎,皮尺找到两点连线取得数据。 3.3技术要求:DJ6经纬仪

3.4内业计算:如果在限差范围内就取二次测得距离的平均数作为往返测距离,再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数即为两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3.5注意事项:皮尺尽量拉水平,起始读数要为整数

4、闭合导线水平角测量(平面控制):

4.1观测路线: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结构楼,点号连接为1-2-3-4-1 4.2观测方法:用经纬仪对每一测站利用测回法对同一水平角度连续观测一个测回。

4.3内业计算:取上下半测回平均值为一测回角度值,取1个测回的平均数值作为该角值,将所有内角相加减去理论值180*(n-2)即为角度闭合差,看是否满足限差。4.4注意事项:

1)仪器的安置高度要合适,脚架要踩实。 2)尽量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测钎底部

三、碎步测量(测绘地形图)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实验楼,道路比较平整,绿化比较好。

2、外业数据采集:本组有六名同学,每人轮流跑尺、操作仪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和“步步有检核”的原则,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

2)架设仪器,建立项目,后视已知点确定零方向并检核。 3)立尺,测量读数。4)测站点检核与校正。

3、成图:利用极坐标法描点成图,部分数据用皮尺取得。通过查工具书,使用标准图例以及表示方法。

四、测设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河北工程大学土木结构楼,道路比较平整,绿化比较好。

2、数据处理:在测好的地形图上测设出一条小路,然后实地找点放样,检核计算。

五、实习心得

1、实习总结:

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

的目的在于在测量实习中巩固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遗留的问题,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弥补遗漏掉的知识点。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2、实习心得:

第16篇:河北工程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实习报告

地点: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实习时间:2015.4.20.——2015.4.24. 班组:勘查技术与工程 二组

指导教师:李晓华

编写人:安璐璐

一、前言

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给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要求达到:

1.练习水准仪的安臵、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二、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2

三、实习任务:

1.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100*80平方米 实习时间和地点: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土木实验楼附近时间为五天,2015.04.20——2015.04.24

四、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各种井盖;土木实验楼的一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 起算数据表

1点坐标 x(m) y(m)坐标方位角: x(m)3162063 y(m)38427105 1点高程50 m

(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

(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

五、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

2、角度测量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

4 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量边:

(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

(二)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水准仪测二点间的高差,或用经纬仪测倾斜角,将斜边改化为水平边长;

(三)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

(二)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1.观测

使用S3水准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 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2.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起始

5 点为一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

六、地形图测绘

(一)一般规定

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

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6、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6

(二)测图准备

1、图幅尺寸:500*500毫米

2、方格网绘制: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3、展绘图根点: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

(三)碎步测量

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1)观测准备:安臵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臵水平度盘读数为0o00′。

(2)绘图准备: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 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

立尺: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

观测: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 绘图: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臵,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臵。

7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

8 割的整体。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

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第17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0(优秀)

测量学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测区概况

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

第三章 高程控制测量

第四章 地形图测绘

第五章 实习感想

参考文献

前言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掌握地形测量的测、算、绘技能;

4、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要求

要求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学习和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三.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1)导线点及水准路线示意图及野外记录;

2)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原始记录本;

3)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说明书;

4)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标准图幅的1:500地形图。

注意:外业观测原始记录及地形图绘制一定要使用2H及以上铅笔

2.个人上交成果:实习报告一份

四.实习时间

2009-8-31至2009-9-11

第一章 测区概况

一.测区地理位置:**省**市**区**科技大学测图实习基地之场地三。位于**科技大学校园内,东以J6-5教学楼东侧的南北路的东边界,东大约至J3楼西边的南北路,北大约到J1教学楼南侧的墨水河

二.测区气候特点:**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3℃降雨量年平均值680.5mm,全年雨量集中在

7、8两个月,终年多东南和西北两个风向。年平均风速4.9m/s,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最强为5.6m/s,9月最弱为4.1m/s。

第二章 选点

一.选点要求

l 安全性。便于安置仪器,考虑地面湿滑、来往车辆等对人身和仪器安全的影响。

l 实用性。点位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

=

l 便利性。导线点选好后须做好标记,便于寻找。

二.导线布设

以已知点I116点为1号点,导线边在80~150米范围内,均匀分布各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并使相邻边长之比小于3:1

导线点的标志是画红油漆于固定点处,在点旁边注明点号,1号点为D2-4-1表示地质工程专业2班4组1号点,依次点为D2-4-2,D2-4-3……。根据要求我们一共选了10个控制点。

三导线布设示意图

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

第一节 仪器工具

DJ6经纬仪一台,脚架1个,花杆1根,测钎1副,钢尺1把,皮尺1把

第二节 水平角测量

1. 经纬仪的安置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置方法:

① 用三角架架腿对中

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先在适当位置踩实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另外两条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中观察,使对中器的十字丝中心对准测站标志为止。

② 用三角架腿粗平

伸缩三角架的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使基座圆水准泡居中,使照准部大致水平。

③ 脚螺旋精平,平移基座精确对中

④ 照准部大体水平后,可旋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使照准部精确水平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则平移基座,精确对中,在调脚螺旋进行照准部精平,如此反复直到精确对中和照准部精确水平为止。

2.测回法测水平角

①经纬仪安置好后,先将经纬仪竖盘放在盘左位置,松开水平制动扳扭,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A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水平制动扳扭,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的瞄准A点(一般瞄准标杆的底部)读取水平读盘读书a1,记入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内

②松开水平制动扳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记录,即完成半个测回。

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盘右位置,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记录

④ 松开水平制动扳扭,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记录。完成一个测回。

⑤ 进行第二个测回,盘左,用望远镜瞄准A点后,转动水平度盘使读数比原来读数增加90度,再按上述方法再测一个测回。这样可以减小由于水平度盘不平整所造成的误差。

3.水平角作业要求

测回数两个,半侧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4″,盘左盘右较差不能超过4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 (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000.测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不能超过40″,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需重测.

4.评价:在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每个测站保证每个车站的精度,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是我们顺利一次测完达到要求的法宝。

第三节 距离测量

1.仪器:钢尺

2.直线定线:当两点间的距离大于钢尺长度时,需分段丈量,故量距时和水平角测量同时进行。

3.量距:丈量工作由三人完成,两人拉钢尺一人记录。往返丈量各两次,其相对误差1/2000,互差3mm。

第四节 内业计算

一,导线点坐标计算

注意事项:在内业计算前,先进行角度闭合差检验,根据各测回成果计算的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超过40 ″

1.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2. 计算角度改正数:

3. 计算改正后的角度:

4. 推算方位角:

5. 计算坐标增量:

6.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7. 计算全长闭合差及其相对误差:

8. 精度满足后,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9.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10.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二.评价

在进行内业计算时,角度的改正数往往不能整除,所以改正数就不能平均分配,我们遵守的原则是大角度配大改正数,小角度配小改正数。

内业计算一定要认真,我们在计算时就由于抄错一个数导致后面描图出现大的误差,检查了很久才检查出来,是前面一个数据错了,并导致后面全错了,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内业计算一定要认真,仔细。

第三章 高程控制测量

一.仪器:Ds3水准仪

二.方法:双面尺法以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三.水准测量原理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四.水准仪的使用

步骤

1.安置水准仪

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放水准仪,使仪器至电1和点2之间的距离之差不超过5米

2.粗略整平

先用双手同时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气泡未居中而位于脚螺旋之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3.瞄准水准尺

① 在瞄准水准尺之前,先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② 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利用望远镜筒上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然后再拧紧制动螺旋

③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尺子的影像看的十分清晰,并转动微动螺旋,使尺子的像靠近十字丝竖丝的一侧,以便于读数

④ 消除视差为了检验对光质量,可用眼睛在目镜后上下微微晃动,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移动,则须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读数不变为止

4.精确整平

5.读数

读数按照后黑——前黑——前红——后红的顺序读数

四.水准测量的检核

同一同一水准尺的红面与黑面读数(加尺常数后)之差不超过4mm,黑红面高差之差(在红面所测高差上减或加100mm又不超过5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五.水准测量的内业

1.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

2.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

3.水准路线闭合差的分配

4.水准高程点的计算

第四章 地形图测绘

一.仪器

经纬仪、小平板仪、半圆仪、皮尺等

二.方法

极坐标定点法施测碎部点

三.步骤

1.测图前先准备好图纸,将聚酯薄膜图纸用夹子固定在图板上,按本图幅西南角坐标值在图上标出各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并展绘控制点。

2.在测站(假定测站的高程)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选择起始方向(零方向),并将水平度盘配置为0°00′00″;

中→国教育资源网}

3.在图纸上找出测站位置,确定方向线,用小针将半圆仪圆孔中心钉在该测站点。标尺员按一定路线选择地形特征点并竖立视距尺,观测员瞄准标尺读出视距、中丝读数、水平度盘读数和竖盘读数。距离测量时,比较近的距离直接用皮尺量取水平距离。记录员算出水平距离、高程并报告给绘图员。绘图员根据数据绘出碎部点位置。

地貌点的测定要求:点与点之间的间距约10米。

4.及时将所测碎部点,连接绘成地物,勾绘等高线。对照实地进行检查。

5.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和地貌,并进行图面整饰、清洁。

第五章 实习感想

为期10天的测量学实习已经结束。回顾这两周的实习生活,虽然不得不接受黑色肤色的自己,不得不感受精疲力竭的真谛,可是我们在收获一种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

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在学校有过类似的测量,但是难度根本无法与野外相比,我们的目的在于在测量实习中巩固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遗留的问题,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弥补遗漏掉的知识点。

每天早晨,我们抗拒疲劳,披星戴月,踩着朝露,扛着仪器,大刀阔斧的走向我们的实习基地;烈日下,我们挑战极限,在酷暑中,我们挥洒我们的汗水,展示我们的风采;晚上,我们整理内业,相互交流。我们的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的精神,来自与我们对知识的渴望,来自与我们对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次实习我充分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理解理论并不代表能充分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经过我们的摸索,很多都克服了,不能独自克服的,我们也通过寻求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克服了。可以说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充分加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我相信这一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第18篇:工程测量学实习任务书

1、对某一具体工程进行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2、对地下工程测量工作进行综合实习

3、参观某沉降观测工程测量工作实例

4、对某地方地形图的补测和修测。

5、利用地形图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一、本次施工测量方案设计,选用学校田径场工程为例。要求大家熟读图纸,了解工程施工放样内容,

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方案,包括施工坐标系的选取,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各个个体工程放样方法选择。

(一)、主轴线的测设

验的目的:掌握主轴线测设的基本方法。

实验设备: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钢尺1把,花杆1杆,记录板一块,木桩数个,测钎3根,计算器1个。

实验内容及方法:控制点选取和控制点、放样数据获取;测设数据的计算;极坐标法主轴线点平面位置测设;主轴线的校直检查和调整。

实验注意事项:放样工具的检查。放样数据的计算和检查,放样草图的绘制。放样完成后的检测,计算调整元素和调整方向。

实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轴线测设工作。实验结束时上交放样计算数据和草图。

(二)距离、角度和点位的测设

实习目的:掌握距离测量的一般方法。掌握角度测设的两种方法。

实验设备:.J6经纬仪一台,30米钢尺一把,插扦4根,斧头一把,木桩和小钉数个,计算器一台,铅笔和记录纸自备。

实习内容:在一平坦地区利用直接测设法测设一段距.选择合适的场地,利用直接测设法和归化测设法测设规定的角度值.利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实习的方法:利用花竿定线和钢尺量距测设规定的距离。利用经纬仪直接测设规定的角度。利用经纬仪先粗略的测设规定的角度.再利用归化测设法精确的测出需要放样的角度.利用计算器反算出放样元素α、s,并绘制放样草图,再利用极坐标法从已知点测设待定点位。

(三)实验建筑物定位和高程的测设

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常用的点位测设方法。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放样高程

实验设备:实验设备:J6经纬仪一台,30米钢尺一把,插扦4根,斧头一把,木桩和小钉数个,计算器一台,铅笔和记录纸自备,DS3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

实验内容:集主轴线点、放样点的数据和图纸资料。2.按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α、s).3绘制放样草图。4.计算高程放样的应读前视。5.利用距离交会法放样点位。6.利用角度交会法放样点位。

实验方法:安置仪器在主轴线点上,瞄准主轴线上的另一个点,按方位角配置度盘,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的读数为计算放养方向值时,用插扦在地上标出该方向,然后用钢尺从测站点沿该方向量距S,打下木桩,再用经纬仪标定方向,钢尺量距,用小钉在木桩顶面定出该放养的点。同法,可以放养出建筑物上其他的角点。.对已放样出来的点进行检测,角度检测和距离检测。安置水准仪在已知水准点和需要放样点之间,后视水准尺上的读数,按需要放样的高程计算应读前视,转动水准仪的照准部,瞄准前视水准尺,使水准尺上下移动,当尺上读数为应读前视时,尺底即为需要放样高程点的点位。.放样完成后应利用其他的已知高程点作检测。

实习注意事项: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计算数据要准确。放样完成后的检查工作。

实习要求:实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圆曲线的测设

实习目的: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掌握用偏角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实验设备:设备:每组DJ6 一台,钢尺一把,标杆两根,插扦10支,斧头一把,计算器一个,记录纸和铅笔自备。

实验内容及方法: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圆曲线测设时一些主要数据偏角α和曲线半径的确定。圆曲线要素的计算:T、L、E、q.,圆曲线主点的里程的计算。主点的测设:安置仪器于线路的交点JD2上,旋转照准部先后瞄准JD1、JD3,定出方向,用钢尺在该方向上测设切线长T,定出圆曲线的起点ZY、终点YZ,打下木桩;重新测设一次,在木桩上定出ZY和YZ的精确位置。用经纬仪照准YZ,配置度盘读数为0.0000,照准部旋转(180±α)/2,用钢尺测设外矢距E,定出圆曲线的中点QZ。

用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偏角的计算、弦长的计算。偏角法测设圆曲线的步骤:见课本。测设至QZ点作检查要求:半径方向误差小于±0.1米,切线方向的误差小于±L/1000。

实习注意事项:主点测设元素和偏角法测设数据的计算应经过两人独立的计算,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测设。

实习要求:主点的测设元数和偏角法测数据,每个人应独立计算。

三、参观某沉降观测工程测量工作实例

1、了解沉降观测的主要测量工作

2、重点掌握沉降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对校园内变化地方进行补测修测(分六组分别测校园内地形变化地方。

五、利用地形图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利用地形图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根据地形图采用断面法、网格法、等高线法进行计算。

综合实习成绩的考核

考核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1.合格的标准:(1)遵守实习规则,基本完成实习任务。(2)基本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设计和技术规定的要求。(3)有个别缺点,但不影响产品的基本质量。(4)技术资料齐全,完整。

2.良好的标准:(1)遵守实习规则较好,完成实习任务较好。(2)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设计和技术规定的要求。(3)各项主要测量误差有60%以上小于限差的1/2,其余误差均在限差范围之内。(4)资料齐全,书写正规,成果正确,整饰较好。

3.优秀的标准:(1)模范遵守实习规则,圆满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团结协作好,独立工作能力强。(2)完全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设计和技术规定的要求。(3)各项成果质量均在良好以上,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要求,各项主要测量误差有60%在规定限差的1/3以内,其余误差小于限差的4/5,各项检测完善,核对及时。(4)上交资料齐全,书写正规,成果正确,整饰美观。

第19篇: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实习报告

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我们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

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要求达到:

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

实习目的: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 实习任务:

1.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不小于100*100平方米

2.水平巷道的模拟贯通测量.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为一周,2008年10月20日-10月26日,地点为学校第四教学楼和附近的建筑物及其交通道。

实习地点基本状况:

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第四和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的一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第四教学楼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形状比较规则,易于画图和标注。

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

起算数据表

点名坐标 x(m) y(m)坐标方位角: x(m) 8960.291y(m)4134.97

412方位角(°′″) 86 41 041点高程56.500 m

测点之间的距离

1-2: 86.695 m2-3: 45.074 m3-4: 86.743 m4-1:46.743 m

(一)、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二)、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三)、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内容。

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

(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1:500地形图一幅。(注:仪器(DS3,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工放样的具体内容见附表)

第一部分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

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

2、角度测量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角度测量所得各边方位角为:

α12=86o41′04″α23=356o35′09″α34=267o46′10″α41=176o55′58″

3、量边:

(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

(二)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水准仪测二点间的高差,或用经纬仪测倾斜角,将斜边改化为水平边长;

(三)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

此次实习中控制点间距离已知:l12 =86.695ml23 =45.074ml34 =86.774ml41 =46.743m

(二)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1.观测

使用S3水准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 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2.内业计算

(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起始点为一测点。

(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作出调整。

(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数据:1点高程:56.500m2点高程:56.501m3点高程:56.480m4点高程:56.414m;

1点坐标:X=8960.291mY=4134.974m

2点坐标:X=8965.320m Y=4221.635m

3点坐标:X=9010.321mY=4219.01m

4点坐标:X=9006.459mY=4132.413m

第二部分地形图测绘

(一)一般规定

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

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视距支导线法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

3、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米。

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高程,高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3厘米左右。

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

6、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

8、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

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

(二)测图准备

1、图幅尺寸:500*500毫米

2、方格网绘制: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3、展绘图根点: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

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

(三)碎步测量

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1)观测准备: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o00′。

(2)绘图准备: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

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

立尺: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

观测: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

绘图: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

第三部分水平巷道贯通测量

图上巷道设计: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选择两导线点,其间为空地,通视好,在这两点附近绘出两点A、B,其连线即为一设计巷道的中心线。图中实线部分当作已有巷道。

将A、B测设到实地:先根据设计确定A、B的测设数据。若A、B位于导线点连线上,测设数据就是A、B到

2、3的距离;

测定A、B的坐标和高程:按规范要求,应从某两个导线点开始重新测定。由于时间关系,现直接用

2、3点及其后视边测定并计算A、B的坐标和高程。要求:角度测算至秒,长度测算至毫米。

计算贯通的几何要素有下列五项:

(1)、贯通巷道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354o13′51″

(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45.163m

(3)、A、B处的指向角:βA=90o27′13″βB= 88o54′57″

(4)、贯通巷道的倾角:α=0o00′25″

(5)、A、B两点的高程为:A:56.489B:56.48

4标定巷道的方向:分别在A、B测设指向角即可确定巷道方向。

测定贯通的实际偏差为:0.205米。

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第20篇:测量学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

《测量实习》

实习报告

班级 地信1111班实习小组第6组

学号 1120209129姓名 徐伟杰

实习地点老校区大门口及新校区实习日期2012.12.31—2013.1.10同组成员姓名程寅益 廖梦轩 吕炳岩

陈曦王晓冬

指导教师袁铭

2013 年1 月 10日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doc》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