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读后感

2020-05-12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奥斯维辛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授课人:张丽平

学习目标: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的残暴,反对战争,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

一、导入:青山不老人易老,岁月无情人有情。六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在中国进行的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而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份子,我们更加不能忘记,在德国法西斯种族灭绝的政策下,掩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下面的400多万冤魂。

二、课文研析

(一)前言:奥斯维辛,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60年前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今天它还在默默滴着血泪。男人、女人、老人、儿童,没人能逃脱魔爪,就算幸存下来的,也终日守着痛苦梦魇,无法自拔。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还有死难者的声声哀鸣和仓库里的遗物,还在诉说着集中营的惨绝人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和美国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以参观者的身份,悄悄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老师就是大家的解说员,让我们一起去见证那段可怕的历史。

(二)奥斯维辛之旅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5秒钟之后睁开。 解说:(边放图片边解说)这是一次悲伤之旅。列车已经缓缓驶入奥斯维辛,今天的我们是参观者。然而,60多年前,这却是一辆开往死亡的列车。放眼望去,集中营的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网,壁垒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可是,即将进入集中营大门,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

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先抽学生再问问题) (1) 这两段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极为深刻的词语? (2) 怎么理解“最可怕”?

明确:在奥斯维辛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怎么样景象?——“绿草如茵,阳光明媚,孩子在追逐游戏。”一派祥和和安宁。 可是,在作者眼里,这里应该是怎样的景象?——“不该有阳光„„百花凋谢的地方”为什么?——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总结:人间地狱就该是灰暗的,不见天日的。可是,当现实的祥和与安宁与人间地狱搭配在一起时,无法不令人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3)深入思考:除了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感到可怕之外,为什么今天的集中营就不该是一幅安宁祥和的景象? 明确:因为,这样会让人们被现实的美好蒙蔽,从而忘记了曾经残酷的历史。作者在警醒世人,不要忘记历史。

在这片祥和中,我们来到了大门前。伫立门前,斑驳破旧的大门上写着:“劳动使人自由”。可是,只有上帝才知道,在奥斯维辛,只有死亡,没有自由。踏着沉重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曾经的人间地狱。风在耳边呼啸,我们似乎听到了死难者的声声哀鸣。然而,事实上,今天的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死难者的喊叫了。有的只是参观者对死难者们无声的敬意和哀悼。

2、请同学们朗读第7.8自然段。回答老师问题。 (1) 怎么理解“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怒放——生命的顽强与抗争。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挡生命之花的绽放,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行径。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看毒气室和焚尸炉。(学生小声阅读第9段)看图片。(介绍头发、金牙、皮肤、骨灰)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在焚尸前要敲掉受害者的金牙,甚至尸体本身也不会被放过,毛发被织成袜子和地毯,纹身的皮肤被做成灯罩,脂肪被做成肥皂,骨灰则被卖给农民作为肥料。数据: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步履越来越沉重。我们来到了女牢房(图片)————灰砖建筑物————长廊(死难者的照片)——地下绞刑室。

3、问题。

(1) 为什么“他们表情木然”? (2) 姑娘的梦是什么?能猜猜吗? (3) 对姑娘的描写,用意何在?

(4) 怎么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是的,够了!这次奥斯维辛之旅不仅是悲伤的,更是悲痛的、残忍的,将让我们永生难忘。

4、刚才我们跟随着罗森塔尔一起走过的这段旅程是不是新闻呢?可是作者为什么在标题中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却又为何写下这篇新闻呢? 明确:;是新闻。每个参观者来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一样的震惊,一样的窒息,一样的愤怒。所以,这些都是旧闻了。 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原文)“作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不安的心情。”(什么样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对生者的警示。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

(三)总结:这篇文章发表于1958年,并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尽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对法西斯暴行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不过是过眼云烟,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三、结束语

在此,我借用已故著名诗人勃罗列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课: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燃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

四、课后思考题。(正如文中所写,奥斯维辛的惨状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因此,奥斯维辛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我们要的是和平、安宁的生活。然而„„) 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残核、南京大屠杀的遗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旧迹、伊拉克上空弥漫的硝烟,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以史为鉴,我们才能知兴亡,谋发展。唯有世界和平,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但是,当德国总统勃兰特在犹太人墓碑前深情一跪的同时,日本首相却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截然相反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课后把你观点形成文章。

推荐第2篇:奥斯维辛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课型:新授

授课人:雷苗

2014.11.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会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难点: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感情。 【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于1958年8月,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年,时间已经磨平了战争造成的创伤,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残酷地屠杀被占国人民的集中营还在警醒着世人,法西斯集中营的牢房、毒气室、鞭刑柱、焚尸炉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A.M.罗森塔尔目睹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感而写的一篇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1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1940-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戮。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件男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多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就是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3、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

(1)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消息构成五要素: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一、导入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二战时纳粹集中营的影像,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影像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带给影像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基础知识

1、重要字音

2 和煦(xù) 枯萎(wei) 废墟(xū) 雏菊(chú) 呆滞(zhì) 扼住(è) 踉跄(liàng qiàng) 毛骨悚然(sǒng) 不寒而栗(lì)

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整体感知

1、关注标题:标题中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尸旁的月台上,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余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子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焚化。

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这里纳粹到底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不说苏军战俘和其他囚犯.就对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我们推测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有波兰犹太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而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是不被"同等"对待的.他们不象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2.文章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出来。

导语部分1-5一方面介绍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交代了作者的情感: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

3 主体部分(6-16)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情态和感受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无耻暴行。 学生思考: 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

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

4 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合作探究二】 体味细节:

①“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②第13段作者突出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明确】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小结:

【合作探究三】

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9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9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10

5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14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14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15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合作探究四】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

1、以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过程为顺序,对这一人间地狱做了简要介绍,给读者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充满对死难者的哀悼,对法西斯的憎恨,唤起世人对和和平自由的向往。

2、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当堂讨论】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标题矛盾吗?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八、科代表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小结反思】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6 【拓展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课后作业】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课后思考一下,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艺术价值

A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b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7 ②社会价值。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外阅读】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辛德勒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它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法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顺序: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主题思想: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8

推荐第3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 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 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推荐第4篇:奥斯维辛教学设计

和煦(xù) 枯萎(wei) 废墟(xū) 雏菊(chú) 呆滞(zhì) 扼住(è) 踉跄(liàng qiàng) 毛骨悚然(sǒng) 不寒而栗(lì)

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整体感知

1、关注标题:标题中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尸旁的月台上,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余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子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焚化。

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这里纳粹到底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不说苏军战俘和其他囚犯.就对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我们推测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有波兰犹太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而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是不被"同等"对待的.他们不象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2.文章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出来。

导语部分1-5一方面介绍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交代了作者的情感: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

3 主体部分(6-16)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情态和感受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无耻暴行。 学生思考: 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

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

4 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合作探究二】 体味细节:

①“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②第13段作者突出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明确】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小结:

【合作探究三】

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9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9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10

5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14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14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15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合作探究四】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

1、以作者参观奥斯维辛的过程为顺序,对这一人间地狱做了简要介绍,给读者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充满对死难者的哀悼,对法西斯的憎恨,唤起世人对和和平自由的向往。

2、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当堂讨论】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标题矛盾吗?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八、科代表课堂总结

1、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小结反思】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6 【拓展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课后作业】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课后思考一下,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2.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艺术价值

A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b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7 ②社会价值。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课外阅读】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辛德勒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它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法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参观顺序: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主题思想: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8

推荐第5篇:奥斯维辛讲课稿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但是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我们无法淡忘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场景,七三一细菌部队惨无人道的试验。

而在世界上,也曾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人们的遭遇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那里有插翅难逃的电网;那里有数以吨计的头发;那里有堆积如山的鞋子;那里有触目惊心的尸骸;那里有惨不忍睹的照片„„

那,就是被称为“杀人工厂”的奥斯维辛。

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它是一篇新闻稿(板书: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的(板书:奥斯维辛),作者强调没有什么新闻(板书:没有什么)。

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

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新闻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标题,你们对它有没有产生一些问号呢,有疑惑的都可以说出来。(板书:标题)

好,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归纳概括一下。发现基本上是这三种问题:(板书:1.为什么没有新闻?2.到底写了什么?3.为什么要写?)

所有的问题都是大家自己提出的,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 第一点,同学们都知道新闻具有„什么?对~时效性的特点,(板书:时效性)而这篇新闻写于1958年,(板书:背景)距恶行发生的时候有14年,失去了时效性,所以作者说没有什么新闻了。

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是,文章第五段有句“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大家都了解奥斯维辛发生了什么。

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什么?带着问题大家速读一遍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第2段到倒数第二段。找一下描写参观者游览的顺序还有他们动作神态的关键词。(板书:主体)

相信有的同学心中应该有答案了。 xxx,你来说一下。

【PPT】从毒气室到焚尸炉,从死囚牢房到绝育室,这些地点的顺序未必是参观者真实游览的顺序,却是作者阐发真实理念的写作顺序。这里有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

这些地点分别代表着人类的生命权,生存权和生育权,但是这些最基本的人权却被剥夺。

作者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他用“张大了嘴巴”表现了参观者的„?对,吃惊,恐惧, 用“浑身发抖”表现了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等等,

作者用这样的侧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地方有多么的阴森恐怖, 那除了这些灰暗的、让人沉闷压抑的色调之外,大家在文章找一些不一样的色调,带给你温暖光亮的语句。

不知道大家找见了吗,老师现在念一下带给老师温暖光亮的语句,看一看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在第8段有句:“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PPT、板书:雏菊)

大家先来欣赏一下怒放的雏菊是多么的生机勃勃。

“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不可被消灭。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真是让人震撼。

那么除了怒放在废墟上的雏菊,13段还有一抹温暖的色彩,你没说是什么呢?

没错,微笑的姑娘。(板书)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她依然带着世间最美的微笑。那是因为她不愿让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恐惧麻木中度过。

那些刽子手,可以灭绝人性,甚至摧残人的尊严。但是却抹不去那丝静静的笑容。

奥斯维辛写了什么呢,写了参观顺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 从侧面让我们感受了那里的黑暗与恐怖,写了雏菊,写了微笑的姑娘。

为什么要写下这些东西呢?让我们来关注文章第6段: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作者的目的是要悼念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同时表达一种使命感?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使命感呢?

让我们回到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也就是第一段,同学们共同念一下:(PPT、板书:导语和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句话作为强调在最后一段又重复了一次,首尾呼应。里面两个词:“最可怕的”„“居然”„

可怕的是什么?原本阳光明媚,儿童嬉闹是正常的,但是作者却用了“居然”。因为不合时宜,这一切在奥斯维辛这里,好像讽刺一般,就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云淡风轻„„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从1945年至1958年,十四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五十七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在警示着人们:请不要忘记历史!(板书:勿忘历史)

同样,70年过去了,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无数参观者,

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最后的时间,;老师留个作业。

当年罗森塔尔带着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写下这篇新闻史上的佳作, 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你是否和他一样有非写不可的冲动? 那么就请你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些什么吧。

注意: 写法可以不拘一格, 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 可以是参观者, 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下去以后阅读《安妮日记》、观看《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 好,今天的语文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自主查找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迅速将学生引入影片所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对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恨,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

(播放视频同时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瓦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本文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问题探究

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景物描写,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 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因为与常见的新闻不同? 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4、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

写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好处是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5、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二十多岁、可爱而美丽的姑娘。对于其他受害者,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只有这位姑娘被惜墨如金的新闻记者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加以描述,“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在《小狗包弟》中,巴金选取了聪明、可爱、对人忠诚的小狗作为控诉*、忏悔自责的主要载体和对象„„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小狗等等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7、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8、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请你写一段100字以上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推荐第7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怒,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化传承与理解: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远离战争,抵制暴力与罪恶,热爱和平的思想。 【学习重点】

1.分析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预习说明】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梳理文章结构,划出本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部分。

3、根据以往所学,小组讨论本文的独特之处。【知识链接】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 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 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nínɡ)

纳粹(suì)

焚尸(fén)

雏菊怒放(chú) B.婆娑(suō)

嬉笑(xǐ)

撰写(zhuàn)

明媚温暖(mèi) C.沼泽(zhǎo)

凋谢(diāo)

废墟(xū)

步履蹒跚(lǚ) D.戕害(qiānɡ) 窒息(zhì)

祷告(dǎo)

销声匿迹(lì) 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实验。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篇世界新闻大奖作品, 导语部分是

, 背景部分是

主体部分是

, 结语部分是

二、文本探究

1.本文主要写了哪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奥斯维辛集中营 杀人工厂 人家地狱

2.走近纳粹的杀人工厂,作者并没有直接写纳粹是怎样残害“囚徒“的,那么他到底写了什么,仔细阅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参观者的参观路线: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除此以外还写了什么?参观者的主观感受。

作者如何表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的:通过人们参观时的动作、语言、表情变化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们看见的东西呢?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拓展延伸

3.除了独特的视角以外,本文还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你? A.细节描写

找出相关描写,说说作者写这些细节是要表现什么?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控诉,美好的生命曾在这里毁灭;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

B.这不仅是细节描写,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再找一例。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c.语言上的特色

作为一篇新闻,却反复说“没什么新闻”

明确:这个“人间地狱”早已不值一提,它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噩梦,每次提及不外乎是令人窒息的罪恶,一批批参观者在奥茨维辛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感受的都是同样的震惊、窒息、愤怒。

这就是本文独特的语言魅力,简洁含蓄而又富有表现力,请试着再举一例。 明确: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 题: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婆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4.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而这篇新闻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而本篇新闻时效性不强。作为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本文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大家分析一下一篇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能获得大奖?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结束语: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问题:“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 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司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奥司维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吸取教训呢?惨象,够了,鲜血,够了,这一切一切都够了,今天也让我们用这个词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四、学以致用

假设某电视台要播出“奥斯威辛系列”栏目,请你为此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 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6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儿,再去看看令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课异构”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下营中学

高一语文组:孟冠祎

推荐第8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罗森塔尔

学习目标:

1.培养从文本筛选信息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导入(如果下载不成,就用德国总理下跪谢罪导入)

二、解题

师:这是什么文体? 明确:新闻。

师:新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两个字概括。 明确:新(狗咬人 人咬狗 )真

三、整体感知

1、结合新闻特点齐读3——5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请用文中词句作答。

明确:每天

熟悉

十四年前

讲了很多次

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新闻,那么作者为什么还写这篇新闻呢? 明确:第6自然段

明确: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珍爱和平。

3、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地方?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育实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板书)

通过参观者的反应

侧面描写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板书)

衔接语:鸿门宴是暗藏杀机的代名词,窦娥是冤屈的代名词,杜康是酒的代名词,你能不能给奥斯维辛选一个代名词。

明确:惨绝人寰

恐怖

可怕

灭绝人性

为了更好地感受其恐怖,再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幻灯片)

四、品味语言

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些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是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南北排分开读)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究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齐读)

[明确]:鲁迅: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么漂亮乐观的姑娘被法西斯残害了,但她却始终微笑着,也许是再告诉法西斯:你可以杀害很多人,但是你杀害不了一个微笑。嘲笑是最可怕的武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细节描写使本文的第二个特色。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五、解惑提高

首尾段内容相似,情感有区别吗? 明确:不同

首段是愤懑,尾段是祝愿和平永存,是珍爱,是希望。(齐读尾段)

六、课堂练习

一朵怒放的雏菊,一抹温和的微笑都是细节描写。正是这种温暖的细节和侧面描写使这篇新闻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你能不能对本文写个一句话印象呢?我是劳模,先做个示范: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却有可耻的历史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却有记者的良心。-------------------------;—————————————————。

六、小结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让我们珍爱和平,懂得生命的宝贵。 板书: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育实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所见

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所感

推荐第9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沿河第二中学 谯莉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学会新闻写作。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1课时

2、教学策略:图文情景创设法 导学法 强调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课题与作者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动情

以带问默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①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③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读者兴趣。

2、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是怎样感受到的? 恐怖、惨绝人寰。在作者描写的游客惊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课文赏析——动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赏析课文:精巧的视角、精彩的细节、精炼的语言。

1、精巧的视角 选取一篇普通的短新闻,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它的写作视角。

新华社电 昨晚十点,北京新华路中段一家KTV发生特大火灾,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严重。目前,还不清楚火灾原因,警方正在全力调查。

写作视角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但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多见于新闻写作。也就是客观报道。

然后再与本文的写作视角进行对比。

本文的写作视角很特别,不同于以往新闻的写作视角,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之上还有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突破零度写作的传统模式。

弄清了写作视角后再来看看这种独特写作视角下的具体内容,采用取镜采景法,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摄影师,自己去抓拍镜头,体会作者的感情,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表情,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拥挤的囚犯宿舍——“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③遇难者的鞋子——“…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2、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的细节描写渗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也是独特写作视角的深入体现,采用导学法。 ①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②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暖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③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这一切,这样写有悲上加悲的效果。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实乃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3.精炼的语言

这则新闻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如散文诗般的优美,新闻主体的语言又不乏反讽和凝练,此处采用导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①“参观者默默的迈着步子”,仔细揣摩“默默”二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参观者的心情十分沉重

②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注视着参观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故意把视点颠倒,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③仔细体会“够了”二字的情感并说说它简而味永的作用。 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对受难者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分子的痛恨;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愿,这二字可谓简而味永。

(五)课文总结

首先学生试总结课文的主题: ①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 ②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③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老师再总结课文:

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提醒大家要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

(六) 布置作业:

课后观看一部反映奥斯维辛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并写观后感作为本周的作文,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精巧的视角——突破零度写作 精彩的细节——以情入景 精炼的语言——优美、凝练

推荐第10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 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11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 (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阳光明媚以乐衬悲人间地狱参观者:侧面烘托使命感罗森塔尔否定表述不该有:反讽手法并没有:另选角度无需多说:无声愤怒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第12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暴行的罄竹难书,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此消息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美国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

二、文本助读

1、简介奥斯威辛和介绍写作背景知识 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

)、和煦(

)、纳粹(

)、废墟(

)、不寒而栗(

)、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窒息(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3、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参观

4、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请几个学生回答)

(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四、突破教学重点:品味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①、学生找一找写参观者行动和神情的语句?

学生自由回答:“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满了下来”“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②、写参观者如此的行动和神情,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控诉纳粹的残暴:今天作为一个参观者,看到这景象都万分恐惧,都无法忍受,那么当年的纳粹又残暴到何种程度?

请从文中第五段找一个句子加以概括: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③、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2、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

3、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请学生说一说印象深刻的语句。①“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教师简介)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 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文章的充实不空洞。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②请同学们找出几处细节描写,并进行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思考问题)

a.“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b.“他们目光呆滞„„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

预设:看似不和谐的照片更引发人深思,可爱、温柔、微笑的姑娘,也在死难者中,并且与他人形成强烈反差,更让人痛彻心肺,让人反省历史。 c.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预设:纳粹党的残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连上帝都不会原谅。

d.“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e.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结尾处也出现同样的句子,却没有这个词为什么?

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霆,依旧难以清除!开头这样形容是为了警醒人们不要忘却历史;结尾这段生活场景表现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维护。

教师总结: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比如“恐怖”、“可怕”、“阴森”“讽刺”等等词语来概括,相应的语段有“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处。有的人在奥斯威辛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对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4、这是一篇报道,但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不同,试分析本文予以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预设:①.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②消息不突出强调现场感,没有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性的描写。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色彩。

五、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六、作业(两选一)

1.完成课后习题,下节检查。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相关资料: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

儿童在嬉戏打闹————————————————儿童在嬉戏打闹

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第13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在看似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在奥斯维辛这一独特环境中,发现了非同一般的风景,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作者描述了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过去的残酷战争。

本文意义非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根据教学大纲所提出来的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同时根据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的: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

问题法: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残骸、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旧迹、伊拉克上空弥漫的硝烟,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史为鉴,才能维护和平.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介绍背景,让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或苦役折磨或有计划残杀约400万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杀人中心。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人的印象。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

集中营给人的可怕、恐怖、惨绝人寰的印象。

4、学生探究\"本文没有集中写集中营如何残害\'犯人\'的,那么课文又是如何让人体会到它的可怕呢?\"引导学生从参观者的感受如\"特别恐怖\"\"浑身发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也在被窒息\"\"跪下来\"\"恳求的目光\"等来感知集中营的恐怖、纳粹法西斯的惨绝人寰。从细节描写如对集中营一个姑娘的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的描写,感知对法西斯对生命的摧残的强烈控诉.从作者的议论如四个\"不该\"及\"在奥斯维辛,没有作祷告的地方\"来感知奥斯维辛的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来感知刽子手的丧失人性、无辜者的无助。从环境描写如\"雏菊花在怒放\"\"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来感知衬托的手法,借助反差,揭露了法西斯对生命的摧残,表达对遇难者的怀念,同时暗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也从历史背景的介绍,来表现了法西斯的罪恶。

5、借助纳粹暴行的一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讨论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6、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真切地告诉人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7、作业 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新闻的异同,试写一篇短新闻.

五、板书设计

参观者的感受(\"特别恐怖\"\"浑身发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也在被窒息\"\"跪下来\"\"恳求的目光\"):恐怖、惨绝人寰

细节描写(对集中营一具姑娘的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的描写):控诉法西斯对生命的摧残

作者的议论(四个\"不该\"及\"在奥斯维辛,没有作祷告的地方\"):奥斯维辛的恐怖、阴森、惨绝人寰,刽子手的丧失人性,无辜者的无助

环境描写(\"雏菊花在怒放\"\"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衬托手法,揭露了法西斯对生命的摧残,表达对遇难者的怀念,同时暗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历史背景的介绍:法西斯的罪恶.——对法西斯的控诉,对和平的向往。

《 包身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包身工》

一、说教材 《包身工》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报告文学,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强。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来组织材料,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的压榨和掠夺,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熟悉字音,熟记字形。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种新闻中能用到的材料。并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强调真实,关注的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诵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所传达出的信息。

2.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写作特点

而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手法进行写作。

三、说学生情况

初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课文的价值在于作者以确凿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评点,表现了苦难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作者体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能给学生以学习的榜样。

四、教学方法

新闻阅读准确的反应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把握作者通过新闻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据此,本课教学我会采用阅读指导法法、质疑法、讨论法、讲读法等来教学。在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借助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当代社会反应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从而引出夏衍所写的《包身工》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整体感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来感知包身工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对包身工命运的同情,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带工老板无比愤怒的感情,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③思考作者写包身工群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点面结合手法的运用。既有对群

体的“面”上的描写,又有典型人物的描写。特别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第一次的肖像,第二次的病倒,第三次写瘦得像骷髅一样也不放过,表现她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惨命运。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④寻找有关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语句,合作探究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融合,同时探究包身工的具体含义。 ⑤课堂小结。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总结。报告文学的特点在于它的新闻性,主要表现于针对帝国主义的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在于它的文学性和评论性,分别表现为文中主线和副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们在查询一些新闻的写法,认真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一篇通讯。

七、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包身工 夏衍

一.报告文学的特点及作者简介 二.重点词音、词句 三.本文的情感特点

四点一刻:黑夜来叙述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低劣的居住条件 四点半钟:早饭情景——粗劣的饮食生活

五点钟:劳动情景和收工情况——恶劣的工作环境、悲惨的命运 四.“我是小记者”

第14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本文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现在的残酷战争。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此文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本文是表达人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事实的控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稿,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新闻稿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采用学生高度参与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奥斯维辛背后的故事。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既应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应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掌握上:这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稿,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高中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本细读能力,利于本节课学习。

(3) 动机和兴趣上:学生对战争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老师应该通过明确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

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3、深度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1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奥 焚尸室

斯 女监房 维------->试验室=====>愤怒、控诉 ------>辛 纪念墙 绞刑室

反对战争 孩 追逐游戏 雏菊花怒放 子 温和的微笑 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第15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讲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讲稿

一、自主学习背景知识介绍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

“奥斯维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二、自我测评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重(nínɡ)

纳粹(suì)

焚尸(fén)

雏菊怒放(chú) B.婆娑(suō)

嬉笑(xǐ)

撰写(zhuàn)

明媚温暖(mèi) C.沼泽(zhǎo)

凋谢(diāo)

废墟(xū)

步履蹒跚(lǚ) D.戕害(qiānɡ) 窒息(zhì)

祷告(dǎo)

世人瞩目(shǔ)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窒息

憔悴

长廊

惊俱万分

B.绞刑

瞬间

茫然

心智健全 C.恶梦

港督

无辜

生机勃勃

D.愤懑

隐秘

弊端

绿树成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漫画大师和科学大师惺惺相惜的场面一度在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读者大会上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B.作为去年联赛冠军的这支足球队,今年联赛开赛的初段成绩差 强人意,球迷反响强烈,俱乐部领导层经再三考虑,决定撤换教练。 C.只要领导时时处处想落实、讲落实、抓落实,一般工作人员就会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上行下效,就一定能带出一支真抓实干的过硬队伍。

D.该社用意良佳,可惜的是求实版新整理本错字连篇累牍,简直不堪卒读,像这样的

现象在当今出版物中并不鲜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三、感知文本,研究思考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 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5、“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四、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在10月3日晚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维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从10月26日起全国中小学生每天要求长跑,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素质报告书或档案。

D、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认识到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将取决于企业是否规范生产和国家监管是否得力。

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实验。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美国人口普查局说:“在1月初,美国每8秒钟将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活动将使美国每25秒钟增加一人。其综合结果是,大约每12秒钟内美国的总人口将增加一人。”

(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10、

8、

4、根据下面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本报讯(记者苏敏)记者从中国红十字会获悉: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网络系统日前正式运行,初步具备了服务临床的能力。它给我国数百万白血病等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据介绍,覆盖全国的这套网络系统集录入、传输和检索查询为一体,可管理百万名志愿者的数据。迄今为止,该资料库数据已达5万多份。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00万白血病等疾病患者无原则要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疾病治疗,实际需求量巨大。

专家强调,兄弟姐妹间细胞配型的相合率1/4。随着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种机会已越来越少,而非血缘关系配型的相合率仅占400分之一甚至几万分之一。“因此,资料库里的志愿者数据越多,病人的希望越大”。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辽宁、山东、天津、陕西、江苏等13个省市初步建立了分资料库,共17个实验室,并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成功配型60余例,有31名患者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答:

5、拓展延伸:

阅读:

1.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香港,祖国欠你什么?

一、先看看祖国对香港做了些什么

1、在政治上很讲信用。严格执行回归时定下的“一国两制”方针,将香港作为政治特区迄今为止从没有任何动摇和改变,在全国通行的法律,没有一部在香港执行,让其享有标志高度自治的司法终审权、单独立法权、行政自理权。

2、在财政上不用缴税。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从来不用向中央政府交一分钱的税,香港人自己赚的钱自己花,用于香港自身的发展,祖国其他地方再穷再苦也不找香港的麻烦,这一点让广东等财税大省相当羡慕。

3、在发展上特殊保护。为了保护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传统优势,中央政府一再压制别的城市,深圳嘉众微信jz5187比如上海深水港、自贸区、金融中心、迪士尼等项目的启动,政府犹豫再三,一拖再拖,生怕对香港不利。

4、在贸易上免税通关。香港的产品进入大陆,273种主要产品实行的都是零关税,这就意味着,大陆巨大市场对香港基本上是敞开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体,对这样的优厚待遇是垂涎三尺的。

5、在旅游上全民支持。中央政府一直大力鼓励大陆人到香港去旅游,香港游的旅行团火得不得了,而去香港旅游的最主要项目就是购物,大陆人平时舍不得花的钱,大把大把地丢在香港,帮助发展香港的经济。

6、在经济上甘当后盾。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今天,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都很依赖中国,香港自然不例外,甚至在大陆享有投资经营的某些特权,这对香港来说,大陆是其度过经济危机、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7、在民生上优先照顾。香港地方小,山多平地少,几乎没有农业,主要靠大陆来满足对吃喝的要求。大陆每天将最优质最新鲜的肉、菜、蛋、奶源源不断地送到香港,保证水、电、气的供应,从不吝啬,从不含糊。

8、在国际上高度尊重。中国在国际上,给予作为地方政府的香港高度尊重、特殊安排,积极支持其以实体身份参与国际事务,比如在各种国际经济联盟、各种国际化的运动会上占有重要席位,可以与中央政府一同参与。

二、再看看香港有些人是怎么对待祖国的

1、喊出“宁当英国狗,不做中国人”的口号。在香港,总有些人天生的奴才命,不愿做人只愿做狗,完全是脑袋出了毛病。当主人不好,偏要喜欢去当英国人的走狗,甚至期盼再回到英国殖民时代,这种下贱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2、部分香港人长期搞“港独”游行示威。有些香港人利用中央政府希望香港社会稳定的愿望,长期游行示威,以街头暴力的方式要挟中央政府。甚至公开打出殖民地时期的旗帜,公然喊中国人滚出香港。

3、发动“占领中环”运动。部分香港人企图通过长期占领中环要道的方式,达到按照西方标准全民普选的目的,并在民间发起非法“公投”,深圳嘉众微信jz5187竟然允许没有中国国籍、只是取得香港居留权的人参与投票,这是对国际通行准则的蔑视。

4、冲闯驻港部队的军营。“港独”组织成员近期竟然公然闯入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不顾军营哨兵警告,强行闯入军营进行滋扰,高呼口号要求“解放军撤出香港”。这是香港1997年回归以来首次有团体强闯驻港部队总部示威。

5、公开谩骂大陆游客。有些香港媒体和公知将陆客称为“蝗虫”,对大陆游客的个人不文明行为无限扩大。比如某个大陆小孩在街头尿尿,就说大陆人素质低,而贝克汉姆的儿子在香港街头尿尿,就称其可爱,并反思街上的公厕为何如此少。奴才相原形毕露。

6、某些媒体以骂共反中为使命。在香港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充满了骂共产党、反中国的文章,挖苦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攻击国家领导人、挑拨香港与大陆的关系,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并甘愿成为西方势力反华反中的舆论大本营。

7、反对在香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号召和教育国民热爱自己的国家。而在香港,政府提出要在中小学设置建立国家自豪感和中国归属感的新课程,就有市民上街游行公开反对,认为是某种政治阴谋。

8、不同意对基本法23条修正案立法。23条提出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这是正常国家对自己领土的正常主张,却遭到某些香港人持续多年的公开反对,致使该条款迟迟不能完成细则修订。

第16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执教者

谢秀莲(临湘五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 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领会新闻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配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教师:同学们,老师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二战中,当一个纳粹士兵举起铁锹凶狠地要活埋一个小女孩时,小女孩扬起天真的小脸,用稚嫩的声音哀求说:“叔叔,能不能把我埋得浅一点,这样,我的妈妈可以很快找到我,”每当看到这个故事,身为人母的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多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啊!多么无助的一声哀求啊!生命对生命的牵挂,生命对生命的践踏,在那一刻对比是那么鲜明。当无情的铁锹落下去是,我知道,它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更是人类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图片)

教师:可是,这样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却天天真实的发生,每天都有人被火车大批地运进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被戕害,烧死的,活埋的,枪击的,成堆的遗物,成堆的白骨,寄托着一个个冤魂无声的控诉,这个地方就是德国法西斯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地方时,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强烈的的情感是什么?如果要将这种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你们会选择什么体裁?

二、展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 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并标好自然段。2.学生回答。

• 3.展示答案

导语(1-3段)

背景(4-5段)

• 新闻

主体(6-15段) •

结尾(16段) 合作探究

• 思考:

• 1.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这篇报道能脱颖而出,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 标题:别出心裁 • 导语:烘云托月 • 主体:一箭三雕 • 结尾:余音袅袅

• 2.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吗?找出你认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 揭露法西斯的残暴; • 祭奠死者的亡灵;

• 提醒人们不要忘了历史; • 呼吁人们珍惜和平; • 。。。。。。

(1)教师提问:刚请同学们找出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我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主要有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板书,如果回答得同学答得不完全,可找一位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对!就是这几个地方。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那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行文的线索正是由参观这几个地方穿插以来的。(将这几个地方用线连起来),这样行文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试着将你的眼睛“变”成摄像头,深入这则新闻报道

(4分钟)

教师:消息报道是用文字表述的,它不像影视作品具有可视性。但到21世纪,科学技术用摄像技术为新闻报道开辟了另一种形式,即摄像报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当时你是跟着罗森塔尔同行的一位摄影记者,你拍罗森塔尔之所见,大家想想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怎么拍摄呢?大家现在再一次深入阅读这篇课文,但是这次你的眼睛是“摄像头”。(在眼前摆摄像头的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则新闻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写作风格

(1)教师提问:现在大家应该拍摄完了,我现在想请一位同学回答我两个问题: ①在他的镜头中有没有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啊~张秀丽同学,请你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没有(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的)

(2)教师提问:是的!没有。那么第二个问题②既然没有拍摄到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镜头中主要拍摄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等等(可以提示引导大家)

(3) 教师提问:嗯,大家回答得很正确。除了这两点我们这则新闻报道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回答:参杂着许多作者的主观感情成分等等

(4)教师提问:还有一点,我们这则新闻的题目也非常与众不同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嗯,既然发现了这么多独特之处,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首先: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大家平常应该看过《楚天都市报》吧?(PPT显示一则普通的楚天都市报新闻)这里也有一则从楚天都市报上截取的短新闻。比较一下,我们的课文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就这些问题讨论一下。

(4)教师引导:好的,讨论时间结束。这些问题想必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呢,请大家暂时保存在心中,等课程结束以后,将你们的答案和感想写进你们的课后作业中。提起这个小练笔,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们的这篇课文可是大有来头。它已经是公认的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载入了新闻报道的史册。它在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所以我们的课后的小练笔,我希望大家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撰写一篇颁奖词。 (PPT展示 :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普利策奖颁奖词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发挥了非凡作用。)

希望PPT关于普利策奖的相关介绍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试着去揣着普利策这篇特殊的新闻稿大家赞扬的原因,它的独特的价值在哪里?

(5)教师提问:刚刚我们“拍摄”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而非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大家想想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张庆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侧面烘托等等

教师明确: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教师引导:还有一个问题,刚刚也有同学提到了,那就是作者在这篇报道中参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正是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使这篇新闻报道如此撞击人心。接下来,让我们来品味一下,作者蕴藏在冷峻语言中的感情。

四、从冷峻的语言中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1、体会文中的诸多否定句,理解其中的内涵

(1)教师引导:《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文章还有很几处。我请一个同学找出这些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杨露同学请你朗读一下好吗?)

学生朗诵

(2)教师引导:谢谢杨露同学精彩的朗读。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

PPT显示

1.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第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教师提问:“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出作者的议论更是值得剖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作者的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甘彩霞同学请说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2、耐人寻味的细节体现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在本篇新闻报道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先看这两组。

PPT显示: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明确:“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PPT显示:

1、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开头结尾这两处都写到了孩子们在嬉戏,这两处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首先开头处“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而结尾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老师在这里不妨把它理解成对于和平和美好事物呼吁。在这个奥斯维辛的地面上永远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追逐游戏这样美好的景象不好吗?

五、教师小结: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好,课文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已经记住了一个叫做罗森塔尔的记者,更记住了奥斯维斯这个牵挂世人的地方。当然课结束了大家也不能忘了我们作业。一篇小练笔,一篇颁给《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的颁奖词。或许永远被你们这些后代记住,牢记、反思历史的教训,正是对这篇新闻报道最好的颁奖词!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七、教学反思:

第17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

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总结: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2、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

3、时效性不强。

这就是标题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

但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第18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高中新课标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熟悉新闻特写的写作手法,以及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特殊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难点]

1、领会作者采用特殊视角写作新闻的方法,并揣摩其意图。

2、品味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你想游长城、韶山、赤鼻矶时,你觉得你最需要带上什么?相机不能少,但带上一个善于想象与联想的头脑更为重要。只有发挥想象与联想,我们才能透过遗址,穿越时空,去感受那已逝去但仍鲜活的场景,才不枉此行。今天,我就免费做一次导游,带领大家去游历波兰的奥斯维辛吧。

二、介绍背景,展示图片

奥斯维辛外观——室内情况——历史图片

三、文本探究

1、假如一组同学是参观的游客,结合图片和课本内容,有什么场景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心情怎样?

2、假如二组同学是随团的记者,你会拍下什么放到读者的面前?(学生自由发言)

3、大家浏览课文,看看罗森塔尔将镜头对准了什么?(引出作者别具匠心的写作视角) 明确:参观者的反应、场景描写、新闻背景、细节描写

四、深入分析

1、请作者找出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参观者惊恐、发抖、窒息、沉重、压抑(一组参观者是否有同样感受?)

2、作者为什么要将镜头对准参观者?

明确:这里发生的场景即使让人想象一下就无法接受,更不用说遇难者亲身体验了,这样写出了纳粹灭绝人性的屠杀令人发指。

3、请

一、二组同学朗读课文

一、二两段,在朗读中品味作者的感情

问:如果用颜色来概括这一场景,应该是怎样的呢?作者为什么说“可怕”?结尾为什么还要重复一遍?

明确:反语,同时也是对忘却历史的担忧

4、作者在介绍新闻背景时,大家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概括?这与开头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不同?

5、除了这些之外,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触很深? 明确:雏菊花的怒放——(对比)还有希望

姑娘的微笑——纳粹囚禁不了人的心灵 (学生朗读《蝴蝶》)

五、文体探究

1、问:作者反复说这里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何还要写呢?(齐读第六段)

明确: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与不安的心情。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杀戮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对历史的铭记。

2、及时、准确、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那么它符合新闻的标准吗?

明确:符合。只是采用了新闻特写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总结:普利策奖的颁奖词很好地解读了这篇新闻的特点。 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文本拓展

除了奥斯维辛,还有很多地方会让人勾起沉痛的记忆,例如圆明园遗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汶川地震废墟等,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走近它呢?请把“面对——,我们不该„„,更不该„„”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说一段话。

附:一布拉格男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写的诗《蝴蝶》 那一只,就是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地翩然直上

它离去,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地方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召唤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看见另一只蝴蝶,那只蝴蝶是最后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第19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3、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2、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3、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2、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2、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

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初读感受

师:读过本文,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

虽然我们了解的程度不同,但我们的感受却是一样的: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1、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 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2、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 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3、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4、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章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6、纳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四,文本研读

1、文章一上来就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婆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者说变化说明了什么?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其中的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表现来衬托奥斯威辛的状况。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师:细节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更离不开一些细节的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颇耐人寻味,如:“对另外一些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总结: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启示读者记住历史,热爱和平。文章中的菊花和微笑,让我们还是看到希望的。寒冷中寻找温暖,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才是文章审美所在。

4、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5、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觉得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里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理解“作祷告”的含义吗?

明确: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的题目是“没有什么新闻”,是真的“没有”吗?那么他写下的又是些什么呢?

明确:这个“人间地狱”早已不值得一提了,每次提及的都不外乎是令人窒息的愤懑的罪恶,他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噩梦,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了。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到过这里参观的都该写些东西或说些东西,否则就真的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无辜者。正是有着这样的良知,作者感受到了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从而写下这篇饱含自身深刻情感倾向的新闻。

7、经学习体会,你觉得本文和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明确: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8、归纳写作意图

师:刚才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探究,我想大家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已有所了解了吧?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谈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五、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应该怎样读?他哪些方面做的不够?我们再请另一位同学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老师觉得第

9、10两段给我的震撼很大,作者在这里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内心感受去感染了读者,我们虽不能亲见,但我们可以想象到那种残忍,这些文字使我们也跟着窒息、震颤。现在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也来点评一下老师读的如何?

小结:二战已越来越遥远,时间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可奥斯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奥斯维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吸取教训呢?

六、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七、写--写出所思所感所悟。

假设某电视台要播出“奥斯威辛系列”栏目,请你为此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

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6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再去看看令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虽然说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司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奥司维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吸取教训呢?我们的和平发展道路仍然任重道远,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啊! 最后,老师向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九、作业布置

1.在德国法西斯残酷杀害生灵时,在东方同样有一个沾满血腥的刽子手在狞笑,他就是--日本。搜集有关日军的罪行资料,谈谈和平的意义。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第20篇: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 有无奈。 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 尔就做到了这点。 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 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 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 哀。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篇文章开头就给 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 “可怕” ,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 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 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 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 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 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 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 “怒” ,这 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 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 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 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 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 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奥斯维辛读后感.doc》
奥斯维辛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