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2020-08-07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篇一: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的《两个人的电影》除了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母女情意之外,还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的我最多有八九岁,我的姐姐在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买票。有一天,我随姐姐去上班,那天放的什么电影我早已记不得了,只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姐姐一共只卖了四张电影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买了两场四张电影票。我也在电影开演时随着看了一会,但是对于八九岁的我来说,那似乎是场看不懂得电影,只记得两位老人并肩而坐,认认真真的看了两遍。电影结束了,他们牵着手慢悠悠的晃出电影院,在门口玩耍的我还记得老先生轻声说:“我们年轻时看这部电影离现在有几十年了吧?”

当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世上最浪漫的事。如今,当我看到迟子建的这篇散文题目时,两位老人的身影随着“两个人的电影”这几个字影就神奇的在大脑中清晰的播放起来。当我把这份感动说给我身边的同事时,他们说:“你总是会讲一些很传奇的话,你不是在讲一个什么梦,或是在编一个什么>故事吧?”我不想用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是真的,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爱情变化的比流星都快的年代,谁又有理由让谁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呢!感动在自己心中,足矣!

篇二: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刚从书店里出来就急匆匆地去了火车站。我知道该怎么打发在火车上无聊的一个晚上,那就是看书!

开始读《迟子建散文》中的两个故事《哑巴与春天》《农具的眼睛》,就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同样是北方人,同样热爱文学,又同样善于观察。这种亲切让我不由自主的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一个故事都不漏掉。这本书主要写了迟子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物、现象,所给她的启发以及感受。

如《一直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叙事小散文写的事是:作者观察一只正在爬佛龛去寻找香味的虫子,经过无数次的>挫折,虽然没能实现愿望,但却做了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冒险坚持。在文中写道:“在单调而贫瘠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我突然感觉到一只虫子也能如此伟大!连人类都很难做到的事,虫子能做到。上天对每个生命都赐予着不同的但无穷的力量。

在我去二舅家时看到一篇文章《紫气中的烟火》。二舅家在沈阳,这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去沈阳游览故宫的感受。当时她去故宫是雨天。前几天,我也去了故宫,虽不是雨天但也阴沉沉的,所以我看到的景象与文中的描写有几分相像。但我没有看到文中说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紫烟。去完故宫后才看到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关于故宫和皇太极还有妃子们的故事,才感到紫烟的意境。

还有一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北方的盐》。文章用很多修辞手法如: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文中提到了咸菜缸。看到这,我想起四岁时在姥姥家和六岁的表姐在漆黑的储藏室里偷吃咸菜,最后闹咳簌病的傻事。想起童年的无知和天真,真觉得好笑。文章的开头写了雪和盐的关系。“天上人间”的两种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对孪生姐妹,那盐和雪的这种亲切让我感觉到两者对人类是同样的重要,不分高低、贵贱、虚实等不同的特点。最后提到了泪水,说“北方人的泪水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说明北方人对盐的热爱更多一些。盐和我们真是如文所说的情同手足。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这本《迟子建散文》就让我找到并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也让我更热爱散文类书籍了。

篇三: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今天我读《迟子建散文》这本书时,最让我难忘的一篇文章是《哑巴与春天》,里面讲了一位老人,他是一个哑巴,他最爱在春天种花,对每一朵花都呵护有加,当作亲人一般的爱护,故事中这样写道:

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老哑巴是勤恳且默默承受的,当他被所在的生产队队长和队员硬生生的按倒在男人与女人之间,充当帘子时,他也反抗过,但最后迫于他人的威胁,他只能在夜里无声的哭泣。

读到这儿,我开始深思:上天没有给可怜的哑巴说话、声诉的能力,却把向往春天、向往希望的种子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了春天、有了希望,那他就能所向披靡,闪闪发亮,无论命运对你怎样,请不要灰心丧气;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苦,请坚信风雨之后就是彩虹;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请怀抱必胜的信心克服一切。

自强不息,是做人的必备;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会和胜利相会。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心中充满希望和春天的人吧。加油。

推荐第2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中国文学里是不会缺少散文的,正如天上的银河,绝不会缺少星星。我也不绝不会缺少一本好书的,正如手中的这本《迟子建散文》。

纵观全书,若论哪篇散文最令我印象深刻,无疑便是这篇《时间是怎样地行走》了。时间,这种抽象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永远地行走着,不曾停息。它不会因为在世外桃源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战火的纷飞而止步不前,它永远都藏在钟表里,滴答,滴答----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好似一首只有一个节奏的歌。只不过,世人皆认为这是一首充满悲凉的歌罢了。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创造了光。那这匆匆不停的时间又从何而来呢?几万年来,恐龙消失了,残暴的纣王消失了,四方来贺的大唐消失了,就连当时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也消失了,唯有时间,还是那般无二。风霜雪雨,潮涨潮落,河流涨了又枯,花开了又落,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在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地老天荒,我们的手却挽不住它的去留。明明是它伴着我们在生命中行走,然而有一天,朋友不见了,父母不见了,甚至我们也不见了,它却仍然在其他人的身边行走。也许我们就是它之中的一滴小水珠,而它却是汹涌的大潮,我们从后浪变成前浪,又从前浪变成了一行水渍,在无限的奔涌中化为尘土,成为后人眼中的历史。

不正是这样么?百年黄图霸业,过眼烟云耳。从这个天地诞生起,它就那么不朽而又亘古的存在了。对这无限大的天地来说,它是那么短暂,短暂的匆匆一瞬;它又是那么漫长,漫长的天长地久,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无二,我们只能任由它与我们匆匆而过,在我们青春的脸上划上沧桑;在我们乌黑的发丝中添上白雪。辉煌的宫殿会变为废墟,明亮的刀剑会变为废铁,在它的行走中,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它也许还会永恒地走下去,直至空间的尽头。

合上这本书,赫然发现封面颜色已然有些变黄和几丝褶皱,我不由一笑,这不便是它行走过的痕迹吗?

推荐第3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篇一: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的《两个人的电影》除了让我感受到浓浓的母女情意之外,还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的我最多有八九岁,我的姐姐在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买票。有一天,我随姐姐去上班,那天放的什么电影我早已记不得了,只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姐姐一共只卖了四张电影票——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买了两场四张电影票。我也在电影开演时随着看了一会,但是对于八九岁的我来说,那似乎是场看不懂得电影,只记得两位老人并肩而坐,认认真真的看了两遍。电影结束了,他们牵着手慢悠悠的晃出电影院,在门口玩耍的我还记得老先生轻声说:“我们年轻时看这部电影离现在有几十年了吧?”

当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世上最浪漫的事。如今,当我看到迟子建的这篇散文题目时,两位老人的身影随着“两个人的电影”这几个字影就神奇的在大脑中清晰的播放起来。当我把这份感动说给我身边的同事时,他们说:“你总是会讲一些很传奇的话,你不是在讲一个什么梦,或是在编一个什么故事吧?”我不想用什么证据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是真的,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因为在这个爱情变化的比流星都快的年代,谁又有理由让谁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呢!感动在自己心中,足矣!

篇二: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刚从书店里出来就急匆匆地去了火车站。我知道该怎么打发在火车上无聊的一个晚上,那就是看书!

开始读《迟子建散文》中的两个故事《哑巴与春天》《农具的眼睛》,就有心有灵犀的感觉。同样是北方人,同样热爱文学,又同样善于观察。这种亲切让我不由自主的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一个故事都不漏掉。这本书主要写了迟子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物、现象,所给她的启发以及感受。

如《一直惊天动地的虫子》这篇叙事小散文写的事是:作者观察一只正在爬佛龛去寻找香味的虫子,经过无数次的挫折,虽然没能实现愿望,但却做了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冒险坚持。在文中写道:“在单调而贫瘠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我突然感觉到一只虫子也能如此伟大!连人类都很难做到的事,虫子能做到。上天对每个生命都赐予着不同的但无穷的力量。

在我去二舅家时看到一篇文章《紫气中的烟火》。二舅家在沈阳,这文章写的就是作者去沈阳游览故宫的感受。当时她去故宫是雨天。前几天,我也去了故宫,虽不是雨天但也阴沉沉的,所以我看到的景象与文中的描写有几分相像。但我没有看到文中说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紫烟。去完故宫后才看到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关于故宫和皇太极还有妃子们的故事,才感到紫烟的意境。

还有一篇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北方的盐》。文章用很多修辞手法如: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文中提到了咸菜缸。看到这,我想起四岁时在姥姥家和六岁的表姐在漆黑的储藏室里偷吃咸菜,最后闹咳簌病的傻事。想起童年的无知和天真,真觉得好笑。()文章的开头写了雪和盐的关系。“天上人间”的两种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对孪生姐妹,那盐和雪的这种亲切让我感觉到两者对人类是同样的重要,不分高低、贵贱、虚实等不同的特点。最后提到了泪水,说“北方人的泪水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说明北方人对盐的热爱更多一些。盐和我们真是如文所说的情同手足。

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这本《迟子建散文》就让我找到并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也让我更热爱散文类书籍了。

推荐第4篇:读《迟子建散文》有感

读《迟子建散文》有感

高三(1)班 刘欣亮

“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这是作家迟子建身处北方,对杭州开春景的感慨。这句话来自自序,当然,正因为她身处北方,开篇便让我有了一种寒冷的感受。

对于长住南方的我而言,也对她所描绘的冬景有了向往之情。不出所料的是,在后面的正文了,大体是写北国风光。不过令我稍稍惊奇的是,第一篇散文竟写了乌镇,当然,无非是写江南美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文中,提及到了摆渡人,我本以为是男子,哪知竟是女儿家,乌镇人也亲切地称呼她们“船娘”,因为“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浆声的地方,由性情多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这也让我看到了作者那性情多温婉的一面。

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看到了如今的鲁镇,看到了鲁镇世俗的白天,却有看到了鲁镇独特美妙的黑夜。仿佛是黑夜让喝酒着的孔乙己、惆怅的吕纬、咿咿呀呀着的老旦在作者酒后幻想中出现了。作者好似从白天的不满中脱离了出来,不过“闰土”的出现,让作者悲伤万分,他是一个卖唱的六岁小孩,“他唱的第一首歌是《三个老婆》,歌词写的很庸俗不堪”,这也让我看到了那个被沉重生活压迫得几近麻木的闰土。幸好在读完描写绍兴广场旁的老街的文字后倒是让人心情好了许多:屋檐上的荒草、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院子里的桂花树、天井中放置的杂物,这或许就是那个鲁迅笔下的鲁镇吧。其实我从小到大,看的遍数最的书就是《鲁迅选集》,小时候读这本书,什么都看不懂,尤其看《狂人日记》的时候,觉得一下又吃那个人,一下又吃这个人,太绕了,大了以后读的话觉得《故事新编》挺有趣的,《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铸剑》里大金鼎的人头……在作者看来,这些也是鲁迅浪漫的一面,或许对于鲁迅,我们更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评判的精神,而忘了他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怀!

地处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既然是最北,自然有“最”景。满天的大雪,冬天的鱼讯也来临了,正如我在电视看到的那样,人们从冰眼中获得许许多多的鱼。不过,在写这段场景的时候,作者更想体现的是她在人们回家后,站在冰面上只有狗和雪花相伴的孤独。在我看来这是美好的人文生话,本该是热闹的,怎么如此凄凉?再读下去,才明白作者为何如此着重写“伤怀之美”。何为“伤怀之美”,那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段,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作者在日本温泉圣地一人在寒风中沐浴,她感受到了“伤怀之美”;看到了俄罗斯天空中红白相间,她领略了“伤怀之美”。然而城市混沌的烟云,人与人的争吵、背信弃义……“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

如果给哈尔滨贴上标签的话,你会写什么?冰雪、教堂、步行街、啤酒、列巴红肠。我还是挺向往哈尔滨人的生活的,尤其在读完作者笔下的哈尔滨后,这种向往之情就愈发强烈了。晶莹剔透的冰墙、飞旋的光束、摇曳的五彩光影,乘着雪爬犁飞驰、在雪地和着音乐节拍、喝上烧酒白肉畅叙友情……一切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果真如作者所云:“这样的美,恰如飞雪,满目灿烂,永不凋零!”

对于雪,我有一种莫名的喜爱,或许是物以稀为贵吧。记得每次下雪,不管有多大,都会跑家门淋雪,有时兴奋起来,竟张开嘴去尝尝这雪的滋味,不过随着年龄大了,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但是看到下雪,还是很开心的。当我看到电视上出现了堆雪人的镜头是,总是让我十分羡慕,或许对于北方人而言,下雪天,堆雪人是很理所当然的,但是我处的地方,在我记忆里,只下过几次大雪,尤其这几年,基本没下雪。但也不能讲南方不好,毕竟有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我的世界下雪了》是我其中最喜欢的散文之一,写的是关于故乡的风景。沿着堤坝走,我看到了蜿蜒的山峦,看到了茂密的柳树丛和好大的青杨,看到了一块又一块的庄稼和农人的身影,还看到了河水哗哗地流着,身姿好如一位腰肢纤细、身材修长的白衣少女。所有寻常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是那么的不凡,如入仙境一般,让人沉醉其中。而对于撩人的月色,作者更加偏爱,“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这也让我想到东坡先生说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如今谁会去做“闲人”呢?自然,对我而言,我不是“闲人”,作为一名学生,每天忙碌的学习,早就让我对风光美景疏远了,我也无可奈何,但是,虽看不到,也可以读到啊,古者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虽说黄金屋得不到,那些人文景观也是可以有的。

读这本书,大概用了十天左右,并没有完整的读完这本书,但是让我对作者迟子建女士充满了敬意,读她的文章,给了我许多的正能量,为何如今人们变得越来越迷茫,或许正是缺乏了这种正能量。在这个网络小说充斥人的眼球的时代,“抖音”“快手”等一系列庸俗的软件作用下,我们对于知识、文化越来越陌生,但也有像迟子建这样的优秀作家出现,来给予我们温暖。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也包括我)能像迟子建女士一般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在匆忙的人生旅途上,放慢脚步来。

推荐第5篇: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小编推荐)

孤独的精神之塔——迟子建散文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很多年来,迟子建作为一名小说家颇受文坛重视和关注,迟子建散文读后感。但当我读完《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后,我认为迟子建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散文家。《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全书分六辑,共73篇散文。自序是一首《致爱人》的诗。“你离去了/从此环绕我的河流/就是两条了……”这凄伤优美的歌,仿佛以里尔克式痛苦召唤人性复归神性的语言,青铜般地唱起了序曲。我把她写在第一辑《春天最深切的怀念》里的篇章,视为通过语言而进行的一种很内在的心灵历险和疼痛。的确如此,迟子建在爱人出车祸去世后,经历了“最残酷、黑暗、绝情”的日子。那日子尽管悲痛,但迟子建是坚强的。为此,她有了对生命无常的更深切的感悟和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怀念。当然除写爱人的篇章之外,迟子建在此书所涉及的题材颇广。其中有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对出访国外的随想,对小动物的遐思,以及阅读札记和写给同行的印象记。通读全书,你会呼吸到一种大自然与作者和谐之美的气息。比如:《中国北极的天象》、《女人与花朵》、《鲁镇的黑夜与白天》等,既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与变化,又道出了人在大自然中沧海一粟的哲理。迟子建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在写小说之余所写的散文,是真情的流露。读者很容易用心灵去感觉、触摸、沟通和接近一个真实的她。她是孤独的,又是安静的。她唯一的嗜好是创建精神之塔。她说:“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读后感《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消蚀。” 迟子建写作就是渴望一种生命的超越,一种整个人生境界的升华,一种寒冷中的燃烧。她的长篇小说《满洲国》是这样,这部《假如鱼也生有翅膀》也是这样。该书第二辑《时间怎样地行走》等22个短文,便是她写得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所谓:“辞达而已矣”也。《会唱歌的火炉》是一篇描述作者少年时代,在大兴安岭度过的时光。它让读者跟随着他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拉柴火。“那里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只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这篇散文以大兴安岭寒冷的冬天为背景,写出了在艰难生活中亲情的温暖。文中说:“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的火焰,那画面格外地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也许正是因为小时候有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迟子建的笔底便有了东北风景的苍茫与壮美。《木匠与画匠》是作者爱人去世后,装修新居时的随感。迟子建的散文大多与童年生活有关,这篇也不例外。她说:“童年的时候,我觉得木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们那时用的家具,哪一个不是木匠亲手打出来的呢!想着木匠能让椅子长腿,能让桌子镶上抽屉,就觉得他们是有道理牛气的。”倘若你纵观迟子建的这本散文集,你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风光的融融暖意,可以体会到一个艺术家、文学家或思想家的成就最终都是孤独所取得的成就。孤独的坚守,才能创造精神之塔。拿《庄子》的话形容,则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迟子建正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坚守者。因此在热闹的群体中,她特别醒目地拥有了她自己。

推荐第6篇:迟子建散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读后感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出生于1964年,黑龙江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迟子建散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读后感 ,欢迎阅读。

迟子建散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读后感篇

1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要多读书,读好书。这几天,我虽然读了不少的书,可令我受益匪浅的唯独只有一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文章主要写:一只比蚂蚁还小通体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的小虫子,在佛龛的地板上跳着多姿多彩的舞,忽然被奇异香气的佛龛吸引了,朝它爬去。一次次的失败后,它仍没有放弃,有一次爬了两尺多高,眼看就要爬上去了,可惜还是掉了下来。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爬着、摔着。别人要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居然很生气!几天后,它死了。但这种信念还留在它体内……

我认为,坚持不懈虽然不可能次次都成功,但是只要有信念,就是伟大的。这种信念犹如滔滔江水,又似战斗中的将军。这只虫子活着时惊天动地,让人觉得敬佩。我感受到了小虫子为了目标的坚持不懈,哪怕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不放弃努力向前爬,哪怕它最后死了,但是它的死是光荣的,它的行为会让它的子子孙孙们瞻仰敬佩。在自然界中一只这么小的虫子,都有这么大的抱负,坚持不懈的决心,那么做为人类的我,也要学习这只小虫子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哪怕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也要克服。

读了这篇文章《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以后,我不会在像以前那样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我会以那只小虫子为榜样,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在途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后退,也不放弃自己的目标,要努力向前。

迟子建散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读后感篇

2今天我读了《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使我受益匪浅,主要讲了去年我回老家,被一只虫子吸引。那只虫子登攀,等到半路,不小心摔倒了,它不但不放弃还努力向上继续向前进,它最后成功了,几天后我发现那只虫子死了,这只虫子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最后它经过百般困难终于成功了。这只虫子活着时惊天动地,让人觉得敬佩。我感受到了小虫子为了目标的坚持不懈,哪怕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不放弃努力向前爬,哪怕它最后死了,但是它的死是光荣的,它的行为会让它的子子孙孙们瞻仰敬佩。在自然界中一只这么小的虫子,都有这么大的抱负,坚持不懈的决心,那么做为人类的我,也要学习这只小虫子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哪怕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也要克服。

读了这篇文章《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以后,我不会在像以前那样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我会以那只小虫子为榜样,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在途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后退,也不放弃自己的目标,要努力向前。

迟子建个人简介

迟子建,女,乳名为迎灯,山东海阳人。1964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香港大学驻校作家,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迟子建,女,先后就读于大兴安岭师专中文系,西北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协第

六、

七、八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迟子建认为“文学之死”以及“文学是垃圾”之说是伪命题。因为依靠文学,她从哀恸中活过来,经由写作,她获得生之幸福。

推荐第7篇:迟子建经典语录

迟子建经典语录

1、我曾想,一个人的一生有一半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假如你活了80岁,有四十年是在做梦,究竟哪一种生活和画面更是真实的人生呢?

2、我发现,人越是独自面对生活,才会有独特的判断力。

3、生活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经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4、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5、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6、在荣誉的桂冠下面,在欢呼声的背后,便是孤独,我们的孤独!

7、其实生活中藏着很多秘密,有秘密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的。

8、被心酸浸漫着的幸福,一定像洒满晨雾的蓓蕾一样让人心动。

9、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人的手。

10、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11、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引向正确的人生之旅。

12、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

13、到了冬天,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

14、我把头深深地埋进他的怀里,就像一只鸟偎在温暖的巢穴里。

15、渴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知某种事物的精髓是人的共性。

16、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17、一个女人如果能为一个男人幸福地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18、适宜于自己的生活注定不是坏生活。

19、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

20、一个人可以一生都没有获得过爱情,但没有一个人一生没有渴望过爱情。

21、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22、虽然我不惧怕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魔影,虽然我知道苦难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种生活,但我还是要把得到的快乐当成一笔财富,把快乐的因子遗传给后代,这不错误。

23、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里还会感觉到痛。

24、你心中没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相信有地域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

25、一个好男人是不会追问女人的去处的……

26、我想花朵也许就是女人的灵魂,而蜜蜂则是男人的魂灵。当蜜蜂嗡嗡地叫着从这朵花又跳到另一朵花时,花朵还是静静地呆在原处,一如既往地开放着。

27、一个不再大喜大悲的人,是否是心态老化,心态走向迟暮的一种表现?

28、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29、能够遗忘的事毕竟也就是我不该记住的,所以也就不再深究它们。

30、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31、一个女人如果能为一个男人幸福地晕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

32、上帝就是这样的公正,赐予你的若不及时抓住,它丢了便永不回来。

33、对人而言,以道德来压抑幸福感和情感,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令人动情的事物而让人赖以生存呢?

34、辉煌便是死亡的前夜!

35、理想与现实究竟有多远?我想要多远就有多远。

36、人类越来越拥挤了,所以人类也就越来越远离自然和接近兽性,甚至连正视自己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37、愿这世界情歌不绝,愿这世界的男女在回首往事时能重温旧时情怀,愿我们的告别不是因为仇恨和厌倦,而是因为爱。为爱告别。

38、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39、别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所叹服的。

40、从加拿大归来,我的心中满荡漾着那道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空的彩虹,我可以安然地继续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了。我知道我的爱人不喜欢我总在泪水中度日,那么在此我想对她说:曾经拥有,不再遗憾。世界很大,但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只不过是故乡的风景。我能相识千千万万个人,但他们在我生命中大多只是匆匆过客,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也不过一两个人。你已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愿你在彩虹的国度里永生吧!

41、爱情是人类最崇高朴素的感情,它在不断的丧失中获得新生。

42、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应该倒下。

43、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

44、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45、我知道真正的生活是朴素的,它纤尘不染,就像一条刚被雨水洗刷过的

推荐第8篇:迟子建(素材)

迟子建

三捧鲁迅文学奖 迟子建:写作让我笑对痛苦

爱人去世促成《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昨天,江南水乡绍兴,迎来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礼。43岁的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经过鲁迅故居门前的小河,领取了她迄今为止第三个“鲁迅文学奖”。1996年,她以短篇小说《雾月牛栏》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2000年,她以《清水洗尘》再获“鲁迅文学奖”;今年,她则以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又一次引人关注。

在她身后,除了夜晚水影中为颁奖典礼而亮起的璀璨灯光,会是怎样的一条路呢?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前夜,迟子建接受了本报专访。

-“父亲让我明白了小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迟子建出生在一个东北小村庄里,出生那天正值1964年元宵节,所以乳名被唤作“迎灯”。父亲迟泽凤是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好诗文,因对三国时代曹植名篇《洛神赋》喜欢之至,而曹植又名曹子建,因此给她取名“迟子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拿着红纸到她家叫迟老师给写对联。“我依然记得红纸上墨汁泻下来的感觉,父亲让我明白了小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1981年高考,平常被语文老师誉为“很有前途”的迟子建作文“跑题”。“40分的作文题就得了5分,分数一下子就拉下来了。”后来,她只上了专科线,进入大兴安岭师范学校。“这反倒成就了我。那里很清静,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幻想,充足的时间阅读。”1983年开始写作,并向杂志投稿。迟子建感恩于“还没怎么感受到挫败,处女作就已在《北方文学》上发表,编辑是在自然来稿里把我的稿子挑出来的”。第一份稿费,她拿去给父亲买了瓶他喜欢的“竹叶青”酒。

师范临毕业前的数个夜晚,她躲在自习教室里写《北极村的童话》。“现在我都记得那种感觉,很温暖,很幸福。”1986年1月,《北极村的童话》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这篇小说给我带来了成功和后来的运气。”但遗憾的是,1月6日,也许就在这期《人民文学》邮寄往黑龙江的途中,父亲因脑溢血猝然辞世。“他最终没有看到。如果能看到,他会很高兴的。他是如此喜爱文学。”二十多年后提起,哀伤让迟子建哽咽。“那一期杂志的封面,被我的泪水浸透了。”

现在,她每年过节都会到父亲坟头,给父亲敬一杯酒,和他说说话。偶尔还会告诉父亲,今年的酒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

-“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只有写,继续写,才可能逐渐超越”

此后,迟子建与“写作”二字再没分开过,而“故乡”又是她笔下频频淌出的主题。师范毕业回故乡当了半年山村教师,1988年她去西安念西北大学作家班。1989年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班。那个班级里面很多人,莫言、余华、刘震云„„但作家毕淑敏眼中的迟子建,是“一个女孩依着清冷的板凳,慢慢地吃她的饭。她吃得很仔细,吃得很寂寞,一任凉风扬起她修长的发丝”。迟子建说自己不是很合群。那几年,她的笔下,还是故乡。

她说自己像老农,“扛着锄头,想什么时候劳作就什么时候去劳作。”有人曾指出她的作品有局限,但她面对这一切的方式,就是“写”:“我只愿写我想写的东西,用我认为好的方式去写,不苛求意义。开始写时,很少说刻意地,我要写成什么样子。兴之所至,就是笔之所至。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只有写,继续写,才可能逐渐超越。一个农民,种了几十年庄稼,总还是懂得把苗子留着,把野草拔去的吧。”2003年,迟子建的长篇《越过云层的晴朗》出版时,出版社说她的小说名字不打眼,叫她改个名字,她没干:“除了向文学本身妥协,我不会向任何东西妥协,包括市场。”母亲曾与迟子建看过一部好看的“两个人的电影”,便慨叹,“我明白了,咱俩看的电影,就跟你写的那些书似的,没多少人看啊。”对此,迟子建一笑置之。日记里,她写道:“在世界上种种的游戏中,最没有诗意的就是财富的游戏。”-爱人不见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来了

“百度贴吧”里,有迟子建2001年的部分日记———“一大清早,为了看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和丈夫早早就起床了。”“2001年4月9日颈椎那里又难受了„„自从查出了毛病,只要和黄在一起,他每天都要给我按摩一会儿,他不懂穴位,完全是乱按,但奇怪的是居然很有效果,我不觉得脖子发皱了。”“2001年4月18日,我和黄真是可笑,我们去(北京)越秀大酒店做住宿登记时,还掏出了结婚证。结果人家看都不看„„进了客房后我埋怨他不该打电话叮嘱我带结婚证,他显得有些愤愤不平,说这要不是夫妻的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住进来么„„我很喜欢看他愤世嫉俗的模样,像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查看1999年4月7日第9版《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塔河县委书记黄世君告诉记者„„”这位“县委书记”就是迟子建日记里面的“黄”。直到迟子建34岁,“黄”才走入她的世界。“我不属于对生活要求很高的女人,只是我的缘分到得晚。”迟子建说。1999年,摘取某项文学大奖的她表示:“我并不要成为惊天动地的作家,我的理想只是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切美得像电影。

“那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从创作上就能看得出来。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长篇《伪满洲国》的创作。如果不是那种状态,我是没有那种勇气触碰那么宏大的题材的。”在日后的散文《在温暖中流逝的美》中,迟子建也提到同一部小说的创作:“如果我能感悟到我们的婚姻只有短短的四年光阴,我绝对不会在这期间花费两年去创作《伪满洲国》,我会把更多的时光留给他„„”

2002年5月3日,在哈尔滨开完会的黄世君,在回家途中给岳母去了个电话:“妈,你不要惦记,还有十多分钟就到新林啦,我们准备在那儿吃了午饭就往回赶。”可就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他的生命走到尽头———意外的车祸!

迟子建说,那一刻,她没有过多的别的感觉,就觉得“委屈”。“我们在一起这么好,他为什么抛下我不要我了?”

据迟子建朋友、作家蒋子丹回忆:“最初的日子里,她常会不由自主拨打丈夫的手机„„电话里一遍遍传出的,总是电脑冷冰冰的提示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然而她欲罢不能,直到有一天听筒传出的声音,变成‘您拨叫的号码是空号’。”

“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这是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开头。此前,该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迟子建依然自得于“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这部小说里,女主人公车祸中辞世的丈夫是名魔术师。“他留给我的,就剩一个魔术师的幻象了。一切都像是魔术。他为我开启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可那世界转瞬即逝。”

对于过往的日记,迟子建不敢回头去翻,但会经常翻看两人在一起的照片。一部部小说,一篇篇散文,成为了迟子建试图抹在脸上的一把把“厚厚的泥巴”。2002年,她三个月写就一部长篇《越过云层的晴朗》。中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她也就写了一个月。

-“作家把自己看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变小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女主人公在独自远足时遭遇山体滑坡,列车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集镇,“我”目睹了许许多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以及他或她“面对悲哀的不同态度”。迟子建怜惜女主人公邂逅的每一个角色:“和他们的痛苦比,我的痛苦是浅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你是作家,就会对你格外宠爱一些。作家把自己看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变小了。对任何人来说都这样。”

“世界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在痛苦。”迟子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句话重复了多次。但她同时强调,“如果你仅仅只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看到痛苦,那就是我的失败了。”

读读书、写写字、用不赖的厨艺“犒赏犒赏”胃、喝点红酒、散散步,这就是比较标准的“迟子建的一天”。时至今日,她“在电脑上写作,总感觉有些别扭”;“有的时候打字跟不上文思,一个精妙的词汇往往在爆发的一瞬间溜走了。看来以后写长点的小说,还得走老路子,先在本子上写一遍,然后再用电脑抄改。”两个月前,只会用“智能ABC”打字的她,学会了上网。而上网,也就限于收发一下邮件。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她没有占有的欲望,也就从不在网上看新闻或者浏览点别的什么东西。

三获“鲁迅文学奖”,在许多人眼里是奇迹,但在迟子建看来就似“一阵一阵风吹过脸庞”:“风吹在脸上很舒服,但如果风不吹过来,人也照样往前走。”迟子建现任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采访中记者无意间问及这个头衔,她笑了:“如果别人看到迟子建,只想起她是作协副主席,或是别的什么头衔,而不是她的作品,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是她的悲哀。对一个作家来说,作品才是最好的‘头衔’。” 迟子建获奖感言 :

茅盾文学奖选择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的幸运。在此我还想说,那些没有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如轮椅上的巨人史铁生先生,他们的作品也值得 我们深深的尊敬,他们的作品也依然是过去四年中,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茅盾先生是我敬仰的文坛前辈,他是一个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关注民族命运、同情民族疾苦、具有 强烈使命感和悲悯意识的作家,与他相比,我们还显得渺小和卑微。接下来我会磨炼自己的作品,使它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我非常感谢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俄罗斯文学良心”的拉斯普京先生说的一句话,在此作为答谢词的结语:这个世界的恶是强大的,但是爱与美更强大!谢谢!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2008年凭借散文作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光明在低头的一瞬》,文章不长,写她在俄罗斯一座教堂的经历,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爱的画家鲁勃廖夫的壁画,然而当她从画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的一瞬,却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她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对清扫烛油职责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推荐第9篇:迟子建素材

迟子建 三捧鲁迅文学奖 迟子建:写作让我笑对痛苦爱人去世促成《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昨天,江南水乡绍兴,迎来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礼。43岁的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经过鲁迅故居门前的小河,领取了她迄今为止第三个“鲁迅文学奖”。1996年,她以短篇小说《雾月牛栏》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2000年,她以《清水洗尘》再获“鲁迅文学奖”;今年,她则以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又一次引人关注。在她身后,除了夜晚水影中为颁奖典礼而亮起的璀璨灯光,会是怎样的一条路呢?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前夜,迟子建接受了本报专访。-“父亲让我明白了小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迟子建出生在一个东北小村庄里,出生那天正值1964年元宵节,所以乳名被唤作“迎灯”。父亲迟泽凤是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好诗文,因对三国时代曹植名篇《洛神赋》喜欢之至,而曹植又名曹子建,因此给她取名“迟子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拿着红纸到她家叫迟老师给写对联。“我依然记得红纸上墨汁泻下来的感觉,父亲让我明白了小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1981年高考,平常被语文老师誉为“很有前途”的迟子建作文“跑题”。“40分的作文题就得了5分,分数一下子就拉下来了。”后来,她只上了专科线,进入大兴安岭师范学校。“这反倒成就了我。那里很清静,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幻想,充足的时间阅读。”1983年开始写作,并向杂志投稿。迟子建感恩于“还没怎么感受到挫败,处女作就已在《北方文学》上发表,编辑是在自然来稿里把我的稿子挑出来的”。第一份稿费,她拿去给父亲买了瓶他喜欢的“竹叶青”酒。师范临毕业前的数个夜晚,她躲在自习教室里写《北极村的童话》。“现在我都记得那种感觉,很温暖,很幸福。”1986年1月,《北极村的童话》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这篇小说给我带来了成功和后来的运气。”但遗憾的是,1月6日,也许就在这期《人民文学》邮寄往黑龙江的途中,父亲因脑溢血猝然辞世。“他最终没有看到。如果能看到,他会很高兴的。他是如此喜爱文学。”二十多年后提起,哀伤让迟子建哽咽。“那一期杂志的封面,被我的泪水浸透了。”现在,她每年过节都会到父亲坟头,给父亲敬一杯酒,和他说说话。偶尔还会告诉父亲,今年的酒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只有写,继续写,才可能逐渐超越”此后,迟子建与“写作”二字再没分开过,而“故乡”又是她笔下频频淌出的主题。

师范毕业回故乡当了半年山村教师,1988年她去西安念西北大学作家班。1989年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班。那个班级里面很多人,莫言、余华、刘震云„„但作家毕淑敏眼中的迟子建,是“一个女孩依着清冷的板凳,慢慢地吃她的饭。她吃得很仔细,吃得很寂寞,一任凉风扬起她修长的发丝”。迟子建说自己不是很合群。那几年,她的笔下,还是故乡。她说自己像老农,“扛着锄头,想什么时候劳作就什么时候去劳作。”有人曾指出她的作品有局限,但她面对这一切的方式,就是“写”:“我只愿写我想写的东西,用我认为好的方式去写,不苛求意义。开始写时,很少说刻意地,我要写成什么样子。兴之所至,就是笔之所至。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只有写,继续写,才可能逐渐超越。一个农民,种了几十年庄稼,总还是懂得把苗子留着,把野草拔去的吧。”2003年,迟子建的长篇《越过云层的晴朗》出版时,出版社说她的小说名字不打眼,叫她改个名字,她没干:“除了向文学本身妥协,我不会向任何东西妥协,包括市场。”母亲曾与迟子建看过一部好看的“两个人的电影”,便慨叹,“我明白了,咱俩看的电影,就跟你写的那些书似的,没多少人看啊。”对此,迟子建一笑置之。日记里,她写道:“在世界上种种的游戏中,最没有诗意的就是财富的游戏。”-爱人不见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来了“百度贴吧”里,有迟子建2001年的部分日记―――“一大清早,为了看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和丈夫早早就起床了。”“2001年4月9日颈椎那里又难受了„„自从查出了毛病,只要和黄在一起,他每天都要给我按摩一会儿,他不懂穴位,完全是乱按,但奇怪的是居然很有效果,我不觉得脖子发皱了。”“2001年4月18日,我和黄真是可笑,我们去(北京)越秀大酒店做住宿登记时,还掏出了结婚证。结果人家看都不看„„进了客房后我埋怨他不该打电话叮嘱我带结婚证,他显得有些愤愤不平,说这要不是夫妻的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住进来么„„我很喜欢看他愤世嫉俗的模样,像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查看1999年4月7日第9版《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塔河县委书记黄世君告诉记者„„”这位“县委书记”就是迟子建日记里面的“黄”。直到迟子建34岁,“黄”才走入她的世界。“我不属于对生活要求很高的女人,只是我的缘分到得晚。”迟子建说。1999年,摘取某项文学大奖的她表示:“我并不要成为惊天动地的作家,我的理想只是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

西。”一切美得像电影。“那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从创作上就能看得出来。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长篇《伪满洲国》的创作。如果不是那种状态,我是没有那种勇气触碰那么宏大的题材的。”在日后的散文《在温暖中流逝的美》中,迟子建也提到同一部小说的创作:“如果我能感悟到我们的婚姻只有短短的四年光阴,我绝对不会在这期间花费两年去创作《伪满洲国》,我会把更多的时光留给他„„”2002年5月3日,在哈尔滨开完会的黄世君,在回家途中给岳母去了个电话:“妈,你不要惦记,还有十多分钟就到新林啦,我们准备在那儿吃了午饭就往回赶。”可就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他的生命走到尽头―――意外的车祸!迟子建说,那一刻,她没有过多的别的感觉,就觉得“委屈”。“我们在一起这么好,他为什么抛下我不要我了?”据迟子建朋友、作家蒋子丹回忆:“最初的日子里,她常会不由自主拨打丈夫的手机„„电话里一遍遍传出的,总是电脑冷冰冰的提示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然而她欲罢不能,直到有一天听筒传出的声音,变成‘您拨叫的号码是空号’。”“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这是本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开头。此前,该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迟子建依然自得于“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这部小说里,女主人公车祸中辞世的丈夫是名魔术师。“他留给我的,就剩一个魔术师的幻象了。一切都像是魔术。他为我开启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可那世界转瞬即逝。”对于过往的日记,迟子建不敢回头去翻,但会经常翻看两人在一起的照片。一部部小说,一篇篇散文,成为了迟子建试图抹在脸上的一把把“厚厚的泥巴”。2002年,她三个月写

就一部长篇《越过云层的晴朗》。中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她也就写了一个月。-“作家把自己看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变小了”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女主人公在独自远足时遭遇山体滑坡,列车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集镇,“我”目睹了许许多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哀”,以及他或她“面对悲哀的不同态度”。迟子建怜惜女主人公邂逅的每一个角色:“和他们的痛苦比,我的痛苦是浅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你是作家,就会对你格外宠爱一些。作家把自己看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变小了。对任何人来说都这样。”“世界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在痛苦。”迟子建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一句话重复了多次。但她同时强调,“如果你仅仅只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看到痛苦,那就是我的失败了。”读读书、写写字、用不赖的厨艺“犒赏犒赏”胃、喝点红酒、散散步,这就是比较标准的“迟子建的一天”。时至今日,她“在电脑上写作,总感觉有些别扭”;“有的时候打字跟不上文思,一个精妙的词汇往往在爆发的一瞬间溜走了。看来以后写长点的小说,还得走老路子,先在本子上写一遍,然后再用电脑抄改。”两个月前,只会用“智能ABC”打字的她,学会了上网。而上网,也就限于收发一下邮件。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她没有占有的欲望,也就从不在网上看新闻或者浏览点别的什么东西。三获“鲁迅文学奖”,在许多人眼里是奇迹,但在迟子建看来就似“一阵一阵风吹过脸庞”:“风吹在脸上很舒服,但如果风不吹过来,人也照样往前走。”迟子建现任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采访中记者无意间问及这个头衔,她笑了:“如果别人看到迟子建,只想起她是作协副主席,或是别的什么头衔,而不是她的作品,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那是她的悲哀。对一个作家来说,作品才是最好的‘头衔’。” 迟子建获奖感言 :茅盾文学奖选择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的幸运。在此我还想说,那些没有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如轮椅上的巨人史铁生先生,他们的作品也值得 我们深深的尊敬,他们的作品也依然是过去四年中,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茅盾先生是我敬仰的文坛前辈,他是一个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关注民族命运、同情民族疾苦、具有 强烈使命感和悲悯意识的作家,与他相比,我们还显得渺小和卑微。接下来我会磨炼自己的作品,使它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我非常感谢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俄罗斯文学良心”的拉斯普京先生说的一句话,在此作为答谢词的结语:这个世界的恶是强大的,但是爱与美更强大!谢谢!光明在低头的一瞬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

推荐第10篇:迟子建散文之北方的盐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淼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婀娜的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那个夏至时可以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很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菜蔬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份,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

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

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品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在过去的岁月中,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便会悄然浮出眼眶。泪水一定来自大海,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第11篇:《迟子建》语录[优秀]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方向,写作之路是无限延伸的,每一次所谓的顶峰只是前行道路上的一个参照,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魅力。荣誉就是动力,我还是继续努力吧。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迟子建》语录,希望能帮到你!

1、生活是不可改变的,生活你只能去承受。——迟子建

2、一个最不幸的人去看一个不幸的人,那个不幸的人的家庭就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迟子建

3、不断地写,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地前进。——迟子建

4、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引向正确的人生之旅。——迟子建

5、理想与现实究竟有多远?我想要多远就有多远。——迟子建

6、承受个人的苦难和不幸的时候,你要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大的苦难和不幸,这个时候个人的苦难和不幸,就会变得小,变得轻。——迟子建

7、把自己看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把自己看大了,世界就变小了。——迟子建

8、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迟子建

9、我发现,人越是独自面对生活,才会有独特的判断力。——迟子建

10、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应该倒下。——迟子建

11、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迟子建

12、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迟子建

13、其实生活中藏着很多秘密,有秘密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好的。——迟子建

14、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迟子建

15、一个不再大喜大悲的人,是否是心态老化,心态走向迟暮的一种表现?——迟子建

16、虽然我不惧怕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魔影,虽然我知道苦难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种生活,但我还是要把得到的快乐当成一笔财富,把快乐的因子遗传给后代,这不错误。——迟子建

17、我曾想,一个人的一生有一半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假如你活了80岁,有四十年是在做梦,究竟哪一种生活和画面更是真实的人生呢?——迟子建

18、我把头深深地埋进他的怀里,就像一只鸟偎在温暖的巢穴里。——迟子建

19、我想花朵也许就是女人的灵魂,而蜜蜂则是男人的魂灵。当蜜蜂嗡嗡地叫着从这朵花又跳到另一朵花时,花朵还是静静地呆在原处,一如既往地开放着。——迟子建

20、我觉得跟我一起来到这个颁奖台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的故乡,有森林、河流、清风、明月,是那一片土地给我的文学世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迟子建

21、被心酸浸漫着的幸福,一定像洒满晨雾的蓓蕾一样让人心动。——迟子建

22、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逢,天地永存。——迟子建

23、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迟子建

24、我知道真正的生活是朴素的,它纤尘不染,就像一条刚被雨水洗刷过的。——迟子建

25、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迟子建

26、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里还会感觉到痛。——迟子建

27、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迟子建

28、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迟子建

29、写作其实是不会穷尽的,一个作家必备的本领,就是能从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中发现闪光点,把光焰放大。——迟子建

30、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方向,写作之路是无限延伸的,每一次所谓的顶峰只是前行道路上的一个参照,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魅力。荣誉就是动力,我还是继续努力吧。——迟子建

31、生活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但是,曾经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迟子建

32、一个伤痛着的人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幸福的,因为你不必在熟悉的人和风景面前故作坚强,你完全可以放纵地流泪。——迟子建

33、不説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迟子建

34、清晨的露珠湿眼睛,正午的阳光晒脊梁,黄昏的鹿铃最清凉,夜晚的小鸟要归林。——迟子建

35、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迟子建

36、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

37、人类越来越拥挤了,所以人类也就越来越远离自然和接近獸性,甚至连正视自己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迟子建

38、这样的日子却像动人的风笛声飘散在山谷一样,当我追忆它时,听到的只是弥漫着的苍凉的风声。——迟子建

39、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迟子建

40、适宜于自己的生活注定不是坏生活。——迟子建

41、对人而言,以道德来压抑幸福感和情感,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令人动情的事物而让人赖以生存呢?——迟子建

42、你心中没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相信有地域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迟子建

43、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迟子建

44、爱情是人类最崇高朴素的感情,它在不断的丧失中获得新生。——迟子建

45、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一些变化感悟来的,从早衰的植物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生命的淡定和从容。——迟子建

46、别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所叹服的。——迟子建

47、在荣誉的桂冠下面,在欢呼声的背后,便是孤独,我们的孤独!——迟子建

48、能够遗忘的事毕竟也就是我不该记住的,所以也就不再深究它们。——迟子建

49、一个女人如果能为一个男人幸福地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迟子建

50、生活和艺术的真相,并不会因为环境的优或劣而存在,也就是説,对于一个作家来説,外部环境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人的心灵的力量。——迟子建

51、到了冬天,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迟子建

52、一个好男人是不会追问女人的去处的。——迟子建

53、一个人可以一生都没有获得过爱情,但没有一个人一生没有渴望过爱情。——迟子建

54、渴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知某种事物的精髓是人的共性。——迟子建

55、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迟子建

56、这个世界的恶是强大的,但是爱与美更强大!——迟子建

57、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迟子建

58、我并不要成为惊天动地的作家,我的理想只是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写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迟子建

59、大自然是我小説的脉搏。——迟子建

60、愿这世界情歌不绝,愿这世界的男女在回首往事时能重温旧时情怀,愿我们的告别不是因为仇恨和厌倦,而是因为爱。为爱告别。——迟子建

61、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迟子建

62、曾经拥有,不再遗憾。世界很大,但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只不过是故乡的风景。我能相识千千万万个人,但他们在我生命中大多只是匆匆过客,真正能留在我心里的,也不过一两个人。——迟子建

63、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迟子建

64、个人一旦变小了,世界就大了。相反,一旦把个人看得过重,世界就变小了。一个人要想真正融入世界中,一定要把自己变得小一些,最好小得如一粒微尘,这样,世界才能升腾起来。——迟子建

65、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人的手。——迟子建

66、辉煌便是死亡的前夜!——迟子建

67、想用文字跟自己説説话做一个作家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了双重生活,作家比别人,等于多活了一生一世。——迟子建

68、要是空气中的灰尘能唱歌就好了,他可以随时挥挥手,就能让它们纵声歌唱。——迟子建

69、人类初始的那种很美好的东西,可能一点点地丧失,我们还无知无觉。——迟子建

70、上帝就是这样的公正,赐予你的若不及时抓住,它丢了便永不回来。——迟子建

71、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迟子建

72、能够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写作最大的乐趣。——迟子建

第12篇:迟子建的经典语录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出生于1964年,黑龙江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迟子建的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1、一个最不幸的人去看一个不幸的人,那个不幸的人的家庭就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在那段岁月,我相信照耀温度翁河的是两轮月亮,一轮在天上,由神托举着;一轮在岩石上,由我的梦托举着。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3、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4、想到那些至纯至美的悲凉之音随着陈绍纯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流泪了。这张艳俗而轻飘的牡丹图使我联想起撞死魔术师的破旧摩托车,它们都在不经意间充当了杀手的角色,劫走了人间最光华的生命。有的时候,生命竟比一张纸还要脆弱。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5、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6、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地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繁华的海面上!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7、别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所叹服的。——迟子建

8、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迟子建 《哑巴与春天》

9、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虽然它曾经带走了我的亲人,但我还是那么爱它。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0、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1、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迟子建 《哑巴与春天》

12、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迟子建 《是谁扼杀了哀愁》

13、“爱一个人会是什么感觉?”陈林月轻轻地问。“你想起这个人会有心疼的感觉。”古修竹说。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14、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迟子建 《是谁扼杀了哀愁》

15、你心中没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相信有地域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迟子建 《晚安玫瑰》

16、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7、“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8、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19、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 ——迟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

20、陈绍纯的歌声就是在谈话间突然响起来的。他的歌声一起来,我觉得画店仿佛升起了一轮月亮,刹那间充满了光明。那温柔的悲凉之音如投射到晚秋水面上的月光,丝丝缕缕都洋溢着深情。在这苍凉而又青春的旋律中,我看见了我的魔术师,他倚门而立,像一棵树,悄然望着我。没有巫师作法,可我却在歌声中牵住了他的手,这让我热泪盈眶。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1、当然,我相信生活的过程终会帮助一个人认识自我,哪怕那结局是失败的。所以陈林月每向我咨询某件事的具体方案时,我总是发表一些并不做判断的见解,我生怕自己的生活经验会给她一些错误的引导,虽然说某些观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但对别人也许一文不值。我确信,一个人只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是完全能够建立自己的世界观的。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2、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迟子建 《是谁扼杀了哀愁》

23、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人的手。 ——迟子建

24、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 ——迟子建

25、在山中,他的愚痴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因为山和水在本质上也是愚痴的。山总是端坐在一个地方,水呢,它总是顺流而下。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26、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迟子建 《枕边的夜莺》

27、我这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风平浪静。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比如得尔布尔河,敖鲁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贝尔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亚河等。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中的支流。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28、我得感谢正午的阳光,它们把我脸上的忧伤、疲惫、温柔、坚忍的神色清楚地照映出来,正是这种复杂的神情打动了瓦罗加。他说一个女人有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的神色,一定是个心灵丰富、能和他共风雨的人。他说我的脸色虽然很苍白,但是阳光却使那种苍白变得柔和。而且我的眼睛虽然看上去忧郁,但非常清澈,瓦罗加说这样的一双眼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就是可以休憩的湖水。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29、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

30、可这样的日子却像动人的风笛声飘散在山谷一样,当我追忆它时,听到的只是弥漫着的苍凉的风声。——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31、到了冬天,色彩艳丽的鸟儿,都扑扇着翅膀南飞了,乌鸦却仍在北方的雪野中挺立着。它那粗哑的叫声,带着满腔的幽怨,有人间的色彩,不像黄鹂、燕子,虽然叫得好听,但太像天上的声音了,总觉得无限遥远。 ——迟子建 《白雪乌鸦》

32、“清晨的露珠湿眼睛 正午的阳光晒脊梁 黄昏的鹿铃最清凉 夜晚的小鸟要归林”的时候,他拍了拍我的脊梁。只这一拍,却使我的眼睛湿了。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33、太阳和月亮的确是天的两只眼睛。天很聪明,不同时出一双眼睛,一个亮着另一个却闭着,一个睁开了另一个又合上了,两只眼睛交替着休息,所以它的眼睛抗使,永远也坏不了。而人世间的眼睛却是多么脆弱啊,天终归是天。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34、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迟子建 《泥泞》

35、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迟子建 《我对黑暗的柔情》

36、\"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痛。——迟子建\"

37、我曾想,一个人的一生有一半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假如你活了80岁,有四十年是在做梦,究竟哪一种生活和画面更是真实的人生呢? ——迟子建

38、只有心已经被人征服的女人,才会怕见那个男人的身影。——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39、如今独自去三山湖,我只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我还想在三山湖附近的村镇走一走,做一些民俗学的调查,收集民歌和鬼故事。如果能见到巫师就更好了。我希望自己能在民歌声中燃起生存的火焰,希望在鬼故事中找到已逝人灵魂的居所。当然,如果有一个巫师真的会施招魂术,我愿意与魔术师的灵魂相遇一刻—哪怕只是闪电的刹那间。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40、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41、天气渐晚,先前西天的霞光还鲜艳明媚着,如今它们早已是昨日的新娘,盛装不再了。炊烟和天色融为一体,就看不出它那袅袅上升的形态了,但它的气息却隐约可闻,那是一种淡淡的草木灰味,有几分涩,几分辛辣,又有几分微微的甜。 ——迟子建 《酒鬼的鱼鹰》

42、要是空气中的灰尘能唱歌就好了,他可以随时挥挥手,就能让它们纵声歌唱。——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43、我生怕自己的生活经验会给她一些错误的引导,虽然说某些观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但对别人也许一文不值。我确信,一个人只要有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是完全能够建立自己的世界观的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44、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45、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迟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

46、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迟子建 《我对黑暗的柔情》

47、一个伤痛着的人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幸福的,因为你不必在熟悉的人和风景面前故作坚强,你完全可以放纵地流泪。——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48、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49、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迟子建 《听时光飞舞》

50、母亲在哪儿,哪儿便是年。——迟子建 《白雪红灯的年》

第13篇:迟子建作品有感

迟子建作品有感

可能是被迟子建温暖的格调所触动吧,愈加的喜欢的喜欢她笔下的故事,也对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因为冥冥之中我觉得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越多的接触他的作品,这样的感触越加深厚,厚的我每读一篇作品都想流泪,迟子建前期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的生活,大学生活,幼时的记忆,故乡美好的风景,大自然的美,如《北极村童话》,《那些时候》,《疯人院的小磨盘》,格调温暖感性,笔法自然,节奏缓慢抒情,给人一种冬夜里斜倚在沙发,放着柔缓的音乐,喝着泛着淡淡苦涩的咖啡,端起杯子,微微的吹出一口气,咖啡的热气与淡淡清香扑面而来,手里握着这样一本书,多么安逸惬意·······

也许生活就是作家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作家故事的来源,自从迟子建的丈夫因意外车祸而丧生后,他的作品一改往日柔情的气息,转而写起了悲情的故事,现在的作品应该是这样一个环境:同样的寒冷的冬夜,舒适沙发,温暖的咖啡,可桌子上却多了一盒手帕纸,静的能感觉到空气里自己的呼吸声,一个人默默擦着因故事而诱发的泪水,是感动吗?是辛酸吗?是同情吗?是愤恨不公的命运给了主人公悲惨的结局吗?静静的空气中弥漫着泪水的淡淡咸酸,没有回答,只有停不下的呜咽声以及自己因情绪波动而抽搐的身体。从一个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对一切报以欣赏的目光,感恩的对待这个世界,浪漫的生活的女孩,不得不因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学会坦然的女人,这是一次如蝴蝶出茧般痛苦的蜕变············ 从后期的故事来看,迟子建在经历痛苦的过程中,似乎有一只有形或

无形的狗在陪伴着她吧,《越过云层的晴朗》是以一只狗的视角来完成整片小说,以狗的涅槃来比喻自己丈夫的重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蒋百的那条整日在车站迎接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主人的忠实的狗,这让我想起了一部英国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当时这部电影是让我长这么大哭的最狠的,连自己最喜欢的悲情韩剧都比不上,同样的情节又在我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中出现,又再一次的让我为此落泪,我想迟子建也是个跟狗有情结的女子吧,这一点我很庆幸,因为我也是个爱狗的人,从小到大家里都少不了狗狗,甚至我觉得我的成长中有狗狗的陪伴我是多么幸运,它真的教会了我什么叫忠诚,带给了我那么多快乐,陪伴了那么多妈妈不在身边的夜晚,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它是我一生的益友。我喜欢的作家跟我有一样的爱好,这让我似乎离他更近了一步,似乎能触摸到她的气息,突然想起在读他的第一篇作品《北极村童话》时,还是小女孩的迟子建就流露出对狗的喜爱,看来我是可以肯定这一点了。

第14篇:《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迟子健这个人的名字我听的不多,仅仅在无事翻看练习册时,一些阅读题的小短文上写有他的名字,说实话要不是这本书的话,我一直认为她是南昌人,因为我看见了这些短文中她写到了中山路和工人文化宫。

如今的我却对迟子健有着另一番见解。一位在东北生活的女汉子,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她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犹如长白山的融水一样,融入我们心中,她的词藻十分华丽,并不像北方的窑洞一样,倒更像是南方的小楼,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精致。作者与江南的渊源并不只停留在性格上的相似,她曾多次到江南一带游玩,例如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西栅的梆声》,它所写的便是作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游东西栅的经历,她对这儿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无论是那朴实的船娘,还是那好夜的梆声,作者都对其有那么一丝羡慕。

作者喜欢融情于景。迟子健对景物的描写我认为是极好的,并不只是因其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有大量对生活的感悟,都在他的每一个景、每一件事中表现。就像她在写《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的那个背着吉它唱歌的小男孩,他所唱的那庸俗不堪的音乐也写出迟子健对他们这些人的担心及同情,她不希望他们会在鲁镇变成下一代的闰土。

在这么多文章中,尽管其中的许多许多我都没经历,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总是可以大致了解心情。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也既算不了内行,也算不了外行,所以可以说既看门道又看热闹,这门道是什么呢?没错,那便是迟子健所要告诉我们的以及设身处地地感受迟子健当时的心情,有一篇文章便让我很受触动,它叫《龙眼与伞》,是迟子健在下雪天,她母亲给她送伞的故事,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多了,而缺少的是那种刘老师的事例来把我们惊醒,所以散文的精髓便是从文中学到怎么去生活。

与其谈迟子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倒不如说她是一位爱好写作的思想家,她总能从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而想到整个社会存在的弊端,同时她也能从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中去发现更多的美。这与其经历了人世的沧桑而拥有的阅历是分不开的,我们也正是在汲取她所对生活的感悟。

迟子健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的儿子与丈夫双亡,并且与她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她仍然这样笑对生活,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到敬佩呢?她就像在狂风暴雨中的花朵,遭受再多打击都向我们展示她最美的一面。她的散文中有哪一篇怨天尤人,到处吐诉自己身世的不公。没有,她只想像一个普通的女性一样过完一生。

我们中学生能感受到的真的不多,相比之下,就像一根长出芽的小苗去感受一棵参天大树的根扎得有多深,它永远不会感受到地底下土壤中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曲折!

第15篇: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读迟子建得到散文《雪山的长夜》

【导读】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因为偶然的一篇文章,让我记住了一个作家的名字,并喜爱上了这位作家她那飘逸的的灵魂和神奇畅快明丽自如的语言,我甚感欣慰。

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我偶尔读到了一篇令我沉醉痴迷的文章,也使我自此记住了一位作家的名字,并且从那以后深深喜爱上了这位作家的作品。

那是2003年春天的一个雨雪交加的晚上,我在网页上浏览文汇报电子版笔会栏目里的文章,偶尔发现一篇名曰《雪山的长夜》的文章,打开来一看,作者是迟子建。迟子建这个名字先前也是知道的,只是我这些年来,在当代作家中我固执地守着孙犁,守着贾平凹,守着冯骥才,守着董桥,因而对其他作家及作品便不再怎么留意;而且以往我读散文最主要的是读前几句,倘若前几句能抓住我的眼球,我便读下去,否则就匆匆浏览一下便移开目光。不想,迟子建的一句简短的开语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的风景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我接着读下去:

以往赏夜景,都不是在冬季。春夜,我曾望过被月光朗照得荧光闪闪的春水;夏夜,我望过一叠又一叠的青山在暗夜中呈现的黝蓝的剪影;秋夜,曾见过河岸的柳树在月光中被风吹得狂舞的姿态。只有冬季,我记不起在夜晚看过风景。&&

作者文笔细腻流畅地叙写了春夜和夏夜、秋夜看风景时所领略到的美,唯独觉得冬季里的风景没有什么看的,一切都是白茫茫的。

然而就在那个窗外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之夜,我随着迟子建的目光不经意间领略到了她家乡那座雪山的美,感受到迟子建这篇文章所抒发的情感世界给予我内心的一种震撼。虽然这种震撼是静悄悄的由一种文字所传达到的,但我的心灵似乎一下子抵达了作者夜望那座雪山时的心境,我似乎看到作者默默地坐于窗前久久地凝视着那座雪山的身姿倩影,感受到作者那苍凉如水的心境凄然而又美丽,看到那座雪山上隐隐闪烁的灯火似乎在昭示着什么,看到那盏灯火泯灭后星星所显露出来的光华,看到雪山那发亮的一道道雪痕,看到作者和她的爱人在那个黄昏的雪雾中并肩行走的情景&&然而,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当爱人因车祸而永久地离开这个世界之后,诗意和温暖的感觉便已荡然无存,永不再来,她心凉如水,以至于连看风景的勇气也没有了。不想,在这个失眠的午夜,竟然无意中发现这座她已经司空见惯了的雪山依然有着它别样的美,雪山成了她心中不可或缺的美:

雪山沐浴着灿烂的星光,焕发着一种孤寂之美死亡就像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能劫走我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敏感而脆弱的女子,一个孤寂而又坚强的女性形象,通过她那一颗飘逸而又美丽高贵的灵魂,和那支灵动自然美妙舒畅的笔所勾画描摹出来的情绪,像一枚饱满舒展蓬勃旺盛的枝叶,在那个雪花飘飘的夜晚悄悄然地飘移在我的眼前,让我在感受一地月光满目银光闪烁的心境中,觉察到她那鲜活酣畅灵动自如的文字,被赋予了一种超然于天籁一般的韵律,正丝丝缕缕地通过窗棂的缝隙传递到我的心境,温暖着我的心扉。

第16篇:高原春迟散文(整理)

地处高原的碌曲草原四月下旬过后,天气已暖和了许多,可是“五一”长假期间,连日晴朗的天气一下子又变得糟糕透顶了,先是阴晴不定而后又变得寒冷起来,接着又是雨雪交夹而降突然寒冷到似乎春节刚过的那段日子,原本有了些许绿意的小草也停止了它的生长,在雨雪交加中显得那么脆弱,让人顿生几分怜悯。

七天的长假在琐碎和无聊中不知不觉过去了,给人没有留下一丝值得留恋和回味的东西。“五一”节结束后又到了上班的日子,大多数人上班干工作也许是属于松弛有度的那种,我却因为性急干啥都爱往前赶,因此工作的每一天都过的特别忙碌,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上班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匆匆,以至于每周的双休日总是来的那么过快。

在这高原上的草原上首先能感受到春的音讯就是在原野上、院落里的小草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泛起的可人的绿意,我所上班的机关大院中铁栏围成的草坪已经见不到沉寂了一冬的枯黄容颜,取而代之的是在春的滋润下一天天泛绿的草丛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和翠绿。还有机关后院的空地上零星生长的野草,如同韭菜般的叶片显得格外壮硕,可能是这里的土壤更适宜于野草的生长吧。

草也绿了,春也来了,阴天过后天气也晴朗了,这种迹象表明高原的春天还是在四季交替中姗姗走来了,尽管迟些,但毕竟能慰藉人的心灵和振奋人的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高原美景君须记。我想,在“春”这个吉祥使者降临后,农民们会架起耕犁播下希望的种子,牧民们会把牛犊、羊羔牧放得更加茁壮成长,商人们又会起早贪黑地开始一天的忙碌经营,学生们背起书包也许正在走向学校,打工者们背起行囊又要启程远去异乡他地开始创业……但愿一切寻觅爱情的人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也会走向爱情的芳草地的。春天是辛勤播种的季节,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更是万物复苏、祥瑞莅临的季节。只要心中有了希望,一切都会走向美好的开端;一旦我们心中有了春天,心境就会无比灿烂。是的,只要心里有了“春天”,高原芳草连天的真正的春天就会不再遥远了!

第17篇:迟写的情书散文

嗨!你好。我向来不是个很有趣的人,不喜欢制造悬念,先和你透个底:这是我写给你的情书。

佛陀说:有情众生,都是情怀。我们所有的发现、认识、发明、创造,我们所有的言谈、举止、行为、动向都是情之所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所有的文字也是因情而起,录情成文,都被我称为“情书”。如果有一天能够结集,就定名为《写给大地的情书》,送给让我情动的万物众生。

知道我们相识多久了么?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连头连尾有六年了。六年前的暮冬时节。我懒散地漫步街头,忽然福至心灵,抬眼望去,只见你站在路边,一身干净利落的银装,身姿挺拔,仪态不凡,如同神灵乍现人间。几只白色翅尖的黑鸟安静地站在你的肩膀上,在你的背后,是无限高远蓝汪汪的天空。

“美哉!”我暗自赞叹,美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击中人的心房。都是一样的蓝天,一样的冬日暖阳,一样的街巷,可一条街上没有哪个同类能和你媲美。它们要么面色沉暗,表情沉郁,看着就觉得沉重;要么弯腰驼背,歪跨斜扭,多少有点猥琐狼狈。也是它们的存在,越发衬托得你的光彩出众,如同传说中的美神之子。

你身材挺直,很少看见同类有这般挺拔的站姿,直而不僵,充满生命的韵律,古人说的玉树临风应该就是你的样子。

更令人赞叹的是,你几乎遵循了完美对称法则,从四面八方看你,你都很对称的,这样的生长方式太罕见了!从前我可不大认同“对称就是美”的说法,审美情趣偏向奇绝险怪,喜欢古灵精怪的人,喜欢风流灵巧的物,喜欢偏畸怪异的山石树木……没想到自己还能被标准的近乎样板的生命打动;被生命所展示的秩序、匀称、均衡、稳定、确定性等特质吸引。原来我的审美标准是多重的,这可是个新发现!

灯下黑呐!人很难了解自己。原本以为发现、注意、研究你只会让我更多地了解你,谁知道竟然也可以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把自己隐藏的另一面揪出来,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美好的事物悦目更赏心!每次看见你,我都会心生喜悦,同时也为自己能够敏锐地发现你独特的美而满心自豪。任何生命蕴含的美好都应该展现出来,所以木讷内向的我一次次遥指着你隆重向别人介绍,生怕你的独特、你的标准、你的美被无情埋没。

“你们看,它长得多好看,简直就是国际标准!”我曾经对很多人说过这句话,唯独没有对你说过。哈!人人都知道我倾心于你,唯有你不知道。大多数人觉得这是悲剧,不过我却认为这是喜剧,最多只是包含了一点悲剧因素。能够和美邂逅,有机会用心琢磨,就已经是很快乐的事情了。

美好的事物总会诱惑人去探索,我想更多地了解你。今年夏天,路过你家门前,我向坐在门口逗着孙女玩的老太太打探你的消息。已经观察歆慕了六年,才有进一步行动,可能不是害羞矜持,而是行动力不强,这点我可不会让别人知道。

老太太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你家男人呢?怎么要你一个女的来?”老太太把我问糊涂了,和老太太解释了半天,才让老太太知道我找她只是为了告诉她家有良木是祥瑞之兆。老太太高兴起来笑着说:“以前有好几个木匠来看过,都说长得这么直这么粗这么高,能卖个好价钱。可惜只是白杨树,要是好树种就更值钱了。”原来老太太以为我是买树人。

我有点悲哀,抬头看着你笔直秀颀银白色的主杆,完美对称的椭圆形树冠,满枝心形的叶片在风中哗哗啦啦爽朗大笑。是呀!你只是一棵白杨,是一棵能“卖出好价钱”的树而已。

我更为你不平。我们的民族向来只重视实用,不重视美育,所以大多数人的审美能力早早就停滞了,既不能发展成情怀,更不会上升突破成境界,他们就是用比儿童阶段略高一点的审美引导自己走过漫长辛劳的一生。人行走在追寻美的路上,总是生机勃勃。停止美的追寻,就等于将人的生机剪刈殆尽,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

老太太的话让我有点郁闷,但我的话却让老太太喜不自禁,她谈兴浓厚,将和你有关的事一股脑全倒出来:二十多年前,林业部门的人在路边栽了很多白杨,成材后的白杨树次第被卖掉了,不知道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棵。

莫非伐木人和我一样慧眼识美,才手下留情?我喜欢更多人能看见你的美,所以对不知名的伐木人心生好感。

你只是一棵二十多岁的年轻的树,而我已经四十出头,盛年已过。也许会有人说:你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觊觎着年轻盛大的美,也不嫌难为情!

不!不!不!我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生命有涯美无涯,人类永远走在探索追寻美的路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间事都是由人类的美的需求折腾出来的,你所有的追寻可能都是在追寻美神的脚步,只不过美的层次有高下之分,美的感染力有强弱之别。而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些,反而认为追寻美是虚无缥缈的事。这些年一直努力追随着美神的脚步,审美能力也不断提高,小到生活用品选择,大到居室布置,都有让人称道之处。更重要的是,美的熏陶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站在更广阔的审美高度看生活,并从中发掘出诗意和美好。这些事都是最实在的生活啊!

我不止一次对别人说将来一定要为你写点东西。我给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写过“情书”,为什么不能写给你写呢?微信时代,没有多少人用这种古老的传情方式,这也不要紧,旧瓶新酒,情书的形式虽然古老,内容却永远年轻,因为爱恨永远和人类一起生长。

给你的情书该怎么写呢?早已过了看见英俊靓丽的外表就想当然的将高贵、善良、质朴、聪慧、仁慈、谦逊等嘉德懿行添加到对方身上的梦幻年纪了,自然不会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强加于你。缺乏想象力参与,就只能写实了,我会实事求是写下自己感知的一切。用心感受,用力挖掘,让每一个观点都有事实作支撑,让每一个感受都摒弃推测,然后去伪存真,写“情书”就这么简单!

也许是懒,竟然一拖几年也没写出一个字来;也许不是懒,而是热情不够导致的拖延症。再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也很懒,是为了落个好口碑才装作勤奋。不过,我也不总是懒惰,那些自己喜欢的事就能让我振作精神勤奋工作,只是这样的情形实在不多。我深知懒惰的坏处,甚至将懒定性为万恶之首,所以我经常向懒惰开战,不过,最终我总会败下阵来,所以我只能间歇性发勤快。没办法,意志不够顽强的人经常屈服于人性的弱点!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弱点,所以总是推脱:时机未到,促使我奋笔疾书的灵感还没来叩门。

懒洋洋度过周末,周一去上班,打着遮阳伞懒洋洋地从你家门前走过,模模糊糊觉得少了什么,于是就回头寻找,一大片水泥地坪,冷漠死板,像巨大的白眼直愣愣瞪着天空,一副和老天硬磕到底的表情。你不见了!连树桩也没留下。我心目中的美神之子竟然真被他们拿去“卖个好价钱”了!

翻出旧日给你拍摄的照片,从新叶初裁到绿叶堆荫,从黄叶翩翩到冰雪满肩,你的模样历历在目。想起曾经说过“将来一定要写点东西送给你”,然后我就意识到提笔落墨的时刻到了。

两天未见,你已不在,斯人已逝,空留怀想。花开堪折直须折,美好的事情能做就赶快去做吧!要说情话就快去说吧,要写情书就早点写吧!别像我一样,让情书变成诔文。

第18篇:散文评论:徐迟《枯叶蝴蝶》

徐迟(1914~1996)诗人、作家。浙江湖州人。1933年开始文学生涯,著有诗集《最强音》、《共和国的诗》,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等。70年代末接连发表《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文笔富有诗情理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复兴和发展。主要散文集有《徐迟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散文集》等。

《枯叶蝴蝶》是著名作家徐迟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了美丽而善于隐蔽的枯叶蝶由于人类的滥捕而濒临灭绝,并由枯叶蝴蝶伪装作假更导致绝灭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抒写了对虚伪作假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本文最佳之处,即在其立意的高绝,感悟的参透。但凡优秀的哲理散文,都是睿智的结晶。徐迟作为一位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枯叶蝴蝶是峨眉山下最珍贵的特产之一,但却濒临灭绝。这样的一个题材,对一般人来说,不免要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但作者却偏偏避开了这一窠臼,独辟蹊径,慧眼独具,尖锐的提出“它们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这一主题,即正是它们的装假伪饰导致了自身的绝种,因为“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它装假作伪这种行经是超不过这种生物——人的。”这样主题就在此深化了,由枯叶蝴蝶的伪装作假上升到了人类的虚伪,并强烈的抨击了这种行径。“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如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与其伪装仍免不了被人出售的命运,不如自由自在、生生不息的在这世上生存。

在文中,作者用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枯叶蝶伪装得彻底,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逃脱人类的捕捉,从而说明装假作伪的行径瞒不过聪明的人。这种对比,既有枯叶蝶在阖起两张翅膀时的憔悴和张开翅膀时的美丽形成的鲜明对比,又有枯叶蝶和其它不伪装的美丽蝴蝶的对比。最后,作者以“我要”、“我愿”表明自己的心迹,表现出犀利的解剖功夫和可贵的社会责任感,从中有隐含着做人要表里如一,不需要伪装的道理。对于枯叶蝴蝶这一小生灵的命运,作者另辟蹊径,表现出独到的感悟。让人读了之后,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这恰恰是哲理散文的魅力所在。

第19篇:迟子建《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土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哲,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剌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一一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土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水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种永恒的光明:19.作者为什么说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答案 ①教堂和人物雕像一样,只有外表的精美,没有内在的美丽(或只有躯光,没有灵魂)。②它们太富丽堂皇,氛圃与朴素的宗教的精神相悖。20.文章用了不少笔墨来写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有何用意?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正面衬托。作者赞美安德烈•鲁勃廖大技艺的高妙,以及蕴含的深沉朴素之美的是正面映衬老妇人的清凉与圣洁。(答为“为赞美老妇人作铺垫”亦可得分)21.“光明的获得步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真正的虔诚和信仰应该与自己努力的劳作结合起来。在文中起揭示和升华主题的作用。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案 ①抓住细节的触动,于细微处落墨。②对比鲜明。静与动、神圣与卑微、崇高与渺小、短暂与永恒等方面的对比,扩大了文章的思考范围和深度。③多用比喻,扩大了语言的信息内涵,也提升了语言的艺术魅力。④用肖像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第20篇:工作总结陆子建

2011年工作总结

屈指算来,到公司已近两个月时间了,虽然时间稍短,但经过领导关心,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和调整,我基本上能从一个学生到企业职工的转变,虽然在公司派遣的另一个公司做跟踪审计,没有能更好的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对公司人员还不是很了解。但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等一些方面有了一些初步了解。

作为公司派遣的到黄山公司做跟踪审计,应做好以下工作:在黄山公司项目部这配合好时工的工作,及时按质,按量完成时工所分部的任务,配合这边各部门的工作,做好报审资料。 其次 ,我对这两个月来的工作做了一个小结。

第一,态度绝对一切,可以说这段时间工作过程也是我自己的心态不断调整,成熟的过程。因为我刚学过造价不到半年时间,对跟踪审计又不是很熟悉,突然来到公司,我有太多的茫然,对于投标算量有很多细节考虑不到,当然错误层出不穷。当时心情低落,我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后来我发现,时间就是救星,做完二期标底后,暂时没有重大任务的时候,通过自己不断调整心态,虽然没有人说,但我知道作为一个造价员应该做什么,应该懂什么,仔细研究图纸,熟透清单计算规则,注意到一些细节,回想以前错误的地方,把重新复合当作学习,和请教一些同事探讨写细节问题,一些不懂的东西也迎刃而解,顿时让我豁然开朗。我想,如今只要有工作,我会以充分的热情来干好事情。心态的调整使我明白在各个岗位都有发展才能,增长知识的机会。所以我要以充分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第二,学习是无止境的,职业生涯只是学习生涯的一种延续,重要的是能将学校里,和在现场施工所得来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初到公司在什么都不熟悉的情况下我第一就是要拼命的学习,熟悉计算规则,为了能尽快熟悉工作,多往工地上跑跑,结合现场情况,来探索思考,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造价能力。

第三,我现在主要就是做标底,以后还有很多的签证,本来以为算量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工作,每天算来算去,很烦的。但是细心的多思考下,核量工作和运用电脑和统筹的方法,并不是那么死板乏味。接触工作至今,我也慢慢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当然随着工作的深入,还有很多很多内容待着让我去学习,去思考。当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去工地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半年多点,就懂点皮毛,基本的测量放线的东西,工作经验不足。学习造价也很短,半年的时间,虽然算量问题不大,但是一些细节经常出错,很需要更多的锻炼,历练。

我希望在2012年里,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前提下,不断改善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尽可能的多学习,多看看现场上的施工工艺,把现场所学到的运用到造价上来,详细了解并熟悉清单,定额,好为了以后不给自己和公司在工作上带来困难。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我会在2012年里做的更好,不让公司失望。

跟踪审计部:陆 子 建2012年1月4日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doc》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