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读后感

2020-10-2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断章》读后感

读完《断章》有种奇异的感觉恍恍惚惚地萦绕在我身旁,却难以言传。是淡淡的清幽?还是若离的伤感?或是漫无目地的闲情?不是,都不是。我突然感到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于是陷入无际的沉思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看眼前的风云变幻,看眼前的悲欢离合,置身于眼前的一切,时而兴奋无比,手舞足蹈,时而泪流满面顿足伤神。时时刻刻在为眼皮底下的尘世高兴着,伤心着,追寻着。

我在为什么而高兴?为什么而伤心?我又在追寻什么呢?在童年的时候,这些答案很清楚,很明了:高兴是因为爱老师表扬或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伤心是因为受批评受欺负;追寻着有好伙伴可以一起分糖吃,多么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啊!可现在呢?我觉得找不到什么可以让我高兴,可身边的朋友却都以为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对他们笑,可有谁清楚,我早在我的笑容里丢失了自己。

读了这首诗使我不禁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是否我正在装饰别人的风景呢?是否有个人站在高处看着我成为他的风景呢?如果是那样,如果我的悲欢离合也可以点缀别人的生活,即使我不知道点缀了谁的生活,但至少我知道在我背后也有一道可以让我幸福的风景。虽然我不知道这道风景是怎样的,虽然我很好奇,但我不回头,也不探寻,因为我不想破坏那个人眼中的风景。

推荐第2篇:断章读后感

《断章》读后感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是卞之琳作于1995年,作者将刹那的感觉升腾为深邃的思想,第一次读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但再次细细品读时,你会觉得这首诗短短的四句话,却胜于长篇大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推敲,你会发现,有一种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你,触动着你的心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的眼前是否闪过一个镜头:你站在桥上凝望着远处秀美的风景,而同样在不远处的楼上看风景的人也将你纳入他的窗外的风景之中,陶醉在风景之中的你不知道你也成了别人的风景。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具体的意象,道出了抽象的哲理。

其实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有类似的位置,比如你和我,我和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也被别人影响着,也同样影响着别人,就像那看风景的人会成为风景,谁又知道那位在楼上看风景的人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看风景的人眼中的风景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你望着窗边皎洁的明月含着甜甜的笑进入梦乡时,你不会知道,也许有一个陌生人也在梦中梦到了你,你装饰了他的梦。这两句诗看似和上一节不相承接,各自成章,但他们表达了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直觉得卞之琳的《断章》写得很好,含蓄的子句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正因为如此,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深深打动了我。

我觉的断章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的态度,试问世间的人,世间事无穷尽,变幻莫测,有什么事是能够真真却却明明白白地剖析清楚呢?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所以用断章这种不求甚解,做好当下的态度面对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断章也可以这样理解,断章出最重要的事,最美好的时刻。让你要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有些事已经发生,断章最美好的部分,把它深埋记忆,有些事正在发生,断章最当下的部分,脚踏实地,坦然面对,有些事将要发生,断章最积极的部分,把它当成指引前的灯塔。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从起点走向终点的生命道路上,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风景,或许你会成为别人的风景,或许别人会成为你的风景,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悲观,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就好比说,卞之琳先生在书桌前下笔写出这首断章时,是否当时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呢?

推荐第3篇:卞之琳《断章》读后感

桥上明月楼上梦

——《断章》读后感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初读卞之琳的《断章》,便禁不住思忖:诗中的“你”是哪家姑娘,楼上的“别人”又是哪家公子。不自觉地,在潜意识里,我已经为诗中的人物做了定位:“你”,静立在桥上,是一个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不知“你”面对桥上的风景,有何所思所想。楼上的翩翩少年,也许是观这美景时偶然瞧见了你,也许是一直暗暗喜欢着这位姑娘。

但有人说,桥上人才是翩翩少年,楼上人则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我想,无论怎样,清风明月、小桥流水,如此淡雅、轻柔、飘渺的风景,烘托着相思与单恋的两人,已是世上绝美的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朦胧中带有深意,明月有心吗?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不自知;“你”又是怎样的心境呢?可否知晓自己装饰了楼上人的梦境?淡淡的语言,淡淡的思绪,淡淡的情感,如云雾袅袅般,萦绕在桥上人和楼上人身边。

比起有些人分析认为诗人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这种偏于哲理的思想来,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单纯美好的爱情。

这样的情感,是多情总被无情恼;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文人墨客自古多情,将军战士亦是铁骨柔肠,世人皆被这悠悠的爱情困扰着,皆因这错综复杂的感情纠结着。

人世间有多少痴男怨女,或二十弱冠,或豆蔻年华,均抵不住情窦初开的曼妙。无奈,两情相悦有时候只是彼此的妄想罢了,这残酷的世间,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相思。君不见,有多少玉人躲在闺房之中,心心念念想着那个他;又有多少儿郎,借酒浇愁遂入眠,只为梦一眼那心爱的姑娘。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卞之琳笔下两人的幸运——能够机缘巧合,成为彼此的风景。

我依然固执地坚持着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是位姑娘,因为这样,是她被楼上的公子默默观望着,她为他装饰着梦境,我认为如此这般的感情就已足够了。由男子去守护着女子,多多少少能够减少几丝凄婉和哀伤吧。

《断章》,是如此精致和睿智,它显示着隽永的、无止境的审美内涵,令我领略到哀伤、空寂与凄清,禁不住为如此悠然的良辰美景和相思爱情感叹。

桥上明月楼上梦,就是这番光景吧。

推荐第4篇:断章美文

平静下来数数白云,不愿看见悲伤的散文,总是跳过敏感的题目,像是羊遇见狼,落荒远逃。喜欢个别的文字,标题不刻意,平淡的出奇,点开之后却有清绝的味道,甚至有些别致,也不另类,随笔写来。喜欢不刻意,就如此散淡,如一枝画笔白描梅花,精致恬雅,纵然有些潦草,风韵不减。

孤世独立的样子,也不尽然沉郁,些许傲然,些许洒脱,一种文字的风格,不人云亦云,也不自以为是。艺术的世界里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未必文字就不一样,因为喜欢,所以不然而然,因为不爱,所以流连她处,因为不甘,所以画地织锦,不论如何,都有喜爱的红衣,还有一帮知己,从别人的努力中看见自己,成就自己,看见现在和未知的将来,喜悦着珍惜着,领悟着感动着,白茫茫的雪地。

不习惯过于虚实,散文还是古诗,有些偏爱清水出芙蓉,一直认为这是有名大师才能说出来的言语,像我似乎有些亵渎这几个字眼,因为一般人会觉得太难,像宋诗这般无事不可入诗,便不免浮夸,但凡实力的诗人则完全有资格做。至于大波人反对黄庭坚的提倡,也不是不符合情理,因为想要写出好诗实在有些难度,这种方法还会误导别人走捷径。初学者应当从实际出发,炼字为要,循行渐进,至于什么流派不用放在心上,有始有终就可成。

记得有位名家说过,散文的章法不是

特别重要,你可以不懂,但也要多读多写一些,慢慢的就会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就如无心插柳柳成阴,只要你的心始终没有改变,顺水行舟。欣赏精美的散文,那些无可挑剔的段落,使人读之惊叹和拜服,想来他们的价值很难超越,这就是某些文学家诗人被读者喜爱的原因。

人之所以幸福,就是懂得满足,在当下实事求是,也许我是那天地间自由飞翔的沙鸥,有白天有黑夜,乐此不疲的寻找食物,只为了能够飞的更远,栖息在美丽的海滩,沐浴渐渐流失的一抹阳光,积极的选择失败。

黄昏来临,白云还是白云,你还是你,即使岁月溜走也要确信一切都没有被岁月改变,这个世界诗意繁华,这一笔断章还会继续,这一季春秋往复仍有它的意义,这一篇心灵鸡汤也好,出世入世悟世也罢,我们都还在轨道上磨练,依旧在寻找那一片承载生命的小叶片,只愿有一天在你我的眼前绿意洋然,告诉自己这一程行走不负岁月就足够。

推荐第5篇:《断章》教案

《断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特点便突出体现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现代诗《断章》中。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PPT)

3、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PPT)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四、作业: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推荐第6篇:断章教学演讲稿

潘长江说过这么一句有趣的话——别看我矮小精悍,但我浓缩的全是精华。短小精悍这是对潘长江的一个简要概括,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短小精悍的小诗,之所以说他是小诗,是因为他确实够短!但还是那句话,别看它小,但他浓缩的全是精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们先来看这个题目与作者的相关背景,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而这四句也是诗中写的最好的四句,至于其他的则被人遗忘了。

初读这首诗,我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有韵味却看不太懂!其实我也是这种感觉,很多诗感开始读起来都会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总感觉很玄妙!像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到底怎样才能读懂一首诗?或者说为什么呢我们不能一下子就读懂他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无法读懂一首诗的原因有哪些?其实主要是,我们的个人经历和生活体悟,诗歌很多都是表达的一种个人感悟,或对生命,或对人生,或对时间,等等.由于个人经历的不同,再加上个人感悟能力的不同,我们每个人能领悟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爱思考,有些人爱动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爱思考的人个人感悟可能比较多点,也比较深刻点。相反不爱思考的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感悟!也就不太可能领悟到诗的主旨,就算有感悟但未必就与诗人的感悟契合!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个人遭遇不同所致!

那么我们如何来找到突破口来领悟一首诗的主旨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在于找到一个视角,视角就是我们理解一首诗时的出发点,比如说爱情诗,那么我们就从爱情这些角度来理解它,或写暗恋,相思这些什么的。这就是所谓理解诗的视角,其实说白了页就是作者所写的对象主题,这里所说的主题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一定就是时的主旨,他只是诗所表达的一个大的方向,就好比爱情诗,他有些暗恋,相思什么的,这里面相思,暗恋就是他的主题。具体的则就是他的主体情感了。

理解断章这首诗他的突破口在哪呢?我们先来选择一个视角,很明显这是一首哲理诗,当然我们一可以把它当做爱情诗来读。你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看风景未必是真的看风景,有可能是在寻觅或在苦思意中人,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的人也不是真的就在看风景,而是在看你,在他眼里,你才是他的风景!时间辗转到了夜晚,你倚窗思念心上人,看着明月出了神,你睡不着,却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白天那个把你当风景的人的梦乡。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由此而出,你苦思情人却不知自己早已为他人所恋,可惜彼此之间并不知道,那个苦恋你的人,或许由于害怕你的拒接而不敢告知与你,这是多么大的一份遗憾啊!

其实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似这样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便是这个道理!但我们想起这句话的时候就很好理解这首诗了。诗人通过简单的几

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仔细分析这首诗,你与看风景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你以为你一个人孤单而寂寞却不知别人却在时刻关注着你,并因你有了一个甜美的梦。人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这样通过简单而含蓄的几句话表达出来了。

其实讲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东西不多,概括起来主要就是两点:一是,通过本诗,领悟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尤其是那些伤心失恋的人,要相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总会有那么一个爱你的人在远处或在近处关注着你。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二是,学会如何来理解一首诗,但我们无法真正里理解一首诗的时候,不妨以为们的感悟能力在世人所描绘的画面里去领悟一个主题,我们首先要先找到一个视角,然后以我们自己的理解对诗中的画面添枝加叶,定能找到自己所要的美。其实能够领悟一种美就已经很不错,诗歌是一种美的艺术,我们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去感悟,就算无法真正理解他的主旨,但只要世界的那份美还萦留在我们的心中就已足以。罗丹说:不是生活中却少了美,而是我们却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要说,不是我们却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而是为我们缺少了发现美得心境!

推荐第7篇:断章~淡淡的心情

断章~淡淡的心情

淡淡的哎愁

岁月一旦经手就不再珍贵往事一旦被提及那些隐藏的哀伤便喷涌而出呛到心痛呛到窒息

一次次询问自己把自己丢在了哪里却无论如何想不到的地方是记忆还是更遥远的未来

BecauseIkeeplosinginyoureyes因为我迷失在你的眼里 迷失多么安静的一个词从何时便再没了心情只剩思恋

我努力维系着那些日里夜里流淌着的淡淡情绪小心翼翼怕万一一个不留神给流光磕碰便再无痕迹于是乎我是否丢了自己也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安静的遐思那些过去未来和现在

偶尔假设有如果这个词是不是可以回到过去因为纳兰容若曾说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信了

偶尔也只是淡淡的怀念一个人的天空和心情那样自由自在那样纯净那样透彻心扉于是在多少次别人提及只是浅笑不语是在说一个人真好想想谁都可以不犯法 偶尔也会想起自己于是生活从新开始只是依然会从心记起你从心想起你从心放不下那份情绪原来我不是轮回了自己是轮回了那份思恋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到底是喜欢你还是喜欢我自己是因为你如我一般容易把自己弄得狼狈还是因为你同我一样容易忽略自己只是喜欢这样的自己 也许“我喜欢你就像喜欢着当时喜欢你的自己” 也许不曾想到会遇到另一个自己 也许从来对你只是习惯

也许没有也许那你在哪里我在哪里没有交集我会不会不这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不这么认真的惦记一个人不这么认真的写字不这么认真的属于自己 窗外下着雨依然是这种滴滴哒哒碎碎的声响听起来就像什么东西砸过灵魂发出的声音如何虚无如何空灵我知道星辉即将撒下只是今天貌似是个阴天看不到 有没有很认真的写一个名字在心里 有没有很认真的在听一个人说话在心里 有没有很认真的很认真的把记忆刻浅在心里 关于往事关于风关于你关于我

一个又一个晴出日落一个又一个雨后残虹一个又一个风轻云淡 就这样静静的我的岁月关于一个不知明的曾经和曾经的自己 „„ 喜欢

推荐第8篇:校园断章诗歌

黎明

校园里的黎明来得最早,校园里的黎明风光最好。 大地还在酣睡,夜幕还未收尽,校园里已有了绰绰人影。 道旁、楼前、路灯下,多少人在朗读、在背诵。琅琅的读书声在原野里轻轻飞扬。

广场、泉边、路尽头,多少人在揣摩,在思考。探索者尽情地舒展着思想的翅膀。

渐渐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 渐渐地,彩霞把天际染红……

只有早行的人才知道黎明什么时候来到人间; 只有勤奋的人才知道知识的积累越艰苦才越香甜。

远处,车鸣声改朝换代;云端,乐曲盈盈。这是宣告人们新的一天的开始,抑或是催促人们快步向早行者追赶?

是啊,校园里的黎明来得最早,校园里的黎明风光最好!

窗口

天色,渐渐地暗了;夜色,渐渐地深了。红的瓦,白的墙,绿的树……一切都被黑暗吞没,统统失去了她值得飞扬、炫耀的色彩。

只有远处教学大楼的窗口,闪着迷人的眼波,射着诱人的光亮,格外透明,格外耀眼。

透过明亮的窗口,我仿佛看见一排排年轻的大学生,伏在书桌上静静地复习着一天的课程,课本、讲义、笔记、作业……聚精会神,苦思冥想。是的,要有好的收成,全靠辛勤耕耘;若想枝叶繁茂,定要根须扎深。

透过明亮的窗口,我仿佛看见一群群年轻的大学生,围着白发苍苍的老师在开怀畅谈,那般亲切、那般融洽。老师的声声教诲,不,那是智慧的乳汁,点点滴滴注入了自己的心田。

透过明亮的窗口,我仿佛看见三三两两的年轻大学生,在热烈地讨论:人生的追求是什么?在新世纪怎样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似乎听到了一个铿锵的声音:与时具进,甘做诚信正直的公民,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夜更深了,远处教学大楼的窗口更加明亮,更加耀眼。我看到的不只是璀璨的灯光,而是一代出色的才华和祖国闪闪发光的前程与未来。

校园四季

1、

带着亲友的祝愿,带着全新的期盼,告别家园温馨的港湾,我们走进乍暖还寒的校园。所有的花儿都在这里绽放,一年一度,岁岁年年。

一年之计始于春。这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书山学海是莘莘学子辛勤耕耘的土地。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年轻的姑娘赶在春天的前面,争相穿上绚烂的花衣。她们青春的靓丽与朝气在校园的天空下尽情摇曳,赶走了料峭春寒里最后一丝寒意!这也是一个多情的季节,校园四处春意萌动,散放着勃勃生机。在这个季节,少男少女们的心事像一地绿色的小草,不经意间便碧绿了整个天际!

2 槐花开了,夏天到了。

对每一个校园的成员,纯洁而热烈的槐花从不吝啬她动人心弦的美丽。

夏天的校园,清凉,静谧,是远离浮华与喧嚣的一块净地。在这里,唯有朗朗的读书声,和不含杂质的自由清新的呼吸。当然,这里也有知了和黄莺的鸣叫,还有野蔷薇和月季花的清新和妖娆。这,是闹市中不可多得的圣地和幽居;但旺盛的不安分的求知欲比槐花馥郁的香味还要浓烈!

这个季节,总容易让人想起许多往事,而往事中的许多细节,总与校园的槐花有关。有人说,那一串串的槐花是恋人留下的风铃,它绽开了我们纯洁的初恋和多情的青春。也许,槐花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对某些事情的理解,或许要搭上我们一生的时间

3 这个季节,始终让人感到矛盾。

有人说,这是收获的季节,新生们迈进心仪已久的大学殿堂,收获着考试拼搏的成功和喜悦;有人说,这是离别的季节,因为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批年轻的学子与他们亲爱的师友一一作别,离校而去,开辟另一块崭新而又陌生的天地。所以,在这个季节,许多人总在有意回避那些伤感的唐诗宋词,总是喝着伤情的啤酒却故作豪气。

其实,这个季节最为绚烂多姿,也最接近人生现实。因为这个季节,我们有退缩,也有拼搏;有相聚,也有分离;有忘却,也有一生一世忘却不了的记忆。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多情,神秘,美丽而又纯洁!

4 冬天的校园,总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之感。

十年寒窗,十年磨剑。这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必经的考验。真正的英豪往往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将彻骨的寒冷洞穿!

智者们说:真正的寒窗,催生着真正的希望。对豪气干云的年轻学子而言,漫天风雪,不过是青春潇洒的诗情;数九寒天,又怎能封冻我们连绵不尽的思绪,和青春岁月里那五彩缤纷的梦境?更何况,家中邮寄的包裹还承载着父母家人深情的挂念,而师友的鼓励与关怀,更是岁末天寒里及时送到的炽热火炭,燃烧着让你一生无法忘记的温暖!

所以,即便寒风凛冽、隆冬来临,我仍然喜欢漫步校园,看点点坚坚的朔风写下温馨而圣洁的诗篇!

三、校园意念

粉笔

大山子孙,清白纯净。千淘万滤,结晶成敦厚的精灵。无论飘到哪里,都改不了岩石的秉性。

纤细而结实,宁折不弯。一点一点磨损自己,好让那些饥瘦的心魂和疲惫的思想焕发青春。 白常以黑为伴。没有黑板的映衬,哪有它眉清目秀?没有黑板的铺垫,它怎能随意抒写?凡事都得协力合作,可有成功者单干独行?卑不亢,不偏不倚。一笔一画都客观展现书写者的心路历程。忠臣良将的宏愿,哪怕禁闭在牢狱的黑暗里,终究要与日月同辉,温暖人间千载。奸佞贼子的伪诏,即便高悬天空,也只能阴霾一时,终究会消迹于寰宇。

远离大山,质地不变。不管写在何处,无论谁来执笔,横竖撇捺弯勾,每一笔每一划都贯穿书写者的心魂。来得本真,去得坦然。化为粉尘,飘飘洒洒,无踪无影。

黑板

黑得纯净,黑得热诚。汩涌清澈的泉流,滋润众生的稚嫩,擦拭混沌的心魂。

黑得清亮,黑得澄澈。恰如欢快的小溪总把心情写在脸上。黑,确实不美,却决不无端慕羡白。倘若白得晃眼,琢磨不透城府的浅深,还不如黑的让人放心。

无怨无悔吸收粉尘,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当脸上的黑漆褪尽,那颗炽热虔诚的心,方才坦然。

黑,是心魂纯粹的反照。黑,是天性故本的识别码。

从不因丑羞愧,总是以黑为荣。有什么比你这黑更清纯?有什么比你这黑更加深沉?

讲台

仅仅三尺,可决不能小瞧。虽比不上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纳士的圣明,但对台前表演者的评判打分,却把握得很准。

躬身于甘愿把自己化作一缕白烟者的面前,那便是一架升天梯。任你摘星揽月,云帆高挂济沧海。

打骨子里瞧不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口若悬河,像干瘪的种子撒在肥沃的田地,让秋天饥饿哭泣。 对读书破万卷倾情讲学布道者,顶礼膜拜;对甘为孺子牛辛勤浇灌耕耘者,崇敬有加。知识食粮逐渐丰腴营养不良的肌体,智慧精髓循序,启迪惺忪懵懂的心灵。台上台下心有灵犀,默契沟通。

三尺讲台实在太矮,仰望聆听却从不懈怠。掂量轻重,客观公正。熟升熟降,泾渭分明。君不见———虔诚者自台角节节擢拔,亵渎者从台面纷纷落马。

推荐第9篇:断章教学设计

《断章》教学设计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

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

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李健吾先生很看重这“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卞之琳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则称:“‘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对李健吾先生的解释和卞之琳先生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李健吾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李健吾先生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答〈鱼目集〉作者》)

推荐第10篇:雨后断章诗歌

从路上

从街上

从田间地头……

奔回家里

跑向屋檐

撑开雨伞……

世界浸在风雨之中

一切就这么滴灌雨意

那些小小蝼蚁缩在何方罅隙

怎样躲避这风雨交加的等待

/

夕阳破云而出

霞彩挂满天边

蜻蜓雨中翻飞

畅快无比回旋于风雨之后

那些近林晾晒在远山的背影里

门口的月季零乱不堪

我迟疑在这雨后的黄昏里

一任凉风拂弄发丝

无需惆怅花谢明年还会再开

第11篇:《断章》教学设计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第12篇: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

卞之琳《断章》赏析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二、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1

“窗子”、“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

2

描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由此可见出景色之美。但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关注的竟不是那让桥上人痴迷的风景,而是这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 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 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答案自然是“你”。因为此刻,桥上人已成为楼上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深夜无眠,月光如洗,当窗望月,由自己窗前之景联想到对方窗前之景,由月色的美联想到“你”的美。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那个被装饰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恋表现得多么热烈,若此时回过头去再看上一节里提到的那一“看”,便能更觉出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实在是让人遐思无尽啊!

卞之琳谈《断章》的时候曾说过,“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3

第13篇:断章的教学反思

《断章》教学设计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

一、整体把握

阅读《断章》,你赞同哪个观点?

1、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如果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该如何阐释?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

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李健吾先生很看重这“装饰”二字,认为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卞之琳先生在答辩文章中则称:“‘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对李健吾先生的解释和卞之琳先生的辩白该怎样看呢?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因为凡优秀诗作都不是平面展开的,而具有多个层面,这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每个解都是方程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出于解题者纯主观的想像。同时这种不可穷尽性也只有在读者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从而在诗歌中会有全然不同的发现。这样说来,卞之琳先生的自白我们当然应重视,我们把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表达一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念,便是充分考虑到卞之琳先生的自白的。那么对此诗的理解是否还可以有不同于诗人的见解呢?当然可以。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李健吾先生透过诗中的两个“装饰”,悟出了诗中蕴含的“说不尽的悲哀”,也尽可以有他的自由。正像李健吾先生所宣称的:“诗人的解释可以撵掉我的或者任何其他的解释吗?不!一千个不!幸福的人是我,因为我有双重的经验,而经验的交错,做成我生活的深厚。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答〈鱼目集〉作者》)篇2:《竹里馆》教学反思

《竹里馆》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学生们并不陌生。在小学时,许多学生因为古诗背诵起来朗朗上口,又不需要理解得太深,大都喜欢上了古诗。但是进入了初中以来,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诵读,掌握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还要学会自主理解诗歌含义,至少是简单的意思,以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因此,古诗的学习和鉴赏,成了不少学生考试的“拦路虎”。这里我应学校的安排,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准备这堂关于古诗《竹里馆》的诗歌鉴赏课。

本节课,我以朗读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学习,总体来说,可谓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首先,我理清重点,这篇诗歌里有两个词语不好理解——幽篁、长啸,于是我给出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请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大意,这时,很多能干的学生已经说出了前两句的意思,后两句怎么也说不出,干着急。我在“林深人不知”中“深”和“人”中间打了一个逗号,这时有学生说“因为竹林很深,所以他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了?”还好说出了因果关系,对于“人不知”,还需要拆词来解释。我又在“明月来相照”前面加了一个“只有”,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诗人的那种“独处”的情怀,但是关于诗人是“孤独”还是“求清静”,大家的说法不一,我认为在不了解诗文背景的情况下,两者都可以。

此外,我还侧重于,全诗以写景为主的特点,让学生读诗观察景物,分析景物特征,了解写景的顺序和写景的方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手法,穿插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来体会全诗的思想情 感。当然,王维的诗歌要深入挖掘其内涵是很不容易的,诗人的儒家、佛家的思想是不可断章取义的,而这些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即使讲解他们也只能是囫囵吞枣的接受,所以,我在本节课中,对这些难懂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忽略处理。

诗歌教学居然花了整整一节课,不过练就了学生的一双“发现诗歌美”的眼睛,以及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技巧,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在此方面下功夫。

潼关实验中学:姚 飞篇3:《喂——出来》教学反思 语文有效教学案例——教学《喂——出来》

儋州市第三中学 李吉花

那天,我在初二(1)班给学生上课。我教学的内容是《喂——出来》。在“阅读感知内容,理清故事情节”这个教学环节里,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根据我在黑板上的提示,补充填写完整小说的故事情节。

我给学生的提示是:

“庙塌——洞现——洞深„„”

学生根据这个提示,补充后面的故事情节。我的设想是,学生应该在“洞深——青年对洞喊叫——扔下小石头——围栅栏——记者赶来——科学家学者赶来——警察赶来——测洞——填洞——商人买洞——扔各种垃圾——叫声出来——小石头出来”。

但是,请学生补充时,大部分的学生补充的内容是:

“庙塌——洞现——洞深——议洞——测洞——买洞——填洞——洞返”。

在听的过程中,我在考虑,是否把握备课的预案告诉学生。但通过比较,我发现,学生提供的故事情节更加简明,更加清晰。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阅读是一种体验阅读,没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能感知文章大意,基本理清文章思路即可。而现在,我的学生不是已经掌握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了吗?因此,我肯定了学生阅读整理的信息。更改了自己教学设计。

我认为这样做,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精神,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反思] 对话教学常有相当程度的“生成性”特征,它不是上演充分准备好的“教案剧”,而更多是即兴创作,同一教材、同一思路在不同班级均有不同特色,不同亮点,稍有不慎,便会留下生硬、牵强、不流畅之感。从这堂课中,我觉得通过平等对话教学途径,虽说师生有一种“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但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有更丰富的背景知识,并能充分考虑学生会怎样回答,会提出哪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设想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老师又如何正确把握好提问的尺度?..这一切不仅都应有预见性,而且需要老师要纵观全局,将文本,学情,课堂调控均能运筹于胸间,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使课堂波澜起伏。

一、对学生了解不够,对教材理解不透

如:第一次试上《喂—出来》,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星新—叙述一个什么故事?我这样做是出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希望能让每个层次学生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我没有意识到新教材的阅读提示已经概括故事内容。学生又很认真地做了预习,以至低估了学生的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如此简单既没有新意又缺乏挑战的问题,他们是不屑于回答的,场面一度冷静。还好有一位学生见我如此尴尬,站起来非常流利的读了一遍提示内容。下面学生发出“嘿嘿”地笑声,眼睛不时瞄我几眼,更多的学生在翻看课文,一幅百无聊赖的样子,这笑声眼神里一部分包含着对这位爱表现的学生可爱之处的善意的揶揄,但更多的是对我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的嘲讽。出师就不利,信心一落千丈,最后草草收场。这正是我没有从学生入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设计的问题只是一厢情愿,这样胡乱地生搬硬套,以为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来就是平等了,就是互动了,真是荒唐之极。

二、对问题设计不深 对学生引导无效

1、我曾想将“对话式”这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以此来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孰料,教后我才意识到对话式教学不仅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简单模式,而是能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能否做到这些,问题的设计成了师生之间对话的关键,因为“对话式”教学不是对话而对话,这样只能流于形式,产生无意义话语的循环,而无本质的认识。

如:我设计问题:在填洞之前,人们有无意识到这些垃圾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伤害?课堂上出现了看似激烈争论,有些说有,有些说无,依据林林总总,举目皆是,不一而足〈如前所述〉。但学生的回答都是集中于筛选文章信息,很少有自己完整的分析,看法都流于表层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缺乏启发性,特别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无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说白了,这对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方面来讲没有一点效益。归根结底学生要探究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根源所在。

2、我发现以“问题”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会出现一问一答的流弊,琐碎而无功效,课堂呈现的是推一推,动一动“层推式”,学生心思是在揣摩老师的用意,欲言又止,举棋不定;不然就是东拉西扯,断章取义,课堂里所激起的只是“微波”和“涟漪”而已。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师生关系是两条平行却无法碰撞的铁轨,生硬而缺乏生机。从这之后,我看了一些理论文章,尤其是余映潮老师的“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中提到要克服这种流弊,教师要努力创设“主问题”背景,提出问题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不仅如此,由于每个“主问题”都要牵动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于是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

化成对学生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成果的精彩小结。有时,只顾闭门造车往往会犯主观主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尝试着去这样备课。

如上《广告》,我这样设计:(1)现在广告类型千千万万,放眼皆是,你觉得广告大致有哪些类型?你认可或不认可哪种类型广告,说说理由?(2)举一则你认为最精彩的广告,并说说理由。

这两个主问题的创设,不难发现它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说三道四”,可以将自己平时所思所想一一讲述出来,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贴近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感悟来填充课堂的空白,解读广告的精彩与不足,从而归纳出广告的特点:雅俗共赏,幽默风趣,直观形象,名副其实。给学生“零存整取”之效,加深了对广告的整体理解。这种主问题的设计,它能帮助教师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又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想象空间,让学生“化整为零”,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的体悟来填充课堂的空白,课堂呈现出来就是师生,生生互动的火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从以上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密切联系,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活动,从而达到彼此接纳,互相造就,其乐融融的境界。篇4: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5、熟记生字。本课很多生字,在教学中我结合词语与肢体语言,让孩子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必要时也可以用生字词语说一段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课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重点词语的把握上漏掉了一个较重要的词“井沿”,其实我可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对话发生的场所等,并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话,让文章通过三个词连成一个整体,不会让人有断章的感觉,所以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篇5:喂出来教学反思

喂出来教学反思

篇1:喂出来>教学反思

对话教学常有相当程度的“生成性”特征,它不是上演充分准备好的“教案剧”,而更多是即兴创作,同一教材、同一思路在不同班级均有不同特色,不同亮点,稍有不慎,便会留下生硬、牵强、不流畅之感。从这堂课中,我觉得通过平等对话教学途径,虽说师生有一种“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但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有更丰富的背景知识,并能充分考虑学生会怎样回答,会提出哪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设想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老师又如何正确把握好提问的尺度??这一切不仅都应有预见性,而且需要老师要纵观全局,将文本,学情,课堂调控均能运筹于胸间,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使课堂波澜起伏。

一、对学生了解不够,对教材理解不透

如:第一次试上《喂—出来》,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星新—叙述一个什么>故事?我这样做是出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希望能让每个层次学生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我没有意识到新教材的阅读提示已经概括故事内容。学生又很认真地做了预习,以至低估了学生的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如此简单既没有新意又缺乏挑战的问题,他们是不屑于回答的,场面一度冷静。还好有一位学生见我如此尴尬,站起来非常流利的读了一遍提示内容。下面学生发出“嘿嘿”地笑声,眼睛不时瞄我几眼,更多的学生在翻看课文,一幅百无聊赖的样子,这笑声眼神里一部分包含着对这位爱表现的学生可爱之处的善意的揶揄,但更多的是对我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的嘲讽。出师就不利,信心一落千丈,最后草草收场。这正是我没有从学生入手,没有充分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设计的问题只是一厢情愿,这样胡乱地生搬硬套,以为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来就是平等了,就是互动了,真是荒唐之极。

二、对问题设计不深 对学生引导无效

1、我曾想将“对话式”这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以此来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孰料,教后我才意识到对话式教学不仅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简单模式,而是能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能否做到这些,问题的设计成了师生之间对话的关键,因为“对话式”教学不是对话而对话,这样只能流于形式,产生无意义话语的循环,而无本质的认识。

如:我设计问题:在填洞之前,人们有无意识到这些垃圾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伤害?课堂上出现了看似激烈争论,有些说有,有些说无,依据林林总总,举目皆是,不一而足〈如前所述〉。但学生的回答都是集中于筛选文章信息,很少有自己完整的分析,看法都流于表层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缺乏启发性,特别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无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说白了,这对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方面来讲没有一点效益。归根结底学生要探究的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根源所在。

2、我发现以“问题”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会出现一问一答的流弊,琐碎而 无功效,课堂呈现的是推一推,动一动“层推式”,学生心思是在揣摩老师的用意,欲言又止,举棋不定;不然就是东拉西扯,断章取义,课堂里所激起的只是“微波”和“涟漪”而已。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师生关系是两条平行却无法碰撞的铁轨,生硬而缺乏生机。从这之后,我看了一些理论文章,尤其是余映潮老师的“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中提到要克服这种流弊,教师要努力创设“主问题”背景,提出问题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不仅如此,由于每个“主问题”都要牵动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于是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化成对学生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成果的精彩小结。有时,只顾闭门造车往往会犯主观主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尝试着去这样备课。 如上《广告》,我这样设计:(1)现在广告类型千千万万,放眼皆是,你觉得广告大致有哪些类型?你认可或不认可哪种类型广告,说说理由?(2)举一则你认为最精彩的广告,并说说理由。 这两个主问题的创设,不难发现它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说三道四”,可以将自己平时所思所想一一讲述出来,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贴近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感悟来填充课堂的空白,解读广告的精彩与不足,从而归纳出广告的特点:雅俗共赏,幽默风趣,直观形象,名副其实。给学生“零存整取”之效,加深了对广告的整体理解。这种主问题的设计,它能帮助教师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又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想象空间,让学生“化整为零”,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的体悟来填充课堂的空白,课堂呈现出来就是师生,生生互动的火花,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从以上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密切联系,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活动,从而达到彼此接纳,互相造就,其乐融融的境界。

篇2:喂出来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原本准备抓住文本中“庙”的问题深入。因为小说多次“不厌其烦”地叙写“庙”的“年代久远”、“连根卷走”,还有后来现代化高速公路进驻后的变化以及村民对利益的趋之若骛等,来探讨星新一通过代表“传统和信仰”的庙宇被“连根卷走”,“洞”开始出现,以此深入探究作者对现代化社会深层次问题的隐忧。对文本的思考&细读还让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新发现,自己也为之兴奋,所以自信地选择了《喂——出来》一文来参赛。但后来考虑到其他中学学生不一定能领悟到这一层面,只能将许多有价值、有意味的探讨忍痛割爱,或将其放入到最后的文字呈现中,或束之高阁了。仅从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环节和效果来看,的确是我自身存在的诸多“漏洞” 来我跌跌撞撞。为此,我再次进行了粗浅地反思,在此特就教于方家同仁。第一,课堂组织的稚嫩和教学经验的匮乏,让原本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暴露。

就我这堂课的教学预设而言,教学设计的新颖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也许是一个典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不默契表现,两者没有自然融合造成了课堂的僵硬。这是我今后最需要思考的,也是我本次失败最沉重的>收获。我想,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课堂组织的稚嫩和教学经验的匮乏,所以出现问题后就不免紧张,而课堂组织者

和引导者的这种紧张状态不仅影响到了课堂的从容和节奏,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和发挥,所以课堂一下子就干涩起来,由此也走向了可怕的恶性循环。这急需我于今后的教学中,更关注自己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间的融合,更关注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自己对课堂“火花”的抓取和课堂机智的训练,以求课堂组织的成熟和圆润。 第二,我的“眼里没有学生,只有教案”,没能“带着镣铐跳舞”。课堂其实和格律诗歌一样,也是“带着镣铐跳舞”。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有限空间和陌生化的学生和紧张化的气氛中,这些“镣铐”一下子就把我这个“ 初生牛犊”给束缚住了。面对原本想让学生在有趣的想像中“热身”,更从容地进入课文,谁知学生的不佳表现一下子把我打入冰窖,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紧张和急躁状态。于是,心中就只剩下了干枯的教学环节,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闪光点,学生的出彩和火花被熄灭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会有最大程度的激发。当时王曜君老师“眼里没有学生,只有教案”的评点闪电般击中了我,汗颜后的反思更深入人心。 第

三、教师的自身条件限制,尤其是课堂语言和语音语貌的“漏洞”明显。面对诸位前辈高手的出色表现,面对他们的洒脱自如,面对他们出色的教师功底,虽然我也“对课堂爱得深沉”,但我终究只能自惭形秽地“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了!加上我习惯了杭外课堂的大容量和快节奏,所以语速很快,以致于许多精彩点睛之处也被我快速而过,落下了如“水漂”般“滑”过水面的下场??这些都将不断提醒我这些“硬伤”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是必须改正克服的。所以,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更加注意自己的语音面貌的改善和课堂教态的改进,否则奢谈课堂的洒脱自如,更奢谈“如沐春风”了! 以上就是我这堂课“进去”前后“出来”的一点粗浅想法,零零碎碎,不成体统。

第14篇: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

卞之琳《断章》赏析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二、关于《断章》:

《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三、《断章》全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四、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

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

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

1

“窗子”、“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35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而已。

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美丽的画面,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

2

描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由此可见出景色之美。但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关注的竟不是那让桥上人痴迷的风景,而是这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 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 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答案自然是“你”。因为此刻,桥上人已成为楼上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深夜无眠,月光如洗,当窗望月,由自己窗前之景联想到对方窗前之景,由月色的美联想到“你”的美。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那个被装饰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恋表现得多么热烈,若此时回过头去再看上一节里提到的那一“看”,便能更觉出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实在是让人遐思无尽啊!

卞之琳谈《断章》的时候曾说过,“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题展示】

阅读卞之琳的新诗《断章》,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3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断章》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参考拟题:1.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

2.相互欣赏 3.营造共赢的风景 4.相映成趣的美丽 5.你也是一道风景

4

第15篇:《断章》的思想内涵

《断章》的思想内涵

摘要:《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历来对该诗的主题解读颇多,本文试从“爱情诗”的角度讨论其思想内涵。

关键词:卞之琳 《断章》 风景 思想内涵

卞之琳写于一九三五年的《断章》是一首仅四句三十四个字的短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1]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歌虽短,但自发表以来,曾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特别是在这首诗的意义解读方面,释者如云,解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得出了多种多样的诗歌释意。历来将《断章》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进行的解读也是非常多的。秀实即认为《断章》“无疑是一首极之卓越的

[2] 情诗”;陈远征认定“这首诗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一首情诗中的片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角的出发点,视角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角出发,从“看风景人”处看,视角落脚点应该也是“风景”,但诗却一转写“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视角落点变成“你”,这样,“风景”和“你”似乎变成了一物,“你”成了风景。你、风景、看风景人到底谁在看谁呢?

《断章》的妙处正在于此,作者营造出了具有“交错视角”的复调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我们无须寻求谁是诗中的主体或客体,“看风景人”既在看风景又在看你,而“你”也是既在看风景也在看看风景人。这里“风景”是“你”和“看风景人”之间视角转化的起点也是中介,“风景”保持你和看风景人之间的张力平衡,并与你和看风景人形成三角关系,造成诗的复式立体结构。后两句也同样,作者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对传统诗的理解,因此在布局上遵循“由景抒情、借景抒情”的中国古诗传统。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写景过渡到抒情。

《断章》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意象画面,通过视角的转换和组合,整体诗具有了流动的特征,“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风景”意象显然具有独特的意义,“风景”是“你”和“看风景人”之间转化的中介,由于风景特殊的中介作用,“风景”有了情绪或者说增加了情绪的泛动。这样全诗给了我们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随着视角的转变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并在“风景”中体会到深深的内在情绪,含着伤感哀怨和惋惜留恋的情感。“你”和“看风景人”都在看“风景”,但对于“你”或者“看风景人”来说,这个“风景”本身可能就是空无的景观,汉语中有“出神”一词,其意思可以说是专注,也可以理解为心不在焉。因为“你”在看风景时注意的根本不是风景而是楼上的佳人,或者佳人已成为你所观风景的一部分。“风景”正处于被过分关注或者说被忽略的地位。这个“风景”有可能被忽略,因为“你”只顾看“看风景人”,也许被过分关注,因为“看风景人”已在你所看的风景之中。“你”关注的是“看风景人”,所以“风景”的存在和“看风景人”的存在紧密关联,反之亦然。这样风景所处的位置就有两种:一,“风景”是实景,“你”和“看风景人”都处于风景的范围中;二,“风景”是虚景,“你”和“看风景人”都处于风景之外。“风景”虽无处不在,但对于你和看风景人已形同虚设。正是“风景”的意象的不定,诗的画面呈现出流动和立体的特色,诗的整体意象也模糊不清。因此,“风景”到底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情绪,反而由于视角转换而模糊。其实在诗中,“风景”或许就是你,就是看风景人,就是明月,就是一切,一切想表达之物。卞之琳说过他喜欢用不定的代词,并说在他三十年代的诗作中,大多数我可以和你、他、互换,可见他早已看出了转 1 化互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那么,《断章》到底要写什么呢?按余光中的说法,这首诗的意味在哲理,是写“世间万物皆有关联,真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另有一人却在高处观赏,连你也一起看进去,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更妙的是它阐明了世间的关系有主有客,但主客

[3]之势变易不居,是相对而非绝对。”余光中为此还写过一首诗《连环》。余光中的解释不无道理,而我们应该从作品的愿意去解读它的永恒意义,去体会它的思想内涵。《断章》是首爱情诗,它体现了一种无望的相思情绪,哲理由诗所表达的无望爱情产生。所以这首诗的全部意义在于“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其实不是看风景,而是在看楼上的人,而楼上的人也只是在佯装看风景,实际她在看“你”。你们二人都以风景作为观察对方的中介,并通过风景表达爱慕之情。但因为某种缘故你们近在咫尺,却如同天涯,只能脉脉守望。“风景”便是你们无法相见的表达。

《古诗十九首》里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经》里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两首诗里,可以发现“水”既是具象之物,同时也是抽象之物,是男女爱慕而不能接近的距离意象,水是情感表达的场所,也是情感距离的体现。《断章》里的“风景”同样成了情感距离的意象。“你”和“看风景人”之所以成为各自风景,因为“风景”只能欣赏而不能拥有,把“你”视为风景,言下之意是我得不到你。这样风景成了你我距离的象征,成了一种失落相思的寄托物。因此即使楼上没有人,“你”看到往日的风景,也会潸然泪下,因为风景就是楼上的人,因此这首诗是写两个互相爱慕却未能走到一起的痛苦心情。

这样理解诗的上阕,我们就会明白诗人为什么在下阕中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表面上写月、窗,实际是写人;“月亮”代表思念、怀念之情。正因为你们二人虽相见却不能长相守,所以晚上才会做梦,在梦中相欢。你被别人梦着,同样别人也梦着你,但永远只能在梦中,醒后却是一场空。这样说并非没有依据,卞之琳有首诗里就有这样一句:“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其诗和《断章》写于同一年,绝不是偶然,一九三五年正是卞之琳失恋的痛苦阶段。“一九三三年秋,例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虽然彼此有相同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

[4]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霞罢了。”一九三三年,卞之琳爱上了张充和,两人感觉都挺好,一九三六年秋,卞之琳还和张充和还同游了苏州的天平山,但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这次短暂恋爱的幸福和痛苦留在了卞之琳的内心深处,诗人对已经飘逝的美好爱情深深地怀恋,又从爱情的稍纵即逝中看到了万物变化的哲理,所以写下了大量带有哲理意味的爱情诗。《断章》正是通过构造出一种美丽又无法接近的“风景”,使人对美好的爱情产生了深深的留恋,同时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世间万物的关联和变化。

人生在世,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可以改变,有的根本无法改变,前者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后者则需要去宽容与适应,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内心的失衡。这样,才会摆脱一些世俗的观念的束缚,才会超脱于一时的得失胜败,高瞻远瞩,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季羡林先生“相信人、人类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懂得规律的话就有了个人和谐了。„„顺着规律走就是和谐,规律就是人的趋向,向真、善、美发展。”人生是一次终极的精神旅行,只要我们心中拥有真、善、美的净土,并为之奋斗,人格、精神将得到净化与提升,就会拥有对现实人生的自由与超越。

卞之琳以其幽绵的笔触、极其独特的构思,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迂徐回旋、含蓄蕴藉的 意境,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老练之至的语言,将各种微妙和谐理念摄于笔端。《断章》是一幅淡雅静谧的风景画,更是一幅径曲洞幽的心灵藏宝图,让人在对爱情的感慨中引发出 2 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使我们遐想无限,收益良多。

注释:

[1]卞之琳著。江弱水,青乔编。《断章》。《卞之琳文集上卷,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陈远征。《现代中国的诗人与诗派》。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张曼仪编《卞之琳》,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第一版。 [4]卞之琳《雕虫经历》(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发行,1982年第一版。

第16篇:《断章》教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第17篇:高中语文必修1断章教案

断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

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

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第18篇:相思断章不问今夕何夕诗歌

文:忧伤

今夜,我沐一身缠绵的花瓣雨,

聆一曲静默的柳风欢笛,

低眉静静看那残花败,冷风戏,

烟花的落寞深入了心的一隅。

在那西湖断桥的烟雨里,

你的诺言,句句入骨,字字凄迷,

当孤陌桃花零落成泥,

我的相思诗笺,便已无处相寄。

那灯火阑珊处的落花纷飞如雨,

那诀别的词句化作淡烟一缕,

让我无从相依,无从寻觅,

抬笔,却不知如何将你写进诗行里。

好想,追随那一路远去的马蹄,

不问曲终人散,不语今夕何夕,

任那凋零的玫瑰在雨中哭泣,

听那耳畔间一缕丁香的愁绪。

当我漂泊的脚步漫过了岁月的唏嘘,

依然无从追寻你的影迹,

我将落寞于暗夜的枝头栖息,

痴读着你我相相隔天涯的距离。

相思断章,不问今夕何夕,

好像,花开花落不相离,

或许,只是我沦陷在了有你的世界里,

忘了静静离去……

第19篇:断章——谨此献给我的父亲

断章——谨此献给我的父亲

曾经,那些接纳过的爱都被时间的洪荒冲刷掉了,于是,我常常处于无爱的恐慌中。

只是一味的接纳你们的爱,却不能给予。

望着窗外的樱花树,以为自己就如同那凋零的樱花瓣,随风飘舞,没有依靠,始终都是孤独伴我左右。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那是飞扬的般若,你开出一朵美丽却又残损的花,谁的沉默带走了谁的霓裳,谁不肯谢幕永远上演繁华。隐忍下开出一朵两朵断章。

记忆的深处,是天使模糊的面孔。

你曾指引我方向,前面的道路荆棘遍布,墨染的天际,刻骨的寒风,难道非走不可吗?我惊恐的望着你那寒冰雕刻出的面庞,蓝色的潮水在漫延,将你我淹没。我找不到你,于是,我学会了思念,在你忘记了如何思念我的时候。

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会如此凄凉,我看见霰雪鸟在上空盘旋,那哀鸣不断在耳边回响。

梦境里,你安详的躺在那里,如同熟睡了一般。我总是看不清那曾经熟悉的面孔。

扩散的瞳孔,疯狂飘散的光芒,成为我生命中不朽的瘢痕。我宁愿所有的星光全部陨落,因为你的眼间,那隐没于深深雾气的哀伤。

生命的末端,大地上又开满了火焰般的红莲,那些红莲如同岩浆般,从天地尽头喷涌出来,从云朵的缝隙里喷涌出来,最后淹没掉了一切,火光冲天。

广漠的大地上散落着被风吹散的樱花瓣,一串渐行渐远的脚印,仿佛是去向坟墓,悲凉,绝望。

断了弦的流章,魂魄也随风而去。

当卑微的人站在巨大的苍穹下面,一定可以听到巨大的轰鸣,最后让死亡来结束一切斑驳的上演。

终于,我成为一个安静等待时光覆盖而过的寂寞的人。

生命的伟大开端,最终敌不过死亡的沉默结束。

岁月渐次黯淡。

深夜里,我们无法入睡,因为门外,思念敲门的声音一直不断,于是,起身为你祈祷,用最虔诚的文字。

天空阴霾遍布,游荡的魂魄,没有来路,没有归途。

谨此敬献给十年前离开了的,我们的父亲,希望天堂里的他,节日快乐。

胶南第五中学高一:田鑫

第20篇:碧之轨迹 断章流程攻略

主线任务:拘置所からの脱出 DP5 居然和加尔西亚(ガルシア)大叔关在了一起,开始越狱,获得土壇場マペット两个 还会路过几个牢房,内有鲁巴切商会会长(ルバーチェ商会会长),原市长秘书亚涅斯特(アーネスト)以及哈鲁特曼原议长(ハルトマン元议长),可以在门前对话,各种求带越狱 最后回好血直接冲上去就好,都是杂兵,药很多不用省,加尔西亚(ガルシア)大叔为城管断后路,够义气

蔡特成长期发育太快(雾

蔡特表示跟空轨里同为圣兽的雷格纳特相比,我的体积不算啥(大雾 瓦吉就是守护骑士第九位《蒼の聖典》 剧情 断章结束

《断章读后感.doc》
断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