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读后感

2020-11-0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今天读了代剑锋、陈建设、王野等一些腐败领导干部的《忏悔录》,感想万千却觉得难以表达。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戴剑锋提到的一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手莫伸,伸手必被抓。”陈毅元帅的《手莫伸》这个警钟还犹然在耳,一些寄托着党和人民希望的领导干部却让人们深深地失望。这些掌握着宝贵权利的党内领导干部因为利欲熏心,因为贪恋美色,因为信仰动摇,更因为心存侥幸,做出了伤害国家伤及社会伤害人民以及自己的亲人的贪污受贿之事,不仅完全毁掉了自已的形象、人格和尊严,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对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被书中一个个惊心的案例所触动,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性。这也要求我们要对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有新的认识。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我启迪多多,思想也得到升华,观念得到更新,觉悟得到提高,言行更加慎密。开展警示教育,无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还是对党组织、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及对案例的认真剖析及书中提到的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做到知所守、知所辩、知所拒,慎独、慎友、慎微;注意纯洁社

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必须把为群众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来强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基本功能来提高,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我们要以这些典型案例举一反三,时刻提醒自己,工作是否做好了,为人是否正直了;做到警钟常鸣,自觉各项规章制度;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手。

推荐第2篇:忏悔录读后感

坚定信念 廉洁为民 -------读忏悔录有感

通过学习阅读《官员忏悔录》,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下面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群众观念等方面结合学习内容谈谈学习心得体会:

一、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才能从根本上抵制腐败 从书中不难看出,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人之所以\"东窗事发\"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没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来支撑自己。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没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忽视对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和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肆无忌惮地受贿、贪污。最后拉铛入狱。从这些人的经历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性。所以必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在接受先进的思想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这样才能抵制腐败的侵蚀。

二、坚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防腐拒变的内在要求 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很难经得起现实考验。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光有好思想而不去身体力行不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生价值。作风不过硬,就容易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名利

- 1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可怕、工作作风败坏的可悲、廉洁自律意识淡化的可怜、群众观念不强的可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力量。

- 3 -

推荐第3篇:《忏悔录》读后感

读后感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似乎一直在警示着我们一些东西,却又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一部部《忏悔录》堪称一部部贪官成长史,他详细介绍了官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一个个贪官腐官后悔的陈述着自己那大同小异的堕落史,让我们明白了官场上那一个个黑暗的镜头,也明白了曾经的天子骄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败和堕落的。

一、思想堕落

“收点烟酒、拿点小红包不算大错,只是礼尚往来,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打点牌、收点底子钱不算大事,只是业余爱好,是当今社会的惯例”、“糊涂的想法驱使我动了歪心思,一步一步地滑向受贿犯罪的泥潭”、“这一宗旨意识是正确世界观的体现,是人的行为指南的灵魂,丢失了这个灵魂,在行为上就找不到北”。一些官员拥有权力后,就忘记了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认为学习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导致官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堕落,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官员最终走向深渊。因此,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金钱、权利的诱惑

《忏悔录》中许多官员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大肆收取钱财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金钱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走到今天,是从逢年过节收受红包、购物卡开始的。用防洪的术语来解释,那就是大堤如果出浸水不及时排除,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管涌,如果发现管涌不及时排除,就会造成溃口,一旦发现溃口势必影响到大堤的安全。人的贪欲、对金钱的追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许多官员政治生涯接近尾声时,竟然守不住清廉,守不住原则,守不住底线,而导致晚节不保,因此,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要时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照照镜子,洗洗澡;要反复告诫自己,违纪违法的事做不得,不正当的钱收不得,高压线碰不得,要坚守原则,坚守底线,坚守清廉,不要越雷半步。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别人对自己的情谊,看上的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是赤裸裸的利益,绝非真感情。如果我不是手上掌有权力,他们会送钱给我吗?他们看中的不是你这个人,他们看中的是你的位置,是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些鲜活的例子给我们警醒。中国自古就有深厚的权利本位观,有权就有势,有权就无所而不能,一些官员在追逐权利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因此,官员对金钱、权利等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再重蹈覆辙,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赋予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看了这些典型案例,让我切身体会到这些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灵轨迹。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环境和他们的误判、误交误事等客观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他们主观上的“五放”:放松了党性锻炼、放缓了学习改造、放弃了廉政底线、放开了个人私欲、放任了小贪大祸;倒在了小恩、小惠、小事、小节、小理“五小”中;栽在了老板、老表、老乡、老友、老婆五样人手中;输在了义气、习气、底气、直气、脾气“五气”上。我为腐败者的沉沦感到痛心疾首,更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肩负的职责重担。“志当存高远”,从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誓词、行动就紧紧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任何时期都不能忘记,应时刻铭刻在心中。

推荐第4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按照区纪检委的统一要求,区供销联社近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由省纪委对违纪违法人员的忏悔书进行编辑整理的《忏悔录》,在我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警示教育中的反面典型,用他们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们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这些典型案件说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从中也使我自己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本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因此我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宣传片中那些因违法违纪而被绳之以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用他们自身的忏悔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作为一名供销联社主任,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更好地推动本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全区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漠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5篇:《忏悔录》读后感

读《忏悔录》有感

一件事不能因为说得巧妙,便成为真理,也不能因言语的朴拙而视为错误;但也不能因言语的粗率而视为真理,因言语典雅而视为错误;总之,智与愚,犹如美与恶的食物,言语的巧拙,不过如杯盘的精粗,不论杯盘精粗,都能盛这两类食物。——奥古斯丁

《忏悔录》是奥古斯丁的自传。他会自述他从出生一直到33岁,自述他从刚一出生,甚至没说话就开始,当然这可能是通过后天观察自家小孩,揣测他当时刚刚会说话不会说话时的心理状态,他从那时候开始一步一步去追究,他如何从一个理性的人,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基督信仰,讲这么一个故事。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这本著作在中世纪非常流行,因为整个中世纪,信仰都是很发达的,那时候每一个信徒或者教父他可能都得问自己相同的问题,人都是有脑子的,他会问为什么要信仰呢,如此他就会参照奥古斯丁曾经走过的这个心路,从理性到信仰这么一个路。

《忏悔录》的确有些失之宗教狂热,但相信作者的心是虔诚和理智的,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吃粗面包、喝葡萄汁,距离耶稣的死也不过两三百年,没有现代的那些令人心智迷离的技术,人更有精力去关照心灵,而现代人是在物质和技术,也就是些自己造的无聊的东西里面迷失了,一个肥而不健康的时代。“发展”现在想来未必就是向上的。

奥古斯丁的书侧重哲学,而非教义阐释,纠结于上帝及善恶的终极问题,充满了思辨与自省,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神学”吧,以普通

人的资质,这些问题想都不用想,说神学近几百年来式微,其实未必,科学是神学的一种延伸,科学的终极工具数学我看本质上就是神学。而由科学之发现转化为实用的工艺,比如电磁理论导致无线电技术,想来真是相当奇妙,只有赞美神了。就象耶稣用三条鱼让五千人吃饱,神的些微的奥妙就足以让人享用不尽了。

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心灵史,一个中年男人写的心灵史,他没有超人的智商,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就象乌龟,爬得很慢,胜在意志,这是一个英雄人物,这种人,中国的历史上不曾有过。这种虔诚,正是欧洲人可以用石头花四五百年筑起近乎不朽的教堂的动因。

推荐第6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忏悔录的读后感【一】

现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主题演讲包括一个内容,就是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卢梭的忏悔录,老师说读完忏悔录精神层次会提升一层。自己于是借来了忏悔录来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还未看完,有所感,就记下来了。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忏悔录的读后感【二】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

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忏悔录的读后感【三】

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

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忏悔录的读后感【四】

自从在图书馆看见《忏悔录》这一本书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能够把自己赤裸地站在世人面前,向众人忏悔,把自己的过错与私隐坦诚地公布于众,任凭世人评判,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做后盾的。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感到很有兴趣,但由于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很吸引我,所以坚持了继续往下读。一至四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年轻时的经历,大概是20岁前。读完之后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年少是真的是什么也不懂。自以为是的认识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理解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自以为是的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看了他的青少年以后,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真的就是那么点事。当时觉得自己脑子里面什么都有,手下似乎还忙的不亦乐乎,现在回想,真的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好像虚度了20年的光阴一样。

卢梭的一生都是那么的曲折动人,从一出生,母亲的离世到父亲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他的人生都是被考验着。十几岁的卢梭从此开始了他流浪的人生,先是给人做学徒,做到一半就离家出走,然后还在基督教会里学习和被迫改变信仰,遭遇同性恋,爱上一个老女人,喜欢受虐,继续流浪,到处徒步旅行,学习音乐和药学。他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一生展现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总是包容着自己,所以往往忽略了正确地评价自己。

看完卢梭的作品后,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我的20年到底都在干了些什么呢?一个人的人生只不过是匆匆的几十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空白,我们应该尽情地挥霍我们的青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也能为以后留下些什么。

推荐第7篇:《忏悔录》读后感

从小、从严律己;从细、从我做起

——《忏悔录》读后感

最近,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贪途欲海无归路》的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学习了武汉市部分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材料选编——《忏悔录》。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收点烟酒、那点小红包不算大错,只是礼尚往来,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打点牌、收点底子钱不算大事,只是业余爱好,是当今社会的惯例。”看后才猛然发现一个规律:错误都是由小至大的发展,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若不及时“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小病一旦拖成大病时,将无可救药。到最后大错铸成,受人唾弃,将会把自己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以前我老认为所有的这些离自己很遥远,作为最基层的党员,自己不可能涉及到大的违法犯罪事情中去。直到学习该材料后,发现书中竟然也不乏叔伯辈的熟人。原来一切都在我们身边,在“金钱、权利、欲望”的诱惑下,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和过硬的党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谁都会变成“贪”奴隶。无论你是从多么困难的环境下走出来;无论你是以前是多么努力的走过来,甚至与你的学历和知识水平都无关。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后果将是不可设想。此时才真正的让我理解到我党对于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对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一刻都不放松的一片苦心。

今后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学习改造

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高度重视整治理论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理论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

二、严守廉政底线、禁锢个人私欲

杜绝“一包烟、一瓶酒、一餐饭”现象的发生。严格遵守《党章》,执行党的纪律,坚守廉政底线,不放任小贪,不为私欲所累。

三、以案为戒、警钟长鸣 发现问题及时自我批评,及时改正。以案为戒,深刻吸取教训,一刻也不能松懈,不可怠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规矩是党员的党性的基本要求,是对党员对人民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拥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管好自己,这是一名党员干部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事情。

李志阳2015-6-24

推荐第8篇:忏悔录读后感

范文一:

上个周末去上海书城,本来准备再读一遍《基督山伯爵》,记得高中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发现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没收的那本还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册,可想而知当时的悲愤之情。至于这本书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这次在书城没有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买了法国着名作家让。卢梭的《忏悔录》。

当时大致看了一下译者的序,觉得不错,而且作者的名字也蛮有意思。买回家仔细一读,便发现又是一本完全符合我胃口的好书。在我准备开始好好读书的时候,本着世界名着的标准,非经典不读,所以从红与黑到远大前程,再到现在的忏悔录,没有一本不是世界文学璀璨的宝石,而且我也对这几本书的内容题材都特别喜欢。

我现在要做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而且以后也不会有人敢做的事。我要把一个人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忏悔录的经典开场白。卢梭晚年受到了无情的政治迫害,甚至文学界的朋友都还是背弃他。最后他终于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写出来,让世人和读者来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哲学家的智慧和作家流畅的文笔,所以最终他实现了他的目标。无论是他的卑鄙龌龊,还是他的品德高尚,他全部一笔笔真实地写入了《忏悔录》。如他第一句所言,以前没有人做过,即使过了两百多年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做。而他把自己的丑恶一面写下来,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有太多负面的影响,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他的伟人地位完全被《忏悔录》一书坚实地奠定下来。

我刚看完了《忏悔录》的青年部分,也就是和卢梭一起重温了他的青年时代。他的很多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他有两面性,有时候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候会没有理由得变坏,幸运地是,他最后还是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没有一直堕落。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在这一点一样,我自己的本性也是非常善良,但是在高中时代也堕落过,做过很多坏事。最后也能自己改正过来。实际上还是因为环境,环境确实能够对人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影响。卢梭也喜欢女孩子,而且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显得感情特别丰富,容易动情。但是又非常拘谨,有一次很深刻的恋爱,即使最深的接触就是吻了那位小姐的手。但这次恋爱给他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人以吻手开始的恋爱。不能否认,这一点我也和他一样。我和他一样从内心里就完全没有其它的想法,而已经能在交往中享受到极大的精神快乐了。卢梭有一段对女人的见解,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女人喜欢用询问的方式来了解男人的内心,而实际上这会使男人产生本能的反抗,只会用谎话来欺骗她们。相反会对她们产生反感。我完全赞成他的这个观点。他确实有极强的对人性的观察力。还有一点性格我也和卢梭及其相似,就是不喜欢别人来教自己。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担心在别人教我的时候担心听不懂,而不懂又要装着听的懂。最后还是没懂,所以我们都喜欢自己看书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反应很慢,这一点很可爱,但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我们对人都有很强和很敏锐的观察力,在某次谈话结束后很久后,谈话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神情都能准确的回忆起来。可惜在过程中我们都有很慢的反应。这让我们看起来比实际上要笨,真正的才能被隐藏起来了。他对金钱的看法也和我一样,我也从来没有对金钱苦恼过。我完全统一他的观点:金钱有两种,我们口袋里的金钱是让我们保持独立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正在争取的金钱是让我们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所以有时候他对自己的钱很控制,但是从来不羡慕不是自己的金钱。对待金钱上,我也和他完全一样,在能够保证生活下,我甚至要更大手大脚,也许来自于对自己的自信,从来不担心没有钱的生活。总而言之,从卢梭的青年时代,我看到了很多和我相似和相同的优缺点。很多很多这里都说不完。

他在青年时期也碰到过很多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给他提供过无私的帮助。劳动阶层的人在他笔下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这也勾起了无数我小时候的回忆,有一次离家出走,走了很远,后来迷路了。一个捡垃圾的老头帮助我,他帮助联系家里人,我最后得以安全回家。另一次在火车上,因为我没有座位,有善良的老爷爷老奶奶给我零食吃,而且她们的孙女还主动给我在泡面时让座。这些微小的善举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梭问,为什么在我青年时代能够接触到那么多善良的人,而在我成年后接触到的确很少了呢?他知道,因为那是不同的阶层。贵族阶层的人性要少了淳朴和热情,更多的是争夺利益时的卑鄙和无耻。

卢梭没有对自己的性格多做评价,他将这个权利留给了读者。我觉得他的青年形象非常真实,很多缺点大家也有,但是有很多性格特点和一般孩子不一样。这样也是他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的一个原因。

范文二: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时我只有二十岁,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找范文就来 www。downhot。com

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着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推荐第9篇:忏悔录读后感

坚定信念 廉洁为民 -------读忏悔录有感

近日,在公司党委的组织号召下,学习阅读了官员《官员忏悔录》,感触颇深。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人他们没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忽视对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和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肆无忌惮地受贿、贪污。最后\"东窗事发\"成了阶下囚。他们没有保持住本心,守住自己的底线,辜负了人民对他们的信任。我作为一个党员,有必要深刻的反思自己,警示自己,不能在相同的地方犯错,更不能有侥幸的心理。须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通过读《官员忏悔录》,让我更加深刻的感觉到,作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一定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着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远离腐败,远离堕落。要不断的学习党的先进文化,保持我党为民服务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做人民的罪人,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己不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在坚定信念的同时,一定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很难经得起现实考验。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光有好思想而不去身体力行不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生价

- 1就是群众观念淡化私欲膨胀所致。

总之,读了《官员忏悔录》使我深深感到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可怕、工作作风败坏的可悲、廉洁自律意识淡化的可怜、群众观念不强的可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力量。

- 3 -

推荐第10篇:忏悔录读后感

读《忏悔录》有感

在暑假我又读了一遍《忏悔录》(陈筱卿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一本厚厚的书,看得我两眼朦胧,我一头扎进卢梭的文字河流,我被带入了他丰富多彩的心灵之海,不禁陷入思想与情感的漩涡里,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发出深沉的喟叹——忏悔吧!我深深的回忆,忏悔。

五十多年的坎坷求索,面对世人的嘲笑,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我相信所有人看到这个真实的灵魂,都会沉默不语。因为在他面前的人们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反射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与丑恶。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 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镜子,你敢指着内心说镜子里反映的自我没有你的表现好吗?

就个人而言,我没有那个勇气展现我的内心的全部,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如卢俊那样把自己内心的全部展现出来,忏悔的,我不敢说所有除他以外的人都做不到,但可以做到的屈指可数。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忐忑地读完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潜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日记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记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我在日记中解剖自我,了解自己内心的黑暗,丑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邪恶之骨,关键的是你是否选择激发它。

在暑假我再一次读《忏悔录》,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加忐忑不安。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我徒劳无功地挣扎,甚至心甘情愿地投入黑暗洪流的怀抱。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我内视自己的黑暗面,发觉比高中增加了一些,可能越是长大越是了解骨感的现实,心中的黑暗也增加了吧。

现实中的感情天空已不再蔚蓝、不再纯洁,但是就像卢俊说的:“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与拼搏,那么泪水与汗水的倒影中必会映出丝缕金黄,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拼搏吧。”

第11篇:忏悔录读后感

读《忏悔录》有感

《忏悔录》开篇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因生我而死,所以我的出生是我所有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作者把责任都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特别是父亲深爱着他的妻子,卢梭更觉得内疚。话语间充满悲痛和自责,我为作者的不幸而动容。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也许,普通人也会拥有卢梭那样颠沛流离和犯错的经历,但我们缺乏卢梭那样不留余地地自我剖析的勇气。卢梭的自我剖析并非一次性地全盘托出而是一点点地道出,细细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十分诚恳,令人钦佩。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第12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2009-04-08 14:15:

32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忏悔录读后感。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读后感《忏悔录读后感》。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Orz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第13篇:忏悔录读后感

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

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Orz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

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第14篇:忏悔录读后感

读《忏悔录》有感

读完卢梭的《忏悔录》后,第一感觉真的很真实,很佩服卢梭这么敢,敢把自己就这样暴露在了阳光下,暴露在了世人的眼下,无论是自己的那一面,阴暗的,善良的„„真实的记录了自己每一刻的想法,那是其他人所不敢的。

《忏悔录》是卢梭在他晚年写成的,从年,也就是在他五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写,一直写到一七七零年,前后四年才算完成。他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一七六六年被迫害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这本书叫《忏悔录》实际蕴含着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卢梭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卢梭的祖父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十六世纪中期来到瑞士。父亲是钟表匠伊萨克·卢梭,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苏萨娜·贝纳尔,颇为聪明,端庄贤淑。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比他大七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讯。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七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读完了自己家里的藏书,他还外出借书阅读,从外祖父那里卢梭获得了许多使他终生受益的经典著作,如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莫里的几部剧本等等,他的广泛阅读培养了其对古希腊、罗马英雄的崇拜及其对民主自由精神的追求。

由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影响和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卢梭深深体会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他既有父亲的爱国血统,又以这些伟人为榜样,甚至言行之间常把自己比作那

些历史中的人物。有一天,他在桌旁叙说斯契瓦拉的事迹,在座的人全都很惊讶地看到卢梭走上前去,把手放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来表演斯契瓦拉的英雄壮举。这种早熟早慧的表现,正是卢梭特有天资的最初显露。卢梭快活的童年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他十三岁时,舅舅决定将他送往马斯隆先生那里,在他手下学当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用。但卢梭非常讨厌这种只为了赚钱而缺乏趣味的职业,每天琐碎的杂务使他头晕目眩,难以忍受。马斯隆先生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卢梭,常常骂他懒惰愚蠢。卢梭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便辞掉了工作不久,卢梭又换了一个职业,在一位雕刻匠手下当学徒。由于师傅的暴虐专横,使卢梭对本来喜爱的工作感到苦不堪言。十六岁时,他离城出走,他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自由地支配一切。崇尚自然卢梭离城出走后,经由一位朋友的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也正是这位夫人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

卢梭由于儿时所受到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他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人生,并且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在《忏悔录》里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在我的宗教、我的故乡、我的家庭、我的朋友间,在我所喜爱的工作中,在称心如意的交际中,平平静静、安安逸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他特别指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危害,把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视为正常人性的对立面,并力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揭示出这种不平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歪曲。他是如何“从崇高的英雄主义堕落为卑鄙的市并无赖”的,

这正是他所遇到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正是“强者”的“暴虐专横”,“摧残了我那温柔多情、天真活泼的性格”,并“使我染上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

《忏悔录》似乎留下了一份很不光彩的历史记录,造成了一个相当难看的形象,否定了他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的光辉。然而,他这样做本身,他这样做的时候所具有的那种悲愤的力量,那种忠于自己哲学原则的主观真诚和那种个性自由的冲动,却又在更高一级的意义上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即否定了那个难看的形象而显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人格力量。他并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历史伟人,但他却成了真正的历史伟人,他的自传也因为他不想打扮自己而成了此后一切自传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一部。

第15篇:《忏悔录》读后感

昨天晚上粗略的看了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大致讲了他四五年的漂泊生活。他是勇敢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做过的违背道德的事情。不是伪善者。这一章的景色描写很动人,发生的事情也十分有趣,看过之后,心中有浓浓的满足感。这便是名著的魅力吧。

有一晚他睡在欧洲的某条河边,看着对面的魅力的梯形花圃,气温刚好,他睡了难得的好觉,没有温床,却有大自然的美景陪伴,美哉。

他很喜欢周末去大自然中去赏美景。或者欣赏,或者咒骂自己的生活。

第五章的开头他写道:“就我这个年岁而言,我的智力比较地发达了,但判断力却欠缺些,我非常需要有人教我如何为人处事,因为几年的经验并没能够彻底根治我那浪漫的幻想,而且,尽管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我仍旧不很了解世事人情,好像我并未从苦难中得到什么教益似的。”

(一段小语言: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

从寒假到上个月中旬,差不多历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卢梭的自传《忏悔录》以及《忏悔录》续篇《漫步遐想录》,前者是卢梭在面对污蔑诽谤时极度渴望的自我辩护,而后者则是这料,人生总会有林林总总痛苦和烦恼,在这个路途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为什么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愤怒的;自我、友谊,这些都关乎生活、关乎人性、甚至,关乎灵魂。位伟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后路途的浅浅悲鸣。看完两本书的总体印象是:人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一、卢梭的童年

童年总充满美好的回忆,我们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会怀念自己的童年,而卢梭在《忏悔录》第一部里也无限追忆自己的童年。出身于工匠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出身丧母),大量的阅读增长了他的知识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弄坏了朗拜尔西埃小姐的梳子;种柳树。在前一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卢梭身上有代表着所有孩子的特征——“魔鬼般的倔强”,他在被逼问时“毫不动摇,我宁可死”(p16),每一个孩子身上似乎都有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执着、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自己的清白。这种性格我也曾经有过,并且在许多孩子身上看过,电影《晨曦中的小女孩》中的小姑娘在面对后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待不是自己亲身孩子的残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宁死不屈的“魔鬼般倔强”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相信,吃软不吃硬是每个孩子的共性,如果你想用“暴力”让他屈服,那么失败的往往是心软的父母。“一个儿童在平常生活里性情腼腆温情,但在激情奋发的时候却是那么激烈、高傲而不可驯服。”(p17)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有着自己的秘密的精神世界,而且是一个极为丰富的世界,成人的世俗老练思维是探取不到属于他们的这个纯真、新奇、熠熠生辉而又充满创造性的神秘世界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成年人的思维世界也没有他们的可爱、丰富。而在种柳树这件事上,我们又看到了小孩子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给柳树偷偷偷渡胡桃树的水分,挖出一条以为别人绝不会发现的“地下水道”,这么富有创意和趣味的一个事,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做得出来,成人是想不到这种“伟大的工程”的。在小孩子的眼中,布娃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有灵。

至于卢梭所说到的对朗拜尔西埃特别的感情我觉得蕴含了一种恋母情结。卢梭出身丧母,在父亲和姑姑的抚养中长大,自然对这样一位“有母亲般慈爱,还拥有母亲般的权威”的老师有着更复杂的感情,渴望被关注、被爱是每个人的天性,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小孩子,因此,朗拜尔西埃小姐打他的时候他产生了快感。卢梭很大可能是这样的情感需要,至于后来与华伦夫人发生关系后所表现的出来的负罪感大都是这种情感混在其中。此外,性早熟也是卢梭存在的,对于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书本早已对他的心智启了蒙,这也许是他特殊心理形成的原因吧。

卢梭在《忏悔录》中的大胆坦率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烈·莫洛亚为1949年法国勃达斯版写的序言》提出了这样观点:

但是这里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种坦率的目的是引出卢梭在性的方面的态度和表现而已,而这方面的坦率恰恰又是某种形式的暴露癖。写自己乐意去做的事,这就使他的放纵行为有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自己也因而感到分外快乐。在这一题材方面所表现的恬不知耻使那些和他是难兄难弟、共染恶习和一丘之貉的读者同他建立起密切的关系。(p626)

事实是什么,除了卢梭,没有人知道,大家从心理学等等方面猜错也是挺有意思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应该可以深入解剖,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去阅读相关书籍。

二、卢梭当学徒时的逃跑

很明显,卢梭的逃跑,离开家乡,并不类似其他小孩的离家出走,其他小孩的离家出走是叛逆期的最具诱惑性、冒险性、带有惩罚父母高压政策的勇行,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声行动抗议,宣告自己已经成年,有自己的思想,最终多数是以孩子们的胜利告终。而卢梭是彻底要逃离当学徒的打骂了,当然其中也有让他父亲担心的理由,在忏悔录中他后来也是提到其父亲只追他到半途,语气里的委屈也是有的。但他是一个冲动性的人,“当我由于空间而计划逃跑的时候,心里有多名凄惨,但是在一旦实行这一计划的时候,心里反而觉得十分惬意。”(p41),逃跑终于让卢梭“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了”(p41),而从这可以看出,卢梭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讨厌的事物,他的这份勇气也预示了他将来面对所有责难时的坚强。追求自己信念的他得罪了敌人、朋友,但他也毅然走下去,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大的思想家总在磨难中产生。

三、卢梭与戴莱丝

戴莱丝·勒·瓦瑟陪伴了卢梭差不多下半辈子,这位做洗洗缝缝工作的善良女人虽然没有太多的智慧,卢梭却“第一次看见这个姑娘出现在餐桌上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她那种淳朴的风度,尤其是她那活泼而温柔的眼神,我觉得是无以伦比的,”(p311)卢梭与戴莱丝有没有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维持了多久?这种爱情最终化为了亲情?这些都很难说,起码在《忏悔录》里面没有详细的说明,仅仅是卢梭单方面的描述是很难下结论的,只有当事人戴莱丝才有发言权。

卢梭也说:“我最初的用意还是想给自己找一种消遣。”p314“说到底吧,我需要有人来接替妈妈:既然我不能再跟她一同生活了,我就需要有个人来跟她的学生一同生活,并且我能在这人身上发现她曾在我身上发现的那种心灵的质朴与柔顺。”(p314)人总是渴望幸福的,卢梭也不是怪物,戴莱丝给了他无限的家的幸福和帮助,为其生了五个孩子,在每一次“逃亡”时留下了整理衣服、书籍,晚年照顾疾病缠身的卢梭等等。在《忏悔录》里我们可以知道卢梭的想法,但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个善良的女性的思想一无所知。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追忆华伦夫人(没写完就猝然而逝),却没有写到戴莱丝(卢梭在那时已经与戴莱丝结婚),只用我的妻子称呼了。

在此书里,我们只知道卢梭自己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卢梭是怎样的,却不知道。卢梭与伏尔泰、狄德罗、格里姆、以及诸夫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当时思想混乱、条理不清晰、急于为自己辩护、有精神错乱倾向的卢梭没法给我们详尽的描述,要真正评价这位伟大思想家,需要参考的书籍还有很多,但卢梭在法国历史上、文学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拉·罗什把她(戴莱丝)带到府里来了,什么话也不对她说,她原以为我已经走远了,一看到我,她就一声尖叫,扑到我的怀里。啊!友情,心灵的契合,习惯,亲密!在这甜蜜而又惨痛的一刹那间,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那么多幸福,温馨,安谧的日子全都涌上了心头,使我在近十七年几乎没有一天不形影相随的生活之后,更深切地感到第一次别离的锥心之痛。(p546)

四、卢梭与自然

无疑,自然成了卢梭最好的朋友,成了卢梭最后的精神栖息地。在《漫步遐想录》中这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受尽人情苦难的他,在自然中寄托了自己的精神思想,自然不会抛弃他,不会背叛他,不会暗中中伤他,在自然的怀抱中他有无限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自由地散步、自由地思考,没有人给他压力,也没有人限制他。人世是如此的可怕,他很自然地选择了逃避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况且当时他也不得不“逃避”。在发表了《爱弥儿》后到处被通缉、如丧家之犬一样从这个地方被赶到那个地方,无知的小民用石子砸他的房子,在经过种种的迫害和不被谅解后这位思想的先驱者终于感到他的“一切努力全都归于无效,徒然自苦而一无所得,于是决心采取唯一可取的办法,那就是一切听天由命,不再跟这必然对抗”(《漫步之一》),从而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卢梭在“和谐的大自然的抚慰下,处于心旷神怡的境界中,陶醉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感到自己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跟整个自然打成一片。”(徐继曾语)可以说,卢梭站在了世俗之外、自然之中思考人生,他对人生的淡然有一种来自一种道德的、理想的、形而上的优越感,看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到死亡“天下”却什么都带不走。看到世人为利益斗得伤痕累累,却忽略了品味幸福和快乐,卢梭自然就把他们当作舞台上的角色,蔑视世人、也悲悯世人。卢梭站在自然中与上帝同在,他在与上帝的高度上观看人生的过过往往,他与自然之神同在了。

自然陶冶着卢梭,给他安适处,给他养分,而卢梭也深爱着时刻保持本色的、宽容的博大的自然。这种寄情山水的情怀在中国魏晋时就出现了,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卢梭“出世”了。但卢梭真的忘却了世间所有的事吗?答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了。

“有一切理由这样想:卢梭在人类思维存在缺点所许可的限度里说出了真话——他的真话。”(p634)

注释:

忏悔录/(法)卢梭著;黎星,范希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漫步遐想录/(法)卢梭著;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XX

第16篇:忏悔录读后感

“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只有我能这样做。我洞悉自己,也了解他人。我生来就有别于,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我敢担保自己与现在的任何人都不一样。如果说我不比别人强,但我至少与众不同。如果要问大自然打碎了它塑造我的模子是好还是坏,大家只有读过此书后方可论断。”

“末日审判的号角想吹就吹吧;我将手拿着此书,站在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我将大声宣布:这就是我所做的,我所想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与恶。我既没有隐瞒什么恶性,也没添加什么善举。万一有些什么不经意的添枝加叶,那也只不过是填补因记忆欠佳而造成的空缺。我可能会把想当然的事当成真事写了,但绝没有把明知是假写成是真。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所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的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现在你的宝座面前。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当大家看完上面三段话后,一定知道此话是出于哪位大作家之笔了。他就是十八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伟大的平民作家——卢梭和他的《忏悔录》。他不仅是作家,还是文学家和思想家,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视为法国人民的骄傲。

卢梭的《忏悔录》是在他晚年写成的,他从1766年,也就是54岁开始写,直到1770年,前后用了4年多的时间方才完成。它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从孩提时代寄人篱下受到的粗暴对待,和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公,愤怒的揭露了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卢梭由于儿时受到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他的心里牢牢地扎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他整个一生,并且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该书名为“忏悔”,实际是‘控诉’和‘呐喊’,并对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卢梭由于出身贫寒,他周围的人大多是一些男仆女佣、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以及他自己的平民家庭。他揭示了这些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人格、性格特点,致力于发掘他们的自然淳朴的人性、道德情操、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此同时,也对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鄙夷不屑,大加鞭挞。这些人,在他的笔下,统统成了伪善奸诈、厚颜无耻之徒,一个个道德沦丧,阴险毒辣,与高尚的平民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时候,他却始终不愿意过贵族们那种奢侈豪华的生活,仍旧企盼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一处退隐藏身之地,和他的伴侣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干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然而,身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这种愿望最终是难以实现。

卢梭(1712—1778)生于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他出世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姑母抚养。十岁时,他的父亲打伤了一个贵族被迫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就离开了日内瓦,到瑞士和法国各地漂泊,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明,经过长期的勤奋和努力,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小有名气,受到欢迎。1741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迪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1750年,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著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1756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1762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由于观点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乎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在1778年7月,因贫病交加去世。他的

遗骸后来被移葬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卢森堡公园对面的先贤祠中。

卢梭的《忏悔录》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其中之一,他赞赏卢梭的诚挚与真实,他感到亲切的是卢梭的坦率,是卢梭对社会不公平的憎恨和对人的热爱。法国批评家勒赛克尔指出《忏悔录》并不完全是卢梭生活的历史,而主要是他的精神和情感的历史。这是对心理分析的杰作,是动人的论辩,是对他的论敌慷慨激昂的责难,同是也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高度评价了卢梭的作品,他说:“我们看到了一个一贫如洗,受人中伤、离乡背井,但仍然忧情满怀的思念故乡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而且理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又什么也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危害别人的、天赋不那么高的人的事情中去、但仍然保持灵魂的纯洁、无辜与天真无邪的人;他还是一个对当代人神秘莫测、为后代人极易理解的、既狡黠而又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一个对人们充满柔情蜜意的、天才的、品德高尚的恨世者。”

除了托尔斯泰,还有很多作家也深受卢梭的影响:比如,法国十九世纪悲观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他的《墓外回忆录》中就有卢梭的影子;还有德国的歌德、英国女诗人小说家乔治。埃利奥特、英国诗人威廉。沃兹沃斯、法国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习惯,正如他自己在该书中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恨、与世无争的人,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我之所以热爱卢梭的《忏悔录》,正如热爱他本人一样,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善良诚实,坦率正直,不畏权贵,敢于剖析自我,****裸的把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说出他的隐私,道出他的隐情,到了最后,他简直把自己剥成了一个赤条条的人。所以,该书能成为法国天才作家所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一点也不为过。除了卢梭,我敢说,在这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敢于这样剖析自我,把自己的一切****裸的、毫无掩盖和保留的暴露给读者。即使是我自己也不能,因为我没有卢梭那样的勇气和胆量。

第17篇: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

通读官员忏悔录,感触颇深。书中的官员在案件中,有的利用职权收贿受贿;有的因抹不开的人情犯罪;有的被灯红酒绿所诱惑,沉迷于觥筹交错中,进行权色和权钱的交易;有的因个人私欲而侵占国家的财产,不同岗位的典型案例,个个发人深省,感觉就像是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敲响了长鸣的警钟。

当初他们也曾经是手握重权,一呼百应,身价百倍的成功人士,也曾经是受人羡慕、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天之骄子,也曾经人生的道路上洒满了阳光和鲜花,却因为个人私欲的膨胀和放松自身的党性修养触犯国法,导致陷身牢狱,失去了自由和光明的前途。他们不仅毁掉了自已的形象、人生和尊严,其害更伤及国家伤及社会伤及人民以及伤及自己的亲人。

人见利而不见其害,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必亡。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换醒别人。一身囚服将他们与以往充满阳光的生活彻底分开,在冰冷的牢狱中他们无时无刻忍受着心灵的煎熬,为自己的失足而悔恨不已,这真是贪廉一念间,悲喜两重天。做为一名党员,如何提高自己拒腐防变能力呢?现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第一,自觉改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处理好工作内的关系,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观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从这些党的干部犯罪轨迹来看,他们受党教育多年,在做平民和一般干部时,应该说是有理想的、有信念的,但是随着位高权重,他们就懒惰了、不思进取了,淡化了、忘记了当初的宣誓和信念,忘记了党的宗旨,把人民给的权利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背叛了对党的忠诚,走上可耻的犯罪道路。

第二,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第三,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第四,自觉加强学习。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靠两条,第一靠学习,第二靠实践。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搞好了,知识丰富了,境界高了,眼界开阔了,看问题也看得透了,能够正确判断政治是非、理论是非,假丑恶、真善美,也能搞清楚一个人怎么活着才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正处在一个多维、多元的社会与时代。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归根结底,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因此,我们要永远做到:讲奉献,不谈索取;永远记住: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18篇:忏悔录读后感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读《忏悔录》有感

前不久,阅读了由xx省纪委、监察厅编辑的《忏悔录》警示教育读本,内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忏悔录》通过贪腐分子痛彻心扉的忏悔,真实再现了他们身陷囹圄后发自内心的反省,深刻剖析了他们逐渐走向腐败堕落的心理路程和犯罪轨迹,让我内心引起了强烈震撼。深刻认识到,身为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他们本应时刻牢记使命,为组织奉献,为人民谋福,却无视党纪国法,看轻群众利益,沉迷金钱酒色,可恨!他们本应积极履职尽责,担改革重任,解发展难题,却弱化党性修养,逾越法纪红线,最终作茧自缚,可悲!他们本应家庭和睦美满,为老人尽孝,为家庭尽责,却放纵内心欲望,大肆投机敛财,导致妻离子散,在方寸之地忏悔过去,祈盼自由,可怜!客观地说,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理由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在法纪面前,丧失了底限,在原则面前,迷失了方向,思想上的麻痹和行为上的放纵最终导致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力度,从坚决查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到从严纠正“四风”问题;从高悬巡视利剑,

— 1 — 到加强追逃追赃;从努力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到巩固全党动手一起抓反腐,这种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较好营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常言道,“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当下,党和国家一系列惩治贪腐措施的出台实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贪腐之人心存敬畏。但是,如果没有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很难有行动上的正确选择和判断。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职位升迁了,岗位重要了,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法纪观念、自律意识必须同时“上台阶”,否则很容易“栽跟头”。因此,一个人无论握有多大权力,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立言、立德、立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首先,要在提升法治理念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也是个人立德修身的保障。当今社会,管党治党越来越严,反腐之剑越磨越利,作风之弦越绷越紧,制度之笼越扎越牢,监督之网越织越密,不存在不受法纪、制度约束的“管理盲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懂得自敛、收敛、内敛,守住底线。试想,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出现短板,法治观念逐步退化,必然导致轻视、忽视、甚至漠视法律制度要求,出现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提升法治理念,把法治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式。特别是我们xx部门作为税收执法单位,更应当做践行法治的先锋,推进法治的典范。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用法律— 2 — 的理念来作出决策,用法律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使一切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全部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作,从而确保我们守住工作底线、执法底线和带队底线,切实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其次,要在强化规矩认知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我们都知道,领导干部违纪往住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透视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无视规矩、不讲规矩、破坏规矩甚至“自立规矩”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当前,有些干部不讲原则讲变通,不讲纪律讲“任性”,不讲正气讲圈子,导致监督失灵、政令失畅、潜规则盛行。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我们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强化对规矩的认知,强化对规矩执行,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尤其作为我们xx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整天8小时工作在风口浪尖,更要自觉学规矩、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严守八项规定、继续纠正四风、加强制度执行。要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法律规范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按道德准则办事,自觉在追求事业成功上用“加法”,在为民服务上用“乘法”,在谋求个人利益上用“减法”,在权钱交易上用“除法”,切实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为习惯、成为职业操守、成为从政品德。

最后,要在加强廉政修养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处

— 3 — 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经受住考验,有些人却身败名裂。原因很简单,就是世界观出了差错,思想上出了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强化内心修为,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要自觉加强警示教育,时刻警醒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对事业尽责、岗位尽职、家庭尽心、个人尽力,从基础上、根本上、思想深处培养干部廉洁自律的道德品格,树立廉洁奉公的职业形象。

总之,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责无旁贷自觉担当,时时处处率先垂范,才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 4 —

第19篇: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探索信仰与真理的道路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

中世纪的古罗马,宗教色彩浓厚。在西欧,宗教对一个国家有着很大的的影响,现在英美法系的立法同样受到深刻的宗教的影响。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自传《忏悔录》中,充满着他不断对自己的审视。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呱呱坠地的哭闹到年轻时的放荡生活,直至最后圣神的洗礼,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奥古斯丁的忏悔,不断的内心的懊恼与疑惑,那样的忏悔是如此的深刻、虔诚。

上帝创造了一切,创造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谁追寻主,谁就会赞颂主。“主啊,我的帮助者,我的教主,我现在要向你的盛名告知并忏悔,你是如何将我从紧紧束缚我的肉欲的禁锢和世俗事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奥古斯丁在书中反复提及自己内心与世俗和肉欲的不断斗争。是在反复的思索中,才探寻出接近上帝的曲折的道路。奥古斯丁谈了许多自己的“罪行”,接下来我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奥古斯丁认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是有罪的。婴儿,哭着要可能伤害他们的东西;对年长的人发脾气;因不顺从他的意愿而尽其全力打击和伤害比他们懂得更多的人,奥古斯丁把这些孩子小时天真无邪的举动认为这是“婴儿不是缺乏伤害他人的意愿,而是没有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最为深厚的宗教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是罪恶的,终其一生都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向上帝忏悔,博得上帝的怜悯与原谅。我想这点是和我们的文化大不相同的,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来到这世间的时候都是善良的美好的。孩童的童言无忌,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最真实的表达,他们如实的反映自己内心的活动也是“罪”吗,在我看来那就是孩子和成人的不同之处,那正是他们的可爱,如果孩子没有了那些小小的“无理取闹”岂不失掉了一种上帝创造的美好么,我个人对作者这样描述婴儿的罪恶持保留态度。

慢慢大了点,奥古斯丁感谢上帝赐予了他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知识,他享受朋友的陪伴,并远离痛苦、无知和悲伤,与此同时作者也回想到那时的虚荣与嫉妒;青春时期的肉体欲望和因贪婪而去偷窃,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偷窃“我们真正的快乐时做了被禁止的事”,这是一句多么真实的话语,我们喜欢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上帝的,同时我们所爱的这种自由是不负责任的自由。他忏悔了自己的善变,因自由意志而犯的错误。在探寻真理的路上,他忏悔着“我的骄傲使我到处漂游,随风飘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灵魂是软弱无力的,除非它抓住了真理的坚固之石。人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但那只是他们自己的意见,像一阵阵风把灵魂吹向这里、吹到那里,晕头转向”骄傲把真理的光挡住了,让我们怎么看见真理,即使真理就在我们眼前。

此外我再就好奇心这一点来谈谈我的想法。奥古斯丁把享乐和好奇心对比来

写。人们需要快乐时,就会寻找众多美丽的事物,但当动机是好奇时他们会寻找相反的事物仅仅是为了证明,不是为了一种不快的体验,而是为了体验了解和发现的滋味。在作者的言语中给我的感受是所有对不好事物的所吸引的就为好奇,实则不然,我们也同样有对美好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希望善于运用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生活;看看现今多少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些发明的老师不都是好奇心吗?这样的动机难道也能称其为“罪”吗?这样的好奇心难道还可以称为“没有价值,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吗?

奥古斯丁逐步探索自己的内心,即使在什么都逃不过上帝的眼,他依然深深的细数自己所犯下的罪。最后他终于在米拉接受圣神的洗礼,进入主的门下,做了主的仆人,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停止无时不刻的忏悔,向上帝祈求教诲,探索圣经的奥秘。在书中还清晰的了解到奥古斯丁的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母亲为儿子早年走过的错误道路日夜哭泣,向主请求宽恕,直至最后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影响到奥古斯丁步入圣殿后表现出来的极度兴奋与快乐。从这些我看到了,从古至今,在西方,信仰的重要。正如奥古斯丁说的那样,主可以治疗他的肉体疾病与精神痛苦。

在本书中,虽然奥古斯丁的某些忏悔我并不认同,但是,让我思考的不仅是我所不认同的,还让我思考的是他坚定的信仰和他对善恶的界限。透过他我看到了,在西方,信仰是如此的重要,重要到犹如他自己的生命,至今我也不是很透彻的明白信仰到底是怎样的,意味着什么,或许那就像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平时自己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的一个基本思考与底线。现在我们国人基本谈不上信仰,但我们也依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对我们来说信仰太过于抽象,太过于意识化的东西让我们难以捉摸,所以我们也就不明白信仰的力量,信仰也不一定就让我们做出最好的选择。再说到善恶的区分,现在让我们说善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一般我们也都是基于对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有意识和法律的规定为蓝本,但是在奥古斯丁那个时候是基于《圣经》,而圣经的编著则是由许多人合成,这里也难免会带有个人或某个时代群体的共同意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总是依靠原来的的意志,一成不变的来指导运动的生活。

当然,我也对圣经的“不可荒宴醉酒,不可放荡纵欲,不可纷争嫉妒。总要批带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表示赞同,奥古斯丁说“一个人如果像一座雕像一样被安置在一座极其宏伟美丽的建筑的一角,他将难以察觉他仅仅作为其一部分的这一建筑的美”,这样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读一本书不只是看看故事情节而已,了解不同人的价值观,更可以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虽然我找不到哪种信仰属于自己,但是我认为拥有一种善良的价值观,善良、真诚的对待整个世界,这样是否也是可以说没有辜负上帝创造了这样个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个体呢。

第20篇:忏悔录的读后感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小编收集了忏悔录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忏悔录的读后感一

现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主题演讲包括一个内容,就是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卢梭的忏悔录,老师说读完忏悔录精神层次会提升一层。自己于是借来了忏悔录来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还未看完,有所感,就记下来了。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忏悔录的读后感二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忏悔录的读后感三

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忏悔录读后感.doc》
忏悔录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