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选刊读后感

2020-11-20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散文选刊》读后感

第九期《散文选刊》读后感

看完王巨才先生的《回望延安》涌到嘴边的--

第一句话就是:延安精神今安在?

第二句话是:1938年在延安窑洞和梁漱溟亲切交谈的那个毛泽东和1953年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不给梁漱溟发言权利,被梁漱溟批评为没有\"雅量\"毛泽东还一样吗?住在延安窑洞的毛泽东和后来住进中南海的毛泽东还一样吗?

同是一个人,在野时是一副面孔,在朝时又是一张嘴脸,这变化也太大了吧?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独裁,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散文选刊》读后感。

同是一个人,弱势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海纳百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强势时唯我独尊唯我独革发动一系列政治运动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地制造了几千万对立面,最后弄得几乎与全体人民为敌,只相信老婆侄子专列服务员警卫员。

换个角度看,老王的《回望延安》不是\"拿昨日之手扇今日之脸\"吗?老曹认为此文的现实意义也就在此吧。文章开头很有激情,一下子就抓住读者而且马上联想到当代,越看越…(学老贾的《废都》,此处省略25个字,方框敲不上去,只好用省略号代替)

9期最好看的文章就是杨晓民先生的《消逝的名士》。

写魏晋人文最好的文章还是周大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我1973年在湖北宜都县城空荡荡的新华书店买到鲁迅的单行本《而已集》,通读一遍,最喜欢的就是这篇近20页的长文。一个1966届的小学毕业生和*中的狗屁初中生,拿着字典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第一遍,因为空前绝后的喜欢,后来熟悉到居然能够背诵,连自己都不相信。听说易中天先生能背诵《阿Q正传》,不知道他能否背诵《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机会我和他比试比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看了余秋雨先生的《遥远的绝响》,不怕大家笑话,也很喜欢。因为那时老余还没有改名,不叫\"余含泪\"。其实人与文是两码事,胡兰成那个人渣的《今生今世》就能看看,辛弃疾的词码得气壮山河,人品官品并不咋地。

刚才把《消逝的名士》与《遥远的绝响》对比着看了两遍,觉得《消逝的名士》比《遥远的绝响》结实厚重有见识,《遥远的绝响》更多是讲讲历史故事,演义演义,用了太多的小说笔法。韩石山先生就为此批评过余秋雨先生:你那还是写散文吗?

9期实力散文家是\"潘向黎散文特辑\"

选自她的散文新著《茶可道》中的七篇。潘向黎女士的小说《白水青菜》真好,我看过两遍,刚才又看了一遍,还看了陈世旭先生的《书途同归:又现代又古典的潘向黎》。

潘向黎女士的父亲潘旭澜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学人之一,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彻底颠覆了以往官方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更令人产生无数深刻的联想,100多年前太平天国的许多政令和我们40多年前的很多举措何其相似也?韦君宜先生在那本颇有分量的小书《思痛录》里说,\"1958年报纸上宣传,马上要实行共产主义了,废除家庭,儿童公有制,夫妻关系打破,男的集中住男宿舍,女的集中住女宿舍,星期六允许会面一次…\"。

这些烂七八糟的玩意太平天国不是都实行过吗?

我以为,在当代中国,大学中文系教授走出书斋跨界写历史书最出色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是潘旭澜先生,薄薄的一本《太平杂说》足以使潘先生名垂千古而不朽。当年潘先生那一篇篇剖析并重新评价太平天国的学术随笔发表时,在思想文化界引起地震般的轰动。用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先生的话说,\"《太平杂说》具有某种里程碑式的意义,显示了潘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勇气,也显示了潘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自由与和平、民主与科学,是潘先生心目中最高的价值,也是潘先生期望中国早日实现的目标。\"

那么,当代中国,大学中文系教授走出书斋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最具影响力的学人无疑是易中天先生了。老易太好玩了,试想,今日之中国倘若没有老易,读书人会多么寂寞,这个时代也要寡淡了许多。有人胡说八道,说喜欢老易的都是25岁以下的人。我周围就有一大群五六十岁乃至七十岁的老知识分子是老易的超级粉丝。

在潘旭澜先生的追悼会上,他的高足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先生尊师母之命撰写的挽联高高悬挂--

这里苦着呢!熬到今天真不易,总在盼盛世;

那边好些吗?遇见故人且尽欢,毋须说太平。

张鸿先生的《事情的种种可能性与道德无关》

是篇散文式的电影评论,对电影《洛丽塔》的分析得颇为到位,是篇佳作。\"绝大多数人在看了影片或者小说之后,感受到的是一种深刻的真诚,又纠缠在爱情和罪恶感里不能自拔的痛苦之爱\"。喜欢看外国电影的没有不知道《洛丽塔》的,小说我没有看过,但两个版本的电影我都看过,比较喜欢能接受,感觉也正常。绝对比韩国、台湾拍的多少有点类似的电影强得太多了,尤其是韩国拍的令人非常不舒服,感觉特别病态甚至恶心。

《随笔》《书屋》都刊登过写电影的随笔或评论,比如写《东方西方》《卡廷惨案》《窃听风暴》《狗镇》《四个月三星期零两天》等电影的,很值得一读。倘若再展开一些写,完全是一流的散文,因为影片的题材决定了的。我的一位朋友收藏了大量影碟,他认为最好的外国电影是《日瓦戈医生》,我更喜欢《燃情岁月》,一年总要看一遍总有新感悟,读后感《《散文选刊》读后感》。

钟文先生的《哪堪重问绛纱灯》

是9期第二篇历史题材散文,可读。但在叙述朱国弼寇白门的\"爱情故事\"和朱国弼被清廷囚禁时,有些情节过程没有交代清楚,影响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

鱼禾女士的《我的梦中居所》

此文简直就是你我他无数人租房分房买房的真实写照又是一个女人多半生的感情经历,不闲适不浮滑不浮华不煽情不小资不扭捏作态,平实的文字抒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鱼禾女士的笔墨张扬大胆有男气,不像有些人行文吞吞吐吐,我喜欢。

你看:\"我一向不喜欢贫贱的感觉,贫贱令我在许多要做的事情上望而却步。毕业以后很久,我都在为了扫荡这种贫贱状态而拼命。\"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妻子很多年前就公开说,\"我就是喜欢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其实没有人讨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因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中那种强奸民意的洗脑教育是最虚伪最无耻的。建国初的\"列宁装\"好看,还是民国时的旗袍好看,今天还用争论吗?今天还有穿\"列宁装\"的吗?

鱼禾女士叙述了溺爱娇惯弟弟的事情及弟弟的成长经历,结束一笔很重:\"渐渐跟我形同陌路。\"看得我心里一震,这一笔包含了多少内容啊。类似的笔墨还有很多很多…

这样的比喻寒气逼人:\"我心里忽然滋生了凄厉的荒凉…就像一场因为厌倦孤单而去赴约的相亲,你已经把底线退到了几个简单的\'不\'--不愚昧不鄙俗不恶毒--可是那个人的质地,还是滑到了设定的底线之下。\"这哪是写看房子,而是看人看社会…

还有和\"上比\":\"其实我并没有被亏欠,只是周围的巧取豪夺太多了。\"和\"下比\":\"我其实也接近于不劳而获\",有套间的办公室开空调喝铁观音配电脑累了开车散心,而那个年龄相仿的清洁工呢…连做梦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既解剖社会也反省自己。

是啊,这个世界上,我们前面永远站着很多很多人我们后面也永远跟着很多很多人,你永远不是最得意的也永远不是最悲惨的,所以得意不要忘形悲惨不要失态。

但从社会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蛋糕\"让少数人瓜分了,如果再不迅速及时地调整,后果不堪设想…

彭学明先生的《流年》

是一组传统的散文,《屋檐》《油坊》《仓库》,有许多让人眼睛一亮的描写,一个动词让一只句子有了生命力,鲜活蹦跳起来。老彭从2006年至今,写了一百多篇时评,他在博客\"提示\"里声明,\"一个从湘西来北京看世界的土家人。永远都会纯善如初,不被污染。永远都有不屈的骨头和血性。永远都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亲人。\"他在一篇博文说韩寒,\"对于韩寒,我一直心存敬意。韩寒的社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韩寒对社会万象敏锐的观察和批评,是我敬重的最大原因。\"

韩石山先生说过,中国有十个韩寒,文坛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仿造一句,中国有100个韩寒,中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人大教授张鸣先生在深圳演讲时说,中国所有大学教授加起来对社会的影响力都不如韩寒。

谁喜欢韩寒我就喜欢谁…

张慧敏女士的《落霜落霜》

有些小感觉让我想起张小娴那个女人精。

任美福先生的《润兰》

把那个小人儿写活了,四小节的题目起得尤其好。文中的那个\"我\",傻极呆极,女孩从来都是被追求的,第一句\"悄悄话\"必须是男孩先吐出口,尤其是那个年代。人间还有多少擦肩而过的爱情…

小伙子们看见你喜欢的姑娘该出手时快出手啊,晚了就被别人抢了啊…

车延高先生的《唐朝飘来的雪花》

题目起得真好。唐朝的雪花飘了1000多年,飘到武汉还没有融化,最后飘到了老车的笔下。

老车如今绝对是名人。许多人不知道武汉市委书记是谁不知道湖北省委书记是谁但是绝对知道老车谁。看来官人要想出大名必须写诗。不开玩笑了。

认真看完《唐》文,老曹收获多多,你必须承认老车肚子里还是很有些货色,绝对有两下子,不是只会写\"羊羔体\"。我边读边做摘抄,《唐》文后面乏力不如前面。在公众面前,老车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网民知道了老车的官员身份,就不看漂亮的前面,专门跑到后面找老车的\"屁眼\"瞧了。试问天下人,谁的\"屁眼\"经得住大众如此仔细的端详?《徐帆》《刘亦菲》那真不是老车的\"代表作\"啊…老车真的挺冤枉呀…

周家大先生的《一件小事》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住\"了几十年,其实,用今天人的眼光看,那不就是一篇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作文吗?值得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反复咀嚼吗?说句放肆的话,那不也是周大先生的\"屁眼\"吗?但在16卷《鲁迅全集》里,《一件小事》加上注释只占了三页。但如果把《一件小事》放在1920年看,就十分了不起,先生歌颂了一个\"低贱\"的三轮车夫,再大而言之是歌颂了劳苦大众,也是所有这种文章的源头和起点呀。

《唐朝飘来的雪花》去掉每一小节前面的阿拉伯数字,阅读效果更佳。

老曹感觉老车有点\"贪婪\",鱼和熊掌都伸手抓,挨骂也属正常。网民骂的不是老车,骂的是一个心口不一的团伙,老车只是那个团伙的\"符号\",代骂受过而已…

希望老车尽快推出《宋朝洒来的雨点》、《元朝掉下的冰雹》…

(周大先生的名言:孔雀开屏很好看,但是到了背面看,就只剩屁眼了。)

徐怀谦先生的《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喻虹女士的《一个门卫的独舞》

秦锦屏女士的《没有落叶的城市》

都可看。

10号拿到刊物,4天看完1天敲完,奔六之人,还不痴呆吧?你过来,老曹悄悄告诉你,这是冬泳的结果。生命在于动动和冻冻。

推荐第2篇:小小说学会工作总结

小小说学会工作总结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在省作协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围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感应时代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以抓创作、促繁荣、出作品、出人才为工作重点,克服困难,团结进取,奋力创造,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四川的小小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精心组织,“十个一”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年初确定的“十个一”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一是举办了一次以上征文。学会加强合作,与四川省乐至县交通运输局、《微型小说选刊》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交运杯”全国微型小说大奖赛。本次大赛历时半年,得到全国各地微型小说作家的支持,共征集到以交通运输有关题材的微型小说400余篇,经过初评委初评后,选出100篇交由终评委复评。本着公正公平原则,100篇微型小说全隐去作者姓名、地址。经终评委认真评定,最终评定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十名。

二是举行了一次评奖。省小小说学会与四川省作家协会、安岳县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安岳柠檬杯” 四川首届年度(2014年度)优秀小小说评选活动历时一月征稿,共收到稿件125篇,经审核,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98篇,通过初评、终评,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刚才已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三是举办了一次笔会。四川小小说学会与东北小小说沙龙、《参花》杂志社联合举办“恒通杯”小小说创作网上笔会,会员必须先交稿,贴在中华微型小说网上,选送优秀稿件在《参花》上发表,并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十名,做到有的放失,确保了笔会出作品、出成果。

四是编好一本选集。省小小说学会与成都圣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选编的一本学会会员选集,正在出版中。

五是开展一次采风活动。4月上旬,省小小说学会应甘洛县委、县政府之邀,组织部分会员到凉山州甘洛县参加了光影四川。魅力甘洛大型电影活动优秀电影赠送和文学采风活动,与会人员参观了彝族新村,领略了彝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六是开好一次研讨会。在甘洛县,学会对会员白玛曲真的作品进行了研讨,省小小说学会会长欧阳明作发言,副会长杨轻抒、王平中,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仁清,副秘书长曾明伟、胡容出席研讨会。

七是办好一个网站。学会为办好中华微型小说网,为会员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了中华微型小说网的建设,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取销了“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专区“学会组稿”子栏目,增加“首届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优秀作品评选” 子栏目,此栏目现有学会秘书处、学会活动、会员建议、首届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优秀作品评选4个子栏目;“学会会员专区” 由原来的会员新作、会员作品展增加为《四川文学》中旬版在线选稿、会员原创小小说、会员会赛作品、会员作品研讨、四川省小小说名家专栏、会员报喜台6个子栏目;新增恒通杯大赛专区和“交运杯”大赛作品专区;“网站会员专区”在原创微型小说、百花园、在线选稿、理论与批评、网站作品研讨、友情交流子栏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西南商报》副刊、伊春微型小说群和网站注册会员档案3个子栏目;“信息看台专区”保留原来的文坛动态、征稿组稿、报刊书籍目录、图书出版4个子栏目;“站务专区保留原来的站务及其它、版主会议室、意见与建议、旧帖回收区4个子栏目。改版后的栏目更加合理,会员的交流活动更加形式多样。

八是发展一批会员。省小小说学会始终把文学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通过不同形式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加强对创作思想的引导,增强广大小小说爱好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一批有创作潜力的作者发展为会员,2014年,学会新吸收了11名新会员,会员达到了300多名。同时,积极推荐会员加入上级作协,学会会员王蓉(白玛曲真) 被批准加入了中国作协,林仁清、胡容、刘安龙、叶源洪等被批准加入了四川省作协,王平中、王斌、牟喜文、宋超、夏妙绿、代应坤等加入了中国闪小说学会,王平中还被选为中国闪小说学会理事。

九是成立一个基地。省小小说学会已与成都武候区作协协商,决定在成都武候区成立四川省小小说创作基地,只待挂牌。

十是召开一次年会。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2014年工作,并对会员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此项工作正在进行。

(二)鼓励创作,学会会员作品质量大幅提升。

作为一个省级小小说学会,学会把文学创作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会员深入生活,大胆探索文学创作的新路子,创作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学精品,促进全省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学会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会员出版、发表作品,全市一大批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选载和获奖。

1、发表。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闪小说1000余篇。

其中牟喜文在《百花园》《参花》《小说月刊》《 小小说大世界》等报刊发表小小说124篇。蓝月30多篇小小说在《小说界》《世界华文作家》等报刊发表。刘婷在《百花园》《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20多篇小小说。宋超在《国际日报》《中华日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65篇。代应坤在《参花》、《皖西日报》等报刊发表小小说等12篇。张玉兰在《自贡日报》《羊城晚报》《辽河》《金山》等报刊发表23篇。此外,王孝谦、杨轻抒、骆 驼、刘靖安、石建希、林仁清、曾明伟、吴永胜、崔立、张丽、樊碧贞、陈勤、冷国文、张玉兰、姚讲、侯文秀、晓立、郑贵梅、陈勤、徐慧莉、席维涌、王斌、李桂芳、周月霞、周仁聪、冷夜雨、海棠依旧、杨清舜、张格娟、张新盛、雷高飞、花瓣雨(曾卫红)、叶襄渝、侯春艳、余向红、卓君、夏妙绿、李涣军、何涌、祁军平、汤其光、李蓬等等100余名会员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小小说近1000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阳市形成了一支以欧阳明、王平中、伍忠余为代表小小说创作队伍,2014年,欧阳明在《四川文学》《广西文学》《山东文学》等报刊发表小小说27篇,王平中在《金山》《北方文学》《当代闪小说》等报刊发表小小说60多篇,伍忠余、付会玲、曹礼芹、钟红英、都国胜、蒋东旭、李英等资阳籍会员也在《四川文学》、《精短小说》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小小说。

2、出版。2014年,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在国家、省级出版社出版小小说20余部。

其中王平中的闪小说集《我终于赢了》、张玉兰的小小说集《会跳舞的风信子》2014年6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欧阳明、王平中小小说二人合集《赔你一只花蝴蝶》,刘婷、张新盛小小说合集《将军的心愿》2014年3月由文心出版社出版。伍忠余小说集《有古井的小院》2014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夏兴初的小小说集《冠军是这样得到的》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田际洲小小说专集《花开的声音》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朱晓剑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分别出版《舌尖风流》、《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骆驼小小说选集《红橘甜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蓝月的作品集《阳光穿过的早晨》《午后》分别由花山出版社2014年7月和中华民族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代应坤闪小说集《飞舞的白蝴蝶》通过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终审。

3、选载。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不但创作的作品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有200余篇作品被知名刊物或图书选载。

其中欧阳明的16篇小小说被《小小说选刊》《徽型小说选刊》选载。骆驼小小说《拒绝》《红橘甜了》等小小说36篇次入选2014山东省鲁人版高三语文试卷、《2014中国小小说年选》等语文试卷、课件、选本、选刊。王平中有47篇小说进入各种选本选刊,其中《你猜我看到什么》进入苏教版八年级《窗》课件、《英雄无双》选入新加坡《锡山》杂志2014年半年刊,闪小说22题入选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华选粹》三卷本中。张玉兰《停电一小时》入选《情场麻辣烫》,《七夕之夜》入选《2014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樊碧贞8篇小小说作品入选《中学生必读的爱情小小说100篇》等选本中。蓝月20多篇小小说被各种选刊选本选载。刘婷的小小说《陌生的朋友》被《小小说选刊》选载。

4、获奖。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会员有100余篇(部)小小说作品获得各种奖励。

其中王平中的小小说集《猜猜我是谁》、长篇小说《紫竹观音传奇》、散文集《普州揽胜》获资阳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资阳市人民政府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欧阳明的小小说集《遭遇情人节》获资阳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瞎话》获《金山》杂志与中国移动通信镇江分公司举办微型小说热力赛创意奖;都国胜小小说《调令》获“鹿城清风”全国廉政小小说创作大赛三等奖;曹礼芹散文《十年自信》、《价值五角钱的口角》获四川首届非常梦想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文学作品散文类优秀奖;钟红英散文《台湾印象》获第五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铜奖;林兰英诗歌《梨花》、《我的美》、《上帝,我曾经是你亭亭玉立的女儿》分别获第六届重庆。二圣梨花节“梨花诗宴”诗歌优秀奖、全国第六届“虞姬杯”大赛三等奖;代应坤小小说《赊来的电风扇》获得“恒通杯小小说大赛”优秀奖、《怒放的生命》一书获得安徽六安市社科类文学作品评选三等奖;张玉兰《格桑梅朵》获《微型小说选刊》举办的交运杯征文一等奖;白玛曲真获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创作奖和全国诗歌大奖赛银奖。刘婷《裸模》等小小说获得“中国当代小说奖”,首届全国“武则天乾陵杯”精短小说大奖赛,获得2014年度中国新锐闪小说作家称号 。牟喜文小小说《画鲤》获第十一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大赛二等奖,《拯救》荣获“庄子税苑杯”全国税收小小说大赛三等奖、《女皇与锔匠》获首届“武则天乾陵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三等奖、《脊梁》获“牡丹疾控杯”第一届全国闪小说大赛铜奖。蓝月10篇小小说获黔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等各种大赛奖励。

(三)反复磋商,学会有了作品发表阵地。

2014年,省小小说学会在省作协的支持下,通过与《四川文学》反复磋商,达成了承办《四川文学》中旬版协议,并从2014年1月正式创刊发行。学会终于有了作品发表的阵地,对凝聚会员,促进学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荐第3篇:昆体良教育论著作选刊读后感

《昆体良教育论著作选刊》读后感

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约35—约95年)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他对于教育事业怀有很大的信心,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鼓励的,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这和现代大多数父母和教师所持有的观点是一致的,代表了社会主流教育思想。

昆体良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天赋的素质在学习上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抱怨只有少数人有能力可以接受教育,而多数人是迟钝的;相反,大多数人是敏于理解和乐意学习的,那些呆笨的人如同不正常的事物一样,是非常少的。他竭力主张并多方论证了公共教育比私人教育优越的观点。他要求未来的演说家必须生活在最公开的和阳光普照的公共生活之中,要善于与社会交往,从而经常受到新的刺激和鼓舞。

在昆体良看来,对于雄辩家的培养要\"从咿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具体来说,分成以下几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

他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是在家庭里进行的,父母、保姆、家庭教师都是幼儿的教育者。尤其强调保姆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说话准确的人,因为她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

第二阶段:初级学校。

他反对古代罗马贵族聘请家庭教师的传统做法,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在他看来,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冷淡、自夸和羞怯的习性,而学校教育则不同。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朋友的环境,而且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雄辩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

在初级学校中,昆体良认为,儿童主要学习阅读和书写。他在总结自己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倡导因材施教,深信每一个儿童都具有才能上的个别差异。昆体良看到并提出了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问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他对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必须以父母般的态度对待儿童,并彻底了解儿童能力的差异和倾向。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是有学识的,

他们应该热爱儿童,耐心地教育儿童,注意研究儿童,讲究因材施教。他提出一个极有意义的愿望,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抽出一些时间到初等学校去授课,以便研究儿童、研究教育儿童的方法。

当时流行于罗马学校中的体罚他是强烈反对的,认为这是对儿童的凌辱。用体罚的方法来驱使学生学习,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相反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学生不学好,那是教育的过错,应该用竞赛、奖励、教师的关怀爱护和学科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去保证学童学习好。教师的鼓励和榜样是使学生学习成功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教师在识辨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后,就必须因材施教。

他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对于智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学的进度和内容方面可以适当迁就一些;但对于天赋素质丰饶的学生则要尽力培养,便之成为真正的雄辩家。另外还提出,\"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的方法。作业的分量和改正错误的标准应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昆体良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对于一个雄辩家来说,记忆力是头等重要的,它可以通过练习来得到加强和发展”。 在儿童年龄很小时,就要让他背诵许多优美的诗文,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但到了儿童能够理解时就会对他们大有稗益。在学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儿童的记忆力,使其得到不断地强化和充实。

对儿童的天赋才能昆体良有很高评价,这是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华。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把小学教育看作全部教育的基础。他不赞成罗马7岁入学的传统习惯,主张儿童应提早入学,但学习不能负担过重,教学中应多渗入游戏的成份。他相信游戏可以增强儿童智慧,培养儿童的道德品格,不过不能让儿童游戏过度。主张学校课程不宜单科独进,而应该多科并进,对学生的精神是一种调剂,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学习质量。他认为课程门类多,不致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因为青年的接受性强,接受量大,而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昆体良奠定了教学中量力性原则的思想基础。他认为,教学中既要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又不可让学生放弃力所能及的尝试。这中间包含了耶律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成就动机与作业效果动态变化关系的思想,符合儿童教育特点,是指得我们现代教育借鉴的。

推荐第4篇:桥优秀教学设计小小说

篇1:《桥》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 《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作者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桥?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桥》。

2、了解作者。——此时是学生汇报资料还是由老师介绍?如果是老师出示资料的话,尽量抓住关键词句,让资料的内容简洁,便于理解。

师:同学们,《桥》是一篇小小说,因为它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所以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二)合作交流

1、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2、出示词语:

(1)第一组:咆哮 狂奔而来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洪水)

推想:咆哮的意思。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想象一下,然后再去读这个词。指读

方法指导:我们推想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 得有滋有味了。

(2)第二组:清瘦沙哑地喊 冷冷地说

这组词,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读?读一读,自己先试一试。这是描写谁的? 指导“冷冷地说”,再读

(3)出示:祭奠

祭奠是什么意思?出示汉字演变

你觉得中国的汉字怎么样?(博大精深、变化万千)

写一写这个词。——如果是教师在黑板示范的话,一定要在田字格中范写,便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 构。

课文中是谁祭奠谁?(文中的丈夫我们可以称他为老支书。儿子是文中的小伙子。)还写了哪些人?板书: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

3、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

1、这是怎样的桥?

(1)所有的人命运都和桥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怎样的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窄窄的桥、挽救人们生命的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2)这是一个救命的桥,但是同学们,一百多号人哪,惊慌失措的人们如果一起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后果,怎样?(塌陷、断裂)

师: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 (通往死亡之路的桥、断桥)

2、聚焦老支书,体会老支书的崇高精神

过渡: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让它成了救命桥?生:(齐)老支书。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7—2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或者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从这句话你读到了老支书的什么特点?(沉着冷静)这句话的哪些词最能体现老支书的沉着冷静?(盯)老支书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假如你就是这群乱哄哄的人群中的一员,你看到老支书的眼神,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板书:神态)

老支书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尽快的镇定下来。从老支书的这样一个神

态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支书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谁可以读好这句话?指读、齐读

②“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位人们都拥戴的老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员放在最后,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他不愧是一个让人民拥戴的老汉。

师:先告诉大家桥窄,是要告诉大家过桥排成一队的——

生:(齐)原因。

师:又告诉大家要排成一队不要挤,这是告诉大家——

生:(齐)怎么过桥!

师:最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生:(齐)党员排在后边!

师:在危难面前,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前面,同学们再看这句话,仔细地看,看看它和其它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这一句话里有三个感叹号。)

师:再看看这三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句话的每一句话文字特别地少。) 师:很短,是吗?说一下,为什么如此短?

引读: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容得去多说一句废话吗?斩钉截铁,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镇定自若,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不容商量,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大家一起读。

生:(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③老汉突然冲上来,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支书?(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老支书的哪个动作让你最感动?(揪)老支书揪出的是谁?是儿子吗?此时此刻在老支书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一个党员)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老支书的心理已经没有了父亲和儿子,只有党员和村民,老支书的这一揪对村民意味着什么,对儿子又意味着什么?(生还、死亡)明知是生死攸关,却依然铁面无私,好一个狠心的父亲。谁能读好这句话?指读、齐读。

师: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铁面无私的狠心的父亲。

④老支书汉一心想着群众,却把自己的儿子从队伍里揪了出来,是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你从哪儿感受到他对儿子的爱?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句话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支书?(父爱)哪个词最能表现此时老支书对儿子如山般的父爱?(推)师:一个“推”让我们感受到老支书此时他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对儿子的爱,生齐读——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水已经爬上胸膛了,老支书心急如焚,再读——

⑤师:一个“推”让我们感受到老支书如山般的父爱,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就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体会到老支书的心情,这是一种很好地写作方法,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上。(此时,师适时的副板书:抓语言、动作、神态) ⑥老支书把小伙子用力地推上了木桥,可是,那座桥却“轰”的一声塌了。洪水淹没了那座窄窄的桥,(多媒体音乐)洪水也把小伙子吞没了,也把老支书吞没了。同学们,端起课本来,看到课文的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指生接着读。

生: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她来祭奠两个人。

生: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她来祭奠两个人。

生:她丈夫和她儿子。

(四)巩固延伸

1、回读语句,引导学生体会题目的深刻含义

师:老人家跪在泥泞的地上,她早已苦干了眼泪,她失去了世界上她最亲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那位老汉,那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他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是他清瘦的脸庞,还有他在这场洪水当中的语言、动作,那就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啊。再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又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

生:(齐)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沙哑的喊话”,再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读。

生:(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一座窄窄的木桥消失了,可是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架起了一座永远的生命的——(生齐) 桥

2、品读践行:用上学习本课的方法,边读边想:

(1)、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

(2)、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神态

老支书 动作 揪推

语言 桥——乡亲们 洪水

小伙子

篇2:名师案例 《桥》优秀教学设计

名师案例 《桥》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桥》是一篇小小说,本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文章展现了小说的一些表达特点:1.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除了小说体裁体现的这些特点以外,课文还重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高尚的品质,在这里既可以进行一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是一种习作方法的指导,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多读感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既感受小说的以上表达特点,同时感悟人物高尚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村支书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学突破:聚焦老汉,通过朗读关于老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感悟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感受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四、教学设计

(一)检测、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放肆、呻吟、势不可当”等。 2.学生体会怎样写对、写好“奠”字,师指导书写。

(二)谈话导入

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 2.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得到了全村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设计意图】学生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聚焦老汉形象、品质

1.学生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看看哪处描写最能打动你。 2.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

(1)抓住老汉的语言描写。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语言描写有什么特点?句式简洁,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形势危急,而老汉的喊话像大山一样坚定,是一个临危不乱的人。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语言描写。

(2)老汉面临的“危”是什么?恶劣的环境,人们慌乱的局面。 ①找到文中相关语句描述环境的恶劣,学生谈体会。

抓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句较强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比喻、拟人句的表现力,感受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②你又从哪里体会到了人们的慌乱呢?抓住“跌跌撞撞、你拥我挤”等关键词来体会。 篇3:《桥》公开课教案(征文) 《桥》教学设计

教师:陈明毅

一、教材分析:

小小说《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10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认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语言简练,大量留白,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结尾出乎意料。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导入(2011年6月6日贵州望谟特大洪水)

师:同学们知道2011年6月6日的深夜发生了什么事吗?这是望谟人民无法忘记的一场大灾难。现在大家就沉下心来观看过去的一段视频。然后谈谈你的心情。

师:同学们,看过视频后,有的同学表情很紧张,有的很痛苦,有的陷入了沉思,想必你们有很多话要说。

生:纷纷谈感受

过度语: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就这样吞没了多少人的生命, 吞没了多少财产,吞没了多少家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样的一篇文章。

1、板书课题《桥》

2、读题(个人读)

师:有味道再慢一点就更有味道了;谁再来读一读,声音很温柔,水波很清,这是一座很美的桥;女同学的声音很温柔,这是一座古典的桥;谁再来度,有问题了,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请你再自豪地读一读。

过渡语:同学们看呀,一个简简单单的桥字,当我们赋予它不同的情感时他就会生动鲜活起来,其实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这样,当我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去阅读的时候,文中的人物就会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预习课文没有?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

1、认识词语:咆哮 狞笑 狂奔 放肆 势不可挡

2、观察一下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这是怎样的洪水?( 出示课文插图和描写洪水的词)

3、学生看着词语和插图描述洪水

师: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在一起想的时候,头脑中始终就会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孩子们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黎明,走进这场洪水吧.

(三)、学习课文的1—6自然段,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1、指名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乡亲们慌乱的句子。

2、出示句子,分角色读:男生读描写洪水的句子,女生读人们惊慌的句子。

3、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再次感受描写洪水肆虐的句子

过渡语:洪水咆哮着,狞笑着,惊醒了还在熟睡的乡亲们,孩子们,说到这里我们的心都提了起来,乡亲们还有路可走吗?村民们最后得救了吗?是谁在中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质。

(四)、读课文,抓对比,感受人物形象。

1、是谁在中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党支书)

(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2、请同学们静下心默读7—23段,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描写老支书在危险关头的举动,用心感受一下,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1)谁来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想一座山。

师:面对这可怕的洪水,疯了一样的人们,老支书为什么不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像一座山?

生:体会到老汉临危不乱,村民是惊慌失措,而老汉却是那么冷静、镇定,从容不迫。但仅有冷静和镇定,乱哄哄的人群会停下脚步吗?

生:因为老汉的威信很高,所以全村人都拥戴他,无声胜有声的举动让乱哄哄的人群终于停止了脚步。

师:文中还有那些话是描写老支书的?

(2)谁来读第二句:(出示句子)

个人读: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现在情况这么急,这样喊话行吗?声音太小了,压不住乱哄哄的人们。谁再来体会一下

师:从三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老支书心系群众。

推荐第5篇:SCI文章的选刊和投稿

SCI文章来说,3分以下都是差不多,跟国内比,也高不了多少,因此大家只要稍有自信,加上写作比较熟练的话,烂文章也能搞个SCI,但是3分以上的文章就别想了,没有真水平,不要混。10分以上的,那是高水平的,国内能投这方面的文章的院所,不超过10个。

有关写作,个人认为还是广泛阅读!但一定要看英文的,而且不能翻译,就这样看,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写作地道与否,这还要看英语水平,以及阅读量的多少。其实许多文章都有固定句型的,部分句子不会写,可以直接拿人家的句子,语法来套,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因此平时注意将一些优秀的表达的句子,收集起来,多读几遍,评味一下,自己写的时候自然有感觉了。

一般来说,大部分文章都是按普通的写法,如多用复合句,写得要严谨,定义要清晰,表达的词一定要精确,如show, indicate,suggest等词都有细微差别,需要体会的。另外,句子要变化。语法方面,基本原则是引用别人的都用过去时,abstract, discuion部分也用过去时为宜,文章正文用现在时,当然也可以用过去时,用过去时,表明尊重编辑和读者的意思,不过一般大牛写文章则用现在时,体现自信。

投稿,有讲究,不同杂志有不同的风格,我举一些例子吧:

JBC,要求数据详尽,方法变化多,论点要小,但做得要深入,若有一两种新方法作为亮点更好,但不强调创新。

PNAS:idea第一,文章第二,方法也不必过多,但方法最好有些新意,但结论一定是全新的!做的不必过深入。

Science:idea第一。但Science文章确实牛,简洁!idea绝对是创新无比,而且数据极有说服力(数据量并不大),与PNAS相比,创新方面更强,另外,数据论证更严密。

Cell:创新必需的。而且任何一个结论,至少要从三个不同角度证实它,否则免谈。另外强调深,精,许多Cell文章不是这个领域的都看不懂。

JCI:医学方面经常投的杂志。与Lancet与新英格兰比,差一个档次,但是也是一流的杂志了,14分,它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不象前两本杂志,若是基础研究,水平就得类似Cell那样,或是临床方面,就得是大规模研究,或极度创新的或突破性进展,否则免谈。但JCI简单了,如果用基础研究的方法论述临床某一个常见的问题,基本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仅仅做临床,那是难发表的,不过JAMA倒可以考虑,但那是有门户之见,不是一般人能投成功的。

另外,投稿时,有许多杂志稿源不够(主要是发表量大,而且SCI分数不高,2-4分之间),他们审稿特松,如brain resear

ch, BBRC,brain,pain等,这类杂志审稿松得要命,因为稿源严重不足!基本只要写作没有太多的问题,投去很快能接收,而且发表极快,但是文章水平就不好说了。

另外,做科学,有几种说法,有idea 的大牛人,那是发表CNS文章的。如果没有呢,那就做做模仿或gap junction的工作,也可以混日子,模仿和gap junction工作,也能发表6分以下的文章还是行的。但是一定要跟上时代,老是找最新的东西模仿,不过这样基本难以形成自身实验室的特色了,也不会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

作为学生来说,尤其在国内的话,想投SCI,有一些小窍门:

1 找个新蛋白或新基因做做。一般来说,选择一组新基因和新蛋白。我个人建议方法学一定要成熟简单,不要创新。如用western blot或定量PCR也就够了!许多人在方法学上面浪费太多时间,而实验室条件又不够,最终折腾死了。选用成熟的方法,但是一定要选新目标,容易出好文章

2 内容要做精,不要做多。围绕一点做就行了,国内许多学校贪多求全,文章呢,只能发表国内的了,做不深入。

3 在统计方面下些工夫,好的统计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不过生物类文章统计不是太重要了。但生物类文章做几幅漂亮的图,还是需要的,如免疫组化的图,confocal的图,荧光染色的图等。

4 选择合适的杂志。有些人喜欢投十分专业,对口的杂志,这时候往往中不了,因为文章水平不高,难中。相反,选择那些不太对口的杂志,编辑对这个领域不是很懂,而且这样的文章对这个杂志来说,还是“新”文章,反而容易中。

只要懂得这四点,在博士期间发表过5分以下的SCI还是轻而易举的

天使托

肾脏方面不是很懂。但其它学科了解一些皮毛。

如胃肠道,有一个叫国际胃肠病学杂志,实际上是华人办的,杂志很烂,但是SCI哦!国内稿件,只要是英文的,投过去,基本是100%中。

还有亚洲男科学杂志,上海生科院办的,影响因子还不错,1分多。

国外综合性的如life science (2分左右,极易投稿),BBRC(3分,极易),有些在引范围的,我想也应该不太难的,只是没经验了。

神经科学方面 Brain Research(2.5分左右,极易),其它如pain, brain等。

神经内科方面如stroke(卒中),有点难度,但不是太高。

心血管内科:Am J physio(美国生理学杂志,有一个系列的,其中有一个是心脏方面,较容易投),cardiovascular research,现在好象不好投了,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得多!再高的是circulation和circulation research,基

本国人投希望小。但是hypertesion,这个杂志还不错,5-6分吧,容易接收,偏临床,但只要做基础一点,易接收。如果做钙的话cell calcium可以考虑,3分左右,专业的钙杂志。

呼吸方面: AJP系列,同上,也有呼吸方面的,虽然分数不高,但整体口碑很好,属于美国生理学会的下面的。有些则是外科的chest。

生化与分子生物方面,BBA和JBC,每年发行量超大,因此命中率还可以,不过风格一定要吻合。更好一些可以上JCB,强调Idea 一点了,或embo J , FESB J,都是极其不错的杂志,投搞过去,人家修改层面比较大,提的意见比较多,很适用,按他们的意见一改,基本就OK了。

发育方面,Development当然好了,不过想中,不容易,做得要十分深,尤其是做到模式生物,或发育早期的基因调控方面,才有可能会中哦。Gene and

development,稍好一些,偏技术方面,也是不错的杂志,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血液方面:白血病杂志可以作为起点,4分吧,较易投,对中国人感觉也不错。blood,当然是行业中最顶级的杂志了,以前我有几个同学,都发了这个杂志,他们感觉是这个实验室必需要有传统,但第一次投较难,一旦投顺手了,特容易。对中国人的成果很认可。基本看来是有创新,加上一两项新技术,如RNAi,双杂交,蛋白质组呀等等,就能中。

动植物方面,外行。

细胞凋亡方面,通常生化的杂志都可以投,但这里有几个较有意思的杂志,可以考虑,oncogen, cell differentiation,这两个杂志,分数都不错,而且要求不高,分数比JBC高,但要求比JBC低,只是创新需要高一些。再低一些是apoptosis和cell sigaling,这两个杂志好象在3分左右,容易接稿。但是apoptosis人家可是专业的哦,任何小毛病都不要放,老老实实的,否则容易被人发现尾巴的!

干细胞,低端的是stem cell,分数不高,但是近年来看要求倒是越来越高了,国人投稿成功率直线下降。反倒不如走发育方面的路子,或细胞分化方面路子,有可能会更好一些,不建议投专业的干细胞类杂志。

推荐第6篇:《小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以《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为课例

一 趣读小小说 初识特点 1 (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预设:

生: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师:你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推想阅读,看到前面,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是谁在敲门?

师:对呀,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个敲门的人是谁,是外星人吗?很多很多问题由此产生了。据说,这是史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篇据说是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

(分片段出示小说《三封电报》)

(出示)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巴布被狮子咬死,弟弟告诉姐姐。

(出示)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 师:伊莉薇娜有没有收到丈夫的尸体?她此时心情会怎样?

生:没有收到。伊莉薇娜此时肯定非常高兴,原来我的丈夫没有死! (出示)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师:这个故事巧妙在哪里?

生:巧在运回来的包袱里,尸体是在狮子的腹内。我们读到最后一段才明白故事的结局。

师:是啊,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你看伊莉薇娜从开始的悲痛到后来的喜悦再到最后的悲痛,经历了一波三折。

二 概读小小说 把握整体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大家有没有预习过?第一遍读小说,我们一般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回忆一下,《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我”为康威先生做了什么事情?康威先生又为我做了什么事? 师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

哪位同学看着人物、故事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还有很多,有售货员、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还有修鞋的吉特勒先生等。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自己平时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自己先读,然后五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海报纸上。 我在自己班级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画了这样一幅情节图,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三 比读小小说 发现异同

过渡: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你们手上有两张便利帖,一张便利贴写一条相同点,另一张便利贴写一条不同点。

交流 预设:

生1:小说的相同点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很快乐的。 师:你一下子就扣准了小说的主题。很好,请你贴到黑板这个区域(黑板上画一颗爱心,教师把爱心分成三个区域,生1贴便利贴)。(对另一生)你接着说第二条。

生2:两篇小说都是关于爱的。

生3:都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生4:都是年轻人帮助老年人,老年人回报年轻人。 生5: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 (出示《爱之链》最后一段。)

生:“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师:为什么没有这句话,整个故事就不一样了?

生:因为故事一直没有说“女侍者是乔的妻子”,到最后才说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 师:这就是小说的奥妙所在。如果老师把一个字去掉,整个人物关系就不清楚了。是哪个字? 生:“乔”。

师:去掉“乔”,读读故事结尾,是不是就表述不清了? (生齐读去掉“乔”的结尾段落。)

师:没有“乔”,你是不是还会想到女侍者的丈夫就是“乔”吗?好多小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异峰突起的结尾。我们再来看看《一件运动衫》。 师:假如把故事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方框框掉,去掉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去掉结尾的话,就变成“我”在帮助康威老先生,而康威先生有没有帮助“我”,我们却不知道。

师:是啊,有了这个结尾,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在帮助康威先生的时候,康威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我。我们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个孤独的、贫穷的老人,能够为他的邻居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情,非常了不起,非常感人!这就是这个结尾带给我们的震撼。同学们,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今后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特别关注结尾的作用。

那这两篇小小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过渡: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有一个问题,《一件运动衫》这篇小说也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吗?为什么?希望听到你们最真实的思考。

同学们,既然我们都认为故事真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可作者为什么偏偏用“一件运动衫”做题目呢?

总结:是呀,这样写,故事就一波三折了。“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小说也一样,切忌平铺直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用这个题目的匠心所在。 四 写小小说 《桥》 五 作业布置

回去以后,请大家研究小说《麦琪的礼物》,完成如下两项任务: 出示要求: 1.画情节图。

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

推荐第7篇:“走进小小说”群文阅读教案

“走进小小说”群文阅读教案

龙潭小学

孙艳茹

教学内容:颂扬人间平凡的真爱的小小说一组——《一件运动衫》《爱之链》《麦琪的礼物》。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小说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理清情节;

2.感受出人意料的结尾在小小说中独特的作用,体会小小说“闲笔不闲”“意味隽永”的特色,学会阅读小小说。

3.在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并梳理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初步渗透阅读小小说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抓细节,抓结尾,体会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平时喜欢读小说吗?

(生交流:《爱的教育》、《时代广场的蟋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

师:你们读小说的时候,最先关注什么?

(学生先后回答:内容、人物、小说带给自己的思考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小说怎么阅读。

二、趣读小小说 初识特点

师:(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生齐读:地球上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师: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师:你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推想阅读,看到前面,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对呀,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个敲门的人是谁,是外星人吗?很多很多问题由此产生了。据说,这是史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篇据说是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 (分片段出示小说《三封电报》)

(出示)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师: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巴布被狮子咬死,弟弟告诉姐姐。

(出示)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 师:伊莉薇娜有没有收到丈夫的尸体?她此时心情会怎样? 生:没有收到。伊莉薇娜此时肯定非常高兴,原来我的丈夫没有死! (出示)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师:这个故事巧妙在哪里?

生:巧在运回来的包袱里,尸体是在狮子的腹内。我们读到最后一段才明白故事的结局。 师:是啊,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你看伊莉薇娜从开始的悲痛到后来的喜悦再到最后的悲痛,经历了一波三折。

三、概读小小说 把握整体

师: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大家有没有预习过?(生:有)第一遍读小说,我们一般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回忆一下,《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

生:康威先生和“我”。

师:“我”为康威先生做了什么事情?

生:“我”用康威先生给我修鞋的钱和运动衫换来的钱,买了一双鞋给康威先生。 师:康威先生又为我做了什么事? 生: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了一件运动衫。 教师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

师:哪位同学看着人物、故事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生说略。)

师:大致说清楚了。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还有很多,有售货员、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还有修鞋的吉特勒先生等。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自己平时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师:好,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自己先读,然后五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海报纸上。 (5分钟后,教师利用黑板,贴出第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学生作阐释说明) 师:阅读一篇小小说,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然后用简单的情节图梳理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本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用。

四、比读小小说 发现异同

师: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你们手上有两张便利帖,一张便利贴写一条相同点,另一张便利贴写一条不同点。

学生阅读,教师随机点拨和提醒:阅读就是发现,如果你发现了两条,可以写两张;写的时候不要写长句子,几个关键词就可了。(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各小组可以选一个同学上来交流,另一个同学补充。(第一组同学上台) 生1:小说的相同点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很快乐的。

师:你一下子就扣准了小说的主题。很好,请你贴到黑板这个区域(黑板上画一颗爱心,教师把爱心分成三个区域,生1贴便利贴)。(对另一生)你接着说第二条。 生: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师:这个很有意思。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生一时答不上。)

师: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 (出示《爱之链》最后一段。) 生:“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师:为什么没有这句话,整个故事就不一样了?

生:因为故事一直没有说“女侍者是乔的妻子”,到最后才说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 师:这就是小说的奥妙所在。如果老师把一个字去掉,整个人物关系就不清楚了。是哪个字? 生:“乔”。

师:去掉“乔”,读读故事结尾,是不是就表述不清了? (生齐读去掉“乔”的结尾段落。)

师:没有“乔”,你是不是还会想到女侍者的丈夫就是“乔”吗?好多小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异峰突起的结尾。我们再来看看《一件运动衫》。

师:假如把故事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方框框掉,去掉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去掉结尾的话,就变成“我”在帮助康威老先生,而康威先生有没有帮助“我”,我们却不知道。

师:是啊,有了这个结尾,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在帮助康威先生的时候,康威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我。我们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个孤独的、贫穷的老人,能够为他的邻居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情,非常了不起,非常感人!这就是这个结尾带给我们的震撼。同学们,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今后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特别关注结尾的作用。 师:那这两篇小小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师:是呀,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小说也一样,切忌平铺直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用这个题目的匠心所在。

五、学法总结,拓展训练

回去以后,请大家研究小说《麦琪的礼物》,完成如下两项任务:

(出示要求:1.画情节图。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

推荐第8篇:SCI 论文写作之三:选刊与投稿

一、拟投期刊的选择:

(1) 选用SCI 收录期刊。目前SCI 收录核心刊3000 种,加上增补期刊约5600种。研究者可事先将SCI 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 利用SCI 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 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 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 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 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SCI 选用的期刊中约1 / 3 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二、如何准备投稿?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 下载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Letter to 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②未一稿多投,和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⑦通信作者签名。勿一稿多投。 Title page 的式样如下: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g Ligands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

Zuyi Yuan, MD, PhD; Yan Liu, MD; Yu Liu, MD; Jijun Zhang, MD; Chiharu

Kishimoto, MD, PhD*; Yanni Wang, MD; Aiqun Ma, MD, PhD; Zhiquan Liu, MD.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1, Japan

First author\'s surname: Yuan

Running head: PPARg ligands ameliorate myocarditis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70371)

Addre correspondence to:

Zuyi Yuan, MD, PhD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1 Jiankang Road,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Tel: +86-29-532-4021 Fax: +86-29-5263190

E-mail: abc@mail.abc.edu.cn

三、向国外期刊投稿需注意

A.期刊选择:

英文期刊种类繁多,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然而这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征稿范围内?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论文是否符合刊物的一贯口味?关于期刊的声望(prestige)问题:期刊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科研工作者都希望科研成果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上。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论文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如果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可有许多种选择。无论是哪种情况,先列出一个简单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

B.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

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

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可据此计算论文

发表周期。

6.广告数量可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广告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

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 或12 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

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C.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主题,确定了读者群,并选定了拟投期刊后,论文文献检索工作即便完成。下一步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consistency)。

D.投稿:

论文的最后一稿准备好后,就可向国外投稿。一般来说,投稿程序分以下三步。

(1) 准备投稿信(covering letter,submiion letter):期刊的编辑往往需要一些有关作者及其论文的信息,而作者也希望给编辑提供一些有助于其全文送审及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应该包括在投稿信中。投稿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文题和所有作者的姓名;稿件适宜的栏目;为什么此论文适合于在该刊而不是其它刊物上发表?关于重复或部分发表或已投它刊的说明;不能转让版权的说明(如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建议审稿人及因存在竞争关系而不宜做审稿人的名单;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e-mail 地址;

能否付出版费(版面费、彩图费)的说明(如果该刊收取版面费和彩图费);希望核校校样或稿件若不接收退回原稿的要求(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约定,除非作者在投稿信中提出要求,否则原稿不退还给作者)。投稿信举例: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Dipaola , 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 ”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ccf.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Rose N.Dipaola

(2) 稿件包装: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备齐资料:投稿信;刊物要求的稿件(包括文题页、文摘页、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注、表及图)拷贝份数,每份图单独装一个信封;版权转让声明;与稿件内容有关资料的拷贝(如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或已发表的摘要等材料);通知稿件收到的明信片或有作者地址并贴足邮资的信封(适用于不发收稿回执的期刊);致谢和使用病人照片或引用私人通信的书面同意材料的复印件;有些期刊要求附稿件对照检查表。以上材料不要用订书钉固定,以免途中因订书钉移动而损坏稿件;但可以用大型曲别针固定,照片可以在信封中夹硬纸片保护。

(3) 稿件邮寄:邮寄稿件应注意: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

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8.5 英寸x11 英寸?贴足邮票;航空邮寄;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均不接受传真(fax)投稿,某些期刊仅允许一些没有图表的短文或“给编辑的信”通过电子邮件(e-mail)投稿,长篇论著、研究报告等文章决定刊用后方接受软磁盘。以上信息可以从“投稿须知”中获得、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特别指出投稿地址与订刊或订单行本地址不一样,以免造成时间耽搁。

以上文字引用自桂耀荣的博客,感谢。

推荐第9篇:湖南省第五届幼儿园园长年会论文选刊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易尧江(怀化市鹤城区小天鹅幼儿园)

近几年来,我们小天鹅幼儿园引进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当时,有些幼儿家长不理解,认为“

三、四岁的孩子学什么字?”“我们没上过幼儿园,不是照样读小学、中学。”“小学要教学生识字、读书的”。

根据家长的不同看法,我们利用幼儿园“家园联系栏目”向家长介绍“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是国家最新科研成果,现在全国已有几千所托幼机构、几十万婴幼儿在接受“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在家长会上,园领导宣讲“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自然记忆和整体模式识别的高峰”。“0—6岁是幼儿学习口语和文字的黄金时期。”还介绍了革命先躯李大钊

2、3岁识字,

4、5岁就能读《三字经》、《千字文》;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6岁能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被誉为“怪才”的梁启超,3岁精读《四书》,6岁读完《五经》。同时,各班教师也向家长宣传“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不是单纯的认字,不像小学识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能组词造句,而是将“先识字、后读书”与“先读书、后识字”两种途径依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像自然学会说话那样,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烦恼的情况下,在听的时候,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认识汉字,这对幼儿来说容易认、容易记、感兴趣,在进入小学前掌握了不少汉字,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不能说不是件好事。

在取得了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后,我园小班选用了教育部推荐的“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系列读物《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为教材, 中班、大班选用了荣获卫生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全 国首届优生、优育、优教展览会”优秀奖的“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系列读物《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为教材,在“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引起兴趣、诱发识字。兴趣能支配内在的力量,促进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促进幼儿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汉字的效果。大班黄丽丽老师教学《狼来了》识字课,她边讲故事边将“狼”的彩图紧挨黑板一边徐徐走来,并将彩图贴在黑板中间,小朋友们边听故事边看彩图,兴趣非常高涨,自然,学习“狼”、“守护”、“农夫”等汉字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善用游戏,引发识字。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同时,游戏还能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小企鹅》一课的字词“企鹅”、“跳舞”等汉字时,教师让全班幼儿一起做小企鹅跳舞的游戏,教学《树医生》一课的汉字,老师让幼儿戴着啄木鸟的头饰,表演啄木鸟找病树捉虫子的游戏,这样学习“医生”、“治病”等汉字有玩的、有看的、有讲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这些字、词。

三、巧设问题,蒙发识字。一节课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就要巧设问题,用巧妙的提问,不断蒙发幼儿对汉字的学习热情。中班陈艳平老师在教学“牙刷”、“用”、“谁”等汉字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他手里拿着牙刷问:“小朋友,陈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全班幼儿齐声说:“牙刷!”,陈老师贴出“牙刷”的字卡,幼儿认识了“牙刷”后,陈老师又说:“小晶晶,你说牙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待幼儿说出牙刷是用来刷牙后,陈老师贴出字卡“用”,幼儿认读汉字“用”以后,陈老师说:“华华有牙刷不刷牙,花花有牙刷天天刷牙,华华和花花谁是好娃娃?”教学汉字“谁”。

四、讲好故事,启发识字。好的幼儿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启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汉字,因而故事教学是婴幼儿科学汉字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材中《小蝌蚪找妈妈》、《小蚂蚁》、《狼》等都是很好的故事,讲好这些故事,启发幼儿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设计开讲,激发识字。俗话说“好的开讲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新授识字课成功与否,与其开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上课时,幼儿的情绪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开讲,为学习新课“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求知欲望,使幼儿迅速进入学习汉字的最佳状态,这对幼儿学习汉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张凡老师在教学《小蝌蚪》一课,她的导语是:“亲爱的小朋友:今天呀,老师到田野里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样子非常可爱,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还有一条小小的尾巴呢,它对张老师说:‘谁能把我的名字说出来呀,我就跟他做好朋友。”这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都很期待看到这位朋友,全体幼儿自然就认真听课了。

另外,我们边教学边严格训练幼儿的听读常规,在欣赏和跟读训练中要求幼儿眼、口、手、耳四种感官同时并用,同时我们要求教师不要规定识字量,不要求幼儿理解字义、字形,也不要等孩子掌握了一篇课文的全部字以后再学下一篇课文,我们还要求教师“鼓励、鼓励、再鼓励”,“耐心、耐心、再耐心”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通过教师们每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园三岁多的幼儿最多能认识上百个汉字,能阅读五六十个字的课文;四岁多的中班孩子能认读百多个汉字,能阅读上百个字的课文;大班孩子最多能认读两百多个汉字,拿出一年级的课文让他们阅读,在一篇课文中没有几个不认识的字,而且他们能把课文连起来朗读。同时,我们发现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听、读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智力、培养了幼儿识字、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幼儿步入小学学习汉字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几年来,我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班幼儿进入了市直示范性小学,并受到学校老师的普遍好评。去年年底,我园征求家长意见,陈方婧的家长说“我们对幼儿园教学质量比较满意。”今年二月,来自洪江市沙弯乡的幼儿家长说“听说小天鹅幼儿园教学质量不错,我在怀化找了两天,好不容易才找到”。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对现有部分乡镇幼儿园现状浅析及建议

作者:李传占 申 茂

怀化市鹤城区石门乡中心(博士苗艺术)幼儿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怀化市区内的学前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1980年前公办幼儿园二所,民办幼儿园没有一所。2009年发到了鹤城主管的公办幼儿园6所,部门公办幼儿园7所,一共13所,民办幼儿园70多所,达到了历史办园的最高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怀化市区内幼儿园教育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面对着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还不适应鹤城区近35万人民群众期盼和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下面我就鹤城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现状作一个浅析,并且提出我个人的肤浅建议。

一、部分乡镇幼儿园的现状

1、超班额现象十分严重

鹤城区有八个乡镇,常住人口已达近35万,而公办幼儿园城内只有5所(其中2所属怀化市管)。乡镇公办幼儿园还处于空白,民办挂靠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只有八所。学前三年的幼儿入园主靠民办幼儿园解决。因此,民办挂靠乡镇中心幼儿园超班额十分严重,据统计各层次的班级都超过了国家规定限额人数20余人,自然加大了幼儿园管理程度和配班教师的紧缺,增加了保教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加大了幼儿园的不安全因素。

2、师资力量不足

按照园家和教育部门有关要求,条件好的每一个班一定要实行“两教一保”,条件不足的也要“一教一保”,但我区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出现一个班一个老师包打包唱,既是主班老师又是保育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某区某幼儿园全园65名幼儿分设三个班,共有四位老师其中一位园长,三位老师。同时园长除管理外,还兼管全园采购和少部分的幼儿接送。其次师资参差不齐,特别是个别乡镇,除园长幼师中专毕业,大多数老师是初中毕业或初中肄业,根本达不到学前教育的教师资质,90%的老师都没有参加任何幼师专业培训,而且个别幼儿园所请的老师年龄偏大,不适合教学。

3、办园条件较差

大部分幼儿园是租用场地或者挂靠小学富余场所,缺少办公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园舍面积和建筑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幼儿教室狭窄,户外活动空间有限或者没有户外场地,园内童趣化不够。二是设施陈旧,大多数幼儿园户外活动器具不足,有些幼儿园没有任何玩教具设施,根本不具备办园条件。

造成幼儿园超班额、师资不足、办园条件差的原因,主要是为这些民办幼儿园大多为社会力量举办,而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的追求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经济利益,导致设施设备添置和教育管理跟不上,严重影响幼教质量的提高。有的幼儿园盲目扩班,班级设施不配套,幼儿活动场地被侵占,无法保证幼儿的正常活动;有的幼儿园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实行大班额教学,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有的幼儿园招聘幼师随意化,只要求教师能歌善舞,并不注重幼师的思想品德和任职资格,使幼儿教育质量低劣。

4、教育教学欠规范

幼儿园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安排一日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不得按照小学模式编排课表,不得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双语教学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但是,我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从课桌的摆放到教学的内容完全小学化。幼儿在教室内识字、计算,在座位上写作业的场景比比皆是,把学前教育完全变成了提前教育。再加上超大班额及户内外玩具、教具的缺少,使幼儿几乎不可能进行游戏活动。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造成教育教学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数幼儿园为了提升招生竞争力,迎合幼儿家长心理,注重孩子识字、算数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目前,一些从国外和外地引进的先进幼教思想都是值得提倡的,幼儿教育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和探索,训练思维和发展智力,如果从幼儿时期就去学汉字、背古诗、上正规的文化课,把幼儿园变成小学,就完全扭曲了幼儿教育的意义。

5、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展缓慢

2005年,湖南省召开了幼教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建设公办中心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年,我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进程十分缓慢。许多乡镇未将中心幼儿园建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发展规划,还停留在乡镇完小校园内开办幼儿园及学前班阶段,挤占义务场所和教育资源,造成义务教育班额大,活动场地不够,公用用房缺少。导致上小学难。

二、举措与建议

为逐步解决我怀化市鹤城区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本人的肤浅看法与建议。

1、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

一是要创新发展模式,要认真做好幼儿教育整体规划和布局,通过新建、扩建、重组、改制、场地置换等方法,在人群密集的村办好公办幼儿园,将小学调整后的富余各类教育资源,通过严格培训充实到公办幼儿园。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但坚决反对一窝风上马,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二是要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是教育强县强区的重要举措,各乡镇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举办中心幼儿园的责任,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乡镇中心学校要主动联系乡镇党委、政府,争取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确保到2013年,每个乡镇都有一所较好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2、规范幼儿教育管理

一是要把好办园资格准入关。坚持办园标准,规范审批程序,把好办园资格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审查。对办园条件差、资质不达标的进行整改或取缔,彻底禁止非法办园。

二是要健全管理机制。县、区教育局要建立完备的幼儿园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议各县教育局设立幼教股,配备经验丰富的幼教专干。乡镇中心小学要切实担负起对本乡镇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责任,也要配备专职而且懂行善长幼教的副校长专抓专管。将幼儿教育列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县区教育局长列席常委会参与教育工作研究。各幼儿园应切实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班额,逐步更新设施设备,大力改善办园条件。三是要加强校车管理。要强化幼儿园园长及园务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严格幼儿园校车准运制度和校车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落实教师跟车制度,确保幼儿入园、离园途中的安全。同时,还要注重幼儿的消防常识教育和幼儿园的消防措施。

3、强化幼师队伍建设 一是各幼儿园应按照国家和教育部门的要求配齐教师和保育员,确保师资力量。

二是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幼儿园教师应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幼儿园工作人员也应具有相关岗位资质,对已在园工作但未达到持证上岗要求的,要逐年组织培训,到2013年,要全部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对达不到要求或不适应幼儿教育的教师要坚决予以辞退。

三是要加大幼儿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幼师素质和水平。幼儿园园长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幼儿园教师每三年必须接受至少一次不少于40课时的继续教育培训,而且3至5年内在岗教师,全部进一行一次岗位再次培训。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的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幼师专业生的招生。从现有的幼师毕业生中,或者经过幼教实践多年的非幼师专科以上的毕业生中,将其思想表现好,专业素质比较过硬能力强的民办幼教老师中,通过考核、考试合格的选拔到公办幼儿园去从事幼教工作。

4、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摆脱“保姆式”教育,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延伸,坚决纠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倾向。要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县教育局可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科学、职能到位、教学质量好的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或作为民办幼儿园示范园,加强对示范园的进一步指导,确保公办幼儿园、示范幼儿园发挥其示范性作用,带动本县、区公民办、区民办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充分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合理布设公办幼儿园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农村富余人员进城,进行新的生产方式,谋求民生生活。因此,不少村组原办有小学,没有足量的生源,场地、教室设备空闲,教师富余。为了不浪费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将小学改建成公办幼儿园,可将富余老师通过幼教严格培训继续转岗从事幼教,解决农好村幼儿就近入园,真正实现有教无类,确保幼儿的安全,快乐、健康成长。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让学前教育少一点功利化

作者:肖荷香(双峰县机关幼儿园)

内容摘要:当前的学前教育,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幼儿园大办特色教育,超前教育,增加创收渠道,政府监管还未严格到位,学前教育成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这些功利化趋势令人忧心,只有让人性化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对学前教育进行真正的改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 功利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2001年颁布实行至今已有10年,按照《纲要》要求:“幼儿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至今并未深入人心,特别是现在学前教育中一些功利化行为让人忧心。

一、幼儿教育功利化的表现和成因

(一)起跑线上的“教育”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父母愿意为孩子早期教育投入过多的时间与金钱,比如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家长们关心的是今天学了什么,识了多少字,算了多少数,学了多少个英语单词。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教育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不少家长喜欢让孩子们学习一些技能性的东西,于是像赶场一样送孩子进这个那个特长班、兴趣班,孩子们牺牲了应有的休息和游戏时间。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环境里,不仅知识的教育功利化、伦理道德的教育也功利化了。某些父母将自己的功利化人格投射到孩子身上,为了自己孩子在未来比别人的孩子有更好的学历、工作、地位,从出生开始就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显性知识。至于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敬长辈、谦让同伴”等这些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都可以不需要。孔子曰:“仁在内、礼在外”。而现在的父母只要孩子“利在内、礼在外”。这种忽视对孩子心灵上的开发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教育观念,也许是当今幼儿教育的悲哀,不知这样的教育观念究竟能维持多久?

(二)“特色”教育的盛行

生存是第一需要,经济利益是硬道理。园与园之间生源的竞争,使许多幼儿园都在迎合家长的要求,满足家长让孩子多学东西的愿望,打着改革的旗号,不讲实效,对幼儿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尽最大可能地让幼儿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技能灌输、变相地增加“创收”的渠道。这种“特色教育”和“超前教育”居然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家长的肯定。

(三)办幼儿园成了分“唐僧肉”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国家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新办一个幼儿园国家会补贴一些钱,这些信息让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了发财的春天。不管师资、房舍、教学设备、管理符不符合规范,各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地迅速就新建了许多幼儿园,地方政府也乐得看见当地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其实,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离家近又质优价廉的幼儿园。

(四)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的赚钱“工具” 幼儿教育的实践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但是当今有些教育理论研究者背离教育实践为纯理论而进行理论教育研究,为赚钱而出书、推销教材。多种专家教授署名编写的幼儿教材、图书,都打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旗帜,都宣称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幼教实践工作者不知该相信哪股风就是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跟着哪股风跑就能让幼儿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成人”,即“使人成人”。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通过知识教育,个体借此可以获得某种素质而在未来过上幸福、完满的生活,教育成了这一结果的工具。正是这一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而忘记了幼儿教育的真正使命和目的——让儿童成长,让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减少学前教育功利化的思考和对策

(一)狠抓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实,规范学前教育的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地位、发展思路、政府职责,明晰了学前教育行政领导和业务辅导网络。回到现实,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真正承担起责任,起好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指导的作用,让政策取得实效。比如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对不合规范的幼儿园不容许仓促上马、对已存在的“山寨园”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扶持,保证在办园条件和师资水平上有突破性提高、不允许一味以赢利为目的,只顾及当前的短期显性效果,漠视孩子的情感、人格发展的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

(二)倡导人性发展的人本教育思想理念

雄鹰只有放飞天空才能自由飞翔,蛟龙只有回归大海才能任意腾跃。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论述“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学生的心理力量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也就是说,强调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引导幼儿在自我的游戏与探索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才可能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才可能真正尊重幼儿。幼儿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成长,同时也是心灵的成长,倡导尊重人性发展的人本教育思想理念,能祛除社会环境功利思想对幼儿的影响,使幼儿心灵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三)陶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情操

在当今社会普遍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信奉功利的潮流中,从事幼教工作的实践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和仁爱之心,尊重幼儿的价值,尊重幼儿的自主发展,作为老师,首要的职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是说老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就是要当清教徒,但至少要少一些功利,要多想想神圣的教育事业,少想想个人的名利。过分地追求功利,会使教师忘记自己的职责,最终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这将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社会环境教育

作者:李鸣群(平江县美景华城幼儿园)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幼儿进行社会环境的教学中结合美 术教育进一步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是指幼儿对家庭、幼儿园、交通设施、学校、认识家乡等方面的认知。一批一批的外国留学生,不断地回流中国,知识分子回乡建设老家。这都可以看出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所以我们现在对幼儿进行社会环境教育,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是对国家将来建设有很大重要性。因而我们应该从幼儿最直观的如家庭、幼儿园及其他主要社会机构和设施,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认识家乡,认识社会,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幼儿爱父母、爱长辈及尊敬劳动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直以来引导幼儿了解认识环境的功能和外型。比较多采用了参观、谈话、讨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幼儿开始时很感兴趣,过后很快就会忘记。近年来,我们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在绘画中巩固社会环境教育的内容,偶学习于游戏一中。幼儿学起来更加有兴趣,认识更深入。

一、通过参观、淡话、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环境的外型、功能,引导幼儿认识环境

我们应从看、摸、玩、听等多角度去观察,接触环境。那孩子才能得到直接而且真实的感受。孩子认识环境不象大人一样记忆力好,理解力强,看一遍图片听一遍讲解就能记住理解。所以就要让幼儿多感官的接触环境,如: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讲一讲甚至闻一闻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采用参观、看照片等比较直接的方法,因为要认识一个地方或物体,当然首先是认识它的外型,所以带幼儿去参观,是最能给幼儿直观形象的感受。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个地方的外型。让幼儿对这个地方的外型有整体感。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地方的功能。如:带幼儿参观家乡的彭德怀纪念馆时,在对观过程中,先让幼儿从远处看纪念馆的整体外型,再到纪念馆的周围观察看看都是做什么用的,近看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到里面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一间间的小房子陈列这么多照片是干什么的。彭爷爷的铜像前为什么有这样多的鲜花,人们为什么要献花? 然后用讨论、谈话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环境的功能。当幼儿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看过后有一定的印象时,再向他们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如:参观彭德怀纪念馆后向他们提出:纪念馆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铜像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纪念馆内面有些什么?房子的形状是怎样?外型有什么不同?又如:参观家乡的大桥之后,向他们提出:桥两边的栏杆有什么用?它们的灯是怎样安装的,桥的中间是干什么用的,两边是谁过的,边参观边提问,边增强幼儿的记忆,回来后让幼儿记忆画画,发现有不少幼儿在桥的两旁还增加了内容,认为要怎样设计马路才畅通,桥才建的更加美丽漂亮,等等的一些问题都是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环境外型和特征。

二、让幼儿动手绘画,寓学习于游戏中。

当我们认识过一些环境后,幼儿个个动手绘画,然后就可以利用分区活动的时间,把绘画活动结合环境教育的主题,复习巩固环境的外型和特征。同时也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这样的形式幼儿在没有压力下巩固学习环境教育,还可以产生无形的影响互相速进。如:一位幼儿他能够把平江大桥的围杆和灯柱绘画出来,其他幼儿看见就会回想出大桥确实有围杆和灯柱。那就是无形中让他复习了一遍大桥的外型,更重要的是绘画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这些建筑物建起来一点也不简单,要经过很多的计算和试验才成功的,从而他们就会产生对建筑者的敬意。那我们指导上应注意什么地方呢?

1、从内容上:简单——复杂

结构内容上,选择从简单的比较,容易造形,让幼儿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递进,慢慢加强幼儿的绘画技能。如:参观纪念馆,开始时带幼儿认识纪念馆前的铜像,那我们应该先认识铜像的造型,再观察铜像周边的一些建筑物,然后整体观察纪念馆的结构,每一间,每一栋的用途,交通设施,风景名胜,最后参观纪念馆周边的高层建筑——平江一中的教学大楼, 图书馆等让孩子简单了解楼房建筑的用途。如:从一层(用几组多条长方形平行长条线条)的路面到一层多间的纪念馆展览室,多层多间的一中图书馆,最后 到综合性的主题建筑,幼儿逐步学会了延长、加高、盖顶等多项绘画技能。

2、从方法上:观察——引导

教师指导幼儿技能方法是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了解幼儿绘画水平,然后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如:一个幼儿在绘画纪念馆的围场时发现用一种颜色都不够,这时老师就启发幼儿想办法,将多种颜色拼在一起用,可利用数学排序的方法排列围封来进行绘画。在幼儿反复的感性体验后,并在老师的引发下掌握了多种形

9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式围封。又如:幼儿在绘画一中图书室时,开始时只有一个过道的造型,没有楼台层,教师观察后,就启发幼儿图书室共有六层,第一层是做什么的?第二层是做什么的„„幼儿反复尝试后发现,可用多种颜色把一中图书室绘画得美丽壮观。这样就可以一层一层往上画,画成多层楼房,通过教师的点拨,幼儿不但掌握了加高绘画的水平,而且巩固了平行线条绘画的技能增加了装饰的丰富性。

3、从形式上单一——多变

每个幼儿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绘画时幼儿的 水平也不一样,但是可以从幼儿绘画的丰富性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因而我们要启发幼儿用多种形式绘画。使幼儿作品内容更丰富美观。如:绘画房子时原来只会用一种颜色画墙,后来一些小朋友想出来可用多种颜色,多种形状,绘画高层建筑,并加以装饰,这时我们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幼儿的绘画水平就一天一天的提高,作品就会每天丰富一点。这样一来幼儿的绘画作品经常出现不同的效果。如:一幼儿 画“我们的家乡”参加国际PHE美术大赛,获得银奖。

三、组织幼儿观赏同伴的作品,加深对环境的情感。

当幼儿绘画作品全部出来后,可请班里同伴共同来观 赏评价。在观赏时可向幼儿提出问题。如:这里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有什么用?最后经过幼儿的讨论,再让幼儿复习一遍这个环境的功能。还可让绘画的幼儿向大家作一个整体的介绍。一方面幼儿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观赏的幼儿又可以再一次欣赏这些美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这些自己绘画的作品,更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爱,如:在绘画纪念馆以后,让他们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时,我们向他们发问这间房子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用?上面那个尖尖的东西用来干什么?这时大家都抱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后问小朋友看了后有什么想法?很多的幼儿都说画得很漂亮,我们的纪念馆很美丽,我们的图书室很漂亮。经过绘画游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确实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更大兴趣,学起来更生动有趣。就是参观活动也要比以前认真。因为他们知道回幼儿园后,要进行绘画活动,所以看的时候非常仔细,很小的地方都看得很认真,同时根据环境的主题进行美术活动,也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2008年共有47人参加国际PHE美术大赛,其中有8人获银奖,10人获铜奖,其余都是优秀奖。我国的整个绘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

10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营造园内学习氛围,提高师资质量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异常迅速,为了解决知识陈旧与更新的矛盾,人们提出了终身教育,要求个人必须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深化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造就和建设一支现代化、高水平、稳定型的教师队伍。逐渐向“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需要一流教师”的目标靠拢。

众所周知,教师的知识要更新,能力要提高,除了正规的学历进修和职务培训外,学校内部的自培机制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红蜻蜓幼儿园边做边学,在对园内教师自我培训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园是一所普通的公建配套幼儿园。师资来源是学区统一分配的,并没有经过筛选。因此教师的觉悟、能力、水平与一般幼儿园类似,各个层面的人都有,面对这支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异的教师队伍,我们清醒的意识到:要全面地开展师资自培工作,把幼儿园作为提高师资质量的重要阵地,园领导要成为师资自培的组织者和责任者。为此园长、保教主任以幼儿园为阵地,亲自着手负责师资自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自培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我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概括起来,我园师资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一.创设自培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幼儿园是一个文化群体,既需要教师个体的勤奋努力,又需要一个宽松、民主、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因为教师素质的培养和发挥往往受环境氛围的制约,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园风建设,订出了“团结、协作、务实、奋进”的八字准则。形成教师间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团结、尊重、协作和互助,营造一个人人心情舒畅的人际氛围,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促使教师素质的养成和发挥呈良性循环。

在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的基础上,我园不遗余力的建设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曾先后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书,搞一个专题,学一门技能,作一次中心发言,完成一篇论文。引导教师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研究业务。根据本园教师中倾向性的问题,我们以幼儿语言发展研究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如:“幼儿主动学习研究”,“师生互动研究”,“幼儿谈话活动研究”等。要求教师弄懂一个概念,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个问题,使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转变、提高。坚持从软环境着手,高起点发展。

二.确立自培目标,实行分层培养

根据青年教师成就欲望强烈,追求事业的成功、显示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意识强的共同特性,我们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她们确立一些具有挑战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性的工作目标。如承担“幼儿竖笛课程方案研究”的科研任务,接受新区、学区级的大型团体操——“中国功夫”的编排任务及区级各类单项比赛等,使教师们感到要完成目标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一定的诱惑力和荣誉感,当她们付出艰辛的努力而换来大家对她们的承认时,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同时,我们还根据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及新教师的实际水平,帮助她们确立目标,并分层指导和提出要求。在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培养,在新一轮的三年培养目标中我们的要求是:30%的教师要成为幼儿园内的业务骨干,10%的教师要成为学区级的业务骨干。为了使目标最后达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外出拜师活动、园内结对活动,定期请幼教专家来园指导,上公开课,参加业务评比等,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让她们在锻炼中成长。譬如有位青年教师刚调入我们幼儿园时,业务档案几乎是空的,没有公开课记录,没有得奖记录,更别说论文、经验的发表,在来到红蜻蜓幼儿园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该教师的业务档案鼓起来了„„教师们深有感触的说:“只要用心努力的去做,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我园就是这样使不同层次的教师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使她们在完成任务前认为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完成任务中觉得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完成任务后心理得到满足,增强了自信心。在教师们个人事业成功的同时,让每位教师清醒的意识到,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培养和帮助,个人的成功就是幼儿园的成功。幼儿园事业的发展同个人的事业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要求每一位教师的前进步伐能跟上幼儿园的发展,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发挥自培作用,挖掘教师潜能

我园的教师老、中、青都有,在自培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用人所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努力,锻炼才干,迅速成长。我们对青年教师充分信任,用人方面既胆大又严格,坚持看准了就使用,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将一些德才兼备、胆识惧存的优秀教师,充实到重要的岗位上,让她们发挥精兵强将的作用。我们认为:谁有能力就应该优先培养谁,年轻人的可塑性大,边使用边重点培养,可以缩短过渡时间,在培养青年教师时,我们力求做到知人善用,对擅长唱唱跳跳的教师,让她们负责排练文艺节目、团体操;有绘画特长的教师不仅负责园内的环境布置,还指导美术兴趣活动;有文字能力、喜欢写写弄弄的则让她们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工作中尽量发现每位同志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广泛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由于园领导的充分信任,启动了青年教师高层次的社会性需求,她们结合自己的个性把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使幼儿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四.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使自培价值得以体现

当今是市场经济社会,在师资培训、管理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经济杠杆原理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把集体与个人的物质利益与其成绩相联系,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合理分配制度,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教师总希望取得成绩、达到目标时得到认可,被承认。如果管理者只要求教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师努力工作实现目标,而没有相应的富有成效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励其积极性,教师工作努力的持久性将会降低。因此,我们通过使用各种奖励措施对教师的努力、贡献、成绩给予承认,以便激发教师们更大的工作动力。

在实施奖励时,幼儿园从精神到物质施以足量的奖励,精神奖励方面:对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予以嘉奖,优先提干、晋级、评优评先、表扬激励等等。物质奖励方面:获得先进,优秀的教师,按照实绩进行奖励,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奖赏的措施必定产生激励的作用,“奖一励百”。惩罚的措施,必定产生防范的作用,“儆一戒百。”

五.自培形式,灵活多样 注重培养教师,是园领导的一项重要课题,幼儿教师从学校毕业到走上工作岗位,直到成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环境不断作用,主观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要从“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除了不断丰富积累她们的工作实践经验外,园内开展的各级各类的教研、带教、培训活动,对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有显而易见的推进作用。

1. 讲座——我园长期以来,坚持根据教师的现状、需求,定期为教师开设业务讲座,或学习专业理论,或介绍各种教育流派,或传递园内外教育的动态、信息,或学习保教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通过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理论,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开拓视野,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上一个台阶。

2. 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学习、提高业务的重要阵地。幼儿园教研即教育教学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掌握一些有关教育的规律性东西,切实提高保教工作质量。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的措施:如定时——一周一次的业务学习,雷打不动,不随便缺席。定人——每项学习除教研组长主持外,还请专人作中心发言,提高教研的质量,让每个教师的业务能力都得以提高。

3. 结对活动——在教师中提倡以能者为师,向教有所长,干所有长的教师学习,互相结对,互帮互学,实现园内优势互补。比如美术技能好的老师帮助动手能力弱的教师,共同完成园内的环境布置,教养能力强的教师带教业务能力弱的同志,做到资源共享。

4. 课题研究——我幼儿园长期以来,带着课题培训教师,带着课题发展幼儿园的事业。“通过谈话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是园内的研究课题,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参与一个子课题,定期对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帮助指导,促进师资水平不断发展。

几年来,我们幼儿园充分发挥幼儿园自培基地的作用,不断优化教职工的成才环境,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园内呈现出各有所长,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浅谈幼儿园在意外事故中的责任

厦门教育学院 林雪卿

幼儿园出了意外事故,幼儿园有没有责任?要不要承担赔偿?这是长期困扰着园长、老师的一个老问题。最近,学术界对这些问题有不少探讨,本文试图从实际发生的一个典型案例出发,对目前争议较大的一些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案情介绍

2000年某日上午,某公立幼儿园老师组织中班小朋友在教室外搞分区活动,5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活动场所的地板铺的是防滑钢砖。当时有两个老师正在甲某小朋友所在的组里看着小朋友们活动。突然,甲某一跳,摔倒了。老师马上将他送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论断,甲某的右手尺、桡骨双骨折,共花了医药费380多元。事后,甲某的家长要求幼儿园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理由是:虽然孩子摔倒属于意外,但毕竟事情发生在幼儿园内,幼儿园理应承担医药费、营养费及家长误工费的赔偿。幼儿园不同意家长的赔偿要求。家长将此事反映到当地有关报社,后来在报社编辑的协调下,家长和园方就此事进行了协商并达成协议,幼儿园同意支付给甲某医药费、营养费及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1万多元。

事情发生后,当地报纸予以了报道,报道中采用了当地某些律师的观点: 第一,从民事侵权角度看,幼儿园应具有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在幼儿园发生被伤害或幼儿伤害他人事件时,一般应推定为幼儿园存在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能够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幼儿园事故适用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意外事故不是必然的免责事由。

第二,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与幼儿园之间构成了合同关系,幼儿园对幼儿的安全负有特别的约定义务,其纠纷适用于《合同法》。而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对合同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该原则,幼儿在幼儿园一旦发生受侵害事件,说明幼儿园存在违约行为,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幼儿园能证明是不可抗逆事件造成的除外。

第三,由于幼儿受侵害的事故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重叠,所以幼儿的法定监护人面临两个请求权的选择,他们有权选择任何一种处理的方式。总之,他们认为,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幼儿园对孩子在园内的活动负有全部责任。

报纸报道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些幼儿园的园长纷纷向教育局阐述自己的看法,认为如果连这样的意外事故幼儿园都得赔1万多元,那么幼儿园将是永远的被告,幼儿园也难以再办下去。而社会上的个别人看了报道后,甚至到幼儿园或教育局闹事,认为以前他们的孩子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故,却没有予以赔偿,要求幼儿园或教育局给予类似的赔偿。当地教育局对此感到为难、被动。

二、案例分析

这些律师的看法代表了很多人的思想,有必要作一些分析、探讨、疏理。笔者主要就以下一些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一)该案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还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有关律师对该案的上述看法表明,他们认为该案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而不是过错责任原则。到底该案应适用于哪一原则呢?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过错责任原则,什么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幼儿园要不要承担责任,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是以幼儿园有没有过错为前提。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的侵权行为。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适用于各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举证责任倒置。一般情况下,我国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制度。但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情况下,却发生了举证责任的倒置。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不承担民事责任应由被主张的人证明,不能证明的,即推定其承担民事责任。 笔者认为,该案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原因是:第一,《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包括幼儿园)属于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的法人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学校不是行政机关,这就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过去纯粹的行政法律关系逐渐转变为民事法律关系,这样,学校与学生之间一般会出现的是一般侵权行为而不是特殊侵权行为。当然,幼儿园的事故也可能存在特殊侵权的情况,如:幼儿园的某大型玩具突然倒塌,把幼儿压伤了,此时幼儿园就要承担责任,幼儿园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适用的就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就该案而言,根本不存在特殊侵权的情形,所以,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制度,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一百六十条也已明确规定了幼儿园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二)如何认定该案中幼儿园有没有过错?如何认定幼儿园管理责任的范围?

既然该案中幼儿园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那么,应如何认定幼儿园的过错呢?笔者认为,认定幼儿园有没有过错的依据是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断。就幼儿园而言,主要的法律依据有:《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法》第八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如果幼儿园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则认定幼儿园有过错,反之则认为幼儿园没有过错。该案中,幼儿园及老师的行为并没有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以,幼儿园及老师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上述法规的有关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责任之一是教育和管理的责任,那么,这一责任到底有多大?是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与看法,是目前对事故处理产生分歧及对同一事故有不同处理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管理责任一般只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管理的责任。所谓直接管理,是指幼儿园教师亲临现场,直接控制学生的各项活动。二是间接管理的责任。所谓间接管理,是指幼儿园只是通过园规园纪来约束和管理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合下,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的比重可能不同。

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一般来说直接管理的成分会多于间接管理,但不是说幼儿园就只有直接管理而没有间接管理。有关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执法部门在处理幼儿园事故时,往往会给幼儿园扣上“管理不善”的帽子,无限度地扩大幼儿园的管理责任,这是不妥当的。试想:如果要求幼儿园的老师在幼儿所有的在园时间内都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每个幼儿的一举一动,这现实吗?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既不可现实,也不可能。因为幼儿园的教师不是神仙,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所以,不能一概地说只要是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幼儿园就一定存在“管理不善”问题,就一定要对孩子在园内的活动负有全部责任。就该案而言,虽然属于直接管理的范畴(在上课时间内),但老师的组织教学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幼儿园的地板等设施也不存在太滑等隐患,幼儿在教师的眼皮底下摔成骨折,实属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幼儿园与老师不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

(三)意外事故完全属于免责的范围吗?

所谓意外事故,是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偶然发生的事故。不可预见性、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是意外事故的基本特征。从这一概念上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意外事故应完全属于免责的范围。不过,在意外事故中,由于幼儿园、老师、幼儿几方面都没有过错,如果事故的后果完全由受害的一方承担有失公正,所以,《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同时还规定了公平责任原则,即:“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该案中,如果说幼儿园要承担一点赔偿责任的话,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因为幼儿园有过错或管理不善。

(四)幼儿园与孩子的家长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吗? 有关律师认为,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与幼儿园之间构成了合同关系,该案中幼儿园适用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能成立。因为,我国幼儿园虽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但目前公立幼儿园还是实行“划片招收,就近入学”的政策(该案中的幼儿园属于公立幼儿园),幼儿能进入哪一所幼儿园学习,幼儿园要招收哪些幼儿入园,幼儿园及幼儿的家长都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也就是说,幼儿园与幼儿的家长的行为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样,幼儿园与幼儿、幼儿的家长之间就无法构成合同关系。而因为两者之间无法构成合同关系,就不存在幼儿园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的问题,也不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请求权竞合的问题了。换句话说,家长只有可能追究幼儿园侵权的责任,不存在追求幼儿园违约责任的可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案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幼儿园没有过错,该案纯属意外事故,幼儿园不应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更不应当承担违约的赔偿责任。幼儿园最多从公平责任原则的意义上,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该案虽是幼儿园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个极为普通的案例,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与启示。如:应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宣传与教育,改变人们认为只要是事故发生在幼儿园,幼儿园就一定要承担全部责任的传统观念?怎样完善我国的教育立法,以利于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建立一支既熟悉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又熟悉法律的人来解决教育纠纷,以真正做到司法公正?这些都是在不断深化幼教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如何使幼儿园管理走向科学

作者:卢玉姣(长沙东方剑桥幼儿园)

一、制定好计划是管理的第一要素

“管理学中的计划职能是管理者为组织的未来确定目标和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步骤的管理活动。计划工作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干什么,二是怎么干。”我院的目标管理在“干什么”这个方面依据科学管理的方法,制定了我院发展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1)长期目标

成为全市幼教界的一面旗帜。我院的长期目标是在客观分析我院历史、传统特色及今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并制定的。我院是近年刚刚创办的,创办以来不仅创立了“保教合一”的先进思想,更为幼教同仁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作为“剑桥”的管理者,我们应该把长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最终成为全市幼教界的一面旗帜上,这不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符合我院发展实际的宏伟蓝图。

(2)中期目标

通过完成“四个转轨”,实现了我院2008年2010年三年规划,从2008年起,为了“剑桥”的可持续发展,以“整合发展”为主题的新的三年规划应运而生。在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前提下制定出的三年规划,从体制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基础建设四方面非常具体地提出了我院发展的方向,为教职工树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3)近期目标

依据发展实际,每年制定循序渐进的发展目标。如2008年工作总目标为:迎接一检一庆、落实两教两改、再创马背摇篮新合力;2009年工作总目标为:“一创”、“二高”、“三准”,谱写新千年第一乐章;2010年工作总目标为:弘扬传统民间游戏、探索现代课程改革,用信心迎接示范园评比、以实力完成三年宏伟蓝图;2011年工作总目标为:抓好“一个启动、三个走向”,即启动院长奖励基金制度、量化走向深入、研究走向专业、师资走向品牌。我院每一年的工作计划不仅体现了管理重心的转变与发展,更提出了各年度要落实的措施和主要的工作,将观念性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指导性目标,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计划职能的有效运用,不仅使管理有的放矢,同时每一位教职工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实现组织整体目标及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17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能使管理工作更有效

“管理的组织职能是指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确立各成员的职责,并协调相互关系,从而将组织内部改革要素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组织成员在统一指导下,通过协调一致的劳动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我想这就是人们通常评价一个管理者时所强调的“组织能力”。要想使性格迥异的不同个体在统一思想下行动,的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开展各项组织工作的前提,建立“组织’:应坚持以“事”为中心,因“事”设职,因“职”设岗,先组织后人事的原则。我院教研室的设立过程就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

(1)设立教研室

在发展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教研工作对幼儿园,特别对我们这所大园的重要性,过去的组织机构中我院却没有专门从事教研工作部门和专职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院保教质量的提高。我院以“重教研,促教学”为前提,本着园“事”设职,因“职”设岗,先组织后人事的原则,设置了教研室,安排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担任教研主任负责全院教研工作,在每个年龄组配备一位有经验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从而形成了由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构成的教研管理队伍,有效调动了我院保教工作的开展。

(2)分工协作,确立各岗位职责

建立了合理组织机构,保证机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分工协作。我们给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等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并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如业务园长负责全园保教工作,保教主任主抓日常工作及保育员工作,教研主任负责教研工作,各年龄组教研组长抓好年龄班的具体工作。各岗位有一定的权利,负一定的责任,这样职、责、权有机统一,共同促进全院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原则

“我靠‘剑桥’生存、‘剑桥’靠我发展”是我上任后提出的第一句口号,直到今天,我们的教职工都深谙在心。“剑桥人”是“剑桥”发展的根本,因此如何在管理中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培养一支创新、精干、高效的教职工队伍,是我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我认识到管理的实质应该是做好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即是了解教职工最本质的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以唤起每位教职工的内驱力,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全院工作质量的整高。我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用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中的三个概念即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来阐释。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18

(1)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这一点落实到一个集体中,突出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归属于一定的团体,给予爱和接受爱的需要。这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将使教师职工从情感上依恋和喜爱这个集体,愿意为它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教职工举办生日聚餐、免费给教职工提供早餐、工作餐等举措使我们这个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满足了“被爱”、“被关怀”的需要。去年我园职工过生日又换了一种新的形式,为过生日的同志送去一份象征团结的生日礼物,大家则以“我的‘剑桥’情结”为主题留下一份情深意切的文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让大家对“剑桥”有一份深深的情感,有效提高了集体凝聚力。今年我们将这一篇篇凝聚着深情的文章编订成册,出版了《我的“剑桥”情结》,让这一美好的情感永远地保留下来„„在“剑桥”这个集体中人人找到了归属感,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他人的关爱。

(2)尊重的需要

在“剑桥”这个集体中,每一位教职工,我都将其视为自己的老师、朋友,给予他们极大的尊重。我办公室的门从来都是敞开的,随时接纳各种“来访”。我们还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群众座谈会、班组长以上干部研讨会等等,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剑桥”的建设、管理中来,感受到自己是“剑桥”的主人。如:三年规划,就是通过召开教代会,在审议每位代表提案的基础上,经过客观分析制定的。当大家看到自己的提案成为全院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时,她们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认可及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当这个规划出台后,大家也会主动自觉地依规划完成各项工作。

(3)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不仅仅依靠个体的主观努力,更需要外界给予他动力,给予他一个实现自我的“环境”。作为管理者,我给他们创造机会、制造“压力”、营造空间。如: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取其长处,使他们在适宜的岗位上有机会更充分展示自我;给每位教职工提出高标准,要求大家做到“站起来能说、坐下来会写”,最初教职工都认为这是给了他们一种强大的工作压力,但经过几次座谈会的实践,经过大家的认真准备,每个人在座谈会上都能够积极地发言,这样的结果,让大家非常满意,许多教职工说:“以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些事,是院长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这些管理实践证明,我院所遵循的通过满足个体多种需要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励人潜质、潜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是有效的。它使我们拥有了一支充满自信、怀着积极情感为“剑桥”这个集体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次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19

的机会。拥有了这样一支教职工队伍,我们这个集体又怎么能不进步!

幼儿成长行为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成长行为评价,是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认知、创造性等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评价,促进他们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的一种手段。科学的评价,有益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孩子们获得幸福体验的心理力量,并使之成为终身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保育实践中,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和老师们都创造性地采取了许多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思儿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理念和认识上的原因,目前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成长行为评价方式,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评价绝对比

幼儿早期的思维,原本存在着“全”或“无”的特点,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容易出现绝对化的倾向。特别是容易出现他们的自我评价绝对化。“非”此即“彼”,要么好,要么差。不能全面、正确地对待别人对他的评价。经常认为自己好的孩子容易滋生自高、自大,以我为中心的人格特点;而经常认为自己是坏孩子的幼儿,则容易形成自信不足、认为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和接纳的特点。这两种极端的人格特点都不利于儿童未来发展,成为积极健康向上的人。

评价绝对化的主要表现是:幼儿进行了一次活动,或者是期末给他的一则评语,往往会给这个幼儿下一个结论,表现为给他颁发一朵红花,一颗红五星,一张奖状。这当然对激励幼儿积极向上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使幼儿在这一方面去进行更多的努力。但是评价绝对化的负面影响也潜在地存在着。我经常有意识地询问得了红花、红五星或奖状的幼儿:“你知道这红花、红五星、奖状是什么意思吗?”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说:“代表表现好呗!”询问没有得到奖状的幼儿,他们都会低下小脑袋,或者沉默,或者小声说:“我做得不好!”

我再问:“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好?”孩子们往往难以回答,或者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 这就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里,只知道自己好,不知道为什么好,更不知道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反之,没有得到奖状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差,或更不知自己有哪些优点了,只知道好是绝对的好,并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久而久之,经常得奖的孩子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为他们终身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评价抽象化

幼儿成长行为评价抽象化,是指在对幼儿成长行为的评价中,没有具体化语言,幼儿对得的奖励不具体,这样,不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孩子们评价茫然以对,不知道什么是好,好在什么地方,什么是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是一种对教育反馈没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譬如,有的幼师在给幼儿的《幼儿成长报告单》中,“老师的话”一栏里是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这样写的:“你是一个很不错的宝宝,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表现很好,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试想,做为一名3—6岁的幼儿,他能知道自己哪些方面不错?怎么不错?怎么努力?具体向哪些方面努力?争取哪些更大的成绩?„„所有这些,在幼儿的脑海里没有一个具体概念,因而不能收到应有之效。 无论是评价绝对化,还是评价抽象化,都有悖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都不能使幼儿形成一种详细、具体、鲜明、翔实的再行为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发挥科学评价的杠杆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呢?

在长期的幼儿实践中,笔者和同行们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有益的探索。

1、建立“重过程”的幼儿成长行为的评价体系。

“重过程”的幼儿成长评价体系,是指幼儿入园伊始,便建立幼儿成长过程档案,用文字记录、照片记录、儿童的作品记录、儿童的独处记录与同伴或教师对话的记录,以及团体活动记录等,图文并茂,综合具体地反映一名幼儿成长的全过程。每位教师运用的记录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可以将儿童的成长记录首先张贴在活动窗或走廊的墙壁上,学期结束时将其整理收集文件夹;可以对儿童的活动定时随机抽样;也可以随时捕捉幼儿活动的精彩瞬间。并将记录结果及时整理成文件,装订成册。

“重过程”的幼儿成长行为评价方式,首先要求幼师要掌握成长记录的规范具体的操作方法,还要突出成长记录的典型性和价值性,克服文件夹容量有限的制约。

2、推广“错误改正奖励制”的教研成果。

“错误改正奖励制”,是我们多年研究的获奖课题,该课题获常德市2009年教育创新奖,在育人实践中颇有成效。其精髓是幼儿在行为上,如果做得不够,管理者不但不予以批评,反而在其改正后予以奖励,做到令幼儿不仅能自觉地改正了错误,而且通过改正了错误还可以得到奖励的一种评价方法,使幼儿们认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譬如:某幼儿在校园里乱丢了废纸果皮,老师发现后给他指出,幼儿及时将废纸果皮拾起并丢入垃圾箱。这一行为我们幼儿园不仅不给他的班级考核中扣分,反之给予奖励分。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刻意地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还会使这个幼儿今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错误改正奖励制的恬当运用,既科学地克服了评价绝对化的弊端,也巧妙地克服了评价抽象化的不足,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幼儿成长行为方式的评价,是一个具有认识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很深刻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建立“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还是推广“错误纠正奖励制”的教研成果,都只能从某些方面克服了评价抽象化和评价绝对化的一些弊端,也只是我们在这方面一些粗浅的探索,有待于我和我的老师们,在保育实践中去长期地认真探讨。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1

幼儿园该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样的地方?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殿堂么?是游戏的乐园么?还是培养生活习惯的训练场?

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是什么样的地方?是忙碌生活中的育儿助手么?是下一代教育机构、还是人生第一个坎?

它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忐忑不安和期待的心跳,它看到了孩子们的笑、孩子们的哭。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好不好已经面向社会?还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吗?“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

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这不正说明我们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吗?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幼儿园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1、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不要有过多的禁令束缚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责怪孩子,更不要打骂体罚孩子,要让孩子自由发展,尽情挥洒他们的天性,展现他们的才华。这样他们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开开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乐。

2、走近幼儿 聆听心声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我认为要了解幼儿就必须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幼儿,因为幼儿的心地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若教师拥有一份爱心,肯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就不难会发现幼儿的各种心情。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2

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

3、尊重幼儿 多些宽容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儿是让教师放弃长者的身份,改变幼儿听命于教师的现象,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当幼儿屡教不改、言而无信时,我们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风骤雨”的加予批评、当众揭短,应给他们多一些宽容,让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教师的尊重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幼儿,静观其变,打破幼儿“一犯错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让幼儿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受“老师原谅我了”。

4、在游戏中,要让孩子尽情展示自我

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而现在的孩子好象丢失了尽兴玩耍的条件和勇气,他们在玩耍的同时担心父母的责骂。在愈来愈激烈和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未来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为了孩子将来生活过得高人一等,能胜人一筹。在现阶段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培育孩子,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培养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长的寓言,对孩子干预和控制太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事例: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一位母亲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见她的一对双生子浑身都粘满泥浆,正在兴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种各样的汽车,他们玩得非常尽兴和投入。这位母亲却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将所有的泥塑汽车踩了个稀巴烂,面对突然遭到的袭击,两个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过去了,这位母亲每当想起那一幕,内心时常充满了一种深深的自责。可见,不管对于父母还是我们教师而言,这种做法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吗?那怎样才能让孩子玩得尽兴,玩得快乐呢?首先,我们要拥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察他们的需要,归还他们游戏的权利,创造有趣的空间和环境,让孩子尽情地释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给他们青春的回忆录上画下童年的天蓝色和快乐的淡粉色。

5、在活动中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幼儿年龄虽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因而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改变以往分组游戏的模式。选取了四个游戏区,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各个玩得尽情尽兴,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续的时间也较往长长很多。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乐的原因吗?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3

6、允许孩子犯错误

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例如:在吃点心时,欣欣将自己杯子里的热牛奶都倒进了鱼缸,这是因为她特别喜欢和关爱小鱼儿,认为自己每天吃点心喝牛奶,也应该给小鱼儿喝杯牛奶,结果造成小鱼儿死亡。这类错误在幼儿身上经常出现,但经历了这样的“错误”他们就会知道,小鱼儿不能喝热牛奶,孩子可以从类似的错误中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 从上可以看出,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7、创造一个充满互动关爱的环境

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支持等,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干大事,它最需要的是用心。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每个教师能够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在能力与天分上的差异,注重师幼互动,使每个孩子体会到教师的关爱,然后引导孩子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群体,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正面、具建设性的关系,指导孩子如何交朋友,并提供机会让孩子彼此学习,在健康的环境中,感受到同伴间的友爱,这样的互动可以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而社会经验正是知识建构的基础,孩子在充满关爱的互动环境中活动有助于孩子建构良好的社会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再例如,一个教师在规划或准备一个学习活动时,能够十分了解每一个孩子,明显兼顾孩子的能力差异及不同的兴趣爱好,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程度、学习取向,提供一些有利于孩子主动积极探索事物的活动环境,创设活动机会并给予一些有益其发展的任务,甚至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工作,通过教师与孩子的互动、孩子与孩子的互动,不但培养了团体向心力、满足了每个孩子的需要,也能帮助孩子逐渐累积自信,发展自信心,而且还能够帮助幼儿学习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

我相信这就是家长们呼吁的爱,虽然教师的爱永远代替不了母爱,但是只要教师用心去爱,孩子一定会感受到,情感有了依托,孩子的心境就会变的轻松、愉快、向上、一如树苗有了阳光雨露便会茁壮成长。

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快乐!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阳光!让我们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园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家!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4

人的教育与习惯培养的辨证感悟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家庭是教育的最好教室,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做一个好父母开始,做好父母,先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

有道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孩子。于是,许多时候,当我们仰视那些中外名人的成就时,心里不禁要问:他们聪慧成才的奥秘是什么?!当我们翻阅那些成功者的父母家教个案时,心里不禁要想: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称呼:“爸爸”和“妈妈”。“爸爸”和“妈妈”是一本书,书中的每一页都记载着父母对孩子爱的深沉与无私,记录着父母对孩子爱的过失与遗憾。透过纸背,书中呈现出这样的经验:做人难,做父母更难,做一个好父母更是难上加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生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习惯,在这里养育养成;教育,从这里开始;情感、是非、好坏、善恶和信念,在这里奠定。家庭是最初级、最持续灌输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和习惯养成之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朋友。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其间要遇到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上学„„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逐渐走进人生的世界。这些第一次摆在他们面前的各式各样事物,使他们觉得陌生而好奇,同时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虑,都需要父母来帮助、诱导与解答,而这些第一次灌输的观念和认识,会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乃至是终生的印象与影响。如果你为孩子培养了一种好习惯,那么,它就会处处让你看到未来生活里的希望,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5

在通往成功和梦想的道路上,它就会成为你灵感的源泉,成为开启你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做父母的,也许不能给孩子万贯家产,也不能给孩子金山银山,但如果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培养孩子灵欲合一,日月合明,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就会使孩子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就会使孩子有一个积极的人生,就会使孩子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那么,好习惯就是这座花园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她的果实对生命的成长往往影响深远,就像鸟儿偶尔衔落到一个荒岛上的一粒树种,这不起眼的种子往往就是覆盖荒岛森林的孕育者,是改变荒岛的“荒之命运”的制造者!

如果说生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那么,好习惯就是这片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有了这条路,就不会再因误入荆棘之丛而被伤害,就不会在漫漫的岁月里迷失自我;有了这条路,就能去漫游我们的理想之国,就能一天比一天的更走近我们渴望中的新生活。

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激越高亢的乐章,那么,好习惯就是这部乐章中用不断的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着这首歌,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唱着这首歌,内心深处就会涌动着一种催促着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习惯,养成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一旦养成坏习惯,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性格、行为等,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将来,甚至会耽搁孩子一生的前程。

坏习惯就像是行驶在岁月之海上的理想之轮里的老鼠,早晚有一天会把船底啃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沉没,而好习惯则是高挂在这理想之轮上的风帆,有了这风帆,不管是哪个方向的来风都能让它成为推动理想之轮前进的动力,从而把我们送到自己渴望到达的港湾。

一个人的反复的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了你独特的自我。因此,好读书和思索的人,收获知识和智慧;处处总是习惯为他人打算的人,收获的是快乐和幸福;遇事总是抱着积极的心态、习惯往好处想的人,收获的一定是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习惯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其实,习惯既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只是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养成。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6

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

27

推荐第10篇:《小小说群文阅读》课堂实录及评析

爱是不断的链条

——《小小说群文阅读》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 张祖庆 整理/评析 曹爱卫

【材料背景】

《一件运动衫》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小小说,描写了一件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感人故事。《爱之链》是苏教版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小小说,主要讲乔、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爱的链接。两篇小小说主旨都是颂扬人间平凡的真爱。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直击热点 唤醒阅读记忆

师:最近中国有一件大喜事,有一个人,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奖。你知道是哪件事吗? 生: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师:好!你们平时喜欢读小说吗?(看学生没有反应)不一定是小说,看过的书也可以说。

(生交流:《爱的教育》、《时代广场的蟋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

师:你们读小说的时候,最先关注什么?

(学生先后回答:内容、人物、小说带给自己的思考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小说怎么阅读。 宣布上课。

【点评:张祖庆老师的课堂,总是行走在“当下”。他非常重视引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课堂上,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鲜”材料,他总是能顺手拈来,在看似闲聊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文学,把学生的目光指向更深广的语文学习。】

板块一 趣读小小说 初识特点

师:(屏幕出示一篇只有一句话的小小说)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你信吗? 生齐读:地球上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师: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了,而且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读了这句话,你脑子里会冒出哪些问题?

生: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师:你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推想阅读,看到前面,推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是谁在敲门?

师:对呀,既然是最后一个人,那个敲门的人是谁,是外星人吗?很多很多问题由此产生了。据说,这是史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接下来,我们要分享一篇据说是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

(分片段出示小说《三封电报》)

(出示)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师: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巴布被狮子咬死,弟弟告诉姐姐。

(出示)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

师:伊莉薇娜有没有收到丈夫的尸体?她此时心情会怎样? 生:没有收到。伊莉薇娜此时肯定非常高兴,原来我的丈夫没有死! (出示)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师:这个故事巧妙在哪里?

生:巧在运回来的包袱里,尸体是在狮子的腹内。我们读到最后一段才明白故事的结局。

师:是啊,小小说往往有一个特点,读到故事结尾,才让人突然明白,哦,原来是这样!你看伊莉薇娜从开始的悲痛到后来的喜悦再到最后的悲痛,经历了一波三折。 【点评:用“史上最短的科幻小小说”和“史上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作为引子,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学生的学习注意指向小小说阅读,用简洁的问答有效渗透了小小说阅读的主要方法:(1)围绕故事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推想;(2)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感受故事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板块二 概读小小说 把握整体

师: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两篇小小说《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大家有没有预习过?(生:有)第一遍读小说,我们一般要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回忆一下,《一件运动衫》主要写了哪两个人?

生:康威先生和“我”。

师:“我”为康威先生做了什么事情?

生:“我”用康威先生给我修鞋的钱和运动衫换来的钱,买了一双鞋给康威先生。 师:康威先生又为我做了什么事? 生: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了一件运动衫。 教师出示人物情节关系图:

师:哪位同学看着人物、故事情节图,用自己的话大致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生说略。) 师:大致说清楚了。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还有很多,有售货员、小男孩、小男孩的爸爸,还有修鞋的吉特勒先生等。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抓主要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就能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自己平时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记得抓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点评:有人说,现代文阅读,90%的文本内容,学生是自己能够读懂的。如何检测和提升这能读懂的90%?张祖庆老师针对小小说的文体特征,采用“画人物情节图”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能在众多人、事中,围绕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一下子把故事拎出来”,说明“画人物情节图”的小小说阅读策略,运用是得当的。】

师:好,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快速阅读《爱之链》,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自己先读,然后五人小组讨论,最后由一个同学执笔画在海报纸上。

(5分钟后,教师利用黑板,贴出第一组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生(讲述):主要人物是乔,老太太和女侍者,乔帮老太太修车,女侍者照顾老太太,老太太给了女侍者一百元钱,女侍者安慰乔。

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女侍者为什么要安慰乔? 生:女侍者是乔的妻子。

师:哦,夫妻之间相互安慰,这是很正常的。否则,人家就要纳闷,一个女人家忽然跑过去安慰一个男人,不明不白的,对吧?所以“女侍者”后面可以加个括号,写上“乔的妻子”。

师:乔帮助老太太修车这儿,你们认为讲明白了吗? 生:是老太太的车轮胎瘪了,乔帮主换车胎,不要钱。

师:对,所以修车要改成“换车胎”。请你回去后把这两个地方改一改。请下一组。 (出示第二组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生(上台讲述):乔为老太太换轮胎,老太太给了女侍者100美元,女侍者给乔一个吻。 师:他们组非常有创意!用图形来代替情节中的关键元素,用三角形来表示人物关系,语言非常简洁。一个小建议:女侍者的身份也要交代一下。有请第三组。

(出示第三组学生画的人物情节关系图)

生(上台讲述):乔帮老太太装车轮不要钱,女侍者帮老太太擦头发,老太太感激女侍者,多给了一些钱,女侍者给乔一个吻。

师:他们组画了一个爱心的样子,把文章的主题紧扣住了,很有创意!阅读一篇小小说,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然后用简单的情节图梳理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本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用。

【点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前一篇小小说是教师扶着,通过“画人物情节图”来概括主要内容。后一篇小小说,张老师就完全放手了。让学生自己试着用“画人物情节图”的小小说阅读策略,来梳理、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策略只有在有目的的反复练习中才能掌握。课堂上要把该教的教到位,该练的要给足时间练习,如此学生才会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也才有效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老师再次用简练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外阅读时注重运用学过的方法,把学习的空间纵深推进,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形成能力。】

师:我在自己班级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画了这样一幅情节图,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

生:我觉得用这个形式非常好,用简单的线条就点明了这是一条爱的链条,就点明了主题。

师:为什么链条不封闭?

生:因为爱是在不断地延长,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到这条爱之链中。 师:你很有见地!这样开放的画法也是一种创意。

【点评:小小说的“人物情节图”到底该怎样画?张老师在第一篇小小说学习指导时,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画法。这种潜在的示意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张老师有着清醒的认识:学生在学着画第二篇两篇小小说的“人物情节图”,会不自觉地采用封闭式画法,而这,对学生的思维也会是一种限制。张老师此环节的设计,是一种对“已有”的打破,换一种思路想问题,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开放的人物情节曲线图,让学生对文本的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

板块三

比读小小说 发现异同

师:阅读两篇差不多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发现,这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人物的身份等方面去揣摩。你们手上有两张便利帖,一张便利贴写一条相同点,另一张便利贴写一条不同点。

学生阅读,教师随机点拨和提醒:阅读就是发现,如果你发现了两条,可以写两张;写的时候不要写长句子,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各小组可以选一个同学上来交流,另一个同学补充。(第一组同学上台) 生1:小说的相同点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很快乐的。 师:你一下子就扣准了小说的主题。很好,请你贴到黑板这个区域(黑板上画一颗爱心,教师把爱心分成三个区域,生1贴便利贴)。(对另一生)你接着说第二条。

生2:两篇小说都是关于爱的。 生3:都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生4:都是年轻人帮助老年人,老年人回报年轻人。 生5: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师:这个很有意思。请你说一说,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 (生一时答不上。)

师:为什么结尾都是出乎意料的?我们来聚焦结尾。大家认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结尾,如果结尾的哪一句话没有了,整个故事就没有味道了。

(出示《爱之链》最后一段。) 生:“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师:为什么没有这句话,整个故事就不一样了?

生:因为故事一直没有说“女侍者是乔的妻子”,到最后才说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 师:这就是小说的奥妙所在。如果老师把一个字去掉,整个人物关系就不清楚了。是哪个字?

生:“乔”。

师:去掉“乔”,读读故事结尾,是不是就表述不清了? (生齐读去掉“乔”的结尾段落。)

师:没有“乔”,你是不是还会想到女侍者的丈夫就是“乔”吗?好多小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异峰突起的结尾。我们再来看看《一件运动衫》。

师:假如把故事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方框框掉,去掉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生:去掉结尾的话,就变成“我”在帮助康威老先生,而康威先生有没有帮助“我”,我们却不知道。

师:是啊,有了这个结尾,我们才忽然明白,原来“我”在帮助康威先生的时候,康威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我。我们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一个孤独的、贫穷的老人,能够为他的邻居小孩做出这样的事情,非常了不起,非常感人!这就是这个结尾带给我们的震撼。同学们,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今后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特别关注结尾的作用。 【点评:张老师在此环节汇中采用两篇小小说“对比阅读策略”,让学生感悟同主题文本的内涵时,也感悟到小小说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小小说的结尾一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同样“令人惊叹”!】

师:那这两篇小小说有哪些不同点呢?

生1:第一篇是用语言描写比较多,第二篇是细节描写比较多。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关注这两种不同的描写。你把你的便利贴贴到黑板的这个区域里。(生贴便利贴)

生2:第一篇是叫“我”去帮忙,第一篇是主动去帮忙。 生3:第一篇是帮助熟人,第二篇是帮助不认识的人。 生4:第一篇是邻居之间的爱,第二篇是陌生人的爱。 生5:第一篇是两人互相回报,第二篇是三人轮流回报。 生6:两篇文章帮助别人的方式也是不同。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有一个问题,《一件运动衫》这篇小说也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吗?为什么?希望听到你们最真实的思考。

生:可以用“爱之链”。因为售货员也帮助了我。那双鞋子本来是要用美元买的,但她同意用运动衫加1美元45美分卖给“我”。

师:既然谈到钱了,我们来关注几个数字:鞋子4美元50美分、运动衫3美元、修鞋子1美元45美分。减一减,发现了什么?

生:还差5美分。也就是说售货员亏了5美分。 师:仅仅亏了5美分吗?还亏了什么? 生:一双袜子。

师:为什么以赚钱为目的的售货员居然亏本卖给“我”鞋子,而且还贴一双袜子? 生:因为售货员被我的爱打动了,才愿意主动贴钱、贴袜子。

师:售货员是“爱”的链条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她不愿意卖,那么这份爱就传递不下去了。所以,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接着讨论。

生:我也觉得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因为文中猎人的孩子也是这条“爱之链”中的一份子,假如猎人的孩子不肯拿运动衫换小狗的话,康威先生也就换不到运动衫了,也就没有这个故事的结尾了。

师:这个小男孩也是这条“爱之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同学们,既然我们都认为故事真可以用“爱之链”做题目,可作者为什么偏偏用“一件运动衫”做题目呢?

生:因为是围绕着运动衫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先是小男孩看到运动衫,然后想买运动衫,再是买到了运动衫,接着把运动衫退还,最后换了鞋子,康威先生却把运动衫给了他,失而复得。 师:是呀,这样写,故事就一波三折了。“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小说也一样,切忌平铺直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用这个题目的匠心所在。

【点评:“寻找写法的不同点”,读懂这部分,学生才能明白“这一个文本”和别个文本的不同之处,才能体会到“这一文本”的独特之所在。这样的小小说对比阅读,摈弃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是让学生沉下心来,深入文本深处。张祖庆老师紧扣《一件运动衫》“一波三折”的写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伙伴讨论和教师点拨中明白:平铺直叙是小说的大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生命所在!】

第四版块 回读小小说

质疑拓展

师:最后,我们讨论一下,两篇小说,你更喜欢哪一篇? 生:我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它里面有爱。

师:这个“爱”有些笼统。不过,有些时候,“爱”就是“爱”,理由是“莫言”。但,我更想听到有理由的答案。

生:我更喜欢《爱之链》,因为这篇小说里的爱比《一件运动衫》里的更浓。 师:嗯!《爱之链》里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我们,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句子:如果你真爱我,就不要让爱的链条在你这儿中断。

生:我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小男孩为了康威老先生鞋子,把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衫换成了鞋子。一个小孩子,能为他人着想,不简单啊。

生:我也更喜欢《一件运动衫》,因为康威老先生,“我”,还有售货员之间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打动了我。

师:嗯,这种平凡而真挚的爱打动了你,所以你喜欢,很好。同学们,无论是《一件运动衫》还是《爱之链》,都折射出普通人愿意为他人付出的爱。只有这种爱不断地付出,不断地付出,形成一条长长的链条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充满温暖。那么,这两篇文章中,有没有不懂的问题需要讨论?有时候读出问题比得出结论意义更大,一定要读出问题来。

(师生围绕着文本进行质疑析疑,过程略)

师:同学们,《爱之链》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空间:老太太和乔之间发生的故事,女侍者不知道,女侍者和老太太之间的故事,乔也不知道。小说中的人物不知道,作为读者的我们全知道。这也是小说研究的一个角度,可以尝试。回去以后,请大家研究小说《麦琪的礼物》,完成如下两项任务:

(出示要求:1.画情节图。2.选读《欧享利短篇小说》,体会欧享利小说结尾艺术。) 下课。

【点评:在“画情节图”“对比阅读”等小小说基本阅读策略的教授和练习后,张祖庆老师在课的结尾处很好地“隐藏”了更多的小小说阅读策略:“联结阅读策略”——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小说与小说、小说与自己、自己与伙伴之间的联结;“自我监控阅读策略”——自己去研究《麦琪的礼物》,学习的目的指向“阅读侧略”的自觉运用……】

【总评】

一、“教阅读”:紧扣文体,精选内容。

小小说怎么教,或许大家各有见解。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语言艺术、标题含义、结尾匠心等等,都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张祖庆老师在“小小说群文阅读”中,重点选了两个点:人物关系与情节,独具匠心的结尾。采用的主要阅读策略是“画情节图”和“对比阅读”。课堂上,注重学生自己提问,伙伴讨论,教师随机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课堂中各种相关因子之间的联结,很好地体现了“教阅读”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运用阅读经验解决问题。

二、“读群文”:指向策略,提升能力。

张祖庆老师根据“同一个主题”开展多个文本的 “小小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探索。 “群文阅读”一节课里要读多篇文章,势必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对文本特质有清醒的认识,进行大胆的取舍,选取一两个精要点进行,用大块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张老师的课堂,因其选点准确——理清小小说中人物情节关系,对比两篇小小说写法的异同。课堂富有强大的张力:学生对小小说问题的特征把握,对阅读策略的学习运用,对文本主题的体会领悟等无不令人惊叹。如此,阅读教学也回归到它的本质上——让学生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

张老师的课堂没有边界,阅读没有边界,学习没有边界!

第11篇:贾志敏作文教学《改写小小说》课堂实录

小学作文教学《改写小小说》课堂实录

(2课时)

执教: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贾志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年纪大了,电影不看了,可是上个星期,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把我吸引住了,我从头看到尾,不但从头看到尾,还预告晚上12:00重播,到了12点,我又起床,从头看到尾。是什么节目让我这么喜爱呢?原来是一档人物专访的节目,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柴静采访一个中年女子。这个中年女子我说出来,大家可能认识,姓杨的,叫杨红樱。知道吗?杨红樱有谁知道?(学生未回答)杨红樱怎么不知道?奇怪,杨红樱有谁知道? 生:杨红樱是著名作家

生:杨红樱是著名作家,他曾写过关于马小跳的故事。 师:你说得比他好.生:杨红樱是一名作家,他写过淘气宝、马小跳这本书,并且编成了电视剧动画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师:你说得比他好。 生:„„

师:杨红樱,他原来也是个小学教师,跟我一样教过小学语文,他发现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所以,他就把小说读给他们听,他发现读到精彩的地方,小朋友摇摇晃晃,故事讲完了,他就自己写,写着写着,越写越多,越写越好,连出版社的社长都知道了,王社长就把他调到出版社,专门写小说。所以,小说就是故事,故事就是小说。

师:“小说”两个字会读吗?(生齐读“小说”。)

师:不对。要这样读。(师范读;师带读;学生反复练读“小说”。) 师:对了,对了。

师:小说就是故事。如果我问你读过什么小说,你可能想不起来。但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估计四十多个同学不举手的没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哪四个? 1 如果这个都不知道,那你脑子有问题(笑声),四大名著是什么?你说。

生:《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

师:这就是小说,古典小说。小说就是故事。50万、100万字,叫“长篇小说”; 5万字,6万字,叫“中篇小说”;1000字,2000字的,叫“短篇小说”。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吃饭,麦当劳,十分钟解决问题,叫快餐文化,小说也有快餐。100字200字的叫小说,有人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小小说,但小小说不规范,所以把“小”改成“微型”,(板书:“微型”)

师:2个字变4个字,会读吗?(生读“微型小说”) 师:对了。

指名多个学生读“微型小说”;全班同学一齐练读“微型小说”。

师:说它是微型小说,但小说的特点仍然保存。第一个,小说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谁来看。第二个,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明。像孙悟空、贾宝玉、武松、林冲„„这些人物形象都很丰满。第三个,小说它一定有独特的写作方法,是人们预想不到的。今天向大家推荐微型小说(板书“三篇”)三篇。2个字变4个字,4个字变6个字。我请几位同学来读,

1、

2、

3、

4、5。

(五个同学分别读课题,老师用“真好”、“好的”分别评价)

师:同学们发现吗,老师在评价同学读的时候,分别用了真好、好的。 再指名读课题(多个学生读“微型小说三篇”师评价指导鼓励)

师:哪三篇?谁来读?注意啦,一定有同学读错,信不信?第一个、第二个。 第一位学生读三篇小说的题目。

师:读得不错。读得不错的意思是马马虎虎。(笑声)有一个细小的地方没有注意,估计十个有十个读不好。

第二位学生读。

师指导区别两个“本”的不同读音,强调第二个“本”字是儿化音,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练读“本”字,师带读“两本小学课本”。

师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三篇小小说的题目。师带读。

师:这三篇小说加起来1100字,第一遍280个字,第二篇500个字,第三篇220个字,同学们读,看谁读得好。

二、学习《恶魔约翰》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要自己读自己的,并叫两个同学站起来。

师:大家看到两个同学站起来,为什么?好啊。好在哪里?读书要讲究姿势,(?),这个同学好,坐得很直。读书要讲究效果,不要作腔拿调,一字一顿,要读正确、读流畅,读得有感情。我听了一下,大部分同学读得不够好,都是作腔拿调,一字一顿。

师带读题目《恶魔约翰》。

师:每一篇问你三个问题。看谁知道。第一个问题,文章写到恶魔约翰,约翰是恶魔写了五个理由,请问你,你找得到吗?约翰是恶魔有五个理由,你说。(指名分别说)

生1:因为约翰是方圆几百里内最危险的通缉犯。 师:对了,还有四个。 生2:连警察都拿他没办法。 师:第三个,还有三个 生3:酒吧外面一片大乱„„

师:听不懂,中国人说中国话,连中国人都不懂,为什么说约翰是恶魔,用自己的话讲。

生3:酒吧里客人早就跑得没了人影。 师:我也听不懂。 生3:只听见„„ 师:用自己的话怎么讲? 生3:人们都怕恶魔约翰„„ 师:第四个原因,跟老板有关系。 生4:老板特别提醒杰克„„

师:第五个理由,最后四个小节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来提示一下,用一个关联词来说:连„„也„„知道吧,还不会。

生5:连一个凶神恶煞的大汉也怕恶魔约翰。 师,对啊,你真是聪明!

师:说约翰是恶魔,文章里写了五个理由,让一个学生把五个理由连起来说, 3 知道吗?说错没关系。一学生回答。

师:对啊,这是第一个问题。带读“恶魔约翰”

师:第二个问题,你会读书吗?刚才读书,我听来听去,只有一个小朋友读得像样,其他同学。你只要读两句话,文章的最后两两句话。

师范读:“您„„您再要一杯吗?”“见鬼,我哪来时间!你不知道恶魔约翰就要来了吗?“

师:谁愿读?一个、二个„„八个。(八个学生分别读)。

师评价:不要有气无力,可以,你读得比他好,你读得比所有人都好,你聪明„„

师范读。生再读,师评述、指导、鼓励。 师与一位学生合作朗读并表演(笑声、掌声)

第三个问题,看谁聪明,拿起笔,把文章里面描写恶魔约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划下来?快快快!

学生在教材上划句子。师:四十几个同学没有几个聪明的。 师:都画了吗?学生不做声。

师:没有画的有吗?没有。都画了。指名学生说自己画的。 生:这里的约翰是假的,生:这里恶魔约翰没有出现。

师:根本没有出现,你乱画,文中没有出现约翰,但我们感觉到这个约翰是恶魔,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

生:侧面描写。 师解释什么叫侧面描写。 师带读“恶魔约翰”。

三、学习《两本小学课本》 齐读题目,指导怎样读。学生再读 请一同学朗读《两本小学课本》全文。

师边听边进行指导读准字音:半晌、中;示范读,鼓励赞扬:能够读得这样好,没有五年十年做不到。

师:这篇小说老师也提三个问题。 教认“银手镯”。解释“银手镯”的意思。

4 问:母亲的这对银手镯哪来的?

(生稍有沉默)师:这么简单的问题不知道? (一生答)。师:用自己的话说。

学习“入土为安”。解释安字,叫学生说带“安”字的词语:平安、安详、安稳„„生:安息。师:对了。(解释“安息”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书上这个长句了(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你会读吗?叫三个同学分别读这句话。

第一个同学读。师:有个地方读错了,师指导,再读,师:这次对了。 第二个同学读。师:读得没有他好。 第三个同学读。师:读得很差。(笑)

师范读“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指导读好“在”字。 指名三个同学读;再叫两个同学练读;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这句话点明了故事的时间,整篇文章500个字,现在你说两句话,50个字,把整篇文章概括起来,说说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母亲干什么,我干什么?把500字变成 50个字。

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概括口述。

第一位同学说。师边听边指导,说不上时,老师进行提示引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话来说。说完后,师评述:不稀奇,鹦鹉学舌。

第二位同学说。师也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引导。评价:比他说得好。 第三位同学说。师没有进行提示引导。评价:真好。

再次指名三位同学继续进行概括口述。老师不做提示,让三位同学独立说。师:真好。

第三个问题:读《两本小学课本》,问:这两本小学课本对他考上大学有用吗?

生1:有用。

生2:一半有用一半没用。

生3:没用。师:为什么说没有?生:因为这本小学课本是假的。(笑) 师:他说没用,他说有用。其实这个问题,既没用又有用,(指着第二个同学),你说得对,一半有用,一半没用。你能把这两种意见掺合在一起说吗?说 5 它没用是什么?说它有用是什么?(学生说)

再指名一学生说。带读《两本小学课本》。

四、学习第三篇《烛心》 齐读文题多遍。

指名第一位学生读《烛心》全文。 师:像说话一样读书。指导读好“真是” 指名第二位同学读《烛心》全文。 指导练读“笃、笃、笃” 师:什么词? 生:形声词。 师:不对。

生:象声词。叫同学在自己的桌面上敲出声音进行体验。 请一学生在黑板上敲出声音,体会“笃、笃、笃”

师:敲门还有什么声音?如果你的妈妈睡着了,敲了半天没有醒,怎么敲?(生在敲黑板演示),你要敲隔壁邻居的门怎样敲?生(敲黑板演示):轻轻的。师:聪明。师:还有什么象声词?

生:嘟嘟嘟。生:噔噔噔。 师:不聪明。 生:树叶沙沙声。 师:聪明。

生:门铃叮当志;小河哗哗声;敲钟当当声;小狗汪汪声„„ 生:溺水救命声, 师:这是说话的声音。 学习“支使”、“指使”。

指着黑板上的词语“支使”、“指使”这两个词,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怎样区别?支使,支什么,指使,指什么?换一个词。请同学思考意思回答,

生:支持;支配

生:指令;指派。师:前面的支使有这个意思。

6 我来提示一下,师不断做指挥唱歌的手势来启发学生理解。 生:指挥

师:表扬,真聪明。(亲切抱住学生)这就叫聪明!

读“烛心“。请学生读,师评述指导启发学生读好。作者用这个题目,大概意思是什么?用蜡烛代表什么?想想。

生:代表人们的心灵,代表人们的良心„„ 师进行总结。

师(伸出两个手指):看老师的手,代表两个人,一个是阿姨,一个是小男孩。“我”是谁?阿姨。现在倒过来,我是小男孩,你把这位话说一说,用200字。

指名一位同学概括复述大意。师抓住“停顿“一词,表扬学生用得好, 师:你为什么要用”停顿“。生:因为阿姨想了想。师:说得真好,语气连贯。

指名第二位同学概括复述大意。师:不有反反复复说„„不要争相,敲三下就够了;自己莫说自己的眼睛清澈。

拿出本子,第一件事,20分钟的时间,把这两个同学说的话,扩写成500字的文章。第二件事,写完以后,换一个题目。

第二课时

一、学生独立习作 学生进行习作,师巡看。

二、作文交流与讲评

1、评讲拟写作文题目

师:20分钟写了19分钟,还留下1分钟做什么?给文章写题目。 教师依次叫学生口述自己拟的题目,对每个学生写的题目进行评述,选择好的题目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格里。

生:停电之夜;妈妈送给阿姨的蜡烛;帮助就这么简单,蜡烛的力量,邻里之间,蜡烛代表我的心,人间处处有真情;珍贵的蜡烛,蜡烛情深;蜡烛。真情。夜晚,停电显真情,停电情深,蜡烛那段情,远亲不如近邻,

7 师:我们先看字,字要写得好,字是人的脸面,小姑娘字写得难看,长大没人要;男孩子字写得难看,小姑娘不喜欢。我们看看字写得好不好。

师评讲学生写在黑板上的作文题目。

师:先看字,再看内容,(师看了一会)没有字写得像样的。

师简明扼要地评述学生在黑板上写的作文题,分别在写好的题目旁边打上星号(表示比较优秀)或勾(表示还可以)。

2、评讲作文内容与写作

请两个同学读自己的的作文。师:听别人读的时候要认真听,坐好。 对一个没有坐好违纪学生进行批评:这个小孩不尊重人。

第一位学生读作文。师进行评述、指导,有时肯定,有时表扬,有时指出缺点,有时进行指导。然后用5分制进行评分。好啊,轻轻地,说明有礼貌;男孩女孩都是年轻漂亮,好啊,小孩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这是文章里的话,用得多恰当啊。为什么阿姨犹豫了一会?没有细声细语,只有细声细气。为什么要用“也”?她认为这个小女孩是来借蜡烛的。

没有细声细语,只有细声细气。为什么要用“也”?他认为这个小女孩是来借蜡烛的。师总评:很好,人称交代清楚,具体生动,想像。上中,35分

第二位同学读作文。师:刚才讲的杨红樱,就用上了,这叫迁移,会迁移就是聪明,聪明就是宋的。为什么要写弯腰?不叫电视狂,只有电视迷。

请一学生评,要加上比喻句就好。师:不一定。师总评:叙述清晰,细节生动,上上,36分。

第12篇:“星空”作文选刊第一期(总第二十一期)09月22日

“星空”作文选刊第一期(总第二十一期) 2008年09月22日辅导教师:狄袁辉 命题作文:七(8)(10)班 给母校老师的一封信

原生态作文展示:

给母校老师的一封信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七(10)班郁梦成 敬爱的季老师:

您好!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离开了您,成了一名中学生。但是我始终忘不了我的母校老师——季老师。

季老师,虽然您是从四年级开始教我的,但是在我的眼里,您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您把我送入了一个理想中的中学——金北学校。季老师,感谢您!

我刚进入初中,就感到这里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第二把钥匙。因为第一把钥匙就在您的手里。金北学校,我一到这里,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熏陶人的地方,让我一见如故。校园宣传栏中,考入高一级学校的光荣榜,显示了这里卓越的教学业绩,也让我奠定了无比的信心。季老师,我知道我一定能在这里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

当然,校园里的风景也是独特的,不必说风光如画,四季常青,就连学校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学哥学姐们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尤其来之前,我就听说,金北学校的老师很敬业,教学的质量很好,现在一见,果真如此,这让我信心百倍。

季老师,我现在进校的时间不到一周,而班级上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所以很少有熟识的同学,认识的也不多,只有两三个。所以我们之间在白天的时候都是默默无闻,很少谈笑风生。但是到了晚上,可就大不一样了,宿舍里可就热闹非凡了。室友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我也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着。大有相见恨晚的势头。不过这样,也减轻了我不少想家的念头。

说到这里,我该向您汇报一下今后的打算了。我肯定会更加刻苦努力,上课时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后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争取考取一所理想的高中,为父母和您争光。哦,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我在这里祝您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郁梦成

2008年9月9日

给母校徐老师的一封信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七(8)班徐少波 亲爱的徐老师:

您好!

现在细想,您是五年级接受我们这个班的。虽然我们接触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但是我打心眼里喜欢您。因为在这两年中,是您,我敬爱的老师,带领我们夺得“文明班级”这至高的荣誉;因为在这两年中,是您,我亲爱的老师,把一个顽劣无知的懵懂少年教育成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因 1

为在这两年中,是您,我敬佩的老师,让一个年级排名倒数的班级跃居为年级第一。

年华似流水。眨眼之间,我已经成为一个初中生。我的任务变得繁重了,三门主课变为七门,任课老师也增多了,相应的作业的数量也增加了,以前的四十分钟早就不够用了,变为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但是我不怕,徐老师,因为您,我尊敬的老师,您帮我在小学的阶段就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听课、还是完成作业,都是那样的得心应手。初中阶段,我们的试卷难度上了一个台阶,试卷的分值也变得更丰富了,中考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面对着新情况、新形势和新机遇,我一定会努力学习。

徐老师,我走进初中,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在这个新的天地中,我终于明白您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为一名寄宿在学校的学生,我也逐渐学会了生活自理,学会了照顾自己,不再单纯地依赖父母与他人。

徐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我理解其中的含义时,我也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但是我也深深知道,要实现这样的愿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一定会拼搏。因为,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徐老师,您等着看您的学生——我将来的成绩吧!

最后,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祝福您和您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学生:徐少波

2008年9月8日

给母校老师的一封信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七(8)班姜露露

敬爱的葛老师:

您好!我已经成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了。您现在过得怎么样?您对我的教诲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新的学校里,我很开心,也很想念母校,更想念您,您知道吗?我选对了学校,这里的老师跟您一样和蔼可亲。在他们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您严格而无私的身影。待我回到母校,回去看望您,您耐心等着我!

葛老师,我不会辜负您的希望,您放心,在这初中三年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您给我打下的良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又很大的帮助,我一定会学得轻松而愉快。记得以前,我的写作水平一般,您曾经鼓励我对阅读课外书籍。几年来,我肚子里的妙词佳句也积累了不少。阅读和写作时,我也能“下笔如有神”,不像以前,只能挤出几句干巴巴的套话。您的循循善诱,您的春风化雨,您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激发出了我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尤其对作文有了明显的动力,写作水平也“水涨船高”了。不过,我也会牢记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的箴言,我会谨慎的。

现如今,在金北学校,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的成绩有所提高,我会抓住机遇,努力拼搏,争取更大的进步。学习上有了新的局面,生活上更是不比在小学时候,早、中、晚都在学校吃饭,虽然饭菜的质量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花色品种也不是太丰富,但是我觉得特别香。到了,晚自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但是,我们宿舍里的同学,却睡意全无,大家说说笑笑,好一番热闹,我也不感觉到远离家的寂寞与愁苦。

但愿在金北学校,我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我肯定不会枉费妈妈辛辛苦苦送我到这里上学的心血,更不会让您对我付出的心血白白的流失。葛老师,您看着吧,您等着吧,我会带着我“成功考上重点高中”的好消息去看望母校,看望您的!

教师节快乐!

您永远的支持者:姜露露

2008年9月8日

教师下水作文:

给母校老师的一封信

◎狄袁辉

尊敬的母校的老师们:

你们好!我是南通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系的狄袁辉同学,而今在通州市金北学校执教。 掐指算来,离校已近十年,我十分想念母校、想念老师们和以往的老同学们。不知学校现在一切可好?老师们是否还一如既往的忙碌?新来的学弟学妹们可对学校的一切适应?工作的同学是否都顺利?

光阴荏苒,回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开学之时,恍如昨日。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许多的感慨,也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在几年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曾经惆怅过、失落过、甚至是迷失过,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没有失去一种信念,那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虽然每每和同窗或好友提及此事,他们大都不解,或是持反对意见,但是那些根本无法动摇我的决心、我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即使在我专业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说和有些同学比,根本就是难以望其项背),我仍然没有放弃我的追求,没有停止要成为一名文科教师应该具备知识的学习。正是因为我有这种追求,以及上级领导和学校的关怀,我才能如愿以偿走上三尺讲台。在此我要郑重的感谢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母校老师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虽然我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对来说不算优越,而且有时还挺恶劣,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劣势,我反倒觉得这是我人生成长中的优势,有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的确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就我个人认为,班主任工作不仅有利于锻炼自我,更是有利于学生和学校,从高处来讲,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也能体现和展现我们人民教师的时代使命,同时也可把我们从大学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母校丰富的文化底蕴带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之中。

就我现在的工作来说还是比较忙碌的,以致无暇去做我个人想做的事情(因为我要教2个班的语文,还要当班主任。以前不知道当班主任的难处,现在终于有体会了。任何细小的事都要亲力亲为,如遇忙时,要看将近一百四十本作业,还要备课,还要处理学生的一些事务,有时确实有点晕头转向)。虽是如此,然而每每独处之时,眺望远方,心中油然而生一点点失落的感觉,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但又难以言表。恍惚中极目远眺,似乎我可以穿过那远处的高山,透过那蓝蓝的天空、白云,可以依稀看见母校那美丽的景色,那山、那水、那人,也似乎可以听见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还有校铭石上那依稀可见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几个大字„„

遥想当日离校之时,真是万种思绪,难以言表,根本不能用依依不舍可以形容„„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再难舍,也终有离开的时候。我想和我一样在远方工作的同学们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校,都想“回家”看看。然机会甚少,只有把这种思念寄托于工作之上,努力工作,希望为母校争光,要让社会承认我们南通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是肯干事,能干事的。

最后,祝母校蒸蒸日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学生:狄袁辉上

2008年9月10日

它山之石

给母校老师的一封信

◎江苏省泰州市泰中附中初一(10)班丁明明

陈老师:

您好!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感谢许多教过我的老师:诲人不倦的姜老师,和蔼可亲的钱老师„„但,在我最想感谢的还是您。

虽然您是六年级时才接我们这个班,但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我已深刻地感受到您知识渊博、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你们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你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你们是春蚕,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把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你们光辉的写照。

至今,我仍忘不了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

“叮铃铃”六年级第一堂语文课开始了。当大家还在纷纷猜测谁会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时,您已经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教室。我们见到您头发乌黑光亮、整整齐齐,戴着一副眼镜,两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身穿笔挺的西装,足蹬一双锃亮的皮鞋,显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您笑着向我们做自我介绍:“我姓陈,是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是严肃而又活泼的。课上,我们是师生;而课后,我希望我们成为朋友。”简短的开场白后,您并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拿出一张白纸让我们看,然后神秘一笑,问大家想到了什么。大家的答案千奇百怪,有人说:“我想到了天上的白云。”有人说:“我想到一面雪白的墙壁。”还有人说:“像白璧无瑕。”„„您没有评论什么,而是在白纸的中间点上一个醒目的黑点,问我们又想到什么。这时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教室里鸦雀无声。您皱着眉,在空中挥舞着手,划着圈,试图启发我们。这时,有人俏皮地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大家哄堂大笑,您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最理想的答案。

过了一会儿,您一挥手,终于揭开了谜底:“大家看,原来这张白纸就像一个人刚出生时纯洁的心灵,人之初,性本善。但后来,你们逐渐都有了些缺点,就像这张白纸上的黑点。当有了这醒目的黑点时,大家是不是会都关注这个黑点了?一个人有了缺点,大家也都会关注,所以我们有了缺点一定要努力改正。”您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再问大家一个问题,这张白纸上是白的面积大还是黑的面积大?”“白的!”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这黑的面积像一个人的缺点,白的面积就像一个人的优点。有时候,我们不要只注意别人小小的缺点,而忽略了他大部分的优点,要善于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啪啪啪!”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真没想到您从平常不过的一张白纸与黑点中说出了这么深刻的道理,使我们明白了成材先成人的道理。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欣赏到您巧妙优美的教学方法,春风化雨的育人艺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转瞬之间一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进入初中,不得不离您而去。啊,陈老师,忘不了!忘不了您微笑的面容,忘不了您风趣的谈吐,忘不了您的谆谆教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献上学生最真诚的祝福!

祝您

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学生:丁明明

2008年9月8日

【附录】优秀作文学生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七(8)班: 徐少波姜露露纪佳雯吴智豪曹邱悦吴琼瞿露露董博瞿亚娜马益锋管丹丹瞿蒋丽李春来邱易翟佳杰施吉祥刘欢纪灿灿赵晔婷周韵涵喻增培

七(10)班:郁梦成袁玲季徐季李园易楠孙亚雨邢茜徐秀梅蒋鑫焱杨倩倩汤佳丽纪林铖顾潇潇张可可吴迪瞿佳张莹崔玉梅顾舒婷倪江龙蔡欣磊陈茜胡卫军徐春莹

第13篇:九年级语文上:第12课《小小说》教案鄂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教案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皑ái皑ái:形容霜雪洁白。 驰骋chěng:(骑马)奔驰。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包括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贾平凹与他妻子韩俊芳同是丹凤县棣花镇人,两人婚姻之美满在贾平凹的文中表露无遗,女儿倩情亦是贾平凹之深爱。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2.相关知识: 题目解说:

《界碑》:以“界碑”为题有双重含义:实指的是边防战士看守巡查的那十二块界碑,虚指的是守卫边陲的边防战士们。作者在标题中明确流露出对边防战士的崇敬与赞美。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小巷》:以“小巷”为题,即点明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又含有一定的寓意。小巷是潮湿阴暗的,也许是盲人们以往的心境的象征。然而时代的改变,盲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小巷的环境,灯的出现,不仅是现实环境的改变,它还代表着盲人们的心态的改变。窄窄的小巷成了他们走向光明生活的路径。 《界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用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方法品味语言,理解深刻的意蕴。

2.学会用小说的有关知识对小说进行评价鉴赏。感受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3.让学生正确对待平凡岗位,树立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环境描写是如何服务主题的。 2.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形版图及界碑图,认识中国幅员辽阔。板书课题:界碑 2.指名学生说说小小说的特点

师述: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在祖国的边疆。去感受一下一位平凡的边防站长的胸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物:一个边防站长 情节:界碑巡查 环境:雪域高原

三、自由选择朗读并作圈点批注 投影显示:精读课文并用下面句式说话

我读到 这一句(或几句)从人物的 描写中看到了一个 的边防站长。

我读到 这一句(或几句)看到了一个 的画面,感到了环境的 。

1.教师按以上句式先作一例后学生再进行圈点批注。 2.学生在回答后,师指导朗读,并安排学生齐读。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四、创设情境,探究文本

一位记者听说了这位边防站长的故事,去采访他,他们之间会有哪些谈话呢?模拟采访:如果你是这名深受感动的记者,你会拟定哪些问题采访?依据文本,如果你是那位可歌可泣的边防站长,你又会如何回答? 学生讨论后安排一次现场采访。

采访结束后,作为记者的你最想对边防站长说些什么?

五、在《说句心里话》的音乐声中再一次感受边防站长的形象。

六、情感升华

1.题记理解: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题记 作者为什么说但愿它不是真实的呢?

2.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你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 《小巷》 教学案例 教学思路:

《小巷》是初中课本中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写景细腻生动,语言典雅流畅,无有诗情画意,值得学生认真品味。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面面俱到。我设想:在充分朗读得基础上,体会江南小巷的特点;深入品读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运用仿写的方法加以训练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作者淡泊的人生态度;在教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老师“领头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目标:1.理解江南小巷的特点,领略其优雅闲适的景致,体会作者淡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和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江南小巷的特点,仿写训练。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志趣。 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大屏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当你们背着书包走在小胡同里看到绿绿炊烟升起,夕阳的余晖把抱柴火的老奶奶染成古铜色,你有何感受? 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不一。老师再引入新课,家乡的小胡同静谧安详令人魂牵梦绕,今天我们领略江南小胡同——《巷》的迷人风韵吧。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设计意图:设计情景导入符合农村学生生活习惯,主要激发学生想象力带入情境,自然引出新课。

2.明确目标:出示大屏幕,一幅江南小巷的迷人画面。

简介作者:柯灵现代作家小学毕业后辍学。1930年独创上海却处处碰壁,孤独失落怅惘,却发现了小巷的风格和妙处,欣然写下这篇优美动人的散文。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以明确。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有章可循。 3.品读领悟

江南的小胡同别有洞天,我们还是先读为快。读前指导,停顿恰当、重音正确、声情并茂。学生根据配乐先个体读,后两段齐读。

设计意图:柯灵的语言风格典雅清丽,婉约细腻。朗读能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语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增强语感。读是理解课文的前奏。 老师:学生读的生动感人,我们在一起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 出示问题:(1)画出表现小巷特点的语句。(第三段)

(2)为突出小巷的特点采用什么手法(第二段) 学生自主探究明确:(1)又深又长、曲折、寂寂。

(2)对比手法。江南小巷优娴贞静 。北地胡同阴沉晦暗,上海里弄拥挤低俗 ,乡村陋巷肮脏破败,从而衬托江南小巷恬淡雅致、整洁明丽。为了深入理解对比手法。回忆学过的文章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白杨树和楠树对比,鲁迅和清国留学生对比,红嘴鸦和马的对比„„

出示问题:(3)小巷对人身心又那些影响?(第五段)

(4)认真品读课文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第七段)

学生自主探究明确:(3)消除疲劳,调整紧张的、烦躁的、悒郁的心情,放纵闲适的心情和爱人随意谈天。

(4)喜爱宁静,淡泊名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不要脱离文本,再读课文,领会课文重点内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自主思考,从课文中圈、点、勾、画,提取归纳要点。 出示问题(5)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名人淡泊名利的事例。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陶渊明、居里夫人、詹天佑等都不为名利令人敬佩。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联想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过渡:小巷的优雅闲致令人流连忘返,作者的宁静淡泊领人肃然起敬,本文的语言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我们走入领略欣赏环节。 4.领略欣赏,

出示题目和例句:本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典雅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用什么修辞领略其中妙处。

例: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 比喻。突出小巷建筑的内涵, ,写出它美丽淡雅的特点。

(1) 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的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2) 它可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鲜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 (3) 同学们把人为生动的语言及妙处推荐给大家。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学会赏析语言是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例句明确突出描写事物什么特点,有了答题方法,举一反三。同时运用语言要规范。教学以学生学为主,以注重学生发展为重点。因此给学生以施展个性的空间,流连在优美的语言中自由的大胆的品评,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渡:抑扬顿挫的节奏,错落有致的句式,清丽秀美的辞藻,令同学们赞叹不已。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我们也来照猫画虎模仿大家。进入咬文嚼字环节。 5.咬文嚼字

出示仿写指导:分析例句的句式、内容上的联系、所用修辞。联想想象。修改润色。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静,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仿写:家,是 ,给人 ;是 ,胜似 ,便于 。 显示家的图片,放“我爱我家”的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同时突出层次教学,仿写或写关于家的一段文章。

设计意图: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九年级语文上:第12课《小小说》教案鄂教版

亿库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教案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皑ái皑ái:形容霜雪洁白。

驰骋chěng:(骑马)奔驰。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包括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贾平凹与他妻子韩俊芳同是丹凤县棣花镇人,两人婚姻之美满在贾平凹的文中表露无遗,女儿倩情亦是贾平凹之深爱。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2.相关知识:

题目解说:

《界碑》:以“界碑”为题有双重含义:实指的是边防战士看守巡查的那十二块界碑,虚指的是守卫边陲的边防战士们。作者在标题中明确流露出对边防战士的崇敬与赞美。

亿库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

《小巷》:以“小巷”为题,即点明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又含有一定的寓意。小巷是

潮湿阴暗的,也许是盲人们以往的心境的象征。然而时代的改变,盲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也改变了小巷的环境,灯的出现,不仅是现实环境的改变,它还代表着盲人们的心态的改变。

窄窄的小巷成了他们走向光明生活的路径。

《界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用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方法品味语言,理解深刻的意蕴。

2.学会用小说的有关知识对小说进行评价鉴赏。感受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祖国的

深厚感情,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3.让学生正确对待平凡岗位,树立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环境描写是如何服务主题的。

2.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形版图及界碑图,认识中国幅员辽阔。板书课题:界碑

2.指名学生说说小小说的特点

师述: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在祖国的边疆。去感受一下一位平凡的边防站长的胸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物:一个边防站长

情节:界碑巡查

环境:雪域高原

三、自由选择朗读并作圈点批注

投影显示:精读课文并用下面句式说话

我读到这一句(或几句)从人物的描写中看到了一个的边防站长。

我读到这一句(或几句)看到了一个的画面,感到了环

境的。

1.教师按以上句式先作一例后学生再进行圈点批注。

2.学生在回答后,师指导朗读,并安排学生齐读。

四、创设情境,探究文本

一位记者听说了这位边防站长的故事,去采访他,他们之间会有哪些谈话呢?模拟采访:如果你是这名深受感动的记者,你会拟定哪些问题采访?依据文本,如果你是那位可歌可泣的边防站长,你又会如何回答?

学生讨论后安排一次现场采访。

采访结束后,作为记者的你最想对边防站长说些什么?

五、在《说句心里话》的音乐声中再一次感受边防站长的形象。

六、情感升华

1.题记理解: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题记

作者为什么说但愿它不是真实的呢?

2.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你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

《小巷》 教学案例

教学思路:

《小巷》是初中课本中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写景细腻生动,语言典雅流畅,无有诗情画意,值得学生认真品味。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面面俱到。我设想:在充分朗读得基础上,体会江南小巷的特点;深入品读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运用仿写的方法加以训练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作者淡泊的人生态度;在教授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老师“领头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目标:1.理解江南小巷的特点,领略其优雅闲适的景致,体会作者淡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和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江南小巷的特点,仿写训练。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志趣。

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大屏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当你们背着书包走在小胡同里看到绿绿炊烟升起,夕阳的余晖把抱柴火的老奶奶染成古铜色,你有何感受? 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不一。老师再引入新课,家乡的小胡同静谧安详令人魂牵梦绕,今天我们领略江南小胡同——《巷》的迷人风韵吧。

设计意图:设计情景导入符合农村学生生活习惯,主要激发学生想象力带入情境,自然引出新课。

2.明确目标:出示大屏幕,一幅江南小巷的迷人画面。

简介作者:柯灵现代作家小学毕业后辍学。1930年独创上海却处处碰壁,孤独失落怅惘,却发现了小巷的风格和妙处,欣然写下这篇优美动人的散文。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以明确。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有章可循。

3.品读领悟

江南的小胡同别有洞天,我们还是先读为快。读前指导,停顿恰当、重音正确、声情并茂。学生根据配乐先个体读,后两段齐读。

设计意图:柯灵的语言风格典雅清丽,婉约细腻。朗读能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语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增强语感。读是理解课文的前奏。

老师:学生读的生动感人,我们在一起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

出示问题:(1)画出表现小巷特点的语句。(第三段)

(2)为突出小巷的特点采用什么手法(第二段)

学生自主探究明确:(1)又深又长、曲折、寂寂。

(2)对比手法。江南小巷优娴贞静 。北地胡同阴沉晦暗,上海里弄拥挤低俗 ,乡村陋巷肮脏破败,从而衬托江南小巷恬淡雅致、整洁明丽。为了深入理解对比手法。回忆学过的文章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白杨树和楠树对比,鲁迅和清国留学生对比,红嘴鸦和马的对比„„

出示问题:(3)小巷对人身心又那些影响?(第五段)

(4)认真品读课文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第七段)

学生自主探究明确:(3)消除疲劳,调整紧张的、烦躁的、悒郁的心情,放纵闲适的心情和爱人随意谈天。

(4)喜爱宁静,淡泊名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不要脱离文本,再读课文,领会课文重点内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自主思考,从课文中圈、点、勾、画,提取归纳要点。

出示问题(5)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名人淡泊名利的事例。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陶渊明、居里夫人、詹天佑等都不为名利令人敬佩。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联想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

过渡:小巷的优雅闲致令人流连忘返,作者的宁静淡泊领人肃然起敬,本文的语言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我们走入领略欣赏环节。

4.领略欣赏,

出示题目和例句:本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典雅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用什么修辞领略其中妙处。

例: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比喻。突出小巷建筑的内涵, ,写出它美丽淡雅的特点。

(1)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的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2)它可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鲜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

(3)同学们把人为生动的语言及妙处推荐给大家。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学会赏析语言是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例句明确突出描写事物什么特点,有了答题方法,举一反三。同时运用语言要规范。教学以学生学为主,以注重学生发展为重点。因此给学生以施展个性的空间,流连在优美的语言中自由的大胆的品评,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渡:抑扬顿挫的节奏,错落有致的句式,清丽秀美的辞藻,令同学们赞叹不已。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我们也来照猫画虎模仿大家。进入咬文嚼字环节。

5.咬文嚼字

出示仿写指导:分析例句的句式、内容上的联系、所用修辞。联想想象。修改润色。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静,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仿写:家,是,给人;是,胜似,便于。

显示家的图片,放“我爱我家”的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同时突出层次教学,仿写或写关于家的一段文章。

设计意图: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第15篇:我的写作和人生观——与杂文选刊记者张迪对话

我的写作和人生观

——与杂文选刊记者张迪对话记:您的杂文作品情感沉郁,故事生动典型,这样独特的风格是否得益于您过去对小说创作的痴迷?

曾:准确地说,不只是“过去”,直到现在,我对小说创作也照样痴迷,这种痴迷,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早晨的一杯茉莉花茶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小说之于我,有点像一种生理需求,每天写一千多字小说,也几乎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虽然也出版和发表了一些长中篇小说,但让读者认同的,却是我的千字文,这些文字,我很难给它一个明确的文本界定,你说它是小说吧,它又铆足劲想说点什么道理。你说它是杂文吧,它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细节。这种体裁并不太清晰的文本,使我的写作长期处于一种交叉地带,有点像蝙蝠,在禽与兽之间徘徊,始终处于似是而非之间。也正因为这种原因,我的同一篇作品,时常会被《杂文选刊》《小小说选刊》和《读者》《青年文摘》等选稿取向不太一样的选刊同时选载。有时,甚至在年度文集中,同时入选“小小说”和“杂文”选本。

我至今还说不清楚这究竟是“得益”还是“得害”,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对文体的要求是模糊的。很多时候,我在意的是“写什么”,而并没有过多地想“怎么写”。之所以如此,与我所受的教育和知识结构有关。我接受学院式的正规教育和训练非常有限,多年来都是凭着本能的喜好在读书,这注定我不可能成为下笔万言,句句在理且出典有据的学者。我的率性而为的读书和写作方式,注定只能让我成为一个感性的写作者。虽然二者在我心中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我总忍不住会对那些为人类撑开思想明灯的学者们投去崇敬的目光。

在“中国杂文网”的专栏的自我介绍中,我写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以深刻的思想为馅,以精彩的故事为皮,好的文章就是一个个漂亮的饺子。”这话听起来有些好笑,但却是我一直坚守的创作理念。如果纯是思想这个馅,熬出来的必是一锅深刻的菜粥;而纯是皮,则可能就成了一锅浅薄的面糊。就当下的杂文创作而言,很多作者执著于说理,而显得用力过猛;而有的作者热衷于讲故事,而忘了自己想说什么。真正像鲁迅先生的某些经典作品那样,把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东西结合得那么完美无痕的,却是少之又少。

记者: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是您创作的主要题材,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写一群不受重视的人,写一些不会令人开怀和轻松的文字?

曾: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澄清一下,即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是我创作的题材之一。只是这样的题材,越来越受到包括贵刊在内的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刊物的关注,而使它被重视起来的。这种作品,在我的写作中只占几分之一的分量,我的其它作品,要么因为太敏感或太莽撞,而不太容易发表;要么就是因为太通俗太浅白太不像“曾颖”而被淡化掉,这有点像歌曲大赛,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留下来的,便是这样一些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我的“关注

弱势”的写作形象,是被选择和框定了的结果。

可以肯定的说,这一类题材,也是我最喜爱且投入了很深感情的东西。之所以选择写这些东西,都不是刻意“深入生活”的结果,而是生活本身给我的,这一切,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出生在一个弱势群体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贫穷、卑微与伤痛。这些寄生虫般宿命地寄居在弱势人群身上的苦难,曾使我的心灵受到过或明或暗的伤。有过这样人生经历的人,对记忆会有完全不同的对待方式。有人选择永远的忘却,像一只曾经被蛇咬过的小鸟一样胆战心惊地呵护着自己的伤口;而有的人,则选择了直面和正视,这有点像顾城的诗歌所说的那样: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我不敢说自己属于后者,但我努力地想成为这种面对苦难的人。

一旦苦难给了你洞察苦难的心灵,那么,你对苦难的感知也就更加敏锐。而事实上,在我所生活的环境中,接触苦难的机会,比鱼接触水人呼吸空气难不到哪去。在我的下岗率几乎百分之八十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里;在我每天行走着的新闻之路上;在我十几年来所混迹过的十数个工作岗位上;在我路过的菜市鞋摊和垃圾桶旁。这些苦难,有的是眼睛能看到的,有的是心灵才能感知的。而这些苦难在我心灵中产生的结果,便是产生了两类文字:一类是对苦难感同身受的同情;另一类则是对产生这些苦难的原因的讨伐和追问。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后者往往被阉割或畸变,使我的悲愤变成悲伤。我也从一个含泪的质疑者,变成个号淘的泪包蛋。这是我最不能也最不愿接受的一个事实。

早在十几年前我在最初爱好文学时,一个编辑就曾问过类似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写这些阴冷的文字,而不考虑写一些更好发表的光亮文字。

当时,我在心里说:我又不是要开灯泡厂,要那么光亮干什么?我看到的现实就是这样,我至少不应该说谎!

只可惜,作为一个视编辑为神的文学青年,我当时只敢在肚里这么嘀咕。但我心里,这个念头却一直没变。

记:王大嘴、李小毛、赵四伯、在环保演讲会上收废品的大学生、想领退休金的农民、砸乞丐碗的城管队员„„他们是虚构人物还是有生活原型?是否因为您的记者职业才让这些人的遭遇有机会被您知道,进而在您的笔下为世人所知?

曾:我并不是一个有创作天分的写作者,关在屋里就能洋洋洒洒写出地球另一边的艳情故事。我也不能像时下红得发紫的那些畅销书作家,蹲在电脑前给人们勾兑忘记现实的各种神奇和玄幻的迷魂汤。我的职业是记者,我在写很多作品时也像写新闻一样,下笨功夫去采访,甚至跑到火车站或民工村去蹲夜,因为我觉得,生活的精彩永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你上面所提到的人们,基本上都是有原型的,只是碍于文学毕竟不是新闻,而做了一些必要的加工,这些加工,因为手段的不同,而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新闻采访中遇到的人们,因为由于种种不得已的原因,而无法作为新闻来报道,这样的人物,通常除了名字和出生地等是虚化的,其余基本真实。我在《南方周末》发表的许多“记者记事”,都是这种类型。

第二类,是各种典型人物的典型细节和情节的组合,以起到强调我所想说的社会问题的作用。如被各种商业秀害得失去健康的民工王大嘴;只能写宠物新闻而最终失去新闻理念的李小毛等。

第三类,是有生活原型,但故事情节寄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与期望,想通过他们来展示我对生活的理解与愿望。如垃圾山上人穷心不穷的放风筝者;砸乞丐饭碗演苦肉计帮他要钱的城管,这已是不折不扣的小说,更多的是表达我的一种期望,而我所期望的,也许原本就是当下社会中最稀缺的。

有网友曾不只一次地问我:你选择写的这些人物,都不可能买书买报纸更不可能上网来看你的文章,你这样搞是注定没有前途的。

确实如此,但我写他们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看,而是让能够决定他们的命运是走向幸福还是更大苦难的人们看的。比如多年前写的《想领退休金的农民》,现在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事实,我这样的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让我的这些苦难文字失去存在意义本身,便是我狂热写作的目的。

记:您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尝试一些新的写法,比如最近的“冒牌经典系列”,您是否认为在当下这个文化环境中,要让更多的民众接受杂文,新颖的包装是必须的。

曾:“冒牌经典系列”其实并不算创新,远者有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者有周星驰及众多大话系列电影,而近者,则有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跟冒牌经典是一个序列的,表面看像是一种恶搞,但嬉笑怒骂背后最根子的东西还是是一种“大爱”,正是有很深很顽强的爱和坚持,才会有更咬牙更刻骨的恨和厌恶。但我更欣赏的,还是戏谑与嘲弄,我觉得对诸多荒诞的人、物、事,只须一个发自深心的微笑,便可让其彻底崩溃。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杂文的时代。但杂文的存在形式和包装,却需要与时俱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杂文。杂文应该在启迪人的思想,促进社会的民主与自由上多起作用。要坚决避免使杂文被人们视为“心理阴暗者和失败者的泄愤工具”,这样的形象,是不利于杂文的成长与发展的。

记:长期、大量地创作这类非常规杂文,对您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是否是一种主动的人生选择,意味着您的生命可能会因此而背负更多的东西?

曾:就像唱歌一样,什么样的心境唱什么样的歌,写文章也一样。我觉得写你所说的“非常规杂文”确实对我的生活有一些影响。比如,我的情绪会经常处在一种焦虑中,有时会被一些莫名的悲愤事件激动得头发晕。还会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读者的电话,向我讲信访办都无法解决的各种冤屈。他们是从文字中感觉我也许能帮助他们的,但往往除了陪着流几滴泪发一些无用的感叹外,我一无所能。如果眼泪能解决苦难的话,我至少也能帮助一些人。但可悲的是,不能!但好在这种文字并不是我写作的全部,我也很自然地将这一种苦味,作为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滋味一样平静接受,至少,它可以使我的生命变得不那么轻飘。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一种自觉的领悟,还是一种无奈的接受?我只知道它是一种存在。

记:一直关注有小孩的杂文家的教育方式和这些孩子的状况——非常想知道您的家庭里,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一种情况?

曾:我有一个6月26日满3岁的女儿,名叫曾善美,从这个名字里,你也许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期望。我不希望她成为什么富豪、大明星或一切世俗名利场中有“出息”的人,我只希望她能够像她的名字一样真实、善良、美丽,并享受由这些品质带来的平静而快乐的人生。

与那些为了让儿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彻夜排队读幼儿园或把宝宝送去进行各种神童训练的父母相比,我算是个不称职的父亲,我没有为女儿选择过分豪华的幼儿园,也没逼她学任何东西,只让她由着性子地玩,与她同龄的孩子,至今还背不到一首唐诗也数不到100的,几乎绝无仅有,而她却是。

作为父亲,我给自己的任务,便是每天出门和回家时和她像天线宝宝那样抱抱。无论多忙,每天睡觉前一定给她讲一个自编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在她小小脑袋瓜里,已牢固树立起:不能掐死小蚂蚁,那样妈妈就找不到她了;巧克力和世界上所有好东西一样,过量就会有害„„

和所有小孩子的父母一样,我最担心和痛恨的,是一天比一天更糟污的天空和更热的天气以及更质差而价贵的饮水。我担心藕一样鲜嫩而美好的女儿,在被各种欲望烧得发红发烫的社会绞肉机里变成一片泥浆。我一直怀疑自己将女儿教育成一个安分、守礼、心地善良的想法是否也像我对社会的其他想法一样不合时宜,是将她培养成一只注定要进入狼群的羊。这是我对女儿教育中最矛盾和踟躇的地方,特别是当我看到她在游乐场,对那些比她大得多的孩子礼貌而谦让的时候,而后者却无礼而颟顸地从她面前跨过,像跨过一片不起眼的草„„

2008-06-14

第16篇:【书法报上展】七夕红豆情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选刊 ■红豆书画院[定稿]

【书法报上展】七夕红豆情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作品选刊 ■红豆书画院

七夕红豆情 ——

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选刊主办单位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无锡日报社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无锡市国画院

红豆书画院(筹) 展览时间 2015年8月20日—26日

展览地点 无锡博物院前 言■红豆书画院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这一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这一艺术形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七夕红豆情——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七夕这一特别的节日,以书法为艺术载体,书写红豆主题的诗词,点画之间,形神兼备,意蕴绵长。

给七夕节植入红豆情文化的内涵,是红豆集团的一大创举。七夕节始于汉代,到宋元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直至20世纪,民间部分地方还保留有妇女在当夜向织女星乞巧的传统。因牛郎织女故事的广为流传,在一些解读中,七夕节还因此承载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在当下,着眼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启了传统文化的寻访和重续之路。

2001年,全国人大代表、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先生决心重振七夕这一古老的节日,将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七夕节,打造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情人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尽一份力。于是,以情为主题,以红豆为标志,一个扎根传统文化、体现时代创新的红豆七夕节应运而生。红豆是有形的情,情是无形的红豆。红豆与七夕的巧妙结合,一方面帮助红豆集团丰富了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十多年来,红豆人不仅尝试了笔会、诗词、情歌、故事等形式,还采用了歌舞晚会、娱乐互动、网络参与乃至红豆树下的婚礼等各种方式,以新颖的巧思,不断地赋予红豆七夕节新的样式和内涵。“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因红豆而聚集,思念情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思念祖国。每一个人的内里最深处的情感因这个独特的机缘而倾诉、绽放,每一个人也因此而深深地理解了他人,生活更加舒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今年,是红豆七夕节的第十五次举办,书法被选为人们纪念传统、表达情感的新方式,此选择极为明智。这一次,红豆邀请了1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他们选取各自最有体悟的红豆诗词,创作了120余件书法作品,于七夕节当日在无锡博物院展出。书家所书,除王维《相思》等经典之作外,多是2002年“七夕红豆·相思节诗词大赛”中的获奖名篇。如甄秀荣《送别》一诗,被誉为当代原创七绝中不逊古人之精品,在获奖后广为流传,此次亦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热捧。历史与当下在这里邂逅,艺术与情感在这里携手,文化在这里传承、创新、融合。本次入展作品同时结集出版,一定会让这满满的红豆之情传播到更远更广的地方。作品选刊张 海 中国书协主席

隶书红豆条幅胡抗美 中国书协副主席 草书中堂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

旭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张旭光 中国书协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行草中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孙晓云 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主席

行书红豆条幅鲍贤伦 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主席 隶书柳色中堂刘金凯 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省书协主席 行草中堂

圆帽顶红毳,方袍搭绛纱。海龙邀早饭,山鹿进秋花。试墨探倭纸,寻泉斗建茶。时抛红豆粒,竹下唤频伽。元·张宪《寄天香师》丁申阳 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副主席 草书中堂

海外捎红豆,镶钟十二时。心针巡日夜,无刻不相思。李 啸 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行书十载中堂孙 璘 中国书协理事、刻字专业委员会委员 隶书南国中堂朱培尔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行草中堂

怜我怜卿各悄然,流年多少意(落“阑”)珊。扶车一眼心犹痛,落纸千行泪已干。我自痴愚茧自缚,缘终花(落“月”)水空潺。相思莫道同消歇,红豆春来尚满山。周向鸿《寄友》诗郁 枫 中国书协会员、无锡市书协理事 篆书中堂

风送疏梅归后,笛将春宵吹皱。明月照西楼,正是流连时候。红豆,红豆,似水柔情依旧。?

第17篇:读后感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科学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最需要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有效教学最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响水县实验小学嵇建军

“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常态,成为人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的无效劳动,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的一种普遍共识。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实施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因此,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和了解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细节、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取向,从宏观和微观准确把握“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成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一、需要研究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研究中我们发现,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在课堂内的教学思路是没有经过精心梳理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和定势。其实,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绝不是学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如何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时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二、需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希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学得轻松是儿童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教学中顺应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身心处于松懈状态。同样,教学内容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失去探究的信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时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慰。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探究一番,想想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猜一猜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学习例题时,应先让学生先尝试一番,让学生感到老师不讲我也能正确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揭示规律时,让学生思考一番,找出问题的本质特征,感受到我的想法与书本一样。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练习以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解题的关键和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学生对自己的解答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及时、准确。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当学生回答问题独树一帜、有创

新时教师要毫不吝惜地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完整时老师要热心指点、积极鼓励。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更应该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失败的原因,想出补救的措施。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欢乐。

三、需要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他们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基础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超越教师的预设。因此,课堂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了解学生的学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要了解学情,首先要给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而教师则应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洞察学生的言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加工筛选,放大生成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

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问题。操作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及时点拨。对新颖独特的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放大其价值,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提倡开放,即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而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同样重视多中选优,优中选简,让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

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当做资源,这需要教师从课堂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基础出发,从本节课教学目标出发,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努力放大有价

值的生成点,舍弃封闭的、无关紧要的问题。

就我们而言,首先要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书籍,增长知识,拓宽眼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其次是不断专研。积极主动的探究本门学科的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能力是关键。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水平,只有具有了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教师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们教师值得骄傲的资本。

第18篇:读后感

永恒的心灵财富

宜昌市夷陵区龙镇中心完全小学:杜阳萍

怀着一种期待,在静谧的夜晚一夜一夜地读者这份久违的感动。那一个个小故事,一句句小哲理,如一缕缕轻风,就那样不经意地飘到了你的心田,让你的心那么微微一颤,又如一丝丝阳光,就那么悠然地洒在你的心田,让你那潮湿的心感到了一丝丝温暖。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这本书就是这样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又迫不及待地想写下心底那涌起的阵阵思潮。

回想自己的教师生涯,已有十二载,当教师是我儿时的理想,当踏上工作岗位时,也曾是激情满怀,神采飞扬,虽分配在边远山区的学校,但从未因条件的艰苦阻挡我青春的热情,在那里,留下了我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带学生野炊,热心给住读生炒菜,放假了一个人窝在寝室里改作业,走几里山路到集市上买菜、假期和学生一起编练节目,放学后和男老师在操场上赛球······忘不了教师节时,寝室里堆满的学生送来的野花,忘不了临走时学生依依不舍的身影······是什么让我愿意付出?是爱!正如这本书里所说的: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你,应该爱你的工作,并从这份热爱出发,去领悟其中美好的诗意,如此一来,你的学生也就成了栖息在这片诗意花园中的幸运儿。

岁月悠悠,一晃,我已青春不在,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似乎厌倦了这份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一成不变的工作对象,把我的热情消磨的越来越少,对学生总是忍不住埋怨,每天总是忍不住生气,生活似乎是一片灰暗,看不到光明。而这本《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一

书,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打开了我冰封已久的心灵,唤醒了我一度麻木的心。

回想起2006年,我在龙泉中学教学时,那时我带一个初三的班级,面对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上我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要如何的爱学习,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哪位同学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我都会及时的表扬;在语文比赛活动中,我也常常自己掏钱买奖品奖给活动中取得名次的同学。让我难忘的事发生在我过生日那天,晚上我去上晚自习,下课了我在办公室里对另外一位教师抱怨道:“哎,今天是我生日,还要上自习!”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这句话刚好被一位交作业的学生听到了。上课铃声响了,我走向教室,当我快走到门口时,发现我们班的教室里一片黑暗,心想:又是哪个捣蛋鬼把教室里的灯闸关了。正当我怒气冲冲地准备进教室批评学生时,教室里突然亮起了一片烛光,我脚刚踏进教室,学生们一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祝杜老师生日快乐!”随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被孩子们纯真的心所感动。那年,我班语文中考成绩在学校里是最好的。如今,这些学生已高中毕业,还有学生记得我的生日,放了假到学校找我聊天,给我买蛋糕······

还想起2007年我刚来龙镇小学时,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疼得不能大声讲课,但我没有请假,坚持上课,记得那天我刚踏进教室时,孩子们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手里还拿着一张学生们自己制作的标语,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下课了,有学生塞给我一盒感冒药,还没等我说“谢谢”就飞快地跑掉了······

这些温馨场面我怎能忘?原来我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学生的爱啊!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难道我还不幸福吗?有了孩子们这份纯洁无暇的爱,我还奢求什么?其实我一直都生活在阳光之中,只是我没发觉而已呀!

在这本书的《给心灵种梦的人》一文中写道:爱像一颗缀在叶尖的露珠,也许它很小,却可以滋润一朵花,让它美丽绽放。所以当我忍不住抱怨时,忍不住生气时,我会记住这本书里所说的: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每一位学生,用无私的爱去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吧,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春天。

这本书的名字叫《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我想:鸡汤只能美味一时,而这本书送给我们的心灵财富才是永恒的!

第19篇:读后感A

读钱钟书《窗》有感

读钱钟书的散文需要慢慢的品,仔细得回味,有时候会不自禁的跟着他哑然,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他饱略各种文字的魅力,印象之一是知识渊博。之二是文字娟美。之三是智慧的隽永。“才气纵横,学贯中西”的评价恐怕惟有先生莫属。

说博,无论他写什么文章总能把中西古今的各种知识巧妙的融会贯通,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地狱篇》、歌德的《孚士德》,却能与在五百年前的大闹天宫相连“我少年时大闹天宫,想夺上帝的位子不料没有成功,反而被贬入寒冰地狱受苦”,就算忍俊不住,却也要佩服先生的看则是信手拈来而实则表现出惊人的知识广博和语言锤炼功夫。

说美,先生写了《论快乐》、《说笑》、《读伊索寓言》、《窗》简单的寥寥数语却是经典 。

《论快乐》“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 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所以我们又概叹说:欢娱嫌夜短!因 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说笑》“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

《窗》“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

说隽永,先生的散文,既有学术著作中论述的旁征博引和认识的博大精深,又有语言的风趣幽默和文笔的精炼简洁。每一篇都能散发每一篇的魅力,而绝无哗众取宠的言论,既没有个人的感叹与牢骚,也从不谈及家事,不以己喜,不以物悲,只将逻辑与聪慧与渊博蕴藏于看似简单的纵论和优美的文笔之中,从而使他的文章立意高远,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描摹人生,活灵活现;讽刺世态,淋漓尽致,文笔幽默而涵蕴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文章大都写于几十年前,魅力却远远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只能是让你更加的回味。

在我来说,以前对先生的大名虽有耳闻, 也充其量一篇《围城》而已,而今让自己在假期里从容的欣赏,慢慢的回味,逐渐的深入到每一篇文章的内涵。尽管每篇文章篇幅都不算长,却耐人回味,绝不是那种读罢掩卷似曾相似的大路货。

三年级王琳

2 0 1 1-2-1 5

第20篇:读后感

鞋匠与总统

这篇文章讲了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第一次上台演说时,有人嘲笑他个鞋匠的儿子。但林肯并没有退缩,而是非常自信地说自己确实是鞋匠的儿子。林肯用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赞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在这个故事中,我有两点感想。

首先我认识到了一个十分自信;一个尊重自己父亲;一个赞美自己父亲林肯。说真的,我是十分佩服他。他并不因为自己的爸爸是个鞋匠就看不起自己的爸爸;就低估了自己,就瞧不起爸爸,而是为他爸爸是个鞋匠感到骄傲,自豪。林肯啊!您是多么的伟大啊!

第二,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作为。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可以像林肯那样,正视自己的价值,不理会别人的诋毁和嘲讽,勇敢地去做自己。

过火

勇气在人生中是极为重要的,读了《过火》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文章是对作者他在儿时因弟弟去世而失去勇气,变得很胆小、懦弱,他的父亲为使他获得胆魄,让他赤脚走“炭火堆”,最后重获勇气的叙述。

文中感人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最感人的是其中一小段话:“启步之初,无人知道是否可安全到达火堆的另一侧,我们会害怕,会无所适从,会畏惧,但人生的火堆一定要过,有失败的‘火’,有悲伤的‘火’。”它的内部含着很多道理,人生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火堆”,它们看似不可逾越。碰到了,心中都会有惧怕的心情,这会阻碍着你前进的步伐,有的人会想方设法绕开它,但有的人则会一咬牙,心一横,迈出第一步,踏上火堆,因为有了这一步的领导,后面的步子就好多了,所以他们不仅拥有了勇气,还比别人快一步。

在我的人生的道路中也碰到过大大小小的火堆。一次,我要去星海音乐厅表演,这是我第一次演出,我在后台准备时不知所措,心中极不想去表演。不过,没有办法了只能上场了,于是我心一横,一步踏上舞台,这时全场人的目光一齐向我看来,我被这样一看,愣了一下,好像舞台是火堆,脚被烫了一般。我想:既然迈出了第一步,那继续下去也不怕了,于是我的演出成功了。这次演出就是一个火堆,它令我得到勇气,如果没有它,也许我就再也不敢上台了。

所以,生活中没有“火堆”的磨炼就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火堆”也是重要的。“火堆”并不可怕,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能成功,还能磨炼自己使自己不再害怕人生随处可见的“火堆”。让我们勇敢面对它吧。

思想的天鹅

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来形容我们的思想?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但取其味时,不损香色。而这蝴蝶不能在我们预设的花园中飞翔,它随风翻转,停在一些我们考察的花丛中,甚至让我觉得,那蝴蝶停下来时,有如一株花。

偶尔,我觉得思想犹如海洋,广大与深度都不可探测,在它涌动的时候,或者平缓如波浪,或者飞溅如海啸,或者反映蓝天与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时候会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鱼汛或暖流、黑潮从不知的北方到来,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偶尔,我觉得思想像是《诗经》中说的“鹞飞戾天,鱼跃深渊”的或是鱼。上至飞鸟下至渊鱼,无不充满了生命力,无不欢欣悦豫,德教明察。鹞鸟的眼睛最锐利的,可以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空,看见茂盛草原中奔跑的一只小鼠;鱼的眼睛则永远不闭,那是由于海中充满

了凶险,要随时改变位置。

不过,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暂;而海洋则过于博大而不能主宰;呢?太过强猛,欠缺温柔的性质;鱼则过于惊慌,因本能而生活。

思想如果愿意给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学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在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仪态优雅;它善知和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的品质,它的耐力、毅力和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

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优游。

在我的心灵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去,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诚。我让那只天鹅起飞,心里一点也不操心,因为我知道,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降落。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全书包括三十年的承诺、三进士、以忍为铠、糊涂的哲学、不争一时的风光、智者深明、知其一还是知其

二、人格圆熟的法味、五十年的等待、玫瑰和松树、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尊重包容、容忍止净、婢女与羊、善眼看人、龟与雁等众多智慧小文。

我们总是看到心外的财富,没有发现心中无穷尽的财富;总放着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去窃取外在有形的宝藏。聪明的人儿!何不用心将自心的慈悲、忍耐、智慧偷到手,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所画的肖像画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许多成人只有一只眼睛,当别人问他是何用意时,画家的回答耐人深思:“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多么富有创意的见解。我想莫迪里阿尼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独是说自己吧。在画家的眼里,是不是所有的成人都该具备一只审视自己的眼睛呢?为不得罪天下所有的男人起见,莫迪里阿尼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当我在思索着画家这句话的时候,也跟他一样不自觉地审视起自己来了。由我自己,再来看看周围生活着的人,进一步印证了画家此言不虚。不然,作者在画儿童画的时候为什么不这样子呢,那是因为儿童有着纯真的天性,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我不知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不过可以相信的是,卢旺达儿童看到的是杀戮,坦桑尼亚儿童看到的是饥饿,而瑞士和奥地利儿童看到的一定是纯洁和友爱„„他们的心灵是和自己看到的这个世界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类。然而,当慢慢长大之后,对人类社会的了解深刻一些了,那么,眼里的世界也就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丑陋的一面。不幸的是,随着年龄渐长,也只是把眼光放到周围的这个世界中去了,从来也不会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折射回来一点光,看看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有人会说:不对啊,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啊!这话听起来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我们具体做起来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有所省悟呢!我想未必。莫迪里阿尼说的没错,看世界,一只眼睛就足够了,它会把记录的信息丝毫不少地传递回自己的中枢神经,但如何取舍,却需要另一只眼睛了。所以,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人与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理解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除了个性差异之外,如何用另一只眼睛过滤获取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自己常说这人不行那人不中,这人有缺点那人有毛病,总而言之

没有哪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哪一件事是值得称道的。可轮到自己,也就找不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不足之处来。如此看来自己应该是完美的了吧?可是还不行,自己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积善行德、助人为乐的事也并不比别人做得多,可就还是看着人人都不顺眼。如果冷静审视一下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人类社会跟动物世界没什么区别。我们总是把虎豹豺狼看作是凶猛的野兽,可我们吃起这些野兽来比它们要野蛮地多。兽类之间不过逮过来就吃掉,而人类逮到它们之后,却要温火慢慢煲出它们的汁来,然后敲骨吸髓。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各类动物香喷喷的***的时候,有几个人在乎过它们临终前的哀嚎意味着什么?我这么说可能残酷了些,更像是不合道理的胡搅蛮缠。那么,拿到我们人类自己呢?恐怕比动物界的搏杀温柔不了多少。每一次战争的血腥味都会使善良的人久久透不过气来,而行凶者却披上一层人道的外衣,合理合法地大行其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身就是一条残酷的法则,没有谁能改变这个法则。我们在埋怨周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最好自己先拿出一点温良恭俭让来,不要事事都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即使心里明知自己是不对的,也不愿改正既成事实的错误。更多的时候,为了面子,甚至露出丑态百出的嘴脸,玩弄卑鄙无赖的手段。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也与周围人的生活准则有关。其实,人人缺乏的,正是正确审视自己的那只眼睛。佛印应对苏东坡有一句颇具禅意的话:“心中有佛,满眼皆佛”,有了佛之心,就有了佛的眼睛,有了佛的眼睛,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能看清那个真正的我自己。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走进灵魂的芳草地,才能看到郁郁葱葱的丛林,布满山坡的野花,才能看清朗朗晴空中的悠悠白云„„我们的心里才是一片空明澄碧的世界,才能从内心里感受到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也才能发自心底地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珍爱自己的生活,珍爱整个人类,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具有了这只眼睛,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奇妙无比。

或许,当我们自己看到自己同样也不够完美的时候,才觉出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自己就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眼中的世界也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所有的灰暗心理都荡然无存。

其实,人的另一只眼睛,就是人固有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需要一只不断审视自己的眼睛。

《黄昏的沙堡》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城堡,总要被海浪冲平,而孩子们握手言和的欢笑,却和海浪一样,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人们要留下点什么呢,留下的是你争我夺的吗?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自私自利的人最终确如黄昏的沙堡,冲淡在时光的海浪中,不留任何痕迹。

黄昏的沙堡容易坍塌,很快眠灭在时光之中,岁月不留痕迹。而生活中的城堡又何偿不是如此呢,黄昏的沙堡告诉我们,留下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假象。最终留下的,是和平与关爱、真情与真意。人们记住的只是海浪沙滩,这些不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做海浪,一声声的倾诉,一声声的潮声,从而没有哪一天停歇,给人们送去安宁与梦想。平白世间的纷争。以诚相待,用心爱人,才能永远恒,不被时光所隐没,不被海浪冲刷得无影无踪。

广厦万间、夜眠八尺,黄金万两、日食三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们的眼光要长远,为了一点琐事而斤斤计较,弄得鸡犬不宁,侧目而视、怒目而视,生

活显得那样的沉重。我们要用心的海浪去冲淡人世间隔膜的城堡,用时间去抚平忧伤。正如林清玄所说: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

《活珍珠》

这篇文章讲的是: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每个珍珠贝卖七元美金,买完了就当场挖开珍珠贝拿珍珠。运气好的摸到很大的珍珠,旁边的人就会热烈地鼓掌。小贩说,这些珍珠都是同一时间种在海里的,但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圆,有的歪歪扭扭,连种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人要遇到挫折才能在成长的更美,更成功。如果要把珍珠贝和人比较,那么珍珠贝每一次不小心吞进的沙粒就相当于人的每一次磨难。磨难是生活为我们设置的障碍,也是上天馈赠的珍贵礼物,就看自己怎样去面对。其实每一个人就是一颗珍珠,如果忍受艰难与痛苦,不断的努力,就会成为那颗最耀眼的珍珠,焕发出闪闪光彩。但是自暴自弃,不加努力,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得不到。“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是啊,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磨难,才能看到成功。

这篇文章告诉我,如果想做一个优秀、成功的人,那你就要多经历点磨难。如果既想成为优秀的人,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若是把磨难看做是一种锻炼,你就可以战胜磨难;若是把磨难看成无法战胜的敌人,那你就不可能战胜磨难,只能做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寻找幸运草

传说,找到四叶草就是找到幸福,当我带着我的一切,行走在路上,我相信,即使找不到我生命中的四叶草,我也是幸福的。

——题记

已经忘了是何时听说四叶草的传说,也忘了是从何时开始寻找,只知道每次看到旺盛的苜蓿草,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那一片绿色,仿佛是世上最纯净的颜色,渲染在你的眼中,缓缓地流淌,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读到了林清玄的《寻找幸运草》,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文字,却充满温暖的气息,暗暗惊奇,这是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洒脱,才能带给人如斯感动?

作者和我一样,深信四叶草的传说,更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去找寻,虽然也曾疑惑,也曾失望,却还是一次次的驻足,俯身。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他,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得到许诺。他从未找到过幸运草,却因此将它更深的埋在心中。

如果是我,我能吗?呢喃着抬起头,阳台上的苜蓿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洗礼,那应该是它的幸福吧?

可是,真能看到幸运草吗?十万分之一的机遇真的能被找到吗?还是这一切都只如它的传说一样,美丽却虚幻。幸福,是遥不可及的吗?

低下头,视野中出现了一行字:“幸运草多出来的一片,确实不在草里,而在我们的心中。”刹那间,如醍醐灌顶,这才是我一直寻找的“幸运草”啊!

人们总说, 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四叶草的第一叶代表希望 ,第二叶代表付出 ,第三叶代表爱,而珍贵的第四叶,才代表人们寻找的幸福,我们苦苦寻觅四叶草,苦苦追求幸福,却从未发现幸福根本不在草中。

苜蓿草,它们的小叶片通常是三片.只有极少数在基因变异的情况下才会长出第四片叶子,所以它有了特别的寓意,也因此变得难以找寻,但是,我们注定是幸运草的守护者,也注定会被幸运草守护,如果心够宽广,爱够美好,又怎么会找不到“幸运草”?

其实,小小的幸运物,承载的只是人们向往幸福美好的心愿,但若能让更多人感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么它就能带来幸福。

此刻,我终于明白,作者为何能把文章写得如此动人,我相信,他已经找到他的“幸运草”了。

也许有一天,我会背上行囊,去寻找我的“幸运草”,亦或者去找寻那个相契的人,不过,相契的草一旦宛然,相契的人自然也就宛然了。

《宝蓝的花》读后感

《宝蓝的花》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儿童散文,这篇散文严格来说是一篇出色的状物写景散文,其对景色的刻画之细致让人有种乐此不疲去阅读的魅力。“宝蓝色的萝卜花,又是一望无际,心情为之震慑不已,那蓝色的萝卜花,花形有如蝴蝶,随风翻飞,蓝得像是天空或是大海。”这一段的设想有些天马行空,从儿童的眼光开始对这一片的萝卜花开始展开想象,突然意境大开,一片萝卜花怎么会是大海怎么会是天空,其想象凸显的大胆让人觉得有种孩子的顽皮性。一腔童趣跃然纸上。

“我走入萝卜田里,屏住呼吸,感觉自己快要被一片宝蓝色融化了,这时,看见几只嫩黄色的蝴蝶正在蓝花上飞舞、采蜜,使我有一种天鹅飞翔于蓝天的想像。”这一段将自己开始融入情境之中,朦胧地引导我们的开始走向一个审美的角度,开始让我们学着去审视这片景色的美。但是又显得并不是那么深奥,就对意境构成的要素而言采用蝴蝶,蜜蜂等让孩子们熟悉可以想见的意象构建美的图画,再引领孩子去了解,这样一个情境如何的美,自然这样的美是让我们有一种翱翔于蓝天的感觉,而且是一只天鹅。就孩子的角度看,显然迎合了孩子想象的需要。从文学角度,他有表现了儿童散文的理趣性。

这些审美角度让孩子在读的时候逐步深入,从童趣,理趣这个一感性一方面理性的方面发现其中的趣味性,对眼前的景色,林先生给孩子一步一步的台阶引导他们遨游在幻想的天空,显然本文的趣味性紧紧扣住孩子喜欢幻想,开始展开,让人越读越想读。

然而,没有思想中心的文章不称之为散文,没有知识性的散文不称之为儿童散文。本文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样一个知识呢?这点是让本人实在喜欢的一点。其实给孩子传递知识,不仅仅如现在一些文章传递的全是一些科普知识,一个技术上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得孩子思想僵硬化。是将孩子完全当做一个储物袋,讲一本又一本的字典,十万个为什么塞给孩子。而林先生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方式,是一种学习,乃至以后生活的方式。要去思考,只有思考,每一天的生活学习,都是有意义的。自然林先生又没有那么故卖关子,让孩子迷茫。孩子们在幻想的天空遨游之后,至少得有收获,得有着陆点。于是林先生,直接告诉了他们的目的地。那就是“惟有寻求美的心和真正的美相撞击,我们才会在平凡的萝卜花上,看见蓝宝石、天空与大海的光辉呀!”

简简单单地告诉孩子,怎么样在一片普普通通的萝卜园里去畅想遨游的快乐,那就是有寻找美的心,和真正的美。所以要孩子保持那种对美的幻想,开朗的性格。

可以说这篇文章既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既不让文章肤浅没有内容,又不至于让孩子看不懂文章真正的含义。所以我对于本文可以说是乐此不疲的读了一遍又一遍。

《小小说选刊读后感.doc》
小小说选刊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