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

2021-03-14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

读萧红的《呼兰河转》,寒冷,悲怆,寂寞,苍凉,还有那里面些透出来的善良温暖扑面而来,这些里面的人物似乎都在经受着那个愚钝的世间折磨着的,可是当他们也正处在其中的时候,就是冷漠着了,就是残酷着了,还哪里能有那一点点的怜悯,也不至叫这个世间将人的性命吞噬而去的。

《呼兰河转》里的小团圆媳妇,刚刚被接到胡家的时候,脸庞是黑黑的,眼睛是笑笑的,可是不久,这么鲜亮的12岁的小人就死去了。她是被婆婆毒打而死的,她是被这个社会折磨而死的。

“那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跑不掉,她又不能丢了......”

终于打得小团圆媳妇病了。她做梦梦见婆婆又在打她了,或者用梢子绳把她吊在房梁上了,或是梦见婆婆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或是梦见婆婆用针刺她的手指尖。一梦到这里,她就大哭大叫,而且嚷着她要“回家”。

人们于是传着说这孩子身上一定有鬼呢。

于是人们想着各式的办法驱逐这鬼。

求偏方,跳大神,洗澡澡......

似乎一切能救那小小可怜性命的招法都使用尽了的了。

人们把大缸里的开水烧滚了,要给小团圆媳妇当众脱了衣服洗澡。小团圆媳妇被烫得昏死过去,活过来又被按到开水里,昏死过去就又想办法救活她。连续这样洗了三次。

人们以为着自己是善心的,在这个孩子昏死的时候想着各种的方法去救她活过来,活过来就又想着看她再一次被按进开水里的挣扎和昏死。人们原是怕她死了的。可是又在催促着她的死呢。

小团圆媳妇最终还是死了。黑忽忽笑呵呵的样子终于消失了,人们似乎都在遗憾的失望着什么。

是什么呢?

推荐第2篇:小团圆媳妇之死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探究小团圆媳妇的病因和死因,体会封建礼教对无辜生命的戕害。

探究婆婆虐待小团圆媳妇的心理,体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 课前准备资料(另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哪些女性作家?(课件出示资料)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琼瑶剧的经典台词

1.“我知道他爱你爱的好痛苦好痛苦,我也知道你爱他爱的好痛苦好痛苦。

2、“我好想你” “我真的真的好想你”

3、马景涛大吼: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

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

4、尔康:“紫薇,我爱你爱得好心痛!” 紫薇:“你痛,我也痛!你痛,我更痛!”

5、尔康作深情状:“想我吗?”紫薇娇羞道:“不想。

……5秒钟后……紫薇:“那个……不想……是假的!”

6、五阿哥:小燕子,我真的好喜欢你,不管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你,活泼可爱的你,还是现在这个楚楚可怜的你,我都好喜欢好喜欢!

7、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男: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女: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男:我就算在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

女:我会比你无情!?比你残酷!?比你无理取闹!?你才是我见过最无情最残酷最无理取闹的人! 男:哼,我绝对没你无情没你残酷没你无理取闹!

女:好既然你说我无情我残酷我无理取闹我就无情给你看残酷给你看无理取闹给你看! 男:看吧还说你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现在完全展现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的一面了吧! 和男性作家相比,女性写作有何特点?(文笔细腻温婉,故事安静小巧。)

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 1

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端木蕻良,寂寞苦闷,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2、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至十节。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的一章,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她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她的行列中去,她常常遭受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

三、速读思考

1、认识小团圆媳妇其人。(她是谁?她多大了?她的外貌、性情如何?)

2、探究死因。

3、查明凶手。交流讨论:

1、小团圆媳妇其人

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 ——这是一个健康、活泼、单纯的小孩子。

2、探究死因。

小团圆媳妇为何死的?(因为洗了三次热水澡。)

为什么洗热水澡?(因为得了病,婆婆请大神来治病。用滚烫的热水洗了三次澡。这是跳大神的所出的治病偏方招数。)

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不能,人们的迷信思想,愚昧。)

小团圆媳妇到底得了什么病?(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

不久她们就说小团圆媳妇病了,于是又开始本忙不迭,跳大神,吃偏方,扎纸人„„最终跳大神的出了个主意,就是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并且是当众就洗的。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结论:小团圆媳妇其实并没有病。“当周围的人都不正常的时候,正常的人才会被认为是‘疯子’”。

2

3、查明凶手

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有怎样的反应?

洗澡之前:“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的来看。”

第一次澡洗时:“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第一次洗澡后:“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留下眼泪来。”“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于是人心大伟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了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着秘密。”

(74页,75页)

三次洗澡之后:“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是睡得沉实实的。”“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

( 75页)

洗后的几天:小团圆媳妇一直昏昏沉沉地睡觉,大家都说是真魂要附体了,快乐了好几天;头发是被人用剪刀剪下来的,她的婆婆偏说是自己掉下来的,小团圆媳妇被认为是妖怪。

事件结果:老胡家要休了小团圆媳妇,但不久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埋葬小团圆媳妇的两个人好像是过年回来似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到底杀死小团圆媳妇的凶手是谁?——封建思想、封建礼教,三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小结:小团圆媳妇的死是一出悲剧,但有着更深悲剧意味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他们不是坏人,但却组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在把小团圆媳妇打成了重病之后,竟舍得花大把大把的钱给她治病,跳大神、请巫医。看客们之所以看不惯小团圆媳妇是因为她“不像个小团圆媳妇”,而正当她被打成重病之后,却又给老胡家出主意,这是因为“人哪能见死不救呢?”愚昧的真诚和残忍的善良是多么不和谐地流淌在这些人的血液里啊!是她们“无意识地”把年轻的一代作为牺牲品献在旧礼教的祭坛上。

小团圆媳妇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节选的故事到这里结束。原书“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还有一个凄美的结尾,节录如下:

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那桥下有些冤魂枉鬼,每当阴天下雨,从那桥上经过的人,往往听到鬼哭的声音。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有人问她哭什么?她说她要回家。那人若说:“明天,我送你回去……”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

四、合作探究,归纳主题

萧红为何要写这篇小说呢?她写这篇小说是要表达什么呢?

团圆媳妇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以女性为主,显示出小说深刻的主题: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不仅源自封建礼教的摧残和迫害,也源自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一些女性“自觉”以封建礼教为准绳,以集体的无意识的“默契”,约束和改造其他女性,甚至不惜造成悲剧。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浸透了男权思想的女人与封建意识一起构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吃人网,她们是封建礼教的忠实奴仆,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鲁迅先生是萧红文学创作道路的引领者。他的创作,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的注意。萧红在创作上也以揭示病态的国民灵魂为己任,以艺术的手法,再现封建礼教下的吃人和自戕。

萧红一生在漂泊动荡中度过,生活的压迫、传统习俗的束缚以及女性所独有的人生的苦痛始终伴随着她。她曾经感慨:“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生平尽受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3

无数人前仆后继的牺牲和呐喊,汇成一股洪流,推动社会艰难进步,文明浩荡前行,萧红的作品就是这股洪流当中最炫目的一股,所以至今读来都令人血脉动荡。

四、拓展延伸——

本文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是“一曲女性悲剧的挽歌”。

你还知道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哪些悲剧女性?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

《窦娥冤》——窦娥

《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

沈从文的《边城》——翠翠

《祝福》祥林嫂、《离婚》爱姑、《伤逝》子君

《雷雨》——繁漪 《家》——瑞珏,梅表姐,鸣凤

她们都是受害者,但有的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成为了害人者,如焦母;有的无力反抗,表现出女性自身的弱点,懦弱无力,如瑞珏,祥林嫂;有的敢于反抗,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林黛玉,蘩漪,鸣凤,刘兰芝。

若干年后的今天,女性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没有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约束,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若干像“小团圆媳妇”一样的女性的悲惨命运上的。

请说说你心目中的新时期杰出女性。(学生自由交流) 杨丽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巫女”,用肢体说话的人。

王安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任长霞——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刚正不阿、智勇双全,被誉为“警界女包公”) 董明珠——珠海格力总裁。

铁凝——作家,深刻的人生观察,直探人性的力作。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作家。

杨绵绵——山东海尔总裁。 资料(课件出示)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

5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邓亚萍正式进入国家队。1989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2009年4月,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经理。

她不仅在运动场上取得了诸多成就,而且,场外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她被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商界女性”之一。她曾获得“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特别成就奖”,等等。她也参加一些慈善公益活动。

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够长久称霸女子乒坛,在邓亚萍身上我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邓亚萍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运动员的风貌。也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士,我非常欣赏她的性格,在巴萨罗纳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我都有幸亲自为她颁奖。(萨马兰奇评)

邓亚萍的人生之路是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正是不认输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腾讯评)

老干妈 陶华碧老干妈牌油制辣椒是贵州的风味食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具有优雅细腻,香辣突出,回味悠长等特点。是居家必备,馈赠亲友之良品。

1984年,陶华碧女士凭借自己独特的炒制技术,推出了别具风味的佐餐调料,令广大顾客大饱口福,津津乐道。1996年批量生产后在全国迅速成为销售热点。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风味豆豉、风味鸡油辣椒、香辣菜、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都直接译成\"Lao GanMa\", 也有译成\"The godmother\"。

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86.3元)。美国“老干妈”绝对算的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

五、作业布置——探讨人物的意义,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明确:“他们”指在有男有女时用。“她们”用在指全部是女性时。在性别不明或不必区分时,用“他”。

4

课前准备资料

1、作家作品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nǎi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鲁迅为其书作序,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从而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的地位。

生活阶段一(1911-1931):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饿感情深厚。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1938):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1938-1940):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1942):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 ,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

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

五、

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 5

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艺术特色:关注女性的空间,悲悯情怀与国民性批判、诗化小说、儿童视角,艺术反讽。

3、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本课节选自“小团圆媳妇”这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第五至十节。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一章,大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她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她的行列中去,她常常遭受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

3、其他

人物关系

“我”——小女孩,祖父——乡绅(开明睿智)

老祖母(奶奶婆婆)大儿子(大儿媳)二孙子(小团圆媳妇)

二儿子(二儿媳)大孙子(大孙媳妇)

团圆媳妇,也叫童养媳。旧时代,穷人家孩子多、养不起,于是将小女孩儿卖给或送给男孩儿家做童养媳。夫家把女孩儿养大,再办个省钱省事的婚礼。童养媳在夫家相当于可以任意驱使打骂的奴隶,命运相当悲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正是废止了童养媳式婚姻。“小团圆媳妇就是“小童养媳”的意思。所以文中的女孩儿12岁就卖给夫家,养大后才能成为胡家的二孙媳妇。

跳大神,一种巫术活动,又称“跳家神”或“烧旗香”。一般由两三位巫师(大神、二神)合作完成。他们击鼓摇铃、边歌边舞“请”各路神灵。神灵“请来”后,大神模拟“神灵附体”,二神负责与神灵“沟通”,帮人占卜、祈福、驱邪、治病。“跳大神”流行于我国北方,现在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被保留下来。

婆婆的无奈

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婆婆虽然心疼,也不得已花了50吊钱。这五十吊钱,是她秋天出城去在豆田里拾黄豆粒,一共拾了二升豆子卖了几十吊钱。在田上拾黄豆粒也不容易,一片大田,经过主人家的收割,还能够剩下多少豆粒呢?而况穷人聚了那么大的一群,孩子、女人、老太太……你抢我夺的,你争我打的。为了二升豆子就得在田上爬了半月二十天的,爬得腰酸腿疼。

这肿一肿又算什么呢?又不是皇上娘娘,说起来可真娇气了,哪有一个人吃天靠天,而不生点天灾的? 唉,为着这点豆子,那团圆媳妇的婆婆还到“李永春”药铺,去买过二两红花的。那就是因为在土上爬豆子的时候,有一棵豆秧刺了她的手指甲一下。她也没有在乎,把刺拔出来也就去他的了。该拾豆子还是拾豆子。就因此那指甲可就不知怎么样,睡了一夜那指甲就肿起来了,肿得和茄子似的。

闹了好几天,夜里痛得火辣辣地不能睡觉了。这才去买了二两红花来。

说起买红花来,是早就该买的,奶奶婆婆劝她买,她不买。大孙子媳妇劝她买,她也不买。她的儿子想用孝顺来征服他的母亲,他强硬地要去给她买,因此还挨了他妈的一烟袋锅子,这一烟袋锅子就把儿子的脑袋给打了鸡蛋大的一个包。

若是那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那就非先抓过她来打一顿再说。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

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

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

可是这小团圆媳妇,一打也就吃不下饭去。吃不下饭去不要紧,多喝一点饭汤好啦,反正饭米汤剩下也是要喂猪的。

推荐第3篇: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中国小说欣赏》讲学稿

课题:小团圆媳妇之死

课型: 讲授课 主备:张艳红

审核:齐永红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四、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左):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负担是重的

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

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

我虽然想高高飞翔

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

生平受尽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不甘!

——萧红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预习感知:

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板书设计):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引用萧红的遗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萧红( 1911年6月2日 ─ 1942年1月22日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生活阶段一: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饿感情深厚。

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同居,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 1940年12月20日 ,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22日 ,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

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

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

五、

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二、发现

三、互动

解读文本——主题探究,深刻的国民劣根性

(板书设计):

小团圆媳妇: 婆婆及其众人:

童养媳,十二岁,高大, 不像小团圆媳妇,长得太高

健康,活泼,天真,大方 太大方,该打

“生病” 跳大神,抓偏方,当众洗澡

滚烫水洗澡 看热闹,“心慈流泪”,睡得沉实实的

昏睡 真魂附体,快乐

头发被剪 自己掉下来,小妖怪

死亡 一字未提,欢天喜地

—— ——

健康,活泼,天真,善良,无力反抗 愚昧,麻木,残忍,一群无意识的看客和刽子手

根据老师的分析,请同学们概括出小说的主题,先明确作者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

明确: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善良的小媳妇被折磨致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解题:小团圆媳妇之“死”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

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明确: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

——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被用滚烫的热水洗澡了,共三次

3、为什么要用滚烫的热水洗澡?

因为小团圆媳妇病了,这是跳大神的所出的治病偏方招数

4、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老师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

不久她们就说小团圆媳妇病了,于是又开始本忙不迭,跳大神,吃偏方,扎纸人„„最终跳大神的出了个主意,就是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并且是当众就洗的。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结论:小团圆媳妇其实并没有病。“当周围的人都不正常的时候,正常的人才会被认为是‘疯子’”。

5、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洗澡之前:“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的来看”

第一次洗时:“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74页

第一次洗后:“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于是人心大伟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了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人脑的人的心里,都满着秘密” 74页,75页

三次洗澡之后:“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是睡得沉实实的,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 75页

洗后的几天:小团圆媳妇一直昏昏沉沉地睡觉,大家都说是真魂要附体了,快乐了好几天;头发是被人用剪刀剪下来的,她的婆婆偏说是自己掉下来的,小团圆媳妇被认为是妖怪。

事件结果:老胡家要休了小团圆媳妇,但不久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埋葬小团圆媳妇的两个人好像是过年回来似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总结: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然而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她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她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她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

6、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不能,人们的迷信思想,愚昧

小团圆媳妇该不该死?——不该,她没有错,只是不符合人们传统意识里的童养媳的标准罢了。

是谁害死了她?——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以及麻木、残忍、愚昧的看客庸众们

7、主题概括

一个小媳妇的生命在这里是如此得微不足道,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小姑娘,仅仅因为她不符合大家习惯的看法和要求,最终被折磨致死。而这些参与者和看客们却都是一些女性,作者在此严厉地抨击和鞭挞了小城人的麻木、愚昧、残忍,她们虽然是善良的,但又是落后残忍的,形成了集体的无意识主义,作为一个“看客”群体,冷漠地杀害着别人,这是国民的劣根性。但同时她们又是受害者,旧的传统意识同样束缚和戕害了她们。

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 鲁迅 先生。事实上,在萧红刚开始写作时,受到鲁迅的帮助和支持,她的创作也深受 鲁迅 先生的影响,。

四、训练提升

(一)、比较《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小团圆媳妇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

思考问题:与鲁迅相比,萧红在《呼兰河传》里面的国民性批判有哪些相似性?(请同学们思考发言)

相同点:

1、祥林嫂与小团圆媳妇共同身分是媳妇,这个身分使他们受到礼教重重的束缚。所不同的,祥林嫂是再嫁的寡妇,受到贞节与迷信的捆绑,而小团圆媳妇则受到媳妇应行止合宜,唯婆婆之命是从的规范要求。面对此压迫,祥林嫂虽是成人,却毫无醒觉地接受不贞罪名;而小团圆媳妇虽有意识的反抗,童稚的身分,亦让她面对重重迷信、仪式的侵害而无能为力。

2、无疑地,祥林嫂与小团圆媳妇是受到礼教与迷信的逼迫而致死,但帮助这黑暗社会吃人的,是借舆论之名,以礼教与迷信来围剿受害者的庸众看客,此为二者的共通点。

3、主题相同:共同主题是美好而有价值的女性如祥林嫂、小团圆媳妇,被吃人的社会价值体系——礼教、迷信和散播此价值的看客庸众逐步打败、毁灭。

(二)、拓展延伸——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一曲女性悲剧的挽歌”

人物形象概括: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小姑娘,却深受封建旧传统旧意识以及封建迷信思想戕害的女性的代表。——类型人物

正如萧红的遗言所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在千百年来的男权社会的统治下,女性永远是一个悲剧,深受封建的桎梏。

(板书设计)类型人物:受封建桎梏的美好而有价值的悲剧性女性

属于该类型的人物有哪些?(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有哪些人物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发言):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窦娥冤》——窦娥

《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

沈从文的《边城》——翠翠

鲁迅的《明天》单四嫂、《祝福》祥林嫂、《离婚》爱姑、《伤逝》子君

《家》——瑞珏,梅表姐,鸣凤 苏童的《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

都是受害者,但有的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成为了害人者,如焦母;有的无力反抗,女性自身的弱点,懦弱无力,如瑞珏,祥林嫂,刘兰芝;有的敢于反抗,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林黛玉,蘩漪,鸣凤,白流苏

五、作业布置

探讨人物的意义,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明确:“他们”是指在有男有女时用的书面语代词

“她们”是用在指全部是女性时

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必要区分时,用的是“他”

六、学教反思

推荐第4篇:《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萧红及其作品;

2、立足语言,通过讨论“小团圆媳妇之死”的问题,看萧红所展示的那个世界,并体会作者于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情怀。【课前准备】

一、“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 ——聂绀弩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二、《呼兰河传》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

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

五、

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三、(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

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

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 【课前热身】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3..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4.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她婆婆及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5.你怎样看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及她周围的人?

【课堂探究】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萧红

这刻骨的痛楚,强烈地影响了她的创作。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女性,都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幸?

2.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不幸?

【课后拓展】

比较阅读《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小团圆媳妇和《祝福》中的祥林嫂 思考:萧红与鲁迅相比,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有何异同?

【总结、作业】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负担是重的

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我虽然想高高飞翔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生平受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 !不甘!

——萧红

作业:请为小团圆媳妇写一幅挽联

推荐第5篇:《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引用萧红的遗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生活阶段一: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感情深厚。 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同居,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

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

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

五、

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有关评述:

“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

—美国学者葛浩文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 ——聂绀弩

三、阅读《呼兰河传》第五章,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四、解读文本,探究主题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

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3.为什么要用滚烫的热水洗澡?

4.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5.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6.你怎样看小团员媳妇的婆婆及她周围的人?是他们害死了小团员媳妇吗?

7.主题概括

五、深层探究

讨论并总结《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

六、作业布置

萧红曾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你又怎样看待女性,请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写作提示:可以写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例如,《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窦娥;《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沈从文的《边城》——翠翠;《祝福》祥林嫂;《伤逝》子君;《家》——瑞珏,梅表姐,鸣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等。还可以写历史上的女性形象,例如杨贵妃、王昭君、花木兰、刘胡兰等。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回忆

推荐第6篇:小团圆媳妇

试析萧红《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形象

内容摘要: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最具代表性主要人物之一,小团圆媳妇不过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女,她长得高大壮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嫁给了一像样的“大户”人家。而她却没有其他女人那种低眉顺眼、委琐卑贱的奴相。然而就是这种与众不同,令她成了街坊邻居、婆婆大婶眼中的“异类”。

关键词:小团圆媳妇活泼悲剧

小团圆媳妇生活在呼兰河边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人群,他们不允许差别与个性,看不惯激情与生机,因此一致认定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而且“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一点也不像团圆媳妇”。

一、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分析

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原本是一个健康、活泼、直率的姑娘,当被迫当众脱光身子洗澡时,“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

[1],刻画出她在危难时刻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这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最后的注解:健康的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就被婆婆打,被众人一起“善意”地折磨,直至死去。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只要不顺心,就爱打人。媳妇挨了打,就会害怕、躲避、尖叫,但这些在呼兰河人的眼里却是不能被理解的。相反,因为媳妇的病重,婆婆强忍了自己打人的念头,这却是令人同情的。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如此顺利成章,如此符合常理:婆婆调教媳妇天经地义,这是传统,这是常礼;被婆婆他们打了,打疼了,打伤了,打怕了就哭,就叫,就躲避,甚至叫着“我要回家”,这是不懂礼数,是中了邪;为“生病”的媳妇请仙人诊治,跳大神这是习俗,更是亲情;一家有难,众乡邻岂能袖手旁观。可是没人理会。

二、形成小团圆媳妇悲剧的根本原因

呼兰河畔的这个群落真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民风、习俗,这传统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因此,当小团圆媳妇健康、活泼的人性展露出些微张扬时,她们便不惜一切地对其压制直至窒息,直至一个鲜活的生命憔悴地凋逝。

萧红以一个女作家的细腻和敏锐清醒地书写着底层女性病态的精神状况,目的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在小团圆媳妇“我要回家”[2]的呼救声中为女性民主意识的复苏与觉醒作一声响彻天地的呐喊。自有文明以来,男性优势一直在左右历史的发展。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形象是空洞的,她

们除了物质上一无所有外,精神上也同样一无所有,她们作为人的价值备受践踏。千百年来,广大妇女牺牲于代表着男权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惰性之下。更可怕的是,女性自己又将这种被奴役的状态历史性地内在化,使之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妇女的命运在被虐和自虐的两重迫害中沉浮。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她们首先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牺牲品,然后又不自觉地成为了这种伦理道德的捍卫者。

外界环境固然是造成女性卑微历史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女性自甘于生生世世被男性所支配,为男性当牛做马,更是女性解放的自身障碍。妇女的真正觉醒和解放包含自然的、社会的、思想的许多层面的内容。她们不仅要从经济上获得自主权,在社会上确立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意识领域中彻底觉醒,从精神上解放,从而认识到:人生而平等,不分男女,不论尊卑。

注释:

[1]萧红,《呼兰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01, 第52页。

[2]萧红,《呼兰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01, 第60页。

参考文献:

萧红,《呼兰河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01。

推荐第7篇: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一)

文/马洪芳

《小团圆》这本书是我在单位的图书室找到的,在家搁放了好久才下定决心来看,我觉得小团圆更像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书,大概是把一辈子碰到的人事都写进去,发泄,记载。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张爱玲有过一刻的幸福,那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出现在《色戒》中,亦写在《小团圆》里。虽然没有找见那个真爱我的人,却再次被这句话打动了,至此把书搁置了一个礼拜。女人的爱往往是一种感觉,并非爱一个人,而是爱被人真诚爱着、真正重视的那种感觉。不曾被重视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张爱玲幼年及至长成,都是大家族里的边角料,她内心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累赘,所以不曾对任何人依赖,总是算计着是自己欠别人多一些,还是别人欠自己多一些。生活在被奉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现代独生子女是无法体会的吧。从小就觉得自己多余,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学会谨慎生存还来不及,又有什么样的闲情逸致去爱其他的什么人呢?她冷眼旁观家族来来往往的过客,致使笔下的男女亦冷静算计彼此的身价。直到胡兰成的出现,她纵然想放开地去爱,又怎么学得会放开呢?所以她收藏自己爱的感觉,很久之后才表达出来,她亦收藏妒忌的感觉,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心里将一生所遇见的人和事都记录在纸上,让这些逝去的人再次和她团圆了吧。它让一个人间俗世的张爱玲浮现在眼前,揭去那些神秘和神化,这个真实让人欣喜。当然,我也很清楚这毕竟是本小说。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小团圆读后感

(二)

读完《小团圆》,放下书,忍不住为张爱玲叹气。才女身世可怜,生在那样一个末落贵族之家,父母早年失和离婚,母亲做着国际旅行家的梦,渴望有人来爱她,却从不把子女放在心上,从来没有给过她和弟弟母爱的温暖。父亲养着几个女人、只要有大烟抽,日子就过得。纨绔子弟有花不尽的家当,可是孩子却穷得只能在修道院借住,白蹭别人房租。

九莉心中最看重的两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那男人。可是这二人却将她伤得体无完肤,命运由不得她选择,就只是命定了的。

读完一声叹息,可怜的缺少关爱的女人。纵然才女,也只是一个需要人来爱惜的小女子。童年缺失的爱,一辈子都补不过来,更何况成年之后,依然被自尊与自卑的、对爱的渴望所迷惑,却从未曾得到过真挚的爱情。

那男人是滥人。九莉知道的,也在不断自省,却身不由己,纠缠了二十年,为她感到不值。

书的末页,九莉那个关于孩子的梦,唯一一次的梦,使她幸福了好久。看得我都快要落下泪来,又是一声叹息。

她对于内心的剖析,也是客观和不留情面。可见是站在一个高度俯视人世间的。一个悲剧的人生,在她的笔下重现。因此更能够理解她的文学作品。从个人角度来说,更喜欢这一本自传。对于作家本人的兴趣大过她对小说的描写。真实的人生,是最刺痛人心、也是让人警醒的。

夜里,我在反复回想着这个迷样女人的悲情一生,感慨万千。

小团圆读后感

(三)

无法把《小团圆》看成虚构的小说。整部书,字里行间,张爱玲都在用平板、单薄的声音叙述者她一生前三十多年的流水帐。所有她小说里的人物,在她的生活中都找得到原版。她所知道的可以写的亲朋都被她写光了。对于故事以及人物,她似乎缺乏想象力,不过也应了那句话“小说来自生活”,闪光的是她的文字,也只局限于早年作品。进入五十年代后,她的文字逐渐干瘪,可能与自身际遇不好有关,忙于生存,而且生活在没有母语环境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自闭幽居,乏人来往,只好闭门造车。全靠她早年的名气挽救了她,不然那几篇如同嚼蜡的小说怎么会有人看。

看的人也不过是在窥伺她。如同看如今这部《小团圆》。

《小团圆》重复了许多她从前的东西,又一次被写出来,而且完全撕去面纱,可能都是些压在她心底噬咬着她的往事,不吐不快。因为一生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爱,无法安然看自己一生时光就此流逝,所以必须写出来,白纸黑字,也让那些使她的人生黯淡无光的丑人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她曾说她是嘉宝的信徒,可事实上她完全不是。嘉宝从不曾谈论自己。张爱玲从出名前就非常喜欢谈论自己(十七岁时的作品《天才梦》),出名时更是无所顾忌地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比如《私语》)。(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她晚年深居简出,是因为中年以后的自己确实无可暴露,也许是自卑。从她的许多文字可以看出一直跟随她的某种虚荣,她不善于交际,但很喜欢引人注目。在她那冷漠自私失色的成长背景中,她母亲一直是她瞩目的亮点。所以她母亲和她父亲离婚时,惨淡中她竟然觉得得意,因为那时候离婚的人少,她的至亲出了这样的事,就象那时候某家出了个科学家一样骄傲。她母亲到香港她的大学去看她,她和母亲没有话可说,但她最遗憾的是当时四周无人,她因此无法炫耀她美丽洋派的母亲。

她母亲大概与国内

八、九十年代那批刚刚接触到西方文明、滥用自由的部分女性一样,作为最早一批娜拉,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到手的豪华自由,从一个男人到一个男人的床上,胡乱度过一生,最后黯淡收场。这样的母亲曾经是她少女时代的偶像(虽然年纪越大,她越恨她母亲)。但她又远缺乏她母亲的交际手腕与漂亮面容,一方面极其自卑,另一方面极度羡慕,同时又觉得自己站在一旁看清了一切,好像很理智,凡事自己拿主意,因此也不可能听得进旁人的言语。实际上事到临头,她仓皇失措,完全无防备,只能布偶一样让人摆弄。

胡兰成就是这样趁虚而入。而且游刃有余地同时玩弄着其他女性。

最后她从胡兰成那里得到的不过是妇科检查报告里的一句“子宫颈曾折断”的诊断。

就是这么一个让她可以“低到尘埃里的”男人。

胡兰成固然没有爱过她。她后来遇到的男人没一个对她真心。桑狐与她同居三年从来没考虑过和她结婚。她为赖雅堕胎,最痛苦不堪时,赖雅竟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啃烤鸡。

她倒不是想在这作品里为自己粉饰,所以经历的都写出来,只不过在现在才出版,许多可以视为惊世骇俗的东西已经很平淡了。但我觉得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柯灵这个人。很久前读过柯灵声情并茂的《遥寄张爱玲》,文章娓娓道来柯灵和张爱玲的相识,他如何发现初出茅庐的文坛新星,如何为她在当时低气压环境下执意出名的举措担忧,又对她在他落难时的救援如何感激。好一个温儒的书生。可是《小团圆》里,他不过是一个在她不得志时落井下石对她进行性骚扰的低等男人。难怪张爱玲没有回应他*后那篇深情呼唤。张爱玲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对人性最卑劣的地方。

这本小说可能只对很熟悉张爱玲作品的人有吸引力。它的文学价值并不会很高。张爱玲即使在她的全盛时期,也只是言情小说作家群里的佼佼者,她有天赋,但从来没有成为大家。

而《小团圆》这部结构松散,充满平淡的喃喃自语的小说,我看完后,也只能叹息着说一句:“很傻,很天真。”

推荐第8篇:小团圆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很深沉。总会触动心灵某一处地方。 这几天读了《小团圆》,张爱玲展示她一贯高超的文字功力,以女性特有的,庶几小心眼的细腻手法和灵敏的视角,通过琐碎细节,把人物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揭发隐私,以及勾心斗角情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无论内心如何激荡,场面如何不堪,在她笔下永远是平和的轻轻带过,还不时带着微笑。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很喜欢这句话,一开始读就喜欢这句话,仿佛可以想象出一个落寞的女子,姿态高傲的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盼望着自己心爱的人,然而,雨停了他却仍旧未来,女子浅笑,可忧伤却仍停留在脸上,也许天应该继续下雨,这样就可以假装他是因为雨而不能来。多么忧郁的女子,青春的年华,大好的时光,高傲的姿态,敏捷的才思,倘若不是遇到他,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继续翻看这书页,说是翻看,一点也不为过,从高中开始喜欢张爱玲,读她的小说,从曹七巧到顾曼璐,白流苏到小艾,如果要说真话,这些女人都不让我喜欢,直到遇见盛九丽。怎么说,其实盛九丽也并非我心目中的女子,然而却是张爱玲的写照,于是,又有些许怜惜些许同情,些许赞赏,些许敬慕。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没有爱情这样东西,不过是习惯一个男人。

这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虽然是十几岁情窦初开的少女所说,却又道出爱玲多少的心酸。盛九丽爱邵之雍吗,张爱玲爱胡兰成

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倘若不爱又怎会和他在一起,倘若不爱又怎会去他的老家寻他,倘若不爱又怎会在伤心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写信给他告诉他她不再喜欢他。然而真的不喜欢了吗?

我总想,假若九丽不是生在那样一个封建没落家庭,假若九丽没有接受过西式教育,假若九丽出身贫寒,假若九丽不是那样特立独行,假若故事的开始改变一下,那么,即便后来遇到邵之雍,故事的发展也许会另有不同。然而,一切的假若都只是假若,假若不可能成立,故事也就不会变更:九丽就是一位封建没落家庭的富家小姐,九丽就是有一位受过教育中西合璧的母亲,九丽就是在香港维多利亚大学读过书,九丽就是一位感情细腻的才女,九丽就是遇到了邵之雍,就是爱上了邵之雍„„于是,悲剧紧随而至。爱上这样一个政治文人,这样一个情场浪子,怎会不受伤。张爱玲曾说过:

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小团圆》就小说内容也是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我细细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作为女性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我一直觉得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信一点什么东西,才能活得下去,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而张爱玲的悲剧在于,这一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她相信。

就小说的文字和语言风格特色而言,深受中国画尤其是国画画风的影响,处处体现出含蓄、留白的美和意境的神髓。精致的文字、出人意料的比喻充分展现了我所喜爱的张爱玲极高的文学天份。在作品中,女主人公盛九莉不仅语言文字含蓄,说话从来是说半句,留半句。而且为人处事也含蓄至极,含蓄已成为她的审美。比如小说的第一部分中“九莉给她母亲训练得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她的好奇心纯是对外的,越是亲信越是四周多留空白,像国画一样,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可以透气,又像珠宝上衬垫的棉花。”写到最为隐晦的性更是如此:男主角邵之雍走后,“她梦见手搁在一棵棕榈树上,突出一环一环的淡灰色树干非常长。这梦一望便知是弗洛伊德式的与性有关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在梦中梦到高耸的山峰或者树木以及突出于地表的事务都是性心理的活动暗示)“自从他承认“爱两个人”,她就再没问候过康小姐。十分违心的事她也不做。他自动答应了放弃小康,她也从来不去提醒他,就像他上次离婚的事一样,要看他的了。”张爱玲对事物的感觉的把握还是那么敏锐、独特,比喻非常别致、贴切。

母亲牵她过街时,她感觉她的手指像“横七竖八一把细竹管子”。跟母亲聊起往事,“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九莉可以觉得那灰白色大石头的筋脉,闻得见它粉笔灰的气息。”“也有人约比比一块走(去重庆),说愿意也带九莉去。比比告诉她,她觉得有点侮辱性,分明将她当火腿上的一根草绳。”这样精彩的文字运用,小说中比比皆是,无论是小说的低潮叠韵期还是高潮矛盾突兀期,

这些文字堆砌的属于张爱玲的个人的城堡永远是那么的固若金汤,在那里只有她自己。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当我拿到那本书时,看到书名《小团圆》,我便想团圆还分大小吗?直到我读完小说才明白:“小团圆”的下一句是“大离别”,可女人正是有这短暂的小团圆才会有勇气有胆识面对几十年的“大离别”甚至是永别。而《小团圆》的感人之处还在于:这些年来的风霜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生死幽恋的小团圆,是盛九莉和邵之雍之间爱恨纠葛的小团圆,更是我们与张爱玲遗作心与心沟通的《小团圆》。

推荐第9篇:小团圆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不管书的前言里面怎样引证仅仅是小说,我却看到了张爱玲的真心,她絮絮叨叨地回忆,她的欢喜与哀愁,自省,再平常不过的真心,小团圆读后感。因为作家对小说的构思总是会留下过于完美的痕迹,而写自己的经历,却不会去费尽心力想象推理,只是让那些人物铺叙在纸上,所以结构会不符合常理,所以叙事顺序会颠倒反复,所以感情会时而鲜明时而矛盾。

在张爱玲写的文章里,那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小团圆》里亦冷眼旁观了自己。有些不忍看下去,那种压抑后习惯性的平静不是人人能体会理解,能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他人听的。张爱玲的人生没有过团圆,她的心里亦不渴望团圆,因为出生以来碰到的人和事都是破碎的。破碎的父母亲、破碎的亲戚家族,破碎的亲情友情,破碎的爱恋,甚至谈不上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她一直在乎着却从来不在乎她,母亲,在她不再在乎的时候在乎她起来,没有团圆过。亲戚姑母一直住在一起,却形同外面的租约关系,经济上AA制,感情上也AA制互不吐露心声。终于懂得了爱情,在一个视感情为儿戏,时时把其他女人挂在嘴边的汉奸那里,收得一根灰烟蒂,单张随意写成的婚约,失去纯真少女全部的梦想和她不屑世人皆替她在意的声名,读后感《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有过一刻的幸福,那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出现在《色戒》中,亦写在《小团圆》里。虽然没有找见那个真爱我的人,却再次被

这句话打动了。女人的爱往往是一种感觉,并非爱一个人,而是爱被人真诚爱着、真正重视的那种感觉。不曾被重视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张

爱玲幼年及至长成,都是大家族里的边角料,她内心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累赘,所以不曾对任何人依赖,总是算计着是自己欠别人多一些,还是别人欠自己多一些。生活在被奉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现代独生子女是无法体会的吧。从小就觉得自己多余,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学会谨

慎生存还来不及,又有什么样的闲情逸致去爱其他的什么人呢?她冷眼旁观家族来来往往的过客,致使笔下的男女亦冷静算计彼此的身价。直到胡兰成的出现,她纵然想放开地去爱,又怎么学得会放开呢?所以她收藏自己爱的感觉,很久之后才表达出来,她亦收藏妒忌的感觉,

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

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

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心里将一生所遇见的人和事都记录在纸上,让这些逝去的人再次和她团圆了吧。我没有把它看成是小说,亦没有

看成完全的自传,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

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还有一句颇为感动的话。“只有白纸上的黑字是真实的。”所感相同,所恨亦同。

推荐第10篇:《小团圆》读后感

读《小团圆》有感

一直很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很深沉。总会触动心灵某一处地方。

这几天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张展示她一贯高超的文字功力,以女性特有的,庶几小心眼的细腻手法和灵敏的视角,通过琐碎细节,把人物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揭发隐私,以及勾心斗角情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无论内心如何激荡,场面如何不堪,在她笔下永远是平和的轻轻带过,还不时带着微笑。

在本书中,对她家人包括父母,最亲密的姑姑,以及其他亲戚的很多前不为人知的隐私都被无情的被一一揭露,更令人惊讶的,她对自己的剖白,赤裸裸程度几乎到了自虐的地步,令人心痛不已。不管书的前言里面怎样引证仅仅是小说,我却看到了张爱玲的真心,她絮絮叨叨地回忆,她的欢喜与哀愁,自省,再平常不过的真心。因为作家对小说的构思总是会留下过于完美的痕迹,而写自己的经历,却不会去费尽心力想象推理,只是让那些人物铺叙在纸上,所以结构会不符合常理,所以叙事顺序会颠倒反复,所以感情会时而鲜明时而矛盾。 在张爱玲写的文章里,那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小团圆》里亦冷眼旁观了自己。有些不忍看下去,那种压抑后习惯性的平静不是人人能体会理解,能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他人听的。张爱玲的人生没有过团圆,她的心里亦不渴望团圆,因为出生以来碰到的人和事都是破碎的。破碎的父母亲、破碎的亲戚家族,破碎的亲情友情,破碎的爱恋,甚至谈不上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她一直在乎着却从来不在乎她,母亲,在她不再在乎的时候在乎她起来,没有团圆过。亲戚姑母一直住在一起,却形同外面的租约关系,经济上AA制,感情上也AA制互不吐露心声。终于懂得了爱情,在一个视感情为儿戏,时时把其他女人挂在嘴边的汉奸那里,收得一根灰盘烟蒂,单张随意写成的婚约,失去纯真少女全部的梦想和她不屑世人皆替她在意的声名。 张爱玲有过一刻的幸福,那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出现在《色戒》中,亦写在《小团圆》里。虽然没有找见那个真爱我的人,却再次被这句话打动了。女人的爱往往是一种感觉,并非爱一个人,而是爱被人真诚爱着、真正重视的那种感觉。不曾被重视过的女人是悲哀的。张爱玲幼年及至长成,都是大家族里的边

角料,她内心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累赘,所以不曾对任何人依赖,总是算计着是自己欠别人多一些,还是别人欠自己多一些。生活在被奉为小公主小王子的现代独生子女是无法体会的吧。从小就觉得自己多余,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学会谨慎生存还来不及,又有什么样的闲情逸致去爱其他的什么人呢?她冷眼旁观家族来来往往的过客,致使笔下的男女亦冷静算计彼此的身价。直到胡兰成的出现,她纵然想放开地去爱,又怎么学得会放开呢?所以她收藏自己爱的感觉,很久之后才表达出来,她亦收藏妒忌的感觉,在胡兰成告知与其他女人的故事时,她还要在心里替他辩解,认为他们身体上还是清白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张爱玲渐渐知道不是的,或者,只有当时当景是的。所以后来也逐渐鄙夷“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胡兰成,即使后来有暂时相聚的男人,也没有真正去爱,因此所有人的离开,她都脱胎换骨似地看得很淡。

小团圆,或许是张爱玲心里将一生所遇见的人和事都记录在纸上,让这些逝去的人再次和她团圆了吧。我没有把它看成是小说,亦没有看成完全的自传,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还有一句颇为感动的话。“只有白纸上的黑字是真实的。”所感相同,所恨亦同。

第11篇:《小团圆》读后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我是喜欢张爱玲的,喜欢一个人,无需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也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清绝如她,冷傲如她„„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是张爱玲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以她与胡兰成的真实感情故事为蓝本,描写了女作家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在《小团圆》中读者可能看到另一个版本的张胡之恋。

张爱玲说过: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悲壮,力大于美;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有更深长的回味,是一种苍凉。在爱的范畴里,渴望与逃避,愉悦与悲哀,仿佛葱绿配桃红,不是对立,是参差,是对照,是美。在这文字中,还是现了太多,在红与大绿的配色。此般文字,我读到的更多是一种哀凉。年过经往,爱玲回忆起那些时光,浮华尽折,水面浮起的是一种青绿色稠绿时光记忆,我们中,大多人喜把那岁月一湾平静,不再翻味。而爱玲,居有勇气,掏涌干净。

人到老年的爱玲再给读者回味起她那时岁月时光,已不见了什么喜气。早年那华丽文字在这里透了份纸背的力量。可是张爱玲反复修改,一再不肯发稿,心中还是多有顾虑。一则是胡兰成,那段爱,对于爱玲是一种非妻非妾般尴尬莫名的伤。爱玲自私,遇见了胡兰成也只能甘拜下风,不多的文字,倒是钱的描写颇多,币种转换,又成了金子,给了母亲不要,又送了胡兰成。一向吝啬、钱财分外分明的爱玲,对于胡兰成却一下连支付几部稿酬。而胡兰成也欣然接受。

书里依旧少不了胡兰成的影子,也有张爱玲早年的一些恋人,在爱玲的心里到底珍爱谁,不比三毛那样清晰可见,但是一一读来,爱玲最爱的也还只是她自己而已,对于胡兰成,依然展现的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男人形象,这样一个糟了透顶男人,在爱玲踏着厚雪、在积冬寒日去看他,他的身边依旧不少女人。还是如此有风貌的女人。而胡兰成对于他的所有事,并不瞒着张爱玲,却一一娓娓道来,是写信给她,让她觉得自己既使逃难也还是有人喜欢的,还是炫耀着多情处处留,而或者只不过相爱中的坦诚,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要不是爱的透彻,爱玲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情景。在爱情中,爱玲没有公主的娇恃,所有全都俯在了笔下,写给了读者。爱玲对于胡兰成并未有太多篇幅,或是在那个

年纪,一切都过了,或是怕世对号如座,也或是不想再多提这个他生命中摒弃不去的男人。

才气横秋的张爱玲,一脉如文,潺潺细雨。开头到结束。一个圆弧圈,带了进去,又送了出来,十几年的光阴,那些她生活细节的一切也还依旧是爱玲的,我们只不过是个过客,也说不清,是喜窥爱玲的隐私,而对小团圆特爱,还是喜爱玲的文笔,喜欢张爱玲那一脉细腻女性笔触。《小团圆》起码是真实的,虽然在爱玲几十年的修改中,里面的些许事,早已不是爱玲写的那样,也或有她臆想成份在里面。所以,那个年代的故事,不可避免的带着些许忧伤与纠结。

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她不妒忌过去的,或是将要成为过去的”这也是九莉吸引之雍的地方,不给他任何负担。但是她内心苦也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在她理智的时候,她很清楚“她只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但是在情感面前,她无法自拔,就像陷入了一个陷阱,找不到出路,她又是一个将自己与外界人的情感隔离起来的人,没有别人开通,再加上自己的固执,以至于越陷越深。努力让自己不想他,却无法不想他,在汪精卫政府倒台后,九莉到乡下去看之雍,在她认为是作最后一次离别,如果没有爱了,作这次离别又有什么意义呢,那还不是因为无法逃离的爱。这爱就像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理智的时候自己摘下,感性的时候又将自己带上,并乐此不疲。到后来,想不起之雍的名字,因为想把他忘记,但却忘记不了那感觉,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并且有时会觉得是无病呻吟。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没有了吸引,任何附带的都是空气。九莉就靠着当初最美的那点回忆独自取暖。燕山的出现,正好填补在她最需要一个异性的时候,燕山结婚之后九莉看到他们夫妇的照片,感觉心中像火烧一样,但火烧过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对于燕山的事,她从没有后悔过,因为那时幸亏有他”。她想的还是跟之雍在一起的感觉,不想想起,但是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人,犹其是女人,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写这本小说,我想张爱玲的内心时时刻刻不在纠结,那种酸楚的滋味,也只能有她一人能体会。痛苦多于美好的回忆,总之是伤感伤人的,但是那美好的东西又怎令人不想起呢,一边是阴霾,一边是阳光灿烂,虽然阴霾的时间比较长,但阳光灿烂占据的位置却重。她想让读者知道她有过这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她狠狠地爱过,狠狠地痛过,另一方面,她也明白世俗的眼光,之雍是汉汗,又

不止爱她一个人女人,她清楚,世人都会说她傻瓜,不值!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傻,但是,她愿意傻,同时又恨自己的傻。

在小说的最后,九莉做梦梦到了之雍,微笑着把她往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个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却快乐了很久很久。这是多么深的一个陷阱,一个女人就在这个陷阱暗无天日地度过,她从来不想要孩子,因为怕她替她母亲蕊秋报仇。九莉就是这样一个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的人,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里尽是她的回忆,这回忆添上翅膀,在小溪边的潺潺雨声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至消失得看不见„„

读着张爱玲的这本小说,仿佛又回到了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着属于张爱玲的那份艰辛,朴实却又不失华丽的文字,洋溢着对美的渴望与对幸福的追求,哪怕仅仅只有那么一会儿。生动却不乏理性的文字,婉婉地向我诉说着属于生活的哲思

张爱玲或许是一个理想上的完美主义者,但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小团圆,小团圆,团团圆圆或许就是她毕生的追求。读爱玲的《小团圆》,我真的获益匪浅。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需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与她交涉。她不美丽,却能够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与我们隔离了时空。

第12篇: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读后感

篇1:《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的小说是很爱看的。现在任然记得高三的某一节体育课,居然可以全神贯注的看她的小说。并且当时映像特别深刻的就是《金锁记》了。看完了之后只觉得眼睛所见都是苍白的,脑袋很晕,所想都是悲悯。

之前的博文有说到要读这本小说的,不知道是哪一篇了。反正是早就买了,放在那里迟迟没有大的进展。今天一口气看完,只知道情节,其他的不懂。

\"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个东西不是爱情,经常却会有人留恋。

我等待着重看。

篇2:《小团圆》读后感

最近看了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感觉对于那个时代的许多风俗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似乎隔着很远的感觉。张的写作风格是淡淡的,似乎叙述什么都是像在局外人的口气在说话,从来就没有狂喜、没有愤怒。在她的作品中,我还是觉得《红玫瑰与白玫瑰》写的最好。

特别是其中写的下面的名言很有味道: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篇3:《小团圆》读后感

图书排行榜上《小团圆》高踞榜首好几周了,我也打破不读畅销书的习惯,读一读这千万张迷翘首以盼的小说吧。

读完了《小团圆》,感觉就两个字:寂寥。

这本书,怎么也择不开张爱玲自传的传闻了。字里行间,粉末登场的都是张一生中的爱恨情仇的各色人物。读完了,第一感慨,张才女,真是白描一流高手,写得丝丝入扣,精致曼妙。第二感慨,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张爱玲这么才华横溢的女子,太不容易获得幸福了吧。

她太敏感了,有大家闺秀高屋建瓴的眼界;她太尖酸刻薄,也无怪她身边的男人女人都一个个要疏离。

网上超级热烈讨论的是小说里的情色描写,给我印象最深刻也的确是关于KJ的一段,太有想象力了,也的确符合一个敏感女子的性体会。套用一句歌词:女孩,通通站到一遍,这歌里的故事就算都知道,若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还有她对流产那种惊世骇俗的描写,太冷漠,太凄凉。唉,让人真的感慨万分,她哪里有过岁月静好的幸福团圆啊?但是也不得不学她那刻薄样子,人生就是如此,活该,受。

篇4:《小团圆》读后感

《小团圆》看完了第二遍。

现在看书,总是习惯于先初略翻过,再来细读。

大学的时间很多,看书的时间却远远少于以前。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学书籍看得越来越少了。

这本小团圆,初翻时,容易看得云里雾里,主要是时空变换太快,一会儿南京,一会儿香港,一会儿上海,一会儿小时候,一会儿读书时,一会儿又是抗日时。再细看时,明白了套路,便清楚了好多。可以细细品味爱玲笔下,种种细微的心理感触。

其实挺喜欢,爱玲式的笔调,时时如露珠般闪现的句子。 很喜欢爱玲,她是那么一个真实的人!

刚开始看了介绍,说里面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交往过程,便想看看。实际看来,注意力全不在此。直到全书过了一半,他才出现。其实,全书更象是张爱玲一部自传,只是编年全被打散。把这些珠子按顺序串起来,便可以看到一个小女孩子的成长,最后成为一个被针扎在胸口,仍复平静的人。

爱玲的原话是:欣喜起来若狂,悲伤起来却不觉得,木木的。

其实想想!

我便也是如此。当一些事情发生,心中抑郁,但仍平复。

又能怎么样呢?如同多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被信笺上的水浸湿过,只留下一团晕黄。那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故事,也终将成为一个晕黄的月亮,淡淡的,在记忆里温暖着彼此。

所以,总须有个好的结束方式,以免回忆时,自己受不了。

篇5:《小团圆》读后感

昨天终于把《小团圆》给看完了,很晦涩,不好读懂,特别是张爱玲写的他和她,如果稍不用心去读,就不下去了。

这个书真不是畅销书,读者应该很少,因为太难读了。比世界名著都难读许多倍。

读完整本书,发现张爱玲的文笔还是不错的。起码现在的作者很少能够有这种水平。把无聊的内容写成一部比较经典的小说。

九莉是本书的主角,她的身边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她母球蕊秋,一个是之雍。

九莉的母亲的优点是九莉身上没有的,即使她母亲很有耐心的教她。她还是不上路。

九莉的初恋之雍是个花花公子。我想不通的是,九莉分手后,还要寄钱给她花,他不是深深伤了九莉的心吗,九莉怎么这么没有用,又是去挽回这段感情,又是寄钱给他用。九莉不是谈恋爱的高手,她怎么会写出如此多的爱情小说呢,看来她的幻想能力很强。还是她把之雍的爱情都写出来了呢?我觉得应该是后者,之雍写信告诉他如果和女人交往,发生关系。这种事情,九莉都可以忍受。她到底爱他什么呢,人不是都说爱情是自私的,但是九莉在于她的爱情,是个博爱的。她都可以忍受与别的女人一起分享男人。她的爱情是个变态,扭曲的,其实,她很轻松的与之雍分手了,她还是很爱之雍,她在寂寞的时候,无法忘记他的一切。她还是相当痛苦的。她为什么这么痛苦呢,是因为她没有真正的爱情,她没有品尝过真正的两个人的热爱。

张爱玲的小说,我想我会只看这一本了,她的书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学习的东西。

篇6:《小团圆》读后感

看《小团圆》看得有些恍惚,其实前半部分的很多内容之前在张爱玲的其它作品中一再读到过,而心中隐隐期待的正是由她自述那段著名的斑驳陆离的情感过往。

张与胡兰成的事多多少少知道些,不管是一身寂寞情迷云雨还是为才倾心唯此知音,总逃不开自愿委身汉奸的污名。张的文字令人恍惚,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始终蜷缩一隅,随时恍惚的人。在那个小角落里,家国恩仇不过是淡到可以忽略的背景,义务与责任感更无从谈起,这或许在于她自幼父母亲情缺失,连\"爸\"\"妈\"都从来没有叫过的孩子,与任何人之间俱是隔膜——无人于我有责任,我又有责任于何人?更兼脆弱与敏感,便把恍惚当做自我保护的方式,让周围所有都不真切,不清晰,裹成一具模糊的壳,似乎不仅能滑开伤害,还能维持内部温度,至少可以令自己觉得不太冷。被迫形成的封闭及戒备如心结茧,只有渴望被填满的虚空在又迷惘又明确地等待。

乍见某君,伊竟颇解衷怀,一句话,一个眼神,好比忽然被初春野地里的毛毛草搔进鼻孔,又痒又想笑。其实不过是随手拈起来,怎么之前却没谁这样做过?然后就陷进去了。不是不能早一点抽身,不是没见到伊拿着满把毛毛草在手里。或有因舍不得而忍耐的成分,更可能是习惯了勿施责任于人而若即若离地放任。一面清醒刻薄地批判,一面却任由自己混沌其中,保持恍惚。即便到\"汉奸之妻,人人可戏\"的那一日,她恍惚里瞬间坐上老虎凳,如此悲凉的一幕竟也能信笔轻轻带过,可见当时心茧之厚,层层包裹,他人无法触及也就罢了,自己更是碰也不碰。

而胡竟是这样的一个滥人啊!小说正文前罗列出张与友人的有关通信,里面称其为\"无赖人\",提到当年之所以\"雪藏\"《小团圆》都是因为担心为其抓住利用,好在台湾政界苟延残喘,害怕为其连累而被拖下水。曾经爱侣而今如此避之唯恐不及,可以想见胡为人。

无论真相是什么,后来人总是愿意当成传奇来回味。以前看电影《滚滚红尘》感动得稀里哗啦,现在想想,那里面的沈韶华性情激烈忘我,绝非张爱玲,而纯是三毛写照。男主角行止尚算收敛,乡下三人尴尬见面那幕也因戏里他窘迫嗫嚅的形象似乎并不如何令人厌恶。三毛大概只想拿大时代里众生对命运的无奈来做稀释剂,以泼洒她轰轰烈烈的\"爱情即生命\"的主题颜色吧。忽发奇想,《色戒》里易先生杀了王佳芝,倒象是看见张爱玲自己被胡兰成杀了,至少是她的某部分就此死了。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小团圆》以此段开头,又以此段结尾,而她终于可以不再等待。

篇7:《小团圆》读后感

阅完《小团圆》已经好几天,一种貌似想写读后感的情绪像冤魂一样,总缠绕在指头上。因为近日工作量锐增,连续几个方案折腾得脑细胞严令十个指头久久地抗拒着键盘。近期记忆力急剧下降,书中人物姓名似乎快要忘却,今日终于征得大脑同意,可以用键盘了却这种叫读后感情绪的阴气,送其投胎还阳。

读毕书却写下这么一个貌似不曾读明白的标题,实在愧疚。可是我不得不阐述这样一个事实:看到小说结尾,我终究还是没看明白,文中的主人翁盛九莉究竟和谁团圆了?

为了说明我并不是囫囵吞枣地读完此书,自认为有必要慎重地说一下自己对《小团圆》的期待与虔诚,以及闹出的两则小笑话。坊间刚传出要出版张的遗作《小团圆》不久,为了一睹为快,我到网上搜了一篇名为《小团圆》的小说连载,看了开篇好几回没看明白写的是什么东西,一看评论方知是某些人枪版出来的。此其一。其二,到广州后不久,因无书看之故,便生买书之计(换书看久了,忘了要买书了)。一来住处附近没书店,图个方便;二来图个便宜;三来,各种盗版书看多了,便到离附近最近的一家即将转让的盗版书店去转转,一眼看到了《小团圆》。拿在手里问老板多少钱,答:\"13.5一斤\".第一次听到这么报新书价的,瞬间反映失灵,正好有个买主把书放在老板身前的电子称上,才搞明白老板那话的意思——这里的书卖价13.5一斤。盗版《小团圆》按重量计价8.5.按斤买的盗版《小团圆》质量实在低劣,不但错别字忒多,连标点符号都错!实在无法继续读之,扔一侧,在当当网上订购了一本正版精装《小团圆》,才得读完。

可是读完以后,竟然很有些失望。一来是文中混乱的回忆和复杂的人物,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件纠结在一篇简短的文字里,没有转折也没有过度,常常看得不明就里;二来在描写人物方面,以九莉为核心写了几十个人,很少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看完以后感觉这些人物都像半个人。

大学时代有一阵曾痴狂地迷恋张爱玲和她的小说,《白玫瑰红玫瑰》、《倾城之恋》这是两本能记住名字的张氏小说。书中的情节和句子已经忘得所剩无几,至少记得那些张爱玲的书挺容易看懂,似乎语句和结构非常顺畅,不像《小团圆》这么纠结。

看了《小团圆》的序,才知道张写《小团圆》也曾那般纠结,多少有些明白了。书中的九莉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张爱玲自己。全身心爱上一个四处留情不负责任的汉奸、保持着一种似有却抓不住的感情,那个时代同居应该是挺前卫的,像九莉那么勇敢和独立的女人应该不多吧,尽管书中的楚娣和蕊秋都是特别独立的新女性。也正因为她们,九莉才会过得那么没有安全感。我想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张应该常常泪流满面吧,那些悲戚的过去太容易触动女人脆弱的心弦。她没有心理描写也好,那种悲伤写得多了反而是做作。

或许《小团圆》是张爱玲所有小说里最拙劣的一本小说,也是最真实的一本小说。

她爱过的男人、爱过她的男人在她30岁的时候,没有一个属于她的,所以梦里那种战争和大考一样的惊慌恐惧和混乱,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她30岁的时候仍然像18岁在香港读书时一样,即使被炸弹炸死,也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会伤心。被世界遗弃的痛苦,大于心死的哀默!

可怜的张爱玲!如果九莉就是真实的她,这个多情而又才华的女作家,一辈子真的太过凄苦!就像《滚滚红尘》的曲子,不论什么时候听,总充满着无尽的忧伤。自杀吧,也许只有这样生命才会轻松一些。

女人、男人;爱、性;这是亘古的主角和话题,他们的故事历经悠久岁月,却往往在同一个轨道上相遇,或喜或悲!看完《小团圆》,触动着我身体里那种与张爱玲同样的悲情。

摘抄书中出现过很多次的一句话:任何回忆都是忧伤的。她忧伤了几十年以后自杀了,再次证明回忆是毒药,记心不好并非坏事。

第13篇:《小团圆》读后感

一直很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很深沉。总会触动心灵某一处地方。

在本书中,胡兰成无疑还是以第一男主角身份出现,但无论出场时间及或占的篇幅没有预料中早与多,与胡交往过程跟“今生今世”中所述大致一样,她也毫不掩饰对胡的痴恋,然而对胡的滥情也从始终无恶言相向。

张展示她一贯高超的文字功力,以女性特有的,庶几小心眼的细腻手法和灵敏的视角,通过琐碎细节,把人物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揭发隐私,以及勾心斗角情节刻划得淋漓尽致。但无论内心如何激荡,场面如何不堪,在她笔下永远是平和的轻轻带过,还不时带着微笑。在本书中,对她家人包括父母,最亲密的姑姑,以及其他亲戚的很多前不为人知的隐私都被无情的被一一揭露,更令人惊讶的,她对自己的剖白,赤裸裸程度几乎到了自虐的地步,令人心痛不已。

第14篇:《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发表以后,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信史。

难道不是吗?里面的人物都是各有所指:盛九莉分明就是作者自己,二婶蕊秋是她的母亲,二叔盛乃德是她的父亲,盛楚娣是她的姑姑,邵之雍则是胡兰成,小康是护士小周,巧玉是范秀美,荀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虞克潜是沈启无„„如果真是这样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记得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文人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来,便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历史如果过于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我现在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

《对照记》出版以后,在照片的最末一张最后的一句话,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能与读者保持联系。”这“值得一看的东西”应该就是《小团圆》。她写了,然而由于当时胡兰成正在台湾,朱西宁也准备根据胡兰成的活动写张爱玲的传记,宋淇觉得此时出版《小团圆》会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种种原因和顾虑,便使《小团圆》的出版遥遥无期。

今天我们读《小团圆》,也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应该在注意作者自己对历史解读的基础上,更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我以为小说的看点重要之处有二:

首先是母女感情。女儿对于母亲的厌恶嫉妒与憎恨绝情,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中,张爱玲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简直是举世无两。

从《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儿女到九莉之于蕊秋,尤其是主人公“九莉”对母亲“二婶蕊秋”的态度,我们越读越是难以理解。她的妈妈常年在国外游学,每次出去都携带很多的箱子,因此九莉在香港上学的时候,连暑假都不回家。面对来港看她的母亲,九莉首先发觉的是她的发式与衣着;当蕊秋把英国讲师安竹斯给她的“小奖学金”800块港币拿去赌博输掉的时候,九莉竟然顿生这样的感觉:“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按照张爱玲对女性的描写规律,小说中的人物发展脉络常常是从媚俗开始而最终走向骇俗。

她们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行李,作为环球旅行家的母亲,传授给她唯一的本领就是整理箱子。九莉在学校里读的是考瓦德的剧本和劳以德的小说,因此她和母亲的关系有许多是西方家庭模式的,这里面有着西方小说的心理探讨和道德关怀。九莉生病的时候榻边有一个呕吐用的小脸盆,蕊秋见了盛气地走过来说:“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快人快语的西方语言,当然一点也不幽默,而“九莉听着像诅咒”。蕊秋难得单独带九莉上街,过路口时方才抓住她的手,一到人行道上立刻放了手。这“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让她“也有点恶心”。这是怎样的一个古怪女孩,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女!

更有甚者,九莉作为编剧的电影放映有了稿费以后,她竟然问过姑姑,母亲为自己“大概一共花过多少钱”?最后她居然将这笔钱合成二两金子还给母亲,低声笑道:“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多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在争执中蕊秋流下泪来,说道:“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嗳!”小说接着这样写道:“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原来就感情并不深厚的母女此刻更是形同路人,九莉反而觉得“时间是站在她这边的”,她对自己说:“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读来真是令人身心俱凉,她母亲去世以后留给她的一副翡翠耳环,她也终于决定拿去卖掉了。其实那时候她并不等钱用。这样的描写正如她自己所说是“虚伪中有真实,浮华中有素朴”。这真是一种别样的阴冷!

其次是情感生活。九莉遇到了邵之雍,小说里面很有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的影子,但这是继胡兰成《今生今世》之后张爱玲的另外一种解读。

邵之雍先是为九莉写一篇书评,后来是见了面,再后来是“他天天来”。在张爱玲笔下的邵之雍是“文笔学鲁迅学得非常像”,有时眼里闪出“轻蔑的神气”,他太自信了,面对一个女作家竟然这样说:“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是不是男人的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这是什么话?一个有知识再加上有匪气(或者说是无赖气)的男人,大概最能征服有虚荣心的女孩子的心。小说还写了九莉坐在邵之雍身上所引起的对方生理反应,一段象征性的想象描写,在收敛中有大胆、在写意中写实,暴露出邵之雍的真实。他说:“我不喜欢恋爱,我喜欢结婚。”他以一纸婚帖就得到了九莉的爱情,然后是把事情做实,当着九莉的面说他们的事已经说给谁谁听了、已经写信告诉谁谁了。果然是情场高手,邵之雍的目的达到了。

第15篇: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当我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这位小公务员是怎么死的?是有预谋的他杀?还是现在社会很流行的过劳死?还是自杀?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会在这本书中给我正确的答案。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的一个不小心,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布里扎洛夫将军,便向他道了歉,将军十分大度地原谅了他,可是他却怀疑将军只是装装样子罢了,并没有真正的原谅自己,还在心里暗暗的记恨自己。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他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将军道歉,一开始将军只是一笑而过,说自己已经忘了,没什么的。直至最后一次,将军终于忍无可忍——发怒了。可是他却仿佛释怀了一样,松了一口气,“看吧,他终于忍不住了,发怒了。”他步履蹒跚地回家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死去了!

一个人竟丧命于自己的喷嚏?其实,我觉得小文官丧命于他自己对达官贵人的恐惧。他一心想以道歉申诉去排遣内心恐惧,尽管那大官是“别的部门”。

得到答案以后,我第一反应是哈哈大笑,笑那位小公务员的胆小,可是,当我笑完以后,我却深思了起来,小公务员的死,岂不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么?

我觉得:契诃夫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及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表明了作家对罪恶制度的无泪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这一篇文章中,契诃夫十分生动地写出了一个胆怯的小文官和一个大官欺小官、官富民穷的黑暗时代,在契诃夫的笔下,我们就好像自己亲身进入了这一个杂乱无章的、当大官的人无法无天,可小官只可被欺负的一个十分黑暗的一个社会。

不论是《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是《小公务员之死》又或者是契诃夫的每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的显现出当时社会的人们所承受了巨大的压迫以及大官欺小官、小官欺百姓的生活现象。

我看完这本书后,得到了些许启示:

我们应该与社会融入一体,不能像契诃夫所写的小说中的生活一样,“大官欺小官,小官欺百姓”。我们所有有官职的人,应该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小公务员一样充满对他人的不信任、疑心重重,那我们人与人之间就缺乏了最基本的信任。失去信任,我们还能够做什么?所以,我们要与社会融入一体,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宽容!

第16篇:《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约摸是在初中的时候,看了俄国作家写的《小公务员之死》,多年之后,自已成了一个小公务员,对里面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有了新的认识。

小公务员因其“小”。内心渴望攀登权利的阶梯,所以对于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十分在意。表现在平时谨小胜微,出处留意,上班时早点到,不提前下班,家中有事能不请假尽量不请假而是由同事帮忙“顶一下”,内心希望能得到好的“印象分”。

确实挺有意思,以前在部队机关时,有同事有没事也晚上去办公室“露个脸”的,有家中有人去世还坚守岗位的,想不通是为什么。

新单位后,周五因会议整理录音的事。反正没有按C的意思周末加班搞出来。而是将错就错的将录音文件交上。周一接到电话,问怎么没有整理。周二到办公室一切很平静,没有想像中的暴风骤雨。

无欲则刚,还是继续发挥特长和优势。不要让自己真的成为一个小公务员。

第17篇:小团圆

《小团圆》-----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

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张爱玲

有这样一个女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臵。

她叫张爱玲。

张爱玲------是意乱神迷的十里洋场中一支气质媚人的蕙兰,用

敏感的笔触和红色的激情喷涌出了闺阁的韵味与洋房的欲望;她的作

品,小说抑或散文,在上海、香港等昏黄的都市背景之后,洞悉着喧

嚣生活的大雅大俗,持一份独特的见解,亦有一种越轨的笔致。就是

这个集传奇与魅惑于一身的女人,在经历了亲情的迷失与爱情的沉沦

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以文字的形式来隐射性的写实了包括自己的家

庭、事业以及爱情在内的传奇人生。于是,有了这部雪藏33年的长

篇小说《小团圆》的问世。

海外文学评论家陈瑞林说:读《小团圆》,我有一个感想,那就

是,无论怎样的女人,在爱情到来时的卑微屈膝都是可歌可泣的,因

为那才是女人的真。张爱玲如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九莉亦是如此。

才女笔下的盛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幼年时传

统家族在旧时代冲击中的斗争,观念独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

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无一不在她

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开出繁盛的文字。九莉惊人的才情吸引了邵

之雍的天天拜访,没谈过一次恋爱的九莉就这样不顾一切的爱上了有

妇之夫邵之雍。相同的一幕发生在了1944年上海静安寺路赫德路口

192号公寓6楼65室,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张爱玲和胡南成,因为

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而牵绊彼此的一对乱世恋人。《小团圆》中女

主人公九莉的身世与张爱玲相仿:同是20岁出头就惊艳文坛;其父

母新旧观念的对立,与张爱玲父母如出一辙;男女主角的恋情更宛若

张爱玲与胡兰成。所以很多人认定,它是张爱玲本人的自传性小说。

无论是否如此,对于张爱玲的才情,我们惊叹与折服;而对于她的爱

情,我们只能心存一丝遗憾与怜悯,甚至悲怆。但在张爱玲自己看来:

“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百转千回,完全幻灭之后

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后人始终难以看清在张与胡“夹缠不清”的

情感背后是否真的如张爱玲所说还有些什么东西在,因为胡南成的滥

情与毫无责任心,最终,张爱玲留下的只有坚忍与决绝。而同样对于

九莉,她爱邵之雍,爱到可以收集他抽过的烟头;他恨邵之雍,恨到

可以用刀杀他。爱与恨的交织不清将九莉的复杂性与内在张力加大,

更加显出了人物关系的扑朔迷离。或许只有这种极端与夸张的情感纠

结才能够宣泄张爱玲积郁多年的爱恨情仇。正如闫红在《张爱玲传记》

中所说:哪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诚然,九莉到最后对邵之雍已经没

有了爱,正如张爱玲之于胡南成,但不管情感多么不堪,女人还是既

往不咎的情怀努力保持一份温暖。

在《小团圆》中,韶华已去的张爱玲已经没有了什么野心,前前

后后几百个人物,既是一次小说的团圆,也似一次历史的团圆。而张

爱玲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及现实人物,也在这里完成终结

见面。张爱玲,那么一个孤高自傲不可一世的文坛奇女子,其实也脆

弱到不堪一击,也能把她逼迫得直到死都无法开解内心的郁结。所以,

内心深处的疼痛让她选择离群所居,在大洋彼岸孑然一身远去,任由

裙裾飞扬。

张爱玲在《爱》中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

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

只能轻轻的说上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无论是九莉与邵之雍、还

是张爱玲与胡南成,前者对于后者,终究只是个过客;而后者之于前

者确是生命的唯一。如果说张爱玲生命中有两件最有意义的事,一是

写作,一是胡南成。写作让她成为了不可忽略的作家,而胡南成则让

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女人。

或许在爱情的道路中,张爱玲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她

注定不是归人,只是一个过客……

第18篇:读后感:读小团圆有感

《小团圆》读后感

读《小团圆》就如读张爱玲。

一个传奇女人的一生。一个集大雅与大俗于一身的女人。一个在阴与阳之间沉沉浮浮的女人。一个阳光照不进的女人。一个永远冷眼旁观的女人。一个与回忆反复痴缠的女人。确如她所说。她的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她是才女,但才女多的是。三毛,萧红,丁玲,林徽因,陆小曼···但我私心认为张爱玲是特别的,不仅因为她造出的那个奇异的末世世界,更因为她的鲜活。张爱玲的年轻时代虚荣,张扬,爱漂亮。她的奇装异服,一颦一笑都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她有着新鲜植物独有的气息,轻轻一掐便流出辛辣的汁水。1943年,随着《沉香屑》,《心经》,《倾城之恋》陆续问世,一时间洛阳纸贵,全中国都知道上海滩出了个旷世才女张爱玲。这时,她23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明显是享受的。张爱玲从不掩饰她对出名的渴望。在《传奇》序言里,她如一朵盛放的玫瑰:“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连快乐都不那么痛快···”

我总会有一点痛心。张爱玲说,她就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把世界强分成两半——光明和黑暗,善与恶,神与魔。童年的时光或许是她一生黑暗的记忆。鸦片烟,遗老遗少,停滞住的午后黄昏,让人不自觉向下沉的腐坏的尘土气息。这是她每一个短篇中几乎都出现的情景。但她是如此多情的女子,她的深爱藏在骨子里,血液里,无法言说。她的过往晕染年华的倒影,幽暗迟暮的古典,和耀目新生的现代。斑斑驳驳。是长处,亦是短处。它无疑奠定了张爱玲今后行文时黑暗的笔调,以及那背后清浅的希望。

我想,任何一篇谈到张爱玲的文章,都避不开一个人,胡兰成。我无法评说这一段往事是孽缘还是错爱,究竟也是过去了。1975年,《小团圆》完稿。张爱玲犹豫重重,几度试图销毁。她在给宋淇的信中说:“他现在在台湾,让他更得了意,实在犯不着,所以矛盾得厉害。”因为爱,所以恨。胡兰成是才子,满腹经纶。这无疑深深吸引了张爱玲。临水照花人,顾影自怜多年。终于寻得一个可以平视的人。长久以来她将自己放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自然而然睥睨众生。我总是不禁想起那张她高昂着头的照片“我立在阳台上,在黯蓝的月光里看那张照片,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视的意味,然而那注视里还是有对这世界难言的恋慕。”

但是她在给胡兰成寄去的相片背面写“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蓦地放低了姿态,就像一个真正的小女人,却仍是掩不住上海名伶般的绝代风情。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有更深长的回味,是一种苍凉。她写过那么多女人,那么多爱情,多多少少有她的影子,也有她对爱的本质明晰的认知。 “邵之雍盛九莉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现世安稳,也只是期愿啊。张爱玲并不是一个爱国的人,胡兰成是汉奸,但她却丝毫不在乎。就像《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香港之战成就了她的爱情,却并不曾将她感化为革命女性。张爱玲说她想表达出爱情的千回百转,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怕才是她梦寐的吧。胡兰成的出现时张爱玲的暗色生命中妖娆绽放的一朵夜昙,也是她为数不多想要亲手抓住的东西,还是被她放弃了。纵观张爱玲的一生,仿佛也只是一次次的放弃。她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也只有她自己知晓了。

张爱玲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女人,心性儿又高。再大的痛苦咬碎银牙也不出声。在离开胡兰成的汤汤岁月中,她再没有提起过他。但《小团圆》的末尾却有这么一段话“这时候也都不想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我敛了眉眼,轻轻叹息。

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19篇: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

《小公务员之死》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契诃夫的代表作。契诃夫依旧以他那幽默而辛辣的笔法、朴素却简洁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力,以及对于丑陋的揭露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初看这个题目,我设想作者会通过着力描写小职员这样一个普通人死得很卑微,他的死活不会有什么人关心来表现人情冷淡。转念一想,契诃夫以讽刺见长,可能会写小职员死得很离谱。但不管怎样,我都没有想到小职员会因为一个“喷嚏”而死得如此荒唐。

小说的基调是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在观看歌剧时打了一个喷嚏,喷嚏溅到了一位在交通部门任职的将军头上,然后小说就陷入了循环往复的道歉之中。将军本来不以为然,小职员却害怕得罪了将军两次道歉,且对将军本不放在心上的回答耿耿于怀,妄加揣测,自以为是的继续道歉。回到家中,与妻子说及此事,妻子的回答使得切尔维亚科夫更加不放心。于是,主人公又找到将军继续喋喋不休的道歉,将军终于不耐烦,说了一句“滚出去”,主人公因为这句话“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回到家中倒在长沙发上死了。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如此荒唐的死法都会忍俊不禁的笑出来。这种看似不大可能的事情,以夸张的手法实现了讽刺效果。既让我们感到可笑,也引发我们深思。

对于这篇小说的解读,传统上都认为这是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抨击。这样的回答可能受到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影响,对于作者的主旨有所偏离。这种解读就如同我们在初中学《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老师还是在讲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自私自利,这样的一套政治话语是很难服众的。文学之所以被称为“人学”,是因为文学对人的关怀,乃至对人性的揭示与指导。简单的从阶级斗争、社会制度的角度阐释文学,是狭隘的。

虽然契诃夫是现实主义作家,擅长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揭露,但是我认为《小公务员之死》写的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而不仅仅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抨击。一个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对于上级的畏惧心理在今天的多数国家还是存在的。官场是一个盛行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地方,下级常常会对上级怀有战战兢兢的心理,生怕一不小心做得不周到触怒了领导。事实上这是我们人的一种奴才心理,是民主意识低下的表现。切尔维亚科夫的身份是庶务官,相当于一名小公务员,在官场属于最底层的人物。切尔维亚科夫在政府部门工作,在溜须拍马的社会风气下更是不敢得罪上级官员。他打喷嚏溅到了一位将军,自然会担心得罪将军,担心有遭一日会遭到报复,因此,道歉是必须的。

文学毕竟是虚构的,取之于现实,却超出了现实。契诃夫凭借幽默却辛辣的夸张笔法,将这位小职员由正常心理演变成变态心理。通过小说开头我们知道切尔维亚科夫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在观看歌剧的,这是人的正常心理的描写。但一个突然的喷嚏打破了常态。喷嚏溅到将军身上,本身对上级畏惧的正常心理加上主人公喜欢胡思乱想、强烈地自卑情结,酝酿成了“喋喋不休道歉的欲望”的变态心理。第一次道歉切尔维亚科夫觉得可能诚意不够;第二次道歉让他慌张起来;第三次道歉让他更加怀疑;第四次道歉后他脸色煞白;第五次道歉后他思量着回去给将军写封道歉信却又觉得当面道歉更妥当于是酝酿着第六次道歉;第六次道歉,将军不耐烦地大喝“滚出去”,最终导致了小职员之死。我认为前两次道歉可以算是正常心理的体现,第二次道歉后主人公脸色煞白,将他怯懦自卑、胆小怕事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加之胡思乱想,对别人的回答妄加揣摩,他于是走进了“变态”的反复道歉的泥淖。契诃夫所要表现的是人的奴性心理,鲁迅先生将中国历史分成“暂且当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就是说国人历来都甘于当奴隶,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反映的是也甘愿当奴才的至卑至贱的心态。他的深刻性不仅仅局限在封建专制社会,而应该是在民主社会尚未完善或形成的所有等级国家,它的深刻性更表现出对于人的劣根性的批判。

第20篇:小公务员之死

《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校评估课)

一、教材分析

今天讲的课文是《小公务员之死》,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名篇本节课是第三课时,前两课时我们在赏析文章描写的过程中分析了人物特征,对作品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主题

我觉得对名著的阅读不应只局限在对课文的解读上,如果有适当拓展,使学生稍微有些系统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名著积累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很有好处,而且能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本节课我选择了契诃夫的另两篇代表作《变色龙》和《套中人》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旨在使学生在比较中全面认识契诃夫的作品,之后再探究主题,理解将更深入

基于以上构想,本课的教育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19世纪俄国在沙皇专制下的社会,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知识与能力:与《变色龙》《套中人》进行比较阅读,从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几方面学习作者精彩的构思与描写,发掘小说的主题,理解造成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并与鲁迅作品相联系,充实学生的积累,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发放另两篇小说打印稿,在学生充分阅读基础上,本节课讨论、赏析、归纳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发掘主题

教学难点:课前充分阅读,找到比较点

二、设计理念: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教学结构清晰,优化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而且所选课外篇目很有难度,所以教学设计侧重以点带面,从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出发,循序渐进教学

四、教法选择

1、比较法:三篇小说进行较,求同中探知主题

2、想象法,进行情节联想与假设,这是学生求知的有效手段

3、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多媒体:要点归纳

五、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读书交流

1、漫谈感受: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篇小说或哪一段情节或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从学生的整体阅读入手,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由浅入深,为后文的赏析作铺垫)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交流积极性,比如有同感的互相补充,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学生展开争论尊重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

2、〈小公务员之死〉一文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哪几种方法(生齐: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你从这两篇小说找出一段你最喜欢的人物描写吗?简单说一说

(从整体要局部,细化阅读感受,为学生寻找比较点作铺垫)

3精彩片断赏析

(多媒体展示片断)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重点赏析几个片断,达到对另两篇小说的认识和理解

4、和〈小公务员之死〉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漫谈,师引导、点拨

〈设计构想:放开手让学生自由谈话,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示:比较点——情节、人物形象及描写、写作手法

师生共同归纳(多媒体)

第二板块:情节联想,发掘主题

1、如果小公务同没有唾沫喷到将军的头顶,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学生的理解有深有浅,不能强求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言,提出各种可能性,最终再达成共识)

明确:打喷嚏只是偶然事件,则死亡是必然结果

2、你能对另两篇小说也提出这样的假设吗?

(组织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尝试解答,这样就与〈小公务员之死〉一文达成共识,深入理解社会原因)

3、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比较之中,深入理解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形象,从俄罗斯民族在背景上来考察“小人物“的产生原因)

4、探究:如何正确剖析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

(将阅读进行整合,达到对作品的全面认识)

第三板块:拓展

1、记住鲁迅的话:鲁迅曾经说过:奴隶有两种一种是处于奴隶地位,想反抗挣扎,仅是奴隶而已;另一种是安于奴隶地位,并且要别人也安心于奴隶地位,这是奴才,是万劫不复的奴才

2、鲁迅和契诃夫的共同点

以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作为创作题材 ,反映现实,针砭社会;情感上 “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理智上 “怒其不争”,深知其弱点

3、推鉴阅读

鲁迅同类作品

《阿Q正传》《孔乙已》《狂人日记》

切记:结合写作背景阅读理解

(鲁迅就是中国的契诃夫,学契诃夫的作品,如果不和鲁迅作比较是学生的遗憾,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留作课外拓展,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补充) 结课:文学家是伟大的,因为他们能抓住社会和时代的毒瘤,勇敢地解剖,从思想上去唤醒民众,让我们向这些伟人们致敬!向他们的作品致敬!(结课简洁,干净立落,带给学生更深的思考)

《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doc》
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