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镇读后感

2021-03-22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读《草原小镇》有感

读“小木屋系列”《草原小镇》有感

七(1)班罗睿

“在美国《宅邸法案》中一条政策的号召和鼓励下,美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西部拓荒运动,大规模向西部移民。”劳拉.英格斯.怀德的“小木屋系列”记录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她们一家辗转的拓荒者的生活。

《草原小镇》——从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起,到合上最后一页为止,我们一直都能感受到书中的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姐妹之间手足情深,长辈与孩子之间融洽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还看到了他们的勤劳、宽容、乐观、自信、不屈不挠。

《草原小镇》——作者用雅俗共赏的简明文字,细腻地记录下了自己在放领地、小镇上的生活:从在放领地上干些农活,到在镇上找到了份工作,以及玉米地里乌鸫成灾······ 直到最终拿到教师资格证,得到一份教书的工作。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串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一波三折,再加上作者的环境和语言描写,更是引人入胜。我们读着这本作者十五岁时的写真的同时,情绪也会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变幻:当我们读到作者在风景如画的放领地上挤牛奶时,便会感到安逸,心情平静下来;当我们读到小猫咬死了和它差不多大的老鼠时,也会送一口气,为小猫感到骄傲;当我们读到作者靠自己挣了九元钱 ,为玛丽上学出了一分力时,更觉得激动与欣慰;再当我们读到怀德小姐用卑鄙的手段把作者赶出学校时,心中也会燃烧起怒火,替作者鸣不平······这些,都让我们陶醉其

中,连情感都与内容情节同步。

《草原小镇》—— 这本充满爱的名著,展示的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以优雅的姿态对待生活、以坚定的信念拥抱明天,描写了劳拉一家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它用浅显的语言就生命的感动 , 让我们,让大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

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比如题目做不出、成绩不理想,或者其他的。想想劳拉——那个活泼乐观的小姑娘,还有她们的一家。她们面临的甚至是生存的挑战,但她们并没有消极下去,而是去想方设法改变,即使那些灾难从四面八方涌来。相比而言,我们的这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刻苦努力去尝试,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推荐第2篇:草原读后感

《草原》读后感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突然想起《草原》这一课。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作者第一次来到了草原,经过了长途跋涉,作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走进了蒙古人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给他们表演了节目,还拿出了那里的特产来招待他们。以表示蒙汉情意深。最后不忍分离的事情。

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我们和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闹小矛盾。我记得有一次,就因为同桌超出了三八线引起了争吵。还伤了我和同桌的和气,其使我们两个人其中一个让一让,就不会吵起来。我觉得好惭愧。还有一次,我有一片作文没写过关,别的同学嘲笑我,我不服气,就这样顶起了嘴,最后差点还打了起来。我觉得本来我就没把作文写好,别人嘲笑我也是可以的。

通过这篇课文和这两个范例我知道了以后要和朋友互相帮助。

推荐第3篇:草原(读后感)

草原

——读《草原》有感

今天,我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也静立不动。”这样的美景,能不让人心动吗?假如我是画家,我定用最好的颜料把这美景画下;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把他们照下来;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用最动听的歌声来表达这绝世美景;假如„„

“不知怎么的,就进了蒙古包”。说明蒙古族人对作者十分热情,还端来了手抓羊肉。主人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思绪都在举杯中传递\".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是的,在此时,作者的心已经与蒙古人民连在一起。怪不得老舍先生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推荐第4篇:草原读后感

草原读后感

草原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我觉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我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我们怎能不在美丽的草原上做些奇妙的事呢?我想躺在草原上,望着漂浮的白云,棉花糖似的白云让我忍不住想摸一摸再舔一舔;我还想和草原上的小朋友一起骑上飞驰的骏马,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策马扬鞭;我想和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草原上的美景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草原上不但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啊!我真爱草原呀!

草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草原这篇课文,感到受益匪浅。

夕阳、草原、毡包、羊群……一切显得那么静谧。倏然,一曲古老的蒙古长调,悠悠响起。歌声中,一行人从一座最大的蒙古包中走出。他们先是互相拥抱,继而又是握手。走了没几步,却又再次拥抱,显得很是不舍。这些人中大都是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人,另一些则明显是汉人。他们互相说着道别,又说着来年再见的话语。蒙古族的老人颤颤巍巍,却坚持拄着拐杖,来送远行的客人。小孩们围在那些汉人叔叔和阿姨的身边,一个劲问道他们何时再来?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感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象,更让我们感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草原那里的小山丘是那么美丽,只用绿色渲染却像一幅名贵的中国画。走到哪里都是无边的绿色,如同一幅绿色的大地毯绣了几朵白色的花朵。

草原不仅景美,人也美。草原人民的语言和我们不同,可是,他们依旧和我们热情的打招呼。直到太阳偏西,人们依然不肯离开。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在一起没有一点拘束,反而非常亲热。

草原人民的习俗我们可能不懂,可是他们的热情却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草原读后感]

推荐第5篇:草原读后感

《草原》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推荐第6篇:鼹鼠小镇读后感

德国著名作家托本库曼绘著的《鼹鼠小镇》一书里,描述了一段小镇的发展故事。这个小镇原本只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后来鼹鼠们开办煤矿厂、进行城市建设、开办鼹鼠公司等,让所有鼹鼠们过上了现代化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城市出现了拥堵、尾气噪音污染了环境,绿油油的草地完全消失了。

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生活条件变好了,却让生活环境变差了!

这可很糟糕啊!我们人类可不能学习鼹鼠那样去破坏原有的干净美丽。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可以做的有很多,如不随地丢垃圾、写字认真少用橡皮擦、吃饭时吃多少打多少坚决光盘行动、学会整理保持干净、公共场合不喧哗……

保护环境,我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吧,一起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推荐第7篇:谎言小镇读后感

自从读完《谎言小镇》这本书,就觉得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母亲为了我们能安心学习,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日夜操劳,四处奔波。为了我们,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教育我们。这才让我们明白:母爱是人世间最美、最彻底的爱!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是伟大的,沐浴着母爱的人是幸福的。在母爱的支撑下,母亲富有超常的坚韧和超常的牺牲精神。这种超常的精神和意志,是我们得以进步的原动力。母亲的爱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母亲的爱就像汩汩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幼稚的心灵;母亲的爱是一曲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灿烂最纯真的音韵;母亲的爱是上苍给予我们最丰厚的礼物,最甜美的甘泉。母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母爱也放射出最耀眼夺目的绚丽色彩。

不错,母爱是无私的。就连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却是那么严厉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爱怜?

曾经在书上看到一则故事: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而受到惊吓。“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寂静,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乘客们 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等他们消失在街角。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的充满光辉。

从现在起,就对你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漫漫人生路,正是母亲教会我们用心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曾经令亿万读者因感动而哭泣,这或许缘于故事的主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吧!毕竟,谁都是母亲所生,谁都享受过母爱。因此,在阅读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母爱故事时,谁都不能不为之动容。

推荐第8篇:《花香小镇》读后感

《花香小镇》读后感

很久以前,我就接触过《花香小镇》这本书。当时只是被它的书皮所吸引——那是一片淡淡的紫色,上面盛开着一朵百合花,还有几个小女孩骑着橘色的自行车,空中飘起橘色的花瓣。啊,多么梦幻的场景!后来,当我拥有这本书,发现这里的确是个美轮美奂的梦境之国!

要说其中最好看的一则故事,那就是,《不可思议的文具店》了!——沉浸在失去心爱猫咪的悲痛中的姑娘,来到了这家文具店,用“画出的的东西能以假乱真的蜡笔”画出了自己的猫咪,但因太过伤心,又用“什么都能擦掉的橡皮\'擦掉了,代替猫咪的是一片美丽的花田,女孩听到了花田中猫咪的声响,便戴上了能把自己缩小的眼镜,跳进了花田,几番寻找后终于找到了猫咪,可是营业时间也结束了。

文章最动人的,是女孩和猫咪相见时和女孩对猫咪的喜爱与思念,这让我学到动物是人类最好的伙伴以及在写作时,必须要先身处其境,想想这样的场面或对白是否感人,能不能带给读者,让他们明白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要把自己当成第一位读者。其次,文章中的动词、好词、好句、更是数不胜数。作者写出的句子充满梦幻中透出忧伤,忧伤中透出温馨的语境,让人感到舒服,犹如一首空灵隽永的短歌,如梦如幻,精美至极!

我也从女孩对猫咪的爱中学会到了要爱护小动物,从店老板的身上学会了温暖与给予,在作者身上学会了坚持与力量!

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让我有许多感想!

任薇如

推荐第9篇:小镇喧嚣读后感

小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交通便利,招商引资和工商业开发也频频波及到这里。呈现出由农业向非农业急剧转型的特征。吃饭不仅招待客人,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喝酒是乡镇干部的一基本素质。

这“酒精考验”和“把肠胃交给党”的政治民谚的确是乡镇基层工作的一种真实写照。 政府大院很空,9点钟一过便难觅人影。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两个改革。应付检查是乡镇“应酬政治”的重要内容。上级政府的一张表格到了基层可就衍化成了好几十张表格。“数字化管理”衍化为魔幻式“数字化游戏”。以计划生育工作项目为例,各类的账、表、卡、册中的,要求填写的项目多,完成时间短,除了人口、孕妇数不能凭空捏造外,其他数据可以自己揣度了。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是乡镇政府不得不去适应的。一旦进了“笼子”,上级政府的考核会越来越多。无论其他工作做的多好,都不能享受评优评先。反复动员运动,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

秦家板村,男的在城区务工经商,田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看守。税费改革后,大家更不愿意交费了,

小镇位于大江区城区中心的东部,交通四通八达,人口近5万,版图面积224平方公里。土地大量抛荒也是重要问题,小镇的计税面积为81339亩,但这一次的税收迎检中,为政府所认可的抛荒和税赋悬空面积就达8429亩,占了计税面积的十分之一。林书记说抓农业只能保稳定,并不能促进发展和带动富裕,农业税收也早已不是小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工作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加工企业发展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进场,逐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盘活现有企业和引进民营企业抓手,推动工业化进场;加强镇区管理和拓展城镇规模为抓手,推动城镇化建设。

针对一,重塑黄豆之乡的地位,生产各类豆制品,引进种田能手,给予适当的扶持,发展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抓水产。结构调整是一双刃剑。搞好了益农,搞不好坑农。以上级种植红苕为例,加工需要1年半,可红苕的存放只有几十天。应付上级,不能不搞,但搞多了是在折腾农民。往往我们拿自己的钱确保他们在结构调整中只盈不亏。

针对二,招商引资。就是出卖和租赁土地,这是目前城郊镇发展和转型的主要途径。2003年,中央采取了种种措施,严格控制农地资源的非农用开发和利用,未批先建的项目一旦发现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开发的政治学

林书记和武镇长:一是搞钱发工资,而是完成上级的财税任务。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就形成了政府得大头,农民得中头,村子得小头; 土地征用和占压的补偿款:

归政府得大头:向上级职能部门缴纳各种规费,政府需建设设施建设。将生地改成熟地。 不妥之处:法律对现行农村土地权属问题。法律允许的,缺乏可操作性。规定土地属于村集体,只有村组织有权代表村民与开发商打交道,但村组织难于集中村民的意志,开发商更愿意找政府。所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者规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却成为了农民专门制造麻烦的工具。 村一级设法扩大村一级在土地补偿款中应得到的份额。形成了与农民争利。这就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政府、村庄与农民三方争利的局面。

洲头的纷争

农民和海外华人不能接受由政府单方面提出的土地补偿办法和标准。

矛盾之一:“黑土地”的存在。实际耕种面积与计税面积不符合。为了少交公粮和赋税。土地补偿,应以计税面积为准。因为平时农民向政府交税均已计税面积为准,如果农民交税时少报面积,要补偿时镇政府向农民补偿自然也不可能另立标准。农户在完税时少报土地,占

压补偿时多报土地。不公平。风水轮流转。

矛盾二:土地补偿价的确定问题。不相信地价的差别。

矛盾三:占压土地中,原建了一个抽水机站,毁掉的后遗症需要政府出面解决。

这狗叉的收税

小镇2002年进行了税改。按说,征收难度降低。原因1:村里不再出钱为村民垫付,但村里落实到每一户的任务却没有减少。原因2:税赋悬空,税改之后,村民认为赋税增加,岁抛荒土地。2是有的农户有税无地,私下将责任田还给来镇街建房的外来户,未在土管部门办理任何手续。这样土地已经用于建房,但赋税任务却仍然存在。3国家规定不得丈量土地,是有的土地名荒而实未荒。有人耕种却无人纳税的情况。乡村干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钱就收,无钱就走。赋税的时候,多种少报,压站补偿的时候,少种多报。

《小镇喧嚣》的结构并不复杂,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江汉平原腹地某乡镇(即“小镇”)政治运作的实态,是对当代中国农村的“深度描写”1[①]。故事发生在2003年至2004年间,作者截取这一特殊时段对乡域政治运作过程的多项面进行展示和剖析。故事由若干相对独立但却相互关联的事件交织而成——从镇政府“诱民致富”种藠头、“招商引资”搞开发,到镇村干部征税收、迎检查,再到村民因采石场和土地承包等纠纷而引发的上访和民事诉讼,上述的林林总总实乃作者深思熟虑后精心选择的素材,显然,作者无意于全景式地展现小镇政治运作的方方面面,他试图以这些事件为纽带,将乡镇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纳入“国家—社会”理论的框架下,去探讨日常生活世界中那种流动性的“国家—农民”关系,从而发现乡村治理之谜。

一、叙事的力量

作者运用谚语、笑话、竹枝词和地方志等多元复杂的史料来彰显和刻画明清时期法律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对庶民和精英的关系结构进行互动的解释。与上述“喧哗”的众声异曲同工,“喧嚣”的小镇亦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在作者的隐喻里,“喧嚣”意味着多种政治力量与利益动因的交织和碰撞,无形中造成了一种复杂的“剧场”效应——在“喧嚣”中,我们将会看到,政商身份交叠的小镇政府、“赢利型”与“保护型”经纪并置的村级组织和无权但自由的农民这三重行动主体在乡村政治舞台上相互角力,最终演绎出一幕幕复杂而精彩的乡土政治剧,恰恰是在这种喧闹而充满内在张力的“剧场”效应中,我们得以窥见当代中国乡村政治运作所遵循的那套特殊的政治逻辑。

作者在小镇进行了长达一年半载的实地调查,其间发生的许多事件他曾亲身经历,这增加了故事的可信性;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他在小镇的所见所闻,这增强了故事的可感性,总之,透过《小镇喧嚣》,我们看到作者与叙述者混融为一体,他既是事件的亲历者,亦是故事的讲述者。

场景的表达不难看出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他时而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参与到故事人物的对话中,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和亲切;时而作为研究者穿插自己理性的分析,以免读者沉迷到故事里结果却忽略了事件本身所映射出来的学理价值;又时而作为客观的叙述者介入到故事之中,试图帮助读者廓清事件的真相和本质。正像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叙事或多或少都能够拉近社会科学研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而纯理论表述往往不易被外行人看懂,门槛颇高,因此,叙事体更容易走进大众,最容易被外行人阅读和理解。

如前文所述,《小镇喧嚣》效仿《叫魂》并试图有所超越,因而可以在此略费笔墨对二者稍作比较。和《小镇喧嚣》不同,《叫魂》完全是历史性叙事,作者解读了清廷档案中的相关文献,通过因“叫魂”妖术而引发的“剪辫案”透视封建专制权力与法律机制之间绞结

纠缠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官僚体制的运作逻辑。作为一个“发历史之幽微”的研究者和说书人,孔飞力以第三人称叙事,谨慎细致地叙述了案件的跌宕起伏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官僚逻辑。《叫魂》的叙事是内敛的,全书基本上看不到艰深的理论分析和繁杂的文献征引,作者的理论关怀渗透在冷峻平实的叙事之中,浑然一体。而《小镇喧嚣》的叙事是铺陈的——它不是某个典例的“深度描写”,而是诸多事件的迭次呈现,作者同时打开若干扇窗口,以便读者从中窥测乡村政治运作实态的不同面相,此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然而,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事物的优长总是与其缺点和不足相伴随。叙事固然是《小镇喧嚣》引人入胜的关键元素之一,而过度叙事则容易遭人诟病。在《小镇喧嚣》中,我们看到,因为追求叙事完美,作者对事件情节及其背景所作的交代过于具体,叙述显得冗赘和沉闷;为了达到小说般的阅读效

二、乡域政治

《小镇喧嚣》探讨的是乡镇政治的运作过程及其影响机制,对于研究单位的选择,作者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将“乡域政治”作为一个区别于“村庄政治”的概念,作为一种研究单元而提出,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农村政治研究方法论上的思考。长久以来,深受人类学传统影响的中国乡村研究大多以村庄社区作为研究单元(王铭铭,2005:23-53),然而对于微观政治研究而言,村庄政治确实不能包容农村政治的全部内涵,至少现代意义上的官僚科层体制及其规范性运作过程这些重要环节在村庄场域内是缺失的。尽管县一级可能是研究农村政治最为合适的单位,但考虑到县级政治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以对官僚科层体制的描述替代对具体政治过程的分析这一困境,作者刻意选取了“乡域政治”的研究视角。在作者看来,“乡域政治”不仅克服了“村庄政治研究在时空展示上的局限”,而且部分地解决了“县域政治研究在田野操作中的困难”;它不仅凸显了“一定时空关系网络中事件—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社区整体感”,而且有助于分析乡镇村组各个层级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因而是“一个易于出新却又现实可行的方案”(页602-603)。尽管如此,要想在一本叙事体的田野考察报告中事无巨细地去描摹乡域政治的全貌,即便不是不可能,至少也算得上是相当困难。作者深谙此间的道理,为了尽可能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乡域政治中“政府—村庄—农民”之间复杂多面的利益互动与博弈,他将笔墨集中在乡镇的“中心工作”、征地纠纷、征收农业税以及诱民致富等主题上,藉此来透识乡镇政治运作的实践逻辑。

之所以将“中心工作与迎检”和“又到了迎检的时候”分别作为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是因为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乡镇的“中心工作”是领悟基层政权运转的一个关键,它实质上是“围绕上级部署的各种任务而展开的阶段性工作”,“对于这些工作,乡镇必须不计成本和代价地去完成”,“但凡中心工作又都必辅之以相应的考核检查”(页17)。“中心工作”主导着乡镇政府的日常运作,这里面的种种繁文缛节在作者具体而细致的叙事中均有生动的刻画和描绘,让故事的主人公说话也体现了作者的叙事技巧,《小镇喧嚣》最后大篇幅引述秦家畈村村委会主任老罗的一席话,一语道破乡域政治运作过程中检查工作的真谛:

“你说这个检查是真的,它也蛮真,是假的,也蛮假,就看你怎么看了。说是真的,是因为即使被检查者有些弄虚作假之处,但在大原则上还是没有犯规,基本的硬指标肯定能够确保,而且,通过这样反复的检查,形成一种持久的压力,也的确能够促进工作。如果没有检查监督形成的压力,依中国人的品行,还真难保证能够做好工作……所以,上面就是知道你在小节上有些虚,他也相信检查对于督促工作是很重要的……他就是知道你在作秀,但戏做得真了,也就达到了目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你去认真对待,不得马虎。所以,检

查本身就是推进和督促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检查,有的事情就落不到实处,不仅计划生育工作是如此,其他工作也都是如此,什么是国情?这就是国情。”(页593-594)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使得搞开发,谋发展无形中成为乡镇最大的政治。在小镇,每个月仅工资缺口就有9万多,一年下来就是上百万(页54),因此,政府必须靠卖土地和招商引资来解决基层政权组织所面临的“还能不能正常运转”这一问题,于是,在土地利益的分配机制上,逐渐形成了“政府得大头,农民得中头,村里得小头”的格局。虽然乡镇政府主导的开发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征地补偿款的不均衡分配无疑会引发农民的不满,其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又极易造成法律纠纷乃至逐级或越级上访,这样的事例在小镇屡见不鲜:例如美籍华人叶桦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安和公司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小岳村村民因京珠高速公路绿化带占压土地补偿款而发动的集体上访„„然而,在现实的经济利益和乡土规则面前,契约神圣的观念常常被打破,经由政治的协调机制取代了通过法律的治理,这一点在叶桦及安和公司与洲头村的租地纠纷中显露无遗;而居于弱者地位的农民也在与镇村组织争夺土地补偿款的讨价还价中发展出一套“缠闹的政治学”,由此,作者总结出“弱政—刁民”的互动模式来解释乡村基层政治的类似特征。

以机械的结构主义方式来书写生动复杂的基层政治及其具体过程,这不是作者追求的方向,因为,在正式的结构中,在有关的文件上,乃至在笼统的“村庄”和“乡镇”社区中很难见到的东西,恰恰就隐藏在人们的社会行动,尤其是事件性的过程之中(孙立平,2000:

6)。故此,作者乐于采用“事件—过程”的分析框架来铺陈若干连环相扣的乡村故事,透过故事主人公有目的的行动乃至抗争,作者力图在诸种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展现乡村政治的隐秘之处,进而审视当代中国农村某个特定时段的国家—农民关系。例如,在“种粮不如‘种房’”一节,“种房”农民那种貌似无理刁蛮的行为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作为阶级与群体的农民的弱”和“作为社区与个体的农民的强”二者之间的内在紧张,作者就此分析道,“正是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体制与政策并没有给农民提供一个公正与平等地表达和维护其自身权益的机会”,在这种前提不合理的情况下,“除非社会治理者以全控和高压方式促使农民‘配合’,否则农民总是会以不配合或不合情理的‘配合’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页281-282)。正是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的忧虑,在基层政府的运作中,如果缺乏建基于法律之上的规则治理,农民注定会以牺牲自己的社会尊严为代价来表现他们“狡黠理性”的另面。对于重构转型时期的国家—农民关系而言,这不啻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批判性的反思。

乡域政治的运作实态,在作者近乎写实主义的叙述中时时有生动形象的体现,譬如村干部钱跃进带着财政专管员下乡征收农业税(俗称“公粮”)时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的一席对话,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征税过程中,代表国家征税的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角色互动关系跃然纸上,在“弱政—刁民”的分析框架下,真个是“要钱是孙子,无钱是羔羊”(页78)!当然,这副图景必须被置于税费改革至取消农业税之间这段特殊时空中方能理解——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过重,干群关系紧张,农业税征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窘;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最初也不能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税费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而且会给地方基层政府造成新的财政危机(页84)。征税之难,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乡镇政府权威衰变的现实,这委实与全能主义体制时期强势的基层政权形象相去甚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领导人民奔小康”等新“意识形态”的逐渐合法化,地方政府得以把行政合法性与其对市场的追求灵活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动员和参与农民的商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而分享商品农业的市场利润(马明洁,2000:66-67)。面临地方财政的窘状,以及集体化时期组织化动员手段的失灵等约束条件,小镇政府发展出一套经营性动员模式,它以行政和市场混合的手段重构了国家—农民关系,这具

体表现为政府“诱民致富”,推广藠头种植。基层政府本来有责任引导本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这也是考核领导政绩的一项指标,但由于基层权威的流失,小镇政府不仅要采取“哄着、诓着和捧着”的经营性动员手段去“诱民致富”,而且还要事先许给农民看得见的好处并确保承担所有可能的风险(页609)。通过对小镇推广藠头种植事件的细致刻画,作者深刻地揭示出乡域政治中基层政府治理权威削弱的现实,而治权的弱化最终会以牺牲地方社区的公共利益为代价。

三、国家治理转型

作者不惜以巨幅笔墨详述小镇故事,最真切的关怀自然是想透过乡镇政治运作的实践逻辑,“以探求和发现蕴藏在这些事实与关系背后的乡村底层治理之谜的谜底”(页595)。一旦进入由故事而织就的意义之网,我们便能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理论追求,那就是通过更加细致的个案去反思既有研究的局限,通过叙事来表达对乡域政治的理解。从《小镇喧嚣》的结构安排上不难看出,前十四章都在讲故事(当然,其间不乏作者的心灵独白和夹叙夹议),第十五章“幕落幕启”则是全书的理论总结,在这里,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关怀和叙事策略,对乡域政治的分析框架及其间的权力运用作了经验性的总结和反思,最后点出了“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之于中国经验的解释局限性,并试图以“国家治理转型”的概念框架来取而代之——在我看来,这或许正是《小镇喧嚣》最值得学界瞩目的贡献所在。

在源自西方的“国家—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下,近二十年来,学界往往不加反思地援用“强国家—弱社会”的分析框架来理解近现代中国,仿佛中国铁板一块,始终是同一均质的整体,永远缺乏分化和流变。这种定见尤其遭遇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中国观的型塑之后,更俨然成为近乎真理般的信念——事实上,思维模式的僵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甚至于会遮蔽我们试图有所发现的眼睛。作者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丰富的田野经验使其有可能去蔽求真,他清醒地意识到,“简单地以模式的套用代替对复杂问题的分析,不足以丰富学界关于乡村政治实践的知识,反倒有可能以德性的话语去代替学术的研究,使我们关于乡村政治的认识处于一种缺失历史和语境的状态”(页605)。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小镇故事,我们得以发现,尽管“强国家—弱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宏观状态仍然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对理解居于底层的乡村社会而言,即便不能说它完全不适用,至少也是削足适履。

一如前述,围绕农业税征收,乃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基层政权和农民之间均呈现出一种权力格局的“倒置”关系,即政治运作中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强弱关系的“倒置”。面对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镇村组织和农民则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利益博弈。作者由此指出,随着全能型政治治理模式的消解,乡(镇)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正逐渐蜕化,它不得不截留部分补偿款以缓解自身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走向市场化的农民日益扩大了行动的自由权利,在祛除全能政治的高压之后,他们发展出一套“缠闹”技术以对抗基层组织对其利益的瓜分——在“弱政”对“刁民”的斗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日渐松弱,基础性治理权威日渐流失的面相。通过讲述小镇故事,作者对“强国家—弱社会”模式进行了修正,使其增强了对特定时空情境中社会现象的解释能力,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微观状态下乡域政治实践过程的本质和特性。

1980年代以后,学界普遍注意到晚近以来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伸延渗透以及国家政权汲取能力扩展的现实,因而纷纷援引“国家政权建设”作为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预设2

[③]。不过,人们似乎在偏重国家政权机构下渗乡村社会这一轨的同时,却常常忽略公民身份的型塑和国家认同这另一轨,由此造成的窘状便是在中国语境中极易误读理论本身所指向的经验事实和规范性含义。张静(2007:2006增订版前言)即明确指出,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既没有导致现代意义上的基层权威产生,也没有将村民转变为公民身份进而成功地

将村民对地方社区的认同转变为国家认同,人们的权利界定和实现与国家的实质性关联依然微弱;而国家为了换取基层社会的象征性服从,甚至不得不容忍基层政权的不当行为——即便这种行为在道德和治理原则上有损于国家权威也在所不惜。作者清楚地看到了其间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对理论误读可能造成的流弊尤其抱有高度的警省,因而特别强调应以“国家治理转型”来替代“国家政权建设”。

按照作者的理解,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有效地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国家政权建设”要务之一,即政权机构以前所未有的渗透方式嵌入基层社会,其职能囊括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然而,随后的改革开放迅速消解了这种建立在高度集权基础之上的治理模式,替代人民公社的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强制性权力被大大地削弱,其基础性权力也过度流失。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确立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基层政权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更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与民争利的往复博弈中,但由于其治理权威渐趋衰微,乡域政治最终凸显为“弱政—刁民”的格局。通过《小镇喧嚣》,我们不难看到,当代中国乡村正处于治理结构的转型之中——全能主义治理模式解体了,而“通过法律的治理”则亟待建立起来。然而,作者最终却不无遗憾地指出,现代性法治距离乡土社会仍然相当遥远,虽然,人们间或也会使用法律来表达其利益诉求,但法律仅被视作一种工具,而其权威和效力又未获得高度认同,人们更倾向于将问题政治化,并通过信访等渠道来寻找“以弱制强”的武器,这无形中又加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无论如何,改善乡村治理最终必将通往法治之路。在作者看来,绝不能只依靠单向度的行政架构重置,也不应该试图在集权与分权、收权与放权,或为民做主与让农民自己表达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重要的是引导政治行动主体各方走到一种有序竞争的合作博弈中来。一方面,必须确保基层政权能够有效渗透社会,完成其作为社区公共权威主体的塑造;另一方面,也必须让农民真正转变成为按照法律规则处世行事的公民(页630)。围绕上述目标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无一例外都可以归结为宪政,而它们最终又映射着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既要通过宪法和法律约束基层的国家强制性权力,也要增强基层的治理权威;既要确认和保护民众的权利,也要重塑公民的国家认同——总之,要由过往的全能主义的政治治理模式转变为指向未来的通过法律的治理。

应该指出的是,小镇叙事仅仅指向一个特定的时空场域(2003年至2004年间江汉平原腹地的一个城郊乡镇),因此,基于小镇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固有其地方局限性。事实上,自农业税取消至今的短短三年间,中国农村的面貌较以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原有的乡村关系格局被悄悄地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重构国家—农民关系,与之相应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在型塑之中。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小镇故事蕴涵着宏大关怀,透过乡域政治反思国家治理转型,作者在追寻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之谜的同时,寄寓了对现代性法律治理的厚望——在约束横暴性权力与尊重常规性权力之外,我们尚须建立基于公民意识之上的国家认同。不幸的是,后者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型构中的关键一环,却常常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被我们所忽视。

推荐第10篇:小学生《草原》读后感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一起来看看《草原》读后感怎么写?欢迎大家参考!

《草原》读后感1

今天我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课文?草原,草原这篇短文写出了蒙古族和汉族的交谈,蒙古族热情的招待丛汉族来到蒙古族的客人,两族虽然语言不同但是他们的心是一样的,草原第一段写的全是蒙古族的这片草地,蒙古族不像我们一样,我们有房子住,而他们只能住帐篷,他们骑着马从老远的地方赶来迎接客人,客人们一点儿都不想走只想多留一会儿。

虽然客人们不想走但是这毕竟不是我们该留的地方所以客人们到最后还是离开了,这篇短文写了蒙古族对客人的热情招待他们语言不同还可以交谈说明他们的友谊是十分深厚。

《草原》读后感2

《草原》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讴歌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清澈的河水,蔚蓝的天空,翠绿的小丘,如雪的羊群,飞驰的骏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把我们带到了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文中用一大段来描写草原的美景。抓住了天、小丘、平地、河以及各种牲畜来描写,动静结合,把草原的美景展示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小丘,翠色欲流,与天相接,一望无际,更体现了草原的美和广阔。这样美丽的草原,给人以无限遐想。蓝天,碧草,谁不想静静品味这神奇的景色?谁不想将自己融入这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中?

草原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而蒙古族朋友的热情又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境界。主人到几十里外盛装迎客,进了蒙古包,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语言虽然不通,但心却永远连在了一起。敬酒、献歌、蒙汉联欢,蒙古族朋友的豪爽好客让我们有了一种亲切感,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客人和主人似乎有说不尽的话,无声胜有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代替一切。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两族的情谊超越了一切种族、语言的局限,两族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草原的美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而蒙族人民的热情更让我们感到浓于水、高于山的情谊。

《草原》读后感3

“四面都有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就是老舍笔下的草原。我读了后,让我更加了解了美丽宽广、富饶肥沃的大草原,还有那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粗犷爽朗,如一碧千里的草原一样畅快坦然。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

在三年前的时候,我去过青藏高原,从远处望去,就像《敕勒歌》中说的一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回想起来,正如诗中说的一样,那种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新的空气,草原人民的热情、洁白的哈达、美味可口的食物,常常使人念念不忘。草原是牛羊的饭店,也是人们的家;是小牛小马小羊的乐园;也是地球的绿毯。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所以,我们要一起携起手来为祖国明天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草原》读后感4

在这寒冷无比的寒假里,我读了一篇草原的故事。

有一天,老舍爷爷去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湖水,有碧绿无比的大草原,有晴朗的天气和碧蓝的天空。

老舍爷爷看见了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把老舍爷爷带去有牛羊的地方,强壮的牛和洁白的羊变成了两条迂回的带子。蒙古人把老舍爷爷带进了蒙古包,一便让老舍爷爷品尝美味无比美食,一边让老舍爷爷欣赏美丽的舞姿。

火热的太阳快落山了,谁也不想回去,因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我何时才能观赏蒙古啊!

《草原》读后感5

昨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11篇:《草原殇》读后感

作者是一个蒙古民族的优秀作家,“高天阔地的草原和朗朗的阳光给他幻想的翅膀”,而整个散文集中,草原一直是他不变的主题,对草原他有抒发不完的情感,而他也以一个草原特有的开阔的眼光和多方位的视角向我们讲述着深广的哲理描绘着悠远的意境。

作为一名探索草原生命本身的东西的学者。作者无法忍受草原受到伤害,无发接受草原千伧百孔的现

实。作者也困惑于为何现在许多善良的人受到莫名的伤害。而许多恶人却得势猖狂。所以作者都以一种抨击和责问现实的态度完成了发自自己内心的呼唤。当合上《草原殇》闭上眼睛时,脑海里闪过一个个同样让我困惑心痛而又无奈的画面。破坏自然,破坏生态,我们每天都看到听到,有时甚至自己也亲力为之,但我们常常也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或无动于衷而感到内疚。中国人往往在面对个人利益时会自私一点,但在集体利益是很大局的,也就是破坏不只是我一个人,即使我呼吁,我不干,还不是于事不能有大补,而且每一个破坏者都能列举出千万个破坏的理由。“中国人多地少。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资源上挖掘出最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很快就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那就不排除新鸦片战争的可能”,好像很有道理哦。尽管我国历来强调可持续发展,但一个个业绩论功绩的官员,可能会限制或减慢开放发展的速度的吗?所以我觉的只有全民族的环保才有自然的环保。可有时我也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展全世界的环保行动,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最早,但我可以肯定最迟的时间,那就是当我们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孙后代站在垃圾上睁开眼也就看见污染物时,但那时我们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孙后代还是自然的主人吗?

说到环保,很自然的想到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不可否认,现在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是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暂不论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但就人本身之间也越来越酷了。但死伤未降临头时,你也许会觉的很庆幸,甚至觉的越多人越好。可能是现在的人的竞争意识太强了。又但论大多数的旁观者,真的很有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的“病人”。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就将过人的思想回落了几十年。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可悲的结果。有一点也不可以忽略的就是,现在的人都将太多的精力放在防备自己受伤害上了,当面对别人的困难时,也确实是有点有心无力啊!

现在的人很多会选择到大自然中度过自己的假期,现在的大自然还有能力平抚一个个人受伤的心灵,也可以让他们忘记他们的烦恼。但如果人们之间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日益减少,大自然日益锐减。面对四面越来越厚的冰冷的饿墙壁,人类又该去哪里放松,去哪里哭泣疗伤呢?

仅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快而已,不求有很大的共鸣。

第12篇:《草原》读后感优秀

《草原》读后感优秀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一直“炼”到认清事物本质,写出切中肯?紫的文章来。

这方面,我们要谈到第十一册老舍的《草原》。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老舍通过记叙访问草原的情景,反映民族友爱的主题,提炼出这一文意,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关系的真实本质,十分正确。

当然,正确的文意要有恰切的表达。老舍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的顺序记述,注意突出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蒙汉人民间的血肉深情。

值得研究的是作者在提炼文意的过程中,把文意浓缩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两句诗,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不尽的余地:

内蒙古草原空气新鲜,天空明朗,广袤无边,一碧千里,到处是翠流,令人陶醉,岂不是与“天涯碧草”贴合相应了吗?诗句中的“何忍别”、“话斜阳”正是“蒙汉情深”的体现和写照,它又与上文蒙族牧民纵马奔驰,以主人的身份远出迎客,盛情款待,歌舞娱宾的描写有机勾连,桴fu鼓相应,实在恰到好处。

同时,作者引诗作结还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蒙汉情深”“深”在哪里?作者一行刚刚踏上草原,就从心底里油然升起热爱之情;牧民远出迎客,欢呼,握手,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融洽无间,更加显露了蒙汉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何忍别”突现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两情依依,不忍分别,自然“情深”了,而“话斜阳”则展示了主客双方的动人情态,话语绵绵,难分难舍,不是“情深”会如此吗?完全可以说,引诗是对蒙汉民族间兄弟之情的凝炼概括,也是对文意的进一步拓展和强化。

另外,引诗中的“天涯碧草话斜阳”仿佛一个特写镜头:主客双方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地娓娓交谈,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他们竟浑然不觉,这是蒙汉情深的形象映现。他们“话”什么呢?也许感谢主人热情接待,也许希望客人不久再来,也许是双方互相勉励,携手并进……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岂不是进一步深化了文意吗?

因此,炼意正确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融化、深化、强化的过程。

第13篇:老舍草原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老舍先生的文章是在初中的时候,他的一篇《骆驼祥子》令我深受感动,旧社会的困难真的是令人绝望,不过老舍先生在绝望中还是给我们希望了,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老舍草原读后感。之后忙于中考,一直没有接触老舍的文集。

我上大学后,我慢慢开始欣赏老舍先生的书。读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后,让我觉得草原不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环境,也对蒙古人民浓厚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诚实待人,这些感染了访客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点儿都不拘束。人们都那么亲切,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不知不觉就进了蒙古包。蒙古的特产都摆上了,大家边吃边聊,好似一家人。老舍先生用可爱来描写天空很恰当,仿佛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蓝地让人舒服。一团团的大白云挂在天空,白地让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么空虚。老舍写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确,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烦恼,只剩下天空一样纯洁而又明净的心,只有粗犷和豪放的歌声才能表达出回归自然的愉悦。

这篇文章放到现在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为牧人无限扩张动物的数量和不停地开垦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色已经不多了。我们一定不能让环境再恶化下去,必须保护这美丽的大草原!

老舍先生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只是我还没有读完,相信早晚会读完的,也许我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我只能够慢慢的拓宽我的知识面,将我的欣赏作品的能力提高几个档次,才值得也配写老舍先生的作品赏析!

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读后感《老舍草原读后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了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看看吧!挑拨离间的人看啊!文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你扪心自问,这样在吧里骂人有意思吗???这么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保卫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你们就是这样让民族之间产生矛盾,毁了着一切吗?这样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感悟美 回味美

——《草原》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草原》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把小丘柔美翠绿的特点写了出来,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难怪老舍先生写道:“在这样的境界里,连老牛和骏马也静立不动”。是啊,连老牛和骏马都被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让最美的歌声回荡在辽阔的草原;假如我是摄影师,我要用最高超的技术来拍摄这如诗如画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风景美,草原上人们的热情更感人。“不知怎么得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来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唱的唱,跳得跳,表达着他们对汉族人民的友好和欢迎。“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14篇:草原读后感2

《草原》读后感

读完老舍先生的《草原》后,让我觉得草原不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环境,也对蒙古人民浓厚的民族风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先生用可爱来描写天空很恰当,仿佛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

高,蓝地让人舒服。一团团的大白云挂在天空,白地让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么空虚。老舍写到:“使我总想高.....

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确,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烦恼,只剩下天空一样纯洁而又明净的心,只有粗犷和豪放的歌声才能表达出回归自然的愉悦。

就像一道被风吹来的彩虹,蒙古人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骑马出现在了草原的山丘上。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诚实待人,这些感染了访客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点儿都不拘束。人们都那么亲切,如同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不知不觉就进了蒙古包。蒙古的特产都摆上了,大家边吃边聊,好似一家人。

《草原》这篇文章放到现在也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为牧人无限扩张动物的数量和不停地开垦草原,蓝天碧草的景色已经不多了。我们一定不能让环境再恶化下去,必须保护这美丽的大草原!

第15篇:《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优秀]

《玛格丽特小镇》是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的成名作,讲诉了一个奇妙而又温暖的爱情故事,它讲透了爱情的本质。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一)

《玛格丽特小镇》是美国作家加·译文的一部爱情小说。文字充满着奇妙和幻想,像是在自言自语。书中写道: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是因为圆润手肘上的一小点凹陷,还是因为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当你爱上一个女人时,你会不会其实爱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女人?

31岁的大学助教N爱上了25岁的留级生玛吉。他在她的手指上系上一根绳子,代表了一种承诺。然而玛吉却说:“我的人生是被诅咒的。”他们一起来到了玛吉的家乡,玛格丽特小镇,这里住着五位玛格丽特。

这个深爱玛格丽特的男人,见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玛格丽特。爱傻笑的小孩子梅,忧郁的少女米亚,忧伤的年轻人玛吉,性格乖戾的中年玛琪,耳聋的老太太玛格丽特,她们是同一个人又不是同一个人。这些都是玛格丽特不同年龄的分身。

他们结婚后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玛吉有时会变成其他的的玛格丽特,让N无所适从。文中写道:“十几年的美好时光里,我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玛格丽特,然而到目前为止,失去最后一个玛格丽特是最糟糕的。”

玛吉在他们的女儿六岁时,因为抑郁自杀。而N也在五年后患病去世,他把这段经历写成故事留给了女儿简。在写给女儿的信中N说:“这只是个故事而已,简。过了一阵之后,故事里的事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已经不再重要了。在一遍一遍的讲述与复述当中,这些故事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这段故事似乎没有结束,他们两人相识是以N的视角来写的,而婚后是以玛吉的视角来写的,后面又换成N的视角,同一段感情,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感觉。

书中写道:“每个清晨醒来知道自己还爱着同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这是一种意愿。但不得不说,只有分离才能让我们真正学会如何去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小镇。年龄越大镇上的人就越多,有人说,人是一成不变,我完全不同意,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我跑到生命的尽头看了看,看到我们果然白头偕老了……”故事的结尾是女儿简的婚礼。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好几个不一样的人,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不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爱是包容。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二)

当还是30岁的我,在一夜之间变成50岁的我,不仅是身体衰老,连思想都是老年人的思想,你还会爱着我吗?这是否能成为真爱的考验。

玛格丽特小镇上住着五个玛格丽特,他们分别是7岁、17岁、25岁、50岁和77岁的玛格丽特,25岁的玛格丽特玛吉将在外面遇到的男人带回玛格丽特小镇,“当你能爱上5个玛格丽特的时候,那你一定是真的爱我。”这是来自玛格丽特的真爱考验。这是一个奇特的男人,他接受了5个玛格丽特的说法,并尝试着去接受他们,不管过程如何,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男人和25岁的玛格丽特结婚了。

作者的想法很新颖,他将女人的不同阶段分裂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着我们去思考,这是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文章的后面总有种落入俗套之感。

结婚后的玛吉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的丈夫为了报复她上了另一个女人的床;心上已经没有丈夫的玛吉和他的丈夫离婚;他的丈夫在离婚后发现他依然爱着玛吉,然后踏上寻妻之旅;几年后带着孩子的玛吉回到了他丈夫身边;又过了几年玛吉自杀了;最后他的丈夫也死了。

我的描述很无聊,这就是文章后半部分给我的印象,俗套又无聊。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出轨就不能证明其实还是爱着的,我只看到了玛吉和他的丈夫像是毫无道德感的两只动物,为了寻找真爱的妻子染上疾病,一点都不能打动我。出轨、离婚后才生下的孩子、自杀、重病不治,不是很烂俗的内容还是什么。

跳过书中让我厌恶的后边部分,前半部分5个玛格丽特的存在让我深思。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有了孩子之后,一个女人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其实不管有没有孩子,每个女人都有无数张面孔,或者说不只是女人,人在生长过程中,肯定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社会造就了人,人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当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想的最多的可能是玩耍与吃饭,当开始上学时紧接着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学习状况,这会你如果已经开始考虑你的养老问题,开始考虑你年老的老婆或者丈夫有疾病时的解决方法,你确定是你的生活很有计划性而不是你有病。

日积月累是一个很有含义的词汇,人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变成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感情却会在一日一日的积累下,变成独属于自己的陈年佳酿。我们会因为曾经的回忆去尝试接纳一个日积月累后的人,但那不是对我们的考验,不是为我们设置的一场专科考试。

如果有人问我,我的丈夫突然变成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我会不会爱他爱的死去活来,那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不会。70岁的丈夫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他不是我熟悉的,可以很放松的将背靠在他身上的那个人。可是当我和他一起走过几十年的时光后,70岁那会的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讨厌的老头子,但肯定会是我最可爱的老头子。

我的爱情是陪伴。当我们都成了50岁时,我还爱你;当你突然从30岁变成50岁,我可能无法爱上你。对我是这样,对你也是这样。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三)

爱一个女人一生,意味着你要去爱一个少女、一个少妇、一个忙忙碌碌的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

冬日的暖阳里,没有什么,比窝在窗台,在晨曦与余晖的光影交替里,静静地读一本书,更为舒适惬意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泽文的这一新作。初读便觉故事新颖独特,但故事叙述线索不够明晰,故而稍显混乱,而且小说前后两部分叙述者也有更换,前一部分是第一人称的口吻和视角,后一部分则是第三人称。但是,越往后看,却越发明晰,直至最后看完,再一次梳理,方才大彻大悟。给人一种晦暗了有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终于明晰了的大彻大悟之感。

爱情是我们人生永恒的话题,生命是有限的,爱情却是永恒的。但是,究竟什么是爱呢?我们总是在标榜爱情,总是轻易谈情说爱,却不知道,只年有无论她年纪多大都始终倾心于她的人,才是真正的爱,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于是,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在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痕迹的玛格丽特小镇上,有一所叫做玛格丽特的房子,里面住着五个不同年龄段却都名为玛格丽特的女人。爱疯玩爱傻笑的小孩子梅,有着艺术梦的忧郁少女米亚,忧伤而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玛吉,带着眼罩性格乖戾的中年玛琪,耳聋却会读心术的老太太玛格丽特。

一个男人,因为爱上了玛吉而来到了这个小镇,发现了五个看似不同却又隐约相似的玛格丽特,从一开始的疑惑、排斥,甚至想要逃离,到最后的接受,甚至迷恋。他渐渐明白,要爱玛吉,就必须爱其他四个玛格丽特,要学会接受其他的玛格丽特,哪怕是怪异乖戾的玛琪。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却也是永远无解的论题。但是,正如书中所言,爱一个人,不仅仅是爱她最美的容颜,也应该爱她的年少轻狂,爱她中年乖戾容颜衰老,更要爱她年老色衰垂垂老矣。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盛年,正如一朵鲜花不可能永开不败。爱一个人,应该爱她的全部,所有的一切,才组成一个完整的她。

第16篇:《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1000字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1000字

鱼粉

很久没有完整的读一本书,也没有写字的冲动。

又是一年春节,回顾过往收获寥寥难免自惭。趁着这股心血来潮,在没有任何剧透的情况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玛格丽特小镇》。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31岁的大学哲学系助教N爱上了25岁的留级生玛格丽特,并且在她的手指上系上了象征订婚意义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的绳子。玛格丽特告诉N,自己是一个“被诅咒的人”。他们到达玛格丽特小镇后,N发现在她的家乡还有五个的“她”,所有这些人都是同一个玛格丽特的不同年龄的分身。

N看到了不同年龄段的玛格丽特,天真可爱的梅、青春叛逆的米亚、最初相遇的玛吉刻薄独眼的马琪,以及神神叨叨的老玛格丽特。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所有,N在经历过一番挣扎后向玛格丽特求婚,开始了有点折磨的婚后生活。N深爱着玛格丽特,而玛吉却因为无聊而发生一段婚外情,并在发现怀孕后选择离家出走。后来,玛格丽特把3岁女儿简送回家中,并在简6岁的时候自杀,而N也在5年后因感染而死,去世前,他将这段爱情写成信札,留给自己还没有长大的女儿简。

怎么说呢,这个故事没有完全看懂,究竟是N的讲诉太随意,还是这本身是就是人格分裂的幻想呢?婚前的经历是N的视角,婚后的折磨则是玛格丽特的视角。同一段感情,不同的视角却似乎是不同的深度,N可以接受不同阶段玛格丽特,并且爱得日益浓烈,而玛格丽特却因为无聊追寻更为刺激的婚外情,而且是一段失败的婚外情——对方更爱自己的妻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因抑郁自杀的格雷塔。每一种人格的形成似乎也是有迹可循,每一个人生阶段似乎也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每个人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镇,年龄越大,镇上的人越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生命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女人的变化更甚于男性,也许是因为女性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月经、人”

“抵达玛格丽特小镇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力让自己迷路。”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便会出现许多无法融合的人格,不同的想象诞生不同的自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哪一个,想要逃避也想要毁灭。而当我们内心变得笃定时,内心那些全部的人格都得到了解脱,变成了一个人。

我们不知道哪一件是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初中的我充满戾气和反叛,而后来,我却遇到了一个温柔的人,并且也变得温柔。

“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现在的我来读这句话,只觉得充满期待和想象。我时常感到幸运,遇到这样的一个人,让我如此笃定,也如此庆幸。我们有可能遇得上,也有可能会错过,或许那个人比你槽糕,也或许会更加幸福,但是我都不在乎,只要那个人是你就好。

但是,又是什么让人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或许就是那份神秘吧,N想要了解玛格丽特,却终其一生都未曾真正了解他,玛格丽特难道真的只有这几种人格吗?不尽然。 究竟有多少种人格,或许要到这一生的尽头才会明白。只希望你爱上我的时候,不是只爱我最美的玛吉、也爱我任性的梅、也爱我孤傲的米亚、爱我毒舌的玛琪,也爱我年老的玛格丽特。

婚姻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馨甜蜜,真相总是会在点点滴滴中浮现出来。令N着迷的红发原来是“染”出来的,而玛吉也会经常性的变成玛琪,当平淡的生活冲淡了当初相爱的激情,你还爱我吗?

想到生命的尽头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果然白头偕老了

第17篇:《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

非洲,草原!

——《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泉城的七十二泉,《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那么,说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天上似火的烈日?毫无降水的干旱?还是黑巧克力似的当地民众?其实,非洲最著名的还是坦桑尼亚的赛伦提国家公园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寒假,我读了《非洲草原历险记》,它带我领略了大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与无处不在的危险。

书中主人公是多利、里娜、蒙志一行三人。里娜,作为姐姐,她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做事小心谨慎,胆子小,却喜欢用暴力对付三弟——不话的多利,读后感《《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 蒙志,作为老

二、最大的男生,他有超强的求生技术,面对困境从不绝望,勇敢又智慧。多利,作为最小的“猴子”、专门捣蛋,虽身手不凡,异常敏捷迅速,但成天唠唠叨叨,罗罗嗦嗦,是个十足的闯祸胚,遇事不用大脑思考,与他那个深思熟虑才采取行动的里娜老姐形成了莽撞与稳重的鲜明对比。

多利一行人被偷猪者欺骗而被遗弃在草原上,遇到了正在大迁徙的角马、轮流“站岗”的獴、草原大“建筑家”白蚁、继恐鸟之后最大的鸟——鸵鸟、有着“顺风耳”“千里鼻”的土狼、陆地上最大的大象、还有羚羊、高角羚、秃鹫、瞪羚、黑马羚、河马、长颈鹿、斑马、采采蝇……但在同时,他们也遭到了大火,鳄鱼、犀牛、猎豹、流浪狮子等的袭击,最后经马赛族的帮助,乘坐了去都市的巴士,回到了文明世界。

赛伦盖提约14800平方公里,可谓辽阔无垠,但随着21世纪的城市人口增多、自然环境破坏等现象,这样的无污染野生草原已经寥寥无几了,还有上万寸的土地再也长不出作物了。如果不能挽回,倒不如珍惜。让我们在大自然永久改变之前,拥抱地球上不可思议的美景和生命!

第18篇:《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泉城的七十二泉。那么,说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天上似火的烈日?毫无降水的干旱?还是黑巧克力似的当地民众?其实,非洲最著名的还是坦桑尼亚的赛伦提国家公园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寒假,我读了《非洲草原历险记》,它带我领略了大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与无处不在的危险。

书中主人公是多利、里娜、蒙志一行三人。里娜,作为姐姐,她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做事小心谨慎,胆子小,却喜欢用暴力对付三弟——不听话的多利。蒙志,作为老

二、最大的男生,他有超强的求生技术,面对困境从不绝望,勇敢又智慧。多利,作为最小的“猴子”、专门捣蛋,虽身手不凡,异常敏捷迅速,但成天唠唠叨叨,罗罗嗦嗦,是个十足的闯祸胚,遇事不用大脑思考,与他那个深思熟虑才采取行动的里娜老姐形成了莽撞与稳重的鲜明对比。

多利一行人被偷猪者欺骗而被遗弃在草原上,遇到了正在大迁徙的角马、轮流“站岗”的獴、草原大“建筑家”白蚁、继恐鸟之后最大的鸟——鸵鸟、有着“顺风耳”“千里鼻”的土狼、陆地上最大的大象、还有羚羊、高角羚、秃鹫、瞪羚、黑马羚、河马、长颈鹿、斑马、采采蝇……但在同时,他们也遭到了大火,鳄鱼、犀牛、猎豹、流浪狮子等的袭击,最后经马赛族的帮助,乘坐了去都市的巴士,回到了文明世界。

赛伦盖提约14800平方公里,可谓辽阔无垠,但随着21世纪的城市人口增多、自然环境破坏等现象,这样的无污染野生草原已经寥寥无几了,还有上万寸的土地再也长不出作物了。如果不能挽回,倒不如珍惜。让我们在大自然永久改变之前,拥抱地球上不可思议的美景和生命!

第19篇:《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2012年2月3日星期一天气:阴转晴

我看一篇同步阅读上的文章,名叫《草原八月末》,《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草原写得极其完美,看了之后,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的耳旁就有草原上吹来的徐徐风声。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也写了草原大、干净、安静、真实的特点。先看大的特点,其中这个段落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时除了将她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这句话中注意到作者用的不是“它”而是“她”,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片草原,并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原来地毯就很大,可前面却又加了“大”字,更显辽阔。干净这部分的句子有:“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读后感《《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这句话作者用怀疑的方式,觉得自己不在这里而衬托出非常干净。“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这是对安静的描写。这什么用眼睛寻找声音呢?因为作者已经用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所以只好用眼睛看。“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作者说的“真美”,正是说明了它的真实。

这篇文章里有拟人、排比、比喻、艺术语言等,我觉得这是一片美完的文章。

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评论:

耿老师:非常好的文字,将你对文本的理解谈得很透彻,很清晰。

晓竹星雨:太棒了,顶顶顶,赞!语句通顺,字迹干净、整齐。

于冰悠:好棒!整篇文章都是你自己的想法,加油!

月光骑士:好巧妙的构思,好精妙的文字!看后有拍案之感!

第20篇:不能说谎的小镇读后感

不能说谎的小镇读后感

导语:下面小编整理了三年级《不能说谎的小镇》读后感,欢迎参考!

文章一:

主人公玻琳娜有一个很好的哥哥,他总是无条件的照顾和保护她。不知为什么,哥哥突然变了。明知道玻琳娜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他每天还是很晚才回家,一点儿也不关心玻丽娜。不仅如此,哥哥又了自己的秘密,还要求玻丽娜对爸爸妈妈守口如瓶,这不是逼着她说谎吗?说谎本身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玻琳娜一点也不想说谎!

一座叫赫德莱堡的小镇,这个镇里的人向来以诚实著称,镇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理查兹先生。一天,一讥发罐菏忒孤闺酞酣喀个陌生人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到他家,把袋子放在地上说:“请您把它藏好,袋子上系着一张字条,一切都在上面写着。”说完,陌生人就走了。理查兹忙解下字条,上面写着:

我以前是一个奸商,有一回,因破产走投无路,途经贵镇时,有位好心人给了我二十块钱。后来我靠那二十块钱发了大财。我现在想报答那个好心人,可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只记得他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麻烦您用登报的方式帮我寻找,谁要是说得出那句话的内容,谁就是我的恩人,袋里的金币就归他所有。我把写有那句话的纸条,装在袋中的一个信封里,一个月以后的星期五请贵镇的柏杰士牧师在镇公所进行公证。

②看完,理查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但这个念头只在他脑子里一闪面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去找本镇报馆的主编柯克斯。第二天,报纸出来了,整个小镇都轰动了。

③这天,邮递员给理查兹夫妇送来一封信。信上写着:那个给钱的人是已经去世的固德逊,当时他说的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理查兹夫妇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④一个月后的星期五终于到了。一大早,镇公所里坐满了人,柏杰士牧师拆开袋里的那封信,读道:“那句话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柏杰士告诉大家,他收到十几封信,每封信上都写着:“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他开始一封一封念信。这些信里有银行家宾克顿,报馆主编柯克斯,造币厂老板哈克尼斯等,都是镇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人们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一场贪财的闹剧。坐在场子里的理查兹紧张极了,“上帝呀,下一封该轮到我了!”可是,柏杰士在口袋里摸了半天,说“没有信了。”理查兹夫妇听到这句话愣住了。

⑤柏杰士从钱袋里捧出一把金币看了看,突然惊讶地说: “上帝啊!这全是镀黄的铅饼!这里还有一张字条。”接着,他展开字条,念道:“赫德莱堡公民,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二十块钱和金币。有一天,我路过你们这里,受到了你们的欺辱。因此我故意设了这个圈套,让你们镇里最有名望的人都出丑。”柏杰士不由地低下头,说:“他赢了,他的那袋假金币把我们全镇的人都打败了!”

⑥“不,有一个人他没有打败,那就是理查兹先生。”说话的人话音刚落,赫德莱堡的人一起高叫起来:“理查兹万岁,万岁理查兹!”理查兹得到了这样的荣誉后,反而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一天,柏杰士托人送来一封信。理查兹赶忙关上房门,拆开信一看:那一天我是有意救他,你的信我并没有丢失。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报答你曾经挽救过我的名誉。我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柏克士

⑦理查兹看完这封信,顿觉天旋地转,他想,完了,自己的把柄落在了柏杰士的手里。从此,理查兹时刻经受着悔恨和害怕事情败露的双重折磨,不久就患病去世了。

文章二:

一座叫赫德莱堡的小镇,这个镇里的人向来以诚实著称,镇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理查兹先生。一天,一个陌生人背着一只大口袋来到他家,把袋子放在地上说:“请您把它藏好,袋子上系着一张字条,一切都在上面写着。”说完,陌生人就走了。理查兹忙解下字条,上面写着:

我以前是一个奸商,有一回,因破产走投无路,途经贵镇时,有位好心人给了我二十块钱。后来我靠那二十块钱发了大财。我现在想报答那个好心人,可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只记得他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麻烦您用登报的方式帮我寻找,谁要是说得出那句话的内容,谁就是我的恩人,袋里的金币就归他所有。我把写有那句话的纸条,装在袋中的一个信封里,一个月以后的星期五请贵镇的柏杰士牧师在镇公所进行公证。

②看完,理查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但这个念头只在他脑子里一闪面过,最终他还是决定去找本镇报馆的主编柯克斯。第二天,报纸出来了,整个小镇都轰动了。

③这天,邮递员给理查兹夫妇送来一封信。信上写着:那个给钱的人是已经去世的固德逊,当时他说的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理查兹夫妇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④一个月后的星期五终于到了。一大早,镇公所里坐满了人,柏杰士牧师拆开袋里的那封信,读道:“那句话是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柏杰士告诉大家,他收到十几封信,每封信上都写着:“你不是一个坏人,快去悔过自新吧。”接着他开始一封一封念信。这些信里有银行家宾克顿,报馆主编柯克斯,造币厂老板哈克尼斯等,都是镇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人们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一场贪财的闹剧。坐在场子里的理查兹紧张极了,“上帝呀,下一封该轮到我了!”可是,柏杰士在口袋里摸了半天,说“没有信了。”理查兹夫妇听到这句话愣住了。

⑤柏杰士从钱袋里捧出一把金币看了看,突然惊讶地说:“上帝啊!这全是镀黄的铅饼!这里还有一张字条。”接着,他展开字条,念道:“赫德莱堡公民,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二十块钱和金币。有一天,我路过你们这里,受到了你们的欺辱。因此我故意设了这个圈套,让你们镇里最有名望的人都出丑。”柏杰士不由地低下头,说:“他赢了,他的那袋假金币把我们全镇的人都打败了!”

⑥“不,有一个人他没有打败,那就是理查兹先生。”说话的人话音刚落,赫德莱堡的人一起高叫起来:“理查兹万岁,万岁理查兹!”理查兹得到了这样的荣誉后,反而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一天,柏杰士托人送来一封信。理查兹赶忙关上房门,拆开信一看:

⑦理查兹看完这封信,顿觉天旋地转,他想,完了,自己的把柄落在了柏杰士的手里。从此,理查兹时刻经受着悔恨和害怕事情败露的双重折磨,不久就患病去世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尽管去试一试,要学会不断地尝试。不断地重新开始.

《草原小镇读后感.doc》
草原小镇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