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读后感

2021-03-31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家》读后感——在沉默中爆发

在沉默中爆发

——读《家》有感

长篇小说《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它通过讲述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全过程,表达了对旧制度和旧礼教的批判。

读完此书,我不禁感慨万千,欣喜于觉慧彻底脱离了这个封建的旧家庭,沉痛于梅芬、鸣凤、瑞珏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十分同情觉新的两难境遇。

在旧制度和旧礼教面前,我们究竟应如何选择,是选择像觉慧一样追求新思想,勇于与旧社会斗争,还是像觉新一样安分守己、忍气吞声?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安分守己固然能够明哲保身,得到稳定的地位,过上安稳的生活。

然而觉新的生活方式究竟让他得到了什么?他接受新的思想,却要在旧家庭中当好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旧道德的毒害是他的活力消磨殆尽,委曲求全,懦弱顺从,最终使他这个青年失去了青春。他向往新思想,却要做旧势力的“帮凶“。在弟弟有难时,他却不敢为弟弟说话,甚至还要眼睁睁看着梅芬、瑞珏在眼前失去。这是何等的痛苦与折磨!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是不会换来幸福的,唯有反抗,推翻封建的旧制度,才能真正换来自己的幸福。

觉慧的选择是对的,唯有反抗才能阻止更多的“鸣凤“被迫跳河,才能阻止自己的幸福被父母的订婚夺去,才能阻止用花炮在别人身上烧来取乐的事情发生,才能阻止用迷信的方法为人治病。

或许不去反抗便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推荐第2篇:家庭金融资产爆发

2014家庭金融资产爆发

由于金融改革会带来投资渠道的增加,我们预计中国家庭部门金融资产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带来家庭资产结构的深刻变化。例如美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后随着利率化的进程推进,金融资产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截至2010 年,94%的家庭拥有金融资产。美联储数据表明,2010 年金融资产占到家庭部门总资产的37.9%,非金融资产的房屋和其他实物资产占62.1%。其中,金融资产的总量相比上世纪80 年代增长10 倍以上。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美国当前家庭部门的资产结构中,非金融资产里面自用住宅占比为47.4%,依然是非金融资产里面名副其实的第一财富资产;其它的为商业资产占28.2%;非自用住宅占11.2%;商业房地产占6.7%;汽车占5.2%,其他类资产占1.3%。

随着中国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市场轨和计划轨出现并轨,使得中间轨的规模大举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9 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以由2007 年底的5000 亿爆发至将近10 万亿,而在2009年后,房地产信托规模也开始爆发。

对比美国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过程,我们也可以判断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规模会大爆发。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金融资产(货币、权益、债务凭证和衍生品等)崛起分流投资投资需求,使得房屋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从而导致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以自住型需求为主。这点已经逐步得到了主流开发商的认同:盖有人住的房子,回归市场真正的居住需求和属性。但我们也坚信,在未来家庭的非金融资产里面,自用型住宅也依然是家庭财富的第一大项。

摘---《世联行楼市新评》

推荐第3篇:购物中心问题爆发

2013年购物中心问题“爆发” 初尝“体验式”甜头

2013年,是中国购物中心大规模开发的第三年,也是项目开售和开业集中的年份。今年新增购物中心的总数创新高,相关数据统计,在20个主要市场有约150个新购物中心开业。商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新开业购物中心的平均面积或超过8万平方米。然而,快速扩张也让2013成为购物中心产隐藏问题显露爆发的一年。百货公司在去年似乎就被电商的冲击逼近了死胡同。不过今年,不难发现在哀叹自身命运的同时,百货业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把市场份额抢夺回来。

无论是不舍还是期待,2013年的时光大门即将关闭,又到了年底的盘点时刻。经历了2012年“寒冬期”的洗礼,商业地产在2013年显示出较强的活力,这种活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商业视角更显广阔,在品牌调整、业态布局方面做出了更大胆的实践,取得了更实际的效果。

品牌调整仍需探索

今年,各大商场进行品牌调整,服装首当其冲。一方面,以北京apm为代表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中心,欲做“快时尚”专业户。另一方面,高端百货表现出更多的野心和信心,纷纷向奢侈品品牌抛去橄榄枝……

快时尚“快”不起来

可供购物中心选择的快时尚品牌如今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消费的逐步升级,时尚品牌文化消费成了人们青睐的购物潮流,尤其是当代的年轻消费者,对潮流品牌认知度和信赖感大胜以往。一时间,紧贴时尚潮流的快时尚服饰品牌成为了各大购物中心的香饽饽。

快时尚在中国购物中心中的扩张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总数已达523家,其中近四成为2012年以来开出的新店,数额达到207家。业内有句玩笑话“没有快时尚加入的购物中心,还叫购物中心吗?”

然而,在刚过去的11月,h&m携手设计师isabelmarant发售的限量款在京销售遇冷。zara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母公司inditex近日公布业绩称,公司2~10月的净利同比仅增长1%。过去三年,inditex一直保持双位数的净利增长。

代替百货店成为购物中心标配的快时尚,在今年的发展却不那么顺风顺水。zara、h&m纷纷以“折扣季”、“年中庆”、“换季清货”等各种名目进行促销,而折扣幅度之大、折扣季延续时间之长令业内咋舌。

这让引入快时尚品牌的购物中心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折扣常态化”的背后显然隐藏着深刻的行业危机,快时尚门店赢利能力和吸客能力持续下降,快时尚品牌虽然占据着场内重要位置,但回报率实在太低。而且有的快时尚还进行线上销售,逃过购物中心财务的监控,让实际租金不断下滑;另一方面,这些快时尚品牌大都以主力店的形式进驻,享受着各方非常好的待遇,如果贸然让其撤离,购物中心也会赔上一笔不小的费用。

奢侈品走向二三线城市

奢侈品无疑是一种地位与权势的象征,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讲任何一件能与奢侈品扯上关系的物品都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成都重庆,以奢侈品着称的购物中心、百货店纷纷临街而立。然而今年查看数据却发现,这一切似乎有了改变。

截止到2013年,louisvuitton在中国内地地区32个城市直接管理经营着46间专卖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共有13家店面,其余全开在二三线城市。burberry在中国36个城市开了70家店。gucci在32个城市开设了59家门店。

从数据不难看出,今年高端购物中心、百货店的更多的发力点在二三线城市。12月,江苏徐州圣罗兰广场奢侈品体验馆开馆;10月,湖北襄阳首家奢侈品集合店开业;9月,杭州大厦完成奢侈品跃层扩容……

毋庸置疑,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过去的品牌狂热中沉淀出更多了理性与品位。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对4650名中国高资产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很多一线奢侈品牌已经被中国消费者抛弃,特别是一些超高资产的奢侈品核心消费者。

虽然这些年来,中国千万富豪最青睐的品牌依然是louisvuitton。但是louisvuitton可能不再适应城镇化微妙的转变,原因是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太高,它的标签威力或许还在二三四线城市继续发挥作用,但在一线城市已经变成了“土豪”的代名词。另外,奢侈品走向的不仅是二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百货店,甚至还走进了超市。这使得业内人士、消费者纷纷担心奢侈品形象打折也不无道理。要知道,奢侈品牌的“大众化”着实是一把双刃剑,让更广范围的消费者拥抱它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利润,一旦失去专属和排他性的奢侈品牌便失去了最为核心的品牌价值和形象。业内专家分析,高端商场的竞争,不能像中端百货、卖场一样频打价格战、动辄剑拔弩张。不能过分依赖奢侈品大牌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特色。 商场的业态调整潮

业态调整成为今年购物中心、百货店的主题。其中最震撼的无疑出现在万达集团的201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会上,董事长王健林提出,万达广场要减少零售业态占比,特别是减少服饰类零售业态占比,增加生活类业态占比,比如美发、美甲、书吧、教育培训等。2013年四季度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二楼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力争不招零售业态。

体验式的胜利

“5︰3︰2”,曾被认为是购物中心里百货、娱乐及餐饮的最佳比例,这一“金科玉律”如今正在被打破。近年来,随着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升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由于融入了休闲、运动、娱乐、餐饮、培训等多种元素以及环境较为优美等特点,体验式商业备受广大购物中心青睐。与此同时,面对今年传统零售业整体表现不佳的现状,趁机向体验式转型发展的购物中心也不在少数。

今年,有多家购物中心注重文艺娱乐主题的构建,例如北京华润五彩的史诺比主题乐园、上海金桥国际商业广场设定的“世界音乐”主题,无疑贴合年轻消费者的生活,增强顾客的黏性,从而产生永续的消费力。

另外,生态主题的购物中心也备受瞩目,例如杭州西溪印象陈,项目大量的露台设计、结合屋顶花园,打造出了一个贴近自然的全感官体验购物中心;内部设有春、夏、秋、冬四个大型主题中庭贯穿项目始终,身在其中可以领略四季风情。

专家介绍,在如今新建的购物中心中,体验业态一般占据70%的比重,除去餐饮,跨界商业、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大面积应用,传统零售仅占20%~30%的比重。购物中心引入文化艺术、生态环保、圈层社交、自然科普、亲子育乐等功能,满足消费者对体验式购物的需求。

不过,目前虽然有很多开发商宣称要打造一个体验型购物中心,也有很多购物中心宣称要转型体验式。但是,多数的仍是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国内并没有一套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体验型购物中心的开发模式;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运营得非常成功的体验型购物中心项目;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成熟团队和专业人才。

另外,虽然随着“体验”成零售新趋势,很多的购物中心都在极力放大这一点,建家纪念馆,引进艺术展、招进几家咖啡厅、书店等。但这些打着文化、环境、文艺招牌的商场,表面看上去氛围十足,可实际上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参与感有限,体验不足。环境、气氛都只是体验型购物中心的必要条件,真正通过营造的环境、商场情景、氛围,能让消费者参与进来,有消费冲动才是购物中心转型体验型的初衷。百货试水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译。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排出口”,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面对电商的冲击,传统百货公司在2012年尝试“触电”后,又开始集体试水奥特莱斯。

近日,广州的友谊百货时代店在短暂闭门装修后,以奥特莱斯的新形象重新开门营业。无独有偶,王府井百货也在11月初的交流会议纪要中,提到“公司一直关注奥特莱斯业态,并购春天百货是切入奥特莱斯的很好发展点”。

根据商务部一项商贸行业调查统计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零售业便利店和超市的销售额增长分别为13.3%、13%,百货店、专卖店增长分别为7.4%、6.5%。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新开店速度已达到8%的10年来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传统百货公司也逐渐选择与其业态不相重合的奥特莱斯模式进行发展,以谋自救。就在百货公司纷纷在城市中心区域布局奥特莱斯项目时,反对的声音也不时传出,有人说这种模式在国际上还没有成功先例,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也有专家分析,

传统百货公司对正价商品的销售、管理、运营更熟悉,处理尾货的经验并不丰富,甚至都不知道如何促销尾货。奥特莱斯不应该是百货公司的转型方向,这种模式“风险较大”。

品牌集合店成功逆袭

集合店在中国的购物中心、百货店正在成为一种“热门”而被业内人士所追捧。i.t用买手制+集合店的模式创造十几亿元人民币的价值,连卡佛5家店创造全年7亿美元的销售额……它们证明小众模式也可以做出大市场。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集合店模式:南京水平方购物中心的意大利品牌集合店iprincipid’intala、成都富力广场的韩国集合店chorus’、novo百货的自营品牌集合店arc……

设计师品牌集合店也备受瞩目。随着“例外”的走红,迅速点燃了普通消费者对设计师品牌的关注热度。商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块“蛋糕”,设计师品牌集成店“n的n次方”落户北京三里屯,就连西单老佛爷也邀请了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师集合品牌biftcollections开设专柜。

品牌集合店如此受商场青睐,其实并不意外。相对百货现有的主力品牌,集合店的商品为买手操盘,可以保持充分的差异性,且能与百货店的总体定位趋向一致,避免了“千店一面”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结构的丰满度。而对于购物中心来说,不仅可以提升客流量,而且租金收益也会比较高。业内甚至预测未来,购物中心可能会逐渐演变成“集合店+专卖店+配套”三足鼎立的格局。集合店在其中的占比应该是40%,将在我国购物中心的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过相对欧美已经成熟的品牌集合店来说,缺乏优秀买手的国内市场,集合店发展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第4篇:土耳其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

土耳其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 示威者要求总理下台 据伊朗国际新闻电视台“Pre TV”6月3日消息,自5月31日起,土耳其连续三天爆发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土总理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辞职。据悉,在6月2日的示威游行中,警方与示威者爆发冲突,警方向示威者使用了催泪弹。

报道称,6月2日,有成千上万名示威者聚集在伊斯坦布尔埃尔多安的办公室门前,要求总理辞职。而同一天,在安卡拉的埃尔多安办公室门前也有千余名示威者,他们举着写有“独裁者,辞职!”以及“我们将抗争到我们胜利为止”的标语,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据报道,示威者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警方使用了催泪弹以及水枪等以驱散示威者。据“大赦国际”组织称,至少有2人在伊斯坦布尔的示威中死亡,千余人受伤。

报道称,截至6月2日,该示威已经持续了3天。警方对于示威者的强硬反馈更激起了另外近50个城市的反政府游行。

推荐第5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3季度GDP增速从1季度的6.1%及2季度的7.9%进一步加速至

8.9%,全年GDP增速保8已无太多悬念。

回顾2009年经济形势可以发现,在外需疲弱不振、消费作用仍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投资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投资的高增长成为我国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主导的投资贡献了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率7.7%之中的7.3个百分点。

而推动投资迅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国家已先后下达了四批共3800亿中央投资,配合地方政府投资和大量信贷资金投放(2009年1-11月我国新增信贷投放9.21万亿,超过2007年和2008年的新增信贷投放之和),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综合而言,2009年经济的企稳回升,政策刺激性的反弹起到主要作用,其持续性成为一大问题。那么,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会如何?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幅会高于2009年,估计为9-9.5%,但增长后劲不足,呈现“倒V”型的走势。至于经济政策方面,此前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但是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需要调整,以避免明年经济过热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

一、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和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基数效应、政策刺激力度有所调整,以及中央可能遏制地方政府投资膨胀势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0年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中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等因素,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7%左右,仍处在较高水平,考虑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1.政府刺激投资的政策将继续推动投资增长

2010年,相关投资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使相关项目投资显著增加,促进投资增长。首先,4万亿投资计划中,2010年还有将近6000亿元的中央政府财政投资,将带动另一轮的全社会投资。其次,钢铁、石化、轻工、装备制造和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新能源发展规划等先后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刺激作用。再次,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下调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等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效应会在2010年持续显现。

2.中长期贷款的资金将继续支撑项目投资

2009年是投资大幅增长的一年,而大量项目投资的款项依赖于政府财政和银行信贷,由于目前项目贷款主要为中长期,2009年1-11月,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已高达54.7%。为确保经济刺激计划中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供给,我们预计2010年信贷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即短期贷款(尤其是票据贴现融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同时中长期贷款将继续保持扩张,全年信贷总量增长虽会趋缓,但仍保持高位。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3.社会投资会有所复苏,但仍不稳定

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非国有经济投资加快表明企业投资信心在恢复,非国有经济投资者投资信心恢复突出表现在房地产投资上,2009年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投资增长速度平均每月加快1.6个百分点。但民间投资仍有待观察。首先,明年出口虽然会出现反弹,但力度不大,我们估计有5-10%的增幅,这不足以支持大量企业进行新一轮大的投资;其次,2009 年1-11 月,虽然销售面积增长了53%,但开发投资仅为17.8%,投资观望的情绪依然严重。

二、外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

2010年中国外需将轻微改善,2010全年的出口贸易额增长5%-10%,进口增长10%左右。外贸对GDP的影响也将由负转正,预计出口将带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分月度数据看,考虑到季节性和基数的因素,2010年各月的进出口增长率将表现出先高后低的状况,但波动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外贸形势的持续回暖有赖于全球经济恢复和调整的步伐,2010年的外贸总额难以达到2008年的水平,外贸仍将处在低水平复苏的状态。

1.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反弹

据IMF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向好,其11月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1%后,2010年将增长3.1%。报告预计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2010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0.3%、0.9%和1.7%。但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复苏的过程可能是缓慢的,可能面临刺激政策作用效果边际递减以及高失业率的威胁。并且,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主要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调整失衡的全球经济模式和体系需要时间。因此,尽管明年我国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的增长,但与过去的高速增长仍有一定的距离。在全球经济没有新的发展动力之前,我国出口的增长仍是低水平恢复性的增长,2010年的出口总额很难回到2008年的高峰水平。

2.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因素将影响出口的改善幅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方面,我国针对出口增速放缓而采取的出口退税率调高政策,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很小,我们认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只是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加产品的需求。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如美国的轮胎特保案基本上使中国的轮胎难以进入美国市场、欧盟继续对中国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

人民币汇率方面,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我国的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制度。由于美元的持续走软贬值,人民币兑其它主要货币(如欧元)则出现贬值的情形,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抗议,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剧。但我们认为,政府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将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升值的时间和力度取决于外贸复苏的状况。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我国出口的现状,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升值在下半年的可能性较大,但升值的幅度不会很大,预计不会超过5%。

三、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超过2009年,我们预计2010年社会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7%-18%,但由于物价涨幅的提高,消费实际增长将会略低于2009年,实际增速约为13%-16%。

1.城市化进程为国内消费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据测算,当前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

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今后几年中国城市化将会进一步加快,将带动周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民进城打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将促进部份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2.收入绝对水平上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

2010年,消费刺激政策将持续,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等等,并且,2010年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将继续深化。在初次分配上,明年政府将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二次分配上,有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完善个税制度等。同时,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均高于2008年;国民经济逐步回暖,消费信心逐步增强;以及资本市场回暖,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等因素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四、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得到明确,但根据对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的预测,我们预计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名松实紧”逐步渐进的退出,在调控效果上逐步回归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收紧,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相当宽松。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1.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十分充裕,2010年我国的M2 增速为18%-20%,M1的增速为17%左右。2.银行新增贷款的发放速度将会从今年异乎寻常的高位上有所减缓,从而使2010年我国新增银行贷款将收缩至5-7万亿元;3.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0年

上半年实施更积极的公开市场操作,同时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防止信贷增长过快;

4.首次加息在明年年中前不会出现,下半年基准利率可能上调25个基点左右,但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先于加息。5.通胀温和可控,2010年我国CPI增速在3%左右,但资产价格上涨将成为调控重点。

五、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

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定调,明确了以保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支出仍保持着重要地位,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支出压力不会有明显的缓解,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可能将重点从促进投资转移至扩大消费上。而财政收入方面,在2009年的低基数、宏观经济环境好转的正面影响下,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收入增幅可能有所回升,但受减收政策因素持续至2010年、消费税改革增量调整(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效应的减弱、非税收收入增幅趋稳的作用下,幅度不会太高。

总体来看,2010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推荐第6篇: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十九世纪末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渐次完成,他们加紧争夺殖民地。中国与朝鲜成为他们在东亚争夺的焦点。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列强之间矛盾重重。英国、美国为了钳制俄国势力,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它带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的特点,对外具有强烈的掠夺性和扩张性,侵略朝、中的野心特别强烈。在大陆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加紧对朝鲜的渗透。它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江华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与清政府同等的对朝派兵权。与此同时,日本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其表现有:

1、在政策方针方面,制定了以中国为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和五年准备的“征讨清国策”;

2、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与训练了一支比较强大的新式陆军、海军;

3、在经济方面,优先发展军火工业;

4、在思想方面,大力地宣扬“武士道”精神;

5、在情报方面,派遣间谍、特务,搜集中国的情报;

6、在外交方面,大力开展外交,取得英、美支持。到九十年代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而清政府妥协外交,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89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统治阶级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摆脱困境,决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设下圈套,怂恿清政府出兵入朝,并保证“必无他意”。担当清军入朝的第二天,日本即派大量军队入朝,占领军事要地,并于7月25日不宣而战,悍然挑起侵华战争。

战争经过了平壤、黄海、辽东、威海等四个主要战役,最后以清朝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推荐第7篇:爆发吧,小宇宙

爆发吧,小宇宙!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爆发吧,小宇宙!

从开学就一直勤勤恳恳的初三学子们,现在一定很累吧?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事情,睡不够的觉,还有一两个星期就要面临人生第一大事的你们已经承受得太多太多了。

从开学第一周3月10日就开始跑步,一定有腿酸到想走路的念头,有过装病请假的想法,可是谁都知道,谁都逃不了。

“中考“是我们从初一就开始接触的词汇。我这个初二的可是深有体会。有一次我早早地睡了觉,可是却做了个穿梭时空的梦,突然坐在中考考场里,面对着一张有三角函数、二元二次方程的一张数学中考卷,心中独自呐喊疑问:”我是代替了谁的灵魂,进入了谁的身体“接着我做了几题,会的题目屈指可数,”天哪天哪,我还不想那么早中考。老师!“我猛然从位置上站起来,”让我去学会了再来中考!“梦醒了,第二天就是数学期末考试。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显移几度秋。年华在指尖溜走,岁月在不觉间飘逝”,几年的时间,我们中有些同学经常迷茫,学会了抽烟、喝酒、谈恋爱,有些人缺乏目标、无所适事,今天,我想警告你们别放弃、别堕落,你没有资格放弃!

虽然我没有真正的经历过中考,但我还是要适时地提几条建议

首先是给即将中考的同学们的,长达三个月的身体劳累、一模二模之后的心里疲惫,在一个中考之后,一定就是一具柔肤弱体,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像我梦中一样胆小,要勇敢地积极地应战,要把中考等同于其它考试看待,所以做好最后时段的冲刺是很关键的。可能,提高的只有一两分,但对于原来59,,84分的同学帮助却很大。在这时,不要再采用题海战术了,而是尽量地多做多看以前的错题,熟悉考试的题型;语文呢,就要把答题格式方法背熟;英语和科学都要把语法和公式再巩固一遍;上社会课听老师讲题时就要多动笔动脑。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不要为了复习熬到不分昼夜。当然,复习的强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所以,一定要有目的地复习,目标切勿定得过高,不然又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焦躁不安,进而影响了复习效果,得不偿失啊。 同学们,中考,不过是一道不高不矮的门槛,本无神秘,选择你的最佳状态,用足你的气力,轻轻一跃,你就是大赢家。希望你们潇洒一点,轻松一点,甩掉疲惫和倦怠,大踏步跨越六月。希望你们抓住机遇,相信自己的学校,相信自己的老师,更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心态,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走进考场,稳定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那么,对于我们,再过一两年也是中考考生的我们来说,踏踏实实地学好现在的每一课,不抄袭、不偷懒、不放弃。很多人喜欢大人的自由,有手机、有电脑、晚上能看电视,没有作业的束缚。我也曾经埋(man)怨我的姐姐为什么那么轻松,她就被我惹火了:“因为你还没有学完,还没有经历过中考高考的磨练,你没有资格享受!

其实初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毫无意义的猜想、侥幸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初三是火红的、灼热的,因为它燃烧着每一位初三学生的愿望、每一位初三家长的希望、每一位初三教师的期望。

让我们坚信:“爱拼才会赢”。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创明天的辉煌!让我们相信内心有无穷的潜能未被开发。爆发吧,小宇宙!

推荐第8篇:伦敦爆发大规模示威

伴随着奥运会金牌日的到来,各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赛场外,英国民众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政府举办奥运会的不满。英国当地时间28日12点左右,伦敦大批民众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地区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伦敦奥运会过度商业化,以及对所谓承诺的背弃。

一直以来,关于伦敦奥运会示威游行,反对奥运会的报道就没有停止过。近日,又有大约500名对伦敦奥运会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以及对奥运会充满商业气息不满的市民,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进行示威游行,表示英国在支持举办此次奥运会上,整个国家表现不团结。

伦敦当地时间7月27日晚,在奥运会开幕式期间,警察拘捕了130多名骑自行车者,这些人在开幕式期间试图冲破警戒线进入奥运会场馆游行示威。警方认为这些激进的自行车手们对奥运会开幕式的秩序造成了影响,以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将他们拘捕。几小时后,就发生了此次百人游行示威反对奥运会的活动。

警方称,他们将这些抗议者们安置在南泰晤士河畔,不让他们妨碍观众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自行车手们称他们被警察阻止在警戒线外,之后就被拘捕了,因为他们试图环行在官方奥运交通道上。

“占领伦敦”是为反对金融机构和资本主义政策而发动的全球示威游行运动之一,据说其中的一些自行车手就是此次运动的参与者。据他们说,周五晚上奥运会开幕式开始后,警方在体育馆附近一个三岔路口的警戒线外,将一百多名自行车手隔离了好几个小时。

这次示威抗议游行,是到目前为止反对奥运会最大的一次游行,那些既是左派人士又是环境保护者们谴责奥运会,说是破坏了他们的居住地和公民权利。

这些抗议者们举行和平示威游行,反对他们所谓的“奥林匹克公司”,而这些抗议者们一直都被那些走着巡逻的警察或是骑着摩托车巡逻的警察们监视着。

这些抗议者们认为,常常被人引用的传统奥林匹克坚韧不拔的精神只是一种幻觉,然而此次奥运会耗资93亿英磅,即140亿美元,像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这样的奥运会主要合作伙伴都能从奥运会中获利颇丰。他们说警方拘捕自行车示威游行者,限制品牌推广,保护合作商,显示出了奥运会是对公众自由的一种威胁。

游行者们穿过一个公寓大楼,这栋大楼的房顶部署有英国陆军地对空导弹,这对安全也是一种威胁,旨在防止劫持飞机进入奥运会场馆的安全措施也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

奥运会主办方和政府称,此次奥运会留下数以千计的新工作和新家园的宝贵遗产,还留下了一个新的主体公园。但一名抗议者迈克·斯顿说,英国政府选择花费数亿元吸引全世界游客来这个地方狂欢数周,还不如建造一些基础设施,让全部伦敦人都能从中持续受益。

像许多抗议者一样,斯顿说他并没有反对奥运会本身,只是觉得如今经济不景气的伦敦向全世界发送了一个错误的信息:“让我们假装我们很快乐。”

许多英国人起初对奥运会都不怎么热情,悲观主义情绪一直充斥在奥运会前各个媒体的头条上,如安全问题和交通问题。但是现在这种情绪已经有所缓解,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奥运会也已经开幕,尤其是在大家观看了由导演丹尼·博伊尔精心策划的这场壮观的奥运会开幕式之后。

伦敦的一位居民伦纳德·格里夫斯在游行队伍经过其家门口时,从他的房子里走出来,挥动着奥运会会旗说,这次奥运会的确是给这一地区带来了真正的利益。他说:“我们看到这一地区已经从几乎破败转变成为了一个美好的地方。”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的第二天,来自英国几十个组织的数百名示威者走上伦敦东区的街头,表达他们对奥运会被大财团操纵等种种不满。

在距离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约一站地的米莱•恩德(Mile End)地铁站,许多示威者因为突然获得媒体的高度关注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眼看过去,似乎记者比示威者还多,”现场一名示威者调侃道。

据悉,参加此次抗议活动的人士来自反贫穷和反剥削组织、地方环保组织以及曾占领圣保罗大教堂的“占领伦敦”组织等约40个诉求不一的活动组织。此外,包括反对在伦敦居民区部署防空导弹的活动人士在内的一些个人也加入抗议队伍。

身为工党议员的约翰·麦克唐纳也参加了28日的抗议活动。他解释称:“我们热爱奥运会,但我们讨厌在背后操控奥运会的公司和金融机构。”“占领伦敦”组织支持者凯特·莫里斯说,奥运会本应是“人民的运动会”,但大财团却把奥运会变成了宣传品牌的阵地。

伦敦某地方环保组织的志愿者珍·维德勒则表示,她对奥运会的“过度商业化”感到极其厌恶,“我觉得我有必要站在这儿表明立场”。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参加抗议活动的示威者们并未表现得群情激昂,反而十分冷静克制,其中部分人打扮休闲、表情放松,看上去更像是来度假。现场的警察同样是克制的,他们两两一组、站在示威人群周围,静静关注事态发展、确保示威者不会对奥运场馆里正在进行的赛事造成干扰。

现年60岁的艾伯特·比勒是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很满意示威者当天的表现。“有些人来这儿是因为家附近游客太多、待不下去了,还有一些人来这儿则是为了反对政府在他们家的屋顶上部署防空导弹。”

英国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地区6日晚至7日凌晨爆发严重骚乱,300多名青年向警察投掷汽油弹,劫掠数十家店铺,至少3辆警车、一辆双层公共汽车及一座楼房起火,8名受伤警察被送往医院。大批防暴警察数小时后掌控局势。

围攻警察

数百名年轻人6日白天开始在伦敦城北托特纳姆区示威,抗议一名英国男子两天前遭警方枪击身亡。

夜色降临后,示威活动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暴力事件。暴力活动明显针对位于一条高速路边的托特纳姆区警察局。人数多于示威者的辖区警察在第一时间由警察局出动,试图突破示威者包围圈,但未能成功。

示威者多为年轻人,其中以十多岁少年为主,年龄最小的可能还不到10岁。一些示威者围攻警察期间,另有不少示威者砸碎已打烊商铺的玻璃橱窗,爬入商铺内劫掠。

多年罕见

随后,大批防暴警察与骑警赶赴遭围困的警察局,从外围强行疏散示威者。数小时后,大概午夜前后,警方重新控制高速路。

伦敦警察局官员评价,尽管近几个月伦敦市确有一些迹象表明学生和工会抗议者“脾气越来越差”,但如此恶劣的暴力事件实为多年罕见。

枪战触发

暴力事件由普通示威演变,而示威则由两天前警察射杀29岁男子马克·达根触发。当时警察怀疑达根非法持有枪械,于是提前在街道布控,拦截达根。

达根当街死亡的消息见诸报端后,一些民众对警方在公共场所以暴力方式抓捕嫌疑人的做法表示不满。由于英国警察通常子弹上膛执勤,枪击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安全的忧虑。

英国伦敦前日爆发50万人大示威,抗议政府削减开支,期间数百名蒙面黑衣人离开大队,破坏名店和银行、与警员冲突,入夜后更进占特拉法加广场至昨日清晨。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冲突造成84人受伤,包括16名警员,210多人被捕。媒体形容和平示威“遭极端分子骑劫”,议员谴责暴力示威损害英国声誉。

示威规模为8年来最大,游行人士包括公务员、教师、学生等,他们从泰晤士河岸出发,游行至海德公园集会,高叫反对削支口号,活动大致和平,但下午情况开始混乱。

黑衣人冲击银行 毁坏奥运倒数钟

在牛津街等多条商业大街,一批自称“黑色集团”的蒙面黑衣人攻击银行,汇丰银行分行遭300人冲击,外墙被涂鸦写上“击溃银行”、“盗贼”;苏格兰皇家银行亦被泼油漆。约20名暴徒闯进莱斯银行,其后被捕。有“御用杂货店”之称的Fortnum & Mason百货更一度被数十人霸占数小时。

暴徒又向警员掷烟花、汽油弹、油漆弹和装有阿摩尼亚的灯泡等,并在多处纵火。入夜后,特拉法加广场300名示威者拒绝离开,并焚烧杂物,据报2012年奥运倒数时钟亦遭破坏。

英国护肤品牌Boots、电讯商Vodafone等店铺亦遭占据。其他名店如Topshop、保时捷汽车代理店、5星级丽池酒店等“财富象征”成为攻击对象,被泼油漆、投掷烟雾弹等。牛津广场上的木马摆设亦遭人纵火。

仅4500警敌众 被指情报低估

警方只派出4500人处理50万人示威,被指准备不足,甚至在多处以寡敌众、被示威者包围。据报暴徒事前张扬会占据Fortnum & Mason为“秘密地点”,但警方毫无防备。当蒙面黑衣人离开大队,前往“秘密地点”时,有记者跟随了20分钟,期间一名警员也没有。

舆论批评警方情报失误,低估暴力冲突可能性,酿成乱局失控。分析称,警方去年12月以过分武力对付示威学生而遭猛烈抨击,故今次“保持克制”,采取“软攻”,例如通过微博twitter警告占据名店的示威者可能会被捕。然而,“过度克制”变相纵容暴徒刑事破坏。

推荐第9篇: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南京大屠杀、洛川会议等重要史实,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及意义。

2.指导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培养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习历史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学习历史的能力。 4.分析两条抗战路线的不同的本质和后果,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学生查阅与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要求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和“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自己找到结论,体验探索的成功。

3.通过背景音乐和动态图片的使用,以增强渲染力和真实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抗战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抗日,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坚定学生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联合抗日。

难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功过;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其间包括 1.影像资料:电影《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片断。 2.音乐资料: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歌唱祖国》。 3.图片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平型关战役形势示意图》、《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4.资料幻灯片:国共合作实现过程、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与主要领导人员的名字、一名目击日军在南京暴行日本记者的话、南京大屠杀数据、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评价、中日双方情况对比表。

学生方面:课前预习课文,并要求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虽为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抗日战争则是中华民族经历了八年英勇斗争,历史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历史的开端──七七事变。 【新课教学】

一、七七事变

(说明:作者认为,“七七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分开来阐释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故将课本中的内容做了一下划分)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借口发动了对宛平城和卢沟桥的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日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呢?

给学生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1936年,日本制定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已经确定了对外侵略的基本战略是保住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基础上再向南方海洋发展。

(2)193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患迭起。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将国内人民的视线引向国外。

(3)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困境,决意扩大侵略战争,同英法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教师在此要特别强调七七事变的两大意义: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面对日本的侵略,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那么,经历了十年对峙的国共双方又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历史背景

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分析,可以从敌我双方两方面分析: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南进逼,由东北到华北,然后南下华中,企图一举打垮中国军队的主力,达到侵占中国的目的。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政治形势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开始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

让学生自己在经过短时间自由阅读第2至第4自然段后,自己归纳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2.实现过程(用电子屏幕展示)

(1)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2)几天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3)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4)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来,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电子屏幕打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与主要领导人员的名字。 (5)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实现意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是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作用”。 请学生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为: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而革命统一战线是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3)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中是党内合作方式。

(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军队和政权则是由国民党掌握。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的全面胜利。

(7)任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

国共第二次合作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实现了,但是国民政府会不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其抗战的态度究竟如何?(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电子屏幕打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围绕着这一形势图,下面的战役都是以此图为主要线索分别展开。

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是“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战略布置上,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在华北战场,日军以平津为据点,向平绥路、平汉路、平浦路三个方向出击;又从长城线向西,切断同蒲路北段,然后南下,与沿平汉路、正太路之敌配合,对山西形成会攻之势,以夺取山西为在华北作战的主要目标。在华东战场,日军打算先攻下上海,随即兵分三路进攻。在攻取南京后,南北合击,进行徐州会战,以打通津浦线,将华北和华东两个战场连接起来,然后西进夺取武汉,同时,为了策应武汉的攻势,切断中国海上对外联系,以一部分兵力在华南登陆,占领广州。日本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针对日军的军事进攻,国民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作战方针,并且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与日军的会战。(由此导入下面的问题) 1.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10天之内“为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激战3个月。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结束。但是,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军共计20余万人,以伤亡6万多人的代价才占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教师边对照《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边讲解,可以适当介绍上海对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这也是加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因素之一;还可以根据课本小字部分适当介绍上海守军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意欲夺取太原。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2.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历时近两个月,由平型关战斗和忻口会战组成,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教师做简要介绍: (1)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2)忻口保卫战:忻口是晋西北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国民党军队在忻口正面阻击日军,战斗十分艰苦;八路军在敌人的后方进行有力的配合。

教师仍然是边对照《平型关战役形势示意图》边讲解,讲解时注意突出体现在战斗中国共双方军队合作抗日的部分内容。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沉渣泛起,挑起了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等事件,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部分右翼又在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日本侵华期间制造的兽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幕悲剧的真正面纱。(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在动态的音像资料中感受那段血腥的暴行。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把都城迁往重庆,重庆就成了战时的陪都。在南京这座古城,日军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之久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总计屠杀无辜居民和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电子屏幕打出一段文字资料:

一名目击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日本记者的话:“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着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50到100个左右的人影在缓慢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电子屏幕再打出一组数据,将数字放大成血红的大字,并设置动态的出现效果: 被日军集体枪杀:19万多人+被日军零散枪杀:15万多人=30万人以上

使用静态的文字色彩和动态的效果,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产生心灵的震撼。突出南京大屠杀的血腥与残酷的一面。

教师提醒学生回忆:在日本侵华史上,不只是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在此之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还制造过哪些惨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有甲午战争中的旅顺惨案和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时的济南惨案。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进犯徐州,国民政府组织了抗战以来历时最长(5个月)的会战──徐州会战。(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4.徐州会战

当时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分别阻止在山东的临沂和台儿庄。

对照《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对战斗经过做简要描述,重点强调该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胜利,它使日军无法打通津浦线路,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李宗仁将军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电子屏幕展示李宗仁的照片,播放《血战台儿庄》电影片断,增强教学效果。

请学生总结以上三次会战的结果,教师说明都以国民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局呢?(由此导入下一个环节) 5.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教师解释何谓片面抗战路线:不发动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路线。这样做的恶果必然是: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相继失利,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刚才学习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组织的四大会战,对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表现,我们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出要点,并逐条在电子屏幕上展示:第一,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第二,除个别战役外,总体上中国打的是败仗;第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的悬殊;第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我们了解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战表现,也分析了导致其失败的原因。然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实施抗战的呢?(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洛川召开会议,制订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抗战路线,即全面的抗战路线。

教师在此要强调在抗战中,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但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在不同时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洛川会议以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电子屏幕展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在讲解时以歌曲《到敌人后方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间,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对照地图讲解清楚: (1)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华北):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2)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请思考“比较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所执行的两条抗战路线有什么不同”,教师归纳后说明: (1)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须的民主自由权利。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2)抗战的结果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士。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3)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以防威胁其日后的统治。全面抗战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教师注意讲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以歌曲《歌唱祖国》为背景音乐,电子屏幕展示中日双方情况对比表: 国家领土战争性质国际援助基本特点 中国大正义、反侵略多助弱国 日本小非正义、侵略性寡助强国

分析结果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 【本课小结】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以后,在这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中华民族各阶级和阶层抛弃前嫌,最终走到了一起,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由于国民政府执行片面的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节节失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的抗战路线,开辟了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及最终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在国民党“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迷雾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课堂练习】

电子屏幕展示下面两段课本中的材料,请学生分析并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声明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有没有彻底贯彻?为什么? 参考答案:(1)“八一三事变”。(2)没有。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无法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以失利告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教学过程说明】

1.本课讲述的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内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教学中适当加人背景音乐和影像资料,将会使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而又难以磨灭的印象。

2.本课所涉及到的战役比较多,学生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用多媒体制作动态的地图将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电脑技术要求比较高。 3.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设计中始终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方面。

4.通过要求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和“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全国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卢沟桥事件”,即“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开始。

国共合作实现①中共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抗日;蒋介石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②八一三事件,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③中共改西北红军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两党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会 战①淞沪会战:上海失守。

②太原会战:忻口战役阻击日军。

③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

战路线1937年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开辟敌

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

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发 表《论持

久战》时间1938年 内容①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战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②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是胜利的保证。 意义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为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

推荐第10篇: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

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南京大屠杀、洛川会议等重要史实,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及意义。

2.指导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培养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习历史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学习历史的能力。

4.分析两条抗战路线的不同的本质和后果,培养学生用阶级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学生查阅与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要求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和“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自己找到结论,体验探索的成功。

3.通过背景音乐和动态图片的使用,以增强渲染力和真实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抗战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抗日,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坚定学生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联合抗日。

难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功过;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其间包括

.影像资料:电影《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片断。

2.音乐资料:歌曲《到敌人后方去》、《歌唱祖国》。

3.图片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平型关战役形势示意图》、《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4.资料幻灯片:国共合作实现过程、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与主要领导人员的名字、一名目击日军在南京暴行日本记者的话、南京大屠杀数据、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评价、中日双方情况对比表。

学生方面:课前预习课文,并要求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虽为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抗日战争则是中华民族经历了八年英勇斗争,历史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历史的开端──七七事变。

【新课教学】

一、七七事变

(说明:作者认为,“七七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分开来阐释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故将课本中的内容做了一下划分)

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借口发动了对宛平城和卢沟桥的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日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呢?

给学生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1936年,日本制定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已经确定了对外侵略的基本战略是保住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基础上再向南方海洋发展。

(2)193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患迭起。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将国内人民的视线引向国外。

(3)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困境,决意扩大侵略战争,同英法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教师在此要特别强调七七事变的两大意义: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面对日本的侵略,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那么,经历了十年对峙的国共双方又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历史背景

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分析,可以从敌我双方两方面分析: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南进逼,由东北到华北,然后南下华中,企图一举打垮中国军队的主力,达到侵占中国的目的。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政治形势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开始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

让学生自己在经过短时间自由阅读第2至第4自然段后,自己归纳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2.实现过程(用电子屏幕展示)

(1)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2)几天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3)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4)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来,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电子屏幕打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序列与主要领导人员的名字。

(5)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实现意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是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作用”。

请学生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为: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而革命统一战线是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3)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中是党内合作方式。

(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军队和政权则是由国民党掌握。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的全面胜利。

(7)任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

国共第二次合作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实现了,但是国民政府会不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其抗战的态度究竟如何?(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电子屏幕打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围绕着这一形势图,下面的战役都是以此图为主要线索分别展开。

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是“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战略布置上,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在华北战场,日军以平津为据点,向平绥路、平汉路、平浦路三个方向出击;又从长城线向西,切断同蒲路北段,然后南下,与沿平汉路、正太路之敌配合,对山西形成会攻之势,以夺取山西为在华北作战的主要目标。在华东战场,日军打算先攻下上海,随即兵分三路进攻。在攻取南京后,南北合击,进行徐州会战,以打通津浦线,将华北和华东两个战场连接起来,然后西进夺取武汉,同时,为了策应武汉的攻势,切断中国海上对外联系,以一部分兵力在华南登陆,占领广州。日本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针对日军的军事进攻,国民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作战方针,并且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与日军的会战。(由此导入下面的问题)

.淞沪会战

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10天之内“为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激战3个月。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结束。但是,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军共计20余万人,以伤亡6万多人的代价才占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教师边对照《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图》边讲解,可以适当介绍上海对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这也是加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因素之一;还可以根据课本小字部分适当介绍上海守军英勇抗战的事迹,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意欲夺取太原。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2.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历时近两个月,由平型关战斗和忻口会战组成,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教师做简要介绍:

(1)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2)忻口保卫战:忻口是晋西北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国民党军队在忻口正面阻击日军,战斗十分艰苦;八路军在敌人的后方进行有力的配合。

教师仍然是边对照《平型关战役形势示意图》边讲解,讲解时注意突出体现在战斗中国共双方军队合作抗日的部分内容。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沉渣泛起,挑起了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等事件,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部分右翼又在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日本侵华期间制造的兽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幕悲剧的真正面纱。(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在动态的音像资料中感受那段血腥的暴行。

3.南京大屠杀

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把都城迁往重庆,重庆就成了战时的陪都。在南京这座古城,日军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之久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总计屠杀无辜居民和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电子屏幕打出一段文字资料:

一名目击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日本记者的话:“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着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50到100个左右的人影在缓慢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电子屏幕再打出一组数据,将数字放大成血红的大字,并设置动态的出现效果:

被日军集体枪杀:19万多人+被日军零散枪杀:15万多人=30万人以上

使用静态的文字色彩和动态的效果,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产生心灵的震撼。突出南京大屠杀的血腥与残酷的一面。

教师提醒学生回忆:在日本侵华史上,不只是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在此之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还制造过哪些惨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有甲午战争中的旅顺惨案和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时的济南惨案。

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进犯徐州,国民政府组织了抗战以来历时最长(5个月)的会战──徐州会战。(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4.徐州会战

当时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分别阻止在山东的临沂和台儿庄。

对照《台儿庄战役示意图》,对战斗经过做简要描述,重点强调该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胜利,它使日军无法打通津浦线路,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李宗仁将军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电子屏幕展示李宗仁的照片,播放《血战台儿庄》电影片断,增强教学效果。

请学生总结以上三次会战的结果,教师说明都以国民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局呢?(由此导入下一个环节)

5.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教师解释何谓片面抗战路线:不发动群众,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路线。这样做的恶果必然是: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相继失利,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刚才学习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组织的四大会战,对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表现,我们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出要点,并逐条在电子屏幕上展示:第一,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第二,除个别战役外,总体上中国打的是败仗;第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的悬殊;第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我们了解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战表现,也分析了导致其失败的原因。然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实施抗战的呢?(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洛川会议

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洛川召开会议,制订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抗战路线,即全面的抗战路线。

教师在此要强调在抗战中,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但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在不同时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洛川会议以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电子屏幕展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在讲解时以歌曲《到敌人后方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间,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对照地图讲解清楚:

(1)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华北):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2)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请思考“比较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所执行的两条抗战路线有什么不同”,教师归纳后说明:

(1)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须的民主自由权利。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2)抗战的结果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士。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3)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以防威胁其日后的统治。全面抗战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正当国共两党第二次亲密合作,全国人民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中时,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且这声音极有可能会破坏团结和抗战。为此,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这篇。(导入下面内容)

五、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教师注意讲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到处散布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认为由于中国武器不如日本,再战必亡;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则宣传依靠英美帝国主义的力量可以迅速战胜日本,提出“速胜论”。对于战争进程究竟会如何发展,中国怎样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于是,毛泽东的这篇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并且作出了科学而又精辟的分析:

以歌曲《歌唱祖国》为背景音乐,电子屏幕展示中日双方情况对比表:

国家

领土

战争性质

国际援助

基本特点

中国

正义、反侵略

多助

弱国

日本

非正义、侵略性

寡助

强国

分析结果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最后胜利属于中国人民。

【本课小结】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以后,在这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中华民族各阶级和阶层抛弃前嫌,最终走到了一起,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由于国民政府执行片面的抗战路线,正面战场节节失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的抗战路线,开辟了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及最终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在国民党“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迷雾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课堂练习】

电子屏幕展示下面两段课本中的材料,请学生分析并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声明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有没有彻底贯彻?为什么?

参考答案:(1)“八一三事变”。(2)没有。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无法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以失利告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教学过程说明】

.本课讲述的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内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教学中适当加人背景音乐和影像资料,将会使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而又难以磨灭的印象。

2.本课所涉及到的战役比较多,学生很难有深刻的认识,用多媒体制作动态的地图将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电脑技术要求比较高。

3.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设计中始终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方面。

4.通过要求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和“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全国抗战开始

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卢沟桥事件”,即“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开始。

国共合作实现

①中共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抗日;蒋介石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②八一三事件,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③中共改西北红军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两党抗日

国民党正面战场

组织会

①淞沪会战:上海失守。

②太原会战:忻口战役阻击日军。

③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共产党敌后战场

全面抗

战路线

937年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开辟敌

后战场

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平型关

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发表《论持

久战》

时间

938年

内容

①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战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②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是胜利的保证。

意义

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为人民指出抗战的正确道路。

第11篇: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9日下午在政协礼堂接见了电影《辛亥革命》摄制组主创人员。贾庆林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电影《辛亥革命》全景式反映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塑造了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和革命先驱们救国救亡、英勇不屈的动人形象。运用影视艺术浓缩跨越百年的激荡风云,再现彪炳史册的千秋人物,对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革命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摄制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创作、精益求精,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新华网》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都陆续展开,如兰州举办了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先驱诗词名言书画展;天津史学界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南开大学举办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黄埔论坛;福建省委举行了《辛亥革命福建志士图片展》;广州举办书画展、拍摄电影《英雄·喋血》、播出纪录片《黄埔军校》等十大系列活动;上海影视公司又拍摄了《辛亥革命》,并收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接见等,这一条条新闻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百年之前的岁月。

靠窗坐着,偶尔出神的想想,一个个革命先烈正义凛然的熟悉面孔,一声声激愤人心的爱国口号,一道道饱含沧桑的岁月深沟,都好像把我们带回了从前,一瞬便逝去的时光,在眼睛闭合与睁开的瞬间,犹如隔世。历史的那段记忆,都跟随季节一起流进了脑海最深的那个地方。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以袁世凯上任大总统而结束,虽然它未能将历史的任务完成,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其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改变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如此巨大,理应拥有我们的纪念,但是我们大学生究竟该如何去纪念它呢?

首先,我们应该主动走进图书馆,进入百度,通过广泛阅览相关资料让历史客观的重现,并且在不带任何个人主观因素的情况下正确评价它,可以深入地了解其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方能产生一种将其纪念并且传承的主观意识。如果只靠内部人员的宣传将其传递,那只是浪费气力洗刷油彩和涂彩笔墨。这个世界,不该是“前人负责革命、后人负责纪念革命”那么简单。

其次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不能武断的说它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然而其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在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改变,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方面没有了老爷、大人,而是小姐、先生;没有了旗袍、长衫而是中山装;没有了等级之分而是人人平等„„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积极进取,好好把握在大学里各种可以学习的机会,不断整顿自己,开拓进取,虚心求教,寻求改变,就如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我们理应在努力完成自己学业的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动态,反对一切分裂行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振兴中华的重担,勿忘国耻,热爱和平,追逐梦想,奔向远方。

如今的我们或许还没有能力将伟大的历史使命进行下去,但作为一个伟大民族的继承人,我们必须努力完成学业,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争做先进个人,做个合法公民,我们要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更大的力量。

第12篇: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发生了在本质上有别于过去八十余年的一切革命运动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运动的指导力量,五四运动因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它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离不开研究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区别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标志。“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作为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和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有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造就了一大批为民族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国工人阶级为声援青年学生,也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并发挥重大作用。所以,“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五四

第13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7月28日)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全力支持奥匈帝国,鼓励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作战。俄、法则公开支持塞尔维亚。英国玩弄两面派手法,一面向德国表示将不卷入战争,一面怂恿俄国对德国进攻,以打击和削弱自己的主要对手德国。奥匈帝国依恃德国的支持,7月23日,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内容是:要求制止一切反奥宣传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官民,并由奥匈当局派人共同追捕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等。尽管塞尔维亚接受了除最后一项以外的全部要求,奥匈帝国仍于7月28日悍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第14篇: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点认识

托克维尔探索“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关系时, 似乎是要弄清楚造就这场

革命的历史原因。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 大革命就是旧制 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托克维尔认为“革命只是 规范了和调整了一桩大事业的效果并使之合法 化”而已。也就是说他认为大革命并没有使社会 或国家发生什么根本的改变, 大革命没有缔造一 个新的民族, 没有打造一个新的法兰西。

传统的观点认为, 哪里的压迫愈重, 哪里出 现的反抗就愈激烈, 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 革 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 当时 的法国事实上并不是革命发生的典型时代, 日常 生活并不算穷困, 统治者与下层社会的矛盾没有 激化到必须改朝换代的地步, 政治上相对开明, 民间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 王室也在进行不紧 不慢的各种程度不同的改革, 所以在第三篇第四 章, 托克维尔就指出了“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 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 命的到来”托克维尔的论述给我的理解就 是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其实就是路易十六改革的 继续和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在大革命前, 法国已经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 命: 农民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 而且已变为土 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 农民对残存的封建 权力就更难忍。作为土地所有者, 农民才会对封 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 慨; 另外, 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利, 贵族的

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 也就是 说, 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 而是封建制度

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实际上他认为是政府本身 的作为加速了大革命地爆发。托克维尔通过对旧 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研究, 认为旧制 度其实是两种体制的复合体, 一方面是日益衰落 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 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 的中央集权制, 而且, 相比之下, 托克维尔认为, 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 主要是中央 集权制的作用。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 托克维尔 认为, 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 而是旧制 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 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在王权中央形成 了一个集行政, 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利 机构, 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 府的全部权力, 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 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 更有甚者, 旧制度实行官 员保护制。这样, 中世纪各地区, 各人民团体和个 人的统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在这里, 托克 维尔把政治专制和行政集权混为一谈了。托克维 尔承认, 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 就, 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能 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 他也发现, 这种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 源, 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的。结果这就导致了 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 而这种绝对依 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 当中央政府不能 够满足人民心愿时, 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 端仇恨。由此, 托克维尔得出结论: 高度的中央集 权制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

第15篇: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郎咸平先生多次说中国即将发生全面危机,这次在某地演讲,进一步使用的词句是“危机正在爆发,银行(行情 专区)业首当其冲”。金融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现象。比如,这个国家货币市场利率会急剧提高,因为银行资金奇缺、亏损破产、支付提款必然大量借款,而此时货币市场必然资金奇缺,利率奇高。这种现象在目前中国货币借贷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丁点的趋势。又比如,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必然会出现大量资本外逃,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困难,本币贬值等一系列连带现象。可是,国际国内统计数据都表明,中国近几个月国际收支顺差,境外资金流入流出正常范围,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占款又在增加。这种现象正常人不用研究,一目了然。如果这叫金融危机正在爆发,那么全世界不是天天生活在金融危机水深火热状态吗?

那么,郎咸平先生说中国正在发生危机,究竟有什么根据呢?从各大网站刊登讲话内容看大体有三点。其一,交通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跌破发行价和净资产标志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危机正式爆发。其二,许多地方政府出现债券还款违约问题,大面积违规,付不出利息。其三,地方政府向银行体系外借钱,影子银行30万亿。上述三大根据根本不值一提。其一,近三个月内银行股价平均涨幅30—50%,按照郎先生的逻辑,银行股价上涨应当是危机消除,怎么首当其冲爆发危机呢?众所周知,内地银行股价长期低迷与股市体制有关,银行股价涨跌与银行业是否危机不能划等号。其次,说中国地方政府出现“大面积”违约,请问该数据从何而来?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出现“大面积”违规,那么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必然大幅上升。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和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看,内地银行业不良率稳定在1%的区间内,全世界最低。如果郎先生拿出证据说明该数据造假,那么郎先生所说“大面积”违约才能成立。其三,说银行体系外有30万影子银行产品危机的话有两点疑问。第一,影子银行特点是统计、监管和期限三大缺陷。在无法统计的情况下,说30万亿影子银行,危机根据不足;第二,即使银行体系外有30万亿影子银行产品,也不能把它与危机划等号,这些产品大部分是实际项目的需求,银行不贷除了贷款规模有限外,就是怕风险。这些风险转移到表外,或银行体系外,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反而利大于弊,影子银行违约案例天天有,处处有。就像银行坏账也是天天有,行行有,但只要违约率控制在一定幅度,也有统计标准,完全与金融危机或银行危机是不同的概念。

第16篇: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

─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摘要:《旧制度与大革命》分析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成因,不是注重史实的叙述,而重点是在分析如此突如其来的大革命的成因。托克维尔以开创性的视角将旧制度与大革命联系起来,看到了大革命对旧制度的继承,尤其强调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产物。

关键词:托克维尔;旧制度;《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托克维尔生平

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1835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以出版《论美国的民主》一举成名,成为了世纪中期法国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此后,在去世前的1856年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解释法兰西民族的命运。

在这本书里,人们看到的不是以往对于革命史的长篇叙述,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革命爆发的缘由,用托克维尔的话说,他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作为贵族家庭出生的他不是对革命的激烈批判,而是超常冷静地思考。他既看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中的意义,也冷静而不偏激地去探寻大革命为什么会爆发,以及革命的走向和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对法国大革命进行的社会学分析,更是对革命者要摧毁的“旧制度”,以及革命后“旧制度“又不断重建的现实而作出的历史性透视。

《旧制度与大革命》自出版以来,在欧美国家极为畅销,出乎作者意料,他说过: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正统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王室的糟糕画像…...;只有自由的朋友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托克维尔一种独到的视角,运用问题研究和比较历史的方法诠释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愧为一颗闪耀的“历史珍珠”。

二、大革命是旧制度的延续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在人们心目中是进步的象征,所以人们一想到它,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将一切旧制度都打倒、推翻的景象。因此,人们常会有一种定势的思维,以为大革命与旧制度是截然对立的。而托克维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联系,看到了大革命对旧制度的继承。

“旧制度”主要指的是1789年大革命前法国一种存在了两三百年的号称“绝对君主制”的政治体制。所谓“绝对君主制”,是一种类似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兴起于世纪末的西欧各国,并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达到了巅峰形态。大革命起因于“旧制度”作为革命的反题,是被完全否定的。托克维尔从这里突破,从而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在深入研究旧制度的权力结构之后,托克维尔指出:“如果认为旧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 [1] (P156)他发现,旧制度一方面是日益衰落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正是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发。

这种因果联系恰恰与人们想象的那种“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方式相反,而是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发生的。托克维尔通过比较研究,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怪异现象:“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1] (P64)就欧洲而言,法国当时并不是封建权力压迫最深重的地区,相反,它却是封建权力压迫最轻的地方。这是因为法国早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基本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力就更难忍受。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慨;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力,贵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也就是说,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而是封建制度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封建制度已不再是一种政治制度,但它仍旧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庞大的一种。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人们说得有道理:摧毁一部分中世纪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 [1] (P72)不过,相比之下,托克维尔认为,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作用。托克维尔认为革命者从旧制度那里继承了很多,而他特别强调、特别重视的则是中央集权制。许多人认为中央集权制是大革命和帝国的创造。托克维尔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产物;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惟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1](P74)因而大革命虽“扫荡了旧制度的众多体制,却巩固了中央集权制”。[1](P100)具体说来,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体制:国王当然是权力的中心,所有事情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在靠近王位的地方,御前会议是拥有特殊权力的行政机构,它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作为中央政府在巴黎的唯一代理人,总监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在地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省总督拥有全部统治实权;总督之下,又有由他任命的总督代理。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王权中央形成了一个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力机构,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府的全部权力,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更有甚者,旧制度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这样,中世纪各地区、各人民团体和个人的政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托克维尔承认,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就,是旧制度下“所有活着、动着、生产着的东西”的“新的根源” [1] (P57),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且能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也发现,这种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源,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之的。“由于中央政权摧毁了所有中间政权机构,因而在中央政权和个人之间,只存在广阔空旷的空间,因此在个人眼中,中央政府成为社会机器的唯一动力,成为公共生活所必须的唯一代理人。” [1] (P107)结果,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而这种绝对依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当中央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心愿时,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端仇恨。由此托克维尔得出结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和巴黎的至高无上地位,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托克维尔还发现,正是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造成法国阶级分离的加剧,使法国社会变成一点即炸的火药桶。首先,三级会议的停开,使得第三等级(主要指资产阶级)与贵族在公共生活中再也没有联系。其次,与一般人们想象的相反,贵族的种种免税特权不是中世纪的遗存,而是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结果。王权逐渐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但是,为了安抚与王权对立的贵族阶级,作为一种交换,“自15世纪到法国革命,免税特权一直不断增长”。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尤其是免税特权彻底导致了资产者与贵族的不平等和互相孤立。再次,为了获取免税特权,资产者设法住进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职位,这就导致了资产者和农民的分离。最后,农民成了被遗弃的阶级。不仅其他阶级都离弃农民,而且政府对农民极其冷酷无情:把各种捐税徭役负担强加给他们,以严酷的司法对待他们。各阶级之间彼此隔离的恶果,一方面是“再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约束政府, (但)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援助政府” [1] (P171),也就是说,政府实行分而治之,最后陷入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是,分裂的不同阶级彼此形同路人甚至仇敌,“在被重重障碍长期隔绝之后彼此重新接触时,他们首先触到的是他们的伤痛处,他们重逢只不过是为着互相厮杀。” [1] (P145)有的评论认为,托克维尔不是把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是把中央集权制看做是导致大革命的主要原因,这颠倒了主次关系。其实,托克维尔对经济基础的研究是开创性的。索布尔指出:“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十分重视土地问题和封建问题,也许更加重视所有权问题,这种好奇心在他那个时候是新颖的。” [2] (P86)而且,不难看出,托克维尔对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的分析,远比割裂地排列经济和政治情况更有说服力。

三、总结

根据以上概述,我们不难看出,托克维尔在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中发现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正是论证这个命题而展开的。托克维尔并不否定大革命的功绩,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它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同时,法国大革命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只是以突然的方式完成了长时期才能一点一滴完成的事情。

托克维尔的解释十分丰富精彩,其范围涉及了经济、政治、思想、宗教等方面,其中包含的政治观点、研究方法,不仅对于西方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后来其他超出史学研究领域之外的许多研究都具有启示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旧制度与大革命》颠覆了我对大革命的认识,托克维尔不同于传统史学家,对大革命高度颂扬,将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立区分,他以一个贵族的立场为视角,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强烈反对专制,却也摆脱不了作为贵族本身的局限,他突破以往对革命史的长篇叙述,虽然在本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榷,比如对王权作用的评价、农民的贫困化等,但至少他突破固有的狭隘性,打破思维定势,值得我们去借鉴,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但通篇阅读下来,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反而能够提起你的阅读兴趣,著名的比较历史学家J.J昂佩尔评价道:“在他的的作品中,严肃而不排斥精巧,在进行高深的思考的同时,读者会遇到描述性的奇闻轶事或化义愤为讥讽的辛辣笔触”。

第17篇:火山几点爆发的故事

“今晚月亮上升到最上方的时候,火山就爆发啦!”大嗓门的乌鸦从窗外飞过。

“赶紧收拾,你这只懒兔子!”兔妈妈上蹿下跳地忙活起来,速度快得像撞进屋子的闪电。

火山爆发是我们最期待的事,因为它喷出来的不是岩浆(jiāng)而是美食。鹰大叔说它曾经喷出过草莓派,树爷爷则说它喷出过数不清的毛毛虫让鸟儿们吃了个够。

动物们眼巴巴地等在火山脚下。眼看月亮就要升到最上方了,想起树爷爷的话,我赶紧祈祷(qídǎo):“不要毛毛虫不要”

这时,隐隐约约的轰隆声传来,而且越来越大,突然“嘭”一声,一团黑影从火山口射出来,然后飞快地散落下来。

“是野果吗?”

“肉松?”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猜测着,眼尖的老鹰已经给出了答案:“天哪!是猫咪!”

猫咪?!

据说森林里曾经出现过一只猫咪,它机灵矫(jiǎo)健爱捣蛋,连狮子也被它耍得团团转。这种生物可不会成为谁的食物!

大伙儿似乎想起了那段不愉快的回忆,都惊慌地逃散开去。

“喵!”一只猫骑在了老虎泰哥的背上,尖爪子抠(kōu)进了它的皮肉里,痛得泰哥眼冒金星四处乱撞。

“喵!”一只猫落到了老鼠们的蘑菇村庄里,它随意溜达几步,蘑菇屋顶就都被踩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窟窿(kūlong)。

“这是一场灾难!”天亮了,一身伤痕的泰哥沉重地说,“森林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必须驱逐恶魔,保卫森林!”

“驱逐恶魔!保卫森林!”整齐的口号在森林里响起。

我也热血沸腾了,斗志昂扬地拿起我的胡萝卜剑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突然泰哥把我拎起扔到一边,说:“我们不需要随军食物。”

我生气了!我一定会让你们知道小兔子也有大用处!于是我独自冲向了火山口。火山造成了灾难,就该由火山自己来承担!嗯,就是这样,我去和它讲道理

突然,一只黑猫出现了!它盯着我,然后一步一步,缓慢地走来。

我决绝地看着它,然后缓缓举起我的胡萝卜剑——“请吃了它,我是来给您送食物的,大王饶命!”

估计是我双腿跪地双手捧着食物的模样感动了它,它温和地说:“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啊。”

“我喜欢吃胡萝卜蛋挞(tà)、胡萝卜派——”下意识报出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后,我突然一顿,“你给我做?”

“我的手艺很好的,做草莓派是相当拿手的哟!”黑猫得意地说。

等等,草莓派“你住在火山里!是你让火山喷出了食物?!”我激动地说。

“当然了!我们馋猫一族都是美食家呢!”它的胡须翘了起来。

原来如此。“那”我指着身后鸡飞狗跳的森林吼道,“喷出来这么多猫咪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曾经有只猫让整个森林都陷入了噩梦吗?!”

“知道啊!”它歪着脑袋说,“那就是我呀!”

“噗”我差点喷出了我的兔牙。

原来它就是那只猫,它爱玩,得罪了森林里的很多动物,于是就悄悄躲进了火山里,和馋猫族的同伴们做出许多食物来给大家赔礼道歉。

“我觉得现在差不多可以被大家原谅了,就和馋猫们一起回到森林,以为这样就能愉快地和大家玩耍了。”黑猫说。

“哪里愉快了!”我吼道,“泰哥快被猫挠死了!”

“它是想给泰哥按摩!”黑猫说。

“蘑菇村都被毁了!”

“它想帮它们修屋顶!”

这场森林的浩劫最终在黑猫的召唤声中结束了,没有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火山终于恢复了正常,喷着一次比一次美味的食物。于是大家又像往常一样期待起火山的爆发了,除了我,因为所有美食我都已经提前试吃过了!

第18篇:癌症爆发前的信号

癌症爆发前的信号

1)肺癌和肝癌

五年不发烧的,小心肝癌和肺癌,这种人好象身体很好,不发烧,其实是免疫力太差了,身体机能下降了,对致病的因素没反应了。

夜里1点到三点老是醒,小心肝癌,3点到五点老醒的小心肺癌,这一般会发生在查出来的2到3年前!

女性血虚燥热的,例假时老是手心热,被误诊为肺火大的,老吃泻肺火的药,泻过了易得乳癌。

2)乳癌

俩乳房明显不一样大的易得(所以最早时国家招女公务员时有规定,这种乳房不一样大的不要,后来网上报纸上说是歧视女性,因为国家不能明说,被迫取消了。)

来例假是爱生气的或有难过情蓄的,不得这病,也会得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

3)大肠癌

长期大便干燥的,大便带血了,每天大便次数增多了,有时会拉出粘膜状的人。

这时千万要让大便变稀,可用饮食与中药来做,因大便老是干的,在肠子里不好下来磨擦力太大,一旦刺激到肿瘤,会使肿溜生长增快! 4)等等,不再说了

凡是胆固醇高的,身上脸上长粉刺的,绝对不长癌!(不是让大家吃胆固醇高的东西啊)

凡是两年不长粉刺的,(吃大量辣椒都不长的),平时老到点不饿的,脚藓突然不痒的,皮肤老是觉的热而体温不高的,皮肤变紧但却没弹性的,每天下午低热的,赤脉贯瞳的,脸变的发青的或黑的都要小心了。最好早查,查不出来也要好好养着,因为肿瘤小时查不出来。当然不一定都是癌,小心养着就好了,反正身体是自个的!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胞,只要你免疫功能强就没事,所以溺爱说:癌症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得了癌的,发现的早最好别手术(这一段谁爱听就听,不听拉倒),手术再成功也白搭,因为癌细胞会随血液和淋巴转移,因为得癌的人不用问,免疫力肯定差,动了手术再伤元气!会更差,癌细胞转移后,还会卷土重来。到时你更拿它没办法!化疗放疗是好坏细胞一起干掉,所以很多人是化疗化死的,放疗放死的。还不提它会让病人没食欲,没胃口,这样一来病人吃不上营养就供不上,哪来的足够的白细胞?这也是化疗前医生让你查白细胞的原因。所以,手术,化疗,放疗也叫对癌患者的必杀三招!

得癌的别吃辣的,别吃活血的东西,别喝酒,要避房事,要有乐关的心态!别用免疫疗法,用了看着也胖了,脸面也好了,死得更快,而应增强胃气才对! 消除癌的小血管才是正道!而这需要的是你自身身体的机能来做!

(忘了一点,前列腺癌的是脚冷,感觉从骨头里冒寒气.握握手就知道是不是误诊,不是握脚,坏笑) 再加一条,老人满头白发无故又变黑的. 身上长白斑的是有肿瘤,癌的人喜冷

另外足太阳膀胧经上的两组穴位:一对是反映全身恶性肿瘤信息的穴位,为“新大郄穴”,该穴位于大腿后侧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中点,外开 5 分下 5 分(同身寸)处;另一对反映全身良性肿瘤信息的穴位命名为“新内郄穴”,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中点,内开 5 分,下 5 分(同身寸)处。拇指按在穴位上有压痛者即为身体某处癌变,如果该穴有结节,提示肿瘤已经形成。各位老师在诊断其他病的同时不妨查一下这个穴位,以便发现早期癌症。

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些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和便于临床诊断,下面仅就新大郗、足临泣、脾俞、温留、阳陵泉等穴位作一些距体说明:新大郗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有癌症,但还不能做出定位诊断,只有配穴才能做出定位诊断。

如新大郗穴配石管下腧,诊断石道癌,配肺俞诊断肺癌,配肝俞诊断肝癌,配中脘、承满诊断胃癌,配胰俞、地机诊断为胰腺癌,配生殖点诊断前列腺癌,配次髎、带脉诊断子宫癌,配天俞、大肠俞诊断为直肠癌。 足临泣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患者有结石症,配胆囊点诊断胆石症,配子宫穴诊断肾盂结石,配盲俞诊断输尿管结石,配大巨穴诊断膀胱结石。

温留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消化道有穿孔,配肝俞石管下俞诊断石道静脉曲张出血,配中脘、左承满,右溃疡点诊断溃疡穿孔,配中脘右溃疡点,右梁门诊断十二指肠求部溃疡穿孔,配天俞、大肠俞诊断肠穿孔。

脾俞出现压痛或凹陷时,说明患者肌胀力低下,可能患有内脏下垂方面的疾病,配肝明穴诊断肝下垂,配太溪诊断肾下垂,配下垂点诊断胃下垂,配子宫穴、次髎、带脉诊断子宫脱垂。

阳陵泉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消化道出血,但不能定位,配中脘、左承满诊断胃出血,配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配阳陵泉穴诊断肠出血,配天俞、大肠俞诊断直肠出血。阴阳陵泉穴位比较明感,一般在“两个加号”以上者才能诊断。

有些穴位压痛反应剧有双重形如透风穴出现压痛时,“一个加号”是头晕,“三个加号”以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地机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下为四肢乏力,“三个加号”以上为急性胰腺炎。肝炎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内,说明目前肝功能基本正常。

第19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反思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之后,感慨很多。本节课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备课非常仔细。但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时间及内容的协调上就不是很好。

此部分是两课的内容,因为课时紧张,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两课的内容,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因为课堂容量的增多增加了知识巩固的难度,也给课堂练习带来了麻烦。比如前面二战的开始、扩大及进一步扩大就讲的非常详细、充足,但在后面二战的转折和结束时,却显得有点局促,感觉进行的有点快,所以有的学生就反应的不是很快,使得我的讲课也有些被动。结果很显然,当堂检测时间很少,有的班甚至没来的及,这势必对下节课的内容带来了压力,细想想,应该跟分成两课讲的效果差不多。可以说这也成了本节课的一大遗憾,只能在下节课再次补充并强调了。

希望在以后的上课中,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使得自己的课能够得到改善。

反思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基督教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

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反思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我讲的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体现了新课改理论,也真正作到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也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下就是我对这节课所做的课后反思,这里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一些值得缺憾的地方。我首先来谈谈值得肯定的地方:

1、在讲新课之前,我先复习上节课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使学生能迅速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还给了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人,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比如,让他们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对二战进程中的全面爆发、扩大及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研讨与>总结,这都是让他们自己去主动完成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

3、整节课总共是设计了四道动脑筋的思考题,比如,对二战爆发原因和战争性质的讨论,我都是尽可能发挥学生们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分组讨论、归纳与总结,作为教师的我只是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起到学生组织者、引导者与服务者的作用。这样的讨论题由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与互动。

4、整节课的教学中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真正作到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参与意识。在课堂中对一些学生的大胆言论我也不妄加评判,而是由学生们自己去评论,这样形成了一种热烈积极、各抒己见的研讨气氛。另外我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兴趣。

5、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采用了情感化教学,尊重和赞赏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的求异、求新与创新。比如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的讨论,有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此我和其他学生都给予热烈的掌声予以赞赏,即使有些不合乎逻辑的观点,我也不立即予以否定,而是作为问题留给学生在下课继续讨论。

以上就是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我也有一些缺憾的地方:在课上对有些问题的探究、分析还不是很充分、很到位和很具体。这是我的一个值得缺憾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弥补这个遗憾。但通过练习可以看出我还是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它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教训,希望我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发扬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反思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今天是讲二战爆发的历史。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天二战史的资料,比如莫斯科保卫战,不列颠之战等等,当真正接触这些资料之时,突然感觉历史是这样的生动,并非象教科书上所写的那样枯燥无味。我突然想,要是学生能亲自读读这些东西,或许能打动他们,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我也感觉到,是学生读的东西太少了,特别是关于历史方面的东西。没有丰富的史实做奠基,他们怎能对书上精辟的描述理解,进而产生兴趣呢?

上课了,首先在语调上较以往有了一些改变,有意识的让声音变得抑扬顿挫,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仿佛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特别是几个男生,他们给随着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在逐步的回答,我感觉到已经开始调动起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心里有些高兴。以往的平铺直叙讲课所带来的不愉快,仿佛倾刻间消失。

当讲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之时,特别对之加以了润色,德国的海狮>计划,伦敦上空的轰炸,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挫败德军的进攻、斯大林钢铁般的意志、莫斯科红场的阅兵、苏联人民为保卫莫斯科所做的英勇斗争等,感觉学生在和我一起回到当年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感觉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在那一刻之间。

这一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没有以前的那样沉闷,但是又感觉,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之时,又怎样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呢?比如对二战原因的分析,对慕尼黑阴谋的认识,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理解,对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过程、作用的分析认识,由于时间问题,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更深入的分析。而这些都是考试所要考到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样的矛盾呢?

要做到这些,我想只有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一步步提高,让历史课真正变成有趣味的,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堂。

第20篇: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设计 灯塔市实验中学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备人:那春儒 辅备人:徐世友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要求】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目标达成】

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 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知道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 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难点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展示】

历史上的今天 【情景导学】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珍珠港 影片导入 )

【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解答如下问题:

1、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2、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 【合作探究】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同时也是对当时存在的被英法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 【感悟提升】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设计 灯塔市实验中学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1.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2.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能够安心睡觉了么? 【训练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逼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现,眼睁睁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么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拯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丘吉尔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的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服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思考:

(1)材料

一、

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

(2)在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

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教学后记】

《爆发读后感.doc》
爆发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