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读后感

2021-08-13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秦兵马俑读后感

秦兵马俑读后感

(二)

《秦兵马俑》一课主要写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厂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总面积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七多个。真是好壮观呀!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她们的形状众多,有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将军。有体格健壮披挂盔甲手持兵器的武士俑,有身着短甲下身着紧裤口,右手持弓箭的骑兵俑。不止这些就连骑兵俑骑的马都做得栩栩如生,那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每时每刻都听着主人一声令下,就散开四蹄,踏上征程。它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精美、漂亮,希望我有时间也去看看那精美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读后感

(三)

读了《秦兵马俑》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它位于陕西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规模宏大,陶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他们神态各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先的英雄气概,我今后要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给国家做奉献,我相信我能行!

秦兵马俑读后感

(四)

学完《秦兵马俑》这一篇文章,我了解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兵马俑规模宏大,宏伟气势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兵马俑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祝贺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是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学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英雄才能,我们的祖先得得聪明智慧,我们社会的进步的纽带!

推荐第2篇:秦兵马俑读后感

秦兵马俑读后感

(一)

我看过一篇课文《秦兵马俑》,它是我国着名的旅游胜地,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的历史文物。也是我国最自豪的大型雕塑。

秦兵马俑宽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四十多个学校那么大,坑内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兵马俑近八千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目啊!光一号坑就有六千多个!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这真像秦始皇率领的千万大军前去迎战,杀得你死我活……

兵马俑不但宏大,而且兵马俑的神态端庄,栩栩如生。只见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有的手握宝剑,有的我手持长矛,还有的手拿长刀……他们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久经风沙,重任再肩。

再看那武士俑,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战靴,手持各种锋利的的武器,整装待发。

接着就是骑兵俑,他们身着短甲,下身着紧裤,足登长靴,右手持绳,有的左手持弓箭,有的左手持长矛,还有的左手拿着斩马刀,各各威风凛凛,身后站着几匹体格健壮肌肉丰满的宝马,看那神态,好像随时上马冲杀……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微妙微翘的模拟军真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兵雄兵百万。战车前生的雄伟气势,形象的展现了中华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读后感

(二)

上学期,我买了一本名叫《秦兵马俑》的文章。

上《》面主要写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厂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总面积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七多个。真是好壮观呀!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她们的形状众多,有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将军。有体格健壮披挂盔甲手持兵器的武士俑,有身着短甲下身着紧裤口,右手持弓箭的骑兵俑。不止这些就连骑兵俑骑的马都做得栩栩如生,那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每时每刻都听着主人一声令下,就散开四蹄,踏上征程。它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精美、漂亮,希望我有时间也去看看那精美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读后感

(三)

昨天晚上,我们学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秦兵马俑》,学了这篇文章,让我记忆很深。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它位于陕西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规模宏大,陶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他们神态各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先的英雄气概,我今后要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给国家做奉献,我相信我能行!

秦兵马俑读后感

(四)

昨天晚上,我们语文资源上出现了一篇文章——《秦兵马俑》,我直到现在还记得这篇课文。因为这篇课文具有吸引力。

学完这一篇文章,我了解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兵马俑规模宏大,宏伟气势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兵马俑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祝贺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是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学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英雄才能,我们的祖先得得聪明智慧,我们社会的进步的纽带!

推荐第3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高玉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继续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读写结合,展开想象,写出你所观察到的兵马俑的不同形象和感受。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4年,当打井的铁镢为世人撩开了一角神秘的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的竟是一支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的军团,这就是秦兵马俑。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哪一段话,把文章连在了一起,概括了全文? 5.(出示过渡句)(齐读)。

6.这段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过渡段),承上的句子是——(板书:规模宏大),启下的句子是——(板书: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同学们,注意过渡段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二、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一)初入兵马俑,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圈圈画画。

要求:组长主持,组员先谈体会再朗读。 1.学生自己感受,圈画。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请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小组觉得秦兵马俑的规模非常宏大,请听听我们小组的某同学的解读。

预设2:我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预设3: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预设4:这一段用了很多数字,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师补充1:仅以一号坑为例,总面积是1426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篮球场是400平方左右,这差不多是我们篮球场的35倍呀,放6000个兵马俑,那是我们学校总人数的六倍呀,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朗读。 师指导: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5.观看视频,将让你感觉震撼的地方拍照拍下来(利用白板拍照功能),再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6.生操作,谈感受。

(二)走近兵马俑,感受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同学们,初入秦兵马俑我们就看到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雄伟气概,现在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亲自与每一个兵马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你读到了它们什么特点?(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感受类型众多

1.快速阅读课文的3-10小节,找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用横线画下他们的名字。

2.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你能看到哪种兵马俑,请你用笔写在白板上。 学生板书: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拏手、马俑 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 ▲感受个性鲜明

1.再让我们来到它们身边,与它们亲密接触,感受它们鲜明独特的形象。 2.要求:

(1)自由朗读4—9小节。

(2)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每个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再用你的朗读声来表达。 3.自己读书、概括 4.小组内交流。 5.小组汇报 预设1:将军俑——威风凛凛

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师补充:将军俑的高度都在1.95米左右。生读,男生读。 预设2:武士俑——威武凝重

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生读,女生读。

预设3:骑兵俑——勇猛善战

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生读,生评价,再指名生读,齐读。

预设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小组读) 谁愿意来拼一拼?(利用白板拖动的功能)

预设5: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蓄势待发,小组读) 台下生补充1:马 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小组读)

师补充: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参观到马俑的时候,问:“我可以摸一下吗?”在得到允许后,里根轻轻将手放在马背上,从前往后摸,一直摸到马的屁股停下来,他拍了一下马的屁股,扭头问:“它会踢我吗?” 问:里根总统为什么会这么问?(说明制作逼真,令人惊叹)齐读。

预设6:这里有几张图片,请你鉴别一下,这是什么俑,说说你的依据。

推荐第4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性的状物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课文的背景内容厚重博大,易于教师联系拓展,尽情挥洒。本文结构严谨,文章的起、承、转、合,环环相生,丝丝入扣,易于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结构等关键处的联系自读自悟,又快又准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2、过程和方法:通过默读、朗读,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前半部分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一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句弄清文章脉络。二是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给学生适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理清结构: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弄清脉络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朗读—想象感悟—信息反馈—感情朗读 个性鲜明:朗读—感悟—想象拓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秦俑的发现》视频,让学生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有个简单了解。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塑像)《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情况:一对文中要认识的8个生字进行检查。二是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进行集中检查。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2、默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过渡段)

兵马俑在哪里出土的?它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举世无双) 在课文最后一节中给它找个近义词,这种写法叫什么?(前后照应)

(三)自学指导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找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完成信息卡。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

(四)自学指导二: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图文对照,默读课文四至六节,并抓住不同俑的体形、衣着、披挂、神态想象。

2、读一读,演一演

3、补充其它类型俑,真正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五)品读赏析: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2、读了这一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

(六)拓展练笔:

1、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七)总结谈话,课后延伸,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推荐第5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及评析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89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及评析 教材分析: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和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词语解释: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思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自学提示:

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阅读思考: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

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

1、教师先充满激情地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想到西安的临潼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风采?请同学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看完后我要请你谈谈观看录像的感受。自评:在播放录像之前教师提要求,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观看录像,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放录像而放录像。

3、教师播放课件: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学生观看。[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自评: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秦兵马俑的宏伟的情境中,

二、落实重点,合作交流。

1、学习“规模宏大”。先让学生交流看录像的感受。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可以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充分的与同学交流,能进一步的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各自生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整个合作过程就会迸发创造的火花。]接着学生读书交流,在书上圈圈画画。再发表意见,学生补充,更正。

2、指导学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

自评: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的评价,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证明学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学习。

3、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师点拨。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课文精读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学生用笔划出后,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语体会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了解每一类兵马俑都制作精湛,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朗读,再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5、学习“个性鲜明”一段时,由于第十节语言优美,条理清楚,描写细致,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兵马俑的各异的神态,所以可以把这一节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表演、朗读、感悟。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可以画,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充分准备,上台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表现组员

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设计意图: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学习,人人奉献思维结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散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预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6、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第十节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这一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个总起句让学生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可以自设话题,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说,教师指导学生会说,及时鼓励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自评: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在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从言语的内化、组织到言语的生成表达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的过程。

三、整体把握,总结全文。

学完了,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假设学生是西安临潼人,要欢迎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兵马俑,作为导游怎样设计导游词呢?让学生抓住一点来说,如“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注意到导游先生或导游小姐的身份,注意语言的个性特点。[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从课堂上的学生到导游的身份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自评:学生自编自演,利用课本资源,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

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学生或上网,或上图书馆,或实地采访,查找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新闻发布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充分利用徐州汉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自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一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材简析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51

一、课文简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该句前一段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该句后面的6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先是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等,表现出“类型众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文中讲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个性鲜明”。 (2)对词语的理解。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在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久经沙场:“沙场”,战场。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神态自若: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殊死拼搏: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绝无仅有: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乘:读shèng,古时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分头搜集、准备有关秦兵马俑的图文音像资料。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以读为主线,按照预读准备(朗读课文,查字词典自学生字词,搜集资料)、自读探究(了解主要内容,批注感受)、交流研讨(讨论难点疑点,练习读出感情)、回读整合(交流课外资料,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四个环节组织学习。一是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资料等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把课堂时间大量花在词语理解、课外资料交流或其他的枝节性问题上,要着重引导学生交流重点问题,如,交流对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体会,畅谈阅读感受。

另外,还可以采用模拟导游的形式组织教学,或是抓住过渡段(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展开阅读。

3本课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课堂上要安排时间了解学生的巩固情况。有几个字笔画较多,如“瞰、率、靡、魁”,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认记。另外,有几个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准:匀称(chèn),身着(zhuó)短甲,撒(sā)开四蹄。

4引导学生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感悟“规模宏大”,可以从画面直观感受,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数据,

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如与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比较;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朗读课文和想象动作神态结合起来。+

五、相关知识

秦兵马俑 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众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铜车马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已被定为国宝,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由大小3 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课文中的图片即为二号铜车马)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总重量1 234千克。主体为青铜铸造,车马金银饰品1 720件,金银器总重7千克。它的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目前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驶。

———————————————————————————————————————

秦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课文除了讲―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3段

1、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

4、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4]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5、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6、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填空: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7、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学习过渡段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

(2)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造句。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一般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二、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分段。

(1)2~10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

(2)按两个方面给2~10自然段分为两段,过渡段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

2、概括段意。

第一段:总领全文。

第二段: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第三段: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段:总结全文。

三、学习

一、四段

1、指名读第1段。

(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3、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4]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

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兵马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4]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推荐第6篇: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评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3-11自然段,学习作者通过对兵马俑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所见、所想,体现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3.写法指导:品析第10自然段,学习如何借助神态利用所见、所想,进一步体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法。

4.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评论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学方式可由扶到放,在指导学生学会一种兵马俑的方式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的兵马俑。此阶段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对文本的体悟能力,因此可以将重点放在写法的学习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3-11自然段,学习作者通过对兵马俑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所见、所想,体现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写法指导:品析第10自然段,学习如何借助神态,利用所见、所想,进一步体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法。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目标评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1.2学时重点评论4.1.3学时难点评论4.1.4教学活动 2.精读课文3-11自然段,学习作者通过对兵马俑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所见、所想,体现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3.写法指导:品析第10自然段,学习如何借助神态利用所见、所想,进一步体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法。

4.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精读课文3-11自然段,学习作者通过对兵马俑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所见、所想,体现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写法指导:品析第10自然段,学习如何借助神态,利用所见、所想,进一步体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写法。

活动1【导入】

一、谈话导入,回忆旧知评论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课题。

2.这是一篇介绍兵马俑知识的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兵马俑怎样的特点呢?(学生交流)

3.这篇课文主要想向我们介绍兵马俑两方面的特点,这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

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齐读。

(2)课文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4-10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所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为了描写清楚“规模宏大”的特点,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 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来。

活动2【讲授】

二、体会“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评论

1.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为我们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特点的。

2.先请大家快速浏览4-10自然段,找找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交流: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再请大家细细品读这些兵马俑,它们又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圈画出来,可以在边上写写你的体会。

(一)学习“将军俑”(出示图文)

1.秦军横扫六国,一统江山。当时的将军们,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课文也先为我们介绍了将军俑。出示图片,这就是将军俑,在没有学习这篇文章前,你打算怎样向我们介绍它呢? 2.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将军俑的。(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指名读)

你们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关注外貌、动作、神态

3.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看,这位将军的外貌——(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多有大将之风。再看他的动作和姿势——(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多么威风凛凛。最后看他脸上的表情(——神态自若)这些都是作者所看见的。(板书:所见)

4.出示: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1)齐读。思考这句话又是在说什么。(是作者由所见,联想到的。板书:所想)这么一写,你觉得怎么样?(更加栩栩如生)

(2)作者通过所见,所想,将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了,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读出来来吗?

5.指名朗读。6.让我们一起抬头挺胸,当一回“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齐读)

总结:秦朝的能工巧匠们正是通过对兵马俑外貌、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雕刻,将类型众多的兵马俑们,雕刻得个性鲜明。而作者将所见与所想结合,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们鲜明的个性。其实,作者几乎每个兵马俑都用了这样的方法。请大家快速找找其他兵马俑作者联想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个兵马俑,作者所想的句子是什么)

过渡:依照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兵马俑。把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向同学介绍一下。

(二)武士俑(出示图文)

1.出示第5自然段。

(1)外貌体会威武:“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和身着战袍,套着铠甲,脚蹬战靴„„

(2)动作体会威武:手持各种武器体会“威武”的特点。“它们有的手握铜戈,有的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找出里面的动词。

·请学生做这几个动作,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都有“拿”的意思)

(3)从神态中,体会庄重的特点。

2.总结: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威武庄重的武士形象。

3.指名读。

(三)骑兵俑

1.出示第6自然段。你感受到了骑兵俑怎样的性格特点?

2.动作:找出表示“拿”的意思的动词。(执、持)

“随时准备上马冲杀”,感受骑兵俑勇猛善战的特点。

3.喜欢骑兵俑的一起读。(四)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1.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车兵俑分为驭手和军士,图上中间那位是驭手,边上两位是军士。

(2)驭手的职责是——,军士呢?

(3)瞧,他们的分工多明确呀,各自有各自的职责,这就是——

2.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1)弓弩手重点写了他们的动作,特别是神情——盯着前方,为得是?

(2)他们能随时射中敌人,得靠——专注的神情。

(3)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通过自己的联想,将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的个性特点,表达地具体到位。 3.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1)作者特别关注了马俑的外貌和动作,想到了“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生动地介绍了马俑的特点。

(2)齐读。(评价:愿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都能成为这样的千里宝马)

小结:这些兵马俑,类型不同,但写法有相似之处——点红每段后面的好像,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先写“所见”,再写“所想”。想想看,这“所想”能去掉吗?

提示:因此,我们在描摹人物的时候,除了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写想到的,这样,人物就更加生动形象。

(五)体会“模拟军阵”的栩栩如生

1.同学们,兵马俑为何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又个性鲜明呢?

2.出示第11自然段。你能找到答案吗?(引导学生关注“模拟军阵”) 3.原来,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兵马俑是按照当时的军阵来排列,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当时的秦国军队的风貌、国力的强盛,所以作者要这样写道——(引读第11自然段)

活动3【讲授】

三、感受“神态各异”评论

1.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绝非夸大其词,让我们再凑近一点,仔细端详,你又发现什么了呢?请大家自由轻读第十自然段。(板书:神态各异)

2.哪些句子描写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3.出示:它们神态各异:„„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描绘了这些神态?

·一组排比句

·这里有一组很明显的表示排比的词语:有的„„好像„„ (2)作者具体写出了兵马俑哪些各异的神态,再读,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圈。

·指名说。

·思考,神态后面的句子又在说什么?(作者的想象)

(3)作者描写各异的神态,不但写了所见,还写了——所想?(这样写能更让我们感受到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4.仔细品析作者是怎样写的:

(1)顺序:先具体写每一类型,再总写整体情况。(提示“有的”后面往往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描写)

(2)特点:不管是具体描写还是总写,作者都能将所见和所想结合在一起写,将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

5.男女生配合读,感受兵马俑神态的各异,以及作者语言的精彩。6.(出示四种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同学们,这些兵马俑神态各不相同,个性各不相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迥然不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看者这些神态各异的兵俑,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触呢?

·是啊,每一件兵俑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下,似乎都有了生命,有了思想,有了呼吸,在他们的手下,都苏醒了,走近他们,似乎都可以听见他们轻微的呼吸声。所以作者说(出示“每一件---艺术珍品”。“这在古今中外的---绝无仅有的”。

7.同学们,让秦兵马俑也活在我们心中吧,他们还有哪些神态,他们在想些什么呢?像作者一样,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也来写上这么一段话。

课件出示: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

8.交流写话。

活动4【讲授】

四、感情诵读,拓展升华评论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的风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3.是啊,文章最后一小节就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出示,齐读)

4.兵马俑的风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出示引读。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看过后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是最先参观兵马俑的外国政府首脑。当时兵马俑正在发掘,没有地方接待,李光耀说:“让我亲眼看一看兵马俑,就是最好的接待。”他足足看了30分钟,激动地说:“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也是炎黄后裔,也有我的一份。”

5.让我们再次自豪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1)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从对兵马俑的了解和写法的学习两个角度来谈。)

参考:《秦兵马俑》这篇课文主要从两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介绍“规模宏大”的特点用了介绍很多说明方法。介绍“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作者用了所见和所想,为了进一步体现他们的个性鲜明,作者还关注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用上了排比的手法。最后作者又概括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全文以“总—分—总”结构,完整、准确地表现秦兵马俑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这个暑假有机会可以和父母去一趟西安,相信你们能够有条理地向你们父母介绍秦兵马俑了。

活动5【作业】

五、拓展作业:评论

1.搜集秦兵马俑的其他知识,和同学或者父母分享。

2.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形式,介绍一处景点。

推荐第7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继续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读写结合,展开想象,写出你所观察到的兵马俑的不同形象和感受。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4年,当打井的铁镢为世人撩开了一角神秘的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的竟是一支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的军团,这就是秦兵马俑。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哪一段话,把文章连在了一起,概括了全文? (出示过渡句)(齐读)。

这段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过渡段),承上的句子是——(板书:规模宏大),启下的句子是——(板书: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同学们,注意过渡段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二、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一)初入兵马俑,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圈圈画画。

要求:组长主持,组员先谈体会再朗读。 1.学生自己感受,圈画。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请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小组觉得秦兵马俑的规模非常宏大,请听听我们小组的某同学的解读。

预设2:我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预设3: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预设4:这一段用了很多数字,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师补充1:仅以一号坑为例,总面积是1426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篮球场是400平方左右,这差不多是我们篮球场的35倍呀,放6000个兵马俑,那是我们学校总人数的六倍呀,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朗读。

师指导: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5、观看视频,将让你感觉震撼的地方拍照拍下来(利用白板拍照功能),再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6、生操作,谈感受。

(二)走近兵马俑,感受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同学们,初入秦兵马俑我们就看到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雄伟气概,现在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亲自与每一个兵马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你读到了它们什么特点?(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感受类型众多

1、快速阅读课文的3-10小节,找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用横线画下他们的名字。

2、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你能看到哪种兵马俑,请你用笔写在白板上。学生板书: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拏手、马俑 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类型众多啊! ▲感受个性鲜明

1、再让我们来到它们身边,与它们亲密接触,感受它们鲜明独特的形象。

2、要求:

(1)自由朗读4—9小节。

(2)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每个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再用你的朗读声来表达。

3、自己读书、概括

4、小组内交流。

5、小组汇报

预设1:将军俑——威风凛凛

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师补充:将军俑的高度都在1.95米左右。生读,男生读。 预设2:武士俑——威武凝重

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生读,女生读。

预设3:骑兵俑——勇猛善战

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生读,生评价,再指名生读,齐读。

预设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小组读) 谁愿意来拼一拼?(利用白板拖动的功能)

预设5: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蓄势待发,小组读) 台下生补充1:马 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小组读)

师补充: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参观到马俑的时候,问:“我可以摸一下吗?”在得到允许后,里根轻轻将手放在马背上,从前往后摸,一直摸到马的屁股停下来,他拍了一下马的屁股,扭头问:“它会踢我吗?” 问:里根总统为什么会这么问?(说明制作逼真,令人惊叹)齐读。

预设6:这里有几张图片,请你鉴别一下,这是什么俑,说说你的依据。 ▲感受历史气息,民族气概。

1、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边读边利用白板显示功能,点出相应神态的兵马俑。

我们不得不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这几句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神态各异(利用白板的显示功能点击显示。),就是神态各不相同。

(2)这里写了哪几种神态?指读四种神态。

2、学习写法:每个人都仔细地读读这段话,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它们不同的神态的。(神态动作,想象心理活动。)

(1)8060名御林军,都被工匠们真实地再现出来。他们的面形、表情、年龄、发式、胡须等均不雷同,八千多尊兵马俑就有八千多种不同的神态。这里的“„„”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回味, 创造的余地。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兵马俑。看图片(利用白板的显示功能点击显示图片。),选择感兴趣的一尊或几尊,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一写。

(3)出示句式: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

(4)交流: 预设:

A、有的神色庄严,睁着铜铃般的眼睛,好像在向敌人示威;有的眉头紧锁,好像对充满血腥味的战争感到十分不满;

B、有的目光炯炯,嘴角微微翘起,好像在为士兵们打胜仗凯旋而归而感到自豪;有的立起卧蚕眉,瞪起丹凤眼,好像在说:“来吧,你们的末日到了!” C、有的怒目金刚,好像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有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好像在说:“哈哈!你们中计了吧!这回你们又要完蛋了!”

D、有的垂头丧气,好像在为刚刚失去了一位士兵而感到伤心;有的跪在地上,手握弓箭,好像在瞄准目标,正准备出击呢!

E、有的玉树临风,满脸笑容,好像在为自己献出一个破敌妙计而独自高兴;有的两眼平视,竖起耳朵,好像在认真思考,怎样引诱敌人,把他们一举歼灭。

3、是呀,兵马俑千人千面,无一雷同,真是:神态各异。难怪作者说(学生齐读):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你从“轻微的呼吸声”中看出什么?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是无价之宝。

(2)秦兵马俑怎么会如此栩栩如生、呼之欲活?第一是因为雕塑艺术的水平高,第二是因为非常真实。真实到什么程度呢?说一个细节,有些陶俑脚上穿的布鞋,鞋底的针脚和当时秦朝人的一模一样。可见,中国远在秦代时,雕塑艺术就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4、同学们,面对兵马俑,人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秦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出示一号坑全景图,同时播放战马嘶鸣声)

伫立于秦俑坑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预设:

A、我仿佛看到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正涌向敌方,奋勇杀敌。 B、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仿佛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冲啊!杀啊!”

C、站在俑坑前,我仿佛看到一支百万大军黑压压一片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D、我仿佛听到呐喊声、冲杀声、兵器与兵器相撞声,还有被砍伤士兵的惨叫声、哭叫声„„

E、站在秦俑坑前,我想到了秦始皇当年灭齐国时,第一次打败了,后来在大将王翦的请求下,派兵四十万,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灭了齐国。)

5、小结:这一段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看这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看这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秦兵马俑,我们感受到了雕塑艺术的精妙。课文最后一小节总结了这两点,让我们一起来读。

6、学习最后一节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

此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你的心中激荡?这种感觉就要跳出来。你把它说出来。(利用白板的显示功能点击显示“我想说„„”。)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业设计:

上网点击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

以“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为主题摘抄资料。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

威风凛凛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车兵俑

分工明确

弓拏手

张弓搭箭 马 俑

形体健壮

推荐第8篇:秦兵马俑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可移动兵马俑图,配乐《兵马俑幻想曲》)

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领略每个兵马俑的神韵、风采,感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师:课文第4-9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不同的兵马俑,作者写得很传神,请大家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1、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2、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就你喜欢的兵马俑选择朗读或口头介绍等方式与大家交流。

生朗读自学提示。 交流,练读。 (1)将军俑

师:将军俑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生: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师:“神态自若”,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1:神态十分安详。 生2:镇定自若,态度非常镇定。

师:从图片和课文的描述来看,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位将军? [示:( )的将军] 生1:镇定自若。 生2:指挥若定。 生3:临危不惧。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出示(威风凛凛 气宇轩昂 昂首挺胸 英勇善战„„) 师:既然形容将军可以用这么多词,这里作者为什么就选用了“神态自若”呢? 生:更显现出将军的镇定、沉着。

师:是啊,这样的将军不但威风凛凛、英勇善战,而且大敌当前沉着、冷静,神态自若!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感受!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小节内容,作者描写将军俑时分为几步? 生:具体描写+丰富想象+赞誉

师: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来学习这种写法口头夸夸这位弓弩手! 生:弓弩手身体强壮,手握弓箭,脸色严峻,好象一场战争就在眼前,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射箭能手。 师:老师在欣赏这位弓弩手时也写了一段文字!谁愿意帮老师读? (出示:弓弩手身体强悍,头上挽着发髻,身披铠甲,单腿跪在队伍的前列,两眼紧盯前方,像是随时准备向敌人拉弓射箭。那专注的神情,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2)武士俑

师:这里“擎”什么意思? 生:高高举着。 师:你来做做这个动作?(生纷纷做动作)

师: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你从数据1.8米看出了什么? 生1:武士俑高大强壮。 生2:很高大,像打篮球的球员。

师:这样的塑像跟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一般大小,这说明了古代塑像艺术的什么? 生:逼真。

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精湛的艺术吧!读。 师:我们也来学习第四小节的写法,夸夸武士俑! (出示:一看就知道 。) (3)马俑

师:你们想知道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站在马俑旁边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什么话吗? (生想。)

师:请看——(示:克林顿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 师:从克林顿总统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1:马俑非常逼真 生2:马俑活灵活现

师:是啊,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这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把它读活!

师: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引读) (生齐读第十节。)

师:请看划横线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想到了哪些古诗词也表达了此时此刻人物的心态?

生1:我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不得联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生3:我也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一起来读。(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这形象逼真的塑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他们的风貌,而且可以推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听老师来读一读!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吧!读。

当年的英武,还能感觉到它们轻细的呼吸声,还能倾听到它们娓娓的交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师:八千多尊兵马俑就有八千多种不同的神态。“„„”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同学们,让我们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用想象的翅膀去触摸兵马俑的神韵吧! 师:选择感兴趣的一尊,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照样子,接下去描述!

(出示句式:有的 ,好像 。)

生1:有的神态严肃,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生2:有的手握拳头,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生3:有的仰望蓝天,好像在思念家乡的妻儿。 生4:有的张大嘴巴,面带微笑,好像放声高歌。

师: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我们一起来读读当代作家汪曾琪笔下的秦兵马俑。 (出示:

有一个长了络缌胡子的,方方的下颌,阔阔的嘴微闭着,双目沉静而仁慈,看来是个老于行伍的下级军官。他大概很会带兵,而且善于驭下,宽严得中。

有一个胖子,他的脑袋和身体都是圆滚滚的,脸上浮着憨厚而有点狡猾的微笑。他的胃口和脾气一定都很好,而且随时会说出一些稍带粗野的笑话。

有一个的双颊很瘦削,是一个尖脸,有一撮山羊胡子。据说这样的脸型在现在的关中一带的农民还很容易发现。他也微微笑着,但从眼神里看,他在深思着一件什么事情。)

师: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先来读第一个!谁接下去读?

师:由此看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这一小节放在文章中间,有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三、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这成千上万的兵马俑无一雷同,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

微的呼吸声;走近他们身旁,游人也一定心潮澎湃!我们来看看中外游客发自内心的赞叹! 出示: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叶宏明说:“兵马俑的烧制过程是神奇的‘哥德巴赫猜想’。”)

师: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雄心万丈的祖先感到骄傲,更为他们创造的灿烂文化而自豪! 师:让我们饱含这份激情一起来读最后一小节!

四、作业设计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本课的作业。 (出示:

1、上网进一步查找,了解更多有关秦兵马俑的内容。《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网址:http://www.daodoc.com/bmy

2、你是怎样看待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写一则小评论。) 教学反思:

举行打造“精品课堂”实录研磨活动已接近收获成果阶段,回想起接到课题备课的那两天,我的心情依然很不平静。尽管这篇课文以前教过,但一想到这次参加县研讨教学,还是到图书室找来教参细细研读,认真备起课来。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秦朝强盛辉煌的历史。本课可分为2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刚开始我准备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内容要一个课时上,在试教时发现课堂容量大,密度不够,学生也会学得比较肤浅,结合多位老师的建议,当天把教案进行了整改,决定把“规模宏大”这方面放到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重点感悟“类型众多,个性众多”的特点。始终抓住“有效”来展开教学,课堂上,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注重抓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形象

在上课之前,我一直在思考高年级字词教学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需不需在课堂上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怎样让学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课堂上,开始终抓住“他们有着怎样鲜明的个性形象”这一问题,让学生读课文,抓能体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词语来感悟人物形象,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类型介绍给大家。在师生交流活动中,我以“将军俑”和“武士俑”为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朗读体会,一学生由“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说出自己的感受,他说我读到“身材魁梧”,首先脑子出现的就是身材高大壮实的将领形象,如体弱多病怎么能带兵打仗呢?还有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将军身披一件披风骏马疾驰的场景联想到眼前这位将军也是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我趁机激发学生:你能通过朗读把“威风凛凛”的将军展现在大家面前吗?这名男生热情高涨,高声朗读,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紧接着,另一位学生抓住“神态自若”一词,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这位将军即使面临强敌也还能保持镇定的面容,说明他久经沙场,屡战屡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他使用的一连串的成语中,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其实,这些词语教学,无须老师原原本本把意思讲给学生听,高年级孩子能联系课文的内容,结合课外阅读积累来理解它的含义。学生交流得很精彩,我给他们充分的肯定。

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成语,这是一个训练重点,我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揣摩词句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了“将军”的形象后,我引导学生从外貌、穿着神态几个方面让学生把“将军”和“武士”作了一个比较,同样采取抓关键词来体会。通过比较,我时机点拨,这就是“个性鲜明”最好的诠释,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通过这一环节的词语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有颗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在此基础更像一位导航,引导他们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

二、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如何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吸引了中外游客,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读完第十小节的部分句子,你想到了哪些古诗词也表达了此时此刻人物的心态?”学生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调动起平时学到的古诗,有的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的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另外,在这课堂中,我还借助画面,使书面的文字变成活的影像,同时借助音乐的魅力,让学生配乐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都得了发展。

三、想象说话,多角度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我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教学完第10自然段,让学生模仿“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表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如何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培养。

推荐第9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陈玉华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3)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针对本文篇幅较长,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会预习的优势,在教学设计上决定有一定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教学时,我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教学,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虽然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其次,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人们常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教学目标中说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想,仅仅凭借书上的介绍肯定是不够的。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得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课上让孩子们在介绍不同类型与个性的兵马俑时,才能将收集的资料与书上内容有机结合。课后我设计的作业是:准备以导游身份,写一篇导游词,结合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向周围人介绍秦兵马俑。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加深了理解。

第三,读写结合,启迪学生的想象。课文第10自然段,我引导学生结合省略号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只有将语文的课程内容与课文内容有机的整合,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推荐第10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主要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章运用先概括在详写的方法,让学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当学生介绍完各个兵俑的特点之后,我给学生出示打乱顺序兵马俑图片,(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判断这个环节,除了检查学习的情况,更想借助此次契机,来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这时学生看到图片之后大声惊叹,大声说出是哪个兵马俑,如果有一两个不同的声音,就会听到调皮得学生在那大声说:“你看见什么了吗?”„„ 看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小组的交流,最后的展示介绍,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并且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回归到引导书写作文的设计上,看到这个场面,我直接说:“同学们,你看他们,他们这时可能在做什么?想什么或者说什么呢?”直接转移到文中对兵马俑神态各异省略号的学习上,由于学生思维已经扩散,看到这栩栩如生的图片,说了很多:“你看他,单膝下跪,肯定是在向他们的大王汇报战绩,而且笑眯眯,一定是胜利的好事。”“站在战车上的展示,拿着铜戈,肯定是在看离敌人还有多远,判断好之后,随时要刺向敌人。”„„

课堂上虽然临时调改了自己的教学环节,但是我认为这一次改得好。本预想的作文书写的引导,最后通过了一句话来点明:“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能判断的这么清楚,想的这么多,原因是作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抓住了他们的特点,也就是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看到一个个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希望以后在写文章时,也能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让别人一读,就知道是谁。”

第11篇:秦兵马俑

教学设计:《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回首秦俑,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踏上了古都西安,对秦兵马俑有了初步认识,谁来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交流)

2、大家想亲眼目睹秦兵马俑的风采吗?

谈谈你观看后的感受。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三课,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课题——秦兵马俑。

二、整体感知

1、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兵马俑的特点,谁知道?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齐读)

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教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细读感悟 “规模宏大”——

1、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请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文中能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

(1) 这些句子的那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数字) (2) 读读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3)用具体的数字以及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比较说明事物的特点,这

就叫列数字、作比较。 (4) 你能读出它的规模宏大吗?

(5) 再读读你还能读出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3、示图(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师:领略了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现在让我们走近每一个兵马俑感受它们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9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佣、弓奴手、马俑、)师相机示图。

3、喜欢这些兵马俑吗?请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结合文中的描写,用心地读一读,体会他的个性特点。(1)学生自主选择,读书体会。 (2)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体会。 (3)全班交流:

将军佣——威风凛凛、沉着镇定 武士佣——英勇无畏、整装待发 骑兵佣——能骑善战、勇猛无比 车兵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奴手——神情专注

马 佣——跃跃欲试、形态逼真

4、能用朗读把你的喜欢、体会表现出来吗?(学生展示读)

引导过渡:是啊,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那我们不光能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还能感觉到它们内心所思所想。

5、(出示)引读第8自然段:瞧,这些兵马俑有的 …… (1) 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回味。

(2)出示图片:仔细观察,然后用“有的……好象……”说说你看到 的。

(3) 学生交流。

(4)面对已经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陶佣,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它们

当年的英武,还能感觉到它们轻细的呼吸声,还能倾听到它们娓娓的交谈,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

三、抒发情感,提升认识

1、同学们,正是因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佣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江泽民爷爷:

充分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化民族缔造文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秦代兵马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内心也涌动着许多想说的话,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

3、学生交流。

4、让我们带着自豪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教学设计:《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另外这一课教学我还比较重视读的训练,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个个兵马俑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到了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此时此刻他们都情不自禁要“以抑扬顿挫之声”,来“抒深切真挚之情”,学生这时的朗读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听之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不在话下。

第12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秦兵马俑》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三步:

1、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调查表,体会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通过朗读感受兵马俑神态各异;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部分的教学,学生对于填表的任务不是太理解,教师巡视时并没有做准确的了解和指导;所以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表演环节没有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其次,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

第二部分的教学,由于上一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在本环节中只是让学生读了一遍,教师和学生合作了一遍。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明显的时间不足。

第三部分中通过学生摆兵马俑的神态引出兵马俑创造者的伟大,引出中华大地其他的宝贵财富,学生自然而然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一部分较为自然、巧妙。

纵观整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13篇:秦兵马俑

油房庄乡学区四年级语文 (集体备课)

主备人:邵伶

集体备课人:

审核人:刘治鹏

审核领导:李鹏飞

2014.10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索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预习案】

一、读一读,选一选:下面生字的读音你能拿得准吗? 金冠(guān guàn)匀称( chân chãng)千乘( chãng châng)之国 着( zhuó zháo )装特殊(shū chū ) 摩天大厦( xià shà )

四、填一填,读一读再尝试写一写你积累的词语,写在横线上,看谁写得多

( )模宏大 所向披( ) 类( )众多( )首挺胸

神态自( ) 久经( )场 ( )负重任 体态匀( ) 张弓( )箭 ( )空而起 神态各( )( )兵百万 ( )无仅有 ( )对碧空 巍然( )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课文主要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从文中的哪一句可以看出来?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2.课文中是如何来写兵马俑的特点的?

油房庄乡学区四年级语文 (集体备课)

主备人:邵伶

集体备课人:

审核人:刘治鹏

审核领导:李鹏飞

2014.10 3.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俑?在课文里画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4.课文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训练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从( )和( )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分别描绘了( )( )( )( )( )( ) 的样子。

2.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 配合默契

武士俑 利箭在弦 骑兵俑 龙腾虎跃 车兵俑 骁勇善战 弓弩手 威风凛凛 马俑 训练有素

教学反思:

第14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识“誉、瞰、统”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感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描述与想象结合的写法,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乘坐列车去西安看看,知道去看什么吗?

2、是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兵马俑,去了解这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写课题并齐读课题)

3、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提前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

4、刚才图片中展示的用泥土做的好多兵马就是“俑”,俑是殉葬时所用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殉葬。

5、所以说秦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秦始皇陵。

6、刚才我们已经从图片中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壮观,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再从作者的文字中来感受一下,读的时候有以下两个要求。(课件出示)

二、学习过渡句

1、这个句子不仅是过渡句,还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我们先来学习承上的部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1)列数字:用翔实的数据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更准确,更有说服力。(指导朗读)

(2)作比较:让我们想象一个学校的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1个,2个,5个,10个,20个,50个,好了,现在要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1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快阁苑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指导朗读) (3)举例子:

a举了一号坑的情况,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来表现规模宏大。 b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一行行,一列列)

(指导朗读) (4)这一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让我们再次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一下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看了这样的兵马俑,真像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来感受它的规模宏大。

四、学习第4-7自然段

1、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类型也非常多,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4-7自然段,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到之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读给同桌听一听。

2、谈谈读后的感受(主要指导朗读) (1)将军俑:从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现在你就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 (2)武士俑:从衣着、动作描写。(你真是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啊) (3)骑士俑:从衣着、动作描写。(老师从你的朗读中仿佛看到骑士俑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4)马俑:你能读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吗?

3、齐读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1、兵马俑不仅有型,还非常有神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兵马俑,仔细端详,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的。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2、是呀,如果老师把它改一下,变成:有的颔首低眉,有的目光炯炯,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这样写好不好?

3、是的,如果仅仅把神态描写出来是远远不够的,作者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让描写与想象结合,写得更加生动逼真,让我们把作者的想象用波浪线画出来。

4、走近它们作者似乎还听到了他们轻微的呼吸声呢,这也是想象和描写的结合,让我们分组朗读,来亲自听听兵马俑的呼吸声。

5、兵马俑还有别的神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

6、通过图片加深感知。

六、总结

1、是的,从图片中我们也发现了8000多个俑,每个俑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秦兵马俑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让我们齐读第1和第9自然段,来感受兵马俑带给我们的自豪、感动。

2、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3、秦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是这样评价的(个别读)

4、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次随着作者的文字,来欣赏这支威武之师带给我们的震撼。

七、课后作业

根据第八自然段的写法完成一个小练笔。

八、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列数字

规模宏大

作比较

举例子

承上

将军俑

武士俑

启下

类型众多

骑兵俑

陶俑

个性鲜明

有的......有的......有的......(排比)

教学反思:

第15篇:秦兵马俑

一、品读课文,感知兵马俑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一)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9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认真默

读课文4—9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小组完成表格,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归纳。 2.重点讲读“将军俑”

俗话说的好:“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就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将军俑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四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2)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他的个性特点。

(3)请大家再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图,说说为什么将军俑给你这样的印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讨论,师相机引导点拨,) (4)出示将军俑图片,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形象表现出来吗?

3.老师挑出五种神态的图像(师点击鼠标,大屏幕出现五种神态各异的兵俑图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读课文,感受其他兵马俑的特点

4、分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二)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第8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 好像 ”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

2.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 好像 ”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3.生写句子,说句子。

4.师:它们不仅个性鲜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还说明什么,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惟妙惟肖)也难怪许多人参观兵马俑后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 ③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二、升华感情,自豪赞美兵马俑。

老师总结:这样美妙绝伦,无与能比的兵马俑是谁制造的,是古代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此而自豪吗,让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来赞美一下兵马俑吧。齐读第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向家人介绍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学习中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理解与想象,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视频、图片、补充资料,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兵马俑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俑各具特色,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选择喜欢的兵马俑进行学习,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性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秦兵马俑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引导,组织交流、练习为辅,并充分而恰当地补充信息资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后,他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五、作业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7、师:作者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生读思、交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展开了联想。

三、品读课文,感知兵马俑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一)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3——10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认真默读课文4—9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小组完成表格,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归纳。

2.重点讲读“将军俑” 俗话说的好:“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就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将军俑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四小节,其它同学思考: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2)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否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他的个性特点。

(3)请大家再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图,说说为什么将军俑给你这样的印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讨论,师相机引导点拨,可简要介绍秦时著名的将军。)

(4)出示将军俑图片,你能通过朗读把你心目中的将军形象表现出来吗? 3.老师挑出八种神态的图像(师点击鼠标,大屏幕出现八种神态各异的兵俑图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读课文,感受其他兵马俑的特点

4、分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二)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第10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 好像 ”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

2.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 好像 ”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3.生写句子,说句子。

4.师:它们不仅个性鲜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还说明什么,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惟妙惟肖)也难怪许多人参观兵马俑后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 ③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三)、升华感情,自豪赞美兵马俑。

老师总结:这样美妙绝伦,无与能比的兵马俑是谁制造的,是古代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此而自豪吗,让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来赞美一下兵马俑吧。齐读第10自然段。

四、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生交流说。

师激情描述小结: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也是又激动又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啊!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延伸感受:

师点击秦兵马俑相关介绍,生阅读,加深对秦兵马俑认识,加强感受,写下赞美的话读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追求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学习欲望,发散了思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走进了文本,理解感悟文本,提出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了解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表达了自己想要倾吐的话语,最终自觉主动地提升了语文素养。

2、本节课追求教材的拓展与开放。这节课注重了文本教材和资源的整合,本篇课文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网上比较多,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补充、延伸、拓展,让学生走进意境,构建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意象,让学生在大量的图、文信息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使教学内容基于文本教材又超越文本教材,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本节课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变。《新课标》所创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拓宽学生学习的范围。本节课信息资源的拓展、课堂教学形式的开放就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同时也让大语文观走进了课堂,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学生思维立体化、学科资源综合化。

第16篇: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第二课时)

丹徒区高资中心小学 纪育珍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第3至11自然段,了解承上启下、展开联想等写作特点,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

2、利用课件资源,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在朗读中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读题:

一、读课题导入。

1、先来复习一下词语,出示,指名读,齐读。

你能用一句话介绍课文内容,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最多3人)

2、老师也来说一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享誉世界,它那恢宏的气势令人折服,它那惟妙惟肖的造型更令人赞叹。

打开书,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我们兵马俑哪两个特点?(板书)

3、这一段概括了秦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而且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兵马俑,去感受它们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学习第4至9段

1、快速浏览课文第4到9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兵马俑?指名说。

2、交流。第4段:

(1)我们先来看将军俑,请一位同学读第4段。

(2)看看这一段课文,在用词造句上你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吗?几个字的词语比较多?

(3)(课件点出)你们看,这段话用了许多的四个字的词和短语,看屏幕,读: 如果改写成“将军俑身材很魁梧,头上戴着······”怎么样?

请大家自己再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读)

1 谁来谈谈?(整齐、有力、节奏感)

是啊,这样的四字排列用来描写那一行行、一列列的整齐军阵是多么恰当啊!谁来读?评价。谁还想读?

(4)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的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他一看到什么?就知道什么?什么会一看就知道?说说你的理解。正反两面提示。

神态自若什么意思?形容神情镇静。就是大敌在前,毫无惧色,对胜利充满自信。 在那成千上万个兵马俑里面,作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将军俑,说明兵马俑不是千人一面,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这就叫?个性鲜明。(指板书)这样的雕塑艺术真是高超啊。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这一段,把将军俑鲜明的个性特点读出来,齐读。 第5段:

(1)作者又是怎样来写武士俑的呢?默读第5段,看看这一段的用词造句又有什么特点?一边读一边想,写写批注。

(2)谁来读这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段中哪一类词用得特别多?动词。圈出来,有哪些动词?

(3)“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蹬着战靴”,穿、套、蹬其实都表示穿的意思,为什么不说穿着战袍、穿着铠甲、穿着战靴呢?

既避免了重复,又更加准确。比如套着铠甲,铠甲没有袖子,只要一套就行了。 (4)再看“握着铜戈,擎着利剑,拿着盾牌”。擎是什么意思?(高举)做做擎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有拿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又好在哪儿呢?铜戈、利剑、盾牌都是兵器,不同的兵器拿的方式就不一样。作者在这里,动词的选用是很准确的。

(5)我们再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9段:

身材魁梧的将军俑,体态匀称的武士俑让我们难忘,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也是形态各异、个性鲜明。

6、

7、

8、9自然段我们来分组比赛朗读,

6、

7、

8、9,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最能读出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3、评价朗读。看到图片你能认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兵马俑吗?出示图片说一说。

三、学习第10段

1、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请一位同学来读第10自然段。

2、这一段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写了哪几种神态?

3、“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这是作者观察到的神态,是现实的描写,(板书:现实)“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这还是作者观察到的神态吗?那是什么?作

2 者想象到的。(板书:想象)

4、拿出笔,把这段中作者观察到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想象到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加上想象的内容有什么好处?

5、画好了吗?老师也画出来了。同学们看屏幕,横线画出来的就是作者想象的内容。 假如我们把想象的部分去掉,行不行呢?好,(出示去掉),轻声读一读。加上去,再轻声读一读。

加上想象的内容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体会。 (有了想象的部分更生动了,赋予雕塑以生命、情感,思想,俨然已经是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了。) (读课文讲),“在考虑相互配合,在暗暗下决心”,你看,兵马俑有了思想;思念家乡的亲人,你看兵马俑有了情感。写得多好啊。这种现实加想象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6、现在我们就来练习朗读这段话。读好这段话的关键就是要把各种神态表现出来。先听老师读。

7、老师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微微颔首„„紧握双拳„„思念家乡的亲人„„) 练一练,相信你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谁来读?谁再来读?鼓掌。

8、我们再来看看用到的标点。

冒号:提示下文,告诉我们下面要写各种各样的神态了;

分号有几个:把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很多种神态,就不写了。

9、兵马俑极为精美,文章写得也很精美。这样精美的段落我们应该背下来。 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提醒:背诵和朗读一样,要有感情。

四、学习最后一段

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让我们拿起书,满怀豪情,朗读最后一段。读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五、总结,写话。

这篇课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先在面上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再选择几个方面有重点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介绍每一种兵马俑时都是先写了观察到的现实的内容,再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不仅写活了兵马俑,也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样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好,让我们也来学着用这种方法写一座雕塑。

第17篇:《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由出声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我干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 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得非常好。现在,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积极地读书投入学习。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

(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平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平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

(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

(一)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建议,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享誉世界 举世无双 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惟妙惟肖 中国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第18篇:秦兵马俑导游词

每个兵马俑,都能成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他们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再现了秦军的百万雄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篇关于秦兵马俑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秦兵马俑导游词【第1篇】

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大家站在高处鸟瞰,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构成一个行止有序、进退有据、组织严密、固若金汤的军阵编列。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多,个性鲜明。大家仔细看看,那些头戴?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的是将军俑,而那些身着铠甲、足登长靴,右手执兵器的就是骑兵俑。看他们神态自若的样子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这里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剩下的时间,各位可以仔细端详,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雄伟气势。

秦兵马俑导游词【第2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一大奇迹。

我们现处的是1号坑,也是3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坑内大约有8000个俑。它东西长230米,北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你看,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马俑多整齐呀!看这气势,真像秦始皇当年统领大军,南北征战呀!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顶战冠,身披铠甲。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刚打完一场胜仗。

武士俑一般高1.8米,体格强健,手握兵刀,全副武装。

那么骑兵呢?别急,骑士俑更威风,因为它骑了匹马呢……

好了,今天的浏览到此结束,祝你们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年年好,来点掌声好不好?!

秦兵马俑导游词【第3篇】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兵马佣”,希望大家自觉保护我国世界遗产。最后,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被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所震憾!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坑。它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公里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十分优美。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弓等青铜器虽然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了,可刀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谓是冶金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们现在来到了一号俑坑。一号俑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一共有6000多个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在咱们面前的,身材魁梧,头戴鹖冠的俑,就是有名的将军俑,大家可以看到,他身披铠甲,手握宝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将军”早已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各位游客,我们刚刚一起亲眼目睹了将军俑的绝世风采,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手艺是多么的精巧和高超啊!这会儿,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边的武士俑吧!看,这就是武士俑,他们的体格是多么的健壮,咱们再看看他们的衣着,武士俑各个身穿战袍,披挂铠甲,十分威武,他们的手里拿着兵器,整装待发。

武士俑旁边就是骑兵俑。大家看,这位骑兵俑上身穿着战袍和短铠甲,下身穿着紧口裤,他的右手牵着陶马的缰绳,左手则拿着弓箭,似乎正准备上马冲杀。那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下面请大家慢慢游览,50分钟后大家在场馆外集合。

秦兵马俑导游词【第4篇】

走进里面,游客们你们可要瞪大你们的眼睛了。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体格健壮,体型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一看就是风尘仆仆历经艰难的勇士。

再走近些,你就可以看到骑兵俑了。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似的。再看看他的马,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这么宝贵的东西真可称得上“无价之宝”呀!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们呀!

好,大家现在可以自由活动,随意参观。三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

秦兵马俑导游词【第5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以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你们看,在俑坑顶上已经盖起了拱形大厅。我们站在大厅里感受一下。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秦始皇当年统帅千军万马时的情景呢?现在我们每位游客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陶俑,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判断这一支威武之师。你看!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他们一个个神态各异,每个兵马俑,都能成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他们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再现了秦军的百万雄师。

亲爱的旅客们,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这一支“威武之师”,我希望大家用心去体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见证。接下来的时间,旅客们自由游览。祝你们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第19篇:秦兵马俑导游词

秦兵马俑导游词

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王,请大家跟我一起往这边走。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00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薄、威武雄奇。好了,现在请大家四处参观吧。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

秦兵马俑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秦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00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周长400多米之大.秦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它里凹字形,占地520平方米。在3号坑里,考古专家们只发现1辆战车和64件武士俑。它们两两相对站立,手捏仪卫兵器曼(sh6)。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个坑里武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据估计,等

1、

2、3导坑全部开掘后,将出土8000多件陶俑。

这些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御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俑。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最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从1.7米到1.9米不等。如果大家仔细观瞧,不难分辨出兵俑中哪些是陕酉人,哪些是四川人,哪些是甘肃东部人。这从他们的胡须梳理方式和长相即可看出。我们很多人在电影中都见过日本人的“仁丹须”.其实,秦俑中就有蓄仁丹胡的,可见,这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留这种胡须了。

这是1980年在秦陵西边18米处发现的两乘青铜车马。一号车马为驷马高车,二号车马为骡马安车。初发现时,这两乘车马破损严重,尤其是供秦始皇灵魂乘坐的安车,已破碎成1500多片.经考古工作者修复后,现在,它们看上去完好如初。两乘车的车、马、人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制成的,仅安车上金银饰物就有1720件,重达7公斤。铜车马给人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铜车马是我们了解、研究秦朝车制、冶金铸造技术、工艺水平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科。

虽然.英雄一世,创立无数伟绩的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胆略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案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是由各种均馅生辉的珠宝构成的,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没有让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厅。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整个陵墓可以说是一个金碧辉煌,固若金汤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他连那些为他伴驾不曾生育的宫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寝的工匠们都不放过.下令在他人殆时,将这些人统统活埋,为的是不让宫女外嫁他人,不让陵寝内的秘密泄露。

第20篇:秦兵马俑导游词

秦兵马俑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你们浏览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农民掘井时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园外城东约1.5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后平定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重大事业。他废封建,置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统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开始修建陵园。统一全国后,他征发来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他五十岁去世时,陵园还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着修了两年,前后共费时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葬入骊山。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等秦宫室,秦始皇陵园也被焚毁。原建筑虽然早已毁坏,但仍可看到遗迹。陵园周围还有许多遗址,现在已经知道的有:陪葬墓、马厩坑、兵马俑坑和铜国马坑等。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

一、

二、三号三个坑。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特别是秦代的军队编制状况。一号坑内以车兵为主,车步兵相间:二号坑里车兵较多,步骑也占一定数量,形成车、步、骑联合编队的形式;三号坑似为指挥机关。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 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1976年开始动工修建,1979年1O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大厅为拱形钢架结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70米,厅顶距俑坑底部高22米,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把一号兵马俑全部罩在遗址大厅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温湿度的检测、防火和防盗等设施,以确保遗迹、遗物的安全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我真诚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快乐。谢谢大家!

《秦兵马俑读后感.doc》
秦兵马俑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