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2021-08-15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枯燥的中学学习生活中,少不了枯燥的历史,。其实,原本我对历史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可是,不知何种原因,也许是老师上课死板没有吸引力,也许是历史真的有写难懂,我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拖后腿的科目,久而久之,我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兴趣,更失去读历史的信心。

有一天,同学给我介绍了《明朝那些事》,我捧起它,读得津津有味,每读一段总有一种力量吸引我读下一段。它的故事性强,语言感染力强,使我重拾对历史的兴趣。

这本书语言幽默,比如在介绍朱元璋的时候 ,\"朱元璋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没得选)“。因为黄袍加身说明了朱元璋的身份——皇帝,而且还有备注,使人在读的时候会心一笑。避免读历史的时候的枯燥无味,和历史本身给人带来的沉重感,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其次,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古文的生涩,也没有诗歌散文的华丽,有的只是平常人看得懂,最一般但最能为人所接受。它用生动的比喻展示给人们复杂的历史。它把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的应天,比成一个赤裸裸的孩子。它把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比作赌局,把他们俩比作赌徒,把无数人的生命比作筹码,而赌上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而且,这本书把复杂简单化,它介绍地主是怎样炼成时,用举例来解释理论,用个别来解释一般,在讲诉元与朱元璋的战争时,把战争比作比赛,出现选手发表感言,介绍参赛选手等形式,给我们视觉享受,在轻松中把一些制度规律和明朝故事讲诉给读者。本书还有一大亮点是,它用客观的角度评价历史,不偏不倚。它把历史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它在介绍常遇春时,即说他是天生的先锋材料,武林高手,武艺了得,也指出他的缺点嗜好杀戮。这本书其中写道”元顺帝此时正在上都,听说明军攻来,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逃跑,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讽刺了元得腐败。它在讲诉四大惨案时,运用推理,说明了这些事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皇帝专权的需要。

有个人评价”明朝那些好玩的事儿课堂上学不到“。《明朝那些事》以通俗的小说方式,普及了正史,让我们更愿意了解历史,成为我读历史的材料。

推荐第2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看《明朝那些事》,时而带着消遣,时而带着凝重,时而带着敬仰,终于快看完了,明朝那些事读后感。有时弄点好笑的念给儿子听,他还听得津津有味,每到晚上,“妈妈,你还没给我讲明朝那些事呢!”,这是一篇带着趣味性的写史书,很多人看得下去,也是因为他的趣味性,也影射了当今的很多社会问题(这或许是中国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我真的不太喜欢明朝,因为他们的君主很多都不是明君圣主,好不容易有个朱棣也是威武有余仁柔不足的。要不就是整天烧香炼丹想长生不老,要不就是做木匠活的皇帝,晕死。

虽说不喜欢这个朝代,但不能否认每个朝代都会有贤臣在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当我看到于谦,徐阶,张居正,看到杨涟此类的人,不由得心生钦佩之情,看到杨涟冒死上书,被酷刑整死,我留下了几行清泪,那个时候已经是魏忠贤的天下,跟着这个阉党就升官发财,“有房有车有女人(原话)”。否则就会被整死,是去是留不得而知,大多数人都“变节”了,只有少数人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杨涟,筋骨很多都断,被布袋压身,钉子顶入耳朵,脑门。。。他不哼一声,看到这些,除了可怕,更多的还是心里对这样一些人的敬重。。。

对于政治,我不懂,但我知道一个人走在权力欲望的道路上,他能自保并克制自己的贪欲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的人是值得人们敬重的,读后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就怕贪欲充斥自己的内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了私欲排除异己,不管百姓死活,那么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每当看书看到乱世的年代,看进去了,自己也想走进那茫茫的救国路,常常想着自己,若是生在那个年代,我会怎么做,恨不得自己就是一个男儿身,饱读诗书兵书救国有方,或者就是花木兰从军,真真是愚痴啊。出来了,感觉生在这样没有战乱的年代,是一种幸福,珍惜吧,过自己的小日子吧。唯愿有圣君贤臣,贪一点没事,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好!水至清则无鱼,海瑞太清,最后变成整治别人的工具,若没有徐阶罩着他,他能做什么呀?

对一个国家,我们这些小女子没有多么崇高的信念,但我想,从先人的信念里,我们应该能够自省并受些许感染,坚持自己的内心,一生都坚持完善自我,充实地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

推荐第3篇:明朝那些事__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白话正说明朝的史书,它与史书不同的是它的语言生动幽默,而与演义不同的是它讲述的全是真实精彩的历史,这成了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

历史,每次读来总是心潮跌宕起伏,那些事儿又都是大事,平凡如蚁的事,正史不关心,野史也不疼爱,既然是大事,就总会引来很多的假设,总会假如这个不这样,那咱们国家早就怎么样啦,如果那个不那样,咱们早怎么样啦。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个事儿,就没有如果的,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但这也就构成了后人在阅读历史时的一个微妙的心理,这种奇妙的品味过程,相信每个读历史的看官都深有体会的。

本书从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份档案开始,细数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等,一切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朱元璋因为家庭出身三代贫农,所以为了吃饭,他为隔壁地主放了16年的牛。自古雄才多磨难,他17岁时的一场饥荒让身旁的亲人一一死去,带着复仇的火焰和有饭吃的追求,朱元璋来到寺庙,做了8年的和尚,但身旁的数十起暴动让他揭竿而起,经过长达16年的艰苦努力,他打败了元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明。

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16年的造反经历中,我看到了朱元璋无比的军事天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他利用徐达的多点围攻的冲锋旗开得胜,而后常遇春的单骑救主,再是猛男丁普郎的冲锋,最后致命一击——火攻。这几板斧抡得陈友谅一败涂地,而后用安抚俘虏的命令获得民心,并一举消灭了他当皇帝路上最大的敌人。这几招看出了朱元璋对海战的精通——兵贵神速,旗开得胜;他的眼光之准——关键时刻常遇春一箭射中孤军深入、勇不可挡的张定边;不断败退中,丁普郎无畏的冲锋„„当这些名将都被朱元璋纳入麾下时,胜利还难吗?其实,他最狠得是最后一招,利用不杀降的政策广博民心,将陈友谅的军队弄得支离破碎,再无还手之力。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小时候放牛、讨饭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军事才略,实在难能可贵!

明代,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最明显的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朱元璋基本照搬元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这么做其实

是通过分权来抓权,他将军政大权全都集中到他手里。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对于精力旺盛,每天加班加点批奏章的朱元璋也是累得够呛,于是他另设内阁,参与决策,减轻负担;而后内阁首辅权倾天下,连皇帝的圣旨都可以不批,想整谁整谁,这和明太祖的内阁制度是有直接关系的。

“时势造英雄”是真理!朱元璋虽有过人之处,但总体上不算是“奇人”,和历史上许多君主相比,他并不出众。与其说他有王气,倒不如说他很有运气,先是出生在了一个汉人必反的动荡年代,又巧遇了众多良相俊将,就连细节因素(鄱阳湖的东风)也那么庇佑他„„想不称王也难。他的过人之处不多,但有一点对他的对手来讲是“致命”的,那么就是“缓称王”政策,这能让他在高举“自然法正义”旗帜的基础上巧妙地周旋在蒙元和陈、张之间,先是“帮助”蒙元“剿灭”陈、张二人,然后再对蒙元“反戈一击”。考察历史,我们发现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韬光养晦”理念都有“缓称王”的影子。

朱元璋一生杀人如麻,他的统治时代像极了苏联的“大清洗”时期——政治上极端恐怖,经济水平和军事力量却都有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中国的朱元璋还是要比俄国的斯大林优秀:斯大林搞大清洗,主要目的在于铲除异己,只是徒有“肃反”之名罢了,他把杀人当作目的;朱元璋虽也滥杀了不少无辜,却也几乎没有放纵一位奸臣,杀人在他眼里只是手段。但总会有人会为这种人才的大量流失埋单吧: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000万的惨痛代价,而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则丢掉了江山。

朱皇上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个常胜将军。在他的成功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因此,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不是经历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本质区别。

作为大明天下的缔造者,朱元璋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但他有充足的理由为大明帝国而骄傲和自豪。

朱元璋的失误之处也许在于他太相信责罚、杀戮的功效,而忽略了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感化吧。不过,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的是非功过早已载入史册,人们心中自有分数,又岂是你我可以毁誉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历史风云即便,各个英雄人物流星般横空出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的人、事早已灰飞烟灭;然而,大浪淘沙,他们这些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灼灼生辉。

推荐第4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白话正说明朝的史书,它与史书不同的是它的语言生动幽默,而与演义不同的是它讲述的全是真实精彩的历史,这成了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

73

历史,每次读来总是心潮跌宕起伏,那些事儿又都是大事,平凡如蚁的事,正史不关心,野史也不疼爱,既然是大事,就总会引来很多的假设,总会假如这个不这样,那咱们国家早就怎么样啦,如果那个不那样,咱们早怎么样啦。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个事儿,就没有如果的,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但这也就构成了后人在阅读历史时的一个微妙的心理,这种奇妙的品味过程,相信每个读历史的看官都深有体会的。

184

本书从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份档案开始,细数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等,一切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朱元璋因为家庭出身三代贫农,所以为了吃饭,他为隔壁地主放了16年的牛。自古雄才多磨难,他17岁时的一场饥荒让身旁的亲人一一死去,带着复仇的火焰和有饭吃的追求,朱元璋来到寺庙,做了8年的和尚,但身旁的数十起暴动让他揭竿而起,经过长达16年的艰苦努力,他打败了元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明。

198

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360

在16年的造反经历中,我看到了朱元璋无比的军事天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他利用徐达的多点围攻的冲锋旗开得胜,而后常遇春的单骑救主,再是猛男丁普郎的冲锋,最后致命一击——火攻。这几板斧抡得陈友谅一败涂地,而后用安抚俘虏的命令获得民心,并一举消灭了他当皇帝路上最大的敌人。这几招看出了朱元璋对海战的精通——兵贵神速,旗开得胜;他的眼光之准——关键时刻常遇春一箭射中孤军深入、勇不可挡的张定边;不断败退中,丁普郎无畏的冲锋„„当这些名将都被朱元璋纳入麾下时,胜利还难吗?其实,他最狠得是最后一招,利用不杀降的政策广博民心,将陈友谅的军队弄得支离破碎,再无还手之力。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小时候放牛、讨饭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军事才略,实在难能可贵!

329

明代,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最明显的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朱元璋基本照搬元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这么做其实

是通过分权来抓权,他将军政大权全都集中到他手里。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对于精力旺盛,每天加班加点批奏章的朱元璋也是累得够呛,于是他另设内阁,参与决策,减轻负担;而后内阁首辅权倾天下,连皇帝的圣旨都可以不批,想整谁整谁,这和明太祖的内阁制度是有直接关系的。

195

“时势造英雄”是真理!朱元璋虽有过人之处,但总体上不算是“奇人”,和历史上许多君主相比,他并不出众。与其说他有王气,倒不如说他很有运气,先是出生在了一个汉人必反的动荡年代,又巧遇了众多良相俊将,就连细节因素(鄱阳湖的东风)也那么庇佑他„„想不称王也难。他的过人之处不多,但有一点对他的对手来讲是“致命”的,那么就是“缓称王”政策,这能让他在高举“自然法正义”旗帜的基础上巧妙地周旋在蒙元和陈、张之间,先是“帮助”蒙元“剿灭”陈、张二人,然后再对蒙元“反戈一击”。考察历史,我们发现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韬光养晦”理念都有“缓称王”的影子。

258

朱元璋一生杀人如麻,他的统治时代像极了苏联的“大清洗”时期——政治上极端恐怖,经济水平和军事力量却都有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中国的朱元璋还是要比俄国的斯大林优秀:斯大林搞大清洗,主要目的在于铲除异己,只是徒有“肃反”之名罢了,他把杀人当作目的;朱元璋虽也滥杀了不少无辜,却也几乎没有放纵一位奸臣,杀人在他眼里只是手段。但总会有人会为这种人才的大量流失埋单吧: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000万的惨痛代价,而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则丢掉了江山。

208

朱皇上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个常胜将军。在他的成功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因此,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不是经历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本质区别。

作为大明天下的缔造者,朱元璋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但他有充足的理由为大明帝国而骄傲和自豪。

142

朱元璋的失误之处也许在于他太相信责罚、杀戮的功效,而忽略了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感化吧。不过,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的是非功过早已载入史册,人们心中自有分数,又岂是你我可以毁誉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历史风云即便,各个英雄人物流星般横空出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的人、事早已灰飞烟灭;然而,大浪淘沙,他们这些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灼灼生辉。

172

2119

推荐第5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读完了,或许因为语言通俗,读起来并不像阅读古文那样费劲,但它里面的内涵却深深吸引着我。

也许,读完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多么详细的了解,但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真情,更看到了若干世间罕有的高贵品质,并深深为其折服。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心狠手辣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勇士,坚守信念的强者,更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隐藏其后的,还有那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人性。读完了,看到了好多的改变,人的改变,物的改变,环境的改变......由于利益二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但确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这个东西,叫做天道。借用仙四结局紫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轻易评说,我们只能从看到的人与事中来自己分析判断,冥冥之中,确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左右着历史的轨迹。

明太祖朱元璋丑不丑不重要,他集结了一代名将徐达、常玉春,他们侥敢善战,为成就朱家霸业鞠躬尽瘁。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他正骑着马,是在寻找他的侄儿朱允炆吗?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茫茫的大海,他是在感叹什么吗?嘉靖皇帝不问朝廷大事,最终还是没能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远处传来孤独而清越的鼓声,那是戚继光将军独自在为抗击倭寇的士兵擂鼓。崇祯皇帝他并不想死,更不想成为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也许每个皇帝的梦想都是朱家的基业世代相传,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不知崇祯死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想到他的祖先朱元璋呢?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百年的明朝不算长,其中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记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是一份宝贵的财产。南京的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因马皇后有“孝慈”皇后之称,故称“明孝陵”,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我走在陵园内的神道上,两旁的石兽、文臣武将的造型历经时间的风风雨雨,依然栩栩如生。恰逢国庆长假,来这里的游客很多,老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们生活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中,祖国的强大繁荣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历史会因为我们青年一代而更精彩!

推荐第6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帝国,山雨欲来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明朝那些事》。说实话,我本对三国以外的历史不感兴趣。在我印象中,历史是死板的,“以史为鉴”这句话我从没有履行过。

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似里面所有的东西积压已久,急迫地要见到天日,在那一刻,全部从书中迸发出来。 原来明朝也不缺好汉,朱棣、戚继光、李如松,个个英勇善战;明朝也不缺智者,张居正、王守仁、徐阶,个个富有智慧;明朝更不缺经典战役,靖难之战、鄱阳湖之战、北京保卫战,场场精彩绝伦。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数不胜数。这些人和事就像茫茫夜空中的一颗颗闪耀着的星星,分不出哪颗更亮。但在我不禁赞叹之时,这些人与事无可避免地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东西——现实。比如,再伟大的人也少不了贪污腐败;比如,有些忠义之士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比如,皇帝昏庸,宦官掌权,奸臣当道,正直的人反而被迫害。 这些现实令人扼腕叹息,却又无能为力。这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与脆弱,在现实面前免不了被现实所为难,这令我灰心。但是,在现实之下,却仍然有人保持着正直与忠义。像在朝廷上下,几乎无人不贪,无人不腐败之时,仍然一文不收的海瑞;在奸臣宦官的迫害之下,在极刑之下仍然不屈的杨涟;隐忍数年,最终为正直的首辅夏言报仇,打倒了严嵩的徐阶。

这些人无不是在最黑暗的时期出现,却不受风气的影响,不向恶势力低头,最后名留青史的忠贤。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顽强,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人性的亮点,在历史之中写上了浓重的一笔,留下了万丈光辉。

《明朝那些事》展现的不单纯是两百多年,这个起起落落的王朝的历史,更含有亘古不变的人性的光辉。三国的历史更多是振奋人心的战争、英勇的将领、足智多谋的军师,而明史则更多能让人静坐下来,仔细思考那些事,那些人,从而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及做人之道,真正地履行“以史为鉴”。

推荐第7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实话讲,暑假一到,心中一心想着怎么放松,看书之类的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比较头疼,但是经朋友介绍,我看了这本《明朝那些事》。令我惊讶的是,阅读它并没有让我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我觉得逸趣横生,回味无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之二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寅(即唐伯虎)考到第一名(解元)。在考试前,他和三个很要好的朋友吃饭,同时口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过几天,全省统考(乡试),给他说中了——解元。当时是全省应考的人一起考,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可以超过省内其余人,说明这个人强到邪乎。次年,他去考进士(会试,全国统考,即总决赛)。唐寅又犯了口出狂言的老毛病,在考试后的宴会上,他说:“我必是今科会元!”完了,由于宴会上那些人不是他很要好的朋友,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结果被他们告了黑状。后果是——贬为小史,不得为官。由于当时进士录取率极低,本来你即使很聪明也不敢保证考得上——结果你竟然打包票说肯定考第一——那你不是作弊谁作弊?口出狂言,毁掉了他的一生:终身不得为官——学优登仕,当官就是古代绝大多数学子的梦想。官当不了,寒窗十年有什么意义!他绝望了,从此堕落。无论何时、何地,祸从口出!管好你的嘴!还有,无论情况多么恶劣,都不要放弃希望,尤其是不能绝望。比如像许三多他爸,“没了想”,结果酗酒把胃给喝坏了。虽然你可以找到一些东西来麻醉你自己,但是终究你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有些事情你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还不如解决掉它。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很早就知道有《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而且知道这本书先是一本网络作品,由于广大网友们的追捧,好评如潮,作者当年明月把博客里的连载送进了印刷厂,一口气出版了5本,更多的人看了后还是好评如潮。我还知道当年明月的这套书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他把枯燥的正史写得生动、风趣,看过的人没有人说不喜欢读这本书的,我还知道但年明月写这本书的时候好像才27岁!当然佩服之至啊!就想弄一套读读。正好一个好朋友购买了这套书,就讨来一睹为快。读了几个星期了,还没有读完,但是收获已经很多了。不仅仅是补习了明朝的那段历史,还领悟到了历史之外的道理,但是最大的收获是庆幸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个简单的人,而且性情有点直率,没有什么城府,一点儿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读了这套书,我不禁被书中表现的“厚黑学”惊呆了!这些忠臣、奸臣大都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人与人之间哪里还有真诚、信义可言?彼此经常搞些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多有才华的人:唐寅、徐文长、方孝孺、解缙,哪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都是在政治斗争中得到了极其可悲的下场。他们的失败有的源于一句话,一篇文章。真可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曲解,给大老板——皇帝奏一本,说上句“此人别有用心”,再分析一下这句话可能危及你的皇位,事情就办妥了。圣旨很快下了:满门抄斩,灭九族,还有的灭十族!冤案就此诞生!

最让我难忘的是“土木堡之变”,那个无知的死太监王振,损了二十万精兵,使蒙古军队再次光临,而这次来与以往不同,是来攻进城夺取山河、江山的,于谦说:“你妄想!”于是,战争开始了,在烟尘滚滚中,于谦沉着地指挥着战斗,士兵势气大增,愈战愈勇。蒙古军队万万没想到会这样,于是找了另一个城门来战,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城门防守一样精密,

蒙古军队没有攻破城门,反而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一个晚上,蒙古军队快不行了,为了防止明军偷袭,在几里外扎营。终于,于谦拿出了秘密武器——大炮。夜间,只听一声炮响,把蒙古军队炮回了老家。《明朝那些事》把晦涩难懂的正史写得那么好玩,怪不得有个网友希望《明朝那些事》能进入中学。

感悟一:改变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生活的状况的不满意。

朱大皇上小的时候没有宏图大志,最大的愿望只是能够吃饱饭,娶上个媳妇。一不留神被安排当了个皇上,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从这里看出,朱皇上小时候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起码他的理想不如我远大。小时候老师教给我们要从小立志,看来,立不立志也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朱皇上从小没有立下雄心壮志,也并不妨碍他最终做了皇上。是他父亲的死,是他的饥饿,是他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意。使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其实人生的未来,好多时候往往是自己不可预知的,想得过多,往往会束缚了我们自己,真实感受和体验人生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感悟二:成功者不是常胜将军。

朱皇上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个常胜将军。在他的成功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因此,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不是经历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本质区别。

感悟三:飞蛾扑火。

看到明朝的吏治,我们现在要幸福多了。起码没有那么多的杀身的危险了。莘莘学子,苦读八年,通过科举,混上了一官半职。不知道哪一天,赶上皇上不高兴,不知什么原因,脑袋就搬家了。小时候在农村,到了夏天的时候,外面的火堆旁,会有大批的飞蛾绕着火堆飞舞。那明亮的火堆,是光明,是希望,是崇高。一批又一批的飞蛾前仆后继扑进火堆燃烧了自己。这就是追求崇高的代价,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哪个人不是,象飞蛾一样地向前冲呢?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说,感谢思想家们告诉了我们生活的真谛—活在现在,活好每一天。要不然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推荐第8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洪武大帝》观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明朝那些事·洪武大帝》是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潘阳湖之战是朱元璋的成名之战,鄱阳湖之战也奠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基础。在潘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陈友谅错误的结果。面对舰只庞大、装备精良的陈军,朱元璋冷静、敏捷地捕捉敌方的弱点和失误,化不利为有利,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水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阻,限制其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多兵大舰的优势,形成了对陈友谅的战略包围,因此从开始便掌握了战略主动权。然后又集中大部战船和兵力逐次打击陈军,并善于利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及时抢占有利攻击阵位,不失时机地实施火攻,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终于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我国水战海战史上的著名战例。

潘阳湖之战因为朱元璋的冷静才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不能慌张,要冷静,不会因此而受到干扰。当事情露出破绽时,我们要迅速的观察到,并将破绽弄得越来越大,再因此将事情化不利为有利。

推荐第9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历史很精彩

大庆新华子弟学校初二(1)班郭君婉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指导教师李大卫

推荐第10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历史的铭记

——《明朝那些事》读书报告

1643年3月18日夜晚,崇祯走向了那棵生命终结之树,他以自尽的方式表明了他的不屈与尊严,结束了注定悲剧结尾的人生。早已摇摇欲坠的明朝终于轰然倒塌。二百七十多年的兴衰荣辱,曾经承载了多少君臣名将的梦想与奋斗,一切就此成为历史,化为尘埃,一切都将由下个朝代来书写。

在历史的开端所有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随着时间轴的前进,主角逐一登场,他们战无不胜,政绩斐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而更多人只是历史中的路人甲乙丙丁,默默无闻的渡过了自己的一生。在明朝历史的铭记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以下三种人。

第一种人,政治家。

争斗是政治家的人生主题。皇位之争,首辅之争,党派之争,分权之争,有时就连后宫的女人们也不闲着,总之不斗个天翻地覆,你死我活绝不肯善罢甘休。其实,说穿了不过都是权力的强大欲望与利益的巨大驱使。而区别就是有人掌权又捞利又干活,一次次把风雨飘摇的明朝推回正轨,比如徐阶,比如张居正。而有人掌权只捞利不干活,一步步把兴旺繁荣的明朝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比如严嵩,比如魏忠贤。其实说他们这类人不干活也确实冤枉,对上他们要倾其所有讨好皇帝老板,尊严脸面?几块一斤?完全抛到一边。对下要极尽所能打压任何反逆之声,来一个整一个,来两个整一双,总之就是坑你害你没商量。此外还要利用条件,创造条件的大捞特捞,也可谓忙的不亦乐乎。可是百姓生计,国家危亡在的词典中的缺失也最终注定了他们的悲剧和明朝的悲剧。有时看多了也会觉得兴趣索然,无非就是相同剧情不同主配角的争斗戏的反复上演。张璁斗倒了杨一清被夏言赶下台,夏言的仁慈成就了严嵩的首辅之位,隐忍了几十年的徐阶使严嵩沦为乞丐,把握机遇的高拱使徐阶家破人亡,和了几十年稀泥的张居正又斗倒了高拱。。。。。。真可谓生命不息,争斗不止。但细细品味,又觉其中大有奥妙。

中国人的一大特性就是窝里斗,自己人折腾自己人,以政治斗争尤为突出。现今的官场仍然如此,只是在明朝,这是一场更为残酷的游戏,也是一场更为残忍的赌局。你无法中途退出,要么获得胜利,要么将你的资本连同曾经得到的一切全部输回。这场游戏胜不会同情弱者,只有强者才能登上最高的舞台让历史铭记。这场游戏有着狡诈的对手和阴险的圈套,你要时刻谨慎,小心辨别。这里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只有你死我活的唯一真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亘古不变。今天你身居高位,春风得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对你唯马首是瞻,可是一步走错全盘皆输,只是一个转身就有可能走入刑场,身败名裂,遭众人唾弃。要赢得这场胜利何谈容容易,坚强的意志,精湛的权术,长远的谋略都必不可少。而忍辱负重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报复,面对奸臣当道乌烟瘴气的朝廷往往嫉恶如仇,直言上书,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小人物的冲动与愤怒往往是微不足道的。而这种直言的愤怒只会带来巨大的代价。

当徐阶鼓足勇气批驳张璁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翰林院默默无名的七品编修,于是在痛快的骂完朝廷首辅后,徐阶得到的回复是杀头。辛辛苦苦读书二十年,满怀着对朝廷的一腔热血,却一夜之间前程尽毁。好在经过老乡的走动徐阶最后被贬去穷山恶水的福建延平当推官。八年后当他经过磨砺再次回到北京面对奸臣首辅严嵩的时候,漫长的忍辱负重之路展开了。当几次提拔他的恩师夏言被严嵩冤杀的时候,徐阶不发一言,不上一书;当嘉靖皇帝违反礼仪想让皇后进入宗庙的时候,徐阶回话:“皇上圣明!”;当他的学生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招致杀身之祸时,徐阶默默无言;当王世贞跪在上朝的便道上磕头不止血流满面只因想救回自己无辜的父亲时,徐阶依然寂寂无声。在之后的日子里,徐阶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严嵩的

儿子做妾,在内阁事物中,一切为严嵩马首是瞻,在人前人后只要谈及严嵩全部赞赏有加,最后他还将自己的户口转到了江西,成为了严嵩的老乡。

这一切的一切需要何等的忍耐和煎熬。原则,颜面,尊严,公道,正义全部一一牺牲。为了从一个小人物晋升到可以和严嵩抗衡的地位,屈辱,唾骂,嘲讽徐阶全部一一担当。如果换做二十年前,那个热血澎湃的徐愤青,一定已经押赴刑场很多回了。有的时候死亡并不可怕,比死亡更残酷的是屈辱的活着。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终将爆发在那最后的那一刻。

嘉靖四十四年,抓住机会的徐阶赢得了胜利。严嵩被剥夺全部家产,赶回老家。原先的朝廷首辅当了乞丐,受尽白眼,二年后在荒野中悲惨死去。至此,恶贯终于满盈,正义终于得到伸张。这场耗时二十多年的忍辱负重之路终于来到了终点。这条路虽然坎坷荆棘,也曾失望,绝望,陷入困境,但是从没有放弃过对信仰的追求。徐阶是黑暗中真正的勇士,用权谋厚黑代替礼义廉耻为死去的人讨回了公道。

像徐阶这样在忍辱负重的道路上艰苦前行的人还有很多。正德年间,朱厚照不理朝政,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掌权,当内阁中的铁三角谢迁和刘健愤然离开朝廷的时候,李东阳留了下来,当其他官员因上书挽留被行以廷杖之时,李东阳不发一言。甚至连他的学生都觉得他太过没有骨气而断绝来往。但只有李东阳心里明白留下是为了更好的反击,默默无言只因机会还没有到来。他在暗中静静的等待,一次次挽救了刘瑾想要冤害的人。终于在谢迁和刘健离开后的第六年,李东阳让刘瑾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大明王朝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此刻的李东阳终于解脱,他挨了太多的骂,受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等了太久太久。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所有人都指责他的动摇,没有人理会他的痛苦。李东阳完成了他的事业,实现了他的心愿,用一种合适的方式。与刘健和谢迁相比,他付出了更多。 不得不提的还有明朝绝顶的政治家张居正。当年张居正因不满严嵩的卑劣行径,老师徐阶的无所作为而愤然辞去职务。离开朝廷的三年,他看尽了民间百姓的疾苦。最后确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回到了北京。从七品编修到朝廷首辅张居正用了25年的时间。在这25年中他看到了严嵩无恶不作,忍受着赵贞吉的横眉冷对,凡事为高拱是从。在这25年中,的他从一个冲动的愤青熬成了城府深不可测的政治家,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的隐晦和邪恶他始终勇敢的活着,因为怀抱理想,因为相信希望是不会死的。最终他用谋略和和稀泥的艺术成为了游戏的终结者,站上了最高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我想政治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忍的动物之一。喜形不能颜于色,怒火不能言于表。他们攻于心计,城府极深。他们忍受屈辱承担骂名,只为等待时机一击毙命。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第二种人,殉道者。

在奸臣当道的年代,有很多懦弱之徒依附于十恶不赦的掌权者,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仕途,正义和良心在他们心中早已死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既是舍生取义的殉道者们。他们因无法再忍受这污浊的现实,明知等待自己的是死亡的结局,依然奋然前行,上书直言。杨继盛用死劾证明了自己不满严嵩的决心,海瑞用死谏证明了自己不满嘉靖的执着,杨涟用宁死不屈证明了自己弹劾魏忠贤的坚毅。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他们昂首阔步的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得不令人尊敬和敬佩。这些殉道者们也许出身贫寒,也许身居低位,也许没有张居正的智慧和谋略,但是他们面对黑暗,绝不妥协。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所谓不知死而死,是谓无知,知死而死是谓无畏。虽然他们的死亡并不能改变现实,但是他们的勇气却证明了一切,他们是被历史铭记而不朽的英雄。

第三种人,力挽狂澜者。

大多数人倾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人生的最初我们都有理想,为此理想愿意付出百倍的努力。但是现实的险滩告诉我们不是一切都会尽如人意。面对挫折,困境,危难,

有人战胜了,有人妥协了,有人放弃了。而依然有这样一些人在面对危难的时候,战胜畏惧,挺身而出,转危而安。他们扶大厦于将倾,他们就是不平凡的力挽狂澜者。

1449年7月17日,为抗击蒙古,在小人王振的怂恿下皇帝朱祁镇在只准备了5天后率领二十万大军亲自出征,仅仅一个月后朝廷即得知消息,军队惨败,皇帝被俘。面对空虚的京城,国之将覆,大部分的人主张南迁以保全自己。此刻一声怒吼:“建议南迁之人,该杀!”震惊了所有的人。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这是于谦书斋的题字,也是正是他的所为。从10月11日北京保卫战开始到一个月后大明的完胜,于谦用他的决心和勇气创造了奇迹,完成了他一生最波澜壮阔的使命。在绝境之中坚持信念决不放弃,因为坚信黑暗过后曙光终将来临。

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历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篇章,他们或流传千古,或遗臭万年。有时候看历史有就像看牛人奸人的履历表,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舞台表演方式完成了人生这场大起大落的戏剧,或喜剧开场,或悲剧结尾。他们推动了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他们让历史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对历史充满感情。

第11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在我十二岁生日的那天,妈妈送给我了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儿》。

当我翻开书的第1秒钟时,我的眼球就立刻被吸引住了。我以往看的那些历史书,无一不是文言文、白话文,干巴巴的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那些历史书里全是关于乱世纷争、全雄争霸的故事,天天除了打仗就还是打仗,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而《明朝那些事儿》,则是运用了幽默、诙谐的写作方法,把枯燥乏味的历史写的既生动又形象又有趣。

我平时看的那些关于明朝的电视剧、电影,他们都是把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外的,所有在大明公司里做过皇帝的人无一不骂得狗血碰头。而当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它使我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我明白了一些所谓的电视剧、电影为了票房,他们胡乱地篡改了历史,将我们引入错误的渊源。

我觉得这本书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朱由检先生的平冤案,朱由检就是大家熟知的崇祯皇帝,几乎所有的电视剧、电影,都会把他写成一个无恶不赦的大坏蛋,他错杀了辽东第一功臣袁崇焕,又亲手砍断了女儿的手臂,而《明朝那些事儿》却向我们展现出崇祯另外的一面。

比起其他的语言深奥的历史书,《明朝那些事儿》更加能让读者们容易接受。它的语言生动,非常轻松,把呆板的历史变得幽默起来 ,里面还不时穿插着现代的东西,它就以这种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

《明朝那些事儿》的内容真实,语言幽默,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可见历史题材的书也可以写得轻松,让读者也读得轻松。建议大家也去读一读,也去感受感受。

第12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早就听说了《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地阅。大学才开始读,读完序言,我认为作者想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拉进历史和我们之间的联系,试图用一种极通俗的语言把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娓娓道来,这也是我喜欢的风格。正如作者所说的:“我想写的是一部极好看的历史。”这部历史从朱元璋的身份开始,采用了档案的形式将人物立体式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朱元璋(朱重八)的童年生活很拮据,没有读过书,古代没有读过书或没有做过官的,名字就是父母年龄相加或者是出生日期的命名。朱重八从一介草民,历经苦难,浴火重生,正要开展一番伟大的事业。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尤其是今天的大学生来说。

也许正是“灾难”使他的心变得冰冷,但正因此,在经受世人白眼和历尽凄风苦雨后,他才明白了:“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在面对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下,他开始了乞讨生涯,作者在书中特意强调了:“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淮西的风土人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还加入了明教(在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手下)终于。在经过三年的漂泊生涯后,他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转变的关键在于心。从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转变成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他是明朝皇帝的典范。

王守仁活跃的时候,正德皇帝就是那个爱玩儿爱胡闹,封自己为大将军朱寿又封镇国公的那个皇帝。不折不扣的昏君。昏到宁王觉得他起兵造反搞定这样一个昏君肯定没问题吧,所以他就造反了。很不幸,当时的江西巡抚正是王守仁。王守仁虽然是个文官,但是后人给的名号却是“大明军神”。跟军神玩儿,军宁王的老巢。再后来在鄱阳湖一举击败宁王,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这时我们的正德皇帝才听说宁王要造反,很开心很激动啊,他又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准备御驾亲征。还没有征就听说宁王已经没了,所以他很不爽。当时有个小人江彬图谋不轨,还想让皇帝和宁王再打一仗让皇帝亲自俘获宁王。结果王守仁听说后,为天下苍生着想,各方打点,终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皇帝在南京象征性的玩了一把“亲自俘获宁王”,把功劳都让给了皇帝,才算平息了此事。能力!气度!手段!好一个王守仁!这就是所谓“致良知”。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看一个人物是否棒不能看只他是否爱惜自己的声名,出淤泥而不染只是海瑞那样的初级水平,只能看却不中用;他可以忍辱负重,他可以不择手段,但一定要看他最后是否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当然他所谓的事业一定要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才谓之“致良知”。王守仁是臣民的典范。特别感悟: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在面对苦难与挑战时,不愤世嫉俗,而是把这些转变成磨练自己意志的一种途径,在逆境中寻找成功的法门。

第13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套书很多年前就很火了,但对于很多流行的东西,我有时会很装逼的表示不屑,包括爱疯。很多年后,鉴于无聊的时光与手机发达的电子书功能,我出于无聊的理由开始看。很多人说,想到他有这么多本,有这么多字,感觉是个大工程,不敢下手。说起来,这实在要归功于我的速读能力,以及学过注会的功底。(有时在想考注会到底是为什么,现在发现好处真是无处不在,什么书在他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当然司法考试亦是如此)外加上我也喜欢历史,虽然大部分都是在看古装电视剧。于是,我仔细从脑子里搜索了和明朝有关的电视剧,发现寥寥无几,“穿越时空的爱恋”让我知道了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等,“游龙戏凤”“绝代双骄”里面有那个爱玩的朱厚照、坏太监刘瑾(话说知道这个人,还是小时候有个同学叫刘瑾,突然改名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刘瑾在历史上是个超级坏的太监),“十全九美”里面还知道了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孝庄秘史”里面有晚明时期的洪承畴、祖大寿、袁崇焕以及只有其名不见其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好吧,我承认,我看的这些电视剧都是胡编与戏说,连个像样的历史剧都不算。我还曾好奇过,为什么清朝的辫子戏这么多,而这个汉人天下的明朝却没有那么多电视剧。好吧,当年明月的幽默风格传染了我,还有我本来的罗嗦风格。言归正传,我带着这仅有的历史知识,我翻开了明朝的历史,这个对我来说神秘的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时势造英雄

说实话,身为一个女生,我貌似对打打杀杀没什么兴趣,打天下的过程,甚至于打仗、平乱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无聊大于有趣的,我用我自动识别好恶的眼睛,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着朱元璋夺天下。终于朱元璋建国了,这个过程里,我只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辩题出现在从高中到大学,大大小小的辩论赛中,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完这段历史,我有了我的答案——时势造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向来是不缺英雄的,而且英雄是以结果论的。矬子里拔将军,也自然能选出一个,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不管是谁,反正是赢的那个,他就是英雄。英雄也是人,人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那样一个时间点,能赢的那个就是hero。

从无到有

相对来说,治天下更难。朱元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然这只是个正面的委婉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另一词来表示,那就是暴君。明初的胡惟庸、空印、蓝玉等几大案,表明了他肃贪的决心。贪污是个任何朝代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是人的劣根与欲望。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法不责众”,我向来相信这个词的威力:当人人都有份的时候,也就无从追究了。而朱元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魄力,一万个人贪,那就杀一万个人;都贪,就都杀掉。虽然残忍,但让我佩服。可以说在朱元璋时代,当官不是件好事,因为动不动就掉脑袋,也没人敢贪污。我真的有些感动,“官为轻,民为重”,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

朱元璋时代还有一个政策,影响着明朝百年,甚至于今日都有借鉴意义,那就是言官政策。有一类人他们就是专门负责提意见的,上到皇上,下到知县,他们都敢弹劾。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大臣,你没有被弹劾过,说明你没有用、没有意义,人家懒得弹劾你。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着“不杀言官”的免死铁券,制约他们的是,言官的等级只能是一些

五、六品的小官。这种有制约的言论自由,真的是一项卓越的政治制度。当然,后来的明朝,被这些言官折腾个半死。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我对朱元璋创造这项政治制度的钦佩。

这又不禁让我思考,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从无到有”难,还是“从有到变”难。可能有前人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觉要比自己埋头钻研、自己从头创造容易些,但是什么也没有时,也没有负担,没有祖宗规矩的包袱,想制定什么就制定什么,想实行什么就实行什么。虽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我们的民族总是不缺这种人才。相比而言,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去改革更难。看当今,美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国家,没有漫长的历史,也就没有巨大的包袱,相对而言发展更加迅速。而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想动一动,想变一变,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拖着巨大的包袱往前走,难免没有轻装上阵的小伙速度快。

好人与好皇上

皇帝都是世袭的,他们生来就有命当皇上,不管他们到底愿不愿意,擅不擅长,有一些是真的不擅长,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中不乏都是个好人,朱厚照、朱由校他们本都是单纯的孩子,被拉到那个位子上,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现在想来,当皇上真不是个普通人能做的,尤其是一个好皇帝。每天都要工作,所有人都要管,所有事都要听,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晚上加班,干得好不一定有人夸你,干得不好肯定是要遗臭万年,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不是自己能选择的。而且,想想如果是个小员工,拿不了主意可以推给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不行可以推给主事经理,主事经理可以推给总经理,总经理还可以推给董事长,那董事长找谁去,只能自己担着。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管事的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累,还不能撂挑子不干。优柔寡断的人当不了好皇帝,善良的人不一定是好皇帝,好皇帝也不一定是个好人,一般都不是个好人。朱棣就是个例子,他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好人。可怜朱由检是个好皇帝,也算是个好人,却成了亡国皇帝。话说真的不能怨他,吃力不讨好,真的是他没赶上好时候。

是坚持到底,还是曲线救国?

话说整套书七本,我最喜欢看的就是

3、

4、5这三本。相比于那些皇子争位、平定内忧外患,我更喜欢看大臣们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明朝出了太多太多的名臣(当然还有好多有名的坏太监)——于谦(看书之前,我只知道他是郭德纲的搭档)、王守仁(他更有名气的名字是王阳明)、杨廷和、徐阶、张居正(从有到变,勇敢的改革家)、杨涟、孙承宗、戚继光、袁崇焕,还有杨继盛(他是个小人物,一个不怕死的小人物),这些名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都记不住他们在任时到底是哪位皇帝执政。他们存在于不同时代,但他们熬成名臣,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坚守,一种是变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相同的是作者对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了大肆的褒奖。

第一种是一条黑走到底,坚持信念,坚守理想,明知不可为,明知是必死,但还是勇敢的和大恶人作斗争,在道义面前毫不妥协。他们有的用死唤醒了正义,有的用死诠释了气节。有时避一时风头、不成一时英雄就混过去了,连坏的边都不用站,不用丢弃名节,但就是这一点点妥协,他们也不愿意做。

二种是变通,他们也坚持信念,也坚守理想,但他们明白一时的忍让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对于他们,可以说活着等待比死去更加煎熬与痛苦,他们不会白白的牺牲,是因为他们知道活着更能实现他们的理想,死有时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脱。

我佩服第一种,但我支持第二种。但我一直在疑惑他们是矛盾的,人总会有个倾向,而作者却在不同的位置,对两种人都表达了倾向,难道我们的作者是因为撰写间隔太长,忘了自己的前后矛盾。直到我读到最后一章,那个看起来不该出现的徐霞客的故事。我明白了作者的倾向: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读到这,我更加佩服作者,他不但带我领略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带我走入困惑,还带我跳出历史,看到人生。这句话解除了我的疑惑,解除了我对人生的困惑,对坚守还是变通的困惑。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次,心学,完全没听说过。这套书却带我走进这个世界,虽然,我也只是摸到个边儿。“知行合一”,我一直理解为言行合一,表里如一。说对也对,但是浅。光知不叫知,行了才能叫知,现在的我,理解的还是浅。《明朝那些事儿》给我带来了王守仁,王守仁带着心学,来到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至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新的门。在书里,我看到这种力量是唯一解开欲望的钥匙。他没有随着王守仁的死去而消失,他以一种思想的方式,影响着大明王朝几百年,甚至是现在。曲线救国的名臣们多半都是心学的传人,有的只是被一两句话影响了整个人生,比如徐阶。他们的忍让不是放弃理想,是为了能做到,只有做到了,才有坚守理想的意义。比在那空喊口号,空谈理想,有意义的多。这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从小被唯物主义深深影响的我理解了宗教的意义。如果说什么能克制欲望,那信仰绝对是一个。或许有个信仰,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有人曾跟我说,若知行合一,就是要“格”,无法理解、无法做到时,就是“格”得还不够。这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当年明月没有言传,但是从那些历史事实中,我慢慢地意会了。其实读书是一种格,行走也是一种格,王大师看着一颗竹子也是格。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我在里面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当代。作者虽然顶

着“我是很客观的陈述历史”的旗号,但是还是融入了大量的自己的好恶,因此我不仅读到了历史,也读到了作者的思考,或许这也不是件坏事。这像是在与一个朋友讨论,互相交流思想。

终于从建国到亡国,大明王朝结束了,我也把这套书读完了。有一种无奈感,一种无力感,或许正如作者所说,读史的人都是悲观的(虽然作者的文笔很幽默),因为在历史面前,什么都是渺小的,什么都是注定了的。很多人说以史为鉴,其实,没法为鉴,再为鉴也无法避免与改变。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偶然的,是众多偶然促成的,但实际上也是必然的。朝代的更替无法避免,正如人类永远无法长生不老,一个朝代也是。与其说是气数已尽,不如说是背负的太多。仿佛真有个上帝,他觉得改革太麻烦,不如重新洗牌重来,来得更容易。

第14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有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想法不能不说是受朋友的影响,但一直没有去看,直到去年1月份。起初在电子书上是当成一本休闲小说看得,闲时无事或者无聊的时候看一点,断断续续看了将近2个月才看完。开始,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不少欢乐,看到很多东西都是一笑而过,没有留下一丝挂念。渐渐地我感觉到了在这幽默后面的沉重和压抑,正如作者当年明月所述:历史从来都不是幽默的,只是我这个人比较幽默,用幽默的叙事方式把这段历史说了出来。不错,历史是厚重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历史,王朝的兴亡和个人的荣辱兴衰,让我认识到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无法改变和无法反驳的事实。

历史是没有真相的,历史的扭曲从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开始,因为这个事件往往无法真正找寻它的发生原因;之后,记录历史资料的人也不可避免的有所偏差;再之,写史人的主观偏见和朝代更迭、政治需要等等,历史真相离我们渐行渐远,直至历史面目全非。但这并不是我们不读历史的理由,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而且,历史从来没有真正的改变过,改变的只是技术、经济和人,历史只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兴---衰---亡---兴。我们以前常说以史为鉴,但是往往我们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我们还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的一条道走到黑,该发生的事情终究会发生!这也许就是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吧!

看这本书到最后的时候,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不为明朝而哭,而是为崇祯而哭,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人士大夫而哭,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仍然不屈的百姓而流泪。崇祯到死都在抵抗后金的入侵,而未求和、割土以换取边疆和平从而消除内患,大明十六帝王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孙承宗、杨嗣昌、卢象升等轰轰烈烈的死去和百姓的不屈抵抗都体现了文人的气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一切终将消散,唯有精神和信念永生!

明朝大历史中的其他人物如于谦、王守仁和张居正等等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伟大,让我懂得了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也可能是错的,我们要坚信天道和圣人之言,不避人性的弱点,全盘看待整个问题或者一个人!张居正是奢华也有点贪污,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信念。王守仁的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心学,也让我明白了许多,说易行难,明白易,做到难。

历史以鲜活的人物组成,读历史就是在读人,读懂了人也就读懂了历史。人一生一世不可没有气节,不可没有底线。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行的端站得正,凡事但求无愧于心。是非功与过,尽付后人说!

第15篇:明朝那点事读后感1200字

《明朝那些事》是网络作家当年明月写的一部很牛气的小说。牛气之点:一全书7本达120万字,可谓鸿篇巨制。二是作者年龄不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的二十多岁写,写完还是二十多岁,有趣。三是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16位皇帝,资料繁杂,浩如烟海,想理出个头绪确属不易。四是作者功底了得,想必下了狠功夫。一本网络小说,说白了,写完了有没有人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也不明白。或者说是娱乐一下自己,可这个娱乐确实是下了血本,佩服。五是把严肃的历史写的如此好看确属不易。文本充满幽默色彩,富有现代意味,带着调侃的味道却史料丰富。比如讲某个人的特点,他什么都可以,就是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还有在打仗时出现了无法想象的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拼杀,他们后边的人用水泥刀砌墙。化繁为简,带有搞笑和调侃的意味。

从地摊上花了三十元钱买了盗版的《明朝那些事》和《李傲文集》,原本是想先看后者,毕竟李同志名气太大,牛气冲天。明朝那些事,听名字就是调侃的小说,想必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对于网络小说,我向来是不怎么看好。想想也就是,小学看神话,中学读名著,大学研理论,翻来覆去就是没有挨上网络小说的边。虽说有时也把自己写的那些不成器的东西贴在网上,那只是为了省地方,就像老照片,总要妥善保管。

闲来无事,一看却看上瘾了。对于我,这本书是蛮痛苦的,看来看去,整整搞了一个多月,对于擅长看长篇的我来说无异于折磨。一般的原则是拿起书就每天猛啃十几个小时,直到眼花头旋,很快就破城,这时会有种轻松的感觉,吐口气,轻松地说“搞定”。可这次却失算了,小小的五号字,眼睛看的疼,但还要坚持下去,在加上颈椎时时不争气地疼,弄得连续的巷战变成了攻坚战。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胜利在望,心急的不行,丢下的也不行。但今天总算看完了。

没看书之前,对于明朝的历史,仅停留在小学历史课本水平。乞丐起家的朱元璋和荒淫误国,自-焚煤山的崇祯,然后是苦大仇深八辈贫农反抗小朱地主的李闯王,还有什么东林党、阉党,想想这个党字就是你折腾我,我折腾你,这好像也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美德。还有什么忠臣良将张居正、左光斗、海瑞、戚继光,奸臣乱党的魏忠贤、吴三桂等人。脑袋里装着最朴素的两个词:好人和坏人,好坏是很分明的。看了此书,好像自己被哄骗几十年的傻子,历史原本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好坏分明。就像一句话说的:要想打-倒坏人就应该比坏人更狡猾。确实如此,我确定肯定以及一定。

看《明朝那些事》让人闹心,打打杀杀,杀杀打打,场面宏大,波澜壮阔,尔虞我诈,极尽权术之能事。看到奸臣当道,忠良蒙难也会扼腕兴叹。看到后金破关,倭寇害边,也会激-情慷慨,磨刀霍霍向猪羊。看到国君荒淫,大臣乱政,百年基业,毁在内耗上也会喟然长叹。最佩服的是权术之争,有奋争的,有隐忍的,有保身的,有扑火的,总之,在历史这面镜子前,是妖是怪都要现身。

看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想法是能折腾,真能折腾。

好了,不说了,总之一句话,看完了,你才能感觉历史的可怕,可我们也生存在这历史中。今日就是明日的历史,历史的悲喜剧也在不停重演。引用周哥一句话“历史,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亦”。

第16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一个奇丑无比的放牛娃,一个行乞四方的小和尚,后来竟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至1398,

放牛。1344至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和讨饭,读后感《

做皇帝。

朱元璋其实只是个贫苦的农民,因被元朝所逼,不得不起义。当他走上这条路上时,有很多人都来投奔他,

他的势力渐渐强大了起来,前后打败了对手陈友谅,张士诚,最终打败元朝。这一路走来,朱元璋从无数死人堆

里站起来,也是一个信念鼓舞着他:“我是开国皇帝,不是放牛娃!!!!!”完

第17篇:明朝那些事第一部读后感

让我试着学学你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灰色的童年往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相信这句话吗?以前,我不信,但是现在我信了,因为它——《明朝那些事儿》。

假期的一天,无意中发现妈妈从当当网上买来的一大摞书,《明朝那些事儿》,嘿,这不正是咱们老师力荐的那套书吗?如获至宝,原本就爱看书的我,没多时就来到了明朝„„

朱元璋,神奇的朱元璋,神话般的朱元璋!竟可以从一个讨饭的和尚到成为威震天下的明朝皇帝。嗨,那时的朱元璋过的是啥日子啊?由于朱元璋的父母都是放牛的,家里的兄弟姐妹已经很多了,所以朱元璋的出生并不是很受欢迎的,朱父朱母都是给地主刘德放牛的,因为工资微薄,家里很多东西都是破的,衣服是补丁加补丁,椅子不是缺脚就是一坐就开始“吱呀吱呀”唱起小曲。1344年的一场饥荒夺取了朱元璋很多亲人的生命:四月初六朱父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后来朱元璋为了生计,去皇觉寺当起了和尚,命运之神也是从这里开始朝他微笑的。缘何朱元璋会成功?依我的分析,那就是俩词:机遇!勤奋!

一想到这,我的脸就开始红了。瞧我,老妈在家喊我“大小姐”,四年级了,我还没尝过啥叫饿?啥叫冷?啥叫“没有”?洗过衣服没?没!干过家务没?没!„„家人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这做到了吗?嗨,偷偷地告诉您:还是没!语文老师对我的最高评价曾是:潜力很大,只是很懒。是啊,懒惰可是我学习上最大的障碍了。怎么个懒法?让我道个一二:

课堂上,能靠着,绝不立着,能趴着,绝不坐着;

运动场上,能少跑一步,绝不多迈一脚;

作业本上,能少写一个,绝不多画一个字;

„„

还是给我留点自尊心吧,我就不接着往下说了。

是啊,要是我穿越成功,到了明朝,估计也会“名垂千古”——史上最懒惰的皇帝。看看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是何情形?他每天日理万机,处理无数奏折,而且立国之初,稍不注意,他的威仪就会受损。因为胡惟庸的叛乱,他废除了丞

相制度,要知道,这个举动在此之前连历代所有的王朝都没有做过的决定,这等于去除了皇帝的左膀右臂,一时间朱元璋要没日没夜地处理公务,在成立内阁之前,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地夜以继日地工作„„

看着,看着,忽然,一个念头,继而是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心底升腾:

朱元璋,让我也试着来学学你吧!

学学你的勤奋,因为我还没有品尝过雨露的甘甜;

学学你的努力,因为我还没有经历过成功的喜悦。

也许,我还会偷懒,

但是,我会以你为镜,时常擦拭,时常告诫。

嗯!从今天开始,试着学学你——朱元璋。

401班:姜安卓

指导老师:冯琛莉

第18篇:中学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中学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本书,08年很火的一本书。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应该是毛病:当所有人都在关注一件事的时候,我对它漠然无视。

就像我对待这本书,08年很火,大家都看,我不看。

等到过两年,我也不知道怎么忽然想起这档子事,复制了朋友一本,也好,那就看吧。

然后呢,觉得这本书不错,逢人便推荐,好多人都觉得我是火星来的,嘿嘿。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高二开始看的,看到现在,很多小说高手估计该鄙视我的。说什么他看小说都是5天看完一本,我却看这么久。对于这个哥们,我只能说,我还是新手~~呵呵,这是谎话,我真正想说的是,哥看书,不是用时间衡量的!哈哈!废话到此,下面正题。

透过这本书,我亲眼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从朱大哥穿着草鞋打天下,到崇祯上吊。300年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流淌过去,曾经,当我看着朱元璋一步一步雄起,然后老死的时候,我的心里很难过,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每一个英雄的结局,不会像电影那样美好。

历史是残酷的。

我便把书放了放,不看了。

时隔一个月,我又拿了起来,因为我抗拒不了好奇。

那就看吧。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现在看的都是明朝鼎盛的时期,等这本书快完的时候,明朝也该完了。我能不能接受这一个悲剧的结局呢?那时,我觉得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会难过很多天。

可是今天,我看完了。我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他写完这本书后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如此,用我现在不成熟的思想解释:当我看过太多的风起云涌,荣辱成败,所有的喜剧悲剧,我的反映都是只有一种--释然

在那个波光粼粼的历史巨浪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和狗熊。

犹记得,满头霜鬓的阳明在石桥边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坦荡。

犹记得,于谦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

犹记得,少年戚继光说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情。

一切的一切,终归化为一捧黄土,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终化为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空再写点。今天到此为止。

第19篇:读后感明朝的那些事

读《明朝的那些事》有感

以前我不怎么看书,自从被叔叔逼着看《中国通史》以后,我对读书有着莫名的喜欢,尤其是读史集。因为我觉得历史相对于小说来说显得那样真实,因为历史是无法改变而且被虚构的,虽然很多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现象中我们总会有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为那些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或喜或忧。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挺长的,总共七本,其实我在去年就读完了,觉得很有趣,觉得不像以前读过的那些历史书籍那样,显得有一种厚重感,而这本书读来,恰似一个老友以一种诙谐的语言给你叙述那一段人和事,沉浸其中,又会觉得不忍释卷。

这本书文字很直白,很幽默,完全是以现代人的口气叙述,读起来很舒服但是有很发人深省。明朝几百年,人物很多,事情很杂,但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提起明朝大家最先想到的,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朱元璋了,这个人身世和刘邦那样相似,但性格又有着不同,朱元璋,命运让他走上了皇帝之路,说实在话,他走得不容易,而更惊心动魄的是他打下天下之后的那种寂寞与孤独,都说朱元璋心狠手辣,六亲不认,杀的人太多,我觉得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要天下不要那样黑暗,无非是想要这个世界公平一点再公平一点,清廉一点再清廉一点,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不管杀多少人,腐败还是存在的,我想朱元璋临死前一定是愤怒的,这也是他的经历使然,性格使然。

皇帝太多了,但亮点还是明朝的官员,或许继承了朱元璋的脾气和性格,大明王朝的官员那样“猖狂”,让那些皇帝们很头疼。大臣们不但激烈的弹劾彼此还弹劾皇帝,甚至公然骂皇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皇帝(太多了哪个我不记得了)为了立太子一事竟然杀了那么多大臣,但大臣们仍然坚持不懈、前赴后继,对明朝官员的不怕死我是佩服之至又感动之至。正是如此,才出现了像高阶,海瑞那样的良臣,才出现了像张居正那样的良相!他们都有起有落,但他们无愧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有着崇高的信仰——以天下为己任,造福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然,明朝也是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之一,官员们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而且明朝的太监们那样猖獗,东厂和西厂的势力令人咂舌,但总有一些人,守住内心的信念,守住作者最后提到的理想和良心,努力奋斗,与恶势力顽强斗争,为历史增添了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感动,引人深思…

第20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材料)

《明朝那些事》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

“明朝起起伏伏三百多年,多少不老传说谱写成章?”这个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明朝,在作者‘当年明月’的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当中,使人读了不仅感叹历史的沧海桑田,乱世之徒的阴险狡猾,更赞叹作者的妙笔生花。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文讲述明朝真实历史的大型史学读本,记叙了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并通过不懈努力建立明朝,至崇祯皇帝殉国的三百年精彩传奇历史,描述了那时期朝廷里、军事上、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清晰地了解了明朝的历史,也体会到各个优秀君主、将领、首辅给我所带来的震撼,更是对所有奸臣深恶痛绝。我感慨明太祖朱元璋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我也赞美大将常遇春的勇猛精进;我欣赏朱棣对帝王之位的执着,也佩服他治理国家的诸多锦囊妙计;我喜欢明英宗朱祁镇在经历“北猎”后仍有重回朝廷夺政权的勇气,也对其妻子孝庄皇后的不离不弃深受感动;我不解朱翊钧深居宫中不理朝政的原因,痛恨着官宦魏忠贤被重用却贪婪奸诈不知悔改的作为;最后也对崇祯皇帝拼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却也无奈亡国感到惋惜……

都说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却也是一个复杂、混乱的朝代……其中多少人在岁月的冲刷,时间的飞逝中开始变得见异思迁;多少人从简简单单的一片忠心变得虚伪圆滑,唯利是图;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利而丧失人性,泯灭了基本的良知;当然,在这乱世之中,仍可以看见一群这样的身影,他们不畏流言蜚语,也经历痛苦变得遍体鳞伤,却坚决与黑暗抗争到底,有追求,有信念,选择了正义,坚持了理想……

所以从这本书中,我饱览明朝的传奇与精彩,去细品作者想传达的那句话“学会在乱世中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2

元月份买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到今天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读起来比较轻松,但太油,有时有的片段略感有淹没主题的不爽,不多总体上还是不错。明史是很多爱好历史的人喜欢研究的一段历史。我对这也有点兴趣,但看的这方面的书不多且零碎。小时就看过姚雪垠的《李自成》,呵呵,和这本书里描写的可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是郝摇旗。

一个穷苦人起家打下的天下历经270多年,期间演绎的悲欢离合忠奸邪正权谋党争实在是让人掩卷而叹。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有人说历史是政客的玩物,还有人说历史是权贵的妓娼,那是讲政治取用,但到我等老百姓就不同,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了,但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一千个《王子复仇记》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了。

这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篡位的朱棣、能干而贪财的张居正、奸相严嵩、魏忠贤、勤政廉政而又无力回天的崇祯、清廉敬业的奸臣温体仁、有战略眼光的孙承宗、忠贞的曹文昭、卢象升、有争议的袁崇焕、起义的流寇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

这书讲的最多的是权谋党争,作者也认为历史其实就是权力的争夺史。他讲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总的来说就是部宫廷斗争史。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历史算是讲的不错的,当然那里面的谬误我等非明史专家也就是姑妄说之姑妄听之了。

作者最后用“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做结语,我觉得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的人极少。一是客观条件限制,二是主观条件的限制,三是绝大多数人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绝大多数人是以失败告终。我看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生痛苦的缘由。就是心净的佛也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欲望啊。

看历史既有恍如隔世之感,又有身临其境之叹,一切如过往云烟,但一切又循环往复不能自拔。人啊人!真不知道你是个宇宙的灵长,还是个貌似理性的食利的糟糠之物了。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3

我本身是个不怎么喜欢历史的人,我不喜欢那些零碎的年代,难记的名字和影响,但当我翻来《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主要讲了“靖难之役”后的事情。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开始了他辉煌的一声,使大明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帝国,一个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庞然大物。里面的人物,有忠臣,有小人,有帝王,有平民,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不只是书中描写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肉有血,栩栩如生的人,就像他真的在我眼前浮现。有朱棣的残忍毒辣有朱高炽的忠厚老实。

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又有南下讨平安南的伟烈。明朝经历了朱棣的造反,社会的稳定,“仁宣之治”后的动荡。这些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朱祁镇,他在土木堡被敌军也先活捉,后被喜宁陷害。经历了蒙古大漠的风沙,险死屠刀之下,被喜宁的诡计算计,他被当做傀儡,用来向大明要赎金,前前后后经历了九死一生,却还是坚强的活着。后来虽然被救回来,却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让他回来了以后就处于被囚禁的地位。但他却很满足,他带着急促的步伐向南宫走去,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的夫人看不清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已经哭瞎了自己的眼睛,当一切浮华散尽的时候,她还会在这儿等着他,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

朱祁镇这一生,从御驾亲征的威风到被俘,被亲人抛弃的落魄,再到复位时的感慨。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一样,似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其中的辛酸,又那是常人可以体会的?由于父亲朱瞻基的早亡,年仅九岁的他便登上这个宝座。说起朱祁镇,也许有点人会对他恨之入骨,但我认为他虽不是一个明君,却是一个好人。

另一个真正让我佩服的人是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当他保卫京城的时候,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他挺骄的背影,不屈的脊骨和视死如归的决心。这一幕幕的画面在我眼前回放。

历史不是残台断瓦,不是古庙荒冢,也不是发黄的书卷,而是挂在人心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透历史长河,吸取教训。历史不是你想的那么枯燥,历史原来真的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4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

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尤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掩卷之余,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

书中众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遇春、徐达的将才独具,用兵如神;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高风亮节;戚继光、俞大遒的奋力拼杀,平定倭寇;徐阶、严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袁崇焕、孙承宗的老谋深算,巧用兵法;李自成、皇太极的背水一战,最终进攻。

但最让我敬佩的,却是杨继盛。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却遭诬陷下狱,不惑之年就屈辱故去。但是,他真的就这样死去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活了下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因为他的坚忍、顽强、正直。他也坚信:严嵩之患终有一日能予以肃清。

是的,正义与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回望古今,历史向我们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要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感悟历史。

我国古人都深知“明镜高悬”,我们新时代中学生更要明志用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航向,使正义引领时代,努力奋斗,为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明朝那些事》,获益匪浅。历史真是一个好东西,从过往的事情中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能认真品读,真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从书中看到了历史人物的成长,其成长过程可以当作自己人生道路的镜子。宦海沉浮的名臣奸相,也是活生生的人,从最初的意气书生到后来的工于心计,老谋深算,都是自身适应环境的改变,不同是对底线的坚持。

书中讲到的杨士奇,从小出身贫困,母亲改嫁,自己不愿改姓,还背着继父祭拜自己的亲生父亲,贫贱不移志,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作为,令人佩服感动,因此也得到了继父的尊重,从此得以读书入学。面对贫困的生活,一直努力为继。相比别的一心读书的人,有着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更加坚韧的品性,处事也更为老练,圆滑,摈除了读书人的迂腐。丢了官印,直接跑,而不是书呆子式的处理。凡事审时度势,实用为上。

心学创始人令我无限神往。知行合一,在我的理解就是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要明白处理事情所要的结果,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理的束缚。

儒家思想通俗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在道德规矩上束缚,而心学强调以自己的本心来处事,达到一种身心的宁静。哲学上讲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准。回想自己,浑浑噩噩,虽然也算是上过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但是并没有认真思考理解。由此看来哲学是这么的重要,是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理论指导,或者说是武装自己大脑的武器。

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封建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真实饱满的,没有绝对的清官。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思想品性,好官为了完成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需要妥协,需要入世,而不是满口教条的圣贤书。清官要更奸才能生存,才能为民除害。从书中的人物里学习到了人的成长与转变,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最初都是读圣贤书,都是怀着年轻人的理想,希望做一番事业,在面对现实的敲打与碰壁后,慢慢收起了自己的年轻气盛,默默忍耐学习,学习权谋之术,变的工于心计,城府极深。这也算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改变。我觉得心学也是如此,为了完成光明的理想,不能拘于仁义道德,对待流氓就要用流氓的办法。戚继光,历史课本的人物总是高大全,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做一个诚实正直,老实本分的人,然而想要在官场报效国家,这样可能连自保都做不到,因此,戚继光也在变,变的会来事,会做官,找到朝中靠山张居正,这样才保证了自己的官位。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doc》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