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

2022-04-16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词话出于人间,存于人间。由人而感,由人而抒。诗词是诗人感想的文字整合,字里行间都是人生感悟。对词话的品味,也就是对人生的感想。阅读《人间词话》,除了增加对诗词评价的了解,同时也品味到了人生人性。 词话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生气。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故一宏壮,一优美。是的,从写作上来说,我们创作应当将自己融入到情境中去,投入情感,体会最真实的感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否则一篇文章下来只能是以字数衡量,成为一堆机械地堆砌而成的文字写人间词话读后感3000字3篇写人间词话读后感3000字3篇。常说“我手写我心”,然而自己的心不能融入情境,没有真情实感,再巧的手也无法写出我心。再者从生活中来看,如果无法在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中投入进自己的心,那么整件事也是没有生机活力的。所谓境界,不论高尚与否,一定是有自己参与的那才有了基础。因此,不管是在创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将自己的内心放在其中,感受生活带来的喜怒哀乐。

《人间词话》里说,“词之雅致,在神不在貌”。雅致的诗词,在于文章的内容,那反映出的精神思想,所提倡的道德情操,都是诗词的雅致所在而并不仅仅浮现于最表面的形式,四言、五言还是七言,散体或是规整,这都不重要。这貌上所表现的并不是最关键的。然而,往往就有人专注于这“貌”,因此就有了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的感叹。放眼现在的社会,的的确确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浮于表面的。从学术上讲,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写学术论文或者毕业论文时,习惯于copy或者“东拼西凑”,写篇文章有点“吃百家饭”的意思,从各篇文章里扒拉一点,字数凑够“吃饱”之后就长成了自己的文章,而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考虑的对象。有了“貌”可“神”依旧迷离。这可真是本末倒置!另外这也体现出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得越来越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越来越考究。比如送礼物重视包装,攀比心理作怪让人们盲目追求奢侈品牌,“外貌协会”的出现和壮大等等,人们对于外在的东西越来越重视。而实际上,外在的东西往往都是虚幻的,最实在更重要的应当是本质。礼物当然比包装重要,物品的质感当然比品牌重要(一定程度上而言品牌意味着过硬的品质,但不包含奢侈品牌),人的性格品质当然比脸蛋重要„„在神不在貌,不论是词之雅致或是人之雅致,都是这个道理。内在,最关键。

王国维批判“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这一理论。过分讲究字词选用,以此追求文章效果,选用偏僻字词,反而使文章失去了原有的滋味。过分雕饰,变成矫揉造作。

书中这样说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的确,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并不仅仅是展现出的词那样简单。能够写出这样的词,除了有运用文字的功力,还有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襟。想要达到如此成就的人,若只是去效仿他们作出的词,而没有去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话,那果真是东施效颦,不能达到目的。问题的核心是知识,基础也是知识。学习不能只浮于表面,学识和内涵才是关键。另外,这也再一次告诉我们,成功和优秀都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必须是脚踏实地地积累,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出类拔萃,就必须看到光彩背后的汗水和黑暗。若没有相似的苦难和境遇磨练,没有相似的付出和积累,我们不能感受到其中的纷纷种种,东坡和稼轩的胸襟也就不是我们平凡之辈能够轻易学得来的。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端正心态,从最基础的部分走起,一步一步我们会向金字塔的顶端走去。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如今,“老规矩”“老祖宗留下来的”“大家都这么做”等这些话成了杀掉创新的最有力的刀具。记得曾经看过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创新力远比不上外国孩子。“中国式教育”成了钝化大脑的代名词,中国孩子的思路成了一条共同线路,是经典模式写人间词话读后感3000字3篇写人间词话读后感3000字3篇。就是因为条条框框的束缚,越来越多的人被统一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奋起反抗”,只因为一个道理——“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当然,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对事情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不可再死板地遵循各种“古往今来”的老规矩。就事论事、“因地制宜”。就在创作上,要打破前人的常规走法,独创自己的风格(或许前人的创作方式也是难以轻易学到的),独树一帜或许更有新意。在生活中,学会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会与众不同。新的想法往往在难题前会有新的突破口,这往往是新成功的标志。在塑造自己的时候,也可以打破不必要的束缚,做最自在的那个人,与众不同,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区别就显现得特别明显,祖国大花园里的花儿齐争艳,万紫千红生机勃勃。

书中说“词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 “忠实”有忠厚老实、忠诚实在之意。对人事的忠诚态度,这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忠于他人,不瞒骗,不欺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也是大家从小就了解的。然而,对草木这些没有人事互动的自然景物,要本着如此的忠实态度,的确还没有太重视。听过很多人的写作过程,大家都比较习惯于借景抒情。然而,这些时候情是第一位的,景是服务于情的,所以,只要是情感需要,景有时是可以被改变可以被创造,还可以被“扭曲”的。可是这样也就对一草一木失去了忠实之意。所以,现在有很多作品被批判不真实,不自然,失去了作品最原始的味道。或许,当大家增加对万物自然本色的重视,坚持尊重自然的情境,以本色为上,再加以自己情感的文字,两者相融,一定会有更多令人称赞的作品出现。一草一木的原有本色,有不一样的光彩。忠实于一草一木,不作游词。同时,忠实于自然,也要忠实于人事,忠诚得对待他人,这是一直不能撇下的做人准则,对人对物对文,“忠实”二字不可抛。 如今走入大学,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告诫我们要懂得为人处世,这不是教我们处心积虑,而是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交往有必须坚持的准则和不能碰触的原则。所以如今读完《人间词话》,看到王国维先生对词话的评判,就自然联系到了人事这一面。其实对诗词的要求,何不就是对诗人词人的要求呢?诗人词人对作品的态度,又怎不能体现出他们对万事处理的心态呢?对万事的处理又怎会不包含对人事的处理呢?也就是顺着这条思路,我便有了这些感想写人间词话读后感3000字3篇作文。或许我的读书感想并不是大部分读者的感受,但“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心中会与作者产生不同的“共鸣”,我的反应就是这些文字。写诗作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人处世也不是一门浅显的学科

我认为,在我们的创作过程和学习过程里,也就掺杂着对人事的看法和体悟。学好学校里的课程,不仅可以增长学识,加深内涵,宽广胸襟,也可以将我们塑造成一个个“有情有义”“有人情味”的人。对一个社会人而言,这是多么基本的标准,然而如今这样的人已十分珍贵。我们是小文人,更是社会人。

推荐第2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人间词话》读后感1

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诉读者要学会享受孤独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诉读者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三境是告诉读者成功往往青睐那些不轻言放弃者,在你困惑不堪时翩然来临。

《人间词话》是一本好书,岁月更是一本好书。

《人间词话》读后感2

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关于“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小”,在中华书局中的附录中有所提及,其观点主要是叶嘉莹先生的观点。

“有造境,有写境。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关于“造境”与“写境”,叶嘉莹先生否定了以往认为“造境”与“写境”乃是“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而是由于作品取材之不同而提出的两种区别。

第四则中王国维写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先生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十分大,而关于“有我”、“无我”也是根据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叔本华认为世人莫不受意志之驱使支配而为意志之奴隶,故其哲学之最高理想便在于意志的灭绝。由此来看文学作品,就会感觉到大部分作品不外于意志、欲望的表现,因此乃经常与物对立,成为“有我”之境界。至于能超然于意志驱使支配而表现出“无我”之境的作者,按叔本华哲学来说,当然可以算得上是“能”树立的“豪杰之士”了。

而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之关系。就整体来说,修养学力高的诗人,有时也写“小境”的诗,反之,修养学力低的诗人,有时也写“大境”的诗。如陶渊明之“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与沈佺期的“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云汉岭,池成不让饮龙川。”数句相较,则陶诗所写境界虽小,而意韵深远,沈诗所写境界之大,而洞然无物。由此也可见境界之大小与作品之优劣并无必然关系。

《人间词话》读后感4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而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中华书局精装本《人间词话》上这样评论:“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词学美学著作。”可见《人间词话》的地位之高。第一次知道王国维先生是在高中老师说“词有三种境界······”的时候,但高中忙于刷题中,根本没时间看,后来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的节目上听到《人间词话》,在图书馆找了一下,却看见里面的文字,畏难放下。最后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才将其看完。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和王国维。”他还说:“他(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可见王国维先生的影响之大。

《人间词话》是在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做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事实上王国维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了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推荐第3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刘豆豆

吉林松原油田第十二中学(138000)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一场场的风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阳,美的像画一般的词句,随着时光的流逝,仿佛停滞了百年,依然存留着最初的那抹惊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几乎所有烦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词细腻真切地变数出来了,我们沉浸在宋词的天地里,细听风声雨声,静看花开花落。品位爱断情伤,尽历狼烟沙场。我们在宋词里品位这人生百味。宋词里囊括了世间种种的情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倒出了昔日君主的万般惆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难以言表的无尽悲愁跃然纸上; “高树鹊街巢,斜月明寒草” ,看似写景的白描,却蕴藏着深深的忧思。诗词是美的,也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词里收获了不一样的心情,你读到的是舒畅,他读到的或许就是忧伤。

王国维先生一部《人间词话》,便把宋词吟咏的种种情致均囊括其中。境界说是《人间词话》里的核心。王国维先生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境界是一种微妙的东西,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境界之说如此,词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几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在王国维先生的笔下,在《人间词话》里演绎着不同的才情。他们的词亦或洒脱,亦或悲壮。晏几道矜持华贵有余,秦观的词境最为凄婉悲凉,周邦彦极为工致精巧。词人笔下的《烟雨》、《斜阳》、《梅蕊》在《人间词话》里有了别样的延伸。

岁月的流河中,我们都会慢慢老去。唯有经典,会与世常留。阳光满满的午后,身边泡一壶香茗,打开《人间词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细细品读流传百年的芳香,品味那绝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动。

推荐第4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辅导员 帅爱军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具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被称为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终结和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全书融会中西,承前启后,既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它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说的批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趣意和批评精神。在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有幸在党工委何东书记的介绍下,趁着空暇品读,产生极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又由于全篇文言古句颇多,理解上浅尝辄止,甚至囫囵吞枣,但也产生了三种极大的思想情感。

一、感悟一——人生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二十六中讲到:古今三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史学上推崇王国维三种人生境界的不胜枚举,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子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我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知、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屡见不鲜。而我,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

- 1

他们的一生都在诠释着人生的每个境界,都在告诫我们成功是要付出的,可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二、心得二——学生工作的艺术性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仅谈到漫漫的人生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而且惟妙惟肖点缀了造境与写境、优美与宏壮。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信息相关的工作,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又是学生事务的行政管理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这些工作纷繁复杂、艰辛且责任重大。若我们能有一种工作的艺术性,我大敢认为这种艺术性就是从事繁杂、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或者说提炼出一种亦展亦舒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而这种脱洒和提炼用的就是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写境与造境。达到的艺术效果产生的美学感悟就是优美的画卷:从容对待学生工作,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中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这种工

- 34 -

推荐第5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有词

高一(5)班 陆 敏 燕

静安先生所著“人间词”作文艺评论,超脱境界之深,在诗词中体得诗人之悲苦,却又识得诗外意横生。寥寥数词,我欲在品,品其中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情。不胜诗情画意随意淌下,夜下执笔对月,敬一番悼念之词。

写诗,源于诗人内心的淡然,似乎是看破了世内外的真假,用一颗饱满的心去呐喊。而现代诗,矫揉造作的内容却又颇多而硬搬为一种风格。形形色色的名字在诗坛上如水母般在海域里沉沉浮浮,单赏几笔矫情之词,也轻易不去读他们的诗。

低微的人总写廉价的诗,写出来胡吹乱扯,争相吹捧。而真正受到尊崇的人才淡隐在繁华荒芜世界里对月吹箫,他们活在自己心中的山上,有梧桐滴雨,牡丹邀月,芭蕉怜萤,小荷露角。

“人间”一词囊括的内容极其大。人间有真善美,假恶丑,而时光总是随着诗人们的脚步款款前行。史铁生的文字总让我想到人世间的温情,他已故去,想这桌子上的汤汤水水早已凉了半截,心中感叹那坐在轮椅上的背影被阴影冲淡,曾几何时,在暗黄的小灯下读他的文章,想着母亲,心中就如八月的雨下得不能自已,酣畅过去,才觉得泪流之处便是伤痕。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即使文学在当今时代更多成为“艺术”,但我更愿意让它成为我的信仰,是一种内心的笃定。徘徊在书店多时才买下来《人间词话》,终得此书,心中不禁为之静化且安和。

女子的风体想是婉约词了。秦观的一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叩起心肠寸断,看不见埋没在岁月里的深情,素纸一抹,扯开两行清泪,

自是人生恨水不能流去无数崇山峻岭,何谈这渡船上的相思曲,寒意几许,雾中人影朦胧,索然独自吹箫,画地为牢。这样的影在心中久驻不去,结成暗痼已病入膏肓,只得见夕晖撒手在杜鹃声里,啼血望乡。

“客观的诗人,多阅历深重,厚到一层,材料丰富,变化多端,《红楼梦》是也。”而李后主不必太多阅世,写下的感情便足够真切,悲痛不言,婉约自成一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不渡,有人泪,咽得下独守春寒秋凉的窗棂万千冷暖,打湿手帕丝帛凝结的泪,红不过今日的桃花,停不下翱翔的飞鸟,只是此悲又有几重?国破山河犹在,笑已不在手中。凭空握住几只束草,吊唁死去的江南,谁为历史推上锈上的门?

这只不过是你我的命运,守上了几只飘零过海的花。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崖主簿》中“寒雨暗深重,流萤渡高阁”看了不厌,也无庞大的欣赏之情,只感叹微薄的景物能写得这样厚重,多多少少是有功力的。高阁,流萤,拾一片火红的枫叶在细微流火中诉说着儿女情长,深夜老街欲诉人断肠。望天涯思念远如斛叶枳花截了那一波秋影。圆一个燃烧无烬的背影,离人无言,相执合欢。

清朝的诗人不知为何多是记不住的。但最喜纳兰容若,他的词总让我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是漠北的荒山,夜深帐幕下的灯光影影绰绰,又或是少妇凭栏欲羞的娇艳神韵。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中有一句“未到江南先一笑”,便将我对纳兰词体会得到位十足。但细想来又偏偏觉得这塞上之词女气略重,无深阔之说,似乎提不起精气神来,伤感得似潮水要淹没内心的堤岸。

而贬谪后的诗人往往都出大作,这必然是真感情、真流露。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句句带着畅快,欧阳修能写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苏

东坡能写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呵,这样的真实。

为此,我跳越般的想念起了柳永。我自幼崇敬他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女子的容貌不一定算是倾国倾城,但贤惠温柔,男子高瘦,脸庞棱角分明,女子手指粗糙却白皙,两人衣服简单朴素,千万句话在心里想要说个够,可任凭眼泪肆意流淌,堵在胸口的千言万语化为灰烬,若能随风而逝,驿外断桥,只求蝴蝶托载这燃烧的思念。两人并不要姣好英俊的颜色,却能珍藏一段美丽的爱情。曾经我并喜欢“美丽”这个词,觉得太俗,毫无清新可言,现在想来,这却是必须要用美丽形容的。

一晚独自坐于阳台,寒风一阵又一阵吹过我的肩膀,我看着道外灯红酒绿的世界,又望望万家灯火,心生寂寥。几百年前,那些人也是如此吧。想着南唐后主李煜,他应许是在此刻一人独坐在亭下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像一口气吹干净剑上飘落的花瓣,血液在喉中迸出,弹指间,林花谢了。梦一般的词人,至此再无出现。我想着那些人,那些事,好像离我很远。可读在嘴里,咀嚼完我爱的诗人们的感情,泪痕重重,犹有不甘。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像从来没有伤过一样。

我等着月亮在眼前一点一点爬上来,没有星星。那天的晚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站起来的时候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把泪哭干,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压在心头,很重。

我喜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爱黄庭坚的“未到江南先一笑”,我爱柳永的“雨后月华生”。但或许我更爱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神韵。一代又一代人逝去了,一代一代的诗词留下了,看完的并不多。杜牧在《阿房宫赋》提到“后人”,我的心中如钟“鸣”了一下。后人,不知道杜牧想到“后人”时,

我们这些现时的后人能否多多少少记住些什么。又好像一帧祯画卷放在我的余生,如默片。

推荐第6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的。一但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

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每经历一件事情,我都会增长一些见识;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增长一些智慧。《人间词话》带给我的,远远超过这些。 第一, 这本书把我带进了词的天堂。我像一颗小星球,在此的浩瀚的宇宙中尽情享受精彩绝伦的文字带来的快乐,一次又一次的感叹写出这样或清俊或幽怨或豪爽的文字的人不是天才那是什么!第二, 这本书增强了我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 本书对我性格的改变。我本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但本书给我带来很大的平静感。书中的诗词包罗万象,喜怒哀乐气象万千,看过这些,对待自己生活中的或琐碎或重要的事情,都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

推荐第7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近,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一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二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二、八班

董琳钰

推荐第8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梦里寻词

———读《人间词话》有感

环境工程系 给水1501班 赵书峰

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带着深度的眼镜,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平静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学习数理,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国维先生离去了,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而何为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为无境界\" .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虽唯情体物,穷极工巧也,可成为出色的词人,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读来全无神韵,犹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恨。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为作者服务,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

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静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说\"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 ,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潜,苏轼无不如此。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以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合上书页,只能默念,斯人可贵。

推荐第9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范文

初次了解你,是因为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提起你,一次又一次提起你的作者。再次了解你,是因为那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当中的人生哲理让我好奇,更让我着迷,于是,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你——《人间词话》

尽管是文言文,但却并不难懂。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我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的核心是“境界”。作者的词学理论也是以“境界”为核心。其开宗明义即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除了揭示“境界”对于词的创作的意义以外,还有对乾坤广大人生须臾这一命运设定的人生悲剧的揭示。他通过诗词向人们挑明,向尘寰苦求乐土是无望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正如词中说:“这个世界上,欢愉只有一种,而愁苦却有千种万种。快乐如此单纯,描来摹去感受总是相若,而这世间之愁苦,千百年来诗人之笔却都写不清道不尽。”这也许也是他对他的人生的感慨吧

当然,书中的优秀词句实在太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平直,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顿彻”,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

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推荐第10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仅此一句,便可使王静安名列近代词坛之上了。王静安之才学不仅在诗词一道上颇有造诣,他同样是甲骨文研究的先驱之一。如此卓越的学者,竟为清朝灭亡而殉。实在是近代文坛上的一大不幸。

纵观近代史诸人物,可谓是群星璀璨,但也颇为奇怪,辜鸿铭生于南洋,在西方留学归国后竟成了满清遗老且授课国学,殊不知他通晓多国语言,并且长于外国文学。而王静安本是留学日本归来,却也成了满清遗老。反而是传统科举中秀才举人出身的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竟成了推广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人物,真不可不谓之讽刺。

王静安先生的学问是毋庸置疑的,国学大师之称名副其实,我也一向佩服,但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最后的抉择是我难以苟同的。但对于王国维的死有诸多猜测,在此便不多赘述了。若是真要有一个定论,还是当以一名学者面对文化式微时的不甘与愤慨概率较大些吧。

王静安虽然吸收了西方的知识与文化,但身为满清遗老,在1906年成书之时清朝尚未灭亡,其旧式文人的特性仍然具有。对于柳耆卿这种风流浪子式的人物,当然是较为不屑的。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最为著名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该段中,将引用"柳三变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却冠以欧阳修的名字。而在部分行文中,甚至评价质量平平的友人词作时,却称其在晏氏父子之间,给予极高之评价,未免不让人贻笑大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人诚不我欺。

王静安虽有种种不足之处,但其对于词学与中西美学融合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自1840年近代史开始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就并非一帆风顺。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批判了某些人的送去主义,即将我国传统文化送出国门,卑躬屈膝,以将中国美学中国文化以一种畸形的方式进行传播。而王静安则与这些人不同,在成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王静安深刻地研究了西方哲学,可谓是当时对西方哲学最有研究的人之一。也因在哲学方面出现了迷茫,故而写下了《人间词话》一书,以期在文学之中找到归宿。也因此该书在文中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西方哲学观。而作者本又是传统的中国旧式文人,又写传统评词的词话,故而中西文化在《人间词话》本书中交相辉映,原本有些对立的中西文化去意外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那个疯狂的追求德先生赛先生的岁月里,对于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中国人都将西方文化一味的进行推崇,甚至想要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激进的人甚至想要用罗马字母来取代传承千年的汉字。中国传统的陋习固然扫进了,但是一些优秀的文化也渐渐的消磨。因此王国维就好像一股"泥石流″,在那段大师辈出的岁月里显得卓尔不群。

时隔近百年《人间词话》一书再次为众人所提起。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国学式微的年代,《人间词话》一书凭借其清雅的文风与独特的见解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一如百年之前扣人心弦。如此恐怕王国维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定会含笑吧。

请问大体已述该书之"前世今生″,余下篇幅在下便从一些细节之处来抒发意对于《人间词话》个人的观点。读《人间词话》,各种境界说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前文虽有数此段,王国维故意误书词之原作者,但此段之精妙仍旧令人拍案叫绝,不读此段真是罔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此境界说之妙处在于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题。作者三句皆是引用词句,以词家语书词家境。全篇未有一字着眼文学与求知,都是借助思念情人等其他事件委婉地表述了对于求知境界的划分。由于此句体现出了做事的坚持与执着,时至今日依旧在各个方面为人们所使用。这些原本的千古名句在王静安的笔下组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说,可见王静安在词学上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了。

另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将西方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而成。‘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我之境”,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作者借由情景来表达个人之情感,古往今来多数诗人都是如此。其著名者有杜甫《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此两句中,虽无一句作者自叙悲事,但从写景中,字字泣血,给人以压抑悲伤之感。如“风急天高”虽写秋雨江上风起,使人有开阔意。但与后文“猿啸哀”相结合。便使人眼前生此景:开阔的江面上疾风驶过,带来远处无穷无尽的哀猿啼声,不由使人睹物生悲之情。“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字字平淡无奇,可合在一起视听结合,却令人顿生悲情。而其后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气势之雄伟是后世诗作难以相媲美的。全句唯有“落木”一词是常用的哀秋伤悲之词,可读来尽是萧索之意。同是大江奔流之景,李太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读来便使人心生豪气。此即有我之境之“精妙”,虽不明言自己的情感,但在诗词景色中,却让人与他的情感产生共鸣。

“无我之境”相较之“有我之境”是朴实无华的,清新自然的。后者可能还需要一些辞藻的堆砌,但前者大多是一些平铺直叙的描写。婴儿写出这类词作的人大多是山水田园派的人物。如陶渊明,王维便是其中的翘楚。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语句无一丝一毫加工的痕迹,清新自然而又朴实,寥寥十字便描绘出了林间之幽美。真可谓是“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另有陶潜的“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声衬静,简单的语句却描绘出了异常宁静深远的村庄。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让人能够沉浸其中,几乎没有作者个人情感打扰。“无我之境”因为没有作者情感的干扰,因此大多是直接描写景色本身的特点,是客观的。而“有我之境”代入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乃至于作者对于事物的评价,是主观的。

王静安崇尚“无我之境”,我个人窃以为“有我之境”才是诗词的主流。“无我之境”受限于景色的限制,因此过于单调了。而“有我之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评价与看法。相较之前者更为的丰富多样,对于诗词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纯粹的“无我之境”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如同上文陶渊明诗句,也有可能融入了陶渊明自己的情感,他所描绘的不一定是客观的,而是他自己所幻想中的桃花源。故而王静安所推崇的“无我之境。”极有可能是存在于哲学之上的。是作者自己思想在文学上的映射,是触类旁通,有感而发的。写至此处,不由得想起王静安在甲骨文与历史学上的造诣。当真可谓是一个全才。孔夫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大抵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吧!

在阅读时对于王静安的一些观点,我也是十分赞同的。例如王静安对于替代词的抵制。替代词就是在诗词中运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或典故来替代一些平常使用的词语。如用“桂华”来替代“月”,或者用“章台”来替代理“柳”。这种行径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李商隐。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李商隐虽为一流诗人,但这是因为他构思新奇,风格独特。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李商隐的诗词过于晦涩难懂,难于求索。这便是他堆砌典故的所致的恶果了。更何况李商隐传唱最广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诗。在该诗中同样未曾使用华丽的辞藻以及繁杂的典故,十分朴实自然,但依旧流传千古,这是因为它本身的独特的构思与写作手法,通过空间上与时间上的跳跃给人情深意浓之感。由此可见,堆砌辞藻固然有利,但其弊大于利。历朝历代堆砌辞藻者数不胜数,但名传后世者少之又少。何哉?这些诗词不过是表面的富丽堂皇,实则矫揉造作罢了。没有真情实意与深刻的寓意,这种诗词永远只能是“画屏金鹧鸪。”空有其形,不得其意。而如杜甫这种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所写的诗词未必有着华丽的辞藻。但是用朴实的语句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却能在千年之内打动一代又一代人。故而王静安所言极是。

流年飞渡,宋朝诗词兴盛的岁月已逝,而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年代也同样过去。百载岁月,弹指一挥,可王静安《人间词话》中的诗词美学却永不落幕,我们也能在王静安的《人间词话》中一隅之地中品味词之甘美,国学之典雅。

在星辰隐没的年代,《人间词话》在人间散布着月华。纵然不懂词学,不懂哲学,此书仍然值得阅读。因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美的存在始终滋润着我们的心弦。

第11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读后感

说实话,我从来就不认为我读明白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开卷便提出了“境界”一词。

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意思是词义境界或者意境为最高标准”有了境界就自然形成崇高的格调,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能够读擅胜场,原因就在于具有境界或者意境。

而后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理论;最后部分则是以“境界”说为基准的有针对性的具体批评。

《人间词话》中每则我都看过,但似乎都没看太明白,也没有自己对它的理解。也只有那么一两则读后,我稍有感受,能让我来谈谈自己对它的想法。

第一卷第二十六则,王国维提出了一个论断:古代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文的人,都是经过了三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三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看来,第一种境界是初学者刚入门,摸不着门道,独自向深入进发,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却又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第二种境界是初学者成为了学者,劳心苦读,孜孜不倦,身体消瘦了,却也不停止日夜苦读。第三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了,我理解是学者称为了一代大师,成就了大业,他们功夫到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苦学

终于有了回报。

这三种境界讲得如此的分明清晰,使我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才思与睿智。

读过这则,我也很容易的找到了自己位置。不算一名初学者,再怎么说我已经度过了小学和初中,算一名学者,毕竟我已经是高中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正是我应在的境界。应该在这种境界,我就应该深入境界,深入意境,努力地完成在这个境界应该完成的。

其他还有那么几则,我读过后也有些感触,《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想有时间我还是该再仔细的读一遍,再体会一下近代博学通儒的王国维的思想认识。

第12篇:《人间词话》读后感

作者简介: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清光绪年间人。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国学大师。其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内容概要:《人间词话》便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洋美学洗礼之后以崭新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诗词进行探究。全书贯穿了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并且以此作为创造的原则、批判的标准。书以“词以境界为最上”的总观点开宗明义,接着探讨了“造镜”和“写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境界说的问题。以分析了词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隔”与“不隔”的区别,境界大小的问题,强调真景物、真情感等等。王国维以具体的古代诗词作为例子,用的是传统的概念和逻辑思维来阐述其美学观点和文学评论,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包括不同词人作品的对比以及不同朝代作品风格特色的对比。指出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之处。并且纠正一些前人关于诗词创作的错误理解。《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批判的代表作,融合了中西美学的思想,是近代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

内容理解:

① 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核心观点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

名句。”即词的最高标准在于词能够营造出意蕴悠长的境界。境界是由若干个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它不仅仅能够呈现出词句所描绘的画面,而且能够展现一个韵味无穷、无限延伸的诗意空间。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与作者感同身受,融为一体般。所以人们又把境界称之为“作品中的世界”,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王国维认为像严沧浪所说的“兴趣”和阮亭所说的“神韵”,只是说出了词的表面,不如“境界”二字能够深探词的本质。像《天净沙·秋思》,王国维对其评价甚高,“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全文看似是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简单地缀连在一起,却以典型意象绝妙地描绘一幅萧萧凄凄的秋日黄昏景致,并且勾勒出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意境含蓄却深远,情和景交融。

② 王国维所认为的“境界”并非仅限于作品的景物中,它更加倾向于“意境”一词。虽然

不能完全等同(因为境界包括诗人之境界和常人之境界,前者指的是作品中呈现的抽象界域,后者指的是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但是王国维推崇的“境界”并非片面地强调作品中存在的世界,还肯定了情的重要性。体现出艺术辨证法的特征——这种更接近于“意境”的“境界”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于是书中载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认为创作诗词理应有真情实感,方可打动人心。像是欧阳修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便充分体现了情景交融,这两句传达出他对美好事物之爱恋和赞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而且虽是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但他却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将内心的真挚情感抒发出来,所以王国维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③ 在谈到关于诗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

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重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也就是说诗人既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个体,拥有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创作诗词时赋予其神韵和境界。但是诗人又必须深入现实,了解万事万物并将之作为诗词的原材料。这一思想符合了“境界说”中“意”与“境”、

“情”和“景”辩证统一的观点。

④ 由此诗人还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问题。“有造境,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写境是指作者以词句描绘客观存在的事物,以之作为创作的原材料。而造境是作者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经过筛选、组合、改变、修饰等,营造出意境传达出情感。“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艺术作品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完全拷贝,而应该掺入创作主体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指的就是如此。

王国维还以“入世”和“出世”来进一步说明创作主体和现实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比如,像《红楼梦》的作者便是以当时的封建社会为参照以揭露制度弊端而写就大作,所以愈加深入世俗,愈加能够表现现实。而李后主虽然长久生活于宫闱之中,但是长于妇人之手,所以感性细腻,往往能抒发真情实感。可见作者既否定了“艺术纯粹为创作主体的想象活动”的观点,也否定了“艺术便是对现实的复制”的观点。“入世”深者可以洞察社会的方方面面,尊重了客观世界的现状和运行规律。所以此类词人写出来的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深切思考。“出世”深者,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往往较小。所以此类词人写出来的作品更多反映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命运,虽非有宏大磅礴之感,但含细致真挚之情。

⑤ 王国维在书中还提到了诗词创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比如说,“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才是大家之作。他强带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去创作。一切为了进献,逢迎而作的诗词往往格调不高。过于追求辞藻华丽便会导致诗词华而不实,不够自然。像是《长恨歌》波澜壮阔也只是引用了“小玉双成”的典故,而吴伟业的《圆圆曲》却因用典过多而显得晦涩难明。王国维还指出“词忌用替代字”。王国维以《解语花》中的“桂华流瓦”为例。“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如果语句很精妙的话的,则没有必要使用这些替代字。而且如果意境足够的话,则没有多余空间容纳替代字。王国维所推崇的好诗好词是言简意深的。

其实,无论是“造镜”与“写景”,还是“隔”与“不隔”,这些都包括在王国维“境界说”中,并且最终得出情景交融为最佳的结论。同时,值得注意的就是王国维还提出的“古今成大事者还必须经历过的三重境界”。我觉得这主要指的是诗人的人生境界。第一重是所有初学者都必须要经历的。既要从无边无涯的学海当中求知,又要勇于攀登高峰,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升。而第二重则是指出了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便要历经艰辛也无怨无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三重则是告诉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迷茫、失落、甚至痛苦。但是当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可以沉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瞬间,我们便可豁然开朗。当诗人能够抵达第三个境界的时候,必然能在诗歌创作方面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从而写就“景中有情,情寓于景”的大家之作。

第13篇:《人间词话》读后感[全文]

读后感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作为晚晴大儒的王国维在汲取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后,开始改变旧有的观念,以崭新的眼光评判中国旧文学。他以新颖的见解将中西方的文学艺术思想融为一体,在中国的旧文学艺术门派中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

一。他在晚晴的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在文化领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读《人间词话》,犹如踏入了一个新鲜的领域。虽然自小学开始,我们都已经接触过诗词歌赋,也具备一定的诗词赏析能力。但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独到而高深的评析,还真是有点“雾里看花”,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表面上看,它的格式与之前我们所学到的诗词大同小异,甚至有人误解《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诗词著作。其实不然,他以传统的词话形式、概念和术语,自然地融入新观点,对中国的旧文学进行批评。我认为,他的做法跟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有相似之处,借助封建传统的外衣,让世人更好的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思

①想。夏承焘认为《人间词话》“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王国维对诗词研究之深,《人

间词话》在诗词方面涉及面之广,致使我们难以全面地认知《人间词话》这本书。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像摸象的盲人一般,描述自己所能够认识到的部分。

人生的三大境界

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开始的: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④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⑤这三种境界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的大事业家、大学问家的深刻反思而做出的高度概括。学历史的我们都能够认识到历史是存在它的必然关联的。而王国维也发现了伟人成功的共同逻辑,并且生动形象地用三句词话来表达。

第一境界,“西风凋碧树”描述了一夜间,树上碧绿的树叶片片凋落。时间在变化,事物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化,影响着人的心态也不断的变化。但是人的路在何方呢?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从这句诗词当中,我感受到的是迷茫,“望尽天涯路”,无限的迷惘心底。在这样的迷失自我的情况之下,我们应该“立志”,找到自己的目标。任何事情,无论是学问还①

② 夏承焘《词论十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P

是事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都会无从下手,更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王国维先生所表述的第一境界是“立志”,摆脱自己目前的迷茫。

第二境界,有了坚定的目标,我们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即使痛苦艰难也要“不悔”,甚至甘愿为之“憔悴”。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你都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而抵御下来。其实一旦有了目标和寄托就会奋力拼搏,因为那是自己愿意做的,就如同我们说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对你而言,工作就不是劳累而是乐趣。如果你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说明你距离成功已经更近一步了。

第三个境界,这句诗词描述的是一个很欣喜的场面。从第一二境界的艰苦卓绝地“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终于寻得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波折,百折不饶,经过一番奋斗才会取得成功。当你成功以后,你又会感到意外,因为它一直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等着。因为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又会感叹成功似乎很简单,似乎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为文学艺术在时代承上启下的过渡,对现代诗歌的写作也是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现代诗歌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来创作的,形式自由,内容也是开放的。按照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诗歌所提出的要求,那在现代诗歌的创作方面我们就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是诗歌要有意境。在书中,王国维开篇就提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的重要性。其后又详细地说明了“境界”,认为境界有“造景”和“写景”之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等等。王国维认为“境界”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找出了名篇佳作的主要共通点。他认为那些传唱不衰的诗歌和名句都是在“有境界”的情况下产生的。

二是诗歌要寓情于景,情境交融。《人间词话》对“情”和“景”的关系也有很深入的探讨。他说“昔人论诗词,有语境、情境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等等。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但每一个人对同一景物的感觉都是有区别的。诗歌都是加上了个人情感的,因此王国维也总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诗歌写景也脱离不了个人感情因素,但要创作出一首好的诗歌不仅需要有感情,还需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其次是诗歌要含蓄,忌拖泥带水。王国维这样写道“惜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意思是可惜不在已经上下工夫,也就觉得没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因此不能成为第一流的作者。其实一首有境界的诗歌要含蓄,就是不能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过于直白地表达,而是留给读者一种想象的空间。就像为什么鲁迅的小

说如此出名,就是因为他的故事里的针砭时弊特色。人们能够从他的故事当中感受到,想象到一些切身的体会。一首诗歌如果直接把作者要表达的话都讲完了,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成为了诗歌形式的散文而已。

四是诗人要多感悟生活,勤于思考。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歌,它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古代诗歌,更多是文人学士的情感抒发,他们都是有文化的,有一定阶级地位的人群。融合中西方文艺思想的王国维对诗人提出的要求也更为接近现代诗歌。他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能生气。出乎其外,故能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等等。因此,想要写出一首好的诗歌,生活、工作、思想的阅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只有丰富的阅历还远远不够,还要勤于思考。“两句三年得”,诗歌需要灵感,灵感需要在思考和生活中获取。

最后是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刚刚提到创作诗歌需要灵感,而灵感需要思考。创作诗歌不同于考试作文,为任务为应试而作。 “诗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止”,“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此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些王国维先生留给我们的道理其实就是写诗要有感而发,要写出真感情,不要牵强附会。“强扭的瓜不甜”。创作诗歌不能强为,要顺其自然。当然,就如同刚刚所说灵感是要建立在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思考之上。

现代诗歌大的作者许多都是不用押韵的,不同于古代诗词的严格韵律。现代诗歌相较于古代诗歌,朗读的人多了,看懂的人也更多的,但是少了一种韵律的味道。在此,不是想要贬低现代诗歌,抬举古代诗歌。而是认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改善自身。《人间词话》当中有很多的经验道理不限于诗歌范围,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每个人读这本书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如同读诗歌一般,《人间词话》就像一位师傅,将我们带进文学艺术之门,但是修行是要靠个人的领悟的。

第14篇:《人间词话》读后感(推荐)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王国维王国维的这三境界是我读师范时所了解的,当

时就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有幸拜读后,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对自己写词的工夫尤其自得,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他说:「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国维说这话的时候刚满三十岁,只写过百来首词,就轻易把八百年来的词人几乎全不放在眼里,写作能写到这等份上,先不说历史评价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够透彻的了。这位生于一八七七年,卒于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岁的壮盛之年,跳入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没顶而死,其一生就是对人生问题不断追索讨问的过程。有人说他是逊节于清朝的遗臣,有人说他是忧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说他只是受不住罗振玉这位师长的长期欺压,一口怨气咽不下去,就投水自尽了。王国维戏剧性的死亡对历史学者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但对于写作或画画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个体生命的终始短长更重要。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非独谓景物」,「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譬如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

——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集结了六十四篇短评的《人》,是王国维写词的心得,也是他的艺术观之总结,文章虽短,但篇篇4两千斤,字字珠玑可贵,力可扛鼎。他用传统的词话形成以及反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是他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和传统诗词的最大区别是:他不再仅仅关注人的伦理世情,去重复离别相思、宠辱升降的主题;而是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它是王国维的生命底蕴,精神生气的灌注,不同于“羔雁之具”,模拟之作,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这也是我对《人》唯独钟爱原因。我喜欢他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欣赏他那三境界和他那对人生不断探索的不懈精神;更羡慕他“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那份洒脱与自由。

最后我想借用他人对《人间词话》的一段评论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看成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第15篇: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人间词话读后感1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人间词话读后感2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习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习,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3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人间词话读后感4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第16篇:《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第一章上

卷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另提出三种“境界”: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唐代。一代天骄李白不仅是诗仙,他的词也独有千古。“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阕”,一首小令《忆秦娥》,足以包含千百年来所有诗人的感慨和所有哲人的思索。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词人,那么温庭筠则是晚唐文化培养出来的另一天才。“飞卿精艳绝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造语精致细腻,绵密隐约。王国维对其评价是“飞卿之词,句秀也。”五代。“冯延巳之词不是五代风

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所谓五代风格,就是指追求婉媚、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酒筵的词风。而冯延巳独造清语,“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疏散闳约,“细雨湿流光”五字便能摄春草之魂,难怪他在五代词人中独受王国维赏识。冯延巳的君主南唐中主李璟,多才多艺,善诗歌,其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王国维以遗老自居,更能玩味此中深意吧。李璟之子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正因如此,兴亡不出宫阙的经历,使他可以用整个生命去咀嚼命运的无常,一旦发言为诗词,其深厚纯绝非常人可比。李煜难为人间之王,却极称“词中之帝”。词之李后主而眼界始大。“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业,天上人间”,这些词境的开拓以及它独特的话语方式,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词至北宋而大。不知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未央宫”是否出自北宋词人夏竦的“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但范仲淹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抑郁苍凉,让我想起了电影中杰王子带领士兵进行决战的那一幕。“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工于造语,词作雍容和缓,温润秀洁。虽然其内容多是抒写相思离别之苦,含情凄婉,但是忧愁之中往往透露出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等精彩的语句,深为后人称许。与他不同的是,其子晏几道一生耿介孤傲,把对歌女的相思爱恋作为他词的绝对主题,他把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最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古之“伤心人”也。欧阳修是北宋初起承前启后的重要词人。受晏殊影响,欧阳修有“绿杨楼外出秋千”之句,仅一个“出”字便是后人所不能达到的。其《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了解到他的自然性情。王国维

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近人对词的看法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

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到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吧。

第17篇:人间词话读后感成品

读《人间词话》有感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

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说实话,我从来就不认为我读明白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开卷便提出了“境界”一词。

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意思是词义境界或者意境为最高标准”有了境界就自然形成崇高的格调,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能够读擅胜场,原因就在于具有境界或者意境。

而后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理论;最后部分则是以“境界”

说为基准的有针对性的具体批评。

《人间词话》中每则我都看过,但似乎都没看太明白,也没有自己对它的理解。也只有那么一两则读后,我稍有感受,能让我来谈谈自己对它的想法。

第一卷第二十六则,王国维提出了一个论断:古代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文的人,都是经过了三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三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看来,第一种境界是初学者刚入门,摸不着门道,独自向深入进发,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却又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第二种境界是初学者成为了学者,劳心苦读,孜孜不倦,身体消瘦了,却也不停止日夜苦读。第三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了,我理解是学者称为了一代大师,成就了大业,他们功夫到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苦学终于有了回报。

这三种境界讲得如此的分明清晰,使我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才思与睿智。

读过这则,我也很容易的找到了自己位置。不算一名初学者,再怎么说我已经度过了小学和初中,算一名学者,毕竟我已经是高中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正是我应在的境界。应该在这种境界,我就应该深入境界,深入意境,努力地完成在这个境界应该完成的。

其他还有那么几则,我读过后也有些感触,《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想有时间我还是该再仔细的读一遍,再体会一下近代博学通儒的王国维的思想认识。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第18篇:人间词话感想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虽然称为“词话”,但是它所论并不局限于词,应该说它是一部关于诗词的美学著作。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敏锐的目光与深刻的思辨理性,把西方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观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兼容的特点。他标举文学的功能是反映人生,所以要有真性情,要摆脱功利的束缚,以超功利的审美的艺术眼光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表现人们真实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以“境界”为核心的词学理论。“境界”的主要关键,在于任何作品一定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在表现上要鲜明真切,写景则必豁人耳目,言情必沁人心脾。要善于提炼生活中的美,直观地告诉读者。这也很值得我们去借鉴,贴近生活、真实往往是我们写作时容易忽视的。

我在还没有阅读正文时候先读了导读,大致了解了《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围绕着“境界”二字,也对作者王国维有了更为详细的认识。但是从导读部分了解到的还是会觉得有所偏差,理解不够透彻,应该说会让编者牵制了我的思维,不过从这部分我觉得王国维有点固执,思想如此前卫,可内心却是忠于满清王朝,作为现代人的我看来,实属不该,倘若他能像胡适、鲁迅等人一样,或许他的人生会更好。不过从他自身来看,忠于君王,即表明了他的忠心,于国于民,他都问心无愧,这是他自己追求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所以虽然觉得他站错了政治立场,不过还是为他的忠心感到敬佩。

现在,我想先谈谈对作者王国维的一些认识,王国维是浙江海宁人。早年刻苦读书,精研经史,十六岁中秀才,曾做过《时务报》的文书、校对,参加过罗振玉创办的东方文学社。自此努力学习康德、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尤其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深相契合,笃信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与博爱主义伦理观,同时偏重“直观”的美学观。1905年作的《红楼梦评析》,即以叔本华的哲学观为根本。1927年6月,北伐军北上,投昆明湖自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可称得上敏锐丰富的审美感情和睿智深刻的思辨理性兼盛的人物,在西方列强的欺凌下,许多知识分子体会到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寻求挽救中国的方法,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意图借他国经验,推动自己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在众多出类拔萃的文学家中,能中西合璧、学用结合的,王国维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结合了西方的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一反传统文学中世俗的伦理的世情的思维路向,不过可惜的是,正当他“国学”考据方面成绩辉煌之时,其政治态度却是日趋倒退,思想情绪日益悲壮,不懂得满清已是江河日下,更不会用西方哲学发动革命,如康梁的维新变法,也许真的是文人侠士多忧国。

其次,我再说说对《人间词话》的大体内容的一点点看法。这本书上卷64则和未刊手稿50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词学理论的哲学根基是叔本华哲学美学,又有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达到了中西结合,这也是我最为受启发的一点,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真的是一位读书人。回想我们中国近代,人们对外来的事物,要么就是全盘吸收,要么就是全盘否定,早就忘记了我们经典著作中的“中庸”一词,中西结合正是验证中庸,不是他们嘴里所说的媚洋崇外,只是把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罢了,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不理智,这也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政治背景。

现在,我再细说读完《人间词话》之后的想法以及对它的一些经典句子的解析。 “词以境界为最上”——五代、北宋的词成就会如此之高,就是因为有境界,还有就是直抒胸臆,反映真性情。王国维认为,有境界的作品才能有高的格调,才能感动人。王国维对五代、北宋的词的推崇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在《人间词话》中。词还有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强调虚实结合,物我合一,这两种境界的观点是源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接着,王国维又补充说明:“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也就是说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表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给人感觉也就不同,因此有优美和宏壮之别。所以,如果我们有需要写作,不妨效仿这种思想,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是否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优美或宏壮。

“写实家与理想家”——按我的理解,通俗地说,应该类似于现实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王国维:“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在此可看出,理想家主要是造境,符合其主观意志,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实家主要写景,符合客观世界,因此造成了这两派。不过,王国维又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说,理想家与现实家并没有绝对的的界限,二者是互补的,况且: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这一则又充分说明了理想家与现实家之间的交融。不过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限制之处”四字,若没有看到注释,我以为就是和一般的解释一样,就是要在某种规则中做某事,但是大家就是大家,我的见识远远比不上王国维的,他这里所说的“限制之处”脱离了我们的日常解释,也和尼采的不一样,尼采说的是“对物体自身的直接观照”,而这里,是指作家排除现实错综复杂的“关系、限制之处”而加以典型化。不管怎么说,王国维在此揭示了事物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这一点真的是有真理性质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往往要求绝对的真反而失去了事物的本真,即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境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阅读至此,我也想抒发一下我的情感:无论什么境界,它都围绕着“真”,景真情真才有好境界,“真”这一个字让我想起我过去的写作时代,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明明不是那样的,但是为了迎合大众,为了高分,不得不捏造事实,有时甚至可以说虚情假意,就比如说《我的一天》这道题目,如果我说我的一天是很平淡的,早上怎样,中午怎样,晚上怎样,就这样把一天的事情记录一遍,那老师肯定会说乱七八糟的文章,只有描绘得非常生动有又新奇的事出现,这样的一天才是美好的,这与王国维所说的“真”完全是相悖的,如果当初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写出我们的“真”,我们的生活应该会更有趣。用我手写我心,希望在我们的文学教育中真的可以完全做到。

王国维认为作品只要表现出真景物、抒发真性情,都是好作品,杜甫《后出塞》中壮阔广袤的大景与他《水槛遣心》中,明媚骀荡的小景,秦观《踏莎行》中深切的激情与他的《浣溪沙》中淡荡闲远的温情,只有表象不同,没有优劣之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美学观是现实的。他执着于文学作品要根于生活,所思即所写,因此认为只要真、美,都应受到赞赏。这对片面追求放达,为境而造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味清新剂。

对于诗词的深美闳约和精艳绝人,王国维又借温庭筠和冯延巳的诗词来做比较。如第十一则: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王国维认为温庭筠的词精艳绝人,冯延巳之词深美闳约,因为温庭筠的词注重雕琢堆砌,而冯延巳的词着力发掘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取材丰富,用语简单,刚好符合王国维所强调的境界,所以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评价高于对温庭筠的评价。当然,王国维对他人的评价并不是毫无借鉴之说,也不是照搬别人的,他很会提取并综合前人合理的评价,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点不得不佩服。比如这一则: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王国维用“画屏金鹧鸪”来概括温庭筠华丽雕琢的词品,用“弦上黄莺语”来概括韦庄怀古伤今的词品,用“和泪试严妆”概括冯延巳悱恻凄婉的词品。王国维拾前人利器为己用,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温、韦、冯三家词的特点,可称目光如炬。

王国维对五代十国的诗词赞赏如此之高,又岂能少的了南唐皇帝的词呢?如第十三则所说: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闲。”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意思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这两句词充满了百花凋谢荒芜残败,美人年龄衰老的感慨,但古往今来,人们都是赏叹他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可知要找到真正见解高明的人是多不容易。不过我对李璟的了解甚少,本来他的词就只有四首,对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闲”,这是明显的融情入景,借荒芜景象表达颓败之情,“美人”一词,如其说是一般的美丽女子,不如说是君王自己,因为在《诗经》、《楚辞》中,美人确实是指代君王。

相比中主,我对后主李煜的了解更多,“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多悲惨的意境,“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多精妙的诗词,又是句句与自身经历相贴切,难怪王国维称:“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我不得不佩服李煜的才华,虽然不是一位杰出的国王,却是一位杰出的词人,生不逢时的他,乱世造就了他的才华。王国维对李煜的词是赞赏有加。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意思是说,词到了李后主,眼界才开始变得扩大,感慨于是深邃,于是把专门为伶工创作的词变成了士大夫自觉创作的词。

宋徽宗同样是亡国君主,王国维认为他的词却比不上李煜的词,宋徽宗的词多是感慨自己的命途多舛,而李煜反映的是忧国忧民、自怨自艾、自叹自责,二者的境界大小不可同日而语,王国维之所以会推崇李煜的词,当然与他自己身处的时代有关,忧国忧民充分显示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由此可见,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在作品中就能表现出来,再次证明文学不是政治经济的附庸品,它们是联系又有区别的,王国维推崇李煜的词,而且他所说的境界要以“真性情真景物”为基础,在当时的中国,缺的就是这种“真”,我个人觉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希望中国的人民要知道区分美丑,知道美的定义,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反传统的审美观,这就是发现,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去发现美。

五代的词,有一个很美的称号:花间南唐,代表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花间派的诗词内容多为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思想鉴赏价值不大,不过它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其中,婉约派就是由它发展而来,不过我个人喜欢豪放派。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些豪放派的诗词是多么的气势磅礴,激励人心。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们的原因。

也许大家会发现一点,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词特别的注意、重视。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这一例子,强调冯延巳的词与花间派的不同。又说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千秋”是借鉴了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不过欧阳修写得更加好,师其意而不师其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欧阳修是上承冯延巳,下启秦观,对婉约词派的词有很大影响。欧阳修和冯延巳一样,自设愁境,盘旋自如,把感情表达得酣畅深致,王国维这样说是因为他把着力点放在词境与修辞的方法上。

说王国维注重冯延巳的词还有一处证明:《人间词话》23则: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意思是说人们知道林逋《点绛唇》、梅尧臣《苏幕遮》、欧阳修《少年游》三首词是咏春草此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不知道先有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五字,都是能够摄取春草魂魄的佳作。王国维这里强调在林、梅、欧阳三人的作品前已有冯延巳开创先河,目的是为了强调冯延巳的地位,并再次申明他对北宋词人的影响,当然,王国维如此强调无非是想说冯延巳的词出现得早,就因为如此,所以比他们要好,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最早的不一定最好,关键在于活用与点化。就好像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都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得早,但是后者居上,这关键就是活用与点化。

我们所学的诗词,无一不是情景交融的,有情有景才称得上是作品,我对好作品的要求没有王国维的高,“真”不一定是最好的,人们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作品也是一样,没必要做到绝对,当让王国维也没说要真就是绝对化,我为什么要提及这一点呢?因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忧生与忧世”的问题: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这里用例子说明诗人忧生忧世,王国维在这里深化了他前面所提及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要描摹景物,同时要表现人的思想。诗词要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要把个人的感情融解到整个社会中去,体现大多数人的真实感受,这就要求作者有“忧生”与“忧世”的责任,不仅要做文学的诗人,也要做政治的诗人。这既是对中国传统诗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诠释,也是王国维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其实不管是以前的诗人,还是现在的作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意识的,因为政治与文学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总是会带着政治色彩。当然,做政治的诗人并不是只有忧国忧民才算,这样理解未免会有点狭隘,其实赞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繁荣富强等也是一种表现。在古代,盛唐时期的诗词气势磅礴,宋代的诗词忧国忧民······在当代,*时期,文坛一潭死水,统一规格;*结束后,文学上百家齐放、百家争鸣,这些都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当中不缺乏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真性情的作品。

王国维有如此高的成就并不是先天遗传的,他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也接受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他把二者内化并有机统一,所以后天的修养也是很重要的,王国维也强调这点,在谈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时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则,句句在情在理。早在初中的时候就接触到这三句话,当时就只是觉得他写得很好,句子很美,至于是什么意思,我也就不求甚解了。到了高中,终于学到了这三句话的原文,不过此时我再次理解时,我总感觉有点断章取义,这三句话无论怎样都表达不出一种大道理。现在在《人间词话》中又有一种新的认识,其实只要充分发挥想象,要理解它也不是难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比喻成确定目标,抛开世俗的束缚;第二境界,比喻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过程的无限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坚决不放弃;第三种境界,比喻经过千辛万苦后,终于实现目标的欣喜之情。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理想所必经的三种阶段吗?王国维巧妙地运用古诗词来阐释这三种境界,他的这种文学修养境界真的难以到达。 我们一直都在说“境界”,其实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还提及“气象”,这不是我们日常说的天气气象,而是诗词的景物中包含的人的思想,就是景为情用,不过我觉得境界和气象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气象属于境界的一方面,所以对于气象我也不用多做解释了,重要的是他的境界。无论什么诗词,有境界有气象,首先是真情,人品的自然流露,其次是含蓄有味,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在《人间词话》中,有一点特别震撼我——词忌用替代字。我有非常深的感触,我对替代字总是很头疼,我喜欢这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但是我又苦于理解它们,这些感觉根源于我过去的语文学习,在当时,古诗鉴赏是少不了的,分值又高,一旦出现这种替代字的诗词,就会错得特别的惨,所以尽管很美,我还是觉得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诗比它更好。

有些诗词使用替代字,我觉得有点玩弄文字游戏,好像在咏物诗里面,在咏雪时,不能出现和雪有关的字眼,白、洁、素等,本来诗歌可以好好地绘出一幅图画,就因为替代字,弄得神神秘秘,雾里看花,这样的作品本想说它好的,可是攻于文字游戏,读者就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了,实在可惜。但是它的艺术价值真的很高,我很喜欢。我们看看《解语花》中的“桂华流瓦”一句,桂华指代月亮,倘若我们用月亮取代之,则是“月光流瓦”,是变得通俗了,但就只有俗了,毫无意境;再看一例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这里运用一语双关,把“情”和“晴”运用自如,倘若只用其中一个,那么整首诗都会显得没有逻辑,也没有那种若隐若现的情景。因此,我觉得能够巧妙地运用替代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王国维在论述替代字时,实际上也是对他口中所说的境界的一种补充说明。他之所以推崇五代的诗词,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够明瞭,使用白描手法,不注重堆砌词藻。当然,王国维也强调作诗词不应该一味模仿,应该有所创新,否则就会东施效颦。所以他说:“一切文体,始盛终衰”。《人间词话》第54则: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大意是四言诗衰落后有《楚辞》,再有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这是因为一种文体通行时间长了,作者多了,诗的体裁变得熟练,形成了格式套路。因此很难再有新意出现,就会寻求其他的文体。这就是所说的一切文体开始盛大后来衰败的原因。

另外,王国维在下卷中也提到: “诗之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在此,王国维再一次解释“文学一代又一代之胜”的原因,阐明单一文体的盛衰规律,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下卷第12则: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王国维再一次强调文学上的习惯杀死了许多天才,这是续着上面两则针对文体始盛终衰的规律而言的,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说正因为文体形成惯套,后来的人不能自觉地求新求变,而是习惯于这一套路,陈陈因袭,便使多少有“赤子之心”的天才、豪杰扭曲了本来的真心,或无法表达真心,这就像社会上的恶习使善良的人变坏一样。总之,真正的天才应善于脱离习惯的束缚,顺应新形势,作出新创造。

要注意:王国维在这里提到的天才是指真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因为这些人的认识能力远超常人。

以前人们使用文言文,现在我们使用白话文,而这种转变也受到过很大的阻力,当然,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变革的艰难过程,而是当社会出现新的需求时,这种文体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情了,自然就会变质了,就会受到淘汰,新的文体就会出现,纵中国文学史上的各种文体的演变盛衰过程,这一条绝对有说服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远离美刺、投赠,不用隶事之句。

还有王国维主张写诗不能先写题目,否则就会现在思维,不能自由发挥: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也。

这一则旨在说明有了题目再写内容限制了诗人的表达,往深一层想,即作诗词讲究灵感,把一草一树一闪念,一次情感的波动都记录下来,都可以慢慢斟酌,形成一篇好诗词,倘若先想题目,那么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很快就消失了。怎么可能有好作品出现呢?

对于这点,我也深有感触,我在写作时候,往往苦于什么题目好写呢?先写题目,在围绕着题目写内容,这样就不容易跑题,我也试过先写内容再写题目,发现到最后会写得很散,很难收得回来,最后定题目的时候也很难,所以我很是觉得确定题目会更好,这一点我和王国维是不同的。

对于写作的技巧,王国维也有非常独特的见解,文学作品“易学难工,难学易工。”如下卷第七则:

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

大意是散文、近体诗、小令易学但难以精巧,骈文、古体诗、长调难学但容易精巧。王国维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在卷上59条曾提出近体诗以绝句为最尊,词以小令为最尊的观点,结合本条,便可得出较完整的说法,文学作品以短小的为上品,以抒情的为上品,上品之作易学难工。但基本上所有的写作一旦入门找到规律了,就很容易写好。这是王国维本人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对王国维关于诗词鉴赏方面了解挺多了,那么他认为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人间词话》中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我想下面这则足以表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意思是诗人对于宇宙人生,必须进入到其间,又必须从其间出来。进入到其间就能描写它,作品才有生气;出来就能观察它,作品才有高远的风致。

王国维认为,人生活在群体中,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应该能进能出,能入,才能充分观察宇宙人生,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描写真实的宇宙人生;能出,才能不被现实所拘制,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品味分析宇宙人生。王国维的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创作,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适用的。王国维的入世是要求人们体验生活的本质在于欲望,寻求到解决苦痛的方法,这是受到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的结果。

其实,读完《人间词话》,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一些精美的诗词和一些美学观念,而且还学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好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位高尚情操的人,我们现在不写诗词歌赋,并不代表着我们不需要这些情操。另外,人有能有不能,对于诗人词人,他们各有各自擅长的文体风格,好诗人不一定能写出好词,豪放派词人不一定能写出婉约派词人的那种幽怨的感觉。把目光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道理也是一样的,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不要感觉到诸方面比不上别人。

第19篇:人间词话教案

《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世

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 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

(二)、字词积累

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利用早读熟读课文。

(三)通读课文时,思考如下问题。

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2、围绕谈的对象划分文章层次。明确:

1、境界

2、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二、合作探究

1、第一则

作者心中的“境界”有何意义?本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有“境界”就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开宗明义,全文总纲 。

2、在第二则中作者说诗歌的境界可分为“造境”与“写境”,那么它们有何区别? 明确: “造境”: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

“写境”: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按客观自然描写而成,更贴近现实。 “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

讨论: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哪首诗是“写境”?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将进酒》 李白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确: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

3、第三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

明确: 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被无情之物报以冷漠。词中女子心有难言的苦痛,无人理解的怅然若失之情,所以移情到景上。她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贬谪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这是“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你如何理解“无我”之说?这里明明有个悠然的诗人吗?

明确: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我”,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 ②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大雾静静升起,白鸟自由自在的飞翔。

4、讨论:下列诗句中哪些写“无我之境”,哪些写“有我之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

有我之境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 无我之境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6、从第

五、六则看,“境界”包含了哪些含义? 明确:

(1).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2).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有感情的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体会真景物真感情。

2 《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②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瞬间变化的现象,摄入词中。一个“弄”字,既展示了一幅“动”的图画,又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7、回想我们还学过哪些炼字出境界的诗歌?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 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②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贾岛犹豫不定,用“推”字还是用“敲”字。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炼字的名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三、小结

《人间词话》节选部分以“境界”为核心,阐述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真景物”与“真感情”、炼字等问题,广泛触及了主观与客观、景与情等美学问题。可以说,境界高于一切,既是创作原则,也是批评标准。

四、熟读7到10则,完成课时作业。

第20篇:人间词话 2

《人间词话》八则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家作品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成就。

二 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渗透在文中的美学观点。 三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 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计

教学方案A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者、作品。

二 掌握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三 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

四 德育目标: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目标

二、三 教学难点:目标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 分析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由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 朗读课文,识字正音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识字正音。

(二)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多媒体显示)

凋碧树 憔悴 胸襟 遽 晏欧 阑珊 悠然 萧萧 宝帘 津渡 稼轩 可堪

(三)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 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

教师讲解:《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课文围绕“境界”精选了其中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

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第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特别是第一则中他所引用的词句、他所阐明的为文为学的“三种境界”说,广为流传。

(一)学生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不必字字落实,了解内容即可。)

2.指名学生讲解第一则内容。

明确: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来的。然而像我这样率然以这种意思解释这几首词,恐怕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是不会允许的。

3.教师讲解:作者赋予这三组词句以新的含义和人生哲理。借三首词中的语句论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的三种境界。请同学们用自己话来解释这三种境界。

明确:

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

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没有千百次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 。

4.教师讲述:有人说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或艺术创造的历程,还是对人生的综述与总括。人生之路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被人们赋予更多的解释。 既可以指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三种境界,也可以泛指人生事业追求的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界,应该是指寻求确立理想的目标的阶段。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

二、第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应该是指为实现理想的不懈努力的阶段。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的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融会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目标。 四 课堂小结: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第一则中所引的三组词句,即“三种境界”。 板书设计:

《人间词话》八则

王国维

“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 ——起初的迷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而的执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最终的顿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 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渗透在文中的美学观点。 二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德育目标: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目标

一、二 教学难点:目标二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研读第二——五则“诗与境界”。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五则。

1.结合注释,以学生为主翻译第二——五则,教师进行点拨。 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内容理解:

(1)研读第二则。

1.教师提问: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

学生分析回答:“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

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指名学生讲解第二则内容。 教师补充明确:

第二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作者认为:有我的意境,是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所表现的客观事物都带有明显的自我感受的色彩。无我的境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外物和谐相处;因此在作品中能做到物我合一,难以分割。古人填词,表现出有我意境是很多的,然而他们未必不能再现出无我的意境;才学渊博、感情丰富的诗人,自然能够再现出物我融合的意境。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作者的主观色彩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较为隐晦,创作主体和客体完美地统

一、融汇在作品里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2)研读第三——五则。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

1.什么样的诗词是“有境界”的诗词?(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界的诗词)

2.古代诗词讲究练字,一个字有时能使全句或全篇文字生辉,在诗谓“诗眼”,在词谓“词眼”。“红杏枝头春意闹”和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词眼分别是什么?(“闹”字和“弄”字 )

3.第五则提出了什么样的美学观点?(诗词的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能把诗词境界的大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 (三)写作指导

1.才学渊博、感情丰富的诗人,自然能够再现出物 我融合的意境。 2.只有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才能创作出有境界的文章。

3.在写作中,要精心构思,要讲究炼字。

4.在写作中,不必一定强求写大场面大意境,只要精心构思,善于选材,小细节也能写出佳作。

三 研读最后三则“诗人与境界”。

(一)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三则。

1.结合注释,以学生为主翻译最后三则,教师进行点拨。 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内容理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即提出他影响深远的“境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认为只有具有一定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的诗人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

教师提问:在最后三则中,作者阐明了什么观点? 讨论明确:

第六则高度评价了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成就,他认为苏词风格旷达,辛词气派豪放。没有二人的才华横溢、宽大胸襟,却想效仿苏辛,就如同东施效颦一样。

第七则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入于其内,所以能真实的描写它;出乎其外,所以能客观地观察它。入于其内,所以描写它时就能有活泼生动之气;出乎其外,经过客观的观察,然后再描写它时就能有高贵的品格。此则对于入于其内、出乎其外的论述充满辩证法思想。

第八则提出诗人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只有这样,才能任意驱遣自然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二)写作指导:

1.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学,练就宽大的胸襟。

2.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 3.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 四 课堂小结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理论的归纳、总结、提高和发展,同时又吸取了西方美学的营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很多论述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又富有辩证法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 而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源于他的专心致学、博览群书、勤于思索、善于感悟。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五 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指南。

2.背诵文中所引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人间词话》八则

王国维

第一则:借用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 第二至第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 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参考资料

文本解读

《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课文围绕“境界”精选了其中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第一则借三首词中的语句论述三种境界。作者认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来的。作者赋予这三组词句以新的含义和人生哲理。

第二至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第二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体现出较为浓厚的作者的主观色彩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就是在作品中作者的主观色彩较为隐晦,创作主体和客体完美地统

一、融汇在作品里的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第三则论述了怎样的诗词才是“有境界” 的诗词。意境不仅仅是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诗人心目中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能够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界;不能反映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就叫作无境界。一般说,有境界、无境界的“境界”多指描写景物的作品,此则指出这种见解的偏颇,认为描写人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的作品也可以是“有境界”,关键看其是否真实,真实则有境界,反之,虚假则无境界。

第四则举例说明练字的重要性,一个字有时能使一句,甚或全篇文字生辉,在诗谓“诗眼”,在词则可谓之“词眼”了。宋祁词《玉楼春》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一个“闹”字,就将整首词的意境全部提示了出来。张先词《天仙子》中吟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安放一个“弄”字,整个词的意境马上被点染了出来。

第五则提出了境界有大小之分的观点,但同时又指出,不能把诗词境界的大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

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第六则高度评价了苏轼与辛弃疾的词作成就,他认为苏词风格旷达,辛词气派豪放。没有二人的才华横溢、宽大胸襟,却想效仿苏辛,就如同东施效颦一样。

第七则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应该能入于其内,又应该能出乎其外。入于其内,所以能真实的描写它;出乎其外,所以能客观地观察它。入于其内,所以描写它时就能有活泼生动之气;出乎其外,经过客观的观察,然后再描写它时就能有高贵的品格。此则对于入于其内、出乎其外的论述充满辩证法思想。

第八则提出诗人应该有驾驭外物的能力。既能轻视外物,又能重视外物。只有这样,才能任意驱遣自然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补充资料

一 作者作品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岁。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熔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哲学、美学于一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艺理论体系。《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代表王国维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人间词话读后感.doc》
人间词话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