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

2022-04-26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在我国流传已久。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道德经读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道德经读后感一

人类的认知和自然界存在的真正规律是有差距的,毕竟宇宙已经存在几百亿年,而人类从有文字到今天也才1—2万年,近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快速发展,但是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类如大海的水滴一样渺小。而我们今天所谓的科学和认知,是极其有限的,并非真正永恒不变的道理,所以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自己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当做正确无误的真理,不可逾越。这只能说是画地为牢了。更可怕的是,把别人的话当做真理,无条件追随。这就演变成社会灾难。

不论是宇宙,还是人类社会,都处在不断地变动当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道德经读后感二

我今天把《老子》读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灾难中,努力幸福就快来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为一骄傲就可能变成祸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来证明他。上学期,因为表现较好,当选了“三好学生”,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结果。然后我太高兴了在课堂上自由散漫,结果被老师把“三好学生”和体委都给撤了。自从老师训了我以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并加劲写博文,结果竟在校讯通第八届“书香班级”活动中上得了一个“阅读之星”的称号。我现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骄傲,因为“福兮祸之所伏”呀。而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得了奖不要骄傲,有了能力不能伤人。

一篇篇“道德经”,讲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读它。

道德经读后感三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有点懂又不太懂。“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孕育而不占用,养育而不主宰,是有德啊。这是在批判君臣父子封建等级制度吗?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个说的是无用之用,空空什么都没有,反而才能当容器。就像一个满的水杯,要想倒入茶或者别的,必须把里面的水倒掉,才能在装进别的。所以有是优点,没有是用处;如果心理面有太多成见,或是意见,就不容易客观看待事物。反而看不清事实。打破偏见,放开心胸,兼容并蓄。

道德经读后感四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惬意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一定。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

道德经读后感五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道德经》,我们先了解认识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我知道了老子曾经担任过周朝守藏室史官,是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不满他曾经辞去了官职,出函谷关西去,写出了《道德经》。

书上说,老子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道”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名字就是这样子由此而来的。

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各地的道观里看到老子的塑像,不过在香烟缭绕之中,他已经成为了“太上老君”了。

道德经读后感六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七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读后感八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我校开展了学习《道德经》的热潮。刚开始是枯燥无味的,可是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下,我的求知欲开始蠢蠢欲动。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牵引我走向另一个世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向世人诠释了同为道却又行不同道。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不同的走法的,一是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圣人之道。另一条是追求外在名利的常人之道。行走下来却又拥有不同的人生,而我们走的又将会是什么道呢?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道德经》这五千余字中,它像我们阐述了,道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同时也为人类树立了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是人类灵魂的精华所在,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要为于社会于人类有益的事。不为就是不做那些损害社会损害大自然的事。遵循自然之道才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秉承就先贤得美德,人类的文明在会在欲望中得到升华。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它就像良师益友,伴随你走遍人生的旅程。我希望大家可以共享《道德经》,让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来洗涤你的心灵。这只是我对《道德经》肤浅的理解,只希望与大家共勉。

道德经读后感九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简直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认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坚强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广阔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干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美妙的呢?在高度兴旺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现“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推荐第2篇:道德经读后感

穿越时空,看尽春秋

第一篇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我

李耳本是我,我是穿越时空来到当代生活的老子!

两千多年前的我活在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曾经担任过周守藏史。对于天命鬼神我表示很淡定,一方面对于神的权威我置若罔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宇宙本体—道。道乃万物之本,宇宙万物都是它繁衍而生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也没有必要去给他什么定义,随心随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来到了当今社会,虽才经历数十年时光,但已经是看尽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也未曾想到如今世人口口是道,对我狂热倍加推崇,甚至有人对我的著作理解横生斜枝,旁门左道啊。其实也没什么,毕竟那是几千年的代沟啊,就按照他的想法来吧。很多人不理解我,都来解我,说实话经历了这数十年时光以后我也似乎快要不理解自己了,我想看看这个社会到底与几千年前的我的主张与愿望的差距究竟多大,也想反思下过去自己有些偏激的想法。不妥不当之处,还望世人尤其是研究我的那些教授学家们见怪莫怪。

第二篇如今再看这春秋

一、关于修身立命及治国平天下

感谢万能的道,造就这美仑的世界。未加修饰,都不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而之后一切是由生命开始的,最自然的生命是最美的,不要刻意追求,美是不经意间的透露。在修身的时候,就把自己当个小婴儿。婴儿代表着纯真,每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心就应该像婴儿一般纯洁天真,看看心平气和的婴儿谁能比的上呢,婴儿境界便是最高的境界。再看看这个狂躁至极的社会,人们尽是嚎叫怒骂,怨声载道,连我都感觉有点忐忑了。

立身淳厚,抛弃虚华,做人啊一定要大气。不要妄自菲薄,斤斤计较,那些世故和圆滑都要抛弃掉。吃亏是你的福分,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不要争面子不要争一时,要看到长远看到根本,要经得起委屈,受得了冤枉。总而言之,就是要善于守拙,善于韬光养晦。反观当今时代,学生争学校争奖学金,出来争工作挣工资,老板们还要争利益争地位,什么东西都要争到手。但争真的是一门艺术,像争着做好事争着当好人,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但不该争的千万不要去,像考试作弊,行贿受贿,假公济私等等此类现象屡屡曝光,这个社会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这种行为的可悲可怜之处。

我们应该向江海学习。处在下游,虚心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小河流,才会积少成多波涛汹涌,最终有所成就。这才是最高尚的品德,我们应该学习那种守柔不争处下的水的精神。如今共产党执政始终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首要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 1

此人民才会拥护它,它的执政地位才会得以巩固。但是也有少部分党员狂妄自大,居高临下,蛮横专断,这严重损毁了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给当带来了执政信任危机,这也是这个社会的不幸。再看看国际上,美国把自己作为世界警察,理应虚心处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但事实是它自恃国力强大,无人能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人心向背定成败,美国的这种做法必定会遭到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注定没有好下场。

现在的人谈论到“无为”思想的时候,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无为”便是不作为,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理解,不作为的人何能存于世?衣食住行不都是有为?在我看来,真正的“无为”通过“有为”来体现的,最终以实现“无不为”,即整个过程是“为—不为—无不为”的,所以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无为”要求人们应顺其自然,不按主观意志行事,运筹于心而不妄为,效法自然之道,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无为”思想也讲求“不争”和“守柔”的智慧。将自己处于底下的位置,这样才能充分扬长避短,发掘自身潜力,这样就能攻无不克,无往而不胜。“无为”思想作为我的核心思想发展到现在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当年函谷关著书的时候早已料到,并且即便在未来的时间里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但愿“无为”思想依旧活力旺盛。

二、关于企业发展之我见

当年我生不逢时,处在纷纷扰扰的岁月。才华不能得以全部施展,如今穿越时空来到现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大型跨国企业多如牛毛,企业的发展左右了国家间的竞争,而我也终于有机会施展抱负,幸甚至哉!

说到这儿,企业界成都恩威集团,我就不得不说了,其总裁将“无为”思想用于本企业的管理中,使企业迅猛发展,而况且是在这种思想应用的不是至善至美的情况下。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运用“无为”思想管理现代企业必将大有作为!当然企业管理与发展需要整个完备的体系,而不能只靠这个。下面我来说说几点我的关于企业发展的看法。

首先,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一步一步来的话无以到千里之外。企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有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过程,要尊重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一口吃下个大胖子。其次,.要持之以恒,始终明确目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再次,不自以为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领导人要有谋略,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明断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居功自傲,以我为中心,这是一个成功领导人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最后,要爱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对待员工不能把其视之为劳动工具,而是要以爱自己的心去爱护他们,与他们共同奋斗。

三、对于反腐廉政的看法

前面已经提到过共产党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根除,将祸患无穷。我也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领导者必须要做到廉洁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除去自己的私欲,天下为公,其乐融融。多彩的世界使人感到头晕目眩,靡靡的音乐让人思想麻木不仁,甜蜜的滋味使人不能自

已,酒肉财色使人心躁动难忍,而克服它们的方法就是“不欲以静”要懂得知足者常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并且要崇尚节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第三篇反求诸己莫若以明

本来想谈谈自己的养生观的,可不得不让人汗颜的是在这一方面,圣人神人百出,在这里谈倒显得不知自我了,所以这事还是安排给研究我的专家教授们吧。

最后我也要反思一下自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春秋时代的局限性,我对事物的认识是有缺陷的,有时候甚至是偏激的,比如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使人们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为相对主义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又如我看到了事物的转化,却忽略了事物转化是有条件与质的区别的。再如我一味的认为“圣人不行而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显然夸大了经验的作用,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终究是进步的,社会也无法去倒退,我主张的„三绝三弃‟在现在看来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么不可为之。最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生活中的社会实践我也知晓了知识与进步的根本力量不是来源于统治,而是伟大的劳动人民!

推荐第3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道德经——读后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能“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开始想小学的路上游着小蝌蚪的水,老房子门前臭水沟的水,98抗洪电视里惊涛骇浪的水,外婆家把石头“砸”出了小坑的水,早年随妈妈去那漳河风景区让我头晕目眩的水,中考那年湿了我的衣服和课本的水,在阳台上我用来细心浇灌花草的水,我日日饮下的形形色*色*味道各异的水,乘轮渡过江时汉江归入长江处那“泾渭分明”的水,寝室后的杨柳依依下波光粼粼的水,我时时叨念“静如止水”的水……

我想,我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了。

首先,“润物细无声”是我们众所周之的了,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 “水乃生命之源”是不争的事实,牵强些说,这应该算是水的一种“博爱”了。不禁有些疑惑,人类的信仰有上帝,有佛祖,有神明,都还是人类自己的形象的变异,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其实,大胆设想一下,我们似乎应该把水的化身作为信仰之源。当然也绝对不是传说中所谓“龙王”、“河神”之类了,只是水本身。

其次,是“水往低处流”,又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应该也算是它“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是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推荐第4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无我:从不紧密围绕自我算计

在《老子》所能证悟的时空,天道的特性之四即无我。“无我”并非“我”已无存,什么都不再“有”,而指不将“我”在低层时空的形象与实物看得紧要,而是追求“我”在高层时空的伟大境界与殊胜获得。

用老子的话说,灵魂可以与人身同一,但人身易去,灵魂却永恒不灭,故不必执著人身;尘世有百结,人便易生百念,它们都由尘世之物引发,并非高层时空的状态,故当如婴儿一般纯洁;尘世万物皆有瘢疵,包括人的各种感觉、

经验与观念,只有将这一切排除,人才可以洞见玄机;政令滋彰,是“我”的私念得以强化的外在表现,除了纷扰百姓,别无益处;执迷“我”的五官,尤其在意它们对色、香、味、声等等的感觉,也就将其可借以获得真知灼见的窗口封闭;如果强调“我”在人中的智巧,必难明白四达于多维时空的奥秘,因为它们本是心灵与更高时空之间的强大阻隔。因此,将“我”之所有施与万物,将“我”之所为视作寻常,将“我”之所长埋没光芒,“我”即积下大德,“我”即行在道中,“我”即“大有”于更高时空。

天道在层层时空展现为不同的标准与境界。生命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才能升华到更高境界。“无我”正是顺应天道的最佳体现:将人所看重的身体、五官、智巧、名利、施舍与治理等等淡化,即使身在其中,心却不在其中,宇宙的更多真相必定次第展现;生命一旦超越人的标准,即能从更高时空俯察尘世,那时的尘世一览无余,也龌

龊不堪,无一人、无一物、无一念值得为高级生命所用。

老子得道之后,知道尘世险恶,所以匆匆出关西去。老子教导孔子之时,孔子所执著的东西,无论是士大夫出则有车的礼仪,还是企图借以救世的仁义,都是尘世之人的认识。老子从制高之点打量,它们都无补于乱世,而且并非更高境界的标准。因此,老子对孔子的赠言,才是不要把身份看得太重,不要把理想看得太重,不要把礼仪看得太重,一切都可以凑和与将就。 发表99

推荐第5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我品老子《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公元前571年生,楚国苦县(现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末期,他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老子将自己一生修道的心得和古代流传下来的修道经验,以及我国历代盛衰存亡、世人祸福寿夭的经验教训,对照当时已掌握的科学文化,以人之道比较天之道,综合考察总结后写下了传世巨作《道德经》。后人奉老子为百家之祖,也是道家宗祖;现当代学术界称老子为:中国哲学之父、世界哲学之父。《道德经》其内容囊括了宇宙、自然、哲学、伦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是一部指明人类社会要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恢弘巨作,称得上是拯救人类灵魂的精神法典!我读《道德经》感悟颇深,心底受到了洗礼,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弊病待治,天灾人祸频发,社会风气堪忧的现状下,老子的思想更显珍贵。《道德经》就像是一泓永不干涸、深不见底的泉水,任凭先人掏了两千多年都还是如初的平静和深邃。现取四滴“道”、“德”、“无”、“柔”细品,顿觉甘甜无比,回味无穷。

初品一滴------“道”

。老子的“道”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核心是诠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即“天道”,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为了“人欲”而随意破坏大自然的平衡。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先进的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而观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天道”思想岌岌可危。我国这些年虽然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究其实质性的动作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如:能源资源的过度开采甚至枯竭;物种急剧减少所引起的生态失衡;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以及大工业化人为因素的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致使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鉴于此,政府也制定了各种法律,但这似乎显得“治标不治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体是人,是每一个社会人,学习并普及老子的“天道”思想,要让每一个社会人都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不破坏自然规则,不为眼前的一己私欲而弃人类世代生存于不顾。人类要控制自身贪婪和欲望的缺点,“损不足以奉有余”。从精神建设层面上“可持续发展”,使人类具有普遍的守“天道”意识,时时处处约束自己、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才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又品一滴----“德”。老子的“德”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地道”,是约束人的主观符合“道”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产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是自然产生的,“德”是人类积蓄的意识形态,万物形成各自的发展规律,人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万物的发展没有不遵道守德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人以地为大,地以天为大,天以道为大,大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大。“德”是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德”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标准。应该警惕的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当代,“德”的缺失着实令人担惊偏离“标准”越来越远!如官媒公开报道过的:老人在路边倒地无人扶也不敢扶;弃婴虐母殴父见怪不怪;黑心食品、黑心种子、黑心楼盘、黑心医药„;网络传播的各种“门风”如校长性侵学生门、长官与员工开房门、贪官敛财跑路门„;公民吸毒、毒品走私泛滥;官商勾结尔虞我诈、诚信缺失;青少年颓废沉沦乃至教师和家长们的道德沦丧;金钱至上的拜物行为等,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骇世惊俗的道德沦丧、亲情沦丧、社会责任感沦丧的不堪耳闻目睹的恶作剧,也是令有志之士深感心灵沉痛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其实,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并不缺少见义勇为、积极进取、忠诚善良等守“德”之举!关键是正气不举,邪气抬头,“德”育失衡缺位,价值观受到了扭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的多,付诸实施的少而产生的结果。那么,该如何正确、科学地进行“德”育呢?我们应该多从老子那儿学着点。老子在讲到如何守“德”时积极倡议圣人、天子、国君要带头行“德”,尔后推广至民众。好的政府要多制定好的“德”策并坚持不懈地倡导和执行下去,才能使民众真正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当今的教育体系都片面的追求“分数”,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因而中国新一代人势必缺“德”难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一出生并无好坏之分,有的人成人之后遵章守规、为民谋利,有的人却道德沦丧、见利忘义,习相远也。所以“德”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灌输其正确的道德观,父母言传身教,学校据理执教,社会榜样施教,多管齐下,代代相传,老子的“德”将深入人心;社会将人人遵守自然、社会规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再品一滴------“无”。

老子的“无”是指“无欲”、“无为”即“人道”。是针对个人修养而言的。谈起老子的“无为”,一些人往往会误认为是“无所作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为和一切无作为,而是要你在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老子思想在当时虽然有消极面,但积极层面意义更深远,天道无为而无不为,他的积极意义是肯定人性的自足性;告诫统治者在位时,不要为了自己和个人小集团的利益而刻意地太多作为,而要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民心,顺应自然而作为,这样天下便会自定。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为了自己的执着而刻意地去钻营,而要顺应自然规律做事,这样你就心境明亮,豁达宽怀。老子提到的“不可见欲,使民心不乱”,意在说明统治者如不唯利是图就不会使民心所乱;老子说:“持而盈”、“揣而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意在之处是贪婪的后果使命不长保;老子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当然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没有欲望没有私心的,但老子的主张是为了人类和万物的和谐发展,应该少私寡欲。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是劝诫统治者抛弃过分的、奢侈的、安逸的欲望和物质享受;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他正面警告那些存贪婪之心的人,最大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错误就是贪得无厌,说明知道满足才是人生真正的欲望。老子针对统治者提出自己反欲、反贪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贪和权”是紧密相连的。联系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的大潮,一些贪污腐败之风可谓触目惊心,那些所谓的“人民公仆”、“社会精英”是怎样逆历史潮流而陷入贪腐的泥坑,又是如何聚敛无厌,吮吸人民的血汗?原因是个人“无”的修养太差,甚至大逆不道。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当今社会,一些人的欲望被喂养得奇形怪状,不满现状和无止尽的攀比之风盛行,当欲望无法经正当手段得到满足时,奸淫掳掠之风便开始蔓延。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是老子在谈治国之道,强调了君王治理国家,如果能抱守大道,顺应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梁正、下梁自然不歪,公生明、廉生威。天下人就会归顺于他,天下自然太平安宁。如果在位的统治者,政令繁缛扰民,赋税太多,妄作乱为,使得人民无所适从,必然天下大乱。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变。当前,我们处于一个冲突的时代,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公理与私心的冲突,纯真与虚伪的冲突,秩序与脱法的冲突;人心处在是非、得失、祸福、利害之冲突之中;我们也处在一个矛盾的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人心处在取舍、进退的重重矛盾之中;我们更处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多变的社会,因为变得太多、太快,已经呈现出不少乱象和种种脱轨、脱法的行为。人心总是渴望乱中有序,朝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迈步前进。人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理解也是各有异同,从老子的思想中我们会寻得,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寻得人生幸福的密码,来改变自己的一生。领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便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明了天地万物运行之理,进而以通达人生的观照,开启幸福快乐之门。

还品一滴------“柔”。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认为柔弱战胜刚强这是大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柔弱是一种积蓄成长的力量。老子的柔声刚强是指统治者要保护弱势群体,人类要保护弱小生物。上善若水,凡事不要硬出头,柔弱一点,守柔必生。人和社会的种种危机,也往往是把人“物”化了,使得人与人之间凝聚的感情淡化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的多元化使得人心、家庭也产生了变化。老子的守柔、顺下、不争的哲理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他提倡守柔,其根本目的在于适应民众需求,追求民众幸福,老子的根本是关怀人,实现人们所追求的民主、自由与自治。他说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其意思是: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五官与外界接触,能守静吗?什么都明白,能不用心计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依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联系到现实中的很多事,往往就是因为自己心太刚强,所以有时会跌得鼻青脸肿,如果心柔软一点,一切事就是另一个结果了,那你就会觉得天底下的人和事就会可爱了,委屈才能求全,绕道才能直达,低洼才能满载,守旧才能出新,谦虚才能进步。正如当今和平年代官民冲突事件频发的现状,似乎显得各级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表现得太硬太刚太烈,方法不当就不便解决民声问题,如果各级官员特别是执法者顺应和平友善的新常态,改变方式,谦虚谨慎,以理服人,那么很多矛盾将迎刃而解了!

推荐第6篇:道德经读后感

中华瑰宝《道德经》

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 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道德经》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据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道德经》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于吾人生命上主张自然,讲究致虚极,守静笃、不与人争的修持。上善若水。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因为道是“无”。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空间孕育了无数星球,而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其中一点不起眼的颗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独特。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点儿自居,应为宇宙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更高的生命体!他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谓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们永远都只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能超越她!应该她本就没有形体,只是一种“柔”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有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坦,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圆滑。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和现代共识主动性同出一辙。老子有一段话常被视为对为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在宗教概念上,当时最崇高的信仰为天;故天基本上为“意识天”,但老子将之破除,将天化成“自然天”。于《道德经》原文中,可见得老子对天的看法是自然无为。于现存通俗本中第五章首行即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处之不仁,并非无仁心,而是指无心而为,亦如文中的曾提及的“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为相同意涵,故其实老子当时的诸多论述是为破除神鬼论,而非后人将其奉之为神之观念。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称名称为“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之一。

在唯识上,有些人常认为只有“有”才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可以独立在“有”之上,只有通过一定的形体才能显示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方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处是因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方说一个糖果盒,因为里面是空的,可以装糖果,也就实现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如果其他人过多的涉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非常的窄,透不过气,非常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因为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由!(这里所提到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现实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相对自由,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道德经》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这部经典不愧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领会,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道。

推荐第7篇:《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老子究竟何许人也?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苦县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守藏室史实管理王室藏书的史官。传述鲁国孔子赴周,问礼于孔子,两位先哲进行了简练、睿智的谈话,各述其学。老子见周王室已衰,辞世西行,入函谷关隐居,不知所终,时约周敬王年间。在他将隐去的最后时日,应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

《老子》上篇道经中,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它是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法自然”,它又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无形的道产生了“一”,“一”就是那养育万物的天地,天下万物无不产生于天地,而天地这样的有形之物均产生于无形的“道”。老子之道,乃“大道”,实言之,乃自然主义。 《老子》下篇德经中则包含了老子的人生观、政治观、战争观。老子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须服从于“道”,“德”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柔弱和知止。所谓自然,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先。”但老子的无为,并非是无任何作为,而是指人应辅助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逆道行事。自然规律就是一种无形的“道”的体现,这一切说明人不能违背自然妄自作为。老子反对智术治国,他的政治观的核心就是顺从自然、无为、柔弱和知止。老子赞赏政治上“愚民”,反对“察察”为政。他认为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没有私心,以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勇于献身于治理天下。这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致虚守静----平淡处世《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还有丑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还有恶的一面。不仅如此,还认为困难与容易,长与短,高与低是相互比较而形成的,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追随。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 老子觉得学道的人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弯曲一些。出门做事就好像在别人家坐客一样,与人说话就像对待自己的上级那样,行走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他举例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所有的水都汇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以土垒之。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竞争;不但如此,他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在竞争的同时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随时在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本质。

在《老子》的治国思想中,有很多名言。如“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这句就是指崇尚简单、朴实的道理,摒弃那些浮华、刻意的修饰。再者如“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辱之”就是指最不好的统治者,人们会辱骂他。而好的统治者,人们会称颂他,但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好的统治者虚极静笃、顺应自然,人们受到他的统治,受到他的恩惠,但却好像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就是无为的境界了,这种感觉用句诗句来形容就好像是“润物细无声”。

至于《老子》里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那朴素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每一个例子都是因为其反面而存在。话句话说就是矛盾的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如果没有了“美好”的概念,就没有“丑恶”的概念,如果有其中一个概念,那就必然有另外一个。所以《老子》一书处处洋溢着辩证的思想,最经典的便是那关于福祸的表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仅诠释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且还指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也许,后世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也就是出于同样的辩证思想吧!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汉初年萧规曹随,文帝景帝以黄老之术得以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之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儒学的盛世。但我们知道道家学术是深入人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百代而不断的创新、融合。以中国国民的普遍性心理来看,中国人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统一在自己一身的。所以,李叔同说“自古仁人志士,以儒出世,以道修身,以佛济心”。儒道两家思想,一个比较刚健,一个比较柔和。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潜隐退守。更明白的说,古之士人,入世即为官,出世即为道。儒道融于一体,刚柔相济,张弛自如。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大道了。

推荐第8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即使只看了一遍,并不能理解透彻老子所蕴含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大收获。老子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甚至人们渐渐将他神化,连他的出生和去世,都被世人描绘的十分浪漫。我一直很想了解他,想感受那种“心静”。《道德经》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宇宙的根本,蕴含阴阳变换的奇妙,许多名言在电视剧里以及其他地方出现,所以很吸引我。下篇言处世为人的道理,蕴含进退之术。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人读这本书没有什么用处,看似并没有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实则不然。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不见得能与之匹配。物欲横流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那些金钱、地位等欲望呢?这本书在这方面讲的淋漓尽致。身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并不能去超凡脱俗,也不能逃离这个社会,而且我们也不应该脱离社会,但是,总是有那么多的牵绊,给我们带来许多坎坷,我们要怎么面对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心里留有一方净土,能够守静处事,在适当的时候清净自省。我们不要去好高骛远,因为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所谓静心、净心、尽心,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清醒的认识我们的现状,再做好实际的打算,最后尽展我们的能力。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至虚极,守静笃。所谓“至虚”,实则就是一种冷静。我们尽量去消除心里的障碍,平息那些不理智的行为,才能够“守静”。这对于如今我们的为人处世也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指引,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我们的内心较为平静时,我们才能戒骄戒躁,才能够去更好的处理事情。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老子曾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许多人对此产生了谬误。其实这并不是说明老子的思想很消极。老子其实在教导我们遵循规律,不妄为。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我们应当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踏踏实实地,才有一番作为。

对于老子的这份经典,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我们把他的“无为”奉为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道德经》对我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我更加理智的去面对自己的得失。对待竞争,我们也要敢于去迎接挑战。生活中总是毫无理由的有一些不平等的事降临在你身上,此时,若是我们去争个鱼死网破,到头来也只是伤害自己甚至伤害无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然,正确的积极的欲望是一种必须的、可取的。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用合适的方法去适应活着改变,这是一种莫大的优点。在这,也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经典中的经典:上善若水。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人人熟知的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经常听说以柔克刚,其实也可以领悟出许多不同的道理。比如说我们应当宽以待人,我们要像水一样在不同的时候可以适应,变出不同的形态。总之,四个字所蕴含的道理说上几天几夜都不能把其中的思想说透。也许这就是“道”的深不可测,玄之又玄吧。

经典永远亘古不变,永远是治愈我们的良方。偶尔读读《道德经》,便能在喧嚣之时,寻得一点宁静。

推荐第9篇:道德经读后感

浅谈道德经

一直以为《道德经》是讲德的,通篇看下来我就蒙了,除了不懂还是不懂。今天是自然辨证法的第一节课,老师说得很对,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扩张自己的眼界,勤于思考,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推敲,辨证法虽然看上去很难懂,但是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确实需要抬起头仰望星空,而不是低头看手机,关注点只在房子,车子,孩子,票子。

回归正题,虽然还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通篇看了两三遍之后,还是慢慢开始了解里面索要阐述的观点。《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 千百年来,里面有很多的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从这里面得到收获。相比于现在浮躁喧嚣的世界,老子所提倡的是不予世同流河污,洁身自好,克己,小我成就大我。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可能短期内看到的是不能和这个世界一样,但是长期执行,对于自己,对于身边的人会有很多的好处。更准确的是良好品格的形成。

老子在这篇文章里不断的提到“道”,老子在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意思是道是不可以说清楚的,说清楚了就不是道了。道以世间万物为载体。更接近道的里面老子提到“水”的品格。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 道到底是什么?“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却是产生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的总能源。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印象很深的是老子论“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住,而生其形,静。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对于理想中的管理者,老子称之为“圣人’,也就是“道”的体现者。

老子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不敢苟同。老子觉得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但是我觉得不是因为有了美才会有了丑。美和丑其实一直存在,只是看人定义了。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绝不是因为看了美才会知道丑。正如黑暗和光的关系,

还有一个让我有顿悟的是老子论“无”, 有些人常认为只有“有”才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可以独立在“有”之上,只有通过一定的形体才能显示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无”.“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方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处是因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方说一个收纳盒,因为里面是空的,可以东西,也就实现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是实的 ,我们就会觉的心理非常的窄,透不过气,非常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因为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求“无”.追求一个现实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相对自由,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以上是我的浅谈,这本书值得一样,句句精辟,我们可以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推荐第10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小时候,总是可以听到老师家长教育我们要多读书,多做事,但儿时的我只顾着玩,有好多知识都没有掌握,而大学后,很荣幸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读道德经,因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便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但究竟是为什么,我也说不出来。

拿着这本书,却有点不知从何读起,读这本书之前是否要做什么准备活动,是否要掌握什么其他方面的基础知识?当今社会,充斥着太多的诱惑,要想静静的读完一整本书,着实不易,我也是下了好大的决心才正式开始读这本中国的精髓。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

1

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

2

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3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还有人认为只有“有”才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可以独立在“有”之上,只有通过一定的形体才能显示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方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处是因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方说一个糖果盒,因为里面是空的,可以装糖果,也就实现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如果其他人过多的涉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非常的窄,透不过气,非常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因

4

为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由!(这里所提到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现实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相对自由,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学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停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可以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如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体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因为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候,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破坏就会浑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根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破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秩序,最后人类也会在这团浑浊的气流的中沉没。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相互转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高兴的忘了本

5

象,可能灾难正潜伏在明天,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可能幸运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能力。实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6

系别: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11级园林本科 姓名:刘勇鑫 学号:201140715140

第11篇:道德经 读后感

读《道德经》有感

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而这个“道”不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是产生与万物先存在与万物之外,看不见抓不住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质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以无为本”的宇宙观,而老子正是认为“无”才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学涉及一个“名”与“实”的问题——“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名和实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屡见不鲜,不应只重其名而忽其实。

另外老子还谈论到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为产生并推动万物的“道”,它的运行有自己的法则,而老子在开篇即谈“道”,并且把“道”作为全书一以贯之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发点即是主张人发自然,把自然之道作为人生活的准则,因而说老子论“道”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道德经》中对人生,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 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第12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作《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我认为在当前学习“国文”的热潮中,《道德经》对于我们每一名机关干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十分值得学习。

《道德经》是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文约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简意精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份,为人民服务,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精读之后,我对《道德经》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为人处事的作风。作为年轻干部,豪情满怀,思维活跃,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赏“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所谓“只有厚积才会勃发”.这就是我由“致虚守静”感悟到的“平淡处世”。

二、净心寡欲----清静自省

《道德经》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这一点,已经得到今人的共识,并为科学所验证,实在令人钦佩)。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

我想,我们这些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的一代人,大约比我们的父辈们面对物质诱惑更早、更多。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物质诱惑、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将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古人有“慎独”之说,无非是指当人们在一人独处之时更要保持操守。是以,我认为,净心寡欲,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于个人来讲是很潇洒的事,古人所谓君子之风,“真名士自风流”的那种风骨,在当下已经是难得一见了,我们常常怀念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魏晋时代。。

三、道法自然----坚忍不屈

《道德经》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我从前看过一些西方人撰写的励志丛书,比如卡耐基系列以及《富兰克林传》、《比尔盖茨传》等人物励志传记,那时还没有拜读过《老子》,现在来看,深感《老子》在励志这方面的阐述尤为深刻、朴素、特别,简直是真知灼见!我想,我们这些70后在忙着激情创业之时,应该自觉接受祖国国学的厚重熏陶,勤思考“我在做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三个问题,只有“打有准备的战”才能最终走向成功之路。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吸取其精华来加强我们的营养,对于我们这些青年人将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充电”。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就读书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要求,作为青年干部,在举国上下这种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我深深感到对“国学”书籍学习的渴望。我将把对《道德经》的学习作为学习“国学”书籍的一个良好开端,很好的坚持下去。

第13篇: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读书报告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老子》这门课程,通过对这本书的仔细研究和老师的讲座,我了解到了这本书中很多的深刻内涵。 《老子》这本书主要讲述“道”和“德”,因此又叫《道德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先河,提供了一些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做事为人的方法,对我们当代的哲学研究依然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老子当时所处的是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繁,社会的礼仪伦理已经无法恢复,所以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的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绝圣弃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老子》这本书中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其中道法自然是其主体思想,在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阴阳对立和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不谋而合,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到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其中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物的观察得出了一些推论和想法,并形成对人生行为的知道,比如长短高下前后的对比,得出对立统一的想法,并延伸成圣人的管理学逻辑。同时,《道德经》中对管理学和军事的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哀兵必胜,刚柔之争等。老子同时也提出了对于一些我认为过于理想化的观点,“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感觉严重脱离实际,并且有着明显漏洞,但是对我们的思维也有一定的启发性作用,我认为这也反映了,由于当时的时代,老子思想的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汲取期中与现代社会相符的地方,抛弃一下糟粕,认真研究其中的先进思想。 《道德经》不仅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它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创作手法,这对于哲理作品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创始的意义和地位,同时《老子》将哲理与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情、理内容与诗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富有动人的音乐性。最后,老子的语言精练,微言大义,让后世人研究至今。老子能用只言片语生动而完整地表现出别人用一堆书都说不完的东西,这早已为历史所证明了。 总而言之,这个学期中对《老子》这本书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感悟,同时我也感觉自己获益良多。但是我感觉自己的理解还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我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对这本书进行深入的了解,让自己能与古人的智慧发生碰撞,让我学习让他们的思想精华,用以指导我的生活。

第14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竹料一中 唐建军

近期大概阅读了一遍《道德经》,也看了一下名家的心得体会,结合所得,下面谈谈个人感受.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臵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臵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臵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读后感《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然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在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德”更高层次的“德”是“以怨报德”,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我就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可以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在哪个时期,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的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他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最大的参照系而已。这也是《道德经》的伟大之所在!

第15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然而,他又不像孔孟那样被大家所熟悉了解。提到老子的生平,就连大历史学家司马迁都对此感到疑惑。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即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相传孔子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这也我们常说的“紫气东来”。然而,关于老子的其他事迹,却无迹可寻。关于老子的卒年,更是无从考证,有人说他活了160多岁,有人说他活了200多岁,只能说,老子大概很长寿。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神话色彩的智者,在2000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直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可以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面对成功,面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告诉我们,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一种存在。道是宇宙的起源,是万物的根本,是“先天地生”的一种物质。“大”是道的本质,道广大无边且周而不息,遍及整个宇宙。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生成的,它向自然学习,效法并顺应自然,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到底,万物都要取法自然,回归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做到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道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即使我们看不到、听不到它,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违背了道,就要受到惩罚,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从道的角度出发,老子教给我们处世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还交给我们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大事业,要先从身边琐事做起,持之以恒,向目标努力。即使困难重重,暂时无法达到目的,也别气馁,老子告诉我们“大器晚成”,再接再厉,终会成功。面对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却没成功,没关系,老子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谓知足常乐。

老子还教诲我们,做事学会“慎独”。“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做坏事别人看不见就没关系,须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对于处世,老子还教诲我们要“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至于治国之道,老子提倡无为的圣人之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治理政事,要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温饱,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老子对于政治,提倡无为而治,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又有为”。但是,在稳定的国家环境中,只一味的无为而治,是不利于国家进步的,不利于人类进步的,所以,还要适当的有为,要辩证的接受无为而治的思想。

关于《道德经》,老子还教给我们很多,如人际关系方面,告诉我们“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者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不善者可以教给我们智慧,学会面对善者与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拥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诉我们“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处,眼观全局,全面考虑问题。《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巨作,这些所感所想只不过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细阅读《道德经》这部智慧巨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秘,展现在你眼前的风景将会别有洞天。

第16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一、我与《道德经》的不解之缘

跟《道德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源自本科韩老师的“中国哲学史”这门课。听了韩老师对《道德经》前几篇章的解读后,便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本书,这便是我与它缘分的开始。可是后来轮到自己独自品读才发现越读越迷惑,硬着头皮读完一遍,脑中一片混沌,就连原本清晰的几章竟也有些忘记了。

最初接触到的《道德经》本子是岳麓书社出版的黄朴民撰的版本,后来又买了中华书局的王弼注版,偶有闲时便取来翻着看看,渐渐地却也是搁置了。研一因课程需要重拾此书,细细品味感慨万千,看来我与它的缘分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疏远,心中甚是感激。

有了支教的的经历,又看了韩老师的文章解读,再加上几年来的积累沉淀,再次读完整本虽仍有困惑,收获却是颇为丰厚的。两位老师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将我与它之间的缘分连接传递。既然已经结缘,便要好好惜缘,待到30年后再回首,笑看我与它的悲欢离合。

二、

“上善若水”的精神品质

这次读完《道德经》记得最深的有两点,一点是,做人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妄作;第二点则是,要学习“上善若水”的品格,做一名水一样的女子。

世人都说,江南女子温如水,柔也如水,韧也如水。我所认识的江南女子大都是这般,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的,跟她们聊天自己也会不自觉地降低音调,收起北方的那股子粗犷劲。然而,她们的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子韧劲,对待不同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不会因他人的言语而改变自己的认知,认准的事情再苦再累也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江南女子生在水边,长在水边,连性子也和水如此相像。突然想到我也是生在水边,长在水边的丫头啊,为什么我却没那么温柔。难道是因为嘉陵江的水太过奔放不似江南那涓涓细流,所以便造就了我如今这样地大大咧咧的性子?古人诚不欺我也。

水的优秀品质太多太多,它总是顺应万物发展的规律去流淌,去灌溉,去冲刷。不任意妄为,善于处下,以低调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天地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水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就让我来一一阐述我的学习认识。

(一)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的第一个品质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纵观历史长河,人类的文明发源地皆有水的影子。从古至今,水涓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滋养万物从不与万物相争。水可以包容一切,只要有缝隙,便用她柔弱的身体默默地去填充,去温暖,去接纳。就像慈母那般温润着万物,滋养着万物,蓦然回首间,水已将万事万物包容在胸中,而万事万物都无法离开水的滋润。我们可以看到湖泊、池塘,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界限,从不越雷池,安静的徜徉在自己的圈子里。水中鱼儿可以肆意的在水中逍遥游,不用担心水会将其吞噬。人们也可以安心的泛舟湖上,把酒言欢,丝毫不用担心水会与舟相争,将舟颠覆。

水就是这么柔和,遵循着天地的规则,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不论是滚滚长江还是涓涓小溪,它们遵守着自身的秩序,排着队流向远方。人也应该像水一样遵循着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有条理,有秩序地做事做人,不能逆天而为。想想古代那些想要逆天而行,长生不老的帝王往往早早便驾鹤西去。那些顺应自然的发展,遵循天地间规则,不妄为的得道修士活的时间反而更长久一些,长命百岁者不在少数。

(二)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水的第二个令人尊敬的品质则是“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有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虽然这句话很形象地指出了水流向低处的特性,但却忽略了这是水善于处下的高贵品质。大部分人并不是生来就高高在上的,如果没有谦虚的性格,善于处下的品质,在高位也是站不久的。就像国家重要的领导人,只有真正从基层一步步做起,了解每一个阶层百姓的心酸疾苦,才能真正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说的便也是这个道理。

水是谦卑的,遇石绕石,遇山绕山,甘愿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在我看来,它的这种精神也是一种是“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举个直白的例子,人们的污秽物都需要用水来清洁吧,管道堵塞后,总会有专业人员来清洁。面对众人嫌弃的眼神,他们依旧低头苦干,为我们带来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可敬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便是这一行的劳动模范,他秉承着“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因为他心甘情愿做众人所厌恶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最终成为了一名让全国人民尊敬的劳动模范。

(三)心善渊

“心善渊”是我想说的第三个品质,心怀像水一样深沉而宽广。不仅要有宽阔的视野,还应该学着去拥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胸怀。

我们总是希望他人让着自己,可自己为什么不能多让让别人呢。很多群体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一两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引起的,就拿我去年支教时遇到的一件事来说。开学不久,高一年级的学生就发生了一起群体斗殴事件,而且还是以多欺少的典型,五个班的学生打一个班的,一休克、一脑震荡,数人受伤住院。得知此消息后,我就在想“这群孩子是有多大的仇恨啊!竟打的如此拼命”。究其原因才知是二人打赌,输者不服气,便拉帮结派准备收拾赢者,赢着又怎能落后呢,于是乎便有了为义气而战的斗殴。若是在二者都是心胸开阔之人,打赌后,输者一笑了之,便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吧。正是因为社会存在这样的锱铢必较之人,构建和谐社会才越发的困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心善渊”,如果人们在生活中看的更开些,想的更广些,生气发怒前先缓一缓,用平和心态待人接物,那么和谐社会便指日可待。

(四)与善仁

“与善仁”,像水一样真诚地对待你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与尊重。与人结交,你为朋友所带来的助力、好处,不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都不要时时挂在嘴边,应慢慢将之淡忘,用平常心处之。但若是别人对你的好,给予了你或多或少的帮助,我们应牢记于心,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果断地伸出援助之手。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说的就是水的这种优秀品质。生养万物却不将其占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却不自恃有恩,滋养万物而不加主宰,任其自由发展,顺其自然。

当你一直以真诚的态度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久而久之,你便会发现你身边的好人越来越多。在你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会用同样心态来帮助你。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存善念,我们的世界都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五)言善信

“言善信”,说话做事要说到做到,讲信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记事开始,父母就会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也会在思品课上这样教导我们。但真正让我把这句话深深记在脑海中却是在初中的时候,具体什么事情已经不记得了,好像是答应别人一件事情后来却不想做了,拖着姐姐找借口。记得最深的是姐姐当时对我那严厉的态度和训斥:“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既然不想做、做不到就不要答应,不然以后你说的话还有人相信吗?!”然后在姐姐的强制要求下去完成了那件事,这句话便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后来,“言而有信”便成了我的一条座右铭,时刻鞭策着自己。再后来,观察到身边的朋友有信口开河的问题的,我便化身姐姐的角色进行说教。渐渐地,便与那些经常食言的朋友慢慢疏远了。

《道德经》第63章说的“轻诺必寡信”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不重视承诺,对朋友许诺就跟侃大山一样,朋友渐渐就会对你失去信任,朋友少了,路就窄了。如果马云是一个不信守承诺的人,那些拿着马云打着欠条的人还会这么死心塌地地跟着马云创建阿里巴巴吗?估计也会一笑了之吧。由此可见,讲信用在现今社会中是多么可贵的优秀品质。

(六)正善治

“正善治”,治理政事要有条理,讲究公平、公正,做到政清如水。不管是做官,当领导,还是做学生干部都应该讲究公平、公正。有句俗话不是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么,不仅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中这么说,在工作单位,学习生活环境中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当领导贪污腐败,那他的下属肯定也好不到哪去。如果领导是一个正直的人,那整个工作氛围,工作环境都会弥漫着一种公平的气息,勾心斗角,你我算计的事情也不会多。

做一个正直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做事无愧于心。

(七)事善能

“人要多一份本事,才能少一分求人。”这句话对于这个时刻的我来说真的是太现实的写照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旦失去,便可能再也抓不住。

研一入学,想在开学迎新晚会上竞选主持,但却没有认真准备,当选拔开始后,心里不由打起退堂鼓。认识的一名学长好像看出了我的不安,悄悄对我说“要不这次你别选了,等下次中华之声你主持,内定你,保证你能上”。这句话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句强心针、镇静剂,紧张不安的心情瞬间得到平复。淡定地起身,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出去。然而,就在前一分钟收到那个学长的短信,告知主持已定,非常抱歉。

这时的我突然间平静了,没有丝毫抱怨。如果在当初的选拔时我能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多一份自信,而不是相信学长的保证找到个理由光明正大地退缩,也许我有机会。可是,没有如果。本来就是自己有问题,又有什么资格去责备他人的食言呢。一开始自己的心态就不正确,失去也是正常的,一个人独自反思,也是给自己上了节珍贵的课。

(八)动善时

“动善时”,要像水那样善于把握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事半功倍。

水这一点做得特别好!春天来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这时候生命都需要雨水的滋养,春雨便适时地降了下来,细如牛毛,连绵不绝;到了夏日,地面气温居高不下,午后,便会降下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带走了暑气,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时候的雨水便没有那么多了,只在恰当的时候下一些,赶跑“秋老虎”;冬天,水变成雪降落大地,为农作物们提供充足的水源,来年又是丰收年。

三、

小结

上善若水,学习水那高尚的品格,做一名温润如水的柔弱女子,学着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人处事,不妄作,不妄为。

人生之路还很漫长,我要继续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睡前翻翻我的有缘之书,看一段,想一阵,再和周公探讨探讨。就像陆老师说的那样,读好书,随着时间的变迁、阅历的增长,感悟也是不同的。现在的我还太稚嫩,读完《道德经》还有很多不懂不明之处,悟出的道理还是太少。待我到了五十岁再重读此书,也许就能真正地领悟到哲学的真谛了吧。

第17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阅读。《道德经》主要讲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第18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时间仓促,来不及细细品读、深思这本书《道德经》,故只能浅谈一些自己的感触,老子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点明了老子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道”是不断变化的。道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比,又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会儿是这个样子,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要给它取个名,就是叫“道”这个名字可以,不叫这个名字,叫另外一个名字也可以,说到根本,是“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产生了人和万物。

同时,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守静,这样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并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

读完《道德经》后,就会发现,通篇老子的阐述,都显露出老子的方法论,那就是辩证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

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老子的思想体系也有不足之处,老子生活的年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对于在这种小国寡民的土地上的民智未开的人们,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这种看法,在当今看来是不可取的。“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但是,有时一些深埋在血液中的基因却一脉相承了下来,比如说难得糊涂、知足常乐。

第19篇:道德经读后感

命殇

对于我们来说,我想没有什么比生命更为基本了的。没有生命,其它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这里我想讨论一下生命的话题。

前些天,网上充斥了这样一条新闻“19岁少女在广东佛山花海自拍,不幸被火车撞亡”。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我内心是感到悲伤的。花季的少女,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十分可惜也令人痛惜的。

然而,在这样的一则悲剧之后,其中的原因却值得我们深思。据这场事故的目击者花农描述,当时女孩靠近铁路自拍,火车驶近时已经鸣笛,但女孩并无理会,有人喊她走开也毫无反应,最终酿成惨剧。对于这背后的原因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道德经中曾有这样一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我想这是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对于每一个爱美的人来说,拍照的时候无疑都想拍出好看的照片。然而,有时候这就使我们处于有危险的境地了。就拿这次事件的少女来说,当时她内心肯定觉得靠近铁轨拍照能够拍出更加好看的照片,背景会更加的特别更加的美。所以,她就靠近铁路自拍。然而,就是因为她不满足与只在花海中自拍,要到铁路旁取景才会导致她丧命的后果。而紧挨着这片花田的被誉为“开往玫瑰花海的列车”三茂铁路最终成了杀人的风景。如若她知足于只在花海中拍照,那么就不会是新闻报道的结局了。

道德经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不知知,病也。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就是祸患。其实反思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不知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近年来,我们会从各种渠道听到各种女性遇害的事件。就拿今年过年时的女医学生遇害事件来说吧。我们都知道单独一个人特别是女生出行是很危险的,而走小路无疑增加了危险的程度。相信女医学生也是知道到的这些基本常识的,但她当时仍做出了那样的选择无疑就有潜在的祸患了。很不幸的,祸患真的降临在了她的身上。同样地,19岁少女的经历也是一样的道理,试想难道她就不知道靠近还在运作铁轨十分危险吗?但是这些知道都是自认为知道,有所了解是不是真正的了解。她们没有认识到祸患始终是祸患。所以,最后才会遭受到祸患。不仅他们,我们很多人都处于“不知知”的状态。我觉得主要是大家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而就是这样的一种侥幸心理是的我们不知知。但是,谁也不知道祸患什么时候降临,说不定下一个中招的就是我们自己了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道德经中,还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里就少女葬身花海这件事,我解读一下后半句。少女葬身花海无疑是‘福兮祸之所伏’一个很好地例子。少女去玫瑰花田游玩无疑是一件十分开心、快乐的事,但是却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她却失去了生命。这无疑在告诉我们处于福中也有祸在潜伏着。此乃所谓乐极生悲。

除却以上这些,我更想讲的是因果循环。我觉得因果循环可以解释很多东西。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和之前我们种下的因有关。就拿19岁少女的事来说吧,选择靠近铁轨拍照是她种下的一个因,而铁轨鸣笛女孩未理会也是女孩种下的一个因,别人喊她她无反应也是她种下的一个因......综合所有的因,她得到了葬身花海的果。对于女医学生事件,如果仔细思考的话,同样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因果循环。果,其实是有好有坏的。这里我讲的主要是祸患。但是祸患也有小有大,很不幸,我这里提到的两件事的主人公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果主要是佛教的用词,如果联系老子的话,我觉得因果可以算是道所包含的。但是相对于道来说,因果于世人而言更容易被理解。对于因果,我曾经较为浅层的思考过,其中的精髓我的阅历还不能够让我很深入的理解。对比自己的经历和现时的处境,你会发现很多都可以用因果来解释。就我个人而言,我曾经很深的陷入每天问自己我为什么那么差的烦躁状态中。这真的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但是突然有一天因果两个字就解开了我所有的谜团。曾经自己的不努力、不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等等等等的点滴都造就了现在的我。换句话说,你现在这样子都是因为你自己。解开之后,便整个人豁然开朗了。所以,因果真的能很好的解释一些东西。

现在我们回到生命这个话题。对于个体而言,生命不是无穷无尽,它终将到达尽头。但是它有长短之分。而毫无疑问,祸患不利于我们生命的延长,甚至可能剥夺我们的生命。然而,祸患却会伴随着我们一生。同时,我们也很难做到老子里所说的境界: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为病病,是以不病。那世界如而此之大,如此之美好,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活得尽量长久呢,多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呢?让我从道德经里和你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智慧吧。

为了长久,最根本的就是遵道。道,是世间万物都应遵循的规律。守道才不致因犯错而招来危险。只要我们循着道而去走我们的一生,我们便能活得最长久了。但是,说到道又十分模糊。老子也在道德经说到,道是不能够用言语说清楚的。所以,这里我就不对道发表我拙劣的看法了。我就具体对一些比较细的方面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在众多的规矩当中,于我们现实生活而言,最贴切的就是节制欲望。之前看书的时候曾看到过有人提到《警世恒言》里的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薛姓官员生了一场大病,发了高烧。在昏昏沉沉之中,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化为了一条鱼,在水里游,享受着湖水的清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肚子越来越饿了。这时他恰好看到一个香味很浓的鱼饵。因为鱼是人化成的,所以这条鱼知道这个鱼饵里面藏着鱼钩。如果吞吃了鱼饵肯定会被鱼钩吊上去。对此,这条人化做的鱼是想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但是这条饿了的鱼,由于鱼饵太香、太具有诱惑力,它最后还是一口把鱼饵给吞了下去。而冯梦龙的对这个故事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眼睛把事情看破了,脑子把事性想透了,但是肚子里的馋虫却忍受不了。而最终欲望压倒了理性。

这样的一个例子十分形象,同时也可以十分贴切地形容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曾经有挺长一段时间处于欲望压倒理性的状态。从初中开始,我迷上了看网络小说。我知道长时间对着手机看对眼睛十分不好。但是我基本上还是手机一天不离手。每每看了一个小时后我都会对自己说:够了够了,看完这一章就不要看了。看完一章之后知道自己应该停止,然而还是控制不住的继续看下去。不仅是我,这也是现在90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而现在最热的关于节制欲望的话题应该就是官员腐败了。这几年伴随着一大批贪官的落马,反腐一直是热门话题。而有些官员轻则被免职开除党籍,重则被判处死刑。而他们会遭受这样的祸患就是因为他们过分追求名利,没有节制欲望。

但是,节制欲望并不意味着没有欲望。对于现在的世人来说,我们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做到无欲。所以这里说的节制欲望是说我们要适可而止。知足知止才能够长久。拿19岁少女来说,如果只在远离铁轨的地方拍照就知道满足知道停止,她就不会遭到丧生的横祸了。而现在很多青少年打游戏过度而猝死的事件就是没有适可而止很好的反例。

同时,我们说节制欲望是自己节制自己的欲望。别人可能有时候可以左右我们的决定,但最终拿主意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在讲节制欲望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讲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界限。道德经论道的其中一章曾讲到:知止可以不殆。知道界限就可以没有危险了。这是一个关于度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度是最难把握得了。古代的谋士可能因为说话说错了一个字而招来杀身之祸,现在度把握得不好严重时同样可能受到同样的祸患。那怎么把握度呢?这也是很难说的,需要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做好分内的事不要做过就好了。拿吃饭来说,吃饱了就不要在多吃了。上面提到的贪官也是没有把握好界限。对于官员来说,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便够了,而以权谋利便是超出了自己的本分,因此他们会遭受到祸患。

其实,上面所说的这些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的仅仅去讲一个。道德经的一章里曾论述到:那些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存在危险的地方都不会遇到危险是因为他就没有进入过死亡之地。我想我们现代人要生命长久也是如此。那什么是死亡之地呢?我想你心中一定有一定见解。

第20篇: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说实话,读完道德经,最深刻的情绪体验是——很有成就感!通篇文言,读下来着实不易!但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收获还是有的。

首先是对老子的思想精华。也无非四点:无为、自知、反战以及大道。 先说无为吧!有目共睹,现今社会浮华不堪,私欲膨胀,追名逐利,这就是一种“有为”。“有为”令人们疲惫不堪,令社会千疮百孔,而“无为”就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只是我们不必如老子说的那般被动——完全去顺应自然,而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去满足我们合理的欲求。或许这样,我们的社会会更好:商人之间正当竞争,且一心为消费者着想;明星为大家树立起正确榜样,而不是一味哗众取宠;官员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力;专家教授静心于学术,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而我们自己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修养,而不是醉心于求田问舍。

再来说说自知。自知即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能力,清楚的了解自己。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自知的最好诠释。不自知的品行对个人损害是十分大的,因为不自知也就是自满,而自满者根本不会有追求上进的热情,所以自满就难出成绩,难有进步,可见不自知害人不浅啊!

反战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中重要的一点。老子的话语中,表面上说的是担心民生疾苦,似乎是站在人民立场上反战的,但其实不然,老子的反战思想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从他反战的目的就可以看出:他反战是怕人民在战争中受苦而起义,进而威胁到统治阶级的稳定,而不是单纯为人民着想。但不论怎样,他的反战思想在当时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在现代国际社会中,究其导向还是正确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最后要说的是大道,但不是要讲老子提出的哲学概念,而是“大道废,有仁义”中的大道。他看到社会上宣扬仁义,不觉欣慰,反而担心,何者?因为他知道社会宣扬什么正是因为缺失什么这个本质。老子能看到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实在不得不佩服他极强的洞察力。他确实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事实上,这种辩证看问题的方式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不断宣传仁义道德,诚实守信,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缺失了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时候去找回这些品质了。

除了对老子思想的了解之外,我也认识到由于时代背景,人的思想确实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十七章。四十七章中,老子认为,人可以在家中空谈论道便可知天下百端,实在是一种单纯而美好的设想。这种唯心论,也实在怪不得老子,而是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做出的谬论。从此我知道,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人类的认知是在不断加深的,我们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且我们在接受新事物时,不能一味接受,要选择性继承,就比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吸取进步的、正面的文化精神品质接受,而某些落后的弊习是应该果断摒弃的。

读书总是有好处的,粗略的一读道德经便有如此多的收获,以后一定多读书才是啊!

《道德经读后感.doc》
道德经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